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文言虚词整理(精选9篇)
1.初中语文文言虚词整理 篇一
初中语文文言文重点虚词总结
一、之
01、作助词用
主要用法有三种类型:
(1)相当于“的”,是定语的标志。
例如:①菊之爱,陱后鲜有闻。③水陆草木之花。
(2)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起舒缓语气作用,无实义。
例如: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②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3)起补足调音节和舒缓语气作用,无实义。
例如:①公将鼓之。②久之。③怅恨久之。
02、作代词用。(可以代人,代事,代物)
(1)人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我”、“他们”、“她们”、“它”、“它们”。
例如:①具答之。②亲戚畔之。③彼竭我盈,故克之。
(2)指示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这”、“这样”“这件事”、“那”、“那样”等。
例如:①渔为甚异之。
(3)作动词用。相当于“到”、“往”、“去”。
例如:①辍耕之垄上。②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03、语法作用。
(1)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例如:①何陋之有?②宋何罪之有?
(2)定语后置标志,无实义。如:①马之千里者。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二、乎
(1)语气词(一般用在句未)
表提问或反问,也可表猜测、感叹。
如:
①死国可乎?②王侯将相宁有种乎?③是亦不可以已乎!
(2)介词(一般用在句中)
类似于“于”的用法。
如:
①在乎山水之间也②颓然乎其间者
三、者
1、结构助词
译“……的人”“……的事物”“……的情况”等,相当于名词性短语。
如:
①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2、语气助词
用在作主语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之后表示停顿,谓语部分一般用“也”字结尾,起判断作用。
如:
①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②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四、以
1、用作介词
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的工具、物件、时间等可以译为“把”、“用”、“拿”、“在”、“从”等,或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译为“靠”、“凭借”、“根据”等。
如:
(1)何以战?//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凭借
(2)虽不能察,必以情。//策之不以其道。——根据
2、作连词
表目的时,可译作“(用)来”,“以便”; 表顺接时,相当于“而”;表结果时,可译作“以致”;
表原因时,可译作“由于”、“因为”。
如:
(1)属予作文以记之——(用)来
(2)以伤先帝之明——以致
(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为
(4)卷石底以出。——相当于“而”
3、用作动词
可译作“认为”。
如:
(1)皆以美于徐公。
4、特殊用法:
通假字,通“已”,已经。如:固以怪之矣。
五、而
表顺接关系的连词
1、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如: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十则》)
2、承接关系
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
如:环而攻之而不胜。前一个“而”就表示承接关系。
3、递进关系
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
如: ①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
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4、修饰关系
可译为“地”“着”,或不译。
如:①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②面山而居。
表转接关系的连词,译作“但是”“可是”“却”。
如:(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3)学而不思则罔
六、其
1、代词
(1)表示第三人称,译作“他”“他的”“他们”“他们的”“它”“它们”“它们的”。
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指示代词,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也可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①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②复前行,欲穷其林。
③其一犬坐于前。
2、副词
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或许”“恐怕”“一定”“怎么”“难道”等,或省去。
①其真无马耶?可译作:“难道”
②其真不知马也。可译为:大概
③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其:可译为“恐怕”。
④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译为“一定”。
七、为
1、作介词时
除表被动外都读作wèi,可译作“被”、“对”、“给”、“替”、“当”,“为了”、“因为”等。
如:①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山峦为晴雪所洗(wéi,被。)
②不足为外人道也。(wèi“向”“对”)
③为楚造云梯之械。(wèi,“给”)
④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wèi,“当”)
⑤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wèi,因为,由于)
2、当“为”作动词时
读wéi,可依据语境的不同,译成各种相应的动词,如:“做”,“当作”、“成为”,“雕刻”,“是”等。
如:
①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是)
②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当,成为)
③为宫室、器皿。(雕刻)
④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有)
⑤橘生淮南则为橘,生淮北则为枳(称为,叫做)
⑥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造)
3、特殊用法:
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名词,心理活动)
八、于
1、引进动作
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可灵活地译为“在”、“向”、“到”、“从”、“跟”、“对”、“给”等。例如:
①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在)
②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对)
③舜发于畎亩之中(从)
④欲报之于陛下也(向)
2、放在形容词之后
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有时可译为“胜过”。
例如:①人固有一死,或重于太山,或轻于鸿毛
②皆以美于徐公。
九、焉
1、疑问代词
相当于“怎么”“哪里”。如: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熟语)
2、语气助词
如: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
3、代词
相当于“之”。如:忽啼求之,父异焉(《伤仲永》)
4、兼词
相当于“于何”“在哪里”。如: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5、兼词
相当于“于此”“在这里”“在那里”。如: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曹刿论战》)
十、虽
连词“虽”在文言文中主要有两种用法。
1、表示假设,可译为“即使”。
如:①虽千里弗敢易也,岂止五百里哉(《唐雎不辱使命》)
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2、表示转折,可译为“虽然”
如: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十一、然
1、代词,起指示作用,译作“这样”“如此”。
如:父利其然也(《伤仲永》)
2、连词,表转折关系,译作“然而”“但是”等。
如:①然足下卜之鬼乎(《陈涉世家》)
②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出师表》
3、助词
(1)用在形容词之后,作为词尾,译作“……的样子”。如:
翼然临于泉上、颓然乎其间者//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2)用于句尾,常与“如”“若”连用,构成“如……然”“若……然”格式,相当于“……的样子”“好像……似的”。
如:
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十二、以
1. 用作介词
表示凭借,译为“凭、靠”。 例: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表示工具、方式、方法,译为“用、拿、把、按照”。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2. 用作连词
表示并列、承接、修饰,“以”相当于“而”。
例:俯身倾耳以请
表示目的,译为“来、用来”。例:属予作文以记之 (《岳阳楼记》)
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因为”,“由于”。
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3. 用作副词
译为“已”,“已经”。 例: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十三:则
1.连词
(1)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
例: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岳阳楼记》)
(2)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那么”。
例:万众则不辩礼义而受之。(《鱼我所欲也》)/
诚如是,则霸业可成。(《出师表》)
(3)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却”。
例:余则蕴袍敝衣处其间。(《送东阳马生序》)
2.表示判断,可译为“就是”。
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十四、因
1. 连词,表示顺接上文,可译为“于是”、“就”。
例: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唐雎不辱使命》)
2. 介词,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
依据、方式,可分别译为“由于”、“凭借”、“依靠”。例:高祖因之以成帝业。(《隆中对》)
3. 介词,可译为“根据”、“依照”。
例:罔不因势象形。(《核舟记》)
4. 副词,可译为“因此”。
例:因以为号焉。(《五柳先生传》)
十五、且
1. 副词
(1)用在动词或数词前,表示动作行为将要发生,可译为“将”,“将要”、“将近”。
例: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2)表示行为的状态,可译为“姑且”、“暂且”。
例:存着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2.连词
(1)表示递进,可译为“况且”。例: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2)表示让步,可译为“尚且”、“还”。例: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马说》)
(3)表示并列或递进,可译为“和”、“而且”、“并且”。例: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十六、乃
1.副词
(1)可译为“竟然”。例: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2)可译为“于是”、“才”、“就”。
例:乃重修岳阳楼。(于是,就)(《岳阳楼记》)
2.判断词,可译为“是”、“就是”。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3.第二人称代词,可译为“你”、“你的”。
例: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十七、矣
1.句末语气词,表示肯定或判断推测语气。
相当于“了”、“啊”。
例: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了)(《论语》十则)
2.句末语气词,表示感叹语气,相当于“了”。
例:甚矣,汝之不惠!(了)
3.语气词,表命令或请求,相当于“了”、“啦”。
例: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2.初中文言虚词教学方法研究 篇二
一、剖析文言文语境中的虚词用法
初中语文课本里文言文语境中的虚词用法多种多样,其中最为常见的用法便是兼类,兼类就是说同一个虚词存在几个和多个不同的意思,举个例子:文言文中“之”这个字包含的词义就是最多的,收录在《辞源》里面的“之”字就有7个不同的意思:①至,②往,③姓,④连词,⑤助词,⑥介词,⑦代词。而由国内著名语言学家杨伯峻历经多年的深入探究之后所写的《古汉语虚词》里面,“之”字的词义使用已经高达16种以上。所以,我们能够得出结论,在博大精深的汉语文学中一个字往往有多种不同的意思和用法,而一个字特定唯一的字义往往可以通过它在文章里所处的段落位置和在文章中出现的语境来进行判断。
