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和文化创意产业园发展设想

2024-06-23

雍和文化创意产业园发展设想(9篇)

1.雍和文化创意产业园发展设想 篇一

文化创意产业

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生的以创造力为核心的新兴产业,强调一种主体文化或文化因素依靠个人(团队)通过技术、创意和产业化的方式开发、营销知识产权的行业。文化创意产业主要包括广播影视、动漫、音像、传媒、视觉艺术、表演艺术、工艺与设计、雕塑、环境艺术、广告装潢、服装设计、软件和计算机服务等方面的创意群体。《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国家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主要任务,全国各大城市也都推出相关政策支持和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文化创意产业属于创新型业态,是指依靠创意人的智慧、技能和天赋,借助于高科技对文化资源进行创造与提升,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产生出高附加值产品,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产业,对加快经济创新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

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中,文化创意产业成为经济寒冬中的一股暖流。数据显示,当各地经济出现负增长的同时,创意产业则呈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许多地方创意产业增速普遍高于当地经济增幅。在后危机时代,各国经济为应对危机促进经济复苏,把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推进创新和调整产业结构的重点领域,引领经济复苏的新战略。

最主要的是现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往往不再满足于商品本身的使用价值,而更关注商品中的观念价值,即其中被注入的文化要素。文化创意产业正是通过观念、感情和品位的传达,赋予传统意义的商品某种独特的“象征意义”,提升其文化附加值,从而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和个性化消费,并加快促进消费增长。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也是创造一种新型生活方式,在促进消费的同时,还有利于提升生活品质。比如台湾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初期就强调,要通过发展创意生活产业,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提倡“把生意做成文化”,创造出具有文化品位和情调的创意生活方式,不仅满足了人们的个性化消费需求,还在精致农业、休闲生活等领域积极与大陆合作,大大地拓展了产业消费的市场空间。

当前,全球范围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与国际分工正面临着大调整、大变革,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标准等方面的竞争更加激烈,文化日渐成为提升区域软实力,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要素。法国学者马特尔说过一句话:世界文化大战已经爆发,各大国之间为了国家利益已然不复动用传统意义上的军事手段,而是通过电影、电视、流行音乐、时尚服饰、餐饮、媒体等各种文化创意产业的手段展开博弈和竞争。比如美国通过销售好莱坞大片、米老鼠卡通、百老汇歌剧、NBA篮球,以及星巴克、麦当劳、可口可乐等传播美国文化和价值观。因此,大中华地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在国际市场上营销“中华牌”文化创意产品,不仅能够提升本区制造业和产品附加值,在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中占据优势地位,其意义还在于能够输出中华文化品牌,形成持续的区域竞争优势。

必须强调的是,在现代经济发展中,品牌已经成为一种战略性资源,企业和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实质上是其所体现的品牌文化之间的竞争,品牌正主导世界财富的分配。我们是文化资源大国,但还不是文化品牌大国,对此,我们应有足够的重视和义不容辞的责任,以创新的态度,加快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创造具有中华文化内涵的世界级品牌产品,在引领消费的同时,传播中华文化。

中国的文化创意产业下一步究竟应该如何走?

第一,从国内各大城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利润逐年提高和企业数量快速增长态势可以看出,文化创意产业的市场竞争尚不充分,文化创意市场规则正在形成。

市场竞争的不充分就从一个侧面表明这个产业的行业的发展尚不规范,只有在充分的竞争的前提下,才能形成规范的行业规范。而在这种情况下,政府现在就应该着手对整个文化创意产业进行相应的规范和相应的结构调整,以使得在以后的发展中和竞争充分后就可以尽快走上规范化的道路,用以保证能尽快地形成一个完整的文化创意产业链。这样才能保证整个产业持续和健康的发展。现在不能只是一味地追求快速增长,要从“又快又好”转变到“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的道路上来。

第二,国内各大城市都加大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扶持,从另一个侧面可以看出整个文化创意产业的融资还比较困难。

产业的发展和资金的支持是分不开的,特别是我国目前文化创意企业普遍规模偏小,处于起步阶段,而一个创意项目回报周期长、价值难以评估、投资风险较大,融资难已成为制约我国各地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的一个难点。政府应当拓展融资渠道,加大对文化创意产业的资金扶持和政策倾斜。像北京市和南京市那样对加大对文化创意产业投融资服务体系建设,努力解决文化创意企业因资金短缺而面临的发展瓶颈问题。

第三,国内各大城市虽然都根据自己的特色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目标,建立大量的基地、园区,但由于缺乏指导和规划,以至于出现了规划和园区的同质化倾向比较严重,政府应该更加注重对本地区产业的指导和定位。

园区的建设是应该搞,但有相当一部分城市多为跟风上马,并无结合本地实际的文化创意产业长远战略规划,很快就会出现一批功能相同或相近的园区。政府应该根据本地的特点,以及市场的容量和产业的发展规划来指导和引导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而不是盲目的只看到眼前的利益。

第四,从国内各大城市都对动漫和游戏情有独钟,可以看出动漫和游戏产业的虚热以及我国还没有形成完整的文化创意产业链。

目前很多城市都投资建设动漫园区,百余所高校开设动漫游戏专业,近五十万在校生学习动漫专业,全国各地都在搞动漫游戏比赛,动漫游戏展。尽管目前国内动漫游戏产业一片热火朝天,但是我国动漫游戏产业总体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不小差距,企业规模小、原创能力不足、核心竞争力弱、经营模式亟须创新。从国外的成功经验看,优秀的创意产品之所以能创造上百亿的市场价值,都是依赖完整而强大的产业链,从小说、游戏到电影,再到主题公园、卡通玩具,不断挖掘创意的影响力,然后生成财富。政府应当引导创意产业建立完整的产业链,提高整个产业的整合度,对产业的价值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随着国内文化创意产业的不断发展,许多城市将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本地经济支柱产业的目标正在逐步形成。在这种情况下,让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已经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

最重要的,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是突破资源约束、促进结构升级、推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目前,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规模和水平已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竞争能力的重要标志。我国不少地区的文化创意产业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已经取得长足进展。深入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需要把握发展趋势,遵循发展规律。

一般来说,文化创意产业首先是适应一批新兴的文化产业类别的崛起而出现的产业形态,最初与娱乐经济结合较为紧密,如动漫、游戏、数字艺术等。它以文化创意、知识产权和科学技术为核心内容,强调创意和创新,实现文化、技术、产品服务和市场的有机结合。在网络信息时代,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涌现,文化创意产业更加注重于产业集群化发展。这是一种跨行业、跨部门、跨领域的发展模式,经过组合开发的文化产品,无论是在研发还是市场营销上,均增加了多种变化的可能性,提升了产品的内涵和质量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影响深远,关系重大。只要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立足我国丰富的文化资源,广泛吸收和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先进文化、先进理念和科技成果,注重国际视野与中国特色的统一,传统继承和时代创新的统一,历史文化与现代科技的统一,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我们就能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之路。

2.雍和文化创意产业园发展设想 篇二

作为21世纪社会发展的朝阳产业, 文化创意产业借助飞速发展的信息产业为载体, 势必会带动产业结构升级, 促进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并带给人类前所未有的精神体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模与影响程度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城市综合竞争力高低的重要标志。

一、文化创意产业内涵及其特征

文化创意产业是上世纪90年代由英国最早提出的一个新概念, 不同国家和地区对文化创意产业内涵的理解各有不同。英国最早提出文化创意产业概念, 将其定义为起源于个体创意、技巧及才能的产业, 通过知识产权的生成与利用, 而有潜力创造财富和就业机会,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文化创意产业分成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与智能产权三项。我们认为, 文化创意产业是指依靠创意人的智慧、技能和天赋, 借助于高科技对文化资源进行创造与提升, 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 产生出高附加值产品, 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产业。针对文化创意产业内涵的理解, 可以看到, 文化创意产业源于传统文化产业, 又高于传统文化产业。任何一种文化创意活动, 都要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进行, 但创意不是对传统文化的简单复制, 而是依靠人的灵感和想像力, 借助科技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再提高。文化创意产业属于知识密集型新兴产业, 它主要具备以下特征:

(一) 文化创意产业具有高知识性特征。文化创意产品一般是以文化、创意理念为核心, 是人的知识、智慧和灵感在特定行业的物化表现。文化创意产业与信息技术、传播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等的广泛应用密切相关, 呈现出高知识性、智能化的特征。如电影、电视等产品的创作是通过与光电技术、计算机仿真技术、传媒等相结合而完成的。

(二) 文化创意产业具有高附加值特征。文化创意产业处于技术创新和研发等产业价值链的高端环节, 是一种高附加值的产业。文化创意产品价值中, 科技和文化的附加值比例明显高于普通的产品和服务。美国著名企业家比尔·盖茨曾经这样评价创意产业:“创意具有裂变效应, 一盎司创意能够带来无法计数的商业利益和商业奇迹。”好的创意不仅能够为企业带来巨额利润, 而且能够使许多传统产业和产品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三) 文化创意产业具有强融合性特征。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 它是经济、文化、技术等相互融合的产物, 具有高度的融合性、较强的渗透性和辐射力, 为发展新兴产业及相关联产业提供了良好条件。如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发展将有助于提升行业信息化水平, 从而促进行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和市场竞争能力的增强。文化创意产业在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 还可以辐射到社会的各个方面, 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

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

文化创意产业是源于个人创造力、技能和才华的活动, 其本质在于“创新”, 但这一创新活动要实现产业化发展则需要三大核心要素的支撑。

(一) 文化理念。

现代经济既是一种经济形态, 也是一种文化现象, 在经济发展中, 特色经济优势的形成和发展有赖于文化知识的拓展和引导。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更加离不开文化, 文化理念是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灵魂。文化创意产业源于文化又高于文化, 是对文化资源和文化理念创造性的开发和利用, 是文化对社会经济发展渗透力的深入挖掘和拓展。创意产业融入了文化理念, 才有了品位、价值和竞争力。以好莱坞电影为例, 其自20世纪20年代起就成为世界影坛的霸主, 在推动国家影视业发展的同时, 也将美国式的时尚、风格、意识形态价值、文化理念传播到世界各地, 对世界各国电影及电影文化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统计数字表明, 好莱坞电影占目前世界电影市场份额的92.3%, 美国每年影院发行影片约450到500部左右, 电影产业年产值约在400亿美元以上。

(二) 科技支撑。

文化创意产业以信息及网络技术为主要载体, 是科技大发展时代科技与文化高度融合的产物, 强调产业的价值源于文化积累和科技发展所激发的创意, 重视创意向形成知识产权成果的转化。科技创新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基础, 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发挥着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作用。如网络游戏中Flash动画就是将图形技术、仿真技术与网络技术等紧密结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必须依靠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不断运用现代科技和先进实用技术提升文化创意产业的内在张力和外在传播力, 加快数字、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等各个环节中的应用, 加强科技与文化创意产品的高度交融。

(三) 商业模式。

文化创意产业的产品和服务不同于传统的制造产品, 其企业运作模式也区别于传统模式, 不再以生产制造为中心, 而是更加强调创意活动、强调宣传推广活动、强调新的营销运营模式。美国迪斯尼公司就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的一个成功的商业化运作典范。沃尔特·迪斯尼创造的米老鼠和唐老鸭两个卡通形象, 首先在影视中流行, 而后又进入娱乐、服装、玩具等行业, 形成一条完整的动漫产业链, 造就了一个庞大的跨国集团, 其产业规模及盈利稳居世界企业500强的前10位。美国迪斯尼乐园给全世界一种全新的经营理念“创意+科技+资本”, 即以非凡的创意为基点, 通过科技手段将创意理念转化为产品, 再依靠高度产业化的运营模式, 拓展全球市场。

三、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对策建议

(一) 转变思想观念, 迎接全球化文化创意产业的挑战。

首先, 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今天, 世界各国各民族间平等的文化交流、文化融合是大势所趋。在开放条件下, 文化市场进一步扩大, 发达地区与国家的文化资本和文化产品不断涌入, 已成势不可挡之势。与此同时, 市场经济体制尚未成熟, 文化市场机制、规章制度还不完善。可以说, 文化创意产业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与发达城市相比较, 无论在资金实力、科技水平, 还是在市场运作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上, 都要逊色得多。其次, 面对发达地区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的优势以及其对我国文化市场的强烈冲击, 我们应遵循这一市场游戏规则, 不断完善文化市场体制, 营造适合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 不能再用传统的封闭或行政手段来阻止文化创意产业全球化的发展, 必须以积极的心态与行动迎接全球化文化创意产业的挑战。同时要积极地取“洋经”——借鉴发达国家好的运行机制和管理经验, 而且要虚心向文化创意产业发达城市取经。当然, 不能一味“拿来主义”, 应“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再者, 政府要积极转变职能, 不断完善文化市场, 使其在保持有序竞争的前提下良性发展, 把文化创意产业从单纯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依靠政府扶持的社会公益性事业的旧观念中解放出来, 进一步改革政府管理文化的体制和模式, 积极推行和实践政企分开、管办分开等在经济领域中行之有效的改革实践。

