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双元职业教育运用

2024-10-24

德国双元职业教育运用(共10篇)

1.德国双元职业教育运用 篇一

中德职业教育合作师资培训 德国双元制标准化师资培训

总结

2017年7月5日至7月14日,我参加了中德职业教育合作德国双元制标准化师资培训的学习。通过这十天的学习,使我对德国的职业教育有了更新的认识。通过这次的学习,开拓了我的视野,丰富了我的专业知识,增加了见识,更新了教育理念,加深了对职业教育的理解,坚定了我作为一名职业教师的信心和决心。参加培训总的感觉是,走出去,可以知道自己能力与水平,也可以知道别人的长与短,有助于完善自己,丰富自己,提高自己,具体说:接触到了最新的职业教育理念,刷新了自己对职业教育的认知。

本次培训由德国职业教育专家Uwe.Heiber博士主讲。主要内容是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包含了德国的职业培训模式概述;教学法和教学论以及课程开发的基本知识。其中在教学法中,博士不仅对传统教学法进行了阐述,还重点讲解了行为导向教学法中的实验法、角色扮演法、思维导图法、鱼骨图法及项目教学法等。为了培训需要和加深学员的印象,培训期间我们还实地参观考察了立中集团。博士讲课,严谨中不失幽默,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音像。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举世瞩目并始终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而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便是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所谓“双元制职业教育”就是整个培训过程是在工厂企业和国家的职业学校(Berufsbildenden Schule 简称 BBS)进行,并且这种教育模式又以企业培训为主,企业中的实践和在职业学校中的理论教学密切结合。

德国双元制模式学制为2~3.5 年, 一般主体为中学毕业生, 其智力特征以形象思维为主, 培养目标为技术管理人员。教学分别在企业和职业学校里交替进行, 约60%-70%时间在企业, 40%-30%时间在学校。在培训的组织方式上,采用由企业进行实际操作方面的培训,培训学校完成相应的理论知识的培训,企业与职业学校两方面共同完成对职业学校学生的培训工作。

德国双元制模式的课程设计以职业需求为核心。德国双元制模式的理论课程设计是以职业活动为中心选择课程内容的,理论课覆盖了专业所需的所有理论, 知识面广, 深浅适度, 综合性强,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所有的课程都按照学期进行细分,无论哪一学期的课程,始终都是围绕汽车维修实践从泛到精、由浅入深展开的。课程的选择都是经由教学经验丰富的业内专家综合编排的,更注重直接性的职业经验。

德国双元制模式的本质在于,向年轻人提供职业培训,使其掌握职业能力,而不是简单地提供岗位培训。德国双元制模式不仅注重基本从业能力、社会能力而且特别强调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更加注重的是综合职业能力。

德国双元制模式所培养出的综合职业能力是一种跨职业的能力,对我们未来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通过德国双元制模式培训的学生,可以胜任其职业领域里的所有工作任务,而不仅仅局限于某一工作岗位的任务。他们在掌握了业务能力的基础上,还学会大量基础知识以及有实用价值的社会能力,其适应能力就得到了大大的增强,为人生道路作了坚实铺垫。

德国双元制模式不但具有较强的技术鲜明性,超前性,而且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通过培训使学生获得宽广的知识技能面, 具备较强的社会适应性和市场竞争力。

德国双元制模式的主要特点:(1)同生产紧密结合,培训目标更符合企业的需要。德国双元制模式下的学生大部分时间在企业进行实践操作技能培训,而且所接受的是企业目前使用的设备和技术,培训在很大程序上是以生产性劳动的方式进行,从而减少了费用并提高了学习的目的性,学生的学习目的明确“为未来工作而学习”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这样有利于学生在培训结束后随即投入工作。

(2)企业的广泛参与。大企业多数拥有自己的培训基地和人员。没有能力单独按照培训章程提供全面和多样化的职业培训的中小企业,也能通过跨企业的培训和学校工厂的补充训练或者委托其他企业代为培训等方法参与职业教育。

(3)真实的生产环境及先时的设施设备,使学生比较接近实践,接近未来工作的需要;

(4)能较早地接近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这带给我们的启发是:(1)相对于学校制职业教育,双元制职业教育更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并使之确切保证。这使得以培养生产第一线实际操作人员的职业教育真正成为受企业欢迎的教育。虽然我国目前了非常重视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但学校制的培养模式客观上使学生远离了生产第一线,而集中安排的生产实习又不利于学生及时将所学理论同实践相结合。

(2)在双元制职业教育体制下,由于学生在特定的工作环境中学习,使得学生和企业有了更多的交流机会,大大降低了培训后失业的风险。这对我国多年难以解决的对口录用问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3)同我国现行的偏重系统理论传授的职业教育教学内容相比,以岗位要求为培训目标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更受企业的欢迎。以工人技术等级考核标准的要求为培养目标并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体系,应当是我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4)由于跨企业培训中心具有其它形式无可比拟的优势,在前东德地区被越来越多地用来作为培训机构不足的补救措施。对于我国而言,众多的中小企业难以单独举办职业教育中心,因此,组织企业联合举办或者由行业主办跨企业培训中心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职业教育的途径。

中国教育部从80年代初开始在这一领域和德国有关机构进行合作(如汉斯塞德尔基金会,德国技术合作公司),实施“双元制职业教育”试点工作。中德两国总理于1993年签署了职业教育合作的联合倡议书,足以说明两国政府对这项合作的重视。这次培训,颇有相见恨晚的感觉。行动导向教学是以“行动导向驱动”为主要形式,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注重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从完成某一方面的“任务”着手,通过引导学生完成“任务”,从而实现教学目标。从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看,知识来源于实践,在实践中得到感性认识,经过反复实践才能上升到理性认识,并回到实践中去。行动导向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把大任务分解成小任务。教师要分层次地给学生下达行动导向。

其基本的教学步骤为:

1、课前准备:教师于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如:多媒体课件的准备,教学任务书的准备,学生组内分工的设计,教学设备的准备,学生完成任务所必需的材料、元器件准备,仪器仪表的准备等。

2、下达任务:教师以简洁的语言陈述这节课的任务,并下发任务书,任务书包括:主题、时间、注意事项等。

3、完成任务:这个阶段是行动导向教学法的主体部分。教师引导学生掌握完成任务的基本思路、方法后,按学生的具体学情,化分学习小组,组内分工协作,完成作“任务”,形成“作品”。

4、展示学生作品,教师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讨论,找出规律特点,并对学生作品作出积极的评价。

其意义在于:

1、“行动导向”教学,让学生即学即用,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行动导向”教学,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有趣,让学生乐于去操作、掌握。当学生完成了某一任务后,内心就会产生一种成就感,一种喜悦感,一种冲击力,这种力量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还提高了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的兴趣。

2、“任务”贯穿始终,让学生在讨论任务、分析任务、操作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顺利建构起知识结构。

3、因材施教,突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当然,Heiber博士也提到:教学中,“法无定法”,老师乐于教、学生乐于学,适合的方法就是好方法,不论是传统教学法还是行动导向教学法。同时,博士多次提到学生管理对教学的影响,他特别指出,教学中,对于那些极个别的不学习、不服从管理的学生必须要有政策性的约束。

德国的职业教育,从“学徒制”到“双元制”历经约百年时间,我国从80年代初引进并试点实行,到现在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效,但职业教育改革压力依然巨大,任务依然艰巨。每个职业教育人都要爱岗敬业,在自己的岗位上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不怕苦、不怕累,虽筚路蓝缕,但众志成城。

最后,再次感谢Heiber博士的精彩讲解,感谢学院领导给予的这次培训机会;感谢各级领导对这次培训的大力保障;感谢一起勇战酷暑、刻苦学习老师们,谢谢!本次培训,受益匪浅。

2017年7月16日

2.德国双元职业教育运用 篇二

"双元制"职业教育是战后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 它所解决的问题是普通高等教育所无法解决的。"双元制"职业教育以极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缩短了企业用人与学校育人之间的距离。德国的职业教育不同于一般的大学教育, 大学教育重视理论学习, 是学科体系, 而职业教育更加具有针对性, 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双元制"是由企业和相应的职业技术学校共同完成的职业教育。在"双元制"教学中, 学生分别在企业和学校接受教育, 60%-70%的课程在企业中进行, 如生产岗位、培训中心、跨企业培训中心;30%-40%的课程在职业学校进行。在不同的教学地点, 教学形式与内容就有所不同。

