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导学案

2024-10-18

政治导学案(共10篇)

1.政治导学案 篇一

铁锁桥初级中学学案版式

课题

年级: 八年级(下)执笔: 唐金安审核:教务处:

课题: 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课时 1)班级姓名组别

学习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具备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和积极参与政治民主生活的意识。

(2)能力目标:能够分析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能够通过搜集信息查找相关内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3)知识点目标: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是什么样的社会;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学习重、难点

重点: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难点: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知识链接

一、自主预习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和全面进步的社会,是、和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社会。

2在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和。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治制度。人民当家作主,决定国家重大事务。

4.,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拥有决定国家大事的最高权力。

5.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也是我国的,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障。

二、合作探究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Ⅰ、导入新课:(材料导入)

材料一:美国18岁高中生塞申通过竞选当上美国最年轻的市长。

材料二:新学期开始了,某班的班干部重新进行选举。

这些说明了什么呢?

接下来我们要讲的选举与材料中的选举有什么不同呢?

Ⅱ、新课学习:

1、问题:“在我国,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有权决定国家的重大事物”你知道人民是怎样行使权利的吗?

2、阅读材料并分析:

某市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按预定程序进行大会表决,一项项议程顺利通过。当进行到对市中级

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决议表决时,参加表决的474名代表中,只有218人投了赞成票,没有超过半数。

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工作报告未获得大会通过。该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未获该市人代会通过。

从这件事中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3.日程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议程

(2013年3月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预备会议通过)

一、听取和审议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关于政府工作的报告

二、审查和批准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

行情况与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批准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三、审查和批准2012

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批准2013年中央预算

四、听取和审议全国人

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吴邦国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的报告

五、听取和审议最高人民法院院

长王胜俊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的报告

六、听取和审议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关于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的报

七、听取和审议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

八、选举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副

委员长、秘书长、委员

九、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

十、决定国务院总理的人选

十一、决定国务院副总

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审计长、秘书长的人选

十二、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十三、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委员的人选

十四、选举最高人民法院院

十五、选举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十六、决定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专门委员会的设立及其组成人员的人

选。

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进行的过程当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都行使了哪些权

利?

4.说一说;你觉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怎么样的社会?

三、反馈检测

单项选择题1、2007年3月举行的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高票通过《物权法》。这部法律的出台前后共经历十四年之久,多次征

集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全国人大常委会对草案进行了七次审议。这表明()

①人民享有直接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权利。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

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权力机关,享有立法权。

④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享有当家作主的权利。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2、2007年12月14日,北京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全部选出。第十三届人大代表中近60%为新当选的代表,既有来自生产、教学、科研等基层单位及一线的代表,也包括解放军、各民主党派和少数民族代表,其中农民工首

次当选人大代表。这一材料体现出我国公民的选举权、被选举权是()

①广泛的②真实的③平等性④具有先进性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②③④

3、某村委会大楼里正在举行村民代表会议,村委会向村民代表汇报本村工作的进展情况,征求村民意见,接受村民

监督。这一情景反映了我国农村中哪一方面的成果()

A、物质文明B、精神文明C、政治文明D、三者都有4、2007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代表国务院向全国人大代表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致通过了《政府工作报告》和其他一些报告决议。这说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A、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B、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C、是我国最高行政机关。D、对所有国家事务都有决定权。

5、2007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五次会议上首次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

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全国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总理请各位委员审议政府工作报告,表明我国的根本政治制

度是()

A、民主集中制B、人民代表大会制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

6、党的十七大对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提出了许多新的设想,其中一个重要建议就是逐步实现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

选举人大代表。这表明()

①在我国,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平等的。

②此举有利于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③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④在我国每个公民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材料分析

全国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工作于2006年7月1日至2007年12月1日期间展开,这次换届选举是2004年宪

法修正案将乡级人大任期有3年改为5年后县乡两级人大同步进行的一次换届选举。来自有关部门的统计显示,这

次全国县级人大换届选举涉及选民9亿左右,乡级人大换届选举涉及选民有6亿多。

1、这一材料体现政治上的哪些观点?

2、在我国,人民怎样当家作主?

四、拓展延伸

1.查一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协制度

材料:凝心聚力成就新梦想,继往开来续写新篇章。人民政协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坚持团结和民主两

大主题,迎来又一历史性时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3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开幕。

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向大会作的工作报告提出:中共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

阶段的奋斗目标,描绘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光明前景,赋予了人民政协更加重大的责任和使命。人民

政协要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更加主动自觉地服务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加强自身建

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上述材料体现的是那种基本政治制度,其有何职能?

2.民族区域自治

知识回顾:联系八年级历史内容,我国5个自治区是哪几个?

时事联系:05年9月1日,西藏庆祝自治区成立40周年,10月1日新疆庆祝维吾尔自治区成立50

周年。今年广西将庆祝自治区成立50周年。

1.这说明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2.简单阐述实施这一政治制度的历史必然性,以及这一制度的优越性?

课后反思:。

2.政治导学案 篇二

关键词:高中政治,导学案,编写,设计,使用

导学案教学是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以教师指导为基础,以导学案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学习为关键,师生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彻底改变了传统 “师授生受”的教学模式,有效处理好了 “教”与“学”的关系,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得到了广泛运用。但是,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和课堂观察中,我们也发现,高中政治导学案的编制和使用还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了导学案使用的实际效果,而且与导学案使用的初衷和新课程理念相违背。

一、导学案编写“知识化”,学科学习越来越窄

导学案的着眼点在于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如何引导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形成一定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所以高中政治教师在导学案设计上要通过“问题导学”把三维目标贯穿起来。具体来说,一是根据所学知识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将学科知识点进行拆分、组合,设计成一定的问题,给学生一个自主学习思路的引导,帮助学生完成学科知识框架的构建;二是指导学生怎样读书,怎样思考,怎样操作,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三是努力挖掘并体现学习内容的德育价值, 让学生在潜移默化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目前,高中政治导学案的编写基本上以学科知识的学习为主,尤其突出书本知识的学习。许多教师在认真研究高考、会考考试说明的基础上把高中政治教材中大量的课程资源删除,把一些学生必须记住的学科知识点保留下来,导学案变成了政治教材的浓缩,政治课学习也被窄化为单纯的“学科书本知识的学习”。新课改大力倡导的培养“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成为空话。面对一个个孤立的知识点, , 学生只需要死记硬背,从而对高中政治学习的兴趣荡然无存。

二、导学案设计“习题化”,学生负担越来越重

学习内容“问题化”设计,是高中政治导学案编制的核心,它让学生的学习目的和方向更明确,让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成为需要,它能培养学生的阅读、思考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和思维品质。从这一意义上,学习内容“问题”设计的质量,直接决定着高中政治导学案设计的成败,也决定着政治学科学习的质量。

高中政治导学案中的问题设计需要坚持三原则,即知识问题化、问题情境化、问题层次化。知识问题化要求把政治学科知识设计为一个个问题,学生通过对一个个问题的研究、解答,达到了解、理解知识,提升能力的目的。问题情境化要求将政治学科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问题点、能力点,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质疑、解疑, 促使学生主动思考,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以及对教材的分析、归纳、演绎能力。政治学科时代性、开放性较强,在问题情境化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和要求。问题层次化即设计的问题一定要有梯度,既要有一定的思维含量,又不是那么难,每一个问题都在学生最近发展区内。 这样通过对一个个问题的解答就可以提高学生探索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交流合作的能力,增强学生政治学习的自信心、自觉性。

