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现代主义电影

2024-07-13

西方现代主义电影(共9篇)(共9篇)

1.西方现代主义电影 篇一

序号:45号

学号:2012211507

《海豚湾》影评

学生姓名:邹伟

教学班号:0002班

通信工程12-1班

《海豚湾》将发生在日本和歌山县一个叫太地的小镇的一幕幕残酷的画面呈现在观众面前,震慑人心,又发人深省。表面上,太地镇竖立着微笑的海豚的模型,渔船装饰成海豚的造型,镇上也有专门供奉鲸灵的寺庙,实质上,这里正是海豚噩梦的真正开端。这是一部讲述人类屠杀和捕捉海豚的纪录片,是一部讲述人类如何掩盖捕杀的纪录片,是一部讲述人类为何遮掩捕杀的纪录片。

美国人理查德·奥巴瑞本是世界顶级的海豚驯养员,曾经他亲手捕捉过五只海豚病亲自驯养它们,参与电视剧《海豚的故事》的制作,正是其中一只母海豚的自杀唤醒了奥巴瑞,海豚是一种智能敏感的有自由意识的动物,就像人类一样,被圈养的海豚一天天地变得沮丧,海豚的每一次呼吸都是有意识的,如果生命不堪忍受,便会通过放弃下一次的呼吸自杀。也正是这只母海豚的自杀,改变了奥巴瑞的一生,他用了10年的时间创建了海豚事业,却决定用余生的努力去毁灭它。他多次前往太地镇,秘密拍摄海湾发生的一切,将日本人的这种丑陋的行为公诸于众,希望让更多的人知道真相。

当海洋公园的音乐声一响起,海豚们微笑起舞,但是海豚的微笑是大自然最大的骗局,人们误以为他们总是很幸福,然而这正是海豚们的弱点,这对海豚的听觉来说就是一种折磨,所以渔民们制造了一堵声墙,吓坏,海豚,将海豚驱赶上岸,让水族馆的驯养员挑选会唱歌的母海豚,落选的海豚就被打上各种鲸类肉的标签,送到超市、餐桌乃至中小学的饭堂,成了市民的盘中餐。然而比屠杀海豚更恐怖的是,海豚肉有毒!由于人类活动中化石燃料废弃物的排放,我们生存环境中的汞含量以每年1%至3%的速度递增,病通过食物链聚积沉淀,海豚作为和人类一样是食物链的最高级,自然体内的含汞量很高,远远超过了食品安全标准的范围,然而在被采访的日本路人,根本都不知道有卖海豚肉,更不知道自己吃的比如说是南极鲸肉竟然就是海豚肉。更可恶的是,政府还强行给学校学生吃,无知的渔民们吃了海豚肉是慢性中毒,毫不知情的市民也逃不脱这个疾病。

通过奥巴瑞联同一位电影人,加入他们行列的还有一个由社会活动家、电影人和自由潜泳者所组成的强大的精英制作团队,他们共同展开了一个在隐蔽的状态下进行的偷拍任务,渗透进“太地”这个位于日本、地形险要的海湾,将那里人性最黑暗的秘密公诸于世。虽然有很多争论说,这部纪录片带了很多主观的想法,但是日本人的这种欲盖弥彰,自欺欺人的做法,的确很是让人觉得毛骨悚然,奥巴瑞团队所拍摄到的画面不仅震惊了他们自己,他们几次泪水奔涌而出,让看了这部纪录片的我又何尝不是呢?现在不是大家都在倡导保护环境吗,解决海豚湾的事不仅是在保护海豚,也在保护环境,甚至是在唤醒人们的意识和改变人们的观念。

在《海豚湾》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事是海豚的哀号声,给人凄凉之感,记录者用事实证明,它们不仅有智商,而且是有意识的。它们虽然不具有人类的语言,没有双手和双脚,却仍然可以表达对人类的善意和友好。然而,当捕杀

者开着渔船,将海豚逼到一个小小的海湾,用鱼叉刺向海豚,鲜血染红了海水,海豚尖叫着,显得那么无助。当训豚师让海豚纵身一跃,做出各种高难度动作时,海豚微笑着,却显得那么不真实,总可以给人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当一个国家或地方在面对巨额利润诱惑时,他们希望将捕杀秘密地进行到底,并将捕杀附之以冠冕堂皇的理由。利益高于一切,正义和人道在贪婪地追求利益面前变得微不足道。如果搭建的美好都建立在并非美好的初衷和破坏之上,那么摧毁的除了美好本身,还有可能是追求美好的信念。

记录下这一切并非是件易事。记录者将镜头对准那些跟踪者和阻拦者。当地政府没日没夜地跟踪,当地渔民粗野地阻拦,他们挑衅式的话语和动作,严密地寻找记录者的“罪行”,似乎都在暗示着捕杀确实是一件肮脏的见不得人的勾当。

许多环保电影做到了,它们用镜头担起了电影最初的职能,它们用真相告诉并且震撼我们,重现了这个孕育我们蓝色家园的良知和人道。要明白,这不是关于地球的启示,而是关于我们自身的启示。包括应该怎样对待动物,怎样合理利用资源,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我们与社会的关系。

看着电影,忽有此感慨:同样是生命,为何有重有轻?

当理查德·奥巴瑞将捕杀海豚的视频公诸于众之时,引起了极大的震撼,看着海豚们披着受伤的身躯,挣扎着直至死去,最终沉入海底,等着被打捞,最终被当作鲸鱼肉销往各地,逐渐伤害着那些不知情人士的身体。而海豚湾也因此被染红了,只是不知道染红的到底是那片海湾,还是那些捕杀者的双手,仅此而已。

海豚的生命里有着无尽的碧波荡漾。自由,是它们的天性,是它们的骨血。虐杀海豚,杀死了海豚,更是杀死了海豚一生遨游沧海的渴望。

在他们看来,捕杀海豚是因为他们认为海豚捕食了大量鱼类,导致他们每年鱼的产量减少,以此为借口来捕杀大量海豚,维持生态平衡。但却事与愿违,我们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残忍的景象。

地球上原本平衡,却因为我们的存在而不停地在打破它的秩序,导致各种恶劣现象的频繁发生,我们对地球怎样,它也会给予我们回应的,事实也是如此,各类自然灾害,物种灭绝等等不就是对我们的警告么?

生命,尊贵而卑微的生命,那么让人眷恋的生命。为什么却成了某些人手中的玩具?

善待海豚吧,善待那些不幸福的人吧,即使我们如此不同,但是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享受着同样的生命,我们,何其有幸!

2.西方现代主义电影 篇二

一、“直觉性”与“逻辑性”

“直觉性”,是指通过静观、体认、灵感、顿悟,未经严密的逻辑程序,直接而快速地获得整体感觉和总体把握。

“逻辑性”是指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对客观世界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东方思维具有“意象性”特点,因为悟性:直觉思维的核心,通过感觉、体验、意会、领悟,以“尽心”、“体道”、“体物”,“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求简捷而缺推理,靠灵感而非逻辑,重直觉而轻论证,用形象化语言思辩。

西方思维具有“实证性”特点,因为西方中世纪时期,占主导地位的经院哲学,也未能从根本上否定理性和形式思维的作用,依然主要运用形式逻辑的模式,从教会的《圣经》出发,对上帝的存在采用演绎推理加以证明。

在电影“刮痧”中法庭上,大同满怀深情地凝视法官,真挚而忘情地诉说着他的责任,他作为一个移民家庭在美国生活的艰辛与不容易,同时也表达着父亲对于家庭的责任和自己对儿子的爱与期望,责任与关怀,而此时,他的妻子一边听着大同的申辩,一边流下了激动的泪水。接下来控方律师发言,证人和证词一个又一个地出现,使许大同百口莫辩。控方雇佣的律师在法庭上描述《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别人种了九千年的桃子,……一个野蛮顽劣的猴子,竟然被许大同在电子游戏中描绘成英雄”,他以此来证明许大同的暴力倾向。听着美方律师对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与道德规范的“新解”,许大同最后终于失去冷静和理智,咆哮着扑向控方律师,也正因为此,法官当庭宣布剥夺许大同的监护权,不准他与儿子见面。这足以反映了中美不同的思维方式。

