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练习题三参考答案(精选10篇)
1.考前练习题三参考答案 篇一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补充习题》参考答案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补充习题》参考答案
第1课、《长城和运河》补充习题答案
一、选字填空。
1,偏旁
诗篇
遍地 2,驾驶
书架
责骂 3,蜻蜓
蜿蜒
拖延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西海关,巨龙穿行,连绵起伏
2,首都北京,天堂杭州,绸带飘落,银光闪闪。3,巨龙,雄伟,绸带,美丽,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
三、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
中秋节到了,天上的月亮像银盘一样。
万里长城像一条腾飞的巨龙,蜿蜒于崇山峻岭之间
四、观察课本上的长城图,写一段话,尽量用到下面的词语。万里长城像一条巨龙曲折蜿蜒于连绵起伏的群山之中。
五、阅读片段,完成练习。1,美不胜收古老 博大雄伟绿意盎然 2,紧紧围着 看不清楚
3,八达岭长城的四季美不胜收。春,夏,秋,冬。喜爱。
4,那时看长城,活像一条出水的蛟龙。六,连一连。北京故宫 拉萨布达拉宫 西安秦始皇兵马俑 四川乐山大佛
第2课、《美丽的南沙群岛》补充习题答案
一、给下列带点字选择正确读音。难以计数选第2个,其余选第一个。
二、找错别字。1,座布 2,仅计
三、选词填空。1辽阔
广阔
宽阔 2蕴藏
蕴含 3胜地
圣地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航行捕鱼,开垦种植,搏击风浪的汗水;生息繁衍的烟灰。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补充习题》参考答案
2、当初:我要好好学习,实现当初的梦想.三、填空。
2001年想法:刘翔啊刘翔,你将来能和他跑得一样快吗? 2002年表现:第一次和约翰逊并肩地站在跑道上。想法:遗憾
2003年表现:和约翰逊比赛10次,每一次超越他。想法:我已经站在山脚下。
2004年表现:跑出13秒6的成绩,第一次让约翰逊看到我的背影。想法:成功翻越了远方的大山。
道理:只要坚持不懈地去拼搏,就一定能取得成功。
四、照样子,写词语。
1、最吝啬的人一毛不拔
2、最快的阅读
一目十行
3、最大的变化
天翻地覆
4、最激烈的辩论
唇枪舌剑
5、最荒凉的地方
寸草不生
6、最安静的地方
万籁俱寂
7、最有学问的人
学富五车
五、阅读片段,完成练习。
一、1.我总有一天会超过他的,我要继续努力。2.最后一句。
二、1.省略
2.相互理解、友谊长久、团结一致和公平竞争 3.刘翔,你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谢谢!我会继续努力的。4.坚持不懈的努力。
第5课、《雪儿》补充习题答案
一、查字典,填空。
1、A点哀伤
2、S直刀旁10
二、填空。道明媚轻轻 只蓝蓝咕咕 双漂浮喃喃
三、选词填空。
1、顽强
坚强
2、连续
陆续
继续
四、仔细观察课本上的雪儿插图,用几句话描写出雪儿的样子,尽量用到下面的词语。雪儿的羽毛雪白雪白的,长着一双金黄的眼珠,一见到我就咕咕直叫。
五、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㈠
1、我很喜欢雪儿,希望雪儿早点好。
2、看蓝天上那自由飞翔的小鸟。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补充习题》参考答案
急坏了
2、去找藏胞
3、想帮助他们把地抢种上
4、帮助藏胞春耕
5、回来了,流下感激的泪水。
第8课、《李广射虎》补充习题答案
一、选择读音。
第一行选第一个,第二行选第2个。
二、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1、搜寻
寻找
查寻
2、不但
而且 不是而是
三、用表示声音的词语。
1、呼呼
2、汪汪
3、沙沙
4、哗哗
四、默写塞下曲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1、唐
卢纶
2、李广
西汉
3、平明,没在,深深扎进
4、第二天清晨,将军记起昨晚林间的事,顺原路来到现场,他不禁大吃一惊:明亮的晨光中,分明看见被他射中的原来不是老虎,而是一座巨石。恐惧感默然蹲在那里,那枝白羽箭竟深深钻进石棱里去了。
神勇无比,臂力惊人。
五、阅读,完成练习。
1、朦胧拈弓搭箭选第一个,其余选第二个。
2、李广射虎的情况。时间 3、1,2句话画横线。最后一句话画浪线。
4、警惕,搜寻,拈弓搭箭,运足气力,拉开
1、寡不敌众,闻名于世
2、第3句话
3、最后一句。
第9课、《少年王勃》补充习题答案
一、选择正确读音。1.选1再选2 2.选1再选2 3.选1再选2
二、组词
南昌探望田字格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补充习题》参考答案
四、完成练习
1、好因为这样写首尾呼应
2、捞鱼捉海星抓大虾捡贝壳
3、每当唱起这首歌便想起童年赶海的趣事。
五、阅读片段,完成练习
1、赶海的过程。
2、倒数第2句。
一只大虾,一员武将,生动、形象、有趣
3、抓来的敌人
大虾
4、逗
船头溅起的浪花吟唱着欢乐的歌儿。
第12课、荷花补充习题答案
一、换字,组词 济南
饱胀
张开 裂开
例子 舞蹈
水稻 莲蓬
缝隙 翩翩起舞
偏旁
二、填词造句。
1、一就
2、如果,那
3、不是,是
他一听到这个消息,就高兴得跳了起来。
三、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1、⑵⑶
2、⑵⑶⑴
四、阅读,完成练习
1、全选第一个。
2、荷花生命力茂盛。
3、第2句。
荷叶大圆盘。颜色,形状,碧绿大圆盘。4、3 才开两三片的,花瓣全展开的,花骨朵
五、按课文内容填空,回答问题。
1、填空省略 大自然大自然
2、填空省略
第13课、古诗两首补充习题答案
一、介绍带点字。
1、包含
2、河流
3、好像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补充习题》参考答案
第16课、跟踪台风的卫星补充习题答案
一、比一比,组词。厉害
历史 一泻千里 泄气 愤怒 努力
二、加标点。(最好照书,我自己标的,不一定准确)1:“?!” 2“!”,“?”
三、填空。
1、哼
2、哈
3、喂
四、造句。
王爷爷和李爷爷在大樟树下谈笑风生。
她并没有觉得紧张,和客人谈笑风生,场面十分融洽。
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自己照书填。
六、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1、全选第2个。
2、球形,罐头形,煤气罐,哑铃形,纺锤形,风车行
3、帆板 无线电天线
4、因为这种形状便于保持运动稳定,不至于随意乱翻乱滚。
第17课、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补充习题答案
一、写字。
这不用我也写一边吧?
二、改写句子。
1、鱼杆被汤姆拖出水面。
2、你为什么不把这条鱼放掉?
3、一轮明月像一个大圆盘似的从湖面上慢慢升起。
三、填空。低沉 很不情愿 指指手表 四周 斩钉截铁
四、阅读下文,完成练习
(一)、1、铭刻、坚定
2、惊喜——不情愿——无可奈何——遗憾
3、“不管有没有人看见,我们都应该遵守规定。”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补充习题》参考答案
2、用“先„„再„„然后„„最后”来说一段话,可以写写洗衣服、洗碗、做菜等内容,这几个词语一定要用到、用好!要求内容达到四行!
第20课、恐龙补充习题答案
1、田,4、害怕
2、戈,7
二、选字填空
1、迷惑
谜语 谜团
迷路
2、血型
形状 形势
模型
3、漫游
快慢 傲慢
弥漫
4、弓箭
宝剑 剑术
射箭
三、填空,仿写 千姿百态
望而生畏 展翅高飞
锋利无比 高耸入云的喜马拉雅山。
四、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1、中心句是第一句话!
2、还把梁龙比作一架移动的吊桥。
3、对照课文中我们记的课堂笔记,进行批改!
五、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1、题目:翼龙
2、恐龙、飞翔、现代爬行动物和鸟类、鸟类、特别发达、它们的翅膀宽大。
3、因为翼龙大脑中处理平衡信息的神经组织相当发达,而且翼龙的小脑叶片特别发达,更有利于保持平衡,所以说翼龙是飞行能手!
第21课、槐乡五月补充习题答案
一、写字组词。
1、槐花
怀念
2、坚定
肩膀
监视
3、挎包
跨越
4、搅拌
伙伴
办法
5、炒芝麻
争吵
6、计算
大蒜
二、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玉雕
好客 勤劳
甜甜 槐乡
长长 俊俏
孩子 瓜子
啤酒 刀子
清香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补充习题》参考答案
1、很漂亮。
2、恶龙很凶猛,他俩很辛苦。
四、按课文内容填空。
1、台湾、最大、湖泊、为了纪念两位为民造福的年轻英雄—大尖哥和水社姐。
2、(1)、只有„„才„„
用这个关联词来造句,这是一个事物最终结果的必要条件。(2)、聚集(集合、聚拢)拯救(挽救)
3、挺身而出、翻山越岭、披荆斩棘、千辛万苦。
五、小练笔
大尖哥和水社姐,他们在哪里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用什么方法战胜的,要突出整个过程的危险和艰难,最终他们用不屈的意志终于战胜了困难。突出人物的言行,刻画出故事的细节来,让人物不畏艰险的精神显现出来。要求写满。
例文:
大尖哥和水社姐在去阿里山的路上很辛苦,他们遇到了灌木丛,上面全是刺,走都走不起来,水社姐举着火把照亮,大尖哥便用砍刀把这些灌木砍掉,才走了过去。他们走在树林里,食物很快就吃完了,水社姐就去树上采点野果充饥;渴了就去找河水或泉水喝。他们吃尽了千辛万苦,终于从阿里山的山洞里拿到了金斧头和金剪刀,降服恶龙去了。
第24课、寓言两则补充习题答案
一、画错别字,并改正。
1、棵拔筋(书上是“筋”,觉得“精”也可以,以书为准)
2、毫示
二、写出近义词。疲惫不堪
着急 眉开眼笑
疑惑 兴致盎然
希望
三、选择。
1、选2选1
2、选1,选3,选2,选4
四、填空。
1、长得快,往上拔,枯死。
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把事情弄糟。
2、互不相让,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在错综复杂的矛盾斗争中,要警惕真正的敌人。
五、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1、他掩住了自己的耳朵,伸手去偷铃铛。
2、把耳朵掩住,响声就听不见了。
3、选择第二个。
第25课《争论的故事》补充习题答案
一、组词。
辩论
解剖
关键 辨别
部队
健身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补充习题》参考答案
《期末综合测试》补充习题答案
一、看拼音,写字词。
1、看拼音,写词语 自豪丝毫暑假 笼罩迅速关键 货轮喜讯建设 旅行翩翩起舞 俘虏窃窃私语
2、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四、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1、一(第1小节)、二(第2、3小节)、三(第四小节)
2、。“?!”
3、洪亮(宏亮、响亮)顺当(顺利)
4、时间是清晨,地点是小街上,主要人物是一位老大爷和两位小伙子。事件是两个小伙子争吵起来,小街被堵塞了,一位老大爷镇定指挥,令小街又畅通无阻了。
5、小溪是指小街上的人流;大石头指的是两个小伙子撞在一起,互不相让。
6、②③①
7、一位老大爷排解开纠缠在一起的小伙子,并镇定地指挥交通,让小街又恢复了畅通。
8、疏通有两层意思,一是通过老大爷的排解和指挥,让小街又恢复了畅通,二是指让人们懂得了要互相谦让,自觉遵守交通秩序的道理。
2.考前30天 完形填空练习(三) 篇二
As I listened, I closed my eyes. I found myself 4 those memorable moments. My mind was full of warm images of Russ as a loving, caring youth, a gentle soul, 5 his challenges. And now, as he stood at the platform, I knew his heart 6 be racing. As Russ continued to speak, I thought about the fateful day when he was diagnosed with all those impairments(损伤) and how 7 his tutors(家庭教师) would be if they could see him today. Here he was at twenty-nine, being honored for ten years of service as a volunteer 8 . Russ was 9 for organizing clothing for the homeless, teaching preschool children about fire safety, and for playing Santa Claus for very sick children by driving up in a fire truck.
Russ thanked his parents for providing him with dignity and teaching him about morals. Then, pausing for a few seconds, he 10 us by surprise by touching lovingly on the 11 of his nephew, Austin. Austin was just three years old when he died from an incurable disease. At that moment, I had to close my eyes again 12 a different set of tears ran down my cheeks. A silence 13 the room as Russ owed his volunteer award to Austin. He 14 his address by lifting the audience up with these words, “Austin taught me how to love. ”
I have never thought of this day. 15 , no one had ever thought that Russ would make 16 as the star of the football team, and he had never been voted “most likely to succeed, ” but he 17 to be a true “star” in his community. Russ became a man of strong character 18 his unselfish service to others. With so many impairments, Russ now sees and acts 19 with his heart. His words and deeds inspire everyone who knows him. It is Russ, our son, who has shown us what 20 is.
