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汽修服务活动方案(精选9篇)
1.中职汽修专业改革与实践 篇一
——以保定市理工中等专业学校为例
王小明
保定市理工中等专业学校
内容摘要:本文从实践出发,以保定市理工中等专业学校为例,从学生定位、师资培养、硬件设备、教材建设、教学方法、实训模式、校企合作等方面阐述了学校汽修专业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与实践经验,以期与同行交流提高。
关键词:中职教育;汽修专业;改革;实践
随着汽车新技术的发展,汽车车型的改进,汽车维修行业对维修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的要求大大提高,如何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合格人才,是汽修专业教学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我校立足现实,面向市场,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深化教学改革,不断实践,逐渐探索出一条较为合理的、可行的、符合地区情况的汽修职业教育培养模式。
我校汽修专业始建于1985年,在2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逐渐积淀了深厚的历史底蕴。在职业教育中,硬件设施的建设是基础,教育体制、办学模式的改革是关键,课程改革、教学改革是核心,而师资队伍建设是根本。我们正是从这几方面出发,打造了一个享誉省内外的王牌专业。
一、对专业学生准确定位
中职汽修专业学生应该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岗位,主要的培养方向是什么,这是首先应该明确的问题。只有明确目标并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才能有成功的教育。
在岗位要求方面,从实际出发,明确学生专业技能的主要要求:能正确熟练地使用常用工具;能独立完成汽车的大部分常规保养项目;能完成常见的较简单的故障诊断;有一定的自学能力,能进行自我提高和自我完善。
在培养方向方面,我们明确,具备汽车常规维修知识的中职毕业生正是汽车制造厂、修理厂所急需的。所以,对日常的技能操作只要求有标准和规范的操作方法,而不像某些媒体宣传的维修宝马、奔驰这类高档轿车。诚然,我们可以通过努力培养出个别能维修宝马、奔
驰等高档轿车的学生,但那不是大多数,那只能是我们教学工作中的培优目标,不能作为对大多数学生的要求。有调查显示,中职学生的入学基本素质在逐年下降,而且下降速度明显加快,甚至有些学校对入学是没有限定条件的。因此,我们不能好高骛远,违背客观规律办事,而应该面对现实,给我们的学生一个明确的、恰当的定位,既能顺利完成学业又有一定的发展前途。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学得有目标,学得有成效,最终被企业承认。
二、打造 “双师型”教师队伍
教师水平高低决定了教学质量的好坏,有一流的教师,才有一流的教育教学质量。在用人制度上,“学历”和“能力”并重,“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双师型”教师是目前汽修专业中较紧缺的一类人才。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真正将学校打造成一个培养合格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摇篮,必须建设一支教学业务过硬,专业技术先进,智能结构合理,人员相对稳定的“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
学校采取多种途径,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如:选派教师参加国家、省、市组织的汽修专业师资培训,学习新的理论技能、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增强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加派专业教师到维修工厂锻炼,提高操作技能,吸收新技术、收集新信息;鼓励理论课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定期或不定期地到企业或者生产一线见习或实践;为教师参加技术研讨会和学习的不断提供机会,多名教师参与了实训室的建设和实习教学。此外,根据教学需要,学校聘请行业和知名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到校进行讲学、讲座或担任兼职教师;建立企业教师聘用制度,快速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三、加强硬件基础设施建设
汽修专业的特点注定必须要有大量的实训教学。而实训教学如果没有各种实训设备作为依托,就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实训课教学就等于纸上谈兵。所以,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是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因此,我校非常重视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与实训设备的购置,不断更新设备,使之不断紧跟市场与实训的需要。
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校建成了发动机实训室、底盘实训室、汽车电气实训室以及汽车维护与检测实训室等系统化、专业化的实训室,购置了捷达、卡罗拉、长城、威驰等大众化的车辆,桑塔纳、丰田、捷达等常见的发动机台架,捷达、长城等手动、自动变速器以及各种常见零件及总成;配备了先进的故障诊断仪、示波器、喷油器检测清洗机、尾气分析仪、汽缸漏气检测仪、轮胎平衡机、四轮定位仪等检测诊断仪器。保证每名学生都有充足的动手操作训练时间,学生在实训室进行专项训练后,再到汽车修理厂的职业环境中经过实际综合
锻炼,就能够将所学知识和实践技能融会贯通、派上用场、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从而实现毕业与就业的零距离交接。
四、进行教材改革,紧跟时代潮流
现在汽车专业教材版本很多,涉及的车型也很多,我们认为专业教师应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加工。首先应明确本专业的学生去向是维修工、生产线还是其他汽车相关工种。根据去向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增减。在明确目标之后应确定生产实践中所教的课程有多少个知识点,我们使用的方法是以每三周为一个单元,以实训结合理论,确定实训项目。理论教学围绕着实训展开,也就是行动导向教学中的学习情景,在所选教材与生产实践中找到共同点,丰富教师的教学内容,将理论教学向生产实践过渡,使其成为教学的最终目标。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随着汽车技术的进步,大量新技术涌向汽车生产、维修—线,如CVT,电控柴油机,配气正时可变系统,电子节气门系统等,这些原来只在高端轿车上应用的技术,现在也大量普及到各种档次的汽车,包括国产自主品牌的汽车上。然而,教材的编写往往落后于应用技术的发展,导致原有的技术理论不能对新技术做出合理的解释。这就要求我们将新知识、新技术、新车型的结构及时补充到教学内容中去,才能满足企业的用工需求,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只有熟悉汽车的基本结构、掌握其基本原理和规律,了解汽车技术的最新发展水平,才可能准确地诊断汽车故障并进行维修。