这就要求我们在阅读文言文时一定要结合虚词在文章中出现的位置和语境来判断词语的意思。比如“之”字在“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这个语境中,“之”的意义为代词“它”。而在《陋室铭》中,在“无丝竹之乱耳”这个语境里面,“之”的意义为助词,意思为“的”。在以上“之”字分别代表代词“它”和助词“的”的这两个例子里面,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个文言虚词虽然有许多不同的意思,但是在固定的一篇文章固定的一个语境里面往往只有一个意思而不会有多个意思。这就告诉我们,在初中语文文言文虚词的教学过程中,语文老师应该正确引导学生结合文章的语境来弄清文言虚词的意思,而不要凭自己的主观臆断去揣测字面意思。
二、解析文言文中虚词的字形
中国汉字的外形结构各不相同,在文言虚词的学习中通过观察虚词的外在结构解析字形来了解它的音、形、义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也是当前初中文言文学习过程中的一种实用的方法,简称“形体结构破字法”。在文言虚词的学习过程中对文言虚词的结构进行正确的解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事实也证明利用这种“形体结构破字法”对文言虚词进行讲解具有非常好的教学效果。这是因为对虚词字形结构的解析能帮助学生了解字的外形结构、把握它的读音从而对字的意思有初步的理解。
在此以“为”字举例,在甲骨文中“为”字的字形是一头大象被一只手拉着。在古代大象这种动物是被用作劳动的牲畜,就像今天的牛一样,直到现在,在东南亚许多国家如缅甸、泰国还在使用大象劳动,所以不难理解“为”的本来意义是人们使用大象从事劳动。因此古代人们把烹饪食物称作“为食”,把进行农业生产活动称作“为田”,把对湖泊溪流的治理称作“为川”。随着这种意思延生开来,人们进行的各项活动都称作“为”,像“为医”、“为师”等。另外“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中的“为”也是从事或进行某种活动的意思。用解析字形的这种方法对文言虚词“为”进行解析,向学生进行讲解会使学生很快弄清这个虚词的意思和用法,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所以,语文老师在对文言虚词的讲解过程中应该多采用“形体结构破字法”对学生进行讲解,把每个文言虚词拆分解析,通常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对比文言文中虚词的古今词义
我们生活在现代社会自然对现代字词意思的理解比较容易,可是中国的语言文字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和演变,特别是到了现代,随着白话文的产生,古代许多的字词意思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我们对古代文字的理解变得比较困难,然而古文和现代文的意思也不能说完全没有联系,由于语言文字的继承性,现代汉语字词的意思很多都是根据古代文字的词义演变过来的,所以,我们现在学习文言文,既要把文言虚词同现代汉语联系起来解释它的词义和用法,又要注意分清古今词义的区别,既不能简单地把现代汉语的意思套用在古代文字的身上,又不能含糊地把古代字词与现代汉字进行死板的比较。如文言文中“但”是一个限制活动范围的副词,词义为“仅仅”、“只”的意思,可是它在现代汉语的使用中却是表示转折关系的的连词,为“但是”的意思。在文言文《乐府诗集·木兰诗》中“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史记·李斯传》中“天下所以贵者,但以闻声”以及《示儿》中:“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这些句子中的“但”理解为“只是”的意思而不是表示转折。学生对文言虚词的学习一定要注重分清古今词义的不同之处。
3.初中文言虚词归纳总结 篇三
故
1、<形> 旧,原来。
《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故:学过的知识。)
《狼》:“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2、<名> 原因,缘故。
《陈涉世家》:“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公输》:“楚王问其故。” 《曹刿论战》:“既克,公问其故。”
3、<副> 故意,特意。
《陈涉世家》:“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
4、<连> 所以,因此。
《醉翁亭记》:“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出师表》:“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唐雎不辱使命》:“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及
1、<介> 到了„„时候,等到。
《孙权劝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
《湖心亭看雪》:“及下船,舟子喃喃曰”。
2、<介> 到,至。
《湖心亭看雪》:“及郡下,舟子喃喃曰”。《桃花源记》:“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3、<动> 比得上。
《邹忌讽齐王纳谏》:“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4、<连> 和,与。
《出师表》:“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乃
1、<代> 你,你的。
《示儿》:“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千乃翁。”
2、<副> 于是,就。
《狼》:“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孙权劝学》:“蒙乃始就学。”
《岳阳楼记》:“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小石潭记》:“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陈涉世家》:“陈胜,吴广乃谋曰”。“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
《曹刿论战》:“乃入见。”
《公输》:“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
3、<副> 才,这才。
《陈太丘与友期》:“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送东阳马生序》:“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狼》:“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隆中对》:“‘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羽、飞乃止。”
4、<副> 竟然,却。
《桃花源记》:“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5、<动> 是。
《陈涉世家》:“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其1、<代> 第三人称代词。
(1)相当于“他的”。
《智子疑邻》:“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
《夸父逐日》:“弃其杖,化为邓林。”
《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送东阳马生序》:“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邹忌讽齐王纳谏》:“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曹刿论战》:“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愚公移山》:“帝感其诚”。
(2)相当于“她的”。口技》:“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
(3)相当于“它的”。
《观沧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其:指海。)
《伤仲永》:“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其:指诗。)《狼》:“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其:指麦
场。)《小石潭记》:“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其:指潭。)
《岳阳楼记》:“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
今人诗赋于其上。”
《醉翁亭记》:“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其:指滁州城。)
《隆中对》:“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
《惠子相梁》:“南方有鸟,其名为鵷雏,子知之乎?”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请循其本。”
(4)相当于“他们的”。
《论语•述而》:“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狼》:“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核舟记》:“其两面三刀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醉翁亭记》:“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湖心亭看雪》:“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
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曹刿论战》:“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2、<代> 第三人称代词。
(1)相当于“他”。
《陈涉世家》:“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2)相当于“它”。
《两小儿辩日》:“及其日中如探汤”。
《马说》:“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其:指千里马。)
《观潮》:“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其:指潮。)
(3)相当于“他们”。
《送东阳马生序》:“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 《醉翁亭记》:“醉能同其乐”。
《出师表》:“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3、<代> 第一人称代词。相当于“自己的”。
《伤仲永》:“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大道之行也》:“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五柳先生传》:“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公输》:“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梁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
《鱼我所欲也》:“此之谓失其本心。”
4、<代> 指示代词。相当于“这”,“那”。
《塞翁失马》:“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 《伤仲永》:“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父利其然也”。《愚公移山》:“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然
1、<代> 这样,那样。
《论语•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伤仲永》:“父利其然也。”
《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岳阳楼记》:“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然则何时而乐耶?”
《唐雎不辱使命》:“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
《智子疑邻》:“其家甚智其子。”(其家:这家。其子:他们的儿子。)
《答谢中书书》:“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五柳先生传》:“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三峡》:“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桃花源记》:“复前行,欲穷其林。”
《核舟记》:“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其上:它的上面。)
《岳阳楼记》:“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5、<代> 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中。”
《狼》:“其一犬坐于前。”
《口技》:“不能指其一端。”“不能名其一处也。” 《曹刿论战》:“既克,公问其故。”
6、<副> 表推测。相当于“大概”。
《论语•卫灵公》:“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7、<副> 表肯定。相当于“其实”。
《马说》:“其真不知马也。”
8、<副> 表反问。相当于“难道”。
《马说》:“其真无马邪?”
9、<助> 用来加重语气。相当于“可要”。
《唐雎不辱使命》:“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且
1、<副> 犹,尚且。
《伤仲永》:“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
《马说》:“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2、<副> 暂且,姑且。
《石壕吏》:“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3、<连> 和,又。
《送东阳马生序》:“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蒹葭》:“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4、<连> 况且。
《陈涉世家》:“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候将相宁有种乎!”
《唐雎不辱使命》:“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愚公移山》:“且焉置土石?”
