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基金业发展历程

2024-10-05

我国基金业发展历程(精选10篇)

1.我国基金业发展历程 篇一

我国物业管理发展历程

任彬

程中遇到了许多问题,遇到许多机遇,面对更多的挑战。

关键词:物业管理 历史 问题 趋势(宁夏大学医院环境学院宁夏银川西夏区贺兰西路498号750021)摘要:我国物业管理从旧中国开始萌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蒜素发展,逐渐开始追赶世界的脚步,发展过

物业管理是房地产综合开发的延续和完善,是现在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上非常流行并得到蓬勃发展,被人们视为现代化诚实的朝阳企业。我国物业管理是在住房制度改革带来房屋产权格局变化,房地产综合开发带来大规模住宅小区建设,从而推动房屋管理体制变革的大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1我国物业管理发展历史

1.1我国物业管理诞生发展

19世纪中叶到上世纪20年代,旧中国房地产业诞生。在这个时期,上海、天津、武汉、广州、沈阳、哈尔滨等城市建造了许多八九层,甚至10层以上的建筑。在当时,已经出现了代理租赁、清洁卫生和保安服务等专业性的经营公司,这是我国物业管理的萌芽时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改革开放逐步深入,开始逐步实行市场经济。现代化的物业管理才从香港引入。1988年伴随着深圳住房制度改革,房管制度的革新也陆续展开,此后的十几年内深圳的物业管理迅速发展,从小到大,从涉外商品房到普通商品房,由传统的房管式逐步发展为专业化、企业化和一体化招投标的三化一体的物业管理模式。

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房地产业的不断发展,物业管理行业也日趋成熟,物业管理越来越规范化,科学化,专业化。

1.2我国物业管理发展的特点

国内物业管理从产生初期的感性、无序,到迅猛发展的中期,再到平稳和理性的后期,走过了风风雨雨30年发展历程。目前,中国的物业管理市场已经日渐成熟。国内物业管理从产生初期的感性、无序,到迅猛发展的中期,再到平稳和理性的后期,走过了风风雨雨30年发展历程。目前,中国的物业管理市场已经日渐成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物业管理法规更加完善,政府监管日趋规范;经过不断的行业重组,物业管理企业实力增强,市场化行为更加理性规范;专业技术重组使得物业管理的专业技术服务基本实现专业化、社会化;业主维权行为趋于理性;业主委员会的运行逐步规范并开始纳入政府监管范围。[1]

2我国物业管理存在的问题

2.1人力资源队伍建设滞后于物业管理发展水平

目前,我国有相当数量的物业管理企业的人力资源队伍在专业结构、知识结构等方面与物业管理的发展要求有较大差距。非专业人员做物业管理成为我国物业管理行业的奇怪现象之一。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分流人员、传统房管局(所)的转型人员等在一定程度上依旧充斥着物业管理市场,管理人员普遍素质低,服务不到位。《物业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中第 33 条规定:从事物业管理的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职业资格证书。但实际从事物业管理的人员中取得物业管理员职业资格的人数并不多,具备高级管理资格(如物业管理企业经理、部门经理、“三总师”等)的人员更是凤毛麟角,这种人才不足的局面,已经严重影响了物业管理行业向高水平发展。

2.2业主的物业知识缺乏

一方面,舆论宣传缺乏明确的政策发展方向。另一方面,某些媒体为了吸引观众、读者,缺乏职业精神与职业道德,肆意扩大物业管理中的矛盾报道,或者受企业恩惠为企业摇旗呐

喊。热衷于典型事件的吵作,而缺乏对社会、对企业、对业主的理性引导和宣传,甚至缺乏公正而深刻的思考。

2.3物业管理收费难是物业管理企业发展的羁绊

《条例》中规定业主的义务之一是按时交纳物业服务费用。在物业管理中也应该贯彻“谁享用,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以形成物业管理资金的源泉。但是,传统的福利住房消费观念还有相当的惯性,服务标准与收费标准不符等现象时有出现,许多物业公司收费范围和价格透明度低,有的公司收取物业费后,一些维修工作仍需要缴费,而物业公司提交的物业收费预算、决算等财务报告也存在问题,收费难问题依然困扰着各物业管理企业,这些都极大的影响了物业管理的健康发展,同时,也使物业管理主体双方产生了后续的不良连锁反应,也遏制了物业管理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

2.4物业管理企业规模小,缺乏市场竞争力

据资料显示,1997 年底我国约有物业管理企业 7 000 家,至 2003 年底达 2 万余家,增长速度极快。建设部 2003 年颁布的一级资质物业管理企业只有 78 家。尽管物业管理企业数量较多,但市场份额普遍较小,经营管理水平更是参差不齐,企业缺乏创新能力,相互模仿严重,既不利于自身发展,也不利于抵御港澳台地区及外国同行的“入侵”。

2.5物业管理法制建设仍需进一步完善

随着我国住房制度的改革,从福利分房转向个人购房,随之而来产生居民小区的物业管理问题,但由于我国的相关法律体系尚未出台,近两年引发多起群体纠纷。虽然 2003 年国务院出台了《物业管理条例》,相关部门又陆续颁布了《物业服务收费管理办法》和《前期物业管理招标投标管理暂行办法》等行政规章,但现有的物业管理模式基本上是一种剥夺业主选择权、强迫业主接受有资质(甚至没有资质)的物业管理公司管理模式,据中国人民大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社区管理”课题组对北京 70 个居民小区的调查结果显示,住房质量引起严重纠纷的小区占 22.8%,与物业管理公司发生严重纠纷的小区占 80%,随意修改规划的小区占 34.2%,产生肢体冲突与暴力冲突的占 37%,在所有这些纠纷中因公用财产被严重侵占的占 60%,这充分说明现有管理模式存在着弊端。

2.6地区间发展不平衡

从我国物业管理的发展实践看,南方地区、经济发达地区、沿海城市和大城市物业管理开展比较早、发展快;北方地区、经济不发达地区、内陆城市和中小城市相对较慢。深圳市是全国物业管理发展较好的城市,在建设部公布全国第一批 40 家物业管理资质一级企业中深圳占了 18 家;全市有 146家住宅区获得“全国城市物业管理优秀小区”称号,占全国的 1/7.据不完全统计,2002 年底全国实施物业管理的覆盖面已占物业总量的 38%,经济发达城市已达 50%以上,这说明,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不发达地区在物业管理方面的差距相当大。[2]

3我国物业管理发展趋势

近些年来,我国房地产业迅速发展,物业服务伴随着房地产的发展也在不断寻求突破。市场的需求正交汇于一点,那就是物业管理将不仅仅局限于安防、绿化、维修等产业链的末端服务,还要求物业服务企业能给客户提供更多的对物业资产管理方面的有效支持。

物业管理升级是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物业管理专业化,最根本的目标其实在于降低管理成本并使物业保值增值,这也正是对物业进行资产管理的价值所在。

资产管理,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上特指证券市场范围的资产管理业务,在此不赘。广义上则是指资产管理人接受资产委托人的委托,依照委托人的意愿或请求,对委托资产进行管理运作,以实现特定目标的行为。这种特定目标可能是资产保值、增值,也可能是其他目标。对不动产的物业管理,即住宅区、写字楼及其他楼盘的业主委托专业机构管理,是最

典型的资产管理。

将物业管理上升为资产管理,不仅能使拥有的物业资产保值增值,更能通过一系列资本运作,使其成为一种新的资本,增强资产的流动性,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况且物业服务企业进行资产管理具有一定优势。

鉴于中国房地产业的蓬勃发展,物业管理作为其后续产业,必将随之不断成熟。成熟的物业管理市场,是由成熟的房地产市场、成熟的开发商、成熟的客户(业主)以及成熟的物业服务企业来共同实现的。资产管理作为物业管理未来的发展趋势,还需要各方面做进一步探讨。

21世纪,是中国物业管理行业由发展、完善到逐步走向成熟的重要阶段,物业管理行业将要进入一个市场竞争激烈、管理趋于完善、服务理念不断提升的时期。对物业管理行业而言,面临质量理念和品牌理念的角逐、市场环境的变化、竞争格局的形成、高新技术的应用以及消费观念的更新等问题,要求物业管理企业从服务观念到服务方式,从经营理念到市场定位,各方面都要作出相应的变革,才能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回顾我国物业管理行业发展的30年历程

