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旅游导游词

2024-06-13

成都旅游导游词(精选10篇)

1.成都旅游导游词 篇一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自760年到765年,其间除流亡今四川三台,阆中一带一年多以外,诗人先后在此居住了近四年,写诗两百四十余首,其中包括《蜀相》、《春夜喜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楼》、《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名篇。广德二年(即公元765年)5月,杜甫随着年龄的增加,思乡之情也与日俱增,这一点在他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有明确的表述。蜀地虽然以它的山水和温情慰藉了诗人的心,但诗人还是很怀念他的故乡,如今故乡的战事已经结束,年过半百的诗人终于下决心回家看一看。于是,他携家经水路出蜀,至夔州(今重庆奉节)又滞留二年。出三峡后飘泊于荆、湘,以舟为家。当船停泊在岳阳楼下时,杜甫的病情已经相当严重了,家人们把他搀扶进当地的一家客栈,一边安顿下来,一边用所剩不多的银两去四处买药。在这举目无亲的他乡客栈,没有人知道这个贫病交加的老人是谁,也没人知道他骨瘦如柴的手曾经写出过多么壮美的诗句。一人伟大的灵魂就这样凄凉地安息在岳阳的客栈里了,享年59岁。在他去世前不久,写下了他的绝笔长诗《风疾舟中伏枕书怀》,诗中,他回顾了不堪回首的一生,末了,依旧对国家的前途忧心:“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他对所忠诚的国家如此牵挂,然而他爱国家,国家却不爱他。 他的一生就像空旷午夜划过天庭的流星,虽然以耗尽生命获得了一次耀眼的闪亮,却没有人去赏识和热爱。这个星空下寂寞的老人,除了给我们留下那些气雄天下的诗歌,就只有三座纪念他的草堂。令我们四川人自豪的是,杜甫漂泊的足迹印满了大半个中国,但纪念他的三座草堂却都在四川,它们分别位于成都、三台和重庆奉节。三座草堂,都是记录杜甫晚年的生活,而成都的杜甫草堂,无疑是三座草堂中的龙头。人们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早在唐末,韦庄就在遗址上重建草堂,以后经历历代十多次培修,到清嘉庆十六年(1881年)重修完成时,基本奠定了今天博物馆的规模。杜甫草堂博物馆主体是由五重中轴线上的建筑组成的,分别是正门、大廨、史诗堂、柴门、工部祠,另外还有碑亭和茅屋。

成都杜甫草堂旅游区导游词 (五)

说到“诗圣”,都知道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位于成都西门外浣花溪畔的杜甫草堂,就是他流寓成都时的故居。1955年,在此建杜甫纪念馆,1961年3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化保护单位,1985年5月,杜甫纪念馆更名为杜甫草堂博物馆。

杜甫,字子美,号少陵,河南巩县人,生于公元7,公元770年病逝于湘江舟中。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到衰的转折时期,一生颠沛流离,饱经忧患,他将所见所闻,所历所感的社会弊端、民族矛盾、战乱现实和民生疾苦,用诗歌记录下,其传世的1400余首诗歌,被后人誉为“诗史”。他在诗歌创作上,是一位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集大成者,取得了辉煌成就,被后世尊称为“诗圣”。1962年,杜甫被世界和平理事会列为世界文化名人。

杜甫代表诗作《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兵车行》、《丽人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等等。

公元759年冬,杜甫为躲避“安史之乱”,携家由陇右同谷(今甘肃省成县)入蜀,营建茅屋而居,称“成都草堂”。他在这里居住了三年零九个月,创作诗歌流传至今的有240余首,如《春夜喜雨》《蜀相》等名篇。其中《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更是千古绝唱。杜甫的诗歌因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唐王朝由盛到衰的历史,被后人誉为“诗史”,其人则被尊为“诗圣”。

后人尊崇杜甫,其草堂故居被视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圣地”,受到关注和保护。五代时诗人韦庄寻得草堂遗址,重结茅屋,使之得以保存,宋、元、明、清历代都有修葺扩建。现今杜甫草堂博物馆,是合并了东邻的梵安寺和西部的梅园形成的,总面积300余亩,已演变成一处集纪念祠堂格局和诗人旧居风貌为一体,建筑古朴典雅、园林清幽秀丽的著名文化胜地,成为历史文化名城成都的最具代表性的胜景之一。馆藏文物、资料1.19万件,以南宋孤本《草堂先生杜工部诗集》,宋、元、明杜诗刻本和河南巩县手抄本《杜氏家谱》最为珍贵。园内格局典雅、建筑古朴、庭园幽美,是杜甫行踪足迹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好、馆藏最多和知名度最高的地方。馆内“大廨”、“诗史堂”、“工部祠”三座主建筑,循序屹立在一条南北向的中轴线上。堂廨之间,以回廊连结,曲折宛转,风韵别致。东连“花径”,西凭“水槛”,梅竹成林,古楠参天,清幽古朴,为一别具风格之园林。

2.成都旅游导游词 篇二

事件旅游是城市旅游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 事件活动在城市旅游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事件旅游与城市紧密联系, 一方面事件旅游资源依托于城市场所, 另一方面城市旅游资源补充于事件旅游活动, 事件旅游和城市旅游之所以得以融合, 在于城市媒介和事件活动的支撑。

成都是四川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成都突出休闲主题, 以大熊猫生态文化、古蜀文化、休闲文化和美食文化为特色, 打造“休闲之都”城市品牌。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会展业发展的意见【成府发[2011]29号】中明确指出:“到2015年, 把成都初步建设成为会展品牌集聚区、国际国内重要会议目的地城市、中国西部休闲节庆之都, 成为中西部第一、全国一流的中国会展名城。年举办会展活动400个以上, 展览总面积达到450万m2, 展览面积5万m2以上的展会力争达到20个;举办国际国内重要会议超过100个, 参会人数500人以上的会议超过50个;举办节庆活动超过200个, 参节人数在10万人以上的节庆活动超过30个;全市会展场馆室内展览面积达到30万m2以上;力争引进3~5家国内外知名会展企业落户或设立分支机构;形成10个以上会展活动品牌”[1]。

成都是“中国会展名城”“中国十大展览城市”“中国十大节庆城市”“中国十大会议旅游目的地城市”。从2000年以来, 成都每年举办一次西博会, 世界多国国家元首、政府总理、副总理、部长级官员及国际经贸组织重要人物出席;迄今为止已累计布展44万m2;举办各类经贸活动350多场;参展的国内外企业达16 542家, 100多家国内外经贸组织通过西博会这一平台建立起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国内31个省 (市、区自治区) 和重点城市均参展参会;2013年成都还成功举办了全球财富论坛。

1 事件旅游对成都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1.1 有利的影响

1.1.1 提高城市的知名度

举办事件活动的主要目的就是塑造城市的鲜明形象, 活动期间通过媒体全方位的报导和宣传, 使旅游者全面了解举办城市的风土人情、历史发展、自然资源、建设成果等, 从而对活动举办城市产生强烈的感性认识, 旅游者在活动期间通过参与事件活动, 感受到举办城市的生机和活力, 从而会强化城市的美好形象, 提高城市的知名度, 成功的事件活动会成为举办城市的代名词, 例如2013年全球财富论坛在成都举行, 世界各国的政要、游客到达成都, 对成都就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

1.1.2 促进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

举办事件活动可以极大地促进城市交通、通讯、城建、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 优化城市环境, 尤其是城市的交通条件会得到很大的改善。各城市举办重大事件活动之前都十分注重基础设施的完善, 这不仅反映了举办城市的发展水平, 而且也展示出举办城市的接待能力。

1.1.3 弘扬传统文化

事件旅游活动可以让游客直观地感受地域特色和地域文化, 从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彰显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鲜明个性, 促进国内外文化的交流与合作, 促进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成都是一座拥有近5 000年文明史和3 000年建城史的历史文化名城, 通过举办非遗节等事件活动, 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中的审美精神, 从中提取有益于现代社会和现代人的文化观念和生活理念, 把人类几千年积淀的文明成果, 借助媒体的力量生动地展示给中外游客, 使传统文化焕发活力, 也让游客感受到和谐、繁荣、发展的时代气息。它充分营造现代生活的艺术文化氛围, 推动了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设。

1.1.4 带动城市相关产业的发展

任何事件都具有一定的主题, 配合这个主题的生产厂家和整个产业均会在事件活动中获得经济效益。旅游业是涵盖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的一个综合性产业, 因事件活动而伴随着旅游活动的发生, 举办城市的相关产业也被带动起来。

1.1.5 弥补旅游业淡季需求的不足

成都市政府通过对成都的旅游资源、民俗风情、特殊事件等因素进行优化融合, 举办的事件活动, 一方面可为游客提供新的旅游选择;另一方面, 可优化旅游资源配置, 为旅游业发展创造新的机会, 从而弥补旅游淡季需求不足的问题。据不完全统计, 成都每一年举办的节庆、会展等活动多达156个。因此, 可有效地调节旅游淡旺季结构, 促进成都旅游业的稳步发展。

1.2 不利的影响

1.2.1 举办地居民生活受损

事件活动的举办城市在举办事件活动期间, 会有大量的游客涌入当地, 会产生大量的生活垃圾, 交通拥挤甚至堵塞、通货膨胀等, 从而损害了当地居民的利益。例如:成都每年在召开全国糖酒博览会期间, 酒店、食品、旅游等都比平时物价上升3倍左右, 当地居民的生活成本升高, 交通堵塞严重等, 据调查部分居民的满意度和幸福感下降。

1.2.2 挤出效应

重大事件在产生旅游“拉力”的同时, 还伴生着“推力”, 即“挤出效应”。事件活动的举办会引起一定人群的反感, 因为人们希望免受事件活动以及事件带来的大量入境旅游者的干扰, 被迫在事件活动期间离开其居住地外出旅游。可能促使原来可能发生的国内旅游者转移到国内其他地区, 原因是:人们认为重大事件活动的举办将干扰正常的旅游活动和目的地价格水平。被挤出的人群包括:担心生活受到干扰的当地居民;由于举办事件活动而放弃到主办地旅游的旅游者等。一般而言, 事件活动越大, 持续时间越长, 挤出效应越强。

1.2.3 低谷效应

低谷效应是指举办重大活动结束后, 伴随着大量游客撤出旅游地, 对事件活动主办地的旅游业会带来很大的冲击,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无法达到事件活动举办时的旅游规模, 出现经济衰退现象, 失业人数增加等现象。例如澳大利亚在2000年举办奥运会结束后, 包括奥运会主办城所在地的新南威尔士州酒店的入住率出现了明显的下降、失业人数增加, 市场的购买力下降。

2 成都发展事件旅游的对策和建议

2.1 打造事件活动品牌

成都发展事件旅游活动必须增强品牌意识, 集中力量固化品牌形象。例如成都非遗节是成都的一张亮丽的城市文化名片。这种大型事件活动的举办, 树立了鲜明的城市品牌, 通过媒体的传播, 扩大了其影响力。

2.2 开发特色旅游产品

成都有独特的巴蜀地域文化, 并努力把地域文化转化为文化产业资源。成都可利用的旅游资源丰富, 其开发具有很大的潜力, 可针对不同的旅游人群推出不同的特色旅游产品, 如:成都乡村休闲游、成都历史文化名城游、成都美食游等等。

2.3 加强城市配套设施的建设

成都的事件活动频繁, 应在满足需要的前提下, 本着生态、经济、高效、节能等原则加强事件活动的配套设施建设, 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 提高成都的接待能力。

