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卡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4-10-07

银行卡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精选8篇)

1.银行卡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一

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存在的问题及有效对策

【摘要】文章在对我国商业银行大力发展中间业务的必要性进行论述的基础上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对策

【关键词】商业银行;中间业务;高素质从业人员

中间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不直接运用或很少运用自身货币资金要素依托业务、技术、机构、信誉和人才等优势以中间人的身份代理客户承办收付和其他委托事项提供各种金融服务并据以收取手续费的业务新经济的发展为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带来了极大的想象和发展空间伴随着全球范围内金融自由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和银行再造理论的广泛应用中间业务已成为国际商业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和核心业务之一是新兴的“朝阳”业务同时由于中间业务对服务客户、联系客户及促进传统资产负债业务发展的重要作用加之其较强的盈利能力因此中间业务的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商业银行综合实力和

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

一、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客观必要性

2006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WTO后的五年过渡期正式结束随着国务院正式颁布修订后的《外资银行管理条例》的正式实施中国银行将从这天起在地域、业务种类、客户对象等各方面对外资银行全面开放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银行传统存款利差收益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小银行传统的经营观念也越来越不能满足客户的金融需求因此银行应该大力发展中间业务以此来推动银行发展、增加银行经营效益的中间业务发展的规模越大商业银行金融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就越高知名度就越响市场竞争力就越强所获得经营效益就越多而且中间业务是连接传统业务与新兴业务的纽带是完成金融产品营销链的基础所以发展中间业务是适应社会经济、市场形态发展的客观必然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是世界银行业的总体趋势它对我国商业银行加快体制改革步伐、增强国际竞争力尤为重要在居民投资意识空前觉醒银行储蓄发生“大搬家”外资银行大举进军中间业务的现阶段发展中间业务直接关系到银行能否持续发展

二、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存在的问题

(一)经营观念陈旧市场营销乏力

长期以来国有商业银行在金融业处于垄断地位受传统银行经营理论影响较深在经营观念上存在偏差没有对商业银行业务进行准确定位普遍只重视开拓存贷业务或单纯将中间业务作为拓展传统业务市场的工具而没有从经营战略上把中间业务作为支柱加以发展营销乏力使中间业务尚未全面地渗透到社会公众生活中去一方面造成银行推出的部分中间业务客户不了解另一方面客户需要的产品银行又不能提供严重限制了中间业务的发展国有商业银行对中间业务的发展与营销均缺乏总体的发展目标和规划

(二)业务品种单一创新能力不足

中间业务多为创新的产物业务品种众多而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开展的中间业务服务仍以传统的接受客户委托不占用自己的资产和收取手续费为特色目前国有商业银行已开办的中间业务品种达420多种但从整体看仍以传统的结算、汇兑、代理收付等业务品种为主咨询类、承诺类、代客理财等新兴、高附加值的中间业务品种较少金融衍生工具则基本

是空白

(三)规模有限利润贡献低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取代利差收入成为其经营收入的重要来源这是当今银行业发展的趋势发达国家银行已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基本完成了这种转变据统计美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占全部收入的比重已由80年代的30%上升到目前的38.4%日本银行由24%上升到39.9%英国由28.5%上升到41.1%相比较而言我国国内商业银行不过5%~18%中间业务利润显得捉襟见肘究其原因是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规模有限市场占比不高加之由于国有商业银行多将中间业务视为表内业务的一种附属作为发展和吸引存贷客户的一种手段收费低廉有些甚至是无偿服务来吸引和得到更多的活期存款这样就限制了中间业务规模的发展因此一些行为抢占市场份额不惜代价去竞标某些代理业务采取降低收费标准的手法如开展免交保证金和手续费的保函业务等这样的经营观念不仅降低了银行收益增加了经营风险而且不利于中间业务市场的发展壮大造成了中间业务收益对银行利润贡献低的局面所以国有银行在推出中间业务的时候总要考虑利润最大值