但是在高中政治导学案的编写中,不知是由于理解的偏差,还是出于对学生联考、会考、高考成绩的考量, 不少教师把学习内容 “问题化”变成了学习内容 “习题化”,导学案变成了习题集。学生学习几乎就是课前“做预习题”,课堂上交流“预习题答案”,课后再进行习题巩固。高中政治课堂沦落为“习题操练”,新授课也上成了复习巩固课,政治课与新课改及素质教育渐行渐远。习题编写过程中,有的教师只是将教材内容变成简单的填空题,学生不需要动脑筋,只要翻翻书就可以直接找到答案。以经济生活中商品这一概念处理为例,许多导学案这样处理:用_______于的劳动产品就成为商品,商品是_______的统一体。有的教师喜欢将高考题、经典题堆砌在导学案中,而且量比较大、难度比较高,学生由于缺少对政治学科知识的生成过程的体验,难以深刻理解学科知识,这些题目也就很难真正做出来。长此以往,学生政治学习的负担越来越重,学习信心越来越不足,政治学科价值也无法有效体现。

三、导学案使用“简单化”,教师的导学作用越来越弱

导学案教学模式推行之后,高中政治教师基本上能改变过去“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努力在课堂上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在实践中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流程。第一,找一找。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导学案,认真阅读教材,找出相关填空题、问答题的答案。第二,讲一讲。学生把自己找的填空题、问答题的答案讲出来, 其他同学及时评价、纠正、补充,教师最后强调说明。第三,做一做。学生完成导学案上提供的各类经典题、高考题,强化应试知识和解题技能。第四,背一背。学生对导学案上提供、呈现的知识,甚至一些高考题答案进行背诵。应该说,这样的教学流程把制度、计划、秩序、 组织视为教学的法宝,对学生分数的形成和提高有很大的作用,但它忽视了教师的导学作用,束缚了教师的思维和个性,也影响了教师对政治课堂生成性资源和差异性资源的捕捉和利用,阻碍了学生的发展,影响了高中政治课堂的生命力。

导学案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导”上,所以高中政治教师在使用导学案时,要遵循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学习规律,从课前、课中、课后充分发挥教师的导学作用。具体来说,课前,导学案要预先发放,学生利用课后时间自主预习,教师及时收阅学生预习过的导学案,了解学生自主学习情况,特别关注导学案中质疑问难的内容,进行二次备课,并确定课堂上重点讲解的内容。课中,教师要立足于导学案中呈现的教学思路开展教学,教学中学生能完成的任务,教师绝不能代替,但教师要及时有效捕捉学生普遍存在的疑点,进行点拨、精讲。 特别在 “讲”这一问题上,高中政治教师不能回避,学科特点决定有些政治理论必须要靠教师讲,但讲要精,要根据学生自学、讨论交流过程中反馈的信息展开,同时要结合现实案例,由个别问题上升到一般规律,以起到触类旁通的教学效果。课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整理落实导学案,要提醒学生及时回顾学习重点,理清思路,抓住核心概念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提高相关判断和解题能力。

3.浅谈高中政治导学案设计 篇三

我国实施新课改已有多年,但在高中政治课堂中,教师仍然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只能被动听讲。对此,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采用新的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方法,重视导学案的作用。导学案作为一种教学工具,它既能有效改善课堂教学,又能衔接素质教育与实际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一、高中政治导学案概述

虽然各个版本的高中政治教材编写方式不同,但几乎都包含政治知识、经济知识、文化知识、哲学知识等,因而其理论性较强,学生在学习时容易遇到困难。

导学案是学案导学模式的重要工具,它能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牢固掌握知识。因此,教师要利用导学案制订教学目标,为学生指明自主学习方向,弥补学生的不足。

教师在设计导学案时应遵循教学规律,重视学生共性,兼顾学生个性。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方法都是不同的,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二、高中政治导学案设计的不足之处

当前高中政治导学案的设计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具体如下。

1.忽视基础性内容。

高中政治教学内容均为基础性内容,且学生之前从未接触过,教师在设计导学案时容易忽视这一点。政治不像其他学科,它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都是新颖的。

2.缺乏灵活性。

有些学科的导学案设计很简单,但是政治学科却不能如此。由于政治教学内容是极其理论化的,因而教师无法仅仅通过讲解来进行教学,这就导致高中政治导学案不够灵活。

3.无法彻底解决学生疑惑。

一般来说,导学案起着解疑释惑的作用,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导学案却并不能完全解决学生的困惑。

三、高中政治导学案设计的优化措施

针对上述问题,在高中政治导学案设计中,教师应当进行适当的优化。

1.分层次设计。

在设计导学案时,教师应考虑学生的个性和共性,兼顾大多数学生的需求,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导学案,这样就能使所有学生都获得提高。

2.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在教学中,情境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教师在设计导学案时应利用情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例如,在设计“经济常识”相关知识导学案时,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启发学生思维,从而加深学生记忆,使学生牢固掌握相关知识,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3.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

导学案设计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如果教师仅凭自己的力量设计导学案,就可能无法兼顾所有学生,达不到预期目的,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因此,教师应当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借鉴其他教师的先进经验,弥补自己思维上的不足。

4.政治生活第六课导学案 篇四

第六课我国的政党制度

主备人:张丽审校人: 于爱军

一、问题导学:

1.在中国,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确立领导和执政地位?

2.有人说,搞革命要由中国共产党来领导;现在,搞现代化建设,不一定要中国共产党领导。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3.如何区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

4.请简述我国政党制度及基本内容

5.有人认为人民政协就是国家机关,履行国家职能。

二、目标检测:

(一)判断题:

1.实行民主执政的根本目的是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保证其领导核心地位。()

2.中共中央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3.依法执政就是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它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在国家机构体系中处于最高地位。()

5.民主党派在我国是在野党与反对党。()

6.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是联合执政。()

7.各民主党派与共产党之间在组织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8.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

9.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国家职能。()

(二)、选择题:

1.“要把中国的事情办好,关键取决于我们党。”这充分说明中国共产党

A.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B.领导地位的确立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必然结果

C.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D.是我国最高国家机关

2.下面对依法执政理解正确的是:依法执政就是

A.依法行政B.表明中国共产党直接履行行政权

C.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 D.坚持依法治国,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

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我国政党制度的显著特征是:

①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②共产党执政,多党参政

③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地位平等④政党领导国家政权

A.①②B.①③C.①②④D.②③④

4.受中共中央委托,12月10日中共中央统战部向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代表人士通报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这说明中国共产党

A.与各民主党派共同民主执政B.与各民主党派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C.提高各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能力D.与各民主党派是亲密友党,承担着共同使命

5.中国共产党、全国人大、人民政协三者的关系是

A.全国人大和人民政协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全国人大在包括中国共产党、人民政协在内的国家机关体系中处于最高地位

C.全国人大同中国共产党、人民政协的关系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D.中国共产党、全国人大所做出的决定,必须得到人民政协的认可方可实施

6.截至目前,共有3.1万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担任县处级以上政府和司法机关领导职务,民主党派成员在各级人大代表、人大常委会及专门委员会委员中,均占有一定数量,这说明

A.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共同执政B.人民代表大会是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

C.多党合作制度推动了国家政权建设D.参与国家政权是多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7.在作出重要决策前,中共中央都要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和建议。这表明:()

A.政协具有政治协商的职能B.我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

C.宪法和法律是多党合作的根本准则D.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三)主观题

2010年10月19日,胡锦涛总书记主持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制定落实“十二五”规划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领导人、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和建议。胡锦涛总书记深入农村、企业、社区,就“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进行调研,并分别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对“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全国政协举行专题协商会,就“十二五”规划建言献策。胡锦涛总书记强调实现“十二五”规划,关键在于坚持党的领导。

(1)为什么说实现“十二五”规划的关键在于坚持党的领导?