2.4 加强国际交流

加强国际招展和对外宣传力度, 借鉴国外举办重大活动的经验, 结合成都市的实际情况, 指导成都举办各种大型事件活动;同时积极加入一些国际性的会展专业组织或协会, 不仅可以通过这些国际组织或协会宣传成都, 也可以树立成都的国际名牌。

2.5 培养专业人才

实现事件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就要建立一支熟悉成都市场和了解本地情况的专业人才队伍。利用现有人才的同时, 应做好引进先进人才、选拔和培养本土人才的工作, 为事件旅游的发展提供智力保障。首先, 聘请国内外相关专家、学者开展会展组织设计、经营管理、服务理念方面的培训, 从根本上提高相关人员事件旅游的策划、服务、管理、现场操作水平。其次, 加强高校科研单位和会展公司的联系, 通过在职、脱产等等方式, 加强对在职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从而推动成都事件旅游的发展。

3 结语

3.成都探索古镇旅游发展的模式解析 篇三

一、我国古镇旅游的现状分析

据2013年《中国古镇旅游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显示,我国现有19522 个建制镇和14677 个乡,其中百年历史以上古村镇220个,分布在24个省、市、自治区。浙江省古镇数量最多有39个;天津、新疆、内蒙古、甘肃和西藏最少,只有1个;四川省有古镇38个位列第二。从分布情况来看我国古镇呈东、西、中递减趋势;从旅游产品种类多样性来看,我国古镇约有5种类型:节事体验游、美食养生游、文化展示游、探幽访古游、民俗风情游等,并且仍以资源驱动型和观光型为主,在开发上缺乏深层次的文化性和体验性,形式雷同而缺乏特色。

(一)旅游产品以资源型为主,辅以文化、民俗、节庆等体验活动

从小巧精致的江南水乡,到大气豪迈的北方古镇,再到神秘迷人的纳西古城,古老的建筑、古朴的环境、悠久的文化,还有闲适的生活状态,都在旅游催化下,悄然一瞬间转化为最直接、可观的旅游产品。利用现有资源、挖掘潜在资源、放大核心资源,已经成为各地提升古镇旅游、打造旅游产品的惯用方法和主要模式,显然也具备了开发周期短、投入资金少、短期见效快等优势,但也存在着旅游市场单一固化、旅游产品延展困难、旅游经济空间有限、旅游主体回报率低等劣势。建筑是古镇的形,而文化是古镇的魂。无论是寄放宗族血脉的习俗,还是历经岁月淬炼、代代传承的文化节庆,都在古镇一砖一瓦、一榫一卯中显露三分。实体的建筑只是古镇的封面,民俗节庆、历史文化才是游人今古交流、读懂古镇的最好导游。

(二)旅游形式以观光游为主,辅以体验、休闲、度假等参与方式

类比景区游等传统旅游发展规律,古镇旅游也将经历从旅游观光到互动体验、产业联动的升级转变。目前,国内除起步较早、转型成功的小部分古镇外,绝大部分古镇仍处于盲目开发和临摹兴建中,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古镇“规模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修旧如旧”的风貌改造。从古镇经营者来看,打造实物景观简单、直接、来的快,投资风险与建设周期都可降到最低,后期经营不需要消耗太多脑力、精力与人力;而从游客角度来讲,旅游的初级需求是增长见识、开阔视野,观光旅游即可满足。但游客对于这种一成不变的旅游项目,也往往报以“到此一游”的心态。显然,仅仅满足视觉享受的初级旅游观光,已经不能满足游客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了。如能有机联动一些特色文化体验和休闲度假项目,不仅可以重新激活古镇旅游活力,拓展经营项目、延长旅游周期、提升综合旅游收入,还可建立古镇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三)游客群体以周边游为主,辅以跨境游、跨国游等游客群体

古镇旅游兴起不久,在配套服务和市场认可度等方面,都不能与国家级景区同日而语,游客群体仍以周边游为主。一是古镇旅游市场拓展,必然经历由近及远的口碑积累;二是受时间空间限制,人们日常休闲主要集中在周末、节假日,出行距离和活动范围都相对有限;三是区域文化的影响,周边群众有相近的生活习惯和文化信仰,游客对古镇很好的认同性和包容性,旅游体验满意度等更高。随着精品古镇的陆续推出和古镇旅游气候的更加适宜,游客群体也将更加多元,形成以周边群众为基础,跨省游客为主题,跨国游客为补充的新格局。

(四)旅游接待以节假日为主,辅以休假游、夕阳游等自由团体

受国内工作制度和职工福利的影响,我国绝大部分公民的旅游行为,都发生在节假日等固定时间内。可喜的是,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鼓励各地探索实行2.5天休假制,重庆、河北、江西等地已提出相应解决方案。一方面工作制度、休假制度的创新,将为国内旅游市场注入一剂强心针,带动短期游、周边游、古镇游等快速发展。另一方面旅游市场竞争加剧,也更有利于旅游业的健康发展,为游客带来更多实惠。

(五)运营模式以政府主导为主,辅以市场化、产业化等新兴模式

1998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首次提出“政府主导型发展战略”。2001年,中国旅游业“十五”发展规划提出 “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而究其原因,之所以中国旅游产业的发展应该坚持政府的主导,一是在过去30多年,我国的旅游产业在政府主导下从无到有取得了丰硕成果;二是政府主导是国际上通行的旅游发展战略;三是旅游产业是一个跨部分、多行业组成的综合性产业,具有很大的外部性,在协调社会各方力量等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旅游发展的深入,我国旅游事业也在发生变化:消费市场越来越认可旅游景区的品质内涵,资本市场越来越接受景区业态的创新融合,地方政府越来越重视旅游景区建设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大资本越来越关注旅游景区将投资和运营分开的收益模式,企业行为越来越平衡旅游景区开发中的保护与利用。

(六)旅游业态较为单一雷同,缺乏生命力和市场活力

开发中的古镇,尽管各自创新、求大求异,试图在中国特色古镇中抢占一席之地,但由于基础资源的相似性和区域文化的一致性,在利益驱动下,为了尽快建成营业,抢占市场先机,绝大部分投资者都没有考虑同一区域内古镇风格的相似性,也没有在提升古镇文化品味上下功夫,更没有成体系的进行差异化宣传营销,导致了周边古镇的景观雷同、游乐内容雷同、旅游商品雷同和特色美食雷同。对内,古镇之间的市场竞争加剧;对外,缺乏特色吸引,流失游客恶性循环。

二、古镇旅游面临困境

成都境内有“中国十大水乡古镇”的黄龙溪,“中国西部客家第一镇”的洛带古镇,还有以“川西建筑精品”著称的安仁古镇等,安定的环境、优质的自然、丰富的历史、多样的民族、多元的文化共同造就了个性鲜明、风格迥异的成都古镇群,为成都古镇旅游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但在古镇打造中,也呈现出不少制约发展的共性和矛盾。

(一)保护与开发的矛盾

以旅游为目标的古镇开发,本身就有先天的矛盾。要求古镇的居民只能像“古人”一样生活,而不能商业化,难免不合情理。而更深层的矛盾,则存在于古迹保护和商业开发之间。修旧如旧,让古镇保留古味当然最理想,但要承接大量的游客,则意味着交通和基础设施必须更新。尽管很多游客嘴上说喜欢古迹,但如果去到一个小镇,没有干净整洁的厕所,经常断电、没有网络、仅满足过夜的住宿,则一定会让旅游体验大打折扣。而要实现方便游客的基础设施,意味着无法避免地要对古迹进行一定程度的“破坏”。

(二)传统与现代的矛盾

古镇对于游客的魅力,在于另一种文化背景下的原生态体验。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对提高生活质量的本能追求,古镇的旅游开发和游客的旅游体验,都不得不面临传统与现代的选择。首先,在基础设施上,古镇要有特色,就要尽可能的保持原有的古色古韵,减少原有建筑的改造和现代建筑的修建。而游客则希望保留古镇原始形态时,在内在服务方面,更加契合现代的生活品质;其次,在生活习惯上,旅游经济的驱动,势必会导致古镇经营者去迎合游客的需求,不断在传统生活习惯等方面做出妥协。另外,古镇传统文化的根基是农业文明,而今天农业文明已经成为历史,古镇人传承古镇文化,也将面临现代观念和现代生活的冲击。

(三)传承与创新的矛盾

古镇的文化底蕴经历千百年的发展,早已沉淀在了建筑和生活中,古镇文化的传承对旅游者来讲没有太多的实际意义,游客只是轻轻点水般的了解和体验。而古镇旅游开发,只依靠原有资源是远远不够的,古镇经营者必须要将古镇资源进行整合、包装、优化和创新,以更好的发挥资源优势、开展旅游宣传营销,带来更多的口碑积累和经济价值。而如何在古镇开发中把握好传承与创新的度,则对古镇的未来至关重要。

(四)游客与居民的矛盾

游客来古镇旅游,是要逃离水泥丛林,远避物质时代的喧嚣,体验淳朴原始的乡间气息,但是古镇的居民向往的却是现代生活方式。大量涌入的游客打破了古镇悠然宁静的生活,使得古镇商业化程度加重,韵味荡然无存,这实际上是对古镇生态和人文环境的一种破坏。游客与居民的矛盾,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古镇承载量有限,当游客的数量超过古镇最大承载力时,就会给古镇环境、生态产生负面影响,甚至严重冲击居民的社会文化形态。二是利益分配不均。居民从旅游发展中获得的利益非常有限,而发展旅游造成的成本升高和古镇破坏,则要居民一起承担。三是居民没有决策权。古镇的建设、保护等工作,基本上都由政府和旅游开发经营商决定,居民的意见和建议很难得到重视。在旅游行为中,游客可以主动选择,而居民只能被动的等待安排。

(五)市场与生态的矛盾

古镇作为人类长久生活的场所,在旅游开发之前,人与自然已经在生态环境、社会关系等方面达到了一定平衡与稳定,人们的生产生活可以与古镇周边的环境进行良性互动、循环,而突然的旅游开发介入,则会迅速打破这种平衡。而大量涌入的游客群体,以及过度商业化带来的文化冲击和物价上涨,都从不同层面深刻改变着古镇原有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给古镇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威胁和挑战。

(六)短期与长期的矛盾

相较于古镇的百年历史和文化传承,古镇的旅游开发就只能算是短期。而这短期的介入,就已经让古镇的性质发生了彻底的改变,由一个居住场所变为经营场所,从满足自身居民生活到满足不同游客需求。古镇的旅游经济仅是古镇价值的小部分,但在政绩工程和经济利益面前,长期的文化传承不仅体现不出“立马变现”的魅力,反而还会阻碍古镇旅游开发进程。但从长远来看,旅游并不能完整的实现古镇的文化传承,短期开发与长期传承的矛盾还将继续。

三、成都探索古镇旅游发展的有意措施

(一)特色打造主题化

主题化是未来古镇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成都市域内古镇都具有川西建筑风格、麻辣美食口味、相似的风土人情和相同的口语方言、文化基因。在古镇打造中,尤其要注重差异化开发,凸显个性、准确定位、明确主题。文化是古镇旅游的灵魂,各个古镇的资源禀赋不同,应抓住的亮点和形成的自我风格,也就存在非常合理的差异。如洛带古镇历史悠久、地势复杂,造就了洛带古镇特有的客家文化和风貌。因此,针对洛带古镇的地理位置和文化内涵,把客家文化明确为洛带古镇的主题,并将客家文化进行适当延伸和延展。