(四)管理松散缺乏统一规范

中间业务领域宽广的特点使得中间业务难以像存贷款业务那样集中由某一个部门管理中间业务的开展往往涉及多个部门事实上需要一个专门机构来进行统一规划和协调然而在中间业务的开展缺乏统一操作规范和科学有效的统计考核指标体系的情况下容易产生中间业务管理部门权限不清职责不明等问题并与其他业务部门产生利益冲突此外由于管理松散而导致各项中间业务之间不能相融无法形成联动合力甚至业务操作前

后脱节的现象也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中间业务的开展也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

(五)收费偏低标准不统一

国内中间业务市场竞争不规范、收费偏低和标准不统一问题已成为制约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主要障碍《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出台以前各商业银行各自为政费率高低不一再加上外部环境的制约和观念上的落后广大客户对银行收取手续费缺乏认识不少商业银行在某种程度上将其作为争夺存款份额的手段致使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开展出现随意性确定收费率以及低收费或无偿

服务的恶性竞争局面《办法》出台后虽然对中间业务收费问题起到了一定规范作用但各行由于受短期利益驱使仍然采取各种变通手段少收费或不收费这不仅使银行信用价值扭曲错位而且为新兴的中间业务正常发展埋下了致命隐患

(六)资源投入有限高素质从业人员严重不足

中间业务特别是新兴中间业务大多数是人力资本和技术含量高的业务它的运作以先进的电子化设备为基础这需要大量的资本、技术和人才投入国有商业银行目前仅达到行业性、区域性联网的初级阶段在解决中间业务科技投入问题上缺乏持续性、系统性投入特别是中间业务领域的高素质人员严重不足缺乏懂业务、会管理、善营销的复合型人才从而制约了中间业务的深入发展

三、进一步发展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综合对策

在当今金融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严峻形势下国有商业银行经营传统业务的优势正在日益削弱市场空间已经变得越来越小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主动适应现代商业银行多样化、综合化、电子化、国际化的发展方向尽快调整经营思路、经营战略、经营目标和经营方式把开拓中间业务提升到事关国

有商业银行发展与振兴的高度积极着手构建国有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发展框架体系

(一)整体规划打造“朝阳”银行

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总体思路一是根据中间业务委托性、中介性、服务性的特点建立健全相关的政策法规体系市场交易规则和定价规则加强规划调控和监管创造公平合理的发展环境;二是根据中间业务的风险性及某种程度上具有的信用特点加强社会信用环境的综合治理完善信用体系和制度放宽对分业经营的限制直至全能发展混业经营使中间业务实现全方位多功能和综合化经营;三是根据国情、行情及中间业务发展的层次性依据效益优先先易后难先简后繁务实基础扬长避短有所选择有所侧重稳步推进的原则谋求更高更快更强的构思

(二)提高档次做大营销

我国商业银行所开发的大量中间业务都是照搬国外已经发展成熟的品种但利润非常有限很多甚至根本无人问津这是因为国内没有良好的信用监督机制我国商业银行迫切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发符合我国社会经济特点的中间业务品种要

根据中间业务的特点以及品种不丰富、功能不全、结构不合理、区域发展不平衡、盈利水平低等国情行情抓住机遇大力发展;要根据客户需求多样性、层次性和差异性的特点加强市场调查研究和细分工作善于发现、分析和评估市场机会强化对市场、客户及其需求的反映能力适时把握目标市场寻找客户需求的特殊性加强理念营销及引“潮”而动并采取“客户延伸”策略以确保扩大市场份额提高盈利水平;要根据中间业务新型性的特点采取创新型策略不断开发新品种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要根据中间业务低成本、高盈利、低风险的特点及联合协作与合作即为优势的原理按照有市场、有效益、有能力的原则运作做好产品的研究、开发、营销和售后服务同时树立关系营销的经营理念加强关系营销与客户建立起长期稳定和友好合作的公共关系以防止客户及其业务流失如与证券保险、基金社保、企业机关、学校团体、税务工商、新闻邮政、电力交通、等联合与协作;要根据市场的发展规律和广大客户的心理需求按照市场细分原则做到分层次营销、分品种营销和分阶段营销使中间业务的品种能够适应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建造高素质人才队伍

