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语文教案-古诗词三首忆江南-人教新课标(共10篇)
1.四年级下语文教案-古诗词三首忆江南-人教新课标 篇一
古诗词三首 基础大本营
1.我能照样子把下边的字写得工整、端正。
2.我能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
(1)鸟字旁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2)宝盖头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3)竹字头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答案:(1)鹅 鸡 鸭 鹭(2)塞 寒 赛 察(3)笠 箬 篮 簇
3.我能借助注释和字典理解下面加点字的意思。
(1)才了蚕桑又插田。
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童孙未解供耕织。
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斜风细雨不须归。
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了:结束 解:懂,明白 归:回 4.我能根据要求画出相关的词。
(1)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2)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5.读了()朝诗人()的《四时田园杂兴》,我了解到了几种农活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宋 范成大 耘田 搓麻(织布)种瓜 6.我能用自己的话来描述下面诗句的意思。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戴着青青的斗笠,身披绿色蓑衣的我,在细细的春雨中不愿回来。7.学习了这三首古代诗词,我要大声背诵它们并默写其中我最喜欢的一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力加油站
田园乐(其六)
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第一站
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下边的诗句,并为带点的字加上正确的音节。
()
()
桃 红 复 含 宿 雨,柳 绿 更 带 朝 烟。..第二站
我要一边读,一边想象下边的诗句描绘的是怎样的一幅画面。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站
在能表达我读诗后的感受的词语后画“√”(可多选)。读着这首田园诗,我的感受是:
答案:第一站 sù zhāo
第二站 宁静、自然、美好的春天雨后的田园景色 第三站 A(√)B(√)C(√)D(√) 我的收藏夹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简析】 这是一幅非常朴实的田园风景画。诚挚亲切的友情,典型农家生活场景,融自然美、生活美、友情美于一炉,可以看出诗人的内心世界的和谐。
2.四年级下语文教案-古诗词三首忆江南-人教新课标 篇二
2.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意思,并由此想象画面。
3.会认读本课中“螺”等生字,会写“亭”“庭”“潭”“螺”“谙”5
个生字,理解“闲”“厌”“和”“谙”等词在诗句中的意思。
4.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诗,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5. 搜集、背诵别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教学重、难点:
1. 感悟诗中描写的景色,想象美好画面。
2.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诗,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掌握生字词及学习古诗《独坐敬亭山》。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假期里,很多同学都出去旅游了,祖国名山大川的壮丽风光一定在你脑海中留下了深刻印象。你能用简要的话语介绍你所看到的名山大川吗?
今天,我们还要从三首古诗中感受一下古代大诗人笔下的山山水水是什么样的。
二、读课题,指名读三首古诗。(检查通过预习对课文熟悉的情况)
三、指名认读生字,提示应注意的地方。
亭庭--指导读准后鼻音
谙--暗:区别音、形、意
四、理解诗意,想象意境。
1.学习第一首古诗。
2.结合上下诗句理解词语的意思。
众鸟:鸟儿们。
高飞尽:都飞远。
孤云:孤独的云。
相对:对看。
厌:满足。
3.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五、总结。
六、作业
1. 抄写生字。
2. 读、背三首诗。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望洞庭》.、《忆江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创设意境。
二、吟诵、理解《望洞庭》
1. 试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所写的洞庭湖景色,看谁描述得最美。
此环节注意提示学生在描述中突出:
(1)湖光和月光的交融和谐;湖面的光亮平静。
(2)白银盘和青螺分别所指。
--从诗中不但看出洞庭的山美水美,还看出那天夜里的月色很美。
2. 从诗中哪些地方看出诗人是站在湖边往远处看的?
3. 诗人通过恰当的比喻把洞庭秀色写得惟妙惟肖,请找出诗中的比喻句。把光亮平静的湖面比作未经打磨的镜子,把月光下的湖面比作银盘,把湖中的君山比作青螺。
4. 指导背诵《望洞庭》
三、吟读、理解《忆江南》
1. 释题:忆,在此当回忆讲。“忆江南”为词牌。
2. 根据学生可能产生的疑问补充注释。(旧:过去胜:超过)
3. 说说你从这首词中体会到怎样的景色,诗人用什么手法来表现这样的景色的。(太阳升起的时候,天空布满火红的朝霞,江边的花朵被映照得比燃烧着的火焰还要红;那一江春水像蓝草一样青绿,像晶莹的翡翠。--比较、比喻)
4. 请联系前面几句诗的意思,把最后的反问句写完整。江南的景色,让我怎能?
5. 指导背诵《忆江南》
四、交流搜集的其它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1. 白居易所作《忆江南》另两首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2. 其它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鹿砦》、《望庐山瀑布》、《滁州西涧》、《山行》、《小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等。
五、作业
1.默写古诗《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2.选画一首古诗所表现的画面。
板书设计:
1、古诗词三首
独坐敬亭山 孤独之感 众鸟高飞 孤云独去
相知之情 相看两不厌 只有
古诗词三首 两相和 镜未磨
望洞庭 宁静、柔美
湖面→白银盘 君山→青螺
江花 红胜火
忆江南 能不忆江南?
江水 绿如蓝
3.四年级下语文教案-古诗词三首忆江南-人教新课标 篇三
四年级下语文教案—梦想的力量|人教新课标 【教学目标】
1.通过快速浏览,了解“瑞恩的梦想是什么,是怎么实现的”,能概括地表达。2.自主探究,从“激励自我,感动他人,带去幸福”这三个方面感受梦想的力量是无比巨大的。
3.通过对比,了解在写作列举选材时,只有关注全面性才使文章更有说服力。4.通过抒写“梦想格言”“歌曲欣赏”等,激活学生的梦想,传递正能量。【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重难点是:分析梦想的力量之所以巨大的原因。【教学准备】
ppt课件 阅读记录卡 【教学过程】
一、配乐介绍,激活情感 1.介绍非洲缺水情况
2.读着这些文字,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点评:——富有同情心的孩子;善良的孩子„„)在加拿大,有一个孩子,名叫瑞恩,当他了解到这些以后,在他的内心便播下了梦想的种子。(引入课题)
二、浏览课文,概括梦想
1.快速浏览课文,划找描写瑞恩梦想的句子。
(计时寻找,培养孩子捕捉信息的能力。)2.学生汇报探索结果,教师评价。
(若没有发现第二句,教师要及时的提出。)3.品句子,感悟瑞恩的梦想的变化。
师:读着这两句话,你有什么发现或者有什么感受?
(生谈自己的发现或者感悟,教师评价,引导学生说出瑞恩的梦想越来越大。)4.趁热追问
xiaoxue.xuekeedu.com
瑞恩的梦想实现了吗?文中哪个自然段告诉我们?两年的时间瑞恩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经历了怎样的不平凡之路?
5.完成读书卡,探秘“瑞恩的梦想实现之路” 《梦想的力量》探秘卡 瑞恩的梦想实现之路 1 挣足70元钱
那几个自然段做了描写
1—6自然段 挣足2000元钱 7—10自然段 3 筹齐钻井机的钱
11---13自然段 打出第一口井 14---16自然段 5 打出30口井
梦想实现,拯救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不由感叹:梦想的力量可真伟大啊!
三、寻根探源,感悟“梦想”
生第三次浏览课文,自主划找、品读、批注感悟:为什么说梦想的力量是伟大的?(学生在相关段落或语句做标记,并写下自己的感悟)1.学生自主浏览,汇报交流。
(生汇报,师评价,从学生的汇报中,简要说明原因,然后,依次按照激励自我、感动他人、带去幸福三方面分析)
2.梦想的力量巨大的原因之一------激励自我 课件出示:(第六自然段)
思考:你从这个段落中了解到什么或者说感受到什么? 3.品悟第六段
a.快速浏览,圈一圈:瑞恩一共做了哪几件事?(提示:抓住关键字)b.介绍概括的方法
出示课件:(概括事情内容)观察:有几种圈法?
第五件事关键词不明显,看老师怎么做?——提炼,自己编写小标题。c.阅读写作指导
瑞恩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只做了这五件事吗?从哪里可以看出?(省略号)
17自然段
xiaoxue.xuekeedu.com
师点评省略号,引发学生想象,让学生想象瑞恩还有可能做哪些事情?(师随时点评)
思考:瑞恩还有可能在做什么事情?为什么不把这些事情都罗列出来?(生说,师评价)
对比思考:假如选择“瑞恩扫地、洗碗、擦窗、洗衣服、洗袜子”等家务活,这几件事情来写好不好?哪种选法好?(生作出评价,说出理由,师评价)师指导:只有选择不同类型的典型事例,才会使文章更具说服力。小结:有了梦想,就会不断地激励自己,可见梦想的力量可真伟大。4.梦想的力量巨大的原因之二------感动他人
a.你从哪里可以感受到,梦想不仅可以激励自己,还可以感化他人?感动了那些人?(概括梳理)b.学生结合句子谈感受。
c.抓住关键字,引发质疑,品读25。
既然是捐款,为什么才25元这么一点点呢?有什么地方特别疑惑?不可思议?这个25元,有可能是谁捐的?怎么来的? d.25的感动,补充阅读
课件出示:(美国德克萨斯的一个小女孩儿,听了瑞恩的故事后,寄去来25美元,还附上了一封信。信中写道:我为瑞恩感动。我也想去帮助别人。我把自己的头发卖掉了。但愿这些有用。)读着这些,你想说什么?