当前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有以下三个突出特点:

1.同生产紧密结合。双元制职业教育形式下的学生大部分时间在企业进行实践操作技能培训, 而且所接受的是企业目前使用的设备和技术, 培训在很大程序上是以生产性劳动的方式进行, 从而减少了费用并提高了学习的目的性, 这样有利于学生在培训结束后随即投入工作。

2.企业的广泛参与。大企业多数拥有自己的培训基地和人员。没有能力单独按照培训章程提供全面和多样化的职业培训的中小企业, 也能通过跨企业的培训和学校工厂的补充训练或者委托其他企业代为培训等方法参与职业教育。

3.互通式的各类教育形式。德国各类教育形式之间的随时分流是一个显著特点。在基础教育结束后的每一个阶段, 学生都可以从普通学校转入职业学校。接受了双元制职业培训的学生, 也可以在经过一定时间的文化课补习后进入高等院校学习。近年来, 有许多已取得大学入学资格的普通教育毕业生也从头接受双元制职业培训, 力求在大学之前获得一定的职业经历和经验。四是培训与考核相分离的考核办法。这种考核办法, 体现了公平的原则, 使岗位证书更具权威性。

职业教育的能力培养是以社会职业能力为本位的, 以受教育者为中心, 所以社会的需要会反馈为学生的需要, 学生的需要又成为职业教育的出发点。"双元制"教育究其实质是专业技术人员的岗前培训, 教育各环节的实施都紧密围绕着企业的用人需求, 增强了社会实用性, 节约了教育资源的投入。它对中国的职业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本人在两年的"双元制"职业教学中, 有以下四点启示:

1.相对于学校制职业教育, 双元制职业教育更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并使之确切保证。这使得以培养生产第一线实际操作人员的职业教育真正成为受企业欢迎的教育。虽然我国目前了非常重视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 但学校制的培养模式客观上使学生远离了生产第一线, 而集中安排的生产实习又不利于学生及时将所学理论同实践相结合。

2.在双元制职业教育体制下, 由于学生在特定的工作环境中学习, 使得学生和企业有了更多的交流机会, 大大降低了培训后失业的风险。这对我国多年难以解决的对口录用问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3.同我国现行的偏重系统理论传授的职业教育教学内容相比, 以岗位要求为培训目标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更受企业的欢迎。以工人技术等级考核标准的要求为培养目标并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体系, 应当是我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4.由于跨企业培训中心具有其它形式无可比拟的优势, 在前东德地区被越来越多地用来作为培训机构不足的补救措施。对于我国而言, 众多的中小企业难以单独举办职业教育中心, 因此, 组织企业联合举办或者由行业主办跨企业培训中心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职业教育的途径。

我国的机电一体化教育, 以及其他专业的教育必须加大职业教育的力度。机电一体化的职业教育, 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切入:

1.根据中国的现实情况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类似于德国的实用性专科教育, 但我们又不能照搬德国的模式。德国的经济实力雄厚, 实用性专科教育周期比较长, 一般为8到9学期, 即4年。我国应该以2-3年为基础, 适当给学校以弹性机制。近年来, 我国的机电一体化职业教育发展迅速, 但多为普通教育的翻版。就机电一体化教育而言, 普通高等教育应注重专业理论、专业表现和专业实践为主体的综合能力的培养, 职业教育则以实践能力和实用技术的培养为目的。德国的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有本质区别, 普通高等教育培养研究型人才, 而高等专科教育则以培养实用型, 掌握技能和技术的人才为目标。如果不对普通的机电一体化教育和职业教育加以严格界定, 把中等职业教育办成普通教育的翻版和补充, 就失去了职业教育的实质意义, 更谈不上培养社会急需的各类实用人才。数控技术、机械加工技术、钳工技术、焊接技术、PLC控制技术等传统与现代专业, 都可以通过高等职业教育的形式来满足社会的需要。发展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就是为了培养实用型人才, 同时还可以弥补新技术、新工具的出现对人才新需求的空缺。

2.发展各级各类职业培训学校, 是满足各地区对机电一体化职业人才需求, 实现机电一体化终身教育, 为一些转岗人员实现再就业的新途径。德国的职业培训学校在联邦职业教育法规指导下, 以其实用、快速、针对性强和具有技能性特色, 在世界职业教育中占有一席之地。德国斯图加特以机械加工和汽车制造业在世界闻名, 该市的职业教育就把机械加工和汽车制造作为重点, 并独具特色。中国文化资源极其丰富, 各地区可以打破行政界域, 以文化和经济圈为基础, 开办各类职业培训学校。培训期限未必严格界定, 短期培训、进修或专门的职业教育均可开展, 如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软件培训、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手工艺培训等。

3.发展"多元化"职业教育模式。国家应该制订相应的职业教育法规, 对职业教育的办学形式和办学主体进行界定, 在有法可依的基础上发展多元的职业教育模式。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是否可以建立以国家、高校、企业和民办学校为主体的职业教育体系?国家给予政策的指导以及硬件的支持, 学校提供社会最急需的知识技能, 企业提供实习和就业场所, 多种经济成分可以成为职业培训的主要资金来源。

摘要:职业教育的能力培养是以社会职业能力为本位的, 以受教育者为中心, 所以社会的需要会反馈为学生的需要, 学生的需要又成为职业教育的出发点。"双元制"教育究其实质是专业技术人员的岗前培训, 教育各环节的实施都紧密围绕着企业的用人需求, 增强了社会实用性, 节约了教育资源的投入。它对中国的职业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3.论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 篇三

【关键词】德国 双元制 职业教育

德国曾经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祥地,这里经历过社会经济的快速繁荣;每次衰落之后,德国总能在短时期内再度崛起。“德国制造”已成为世界市场上“质量和信誉”的代名词,“德国制造”的成功使其职业教育成为世界职业技术教育的典范。而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则被誉为其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的“发射机关”。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个发射机关。

一、内涵

双元制职业教育指青少年既在企业接受职业技能方面的培训又在学校接受专业理论和基础文化知识教育。双元中的一元指培训企业,另一元是职业学校;在整体培训目标上两者合二为一,在具体培训过程中双方又一分为二。

二、运行系统

双元制具有三个支撑系统,一是《联邦职业教育法》和各州的《学校法》两个法律支撑系统;二是各州财政与企业雇主投入两个经费支撑系统;三是各州文教部与行业协会两个管理与评价考核系统。两个强有力的支撑服务系统,一是职业教育科研支撑系统;二是职业教育咨询服务系统。一个国家级的改革创新的指挥部“职业教育创新团队”,并建立了四个改革创新的指挥小组。

三、基本程序

首先,企业到相关职业学校宣传并提供培训岗位。接着,学员申请希望从事的培训岗位,经企业同意后,与企业签订培训合同。最后,学员到开设有自己希望学习的专业的职业学校注册,符合条件的学生就成为一个双元制下的学员。

四、成员各负其责

1、企业

企业处于主体地位,职业培训学校居于从属地位,学校根据企业的需要开设课程,为企业服务。企业承担职业教育百分之七十的费用。培训企业始终主导培训过程,它根据劳动力市场对劳动者能力素质的要求以及自身对劳动者专业知识和生产技能的要求自行或要求职业学校选择培训的形式和内容,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企业为了使学员能直接到企业参加生产,主动为企业配备当前企业使用的设备设施。为了能考察未来员工的综合素质,企业更愿意让学员到自己开设的培训中心去培训。较小的企业或特殊行业,如果没有自己的培训中心,会通过国家专项拨款,与州政府和工商联合会等部门联合,成立“跨企业联合中心”。在德国,所有的企业都可以搞培训,但只有具备职业教育办学资格的企业才被称为“教育企业”;企业都已能够成为“教育企业”而自豪。“教育企业”占德国企业的四分之一,就像是一所所公益性的学校,以教育为己任而绝不通过教育营利。

