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素养》读后感作文

2024-09-19

《科学素养》读后感作文(共10篇)(共10篇)

1.《科学素养》读后感作文 篇一

提高科学素养发展综合能力

《教师十大素养——科学素养》读后感

衙前镇中朱艳艳

一直以来,对于科学学科,都是不大擅长的。或许,是天性使然吧,从小,就对它没有多大兴趣,也自问没有什么探索精神。所以很自然地,我成了一个文科生。大学毕业后,成了一名文科老师。之前拿到这本书《教师十大素颜——科学素养》,很是头痛。试想,我怎么可能把它看完呢?对我而言,简直是枯燥至极。

随便翻了翻,书中有一句话倒是吸引了我的注意“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教师具有高水平的科学素养,一方面是教师作为高素质公民的需要,另一方面是作为文化传播者们必须具备的素质。想想,从教师的专业发展来说,教师的确应该具有专业的科学素养呢!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来说,都具有示范性,榜样性。而科学,不仅仅包括文化知识,还有科学的态度,以及探索精神,科学的意识,科学的方法和能力。

一直以来,“以学科知识为中心”的授受式教学模式,导致学生科学素养不高,科学精神较弱。而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教师就要有科学精神。在教学过程中,知识的学习不再是唯一的目的,而是认识科学本质、训练思维能力、掌握学习方法的手段。教师要依据教学内容提出探索问题,自己动手操作,探寻结果,并根据学生的多样性,设计不同的研究方案进行操作和实验论证。现成的结论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得出结论的过程,教师要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授之以渔,对教学内容要积极思考,举一反三,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科学素养。

新课程的基本目标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这就需要教师调整教学方案、创造性地对已有教材进行加工,使课程成为一种动态的存在。教师不应过分依赖教学参考资料,应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创造出特有的班级气氛和学习环境,设计教学活动,不断培养自身的科学精神,从而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

“授之鱼,不如授之以渔”,假如教师能传递良好的科学方法,学生就能更好地探索未知的世界。所以教师必须掌握科学方法并形成能力,包括理解科学知识及其与周围各种事物之间关系的能力,对信息的搜寻、理解和判断能力,运用已有知识开发新知识、新产品的能力;主动吸收知识和自我更新知识的能力。

而教师的科学能力,包括使用现代教育手段的能力,信息搜集与整理能力,科学教育能力和教学反思能力,都是影响教师教学成败的至关重要的方面。

思则得,不思则不得。看了这本书,倒是也给我敲醒了警钟。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可以是多方面的,也是行在当下的。

2.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 读后感类 篇二

院系:

专业班级:

姓名:

————读《十七世纪英格兰的科学、技术与社会》

1938年,默顿在科学史著名的杂志《伊希斯》上发表的《十七世纪英格兰的科学、技术和社会》,就是试图用清教伦理和当时英格兰工业发展的需要,解释英格兰的科学为什么在17世纪特别的突飞猛进,默顿致力于科学的历史——文化动力学探索,侧重于从社会学功能分析的角度探讨17世纪英国科学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遂成为科学社会学的代表之作。这篇论文就是在读完这部代表之作有感而写。

默顿指出十七世纪的工匠传统和培根所提倡的实验科学有力地推动了近代科学的实质性变革并使科学更具实用价值。同时提出的有关清教主义促进英国近代科学制度化的观点,即所谓“默顿命题”,一直是科学史界与科学社会学领域最具争议的论题之一。本书既是科学社会学这门学科的奠基之作,也是科技史外史研究的开山之作,十七世纪的英格兰是世界科学与工业之都,当时在那里发生了许多重大的历史转折性事件。作者在本书中对当时英格兰的科学、技术与社会进行了精辟的定性定量分析,涉及公众对科学技术的职业兴趣;清教伦理、文化价值与科学技术的关系;科学研究的动力,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科学文学及技术等许多问题。作者在本书中勾勒出了科学社会学这门学科的基本轮廓,提出了它的基本命题。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在科学史研究中,所谓内史,主要研究某一学科本身发展的过程,包括重要的事件、成就、仪器、方法、著作、人物等等,以及与此相关的年代问题。科学内史学家主要关注科学思想的产生、科研手段的发展及研究结果被接受的缘由与形式。所谓外史,则侧重于研究该学科发展过程中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以及该学科在历史上的社会功能和文化性质;而这外部环境可以包括政治、经济、军事、风俗、地理、文化等许多方面。科学技术毕竟不能脱离于社会之外,因此,近些年来科技史的研究趋向于外史论的观点。江晓原归纳了外史研究的三重动因:

一、科学史研究自身深入发展的需要;

二、科学史研究者拓展新的研究领域的需要;

三、将人类文明视为一个整体,着眼于沟通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前两种动因产生于科学史研究者群体之内,第三种动因则可能吸引人文学者加入到科学史研究的队伍中来──事实上这种现象近年在国外已不时可见。随着“外史倾向”的兴起,正日益融入文明史、文化史研究的大背景之中,构成科学与文化交会互动的历史观照。与先前的研究状况相比,如今视野更加广阔,色彩更加丰富。

二、本书的主要内容

本书第一章是序言,讲述了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专门用来对科学迅速发展及与其相关的其他社会的和文化的发展之间的种种复杂的相互关系做出(在很大程度上是具体的)描述。在结尾的章节中还将简要考察另外一些因素——人口统计的因素和意识形态的因素。第二、三章的主题是各个职业领域的人员流向和各门科学之间的兴趣转移。在陆军和海军的职业兴趣变化中,“第一次(兴趣的)增强发生在1636—40年这个五年期内,尤其是在其最后两年间,而在下一个五年期达到高峰然后衰减。与这种激增相联系、伴随着苏格兰叛乱和内战而出现,是一支英格兰常规军的建立。下一个高峰随着八十年代后期奥林奇的威廉的战役而形成”。在对艺术职业的变化分析中,作者认为“这种衰落被归诸于各种不同的来源,如清教主义、新哲学和科学,它们的一个共同之处就是具有日益增长的功利主义和现实主义。”。在新式教育和编史学中作者认为:“这个时期对教育职业的兴趣并没有出现明显的增长,这实在令人感到惊奇。不过,在教育目标方面,却出现了一种重大的、决定性的变化”、“现代历史学家同样也已注意到这个时期对历史的兴趣的增强”。在医学方面“四十年代的引人注目的高峰可能是因为流血的内战引起人们对外科手术和医疗服务的需求,这加强了那种长期趋势”。

第四、五、六章的论述了清教和科学的假说。作者认为“许多研究业已证明,新教的精神气质业已证明,新教的精神对资本主义具有一种刺激的作用”。同时,作者认为清教对科学具有刺激的作用,“毫无疑问,清教原理在某种程度上给当时的科学和知识进步提供了活动场所。”。“清教和禁欲主义新教教派,是作为一种在情感上首尾一贯的信仰、观点和行为的体系而出现的,这个体系对于激发科学上的持久兴趣起了非同小可的作用。如果按照词的本意来使用„教育‟一词,我们可以说清教主义是这一时期科学教育的主要成分。” 总结这部分内容,我们可以得出作为一种新教,它重视研究自然,探索自然的奥秘,并以此来赞颂上帝,赞颂造物主的伟大;它宣扬注重改造现世的功利主义精神,提倡应用科学技术造福于人类,并以此来行善;它提倡刻苦与勤奋,强调积极入世的禁欲主义;它崇尚教育,鼓励人们看重学识型职业,提倡与经验主义结合的理性主义。

第七、八、九、十的主题是经济和军事对科学研究范围的影响。作者认为“煤炭工业已经发展到十七世纪之前所未有过的程度。而且,这种增长导致了商船的显著增加,我们将会看到,这种发展对科学兴趣的方向产生了重大影响。”,在军事对科技的影响上,“军事上的需要不仅促进了早期资本主义的为兵器提供原料的炼铜、炼锡和炼铁工业的发展,而且也是„对改进铸造技术的一个巨大刺激‟。不仅如此,增进了大炮的效能就迫使人们改进防御工程技术,这又进一步提出了吸引工程师与科学家注意的技术问题”第十一章是人口、社会互动和科学,作者通过一系列的研究,最后得出“十七世纪英格兰的文化土壤对于科学的成长与传播是特别肥沃的。”这个结论。

三、对本书的评价

外史论的观点既给科技史的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但它也存在着自己的缺陷。如1959年,科学史家吉里斯皮对因默顿等人工作而影响渐强的外史研究,表达了他的担忧。在他看来,科学凭借客观性将真理从谬误中分离出来而获得进步。因此,科学在两方面呈现给历史。一是科学本身的演化,二是科学对文化的调节。科学思想的进化把科学进步和自然联系起来,故而它是严格、精确的,但科学思想的文化历史却难尽人意。吉里斯皮认为:“由于科学是面向自然的事业,因而其内容不能由科学家的社会关系所决定。至多,这种关系只可能影响科学的风格和步调(在由科学逻辑依赖性所制约的限度内)以及影响到它的发展步骤。” 另一位著名内史论者霍尔在1963年发表的著名论文《再访默顿或17世纪的科学和社会》中,对以默顿命题为代表或受其启发而发展出的编史思想及科学与社会的互动研究提出了严厉批评。在霍尔看来,社会和经济解释只告诉人们关于科学的运动,而没有说明作为关于自然界知识系统的科学真实情形。霍尔在比较了发表时间仅相差一年的默顿的论文及柯瓦雷《伽利略研究》对科学史的影响后指出:“外在主义的历史说明作为一种社会学说明,倾向于把科学的观念发展限制在相当狭窄的范围内……而思想的变化是一种必须在思想史中来寻求对其说明的变化;就此而论,科学史完全与哲学史类似”。实际上,霍尔早在1954年论《科学革命》的教科书中,就已经反复论证了思想因素比社会因素更本质地规定科学发展的命题。不管怎么说,默顿开辟了在科学技术史研究中的一条新路。正如科恩所言:“默顿的《17世纪英国的科学技术与社会》于1938年发表以来的半个世纪里,至少在两个知识领域成为经典:定量科学史和科学社会学。”而库恩1968年在论述科学史的发展时亦指出,默顿提出了一种关于“大文化”如何影响科学发展的概念,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过去科学史只强调思想史的弊端,也纠正了一些所谓的唯物主义者过分强调社会经济因素的决定作用的错误,从而为科学史的发展开辟了某种新的视界。