(二) 积极培育市场体系, 完善相关配套机制。

一是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 必须树立市场化观念, 积极培育并完善市场体系, 同时大力发展中介组织, 不断打造大型文化交流和经贸合作平台。要充分考虑到市场的要求, 重视产品的包装和推销, 争取最大的市场效益;在不断改善文化创意产业投融资环境的基础上, 充分利用市场杠杆, 以发展为主题, 以结构调整为主线, 以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为动力, 使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服务能力不断提高, 使文化消费在城市居民生活支出中的比重不断提高。二是加强文化市场管理, 满足多样化、个性化、规范化的文化消费。目前, 文化创意产业法规政策相对滞后制约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因此, 为有效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 让文化创意产业在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下规范运作, 并以此为当代文化创意产业健康发展创造必需的良好环境, 更好地吸纳社会资源来投资文化产品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开发。

(三) 加快建立一支“拚得过、打得赢”的专业化人才队伍。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专业人才, 综观国内外, 无论是风靡全球的“好莱坞”、“迪斯尼乐园”, 还是人气旺盛的“星光大道”、“超级女声”, 无一不是那些既懂创新、又懂管理的人才在操盘运作。在娱乐界、新闻界、出版印刷业、旅游业等等, “得人才者得天下”的成功案例不胜枚举。因此,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首先需要培养大量专业人才, 必须大力吸引、引进、留住一批文化界的“高、精、尖”人才, 尤其是电影电视动漫文化创作人才。一是积极推进人事制度改革, 拓宽人才选拔途径, 创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 建立与文化生产规律和市场规律相适应的选人、用人机制。二是加紧构建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体系, 鼓励并支持高校开设文化创意产业专业, 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培育适合新形势需要的专业人才。三是针对对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需求, 利用高校假期和网上人才信息库, 积极吸引、聘请一批“假日专家”、“网上专家”做顾问, 利用各类专家的经验和智慧, 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出谋划策。四是通过政府建立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奖励基金等形式, 不断完善人才激励机制, 不断为人才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谐融洽的人际环境, 为文化创意产业可持续发展积蓄人才资本, 从而建立一支满足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需要、能够经得起考验、有创新头脑的人才队伍体系。五是加快建立文化专业人才信息库。通过对专业人才信息库建设, 来重视文化创意产业人才资源信息化工作。六是加强人才管理的法制建设。对在实践中证明切实可行、已经成熟的政策, 要适时提出立法建议。同时建立和完善人事争议仲裁制度, 保护人才与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

(四) 加大投资力度, 创新投融资方式。

首先, 大力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 加快文化创意产业的主体多元化、多领域、多渠道投融资体系建设, 让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到文化创意产业中, 使文化创意产业进一步市场化和社会化, 特别是要积极、慎重地发展集体所有、民营、中外合资和中外合作等多种经济成分的文化企业。同时, 提供优质的服务保障, 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投资兴办文化创意产业, 鼓励更多的大型文化创意产业集团做大做强, 鼓励有实力的企业积极开发、创造“名牌”文化产品。政府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过程中必须尽快转变政府职能, 真正向公共服务型转变, 加大开放力度, 出台相应的产业政策, 为文化创意产业更好的发展创造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 积极引导和鼓励外商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投资, 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争取更多的商机。其次, 在对文化创意产业加大投资的前提下, 要重点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艺术借助科技的翅膀才能高飞”, 当今时代, 高新技术已经成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必需助推器, 它能极大促进文化艺术生产的发展和创新。飞速发展的以电子传媒及数字化、网络化为主的信息产业对文化艺术传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一件美的艺术作品, 一部好的影视作品, 一处吸引人的旅游胜地等等一切, 只有借助电视、互联网络等媒介的传播才能“娱于众、乐于众”, 才能带来高的经济效益。高新技术的运用, 不仅能为文化作品带来成功, 而且能创造巨大的经济价值。只有注重科技创新和应用的前沿性, 并及时利用最新科技成果, 将之转化为文化创意产业的生产力, 才能促使文化创意产业真正的繁荣。

概而论之, 文化创意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在改善、提升发展环境和增加地方财力上, 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刺激内需、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就业率、增强服务业竞争力、带动整个经济发展、提升城市竞争力上, 都起着巨大的作用, 可以说,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打造品牌城市的一大利器。

参考文献

[1].张泽.发展文化产业要有新思路[J].科学决策, 2005, 10

[2].赵敏安, 张明慧.加快文化产业建设, 促进社会文化事业的发展和繁荣[J].山东经济战略研究, 2005, 9

[3].褚劲风.世界创意产业的兴起、特征与发展趋势[J].世界地理研究, 2005, 4

[4].Florida, Rehard.The Rise of the Creative Class[M].New York:Basic Books, 2002

3.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工作意见 篇三

一、提升认识,以高度文化自觉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1、加快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具体举措。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对我国文化发展做出战略性的部署,强调要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支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未来世界的竞争将是文化生产力的竞争。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文化和经济相互交融、高科技手段和高品位文化互相结合的新型产业形态,既代表着先进生产力,承担着民族文化的创新功能,又具有高科技、高收益、低能耗的经济特性,具有服务公众、提升公众素质的社会特性,成为我们锻强民族血脉、国家灵魂的核心环节,成为我们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提升经济社会发展层次的重要抓手。目前,发达国家都把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加以推进,全国各地也纷纷加快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步伐。我们一定要从全局的战略高度认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意义,把握机遇,迎接挑战,采取有力举措,千方百计地推动我市文化创意产业迅速发展。

2、加快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经济社会实现高位发展的重要平台。文化创意产业是战略性、先导性产业,能够开辟经济发展的新途径、新空间。目前,文化创意产业与国民经济产业部门正在发生深刻的渗透和融合,形成以文化内容为纽带、关联度日益密切的庞大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在推动经济跨越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市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县域,综合经济实力名列全省前茅,但文化产业增加值仅占全市GDp的3.08%,这表明文化产业成为我市发展的“短板”,但也昭示着发展文化产业已成为高位奋进的重要突破口。随着《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深入实施,从中央到省、市都将制定出台一系列以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升公众文化服务水平为核心的政策和举措,这为我市在高起点上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契机。我们必须抢抓新机遇,推出新举措,加强政策配套和产业引导,加大改革力度,加快发展步伐,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文化产业,努力把我市的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推动文化创意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提高文化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为发展开辟新路径、拓展新空间。

3、加快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文化创意产业是以产业形态服务社会公众,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近年来,在各级各部门的不懈努力下,我市文化建设呈现良好的态势,但是文化创意产业在拉动群众文化消费、满足群众文化需求上还存在很大差距,与我市经济发展态势不相适应。面对发展的新形势、群众的新期待,我们务必审时度势,把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断加快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增加文化产品和服务品种、数量和质量,努力使城乡群众享受更加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最大限度地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范文网【】

二、把握定位,明确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目标原则

1、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市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若干意见实施意见》部署,围绕文化强市目标,以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全面升级为导向,以构建新时期产业发展模式为核心,以提高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水平为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不断建立完善文化创意产业体系,优化文化创意产业布局,集聚文化创意产业要素,全面提升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水平,努力构建独具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使我市成为海西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节点。

3、基本原则。

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把文化发展规划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做到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发展。充分重视文化意识形态与产业形态的双重属性,坚持先进文化的主流方向,始终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发挥市场与文化资源的配置作用,既弘扬主流价值观,又遵循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

坚持传承特色与创新业态相并重。注重立足丰厚的文化内涵,传承拉伸本土文化产业链,树立独特的文化创意产业业态。同时,加强创新提升,引进新型业态,增强文化创意产业创新能力,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步伐。

坚持自主发展和开放合作相融合。在注重创造性开发利用地域文化资源、提升本土文化产业发展层次的基础上,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强融台文化创意产业交流合作,拓展国际文化市场,将特色文化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坚持点上突破和面上拓展相统筹。加强文化产业规划,找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突破点,深入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实现点上突破,以点带面,推动整体产业迅速发展。

三、突出重点,加快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充分把握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态势,紧密结合在海西建设中独特的区位优势、产业基础和文化资源,将现代传媒、服务创意、文化旅游、演艺培训等四大产业作为加快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重点产业。

4.河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之我见 篇四

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课程作业表

河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之我见

传播应用学班 路璐 201012071036

摘要:文化创意产业是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要支撑,在经济建设中将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河南省地处中原九州的中心,地大物博,历史的风雨积淀了丰厚的文化资源。本文从完善文化产业结构、整合资源、创新传统文化载体、完善公共文化设施、深化文化对外开放等方面探讨当前我省文化产业的现状和发展建议,助推中原崛起。关键词:河南文化创意产业;产业结构;资源整合;载体创新;公共设施;对外开放

在中原经济区建设如火如荼的今天,在“中部崛起”的发展机遇中,作为“经济软实力”的文化产业,要为中原经济腾飞插上翅膀。因此,对于我省文化产业发展的研究不仅是必要的,也是迫切的。参考众多文献,发现文化资源丰富但开发不尽合理;市场潜力巨大但产业链条不完整;地理位置优越但竞争能力不强已经成为人们对于河南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的普遍认知。已有文献对于河南文化产业发展优势劣势分析不胜其多,笔者不再详述,以下将从产业结构、资源整合、载体创新、公共设施、对外开放几个方面,结合实例,谈谈笔者对于河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一点浅见。

1、完善结构 保障核心发展

市场结构指的是某一市场中各种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特征,包括市场供给者之间、需求者之间、供给和需求者之间以及市场上现有的供给者、需求者与正在进入该市场的供给者、需求者之间的关系。【1】合理的市场结构是一个产业能够良性发展的保障。我们用市场集中度来描述某产业的产业结构和竞争程度,以河南新闻出版业为例,河南日报报业集团2008年完成经营收入16亿多元,中原出版传媒集团2008年实现销售收入63亿元,隶属于省广电局的河南文化影视集团、河南电影电视制作集团、河南有线电视网络集团, 2008年总收入达到19.7亿元,粗略计算可知河南文化产业2008年的行业集中度为CR5=17.6%。【2】由此可见河南文化产业市场仍然是相当分散的,市场集中度过低不利于形成规模经济,也不利于资源配置效率的改进。

根据《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文化产业共分核心层、外围层和相关层三大类。2005年我省核心层、外围层、相关层三者的增加值之比为21.8∶7.2∶71.0,全国平均水平为24.7∶23.3∶52.0。核心层与外围层的主要内容为“文化服务”,它不仅是文化创意产业投入产出比最高的利益核心,更是以创新、创意为灵魂的产业核心,因此保障“文化服务”的核心地位应当是河南文化产业的重要发展战略。上述数据的对比不难看出,河南文化产业的主体部分 “文化服务”仅占29%,远远小于全国48.0%的水平。这种“核心”不够规模、“主体”撑不起全体的局面,直接影响了全省文化产业的格局。

在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浪潮中,要提升河南文化软实力,首先就要着手调整文化产业结构,加快发展重点行业。以市场为导向,以消费为切入,保障核心文化和新兴文化的发展,着力加大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产业和与居民日常文化消费休戚相关的文化休闲服务的建设。

2、整合资源 形成规模效应

河南文化资源丰富,种类繁多,但是众多文化资源被生硬的分割使用,行业间的壁垒甚是高深,不同地区的间的文化资源更是难以整合。有人将文化比作“地下的石油分布在各岩层之中.如果不能采取合成技术将之汇集到一起,就很难形成合力,形成规模.难以实现文化资源的‘裂变’和‘聚变’。”【3】

创意文化产业的操作本质在于把符号形式的文化资源转化为资本形式的经济资源。作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河南拥有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一个个古都和历史遗迹向我们诉说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荣辱,一代代历史名人向世人彰显着中原这块宝地泽被万代。河南更是文物大省,出土文物量、地下文物的保有量全国首屈一指。这些都是我们建设文化强省的基础资源。

