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农业实施方案(共13篇)
1.高效农业实施方案 篇一
关于高效规模外向农业项目调研的方案
XX市农业局
为切实弄清我市高效规模农业的发展情况,更好地培大培强我市的主导特色产业,根据市政府分管领导的意见,近期拟对全市现有高效规模农业项目(企业)进行调研,现提出如下初步方案:
一、调研项目及地点
(一)、种植业
1、甜豌豆
(1)胡庄镇肖林村(带头人为该村支书田建华,总面积100亩,预计可发展1000亩,平均亩产值1500元。)
(2)分界镇赵庄村(带头人为赵登平,目前总面积1500亩,平均亩产值1500元。)
2、设施蔬菜
(1)XX镇无公害蔬菜设施示范基地:位于XX镇新联村境内,由XX镇农技站领办,占地面积200亩,其中设施蔬菜大棚100座,连栋大棚5座,亩产值6000-8000元。
(2)溪桥华庄村园区:带头人为何灶泉,占地面积74亩,大棚49个,亩产值4000-5000元。产品由上海新城食品有限公司销售。
3、食用菌
(1)蒋华镇清水村:带头人为该村支书常余生,目前面积15000
平方米,每平方米产值40-50元。产品由佳禄食品公司销售。
(2)蒋华镇崇福村:带头人为该村支书史小平,目前面积25600
平方米,每平方米产值50-55元。产品由诚信食品公司销售。
4、日本大葱
溪桥镇华庄村:带头人为何永胜,目前面积30余亩,预计可发
展面积1000亩,亩产值3000元。
5、草莓
溪桥封庄:带头人为徐波,目前面积10余亩,预计发展面积30
亩,今年亩产值8000元。产品由嘉禾农业发展公司销售。
(二)、畜牧养殖业
1、生猪
XX市弘泰牧业有限公司(母猪430头,肉猪4000头)(马甸)XX市清源牧业有限公司(母猪585头,肉猪2000头)(黄桥)
2、奶牛
XX市金太阳奶业有限公司(奶牛150头)(黄桥)
XX市宏达乳业有限公司(奶牛180头)(刘陈)
3、兔
XX市三阳兔业有限公司(种兔550只)(大生)
兴隆村王兵兔场(种兔1100只)(分界)
4、山羊
李肖村肖军养场(波杂种羊120只)(河失)
西华村海焰养场(羊110只)(溪桥)
5、鸡
周氏禽业有限公司(种鸡2.6万只)(古溪)
北洋徐宏燕鸡场(蛋鸡1.6万只)(河失)
6、鸭
XX市富江公司(蛋鸭2.2万只)(七圩镇公殿村陈友富)
7、鹅
吴天祥鹅场(肉鹅2000只)(广陵镇北肖村)
吴亚云鹅场(肉鹅4000只)(南沙镇唐港村)
8、养殖小区
横垛镇钱荡生猪养殖小区(1000头、6户)
新街镇霍庄村康元蛋鸡养殖小区(3万只、2户)
(三)、水产养殖业
1、特种水产养殖
刘勇养殖场(120亩水面、种苗繁育)(大生)
XX市珍品养殖场(64亩水面、种苗繁育)(储军)
2、休闲渔业
七圩镇瑞丽渡假村(240亩水面)(刘国华)
溪桥镇梦里水乡(86亩水面)(钱国才)。
(四)、林业绿化
1、银杏
宣堡镇郭寨村、二捕公司雄银杏基地建设;胡庄镇肖林村银杏早果丰产发展项目
2、蚕桑
张桥镇西桥村、分界镇沈界村等银桑高效复合栽培模式
3、冬枣
分界镇曾小明冬枣发展项目;分界镇刘旗兵冬枣发展项目
4、葡萄
果园场新品种葡萄设施栽培;广陵镇兴宁村葡萄—银杏复合栽培
5、花木
果园场花木基地
二、调查提纲
(一)、基本情况
1、企业名称、经营者或合伙人姓名住址、项目建设时间、坐落
2、现有规模
(1)企业占地、项目土地租用或征用面积(水面)、种植面积
(2)现有种、养殖规模、品种、年上市(销售)量、现有畜禽舍间数、大棚数、平方
(3)已投入资金情况(基本建设、引种、启动、流动资金)
3、运作模式
是否独资、合资、股份制、租赁经营等、有否建立何种形式的农
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合作组织的运作情况如何?
4、市场开发的方法
是否自主销售、定点(订单)销售、进入超市、依靠经纪人销售、加工销售等。
5、经济效益情况
详细核算该企业或养殖、种植户2005年及以前的效益、2006年
及以后的经济效益概算情况。
6、产品质量、品牌建设及前景分析
本项目产品是否有自己的注册商标、有无申报无公害基地、产品?订单、市场前景如何?市场预期有无发展前途。
7、辐射带动作用如何
有没有较强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本地及周边其他农民是否因而获得较多的收益?
(二)、规划情况
1、近期、远期规划,包括基础设施投入、品种(技术)如何改
良、种、养殖规模如何扩大、预期目标、特别在辐射和带动群众增收方面有什么设想?如何落实?。
2、预计投入资金规模,资金如何筹措。
3、用地、水、电、工等制约情况,特别是现有土地是否满足发展的需要,怎样解决土地问题。其他方面对政府政策有何建议和要求
(三)、结论
该企业或种、养殖户所经营的品种是否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市场运作和经营模式是否适应企业发展的要求,能否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对我市的高效、规模、外向农业的发展和促进农民增收能否起到示范、带动、促进作用,是否值得政府大力扶持等。
调查中若发现除上述之外确有规模、特色、效益的项目、品种一并列入调查。
三、调研方法
调查采取重点走访和专题座谈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重点走访主要对所列项目的单位逐一走访,按调研提纲摸清情况;专题座谈主要根据走访情况,决定项目重点扶持单位,形成建议意见上报市政府。
调研工作由XXX、XXX、XXX、XXX同志负责。具体分为三个组:
第一组(种植业):……
第二组(畜牧、水产养殖):……
第三组(林业绿化):……
调研组织由各小组单独进行,调查结束后各小组汇总好调研情况 作出建议结论,由局统一报市政府。
四、调研时间
从6月5日开始,6月18日结束。
2006年6月6日
2.高效农业实施方案 篇二
1 在指导思想上做到“三个改变”
项目扶持的重点,改变原来单纯的优质粮基地为优质粮基地与高效农业园区相结合,以园区为主。围绕县委、县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关于农业综合开发的新要求,我们将准确定位,创新我县农业综合开发的工作方式,服务泗阳发展大局。怎么创新?首先体现在项目的立项选择与扶持力度上。今后对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力度大的乡镇、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与种养大户,我们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都将重点予以扶持,做到优先入库,优先立项,优先申报,优先建设。
项目建设的布局,改变原来的分散开发为集中连片连续规模开发。对高效农业发展的重点园区,坚持集中开发、连片开发、连续开发、规模开发,以利尽快让我县现代高效农业园区壮大规模,提升层次,提高效益,增强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同时,通过规模开发、连续开发、集中投入,充分发挥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的引导作用,以利整合其他支农资金,吸引社会各方资金,迅速扩大农业园示范区带动作用。
工作力量的安排,改变原来的满把抓为现在的重点抓。在紧紧扭住向上多争取项目这个牛鼻子的同时,坚定不移地把服务、支持我县高效农业的发展作为全局工作的重点,倾斜领导力量,整合各类要素,务求重点突破。
2 在工作措施上做到“四个抓好”
抓好新项目区,把新项目区建设成现代高效农业园区。全县2008年农业综合开发共实施土地治理面积2333.33hm2,含一般土地治理项目、世行三期、规模开发、黄河故道与重点产业化经营项目等,各类项目总投入2750万元。经过一年努力项目质量明显高于往年,项目作用发挥明显好于往年,项目区形象明显优于往年。2009年度,我们又争取到并即将安排众兴镇黄河故道项目的900万元,高渡新袁片一般治理项目1040万元,裴圩稻田养殖规模开发项目910万元,泗绢、民康、东佳贷款贴息项目近240万元,还有中意面粉,王集合作社补贴项目200余万元,项目总投资超过3500万元,是历史最高水平,居全省前列。为用足用好资金,2009年所有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都将围绕全县现代高效农业,农业园区及发展来规划、设计,具体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帮助新项目区乡镇制定好科学合理的规划,即把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规划成现代高效农业园区,而且这些园区要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形成特色。二是帮助新项目区乡镇千方百计激活各方资本,融入园区建设。众兴镇黄河故道项目区东风村界湖村已引进瓜果蔬菜菌类合作社进入园区建设,首期规划233.33hm2,已流转土地266.67hm2,新建大棚153.33hm2。裴圩镇也同淮阴客商签订了稻田规模养殖的合作协议,土地流转也已到位。三是在全力以赴抓好2008年农业综合开发各类项目工程的扫尾检查及迎接省市验收工作同时,快速度、高质量为2009年高效农业园区建设配套做好沟、渠、路、桥、涵、闸、站等基础设施勘测和规划设计工作。
抓好老项目区,把老项目区改造成现代高效农业园区。今年我们引进了西班牙客商在王集镇2008年度项目区建设出口蔬菜加工企业及基地。我们总结众兴三庄经验,推及面上,引导老项目区乡镇,学习众兴三庄做法,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为平台,吸引本地能人或外地客商,进农业园区开发建设,努力把老项目也改造成高效农业园区。
抓好产业化龙头企业基地,把龙头企业基地打造成现代高效农业园区。积极动员实施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的龙头企业,在争取与实施项目建设时,把企业的基地建设摆上重要位置。一是围绕现代高效农业建基地,增强辐射,带动农民增收;二是加大投入,动员龙头企业将产业化经营项目无偿部分全部投入基地建设。同时,加大自筹部分,以足够的资金保证基地建设,努力把农业综合开发的龙头企业基地建成高效农业园区。
抓好招商引资,把“三资”引入项目区共建现代高效农业园区。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为平台,加大以“一资”引“三资”的力度,积极配合项目区乡镇(企业)做好各类农业项目的包装、宣传、推介,努力吸引更多的外来资本、工商资本、民间资本进军农业,开发农业,放大农业综合开发的效应。今年以来,我局已成功引进西班牙一家公司投资5000元的梦园蔬菜加工企业,已落户王集镇农业开发项目区。
3 在工作目标上做好“两项工作”
