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Q正传的心得体会400字

2024-09-20

阿Q正传的心得体会400字(精选13篇)

1.阿Q正传的心得体会400字 篇一

《阿Q正传》是鲁迅先生于19发表的一部批判性小说。

以辛亥革命时期的南方农村为背景,从散工阿贵这样的底层小人物为切入点,让我们了解到了旧社会封建的制度的腐败、阶级的矛盾和旧社会人们的愚昧无知、麻木不仁。

在当时由于生产力低下,畸形制度下的贫富差距巨大,大部分人根本没有机会接受到良好的教育,所以像阿贵这样只能靠出卖体力讨生活的人比比皆是。

但是主人公阿贵虽然做着最底层的工作,却特别在乎自己的尊严,越是维护却越是弄巧成拙。最后只有靠着精神胜利法,来维护自己的尊严。就像现代社会的网络上的这段话:人越穷,自尊心越强;越懦弱,对亲人脾气越大;功利心越强,言行越卑贱;越狭隘,越痛苦;越攀比,越自卑……

当阿贵被当成替罪羊枪毙时,人们在似乎对于这样的糊涂案件麻木了,也许是因为见的太多了,习以为常了。也许是因为愚昧自私,事不关己。没有人去反思这样的社会迂腐、病态种种问题。他们讨论的却是枪毙没有杀头好看,他们遗憾的是阿贵杀头的路上一句戏文都没有唱,可惜了大家白白跟了一路。那些嘲笑过阿贵的人,又有多少和阿贵不同呢?只是他们浑然不自知罢了。

就像本书最后说的那样,阿贵并没有断子绝孙,反而他的子息繁多,至今不绝。

2.阿Q正传的心得体会400字 篇二

关键词:小说《阿Q正传》,阿Q,“精神胜利法”,性格特点,现实意义

《阿Q正传》是鲁迅先生创作于“五四”运动之后的一部中篇小说, 《阿Q正传》以辛亥革命前后闭塞落后的农村小镇未庄为背景, 塑造了一个从物质到精神都受到严重伤害的农民的典型形象, 揭露了中国农民乃至整个人类所具有的“精神胜利法”的劣根性。辛亥革命已经走过100多年, 研究阿Q形象仍具有一定的社会现实意义。

对小说中人物形象的把握应着重从人物性格特征的角度进行分析, 本文从阿Q的性格特点及产生的根源进行探讨。

1. 阿Q的性格特点

1.1 自欺欺人, 自我安慰。

阿Q不能正视自己的现状, 活在幻想中, 用白日梦这种自欺欺人的方式以达到心灵安慰的目的。与人发生口角时, 他会说:“我们先前———比你阔得多啦!你算是什么东西!”对未庄的居民, 他全不放在眼里, 因为他想:“我的儿子会阔得多啦!”而事实上, 谁也不知道他的先前是什么样, 至于他的儿子, 那更是虚幻的未来, 他连个妻子还没有呢。这就是阿Q, 他看不到自己现状的艰难, 而活在从来没有的过去和根本没有可能到来的未来里。

阿Q在戏场被人抢了钱, 这次他似乎很不得意, 说让儿子拿去了也不甘心。于是他伸出了自己的手往自己的脸上打了几下, 仿佛打人的是一个人, 被打的是另一个人, 自己于是心安理得地睡去了。他竟然以能自轻自贱而得意, 甚至以作践自己, 用力打自己耳光来反败为胜。

阿Q想参加革命, 可是假洋鬼子不答应, 自己很失望。可转而又想:革命是要杀头的, 让你们革命, 统统杀头。临刑前, 阿Q在认罪书上画押, 想画得很圆, 可是没有成功。于是转而又想, 孙子才画得很圆很圆的呢。

阿Q就是这样以欺骗自己的方式来达到安慰自己的目的。阿Q从来没有真正胜利过, 可他又总觉得自己是胜利的。他就这样活在幻想中。

1.2 忌讳缺点, 死爱面子。

阿Q的悲剧在于他不能正视自己的悲剧命运, 他没有改变自己命运的思想与行动, 因而他只能长期生活在悲剧中。

阿Q最忌讳别人说他的癞头, 忌讳到十分可笑的地步, 有时还说别人不配, 仿佛癞头是一件十分光荣的事情。别人都知道他有一种精神上的胜利法, 故打他时就让他自己说:“这不是儿子打老子, 是人打畜生。”阿Q越是死爱面子, 放不下面子, 就显得越没面子, 越滑稽可笑。作者采用这种欲抑先扬的艺术技巧, 把阿Q的这种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

1.3 欺软怕硬, 欺善怕恶。

把自己的痛苦与不幸转移到他人身上是阿Q的常用伎俩, 也是令人生厌的地方。他在被人欺负之后, 把痛苦转嫁给和自己一样不幸的王胡、小D、小尼姑身上。

被人打了, 不想到报复, 却去找王胡斗气;被赵太爷打了, 不敢反抗, 反而自欺欺人, 自我安慰;被假洋鬼子打了, 以调笑、欺侮小尼姑博得闲人们的喝彩而为“晦气”的自己报了仇, 轻松得飘飘然似乎要飞去了;因“恋爱的悲剧”被赵老太爷“炒了鱿鱼”, 他没有怨恨赵老太爷踹了自己的饭碗, 却迁怒于比自己命运更加悲惨的小D。他发怒时, 估量了对手, 口讷的他便骂, 力气小的他便打, 整个就是个无赖。阿Q其实不能清醒地认识自己, 也看不清, 更看不懂社会。他被赵太爷等人欺侮、损害, 却不敢反抗, 反而拿王胡、小D出气。他不知道是谁让他如此贫困, 是什么让他如此难堪, 从而来推翻它, 改变它, 而只能从损害别人那里取得一点心理慰藉, 一种心理平衡。他空虚无聊, 就像一只无头的苍蝇乱飞乱撞, 飞到肥肉上能咬上一口, 飞到苍蝇拍子上那小命就危险了。但他也很狡猾, 通常见了危险就想法子逃跑, 遇见好事他才会迎上去, 就像一个奴才逢迎主人一样逢迎着那个社会。

1.4 麻木, 健忘。

未庄是旧中国农村社会的缩影, 赵太爷、钱太爷等是极少数的封建地主阶级, 赵白眼和赵司晨可算作自食其力的中农, 阿Q、小D、王胡等是贫苦农民。赵太爷是未庄这个封建小王国中的土皇帝, 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对农民实行专制统治和严酷剥削。阿Q的恋爱悲剧则描写了这个土皇帝的威势和贪婪, 以及封建王国的人际关系。阿Q向吴妈求爱, 只因吴妈是赵家佣人, 赵太爷便使吏役地保受命连夜赶到土谷祠, 教训阿Q, 说他“简直是造反”。阿Q不仅被赖去了工钱, 榨去了破布衫、破棉被、破毡帽, 而且“从此不准踏进赵府的门槛”。尽管如此, 阿Q却不敢反抗, 统统接受了赵太爷开出的条件。赵太爷是骑在他头上作威作福的封建压迫者, 但他却似乎没有感觉到。他的麻木出乎人的意料, 他的健忘却更让人吃惊。被别人打过很快就忘了, 喝一碗酒后便睡着了, 就像了结一件事情一样感到轻松和愉快, 可见阿Q受封建思想毒害之深。封建统治者不仅从身体上去摧毁一个人, 而且从精神上去打垮一个人, 让他精神崩溃, 让他失去信心, 成为顺民、良民, 因此实行愚民政策, 让农民心甘情愿做他们的奴隶。阿Q就是这样的顺民、良民, 他麻木了, 也习惯了。