在中国传统的思想中,首先,一位父亲对儿女的爱是深沉的、不容置疑的,大同满腔激情诉说自己的责任和关怀时,中国的法官一定会为之动容,这是中国的直觉性思维,大同也是用中国性思维想要争取法官的支持。其次,自己国家的传统文化被曲解,大同的失控和咆哮,在中国人的思想里,是一种对祖国的热爱。然而在美国这样的西方思维人严重,只有证人和证词才能作为案件的关键,他们需要严密的思维分析来进行最终的判断。

二、伦理型与认知型

连淑能理论中认为,东方思维:伦常治道,确立和论证君臣之义、父子之亲、夫妇之别、长幼有序、朋友之信。宗法制的伦理道德、治国安邦。西方思维:自然或宇宙一直是智者研究的独立对象,从宇宙获得真理、掌握知识、拥有智慧;注重认识自然、探索自然、征服自然。

中国文化属于人文文化,重人伦,价值取向以道德为本位,旨在教人怎样做人;人文精神以人生为本位,富于人文意识,注重人的伦理道德修养,追求社会秩序安定和谐。而西方文化属于科学文化,重物质,轻人伦,价值取向以功利为本位,重在人怎样创造物。

在电影《刮痧》中,主人公许大同作为一名中国人,他完全按照中国的传统方式来教育他的儿子丹尼斯。在举行颁奖典礼的现场,他的儿子和他老板的孩子保罗打起来了,知道此事后,他不管不顾,便让自己的儿子像保罗道歉,丹尼斯不肯,作为父亲的许大同便动手打了丹尼斯,这是典型的中国式教育方法,但其实,丹尼斯先动手打人的原因是保罗说他父亲是个笨蛋。中国人的思想里,做错事了,就要道歉,无论是谁的错,不道歉就要打孩子,以暴力手段来强迫孩子认错。但在西方人的观念里并不这么认为,他们觉得,人权是最重要的,无论如何都不该打孩子。但同时,主人公在后来的故事发展中也提到,他打孩子,这种教育的方法是为了向对方表示尊重。包括后来的刮痧事件,明明是主人公许大同的父亲给丹尼斯刮的痧,但是考虑到父亲的老友刚刚因为突发心脏病离世的伤心,同时也担心父亲的身体状况考虑到父亲的感受,决定说谎,称给儿子刮痧的是自己,这也体现了中国人属于伦理型的思维方式。

三、“内向性”与“外向性”

东方思维具有“内向性”特点,人们缺乏与外界的联系,思维比较闭塞,并且知足常乐。

西方思维具有“外向性”特点,人们更有征服的勇气。

大同的儿子丹尼斯打了上司的孩子,大同要求孩子道歉未果,出于教育孩子,就打了丹尼斯,可以看出中国人容忍礼让的性格特征。

中国人的思想是,安分、知足容忍礼让。由于爷爷为孙子刮痧,大同被冠上了“虐子”的罪名,然而美国没有时间和兴趣去了解中国的这一治疗手段,它只按照自己的行为方式判断,这体现了外向性思维导致西方人求变的心理和好动的性格。他们性格中体现了好争、好斗,征服世界态度,所以导致了强行按照自己方式办事的行为。这都反映了中美不同的思维方式。

3.西方电影中的“上海印象” 篇三

中国,作为一个蓬勃向上的新兴发展中国家,其经济、文化开始向全世界辐射,特别在经历了2008年奥运会的辉煌、2009年顺利度过金融危机、2010年成功举办世博会以后,中国顶着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光环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际眼光。随着中国电影票房进人百亿时代,国际社会对以中国为中心的东方文化愈发感兴趣,一大批以中国元素为主题的影视作品纷纷亮相,甚至不少西方电影拍摄都把取景地瞄向了中国上海。

一、“十里洋场”的诱惑

上海和中国电影的诞生发展有着不解之缘。自从1896年8月11日,上海徐园内“又一村”第一次放映西洋影戏以来,上海便成为了中国电影的发源地。19世纪末开始,美国、法国等西方国家意识到中国这片还未开垦的电影市场处女地,他们通过拍摄影片、特许放映、投资影院、创立公司等途径,逐渐扩大西方电影在中国的势力。他们除了将放映地从上海、北京、广州等大城市延伸到中小城镇之外,还将拍摄点瞄准了中国的大城市,尤其是当时被誉为“十里洋场”的上海。

从拍片的时间和拍片的国别上来看,欧美等国在中国拍摄电影基本集中在1910年之前的十多年间。国外公司在这一时期纷纷来上海拍摄影片,主要基于三大原因。一是清末民国初期的上海的动荡社会和光怪陆离的景象给了西方电影制作人无限的想象空间和取材灵感。上海是鸦片战争后第一批被迫开放的港口之一,相对于北京、天津和广州等大中城市,西方社会更早更多地接触到上海。那段时期的上海,一方面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泥沼中挣扎着,另一方面又在科举制度被废除、新文化运动中吸收着民主与科学的思想;一方面是外国列强占地为租界的强取豪夺导致的民不聊生,另一方面是民族资本主义和有志之士救亡图存的努力。由此反射出的社会万象自然成了西方人眼中神奇有趣的题材,欧美的摄影师把镜头对准了那些愚昧、怪诞、凄苦但又神秘、耀眼的场景,尽管其中不乏扭曲现实、歪曲事实的影像,但可以看到,上海最有希望成为欧美电影公司来华拍摄的集散地。二是国际性和现代性的初显带动了上海娱乐业的蓬勃发展,为电影开辟了更大的市场。清末民国初期的上海已经逐步显现出国际大都市的迹象,人们不再满足于吃饱穿暖,精神生活和文化娱乐成了上海人民追逐时尚的风向标。而电影作为一种兴起的娱乐,正渗透到市民的社会生活中去。20世纪初的上海,已经发展成为中国最大、最重要的工商业城市,也培育为中国最大的消费城市。电影是消费品,消费品就需要庞大的市场。上海的消费特质和消费能力与电影的消费本质相吻合,上海为电影消费提供了大量的消费者,而与此同时,电影消费也进一步刺激了上海的对外交流。上海成为欧美电影公司在中国以至于在亚洲最赚钱的市场。三是本土化的影像迎合了人们的娱乐心理。由于近代上海特殊的发展道路与环境,使得上海拥有大量的外来移民,人口结构变得纷繁复杂。在这样的结构背景下,尽管上海缺乏精英阶层和高级知识分子阶层,但是大量的中小市民阶级成为了看电影的主要群体。他们文化程度不高,收入很低,更喜欢通俗的事物。这也是为何早期外国电影公司在华拍摄的都是自然风光和人们日常生活状态的实录,那些公司通过上海市民熟悉的场景来推销他们的电影,做到电影的本土化,以此吸引更多人涌入影院。但是到了20世纪20年代,上海的民营电影公司例如明星、联华和天一相继崛起,其中涌现了大批的电影人士,他们在十几二十年间以上海为背景,拍摄了相当多的优秀电影,有的还打造了当年电影市场的高票房,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欧美电影公司对于中国电影市场的浸透,也使得欧美电影公司非常少将拍摄场地选择在中国。

二、“东方之珠”的魅力

21世纪初,中国电影完成了从萧条到繁荣的跨越。国内票房从2000年的10亿左右上升到2010年的百亿元突破,中国电影市场正以其快速的增长和无限的潜力成为争夺的焦点,而上海作为中国最发达的城市,不仅因其巨大的市场动力吸引着各方电影投资者,同时它的神秘和繁华也成为了不少外国导演青睐之地。