五、采用项目教学法,提升学生专业水平
在专业教学改革中,学校针对专业特点和学生实际不断改变教学方法。原来,教师是按照普教的模式上课,一个班40~50人都坐在教室里,使用传统的粉笔、黑板、挂图来讲课。教师讲得费力,学生却听不进去,睡觉、看小说、玩手机的情况时有发生,能掌握教师所讲知识的只能是少数想学且悟性好的学生,教学效果非常不理想。要改变上述问题,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所以,我们在项目式教学方面进行了实践性探索。
项目式教学法提倡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开展学习,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其以独立技术为单元的课程体系充分体现了职业工作的行为过程,解决了现有教学模式的不足,更符合现代职业教育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特别注意以下四点:首先,抓重点。教师在讲课过程中,总能发现几个能先掌握知识点的学生,教师可将其作为组长,在上实践、实习课之前先对其进行重点培训,并将其任命为本组的“小教师”。必须要说明的是:教师应对“小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做检查,以确保其正确性。其次,铺全面。在上实训课时,由组长“小教师”带领各组学生学习,每个教学班可分为6~8组,由学生教学生。第三,过程控制。教
师在组长讲课时进行巡查、监控,并及时发现问题,处理问题,保证课程按预定计划进行。最后,结果检查。在上每堂课之前给各小组布置学习目标,并以小组为单位建立奖惩制度,如进行小组比赛,成绩差者打扫卫生等,在课程结束时进行考核,以达到激励学生学习的目的。总的来说,项目式教学法的精髓在于师生共同完成项目,共同进步,从而取得良好的效果。
六、以赛促学,创设良好学习氛围
汽修专业实训项目多,内容相互间联系不太紧密,仅靠老师的讲解和学生的同步化训练是不够的。为了给学生一个展示技能学习成果的平台,同时提高设备的利用率,使每位同学的综合能力都能得到提高,更好地适应企业岗位要求,我们每月以班为单位、以技能竞赛的形式来促进学生学习,提高他们的实训能力。通过组织技能比赛,专业课教师可以采用过程性评价机制进行评判,即在操作规范、操作工艺、操作时间、零部件名称和作用、安全文明生产、精神面貌等方面对参赛组和参赛者进行全面评价。由于比赛结果涉及到参赛学生及各班的荣誉,荣誉感驱使学生主动学习并能对本班同学进行帮助。每月竞赛结果张榜公布后,学生发现自己成绩不理想,课后主动与成绩好的同学开展“复仇”赛和“挑战”赛。另外,还发动学生向指导老师挑战,凡战胜指导老师的学生将获得“挑战王”称号。这些规则和办法,营造出学生之间、班级之间你追我赶的良好学习氛围。
七、开展校企合作,促进良性互动
现代汽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企业首先能接触到新技术,而学校在新技术的接受上总是比较滞后的。加强校企结合,形成优势互补,是建设高水平中职学校教学实训基地的重要途径。一方面,学校可以按照行业技术标准,创建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模式。另一方面,建立以汽车4S维修站为依托的学生顶岗实习网络。真实的工作环境是学生获得岗位能力知识、技能的载体。学校可以将实训车间打造成4S店模式,结合企业工作内容制定教学方案。将4S店运作模式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刚出校门就能直接上岗。同时,学校也可对企业员工开展相应的理论培训,实现校企良性互动。
近年来,我校学生参加国家、省、市职业技能大赛均获较好成绩,可作为实训教学方法较为成功的例证。2003年以来,在历届河北省汽车专业职业技能大赛中,我校均获团体一等奖;2007~2010年,连续四年,代表河北省参加“丰田杯”全国职业院校汽车运用与维修大赛团体项目,分获优胜奖一次、三等奖两次、二等奖一次。
综观目前汽修行业的现状及职业学校汽修专业教学发展,应该坚信,在汽车维修专业教学这一领域我们职业学校定会大有作为,但要走的路还很长,正所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
上下而求索”。
参考文献:
2.浅谈中职汽修专业教学改革 篇二
在中等职业学校(以下简称中职学校)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学安排上普遍存在这样的问题: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针对性不强。中职学校为了使毕业生有广泛的适应性,对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往往进行模糊化、扩大化处理。如将汽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毕业生可在各类汽车制造业、维修业和销售业工作。设置文化课、专业课和选修课,文化课针对学生文化素质培养,课时比重超过1/3;专业课针对机电维修工作岗位,课时比重约占1/3;选修课设置成专门化方向,主要针对钣金、商务等工作岗位及汽车特定技术,课时较少。这种培养模式易造成学生学得广而不精,动手能力不强,与企业的要求差距较大,增加了学生就业的难度。
学生入校后,不能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课程,而是在学校课程表“安排”下学习,即使学生发现学校安排的课程不是自己喜欢的,或者在学习中遇到自己无法逾越的困难时,也没有另行选择的余地,这时,学生往往会失去学习积极性。学生不能选择课程,更不能选择教师,这正是学生厌学的主要原因。
鉴于以上原因,我们不妨改变一下教学思路,采用“选择式”教学。“选择式”教学是一种预约式教学模式,由学生先提出学习请求,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再进行教学安排。“选择式”教学总体上包含设计课程、学生选择课程、根据学生选择作出教学安排等三个环节。
设计课程是“选择式”教学的基础,也是“选择式”教学改革的核心,设计出科学合理的课程是教学改革成功的第一步。课程应遵循三个原则:一是课程的培养目标能满足企业岗位的知识与技能要求,二是课程须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三是课程适合目前中职学生的知识水平,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充分了解企业岗位的知识与技能要求,邀请企业的行业专家一起设计。
学生选择课程是“选择式”教学的重要环节,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由学校推荐的适合自己的学习课程。对学生而言.选择了课程就意味着选择了将来的就业方向,正确的选择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着深远的影响。如果学生暂时作不出选择,可让学生试选试学,若能适应则继续按照选定的方向和课程学下去,若不能适应就要及时调整,重新选择其他方向和课程。
根据学生的选择作出教学安排是“选择式”教学中最复杂的环节,是一项系统工程。教学管理部门要根据学生对学习课程的选择,综合考虑学校的师资因素和实训设施条件,最终作出一种权衡式的安排,包括学习课程安排、任课教师安排等,学生在选择学习课程的同时会形成自己一个学期的课程表,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选择,会形成众多的课程表,教学管理部门要从学生众多的课程表中综合出各教师的个人授课表,达到学生的课程表与教师的授课表相互协调。
“选择式”教学改革实施要点
(一)开发“选择式”学习课程