2、学校

德国的职业学校大部分都是国立学校。学校名称、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学制长短、办学条件、经费来源、教师资格、教师进修、考试办法、管理制度等都由政府提出明确的要求。培训项目由国家订立,职校培训国家认可的职业。学校在职业教育的法律框架内运行,在一套包括立法监督、司法监督、行政监督、社会监督在内的职业教育监督实施系统内运行,法律法规完善了职业教育的管理和运行,使职业教育真正做到有法可依。企业根据产业需要招收员工,而对新招的员工,企业必须送至国立职校培训。学校既不为生源犯愁,也不需为学生的就业负责,只需安心办好教育。学校重视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从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专业能力三方面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针对职业能力的培养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发课程体系和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由专门的研究小组负责开发和反复实践、论证,最后确定下来。本州的职业教育都要遵从这样的课程体系。

3、学生

在德国,约有65%—70%的学生接受双元制培训,他们一般具有主体中学或实体中学(相当于我国的初中)毕业证书。他们具有双重身份,即在学校是学生在企业是学徒工;有两个学习受训地点即培训企业和职业学校,学员定期或分歧在培训企业接受实践教育,在职校接受理论教育。职校大约60%是专业理论课程,40%是普通理论课程。职校一般学制为3年半,成绩突出的可提前半年毕业。

4、教师

对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有一套完整的培养培训体系,并采取严格的国家考试制度。要求老师不仅要有教育学背景、专业背景,还要有相应的职业经历;不但要懂教学法,还要掌握学校革新、组织、评价、管理的能力。对通过考试的教师,还要经过两年半的培训,合格的才能进入学校成为正式教师,政府终身雇佣。根据德国法律,职业教师需要不断进修,学生的评价会对教师有所影响。但教师普遍喜欢自己的职业,有很强的敬业精神,为了使自己的课受到学生欢迎和更适应企业,会主动进修。

五、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

双元制是德国的校企合作模式,经过两百多年的历程已经发展到成熟阶段。为德国培养了大批技术工人;为德国的工业化提供了智力支持;为德国的经济腾飞垫定了人力资源基础。技术工人缺乏已经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的成功经验给我国探索校企合作的内容和形式有一些启示:

1、改善社会环境。在德国,技工受到尊重,人们普遍愿意接受职业教育。所以我们要打破“学而优则仕”的“官本位”思想,改变“重学历”、“轻能力”、“重知识”、“轻技能”的社会文化价值取向。

2、完善职业教育法律、法规、法律体系。与德国职教完善和强有力的法律支撑系统相比,差距还是很大的,我们还有很多努力要做。

3、建立适合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4、加强师资培养

5、建立教考分离制度

6、企业广泛参与职业教育

7、工商行会在德职教中担任重要角色。工商行会在双元制中的作用应引起我们的重视,我国的企业和职业学校间是不是缺少这样的角色?

8、开放教育制度

【参考文献】

[1]陈文举.法国、德国、挪威职业教育的考察及启示[J].教育与职业,2009(9)

[2]调彬,徐朔.澳大利亚TAFE与中国职业教育比较[J].开放教育研究,2003(10)

[3]周加仙,石伟平.20世纪美国中等职业教育模式的历史演变[J].外国教育资料,2000(3)

[4]朱励群,李庆华.俄罗斯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状况及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2006(2)

4.德国双元职业教育运用 篇四

(一)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德国政府为了保证职业教育顺利发展,专门进行职教立法.明确“双元制”是一种国家立法的校企合作、企业为主的办学制度,校企双方必须依法遵循和履行各自的权利和义务。1968年联邦政府召开全国11个州总理会议,讨论并通过《联邦各州专科学校发展协议》,这是德国首次为高等职业教育立法。1969年又颁布了《职业教育法》是这种教育体制的主要依据,之后又相继出台了与《职业教育法》相配套的有关教育法规,如《劳动基本法》、《培训员资格条例》、《职业教育促进法》、《青少年劳动保护法》、等,从国家联邦职业教育法、联邦职业教育促进法到各州制定的职业教育法,以及学校依据上述法律制定的具体实施规程,学校、企业共同完成职业技能人才的培养、培训任务等政策规定,使得履行职业教育各个层面都有法可依,使职业教育真正构建了有法可依、依法治教、违法必究的法制体系,实现了用法律手段来推进职业教育,有力保证了职业技术教育的顺利推进。

(二)经费渠道畅通

德国职业教育的经费由国家、州政府、企业三方分担,根据德国联邦《职业教育法》对职业教育的办学条件、经费来源、管理制度等作了明确的规定。《劳动促进法》规定了要为职业培训提供帮助及学习期间的收入、待遇等问题。企业与政府共同承担职业教育,并且受到相关行业协会的监督,学生在企业的培训费用完全由企业自己承担,培训学生是企业的应尽责任。因此,在德国,企业均把职业教育作为自己的事在操作,并将其培训投入作为是对企业未来的投资,企业除了负担培训设施、器材等费用外.还必须支付学徒工在整个培训期间的津贴和实训教师的工资等,在企业的培训费用完全自企业承担.职业学校的经费则由国家和州政府负担,通常是州政府负担教职工的工资和养老金等人事费用.地方政府负担校舍及设备的建筑与维修费用和管理人员的工资等人事费用。

(三)协会负责贯彻实施

在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发展教育中,行业协会起着重要作用.企业职业教育具体管理由联邦教育法授权给各行业协会负责,其中,行业协会专门设有考试委员会,该委员会由企业的雇主与雇员的代表及职业学校的教师组成,主要负责组织职业教育考试.企业办学资格认定,实训教师资格的考核和认定,考核与证书的颁发,培训合同的注册与纠纷仲裁等.行业协会设有的考试委员会不与任何一个培训机构挂钩.从而保证考核的客观、公正、规范,结果具有权威性,这成为企业与职业学校相结合强有力的桥梁。企业协会的权利是由国家法律授予的.最终还是政府推动的结果,是政府依法授权成立的专门组织保证校企紧密结合。

二、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发展的现状

我国政府非常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1996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然而在具体的落实措施上一直停留在宏观指导层面。我国的职业教育是整个教育体制中的一个类别或一个层次,是以政府办学为主.职业教育从源头上就与企业没有任何联系,在这种历史背景下,校企合作一直处于被动发展的状态.随着企业用人难匹配和学生就业困难的`矛盾日益严重,学以致用,企业与学校联动缺少渠道的问题突显出来.政府在推动职业教育法发展中主导作用明显缺位。主要表现在以下i方面:

(一)法律保障缺乏操作性

1996年我国颁布了《巾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然而如何将法律贯彻于实践中还没有实际的操作程序.处在宏观指导层面。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明确规定了“第六条行业组织和企业、事业组织应当依法履行实施职业教育的义务。”“第八条国家实行劳动者在就业前或者上岗前接受必要的职业教育的制度。”然而在实际操作上没有硬性的法律支持.行业组织和企业如何履行义务,不履行义务应受哪些法律的约束都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企业在招聘员工后上岗前不进行必要岗前培训就进入岗位工作,也没有明确的法律处罚规定。到目前为止,在职业教育发展中.从国家法律框架中还没有明确学校、企业应该承担哪些权利和义务,二者仍旧是没有必然联系的两个个体。2005年10月28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在校企合作上采取了一定措施,与财政部、国税局制定政策.鼓励企业有更大积极性参与,用人主体的企业仍然被至于“买方”地位,处在鼓励参与的客体地位。

(二)资金来源渠道狭窄

我国历史的传统历来是办教育以国家为主.政府处于投资主体地位,用人主体处在缺位。近年来,行业、企业对高职教育投入有较大的增加,2006年达到3.0%的比例.然而与高职教育总投入比还很低,虽然“国家鼓励通过多种渠道依法筹集发展职业教育的资金。”事实上职业教育发展的资金主要是国家财政和学费征收,“在高职教育经费中,政府拨款不足60%。”而这一点上明显体现地是职业教育是以国家投入为主的教育,处于用人主体地位的行业、企业没有承担应有责任,反而成了“买方”,对现成的“产品”挑挑拣拣,抱怨不断。从整体来说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速度很快,规模很大,然而资金投入没有明显增加.“办学条件的一些基础性指标呈下降态势,如2004年到2005年生均图书由71.5册下降到64.7册.生均教学仪器没备值也由5802元下降到5492元.这些都反映出高等职业教育的相关投入并没有明显的增加。”事实上生均经费比以前还少。从质量和品质上来说.处于滑坡的境地,必然出现的结果是:一方面职业教育发展投入不足,影响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是职业教育培养的毕业生与企业所用背离.学不能致用.使处于劣势的职业教育毕业生就业难度压力增大。因为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差异.实际操作能力是其关键体现,这就需要更多的投入。“根据发展中国家对教育成本的统计.高职教育的成本是普通高等教育成本的2.64倍。”与世界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相比,在一定程度上,资金投入不足是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