小结:梦想的力量真大,它不仅可以激励自己,还可以——感化他人。5.梦想的力量巨大的原因之三----带去幸福
a.同学们,经过瑞恩和各地朋友的努力,梦想终于实现了。瑞恩的第一口井终于打出来了。梦想实现,会给非洲人民带去什么?赶快到课文中去找一找。b.情景再现,感悟快乐、幸福。
一位同学扮演瑞恩,其余同学作非洲的孩子们,模拟瑞恩到非洲时的情景。小结:梦想,可以给人们带去幸福。梦想的力量真大啊!
四、延展思维,回归真情
1.了解“瑞恩的井”后续情况,震撼心灵。
瑞恩的梦想是不断生长的,他的梦想还在继续,请看: 课件出示:
xiaoxue.xuekeedu.com
2001年3月,“瑞恩的井”基金会成立。一年以后,“瑞恩的井”基金会已经在非洲的8个国家打出了30口水井;
2003年,“瑞恩的井”基金会已经有750000加元,瑞恩已经帮助非洲挖了70口水井;
2008年,“瑞恩的井”已在12个国家挖了266口井;435343个生命获益; 世界各地的人们还在继续为“瑞恩的井”基金会捐款。瑞恩说:“我要为取得干净的水源而努力工作,直到我爸爸那个年纪。” 2.说感受,有什么想说的?提升认识。学生说出自己感动的地方,及自己的认识。
3.在《放飞梦想》的歌声中,学生抒写自己的梦想格言,用一句话。用梦想格言,激活梦想。梦想要大声表白出来—— 【板书设计】
4.四年级下语文教案-古诗词三首忆江南-人教新课标 篇四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塞、秦、征”等8个生字,会写“胡、催、醉”等11个生字,理解“但使、飞将、欲饮、人杰”等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默写古诗《出塞》《夏日绝句》。
3.理解诗句的意思,再明白诗的大意。
4.体会诗人的思想,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二、教学重点:
1.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思想。
2.引导学生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掌握抑扬顿挫。
三、教学难点:
1.理解诗句的意思。
2.体会诗人的思想,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1.自学生字新词、读熟古诗;
2.搜集资料,了解王昌龄、王翰、李清照。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播放录像,引入新课
1.谈话:我们今天来学习王昌龄的《出塞》。《出塞》是由两首诗歌构成的一组诗,我们来学习其中的一首。(板书课题)
2.学生齐读题目《出塞》,教师引导学生破题。
“塞”是什么意思?(边关,关塞)
“出塞”是什么意思?(远出边塞)
从诗题中你知道这首诗应该是写什么内容的吗?(写边塞生活和战事)
3.播放关于古代战场、边关的荒无人烟、寂寥的场景视频。
学生观看视频,思考:视频中的场景给你什么印象?心里会产生什么感受?
追问:如果让你去视频里的地方生活你愿意吗?为什么?(预设:环境差)
4.简单介绍边塞诗及本诗的历史背景。(PPT出示)
在唐代,有一批诗人(如高适、岑参、王昌龄、王维、李益等)十分擅长描写边塞征战生活,后人称他们为“边塞诗人”,形成了“边塞诗派”。在边塞诗中,有《出塞》《前出塞》《塞下曲》《塞上曲》等,我们今天学的《出塞》是众多边塞诗中的极品,被尊为唐代七绝的压卷之作。
5.过渡:边塞诗或悲壮、惋伤,或豪迈、勇敢,或凄厉、惆怅;既有表达建功立业的渴望,也有表达报效国家的激情。王昌龄的《出塞》属于哪一种呢?让我们走进诗歌。
设计意图:播放关于古代战场、边关的荒无人烟、寂寥的场景视频,能够将学生带入诗歌的情境,直观感受边塞诗的基调。用问题导入新课,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并直接指向本课教学的核心目标。
二、朗读古诗,检测字词
1.出示古诗,教师范读。
要求:(1)听准字音,为读不准的字标音。
(2)听准诵读节奏,画好停顿符号。
(3)感受古诗的韵脚。
2.检测学生自学生字情况。
(1)出示词语卡片,学生开火车读词语:
出塞 秦朝 长征 歌词
(2)给多音字“将”组词,并说说字义。
强调“将”在本诗中读jiànɡ,有“将官,将领”的意思。
3.学生齐读古诗。
要求:(1)读准古诗。
(2)读好诗歌中的停顿。
设计意图:本课生字比较少,借助注释,学生课前可以自学生字新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与能力。本环节引导学生在自学中自主识字、学词,运用多种方式理解词语的意思,为深入学习打好了基础。
三、注释读诗,掌握方法
1.学生自由读古诗,借助书下注释,初步理解古诗。
2.学习第1、2句诗,讨论交流。
(1)诗中有一个词,高度概括了当时边塞戍边的事,你能找到这个词吗?(万里长征)
(2)为什么征人戍边叫万里长征呢?(边塞远;出征的时间长)
(3)你还从哪里看出时间长?(人未还)
(4)出边塞戍边的征人,为什么不见回家呢?(战争时间长,老死边关;战死沙场)
(5)古代诗人在描写边塞生活的诗歌时,几乎都会写到明月和边关。大家想一想:诗人为什么要提到“明月”“边关”呢?(想念亲人)
(6)齐读古诗1、2句,要读出悲壮与无奈之感。
3.小结:这明亮的月光仍然像秦汉时期那样照着边关,边关的战争从秦汉时期以来,一直没有停歇过,千百年来,一批又一批的将士被迫告别亲人,远离家乡,来到千里之外的边关守卫边疆,一直不能回到家乡,有的老死边关,有的战死沙场,还有的葬身于沙漠戈壁上,活着的还要继续镇守边关……
4.学习3、4句诗,讨论交流。
(1)此时此刻,诗人和将士们最渴望的是什么?(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2)“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从这两句诗中,你读懂了什么?
引导学生了解:运用“龙城飞将”的典故,写出了保家卫国的愿望。
(豪迈,勇敢,一往无前!)