(2)结合上述材料说明,“十二五”规划制定的过程,如何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

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B、B、B、B、B、B、B、B、B

(二)选择题:C、D、A、D、A、C、B

(三)主观题:(1)①从根本上说,这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地位决定的。(展开略)

②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始终保持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才能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才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①中共中央“十二’规划的制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要求,提出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建议,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

②中共中央在《建议》形成过程中广泛征求党内外意见,充分发扬了民主,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民主执政;

5.政治八年级下学期第一课导学案 篇五

编写者:黄秀丽 校对者:邹玉明

学习目标

正确理解尊严;学会经受歧视考验;不盲目崇拜;正确对待挫折;学会正确认识、接纳自己;掌握开发潜能的方法。

教学重点 : 学会正确认识,接纳自己。教学难点 :掌握开发潜能的方法。课前导入

如何正确看待尊严(3分)

如何经受歧视的考验?(4分)

盲目崇拜的危害?(4分)

课内探究,交流展示 小组活动A 挫折的含义?(2分)

造成挫折的原因有哪些?(4分)小组活动B 怎样正确看待挫折?(4分)

小组活动C 积极走出挫折怎么做?(4分)

小组活动D 怎样正确看待生命?(4分)

小组活动E 如何化解体像烦恼?(4分)

为什么要正确认识接纳自己?(3分)

本节课收获

如何全面认识自己?(4分)

潜能的定义?(2分)

五、拓展延伸:开发潜能的方法?(5分)

第一课 第二框《经受歧视的考验》导学案

者:黄秀丽 校对者:邹玉明

学习目标

1、知识:不被歧视吓倒,不歧视别人。

2、能力:学会尊重他人。

3、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尊重他人。

教学重点 :1.不被歧视吓倒。2.不歧视别人。教学难点 :学会尊重他人。课前导入

如何正确看待尊严?(3点)课内探究,交流展示 小组活动A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同学们知道这个成语的意思吗? 小组活动B 你在生活学习中因某方面的不足是否受到过别人的歧视? 小组活动C 有些同学喜欢给其他同学起绰号或喊同学的绰号,这是一种什么行为?这种行为好不好? 小组活动D 请站在被称呼歧视性绰号的同学的角度想一想,他们当时的心理感受是怎样的?你能为这些同学维护自己的尊严出些主意吗? 小组活动E 有哪些法律是维护我们尊严的?(至少2部)本节课收获

1、如何经受歧视的考验?(4点)

2、如何在歧视面前维护自己的尊严?

3、在歧视面前我们应该怎么做?

6.政治导学案 篇六

对自己的责任有明确地认识,增强责任意识;愿意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对那些为自己、为社会承担责任的人心怀感激之情。重点和难点:

重点:衡量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 课前预习

1、责任的含义是什么?

2、责任是如何产生的?

3、举例说明社会角色不同所承担的责任就不同?

4、自己对自己负责有哪些表现?有什么意义?

5、我对自己负责,说到底,也就。学习过程

一、我对谁负责 谁对我负责

1、我的角色 我的责任 【活动一】【(1)、少年该赔钱给店主吗? 答:应该。因为他应该学会承担对自己的行为负责。(2)、该少年的爸爸该为孩子支付赔款吗?答:应该。因为他是监护人,负有监护的责任。(3)、你赞成该孩子爸爸的决定吗?答:赞成。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的责任心和学会自觉承担责任的意识。】(1)什么是责任?

【活动二:】该做与不该做的事 应该做的事不应该做的事

在家里:体贴、孝敬父母,承担一定的家务事。以粗鲁的态度对待父母;对父母提出过高要求

在学校:上学;上课认真听讲;认真独立完成作业;遵守校规校纪;帮助遇到困难的同学。逃学、躲学;逃避打扫卫生;抄袭别人作业;作弊;吸烟、喝酒、赌博、打架斗殴; 在社会:遵守交通规则;对人有礼貌。偷盗、抢劫。

在交往:诚实守信;忠诚、互助、互谅。轻情寡义;言而无信;自私自利。

责任是一个人应当做的事和不应该做的某些事。对责任的承担叫负责。负责对每一个人在人生各阶段承担的多重角色的共通性道德要求,它贯穿于每个人的一生。【活动三】救灾过程中那些人承担了责任 哪些人?什么责任? 领导组织、指挥抢险救灾 消防队员灭火、消毒

部队战士寻找被捆的人并实施救援工作 医生尽力抢救、治病救人

民政部门及工作人员组织、募捐和运送物资 学生捐献零花钱、献爱心

说明:不同的社会身份负有不同的责任 【活动四】下面的责任来自哪里

①、父母亲的责任是抚养教育子女。这个责任来自:法律规定、道德原则、传统习俗。②、学生的主要责任是认真学习。这个责任来自:法律规定、公民身份、分配的任务。③、警察的责任是依法执行公务。这个责任来自:法律规定、分配的任务、职业的要求、上级的任命。④、医生的主要责任是治病救人。这个责任来自:职业的要求、法律规定、道德原则。⑤、教师的责任是教书育人。这个责任来自:职业的要求、法律规定、传统习俗。⑥、解放军的责任是保家卫国。这个责任来自:职业的要求、法律规定、分配的任务。(3)、不同的角色承担不同的责任

【活动五】自己扮演的五个主要角色及承担的相应责任 角色责任

1、子女孝敬父母

2、学生遵守学校纪律、完成学习任务

3、朋友忠诚、互助、互谅

4、公民遵纪守法、维护祖国的尊严和荣誉 5社会成员维护正义、热爱和平、保护环境(4)、认识自己扮演的角色和尽到自己责任的重要性

只有人人都认识到自己扮演的角色,尽到自己的责任,才能共同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共享美好的幸福生活。

2、谁在对我负责

【活动六】小含忘带作业本到学校,结合小含的事例填表 谁负有

责任责任是什么应当向谁负责责任的来

小含按时完成作业,及时交作业自己、学校法律规定、承诺、分配任务应如实向老师报告。因为:这是负责的表现;每个人都应对自己负责;如果对自己不负责就应承担相应的后果;我们应该及时纠正自己的过失,不要将责任推给他人,否则可能会付出更大的代价。组长按时完成作业,及时收齐作业并送到办公室自己、同学、老师承诺、任务

老师教书育人、关心学生的成长自己、学生、学校、社会法律、道德原则、分配任务 小含父母抚养教育子女自己、子女、学校、社会法律、道德、习俗

谁对我负责?答:自己对自己负责并承担不负责任的后果。(1)、自己对自己负责并承担不负责任的后果(2)、为什么要自觉承担责任,对自己负责?

只有对自己负责的人,在能享有真正的自尊,也才有资格、有信心、有能力承担起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

【活动七】那些责任由自己承担 ? 那些责任由他人替你承担?如果我们不承担责任,会有什么后果?