农业综合开发服务、支持现代高效农业的关键是项目,有了项目才有着力点。所以,我们将一如既往地把“紧盯大项目,干好大项目”作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头版头条,推进全县高效农业园区既好又快地发展。
紧盯大项目。当前,在全力抓好2008年项目验收工作,及早做好2009年度项目的调研与基础工作的同时,我们正加大筛选项目的力度,建好项目库,并做好2010年农业开发项目申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在土地治理项目方面主攻规模项目,近期将包装3~4个规模项目,做好宣传,力争明年土地治理规模项目有所突破。在产业化经营项目方面,充分利用我县农业龙头企业较多的优势,借助农业开发产业化项目扶助这个平台,培大培强农业龙头企业。在黄河故道项目区方面,将继续围绕特色产业.农业园区建设加大项目包装、争取力度。
干好大项目。一是强化领导创精品。今后我们将努力争取领导重视,把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纳入全县目标管理范畴,签订农业综合开发目标管理责任状,并分解到各项目乡镇的年度目标考核体系,实行定量考核。并实行优秀项目竞赛,激发施工单位的热情,以促进全县项目工程整体质量的提升。在局机关更要细化责任,分管或负责的工作实行一人抓到底,一人负总责,工作不扯皮,相互不推诿。
二是规范管理创精品。今后项目区的选择和方案的制定,都要经过全面严格细致的考察论证,确保项目的科学性与可行性,真正实行竞争立项制度。在开发项目方案设计过程中,多实地勘察,多走访群众,多研究论证。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实行“五化”管理,即专业化设计、规范化采购、标准化施工、全程化监理、多样化管护,这样才能让我县的工程质量项目区形象有所保证,才有可能在全市全省争先进位争先创优。
3.农业补贴精准才高效 篇三
农业补贴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采取的农业支持保护政策。我国的农业补贴政策,目前形成了以直接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农机购置补贴、良种补贴“四补贴”为基础,以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农业重点生产环节补贴等为补充的基本制度框架。数据显示,我国去年的农业补贴已经达到1600多亿元。应当说,现有农业补贴政策顺应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对促进粮食产量连年增长、农民收入持续增加,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受到亿万农民的衷心拥护。
但是,农业补贴政策在执行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种粮大户们“吐槽”的补贴目标不够精准就是其中之一。近年来,一些地区的确出现了补贴与粮食生产脱钩的情况。只要符合土地承包政策,有的农民把地撂荒,补贴照拿;有的农民进城打工已经完全“脱农”,补贴收入也一分都不会少。所以有专家说,补贴对粮食生产的刺激效应正日趋放缓,逐渐演变为对农民的“收入型福利”。
事实上,当初设计出台农业补贴政策的目的,就是为了鼓励农民多打粮食。可各地在实际操作中,最后基本都过渡到按承包耕地面积补到农户。这主要是因为一家一户的粮食播种面积、产量、商品量等指标,都很难真正核算清楚。这也是农业补贴政策指向性不够清晰,精准度不是很高的客观原因。
难度虽然很大,但有些事却不得不做。因为在种粮成本不断走高、种粮比较效益持续下降的背景下,由于补贴目标不够精准,真正种粮的人得不到更多补贴,农民种粮积极性下降,既有可能导致耕地非粮化的倾向愈发严重,也不利于种粮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和发展。这些都迫切需要提高农业补贴政策的精准度。
4.高效农业实施方案 篇四
长宁县政府副县长 李尔林
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是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新要求,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最终目标之一。从长宁县实际情况看,农业产业带建设是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一个重要突破口,是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有效路径。
一、长宁县农业产业带发展现状
近年来,长宁县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通过调整农业结构,培育特色主导产业,有力地促进了农业产业带的建设。
(一)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的格局逐渐形成。得益于资源类型的多样性,主导产业逐步朝着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的格局演变。正形成三大特色产业带:以沿江乡镇为中心,发展“宜字头”优质水稻、油菜等,形成了江南优质粮油产业带,面积达到28万亩;以铜鼓乡、花滩镇为中心,重点发展了优质生猪、蛋鸡等,形成了优质畜禽产业带;以梅硐、双河、龙头、竹海为中心,建设 万亩生态竹林,巩固了退耕还林,并建设了以双河镇为中心的竹笋加工区和以龙头镇为中心的竹木加工集中区,形成竹生态林业产业带,面积达到10万亩。
(二)农产品产、加、销一体化程度不断提高。围绕产业发展,各种类型的产业化经营实体和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相继发育起来,有的已初具规模并取得较好的效益。2008年,全县有各类农业龙头企业53家,其中市级9家,省级骨干农业龙头企业2家;年销售收入6.2亿元,其中销售超亿元的有2家,农业龙头企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了1 :4。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初步建立,拥有各类农产品批发市场3个。农民组织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先后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90个,入社社员1.73万户,带动农户8.06万户,专合组织成员比一般农户人均增收200元以上,成为产业化链条上连接农户与企业、农户和市场的充满活力的新主体。以“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基本形成。
(三)主导产业市场竞争力大幅度提升。通过实施农业标准化,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夯实市场竞争的基础;通过农业品牌战略的深入实施,打造知名品牌,全面提高市场占有率。有 4个农产品获得了“绿色食品”标志的使用权,有14个农产品通过“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农业品牌战略取得明显成效。全县农产品共注册商标100余件,其中有农副产品商标33件,“竹海”(酒)商标被认定为省著名商标,4件被认定为市知名商标,“众望”、“竹海风韵”等商标正在申报宜宾市知名商标,农业商标每年保持新增注册10件以上。
二、农业产业带发展的启示
通过近年来探索,我县不断研究摸索出了一些经验,加深了我们对农业产业带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有以下5点启示。
(一)必须着眼于发挥比较优势。农业产业带的形成,是资源禀赋、市场需求、政策引导、科技进步和地理环境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发挥资源特色优势是基础,发挥组织和市场优势是关键,发挥科技进步是核心。为此,在发展农业产业带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发挥比较优势,从本地的资源禀赋出发,因地制宜,着眼于做大做强优势,取得市场竞争的先发优势。也正是从本地的自然资源特点和种质资源出发,竹木、生猪、粮油等产业才能在我县得到了大规模发展,并在市场竞争中始终立在不败之地。
(二)必须坚持产业化整体开发。产业带的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但要有适当的种养殖规模,还要有一定的加工、流通等产后环节的强有力支撑。在发展过程中,既要讲求规模和量的扩张,注重发展规模生产基地,也要注重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挥龙头的带动和辐射作用,不断创新经营机制,更要注重市场流通体系建设,搞活农产品流通,实行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产业带发展的配套体系,产生整体开发的效应,有序促进产业带的健康发展。
(三)必须坚持以质取胜的原则。农业产业带的生命力最终体现在市场的竞争力上。没有竞争力,也就得不到市场份额,也就没有发展的空间。因此,在培育和发展产业带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质取胜的原则,着眼于市场细分,以市场为导向,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不断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如:花滩镇康利达鸡蛋通过实施严格的标准化生产,产品质量大幅度提升,获得了“绿色食品”认证,进入了城市超市。
(四)坚持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主导产业的培育和产业带的发展,不可一哄而上,遍地开花,而要有选择、有重点的推进。要从自身的立地条件出发,发挥政策的引导作用,坚持一个产业一个产业的培育,才能把产业做强做优。我县已规划了农业产业带,近年来,重点发展竹类、生猪、粮油等产业,并以整合支农资金为着力点,集中力量打造三大产业带,通过政策引导和扶持,发挥特色园区建设的示范带头作用,形成了基地带农户共同发展的大好局面。
