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作业--群体性事件的社会心理学分析(精选11篇)
1.心理学作业--群体性事件的社会心理学分析 篇一
群体性事件的社会冲突理论分析
2014级社会工作 王子傲炳 104042014026
摘要
随着深化改革进入攻坚阶段,我国经济下行的压力不断加大,民众对现实生活以及与切身利益相关的各个方面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而2016发生的多起群体性事件也恰好反映出如今民众的经济利益诉求越来越高。首先,多起群体性事件发于同一利益诉求,如由e租宝非法集资案、高考减招等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在多地发生;其次,随着事件影响范围的扩大,媒体聚焦,报道增多,强化了民众对群体性事件的认知,进而“乐于模仿类似行动以取得关注”。而这些群体性事件的背后是更加深刻的经济社会问题,本文将以社会冲突理论的视角,对今年发生的群体性事件进行分析和论述。
关键词:群体性事件 冲突 利益诉求 社会功能
一、群体性事件及其产生原因
所谓群体性事件, 是指聚众共同实施的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规章, 扰乱社会秩序, 危害公共安全、侵犯公民人身安全和公私财产安全的行为。这一界定指出了群体性事件的聚众性, 突出强调群体性事件的违法性和危害后果。下面列举一些2016年发生过的比较重大的群体性事件。
3月 黑龙江龙煤集团讨薪事件 5月 江苏抗议“减招” 6月 北京家长抗议毒跑道 6月 西安抵制网约车
6月 湖北仙桃抵制生活焚烧发电站 7月 多地因海南仲裁案抵制肯德基 8月 广东深圳抗议兴建垃圾焚烧厂
近几年,我国的群体性事件频发,这与我国的经济发展密切相关。随着我国经济增速放缓,改革深化,经济结构转型,经济压力增大,经济发展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也导致了越来越多玉经济利益相关的社会问题和矛盾。由于受到多元文化尤其是西方文化的影响,人们开始更加关注自身的利益,使得劳资矛盾也更容易滋生。不同的价值观念也使得各方的利益更加难以协调,严重的则直接引发了群体性事件。
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收入差距的逐渐扩大导致了社会阶层的分化越来越明显。贫富差距,收入分配不公,社会资源分配不公都是引发群体性事件的重要原因。且随着党内防腐工作的深入,民众越来越多地看到官员们“抢占”了许多社会资源,损害民众利益,这也不免引发民众的情绪,产生更多的社会问题。但究其本源,群体事件的核心还是利益分配问题。
二、基于社会冲突理论视角的视角分析
社会冲突理论主要代表达伦多夫提出社会并不总是均衡一致的系统,冲突也并不是社会的非常态,社会具有两副面孔:一方面是均衡一致的,另一面则是充满冲突的。也就是说,社会冲突是具有普遍性的,是一种常态,甚至可以说社会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我们可以认识到,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社会群体性事件是很难避免的。
科塞的社会冲突论认为冲突是有关价值、对稀有地位的要求、权力和资源的斗争。在这种斗争中,对立双方以破坏甚至伤害对方为目的。根据这个定义,科塞认为,社会冲突的根源在于人们对各种物质性东西的分配不均和对非物质性东西的价值判断不一致。由此看来,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是对立的双方基于不同的价值观而产生的,是为了追求自身利益、保护自身利益不受损害而引发的社会斗争,是对社会资源的诉求。
如上文列举的黑龙江龙煤集团讨薪事件。从以往的新闻事件中我们知道“老板拖欠员工工资”这类事情也不是这一时的事件,而是长期存在的问题,并且这个问题长期的不到有效解决,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劳动者的保障显得不那么有力。因此,往深层次讲,这类事件的发生时社会矛盾长期积累的结果,人民群众不断积累的不满情绪得不到重视,问题得不到解决,这也是当前社会现实的反映,党和人民的关系发生了微妙变化,党员究竟是不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值得深究,人民不相信执法部门,人民群众对党失去了信心,最终不得不采取非常手段来争取自身利益。
以社会冲突理论视角来分析群体性突发事件,本文主要从这几个方面来进行:
(一)群体性突发事件作为社会冲突的表现形式,从冲突理论的视角分析也同样地具有不可避免性。通过以上案例纵观我国近年群体性事件特征,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群体性事件是社会发展过程中所不可避免的,是一种社会的常态,我们应该客观分析与评价,同时群体性事件的产生有其根本性的原因,它也反映了我国所处的时代的特征与社会的背景。
(二)群体性突发事件本身具有冲突性质。从原因上讲,归根结底,就是物质资源分配不均,对事物的价值判断不一致导致的。在当今社会的突出表现就是权力、地位和资源的分配不均,贫富差距拉大而引发的利益矛盾,利益冲突。随着体制转轨和社会改革的深入,中国的社会阶层出现了明显的变化,社会利益关系出现了复杂化趋势,然而我国当前的社会保障体系远远跟不上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这导致贫富差距的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
(三)科塞在《社会冲突的功能》中指出,社会冲突有负功能亦有正功能,这取决于冲突的性质及社会群体或社会系统的内部结构。一般而言,群体性突发事件的负功能比较明显,也容易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如:损害政府和国家机关形象。在当前社会中,许多群体性突发事件产生的根源都与政府行为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教育部的减招、拆迁、领导贪污等问题,人民群众对政府执政能力对公职人员办事公信力产生了怀疑,严重破坏政府公信力和形象。2.破坏社会秩序。许多群体性事件是带有暴力行为的,例如打砸汽车、乱拉横幅、阻碍交通,还给周围百姓造成混乱玉恐慌,对人们的心灵产生巨大的消极的影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健康。
(四)达伦多夫的社会冲突调节的观点,即社会冲突时客观存在且不可避免的。我们的党和政府可以从其中获得启示。既然群体性突发事件客观存在,不可避免,我们可以从社会调节的角度来探索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处理,这有利于今后预防甚至是后续处理群体性突发事件,有利于问题的解决,而不导致进一步恶化的社会影响和后果。既然有冲突必然有相互对立的利益群体,那么在处理问题时,党和政府应该牢牢抓住这一矛盾双方,成立必要的专门处理群众性突发事件的公共机关,制定必要的规则,加强立法,正确及时合理地处理各类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加强建立社会的安全阀机制,避免不必要的社会冲突。
参考文献
[1]王战军:群体性事件的界定及其多维分析,《政法学刊》,2006年第5期。[2]侯钧生:《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天津:南京出版社,2001,(5)。[3]黄建宏、肖显富:社会冲突理论启示群体性突发事件研究,《老区建设》2009.14;33-34。[4]王洪、刘芳:《社会冲突理论视角下的群体性突发事件分析》
2.心理学作业--群体性事件的社会心理学分析 篇二
一般来说,群体性突发事件是指由人民内部矛盾引发或处理不当,部分公众参与,有一定的组织和目的,采取围堵党政机关、请愿静坐、阻塞交通、集会、聚众闹事、群体上访等行为,并对政府管理、社会秩序和社会基本价值产生严重威胁的突然发生的事件[1]。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社会结构进入急剧变革的转型期,群体性突发事件呈迅速上升趋势。其不仅直接威胁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而且会给社会心理带来恐惧和不安全感,使得政府丧失公信力,甚至会对社会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造成冲击和威胁[2],成为影响我国社会稳定和实现现代化平稳过渡的重要因素。群体性突发事件是对政府处理复杂问题能力的现实考验,直接考量着政府在公共危机状态下能否用最短的时间控制局面、化险为夷、赢得转机[3]。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是近年来管理领域出现的一门新兴学科。当前大部分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理论主要针对自然灾害[4]、公共卫生事件[5]、交通事故灾难[6]、经济金融领域和企业生产领域[7,8]等常规类型的突发事件,“突发事件的研究热点集中在应急管理体系、应急处置中的决策辅助方法和评估问题等方面”[9]。群体性突发事件具有结构复杂性、信息匮乏或过剩、矛盾对抗性、难以预测的高度突发性、事态发展不确定性和决策时间紧迫等高度复杂性的非常规边界特征,“目前人类对具有高度复杂性的非常规突发事件的演化规律还缺乏深入的科学认识,在实践中缺少紧急应对的有效手段”。20世纪90年代国际上兴起的演化博弈理论将人的行为模型化为具有某种适应性学习能力的渐进演化过程,该研究范式为分析群体性突发事件演化规律提供了良好的理论途径。现有一些文献从演化博弈理论角度,研究了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冲突演化机制。其中,徐寅峰等考虑社会弱势群体对公平的认知差异,建立了群体性突发事件产生机理的主观博弈模型[10];魏玉嫔等考虑了常规型群体性突发事件的产生机理[11];孙康和廖貅武针对辽东湾海蜇捕捞冲突问题建立了演化博弈模型[12];刘德海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分析了群体性突发事件中信息传播问题和政府机会主义行为[13,14]。上述文献深化了群体性突发事件冲突演化机理的研究,但是没有考虑到群体性突发事件所嵌入的社会结构问题。借鉴社会学者格拉诺维特提出的“嵌入”概念,本文从社会结构角度出发,区分为相对均质的和市场机制导致阶层分化的两种社会结构,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分析了两类社会结构中群体性突发事件的表现形式和特征,最后在Netlogo平台下基于多主体建模和仿真技术对理论结果进行实验模拟。
2 相对均质的社会结构下群体性突发事件产生机理分析
我国社会学者陆学艺等通过长期社会跟踪调查,发现建国后我国社会结构长期呈现出均质同构的特点,城市以“单位”为核心,社会成员依附在不同的工作单位中,农村以“人民公社”做为基层的单位,同一单位内部的员工之间社会地位相对均质化,尚未产生较为明显的社会阶层分化[15]。在计划经济时代,除了晋升、招工、参军、升学等各种稀缺性社会资源外,包括生活消费品基本上处于凭票供应的短缺状态。在有关部门制定分配计划的过程中,不同部门的利益主体间仍然存在着争夺稀缺性社会资源的博弈过程。
2.1 要素博弈模型
假设某个社会处于相对均质的社会结构中,针对一种价值为V稀缺性资源,各社会群体面临的可行策略集合包括妥协策略和强硬策略,S={妥协,强硬}。如果一方采取强硬策略而另一方默许,前者得到该资源后者一无所获,双方的得益为(V,0)。如果双方都采取强硬策略或都进行妥协,则各方获得资源的机会均等。同时采取强硬策略,导致双方两败俱伤,各自的成本为C,C>V,概率是1/2。由于社会结构没有出现分化,作为同类均质的社会群体,上述争夺该资源的博弈过程由表1的演化博弈要素博弈模型所示。该模型即为Maynard Smith提出的演化博弈理论著名的鹰-鸽博弈模型[16]。
2.2 学习动态方程
在社会群体性突发事件中,群体行为方式具有较强的从众性特征[17]。因此,采取复制动态模型反映社会突发事件中群体成员的模仿从众行为:
其中,策略空间S={妥协C,强硬S},si∈S;θ(t)为t时刻社会成员选择某种策略si的群体比例增长率;θ(t)为社会成员选择该策略si的群体比例;ct(si)为选择该策略的收益。
2.3 演化稳定策略的均衡分析