1. A. AndB. WhenC. AsD. But
2. A. pointB. speechC. callD. appeal
3. A. in spite ofB. regardless of
C. because ofD. in face of
4. A. recallingB. recordingC. seizingD. expecting
5. A. putting up withB. concerning about
C. escaping fromD. facing up to
6. A. couldB. mustC. wouldD. might
7. A. nervousB. excitedC. proudD. surprised
8. A. policemanB. tailorC. firemanD. tutor
9. A. gratefulB. responsibleC. anxiousD. fit
10. A. tookB. gotC. shockedD. moved
11. A. birthB. achievement
C. lossD. disease
12. A. sinceB. afterC. whenD. before
13. A. dropped downB. fell over
C. took offD. got up
14. A. concludedB. wrote
C. deliveredD. started
15. A. GenerallyB. Surprisingly
C. ActuallyD. However
16. A. itB. himC. oneD. that
17. A. happenedB. rose
C. appearedD. reduced
18. A. atB. onC. byD. in
19. A. cautiouslyB. generously
C. closelyD. clearly
20. A. sharingB. love
3.考前练习题三参考答案 篇三
B.外踝尖上5寸
C.内踝尖上3寸
D.内踝尖上5寸
E.内踝尖上7寸
1.光明穴位于:【正确答案】:B
2.中都穴位于:【正确答案】:E
3.蠡沟穴位于:【正确答案】:D
A.外丘
B.阳交
C.光明
D.阳辅
E.悬钟
4.位于外踝尖上7寸,腓骨前缘的是:【正确答案】:A
5.位于外踝尖上7寸,腓骨后缘的是:【正确答案】:B
6.位于外踝尖上4寸的是:【正确答案】:D
A.跗阳
B.复溜
C.三阴交
D.悬钟
E.交信
7.位于外踝尖上3寸,腓骨前缘的是:【正确答案】:D
8.位于外踝尖上3寸,腓骨后缘的是:【正确答案】:A
A.耳门
B.听宫
C.听会
D.上关
E.下关
9.属于小肠经的腧穴是:【正确答案】:B
10.属于三焦经的腧穴是:【正确答案】:A
11.属于胃经的腧穴是:【正确答案】:E
A.当后正中线上,第3胸椎棘突下
B.当后正中线上,第5胸椎棘突下
C.当后正中线上,第7胸椎棘突下
D.当后正中线上,第9胸椎棘突下
E.当后正中线上,第10胸椎棘突下
12.身柱位于:【正确答案】:A
13.至阳位于:【正确答案】:C
14.中枢位于:【正确答案】:E
A.哑门
B.百会
C.脑户
D.风府
E.强间
15.头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是:【正确答案】:D
16.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是:【正确答案】:B
A.人迎
B.水突
C.天突
D.扶突
E.天窗
17.颈部腧穴属于任脉的是:【正确答案】:C
18.颈部腧穴属于小肠经的是:【正确答案】:E
A.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2寸
B.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C.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6寸
D.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2寸
E.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4寸
19.中极穴位于:【正确答案】:E
4.考前练习题三参考答案 篇四
判断题
如果无形资产的残值重新估计以后高于其账面价值的,则无形资产不再摊销,直至残值降至低于账面价值时再恢复摊销。( )
√
×
【正确答案】 √
【知 识 点】 本题考核点是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摊销。
【答案解析】 上述表述正确。
判断题
企业用于生产某种产品的、已确认为无形资产的非专利技术,其摊销金额应计入当期管理费用。( )
√
×
【正确答案】 ×
【知 识 点】 本题考核点是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摊销。
【答案解析】 无形资产用于生产某种产品的,其摊销金额应当计入产品的成本。
多项选择题
下列关于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摊销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自达到预定用途的下月起开始摊销
B.至少应于每年年末对使用寿命进行复核
C.有特定产量限制的经营特许权,应采用产量法进行摊销
D.无法可靠确定与其有关的经济利益预期实现方式的,应采用直线法进行摊销
【正确答案】 BCD
【知 识 点】 本题考核点是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摊销。
【答案解析】 选项A,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应自达到预定用途的当月开始摊销。
单项选择题
年1月1日,甲公司某项特许使用权的原价为960万元,已摊销600万元,已计提减值准备60万元。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2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直线法按月摊销。不考虑其他因素,2013年1月甲公司该项特许使用权应摊销的金额为( )万元。
A.12.5
B.15
C.37.5
D.40
【正确答案】 A
【知 识 点】 本题考核点是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摊销。
【答案解析】 甲公司该项特许使用权2013年1月应摊销的金额=(960-600-60)÷2×1/12=12.5(万元),选项A正确。
无形资产减值测试
多项选择题
下列关于无形资产后续计量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至少应于每年年度终了对以前确定的无形资产残值进行复核
B.应在每个会计期间对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进行复核
C.至少应于每年年度终了对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进行复核
D.至少应于每年年度终了对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的摊销方法进行复核
【正确答案】 ABCD
【知 识 点】 本题考核点是无形资产减值测试。
【答案解析】 企业应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摊销方法及预计净残值进行复核,选项A、C和D正确;企业应于每个会计期间对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进行复核,选项B正确。
多项选择题
下列关于专门用于产品生产的专利权会计处理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该专利权的摊销金额应计入管理费用
B.该专利权的使用寿命至少应于每年年度终了进行复核
C.该专利权的摊销方法至少应于每年年度终了进行复核
D.该专利权应以成本减去累计摊销和减值准备后的余额进行后续计量
【正确答案】 BCD
【知 识 点】 本题考核点是无形资产减值测试。
【答案解析】 专门用于产品生产的专利权摊销时应计入制造费用或生产成本,选项A错误。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和摊销方法都是至少于每年年末复核,选项B和C正确;无形资产后续计量反映其账面价值,无形资产账面价值=原价-累计摊销-无形资产减值准备,选项D正确。
单项选择题
下列关于无形资产会计处理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当月增加的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从下月开始摊销
B.无形资产摊销方法应当反映其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
C.价款支付具有融资性质的无形资产以总价款确定初始成本
D.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应采用年限平均法按10年摊销
【正确答案】 B
【知 识 点】 本题考核点是无形资产减值测试。
【答案解析】 当月增加的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从当月开始摊销,选项A错误;具有融资性质的分期付款购入无形资产,初始成本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确定,选项C错误;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用进行摊销,选项D不正确。
单项选择题
下列各项关于无形资产会计处理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内部产生的商誉应确认为无形资产
B.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在该资产价值恢复时应予转回
C.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账面价值均应按10年平均摊销
D.以支付土地出让金方式取得的自用土地使用权应单独确认为无形资产
【正确答案】 D
【知 识 点】 本题考核点是无形资产减值测试。
【答案解析】 商誉不具有可辨认性,不属于无形资产;无形资产减值损失一经计提,在持有期间不得转回;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能摊销。选项ABC均不正确。
无形资产出售
多项选择题
下列有关无形资产的会计处理,不正确的有( )。
A.将自创商誉确认为无形资产
B.将转让使用权的无形资产的摊销价值计入营业外支出
C.将转让所有权的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计入其他业务成本
D.将预期不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转销
【正确答案】 ABC
【知 识 点】 本题考核点是无形资产出售。
【答案解析】 自创商誉不能确认为无形资产;转让使用权的无形资产的摊销价值应计入其他业务成本;转让无形资产的所有权,将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转销,无形资产出售净损益计入营业外收支。
多项选择题
下列关于无形资产会计处理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有( )。
A.持有待售无形资产应继续摊销
B.将已转让所有权的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计入其他业务成本
C.将预期不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无形资产账面价值计入管理费用
D.出售无形资产应交的营业税计入营业税金及附加
【正确答案】 ABCD
【知 识 点】 本题考核点是无形资产报废。
【答案解析】 持有待售无形资产自划归为持有待售时起停止探销,选项A错误;处置无形资产影响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选项B错误;预期不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无形资产,应将其账面价值计入营业外支出,选项C错误;出售无形资产应交的营业税影响营业外收支,选项D错误。
1.中级会计职称《中级会计实务》考前测试题
2.中级会计职称《中级会计实务》冲刺练习题
3.会计职称《中级财务管理》考前练习题
4.中级会计职称《会计实务》练习试题
5.会计职称中级会计实务常见考点
6.中级会计职称《中级会计实务》必背考点
7.中级会计职称中级会计实务知识点
8.中级会计职称会计实务知识点
9.会计职称《初级经济法基础》考前通关练习题及答案
5.考前练习题三参考答案 篇五
A.向仲裁机关申请仲裁
B.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
C.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D.向公安机关报案
E.拒绝执行
【答案】:BC对行政处罚不服的,依法可以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当事人有下列情形的,应当依法从轻或减轻行政处罚的有()。
A.已满 14 周岁不满 18 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B.主动消除或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C.受他人胁迫有违法行为的D.配合行政机关查处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E.有悔过表现的【答案】:ABCD当事人有下列情形的,应当依法从轻或减轻行政处罚的有:已满 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主动消除或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受他人胁迫有违法行为的;配合行政机关查处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参考教材P428。
