《观沧海》写作背景(14篇)
1.《观沧海》写作背景 篇一
曹操《观沧海》写作特点
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虚实结合,动静结合。
1. 丰富奇特的想像。
《观沧海》这首诗最大的亮点就是诗人在表现沧海之壮观、之雄伟时,他除了直接描写大海本身之外,还从浩瀚壮阔的海景展开想像写出了“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样的佳句。表现出了沧海吞吐日月蕴含群星的气派。读到这里,我们眼前就会浮现出天连水、水连天,浩浩荡荡无边无际的宏伟景象,这一切都归功于诗人丰富奇特的想像。
2. 合情合理的夸张。
从表现形式上看“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运用了
夸张的手法,运行不息的太阳,星光灿烂的银河,竟然蕴含在沧海之中,由于前面在描写沧海本身时,无论是整体,还是局部都表现了它雄壮的气势。所以这是用夸张的手法进一步来突显它的`这一特点,使读者在为沧海的气势所折服的同时,觉得夸张也合情合理了。
3. 准确恰当的借景抒情。
如果《观沧海》仅仅局限在大海气魄的刻画与表现上,这样的沧海虽雄壮但缺乏灵性。诗人巧妙地赋予大海以人的性格,它的雄浑、它的沉稳、它的动荡不安,这些无不是诗人自身真实的写照,诗文表面句句是在写景,实则时时又在抒情,结尾“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一句,诗人直抒胸臆,把自己的雄心壮志与沧海的雄伟融合在一起,不仅表现了沧海的宏伟,还抒发了诗人博大的胸襟。
2.《观沧海》写作背景 篇二
有一位教师在执教《陈情表》一课时, 抓住文中“臣之进退, 实为狼狈”这句话, 架设学生走进文本的桥梁:“进退”暗含作者两难的处境, 揭示了文章的背景知识;“狼狈”饱含作者的矛盾心情, 展现了作者在当时处境下忠孝两难的心理。由此引导学生感知、品味文中相关语言的精妙之处, 探求蕴涵深厚的祖孙之情。这样的教学设计避免生硬地介绍写作背景, 引导学生从文本着手, 促成学生个性化的情感体验, 给人不少启发:文本理解除通过教师提供相关写作背景的资料, 也可以挖掘文本语言, 借文本中隐含写作背景达成这一目的。
一些文章中隐含的相关写作背景的语句比较零散或含而不露, 教师可借助一些方法, 适时地提出问题, 引发思考, 引导学生从文本出发, 在字里行间捕捉相关的背景信息, 生成对文本的深入理解。
一、顺蔓摸瓜, 寻找触动作者有感而发的背景内容
很多作品是作者在某些情境下的有感而发。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就有这样的表述:“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 乃赋《离骚》。”所以, 找出触发作者情感喷涌的导火索, 有助于挖掘有价值的情感内容。上文提到的《陈情表》的教学设计正是抓住李密进退两难的心境, 将情感教育融于言语分析之中, 有效地达成了教学目标。这里不再赘述。
二、整体阅读, 用问题串联相关的写作背景内容
好的问题可以“铺开”对课文的浅层次分析, 或为课文分析的深层次切入作“铺垫”。其特点是问题的设计以撒网的形式“铺开”, 问题涉及的课文容量较大, 一般都是提纲挈领的。一个问题可以引导学生有效地浏览文章, 掌握课文背景内容, 为后面课文分析的展开和问题的深入分析作“铺垫”。《安妮日记》这篇文章的课后练习就有这样的特点:“有人说安妮的日记是法西斯杀戮和种族迫害的罪证, 你从日记中看到了哪些法西斯的罪行?”这个问题将课文中大量的对战争的侧面描写的片段串联到了一起, 让学生对法西斯发动侵略战争的背景形成了整体感知, 也为引导学生进一步感悟安妮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作铺垫。又如《知其不可而为之》的背景引入部分可以要求学生速读全部章节, 找出表现时代特征的词句, 通过分析重要的字词, 概括孔子所处的时代背景。
三、抓关键句, 理解句中重点词语隐含的背景内容
文本中的关键句往往是体现文章主题思想、创作意图的文眼, 就隐含了作者的写作背景。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 主要看教师能否抓住文眼, 恰当运用, 丰富教学形式, 提高教学质量。归有光的《项脊轩志》“然居于此, 多可喜, 亦多可悲”一句, 道出作者在修葺后的项脊轩里潜心读书时的喜悦心情与诸父异爨、亲人离世的悲痛之情, 也交代了文章的写作背景。在教学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一课时, 着重讨论“哀痛者”和“幸福者”哀痛的内容和幸福的内容, 并联系文本中相应的背景内容不难发现, 段祺瑞执政府屠杀手无寸铁的民众的暴行和刘和珍君等为改变黑暗现实、勇往直前、奋斗献身的经过, 正阐述了“哀痛”和“幸福”的内涵。因此, 抓住了关键句, 理解句中重点词语隐含的背景内容, 就为理解、把握全文找到了切入点。
四、揭示文体, 抓住其特点重塑文本背景内容
古代的文体有其特点, 如“记”是记载事物, 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的一种文体;序多为叙述著作者的意趣、写作缘起等。教师可以从文体着手, 揭示文体的一般特点, 研读相关段落, 重塑文本的背景内容。
比如“说”这种文体是用来表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的。初中所学的《马说》, 韩愈就借千里马因为食马者的无知而被埋没的现象, 表达对统治者不识人才、埋没人才的强烈愤慨。韩愈在写《师说》时, 也是由一件具体的事或一种具体的现象引起, 据以提出反流俗的见解。于是笔者据此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作者针对社会上的什么风气写这篇文章? (请用文中的句子来回答) 这种社会风气表现在哪里?这些现象造成的后果是什么?这组问题的设计直指文章的写作背景。根据这些问题, 学生重点研读课文的第二段, 打破了以往先介绍作者、写作背景, 再逐段讲解的做法。这不仅巧妙地介绍了写作背景, 并从文本入手研读重点段落, 而且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南录后序》《五人墓碑记》《兰亭集序》《报任安书 (节选) 》《始得西山宴游记》等课文都可以通过揭示文体特点这一手段, 重塑文本背景内容。
章熊先生曾经指出:“准确地说, 语文课所涉及的, 不是‘语言’, 而是‘语言的运用’。没有注意到二者的区分, 是当前语文教学的弊病之一。”背景内容的介绍作为一种教学手段, 仅停留在关注学生掌握多少背景知识、理解多少文本内容是不够的。将文本中隐含写作背景的内容融入到教学中, 来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运用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通过“问题的提出—分析—解决”将文本中隐含的背景内容挖掘出来, 重新构建教学内容, 既节约介绍背景的时间, 也将引导学生研读文本、强化语言运用的能力落到实处。它的价值就在于参与这些活动的主体是学生, 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从文本语言切入, 对文本中隐含的写作背景进行研读, 最后形成对文本的深刻解读。此外, 还要注意以下两点:
一是问题的设计可以有一定的“隐蔽性”。因为较为枯燥或过于理论化的问题, 只会让学生没有兴趣或望而却步。在外国小说欣赏选读课《素芭》一课的教学中, 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文中的帕斯达帕与素芭是怎么样的关系?粗粗浏览的学生很快就得出结论———他们是恋人关系;而很快就有学生提出不同意见———他们只是朋友;再稍晚点又有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帕斯达帕当素芭只是玩伴。从中可以看出学生积极参与到了问题的探讨当中, 而思考问题的深度也反映了学生对文本解读的不断深入。这种思想碰撞所达到的效果揭示了课文的背景:印度妇女地位低下, 没有婚姻自由, 命运悲惨。这是教师费尽口舌也远远不能企及的效果。接下来, 教师便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要塑造帕斯达帕这一人物, 从而明确这篇文章所反映的社会现实。
3.文化背景知识对英语写作的影响 篇三
学习语言就必须了解相应的文化。尤其在英语写作中。近年来国内学生的总体英语水平和考试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但他们的英语写作能力和写作成绩并没有取得应有的提高,基本上处于停滞和徘徊状态。究其原因,除了英语语言知识未掌握之外,不了解目的语国家的文化背景也是重要原因。
一般来说,学生是在掌握了母语的情况下才开始学习外语的。汉族和以英语为母语的民族分属东西两大不同文化体系,加上各自所处的地理环境、历史条件、生产方式、社会结构迥然不同,因而形成了截然不同的文化模式。英语写作是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行为,同时也是一种文化模式转换的行为。在这种转换过程中,必然会受到母语文化模式的干扰。中国学生用英语写作就是从汉语的文化思维模式向英语的文化思维模式过渡,一般的讲,学生习惯用母语的思维方式来代替目的语,这就可能形成文化负迁移,以至同一个信息用母语表达和用目的语表达出入很大。要想避免这种出入的产生,就必然要了解不同的文化背景。