表1所示的社会突发事件问题中存在3个Nash均衡结果。其中,作为同类均质的社会群体,无法达到非对称的Nash均衡结果(0,V)和(V,0)。因此,判断混合策略Nash均衡是否为演化稳定策略(Evolutionary Stable Strategy,ESS)。
设社会群体内部采取强硬策略的个体比率为p,则采取强硬策略的社会成员期望收益ES=p(V-C)/2+(1-p)V,采取妥协策略的期望收益EC=V(1-p)/2。由于V<C,当ES=EC时为混合均衡,求解得p*=V/C,如图1所示。当p>p*时,采取妥协策略的社会成员收益更高,根据社会群体模仿行为的假设,此时(1-p)的比率增加;当p<p*时,采取强硬策略的社会成员收益更高,相应地,p比率增加。因此,最终社会群体成员采取不同策略的比率分布将稳定在均衡状态:p=p*.根据ESS的定义,该混合均衡为唯一的ESS。
命题1在相对均质的社会结构下,假设群体性突发事件中社会群体内部成员的行为方式符合有限理性下的相互观察、模仿的从众行为,则群体成员将以概率p*=V/C采取强硬策略的混合均衡构成了唯一的演化稳定策略。
2.4 理论结论的现实含义
建国以后,尽管城乡之间的二元经济体制存在着较大的收入差距,通过建立公有制经济基础和按劳分配的社会分配体制,在各个部门(行业)的内部实现了利益分配相对均质的社会结构,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由于资源的有限性(即物质稀缺)等原因,仍然存在着不同社会群体的利益冲突问题。
如果政府部门以整个社会福利最大化为目标,通过倡导集体主义的道德风尚、社会利益的计划经济分配体制和社会矛盾的人民调解制度,可以使得社会成员相互妥协,实现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帕累托最优分配结果(V/2,V/2)。
如果政府部门奉行不介入的中立策略时,社会成员为了争夺某种稀缺性资源不断模仿其他更为成功的策略,最终分别以一定的概率采取强硬的策略构成了稳定的混合均衡。其中,尽管随机性发生社会成员同时采取强硬对抗的恶性事件,但是冲突双方在两败俱伤的结局中随后会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不会演化为大范围爆发的群体性突发事件。因此,在相对均质的社会结构下,如果政府部门采取“无为而治”理念,社会群体在资源争夺过程中仍然会爆发群体性突发事件,但是其具有偶发性和自愈性特征。
3 市场机制导致阶层分化的社会结构下群体性突发
事件产生机理分析
1978年,我国重新开启了市场化取向的现代化运动。随着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机制逐步建立和完善,国家实施“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社会分配制度,以及由于社会成员在受教育程度、自身禀赋、家庭背景等社会资本等方面的差别,社会成员开始产生分化。一些社会成员成功地占据了社会的经济资源、政治资源和组织文化资源,原先相对均质的社会群体开始日益分化成具有不同阶层的社会群体。
3.1 要素博弈模型
由于对社会资源占有程度不同,原先相对均质的社会结构分化成强势群体i和弱势群体j,其博弈过程如表2所示[11]。其中,强势群体i的强势地位一方面体现为倾向于采取强硬策略,a>b>c>d;另一方面体现为在同等条件下其能够获得更高的博弈收益,a>e,b>f,c>g,d>h.对于弱势社会群体j,其博弈收益满足:e>f>g>h.该要素博弈包含2个纯策略Nash均衡(强硬,妥协)和(合作,斗争),以及混合策略Nash均衡。
3.2 演化均衡分析
本文仍采用复制动态方程(1)反映不同社会群体i的模仿从众行为。
由于演化稳定策略(ESS)均衡分析根据要素博弈的适应度函数(即支付函数)求出的,没有涉及到具体的动态演化过程,为了进一步刻画社会结构出现阶层分化的冲突演化过程,这里采取动态的演化均衡(Evolutionary E-quilibrium,EE)分析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首先,在表2要素博弈中找出所有的Nash均衡解;
其次,由于非线性多群体的动态演化方程中,动态方程不动点(Fixed Point,FP)、要素博弈的纳什均衡(Nash Equilibrium,NE)和演化均衡(EE)之间存在着关系EE NE FP[18],因此仅需判断复制动态方程(1)在Nash均衡点的稳定性。
假设强势社会群体i采取合作策略的比例为θi,弱势社会群体j采取妥协策略的比例为θj,根据复制动态方程(1)可得强势社会群体采取合作策略的动态演化方程:
同理,可得弱势社会群体采取妥协策略的动态演化方程:
根据稳定性判据的Lyapunov第一法,分析动态演化方程(2)、(3)式在纯策略Nash均衡和混合策略Nash均衡点的稳定性(具体过程略)。由于处于纯策略Nash均衡(强硬,妥协)和(合作,斗争)对应的雅克比矩阵D>0,T<0,系统在该均衡点处于渐进稳定状态;混合策略Nash均衡的雅克比矩阵T=0,系统在该点不可能处于渐进稳定状态。上述分析结果见相图2所示。其中,A点对应着纯策略Nash均衡(合作,斗争);C点对应着纯策略Nash均衡(强硬,妥协)。该两点是全局渐进稳定均衡点,即演化均衡(EE)点;M点为不稳定的混合策略纳什均衡。
命题2当市场机制导致社会阶层产生分化时,无论社会强势群体还是弱势群体,在争夺某种稀缺性资源时都倾向于采取可信的强硬(或者斗争)策略,并迫使对方采取合作(或妥协)的缓和措施,从而达到了对自己最为有利的稳定均衡状态。
3.3 理论结论的现实含义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市场化竞争机制的逐步扩展,原先相对均质的社会群体开始日益分化成由不同阶层构成、占据各种社会经济、政治、文化资源程度不同的社会群体。当出现企业经营亏损、破产、转制,征地搬迁,环境污染等问题时,资本力量开始与一些地方官员相互勾结,占据了当地行政组织、执法检查、媒体宣传等社会资源成为强势群体,而利益受损的弱势群体因对地方政府出台的政策、措施不满,又缺乏有效的体制内解决途径,在“人多力量大”、“不闹不解决、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的经验性认肢和从众心理的促使下,引发群体性突发事件。
首先,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爆发程度取决于社会群体的初始状态和不同社会群体获得的相对利益大小。在演化相图2中,群体性突发事件体现为不同社会群体同时采取强硬(或斗争)策略的左下角AOCM区域。如果整个社会处于良性合作的初始状态(即相图中的B点),则社会利益的竞争过程不会爆发大规模群体性冲突。而不同社会群体获得的相对利益大小影响到混合策略均衡点M的位置,随着对抗成本的降低和合作收益的下降,均衡点的(θi*,θj*)增大,群体性突发事件出现的区域AOC越大。
其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持续时间取决于社会群体的行为调整能力和政府部门应急处置能力。在群体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过程中,政府部门需要及时采取社会体制调整和信息公开措施,促使弱势群体回复到通过体制内合法途径解决问题的理性行为-将有助于事态平息。
最后,群体性突发事件存在着两种最终演化结果:一是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爆发和扩大化,引发了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和更高行政部门的介入,弱势群体的诉求得到合理解决,即演化相图中的A点(合作,斗争);二是小范围内发生的群体性突发事件可能被当地政府部门强力弹压下去,弱势群体被迫接受利益受损的事实,即演化相图中的C点(强硬、妥协)。但是矛盾暂时被掩盖,弱势群体酝酿着更大的不满情绪,很有可能借着某偶然事件再度爆发。
4 基于Multi-agent仿真技术的均质社会模拟分析
由于社会结构下的群体性突发事件问题具有历史特殊性,渐进变迁的过程漫长,由于社会隔离和社会伦理等原因无法对研究对象进行直接观察和研究,计算机模拟成为一个可供选择的替代方案。针对相对均质的社会结构下各类社会群体冲突行为的演化过程,在Netlogo软件平台下进行基于多主体建模和仿真技术[19]。
初始条件设置:设置主体(社会群体成员)的个数;空间位置分布于二维(32~32)1024个方格的空间之中,在策略空间S中的分布状态为均质的,在系统运行之初随机产生。表1所示的策略空间中,(V-C)/2<0,为了便于分析,所有收益均增加(C-V)/2,理论上的ESS均衡解仍不变,p*=V/C.设置社会成员同时采取强硬策略S时的成本C=150,该社会资源的价值为V=100。根据变换后的策略空间收益矩阵,可以得到社会成员采取不同策略时的各自收益w=75,b=0,a=25,v=125。拖动视窗滑动条,改变社会成员采取妥协策略C的成员数n-compromise和采取强硬策略S的成员数n-strong(仿真程序略)。当n-compromise=34,n-strong=68时,该仿真模型运行2000次以后,社会成员采取妥协策略和采取强硬策略的收益值相等(见图3所示),即为混合均衡比例。该模拟实验的数值结果与理论解p*=V/C=100/150=0.666完全吻合。
5 研究结论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转型阶段,各种利益主体的诉求相互交错,社会经济发展步入矛盾凸显期。妥善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维护社会稳定成为各级地方政府面临的一项严峻的社会任务。本文将群体性突发事件嵌入到特定的社会结构中,运用演化博弈理论构建了社会群体利益冲突模型,剖析了不同社会结构下群体性突发事件的表现形式和基本特征。
在相对均质的社会结构下,如果地方政府采取不介入的“无为而治”策略,社会成员在争夺稀缺性社会资源时仍然会随机性发生强硬对抗的恶性事件,但是冲突双方随后会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因此,在相对均质的社会结构中,“不患寡而患不均”,尽管存在着局部随机性发生的冲突事件,但是不会演化为大范围爆发的群体性突发事件。
当市场机制导致社会阶层产生分化时,无论社会强势群体还是弱是群体,在争夺某种稀缺性资源时都倾向于达到对自己最为有利的稳定均衡状态。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爆发程度取决于社会群体的初始状态和不同社会群体获得的相对利益大小;其持续时间取决于社会群体的行为调整能力和政府部门应急处置能力;其最终演化结果为弱势群体的诉求得到合理解决和事态被当地政府部门强力弹压下去。因此,调整社会分配结构、让社会成员“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缓解当前群体性突发事件高发态势的治本之策。
摘要:从社会结构角度出发,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分析了在相对均质的社会结构和市场机制下产生阶层分化的社会结构下,群体性突发事件的不同产生机理。在相对均质的社会结构下,当政府部门采取“无为而治”的策略时,随机性发生的冲突事件不会演化为大范围爆发的群体性突发事件;当市场机制导致社会阶层产生分化时,无论社会强势群体还是弱势群体,在争夺某种稀缺性资源时都倾向于达到对自己最为有利的稳定均衡状态。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爆发程度取决于社会群体的初始状态和不同社会群体获得的相对利益大小;其持续时间取决于社会群体的行为调整能力和政府部门应急处置能力。最后,运用基于Multi-agent仿真技术对理论分析结论进行了实验模拟。
3.心理学作业--群体性事件的社会心理学分析 篇三
