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市主义中国

2024-11-23

新城市主义中国(精选8篇)

1.新城市主义中国 篇一

万科城:新城市主义“四重奏” “车轮生活”四大方式

近40年来,美国有60%人生活在郊区,而城市人口增长不到50%。美国多区域中心城市的布局,有效地解决了人口剧增而引发的城市交通无序。那里的中产家庭几乎100%有小汽车,成为城市的流动风景。

严格上说,小汽车仅仅是流动车轮时代的四种方式之一。公交、轻轨、地铁作用也非常明显。

将“大交通”比喻成“大深圳格局”的生命线,不为过。集公交、轻轨、地铁、小汽车于一体的现代综合立体交通网,使扩张的城市发展“有路可循”,膨胀的都市生活也有多样选择。

车轮滚滚,文明开道。每100户家庭拥有汽车13辆,超过汽车普及时代10辆的国际标准。深圳的发展业已进入了汽车时代的快车道。

数据还在攀升。保守估计深圳本地机动车数量为55万辆,加上外地牌车辆,每天上路车达70万辆。预计未来三、五年,深圳每百户家庭汽车拥有量将突破30辆。

国家积极鼓励经济适用性家庭汽车的发展,辅以积极的信贷、保险政策,绝大多数家庭开上汽车,成为可能。另外,由于现代通信、计算机以及强大的物流网络运用,工作在A区、住在B区、学习在C区、休闲在D区,如此“多元生活方式”,给生活添上潇洒的翅膀。

随着全球经济、跨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多元的经济基础决定革新的上层建筑,同样包括我们全新的生活方式。

在轻轨、地铁建设方面,2004年深圳地铁试运行。按照《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近中期发展综合规划》,深圳将建设地铁108.29公里,轻轨、城铁141.1公里,总投资689.97亿元。政府规划与建设“七横十三纵”,优先发展1号、2号、3号、4号、11号等5条地铁、轻轨线。其中,地铁3号线连接福田中心区、罗湖中心区、布吉、横岗、龙岗中心城。4号线连接皇岗口岸、市中心区、龙华新区和龙华镇中心。11号轻轨连接南山、龙华、坂田、横岗和盐田,衔接1、2、3、4号线,全线53.5公里。

北邻机荷高速、南近北环大道、西接梅观高速、东靠深平快速干道,在3号、4号、11号线路交汇区域,在坂雪岗片区,一个总占地1平方公里,容纳1万住户,4万人口的大型万科城版图旗帜猎猎。其中54万平方米的四季花城,已成为万科全国性品牌项目;43万的“亲地生活”万科城即将在10月1日开盘;25万平方米的华宇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设计规划中。

“新城市主义”四大中心

在“大深圳”的呐喊声中,“四季花城”的“大深圳居住观”先知先行在6年前。

谁占领了中心区“CBD延展区”谁就拥有了生活、经济、人文、商业的第一位置。就像当年的四季花城,让一个原本清淡的中心区成熟起来。

规划于6年前的万科城,在“CBD第一辐射圈”,在城市繁荣与“居住的我空间”之间,编织一个城市版图的柳暗花明。

以中心区为圆点,我们不妨看看,万科城与城市发生着怎样的关系?

发展的中心———深圳中轴带,中心区第一辐射圈,指日可待的繁华与远景。当年的广州天河,北京三环,上海浦东,都是这样炼成的。

楼市的中心———早几年的罗湖、福田,近年来的南山,正起步的东部,楼市经历了带状的西移东进;作为中轴发展带、中心区后花园,必然成为楼市新中心。

区域中心———万科城,无疑会成为坂雪岗片区的品质生活中心;以华为基地为首的高科技带,将成就高品质“城区现状和环境”。

城市白领居住中心———四季花城,已经形成一个“万人白领社区”;万科城将聚集更多的“高知阶层”;一个城市优质人口聚居地,会造就一道蔚为壮观的城市人文风景。

如果说,6年前的四季花城是万科“城市运营”的一种探索一种“蜗行”,那么,今天的万科城和万科城版图就是万科大张旗鼓、雷厉风行造城运动的“狂奔”———汽车时代,一切均有可能。武汉万科总经理杨海:魅力来源品牌 站在浪潮前端

全国房价多年持续走高。为进行有效的宏观调控,央行于今年10月28日历时九年首次加息。对此,房地产业界反响不一,各界对房价的升涨也各持一词。房价是涨是跌,成为人们今秋讨论的焦点。

就此,武汉万科房地产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海近日做客武汉新浪房产频道,结合武汉的房价走势谈谈自己的看法,以及武汉万科自身的发展。

以下为采访实录:

在加息之下的武汉房价走势

[需求]

新浪房产:一般来说,房价取决于市场需求。国家加息,对房产的需求是否有影响?影响有多大?

杨海:房地产市场需求,可从买房自住者和投资者两方面来谈。

真实的需求结合实际的购买能力,才能促成实际的购买行为。对于自主者而言,买房的需求是真实存在的,比如结婚,或者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质、进行房屋升级;另一方面,有实际购房经济能力的人,才会考虑去买房。而现在国家加息0.25%,对于买得起40万房子的人而言,相比而言,一个月的按揭只增加了几十块。这跟40万相比,这个比例非常微小。所以,目前的加息对于买房自住者影响不大。

对于投资者而言,加息意味着以后买房子的成本比现在要花更多的钱,作为投资,那就必须在投资成本低的时候买进,加上投资时“追涨”的心理,投资者的需求会在外力的作用下提前爆发。

新浪房产:您能谈一下武汉目前的需求状况么?

杨海:从目前武汉房产市场来看,武汉需求仍然旺盛,这主要来源于三点:

1、老房子更新换代;

2、大量非城市人口涌入城市,扩大需求总量;

3、市场的不断规范,市场变得更加透明,在百姓的监督之下,这使得老百姓的需求变得真实。

[地价]

新浪房产:今年8月31日后国家实行土地公开拍卖的政策,今后地价也将更多的影响到房价。地价是怎样影响房价的?

杨海:地价是促成房价上涨的因素之一。一方面,土地本身的稀缺性,决定了随着城市的开发进程,土地将越来越少;另一方面,所实行土地拍卖政策,将使土地使用权的竞争上将越来越激烈。这两方面从而导致地价的提升。地价上涨了,房价自然就涨了。

新浪房产:那么一般来说,地价在房价中会占多少比例?

杨海:地价根据其土地位置和质量的不同,而相差甚远。但一般来说,地价占到房价的1/4。

[房价]

新浪房产:之前你所说的房子购买的成本随着加息会越来越高,是在房价不变的前提下的。那么,武汉房价的未来走势如何?

杨海:房价整体要涨。因为在土地和建材涨价的背后,是房地产品质的升值。房产品质的提升,是城市日益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标志。而房子一年比一年建得漂亮,除了建材、土地的涨价之外,房子品质的提升就一定会有消耗、就会花钱。

新浪房产:武汉房价的涨幅会是多少?