(3)指名读古诗3、4句。
设计意图:“学会抓住重点句段,理清文章的结构,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中年级学生的一项必须具备的阅读能力。以上环节设计,旨在抓住关键词语,理解诗意。
四、运用方法,自主学习
1.导言:我们学习了唐代边塞诗人王昌龄的《出塞》,再给大家介绍一首边塞诗人王翰的《凉州词》。(板书课题)
2.学生质疑,教师解题。
(1)简介作者王翰。
王翰,字子羽,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市西南)人,唐代边塞诗人。与王昌龄同时期,王翰这样一位有才气的诗人,其集不传。其诗载于《全唐诗》的,仅有14首。《凉州词》是他的代表作。
(2)教师解题。
凉州词:为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子(凉州歌)配的唱词,不是诗题,而是一种曲调名。当时许多诗人都喜欢这个曲调,为它填写新词。因此唐代许多诗人都写有《凉州词》。
这首诗是为戍边将士饯行的诗,让我们品读边塞送别诗的别样风情。
3.朗读古诗,读懂诗句。
(1)出示古诗,教师范读。
(2)学生齐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并读好诗歌中的停顿。
(3)小组赛读,看谁把这首诗读得最准确,最流利。
4.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已读懂的诗句、解决不理解的问题。(老师巡视指导)
夜光杯:用美玉制成的杯子,夜间能够发光。这里指极精致的酒杯。
沙场:战场。
5.汇报交流,小组指派代表交流,疏通整首诗的意思。
(举起晶莹的夜光杯,斟满殷红的葡萄美酒。正要开怀畅饮,忽然,铮铮的琵琶声从马上传来。醉就醉吧,醉卧在战场上有什么呢,请不要见笑,从古至今征战的人有几个是活着回来的呢?)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学生小组学习、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训练学生能够借助书下注释初步理解诗歌大意的能力。充分发挥诵读对理解诗歌的作用。
五、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1.通过赛读、评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读好这两首诗。
2.背诵古诗。
设计意图:注意引导学生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
六、观察示范,指导写字
1.出示本节课要写的生字:塞、秦、征、词、催、醉。
2.引导学生独立观察,说一说生字在书写时需要注意哪些地方。
3.学生汇报,教师相机进行点拨。
4.学生独立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5.投影展示,师生进行评议。
设计意图:通过独立观察、交流点拨、教师示范,引导学生掌握生字书写要领,从而把字写得正确、美观。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导语:我们说,边塞诗实际上是连年不断的战争的产物,无论哪个朝代的战争带来的只会是国破家亡。在风雨摇曳的年代,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南宋统治者却整日沉迷于享乐,不思恢复中原,公元1127年,李清照途经当年项羽自刎的乌江渡口,触发了她痛国伤时的无限感慨,写下了这首著名的《夏日绝句》。(板书课题)
2.教师配乐范读诗歌。
思考:老师是带着怎样的情感朗诵诗歌的?(悲愤、激昂)
引导学生对比前两首诗的情感,体会这首诗的不同。
3.介绍李清照。
李清照(1084—约1151),自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人,著名女词人。她出身于一个具有浓厚文化底蕴的士大夫家庭,父亲李格非是一位散文家兼学者。她十八岁时与太学生赵明诚结婚,婚后居汴京,生活幸福。公元1127年,李清照因北宋灭亡而南下,公元1129年,赵明诚病逝于金陵,李清照只身逃难,几年后转寓临安,孤苦伶
仃地度过晚年。
4.指名学生朗读,全班评议。
5.全班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诗人痛国伤时的无限感慨之情。
二、分小组讨论,理解诗句含义
1.理解“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学生讨论后发言:活着要做人中豪杰;死了也要成为鬼中英雄。
2.理解“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学生讨论后发言:至今人们还怀念项羽,佩服他宁死不肯逃回江东的气节。
3.思考讨论:
(1)“项羽”是什么人?李清照为什么“至今思项羽”?(说说项羽的故事。)
项羽是秦末起义军的领袖。秦朝末年,统治者的残暴激起了人民的不满,各路豪杰纷纷起义抗秦,项羽率领八千江东子弟渡江转战中原,消灭秦军主力,立下赫赫战功,秦朝灭亡后,与刘邦争夺天下,最终,兵败垓下,退至乌江渡口。当时,乌江亭长劝他急速渡江,回到江东,重整旗鼓,项羽觉得自己无颜再见江东父老,不肯过江逃生,便下马步战,杀敌数百,负伤十余处,最后从容自刎,时年31岁。
(2)读了这段文字,你理解项羽为什么“不肯过江东”了吗?
师小结:是啊!项羽活着是西楚霸王,人中豪杰,就是死,也要做鬼中的英雄,决不屈膝投降。而南宋的统治者却在做什么?请同学们再看一段资料。
三、在理解全诗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和朗读指导
1.根据三首诗不同的思想感情对比范读。
2.小组内赛读。
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语感,使学生由“感”入“悟”。
3.全班展示。
四、朗读比赛,指导背诵
1.赛读:比一比谁读得最有感情。
2.指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尝试背诵,并交流自己的背诵方法。
3.交流诵读。师生从正确、流利、有感情、富有韵律四个方面进行点评。
设计意图:在古诗教学中注重“情境交融”,不仅能促进学生理解诗意,更能帮助他们体会作者的感情和诗中的意境,激发他们学习古诗文的兴趣。
五、指导写字,巩固生字
1.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指名认读。
杰
亦
雄
项
2.说一说这些生字在书写时需要注意的地方,教师相机点拨。
“杰”四点底要托住“木”,“雄、项”左窄右宽。
3.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范写。
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注意书写姿势。
5.布置作业:搜集描写边塞生活或战事的诗句。
设计意图:教师的示范,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加深印象,使学生能直观地感受到如何把字写规范、写正确,初步感受到汉字的形体美。
教学反思
5.四年级上语文教案-猫人教新课标 篇五
一、教学目标:
1、掌握13个生字,理解“任凭、丰富多腔、屏息凝神”等词语。
2、理解猫的性格古怪的特点,体会作者是如何把猫的特点写具体的。
3、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老舍先生对猫的喜爱之情。
4、激起热爱生活的情趣,激发课外观察动物的情趣。
二、教学重点: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是如何把猫的特点写具体的,并表达出自己对猫的喜爱之情。
突破方法:引导学生通过作者细致的描写,感受作者对猫的情感,同时抓住关键词句进行品悟,最后通过朗读,将这种喜爱之情表达出来。
三、教学难点:
1、理解重点词句,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情感。
2、理解课文的1-3自然段,感受作者对猫的喜爱之
情。
突破方法:抓关键词,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进而理解 句子的意思,从而感受作者的喜爱之情。
四、教法:抓重点词句,品悟词句法,朗读法。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介绍作者
1、猜谜语,板书课题,2、揭题: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的课文就是---《猫》
3、同学们喜欢小猫吗?谁养过猫?你印象中的小猫是什么样的?生:……
4、看来同学们对小猫都挺熟悉的,有一位著名的作家他也特别喜猫,还特地为猫写了一篇文章呢!这位作家是?关于老舍先生你了解多少?生……
5、介绍作者:这篇课文就是老舍爷爷3写的,老舍爷爷一生写下了许多优美的文章,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大师,学习他的文章就是一种美的享受。
二、检查预习
师:同学们在课前你们已经进行了预习,谁来读读这些词呢?
1、认读词语
2、多音字辨析
三、初读感知,了解课文内容
1、师:自由读文,标出段落,并思考:课文中哪两句话能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画出来。
2、哪几个自然段是写性格古怪的?中心句
四、剖析古怪。谈猫悟情
(一)、猫的性格古怪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呢?
(默读课文1-3段,用曲线画下描写猫性格古怪的句子)师巡视指导
(二)、从第一自然段体会猫的古怪(1)哪几个词体现猫的古怪?(板书:老实、贪玩、尽职)
师:为什么这三个词能表现出猫的性格古怪呢?
用关联词:既……又……(这几个词互相矛盾,都集中在一只猫身上,难怪老舍说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2)它老实时的确很老实,谁来读一下。(你看多老实啊,乖巧的女生一定能够读好)
(3)过度:它要是贪玩起来,可真够贪玩的,谁来读一下表示贪玩的句子?
师:你们听到了吗?贪玩表现在哪?
师:他确实贪玩,我们不妨想象一下老舍先生的猫一天一夜都没有回家了,老舍和家人会怎么呼唤。
在老舍爷爷的呼唤中,你感觉到了什么?(把猫当作自己的家人,很亲密)猫又是什么反应呢?
(4)所以这个句子里用了一个关联词是? 任凭是什么意思?谁能换个词说说。
(5)造句
(6)真是太调皮了,贪玩的男生一定很想读,来吧!(7)师:这猫总是这么贪玩吗?谁来读一读描写猫尽职的句子课文有一副插图,画出了猫尽职的样子,看到了吗?仔细地看看这时候猫是什么样子?
同学们所说的用这个句子里的一视个词概括就是“屏息凝视”什么叫凝视 什么叫屏息(小口小口呼吸,好像要止住呼吸一样)现在你们把黑板当作老鼠,屏息凝视试一试,猫多长时间?它一边凝视一边等的时候,心里想什么? 哪只小猫想读尽职这句话。
你为什么要强调非 不可(读出了决心)这也是一个关联词。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的意思是一定要把老鼠等出来。
把老师句子的意思说出来:我一定要打篮球 我一定要踢足球 我们一定要把课文读好 我看看你们是不是非把课文读好不可 猫即老实又贪玩既贪玩又尽职你又有什么发现?
(二)第二自然段来体会描写猫的古怪
1、师:老舍先生正是通过描写这种矛盾和相反的性格来写出它的古怪。其实在课文二、三段也有这,种矛盾性格的表现。你们来找一下谁找到了?
2、这以自然段是从哪些方面写猫的性格古怪?(高兴和不高兴)
“写猫高兴和不高兴”你觉得哪些词语用的特别好? 高兴时温柔可亲,不高兴时一声不出
3、你觉得老舍先生喜欢这只猫吗?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 对比句子:“几多小梅花”本来是猫爪踩脏了稿子留下的猫爪印,作者却说成美丽的小梅花,从这里可以看出老舍爷爷对猫的什么感情?
可以换成“几个小爪印”吗?