(三)校企合作缺失连接链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第二_}一-三条明确规定“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实施职业教育应当实行产教结合,为本地区经济建设服务,与企业密切联系,培养实用人才和熟练劳动者。”如何为本地区经济建设服务,如何与企业密切联系,由于政府没有实际的法律制度保证双方有机结合.学校与企业处于两可的状态,同时学校与企业都有自己的规律和利益,如何合作才能共赢,需要政府指导和公正,二者才能根据所需找到结合点,才能走到一起。目前,校企合作处于被动状态,一些地方的学校、企业为了自己的发展正在寻找有利途径.如“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主动争取政府机构的支持,取得了一定成效。、

三、“双元制”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启示

由于历史背景和教育体制的差异.我们不可能照搬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但有些基本原则与思想是可以借鉴的。纵观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发展,德国政府的积极推动作用.不仅仅停留在宏观层面上,更重要的是有明确的法律支撑和切实可行的具体操作程序。这是我国能够借鉴的.主要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营造重视高等职业教育的氛围

长期以来,我国把高考看作是“鲤鱼跳龙门”.考入大学的学子被看作精英,而对高等职业教育缺乏正确的认识.许多人把选择接受职业教育看作是一种无奈的选择。有些人认为职业教育是落榜生教育.有些人认为职业学校条件不好,文化知识学得少等.尤其在今天就业难的现状下,本科、研究生都找不到工作,何况是高职毕业的专科生呢。还由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还未像本科教育那样发展成熟.没有突出高职教育的特色,职教在许多人眼中被看成是普通教育的附属物。而在德国高等职业教育实施“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成为法定的内容.进入职业学校学习是一种社会风尚,、因此,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就要转变的观念,向德国学习.营造重视高等职业教育的氛围,拓展学校与企业通道,突出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提高毕业生的质量,通过事实来证明,具有校企合作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带来的不仅仅是实现企业和学校共赢,而且利己、利家,更利国,才能够改变家长、社会固有的认识。

(二)建立健全保障校企合作的法规政策

国家应该制汀相应的职业教育法规.对职业教育的办学形式和办学主体进行界定.通过立法确定企业必须承担职业教育的义务.才能行使用人的权利,把职业教育变成企业内生的行为.而不是外在的,一种嘱咐或压力。要把企业对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从“要我做”变成“我必须做”。同时明确企业与学校依据法律应承担起的责任.在各环节都应有法律保障,在有法可依的基础上,形成有利于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模式。如学生顶岗实习制度,是校企合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必须有可操作的法律程序做保障,仅靠教育部的文件规定.学生顶岗实习制度只能起到指导性的效应。

(三)发展“多元化”的投入模式

资金投入是学校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而职业教育又是需要很大投入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教育。由于我国职业教育投入渠道狭窄性.从高等教育来角度来看处于尴尬的位置。与本科教育相比上不去,与中专、技校相比下不来,经费投入无法保证。为此,必须从法律上界定和强化各级政府、各个行业、各类企业以及社会各界举办职业教育的法人应承担的义务和责任,增加行业、企业等用人主体投入的力度。保证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是否可以建立以国家、高校、企业和民办学校为主体的职业教育体系,国家给予政策的指导以及硬件的支持,学校提供社会最急需的知识技能,企业提供实习和就业场所,形成多种投入成分整合的资金来源渠道。

(四)构建企业和学校的互动桥梁

针对企业用工的不同情况,由政府牵头,成立专门机构,赋予其独立的权利和义务,建立起企业与学校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研究企业用工需求和学校人才培养过程逐步协调一致问题;研究技术人员、教师和管理人员双向流动机制,促进学生理论与岗位相一致,学以致用;研究建立健全学生顶岗实习制度:研究校企合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明确各自责、权、利,引导、监督、落实校企合作的一系列法律规章制度,促使双方达到共赢的目的.形成校企合作的良性循环渠道,最终达到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最大目的。

(五)建立校企合作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要充分调动企业对职业教育各方面投入的积极性.建立企业用人主体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充分发挥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的积极作用。政府应积极主导双方密切配合,提供一切政策支持,把校企合作.共同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同企业、学校的发展成长联系起来.对于企业、学校联合产生良好效应的.给于各方面的优惠待遇,同时建立健全监督惩戒机制.从根本上提高企业与学校联合的自觉意识。促成各企业把与职业教育联合提高到一个战略地位,形成校企合作机制的规范化、制度化、成果化。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提升学生质量的关键之一,也是突出职业教育特色的亮点依托.更是解决职业教育毕业生就业难的一个有效途径。借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中政府推动的经验,根据我国实际,政府应把促进校企合作,构建二者联合桥梁.作为发展职业教育一项重要举措摆上议事日程.不仅有宏观指导,更应该有配套实施的制度、机构保障,才能更好更快的可持续的培养出适合经济发展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我国经济腾飞插上有力的翅膀。

参考文献:

[1]杨洁.德国高等职业教育发达原因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09(13):90.

[2]陈向平.德国职业教育环境的认识与启示[J].高等职业教育一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8(6):88.

[3]王彦梅,“双元制”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J].赤蜂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9):145.

[4]郑向荣.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历史、内涵、特点及问题[J].《理工高教研究)2003(6):80.

5.德国双元职业教育运用 篇五

学习心得体会

李权

一、研讨会简介

2013年3月20日,经学校安排,本人与本校其他4位教师一同参加了由市教科所组织的“德国双元制办学模式及其教学法”培训教师汇报及其研讨活动。参加本次研讨活动的主要是全市中职校分管校长及教研、教务相关负责人,就我们目前的中职办学模式和教学法中借鉴德国双元制办学模式等方面的探讨。本次研讨会由市教科所冯老师主技,由参加“德国双元制办学模式及期教学法”国家培训的教师所汇报主讲。此次研讨活动主要是为了学习德国先进职业教育理念和教学法,提升中职学校教师课程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能力。

二、学习心得

通过本次研讨活动,倾听了四位汇报教师的精彩讲解,我深刻感受到,作为一线教师对职业教育需要具备以下认识:

1.以学生为中心,培养独立负责的学生

“职业教育的基本出发点应该是以学生为中心”,行动导向教学中的“行动”,不是指教师“教”的活动,而是指在教师引导下为达到学习目标由学生自主组织和控制的有意识的“学习性工作活动”和“职业性学习活动”。教学活动,更重要的在于“学”,而不在于“教”,教师更应多多思考如何使学生更加主动学习,达到教学目的。胡革教授强调,德国职业教育目标是培养能够独立的、负责任的(在团队条件下)有效完成工作任务的学生。教师应该通过行为导向的教学模式训练学生,以达到独立负责的要求。“重要的能力,只能通过训练而来,而非教出来”。教师应学会对学生学习行为的观察,改变学生学习行为,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如前所述,据胡革教授介绍,德国职业院校生源情况与我国职业院校相差不大,学生基础都较为薄弱,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够。因此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非常重要。除了在课程教学设计上,以行为导向模式吸引学生参与,增加学生兴趣之外,其实,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好师生关系,是学生有效学习的起点。学生对教师信任、尊敬、关系融洽,可以使学习(工作)更加顺利进行。所以,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注重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例如:在学生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后,无论学生的成果如何,教师都要从不同的角度给予肯定,但同时指出不足和改进的方面,这样学生很容易接受,在愉悦的心情下完成了学习,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达到了我们教学的目的。

3.注重学生基本能力的训练

在胡革教授的授课中,笔者深刻感受到相对专业能力的训练,胡革教授更加重视对学生基本能力的训练,例如训练学生合作能力、处理文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倾听能力等。从基本能力的训练开始逐步到专业技能的训练。在社会向知识和信息社会转变的背景下,专业知识的统治地位逐渐让位给更重要、更基本的能力。简单的说,学生必须具有的职业行动能力,是由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专业能力组成的。专业能力指的是: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技能与相应的知识,包括单项的技能与知识、综合的技能与知识。方法能力指的是,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工作方法和学习方法,包括制定工作计划的步骤、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独立学习新技术的方法、评估工作结果的方式等。社会能力指的是,在专业要求的情境下的合作、解决冲突、沟通以及互动的能力。训练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训练也被赋予了特别重要的意义。“培养职业能力的同时,塑造完整人格的人,是教育的最高要求。”