(二)目标定位国际化

我们应该认识到,古镇不是低端旅游市场的代表,而是旅游业新的突破点和增长点。随着人们对更高生活品质的追求,用于放松身心的外出旅行,也正在从旅游向休闲和度假转变。但由于景区空间上、资源上的受制,其旅游产品不可能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升级,而新兴的古镇旅游,则正好弥补这一短板,提供个性化的定制服务。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灿烂文明,我们有理由做到文化自信,中华文化也一定是古镇掘开国际市场的金钥匙。在古镇打造、运营中,也要有国际化的标准和服务水准,这样才能紧跟旅游产业的发展潮流,才有可能将西南一隅的古镇打造为国际旅游度假目的地。

(三)经营模式多元化

成都范围内的古镇,已基本完成了政府主导开发的第一步,在对外经营中,可以走的更开发、更自由一些,政府主导模式、政府主导的项目公司模式、经营权出让模式、社区开发模式和综合式开发模式都可成为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的经营模式。除了古镇经营去行政化,实现公司化运营外,还可以引入更多资本运作机制,为古镇深度旅游开发,吸纳更多社会投资。在旅游项目运作中,也要加快与其他优质旅游资源的整合、互补力度,发挥联盟和矩阵效益。此外,除了古镇主打旅游项目外,还可以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特色服务业,以及旅游规划、创意开发、景区运营等项,走出集团化发展道路。

(四)运营团队专业化

古镇旅游运营,必须要根据市场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量身定制,实现“专业人做专业事”。专业运营团队除了高效的完成古镇日常管理、维护外,更多是面向市场的定向营销和面向未来的战略规划。另外,专业的运营机构和合理的决策机制,也将大大降低古镇运营的风险。

(五)市场分析精细化

针对具体古镇特色,我们可以分析出古镇的目标游客类别;根据古镇旅游项目开展定向营销,及时抢占市场空白。甚至可以将古镇与成都、四川、西南有机联系起来,进行捆绑营销和品牌捆绑;也可以打破时间空间的藩篱,将小众的游客群体迅速组织起来,实现古镇旅游的个性化定制服务。

(六)资源整合集约化

一般来讲古镇都有宽阔的占地面积,自然、人文、历史、基础设施等资源普遍充盈。但是,古镇开发一定要有主题体现特色,不可能将所有的现有资源都利用起来。相反,古镇经营者还要在资源整合上下功夫,在资源优化配置上做文章。以最小的资源投入,发挥出最大效益,考验的不只是古镇在开发、经营上的成本和风险,更考验的是古镇经营者的智慧。

(七)配套设施现代化

随着古镇游的兴起,部分游客会自然的流向古镇。但游客在景区旅游中,体验的都是星级的酒店服务和专业的导游服务,如古镇不及时提档升级,游客难免会产生古镇旅游档次偏低、旅游项目低端的偏见。另外,从古镇休闲度假目的地的市场定位考量,古镇的基础设施也必然会走现代化道路,提升旅游品质,强化品牌效应。

(八)旅游服务标准化

严格的来讲,古镇是一个旅游综合体,既有旅游项目,也有餐饮、娱乐、住宿等配套服务,还有原著居民与生活。单就旅游项目而言,古镇的旅游服务在规范上、标准上,都与4A级、5A级景区有很大差距。这一是因为古镇旅游才刚刚兴起,还在探索完善中,二是古镇旅游服务涉及多个行业,短时期内较难统一。但是古镇开发的热潮不可辜负,在服务标准上,近可参考A级景区、星级酒店等,进行改革创新;远可借鉴法国、英国等古堡旅游行业标兵,进行消化吸收,看齐国际旅游市场。

(九)旅游产业品牌化

4.成都锦里导游词 篇四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成都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XX。

四川锦里位于成都市中心一环路以内,传说中锦里曾是西蜀历史上最古老、最具有商业气息的街道之一。

四川锦里是成都知名的步行商业街,由一大片清末建筑风格的仿古建筑组成,拥有数量众多的酒吧、餐饮名店,是西蜀历史上最古老、最具有商业气息的街道,著名的武侯祠也在其中。

锦里与武侯祠一墙之隔。人们一般都会在游玩好武侯祠后,来锦里逛一逛。锦里洋溢着成都市井特有的喧嚣和随意。街道两边售卖的都是颇具当地特色的物品,手工的皮包、五颜六色的布灯笼等,还有众多老成都手艺人在忙碌,吹糖画、捏面人。此外,各色美食绝对令你垂涎三尺,张飞牛肉、豆花、牛肉焦饼、钵钵鸡,各具风味。

夜幕下红灯笼亮起后的锦里,酒吧茶馆喧嚣热闹,其中比较有名的莲花府邸酒吧,据说很多超女、快女都在此唱过歌。

锦里即锦官城。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州夺郡文学为州学,郡更于夷里桥南岸道东边起起文学,有女墙,其道西城,故锦宫也。锦工织锦,濯其中则鲜明,他江则不好,故命曰锦里也。后即以锦里为成都之代称。

锦里由武侯祠博物馆恢复修建,现为成都市著名步行商业街,为清末民初建筑风格的仿古建筑,布局严谨有序,酒吧娱乐区、四川餐饮名小吃区、府第客栈区、特色旅游工艺品展销区错落有致。锦里号称“西蜀第一街”,被誉为“成都版清明上河图”。

锦里是完全草根的,本土的,家常的。商店里卖的些是筷子、茶叶、灯笼、蚕丝被和土特产。餐厅里的美食有张飞牛肉、三大炮、肥肠粉,一箸一杯都是冲着味道去的,不花俏,没有噱头,讲究的是实惠。还有手艺人的玩艺儿,捏个泥人,转个糖画儿,买张剪纸,都是包含童趣的东西,怀旧也是怀念童年淳朴的快乐。一条街色彩缤纷的花灯和幌子,是大俗,图的是个热闹。而街上最吸抓眼球的,还是那些让人热烈思慕的成都粉子。她们在酒吧里嗑瓜子和打牌,喝着外国酒,说的还是绵软成都话。都之代称。

传说中锦里曾是西蜀历史上最古老、最具有商业气息的`街道之一,早在秦汉、三国时期便闻名全国。今天的锦里依托成都武侯祠,以秦汉、三国精神为灵魂,明、清风貌作外表,川西民风、民俗作内容,扩大了三国文化的外延。在这条街上,浓缩了成都生活的精华:有茶楼、客栈、酒楼、酒吧、戏台、风味小吃、工艺品、土特产,充分展现了三国文化和四川民风民俗的独特魅力。锦里依托武侯祠,“拜武侯 泡锦里”已成为成都旅游最具号召力的响亮口号之一。

锦里即锦官城。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州夺郡文学为州学,郡更于夷里桥南岸道东边起起文学,有女墙,其道西城,故锦宫也。锦工织锦,濯其中则鲜明,他江则不好,故命曰锦里也。”后即以锦里为成都之代称。如(唐)李商隐《筹笔驿》:他年锦里经祠庙,梁父吟成恨有余。

锦里由成都武侯祠博物馆恢复修建,作为武侯祠(三国历史遗迹区、锦里民俗区、西区)的一部分,街道全长550米。现为成都市著名步行商业街,为清末民初建筑风格的仿古建筑,以三国文化和四川传统民俗文化为主要内容。古街布局严谨有序,酒吧娱乐区、四川餐饮名小吃区、府第客栈区、特色旅游工艺品展销区错落有致。

锦里于20xx年10月正式对外开放,其延伸段锦里二期(水岸锦里)于20xx年1月开始迎客,成都文化名片之一的锦里古街完成升级,锦里依托武侯祠,“拜武侯 泡锦里”已成为成都旅游最具号召力的响亮口号之一。20xx年锦里被评选为“全国十大城市商业步行街”之一,与北京王府井、武汉江汉路、重庆解放碑、天津和平路等老牌知名街市齐名,号称“西蜀第一街”,被誉为“成都版清明上河图”。20xx年,锦里又被国家文化部授予“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相对国内很多旧瓶装新酒的人造景观,锦里是完全草根的,本土的,家常的。商店里卖的些是筷子、茶叶、灯笼、蚕丝被和土特产。餐厅里的美食有张飞牛肉、三大炮、肥肠粉,一箸一杯都是冲着味道去的,不花俏,没有噱头,讲究的是实惠。还有手艺人的玩艺儿,捏个泥人,转个糖画儿,买张剪纸,都是包含童趣的东西,怀旧也是怀念童年淳朴的快乐。一条街色彩缤纷的花灯和幌子,是大俗,图的是个热闹。而街上最吸抓眼球的,还是那些让人热烈思慕的成都粉子。她们在酒吧里嗑瓜子和打牌,喝着外国酒,说的还是绵软成都话。

5.成都小吃导游词 篇五

这些名小吃,多半是早年由小商小贩肩挑手提,沿街摆摊设铺经营起家的。成都小吃往往由小商贩的姓氏和设店开业的街道为名,招牌丰富多彩,且扣着行业特点和店址风光,如总府街的赖汤元,荔枝巷的钟水饺,长顺街治德号的小笼蒸牛肉,耗子洞张鸭子,洞子口张老五凉粉,铜井巷素面等等,今天,有的名小吃已迁新址,但依然沿用旧名。

小吃中的面食有担担面、藤椒抄手、枕头嫂面、钟水饺、龙抄手。担担面用红油、花椒、咸酱油、芽菜末、葱花、味精、醋等作调米,加上碎肉,十分可口,常常是吃一碗担担面,引出许多孩时的梦。宋嫂面是一种鲜美鱼羹面,以鱼肉、芽菜、香菌制成鱼羹,以其入面,鲜美无比,因是[南宋]东京人宋五嫂所发明,故有此温馨的名字。钟水饺皮薄馅嫩,红油水饺以甜红酱油作佐料,突出甜咸鲜味和红油蒜泥香味;清汤水饺清鲜味美,细嫩化渣。成都的著名小吃餐厅当属“龙抄手”。以抄手为龙头,聚成都所有名小吃于一店。龙抄手制作精美,皮薄馅嫩,滋润化渣,汤味浑香,名不虚传。如果再来一份白蜂糕、叶儿粑、玻璃烧麦、蛋烘糕、牛肉焦饼、川北凉粉、珍珠元子,会感到很惬意。不过请您记住,它可不是龙姓开设。创办人是“浓花茶社”的几个伙计,取其谐音及龙凤成祥之意。成都的汤元远近闻名。赖汤元有近百年的历史,皮薄心香,有三不沾的特点:不沾碗,不沾筷子,不沾牙齿。黑芝麻鸡油酥洗沙心子最为有名,吃时加上小碟白糖芝麻酱更是有滋有味,好香甜哦!许多年青的朋友是否从中尝到了生活的甜蜜!郭汤圆的馅加进各种蜜饯,一碗四个汤元,个个味道不同。嗯,还有香甜可口、油而不腻的“古月胡”三合泥,肉馅饱满、鲜香无比的韩包子,酥脆香甜的鲜花饼,色白晶莹的珍珠圆子,油茶、馓子、蒸蒸糕、麻花,发糕、马蹄糕、糖油果子、“三大炮”、酸辣粉、凉粉、凉面、碗豆糕、肥肠粉、小笼包子……还有成都的麻婆豆腐、怪味鸡块、怪味兔丁、凉拦肚条,夫妻肺片。腌卤制品有成都的廖排骨、“王胖鸭”、耗子洞的挂炉鸡……如今,成都的美食名扬国内外,成都人爱吃,会吃,吃得精美,成都人与成都小吃一起,可谓誉满天下啦!

6.成都---乐山途中导游词 篇六

各位朋友:大家好!