5、<副> 将近。
《隆中对》:“谓为信然。”
《出师表》:“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公输》:“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人恒过然后能改”。“然
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2、<形> 是的,对的。
《陈涉世家》:“吴广以为然。”
3、作词尾,表状态,相当于“„„的样子”,“„„地(的)”,也可以不译出。
《咏雪》:“公然欣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口技》:“满坐寂然,无敢哗者。”“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桃花源记》:“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屋舍
俨然”。“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闻之,欣然规往。”
《核舟记》:“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记承天寺夜游》:“欣然起行。”
《五柳先生传》:“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送东阳马生序》:“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
《小石潭记》:“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岳阳楼记》:“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醉翁亭记》:“望之蔚然而深秀者。”“有亭翼然
临于泉上者”。“杂然而前陈者”。“颓然乎其间者”。
《满井游记》:“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
于匣也。”“娟然如拭”。“悠然自得”。《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行路难》:“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唐雎不辱使命》:“秦王怫然怒。” 《愚公移山》:“杂然相许。”
4、<连> 然而,但是。
《醉翁亭记》:“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出师表》“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公输》:“然胡不已乎?”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5、地名中的字。
《使至塞上》:“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若
1、<动> 像,好像。
《咏雪》:“未若柳絮因风起。”
《木兰诗》:“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桃花源记》:“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核舟记》:“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 《与朱元思书》:“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送东阳马生序》:“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
《小石潭记》:“皆若空游无所依。” 《满井游记》:“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 《邹忌讽齐王纳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岳阳楼记》:“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若夫:用在一句话的开头以引起下文。近似“像那”)
2、<动> 及,比得上。
《送东阳马生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愚公移山》:“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3、<代> 称。
《陈涉世家》:“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4、<代> 此,这样的。
《五柳先生传》:“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5、<连> 假如,如果。
《唐雎不辱使命》:“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出师表》:“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6、用于词尾,可译为“„„样”。
《公输》:“舍其梁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
为(一)wéi
1、<动> 做,干。《核舟记》:“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为:指雕刻。)
《醉翁亭记》:“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为:酿。)
《出师表》:“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行拂乱其所为”。《鱼我所欲也》:“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2、<动> 当,担任。
《孙权劝学》:“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论语•为政》:“温故而新,可以为师矣。”
《陈涉世家》:“项燕为楚将”。“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3、<动> 筑,造。
《陈涉世家》:“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公输》:“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4、<动> 题,写。
《伤仲永》:“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5、<动> 看作,当成,当作,结为。
《论语•泰伯》:“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唐雎不辱使命》:“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公输》:“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
《五柳先生传》:“因以为号焉。” 《隆中对》:“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6、<动> 成,成为。
《夸父逐日》:“弃其杖,化为邓林。”
《伤仲永》:“卒之为众人”。“不受之人,且为众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小石潭记》:“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为:凝结,结成。)
7、<动> 以为,认为。
《孙权劝学》:“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口技》:“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陈涉世家》:“或以为死,或以为亡。”“吴广以
为然。”
《邹忌讽齐王纳谏》:“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8、<动>是。
《塞翁失马》:“此何遽不为福乎?”
《核舟记》:“中轩敞者为舱”。“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大道之行也》:“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陈涉世家》:“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隆中对》:“谓为信然。”
《出师表》:“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公输》:“此为何若人?”“必为有窃疾也。”“为与此同类。”《论语•为政》:“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9、<名> 心理活动,心情。《岳阳楼记》:“或异二者之为”。
10、<语> 表示疑问语气。
《公输》:“夫子何命焉为?”
11、<介> 被。
《观潮》:“仅有‘敌船’为火所焚”。《满井游记》:“山峦为晴雪所洗。”
《陈涉世家》:“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隆中对》:“贤能为之用。”
(二)wèi
12、<介> 给,替。
《论语•学而》:“为人谋而不忠乎?”
《公输》:“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13、<介> 为了。
《鱼我所欲也》:“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
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14、<介> 为了„„。后面省略宾语“此”,“之”等。
《木兰诗》:“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15、<介> 向,对。
《桃花源记》:“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不足为外人道也。”
《陈涉世家》:“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以
1、<动> 认为,以为。
《口技》:“以为妙绝。”
《三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公输》:“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陈涉世家》:“或以为死,或以为亡。”“吴广以为然。”
《邹忌讽齐王纳谏》:“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皆以美于徐公。”
2、<介> 表示所用的工具、方法,凭借的条件等。
(1)可译为“用”、“拿”。
《孙权劝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狼》:“投以骨。”(以:一说“把”)。“以刀劈狼首。”
《伤仲永》:“或以钱币乞之。”
《核舟记》:“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小石潭记》:“全石以为底”。
《醉翁亭记》:“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陈涉世家》:“祭以尉首。” 《出师表》:“咨臣以当世之事”。《公输》:“成,将以攻宋。”
《唐雎不辱使命》:“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大王加惠,以大易小”。(2)、可译为“靠”、“凭”、“凭借”。
《唐雎不辱使命》:“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隆中对》:“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曹刿论战》:“何以战?”“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愚公移山》:“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3)、可译为“按照”。
《马说》:“策之不以其道”。
《曹刿论战》:“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必以信。”
3、<介> 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
《论语•泰伯》:“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伤仲永》:“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五柳先生传》:“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送东阳马生序》:“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出师表》:“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唐雎不辱使命》:“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曹刿论战》:“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4、<连> 表示因果关系,可译为“因”、“因为”。
《塞翁失马》:“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马说》:“不以千里称也”。
《送东阳马生序》:“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以中有足乐者”。
《小石潭记》:“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满井游记》:“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
《岳阳楼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陈涉世家》:“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出师表》:“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先帝不
以臣卑鄙”。
《唐雎不辱使命》:“徒以有先生也。”
5、<连> 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而”,也可不译。
《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送东阳马生序》:“家贫,无从致书以观”。《隆中对》:“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6、<连> 表示修饰关系,可译为“而”;“来”, 也可不译。
《小石潭记》:“近岸,卷石底以出”。
《送东阳马生序》:“手自笔录,计日以还。”“俯身倾耳以请”。“不敢出一言以复”。
《愚公移山》:“河曲智叟亡以应。”
7、<连> 表示目的关系。
(1)、可译为“来”、“用来”。
《狼》:“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观沧海》:“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岳阳楼记》:“属予作文以记之”。
《陈涉世家》:“令辱之,以激怒其众。”“杀之以应
陈涉。”
《出师表》:“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
《公输》:“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
(2)、表结果,可译为“以致”。
《出师表》:“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
之路也。”“以伤先帝之明”。
8、表示时间,方位的界限或范围,用法同现代汉语。
《答谢中书书》:“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观潮》“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
《陈涉世家》:“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 《出师表》:“受命以来,夙夜忧叹”。
9、<副>通“已”,已经。
《陈涉世家》:“固以怪之矣。”
因
1、<动> 顺着,就着。
《咏雪》:“未若柳絮因风起。”
《核舟记》:“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2、<介> 依靠,凭借。
《隆中对》:“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3、<连> 因此。
《送东阳马生序》:“余因得遍群书。”
《唐雎不辱使命》:“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4、<副> 于是,就。
《五柳先生传》:“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隆中对》“因屏人曰”。
于
1、<介> 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处所。
(1)、可译为“在”。
《论语•卫灵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伤仲永》:“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狼》:“其一犬坐于前。”
《大道之行也》:“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2、<介> 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因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
为”。
安乐也。”
3、<介> 介绍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
(1)、可译为“向”。《伤仲永》:“日扳仲永环谒于
《送东阳马生序》:“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惠子相梁》:“而飞于北海”。(于:一说“到”)
《邹忌讽齐王纳谏》:“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邑人。”
《口技》:“于厅事之东北角”。“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也。”
《记承天寺夜游》:“相与步于中庭。”
《观潮》:“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出没于惊涛万仞中”。
《马说》:“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岳阳楼记》:“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醉翁亭记》:“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满井游记》:“于时冰皮始解”。
《隆中对》:“欲信大义于天下”。
《出师表》:“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试用于昔日”。“躬耕于南阳”。“不求闻达于诸侯。”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惠子相梁》:“搜于国中三日三夜。”“于是鸱得腐鼠”。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曹刿论战》:“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邹忌讽齐王纳谏》:“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2)、可译为“到”
《夸父逐日》:“饮于河、渭;河、渭不足”。
《醉翁亭记》:“太守与客来饮于此”。
《唐雎不辱使命》:“仓鹰击于殿上。”“何至于此!”“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隆中对》:“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出师表》:“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还于旧都。”
《公输》:“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
《邹忌讽齐王纳谏》:“皆朝于齐。”
《愚公移山》:“指通豫南,达于汉阴”。“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3)、可译为“从”。
《大道之行也》:“力恶其不出于身也。” 《醉翁亭记》:“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唐雎不辱使命》:“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休祲降于天”。《公输》:“子墨子闻之,起于鲁”。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惠子相梁》:“夫鵷雏发于南海”。
《愚公移山》:“告之于帝。”
《公输》:“胡不见我于王?”