杨海:2002年到04年,武汉房价每年的涨幅在5%-10%之间。预计未来10年内,涨幅还是会维持在5%-10%之间,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武汉人不会住那么大的房子,而是住合适的房子。

[住房趋势]

新浪房产:“合适的房子”是指什么?

杨海:比如说,现在武汉人拿30万买2房2厅,那么过几年就是拿31万或者更高一点的总价,买2房2厅,只是面积不再是100平米,而是80平米的2房2厅了。

新浪房产:那么,武汉未来的住房趋势,是住小的合适的房子了?

杨海:是的。在可预见的未来武汉,房价上去了,面积变小了,老百姓住得舒适了。

站在浪潮前端

新浪房产:针对新的住房趋势,万科有什么新的举动?

杨海:万科的新举动,是随顾客的需求而动。要让老百姓住得舒适,首先是真正了解客户需求,建立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的产品体系。

在万科第三个十年的开始,万科提出了“精细化”新的战略起点。其含义是建立住宅标准化及实现精细化的产品制造过程。其中,标准化,是指到达人们不断提升的对住宅的综合需求,以及按照以此要求作为底线来建造的房子。其次,住宅标准化一定要进行创新,这包括类型和品质的创新。所以,我们提出“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的口号。

新浪房产:近期有没有新的项目?

杨海:在05年,武汉万科除了武昌万科城市花园外还将有在汉口的两个新项目启动。

魅力来源品牌

新浪房产:今年万科已经走过第二个十年,步入第三个十年的开端。您觉得作为中国房地产领跑者的万科最大的魅力,是什么?

杨海:经过20年万科人的努力,万科已经成为中国房地产的品牌。万科的魅力来自于万科的品牌。而品牌的效应,是品质的保障,代表着她驻足哪里,就为哪里带来实力和光彩。

新浪房产:现在万科在武汉郊区开发的两个大项目,其房价都比周边卖贵20%-30%,这是万科品牌使然。因此,有人说,万科很精明,拿郊区的地,卖市中心的价格。您对此怎么看?

杨海:实际上,早期由于市场的不规范,万科很难拿到市中心的地。拿城乡结合部的地是无奈之举,但久而久之,万科人凭借着在规划上的创新和营销上的不断努力,探索出一条开发新区大盘的成功路子。

要说到万科的精明,只能说是遵循了一条地产投资的规律。即看准了新城区的不断增值,以及乘着城市化进程进入快速期的东风,使得城乡结合部的增值前景更快地体现出来。

品牌注定万科站在浪潮前端

新浪房产:现在,万科在武汉•光谷的中心地带正在开发的城市花园,传递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理念?

杨海:所传递的,是“城市复兴”这一开发理念。城市花园是在“新城市主义”这一规划思想指导下的项目,强调“生活格调与居住质量”的新城市生活理念,塑造‘时尚与品味’的新城市形象,打造更完善的新兴商业、文化、教育、居住、社交、休闲中心。

可以说,武汉万科城市花园,是上升到一种城市文化、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全程服务的全新引导性开发,她是万科新一代开发的里程碑,也是万科参与武汉城市复兴的里程碑。

新浪房产: “新城市主义”是什么概念?

杨海: “新城市主义”(New Urbanism)是“二战”后在西方国家发展起来的一种城市规划和地产开发理念。它从经济、社会、环境和人性需求的角度出发,制定新的规划设计理念和有创意的开发计划,通过合理的地区化开发,将无序的郊区改建成丰富多彩、功能完备的社区,并在规划和改造过程中注意保护环境资源和建筑文脉。

新浪房产:武汉万科为什么在这个时候提出“新城市主义”,开发这一近郊大盘?

杨海:这是由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生活之间关系的变化所决定的,也是万科对自己总结和反思的结果。

一直以来,万科致力于探索一种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生活之间的新尺度、新关系。“这种追求,首要的在于通过建筑重建真正的生活形态:鲜活的、丰盈的、强调交流的、富于人文气息„„”而现代社会生活的快节奏,使得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不断发生着微妙的变化。万科人所做的,就是捕捉到这些变化,敏感的察觉到由这些变化引发的最新需求,结合这些需求,反思自己,及时做出调整,先人一步走上正确之路。

在2001年武汉万科推出四季花城,顺应郊区化大盘住宅的发展趋势,它标志着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也引领万科进一步探索住宅规划设计与人的日常生活之间的关系。

时隔3年,在万科对大盘开发模式的反思之后,武汉万科推出“新城市主义”的城市花园,针对人们的居住从封闭走向开放的根本生活方式的改变,也让更多人能享受到低密度、大庭院的别墅式的生活方式。

【楼盘:探求索引万科从光谷城市花园开始】

万科•城市花园作为武汉光谷板块独树一帜的奇葩,在众多风格各异的楼盘中自成一派,匠心独运,挺拔尊傲,浑然天成,令无数楼盘竟折腰,也引领了中国房地产市场未来发展的趋势。

说到万科•城市花园,不能不提起万科集团,不能不分析万科集团之所以成功的秘诀。

首先,万科房地产的核心竟争力表现为品牌效应,万科集团这几十年来为走品牌化道路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精心构造万科品牌的每一个细节微观,让一个元素都为万科这个品牌而跳动增辉;

其次,万科集团有着强有力的执行能力,让万科每一个创意都能得到具体的落实,使抽象创意真正成为具体的生产力;

第三,严格的规章制度造就了一个纪律严明的领导核心和企业团队,只有这样的企业才能摧城拨寨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勇往直前,也只有这样的企业内部治理结构才能脱离人治变成法治,一切按照企业既定的运行机制进行自身建设;

第四,精准的定位是企业发展必须认真思考的核心问题,万科的定位范畴是:楼盘地处城乡结合处、中产阶级消费群体、高品质的房屋、最新科技的运用、超强的服务素质、鲜明的企业人性等因素,是知己知彼熟练市场运用自如高瞻远瞩的市场定位;

第五,坚定的服务意识和强烈的使命感,催生了万科服务的革命,为广大消费者带来了耳目一新赏心悦目舒适到家的感受。在这些方面,万科做得非常好,非常出色,非常卓越,非常优秀。

万科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房地产行业的龙头老大,具体优点当然不止上述这么多。企业领导稳健的经营思想,稳扎稳打地经营模式,低调务实地工作态度,标准化地生产流程,客观地研判房地产市场发展趋势,审慎跟随房地产政策的走向,适应消费者的消费需求,用新技术新科技引领未来居住生活发展的新模式和新观念。也是万科从成功走向成功的关键步骤。

万科每走一步都会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小心谨慎,瞻前顾后;既要耐得起寂寞,也要经得起诱惑,用一种科学地发展观来指导自己的发展规划,用持续稳健发展来权衡自己的发展速度,用负责任的态度来对待一切。万科,不愧为中国房地产行业的一面旗帜,不愧为自己亲手打造的一块品牌,不愧为广大消费者心目中的偶像。

当然,万科企业并非完美无缺,万科的建筑质量在业内行间并不是做得最好;万科市场定位有待进一步地细分;万科服务标准的内涵和外延应该可以继续延深和夯实。

任何企业的前进发展都会遭遇到意想不到的坎坷荆棘,都会碰到发展上面的瓶颈,都会有危机管理下随机应变的顿悟。万科下一步将会怎样地发展,社会各界关注万科企业发展的人士将会有目共睹。

本文只是浅显地将万科企业本身所披露出来的一些资料,以及笔者随机采访时所看到的一些细节,综合加以展示,以达到管中窥豹的真实目的。探求并索引万科房地产所走的道路,一切从万科•城市花园开始!