3.《 行政处罚法 》规定了()等处罚程序。
A.简易程序
B.复杂程序
C.一般程序
D.听证程序
E.特殊程序
【答案】:ACD《 行政处罚法 》规定了简易程序、一般程序以及听证程序处罚程序。P429。
4.除下列()情形外,听证应公开举行。
A.涉及国家机密
B.涉及个人隐私
C.涉及商业秘密
D.涉及政府威信
E.涉及单位形象
【答案】:ABC参考教材P430。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中可以规定行政拘留
B.国务院制定并通过的某一条例中可以规定责令停产停业
C.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规中可以设定罚款
D.教育部的某一规定中可以就法律法规未规定的行为设定警告
E.河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规可以设定吊销企业营业执照
【答案】:ABCD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吊销企业营业执照以外的行政处罚,所以E不正确。参考教材P425。
6.可以作为行政复议申请人的有()。
A.公民
B.企业法人
C.行政机关
D.事业单位
E.第三人
【答案】:ABCD第三人不可以作为行政复议的申请人。
7.对()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应当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
A.工商机关
B.国税机关
C.国家安全机关
D.金融机关
E.公安机关
【答案】:BCD对海关、金融、国税、外汇管理等实行垂直领导的行政机关和国家安全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应当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参考教材P425。
8.行政复议期间具体行政行为不停止执行,但有()情形之一的,可以停止执行。
A.申请人申请停止执行,行政复议机关认为其要求合理,决定停止执行的B.被申请人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C.行政复议机关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D.法律规定停止执行的E.第三人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答案】:ABCD参考教材P436。
9.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下列第一审行政案件()。
A.对省会城市人民政府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案件
B.海关处理的案件
C.确认专利权的案件
D.确认商标权的案件
E.对国务院各部门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案件
【答案】:BC中级人民法院管辖海关处理的案件及确认发明专利权的案件的第一审行政案件P440。
10.下列属于本机关管辖的行政复议的情形有()。
A.对国务院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
B.对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
C.对地级市人民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
D.对县人民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
E.对乡、镇人民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
【答案】:AB对国务院部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属于本机关管辖的行政复议的情形。参考教材P435。
11.下列事项中,人民法院不受理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其提起的行政诉讼的有()。
A.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
B.行政法规、规章或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
C.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
D.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
6.巩固练习参考答案 篇六
1. 因为an=ab+cn,且a,b,c均为正实数,所以an是关于n的增函数,故an 2. 设an≥an-1, an≥an+1, 即 (n+1)1011n≥n1011n-1, (n+1)1011n≥(n+2)1011n+1, 化得9≤n≤10, 故该数列的最大项为a9=a10=1010119. 3. 可求得a1=2,公比q=3,则an=2•3n-1,Sn=2(3n-1)3-1=3n-1, 故Sn+1=3 n+1-1,Sn+2=3 n+2-1. 因为S2n+1-SnSn+1=(3n+1-1)2-(3n-1)(3n+2-1)=4•3n>0, 所以S2n+1>SnSn+1>0, 故SnSn+2S2n+1<1. 4. (1) 因为a1 所以a+b ab 又a, b∈N,则a>bb-1, a<2bb-1, 即a>1+1b-1, a<2+2b-1, 故a>1, a<4,所以a=2,或a=3. 若a=3,则由ab 故a=2. (2) 因为am=2+(m-1)b,bn=b•2n-1, 所以由am+3=bn,得5+(m-1)b=b•2n-1,即b(2n-1-m+1)=5. 而对于一切n∈N,2n-1-m+1不可能总是5的约数,则b必为5的约数. 又b>a=2,故b=5. (3) 由(2)知2n-1-m+1=1,所以m=2n-1,故所有m的和为1+2+22+…+2n-1=2n-1. 《“在三角形中证明不等式”方法探究》 1.提示 设△ABC的外接圆半径为R,用R表示三边的长a,b,c. 2.提示 作二次函数f(x)=x2+y2+z2-2xycosC-2yzcosA-2xzcosB,考虑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向上)与判别式的符号(Δ≤0). 3. 提示 对下面各式利用均值定理:2a=(a+b-c)+(c+a-b),2b=(a+b-c)+(b+c-a),2c=(b+c-a)+(c+a-b). 4.提示 先添项,再左端和差化积. 《“恒成立”界定的“正本清源”》 1. -1. 2. 0≤a≤1. 3.-3≤m≤1 《常用数学思想在解含参数不等式问题时的应用》 1. 当a<0时,解集为xx>2或x<1a; 当a=0时,解集为xx>2; 当0 当a=12时,解集为;当a>12时,解集为x1a 2. (1) ; (2) -1+72,1+32. 3. 127,1. 4. -34,+∞. 《平面三角形中的定理在空间三棱锥(或柱)中的推广》 1. 三个侧面两两垂直的三棱锥PABC,设三侧面与面ABC所成的二面角分别为α,β,γ,则cos2α+cos2β+cos2γ=1. 2.(1) 作出BC边上的高AD即可证明. (2) 猜想:在四面体PABC中,设三角形PAB,PAC,PBC,ABC的面积分别为S1,S2,S3,S,设面PAB,面PAC,面PBC与面ABC所成的二面角分别为α,β,γ,通过对射影定理的类比有: S=S1cosα+S2cosβ+S3cosγ. 类比射影定理的证明过程,可以证明上述猜想. 《巧解曲线恒过定点问题及等式恒成立问题》 1. l的方程可写为 (x+y-1)m2+(x-1)m+y=0, 直线l恒过定点(1,0). 2. 原方程可写为A(x+2y+1)+B(y+3)=0,原直线系中的每条直线都过定点(5,-3). 3. 直线恒过定点(1,-1),而点(1,-1)在圆内,所以直线与圆相交. “平面解析几何初步”单元测试参考答案 1.-2 2.2 3.-23 4.2 5.(x-1)2+(y-1)2=4 6.3.5 7.210 8.0或2 9.-∞,-433∪433,+∞ 10.x-y+1=0 11.6 12.7 13.由3x-2y+1=0,x+3y+4=0,解得x=-1,y=-1,即两直线的交点M为(-1,-1). (1)因为直线l与直线3x-4y-6=0平行,所以设l:3x-4y+C=0, 将M(-1,-1)代入,求得C=-1,所以直线l的方程为3x-4y-1=0. (2)因为直线l与直线3x-4y-6=0垂直,所以设l:4x+3y+C′=0, 将M(-1,-1)代入,求得C′=7,所以直线l的方程为4x+3y+7=0. 14.(1)将直线l的方程变形为y+3=2m(x-4),可知直线l恒过定点M(4,-3). 因为(4-3)2+(-3+6)2=10<25,所以点M在圆C的内部,所以不论m取何值,直线l与圆C总相交. (2)连结CM,则CM所在的直线是圆C的一条直径,则过M且垂直于直线CM的直线即为被圆C截得的线段最短的直线l. 故直线l的斜率k=-1kMC=-13,所以直线l的方程为y+3=-13(x-4),即x+3y+5=0. 15.(1)PQ的方程为y-3=3+2-1-4(x+1),即x+y-2=0. 设所求圆的方程为x2+y2+Dx+Ey+F=0, 由已知得4D-2E+F=-20,D-3E-F=10,E2-4F=48, 解得D=-2,E=0,F=-12,或D=-10,E=-8,F=4, 当D=-2,E=0,F=-12时,r=13<5;当D=-10,E=-8,F=4时,r=37>5(舍去). 所以所求圆的方程为x2+y2-2x-12=0 (2)设l的方程为x+y+m=0, 由x+y+m=0,(x-1)2+y2=13,得2x2+(2m-2)x+m2-12=0. 设A(x1,y1),B(x2,y2),则x1+x2=1-m,x1x2=m2-122. 因为∠AOB=90°,所以x1x2+y1y2=0,所以x1x2+(x1+m)(x2+m)=0,所以m2+m-12=0,所以m=3或-4(均满足Δ>0), 所以l的方程为x+y+3=0或x+y-4=0. 16.(1)由圆C过原点O,知|OC|2=t2+4t2. 设圆C的方程是(x-t)2+y-2t2=t2+4t2, 令x=0,得y1=0,y2=4t;令y=0,得x1=0,x2=2t, 所以S△OAB=12|OA|•|OB|=124t|2t|=4,即△OAB的面积为定值. (2)因为|OM|=|ON|,|CM|=|CN|,所以OC垂直平分线段MN. 因为kMN=-2,所以kOC=12,所以直线OC的方程是y=12x, 所以2t=12t,解得t=2或t=-2. 当t=2时,圆心C为(2,1),OC=5,此时C到直线y=-2x+4的距离d=95<5,圆C与直线y=-2x+4相交. 当t=-2时,圆心C为(-2,-1),OC=5,此时C到直线y=-2x+4的距离d=95>5,圆C与直线y=-2x+4相离,不符合题意. 所以圆C的方程为(x-2)2+(y-1)2=5 附加题.(1)由P(1,3),A(-2,0),知AP:y=33(x+2).令x=2,得F2,433. 由E1,32,A(-2,0),知AE:y=36(x+2).令x=2,得C2,233. 所以C为FB的中点,以FB为直径的圆的恰以C为圆心,半径等于233, 所以所求圆的方程为(x-2)2+y-2332=43,且P在圆上. (2)设P(x0,y0),则AE:y=y02(x0+2)(x+2).令x=2,得C2,2y0x0+2. 直线PC的斜率kPC=2y02+x0-y02-x0=-x0y04-x20=-x0y0y20=-x0y0,直线PC的斜率kOP=y0x0, 所以kPC•kOP=-x0y0•y0x0=-1,即PC⊥OP,所以直线PC与圆O相切. 综合练习(四)参考答案 1.2 2.54 3.-3 4.直角 5.20 6. ③④ 7. 53 8. y=1或4x-3y-5=0 9. (x-1)2+(y-2)2=5 10. 34π, π 11.1 12. x-2y+3=0 13.(-2, -1] 14. [2,9] 15.原不等式可以化为(ax-1)(x-1)<0, ①当a=0时,x>1; ②当a<0时,x<1a或x>1; 当a>0时,上面的不等式可化为x-1a(x-1)<0, ④ 当0 ⑤ 当a=1时,解集为; ⑥ 当a>1时,1a 综上所述…… 16. (1) 该几何体的直观图如图所示. (2) ①连结AC, BD,交于点O,连结OG, 因为G为PB的中点,O为BD的中点,所以OG∥PD. 又OG面AGC,PD面AGC,所以PD∥面AGC. ②连结PO,由三视图,知PO⊥面ABCD,所以AO⊥PO. 又AO⊥BO,所以AO⊥面PBD. 因为AO面AGC,所以面PBD⊥面AGC. (3) V=13×22×1=43. 17. 设游击手能接着球,接球点为B,而游击手从点A跑出,本垒为点O. 设从击出球到接着球的时间为t,球速为v,则∠AOB=15°,OB=vt,AB≤v4•t. 在△AOB中,由正弦定理,得OBsin∠OAB=ABsin15°, 所以sin∠OAB=OBABsin15°≥4vtvt•6-24=6-2, 而(6-2)2=8-43>8-4×1.74>1,即sin∠OAB>1, 所以这样的∠OAB不存在,因此,游击手不能接着球. 由于运动员在一定时间与条件下最大运动速度基本不会有多大提高,同时击球速度也不能放慢,故要使游击手能接着球最好应改变击球方向. 设击球手以与连结本垒及游击手的直线成α的方向把球击出,由三角形可得sin∠OAB=OBABsinα=4sinα,要使游击手能接着球,则应满足sin∠OAB=4sinα≤1,由sin14.5°≈0.25及正弦函数单调性,可得0≤∠OAB≤14.5°. 即击球手应以与连结本垒及游击手的直线不超过14.5°方向把球击出. 