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讲稿)

2024-09-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讲稿)(共12篇)(共12篇)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讲稿) 篇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演讲稿

古人云:“一日当三省吾身”,通过“三省”而思过往、观如今、知将行。我觉得,作为革命军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当常发忧患之感、常怀进取之心、常抱创新之志,坚定信念,奋发有为,不辱使命,做到“经常四问”。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这四个方面的内容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框架。

古人云:“一日当三省吾身”,通过“三省”而思过往、观如今、知将行。我觉得,作为革命军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当常发忧患之感、常怀进取之心、常抱创新之志,坚定信念,奋发有为,不辱使命,做到“经常四问”。

一问任务是否完成。坚决完成上级赋予的任务,是军人的职责、军人的誓言、军人的荣誉。凡是具有强烈使命意识和事业心责任感的军人,都会经常自问自查任务完成情况,始终做到思路清晰、目标明确、全局在胸。对目标任务要随时了如指掌。尤其对本单位的基本任务、年度重大任务和临时性突击任务的标准要求、时间节点、保障要素等,必须做到心中有数、统筹规划、有的放矢。对工作进展要经常总结反思。通过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掌握任务特点和工作规律,把握工作主动权,不断提高工作效益。不善于总结反思的领导,不仅难以圆满完成任务,而且难以提高自己。对重点难点要及时攻关破局。要善于补“短板”、突“瓶颈”,勇于攻坚克难、开拓创新,及时制订和落实解决重点难点问题的有效措施,确保各项任务保质保量、按时出色完成。

二问职责是否履行。作为医务人员,“肩上有千钧重担,身后有千军万马”,其履职尽责情况的好坏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医院全面建设的推进和各项任务的完成。因此,必须履行好条令规定的职责。条令条例是军人必须遵守的“法”,对每一级别的干部职责要求都作了明确规定。要忠诚使命,牢记职责,时常对照条令规定的职责要求,满腔热情干事创业,一心一意谋发展。必须履行好党章要求的职责。作为党员干部,必须认真学习贯彻党章,遵守拥护党章,带头履行党员义务,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勇于叫响“向我看齐”、“跟我上”,廉洁自律,遵守章纪,为大家立好标杆、做好表率。必须履行好岗位所需的职责。三问能力是否提高。能力素质是一名医务人员称职与否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一个单位作战能力强弱的内在尺度。要不断提高个人素质。常言说,“打铁还需自身硬”、“强将手下无弱兵”。干部应当通过孜孜不倦的刻苦学习,扩展基础知识,强化业务技能,提高业务水平,增强创新能力。特别是在当今知识极度爆炸、极速更新的时代,一天不学习就意味着落后。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先进性要求,努力把单位建设成为团结和谐、风清气正、坚强有力、奋发有为的“火车头”。要不断提高科室作战能力。这是提高能力素质的最高体现和最高目的。

四问安全是否保证。高度纯洁、集中统一和安全稳定,是科室全面建设的根本要求,是部队科学发展的保底工程,是军人的政治责任。无论执行何种任务、进行何种工作、开展何种活动,每名军人时刻都要绷紧安全这根弦,始终警钟长鸣、常抓不懈。时常要问有没有问题隐患。做到见微知著,落叶知秋,不因表面平静而麻痹大意,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及时组织隐患排查,及早发现存在问题和苗头隐患。

任何价值观念都根植于社会实践尤其是现实生活之中。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维观念深刻变化。我们在树立自强意识、创新意识、成才意识、创业意识,同时也带来一些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难奋斗精神淡化等问题。年轻军人们是满怀理想,充满活力与激情的群体,轻易接受社会和谐必须共同遵守的价值目标和行为规范,不易全面了解和谐社会就是通过对各种利益关系、社会矛盾的调整和处理来实现社会和谐与融洽。而我们要做的,是牢记“八荣八耻”,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这有利于更好地形成社会的文明道德风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我们是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新一代;品得高尚、意志顽强的新一代;视野开阔、知识丰富的新一代。现在,正是国家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要努力工作,“不抛弃、不放弃”,坚定信念,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医院争光,为党旗添彩!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讲稿) 篇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建设是由我国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制度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保障, 任何制度的建设都必须要以社会制度的根本利益为前提, 必须要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道路。文化作为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状况的反映, 是一个国家历史与传统的延续, 是一个国家政治体质和政治性质的外化, 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总是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存在和发展。不同国家由于社会性质和政治理念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社会制度, 什么样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 就会孕育和滋养与之相应的文化形态, 并会通过制度固化这些文化, 让文化形态与社会管理融合, 让文化形态与发展目标融合, 让文化成为推动国家发展的重要动力。

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用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在经历历史的选择后成为中国唯一的合法的领导者,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推动中国革命、建设的伟大进程中, 成功选择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历史性进步, 创造了生机勃勃的崭新文化。中国共产党一直以来十分重视文化宣传和制度建设, 中国共产党在文化制度建设上采取了早期的苏联模式, 提倡文化制度建设的重要性与时代性, 不断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 使之与中国现实文化发展现状相吻合, 从而提高文化制度在促进文化发展中的作用。中国共产党用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建设, 首先, 文化一词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中曾经多次出现, 含义比较广泛, 马克思, 包括恩格斯用来说明社会结构的术语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 (生产关系总和) 与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包括政治和意识形态, 如果把文化与经济、政治并列起来, 显然文化与意识形态不能相等, 文化包括意识形态, 比意识形态更广, 文化还包括文化产业,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 文化产业的社会功能及经济效益已经得到党中央和国务院的认同, 并在多次重要会议中强调发展文化产业。中国社会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建设中为意识形态服务的初衷却非常重要, 无论任何国家, 意识形态都是重要的宣传阵地, 为了保障中国文化事业发展与国家整体发展相吻合, 就是马克思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理论的延伸, 只有建设符合国家利益的文化和制度, 才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了经济、政治和文化三者并列的社会结构理论, 并规定了三者之间的关系, 江泽民把三者并列说:“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 是有机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他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又进一步把社会主义建设区分为这三个方面。不管人们如何理解三者的关系, 只要把三者并列, 就是承认文化不是经济、政治, 而是经济、政治以外的东西, 即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让文化制度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而且文化制度建设必须要符合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能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服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建设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从提出新民主主义文化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 再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我们党总是站在时代前列, 引领文化发展进步, 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者和领导者, 文化制度建设始终是中国改革发展进程中的基石, 始终代表着中国最先进的文化制度, 实践证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既是一条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正确道路, 同时, 也是一条不断孕育先进思想文化的正确道路, 为了确保中国文化发展始终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导思想相一致, 就必须要在文化制度建设上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时期我国文化发展方向和路径的选择、政策的制定和文化纲领, 都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发展道路和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 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才能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建设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更好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建设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建设和经济制度建设的重要保障, 是构筑和谐社会, 推动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建设立足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党的性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要借鉴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要符合当前我国文化建设需要, 符合党和国家的核心利益。

3.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篇三

关键词:十七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

中图分类号:D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07)-12-0007-02

2007年10月15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在北京胜利召开,在我党历史上第一次郑重地鲜明地完整地提出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并将其载入党章,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这深刻表明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极端重要性,旗帜鲜明地表达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决心和坚定信心。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成绩

1.1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发展。

改革开放29年来,我国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的解放和发展,我国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30%以上。今年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166043亿元,同比增长11.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8207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83478亿元,增长13.5%;第三产业增加值64358亿元,增长11.0%。一大批重要工农业产品产量跃居世界首位,国家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大幅度增强。

1.2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

对外贸易较快增长,贸易顺差继续增加。今年前三季度,进出口总额15708亿美元,同比增长23.5%。其中,出口8782亿美元,增长27.1%;进口6926亿美元,增长19.1%。贸易顺差1857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加758亿美元。今前三季度,外商直接投资实际使用金额472亿美元,同比增长10.9%。9月末,国家外汇储备14336亿美元,同比增长45.1%。

1.3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度增加。2007年前三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346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3.2%,增幅高于上年同期3.2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3321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4.8%。截至9月末,全国城镇累计新增就业人数920万人,已完成全年900万人目标。9月末,全国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2238万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2781万人。

1.4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升。

随着中国的日益发展,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发展经验、发展模式引起了国际上许多人的兴趣,越来越多的目光投向中国,越来越多的话题围绕中国展开。我们坚持正确的对外方针和政策,广泛开展双边和多边外交,在国际事务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推动朝核问题六方会谈到积极救助印度洋海啸受灾国,从参与国际维和行动到推动在反恐、环保、禁毒、重大疾病预防等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国向国际社会展示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