[2] 汤宜林 我国物业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我国基金业发展历程 篇二

在90年代初,由陈虻担任制片人的《生活空间》在央视播出,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生活空间》一直秉承着“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这一理念,将普通百姓的生活搬上银幕。陈虻在接受采访时说曾经接到观众的一封来信,信上是这么说的,“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节目中“生活空间”小栏目,讲述老百姓的故事,是一个编得很好的栏目。从开播以来,我是每日必看,感到亲切、动人。我周围的同志、朋友大都是这个反应。建议在新闻联播之后,用讲老百姓的故事,来替代或补充《神州风采》,使更多的人看到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果他们能在中央台看到自己,就更不用说有多大的影响了”。

从信中可以看出,在那个年代,人们对于像自己一样的普通人能够上电视还是感觉到很惊奇的,这种惊奇理所当然的引起了观众的收视欲望。在当时的中国电视环境下,娱乐节目还不很稀缺,新闻节目占据主要地位,新闻一本正经的报道方式,电视剧、动画片都是经过编剧和导演精心安排,都无法满足受众的需要。

《生活空间》却另辟蹊径,当人们都看倦了新闻,厌倦了虚构的剧情的时候,将小人物的生活真实的记录下来,满足了观众的收视需求,自然取得了好的反响。

《生活空间》可以看作一个真人秀节目的“半成品”,因为它具备了真人秀节目的一部分特征,符合纪实性和冲突性,缺少了游戏性的成分。只是单纯的记录普通人自己的故事,没有导演加入的虚构或者娱乐的成分。

追溯到我国的第一个真人秀节目,应该是2000年广东电视台推出的《生存大挑战》这个节目,制作组从全国500多名应征者中挑选出3名互不相识的挑战者。按照规则,他们每人需要在6个月的时间里完成广西、云南、西藏、新疆、内蒙古、黑龙江、吉林和辽宁这八省的旅途穿越,而他们能够携带的只有野外生存的必需品和4 000元旅资。整个过程历时195天,《生存大挑战》引发了全国媒体的关注。随后,中央台以及上海,江苏,湖南等省级电视台纷纷开办真人秀节目,一股“真人秀”的风波席卷全国。

翻开中国真人秀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2005年是国内真人秀快速发展的一年。其中,以“海选”、“全名娱乐”、“民间造星”为主要特征的“表演选秀类”成为最大赢家。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中央电视台的《梦想中国》和东方卫视的《莱卡我型我秀》都取得了不俗的收视成绩,使得真人秀这一电视节目形式从单纯的节目样态发展成为一种成熟的电视产业。

在2006年的时候,各类真人秀节目开始纷纷登上银幕,野外生存类、表演选秀类、职场类、婚恋类节目等等层出不穷,都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收视率。截止到这时,可以发现真人秀节目兴起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①密切贴近百姓的生活,“草根也能有春天”。参加真人秀表演的都是最普通的百姓,他们怀着不同的梦想参加节目,这样的表演更容易引起其他人的共鸣。比如“超级女声”,只要是年满18周岁的女性都可以参加海选,都有机会站到最后,实现自己的梦想。他将大众文化,普通人的娱乐展现在大家面前,让人们相信原来就算是“草根”也能有自己的“春天”。

②满足了受众的需求。正如前面所述,人们早已不满足于一本正经的新闻播报和早就被导演设计好的电视情节,人们期待的是纪实和虚构的综合,而真人秀节目恰恰满足这一点。

③受众得以参与和互动。真人秀节目的出现,改变了以往电视传播的单向传播的特点,观众可以实时的和节目进行互动,比如在《超级女声》中,观众可以通过发短信的形式进行投票,从而决定一位选手的去留,也可以在短信中写上想对自己喜爱明星说的话,满足了受众参与和互动的需要。

虽然真人秀节目日趋成熟,但是它并没有停下发展的脚步。2013年10月11日,名为《爸爸去哪儿》的一档亲子类真人秀节目席卷全国,新颖的形式,搞笑的游戏,可爱的萌娃迅速吸引了观众的眼球。随后在2013年末各大卫视曝光的2014年综艺节目单来看,全国的卫视将有24档亲子节目上档:《爸爸回来了》、《家有儿女》、《辣妈学院》等等江苏、浙江、湖南、贵州以及湖北等多家卫视都扎堆在亲子类节目。

综上所述,只有在保持和发扬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基础上,有选择性地、择优引进国外电视节目,并且进行有针对性地本土化改造,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可以持续发展的品牌节目。

3.我国组织传播研究的发展历程 篇三

组织传播于20世纪80年代被引入我国。然而,在传播学逐步成为显学的今天,我国的组织传播研究仍然处于低迷阶段。以传播学经典的四大分支学科为关键词,分别检索中国学术期刊网和维普期刊网,可以发现,组织传播的研究文献远远少于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见表1)。

回顾我国20多年组织传播的研究历程,我们大致经历了引进、形成和初步发展等三个不同阶段。

1988年至1999年为我国组织传播的引进期。以林瑞基在《深圳大学学报》发表的《组织传播及其效果》(1988)为标志,我国大陆第一次出现了“组织传播”这一研究概念。在这之前,组织传播仅在我国台湾地区传播学界产生影响。第一本组织传播著作是林瑞基于1991年在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组织传播》。可惜的是,在此之后就很少看到林瑞基组织传播的研究文献发表。这一时期比较有影响的论文还有彭凤仪的《论组织与组织传播》(1996),魏永征的《关于组织传播》(1997)等。与西方发展脉络相似的是,我国最早关注组织传播的并非传播学界的专家,而是管理学科、新闻学科的学者,他们发表的基本上是一些学科介绍性的文章。这些文章通过对国外研究成果的转述,阐述了组织传播研究的重要意义和现实价值。此时的组织传播研究尚处于学术启蒙阶段。

2000年至2004年为我国组织传播的初步形成期。这阶段的重要成果是,华夏出版社出版了美国著名传播学者凯瑟琳·米勒的《组织传播》(2000),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了丹尼斯·K·姆贝的《组织中的传播和权力:话语、意识形态和统治》(2000),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教军章与刘双合著的《组织传播》(2000),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张国才的《组织传播理论与实务》(2002),这些著作的出版对组织传播研究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这一阶段的研究文献主要有:《组织传播的研究模式及思考》(黄孝俊,2001),《组织传播中的“事件驱动”开发》(舒咏平,2003),《论组织传播的意义》(顾孝华,2003),《组织传播学的界定及其意义》(胡河宁,2004)《组织传播学的发展状况与体系构建》(胡河宁,2004),《诚信:组织管理与传播的伦理智慧》(胡河宁,2004),《组织传播两岸发展状况的比较研究》(胡河宁,2004)等等。

这个阶段除了文献发表数量上升之外,还表现在学者们的研究旨趣大多集中在对“组织传播”学术领域的界定、研究模式的探究、研究意义的深入思考、学科体系模式构建方面。学者们基本摆脱了早期对国外组织传播研究成果的简单转述,期望通过界定组织传播与管理学、公共关系学和组织行为学之间既联系又区别的关系,厘清组织传播在我国发展的脉络和方向,实现组织传播研究领域的一种突破。

2005年至今为我国组织传播的初步发展期。这期间论文发表数量增长趋势明显,共有35篇文献。这些论文试图在强调本土化意识的同时,也开始考虑研究范式的创新,以及体现学者个人的研究旨趣。如胡河宁的《组织意象图式中的组织传播隐喻》(2005)和《组织传播符号的伦理意蕴》(2006),从哲学、符号学视角出发,运用文化阐释的研究范式,诠释组织中隐喻和符号对组织经验的共享与意义建构,透过对组织传播本质的诠释,深入探讨了传播对于组织的不可或缺性。《组织传播研究的方法与视角》(2007)和《组织传播研究的学术路径》(2007)这两篇文章则通过对组织传播国内发展的深度思考,在分析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对组织传播研究的建议。曾耀农、肖乃涛的《组织传播的审美特征》(2006)、刘京林的《论组织传播和人际传播的中介作用-兼介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历史理论》(2007)等论文,通过言说分析的研究方法,为组织传播注入了活力。

这阶段的著作有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组织传播》(胡河宁,2006),这是我国第一部研究生使用的组织传播教材,作者在构建组织传播理论新体系的途径中进行了创新性的尝试。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的《组织传播论》(顾孝华,2007),探讨了组织传播的若干理论问题,回顾了组织传播思想的演变过程,重点讨论了组织内部的下行、上行和非正式传播的特点。

组织传播从本质上说,是一个理论和实务相结合的研究领域。因此,2005年之后应用型论文的大幅增长亦是此种趋势的有力佐证。一些学者从技术层面入手,探讨新科技影响下的组织传播建设。如顾伟泉的《网络环境下高校组织传播系统的构建》(2005)、《基于网络推拉技术模式的图书馆组织传播系统》(2005),程士安课题组的《数字化时代组织传播的新特征》(2007),王晨的《组织传播的新媒介技术运行分析》(2006)等都是结合了最新的数字科技,研究技术构建对组织传播的影响和促进。