4、理解丰富多腔
(三)第三自然段理解猫的古怪 这一段从哪两个方面写了猫的古怪
既胆小又勇猛(相反的性格同时存在,它真的好古怪)
四、概括课文,学习写法。
1、通过学习,我们知道猫的性格既老实又贪玩,既贪玩又尽职。其实猫就是猫,白天睡大觉,晚上捉老鼠,没事东跑西跑,根本谈不上什么古怪呀,老实呀,乖,贪玩呀,尽职呀。但是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老舍对猫既疼爱又赞赏的感情。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拟人。老舍笔下的猫不像猫,倒像---(小孩子)。老舍把猫当作小孩子来写,用拟人化的手法写出了它的淘气、可爱,表达了对猫的喜爱之情。
2、作者在写猫的古怪表现时有祥有略,你发现了吗?作者写猫的老实、尽职、温柔可亲、勇猛比写猫的贪玩、一声不响、胆小要写得详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作者爱猫,就把猫的长处写得详细,短处简略描写。我们写作时也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特点详细描写,要有详有略,有侧重点的进行写作。
6.四年级下语文教案-古诗词三首忆江南-人教新课标 篇六
《建议书》
【课时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资源现状,认识到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迫切性。
2.指导学生明确建议书的格式和应包含的内容。
3.指导学生写建议书。
【课时重点及难点】
1.学生能介绍珍惜资源的建议,在相互交际中完善自己的看法。
2.学生掌握建议书的格式及写法。
【课前准备】
通过书本、杂志、网络及走访,了解现在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现象,并作好相关资料的搜集。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引起思考
1.回顾本单元的几篇课文,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是什么?(珍爱家园)
2.谈话:是呀,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只有一个,它多么需要我们的保护呀!可生活中,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现象却屡见不鲜。
回忆一下,说说你听过、看过或亲身经历的这样的事例或现象。(全班交流。可以结合自己的资料进行展示;让学生用笔在练习本上列举这些现象。)
3.小组交流探究,深入思考。
(1)选择自己感受最深或最想改变的一种现象,和同组同学开展讨论,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2)针对这种现象,你认为可以采取那些措施进行改进呢?自己的建议你觉得在现实中是否有实现的可能性?
4.小结并交代任务:这样的现象真是让人触目惊心,面对满目疮痍的地球妈妈,我们应该做的有很多很多。那么,今天就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笔,写一写这些不良的现象,向有关部门呼吁大家一起关注“环保”吧!(板书:建议书)
[师明确:本次习作的关键,是习作前要做一定的准备。引导学生回忆所见所闻,交流自己了解、走访的情况,互相启发,是“建议”的目的更加明确。]
二、明确要求,交流建议
1.学生默读课本71页“习作要求”,明确写作目标。
2.建议书有内容是什么?
(针对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不良现象,向有关部门提出改进建议。)
3.书中告诉我们写建议书有哪些步骤?
1)先写清楚存在的问题
2)再说明产生的原因
3)最后提出解决的问题的建议
4.咱们来看一下几篇例文。
(学生快速读文章。)
大家看了这几篇文章,觉得写建议书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引导学生着重从格式上谈)
建议书格式:标题;称呼;正文;建议人姓名或建议团体名称;日期。
[师明确:读中学写。通过阅读例文,了解建议书在内容和格式上的要求,这些正是应用文写作的关键。]
三、试写初稿,进行修改
(1)学生进行习作,教师巡回指导,并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2)学生完成初稿,进行自我修改。
[师明确:在巡视中,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针对性更强。]
四、指导学生自己修改
自己修改作文时的步骤:强调大声读,不读就不能发现问题第一遍:找出错别字,并修改;
第二遍:修改不通顺的句子,试着把句子改具体、生动。
五、小组合作评改
同桌交换作文,小声读。
第一遍:勾出写得优美的词句;
第二遍:与同桌讨论文章的问题,并作修改。
[师明确:俗话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完成初稿后,学生在自
改、互改的过程中,进一步明确了习作要求,在遣词用句上也更有心得。]
六、朗读赏析,交流评议
(1)每小组推荐一至两位同学,教师作适当调整,引导学生进行赏析。
(2)学生交流评议。
(3)教师点评。特别要肯定习作中体现出的“独特感受”,恰当地运用联想和想象。
[师明确:佳作欣赏的意义不仅在于“欣赏”,更是一种“榜样”,何况这榜样就在身边。]
七、再次修改,誊抄习作
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清楚认真地抄写在作文本上。
八、鼓励优点,培养兴趣
1.教师发下习作本,学生阅读批语和自己的习作。
2.请学生展示自己在本次习作中的优点:表达准确的词语,语言优美的句段,成绩优秀的作文,以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为下一步学生自己修改作文,拓展思路。
[师明确:语文课程标准中多次提到“乐于表达”,可见保持学生习作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展示习作优点,激发了写作的兴趣,更增强了写作的信心。]
九、教师点评,好文欣赏
①教师从优劣得失等方面小结本次习作的情况。
②提出学生的共同问题,在全班进行集体评议、修改。③宣读优秀习作,学生进行欣赏。
[师明确:通过小结、点评,为学生导向,帮助学生看到优点,同时又认清不足。]
【教后记】
7.四年级下语文教案-古诗词三首忆江南-人教新课标 篇七
夜莺之歌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对人物外貌、语言、动作描写的分析,感受“小夜莺”的机智、勇敢的品质,认识他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明确课文以“夜莺之歌”为题的原因。4.体会文章“首尾呼应”的结构特点。
教学重点:
通过对人物外貌、语言、动作描写的分析,感受“小夜莺”的机智、勇敢的品质,认识他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1.从文章的字里行间感受小夜莺的性格特点,体会他的内心,明确文章以“夜莺之歌”为题的原因。
2.“小夜莺”的机智来自思维敏捷,敏捷的思维来自热爱祖国的感情。
教学准备:
夜莺的鸣叫录音、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介绍背景资料
(听夜莺的鸣叫声)问:你由此联想到了什么?谁也想不到这夜莺婉转的歌声,在苏联卫国战争中却有着深刻的含义。这节课我们就跨越时空隧道走进《夜莺之歌》这篇课文。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当时的时代背景——苏联卫国战争:1941年6月,德国法西斯在已经占领了欧洲许多国家之后,突然进攻苏联。苏联人民在以斯大林为首的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开始了保家卫国的抵抗战争,叫“卫国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了新的阶段。卫国战争初期,德军利用暂时有利的因素占领了苏联不少地方,后来苏联军队经过在莫斯科和斯大林格勒的大会战,歼2017.3.1 最新版
灭了德军主力,根本扭转了战局,转入反攻。1944年,苏军发起总攻,全部收复沦陷的土地。1945年5月,历经4年的卫国战争的苏军攻克柏林迫使德国无条件投降而告终。其间,苏联各地涌现出许多爱国将士,爱国民众。本文中的小男孩只是许许多多反对战争,反对侵略的人民中的一分子,大家都亲切叫他什么?(小夜莺。)
夜莺:一种小鸟,体态玲珑,鸣声清婉,且多鸣于月夜,因此得名。课题质疑:为什么叫本文中的小男孩为小夜莺呢?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为什么以《夜莺之歌》为题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让我们把镜头对准1941年,来到苏联境内,来到那个小村庄。请同学们用心自由读课文,在解决字词障碍后,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注意: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主要人物)
这篇课文记叙了前苏联卫国战争中,一个被称作“小夜莺”的孩子,把一支德国军队引进游击队的包围圈,使游击队全歼德寇的故事。
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小夜莺? 生1:我看到一个机智勇敢的小夜莺。生2:我看到一个自信的小夜莺。生3:我看到一个临危不惧的小夜莺。„„
你看到了一群怎样的德国兵? 生1:我看到一群凶残狡猾的德国兵。生2:我看到一群残暴的德国兵。生3:我看到一群轻敌的德国兵。„„
三、分析形象,感受形象
请同学们再次用心默读课文,圈画批注,留下自己思考的足迹,并用“——”划出描写小孩子机智勇敢的句子,用“~~~”划出描写敌人凶残狡猾的句子。开始!
(一)体会敌人的凶残狡猾
2017.3.1 最新版
谁愿意把你找到的体现敌人凶残的句子与大家交流!
1.展示(图片和句子):街道两旁尽是黑色的瓦砾,烧焦的树木垂头丧气的弯着腰。
(1)为什么找这一句,能谈一谈原因吗?这一句是什么描写?用到了什么修辞手法?
是啊,走进沉寂的小村庄,透过弥漫的硝烟,我们看到,原本坚固美丽的房子,此时____;原本苍翠的树木,此时_____;原本安居乐业的人们,此时_____。敌人真够凶残的。
环境描写运用拟人的写法,通过“垂头丧气”“弯着腰”两个词直接写出战争带来的残酷,表现出德国兵入侵给这里的人民带来的苦难。作者利用这一段环境描写来揭露德国法西斯的侵略行为。
看来环境描写也能展现一个人的品质。还从哪一些句子中能体现出敌人的凶残?