2.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在党的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相继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基础上,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来这条道路的科学内涵和完整表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就在于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必须继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研究和探索,努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2.2中国特色社会理论体系

党的十七大报告一个重大的理论亮点,就是第一次把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统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将这一新表述写入党章。这一重大论断的提出,具有重大理论意义与深远历史意义。

具体地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3.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十七大的胜利召开,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人们更加深刻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必由之路、成功之路、胜利之路,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时代的选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顺利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百年梦想,就必须坚定不移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1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继承和发展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

推动科学发展,就是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实现各方面事业有机统一、社会成员团结和睦、和谐发展,实现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的和平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就是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为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科学发展、社会和谐,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必须贯彻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过程。

3.2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解放思想。

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开拓新局面的强大思想武器。回顾党的奋斗历程,我们在实践上的每一个重大发展,理论上的每一个重大突破,工作上的每一个重大进步,都离不开解放思想。

2006年8月,辽宁锦州一条连通港口的大道建成通车。过去从锦州到港口,要绕一圈才能到,现在因为新修了两个隧道,时间从1小时缩短到15分钟。这条道路的修通,不仅仅节省了时间,而且使锦州只用一年半时间,就把区域定位翻了过来。锦州本来就在海边,但由于港口意识薄弱,发展一直落后。如今,锦州提出全面建设沿海经济区城市,滨海经济州后,对外开放水平快速提升,对商家的吸引力越来越大。今年1至8月,外资已经到位1.11亿美元。

要破除一切保守僵化的思想观念,消除一切阻碍科学发展的错误认识,革除一切影响科学发展的体制障碍,力求在思想解放中推动发展,在加快发展中解放思想,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3.3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十七大报告回顾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时,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深圳市委书记李鸿忠感慨地说:“深圳每平方公里产出GDP2.98亿元、财税收入8000万元……靠的就是改革开放,靠的就是自主创新。”由一个边陲小镇成为国际化大都市,深圳创造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发展奇迹,有力地证明了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这一真理。

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有了很大发展,但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没有变。要清醒认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我国基本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性、长期性、艰巨性,增强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坚定性,提高想问题、办事情决不可脱离实际的自觉性。要充分认识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深刻把握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形势下我国各项事业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加自觉地促进科学发展,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3.4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我们必须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规律,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我国发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继续努力奋斗,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总而言之,在今后发展的道路上,必定还会遇到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困难和风险,只要我们始终不渝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就一定能够战胜各种困难和经受各种风险考验,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 邹建中. 十七大的政治预告[J]. 观察与思考,2007(14)

[2] 沙吉会. 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J]. 大连干部学刊,2007(7).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讲稿) 篇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在我国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新路,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中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社会政治发展模式。

1.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这条道路的主要内容包括: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2.为什么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坚持这条道路,就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坚持和发展这条道路,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有利于促进人民民主的发展,有利于形成和保持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发展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3.怎么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为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当前需要认真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发展基层民主,夯实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

(2)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构筑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法制保障

(3)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

4.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优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有利于人民的民主参与和各种民主权利得到充分保障,社会主义民主显示出旺盛活力。同时,对于巩固和扩大爱国统一战线,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促进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实现党和国家的总任务具有重要意义。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讲稿) 篇五

第 一 讲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授课人:xxx

党的十九大概括和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这是党的十九大最重大的理论创新、最重要的政治成果、最深远的历史贡献。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郑重地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宪法,实现了从党的指导思想向国家指导思想的转化,实现了国家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是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根本指针。

一、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之问的科学理论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理论,伟大时代孕育伟大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科学社会主义迈向新阶段、当今世界经历新变局、我们党面临执政新考验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党的十九大郑重宣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一个分量很重、内涵很深的重大政治论断。新时代之“新”,首先在于我们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发展环境、发展条件都发生了新的变化,目标任务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已经从“未发展起来”时期进入到“发展起来以后”时期。新时代之“新”,在于我们面临着新的社会主要矛盾,也就是党的十九大所指出的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深刻揭示了当前我国发展状况和人民生活状况的时代特点,对党和国家各方面工作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新时代之“新”,还在于我们迈向新的奋斗目标,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是在这样的伟大时代中应运而生、在当代中国的新实践新发展中顺势而成的。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科学社会主义焕发新生机、两种社会制度的较量呈现新态势的时代背景下形成的。世界社会主义500年,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实践到多国发展,反映了人类对美好社会制度的 执着追求,深刻改变着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解体、苏共垮台、东欧剧变,世界社会主义遭受严重曲折。所谓“民主化浪潮”席卷全球,有人宣称“历史已经终结”于资本主义制度,“20世纪将以社会主义的失败和资本主义的胜利而告终”,还有人妄称社会主义中国也将随着“多米诺骨牌”效应而倒下。20多年过去,今天我们完全可以说,中国不但在世界上把社会主义的旗臶举住了、举稳了,而且把科学社会主义推向崭新的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辟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新境界,形成了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四位一体”有机统一的科学体系,实现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大建设的统筹推进,社会主义的影响力、召力大大增强。随着社会主义中国的蓬勃发展,人们正在见证“历史终结论”的终结,“中国崩溃论”的崩溃,“社会主义失败论”的失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发展和指导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的生动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使世界上正视和相信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人多了起来使世界范围内两种意识形态、两种社会制度的历史演进及其较量,发生了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深刻转变。这不仅对于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而且对于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和人类进步,都是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大事件。可以说,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思考、经验总结,对坚持 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担当和探索,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百年不遇的世界大变局中形成的。当前,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 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各国相互联系和依存日益加深。同时,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贫富分化日益严重,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恐怖主义、气候变化等人类共同的威胁持续蔓延。世界怎么了?应该怎么办?过去主要是发展中国家感到迷茫,现在一些发达国家也感到迷茫。面对世界经济、国际安全、国际治理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世界需要新的方向、新的方案、新的选择。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中国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中国的发展理念、发展道路的影响力显著増强,中国在国际舞台的话语权显著增强,中华文化中所蕴含的天下为公、求同存异、和合共生等理念越来越显示出独特价值,赢得广泛理解认同。可以说,世界需要中国智慧、中国理念、中国方案,中国也正在发挥着世界和平建设者、全球发展贡献者、国际秩序维护者的重要作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孕育产生、丰富发展的。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十八大以来 党所经历的深刻革命性锻造中形成的。历史和现实都一再证明,一个执政党进行社会革命不容易,进行自我革命更不容易,而不进行自我革命就必然被历史所淘汰。一个时期以来,一些地方和单位管党不力、治党不严,严重损害党的形象,侵蚀党的执政基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清醒分析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四种危险”,带领全党以自我革命的勇气,正风肃纪反腐,挽狂澜于既倒。可以说,党的十八大以来管党治党实现了从“宽松软”到“严紧硬”的深刻转变,党内政治生活气象更新,党内政治生态明显好转,党的团结统一更加巩固,党群关系明显改善,全党焕发出新的强大生机活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白我革新、自我提高的重要成果,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党的自身建设规律的认识,展现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强大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总书记是这一思想的主要创立者。在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推进党和国家事业的实践中,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的深刻洞察力、敏锐判断力、理论创造力和战略定力,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发挥了决定性作用、作出了决定性贡献,成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掌舵者、领路人,作为大国领袖人民领袖,受到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爱戴。

二、系统完备的科学体系、特色鲜明的理论品格 时代风云、实践发展多么波澜壮阔,理论创新、思想创造就多么博大精深。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聚焦新的时代命题,凝结新的思想精华,总结开创性独创性的实践经验,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构建起新的理论体系。这一思想内涵十分丰富,包括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方面的基本问题,并根据新的实践对经济、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统一战线、外交、党的建设等各方面作出理论分析和政策指导。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从党的十三大起,历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标题都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词。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不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思考,提出了 许多重大论断、重要思想。比如,强调要正确认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30年”的关系,从历史维度、政治高度阐明了社会主义在中国建设和发展的连续性完整性: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四个走出来”,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从改革开放回溯到新中国成立以来,上溯到中国近代史乃至中华民族史,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源流、民族基因和实践基础;强调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和最大制度优势,这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重要的认识成果、最根本的规律总结;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将“三个自信”扩展为“四个自信”,使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在理论维度、实践维度、制度维度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文化维度等等。这些重要论述丰富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和外延,也为我们立足广袤国土、聚合磅礴之力走好自己的路,提供了更具实践广度、现实深度、历史厚度的思想理论支撑。“8个明确”、“14个坚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8个明确”是这一思想最为核心关键的组成部分,是支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四梁八柱。“14个坚持”的基本方略,涵盖坚持党的领导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涵盖国防和军队建设、维护国家安全、对外战略,是对党的 治国理政重大方针、原则的最新概括,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和“方法论”。“8个明确”偏重于理论层面的高度概括和凝练,每一个“明确”都是具有原创性的新思想新观点,集中反映着我们党对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今时代的理论思考和理论贡献。“14个坚持”偏重于实践层面、方略层面的展开从结构和逻辑看,第一条是“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最后一条是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体现着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这一当代中国的最高政治原则,贯穿着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内在逻辑。“8个明确”、“14个坚持”有机融合、有机统一,都凝结着我们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验总结,特别是凝结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性认识的深化、拓展、升华,体现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战略和战术相一致、认识论和方法论相统一的理论特色。