中间业务种类繁多涉及面广属知识密集型业务、智

能性服务因此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不仅需要经营管理人才还需要专业型和复合型人才如经济金融专家、咨询专家、调研评估专家及金融理财师培养和造就一批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有了以上的高素质人员可以促进中间业务的衍生、维护和持续发展高素质的人才还是银行与客户之间的纽带是双方信息反馈和集中的平台是推动中间业务发展的重要动力

(四)加强管理激励与约束并举

为了很好地营销中间业务产品必须建立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从而调动起全体员工的积极性首先是对于员工拓展中间业务产品或拓展中间业务依赖性客户应有一定的奖励给经办人;其次按照拓展不同的中间业务产品和拓展依赖性客户应按不同的奖励制度处理但不能出现很大的差异性

2.银行卡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二

一、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 金融业分业经营现状, 明显制约了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空间。

由于目前国内金融业尚处于分业经营阶段, 银行、证券、保险三大市场相互割裂, 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空间受到制约, 导致个人理财业务过程中的个性化服务只能在较低的层面操作, 银行无法利用证券和保险这两个市场实现增值, 因而, 目前的银行个人理财业务, 基本上还是停留在咨询、建议或投资方案设计等层面上, 还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理财。

2. 缺乏组织机构及运行机制保障。

个人理财业务是体现“以客户为中心”理念、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的一种新型综合性业务, 因此它的顺利开展必须依赖于前后台业务的整合, 而在目前国内商业银行的组织机构设置中, 个人理财业务工作通常都归口在个人银行业务部。但由于个人理财业务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 几乎涵盖了银行资产、负债业务和中间业务, 而上述业务当前又是分别由个人银行部、中间业务部、房贷部等多个部门管理, 造成前台业务条块分割, 无法实现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

3. 缺少系统支持。

建立和运用客户资料库分析系统是银行个人理财的基础, 以客户而不是以账户为基础的客户资料库在个人理财业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银行可以通过整理和分析客户资料, 如客户资金增减、资金流动趋势、客户对银行服务的不同选择等等, 及时了解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 筛选优质客户, 确定理财目标群体, 并以此为基础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理财建议, 实施理财服务, 实现客户资产的保值和增值。

4. 缺乏高素质的理财人员。

由于理财业务是一项综合性的业务, 它要求理财人员不仅必须全面了解个人银行业务的各项产品和功能, 还应掌握证券、保险、房地产等相关知识, 并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因此对从事理财业务的客户经理要求极高。目前, 培养和选拔高素质的理财客户经理已成为开展理财业务亟待解决的困难之一。

5. 缺乏正确的市场定位。

一是提供的个人理财规划建议比较单一。二是提供的个人理财差别化服务不足。严格讲, 个人理财包括了投资理财与生活理财两个方面。由于资金水平不一样, 不同的人关心的层面也不一样。三是个人理财门槛偏高, 大众化的个人理财服务菜单相对不足。

6. 个人理财业务层次偏低。

人们理财的最终目标是在合理而安全的资产管理基础上, 有足够的资金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但从了解的情况看, 客户普遍关心资产的增值问题, 关心资产的投资收益, 而忽略了财务安全和财务自由, 但后者又是个人理财的最基本层次和最高的层次, 增值问题只是个人理财业务的一个中间层面。由于整个社会金融投资环境在时时发生着变化, 客户提出的个人资产增值的愿望虽然是可以理解的, 但由于市场原因, 有时又是难以达到的。因此, 客户要选择适合自己的理财品种, 改变传统的理财观念, 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合自己风格的服务。

二、发展个人理财业务的对策

1、朝着国际混业经营的方向发展混业经营是当今西方商业银

行普遍采用的一种经营模式, 中国商业银行实行混业经营既是适应金融国际化、应对外资银行挑战的需要, 也是拓展自身业务、特别是个人理财业务的需要。如果我国的商业银行在政策松绑后实行混业经营, 那么它们可以融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业务于一体, 它们也可以像美国的商业银行一样, 为客户提供存取款、信用卡、汽车和房屋等各种消费贷款、办理保险、买卖股票、基金和债券等金融产品等一揽子金融服务, 到那时, 一旦政策壁垒拆除, 个人理财业务将有长足的发展。