四、STS视域中的《17 世纪英国的科学技术与社会》

默顿在《十七世纪英国的科学、技术与社会》一书中,探索了十七世纪英国科学技术发展的社会文化背景,其中将社会互动作为宏观意义上的社会因素之一剖析之后认为高度的社会互动涉及到许多过程,这些过程一般有利于社会文化的变迁,特别有利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本文对这一观点作了评述,并认为,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科学研究与创新思维的发展更需要科学工作者,知识分子之间广泛的社会互动与交流,同时,需要为科学家、知识分子提供有利互动的文化环境,这便是科学的社会化过程。

所谓社会互动,又可称社会交往,社会学家认为,交往是人们通过各种手段而进行的人际、群际乃至国际间的联系与接触,从而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心理环境等方面产生相互影响的过程。书中,默顿对当时英国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相关因素分析是全面而多层次的,他从作为文化价值表现形式的宗教是如何显示出一种新的有利科学进步的精神气质,谈到经济、教育和文化等社会因素与科学发展的关系。社会互动虽然仅占其中极少一部分,但综合起来,作者在书中占极大篇幅的有关新教伦理最终成为宗教之异化力量———科学的推动力的论述。这显然是建立在社会互动的基本观点上,表述了:“只有当这种文化系统的子系统同科学基因发生了互动,才可能产生作用于科学发展的影响机制”的观点,况且在科学日益走向社会化、国际化的今天,社会互动与科学发展的关系更有其理论探索的意义。默顿认为,社会互动有利文化变迁,特别有利于科学技术的发展,预示着三方面的意义。第一,是指通过人们的互动,某些突发性的思维火花可以催化出新的科学发明的成果。因为互动之前,观点是个人的,互动使得原本为一个人的思考扩展为多个人的思考,而多个人的观察、思维领域宽泛得多,因而,增加了“这些观察可以被一个理论所统一并系统化”的可能性。反之,个人如果仅仅作为自我思想的载体,而不将其成果交流给别人,则个人的思维难以获得延续,扩展和升华,随之失去其知识内涵的价值。社会互动的特征是双向性,人们参与社会互动,主观上总是试图对他人的思想和行为作出反应,这便是默顿所说的“互动使一些观念纳入科学发展的洪流”。如17 世纪英国的里谢和惠斯顿的交往,就结合出了摆钟的发明成果。第二,是指在社会互动过程中,科学家之间的理论交流,必然形成不同评判标准的价值冲突,群体内部引起类似学术性的争议,这就对发明成果提出了建立在科学的实证基础上的要求,意味着某项发明在问世之前必须取得更广泛的社会认同,督促个人不得不反思其观点的科学严谨性。因此,不同价值标准的冲突对科学发展的积极效应就在于使更多的注意力集中于某项科学发明本身,而冲突的解决就使科学研究本身前进了一步。正如默顿所肯定的“社会互动为高度严谨的科学研究提供了确定的动力”、“考察证据的批判的头脑数目愈大,作为一个理论分支的强制力就更为严厉,以使之在科学上成为可接受的”。

第三,社会互动有利科学发展的意义是,人们思想观念的交互影响,这可以捅开原本闭塞的社区意识。各类群体都有所谓的心理区域,社会认同也属此类。科学家之间的互动更主要的是精神交往,而其实质是在社会宏观范围内建立起人们的交互影响,使一个群体的文化意识流动于另一个群体的文化价值系统内和新的东西融为一体,从而萌生文化变迁的幼芽,渐而形成推动社会发展的文化思潮,促使宏观的文化背景更有利于接受创新成果,促进科学发展。这就是17 世纪英国的一些科学家跨国旅行,以扩大其科学认识的文化背景的理论注解。

科学发展的文化环境背景、文化冲突与创新值得提出的是,默顿强调社会互动有利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必须依存一定的文化背景。他认为,社会互动对科学发展产生特定的效应,至少须有这样的文化环境:一个动态的社会价值复合体。从广义上理解,这种社会价值体系包括整个社会系统的客观条件,如稳定的社会秩序,社会管理为科学发展提供的制度保障;国家在政策上、经济上为科学发展提供的物质条件等等。因为科学“想有任何系统的发展,首先必须得到社会的赞助”,而这种赞助既包括物质的赞助,又包括精神的赞助。从狭义角度说,这种社会价值体系则专指规范,观念等一系列文化意识现象。科学发展依赖于两极冲突的文化模式,默顿把它解释为,一端是传统化的“行为和思想形式,固守原有的价值体系“而恐惧接受任何创新成果”,另一端是特征为“模式模仿”的鼓励变革,随时准备“迎接”革新成果的价值体系。文化有其历史延续性,社会在发展中不可能完全抛弃原有的精神遗产,任何社会都有当时意义上的传统规范与观念;然而人类的创新意识又总会起来向旧观念挑战,“高度评价创新和知识积累”的价值观念形成一种超前的科学意识而构成文化的另一端。两种文化模式在剧烈的矛盾冲突中产生一种张力,这种态势即所谓文化的两极运动律。而对于科学,科学家是在继承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基点上进行研究创新,这种新旧之间的互动,创新,就是在两种文化模式的矛盾冲突中进行并攫取自身的发展条件。问题是哪一种文化模式占主导地位,超前的科学意识取而代之传统的规范观念,则此种文化背景有利于高度的社会互动,从而有利于科学技术的发展。17 世纪英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文化背景正是如此“, 发生的情况是,对传统的规范失去了敬意,并出现了一种令人注目的倾向,即从功利主义的,理性化的观点看待传统的价值”。

二十世纪末,世界经济步入了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价值日益突出,知识经济与科技成果的转化,其核心与灵魂是创新,而创新恰恰有赖于科学家,知识分子之间的广泛交流与互动。以发达国家美国为例,20 世纪,美国科学技术的迅速崛起与科学研究领域的瞩目成果,从社会学意义上说,正是一种高度社会互动的产物。美国是举世闻名的移民国家,早期不同的种族群体,聚合在这块新移民的土地上,实施着新的“排列组合”,政府以经济、人才、政策上为科学家的互动与科学创新思维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流动的文化环境,正如默顿在该书中引用的马克思、恩格斯所说:“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闭关自守和自给自足状态已经消逝,现在代之而起的已经是各个民族各方面互相往来和各方面互相依赖了。物质的生产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默顿所肯定的这种有利科学技术发展的文化环境应当成为科学社会化和国际化的范例,而这种文化环境最初恰恰源于人们的社会互动。邓小平在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重要论断的同时,强调了知识分子地位和创造一种有利科技发展环境的重要性。认为:要创造一种环境,使拔尖人材脱颖而出;为科学教育工作者创造必要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使他们能够专心致志地从事科研、教育工作;要坚持百家争鸣,允许争论,提倡学术交流。之后,又进一步阐述了鼓励留学与支持国际学术交流的思想。这些都为创造一个有利科学发展和知识创新的文化环境提供了制度保障。未来世界科学和知识必将成为各个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我国要迎接新世纪挑战,关键亦在于科学工作者之间更多的和谐的交流与交往,这是因为知识分子是科学技术的载体,而科学发展的内涵又决定了科学需要人们不断更新知识、扩大视野和得到有关周围现实的各种情报,因而,它特别地依赖于社会互动。

总结:

科学与人文有不同的内涵,但有必然的内在联系。科学是探索事物的规律,是求真;人文是把握科学的方向,是“求善”,如何做人。科学不能解决方向问题,价值观问题;人文不能直接解决科技问题。科学与人文的结合便能产生最佳效应,推动社会和事物前进。

科学与人文的关系,在中国古代《四书.大学》里早有精辟论述。该书提出教育的八大要素: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前面两要素是讲科学,“格物”即研究客观世界,“致知”即认识客观世界;中间三要素“诚意、正心、修身”,讲的是做人,人文精神;后面三要素:“齐家、治国、平天下”,讲的是通过科学与人文的结合,达到的目的。

3.小学科学教师科学素养有待提高 篇三

随着中小学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科学教育存在的深层问题逐步暴露了出来。从表面上看,部分问题源于一些教师的科学知识不够扎实,但隐藏其后的根源是对“科学的性质”没有正确掌握。比如某小学三年级一次科学探究课上,孩子们对于第3次与前两次不同的实验结果并不产生质疑或好奇,而是不假思索地将前两次相同的结果填进实验记录表。这说明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没有使他们认识到求真是科学的灵魂。

南京大学教育系与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的科学教育中心合作,在初对21个省、市、自治区的1737位小学科学教师(主要是城市教师)进行了“小学科学教师科学素养”的问卷调查。调查内容涉及有关科学素养的各个方面,即对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性质的理解,以及教师们在教学中所体现的科学态度等。同时,调查将教师们的科学素养水平与其学历、职级、科学课教龄、已有培训经历、工作前专业等因素进行联系,从而找出其中主要影响因素。----编者

4.小升初科学素养 篇四

1.下列哪个成语和“道听途说”词意更接近?