任何一个理论要被人所信服,既要能够回答时代课题、指导推动实践,又要有独具特色的理论品质和富有感召的思想力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这样一种闪耀着理性集中反映着光辉和人格魅力的科学理论,集中反映着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价值追求、精神风范。

这一思想彰显着坚定理想信念,坚定的信仰信念,是中 国产党人的鲜明政治品格,也是我们竞的独特政治优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充满着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充满看对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充满着“革命理想高于天”的豪迈情怀,这一理论品格,体现了我们党在新时代继承优良传统、传承红色基因的高度自觉,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底色、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这一思想展现着真挚人民情怀。人民立场,是我们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人民至上论”,是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人民幸福论”这一思想彰显了人民创造历史、人民是真正英雄的唯物史观,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是写在亿万中国人民心中的科学理论。

这一思想贯穿着高度自觉自信。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自觉自信都是其鲜明的内在禀赋和精神特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充满着对传承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的自觉自信,对发扬党的优良传统的自觉自信,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觉自信,对我们正在做的事情的自觉自信,对党和国家事业光明前景的自觉自信。正是有了这种高度的自觉自信, 这一思想才有这样的大气魄、大视野、大格局,才有这样的理论成熟、战略定力。

这一思想体现着鲜明问题导向。问题是理论的起点,也是创新理论的动力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实践性的有机统一,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党和国家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贯穿着强烈的问题意识、鲜明的问题导向。这一思想是在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中不断发展完善的,体现了共产党人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展现了马克思主义者勇于创新、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

这一思想充满着无畏担当精神。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风范和崇高境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贯穿着对民族命运的担当、对人民幸福的担当、对管党治党的担当、对美好世界的担当。这种担当是一种现实的担当,扛起一代人应当扛起的责任;这种担当是一种无私的担当,以身许党许国、报党报国;这种担当是一种无畏的担当,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毫不犹豫挺身而出。正因为有了这种担当,这一思想才具有了强大之势、浩然之气。

三、经过实践检验、富有实践伟力的强大武器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科学理论的价值就在于回答时代课题、推动实践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思想,是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炼、升华而成的,在指导实践、推动实践中发挥出巨大威力。

一方面,这一思想是实现历史性变革的根本指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其深刻的理论性实践性和鲜明的战略性前性,从根本上引领了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开创新局面党的十九大指出,5年来的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5年来的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比如,创造性提出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和最大制度优势,党的全面领导大大加强;创造性提出全面从严治党,实现党的革命性锻造;创造性提出新发展理念,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国经济在世界经济普遍低迷的情况下保持稳定增长:创造性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臵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创造性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深化改革四梁八柱搭建完成:创造性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对外开放开辟新格局:创造性提出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创造性提出精准扶贫脱贫,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创造性提出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意识形态领域一度被动的局面得到根本扭转;创造性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生态文明建设成效卓著;:创造性提出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和战略方针,人民军队实现革命性重塑;创造性提出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等等。取得这样历史性的成就和变革,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

另一方面,这一思想是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的主心骨、定盘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价值是作用于现实的、更是影响长远的,必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更加充分彰显。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基于对这一思想科学真理性、宏观战略性深刻认识作出的历史抉择。这一思想着眼的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聚焦的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规划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总书记反复强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 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以贯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一以贯之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统筹推进社会革命和自我革命,必须把这思想作为强大武器,保持政治定力、战略定力,攻坚克难、披荆斩棘,走好自己的路,办好中国的事,实现我们的宏伟目标。

归结起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实践的关系,就是新时代催生新思想,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新时代指导新实践。这是新思想与新时代相互作用的内在逻辑和发展进程,二者相生相成、共进同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新的时代背景和实践条件下创立并不断发展的,也正是由于这一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开启和引领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新发展,随着社会实践进一步生动展开、不断拓展,这一思想将持续发展、更加丰富、更加完善。

四、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历史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

这一思想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旗帆,是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根本指针,毛泽东同志指出,主义如 一面旗子,旗子立起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中,我们党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先后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指引我们夺取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今天我们党作为一个拥有8900多万名党员、在有着13亿多人口的大国长期执政的大党,作为一个立志于千秋伟业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要带领全国人民步调一致向前进,引领中国号巨轮行稳致远没有一个与时俱进的指导思想是不行的。总书记以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历史担当,肩负起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写下去的政治责任,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回答了一系列重大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富有时代性、创造性、人民性的重大论断,廓清了一系列大是大非,在坚持什么、反对什么上旗臶鲜明、正本清源,集中体现了我们党的政治意志、政治立场、政治主张,充分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科学社会主义的时代价值。有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这面旗臶,全党思想上精神上就有了鲜明的时代标识,党的团结统一就有了思想根基、“共同语言”,带领全国人民奋勇前进就有了正确方 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在新的伟大斗争中,展现出强大的真理穿透力、价值感召力、实践引领力、文化自信力,已经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指引、行动遵循,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国防军队、祖国统一、外交工作、党的建设等各方面的科学指南,以这一思想为指引的中国人民实现了精神上的完全主动。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指导地位,实现了党的主张和国家意志、人民意愿的高度统一,体现了党的性质和我国国体的内在统一,筑牢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这一思想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中国的原创性贡献,谱写了马克思主义新篇章。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总书记强调,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的参天大树之根本,是我们党和人民不断奋进的万里长河之泉源。长期以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之所以显示出强大生命力,最根本的就是我们党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有机统一起来,做到既不忘老祖宗、又讲出新话。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鲜明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心点、理论起点,价值起点,集中体现了马克思的理论品格 和精神实质,闪耀若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辉,是当代最现实、最鲜活的马克思主义,同时,这这一思想以我们正做的事情和将要要做的事情为中心,以一系列具有原创性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写出了马克克思主义新的时代篇章,以全新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现规律的认识,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又一次飞跃,充分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和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创造力,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这一思想是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精神力量。实现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鲜明提出并系统论述了中国梦这个重大命题,深刻阐述了民族复兴的基本内函,深刻揭示了我们在民族复兴历史进程中所处的方位,科学规划了民族复兴的实现路径、战略步骤,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了新的内涵。总书记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深刻论述了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强调要始终发扬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揭示和自觉遵循中华民族传承发展历史逻辑,承载着中华文明再创辉煌的 历史责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光辉典范,吹响了全党全国向民族复兴进军的号角,照亮了迈向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注入了实现民族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在这一思想的指引下,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完成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的中国梦。

这一思想饱含着对人类发展重大问题的睿智思考和独特创见,为建设美好世界界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日益突出。在这样一个世界发展何去何从的十字路口,总书记以卓越政治家和战略家的恢弘视野、战略思维,鲜明提出一系列关乎人类前途命运的新理念新思想新主张,占据了人类道义制高点,凸显了中国特有的大国风范、大国担当,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思想坚持中华文明的主体性、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性,着力把当代中国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建设现代化的积极探索和宝贵经验,加以理论化、系统化,构建了坚持马克思主义原则、体现独特文明特征,独立于西方模式和西方话语的思想体系、价值体系、制度体系、目标体系、战略体系,深刻凝结着当 代中国对人类更好未来的艰辛探索,拓展了发展中国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篇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有机统一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保证,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特征。一是科学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容具有科学的品格和科学的精神,它正确地反映了自然和社会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坚持了同自然观、社会观中一切非科学的文化思想进行坚决斗争的立场,为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提供了理论依据。二是时代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既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又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三是民族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四是开放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一种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文化,融合和吸收了世界优秀文化成果,具有鲜明的开放性特征。五是群众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来自于人民群众,代表人民意愿,为群众服务,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六是创新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不断提升,不断创造出符合社会发展和人民需要的新的文化。