以上的这些特点, 人们习惯上称之为“精神胜利法”。所谓精神胜利法, 就是在现实生活中处于失败的地位, 但不敢正视现实, 用盲目的自尊自大、自轻自贱、欺弱怕强、健忘、忌讳缺点、以丑为荣等种种“妙法”来自欺自慰, 自我陶醉于虚幻的精神胜利之中。“精神胜利法”是阿Q得到心灵满足的法宝, 当他被别人欺侮时, 他就会拿出自己的法宝来, 从虚无的精神世界中来获得心理安慰。

2. 阿Q性格形成的根源

2.1 历史原因。

2.1.1 封建思想对封建农民的影响

当阿Q调戏了小尼姑之后, 小尼姑骂阿Q断子绝孙。这时阿Q想:“不错, 应该有一个女人, 断子绝孙便没有人供一碗饭, ……应该有一个女人, 夫‘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而‘若敖之鬼馁而’, 也是一件人生的大哀, 所以他那思想, 其实是样样合乎圣贤传的, 只可惜后来有些‘不能收其于心’了。”

“阿Q本来也是正人, 我们虽然不知道他曾经蒙什么明师指授过, 但他对于‘男女之大防’却历来非常严;也很有排斥异端———如小尼姑及假洋鬼子之类———的正气。”

从以上两段引文可以看出:虽然阿Q只是个农民, 是个文盲, 但他却知道“男女之大防”“男女授受不亲”“不孝有三, 无后为大”等封建社会的纲常伦理, 可见变了味的孔孟之道和程朱理学的封建思想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阶层。封建统治者把一批批学者的思想扭曲之后大肆宣扬, 以达到“愚民”的目的, 人变为奴隶, 让他们忠于朝廷, 忘记反抗。

中国有着两千多年的封建文化的积淀, 变了味的孔孟思想早已渗入了人们的骨髓。作者借阿Q这样一个没有受过正统教育的农民来表现封建文化对人们心灵的毒害, 可见吃人的礼教和封建意识对中华民族的危害之深。

阿Q也同样用这种精神武装了自己, 从而形成了上述的性格特征。由此看来, 阿Q是个农民, 而又不仅是一个农民, 他是被封建思想扭曲了人性的奴隶, 是一个长期以来被“正统”思想异化的躯壳。

2.1.2 农民在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地位

中国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 在这漫长的历史时期, 农民一直处在社会的最底层, 他们生活穷困, 社会地位低下, 长期挣扎在死亡线上, 而且受着上述封建思想的愚弄。这种“精神胜利法”正是贫困低下的可怜农民的幻觉, 只

WENJIAOZILIAO

不过这种幻觉不是一时一人的偶然行为, 而是在长期贫困压榨下形成的群体的必然心理, 并且这种心理代代相传, 成为农民们自娱的方式, 来维护他们最后一道心理防线, 成为他们活下去的理由。

阿Q是赤贫的农民, 毫无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 任何人都可以欺负他。阿Q为了吹嘘自己, 说自己姓赵, 却被赵老太爷打了耳光, 地保还榨去他二百文酒钱。他连姓赵的权力都没有, 可他又无力去反抗, 只能用自欺欺人的方式来缓解内心的痛苦:说是被儿子打了, 以达到心灵的安慰。

阿Q要革命, 可假洋鬼子又不准他革命, 他只能换个角度想:革命是要杀头的。除此之外, 他再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了。

鲁迅先生对农民的态度是“哀其不幸, 怒其不争”, 他用自己锋利的笔解剖了阿Q式的农民的病因, 又对阿Q式的农民寄予深切的同情。

2.2 时代原因。

精神胜利法已成为近代中国的一种社会思潮, 封建统治阶级对列强侵略所造成的不断失败的处境日益麻木, 无法清醒地正视现实, 承认失败, 奋发图强, 为维持其统治, 就产生了既以自欺, 亦以欺人的精神胜利法。从农民自身而言, 奴隶的地位和反抗失败的历史教训, 也是产生精神胜利法的土壤。因此, 阿Q的精神胜利法, 是概括了极其深广的社会历史内容的, 是普遍存在于中华民族各阶层的一种国民性弱点。所以, 阿Q又是一个“现代的我们国人的魂灵”。

阿Q这一典型, 对于每一个中国人, 都是一面镜子, 可以在里边照出自己的某一部分特征来, 具有深刻的针砭作用, 这就是阿Q形象的重要典型意义。阿Q形象成为人物艺术殿堂中不可忽略的艺术形象, 丰富了人物艺术画廊。小说进一步把阿Q放在民主革命风暴中加以考察。当辛亥革命爆发时, 阿Q有做革命党的要求。因为阿Q这样的农民, 到了自己活不下去的时候, 性格必然有所发展, 会从精神胜利法转为要求改善生活现状, 取得温饱的迫切愿望。阿Q因过度贫困, 很有不平, 看见举人老爷、未庄男女害怕的神情, 对革命“神往”了。土谷祠中的革命幻想曲, 显露了他的革命要求。这是一种自发的反抗思想。一方面, 阿Q从精神胜利到企图改变自己的地位境遇, 而且还有在街上大喊“造反”和投奔革命党的行动。但另一方面, 阿Q的革命思想中包含着农民式的狭隘报复, 取压迫者而代之等错误观念。而且, 阿Q也还不可能完全抛弃精神胜利法, 例如在决定他生死的画押时, 以“孙子才画得很圆”来自嘲等。阿Q死得冤枉, 死得糊涂, 他直到最后看见旁观者狼一样的眼睛, 才开始对自己的处境有较为清醒的认识, 而他的生命也就此结束了。可见, 阿Q的糊涂隐含着清醒的认识, 只是未等开发出来便被扼杀了。阿Q的性格是丰富的, 除精神胜利法外, 他主观、狭隘、保守, 有农民的质朴、愚蠢, 也沾有些游手之徒的狡猾。

2.3 个人原因。

阿Q不同于一般农民, 他毫无产业, 无妻无儿, 是个完全的无产者, 但他吃苦耐劳, 又有着农民的朴实和愚蠢。

阿Q是个雇农, 他不能像赵白眼、赵司晨那样有自己的土地和房屋。他所能有的只能是自己虚幻的内心世界。精神胜利法是他生活下去的理由。

阿Q也不同于《故乡》中的闰土, 他孤身一人, 没有父母, 没有妻儿, 一个人寄住在土谷祠中。他没有牵挂, 有着充分的行动自由, 所以他可以进过几次城, 他可以有了点钱就到酒店喝酒。这些处境使他“沾上了些游手好闲者的恶习”。他可以无所顾虑地去参加革命, 甚至于对死都并不觉得可怕。