一、了解文化背景
不同文化中交际语言的具体表达内容是不一样的。跨文化交际时,交际者常常用自己已有的语言模式和与之相应的文化观念系统来对对方的语言和文化进行自觉或不自觉的对比、评价和筛选。相同的就顺利接受,对相异或部分相异的就自觉或不自觉地产生抵制情绪,在运用时,又将自己的语言习惯和文化模式套入到新的语言文化中去,用旧的框框套新东西,套不进去的地方,就按自己原有尺度对新东西进行“削足适履”式的改造,这就难免造成语言上的错误或文化上的误解,或两者兼而有之。英汉词汇中关于牛、马的文化伴随意义的不同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牛”在悠久的中国农业历史中一直作为主要农耕工具,因此汉民族赋予“牛”许多文化伴随意义。健壮、力大,任劳任怨等,因而有“健壮如牛、老黄牛”之说;而在英国,古代英语民族以游牧业为主的生活方式决定了“马”在他们生活中的地位。在英语里“马”被赋予了类似于汉语中“牛”的文化伴随意义,产生了“as strong as a horse(健壮如牛),a willing horse(老黄牛)”等一系列的表达。可是中国学生对类似如“牛”、“马”的词语文化伴随意义不了解,在进行英语写作时仍套用汉语的文化规约,写出“He is as strong as a bull.”的句子。此外,英汉的语序也有很大的差别,如:“我昨天下午在教室学习。”把时间,地点放句首,而英语的语序却是:I studied in the classroom yesterday afternoon.时间地点放在后边。在语言表达习惯中,英语一般把主要论据先提出来,连接词引导的句子放后边,而汉语刚好相反。比如在篇章结构安排中根据Kaplan的研究与调查,英语篇章的组织与发展主要成直线型,显得直观。即英语段落通常以一个主题句开头,然后按一条直线展开,在以后各句中发展这一中心意思。这种思维过程是演绎式的,抽象的。汉语篇章受汉文化影响,呈螺线型。文章追求含蓄,不言而喻。先绕圈子,最后点题。
著名的语言学家Lado曾指出,不掌握文化背景就不能学好语言。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不懂得文化模式和准则,就不可能真正学到语言。对中国学生而言,英语写作时如果不进行文化思维模式的转换,就不可能排除汉语文化的干扰,达不到书面交际的目的。所以在进行英文写作时,要顺利传递、接受信息,非揭示隐含在语言背后的、引起误会和冲突的文化因素不可,让作者了解双方的文化特点,自觉地改变和调整自己固有的框框,超越“自我疆界”,消除两种文化接触时所产生的障碍,使作者自己处于目的语国家人们的位置和思路上,达到移情的理想境界,就可以减少或者避免文化负迁移现象。
二、了解文化背景的有效途径
在从一种文化进入到另一种文化,用另一种语言文化进行写作时,不可能在极短时间内完全适应一种新的文化环境,从这一点说,英语写作本身就是一个了解与适应另类文化的过程。所以怎样扩大文化获取的渠道,全面了解异文化,尽快缩小对目的语文化适应的时间,是减少或预防写作中文化负迁移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要求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了解异国文化,扩充知识面。
1.阅读文学作品。对中国人来说,要想高强度地获得西方的文化信息,阅读外国的优秀文学作品是一个很好的文化来源渠道。对此,胡文仲先生曾有一段全面的论述,文学作品往往能够提供最生动、最具体的材料,使读者从中得到对于西方文化有血有肉的了解。文学作品之所以生动具体,是因为它提供了事情发生的背景和场合,每个人都存在他(她)的身份以及他(她)与其他人的关系。所以说它深入是因为优秀的文学作品从来不停留在表面,而是深入到人物的感情和心理状态中去。之所以说它全面是因为文学作品涉及社会的各个方面,从社会的最底层到达官贵族、富商大贾,从历史到现代,从主流文化到多种亚文化,从白人社会到少数民族社会。从这个角度看,可以说没有任何其他材料可以替代文学作品。阅读文学作品的另一个特点是读者的感情与书中人物融合在一起,亲身体会人物的喜怒哀乐,完全进入作者所制造的氛围,在不自觉中汲取了文化营养。由此可见,阅读文学作品能给人种种间接的生活体验,接触到许多文化信息,其生动性与深刻性使人经久不忘。
2.听唱英语歌曲。英语歌曲是西方文化传播的一种载体。正如中文歌曲有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英文歌曲同样是一种文化的载体。选择一些英文歌曲穿插在课堂上进行,并讲解其中的文化信息和前后背景,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了解西方文化。不同的音乐有不同的风格,酒吧音乐粗犷,民谣轻柔,乡村音乐传统,摇滚强硬,不同风格的音乐传递着不同的文化信息。通过这些歌曲,我们了解了美国中产阶级的中庸与虚幻,他们对宁静与闲适生活的渴望,他们浓厚的个人主义色彩以及所提倡的民主自由,西方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信仰等。
在歌词中还可以学到地道的语言及文化差异所赋予的区别。如Blue Boy中的“blue”表示“忧郁”,不同于字面意思的“蓝色”;“be blue about the prospects”表示对前景悲观;“He was blue.”即“他的情绪低落”。英语中的“cow boys”是西方国家特有的人群,如Mama,Don't Let Your Babies Grow Up To Be Cowboys.(妈妈,别让你的孩子长大去做牛仔)这首歌描述了牛仔孤单、贫穷、流浪四方却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与众不同;My Heroes Have Always Been Cowboys.这首歌直接赞美牛仔的生活勇敢无畏,超凡脱俗。美国歌谣1929讲述了美国大萧条,A dollar bill isn't worth one thin dime(一美元钞票不值一角银币);Somehow we've gone to drugs instead of wine。(不知不觉爱上了魔鬼毒品),这两句最典型地描述了大萧条时期的美国社会现状。
3.加强对比。中国学生用英语写作是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行为,在保证多渠道获取文化的前提下,还要及时地对英、汉两种语言的异同进行概括归纳,积极引导汉语为英语写作服务。在英语课堂上,教师应适时导入西方文化思维方式的内容,并与中式文化思维进行比较,使学生意识到英汉两种思维对语言的不同影响,培养学生对西方文化的敏感性,并善于发现总结其特点,克服汉文化负迁移心理,逐步养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因为学生的最终目标是把握地道的英语,而不是Chinglish——中文框架下的英文词句。因此,要训练学生逐步把母语的词汇、句法和句子构造统统抛到脑后,用第二语言取而代之。在英语写作中,一对一式的对号入座的语义翻译几乎是不可能的。如果学生总是以自己的母语来界定第二语言中的句式,不但会抹去新语言的丰富性,还会曲解它的原意。在表达时,不忘记母语,就很难写出地道的符合英语文化的句子。在广泛接触英美国家文化的同时,还要潜心体验两种文化的异同,这样才能逐步深入,逐步摆脱母语文化的影响,最终达到明晰的交流。
通过对课文的分析,使学生掌握文化背景知识,提高写作技能。在精读课上同学们要获得大量的知识信息,除了字、词、句、篇章结构外,老师还要介绍文化背景等知识,通过对这些知识,信息的分析,结合该课文的写作手法,向学生传递一定的英语写作知识和技巧,了解特定体裁的社会功能和交际目的,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 Young Linda W.L.Cross--talk and culture in Sino——American Communica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4.
[2] Stewart,E.C,American cultural patterns:A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Intercultural press,Inc,Chicago,1981:P82-85.
[3] 刘建民.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障碍.外语教学与翻译 2003.
[4] 吕叔湘.中国人学英语.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
[5] 胡文仲.文化与交际.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6] 何安平.文化差异与语用失误.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3.