党的十七大对新时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提出了新要求,即: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通过努力,使国家文化软实力不断提高,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

7.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治文化 篇七

法治是一种源于西方的文化。当代美国文化人类学家克鲁克洪将文化分为显型文化和隐型文化两大类, 他认为, 文化包含有形的, 也包含无形的, 有形的是显型文化, 无形的是隐型文化。[1]参照克鲁克洪的文化结构理论, 亦可将法治文化分为显型法治文化和隐型法治文化两大类。隐型结构层面上的法治文化主要包括法律心理、法律意识 (法律观念) 和法律思想;显型结构层面上的法治文化则由法律法规、法律制度和法律设施等构成。[2]从理论上讲, 任何一种法治文化都应当是显型层面上的法治文化与隐型层面上的法治文化的协调统一, 即有形的法律规范、法律制度、法律设施与无形的法律意识形态的协调统一。

我国著名法学家龚瑞祥教授指出:“所谓‘法治’, 其实不仅仅是指‘以法治国’, 而且还包含着用于法治的法律必须遵循的原则, 如‘公正原则’、‘平等原则’、‘维护人的尊严的原则’等, 也就是说, 法律是确定的、公认的理想, 而非我们通常所称的‘长官意志’, 或者个人灵机一动的狂想。法治高于法律是立法者和司法者用以检验法律能否生效的原则。”[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治文化体系是一种以“正义”为价值取向的、以西方法治文化为范式的、以传统中国法律文化为根基的法治文化。它在显型结构层面上表现为:制定良好的法律规则和法律原则;完备的法律制度和法律体系;完善的法律组织和法律设施;严格的执法和司法程序。在隐型结构层面上主要表现为社会主体的信法、守法、用法心理;较强的民主意识、正义观念和权利观念;法律的权威至上观念、依法办事的精神和法治的思想等, 是一种内容有机构成、结构和谐统一的法治文化。[4]

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民主政治, 是这一法治文化体系的本质所在。而围绕这一本质展开的各项条件、措施和效果, 即以法治为特征的物质文化、政治文化、精神文化的全面生成, 则是这一法治文化体系的具体要求和现实标志。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特点及其成因

西方法治文化的产生主要依赖于社会内在的力量, 即其自身传统社会文明成果的积累, 是一个“内生”的过程。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产生却与此不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生成实际上属于一种“后发混合式”的模式。这种混合式既不同于现代化起步较早、主要依靠其内部社会经济等要素发育而成的“内生”模式;也不同于现代化起步较晚、主要在外来文明因素刺激下进入法治现代化的“外生”模式。从其生成的动力来讲既有外在动力也有内在动力。[5]一方面, 其生成依赖于中国社会的内在力量, 这些内在力量就是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民主政治、法律 (良法) 、道德、教育和社会主体需求的转向等社会因素。另一方面, 它一直受到外来法治文化的刺激, 特别是西方法治文化的刺激, 这种刺激表现在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等各个方面。因此,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有其独特性, 具体表现为:

(一) 民族性

中国传统法治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文化传统积淀的产物, 经世代相传而取得了稳固的地位, 形成一种“超稳定形态”, 即使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 它也会坚守自己的阵地, 至今仍在影响着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它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法律观念、法律情感以及行为模式, 并已内化为中华民族法律文化的心理和性格, 影响着当代中国人的法律心理、法律意识和行为模式的选择。

(二) 现代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现代性表现在它能与当代的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相伴而生, 是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一方面, 市场经济呼唤法治文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与之相适应, 市场经济本身就是法治经济;另一方面市场经济对法治文化也产生了深刻而全面的影响, 法治文化以市场经济为根据, 进行理论创新, 以一种新的形式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

(三) 开放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开放性表现在它从不固步自封, 善于吸收人类有益的法治文化成果, 特别表现在对西方“法治”思想和理论的移植和借鉴。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以及法律趋同化现象的出现, 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与西方的法治文化必将互相融合并存, 整个人类社会都将向“大同法治世界”的方向发展。[6]

三、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必要性

只有当人们从内心敬重法律、信仰法律时, 法律才能真正发挥作用。正是法治文化的价值及价值取向迎合和满足了社会主体的价值取向和价值需求, 从而使社会主体认同、选择和信仰法及法治。可见, 从法治的意义上讲, 法律和文化是有机的统一。法治文化在法律的制定和执行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 法治文化是一种理解力。

法律与任何制度性的东西一样, 只有经过与之相适应的, 反映社会发展要求的文化的解读, 才能为人们所理解, 成为人们的行为准则, 才能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作用。法律能否为人们所理解并成为人们的行为准则, 取决于两方面, 一方面制定的法律是否反映社会发展要求, 即是否良法;另一方面取决人们能否理解法的内容并成为自觉行动。

(二) 法治文化是一种规范力。

在社会走向法治化的过程中, 法治文化可以内化为公民的个体思想, 使人们确立基本的是非观和价值观, 使人们知道什么事情可以做, 什么事情不可做, 从而使社会形成一种有法律且被严格遵守的良好状态。

(三) 法治文化是一种推动力。

人们的社会行为总是要接受文化的指令, 法律行为也不例外, 法治文化可以使人们在更深层次上把握法律的要求, 根据法治的精神推动立法和执法走向更高的阶段。

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 中国不可能置身于激烈的国际竞争之外。我们可以感觉到中国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迫切性和紧迫感。[7]只有和西方发达国家实现接轨, 包括法治接轨, 只有具备良好的法治文化, 才能形成良好的投资环境。经济全球化时代的来临以及WTO的诱惑和挑战, 给当代中国法治文化的发展增加了压力, 但同时意味着动力的增强, 也意味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建设必须加快步伐。

四、目前法治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 隐型法治文化的发展明显滞后于显型法治文化。

改革开放以来, 隐型法治文化与显型法治文化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 但前者明显落后并严重制约着后者的发展, 进而影响了中国整个法治文化的现代化进程。显型法治文化的载体就是法律上层建筑本身, 法律制度是其主要标志。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立法工作逐步加强, 初步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 国家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基本上能够有法可依。与显型法治文化相比, 隐型法治文化属于上层建筑范畴, 远离经济基础, 却与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盘根错节, 因而具有相对的独立性、稳定性和滞后性。隐形法治文化在许多方面严重阻碍了显型法治文化的发展, 成为中国法治化建设的反向动力。比如在治国理念上, 还存在着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格格不入的“重礼轻法”、“德主刑辅”的思想;法律意识不强和法律素质不高, 直接影响到立法质量、法律制度完善和法律体系的构建以及执法守法环境, 从而导致了诸多法律频繁修改、法律的不统一、严重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和执法混乱的状况。因此, 实现法治文化的现代化, 仅有显型法治文化的现代化是不够的, 从深层的意义上讲, 只有隐型法治文化的现代化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法治文化现代化。

(二) 法制宣传教育中存在着偏差。

法治文化建设是个系统工程, 也是一个渐进过程, 它不可能一蹴而就。根据文化发展的规律, 法治文化应经历法律启蒙、观念变革、确立信仰三个阶段。法律启蒙, 就是通过法律知识的普及或法制宣传教育, 使人们摆脱法律无知的蒙昧状态。观念变革主要是摒弃或改变各种传统的不利于推行法治的观念, 树立符合法治要求的观念。确立信仰, 就是超越实用的界限, 确立法治的价值精神和对法律的信仰。从法治启蒙到确立信仰, 这是一个层层递进的过程, 也是法治文化构建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法制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长期以来我们的法制教育侧重义务方面的教育, 忽视了权利方面的教育;侧重法律知识的传授, 忽视了公民意识教育;侧重法律条文的单向灌输, 忽视了法律素质的养成。法制宣传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社会传播活动, 它既包括静态意义上的法制, 也包括动态意义上的法治。是通过各种法律知识、法制信息与观念的传播, 培养人们的法律意识、民主意识, 最终实现全社会整体法律素质的提高, 树立法治精神, 实现法治社会。其核心内容是摒弃人治思想, 确立法治观念。只有变革观念之后, 才能真正做到对法律顶礼膜拜, 从内心信仰法律、尊崇法律, 做到了这一点, 才是真正地实现了法治社会的目标。