4.转变传统教学方式,进行行动导向教学。

行动导向是职业教育中一个重要的教学理念,学习活动是在有具体的职业行动关联的过程中进行的。传统的学习是先学习理论然后应用、实践;而现在职业教育要求是边实践边学习。通过有计划工作与实施,学生完成工作任务后,也就完成了在完整行动过程中的学习活动。学习,也不再是一成不变的结果而更多地是一种过程。行动导向的学习过程应遵循以下步骤: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学生作为学习的行动主体,在解决职业实际问题时具有独立地计划、实施和评估的能力。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与协调人,一个好的教师应该是学习情境的设计者,是学习舞台的导演。教师可以在行为导向活动中运用前述的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改变传统的“老师一个人讲累的半死,而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少得可怜”的教学方式,今后职业教育的课堂应该是教师讲的少,学生做的多。5.认识行动导向教学活动中的教师角色

在行动导向教学模式中,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也是教学活动的指导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教师做的少,学生做的多,使教师的作用体现在组织上。表面看来,教师在课堂上做的少,但实际上教师的工作主要是准备教学的过程,包括教学资料的准备、教学内容的选取、教学方法的选取、教学过程的设计、评价体系的制定等等。只有教师课下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后,才能保证课堂中“教师做的少,学生做的多”的教学形式。所以说,此教学活动对教师的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提高了。①教师必须根据课程目标,将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划分;②教师必须自行开发课程所需的“项目课题”和“案例”;③教师必须具有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④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信息收集能力,能给学生提供足够多的参考资源。

6.中国与德国双元制教育对比分析 篇六

一、德国双元制教育现状

德国双元制教育是德国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式, 为德国经济的发展提供高素质的人才。德国双元制教育主要是将职业教育机构与企业相结合, 实现学校与企业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学生具有双重身份, 主要是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各自的优势, 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德国双元制教育中表现出其独特性。

(一) 以企业办学为主体

在德国, 企业在职业教育中承担着主体作用, 承担着培训老师的工资、学生的补贴、培训所需要的装备和原材料的落实, 同时为培训提供专门的车间, 配备高素质的培训教师, 向学生传递职业技能, 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在培训规章制度方面, 企业也起着主导作用。

(二) 以职业技能为主要培训内容

德国的职业教育从培训的目的、课程的设置、教学内容等都是以培养职业技能为主体的。在培训目标设置上, 双元制教育主要从文化课、专业课、实训课三个方面出发。它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强调的是知识的实用性和实践性之间的联系, 无论是哪一方面的学习都是为了专业知识所服务的。在这三个方面, 实训课占据主要地位。在实训过程中, 强调的是学生独立能力的培养, 学生处于主导作用, 培训教师只是起到指导、咨询作用。[2]

(三) 完善的制度体系

在德国双元制教育中, 主要是通过政府、企业和学校三方面相结合构成的一个完整的职业教育制度。其中, 企业为学生提供专业技能的实践。学校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政府通过在各州设置职业咨询中心, 为学生提供市场需求信息, 方便学生根据自身的优势和兴趣爱好来选择职业培训。同时还负责监管职业学校的工作。

二、中国双元制教育现状

我国双元制教育是在吸收和引进德国双元制教育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效, 但是在与中国传统教育相结合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一) 缺乏制度保障

双元制教育是需要从政府到社会再到学校全方位的支持的, 但是目前在我国由于政府没有对职业教育有充足的认识, 企业和学校的合作也是出于学校和企业个人行为, 甚至在签订合作之后, 由于合作的约束性, 往往合作难以持久。同时在双教育制度下, 学校和企业的地位是不同的, 学校对于企业的依赖程度较高, 在这种情况下, 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双元制办学的效果。

(二) 经费不足

在开展教育过程中, 经费问题决定着教育开展的水平和程度。目前职业教育的投入主要是国家负担。考虑到目前我国经济实力, 对于职业教育的投入不可能像德国那样, 在提高培训基础设施建设和学生实践技能上需要学校与企业相结合进行资金的投入。由于上文所说的, 企业与学校的合作并没有形成长效机制, 因此, 在资金投入上, 双方都会有所保留。在这种经费不足的模式下, 只有建立长效合作才能够加大投入, 进而培养出高素质的技术人才。

(三) 师资力量不足

在双元制教育制度下, 需要双元型的教师, 但是在目前, 我国教育制度培养下的教师, 大多不符合要求。教师普遍存在着理论知识较高, 但是实践水平相对薄弱的现象。但是在双元制教育制度下, 则强调的是理论与实践的同步发展。

因此, 学校教师难以适应双元制教学, 在双元制教育下, 要求教师知识面的广度, 单一的知识体系教师难以胜任, 同时在教育方法上, 当前教师不能够运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

三、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对中国职业教育的启示

(一) 加强职业教育的法制建设

通过我们对德国双元制教育和中国双元制教育的了解, 可以知道。德国在发展双元制教育中十分重视国家对于职业教育的管理和控制。国家通过制定一整套相关的法律法规对职业教育进行了全方位的规定, 同时设置监管部门, 针对出现违反规定的部门进行一定的惩罚。完善的法律法规不仅为职业教育提供了社会地位, 还使得在教育过程中能有法可依, 但是我国目前对于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不高, 且并没有建立一套完善的职业教育规章制度。

(二) 完善教育监管机制

在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 我们应该尽快建立相应的监管机制, 使得各相关部门能够通过监管对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进行深入的了解, 实现教育资源和企业培训资源的合理安排。通过监管了解到发展较为薄弱的环节, 加快该环节的改革, 发展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教育环境, 提供市场所需要的人才。

(三) 积极鼓励企业与学校合作

为了塑造适合双元制教育发展的良好环境, 我国行政部门应该鼓励企业与学校合作, 参与职业教育全过程。首先, 国家应该鼓励企业参与制定职业教育发展的相关细则, 促使学校与企业深度合作。其次, 政府机构可根据不同企业岗位, 制定明确的学生补助措施, 根据企业在职业教育中承担的责任, 制定企业奖惩制度。

综上所述, 德国的双元制教育是将企业和学校深入合作, 将学习与实践相结合, 为学生适应社会提供职业技能的。而我国在双元制教育上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但是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通过中国和德国的对比, 我们看出在双元制教育上, 我国应该在立足国情的基础上, 不断地促进职业教育的法律法规建设, 促进企业与学校的深度合作, 建立监督管理机制,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模式, 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摘要:德国是双元制教育发展较为良好的国家, 它在促进经济建设上起到了重要作用。我国在发展该教育模式时, 虽取得了发展, 但是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 我国在促进双元制教育时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 以实现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目标。

关键词:双元制教育,中国,德国,现状,措施

参考文献

[1]周丽华, 李守福.企业自主与国家调控——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社会文化及制度基础评析[J].比较教育研究, 2014.