3. 阿Q形象的现实意义

3.1 阿Q形象的普遍意义。

阿Q是辛亥革命时期中国农民的典型, 从他身上可以看出当时农民的特点。然而, 他又不仅仅是那个时代农民的典型, 他身上折射出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思想压迫下形成的农民的劣根性, 甚至是整个民族的劣根性。

阿Q精神又是对那个时代统治者自欺欺人一面的强烈讽刺。在强敌面前, 统治者束手无策, 可他们又不愿承认自己的弱小, 说敌人的洋枪洋炮是雕虫小技, 说工业革命是不务正业。

我们还可以进一步看出阿Q身上也体现了整个人类所共有的弱点。所以阿Q形象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及深远的影响, 他就像葛朗台、哈姆雷特等, 成为世界文艺作品中典型的人物形象, 对全人类有着共同的审美价值和教育意义。托尔思泰在读了《阿Q正传》后, 不安地说:“周老先生在骂我呢。”人们读《阿Q正传》时, 都自然而然、或多或少地发现自己灵魂中的丑, 就像托尔思泰读了这部作品后所说的那样。

3.2 阿Q形象在当今社会的现实意义。

阿Q形象有着普遍的审美价值和教育意义, 在当今社会这一形象仍然有着不可取代的价值。中国有着两千多年的封建文化, 许多思想在人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 并且一代一代地影响下去。文化和思想的革命不可能像政治的革命, 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新中国已经成立六十多年了, 封建制度已经作为一种制度被推翻了, 但封建思想却植根在人们的灵魂深处, 一时间难以消除, 需要数代人的努力。《阿Q正传》对剔除人们思想中的封建意识, 尤其是“精神胜利法”这种劣根性的作用还在发挥, 而且将长期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

打开历史教科书, 我们时常发现, 我们太多地宣扬我们历史的悠久, 文化的灿烂。当然, 我们的过去的确有许多值得骄傲的地方, 但我们的“病根”更有揭露的必要。疾病不除, 人就难以健康成长;历史的痼疾不能认识和改正, 社会也就不能健康地发展。

阿Q独特的处境和身世增加了作品人物的典型意义, 他不是一个脸谱式的人物, 具有了人物鲜明的个性特征, 这一切形成了阿Q的“独特的这一个”, 从而增加了作品的真实性。不难看出阿Q的“精神胜利法”, 阿Q的卑怯、夸大狂、自尊癖、麻木、自欺性、与生俱来奴性、革命性, 与他的善于投机等性格特点并不仅是阿Q所独有的, 而且是国人灵魂深处存在的劣根性。

辛亥革命已经走过100多年。历史表明, 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就必须摒弃“精神胜利法”, 就必须找到引领中国人民前进的正确道路和核心力量。实践证明, 这条正确道路, 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个核心力量, 就是中国共产党。

参考文献

[1]汪晖.阿Q的精神特征.浙江文艺出版社, 1994.

[2]朱栋霖, 丁帆, 朱小进.中国现代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8.

[3]戴克强.中国现当代文学教程 (上) .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9.12.

[4]李德尧.鲁迅早期重精神思想之再剖析.鲁迅研究月刊, 1988, (12) .

[5]朱德发.文学现代化首在创作主体意识现代化.鲁迅研究月刊, 2000, (5) .

3.《阿Q正传》鉴赏拾遗 篇三

【关键词】 阿Q 孤独 鲁迅 寂寞

【中图分类号】 G63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3)04-060-01

王冶秋先生在《读书随笔》中写到:“《阿Q正传》,绝不是看一遍所能消化的,第一遍:我们会笑得肚子痛……第十四遍:也许是报警器……”确实,每次读它,总能让人有新的收获。近来,当我再读它时,所感受到的不仅有“精神胜利法”,国民的劣根性,辛亥革命的不彻底……还有孤独寂寞,我感受到了阿Q无法走出的孤独困境和他的孤独困境里所透出的鲁迅先生难以排解的寂寞心境。

首先,阿Q的身世是孤独的。阿Q在未庄没有属于自己的姓氏,没有真正的本家,没有父母亲戚;上无片瓦,下无寸土,只能寄居土谷祠。这样无恃无怙孤独的人,冷暖只能自知,心事只能自解,老婆也只能自找,只能孤独地面对人世间的一切。他的挨饿受冻,他麻痹灵魂的精神胜利法,他“恋爱的悲剧”,不能不说与他孤独的身世有所关联。

其次,阿Q的生活空间是孤独的。尽管阿Q无父母亲戚、老婆孩子,但他周围活跃的人可不少。上有赵太爷父子、钱太爷父子等人,下有王胡、吴妈等人,还有“革命党”。按理说阿Q不会孤独了。可恰恰是这些人,给阿Q营造了无比孤独的生活空间。

赵太爷父子“大约”应是阿Q的本家,可是阿Q怎配姓赵?他们不仅不肯他姓赵,因吴妈事件,还让趋炎附势的未庄人,尤其是女性对阿Q“敬”而远之,甚至剥夺了他在未庄靠出卖劳动力生存的权利。最后因赵家财产被盗,他们又让阿Q成了替罪羊,走上了孤独的不归路。王胡、小D等人和阿Q一样是下层劳苦人,本该与阿Q同病相怜,共同捍卫做人的权利,可他们想方设法在比自己稍弱的对象身上寻找一丝靠武力挣来的安慰。这样的阿Q,怎不孤独?

辛亥革命到了,尽管不理解革命,但对处于穷途末路的阿Q来说,革命还是带给了他一丝生的希望,可是所谓的“革命党”(主要是指投机分子“假洋鬼子”)排斥他,蛮横地拒绝他革命的要求,使他欲投无门。阿Q依然是孤独一人。

由此看来,那些生活在阿Q周围的人们,没有一人真正关心他,帮助他,给他一丝人间的温暖,甚至没人在意他的存在。除了帮工和被人看笑话,他大抵就常处在被人遗忘的角落了。这样的空间,是无边的沙漠,无际的荒原,浓黑的非人间,阿Q怎不孤独?

此外,阿Q的死亡结局也是孤独的。小说结尾,先生让我们更深地领悟了阿Q的孤独困境。作为同村人,阿Q被游街时,吴妈没有给他投去同情的一瞥,小说里写到看客们的眼睛“又钝又锋利,不但已经咀嚼了他的话,并且还要咀嚼他皮肉以外的东西”。这些麻木的看客,充当了间接的杀人者,在他们眼里,阿Q是可以成为美餐的羔羊,这样的眼光怎能不让死前的阿Q感到彻骨孤独?