(五)必须坚持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农业产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最关键的还是要不断增加对产业发展的多方面投入,来增加产业发展的后劲。近年来,从中央到基层,都基本按照“三高”要求,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政策引导力度不断加大,在县上确定新农村示范村方面,采取了竞争立项、以奖代补的方式;科技力量不断增强。2006年至2008年,县农口部门从农科院校引进专业人才全部是学士以上学位。通过多方投入,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有力地促进了农业产业的快速发展。在充分肯定已取得成绩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薄弱环节和问题。主要体现在:产后加工流通还比较薄弱,产业发展面临着很大的市场压力。如我县柑橘产业起步早、发展快、规模大,2008年种植面积近4万亩,但直到目前,县内仍无一家水果加工企业;农业基地的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水平仍然不高;农业农村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创新,农民增收压力加大。如农业风险保障体系还不健全,农业产业化经营利益连结机制不完善,产业内的无序竞争现象较为普遍。
三、进一步采取更为有力和有效的措施推进农业产业带建设
按照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要求,结合我县农业产业发展的现状,今后一个时期我县农业产业带建设要按照依靠科技,建设示范基地;规模种植,打造农业园区;标准化生产,创建农产品品牌;信息化管理,拓展农业功能;产业化经营,龙头专合的总体思路,注重生产与环境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在更大的范围和更高的层次上实现农业资源和生产要素的合理组合,进一步提升农业内涵和发展水平,走出一条“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一)着力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布局结构。
大力推进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的进程,始终是农业产业带建设的重点。一要强优势。从我县有特色、有优势、有潜力的产业抓起,以粮油、生猪、竹木、烟草、竹荪为重点,把优势做大、做强。二要拓功能。认真借鉴成都五朵金花和国色天香的成功经验,通过基地改建、文化挖掘、设施改造等途径,大力拓展农业生态功能,使之成为集观光、体验生活、休闲和娱乐于一体的好去处,成为促进自身发展的新动力。同时,充分利用蜀南竹海竹林、佛来山果林等休闲场所,积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为县内外城镇居民提供调节生活节奏、寄托闲情逸致、提高生活质量的休闲观光空间,增加农业从旅游业上带来的收益。三要巧布局。要对全县各村的资源、环境等比较分析,以“特色+规模+优质”为取向,加快土地流转,促进农业要素集聚,进一步优化农业区域布局,积极打造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带。力争通过2-3年的努力,在全县形成4-5个产业布局明晰、比较优势明显的农业区域化生产新格局。
(二)着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进一步提升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某一项农业技术难题的突破,往往会使相关农产品获得跨越式发展。我县烟草产业的恢复性生产就得益于品种的更新换代和科学技术的研究推广;水稻高产得益于测土配方施肥的推广应用。为此,需要将竹类生态、生猪、竹荪等优势产业当前面临的技术难题一一排列出来,依靠自身科研推广力量,广泛借助外力,集中加以攻克,以科技进步提高农产品品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要采取“借鉴—结合—创新—发展”的原则,按照“执行一个标准、确定一个主体、培育一个品牌、制作一张生产模式图、建立一份生产档案”的要求,积极实施标准化生产。推行统一供应生产投入品、统一技术指导服务、统一产销衔接,加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提高示范区的辐射力和影响力。把实施农业标准化与培育农业品牌结合起来,继续鼓励和支持盛园食品、康利达、君富养殖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申报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以品牌效应促进生产和销售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促进产业带的健康发展。
(三)着力培育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发展的龙头,提高产业发展的紧密度带动力。
龙头企业是带动农业产业带建设的重要力量,是支撑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针对我县农业龙头企业仍然规模小、层次低、带动力不强的现状,调整产业发展思路,把培育龙头作为今后农业产业带建设必须抓好的主攻方向。要注重工业发展与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相互促进,在做强做大现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同时,特别要引进生猪、水果等加工企业,弥补优势产业的加工空白区,进一步培育博融、富贵成等竹木精深加工企业,鼓励企业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工艺设备,力使它在现有基础上再上新水平、新档次。要继续通过支农资金整合、购机补贴等政策导向和订单农业发展方式,引导龙头企业和农户形成生产、加工、销售的利益共同体,增强其对产业带建设的带动能力。要进一步抓好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建立健全合作社的制度和运行机制,增强其服务能力,把产业协会真正办成服务企业、联系政府的中介组织,促使合作社真正走上良性运作和健康发展的轨道,发挥中介组织在产业带建设中的桥梁纽带作用。
(四)着力推进优势农产品加工业和物流业发展,为农业产业发展提供产后保障。
总结历史上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市场需求的约束作用越来越突出,产后保障一直是农业产业能否顺利发展的一个重要保证。强化产后保障,在保鲜、贮藏、加工方面求突破的同时,必须全面推进农产品物流创新。要建立长宁农业网络服务平台,全面把握市场趋势,关注其他地区相关产业情况,在此基础上合理细分市场,确定我县农业的市场定位和主攻区域。要以城市农业、加工农业甚至是出口农业为导向,继续开发特色优势产品,适应不同消费市场和消费群体需要,实施农产品“走出去”战略,抢占大中城市市场,扩大对外贸易,扭转自供自给的局限;要千方百计发展订单生产或者期货市场,扭转传统营销方式——攻现销现卖的局限,使市场范围和领域全面拓宽。要大力发展现代市场营销业,建设县级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加快建设乡镇农产品批发市场,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要借助西博会等机会参与举办展览、展销活动,加强农产品推广工作。
5.推进土地流转 发展高效农业 篇五
加快土地流转,促进生产要素合理配臵,是转变农业生产方式,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市委李刚书记在市委工作会议上要求,“规范和引导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权,以生态农业园区、农业产业化基地、大户种植等形式推动农村土地规莫经营”。近年来,平昌县按照要求,围绕建设“川东北农业示范园区、川东北有机养殖大县、川东北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带动发展强县”目标,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推动农业规模化,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大力探索农业高效发展的新路子。
一、做法及成效
全县总人口10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84万人,耕地面积62.68万亩,人均耕地面积0.73亩。截止目前,全县流转土地达6.77万亩,占耕地面积的10.8%,涉及农户2.02万户,占农业户数的10.3%。其中,20亩以上的规模流转2.71万亩。占全县流转总面积的40.1%。
(一)招引龙头企业推进流转,促进农业规模经营。全县招商引进业主14家,共租赁土地0.45万亩,占全县流转土地的总面积的6.6%,流转去向主要是规模种植蔬菜、中药材、花木苗木等和生猪、土鸡等养殖。其中租赁土地200亩以上的龙头企业
5-1纯收入400多万元,解决就业35人,带动全村400余人搞生猪养殖。江口镇光辉村共有水果种植大户8户,平均每亩一年纯收入1万元以上。该村成立了水果种植协会,共同交流水果栽植、管护等各项技术,有效应对风险。
(四)鼓励农民群众有序流转,促进资源有效利用。全县农户之间协调转包土地5.73万亩,占流转土地总面积的81.6%,转出方主要是外出务工人员,转入方主要为常年在家务农从事种养业的亲友、邻里。农户之间为方便耕作,提高劳动效率共互换流转 4.74万亩,占流转总面积的70%。一些外出务工或从事二三产业的农户委托其他农户代耕流转0.99万亩,占流转总面积的14.6%。驷马镇实行村支部代耕制度,对撂荒土地实行倒包制度,有效制止土地荒废现象,提高土地资源使用效益。
二、困难及问题
(一)流转手续不规范。一些业主公与村委会签订协议,未与农户签订“小合同”,村委会划定区域流转,过多干预流程,同时,也未规范流转档案资料,导致出现土地纠纷。的[发照第二轮土地承包期30年的规定,2028年,而一引起地方签订为30年,超过第二轮土地承包期限。全县大部分以国家粮食最低收购价为标准的500斤黄谷价格作为每亩土地租赁价格,一些乡村土地租赁价格仍然于这个标准,特别签订30合同的。没有建立正常增长机制,农户的利益得不到保障。一些地方将土地流转出挖