五、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途径

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说过:“在任何一项伟大的事业背后, 必然存在着一种精神的力量, 尤为重要的是这种精神的力量一定与该事业的背景有密切的根源。”[8]在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进程中, 我们不仅要通过立法, 形成健全的社会主义法制;还要加强法治文化建设, 形成一种有法律并且被严格遵守的社会文化氛围。

(一)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实现政治民主化

要实现中国法治文化的现代化, 根本动力之一就是实现经济的现代化, 相对于经济因素来讲, 政治因素对法律进步的影响更为具体和直接。首先, 执政者的治国理念直接影响着法律的地位和权威。其次, 执政治者的政治主张为了能够得到广泛的服从, 往往都会通过法律的形式加以具体化、固定化和条文化。从这一角度讲, 法律就成了政治主张的反映或载体, 政治的每一个进步都会在法律中得以体现, 亦即表现为法律的进步。所以, 实现法治文化的现代化, 离不开政治的民主化和政治体制的现代化。

(二) 处理好传统法治文化继承与西方法治文化移植之间的关系, 促进法治文化的现代化

法治文化的现代化, 本质上就是要建立一套与现代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相适应的、并由现代化了的人所主动接受的动态法律价值观念体系。中国传统法治文化是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基础、以巩固皇权神圣不可侵犯为宗旨的, 其具有专制性、等级性、封闭性以及重刑轻民、缺乏正当程序观念等特征, 这无疑是与现代法治文化根本对立的, 但是, 决不能因此而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法治文化。应该看到, 中国传统法治文化同世界上任何一种文化体系一样, 既有守旧消极的因素, 也有进取积极的一面。我们可以在剔除了传统法治文化中的消极因素之后, 对某些方面给予创造性地转换。另一方面, 世界法治的发展史表明, 法律移植是落后国家加速法制发展的必由之路。西方国家为人类创造了发达的法治文化, 这是人类的共同财富, 法治文化比较落后的我们, 应该大胆地移植其先进的成果。改革开放以来, 传统法治文化与原社会主义法治文化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发生了巨大变化。以封建集权为特点、以道德为本位的传统法治文化及以计划经济为特点、以义务为本位的社会主义法治文化, 已经难以满足人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法制建设和法律生活的需要, 必须加以变革, 实现向现代化的转变。尽管中国法治文化有其自身的某些优越性, 但没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天然细胞, 移植西方法治文化并使之本土化对完善中国法律制度、提高公民的法律素质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将作为西方文明成果的法治观念与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中国法治文化相融合, 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必经之路。

(三) 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弘扬法治精神。

在全社会普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让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转化为执政党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全体公民的自觉行动, 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一个重要环节。法治理念是人们关于法治的理论、理想和信念的总称。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人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法治、为什么实行社会主义法治、怎样实行和实现社会主义法治的认识结晶, 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美好理想, 是尊重法治、崇尚法治、积极参与法治实践的坚定信念。由此可见,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内在精神和灵魂, 有什么样的法治理念, 就会表现出什么样的立法、执法、司法、守法行为。先进的法治理念引领、指导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人民群众的法律活动, 是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国家权力、服务人民、管理社会的行动指南, 是社会组织和人民群众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承担责任的思想基础和价值标准。“法治精神”包含着法治的善治精神、民主精神人权精神、公正精神、理性精神、和谐精神等。弘扬法治精神, 实质上就是弘扬法治的善治精神、民主精神、人权精神、公正精神、理性精神、和谐精神。要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 就必须认真研究、传播和普及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使之成为全体公民的公共精神和社会理想, 进而转化为公民的自觉行动, 并大力促进法治精神从理论和文化形态转化为具体的法律原则、规则、概念和技术。

(四) 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和普法工作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论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 提出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 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树立公民意识、强化公民人格、提高公民能力, 对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显得尤为重要。公民意识至少应当包括以下十种意识:主体意识、参与意识、法治观念、权利意识、义务 (责任) 观念、平等意识、宽容态度、理性精神、人本观念、全球意识。[9]法治文化的现代化, 关键是人的现代化, 我国公民整体文化素质较低, 加上传统法律文化的影响和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偏差, 造成了公民根本不关心法律有什么规定, 也不关心它是如何规定的。在这样的公民法治文化氛围当中, 要想实现法治文化的现代化, 进而建立法治社会是不可能的。法制宣传教育要充分运用现代文化资源, 把普法从过去的说教式、灌输式、被动式向文化熏陶、感性共鸣、理性思考自觉接受的形式转化, 使法治观念、法律知识和法治精神在潜移默化中深入人心, 唤起公民对自由、平等等法律终极目标的追求, 进而实现法治文化的现代化和法治社会这一目标。

总之,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是一个艰难、长期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既要经历一个与传统法律文化不断决裂的“继承”过程, 又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向西方学习的过程;既要以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为根基, 又要以法制教育和全民普法为依托。但是, 中国法治文化的现代化进程是与社会进步相伴而生的一种客观规律与历史必然。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关于法治文化建设的理论阐述和工作部署既指明了法治文化建设的方向, 也指出了法治文化建设的着力点, 以党的十七大报告为指南,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也是实现和谐社会、实现小康目标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 (美) 克鲁克洪等著;高佳等译.文化与个人[M].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版。转引自刘作翔著.法律文化理论[M].商务印书馆, 113页、114页、118页

[2]. (美) 克鲁克洪等著;高佳等译.文化与个人[M].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版。转引自刘作翔著.法律文化理论[M].商务印书馆, 113页、114页、118页

[3].龚瑞祥.比较宪法和行政法[M].法律出版社, 1985年版, 第27页

[4].张波.论当代中国法律文化的多样性及中国特色法治文化的生成.[J].南京社会科学, 2001, 11

[5].公丕祥.外部影响与内发力量——中国法制现代化的动因机理.载韩延龙主编.法律史论集 (第1卷) [M].北京:法律出版社, 1998年版, 第550页

[6].郭道晖.权力的多元化和社会化[J].法学研究, 2001, 1

[7].朱景文.关于法律与全球化的几个问题.载胡元梓, 薛晓源主编:《全球化与中国》[M].中国编译出版社, 2002年版, 第113页

[8]. (德) 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的精神》 (中译本序) [M].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6年版, 第3页

8.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政府建设 篇八

关键词:法治政府;中国特色;法治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2-0017-02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政府基本特征与特殊优势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政府的基本特征

1.有限政府与法律至上

法治政府是有限政府,政府应当在法律的范围内活动。政府行政管理是法治建设中的核心领域。一个国家的法治发展的程度最主要的是看其政府行政管理是否处于法治状态。因此,基本实现现代化必然要求政府行政管理具有更高的法治程度,真正成为一个职权法定、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运转高效的法治政府。亚里士多德在其名著《政治学》中提出:“法治应该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订得良好的法律。”[1]同时政府应弘扬法治精神,培育规则至上、法律主治的社会主义法治文化。通过政府主导的,各社会主体广泛参与的宣传教育活动,在全社会形成信仰法律,按规则行事,以法律规范为行为信条的风气。让法律成为人民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依赖,让法律成为定纷止争最有公信力的途径。

2.服务政府与权利保障

法治的最低标准是对人权的保障和尊重,因此法治政府应当是服务政府,服务政府要求政府的权力行使必须以权利保障为目的。2003年宪法修正案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法治下的政府一切活动都是为了让人民的合法权利获得充分的保障。

3.责任政府与执法为民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之执法为民的要求决定了法治政府是责任政府。应当树立责任政府的理念,政府行使权力必须接受监督,把行政监督作为一种经常性活动,贯穿于决策、协调、执行等各个环节。及时发现行政机关和公务员执法过程中的违法和不当行为,依法追究行政责任,严格执行行政赔偿和补偿制度。强化国家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坚持权责统一,有错必究,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侵权须赔偿。认真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规定,逐步在全省各级党政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中全面推行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健全问责制度,强化重大事件问责机制,规范问责程序,推进问责法治化。对决策失误、违法行政、滥用职权、失职渎职等行为,要严格依法依规追究有关领导和工作人员的责任。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政府的特殊优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政府本质上是人民的政府,其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政府的权力来自人民,以最大多数人民的利益为行使公权力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没有自身特殊的利益,这是与西方国家法治政府的本质区别,是社会主义法治政府的本质优势。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的根本制度。宪法所规定的我国的国体、基本经济制度和根本政治制度决定我们所建设的法治政府必须以社会主义制度为基础,符合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要求,必须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制度的优势决定我们所建设的法治政府是形式法治与实质法治的统一。