4.蜀道难写作背景 篇四
对《蜀道难》的写作背景,从唐代开始人们就多有猜测,主要有四种说法:甲、此系为房琯、杜甫二人担忧,希望他们早日离开四川,免遭剑南节度使严武的毒手;乙、此诗是为躲避安史之乱逃亡至蜀的唐玄宗李隆基而作,劝喻他归返长安,以免受四川地方军阀挟制,丙、此诗旨在讽刺当时蜀地长官章仇兼琼想凭险割据,不听朝廷节制。
这首诗最早见录于唐人殷璠所编的《河岳英灵集》,该书编成于公元753年(唐玄宗天宝十二载),由此可知李白这首诗的写作年代最迟也应该在《河岳英灵集》编成之前。而那时,安史之乱尚未发生,唐玄宗安居长安,房琯、杜甫也都还未入川,所以,甲、乙两说明显错误。至于讽刺章仇兼琼的说法,从一些史书的有关记载来看,也缺乏依据。章仇兼琼镇蜀时,虽然盘剥欺压百姓,却不敢反叛朝廷,相反一味巴结朝中权贵,以求到长安去做京官。相对而言,还是最后一种说法比较客观,接近于作品实际。
一般认为,这首诗很可能是李白于公元742年至744年(天宝元载至天宝三载)身在长安时为送友人王炎入蜀而写的,目的是规劝王炎不要羁留蜀地,早日回归长安。避免遭到嫉妒小人不测之手。
本诗可大致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从“蚕丛及鱼凫”到“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主要写开辟道路之艰难。诗人从蚕丛、鱼凫开国的古老传说落篓,追溯了蜀秦隔绝、不相交通的漫长历史,指出由于五位壮士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才在不见人迹的崇山峻岭中开辟出一条崎岖险峻的栈道。强调了蜀道的来之不易。
第二部分,从“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到“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主要写跋涉攀登之艰难。这一部分又可分为两层。前八句为一层,强调山势的高峻与道路之崎岖。先例举了六龙、黄鹤、猿猱这些善于飞腾攀登的鸟兽面对蜀道尚且无可奈何的情况,以映衬人要攀越蜀道谈何容易;又特地选择了秦地突出的高山青泥岭加以夸张描绘,显示蜀道之高耸入云,无法通行。“问君西游何时还”以下为第二层,描绘了悲鸟、古树、夜月、空山、枯松、绝壁、飞湍、瀑流等一系列景象,动静相衬,声形兼备,以渲染山中空旷可怖的环境和惨淡悲凉的气氛,慨叹友人何苦要冒此风险入蜀。
第三部分,从“剑阁峥嵘而崔嵬”到“不如早还家”,由剑阁地理形势之险要联想到当时社会形势之险恶,规劝友人不可久留蜀地,及早回归长安。这部分亦可分为两层。前五句为一层,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一夫荷戟,万夫趑趄。形胜之地,匪亲勿居”语句,突出剑阁关隘险要,后六句为一层,以毒蛇猛兽杀人如麻暗喻当地军阀如凭险叛乱则将危害百姓,规劝友人早日离开险地。
5.韩愈《师说》写作背景 篇五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句话一直沿用至今,表明了老师的职责,韩愈的《师说》对老师的任务、作用以及社会地位给出了具体的说明,韩愈的这篇文章在现在也一直有前进意义,在当时那种环境下能做此文,可见韩愈的前瞻性,那么,这篇文章是在什么情况下写出来的呢?
师说 韩愈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jiē)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dòu)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fǒu)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tán)、苌弘、师襄、老聃(dān)。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写作背景】
这是韩愈散文中一篇重要的论说文。文章论述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
中国古代的学校教育十分发达,从中央到地方都有官学。韩愈写这篇文章时三十五岁,正在国子监任教。那么,韩愈为什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原来他所说的“师”,有其独特含义。既不是指各级官府的学校老师,也不是指“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启蒙老师,而是指社会上学有所成,能够“传道受业解惑”的人。韩愈既以这样的人自我标榜,也以好为人师而著称。《新唐书》本传说他“成就后进士,往往知名。经愈指授,皆称韩门弟子”。
唐代仍在沿袭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韩愈写《师说》的社会背景,可以从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的一段话里看出。柳宗元说:“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由此可见,韩愈作《师说》,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是难能可贵的.。
实际上,可以把《师说》看作韩愈提倡“古文”的一个庄严宣言。六朝以来,骈文盛行,写文章不重视思想内容,讲求对偶声韵和词句华丽,尽管也产生了一些艺术成就很高的作品,却导致了文学创作中浮靡之风的泛滥。这种风气,直到中唐仍流行不衰。在唐代,韩愈不是第一个提倡“古文”的人,却是一个集大成者。他无论在文学理论还是在创作实践上,都有力地促成了“古文运动”的兴起、发展,并身体力行,培养了大批有志于古文创作的年轻人。
【知识扩展】
韩愈的名言警句
1、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 《进学解》
2、仰不愧天,俯不愧人,内不愧心。 ——韩愈 《与孟尚书书》
3、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草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 —韩愈 《 春雪》
4、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韩愈
5、万山磅礴必有主峰,龙衮九章但挚一领。 ——韩愈
6、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生而影不与吾形相依,死而魂不与吾梦相接。 ——韩愈 《祭十二郎文》
7、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韩愈 《师说》
8、少年乐新知,哀暮思故友。 ——韩愈
9、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韩愈
10、形成于思荒于嬉,业精于勤毁于随。 ——韩愈 《围炉夜话》
11、人情忌殊异,世路多权诈 ——韩愈
12、兰之猗猗,扬扬其香。不采而佩,于兰何伤。 ——韩愈 《幽兰操》
13、圣人无常师 ——韩愈
14、古之所谓正心而诚意者,将以有为也。 ——韩愈
15、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韩愈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初春小雨 / 早春》
16、强者必怒于言,懦者必怒于色。 ——韩愈
17、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韩愈 《原道》
18、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 ——韩愈
19、生不能相养以共居,殁不能抚汝以尽哀。 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生而 影不与吾形 相依,死而魂不与吾梦相接。 ——韩愈 《祭十二郎文》
6.雨巷的写作背景 篇六
《雨巷》写作背景
戴望舒熟读法国诗人魏尔伦的作品,就多愁善感的气质说,他也接近魏尔伦。魏尔伦《无言的歌集》表达了巴黎公社失败后不知所措的知识分子若闷沮丧的情绪和精神状态,其基调是对于诗人的理想和他周围的肮脏生活相脱节的悲剧感。戴望舒这首诗表现了从“五四”运动中激昂地飞腾起来的理想,同淹没于血泊之中的1925-1927年大革命现实相脱节的悲剧感。他的诗虽然不是反抗和战斗的诗,但也不是屈辱和忍受的诗。人和理想,惶惶不安的人和无法实现的理想这个悲剧主题蕴涵有时代的特征。
《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和前期的代表作,他曾因此而赢得了“雨巷诗人”的雅号。这首诗写于1927年夏天。当时全国处于白色恐怖之汇总,戴望舒因曾参加进步活动而不得不避居于松江的友人家中,在孤寂中咀嚼着大革命失败后的幻灭与痛苦,心中总充满了迷惘的情绪和朦胧的希望。《雨巷》一诗就是他的这种心情的表现,其中交织着失望和希望、幻灭和追求的双重情调。这种情怀在当时是有一定的普遍性的。《雨巷》运用了象征性的抒情手法。诗中那狭窄阴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独行者,以及那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都是象征性的意象。分别比喻了当时黑暗的社会,在革命中失败的人和朦胧的,时有时无的希望。这些意象又共同构成了一种象征性的意境,含蓄地暗示出作者既迷惘感伤又有期待的情怀,并给人一种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富于音乐性是《雨巷》的另一个突出的艺术特色。诗中运用了复沓、叠句、重唱等手法,造成了回环往复的旋律和宛转悦耳的乐感。因此叶圣陶先生称赞这首诗为中国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
诗人在《雨巷》中创造了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这虽然是受古代诗词中一些作品的启发。用丁香结,即丁香的花蕾,来象征人们的愁心,是中国古代诗词中一个传统的表现方法。如李商隐的《代赠》诗中就有过“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的诗句。南唐李璟更是把丁香结和雨中愁怅朕在一起了。他有一首《浣溪沙》
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在谁是主?思悠悠!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