根据企业岗位设置的特点,中职汽修专业大体上可向学生推荐三个专业学习方向和一个专业延伸学习方向。即机电维修方向、钣金喷漆方向、美容美饰方向和汽车商务方向。机电维修方向主要针对企业的汽车发动机维修、底盘维修和电气设备维修工作岗位。这些岗位对学生知识和技能有较高的要求,要求选学者基础比较扎实,知识比较全面,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钣金喷漆方向主要针对企业的车身整形、调漆、喷涂工作岗位,均是汽车维修企业技能型工种,要求选学
者有较好的体能和耐心。美容美饰方向主要针对企业的汽车防护、饰品与附件安装工作岗位,其定位偏向于技能方向,要求选学者有一定的电学基础。汽车商务方向主要针对企业的整车与零配件销售、汽车保险理赔、仓库管理等工作岗位.是汽车维修的配套及上游工种,适合性格外向、社交能力强的学生选学。
(二)学习预约
入学预约是指新生入学后,为自己制定在校期间的学习计划,一般要求学生入学两周后作出决定。学校通过摸底考试、面谈等形式多方面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性格特点、体格等实际情况,提出恰当的选学建议。例如对知识比较全面的学生,建议选择机电维修方向,对知识缺陷比较明显而体格健壮的学生,建议选择钣金喷漆方向,比较瘦小则建议选择美容美饰方向。
学期预约是学生为自己制定未来一个学期的学习计划,是针对教学提出的一项学习约定。除第一学期外,其余学期都要求学生预定,即前一个学期结束时就要递交下个学期的学习预约,包括学习课程、学习内容、时间表、课程表等.使教学管理部门能有足够的整理时间。这种选择能起到促进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这也正是“选择式”教学改革积极的一面。
学习调整有两种类型,一种是预约失败型的,一种是学习不适型的。前者是学习预约与教学安排不能统一,要求学生重新作出选择:后者是学生本身不能适应原来的学习,自己重新作出选择。
(三)教学安排
教学安排是“选择式”教学改革的最后一道程序,由教学管理部门根据学生的学习预约或学习调整作出安排,主要包括编排学生学习班级和安排授课教师两个内容。编排学生学习班级是根据学生的学习预约.把一周中在同一时间段选择的学习课程、学习内容、授课教师相同的学生组合在一起,组成一个个“临时”学习班级。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学生学习班级以小班为宜.如15~20人,最多不超过30人,如超过30人,需增设学习班级,另派授课教师,也可建议学生另选学习时间,增加原被选教师的授课课时,安排授课教师实际上是进行比对和调整,在设置课程时除了把课程安排在固定的时间外,还把授课教师确定下来了。因此,教师已有固定的授课表,教学管理部门主要是统计选择同一教师的学生人数,判断是否超标,如果超标要及时与教师协商增设班级,增加教师授课课时,并把学生名单交给教师。
(四)教学管理
“选择式”教学以学习课程和教师为中心组成学习班级,学习班级总是一种拆分、组合的不稳定状态,给教学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为了有效地调控教学.需要构建一套“以目标管理过程、以过程促成目标”的弹性教学管理体系——目标管理制度。目标管理制度是针对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双向管理体系,是一种由目标调控教学的管理体系,通过设置目标、完成目标、检查效果、反馈信息来实现教学管理。目标设置包括三个方面,即学历目标、考工目标和就业目标。“选择式”教学改革的条件
(一)师资条件
师资是“选择式”教学改革的决定性因素,只有具备一定的师资条件,才能顺利地开展“选择式”教学。
首先,教师数量要充足。“选择式”教学采用的是小班制教学,一般在15-20人。因此,师生比例要与此相称。学生有几个学习方向选择,学生会更分散,某些学习班级人数会低于15人,会需要更多的授课教师,要求师生比例更高一些。
其次,教师要具有综合能力。一方面,要求基础课程教师熟悉核心课程,教学要紧密联系核心课程;核心课程教师要具备“双师”水平.理论讲解和实践操作都要有较高水准,能把握专业发展方向。另一方面,为了充分利用教师资源,要求教师在单、双学期分别承担至少一门课程,有时根据学生学习预约的变化,可能需要一个学期担任两门甚至三门课程,因此,教师要具有从事多学科教学的能力。
(二)教学设施条件
实训设施是开展“选择式”教学的物质基础,只有实训场地和实训设备均达到一定条件,才能顺利开展实训教学。
3.中职汽修服务活动方案 篇三
摘要:中职汽修专业必须以就业为目标,把实验实训作为重点,并与实际生产相结合,加强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关键词:中职汽修专业;实验实训教学;素质 随着汽车新技术的发展,车型的改进,中职汽修专业教学必须把实验实训作为重点,充分关注社会的需求,以促进学生的就业为目标,把就业导向作为中职汽修的办学理念,切实加强教学建设和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突出技能为主的办学特色。建设实训基地是基础实训基地分为校内和校外实训基地,这两个基地是实现实训教学的重要物质条件。(1)校内实训基地建设。2001年我校的1700万元的日本无偿援助汽修设备到位,建立了实训中心。包括汽车发动机拆装与检测中心、底盘拆装与检测中心、电器设备拆装与检测中心、车身修理与喷漆中心。主要设备有发动机综合测功仪、V.A.G1552解码器、镗缸机、磨缸机、电喷喷油器清洗机、火花塞实验仪、奔驰四缸柴油发动机、菲亚特汽油发动机、汽油机与柴油机透明模型、废气分析仪、烟度分析仪、轮胎拆装机、轮胎动平衡测试仪、制动测试台、灯光测试仪、汽车升降机、国内一流烤漆房等290多项维修设备。(2)校外实习基地。与轻型汽修厂、储运公司汽修厂、松花江专修汽修厂、江苏钣金喷漆汽修厂等十多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作为实习基地实习、实际操作、排除故障、解决疑难问题。并且当学生毕业时,由厂方和学生双向选择,实现招工与就业双赢。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是保障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是理论与实践教学紧密衔接的纽带,是实现实验实训的有力保障。要求教师:(1)熟悉教材。(2)了解学生基础,因材施教。(3)操作技能熟练。(4)有一定的实际修理技术。(5)组织教学能力强。(6)校内外协调管理能力强。(7)能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多媒体、幻灯片等。注重专业教师的进修、培训、技能比赛。一方面做好在职学习和教研,一方面参加河北省组织的汽修骨干教师培训和专业教师技能比赛。先后参加了河北省师大职技学院、河北省农大、邢台职技学院、河北省劳动厅、河北省交通专科学院等组织的培训和技能比赛,使专业教师从理论和技能等多方面都有所提高。另外,利用到校外汽修厂实习,聘请专业修理人员到校讲课等方式,加强技能训练,提高教学质量。细化规则为关键明确实训的目的与要求,要求学生写好实习计划和实训报告。具体内容如下:(1)掌握各总成、零部件就车检测、拆装的顺序、方法和内容。(2)各部件拆下后的分解、检测、清洗、修理内容和调整方法。(3)配合教材、多媒体课件和实验台的演示,学习其结构、工作原理。(4)由教师设置不同的故障,学生对该系统进行诊断,找出故障原因。根据故障现象,拆下相应的总成或零部件,进行检测、分析原因、排除故障、正确安装、调整,掌握修理技术。(5)作好训练日志,开展专题讨论,及时总结。(6)进行考核,针对不同车型,由学生独立分析,查找资料,完成故障诊断与排除修理的全部操作。(7)学生在完成一个阶段的学习和训练后,要经常、及时地到校外实习基地进行实际操作,检验学习效果,增加动手机会和对不同车型的了解、对比,不断提高综合能力。(8)与劳动考核部门联系,取得技术等级证书。中职学生要顺利进入社会就业,必须持有“双证”,即毕业学历证书和专业技术等级证书。所以,一方面使学生理论学习和技能操作紧密结合,一方面要认真学习专业技能鉴定的有关知识,按照技能鉴定的考核标准,掌握相应的系统知识。[!