18. (1)an+2-2an+1+an=0所以,an+2-an+1=an+1-an, 所以{an+1-an}为常数列,所以{an}是以a1为首项的等差数列, d=a2-a1=-6,所以an=14-6n. (2)因为an=14-6n,设an≥0,an+1<0求得n=2. 所以当n>2时,Sn=|a1|+|a2|+…+|an|=a1+a2-(a3+a4+…+an)=3n2-11n+20, 所以Sn=8,10, 3n2-11n+20, n=1, n=2, n>3. 19. 设x, y分别为甲、乙二种柜的日产量,可将此题归纳为求如下线性目标函数Z=20x+24y的最大值.其中线性约束条件为 6x+12y≤120,8x+4y≤64,x≥0, y≥0, 由下图及表,知Zmax=272. (x, y) Z=20x+24y (0, 10) 240 (0, 0) 0 (8, 0) 160 (4, 8) 272 故该公司安排甲、乙二种柜的日产量分别为4台和8台可获最大利润272元. 20. (1) 因为E为线段AD1的中点,F为线段BD1的中点,所以EF∥AB. 因为EF平面ABCD, AB平面ABCD,所以EF∥面ABCD. (2) 当D1DAD=2时,DF⊥平面D1MB. 因为ABCD是正方形,所以AC⊥BD.因为D1D⊥平面ABCD,所以D1D⊥AC. 所以AC⊥平面BB1D1D,所以AC⊥DF. 因为F,M分别是BD1,CC1中点,所以FM∥AC.所以DF⊥FM. 因为D1D=2AD,所以D1D=BD.所以矩形D1DBB1为正方形, 因为F为BD1的中点,所以DF⊥BD1. 2013年成人高考高起点历史考前复习题及答案 2013年成人高考将在10月26日-27日举行,在距离考试的最后一星期里,育路教育网成人高考频道推出《2013年成人高考试题答案考前预测》系列,希望这些冲刺练习能帮助您取得优异的成绩。祝广大考生成考顺利!同时请您及时关注2013年成人高考真题及答案专题。(http:///crgk/zhenti2013/)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A.尧舜禹时期 B.夏朝 C.商朝 D.周 2.“楚汉战争”的性质是() A.反抗封建统治的农民战争 B.争夺帝位的战争 C.刘邦反对项羽残酷统治的战争 D.项羽为维护农民阶级利益同刘邦的战争 3.位于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开凿于() A.西晋时期 B.十六国时期 C.北魏时期 D.北周时期 4.被人们称为“诗仙”、“诗圣”的唐代著名诗人是() A.李白、王维 B.杜甫、白居易 C.李白、杜甫 D.王维、白居易 5.唐朝以后50年里,黄河流域出现的五代顺序是() A.后唐、后梁、后晋、后汉、后周 B.后唐、后梁、后汉、后晋、后周 C.后梁、后唐、后晋、后周、后汉 D.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6.著名的瓷都景德镇兴起于() A.隋朝 B.唐朝 C.北宋 User Page 1 育路教育成人高考网:http:///gkcrgk User User D.南宋 7.西藏正式成为中国的一个行政区是在() A.唐朝 B.北宋 C.南宋 D.元朝 8.明末清初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是() A.李贽 B.王夫之 C.黄宗羲 D.顾炎武 9.标志太平天国已初步建立政权的事件是() A.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B.洪秀全称“天王” C.永安制、定官制,分封诸侯 D.定都南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10.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侵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C.俄国 D.日本 11.清政府决定向英法等国“借师助剿”,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起来是在() A.《南京条约》签订后 B.《马关条约》签订后 C.《北京条约》签订后 D.《辛丑条约》签订后 12.向中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国家是() A.英国 B.美国 C.俄国 D.日本 13.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是() A.光复会 B.华兴会 C.兴中会 D.同盟会 14.反对袁世凯称帝的革命运动是() User Page 2 育路教育成人高考网:http:///gkcrgk User User A.辛亥革命 B.二次革命 C.护法运动 D.护国运动 15.制定民主革命纲领的代表大会是() A.党的“一大” B.党的“二大” C.党的“三大” D.党的“七大” 16.下列反革命政变由汪精卫发动的是() A.“中山舰事件” B.“马日事变” C.“四·一二”政变 D.“七·一五”政变 17.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起义是() A.“八一”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广州起义 D.白色起义 18.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 A.井冈山根据地 B.湘鄂赣根据地 C.鄂豫皖根据地 D.晋察冀根据地 19.确立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中的领导地位的会议是() A.“八七”会议 B.遵义会议 C.瓦窑堡会议 D.洛川会议 20.下列事件都是日本人制造的,其先后顺序是() ①“一。二八”事变②“七。七”事变③“八。一三”事变④“九。一八”事变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③②④① D.④①②③ 21.国民党由抗日转向反共的标志是() A.皖南事变 User Page 3 育路教育成人高考网:http:///gkcrgk User User B.五届五中全会 C.南京伪国民政府的成立 D.接受“近卫三原则” 22.1945年“一二。一”血案发生的地点是() A.上海 B.昆明 C.北平 D.天津 23.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其主攻方向是() A.山东地区 B.陕甘宁地区 C.东北地区 D.中原地区 24.《朝鲜停战协定》签订的时间是() A.1952年底 B.1952年秋 C.1953年夏 D.1954年夏 25.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三大改造的完成 D.“一五”计划建设的完成 26.“文革”后,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是() A.关于真理问题的讨论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四大” 27.被誉为“两弹元勋”的科学家是() A.钱学森 B.竺可桢 C.邓稼先 D.袁隆平 28.“亚得里亚海沿岸各国的首都”指的是() A.佛罗伦萨 B.威尼斯 User Page 4 育路教育成人高考网:http:///gkcrgk User User C.热那亚 D.米兰 29.提出“太阳中心说”的波兰科学家是() A.布鲁诺 B.开普勒 C.伽利略 D.哥白尼 30.斯图亚特王朝的第一个国王是() A.詹姆士一世 B.查理一世 C.查理二世 D.詹姆士二世 31.第一个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德国 32.美国1878年宪法最突出的局限性是() A.总统的权力过大 B.大小州之间不平等 C.国会中没有人民选举的代表 D.严重的种族歧视 33.“铁血宰相”指的是() A.张伯伦 B.丘吉尔 C.俾斯麦 D.队达拉第 34.1857~1859年印度民族起义的斗争对象是() A.荷兰殖民者 B.法国殖民者 C.英国殖民者 D.俄国殖民者 35.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成立于() A.普法战争以后 B.瓦尔密大捷后 C.二月革命后 D.六月起义后 User Page 5 育路教育成人高考网:http:///gkcrgk User User 36.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英国的自治领出现了() A.反英运动 B.分离运动 C.独立运动 D.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37.决定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国际会议是() A.开罗会议 B.雅尔塔会议 C.波茨坦会议 D.德黑兰会议 38.“杜鲁门主义”的实质是() A.干涉他国内政 B.扩大军事力量 C.争夺世界霸权 D.援助欧洲复兴 39.主动改善中美关系,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的美国总统是() A.杜鲁门 B.尼克松 C.肯尼迪 D.里根 40.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起,“南”“北”开始对话。“北”是指() A.北半球国家 B.北欧国家 C.欧共体国家 D.发达国家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前五个小题每小题10分,最后一个小题20分,共70分) 41.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一“汉兴……天下既定,民亡盖藏,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材料二“民以饥饿自卖为人奴婢者,皆免为庶民。”(高祖语) 材料三“夫农,天下之本也”.(文帝语) 材料四“至武帝之初七十四年间,国家亡事,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都鄙廪庚尽满,而府库余财。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朽不可食。” 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西汉建立时的怎样的社会景象?为此,统治者采取了什 么政策? (2)材料二反映了汉高祖采取的什么措施? (3)材料三说明了文帝对什么问题的重视?为此,采取了什么措施? User Page 6 育路教育成人高考网:http:///gkcrgk User User (4)材料四反映了汉初统治者的政策取得了怎样的成效? 42.阅读下面材料: “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 主专政国家。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 第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回答: (1)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哪一年、在什么会议上制定的? (2)从所列内容看该宪法的特点是什么? (3)该宪法颁布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43.阅读下面材料: ”此刻我提请你们考虑和决定的是目前关系到希腊和土耳其这一方面的局势。……所以我要求国会授权,在至1948年6月30日截止的期间向希腊和土耳其提供四亿美元的授助。……“ ——《战后世界历史长编》 回答: (1)这是谁在国会的讲话?人们称其讲话内容为什么? (2)讲话人为什么对希腊的局势这样关心?关心的结果怎样? 44.清朝前期在维护国家统一方面做出了哪些努力? 45.中国同盟会是何时、何地成立的?它的成立有何意义?它的政治纲领是什 么?怎样评价三民主义? 46.概括比较德意志和意大利统一的相似点和不同点。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2.B3.C4.C5.D 6.C7.D8.B9.C10.C 11.C12.B13.C14.D15.B 16.D17.A18.A19.B20.D 21.B22.B23.D24.C25.C 26.B27.C28.B29.D30.A 31.A32.D33.C34.C35.A 36.B37.D38.A39.B40.D 二、非选择题 User Page 7 育路教育成人高考网:http:///gkcrgk User User 41.(1)反映了西汉建立时经济贫困的社会景象。为此,统治者采取了宽舒政策。(2)采取把因饥饿卖身做奴隶的人解放为平民的措施。(3)说明文、景二帝对农业的重视。为了发展农业生产,文帝先后两次把田租减为三十税一,甚至十多年不收田租;他对努力耕作的人,常给予奖励。(4)汉初至文、是二帝的60多年内,社会经济逐渐恢复发展,到汉武帝初期,出现了繁荣景象:国家的粮仓满了,新谷子压着陈谷子,一直堆到露天地上;府库里藏有大量的钱,多年不动用,装钱的绳子烂了,散钱无法计算。 42.(1)该宪法是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2)该宪法的特点是新中国的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代表了广大人民的意志。(3)该宪法是中国人民革命胜利的经验总结,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保证,极大地调动了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43.(1)杜鲁门。杜鲁门主义。(2)希腊在”二战“期间被德、意占领,国王和政府流亡国外,希腊共产党在国内领导人民进行武装斗争,直到全国解放。”二战“后不久,希腊发生内战,反动政权在进步力量进攻下趋于瓦解。