这首诗里就是用雨中丁香结做为人们愁心象征的,很显然,戴望舒从这些诗词中吸取了描写愁情的意境和方法,用来构成《雨巷》的意境和形象。这种吸收和借鉴是很明显的,但是能不能说《雨巷》的意境和形象就是旧诗名居“丁香空结雨中愁”的现代白话版的扩充和稀释呢?我认为不能这样看。在构成《雨巷》的意境和形象时,诗人既吸取了前人的果汁,又有了自己的创造。第一,古人在诗里以丁香结本身象征愁心,《雨巷》则想象了一个如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她有丁香瞬忽即失的形象,与古典诗词中套用陈词旧典不同,也与诗人早期写的其他充满旧诗词调子的作品迥异,表现了更多的新时代气息。“丁香空结雨中愁”没有“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更能唤起人们希望和幻灭的情绪,在表现时代忧愁的领域里,这个形象是一个难得的创造。第二,在古代诗词里,雨中丁香结是以真实的生活景物来寄托诗人的感情的。诗人依据生活的经验而又加上了自己想象的创造。它是比生活更美的艺术想象的产物。
诚如叶圣陶所说,《雨巷》在音乐性方面也具有突出的成就。全诗共七节,每节六行,每行长短不等,押韵的位置错综变化,常用首语重叠,加上奇特的字句组合,似断实连的分节跨行,使得全诗回荡着一种深沉的优美的旋律,细腻而传神地暗示了诗人低回而迷茫的心境。 阅读提示 文章从诗人的气质,象征性和音乐性等方面对《雨巷》进行了深入的赏析,这里再提供另外一个“视角”。 戴望舒的成名作《雨巷》,写在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当时他正避居于施蛰存的家乡松江。这首诗虽然字面上写的是如何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姑娘,可是了解时代背景的作者不难体会到这是恋爱情绪和政治情绪的契合,而不能仅仅当作恋歌。这是他写政治抒情诗的开端,并且初步显示了他此后诗情的基本风貌:日常生活情绪和政治情绪相互渗透,合为一体。
《雨巷》文章疏导
《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约作于政治风云激荡、诗人内心苦闷彷徨的1927年夏天。诗作写成后差不多一年,作者将它投寄到《小说月报》。当时代理《小说月报》编辑的叶圣陶一看到这首诗就非常喜欢,称它“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并送给作者“雨巷诗人”的称号。这一年,作者才22岁。
戴望舒的诗深得中国古典诗词中婉约诗风的遗韵,又受到法国象征诗派的影响,因而他的早期诗作总体上表现出孤独、抑郁和消沉的特点。《雨巷》就是这样。这首诗写的是梅雨季节江南小巷中的一个场景。细雨蒙蒙中,“我”怀着一种落寞、惆怅的情绪和一丝微茫的希望,撑着油纸伞在悠长寂寞的小巷中踽踽独行。
“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果然,梦幻般的姑娘出现了。她有着“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像“我”一样撑着油纸伞,“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中。走近时,“我”看到她是那样地哀怨、忧愁,投出的目光“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她并没有停下来,而是“像梦中飘过/一枝丁香”一般,飘过“我”的身旁。姑娘最终消失在雨巷尽头“颓圮的篱墙”边。雨巷里又只剩下“我”一个人,孤独地行着,继续渺茫地希望着、期待着……
这首诗写得既实又虚,朦胧恍惚。“我”似乎有着满腹的心事,无限的烦忧,但又不愿明说,或者是说不出来。“我”似乎在期待什么、追求什么,而期待和追求的目标又显得那样遥远而渺茫。“她”出现了,这或许是在幻觉中,或者是真的,但“她”的出现是那样地快,逝去也那样地快,一刹那间擦肩而过,消失在前方,“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我”只有自怨自艾,自悲自叹。诗中的“姑娘”,我们可以认为是实指,是诗人心中期待已久的美丽、高洁而忧郁的姑娘。但我们也可以把这位“姑娘”当做诗人心中朦胧的理想和追求,代表了诗人陷入人生苦闷时,对未来渺茫的憧憬。和与涛涛的回忆!
7.大数据背景下写作教学资源的开发 篇七
一、超文本主题阅读———美文促写
阅读为写作提供内容,是折射生活的一种手段;阅读可以提高人文涵养,而人文涵养又是写作的基础。笔者以为,以美文促写,阅读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部分代替写作的。多年来,笔者引导学生广泛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和小品时文,引导他们在阅读过程中研究作者、学习方法、整体感悟、解剖构思、斟酌篇章、咀嚼语句,从而增强写作技艺,丰厚语文素养。初中学生如果美文积累多了,内涵领悟多了,语言感觉便形成了,也便顺理成章能写出个性化作文了。
群文阅读、连续性文本、非连续性文本是大数据时代阅读的特征,以超文本主题阅读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是笔者近年来经常运用的写作指导方法。笔者先从报纸杂志、互联网寻找适合中学生阅读的较为短小的议论杂感、随笔评论、通讯特写、微型小说和经典散文等“小品时文”,精选适合当今快节奏阅读时代学生的阅读习惯和欣赏口味的精品文章,寻找它们共同点(相似点),确立各种类型的主题与情感、形式与风格、题材与方式,然后进行删选组合,分阶段推荐给学生,分角度指导学生:
经过深入阅读鉴赏,学生丰富了时代语言,领会了写作技巧,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语感,形成了情感体验,丰富了情感世界,提高了思想境界。
如笔者对九年级学生进行了以“怀旧·成长”为话题的写作指导,过程如下:
先确立主题为“乡情·亲情”,并从互联网上下载、筛改、整理、组合了系列文章四篇:桔猪的《盛满旧时光的槐花饭》、王岫榕的《清粥》、许锋的《冬天里的事情》、徐立新的《双手之间有“滋味”》。接着,指导学生仔细阅读文章,找到文中最牵动人心的精彩亮点,从借助意象的“形”入手,从姿态、颜色、气味、感官、动作等角度仔细分析描摹对象;从修辞与语言的运用,分析表达效果,领悟载体与情感之间的关系,指导学生在文中相关位置加以批注赏析。然后,引导学生发现四篇文章中能引起作者情感体验的是少年时期吃到的食物,文章的亮点是食物的制作带给人的温暖、亲手参与的那种欣喜以及味蕾中饱含的乡情与亲情。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找到相关语段,有感情地朗读精彩之处,并赏析评价,即时点评。笔者先带领学生重点赏析《清粥》中的语段,朗读且多角度解读语段,以此作为范例指导学生发现另外三篇文章的写作亮点,并由此总结出“运用修辞手法、选用修饰语句、强调细节描写、采用议论抒情,增加文章的生动性、丰富性、思想性,有效地创造文章亮点”的方法。最后,由阅读内容引出写作话题,要求学生以创造文章亮点为目标当场模仿写作。此环节的讲解结合多媒体,学生的批注、写作、交流等也采用互联网方式。
二、超链接套组图片———美图促写
山川河流、花鸟虫鱼、春华秋实、夏雨冬雪,人们常常会被大自然所陶醉,从而产生记录美丽瞬间的强烈欲望。自然风光、人文环境无穷无尽,笔者根据四季的变化、地点的转换,拍摄和寻找了大量的植物、人物以及风景照片,并根据主题整理成册,再利用多媒体以超链接的方式制成流动的PPT,同时配以相关主题的音乐,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情感。
笔者所在的学校,校门口的道路两旁整齐地排列着银杏树,学生每天都会在树下走过,尤其是秋天,那一地金黄让他们雀跃。笔者尝试给七年级学生进行“银杏”套组作文训练,过程如下:
先让学生每天仔细观察早上到校时那一地金黄的银杏叶,每天捡一片叶子,并用照片和日记记录。然后让学生利用休息时间,和家人或朋友、同学,一起去植物园、银杏长廊等地,观察秋天的银杏,通过视、听、嗅、味、触等独特的个体体验,加入个性化的丰富情感,并结合前期的观察日记,各自独立完成写景随笔(记叙文或哲理散文),上交电子稿。最后,学生收集各方照片,也从互联网下载了不同地方的银杏,笔者再根据学生和自己的观察积累,制作“一叶知秋”超级链接套组照片,并配上充满色彩感的音乐旋律,在课堂演示,进而指导学生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结合合理想象,着力感受银杏的色、香、味、形等方面的特点,层次分明地把景物清晰自然地描写出来。学生在经过现场指导之后,自行修改前期的观察日记和随笔,然后上传到指定公共文件夹;笔者评改并挑选出优秀作品作为范文,在文末提出评改意见,上传至班级微信讨论区;学生参考阅读之后,从公共文件夹中自行选取同学文章,根据老师提供的评改标准评改同学文章并提出评改意见,并根据同学的评改意见修改自己的文章。
用美图促写,这种写景随笔的指导,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能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丰富学生的审美内涵。
三、非线性多维声音———美音促写
我们可能都听说过声音(音乐)对食欲的影响,或者对身体健康的影响。无论从生物学角度还是从物理学角度,声音对大脑思维的影响是很大的,对良好的写作思维的形成更是有着重要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儿童往往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往往会形成“音乐—想象—幻想—童诗—创作”这样的思维模式。笔者以为,音响加音乐就是非线性多维声音,直观的音响世界与有主题的音乐旋律能组成丰富多彩的声音世界。大自然的声音、日常生活的声音、美妙的音乐,都是可以刺激多维想象的元素,而运用连续性而非线性的声音,可以培养青少年敏锐的直觉力、丰富的想象力和活跃的创作力。大数据时代满足了教师采集声音素材的需要,避免了个人收集的不完整性和不典型性。
笔者常常在写作教学中用西洋音乐的节奏和民族音乐的旋律来营造写作氛围;将一些主题性的音乐如琵琶的温婉、二胡的哀怨、古琴的悠长等用作写作的素材,让学生在乐曲声中找到情感共鸣,激发写作激情;将大自然的声音如森林中的鸟鸣声、动物的嘶鸣声、海浪的冲击声、雨流的渐变声,将日常生活的声音如市场里的吆喝声、车站里的喧嚣声、餐桌上的话语声、物体的撞击摩擦声,配上主题旋律和应景的画面,制作成超链接PPT,作为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描写生活的方式。如笔者曾经设计了一套非常完整的有关海洋的声音,包括海浪声、海鸟声等,配以关于海洋的轻音乐和各种姿态的画面,辅导学生关于“海洋”主题的写作练习。曾经苦于没有写作素材的九年级学生在美音刺激下,产生了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并对海洋话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进而写出了高质量的文章。