2、积极进行个人理财业务环境建设和培育个人理财业务环境

建设和培育, 既包括政策环境的建设与培育, 也包括市场环境的建设与培育。当前, 由于政策、法律的限制, 我国金融机构只能分业经营, 银行不能涉及证券、保险业务, 也就不能给客户提供综合理财业务。另外, 我国法律明确规定金融机构不得代客户理财, 只能给客户提供理财建议。从总体的情况看, 同国外相比, 我国的个人理财概念相对比较窄小。

在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分业经营格局还未发生大的变化的时候,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应能较好地融入现行体制, 推动个人理财业务市场发展。

3、改善技术条件要加快金融电子化、网络化、信息化建设, 打造个人理财服务的技术平台, 提升服务质量。

改革开放20多年来, 中国金融行业的信息化建设从无到有、从单一业务向综合业务发展, 并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金融业务的处理模式, 建立了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基础的网络体系和技术平台, 逐步形成了覆盖全国的电子汇兑清算系统、电子证券交易系统和金融管理系统, 但已有的这些金融网络、金融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 相距很远, 离银行业务发展的要求也有距离, 所以为了应对外资银行的挑战, 更好地拓展商业银行的业务, 特别是个人理财业务, 我们必须加快金融电子化、网络化、信息化建设。

4、加快创新由于创新的不足, 当前商业银行推出的个人理财产

品种类不多且缺乏特色, 而市场、客户的需求是多种多样、千差万别且不断变化的, 如何满足客户多样化且日趋变化的需求?商业银行最好的办法就是进行理财产品的创新。进行理财产品的创新要注重以下几点:一是要新, 商业银行设计产品或服务时, 不要一味地模仿别人, 要充分体现本行的智慧, 优势, 要做好市场的调研, 做到他无我有、他有我新、他新我优;二是要适用, 产品适用才有客户、有市场, 也才能给银行带来利润, 如何才能适用, 关键是产品要有准确的市场定位, 而准确的市场定位又来自于对客户进行细分, 即按一定的标准例如按收入、年龄、风险偏好等标准进行分类, 然后量身定做理财产品, 突出产品的个性、差异, 这样的产品才适用, 才可以满足不同客户群投资理财的需要;三是产品要有一定的含金量, 即能给客户带来增值收益。商业银行设计的理财产品或提供的服务不能仅停留在方便、快捷或微笑服务阶段, 更重要的是要能给客户带来增值收益, 这才是客户委托理财的主要目的。

5、加大理财意识和理财市场的培养首先要加强对居民理财意识的教育。

在国内, 这种教育太少了, 很多百姓理财观念尚存在一些误区, 而在国外从小就给孩子灌输理财观念, 培养孩子的理财意识, 且这种理财教育贯穿人的一生。其次, 要加大产品的宣传力度。由于竞争的激烈, 好酒也怕巷子深, 所以商业银行设计好的产品以后, 一定要借助有影响的媒体扩大宣传的力度和广度, 让更多的客户了解它。再次, 要设计符合中低客户需要的产品, 开发中低客户市场, 根据中国的实际, 中低客户属绝大多数, 该市场是一个比较大的潜在市场, 为实现银行的长期利润, 银行不应忽视它。第四, 完善客户信息保密制度。客户的财产应该属很私人的东西, 客户委托银行理财, 银行有责任替客户保密, 只有完善客户信息保密制度, 才能消除中国人长期以来存在的“财怕外露”思想, 放心把钱交给银行打理。

参考文献

〔1〕章军个人理财业务漫谈〔J〕中国城市金融, 2004, (5) .

3.银行卡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三

关键词:银行理财;快速发展;异化问题

银行理财业务“井喷”式的增长,在拓宽银行中间业务收入渠道、增加投资者理财可选范围的同时,也因制度设计与执行、资金运作与管理、风险识别与控制等方面的问题而演变成为变相高息揽存和规避监管指标控制的工具,严重削弱了国家金融宏观调控政策的作用和效果。对此笔者对某市多家银行进行了专题分析和调研。

一、当前银行理财业务发展中存在“异化问题”