(2)、可译为“给” 《唐雎不辱使命》:“请广于君。”
《出师表》:“欲报之于陛下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
也”。
(3)、可译为“对”、“对于”。
《公输》:“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
《出师表》:“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鱼我所欲也》:“万钟于我何加焉!”
《五柳先生传》:“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4)、可译为“与”,“跟”,“同”。
《隆中对》:“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曹操比于袁
绍,则名微而众寡”。
4、<介> 介绍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从”。
《伤仲永》:“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5、<介> 表示比较,可译为“比”。
《伤仲永》:“其受之天也,贤于才人远矣。”
《鱼我所欲也》:“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6、<连> 至于:表示提起相关的另一件事。
《三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醉翁亭记》:“至于负者歌于途”。
《出师表》:“至于斟酌损益”。
与
(一)yŭ
1、<动> 给,给予。
《伤仲永》:“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赤壁》:“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鱼我所欲也》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2、<连> 和,及。
《湖心亭看雪》:“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醉翁亭记》:“太守与客来饮于此”。
《陈涉世家》:“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
《公输》:“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愚公移山》:“吾与汝毕力平险”。
《邹忌讽齐王纳谏》:“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注:连词前后的几个事物为并列关系,顺序可颠倒。)
3、<介> 跟,同。
《论语•学而》:“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夸父逐日》:“夸父与日逐走”。
《咏雪》:“与儿女讲论文义。”
《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
《孙权劝学》:“与蒙论议”。
《核舟记》:“神情与苏、黄不属。”
《桃花源记》:“遂与外人间隔。”
《石壕吏》:“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记承天寺夜游》:“念无与为乐者”。
《马说》:“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送东阳马生序》:“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小石潭记》:“似与游者相乐。”
《岳阳楼记》:“微斯人,吾谁与归?”
《满井游记》:“而此地适与余近”。
《隆中对》:“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
《出师表》:“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曹刿论战》:“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注:介词前后的几个事物不构成并列关系,顺序也常常不可颠倒。)
4、<副> 相伴,一起。
《饮酒》:“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二)yú<语> 通“欤”,表疑问。
《唐雎不辱使命》:“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鱼我所欲也》:“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三)yù<动> 欣赏。
《答谢中书书》:“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与:原意为“参与”。)
(四)jŭ、<动> 通“举”,选拔。
《大道之行也》:“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则
1、<副> 乃,就是。用以加强肯定语气。
《伤仲永》:“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岳阳楼记》:“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出师表》:“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2、<副> 表示顺承。(1)相当于“就”。
《论语•学而》:“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陈太丘与友期》:“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核舟记》:“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
《陋世铭》:“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观潮》:“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
《三峡》:“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
《送东阳马生序》:“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岳阳楼记》:“则有去国怀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满井游记》:“作则飞沙走砾。”
《隆中对》:“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
《出师表》:“不效,则治臣之罪。”
《鱼我所欲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曹刿论战》:“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2)相当于“那么”。
《鱼我所欲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岳阳楼记》:“然则何时而乐耶?”
《出师表》:“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3)<副> 表示转折。相当于“却”。
《送东阳马生序》:“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
《鱼我所欲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
于我何加焉?”
(4)<连> 表示假设,相当于“如果”。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人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5)<连> 表示让步,相当于“倒是”。
《隆中对》:“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
(6)<助> 无意义。
《与朱元思书》:“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之
1、<动> 去,往;到。
《陈涉世家》:“辍耕之垄上”。“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多助之至”。“寡助之
至”。
2、<代> 第三人称代词。(1)相当于“他”。
《论语•述而》:“择其善者而从之”。
《陈太丘与友期》:“下车引之”。
《伤仲永》:“借旁近与之”。
《五柳先生传》:“或置酒而招之”。
《陈涉世家》:“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之:指扶苏。)“楚人怜之。”(之:指项燕。)“令辱之”。(之:指吴广。)
《唐雎不辱使命》:“长跪而谢之曰”。
《隆中对》:“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之:指徐庶。)“将军岂愿见之乎?”(之:指诸葛孔明。)“贤能为之用”。(之:指孙权。)
《公输》:“愿借子杀之。”(之:指侮臣者。)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亲戚畔之”。(之:指失道者。)“天下顺之。”(之:指得道者。)
《鱼我所欲也》:“呼尔而与之”。(之:指行道之人。)“蹴尔而与之”。(之:指乞人。)
《惠子相梁》:“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之:指惠子。)
(2)相当于“他们”。
《桃花源记》:“问所从来,具答之。”
《陈涉世家》:“杀之以应陈涉。”(之:指各地郡县长
官。)
《隆中对》:“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之:指关羽。张飞。)
《出师表》:“事无大小,悉以咨之”。“愿陛下亲之信之。”
《曹刿论战》:“公将弛之。”(之:指齐军。)
《愚公移山》:“跳往助之。”
《核舟记》:“能以径寸之木”。
《三峡》:“春冬之时”。
《答谢中书书》:“山川之美”。“实是欲界之仙都。”
《马说》:“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五柳先生传》:“黔娄之妻有言”。“其言兹若人之俦乎?”“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送东阳马生序》:“益慕圣贤之道。”“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腰白玉之环”。“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3)相当于“它”。
《论语•学而》:“学而时习之”。
《论语•子罕》:“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伤仲永》:“传一乡秀才观之”。(之:指诗。)“受之天也。”(之:指通 悟。)
《狼》:“复投之”。“又数刀毙之。”
《桃花源记》:“渔人甚异之。”(之:指桃花源的奇景。)《核舟记》:“箬篷覆之。”(之:指舱。)“闭之”。(之:窗。)“石青糁之。”(之:指刻字的凹处。)“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马说》:“策之不以其道”。执策而临之”。
《送东阳马生序》:“弗之怠。”(之:指读书。)“走送之。”(之:指书。)
《小石潭记》:“乃记之而去。”
《醉翁亭记》:“名之者谁?”“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满井游记》:“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唐雎不辱使命》:“愿终守之”。
《公输》:“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环而攻之而不胜。”“委而去之”。
(4)相当于“它们”。
《伤仲永》:“忽啼求之。”(之:指书具。)
《陈涉世家》:“攻銍、酂、苦、柘、谯皆下之。”(之:指上述各地。)
(5)相当于“这件事”。
《伤仲永》:“余闻之也久。”
《桃花源记》:“闻之,欣然规往。”
《岳阳楼记》:“属予作文以记之。”
《陈涉世家》:“然足下卜之鬼乎?”“固以怪之矣。”
《隆中对》:“时人莫之许也。”
《公输》:“再拜,曰:‘请说之。’”“吾既已言之于王矣。”
《曹刿论战》:“肉食者谋之。”
《邹忌讽齐王纳谏》:“暮寝而思之。”
3、<代> 指示代词,相当于“此”、“这”。
《桃花源记》:“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小石潭记》:“心乐之。”
《公输》:“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愚公移山》:“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4、<助> 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可译为“的”。
《伤仲永》:“不能称前时之闻。”“仲永之通悟”。
《口技》:“于厅事之东北角”。
《狼》:“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桃花源记》:“忘路之远近。”
《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花之君子者也。”“菊之爱”。
《岳阳楼记》:“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览物之情”。“予尝求古仁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陈涉世家》:“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醉翁亭记》:“山之僧智仙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山水之乐”。“山间之朝暮也。”“而不知人之乐”。
《唐雎不辱使命》:“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皆布衣之士也”。
《隆中对》:“此用武之国”。
《出师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公输》:“荆之地方五千里”。“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三里之诚,七里之郭”。“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曹刿论战》:“小大之狱”。
《邹忌讽齐王纳谏》:“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愚公移山》:“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惩山北之塞”。
5、<助> 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论语•子罕》:“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孙权劝学》:“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狼》:“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陋室铭》:“无丝竹之乱耳”。
《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大道之行也》:“大道之行也”。
《送东阳马生序》:“当余之从师也”。“无鲜肥滋味之享。”
《岳阳楼记》:“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醉翁亭记》:“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满井游记》:“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唐雎不辱使命》:“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要离之刺庆忌也。”
《公输》:“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臣以王吏之
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鱼我所欲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此之为失其本心。”
《邹忌讽齐王纳谏》:“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愚公移山》:“汝心之固,固不可彻”。“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6、<助> 作定语后置的标志。《马说》:“马之千里者”。
《岳阳楼记》:“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7、<助> 作宾语前置的标志。
《陋室铭》:“何陋之有?”。
《公输》:“宋何罪之有?”