“武汉万科城市花园是从未有过的项目,她是‘城市复兴’这一全新开发理念的实践,是‘新城市主义’这一新规划思想指导下的项目,强调‘生活格调与居住质量’的新城市生活理念,塑造‘时尚与品味’的新城市形象,打造更完善的新兴商业、文化、教育、居住、社交、休闲中心。可以说,武汉万科城市花园,是上升到一种城市文化、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全程服务的全新引导性开发,她是万科新一代开发的里程碑,也是万科参与武汉城市复兴的里程碑。”

——武汉万科总经理•杨海 经典项目的企示:

新城市主义价值不如郊区化的价值那么外在,不像布置一条景观轴那么显性,但这些价值对于人,对于满足人们从简单的居住到社会交往,自我发展等各层次的需求有着更深刻的意义。

有条景观轴的规划是容易,谁都可以做,而我们现在所做的,是只有万科能做的事,这是万科十五年经验教训得来的。武汉万科城市花园无论从位置、周边环境还是规模都具备了这一规模思想实践的条件。”

——万科集团规划设计总监•张纪文

2.新城市主义中国 篇二

关键词:住宅设计,规划,理念,美国新城市主义

1新城市主义理念

在人类近代发展以前, 由于受社会制度、生产力发展水平、战争疾病等因素影响, 全球人口增长呈缓慢递增趋势。二战期间, 由于生产力水平大为提高, 全球人口也急剧增长。旧有的城市已无法再容纳更多的人, 因此在一些大城市的核心地带, 逐渐形成了密度高、层数多、间距小的高层建筑群。建立这样的高层建筑群, 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人口过度集中的问题, 但更多问题随之而来。

60年代以后, 文丘里和简·雅各布在各自的著作《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与《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指出了对此种现象的问题, 他们认为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在推崇功能分区和密度集中的同时, 消灭了高密度、小尺度街坊和开放空间的混合使用, 从而破坏了城市的多样性。而功能纯化的地区如中心商业区、市郊住宅区和文化密集区, 实际都是机能不良的地区。挽救现代城市的首要措施是必须认识到城市的多样性与传统空间的混合利用之间的相互支持。

新城市主义的另一个对立面是美国在大都会衰落过程中产生的郊区化住宅, 这些住宅都是一些低密度的独户住宅, 他们沿着树枝状道路蔓延开去, 极其浪费土地, 并且没有公共交往空间, 缺乏人情味。

2新城市主义的特点

新城市主义最引人注目的理论就是传统邻里区开发 (Traditional Neighborhood Development简称TND) 和注重使用公交的邻里区开发 (Transit-Oriented Develonment简称TOD) 。虽然设计中侧重有所不同, 但出发点是一致的, 即建立公共中心形成以步行距离为尺度的居住社区。TND模式的重点在城市设计:社区规模是半径约400 m (即5 min的步行距离) , 街道间距是70~100 m, 邻里内有多类型的住宅和居民土地使用多样化;公建布置在人流集散地;住房的后巷作为邻里间社交活动的场所, 是设计的重点之一。TOD模式由“步行街区”发展而来, 同样强调混合土地用途, 并以公共交通为规划原则。从交通站和商业组成的核心地区到社区边界不超过600 m的步行距离。TOD社区将居住零售业、办公和公共空间组织在一个步行的环境中, 并使居民方便使用有轨变通从而减少小汽车使用带来的环境污染能源浪费、交通拥挤和土地利用等不合理因素。同时通过公共快速交通组织起来的网络将多个TOD社区组织在一个合理的区域发展框架系统内, 各个TOD社区之间保留大量的绿化开敞空间。鼓励步行和公共交通, 是新城市主义解决小汽车交通带来的土地浪费的重要举措。

新城市主义带来的新的生活是具有传统特色、高密度、小尺度和亲近行人的建筑空间。住宅的风格则采用了更多体现当地文化、风俗、习惯的建筑形式, 甚至采用深受人们喜爱但是比较老的16、17世纪的传统住宅风格。住宅城围合出一些公共空间, 这些公共空间也布置上一些唤起传统记忆的教堂、图书馆、零售商店, 营造亲切的社区氛围。

新城市主义强调公众参与。DPZ在其设计过程中安排一周的公众展示征求意见, 参与者包括从市政官员到社区百姓的各方人士, 内容包括现场设计交流、改进以及宣传教育。

3新城市主义在中国的可行性讨论

比较中西方的新住宅建设, 可以发现一些相似性和不同点, 可以对我们今后的住宅建设有所借鉴和启迪。

3.1 中西方居民追求舒适、高质量的生活的目标一致

无论是美国人还是英国人, 人们都明显倾向于住独户的花园式住宅。中国人也不例外, 传统中国人的住宅梦肯定也是别墅, 这可以从历史上盛行一时的私家园林看出来。但是中国的人口和土地现状让这个梦的实现显得很遥远。事实上, 过低的密度也存在问题, 美国郊区化就是典型例证。针对我们的情况, 完全可以借鉴美国新城市主义的做法, 探索出一条中高密度而又贴近自然的住宅新路。在这样的住宅里, 丝毫不会有筒子楼或者高层塔楼的死气沉沉, 而是生机勃勃的生态住宅。

3.2 综合性社区成为新的聚居模式

英国早期新城建设走过的弯路告诉我们, 在城市郊区单纯建设住宅区并不能解决大城市中心密度过大的问题, 因为这些人还要到市中心去上班, 交通压力无法缓解。解决的办法是在郊区提供适当的就业机会, 并将城市中心部分行政办公的职能也疏散到郊区, 使新城成为独立的城市组团。我国大城市的居住区也有向郊区蔓延的趋势, 但是工作没有随之外迁, 造成内城压力无法缓解。其实现在通过网络连接, 许多行业已不需要集中, 例如证券投资、金融、管理、设计等等, 并且这些行业职员素质较高, 经济实力强, 多数向往郊区生活, 完全可以外迁这些企业。美国的新城市主义告诉我们, 传统死板的功能分区并不符合生态学原则, 现代的社区除了应该考虑工业外, 小区功能应该考虑适当交叉、重叠, 创造多义性、随意性空间。这些措施可以从规划的角度实现, 不要再重蹈英美的覆辙。