在研究对象方面,不少文献将组织传播研究放到了具体的组织中,通过对各类社会组织传播行为实践活动的诠释,表现出组织传播的研究有了更多的针对性和应用价值。如刘海波、陈晓霞的《试论学校教育的组织传播属性》(2006)、涂刚的《组织传播与班级管理》(2006)、周云倩的《组织传播视阈下的企业内刊现象》(2007)等等。复旦大学的谢静在《今传媒》杂志连续发表了《组织的决策过程与信息的传播和解释》(2007)、《组织传播与危机的预防和应对》(2007)等四篇文献,刘京林发表了《开放系统、负熵与界限沟通者》(2006)等论文,都是通过对实际案例的分析解读,探讨在组织管理中信息沟通与传递,决策制定与修正等组织信息传播方式、方法、途径等,这些应用性研究文献缩短了“理论”与“实践”的距离,更加贴近了鲜活的组织传播实际。

通过对组织传播研究发展历程的简单回顾,可以看到,随着各类组织对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影响日益深刻,学者们对组织传播的认识也在不断更新。作为20世纪发展起来的社会科学探索的一个特殊领域,组织传播理论经历了自然人、经济人、社会人、文化人等不同研究范式的发展历程,现在已经发展到了21世纪信息社会的传播人范式阶段。组织传播也越来越为我国学者们所认识和关注,其学科发展脉络已渐然成形。然而,从总体上说,组织传播研究在我国仍然处于落后与徘徊状态。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我国组织传播研究还缺少能够致力于组织传播研究的专业力量,研究者普遍受到非专业背景与多学科知识结构等问题的困扰,学科建设目前还存在的许多空白导致众多理论问题模糊不清。与西方国家的组织传播研究相比较,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我国组织传播研究仍然是块有待耕耘的处女地,发展之途任重而道远。

展望未来,我国组织传播研究不仅需要量的增长,更需要在研究中注重中国经验、创建本土意识的理论视角,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我国组织传播研究在与实践结合中长足发展。值得庆贺的是,《今传媒》杂志率先在国内期刊界开辟了“组织传播研究”专栏,展现了杂志主办者的务实远见和学术敏感,我们期待着有更多杂志关心组织传播领域的研究,也期待有更多学者加入到组织传播的研究行列。

4.我国金融会计制度发展历程 篇四

我国的金融会计发展主要历经了3个阶段:

第一阶段: 全国银行统一会计基本制度时期(1978-1992)

1978年以前,我国的金融体系基本上是中国人民银行大一统的格局。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原则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决定恢复中国农业银行。1979年2月,中国农业银行重新建立。1980年中国银行从人民银行分设出来,1982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独立出来,1984年中国工商银行成立。1985年,中国人民建设银行的信贷收支计划全部纳入国家综合信贷计划。不久,又相继成立了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中国投资银行、中信实业银行;重新组建了交通银行;中央和地方设置了近600家信托投资公司, 在试办的基础上,发展了1000多家城市信用合作社, 恢复了集体所有制的农村信用合作社的群众性、民主性、灵活性。到1987年,初步形成了以中央银行为领导,国家银行为主体,保险公司以及其他金融机构并存和分工协作的金融体系。与此同时,为迅速恢复会计工作秩序,国务院于1978年9月12日颁布了《会计人员职权条例》,首次规定总会计师制度和会计人员技术职称制度。1984年4月,财政部颁发了《会计人员工作规则》,对建立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使用会计科目、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管理会计档案和办理会计交接进行了详细规定。1985年1月1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六届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并于1985年5月1 日正式施行。

为统一全国银行会计准则,充分发挥银行会计在各项业务、财务活动中的核算、监督和管理作用,依据《会计法》和《银行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中国人民银行于1987年4月11日发布了《全国银行统一会计基本制度》。

第二阶段:金融企业会计制度时期(1992-2001.11)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财政部于1992年11月 30日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1993年7月1日施行。《企业会计准则》的颁布,标志着我国会计基本上实现了由计划经济模式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的转换。

在《企业会计准则》的基础上,1993年3月17日,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联合颁布了《金融企业会计制度》。这次会计制度的制定,既考虑了金融会计信息服务于宏观经济决策需要,又肯定了投资者、债权人以及社会公众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并确立了金融企业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等会计要素体系

三、第三阶段:新金融企业会计制度时期(2001年11月至今)

2001年,继新《会计法》和《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颁布实施之后,财政部

又发布了《企业会计制度》,并重新颁布的新《金融企业会计制度》,这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又一重大举措。

新《金融企业会计制度》(以下简称新制度)是以《会计法》、《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为依据,充分吸收了具体会计准则的精神实质,按照会计要素的科学定义,借鉴国际金融会计的最新惯例,在分析总结我国金融企业特别是上市金融企业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加以完善后制定的。它是完善我国金融企业会计核算制度,统一会计核算标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具体措施,标志着我国新一轮金融会计改革高潮的到来。

三个阶段的改革是我国的金融会计制度步入了新的阶段,但在进步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制度规定过于笼统,与金融业的特殊性不相适应 为了保证金融业同其他行业会计制度的一致性,金融业会计制度在当初制定时对金融业务进行了高度地浓缩和概括,却忽视了金融业务的特殊性,在资产、负债、中间业务的规范上,会计科目过于概括,尤其忽视了银行业支付清算业务的特点,形成制度所规定的会计科目在实务操作中行不通,各系统行不得不补充新会计科目以满足需要。

(二)制度规定不细致,形成账务处理随意性大 金融业会计制度对某些金融业务会计处理的规定,不同程度上存在着模糊现象,规定上的模糊形成会计人员理解上的差异和操作上的无所适从或随意性,结果使不同系统或单位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受到影响。

(三)会计制度没有伴随新业务的出现而及时地进行修订与完善 随着金融业改革的不断深入、金融衍生商品的不断出现,客观上要求与之配套的会计规范相适应。但金融会计制度没有进行及时的修改,滞后于金融业务的拓展,形成各单位自行设计会计处理方法,导致会计处理方法的各异,不但影响了新业务的开展,同时也不利于金融信息的共享和金融业会计信息系统的建立。再者,新金融工具的出现,使得金融会计面临着确认、计量和揭示的新问题。由于新金融工具大多是一种尚未履行的或处于履行中的合约,按现行制度规定,是不能在表内确认的。再加上新的金融工具发展较快,种类很多,不同种类金融工具的性质、条件、金额、期限均不相同,他们可能造成的风险程度也不同,金融会计对它的反映、控制显得相对落后。目前,很多创新的金融工具,都被排除在财务报表之外,这些资产负债表外项目对报告使用者构成了隐藏的潜在隐患,有可能形成资产负债表外损失的风险。

(四)现行会计制度与金融业会计电算化不相适应

现行金融业会计制度主要基于长期以来传统的手工操作方式而制定的。金融业会计实现电算化以后,不仅会计核算手段发生了变化,会计操作技术发生了变革,而且也会对金融业会计核算的内容、方式、程序、对象等会计理论和技术产生影响。银行会计电算化以后,会计数据处理高度自动化,会计账册、报表的设计,不但要遵循手工情况下的会计制度,还要遵循会计电算化条件下的一些特定的电算化制度,原有的会计制度必须根据会计核算手段的变化进行重新设计。但现今的情况是金融会计制度没有伴随金融会计电算化进行相应的设计,结果导致实际执行中用手工处理情况下的会计制度强硬地去套取电算化情况下的会计处理,导致各行会计资料异常复杂和不规范,从而导致会计基础数据的标准化受到影响。

(五)会计制度支撑不足

1.稳健性原则使用不到位。如:贷款呆账准备的提取没有按照贷款的质量状况和贷款的风险度提足,不能全面反映金融企业的实际情况,使得贷款风险分类在会计核算上的体现不全面。而作为稳健性原则的另一种体现则是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取舍。从收入与费用配比原则,加速折旧法更符合固定资产使用效率和消耗的客观事实,但目前对其限制较死,在资产更新加快的今天,势必会出现企业前期虚增利润,资产超期服役的现象。再者,稳健性原则只预计可能的损失而完全不预计可能的利得,与会计信息的充分披露和实质重于形式相悖。

2.金融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内控制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机构缺乏权力制衡机制,内部治理结构失衡,会计体系不完善,滥用会计科目,账务核对制度不严;现行金融会计缺乏由会计事项中反映的金融业