假如100年之前的外国电影公司在上海取景是为了抢占国内市场,那100年之后的国外导演选择上海为拍摄地又是出于哪些考虑呢?第一,在中国拍片成本低廉。这是外国影片赴华拍摄的最重要原因。尽管以好莱坞为首的电影比起其他国家的影视制作更容易获得大笔资金的支持,但是在通货膨胀压力日益严重、劳动力成本与日俱增、投资金额越炒越大的21世纪,很多“省钱”至上的制作人不得不把拍摄地转移到租金更便宜、薪水更低的地方,亚洲,尤其是幅员辽阔、风景秀丽的中国自然成了西方电影人眼中的香悖悖。而上海这座将中西方文化完美融合的国际大都市,将怀旧和时尚展示得淋漓尽致,再加上相对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健全的法律机制、方便的生活设施,为制作方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例如电影《面纱》,集合了爱德华·诺顿、娜奥米、黄秋生等明星,制作成本却只有3400万美元左右,这在美国只能拍一个靠卖录像带收回投资的小成本电影,但如果在中国拍摄,却足以拍一部大片。另一方面,通过中国大片《英雄》《十面埋伏》和日益受到关注的《无极》等电影在服装、摄像和特技方面给海外公司留下的印象,越来越多的海外公司开始选择价格便宜但是能力不俗的中国制片部门合作。第二,海派文化中的兼容并蓄、神秘以及历史文化背景也是吸引外国导演的原因之一。作为中国的第一大都市,上海担负着“世界人民了解中国的一扇窗口”的特殊使命。上海所独有的“海派文化”是一种受西方文化影响较早、较多的复杂地域文化,它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基础,融会吴越文化等中国其他地域文化的精华,吸纳、消化一些外因的文化元素,逐渐形成富有上海地方特色、为世人所共知的具有独特个性的文化模式。其开创性、创造性、扬弃性和多元性给予了电影拍摄的精神土壤。上海丰富多彩的历史和人文又给电影创作增添了既复古又摩登的元素。19世纪40年代开埠以来,上海就一直在书写着属于她的传说。从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冒险家的乐园”,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后的日新月异,再到21世纪跻身国际金融中心行列,上海有着太多的故事让电影人乐此不疲地追寻。《面纱》《伯爵夫人》和《黄石的孩子》等影片都再现了上个世纪30年代老上海的景象,《红美丽》《碟中谍3》和《环形使者》等影片则是对现代上海的重新演绎。然而,无论是充满传奇色彩的上海滩,还是时尚发达的新上海,无不体现了一些外国导演对于东方文明的喜爱和对于海派文化的推崇。第三,上海拥有电影市场理想的经济环境。对电影市场而言,经济环境的好坏往往意味着电影消费者的消费实力的强弱和电影市场走势的强弱。上海是中国最大的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也是中国经济的“心脏”,其财政收人占全国的1/8,口岸进出口商品总额占全国的1/4,港口货物吞吐量占全国的1/10,强劲的经济动力让上海成为全国最大的消费市场之一。上海移民众多,海纳百川,上海人民相比其他城市的人更能接受各种各样的文化和新鲜事物,再加上上海一直是中国电影市场票房的巨大贡献者之一,都是吸引国外电影制作方的原因。

三、电影宣传与城市营销

西方电影制作人选择到中国城市取景,体现了电影宣传与城市营销之间的博弈。从电影宣传角度上,来华拍摄不仅能够节省成本,更是向电影上映的潜在市场进行一场低成本的宣传。在电影市场日趋火爆的21世纪,当每月二三十部新片上映已成常态,当24小时之内数部电影同时上档已不稀奇,当电影宣传费用增速逐年超过CPI,当明星绯闻、激情戏等老手段不再吊起受众胃口,电影宣传需要新的血液注入,来抓住消费者目不暇接的眼球。在中外电影交流不断频繁和深入的当下,上海无疑是外国影片迫切想占领的市场。用“上海影像”这一概念可以引起上海受众的兴趣,可能还会有助于票房的提升。就像《面纱》的广告宣传语“好莱坞电影史上第一部全景在中国境内完成的影片”,《碟中谍3》在上海上映前反复强调戏中高潮部分的拍摄地是上海,而《变形金刚2》虽然没有到上海取实景,但是其在中国宣传时所称有东方明珠电视塔的戏份也吸引了不少影迷特别关注那一镜头。这些都是海外影片制作方推广电影的一种手段,目的就是让本土的观众产生好奇心,从而走进电影院。另一方面,上海可以借助外国公司来沪取景进行城市营销。“城市营销”已经是全世界都认可的一种营销理念,营销市场包括本地市场、国内市场、海外市场,甚至是网络之类的虚拟市场,它的概念最早来源于西方的“国家营销”一说。

中国电影制作早期,人们并未意识到电影元素对于城市营销的巨大作用,影片拍摄初期也并未将城市植入营销作为创作时必须考虑的初衷之一。但是改革开放之后,随着中国各大中城市相继增加与外界的交流,城市营销的概念就体现在了电影里。例如张瑜和郭凯敏当年主演的《庐山恋》,不但大大提升了庐山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而且使得“游庐山,看《庐山恋》”成为当地旅游一个必不可少的项目,该片也被誉为中国目前播放次数最多,播放时间最长的影片。时至今日,还有无数游客慕名《庐山恋》去庐山游玩,带动了当地的旅游业发展。无独有偶,冯小刚导演的《非诚勿扰1》和《非诚勿扰2》不仅在贺岁片票房上赚得盆满钵满,而且分别带动了杭州西溪湿地和海南三亚热带雨林公园的旅游业,使得这两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景点游客络绎不绝。

电影《面纱》海报

4.西方现代主义电影 篇四

-----From the Film Eating, Drinking Man and Woman

姓名:杨谦

学号:201111901104

班级:111班

年级:2011级

Abstract The film Eating, Drinking Man and Woman, directed by the famous Taiwan director Ang Lee, presented a feast of Chinese food and drink culture, especially the Chinese food.It told both the form and the concept of Chinese food, from which we can see the different dieting culture between the west and China.From one plot that a foreigner said he needed the fry chicken, and the waitress said it was, the sharp comparison and the intensive conflicts were displayed.In the film, based on the culture of food and drink, a typical but ordinary Chinese family’s life was presented.The family used the food to express their love to each other, and communicate to each other, which also was a different aspect from the foreign culture.Key words: Eating, Drinking Man and Woman, food and drink culture, difference

5.西方现代主义电影 篇五

(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山西 太原 030021)[摘 要] 电影《世界是平的》(Outsourced)又名《服务外包》是美国导演约翰·杰夫考特(John Jeffcoat)2006年推出的一部作品。本文通过分析影片情节,突显东西方的文化差异以及东西方文化从相互冲突到和平共处的跨文化适应过程。[关键词] “外包”;文化差异;跨文化适应

中图分类号: G 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10(2013)2-0095-02 电影《世界是平的》(Outsourced)又名《服务外包》,改编自同名畅销书,获西雅图国际影展最佳影片奖,讲述了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美国很多电话网络销售公司为了降低成本、节省费用将自己的客服部门迁到工资低廉的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培训当地人取代美国人做同样的工作。这就是俗称的“外包”。“外包”在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非常普遍。我们很熟悉的奥斯卡最佳影片《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中的男主人公贾玛尔在影片中即是在印度“外包”中心送茶水的工作人员。新锐导演约翰·杰夫考特(John Jeffcoat)将“外包”这一火热的话题与文化、爱情等主题结合,通过许多有趣好玩、啼笑皆非的情节给我们展示了东西方文化中的诸多差异。

一、剧情介绍

电影中的主人公陶德·安德森是西雅图一家小产品公司的客服中心的主管。为了节省成本,公司决定将男主角所在的部门外包给远在东半球的印度,即用低廉的待遇雇佣印度当地的客服人员,为远在西半球的美国客户服务。而陶德也被指派前往培训当地客服人员以及自己的下一任接班人。公司许诺他如果业绩达到公司要求的话可以提拔为高级副总裁,否则将被解雇。陶德迫不得已前往印度,成为派驻国外的外包高管,去培训客服人员如何以美国方式工作、说话。看似跳升为高管的派驻,却遭遇陶德想不到的大灾难。初到孟买的脏乱吵嚷与诸多文化方面的差异让陶德抓狂,种种不适应使得陶德非常想回国。但是随着对印度文化的逐步了解,陶德感觉自己还有好多东西要学——关于印度,关于美国,关于自己,明白对抗远不如接纳并继而融入到当地的文化中去。他与印度姑娘亚莎萌生一段美妙的异国恋情。影片吸引观众的是陶德在印度这一东方国家遇到的文化冲击和随后的文化适应的精彩过程。