我国法治政府遵循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指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原则是建设法治政府的根本指导原则。资本主义国家的法治政府是通过上百年自然演进的过程逐步发展形成的,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政府为适应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和民主政治需要,要在短短的几十年里走完西方国家一二百年走过的法治政府建设进程。因此,我们在党的领导下,坚持了一条政府主动推进与自下而上的人民广泛参与相结合的法治政府建设道路。

二、当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政府面临的问题

当前我国社会处于转型期,亨廷顿说:“现代性孕育着稳定,而现代化过程却滋生着动乱。”[2]转型期社会往往充满着各种社会冲突和动荡。按照美国戴维·伊斯顿的政治系统理论,越是在这种情况下,政治系统的内部建设越重要。他说:“政治生活自身包含着各种各样的因素或子系统,这些因素或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冲突、适应构成政治系统,政治系统与其他系统构成整个的社会大系统,社会大系统构成政治系统的外部环境与制约因素,政治系统要想保持稳定,不但要与外部环境保持和谐,也要使系统内部各因素、子系统能实现良性互动。”[3]党中央和国务院对此也有清醒的认识。法治政府自提出来后,在历次党代会中都有表述,2003年以来的历年政府工作报告都做了明确要求。2004年国务院发布《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提出法治政府建设的十年时间表,2010年《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出台,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法治政府。在法治政府紧锣密鼓的建设步伐中,我们也要看清前进道路上所存在的问题。

政府守法是法治政府建设的核心和底线。政府不守法,法治国家无从谈起,法治社会也难以形成。营造法律至上的法治环境,政府应带头守法。而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是:国家机关不依法办事与个人不守法形成恶性循环。

权利与权力的关系亟待法治化。权利与权力是法治政府建设中的核心法律关系。权利与权力的关系即人民与政府的关系,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发展中,二者是统一于人民主权下的,并非矛盾关系。而转型期权力与权利的冲突和敌对现象频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发展模式决定了二者和谐统一的重任主要在政府。政府应严格遵守权力规范,依法行为,以法律方式化解社会矛盾。

人民政治参与的热情急需通过法治渠道实现。随着法治建设的推进,公民权利意识普遍提高,政治参与的热情与日俱增,引导其通过法治渠道来表达对维持社会稳定至关重要。今后法治政府建设的重点将转移到行政决策法治化上,决策法治化是法治政府建设的至高境界。2010年《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显示了一个趋势:今后法治政府建设的重点将转移到行政决策法治化上,在做出事关人名群众利益的重大决策前,要广泛听取、充分吸收各方面意见,完善重大决策听证制度和合法性审查制度。

政府担当培育法治社会的特殊任务,建设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的法律互动机制任务紧迫。市民社会是法治建设的土壤,也是法治政府成长的最好的“营养液”。但是中国政府在建设法治政府的同时要担当培育市民社会的重任,这是中国特色的国情决定的,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良性互动需要法律机制的创新。

三、加快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政府的路径

1.树立法治理念,运用法律方式

党的十八大报告一方面明确提出了到2020年“法治政府基本建成”的目标,另一方面又着重强调了“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在“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中的决定性作用。政府应以法治理念来指导权力的行使,以法治的观念确立规则意识,以尊重权利的意识对待公民行使正当的权利。通过法律手段来解决各种复杂政治问题是治国理政的科学方法,将“政治问题法律化”而不是将“法律问题政治化”是进一步提高执政能力的要求。

2.依法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是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的必要条件。应把对法治政府的角色定位作为行政体制改革的前提,依行政组织法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要坚持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新“两个凡是”:“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都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做法都要坚决防止和纠正”,将政府职能限于公共事务的管理,为市场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正常秩序。

3.严格依法行政,推进行政公开

依法行政是法治政府的集中体现。政府应严格依法行政,规范行政权的行使,结合本国国情,依法推进行政创新。遵守法律程序,控制行政权力。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力度。要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作为重大决策的必经程序。

4.强化监督与问责机制,推进执法公正

强化监督和问责是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保障。政府应接受来自内部和外部的监督。行政问责是法律责任追究的一种制度,是政府实现其行政责任的一种自律或自我控制。在不断完善行政法律制度的同时,还应不断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保证法律实施的统一和公正,在培育法律权威的同时树立政府权威。

四、加快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政府对领导干部的要求

要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高度上看待法治政府建设。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法治政府的目标距今只有八年,而今天的社会形势风险多发,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多发,社会阶层分化,社会矛盾多样化,政府权威能否树立取决于其法治化的程度,这是关系到道路选择的重大问题,必须引起我们充分重视。

充分重视干群关系对法治政府建设进程的影响。目前,人民群众对干部的监督常以非主流的方式出现,网络舆论监督、意见领袖评价对民意的影响甚为明显。干部形象成为政府形象的窗口,干部的一言一行、甚至着装都牵动广大人民群众的敏感关注。与法治理念不相符的官本位、压制理念、管制方式已经不适合发展变化了的社会形势,领导干部应当以法治政府的要求时刻检勉自身。

提升法治思维,运用法律方式,推动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独善其身”显然不能完成党的领导干部的使命,要树立法治理念,推进法治政府建设,领导干部必须提升法治思维,运用法治方式开展工作。领导干部要提升依法行政和领导法治政府建设的能力,为此,领导干部要学法、知法、守法、用法,带动全社会尊崇法律,树立法律信仰,推动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参考文献:

[1]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199.

[2]塞缪尔·R·享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上海:三联书店,1989:40.

[3]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37.

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讲稿) 篇九

一、单项选择题:

1.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是

A.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B.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C.大力发展教育事业D.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2.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是

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B.社会主义荣辱观

C.正确的舆论导向D.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3.我国时代精神的核心是

A.爱国主义B.为人民服务C.与时俱进D.改革创新

4.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A.社会主义B.爱国主义C.集体主义D.马克思主义

5.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是

A.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B.发展教育和科学

C 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D.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6.新时期我国爱国主义的主题是

A.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B.实现国家统一

C.加强民族团结D.增强人民凝聚力

7.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是

A.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

B.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C.进行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D.继承和发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和吸收各国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

8.公民道德建设的主体是

A.共产党员B领导干部C人民群众D青少年学生

9.公民道德建设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是

A. 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B加强思想教育

C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D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10.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

A.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B.马克思主义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与发展的根本要求

D.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要求

11.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的方向是

A.为党的工作服务,为经济发展服务 B.为社会稳定服务,为经济发展服务

C.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D.为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12.“国以人兴,政以才治“,这一说法表明

A.个人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有大小之分B.人才关系到国家的兴衰

C.杰出的人才真正实现了人生价值D.社会的进步取决于个人人生价值的实现

13.文化建设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是

A.先进文化的指路灯B.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性质规定

C.中国先进文化的形态D.是世界最先进的文化的特征

14.社会主义教育科学文化建设要解决的是

A.民族的文化水平B.民族的精神文化程度

C.民族的科学文化的素质和智力支持D.我国的文盲问题

15.两手抓的方针的关键是

A.抓改革开放和廉政建设B.抓改革开放和文化建设

C.抓经济建设和廉政建设D.抓经济建设和民主法制

二、多项选择题

1.在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就是

A.面向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文化B.面向世界的社会主义文化

C.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文化D.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2.从根本上说,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要

A.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B.培养“四有”公民

C.提高全民族的精神文化素质D.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的是

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D.社会主义荣辱观

4.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党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其中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指

A.以培育“四有”新人为目标

B.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C.努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D.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5.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方向是

A.要在经济上努力建设小康社会,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

B.要在政治上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好自己的事情,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和伟大创造精神,实现人民的愿望和利益

C.要在文化上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实现人们思想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

D.要把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协调统一起来,要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使人们在优美的环境中工作和生活。

三、辨析题

1.“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2.市场经济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产生了消极影响。

3.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等价交换原则是社会主义道德的集中体现。

四、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关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相关材料

材料1

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深入回答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培养造就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特别是中青年理论家。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

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鼓励哲学社会科学界为党和人民事业发挥思想库作用,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和优秀人才走向世界。

摘自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2007年10月15日中共十七大报告材料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之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大厦的基石,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整个社会主义建设就会迷失方向。只有努力构建具有广泛感召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以引领和整合多样化的思想观念和社会思潮,才能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保持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摘自 秋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

材料3

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关键阶段的条件下,要不断解决好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必须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同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

文化,着力培育民族精神、提高国民素质、激发奋斗热情,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智力支持,更好的把全国各族人民的意志力量凝聚起来,万众一心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奋斗。

摘自胡锦涛《在中国文联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材料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我国整体社会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决定着整个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共同构成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积极借鉴人类有益文明成果,充分调动积极因素,凝聚力量、激发活力,进一步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重要保证。

摘自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材料5

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贯穿现代化建设各方面。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凝聚力量、激发省略,倡导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加强国情和形势政策教育,不断增强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事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信念和信心。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增强党的思想理论工作的创造力、说服力、感召力。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

摘自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回答下列问题

(1)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基本方针是什么?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有哪些?