关键词:民族地区;群体性事件;心理模型分类号B8491问题提出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过去十年我国群体性事件增加了五倍,且暴力化、规模化特点日益明显,成为影响社会主义和谐和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群体性事件,是指某些利益要求相同或相近的群众或者个别组织与团体,在利益不能得到满足或受到损害时,聚众共同实施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规章,扰乱社会秩序,危害公共安全、侵犯公民人身安全和公私财产安全的行为。其主要表现形式有温和型的集体请愿、张贴海报、散发传单等(梅珍生,胡静,2006);激烈型的罢工、罢市、罢课、罢餐,静坐,示威游行,非法集会,冲击国家机关,非法占据公共场所,堵塞交通,聚众滋事,聚众哄抢,聚众械斗以及打砸抢行为等。而民族地区由于其民族、宗教问题使群体性事件的诱发因素相对更加复杂,例如各教派间争夺教权、继承权,少数民族生态移民管理,民族社区拆迁改造,城市扩建征用少数民族土地等社会问题往往会诱发民族地区的群体性事件。诸如新疆乌鲁木齐“7·5”事件、拉萨“3·14”事件、贵州瓮安事件、内蒙古锡林浩特“5·11”“5·15”事件、宁夏海原事件、河南中牟事件等,处理过程中因涉及民族关系、宗教信仰而难度加大,因此研究民族地区群体性事件激发的各方面因素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很多学科都从自身体系出发,对群体事件产生的根源做了较为宏观的深刻分析。如社会学研究认为,群体事件激发的主要原因是社会形态、结构变迁的转型期,经济格局调整,民众利益分配不均衡,导致民众心理失衡、社会信任危机(杨勇,2007)。政治学研究认为,其原因在于政治体制不健全、不完善,社会政治生活存在一些弊端,群众合法的政治参与渠道受阻(陈松林,张畅,雷儒金,2011)。法学研究认为,群体事件是由于民众法制观念的误区与模糊,在维权过程中又由于我国法律制度不健全,法治不公,诉讼救济渠道不畅所致(陈晋胜,介新玲,2003)。然而群体性事件是一种多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特殊社会群体行为,在探讨诸多宏观影响因素的同时,应从微观层面,结合社会认知与群体动力相关理论,研究分析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心理机制,并最终建构出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心理学模型,在此基础上为制定较为合理的群体性事件的预警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2民族地区群体性事件激发的心理因素分析
目前对于群体性事件的研究大都基于这类事件爆发的理论模型,提出一些预警指标或策略。尽管学者们所采用的方法和样本不同,但都集中于回答人们为什么会参与到群体事件中,哪些因素会导致他们参与,我们该如何预防。梳理国内外文献可知,群体性事件激发的心理变量主要集中于相对剥夺、群体认同、群体效能,近来更多学者开始探讨群际情绪在群体性事件中的作用。
2.1相对剥夺与民族地区群体性事件的关系
相对剥夺感是指与参照群体相比,个体对自己不利地位的感知状态。根据参照群体的不同水平,相对剥夺可分为个体相对剥夺和群体相对剥夺(Walker & Smith,2002)。前者是个体将自身与内群体或外群体成员进行比较而产生的剥夺感,与个体对自身所受对待的不满有关;当个体将自己所属群体的现状或结果与某一外群体相比,感觉本群体处于一种弱势或不利的地位时,就会产生群体相对剥夺(Runciman,1966)。
国内学者认为,相对剥夺反映了个体在现实中缺乏渴望拥有的对象的状态(张书维,周洁,王二平,2009)。在现实中,即使某一群体本身的处境已有所改善,若改善的程度低于其他参照群体或自身的预期,也会产生相对剥夺。大量研究表明,与个体相对剥夺相比,群体相对剥夺更易导致集群行为(张书维,王二平,周洁,2012)。因为个体的相对剥夺可能会因个人自身力量及社会等因素潜藏较长时间而不被察觉,当相同年龄、相同职业或其他社会身份相同的社会群体成员都有相似的相对剥夺经历时,人们的群体相对剥夺感则容易唤起。可见群体认同在群体相对剥夺和群体性事件中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有国内学者认为,集群认同在相对剥夺-满意与集群行为间起调节作用:高集群认同下,相对剥夺的个体比相对满意的个体会更多参与集群行为;低集群认同下,二者参与集群行为的倾向没有显著差异(张书维,王二平,周洁,2010)。但另有学者认为,相对剥夺在群体认同和集群行为间起中介作用(Van Zomeren,Postmes, & Spears, 2008)。可见,相对剥夺确实可以正向预测民族地区群体性事件,但又有一些中介或调节变量在起作用。
我国民族地区大都处于西部山区、牧区等,自然生态环境脆弱、多变,虽然国家在民族政策上给予了少数民族诸多优惠,但因地域、交通、投资等原因,我国部分民族地区仍处于贫困状态。这种因经济发展带来的不平衡现象致使不同阶层利益分配不均,贫富差距加大。2012年我国官方基尼系数达0474,这已超过了国际警戒线0.3~0.4,成为社会稳定的隐患。富者愈富、贫者愈贫,尤其在少数民族地区,公权异化、贪污腐败、社会管理不民主,致使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通过社会比较产生一种自身利益被剥夺、地位低于他人的挫折感,并由此产生强烈的相对剥夺感和严重的社会不公正感。不平则鸣,在某种程度上,群体性事件不外是某些特定的社会成员或群体对社会不公表达不满或宣泄情绪的一种方式(王春光,崔爽,卢绍君,2013)。
nlc202309041212
2.2群体认同与民族地区群体性事件的关系
群体认同源自社会认同,Tajfel将社会认同界定为“自我概念的一部分,来源于个体对其属于某一特定社会群体的认识,同时认识到作为该群体成员所能获得的情感和价值意义”。社会认同理论认为自我的建构是通过群体分类来实现的。个体从所属的不同群体中获得各种群体身份,进而建构自我概念并将其表征于头脑中,从而指导其行为,并产生内群体偏好和外群体偏见(佐斌,2011)。故群体认同指个体与群体基于群体成员身份意义的心理联系,也就是说,将群体成员身份整合或融入个体自我概念的程度,群体认同越高,自我概念中的社会性越发凸显,自然地,群体的目标也就内化成了个人所追求的目标(张书维,王二平,周洁,2012)。
有人在对群体性事件参与者调研时发现,参与者多次提到“我们老百姓”和“他们政府”,反映出参与者对自身群体与外群体界限很分明,在认同上存有很大的差异,可见对自身群体的认同是参与群体性事件的重要影响因素(张书维,王二平,周洁,2009)。在群体性事件中群体认同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我们”,对遭受相对剥夺的自身群体的认同;二是“他们”,将自身群体相对剥夺的责任归咎于外群体或其他组织。群体认同能够调节相对剥夺对群体性事件的正向预测作用,在相对剥夺程度相近的条件下,群体认同较高个体的群体性事件参与意愿高于认同较低的个体(贾留战,马红宇,2011)。其他研究也证明,当个体强烈地认同他们的群体时,会产生内群体偏好和外群体偏见,甚至参加集体行为(Dimmock, Grove, & Eklund,2005)。社会心理学家在对不同群体的社会认同和集体行动间关系的研究中发现,个体对某一社会类别、群体的认同感越强,就越有可能代表那一社会类别、群体参与集体行动(陈浩,薛婷,乐国安,2012)。
而民族地区的群体性事件大都是由民族之间、民族内部的关系以及民族利益所引发。各民族之间在政治经济、宗教信仰、生活方式上存在很大差异,且同一民族宗教下又有不同的教派、宗派,这些差异使各民族拥有相对独特的民族风情和民族意识。一旦涉及民族关系和民族利益,他们的民族认同机制就会开启,这其中包含对其特定社会关系的认同,也包含对自己所处不利地位、被剥夺的感知与理解,很容易发生从“我”到“我们”的群体认知的转变。而当某一民族或宗教成员都以诸如“我也是这个民族”这样的群体身份定义自我时,他们就会专注于自我与其他民族成员在经历、需求或利益、目标上的相似之处,这种民族意识和民族认同感越强烈,他们就越有可能把我和他的经历、需求转化为“我们”的经历和需求,就越有可能参与到民族群体性事件中。
2.3群体效能与民族地区群体性事件的关系
群体性事件是人们实现特定目标的集群行为,群体对行为结果有效性的认识和对能否实现目标的估计是群体性事件的直接影响因素,集体效能即为群体对这种认识和估计的反映(贾留战,马红宇,2011)。群体效能是指群体成员对群体能力的判断及信念或对完成即将到来的工作的集体能力及其信念的评估。Bandura(1997)将集体效能定义为“集体对组织和实施的行为达到一定成就水平所需的联合能力的共同信念。”
集体效能对群体性事件有正向的预测作用。若集体效能较高,认为群体性事件能够改变自身的不利处境和实现群体目标,则有利于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学者对集体效能与集体行为表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元分析,他们发现集体效能与集体行为表现之间的平均相关系数为0.45(Stajkovic & Lee,2001)。Gully等(2002)对集体效能与集体行为表现之间相关的元分析也报告了类似的结果。石雷山(2002)的研究也发现,集体效能能够解释群体行为表现近20%的差异,具有中等强度的影响。
群体效能对集群行为除了有这种直接的影响外,更多学者探讨了群体效能在群体性事件中的中介作用或调节作用。有研究结果表明在群体认同与集群行为二者的关系中,集群效能具有调节作用(Brewer & Silver,2000);研究也发现,集体效能调节群体认同对群体性事件的正向预测作用(Klandermans,2002)。而在研究得出的集群行为的社会认同模型中,群体效能在群体认同和集群行为间起中介作用(Van Zomeren,2008)。
可见群体效能对于群体性事件确实有一定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而民族地区的群体性事件因大多涉及民族因素和民族问题,这种效能感的存在使同一民族的个体感受到了集体的力量,并相信能够通过集体的努力改变目前的不利地位,大家的这种效能感越强,越使其相信“只要我们团结起来就可以改变目前的现状”,这种效能感的增强又会进一步使其成员的群体认同加强,促进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2.4群际情绪与民族地区群体性事件的关系
群际情绪理论认为,群际情绪是指当个体认同某一社会群体,群体成为自我心理的一部分时,个体对内群体和外群体的情绪体验(刘峰,佐斌,2010)。通过这一定义可以看出,群际情绪是通过群体认同起作用的,它取决于群体认同的程度。群体认同时自我心理感染了群体的特点,包括情感。当个体认同某一群体时,个体所属群体就变为自我的一部分而带有情感意义,那么与内群体相关的所有事情都像发生在自己身上,此时的情绪从个体水平拓展到群体水平(张婍,冯江平,王二平,2009)。
在群际情绪与群体性事件关系的探讨中,涉及最多的是群际愤怒、群际恐惧、群际焦虑等。不同的群际情绪激发不同的群际行为倾向,群际愤怒可预测伤害外群体的倾向; 群际害怕情绪则导致躲避外群体和支持内群体的倾向(刘峰,佐斌,2010)。研究也发现,群体水平的愤怒情绪会导致对外群体攻击和对抗的意向(Mackie,Devos, & Smith, 2000)。Van Zomeren等(2008)的社会认同模型中揭示出了群体认同、群体效能、剥夺感与集群行为间的复杂关系:相对剥夺是群体认同和集群行为的中介变量;集群效能是群体认同和集群行为的中介变量;集群行为发生有两条路径,即情绪路径和认知路径。但近年有研究者在探讨集群效能和情绪对集群行为的混合作用中发现,在由于程序不公平导致的集群行为中,一旦恐惧情绪变量进入模型,将会导致愤怒对于程序不公平和集群行为的完全中介作用,而同时集群效能对于集群行为的预测作用变得不显著,但没有恐惧情绪进入模型时,集群效能对于集群行为的预测作用非常显著(郑昱,王二平,2011)。
nlc202309041212
民族地区的各民族人民大多对本民族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怀有深厚的情感,所以民族意识较强,对民族尊严、民族利益十分敏感,一旦民族利益长期受损,利益诉求得不到满足,不满情绪无法宣泄,就会导致单个个体融入民族群体(包括情感和社会行为),此时民族不满的愤怒情绪被激发,加之其对所属群体的认同,群体性事件就可能会发生。
3四因素与民族地区群体性事件的关系及模型建构综上所述,民族地区群体性事件发生的社会心理因素主要涉及四个变量:相对剥夺、群体认同、群体效能、群际情绪(尤其是群际愤怒、恐惧这样的负性情绪),它们都可以显著地预测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但当考虑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时其关系又变得复杂了。按照前面的论述,本文梳理出以下的关系与假设:假设一,相对剥夺在群体认同和群体性事件间起中介作用;假设二,群体效能在群体认同和群体性事件间起中介作用;假设三,群际愤怒情绪在群体认同与群体性事件间起中介作用;假设四,群际愤怒情绪在相对剥夺与群体性事件间起中介作用;假设五,群际愤怒情绪在群体效能与群体性事件间起调节作用。根据以上假设,建构出民族地区群体性事件发生的社会心理模型,如图1所示。
4总结