二、影片折射出的东西方文化差异

影片生动、诙谐、有趣,令人啼笑皆非,而贯穿于整部影片的文化冲突更让我们深思。这所有冲突都根源于东西方文化在价值观、人生观、生活习俗、个人隐私,对待爱情、婚姻、家庭的态度方面的差异。下面我们着重通过情节,比较东西方文化在以下几方面的差异: 1.生活习俗。在西方英语国家,人们在公共场合或交谈中视交谈双方的关系和交际的需要而保持不同的距离,称之为体距。[1]在体距方面,西方人最大的问题就是对人群拥挤的不适应。而陶德一出机场看到拥挤的人群,到处是拉客的车主,一下子被搞懵了。看着互相争抢乘客的的士司机,陶德吓得只能坐上看着非常危险的黄包车落荒而逃。转乘火车时,印度的火车破旧拥挤,火车顶部、车门处、车窗上都爬满了人,陶德不知所措,最后是站台上的热心人硬是将他推进车厢。镜头里陶德眼神里充满了诧异。来到加拉普利,一群群的小孩围着陶德不停撕扯,陶德害怕得大喊“别碰我,离我远点”。印度对于人际交往的体距没有过多要求。来到居住的民宅,陶德品尝房东给他准备的茶点时用左手进食,而且吮吸完手指又再一次的用手拿东西吃。房东一家人极为诧异,问其原因,在印度碰过嘴巴的手是不能再拿食物的,而且人们认为左手不干净是不能用来进食的。

影片中陶德没有看到同事避免外出的警告,穿着干净整洁的正装出门,不明就里地被街上的人群投掷彩粉,搞得狼狈不堪、左右逃窜的形象是这一影片的一个小高潮。原来这是一年一度的印度传统节日荷丽节(Holi),它是印度最盛大的节日之一,源于古人期盼丰收的活动,并迎接春天的到来。庆祝方式可能会让人紧张,不管是否认识,人们都用手或类似水枪的工具把各种色彩的颜料泼洒到别人身上表示祝福,且认为颜色越多越美丽。很多在印度的外国人都被告诫在这一天不要出门。陶德不知道印度的这一风俗就意外中枪了。

2.隐私。陶德居住的民宅房东很是热情,刚刚落座就问“你父亲是做什么工作的?”、“你的薪水多少?”、“你结婚了吗?”、“你有女朋友吗?”等等。陶德皱起眉头不知如何是好。听到陶德说他还没有准备好结婚所以分手,女房东更是诧异地说出“为什么,你的年龄足可以当祖父了。你在等什么啊?”、“你是同性恋吗?”女房东一副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架势让陶德疲惫不堪,无所适从,不知作何应答,只能一笑了之。因为在西方人生观和价值观体系中,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占有核心地位,是美国文化的价值核心,美国人信奉个人尊严,尊重个人隐私,在西方国家,涉及个人年龄、身体、家庭、健康、财产、工资、婚恋等个人经历都是隐私,是他们的心理需求与社会需求。西方都注重隐私,在精神上需要独处、清净。东方人个体隐私意识薄弱,个人隐私维护方面没有太大的期望。如果没有了解东西方在隐私方面的文化差异,很容易导致交际中断或交际障碍。

3.家庭观念。影片中,陶德和下属普洛闲聊时说到他在美国不和家人住一起、一年见不了几次面时,普洛显得很是惊讶,表示很不理解。因为个人主义和自立精神是典型的西方价值观,强调个人本位,崇尚独立,强调自我支配和自我控制。公民在18岁成年之后,对于职业、婚姻、家庭等事情都是自行选择。尤其在美国,大多数孩子在18岁以后就独立自主、自食其力、自谋出路。孩子成年后少有回去看父母是常有的事,这与多数东方国家的家庭关系的表现方式不同。

影片中男主人公陶德和公司的职员、印度女孩亚莎日久生情,互生爱意,当陶德询问亚莎能否和他一起回美国生活,亚莎回答说那样她会想念父母,日子将会很难熬。亚莎反问陶德同样的问题,陶德也因为会想念自己爱吃的热狗而不能在印度一直生活。所以家庭文化给每个人身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4.爱情、婚姻。电影中,陶德和亚莎外出约会时,亚莎告诉陶德在公共场合不能和她有身体接触。当陶德邀请亚莎到他暂住的公寓喝点饮料,却被亚莎以担心别人看到说闲话为由拒绝了,陶德很是纳闷,问道:“你是一个自由人,为什么要在意别人的议论呢?”因为西方社会注重个人独立性的培养,自我中心意识和独立意识极强,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实现个人利益,个体自由选择各自的生活方式。亚莎回答说她已经订婚即将结婚了,是家长的安排。陶德对此更是十分的不解。在个人主义盛行的西方社会,人们崇尚爱情,认为爱是婚姻的基础,婚姻纯属个人私事,即一个人有权选择和自己喜欢的人生活在一起。在他们看来婚姻不属于道德问题,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婚姻、低质量的婚姻。如果夫妇一方爱上了第三者,任何一方都不会受到谴责。而在印度,一个人刚出生就可能被安排了婚姻和未来。在东方婚姻观中多是从一而终,由于亲情、责任、道德等种种原因,婚姻即使没有了爱情,还要尽力维持下去。影片中主人公陶德认为没有爱情基础,接受父母之命结婚是疯狂的,而美国人50%的惊人的离婚率更是让亚莎对西方的爱情婚姻心生恐惧。

5.词汇文化含义的差异。早在15世纪英语就随着英国商人进入了印度,至今仍保留 “第二附加官方语言”的地位。英语在日常商业活动和政府交流中仍然非常流行且发挥重大作用。但是印度英语口音重,语速快,乍听起来很难懂。陶德的名字Mr.Tod,在印度就总被称为Mr.Toad(意为蟾蜍)。陶德很是恼火。陶德培训员工的重要内容就是纠正当地客服人员的发音,努力练习到与美国人发音相似,让客户感觉是和真正的美国客服人员对话。另外在用词方面和美国英语也有很大的不同,影片中有客户打来电话要给自己的孩子订购文具用品,客服人员直接建议客户买一些rubber,结果搞得客户异常气愤,挂断电话。从陶德那里才知道,在美国英语中橡皮要用eraser,rubber被用来特指condom(安全套)。电影最后在机场陶德与普洛告别时,陶德高兴地对他说:“break the leg”,普洛甚是纳闷,陶德解释说那是“good luck”的意思,普洛方才转惊为乐。

了解文化差异是我们跨文化交际的前提和基础,是跨文化交际顺畅的保证。为了达到和谐的跨文化交际,我们就必须了解原文化与异文化的差异,从而避免交际中的误解和摩擦。

三、跨文化适应

1.跨文化适应(intercultural adaptation)。人们从一个熟悉的环境迁移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在文化方面感到不适应即文化休克是很普遍的现象[2]。而跨文化适应的研究始于20世纪初期的美国,在专业文献中,跨文化适应有多种不同的表达方式,如“intercultural adaptation”,“acculturation”,“enculturation”,在汉语中都是“跨文化适应”的含义,但是内涵有一定区别。我们这里主要指intercultural adaptation指的是“个体从一种文化转移到另一种与其当初生活不同的异文化中后,基于对两种文化的认知和感情依附而做出的一种有意识、有倾向的行为选择和行为调整”。多用于短期旅居者的跨文化适应。[3]在这个适应过程中,原文化群体的人心理上达到了一种平衡,开始积极接受,不再埋怨或者失落,努力理解跨文化中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等,主动寻找解决办法。如果想要在新文化中快乐地生活,跨文化适应的阶段是必须经历的。