--empirenews.page--]讲究方法出效果(1)实训与理论紧密衔接,与实际故障的诊断与排除相衔接,先理论后实践,先局部后整体的认识方式,符合教学原则和认识规律。学生有较多机会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反复对照、理解,有利于知识和技能的掌握。(2)加强了师生的直接接触,相互沟通交流。教师能比较直观地了解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操作能力的程度和水平,有利于切合实际因材施教,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3)实训时教学在一段时间内,只把一个部件、总成结构作为重点的认识对象,学生就会把主要精力都集中到主要目标,可以在较短时间形成对该总成结构系统的完整知识。(4)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的反复交叉,内容不断更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5)学生有成功感。通过实训和排除实际故障,使学生对汽修不再陌生,遇到问题不再无从下手,且逐渐总结出从故障现象—查找原因—诊断—拆卸—分解—清洗—安装—调试顺序化、条理化,使学生掌握了实际本领,增强了自信心。(6)学生在整个实训过程中都有教师的指导和支持,避免了盲目性。重要的是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占着主导地位,在很多环节都是自己观察、自己思考、自己分析、自己动手,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4.中职汽修服务活动方案 篇四
汽车维修质量与中职学校汽修专业教学改革
摘要:影响汽车维修质量最重要的因素是修理工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这两方面的因素与汽修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只有提高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才能提高职业学校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就当今中职教学现状提出几点改革意见和要求。
关键词:维修质量,专业素质,职业道德素质,教育质量。汽车维修业是伴随我国汽车工业和道路运输业发展起来的服务行业,是维持或恢复车辆完好技术状况的保障,也是道路运输业正常运行的条件。随着现代汽车制造技术和道路运输业的发展以及汽车快速进入家庭,我国汽车维修业与社会生产、人民群众生活的密切度与日俱增,汽车维修服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为汽车维修业提供了新的需求和发展机遇。同时,随着汽车技术不断向高端、精密的方向发展,对汽车维修行业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为了保证汽车维修质量能够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准,国家相关部门以及汽车行业制定了许多标准和制度。建立了“预防为主、定期检测、强制维护、视情修理”的汽车维修制度,实行企业自律和行业监管、社会监督相结合的质量控制方式,并且开发、引进了许多先进的汽保设备、工具。然而,要保证汽车的维修质量,最重要的依然是人的因素,汽车修理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是保证汽车维修质量的最重要的软件。近年来,随着汽车服务业的蓬勃发展,汽车职业教育中的中等职业学校担负着为汽车维修业输送一线修理工和技术人员的任务。越来越多的中职毕业生投身到这一行业,如何将中职学生培养成具备相当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的合格的毕业生,是当前中职学校教育和教学改革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汽车维修人员必须具备的专业素质:
1、要有扎实的汽车构造知识
汽车构造是从事汽车维修的人员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构造知识缺乏,就无法进行汽车故障诊断,维修时就会具有极大的盲目性,造成维修失误,导致维修质量下降。
2、要有汽车新结构、新技术的知识
汽车技术在不断进步与发展,汽车的新结构、新技术应用日益广泛。近年来,燃油电子喷射系统、自动变速器、ABS制动系统、以及各种液压、电子调节控制系统等,已普遍装配国产汽车,这就对汽车维修人员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维修人员如果对这些系统的结构、类型、性能、控制原理、各部件在汽车上的安装位置及相互关系不清楚,又缺乏相应的电子电路检测知识,就会无从着手,盲目操作易使这些系统元器件损坏,从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3、要有规范使用设备和工具的能力
只有正确规范的使用各种检测维修设备、工具,才能减轻劳动强度,缩短维修工时,提高维修质量。修理工如果缺乏设备和计量器具的使用知识,就不能对使用的设备和器具及时进行调整与检修,使诊断失准、检测失真,造成误工、返工,使维修成本上升,甚至由于不规范的使用而导致设备和工具的损坏。对于新型汽车维修设备,更需要有熟练的操作使用技能和调整维修及结构知识,否则,就不能发挥先进设备的优越性及其最大潜在能力。维修工必须要有熟练运用设备和仪器的能力,养成规范使用设备和工具的习惯,才能提高维修效率,保证维修质量。
4、要有较强的清洁意识
清洁意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对干净、清新、整洁的概括,它对生产有很大的能动指导作用。现代维修企业已经提出了5S的管理理念,意指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5个方面。汽车是一种复杂精密的机器,它的许多零部件总成对工作环境和工作介质有很高的清洁度要求。如果清洁度不够,还会使检测和维修失误,造成维修质量差,维修成本增加。汽车维修作业中的清洁意识,是指要认识到场地清洁、工具清洁、机件清洁、着装清洁与使用设备、量具、仪表检测汽车故障、各种参数、间隙配合是同样重要,缺一不可。
5、要有创新能力
汽车维修是一项体力劳动与智力劳动相结合的工作,如何解脱体力型工作使之转化为智力型工作,要求维修人员必须有一定的创新能力。面对繁重而复杂的维修项目,要善于动脑筋,禁止采取粗暴操作行为和不规范的作业方式来维修,要有逻辑思维、推理判断能力。在判断汽车故障时,要根据故障现象系统地进行逻辑思维,推理分析,禁止盲目拆检。要能根据所积累的经验,设计、制作简单实用的维修工具,帮助解决和克服在维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能合理安排维修作业程序,提出维修方案,改进修理技术,并能将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和技术知识,逐步条理化、理论化,进一步提高自身素质。富于创造性的劳动是一个优秀维修工所必须具备的条件。
6、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
要求质量监控与技术人员既要有广搏的知识,又要有丰富的经验和精湛的技艺,否则质量与技术指导便是一句空话。现场质量监控与技术人员要对维修工所遇到的意外故障或较难解决的技术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决策,迅速将问题在现场解决。质量监控与技术人员还要根据生产现场多变的情况研究分析工序,清除不利因素,编制合理的工艺规程,提供最佳的维修工艺,帮助维修工提高维修技巧,完善维修过程,提高维修质量。针对以上这些专业素质要求,中职学校怎样才能培养出具备或者具备这些素质潜力的人才呢?