一些边远山区土地流转较难,流转区域存在着较大的不平衡性。
(四)流转效益不太高。从事高效农业开发需要大量资金,土地承包大户一般很难找到贷款单位担保,又不能将土地使用权作为抵押,发展资金难筹措,加之农业生产面临的巨大自然和市场的双得风险,如果缺乏后续资金投入,长此以往濒临破产边缘。江口镇太平村引进的会科公司,原租赁土地600余亩,由于缺乏资金再投入,导致效益欠佳,目前再次流转仅余80亩,部份大棚无人管护,杂草丛生。同时,对业主的资信情况、履行能力、生产经营能力和项目的效益风险没有充分进行审查,致使一此企业昙花一现。土地流转和产业带动、富裕农民、支持农民、共同发展结合得不够,带动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没有完全得到体现。
三、对策及建议
(一)加大政策扶持,引导鼓励流转。一是加强基础建设。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作为发展高效农业的重点,捆绑使用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和以工代赈和新村建设等项目资金,加强农村交通、供电、沼气、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为土地流转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开展农用土地集中工作,采取地块同质互换并给予一定资金补助等办法实现土地连片集中,改变土地细碎化状态,促进土地成片流转。探索政府建立农业产业园制度,建好蔬菜大棚等基础设施,明晰产权,鼓励引导农户规模种植。二是加大投入力度。建立财政投入“三农”增长机制,引导支农
发布农村土地流转信息,进行项目推介,接受委托流转农村土,击剑范土地流转程序,指导办理土地流转手续;审查转入方的资信状况、经营能力、履约能力及拟开发项目的合法性;协调各方关系,作好农村土地流转合同登记、变更和鉴证;加强业主履约行为监督,保护农民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村级依托“村两委”设立土地流转服务站,委派1名村干部作为土地流转信息报送员,引导有流转意向的农户有序流转。积极发展土地流转中介组织,建立健全土地流转价格评估制度和土地仲裁运行机制,培育土地流转市场。三是规范流转程序。村级土地流转服务站汇总土地流转情况报乡镇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建立土地流转出信息档巡查和信库。乡镇服务中心组织流转双方洽谈,达成意微风吹拂一,由流转双方签订统一书面流转合同。乡镇服务中心加强对合同的审查、监督,防范业主直接与村委签订协议,避免土地租赁超期行为。建立土地流转档案和台,实行大户登记备案制度,对业主的资信情况、履行能力、生产经营能力和项目的效益风险给予审查,掌握业主的经营状况,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四是强化指导服务。加强农业种养植技术指导,充实科技特派员、技术指导员力量,定期推进农业科技进企入户,防范农业风险。县乡建立农民就业服务中心,负责收集、整理和发布主不业信息,指导失地农民就业。整合扶贫、劳务、职教等培训资源,加强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农
6.高效农业托起致富新希望 篇六
高效农业托起致富新希望
摘要:这里,高新品种聚集 一排排林立的大棚.一条条纵横交错的沟渠,在这里,群众见识到的是一派新鲜的景象. 在“床”上养猪是江苏省镇江农业生态研究所所长沈晓昆带来的新技术,这在同区内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没有臭味,整个大棚罩也见不到猪的粪便.作 者:周治华 舒小铃 作者单位:期 刊:四川党的建设(农村版) Journal:SICHUAN DANG DE JIANSHE(NONGCUN BAN)年,卷(期):,“”(5)分类号:
7.城郊高效设施农业发展探讨 篇七
1 新浦区高效设施农业取得的成绩
(1) 取得了“三个提高”。一是高效农田所占比例有了新的提高。全区产值4.5万元/hm2以上的中高效田块达1.08万hm2, 占耕地面积的54%;其中产值7.5万元/hm2以上的高效农田占15%;产值15万元/hm2以上的特高效农田占5.3%。二是设施农业所占比例有了新的提高。全区设施农业面积达1 253.3hm2, 占耕地面积的6.3%。三是规模养殖所占比例有了新的提高。生猪饲养量达14万头, 家禽饲养量350万只, 奶牛存栏580头。畜禽规模养殖比重较2008年提高7个百分点。
(2) 实现了“五个突破”。一是设施农业规模化建设有了新的突破。全区建成万亩连片高效农业基地1个, 千亩连片23个。新建市级千亩连片设施农业基地5个, 草舍西红柿、馨源花卉和蔬菜、希望花卉、云盛出口蔬菜等高效设施农业面积达680hm2, 其中新建千亩以上日光温室栽培生产基地4个, 面积达600hm2, 设施农业发展规模之大, 速度之快, 为历年之最。二是农业项目有了新的突破。全区在建农业项目22个, 项目总投资6 570万元, 已完成投资5 584万元。西红柿规模化种植基地建设、设施蔬菜基地建设、日光温室鲜切花高效设施农业示范区建设等项目已全部建成。三是品牌效应有了新的突破。全区涉农商标达15个, 无公害农产品33个, 绿色食品2个, 有机食品1个。建立了1.53万hm2无公害生产基地, 制定了25个地方标准和产品操作规程。“云盛”牌番茄获江苏名牌产品和连云港市知名商标。四是农业产业化建设有了新的突破。全区现有市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9家。野仙云雾茶、馨源鲜切花、云盛果蔬等一批特色品牌知名度不断提升。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47家, 新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10家。五是高效农业特色村、示范基地建设有了新的突破。全区已培育建成高效农业特色村12个, 示范基地23个。乡镇都建立了土地流转服务中心, 新增土地流转面积482hm2。
2 存在的问题
一是高效农业规模较小, 农业园区建设层次不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有待提高, 缺乏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大型农业龙头企业。二是土地流转步伐不快, 土地流转的过程中存在农民不愿“流”、部分干部不敢“流”、发展水平局限不易“流”等制约因素。三是优势资源缺乏整合, 品牌带动效应微弱。新浦区的农产品远没有东海大米、赣榆泥鳅那样远近闻名。野仙云雾茶、草舍西红柿等品牌仅在区内有一定的知名度, 品牌带动效应微弱。四是乡镇之间在高效设施农业发展上还存在不平衡[2]。
3 发展对策
(1) 优化产业布局, 建设三大高效农业区。一是积极申报省级现代农业园区。浦南、岗埠片区以包青路为轴线, 规划建设面积6 666.7hm2, 发展鲜切花、生态富硒米、高效水产、设施蔬菜四大产业园, 形成一区四园格局, 2010年新发展鲜切花133.3hm2、设施西红柿333.3hm2、生态富硒米666.7hm2、高效水产养殖133.3hm2, 确保成为江苏沿海开发后第一批省级现代农业园区。二是高标准建设省级外向型农业示范园区。以云台片区已通过省级验收的花果山外向型农业园为核心, 建设4 000hm2出口创汇农业园区, 新增水生蔬菜266.7hm2、水生花卉66.7hm2, 建设施蔬菜66.7hm2, 新扩洋葱、甘蓝等创汇蔬菜333.3hm2, 建成万亩浅水藕基地、万亩出口蔬菜基地, 成为全市最大的省级外向型农业示范园区。三是积极创建省级农业生态园区。充分利用云台山山场资源, 新建茶园266.7hm2、新植果园266.7hm2, 建成万亩云雾茶基地、万亩鲜杂果基地, 申报省级森林公园, 加快建设樱桃谷采摘园、花果山云雾茶文化园、城隍庙生态休闲农业园。建立园区管理机构, 成立园区管委会和园区投融资主体[3]。
(2) 明确目标任务, 实施农业农村六项工程。一是农业园区工程。除了申报创建省级三大园区以外, 每个乡镇新建一个66.7hm2以上的高效农业园, 每个村结合“一村一品”特色村创建, 新建或扩建百亩以上的特色农业示范园或养殖小区, 每个村民小组至少培育10户种养大户。二是设施农业工程。设施化是农业发展的方向, 是现代农业的标志, 也是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2010年要新增设施农业666.7hm2, 各类农业政策性资金将重点扶持设施蔬菜、工厂化育苗等设施农业项目。三是精品茶果工程。云雾茶每年新扩266.7hm2, 截至2012年全区云雾茶面积要达到1 333.3hm2以上。2010年沿山新建千亩连片的樱桃、葡萄、冬枣等特色鲜杂果园2个以上。打造出深具影响力的采摘休闲园, 推进农业休闲旅游业快速发展。四是花卉苗木工程。迅速扩大鲜切花种植规模, 每年新增133.3 hm2, 到2012年鲜切花面积要达到1 000hm2, 加快花卉交易市场建设, 将新浦区建设成为区域性鲜切花生产基地和花卉物流集散地。为满足城乡绿化需要, 每年新建苗圃133.3 hm2。五是规模养殖工程。大力发展规模畜禽养殖、规模水产养殖, 保障城市肉品的供给。生猪规模养殖15万头以上, 家禽育雏饲养量1 000万羽以上, 高效水产养殖发展到1 333.3 hm2。六是农民康居工程。高标准、高质量完成3个市级康居示范村建设任务。每年重点建设5个康居示范村, 将新村庄建设与村庄土地复垦、万顷良田建设工程相结合, 盘活土地存量, 发展高效设施农业园区和农村二、三产业[4]。
(3) 改善发展环境, 健全三大农业服务体系。一是建立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立农业科技指导直接到户、科普宣传直接到田、科技服务直接到人的农技服务网。加强农业科技人才的引进与培养, 每个村至少有1名农技员。加快引进一批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二是健全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完善乡镇土地流转服务中心, 积极引导农民流转土地, 推进土地向种植大户、农业龙头企业法人集中, 实现集约化生产。每年流转土地面积666.7hm2。三是建立农业生产标准化体系。加强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和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 制定新浦区优势特色农产品和原产地农产品的地方标准。新创无公害农产品10个、绿色食品3个。
参考文献
[1]黄真国, 黄秀敏.对发展现代设施农业的思考[J].河南农业科学, 1999 (7) :16-17.