8、<助> 补足音节,没有实义。
《论语•为政》:“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口技》:“妇拍而呜之”。
《伤仲永》:“卒之为众人”。
《狼》:“久之”。
《桃花源记》:“处处志之。”
《醉翁亭记》:“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陈涉世家》:“怅恨久之”。
《曹刿论战》:“公将鼓之。”
9、<助> 用在“前、后、内、外间”等词前,表示对时间或 方位的限制。《邹忌讽齐王纳谏》:“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醉翁亭记》:“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在乎山水之间也。” 《满井游记》:“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论语》;“任重而道远。”
《醉翁亭记》:“泉香而酒冽;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起坐而喧哗者。”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鱼我所欲也》:“舍生而取义者也。”
《出师表》:“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醉翁亭记》:“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曹刿论战》:“登轼而望之;再而衰,三而竭。” 《醉翁亭记》水落而石出;日出而林霏开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困于心,横于虑,而后作。”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爱莲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鱼我所欲也》:“由是则生而又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论语》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醉翁亭记》:“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5.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醉翁亭记》:“朝而往,暮而归;杂然而前陈者。” 《满井游记》:“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妆而蹇者。” 《鱼我所欲也》:“蹴尔而与之。”
何
1、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岳阳楼记》:“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曹刿论战》:“何以战?”(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岳阳楼记》:“然则何时而乐耶?”
2、用作疑问副词。
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观沧海》:“水何澹澹。”
另外还有复合词,如[何若]【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
所 1、用作名词,“处所”“地方”“应有的归宿”。
《陈涉世家》:“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2、用作助词,放在动词的前面,组成名词性的“所”字结构短语,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
《木兰诗》:“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3、用作助词,放在介词前面,组成介词结构短语,合起来作状语,说明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凭借的方法手段、产生的原因及其有关人物。
《桃花源记》:“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4、复合词 [所以]
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出师表》:”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的方法” “是用来„„的”"等。
4.高一语文文言文之文言虚词解析 篇四
而
夜缒而出: 而,修饰连词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而、顺承连词
今急而求子:而,才,表顺承 朝济而夕设版焉:而,表转折,连词
以
敢以(之)烦执事:以、介词、用、拿 越国以鄙远:以、表顺承连词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以为、把…作为
之
邻之厚,君之薄也: 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夫晋,何厌之有?: 提宾标志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结构助词,的 将焉取之: 代词,指代土地
焉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语气词,不译) 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副词,为什么)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疑问副词,为什么)
为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被,介词,表被动) 为之奈何(对,介词)
乃为装谴荆轲(整理,动词) 乃令秦武阳为副(做,担任)
为变徵之声(发出,动词) 又前而为歌曰(作,动词)
嘉为先言于秦王曰(替) 愿举国为内臣(做,动词)
使子婴为相(动词,任,做)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介词,被)
军中无以为乐(动词,作为) 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表判断,是)
何辞为(句末语气词,呢)
因
蒙故业,因遗策(动词,继承、沿袭)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副词,就、于是)
因击沛公于坐,杀之(副词,趁势,趁机)
者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呢,也可不译,助词)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用在时间名词之后表示停顿,助词)
5.初中语文文言虚词整理 篇五
善:1、擅长,动词(京中有善口技者)2、好(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少:1、一会儿(少时)shǎo2、稍微(意少舒)shǎo3、不多(饮少辄醉)shǎo4、年轻(陈涉少时)shào
舍:1、学舍、书馆、房屋(至舍/屋舍俨然)2、舍弃(舍文轩而窃敝舆/便舍船,从口入)3、丢开、离去(意难决舍/故决然舍去)4、shě,施舍(舍与你的《范进中举》)
甚:1、超过、厉害、严重(所恶莫甚于死者)2、十分(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胜:1、取胜,胜出、超过(此时无声胜有声)2、优美、美好(予观夫巴陵胜状)3、忍受,能承受(高处不胜寒)4、尽(跨州连郡者不胜数)
食:1、吃。(食不饱,力不足《马说》)2、通“饲”,喂养。(食之不能尽其材)3、吃的东西(衣食所安,不敢专也)
使:1、派(秦王使人谓安陵君)2、出使(使于秦)3、使者(使子为使)
始:1、曾(未始知西山之怪特)2、开始(游于是乎始)
市:1、集市(东市买骏马《木兰词》)2、买(愿为市鞍马《木兰词》)
是:1、判断动词,是(我是鬼《宋定伯捉鬼》)2、代词这样(诚如是,则霸业可成)
适:1、往(抱而适市)2、正好(而此地适与余近)3、舒适(其体不适)
书:1、书写。(乃丹书帛日《陈涉世家》)2、文字,字条。(得鱼腹中书)3、书信。(一男附书至《石壕吏》)4、文件。(军书十二卷《木兰诗》)
数:1、shù,表多次。(又数刀毙之《狼》)2、shǔ,计算。(珠可历历数也《核舟记》)3、shuò,屡次。(扶苏以数谏故《陈涉世家》)
所以:1、用什么方法(吾知所以距子矣)2、用这些来(所以动心忍性)3、……原因(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T
通:1、通过(初极狭,才通人)2、通晓、掌握(未能通习吏事)3、顺利、顺畅(政通人和)4、整个(通计一舟)5、贯通(中通外直)
图:1谋取(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
徒:1、仅仅、只(徒以有先生也)2、光着(免冠徒跣/徒步旅行)
屯:停驻(屯大泽乡)
W
望:1、声望(先达德隆望尊)2、看(登轼而望之)
为1、以为、认为(孰为汝多知乎)2、做,制造(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公输盘为我为云梯)3、是(此不为远者小)4、对、向(不足为外人道也)5、替、给(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6、刻有(为人五)7、为了(故不为苟得也)8、接受,做(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谓1、说(谓为信然)2、对…说(谓先主曰)3、是(太守谓谁)4、认为(予谓莲)5、叫做(此之谓失其本心)6、命名(太守自谓也)
文:1、画着文彩(皆披发纹身)2、文章(属予作文以记之)3、彩饰(舍其文轩)
闻:1、听说(余闻之也久)2、名声(不能称前时之闻)
X
下:1、攻下、攻克(蕲下)2、向下(日光下澈)3、往下走(下见小潭)
鲜:1、鲜艳(芳草鲜美)2、xiǎn,少(陶后鲜有闻)
贤:1、胜过、超过(贤于材人远矣《伤仲永》)2、有才能的(如此其贤《伤仲永》)
相:1、一起、共同(此子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2、互相(出郭相扶将)
效1、功效、效果,名词(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2、取得成效(不效则治臣之罪)
屑:1、值得(乞人不屑也)2、忙碌的样子(而楼上人往来屑屑)
谢:道歉(长跪而谢之)
信:1、信任(愿陛下亲之信之)2、信实,实情(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3、确实(谓为信然)4、通“伸”,伸张(欲信大义于天下)
行:1、品德(性行淑均)2、行军(行收兵,比至陈)3、行列、队伍(皆次当行/行阵和睦)4、行走(行深山巨谷中)
许:1、赞成(杂然相许《愚公移山》)2、答应,承认、同意(时人莫之许/遂许先帝以驱驰)3、大约的数量(高可二黍许)4、hǔ,拟声词(曳屋许许声)
寻:1、寻找(寻向所志《桃花源记》)2、不久(寻病终《桃花源记》)
Y
焉:1、哪里(且焉置土石)2、句末语气词(始一反焉)
艳:1、妖艳、艳丽(艳装骑驴)2、欣羡(略无慕艳意)
夷:1、平(船背稍夷)2、平和、平易(言和而色夷)3、少数民族
遗:1、wèi,留给、给予(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2、死去的人留下的(深追先帝遗诏)3、丢失的(成语:路不拾遗)
已:1、停止(蒹葭采采,白露未已)2、完了、完毕(死者长已矣)
3、算了,罢了(且壮士不死即已)4、已经(骨已尽矣)
义:1、坚持合宜的道德、情理(吾义故不杀人)2、正义、仁义(舍生而取义)
3、适宜、恰当(引喻失义)
异:1、奇异、特殊、不同(奇山异水)2、认为……奇怪(父异焉/渔人甚异之)3、意外的事