答: ①、自己承担的有:自己穿衣;扫地;为父母端茶送水;学会将垃圾进行分类等等。②、由他人替自己承担的有:扫地、垃圾分类等等。

③、如果不能自觉承担相应的责任、对自己负责,那自己就无法长大成人。因为我们的成长过程,就是不断承担新责任的过程。(3)、别人也在为我们承担着责任 【活动八】列举他人对你承担的责任

答:父母为我们提供衣食,他们在履行养育子女的责任;老师帮助我学习,他们在履行教书育人的责任;过马路时,警察为我提供安全保障,他们在履行维护交通秩序的责任;医生给我看病,他们在履行治病救人的责任等等。

结论:每个人都应该具有责任感,即对他人负责,也对自己负责。(4)、不负责任会产生什么后果呢? 答:①、会给自己带来不利的影响,如的布道他人的信任,受到谴责,甚至受到法律的惩罚。②、更重要的是背离了做人的基本要求。③、一个人应当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对社会负责,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课堂反馈

(一)单项选择题

1.责任产生于社会关系中的()

2.我们在生活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而每一种角色往往都意味着一种()

3.在班干部竞选活动中,余圆以高票当选为班委会成员。新任班委会成员分工时,大家一致推选她当维权委员,可她觉得应该发挥自己的文学特长做宣传委员,在自己的要求被拒绝后,她宣布退出班委。你如何评价余圆的行为?()

a.她做得对,同学们应该尊重她的意见b.她有权拒绝承担自己不乐于承担的工作

4.在我们生活的社会里,有千千万万个在平凡岗位上扎扎实实做好本职工作的人,他们忠实地履行着自己承担的社会责任,构成了我们这个时代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这些富有责任心的人共有的情感是()

5.责任是对于一个人应该做或不应该做某些事的要求。对责任的承担就叫负责。负责是对的道德要求。()

(二)是非判断题

1.责任可以来自自我的选择、对他人的承诺、分配的任务、上级的任命以及职业要求、法律规定、道德原则等。()

2.社会是一个整体,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承担着不同的责任,每个人都无时无刻不在受惠于他人对我们负有的责任。()3.我们的成长过程,就是不断承担新责任的过程。()

4.对自己负责,说到底就是对家庭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5.我们完全可以选择自己承担的责任。()

课后反思:

第一课第二框《不言代价与回报》

知识目标:懂得承担责任会得到回报,但同时也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懂得有些责任即使不是自愿选择的,也应尽力承担好;了解不计个人得失、无私奉献者的事迹。

能力目标:能够正确评估承担责任的代价和回报,作出最合理的选择;能够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有足够的勇气为自己的选择承担相应的责任;以积极的态度承担那些不是自愿选择而应该承担的责任;崇敬那些不言代价与回报而无私奉献的人,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重点和难点:

难点:衡量承担责任的代价和回报。

课前准备:让学生收集先进模范人物不计个人得失、乐于奉献社会的事迹。课前预习

1、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是什么?

2、对于个人的成长来说,承担责任有什么意义?

3、我们怎样正确选择自己承担的责任?

4、面对那些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应该保持怎样的正确态度?

5、是社会责任感的集中表现,是富有责任心的人的高尚情感。学习过程新课 标 第 一网

二、不言代价与回报

1、什么是代价 什么是回报

【活动一】面对老师、朋友、父母的说法,小柯陷入沉思 ◆ 我选择的责任是什么?答:选择参加班委竞选,对班级体负责,为同学服务。

◆ 如果承担这个责任,我可能付出什么?答:可能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可能因做得不好而受到责备,甚至受到处罚。

◆如果承担这个责任,会对我有什么帮助?答:良好的自我感觉、他人的赞许、获得新的知识或技能、使自己的能力得到锻炼和培养等。◆有没有哪种选择不需要付出代价?答:没有。

说明:承担责任,伴随着获得回报的权利,同时也是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1)、承担责任的回报与代价

回报 更重要的是无形的财富,如良好的自我感觉、他人的赞许、获得新的知识或技能、能积累宝贵的人生经验等。

代价 感受到责任沉甸甸的分量,意味着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意味着可能因做得不好而受到责备,甚至受到处罚。有时因坚持原则而遭到埋怨,甚至成绩下降。(2)、正确评估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 【活动二】

◆今天我决定竞选班长或学习委员等(班级职务),这样我会增长才干,当然也会遇到很多困难。但作为一个正在长大的人,我会为自己的决定负责,所以我决定参加班长或学习委员等竞选。

◆今年我决定在课余时间每天(经常)参加周末义务劳动(社会活动)。但作为一个正在长大的人,我会为自己的决定负责,所以我决定参加周末义务劳动。

◆对家人,我应该是一个富有责任感并敢于承担责任的一员,作为一个正在长大的人,我选择对家人和家庭负责,所以我应尽所能及地主动并努力干好家务活。

2、我承担 我无悔

【活动三】小青担任舞蹈队队长值得吗?如果是你,该如何选择?

答:①、值得。因为小青一方面承担了责任,使自己的能力得到锻炼和培养,获得了良好的自我感觉、他人的赞许、获得新的知识或技能等。另一方面,有些该做的事情,并不是我们自愿选择的,但我们仍然要为它们承担责任,如果采取抱怨、懈怠等消极态度,同样是缺乏责任心的表现。只要我们把他们当作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在肩头,全身心地投入,同样能够把事情做得出色。②、我将选择担任舞蹈对队长。(1)、如何理解“我承担,我无悔”?

有些该做的事情,并不是我们自愿选择的,但我们仍然要为它们承担责任,如果采取抱怨、懈怠等消极态度,同样是缺乏责任心的表现。只要我们把他们当作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在肩头,全身心地投入,同样能够把事情做得出色。【活动五】苏珊 不喜欢的工作也干得出色

由此看来:对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最富有责任心的人共有的情感是面对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

(2)、对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 最富有责任心的人共有的情感

面对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

【活动六】○弗兰克应该偿还储户的存款吗?答:应该。因为面对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是那些最富有责任心的人共有的情感。弗兰克也是这样的一个人,应对自己负责,做一个具有高度责任感的人。

○如果弗兰克决定不偿还储户的存款,会有什么后果?这样做的后果会对哪些人产生影响?产生什么影响?答:会使储户带来许多麻烦和灾难,造成财产的损失;同时也使弗兰克本人失去了信义,失去了做人的基本准则。○弗兰克为了他的决定付出了什么样的代价?如果他知道负责任的代价,他还会作这样的决定吗?答:用39年的心血来偿还。会。因为弗兰克是个不计较个人得与失,尽心尽力地承担着社会责任的人。面对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具有奉献精神,这也是一个人最起码的做人标准。(3)、社会责任感的集中表现 不言代价与回报的奉献精神如任长霞、牛玉儒、徐虎、洪战辉、丛飞等等人物。课堂反馈

(三)案例分析题

1.进入九年级,学习任务一下子繁重起来了,班级的生活委员李颜向班主任老师提出了辞去生活委员职务的申请,理由是当生活委员太浪费学习时间。老师请她再坚持一个月,等待班干部的改选,她却说什么也不同意,放下了生活委员的担子,使班级正常的生活管理受到了影响。

你认为李颜的做法对吗?为什么?

2.结合本课的学习,谈谈下面的案例给你哪些启迪?

1920年,一个11岁的美国男孩踢足球时不小心打碎了邻居家的玻璃。邻居向他索赔12.5美元,这在当时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足足可以买125只下蛋的母鸡!闯了大祸的男孩向父亲承认了错误,父亲让他对自己的过失负责。男孩为难地说:“我哪有那么多钱赔人家?”父亲拿出12.5美元说:“这钱可以借给你,但一年后要还我。” 从此,男孩开始了艰苦的打工生活,经过半年的努力,终于挣够了12.5美元这一“天文数字”,还给了父亲。这个男孩就是后来成为美国总统的罗纳德•里根。他在回忆这件事时说,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承担过失,使我懂得了什么叫责任。

三、综合能力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下面哪种行为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a.放学回家就马上写作业,从来不用父母督促

b.期中考试时,我把忘记关闭的手机带进考场了,幸亏它一直没响 d.不管学习到多晚,我每天都会洗自己的袜子和内衣

2.在骑车上学的路上,一位老大爷突然在你行进的前方跌倒,来不及刹车的你怎样做才是负责任的做法()

3.作为一个学生,我们的责任主要体现在:完成义务教育、尊重老师、遵守校纪、认真学习和完成作业等。这些责任主要来自于()

a.承诺、法律规定和职业要求 b.分配的任务、职业要求和法律规定

(二)案例分析题

1.小枚的父母都是下岗职工,家庭生活非常困难,父母省吃俭用,保证小枚正常的学习花销。小枚非常有舞蹈天赋,是学校舞蹈队的成员。市艺术节马上就要到了,小枚想参加艺术节的比赛,但是培训费和报名费对于这个家庭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小枚知道父母无力承担,可为了给集体争光和证明自己的实力,她还是背着父母报了名。老师知道这一情况后,发动全班同学捐款,为她解决了这笔费用,使小枚有机会得到了市艺术节舞蹈比赛的一等奖。