1、更新专业教材,优化教学结构,更新实习教学设备,使之符合现代汽车技术的要求。
目前我国的中职学校中,除少数学校外,仍有许多学校不同程度的存在着教材落后,实习设备陈旧等情况,有的甚至不具备完整的教学条件,在这种条件下很难说能培养出合格的毕业生。唯有以主流的汽车技术为教学内容,更新教学设备,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确立培养目标,听取有关意见和建议,把握企业需求及其变化,才能跟上汽车技术的发展,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
2、根据学生的实际素质水平,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在中职学校中,普遍存在着学生文化素质教差,厌学等现象。在教学中采用实物教学、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如果没有实物,或者不方便采用实物,可以在多媒体教学中采用零件、总成的各种图片,中职学校的学生一般对具体的东西接受能力较强,过多的理论和讲述则效果较差。
3、对于不同素质的学生,要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而不是一刀切。
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我发现,在一个班里基本可以将学生分为三部分:一部分是优秀、好学的学生,他们文化素质不错,对本专业有着浓厚的兴趣;其次是较差的学生,他们文化素质较差,但对本专业也有着浓厚的兴趣,只是因为底子较差而导致学习起来比较吃力;最后是所谓的差学生,文化素质差,对本专业兴趣不高,成天混日子。作为教师,如果在教学中一刀切采用一个教学目标,势必会导致另外两部分人教学效果较差。在教学中应该针对这三种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和目标,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使不同的学生得以不同的提高。比如,较差的学生一般都喜欢拆装,他们对于过多的理论教学都比较茫然,那么通过实物教学和恰当的多媒体教学,或者在实习中给予理论讲解,则效果较好。对于混日子的学生,则需要严加管理,在其能力的基础上,让他们完成适当的操作科目,通过反复动手操作,使其在操作中掌握相应的技术知识。对于优秀的学生则要重点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鼓励学生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4、加大校内实训力度,进行校企合作。
中职的学生普遍对动手拆装有着浓厚的兴趣。针对这个特点,教学中要大力采用实训教学、实践与理论一体化教学等教学方式。通过在校内实习,巩固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对于较差的学生则是通过动手来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实习中,要严格要求按照操作规范、技术规范来进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扎实的基本功,实习绝不仅仅是拆拆装装,只有融入技术规范的要求,给学生留下思考想象的空间,才能达到教学的事半功倍。近两年的全国汽车维修技能大赛,为操作规范、注重细节的维修习惯给各学校树立了典范。学校教育中,许多学校忽视了学生基本能力的培养,一些看似简单的基本功,教师认为学生肯定会而没有教,学生认为很简单也没有认真琢磨、学习,往往到了企业以后却是用得最多的。然而掌握了基本功再学什么新技术都会得心应手、举一反三,这些基本功恰恰是培养一名合格维修人员的基本要素,而实训教学则是培养基本功的最佳方式。
好的实训教学不仅可以带动理论教学、促进学生专业能力的形成,而且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都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是融理论知识、操作技能为一体的学习,要求学生手脑并用,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突出学生在实训教学过程中主体地位。因此,实训教学也是培养学生自主能力、促进其个性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
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复合型的应用技术人才,校企合作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和提高教学质量的运行模式。随着汽车技术的飞速发展,中职学校汽车专业要想能跟得上汽车技术的发展,适应社会的需求,校企合作是一条很有效的途径。校企合作作为一种新型的实践教育模式,在实践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校企合作还是一种能达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有益机制,既促进了学校教学的发展,又推动了企业的发展。
校企合作通过学校与企业间的交流,在生产实践中帮助学生把学到的书本知识与企业的生产实际结合起来,融会贯通,实现“订单式”培养,增强专业教育的针对性,增强毕业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学生在企业参加实习的过程中不但可以学习到最新的汽修专业技术,了解到企业的文化理念,同时也提供了学生和社会人员、企业人员、客户等的交流机会,增强了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些是学生在学校很难做到的。
5、加强中职学校专业技术教师的培养是现阶段必须快速解决的重要问题。
师资队伍水平不高是中职学校教学质量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许多教师需要“补课”,需要参加实训。专业教师需要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掌握新技能,半路改行的教师更是需要学习汽车专业的专业知识,锻炼自己的实践水平。现在国家正在制定相关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培训标准和实行培训计划,以期将我国的职业师资力量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以满足各行业对职业教育的需求。除此之外,各学校还需要“请进来”,与当地维修业相互交流,把行业专家请进来为教师讲课,与专业教师交流,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和理论结合实践的能力,聘请维修企业人员加入教师队伍,增强教师专业实操能力。还必须要“送出去”,把每一位专业教师送到汽车维修企业,学习企业的先进管理制度;学习企业的先进技术水平;了解现在企业需要哪方面的工作人员及熟悉各岗位的工作流程,将其应用在教学实践中。努力坚持完善“请进来,送出去”,培养出学校需要的“台上会讲、台下能干”的“双师”型专业教师。将“双师型”的要求落到实处,而不是有那一张技能卡片就可以了。
为了提高专业教师的专业技术能力,教师之间轮岗互动也是一件较好的方式。在一些成功办学的学校,不同专业教师所带的课程互相交叉,避免了一个教师总是代一门课,教师的全面授课,意味着教师对本专业全部课程的精通。教师的能力也就上升到一个新高度。
二、汽车维修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是一个企业选用人才时最看重的一个方面,勤奋、敬业、忠诚、自信、合作和学习,这是许多企业最基本的要求。我们可以看到,这几条里面,绝大多数涉及到了道德因素。笔者所认识的一个某品牌4S店的老总,宁可每年从职业学校选择没有维修经验的中职毕业生,也不愿去社会上招聘那些“经验丰富”的修理工,因为,学生相对而言,没有沾染那些修理行业里的不良习惯,他的职业道德品质相对而言也处于一个较好的状态。在选择学生时,他首先考虑道德品质,其次才是学习成绩,当然,每次当录用到品学兼优的学生时,他会非常高兴。但是,道德品质差的学生,即使学习成绩再好,企业也不会要。
汽车维修行业相对于其他行业有其特殊性,要求从业人员细致且极具责任心。一方面,维修涉及人员和车辆的安全问题,修得不好、修得马虎就可能会出事故。现代汽车制造越来越精密,技术越来越先进,在维护修理时任何一个细小的方面没有注意到,都有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另一方面,现代企业信誉就是生命,维修人员不能因为车主不懂就糊弄他,简单的毛病说成是大毛病,用劣质产品冒充正规产品。现代汽车生产厂家对车辆的维护维修的要求已经达到了“呵护”的地步,要求旗下的各销售、维修企业实行一整套严格完善的管理、服务制度,最终目的是要让客户的车辆在自己这里得到细致的爱护。保证客户能够得到一流的服务,车辆得到一流的维护。这就要求汽车从业人员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才能保证相应的维修质量和服务质量。“有德有才是正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无德无才是废品,无德有才是毒品”。企业是把“德”看做第一位的,企业选择人才都把“德”作为第一要素,但我们的教育当中却偏偏忽视了它。如何让学生满足企业的要求,如何让学生在校期间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良好的道德规范,从而在就业后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是摆在所有职业学校面前的一个课题。
职业学校在培养学生职业道德应注意以下两点:
1、职业学校必须改变以往只培训知识技能忽视道德修养培养的情况,不但要开设“职业道德”的课程,而且必须在全部的教学环节中,融入对学生职业道德的养成、训练。道德不是一个单独存在的领域,每一个环节都涉及到道德的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是点滴培养出来的,不是一蹴而就的。