常言道:“天下山水这观在蜀”。欢迎各位到四川品味这无穷的山水胜景。沿着笔直的成乐高速公路我们直奔乐山而去,李白感叹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已一去不返。今日的蜀道可谓四通八达,天堑变通途。

乐山市位于成都西南,为地级省辖市,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古称青州、江州、嘉州。途中我们要经过双流、新津、彭山、眉山、夹江五县市,全程近160公里,行车约两小时。各位,现在我们正行驶在双流县境内。大家请看,远处薄雾似轻纱,沟渠流水伴农家。这里没有北方农村那种凝重、厚实感也比不上江南水乡的灵秀,却有着蜀中农乡的淳朴和闲适。双流位于成都市西南部,古称广都县,隋仁寿元年(601年)改名为双流县。古史中将双流与成都、樊都(广汉)并称“三都”。其地名正如左思在《蜀都赋》中所形容的“带二江之双流,枕峨眉之重阻”。此“二江”为郫江、检江,即今日的府河和南河。据史料记载,开明时期的古蜀都城位于双流境内,至开明九世,蜀都始由今双流、华阳一带迁至成都。双流地处成都市外围,又是河流下方,地理位置不甚优越,古时常受水患之扰。早在古蜀国时期,开明已在岷江上游分水入沱,以除水害。《水经·江水注》也说:“(岷)江水东别为沱,开明之所开凿也”。在分水的基础上,战国时期秦国蜀守李冰又筑都江堰,分洪以减灾,引水灌田,并于成都穿检江、郫江二江平行于城南。至唐僖宗时高骈又筑糜枣堰,使府河绕城北东流,与南河于合江亭汇合,平缓南去。明清二代则形成了完整的疏浚制度。至此,双流水害之患逐年减弱。据《华阳国志·蜀志》载,蜀中第一口盐井于李冰治蜀时期出现在双流,时称“广都盐井”。于其后,巴蜀地区才陆续出现大批盐井,蜀中盐史上亦须记上双流一笔。斗转星移,时至今日,双流已成为全国首批年产值超亿元的先进县,矿产以芒硝为首,农副产品以海椒驰名,家畜以“成都麻羊”闻名,西南地区最大的航空港双流国际机场也驻足于此,更有以“恩威”为龙头的一批集团产业汇聚于斯。双流真可谓因水而困,因水而兴,再因水而荣、因水而发。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这首诗是“初唐四杰”之一王勃,为其好友杜少府(少府为官职名)赴蜀州(今崇州市)为官送别即景而作。其中的“五津”就是指岷江在川西河段上五个著名的渡口,我们正经过的新津便为其中之一。新津为成都市辖县,蓉城门户之一。北周孝闵帝元年(557年)置新津县,其名沿用至今。20世纪90年代中期,成都平原发现了长江上游古文明的大量遗址,“宝墩文化”便位于新津境内。这些石器时代的遗址又一次告诉世人,中华文明之源不仅依附着奔流到海不复还的黄河,更与滚滚长江东逝水相生相息。三国时期,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的故事可谓妇孺皆知。相传,孟获欲夺成都,屡屡派兵侵扰蜀中,当时曾屯兵于此,被老百姓称为“孟获村”。自南北朝置县后,新津因其地势之重要,一直是出川水路的重要渡口之一,上临成都,下控川南,又扼成都通往雅安、西昌要道,为兵家必争之地。1911年10月,辛亥革命同志军曾于此与赵尔丰属下新军血战数日,杀敌无数,牵制了四川清军主力,支持了川东南革命的斗争,其功斐然。新津名胜古迹众多,最负盛名的当推九莲山观音寺,寺中有七幅保存完好的明代壁画,其最大的特点是突破了传统绘画所采用的植物配制颜料,而以天然矿物质为底色,配以珍珠粉、生漆等,结合沥粉描金技法,使画面富丽堂皇,经久不坏,很值得以观赏。新津在民俗节日方面还有一绝,那就是有名的“龙舟会”。每到农历五月初五,河上龙舟戏水,高潮迭起,呼号声、划水声、鞭炮声、锣鼓声交织轰鸣,响彻河面。龙舟赛后,满河漂放鸭子,男女桨手纷纷入水,你争我夺,上演一幕“抢鸭”闹剧,将龙舟会活动推向高潮。入夜,两岸彩船华灯齐放,乐声四起,争奇斗艳;四面礼花腾空而起,好一片火树银花不夜天!各位朋友,以后有机会一定要到龙舟节上

一睹为快,到时候我们约好不见不散!

我们现在已进入浅丘陵地区的彭山县。大家知道,“四川盆地”是全国著名的五大粮仓之一,它的东面为花巫山,北面为大巴山,西南为岷山,南面为大娄山、武陵山。因其群山环抱,天公造出一块相对平缓的绿洲,习惯上称它为“盆地”。要说“盆地”,其实也是丘陵为主的地带。连绵起伏的丘陵都有一个特点,即除了一些植被外,更多的是套种的农作物,那都是因为人均耕地少的缘故嘛。但我们现在看到的却是满目清山,想必大家都防护林带,下大力退耕还林,防止水土流失的结果。这里的一山一水都与长寿息息相关,各位请深呼吸,千万别错过了这“长寿之气”。彭山为眉山市辖县,建县于公元前316年,初名武阳,至今已有2300多年历史。南北朝时曾名隆山,唐代为避玄宗李隆基名讳改为彭山至今,真可谓一波三折!各位看看这青山绿水,注目这紫烟升腾的彭山,这就是“高山仰止”的八百岁寿星------彭祖的故乡,所以这山也称彭祖山。彭祖,姓篯名铿,帝颛顼之玄孙陆终氏第三子,高寿八百,历夏、商、周三代,可谓奇迹。当然,八百高寿更大意义上象征了古人对长生的渴求。据史料载,夏、商时期四川当地人习以六十天为一小甲子,按现在计年算法,彭祖也高寿近140岁,在遥远的古代,他的确算“中华第一寿星”。彭山县江口镇茶场村便是彭祖的故里和羽化之地。彭祖一生积累了丰富的长寿经验,总结了卓越的长寿理论。其精华为“养寿之道,但莫伤之而已”。讲究顺其自然,天人合一,注重膳食,和顺阴阳,要求人顺春秋四时而协调,尊阴阳转换而修身。彭祖的理论衍生出我国流传至今的长寿文化体系,洋洋洒洒,蔚为大观,尊之为“长寿之源”并不为过。至于其“炼丹,以求长生”,以至于历代帝王争相效仿,形成大炼丹药、追求永寿的荒诞之风,当然是不可取的。但中国人传统“养身”中的价值取向,“先天不足后天补”的学说是值得肯定的。谈完了“一祖”,我们再说“二像”。在彭祖山景区有两座唐开元初凿的佛像,人称“齐山双佛”,一立一坐,通高28米,在世界大佛中名列第八。“日有行船数百艘,夜有明灯胜万盏”,游彭山少不得要提到江口古镇,号称“南方丝绸之路第一站”。这里是有记载的最早茶叶市场--------武阳茶肆所在地,也是有名的茶叶之乡。西汉才子王褒在《僮约》中就有“武阳买茶”的记载。西晋常璩《华阳国志》也有“武阳产名茶”之说。被后人誉为“茶圣”的陆羽更是在武阳长住10余年,写出了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书中同样盛赞武阳名茶。为此,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中央农业电影制片厂、《话说长江》中日联合摄制组、中央电视台等先后在此拍摄《世界茶叶发源地》、《茶叶史话》、《茶叶故乡》、《武阳茶肆》等专题片,彭山因此名扬四海。

车到眉山,我们已进入眉山市境内。先请各位猜一谜语:“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打一文人家族。对了,这就是苏门三父子---------苏洵、苏轼、苏辙,人称“三苏”。眉山是三苏故里。西魏废帝三年(554年),曾置眉州,北宋太平兴国元年(976年),置眉山县,直至民国撤州留县其名保留至今。眉山建市后,原眉山县改名为“东坡区”。这是四川的一个农业区,除了传统的农耕文化,应该说她是因“三苏”而闻名全国。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四川历来为卧虎藏龙之地。地处盆地,山水险阻,不少时候,“诸侯割据,腥风血雨其外;农时不误,风平浪静于内”。再加上土地丰饶,环境优越,历代便出了不少扬名青史的文人,“三苏”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例子。在苏氏父子中,尤以苏轼最为著名。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宋代最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一位博学多能的全才,他著作宏富,政声卓著,诗、词、赋、文及书画均是独树一帜的开派宗师。

在文学上,苏轼和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同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并称“唐宋八在家”;在宋代“苏、黄、米、蔡”四大书法家中居于首位。他的诗有四千余首,自由潇洒,情趣横生,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他的词作三百多首,豪迈奔放,倾荡磊落,一扫晚唐以来艳丽柔靡的词风,成为豪放词派的创建人,与南宋爱国诗人辛弃疾并称“苏辛”,人赞“东坡胸次广,稼轩力千均”。他的散文,与欧阳修齐名,并称“欧苏”,主张辞能达意,文贵自然,大力推进古文运动,所作数千篇,笔力纵横,雄辩滔滔,如行云流水,被誉为“文

章之宗”,成为后世效法的典范。他的绘画也是别开生面,而且在绘画史上创立了“文人画”的理论,强调诗、书、画三味合一,主旨在写意传神,达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境界。苏轼从嘉祐二年(1057年)二十一岁时进入仕途,虽然两度进京任过翰林学士兼侍读、中书舍人、兵部尚书、礼部尚书等职,但终因党争之祸,几经折磨,一贬再贬,多次外调任地方官,从杭州、密州、徐州、湖州、黄州、惠州直到流放偏僻的儋州。一生颠沛流离,极不得志。尽管政治上备受压抑,横遭斥逐,他的才能未得到应有的施展,但他的从政业绩和浩繁的诗文集著,却得到人们的热爱和尊重。如杭州的“苏堤”,黄州的“东坡赤壁”,惠州的“白鹤故居”,潮州的“藏图书处”和儋州的“天涯海角”刻石等,都成为和他相关的名胜古迹。

苏轼的著述有《东坡七集》等1000余卷,书法存世有《答谢民师论文帖》、《祭黄几道文》、《前赤壁赋》等,画迹有《枯木怪石图》、《竹石图》等。他的词作更有《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和《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两首千古名篇。

苏轼不仅在文学艺术的各个领域全面发展,卓有建树,而且在社会生活、自然科学的许多方面,都是一位罕见的博闻多识的高手;如他长于水利,疏浚西湖的“苏堤”至今仍是苏杭名胜;精于医道,有《苏(轼)沈(括)良方》传世;还善于烹调,有“东坡肉”、“东坡鱼”、“东坡肘子”等佳肴,真是一位全才、奇才,值得四川人民骄傲。

苏轼的父亲苏洵和弟弟苏轼都是著名的文学家,在古文方面具有相当成就。苏洵(1009~1066年),字明允,号老泉,著有《嘉祐集》。苏洵的散文,风格雄奇,擅长议论,《权书》、《衡论》等篇,纵谈古今形势和治国用兵之道,大有战国纵横的风度。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晚号颍滨遗老。他一生著述丰富,有《栾城集》等著作。苏辙最擅长记叙文,他的《黄州快战亭记》、《武昌九曲亭记》都是传世名作。

各位朋友,我们将在返途中前往“三苏祠”浏览,到时我们再去深入了解这位“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豪放学士苏东坡。