加强金融会计制度建设的思路

(一)基本把握点

1.会计制度的构建具有一定的 理论 基础支持。主要包括 哲学、经济 学、管 理学 与法学等方面。其中哲学作为方法论,是构建会计制度研究方法和工作方法的基石;经济学和管理学作为会计学的基础学科,是构建会计制度目标的两大支柱;法学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是构建会计制度思想的支柱。任何会计制度都是一定环境的产物,不同环境造就了不同 内容 和形式的会计制度,产生了法典式会计制度、规章式会计制度、混合式会计制度和 社会 式会计制度等不同的会计制度模式。针对我国的会计环境,应该继续坚持规章式会计制度模式。

2.会计制度的设计具有多重性。不同层次的会计制度,其设计主体也不尽相同。规章级会计制度的设计主体可以是财政部、国务院其他部委或地方人民政府,企业内部会计制度的设计主体是企业本身。

3.为了保证会计制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在会计制度设计过程中应遵循一定的设计原则,包括符合政府要求、考虑企业特点、采用综合导向、实施国际协调、坚持稳定适用、供求平衡以及遵循成本效益等方面。

4.研究会计制度 规律。总体来看,会计制度的规律主要表现为:会计制度的构建离不开会计制度概念框架的支持、会计工作的正常秩序离不开会计制度的规范、会计制度的规范内容有赖于会计实践、会计制度的繁简程度有赖于政府政策、会计制度的运作方式有赖于文化背景、会计制度的国际协调源于经济全球化等六个方面。

5.信息技术的 发展 及其在会计领域中的 应用,推动了会计制度的建设,同时给会计实务、会计理论和会计制度带来了较大的冲击。计算 机的出现,将原来的手工会计改变为计算机会计,因特网的普及和发展,产生了 电子 商务、ERP,形成了财务业务一体化,并引发了 网络 会计的发展趋势,由此必然引起相关会计理论和会计制度的重新思考与调整。

论我国金融会计制度发展及加强金融会计制度建设的探讨

会计086班 陈静

5.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 篇五

摘要:农业保险是针对农民在农业生产中遇到的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所产生的损失而设置的一种保险。完善的农业保险不仅可以加快农业现代化前进的步伐,而且促进了农村金融的发展。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历程,其次对我国农业保险的现状进行分析,从中发现农业保险存在的问题,最后对农业保险的长足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农业保险;政策性农业保险;保险公司;发展对策

一、农业保险发展历程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几经起落,经历了曲折却又不断前进的过程,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历程主要分为五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开始大力恢复经济,并进行了开办农业保险的初次尝试。1949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成立,开始在一些地区试办了牲畜保险和棉花保险,虽然取得了宝贵的经验,但是并没有取得成功,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赔了近400亿的钱款。因此,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在1953年进行农业保险整顿又在1955年重新开办农业保险,与此同时,国家也在尝试提供政策上的支持。

(二)第二阶段。1958年,我国在经济上出现了左倾方针错误,开始提倡跑步进入共产主义,因此大力发展人民公社,即集体劳动、劳动成果由集体分配,国家认为集体的力量大,可以对抗任何自然灾害,所以在这一年,国家宣布停止开办农业保险,在这之后,又出现了三年自然灾害和文化大革命,直到1982年才重新开办农业保险,这期间停办了24年。

(三)第三阶段。1978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在全国实施,没有了集体劳作,而是包产到户,农民生产积极性在提高的同时,也要自己面对自然灾害等农业问题,因此,重新开办农业保险迫在眉睫。1982年国家恢复农业保险的办理,并且国家也采取许多的鼓励措施,因此,不仅办理农业保险业务的机构与保险税种有所增加,而且保险收入也大幅度提高,1982年至1992年这十年间,保险收入从23万升至8.62亿元。这期间,大多数农业保险机构都赔了钱,尽管如此,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在这一阶段也吸取了不少经验和教训。

(四)第四阶段。1992年中共十四大的召开,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农业保险也开始由商业化经营转变,而此时的商业保险公司也刚刚起步,规模小、业务单一,并且不能很好的应对风险,再加上这一期间国家不重视商业保险,鼓励措施少,支持力度不强,因此1993年后,农业保险开始萎缩,2004年,农业保险保费收入仅为3.77亿元,比上年减少了0.88亿元。

(五)第五阶段。2003年起,国家加大了对农业保险支持力度,在中央一号文件中也多次提及要加快建设政策性农业保险,同时,为了增强农民购买农业保险的积极性,国家开始给予农民财政补贴。2003年后农业保险不断发展,2013年的保费收入为306.6亿元,比2012年增加了66.4亿元,并且,农业保险的经营状况获得了改善,从刚开始的赔款转向盈利,保费收入的增长速度也高于了赔付的速度,总的来说,从2003年至今,农业保险不仅给农民带来了实惠,而且也让保险公司获得了盈利。

二、农业保险现状分析

(一)农业保险总体状况。第一,农业保险发展速度加快。由于中央加快建设政策性农业保险,使得保费收入和农业保险的业务量逐年上升。同时,一些保险公司开办了农业保险业务。第二,农业保险在保险市场中有了自己的天下,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第三,农业保险为农民应对自然灾害起到了重要作用。农业保险最大的受益人是农民,在发生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后,农业保险的赔付款可以帮助农民维持基本生活,保障农民的灾后生活。第四,农业保险的服务水平在不断上升。由于国家出台很多政策大量发展农业保险,一些保险公司也跟上步伐,在农业保险业务中投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为提高农业保险的服务水平做出了贡献。

(二)农业保险的不足之处

1、农民购买保险机率较低。首先,农民的收入来源于土地,农民能够获得的收入很低,而农业保险正是要面对这些低收入人群,保险业务的开展确实有困难,并且农民种地所得的收入更愿意储蓄起来,把储蓄的钱用于盖房、生养子女、养老。在我国中西部的农民,他们种地的收入只能维持日常的开支,没有多余的资金进行投保;其次,农民并不热衷于农业保险,农民没有较高的风险意识,没有意识到转移风险的重要性,并且农民对于保险的赔付也抱有一种怀疑态度,有的农民甚至不相信会在遭受灾害后获得一部分赔偿,他们宁愿把钱存起来,也不愿意为未来的风险投保;再次,如今有不少农民放弃农村的土地,为了获得更高的收入进城打工,当然也不会问津农业保险了;最后,一些保险公司的保险理赔十分严苛,投保的农民想要拿到赔款并不是一件易事,这使得农民对农业保险有了偏见,只有少数人会购买农业保险。

2、专业农业保险公司少,保险险种少。我国农业保险起步晚,发展也是几经起落,专业的保险公司凤毛麟角。专业的保险公司只有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中华联合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安华、阳光、安信等几家公司。这些公司除了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在全国各地有分支机构外,其他的公司覆盖性不强,只是局限在几个地区中,大大限制了农业保险的发展。除此之外,我国农业保险的险种较少,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一些山村交通不发达,村落封闭,基于此保险公司不会经营较多的险种;此外,农业保险的风险较高,出于公司盈利的打算,保险公司不会冒风险经营易亏损的险种。

3、管理农业保险的问题。农业保险管理涉及到政府、农户、保险公司三方面的问题,政府实施政策性保险时,要考虑农民和保险公司两方面的利益,处理不好时,可能会带来冲突;再加上农村交通不发达,村落保守,导致保险宣传、发起、理赔等难度较高;当发生灾害时,在对灾害发生的性质进行定论时也容易产生问题,因此农业保险的管理难度较高。

4、农业保险专业人才缺失。我国农业保险1982年恢复办理,农业保险发展时间短,因此专业人才匮乏。许多大学是近些年才开始设立农业保险专业的,这无法满足农业保险向前发展的需要,出现了人才数量与农业保险发展不协调的情况:保险机构去农户家宣传时,缺少专业的人才向农户进行宣传和普及知识;发生自然灾害时,同样缺少专业的人才对自然灾害进行定性和损失估计,这样会限制农业保险的发展。

(三)农业保险发展对策

1、加强农民的参保意识。农业保险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农民的参保意识,但是目前农民购买农业保险的意识较为淡薄,所以要提高农民的参保意识。为此,必须加大宣传力度,可以安排专家到农村进行讲座,也可以在电视和广播上进行宣传,等等。政府各级部门也要行动起来,勤下基层,在了解农民的同时也对农民讲解农业保险的具体条例,还要说明政府对农业保险的支持力度,增加农民对农业保险的好感,从而增加农民的参保意识,提高农民的积极性。