7.德国双元职业教育运用 篇七

关键词:双元制 校企合作 借鉴

2013年4月13日至5月4日,应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的邀请,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组织广东技工院校有关校领导赴德国巴伐利亚州培训学习,笔者有幸作为其中一员,先后参加了在德国巴伐利亚州维尔茨堡第一职教中心、福尔茨第三职业学校、美茵河邮报印刷中心、埃尔兰根职业学校、巴伐利亚州工商行会、慕尼黑手工业技师学院、巴伐利亚州教育教学质量研究所、宝马汽车慕尼黑生产基地、汉斯·赛德尔基金会、罗泽海姆市职业高中、罗泽海姆应用科技大学木工技师学院等机构的培训、交流和现场观摩参观学习,培训进修内容涉及德国巴伐利亚州教育体系与职业教育体系、“双元制”教育培训的法律政策框架和实施模式范例、以实践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模式、学校发展管理、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教师与管理干部队伍建设、学生管理、学校管理信息化等方面。笔者亲临其境,收获颇丰,深感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诸多成功经验值得思考。下面笔者主要从双元制职业教育的运行模式、优势以及如何科学借鉴“双元制”职教模式促进职业院校教学改革发展的角度,逐一阐述。

一、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运行模式

所谓“双元制”职业教育,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实践为主,学校与企业相结合、以企业为主的职业资格培训制度。在德国,德联邦法律规定职业技术人才必须通过“双元制”模式培养,“一元”是企业,另外“一元”是学校。进入职业教育的学生(指从2~3类中学毕业和取得相应资格的人),在受教育开始之初,就要签订从事生产实践的劳动合同,并按法律要求在联合会或行会登记备案,在师傅的指导下参加实践劳动。这些签了合同的学生在参加劳动的同时,还要在各州办的职业院校参加理论学习,接受严格的实践和理论并举的双轨制教育。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学制一般为3~3.5年,理论学习时间占三分之一,生产实践时间占三分之二。在生产实践劳动和理论学习达到联邦法要求的资格后,学生需要参加全德统一的职业资格考试,考试合格人员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方能成为正式的企业员工。经过3~3.5年的职业教育毕业取得相应职业资格后,学生要经过5年生产实践并经过国家考试合格才能取得师傅资格,这样才能具备独立经营和带徒弟的资格。

二、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优势

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之所以取得成功,有着其独到之处。与国内现行的职业教育模式相比,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具有以下的特点和优势。

第一,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根本目标就是“为未来工作而学习”,明确的教学目标使得职业教育的内容紧跟企业的生产需求和技术的发展,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与企业的需求紧密联系了起来,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真正实现了学习和就业的“零距离”无缝对接。

第二,企业积极参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训,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校企合作办学。各种企业通力合作,不仅专门为学生的培训提供技能训练场所,也提供实际的工作岗位使学生真正参与职业活动,同时实习学生还可以取得一定劳动报酬,这让学生与企业技术发展有了亲密的接触和交流。

第三,不管是在职业院校还是企业,在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多种多样的实践教学方式方法的同时,强调养成严格、规范化的操作习惯,全面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这同时也使得学生的实践技能不断提升。大批的高素质、高水平的劳动者的培养,为德国的企业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在国际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三、科学借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推动教学改革发展

1.要科学借鉴,切忌生搬硬套

双元制教育模式无疑是德国在二战后迅速恢复实力的关键,也是德国制造享誉全球的法宝,更是解决就业的根本。中国与德国国情不同、政治体制不同、文化传统不同,但是对发展职业教育的需求是共同的。双元制模式不仅解决了教育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的问题、教育与就业结合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保证了技能培养结果的一致性,而这对作为制造大省的广东来讲尤为重要。当前广东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和优化调整的关键时刻,36个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区正在加快建设,当前很多企业存在招工难、稳工难的情况,特别是招高级技工难。而对于技工学校来说却存在着招生难、培养难和就业难的问题,出现企业用人和学校培养人不对称、不匹配的情况。因此要加快教学改革,在充分考虑广东技工教育实际情况的前提下,科学借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加强校企合作,建立学校和企业共同培养技能人才的新的教学制度,使技工教育培养出企业满意、社会认可的技能型人才。

2.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要有一流的师资,必须花大力气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待遇,让技校教师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同时要提高技校教师的任职条件,一方面从来源上下功夫,从进口把关;另一方面注意在职的培训,从学校层面上制定严格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如教师入职办法、进修办法、职称评定办法等,同时建立师资后备保障机制。

3.加强校企合作,探索“校企双制、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

纵观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其核心就是校企深度融合。岭南工商第一技师学院在充分借鉴“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基础上,大力加强校合作工作,学院与花都汽车城知名企业东风日产乘用车有限公司、广东三向有限公司和珠海格力空调等知名企业签订协议,开展深度校企合作,大力探索“校企双制,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2010年,岭南工商第一技师学院把东风日产汽车厂和广东三向有限公司作为“校企双制、工学结合”合作试点企业,把汽修、机电、电工等专业高级部8个班定为“校企双制、工学交替”试点培养班,采取招生即招工模式,招收的学生具有双重身份,既是学校的学生,也是企业的员工。学生上学不收学费或减免学费,应缴学费由用工企业先行支付,在学生顶岗实习或毕业后到企业工作应得的工资中逐月扣回。同时,企业设立奖学金,奖励表现优秀的学生。采取以企业为中心的工学交替模式完成三年的学习,其中一半时间在校学习,一半时间到企业顶岗实习。学生具有“双重身份”,即在学校是“学生”,在企业是“员工”,学习和实习的时间交替安排。第三年级,学生通过企业的相关考核,可以签约成为企业的正式员工或者学生选择其他企业就业,实行双向选择。endprint

这一模式的特点是:企业和学校是办学的共同主体,企业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校企双方共同制定招工招生计划,共同制定培养计划和专业建设,共同研究开发学习课程内容,共同组建师资队伍,共同实施教育教学并联合开展考核评价。通过校企合作,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适应能力,学生毕业后能在较短时间内,由学生角色向工人角色的转化;企业的生产环境使学生的职业素质得到了有效提升,学生认识了工厂、认识了产品、认识了工作的严肃性,直观地接受到道德、安全、质量、环保等概念;学生在和企业师傅的交流中学到了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通过眼观手动、师傅的“传帮带”,培养了独立思考、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也有利于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

与此同时,岭南工商第一技师学院选派的专业教师深入到合作企业进行实践锻炼,学习企业的新技术、新工艺以及生产流程,了解企业对技能人才的用人需求,全面提高了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同时,教师积极联合企业技术人员开展技术攻关和工艺改进,双方合作成立课题科研项目组,将科研工作任务转化为教学项目,借以提高教师的项目开发和技术应用能力,为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创造条件和搭建平台。

4.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探索适宜的一体化教学之路

正如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专家所言,影响学生学习的两大敌人是压力和恐惧,而尊重、愉悦和归属感对提高学生学习动机帮助巨大。技工学校的教学要摆脱满堂灌、理论与实践脱节、努力和效果背离的局面,必须大力推进技工教育教学改革,包括改革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设计,借鉴德国的学习领域模式,探索适合学习的一体化教学之路。“双元制”的核心是“学历证书+职业证书”“学校学生+企业员工”“工学结合、校企融和”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其精髓是“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学校和企业充分融和”。岭南工商第一技师学院在引进“双元制”教育模式的过程中,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教材学材的开发、师资队伍的搭建、课程内容体系和课程时间安排等方面把握“双元制”的本质特征,并结合学校与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双元制”本土化的改革。

总之,引入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并通过本土化实践,实现了学校与企业物质和智力资源共享,办学过程中促进了教学理念和企业理念的趋同,人才供求关系上完成了学校与企业顺利对接,校企双方相互渗透,推进了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交融。技工教育工作者必须承担起自己的历史责任,科学借鉴德国“双元制”职教模式,推动适合学校的“校企双制、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努力为广东乃至国家建设和经济发展培养出更多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陈业彪.德国职业教育对广州技工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启发与思考[J].职业,2011(9).

[2]周全生.谈德国职业教育的先进性及教改动态[J].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

[3]周红利,武飞.专业化视角下的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德国职业教育考察报告[J].职业,2010(3).