因此,杜鲁门对希腊的形势非常”关心“,由于美国的”关心“(干涉),希腊共产党领导的游击战争于1949年失败。 44.(1)反对准噶尔贵族分裂势力:1690年,准噶尔贵族噶尔丹,在沙俄支持下,进军内蒙古。康熙帝带兵在乌兰布通打败噶尔丹的军队;1696年,在昭莫多再败噶尔丹。清朝控制了漠北蒙古,进而控制了天山南北。(2)平定回部贵族的叛乱:18世纪中期,天山南路的维吾尔贵族大和卓和小和卓发动叛乱,乾隆帝派兵镇压。平叛后,清政府重新统一了新疆地区。(3)加强对西藏的管辖:顺治帝册封”**喇嘛“,康熙帝册封”**额尔德尼“;清政府规定,以后历世**和**须经中央政权的册封;1727年,清朝设置驻藏大臣,与**、**共管西藏。 45.(1)中国同盟会于1905年8月在日本东京成立。(2)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3)它的政治纲领是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4)”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它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但是,三民主义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也没有彻底的土地纲领,这就决定了资产阶级革命派不可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任务。 46.相似点:从背景看,都有经济发展与政治上不统一的矛盾,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欧洲民族统一潮流的产物,而且互有联系;都通过”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的道路完成统一;都有一个中坚力量,即普鲁士王国和撒丁王国;都有一个中心人物,即俾斯麦和加富尔;都面临排除另一大政治势力的任务,在德意志是排除奥地利的势力,在意大利要摆脱奥地利的统治;统一后,都有大量封建残余保存下来。 不同点:德意志统一的完成较多借助了外力和有利的条件;意大利统一中,人民革命和起义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1.为加粗字注音。 怡然称快: 庞然大物: 癞虾蟆: 项为之强: 2.《童趣》选自《___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 代文学家。他的字 是 ,号是 。 3.解释下列加粗字词。 项为之强: 怡然自得: 素帐: 方出神: 鞭数十: 驱之别院: 果如鹤唳云端 兴正浓 4.翻译下列句子。 (1)又留蚊于素帐中 (2)以丛草为林 。 5.作者回忆了童年哪几件趣事? 6.作者幼时为什么会“时有物外之趣”? 7.请从文中找出两条成语。 8、体会作者所回忆的童年趣事,你认为对孩子而言什么是最宝贵的?对成人而言什么是最宝贵的? 参考答案: 一、1.yí pánɡ lài há ma jiānɡ? 2.《闲情记趣》 沈复?清代?三白 梅逸 3.脖子,颈项 安适、愉快的样子 未染色 正 用鞭子打 赶走?果真 兴趣 4.(1)又把蚊子留在无色的蚊帐中 (2)把草丛当作树林 5.①将夏蚊“私拟作群鹤舞”。(观蚊如鹤的`画面) ②神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神游山林的乐趣)③观二虫斗草间,鞭虾蟆。(观癞蛤蟆吃虫和便打蛤蟆的情景)? 6.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 ? 7.庞然大物、怡然自得等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8月17日,美韩乙支自由卫士演习第三天,据说,为防患于未然,中国094级战略潜水艇从长江某基地赴黄海执行任务,在此过程中【 】 A.潜水艇在海水中潜行时所受的浮力大于在江水中潜行时所受的浮力 B.潜水艇在海水中潜行时所受的浮力等于在江水中潜行时所受的浮力 C.潜水艇在海水中潜行时所受的重力小于在江水中潜行时所受的重力 D.潜水艇在海水中潜行时所受的重力等于在江水中潜行时所受的重力 2、某物体重为0.5N,把它放在盛有水的烧杯中,溢出0.3N的水,则它受到的浮力【 】 A一定为0.3N B可能为0.2N C一定为0.5N D可能为0.4N 3、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 】 A、和物体本身的重力大小有关 B、和物体的体积大小有关 C、和物体的密度大小有关 D、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大小有关 4、下列情形中,浮力增大的是【 】 A.游泳者从海水中走上沙滩 B.轮船从长江驶入大海 C.海面下的潜艇在下潜 D.微山湖号补给舰在码头装载货物 5、将重为4N,体积为610-4m3的物体投入一装有适量水的溢水杯中,溢出水300g.若不计水的阻力,当物体静止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物体上浮,F浮= 6 N B.物体悬浮,F浮= 4 N C.物体漂浮,F浮= 4 N D.物体沉在水底,F浮= 63N 6、.如图1所示,甲、乙两杯盐水的密度分别为甲、乙,同一只鸡蛋先后放入甲、乙两杯中,在甲杯处于悬浮状态.所受浮力为F甲,在乙杯处于漂浮状态,所受浮力为F乙。可以肯定的是 A.乙 B.乙 C.F甲F乙 7、将一块实心物体放入盛水的烧杯中,物体静止时如图2所示。若将该物体分成大小不同的两块,仍然放在盛水的烧杯中,则【 】 A.大块沉入杯底,小块飘在水面上 B.大块、小块都沉入杯底 C.大块、小块都飘在水面上 D.大块、小块都悬浮在水中 8、如图3所示,把一个苹果放入浓盐水中,苹果处于漂浮状态。如果把水面以上的部分切去,则余下的部分【 】 A.沉入水底 B.仍然漂浮 C.刚好悬浮 D.无法判断 9、一艘轮船在海上遭遇风暴沉没,它从开始下沉到完全没入水中前,所受到的浮力变化情况是【 】 A.增大 B.不变 C.减小 D.无法判断 10、把重8N、体积为1.010-3m3的物体投入水中,当物体静止时,物体的状态和所受浮力是【 】 A.漂浮,F浮=10N B.悬浮,F浮=8N C.漂浮,F浮=8N D.沉在水底,F浮=10N 11、研究发现,同一物体在地球的不同纬度所受的重力不同,物体越靠近赤道,所受重力越小;越靠近地球两极,所受重力越大。一艘军舰从我国青岛港出发,前往位于赤道附近的亚丁湾执行护航任务,若海水密度及舰艇质量不变,比较两地,则该舰艇【 】 A.在亚丁湾所受浮力较小 B.在亚丁湾所受浮力较大 C.在两处所受浮力相等 D.在亚丁湾所排开海水的重力较大 12、一物体(长方体)漂浮在液面上,如图4(甲)所示,对物体施加力的作用,使物体下降至图中的虚线位置。已知物体的下表面到水面的高度为h,水对物体下表面的压强为p,物体受到的浮力为F浮,p、F浮与h的关系如图7(乙)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3、甲、乙、丙三个体积相同的实心小球,静止在液体中如图5所示,关于三个小球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三个球受到的浮力关系为F甲=F乙F丙 B. 三个球受到的浮力关系为F甲 C. 三个球受到的浮力关系为F甲 D.不能确定 14、物理小组制作的潜水艇模型如图6所示。通过胶管A从烧瓶中吸气或向烧瓶中吹气,就可使烧瓶下沉、上浮或悬浮。当烧瓶处于如图所示的悬浮状态时,若从A管吸气,烧瓶将会【 】 A.上浮,它受到的浮力增大 B.下沉,它受到的浮力减小 C.下沉,它受到的浮力不变 D. 上浮,它受到的浮力不变 15、甲溢水杯盛满密度为1的液体,乙溢水杯盛满密度为2的液体。将密度为的小球A轻轻放入甲溢水杯,小球A浸没在液体中,甲溢水杯溢出液体的质量是32g。将小球B轻轻放入乙溢水杯,小球B漂浮,且有1/6的体积露出液面,乙溢水杯溢出液体的质量是40g。已知小球A与小球B完全相同,大于1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小球A的.质量为32g B.小球B的质量为8g C.1与2之比为23 D.1与2之比为2425 二、填空题(第16-23题每空2分,第24-25每空1分,共39分) 16、一只苹果的质量为140g、体积为1.810-4m3,用手将其浸没在水中时,苹果受到的浮力为_____N(g取10N/kg),松手后苹果将_____(选填上浮、下沉或悬浮). 17、小明同学把一个体积为125cm3苹果放入水中,苹果在水里处于悬浮状态,则苹果所受的浮力为___N,小明从水中取出苹果,分成一个大块和一个小块,如图8所示,再将小块放入水中,发现小块沉入水底,据些现象可以推断:若将大块浸没入水中,松手后大块将会_________(g=10N/kg,水的密度为1103kg/m3) 18、一个重5N的石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将它浸没在盛满水的溢水杯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3N,则石块受到的浮力是___N,溢出水的重力是___N。 19、将一恰能在水中悬浮的实心小物块投入装满水的烧杯,则烧杯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将 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用与物块相同的材料制成一个l0dm3 的实心物体,则物体质量为_____kg. 20、把重10N,体积为1.2103cm3的物体投入水中,当物体静止时,物体的状态是_______ .(填漂浮、悬浮、沉到水底)? 21、(6分)今年4月,为庆祝人民海军建军60周年,我潜艇部队参加了在青岛举行的海军检阅活动。某潜水艇的总体积为1.5103m3,最大下潜深度350m,此潜艇位于海面以下100m处时受到的浮力大小是____ N (海水的密度为1.03103Kg/m3,取g=10N/g) 22、一个质量为0.06 kg的鸡蛋悬浮在一杯盐水中不动时,它受到的浮力是_ _N。当向杯中加盐时,鸡蛋将__ _(选填上浮 悬浮或下沉).(g 取10 N/kg) 23、某同学用如右9所示的装置,研究物块受到液体的浮力。弹 簧测力计吊着物块在空气中称时,读数为3N;当把物块浸没在煤油中 称时,读数为2.5N,此时物块受煤油的浮力为__ _N。当把物 块浸没在水中称时,读数为__ _2.5N(大于/小于/等于)。由此可得出结论: 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跟______有关。 24、在我国海军建军60周年阅兵式上,中国第一代091级攻击型核潜艇长征3号核动力潜艇接受了检阅。核潜艇是靠___________ 实现上浮和下沉的;它最深可下潜约300m,则潜艇所受海水的压强是_______Pa(海水的密度为1.03103kg/m3,取g=10N/kg);它采用核燃料作为动力,可以长时间水下航行,轻松做到要打可打,要走可走当核潜艇在水下行驶的过程中,利用声纳和雷达系统对目标进行探测、定位和通信,其中 是利用回声定位的原理对目标进行定位的。 25、某研究人员为了探究冰和水的体积与温度的关系,在一定的环境下将1g的冰加热,分别记录其温度和体积,得到了如图10所示的图象。请你观察此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冰从-4℃上升到0℃时体积将___,密度将___。 (2)水从0℃上升到4℃时体积将___,密度将___。 (3)冬天,当河面结冰时,与冰接触的河水温度是___℃,较深河底的水温是___℃。 三、应用与探究(第26题10分,第27题7分,第28题6分,第29题8分,共31分) 26、图11所示的是北京奥运会青岛奥帆赛监测浮标,它是我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自主研制的,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浮标质量达2103kg,漂浮在海面,可测量风速、风向、气温、海流等数据,准确地提供海洋、气象、水文信息,确保了奥帆赛的顺利进行。那么,浮标受到的浮力是多少N?它排开海水的体积是多少m3?(海水取1.03103kg/m3,g取10N/kg,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27、在研究物体的浮沉条件实验中,张聪同学将鸡蛋放入装有密度为1.1103kg/m3盐水的量筒中,如图12所示,鸡蛋恰好能处于静止状态,测得鸡蛋排开盐水的体积是5103m3(g=10N/kg) (1)该鸡蛋的重力是多少? (2)请说出使鸡蛋下沉的可行方案 28、图13是某公共厕所的自动冲水装置。浮筒A是边长为20cm的正方体,盖片B的质量为lkg,表面积为80cm2,厚度不计。连接AB的是长为30cm,体积和质量都不计的硬杆。当供水管流进水箱的水刚好浸没浮筒A时,水对盖片B的压力是40N,盖片B被拉开,水通过排水管流出冲洗厕所(g取10N/kg)。浮筒A的质量是多少? 29、小军同学在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时,用弹簧秤、塑料块、烧杯、小桶等进行实验操作测量,如图a、b、c是其中的三个步骤示意图,还差一个步骤图d,才能完成探究任务,则d是测量______的。设四个图中弹簧秤的读数分别是F1、F2、F3、F4。由四个图中___ 两个图的弹簧秤的读数可以求出塑料块受到的浮力;被排开液体的重力为__ _;如果关系式_ __成立,就可以得到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A 2.D 3.D 4.D 5.C 6.A 7.D 8.B 9.A 10.C 11.A 12.A 13.A 14.C 15.C 二、填空题(第16-23题每空2分,第24-25每空1分,共39分) 16. 1.8 上浮 17. 1.25 先上浮后漂浮(或上浮) 18. 2;2 19. 不变;10 20. 漂浮 21. 1.545107(3分) 22. 0.6 上浮 23. 0.5;小于;液体密度 24.改变自身重力, 3.09106Pa, 声呐 25.