2、扶持农业保险公司。政府可以对保险公司给予一定的补贴,免征一部分税款。政府可以免征农业保险所得税,扩大减免税的范围,同时对一些业务上的支出进行补贴。

3、加强农业保险的管理,培养专业人才。政府应适当建立农业保险的信息咨询机构和研发机构。建立农业保险的信息咨询机构,及时向农民提供一些农产品的信息、价格、种植风险等农民关心的问题,从而减少农民可能产生的损失;建立研发机构,提高防灾水平,通过科技来提升农业保险的服务水平,加大农业保险的管理。同时,应该建立人才培养机制,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这样,就为农业保险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人力与物力。(作者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

参考文献:

6.1我国住房保障的发展历程及政策 篇六

一、我国住房保障的发展历程及政策(1)为何要建设及何为保障性住房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城镇化的推进、居住需求和攀升的房价矛盾日益突出,住房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为了解决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问题,不仅关系到国民的生存为题,也关系到一个国际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近几年,国家不断加大住房保障力度,采取多种方式对不同困难类型家庭实施住房保障,解决了部分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保障性住房是指政府为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所提供的限定建设标准、限定销售价格或租金的、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住房,它包括城市的廉租房、经济适用住房、一些林区、垦区、煤矿职工的棚户区(危旧房)改造、游牧民定居工程以及自2009年开始由国务院确定的试点地区的农村危房改造工程。(2)保障性住房的发展历程

中国政府历来非常重视住房保障工作。邓小平同志在1980年就提出:“关于住宅问题,要考虑城市建筑住宅、分配房屋和一系列政策。城镇居民个人可以购买房屋,也可以自己盖。不但新房子可以出售,老房子也可以出售。住宅出售后,房租恐怕要调整,要联系放价调整房租,是人觉得买房合算。将来房租调高后对低工资的职工给予补贴。我国从1995年开始实施《国家安居工程实施方案》,推行保障性住房建设。“安居工程”计划用5年左右时间,完成安居工程建筑面积1.5亿平方米。安居房直接以成本价向中低收入家庭社会保障性住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出售,并优先出售给无房户、危房户和住房困难户,在不同等条件下优先出售给离退休职工、教师中得住房困难户,不售给高收入家庭。

1998年国务院出台通知要求:1998年下半年,停止住房实物的分配,逐步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建立和完善以经济适用住房为主的多层次城镇住房供应体系。加快住房建设,不断满足城镇居民日益增长的住房需求。新的住房保障体系主要分为三个层次:一是面对最低收入家庭的廉租住房;二是为中低收入家庭提供的经济适用住房;三是面对中高收入阶层的商品房,是完全市场化的。

温家宝总理分别在200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和2008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指出要抓紧建立住房保障体系,提出“健全廉租住房制度,加快廉租住房建设,增加房源供给,加强经济适用住房的建设和管路,积极解决城市低收入群众住房困难”等具体举措。十七大报告还首次提出廉租房的资金来源问题,包括三大部分:公共财政资金、住房公积金的增值收益以及一定比例的土地出让净收益。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以往“五年规划”不同,“十二五规划”重点突出了民生,“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加快棚户区改造,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增加中低收入居民住房供给”,成为未来五年房地产市场发展的重要方向,计划每年新建保障性住宅500万套,力争还清3000万套保障性住房的历史欠账。二,我国保障性住房的现状以及建设中出现的问题 社会保障性住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1)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中出现的问题

保障性住房政策市国家解决低收入人群住房问题的重要惠民政策。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却由于政策的先天不足或者执行偏差。出现了诸多问题:部分保障性住房被查出存在砌筑质量不高、适用“瘦身钢筋”、安全隐患较多、材料报验和工序验收把关不严、项目管理人员不到位等现象。

例如广西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施工的梧州市廉租房四期5#楼工程,未办理施工许可证,却以施工至5层楼面;在广西上思县,在被抽查的3个工程被查出存在重大质量安全隐患和项目管理人员不到位的问题。上思县2010年廉租住宅楼工程A楼4#,钢筋合格证明文件和复验报告均为柳钢产品,而现场实际却非柳钢的产品。水泥标号与配合比也不符,原本要求配合比适用标号为42.5的水泥,而实际适用标号为32.5的水泥。

今年来一些地方保障房工程质量难以让群众满意,社会公众活多或少存在保障房“缺乏保障”的困惑。如位于北京市大兴区旧宫三角地的明悦湾8栋保障房,因为北京市住建委确认其存在严重质量问题,决定拆除其中的6栋楼重建,另两栋楼局部加固。而今年早些时候,总投资8亿元的青海最大拆迁移民安置工程康川新城,保障性住房工程尚未竣工,21栋楼就背查出有质量问题,部分甚至被要求重建。这些活生生的案例,每一次的曝光都让人感到痛心和遗憾。(2)我国保障性住房的现状。

虽说我国保障性住房在建设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通过社会保障性住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多年各级政府的努力和重视,我国住房保障的成绩显著。诚征人均住房面积从改革开放初期1978的6.7平方米,提高到2008年的29平方米。人均面积增加的同时,城镇化率逐渐提高,城镇人口快速增长,也就是或,不仅人均住房面积有所改善,住房质量、居住区配套等都得到了全面的改善。

就拿我省来说。2010年上半年,我省经适房新开工1.22万套、竣工8576套;廉租房新开工2137套、竣工4042套;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完成拆迁183万平方米、新开工72万平方米。下半年,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明显加大。开建廉租房8.32万套、竣工5.6万套;开建经房3.1万套、竣工2.7万套;完成城市及工矿棚户区拆迁570万平方米、竣工170万平方米;新建公共租赁住房20万平方米、4000多套。以此来满足不同层次居民的住房需求。

虽说我国在保障性住房建设在一定时期内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总体开发力度相对偏弱。从2000年后,我国新建房地产中经济适用房的面积比重开始不断滑坡,从2000年占房地产开发面积的20%左右下降到2008年5%。这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政府的各项保证保障房的举措在十二五规划中可以得知政府在十二五期间将加大力度建设保障房、廉租房、共租房。

根据“十二五”规划纲要,未来5年3600万套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的完成,将是我国城镇居民住房保障覆盖率达到20%左右。“十二五”住房保障规划重点和基本目标是:着力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努力解决中等偏下收入家庭朱方刚苦难。推进各类棚户区综社会保障性住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合整治。建立和完善住房保障政策、技术支撑体系。

与“十一五”住房规划枪挑总量调控、鼓励梯级消费相比,“十二五”住房规划纲要权利围绕提高住房保障水平进行,并提出“坚持政府调控和市场调节相结合,加快完善符合国情的住房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逐步形成总量基本平衡、结构基本合理、房价与消费能力基本适应的住房供需格局,实现广大群众住有所居’”的目标。在此基础上,各地“十二五”住房建设规划纷纷出炉,以期未来城镇住房困难户的住房问题能得到进一步的改善,保障房政策进一步惠及城镇中等偏下收入家庭、新就业职工以及在城镇稳定就业的未来务工人员。

就拿我省来说,在“十二五”期间各地要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210万套,其中廉租房45.9万套、公共租赁住房61.8万套、经济适用住房45.4万套、限价商品房13万套、棚户区改造(含林区、垦区危房改造)43.9万套。到“十二五”末。我省城镇居民住房保障覆盖面预计达到20%左右,逐步建立以公共租赁住房为主的多层次城镇住房保障体系。

三、国外保障性住房

当前,社会各界多我国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建设等住房保障体系相关讨论不绝于耳,面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和遇到的难题,学习和借鉴国外在住房保障制度方面的经验,无疑对构建、完善我国的住房保障体系有着有益的启迪意义。美国:全面的立法保障

美国主要实行的是商品化的住房保障形式,住房商品化程度较高,私社会保障性住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人拥有住房比例较大。通过立法保障性住房措施的落实。美国在住房保障方面最具特色的,就是各项措施通过立法保障来落实实施。这进一步对住房保障作了相应的规定。一是扩大房屋抵押贷款保险。错了少数富人家庭外,很少有人能一次付清房款,他们通常可按房价的25%支付现款,其余部分以房屋为抵押向银行和房款协会寻求贷款。而是提供较低租金公房。,《住房法》规定,其租金一般不到私有住房租金的一半。二是提供低利率贷款建房。《国民住宅法》规定,政府提供低利息贷款,鼓励私人投资于低收入家庭公寓住宅的建设,建成后的住房,优惠提供给因城市重建或政府公关计划丧失住所的家庭。三是提供房租补贴,家庭收入为居住地的中等收入80%以下者均可申请此项补贴。四是帮助低收入家庭获得房屋所有权。五是禁止住房中的种族和宗教歧视。