(1)请选择,你如何评价小枚的这种做法()

a.发挥自己的特长为集体争光,是对集体负责的表现 b.证实自己的实力,是对学习负责的表现

d.没有考虑家庭经济状况的限制,是对家庭不负责任的表现

(2)请分析,你为什么会作出上面的选择? 2.他叫王顺友,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乡邮员。在海拔4000多米的四川木里藏族自治县的100多座大山中,王顺友跋涉了20年,这是一条充满危险的路、一条非常孤独的路、一条透支生命的路。山高沟深,空气稀薄,行走困难自不必说,在“马班邮路”上,陪伴他的只有“丁丁当当”的马铃声„„在这条艰辛、寂寞的路上,王顺友一走就是20年,走了26万多千米,相当于绕地球6圈。邮件投递任务准确率达100%。

(1)请同学们根据案例,结合你了解的有关王顺友的事迹,分析一下王顺友的责任是什么?(2)他的责任主要来自哪里?

(3)他不尽责任的后果可能是什么?(4)他付出了什么代价?(5)他得到了什么回报?

(6)试想如果他得不到任何回报还会一如既往地走他的“马班邮路”吗? 课后反思:

第二课第一框《承担关爱集体的责任》

一、学习目标: 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集体和个人的关系;知道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集体应充分尊重和保护个人利益,个人更应该关心和维护集体利益,关爱集体,人人有责。能力目标:正确认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关系的能力;具有关爱集体的实践能力,自觉地维护集体荣誉和利益的行为能力,发扬集体的好作风,善于团结他人的能力

培养学生关爱集体和社会的责任感和道德情操;树立责任意识;体验团结就是力量的自豪感和快乐。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弄清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2、本课的教学难点是如何关爱集体。

三、教学方法、手段设计:

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自己举例,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用具体、生动的事例以及美妙的歌曲感染、教育学生,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承担关爱集体的责任。

四、课前预习:

1、个人和集体的关系是什么?

2、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是什么?给我们的启发是什么?

3、为什么要关心集体?

4、怎样关心集体?(表现是什么?)

五、学习过程:

学会承担责任的重要性:

学会负责任,在承担责任中健康成长的意义:有助于我们获得幸福的生活和有意义的人生,有助于我们实现远大的理想。

一、承担关爱集体的责任

1、我是集体的一员

【活动一】为什么毕业20年后仍能感受到当初班集体的温暖?

答:因为个人与集体相互依存即集体的存在离不开个体;个体只有紧紧地依靠集体,才能有无穷的力量。(1)、集体和个体的关系 ①集体的存在离不开个体

②个体只有紧紧地依靠集体,才能有无穷的力量

【活动二】某校九年级3班,许多同学:只关心自己的学习,很少有人愿意参加集体活动;上课时常有人讲话,影响老师教学;卫生打扫马虎,教室脏乱;„„

答:会导致许多不良的影响如思想涣散,无心学习,自私自利,损人利己,道德品质败坏等等。

○如何改变班级的这种状况?

因为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只有维护集体利益,个人利益才有保障。保障个人利益是集体的责任,而集体利益是集体中每个成员努力的结果。因此,每位同学应积极关心和维护集体利益,做到关爱集体,人人有责。(2)、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只有维护集体利益,个人利益才有保障。保障个人利益是集体的责任,而集体利益是集体中每个成员努力的结果。因此,集体应充分尊重和保护个人利益,个人更应该积极关心和维护集体利益。

2、关爱集体 人人有责

【活动三】李泽群是多管闲事吗? 答:不是,是关爱集体的表现。(1)、为什么说关爱集体人人有责?

因为集体是我们每一个人的集体,只有人人都主动关心、爱护集体,为集体建设出力,集体才会真正成为我们依恋的家。

【活动五】小铭豫为什么犹豫?他该怎么办呢?

答:因为小铭不知道如何处理个人与集体利益的关系。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应当把集体利益放在第一位,个人利益摆在第二位,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服从集体的安排,积极主动地为集体建设贡献力量。(2)、如何关爱集体? 关爱集体的表现:

①、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服从集体的安排,积极主动地为集体建设贡献力量。②、发扬集体的好作风,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集体遇到的困难。

⑶、在集体中能求大同存小异,善于团结他人,让集体发挥出更大的力量。【活动六】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一个和尚有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为什么众人拾柴火焰高?

答:因为集体的力量不仅仅取决于成员数量的多少,更取决于成员之间的组织和配合。“人心齐,泰山移”,团结的集体菜油凝聚力和战斗力。因此,在集体中能求大同存小异,善于团结他人,让集体发挥出更大的力量。○为什么三个和尚却没水喝?

答:因为他们不团结,也没有协作。更不能在集体中求大同存小异,不能团结他人,无法让集体发挥出更大的力量。

六、课堂反馈:

(一)单项选择题

1.下面哪种行为不是关爱集体的表现?()

a.只要是自己认为对集体有利的事,就要顶住压力坚持到底

2.下星期一学校有外事活动,某国家教育代表团要参观上午的学生活动,老师要求同学们在升旗仪式上严格遵守纪律,满怀深情地高唱国歌,遵守升旗仪式的有关规定,显示中华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老师的做法是()

3.下面关于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的不正确的观点是()a.可以承担我们应尽的社会责任b.可以帮助他人

4.由于公司的业绩不够理想,联想集团决定将公司董事们2004年的薪酬平均砍掉四成,而总裁的年收入更是大幅减少一半以上。你认为下列评价中哪一个不正确?()a.在联想员工看来,这是很平常的事情 b.领导就应承担决策失误带来的后果

5.田壮的父母都是农民工,每天的工作特别辛苦,为了让父母休息好,田壮从初一年级开始一直坚持为父母准备早点,即使到了初三,学习任务相当繁重,他也没有放弃。下列对他的行为评价正确的是()

a.这是他自觉承担责任的表现 b.这是他浪费时间的表现

(二)是非判断题

1.班级进行班干部民主选举,在收上来的选票中竟有人写上了萨达姆。老师组织同学们就此事进行讨论。小刚认为,选谁是选举人的权利,集体应充分尊重每个人的选择。小刚说得对。()

2.真正对国家负责其实只是在国家遇到困难的时候能挺身而出,为国家分忧,与国家共渡难关。()

3.保障个人利益是集体的责任,而集体利益是集体中每个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因此,个人更应该积极关心和维护集体利益。()

4.当我们做错事时,承认错误是有勇气的表现,也是一种负责任的表现。()

5.在滨洲铁路穿越小兴安岭那条最长的隧道的山顶,有一座方方的石碑,那里长眠着一位异国的工程师。这位工程师曾负责这条隧道的设计。当工程由于意外没有按照预定时间完成时,这位工程师开枪自杀了!她以自杀来弥补自己的失职和耻辱。她对自己工作负责的精神和承担责任的做法值得我们效仿!()课后反思:

第二课第二框《承担对社会的责任》

学习目标

教育学生,作为公民应从小就胸怀天下,承担起关爱社会的责任,树立“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意识。

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作为公民,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要胸怀天下,承担关爱社会的责任,主动服务社会,树立“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意识。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和勇于提问解答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7.政治导学案 篇七

1“学案导学、合作探究”教学模式主要教学结构和基本模式

1.1 主要教学结构

思想政治课“学案导学、合作探究”教学模式采取学教并重的教学结构, 即“主导—主体”式教学结构。其核心在于既要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又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结构见图1。