A.空穴来风B.三人成虎

(B)空穴来风:比喻消息和谣言的传播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也比喻流言乘机会传开来。三人成虎: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事实。

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其中婵娟指的是什么?

A.月亮B.姻缘

(A)婵娟的意思常用者有三,1、形容姿态曼妙优雅;

2、美女、美人;

3、形容月色明媚或指明月。这里的婵娟是第三种。

3.“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里的“屠苏”指的是:A.苏州

B.房屋

C.酒 D.庄稼(C)屠苏,酒名。古代中国风俗于农历正月初一饮屠苏酒以避瘟疫。

4.“拱手而立”表示对长者的尊敬,一般来说,男子行拱手礼时应该:A.左手在外

B.右手在外(A)因为古人认为杀人时拿刀都是用右手,右手在前杀气太重。所以右手握拳,用代表友好的左手在外,把右手包住。

5.我国的京剧脸谱色彩含义丰富,红色一般表示忠勇侠义,白色一般表示阴险奸诈,那么黑色一般表示:A.忠耿正直

B.刚愎自用

(A)红色的脸谱表示忠勇侠义,如关羽、妾维;黑色的脸谱表刚烈正直、勇猛鲁莽,如包拯、李逵等;白色的脸谱表奸臣坏人,如曹操、赵高等

6.《三十六计》是体现我国古代卓越军事思想的一部兵书,下列不属于《三十六计》的是: A.浑水摸鱼

B.反戈一击

C.笑里藏刀

D.反客为主

(B)胜战计:瞒天过海、围魏救赵、借刀杀人、以逸待劳、趁火打劫、声东击西; 敌战计:无中生有、暗渡陈仓、隔岸观火、笑里藏刀、李代桃僵、顺手牵羊; 攻战计:打草惊蛇、借尸还魂、调虎离山、欲擒故纵、抛砖引玉、擒贼擒王;混战计:釜底抽薪、混水摸鱼、金蝉脱壳、关门捉贼、远交近攻、假道伐虢guo;并战计:偷梁换柱、指桑骂槐、假痴不癫、上屋抽梯、树上开花、反客为主;败战计:美人计、空城计、反间计、苦肉计、连环计、走为上。

7.“床前明月光”是李白的千古名句,其中“床”指的是什么?A.窗户

B.卧具

C.井上的围栏(C)围栏是传统解释,但目前存在争论,有以下几种说法。一指井栏,古代井栏有数米高,成方框形围住井口,防止人跌入井内,这方框形既像四堵墙,又像古代的床。二“窗”的通假字。三取本义,即坐卧的器具。

8.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提到了“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羽扇纶巾”形容的是下面哪位历史人物?

A.诸葛亮

B.周瑜

C.曹操

(B)形容态度从容。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公瑾即周瑜。后来成书的《三国演义》为了刻画蜀汉正统形象,及美化诸葛亮,把周瑜的羽扇纶巾“给了”诸葛亮。

9.“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描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A.中秋节

B.元宵节

C.端午节 D.七夕节(B)语出欧阳修词:《生查zha子•元夕》,元夕即元宵节。

10.我国古代有很多计量单位,比如诗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ren山”中的“仞”,一仞约相当于:A.一个成年人的高度

B.成年人一臂的长度 B)古代长度单位。《说文》:仞,伸臂一寻八尺也。11.下列哪一句诗描写的场景最适合采用水墨画来表现?

A.落霞与孤鹜wu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B.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C.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D.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C)水墨画追求意境,一般不用太艳的颜色来表现,所以落霞和荷花都没办法表现得很好,水墨画体现不出月光洒在地上的样子,所以更不可能是B。12.下列哪个成语典故与项羽有关?

A.隔岸观火

B.暗度陈仓

C.背水一战

D.破釜沉舟(D)项羽破釜沉舟,一战成名。

13.《百家姓》中没有下面哪个姓?

A.乌

B.巫

C.肖

D.萧

(C)“肖”“萧”本为不同的姓。“萧”是大姓,萧何,萧太后“肖”则是小姓,历史上曾寥若晨星地冒出过“肖”姓,但非常罕见。

14.“生旦净末丑”是京剧的行当,其中“净”是:

A.男角

B.女角

(A)生行是扮演男性角色的一种行当;旦行是扮演各种不同年龄,不同性格、不同身份的女性角色;净行俗称花脸,又叫花面。一般都是扮演男性角色;丑行又叫小花脸、三花脸。15.我们常说的“十八般武艺”最初指的是什么? A.使用十八种兵器的技能

B.十八种武术动作

(A)中国武术的一个传统术语,也称“十八般兵器”、“十八般武器”,现代人对“十八般武艺”的理解是泛指多种武器,或多种技能。

16.从事贸易活动的人叫做“商人”,这跟历史上的商代有关吗?

A.有关

B.无关

(A)商人的出现确实和商代以物易物兴盛有关,而这种行为也使得商部落迅速发展起来。周朝建立后,商朝的后裔,商族人由统治者变成了周朝的奴隶,生活每况愈下。商族人为了过上好日子,纷纷重操旧业——做生意。久而久之,人们便有了这样的看法:商族人就是做买卖的人。后来,人们简称商族人为“商人”,这一称呼一直沿用至今。17.下面哪个字常用作表示顺序的第五位?

A.戊

B.戍

C.戌

(A)戊读wù,天干甲乙丙丁戊;加横xū,地支亥字前位戌;加点shù,军队防守去卫戍。18.诸子百家中名家的特点是注重逻辑辩证,以下哪个典故能体现名家的这一特点? A.白马非马

B.指鹿为马(A)指鹿为马的是赵高。白马非马则是一个著名的逻辑问题。19.古人的婚礼在什么时间举行?A.早上

B.中午

C.傍晚

(C)古时候的婚礼是晨迎昏行,早上男方去女方家迎娶新娘,黄昏举行婚礼仪式。“婚”字,拆开为“女”“昏”,其中“昏”即黄昏时刻。古人认为黄昏是吉时,所以会在黄昏行娶妻之礼。20.“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蕴含的道理和下列哪句话最相似?

A.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B.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C.公生明,偏生暗

(B)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出自《太子少傅箴jian》中,它形容环境对人的影响。2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出自:

A.《孟子》

B.《庄子》

(A)出自《孟子·公孙丑下》: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22.我国书法艺术博大精深,请问“欧体”是指谁的字体?A.欧阳修

B.欧阳询(B)欧阳询,唐朝著名书法家,楷书四大家之一。欧阳修,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23.文学史上被称作“小李杜”的是杜牧和谁?

A.李贺

B.李商隐

(B)李商隐和杜牧都是晚唐诗人。李贺则是盛唐诗人,有“诗鬼”之称。“大李杜”是李白和杜甫。24.“大禹治水”的故事家喻户晓,大禹治理的是哪个流域的洪水?A.长江流域

B.黄河流域(B)古代中国人主要生活在黄河流域;而且黄河自古容易缺口,是历朝历代治理的重点。25.古代宫殿大门前成对的石狮一般都是:

A.左雄右雌

B.左雌右雄

(A)“左”与“右”两个字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人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左下是工,工为男。右下为口,从事辅助性工作,为女,处于从属的地位。

26.“结发”在古时是指结婚时: A.丈夫把头发束起来B.妻子把头发束起来C.把夫妻头发束在一起(C)结发,汉族婚姻习俗。一种象征夫妻结合的仪式。当夫妻成婚时各取一根头发,合而作一结。27.“鄂尔多斯”在蒙古语中是什么意思?

A.大草原

B.盛产羊毛的地方

C.众多宫殿

D.美丽的地方

(C)“鄂尔多”在蒙语中是“宫帐”的意思;“斯”是表示复数的词,即“很多”。28.《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是:

A.玄奘

B.鉴真

(A)玄奘是自行去印度的,鉴真则是东渡,把佛法传到日本。

29.中国历史上被誉为“药王”的是:

A.扁鹊

B.华佗

C.孙思邈

D.李时珍(C)扁鹊、华佗为神医;李时珍则被称为医圣、药圣。

30.我国传统表示次序的“天干”共有几个字?

A.十个

B.十二个(A)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gui;

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si、午、未、申、酉you、戌xu、亥。31.被誉为“万园之园”的是:

A.颐和园

B.圆明园

(B)圆明园又称圆明三园,是清朝一座大型皇家宫苑,面积340多公顷,有“万园之园”之称。32.“水”字属于下列哪种汉字构成方式?