2、加强教师道德素养。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必须严格要求,言传身教,循循善诱,从点滴小事做起,以自己的行为为榜样,从而才能影响学生,引导他们具备优秀的品质。这就要求我们在提高教师专业技能的同时,也要加强师德建设,教师的道德水准决定了学生的道德水平,教师的言行影响学生日后的言行。同时,学校也要加强制度建设,最大限度的避免由于教师个人的因素影响学生的品德修养。
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汽车维修企业已经很少从社会公开招聘从业人员,转而将招聘注意力转到职业学校方面。随着大量职业学校学生进入维修企业,职业学校教学质量已经逐渐的对企业维修质量有了影响。因此,改革目前不良的职业教育环节和问题,不但是学校的生存问题也是事关我国汽车维修行业的发展。汽车中等职业学校只有从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两方面着手改进教学体系、实训环节、加强教师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品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培养出企业欢迎,社会需要的优良技能型人才,维修企业的维修质量才能得以健康向上的发展,汽车中等职业学校也才能真正的得以发展和壮大。
[参考文献] [1]《汽车维修行业人力资源需求及对职业教育要求的研究报告》
交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汽车运用与维修学科委员会
2003-7 [2]《汽车维修业职业培训的现状及改革初探》
甘肃省运管局运输管理处
2007-6 [3] 赵新 《汽车行业人才教育与培训的现状分析》 2008-12 [4] 齐连生 《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 2009-8
[5]《GBT 21338-2008 机动车维修从业人员从业资格条件》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8-10-1 [6]《JTT 698-2007 机动车维修技术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技术要求》
人民交通出版社
5.中职学校教育活动方案 篇五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立德树人,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使中等职业教育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全面贯彻鲁政发(20--)49号文关于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指示精神,科学界定中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发展定位,主要是面向生产服务一线培养高素质的基本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并为高等学校提供具有一定专业技能基础的合格生源。坚持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强化中等职业教育的基础地位。
借鉴我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已经形成的部分)。自20--年9月开始山东省教育厅与省财政厅分两批下达了56个专业教学指导方案的开发任务,全面启动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规范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行为,推进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和评价制度变革,着力开发以能力为本位、典型工作项目为主体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推进理论实践一体化、做学教一体化,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发生根本性变化,整体提升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水平和质量。参与开发学校有227所,参与的行业企业专家和教师达3000余人。我校既有牵头专业又有参与专业,请设法与相关专业的学校联系,予以借鉴。
中职各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中的《专业教学计划进程表》,是教学计划中的核心部分,无论如何改进,必须统一到我院该格式的规范要求之内,若有异议,及时提出商定。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确定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
2.坚持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引导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加强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
3.坚持“做中学、做中教”,突出职业教育特色,高度重视实践和实训教学环节,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培养,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4.坚持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正确处理公共基础课程与专业技能课程之间的关系,合理确定学时比例,确保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
5.坚持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在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的基础上,地方和学校可根据区域经济、行业特点和社会发展需求,在课程设置、教学安排、教学手段和方法上有一定的灵活性。
三、基本要求
(一)培养目标要求
中等职业学校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的基本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并为高等学校提供具有一定专业技能基础的合格生源。他们应当热爱社会主义祖国,能够将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结合起来;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继续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必要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比较熟练的职业技能,具有较强的就业能力和一定的创业能力;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具有基本的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各专业的教学计划应按照培养目标的总体要求,进一步明确本专业的具体培养目标。
(二)课程设置要求
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两类。
公共基础课程包括德育课,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体育与健康课等必修课和其他选修公共课程。公共必修课应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要求。物理、化学等其他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类课程,可作为公共基础课程列为必修课或选修课,也可以多种形式融入专业课程之中。也可根据需要开设其他选修课程或专题讲座。
专业技能课程应当按照相应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采用基础平台加专门化方向的课程结构设置。课程内容要紧密联系生产劳动实际和社会实践,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并注意与相关职业资格考核要求相结合。实习实训是专业技能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要在加强专业实践课程教学、完善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的同时,积极探索专业理论课程与专业实践课程的一体化教学。突出专业技能课程地位,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要从第一学期开始就逐步开设专业技能课程。
每个专业都应确定相应的专业主干课程和主要实训环节,在课程设置和教学要求部分予以重点列示。在相近专业教学计划编写或相近课程要求上,务必注意口径上的一致性和专业上的特殊性。有开设先后要求的课程,要按顺序排列。
涉农专业要突出涉农课程的设置,要有涉农的专业技能考核,至少要开设3门以上的与涉农专业技能密切相关的专业课程。
(三)内容要求
教学计划的基本内容应包括:
1.专业名称、招生对象与学制
2.培养目标、人才规格
3.课程设置与教学要求
4.教学环节时间分配表
5.教学计划进程表
6.理论与实践教学学时分配表