无人过问他死亡的冤屈,无人同情他的不幸,也无人在他死后真诚地想起他,他的生命就像一粒尘埃被风吹走了。

总之,阿Q的一生是孤独的——孤独的身世,孤独的生活空间,孤独的死亡结局。当感受到阿Q无法摆脱的孤独困境时,我进一步体悟到了鲁迅当时的寂寞心境。他把他的寂寞心境有意无意地投射到了他小说主人公的身上,如被认为疯子的“狂人”,不被一般人理解的夏瑜。下面我们结合先生的经历看看。

鲁迅年少时家道中落,趋炎附势的人们让他饱受世态炎凉,倍感孤独寂寞。鲁迅留学日本期间,对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有了更切实的思考,初步形成了他独立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但他不是一个“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英雄,他的思想和感情不但不为大多数的中国人所理解,就是在留日学生中也很难得到广泛的响应。

辛亥革命给他一时的振奋,但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等历史丑剧不断上演,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沉滞落后的现实状况和被西方帝国主义所欺侮的历史命运。社会的混乱,民族的灾难,个人婚姻生活的不幸,都使鲁迅感到苦闷、压抑。

那么,未庄趋炎附势的人们带给阿Q的孤独是不是有鲁迅年少时经历的影子?阿Q对“假洋鬼子”的看法是不是鲁迅心中的另一个自我对自己留学经历的自嘲呢?阿Q由未庄到城里再到未庄的求生经历是不是隐喻着鲁迅先生由中国到日本再回国的经历呢?辛亥革命的不被人理解是不是透着先生自己的思想感情不被人理解的寂寞?而寂寞的先生对这些痛苦的经历,如果没有点阿Q式的麻醉自己灵魂的精神胜利法是不是难以支撑?先生说: “只是我自己的寂寞是不可不驱除的,因为这于我太痛苦。我于是用了种种法子,来麻醉自己的灵魂……但我的麻醉法却也似乎奏了功,再没有青年时候慷慨激昂的意思了” 。先生曾说:“我的确时时在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更无情面地解剖我自己。”先生对阿Q的嘲笑中有着自己的内省,在解剖阿Q时也在解剖着自己,阿Q的孤独里有着先生的寂寞。

先生的寂寞如“大毒蛇”缠住了先生的灵魂。我仿佛看到了他是怎样在毫无边际的荒原里孤独前行。但先生决然不能和阿Q相提并论,他在孤寂中与绝望不断地抗争,在寂寞这个炼狱中一天天成长,他爱国家,爱人民,希望人人自立、自主、自强,不再孤独寂寞,争取幸福的未来,所以先生说:“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并不愿将自以为苦的寂寞,再来传染给也如我那年轻时候似的正做着好梦的青年。”多么伟大的先生!

我不知道是否真正读懂了先生,但我会不断地走近先生,希望能从不同的角度,聆听先生灵魂深处真挚的声音。

4.参考的《阿Q正传》心得体会 篇四

但与阿Q不同的是,阿Q不是跳蚤,他不会主动去骚扰赵太爷,而他们作为跳蚤,就希望在名人身上咬上一口,这样名人一疼,一巴掌拍去,人们就知道了名人在拍打他这只跳蚤,于是就出名了,和阿Q殊途同归。想来在鲁迅的时代早就有人做过,否则就只能是鲁迅的先见之明,他在小说中说:“未庄通例,倘若阿七打阿八,或者李四打张三,向来本不算一件事,必须与一位名人如赵太爷者相关,这才载上他们的口碑。一上口碑,则打的既有名,被打的也就托庇有了名。”这便是他们的心理,他们走向理想的途径,从事着在鸡蛋里挑骨头的事业,乘机发动毫无意义的论争,只是为了告诉人们他们是存在的。可惜真正有涵养有学识者,比他们更懂更了解阿Q,缄口不谈,一笑了之。我们真正需要的是一种善意的有意义有价值的批评,而不是无理取闹的指责和抨击,甚至包括有损人格的中伤。

余秋雨无疑是这几年最忙碌的人之一。从他的《借我一生》起,到他的《文化苦旅》,都出乎意料地给他带来了烦恼和困惑。而值得庆幸的是,在经历了风雨后,他依然坚定不移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依然致力于“中华民族的文化记忆”。余秋雨最为大家所认识的,莫过于他的散文,无论是《山居笔记》还是《文化苦旅》,都可称得上是当代中国散文的瑰宝和奇葩,有的学者称其为学者散文,文化散文,大散文。但无论是瑰宝和奇葩,都难免存在或多或少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有文如其人之说,人无完人,何况文章乎?即便是人家有过什么过错,难道就可以老揪住人家的辫子不放么?若是这样,巴金的《随想录》就没有意义了,因为他的人格也有问题;郭沫若的诗歌也没有价值了,因为他的人格也有问题。对学术的评论要用学术的观点。潜伏的跳蚤们在有学者指出了不同看法后,或自己发现了什么他人的隐私,就纷纷的活跃起来,用心良苦,口诛笔伐,文坛似乎好不热闹,欣欣向荣,百家争鸣。其实他们并不能击中问题的要害,嚷嚷一通,见没有回应,有的像阿Q一样心满意足的得胜,继续努力,有的就偃旗息鼓,遛之大吉,有的变本加厉,造谣来侮辱他人。只要有人回应,那就大大的中计了。

5.鲁迅《阿Q正传》阅读心得 篇五

阿Q自认为是个有过进城经历的人,但他仍“很鄙薄城里人,譬如用三尺三寸宽的木板做成的凳子,未庄人叫 ‘长凳’,他也叫‘长凳’,城里人却叫‘条凳’”、“油煎大头鱼,未庄都加上半寸长的葱叶,城里却加上切细的葱丝”,在阿Q看来,这些都是错的、可笑的。显然,在阿Q的对城里人的态度和看法中也显现了当时封闭保守的乡下人对热情奔放的城市人的感觉,他代表了乡土人物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对城市生活的一种批判、否定和拒斥,也表现了城乡之间对立、隔膜的社会病态。像这样的阿Q,我想就算是在现代社会里,甚至在以后的社会里,都一直存在着。封建思想影响着我们两千多年,早已根深蒂固,哪里是现代这么短的一朝一夕能彻底消除的呢?现代的城乡经济差距、思想隔阂仍广泛存在不说;就如今科技发展如此迅猛,城乡差距不断拉大的趋势下,未来的城乡隔阂就算不会随之越拉越大,也不会彻底破除。在乡下人看来,越来越开放的城市人是阿Q;在城市人看来,依然那么保守的乡下人,更是阿Q。

更甚,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阿Q要心安理得地活着,精神胜利法便成了他唯一能自我保护的武器,同时也是很多人的自欺欺人的武器。精神胜利法使阿Q能够游刃有余地应付一切现实中的侮辱和悲哀,是他能够安心逃避现实的桥梁,鲁迅先生就是通过对阿Q行状的具体描绘来表达他对这种国民劣根性的讽刺。阿Q的自尊到了自负自傲的地步,所有未庄人都不在他的眼里,总是那一句“我们先前比你阔多啦!”当别人拿他头上的癞疮奚落他时,他便报复以“你还不配”,仿佛在头上的是一种高尚的光荣的癞头疮,并非平常的癞头疮;这样的行为,在现代也并不少见,人们总是喜欢以这样一种自我安慰式来说服和掩饰自己。当有人揪住他的黄辫子要他自己说是人打时,他就承认是“打虫”。