四、超媒体系列视频———美感促写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超文本技术的管理对象从纯文本扩展到“超媒体”,超媒体包含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视频等,这些媒体之间用错综复杂的超级链接组织。这是大数据时代常见的处理多种素材元素的方式。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近来文艺工作者创作了不少写实影像作品,这些电视纪录片运用声音和画面元素制作出了系统的影像支持体系。如《指尖上的传承》用美轮美奂的影视语言展现了中国传统制作工艺的神奇魅力,让观众惊叹于指尖神奇的同时领悟到传统文化的传承精髓。又如《舌尖上的中国》《远方的家》《江河万里行》《记住乡愁》《百年国家博物馆》等作品,让观众动容、动情、动心。这些影视作品仅仅是大数据中的冰山一角,以前只能在电视机前按固定时间收看,现已演变成可以在网络上随时下载,即时重播,反复后退或快进,重点细看或快速略看。笔者在写作教学中,根据主题(话题)的需求将不同的镜头截取、重组,引导学生透过重组后的声像材料(包括视频、图片、声音等元素),挖掘蕴含其中的深层内涵。写作教学与多媒体网络技术整合所具有的视听震撼力,能够触及学生心灵,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思维高度。
2022年第19届亚洲运动会花落杭州,《柔美杭州》宣传视频盛传国内外。视频巧妙地展示了杭州的历史与四季的“柔”“美”。笔者结合该视频,从文艺欣赏的角度进行了“柔美杭州———细节描写指导”教学:
笔者以老杭州的身份,带着学生解读了杭州的悠久历史与美丽传说,要求学生选择某个角度,当场写观察日记。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的习作过于宏观,没有抓住特征从细处着眼来表现杭州之柔美。于是,笔者重放视频,并运用软件对视频的某几个典型细节和几个重点镜头进行剪辑、拼接、重组,特别是对细节之处如“茶叶漂浮”“桃花翻飞”“古乐声声”“乡韵幽幽”“情意深深”等进行了示范性解读,随后要求学生以“目光”为题,从视频中选取某个细微点切入,强化细节描写,再现杭州之柔美。学生反复播放原视频和教学视频,进行了第二次“柔美杭州”写作训练。他们的二次作品大部分都能从细处落笔,进而凸显杭州之柔美,好句好段好篇频出。笔者将两次写作中的佳词佳句重新整理归类,并用视频转换仪直接播放,学生边评边看边修改,自由发言,相互建议,在快乐中完成了写作,并形成电子稿存档。
两次训练,第一次学生自己品赏,自己选择兴趣点,第二次教师带着学生寻找细节描写的特征处,不断回放再现、停播静止、循环反复,充分体现了多媒体教学的优越性。在大数据背景下教师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而视频材料的下载、截取、切割、拼接等,让学生即看即写,即写即评,即评即改,既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增强了学生的分析能力,更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多媒体技术形象而直观地延伸了写作课堂教学,提升了学生听读、看读、说读、写读的实践能力。
摘要:在大数据背景下,写作教学有了新的内涵,语文教师要顺应时代的变化开发新型的教学资源,如超文本主题阅读、超链接套组图片、非线性多维声音、超媒体系列视频等。
8.《观沧海》写作背景 篇八
一、充分利用语文教学资源,增加阅读量,加强语文积淀,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
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的语文教学资源较多,例如新课程配发的语文阅读教材,学生自己购置的语文书籍,学校图书馆的语文资源,现代网络新媒体的语文资源等,这些资源都可适时给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资源。在大量的阅读资源中也有适合学生不同兴趣的语文书籍,比如喜欢诗歌的有诗集阅读;喜欢小说的有短篇、中篇、长篇小说书籍阅读;喜欢武侠小说的有武侠小说阅读;喜欢散文的有散文选刊阅读。这些丰富的语文阅读资源能在学生喜欢学习时,提供很好的帮助。例如现代网络新媒介,诸多语文教学资源都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检索,快捷准确地发挥其有效作用,这给当前的语文教学带来新的挑战,教师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强化学生语文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积淀,让学生学有所用,用有所存,存有所积。从而,使学生在写作时有词可用,有话可写,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注重语文情感教学,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激情,利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白居易有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语文教学亦是如此,语文教学资源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因素,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因素,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另外,现代教学论认为:“情感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同时它更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语文教学过程,既是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认知过程,又是一个“陶冶学生情操,引导学生走向正途”的情感过程。当前新课改的语文教材,提供着丰富饱满,异彩纷呈的语文情感,为语文教师实施情感教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努力运用语文佳作中所包含的真挚情感,扣击学生的心弦,激起他们感情的波澜,达到共鸣。让学生有感而发,有感而写,并把情感渗透到作文里,让作文写得有骨有肉,情景交融。同时,学生在情感的启发下也会认真观察事物,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的归因,并通过写作表达,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写作,富有独创性地发表自己的见解,继而有利于写作水平的锻炼与提高,促进写作能力的发展。
三、加强写作训练,及时进行写作指导,培养写作习惯,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写作训练在作文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关键因素。在语文学习中,一定要加强学生的写作训练,使其掌握规范的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不同文体的写作规范,并善于总结积累写作经验。适时选读名作名著,指导自己写作学习,效仿名作写作模式,敢于质疑与反思,并形成反思性、评论性文稿,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例如议论文写作,在议论文纵向论证方面,一定要有总论点、分论点和小论点之间的逻辑论证次序,以及各分论点之间的逻辑次序,小论点之间的逻辑论证次序,这样的议论文才有逻辑性、层次性,才更有说服力。另外,在学校中教师要强化学生写作指导,积极纠正学生的写作失误,指导学生审题、开题、点题,及其升华题目的能力。有条件的学生,还可以积极参加各种写作培训与比赛活动,从比赛、培训实践中发现自己的写作不足,及时修改与完善,对于争议性用词,要反复推敲,提高遣词造句的质量,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四、善于捕捉与诱导学生写作灵感,激发学生写作潜能,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创作灵感是成功创作优秀作品的关键所在,初中学生是人生成长的青春时代,有着远大的梦想与目标,在学生写作时要善于利用这些因素,捕捉学生的写作灵感,使其及时形成习文,留住记忆,记述成长经历,把握青春年华,训练写作能力。凡是有成就的作家在创作方面都有过灵感,在创作中有时苦思苦想难以构思、立意,有灵感迸发时就会文思泉涌,妙笔生花。所以,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加强学生写作灵感的培养,捕捉其灵感,以此来激发其创造欲望。但灵感不能靠消极等待,而要积极地诱导培养,这往往是建立在长期积累的基础上,灵感的培养离不开积累,它源于生活,而难于生活,因此必须指导学生学会观察事物,积累材料,存储信息。只有这样才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学生满腹诗文,在写作时,就会潇潇洒洒,以至一挥而就,学生自己也有“才如湖海文方伟,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自豪感。
五、小结
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学习必备的能力之一,在学生学习与成长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必须充分利用语文教学资源,增加学生阅读量,加强学生语文积淀;注重学生语文情感教学,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激情;加强写作训练,及时进行写作指导,培养学生写作习惯;善于捕捉与诱导学生写作灵感,激发学生写作潜能,从而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2]吴锦等.英语写作教学法新探[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03).