由此可见, 教师、学生、教材、教学媒体得以全方位的交互联系。

(1) 学生与学生实现交互。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是学习的主人, 只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才能激发他们的思维, 在交流、碰撞中增强学生体验, 修正提升学生认识。

(2) 教师和学生实现交互。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 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 应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并为其提供反馈与指导;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学习, 并与教师进行不同形式的交流, 汇报自己的成果, 获得教师的肯定或点拨等。

(3) 学生与教材实现交互。学生从教材和各种学习资源中得到支持, 获得大量的知识信息;同时, 学生也可以对教材和各种学习资源进行重组、挑选, 从不同侧面获得启发。

(4) 学生与教学媒体实现交互。学生依赖教学媒体和学习环境获得信息, 教学媒体为学生创设了适合的学习情境以及与他人交流、协作的情境, 将大量知识蕴藏其中;同时,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材料呈现的形式和内容, 在一定范围内丰富自己的学习方式。

(5) 教师与教材实现交互。教师要完成大量教材、教学内容、教学资源的收集、整理工作, 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内容;教材和教学内容是教师设计教学活动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教师的教学活动源于相关教学内容。

(6) 教师与教学媒体实现交互。教师要为学生的学习选择教学媒体, 对教学媒体的呈现形式及内容进行设计和组织, 对相关学习情境进行设计;教学媒体为教师开展多种教学形式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不同类型的工具。

(7) 教材与教学媒体实现交互。教学媒体和学习情境的选择与设计依赖于教材及教学内容;教材与教学内容通过教学媒体和学习情境呈现出来。

1.2 基本模式

1.2.1 课前学习

(1) 学习要点 (依据教学目标, 列出一课时的知识要点。教师示范性地列出一两点, 然后学生预习时自己归纳) 。

(2) 问题思考 (指向学习目标, 结合学习内容, 设计1~2道思考题, 引领学生结合预习内容思考问题, 要求学生写出答题要点或预习本课内容后, 提出1~2个问题) 。

1.2.2课堂学习

(1) 问题探究; (2) 相关链接; (3) 总结反思。

1.2.3课后学习

布置课后练习或课外实践活动, 并提出具体要求。课后学习活动可是做学习资料上的相关练习, 也可设计1~2个指向本课学习内容的探究性问题, 还可设计一个把学习内容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的专题实践活动。

2“学案导学、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在思想政治课不同课型中的实际应用

2.1 新授课

2.1.1 基本环节 (见图2)

2.1.2 操作要求和注意事项

(1) 课前预习学案的设计不能是简单的知识填空, 必须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要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 创设丰富而有内涵的情境, 开展多样而有创意的活动, 侧重于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发现和解决问题。

在学生自主预习过程中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1) 指导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 如告诉学生学案中哪些内容只要略读教材就能掌握, 哪些内容应注意知识间前后联系才能理解, 等等。让学生循序渐进地理解掌握教材内容。 (2) 要求学生对预习中有疑问的内容作好笔记, 带着问题去看书、去思考。这样, 一方面能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另一方面也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和正确的自学方法。 (3) 必须提前一两天将学案发给学生。这样, 教师就必须做到一课一案, 并提前备课编制学案。

(2) 课堂自主合作学习。学生分小组进行自主学习, 完成学案相关内容, 整理出重点和难点;教师要鼓励学生在小组内大胆发言, 通过讨论解决问题。同时, 教师必须及时巡视, 给学生适时的点拨, 既要发现学生好的做法, 鼓励学生开展创造性思维, 又要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完成思维的碰撞, 激发智慧的火光, 实现提出问题、合作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必须注意面向全体学生, 平等对待所有学生, 为学生创设一个展示自己才能的舞台, 让每一位学生都感受到民主平等的氛围。

(3) 反馈训练, 巩固落实。教师要设计适量的习题, 一般4~5个。这些习题必须具有典型性、层次性, 着重考查重点难点, 并根据学生掌握情况进行变式训练, 要求学生当堂达标。对于没有达标的学生, 要求组内一对一结对子互帮互助, 直到其达标为止。使学生既学到知识, 又感受到互助合作的学习氛围。最后, 教师和学生都撰写反思报告, 教师对本堂课的完成情况、处理方式方法进行总结。

2.1.3 典型实例

(1)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在学习“价值与价值观”一课时, 教师让学生自编自导自演情景剧《下雨了》。面对下雨, 卖伞的商人喜出望外, 祈求老天多下几天, 而正要收获的农民则希望不要下雨了。通过此情景, 让学生产生疑问, 进而引发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 发表不同的见解。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 使课堂上处处闪烁着创新的火花。

(2) 提出问题, 共同研讨。在学习“面对经济全球化”一课时, 让学生展示小组学习结果 (见表1) 。由表1可知, 前4部分问题不大, 通过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基本可以解决。最后一部分需要通过教师精讲点拨来完善。针对“我们应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这一知识要点不全的问题, 我校教师做了如下设计:

教师:“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上素以“价廉物美”著称。但现在, 低价鞋给贸易保护主义者以口实, 国外反倾销已成为我国鞋类出口的重大障碍, 鞋类商品海外遭抵制的事件年年都有发生。对此, 我国企业该如何应对?

学生:加强科技创新, 增加商品附加值, 坚持以质取胜, 树立国际品牌。

教师:除此之外, 我们是否该对国外反倾销坐以待毙呢?

学生:决不能!

教师:那么我们该怎么办?

(学生思考良久, 没有回音。)

教师:我们为什么历经13年之久, 极力争取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就是为了利用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 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学生:我们用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与美国作斗争, 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上述问答, 就是通过不断创设最近发展区, 为学生提供提升的“脚手架”, 引领学生逐步实现对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完整认识, 从而达到自由的彼岸。

2.2 复习课

2.2.1 基本环节 (见图3)

2.2.2 操作要求和注意事项

(1) 复习课学案应从学生认知水平、基础知识、解题能力出发进行设计, 给每一位学生动眼看、动耳听、动手做、动脑思的机会, 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到课堂复习中。如, 我校教师以课为单位设计了政治课复习环节: (1) 练好基本功:把相关知识点和重难点整理出来, 直接提供给学生, 让学生自主复习; (2) 请你来找茬:把考点中、练习中经常出现的误区列出来, 让学生改正; (3) 让学生当堂巩固。同时, 在学案中, 以书面形式介绍复习方法, 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归纳、学会总结, 做到任何时候复习任何知识时都能“处处无师胜有师”。

(2) 重点难点, 合作探究。课堂上, 教师根据学案反映出学生存在的疑惑问题、易错易混问题和教材的重难点创设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活动。使学生不仅知道知识“是什么”, 而且知道“为什么”, 注重探索获取知识的过程和方法, 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热情, 进一步巩固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并在活动中体验合作学习的价值与交流的意义, 从而提升课堂的有效性。

(3) 变式巩固, 拓展完善。练习是检验学生复习效果的重要手段。练习一般分3级, 强调层次, 体现个体差异。A级练习:侧重于基础知识、易错易混知识和课堂知识的进一步巩固。B级练习:侧重于主干知识、重点知识的训练, 突出方法与能力, 训练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总结解题规律和方法。常选用一些经典例题。C级练习:主要突出综合性, 结合社会热点, 强调知识的迁移、理解和运用。练习的梯度和层次性满足了学生按照自己能力水平完成训练的需要, 使每一位学生都有收获, 获得一定的成功体验,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有助于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有效的把握与调控。

2.2.3 典型实例

问题驱动, 自主学习。在复习“经济生活价格变动”这节内容时, 我校教师提供了关于“神舟飞船发射带动航天游”以及“世界上最贵、最重的服装———航天服”的有关材料, 并设置相关问题让学生讨论探究;在复习“政府职能”时, 要求学生调查收集围绕第十二届全国运动会的举办沈阳市政府开展的一些工作, 以“小记者”和“小市长”身份模拟召开记者招待会。这种围绕生活现象组织复习的方式, 让学生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发展能力, 不但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而且能拓宽学生的认识空间, 发展学生智慧。