他“觉得他是第一个能够自轻自贱的人”,并由“第一个”联想到“状元不也是‘第一个’么?”,把自己与状元等同起来,从而蔑视对方;当假洋鬼子不准他革命,他就想着“告一状”,使他被“抓进县里去杀头”,从而在精神上获胜,永远都能在遭受屈辱之后,千方百计把他认为最光荣或最权威的事物与自己挂上钩,从而在精神上战胜对方,获得一种从未有过的满足。虚荣到只能在自我吹嘘中企图获得自尊心的满足,在幻想的王国中企图忘却现实的屈辱。

6.阿Q正传 读后感 600字 篇六

《阿q正传》写于1921年,是鲁迅唯一的中篇小说,也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鲁迅写《阿q正传》是想暴露国民的弱点,是想写出一个现代的我们国人的灵魂。作品中的阿q是一个在辛亥革命中的贫苦农民,这说明了鲁迅改造国民性的主张同他关心革命,关心农民对革命的态度以及革命给农民带来的利益等种种问题间的一致性。

阿q正传 读后感:

《阿q正传》写于1921年,是鲁迅唯一的中篇小说,也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鲁迅写《阿q正传》是想暴露国民的弱点,是想写出一个现代的我们国人的灵魂。作品中的阿q是一个在辛亥革命中的贫苦农民,这说明了鲁迅改造国民性的主张同他关心革命,关心农民对革命的态度以及革命给农民带来的利益等种种问题间的一致性。

在这篇小说里,鲁迅塑造了一个令人难忘的典型形象阿q。文章中通过阿q的形象揭示了中国农民的麻木和不觉悟,并由此反映了如不真正打碎农民的精神枷锁,中国的民主革命很难有光明的前景。但阿q形象的意义又远远不只是一个农民的代表,他具有更为深广的思想蕴涵。阿q生活在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国农村,贫无立锥之地,只能靠打短工为生,社会地位极其低下,连一个姓名也没有,受尽了剥削和欺凌。但是,他却不正视现实,不去反抗斗争,反倒无忧无虑,悠然自得,妄自尊大,自欺欺人,以求得精神上的胜利。正是这种精神胜利法使得阿q产生了一种奇特的性格和思维方式,也使阿q显得十分麻木、可笑。他自欺欺人,自我安慰,只求得在精神上战胜对方;他最能自尊自大,毫无根据地炫耀自己的前世和将来,又最能在现实中毫不知耻地自轻自贱;他死要面子,讳疾忌医,从不敢正视自己的弱点,甚至以自己的弱点为荣;他还欺善怕恶,欺弱怕强。但尽管如此,阿q作为一个劳动农民,还是表现出自发的革命要求。当辛亥革命爆发的消息传来时,他不觉神往革命,希望从此能够翻身。不过他的革命观,是与落后农民的私欲和许多糊涂观念联系着的(要女人,要房子,要钱等),他并没有真正地觉醒。虽然,阿q身上的精神胜利法已不是阿q所独有,它是整个国民劣根性的高度概括,是民族病态的集中体现。阿q相已成为民族劣根性的代名词。精神胜利法深刻的阶级根源来自于中国封建统治者及其思想意识,其历史根源则与中国历史特别是近代史上屡次遭外族侵略的屈辱紧密相关,而农民小生产者的保守落后等弱点,又使阿q这样的农民更易感染上精神胜利法。鲁迅多次表明,塑造阿q的形象,实为画出国民的灵魂,以拯救民族的命运,对阿q性格的揭露意在对整个旧社会、旧的封建思想意识形态的彻底批判。阿q生活的时代虽然已经永远过去,但阿q性格所包含的思想内容却并未绝迹,这正是阿q形象的思想魅力所在。

与此同时,鲁迅高度真实地描绘了辛亥革命前后中国农村的面貌,为阿q这一典型人物提供了典型环境。尤其是,鲁迅深刻反映出辛亥革命党人在进行革命的过程中,始终没有意识到农民的革命要求和力量,没有去启发和发动他们,终于被封建势力篡夺了胜利果实,而没有发生真正的变革。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阿q最终被所谓革命政府诬指为抢匪,被绑上法场,结束了悲惨的一生,文章中的大团圆描写,其实是对阿q的革命既不简单的肯定,也不简单的否定:阿q的向往革命是必然的,是由他的被压迫的阶级地位所决定的;阿q革命的动机是模糊的,是出于一种激动而盲目的情绪,缺乏起码的革命觉悟;阿q的革命目的是极端错误的,无非是杀人、夺物与传宗接代;阿q的革命方式是荒唐可笑的他对革命的理解也只能停留在将辫子盘在头上,或去投靠革命党。由此看出,鲁迅对阿q的革命是持否定态度的。阿q的大团圆的结尾也是革命党与封建势力妥协的必然结果,他既是阿q个人的悲剧,也是辛亥革命的悲剧。正是通过阿q这一悲剧结局,鲁迅深刻揭示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总结了这场革命由于没有发动和依靠农民而终于失败的历史教训,从而也在实际上提出了农民问题在中国民主革命中的重要性。

7.《阿Q正传》与文学典型问题 篇七

摘 要:《阿Q正传》是20世纪中国经典小说之一,也是世界文学史上的杰作之一。阿Q这一形象已经走向了世界,成为世界文学画廊里的典型艺术形象之一,是世界文学史上一个不朽的艺术典型。本文通过对《阿Q正传》的解读,来认识和理解文学典型问题。

关键词:鲁迅 《阿Q正传》 文学典型 艺术魅力

一、鲁迅及《阿Q正传》题解

鲁迅(1881—1936),中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阿Q正传》是其短篇小说之一,作者以巴人为笔名将它发表于1921年12月至1922年2月北京的《晨报副刊》上。小说以辛亥革命前后的南方乡村未庄为背景,反映了当时农村复杂的社会关系,揭露了当时广大民众所受的封建地主势力的经济剥削、政治压迫和思想毒害。阿Q的“精神胜利法”代表了当时部分国民的弱点,作者对此进行了批判,进而总结了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与妥协性,革命的不彻底性。小说塑造了一个贫穷落后的农民形象阿Q,这个高度概括的艺术典型真实地反映了在封建剥削压迫下一步一步走向死亡,却仍然自欺自骗,用“精神胜利法”麻醉自己的千千万万个阿Q们的悲惨命运。阿Q成了民族心灵病态的一面镜子。夏中义曾说:“阿Q是研究当时国民性的‘百科书。”

《阿Q正传》是一篇民族自醒的“反思书”,是一篇颓废中国的寓言。鲁迅先生在《阿Q正传》中形象地描述了当时经济萧条和政治动荡、文化腐朽的末世图景。阿Q是中国国民劣根性的“灵魂”。鲁迅通过塑造这一艺术典型,对中国文化腐朽性与劣根性做了最生动最具有说服力的证释。阿Q这一典型形象是鲁迅对民族魂灵的个案剖析,“阿Q相”是中国封建专制文化自身衰竭与病变的产物。

鲁迅先生一生关注的是民族的兴亡和国民的忧欢。在鲁迅身上,我们能够清楚地看到我们民族的过去与未来、死路与活路;他关注“人”,通过对国民劣根性进行解剖与批判来警醒国民,以引起“疗救的注意”。