[3]苏碧珠.浅谈写作能力的培养[J].作文教学研究,2011,(03).
[4]邢淑英.高中语文教学要重视作文批改[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07).
9.鲁迅 雪 写作背景(范文模版) 篇九
《野草》创作时,正是蒋介石发动的“四.一二”反命政 变后,白色恐怖非常严重时期,现实的环境异常地严酷 在这部散文集中,鲁迅表现了他对黑暗势力的反抗和斗 争,也表现了他对美好生活和光明未来的憧憬与追求,热烈赞颂现实中的叛逆,不屈服的勇士。《野草》共收 录了鲁迅的散文诗句23篇,是1924年9月至1926年4 月在北京所作.1924年岁暮,北方降雪,鲁迅身处北国,眼前“大风吹雪
盈空际”,作者萌发了创作冲动,从眼前的飞雪联想到江 南的雪景,思绪在回忆和现实中不断变幻和翻腾。江南是作者的故乡,是鲁迅童年生活的地方。在作者 记忆中,对故乡有许许多多回忆。那记忆是温暖的,是美 好的。正如江南的雪,雪中美好的景色,让人回味和留念。故乡永远是鲁迅温暖的家,美好的理想是鲁迅永远的向 往和追求。
北国,是鲁迅现在生活的地方,现实严酷的环境,作为战士,故乡固然十分美好,让人眷恋,但现在更需要坚定、勇敢、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正因为如此,才有《雪》中描写的绝妙的江南、江北雪景图。
10.论语写作背景及作者简介 篇十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人。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
人。他是以“因材施教”和“有教无类”的教学理念来教育学生。他后来被尊称为“圣人”。孔丘 排行老二,汉族人,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是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据有关记载,孔子出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南辛镇鲁源村);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先秦和秦汉保存下的《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子姓,以孔为氏,名丘,字仲尼。排行第二“子”,古代对成年男子的尊称,在春秋战国时期,拥有一定社会地位的成年男子都可以称为“子”,而且都希望别人称自己为“子”,因为“子”还是一种爵位,所谓“公侯伯子男”也。但是,真正能获得别人以“子”相称的,一般是两种人:要么在社会上公信力较高的,如“老师”;要么就是较有道德的贵族;孔子、老子属于前者。而孔子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学名人。与孟子并称“孔孟”,孔子被尊为“至圣”,孟子为“亚圣”。
11.《观沧海》写作背景 篇十一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策略
高中英语写作在高考中占有20%的比例,它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许多时候,写作这一板块都是学生的弱项,也是困扰高中教师英语教师的一大难题。因为写作是一项运用语言综合能力的测验,它和阅读理解一样属于一种比较个人化的内心活动,难以训练,也难以掌控。新课标强调“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并且要求给学生“提供多种选择,适应个性需求”来“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这就要求教师吃透教材,优化资源,优化学习方式,在尽可能的条件下以最有效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高中英语写作现状分析
英语写作能力是目前高中英语教学强调的一个核心技能,是听、说、读、四项语言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语言技能的重要表现形式,它能够体现英语学习者的英语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他们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而写作能力也是四项基本技能中最难的一个环节。然而,在目前的英语教学中,写作训练相对薄弱,存在着“学生说到写作心烦,教师见到学生的习作头痛”的现象。笔者对本校2014届两个班共118名学生进入高二第一学期时进行了书面表达能力的测试调查,进行现状分析。
1.语法基础薄弱。统计结果显示,介词冠词的出错率最高,谓语形式错误出错率其次。平均每篇习作错误数量,时态语态错误0.64个,句法错误0.58个,主谓不一致0.45。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学生的语言基础差,这是阻碍学生写作能力发展的最主要的因素。
2.词汇拼写易出差错。统计中学共出现生习作中24处单词拼写错误,平均每篇习作错2.31个。统计结果显示,学生英语词汇的熟练程度不够,有些很常用的单词,在书面表达中错误率很高,说明学生的词汇记忆还有待加强。
3.遣词造句能力低下。统计显示平均每篇习作错误数量,词性误用为0.56,措词毛病达0.56,介词冠词0.77,中文式表达0.65,累赘0.38。这说明学生对英语中一些固定搭配、惯用法和常用词等掌握不够,词性概念缺乏。学生在写作时缺乏表达思维的词汇,产生用词不当或用词错误,严重存在汉英逐词翻译的现象。这种语言表达手段的贫瘠和错误反映学生所掌握的常用词汇量太少。
4.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书面表达写作习惯。从调查了解到,学生虽然认识到写作的重要性,但是一些好的写作方面的方法却没有能够很好地为学生所采用,对教师布置的写作任务只是应付而已。
二、提高高中英语写作的策略探讨
为了帮助学生形成写作能力,教师应该转变角色,以学生为中心,采取各种步骤和活动对学生写作策略进行指导,教给学生为了完成写作任务而采取的具体步骤和方法;教会学生对于写作活动进行计划、实施、评价、调整。指导学生积极的争取更多的写作机会;帮助学生合理并有效的利用多媒体拓宽英语学习写作的渠道,自觉的扩展文化视野。
1.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了解到许多学生对英文写作表现出消极的态度,敷衍了事,有的学生甚至以不会写为借口,拒绝英文写作。要改变这一现象,就必须努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学生喜欢听流行英文歌曲,我的英文写作就从听写英文歌词开始。例如学生喜欢听“Yesterday once more ”,我就让学生在课堂上多听,并迅速记下歌词,记得最快最好的前3名同学有奖。学生就是在这种快乐的气氛中开始练习写简单的英文句子。在具体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自己的教学思路进行任务重组,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激活学生的思维。通过任务重组,使学生兴致勃勃地完成写作任务。使学生同时得到听、说、读、写的训练,充分调动了学生积极性,让学生充分享受参与和表演的乐趣及成就感,为课堂注入新鲜的活力,也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英语产生了积极影响,学生的英文写作兴趣在不知不觉中就被调动起来。
2.整合写和听说,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语言综合运用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其中听和读是语言的输入,说和写是语言的输出,它们是相辅相成的。和阅读一样,教师应该指导学生选择丰富多样的听说题材:英文杂志,视频电影,是激发学生兴趣,进行生动有效的语言输入的最佳途径。听写、每日英语话题报告、小组限时专题作文比赛等都是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还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好方法。
3.建立学习档案,让学生有成就感。
“学习档案”也叫“评估档案”,它是评价学生学习成果的形成性评价的多种形式之一。形成性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推动因素。它的任务是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评价。其目的是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及时有效地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在写作中我采用了学生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三方面相结合的方式。学生通过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及教师评价能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评价自己的学习能力及策略。通过评价,学生更了解自己的优点及缺点,重新思考自己所做出的努力及达到预想的目的。有位学生在剧本写作自评中写道:我这次只写出了一句半,虽然有错,但我很高兴经同学们修改后我的句子被采用了。由于我积极参与剧本修改和表演,最终得到B的成绩,更令我高兴的是我学会了写很多东西,相信下次我能写得更好。