目前河南省文化建设中存在着亟待解决的“两多三少”的矛盾。“两多”指的是消费者需求种类多和经营文化产业公司的数量多;“三少”指的是满足受众需求的文化产品少、公司实力上规模的少,融资渠道少。我们尤其缺乏自己的拳头产品和成规模的产品整合营销。少林寺的文化产业开发,是在资源整合方面我们少有的优秀典型。

电影《少林寺》让河南嵩山少林从默默无闻青灯枯佛的历史遗迹一跃成为众人慕名而至的文化圣地,这给少林寺的发展带来了莫大的启示。随后少林寺并没有将发展的眼光局限于单一的一座寺庙。从超级女声获得灵感,少林寺充分运用火热的选秀营销,在全球范围内打造一场功夫领域的“超级男生”。2006年3月30日,少林寺在北京宣布“中国功夫之星全球电视大赛”正式启动。大赛在全球范围发掘有潜力的中国功夫新星,获奖者将在电影《新少林寺》出演角色。在2009年的河南省文化产业会上,登封嵩山文化产业园区被我省确定为首批文化产业园区。登封市定位为“中华文化圣山,世界功夫之都”,重点打造功夫教育、功夫演艺、功夫创意和禅修体验四大产业。少林塔沟教育集团的少林文化复兴工程系列项目是其中的重点内容。整合嵩山自然旅游资源、少林功夫与禅宗文化、加之现代化的营销方式,一系列优惠政策形成强大推动力,促进了资本、人才等资源向登封嵩山文化产业园区集聚。

3、创新载体 深耕市场需求

文化资源带有深厚的农业性,这是河南文化资源的显著特点之一,也是河南文化产业发展一直高举的一面旗帜。然而,在当今眼球经济和体验经济大行其道的现代市场中,如果不对这种“农业性”做出改变和包装,不能适应年轻时尚一代的需求,那么这种特点也将成为制约河南文化产业发展的一面屏障。

文化创意产业是我国市场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创业产业的经济属性要求它的发展必然要以市场为导向,充分挖掘受众对于文化产业不断变化着的需求。当今的消费者年龄结构中,20——40岁是最为庞大的消费群体。80、90后超前的消费观也预示着他们将是未来10年中国的消费主力,这几乎是所有商家的共识。追赶潮流、张扬个性、容易被新鲜的事物吸引、崇尚品牌、消费中感性占据上风是这个群体的消费特征。河南博大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与这个群体的消费特征相对照,则显得过于厚重。但这并不是说我省的文化资源不具有市场价值,河南文化资源的内容丰厚,而传播载体却有待商榷。

歌剧《白毛女》是我国文化艺术中的一件瑰宝,从1945年在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创作以来,先后被改编为电影、京剧、舞剧等多种文艺形式,影响了一代代的中国人。传统经典剧

目相较于当下年轻人的兴趣点,存在一些差异。为了让传统内容成为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文艺,更好的为80、90后所接受,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有限公司在去年底宣布复排大型歌剧《白毛女》,除了选用谭晶等青年演员出演角色外,在唱腔上减少戏剧元素引用现代流行,在表现手法上借鉴电影电视剧的视觉表达。

经典内容现代包装,这种传播载体的创新同样可以应用在河南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很多时候不是受众不想消费高雅的文化产品,而是禁锢于传统表现方式上的文化内容是人们无法接受的,对于先锋话剧、大型音乐节等年青一代需要的文化活动,又无法得到满足。曾经我们的文化产业一直处于省级行政直属的地位,在管理上,存在着只追求专家效应、获奖效果,而不顾民众的文化消费需求,不顾市场规律,出现了“获奖不卖座,专家叫好而群众不买账”的现象。

2009年10月13日,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在郑州大学嵩阳书院开学典礼上妙说河南文化产业发展未来路:“河南文化产业发展靠什么?就是要学会靠老祖宗吃饭!” 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靠老祖宗吃饭,不是简单的拿来主义,要让古老的事物拥有现代的切入点,让死去的历史变得鲜活起来,让静止的历史遗迹灵动起来。

4、立足公众完善基础设施

在2005年颁布的《河南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中将“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列为全面繁荣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完善城乡基层文化设施网络,实现市、县有群众艺术馆、文化馆、图书馆,乡镇有文化服务中心的目标。统筹规划城镇文化设施,大力发展城市街道文化服务中心、社区文化活动室。” 【4】

近年来在此纲要的指导下,我省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然而基础设施建设不足仍然是制约河南文化产业发展的劣势之一。群众艺术馆、文化馆、图书馆的内容更新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有些社区文化站只是一具空壳,实属摆设。河南省文化产业的基础设施大多数比较落后,以中州剧院、人民剧院、二七纪念堂等河南省属的文化设施大都建立在上个世纪50年代,设备陈旧,经营管理老套。郑东新区建设的河南省艺术中心坐拥傲人的地理位置,装备完善,但引进的文化内容在类别和数量上都远远不能满足居民的文化消费需求。

5、扩大对外加强自我推广

河南的文化资源地域特色浓厚,这种特色可以,也应该成为我们打造地方品牌的突破口。发展地域民族文化要注重内涵、注重特色、注重创新;更要带有国际眼光、站在更高的市场平台制定发展规划。

文化资源相较于物质资源来说,受地域时空的限制较小,且具有极强的扩张力。在当前的信息高速流通的大爆炸时代,跨地域的文化传播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近年来,河南省政府充分认识到在文化领域的对外开放是扩大影响,发展文化生产力的重要途径,先后组织了一系列的“引进来、走出去”文化交流活动,收获了丰硕的成果。相继组织了“黄帝故里祭祖大典”、“客家文化中原寻根”等品牌活动,深化了人们对于中华发祥文化的归属感;“参加了‘2005中国河南(旧金山)经贸文化周’、‘中法文化友好年’、‘情

系中原——海峡两岸文化联谊行’、‘保加利亚索菲亚艺术沙龙中国文化节’、‘中国河南省———韩国友好活动周’,在澳大利亚、新加坡、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加蓬分别举办‘中原文化澳洲行’、‘中原风·华夏情’和‘中原文化港澳行’等文化活动。”【5】这些都极大的提高了中原文化在世界舞台的影响力。2011年6月18日由河南省人民政府主办的“中原经济区合作之旅——走进台湾”活动在台启动。本次活动是继2009年中原文化宝岛行后,河南省在岛内开展的又一项重大活动。活动将围绕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发挥文化优势,突出河南特色,深化根亲联谊,推进合作双赢的主旨,突出河南独特的文化优势、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优越的发展环境,以期促进豫台交流与合作向更深层次、更大规模发展。

立足河南、扎根国内、放眼全球。河南文化深厚,完全应该超越其他地区,成为中国的核心发展地。要实现这一目标,仅靠自身的力量,始终无法如愿。我们要借助海外资金,利用好国际交流平台,让中原文化遍地开花。

参考文献:

【1】 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351299.htm

【2】 赵元笃.基于SCP范式的河南省文化产业研究[M].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10.6

【3】 靖恒昌.对河南文化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M].市场观察.2006.4

【4】 河南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

5.雍和文化创意产业园发展设想 篇五

内容提要:在遭受金融危机冲击之后,厦门市原有以工业为中心的经济增长方式面临着调整转变的时间窗。厦门市委、市政府贯彻科学发展观,及时调整厦门城市、经济发展战略,提出“二三产共推进、岛内外一体化、内外需齐拓展”的发展思路,将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大力发展的服务业,为厦门今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引擎。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种新兴的朝阳产业,发展前景无可限量。厦门拥有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各种资源和优势,文化创意产业完全可能成长为厦门市最重要的经济支柱。“十二五”期间,厦门市将重点发展动漫网游、影视、创意设计、古玩艺术品、演艺娱乐、印刷复制、网络内容服务与新媒体和文化旅游八大产业领域,争取到十二五末,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达到和超过GDP的10%,成为厦门重要的支柱产业。

一、厦门城市发展面临战略性选择的重要时间窗

厦门城市发展面临战略性选择的重要时间窗:改革开放特别是建设经济特区以来,厦门一直以GDP年均增幅超过18%的速度高速增长,但在经受2008—2009世界金融危机的冲击之后(当然还有其他因素),厦门度过了经济特区建设以来最困难的发展时期:2008年GDP增长11%,第一次低于全省平均的13%,排在全省九地市最末位;2009年GDP仅增长8%,甚至低于全国GDP的增长速度。我们将厦门GDP增长大幅放缓的原因归结于厦门经济的外向度高,但外向度比厦门还要高、GDP总量比厦门大得多的的深圳,2009年增长仍然高达12.1%。尽管2010年厦门制造业有了比较大的反弹和修正,带动GDP增长达15.1%,但一系列的事实说明:虽然工业化在厦门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现代、高端制造业的发展在相当时期内还要加强,但随着作为厦门重要支柱产业的临海化工业的淡出,以工业为中心的经济发展思路在厦门显然遭遇到了瓶颈,厦门要取得新的科学的跨越式的发展,必须另辟蹊径。

面临如此困难的局面,厦门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贯彻科学发展观,及时调整厦门城市发展战略,提出“二三产共推进、岛内外一体化、内外需齐拓展”的发展思路,无疑是非常及时和非常正确的。

2009年8月召开的市委十届十次全会上,确定厦门市要大力发展服务业,重点推动营运中心、金融、物流、软件和信息服务、商贸、会展、旅游、文化创意、服务外包、科技研发与服务等十个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把文化创意产业列为厦门市重点发展的产业范畴,这是本届市委、市政府的创举。文化创意产业因此进一步受到重视并呈现提速发展的迹象:2009年厦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112亿,占全市GDP的比例由2008年的6.6%上升到6.9%,年增长0.3个百分点,2010年呈现出加速上扬的态势。

二、厦门应该将文化创意产业作为重要支柱产业大力推动

文化创意产业将是厦门最有希望的产业,是厦门经济发展和城市发展战略最重要的选项之一。经过认真深入的调查、分析、研究,更加清晰、坚定了我原来朦胧的认识:应该把文化创意产业从服务业中独立出来,给它予“单列”的待遇,并加予特别的关注、重视及强力的推动,将之打造成厦门最重要的经济支柱。主要理由有三:一是文化创意产业有别于其他服务业,它对制造业的依附性不大,并可以较好地提升制造业;二是文化创意产业完全可以做强做大,成为一个城市最重要的经济支柱;三是厦门具备了把文化创意产业做强做大、做成重要经济支柱的优势、潜力和条件。

其一,文化创意产业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传统服务业如商贸业、物流业、生产性服务业乃至金融业等和制造业的关联度非常高,其发展明显地受制于当地工业化的程度。而文化创意产业对制造业的依附程度却非常低,它既不需要众多的本地人口来支撑消费规模,也不需要依靠生产大量的有形商品来拉动物流、资金流及其相关服务业。它用文化、智慧和创意来生产无形的高价值的精神产品和部分有形但高附加值的物质产品,并主要通过高科技手段如网络系统输送给世界各地的消费者,或者通过旅游将世界各地的人们吸引到本地来消费;通过文化创意,还可以大大地提升制造业和传统服务业。戛纳和威尼斯等欧洲小城,人口只有10万左右,几乎没有什么制造业,我们根本不知道她们制造过什么样的工业品,但她们绝对是依靠文化特别是文化产业立市的世界名城。

其二,文化创意产业完全可以发展成一个城市、地区最重要的经济支柱。文化产业是个新兴产业,对文化产业缺乏了解的人不在少数,很多人认为文化产业很虚,也做不大。其实不然,让我们来看看2个例子。

一是西班牙的老牌港口工业城市毕尔巴鄂。毕尔巴鄂在西班牙称雄海上的年代就已经成为重要的海港城市,17世纪开始日渐衰落,19世纪又因出产铁矿而重新振兴,但20世纪中叶以后再次式微。为城市复兴大计,毕市政府决定发展旅游业,但该市历史不长、名头不响、风俗不奇、景色不佳,又没有什么名人古迹。如何才能吸引海内外人士前来观光呢?在专家们的建议下,毕尔巴鄂决定引进著名的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前来兴建一所现代艺术博物馆。1997年造型新颖、独特的古根海姆博物馆建成开放,极大地提升了毕尔巴鄂市的文化品格,并迅速成为欧洲最负盛名的建筑圣地与艺术殿堂,一时间冠盖云集,游客如织,成为欧洲文化界人必躬逢之盛。博物馆的参观人数在年余间就达400万人次,直接门票收入即占全市岁入的4%,而带动的相关收入则占到全市总收入的20%以上,毕尔巴鄂一夜间成为欧洲家喻户晓之城、一个新的文化旅游胜地。