民族地区的群体性事件严重危害了我国民族间的团结和稳定,且每年这类事件都有上升趋势,探讨其发生的社会心理机制可以为有效地预防和减少这类事件提供充分的理论依据。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民族地区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根源还是在于民族成员对所属群体认同后所产生的对其群体现状或结果经与外群体比较后的群体剥夺感,然后导致民族不满、愤怒情绪,群体性事件可能就会发生;而另一条路径就是民族成员对所属群体在地位、利益、感受、经历等方面产生认同后,就会相信“只要我们一起就能改变现状”,即群体效能感增强,而群体效能的增强对某些个体参与群体性事件起作用,对另一些可能没有效,这时群体愤怒就会成为其调节变量,群体效能较强又有群体愤怒的个体就会参与到群体性事件中。
对于各变量之间关系的梳理可以为有效地预防民族地区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但是目前的研究尚缺乏实证的证据。对一些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的作用,现有研究仅仅是简单的测量而非操纵;再者,实验室模拟的群体性事件非常有限,与真实的群体性事件相差很远,尤其是民族地区就更为复杂了。如何在兼顾外部生态效度的同时操纵好一些变量,是下一步实证研究的要点。
4.心理学作业--群体性事件的社会心理学分析 篇四
陈旭 学号122001171 摘要 本文以群体事件为切入口,探讨在群体事件中如何对我国社会治理模式进行变革,希望给给当前的政府治理模式带来新的思考。
关键词 群体事件 政府 社会治理模式 变革
前言
首先给大家讲个案例,启东事件。事件发生背景王子造纸在南通设立了造纸厂,但有大量污水需要排放,于是决定将排污工程管道在启东附近入海,计划建造一条110公里长的排污管道,将南通、海门、启东沿线所有污水处理后,统一排放,设计能力是每天60万吨,后来降低到每天15万吨,是为“南通排海工程”。江苏启东市数万民众举行示威,示威者广为散发《告全市人民书》,呼吁启东人站出来,抵制王子造纸厂“将有毒废水排放到启东附近海域”,号召举行“保卫家园”行动。
2012年7月28日,由于担心日本王子纸业集团准备在当地修建的排污设施会对当时民众生活产生影响,数千名启东市民于清晨在市政府门前广场及附近道路集结示威,散发《告全市人民书》,并冲进市政府大楼,并从市政府中搜出了许多名贵烟酒等物品,并在警察到来之前将这些物证陈列在政府办公楼前。武警于上午9时许抵达现场,但只是维持现场秩序,并未采取以往群体性事件中发生的强制驱散等强制性措施。在民众示威过程中,出现了民众掀翻汽车、捣毁市政府办公电脑等暴力行为,而警方保持了相当程度的克制。
在冲突过程中,启东市市委书记孙建华遭到民众扒光上衣,市长徐峰被强行套上抵制王子造纸的宣传衣,但启东市领导并未下令警方采取进一步强制措施。
中午过后,警方的处理态度开始有一定的变化,开始抓捕一些过激分子,在此过程中,有少量民众受伤。日本媒体《朝日新闻》称,该报上海分局局长奥寺淳28日赴启东采访拍照时“遭十几名警察的暴行,头部被踢,并被没收了照相机和记者证”,并向中国提出抗议。
当天下午,冲进政府大院的上千民众全员撤出,之后当地警方封锁周边道路,抗议活动基本平息。有维权网站报道,来自无锡、苏州、常州、扬州的特警和武警部队也于当天午后陆续抵达启东封锁道路。下午有一段时间,整个网络都被屏蔽,市民无法上网
由于缺乏官方数据,该事件的示威人数并没有一个准确的数据,据媒体估计,有超过20000人参加,也有的媒体估计有超过30000人,游行示威人群加上集会人群将近10万人。这就是著名的启东事件,群体事件中的典型案例。群体性事件已成为当前影响我国社会稳定和发展的一个重大的理论与现实问题;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原因相当复杂,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因素。而传统的政府治理模式的弊病,无疑成为促成群体性事件的一个重要政治因素为此,加快政府治理模式的创新,提高政府公共管理的效率与责任性,加快官僚体制的改革,确保权利运行法制化,推动信息公开和建立多元沟通机制使政府能够更好的提高执政能力,有效应对和缓解群体性事件,促进和谐社会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一、群体事件的理论概述
(1)、群体事件的内涵
群体事件即群体性事件,群体性事件是指由某些社会矛盾引发,特定群体或不特定多数人聚合临时形成的偶合群体,以人民内部矛盾的形式,通过没有合法依据的规模性聚集、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的群体活动、发生多数人语言行为或肢体行为上的冲突等群体行为的方式,或表达诉求和主张,或直接争取和维护自身利益,或发泄不满、制造影响,因而对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造成重大负面影响的各种事件。2009年9月,中共《党的建设辞典》时隔20年后再出版,在整部辞典的1015个词条中,1/3是新词,群体性事件等被收入其中。
宋宝安等认为,群体性事件是由社会矛盾引发,由特定和不特定的某些具有共同利益的偶合群体,以一定的目的为基础,带有明显的利益诉求性质的体制外活动,是以合法的或非法的规模性聚集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和政策主张,对社会秩序和稳定造成一定影响的事件。向德平等认为,“群体性事件是指由社会群体性矛盾引发的,不受既定社会规范约束,具有一定的规模,造成一定的社会影响,干扰社会正常秩序的事件。群体性事件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如集体上访、集体怠工、罢工、非法集会、聚众、游行、示威、骚乱、**、大众恐慌等等”。
(2)、群体事件的基本性质
总体上看,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体制的转型和社会结构转型,社会利益格局的调整,新问题、新矛盾不断增多,我国群体性事件次数和参与人数均呈上升趋势,参与人员常常达到了成百上千直至上万人参与的在全国也已经是屡见不鲜。群体性事件所涉及行业越来越多,主体成分也呈多元化。
而引起群体性事件的原因更是涉及方方面面。既有一般性问题,也有特殊性问题;既有经济领域问题,也有社会领域问题;既有历史累积的问题,也有现实中新产生的问题;既有国内因素,也有国际影响。这些矛盾和问题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进一步增加了社会稳定形势的复杂性,加大了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的难度。
从性质上来说,当前我国发生的群体性事件,绝大多数都是对权利和权益的诉求,属于人民内部矛盾,是由人民内部矛盾激化而产生的,并不是要推翻国家政权和现行社会制度。
(3)、出现群体性事件的原因
社会不满群体存在、群众缺乏表达渠道、政府管理能力应对能力不足、群体性心理因素诱导、基层不作为,“小事拖大,大事拖炸”、干部和群众长期矛盾的积累。这些都是导致群体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但是,导致群体事件深层原因更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社会贫富差距拉大、职工经济利益和民主权利受到侵犯、领导干部不倾听群众呼声,不关心群众疾苦,使小矛盾酿成大矛盾、人们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日趋多元化、复杂化。社会管理方式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群众日益增长的民主意识不相适应。法制不健全、权利过度集中、领导没有能力、是社会转型中群体利益的损失、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存在官僚腐败现象、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健全、政治体系存在问题。
二、我国传统政府治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对群体性事件带来的影响
1、行政效率低下让社会公平成为空头支票。转型时期,传统的平均主义利益分配机制被打破,社会分化日益加剧,一方面出现了很多富裕阶层,另一方面也使一些人承受了社会转型所带来的下岗,失业等社会剧痛。这是社会发展和体制转型过程中所必然出现的现象。政府必须坚持公平与效率的原则,切实维护好大多数阶层的利益,推动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解决好困难群众,利益受损阶层的问题,最大限度的维护社会公平。而我国当前一些地方政府行政效率滞后,不能及时解决群众的问题,使得群众的矛盾逐渐积聚,贫富差距愈来愈严重; 加上政府行政体制改革滞后,机构臃肿,官员腐败问题严重,干群关系紧张,又极大的加剧了社会的不公平。
2、传统的政府治理模式和民众积极参与政府建设的心愿没有达成有效统一。传统社会,我国政府的治理一直采取的是一种管制与压力型的治理模式,要求民众完全服从,不允许有任何的反对之声。这在信息化程度不高,民众自我意识淡薄,社会相对公正的情况下,还是起到了保证政令畅通,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但在当前的转型时期,信息高度发达,民众自我意识不断提高,社会分化日益明显,加之,全球化过程中,西方国家一些先进的政府治理理论与经验的传播及现代社会对民主法治的诉求,无疑都使民众呼唤一种服务型政府,渴望政府能够更好地为民众提供优质的服务,有效的解决社会发展过程中一些突出问题,维护社会的公平与公正,推动社会的民主化进程。但在众多的群体性事件当中,一些当地政府仍然沿用传统的治理模式,不是平等地与民众交流,妥善的化解矛盾,而是动辄命令,强制的做法,随意动用警察,采用暴力手段平息人民内部矛盾和纠纷,虽然表面上平安了,但民众怨气却不断积累,矛盾不断加深,从而会引发更大的冲突。
3、官僚体制的迟滞不能及时有效解决群众的权益问题。官僚制也叫科层制,它在传统社会起到了整合资源,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然而,现代社会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发展,社会结构的日益分化,传统的行政理念与治理模式已经不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科层制本身固有的缺陷也越来越突出,如机构缺乏弹性,无法适应环境变化; 层级太多影响行政效率;机关规模缺乏标准; 职能部门之间,由于本位观念,互不协调,甚至互相制擎;权力集中缺乏民主参与; 官员对上级负责,忽视民意;机关运作中抓权,扩权屡见不鲜等; 引发了政府管理的危机。众多的群体性事件都源于许多基层官员对民意的漫不经心,引发了社会舆情转向社会冲突,错过了处理群体性事件最宝贵的机会。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地方官员对社会矛盾的反应迟钝? 如果用学者的话说,这是一种体制性的迟钝,与现行干部考核任用,政绩评价体制有关。用老百姓的话说,干部只报喜不报忧,谈问题是“金字塔”,一级一级往上缩小,讲成绩是“倒金字塔”一级一级向上夸大。“小事不报告,大事先摆平再报告”,等摆不平被迫报告时,局面已经难以收拾,丧失了将矛盾化解在萌芽阶段的最佳时机。
4、信息不流通造成官民矛盾激化。信息公开是现代社会对一个民主政府的基本要求,只有信息公开才能保证公共政策制定的公平与效率,避免官员的贪污腐化与权利寻租,才能为群众提供平等的竞争机会,避免一些优势阶层的信息独享与资源垄断。在很多群体性事件的处理当中,很多当地政府想法设法封锁信息,即任何不利于自己的信息首先封锁,成就逐级放大,问题逐级缩小,只报喜不报忧。而不是把问题向群众说明,采取公开的对话方式以取得群众的理解与信任,这种做法使得群众因为不知情而猜忌,困惑,更加怀疑政府处理问题的公正性与能力。于是,群众就会选择采取抗议的方式对待政府的行为,要求政府公开事件的真相和处理过程。