4.阅读范文,提高认知策略。所谓认知策略,简单说,就是为了完成某项写作任务而采取的步骤和方法。阅读的范文有两种,一种是仿写范文,另一种是参考范文。对于初学写作的同学来说,仿写是不可或缺的,是进行写作训练、提高写作能力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在写前研读一篇与所给写作任务极度相似的短文,掌握里面的段落结构、短语句型,并有选择性地运用于自己的写作之中,这就是仿写。在所有写作任务完成之后,还得阅读参考范文。通过比较,找出自己写作中的优点和缺点,及时总结此类写作的规律并加以应用。
5.以造句练习促进写作。高中英语每单元都是以一篇精读课文为核心展开语言点和语法的学习。而语言点和语法的讲解又是老师课堂教学的重点。教师在不断地示例中讲清重点词和句的用法。而这一切又直接影响学生对于单项填空的答题能力和短文改错的纠错能力,那么,如何使它和写作相联系呢?那就是造句练习。每次课程结束之后,选取十多个有代表性的词和短语让学生做为课后作业来完成,以达到熟能生巧的效果。这种做法可以一直持续到高三。
12.《观沧海》写作背景 篇十二
在我校2008年以前的写作考试试卷中, 填空、选择、名词解释、判断、简答等题型基本都是固定采用, 试题设计也不够合理, 考查的知识点太细, 而且答案限定得太死, 因而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的多, 为了考试合格必须死啃书本, 其结果学生怨声载道进而对写作课程失去兴趣, 从效果来看也没有达到检测的有效性, 一些分数高的人恰恰是写作能力不强的“背书达人”。为了适应写作课程的教学特点, 培养学生的写作实践能力, 发挥考试对教学的导向作用, 2008年开始对写作课程的考试环节进行了改革, 在命题方面, 坚持以能力检测和培养为主的原则, 舍弃了以前写作考试中的小题、死题和相应的僵死的评分规则, 代之以大题、活题和相对灵活的评分规则。这可以看作一种“非标准化”命题方式的探索, “在试题的设置方面更加侧重能力的考察”, “这样更能考出学生的水平和能力, 也给学生充分的发挥个人创造力、想象力的空间”。[2]与以前的考试相比, 这种“非标准化”的标准化考试越来越受到学生的欢迎, 也更适合写作课程的教学目标和特点。
以下是2008年以来写作期末考试部分试题:
例1:观察图片,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积累, 根据写作感知的不同层次写三段话。 (图片略)
例2:请阅读聂鲁达的诗歌, 请你就该诗歌的特点写段赏析性文字。 (聂鲁达《如果白昼降临》, 诗略)
例3:作为写作者, 你最关注社会生活的哪些侧面?它为你的写作提供了哪些素材?请联系自己的写作实践, 完整作答。
例4:阅读此则消息, 回答下列问题:1、此消息属于什么结构类型?2、结合例文, 分析并归纳此种结构类型的基本特征和突出优势。 (《威尼斯人为城市办“葬礼”》, 文略)
例5:以“门”为题, 写一篇散文或小说。
例6:月华和如水是一对相恋了八年的恋人, 感情一直很好, 但最近如水的母亲却坚决要女儿与月华分手。如果以此作为一篇小说情节的开端, 请你为这篇小说构思出不同的情节, 直至结局。20分。要求:1、要有四条情节线;2、每条情节线不少于五个情节点, 已列出的除外;3、不同情节线中相同的情节点最多只能有一个。
例7:在学校组织的一次综合性表彰大会上, 拟请“三下乡个人标兵”、“自强之星”、“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单项奖”的获奖代表上台发言, 假如你是需要发言的获奖代表, 请你选取其中的一种身份, 写一篇简短的发言稿。400-500字。
在目前的体制下, 大学教学只能在教育设计的整体框架之内进行, 所以对写作这样的专业必修课而言, 考试是必须的。如何设计出与写作课程特点相符的试题, 则是不断优化写作教学设计, 不断改善写作教学效果的现实课题。
大学写作教学应该带领学生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 还原写作本身应有的却被忽视了的审美功能。所以大学写作的命题可以采用开放性的大题开拓学生的思维, 避免引导学生一味死记硬背、死啃书本的填空、判断、名词解释等零碎的小题。自2008年实行试题改革以后, 写作试题基本由3-5个大题构成, 这就消除了学生在学这门课程之前的厌倦和恐惧, 为引导学生走出书本, 培养学生自主思考能力创造了条件。
大学写作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力、思考力, 所以试题应该灵活, 避免抽象理论和细节知识点的直接考核, 淘汰只会考试的高分低能者。当然, 考试不能和理论、知识点完全无关, 如果这样, 积累了学科精华的教材和平时的学习就失去了意义, 所以, 考题要考虑尽可能涵盖课程的重点内容, 并将理论思考和运用分析的基点蕴含在题目之中。例1从知识点来看, 考查了学生对写作感知的三个层次的理解, 从能力考查来看, 检测学生能否通过对有生活记忆的客观对象进行主观感知后上升到艺术升华, 三段话连起来应该是一篇由浅入深、结构完整的小文章。例2和例4都是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例分析的能力, 不同的是例2是诗歌赏析, 属于艺术分析, 对艺术感知力的要求更高, 而例4是新闻文本分析, 对理论掌握和运用能力的要求更强。例3隐藏的知识点是对写作客体的认识, 要求学生用自己的亲身感受阐述写作主体如何利用写作客体提供的资源为写作服务。这几个例子说明, 写作的考试并不需要细化到某一个字词或术语, 学生也并不需要一字不漏地将课本背下来, 但是阅卷老师一定可以从学生的回答中看出其是否掌握了基本知识, 是否具备了超越知识掌握之上的用相关知识思考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大学写作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应避免用单一思维束缚学生的想象空间, 也应避免过分的理论思维伤害学生宝贵的感性创造特质。所以, 写作考题应尽可能为学生提供最大的思考空间和创造舞台, 鼓励一些超常思维火花闪现。如例5, “门”具有抽象和具象、生活和艺术的多重蕴涵, 丰富的内容让学生有话可说, 同时, 作为一篇命题作文, 在文体上提供了诗歌和散文两种选择, 以最少的限制给学生最大的自由。例6选取了一个在社会上和学生中间都很热门且熟悉的“恋爱分手”的话题, 相恋了八年、感情一直很好的一对恋人, 女孩的母亲却坚决要女儿与男朋友分手, 要求以这个能激起学生诸多复杂感情的事件为小说开端, 编出四条不同的情节线, 既考查了学生对小说总体特征及小说情节的了解和把握, 又能看出学生在编故事、写小说方面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这显然比单独考“什么是小说的情节”这样的题目更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也更符合写作的教学规律。
大学写作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力、表达力, 所以, 写作考题应力求“务实”, 让学生在真实情景的语境中得到锻炼, 尤其是应用文体的写作更是如此。例7提供的写作环境就是写作者熟悉的, 通过校园真实身份和真实情景的再现, 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感觉中撰写发言稿, 检测和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和文字表达能力。同样, 这也比让学生回答“什么是发言稿, 发言稿应该怎么写”等问题要有用得多。
与很多学校一样, 目前我校的大学写作课程也面临课时大量减少、教学任务加重、标准化考试的总体格局不能改变等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提高教学质量?除了丰富学习形式、开展第二课堂外, 改革写作考试的方式和评判标准也是重要途径。作为期末考试, 不可回避具有检测学习效果和评定学分等级的功能, 但写作考试的主要目的并不在此, 更不是要把学生“考倒”, 而是为平时的写作教学提供良好的导向, 甚至把考试也当作一次练笔和进一步训练的实践机会。在学生成绩的评价机制和考核手段上也实行相应的改革, 降低标准化考试所占的权重, 加大平时训练的力度, 想尽一切办法改变学生“平时基本不学, 考试一周复习, 分数及格万岁”的不良学风, 是包括写作教学改革在内的教学改革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李忠.标准化考试的实质及引发的教育问题[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10 (12) :6-7.
13.西江月写作背景 苏轼 篇十三
苏轼的《西江月》是脍炙人口的诗作。而诗人苏轼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写出了这首佳作《西江月》呢?