二是美国的洛杉矶市。20世纪,以电影业为龙头的娱乐业就是洛杉矶最重要的经济发展引擎,其与制造业、商贸业、金融业、港口物流业等共同铸造了洛杉矶都市区作为美国第二大经济中心的辉煌地位。进入21世纪以后,在其他行业有所失色的情况下,电影娱乐业更是一枝独秀,成为洛杉矶市最重要的经济支柱。2004年度洛杉矶市的生产总值为1960亿美元,娱乐及相关产业超过航空产业、石油产业、航运产业等传统支柱产业,成为洛杉矶的最大的单一产业,占GDP总额近1/3。其中影视行业全年收益约300亿美金,娱乐行业相关产业收益(包括音乐、体育、会展等)250亿美金,好莱坞及环球影城、迪斯尼等主题公园每年吸引2000万过夜游客,为旅游产业带来110亿美金的消费。电影娱乐业还为洛杉矶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仅从事影视行业的人数就达24万人,而从事娱乐相关产业的人数更达60万人之多。其实还不仅仅如此,洛杉矶经济发展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杰克?凯瑟先生说,电影业作为娱乐业的火车头,带动了包括音像、电视、印刷、出版、旅游等整个娱乐业的发展,不仅给洛杉矶带来丰厚的利润,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塑造着洛杉矶的城市形象,推动了洛杉矶的服装业等相关产业,这里每年举行全球金像奖和奥斯卡奖颁奖典礼,全球观众关注女演员们穿的时装。尽管有些时装不是在洛杉矶设计的,但人们认为洛杉矶是时装之都。时装每年为洛杉矶带来10万多人的就业机会和300多亿美元的收入。

其三、厦门具备了把文化创意产业做强做大、做成经济支柱的优势、潜力和条件。这个问题值得专章来加以论述。

三、厦门完全有条件把文化创意产业做成最大的经济板块

纵观中国的城市,厦门是最有条件和潜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并建设成文化创意之城的城市之一。地处沿海、环境优美、气候良好、中西文化交融,自然景观资源与人文景观资源丰富,旅游业基础较好,经济相对比较发达,这些都是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良好条件。甚至连人口规模不大、经济腹地不广等这些局限制造业发展的不利条件,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并不会有大的影响。

1、文化艺术资源丰富。厦门是个多元文化城市,不仅拥有丰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闽南文化资源,而且拥有国内大多数城市难于比拟的、长年与海外文明交流对接的世界优秀文化资源,尤其是颇具影响的当代和都市文化艺术资源。厦门教育发达,艺术教育比较普及,艺术、体育氛围浓厚,音乐艺术、视觉艺术优势明显,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鲜明,现代文化传播渠道众多,文化产业发展基础良好。

2、文化建设成效显著。近年来,厦门市文化建设成就有目共睹,文明城市建设位居全国最前列,文化设施建设跃上一个新台阶,各类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文化品牌众多,对台对外文化交流活跃等等,具备了转化为产业发展的潜在优势。

3、环境优势与区位优势明显。文化创意产业归根结底是知识经济、智慧经济和脑力经济。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最重要的资源就是人才。厦门地处东南沿海,气候宜人,环境优美,设施完善,规模适中,气氛温馨浪漫,宜居优势突出,海内外文化人凡来到厦门的几乎都对厦门一见钟情,厦门对各类文化创意人才强烈的吸引力构成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最为突出的优势条件;同时,因厦门地处海峡西岸,面对台湾,介于东亚和东南亚之间,对内对外交流辐射方便快捷,具有对接台湾香港以及日、韩文化创意产业的区位优势。

4、拥有对台先行先试,打造海峡两岸文化产业合作中心的优势。国务院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若干意见要求福建省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建设海峡两岸文化产业合作中心。厦门作为经济特区和海峡西岸重要中心城市,最有条件担当如此重任。厦台文化产业各有特色,互补性很强:台湾文化产业起步比较早,产业成熟度高,产业链相对比较完整,人才队伍层次较高,与国际文化产业对接和国际市场经验丰富。厦门市则背靠大陆大市场,文化艺术基础人才雄厚,文化产业发展空间巨大,与台湾同属闽南文化体系,共同拥有深厚的优秀传统文化产业资源,政府近年来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后发优势明显。因此加强厦台两地文化产业交流、合作、对接,共同打造富有闽南文化特色和当代文化特点的产业平台、产业链和产业聚集区,并形成优势文化产业,共同走向海内外市场。

5、厦门历史包袱不重,当代文化意识浓厚,特别适合于发展新兴文化创意产业。动漫网游、影视娱乐、创意设计、数字文化、网络服务等等是最具发展潜力和最容易形成规模经济的新兴文化产业。历史不长,背负不重,观念现代、理念新颖,是发展现代新兴产业的有利条件。厦门文化包容性强,都市文化发达,为发展各类新兴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土壤和环境。

6、文化产业发展初具规模。按照国家统计局的统计口径,厦门市文化及其相关产业增加值2005年曾经达到占全市GDP的9.55%,但此后一、二年因文化制造业下降比较大,该比例一度降至6.6%的谷底,近几年厦门市的文化服务业则保持着18%以上的发展速度,远高于GDP的增长。2010年前三季度厦门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106亿,比增28.7%,占GDP比重进一步上升到7.4个百分点,预计今后一段时期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年均增长超过20%。

7、文化产业市场需求不断增强,发展潜力巨大。2010年厦门市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福建省达到6000美元,全国则超过4000美元,温饱解决之后,对精神文化消费的需求将快速增长。

8、厦门已经出现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势头。中国动漫集团中娱文化股份公司、中国移动手机动漫基地、中国电信手机动漫中心等大型央企以及华强文化科技、水晶石科技、金英马影视、4399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落户厦门,保利文化集团等一批大型文创企业也正在伺机进入。这些文化产业巨头在厦门相聚,也说明了厦门是文化创意产业的风水宝地,他们的到来还将进一步产生强大的引力效应,将大批文化企业凝聚到厦门来。预计仅中国移动手机动漫中心就将吸引数百家手机动漫内容供应商入驻厦门,从而使厦门成为国内外瞩目的文化创意产业高地。

四、厦门将重点推动发展八大文化创意产业领域

文化创意产业范围非常广,厦门只能选择部分最有基础和条件、最适合自身的文化创意产业领域加以重点推动和发展。经过几年时间的实践和研究,根据厦门文化产业的资源优势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客观现状,我们认为,厦门应该重点发展以下八大文化产业领域:动漫网游产业、影视产业、创意设计产业、古玩与艺术品产业、演艺娱乐产业、印刷复制产业、文化旅游产业、网络内容服务与新媒体产业。

1、动漫网游产业:动漫网游业主要包括动画、漫画、卡通、网络游戏及相关衍生品等。

厦门艺术教育发达,现代都市文化氛围浓郁,当代艺术土壤深厚,特别适合于动漫产业的发展。10年前,当内地动漫产业才刚刚开始萌动的时候,台湾动漫业界就把厦门当做西移大陆的跳板,纷纷进入厦门而后北上发展,为大陆培养了一大批动漫产业人才,厦门也因此成为中国大陆动漫产业的发源地之一。目前,西基动画、华榜等十几家台湾动漫企业聚集在厦门,吉比特、青鸟动画、天熹文化传播、嘉影动漫、大拇哥等一批本土动漫网游企业不断成长壮大。

2009年下半年以来,厦门动漫网游业呈现加速聚集和发态,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大型动漫网游企业入驻厦门,将为厦门的动漫网游产业带来井喷式的发展。中国移动手机动漫基地去年初落户厦门,将为全国近7亿手机用户提供手机动漫包月、套餐、下载等增值服务,计划今年覆盖全国用户,预计十二五末营业总收入超百亿,未来很有可能成长为我国乃至世界最大的动漫产业运营商;作为中国第二大移动通信运营商的中国电信,也于去年上半年将其手机动漫中心设在厦门;中国动漫集团控股子公司中娱文化股份有限公司,今年7月在厦正式注册。中国动漫集团是我国动漫产业主管部门文化部直属的大型文化央企,也是今后我国动漫产业的旗舰部队、最大的动漫产业内容供应商,其计划今后将占据全国动漫市场15%的份额,总营业额超过500亿。而中娱文化作为中国动漫集团唯一的原创动漫制作机构和主要的动漫内容运营商,其在动漫产业的领军作用不可小视。

厦门华强文化科技产业园项目总投资预计为50亿元人民币,其中包括方特欢乐世界主题公园、方特梦幻王国主题公园2个主题公园和动漫基地、特种电影基地等创意文化产品基地。动漫基地建成后将具有年生产二维、三维、手偶动画片3万分钟以上的能力。整个项目建成后将为厦门每年带来数十亿的经济收入。除此之外,这几家大型企业将聚集一大批动漫企业到厦门来,据称中国移动厦门手机动漫基地就将聚集500家各类动漫企业,从而形成相当可观的生产力,由此我们可以乐观地估计,到十二五末,动漫网游产业将为厦门市带来上百亿的增加值。

2、影视产业:影视业包括各种题材、类型的电影、电视节目的创作、拍摄、制作及其衍生出来的道具、服装、器材设备等相关行业。其作为龙头产业的对旅游、时尚、商贸等相关产业的带动性非常强,上个世纪造就了洛杉矶好莱坞这个世界影都,阳光、海岸、沙滩是重要的因素之一,这些元素厦门一样也不缺,同样具备了发展影视产业的天时地利人和等诸多优势。北京、上海、港台包括从好莱坞来的影视圈人士,对厦门大都一见钟情,认为厦门是发展影视产业的少有的好地方。在自然条件上,厦门环境优美、气候宜人,非常适合拍摄影视。国内的影视拍摄基地,绝大部分在福建以北,冬季至少有几个月没办法拍外景戏。而厦门一年四季如春,常年都可以拍戏。厦门人文景观、自然景观观众多,是个非常优良的影视外景基地,特别是拍摄时尚剧、偶像剧、南方戏和港台题材剧,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目前每年到厦门来拍摄外景的影视剧估计达上百部。厦门与台湾一水之隔,与香港联系密切,又地处东亚与东南亚的地理中心位置,具有与港台和日韩影视产业直接对接的便利,同时通过亚洲的影视产业中心还可以进一步对接世界影都好莱坞,承接世界影视产业的转移。

相比于北京、上海、西安和长春等长期经营影视产业的城市,厦门的影视产业基础薄弱。要想异军突起,必须定位准确,实行差异化竞争。我们的想法是:从数字电影入手,走发展商业类型片的道路,与国际影视产业特别是好莱坞电影产业对接,将厦门打造成具有较大影响的国际影城,进而带动旅游、娱乐、时尚等产业快速发展,以影视产业为龙头的影视娱乐产业最终成为占全市GDP20%以上的重要经济支柱。

厦门是个得天独厚的影视外景基地,在外景拍摄上我们没必要花太多功夫,但要尽快完善棚拍、后期制作等产业链。厦门的影视产业要形成后发优势,还必须出台一系列优惠鼓励政策。预计到十二五末,影视产业将直接为厦门市带来数十亿的产值收入,并带动旅游、时尚、娱乐、培训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3、创意设计产业:创意设计业包含很广,工业设计、建筑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工艺美术设计、室内设计、平面设计、时尚设计、网页设计、动漫设计以及品牌策划及其运营管理、广告及广告设计等等。实际上,设计的内涵正在不断扩大,不仅可以设计产品,还可以设计城市,设计生活。

创意设计是很多产业和行业的龙头,尤其是工业设计,是产品研发的核心。苹果手机之所以能够风靡世界,很大原因就在于其精心独到的设计;悉尼歌剧院之所以能成为世界级的景观并带动整个城市跨越式的发展,就在于建筑设计师为她设计了一个吸引人眼球的独特造型;深圳并非传统的珠宝首饰产地,但时尚设计业的发达带动了深圳珠宝首饰产业的快速发展,如今以年产值六、七百亿的规模,雄踞全国珠宝首饰业的半壁江山。创意设计可以大大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并推动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陶瓷是最古老也是最普通的产品,但经过台湾法兰瓷公司用崭新的设计理念辅以高科技的制作技术,设计、烧制出来的产品顿时身价百倍;发展设计业,服务海西,提升周边地区的传统加工制造业,充分体现经济特区与区域性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这也是我们厦门必须做的事。