易:1、交换(寒暑易节)2、容易(难者亦易矣)3、交易,买(易以百金)
诣:1、去、到,(由是先主遂诣亮)2、去拜访(及郡下,诣太守)
益:1、增加(曾益其所不能)2、利益、好处(有所广益)3、更加、进一步
意:1、心情(意少舒)2、神情、态度(意暇甚)3、情趣(醉翁之意不在酒)4、企图,想要(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
因:1、于是、就(因屏人曰/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2、凭借、依(高祖因之以成帝业)3、根据、依照(罔不因势象形)4、因此(因以为号焉)
引:1、拉,表示好感(下车引之)2、拿起(引刀趋机/丁壮者引弦而战)3、称引(引喻失义)
盈:1、满(曾不盈寸)2、充满,士气正旺盛(彼竭我盈)
用:1、使用、采用(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2、因此(遂用猖獗)
友:1、朋友(有朋自远方来)2、友爱、亲近(琴瑟友之)
余:1、剩下的、留下的(余寒犹厉)2、第一人称,我(余闻而愈悲)
与:1、通“欤”疑问语气词,相当于“吗”(所识穷乏者得我与)2、给(蹴尔而与之)
欲:1、想(鱼,我所欲也)2、将要(解衣欲睡)3、愿望(从民欲也)
援:1、提出、引(援疑质理)2、外援(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缘:沿着(缘染溪/缘溪行)
Z
杂然:1、纷纷地(杂然相许《愚公移山》)2、交互错杂(杂然而前陈《醉翁亭记》)
再:1、第二次(再而衰)2、两次(日再食)
曾:1、加强语气,与“不”连用,连……都(曾不能毁山之一毛)2、同“增”,增加(曾益其所不能)3、尚、还(曾不盈寸)
争:1、争夺(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2、据理力争(知而不争)
指:1、手指(人有百指)2、指明(不能指其一端)3、指点(皆指目陈胜)
至:1、极点(寡助之至)2、到(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3、周到(礼愈至)
志:1、记(故为之文以志)2、标记(寻向所志)3、做标记(处处志之)4、志向(且人患志之不立)5、立志
质:1、询问(援疑质理)2、资质(非天质之卑)
致:1、表达、表述(听妇前致词) 2、取得(无从致书以观)3、招致、引来(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
诸:1、“之于”的合音(投诸渤海之尾)2、那些(其西南诸峰)3、各位,众位(今诸生学于太学)
主:1、掌管(齐命使各有其主《晏子使楚》)2、君主(其贤者使使贤主《晏子使楚》)
属:shǔ1、类,
(忠之属也《曹刿论战》/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2、侪、辈。(徒属皆日《陈涉世家》)3、管辖。(司命之所属《扁鹊见蔡桓公》)4、相同,同类。(神情与苏黄不属)5、zhǔ,通“嘱”,嘱托。(属予作文以记之)
缀:1、点缀(缀以珠玉)2、连接,紧跟(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资:1、天资、天分(吾资之昏《为学》)2、资助(此殆天所以资将军《隆中对》)
子:1、夫子、先生、老师(子墨子闻之)2、您(愿借子杀之)3、儿子(子又生孙)
自:1、自己(并自为其名)2、自、从(自是指物作诗立就)3、从、由(自三峡七百里中)4、如果(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足:1、脚(东坡现右足)2、充足(今北方已定,兵甲已足)3、足以(以中有足乐者)4、值得(不足为外人道也)
卒:1、士兵(卒买鱼烹食)2、最终(卒于鲁也传之)
作:1、奋起、有所作为(而后作)2、写(属予作文以记之)
6.文言虚词初探 篇六
全国新课标卷对虚词的考查一直没有单独设题,而是糅合在翻译题和断句题中,《考试大纲》中列出的18个文言虚词无疑是考查重点。
如,2013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II语文试题第七题翻译
(1)其兄自有时名,滞于冗官,竟不引进。
(2)其牧守稍薄,则又移居,故其迁徙者,盖十余州焉。
两题考查了其、于、则、者、焉5个虚词。如果没有掌握这几个虚词的意义用法,那么这道题就很难拿到分。
虚词之所以“虚”,表现在有时并没有具体实际的意义,仅仅表现一种关系,比如“而”,学生在理解记忆起来有一定难度,也为我们的教学增加了难度。似乎无论我们讲的如何详细,学生都会记忆的很混乱,实际运用起来也很困难。以虛词“何”为例,教师上课一般会这样归纳:
例如,【何】
(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例: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例: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例: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二)用作疑问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例: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例: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三)作语助词,相当于“啊”。
例: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孔雀东南飞》)
(四)何:通“呵”,喝问。
例: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谁何:呵问他是谁何。意思是检查盘问。)(《过秦论》)
这样讲解,虽然详细的把虚词的各种用法意义集合在一起,但实际上由于句子过散,并不利于学生记忆。即使勉强记住,也不会灵活运用。
如何巧记文言虚词呢?我在教学中归纳了以下的方法:
一、让学生在复习过程中,找出课本中这些虚词不同意义和用法的句子,并摘抄出来。让学生从熟悉的课文出发,讲零散的知识整合起来,对虚词形成初步的认识。
例如:归纳“其”的意义用法
(一)用作代词。
1、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第三人称代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2、 秦王恐其破壁。(《廉颇蔺相如列传》
第三人称代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应译为"他""它"(包括复数)。
3、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
4、 及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二)用作副词。
1、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
2、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3、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可以无悔矣 ,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
(三)用作连词。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
(四)用作助词。
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离骚》
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二、学生分组合作,将这些含有虚词的句子 归纳、改编,润色成一篇小的文言文。教师先给出示例。依然以“其”为例:
狐谓狼曰:“羊肉其(1)鲜乎!君其(2)有意,叼其(3)一而啖之,得饱其(4)口福。”狼曰:“其(5)如猛犬何?”狐间于犬曰:“羊数詈言,其(6)言不堪入耳,君乃无所怒,其(7)无闻邪,其(8)畏主人邪?及其(9)嬉逐,愿为一雪其(10)耻。君其(11)许之!”犬笑曰:“欲加之罪,其(12)无辞乎?”犬乃悟狐之野心,知路曼曼其(13)修远矣,护羊愈谨。狐与狼遂去。
解析:(1)副词,表揣测语气,大概、或许。或表感叹语气,多么,真。
(2)连词,表假设,如果。
(3)指示代词,其中的。
(4)第一人称代词,自己的。
(5)副词,加强疑问语气,又。
(6)第三人称代词,他的。
(7)(8)连词,连用,表选择,是……还是……。
(9)第三人称代词,它们。
(10)指示代词,那种。
(11)副词,加强祈使语气,表希望、要求,相当于“一定”、“还是”。
(12)副词,表反问语气,难道、怎么。
(13)音节助词,起调节音节作用,不译。
三、学生仿照示例自己编出故事,并展示,其他学生一同纠错,并解析每个字的意义用法。教师给予补充。这样做的好处是,学生通过自己编写故事不仅理解了虚词的意义用法,还能熟练运用虚词,通过对他人故事的订正分析,更深入的理解这些词语。并且学生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讨,增强了学习兴趣,一箭多雕。
以下是我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自己编写的小故事:
秦王谓群臣曰:“朕欲得仙丹,将焉取之?”一卿曰:“臣闻西山白云观有一方士,能炼此丹焉。”秦王曰:“速取焉。”遣人至白云观,寻之未果。反。至于殿下,秦王怒焉,斥群臣:“此白云观,上宝福地,风雨兴焉,焉有取之未果之理。”
虽然这个故事编写的不是很完美,也有一些小错误,但是学生能通过合作学习,把“焉”的所有意义和用法集合在一起,这已经很不容易了,相信学生通过这样的练习,也能掌握这个字的用法。
我也在网上看到很多这样的故事,也试过直接将这些例子拿来给学生讲解,但是,效果很不佳。跟一般归纳总结的方法就没有区别。后来我尝试让学生分组合作,自己编故事,刚开始也担心过学生没有兴趣,积累不够编不出来。但是,我把例子举出来之后,学生虽然哀叹了一番,还是认真去做了,并且讨论的非常热烈,最后给出的故事虽然不尽完美,但也符合了我的要求,甚至超出了我的预期。在后来的练习课中,学生对虚词的理解运用明显提高了很多。
7.新课程初中文言虚词用法与例举 篇七
㈠动词wéi
⒈“做” 例:①并自为其名 ②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 ③为我为云梯之械 ④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⑤行拂乱其所为 ⑥好为《梁父吟》 ⑦行拂乱其所为
⒉“作为、当作、成为” 例:①弃其杖,化为邓林 ②为坻、为屿、为堪、为岩 ③以丛草为林 ④武陵人捕鱼为业 ⑤以牒为械
⒊“认为” 例:①孰为汝多知乎
⒋“是” 例:①知之为知之 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③天下为公 ④中轩敞者为舱 ⑤臣以王吏之攻宋,为与此同类 ⑥此为何若人 ⑦若为佣耕
㈡介词wèi
⒈“替、给、向”例:①愿为市鞍马 ②为人谋而不忠乎 ③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④不足为外人道也 ⑤为楚造云梯 ⑥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⑦为天下唱
⒉“被”例:①二虫尽为所吞 ②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③山峦为晴雪所洗 ④仅有敌船为火所焚 ⑤士卒多为用者 ⑥贤能为之用
二、之
㈠动词“到” 例: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②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③辍耕之垄上
㈡助词
⒈“的” 例:①水陆草木之花 ②虽有千里之能 ③醉翁之意不在酒 ④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⒉无义,不译