(2)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价值导向?

(3)简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在社会和谐方面的基本要求。

10.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篇十

邓小平

(一九八四年六月三十日)

我们在粉碎“四人帮”以后,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制定了正确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和一系列的方针、政策。思想路线是什么?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也就是坚持毛泽东同志说的实事求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十分重要,坚持社会主义也十分重要。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的一个多世纪内,处于被侵略、受屈辱的状态,是中国人民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并且坚持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道路,才使中国的革命取得了胜利。

人们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中国不搞社公主义,而走资本主义道路,中国人民是不是也能站起来,中国也能翻身呢?这个道路国民党搞了二十几年,证明是不成功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并且按照毛泽东思想,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已的道路,采取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把中国革命搞成功了。如果我们不是马克思主义者,或者不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自己的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道路,中国现在还是四分五裂,不但没有独立,也没有统一。坦率地说,中国不但要坚持马克思主义,而且,如果没有对马克思主义的充分信仰,中国革命也搞不成功。这种信仰是一种动力。建国以后,如果我们不搞社会主义,而走资本主义道路,中国的混乱状态就不能结束,通货膨胀、物价极不稳定、到处贫困落后的状态就不能改变。中国基础很落后,我们从旧中国接受下来的工业几乎等于零,粮食也不够吃。人们说,你们搞什么社会主义!我们说,中国搞资本主义不行,必须搞社会主义。我们要解决吃饭问题、就业问题,要解决中国的统一问题。所以,我们多次重申,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但是,马克思主义必须是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必须是切合中国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我们讲共产主义,共产主义的含意是什么?就是各尽所能,按需分配。这就要求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所以,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就是体现在它的生产力要

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高一些、更快一些。如果说我们建国以后有缺点,那就是对发展生产力方面有某种忽略。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更不是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就是要逐步发展生产力,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在中国现在落后的状态下,怎样发展生产力,怎样改善人民生活,这个问题就摆在我们面前。这就又回到是坚持社会主义还是走资本主义道路的问题上来了。如果走资本主义道路,可以使中国百分之零点几的人富裕起来,但是绝对解决不了百分之九十几的人的生活富裕问题。所以,我们要坚持社会主义。按照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原则,不会产生贫富过大的差距。这样,再过二十年、三十年,我们的生产力发展起来了,也不会发生两极分化。

我们提出四个现代化,最低的目标是到本世纪末达到小康社会。这是一九七九年十二月日本前首相大平正芳来访时我同他首次谈到的。所谓小康,就是到本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人均达到八百美元。这对你们来说也还是低水平的,但对我们来说是雄心壮志。中国有十亿人口,到那时候十二亿人口,国民生产总值可达到一万亿美元,如果按资本主义的分配方法,算不了什么,还摆脱不了贫穷落后状态,也就是只有百分之零点几的人生活好,百分之九十几的人生活还是贫困。但如果按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就可以使全国人民普遍处于小康状态。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坚持社会主义的道理。不坚持社会主义,中国的小康社会形成不了。

但是只讲这个还不够,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历史上落后,就是因为闭关自守。建国以后,人家封锁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也还是闭关自守,这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困难。还有一些“左”的政策,给我们带来了一些灾难,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总之,三十几年的经验是,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所以,我们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的思想路线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坚持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也就是坚持毛泽东同志的基本思想。我们的政治路线是把四化建设作为重点,坚持发展生产力,始终扭住这个根本环节不放松,除非打起世界战争。即使打世界战争,打完了还搞建设。搞建设关起门不行。关起门有两种:一种是指对国际;一种是指对国内,就是一个地区对另外一个地区,一个部门对另外一个部门。我们提出要发展得稍微快一点,太快不切合实际,要稍微快一点。这就要对内把经济搞活,对外实行开放政策。我们首先是解决占人口百分之八十的农村问题。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住在农村,中国稳定不稳定首先要看这百分之八十稳定

不稳定。城市搞得再漂亮,没有农村这一稳定的基础是不行的。所以,我们首先要解决农村问题,在农村实行搞活经济和开放政策,调动全国百分之八十的人口的积极性。我们是在一九七八年底制定这个方针的,几年功夫就见效了。

不久前召开的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决定,改革要从农村转到城市。城市改革不仅包括工业、商业,还有科学、教育等,各行各业都在内。总之,我们内部要继续改革。从对外关系来说,就是要进一步实行开放政策。我们开放了十四个沿海城市,都是大中城市。我们欢迎外资,也欢迎国外先进技术,管理也是一种技术。这些会不会冲击我们的社会主义呢?我看不会的。因为我国是以社会主义经济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很大,吸收几百亿、上千亿外资,冲击不了我们的社会主义基础。而且我们坚持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不搞两极分化。这样,吸收外国资金肯定可以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补充,今天看来可以说是不可缺少的补充。当然,这会带来一些问题,但是带来的消极因素比起我们能借此加速发展的积极效果,毕竟要小得多。危险有一点,不大。

如果说构想,这就是我们的构想。我们还要积累经验,还会遇到新问题,然后再提出新办法。总的来说,我们相信,这条道路叫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可行的,是走对了。这条道路我们走了五年半,这五年半发展得不错。我们到本世纪末要翻两番,这五年半的速度超过了我们预期的目标。现在可以告诉朋友们,我们的信心增加了。

11.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篇十一

摘 要:当前,人类社会发展遇到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和社会危机等一系列问题,迫使人类不得不进行反思,进而唤起生态建设理念。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建设,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繁荣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现阶段,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基本途径主要有: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树立全民生态文明观念;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环保法律法规;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促进经济发展模式转型;推进传统消费观向文明、健康、绿色消费观和消费模式转变,从而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目标。

关键词:生态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路径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4-0001-02

2012年11月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报告中提出“五位一体”总布局,把生态文明建设列入社会发展的新规划,这就意味着我党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不但丰富了科学发展观,也标志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进一步成熟,这也必将对中国社会未来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一、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生态文明,是一种崭新的文明形态。它的出现是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进行的一次新选择,在工业文明时代,人类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但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全球性生态危机和社会危机。因此,人类要重新考虑、探索新的社会形态以至解决生态危机所给人们带来的种种弊端。生态文明建设正是基于人类对传统工业与现有发展模式不足进行反思的产物。

生态文明可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来理解。从广义的角度上讲,生态文明是从古至今文明发展的一个阶段,自人类社会以来,是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文明形态。它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不断克服改造过程中的负面效应;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建立起健康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从狭义的角度上讲,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处理与自然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可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同日而语。

生态文明是一种更为优越的文明形态。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做出积极响应,提出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和谐社会等理念。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要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要坚持人与自然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党的十八大明确强调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进一步提出“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贡献。”这表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建设,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的生存和繁荣,都是极其重要的。

二、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然选择

从中国现代化发展的现实来看,中国的发展面临着比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更严重的生态问题和生态危机。经济增长的高速发展也带来了一些发展问题,例如:中国存在着由社会剧烈转型所带来的人欲膨胀与共识信仰瓦解的矛盾问题,社会贫富两极分化以及沿海和中西部的发展矛盾与差异问题,行政权力无限扩张所引起的腐败问题,特别是人口膨胀、经济增长与有限的生态资源的矛盾问题。由此,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应当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始终遵循马列主义的指导思想,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原则,这是历史的选择,也是时代的要求,同时也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在古代,我国就已经有了丰富的生态思想。中国古代哲学家早就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孔子《易传》说:“立天之道,曰阴阳;立地之道,曰仁义。”由此建立了天地人的世界观,并指出:“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老子也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他强调人来源于自然界,离开自然界人类是不能够生存的。因此,在生产实践中,也要把顺应自然、尊重自然界规律作为人们的行为规范。由此可知,古朴的生态思想已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指导着人类的生产实践活动。