不同的苏轼诗词选本、论著对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一词作于何时、为谁而作有不同的说法,有的甚至标题都不同。大致有如下三种不同的说法:
一、公元1097年(绍圣四年)作于儋州。孔凡礼、刘尚荣《苏轼诗词选》为该词加的标题为《西江月·中秋和子由》,认为此词”绍圣四年八月十五日作于儋州“。刘石《苏轼词》只有词牌,没有标题,认为此词”约绍圣四年(1097)中秋作于儋州“。两书作者均认为抒发的是兄弟之情。
二、公元1080年(元丰三年)作于黄州。洪柏昭《三苏传》认为“谪黄第二年的中秋,苏轼写了首《西江月·黄州中秋》词”。关立勋《宋词精品》也认为是“被贬黄州第二年中秋节所作的词”,并认为词的.最后两句“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作者“北望”是面向汴京,表现的是“对神宗皇帝的期望”。盖国梁在《唐宋词三百首》中同样认为该词是苏轼谪黄第二年“作于黄州的中秋”。吕观仁在《苏轼词注》中,直接用《黄州中秋》作标题。《宋词精华苏轼词选集》只提供一个注释:一本有标题为“黄州中秋”。《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总案》说此词作于元丰三年。
知识扩展:评析《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词的上片写感伤,寓情于景,咏人生之短促,叹壮志之难酬。下片写悲愤,借景抒情,感世道之险恶,悲人生之寥落。苏轼的几首中秋词中,本篇自有其特色 上片的起句“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感叹人生的虚幻与短促,发端便以悲剧气氛笼罩全词。以梦喻世事,不仅包含了不堪回首的辛酸往事,还概括了对整个人生的纷纷扰扰究竟有何目的和意义这一问题的怀疑、厌倦和企求解脱与舍弃。“人生几度新凉”,有对于逝水年华的无限惋惜和悲叹。“新凉”二字照应中秋,句中数量词兼疑问词“几度”的运用,低回唱叹,更显示出人生的倏忽之感。三、四句“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紧承起句,进一步唱出了因时令风物而引起的人生惆怅。作者撷取秋风萧瑟、落叶纷飞这两个典型秋色秋景,借寒暑的易替,叹时光易逝、容颜将老、壮志难酬,以哀惋的笔调道出无法摆脱人生烦忧的怅惘之情。
14.《水浒传》的写作背景 篇十四
《水浒传》的故事源起于北宋宣和年间,出现了话本《大水浒传宋宣和遗事》描述了宋江、吴用、晁盖等36人起义造反的故事,初步具有了《水浒传》的故事梗概,目前流传下来的根据说书人编成的话本中就有“青面兽”,“花和尚”,“武行者”等。而从南宋之史籍《东都事略》以后,已成为了民间文学的主要题材,到了元朝,元杂剧中出现了有关水浒故事的剧本,流传后世的有高文秀的《黑旋风双献功》,李文蔚的《燕青博鱼》和康进之的《李逵负荆》等。《水浒传》全书是到了明朝,经许多作者不断增添情节乃至定型。也有观点认为,《水浒传》中梁山好汉的生活原型是与作者施耐庵关系甚密的张士诚领导的盐民起义。
【故事简介】:
故事描写了梁山一百零八将各自不同的故事,从他们一个个被逼上梁山、逐渐壮大、起义造反到最后接受招安的全过程。水浒中的一百单八将传说是三十六个天罡星和七十二个地煞星转世,他们讲究忠和义,爱打抱不平、劫富济贫,不满贪官污吏,最后集结梁山,与腐化的朝廷抗争。小说成功地塑造了宋江、林冲、李逵、鲁智深、武松等人物的鲜明形象,也向读者展示了宋代的政治与社会状况。
“水浒”字面的意思是水边,指故事发生的地点在山东梁山泊。另外《诗经》中有“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的句子,记载了周太王率领部族迁徙的事情。王利器与罗尔纲不约而同指出[8]用水浒做书名,是将宋江等的聚义和周朝的兴起作类比,证明原作者肯定起义英雄们反抗统治的精神。水浒义军领袖宋江原是基层官吏,后被逼上梁山,与其他梁山好汉一起反抗暴政,“替天行道”,逐渐发展壮大。《水浒传》故事豪放、粗犷,全书通过人物的言语、行为来表现其矛盾的内心世界,人物性格刻画也各有特色,而被逼上梁山的英雄各自的成长经历也不尽相同。情节曲折、语言生动,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故事情节】:
全书可分为三段:第一至第四十回讲述的是各个好汉的故事,它们既有独立性又有关联性;第四十一至第八十回讲述的是好汉们在梁山集合,形成了以宋江为寨主的梁山山寨,并发动一系列对官僚恶霸及附近城池的战争,直到接受北宋朝廷的招安;第八十一回至第一百二十回讲述的是梁山好汉归顺朝廷后,镇压田虎、王庆、方腊等的战争,到最后鸟尽弓藏,悲壮死亡的故事。
12世纪初,中国被腐朽的北宋王朝统治着,朝廷内的奸臣蔡京、童贯、高俅权倾朝野,手握重权,视皇帝宋徽宗如傀儡,残害忠良。地方豪强恶霸也合流同污,史进、鲁智深、林冲、杨志、武松等相继被冤枉陷害,无路可逃,上了山东的水泊梁山,打家劫舍,劫富济贫。同时,在黄泥岗,晁盖、吴用等七人发动了一场震惊全国的洗劫案,夺走了北京大名府官员送给蔡京的生辰纲礼物,逃到梁山,与林冲合谋杀掉原寨主王伦,晁盖做了梁山之主。晁盖的朋友宋江也卷入官府纷争,差点被处死,幸亏晁盖与梁山好汉救出他,宋江的朋友李逵等跟随宋江加入梁山。
随后,梁山泊向周围地方官僚恶霸和其他敌对山寨宣战,攻破了祝家庄、高唐州、青州城、曾头市和大名府。其中最后两次战争中,晁盖战死,宋江继承了寨主之位,卢俊义、燕青上山。梁山全盛时足有一百零八个好汉,空前强大。梁山势力的壮大,震惊了朝野上下,童贯、高俅倾全国各路水陆大军,讨伐梁山泊,却惨败于梁山的精兵良将,数十名大将被斩杀。宋徽宗无奈,只好派人招安。梁山泊的部份首领坚决反对招安,但首领宋江、吴用等却不愿继续做强盗,答应了朝廷的招安请求。但在招安之后,朝廷奸臣屡次找茬陷害梁山好汉。
这时候,河北的田虎、淮西的.王庆、江南的方腊叛乱,朝廷派梁山好汉出兵镇压。宋江先是用水淹了田虎的根据地太原城,剿灭田虎势力,然后挥师南下,大破淮西军并生擒王庆,但在更激烈的平定方腊之战中,宋江遭到阻击,梁山好汉死伤过半。一场恶战之后,宋江控制了杭州城和乌龙岭,攻破了清溪洞,方腊的势力才被消灭。战后,梁山好汉只剩下三十六人,班师途中林冲等人病逝,武松在六和寺出家,鲁智深在六和寺坐化,李俊、燕青等人又悄然离去。回京时梁山好汉仅剩27人。宋江等人被封为功臣,但童贯、高俅等人野心未死,他们设计毒死了卢俊义、宋江和李逵。吴用和花荣在宋江墓前大哭一场后自缢而亡,剩下的梁山好汉,除双鞭将呼延灼于抗金战中英勇战死,混江龙李俊等到海外暹罗自立为王外,大都善终。
【艺术价值】:
作为中国历史上以白话文写成的长篇小说,《水浒传》对后世的影响巨大。《水浒传》被改编成多种曲艺形式。另一篇古典名著《红楼梦》中就提到了“鲁智深大闹五台山”的水浒传曲目。评书、苏州评弹和山东快书都有很多经典节目是取材自《水浒传》。
与《三国演义》相比,《水浒传》的长处不在于政治和战争场面的描写,而在于主要人物的刻画和市民生活的描写。其中梁山主要人物宋江、林冲、武松、鲁智深、李逵等,人物个性鲜明,角色语言各有特色。
在缺乏知识以及大众娱乐活动的年代,《水浒传》与《三国演义》等通俗小说往往通过民间艺人,以戏曲曲艺的形式,成为普通民众仅有的文化活动。其中虚构的人物或者虚构的故事变成为老百姓眼中的史实。很多故事,如“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武松打虎”等,历来男女老少皆津津乐道。书中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各种道德观如:轻生死重义气,敢作敢为,劫富济贫乃至“忠君反贪”等理念,便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大众评判是非善恶的标准。而这些标准是否真正值得宣扬,则引起各界众说纷纭。
近代民间亦有流传一句话:“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意年轻人不该读《水浒传》,否则容易向往打打杀杀的生活,盲目崇尚武力与江湖义气,过分反叛,脱离现实;而老年人不应该读《三国演义》,因为其中人物善于用计使诈,处心积虑、钩心斗角,作为应该安分守约的老人应该安度晚年,不能整天想着算计别人,对自己身心无益。
【《观沧海》写作背景】推荐阅读:
曹操《观沧海》赏析-写作技巧06-28
观沧海《观沧海》教学设计09-12
观沧海译文及解说10-12
观沧海教学设计10-23
观沧海原文及翻译赏析08-04
《观沧海》阅读训练题及简析09-14
秋思的写作背景10-16
《再别康桥》写作背景10-03
席慕蓉《乡愁》写作背景08-17
以梦为马写作背景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