A.象形字

B.表意字(A)是整体象形,水流动的波纹形状。33.现在我们常用“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指代高雅和通俗的文艺作品,两个成语最初指的是什么? A.文章

B.画作

C.乐曲

(C)阳春白雪最早指战国时代楚国的一种较高级的歌曲;下里巴人最早指战国时代楚国民间流行的一种歌曲。现在,阳春白雪,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下里巴人,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34.京剧《贵妃醉酒》是根据哪部古代戏曲改编而成的? A.《桃花扇》

B.《长生殿》

C.《牡丹亭》

D.《南柯记》

(B)《长生殿》是清初剧作家洪昇的剧本,取材白居易的长诗《长恨歌》,讲的是唐玄宗和贵妃杨玉环之间的爱情故事。

35.孟子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这里“规矩”的意思是: A.法律法度

B.美德善行

C.圆规曲尺

D.道德准则

(A)规:画圆的工具,今指圆规。矩:画直角或方形的工具。两字组合在一起表示校正圆形﹑方形的两种工具,多用来比喻标准法度。

36.“一琴一鹤”所形容的是:

A.为政清简

B.平安长春

C.淡泊名利

(A)原指宋朝赵抃去四川做官,随身携带的东西仅有一张琴和一只鹤。形容行装简少,也比喻为官清廉,为政清简。

37.成语“一衣带水”中的“水”原指:A.黄河

B.长江

C.淮河

(B)指长江。

南北朝的时候,北方的北周和南方的陈国以长江为界。隋文帝杨坚取代北周建立了隋朝后,决心要灭掉陈国,说了这句话:“我是全国老百姓的父母,难道能因为有一条像衣带那样窄的长江隔着,就看着南方百姓受苦而不拯救他们吗?”后来人们就用“一衣带水”来比喻只隔了一条狭窄水域的,靠得非常近的两地。38.“讳疾忌医”典故中的君王是:

A.齐桓公

B.蔡桓公

(B)扁鹊见蔡桓公,故事很出名。39.陕西省一块著名的“无字碑”,它与哪位皇帝有关?

A.秦始皇

B.武则天(B)无字碑是武则天的碑。

40.我们熟悉的《百家姓》是按照什么方式排列的?A.人口数量

B.政治地位

(B)“赵钱孙李”成为《百家姓》前四姓是因为百家姓形成于宋朝的吴越地区,宋朝皇帝姓赵 41.西湖的白堤的得名与哪位诗人有关?

A.白居易

B.李白

(A)西湖白堤,位于西湖东西向的湖面上,长约一公里。唐代诗人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有诗云:“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

42.孔子提倡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A.阴阳五行

B.天人合一

C.道法自然(B)A和C都是道家提倡的,儒家则以人为本。

43.拍电影时常用的“杀青”来表示拍摄完成,“杀青”原指什么? A.制作竹筒的一道工序B.加工新茶的一种方法

(A)“杀青”一词与古代制竹简过程中的关键步骤是非常有关联的。经过火烤处理的竹简刻字方便、防虫蛀,当时人们把这个工序叫做“杀青”。44.《孙子兵法》的作者是:

A.孙武

B.孙膑

(A)孙膑的叫《孙膑兵法》,又名《齐孙子》,系与《孙子兵法》区别之故。45.成语“白驹过隙”比喻:A.速度飞快

B.时光飞逝

(B)主谓式成语,本义指白色的骏马在缝隙前飞快地越过,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光阴易逝。出自《庄子·知北游》。46.下面哪个成语与秦始皇有关?

A.指鹿为马

B.奇货可居

C.图穷匕见

(C)图穷匕见说的是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奇货可居说的是吕不韦“投资”秦始皇父亲的故事;指鹿为马则是赵高“欺负”秦始皇儿子秦亥的故事。47.下列选项中与“亡羊补牢”意思最接近的是:

A.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B.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祝之所伏 C.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D.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C)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意思雷同。48.王羲之对一种动物十分偏爱,并从它的体态姿势上领悟到书法执笔运笔的道理,这是什么动物? A.鹤

B.鹅

C.鸡

D.鱼

(B)王羲之从鹅的步态姿势上获取运笔的灵感。49.“美”字最初的含义是:

A.羊大即为美

B.戴着头饰站立的人

C.土地里生长的花朵

D.远方茂盛的森林

(B)不少人以为美字由“羊”与“大”两个字构成,认为美是来源于古人认为羊大为美。其实不然,甲骨文中“美”其实是站立的人,头戴羽毛头饰的形状,后来简写时误作“羊”、“大”两个字。50.李清照词中的“绿肥红瘦”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

A.初春

B.暮春

C.仲夏(B)绿叶茂盛,花渐凋谢,所以可以看出指暮春时节,也形容春残的景象。51.成语“机不可失”出自张九龄之笔,它的下句是:

A.时不再来

B.失不再来(A)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是对仗句。指时机难得,必需抓紧,不可错过。

52.俗语说“化干戈为玉帛”,干戈都是兵器,其中哪个指的是防御武器?

A.干

B.戈(A)干,象形字,象叉子一类的猎具、武器,本是用于进攻的,后来用于防御。戈,古代的一种曲头兵器,横刃,用青铜或铁制成,装有长柄。

53.“入木三分”这个成语原本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A.文章

B.书法

(B)相传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木工刻时,发现字迹透入木板三分深。形容书法极有笔力。现多比喻分析问题很深刻。

54.《尚书》中的“尚”是什么意思?

A.上古

B.崇尚

C.官名

(A)“尚”即“上”。《尚书》就是上古的书,它是中国上古历史文献的汇编。55.“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语出《三国志》,这是谁说的? A.诸葛亮

B.曹操

C.刘备

D.周瑜

(C)这句话是刘备在临终时嘱咐儿子刘禅所说的,意思是不要因为是件较小的坏事就去做,不要因为是件较小的善事就不去做。

56.如果在华佗去世后,曹操还想寻找一位名医为自己治病,他可以找下列的哪一位? A.扁鹊

B.孙思邈

C.李时珍

D.张仲景

(D)扁鹊,春秋战国时期名医;孙思邈,唐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明代著名医药学家;只有医圣张仲景和曹操同一时代,是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

57.在我国风俗中,常常避讳73和84这两个岁数,因为这是两位历史人物去世的年龄,他们是: A.孔子和孟子

B.老子和庄子

C.汉高祖和汉武帝

D.周武王和周文王(A)孔子死时虚岁73岁;孟子死时虚岁84岁。58.“一问三不知”出自《左传》,说的是哪“三不知”? A.天文、地理、文学

B.事情的开始、经过、结果 C.孔子、孟子、老子

D.自己的姓名、籍贯、生辰八字

(B)三不知,指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另外,一问三不知也有装糊涂,假装不知道的意思,有明哲保身的意味。

59.古代战争中指挥军队撤退时要敲击:

A.鼓

B.钲zheng(B)击鼓就是敲战鼓;出击“鸣金”就是“鸣钲”,并非“鸣锣”。钲是古代的一种乐器,60.“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说的是哪位历史上的哪位才女? A.朱淑真

B.秦良玉

C.李清照

(C)“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去万个英雄汉;诗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这是著名诗人臧克家为李清照纪念堂题写的对联。

61.古人用“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来劝谕人们要尊敬父母,这句话出自: A.《弟子规》

B.《三字经》

C.《千字文》

(A)出自《弟子规》。62.下列哪项不是端午节的习俗?

A.挂香包

B.插艾蒿

C.登高采菊

D.喝雄黄酒(C)登高采菊是重阳节习俗。(菊花八九月份开)

63.“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是宝玉对黛玉的第一印象,其中“靥”是指: A.酒窝

B.眼睛

C.嘴角

D.腮帮

(A)酒窝儿,嘴两旁的小圆窝儿。64.“弱冠”指的是男子多少岁?

A.十五岁

B.二十岁

5.《科学素养读本》读书笔记 篇五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持久动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重视科学普及,了解科学知识,丰富自己的内涵,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这本书立足国情,以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促进创新创造为着眼点,其中涵养了科学素养的各个方面,突出社会热点科学问题,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和象征性的图片反映了科学上的最新发明发现,贯穿创新向上的科学态度,渗透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富有现代气息和意义,我认为这本书有可读的价值。

通过读完这本书,是我印象最深的是第四单元的内容,这一单元围绕地震安全展开了话题,是我在原本的基础上更好的了解了地震的发生,还有地震的规律与预测,以及地震到来时该怎样去正确应对。地震发生的原因简单点来说就是当岩石承受不了的时候的突然破裂。现在学过地理的我们,知道在板块的交界处容易发生地震,地球上的三大地震带是:环太平洋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洋中脊地震带。对于不知何时就会随时发生的地震我们又该怎样来提前知道呢?在地震前,动物们的习性会发生异常,关于动物反常的情形,有几句顺口溜总结的非常好:

震前动物有预兆,群测群防很重要。

牛羊骡马不进厩,猪不吃食狗乱叫。

鸭不下水岸上闹,鸡飞上树高声叫。

冰天雪地蛇出洞,大鼠叼着小鼠跑。

兔子竖耳蹦又撞,鱼跃水面惶惶跳。

蜜蜂群迁闹哄哄,鸽子惊飞不回巢。

家家户户都观察,发现异常快报告。

面对地震我们又该怎样正确面对呢?地震发生时,冷静,正确的应对能大大增加我们生还的可能。我们应该做好现在能做的事,在了解什么是地震后,我们就要做好防范,珍惜现有的时间。自汶川地震后,每年的5月12日被定为全国防灾减灾日。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也应该进行一些防灾的演练,例如在学校,我们要做到,有序,冷静不慌张,听从老师的指挥快速跑到空旷的地方,如操场。当然也有些距离门口远的同学,对于这些同学来说,如果赶不上逃离,就该尽快躲到课桌下,靠墙的同学要紧靠墙根,因为房屋倒塌后,往往会形成三角空间通常也称其为避震空间。无论是躲起来还是往外跑,都要有书包护住头部,此时书包就是你的金钟罩铁布衫另外,要切记的是:一定不要跳楼,你不是黄蓉,也不会轻功;一定不要地震一停就立即回屋取东西,因为一次地震后,接着就会发生余震,余震对人的威胁可能更大。