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时,马克思恩格斯也非常重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研究。马克思早就指出:“共产主义……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这也就是说在共产主义社会中同样也存在着人与自然界、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恩格斯也指出:“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其实,劳动和自然界在一起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他们多次强调想要让自然界朝着有利于人类社会的方向发展,人们就必须要以认识自然和掌握自然的规律为前提,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反而言之,就像马克思所说:“不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依据的人类计划,只会带来灾难。”所以,我们必须树立这样一种观念,遵循自然规律就会创造奇迹,违反自然规律就会受到自然冷酷无情的惩罚。

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角度来分析,建设生态文明也是我们的唯一选择。由于长期以来不合理的经济结构、粗放的发展方式,在实现发展的同时也使我们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使得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形势严峻等,对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我们必须探索适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式,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环境的期待,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关系人民福祉,关乎子孙后代和民族未来。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基本途径

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实现人与自然界的和谐相处。在现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仍然面临着来自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巨大压力。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则必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树立全民生态文明观念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要对全民加强生态文明教育,通过采取利用讲解、说教、电视、广播、网络媒体等形式,面向青少年、面向社会,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宣传教育,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唤起人们对生态环境的关注,树立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使人们真正意识到,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要有热爱自然、保护自然、尊重自然规律的道德情操和行为规范,从而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2.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环保法律法规

生态文明的建设需要采取强有力的法律制度和措施来保证实施,这也是其重要手段之一。政府不但要对生态文明建设高度重视,制定有关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制度和政策,加大对耕地、水、森林等资源的保护力度。立法机关还要进一步完善生态环境立法工作,制定奖惩机制,例如,奖励保护生态环境者,严厉打击生态文明的破坏者。

3.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转型

科技技术是实现生态文明的重要手段之一。我们要充分认识到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大力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治理污染的先进适用技术,积极发展节能减排、减污、降耗的高新技术,大力提倡生态科技,走生态化的科技发展之路,切实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要坚持把生态理念融入到科技开发之中,注重科技创新,把创新作为科技工作的灵魂,积极推进创新型国家的建立,从而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4.推进传统消费观向文明、健康、绿色消费观和消费模式转变

传统消费观认为,人们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衣食住行的需要和改善,而在这个过程之中,人的欲望却又是无限的,人们为了片面追求物质享受,不惜以极大浪费自然资源为代价,盲目追求奢侈性消费,把追求享乐、消费认为是人类最佳的生活方式。可是人们却不知道,以追求享受为目标的生活方式已经毒害人类社会,因此,人们必须进行反思……为了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必须要改变以往的传统的消费观念,提倡文明、健康的消费观,倡导绿色消费,追求自然、和谐、节约、健康的消费观,始终坚持人与和谐统一的生态文明理念,推进传统消费观向文明、健康、绿色消费转变。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一个长期的工程,涉及多个方面,因此,我们要始终坚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协调好生态文明建设与政治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的关系,开创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道路,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N].人民日报,2007-10-25.

[2]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2-11-09.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31,32,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4]温家宝2013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全文[EB/OL].http://news.

china.com/focus/2013lh/news/11136226/20130305/1771129

4_9.html,[2013-03-05].

[5]高文金,武秀波.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几个问题[J].大连干部学刊,2009,(11).

[6]王启敏.走建设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J].求是,2008,(3).

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讲稿) 篇十二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网络文化,理论基础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基础,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的发展和建设, 不仅对我国的传统文化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使得文化的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 而且也给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带来了新的挑战。 (1) 对于我国的网络文化建设, 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形式下, 我们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我国网络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通过对人们思想正确的引导, 将网络文化建设成为群众表达民意、政治参与的平台, 创造良好的健康的网络文化氛围, 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文化。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的概念及特征

1. 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理论指导, 以宣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为理论基础, 以互联网为文化载体而构建和谐健康的网络文化被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这样的网络文化引导文化积极向上的发展。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 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的文化理论,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文化体系为指导, 正确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现实, 形成正确的文化价值观, 营造健康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环境。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确对其加以运用和引导, 使网络文化真正成为社会主义文化的新的传播途径, 成为人们文化生活的新工具, 这不仅对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全面发展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而且也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我们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导下, 自觉地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的建设, 让我国的文化建设积极向上的快速发展起来。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的特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是我国文化中的一种类型, 它作为网络文化, 不仅具有一般网络文化的特征, 而且在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的思想下必然有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独特的特征。我们应该从网络文化的一般特征入手, 并结合中国国情, 这样才能全面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的特征。

⑴网络文化的平等性、虚拟性、自发性和运行的无序性。网络文化作为互联网的一种衍生物, 以电脑为载体, 只要有一台可以联网的电脑, 那么任何人都可以参与其中获取信息, 没有身份和技术的限制, 所以大家可以平等的参与其中, 实现人人平等的目标。在网络文化中, 大家都是一种虚拟的网络关系, 全民都可以参与, 且人人地位平等。因此网络文化具有平等性和虚拟性。

网络文化由于是以虚拟的网络为平台进行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因此参与者也不是现实中的人, 而是一个个虚拟对象, 人们在网络上的交流不会受到现实中角色的过多束缚, 可以自由的发表言论, 因此网络文化的表达具有自发性。另外正是人们可以在网络这个虚拟的环境中匿名表达, 所以人们在享受网络文化表达的自发性和自由性时, 由于网络制度的不健全和监督的局限性, 也导致网络文化的无序性, 例如在网络上制造一些谣言, 恶意抨击他人等。 (3)

对于网络文化, 我们在享受它带来的便捷的同时, 也要加强对它的管理, 让它发挥出积极的作用, 引导社会文化积极向上的发展。

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具有中国特色社会制度的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是建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之上的, 因此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原则, 坚持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由于网络文化具有融合性强的特点, 容易导致网络的无序性, 因此, 我们要在建设社会主义特色网络文化时, 对网络加以引导和监督, 大力倡导网络精神文明建设, 在网络文化中贯彻马克思主义文化内涵, 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发展积极健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 (4)

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具有中华民族的鲜明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 保留着中华民族的独特个性和风尚, 以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作为基础, 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品质和时代性, 这对于推动中华文化的发展, 推广中华文化的传播有重要意义。

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的导向性特征。网络文化作为文化传播的一个现代化发展平台, 要对其进行合理有序的管理, 使其能够对网民进行正确的引导, 形成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环境。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网络文化在我国的发展还不是特别稳定, 并且由于网络文化自身的虚拟性和无序性, 我们要加强对网络的管理, 引导网民走向正确的道路, 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我们在网络文化中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在正确信念的指导下正确的使用网络文化。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建设研究的理论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的建设必须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 其中包括中国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中关于中国文化建设的部分, 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领导。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建设中不仅要坚持和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 同时还要在实践中对理论进行贯彻落实。

1. 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思想中的文化理论深刻揭示了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 要想建设积极健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环境, 必须充分认识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首先强调以人为本。人类是文化的主体, 文化是在人类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劳动中创造出来的, 是人类进步和发展的表现, 文化为人类所创造, 并最终服务于人类。其次, 马克思主义文化强调了文化的科学性和理性。文化是在人类理性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 是人类理性的产物, 人类只有摆脱盲目性, 才能自觉地创造历史和文化。 (5)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要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需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和整体发展战略着手, 按照建设先进文化的要求,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宣传科学理论, 传播先进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必须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在网络文化中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思想, 贯彻落实对先进文化的建设。同时对先进网络文化的建设要坚持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将网络文化与新技术紧密结合, 以此来增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3.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重要文化理论基础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需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重要文化理论, 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理论中有关文化的思想部分为指导, 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建设力度。坚持建设科学的、大众的、先进的文化,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以共产主义为指导、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 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建设成为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同时要加强政府对网络文化的监督和引导作用, 引导网民文明上网, 共同建设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网络精神家园。

4.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网络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新形态, 对其进行建设是必不可少。对网络文化进行建设, 不仅可以在新形式的宣传平台上宣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价值观, 引导网民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 同时还可以提高网民的网络素质, 让网民在网上进行健康文明的交流, 这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作用。另外, 网络文化的建设也关系到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 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的建设必须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 建立健全我国社会主义网络文化的法律法规, 从而促进我国网络文化的发展, 推进社会主义网络文化建设的进步。

注释

1 吴玉琼.网络文化环境中网络道德建设的意义[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上旬刊) , 2012 (12) :9-10.

2 熊伟焱.电子政务微博的正面影响及误区分析[J].科技传播, 2012 (16) :33-34.

3 陈娟.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08) :59-60.

4 微博与公民参政议政[J].晚霞, 2012 (10) :72-73.

上一篇:电缆产品质量保证措施下一篇:五年级人物童话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