8.德国双元职业教育运用 篇八

【关键词】双元制;职业教育;可实行性

2009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从事制造业的人员达到2亿多,但是其主力军基本是从农村直接招募,经过短暂培训后便上岗的“农民工”,而具备专长的技术工人则相对缺乏。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培养更多具备职业素养的技术型人才,发展职业教育成为国家的重要战略之一,在此背景下作为校企合作的新模式——“双元制”在中国得以引入与发展。“双元制”模式起源于德国,“一元”指企业,另“一元”指职业学校,即企业与学校合作办学,把职业技能和工艺知识教育同专业理论和普通文化知识教育相结合,根据企业的需求量身打造未来工人应有的技能,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并以实践为主的一种职业技术教育模式。

国家振兴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作为职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已成为德国合格熟练劳动力培养的主体,为德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大量优秀劳动力。而我国目前的职业教育还遵循着普通教育的模式和标准,与世界领先的现代学徒制还有很大差距。综合我国对职业人才的现实需要,反观我国职业教育的缺失,结合双元制职业教育对学生及企业的意义,探究双元制职业教育在我国的可实行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职业院校、学生及企业提供新思路及新方式,促进我国职业教育健康迅速发展。

1 从社会环境角度而言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开始借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德国职教领域与我国沈阳、苏州、无锡、常州、芜湖、沙市等六省市合作,设立了“双元制”职业教育试点。此后伴随中国制造业的发展、职业教育的发展以及越来越多外企进入中国等原因,双元制(一种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培养,使教育与企业实际更紧密联系的制度)在中国得以发展。双元制教育模式与国内的“学徒制”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是国内的“学徒制”所培养的工人偏向于文化背景欠缺,通过学习某项技术以获得生存本领的群体。目前社会对技术工人的理解偏差使得兼得丰富理论知识与扎实实践能力的人才缺失,同时存在国家技术人才缺口大,多年难以解决的对口录用问题。

2002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国家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把职业教育作为重要的国家战略之一,使得职业教育在“十五”期间获得了突破性的发展。我国当前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有着迫切的需求,结合国家的实际情况和当前的经济形势,国家提倡培养大量懂技术、能够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的技术型人才,但如何培养以及如何用好这些人才便构成了现实性的问题。

2 从职业院校角度而言

高职院校在“十一五”期间进入大发展,截止2009年,全国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有1215所之多,成为高等教育的一支重要主力军。职业教育院校的发展拓宽了培养专业技术人员的渠道,但院校在招收大量职业学生时更多的关注学生个体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却较少的关注企业的实际需要,或者不能很快的反映企业的实际需求。目前我国职业教育院校一方面遵循着普通教育的模式和标准,另一方面课程、组织和监控收到较强的行政干预,从而造成职业的和专业性的内容受到剥削。而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则为我国目前职业教育提供了新的培养思路,在学校学习时强调理论,在企业学习时更强调时间,力求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能力完善及未来发展。

同时,职业教育院校的培养最终仍旧需要考虑学生实际就业问题,即教育与实际相结合的问题。为了使学生能够有更广的就业输出渠道,除了学生毕业自我找工作之外,学校也更多地选择与企业、政府等合作,争取为学生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与就业渠道。

3 从学生角度而言

学生选择双元制的直接原因是双元制能够提供明确的就业方向,确保学生毕业后的工作方向。相比于其他在校生而言,双元制学生能够在丰富自身理论知识的同时,积累实际的工作技能及经验,而在学习过程中对实际工作的体验也会得以增加,从而对未来自身所从事的行业及行业特征有提前的认知,相比于从学校教育迈向到劳动市场的学生来也更易融入。双元制职业教育是学生在特定的工作环境中学习,使得学生和企业有很多交流机会,在我国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大背景下,此类培养模式则大大降低了培训后失业的风险。

此外,双元制的悠久历史及国外成功经验让学生看到其优势,即在学习文化基础的同时能够有效的学习到可直接运用到企业的技术,这对学生有极大的吸引作用。

4 从企业角度而言

同我国现行的偏重系统理论传授的职业教育教学内容相比,以岗位要求为培训目标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更受企业的欢迎,以工人技术等级考核标准的要求为培养目标并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体系也更符合企业招工要求。企业希望能够招到具有专业技能的学生,填补企业的专业空缺,提升企业的专业水准。对于企业而言,社会招聘的人员多数属于零基础,无论在素质或是在技术方面都相对较低,这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物质成本和管理成本,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效率和发展,因而企业也试图通过与学校定向合作、自身培养等多种方式获得技术性人才,为企业所用。从企业层面而言,与职业院校共同培养的这些学生虽然短期来看是净投入,但从长远来看,这些学生在毕业甚至未毕业前就可以顶岗工作,并且相比于其他应届招聘及社会无经验招聘而言,此类学生的职业水平更高,技术也更为企业认可。

德国前总理科尔曾将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称为二战后德国崛起的秘密武器,双元制职业教育对德国经济及社会发展的促动性随之可见,其悠久的发展历史与成就也为中国现行职业教育建设及社会发展提供了可借鉴性。

参考文献

[1]杨玉宝.对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新认识[J].比较教育研究,2002(03).

[2]朱晓斌.文化形态与职业教育——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文化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1997(03).

[3]魏晓锋,张敏珠,顾月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特点及启示[J].外国教育,2010(01).

作者单位

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 江苏省昆山市215325

9.德国双元职业教育运用 篇九

双元制职业教育是德国职业教育的基本形式。德国通过三个法律来规范和约束职业教育,即《联邦职业教育法》、《联邦职业教育促进法》和《手工业条例》,另外还有相关的法律如《青年劳动保护法》、《企业基本法》、《实训教师资格条例》以及各州的职业教育法和学校法。这些法律、法规规范和约束着具体的职业教育行为,牢固地确立了“双元制教育”在德国国家教育系统中的地位与作用。在相关法律的规范下,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学校和企业为并列培训主体的“双元制”职教体制,已成为德国职教的通用体制。在德国,不存在我国流行的“普高热”、“学历热”。德国学生初中毕业后,75%以上都直接进入企业和职业学校接受“双元制”教育培训,只有25%的学生进入普通教育。德国法律同时赋予职业教育证书与普通学历证书同等的地位。德国人最看重的“工作资格”,绝大多数是靠双元制职业教育来实现的。

所谓双元制职业教育,是指学生在企业接受实践技能培训和在学校接受理论培养相结合的职业教育形式,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实践为主,学校与企业相结合、以企生为主的职业资格培训制度,始终贯穿学习与使用相结合的指导思想。它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学生绝大部分的学习是在企业中进行;二是培训任务由双元制中负责培训的两个单位承担。企业培训是在实际工作中,使用最先进的机器、设备,培训在很大程度上以生产性劳动方式进行。学校培训是以专业理论学习来促进企业的培训。接受双元制培训的学生,一般是在主体中学或实科中学(相当于我国的初中)毕业后,自己或通过劳动局的职业介绍中心选择一家企业,按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同企业签订培训合同,得到一个培训位置,然后再到相关的职业学校登记取得理论学习资格。这样他就成为一个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下的学生。他具备双重身份:在学校是学生,在企业是学徒工,他有两个学习受训地点:培训企业和职业学校。企业和学校是一种合作关系,学校和企业共同完成职业培训,较好地发挥了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主导作用,根据企业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制订培训计划,培训目的明确,专业技术训练面宽,要求严格,学生要通过国家工商业行会的统一考试才能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才能获得就业。另外,就读职业学校与就读普通大学基本是同等价值,德国职业教育的地位很高,职业教育同样可以培养硕士、博士等。每个人都可以有多种选择,可以选择一种职业,就读职业学校,也可以读普通大学然后就业,由于学习目的很明确,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自然就会很高。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企业的广泛参与”和“同生产的紧密结合”。对照国内目前的实际情况,企业的参与很难实现,因此我们必须寻找一条新的途径,将双元制体制内的合理因素,运用到我国职业教育中。

一、强化法律制约机制

德国职业教育能够迅速发展,得益于一系列有关职业教育法规和条例的制定和实施。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也需要完善《职业教育法》和出台相关的配套的法律法规。光有一些政策性的文件是不够的,需要带有强制性的法律法规来保障和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促使企业愿意参与教育,参与对人才的培养,这既是企业的义务,也是企业应尽的责任。只有这样中国的职业教育才能真正走出“产学合作,工学结合”的路子来,彻底解决职业学校学生实习难、实习质量没保证等一系列问题。

二、科学定位培养目标

德国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训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良好职业素质以及继续学习能力的劳动者,强调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以职业活动为核心,以企业培训为主体。学生接受的是专业培训而非针对某些学科的学习,其中最主要的是三种能力的培训:专业培训、工作方法的培训、社会能力的培训,体现了一种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思想,在这一指导思想下培养出来的人才比较能够适应复杂的就业环境。而我国的职业教育局限于学科本位的思想,培养目标在实践中落实的针对性不强,仍是停留在学历层次教育、简单学科技能(而非职业技能)的训练上。按学科设计课程、组织教学,文化课与普教相类似,专业课程偏重学科性、系统性,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实践课之间人为割断联系,不利于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与提高,导致培养的人才规格不高、就业能力不强。