6.美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简介 篇六

随着公众理解科学技术的深入发展,美国科学界和专业从事科学素养教育工作的专家学者认为,必须定期对公众的科学素养状况进行调查,以便能够及时了解公众的科学素养发展的状况,及时了解公众对于国家科学技术政策和最新科学技术的应用的看法和态度。这些调查数据对于美国国会制订科技政策和对公众进行科学技术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长达20多年的时间内,美国的公众科学素养调查在调查理论、调查指标体系、调查方法、调查数据处理和应用等方面日趋成熟,尤其是以芝加哥科学院副院长、国际科学素养促进中心(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TIFIC LITERACY)主任米勒先生领导的调查对世界范围内的调查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他所创立的指标体系和调查手段为各国的调查所普遍采用。我国在1990年引入他的调查思想和调查方法,对我国的调查工作起到了重要的借鉴和帮助的作用。

一、调查思想

美国人和大多数现代工业社会中的公民都生活在科学技术的时代。大多数美国人生活在由电脑芯片控制的自动恒温调节的居室内,通过卫星转播的彩色电视观看世界各地新闻节目,吃由多种技术进行处理的储存的食物。这一切是他们的父母那一代人所闻所未闻的。当他们生病时,服用最新生产的药物。这些药品是由20世纪的抗体研究、病毒学或基因工程中先进技术研制而成。数以百万计的美国人为了上班、娱乐或与家人团聚,经常乘坐飞机往返于国内各地或地球另一边的某个国家。无论是杰弗逊、林肯,还是西奥多·罗斯福都无法预见到当今科学技术的十分之一。

现在的儿童,即下一代人,毫无疑问将生活在更为重要的科学技术文化之中。电脑和机器人技术的迅速发展预示着人类将从大量机械和重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农业和植物遗传学的最新进步表明,人类花费在养活这个地球上的人而付出的年复一年的辛勤劳作越来越少。医药、通讯和运输方面的进步使人类的寿命大为延长,使世界上的人类的聚居区可以互相走访和交谈。科学技术进步的曲线继续呈上升的趋势。

21世纪的民主政府,只有在公众理解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才能得以生存。这与经济上的问题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在过去的几十年时间内,需要有效地借鉴科学技术知识才能得以解决的公共政策议题越来越多。50年代和60年代,在美国的社区进行的关于加氟作用的争论和公民投票说明了选民具有科学知识的重要性。进入90年代以后,关于建造核电站、核废料处理设施和重组脱氧核糖核酸实验的争论再一次说明具有科技知识的公民参

与公共政策的制订是很有必要的。在20世纪的后几十年时间内,在美国全国范围内进行的主要技术争论是关于能源生产中核能的作用的辩论。随着辩论的话题扩展至继续使用矿物燃料对全球生态所具有的潜在的影响时,掌握基本的科学技术知识的必要性就显得更为重要了。美国政府和专家认为,如果要保持决策的民主程序,就需要有足够数量的公民具有理解议题、选择方案和确定公共政策的能力。

因此,提高公众的基本科学知识需要不断加强公众理解科学技术的教育工作。而第一步需要做的事情就是调查和了解公众的科学素养状况。

二、科学素养的概念和指标体系

米勒教授认为,界定科学素养(SCIENTIFIC LITERACY)的概念不是一门精确的科学,而是一种评价。科学素养应该被看作是社会公民和消费者所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对于科学技术的理解。科学素养的概念并不是指公众对科学已经达到很好的理解程度,而是指一种基本程度。他认为,科学素养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理解基本的科学技术术语和概念;(2)理解对现实的设计进行科学检验的过程和方法;(3)理解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

科学素养的首要标准就是要理解科学技术基本术语的含义。如果一个人不能理解原子、分子、基因、引力或者辐射这些基本术语,那么参加公众对科学成果和科学技术政策的讨论几乎是不可能的。总而言之,如果一个人要掌握科学基本知识,首先要理解科学词汇。

科学素养的第二条标准是要理解科学的探究过程,或者说,理解科学方法的本质。一个公民对科学研究工作是否具有足够的知识决定了他是否能够分辨科学和伪科学。这是个很重要的问题。比如,在50年和60年代展开的那场对氟的作用的讨论中可以看出,公民是否具有科学素养,是否有能力分辨出在科学基础上写出的论文和报告与用其他思维和探索方法编撰出来的东西的能力是值得重视的大问题。

科学素养的第三条标准,就是要理解科学对社会所具有的广泛影响和对消费者和公民的个人影响。

三、调查手段

米勒设置了与指标体系相对应的调查题,以了解公众的科学素养的基本程度。他设置了以下9个问题了解公众对科学术语和概念的掌握程度:(1)我们吸入的氧气来自植物(对);(2)我们生活的陆地几百万年来一直在移动,并将继续移动(对);(3)光和声音,哪个速度快(光)?(4)知道地球绕太阳一周为一年;(5)最早期的人类曾与恐龙同时期

生存(错);(6)人类是从最早期的动物种类进化而来(对);(7)电子比原子小(对);(8)激光利用集中声波进行工作(错);(9)宇宙产生于大爆炸(对)。

米勒用无限制提问的方法要求被调查者对占星术是否科学或科学程度进行回答,以了解公众对于科学研究的含义的理解程度。按照对科学探究过程的理解的最低标准来衡量,被调查者必须能够对科学研究的定义做出令人满意的无限制解释,并要指出占星术是毫无根据的。美国的学者还设计出“三部分指标”作为技术对社会的影响的衡量标准。被调查者如果能够回答抗菌素不能杀死病毒、能够说明4个里有1个的概念、任何辐射现象都不是人为造成的、并能清楚地了解“电脑软件”这个术语的意思就可以被算作达到对于科学技术对社会影响具备基本了解的水平。

根据测试的结果,美国在1990年达到具备科学素养的标准的公民达到6。9%,没有达到标准的为93。1%。

另外,美国的学者还通过其他手段了解了美国公众对科学技术政策的态度、获得科学信息的渠道和方式、对科学给人类和社会带来的利弊等重要的问题进进行了调查和了解,从而了解到美国公民中科学决策人、政策领导人、科学热心公众、感兴趣公众和非热心公众的中具备科学素养的比例。

美国的调查方法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可并在各国的调查中采用。

四、公众对生物医学的理解程度调查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核能利用、空间探索、军事工业、生物遗传技术、生物医学、防止污染技术等领域的发展使得美国人对于这些技术到底给人类带来什么样的影响等问题展开了讨论。为了弄清楚美国公众对于科学新发现和新发明所持的态度,米勒等科学家于90年代初开始对公众对有关科技态度问题开始了专项调查。公众对生物医学的理解和公共政策的研究就是其中之一。

米勒认为,20世纪是美国和其他工业化国家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世纪。特别是在本世纪过去的30年时间内生物医学的发展更为引人注目。从1953年华生(WATSON)和克里克斯(CRICKS)发现了DNA中的双螺旋结构到80年代人类基因工程的出现人类对于基因的结构、基因密码与疾病和人类行为之间的关系等问题的关心程度急剧上升。人类正处于广泛利用基因治疗方法医疗疾病的时代。20世纪的后50年,医学和生物医学取得了巨大的进展。新医药和治疗手段给许多人类疾病提供了医疗办法。美国公众对所导致癌症和心脏病的环境因素的日益增加的了解,改变了数以百万计的美国人饮食、吸烟和其他行

为的习惯。20世纪的最后10年,人类将亲眼目睹生物医学重大的发展和对人类所产生的重大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了解美国公众对生物医学的理解水平是十分重要的。作为消费者和病人,大多数成人要面对数量众多的生物药物和生物医疗方法,他们必须具备较高程度的有关知识,才能作出有效的 选择。在最近的10年时间内,各种有关生物医学和生物技术的政府议题将需要更多具备相应科学知识的美国公民参与讨论,美国政府同样需要具有高度科学素养的公众支持医学事业的发展,生物医学市场的成熟与开拓同样需要公众的理解和支持。鉴于以上原因,了解当前公众的生物技术和生物医学所具备的知识程度和态度是十分重要的。调查内容涉及公众对生物医学政策的理解、公众对生物医学基本概念的理解、公众对科学研究过程的理解、公众对研究中使用动物的态度、政府对基础科学研究的支持的态度等方面。

调查结果显示,(1)大约15%的美国公众具备分辨科学报道中不准确的科学报道内容以及公众讨论中的观点是否是科学的基本程度。他们基本具备识别生物医药的应用范围和应用方法的知识。(2)尽管美国公众理解基本生物医学概念和术语的程度比较高,但是大多数美国成年人基本不懂DNA或基因结构的基本知识。他们也不太了解有关病毒的基本知识,他们将细菌和病毒混为一谈。(3)调查结果发现,公众对于生物医学概念和科学研究方法的理解程度与他们所受的正规教育程度的高低有非常重要的关系。接近50%的具有大学毕业或学位的美国成年人能够对科学研究的概念作出基本正确的回答。而只有13%的只有高中文凭的成年人能够作出同样的回答。但是令人十分失望的是,将近3/4的获得过学士学位的美国人不能说明科学研究的概念。根据这个调查结果,一些美国学者认为,应该对学院和大学中非科学专业的科学课程进行重新考察。(4)男性和女性在理解科学研究的过程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别。(5)美国公众对生物医学概念和科学研究的理解程度与他们对重要的生物医学政策议题的态度之间没有直接的关系。在研究中使用动物的看法上,公众的性别、年龄和教育程度是主要的影响因素。另外公众对于科学研究的本质的理解程度也是影响公众对政府有关政策的重要因素。

7.幼小衔接教育:培养科学素养 篇七

幼小衔接教育:培养科学素养

幼小衔接不仅对幼儿尽快地适应小学生活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会影响幼儿一生的教育进程.在幼小衔接教育中加强对学前末期和学龄初期的儿童科学素养的培养,不仅能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养成科学的学习习惯,而且在与人交往、合作共事等方面打下良好基础.因此,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从实际出发,探究幼小衔接教育中培养幼儿科学素养的途径和办法,因地制宜地实施科学素养教育,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为适应小学学习做好准备.