3.3 邻里关系的复苏

中国绵延几千年的文化底蕴, 是建立在深厚的邻里和血缘关系基础上的, 这几十年来受到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和通讯手段的冲击, 特别是高层住宅的出现, 将传统生机盎然的胡同变成了僵硬的电梯井, 传统邻里关系呈土崩瓦解的趋势。但是, 无论经济如何发展, 交往毕竟是人的根本需要, 邻里交往是最基本、最直接、最容易实现的交往方式。美国新城市主义对邻里的回归充分说明了并不是经济发达了, 人就可以互相疏远了。因此如今我国有些小区虽然环境做的很精致, 但是人气不旺, 只见保安来回踱步, 这种邻里交往的缺失实在是可惜的, 这应该从环境行为学的方面加以研究改善, 不让环境徒为摆设。

3.4 网络化生存模式的探讨

我们目前的“新住宅运动”, 有很多方面还停留在简单的口号上, 例如新生活方式, 无论是现代城的“SOHO”, 还是宏源公寓的Cosmo Home, 圣馨大地家园的H社区, 天创世缘的E国, 都只是企图引入一个新概念来盘活楼市, 不见得对生活模式有过足够深入的研究。事实上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 人们已经能在家里完成越来越多的事情, 诸如家庭办公、远程控制、网上购物、远程教学、虚拟社区等等。一旦我们进入数字化生存, 我们的房子就可以坐落在环境优美的乡村, 连接建筑的不再是实体的高速公路, 而是信息高速公路, 人们一边享受田园生活, 一边与世界各个角落的人进行毫无障碍的交流。这才是真正新的生活模式。

4结语

80年代以后世界范围的“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进一步扩展了新城建设的内涵, 进而提出了“新社区” (New Settlement) 的规划概念。新社区不再是单纯的居住区而是一种具有多重含义、内容范围广泛、集生活休闲娱乐工作为一体的综合区域。新城注意考虑工业, 新社区则将农业也纳入到规划考虑的范围, 形成对全新城市聚居模式的探讨。 [ID:7286]

参考文献

[1]文丘里, 著.周卜颐, 译.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6.

[2]简.雅各布斯 (加) , 著.金衡山, 译.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M].北京:译林出版社, 2005.

[3]杨德昭.新社区与新城市:住宅小区的消逝与新社区的崛起[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6.

3.新城市主义中国 篇三

作为在滇池板块上的一个房地产开发商代表,官城地产副总经理周立山很坦然地说:滇池板块的价值已经多年没有任何提升。周立山认为,广义的滇池板块其实应该包括整个滇池路板块和广福路板块。然而,按照近几年这两个板块的发展现状来看,似乎没有太明显的“板块”概念,因为两个板块都是呈“线”状发展,而没有实现“面”的繁荣。

究其原因,周立山总结了一句话:城市档次低,尤其缺乏与板块发展相配套的商业。

滇池板块缺乏商业,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6月10日的“2008滇池板块人居价值高峰论坛”上,嘉宾们一致认为滇池板块的商业价值亟待开发。

对于滇池板块的商业发展现状,周立山分析说:“滇池板块从概念上被人们定位为绝对的高端住宅区,但事实上,在板块内也有不少花园洋房甚至多层这样相对普通的住宅,这就决定了滇池板块的消费群体也是多样化的。然而,滇池板块现有的商业很单一,简单点说,就是只为少部分人提供服务。以红塔体育中心为例,它其实也是一种商业模式,但是如果带着家人一起去,老人和小孩就会无所适从。”

然而,滇池板块对于昆明,始终是具有特殊意义的,它象征着休闲,象征着高端,象征着一种对生活的享受。对于这样一个特殊的区域,什么样的商业形态才更适合?

是普通的临街商铺?还是一般的商业中心?在周立山看来,这些商业形态都不适合滇池板块。他认为滇池板块更缺乏的是新城市主义商业,即引入城市广场和生活广场概念的商业形态。

周立山认为新城市主义商业的根本在于“以人为本”,即没有年龄界限,没有阶层区分,可以满足休闲、购物、娱乐等多种需求。他说现在很多商业项目都在鼓吹集休闲、娱乐、购物于一体,但真正做到的却很少。

周立山对北辰财富中心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他毫不忌讳地表明自己平时的娱乐活动几乎都选择在北辰财富中心。他说那里的街道设计很人性化,在那里老人、小孩和自己都可以各得其所,谁也不会有距离感。

周立山透露,官城地产即将推出的理想小镇第三期“光辉城市”,就将打造真正的新城市主义商业。

“光辉城市”占地100亩,其中一半是商业,一般是圆形住宅。官城地产计划将这个项目打造成比区北辰财富中心更人性化的商业广场,从而来引领昆明滇池板块、甚至整个南市区的商业发展。

据周立山介绍,光辉城市将引进国外的广场文化,把城市生活广场与商业充分结合。光辉城市将建立五人篮球场、设立儿童社区、太极拳练习场,甚至打算建滑雪场和遛狗场,届时这些都将免费开放。项目中央设立超大水景,外围就是广阔的城市广场,男女老少在这里都能找到自己的娱乐天地。

周立山说,这样的新城市主义商业,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能打破现代人之间的隔阂,小孩在这里可以找到玩伴,老人在这里可以遇到拳友,而年轻人也可以在这里结识球友,这才是真正以人为本的商业形态。

4.中豪:新城市主义理念的践行者 篇四

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的“新城市主义”运动是人类对于城市的一个新梦想。作为新的城市设计理念,其影响力也越来越广泛。当代中国正处在社会经济大发展之中,“新城市主义”理念对中国城市化进程起到了促进作用。

有着先进运营理念和超强社会责任感的开发商在参与城市建设时,都十分注重对“新城市主义”理念的运用。自2008年以来,中豪始终以城市运营商的角色,参与新昆明建设,助力新昆明经济、产业大发展、大繁荣的同时,以打造宜居城市板块为目标;在促进商贸城稳定、繁荣运营的同时,完善商圈配套,提升商圈价值和服务能级,将中豪•螺蛳湾打造为现代化商贸、生活板块,将商业气息、生活气息、人文气息进行有效融合,成为“新城市主义”理念下的宜商、宜居的价值板块。

新城市主义的概念有几个关键词,即合理的空间设计、立体化的交通配套、生活化的街区设计和多样化的建筑风格。这些我们都可以在今天的中豪•螺蛳湾板块寻到踪迹。

整体规划 全面发展 打造区域内商贸、生活大中心

中豪以先进的全产业链运营模式,整体规划,力争全面发展。随着中豪•螺蛳湾板块不断的完善和发展,今天的中豪•螺蛳湾不仅是财富宝地,也是理想的生活社区。从财富价值来说,在以董事局主席刘卫高为代表的集团领导班子的带领下,中豪•螺蛳湾国际商贸城一期、二期和三期C4板块已繁荣运营,而三期C6板块布料区也已顺利试营业。中豪•螺蛳湾正以蓬勃之势,引领昆明商贸潮流。待项目全部建成后的未来,5万户商家,60万的就业人口集聚在这个板块上,共同为自身的事业发展和区域内经济建设而发力。

围绕中豪•螺蛳湾国际商贸城,中豪配套打造了规划面积180万平方米的中央商务区、约120万平方米的仓储物流园区、约900万平方米的生产加工基地及配套生活区,以高端商业和楼宇经济,完善产业结构、优化服务功能,将城市开发与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有机融合,成为昆明的城市副中心。