三、大力发展校企合作

我国的职业教育是以国家办学为主,办学资金有限,设备匮乏,实习场所不足,且与实际生产环境相差甚远,企业很少主动参与到职业教育中来。近几年虽然国家大力提倡校企合作,但缺少规范严密的法律制度作保障,企业参与职教的意识比较淡薄,更多的是考虑自身人力资源的需求,而不是自己在人力资源素质提升上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对长期的投资和人才培养缺乏兴趣和动力,形成“学校一头热,企业一头冷”的现象,企业总是希望能够得到现成的技术工人,拿过来就能够用,就能为其创造利润和价值,实际上没有到企业里工作过的学员是根本不可能的达到这样要求的。解决这种矛盾最好的办法是从长远的角度着想,加大社会舆论宣传和政府政策调控的力度,加强校企间的合作,引导全社会树立大职业教育观,逐步建立起企业积极参与的职业教育体系。德国有齐全职业教育的法规,在很多方面对企业有硬性规定,而我国还没有这样的法规,需要我们学校转变办学思路,发挥自身优势,增强服务意识,主动与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积极参与企业的项目开发、技术公关、员工培训,帮助企业解决他们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使其切身感受到合作办学的重要性,真正建立起校企合作、互惠双赢的长效机制。

四、设置基于职业需要的新型专业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是以职业分析为导向来确定培训专业的。当社会上出现新问题、新需要时,手工业行会、学校与企业及时在理论上进行职业分析,将若干个相关的社会职业归结为一个职业群,设置一个专业与之对应,通过政府机构和职业教育科学院批准,由政府和企业共同出资实验,经过论证、试验、评估,得到有关机构的批准即可交学校实施。其专业设置的指导思想是力图保证所设专业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适应性,并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定。我国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缺乏科学性、稳定性和广泛的适应性,特别是一些职业学校开设的专业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机性,没有长远的规划,不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就业需求。这就要求我国职业教育专业设置改革要遵循“基于职业需要创设新型专业”的原则,力求使专业能适应相关职业的从业能力要求,并为从业人员终身学习或转岗提供基础。

五、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

德国“双元制”的课程设置特别强调以职业活动为核心,以培训技能为教学重点,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确定是以岗位技能要求为依据的。我们在课程体系改革中要把握基于工作过程的原则,探索如何将现实的工作过程,转化为教学的工作过程;如何设计由简单到复杂的传授工作过程知识,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力图开发出贴近企业生产实际,具有广泛实用性的课程资源。

六、创新师资培养模式

德国职业教育的师资培养大多是在技术学院或综合大学里进行的,在学习专业的同时或之后,到师范院校教育系或职业教育培训机构进行教育理论学习、生产实习及教育实习,其组织形式是在大学里设有职业教育学院,培养职业教育理论课教师。毕业合格授予第一次国家考试文凭。然后到职业学校试教两年,参加第二次国家考试,合格者正式成为职业学校的教师。德国的专业课教师多来自职业管理部门和生产企业,他们具有很强的专业动手实践能力,最了解专业知识和技术发展的信息,也最熟悉生产企业的需要,再经过一定时间的教育理论培训,就能够适应职业学校的专业课教学。而我国的教师资格制度还不健全,职业教育师资与普通教育一样,大多来源于师范院校大学毕业生,企业中的人才还不能进入职教师资行列,导致专业教师普遍缺乏企业工作和专业动手实践经历,不能满足职业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造成了我国基层职业学校的师资专业技能水平和教学水平都不高的现状。

德国职业学校的教师每年都必须参加一定时间的专业培训,以保证将最新的知识和技术介绍给学生。政府对教师的岗位培训既有严格的要求,同时又提供良好的条件。我们应探索符合我国实际的职教“双师素质教师”的培训体系,创新师资培养模式,为职业学校专业教师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创设良好的平台,真正建立一支适应职业教育教学需要、具有职业教育教学特色的专业师资队伍。

德国职业教育的成就令人瞩目,其根本原因是依赖于人们对职业教育的普遍认同,依赖于政府的足够投入和企业的战略眼光,依赖于法制的保障,依赖于其超前的理念和独特的运作方式,同时也依赖于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如何借鉴德国的成功经验,探索出符合我国职业教育实际的一条新路,是我们每一个职业教育工作者新的课题。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理论、实践与创新.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10.德国双元职业教育运用 篇十

一、双元制教育模式

“双元制”的德文词为“Dual system”, 是德国职业教育的主要形式, 它指的是青少年既在企业的培训中心接受职业技能方面的与之紧密相关的专业知识培训, 又在职业学校接受职业专业理论和普通文化知识教育, 这是一种将企业与学校、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紧密结合, 以培养高水平的专业技术工人为目标的职业教育制度。各类职业学校为其中的“一元”, 各行业的企业为另“一元”, 二者紧密合作, 保证了“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的质量。[1]

职业学校的任务是传授与职业有关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 特别注重从事未来职业的实践技能。其教学内容的40%为普通文化课, [2]其余则为与职业有关的专业, 数学、物理、化学等课程与专业课程结合在一起进行。“双元制”的另一元是企业, 企业成为“双元制”教育的校外培训场所。

处于“双元制”教育模式之下的学生都拥有两个身份:在学校里面依然是学生, 而到了企业当中就成为了学徒工;在学习受训地点上也有两个:一个是职业学校, 另一个就是培训企业。双元制能够促进学生把在学校当中所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和在企业中所接受的实践技能锻炼实现紧密的结合, 从而培养出高素质的专业技术工人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借鉴双元制解决我国高职教育的问题

(一) 转变意识, 树立良好的职教观念

崇尚技艺而不鄙薄职教是德国的社会风尚, 青年人愿意接受职教, 全社会重视职教, 正是德国“双元制”获得成功的重要社会基础。在德国大众心目中, 接受职教并非无奈之举, 而是主动追求。德国许多著名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士均以曾当过学徒为荣, 而从事职教管理和职教研究的人员中, 大多数都有过职教背景。我国长期以来由于受科举制度和应试教育的影响, 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相袭成风, 不少人存在着鄙薄职教的观念, 这种认识和观念上的差距是制约我国高职发展的首要问题。全社会重视职业教育, 可以为职教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认识基础。为此, 应该从初等教育开始, 加强劳动教育, 渗透职教思想, 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和适应现代职业的心理品质, 逐渐形成重视职教的社会风气。

(二) 构建高质量的师资队伍

就目前情况而言, 我国的高职师资数量不足、质量不高、专业结构不合理、职业素质不优化, 学历不达标者达60%以上。这就启发我们要办好我国高职教育, 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首先, 必须采取有力措施, 造就一支高质量的职教师资队伍。创造条件, 鼓励现有师资积极在职攻读相关专业学位, 提高学历层次。第二, 有计划安排骨干教师及青年教师深人企事业单位进行专业实践、挂职锻炼和现场考察, 提高师资的技能水平。第三, 拓宽职教师资来源渠道, 积极引进企事业单位具有一定专长或职称的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有特殊技能的人员, 提高具有相关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教师的比例, 继续从社会上聘请一些学有所专的高技术人才做兼职教师, 实行专兼结合, 从而优化职教师资结构。第四, 深化人事制度改革, 建立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 鼓励高素质人才从事职业教育, 教师职务资格评审要突出职业教育特点, 在重视教师理论水平的同时, 着重考察教师的技能水平。第五, 制定职教师资培训计划, 完善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网络, 鼓励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积极参加继续教育, 不断学习新知识, 掌握新技能。[3]

(三) 加强校企合作

联合共建实习、实训基地。一是由合作企业设计建设方案, 并向职业院校提供仪器、设备和技术支持, 建立校内“教学型”实习、实训基地。[4]二是企业也可根据自身条件和实际需要, 在厂区车间内设立“生产与教学合一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企业基地要不断完善实习、实训条件, 增强开展实习、实训的能力, 主要接纳合作职业院校学生实习。高等职业院校要不断推进办学体制改革与创新, 积极吸纳境内外企业资本和资金, 参股、入股职业院校, 探索以公有制为主导、产权明晰、多种所有制并存的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推动高等职业院校与企业一体化办学, 形成前校后厂、校企合一的办学实体。推动高等职业院校与企业走规模化、集团化、连锁化办学的路子。

参考文献

[1]王志勤, 吕效民.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初探和思考[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0 (9) .

[2]张熙.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概览[M].海口:海南出版社, 2000.

[3]楼世洲.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 2002 (25) .

上一篇:开展社区路线请示下一篇:继续留在本岗位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