7.实践教学安排表8.证书结构表
9.成绩考核
(五)学时要求
总学时是指学生学习期间的理论和实践全部课时,含在校期间的全天实习、校外顶岗实习、军训、社会实践、入学教育、毕业教育课时,不含考试课时。按我院每学期19周减1周考试,周学时一般为28(整周军训、教育、顶岗实习按30学时)计算。三年学制的总学时约为3000-3200;二年学制的总学时约为-2100。
公共基础课程学时一般占总学时的三分之一,可根据不同专业实际需要适当调整,上下浮动。一般德育课、体育与健康开课2学年,每周2学时;英语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因考证需要,开课1学年,每周2学时;语文开课1学年,每周2学时;数学可在需要的专业开课1学年,每周2学时。公共基础课程中的德育和体育课要开全开足,文化课可根据专业需要尽量压缩或穿插在专业课中适当补充其需要的文化基础内容。专业技能课程学时一般占总学时的三分之二,可根据实际需要,集中或分阶段安排校内实习和定岗实习的时间,定岗实习安排1学年。
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应占总学时的90%,选修课为10%。
(六)学分要求
一般16-18学时为1个学分,三年制总学分不得少于170,二年制总学分不得少于110。军训、社会实践、顶岗实习、入学教育、毕业教育等活动,以1周为1学分。
(七)格式要求
纸张类型:A4纸。页边距:上下边距2.5厘米、左边距3厘米、右边距2.5厘米。
正文用仿宋小4号排列,段前段后间距为0行。行距:固定值20~23磅。
总标题:要体现出年级、学制、办学层次和专业名称,务必规范准确。学制分三年和二年,办学层次分中专、中专涉农、中技工,专业名称一定要与《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和《全国技工院校专业目录》完全一致。例如:“201-级三年制中专《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或“201-级三年制中专涉农《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或“201-级二年制中技工《烹饪》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总标题用黑体小2号加粗居中排列,如有专业方向可加括号或另行副标题说明。
正文内标题:一级仿宋小3号加粗空两格按一、二、三、占一行不加标点符号排列。二级仿宋4号加粗空两格按(一)(二)(三)占一行不加标点符号排列。三级仿宋小4号加粗空两格按1.2.3占一行不加标点符号(或不单独一行加标点符号)排列。四级、五级按(1)(2)(3)和①②③同正文排列一致。
各种表格:标题黑体四号,表头格式勿动。表内文字仿宋5号或小五号。务必注意各表格之间的内容及数字之间的衔接和吻合。
四、任务安排
6.中职生家长会活动方案 篇六
班主任: 按照学校规定,11月30号,我校召开在校生家长会。以此为契机,通过与家长的交流,让家长真切地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让家长积极地投入到我们的教育教学当中来,增进家长与学校的感情,为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营造良好的家校合作氛围,促使学生在校内外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一、活动时间:
2014年11月30日(星期日)上午09:00
二、活动地点:**市职教中心三号教学楼**教室
三、通知家长
11月28日(周五)班主任让学生周末回家通知家长开会时间、地点,为确保每一位家长的到来,班主任再以飞信(短信)方式通知家长一遍。这样以便于家长安排好他们的工作家庭生活,并尽可能的让学生的监护人来参加,对有事不能来参加家长会的人应提前做到心中有数,并通过协商另约家长见面时间。
四、开会准备
开家长会之前应布置好教室,给家长以干净、整洁、明快之感,提前通知课任老师做好开会准备;桌面放置明显标识,引领家长找到自己孩子的座位。并做好课件准备,以图片、文字等形式准备好对学生期中考试的分析等。
五、开家长会的要求:
1、家长及时签到。
2、班主任宣讲本次家长会的内容,让家长提前做到心中有数。
3、班主任汇报前期工作内容及工作成绩。
4、班主任汇报纪律、学习及完成作业情况及常规管理状况。
5、请各课任老师谈近期学生的学习情况,向家长汇报并作以指导,以谋求合作。
6、家长会结束后,家长填写反馈意见表。
七、家长配合完成:
1、按时督促学生完成作业,按时作息。
2、帮助孩子做好学习准备。
3、对孩子玩手机、电脑等情况严格控制。
八、对老师的要求:
1、开家长会,老师要提前入手,准备充分。
2、邀请各任课教师对本学科做详细的介绍,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内容要详实、客观、公正。
3、语言要准 确、生动、凝练,切忌罗嗦。要多说能鼓舞人心的语言,让家长教育孩子有信心。
4、态度要亲切、真诚,具有亲和力,并能体现出教师的职业素养。
5、班级布置和教室、清洁区卫生。
最后做好家长会总结,吸取经验教训,形成报告。
7.中职汽修服务活动方案 篇七
汽修实训课具专业性、操作性、应用性与综合性的教学特点,必须做到学用结合、学以致用。围绕“做什么、怎么做、如何改进”等来组织和展开的“行为引导”型教学,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促进了学生自主探索潜能的开发,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中职汽修实训课运用“行为引导”型教学法能提高实训成效。
一、“行为引导”型教学法的含义与特点
“行为引导”型教学法,又称实践导向、任务导向、行为导向等教学法,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职业技术教育教学方法之一。该教学方法以学生发为本,以能力培养为目标,以任务为导向,强调“教、学、做”合一,心、手、脑并用,把学生的自学能力、组织能力、决策能力、合作能力等关键能力的培养作为核心内容的一种教学方法。
实施“行为引导”型教学法,一般有以下特点:一是任务引领。将所要学习的新知与能力蕴含在一个或几个具体的任务中,让学生通过对学习任务的分析、讨论与解决,实现知识与技能的意义建构;二是合作互动。师生共同参与,共同讨论,共同承担不同的角色任务,在互相合作的过程中最终获得解决问题的过程;三是自主参与。从信息的收集、计划的制定、方案的选择、目标的实施、信息的反馈到成果的评价等,均由学生自主参与解决;四是过程开放。教师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况,采用非学科式的、以能力为基础的职业活动模式,让学生在开放的教学活动中,自已去寻找资料、研究问题,并在团队活动中,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可见,行为引导型教学法把学习主动权让给学生,让学生转变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成为学习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不再单纯地从教师的授课中获取知识与技能,而是从亲身参与的实验、实践等行为中自觉地获取信息、发展能力。
二、“行为引导”型教学法的实践应用
随着企业对汽修专业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和宁波市中职“新课改、新课堂、新教法”的不断开展,我校的汽修专业教学改革也迈出了坚实的步伐。根据理实一体化教学要求,在汽修实训项目教学过程中实施“行为引导”型教学法,促进了实训课的教学改革。
1.明确任务,收集完成工作任务所需的信息
为完成汽修实训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必须根据中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利用各种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明确任务过程中,教师通过发布信息,让学生形成工作概念,学生利用教师设置的引导问题,通过各种媒介、维修手册让学生查阅相关书籍资料,收集车辆维修方面的信息,来培养学生独立获取专业信息的能力。
一是设计情境,激发兴趣。实训活动前,教师应根据典型工作任务精心设计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兴趣。如课前展示汽车使用过程中常见的机电故障或家用轿车常规维护等问题,使学生形成问题解决的初步印象,从而激发探究兴趣;二是提出目标,明确任务。为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必须明确学习者应该掌握哪些知识和技能、培养何种态度和情感,通过板书或课件用可观察、可测定的行为术语精确表达出来,让学生知晓教学目标,使教学工作更具有目的性。三是项目引导,设置问题。教师围绕实训项目,编写出问题。引导学生对要完成的实训项目提前进行全面的思考。因为汽修专业的特殊性,很多维修工序来自于维修手册的解说。因此,通过对工序编排顺序的设疑,引导学生更深入地思考问题。在知道了“做什么”的基础上,通过查找资料、提问等方式,引导学生更深入地探究“怎么做、为什么”,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制定计划,作出小组预见性的工作方案
通过任务引领、获取信息阶段,教学过程已经懂得“做什么”的任务。针对“怎么做”的问题,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制作工作计划与方案,并填写引导问题卡片。