2009年以来,我国银行理财业务出现了爆发式的增长态势。如至2012年9月末,全国银行业理财产品余额已达6.73万亿元,比2011年末的4.59万亿元增加2.14万亿元,增长近47%。银行理财业务的快速发展,推动了金融市场的繁荣和发展,拓宽了老百姓的投资渠道,提升了我国金融业的国际化接轨速度。但由于管理相对滞后与不足,理财业务在资金归集、期限设计、运作模式上所出现的“异化”问题值得高度关注。

(一)资产池理财因资金运作混乱而潜在资金错配和收益计算失实风险。由于资产池理财产品滚动发行,长期占用,池内理财资金与自营资金隔离不清,运作不透明,无法与项目一一对应,给一些银行借机互持次级债、违规自买自卖等带来机会,潜在严重的资金错配风险。同时,还由于部分资产池理财资金未进行实际投资,产品募集后即留存于托管专户,预期收益率也基本参照市场及同业竞争对手的定价情况确定,产品到期后直接按预期收益率兑付收益,也使每期理财产品的成本和收益无法准确计量。如2009年至2012年6月末,某银行金融市场部向社会发行“非保本”、“保本、“天天开放式”等五类资产池理财产品,募集资金91589亿元,每期理财产品在设计时未明确具体投向,预期收益率不是依据具体投向及比例、成本和收益等测算得出的,而是参照市场及同业竞争对手的定价情况确定,理财收效计算失实。

(二)结构性理财因模式设计异化而成应对监管指标考核推手。结构性理财是指通过某种约定,在客户普通存款基础上,将理财收益与国际、国内金融市场利率、债券、一揽子股票、基金、指数等各类参数挂钩,使投资结构性理财产品到期保本的同时,有机会获得比传统存款更高收益的一种理财业务。由于结构性存款理财产品的本金部分可纳入存贷比中存款的计算口径,所以部分银行为缓解存贷比压力,便以结构性存款理财之名发行未设计收益挂钩模型的理财产品,其目的就是增加存款规模以应对监管部门的存贷比考核。2011年7月短期和超短期理财限发令后,结构性存款成为银行理财市场的“明星”就是一个例证。而实际上,目前市场上发行的大多数结构性存款理财产品,名义上收益部分和外汇期权等挂钩,操作模式也与理财产品无异,但实大都与外汇期权等没有直接关系,到期后却按照与客户约定的利率进行返还,这已经完全不是原来意义上的结构性存款,而是打着结构性存款旗号涉嫌高息揽存的理财工具。如某银行青岛市分行就曾经利用该类产品兼具理财与存款的特性,向公司客户发行不含收益挂钩模型的结构性存款理财产品,再为其办理理财质押贷款,以达到虚增业务规模,并满足销售理财、营销存款及贷款等多项考核要求。

(三)非保本理财因规预期收益率兑付而使其会计核算失真。非保证收益理财产品的风险一般由购买客户自行承担,所以一般都在银行表外核算,而保证收益理财产品的投资收益与风险由客户与银行按约定的方式承担,所以一般都在银行表内核算。但调查发现,由于多数非保证收益理财产品纳入了银行资产池管理,具有资金与投向不能对应,每期收益不可计算,并多按预期收益率兑付收益等特征,已具各保证收益理财产品特质,应全部纳入银行表内核算而未纳入表内核算,导致会计核算失真。如某行由于营运管理部和托管业务部没有核算其非保本收益资产池内理财产品的负债、资产净值以及应付客户收益状况,截止2012年6月末,该银行共有4502亿元非保本、非保本一对一和滚动开放式理财产品未纳入银行资产负债表内核算,严重违反了监管部门关于理财产品发行“三不准”原则。