二、文学典型:作家美学建构的产物

社会生活是文学的“唯一源泉”。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说“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反映的产物”。而作为文学中的典型形象也自然来源于社会生活。阿Q的原型大约就是在鲁迅住过的新台门里打工的那个阿桂。

文学典型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源于生活是因为文学典型是作者对生活原型、生活真实的提炼、改造、概括和升华;高于生活是因为作者的艺术虚构与主体创造性想象起着决定性作用。对读者来说文学典型总是 “似曾相识”,是一个“熟悉的陌生人”。鲁迅笔下的人物“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是通过作者创造性的想象建构出来的特定环境中富有独特个性和人格魅力的美学形象。故《阿Q正传》在连载以后,许多人看了之后怀疑作者写的就是他们自己,但又不完全是。这也证明了文学形象的永恒价值在于“似与非似”之间。

三、艺术典型创造的更高要求:创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1888年,恩格斯在给玛·哈克奈斯的信中写道:

“如果我要提出什么批评的话,那就是,您的小说也许还不是充分的现实主义的。据我看来,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您的人物,就他们本身而言,是够典型的,但是环绕着这些人物并促使他们行动的环境,也是就不是那样典型了。”

这是恩格斯通过对玛·哈克奈斯的中篇小说《城市姑娘》的评论中对文学中的现实主义问题所做的重要论述。恩格斯的“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命题给现实主义创作原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典型人物是现实主义艺术的灵魂,也是衡量一部作品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纵观中外名著,像《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和林黛玉,《红与黑》中的于连,《死魂灵》中的乞乞科夫等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多少促成了这些名著的不朽。但是,典型人物只有在典型环境中才能愉快地生存下去。《阿Q正传》中的未庄是阿Q出没的特定典型环境。当时的未庄处于辛亥革命的前后背景下,阶级层次十分复杂,封建等级制度森严,阶级压迫剥削惨重。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产生了阿Q,一个贫穷而又落后的农民典型形象。阿Q贫穷没落、无家可归、麻木愚昧、滑稽可笑(这种笑则是带着眼泪的笑)的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给读者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

人是文学描写的中心。亚里士多德指出作家主要“描写行动的人们”;巴尔扎克称文艺为“人心史”;高尔基也把文学叫“人学”,也就是这个意思。《阿Q正传》成功塑造了一个“阿Q相”,成为民族心灵病态的真实写照,反映了当时腐朽、黑暗、没落的社会现实。

四、文学典型的艺术魅力

凡是在中外文学史上被称为不朽的典型,都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艺术魅力也就是文学产品总体审美效果具有吸引力、震撼力、感染力;在实质上表现为真实性、新颖性、诚挚性、蕴藉性等。

阿Q是个特殊的形象,具有极其鲜明的个性特征。他的头上有一个癞疮疤,而他讳说“癞”以及一切近于“癞”的音,后来推而广之,“光”要讳,“亮”要讳,再后来,连“灯、烛”都讳了。他与王胡比捉虱子,看见王胡比他捉得多,就感到心里极不平衡——“自己倒反这样少,这是怎样的大失体统的事啊!”这里体现了他的滑稽可笑,让人读之感觉很有意思,很有吸引力。读者在吸引力的基础上深入下去,从笑中咂摸出点酸涩来,从而感染了内心世界。

真实是艺术的生命,是现实主义艺术创作的根本原则。阿Q就是鲁迅在一个生活原型的基础上通过审美建构而成的。他真正体现了当时广大国民深受压迫、侮辱、损害的命运,从而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使人们对当时的社会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

新颖性也是文学典型的艺术魅力之所在,即塑造典型的独特性。新颖性给读者以求读、探奇的欲望。上面提到的“文学典型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这里的“个性”即体现了文学典型的新颖性。

文学典型的艺术魅力还在于诚挚性,也就是作者的主观情感作用于客观现实从而制约典型的塑造。前面提到“文学典型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中的“主观性”即为作者的诚挚性所在。鲁迅先生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诚挚性使阿Q这一形象血肉丰满,有着极大的艺术魅力。

最后,文学典型的蕴藉性也使之产生永恒的艺术魅力。文学是作为语言意识显现在话语含蕴中的审美意识形态。文学通过话语的艺术的审美的建构而具有无限的蕴藉性。一千个人读《哈姆雷特》,将会形成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形象。这是因为文学典型具有多义性的因素,是一个“虚无”。阿Q就是这样一个形象丰富、性格复杂、内心矛盾的文学典型。他具有“无限的意义生成性”,是一个永远也解读不完的文学典型。

8.《阿Q正传》读后感600字 篇八

《阿Q正传》第一见到它是出现在中学的语言课本上,今天刚好在书上看到了这文章,下面就是《阿Q正传》读后感与大家分享一下,

1. 《阿Q正传》读后感600字

《阿Q正传》是鲁迅创作的一部小说,它有力的批判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封建,保守,庸俗,腐败等社会特点,有力地揭示了旧中国人民的生活场景和其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病态。发现他笔下所写的阿Q是旧社会所产生的堕落的中国人典型,鲁迅先生为何会写这篇文章,我想他只是为了想要宣泄对人性弱点的看法吧!

在文章里面,我感受最深的应该就是阿Q的“精神胜利法”了,这实在是一个要不得的想法。“精神胜利法”是阿Q在遭受到种种挫折后所发明出来的东西,说好听一点是精神胜利法,其实根本就是驼鸟的心态,遇到困难只往地下钻,不会真正的去解决问题,只能够转身就跑。在文章中阿Q为了减轻外力给来的欺压和 ,阿Q只能自我麻痹和自欺欺人来逃避现实,于是愈陷愈深,他只能活在自己的世界了。精神胜利法是给缺乏自信心的弱者的人的人生哲学,自己明明处于劣势,但是却又因为外在种种的失落,于是只有用精神胜利法来取得心灵上的安慰。

另外,阿Q生活在没有人权的时代,他的社会地位非常低。他靠出卖劳力生活,给人家作短工,割麦便割麦,舂米便舂米,撑船便撑船,但是阿Q他连基本的人生权利也没有,没有属于自己的土地,连一间栖身的房屋也没有,只好长年在土b祠里落脚,然后必须强迫接受有钱人的欺负,以及村里人们的戏弄、侮辱,这个现象让我感到非常的无奈,在现今社会似乎也是有类似的现象发生,似乎有钱人在社会里就是老大、而没钱的就只能成为有钱人底下的玩具一样被玩弄。在没有人权的社会里他的这些做法是否可以给予同情呢?

这文章说明了当时的革命者脱离了人民群众,革命思想不能为民众真正所理解,生活在最低层的、受压迫的、没有进过城的农民以能看到杀害革命党为荣,并深深理解了鲁迅先生当时的哀痛与唤醒民众的强烈心声!

因此不要故步自封,不要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也不要对人太过自私,不然永远都不会进步。

2.《阿Q正传》读后感600字

《阿Q正传》成书创作于19底,共分九章。小说以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国农村为背景,描写未庄流浪雇农阿Q,虽然干起活来“真能做”,但却一无所有,甚至连名姓都被人遗忘。是鲁迅的一部经典之作.这篇小说十分的短,但从几个方面写出了当时我们国人的灵魂,阿Q他有些卑怯,善于投机取巧,自高自大,狡猾.