作 者:陈丽雅 作者单位:温州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浙江温州,325035刊 名:教育与教学研究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ENGDU UNIVERSITY(EDUCATIONAL SCIENCES EDITION)年,卷(期):24(5)分类号:G610关键词:幼小衔接 科学素养 幼儿发展

8.青少年科学素养知识竞赛 篇八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中国幅员辽阔、山川秀丽,陆地国土面积960万平方公里,海洋国土面积约300万平方公里,陆地边界线长2.2万多公里,海岸线长__________。

A、1.6万多公里

B、1.8万多公里

C、2.1万多公里

2.他从1950年开始争取回归祖国,受到美国政府迫害,失去自由,直到1955年才回到祖国。他说:“我在美国待了20年,20年中,前三四年是学习,后十几年是工作。所有这一切都在做准备,为了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做点事。”后来,他为新中国的航天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他是_________。

A、钱学森

B、邓稼先

C、袁隆平

3.1958年9月全国科联和全国科普合并,举行第一次代表大会,正式成立了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简称科协),_________当选为主席。科协是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群众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科学技术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是推动我国科学技术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A、李四光

B、朱光亚

C、周培源

4.1959年9月,中国成功发现并开发_______油田,证实了我国学者提出的“陆相地层生油”理论。

A、胜利

B、中原

C、大庆

5.新中国建立后,我国在国防尖端科技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我国国防实力发生了质的飞跃,其中“两弹一星”指的是________。

A、原子弹、中子弹、遥感卫星

B、原子弹、氢弹、人造地球卫星

C、原子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

6._________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标志着我国国防现代化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这对当时美国核垄断、核讹诈的政策是一个有力的打击,对全世界一切爱好和平的人民是一个极大的鼓舞。

A、1957年

B、1964年

C、1965年

7.1965年9月,我国在世界上首次用人工方法合成了__________。

A、结晶体牛胰岛素

B、非结晶体牛胰岛素

C、新生儿胰岛素

8.1966年,我国数学家__________取得歌德巴赫猜想“1+2”定理领先世界的成果。

A、苏步青

B、陈景润

C、华罗庚

9.1967年6月17日,中国在西部地区上空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氢弹。氢弹的爆炸成功,是中国核武器发展的又一个飞跃。从原子弹到氢弹,美国用了7年零3个月,前苏联用了4年零3个月,而新中国用了________。

A、3年零8个月

B、3年零3个月

C、2年零8个月

10.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____________被送入太空。

A、“东方一号”

B、“长征一号”

C、“东方红一号”

11.20世纪70年代中期,我国信息技术专家王选领导科研集体研制成功___________系统,促进了该产业的形成,取代了已沿用上百年的铅字印刷技术。

A、激光照排

B、汉字激光照排

C、中文报纸编排

12.1975年,我国首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___________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

A、3 B、4 C、5

13.1978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中国科技事业开始全面复苏,那次会议也被人们亲切地称为“科学的春天”。会上,邓小平重申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马克思主义观点。1988年9月,邓小平又提出____________的著名论断。

A、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B、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C、发展才是硬道理

14.1979年,中国成为世界上第_________个拥有远洋航天测量船的国家。

A、3 B、4 C、5

15.1979年11月,中国科协、教育部等在北京举办了“首届全国青少年科技作品展览”,这就是“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前身。____________为活动题词:“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科学的希望!”2010年7月底,第25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将在广州举行。

A、邓小平

B、钱学森

C、周光召

16.1980年5月,我国向_________预定海域发射第一枚远程运载火箭,获得圆满成功。

A、大西洋

B、印度洋

C、太平洋

17.1982年,中国成为世界上第_________个能够从潜艇水平发射战略导弹技术的国家。

A、3 B、4 C、5

18.1983年,我省科学家王永民研究并发明了被国内外专家评价为“其意义不亚于活字印刷术”的“五笔字型”汉字输入技术,成为我国汉字输入技术的里程碑,该技术简称为__________。

A、简码

B、王码

C、智能码

19.我国的“863计划”从1986年3月开始实施,执行多年来取得了丰硕成果,对国防和经济建设发挥了巨大作用。这一计划的全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科教兴国计划

B、科技发展计划

C、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

20.1988年3月,我国首例_____________在北京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成功进行了接生手术。

A、代孕婴儿

B、试管婴儿

C、双胞胎婴儿

21.1988年10月,我国高能物理研究装置_________建成并首次对撞成功。

A、长沙正负离子对撞机

B、北京正负离子对撞机

C、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

22.1988年9月,我国进行了第一次核潜艇___________发射运载火箭的试验并获得圆满成功。

A、水下

B、浅水

C、深水

23.1991年12月,我国首座自行设计建造的核电站___________核电站建成并首次并网发电。【青少年科学素养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青少年科学素养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A、大亚湾

B、岭澳

C、秦山

24.1995年5月,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科技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科教兴国战略的主要内容是: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指导下,坚持________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

A、教育

B、科技

C、经济

25.1997年,_________ 巨型机的研制成功, 使我国在这个领域跨入了世界先进行列。

A、“银河-1”

B、“银河-Ⅱ

C、“银河-Ⅲ

26.1996年6月,在洪国潘研究员的领导下,中国科学院国家基因研究中心在世界上首次成功构建了高分辨的__________。

A、水稻基因组物理图

B、水稻基因组测序图

C、水稻基因组序列图

27.1996年8月,由中科院近代物理所和高能所合作,在世界上首次合成并鉴别出新核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

A、镅-233 B、镅-236 C、镅-235

28.2002年,我国首批本土克隆牛_______________在山东省曹县五里墩诞生。

A、“福福”和“多多”

B、“银银”和“金金”

C、“星星”和“银龙”

29.华裔诺贝尔奖科学奖得主有: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李远哲、朱棣文、崔琪。其中有一位出生在河南的获奖者,在1998年获得诺贝尔物理获奖,他是____________。

A、朱棣文

B、崔琪

C、李政道

30.1998年,湖南医科大学中国医学遗传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克隆了____________,并在国际学术权威杂志《Nature Genetics》上公布。

A、耳聋疾病基因

B、噪声性耳聋疾病基因

C、神经性耳聋疾病基因

31.我国科学家在辽宁省北票地区发现迄今世界最早的被子植物化石——辽宁古果。1998年11月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公布了这一重大科学发现,同时在封面上刊登了这株_______________的化石照片。

A、“世界最早的花”

B、“世界最早的果”

C、“世界最早的树”

32.1999年7月,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人类基因组中心成功注册参与_____________,被简称为“1%项目”。

A、国际人类基因组图计划

B、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

C、中国人类基因组计划

33.1999年11月,我国第一艘无人航天试验飞船_____________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实现了天地往返的重大突破。

A、“神舟一号”

B、“神舟二号”

C、“神舟三号”

34.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于2000年设立,每年不超过两名的国家最高科技奖,是中国科技界的最高荣誉。到目前为止,已经有____________位科学家获此殊荣。

A、14 B、16 C、18 35.“中国完全能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中国还要帮助世界人民解决吃饭问题!”他是一个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薄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2000年,他第一个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被誉为“水稻之父”。他是______________。

A、钱学森

B、邓稼先

C、袁隆平

36.2000年11月,_____________通过国家验收,这是我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多学科交叉联合攻关的系统文化工程。

A、夏商周断代工程

B、先秦历史断代工程

C、古代纪年断代工程

37.2001年,中国科学院、国家计委、科技部联合宣布,我国科学家克服重重困难,率先在世界上完成了水稻基因组的“工作框架图”和数据库,破译___________。

A、水稻遗传基因

B、水稻遗传密码

C、水稻遗传数据

38.______________是黄河干流上一座集减淤、防洪、供水灌溉、发电等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水利工程,可使黄河下游花园口的防洪标准由六十年一遇提高到千年一遇,年平均发电量51亿千瓦时。这项工程于2001年12月31日全部竣工。

A、三峡工程

B、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

C、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

39.2002年9月,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和北京神州龙芯集成电路设计有限公司联合发布新闻,宣布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我国第一款高性能通用CPU__________研制成功,中国信息产业“无芯”时代宣告结束。

A、龙芯1号

B、龙芯2号

C、龙芯2E

40.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调水工程_________工程,经过近50年的动议和论证,其东线、中线一期工程分别于2002年和2003年正式开工。

A、南水北调

B、西气东输

C、北水南调

41.2003年9月,我国首例远程医疗外科机器人临床立体定向手术在解放军海军总医院与沈阳医院成功完成。通过计算机网络,在北京遥控远600公里以外沈阳医院的________,为沈阳的一名脑出血患者实施了脑外科手术。

A、机器人“黎元”

B、机器人“凯文”

C、机器人“丽芙”