商贸业的发展繁荣是中豪的长远目标,而促进区域内人文、历史的传承和延续是中豪的永久目标。为提升中豪•螺蛳湾板块内生活价值,中豪着力打造了一系列住宅项目;同时,中豪更打造了中国滇菜文化美食城这一升值空间大,投资回报率高的项目,在创造投资价值的同时也传承和发扬了云南的美食文化。吃喝玩乐,是人们对生活品质不断追求的通俗化说法,今天的中豪•螺蛳湾正是这样一个满足人们生活需求、投资需求、创业需求、发展需求的板块。

人文理念 潮流设计 成就城市居住理想

“新城市主义”理念中对于住宅提出了这样的要求:交通便利、建筑风格多样、生活和购物便利。

众所周知,随着地铁的开通,昆明的交通体系走向多层次、立体化。处在昆明交通枢纽和城市发展的黄金节点上的中豪•螺蛳湾日渐成为人们向往的生活板块。而让人惊喜的更在于,中豪打造的住宅风格多样化。如中豪城•逸境花园,悦城花园,采用别具一格的东南亚风情特色景观设计,带给置业者极致的感观体验。而优活城这一项目则针对都市时尚白领,为其打造极富生活氛围、极具时尚价值的生活社区。

购物、生活这些自是不在话下,围绕中豪•螺蛳湾国际商贸城打造的宜居住宅,具有临近商业中心的优势,分分钟即可购物,融入浓厚的商业氛围中。对于在商贸城经商的商户而言,入驻中豪的配套住宅项目,将大大减少他们上下班路上的交通成本;对于城市发展而言,减轻了城市交通负担,环境负担,实现人与自然和和谐发展、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此外,中豪配套打造的大型人工湖、重点学校、三甲医院等重大配套,力求提升居住品质,构建一体化的国际中央居住区。

5.新城市主义中国 篇五

在1982年,利昂*克里尔在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的一次发言中怒斥了现代主义派。利昂说,如果他是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的领导,他会把那些学会给予现代主义派建筑师的褒奖全都糊上水泥,因为他认为正是这些现代主义派建筑师摧毁了欧洲的城市和文化。20年后,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果然选举出来一个倡导新城市主义方式的主席,英国政府承诺他会全心全意地返璞“城市振兴”。而后,包括英国、美国、加拿大以及其他一些国家的信念发生了转变,现代主义派正在被一种在历史中去寻找灵感的新城市主义所替代,新城市主义变得时髦起来。

新城市主义包括了有关城市形式和开发的新思维方式。新城市主义方式从最美丽和最成功的城市那里吸取历史的经验,肯定了紧凑型的形式、混合使用、可以步行和相对自我包含的社区。新城市主义反对汽车导向的开发,而提倡传统建筑和建筑模式以满足步行的需要,创造鲜明的城市标志。总而言之,在现代主义派已经深刻影响了城市形式的时代,新城市主义倡导者描绘了一幅好社区的新形象。

新城市主义引起人们关注的关键问题之一是,它主张古为今用,相互借鉴。从古典的欧洲城市、美国20世纪早期的那些怡人的民族街区到小城镇,这些特殊文化历史的产物都成为新城市主义的灵感之源。新城市主义的参与者已经制定了新城市主义宪章,提出了普适原则,没有地点和时间的约束。在全球化时代保持城市具有竞争性的战略已经和新城市主义方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样,在国际范围内,使用新城市主义方式获得了各方的支持。

新城市主义创造好场所的原则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组修正了的公共政策和政府管理方式。新城市主义的产生式对现代城市为题的一种反应。它发现管理那些受到谴责的城市发展的规则本身存在问题。这样,当新城市主义制定一组原则来指导城市建设时,它实际上也正在倡导一种新的方式来思考对城市形式的管理。对新城市主义方法产生重大影响的观念来自可持续发展和健康社区:这类思潮多产生于1980年代的中后期。这种从环境出发的思潮要求改变生活方式,以减少对资源的消耗,保护后一代人的发展机会。

新城市主义的方式有以下四种,分别是传统街区设计,公交导向的设计,城市村庄,精明增长。这四种方式分别有不同元素,传统街区设计这一模式集中在地方或者古建筑上;公交导向的设计师集中在与区域相连接的公共枢纽上;城市村庄更为强调自足(住宅和工作的混合)和褐色土地(褐色土地是城市工业化进程遗留的产物,是闲置的、废弃的、通常被污染的土地)的再开发;精明增长是在推进变革时增加政府政策和各类优惠的政策。而这四种方式在社区设计上的共同元素是混合使用、住宅类型的混合、紧凑的形式、可以步行的环境(400米半径)、可供选择的交通模式、有吸引力的公共场所、高质量的城市设计、中心区用于商业和市政服务、明确的边缘、较窄的街道设计专业会议。传统街区设计

设计把区域小城镇或村庄的地方建筑语汇与古典建筑的观念结合起来;也把具有商业、市政和居住混合使用的城镇中心看做是社区标志和社会交往的核心:这个中心在建筑和街道模式的设计上采取正式的方式,同时拥有用于市民活动的广场或绿地。大部分设计都采用了方格式或做了某种调整的方格式布局,以便给汽车和步行者选择。传统街区设计在几种主义城市设计质量和一致性方面,甚至在建设经济住宅方面都起到很大作用。同时,采取传统街区设计方式的设计师坚持,在混合开发中,保证那些提供给贫穷社会阶层居住的住宅在品质上没有视觉差异。公共导向的设计

从某些方面看,公交导向设计似乎比起传统街区设计更为人知和更具有灵活性。这种设计模式确认了交通网络对土地使用模式的影响。卡尔索普指出,如果要实现人们又可能不使用私家车就出行的理想,使用公共交通系统来构造区域以及区域内的街区是一个方案。这样,开发的基本单元变成了可以步行道公共交通枢纽的一个步行规模地区。采取混合方式使用这个公交枢纽附近的土地,包括办公室。在这个公交枢纽的边缘,居住密度会相对低一些。实际上,这个公交枢纽具有一个实现城镇的基本性质:步行规模、明确的中心和边缘,土地使用和人口成分混合,确定的公共空间。公交导向设计模式吸收了把城市建设得更加环境友好的主张,把健康城市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十分有效地融合到了一起。公交导向设计主张因地制宜地选择其布局模式,这就使得公交导向设计在理论上表现得更为成熟。城市村庄

城市村庄的思潮采用了许多传统街区的设计原则。如同其他设计方式一样,城市村庄在设计上强调布局紧凑、土地混合使用和住宅类型混合。博尔曾经说:“当高密度多家公用住宅与商业零售和其他使用混合起来时,通常便会出现城市村庄的特征。”城市村庄具有明确的标志和社会特征,城市村庄是街坊式的,在那些不存在邻里关系的地方,通过城市村庄的空间布局设计,使那里的邻里聚合起来,形成一个城市村庄。城市村庄在环境上具有可持续性,可以有助于环境的管理。城市村庄中,人们可以获得城镇和乡村中最美好的品质。城市村庄拥有3000~5000人,能自给自足。城市村庄包括一个中心广场绿地,可以步行,土地混合使用。精明增长