⑴主谓间,取独 例: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②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③大道之行也 ④甚矣,汝之不惠
⑤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⑥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⑦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⑵宾语前置的标志 例:①何陋之有 ②宋何罪之有
⑶定语后置的标志 例:①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②马之千里者
⑷凑足音节 例:①久之,目似瞑意暇甚②鸣之而不通其意 ③怅恨久之 ④公将鼓之
㈢代词
⒈代人 例:①或置酒而招之 ②借旁近与之
⒉代物 例:①渔人甚异之 ②录毕走送之 ③策之不以其道
⒊代事 例:①闻之,欣然规往 ②属予作文记之 ③弗之怠 ④吾既已言之王矣 ⑤肉食者谋之
三、以
㈠介词
⒈“把、拿、用” 例:①以衾拥覆 ②徐喷以烟
⒉“凭借、按照” 例:①策之不以其道 ②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③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④何以战
⒊“因为” 例:①以中不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 ②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③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于 ④勿以善小而不为 ⑤不以千里称也
⑥徒以有先生矣 ⑦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⑧先帝不以臣卑鄙
㈡连词
⒈表目的“来” 例:①无从致书以观 ②属予作文以记之 ③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④河曲智叟亡以应 ⑤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⑥杀之以应陈涉
⒉表修饰,同“而”的`用法 例:①俯身倾耳以请 ②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㈢动词“认为” 例:①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②臣以王吏之攻宋,为与此同类③皆以美于徐公
四、而
㈠表并列“和、又、并且” 例:①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②起坐而喧哗者③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④国险而民附⑤修八尺有余而形貌失丽 ⑥生于忧患而无于安乐 ⑦蔚然而深秀 ⑧舍鱼而取熊掌
㈡表承接“就、然后”或不译 例:①日出而林霏开 ②既醉而退 ③强饮三大白而别 ④夺而杀尉 ⑤挟天子而令诸侯 ⑥呼尔而与之 ⑦长跪而谢之
㈢表修饰 不译 例:①朝而往,暮而归 ②杂然而前陈者 ③先天下之忧而忧 ④执策而临之 ⑤佣者笑而应曰 ⑥面山而居 ⑦玉城雪岭际天而来 ⑨仰而视之 ⑩在楚城上而待楚寇
㈣表转折“但是、却、然而” 例:①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②人不知而不愠 ③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④足肤龟裂而不知 ⑤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⑥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⑦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⑧出淤泥而不染 ⑨邻有短褐而欲窃之
㈤表因果“因而”例:①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②(夸父)道渴而死
五、于
㈠表比较:有超过的意思 ①皆以美于徐公 ②所欲有甚于生者 ③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㈡引出时间、地点、对象“在、到、向、从、对于”
⒈引时间:①奉命于危难之间 ②试用于昔日
⒉引地点:①躬耕于南阳 ②战于长勺 ③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⒊引对象:①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过于诸侯 ②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③胡不见我于王 ④生于忧患 ⑤万钟于我何加焉 ⑥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㈢表被动“被” ①受制于人②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六、者
㈠指代人、物,“的人、的东西”
①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②以君为长者,故不措意也 ③卜者知其指意 ④或异二者之为 ⑤得道者多助 ⑥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⑦往来而不绝者 ⑧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⑨肉食者谋之 ⑩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⒒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e也 ⒓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㈡放在主语后,引出判断
①陈涉者,阳城人也 ②诸葛孔明者,卧龙也 ③城北徐公者,齐国之美丽者也
㈢放在主语后,引出原因
8.初中文言文虚词“者”用法知识点 篇八
①结构助词。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②结构助词,的。
下者飘转沉塘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③指人、物、事、时、地等。“……的.”,“……的(人、东西、事情)”。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也——《孟子二章》
④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不必译出。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⑤放在分句的句末,引出原因。(……的原因)
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孟子二章》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⑥用在数词后面,译为“……个方面”“……样东西”“……件事情”。
或异于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⑦语气词,不译
9.文言虚词辨析十法 篇九
下边结合实例介绍十种辨析方法,供参考。
一、语境辨析法
文言虚词的用法比较灵活,要确定一个虚词的用法就必须联系语境作具体分析,做到“字不离句,句不离篇”。如下列四个句子中的“焉”:
①针针丛棘,青麻头伏焉(蒲松龄《促织》)
语境是一只“青麻头”(蟋蟀)藏匿在“针针丛棘”之中。由此可推断“焉”是兼词“于此”。“伏焉”即“伏在那里”。
②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说》)
语境是交代写文章的目的是等待那些考察民情的人能够看到这篇文章。由此可推断“焉”是代词。代文章。“得焉”即“能够看到它”。
③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焉”用在疑问句中,表示责备的语气,由此可推断“焉”是疑问代词,可译为“何、哪里”。
④圣心备焉(荀子《劝学》)
“焉”用在陈述的语境里,是语气助词。
根据语境辨析虚词是虚词辨析常用的方法之一。考生如能于此用心体会,自会获益良多。
二、词性界定法
文言虚词往往兼有多种词性,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只要能推断出其词性不一样,那么,其意义和用法肯定也不同。
(2007年高考重庆卷)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荷锄者有菜色/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
B.国家建都于北/徘徊于斗牛之间
C.伏闻陛下以灾异屡见,敕群臣尽言无讳/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
D.诚恐今日所言,又为虚文/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已
【解析】此题答案为C。根据语境,“敕群臣尽言无讳”的原因是“灾异屡见”,故C组第一个“以”可译为“因为”,是个介词;“蝉蜕于浊秽”的目的就是“浮游尘埃之外”,故第二个“以”可译为“来”,是个连词。其余三个答案中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依次为:者,助词,可译为“……的人”;于,介词,可译为“在”;所,助词,和后边的动词共同组成一个所字短语。无实在意义,不译。
三、课文迁移法
近几年高考文言虚词题在设题上有一个显着特点:试题提供的用于比较的文苦句子大都有一句出自中学课文,这样我们就可以利用熟悉课内文句的优势来进行辨析,用所知道的课内例句中虚词的用法,推断所给文言语段中句子中的虚词的用法。如:
(2007年高考山东卷)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树在道边而多子,必苦李也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戎尝与阮籍饮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C.戎每与籍为竹林之游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D.以母忧去职
不赂者以赂者丧
【解析】此题每组句子中用于比较的一个句子均出自课文,因此,答题时我们可以利用熟悉的课内文句的优势来进行辨析。A组“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出自荀子的《劝学》,“而”在这里可解释为“并且”或“而且”,是个递进连词;“树在道边而多子,必苦李也”中的“而”所在句子结构、放置位置同“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中“而”基本相似,因此可判定其必定也是一个连词。那么,是一个什么连词呢?运用语境辨析法可确定其为转折连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却”。B组“备他盗之出人与非常也”中的“与”放在两个动词性的短语中间,是连詞:“戎尝与阮籍饮”的中“与”的后边是名词“阮籍”。前边是副词“尝”,前后词语的性质与“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中的“与”的前后词语截然不同,根据语境判断法,可确定其为介词。根据同样的方法,可确定C组第一个“之”为结构助词,可译为“的”,第二个“之”为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D组两个“以”均为介词“因为”。此题答案为D。
四、句位分析法