厦门的工业设计、室内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一度曾经辉煌过,路桥景观设计、茶叶包装设计等至今在国内仍然独占鳌头;厦门的艺术教育比较发达,基础设计人才众多;和港台设计服务业对接优势突出;厦门的宜居环境对创意设计人才有较强的吸引力等,具备了大力发展创意设计的有利条件,只要把创意设计纳入政府的视野加以大力推动,发展将会非常迅速。

4、古玩与艺术品产业:古玩与艺术品产业主要包括古玩交易拍卖、古董收藏、原创艺术品、工艺美术品、商品油画、家居饰品等等。

厦门上世纪80年代曾经是中国大陆文物古玩的重要流出口岸,如今又成了文物古玩回流的重要口岸。目前7个古玩商城超过1500个商铺吸引了来自台湾、香港、北京、上海等地众多古玩商在厦门从事古玩交易。国内外一些大拍卖行都把厦门作为他们国内拍卖巡展的少数几个城市之一。厦门的古玩业者自豪地认为,厦门目前已经跻身于国内古玩业的前三名,仅次于北京与上海。

厦门是我国的当代艺术重镇。上世纪80年代中国现代美术“达达派”的诞生地;从这里走出了蔡文颖、黄永砯、陈文令等一批世界级的艺术名家和艺术新锐;目前拥有国家级、省级、市级美术、书法、摄影协会会员近千人;厦门艺术院校众多,艺术创作影响日趋强大。

厦门近年来涌现出一系列艺术品产业的名企、名品。乌石埔是世界三大商品油画基地之一;乌石埔油画、优必德漆线雕被评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惠和石艺等11家企业被授予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台湾法兰瓷早在十几年前就在厦门研发生产;东孚玛瑙、贝雕也在寻找崛起之路┄。这一切构成了厦门发展古玩与艺术品产业的雄厚基础。

5、演艺娱乐产业;演艺娱乐业主要包括剧场演出、大型演出、歌舞娱乐、电子游戏、游艺娱乐、艺术培训、演出中介等。演艺娱乐业就其直接收益来讲,总量并不大,但它是龙头行业,带动性很强,而且是一个城市活力的表现,可以提高城市的知名度,改善投资环境,形成中心城市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带动旅游,拉动消费。因此国务院和福建省都把演艺娱乐产业列为重点发展的文化产业领域。

厦门近年来舞台艺术发展比较快,不断有各种节目在全国获奖,各种国际性、全国性的艺术活动频繁,具备了转化成演艺产业的基础。大型演唱会等商业性演出活动比较活跃,和福州同是海西两个最重要的商业性演出中心城市。歌舞娱乐业设施好,表演水平比较高,一直在领跑省内同行。电子游戏业2002年之后,厦门市逐步予以取缔关门,目前我省正在酝酿重新开放审批,也将成为一个新的增长点。

6、印刷复制产业:印刷复制业包括出版物印刷、专项印刷、包装装潢印刷、其他印刷品印刷及记录媒介复制业等。

由于厦门市印刷复制业基础比较好,又有台湾印刷业的加盟,近十年来发展比较快,2009年印刷复制业总产值超过了80个亿,约占全省的三分之一。预计到十二五末将增加到150亿以上。

7、文化旅游业:文化旅游和旅游业、会展业会有很多重合,但鉴于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产业最重要的回报渠道这一角度讲,必须把文化旅游列为重点发展的文化创意产业领域。但更偏重的是推动文物古迹、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文化、民俗文化、文化节庆、文化赛事等带动的旅游,会展也主要指文化类的会展活动。

厦门历史虽然不长,但有着自身突出的文化特质。厦门文化包容性非常强,具有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又有与世界对接的海洋文化。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20多项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南音—世界文化遗产、鼓浪屿—万国建筑、交响乐、钢琴等等,这种多元文化的形态使得来到厦门的海内外游客都能各取所需,各有所得。厦门的文化活动、文化会展频繁:国际马拉松、中国(厦门)国际钢琴比赛、鼓浪屿钢琴艺术节、国际动漫节、海峡两岸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海峡两岸民间艺术节、保生大帝文化节、郑成功文化节等等。此外,一批文化主题公园、旅游演出等大型项目也在引进和建设中。厦门的文化内涵不断丰富,文化旅游会展业的发展势头良好,预期到十二五末通过文化旅游会展业,年拉动增量游客8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增加150个亿左右。

8、网络内容服务与新媒体产业:把网络服务与新媒体捆在一起,是因为新媒体基本上都是互联网等网络的伴生品,因网络而生,假网络而活。如网络电视、网络杂志、网络出版、手机电视、手机动漫、手机短信等等,移动通信网络(移动互联网)今后将成为新媒体产业最大的的载体。

在2010年深圳特区建设30周年纪念大会上,为数不多的社会杰出人士发言代表中,一位不到40岁的年轻人格外引人注目,他就是叱咤中国互联网的领军人物马化腾。他牵头创办的腾讯公司,经过10年多的发展,拥有5.23亿QQ用户,2009年创造了124.4亿的总收入,比增73.9%,经营盈利60.2亿,比增85.5%,总市值超过380亿美元,雄踞中国互联网企业老大。网络内容服务是最新型的文化创意产业形态,它提供最快的新闻、最海量的资讯、最丰富的视频、最广泛的通讯、最多选择的游戏等服务,几乎是无处不在、无所不包、无所不能。它是全球最大最开放最大众的文化创意产业平台,只要愿意,谁都可以成为它的创造(创业)者,谁又都是它的消费者。

厦门在互联网产业上,也曾有过风光的时刻。厦门上世纪90年代初就出现了专门提供互联网服务的企业,域名交易曾经占全国的半壁江山,现在服务器托管仍在全国占有很大的市场份额。厦门还拥有一批有一定实力的网站和互联网人才,目前又是全国三网融合的试点城市,具有发展网络产业的良好基础。

从厦门出走的互联网奇才蔡文胜带着他控股的4399.com回归厦门,重新树立了我们大力发展网络服务产业的信心与决心。4399.com是国内一家以网络游戏运营为主的著名网站,用户规模达到一个亿,单日游戏访客2000万,去年营收2个亿左右。我们不仅仅希望蔡文胜把他控股、参股的数十个网站逐步整合到厦门,把游家网络打造成网络内容综合服务供应商旗舰型企业,而且希望他带动厦门市网络内容服务与新媒体业的快速发展。

综上所述,到十二五末,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总量应该在400亿以上,占全市GDP达到10%应该也不会有悬念。再经过2到3个五年计划的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及其带动的相关产业占厦门市GDP总量的20%到25%也是很有可能的。当然这是一种规划上、理论上的推测,需要做太多太多的努力才有可能实现,关键在于,文化创意产业,我们怎么对待、怎么去做。

6.雍和文化创意产业园发展设想 篇六

从宋代的青白瓷到元代的青花,从明永乐的青花斗彩到乾隆的珐琅彩、粉彩,在陶瓷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景德镇不仅“集天下名窑之大成,汇全国技艺之精华”,而且善于利用和驾驭当地的材料与资源,充分发挥优势,开创了属于其自身独特的陶瓷文化发展道路,在艺术领域中也开辟了一片甚为广阔的天地。在现今省市地方政府大力提倡陶瓷创意文化产业之际,也同时赋予了景德镇弘扬传统陶瓷文化,体现景德镇陶瓷文化产业特色的最佳时机。

景德镇丰富的资源与精湛的传统技艺,为其发展陶瓷创意文化产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短短的近几年时间,在这块千年制瓷的土地上就先后出现了三宝陶艺村、乐天陶社、雕塑瓷厂陶瓷雕塑创意文化产业园等一系列不同类型的陶瓷创意文化产业实践案例。它们都仰赖于景德镇悠久的陶瓷历史与传统文化,同时又坚守着各自的运营方式与特色路线。它们的存在对于当下景德镇陶瓷创意文化产业的发展来说,是一种积少成多的经验与思考,是连接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桥梁,更是传承陶瓷文化的最好契机。由于这些案例的相继出现,我们更能够去在实际经验中分析出景德镇陶瓷创意文化产业的发展特色,探索出最适合其自身发展与传统陶瓷文化传承的最佳方法与途径。

当下,在我国已形成的几大各具特色的区域性陶瓷产业集群中,景德镇陶瓷产业无论从规模、效益、品牌、市场影响力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上相对优势并不鲜明,作为中国千年瓷都,景德镇陶瓷产业的整体竞争能力如何提升成为焦点问题。为了与国内其他以陶瓷产业城市区分开来,景德镇陶瓷创意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发挥其独有的特色与优势。

1998年,英国创意产业特别工作组首次对创意产业进行了定义,将创意产业界定为“源自个人创意、技巧及才华,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行业。”有关资料表明,全世界文化创意产业每天创造220亿美元的价值,并且还在以5%的速度递增。在英国、美国、丹麦、新加坡等国家,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引领国家产业创新和发展的一股重要力量(表1)。文化创意产业实践的全球蜂起和文化创意阶层的逐渐壮大,对传统陶瓷文化艺术的发展也开拓了新的启示。确切的认为,陶瓷创意文化产业也属于创意文化产业的一条分支,它需要灌溉更多的创意理念,汲取更多的传统资源。除景德镇之外,全国其他以陶瓷产业为主的各个城市、地区都在致力于发展陶瓷创意文化产业。比如福建德化陶瓷产区出台了鼓励陶瓷企业争创名牌规定。广东石湾陶瓷产区建立健全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平台,并依托南风古灶建立国际陶艺创作与交易中心,将石湾建设成为陶艺和陶瓷产品的展览商贸基地。陕西富平陶艺村逐步建设为辐射南北、吸引世界的陶艺文化交流中心和世界现代陶艺中心等。诸如此类的例子还有很多,由此可见,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已经在国内逐渐形成了具有系统模式的经济产业链,更映衬于源远流长的传统陶瓷文化,它使我们看到了传统陶瓷文化资源与创意结合的可能性。

景德镇千年置镇,集千年陶瓷文化之大成。陶瓷文化与艺术的共生与互动亦可逐渐演变成新的陶瓷创意产业模式,来推动这座传统手工业城市向前迈进。据资料显示:在2008年景德镇实现陶瓷产值达70.2亿元,共新增规模以上陶瓷生产企业26家,占全市当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31.33%。2008年1月至11月,全市规模以上陶瓷生产企业完成工业产值33.92亿元,同比增长91.4l%,为该市工业发展增速最快的行业之一。规模以上陶瓷生产企业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11.19%,直接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2.91个百分点。在此基础上注入创新理念催生出的陶瓷创意文化产业再一次打响了景德镇的瓷都品牌。其以景德镇传统陶瓷文化资源为载体,通过一系列创意文化活动,吸引着知名企业的加盟,提升景德镇陶瓷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在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以及大力发展环鄱阳湖城市群的战略背景下,景德镇创新发展路径,转变发展模式,陶瓷创意文化产业成为朝阳产业。

1 景德镇传统资源的价值基础

景德镇陶瓷创意文化产业的大力发展主要得益于景德镇良好的传统资源,它们是景德镇经济产业与陶瓷文化发展的基础。景德镇自然资源极为丰富,生态环境好,多样化的陶瓷文化遗存使景德镇至今仍保存着完整的古瓷业文明体系。景德镇不仅拥有世界任何产瓷地和窑口无法比拟的陶瓷文化遗存,而且还拥有丰富多彩的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据调查,在景德镇的城池衙署、老街里弄、坯房窑房、民居会馆、瓷行柴行白土行、水陆码头、高岭古矿等角落拥有国家级历史文物保护区5片,文物遗迹达1500余处,仅南河流域就有136处古代窑业堆积。不仅如此,与之相伴而形成的“买书薄”、“禁窑”、“买位置”、“宾主制”、“买扁担”、“开红禁”等行业行规,“花朝”、“变工节”、“歇手”、“烧撞火窑”等节日规定,一并构成了景德镇独特、珍贵而完整的文化遗产体系。

景德镇有着完好的传统手工艺传承。景德镇至今仍在一代接一代传承着精湛传统制瓷工艺,这是在世界手工艺文明的财富和瑰宝。在景德镇传统制瓷工艺体系中,以家庭作坊与师徒传承制为主,一个陶瓷工匠从十二、三岁开始学徒,约三年出师单独工作,一直干到五、六十岁,几十年从早到晚从事的都是一个环节的工作,其熟练程度是可想而知。同时学院派现代陶艺教育,又使得这种技艺有着开阔的眼界和开放的设计思维。促成了景德镇陶瓷质地精良、设计现代化的原因所在。