精明增长的理论认为,如果增长得到适当管理,使用正确的原则,那么,增长可以有助于产生比较好的社区。精明增长采用了这样一个假定,增长是必不可免的,如果管理正确,便会产生健康的经济和社区。二战后增长的问题就是,增长管理不当。试图通过法律的方式,采用严格的规范和分区规划的增长管理政策导致了城市蔓延、分割的政策、过长的上下班距离、高住在价格、精明增长允许市镇当局在区域规划的框架内规划它们的增长,这样就可以合理地使用现存的基础设施,减少负面的外部压力。

启示

6.新城市主义中国 篇六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全面,是指各个方面都发展;协调,是指各个方面的发展要相互适应;可持续,是指发展进程要有持久性、连续性。

实事求是是内在地包含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内容。

实事求是也内在地包含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务实求真等内容。

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质上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革命,中国革命战争实质上就是党领导下的农民战争。

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是: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工农民主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人民民族统一战线等。

第一,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第二,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

第三,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

总的目标是改造落后生产力,提高传统生产力,发展先进生产力,最终整体达到发达生产力的水平。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 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第一,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

第二,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第三,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重要结合点。

一是以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二是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所有者参与分配。

三是管理和知识产权类的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不仅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客观需要,而且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是解决我国当前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紧迫要求。

新农村的总要求: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以能源资源高效率利用的方式进行生产、以节约的方式进行消费为根本特征的社会。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

建设两型社会,必须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要充分考虑人口承载力、资源支撑力、生态环境承受力,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统筹考虑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的需要,不断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民族区域自治是在统一而不可分离的国家领导下,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实现区域自治。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是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务的权利。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

标志。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方针

第一.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第二. 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第三. 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推进文化创新。

第四. 坚持立足当代又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立足本国又充分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第五. 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其基本内容就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一个中国。两制并存。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第一,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发展。

第二,维护世界多样性,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

第三,树立新的安全观念,努力营造长期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

第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社会。

爱国统一战线的基本任务: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为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服务,为促进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和祖国和平统一服务,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服务。

统一战线包括两个范围的联盟:一个是大陆范围内,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政治基础的团结全体劳动者、建设者和爱国者的联盟,这是统一战线的主题和基础;一个是大陆范围以外的,以爱国和拥护祖国统一为政治基础的团结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联盟,这是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坚持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第二,维护国家统一、社会和谐稳定,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第三,正确处理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把亿万人民团结凝聚起来,共同建设美好未来,需

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第四,应对复杂的国际环境的挑战,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集中到一点,就是高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何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发展才是硬道理 ①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必须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②大力发展生产力具有重要的意义:A、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B、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状态,缩小历史遗留下来的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赶上以至超过发达国家,充分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C、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如何发展生产力?

①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②必须通过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

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商业保险与慈善事业等制度。

社会建设的基本要求:积极解决好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社会管理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的问题。

7.基于景观都市主义的景观城市 篇七

关键词:景观,都市主义,城市

近些年来, 我国以及世界经济发展的都非常迅速, 同时工业企业也创造了很多的辉煌, 可是这个过程中, 大自然却遭到了很大程度的破坏, 城市也失去了它们原有的特色, 城市中的历史文化悄然流逝。景观是促进城市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 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空间组建的主要手段。在国际上对景观都市主义下了一个定义:景观都市主义对现代城市化进程当中的一些秩序整合方法做出了描述, 在这个过程当中, 建筑被景观所代替, 已经成为城市整体结构当中的最核心部分。很多景观都市主义者认为景观属于一种媒介, 它可以对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以及城市转型当中存在的问题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一、景观都市主义概述

从目前城市环境当中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来看, 有很多都是因为设计上不合理引起的。比如说, 由于城市的盲目扩张而导致的天、人、地之间失去平衡, 城市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以及一些灾害的不断发生等, 这些问题的出现给城市设计方面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从建筑学当中传统城市设计的方案以及理论方面来讲, 现代主义在功能上的分区以及后现代主义对历史文化的借鉴在面对城市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时都会心有余力不足, 因此迫切的需要创立一条在生态规划的前提下进行综合性统筹的新路径来对这些问题作出有效的解决。在这个背景下, 景观都市主义就出现了, 景观都市主义涉及的领域比较广, 是一种新型的理论, 它把景观当成城市规划设计的一种媒介, 之后经过协同整合以及分工合作来对城市发展当中面临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 同时还要以景观作为主要的载体来完成城市形态以及空间结构的创造, 它还是目前城市建设的新型方法论以及世界观。

二、景观都市主义给城市景观设计带来的启发

(一) 景观成为城市结构的一部分

景观不应该只是起着粉饰的作用, 而应该成为城市结构中的一部分。景观都市主义对景观城市文化的具体功能给予高度的重视, 进而把景观设置于更加复杂而且真实的城市环境当中, 为枯燥、单一的城市景观设计以及规划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解决方法。景观延伸到城市的结构当中, 有专家认为“水平性”是没有办法忽略的一个词, 城市结构从级别化、中心化以及权威性的一个组织向多个中心、扩张性的组织来转化。同时城市景观也呈现出水平蔓延、缺乏中心的相关态势。很多景观都市主义者会认为, 水平结构应该是重点关注的对象。对于城市的设计与规划来说, 意识到城市结构的“水平性”也并不是对传统城市整体结构的放弃, 其实是对社区层面的有关价值做进一步认识。

(二) 景观成为城市的基础设施

景观成为城市的基础设施主要包括几方面的意思, 具体如下文所示:

第一, 城市基础设施的景观化。这层意思, 景观都市主义人员做了很多的相关实践, 通过对很多方面的基础设施 (比如电力设施、水利设施、卫生设施以及交通设施等) 实施美化设计, 让它成为组成城市景观的一部分, 或者是成为独具特点的一个城市景观。

第二, 景观都市主义对城市基础设施的美化做出了限制, 逐渐把景观的本身看成了城市的基础设施, 让它发挥城市基础设施的有关功能, 同时成为公共设施的主要部分。景观都市主义具有更加宽阔的视角, 目标是把城市规划和设计当中的开放空间、自然环境以及人工建设的实体结合在一起, 打造一个和谐的系统。在更加广义的范围内, 有时还会把“城市”的本身看成是“景观”。

第三, 景观成为城市基础设施的最后一层意思是把景观作为城市规划和设计当中的“绿色设施”。在城市建设以及开发的过程当中, 要以景观为主, 维护好原来城市的各种生态元素, 同时还要不断的使用一些新型的生态方案, 并且让它们与整个城市环境系统充分的融合在一起。比如在城市的规划和设计当中把公共绿地当成雨水的主要收纳器, 利用绿地以及河流来对城市雨水的抗洪和排涝进行有效的解决。