Mansell提出跨文化适应感情的四阶段:疏离感、边缘化、儒化和二元化,主要是指旅居者内心感情高低起伏的变化,逐渐改善及慢慢适应异国文化的个人成长经历[4]。影片中,刚到印度的陶德一切都不适应,孤独、郁闷、无奈、抱怨、不知所措。转而陶德从同样作为外包人员来到印度的一个美国人那里明白“所有来印度的西方人开始都很抗拒这里,只要你放下身段,感觉就好多了”。为了提高外包客服的效率,陶德逐渐认识到客服效率低下的原因是文化差异,提高效率的前提是客服人员应该了解美国文化。同时在和同事的相处中,他也明白了自己有很多东西需要学习。陶德从房东那里得知在印度不能用左手进食时,马上换成右手吃东西。陶德从同事普洛那边得知荷丽节的风俗、看到欢快的人群时,主动加入了大家欢快的庆祝队伍,互掷颜料,和当地人一起共同庆祝这盛大的节日,直到把自己也变成大彩人。随着陶德一点点开始了解印度,参与、接受印度的文化,试图了解他们真正的需要,诸如可以摆放家人照片、当地文化尊奉的神像、用公司最热销的产品奖励客服效率最高的员工来激励大家。通过培训课程,陶德和当地客服员工越来越融入到彼此的文化当中,大家互相包容,其乐融融,客服效率大大提高,一点点向陶德和公司约定的目标靠近。这种跨文化的适应更使得客服中心面临大水浸泡几乎瘫痪的时候,所有员工同心协力、献计献策,周围群众赶来帮忙而摆脱困境,并在恶劣的环境下客服效率超过了公司的要求。跨文化适应促成了陶德的成功。彼此接纳绝对比互相抗拒来得好。电影生动地表现了东西方文化从相互冲突到和平共处的过程。

2.启示。电影带给我们的启迪是无限的。世界文化因民族历史传统、生活环境、发展程度不同而不同,但文化之间都是平等的,文化并没有好坏之分。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应该尝试着去包容、理解彼此的文化差异,撇开偏见,平等地看待其他民族的文化。文化平等意识是双向文化导入、交流的基础。跨文化交际就是基于相互平等、相互尊重以无歧视、无偏见的态度充分理解的平等交际。在交际中应树立文化平等意识,克服以本民族的文化标准来衡量或判断对方的言行,只有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才能以平和的心态去审视,吸收另一个民族文化的精华。“求同存异”是我们在跨文化交际中秉承的原则。

6.西方现代美术史小结 篇六

时间悄悄流逝,西方现代美术史就截课了,很多东西都没来得及全面的去领悟。但还是让我开了眼界。在西方美术史中老师为我们讲解了,从19世界中期到20世纪90年代西方现代史的发展过程,和各种流派的产生和演变,老师还带领我了解西方每个流派的代表人物,以及各种艺术家的代表作品。老师上课主要着重于作品的分析和每个艺术家背景,同时还为我们讲解艺术家的一些小故事非常有吸引力。在这门课了老师教导我们分析作品和如何鉴赏作品。

西方美术史主要是讲工业革命时期人与人的关系和传统生活方式的改变生活节奏的加速,美术作品作为一种为商品走入市场,给艺术发展带来了激烈的竞争。世界观和现代哲学的改变直接影响现代美术的创作。这是艺术家的天才和灵感升华为艺术创作的根源。尔后的尼采,弗洛伊德对人的精神领域做了全面的分析和揭示,又成为现代创作的源泉。西方艺术自远古产生始就注重实用,物质性的再现,经历不同时代的发展和完善,到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已达到高峰。西方美术的发展让我联想到中国艺术,发展到如今各方面都说发展瞬速,然而艺术的发展和改变仍然远远不如西方的艺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思潮的演变,印象派开始出现。其中有我最喜欢的回家塞尚,在他的绘画道路上我明白了艺术需要画家主观解释的永恒性的形体和坚固的结构以及源源不断的创新思维。同时当一位画家要想要有所成就就必须画出属于自己的内涵。所谓自己的东西就是创新画出与众不同的艺术作品,但不是所有的创新都能让社会接受,所以我们需要根据时代的演变来创新自己的作品。在老师的讲解中有一个派别让我印象深刻,因为它的名字很特别,它就是达达派他们有自己的个性,他们对社会和现代物质文明进行思考之后,得出的结论是传统已经过时,这句话反应了当时的艺术家面对人生时已经被太多的概念装饰的不真实了,其实这在中国也是非常常见的现象。我也不喜欢被过多的禁锢自己的思维。达达派创造了超现实主意绘画,这种绘画展现出一种鲜为人知的潜意识世界他们的思维方式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

7.西方现代主义电影 篇七

关键词:《刮痧》,中西方文化,差异

欣赏完电影《刮痧》, 感触颇深, 耐人回味。既被影片中感人至深的亲情所打动, 又使自己对故事情节中所迸发出的中西方文化差异进行了思考。

影片把故事定格在美国这个大背景中, 以中医传统疗法刮痧为出发点, 通过一个中国家庭在美国的坎坷遭遇, 集中展示了中西方文化上的冲突与差异, 形成了激烈的碰撞。主人公许大同与妻子在美国一同奋斗, 事业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他在年度行业颁奖大会上, 宣称自己的美国梦实现了。然而随后发生的一场意外却给他带来一些不小的麻烦, 使其从梦中惊醒。许大同的父亲为了给自己心爱的儿子治疗肚子疼, 用了中国传统医疗方法刮痧, 然而这一原本善意的做法, 却被美国人理解为暴力, 丹尼斯背上留下的紫红刮痕成了虐待孩子的证据。一个原本幸福美满的家庭, 顿时官司缠身。法庭上, 许大同努力去解释, 却发现根本无法用西医理论去阐释传统中医理论刮痧的原理, 而控方律师一再歪曲中国传统文化, 最终使许大同情绪激动、失去理智, 法官当即宣布剥夺其对孩子的监护权。不准其与儿子见面, 只要靠近儿子或出现在儿子活动的地方, 都会立即被逮捕, 于是夫妻分居。故事结尾, 大同的朋友亲身体验了刮痧这一传统疗法, 才消除了偏见, 为其辩护证明。大同被宣布了解禁令, 一家人终得团聚, 紧拥在一起。以下就从故事细节入手深入挖掘探讨中西方文化差异。

传统文化观念上差异。影片开头呈现了主人公许大同在异国事业丰收的情景, 属于对外开放态势下的移民群体, 骨子里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熏陶, 但又要融入适应新的国度的主流文化。许大同在得奖所说的一席话, 体现了中国文化主张内敛, 提倡谦虚, 强调中庸思想, 取得成就时一般掩饰自己的喜悦, 而西方人喜欢张扬个性, 释放出自己的真情, 不掩饰内心的自信心。

教育孩子方式上差异。在许大同举行的庆功宴上, 自己的儿子丹尼斯因为游戏上争执而打了同事昆兰的儿子, 于是让儿子给小朋友道歉, 儿子不听从, 并当着朋友的面打了儿子一耳光。他的美国朋友因此很不解, 并认为这一行为是在虐待孩子。这一场景在我们眼中看似并不特殊, 这是我国教育孩子的一种传统方式, 父道尊严是儒家文化的典型特征, 俗话说:子不教, 父之过。父母赋予子女生命, 孩子出了问题, 理应是家长的责任, 应首先教育自己的孩子, 不管采用什么方式, 他人无权干涉。并且中国父母教育孩子崇尚严格要求, 信奉棍棒下出孝子。认为打的背后隐藏的是更深沉的爱, 希望孩子长大有出息, 吸取教训, 改掉不足。正如回到家中, 许大同对儿子说:“爸爸打你是因为你是我儿子, 我爱你。”爷爷对小丹尼斯说:“打是亲, 骂是爱, 不打不骂不成材。”东方人教育孩子的典型方式根植于传统价值观念, 受道德文化影响。小丹尼斯对此就很迷惑, 理解错误, 以至于在学校跟小伙伴造成不必要的矛盾。但在美国, 情况就完全不同, 这一做法很受抵制, 无法接受, 因为太过残忍, 他们更看重事实, 个人利益至高无上, 父母只是孩子的监护人, 大家都是平等的, 每一个成员都享有民主权利, 不能对其打骂, 有一套严格的法律来维护未成年人的权益, 对其进行保护, 谁都不能跨越, 侵犯他人权利, 即使是父母, 一旦违反, 也将受到法律的严惩。其实归根结底, 这些都是对孩子爱的体现, 只是观念角度, 教育方式上的差异带来的碰撞。

维护儿童安全上差异。美国法律关于未成年人安全保护法的覆盖相对比较全面, 六周岁以下的儿童在法律上是不允许单独在家的, 一经发现, 是违法行为。而在中国, 并无明文规定要求, 并觉得小孩子能独自呆家, 是勇敢的表现, 同时医院医护人员在发现丹尼斯背后刮痧的血痕时就马上通过法律诉讼孩子父亲, 可以看出美国方方面面受到法律保护, 法律观念深入人心, 而在中国, 这些似乎还没引起人们的重视, 认为这些都是自己家的事, 并无大碍, 更谈不上法律, 价值观差异, 令我们思考。