5、单一的沟通渠道,不能有效反映民意、导致民众对政府积怨过深。新公共管理理念要求一个政府应该建立社会安全阀机制,即通过一些组织,机构等缩短政府与民众的距离,让群众通过各种渠道及时充分地表达自己的利益要求,政府可以适时地根据群众意见做出政策调整,等于在政府与群众之间安装了一个安全有效,双向互动的“缓冲网”,使社会张力得以释放,社会免于脆性崩塌。我国传统的政府与民众的沟通机构就是政府设立的信访部门。但一段时间以来,压制上访,截访甚至以“精神病”为名滥用强制措施的负面新闻不时见诸报端。一些基层信访部门常常为维护一方“稳定”而有意截访,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所谓“越级上访”。群众在政府难以及时解决问题,个人力量实在淡薄,又没有可以依靠的团体或组织,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他们选择了聚众示威,抗议,寄希望于政府和上级部门的关注,以使权益得到保护,问题得到解决。
三, 推进政府治理模式的变革,将群体性事件扼杀在摇篮
1、加快政府的公共管理效率,兼顾社会公正与公平。据统计,70%以上的群体性事件源于经济利益问题,转型期社会分化,贫富悬殊已经成为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而政府的责任就是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有高效的行政效率,因为政府行政效率的迟滞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中众多公共事务需要及时解决的需要; 其次,对政府来说,效率不是追求的最终目的,社会公平和正义才是政府治理的理想目标。政府必须具有公共责任心,以不违反机会平等和公众监督原则为前提,绝不能让少数人中饱私囊。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上的基础性作用,提高经济发展的效率和效益; 另一方面要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保障社会的公平和公正,特别是要保障社会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为他们创造一个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要注意完善政府机关的监督检查手段,消除对公共利益以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具有威胁的因素与隐患。社会发展的基本宗旨是人人共享,普遍受益。当前,一定要从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问题入手,努力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使弱势群体得到来自社会和政府的更多关怀,不断地使人民群众从经济社会发展中得到更多的实惠。
2、积极建设民主阳光的政府体系,促进政府权利法治化。首先,应该确立一种正确,科学的价值理念,政府及公共机构人员必须及时的转变观念,抛弃“官本位”的文化陋习,树立全新的行政价值和管理理念;其次,要加强政府的法治建设,政府权利的运行一定要有法律的监督和制约,比如,不能滥用权利,随便调用警力,采用强制手段来镇压民众合理的利益诉求,不得违规使用枪械,警棍等武器。建立严格的责任追偿制度,对事件处理当中一些行政人员违法,不当的行政行为要进行制裁,追究,使他们时刻牢记自己的行政职责,不敢僭越权利的界限,更好地为民众服务。
3、把对政府的行政体制改革落到实处,构建高效率政府。首先,要转变政府职能,减少对社会和市场的干预,加快政府机构改革步伐,精简机构,裁汰冗员,简化规章制度。第二,要减少官僚体制的等级链,缩短政策制定与执行层的距离,使政府组织向扁平状,弹性化转变,这样才能够迅速解决问题,提高组织效能;第三,应完善行政管理绩效考评制度,发挥公务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强化行政责任追究制度,以便为行政管理的高效运作提供新的动力支持。第四,要制定科学的管理程序,使各项管理活动井然有序地进行,不至于在某个环节和过程中浪费时间,延缓决策过程;第五,要建设节约型政府,严格监控财务运行,采用成本——收益分析法衡量活动的必要性,最大限度地节省政府开支,这也是实现政府廉洁高效的重要手段之一。
4、建立阳光透明的政府,利用互联网积极听取民意,加强信息公开透明。列宁曾指出:“没有公开性而来谈民主制是很可笑的。”公开是公共权力监督的前提,没有公开,任何公共权力监督都无从谈起。政府在运行上应该实行透明行政,公民对公共事务享有知情权,监督权以及参与权,从而有效制约政府行为并提高政府效率。政府通过举行有关审批事项及行政决策等方面的新闻发布会。一方面向社会公布有关行政信息赋予群众以知情权,同时在报刊电视等媒体上辟出专栏以披露行政过程中各类违规违法行为实现“阳光行政”。通过舆论压力促使政府及其公务人员严格依法行政。也通过信息公开,使群众及时了解一些事件发生的真实原因及过程,这样就打消了他们的疑虑,不再有被蒙蔽的心里,通过媒体等渠道及时了解事件的处理过程,较好的维护自己的权益。
5、养成积极回应民心的思想体系,让民众能多渠道与政府沟通。“回应型政府 ”是伴随着西方政府治道变革产生,并在新公共管理理论中得以提升,逐渐成为当代各国政府所共同认可的一种政府治理模式。政府不再是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封闭的官僚机构,而是责任明确,积极回应公众需求的政府,公众不仅仅是被管制者的角色,还是政府提供的产品及服务的消费者。笔者认为,回应型政府最重要的是建立多元对话沟通机制,为此,一要做到确保政府与民众联系的渠道畅通,对政府来讲,发挥国家信访部门的沟通作用,尤其是基层信访部门的工作,更有利于群众意见的充分表达。二是要培育和完善社会中介组织,发挥群众团体和其他社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三是要加强社区和农村自治组织的建设。通过发挥社区和加强农村自治组织的功能,把群众的意见,要求及时,有效的反映上来,通过社区和自治组织的沟通和自下而上的这种有效途径,使政府与民众增加了解,使公共政策的制定更能符合民众最直接的需求。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对我国政府治理模式进行有效变革,势必减少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与此同时,能让政府部门“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
参考文献:
5.心理学作业--群体性事件的社会心理学分析 篇五
一、群体性事件的主要特点群体性事件是指聚众共同实施的,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规章,扰乱社会秩序、危害公共安全,侵犯公民人身安全和公私财产安全的行为。据我局统计,2003年以来,我县共发生各类群体性事件51起,涉及4630人(次)。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特点:
(一)表现形式呈多样性。群体性事件表现形式不尽相同,就我县而言,最突出的表现形式主要有越级上访、闹事、斗殴和冲突。一是越级上访。近3年来发生的51起群体性事件中,上访共33起,占上访总数的64.8%。其中,赴市上访22次,是到县上访6次的近4倍。二是闹事和斗殴。闹事和斗殴占到群体性事件总数的11.6%,具体表现多为群体性打、砸、抢行为和双方互相发生群体性斗殴甚至械斗,这两种形式均带有某种暴力性的倾向与表现,会对国家、集体和群众的人身和财产造成损失,如不能及时有效控制,极可能造成重大伤亡。三是冲突。冲突多发生在道路、工地等特殊区域,这类事件共发生3起,占全部群体性事件的1%。如2003年8月29日在晋长高速公路建设工地因劳资纠纷引发的群体性冲突。
(二)地域分布不均衡。去年以来发生的群体性事件,大多分布在经济状况较好、煤矿企业较多、交通便利的乡镇。其中高都、周村、川底、下村、金村、巴公、大东沟等7个乡镇最多,发生在这7个乡镇的群体性事件占全部群体性事件的80.4%。
(三)人员规模逐渐扩大。30人以下的19起,30-50人的11起,51-100人的17起,100人以上的5起。从人员规模上可以看出,我县群体性事件的组织性不强,策划发动者在事件中的组织煽动作用不很突出,参加人员多是久已成为一派或与所反映问题有直接利害关系的群众,较少出现个别人员“一呼百应”的情况。
(四)解决难度越来越大。当前,我县与全国一样,群体性事件作为当前人民内部矛盾的突出表现形式,往往是参与者的合理诉求与表达的不合法手段交织在一起,多数人的合理合法要求与少数人的无理取闹交织在一起,群众的自发行为与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插手利用交织在一起,解决和处置的难度很大,群众的要求越来越难以得到满足,特别是重复性的群体性上访事件越来越多,在社会造成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二、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群体性事件是当前各类社会矛盾的集中表现,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因村矿利益引发群体性事件。近年来,我县以煤炭为主的资源性经济高速发展,各村、各煤矿由于自然资源的差异带来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造成了比较明显的利益冲突。因此,由于占地、补偿、招工、环境污染等因素极易诱发群体性事件。3年来,因村、矿利益冲突和纠纷或以此为主要原因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占到全部群体性事件的21.5%。如晋煤集团成庄矿与大东沟镇长坡、范庄、沟西、河底和上庄等村因废水、废矿排放、煤矿开采造成土地下陷、地下资源开采等问题产生长期矛盾;县营王坡煤矿与下村镇上村村、万里村因煤矿占地补偿、煤矿招工等问题存在的矛盾,都引发了大量群体性上访事件。
(二)因煤矿开采引发群体性事件。多年来,在煤炭业高利润的驱使下,一些煤矿严重越界开采、越层开采,造成地面部分群众房屋、土地裂陷,影响群众的正常生活,甚至给他们的正常生活带来安全威胁,这些多年来逐步形成的历史问题,由于长期得不到解决或解决不合理,引发了大量群体性事件,且多数是重复性的事件。如北义城镇城公村群众反映的三八煤矿开采造成的全村80%的住房裂缝问题,下村镇中村村群众反映的镇办煤矿造成的住房裂缝问题,等等。
(三)因财务不公开引发群体性事件。我县农村干部队伍主流是好的,但也有少数基层干部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以权谋私、工作透明度不高等行为,这些行为使农民群众对农村干部产生了怀疑,导致群众以群体性上访、闹事等过激行为表达自已的不满。3年来,由此类因素引发或以这类因素为主要诱因的群体性事件占全部群体性事件的15.7%多。如高都镇下元庆村部分群众反映村务不公开、村委领导贪污腐败等问题,并对上级党委、政府的处理意见不满,多次到市、县政府群体性上访,2003年2月18日,该村 30余名村民集体到市政府上访,堵住市政府大门,扰乱市政府正常办公秩序,并大声辱骂、殴打维持秩序的公安民警和政府工作人员,致使大批群众围观,交通被堵塞,在社会上造成恶劣影响。
(四)因煤矿承包引发群体性事件。近年来,一些煤矿企业,尤其是一些镇办、村办煤矿承包经营,引发了连锁反应,造成了分配不公、拉大了贫富差距、损害了村民利益,出现了一些不合理的现象,引起了群众的极端反响。如南村镇段匠村在煤矿对外承包经营中,由于群众对承包方式不满和对村干部不信任,引发了群体性冲突事件。
(五)因农村换届选举引发群体性事件。村委换届选举是农民当家作主的重要措施,唤起了农民参与管理集体的极大热情,但是因选举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也呈集中多发趋势,仅在选举期间发生的群体性事件就占3年来群体性事件的15.7%。其中,既有群众对选举法规和规则理解不深的原因,也有有关职能部门对选举组织不力、宣传不到位的问题。
(六)因工作不力引发群体性事件。从实际情况看来,绝大多数群体性事件不是突然爆发的,多数是通过合法渠道反复反映无效的情况下才产生的,往往经历了一个由个体上访到群体性上访,从合法合理反映到越级上访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由于有关基层组织和职能部门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敷衍塞责,推三阻四,对反映问题的群众“冷硬横推拖”,使群众求助无门,从而引发群体性事件。
6.BBS群体心理学研究初探 篇六
BBS(电子公告牌系统)是人们在信息时代的一种重要的交流场所.研究人们在BBS上的群体心理,有助于深入了解BBS的特点和作用,并能够有效地利用这种新兴媒介收集和传播信息.