(三) 景观给城市带来的文化以及美学方面的意义

对景观都市主义的历史渊源进行追溯不难看出, 像法国城市的改建、英国公园运动、美国城市绿化运动以及如今的城市工业遗址的改建, 它们的共同愿望是通过对城市景观的设计与改造, 把城市原有的青春与活力展示出来, 进而不断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在目前的城市景观设计与规划当中, 往往会受一些实用主义色彩以及短期利益的驱使, 导致城市规划当中比较明显的实体以及视觉特点逐步逝去。而景观都市主义者却体现出很多不同之处, 他们觉得景观不仅能够介入到城市的建筑用地, 还可以介入到基础性设施当中, 还能够给城市的文化带来一定的影响, 他们非常希望景观环境与人工环境能够充分结合, 进而把景观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打造一个真正的景观城市。

三、结语

综上所述, 景观都市主义是一个新型的领域, 现在还处于发展的过程, 是一种理论形态, 目前还不是一个学科, 我国对它的分析和研究还处于初始阶段。不过能够看出, 景观都市主义的定义把跨学科思考以及合作关系充分的展示出来, 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视角以及方法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 我国很多城市都在景观都市主义方法和理论的指导下开展景观城市实践的。所以, 伴随景观城市实践的逐渐深入以及对景观都市主义的不断研究, 它一定会给城市的建设与规划带来很多积极方面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华小宁, 吴琅.当代景观都市主义理念与实践[J].建筑学报, 2012.

[2]杨锐.景观都市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探讨[J].中国园林, 2012.

8.“爱城主义”与城市精神 篇八

在20世纪,国家是政治身份的主要来源和实施集体自决权的场所。一个爱国者会为自己的国家感到骄傲,因为它表达了一种体现其历史、政治和制度的特别的生活方式。但是,国家提供这种独特性意识的难度越来越大,因为国家在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和善的观点制订政策时,还必须符合市场的要求,遵守国际条约。

到了21世纪,已经有很多著作谈论全球身份和世界主义。由于移民、劳工和资本的自由流动,因特网和新社交媒体的出现,风俗习惯的交流,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一种世界大同的情感。这种趋势的极端表现是“达沃斯人”,他们已经超越了对任何国家的忠诚,把自己视为“世界公民”(或更负面的看法是把世界看作发财的场所)。

但是“达沃斯人”有多大普遍性呢?结果发现即使在达沃斯,很少人认为自己完全是“世界公民”。本书曾经在2012年世界经济论坛的年会上展出,引起相互竞争的城市支持者的激烈辩论:约翰内斯堡对好望角,华盛顿对纽约等。城市似乎也能塑造现代人的身份认同,感受独特性的欲望似乎是根深蒂固的人性。因为民族感情的淡漠,寻找补充品或替代品的最好场所或许就是下降为城市而不是上升为世界。

“爱城主义”

城市能提供替代身份吗?能提供一种独特性意识和特别的政治身份吗?

今天,超过一半的世界人口居住在城里,这和1800年的不足3%形成鲜明对比。意料之中的是,城市已经成为重要的研究领域。大部分城市理论往往集中在都市生活不同于农村或小城镇的方面,如城市促进经济发展降低人均碳排放量,是创造性和革新的中心等。“漂亮的”或“理想的”城市将试图根据成功法则将这些优势最大化。论证都市生活的普遍优势的理论很重要。但是论述让一个城市不同于其他城市以及从规范性角度讨论城市身份认同的重要性的理论却很少,所以我们觉得需要尝试这项开拓性的工作。

显而易见,城市居民特别骄傲的不仅是他们生活在城市的事实,与乡村生活相比,都市更令人向往;自己的城市与其他城市不同的事实也令他们特别自豪。我们把这种自豪感称为爱城主义。这种“爱城主义”源自认识到自己的城市很特别。如果一个城市只是表现出全球化的同质性,人们很难为它感到自豪,正如住在麦当劳附近的人很难为它自豪一样。

共同体意识就像对个人自由的追求是扎根于人性深处的东西,往往需要附着在表达某种特别性或所谓的“气质”或“精神”上面。所以我们研究了许多城市,认定本书讨论的九座城市确实都有一种气质。

当然,我们承认这个论证的任务十分艰巨。从前的社会批评家论述过大城市生活中的个人的孤独与异化,与农村和小城镇完全不同。正如马克·吐温在1867年所写,“每天沿着同一条看不到尽头的街道走上好几英里,用胳膊肘拨开前面的人,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却看不到一张熟悉的脸。”

城市生活在很多方面或许令人向往,但源于独特性的共同体意识似乎并不属此列。如果现代城市有什么共同点的话,可能是对最新潮的高科技玩意儿的高度个人化的追求。伴随着看似不可阻挡的资本主义力量,都市化的潮流具有了把众多本地文化改造成为单一消费主义文化的巨大威力。

但是现代城市中出现了不同形式的共同体。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越来越强烈的世界主义,但是他们也渴望体验独特性。我们认为城市提供了一个把世界主义和扎根于特别性的共同体意识结合起来的机会。

的确,我们看到市民常常为其城市和城市代表的价值观感到自豪,他们试图培养塑造独特的城市文化和生活方式。耶路撒冷人竭力推动其宗教身份,蒙特利尔人则竭力推动其语言身份等。“我爱纽约”成为现代历史上最成功的营销口号绝不是巧合。世界各地的城市都在复制这个口号,中国的首都常常能看到T恤衫上用英文写的“我爱北京”。

人们很容易变得玩世不恭,会说所有这一切都是钱闹的,但这个口号确实触动了真感情。人们真的爱自己的城市。纽约的城市精神是以个人主义闻名,但是它的共同体意识和都市自豪感在“9.11”之类危机时刻就充分体现了出来。“爱城主义”产生于纽约与美国其他地方不同的意识;纽约人常常说他们爱这个城市甚于爱这个国家。

其他美国城市则竭力表现出与纽约人的不同。拉姆·伊曼纽尔(Rahm Emanuel)在2011年当选芝加哥市长时,对芝加哥市民发表讲话说“我们与纽约人不同”。纽约为成为移民的理想之都而自豪,芝加哥则对自己作为居民外迁最少的美国大城市而骄傲:在芝加哥出生或移民芝加哥的人就一辈子生活在这里了。所以,表现出独特身份与气质的城市往往产生最强烈的城市自豪感。

中国的挑战

城市能证实具有地方特色的共同体意识的观点或许遭遇中国的挑战。

这个国家经历了人类历史上最迅速和最具破坏性的都市化进程:从1982年到2011年,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从20. 6%一下子猛增到51. 3%。这种趋势在未来可能继续加快:到2025年,中国将拥有15个平均人口达两千五百万的特大城市。中国城市陷入千篇一律的单调乏味中,似乎抹去了让人类社会生活如此宝贵和有趣的多样性。中国城市先经历了三十年苏联式现代化,随后又经过了三十年美国式现代化。从建筑学的角度看,这两个或许是最糟糕的世界。