阿Q是一个落后的雇农.作为一个落后的流浪的`雇农.他的个性是非常突出的.他的生活方式,个性、心理活动和精神面貌不仅与赵太爷迥然不同,就是与王胡、小D等也显然有别。正想鲁迅先生所说的,阿Q有着“农民式的质朴,但也沾染了游手之徒的某些油滑”。当然,阿Q也有一些流气,但这除了社会的影响以外,应该说主要是受了压迫的结果。这些地方都很简单,也很明显,一般人也都承认的。一个难于解决的问题是:阿Q是一个农民,但阿Q精神却是一个消极的可耻的现象,应该如何理解呢?这确实是一个矛盾。要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要从当时的现实社会和阿Q本身以及它们彼此之间的关系上去找答案,

这就是我对《阿Q正传》的一些理解,《阿Q正传》的形象便印在我的心中。《阿Q正传》是一个被那个时代所抛弃的人,他一无所有,只靠打工度日。尽管他“真能做”,但社会的沉重压迫和剥削,使他时时处于生命危机,受尽欺凌。他用“精神胜利法”来自我安慰,自欺欺人,浑浑噩噩,苟且偷生。被别人打时,他自我安慰说:“是儿子打老子。”他的“精神胜利法”可谓天下第一。

阿Q是悲哀的。他并不懒惰,他是靠自己的劳动获得食物的;阿Q也有梦想,他想有一个家,享有名声、有地位——但他在别人的心中永远是卑贱、微不足道的。 登录作文网,你也可投稿。

现在,我们已经远离阿Q那个时代了,但他那种“精神胜利法”似乎依然可行。这做人不要故步自封,和太过自私,不然只有退步。

3.阿Q正传》读后感600字

《阿Q正传》它是以辛亥革命前后的农村为背景,塑造了一个深受封建主义压迫和毒害的不觉悟的农民形象。

一口气读完了鲁迅的《阿Q正传》,因为中篇小说,并不长,所以腾出一点点课余时间就可以把它看完了。

初读《阿Q正传》往往会觉得很恶心的,其中的阿Q简直就是一个丑角,一个人怎么可以这样子受屈辱却不反抗的。鲁迅先生塑造这样一个丑角,是用心良苦的,我不知道鲁迅先生是怀着怎样一种悲痛的心情写下这些文字的,看到国人病态的心理,虽然在走用文章来唤醒国人的道路,但从鲁迅的作品中总是透出光明未来还很遥远的悲凉。

看完全文,恐怕大家都会对阿Q印象深刻。阿Q是未庄的一个贫苦的小人物,他的地位是如此卑微,连姓名都没有,只能叫阿Q。阿Q没有家,只能在土b祠住着,生活来源是靠帮大家做短工,他很勤劳,无论让他干什么都行。因为阿Q处在社会最底层,所以他必须忍受着有钱人的欺负和村里人的戏弄、侮辱。说到这里就提到阿Q的精神胜利法了,几乎每次挨打,他都会用“儿子打老子”的话来安慰自己,以求得精神上的胜利,而当比他弱的人出现时,阿Q又常常用“恃强凌弱”来证明自己的力量。后来革命党要进城了,阿Q本以为革命党就是造反、造反就是与他过不去,于是对此深恶痛绝,但后来发现革命党是造举人老爷的反,他以为革命后就能要什么有什么了,所以就去革命了,他的革命行动却是去静修庵里胡闹。阿Q自始至终都处于一种野蛮的压迫剥削之下,自己也是愚昧麻木的,直到阿Q被送上刑场,他都不能真正觉悟。每当读到关于阿Q的情节的时候我都很恼火,真是愚昧麻木之至。

9.阿q正传读后感200字 篇九

一场没有作用的革命,导致了阿Q的死亡。而阿Q到死也不知道自己为了什么而死。他还是一个没有觉醒的麻木的雇主,一个被人看低鄙视。地位低下者,一个取悦于人的小丑,一个牺牲品,一个悲哀。

★ 阿q正传读后感

★ 《阿Q正传》的读后感

★ 阿q正传观后感

★ 阿q正传教案

★ 阿Q正传读书笔记精选

10.《阿q正传》关于读后感200字 篇十

一直久仰阿Q大名,据说他的“精神胜利法”十分“利害”,可就是没看过原著。恰好最近又学了鲁迅先生的一篇课文,再次被他犀利的笔风征服,于是欣然前往图书馆,搜罗他的书,翻开《狂人日记》,便直奔《阿Q正传》。

粗略读了一边,算是和阿Q打了个招呼,仿佛那个穿着破夹袄,面带轻蔑走向王胡的阿Q正迎面走来;又仿佛对面镜子里,自己的脑袋下长出了阿Q的身子。

在我眼里阿Q是可悲、可恨、可气又可笑的人,但他始终不值得人可怜,即使是多于的同情,恐怕失去自尊的他也无法承担吧。

11.《阿q正传》读后感300字优秀 篇十一

生活中,人总有力所不能及的时候,总有无奈的时候,关键是有没有乐观地面对无奈和及时安慰自己,这就是阿Q精神所提倡的。不要为无法改变的无奈而难受持久,否则会误了今后成功的喜悦。相信大家小时候都听过《伊索寓言》中的《狐狸吃葡萄》这个故事,大家都笑话狐狸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但有多少人能哈哈一笑后反思狐狸这种乐观的心态?如果它不是这样安慰自己,非要吃到葡萄不可,相信第二天人们会在葡萄园外会看到一只力竭而亡的狐狸的。就说我吧,别看我天上飞的、地上跑的、土里长的、水里游得能吃都吃,却因为过敏体质而对羊肉敬而远之。每当与别人一起去吃火锅时,看别人把羊肉串吃的吧嗒吧嗒响时,我眼巴巴看着别人手中的羊肉串,心里很羡慕,口水都要滴到碗里了,那无奈感觉就像强大的狮子被蚊子叮死了一样。

看完这本书后,如果再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也会用阿Q精神安慰自己“羊肉串有什么好吃的?还吃上火,白送我也不要”让我们不妨学学阿Q,以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无奈,相信你会受益匪浅。

12.阿Q正传的心得体会400字 篇十二

没有点想法

首先必须说明,这不是小论文,这是毒酒。小朋友们不要轻易喝下,因为也许他会让你怀疑人生。

“吴妈,我要和你困觉”和“想每天早上和你一起醒来”。这两句话有什么区别呢?前者让人觉得龌蹉,后者居然让人脸红——难道不是一个意思的表达吗?