2 景德镇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

基于对景德镇陶瓷创意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近年来景德镇市委、市政府、文化厅坚持文化传承与产业发展相结合,致力于陶瓷文化产业链的形成,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文件,以帮助景德镇陶瓷创意文化产业得到更好的发展平台。

2009年在景德镇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景德镇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李晓明在《关于景德镇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报告》中明确指出:“策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标准启动十二五规划前期工作,开发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文化旅游资源,主打陶瓷文化牌,重点推进投资30亿元的景德镇陶瓷文化旅游聚集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扶持景德镇陶瓷创意文化产业发展。”除此之外,景德镇政府还大力支持一系列陶瓷创意文化产业基地的建设,与许许多多陶瓷创意文化产业的论坛、展示、交流活动。

也即是在景德镇如此优良的资源条件与政策环境下,一批致力于景德镇陶瓷文化传承与陶瓷创意文化产业的实践案例正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从十年前的三宝陶艺村的创建,到后来的乐天陶社、雕塑瓷厂陶瓷雕塑创意文化产业园、陶瓷创意文化产业基地的构建落成,再到房地产行业的积极参与,当地院校师生对陶艺创作热情的灌注,一股股新生代陶瓷创意文化力量正在凝结在一起,共同构成了景德镇当下陶瓷创意文化产业的软实力。这既是激烈的社会竞争之需要,更是景德镇经济文化发展的趋向。

2.1 整合资源,保持景德镇的地域特性

景德镇地处江南腹地,生态环境优越,拥有十分丰富的自然资源与矿产资源,以陶瓷创意文化产业的发展来看,这是景德镇一笔得天独厚的财富,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利用这笔财富去发挥景德镇资源优势,体现其地域特性。

从景德镇发展陶瓷创意文化产业的角度出发,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丰富的资源,无论是自然生态,还是陶瓷生产原、燃料。这些资源奠定了景德镇陶瓷文化、艺术、产业发展的坚实基础,也决定了景德镇陶瓷创意文化产业必须具有其自身的地域特性。因此,我们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整合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优势,保持景德镇的地域特性,这是景德镇发展陶瓷创意文化产业的基本特色。

2.2 客观看待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

景德镇自古以来一直以瓷器闻名世界,吸引着无数的外国友人到访,古有著名传教士殷弘绪,今有国际陶艺组织主席珍妮特·曼斯菲尔德。景德镇传统陶瓷文化与西方的陶瓷理念一直都在碰撞中相互切磋,客观看待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对于景德镇发展陶瓷创意文化产业来讲,这也是至关重要的。对待本土陶瓷文化,应本着古为今用的方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我们对待外来文化,应本着洋为中用的方针,辩证取舍,择善而从。

在景德镇发展陶瓷创意文化产业的道路上,正确看待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也是景德镇这座城市必须具备的特质。景德镇不同于其他一般旅游城市和现代化的大都市,景德镇是传统手工业城市,承载了更多的传统文化与历史人文精神,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全世界的陶瓷热爱者和友人。在发展陶瓷创意文化产业的范畴,我们需要本土的传统文化,也需要外来文化的参与。比如三宝陶艺村、乐天陶社等创意产区推崇的东西方陶瓷文化交流,也正是景德镇本土文化在交流中融合发展的契机。以客观与辩证的角度来看待双方,是景德镇陶瓷创意文化产业发展的特色之一。

3 发散性思维,多种行业交相融合

景德镇需发展陶瓷创意文化产业,也必须停止自古以来的单行手工业的发展模式,陶瓷艺术品与传统陶瓷文化需从技术层面、经济层面、社会层面向各个产业相融合,并不断引向深入。而此举的意义与作用也在古窑艺术博览区、台湾法兰瓷、金昌利陶瓷中心、陶瓷大世界等不同的案例当中得到了证实。顺应社会激烈竞争局势的需要,景德镇陶瓷产业的昌盛也日益带动了其旅游业、餐饮业、创意策划行业的繁荣。并且同时,陶瓷文化亦可注入融合在这些行业当中,使之彼此间产生一种无形的纽带,相互牵引着向前进步。

4 景德镇发展陶瓷创意文化产业的当下意义

如今,景德镇正积极响应国家的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圈建设,大量培养人才团队,呼吁全民互动,灌注创意理念,为景德镇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而不懈努力。应对于景德镇的目前形势,发展陶瓷创意文化产业是景德镇经济产业发展与陶瓷文化发展的必经之路,对于景德镇,也具有促进瓷都人文、弘扬民族文化,强化自主创新、更新发展观念,完善市场机制、提升城市形象等多种积极意义。

4.1 促进瓷都人文、弘扬民族文化

“CHINA”意为“中国”,又有“瓷器”之意。自古以来,瓷器代表着中国的文化形象。景德镇作为千年瓷都,积淀了丰厚的陶瓷文化底蕴,其自身的人文精神与传统文化显得尤为关键。在景德镇发展陶瓷创意文化产业,为弘扬我国民族陶瓷文化提供了良好的载体,使陶瓷创意理念深入人心,以民族的自信力参与多元的国际视域融合,对于景德镇人文精神的培养与发扬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

4.2 强化自主创新、更新发展观念

根据目前景德镇陶瓷文化艺术领域的现状,大力发展陶瓷创意文化产业有利于深化景德镇陶瓷的创新意识,改变传统守旧思想,使创意理念不再是少数艺术家或者学院学生的专属,使整个城市都肩负起发扬景德镇传统陶瓷文化,发展陶瓷创意文化产业的艰巨任务。而对于企业发展也同样适用,陶瓷创意文化产业帮助他们改善观念,突出自身创新意识和引进其先进创新型理念吸收再创新,加强原始创新,以强化自主创新能力,更可助他们敢于思索,跟上时代潮流,更新发展观念。

4.3 完善市场体制、提升城市形象

陶瓷创意文化产业的深入发展,将会推动景德镇艺术、文化、经济产业一体化的进程。更会连锁的带动景德镇旅游业、餐饮业、制造业、运输业、策划、教育、文化传播等多种行业的同步发展,从而完善原先不足的市场体制。从而来促进景德镇城市的经济建设与城市文化,开创现代瓷都的新面貌,对于提升景德镇当下的城市形象有着重要的积极影响。

景德镇陶瓷文化一直是中华五千年延续下来的华夏瑰宝,是一颗璀璨夺目的艺术明珠。千年一器,景德镇以传统手工艺传承为主要特色,延续着陶瓷文化的生命脉络。而今,陶瓷文化创意产业正如徐徐吹来的一缕春风,正逐渐沁入瓷都人的心脾。景德镇陶瓷文化与创意及产业发展成为景德镇城市文化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但是市场经济的机制决定了景德镇陶瓷创意文化发展道路并非一帆风顺,景德镇陶瓷文化产业也必须向其个性化方向发展,融入创意理念与高新技术的同时,更要深刻探究景德镇陶瓷创意文化发展的特色。

随着景德镇陶瓷创意产业诸多实践个体不断地破土而出,努力在营造成为世界各地陶瓷爱好者积聚的国际陶艺创作、交流文化平台,从此意义上,很大程度上繁荣和发展了景德镇陶瓷创意文化产业。它对景德镇传统技艺的整理,对东方手艺精神的把握,对传统陶瓷文化在国际上的推广,组合成生命蓬勃的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向人们证明它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其所取得的最大成效,就是引起了公众、政府、企业、机构对景德镇陶瓷创意文化产业的深度重视。因此在其后,也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同类型实践个体为景德镇传统陶瓷文化的发扬与陶瓷创意文化产业的发展参与其中、奉献其力。

更令人振奋的是,景德镇仍正在兴建各类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园与相关项目,“陶瓷创意文化”依次也渐渐走遍大街小巷。星火燎原之势的陶瓷创意文化产业链正在逐步形成,真正实现陶瓷产业创意化、创意陶瓷产业化、陶瓷文化与产业发展一体化的有机融合。

参考文献

[1]金元浦.当代文化创意产业的勃兴.2004年中国创意产业发展论坛,2004年12月

[2]李雄德等.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对策研究.中国陶瓷工业,2008年第6期

[3]余炳才等.浅析景德镇陶瓷创意文化产业的发展.现代经济,2009年第5期

7.雍和文化创意产业园发展设想 篇七

一、文化创意产业是新型产业的代表

20世纪世纪 90年代以来 , 随着都市经济的发展 , 商务成本的提高 , 都市产业结构不断调整 , 导 致一些传统工业的衰退和外移.城市发展必须以高附加值的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要方向.作 为现代服务业重要组成部分的文化创意产业 , 具有很强的渗透力和辐射力.它渗透到各行各业 , 可 大大提升产品的附加值 , 如产品构思 , 设计 , 造型 , 款式 , 装满 , 包装 , 商标 , 广告等 , 无一不凝结着一 定的文化素养 , 文化个性和审美意识.一个好的创意能带来新的附加值.而文化创意产业的辐射力 可以推动产品热销 , 为产品拓展市场开路.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和长三角城市群的龙头 , 应大力发展知识密集型现代服务业 , 而创意产业 可以看作是上海 , 特别是中心城区最有生命力的新型产业的典型代表.从国际经验来看 , 人均 GD P 突破 5000美元后 , 现代化进程处于由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阶段过渡的关键时期 , 经济发展主要依 靠自主创新 , 提高产业附加值.上海政府提出未来几年 “ 要建立支柱产业 , 新型产业和都市产业构成 的新型产业体系 ”, 创意产业不仅是新型产业 , 更是都市产业 , 它完全可以成为上海的支柱产业.上 海中心城区商务成本居高不下 , 明智地选择追求激发文化竞争力的产业和行业 , 才可能在未来发展 中立于不败之地.有鉴于此 , 选择若干地块 , 大力发展创意产业 ,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二、集群化是产业发展的新特征及趋势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 , 信息化 , 市场化的大背景下 , 产业的发展也呈现了新的特征 , 产业的集群化 是当今产业发展的趋势之一.《 2001年世界投资报告》便指出 :产业集群已超越低成本优势 , 成为吸 引国际资本的主导力量.集群化是产业呈现区域集聚发展的态势 , 所谓产业集群是指某个特定产业中相互关联的 , 在地 理位置上相对集中的若干企业和机构的集合.产业集群的崛起是产

业发展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竞争 日益激烈的新趋势 , 是为创造竞争优势而形成的一种产业空间组织形式 , 它具有的群体竞争优势和 集聚发展的规模效益是其他形式难以相比的.近几年产业集群化的趋势已引起我国政府和业界的关注 , 各地都涌现出一批产业集群 , 有政府 规划扶持的各种产业园区 , 也有民间自发形成的产业集群.作为新兴产业的文化创意产业 , 其集群 化趋势也非常明显.目前 , 我国北京 , 上海 , 广州等大城市都已出现了一些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如 上海已有 18个创意产业基地 , 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 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效应.这些创意产业基地以其灵活的运作机制 , 强大的集聚和辐射功能 , 多样化的经营业态等特色 而成为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亮点.三、上海创意产业基地的发展特征