但是,中国城市的相似外表掩盖了人性中根深蒂固的对独特性和共同体的追求。自本书出版(它已经被翻译成中文,在中国引起共鸣)以来,中国几个城市已经确认在探索明显雷同的建筑风格背后的独特精神。北京经过精心酝酿和市民投票确定了北京精神,这种发现将影响到都市规划和文化遗产的保护。“爱国、包容、创新、厚德”的口号张贴在北京的主干道上。上海明显与之相反,它提醒我们爱城主义常常是在与表达对立价值观的城市的对比中进行定义的。

贝淡宁在北京和上海教书,经常有人问他更喜欢哪个城市。甚至在他回答问题之前,北京的朋友就说他或她是多么喜爱北京,讨厌上海,而在上海,则正好相反。显然,两个城市表达了不同的社会和政治价值观,它们体现在街道布局、不同经济活动方式、对外来者的开放程度甚至出租车司机的侃大山上。

中国的其他城市也不是像外表那样的千篇一律。小城市在特定产品上下工夫,而更大的城市则利用教育潜力和文化吸引力。不管这些政治工程的源头是什么,“城市公民”常常为所在城市的成就而自豪。

“爱城主义”能遏制过分泛滥的民族主义

简而言之,本书的写作主要出于一种乐观的信念,即城市能够把全球的开放性和建立在独特性基础上的共同体意识结合起来。

我们认为城市作为身份认同的场所还有其他优势。最重要的是,在城市层次上追求独特性不大可能演变为深刻的仇恨和战争。实际上,爱城主义能够遏制过分泛滥的民族主义。除了像新加坡这样的城市国家之外,城市一般没有军队,所以城市自豪感不大可能采取危险的形式。因此,独特性的共同体需要应该通过城市来满足。

虽然首都居民的民族主义情绪确实更强烈些,但同样真实的是在危机时刻如受到外国支持的恐怖分子大袭击时,人们往往能围绕一面旗帜聚集起来。

我们在世界九座城市的访谈显示,大部分“城市居民”拥有自己的身份认同,无需延伸到整个国家。但这并不否认民族主义的正当性,比如中华民族的强烈共同体意识帮助推动人们努力在东部沿海和贫困的西部之间重新分配财富和资源。但是不受更强大的爱城主义制约的民族主义更可能采取危险的形式,正如民族主义煽动者更容易得到家庭亲情淡漠、没有结婚的年轻人的支持一样。

简而言之,我们并非主张爱城主义能够和应该替代民族主义成为政治身份的来源(虽然未来可能如此);而是认为把地方自豪感和对世界的开放性结合起来的爱城主义为人们提供了温和民族主义者的心理基础。

城市精神的政经福利

确认城市精神的另一个理由是拥有独特精神的城市能实现在国家层面上难以实现的令人向往的政治目标。

让美国或中国的政治人物来认真实施应对气候变革的计划可能需要等待很长时间,但是像库里提巴(巴西)、旧金山(美国)和杭州(中国)这样为自己的环保精神感到自豪的城市,在环境保护方面可以做得远远超过国家标准。自封为“世界首都”的纽约市根据其抱负之城的精神有效地开展其自己的外交政策。市长布隆伯格(Bloomberg)已经实施他自己的气候外交,通过直接邀请世界数百位市长来集中讨论都市领袖如何共享政策倡议和技术来减少碳排放,规避以国家为基础的高峰会。

现在,城市能够测量自己取得了多大的成功:在2010年里约热内卢召开的世界都市论坛宣称,世界城市现在有一个共同的方法计算其行政区内产生的温室气体数量。这并非否认以国家为基础的合作和预算庞大城市根本负担不起的国际环境工程,但姊妹城市之间的合作能够确定和支持这样的努力。

推动城市精神还有很好的经济理由。开发出一种清晰身份的城市能够帮助复兴凋敝的经济。

一个漂亮的博物馆把西班牙的毕尔巴鄂(Bilbao)从一个衰落的工业城市变成了艺术世界的圣地麦加(说句题外话,请注意我们使用都市隐喻表达政治理想)。在中国,喜欢文化的游客蜂拥参观曲阜,因为他们想看看儒家鼻祖孔子的家乡。在城市层次上的可行模式可以向全国推广。中国不怎么被人所知的特征是它给予城市相当程度的财政和立法自主权(不像美国和印度的城市,很多权力在州政府手里),城市之间的竞争是中国经济充满活力的主要原因之一。

第一个经济特区城市深圳就是从1979年的一个小渔村变成了当今拥有千万人口的繁荣的大都市。随后,从广州到上海等很多城市也走上了市场经济改革的道路。大连和天津竞相吸引世界经济论坛前往举办“冬季达沃斯”年会(最后决定轮流在这两个城市举办),两个城市都改善了基础设施建设,为当地居民带来好处。像成都承诺实现社会正义;成都的成功是靠全面的长期的努力推动的,离不开基层的协商、参与和清晰的财产权设计。如果成都的“温和”模式在降低收入差距方面证明更加有效,它就可以为国家其他地方树立一个榜样,正如深圳树立的市场经济改革模式一样。

作为政治理论家,我们希望一个城市的精神也能激励具有世界意义的社会和政治理论。正如序言所说,雅典和斯巴达模式的竞争为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政治理论提供了思想素材,而中国社会和政治思想最具有创造性的阶段出现在思想蓬勃发展的战国时代的城市中。

约翰·洛克(John Locke)论宽容的信就是受到他在17世纪欧洲最开放和最宽容的城市阿姆斯特丹逗留的直接启发。当然并非巧合的是查尔斯.泰勒(Charles Taylor)的多元文化主义和语言权利的理论来自蒙特利尔,那里的居民不可避免地必须在这个城市微妙的语言政治航道中穿行。

闲逛的方式

当然,城市应该确认一种精神的观点建立在城市有其“精神”的假设基础之上。

因此,我们在本书中讨论了九个城市的独特精神。我们读了很多书,试图提出具有历史内涵的解释,但是我们认识到这个途径的局限性,因为我们主要采用了定性研究方法。

个人体验很重要:如果一个人在一个城市生活比较长的时间,他或她可能清楚认识到这个城市的精神或者“气质和习惯”。我们安排了与不同城市居民的访谈,对象包括不同阶层、不同族群和不同性别的人。我们试图发现他们是否提出共同的主张(如耶路撒冷的宗教、蒙特利尔的语言、北京的国家政治),他们对此会说些什么。

我们采用了闲逛的方式:随意的散步、与陌生人聊天能够塑造和提炼城市精神的假设,尤其是那些并非依靠我们的亲身经历而了解的城市。我们的散步是受到沃尔特·本雅明的巴黎拱廊街计划(Arcades of Paris)的启发,该计划在巴黎的不同地区系统推行了很长时间,目标就是收集当地居民讲述的故事,绘制一幅更全面的城市精神的图画。

(本文为《城市的精神》中文版作者自序)

摘自《城市的精神》

【加拿大】贝淡宁 【以色列】艾维纳·德夏里特 著

吴万伟 译

重庆出版社

上一篇:六年级数学教案—《分数乘法一步应用题》教学下一篇:证书认证需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