医学上的思维差异。中医传统法刮痧不被美国医术接受, 造成了难以相信的误解。刮痧是中医传统疗法的一种, 主要目的是使人体内部阴阳平衡, 顺心, 理气。体现了中医文化的博大精深。影片中爷爷用这一方法为孙子治疗腹痛, 不料被医护人员不经意发现, 认为是对孩子的虐待, 大同被状告上法庭。他在法庭上极力去解释相关术语, 其本质时, 却发现根本无法用美国人能理解的方式去解释证明, 使美国法官一头雾水。一时间原本幸福的家庭即将面临官司缠身, 不得安宁的烦恼。在西方医学上, 更多是借助先进的医疗设备、医疗团队解决疾病问题。而医疗的传统方法, 文化思维模式差异带来了让人难以想象的摩擦。正如爷爷感叹:“刮痧在中国几千年了, 到了美国怎就说不清楚了呢。”更多的是一种无奈。

中国传统孝道深入人心。在法庭上, 法官反复问大同是自己给孩子刮的痧吗?大同坚持回答是的, 并隐瞒事情真相, 不让父亲担心。昆兰得知真相后, 无法理解, 大同妻子的回答一语双关, “因为我们是中国人。”这种忠孝观念让人感动, 对于父母的爱, 子女不计回报地去报答, 勇于担责, 不让父母操心。在父亲快登机回国时, 大同为满足父亲的心愿, 不顾自身安危, 偷偷把儿子从托管所接了出来, 成全了父亲, 见到了自己可爱的孙子, 充分体现了子女对父母的孝道, 全心全意满足长辈意愿, 而在美国, 强调的平等, 个人主义。

友谊情面理解上差异。中国往往因为关系亲密, 而经常提起“面子”互相给予帮忙。大同的老板本是想帮助解决问题, 当在法庭上看到对方提供证据丹尼斯身上的伤痕时, 决定道出其打儿子的事实, 他选择放弃为大同辩护, 更相信自己所看到的事实, 体现美国法制观念深入人心, 不会为了情面而处理。大同为此很恼火, 认为当时打自己的儿子实则是为了尊重他, 给他面子, 这让昆兰感到很糊涂。在原则上, 西方并没有面子可循, 不会违背自己所看到的事实去顾及人情, 更注重独立, 彼此尊重。而在中国讲求情面, 大同当面教子正是给对方台阶下, 不至于对方尴尬。

处理问题上思维方式差异。在法庭上, 大同用真情讲述作为证据打动法官, 表达出自身真实感受, 偏于感性。大同从没想到刮痧竟被推到了法庭上, 中国人以和为贵, 不到迫不得已不会走向法庭, 以法律手段去解决, 法律意识相对淡薄。而在美国, 打官司并不是什么大事。儿童福利局的律师在法庭上提供的则是大量证据, 找来证人, 博得了法官的认同, 在法官面前, 证据才是一切, 美国人善于从理性角度出发, 注重用法律手段约束制约行为, 证据面前, 情感已不再占优势。

亲情对爱的诠释差异。电影中一些感人场景至今让我难以忘怀。正是因为爱, 夫妻双方为了孩子分居隔离, 正是因为爱, 大同偷偷从儿童福利局接走儿子实现即将回国的父亲的心愿, 正是因为爱, 大同不顾自身安危, 艰难爬到九楼高的窗台前为心爱的儿子送去圣诞礼物, 为家人带来圣诞祝福。亲情在人们心中已根深蒂固, 无法动摇。西方人观念中, 孩子需要独立, 人与人之间体现更多的是一种平等。

思维方式上差异。在法庭的辩论中, 针对《西游记》的诠释所引发的冲突充分印证了中国人对事物的理解, 不仅从表面, 还善于从其背后挖掘真正的思想内涵、人物特色、精神实质、发挥想象认识事物。而西方人善于论证、推理, 从而得出观点。对方对孙悟空进行了出乎意料的理解分析, 让人无法接受, 认为孙悟空是暴力的形象, 而在中国他是一个无所不能, 降妖除怪的英雄人物。

当今, 是一个日趋开放的世界,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愈加紧密, 不同国家, 不同种族之间的交流也日益密切, 这从中伴随的差异与冲突也油然而生, 然而我们若以宽容的态度去深入理解, 用一颗真诚的心去感受其文化本质, 用沟通去化解矛盾, 多一份尊重, 多一份信任, 多一份平等, 我想这种由文化差异而引发的冲突会越来越少, 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也逐步会迈向融合。让我们一起努力, 共同谱写中西文化的和谐篇章。

参考文献

[1]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

[2]李小霞, 叶定国.电影刮痧的跨文化解读.

8.浅谈中西方电影的差异 篇八

一、中西电影中不同的价值观

价值观左右人们的意见,影响人们的行为和评价,决定人们的言行和思维方式。在不同的环境下,不同国家有不同的文化系统,不同的文化价值。“一种文化下的价值观与言行或许得不到另一种文化的理解与接受”。如电影《刮痧》中许爷爷用中国传统的刮痧方法给他的孙子丹尼斯治疗轻微的发烧,却被美国当局误认为是虐童事件。因此,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流也变得更加复杂。

1.西方的个人主义价值观

电影《克莱默夫妇》“用一种间接的方式向人们解释了个人主义”。泰德·克莱默是一位颇具天赋的广告策划师,努力赚钱养家,但他的妻子乔安娜却要与他离婚。中国观众或许不能理解乔安娜为何要离开她的丈夫?泰德从未虐待过她和孩子,也没有对她不忠,尽量满足她想要的东西。在中国,像泰德这样的男人通常被看作是一个好丈夫,因为他努力工作都是为了支撑这个家庭。但乔安娜并不这么想,她说,“我的一生,我感觉我是某个人的妻子,某个人的母亲,某个人的女儿,即使我们在一起的时候,我都不知道我是谁,这就是我为什么离开你的原因”。从她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乔安娜个人意识的觉悟和对个性自我的追求。

2.中国的集体主义价值观

集体主义注重集体和社会,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集体主义的精神支柱和整体主义有关,即整体大于部分。集体主义通常与个人主义相对,特别是这些观点经常在系统中相互结合。那些拥有集体主义思想的人认真遵守社会或团体的规则,保护集体、社会、国家的利益。集体主义在中国电影中有着明显的记号。中国“文化大革命”之后,以及改革开放初期的电影,都带有浓厚的集体主义色彩。尤其是由中国第四代导演所导的电影,大部分是以革命为题材,突出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其中代表作有:《黎明》、《南昌起义》、《西安事变》等。

二、中西电影中的人权

人权是人人皆有的基本权利和自由。我们通常所说的人权,包括公民权和政治权利,如生存权、人身自由权、言论权、法律面前的平等权和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等等。这里我们将主要讨论中西方电影中表现出的有关隐私权、艾滋病人和同性恋者的权利,从而透视、分析中西方在这方面的文化差异。

1.中西电影中的隐私权

隐私权是个人或集体把他们的私人信息隔离起来的权利,也只有他们自己可以选择性的对外揭露。“隐私权的界限和内容在不同的文化和个人中虽然不同,却有共同的主题。隐私权可以看作是安全的一个方面,由相关利益集体权衡”。隐私的概念通常和西方文化联系在一起,特别是英国和北美国家。这个概念并非全球皆有,有些国家是近些年才有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并无隐私权一说,所以中国人对自己的隐私既不敏感也不小心保护,相反,美国人更加注重他们的隐私权。这种差异在电影中也有所体现。

美国电影《楚门的世界》从一个独特的视角向我们展示了这种权利。《楚门的世界》向人们展示了隐私权是不可侵犯的权利。它同时警示我们必须尊重保护隐私权。楚门的生活也启示观众,他们的生活只由自己掌控。中国有一部电影《无形杀》说明了隐私权意识的缺乏,讲述了由于人肉搜索导致一个女人的死亡,这个女人在网上被通缉,因为她和别人有外遇。网友们跟随调查她的情人,认识她的路人都不断质问她。后来人们在海滩上发现了她的无头尸体,这部电影涉及到隐私的问题。