(1)增大;减小 (2)减小;增大 (3)0;4 三、应用与探究(第26题10分,第27题7分,第28题6分,第29题8分,共31分) 26.解:F浮= G=mg=2103kg10N/kg=2104N V排=F浮g =2104N 1.03103kg/m310N/kg 1.94m3 27.解:(1)鸡蛋受到的浮力是 F浮=液gV排=1.1103kg/m310N/kg510-5m3 =0.55N 鸡蛋处于悬浮状态:F浮=G 鸡蛋的重力式G=0.55N (2)向量筒内加水并搅拌,直到鸡蛋下沉 28.提示:以A为研究对象作受力分析,其受力情况如图所示 分别解出其中的F浮 = 80N,GB = 10N 最后解得mA= 3kg 29.空小桶的重力 a、b F3 - F4 F1- F2=F3一F4 一 解释下列名词: 疏:古人给古书作注解时,除了解释古书原文(经)之外,还给前人的注作注解,这种经注兼释的注释就叫做“疏”,也叫“注疏”、“义疏”。 读为:古人注解古书常用的以本字说明假借字的训诂术语。其特点是,既注音又释义。读若:古人注释字、词的术语,主要作用是注音,有时也用来说明假借字。衍文:校勘学术语,也叫“衍字”,简称“衍”,是指古籍因传抄、刻印等误加的文字。句读:古人读书,常在句末一个字的旁边加个点或圆圈,叫做“句”;在句中停顿处字的下面加一个点,叫做“读”。两者合称句读。正义:又叫做“疏”,也叫“注疏”、“义疏”,是一种经注兼释的注释。义疏产生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唐代出于思想统一和科举考试的需要,由官方以指定的注本为基础把经书的解说统一起来,这种新的注疏唐人称之为“正义”。十三经注疏:宋代学者为了便于查阅,把儒家十三部经书的注和疏加上唐代陆德明《经典释文》的注音合刊成一部书,即《十三经注疏》。这十三部经书的注疏包括:《周易正义》(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唐·孔颖达正义)、《尚书正义》(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正义)、《毛诗正义》(汉·毛亨传,郑玄笺,唐·孔颖达正义)、《周礼注疏》(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仪礼注疏》(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礼记正义》(汉·郑玄注,唐·孔颖达正义)、《春秋左传正义》(晋·杜预注,唐·孔颖达正义)、《春秋公羊传注疏》(汉·何休解诂,唐·徐彦疏)、《春秋谷梁传注疏》(晋·范宁集解,唐·杨士勋疏)、《论语注疏》(魏·何晏集解,宋·邢昺疏)、《孝经注疏》(唐玄宗注,宋·邢昺疏)、《尔雅注疏》(晋·郭璞注,宋·邢昺疏)、《孟子注疏》(汉·赵岐注,宋·孙奭疏)。 古文辞类纂:清代姚鼐编的一部古文选集,选录战国至清代的古文辞赋等,依据文体分为十三类:论辨类、序跋类、奏议类、书说类、赠序类、诏令类、传状类、碑志类、杂记类、箴铭类、赞颂类、辞赋类、哀祭类。所选古文大部分是应用文,而且多数选文社会意义不大。书首有序目,略述各类文体特点及其义例,书中并有评点,宣扬桐城派的文学观点。 二 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并解释带△的词或词组(教材引文下加△处,此处改为下加点): 1.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论语·侍坐》) 译文:怎么见得方圆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地方就不是国家呢? 解词:安,疑问代词,怎么。 2. 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庄子·逍遥游》)译文:穿过云层,背负青天,然后计划着向南飞翔,将要飞到南海去。解词:绝,动词,穿过。图,动词,计划、谋划。且,副词,将要。 3.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译文:如今您的恩德足以施及到禽兽身上,而功德却不能施加给百姓的原因,是什么呢? 解词:者,辅助性代词,“„„原因”。独,副词,表反问语气。 4. 夫星之队,木之鸣,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荀子·天论》)译文:那流星的坠落,树木发出响声,这是天地运行,阴阳变化,而出现的事物中少见的现象。认为这些现象奇怪是可以的,可是害怕它就不对了。解词:队,“坠”的本字,动词,坠落。是,指示代词,这。 怪,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奇怪。 5. 是以人民众而货财寡,事力劳而供养薄,故民争。(《韩非子·五蠧》) 译文:因此人多而财物少,劳动辛苦可是得到的衣食用品少,所以人们就会争夺。 解词:是以,指示代词“是”和介词“以”连用而成的固定结构,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因此”。 货,名词,财物。 事,动词,从事、用。 6. 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吕氏春秋·察传》)译文:子夏到晋国去,路过卫国,听到有人读史书说:“晋国军队三头猪渡过黄河”。解词:之,动词,到、往。史记,名词,记载历史的书。 三 下列文章在《古文辞类纂》中归入哪一类?按我们的分类,应当属于哪一类? 《古文辞类纂》的归类: 贾谊《吊屈原赋》归哀祭类,枚乘《七发》归辞赋类,晁错《论贵粟疏》归奏议类,韩愈《子产不毁乡校颂》归赞颂类,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归传状类,欧阳修《泷冈阡表》归碑志类,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归书说类,曾巩《墨池记》归杂记类。我们的分类: 贾谊《吊屈原赋》、枚乘《七发》归韵文的辞赋类,晁错《论贵粟疏》归应用文的奏议类,韩愈《子产不毁乡校颂》归应用文的赞颂类,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归传记散文,欧阳修《泷冈阡表》归应用文的墓表,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归应用文的书信类,曾巩《墨池记》归杂记文。四 下面是《毛诗正义·北风》的第一章,阅读并回答问题:(原文见教材第747页) 1.“雱”的读音和意义是什么? 雱,的读音是“普康反”,即pāng ;义为“盛貌”,形容雪下得很大的样子。2.“惠”是什么意思?这是谁的注? 惠,是“爱”的意思,即仁爱。这是毛亨的注。3.“好”是形容词还是动词?是根据什么来判断的? “好”是动词。根据有二:一是它后面有宾语“我”;二是它的读音为“呼报反”,即hào。4.郑玄对“邪”是怎样解释的? “邪,读如徐。”郑玄认为“邪”是“徐”的假借字,义为宽缓。5.“只且”是什么意思?这是谁的解释? “只且,语助也。”即认为“只且”是语气词。这是孔颖达的解释。五 《论语·公冶长》:“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阮元《十三经注疏》云:“唐石经轻字旁注案石经初刻本无轻字车马衣裘见管子小匡及外传齐语是子路本用成语后人因雍也篇衣轻裘误加轻字甚误钱大昕金石文跋尾云石经轻字宋人误加考北齐书唐邕传显祖尝解服青鼠皮裘赐邕云朕意在车马衣裘与卿共敝盖用子路故事是古本无轻字一证也释文于赤之适齐节音衣为于既反而此衣字无音是陆本无轻字二证也邢疏云愿以己之车马衣裘与朋友共乘服是邢本亦无轻字三证也皇疏云车马衣裘共乘服而无所憾恨也是皇本亦无轻字四证也今注疏与皇本正文有轻字则后人依通行本增入非其旧矣。” 按照阮元的意见,句中哪一个字是衍文?阮元有什么根据?如果衍文去掉,句子的标点有什么改变?这个句子可以有几种不同的标点法,意义有什么不同?你赞成哪一种标点法? 按照阮元的意见,句中的衍文是“轻”字。 阮元的根据有四:一是古本无“轻”字,二是陆德明《经典释文》的引文无“轻”字,三是邢昺《论语注疏》无“轻”字,四是皇侃《论语集解义疏》无“轻”字。如果衍文去掉,句子的标点是: 子路曰:“愿车马衣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这个句子可以有两种标点法,除了上面的标点法以外,还可以如下标点: 子路曰:“愿车马衣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这两种标点法,句子意义的侧重点略有不同,前者强调的重点在于“共”字,后者强调的重点则在于“敝”字。两种标点法相比较,前者较好。 六 将下面的短文标点并翻译成现代汉语: 标点: 景公使圉人养所爱马,暴死。公怒,令人操刀解养马者。是时,晏子侍前。左右执刀而进,晏子止,而问于公曰: “尧舜支解人,从何躯始?”公矍然曰:“从寡人始。”遂不支解。公曰:“以属狱。”晏子曰:“此不知其罪而死,臣为君数之,使知其罪,然后致之狱。”公曰:“可。”晏子数之曰:“尔罪有三:公使汝养马而杀之,当死,罪一也;又杀公之所最爱马,当死,罪二也;使公以一马之故而杀人,百姓闻之,必怨吾君,诸侯闻之,必轻吾国。汝杀公马,使怨积于百姓,兵弱于邻国,汝当死,罪三也。今以属狱。”公喟然叹曰:“夫子释之!夫子释之!勿伤吾仁也。”(《晏子春秋·内篇谏上》)译文: 齐景公让圉人饲养他心爱的马,这匹马突然死了。景公很生气,就命令手下的人拿着刀去肢解养马人。这时,晏子正陪坐在景公跟前。景公手下的人拿着刀走上前去,晏子阻止了他们,并问景公说:“尧舜肢解人体,从身体的什么地方开始?”景公惊惶地说:“从我开始。”于是下令不再肢解养马人。景公又说:“把它交给狱官处理。”晏子说:“这个人还不知道自己的罪过就要被处死,请让我为你历数他的罪过,也让他明白自己犯了什么罪,然后再把他交给法官。”景公说:“可以。”晏子数落道:“你的罪过有三条:君王让你养马,你却让马死掉了,判处你死罪,这是第一条;你让君王最好的马死掉了,判处你死罪,这是第二条;你让君王因为一匹马的缘故而杀人,百姓听到后必定会怨恨我们的国君,诸侯们听到后必定会轻视我们的国家。你让君王的马死掉,使怨愤在百姓中积聚,军威在邻国中减弱,你应被判处死罪,这是第三条。现在就把你交给法官。”景公叹息说:“您放了他!您放了他!不要损伤我的仁义名声啊!” 标点: 何谓有罪而益信?孟孙猎而得麑,使秦西巴持归烹之。麑母随之而啼。秦西巴弗忍,纵而予之。孟孙归,求麑安在。秦西巴对曰:“其母随而啼,臣诚弗忍,窃纵而予之。”孟孙怒,逐秦西巴。居一年,取以为子傅。左右曰:“秦西巴有罪于君,今以为子傅,何也?”孟孙曰:“夫一麑而不忍,又何况于人乎?”此谓有罪而益信者也。(《淮南子·人间训》)译文: 什么叫有罪却更加得到信任?鲁国孟孙氏打猎得到一只幼鹿,派秦西巴带回去烹了它。母鹿跟着秦西巴叫唤。秦西巴不忍心,放开小鹿还给了母鹿。孟孙氏回来后,问鹿在哪里。秦西巴回答说:“小鹿的妈妈跟在后面哀啼,我实在不忍心,私自放了它,把它还给了母鹿。”孟孙氏很生气,把秦西巴赶走了。过了一年,又把他召回来,让他担任儿子的老师。左右的人说:“秦西巴对您有罪,现在却让他担任您儿子的老师,这是为什么?”孟孙氏说:“他对一只小鹿都不忍心伤害,又何况对人呢?”这就是所说的有罪过反而更加得到信任的例子。标点: 孟子谓戴不胜曰:“子欲子之王之善与?我明告子。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傅诸?使楚人傅诸?”曰:“使齐人傅之。”曰:“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之庄岳之间数年,虽日挞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子谓薛居州,善士也,使之居于王所。在于王所者,长幼卑尊皆薛居州也,王谁与为不善?在王所者,长幼卑尊皆非薛居州也,王谁与为善?一薛居州,独如宋王何?”(《孟子·滕文公下》)译文: 孟子对戴不胜说:“你想要你的君王朝着好的方向走吗?我明白地告诉你。假如这里有个楚国的大夫,想要他的儿子学会齐国话,那么找齐国人教他呢,还是找楚国人教他呢?”戴不胜答道:“找齐国人教他。”孟子说:“一个齐国人教他,许多楚国人在旁边吵吵嚷嚷干扰他,即使天天鞭打他,要他学会说齐国话,也是做不到的;要是把他领到齐国的庄街、岳里这样的闹市住上几年,那么即使天天鞭打他,要他说楚国话,也是做不到的。你说薛居州是个好人,要他住在王宫中。如果在王宫中的人,无论年长的、年幼的、地位低的、地位高的,都是像薛居州那样的好人,那么宋王会跟谁干出坏事来呢?如果在王宫中的人,无论年长的、年幼的、地位低的、地位高的,都不是薛居州那样的好人,那么宋王又会和谁做出好事来呢?仅仅一个薛居州,能把宋王怎么样呢?” 标点: 公孙仪相鲁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仪子不受。其弟谏曰:“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对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夫即受鱼,必有下人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虽嗜鱼,此不必致我鱼,我又不能自给鱼。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明于人之为己者不如己之自为也。(《韩非子·外储说右下》)译文: 公孙仪做鲁国的宰相并且特别喜欢吃鱼,全国都的人都争相买鱼来献给他,公仪先生却不接受。他弟弟劝他说:“您喜欢吃鱼而不接受别人的鱼,这是为什么?”他回答说:“正因为爱吃鱼,我才不接受。假如收了别人献来 的鱼,一定会有迁就他们的表现;有迁就他们的表现,就会枉法;枉法就会被罢免相位。虽然爱吃鱼,这些人不一定再送给我鱼,我又不能自己供给自己鱼。如果不收别人给的鱼,就不会被罢免宰相,尽管爱吃鱼,我能够长期自己供给自己鱼。”公孙仪懂得依靠别人不如依靠自己,懂得靠别人为自己不如自己为自己。 练习五 一 解释下列名词: 四六:文体名,也称“四六文”,就是骈体文。全篇多以四字六字的句子,世称骈四俪六。此文体形成于魏晋时期,南北朝时期成为文章的正宗,唐代称为“时文”,晚唐至明称“四六”或“四六文”,清代始称骈体文。其语言特点是:骈偶、“四六”、平仄、用典和藻饰。 工对:骈体文和近体诗中的一种对仗,因其对得工整,故称“工对”。它要求在对仗中用相同“事类”的词语相对,即天文对天文,地理对地理,动物对动物,植物对植物等。 