[2]何洁, 张和广.固原市设施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9 (1) :17-18.
[3]王彩霞, 马庆智, 冉霞, 等.西吉县发展设施农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 2009 (1) :98-99.
8.高效节水农业发展对策探究 篇八
【关键词】高效节水农业;经济意义;对策
新疆地处欧亚大陆腹地, 属内陆干旱地区, 年平均降水量150毫米以下, 年蒸发量2000毫米以上, 是典型的干旱戈壁沙漠地区, “荒漠绿洲、灌溉农业”是其显著特点。新疆是农业大省, 农业年均产值占自治区国内生产总值1/3 强, 农业用水缺口日益突出。农业结构调整是根据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长远目标提出来的,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节水灌溉工程只有与农业结构调整相结合,才能适应农业发展大局,充分发挥其在农业增产中的重要作用。
1.发展高效节水型农业的经济意义
1.1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需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近年来,农业用水在总用水量中虽已呈下降趋势,但仍是用水大户,特别是农业大省,农业用水比重占60%以上。从农业灌溉发展来看,农业灌溉的规模不断扩大,同时水质性缺水问题日益突出。这就要求发展效益农业的同时必须朝节水型效益农业方向发展。从发展趋势上看,高效农业必须是节水农业。
1.2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
现代农业的规模经营模式和健全的社会化服务体系要求大幅度提高灌溉劳动生产率,从人工作业变为机械化作业。“两高一优”农业和现代化农业不仅注重提高产量,更强调农产品的品种、质量、外观和上市时间等,就对灌溉提出了更为“精细”的要求。如灌水的位置、时间、数量、营养成分等,还要求对空气湿度和土壤情况进行自动监控和科学管理。如果采用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以及其他各种先进灌溉方法和技术,对传统、粗放型的灌溉方法进行改造,既可以提高水的有效利用率,又可以提高灌溉效率、灌溉保证率和水分生产率,还可通过灌溉系统进行施肥和洒药,使种植结构和耕作技术的发生重大变革,推进农田灌溉的现代化和管理科学化,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生转变。
1.3促进农业结构调整
在水资源匮乏的地方,尽量做到少种或不种耗水量大的作物,且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扩大节水型高效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建立一批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良好、具有当地特色的节水高效农产品基地。调整和优化农村经济结构是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农业结构的调整不仅要满足“品质调优、效益调高、市场调活、民调富”的要求,更要满足“面积调小、耗调低”和削减用水高峰的要求。
1.4改善生态环境
从生态效益来说,膜下滴灌比常规灌溉每亩节水10~150立方米, 节水率30%~40%,如果将节省的水用于生态建设,将极大地改善新疆的生态环境,大大缓解水资源紧缺状况"膜下滴灌技术提高了水、肥、药利用率,减少了化肥和农药用量,全疆平均膜下滴灌棉花每亩化肥施用量为48.2kg,较地面灌的63.Ikg减少了25.Ikg,农药用量也明显降低, 减轻了对土壤的污染,而且使南疆土壤盐碱化得到有效改善 "。
1.5高效节水技术为农业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搭建了平台
从社会效益来说,高效节水技术为农业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管理 搭建了平台, 打破了农村“一家一户一方田”的传统种植模式,有力促进了新疆农业产业化发展和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同时还开拓 了农村市场,按每年建设30万亩滴灌计算,年需PVC管材5万吨, PE管 5万米, 毛管220万米,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随着节水灌溉的普及和推广, 必将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2.发展高效节水农业的对策
2.1充分利用天然降水
提高天然降水的有效利用量,减少灌水次数和灌水定额是最节省投资和最有效地利用水资源的措施,对于有—定降水量的缺水地区和旱地农业区,意义尤其重大。
2.2及时决策必须因地制宜
20世纪90年代以后,节水措施越来越多样化,在田间工程方面,推广小畦灌、沟灌、膜下灌等灌水技术,因地制宜地推广喷灌、滴灌等高效节水技术,对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保持农业和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喷灌、滴灌、渗灌、微喷灌、膜上灌、膜下灌、改进的沟畦灌等都是灌溉节水和提高农业水资源利用率行之有效的技术。无论哪种技术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和适用条件,在选用时必须因地制宜,符合当地的社会、经济、生产发展和技术水平,切忌盲从与互相攀比。
2.3农业高效用水必须实行多项技术的集成
实现农业水资源的高效利用,主要途径是发展节水农业。节水农业是—项系统工程,要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实现节水、增产、优质、高效的目标,则必须采取工程技术措施、农业技术措施、生物技术措施和管理技术瞄施的有机结合,形成一个体系。
2.4重视管理
突出水资源的统—管理与高效利用,走建、管、用和保护水资源为一体的道路。一是对灌区内各种水源(地表水、地下水、污水、泉水等)进行评价,进行以节水为目标的灌区技术改造。二是强化管理入手,制定水资源统一管理的规章和政策,并以地方法规的形式,将符合当地实际的有效规章(如打井许可制度、工程管理和抵押承包制度,收费制度,工程设施的维修、折旧等)。三是建立以地方领导和水行政主管部门领导为主的领导小组和灌区领导及农民参加的组织管理,领导、协调和执行各种规章制度,将灌区内各种用水。
统—管理、统—分配,使三种水源浇地的公顷次差价相当,实行节约水者奖,超用水者加价的办法,逐步推行节水灌溉优化配水等方法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和水分生产效率,抑制和降低灌区过量超采地下水资源,促进灌区资源环境与生态平衡。
2.5农业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必须要有—个长远的统筹规划
农田水利与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工程,均属基本建设,应该有一个长远的统筹规划,分期分批进行,而不应该随着形势的变化和领导班子或领导者的变动而改变,—要有长远统筹规划。二要有五年计划。三要有分年度安排。四要有试验选型。按照近期计划所确定的关键技术,进行对比试验,选择出最适合本地实际,群众又能接受的技术,—般每项技术最少要经过两年的试验。第五步要付诸实施。通过以上几个步骤,确定适宜推广的技术,精心设计,合理组织施工,确保工程质量。
2.6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
水利行政主管部门有效地调配和管理地表水、地下水,流域上下游、左右岸以及社会各部门的用水。要建立以流域为单元的水资源统一管理体系,确保流域内各行业的用水,合理配置水资源,同时促进各行业节约用水和水环境保护,避免由于流域内各部门之间经济实力的差异,造成抢占水资源、滥采地下水,导致水资源浪费、发展受制约、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在水资源统一管理方面,要充分利用行政、法律、经济手段,建立水资源统一管理体系,既要确保有限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也要保障地区的生态环境不受破坏。
2.7加强农村水利设施投入,提高节水意识
随着我国加入WTO,对农产品的出口补贴将受到约束,要降低农产品的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保护农民利益,必须将农产品出口补贴变为对农业生产设施的投入。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在农业生产成本中占有较大比例,因此国家及各级政府应建立稳定的水利设施改造、建设以及技术进步等方面的投入机制,稳定投资来源和比例。要合理调整水价,促进节约用水意识的养成。调整水价是调节水的利用向经济效益更优化的产业转变,合理的水价政策出台可有效地促进节约用水意识。
3.结束语
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推广应用工作,还需要进一步推广普及,还需要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加以完善。今后,我们将坚持一要发展、二要规范、三要可持续的工作思路,扎实工作,开拓创新,使高效节水灌溉工作再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安伟,徐澜,樊智翔,等.高效节水型农业技术及发展前景[J].山西农业科学,2006.