1、依托大学 , 发展创意产业园区.创意产业的发展需要特殊的基础设施 , 其中高品质的大学 , 研

发机构是不容忽视的因素.因此 , 依托大学发展创意产业园区是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在 上海已有的创意产业基地中 , 杨浦区赤峰路的城市规划 , 建筑装潢设计一条街是依托同济大学土木 建筑专业的人才技术优势而集聚起来的产业基地 , 长宁区天山路以时尚艺术 , 服装设计 , 品牌发布 为主要特色的时尚产业园是依托附近的上海市服装研究所 , 东华大学和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服装学 院而成立的 , 分别位于天山路和乐山路的天山软件园和乐山软件园也是借助了上海交通大学的技 术和人才优势而发展起来的.其中 , 赤峰路建筑设计一条街是上海形成最早 , 规模最大 , 发展最好的 创意产业基地.在从同济大学校园中穿过的赤峰路上 , 目前聚集了 500多家建筑设计及相关产业 , 年产值超过 十亿元 , 吸纳各类就业人员近万人.赤峰路经济能有如此迅猛的发展 , 与同济大学密切相关.首先 ,赤峰路现代设计街是从校园经济演变而来 , 其入驻的企业中有 80%是由同济大学的师生创办的 , 他们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和同济大学的金字招牌迅速打开了市场.其次 , 同济大学为现代设计产业 提供了丰富的优秀人才资源.在赤峰路上 , 不仅很多企业的创办者是同济人 , 而且高级技术人才 , 打 工者 , 甚至律师 , 监理 , 中介人 , 软件设计者都是同济人.再次 , 同济大学为现代设计提供了巨大的市 场.同济大学的学生遍布全国各地 , 他们担任着建筑 , 规划这个领域的政府官员 , 或建筑设计企业的 CEO 及工程技术人员.他们本身就是市场和市场中介.因此 , 赤峰路上的设计企业所接受的设计任 务 , 有 80%来自上海以外地区 , 分布之广 , 覆盖面之大 , 都是全国独一无二的.2、改造旧厂房及仓库 , 创立创意产业基地.文化创意产业是新兴的业界 , 创业者大多年纪较轻 , 他们往往把城市中的逐渐被废弃的旧厂房和仓库作为创业的基地 , 将其改造成充满性格的创意基 地 , 为城市的老厂房 , 老仓库带来了新的生命力.昌平路 990号和 1000号原是上海窗钩厂和上海航空设备厂 , 现在是上海新型广告动漫影视图 片产业基地;建国中路八号桥原是上海制动器厂厂房 , 现为时尚创作中心;东大名艺术中心原为上 海储运公司 , 最初是德令洋行仓库 , 建于 1925年 , 如今艺术中心内圆柱顶端的编号还清晰可辨仓库 的痕迹.这些由旧厂房和旧仓库改造而成的创意基地 , 有些经由商业公司的包装 , 如建国中路八号 桥 , 被财大气粗的设计公司租用 , 略显奢华;有些则纯粹是追求一种 LO FT生活方式① , 如东大名艺 术中心 , 虽张力十足 , 但有些青涩.从产业集聚的角度上看 , 这些创意基地所依靠的是单独的厂房和仓库 , 在地理空间上延伸扩大 的余地有限 , 因此很难形成更大的规模.它们零星散落在城市的中心地带 , 各具特色 , 通过历史与未 来 , 传统与现代 , 东方与西洋 , 经典与流行在这里的交叉融会 , 为城市增添了历史与现代交融的文化 景观.3、利用旧厂区 , 培育创意产业园区.与上述零星的厂房和仓库不同 , 由于原来工业生产的集约性和

系统性 , 上海市内也有衰落或废弃的连片的厂房和集中的库房 , 它们形成了城市的旧区 , 为创

意产业园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地理条件.国际上很多重要的创意产业区都和旧区重建有关 , 如英 国泰晤士河南岸 , 柏林的哈克欣区 , 温哥华哥兰桂岛 , 日本北海道小樽运河 , 纽约的苏荷等.在上海 , 泰康路 210弄这片老厂房建筑原是轻工业食品机械厂 , 春明都市园区原是一家建于 1932年的老纺 织厂 , 而杨树浦滨江七幢产业园原来更是集中了中国最早的工业化造纸厂 , 第一家工业化制糖厂 , 第一家城市自来水厂及煤气厂等等.由于这些旧厂区占地面积相对较大 , 因此产业集聚的效应也比较显著.泰康路艺术街如今就云 集了与视听艺术相关的中外小企业 160多家 , 集聚区经济发展也比较成熟.春明都市工业园区入驻 了 60多家画廊和艺术家工作室 , 目前已成为上海最具规模的现代艺术创作中心 , 也培育出了上海 一个有影响力的现代艺术品交易市场.杨树浦滨江创意产业园第一期改造工程已经完成 , 但若要将 沿江十几公里的老工业带发展成文化创意及休闲园区 , 还需要长期细致的规划.虽然目前此类园区 的发展水平不一 , 但是它们却是今后打造上海 SO HU②的基础.旧式建筑 , 保留着城市人文遗存.把城市旧区改造成充满活力和个性的文化创意园区 , 唤醒了

人们的怀旧情结.这种对人文 , 对历史的召唤 , 有弥足珍贵的社会意义.这些创意产业集聚区 , 不仅 利用了现有建筑创造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平台 , 而且还保护了历史文化遗产.工业老厂房 , 老仓 库运用新的模式设计和改造 , 为历史的留存注入了时尚 , 创意的元素 , 使保留的旧厂房成为现代城 市景观的新景象 , 也促进了文化创意产业的产业链的形成 , 是城市历史与未来承接的良好典范.4、依靠传统布局 , 建立创意产业基地.依靠传统的布局 , 在现有产业结构的基础上建立相应的

创意产业基地 , 也是上海发展创意产业的途径之—.黄浦区河南南路 33号的上海城市广场 , 最近已 经辟为上海市旅游纪念品产业发展中心.首期有 15家专门从事旅游纪念品设计的公司进驻.这些 公司大多是业内的知名企业 , 汇集了一批优秀的旅游纪念品设计师.该中心所处的豫园商圈 , 历来 是上海旅游中心和小商品 , 旅游纪念品的展示及交易中心.有了这样的周边环境 , 该创意产业基地

不仅可以提升上海旅游纪念品的层次和质量 , 而且其设计创意可以迅速走向市场 , 同时增强自身的 影响力和辐射力 , 进而形成创意与交易的良性循环.5、开辟新区 , 创立创意产业基地.旧厂房 , 旧仓库或传统社区为创意产业基地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 但却不是必要条件.位于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内的文化科技创意产业基地便是利用

开发区的优势 , 全新打造的创意园区.该基地以影视制作 , 游戏软件 , 动漫制作等为主要产业导向 , 并建立相关的中介 , 展示及版权交易平台.此外 , 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设计分院 , 上海电影艺术学院 , 上海戏剧学院创意分院等文化艺术类院校的进驻 , 也为该创意基地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创意和人才.与其他创意产业集聚地相比 , 该基地不仅地域广阔 , 空间延伸的余地很大 , 而且还有大学及科研机 构的支撑 , 因此产业集聚发展的优势非常明显.四、创意产业基地发展的集群优势

1、集聚区内产业业态完整 , 竞争力提高.集聚区内一般汇集了众多的相关企业 , 它们形成了完

整的产业业态 , 构成了产业链.泰康路艺术街云集了与视听艺术相关的中外小企业 160多家 , 如画 家工作室 , 设计室.画廊 , 摄影室 , 美术馆 , 演出中心 , 陶艺馆 , 古董店 , 时装展示厅等 , 这些企业以创 意设计为核心 , 涉及视觉创意设计的各个领域 :建筑设计 , 服装设计 , 产品设计 , 室内设计 , 广告设 计 , 礼品设计 , 广告摄影 , 陶艺设计 , 环境设计 , 动漫画设计 , 家具设计 , 图案设计等 , 并通过展示来吸 引客户

和公众 , 每天都有各类展览和表演 , 包括各类书画 , 收藏 , 摄影 , 造型展示和时装 , 音乐 , 歌舞 表演等 , 令艺术街显露引领时尚的风范.赤峰路现代建筑设计一条街已经形成以同济大学建筑设计院为塔尖 , 林同炎李国豪工程咨询 公司等一批公司为塔身 , 一大群小公司 , 工作室为基座的宝塔形建筑设计产业.这些国营 , 外资 , 中 外合资 , 私营等企业 , 每年都有几千万平方米的建筑设计任务 , 不仅有建筑设计 , 规划设计 , 而且有 建筑装满 , 图文制作和建筑模型制作 , 另外还有咨询服务 , 中介机构和环保产业等 , 形成了以科技建 筑设计为主体的经济带.集聚区内的企业由于聚集在一起可以大大提高产业的竞争力.一方面 , 产业集群内众多的企业 在产业上具有关联性 , 能共享诸多产业要素 , 一些互补产业则可以产生共生效应 , 集群内的企业因 此获得规模经济和外部经济的双重效益.另一方面 , 产业集群内的企业既有竞争又有合作 , 既有分 工又有协作 , 彼此间形成一种互动的关联 , 由这种互动形成的竞争压力 , 潜在压力有利于构成集群 内企业持续的创新动力.此外 , 产业集群内高度聚集的资源和经济要素处于随时可以利用的状态 , 为集群内的企业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 降低了企业的交易成本 , 同时也提高了资源和经济要素的配置 效率 , 达到了效益的最大化.2、促进信息和人员的交流及创意商品化.文化创意产业以文化为主要内容 , 以创意为核心 , 而

创意的土壤便是多元文化的共生.在集聚区内 , 来自不同国家 , 不同文化 , 不同行业的艺术家互相交 流 , 各个门类的创意设计和信息互相渗透 , 互相提供机会 , 形成了互动共生和竞争.文化产业发展的最重要的资源是人 , 而且是开放的 , 流动的 , 具有多元化视角和思维的人.人的 多样性带来文化的多样性 , 而文化创意正是在这种不同文化间的交流 , 碰撞中产生的 , 这也为文化 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活力和动力.创意产业集聚区

为人员的交流提供了平台 , 艺术家们可以聚集在一 起 , 相互交流 , 共享信息 , 相互启发.文化产业集聚地大都分布在中心区域 , 既是创意生产的核心区域 , 同时也是市场交易中心.这 里的工作室功能已经超越了艺术创作 , 既是一个个规模不小的艺术工厂 , 又是各种艺术活动登台亮 相的展览与交易场所.由于靠近市场 , 而且企业间互补性强 , 具有信息密集 , 技术创新 , 基础设施共 享等便利.例如 , 随着创意产业的发展 , 泰康路的商业气氛与日俱增 , 文化市场日臻活跃.艺术家从 事艺术创作 , 而艺术展示机构又为他们提供了展示 , 交流以及交易的平台.各门类的艺术设计和配 套的服务性设施 , 又为来宾和内部艺术家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 , 从而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艺术社区

和活跃的文化市场.3.集聚和辐射功能强大.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大都位于旧厂区 , 外部环境宽松 , 可塑性强 , 企业运 营成本低 , 产业集聚地具有很强的吸引同类企业入驻的能力和良好的成长性.同时 , 创意产业基地 也成为影响和带动周边地区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赤峰路经济带的形成 , 越来越多的新办企业看好这一区域 , 而且其他区域的建筑设计企业 还不断向这一地区涌来.虽然在过去的一 , 二年间 , 赤峰路的办公用房增加 2万多平方米 , 但目前办 公用房还是缺口 2~3万平方米.同时 , 建筑设计产业带动了周边的文化娱乐 , 餐饮 , 房地产等产业 的发展 , 目前赤峰路上有超过 10%的企业为服务性产业.同样的效应在泰康路上也可看得到.泰康 路首先吸引了画廊 , 工作室 , 文化中心等艺术机构 , 紧随其后的是商业产业如餐饮 , 服务业及文化娱 乐产业 , 并且推动旅游 , 租赁业 , 房地产业等行业联动发展.如今 , 泰康路早已不是单单的艺术街 , 它 已经成为闻名上海的具有融合历史与现代 , 中西方多元文化交汇特色的都市时尚和旅游休闲场所 , 街内茶室 , 酒吧 , 咖啡馆 , 服装店比比皆是 , 泰

康路已经成为一个集学习, 创新 , 制作 , 交流 , 展示 , 营 销 , 休闲于一体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五、上海创意产业基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1.加大集群规模效应.上海的创意产业群刚刚起步 , 其渗透和辐射力还不是很大.从业者大多 是艺术家 , 文化人 , 设计师 , 工艺师和拥有各种才能的自由职业者.他们具有创作的独立性 , 活动的 自由性 , 工作的灵活性以及领域的广泛性.更由于文化艺术的创作和业务活动一般是独立的个体活 动 , 有时又要前后工艺的配合或群体协作 , 不像一般生产及科学技术工作那样有规律和有秩序 , 带 有随意和松散的特点.许多文化创意产业的初创 , 往往又带有探索 , 试验 , 目标不鲜明的情况 , 从业 者多不拥有雄厚的资本.因此 , 需要加强园区建设 , 从而将创意人员吸引到园区中来 , 如促进生活和 工作相结合 , 文化产品生产和消费结合 , 创造多样化的宽松的环境 , 不仅有独特的本地特征 , 而且要 有国际化的特点.2.保护开发工业遗产.上海的一些创意产业基地 , 特别是那些以旧厂房和旧仓库为基础的 , 虽 然初具规模 , 但前面并非一片坦途 , 它们或多或少面临着商务性房地产开发的危险.全国大多数城市的旧城改造 , 几乎无一例外地破旧立新 , 不加选择地对目标地块实施商务性 , 市场性整体开发 , 以求经济效益和数字政绩的大幅提升 , 缺乏文化追求.商务性 , 市场性开发容易实 现 , 而人文性 , 传统性遗存却是后天难求的.另外 , 人们一般认为只有那些大型的历史性建筑或是特 色民居才应该去保护 , 而产业建筑等是不值得留存的.因此 , 建立在旧工业基地上的创意园区很有 可能成为旧城改造及商务性开发的牺牲品.北京的 798艺术区正处于风雨飘摇的境地 , 而广州的小 谷围艺术村已经消失在隆隆的推土机声中.从目前上海的创意基地来看 , 最有前