作 者:白杨 慈明亮 作者单位:白杨(北京理工大学化工与材料学院,北京市,100081)
慈明亮(中国计量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浙江杭州,310034)
7.心理学作业--群体性事件的社会心理学分析 篇七
[关键词]群体性事件;社会控制;宽严相济
一、问题的提出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发布的《法治蓝皮书:中国法治发展报告》显示,1993年我国发生社会群体性事件0. 87万起,2005年上升为8. 7万起,2006年超过9万起,并在2007、2008年度一直保持上升势头。2009年,我国群体性事件高发、频发,在全国范围内具有较大社会影响的群体性事件就有近10起,其中以新疆“7·5”事件和湖北石首事件的社会影响最大。①
新疆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传统的社会规范、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逐渐失去对社会成员的约束力。新疆和内地经济发展差距不断扩大,部分群众心理失衡加剧,加之国外敌对势力的煽动,社会不稳定因素较多。如何控制与防范社会性群体事件的发生是新疆在实现跨越式发展中面临的重大课题。美国社会学家罗斯认为,社会控制指的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社会统治。社会控制的方式和途径,就是指在具体的社会运行过程中,社会规范如何作用于社会成员,亦即社会秩序生成、确立和维护的具体机制。综合社会控制的手段、途径和方式,包括一些社会学家在论及社会控制的工具和方法时,所涉及的诸如舆论、劝导、理喻、信仰、教训、惩罚、命令等,在社会控制中发挥作用的可归结为如庞德所说的三种主要手段:道德、宗教和法律。对于边疆地区群体性事件的预防,也应该考虑道德、宗教和法律的共同作用。
二、边疆地区预防群体性突发事件社会控制措施
(一)加强法律控制力度
1.加强安全预警立法。法律是由国家机关制定、以国家政权作后盾,有强有力的司法机构保证实施。法律是最权威、最严厉、最有效的社会控制手段。现代国家都特别重视法律的作用,注重法制建设并极力将统治阶级的意志转变为法律。根据我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突发事件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4种类型,但该法仅明确了前三者的预警体系,确定了相应的发布主体、预警级别和后续措施。应尽快加强社会安全预警立法,建立和完善监测、预测、预报、预警体系,对可能发生的社会安全事件尤其是暴力恐怖袭击进行预警,不断提高预警的准确度和时效性。
2.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判断突发性群体事件中的违法、犯罪行为的依据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处罚法》。依法采取果断措施,坚决制止犯罪行为,迅速控制局势,有效避免事态的扩大升级,为及时解决事件奠定基础。但是如果“将群体性事件界定为治安性、刑事性甚至是政治性的事件,将产生一种根本性的误导,使得我们在处理群体性事件时产生了一种整体性的偏差”。②
宽严相济政策作为中国的基本刑事政策,其目的不仅仅在于为刑事司法活动提供明确的政策标准和界限,规范司法行为,更深远的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减少和化解社会矛盾,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进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对于群体性事件中发生的杀人、放火、抢劫、伤害等犯罪案件,要注意重点打击其中的组织、指挥、策划者和直接实施犯罪行为的积极参与者;对因被煽动、欺骗、裹胁而参加,情节较轻,经教育确有悔改表现的,应当依法从宽处理。具体来说,公安、司法机关应甄别不同的犯罪人类型,区别对待:对于在事件中起组织、策划作用的犯罪分子,实施严重打砸抢烧杀行为的犯罪分子,应依法及时处置,给予严厉打击,这体现了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之“严”的一面;对于在事件中被煽动、蛊惑甚至被裹胁的犯罪分子,没有实施严重打砸抢烧杀行为的,应本着教育、感化的方针,体现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之“宽”的一面。
3.加强网络立法,加强网络舆论监控。重大群体性事件往往对于地方经济发展破坏严重,同时也带来重大的人员伤亡,在平息事件的同时,要积极维护各民族生活秩序,采取多方面的措施,保证了城市水、电、气以及市民生活必需品的调运和供应,保证基本的市政基础设施正常运转和投入使用,市民的生活物资供应得到保障。在群体性事件发生、发展过程中,封锁信息或者反应滞后,往往会失去制造舆论的先机,导致舆论引导中的被动。一方面,党政机关应把握舆论导向,使民众能够及时全面地了解事实,以减少民众的猜疑和恐慌;另一方面,要加强网络立法,加强网络舆论监督,防止戳穿政治流言、谣言的传播,进而减少网络舆情的负面影响。
(二)重视传统道德的调整作用
道德调整主要建立在社会主体的伦理认同和道德评价的基础之上,它主要通过人们内在信念和社会舆论的遣责来保证人们对道德规范的遵守。②我国民国时期著名的社会学家孙本文在论及道德的社会控制功能时曾说:“法律为强迫的,道德是自愿的。法律的标准,往往切近于事实;而道德的标准,则往往接近于理想。故法律的目标,常在维持现实的社会秩序,而道德的目标,则于维持秩序之外,又有促进社会进步的期望。法律仅能控制人类显著的外表行为,而道德则能控制个人一切潜伏与琐屑的行为,故道德可以济法律之穷。”④道德比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更广泛,是法律控制的重要补充,能起到法律控制起不到的作用。
新疆尤其是南疆地区,维吾尔族群众占绝大多数,传统道德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日常交往中经常用询问、客气的礼貌语言;社会生活中对待长辈恭敬有礼,在长者面前,任何失礼的举动都是绝对禁止的,出门、走路让长者先行,谈话让长者先说,坐下让长者先坐,而且坐在上座,喝茶吃饭,长者先人席,都要先敬老人;在节日孩子先拜访父母、晚辈先拜访长辈。青年人不能直接叫长辈的名字。当着老人的面不得吸烟、唱酒,不能放肆谈笑。群体性突发事件具有参与人数众多、突发性的特点,许多人在参与此类事件之时,缺乏基本的道德观念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加强公民道德教育,将一定社会的基本道德原则和规范内化为公民的道德素质,实现社会道德向个体道德的转化。它既是提升社会道德整体水平的必由之路,也是个体在社会中得以生存、发展和完善的必要条件。充分发挥传统道德的作用,以善与恶、公正与自私、诚实与虚伪、正义与非正义、光荣与耻辱等道德观念来约束与评价人们的社会行为,从而达到社会控制的效果。
(三)重视宗教的控制作用
宗教的教义能给社会的准则和价值观以神道的支持,维护现行的社会制度,控制社会越轨行为。通过礼拜仪式和奉行神圣的权力,宗教把整个社会结合在一起,它使处于不同社会地位、有着不同利益相愿望的个人或团体能够在一个社会中生活,起着社会整合的作用。从社会控制的意义上来说,宗教常常是通过一套信条和仪式,使人们确立人生的一些基本价值和信念。这些价值和信念都是人的一些善德品质,如施善、仁爱、怜悯、诚实、公平、正义、献身等。所以,宗教是以仪式和信仰的方式,在人的心灵深处,通过控制人的良心来控制、调节人的行为,培养人的善德品质。它能使按照该社会道德观念做善事的人得到精神上的回报,也能使违反道德观念、行恶的人感到内心的羞愧、恐惧与自责。
新疆总人口是2100多万人,信教群众达到1000多万左右,总之是超过了一千万。这个数字占了总人口55%以上,将近60%。在南疆地区信教群众达到90%以上,新疆是一个信教群众居多数的地方,而且新疆信教群众居全国第一。其中伊斯兰教信教群众居绝对的多数,一千多万,非伊斯兰教信教群众不到三十万,汉传佛教一万人,藏传佛教17万人左右,主要在蒙古族里信仰,新疆藏族才一千多人。还有基督教四万多人,天主教七千多人,东正教有一万多人,还有道教一千多人。新疆是六种宗教并存,如果加上萨满教等民间信仰,是典型的多种宗教信仰的格局,伊斯兰教信教群众占绝对多数。⑤要充分发挥宗教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的积极作用,一方面要坚决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另一方面要坚决打击非法宗教活动。新疆长期存在着宗教极端势力的活动,他们为了达到民族分裂的目的,打着宗教的旗号,煽动宗教狂热,利用信教群众朴素的宗教感情,煽动民族仇恨,办地下讲经点、引诱威胁青少年信教,鼓吹圣战,迫害不信教群众,利用宗教干预司法、行政、教育等,“谁坚持正义、谁爱国,他们就迫害谁”。“打击宗教极端主义就是对正常宗教活动最好的保护。”⑥
总之,维护边疆地区的社会稳定,要充分发挥道德、宗教、法律这三种主要手段的作用,达到维护稳定的政治环境的目的,保障社会经济快速有序发展。
[注释]
①参见中国社会科学院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发布的《法治蓝皮书:中国法治发展报告No.8(2010)》.
②孙立平.解决群体性事件需要新思维[N] .经济观察报.2008-10-5.
③张文显.法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354.
④孙本文.社会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5:534.
⑤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刘仲康[OL/OB].http://bt.xinhuanet.com/fangtan092.htm,,2009/06/18.
⑥新疆保护宗教信仰自由 防止宗教被歪曲利用[OL/OB].http://
www.ce.cn/xwzx/gnsz/gdxw/201007/02/t20100702_21575030.shtml.
[作者简介]赵雪军,喀什师范学院法政系。
8.心理学作业 篇八
——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尤梦婷 1112297
摘要: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在美国兴起的一场心理学运动,它主要从开放、乐观的角度来研究人的潜能、人的积极力量和美德。面对着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积极心理学当中注重人文关怀、关注个体幸福感的主旨精神对于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路,对于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分三个部分,首先对积极心理学做一个概念上的界定,简单介绍它的基本思想,重点内容是探索积极心理学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相结合的可行之处,最后阐述一些应用上的具体实践形式,以期能够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一些启示,在与积极心理学的融合中发展自身。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一,积极心理学的涵义及主要内容
(一)积极心理学的涵义
积极心理学,英文的翻译是positive psychology,在现代意义上,积极包含了两个方面的意思,人外显的积极和人潜在的积极。心理学中的积极一般是正向的、正面的,是与“消极”相对应的,反映出它是一门关于建设性、向上性力量研究的心理学。它是20世纪末在美国兴起一种影响巨大的心理学流派,创始人是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塞利格曼,它的矛头是直接指向过去一直占主导地位的消极心理学。
对于它的涵义,普遍的说法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相对稳定及有效的实验方法和测量手
①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它的研究对象是平均水平的普通人,它要求心理学家用一种更加开放的、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用积极的、科学的和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全社会或者社会的全体成员。
(二)积极心理学的主要内容
积极心理学不同于传统心理学,传统心理学主要关注的是由于战争而带来的一系列心理问题。而积极心理学更侧重于发掘和培养具有优秀才能和品质的人。因此,他的研究内容和之前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本文简要介绍它的三个部分的内容,并且后面的方法阐述也是根据这三点展开来谈的。
1,积极的情绪体验
它是一种积极否认主观体验,是指“所有能激发个体产生接近性行为或者行为倾向的① 百度百科.积极心理学
情绪”。①塞利格曼将它分为三个部分,一是过去的幸福和满足,二是现在的快乐,三是对未来的希望和乐观。其中,主观幸福感和快乐是主要的积极情绪体验,它是指人们自身对于生活事件等的“幸福感”指数的感觉。积极心理学认为主观幸福感是生活的最高目标,很多研究者也将它作为衡量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当然,这个并不是说它和消极情绪就是完全对立的,消极情绪就一无是处,有些消极情绪也是必要的。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当提倡增强学生的积极情绪,最大限度的激发他们的潜能。
2,积极的人格特质
它是指能与情境变量一起影响行为、认知和情感的,相对持久的一些积极的个人特征。这些积极的人格能够使人们有意识的控制自己的欲望和惰性,发挥自己积极的一面,以一种乐观、积极的态度来解决生活学习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心理学中积极的人格特质包含以下24种:积极的人格、积极的自我、爱的能力、工作的能力、勇气、人际交往技巧、仁爱、正义、节制、智慧、宽容、创造力与天赋。在积极心理学的角度下,思政教育正是要寻求一条道路,让大学生能够具备这些潜质,激发潜能。
3,积极的系统组织
积极心理学认为人的积极情绪体验和积极人格特质需要在一定的环境中才能形成。这种积极的系统组织能够促进个体获得更多积极力量和美德,并且能够使个体获得幸福。心理学家将其从宏观到微观分成了三种。一是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比如健康良好的国家法律制度、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等;二是积极的社区组织,它比积极社会组织系统涵盖的范围小,主要是指个体常年生活的、工作和人际交往的环境;三是积极的家庭组织系统,像家庭中的夫妻关系,亲子关系等。这些系统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他们都对个体的成长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要充分发挥三者的合力,促进个体积极人格与美德的形成和发展。
二,积极心理学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可行之处
(一)以人为本,注重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就是指人对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状态的关怀,是充分的尊重人、理解人、丰富人、完善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人对自身生活得更幸福、更美好、更自由的文化关怀。它的精神内核是“以人为本”,从肯定人的价值出发,给予个人生活的尊严。积极心理学的本质和目的就是追求人类的人文关怀,关注人类的积极情绪和人格特质,使所有人都能够过上幸福的生活,过上有意义的生活。可以说,人文关怀是积极心理学的一个显著的标志,必然是密不可分的。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教育人、培养人、发展人的一项重要的教育活动,必须引进人文关怀的概念。始终以人文关怀为总的指导方向,从理论到实践,都要关心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关注他们的实际生活状况,尊重他们的尊严,并肯定他们的价值。在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诸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这句话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人文关怀指明了发展的方向。人文关怀是当代思政教育的根本目的,这种关怀主要是着眼于当代注重诸种矛盾之中的人,反思社会发展对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意义和基本价值,寻求人在经济、文化、社会发展中得到全面发展的道
②路和真正的精神归宿。大学是学生发展中的最辉煌的时期,这一时期如果缺失了必要的人
文关怀,不对学生进行心里的疏导,不帮助学生解决思想上的困惑和矛盾,形成健康的心理,① 任俊.积极心理学思想的理论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6:
53② 王文思.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D].南京师范大学.G641/4.13
2会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发展,不利于他们走向社会。
可以说,注重人文关怀是积极心理学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理念上的一个契合点,二者的结合会为思政教育注入新的活力,不断得到发展。