加快住房自有化步伐。美国住房自由化水平的提高得益于美国居民住房消费观念的变化。美国家庭消费中用于住房租金的比例呈上升趋势。因此,绝大多数人逐步由住房转向买方。自有住房占总住房面积的比例。1940年为44%1870年63%,到现在已超过90%。据统计,早在80年代除美国平均一户拥有住房就已超过一套,住房自有化水平及居住水平均居世界前列。

发达的房地产金融。美国房地产金融发达,金融机构积极地参与住房建设。美国私人金融机构和政府金融机构都经营房地产贷款。特别市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私人金融机构中的商业银行,房地产抵押贷款证券化趋势突出。私人金融机构中的非银行机构,如储藏放款协会、互社会保障性住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助储蓄银行、信贷协会等也经营房屋抵押贷款。美国政府有专门的信贷机构,如联邦住宅放贷银行委员会、联邦住房抵押贷款公司、联邦住宅管理委员会等。主要职能是为放贷协会提供贷款二级市场。为买房提供抵押贷款保险与资金。

国外的各个国家在住房保障制度的完善过程中,均是非常重视住房保障制度的立法工作,通过制定相对完整的住房法律、法规。引导和规范各个主体的行为。

美国:美国国会1949年就通过了《全国可支付住房法》,此后又先后通》等相关法律。

英国:英国19世纪80年代就制定并颁布了《住宅法》。加拿大:加拿大政府先后颁布并执行了1936年的《住房所有权法案》,1938年的《国家住房法案》、1944年、1954年、1964年的《国家住房法案修正案》。

四、我国保障性住房的未来之路。

为实现“住有所居”,“十二五”时期我国将大规模建设保障性住房,规划“十二五”期末城镇居民住房保障比例将达到20%左右,如何很好地完成3600万套的保障性住房任务是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

第一各级政府是实施住房保障的责任主体。保障公民的基本居住条件,是政府职能的基本体现。“十二五”时期我国要逐步建立稳定的住房保障投入机制,以政府为主导,加大各级财政资金、住房公积金贷款的支持力度,引导社会资金参与保障性住房建设运营。

第二采用灵活的住房保障方式。房改20年来,我国城镇居民居住水社会保障性住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平有了较大幅度提高,普遍性住房短缺已基本解决,住房问题主要体现为区域性、结构性矛盾。这种现实及未来相当长时期内的城镇化进程,决定了我国住房保障模式不同于任何国家住房保障政策的演变历程,在保障方式方面更不适合采取“砖头补贴”和“人头补贴”相结合的灵活方式。具体而言,在大中城市集中建设一定数量的公共住房,是解决这些地区低收入居民住房短缺矛盾的重要手段,也是住房保障服务于城镇化健康发展的需要。而在住房矛盾并突出的中小城市、人口流出地区,则宜采取“人头补贴”,从分利用市场及社会力量改善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

第三合理确定住房标准。我国人均收入尚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住房保障要坚持低标准原则,防止高标准福利化倾向。目前只有廉租房不超过50平方米、经济适用房不超过60平方米、公租房以40平方米为主的粗略规定,还要根据家庭规模设计基本住房标准,作为我国的最低居住标准。

7.我国“新三板”发展历程及其现状 篇七

一、“新三板”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三板市场的雏形期。三板市场即代办股份转让系统, 是指由中国证券业协会负责监管, 以具有代办股份转让资格的证券公司为核心, 为原来在“两网”挂牌的非公众公司和被退市的非上市公众公司提供规范股份转让服务的股份转让平台。

20世纪90年代, 为改善国有企业经营状况, 我国进行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股份制改革。在这一过程中, 为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有关部门设立了法人股, 专门向企业法人和内部职工进行定向募集, 但却限制这些股份在二级市场上进行交易。由于股份流转困难, 使得此次改革濒临失败。为了解决这一困境, 我国建立起了专供这类股份流通的STAQ市场和NET市场 (以下简称两市) 。随着199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 我国金融监管层便开始对国内证券市场进行全面清理, 将发展不成熟、各地标准不一致的场外交易市场停运, STAQ市场和NET市场也在其中。“两市”的停运, 又一次给国有企业法人股的流通带来了困难。

为解决这一问题, 2001年6月经中国证监会批准, 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证券公司代办股份转让服务业务试点办法》, 指定了申银万国、国泰君安、大鹏证券、国信证券、闵发证券和辽宁证券等6家证券公司代办原本在两网系统挂牌的公司的股份转让业务, 以解决两市挂牌企业的股份流通问题, 确立起了由证券公司代办股份转让业务的场外交易制度。同年7月16日, 第一家公司挂牌三板转让股份, 由此形成的证券公司代办股份转让系统正式开通运行。2001年水仙股份从主板退市, 转而于当年12月10日开始在代办股份转让系统挂牌。自此, 该系统也开始成为退市机制的一部分, 同时这也标志着三板市场的雏形基本形成。

第二阶段:“新三板”初步形成期。“三板市场”虽然为原两市挂牌公司及从主板市场退市的公司提供了一个股份流通的交易平台, 但市场投资主体关注度极低, 使得市场交易十分清淡, 缺乏融资功能。为了彻底改变这一现状, 切实的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证券业协会对三板市场进行了新一轮的探索。

2006年1月, 为落实国家自主创新战略、推动科技型企业借力资本市场发展, 国务院发布了《证券公司代办股份转让系统中关村科技园区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报价转让试点办法》及相关配套文件, 将北京市中关村科技园区内具备规定资质的非上市高科技公司纳入代办股份转让系统中实现融资, 北京中关村园区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代办股份转让系统”开始进入试点。同年的2月7日, 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年) 若干配套政策的通知>》, 其中第19条提出, 要推进高新技术企业股份转让工作, 启动中关村部分企业进入系统进行股份转让的试点工作。这是国务院对新三板试点的认可。2009年6月, 证券业协会又先后发布了一系列新修订的规则性文件和操作性文件, 我国新三板市场的法律制度得以确立。

在中关村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报价转让试点近5年后, 2010年, 新三板扩容被正式提上议事日程。2012年8月, 国务院批准《关于扩大中关村试点逐步建立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的请示》, 同意筹建全国股份转让系统, 并将试点范围扩大到上海张江、天津滨海和武汉东湖高新区等3个国家级高新园区。

因为这两个市场层次的服务对象、交易方式、信息披露、融资制度、投资者适当性等均存在根本性不同, 为了将二者区分, 社会各界将原来的以两网公司和退市公司为主体的市场层次称为“老三板”, 而将2006年开始的以中关村园区企业为主体的市场层次称为“新三板”。

第三阶段:全国公开转让市场制度形成期。2013年1月16日, 全国股份转让系统正式揭牌运营, 对原证券公司代办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司全部承接, 并由此开始形成非上市股份转让的全国性证券交易场所。市场运作平台的运营管理工作由中国证券业协会转为由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负责。2013年2月, 国务院颁布《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管理暂行办法》和证监会批准的《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业务规则》, 非上市公众公司突破股东人数200人的限制;同年6月19日, 国务院第13次常务会议决定将全国股份转让系统试点扩容至全国。因此, 全国股份转让系统是对“老三板”和试点期间“新三板”的法定延续, “新三板”作为社会各界对证券公司代办股份转让系统的习惯性俗称, 伴随着全国股份转让系统的正式运营, 已用于专指全国股份转让系统。但从挂牌公司性质、交易等关键制度、市场功能等纬度看, 全国股份转让系统相对试点期间的“新三板”, 已发生“脱胎换骨”的变化。

第四阶段:全国股份转让系统制度完善阶段。2013年12月13日, 国务院正式发布《国务院关于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关问题的决定》 (以下简称《国务院决定》) , 明确了全国股份转让系统的性质、功能和定位。证监会就落实《国务院决定》有关事宜时指出, 全国股份转让系统是继沪深交易所后第三家全国性证券交易场所, 在场所性质和法律定位上, 与证券交易所相同, 都是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股份转让系统定位于非上市公众公司发行和公开转让股份的市场平台, 为公司提供股份交易、发行融资、并购重组等资本市场服务, 为市场参与者提供信息、技术和培训等服务。

2014年7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及《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等再次强调, 要加快完善全国股份转让系统, 建立小额、便捷、灵活、多元的投融资机制, 支持中小微企业依托全国股份转让系统开展融资, 扩大中小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及规模, 促进创新创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二、“新三板”发展现状