9.高效农业技术员工作总结 篇九
为改革创新与建设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增强农民吸纳应用科技能力, 根据上级业务部门的统一部署和本单位的具体安排,多年来,我一直高效农业农业技术指导员,2010年我联系了本镇的科技示范户10户,严格按照“一流的工作标准,工作制度、工作效果、工作经验”的指导思想,早计划、早安排、早落实,采取有力的工作措施,农业科技指导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基本情况
1、创新高效农业技术推广与培训模式,探索高效农业推广新机制。我针对所联系的农业科技示范户基本上是蔬菜种植专业户,依托农民实用知识和实用技术培训工程,采用传统方法与现代手段相结合,开展对科技示范户的培训。同时我直接面对示范户,针对实际情况进行实用技术指导,增强示范户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2、建立核心试验田、示范田、示范户、示范基地,使新技术、新品种得到展示,起到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辐射带动作用,使广大农民看到了科技带来生产方式的根本转变,科技是农民走上富裕道路的根本途径。
3、进行全程和全方位技术服务,提高了示范户的科技能力。我与示范户互相交流,示范户遇到技术以及生活上的难题,我克服交通不便、生活条件艰苦等困难,不分节假日,假期不休息,多次深入田间地头,手把手、面对面地为示范户进行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受到示范户的好评。
二、工作成效
1、通过直接送科技入户,增加了我直接入田头,进入生产第一线的时间和机会,使我更能深入浅出地了解当前高效农业生产状况和农民需求,便于更好地开展工作。同时,又可以通过对“三农”工作的调查研究,查找问题,研究对策,为领导决策当好参谋。
2、科技入户接近了我们农技人员与农户之间的距离,同志式的农技推广使农户更易于接受,乐于接受。通过开展宣传、培训、田头指导、科技咨询等科技入户方式,既为广大农民树立了绿色农产品的生产经营理念,又为农民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困难。
3、科技入户促进了农业科技工作的开展。在农技人员入户的同时,我也把农业新技术的试验示范工作直接带到农户中,试验与应用相结合,让农户也直接参与到农业新技术试验中,听取农户意见,采纳农户建议,使农业新技术更具实用性。
10.义乌高效生态农业观光园 篇十
义乌高效生态农业观光园
Recreational agriculture is different from traditional agriculture,which is a new type of industrycombining agriculture with tourism. Inrecent years, proposals have been made to establish recreational agriculture gardens in many places in China, but studies in planning and design of recreational agricultural garden are still at the exploratory stage. The paper illustrates many aspects of Yuelong Garden which is an Efficient Ecological Agriculture Model Garden in Yiwu, including objectives and functions of the garden, conception of design, overall layout and the different functional areas of the garden.
作 者:徐文辉 庄丽丽 陈快快 林伟君 作者单位:浙江林学院园林学院,临安,311300刊 名:中国城市林业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INESE URBAN FORESTRY年,卷(期):7(3)分类号:S7关键词:Recreational Agriculture Agricultural Tourism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11.澧县高效农业发展有关问题与思考 篇十一
1.存在问题
1.1区域化布局不尽合理
各地发展高效农业基本上是“什么值钱种什么”,农民“想怎么种就怎么种”,不仅名目繁多,而且是交叉分布、遍地开花,甚至可以说是一种乱兵上阵、一哄而上、肆意发展的状态,缺乏统一的规划布局。澧县有葡萄面积2.4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2%左右,遍布19个乡镇,山丘平湖均有分布,面积多的乡镇几千亩,少的仅几十亩。这种遍地开花、分散发展的局面,既不便于统一的技术指导,也不利于打造品牌集中开发,更不利于外地客商前来集中采购和发展休闲旅游业等。
1.2产业整体优势不强
由于缺乏统一的布局规划,高效农业产业的总体和个体规模虽较大,但整体优势仍得不到充分发挥。张公庙镇是我县葡萄发展面积最大的乡镇,现有葡萄面积8000亩以上,100亩以上大户24个,但总面积仍不足全镇耕地面积(30455亩)的三分之一,各个大户零星分散,相互独立,尚未形成整体优势。
1.3专业合作机制不够健全
澧县现有3个葡萄专业合作社,不仅各自为政,而且销售形势好时,合作社内部各个大户也是“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 ,单打独干,未形成真正的产业联合体和利益共同体。
1.4产品单一,销售渠道窄
蔬菜、水果、养殖等高效农业基本上仍以初级(鲜食)农产品销售为主,未引入精深加工,产品销售周期短,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产业发展易受到销售瓶颈制约。
1.5质量环保意识不强
大部分种养专业户只重产量和效益。农药化肥和饲料添加剂的大量投入,生产废弃物的肆意排放,不仅导致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而且产品品质下降、农药等有害残留物质增加,对人类身体健康带来潜在威胁。蔬菜农药残留导致食物中毒,葡萄大量施用化肥导致提子甜度降低,珍珠养殖造成的水质破坏,特别是“苏丹红”、“瘦肉精”、“三聚氢胺”和金浩茶油“苯并芘”含量超标等,就是对我们发展高效农业敲响的一个又一个警钟,因此应引起高度重视。
2.思考与建议
2.1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高效农业的发展,必须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山丘区是否以优先发展果木种植、畜牧养殖和高山反季节蔬菜等,平原区是否考虑大力发展双季优质稻,湖区是否优先发展水产养殖等,城效结合部是否以发展蔬菜种植为主。要按照区域化布局的要求,大力推广“一村一品”、“一鄉一品”模式,引导各地发展特色产品,实行专业化生产,统一打造地方品牌,切忌千篇一律,遍地开花。澧县是否可以按照建设工业园的模式,把所有葡萄种植大户全部集中到张公庙镇,采取统一规划、集中开发的方式,把张公庙镇打造成一个葡萄大乡,是否可以把澧阳镇和澧澹乡城效结合部打造成“一村一品”的蔬菜大乡等等。
2.2要循序渐进,稳步发展,逐步整合
高效农业的发展既需要思想认识的逐步统一,也需要技术规范和管理措施的逐步完善,更需要产品销售和加工渠道的逐步畅通,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循序渐进、摸索推广、配套完善、逐步整合,形成产业联合体或利益共同体,实行集中联合开发,要用工业化的管理理念来改造传统农业。要充分发挥大户的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加强宣传、示范和引导,同时要积极引导和整合高效产业,实行集中开发,切忌急功近利、急功冒进,防止受销售瓶颈制约导致产业发展出现“大起大落”,造成重大损失。
2.3坚持品质优先、安全环保的原则
要逐步完善和统一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大力推广有机肥料、生物农药、频振灯诱蛾和生物杀虫、牧草饲喂、圈地散养、瘦水养殖等传统种养方法,提高农产品品质。在保护农业环境的同时,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加强农业废弃物的再次利用和转化增值,逐步发展循环农业、生态农业和立体农业。
2.4延伸产业链条
一个产业必须是一个完整的体系,要完善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相互配套、协调发展。我市的大多数高效农业还只能说是发展了一种高效种养模式,还谈不上是一个什么产业。因此,一方面要积极对外拓宽销售市场,对内开放旅游休闲,另一方面要逐步发展加工业,开展农产品的精深加工和保值增值,实现产加销一条龙,拓展产业链条,延长产品销售周期,切实解决农产品的销售瓶颈。同时,要大力发展订单生产,让高效农产品逐步走出常德、远销沿海,甚至走出国门,发展成出口创汇产品。
2.5要加强引导和服务
12.高效农业实施方案 篇十二
农业科技成果的应用群体最终为农村的广大农民, 这一领域群体科技素质较为低下, 接受能力较为薄弱, 科技应用环境的不确定与多变性随时存在, 故而使已成功的许多科技成果不能在农业领域加以有效的推广应用, 最终不能形成生产力。
基层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因各种局限所致, 本身潜在诸多缺陷:一是基层农业推广体系人员科技素质参差不齐。有的农业推广体系科技人员毫无农业科技素质, 甚至缺乏农业常识, 因各种关系和原因而强塞在基层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占其位不谋其事。新的农业科技成果一旦付诸推广应用, 这类所谓的农业基层推广体系中的科技人员简直是雾里看花, 不知所云, 无所适从。这无疑使基层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农业科技推广能力大打折扣, 最终极大地影响农业科技成果在农业一线的有效应用。二是基层农业推广体系自身肌体残缺不全, 这当中包括硬件与软件残缺, 最终导致基层农业推广体系形同虚设, 推广工作毫无主动性, 更无针对性, 也无创造性, 进而严重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发展。硬件方面, 按农业和农业技术推广法的相关规定,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必须具有由当地政府提供的相应一定规模的土地, 以用于农业科技的实验、示范、推广。基层农业推广机构的推广经费必须纳入地方财政预算, 而这两项基本规定占99%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所在地的政府, 都未得以实行。三是基层行政某些领导轻视农业推广体系建设, 具体表现为经费不到位, 人员虚拟, 不注重在岗人员培训, 更无从谈到深造, 从而导致基层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科技素质老化, 不能适应农业经济高效发展的要求。