(二)积极引导,改善主客体关系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关系一直是存在争议的,但普遍的认识是,教师是主体,学生则是客体,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引起他们思想上的变化。但积极心理学则强调一种互为主客体论,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是教育的主体和客体,他们的身份是平等的,不仅是使学生受到教育,获得改变,教师也会在学习过程中受到影响,发展自身。这里更多的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主要指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要发挥自己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不能只是一味的被动的接受教育。教师也不能把学生看成灌输的对象,要注重调动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用一种积极主动的方式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轻松和快乐。这种主动性的发挥比消极被动的灌输教育更有效,它能使学生自觉地吸收教育内容,主动接受新的观念,形成社会要求具备的能力和价值观,更好地适应社会。这种主客体关系的改善也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要求,肯定了学生作为主体的价值,而不是采取忽视的态度,让受教育者最大限度的调动自己的积极性,将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内化为自我挖掘、自我塑造、自我培养的过程。
所以,积极心理学和思政教育在改善主客体关系上也是一致的,积极心理学能够为思政教育提供一些理论上的指导。
(三)培养积极的人格,激发潜能
积极的人格特质是积极心理学中一个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对培养优秀人才一个要求。积极心理学强调每个人都有一种积极的、潜在的力量,能够帮助人在危机时候化险为夷,独立冷静的处理一切困难。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挖掘出学生这种潜在的人格特质,提高处理问题能力,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些特质在前面提到过,像勇气、人际交往技巧、仁爱、正义、节制、智慧、宽容等。这些对于学生的自我发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正确找寻自己的定位,灵活的处理一切变故和危机有明显的帮助作用。它能够有效控制自己的欲望,制止不合理、不合法的需求,使大学生在正统的思想教育中形成正确的思维,接受正确的理念。另外,积极的人格特质能够激发大学生的潜能,增强他们处理问题的能力,完成之前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获得成功和发展。所以,积极的人格特质对一个人来说是非常珍贵的,但又是比较难得的,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发挥这种作用,既然思政教育是对人的教育,教人成才的教育,就必须培养学生的这种人格特质。在这一方面,思政与积极心理学是趋于一致的。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用积极心理学的具体实践
(一)增强系统组织的积极性
1,家庭层面——建立积极的教育氛围
积极心理学中强调积极的系统组织,里面就包括家庭这一重要环境。家庭是启蒙教育的开始,也和思想政治教育休戚相关,所以它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和人格的培养具有一种奠基性的作用,因此,重视家庭教育也是必要的,我们要建立积极的教育氛围。
首先,应该建议积极的教养风格。美国心理学教授弗尔德曼将家庭教养风格概括为四种:专制型、放任型、权威型、忽视型。其中,最积极的就是权威型的教养风格了,在这种家庭长大的孩子及遵守普遍的社会规范,又具有自主独立精神,在追求成就和卓越上表现的很积
极。父母制定了清晰并且一致的规则限制,尽管要求比较严格,但对孩子寄予了很多的情感支持,用讲道理的方式进行说服教育。尊重孩子,不随意打骂,不认为自己是家长,孩子就必须无条件的服从。这种教养模式是一种积极的模式,它尊重了孩子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肯定孩子作为家庭的成员的价值,在教育中建立起了和谐的积极的氛围。
其次,应该营造积极的家庭环境。家庭环境对孩子来说甚至现在的大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那些成长在整日争吵冷战的家庭中的孩子,在人格、心理上都会受到一定的创伤,会存在一些缺陷,不利于他们积极人格特质的培养和健康心理的养成。因此,父母应当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
2,学校层面——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
学校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直接接触环境,它的积极与否都直接关系着学生接受教育的效果的好坏。因此,构建积极的校园环境,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是将积极心理学和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思政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经之路。
首先,为学生创造一种积极的人文环境,它主要包含校风、学校制度、寝室文化、人际关系等等。首先校风会影响着整个学校的每一个学生,会不自觉的影响学生的思想和作风。所以,要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校风,既让学生规范行事,又要有大学生的创新和活力。学校的规章制度也不应该统的过严过死,应该给学生充分的自主空间,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开展多种多样形式丰富的社团活动,丰富学生业余生活,促进交流,营造出良好的积极的育人环境。
其次,学校在实行教育时应当尊重学生的自主权,在教学方式应当改善加强,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教育不应当只是老师的主导和支配,如果形式依旧是死板生硬的话,再先进的内容学生也无法听进去。因此,老师应当在教学中与学生互动,听取学生的意见,沟通交流,找到最适合学生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种模式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积极校园氛围和教学气氛的熏陶,更容易接受学习,人格力量也会不断提升。3,社会层面——营造积极的社会环境
社会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是一个大系统,家庭、学校都在其中发挥作用。社会上各种各样的积极性的资源也会更加丰富,所以,利用好这些资源,对大学生的思政教育是很有利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全社会都要关心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支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社会要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环境,提供各种可供利用的资源。
首先,文化界、新闻界等等,社会的各个层面都应当弘扬正确的道德价值观,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良好的舆论氛围。还要弘扬积极心理学的理念,构建积极和谐的社会环境,促进大学生思政工作的有效开展。防止一些社会垃圾污染大学生的心灵,整顿好网络环境,发挥各种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为大学生提供正确的价值观指导。
其次,社会要与学校相结合,发挥联动机制。学校要积极为学生争取尽可能多的资源和机会,让学生能够走出校园,走上社会,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水平,为以后的发展打下基础。因此,可以鼓励学校和校外企业或者政府机关建立长效合作机制,给予彼此人才技术的补充,充分利用双方的优势资源。
(二)开展积极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1,激发积极的情绪体验的方法
培养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会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针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开展积极情绪的培养活动是必要的。我们要做的不是直接灌输什么才是积极的情绪,要怎么样做才是积极的,而应该让学生亲身去体验,去感受,在他们获得积极情绪
体验之后告诉他们,这就是积极的情绪,你已经获得了。在这过程中,引导是非常重要的,简洁的方式效果可能会更好,鼓励学生展开想象,提高认知。然后,也需要借助一些环境的建设,在硬件上帮助学生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另外,每一个人都会有他们处理困难的模式,有些人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退缩、害怕等消极情绪占据了上风,会严重影响他们处理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然而那些拥有很多积极情绪的人就会主动地迎接困难和挑战,用自己的力量推进事情朝好的方向发展。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学生积极情绪上需要做很多。
首先,应当引导学生主动地面对困难、挫折等带来的消极情绪,学会将它们转化成乐观积极的情绪。学会克服人生中的消极因素,积极面对挑战,从容不迫的迎接和面对生活。其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有计划的、阶段性的目标。这样一来,学生会感觉到奋斗的动力,不会整天觉得无所事事,空虚度日。阶段性的有计划性的目标会让人觉得有实现的可能,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可以获得成功,学生能够从这种努力中获得乐趣,也会更加激发他们向上的潜能。再次,应该给予学生更多地关怀和关爱。不管是心理上还是生理上,一旦出现了问题,让们能够寻找到一种有效的解决或者倾诉的途径,帮助自己找到解决方法。引导他们相信自己,正视自己。最后,教导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对于一个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很多时候由于你的人际圈子的狭小而做不了许多事情,有些敏感型的人对于自己人际关系差还会形成恐慌,所以,就更需要在人际关系上多下功夫。
2,发掘积极的人格特质的方法
首先是乐观解释法。认知心理学认为,导致个体“出现情绪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原因是不合理的信念和非理性的思维方式。”①乐观解释法就是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致力于让学生学习把积极事件和结果归因于内部的、稳定的和普遍的因素,把消极事件和结果归因于外部的、暂时的和特殊的因素,而对消极事件与结果的解释与积极事件的归因解释正好相反,从而使大学生养成乐观解释风格,使大学生都能培养和树立乐观向上的健康人格,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抗压与调适能力,强定自己的人生方向。②举一个例子来说明,学生人际关系处理的不好,这是一个消极的事件,消极人格的学生会认为之所人际关系处理得差是因为自己性格不好,自身条件不够吸引人等等,他们总会用这种内在的、稳定的因素来解释这一消极事件,随之就会更加自卑、在处理人际关系上就会更加敏感或者产生自暴自弃的想法。这个时候,思想政治教育者就要及时的引导学生,让学生反驳这些消极的信念,人际关系没处理好也可能有其他原因,比如交流的比较少,别人对自己不太了解等。将事件的结果归因于暂时的、外部的、特殊的这种可控的因素,这样学生会获得积极的情绪,长此以往的话,会逐步形成乐观型的人格特质,有利于排挤悲观情绪,对生活充满希望。
其次就是灌输希望法。它是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帮助来访者设立清晰明确的思想品德或人生目标,并让大学生探索达到目标的多种路径,激发大学生的内在动力,使大学生在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能够不断地自我鼓励,最终实现大学生的思想品德目标与其人生目标的方法。③有些大学生对于自己的人生目标设定依旧不明确,不知道自己的发展方向,没有计划,对生活也没有多大的激情。帮助他们树立一个能够通过努力实现的目标是十分必要的,激励他们不断前进。另外还要帮助他们设立清晰地良好思想品德的期望和向往,让大学生能够觉知到这种期望和向往的达成可以给自身带来很多益处。最终提升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水平,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3,建立积极的认知方式的方法
这一点和前面所说的大体是相同的。建立积极的认知方式,拥有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总①
② 杨韶刚,程世英.心理治疗中的整合之路:罗洛·梅的心理整合思想[J].中国临床康复,2006(6):140蒋翠云.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研究[D].中南大学.2012.5.21
③ 蒋翠云.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研究[D].中南大学.2012.5.21
是会为笑着面对社会上总总,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乐观的人总是能找到自己的生存之地,不会觉得绝望或者孤独。所以,应该帮助学生转变思维模式,用积极的心态来面对一切事物。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面对挫折和逆境时,以开朗和乐观的心态处理事件。因为急躁的心态是永远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谁在关键时刻能保持冷静的头脑才是胜者。让学生认识到,人生是短暂的,不要把所有时间都浪费在悲观的事件的哀叹中,这样只会徒增忧虑,要看到事物积极的一面,增强自信。
参考文献:
[1] 百度百科
[2] 蒋翠云.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研究[D].中南大学.2012.5.21
[3] 王文思.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D].南京师范大学.G641/4.132
[4] 任俊.积极心理学思想的理论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6:53
[5] 谢书楠.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西南大学.2012.11.10
9.心理学平时作业 篇九
心
理
学
有
感
学院:政法学院 班级:思政101 姓名:焦玉鼎 学号:2010213000
学习心理学心得体会
新学期开设了好多课程,很早就听说师范类的都得开设心理学这门科目,果然如期而至的在二年级第二学期我们见面了。由于家里有点事,开学的时候请了三天假,第一节心理学的课没能赶上听,在回学校的火车上就通过QQ聊天向同学打听了心理学老师讲的如何,他们都说的今年的几门课的老师讲的都很精彩,于是我怀着期待的心情等待第二节心理学的课。果然讲的很精彩,老师一说话就能通过口音听出来是河东人,突然间有点更贴近了。我觉得心理学老师讲课的内容覆盖面很广,将那些枯燥的理论知识通过她自己的经历来案例化。
可以说对我影响最大的就是催眠术吧,催眠术是运用暗示等手段让受术者进入催眠状态能够产生神奇效应的一种法术。自打老师讲过催眠术的案例之后,我就特别对其感兴趣,特意到图书馆找到相关的书籍,看了整整三个晚自习,初步了解到实施催眠术所要具备的条件。催眠术实施催眠的环境设置:最好选择安静、舒适、温馨的环境,有利于放松心情的环境,使人能自然而然地感到轻松、舒适和安全。受术者和施术者不能是熟悉的人,这样不利于在心理上接受或者配合,被催眠者如果受暗示性较强,对催眠术持信任态度,催眠即可进行。当然想要真正的掌握就得有专业人士进行专业的培训。通过老师的讲解及案例分析,关于自闭症我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如何和自闭症的人来相处,以及相关的治疗措施。自闭症患者表现为不愿交流,喜怒哀乐爱恨还是有的,但他(她)不会说出来,表情上不会表现出来的,心里不希望别人知道,常常会一个人在自己的房间里,或者大家在一起的时候会选择一个人待着,不喜欢开口说话,容易受外界刺激,缺乏安全感,对周围环境改变很敏感,逆反心理特别强,有迷茫的眼神。
之所以说上心理学课就等于在百科大全,是因为老师讲课所涉及到的面特别广。而往往这些都是从课本上学不来的,且大部分是老师自己已经经历过的。在关于孩子的教育,生孩子,大学生心理问题,恋爱观以及如何看待考研的失败等问题上,我们有了客观的价值观。
心理学是成长为一名合格教师必修的一门重要课程,也是了解学生发展规律与特点,并顺应学生发展需要,设计教学、组织教学、管理教学、评价教学的前提。在具体一些就是当我们走上工作岗位,也就是说成为一名教师时,该如何设计教学,如何及时有效地发现班里同学存在的心理问题并且帮助他们走出困境。
10.心理学作业--群体性事件的社会心理学分析 篇十
【关键词】 教育心理 分析 数学作业 错因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3)07-023-01
实际上,对学生所犯的种种错误加以分析,不但可以让我们更加深入了解学生出错的原因,而且便于我们针对原因纠錯,有效发挥错例的积极作用,因此,从学生作业中寻找问题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有效的途径。学生的作业不仅能反馈出教师的上课教学效果及学习情况,更重要的是从学生的作业错误中能寻到错误的根源且及时纠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由于笔者所执教的是高中数学,本文就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出现的定义或公式理解不到位引起的错误为例浅略地谈谈产生错误可能的原因。
题1:已知函数y=x3+ax2+bx+a2在x=1处有极值10,则f(2)________.