律赋:唐宋时科举取士所采用的骈赋,要求平仄对仗,并限定韵字,因此又叫做律赋。律赋大都内容贫乏,文字呆板,毫无生气,在文学上没有多少价值。互文:古代修辞方式的一种,也叫“互文见义”,或简称“互见”。其特点是上下文义互相呼应、互相补充。二 简述赋体的演变和各种赋体的特点。 赋体在其发展演变过程中产生了四种主要形式:骚赋、古赋、骈赋和文赋。骚赋产生于汉初,由楚辞演变而成,其写作模拟《楚辞》,如贾谊的《吊屈原赋》。这种赋体在形式上同楚辞相似,也以“兮”字入句;其内容则重在“写志”而不重在“体物”。古赋是指骚赋以外的汉赋,如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这种赋体往往可分为三部分。开始有段近似序的散文。中间常用问答的形式,篇幅也较大,极力铺陈夸张;韵文中夹杂散文,用散文叙述,用韵文描写。结尾再用一段散文,发些议论,以寄托讽喻之意,类似楚辞的“乱”或“讯”。古赋在句式上一般不再用“兮”字,主要是四言和六言,杂以三言和五言。 古赋在六朝时期发展成为骈赋,如江淹的《别赋》。这种赋体一般都是四六句,且讲究对偶和平仄,堆砌典故。实际上,骈赋等于有韵的骈体文,既具有骈体文的一般特点,又体现出赋铺陈夸张的特色。另外,骈赋到唐宋时期,科举中要求平仄对仗,并限定韵字,因而又称“律赋”。 文赋是受古文运动的影响而产生的。唐宋古文家在赋的创作上,极力摒弃骈俪之习,通篇贯串散文的气势,重视清新流畅,在艺术形式上给赋体注入了新的活力,并创作了一些具有较高文学价值的文赋,如苏轼的《赤壁赋》等。 三 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并辨析带△的同义词(教材引文下加△处,此处改为下加点): 1.君匪从流,臣进逆耳,深思远虑,遂放湘南。(萧统《文选序》) 译文:楚君不从善如流,臣下(此处指屈原)进谏逆耳忠言,因深思远虑,于是被流放到湘江之南。“思”和“虑”都有“思考”的意思。“思”指根据确定的意愿去思考,“虑”指对问题反复周密地思考,力求得到最佳选择。 2.余监抚馀闲,居多暇日,历观文囿,泛览辞林。(萧统《文选序》) 译文:我在监国和抚军的空闲中,度过了许多闲暇的日子,广泛阅读了各类文章。“观”和“览”都有“看”、“阅读”的意思。“观”指有目的有意识地看,“览”指广泛地看。3.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译文:晚霞与孤独的野鸭相伴同飞,秋水和高远的天空浑然一色。 “与”和“共”都是介词,表示对象,这里用法相同,可译作“和、跟、同”等。“与”另有动词“给与”和连词“和”等用法,“共”另有副词“共同”、“总共”等用法。 4.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屈原《离骚》)译文:君王何不趁着年轻力壮而放弃那些邪恶的行为呢,为什么不改变这种做事情的态度?驾驭着千里马往前奔驰吧,随我来,我为你在前面带路。 “驰”和“骋”都有马快跑义,但“驰”是指使劲赶马使马快跑,需要人驱赶。“骋”是指纵马奔驰,即马随意狂奔,不需要人驱赶。这里二者连用,意思是放马奔跑。 5.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屈原《离骚》) 译文:当初君王已经与我有相约之言,后来心意改变又有了别的想法。我并不为离开朝廷而难过,只是为君王的屡次改变主意而感到伤心。“离”和“别”都是动词,都有“分开”的意思。但其程度上有细微差别,前者浅,后者深。《楚辞·离骚》王逸注:“近曰离,远曰别。” 6.今夫贵人之子,必宫居而闺处,内有保母,外有傅父。(枚乘《七发》) 译文:如今那些达官贵人家的子弟,一定是在深宫闺门之内居住和生活,内有照料日常生活的保姆,外有负责教育的师傅。 “居”和“处”都有“居住”的意思。“居”指长久定居,“处”指停留,短时间的居住。四 分析下面两组句子中的对仗: 1.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王勃《滕王阁序》) “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与“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双双相对,在句法结构上是主谓结构两两相对,即“北海虽赊”对“东隅已逝”,“扶摇可接”对“桑榆非晚”。词性上也基本上是相对的,即实对实(“北海”对“东隅”,“扶摇”对“桑榆”),虚对虚(“虽”对“已”,“可”对“非”),动对动(“赊”对“逝”,“接”对“晚”),静对静(“北海”对“东隅”,“扶摇”对“桑榆”)。2.巡曾楹而空揜,抚锦幕而虚凉。(江淹《别赋》)上下联的句法结构都是“而”字连接两个动词性结构。“巡曾楹”和“抚锦幕”是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空揜”对“虚凉”是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词性上是实词相对:动词对动词(“巡”对“抚”)、名词对名词(“曾楹”对“锦幕”)、形容词对形容词(“空”对“虚”);虚词相对:连词对连词(“而”对“而”)。五 利用工具书查出下列典故的出处: 1.徐孺下陈蕃之榻。(王勃《滕王阁序》)徐孺榻:《后汉书·徐稚传》:“徐稚字孺子,豫章南昌人也。家贫,常自耕稼,非其力不食。恭俭义让,所居服其德。……(陈)蕃在鄙不接宾客,唯稚来特设一榻,去则悬之。”后以徐孺榻表示对贤士的礼待。这里用来指洪州出人才。 2.三径就荒,松菊犹存。(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三径:东汉·赵岐《三辅决录·逃名》:“蒋诩,字元卿,舍中三径,唯羊仲、求仲从之游,皆挫廉逃名不出。”后因以三径代指隐士的家园,也指家园。六 指出下列各句中的修辞方式: 1.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诸葛亮《出师表》)并提:“侍中”指郭攸之、费祎,“侍郎”指董允,并提为“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代称:“良实”本都是形容词,这里指代贤良诚实的人,是以事物特征代本体。2.将军身被坚执锐。(《史记·陈涉起义》)代称:“坚”代“坚固的铠甲”,“锐”代“锐利的武器”,是以性质代本体。3.鳏寡不闻犬豕之食,茕独不见牛马之衣。(《洛阳伽蓝记·王子坊》)对偶:即“鳏寡不闻犬豕之食”对“茕独不见牛马之衣”。互文:“鳏寡”与“茕独”、“不闻犬豕之食”与“不见牛马之衣”文义互相补充。引用:改引董仲舒语:“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语见《汉书·食货志上》。比喻:“犬豕之食”比喻食物粗劣,“牛马之衣”比喻衣着粗劣破旧。 4.今少卿抱不测之罪,涉旬月,迫季冬,仆又薄从上雍,恐卒然不可为讳。(司马迁《报任安书》)委婉:“不测之罪”,这里指死罪;“不可为讳”,这里指任安被处死刑。省略:“仆又薄从上雍”句省略述语“之(到„„去)”,即“仆又薄从上之雍”。5.故有志深轩冕,而泛咏皋壤。(《文心雕龙·情采》)代称:“轩冕”代称官爵,“皋壤”代称隐者居住之地。引用:“皋壤”见《庄子·知北游》:“山林与,皋壤与,使我欣欣然而乐与!” 6.未尝不心游目想,移晷忘倦。(萧统《文选序》)倒置:“心游目想”是“目游心想”的倒置。 代称:以“目游心想”指代读书,以“移晷”指代经过一段较长的时间。7.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滕王阁序》)对偶:“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对“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代称:“白首” 代年老。比喻:用“青云”比喻志向的高远。引用:二句改引《后汉书·马援传》:“(马援)尝谓宾客曰: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8.皓齿蛾眉,命曰伐性之斧;甘脆肥醲,命曰腐肠之药。(枚乘《七发》)对偶:“皓齿蛾眉,命曰伐性之斧”对“甘脆肥醲,命曰腐肠之药”。代称:“皓齿蛾眉”是“美女”的代称,“甘脆肥醲”是“丰盛甘美的酒食”的代称。比喻:将“皓齿蛾眉”的美女比作斧子,将“甘脆肥醲”的酒食比作毒药。9.势家多所宜,咳唾自成珠。被褐怀金玉,兰蕙化为刍。(赵壹《刺世疾邪赋》)比喻:“咳唾自成珠”喻言语珍贵,“金玉”喻品德高尚,“兰蕙化为刍”喻贤人不被重用。引用:“披褐怀金玉”一句,语出《老子》七十章:“是以圣人披褐怀玉。” 代称:“被褐”指穿粗布衣的寒士,是“贫贱之人”的代称。按:教材引文误“咳唾”为“咳吐”,今正。10.珠与玉兮艳暮秋,罗与绮兮娇上春。(江淹《别赋》)对偶:“珠与玉兮艳暮秋”对“罗与绮兮娇上春”。代称:“珠”、“玉”、“罗”、“绮”都是“歌女”的代称。互文:这两句互文见义,即“珠与玉”、“罗与绮”都“艳暮秋”、“娇上春”。七 把下面一段文字译成现代汉语: 今如太子之病者,独宜世之君子,博见强识,承间语事,变度易意,常无离侧,以为羽翼。淹沉之乐,浩唐之心,遁佚之志,其奚由至哉!(枚乘《七发》)译文: 如今像太子这样的病,只应让世上的君子,见识广博而记忆力强的人,乘着机会向你谈论一些有益于你健康的事情,改变你的思虑心意,并且时常不离左右,来作为你的辅佐者。那么淹溺沉迷的逸乐,纵情放恣的想法,放纵过度的心思,还会从哪里来呢! 八 下面是骆宾王《为徐敬业讨武曌檄》中的一段,试译成现代汉语,并指出其中的典故,分析其“四六”格式: 四六格式: 公等或居汉地,或协周亲(四四),或膺重寄于话言,或受顾命于宣室(六六),言犹在耳,忠岂忘心(四四)?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六六)?倘能转祸为福,送往事居(四四),共立勤王之勋,无废大君之命(六六),凡诸爵赏,同指山河(四四)。若其眷恋穷城,徘徊歧路(四四),坐昧先几之兆,必贻后至之诛(六六)。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译文: 诸位有的在封疆做官,有的是皇室至亲,有的心中接受过朝廷的言语重托,有的在宫中接受过先王临终的遗命,所受之言还在耳畔,怎能忘掉忠心?先帝陵墓上的新土还没有干,嗣位的新君又在何处?如果能够化灾祸为好事,忠于先帝,服事新君,共同立下救助皇帝的功勋,不辜负先君的遗命,那么有功的一定受爵受赏,可指山河为誓。如果有人留恋末路的城池,徘徊在十字路口,坐观成败而看不清形势,一定会遭到以迟后为罪名的诛伐。请看今天的世界,到底是谁家的天下! 宣室:汉末未央宫中有宣室殿,是皇帝斋戒的地方。汉文帝曾于宣室召见贾谊,问鬼神事。这里是用典,指皇帝的宫殿。 一抔之土:指皇帝的陵墓。语本《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假令愚民取长陵一抔土,陛下何以加其法乎?”长陵是汉高祖的陵墓。这里用典,是指唐高宗的陵墓。六尺之孤:《论语·泰伯》:“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这里指继位的新君唐中宗李显,当时已被武则天废为庐陵王。 后至之诛:传说夏禹北伐共工氏,在会稽山大会诸侯,防风氏因为迟到,被处以死刑。这里是用典,号召人们积极响应,警告那些怀有坐观成败想法的人。 九 把下面一篇短文加上标点,并翻译成现代汉语: 离骚序 王逸 标点: 《离骚》经者,屈原之所作也。屈原与楚同姓,仕于怀王,为三闾大夫。三闾之职,掌王族三姓,曰:昭、屈、景。屈原序其谱属,率其贤良,以厉国士。入则与王图议政事,决定嫌疑;出则监察群下,应对诸侯。谋行职修,王甚珍之。同列大夫上官靳尚妒害其能,共谮毁之,王乃疏屈原。屈原执履忠贞而被谗邪,忧心烦乱,不知所诉,乃作《离骚》经。离,别也。骚,愁也。经,径也。言已放逐离别,中心愁思,犹依道径,以风谏君也。故上述唐虞三后之制,下序桀纣羿浇之败,冀君觉悟,反于正道而还己也。是时,秦昭王使张仪谲诈怀王,令绝齐交;又使诱楚,请与俱会武关,遂胁与俱归,拘留不遣。卒客死于秦。其子襄王复用谗言,迁屈原于江南。屈原放在草野,复作《九章》,援天引圣,以自证明,终不见省。不忍以清白久居浊世,遂赴汨渊,自沈而死。《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喻。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媲于君,宓妃佚女以譬贤臣,虬龙鸾凤以托君子,飘风云霓以为小人。其词温而雅,其义皎而朗。凡百君子,莫不慕其清高,嘉其文采,哀其不遇,而愍其志焉。译文: 《离骚》经是屈原所作。屈原与楚国王族同姓,在楚怀王时做官,当的是三闾大夫。三闾的职责是掌管王族三姓的事务,即昭、屈、景三姓。屈原整理了王族的家谱,明确了贤良之士的标准规范,来激励国中贤士。屈原在朝廷内与怀王谋划讨论国家大事,处理疑难事务;在朝廷外监察群臣的言行,应对各诸侯国的来访。他的建议都能被采纳,他也尽职尽责地做事,因而怀王非常器重他。同他一起担任大夫的上官靳尚嫉妒他的才能,与别人一起进谗言诋毁他,怀王于是疏远了屈原。屈原忠心耿耿却遭到小人谗言陷害,心情忧愁烦乱,不知该向谁倾诉,于是写出了《离骚》经。离,是别的意思。骚,是愁的意思。经,是途径。这三个字的意思是,已被流放而离开朝廷,虽心中忧虑,却仍沿着正道前行,用国风的方式劝谏国君。所以文中向上追述了唐虞三个帝王时期的盛世之治,往下陈述了桀纣羿浇的灭亡,希望国君能够觉悟过来,返回到正道上,并让自己回到朝廷。这时候,秦昭王派张仪欺诈怀王,让怀王断绝与齐国的交往;又让张仪诱骗怀王,请他与秦王一起在武关会盟,趁势就胁迫怀王与秦王一起到了秦国,扣留了怀王,不让他回去。怀王最终客死在秦国。怀王的儿子顷襄王又听信谗言,把屈原放逐到江南。屈原被流放在荒远地区,又作了《九章》,援引圣王来证明自己的冤屈,却最终不能被明察。他又不能容忍以自己的清白之身长久地生活在污浊的世上,于是投汨罗江自沉而死。《离骚》的行文,依照《诗》来起兴,援引不同的物类作比喻,所以用好鸟香草来比喻忠贞之士,用恶禽臭物比喻谗佞之人,用灵修美人来比拟君王,用宓妃佚女来比喻贤臣,用虬龙鸾凤来托喻君子,用飘风云霓比喻小人。文章的词语温厚而典雅,文章的意旨纯洁而明朗。大凡所有的君子,没有不仰慕他的清高、赞赏他的文才、哀伤他的怀才不遇而同情他的志向的。 练习六 一 “叶音说”为什么是错误的? “叶音说”是在没有确凿根据的情况下,强改字音以求押韵和谐,并非探明了韵字的本音。其根本错误,就在于对古韵采取一种形而上学的观点,而非历史的观点,不懂得语音是发展变化的。