想和吴妈困觉的是阿Q,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有门绝技,叫做精神胜利法:“儿子打老子”,似乎这样一想,打在身上的板子也就不那么疼了,甚至有种“世人皆是我儿子”的自我满足。看书的时候,你也一定跟我一样,笑话这个阿Q。后来,我想你也跟我一样,开始喜欢这种“胜利法”。

你来到超市,看见琳琅满目的商品,你努力了好久,只买了五件商品。你很欣慰觉得自己省钱了,因为你克制住了自己买八件货物的欲望,于是你志得意满的提着自己的收获回家了。可是,你是不是忘了,你只是去买一件必需品的。一件!你实际上多花费了四件物品的钱喔~是的,亲,你又超支了。

你打开电脑,突然弹出一个对话框,要攻沙了。你克制住了进游戏的欲望,打开yy,挨个告诉自己的小伙伴,对不起,今天我要陪我的女朋友看电影。跟他们笑闹一番,给他们加油。然后你得意洋洋的跟女朋友说,亲爱的女朋友,我今天没有玩游戏喔。可是,你打开电脑的初衷,只是为了发一封邮件,而发这封邮件只需要五分钟。五分钟,是的,你没有玩游戏,可是你还是让你的女朋友等了你半个小时。

你决定临阵磨枪,在你打开书本的时候,突然一个电话打来,一个好听的声音问你,先生请问你需要资金周转吗?你愤而挂掉电话,把他拉黑,打开微信发了个朋友圈:明天要考试了,正准备努力复习,一个电话打断了我的思绪。然后你开始每隔五分钟就刷新一下朋友圈,看有没有人评论点赞……然后等你翻到书本第二页的时候,你开始打起来哈欠。你开心的发了条朋友圈,今天复习到这么晚,明天一定有好运气哟!

昨日在健身房洗漱的时候,看见一个妈妈带着两个三四岁的小孩,一男一女,吵吵闹闹个不停。我一边觉得诧异,为什么要带两个孩子来健身房?为什么要带两个孩子来洗澡?为什么要把男孩儿和女孩儿放在一起洗?一边被这两个熊孩子吵得头昏脑涨。

或许大部分人反而不能理解我为什么要问这些为什么,因为很多人都这样做,当然,很多人都这样做不一定是对的也不一定是不好的。但是,带两个孩子来健身房,你健身的时候担心小朋友的安全,你能专心吗?你带两个孩子去洗澡,会不会影响到其他人?把男孩儿和女孩儿放在一起洗澡,会不会影响到小朋友的性别概念?男孩儿有三岁,女孩儿更是有四岁了,这时候的性别概念已经开始模模糊糊的萌生了。与这些可能性相比,你少付出的那些时间心思和精力,是不是不那么重要了呢?

可是,不一定会有坏的结果呀。(你是不是也是这样想的呢?)

最近常在朋友圈里发鸡汤,一是想告诉大家,应该要提前开始应对你的中年危机了。不是什么“蹦养生迪”,也不是什么“佛系青年”。如果你离你的中年还有五六年,那么你就该开始准备了。如果你还有十五年,好吧,你随意,关掉这篇文章吧。如果你已经中年危机,那么,你得先解决现在的问题,并且提前想好怎么去过晚年生活了。另一则是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希望能让你们“似曾相识”回味一下你曾经被鸡汤感动,决定努力的那一瞬间。

人是一种可怕的生物,自私至极。我曾经见过这样一段对话,是一个基督徒向一个陌生人传福音:基督徒说:“信基督,就可以得到救赎……”,陌生人:“神那么好,为什么要我信他,他才救我?”基督徒:“他不是要你信他他才救你,他已经救了你了,但是你不相信。就像电影里面一样,他给了你船票,你当做小卡片随意的丢弃,你能上船吗?”陌生人沉默了一下,然后接着说:“为什么要到了天国才能有那样的美好,为什么不可以现在就有,为什么不直接放在现在。神不是万能的吗?”

基督徒怎么解释的我就不复述了,这篇文章不是为了帮他传福音的。但是人性的自私可见一斑。如果“神”真的万能,那么事情就必须按照他定下的规则运转才是,否则,“神”不就成了为你打工的仆人了吗?你凭什么因为别人可以,就要求别人一定要做呢?你又凭什么因为别人有,就指责别人不给你呢?

好像有点儿歪楼了……

来,强行扭回来。

所以,自私的人一直在自我安慰。他有啊,他多啊,为什么不给我,他又不损失什么!他打我有什么了不起的,儿子打老子,将来要遭雷劈的!有钱有什么了不起,老子是不跟他争,要是我想要,我挣得比他还多。实际内心翻江倒海,羡慕嫉妒恨。各种丑恶仿佛可以集中在一张精致的面庞。而且,习惯了,我们似乎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对。

这其实是一种病。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斯德哥尔摩效应,又称斯德哥尔摩症候群或者称为人质情结或人质综合征,是指犯罪的被害者对于犯罪者产生情感,甚至反过来帮助犯罪者的一种情结。这个情感造成被害人对加害人产生好感、依赖心、甚至协助加害人。人质会对劫持者产生一种心理上的依赖感。他们的生死操控在劫持者手里,劫持者让他们活下来,他们便不胜感激。他们与劫持者共命运,把劫持者的前途当成自己的前途,把劫持者的安危视为自己的安危。于是,他们采取了“我们反对他们”的态度,把解救者当成了敌人。

——来自互动百科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知道,为了让自己不至于因为特别强烈的情绪而突然崩溃,我们会自我保护,这种自我保护在生理上可能是种多巴胺的分泌。甚至让人产生“痛=快”的错觉。这种保护机制,目的当然是好的,让你在最糟糕的时间可以坚强的生活下去。但是,持续的运转这种机制,就会导致你渐渐依赖于这种多巴胺产生的“快乐和安全”,以至于“丧失了自我”。甚至杀死“本我”。

这跟我们的生活何其相似。这跟阿Q的生活何其相似。

你还记得你当初选择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是为了什么吗?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真的只是往前走就可以吗?

对于整本《影响力》,我熟悉了很多的观点,但是我记下了一句话。这句话让我毛骨悚然。所以我宁愿自己变成别人眼中“冷静的可怕”“理智的吓人”“嫁不出去”的“才女”。

“只有当我们认为外界不存在强大的压力时,我们才会为自己的行为发自内心地负起责任”。

这句话运用在教育上有很实用的意义,但是让我毛骨悚然的是,我认为这些东西是我自己的选择,是不是因为我“以为”外界没有很强大的压力,而不是自己“一贯的选择”呢?

所以,同样的,在《自控力》当中提及,不要因为你认为一件事“好”或者“坏”去做,而是为着“喜欢”、“需要”去做。没有压力了,“因为不对(而不是害怕威胁和惩罚)而不做,因为正确或想要(而并非奖励和表扬)去做”。

13.《阿q正传》读后感200字 篇十三

平衡的现象很常见,平衡的图画、平衡的文字、平衡的建筑……天平是平衡的,世界唯有平衡才能稳定,平衡是不可缺少的。事物需要平衡,心理也需要平衡,看见的东西需要平衡,看不见的更缺不了平衡。但是,这种平衡一旦被扭曲,就不再是原来的平衡了。

我看过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虽只是粗略地看了一遍,对主人公阿Q却留有很深的印象。阿Q的“一精一神胜利法”,可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种阿Q一精一神就是一种心理平衡的扭曲形态。

上一篇:清明高三作文下一篇:学生社团活动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