2.展示:“好啦,好啦,带我们去吧。要是你带的对,我就把这个小东西给你。”中尉说着,指了指他的打火机,“要是你把我们带到别处去,我就把你的脑袋扭下来。听懂了吗?”
(1)谈谈自己的感受吧!你从哪个词语体会到的?(2)用什么来引诱的?又怎么威胁的?这就叫威逼利诱。
(3)指导读:德军不仅无耻而且凶残,谁能通过朗读来刻画他丑恶的嘴脸?读出德军的蛮横。
指生读,从他的声音中你听出了什么? 这是一个卑鄙无耻的德军。读—— 这是一个心狠手辣的刽子手。读——
小结: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面对敌人的厚颜无耻,小夜莺又是怎样灵活应对、斗智斗勇的呢?
(二)作者在刻画小夜莺这个人物形象时是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的。现在请同学们找出与小夜莺有关的外貌描写跟大家讨论交流。
1.外貌描写
2017.3.1 最新版
①“有个孩子坐在河边,耷拉着两条腿,他光着头,穿一件颜色跟树叶差不多的绿上衣,拿着一块木头,不知道在削什么。”这处外貌描写有何用意?“绿上衣”为下文埋下了伏笔,因为他的衣服是绿色的,跟树叶的颜色差不多,所以钻进树林就不易被发现,便于隐藏。可看出小夜莺的机智、谨慎。
②“快活的蓝眼睛望着他”既写出了小夜莺的机灵可爱、略带顽皮,又表现出孩子在敌人面前一点儿都不害怕。为下文诱敌成功作铺垫。
2.语言描写
①“我自己学的。我还会学杜鹃叫呢。”
理解:这句话,小夜莺既避开了敌人的盘问,又为下文他用鸟叫声报信而不引起敌人怀疑埋下伏笔。
②“怎么会就剩我一个?这里有麻雀、乌鸦、鹧鸪,多着呢,夜莺倒是只有一个!”
(1)谈体会。(2)指导读。
小结:既是在故意曲解,也是在麻痹敌人。
③“人?战争一开始,这里就没有人了。”孩子不慌不忙地回答,“刚刚开火,村子就着火了,大家喊着‘野兽来了,野兽来了’,就都跑了。”
(1)这里的“野兽”指什么?(2)指导读。
小结:小夜莺一语双关的回答了敌人的问话,是在借别人的嘴骂敌人。这里的“野兽”其实是指德国强盗,但德国兵却没有听出来。由于他巧妙地回答了德国兵的盘问,德国兵觉得他只不过是个不懂事的天真的孩子,相信了他的话。
④“怎么会不认识!”孩子很有信心的回答,“那里有个磨坊,我常到磨坊附近的坝上去钓鱼。那儿的狗鱼可凶呢,能吃小鹅!”
(1)“狗鱼”指的是什么?
(2)指导读。读出小夜莺的机智勇敢、自信!
小结:把敌人比作“狗鱼”,再次用委婉的比喻训斥了德国侵略者。并且孩子以天真的表现取得了敌人的信任后,又进一步以极熟悉情况的自信引诱敌人上钩。
2017.3.1 最新版
⑤同学们刚才非常透彻的分析了小夜莺四次与德国军官的精彩对话,了解了小夜莺的目的。(板书:诱敌上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他们的对话。
(1)指导朗读:你觉得小夜莺应该用什么语气来读?德国军官用什么语气来读?(9—19自然段)
A同桌互读 B指名分角色朗读
(2)我们回顾了小夜莺与德国军官的对话,在他们的周旋中,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小夜莺的表现吗?
板书(机智勇敢)⑥ 由于孩子很巧妙地回答了德国军官的盘问,德国军官觉得他只是一个贪玩的,不懂事的孩子,解除了对小夜莺的怀疑,并让他带路。在路上,小夜莺的表现又是怎样的呢?请找出有关的动作描写读一读
3.动作描写
(1)“孩子有时候学夜莺唱,有时候学杜鹃叫,胳膊一甩一甩地打路旁的树枝,或者弯下腰去拾球果,或者用脚把球果踢起来。”
(2)这段话是对小夜莺动作描写,圈出表示动作的词:唱、叫、一甩一甩、打、弯、拾、踢。
(3)读这一段你有什么体会?(4)小夜莺有时学夜莺唱,有时学杜鹃叫,在敌人看来是随意的哼唱,但是对小夜莺和游击队员来说,却隐含着深刻的含义呢。联系上下文来考虑小夜莺的真实意图:
(5)出示:孩子有时学夜莺唱,其实是();有时学杜鹃叫,其实是();打树枝、拾球果、踢球果,其实是()。(板书:麻痹敌人、巧送情报)
(6)小夜莺用他的歌声巧妙的传递了情报,当小夜莺顺利地把敌人带进游击队的埋伏圈时,小夜莺会想什么?
(7)小夜莺兴致勃勃地唱着、想着,突然一声口哨响,小夜莺作了什么? 生答:“孩子突然转了个身,钻进树林深处,不见了。”(8)从这里,你见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小夜莺?灵活机敏。
2017.3.1 最新版
(9)“钻进树林深处,不见了”结合全文,有没有和这句话相呼应的语句?(“穿着绿上衣,和树叶差不多的颜色”钻进树林,不容易被发现,小夜莺得以顺利的脱险。)(10)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不仅起到了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而且在行文结构上起到了为下文作铺垫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这一篇课文结构严谨,连贯一致,看一看还有没有其他前后照应的句子?
(2、3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指生交流后板书:重迎战斗,由此体会到了什么。
师:原来小夜莺早就是一名出色的游击队员了。他凭着自己的机智和勇敢,冒着生命危险,把一批又一批的敌人引进游击队员的埋伏圈,文章前后照应、首尾相连,一方面使文章结构严谨,布局合理;另一方面也更加表现了小夜莺的机智勇敢。试想一下,小夜莺一次又一次的诱敌,这项工作有危险性吗?(有)是的,可敬可爱的苏联小英雄小夜莺,还是在一次战斗中意外牺牲了。那是什么样的精神力量鼓舞着小夜莺冒着生命危险这样做呢?请看一段资料:
资料展示:苏联卫国战争之所以被称为二十世纪最为惨烈、最为血腥的战争,是因为这场战争导致了惊人的伤亡情况。苏联军队共亡916.48万,平民死亡1740万,总亡2660万,苏联全国的成年男子有一半非死即残。对于苏联来说,虽然取得了最后胜利,惊人的伤亡数据使得人们对这场战争的诠释变为虽胜犹败。但是德国在占领区进行种族屠杀等犯下的罪行,则受到了世界舆论的广泛谴责。
结合资料谈一谈,是什么力量鼓舞着小夜莺这样做呢? 生:对祖国的热爱,对敌人的仇恨。(板书:爱祖国 恨敌人)
师:小夜莺正是怀着对德国法西斯的恨,怀着对祖国的爱,一直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直到牺牲。同学们,这就是小夜莺(幻灯出示图片),此时,你又想对这个穿着绿上衣的同龄人说些什么呢?
指生交流。
为了纪念小夜莺,老师也写了一首小诗,补充完板书:巧伪装 斥恶狼 心舒畅 歌嘹亮
颂诗:
诱敌上钩巧伪装,2017.3.1 最新版
麻痹敌人斥恶狼。巧送情报心舒畅,重迎战斗歌嘹亮。师生齐诵。
小结:战争是残酷的,和平是我们永远的向往。夜莺的歌声本质上是呼唤和平的歌声啊!(板书:和平)
四、斟酌课题,体会妙处
课文学到这里,老师有一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原来这篇课文叫“夜莺的歌声”,经过修订以后改成了“夜莺之歌”,请大家认真思考一下,“夜莺之歌”与“夜莺的歌声”相比,哪一个题目更好?要想回答这个问题,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找课文中描写“夜莺歌声”的句子,想一想夜莺的歌声有什么作用?
生说句子,师随之课件出示句子
(1)夜莺的歌声打破了夏日的沉寂。(引诱敌人)(2)孩子有时候学夜莺唱,有时候学杜鹃叫。(麻痹敌人)(3)夜莺的歌声越来越响了。
(4)夜莺的叫声停止了,接着传来两声杜鹃叫。
(5)夜莺还是兴致勃勃地唱着。(巧送情报)(6)从孩子的嘴里飞出婉转的夜莺的歌声。(继续诱敌)
小结:全文以夜莺的歌声为线索,用夜莺的歌声引诱敌人,用夜莺的歌声麻痹敌人、传递情报,又用夜莺的歌声再次诱敌,它是本文的一条主线。可以说它是“诱敌”之声,它是“联络”之声,它是“情报”之声,它是“掩护”之声,它还是“赞美”之声,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为歌颂像夜莺一样在苏联卫国战争中做出贡献的小英雄们。因此,“夜莺之歌”更巧妙,既有歌声之意,又有歌颂之意。
五、搜集资料,课外延伸
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明白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我们渴望和平!在反对法西斯斗争中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夜莺之歌》只是这无数感人故事中的一个。我国在抗日战争中,也出现了很多类似小夜莺的抗日小英雄,你能说出几个吗?