现在经过夹江县,夹江为乐山市辖县,于隋开皇十三年(593年)置县至今。夹江是著名的书画纸产地。中国为世界驰名的文明古国,“四大发明”妇孺皆知,其中印刷术、造纸术两项便与四川密不可分。据考证,活字印刷术便肇始于四川。早在唐代,四川已有大量的刻版印刷品上市出售。印刷品的出现,使印刷术、造纸术革新,更上一层楼。至北宋时期,中央集权制度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加强,政权平稳带来了“城市经济”的进一步繁荣。据记载,当时四川的茶、丝、粮、棉等大宗商品占全国总产量的1/6。笨重的铜钱、铁钱已不能满足携带方便、节约成本的要求。精明的商人开始以“字号汇票”的方式取代沉重的金属钱,后逐步演变成“通行于蜀”的纸币“交子”。“交子”的诞生不仅是中国古代商业发展史上划时代的一件大事,同时也是四川印刷术、出版史、造纸史上的一项重大成就。其纸料为褚皮纸,经久耐用,其色分黑、青、红三色,其版为铜版套印间插花纹,甚为精美,是极高的艺术品。刚才谈到蜀中一绝印刷术,别忘了蜀中二绝造纸术。各位可知道,夹江所产的“大千纸”是能与“宣纸”相提并论的名贵纸品之一,其特色也有“纸寿千载”之说,为历代文人墨客所钟爱。相传20世纪30年代张大千游历峨眉后,慕名来到夹江纸坊,深深被坊中每一道精湛的工序所折服。出于对家乡的热爱,对传统文化的敬仰,大师亲自指导、改良并监制了“大风堂造”书画纸,其纸落墨如漆,百载存真,大师作画也专用此纸。夹江造纸业的发展因此长盛不衰,这就是“名人效应”。今中国第一个纸业博物馆建于夹江县漹城镇,馆藏文物纸品2300余件,年接待观众达10万人次。夹江不愧为“蜀中纸城”。夹江的另一特产是豆腐乳,始创于清咸丰元年(1851年),质地绵软,细腻化渣,开胃助食,曾获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银奖。说到这儿,我都快垂涎欲滴了。有机会各位一定品尝品尝,否则将会遗憾此行。山回路转不见君,路上空余踏歌声。一路边走边聊,我们也进入乐山境内。乐山是一座历

7.成都旅游导游词 篇七

一、望江楼公园旅游资源概况

(一) 公园旅游资源丰富, 类型多样

望江楼公园始建于1928年, 1953年正式建园, 公园占地188亩, 分为文物保护区 (39亩) 和园林开放区 (149亩) 。以拥有望江楼为代表的清代古建筑群、巴蜀第一才女唐代著名女诗人薛涛纪念遗址及各类珍奇异竹而闻名中外。1991年被四川省政府列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1999年被录入中国名园, 2006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1年被市旅游局评为成都十景。

(二) 人文资源价值高, 文化底蕴深厚

成都市望江楼公园作为成都著名历史文化古迹之一, 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底蕴, 是成都历史文化名城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修建于清代的崇丽阁 (俗称望江楼) 、濯锦楼、吟诗楼依江而立, 建筑精巧、造型秀丽, 风格典雅、气势宏伟, 是成都历史文化名城的标志性建筑。园内还有唐代著名女诗人薛涛的文化遗迹:薛涛井、五云仙馆、浣笺亭、清婉室、薛涛墓、薛涛像、薛涛纪念馆等。

2006年6月成都市望江楼公园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 作为成都市最具特色、最具代表性的文化旅游名片登上了“国家形象宣传片 (角度篇) ”, 向全世界宣传展示了中国和成都的历史文化内涵;2011年, 望江楼入选“成都十景”。

(三) 园内竹品种齐全, 竹文化内涵丰富

薛涛一生爱竹, 其“虚心能自持”、“苍苍劲节奇”[2]诗如其人, 托物言志, 以竹自况:“竹经霜雪, 虚心自持, 竹伴贤人, 苍劲高尚。”后人怀念凭吊女诗人, 在望江楼遍植翠竹, 以竹造景。自明代以来, 已有幽篁环护薛涛井, 至清代乾隆间, 已是“一径幽簧万竿绿”之景象。史上诸多文人雅士到此凭吊薛涛, 留下诗词楹联无数, 文化底蕴深厚, 园中各式楹联, 创造出实物所不能创造的园林意境。

为了增添新的品种竹, 建立更齐全的竹文化普及基地和竹基因库, 近几年来, 望江楼公园管理处又前往了陕西周至、江苏常州、四川长宁等地, 引进了板桥竹、黄皮毛竹、黄槽斑竹、花秆早园竹等58种珍稀竹类, 如今, 望江楼公园已拥有30个属, 品种达到近300个种竹, 目前也是中国竹子种类最多的竹子专类公园, 有“中国第一竹子公园”的美誉, 在全国乃至世界都有着重大影响力。

二、望江楼公园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一) 望江楼公园旅游定位不明确, 知名度不高

望江楼公园目前无明确的旅游定位, 在成都市民的印象中, 它只是一处休闲、休憩的好去处, 许多人只知其竹环境的优雅而不知其历史文化地位。进入园区, 门票只需要10元钱, 这与历史上三足鼎立的武侯祠、杜甫草堂相差甚远。此外, 望江楼公园设施比较陈旧, 不能满足公园日益发展的需要。

(二) 望江楼公园旅游资源文化内涵挖掘不深, 人文景观打造不够

望江楼公园是一所名人纪念性质园林, 园内关于薛涛的景观及文物较少, 缺乏特色, 最具代表性的是薛涛纪念馆, 馆内除了展示唐代女诗人薛涛一生的百米大型彩绘壁画和精品漆画“芳菲世界”及配诗外, 其余展品并不丰富, 缺乏鲜明特点, 不能很好的展现薛涛作为杰出女诗人的历史地位。

历史上望江楼位于成都东门锦江南岸, 是水路进出成都的必经之路, 是历史悠久、舟船云集、迎来送往的水码头, 如今水码头已不复存在, 昔日水码头周围成都的民风民俗也消失殆尽。进入望江楼公园旅游的游客也不能了解到这一历史事实。

(三) 望江楼公园园林流线布局合理, 便于游客参观游览

望江楼公园内流线分为园林开放区的两个出入口连接在园内形成环园主干道, 次干道沿河并且连接主干道, 其次分出支路深入到具体景观处, 而文物保护区的路线则自成一条浏览路线。整个园内流线主次分明, 主干道沿园内景观环绕, 次干道及支路与景观细部连接密切, 十分流畅通达。 (见下图)

三、望江楼公园旅游资源开发对策

(一) 打造休闲竹文化景区,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契合薛涛文化品位

在旅游资源开发规划上, 将公园主景观道及左右两侧打造以竹文化为主题的景观带, 通过修建竹道馆、竹艺馆、竹餐饮建筑和竹子博物馆, 开发竹艺旅游纪念品, 与望江楼竹子公园的美名形成完美统一, 也更深层地通过竹子公园的文化活动, 打造望江楼公园的竹道文化, 使望江楼公园主题文化活动拓展到旅游产业中。

(二) 打造现有文物区, 丰富成都历史文化名城的内涵

“望江楼, 望江流, 望江楼上望江流, 江流千古, 江楼千古”。这气势磅礴的千古绝对, 恰如其分地彰显了望江楼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作为成都著名古迹之一的望江楼名胜 (包括望江楼、薛涛井、吟诗楼、濯锦楼等) , 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底蕴, 是成都历史文化名城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望江楼是成都十景之一, 是成都历史文化名城的标志建筑。望江楼在入选成都十景之一时的入选理由是这样写的:“在过去的一百年间, 在无数人的记忆中, 望江楼就是成都, 成都就是望江楼。这里, 曾经是学子出川的希望之路;这里, 也曾经是游子思归的回家之路。枇杷门前, 薛涛井边, 幽篁竹下, 诗词唱和, 绝句名联。江流千古, 江楼千古, 文风千古。”望江楼位于成都东门锦江南岸, 是水路进出成都的必经之路, 是历史悠久、舟船云集、迎来送往的水码头。

确立崇丽阁 (望江楼) “老成都标志性建筑”的城市印象, 恢复打造明清成都水码头景观, 是保护历史文化名城, 丰富其历史文化内涵的重要举措。

历史上的锦江是成都的经济大动脉, 由于陆路交通的不发达, 锦江水路曾经是进出川的主要交通方式。史料记载, 古人进出川, 皆由古成都水码头 (今望江楼公园文物区内) 登船, 舟楫如梭, 百船争流, 商贾云集, 文人荟萃。为了再现锦江古代水码头上迎来送往的热闹场景, 使现在锦江的园区河段与望江楼共同形成锦江河岸上一道亮丽的城市景观, 恢复其成都城市标志的印象, 增强成都历史文化名城的历史韵味, 加强旅游兴市的力度。打造“水码头文化景观”, 可以从现在白鹭洲生态河堤沿河岸, 恢复记忆中的原望江楼老码头。景观以明清时期和民国时期的水码头为蓝本, 打造牌坊、桅杆、江边渡船、水上四合院、雕塑装置等江边景观。同时营造老成都的民俗风情记忆景观和薛涛文化景观, 形成极具历史文化氛围的热闹繁忙的水陆生活场景和城市夜景观。同时, 也通过院落的建筑, 打造望江楼公园特色的旅游文化产业, 达到旅游休闲和旅游产业的良性发展。

打造水码头景观要本着以保护文物和美化环境出发, 在不改变现有文物景观的前提下, 对现靠近河道因长时间受阳光、雨水、风蚀等造成年久失修的堡坎、栏杆和地面进行重新规划。同时, 这部分场地过去一直也只是市民散步和露天喝茶的场地, 没有起到很好的利用价值, 现在要变不利为有利, 使公园更具自身的文化特征和环境魅力, 增添旅游价值。

(三) 铸就薛涛文化品牌, 打造特色历史文化名人纪念性博物馆, 提升公园知名度。

望江楼公园因修造崇丽阁俗, 称望江楼而得名, 历史上重建崇丽阁, 既是为了振兴蜀中文风, 祈求四川科举兴旺, 也是为了纪念薛涛。薛涛 (公元781-832年) , 唐代著名女诗人, 巴蜀第一才女。她文采风流, 多才多艺, 不仅工为诗, 精翰墨, 还创制了风行一时、流传千载的薛涛笺。薛涛笺品质上佳, 历代皆有仿制, 明代蜀藩王即取用薛涛井水仿制薛涛笺。清康熙三年 (1664年) , 成都知府冀应熊手书“薛涛井”三个大字, 刻石立碑于薛涛井后, 薛涛井即正式成为纪念薛涛的主要场所, 浣笺亭、吟诗楼、濯锦楼、崇丽阁 (俗称望江楼) 、五云仙馆、清婉室等清代古建筑围绕薛涛井畔渐次修建, 形成互相掩映, 错落有致、庄重雅致的古建筑群和幽美的古典园林风光。吸引了古今中外众多文人雅士, 邓小平、朱德、刘少奇、彭真、肖克、新加坡总理李光耀等中外国家领导人也曾参观游览望江楼公园, 并曾给予很高的评价。邓小平视察望江楼公园时曾说过:“望江楼公园之所以有名, 还是沾了薛涛的光嘛。”

结合现文物建筑, 在文物区与休闲景观道之间营造一个记忆景观广场, 形成与文物区水码头景观群、竹文化长廊之间的活动和休闲空间, 并从水上四合院延伸打造薛涛景观长廊和薛涛浣笺亭记忆景观。原有薛涛纪念馆内除了展示唐代女诗人薛涛一生的百米大型彩绘壁画和精品漆画“芳菲世界”外, 其余展品并不丰富, 缺乏鲜明特点, 可以对外征集唐宋时期文物以充实薛涛纪念馆展品内容, 生动全面地展现出唐宋时期欣欣向荣的政经、文化风貌, 及与薛涛有关系的当时的唐代诗人, 凸显薛涛在唐朝的历史地位;同时开发薛涛笺、出版薛涛诗集等旅游纪念品, 多角度提升公园的知名度。

此外, 根据公园现状, 对照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标准从硬件设施上进行打造, 将望江楼公园打造成4A级旅游景区, 提升公园作为历史文化名园的品位。将望江楼公园打造成为成都乃至全国知名的名胜景点, 树立旅游文化品牌形象。

参考文献

[1]张绍成.中国名园:望江楼楹联选读.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1.