42.2003年10月15日,中国自行研制的“神舟”5号宇宙飞船发射成功,这是继“两弹一星”之后,我国科技发展史上的又一个光辉里程碑,中国也成为世界上第________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A、3 B、4 C、5

43.2003年10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在党的十七大上科学发展观被写入党章。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____。

A、以人为本

B、全面协调可持续

C、统筹兼顾

44.由河南省农科院小麦所博士许为刚耗费10年心血培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郑麦9023”,已成为我国优质小麦种植第一品牌,获得2004全国科技进步一等奖,2003年-2006年连续四年收获面积居我国当前小麦品种面积第________位,是我国优质强筋小麦现货贸易、期货贸易和出口贸易的主导品种。

A、一

B、二

C、三

45.洛玻集团的“超薄浮法玻璃”项目获2006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在工业领域获得的首个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________成国产手机显示屏用洛玻玻璃。

A、5 B、6 C、8

46.,举世瞩目的青藏铁路全线正式通车,这是一条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

A、2005年1月1日

B、2006年7月1日

C、2007年7月1日

47._________是中国最新一代单发动机多用途战斗机,它具有很强的超视距空战、近距格斗、空对地攻击能力及空中对接加油能力。2007年2月,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青少年科学素养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文章青少年科学素养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出自http://,转载请保留此链接!。

A、歼8战斗机

B、歼9战斗机

C、歼10战斗机

48.他是一位河南农民,他发明的“利用大豆饼粕生产大豆蛋白质纤维”技术于2007年获得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该发明被国际纺织界称为“第八大人造纤维”,他被誉为“大豆纤维之父”,他是___________。

A、堵纯信

B、张发林

C、李官奇

49.2007年10月,“嫦娥一号”发射成功并获得清晰月面图像,标志着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在___________领域实现了“零的突破”。

A、太空探测

B、航空探测

C、深空探测

50.2007年10月15日,党的十七大在北京召开。胡锦涛同志在大会报告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立_________ 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

A、和谐型

B、创新型

C、学习型

51.2007年,中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京哈、京沪、京广、陇海、浙赣、胶济、武

九、广深线等现有干线实施的________公里速度级的提速,部分区段列车时速将达到250公里。

A、每小时150公里

B、每小时200公里

C、每小时240公里

52.由河南省科技人员历时18年培育的“高产稳定广适紧凑型玉米单交种郑单958”获得2007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截至2007年年底,全国累计推广________亩,增产145.5亿公斤,增收140亿元,为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作出了巨大贡献。

A、1.5亿

B、2.5亿

C、2.6亿

53.2008年4月,我国国产时速350公里的CRH3“和谐号”动车组在__________________下线。

A、西门子公司

B、南车集团株机公司

C、北车集团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

54.2008年5月,我国自主设计研发拥有完全知识产权的北京奥运会圣火火炬成功登上。

A、珠穆朗玛峰

B、天山

C、昆仑山

55.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三个全新理念,一个是绿色奥运,一个是人文奥运,还有一个是_______。

A、环保奥运

B、科技奥运

C、文化奥运

56.2008年9月“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获得了圆满成功。我国3名航天员首次成功实施________________和空间科学实验。

A、空间漫游活动

B、空间行走活动

C、空间出舱活动

57.2008年,我国科技人力资源已达4200万,一批科技领军人才正在脱颖而出。2008年,我国专利申请量达82.8万件,世界排名第三;SCI论文9.48万篇,世界排名第________________。

A、一

B、二

C、三

58.河南不仅用占全国1.74%的土地养活了占全国7.5%的人口,而且还成为全国经济大省。2008年河南省GDP位居全国第______________位,中部第一位。

A、5 B、6 C、7

59.上海世博会将于2010年______至_______ 举行,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A、1月1日、5月31日

B、3月1日、8月31日

C、5月1日、10月31日

60.二、提高科学素质,开创美好未来

2006年2月,国务院颁布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大力加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并将未成年人列为首要重点人群,实施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让我们不断提高提高自身科学素质,安全、健康、快乐地成长,共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了贯彻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确定近几年的工作主题确定为:“_________、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

A、节约能源资源

B、促进科技创新

C、提升综合素质

61.我国虽然地大物博,但由于人口太多,人均占有资源量很少,必须树立节约意识和危机意识。例如,我国是世界第三大能源生产国和第______大能源消费国,人均能源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

A、一

B、二

C、三

62.我国是缺水国家,人均占有水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__________。

A、1/2 B、1/3 C、1/4

63.土地在我国是十分珍贵的。中国人口超过13亿,人均耕地面积只有________________。

A.、1亩左右

B、1.5亩左右

C、2.5亩左右

64.《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自___________年1月1日起施行,规定节能是国家发展经济的一项长远战略方针,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履行节能义务,有权检举浪费能源的行为。

A、1988 B、1998 C、2008

65.2009年“全国节能宣传周”活动于6月14日至20日举行,活动的主题是______________。

A、节能减排

科学发展

B、节约能源

从我做起

C、推广使用节能产品,促进扩大消费需求

66.2006年以来,国家教育部、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等单位联合开展了以“节能”、“节水”、“节纸”、“节粮”为主题的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2009年的活动主题是_______。

A、节粮在我身边

B、节水在我身边

C、节纸在我身边

67.节约要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让节约成为时尚。例如,拔下电源插头的电视机、电脑、音响、洗衣机等家用电器比已关机但未拔下插头节约电量约为

_____________。

A、5% B、15% C、25%

68.夏季空调温度每提高1℃,可以节约空调耗电5%—8%,为节约用电,夏季空调温度宜设置在__________℃以上。

A、26 B、20 C、22

69.科学家公认,_____________是未来人类最合适,最安全,最绿色,最理想的替代能源。

A、原子能

B、太阳能

C、风能

70.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家园。1972年,联合国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召开了有113个国家参加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会议讨论了保护全球环境的行动计划,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并将

____________定为“世界环境日”。

A、3月22日

B、7月1日

C、6月5日

71.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保护环境同样要从身边做起,让环保成为美德。例如,选择________洗涤用品就会对环境的破坏更小。

A、洗洁精

B、肥皂

C、洗衣粉

72.羊绒衫多是山羊绒制成的。一只山羊对草场的破坏力相当于______ 只绵羊,穿羊绒衫的生活行为不利于环保。

A、10只

B、20只

C、30只

73.重金属污染最为严重的食品是虾和贝类,而且更容易富积在虾的______________。

A、尾巴

B、头部

C、身体

74.全国统一的环境问题举报免费热线电话是________。

A、12315 B、148 C、12369

75._____________可以对大气污染起指示作用。

A、藻类植物

B、苔藓植物

C、蕨类植物

76.一节1号电池能使一平方米的土地永远失去利用价值,一粒纽扣式电池可污染____________。

A.、1立方米水

B、1000立方米水

C、6万立方米水

77.汽车尾气是全球范围最严重的_________ 污染源。

A、铬

B、铅

C、锌

78.普及心理生理健康、安全避险知识,是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的重要内容。以下____________所含致癌物质最多。

A、水煮鱼

B、烤羊肉串

C、炒面

79.买回来的蔬菜最好在清水中浸泡

_____________,这样可除掉大部分残留农药。【青少年科学素养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知识竞赛http://。

A、1-5分钟

B、10-20分钟

C、30分钟以上

80.喝水时,应提倡选择经济健康的_________________。

A、白开水

B、纯净水

C、蒸馏水

81.世界卫生组织曾宣布,在某些洋快餐中有一种致癌物质存在于炸薯条、薄脆饼、烤猪肉、水果甜品上的棕色脆皮等煎炸食品中,它是________________。

A、苏丹红

B、丙烯酰胺

C、苯并芘

82.手足口病是由_______引起的传染病,症状包括发热,以及在手部、足部、臀部、口腔出现疱疹等。主要靠呼吸道传播和密切接触传播。因此,人口数量越大,流动性越强,病毒就越容易扩散。

A、炭疽菌

B、肝炎病毒

C、肠道病毒

83.__________________的烹饪方式,在食物中最容易产生致癌物质。

A、微波炉加热

B、蒸

C、油炸

84._________________一定要烧熟煮透,一般烹调时先将该食物放入开水中烫煮10分钟以上再炒为妥,否则极易引起食物中毒。

A、四季豆

B、花生

C、山药

85.大量运动之后,应该______________来恢复体力,补充水分。

A、适当地补充淡盐水

B、大量饮水

C、喝糖水

86.___________________在短时间内可以同食。

A、菠菜与豆腐

B、红薯与猪肉

C、海鲜与啤酒

87.食品的保质期是指它的__________________。

A、生产日期

B、最终食用期

C、最佳食用期

88.生豆角中含有胰蛋白酶抑制剂、红细胞凝集素和皂素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为防止吃豆角时发生食物中毒,最好采用__________烹饪。