2017.3.1 最新版
生:王二小、小兵张嘎、小英雄雨来、小萝卜头等
课下请同学们上网或查阅图书,去了解这些英雄们的事迹吧!
板书设计:
诱敌上钩巧伪装
夜莺之歌 唤和平
2017.3.1 麻痹敌人斥恶狼
巧送情报心舒畅
8.四年级下语文教案-古诗词三首忆江南-人教新课标 篇八
xiaoxue.xuekeedu.com
【学情分析】
1.学生已具备了较强的自学能力,生字、词语学生可以通过课前预习解决,课上稍微复习一下即可。
2.学生提取文字信息的能力已较三年级有了突破。在拓展阅读的时候可以
3.让学生通过提取有用的信息进行理解。
4.学生喜欢有挑战性的写作,因而老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打写题目:比如设计广告语、改编歌词等。
【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生词。
2.了解长城的构造,特点。
3.了解长城的悠久历史,4.了解长城的军事价值,5.了解有关长城的文学作品。
二、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图文对照,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培养观察能力和良好的观察习惯。并培养学生 知识迁移的能力。
2.读懂课文,理解每段话的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联系。
3.通过抓住关键词句阅读课文,培养学生 谴词造句的能力。
4.通过阅读资料,培养学生 抓住关键词句快速阅读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
1.通过由对课文→长城资料→中国世界文化遗产资料的阅读,让感悟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一步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通过打写,深化主题,激发学生的责任心,民族自豪感,号召更多的人来保护世界遗产。
【教学策略】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跨越式的教学要求,教学中充分运用了以下方法进行教学:
1.采用“情景教学法”,多次运用课件,创设情景。第一次,课始,定格投影,静态展现长城的远景,整体感知长城全貌,体会长城长的特点;第二次,学习第二自然段后,定格投影长城近景的各个部位,学生图文对照,说各部位的位置、样子和作用,理解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长城的高大坚固;第三次,慢速移动式投影,有重点地依次出现长城的远景和近景,并配上相关乐曲,深入体会作者的联想和发自肺腑的心声。多媒体创设的动、静态情景,既可以从宏观上展示长城的雄伟、壮观,又可以从微观上真切地感受长城的高大坚固,从而缩短学生的历史认识距离。第四次,打写环节,通过聆听歌曲《我的中国心》,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将歌词改编成赞美长城的歌词。
2.在读中感悟。抓住文中的重点语句,特别是第三自然段中的句子,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和读后评议,达到有感情地朗读,在读中体会感悟作者所表达的对劳动人民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3.将课文内容和拓展资源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通过拓展资源进行知识迁移运用。
xiaoxue.xuekeedu.com
【教学组织形式】
以学生的个体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教学组织形式,这样不仅有利于照顾学习个体的差异,而且也有利于培养学生 的合作意识,增强其协作精神。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以图为主线,掌握写作手法)
一、激情导入,观察插图,了解图意。
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与象征,你知道最初修长城有什么用处吗?什么朝代开始的?跨越了哪些地方?
2.除了同学们了解到的这些,资料城里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些资料,请大家走进资料城去看看。
学生自读。指名回答通过阅读资料你还了解到哪些信息?
师结:今天就一起去看看中华民族的骄傲与象征--长城。
3.观察彩图,了解图意。(用多媒体展示课本两幅彩图)
(1)介绍观察点。运用教室的布置让学生理解什么叫观察点。
第一幅图的观察点在哪里呢?
第二幅图又是在哪里观察的呢?
(2)看第一幅图时应重点观察什么?你觉得长城看上去有什么特点?
再看第二幅图:你能看出长城有什么特点?
(设计意图:采用“情景教学法”,运用课件,创设情景定格投影,静态展现长城的远景,整体感知长城全貌,体会长城长的特点。)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语。
1.自由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基本内容。
2.同桌一起学习生字,根据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3.汇报学习成果。
三、图文对照,读懂课文
1.再读课文,想一想刚才两幅图分别与文中哪些段落相对应?
(第一幅图与第一自然段,第二幅图与第二自然段相对应)
2.分组讨论:课文第三、四自然段为什么没有和它相对应的图片?(不是作者所见之景,无法画出。)
第三、四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作者的联想和长城的地位)
(设计意图: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3.远看长城:图文对照
学生自读第一自然段。思考:
书中哪句话写了远看长城是什么样子?用了什么方法来描写长城?(比喻)
出示比喻句,学生齐读。
师:把长城比喻成长龙,突出了长城什么特点?(长、大、弯)
你认为这样写好不好?可不可以再打个比喻来描写它?
师:老师发现这里有个“一万三千多里”这是一个数字,为什么要用一个数字呢?
(既写了长城的“长”,又能表达更准确,让人更信服)
4.近景图。(第二自然段)
(1)此景是作者在什么地方看到的?(长城上)
xiaoxue.xuekeedu.com
(2)作者分别给我们介绍了构成城墙的哪些部分?你知道它们的作用吗?(小组交流、讨论)(传递信息、进行防守和打击敌人?)
总结:课文按从由远到近,由整体到部分的方法写的。
(设计意图:定格投影长城近景的各个部位,学生图文对照,说各部位的位置、样子和作用,理解作者使用的表达方法,体会长城的高大坚固。)
四、方法迁移,拓展阅读《颐和园》
1.学生自由读,边读边想,这篇课文又是按什么顺序来描写的颐和园的特点的,两篇课文在写作手法上有何异同。(学生分小组学习、讨论)
2.汇报学习成果3.进入资料城,阅读文章《秦兵马俑》《墩煌莫高窟》《布达拉宫》。这些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使用了什么手法。你学会了些什么?
4.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个景点,按一定顺序进行片段描写。
第二课时
(以情感为主线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
一、创设情景,初步感受长城的“奇”
1.大屏幕展示长城背景图,同时播放《长城长》音乐。
师:同学们,看到这气势磅礴的长城,听到这铿锵有力的歌声,你有什么感受呢?
2.出示名人赞叹长城的三句话,师生激情诵读:
只有一个伟大的民族才能建造出这样一座伟大的长城!
这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在其他地方我从未见过类似的杰作。设计者太伟大了,长城不愧为世界奇迹。
师:可别以为这只是普通游人的感受,这可是出自美国前总统、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以色列前总理拉宾之口呀。在我们的课文中,作者也有一句赞叹之语,是什么呢?
出示课文句子:
“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师:听到了这么多名人对长城的赞美,你最想问什么?(引导学生问:为什么说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
(设计意图:通过长城壮观的景色,可以让学生先从视觉上去感受长城的“奇”,通过名人的赞叹之语,让学生产生深入了解长城的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通过阅读课文,了解长城的“奇”
1.师:想了解长城的“奇”,先走进课文,那里一定能找到你想要的答案。
学生活动:
①自主阅读课文,做批注。
②小组交流。
2.学生汇报:你认为长城的“奇”体现在哪里?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学生自由回答,老师随机引导。重点引导:
①第一自然段:
理解“崇山峻岭”和“蜿蜒盘旋”
师:长城的气势雄伟你是从哪些词语体会出来的?(引出两个词语)
师:长城的长课文是用一个什么句子来说明?还用了一种什么方法来说明?(比喻句,学生齐读;作者用了列数字的方法说明长城的长。?)
(设计意图:通过对词句的理解和反复阅读,让学生感受到长城的气势雄伟,并培养了学生谴词造句的能力。)
②第三自然段教师主要引导:
xiaoxue.xuekeedu.com
师:为什么说长城凝结了劳动人们的血汗和智慧?(生答)
(条石多;重;没有先进的交通工具,山势陡峭)
师:所以作者感叹:(齐读)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比较句子):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哪句好,为什么?(第一句好,多少体现了参加建筑的人数很多,??而才字表达了建造长城的不容易,又饱含着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师:让我们带着赞叹之情把这句话读一读吧。(齐读)
(设计意图:通过抓住关键的词句理解和句子的对比,不仅训练了学生表达和谴词造句的能力,也让学生感受到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三、通过资料阅读,进一步体会长城的“奇”
师:想更多了解长城为什么是世界史上的奇迹吗?在我们的资料城中,老师为大家准备了几篇文章,请你读一读,看看从中你又能体会到长城的“奇”还奇在哪里呢?