8.成都旅游导游词 篇八

摘要:文章通过分析创汇效应及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阐明了成都市旅游服务贸易的现状:利用近8年的数据,建立了弹性系数评级模型和GDP与旅游创汇收入之间的关联性测算模型,实证了旅游服务贸易对成都市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后联系该项关联度的现实意义,对成都市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旅游服务贸易;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创汇效应

一、引言

“水旱从入,不知饥馑”的成都旅游资源丰富。类型众多。该市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特色鲜明。自2000年以来,青城山、都江堰,四川熊猫栖息地等相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5年成都金沙出土的“太阳神鸟”图案被确定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2006年成都市被授予批“最佳旅游城市”,这些都标志着旅游服务贸易在成都市发展历程中不断攀升的地位。如此迅速发展的旅游业与经济实力的提升息息相关,然而综观近几年来的权威期刊和机构的信息,却鲜有实证成都市旅游服务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由于《国际收支书册》将旅游划分在经常账户服务贸易项下,本文在详实可靠的数据资料的基础上,创新性地运用服务贸易的相关评级体系来实证成都市经济发展与旅游服务贸易之间的相关关系,并针对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的现状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成都市旅游服务贸易现状

(一)成都市旅游服务贸易创汇效应分析

综观近几年来成都市的旅游外汇收入与外贸出口总额,国际旅游外汇收入环比增长速度均在10%以上,外贸出口额从2000年的8.18亿美元到2007年57.1亿美元,8年之间增长了8倍多。从旅游外汇收入占出口份额的比重来看。2000年为9.914%,2007年为4.597%。这7年之间的平均比重为8.226%,即旅游外汇收入1美元,相当于外贸出口12.15美元的产品。如此高创汇效应,低环境污染,成就了“朝阳产业”。自2001年以后,成都市旅游外汇收入的大幅度上升,但创汇效应却在逐步萎缩。为了突破该瓶颈,成都市旅游局从差别化竞争入手,在2007年初召开了《成都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大纲》咨询论证会,进一步完善大纲。着重确立了“成都,中国人的休闲之都”的旅游形象,引领了成都市旅游业发展的新航道。

(二)成都市旅游服务贸易的竞争力分析

1、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是匈牙利经济学家贝拉·巴拉萨于1965年提出的,将其用于服务贸易,可以反映一国服务贸易出口量占世界服务贸易出口量的比重,表明一国服务贸易的国际市场占有率。这个指数能够较好地反应该产业的相对优势。将该指标引用在本文的实证研究中,公式为:RCA=(Xi/Yi)/(Xw/Yw),Ⅺ则为成都市旅游业的创汇收入。Yi表示成都全部产品出口额,Xw为全国旅游服务贸易出口额,Yw表示全国全部产品出口额。这个指数反映了成都市旅游服务贸易的出口与全国平均出口水平相比较的相对优势,依据此模型,结合相关数据可以得出成都旅游服务贸易的近8年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见图1)。

2、指标分析与评价

按照日本贸易振兴会提出的标准,如果RCA指数大于2.5,则表明该服务贸易具有极强的国际竞争力;如果RCA介于2.5-1.25之间,表明该服务贸易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如果PCA介于1.25-0.8之间,则认为该服务贸易具有中度的国际竞争力;若RCA<0.8,则表明该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比较弱。

从图1可以看出2000-2007年间。成都的旅游服务贸易一直占据着较为有利的竞争优势地位。但是KCA呈缓慢下降趋势,旅游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逐步减弱,直到2007年转而小幅上升。究其原因:成都市旅游创汇收入总额较大。但新时期的高新产业的出口额也较大,同样的出口额中旅游创汇的比例减小;伴随着“中国最佳旅游城市”,成都被冠以“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的美丽称号,同时进入世界遗产的景点的增加,品牌效应推动了该市旅游业的创汇效应。

三、成都市旅游服务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一)弹性系数

本文拟用弹性系数指标反应成都市外汇旅游收入增长率与该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之间的比例关系,该指标表明了国际旅游外汇收入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对该地区GDP的拉动作用,其数值大小可用两者的比值表示,即弹性系数=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增长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

从表1可以看出在2000-2007年间,成都市旅游外汇收入平均增长速度高于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在2001年,2004年和2006年3年里,弹性系数大于2.5,拉动作用最为明显。整体来看,旅游服务贸易在成都市的经济运行体系中发挥了较大的作用。弹性系数的起起落落也显示了成都市旅游业在曲折中不断前进的步伐。随着成都经济综合实力的不断攀升,精品旅游线路的不断开发以及成都市民和市政府的不懈努力,成都的旅游服务贸易的创汇收入将会对该市的经济增长产生更强大的带动效应。

(二)国际旅游外汇收入与地区生产总值的相关关系(见表2)

1、建立模型

对上述时间序列数据,在假定该样本满足回归模型的基本假定下,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进行回归分析:P,GDP=C+B·x+u,RGDP代表成都市每年的地区生产总值,x代表成都市历年的旅游外汇收入,u为随机干扰项,C和B均为待估参数。采用Eviews软件对表2中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一般可以得到如下回归分析结果:

RGDP=31.3298+151.7776X

(1.7374)(12.0296)

R2=0.9414 F=144.7118 D.W.=2.0521

(其中括号内的數为相应参数的t检验值,R-squared是可决系数)

2、模型检验和结果说明

拟合优度检验就是通过检验样本数据聚集在回归直线周围的密集程度来判断回归方程对样本数据的代表程度。该模型可决系数R2为0.9414,说明旅游外汇收入解释了该地区生产总值变动的94%,该模型拟合程度较高。从截距项和斜率的t检验值来看,均大于5%显著水平下自由度为n-2=9的临界值t0.025(9)=1.383,该模型又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在一阶序列自相关的检验中,D.w=2(1-p)。如果完全不相关,p=0,则D.w.=2。该回归模型中,D.w检验结果近似等于2,可以认为该回归方程不存在一阶序列相关性。综上所述,该模型拟合较好。在1997-2007年间,以1997年不变价预算的成都市旅游外汇收入每增长1单位,该地区的地区生产总值将增加151.78个单位,在数字上能说明成都市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对当地经济增长的推动

作用。值得说明的是,由于资料的限制,只考虑了近8年的数据。因为该区域生产总值影响的因素很多,本文只对旅游外汇收入讨论,对于其他因素影响均划分在随机扰动项中,势必会给模型带来一定的误差。

四、研究旅游服务贸易对经济增长的现实意义

党的十七大精神要求加快旅游经济发展,扩大就业,在《关于大力发展旅游业促进就业的指导意见》中也明确指出,到2015年中国要形成就业与产业协调发展的机制。旅游就业规模从目前的6000万人增加到1亿人左右。据世界旅游组织公布的资料表明,旅游业直接就业者每增加1人,社会就业岗位就会增加3—5个。2006年成都市涉外旅游人数为579693-人次。按国际通行的旅游接待人数与直接就业比(国际为15:1-25:1,国内为25:1-40:1),假定全部按40:1计算,则2006年成都市旅游业可提供的直接就业机会为11492个,间接就业按1:5为115939个,合计旅游业可创造的就业机会为12.74万个。可见,旅游业巨大的就业效应将会有效缓解当今的就业危机。

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将于2010年全面建立。2007年中国与东盟签署了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协定》。中国在WTO的基础上,在建筑、环保、运输等5个服务部门的26个分部门,向东盟国家做出了市场开放承诺,包括进一步开放上述服务领域,允许对方设立独资机构等内容。其中,旅游服务贸易是双方合作的重点之一。在这个关键时机,利用优势,深化发展,推进成都旅游服务贸易世界化的进程,有助于成都市经济地位的不断攀升。

五、成都市旅游发展建议

(一)以差别化竞争智取旅游服务贸易发展新局面

成都作为老牌旅游城市,在面对愈演愈烈的外部竞争环境,詳尽分析自身实力,实施差别化竞争无疑是成都市发展旅游服务贸易的新局面。目前作为成都旅游的特色品牌乡村休闲度假旅游虽然促进了城乡一体化同发展共繁荣,但统筹协调力度不够。若抓住灾后重建的契机,进一步实施差别化竞争,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必将迎来一个新的艳阳天。

(二)以跨区域联合开发来深化旅游服务贸易

成都作为旅游发展中心,在“一个中心,四条环线旅游结构”的发展框架下,向周边省市著名景区辐射,形成了开放式的旅游网络,为跨区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但成都市的入境游客数量较北京、上海而言仍有较大的差距。因此,成都市应该充分利用其区位和资源优势,加强与周边城市之间的合作,实行跨区域联合开发,提高市场占有率,深化发展。

(三)以整合旅游资源来拉动旅游服务贸易

成都的大熊猫以及古蜀文化都是极具特色的旅游资源,但是其作为精品项目不精,吸引力不强。应重组旅游资源以吸引更多的中外游客,加大旅游服务贸易的创汇效应。如把内涵丰富的古蜀文化与具有浓郁川西民风的望丛祠、地主庄园结合起来,通过欣赏川西民风领略古蜀文化;把参观“中华大熊猫世界”的开发同现实中的大熊猫生态环境“卧龙、鞍子河自然保护区”的利用保护结合起来。即利用“再生”资源来加大旅游服务贸易的创汇效应。

(四)抓住震后机遇打造短线旅游精品

9.成都西岭雪山导游词 篇九

五千多年前的这遍土地上就有着人类的活动足迹,三四千年前的蜀文化更是蜚声海内外。刚刚于今年成功飞天的神舟六号飞船带着从成都金沙遗址中出土的?四凤朝阳?的标记遨游太空而回,国家文物局也正式确定中国文化遗产的标志以?四凤朝阳?为标志。四川更是一个宗教文化之乡,这里是佛教、道教倡盛之地。峨眉山不仅以好秀甲天下而闻名,更因她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中的一座,以普贤菩萨的道场而著称。成都大圣慈寺是唐代高僧玄奘受戒之地,至今也还保存有其头盖骨。通高71米的乐山大佛更是名闻遐迩。新都宝光寺也在中国佛教界占有一席之地。四川是中国佛教传播的重要区域,自古以来就有?言禅者不可不知蜀?之说。对于道教文化而言四川也是一座宝库。首先道教于公元2世纪我国东汉末年在今四川大邑县鹤鸣山发源为中国本土教的创立标志。青城山的道教文化博大精深,犹如浩翰宇宙;其道教音乐代表作《七十二滚拂流水》也就是《高山流水》不仅代表了中国音乐的成就,同时也被作为人类的另类语言在1972年被旅行者二号带入太空寻找外星生命;而青城道教武术是中国四大武术门派之一,其招式?平沙落雁式?,更是家誉户晓!绵阳梓潼县大庙山是中国文昌帝君的祖廷。

不仅如此,在四川还有着丰富的动植物矿产资源。目前国内探明的矿产品种159种之中四川多达132种,其中的钒、钛、铁、磷、钙、水晶、云母、水泥原料在国内都居于前列。动植物方面多的不说,大熊猫、牦牛、獐子、拳狗、麂子、桫椤、珙桐、银杉、树蕨等就能显示四川在这方面的多样性。四川被冠以?中药材之库?、?世界地质博馆?不是没有道理的事。

四川还是中国的旅游资源大省。在全省已申报上世界遗产的有九寨沟、黄龙、都江堰——青城山、乐山——峨眉山,正在着手申报的有雅安蜂桶寨、宝兴——卧龙大熊猫栖息地、理县桃坪羌寨、丹巴碉楼群等。 如今能让中国?行家型旅游者?感到惊喜的地方是越来越少了,众多红极一时的美景被各地旅游者吞唑、消化掉了,而四川却在源源不断地带给他们惊喜。独特的瓦切塔林经幡、贡嘎雪峰的蜀山绝色、稻城的水色、红柳和红石、四季皆美的九寨沟、撩人的高原湖泊野人海;性感的川西北草原、被誉为太阳部落的石渠县、全世界海拔最低的海螺沟冰川、格萨尔王的故乡德格县、自贡恐龙博物馆、中国四大古城之一的阆中古城等等都足以让他们魂牵梦绕难以入眠!