有些虚词在句中位置不同,其词性、作用也不相同。如“其”在句首一般是语气副词,如“其李广将军之谓乎”,因为“其”不能作主语;在句中,动词后一般是代词,如“秦王恐其(代荆轲)破璧”;在名(代)词后一般是语气副词,如“尔其(语气副词,一定)无忘乃父之志”/“吾其(语气副词,还是)还也”。“焉”在句末动词后面。一般是兼词,如“风雨兴焉”。“也”。句末助陈述、疑问、感叹等语气,在句中一般起舒缓语气的作用。
(2006年高考福建卷)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B.若至近世,操行不轨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C.且七十子之徒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D.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
其孰能讥之乎
【解析】此题答案为A。按照句位分析法,A组两个“之”均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为助词。B组第一个“若”放在句首,为连词,可译为“至于”;第二个“若”放在句中,且处在谓语的位置上,可译为“比得上”,是个动词。C组第一个“且”放在句首,可译为“再说”,是个连词;第二个“且”放在句中,可译为“尚且”,是个表让步关系的连词。D组第一个“其”放在句中,且处在谓语动词“知”的后边,可译为“哪一个”,是指示代词;第二个“其”放在句首,且与句末的“乎”构成“其……乎”的固定格式,“其”为表反问的语气副词,可译为“难道”。
五、功能认定法
很多文言虚词在句子结构中有着特殊的语法功能,根据语境认定这些虚词特殊的语法功能,也就可以推断出虚词的用法。如“之”在主谓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是个助词:“见”和“于”组合可表被动“见”是助词,“予”是介词:“是”和“之”可作提宾的标志,均为助词;判断句的标志通常为“者”“也”“乃”等。如:
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
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退秦师》)
②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师说》)
③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
⑤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
⑥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
⑦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⑧吾尝跋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句①中的“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为结构助同;句②中的“之”为宾语前置的标
志,亦为结构助词;句③中的“之”为定语后置的标志,电是个助词;句④中的“见”“于”组合起来构成“见……于”式被动句,其中“见”是助词,“于”是介词;句⑤中的“者”“也”用在判断句,构成“者……也”式判断句,“者”表停顿。“也”表判断,二者均为语气助词;句⑥中的“以”用在表目的的分句前,为目的连词;句⑦中的“而”用在主谓之间,连接主语与谓语,相当于假设连词“如果”;句⑧中的“而”用在状语与谓语之间,连接状语与谓语,为修饰连词,
六、结构推断法
顾名思义,就是依据句子结构推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一种方法。可分两种情况:
1.语言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词句构成的对文,其对应位置上的词语的用法往往相同或相似,由此可从句中熟悉的虚词的用法,推断对应位置的疑难虚词的用法。如以下几例:
①舟遥遥以轻扬,风飘飘而吹衣。(《归去来兮辞》)
②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
③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东山》)
“而”在文言文中的最常见的用法是做连词,在句①中“而”是一个连接状语和谓语的修饰连词,由于“风飘飘而吹衣”的结构同“舟遥遥以轻扬”的结构完全一样,所以可断定“舟遥遥以轻扬”中的“以”也应该是修饰连词。句②中“因利”与“乘便”的结构方式完全一致,据此可推知加点的词“因”与“乘”的意义与用法也应该是相同的。那么,“因”“乘”究竟作何解释呢?我们先看“乘便”。“乘便”就是“趁着便利的条件”或“凭借着便利的条件”的意思。在这里,“乘”是“趁着”“凭借”,是介词,“便”是“便利的条件”,是名词,“乘便”便是一个典型的介词结构。这样,我们便可判定“因利”也是一个介词结构,“因”是介词。“利”是名词。句③中的“思”的意义和用法较难判断,但根据常识,“矣”是语气助词,“思”所在的句子结构又同“矣”所在句子结构完全一样,因此,可推知“思”也应是语气助词。
2.根据词语在句子中所作的成分来推断。不同的句子成分就决定了词语的词性和用法。如下列几例:
①先妣抚之甚厚(《项脊轩志》)
“抚之”是动宾短语,“之”是动词“抚”的宾语,代词,代“妪”,可译为“她”。
②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庄子·秋永》)
“仲尼之闻”是偏正短语,“之”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是结构助词,可泽为“的”。
③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
“师道之不传”是主谓短语,作“久矣”的主语,“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是结构助词,可不译。
④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之垄上”是动补短语。“之”是动词,“去”“往”的意思,“垄上”是补充说明“之”的处所。因此“之”是一个实词。而不是虚词。
七、句式推断法
有些文言虚词的用法,可以借助句式来推断。如下边5例中加点的虚词:
①多于南亩之农夫(《阿房宫赋》)
②石之铿然有声者(《石钟山记》)
③何以战(《左传·曹刿论战》)
④竖子不足与谋(《鸿门宴》)
⑤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促织》)
句①是介词结构后置句,“于南亩之农夫”为后置的介词结构,因此“于”可解释为“比”,介词。句②为定语后置句,后置定语是“铿然有声者”,因此“之”可解释为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句③是个宾语前置句,前置宾语是“何”,因此可判定“以”是介词,可解释为“凭借”。句④是个省略句,补全应为“竖子不足与(之)谋”,把“与”的宾语“之”省略掉了,因此可判定“与”是介词,可解释为“同”“跟”等。句⑤是个被动句,其中“为”表被动,相当于被动词“被”,为介词。
八、语气分析法
有些文言虚词的用法可以借助其所表达的语气来推断。如以下三例中的“其”:
①以余之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②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③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上述三例中的“其”均为语气副词,但所表达的语气各不相同。句①中的“其”表反问语气,可译为“难道”;句②中“其”表商量语气,可译为“还是”;句③中“其”表祈使语气,可译为“一定”。
再如下面“也”字的用法也可从其所表达的语气中推知:
①项脊轩,旧南阁子也。(《项脊軒志》)
②公子畏死邪?何泣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③吾真真不能忘汝也!(《与妻书》)
上述三例中“也”均为语气助词,但具体用法又有不同。句①是判断句,“也”表判断语气,不译;句②是疑问句,“电”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呢”;句③是感叹句,“也”表感叹语气,可译为“啊”。
九、固定搭配推断法
有的虚词经常与别的虚词或词语搭配使用,用法较为固定,意思也比较同定,我们可以根据这种情况来推断它们的用法。
1.“其”与语气词“何”或“乎”连用,表反问语气。“其”为语气副词,“乎”或“何”为语气助词。如:
①其孰能饥之乎?(《游褒禅山记》)
②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2.“……者……也”连用,表判断语气,“者”“也”均为语气助词。如: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3.“为……所……”连用,“见……于……”连用,均表被动,“为”“于”可译为“被”,是介词;“所”“见”是助词,不译。如:
①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4.“何……为”连用,表反问,“何”为疑问代词,“为”是表反问的语气助词。如: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5.“以……为……”连用,表意动,“以”是介词,“为”是动词。如:
①匈奴以为神。(《苏武传》)
十、前后词语词性推断法
虚词前后放置的词语的词性不同,这个虚词用法就不相同。这条规律是我们推断虚词用法的又一条重要途径。如:
1.“而”“且”作并列连词时,它们前后词语的词性、结构都相同,前后词语的位置可以对调,意思不改变。
①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土(《过秦论》)
第一个“而”前后是两个形容词,前后词语位置对调,意思不改变。第三个“而”前后是两个动宾结构,前后位置可以对调,意思不改变。
②又若老人咳且笼于山谷中者。(《石钟山记》)
“且”前后是两个动词,表并列,可译为“一边……一边……”。
③示赵弱且怯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且”前后是两个形容词,表并列,可译为“又……又……”
2.“于”用在形容词后表比较,可译为“比”,介词。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青于蓝”“寒于水”两个“于”都用在形容词之后表比较,可译为“比”。
3.“之”用在表时间的副词后作音节助词。无实义,不译;用在表处所的名词之前,一般作动词,可译为“到”“往”“去”等;用在动词之后,一般作代词,可译为“他(们)”“她”“它(们)”。如下边三例:
①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赤壁之战》)
②驱而之薛。(《国策·齐策四》)
③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谏太宗十思书》)
①中“之”为音节助词,无实义,不译;②中的“之”用在表处所的名词前,为动词,可译为“到”等;③中“之”放在动词之后,为代词,可根据语境灵活译出。
【初中语文文言虚词整理】推荐阅读:
初中文言虚词复习教案06-22
语文文言文虚词总结08-13
必修二语文文言实词虚词知识点06-19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整理08-17
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10-31
初中语文文言文语法(词类)10-23
初中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10-24
初中语文教学之文言文08-31
初中语文的文言文学习方法08-30
初中语文文言文《陈涉世家》复习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