其后果,则是一个字可叶出许多的音,造成汉字读音的极大混乱。所以说“叶音说”是错误的。二 熟记先秦古韵三十部和“平水韵”的平声韵与入声韵韵目。1.先秦古韵三十部是: 阴声韵 入声韵 阳声韵 第一类 之部 职部 蒸部 第二类 幽部 觉部 冬部 第三类 宵部 药部 第四类 侯部 屋部 东部 第五类 鱼部 铎部 阳部 第六类 支部 锡部 耕部 第七类 歌部 月部 元部 第八类 脂部 质部 真部 第九类 微部 物部 文部 第十类 缉部 侵部 第十一类 葉部 谈部 2.“平水韵”的平声韵与入声韵的韵目是: 上平声 入声 下平声 入声 一东 一屋 一先 九屑 二冬 二沃 二萧 三江 三觉 三肴 四支 四豪 五微 五歌 六鱼 六麻 七虞 七阳 十药 八齐 八庚 十一陌 九佳 九青 十二锡 十灰 十蒸 十一真 四质 十一尤 十二文 五物 十二侵 十四缉 十三元 六月 十三覃 十五合 十四寒 七曷 十四盐 十六葉 十五删 八黠 十五咸 十七洽 三 写出五言律诗“仄起仄收”、“平起仄收”、“仄起平收”、“平起平收”四种格式的平仄。1.仄起仄收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2.平起仄收式: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3.仄起平收式: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4.平起平收式: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四 解释下列名词: 孤平拗救:五言诗的“平平仄仄平”句式的第一字,七言诗的“仄仄平平仄仄平”句式的第三字,必须是平声字,否则就是“犯孤平”,即全句除韵脚之外只有一个平声字(是“拗”的一种形式)。但“孤平”可以救,即把本句的第三字(五言)、第五字(七言)由仄变平。这就是“孤平拗救”。 破读:是指在阅读古书时,用改变字(词)的读音以区别意义或词性的一种方法。破读音主要是声调的变化,而且大多数是把原来的平声(或上声、入声)字变读为去声;破读的意义和本音的意义之间则有着历史的联系。例如“王”字,在“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读平声,是名词,帝王的意思;而在“大楚兴,陈胜王”(《史记·陈涉世家》)中破读为去声,是动词,称王的意思。后者的意义和读音是由前者演化而来的。 三十六字母:字母就是声母的代表字。“三十六字母”是我国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古时的三十六个声母,包括:帮滂並明,非敷奉微,端透定泥来,知彻澄娘,精清从心邪,照穿床审禅日,见溪群疑,晓匣影喻。相传这三十六字母是宋人在唐末和尚守温创制的三十字母的基础上增订而成,大体反映了唐宋之间的汉语声母系统。出韵:近体诗用韵,要求必须用“平水韵”中同一韵部的字,否则就叫“出韵”。双调:词的一种,指包含两段的词。这两段叫前后阙或上下阙、上下片等。借对:近体诗特有的一种对仗,指利用一字多义或两字同音的特点来构成对仗。词牌:是各种词调的名称,如“浣溪沙”、“水调歌头”等。 近体诗:诗体名,同“古体诗”相对而言,包括律诗、绝句和长律。是唐初形成的一种以讲究平仄和对仗为主要特点的诗,也叫“格律诗”。有五言诗和七言诗两种。律诗和绝句的句数是固定的,每两句构成一联,律诗四联八句,绝句二联四句。长律超过四联,数量不限。 一字豆:词当中特有的用在句首起领起作用的单字,叫做“一字豆”,又作“一字逗”。一字豆在语气上有短暂停顿,通常是动词或虚词,大多是去声字,不出现在一首词首句和末句。常见于《沁园春》、《望海潮》、《六州歌头》、《扬州慢》、《寿楼春》、《忆旧游》等双调词中。 重唇音:音韵学术语,按发音部位而划分的声母的一类,即今“双唇音”,发音时气流在双唇间受阻而成音。三十六字母中的重唇音是“帮滂並明”。 绝句:近体诗的一种,全诗共四句,是律诗的一半,故称“绝句”。有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两种,分别简称“五绝”、“七绝”。 排律:又叫长律,近体诗的一种。句式、用韵、平仄等方面与律诗相同,但句数超过八句,为偶数句。对仗要求严格,尾联不用对仗,首联可用可不用,中间各联一律用对仗。以五言为常见,七言较少见。多人联句的诗常用排律。 五 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和破读字。假借字请说明此字的本义,破读字请说明其本音,并说明与本音、破读音相应的意义以及这两个意义之间的关系。1.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周南·关雎》)逑,通“仇”,匹,相匹、相对的意思,这里指配偶。2.淇则有岸,隰则有泮。(《诗经·卫风·氓》)泮,通“畔”,边界的意思。3.穹窒熏鼠,塞向墐户。(《诗经·豳风·七月》) 塞,本音sāi,用作动词,堵塞、塞住的意思,此句即用“塞”的本义。破读作sài,名词,意思是边界上的险要地方。因边界上的险要处有人把守(即堵塞住),故“塞”由本音本义引申出破读音的边塞义。4.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诗经·豳风·七月》)壶,通“瓠”。毛传:“壶,瓠也。”瓠是一种瓜类蔬菜,茎蔓生,花白色,果实长圆形,表皮淡绿色,果肉白色,可供食用,今称瓠子。一说为葫芦。5.采荼薪樗,食我农夫。(《诗经·豳风·七月》)食,破读为sì,动词,义为“给……东西吃”。其本音读作shí,动词兼名词,意思是吃,也指吃的东西。动词“食”用为使动,便由本音的意义引申出破读音的“给……吃”义。6.彼尔维何,维常之华。(《诗经·小雅·采薇》)常,通“棠”,棠梨树。7.择有三事,亶侯多藏。(《诗经·小雅·十月之交》)藏,破读为zàng,用作名词,义为储存的珍贵的东西。其本音读作cáng,动词,义为把东西储存起来。由本音的动词义“储存”引申出破读音的“储存的东西”义。8.恩爱苟不亏,在远分日亲。(曹植《赠白马王彪》)分,破读为fèn,用作名词,义为情分。其本音读fēn,动词,义为分开,分配。破读音的“情分”义是由本音的意义引申而来的。 六 指出下列句子中的双声联绵词和叠韵联绵词,并分别注明其上古的声母和韵部。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诗经·秦风·蒹葭》)蒹葭,双声联绵词,见母。 苍苍,双声叠韵联绵词,清母阳部。2.黾勉从事,不敢告劳。(《诗经·小雅·十月之交》)黾勉,双声联绵词,明母。3.诞实匍匐,克岐克嶷。(《诗经·大雅·生民》)匍匐,双声联绵词,定母。4.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诗经·豳风·七月》)觱发,双声联绵词,帮母。栗烈,双声联绵词,来母。 5.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屈原《离骚》)郁邑,双声联绵词,影母。侘傺,双声联绵词,透母。 6.发郢都而去闾兮,怊荒忽其焉极。(屈原《哀郢》)荒忽,双声联绵词,晓母。7.回穴冲陵,萧条众芳。(宋玉《风赋》)萧条,叠韵联绵词,幽部。 8.故其风中人,状直憯凄惏栗,清凉增欷。(宋玉《风赋》)憯凄,双声联绵词,清母。惏栗,双声联绵词,来母。 9.观其两傍,则滂渤怫郁,暗漠感突。(枚乘《七发》)怫郁,叠韵联绵词,物部。10.瀄汩潺湲,披扬流洒。(枚乘《七发》)潺湲,叠韵联绵词,元部。流洒,双声联绵词,来母。 七 利用工具书判断下列句子中带△的词哪些是同源词,哪些不是,并说明理由(教材引文下加△处,此处改为下加点)。(A)组 1.淇则有岸,隰则有泮。(《诗经·卫风·氓》)2.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诗经·卫风·伐檀》)3.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屈原《九歌·湘夫人》)4.徼墨广博,观望之有圻。(枚乘《七发》)5.若华夕曜,岩泽气通。(鲍照《登大雷岸与妹书》)岸,《广韵》:“岸,水涯高者。”《尔雅·释丘》:“重厓,岸。”《小尔雅·广诂》:“岸,高也。”《诗经·大雅·皇矣》:“诞先登于岸。” 干,《易·渐卦》:“鸿渐于干。”释文引郑注:“干,水傍,故停水处。”又引陆注:“水畔称干。”又引翟注:“干,涯也。”《史记·春申君传》:“而不知干队之败。”《索隐》:“干,水边也。” 圻,《说文解字》:“垠,地垠也,一曰岸也。圻,垠或从斤。”《广雅·释丘》:“垠,厓也。”《广韵》:“圻,圻堮,又岸也。”《玉篇》:“圻,圻堮也。” 岩,《说文解字》:“岩,岸也。”《书·说命·序》:“得诸传岩。”疏:“岩是山崖之名。”《广雅·释诂四》:“岩,高也。” 裔,《说文解字》:“裔,衣裾也。”徐锴系传:“裾,衣边也。”后泛指边缘。《淮南子·原道》:“故虽游于江浔海裔。”高诱注:“裔,边也。” 从意义上来看,“岸、干、裔、圻、岩”都有“边”义。从读音方面看,这几个字也有音近关系。据陈复华、何九盈《古韵通晓》,声母方面,“岸、圻、岩”都是牙音疑母字,双声;“干”是牙音见母字,“裔”是喉音喻母字。见疑旁纽,喉牙音有邻纽关系。从古韵方面看,“岸、干”元部叠韵,“岩”属谈部,“圻”属文部,“裔”属月部。元文旁转,元谈通转,元月对转。“岸、干、裔、圻、岩”音近义通,是一组同源词。(B)组 1.同我妇子,馌彼南亩。(《诗经·豳风·七月》)2.诞置之隘巷,牛羊腓字之。(《诗经·大雅·生民》)3.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屈原《离骚》)4.骚人之文,自兹而作。(萧统《文选序》)5.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子,《广韵》:“子,子息。”《诗经·大雅·生民》:“居然生子。” 字,《说文解字》:“字,乳也。”段注:“人及鸟生子曰乳。”《广雅·释诂》:“字,生也。”《山海经·中山经》:“若山有木,服之不字。”注:“字,生也。” 滋,《说文解字》:“滋,益也。”《左传·襄公八年》:“事滋未成。”注:“滋,益也。”《文选·东京赋》:“鸟兽阜滋。”薛注:“滋,益也。” 兹,《说文解字》:“兹,草木多益。”《尔雅·释诂》:“兹,此也。”《左传·昭公元年》:“兹心不爽。”注:“兹,此也。”《论语·子罕》:“文不在兹乎!”皇侃疏:“兹,此也。” 耔,《广韵》:“耔,拥苗本也。”义为以土培苗根。《诗经·小雅·甫田》:“或耘或耔。” 从语音上看,这几个字古音相近。据陈复华、何九盈《古韵通晓》,声母方面,“子、滋、兹、耔”都是精母字,双声;“字”是从母字,精从旁纽。古韵方面,这五个字都属之部,叠韵。从意义看,“子、字、滋、兹、耔”都有 “滋生、繁衍”等意思,意义相通(据《说文解字》,“兹”是“滋”的古字)。所以,这五个词是一组同源词。 按:“兹”的代词“此”义是假借,意义与“滋生”无关。材料中的“兹”用的是代词义,与其他几个词没有同源词关系。八 下面两首诗哪一首是古体诗,哪一首是律诗?为什么?分析律诗的用韵、对仗、平仄(包括有无拗救和失粘失对之处)。前出塞 杜甫 从军十年余,能无分寸功?众人贵苟得,欲语羞雷同。中原有斗争,况在狄与戎?丈夫四方志,安可辞固穷? 这是一首古体诗。因为从平仄上看,第一联失对,第一、二联失粘,第三句出现三仄尾,第四句出现三平调;从对仗上看,中间两联都未形成对仗。这都是格律诗所不允许的,因而是一首古体诗。人 定 白居易 人定月胧明,香消枕簟清。翠屏遮烛影,红袖下帘声。坐久吟方罢,眠初梦未成。谁家教鹦鹉,故故语相惊。 这是一首格律诗,因为其用韵、对仗和平仄都符合格律诗的基本要求。其用韵、对仗、平仄(包括有无拗救和失粘失对之处)如下: 用韵:首句入韵,用庚韵。第一、二、四、六、八句用韵,韵脚分别是“明、清、声、成、惊”,这些字都是“平水韵”中的庚韵字。 对仗:首联、颔联和颈联都对仗,只有尾联不对仗。即首联“人定月胧明”对“香消枕簟清”,颔联“翠屏遮烛影”对“红袖下帘声”,颈联“坐久吟方罢”对“眠初梦未成”。平仄: 人定月胧明,香消枕簟清。翠屏遮烛影,红袖下帘声。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坐久吟方罢,眠初梦未成。谁家教鹦鹉,故故语相惊。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此诗符合格律诗的“对”和“粘”的规则,无失粘失对之处,其不合平仄的“人”、“翠”、“红”等字,都处在可平可仄的位置上。有一处拗救,即“谁家教鹦鹉”一句,其中第三字本该用平声字,这里用了仄声字“教(jiào)”拗,然后将本该用仄声的第四字用了平声字“鹦”救。九 把下面一段短文加上标点并翻译成现代汉语: 旧唐书·李白传 标点: 李白,字太白,山东人。少有逸才,志气宏放,飘然有超世之心。父为任城尉,因家焉。少与鲁中诸生孔巢父、韩沔、裴政、张叔明、陶沔等隐于徂徕山,酣歌纵酒,时号“竹溪六逸”。天宝初,客游会稽,与道士吴筠隐于剡中。既而玄宗诏筠赴京师,筠荐之于朝,遣使召之(按:教材引文有误,又漏引十余字,今补正),与筠俱待诏翰林。白既嗜酒,日与饮徒醉于酒肆。玄宗度曲,欲造乐府新词,亟召白,白已卧于酒肆矣。召入,以水洒面,即令秉笔,顷之成十余章,帝颇嘉之。尝沉醉殿上,引足令高力士脱靴,由是斥去。乃浪迹江湖,终日沉饮。时侍御史崔宗之谪官金陵,与白诗酒唱和。尝月夜乘舟,自采石达金陵。白衣宫锦袍,于舟中顾瞻笑傲,旁若无人。初,贺知章见白,赏之曰:“此天上谪仙人也。”禄山之乱,玄宗幸蜀,在途以永王璘为江淮兵马都督、扬州节度大使。白在宣州谒见,遂辟从事。永王谋乱,兵败。白坐,长流夜郎。后遇赦,得还,竟以饮酒过度,醉死于宣城(按:教材引文漏一“醉”字,今补)。有文集二十卷行于时。译文: 【考前练习题三参考答案】推荐阅读: 国家司法考试考前冲刺练习题及答案11-19 06中级经济法考前串讲及复习题三01-24 事故练习题(调度考前)09-12 建筑资料员2011考前练习题08-11 注册会计师考试《审计》考前练习题09-04 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考前练习题10-12 中级会计职称《会计实务》考前练习题01-07 2022第一学期高二政治考前练习06-19 2018中考物理模拟试题(考前练习)10-117.考前练习题三参考答案 篇七
8.《童趣》练习题参考答案 篇八
9.浮力练习题及答案参考 篇九
10.古代汉语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篇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