景的发展之路应该 是打造创意产业 , 而不是实施一般的房地产开发.捕捉那些创意产业群落已经生成的区域 , 它的运 作模式已基本与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接轨 , 因此在这里大力发展创意产业具有不容怀疑的意义.假如 另起炉灶 , 进行商务性房地产开发 , 则很有可能破坏已经成型的产业 , 得不偿失.3、大力培养文化经纪和经营人才 , 促进创意成果转化为经营资源.在文化创意园区内 , 文化要形成产业 , 不但需要设计师 , 工艺美术家 , 创意策划人 , 还需要擅长将其 创意作品 “ 产业化 ” 和 “ 市场化 ” 的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和文化市场营销人才 , 即所谓的

“ 新媒介人 ” 阶层(比如艺术经纪人 , 传媒中介人 , 制作人 , 书商 , 文化公司经理等 , 他们对艺术熟悉 , 又有很强的商业运作能力 , 不仅能够

直接将艺术品推向市场 , 而且还能够促使创意向传统产业等多方面渗透 , 进而将艺术家的创意成果 转化为企业家的经营资源 , 提升产业的附加值和竞争力.如美国的米老鼠 , 已向日用品 , 服装 , 玩具 , 文具等行业渗透 , 形成了十多亿美元的产业.同样 , 英国的辣妹 , 日本的凯蒂猫 , 韩国的流氓兔等也 都发展了相当规模的产业.而我国大多数创意成果都未能形成规模化的产业.究其原因 :一是未能

集聚创意力量 , 不断地去发展 “ 故事 ”, 积累这特定的 “ 文化资本 ”.二是缺乏运作创意成果的经营人 才和联系文化与产业的文化经纪人.因此 , 加快培养和引进从事文化创意产业的各类专门人才 , 尤 其是高级人才 , 是十分必要的.4、倡导主流文化 , 发展亚文化.为了促进文化创意产业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 政府部门要 加强宏观调控和政策导向 , 倡导主流文化 , 提倡两个文明.对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内的亚文化精神 , 要抱有宽容的态度 , 促进其发展.所谓亚文化 , 是相对于 主流文化而言的 , 是处于发展变化过程中的文化现象.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艺术家经常追求先锋前 卫的艺术风格 , 而文化创意园区通常也是城市中

最具备亚文化精神的场所 , 这也与 LO FT生活方 式密切相关.对此 , 要允许其存在 , 引导其发展 , 以创造多元文化的氛围 , 激发创意.5、打造自我品牌 , 注重创意产业发展本土化.分析上海现有创意产业基地的产业业态可以发

8.雍和文化创意产业园发展设想 篇八

建立和完善厦漳泉地区三方的联络机制与高层的协调机构,统筹文化创意产业的合作与发展。即由各市,各对口专业部门负责人及相关人员,组成管理委员会,建立文化发展联席会议机制。加强对话沟通,交流和协调,统一部署和管理文化创意产业同城化发展,统一制定文化创意产业同城化发展战略,发展规划,运行模式,政策法规以及相应保障制度,达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2.协调规划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统筹区域文化布局,进一步完善国家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形成集聚效应。发挥闽南文化,华侨文化,海洋文化,民间信仰及宗教文化等文化优势,塑造文化创意产业链结构,确定文化创意特色产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必要的产业集聚条件,发展特色产业群,以及深化与台湾、港澳及世界各地文化的多元化交流与合作,实现产业升级。完善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相互进行的创新机制,保持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竞争力。

3.共同开发和利用创意人才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创意人才的智力支持,人才的挖掘,培育和开发对厦漳泉三地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起着关键的因素。一方面,自主培养,依托专业院校,教育培训机构和企业等多方力量,建设一批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基地;另一方面,吸引国内外一流文化创意人才来厦漳泉创业。三地文创人才纳入引进高层人才相关政策适用之中,形成包括住房,子女入学等在内的文化产业人才引进“一揽子”政策。探索建立高层次的文创人才的信息,数据库建设,建立高级人才信息管理协调制度,建立开放共享的高端创意人才信息库分类人才资源信息库,共同开发和利用人才,着力推动厦漳泉文化创意产业同城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4.协调规划拓展融资渠道

融资难、融资主体单一、渠道匮乏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编制厦漳泉地区文化创意产业投融资项目指南,建立文化创意产业共同基金,鼓励区域内银行等金融机构推出文化创意金融产品支持文化创意产业。搭建相关文化产业交易平台。同时利用9.8贸洽会,海西文化产业博览会等有影响的开展活动,带动厦漳泉三地文化创意产业合作发展。积极拓展融资渠道对厦漳泉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意义重大。

总结

9.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研究 篇九

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集文化、思想、精神、创意和知识要素为一体的高端产业形态。在充满创意的21世纪对于任何一个城市来说只有及时把握知识经济发展的脉搏, 才能够始终站在世界经济发展的桥头堡, 保持自己的优势和竞争力。但是发展创意产业也要因地制宜, 尽管创意产业是高增长、高利润、具有较强就业创造力的产业, 但又是名副其实的高端产业, 无视具体条件, 盲目发展, 势必造成相互争夺资源、重复建设以及生态遭到破坏等问题发生, 不利于产业规范健康发展。全面系统地基于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理论分析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 科学确定其切入点和方向, 对于培养壮大文化创意产业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研究现状

从资源分配角度, 丁敏以日本的头脑产业为例, 认为该产业应立足市场需求, 主要为政府和企业提供咨询服务, 他推行市场推动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1]。Lee, Yue总结了新加坡政府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历程, 其强调政府主导发展模式[2]。从产业集聚角度, 王缉慈从产业集群的角度指出创意产业的发展并不仅仅是单个企业的行为, 而是需要集体的互动和企业的地理集聚[3]。厉无畏把文化创意产业化模式分为核心产业、支持产业、配套产业和衍生产业四个同心圆的创意产业价值体系[4]。从创意产业的形成因素, 胡晓鹏将其分成六类:特殊资源型发展模式、自然演进型发展模式、政策聚焦型发展模式、功能定位型发展模式、市场选择型发展模式、环境主导型发展模式[5]。金元浦提出东部第一梯队无疑采取与世界发达城市的发展历程相似的渐进式模式, 西部第三梯队应采取跨越式发展的模式, 而中部第二梯队选择综合式发展的路径[6]。然而把园区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模式进行研究, 要涉及园区定位规划、园区管理、园区的选址等方面的问题, 并且有些地区的创意产业并不适合通过建立固定的园区来发展。从资源配置的角度出发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笼统地分成政府主导和市场主导型, 也没有解决由不同区域资源文化要素禀赋等因素所带来的文化创意产业本身形成以及发展过程的不同。

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选择的切入点

发展模式就是在既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因素的基础上, 由内外部因素相互作用、相互组合所反映出来的因素的组合方式和资源的利用方式。任何一种产业发展模式, 都可以通过某种结构来反映。同时产业发展模式反映了资源的利用方式和要素的组合方式。产业发展模式可通过自身特点、约束条件或外部环境来反映。这些约束条件包括资金约束、技术约束、劳动力约束、市场规模约束、国家安全约束等。发展模式本身没有优劣之分, 但一个国家或地区是否选择与自身情况相适应的发展模式则有优劣之分, 能充分发挥一个国家或地区自身优势的发展模式, 就是一种好的发展模式。因此, 产业发展模式的选择涉及以下几个问题:第一, 在产业的国际分工体系中,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定位是什么?第二, 它的比较优势是什么?第三, 它的产业竞争优势是什么?影响竞争优势的主要因素有那些?这些问题需要从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出发寻求答案。即创意产业发展模式的形成比较优势理论、竞争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认为, 在不同国家同种商品生产函数相同的条件下, 比较优势产生的根源在于各国或区域生产要素禀赋的不同, 以及不同商品生产在要素使用上密集形式上的差别。因此比较优势理论重在找出差异化, 寻找突破点。迈克尔·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 即国际竞争优势模型包括四种本国的决定因素和两种外部力量。四种本国的决定因素包括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及支持产业、公司的战略、组织以及竞争。两种外部力量是随机事件和政府[7]。基于以上发展模式的理论,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切入点主要是两个方面, 一是大力发展文化创意科技含量高、产业关联性大、产业成长性好的战略性新型产业;二是传统优势产业及地方特色产业。为此从产业驱动力的角度提出创意设计带动型和文化资源依托型这两种模式。

1. 创意设计带动型。

创意设计带动型是以高新技术带来的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趋势加上创意, 它不仅极大地推进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它是主导着未来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它不仅包括新兴的产业类别, 如动漫、游戏、数字艺术等, 也包括仍沿用过去分类的电影、电视、服装设计等部类, 但其内涵已大大变化, 变成了数字电影、数字电视、数字设计, 乃至信息设计。这些地区是具有知识密集型资源的特点, 那么以各类高校的各类设计院所为依托, 鼓励企业整合创意设计、策划咨询等环节, 设立企业设计中心或独立的创意设计企业, 提供行业性、专业化的创意设计服务。整合力量, 发挥优势, 重点利用创意资源发展先进的动漫设计和广告设计, 大力发展出版业、游戏业设计等;以创意设计为抓手, 推动出版产业进一步向文化产业的高端转型升级。其实现产业融合的途径见图1:

2. 特色资源依托型。

依托本地文化资源的比较优势, 对文化资源进行产业化的经营模式, 将使产业具有很强的地域

三、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建议

从产业本身来说, 文化创意产业是文化加创意;从产业外部坏境来说, 一个产业的发展, 离不开相关法制法规的监督保护, 政府政策的支持。因此, 第一, 转变创意产业发展的观念, 把创意产业提升到发展战略的产业水平上。正确认识和清楚界定创意产业内涵, 并由统计部门确定如何界定创意产业门类的具体标准, 从而建立创意产业的统计数据。第二, 健全市场体系, 完善知识产权制度。创意产业是一个庞大的体系, 各个商业话动环环相扣, 因此建立完善的市场体系是创意产业发展的基础, 使创意产业全面渗透传统产业, 从而能够有效地整合和延伸, 充分实现它的价值, 同时完善相关法制法规将有利于保护文化创意产业, 使其不陷入恶性循环的重复建设竞争中。第三, 完善创业产业管理体制, 应在创意产业管理体制上创新, 首先要政企分清, 权责清晰, 使创意产业分散的不同的部门协调起来, 从而有效地利用和整合资源。第四, 配套政策和措施的支持。应从法律、制度、税收、人才等方面制定和实施一系列相关的政策和措施。第五, 培育创意产业人才。竞争最终是人才的竞争, 尤其在当今创意、创造、创新的时代, 有新颖点子的人往往能创造出巨大的财富。

摘要:由于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知识高度、产业整合性的地区差异, 应该选择适合的切入点和适合的发展模式来发展创意产业。从空间集聚学、资源配置及创意产业形成发展因素等三个角度总结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等相关研究。基于发展模式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理论从产业驱动力角度提出创意设计带动型和特色文化资源依托型两种发展模式。提出文化创意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建议

参考文献

[1]丁敏.日本头脑产业—THINKTANK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

[2]Lee, T.Creative Shifts and Directions:Cultural Policy in Singapor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ultural Policy, 2004, 10 (3) :40-65.Yue, A.The Regional Culture of New Asia:Cultural Governance and Creative Industry in Singapor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ulturalPolicy, 2006, 12 (1) :25-28.

[3]王缉慈.关注文化创意产业 (续) [J].前线, 2006, (4) :24-25.

[4]厉无畏.创意改变中国[M].北京:新华出版社, 2010.

[5]胡晓鹏.文化创意产业的地区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10, (1) :25-30.

[6]金元浦.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三个阶梯与三种模式[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10, (1) :20-24.

上一篇:宣传经验简报下一篇:职工福利费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