3“学案导学、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和教学反思

3.1 存在的问题

(1) 在“学案导学、合作探究”教学过程中, 有些教师仍然坚持传统的教师角色, 没有对学生一视同仁, 未能真正面向全体学生, 从而导致课堂气氛沉闷、乏味。

(2) 对学案的认识不够全面, 使得教学出现“穿新鞋、走老路”状况。有些教师设计学案时没有仔细研究, 机械照搬课本内容, 其结果是引导学生抄课本内容, 死记硬背教学内容, 简单机械地寻找现成答案, 无法体现“学案导学、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优势。

有些教师教学观念陈旧, 教学方法落后, 重教轻学, 习惯包办代替学生学习, 认为学案中安排的让学生自我探索、独立思考、相互讨论、提出问题等环节太浪费时间, 不如自己讲效率高。

(3) 教师导学能力薄弱, 不善于启发、引导学生。有些教师把“学案导学”看做是教师省力的好方法, 认为学案中很多内容是安排学生自学, 可以代替教师的讲授。于是, 上课时间多数采取“牧羊人风格”, 该讲的不讲, 该引导的让学生去“死啃”, 结果不仅效率低, 而且出现很多漏洞, 没有发挥好教师的导学功能。实际上, “学案导学”并非是为了让教师教学省力, 恰恰相反, 教师承担着比常规教学更为艰巨的任务, 它要求教师投入更多的精力, 付出更多的努力, 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有些教师不能很好地进行“导学”, 不善于启发、诱导学生, 不会利用学案中的现成条件启发学生思维, 更不会创设条件引导学生思考。当他们对全体学生提出问题时, 只是让学生齐声回答“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等, 仅仅让学生作简单的是非判断, 而不是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还有的教师启发目的不明确, 引导不力, 甚至启而不发, 如提出的问题含糊不清, 学生无法回答。

3.2 改进建议

(1) 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案导学、自主探究”教学模式要求教师转变传统的“唯师是从”专制型的师生关系的观念, 树立“黑板面前人人平等”的和谐、民主师生关系新观念。

(2) 树立新的学生观。新的学生观主要体现在“学案导学、合作探究”教学实践中给学生应有的位置, 让学生成为自己学习、成长、发展的主人, 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把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统一起来,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发展、自我成功。

3.3 教学反思

实施“学案导学、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应遵循价值性原则和可行性原则。

有些教师不管问题深浅都采用“学案导学、合作探究”教学模式, 一节课上组织三四次小组讨论, 表面热闹, 实际效果却不好。一番嘈杂的合作之后, 学生并没有多少收获。这种做法必然使课堂教学失去特色, 失去持久的生命力。因此, 一定要挑出有价值的问题开展合作探究。有价值的问题, 应是与本节课有关的、课程标准中要求的, 应当是“为什么”或“怎么做”的问题。

8.政治导学案 篇八

关键词:导学案;政治课;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6-041-01

为了提高学校的教学能力,为了促进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更好掌握,应当不断发掘优秀的教学方法,将其融入到现有的教学系统中,通过改进与优化,让学生获得更好的教学体验,让学校获得更佳的教学口碑。而导学案作为新型的教学辅助方式,正在逐渐地被纳入传统的教育体系中,尤其在政治课程的学习中,其作用体现的尤为明显。

1. 导学案的定义

导学案是在以往的教育方式基础上,加以简化、创新、提炼出的一种新的教育模式。教师为学生提供学习所需用到的各种物品,并旁敲侧击的引导其自主创新学习。这样的教育模式保留了学生受教育主体的主动性,也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作用,以一种双主体的互动教学模式,被应用于教育过程中。

2. 导学案在政治课中的应用价值

2.1 有利于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作为教育工作开展的主体人群,其能力得到提升、精神得到满足是教育工作者积极追求着的目标。因此,所有教学工作的展开,都应围绕其特点与需求展开。传统的填鸭式教育学生总是被动的接受老师授予的信息与知识,而导学案的出现能让学生提前进入学习状态,其中提出的学习任务及课程难点为学生提供了基本的学习思路,引导其思考并解决疑惑,这就为教师授课提供了有的放矢的机会。双方事前都做好学习准备,带着明确的目的性学习,自然能到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2.2 有利于教师指导角色的扮演

导学案的编写是对教师能力的重大考验,其思路的清晰度、重点难点的提取能力、教学方法的适宜性和后期对学生反馈的反应能力,都直接影响着其编写的导学案是否能真正的发挥功效。教师对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作用也从这一刻开始发挥,以教师的思路带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3 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政治课程对内容的理解深度有很大要求,死记硬背虽能解决一时的考察需求,但并不能真正满足学生对该学科深入了解的需求。正确的学习方法应该以理解带动记忆,这样不仅能够获取知识,还能够减轻背诵的负担。导学案能够让学生对课程内容有一个框架性的了解,还能自主预先学习该部分内容;此外,导学案的编印很大程度上节省了学生上课做笔记和下课完成作业的时间,让其能有更充足的时间深入体会政治知识的深意。这样的自主学习方式,不仅减轻了学生繁重的课业压力,还为其创造了一个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趣味性的良好学习环境,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得到自学能力的培养。

3. 导学案在政治课中具体的应用要求

3.1 导学案的编写要求

导学案的编写内容应紧扣教学大纲,并严格遵循《新课程标准》;此外还要以学生的认知水平与能力为基础,制定编写符合其特性且能达到良好教学效果的导学案。在设计教案时,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第一,主体性原则,时刻强调学生的主人翁角色,让其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去学习;第二,指导性原则,导学案是对课程内容的一个预学习过程,仍需要教师对其认知和思维的发展做出指引,协助学生利用好导学案,充分展现自身的聪明才智;第三,层次性原则,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学生的个体情况,制定与之相对应的学案是十分有必要的,这能够引导学生循序渐进的学习,并不断增强其对政治课程的兴趣度与自信心。

3.2 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

政治课程是一门人文气息较重的学科,带着浓重的思想教育色彩,这就暗示着课程教学与教师个人理念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教师应不断地接受新方法、新理念,完善自己的教学思想及策略,有效的借助教学案,同学生架起沟通的桥梁,多与之互动交流,潜意识里引导其科学学习。

3.3 锻炼学生阅读文本的能力

阅读能力是学习知识的基础技能之一,教师要传授给学生适合政治内容学习的阅读方式,让学生主动去阅读。能够善用“快读、细读、精读”的阅读方式,就能有效的提高政治文本阅读效率,对框架结构一览知概况,对重点难点仔细钻研。如此配合学习,不仅能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还能够帮助其深刻掌握政治课程的知识内容。

3.4 培养学生知识构建能力

政治课程知识点的覆盖面广、角度分散,并同国内外实事紧密结合,这就要求学生能够从学习中自主梳理出知识结构和学习脉络,而导学案的编写设计也应以该目的为基础,引导其知识结构构建能力的培养。

4. 结语

任何一种教学方式效果的体现,都离不开教师的智慧和努力,也离不开学生的配合与适应,导学案也不例外。政治课的学习直接关系到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对其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绝对不能因为不良的学习方式,影响了学生对该学科的兴趣度,造成该学科知识的缺失。应不断调整教学方式,以科学的教育计划将更多的学子培养成该学科的优秀人才,服务社会。

[参考文献]

[1] 张霜,刘帅.高中思想政治课学案导学法探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4,2.

[2] 周江云.重视导学案在政治课中的应用培养优秀人才[J].成才新观察,2013,6.