2.特殊人群的权利

西方国家非常注重特殊人群的权利,虽然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可能享受这些权利,但他们对这些平等的权利却有很强的意识。例如艾滋病患者和同性恋者的权利。

电影《米尔克》,讲述了第一位公开同性恋身份、后当选为加州议员的政治家哈维·米尔克一生都为同性恋者争取合法权利的故事。这说明西方人强烈的平等意识,无论多艰难,都要为平等奋斗。

中国电影《喜宴》,反映了中国人对同性恋的否定、拒绝态度。电影讲述高伟同在纽约的生活。他有一个成功的事业,和他的同性恋爱人赛蒙关系很融洽,而他在台湾的父母却不知此事,一直盼着他早日娶妻生子。因此,在赛蒙的同意下,伟同和一个漂亮的中国姑娘薇薇说定假结婚。后来,薇薇引诱醉酒的伟同而怀孕。伟同不得不将真相告诉他母亲。他母亲极为震惊,但坚持不要将此事告诉他的父亲,伟同也不敢告诉他的父亲,因为他父亲刚中风复原,难以接受这样的打击。最后,薇薇决定把孩子生下来,并希望赛蒙留下来做孩子的另一个爸爸。在中国的环境下,人们很难接受同性恋,特别是对于那些传统的父母来说。因此,同性恋者也不敢让周围人知道,怕他们在背后议论纷纷。

9.西方现代主义电影 篇九

摘要:

不同的文化背景赋予人们不同的价值观。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作为中美不同文化的产物,集中体现了东西方价值观念的差异,因此是理解东西方社会文化的关键。2015年,屠呦呦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药学奖,这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关注。很多人就奖项应归屠呦呦个人所有还是属于整个研究小组争论不休,这就牵涉到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问题。本篇文章对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定义及其产生的社会文化根源进行了大概的辨析,这将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英语,而且能更准确地理解西方社会文化,从而减少东西方跨文化交际的障碍。最后以屠呦呦教授获得国外的拉斯克奖以及诺贝尔奖为例,揭开这件事背后所隐藏的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交锋,使我们对这种差异有一个更为鲜明和清晰的理解。

关键词:集体主义 个人主义 屠呦呦 诺贝尔奖

一、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

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是东西方社会的不同基础。就像不同的土壤会滋生出不一样的花草树木,东方和西方由于政治、历史、地理环境和经济形态等众多领域的差别,人们的价值观也有很大不同,其中以东方的集体主义和西方的个人主义为最。

所谓集体主义(collectivism),简而言之,指的是一种强调集体和国家的 重要性,强调集体利益应该凌驾于个人利益之上的文化价值观念。它认为,人是集体中的一员,离开集体,个人几乎无所作为或者作用很小,因此社会 中的每一个人必须重视合作和集体的力量,任何事情必须多为他人考虑。个 人主义(individualism)与此相反,认为个人虽然离不开社会集体,但是正是由 于个人对自我利益和幸福的不断追求才最终推动了社会的前进,因此在社会 事务中应首先考虑个人的幸福和需要。(《科技信息》,2010年第21期,第167页,“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中美社会文化差异理解的关键”,作 者王雪、顾相菊)

但是,尽管集体主义强调集体的重要性,个人主义看重个人的作用,我们也不能笼统地认为前者就是忽略个人作用的混合体,也不能偏执地认定后者就是崇 1 尚自私自利。可以说,在集体主义文化里,个人是作为社会或某集体的一部分而存在的;在个人主义文化中,社会是独立的个人的集合。美国文化的价值观就是典型的个人主义。美国文化强调个人的自由,个人的权利。“美国梦”倡导个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获得成功。因此,美国人多有冒险精神,重视竞争,较为独立。而中国是典型的集体主义国家。中国是儒家文化,提倡谦虚谨慎,主张中庸之道,忌讳锋芒毕露。中国人一向爱好和平,往往以家庭、社会、国家为重。

二、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产生的社会文化根源

造成东西方文化差异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哲学宗教信仰的影响,地理和经济因素的影响,历史和政治带来的影响等诸多方面。

从哲学宗教信仰来看,对中国的价值观产生深远影响的莫过于儒家思想。儒家认为天、地、人三者是和谐的统一体,人不是孤立地生活在一定的关系之中;每个人都要从全局和整体上来看待一切事物。除了儒家学说,道教和佛教对中国思维模式和价值观也有着深远的影响。这些宗教文化归结到一点,就是强调人是众多复杂关系中的一员,忘掉自我,无欲无求,才能超脱今生的痛苦。

而美国是一个年轻的国家,最初是英国的一批清教徒为了躲避宗教迫害,乘“五月花号”漂洋过海来到美国,一个国家因此诞生。他们不仅带来了清教的教义,也带来了欧洲文明和基督教思想。清教徒生活俭朴,崇尚勤奋劳动。他们认为自己是神选派来改造新世界的,因而他们相信自己的能力。可以说,这批清教徒的思想理念是美国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基础。

从地理环境来看,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各民族以“大杂居,小聚居”的形式分布在各个省份,长期以来都很重视邻里和睦,“远亲不如近邻”。在北方的四合院里,许多人居住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互相依赖,互相帮助,久而久之形成了强烈的集体归属意识。

与之相反,美国地广人稀,英美人一般居住在较开阔的地方,围墙对他们来说是对个人自由的限制。习惯了这样的自由,西方人在性格上也比较倾向于独立,凡事都靠自己的能力去完成,也没有那么强烈的集体归属感。

西方人强调的是“空”。即物体之间的空旷之地,因此住屋前后有大片 草地作为房屋的空间延伸,一般并不设栏分隔。(《现代跨文化传通——如 何与外国人交往》,王宏印,南开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175页)

中英这种文化冲突实际上是个人独处与群体共处的差异和冲突。英语国 家注重的是个人的独处和自由,中国人强调的则是群体的privacy。(转引

自《跨文化非语言交际》,毕继万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年,第82页)

在经济形态上,中国有着几千年的自然经济发展史,具有强烈竞争特点的资本主义经济形式始终没有冲破封建社会的障碍而得到充分发展。在自然经济状态下,人与土地,人与人之间的依赖关系变得越来越深刻,人们总是习惯于把个人放在集体中去衡量他/她的成就。

而美国这样的西方国家走的是资本主义道路,没有封建社会历史,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追求个人成就和物质财富的观念深入人心。许多白手起家的成功人士都是依靠自己的不懈努力最终实现了他们的“美国梦”。

当然,东西方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差别还来源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由于篇幅有限,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

三、屠呦呦获诺奖所体现出的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差异

2015年10月5日,瑞典卡洛琳医学院宣布,屠呦呦与另外两名海外科学家获得了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药学奖。对于一个诺贝尔奖不喜垂青的国度而言,这是何等的殊荣就引起了多大的关注。尽管社会上多是肯定的声音,可依然存在着一些质疑。有人发问,“由于研究成果是在一个集体主义年代形成的,那么获奖成果应该归功于个人还是集体?”这就涉及到东西方文化交流中一个个很明显的差异: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

奖项到底应该归屠呦呦教授还是“523”小组?虽然这不是我们该忧心的问题,也早已由权威机构多方权衡之后给出了答案,但借由探究此事,我们不妨一窥东方的集体主义和西方的个人主义在此事背后是如何“兴风作雨”的。这件事情还要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

1969年,屠呦呦所在的中医研究院接到了一个“中草药抗疟”的研发任务,代号523。为了“加强中草药方面的研究力量”,中医科学院应召加入,屠呦呦也随之参与了项目。

屠呦呦被任命为研究组组长,带领一个小组的成员开始查阅中医药典 籍,走访老中医,埋头于那些变黄、发脆的故纸堆中,寻找抗疟药物的线索。

耗时3个月,从两千多个方药中筛出640个,又锁定到一百多个样本,最终入选的胡椒“虽对疟原虫抑制率达84%,但对疟原虫抑杀作用并不理 想”。青蒿是当时的191号样本,虽然曾经有过68%的抑菌率,复筛结果却 一直不好。直到有一天,屠呦呦决定:用沸点只有35℃的乙醚代替水或酒

精来提取青蒿。这抓住了问题的关键——温度正是青蒿素提取的关键。(《南 方人物周刊》,“发现屠呦呦”,2011年10月17日,第53页)