一是学生小组合作制定维修方案。因我校汽修专业实训设备有限,很多维修工作不能独立完成。为此,我们采用分组教学为主的形式,把一个教学班分为八到十人的小组,每组五到六人,学生轮流担任组长。组内成员相互合作与交流,既能发挥集体的智慧,又能培养个人独立探究的精神,能大大提高教学活动的效率。如在发动机拆装实训中,学生以小组的方式填写教师准备的引导问题工作页,讨论并制定拆装方案。在培养学生组织能力的同时能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每个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来;二是教师做出可预见性的维修方案。无论学生所制定的方案是否可行,教师都应该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以激发其自主思考的热情。教师在巡视过程中了解各组学生制定的方案,并通过教材、维修手册和教学经验,做出可预见性的维修方案。
3.做出决策,通过信息汇总确定实施方案
实施决策的确立是“行为引导”型教学法实施过程中,讨论最为激烈的一个教学环节。如在汽车二级维护过程中,完成汽车维护项目的顺序可以有很多种,如何得出一种速度快、分工明确、顺序合理的方案,则需要通过信息汇总,分析、比较、讨论各种方案的可行性和优劣性。
一是学生阐述本组制订的方案。在一体化教学模式中,专业能力和社会能力并重。学生阐述本组制订方案的过程,既是对专业知识的再一次学习,又是培养语言表达能力的良方。学生在获取信息和制订计划过程中,已经接受了大量的专业知识,而要把这些知识通过展示在课堂中呈现,则需要阐述者通过自己的消化才能完成。其他学生也可以在听取各种方案的过程中提出质疑,吸纳别人的意见,修正自己的方案。二是推选出最佳方案。各组方案在陈述、讨论后由教师进行信息汇总,并让学生再次要析、比较、讨论各种方案的可行性和优劣性。在发动机拆装实训过程中,各零部件的拆卸有很多种方案,也许各种方案都可行,但可能需考虑成本,会在维修还是更换之间产生冲突。此时学生需在教师的引导下,推选出最佳的解决方案。
4.实施计划,学生根据确立的维修方案实施操作 引导型教学法的理论依据是理实一体化教学,而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形式是以“做”为主,以“做”为基础,以“做”为方向,做是学与教的出发点。在实施计划中通过“试做、发现问题、听课学习”的步骤来进行。
一是根据实训方案试做。当确定维修方案后,可以鼓励学生先按制定的计划进行操作。例如发动机拆装实训,可以让学生在确保人身及设备安全的条件下,按制定的方案进行拆装。学生在拆装过程中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造成不能顺利完成拆装。这样可以让学生再次认知制定计划的可行性;二是在做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在试做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学生会自己提出问题,老师也可以有针对性的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三是带着问题听课学习。气缸盖拆装是发动机拆装实训中一个内容,要学会正确的拆装方法,教师可以通过“讲解、示范、模仿、练习”的“四步”来进行教学。讲解就是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根据教学项目的培养目标,讲解维修工艺、注意事项、安全规则等;示范就是教师根据操作规程、维修工艺进行示范性操作;模仿就是一个或几个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和示范自己完成维修任务,教师不断指导;练习就是全体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如果较多的学生在练习中存在问题,教师可针对问题再进行讲解和示范。对较难的项目可分解成若干个小项目,逐步实现教学目标。这种方法使学生较快地掌握必要的汽车维修基本技能。
5.评价分析,全面客观地对整个过程进行评价
评价是对整个课程中学员在各个方面的表现的评价,是一个过程的评价,包括技术方面的评价、行为能力方面的评价等等,要在整个过程中适时地进行。当完成计划之后,根据评分页检查维修工作是否满足要求,可以先进行自检,然后教师评价。自检项目包括功能检查、目测检查、操作方法检查等。教师对学生工作完成情况进行检查评分,在检查时不能仅局限于结果,还要注重能力方面的检查,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等。对检查出来的问题,师生共同讨论分析,最终找出解决方法。
三、实施“行为引导”型教学法应注意点
行为引导型教学法使汽修实训课教学目标明确,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探索性大大提高,促进了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也创新了实训课的教学形式。为使这一教学方法在汽修专业中有效推进,应注意以下方面。
一是教师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服务观,不断探索有利于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探索者。
二是要注重学生的团队精神培养。分组中要考虑学生的个性、知识水平与能力的差异性,要积极发挥每个人的知识经验与潜能,注重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培养。
三是任务设计要根据实训学生的经验与能力,突出层次化,使学生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逐渐激发他们的兴趣,并规范实训流程;防止出现松散实训的现象。
8.中职汽修服务活动方案 篇八
随着汽车消费逐渐由奢侈品消费转向大众消费阶段,汽修维修行业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社会和市场对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变得越来越大,因此,中职汽修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必须要不断地革新才能适应社会和市场日益增长的人才需求,而将“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带人到中职学生汽修专业课教学中的这种教育方法也将成为中职汽修教育的一种革新,主要体现在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上。而中职汽修专业教学要想冲破现实的困境就必须在保证学生接受到充足的汽修专业理论知识的前提下,把中职汽修专业教学的侧重点放在对学生的实践教学和汽修技能培养方面,这样中职院校也才能培养出更多适应社会和企业的汽修专业实用人才。
1中职汽修专业教学现状分析
当下我国中职汽修专业课教学的教学模式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弊端,而这些弊端核问题往往就会直接影响中职汽修专业的教学成效。具体来说,传统的中职汽修专业教学模式很容易忽视对汽修专业实践课程的安排,在中职汽修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利用大部分的教学时间去讲述汽修理论知识,再利用少数时间去实验室对学生进行指导教学,这样的教学形式往往就会导致汽修专业理论知识与汽修技能培养实践严重的脱离。另外,学生在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中缺乏实物参考,学生一般只能借助教材的简单插图来了解汽修专业概念,这样的教学条件对于教学活动的开展无疑是一个很大的阻碍因素。
9.中职学校实施活动方案 篇九
“十三五”时期,将是我校全面建成现代化一流中职学校的决胜时期,20--年是制定并启动“十三五”规划的第一年,也是我校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一年,我们要深入贯彻国家及省、市关于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精神,坚定“以人为本,民主管理,和谐发展”的核心理念及“合适教育,差异发展,成功人生的教育理念,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坚持以质量为中心,以深化内涵建设为动力,以强化学校治理能力为保障,建立更加科学现代的学校治理体系,实现更高水平的职业教育。
二、基本目标
大力度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办学内涵,建设高水平现代化职业学校。围绕学校“1234”人才培养模式,积极贯彻和实践具有我校特色的“选择性”课程改革方案,积极探索课堂教学和科研管理新思路;继续
深入研究“省课改”精神,改进教研方式,推动教科研工作重心下移,突出针对本校校情的教科研,指导研究适合本校教学的“真实、适用”的课改选修教材、课堂教学案例、教辅材料,丰富温职专特色的“适业教学”的内涵。
三、重点工作
1.规范管理:完善教学制度建设,全面实施各专业“选择性”课程改革方案,加强教学质量监测力度,优化各项教学管理评价机制。
2.队伍建设:强化跟踪“合适教育结对工作”,分层培养制度落地,努力打造师资队伍,发展构建“适业团队”建设,构建“校级三层次梯队”,对青年教师,组织“校级青年沙龙”活动,继续请各级各类名师进行培训。编制《优秀教师成长录》,激发青年教学成长动力。
3.课程改革:整合以往各项成果及资源,开发出适合校情的、各专业实情的课改,在全校推进课程改革。
4.评价改革:提升教研活动质量,继续扩大教考分离范围,进一步完善班级学风考核方案,强化信息技术与教改的融合力度。
【中职汽修服务活动方案】推荐阅读:
中职学校汽修专业08-23
中职汽修教学反思总结06-11
中职学校汽修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教学目标07-26
汽修专业学生训练方案06-10
汽修专业动态调整方案07-14
汽修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方案09-26
汽修专业教师培训及选拔方案09-08
中职英语期末考核方案07-11
中职课程改革方案10-30
浅谈提高中职学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效能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