A、低温短时间

B、低温长时间

C、高温长时间

89.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食用。

A、变红的汤圆

B、发芽的土豆

C、变绿的豆芽

90.过度使用激素催生瓜果蔬菜的后果是__________。

A、使它们的营养价值更高

B、使它们口感更好

C、会给人类发育带来异常

91.亚硝酸盐属剧毒类化学物质,又叫工业用盐,如酸菜中就含一定量的亚硝酸盐,吃酸菜时最好吃一些____________,可减少亚硝酸盐的危害。

A、绿色食品

B、新鲜蔬菜

C、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

92.当虾肉与富含

____________的食物共同食用时会产生有剧毒的三价砷,三价砷即为砒霜。

A、维生素A B、维生素B C、维生素C

93.世界公认的在食品中可产生的三大致癌物质是黄曲霉毒素、苯并芘和硝胺,其中黄曲霉毒素污染主要存在于__________________。

A、发霉的玉米、大米、黄豆、花生等

B、炸糊了的薯条

C、过了保质期的牛奶

94.2009年4月墨西哥发现第一例甲型H1N1流感感染病例,其后短短的几天全球陆续发现大量的此病患者,这说明甲型H1N1流感有很强的传染性。我国四川发现第一例甲型H1N1流感病后,马上隔离被感染者,这种做法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95.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世界每年有87.5万18岁以下儿童和青少年死于意外伤害。我国一些地区调查资料显示,导致儿童死亡的___________伤害为前两位,约占总死亡的66%。

A、溺水和交通

B、火灾和交通

C、触电和溺水

96.电脑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辐射最强。

A、正面

B、侧面

C、背面

97.复印机在复印过程中会产生__________从而损害人体健康。

A、臭氧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硫

98.在我国死亡率最高的前三位疾病均与吸烟有关,这三种疾病是______________。

A、心脑血管疾病、癌症、传染病

B、呼吸系统病、癌症、心脑血管病

C、癌症、心脑血管疾病、地方病

99.艾滋病的三种传播途径是______________。

A、血液传播,性传播和母婴传播

B、性传播,消化道和血液传播

C、母婴传播,血液传播和呼吸道传播

100.2007年5月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确保学生每天锻炼____________。

A、10分钟

B、半个小时

C、1个小时

9.第八次全国科学素养调查 篇九

3.27%,相当于日本、加拿大和欧盟等主要发达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末的水平。该怎样看待这一数据?中国人的科学素养究竟怎样?引发了不少关注和议论。1992年以来,中国科协在参照国际通用调查题项的同时,结合具体国情,在大陆地区对18—69周岁的公众展开调查,形成了8次公民科学素质调查数据。比较这8次调查结果,尤其是解读2010年的最新数据,能帮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国人的科学素养状况。

普遍崇尚科学精神,但对科学知识和方法的掌握不够

公民的科学素养水平从三个方面进行测度:公民了解必要的科学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崇尚科学精神的程度。一个被调查者只有同时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测度,才被认定为具备基本的科学素养。

中国科普研究所研究室主任何薇是唯一参加了全部8次调查的研究人员。据她介绍,2001年,具备公民科学素质的比例是1.44%,2003年的数据是1.98%,2005年是1.60%,2007年是2.25%。

2010 年的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公民科学素养水平(3.27%)相当于日本(1991年为3%)、加拿大(1989年为4%)和欧盟(1992年为5%)等主要发 达国家和地区在20世纪80年代末的水平。但在何薇看来,并不能简单地作数字对比,应该更关注中国的语境及调查数据背后透露的信息。

在这三个测量维度中,“公民了解必要的科学知识”与国外的差距较大。何薇称,以9道国际通用的科学知识测试题的平均正确率来看,2008年美国的水平为64%,2010年中国的水平仅为41%。

在“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上,我国公民的科学素养提升缓慢。2005年为7.4%,2007年为6.9%,2010年仅达到9.8%。何薇分析,这主要源于我们长期以来对科学方法和科学研究过程的教育重视不够。

对 于“崇尚科学精神的程度”这个维度,国际上没有统一的题目和标准可供对比。何薇说,“历次调查都显示,中国公民不相信迷信的比例是很高的,而且不同人群之 间的差异很小。”此外,中国公众对科技发展充满信心与期望。以2010年的调查为例,有84.5%的公民赞成“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将给我们的后代提供更多 的发展机会”,而在欧盟,这一说法的赞成比例为75%。在对科学研究的支持态度方面,77%的公民赞成“尽管不能马上产生效益,但是基础科学的研究是必要 的,政府应该支持”。

对科技信息的兴趣不输发达国家公众,超八成被调查者最关注“医学与健康”

虽 然公民科学素养的提升并不十分明显,但公民对科技信息的感兴趣程度显著增长。第八次调查显示,2010年我国公民对与科技有关的新闻话题感兴趣的比例增长 较快,其中,科学新发现为71.6%,医学新进展为71.1%,新发明和新技术为68.2%,均比2005年的调查结果提升了一二十个百分点。

何薇表示:“虽然中国公众与美国和欧洲等国公众在科学素养水平方面还存在差距,但是他们对科学技术的感兴趣程度基本相同。”比如,对“新发明和新技术应用”话题,有49.2%的中国公众表示“感兴趣”,而欧盟的这一数据为49%。

在所有与科学相关的信息中,与公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更受关注。2010年的调查显示,中国公众最感兴趣的科技发展信息是“医学与健康”,选择比例为82.7%。

中国科普研究所所长任福君认为,这些数据正体现了中国人对科学感兴趣,有科普需求。“科普就是要从公众的需求出发,满足大家的科学欲望”。任福君认为,科普既要遵循普惠制,也要注重差异性。“比如城市老年人更关注保健信息,年轻人可能对于科学规划职业生涯更感兴趣。”

越来越多的人主动走进科技场馆,新媒体日渐成为科普主力军

除 了对科学技术信息感兴趣外,几次调查还释放了一个积极信号:公民主动参与科普活动和参观科技场馆等的意愿在增加,参与机会和比例也在增高。以科技馆等科技 类场馆的参观情况为例:2010年参观过的公民比例为27.0%,比2005年提高了17.7个百分点。2010年因“本地没有”而未参观过的公民比例为 37.6%,比2005年降低了18.1个百分点。

任福君认为,这些数据体现了这几年间,中国科普场馆的建设速度加快,数量大大提升。但不能忽略的是,有些场馆缺乏资金,空壳化运作,展品和陈列方式多年没有变化,无法满足公民的需求。

让 任福君印象最深刻的数据是新媒体对于科普的巨大影响。2010年,我国公民获取科技信息的渠道,由高到低依次为:电视(87.5%)、报纸(59.1%)、与人交谈(43.0%)、互联网(26.6%)、广播(24.6%)、一般杂志(12.2%)、图书(11.9%)和科学期刊(10.5%)。与2005年的6.4%相比,公民利用互联网获取科技信息的比例提高了20.2个百分点。

根据2009年的《中国科普基础设施发展报告》,截至当年3月,我国网络科普设施达到600余个,181个全国学会网站开设了科普栏目,科学松鼠会等民间科普网站更有针对性,新媒体日渐成为科普主力军。

10.提高教师的科学素养 篇十

作者:陈华东

单位:仁和坪镇中心学校

电话:*** 科学素养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全民科学素养行动计划纲要》指出:基本科学素养一般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公民科学素养,对于增强公民获取和运用科技知识的能力、改善生活质量、实现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为教师,与其他专业人才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而且更要负起“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即要授人以“鱼”还要授之以“渔”,所以科学素养是教师必备的基本素养。科学素养的内涵所包含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不仅能为教学提供知识基础,也为教学提供了方法论支持,更有助于提升教师的道德情操。鉴于此,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逐步提高教师的科学素养,助力教育教学。

1.要以综合性的科学知识促使农村教师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

科学素养所要求的知识结构是以专业知识为核心的开放系统。形成这个系统,就要使教师既有宽广的知识面,又有精深的专业造诣,从而多角度地思考问题,把体现现代科技发展特征的知识渗透到教学中。因此农村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主动掌握丰富的科学知识,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捕捉新的科技信息,拓展知识领域,为自身科学素养的提高和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储备更多的知识,打好坚实的基础。同时,农村中小学教师要注意结合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注意吸收与新农村建设有关的科学技术知识。

2.要以科学方法训练农村教师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调查表明,农村教师在科学素养的三个方面,以对科学方法的了解程度为最低。—个受过科学方法与科学思维训练、具有良好科学素养的教师,无论在认识上还是行为上都要能表现出对科学探究的理解,注重通过学生自己的观察、验证、推理等活动去发现新知识。同时,注重把科学探究的方法应用于教学实践,设计更好、更优的课堂教学活动。

要进一步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教师通过科研,能进一步掌握教育科研方法,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提高自己对科学理论的认识,从而提高科学素养。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教育科研能力是相辅相成的,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教学活动,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并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科研能力。同时,教师的教学工作也是教育科学研究的组成部分,所以要鼓励教师以研究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在教学工作中不断学习、积累、总结、创新,并将成功的经验及失败的原因从理论上加以归纳、提炼,从而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3.要以科学精神提升农村教师的道德情操

科学精神的内涵虽众说纷纭,但求真、理性、批判、协作等几个方面是大家所认同的。科学精神的教育价值首先是,科学精神教育能培养教师坚定的科学信仰,使其热爱科学,相信科学,排除迷信和愚昧。教师的科学认识和科学态度还会影响到学生。通过教师的影响,学生的心灵中就会种下信仰科学、追求真理的种子,自觉抵制各种愚

昧、迷信、伪科学、反科学的东西。其次,教师在言行举止中若能养成尊重他人的不同观点、不同意见的科学态度,乐于接受新生事物,对课堂上或活动中学生的各种奇思妙想就能有所尊重,从而最大程度地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创造性。第三,科学探究活动既要求要有独立思考的习惯,有与他人协同工作的态度,能独立地、开创性地开展工作,又要能组织学生共同探讨和解决问题。

【《科学素养》读后感作文】推荐阅读:

上一篇:关于旅游的作文优选下一篇: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