读到此处,可能无论谁都会觉得屠呦呦获奖无可厚非。因为正是她的执着探索,她在实验温度上做出的突破,以及她多年累积的中医知识才使遭受疟疾折磨的人们看到了希望,她的这一重大发现可挽救数百万人的生命。可是事情就像看起来这样简单吗?要知道,文革时期,科研工作方式就是只有集体没有个人,论文也几乎从不标明作者。在这个特殊时期,不需要个人署名的文章,新的发现以瘟疫传播的速度迅速变成了集体的财富。

1972年3月8日,在南京一次会议上,以“毛泽东思想指导发掘抗疟 中草药”为题,屠呦呦汇报了自己在青蒿上的发现。很快,云南和山东等数 个研究小组借鉴了她的方法,对青蒿进行研究。

1976年,上海无机化学所的周维善研究小组测定了青蒿素的化学结构,也发现了青蒿素全新的抗疟机理:青蒿素中存在一种全新的结构过氧桥。后 来,因青蒿素不溶于油和水,无法使用针剂,对已不能进食的重症疟疾患者,几乎束手无策。上海药物所合成了可以制成针剂的蒿甲醚,那是第一个由中 国发现的全新化学结构的药品。

1977年,为了赶在国外发表的前面,表明青蒿素为中国人发明,由屠

呦呦所在的中医研究院,以“青蒿素结构研究协作组”的名义在《科学通报》 上首次发表了青蒿素的化学结构。(《人物》,“屠呦呦其人其事”,2015 年第21期,第65页)

2011年,屠呦呦获得了素有“美国的诺贝尔奖”美誉的拉斯克临床医学研究奖。获奖理由是“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屠呦呦因此成为中国首位获得该奖的大陆科学家。

拉斯克奖引发的第一个疑问是:为什么青蒿素没有拿到国内的科技大奖,反而先拿到了国外的大奖?科学界解释说:无法确定奖项的归属。屠呦呦获奖后,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在一次公开场合的发言中曾表示:“青蒿素的发明,一直是我国引以为豪的科技成果,但仅仅由于难以确定成果归宿而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表彰和奖励„„”

1978年,523项目的科研成果鉴定会最终认定:青蒿素的研制成功,“是

我国科技工作者集体的荣誉,6家发明单位各有各的发明创造„„”在这个 长达数页的结论中,只字未提发现者,只是含糊地说:北京中药所,1972 年12月从北京地区青蒿植物中提取出青蒿结晶物,实验编号为“青蒿素II”,后改称青蒿素。(《南方人物周刊》,“发现屠呦呦”,2011年10月17 日,第54页)

大协作的抗疟新药研发计划按照预定的轨道胜利谢幕。然而,最终的排名争议却一直悬而未决。后来的几十年中,被认为不够“淡泊名利”的屠呦呦成了整个团队中让人头疼的因素,她执拗的个性也慢慢显现了出来。

中信的青蒿素项目经理刘天伟在博客中提到,2004年,泰国玛希敦奖将5万美金和一枚奖章颁发给了青蒿素研发团体,大多数青蒿素研究参与者赞成将这笔奖金捐给盛产青蒿的四川酉阳地区的中学。这时,屠呦呦提出,必须先明确她个人应该享有50%以上奖金的份额,然后,由她以个人名义捐给酉阳„„“这笔钱因屠呦呦的反对,至今未落实是真的。”

反对的声音认为,屠呦呦夸大了自己的研究组在523中的作用,夸大了自己在研究小组中的作用。“屠呦呦既不是最先发现青蒿提取物抗癌作用的人,也不是首先分离到抗癌有效单体的人,这些研究成果也不是在她的指导下取得的。”因此要把这个文化大革命期间政府一个大规模项目的成果归功于一个人将有失公平,难平人心,想必团队中的许多成员心中多少会有不甘。但是有一点是不可否认的:屠呦呦在青蒿素的发现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因为,她的研究组第一个用乙醚提取青蒿,并证实了青蒿粗提物的高效抗疟作用。“她是把青蒿带到了523任务中的那个人”,她是第一个提到100%活性和第一个做临床试验的人。

其实,从青蒿到抗疟良药,各个环节中一定有许多人做出了大大小小的贡献,青蒿素的发明,绝不是屠呦呦一个人力所能及的。从药材筛选、结晶获取、结构分析、人工合成直至新药研发,包含了众多科研人员的心血。一个人所学有限,方法有限,要想完成这项浩大的工程简直难如登天,正是有着这样的大团队,每个人才能专研自己的那部分任务,从而找到突破点。但是拉斯克奖没有将奖项颁发给整个团队,想必也是想要鼓励个人创新,鼓励原创精神。“作为一个鼓励科学发现的奖项,拉斯克奖倾向于只授予最初始的发现者。”

诺贝尔奖同样是对个体创新的鼓励,因此往往是颁发给个人的而不是集体的。大体来说,只有那些原创性的思想理论、公式定理、技术发明等才能进入诺贝尔奖的评价范围。从近代科学史的发展过程看,这些项目都是以个体的形式实现的,特别是思想理论方面的创新,个体特征非常明显。虽然有些实验研究需要团队、助理的帮忙,但是整个思路一定是由某一个人决定的,大体的方向或细节 5 上的东西一定是事先由这个人做好了蓝图甚至精细的规划。从这个意义上说,屠呦呦获奖是实至名归。

显然,在这个获奖过程中,无疑是一场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交锋。集体主义最大的问题在于究竟怎样操作才能达到所谓公平分配以及如何在分配较为平均的情况下调动社会的积极性。中国地大物博,人才济济,却一向稀缺诺贝尔奖得主这个问题,想必也是和集体主义有着很大的关联吧。个人主义可能更有活力,但难免暴露更为残酷的一面。个人主义促使人们把事情做得更强,集体主义促使人们把事情做得更大。在这个小组研发项目中,正是有了一支团结强大的队伍才使中医走向世界,才使数百万的人有了生命的希望。而也正是有了屠呦呦这样的精英才能使项目的进度大幅加速,使整个项目有了新的突破口。没错,是集体主义使屠呦呦能够顺利地将自己的发现转变为抗疟良药,是个人主义成就了她使其名垂千古。

四、结语

不管是集体主义还是个人主义,如果不加节制使其任意膨胀都是十分危险的。当个人主义的观念膨胀到影响集体利益时候,其实也就损害了个人的利益,因为集体利益的损害会转嫁到个人利益的损害。反之集体主义也一样,当集体主义膨胀到远离这个平衡点的时候,个人难免要做出牺牲。最理想的状态莫过于找到两者的平衡点——虽然这个平衡点也是极难找到和把握,也不知在人类历史上还要花上几百年几个世纪才能使一切都能在这个平衡点下以最好的状态发展下去。我们只能在一次次的实践中摸索前行,无限靠近。不管是谁或是哪个小组拿了大奖,我想最大的成功在于全人类有了对抗疟疾的新的有力的武器。

主要参考书目:

1、Tu Youyou The inventor of New Anti-Malaria Drugs of Qinghaosu and

Dihydroqinghaosu,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1999,5(2)

2、徐萌著,《海外英语》,Individualism and Collectivism,2014年第3 期

3、王萍著,《时代报告》,Contrastive Study of Chinese Collectivism and American Individualis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Cultural Values,2011年第9 期

4、毕继万著,《跨文化非语言交际》,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年

5、黄松平,朱亚宗著,《科技导报》,“科技发明权与屠呦呦青蒿素发

现争端的化解”,2012年第30期

6、《南方人物周刊》,“发现屠呦呦”,2011年10月17日

7、《人物》,“屠呦呦其人其事”,2015年第21期

8、塞缪尔·亨廷顿著,《文明的冲突》,新华出版社,2014年

9、水清浅著,《文化交流》,“外媒如何评说屠呦呦获奖”,2015,(12)

10、王宏印著,《现代跨文化传通——如何与外国人交往》,南开大学出版 社,2012年

11、王雪、顾相菊著,《科技信息》,“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中美社会

文化差异理解的关键”,2010年第21期

12、叶朗、朱良志著,《中国文化读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4

上一篇:土建施工安全管理措施下一篇:德育精细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