尽管四川地处中国西南内陆对外交通相对闭塞,但在中国的战略地位却十分重要。绵阳拥有全亚洲最大的风洞群,西昌卫星发射基地不仅把中国的卫星送入太空,而且还把美国人生产的卫星也送上了天。四川地处中国这只雄鸡的腹地,是中国境内一块不南不北、不东不西的风水宝地。

10.成都武侯祠导游词 篇十

武侯祠是纪念三国蜀汉丞相诸葛亮的祠堂。诸葛亮生前封武乡侯,死后谥号忠武侯,后人便尊称他为武侯。

成都武侯祠是全国唯一的一座君臣合祀的庙宇,始建于公元223年刘备入葬于惠陵。依据汉制,陵旁必有庙,所以在刘备下葬于惠陵后,当时的蜀汉就在陵旁修建了祭祀刘备的原庙。(原庙是帝王陵旁祭祀此帝王的庙宇,唐宋时期,人们一般称刘备的原庙为先主庙。)(因为现成都武侯祠共有三大主体建筑,刘备死后就已出现其中两组,故以刘备下葬惠陵作为成都武侯祠之始。)到南北朝时,在惠陵和先主庙不远的地方人们又修建了武侯祠,唐宋时期,武侯祠就已成为著名的古迹和旅游胜地,杜甫当时就留下了“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的描写。明代时,蜀献王朱椿认为“君臣宜一体”,就把武侯祠与先主庙合并为一,通称“汉昭烈庙”,明末清初,祠庙毁于战乱。今天看到的武侯祠,是清代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在旧址上重建的。

尽管官方一直把这里叫作“汉昭烈庙”,大门也悬挂着“汉昭烈庙”的横匾。但人们仍习惯的称这里为武侯祠。为什么呢?民国年间的邹鲁写的一首诗,道出了其中的缘由:“门额大书昭烈庙,世人都道武侯祠。由来名位输勋业,丞相功高百代思”。也就是说,因为诸葛亮的历史功绩大,他在百姓心中的威望超过了刘备,人们就顾不了君尊臣卑的礼仪了。

从大门左侧简介和平面示意图上看到,武侯祠掩映在森森翠柏中,殿宇坐北向南,布置在一条中轴线上,有大门、二门、刘备殿、过厅、诸葛亮殿五重,西侧为刘备陵园——惠陵。祠内有清代蜀汉历史人物泥塑像47尊,碑碣50多块,匾联60多幅,鼎、炉、钟、鼓10余件。因此,确切地讲,武侯祠应该称作蜀汉君臣纪念堂,它是研究蜀汉历史的一座博物馆。

三绝碑:大门到二门道路的两侧,立有六通高大的石碑。其中四通为清代刻建,一通为明代刻建,一通为唐代刻建。清碑记载了祠庙重建和维修的情况;明碑着重介绍了祠庙的历史沿革。

唐碑最负盛名,被称为“三绝碑”,高3.67米,是唐宪宗元和四年(公元809年),剑南西川节度使武元衡率其僚属27人,来武侯祠祭拜诸葛亮后刻建的。由裴度撰文,文中极力称颂诸葛亮治蜀的文治武功,对他鞠躬尽瘁、力图统一的精神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把他比作前代名臣管仲、曼婴、萧何、张良,认为他是历史上唯一兼有开国之才、治人之术、事君之节和立身之道的历史人物。裴度有文才,曾任三朝宰相。柳公绰书法漂亮,是唐代大书法家柳公权之兄。名匠鲁建镌刻。因此,自明代中叶,此碑就因其文章、书法精湛和诸葛亮的盖世功德而被誉为“三绝碑”。

刘备殿:二门内是蜀汉皇帝刘备殿。殿的正中,供奉着刘备的贴金泥塑坐像,两侧偏殿,分别供奉着关羽、张飞等人,与殿相接的东西两廊,是蜀国的28位文臣武将的彩绘泥塑像。刘备像高3米,头戴冕冠,身着黄袍,手捧玉圭,宽面大耳,神态静穆。左右侍者,一捧玉玺,一捧宝剑。

刘备(161—223),字玄德,河北涿州人。24岁时,他召集关羽、张飞等人参加镇压黄巾农民起义,后来在军阀混战中逐渐壮大了势力。由于缺乏谋臣,他在军阀混战中屡遭挫败,流离失所,先后依附于吕布、曹操、袁绍、刘表。他三顾茅庐,拜诸葛亮为军师,赤壁大战后,势力才得到发展。刘备胸怀大志,注重信义,待人宽厚。经过二十多年的艰苦征战,最后占据益州,于公元221年在成都称帝。不久,为夺回荆州,替关羽报仇,他兴师伐吴。结果,被吴国陆逊火烧连营,遭到惨败,病死于白帝城(奉节)。临终前,他把幼子刘禅(小名阿斗)和国事托付给诸葛亮,史称“白帝城托孤”。

在刘备像东侧,是刘备之孙刘谌的塑像。刘谌是刘禅的第五子,封北地王。在魏国邓艾军队进逼成都时,他苦谏父亲,同来敌决一死战,与国家共存亡。但刘禅不听。他悲愤已极,去祖庙哭诉后,先杀妻子,而后自杀。他以死殉国的精神受到后人颂扬。刘备像西侧原有刘禅的像,由于他不能保住父业,投降魏国,当上安乐公后“乐不思蜀”,不知亡国之耻,在宋代,他的像就被毁掉,自此没有再塑。正殿的两壁,悬挂着木刻的《先主传》、《后主传》,传文录自陈寿史书《三国志》。蜀汉的兴亡,可从刘备、刘禅传中了解始末。东偏殿内是关羽及其子关平、关兴、部将周仓、赵累的塑像。关羽像高2米多,头戴冕旒,白面,丹凤眼,卧蚕眉,两眼半眯半闭,美髯垂胸,身着金袍,手执玉笏,一付帝王打扮。

文臣廊内也有塑像14尊。这14位蜀国官吏有才有识、为官清正。董允直言敢谏,后主刘禅也畏惧他三分。邓芝不仅在“东联孙吴北巨曹魏”战略上立下功劳,而且终身不置私产,临死的家无余财,可算是清正廉洁。蒋琬、费祎,是诸葛亮临终时向刘禅推荐的两位丞相继位人。二人才干虽不及诸葛亮,但能忠实执行诸葛亮的政策,在执政期间,均能保住蜀国的安定和繁荣。居于文臣之首的是庞统。庞统才思敏捷,博学多智,年轻时得“凤雏”的称号,与诸葛亮齐名。开始并不为刘备所赏识,经过鲁肃和诸葛亮的竭力推荐,又亲自与他交谈时政后,方受到重用。不幸在入蜀攻打雒城(现广汉市)的战役中被乱箭射死,年仅36岁。

出刘备殿,低一个台阶,就是过厅。为什么要低一个台阶呢?这是当时封建社会君尊臣卑等级观念的体现。

过厅悬挂着董必武、郭沫若、冯玉祥、徐悲鸿、舒同等人撰书的几十副匾额对联。

诸葛亮殿:

出过厅,就是诸葛亮殿。殿的门楣楹柱上挂满了前人留下的匾联。其中最有名的是悬挂在诸葛亮殿正中的一联,即“能功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联文是清末云南剑川人赵藩撰书。

上联说,诸葛亮在打仗中能用“攻心”战术,如南征时对孟获七擒七纵,使其心悦诚服,以此称赞诸葛亮是真正懂得用兵打仗,而不是好战的军事家。

下联称颂诸葛亮能审时度势,制定出宽严得宜的法度,收到良好效果,提醒后来治理四川的人从中汲取教益。这幅对联对诸葛亮的用兵和施政作出了客观的评价,提出“攻心”和“审势”两个很有启发性的问题,是武侯祠匾联中的上品,也是我国名联之一。

诸葛亮殿内,供奉着诸葛亮和他的儿子、孙子的贴金泥塑像。诸葛亮像在正中的龛台上,他羽扇纶巾,身披金袍,凝目沉思,其忧国忧民,深谋远虑的神采,显示出一代儒相的风仪。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山东沂南人,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他年轻时隐居于襄樊隆中,因才智超群,刻苦好学,胸怀大志,得“卧龙”的美称。经刘备三顾之请,出山铺佐刘备,创建蜀汉;刘备死后,受托孤之重任,辅佐其子刘禅,执掌朝政,治蜀达20多年;他施行教化,严明赏罚,选贤任能,兴修水利,发展生产,南征南中,北伐祁山,以忠贞、勤勉、廉洁和才智,换来了蜀地的安定和繁荣。史学家陈寿评论说,当时的蜀国,政治清明,民风淳正,田野开辟,仓廪充实,到处是升平景象。由于过度辛劳,他54岁时,病逝于北伐前线五丈原军中,埋葬在陕西勉县定军山下,坟墓至今尚存。

诸葛亮一生做了不少勤政爱民和有益于社会进步的好事,他死后,人们十分怀念他,对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更是非常敬重。于是,人们便修起了一座又一座武侯祠来纪念他,还把他作为忠臣贤相的典范,智慧的化身而加以崇拜。

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孙子诸葛尚,在蜀汉面临存亡之时,率部与魏军在绵竹决战,终因寡不敌众,为国捐躯。

诸葛亮殿内陈列有一面铜鼓,是公元五、六世纪时的文物。铜鼓,原是西南少数民族古代的炊具,从考古发现来看,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后来铜鼓逐渐演变成一种乐器、礼器,在集会、庆典时使用,也是财富和权力的象征。相传诸葛亮南征时,曾使用过这种铜鼓,白天用来煮饭,晚上当鼓,用来报警,一物多用。所以,又称为诸葛鼓。

在殿外的两侧厢房内,陈列着木刻诗文。西厢有董必武、张爱萍、方毅、周谷成、楚图南、梁漱溟等人的墨宝共12幅,东厢为木刻的《隆中对》和《出师表》。

刘备墓:出三义庙西行,过小桥,经桂荷楼、琴亭,进入翠竹簇拥的红墙夹道。夹道尽处,是刘备墓。刘备墓土冢高12米,墓上绿荫覆盖。有一道180米长的砖墙环护着陵墓,墓前有碑和寝殿。

刘备伐吴失败后,退驻白帝城,于公元223年四月病逝。五月,诸葛亮扶灵枢回成都,八月下葬,墓称“惠陵”。惠陵是一座夫妻合葬墓。同时下葬的还有后主刘禅的母亲甘夫人。20年后,刘备的另一位夫人吴夫人穆皇后去世,也葬于此。此墓距今1700多年,没有发现被盗,墓中情况不详。