由于以上几方面因素的制约, 对基层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建设发展已形成严重的遏制屏障, 进而形成农业经济发展的瓶颈。要有效打破这一瓶颈, 从根本上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使农村农民能够因科技成果的高效应用而得到实惠, 从而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得到实质性的发展而非流于形式。具体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予以解决。
一、树立搞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思想基础
领导的思想行为影响一个地方的行政方向, 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中显得尤为突出。在绝大部分基层领导看来, 农技推广都是按部就班, 没有什么重要性, 老百姓种地耕田无非是过去一些耕作方式的翻版, 除了种子以外就没有什么生产活跃因素了。故而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支持力度不够, 使新的先进农业技术在农业一线得不到有效推广应用, 形成生产和科技的极大浪费。这一点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只有解决了领导的思想问题, 才能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形成良好的思想基础, 也才能更进一步推动农业科技成果在农业一线的推广应用。就基层领导干部对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能否落到实处, 各级相关部门都应予以出台相关政策, 甚至是法规性的能与基层领导政绩挂钩, 与年终目标考核相连, 与其职位迁升相关, 只有将这些软件环境建设加强, 方可从根本上促使基层领导干部重视农技推广体系建设, 也才能使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健康稳步发展, 为有效促进农业经济的高速发展奠定强而有力的技术基础。
二、严格基层农业推广体系人员组成, 提高推广体系专业素质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普遍存在业务素质差, 推广能力较为薄弱, 推广实效不明显的问题, 究其原因, 主要是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人员组成及业务素质参差不齐。据调查, 在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人员组成中, 真正具有专业学历的人员不到20%, 其余80%都是非科班人员。试想这样的农业推广队伍具有多强的推广能力?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过去在定编进人时, 编制较大, 而有的基层领导根本不从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需要出发, 盲目引进非专业人员, 以占有编制拉拢关系为目的。由此造成推广队伍不能科学、有效地为农业生产服务, 使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往往停留于应对上级安排, 争取项目经费, 先进的科技不能在一线生产得到普遍应用。要有效杜绝这一现象的发生, 人事部门应严格把关, 对现已进入农技推广编制而又非专业人员要不断进行培训及考核, 从而不断提高基层农技推广队伍科技综合素质。
三、严格依法行政, 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软硬件环境建设
基层农推广体系是农业科技成果的最终推广机构, 对农业及农业经济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此, 应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硬件环境建设, 充分发挥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积极有效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及农民生活水平综合提高的科技推广作用。在软件环境建设方面, 各级政府和政策研究、制定部门, 要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制定宽松适度的相应政策。比如基层农业科技人员待遇的落实, 国家已出台的津补贴的兑现, 科技成果引进示范推广应用必备的资金支持以及基层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相应的奖励政策等等。硬件建设方面, 过去属于农技推广体系的固定资产包括门市、库房、办公室及相应设备现都已不复存在, 究其原因, 基层政府经费不足, 早已将其变卖, 资金挪作它用。各级相关部门应及时着手解决此类问题, 还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硬件支撑, 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能将示范推广与增收融为一体, 待其收入达一定数量后加强引进成果, 减轻财政相应资金压力, 反哺农业科技推广, 形成一种引进、示范、推广的良性机制。另外,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按农业技术推广相关规定, 必须要配置225亩以上试验示范基地, 这在现有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中占99%的都未配置, 造成基层农技推广组织科技成果引进严重滞后, 试验几乎空白, 示范名不副实。这一问题必须予以解决, 否则, 基层农技推广将无法高效运行, 造成科技成果的极大浪费。
四、充分整合基层农技推广资源, 趋于前位服务农业
在现有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中, 首先是人力资源的整合。因为现有基层农业推广体系涵盖农业、农机、水利、林业、畜牧兽医等, 若不加以有效整合, 将形成人浮于事, 办事效率低下的情形, 不利于农业经济发展及农业经济水平提高。特别是对从事农业种植业技术推广的人力资源整合, 要将作物栽培, 病虫防治, 品种引进及试验、示范、推广相关人员予以协作, 锁定工作目标, 确定工作成果。为此, 在现有人力资源有效整合的同时, 还必须不断引进高科技素质人力资源, 唯有这样, 才能使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适应现代农业的要求。
13.高效农业实施方案 篇十三
作为重庆市唯一的大型国有农业集团,重庆市农业投资集团抓住重庆建设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全力实施西部大开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机遇,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胡锦涛总书记作出的“314”总体部署,不断探索城乡统筹的高效特色农业发展模式,以重庆市“一圈两翼”为平台,建立以工促农长效机制,不断完善重庆高效特色农业产业链,示范和推动重庆高效特色农业发展,为全国统筹城乡发展探索新路子。2009年,集团资产总额达到50亿元,经营收入43.6亿元,利润总额2.2亿元,保持了集团成立以来连续10年盈利的好成绩。
一、重庆农垦高效特色农业基本做法
重庆垦区的高效特色农业以生猪、乳业、蔬菜、水产、花卉、苗木等为主。但受多方面因素制约,长期存在着布局分散、品种老化、技术落后、生产能力、经济效益低下等问题。重庆农垦自成立集团以来,在坚持改革重组探索资本运作有效形式、坚持体制机制创新探索现代企业集团治理和管理方式、坚持农场综合开发推进农场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方式转变的同时,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有效地解决了集团发展与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建立了反哺农业、促进农村繁荣的机制,也极大地推动了自身的发展。通过科学规划,引领了区域高效特色农业的发展。特别是在2007年以来的短时间内,重庆农垦生猪、乳业、农产品流通等产业已形成了集初级农产品生产、加工、营销、包装、品牌设计、农资供应一体化发展,完成了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环节在内的完整产业链条建设,已经初步打造成为重庆优势农业产
业。
1、种源控制,增强高效特色农业的核心竞争力。发展种源农业是发展高效特色农业产业的必然要求,发展种源对于提高农业发展水平、层次和技术含量,调优品种结构和提高农产品质量,带动区域农业的整体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集团通过资源整合、资本运作,自主培育等方式,实现了“PIC、CRP、泰国正大系洋三元”生猪种源的控制,集团各品系种猪资源超过10000头规模,成为西部最大生猪种源供应企业;完成了近千亩红心、黄心优质猕猴桃母本园建设;以品种引进、适应性驯化和良种繁育,与北京向中科技公司合作,引进美国荷斯坦奶牛胚胎繁育技术,建成天友乳业奶牛胚胎繁育工程技术中心,解决奶牛繁育周期、数量、质量根本难题,积极发展种源的基地化和商品化生产。