常见错解:11或18.
错因分析:事实上 时函数y=x3-3x2+3x+9,其导函数y'=3x2-6x+3≥0恒成立,没有极值,只有 符合题意。究其错因主要是极值的定义不熟悉,教师在讲评时应该帮助学生复习极值的相关概念。
正确解答:18.
诸如此类的还有这样一道题:
题2:设a∈R,若函数y=ex+ax,x∈R有大于零的极值点,则的a取值范围为_________.
错解:y'=ex+a,因为函数有极值,所以a<0,ex+a=0∴x=ln(-a)
正确解答:学生在处理此题的时候很容易将“极值点”理解为“极值”极值点是函数取极值时的横坐标,所以只需ln(-a)>0即a<-1.
11.《幼儿心理学》作业二 篇十一
(总分:100分,剩余完成时间:90天12小时38分37秒)
一、单选题(40分)
1、“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描述的是() A.嗅觉适应 B.听觉适应 C.嗅觉刺激 D.味觉刺激
2、人知觉某一客观对象时,总是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认识它,并用词语把它标志出来,这是知觉的() 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3、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 A.思维 B.记忆 C.感知觉 D.注意
4、“灰色长方形在黑色背景上看起来要比放在白色背景上更亮一些”这是感觉的什么现象() A.适应现象 B.代偿现象 C.相互作用 D.对比现象 5、3岁幼儿的方位知觉发展的程度是() A.能辨认左右 B.能辨别上下和前后 C.能辨别上下
D.能辨别上下和前后,并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
6、记住一个陌生的电话号码或记住一个不认识的外文单词,这是() A.机械识记 B.意义识记 C.无意识记 D.长时记忆
7、有自觉的目的,并和()相联系的注意,叫有意注意。 A.意志努力 B.个性 C.行动 D.内心活动
8、一个人能同时把歌唱好,能把舞跳好,能注意在队列中与别人对齐,是注意的()能力好。 A.广度 B.稳定性 C.转移 D.分配
9、没有自觉识记目的或任务,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识记是() A.有意识记 B.无意识记 C.机械识记 D.意义识记
10、“视崖实验”说明实验中的六个月大的婴儿已有() A.深度知觉 B.方位知觉 C.方位知觉 D.形状知觉
11、学生只根据教师对“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诗句的描述,在头脑中浮现出草原的景象,这种心理现象是() A.记忆 B.思维 C.注意 D.想象
12、婴儿认生现象是()记忆的表现 A.情绪 B.运动 C.词语逻辑 D.形象
13、无论是清晨、中午还是傍晚,我们都会把中国的国旗看做是鲜红色的,这是知觉的()。 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14、科学家创造发明新产品,离不开()的作用 A.无意想象 B.创造想象 C.再造想象 D.空想
15、影响人们无意注意的因素是()1.刺激物的强度 2.刺激物和周围事物的对比情况 3.刺激物的新奇程度 4.人的兴趣和情绪状态 5.人的过去经验 A.1、3、5 B.2、3、4、5 C.1、2、4、5 D.1、2、3、4、5
16、幼儿的游戏情节往往是复制成人的生活,这反映出他们的想象()特点 A.创造想象为主 B.无意想象为主 C.再造想象为主 D.有夸大和虚构成分
17、关于记忆的说法,错误的是的()。 A.能再现的一般能再认 B.能再认的一般能再现 C.保持得越多,遗忘就越少 D.保持和遗忘是同时进行的
18、梦是()想象的极端形式。 A.有意 B.无意 C.再造 D.创造
19、下列关于记忆说法不正确的是()。 A.记忆是在感知的基础上产生
B.记忆在人的知识掌握、经验积累方面有极重要的作用 C.短时记忆的信息经过复述后,可以进入长时记忆 D.瞬时记忆保持时间很短,对我们的记忆保持量没多大影响
20、幼儿在经过一段时间后对识记过材料的保持量大于刚识记时的保持量,这种现象叫记忆的()现象。
A.再认 B.回忆 C.恢复 D.敏感化
二、判断题(20分)
1、()人走在街上,由于害怕有时会把风吹动的树影当成人影,这是一种错觉。 对 错
2、()任何的外界刺激人都能感受得到。 对 错
3、()人的感受性是固定不变的,不可能通过实践活动的训练得到提高。 对 错
4、()美术活动最有利于发展幼儿的想象力,所以要发展幼儿想象力就要尽量多开展美术活动,少开展其他的活动。 对 错
5、小班幼儿已经能对昨天、今天、明天等时间概念分辨清楚了。 对 错
6、()知觉是感觉的基础,没有知觉就没有感觉。 对 错
7、()幼儿机械识记的效果比意义识记效果好。 对 错
8、()在教学过程中,要自始至终维持学生的有意注意。 对 错
9、()看完电影之后,还记得电影的情节,这是有意识记的结果。 对 错
10、()幼儿初期的形状知觉发展程度是:能正确掌握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半圆形、梯形、菱形、平行四边形和椭圆形。 对 错
11、()再造想象的形象是独创的,带有首创性。 对 错
12、()感觉的剥夺实验说明感知觉是个体与环境保持平衡的前提。 对 错
13、()孤立的感觉是很少的,人们往往把感觉和知觉合称为感知觉。 对 错
14、()在上课的幼儿往往很容易注意到飞进教室的蝴蝶,这种注意是有意注意。 对 错
15、()如果识记的内容成为活动的对象,无意识记的效果也会比较好。 对 错
16、()年龄越小的幼儿想象力越丰富。 对 错
17、()我们要多向幼儿提出记忆的任务,尽量减少幼儿的无意识记,就可以提高幼儿记忆的效果。 对 错
18、()幼儿有时会把主观臆想的事物当作亲身经历来回忆。 对 错
19、()幼儿的想象往往有虚构夸大的成分。 对 错
20、()多让儿童练习计算有利于提高他们的注意水平。
对 错
三、简答题(24分)
1、幼儿有意注意产生的条件有哪些? 答:(1)幼儿对活动目的的明确性程度。活动目的越明确、越具体,越有利于保持有意注意。(2)教师能否合理组织活动。教师如能用生动有趣的形式合理组织活动,有利于保持幼儿的有意注意。(3)幼儿对活动有没间接兴趣。当儿童对活动的结果感兴趣,有利于保持有意注意。(4)幼儿的意志水平和抗干扰能力。
2、幼儿的观察力发展表现出有什么特点?
答(1)观察力的目的性不够明确。幼儿往往不能自觉、有意识地观察,很容易受到外界刺激和个人兴趣和情绪影响改变观察目的。(2)观察缺乏持久性。幼儿观察的时间常常不能持久,随年龄增长观察持续时间逐渐延长。(3)观察不够细致,比较笼统。幼儿往往只能观察到事物的大概轮廓,不能观察到事物的细致部分。(4)观察缺乏顺序。幼儿观察往往缺乏一定的顺序,不能有条理地观察。(5)观察不够深入。幼儿往往不能观察到各事物或事物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
四、论述题(16分)
1、4岁的彬彬喜欢自己穿鞋子,但总是把左右脚的鞋子穿反了,也常常把自己的左右手搞错了,请从幼儿方位知觉发展的角度去分析这种现象。
答:4岁的彬彬喜欢自己穿鞋子,但总是把左右脚的鞋子穿反了,也常常把自己的左右手搞错了,从幼儿方位知觉发展的角度去分析这种现象,是因为:这是因为四岁儿童的方位知觉的发展特点决定的。四岁儿童能辨别上下、前后,但不能分辨左右方位,因此很难把左、右脚的鞋子分开,把左右手分开。
2、壮壮对班上的小朋友说:“我看到过一个这么大的蜗牛!”壮壮用自己的小拳头比划着,那还真是个超级蜗牛,足有他的拳头那么大。有一次,壮壮又对妈妈说:“我今天在幼儿园吃了四碗饭。”其实,他在幼儿园只吃了两碗饭。妈妈感到很困惑:为什么我的儿子这么爱说谎,怎么办呢?你怎么看待壮壮的说谎?
答:壮壮对班上的小朋友说:“我看到过一个这么大的蜗牛!”壮壮用自己的小拳头比划着,那还真是个超级蜗牛,足有他的拳头那么大。有一次,壮壮又对妈妈说:“我今天在幼儿园吃了四碗饭。”其实,他在幼儿园只吃了两碗饭。妈妈感到很困惑:为什么我的儿子这么爱说谎,怎么办呢?对于这种现象可以这样理解:壮壮不是说谎,是他把想象和现实混淆了。幼儿期儿童想象的特点是常常把想象和现实混淆了,言谈中常常有虚构的成分,对事物的某些特征和情节往往加以夸大。壮壮把现实中的蜗牛夸张成拳头大,夸大了吃饭的数量,并不是他在故意撒谎,而正是他心理水平低,发展还不成熟的表现。
【心理学作业--群体性事件的社会心理学分析】推荐阅读:
群体心理学论文11-11
学校心理学平时作业11-14
运用犯罪心理学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成因07-22
自我个性心理鉴定 教育心理学作业,参考09-10
心理作业案例分析11-18
建筑案例心理学分析论文08-05
营销心理学案例分析10-28
犯罪心理学 案例分析11-12
幼儿心理学案例分析过关06-12
高等教育心理学(考题分析)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