1.学生自读材料,感受长城的奇。
2.同桌交流。
3.汇报:句式(我从„„体会到了长城的„„)
(设计意图:通过四个补充资料的阅读,让学生能更全面地了解长城,体会长城的奇,从中锻炼了学生抓住关键语句快速阅读的能力,并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总结:是呀,正如同学们所说,长城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个伟大的奇迹。他吸引了千千万万地中外游人。他永远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我们炎黄子孙的骄傲。当你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这墙上的条石,你会想到什么,有什么样的感受?(抒发自豪之情)
生:我会想起„„
四、通过拓展阅读,了解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师:长城,融进了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血液之中。她像一座宝贵的历史丰碑,闪烁着中华民族文明和智慧的光彩。她是中华民族的根,她是中华民族的魂,她是中华民族坚韧顽强、不屈不挠的意志。1987年12月长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截止2003年7月,我国已有29处景观被列入《世界文化名录》,让我们一起走进资料城去看看这些值得每一个中国人骄傲的世界文化遗产吧。
①进入资料城,阅读有关世界遗产资料。(资料包括“颐和园”和“兵马俑”)
②思考:读了这些文章,你又了解到了哪些文化遗产,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设计意图:在资料城中,放入了包括本单元其余两课《颐和园》《兵马俑》在内的七篇关于中国世界遗产的文章。这样更有利于四年级的单元整合的教学。通过阅读这些资料,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快速阅读,也使学生深入地了解了值得中国人骄傲的文化遗产,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五、抒发自己的民族自豪感。
师:我们了解了更多的文化遗产,就更会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自豪,宣传、保护我国的世界遗产更是我们的责任。请进入留言板,把你心中想说的话写下来吧。
1.设计一条宣传、保护长城或其他世界遗产的标语。
2.请你当一次小小词作家,改变《我的中国心》歌词,写出你对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自豪感。
3.小结:齐唱改编过的《我的中国心》。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主人翁的责任感,要给予学生表达的空间,通过设计两个题目让学生畅所欲言,通过不同的形式表达自己的爱国之心。)
xiaoxue.xuekeedu.com
【板书设计】
长
气势雄伟
长城(奇)高大坚固
智慧和血汗
9.四年级下语文教案-古诗词三首忆江南-人教新课标 篇九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我会拼,我会写。(10分)
zhì
gān
shù
1.最真()的朋友,应该()胆相照,对朋友的过错应宽(),互相倾诉 fèi fǔ
()()之言。
ā yí
jiàn kāng
chàng 2.()()告诉我,要让自己的身心()(),必须保持心情舒()。二、一锤定音。(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5分)1.边塞(sài sè)大臣(chéng chén)美满婚姻(hūn fēn)2.调(diào tiǎo)动。损失(shǔn sǔn)大街小巷(hàng xiàng)3.营长(yún yíng)湖畔(pàn bàn)痴心妄想(cī chī)。
4.呈现(chéng chén)沼泽(zhǎo zǎo)展翅飞翔(qiáng xiáng)。
三、写出与下列成语意思相反的成语。(6分)狼吞虎咽_______ 一丝不苟_____ 心不在焉
昂首挺胸 疲惫不堪 水平如镜
四、划去不是同一类的词。(3分)
1.燕子 演奏 学校 爸爸 松鼠。2.祖国 宁静 笔直 飞奔 漆黑。3.白菜 茄子 冬瓜 辣椒 西瓜。
五、根据要求填空。(10分)
1.尊老爱幼是传统美德,孟子告诫我们:,。
2、乡村四月,子规啼鸣,农民忙着在田野播种,让你想起诗人翁卷的诗句。
3.巴金爷爷告诉我们,生命的意义在于。而不是。
4.雷锋叔叔在日记中写道:人到生命是,可是
5.看到有雾的天气,你会想起农谚:,。
六、按要求做题。(6分)1.怎么会就剩下我一个?(改为陈述句。)
—————————————————————————。2.每一位过河的老人都登上了那只小船。(缩句,缩成最简单)——————————————————————————
3.有这种思想的只是极个别的少数几个同学。(修改病句。)
—————————————————————。4.湖面平静。(把句子写具体)。
5.教室里很安静。(改成夸张句)。
6.爸爸教我做小飞机。爸爸给我讲飞机飞行的原理。(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七、用“然”字组词填空。(5分)1.这样浩大的工程()只用了十个月就完成了。2.风平浪静的海面()狂风大作。
3.爷爷的身体()能预报天气,昨天他喊关节痛,今天()就下雨了。4.取得一点成绩就骄傲的人等待他的()是失败。
八、给下面加“____”字选择正确解释,把字母填在括号里。(8分)
“面”:A面孔、脸。B量词。C表示事物的表面。D粉末。1.一面五星红旗迎风招展。()2.妈妈买回一袋面粉。()3.他面带带微笑。()
4.树叶上面有小虫子。()
九、快乐阅读。(22分)课内阅读(7分)
又过了十几天,扁鹊老远望见蔡桓公,只看了几眼,就掉头跑了。蔡桓公觉得奇怪,派人去问他:“扁鹊,你这次见了大王,为什么一声不响,就悄悄地跑掉了?”扁鹊解释道:“皮肤病用热水敷烫就能够治好;发展到皮肉之间,用针扎的办法可以治好;发展到肠胃里,服几剂汤药也能治好;一旦深入骨髓,只能等死,医生再也无能为力了。现在大王的病已经深入骨髓,我不再请求给他医治!”。
1.读读这段话,写出蔡桓公的病在体内的发展变化过程。(3分)皮肤里──()──()──—()
2.蔡桓公曾三次拒绝扁鹊给他治病。有人说,扁鹊也有责任,因为他不太会说话,见面就说蔡桓公有病,使得他不高兴,不听劝告。如果你是扁鹊,当时你会怎么劝说呢?(2分)
3.你读过其它给你启发的寓言故事吗?写出两个。(2分)课外阅读(15)
一棵树上的两种果实
有两户人家相邻而居,以院墙相隔,墙东栽了一棵石榴,墙西栽了一棵樱桃。
开花时节,姹紫嫣红,分外妖娆。两家人经常坐在树下乘凉、吃饭,因为有了两棵树,他们的生活五彩缤纷。时间久了,两棵树的枝条开始向外生长,逐渐蔓过了院墙的界限,石榴的枝条跑向了墙西,而樱桃的枝条也悄无声息地伸向了东邻。又到了开花时节。东家开始给石榴打药了,因为石榴树上生了许多的虫子。他给石榴打完药,仔细观察了一番,竟然发现樱桃蔓过来的枝条上也有害虫。他想了想,觉得这可能是因为自家的石榴引起的。于是,他重新配了药,沿着蔓过来的枝条将药打在樱桃枝上。过了几天,他竟发现所有的害虫消灭得无影无踪。他感到很快乐。
一场大风后,残花遍地,西家人动手给樱桃破损的枝条进行了捆绑。捆绑完时,突然发现越过院墙的石榴也是体无完肤,他想,东家的主人可能出差了,要是几天不回来,石榴就会错过花期。他想着想着就动起手来,也将石榴的残枝进行了修理。几天之后,两棵树又是一片生机盎然。
果实成熟的季节到了,东家的孩子看见蔓过来的樱桃,他哭着要吃。西家的主人听见了,对东家说:“ ”东家觉得过意不去,便将自家的石榴摘下许多,送给了西家。这两家人和谐相处,种了一棵树,却能吃到两种果实。
生命也是一棵华美的树。如果我们想使自己的生命同时拥有两种果实,那么,你就允许别人的枝条伸到自己的世界里,同时,你也要学会将自己的成果 到别人面前。1.选择一个恰当的词写在最后以自然的横线上。(2分)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2分)悄无声息: 体无完肤:
3.在第6段中,结合上下文猜猜西家的主人会怎么说,请填在文中的横线上。(2分)4.用简练的语言概括第4、5、自然段的意思。(4分)
5.画横线的句子是描写,从这2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2分)6.举例子,写出自己对最后一段话的理解。(3分)
十、习作与表达。(25分)
在我们身边,有很多值得敬佩的人。选择其中的一位,通过具体事例,表达出你对他的敬佩之情。
附加题:
一、发挥想象,将下列句子写得生动形象。(8分)
树林里的树。有的像,有的像,还有的像。走进这片树林,你就像走进了。
二、根据意思写词语(4分)
确切地相信()非常地相信()
坚决地相信()对自己怀有信心地叫()忠实地信仰地叫()履行自己的诺言叫()取得别人的信任叫()讲究诚实和信用叫()
三、写出下列歇后语中的人物名(8分)
()写字——入木三分。()大意失荆州——骄兵必败。()打()——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其中()()()是三国时期的人物。()是汉代的人物。
参考答案:
一、挚 肝 恕 肺腑 阿姨 健康 畅
二、sài chén hūn yíng pàn chīchéng zhǎo xiáng
三、细嚼慢咽 马马虎虎 专心致志 垂头上气 精神抖擞 波澜壮阔
四、演奏 祖国 西瓜
五、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2.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3.付出、在于给予,接受,也不是争取。4.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5.春雾风,夏雾晴,秋雾阴,冬雾雪。
六、1.不只是剩我一个。2.老人上小船。
3.有这种思想的只是极个别的同学。4.略 5.略
6.爸爸一边教我做飞机一边给我讲飞机飞行的原理。
七、居然 突然 竟然 果然 必然
八、B D A C
九、课内1.皮肉 肠胃 骨髓2.略 3.略 课外1.奉献2.没有任何动静。形容全身没有一点完好的地方,这里指树枝被大风吹断了。3.等着,我给你家送些过来。4.西家人动手给樱桃破损的枝条进行了捆绑时,也将从东家伸过来的石榴的残枝进行了修理。两家相互送果子。5.邻居之间应和睦相处。6.略 附加题: 1.略
10.四年级下语文教案-古诗词三首忆江南-人教新课标 篇十
古诗两首
教学要求:
1.理解诗句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
2.在理解古诗词句的基础上,领悟“诗人借景抒情,对大自然神奇、伟大的赞颁,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3.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句,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这两首诗。4.背诵并默写两首古诗。教学重点:
1.理解诗句,通过诗中所描写的景色,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2.指导朗读。
教学难点:深刻理解诗文的含义,并能用自己的话讲出诗文的内容。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准备:图、投影片。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学习《望庐山瀑布》
二、检查“预习”,作者简介
(一)通过“预习”,你知道了什么是唐诗。
(二)预习中哪些诗句读懂了,哪些还没读懂,并划下来。
三、读《望庐山瀑布》
把下面的字音读准:
庐lu 紫zi 川chuan
四、出示第一首古诗《望庐山瀑布》,理解诗意
(一)提问:这首唐诗是谁写的?