2、壮大龙头企业,增强高效特色农业发展的驱动力。近年来重庆农垦乳业、生猪、水产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利用品牌与管理优势、独特经营优势及研究开发能力和技术服务能力,努力推进龙头企业股份制改造、引进战略投资者,着力先进技术和设备引进,强化技改扩能,构建加工平台,壮大了龙头企业的加工能力,天友乳业乳制品加工能力由改制初的5万吨提升到25万吨,大正肉类食品,年生猪屠宰加工能力150万头,集团投资参股的今普食品,年生猪屠宰加工能力150万头,集团总屠宰加工能力达到了300万头。在提升加工能力的同时,大力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网络体系建设,“天友”成为中国驰名商标,“大正大”冷鲜猪肉在重庆地区拥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天友市场网络已遍及重庆各区县和四川、贵州、湖南、陕西等地。
3、培育基地,增强高效特色农业的带动力。在认真做好基地建设规划的同时,积极探索基地建设模式,充分发挥带动作用。
天友乳业以“得奶源者得天下”的发展思维,规划投资13亿元,产业联动14个“两翼”及“库区”区县,策划重庆市7万头安全奶牛业发展行动计划,启动3—5年奶源建设总体方案。截止2009年底,实现投资3亿元,正在全力推进15个企业化运作的千头奶牛养殖集群区建设,全年新增可控奶牛存栏数量近10000头。大正肉类按照“小规模、大集群、生态化、贴近经济作物区”原则,进行了生猪产业带布局,带动生猪养殖企业和养殖大户发展生猪产业。重庆正大饲料形成了“公司+粮食流通企业+农户”的饲料玉米生产模式和业主制的肉鸡养殖模式,年本地玉米订单收购量25万吨,肉鸡订单100万只,直接带动5万农民生产致富。东江水产探索了“联合经营、风险共担、按股分红”的鱼养殖模式,已在涪陵基地、铜梁基地和长寿湖新渔村基地示范推广成功,直接带动1万农民生产致富。4个龙头企业在全市建成了80个标准化养殖小区、20个良种繁育示范场和32个种养殖基地,有力地推进、示范和带动了重庆市新农村的产业发展。
4、生产过程绿色化,增强高效特色农业的抗风险力。08年发生的“三聚氰胺”事件以及海南“毒豇豆”**,严重冲击农业产业发展和社会稳定,限定条件下,必须保证农业产业的全链条安全。以发展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在基地建设过程中将农业标准、工业标准、技术规范整合导入农业生产各个环节,让农民在生产之前知道最终农产品必须达到什么要求,在生产过程中如何生产才能达到要求,在生产前需做好那些生产资料准备和技术才能达到经济有效的要求。根据农业生产的目标和要求,各企业分别编制印发了各类生产标准和生产操作规范30余个,如天友公司编制了原料奶质量标准、小区建设标准、饲料标准、兽药标准、挤收储奶标准、牧草种植标准等和牛奶收购操作规程、奶牛
饲养生产流程和关键点控制等,在此基础上,进行标准化生产的试验、示范和普及,现所有的基地全部按标准组织生产,农产品的成交率达到97%以上,价格在原有基础上提升10%以上。大正肉类和东江水产业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制订了企业的有关生产标准,指导农民做好原料的生产工作。垦区按照以畜牧业现代化带动种植业现代化的基本思路,把循环经济作为种植与养殖“双链互动”的纽带,加快养殖业建园区、种植业建产业带的“内循环、零排放”生产模式,实现养殖生态型、种植绿色化、原料有机化,当前在重庆合川养殖园区开展了现代畜牧业循环经济探索,2009年5月份第一批生态蔬菜上市,售价高于普通产品25%,市场反响较好。
5、创新组织形式,增强高效特色农业的的联动力。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最低成本的规模集成和示范带动的生产组织形式,通过专业合作计把同类生产者组织起来,形成战略联盟,可以提高种养殖生产率,生产资料采购和农产品销售谈判能力,用批量产品去占领市场,达到单一品种大批量生产、购销的效果,符合专业化、规模化、品种化发展方向。集团按照“完整产业链+合作社+农户”的产业组织新方式,推进小农经济与高效特色农业的有效衔接,仅2009年,就发起设立生猪、奶牛、猕猴桃、水产等农民专业合作社10个,发展各类社员2000多户,用高效特色农业理念,带动分散农民实施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种养殖,搭建起小农经济联系高效特色农业的有效实施载体。
二、实施高效特色农业的体会
1.实施高效特色农业,是国有集团的社会责任担当。农业部要求农垦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为国家提供重要农产品,在“走出去”发展发挥引领作用;重庆市政府要求重庆
农垦要成为统筹城乡的先行者、高效特色农业的担纲者;市国资委要求农垦集团要成为百亿农业产业集团和现代农产品商贸流通百亿集团,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必须要在高效特色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得以全面体现。
2、实施高效特色农业,必须借助各级政府搭建的发展平台。农业是弱势产业,仅靠自身发展很难实现美好的愿景。各级政府必须为农业集团、农业企业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发展平台,这个平台包括发展政策平台、鼓励产业平台、区域布局平台、投入倾向平台、融资平台。政府按照建设好这个平台的要求,精心制定农业发展规划、调控目标,牵头与有关部门共同拟定了扶持产业发展的长效政策和发展基金,为农业企业、农户去除后顾之忧,为产业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3、实施高效特色农业,必须合理规划、科学布局。高效特色农业经济的发展应规划先行,规划的科学、合理决定了生产力布局和产业结构的科学、合理。在重庆垦区高效特色农业发展之初,受多方面条件因素制约下存在布局分散、品种老化、技术落后、生产能力、经济效益低下等问题,集团成立以来,经过梳理,根据不同产业的区位、资源、自身优劣势和经济发展现状,编制出符合集团实际和发展前景的产业发展规划。通过科学有效的规划引导,逐步形成了布局合理、区域特色鲜明、生产要素和自然资源禀赋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高效特色农业产业布局,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当前经营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投资规模大,资金密集,需要巨额资金支撑;二是资产负债率高,资本金比例低,融资能力双其他产业弱,快速发展推动资产负债率攀升;三是回报周期长,一般在5年以上,项目建设期长,正外部性强,往往收益偏低;四是经营风险大,受市场风险、自然风险和食品安全风险的三重约
束。
四、重庆农垦高效特色农业发展思路
农垦集团将继续实施跨越发展战略,利用建立城乡统筹直辖市的历史机遇,积极融入库区农民万元增收实施计划,重点打造一批有示范作用的高效特色农业项目,带动和推进高效特色农业发展,打造百亿级农业产业集团。
1、总体思路。充分发挥国有农业产业集团在推进城乡统筹,建设高效特色农业中的示范带动作用,按照农垦“姓农”、“立农”、“为农”原则,按照国务院3号文的总体要求、市委市政府对农垦集团基本定位和市国资委推进“五大结构调整”的战略部署,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全力整合资源,精心打造重庆高效特色农业的“国家队。
2、发展目标。力争到2012年,集团农业产业链经营收入达到400亿元以上。
3、除了生猪、乳业等传统优势行业外,切实做好以下高效特色农业重点项目的发展:
三峡生态鱼项目。为充分发挥三峡库区丰富的水面资源优势,带动农户增收,根据重庆市政府三峡库区天然生态渔场建设的总体部署,重庆农垦承担了三峡库区生态渔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任务。拟分步进行标准化苗种场建设、生态示范养殖、水域牧场工程及湿地渔业工程建设,把发展“三峡有机渔”作为主攻方向,进行品牌化运作,高质量地生产社会需要的渔产品,带动库区农民万元增收。
鲜花港项目。为满足重庆市和周边省份居民的休闲文化生活需求,重庆农垦与上海光明食品集团合作,打造集种源农业、设施农业、生态农业、休闲观光旅游农业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典范的
重庆鲜花港。通过花卉科技研发中心、现代化温室种苗培育基地、花卉科普展示园区、花卉产业及其主题公园旅游观光配套服务设施等的建设,将鲜花港建成带动农户发展的示范基地和景观休闲农业观光旅游的示范点。
小汤山蔬菜项目。重庆城镇化推进带来巨大的高档蔬菜需求缺口,重庆农垦所属农经公司引进具有“小汤山”特供蔬菜、奥运会核心区专供品牌优势的北京天安公司,在重庆建设绿色、无公害的高端蔬菜项目——小汤山蔬菜项目,依靠生猪、奶牛养殖环节产生的有机肥,开展蔬菜种植,该项目目前正在建设100亩生态有机蔬菜种植示范基地,通过专业化生产,标准化管理,以“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大力推进高档蔬菜产业化,到2013年,发展蔬菜5万亩,年产量25万吨,实现产值7.5亿。
土地流转项目。重庆农垦作为重庆市城乡统筹任务的承担者,在实施“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整村土地流转、农民新居建设、农民工人化转换”四位一体的整村推进新村建设模式过程中,于今年上半年专门成立渝农乡村建设公司,以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城乡统筹进程为契机,加速土地流转,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拟在流转土地统一种植青贮玉米等方式,最大限度发挥土地效益,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高效农业实施方案】推荐阅读:
如何发展山地高效农业06-29
南京市六合区高效设施农业发展规划07-30
高效课堂三清实施方案10-14
创建高效课堂实施方案11-03
学校构建“高效课堂”实施方案08-18
东湖塘高效课堂实施方案10-16
语文组高效课堂方案09-01
王维小学打造高效课堂实施方案08-01
沙沟中心小学高效课堂实施方案08-11
高效校园文化活动方案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