(一) 市场概况。

2014年新三板全面扩容, 截至2014年12月31日, 新三板挂牌数为1, 572家, 2014年新增挂牌1216家, 同比增加3.4倍。融资金额从2013年的35.48亿元, 到2014年的263.95亿元, 同比增长7.4倍。 (表1、图1)

来源:私募通2015.01

2014年8月25日, 千呼万唤的新三板做市商业务正式开始实施, 整个新三板市场因此迎来新气象, 其流动性将大大增强。尤其今年以来新三板的交投持续火热, 2015年3月9日新三板共有350只股票出现交易, 单日总成交突破13亿元, 达到13.22亿元。此外, 政策方面也利好新三板转板机制和未盈利的创业企业挂牌新三板, 因此新三板或将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资本盛宴。

(二) 特征

1、行业覆盖度越来越广。

从行业分布情况看, 制造业是新三板的行业第一, 883家挂牌公司, 占总挂牌企业数56.17%;其次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360家挂牌公司占22.9%;其余行业的挂牌公司家数均未过百, 建筑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农/林/牧/渔业分别为57家、55家和38家。

在2013年末扩容之后, 新三板市场出现了一些新的行业, 比如以九鼎投资和财安金融为代表的金融行业;以海格物流为代表的物流业;以嘉达早教为代表的教育与培训行业, 这些行业随着扩容新政的实施, 行业属性也逐渐放开。 (图2)

2、挂牌企业分布范围越来越广。

从企业的地域分布来看, 新三板挂牌公司的主要分布地是北京、江苏、上海和广东, 主要是因为这四地为创业创新性企业的汇聚地, 中小企业资源丰富。北京有362家挂牌公司, 占比23.0%;江苏有171家挂牌公司, 占比10.9%;上海有166家挂牌公司, 占比10.6%;广东有149家挂牌公司, 占比9.5%。西部地区的经济活动并不太活跃, 甘肃、内蒙古、青海三省总共只有7家挂牌公司。

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 受益于区域和资源优势,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领先, 挂牌企业数量相对集中。而以江西、甘肃、山西等省份为代表的中西部地区, 由于地理位置和资源的影响, 创新经济并不活跃, 挂牌企业数量相差悬殊。以重庆、云南和四川为例的西南地区, 经历持续发展和累积, 一些优秀的高新技术企业正强势崛起, 通过借力资本市场走向全国。新三板市场门槛低、审核快给发展中的中小企业提供了良好的成长空间。

3、机构参与热情越来越高。

2014年机构所参与挂牌企业数量同比2013年有了飞跃的增长。曾经投资过新三板挂牌企业的机构比例为26.2%, 而在这些机构中, 表示计划投资新三板企业的机构占比75.9%, 由此可见机构看好新三板市场的发展。根据私募通统计, 在1, 572起新三板挂牌案例中, 有412起有VC/PE投资, 占比26.21%。目前VC/PE投资的新三板挂牌企业中, 机械制造行业数量位居第一, 占比18.0%, 融资10.65亿美元;IT行业企业数量位居第二, 占比17.14%, 融资0.62亿美元;挂牌企业数量第三名的是化工原料及加工行业, 占比9.7%, 融资0.88亿美元。挂牌新三板的公司广泛分布于高端制造业、TMT、化工原料及加工、清洁技术等领域, 并且这些领域的公司较新三板扩容之前有成倍的增长趋势。

九鼎投资不仅在2014年成功挂牌新三板, 它的投资活跃度在行业领先。就新三板挂牌情况来看, 九鼎投资的31家企业已经挂牌新三板, 融资1.01亿美元;其次是启迪创投, 有25家挂牌新三板, 融资1.47亿美元;排名第三的达晨创投, 21家融资0.51亿美元。上榜前十的VC/PE机构还有中科招商、深圳创新投、东方富海、朗玛峰创投、高达资本、华睿投资、天创资本、中关村发展集团、鼎信泰和、银桦投资。

三、“新三板”未来发展趋势

走过了被称为“‘新三板’元年”的2014年, 如今的新三板已不能同日而语。2015年, 新三板在挂牌公司数量、融资、并购、交易等各方面突飞猛进, 推动其快速发展的政策红利不断释放。元旦前, 证监会一纸通知, 全面放开金融机构参与新三板业务, 为2015年的新三板发展奠定了基调。在可预见的未来, 随着投资门槛的调降、分层管理实施、竞价交易机制推出以及打通与创业板的转板通道等制度改革的落实, 新三板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摘要:2014年新三板扩容后, 新三板企业在挂牌数量、行业分布、融资规模等方面都出现了大幅提升。本文对我国新三板发展历程做了详细的梳理, 介绍我国“新三板”发展概况和呈现出的新特征, 然后对新三板未来进行展望。

关键词:新三板,全国股份转让系统,现状

参考文献

[1]付珍珠.“新三板”市场的形成、现状及作用[J].中国市场, 2014.14.

[2]贺强, 王汀汀.新三板市场的制度内涵及其功能定位[J].中国市场, 2014.12.

8.我国基金业发展历程 篇八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体育专业学位发展历程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定量分析收集的数据,将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发展历程分为三个阶段,对不同阶段的招生人数、招生对象和培养方式等因素进行对比与分析,在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的背景下,为进一步完善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和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与体育事业的协同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发展历程阶段

研究生从专业和学术两个方面进行分类。传统意义上的研究生都是学术型研究生,专业型属于新型研究生,他们在研究生阶段获得的学位是专业型硕士学位。专业型学位(Professional Degree),与学术型学位(academic degree)相对应,其目的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体育专业型硕士是全国39种专业硕士的一种,自2004年成立并于次年开始招生,包括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竞赛组织与管理和社会体育指导4个领域。全国除香港、澳门和台湾外,共有63所院校开展体育专业硕士教育。目前我国体育专业硕士有2种教育形式:全日制攻读和在职攻读。到目前为止,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研究可分划分为三个阶段:萌芽期(2004-2005);发展期(2006-2008);深化期(2009至今)。

一、萌芽期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实现十八大精神,改革和完善研究生教育制度和学位结构。我国于2005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1次会议通过的《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批准设置在职体育硕士专业学位,会议同时确定了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积极努力培养“高层次、应用型”的体育专门人才。在2005年,我国有21所院校成为开设体育专业硕士的试点院校,其中主要分布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区域,具体分布是东南地区8所,占试点院校总数的38%,东北地区9所,占试点院校总数的43%,西南与西北地区的地域辽阔,但试点院校在早期的设置相对较少,共4所,占试点院校总数的19%。这些数据表明,我国体育专业硕士教育的发展与地域经济相关,地域经济发展较发达的地区,其高等教育实施的较早、较快。

二、发展期(2006-2008年)

2006-2008年是我国在职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起步与发展阶段,我们从招生规模、考生来源、考生级别、专业领域等四个部分去探索,通过收集2006-2008这三年的数据和资料,得出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在发展期的现状。

情况如下:

1、招生规模: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起步晚、发展时间短,但报名十分踊跃,在报名开始的前三年,生源数量非常充足。2006年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报名人数达到4051人,其中录取人数为573人,占总报名人数的14%;2007年和2008年的报名人数比2006年有所减少,但录取人数比例分别达到26%和30%,这两年的上线人数和录取比例相比2006年均有所上升。

2、考生来源:2006、2007、2008年,教师在全国报名考生中所占比重最大,分别为每年报名人数的85%、84%、81%,而行政干部、科技人员、现役军人、退役运动员以及其他人员所占比重较小,这表明教师队伍成为了接受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主力军。在2008年报考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考生中增加了运动员生源,这表明我国运动员在退役后有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虽然运动员生源所占比例不大,但也能说明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招生对象更广了。

3、考生级别:2006年所有考生中具有初级职称的比例为50.4%,2007年为54%,2008年为57%,这些生源一般都具有良好的教学背景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对接受职业教育打下了很好的基础。2006年所有考生中具有中高级职称的比例为35.3%,2007年为34%,2008年为33%,他们的科研能力相对较强。说明在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发展期,生源有一定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这正好适应了用人单位对高学历、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专业学位研究生具有极其广阔的市场前景。

4、专业领域: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目标是高层次、应用型体育专门人才,分为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竞赛组织管理和社会体育指导四大专业领域,专业领域的多面性,满足了社会需求的多样性。根据06、07、08三年报考专业的情况,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专业将会是今后的热点领域,尤其是体育教学专业所占的比例达到了总体的一半以上,这就促进了我国的体育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并且提高了体育教师的理论和技术水平。

三、深化期(2009至今)

在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发展的萌芽期和发展期,采用的是在职攻读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形式。2009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并开始实施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在全国共有21个,其中部分院校也于当年招收了第一批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形成在职教育与全日制教育类型并存的局面,以应届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體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全面展开,在此改革背景下,我国对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进行分类培养,明确培养目标,优化课程设置,增加专业实践课程。