这是学习古诗的第一步:知诗人。
(二)“望庐山瀑布”是什么意思?
查字典“望”当什么讲?
2017.3.1 最新版
“望”与“看”的区别是什么?
“望庐山瀑布”就是远看庐山的瀑布。
分别查出“庐山”和“瀑布”的意思。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他在游庐山时观赏了瀑布,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七言绝句。
这是学习古诗的第二步:解诗题。
(三)读一读古诗,弄懂诗句的意思。
这是学习古诗的第三步:明诗意。
逐词逐句理解全诗,指导看图。
1.日照香炉生紫烟
“日”、“香炉”、“紫烟”各指什么?
“生”是什么意思?让学生加以理解。
日:太阳。香炉:香炉峰。紫烟:紫色的烟云。生:升腾起(变成了)。
太阳照射在香炉峰,高高的香炉峰上升腾起紫色的烟云。
2.遥看瀑布挂前川
“遥看”一词说明作者站在哪儿观察瀑布?
离瀑布较远。因为瀑布高大,遥看才能观其全貌。
“挂”、“前”、“川”各是什么意思?放在一块儿是什么意思?
挂:悬挂。前:前面。川:河流。
挂前川:指瀑布远看就像悬挂在山峰前面的一条大河流。
远远望去,瀑布就像一条悬挂在山峰前面的大河。
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句的意思。
3.飞流直下三千尺
“飞”、“直”写出了瀑布的什么特点?
水流快、山势陡。
真有三千尺吗?这是一种什么修辞手法?
(夸张手法)
长长的水流,飞快地从山上直泻而下。
2017.3.1 最新版
4.疑是银河落九天
“银河”、“九天”各指什么?
银河:晴天夜晚,天空呈现出一条明亮的光带,夹杂着许多闪烁的小星;看起来像一条银白色的大河。
九天:天的最高处。古人认为天有九重,最高的一重称为九天。诗里形容极高的天空。
“疑”是什么意思?作者疑什么?
诗句的意思是什么?
疑:怀疑。
真让人怀疑是天上的银河流到了人间。
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句的意思。
由瀑布到银河,这是作者的一种奇特的联想;将瀑布的高大、急的特点展示无余。
5.让学生把整首诗连起来讲一讲它的意思。
(四)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这是学习古诗的第四步:悟诗情。
(五)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教师要给学生范读,要读出语气、感情。
(六)学习有关的生字,教师重点指导。
“庐”和“炉”是同音字,要区别字形,会应用。
“紫”和“川”的读音要读正。
在学习生字时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已去分析、去记忆,培养自学能力。
五、小结
(一)你认为这首诗写得好吗?好在什么地方?你最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二)出示挂图,说说诗人是站在什么地方观察瀑布的?观察的顺序是怎样的?你是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出来的?
(三)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诗人观察细致?
2017.3.1 最新版
“日照”与“紫烟”的因果关系?
“飞流”、“直下”对流速水势的观察。
“三千尺”、“落九天”是对瀑布的长、大、高的观察。
除观察仔细、细致外,本诗还有什么特点?
丰富奇特的联想,如“挂前川”,“疑是银河落九天”。
本诗的写作特点:观察细致有序,联想丰富。
学习古诗的方法:除去上述四步,那就是读、查、究、诵、赏。
六、布置作业
背诵、默写古诗。
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文的意思。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学习《绝句》
二、检查“预习”,作者简介
三、读《绝句》
把下面的字音读准:
鸣ming 行hang 泊bo
四、出示第二首古诗《绝句》,理解诗意
(一)提问:这首唐诗是谁写的?
(二)《绝句》是什么意思?因作者兴到笔随,未事先拟题,于是以“绝句”标题,解释“绝句”。
(三)读一读古诗,悟懂诗句的意思。
逐词逐句理解全诗,指导看图。
1.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自鹭上青天。
重点理解:
黄鹂:鸟名,也叫黄莺。鸣:叫。
2017.3.1 最新版
翠柳:翠绿色的柳树。
从“翠柳”一词可以看出是什么季节?
春天。白鹭:一种白色的水鸟,吃鱼虾。
青天:蔚蓝色的天空。
说句意:两个黄鹂在翠绿色的柳树上鸣叫。
(欢唱)一行白鹭飞上蔚蓝色的天空自由飞翔。
2.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重点理解:
窗含:从窗口看到。“含”:包含在里面,存在着。
西岭:指草堂西北的岷山。
千秋雪:指千秋万代积累下来,终年不化的积雪。
千秋:时间很长。泊:停靠。
东吴:指江苏一带。
万里船:船要行万里路。
说句意:从窗口可以看到巍巍的岷山上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外停靠着要到万里之外东吴去的船只。
3.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四)观察插图,加强对诗意的理解。
1.看插图。图上画的是景物;景物是否都是诗句的内容?这描绘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色?(生动优美)
2.体会作者用词准确。
说说诗人用了哪些词语来表现景色的优美,语言的生动?
表示声音的词语:鸣、上。
表示颜色的词语:黄、翠、白、青。
表示动作的词语:鸣、上、含、泊。
诗人写了四个景色,一句一景,写得有声有色、有静有动、语言生动、景色秀美。
“鸣”、“上”两个动词写出了黄鹂在柳枝上欢叫和一行白鹭从水面飞上青天的声响。
2017.3.1 最新版
“黄”、“翠”、“白”、“青”四个色彩鲜明的词,写出了草堂前的景色。
这两句写得有声有色,显示出一派春意盎然的优美景象。
“含”、“泊”两个动词具体写出了草堂外的景象,特别是“含”的妙用,把岷山积雪这一远景移至草堂内,使此景仿佛是嵌在窗框中的一幅景色优美的图画。
(五)学习诗人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讨论诗人观察景物的顺序。
眼前的、天边的、窗外的、门前的。
顺序是:由近及远。
2.诗人是如何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述的、表达思想感情的?
诗人抓住了自然景色来描述,表达了诗人热爱祖国山河,热爱大自然,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六)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七)学习有关的生字,教师重点指导。
“鹭”上下结构,要写匀称。
“含”上部今不要加点。
“吴”口天吴。
五、小结
作者写这首诗,先写树上,再写天上“黄、翠、白、青”相互映衬,构成一幅色彩鲜明、生机勃勃的图景,令人赏心悦目;表达了作者喜悦的心情。最后写出了诗人身居草堂,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胸襟多么开阔!通过对草堂附近明媚景色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六、布置作业
背诵、默写古诗。
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文的意思。
2017.3.1 最新版
【四年级下语文教案-古诗词三首忆江南-人教新课标】推荐阅读:
四年级下语文教案-牧场之国-人教新课标08-02
二年级语文上册 假如练习 人教新课标07-26
新课标四年级语文下册《父亲的菜园》教案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