在唐代段成式所作的《酉阳杂俎》中曾记载了这么一则故事:一伙盗墓贼在一个漆黑的夜晚打洞进入刘备惠陵,当他们进入墓室后,看见里面灯火辉煌,刘备正与一人下棋,十名武士侍立一侧。贼人吓得魂不附体,纷纷下跪求饶,刘备挥手示意卫士赐予玉带和琼浆。他们喝了琼浆,系上玉带,惊慌爬出洞来,回头一看,洞口自然封好,玉带变成了大蛇,缠住了腰,琼浆变成胶粘住了嘴巴。据说从此再也没有人敢动刘备墓了。

出刘备墓照壁,就来到新建的“三国文化陈列”展区。该展区由展厅和外环境两部分组成。外环境神兽天禄、辟邪、汉宫残柱、兵争社稷、残壁石刻明杨慎《临江仙》、石刻序言等组成。展厅内分五个展区,分别是战争风云、农桑一瞥、民俗采风、艺林撷英、流风遗韵等。共展出文物、资料、图片数百件。内容丰富多彩,艺术手法形象直观,集知识性、观赏性为一体,很值得细观。

看完陈列,顺道还可去“听鹂馆”参观。那是一座小小的四合院,里面的盆景值得观赏,临时举办的各种展出也很有文化品味。

武侯祠导游词2

欢迎大家来到这!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为了便于大家参观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绍一下。

成都武侯祠肇始于公元223年修建刘备惠陵时,名“汉昭烈庙”。后来祭祀诸葛亮的武侯祠并入汉昭烈庙。是中国唯一的一座君臣合祀祠庙和最负盛名的三国蜀汉遗迹博物馆。成都武侯祠是国内众多武侯祠中唯一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纪念诸葛亮名胜中最负盛名的一处。纪念诸葛亮的武侯祠除成都武侯祠外,还有陕西勉县武侯祠、南阳武侯祠、襄樊古隆中武侯祠、重庆奉节白帝城武侯祠、云南保山武侯祠和甘肃礼县祁山武侯祠等

在中国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三国时代是其中很短暂但却很精彩的一段,从东汉黄巾农民起义算至三家归晋(公元184年—280年),前后将近一百年时间。

三国时代的得名,是因当时神州大地上并存着三个地方政权,这三个政权分别是曹操和他的儿子曹怌建立的魏国,占据黄河流域的大片土地,建都洛阳,孙权建立的吴国,占据长江中下游等地,建都南京,刘备建立的蜀国,占据四川,云南,贵州等地,建都成都。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中国古代历史中曾经出现过多次的大分裂,大动荡,最后又重归统一的局面,三国时期,只不过也是一次而已。

在三国鼎立、群雄割据的年代,四川曾经是蜀汉政权的割据地。虽然四川地处西南,而且势单力薄,但是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等一大批忠良之士,为了汉室一统天下,他们争东吴、扶南夷、出师北伐、英勇奋战,从而演绎出了一幕幕悲壮的历史,留下来很多可歌可泣的故事。让我们后人千古传颂。于是,人们就修开始修庙建祠,或者是保留古战场。从而构成了众多的三国历史名胜古迹。今天我们要游览的武侯祠,便是众多的三国古迹中久负盛名的一处古迹。

武侯祠是纪念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的祠堂,诸葛亮生前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被封为忠武侯,后人便尊称他为武侯。

武侯祠坐落在成都南郊的武侯祠大街,庙宇坐北朝南。武侯祠始建于何时,已经没有资料可考了,但从杜甫的诗《蜀相》中的描写“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来推断的话,早在唐代以前就已经建有武侯祠了。在唐,宋时期这里分别有武侯祠和刘备庙,明代初年,祠庙合并为一,明代末年,祠庙毁于战乱。今天看到的武侯祠是在清代康熙十一年的时候,在旧址上修建起来的。占地面积达到了3.7万平方米。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武侯祠导游词3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成都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

今天我们要参观的景点是成都武侯祠。武侯祠位于成都市南门武侯祠大街。武侯祠享有三国文化圣地的美誉,是中国影响最大的三国遗迹博物馆。下面呢,就让我们细细参观,一一了解吧。

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了武侯祠景区。大家看到大门两侧,立有6通高大的石碑。请大家随着我手指的方向往右看,这一通就是明碑,明碑着重介绍了武侯祠的历史沿革。明碑的下面呢,是龙王的儿子——赑屃。民间啊,有这样一个传说——摸摸赑屃头,一生吃穿不用愁。一会儿啊,各位可以去摸摸看,图个喜头。

接下来,请各位随着我往左边走,这是武侯祠最大的一块石碑——“蜀汉丞相诸葛武侯祠碑”是历史上著名的“三绝碑”,为唐代作品。“三绝碑”位于大门的右侧,碑身及碑冒通告367cm,宽95cm,厚25cm。元和809年,剑南四川节度使武元衡率同僚来此拜谒诸葛亮,斐度作为幕僚随行。斐度很早以前就想写文章赞颂诸葛亮,到成都游武侯祠后,怀着景仰之情写了这通碑文。碑文主要描写了诸葛亮的治人之术、事君之节和立身之道,称颂他是千古罕有的政治家。

公元809年,修建了这块碑,名为“蜀汉丞相诸葛武侯祠碑”。所以啊,这块碑又被称为“唐碑”。说到这儿啊,我想给位游客朋友要产生疑问了,这块碑又为什么叫“三绝碑”呢?这三绝到底是指的什么呢?其实啊,这三绝即指裴文、柳书、鲁刻。

三绝碑的碑文,由裴度所撰,裴度一生历事四朝,后数度为宰相,是唐代著名的政治家。书丹者柳公绰,是唐代大书法家柳公权的兄弟,他的书法端庄浑厚,结构严谨。镌刻人为当时著名的工匠鲁建。无论是从文章、书法、镌刻上它都是精美绝伦的。所以啊,后人称之为“三绝碑“。大家可以近距离的欣赏欣赏古人的智慧结晶。

接下来,让我们前往下一个景点吧。

三绝碑,本名《蜀丞相诸葛武候祠堂碑》。系唐宪宗元和四年(公元809年),剑南西川节度使武元衡率其僚属到武候祠拜谒诸葛亮,事毕,令人刻建了这通石碑,故此碑又有“唐碑”之称。

三绝碑的碑文,由武元衡的慕僚,节度掌书记裴度所撰,裴度一生历事四朝,后数度为宰相,是唐代著名的政治家,书丹者柳公绰,当时为成都府少尹,是唐代大书法家柳公权之兄,后任过兵部尚书,其书法端庄浑厚,结构严谨,也是当时的书法家,二人史书有传。镌刻人为当时著名的工匠鲁建。

三绝碑的碑文分序和铭两部分,正书共22行,每行约50字。在碑阴,刻有武元衡及慕僚共27人的职务、姓名和爵禄,碑文中对诸葛亮的评价,有不少精妙之处,裴在文中概述诸葛亮的文治武功,并以前代名相姜尚、管仲、萧何、张良等人相喻,称颂诸葛亮事君之节、开国之才、立身之道、治人之术,“四者备矣,兼而行之”,是“大名盖天地”的人物。使“三绝碑”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

碑铭为骈体文,四言六十四句。碑文一气呵成,用辞精辟,书法端严,刚劲浑厚,受到后人赏识。因文章立意高远,辞句恳切,文章酣畅;书法严谨,字体遒劲;加止工匠刀法刚劲,极富气魄的刻技,逐渐形成“三绝”之说。还有一种说法是此碑因裴文、柳书及备述武候之功德而称绝于世,获得“三绝碑”的美称。成为武候祠内极其珍贵的文物。新中国成立后,为了防止成都地区潮湿的气候对石碑的侵蚀风化,加上玻璃框罩保护。

屹立于武侯祠大门内碑亭中的唐碑,又称“三绝碑”,是成都最古老的碑刻之一。说到在后世的名声和影响,此碑在成都则首屈一指。

三绝碑唐碑本名《汉丞相诸葛武侯祠堂碑》,唐宪宗元和四年(809)立。碑身及碑帽通高367cm,宽95cm,厚25cm,下有碑座。碑帽的云纹雕饰,具有唐代石刻艺术特点。其石质为峡石。碑文共22行,每行约50字,楷书。

碑文作者裴度,是唐代中后期有名的政治家。元和二年(807)成都**,唐王朝派相国武元衡出任剑南四川节度使,裴度作为幕僚随行。裴度久欲撰文颂扬诸葛亮,到成都游武侯祠后,便怀着景仰之情写了这通碑文。碑文内容分序文和铭文。序文开篇处,裴度称颂诸葛亮兼具开国之才、治人之术、事君之节和立身之道,是千古罕有的封建政治家。斐度说,当[汉末]大乱,群雄纷争之际,士人奔走献策唯恐不力,诸葛亮独高卧隆中,自比管、乐,一旦刘备三顾,诸葛亮便以《隆中对》“一言而定其机势”,确立三分鼎立的大计,出手不凡。斐度赞扬诸葛亮革除[汉末]弊政,执法公允,任人唯贤,治戒讲武。他认为经诸葛亮的苦心治理,僻陋的[蜀汉]政令划一,道德风行,一跃而为殷富之国,拥有一支能征善战的劲旅。斐度驳斥崔浩等人对诸葛亮的评价,认为不可以成败论英雄,假如上天再给诸葛亮一些时间,必能完成统一国家的大业。铭文为骈体,四言为句,共64句,铭文将诸葛亮比于前代名臣伊尹、姜尚、萧何、张良,盛赞其不朽业绩。最后,铭文称颂诸葛亮功德如高山流水,长存于天地之间,长存于蜀地百姓心中。

铭文:“昔在先主,思启疆宇,扰攘靡依,英雄无辅,爰得武侯,先定蜀土。道德城池,礼仪干橹。煦物如春,化人如神。劳而不怨,用之有伦。柔胜蛮落,铺敦渭滨,摄迹畏威杂居怀仁。中原旰食,不测不克,以待可胜,允臻其极。天未悔祸,公命不果,汉祚其亡,将星中坠。反旗鸣鼓,犹走司马,死而可作,当小天下。尚父作周,阿衡佐商,兼齐管晏,揔汉萧张,易代而生,易地而理,遭遇丰约,亦皆然矣。呜呼:奇谋奋发,美志夭遏。吁嗟严立,感受谪罚,闻之痛之,或泣或绝。甘棠勿翦,骈邑斯夺,由是而言,殊途共辙。本于忠恕,孰不感悦,苟非诚悫,徒云固结。古柏森森,遗庙沉沉,不殄禋祀,以乞于今,靡不骏奔,若有照临。蜀国之风,蜀人之心,锦江清波,玉垒峻岑,入海际天,知公德音。元和四年,岁在己丑,二月二十九日建。”

书丹者柳公绰,为楷书中柳体创始人柳公权之兄,其书法浑厚笃实,既有柳体笔韵,又自具风格。后人赞赏唐碑碑文笔力雄健、辞丽义精,书法遒劲端严。加之刻工鲁建,刀法谨严,超群绝伦,故该碑有“三绝”之誉。如明代四川巡抚荣华在碑阳(正面)题跋,称斐文柳书“诚二绝也”,堪与诸葛功德“相与垂于不朽”。其后,人们便习称为“三绝碑”。

三绝碑一千多年来,唐碑随岁月流逝也有所损伤,但剥蚀不大,至今绝大部分仍字迹朗整,基本完好。由于石质、气候等等原因,成都地区保存下来的古碑较少,此碑即为成都仅存较完整的唐代碑刻。

上一篇:关键环节下一篇:关于唯美感恩节祝福朋友圈说说汇总50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