《教育部关于做好2009年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安排工作的通知》指出“在原有研究生招生计划的基础上,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招生人数再增加5万名”,以期在五年时间内使专业硕士与学术型硕士的招生计划人数持平。收集我国8所体育院校在2015年计划招生人数的数据结果如下(表1):

从2015年的招生人数来看,在这8所院校中,学术型硕士的计划招生人数多于专业硕士的计划招生人数的院校有7所,仅南京体育学院在2015年学术型研究生计划招生人数44%、专业学位56%,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人数超过学术型,而哈尔滨体育学院87.5%、12.5%,在招生人数方面悬殊较大,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成都体育学院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计划招生人数均在40%以下。从这组数据统计可以看出,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要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达到持平状态还有一段距离,但入学方式、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导师制度和评估体系等都在逐步完善。

在2010年,培养院校地域有了显著变化,分布在我国东南与东北地区的培养院校各有18所,分别占培养院校总数的29%,另外,西南与西北地区分别有15所和11所院校招收培养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占培养院校总数的24%和18%,这一数据充分说明了培养院校的地域分布格局,它由萌芽时期东北部和东南部的领先发展,逐渐向西南与西北地区扩展,使各个区域发展趋于均衡。

到2014年底,由于院校之间并没有统一的培养模式,培养工作尚处在不断发展和探索之中。那么在深化发展期,我国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是怎样培养的,培养的状况如何,培养的对象和教学方式与培养目标是否相符,培养的质量和数量能否满足社会需求,尤其是在用人单位急切关心的,针对专业学位的研究很少,上述的疑虑尚未解决,这对其培养质量的提高和就业率的提升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到2015年,专业学位研究生在萌芽期重数量、重规模的培养方式将转变为重质量的培养模式。

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更侧重于专业技术的掌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发展会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结构的变化而不断的提高,最终取得阶段性的进步。

本论文为湖北省教育厅课题“体育院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制度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何清达.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发展现状与前景研究[D],2012.

[2]张会利.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研究现状的剖析[D],2011.

[3]赵君.首批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状况研究[D],2012.

[4]高跃.山东省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运动训练领域课程设置现状的分析[D],2014.

[5]牛孟霞.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研究[D],2013.

9.我国基金业发展历程 篇九

正统网:20年来我国农村电商的发展历程

2015年已经过去,我国涉农电子商务也已经走过20年的历程。当下,农村电商正在经历一次新的重大变局,这一领域许多方面都将因变而变。

一、农村电商上一次变局

我国农村电商的20年,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前后各10年。

1995年底,在国家正式启动“金农工程”的基础上,我国农业农村电子商务的序幕就此拉开。

在随后的10年中,农村电商开始破冰,艰难前行。那时,人们自然还无法想像今天,无法预知现在一个村镇就可坐拥几千网店的盛景。然而,这个变化随后应运而生,这也是上一次农村电商的变局。上一次变局,改变了农村电商以下三方面内容:

1、动力机制

即从原来主要是政府主导转变为多元主体驱动;

2、业务内容

前10年里,除了一些大宗交易,例如粮食、棉花可以实现在线之外,绝大多数农村、尤其以农民为主体的交易行为,并没有能够在线上完成;

3、应用效果

前10年,国家连年大量投入,进行农村信息化、电子商务的能力建设,但这些能力被应用的情况并不理想,应用效果差强人意。自下而上的农村电商出现后,正是靠它“可交易、可增收”的明显效果,才让电商真正在农村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二、上一次变革留下的问题

[键入文字]

上一次农村电商的变局,确实留下了一些“问题”。当然,这里的问题是带引号的,其实主要是阶段性的、发展中的问题。

1、各自为战

前10年政府主导、自上而下的农村电子商务依然存在,并一直延续到后10年,延续至今;后10年出现了市场驱动、自下而上的农村电子商务。两种农村电子商务并存,但中间鲜有交集,各自在自己的逻辑框架内、按自己的方式发展。

2、无为而治

这主要指的是对后10年自下而上的农村电商,政府和平台基本上是无为而治,靠他们自发产生,野蛮成长。

3、范围不广

虽然近年,随着加入者增多,农村电商正在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轨道,但在这10年较长时间里,基层农村电商,无论可依托的平台,还是被“点亮”的村镇都为数不多。

4、痛点犹存

就农村整体来看,电商接入、物流、人才、资金等困难仍然严重制约其发展,农村电商尤其农产品上行的本地化服务体系仍然十分缺乏,符合农村电商发展所需的市场环境亟待改善。

三、农村电商的新变局

近年,在农村电商的实践层面,新现象、新变革明显增多。这些新现象、新变革汇聚着农村电商新变局的力量。

在我看来,2015年,是我国农村电商发展中的又一个应该被历史所铭记的年份。这一年,农村电商又一次新的变局开始出现!

这一次农村电商的新变局,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表现:

1、三支力量同时发力

[键入文字]

这三支力量便是政府、电商平台和地方服务商。这一年,商务部主导的电商进农村示范县工作强力推进,农业部信息进村入户也树立了一批农村电商新标杆,电商扶贫正式启动并初见成效;越来越多的市场主体看好农村电商的蓝海市场,和政府一道实实在在投入;越来越多的乡镇、尤其是在村一级,建起了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电商设施,让更多的农民享受到农村电商带来的实惠。

2、两类电商开始合流

政府主导自上而下式农村电商和市场驱动的自下而上式农村电商,已经开始合为一体。2015年,农村电商发展动力上最明显的变化,就是政府与市场主体间的合作机制开始形成。

3、覆盖范围明显扩大

2015年,县域电子商务全面引爆,农村电商开始全面采取“整县推进”的方式,从而,大大加快了农村电商的覆盖速度。山西乐村淘是一家新建企业,2014年10月底才开通第一个农村电商站点,经过2015年集中发力,其农村电商业务至今已覆盖到22个省、516县、6万多个村。

4、克服农村深层难点

农村电商场景不同,起点较低,加上各地条件差异,难度相当大。让人高兴的是,现在无论是第三方平台“村级站+县级中心+支线物流”的农村电商落地模式,还是服务商“园区+平台+培训+体系”的合作模式,抑或自营电商“渠道拓展+聚合需求+对接品牌+集中促销”的交易模式,新变局下的农村电商实践,都开始瞄准和真正触及农村电商的深层痛点发力。一年来,不仅国家出台一系列重磅政策,地方政府也在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针对农村电商的基础设施、发展环境和公共服务的需求提供帮助。

10.我国基金业发展历程 篇十

◇1949年9月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正式将民族区域自治作为我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确立下来,民族区域自治载入具有宪法性质的共同纲领,标志着民族区域自治实现了由民族政策到国家制度的转变,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我国的正式确立。

◇195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着重规定了少数民族在政治上的平等权利和自治权利,是民族区域自治迈向法律化、制度化的第一步。

◇1954年9月通过的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总结了建国以来解决民族问题的经验,对我国的民族政策作了更完善的规定。◇1955年10月成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58年3月成立了广西壮族自治区,1958年10月成立了宁夏回族自治区。到1958年,我国已有八十三个民族自治地方。

◇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人民公社化的过程中,由于推行政社合一,已建立的民族乡除了个别的保留了民族人民公社的名称外,统统被取消了。而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左”的思想更达到了极致,几乎使所有的民族自治地方都名存实亡。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得到重申,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制建设开始起步,特别是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通过,更标志着民族区域自治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

◇1984年5月31日六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标志着我国民族法制建设走向新的历史阶段,同时说明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已经发展到了新的高度。

◇至此,我国已基本形成以宪法为核心,民族区域自治法为主干,包括民族自治地方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民族自治法制体系,标志着民族区域自治作为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已具备了较完备的形式,并在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实现民族繁荣中发挥着更大的作用。

新形势下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1985年——现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以来,民族区域自治,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和完善。截至2003年底,中国共建立了155个民族自治地方,其中包括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

◇民族法制建设方面,1984年以后,按照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和授权,民族自治地方先后制定了一系列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截至2003年底,民族自治地方共制定自治条例133个、单行条例384个,民族自治地方根据本地的实际,对婚姻法、继承法、选举法、土地法、草原法等法律的变通和补充规定有68件。

◇2001年2月28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决定》,明确地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定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删去了不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自治权,充实了许多关于经济建设、教育文化、财政管理等方面的自治权。

上一篇:澳洲留学阿德莱德大学教育优势下一篇:保监会关于任职资格的批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