9.政治导学案 篇九

主备课:乔如广 时间:2012.9.17

一、学习目标:

1.学会正确看待与父母的矛盾,做到遇事与父母商量。

2.掌握与父母沟通的基本要领、有效方法和经验。

3.理解和掌握与父母交往的艺术。

二、预习思考:

1.怎样认识与父母之间的矛盾冲突?

2.与父母交流沟通有哪些基本要领?

3.与父母交往有哪些艺术?

三、合作探究:

1.情景展示:

一天,晚饭过后,小冰说:“爸,我想到同学家做作业,顺便看会电视。”爸:“嗯。不过不能超过八点。”小冰心里想:现在都快七点了,八点怎么来得及?一时心里就有火„„

当我们与父母发生冲突时,应怎么办?

2.阅读教材27页“相关链接”与父母交往三字经,合作交流,归纳总结有效沟通的基本要领和艺术。

四、展示过程:

1.展示“预习思考”和“合作探究”中的问题。

2.谈谈学习本节后的感想。

五、迁移延伸:

10.政治导学案 篇十

一、【学习目标】1.理解我国的国体和政体及其相互关系。

2.理解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3.理解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和基本内容。

4.说明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

二、【学习重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最重要的特点、基本内容

三、课前预习

(一)、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1.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1)一个国家的政权机关的组织形式,叫做__________。

(2)政体与国体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的政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民主集中制原则

(1)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组织和活动的最重要特点:__________

(2)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表现: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地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二)、适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当堂达标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宪法规定我国的国体是(),与之相适应的政体是()。

A.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民主专政B.人民民主专政、人民政协

C.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D.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重要的是坚持和完善(),绝不能照搬照抄西方的政治制度模式。

A.人民民主专政B.人民代表大会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人民政协制度

3.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③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必须依法履行职责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鲜明的特点

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这表明()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②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③我国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政权的组织形式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的最重要特点是()

A.对人民负责B.人民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

C.实行民主集中制D.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

6.《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总则中明确规定,各级人大党委会依据宪法和有关法律行使监督职权:对本级政府、法院和检察院的工作实施监督,促进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人大与政府、法院、检察院的关系是 ①既监督又支持的关系②权利相互制衡的关系

③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④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二、非选择题:

7、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决不照搬西方的政治制度模式?

课后练习

一. 选择题

1.关于对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理解,下列不正确的是()

①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②属于民主共和制的政权组织形式

③其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是依法治国④人大代表由政府领导任命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在我国之所以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由()

①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经济基础决定②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③我国人口数量决定④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决定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

3.《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总则中明确规定,各级人大常委会依据宪法和有关法律行使监督职权;对本级政府、法院和检

察院的工作实施监督,促进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人大与政府、法院、检察院的关系是()

①既监督又支持的关系 ②权力相互制衡的关系

③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④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下列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三者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是相互独立,互相制衡的关系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的领导机关

C.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D.国务院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最高人民法院是国务院的执行机关

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与其它国家机构的关系是()

A.互相监督、分工合作的关系B.领导与被领导、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C.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的关系D.立法机关与执法、司法机关的关系

6.在我国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国务院总理代表政府向人民代表作政府工作报告,提请代表们讨论、审议并通过。这一情况表明了()

A.我国最高行政机构向人民代表布置工作

B.我国最高权力机关与最高行政机构之间协商工作

C.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法律监督机关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其他国家机关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7..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无比的优越性,表现在()

①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②动员了全体人民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

③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④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8.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重要的是坚持和完善(),绝不能照搬照抄西方的政治制度模式。

A.人民民主专政B.人民代表大会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人民政协制度

9.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①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保障

②是人民当家做主,直接行使国家权力的根本途径和最好形式

③是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可靠保障

④是因为这一制度适合我国的国情,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0.在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下列选项中,体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组织和活动基本原则的是()

①各级代表大会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②在法律的制定上实行少数服从多数 ③重大问题的决策由人大常委会负责④在贯彻执行上实现严格的责任制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二. 非选择题

11.2012年3月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听取和审议了《政府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法院报告》、《最高人民检察员报告》,审议批准了2011年中央预算执行情况和2012年中央预算报告。同时,在会议召开期间,人大代表纷纷通过网站连线公民,就房价物价、收入水平、教育、医保等百姓最为关心的热门话题听取公民的意见和建议。

材料是如何体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的?(6分)

体验高考

1.(2011广东文综,29,4分)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0次会议决定,将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向社会全文公布征求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后,再审议表决。根据材料,以下认识正确的是()

①全国人大讨论和制定法律法规以行使决定权

②全国人大立法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特征

③人大是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执行机关

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2011课标全国文综,17,4分)2011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开会期间,全体会议公开举行,绝大多数人大代表团分组会议也对外开放,许多代表团还在讨论结束后留出时间接受中外媒体集体采访。人大会议对公众开放是()

①国家权力机关对人民负责的体现

②依法行政建设法制国家的需要

③国家自信和政治民主发展的表现

④公民直接参与公共决策的要求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2011山东文综,23,4分)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2011年2月2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刑法修正案(八)。该修正案首次将飙车、醉驾、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等严重危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规定为犯罪。材料表明,我国()

①公民的民主权利逐渐扩大

②立法工作坚持与时俱进

③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决定权

④人民群众能够参加国家管理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4.(2011四川文综,29,4分)一位从事基层民政工作的全国人大代表,十几年来坚持走访当地居民家庭,记了70多本“民情日记”和“民心日记”,一次次地在人民代表大会上提出议案,帮助群众排忧解难。这表明,该人大代表()

①履行了严格依法行政的义务

②履行了反映群众意见的义务

③行使了依法提出议案的权利

④履行了密切联系群众的义务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5.(2011重庆文综,32,4分)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表决通过了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的决议,决定批准关于2010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1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这表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①集体行使职权

②是我国唯一的权力机关

③决定国家重大事项

④决定最高人民法院的工作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答案

当堂达标

1------6DCDCCB

7.(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巩固和完善,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无比的优越性。①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②动员了全体人民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③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④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实践证明,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是中国人民奋斗的成果和历史的选择,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好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绝不照搬西方的政治制度模式。

课后练习

1------5 CABCB 6----10 DDCBC

11.①材料体现了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2分)

②全国人大审议和批准“一府两院”的工作报告和其他报告,体现了“其他国家机关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2分)

③人大代表通过网站连线公民,听取公民的意见和建议体现了“人大代表由人民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2分)

体验高考

1、答案C全国人大常委会向社会征求个税修正案意见并审议表决,行使了立法权,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特征,说明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保证。排除①,选②④。人大是权力机关,不是执行机关,排除③。

2、答案B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向公众开放,是对人民负责的表现,是我国民主政治的进步与发展的体现,故选①③。依法行政的主体是政府,②与题意不符。人大会议向公众开放,不是让公民直接参与决策,而是保障公民的知情权,排除④。

3、答案D我国公民的民主权利并没有随着刑法的修改而扩大,故①说法错误。刑法的修改,是随着飙车、醉驾、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等严重危害群众利益的行为的出现而进行的,坚持了与时俱进,故②说法正确。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刑法修正案(八),是它行

使立法权的表现,故③不合题意。在刑法修改的过程中,全国人大常委会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表明了在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群众能够参加对国家事务的管理,故选④。

4、答案D这位全国人大代表坚持走访当地居民家庭,收集各方面的信息,提出议案,帮助群众排忧解难,体现了我国人大代表代表人民利益和意志,依法参加行使国家权力。②④正确说明了这位全国人大代表履行的法定义务,③正确判断了这位全国人大代表行使的权利。严格依法行政是对政府坚持依法治国原则的要求,①混淆了人大代表和政府的职责,应排除。

上一篇:历年三下乡主题下一篇:搞笑冷幽默的参考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