(四)利用理财产品绕道发放贷款变相突破信贷规模控制。银监会《关于进一步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资产转让业务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规范银信合作有关事项的通知》规定:“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遵守信贷资产和银信理财合作业务的各项规定,不得使用理财资金(即银行销售理财产品汇集的资金)直接购买信贷资产”。“银信合作理财产品不得投资理财产品发行银行自身的信贷资产或票据资产”。但由于受存贷比及信贷规模控制,某些银行基于效益考虑便利用投资于信托受益权(如股权、企业应收账款)的理财产品变相向企业融资,从形式上看,这种信托收益权(含股权收益权转让)转让方式业务,具有明显的理财产品特征,但实质却是银行贷款,却没有在银行贷款科目中统计,相当于变相突破了监管部门的信贷规模控制。如2009年至2012年6月,某银行金融市场部和公司业务部通过理财业务累计向企业融资3801亿元。其中,保证收益类相关业务在银行资产负债表“自营单位理财投资成本”和“自营个人理财投资成本”科目中核算,却未在贷款科目内反映。而非保证收益类相关业务即未纳入银行资产负债表内反映,业未纳入银行资产负债表外反映。且这些变相融资业务,银行买断收益权日期多在信托计划成立的当天,有的甚至先将资金支付转让人,再通过虚构信托受益权转让方式为客户融资,变相规避信贷规模控制意图十分明显。如,某银行于2011年5月以其年金理事会名义与铁道部签订委托贷款合同,同日即将该委托贷款的收益权转让给金融市场部,并以企业年金理事会名义、用理财资金池中的资金委托总行营业部向铁道部发放委托贷款100亿元,融资业务在委托贷款中核算,却没有体现在银行信贷规模中。

(五)理财业务托管职能异化导致自己托管自己现象发生。关于理财业务托管问题,银监会在《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投资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中明确,“商业银行发售理财产品,应委托具有证券投资基金托管业务资格的商业银行托管理财资金及其所投资的资产”。由于相关制度没有对托管行应履行职责的具体规定,也没有禁止具有基金托管资格的银行不得为自身理财业务实施托管的限制性条款,一些银行便出于“肥水不流外人田”和管理上便利的考虑,对理财业务托管实行了“自己托管自己”的管理模式,由于这种托管方式的权威性和独立性受到限制,致使托管职责形同虚设,流于形式等现象不断发生。以某银行为例,由于其具备托管行资质,故其大部分理财资产均采用行内“自己托管自己”的管理运作模式,比照基金托管业务要求的投资监督、信息披露等职责履行存在差距,使理财业务的合规风险不断扩大。

(六)银行理财产品法律主体资格异化导致理财购买中的法律关系混乱。虽然银行理财业务在近几年迅猛发展,但它主体资格并没有明确的法律保障,特别是银行与客户在客户购买理财产品中发生的法律关系,究竟应该定位为“委托代理”关系还是“信托”关系,法律界一直存有争议。

理财产品不具备法律主体资格会导致很多不良后果。首先,客户购买理财产品的时候,交易对方只能是银行,而非真正的相对方(理财产品),这违背了客户与投资对象之间的信托约定;其次,很多不同的理财产品由同一家银行代理,彼此间缺乏独立交易,这不利于理财产品市场的做大做强。再次,客户购买的是理财产品,却完全按照银行程序进行,手续繁琐,流程复杂,不利于银行资产管理业务与自营业务之间的隔离;最后,客户在购买的过程中,可能会把理财产品与银行自营金融产品相混淆或产生歧义,从而作出错误决定,可能导致银行违规运作。

二、银行理财业务发展“异化问题”带来的风险

(一)利用理财业务“曲线”发放贷款,弱化了国家宏观调控效果。目前,各银行除了将理财产品募集资金为同业存款外,很大一部分还将理财产品募集资金用于购买银行间市场企、公司债。企业债、公司债,进而转化为实质上的银行贷款。这些贷款由于管理不规范而投向了监管禁止的政府融资平台、“两高一剩”等限制性行业,形成了事实上的“影子信贷”。而银行通过“理财”捷径,在不占自身信贷规模的情况下进行表外融资,既满足了大客户融资需求,又赚取期间利差,并将银行或有的表内资产“表外化”,绕过监管部门对信贷规模的调控,客观上减弱了国家宏观调控、抑制通胀的政策效果。

(二)银行记账方式不科学不审慎,影响了部分监管指标的真实性。由于多数非保本型机构理财产品被赋予了保本性质,却要按非保本型理财进行会计核算,不计或少计风险资产;由于“自己托管自己”模式在会计核算、托管监督、托管核算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使;由于结构性存款理财产品的本金部分可纳入存贷比中存款的计算口径,虚增存款规模;由于各银行均不将授信类机构理财产品计入信贷资产,在拨备覆盖率指标的计算中未将其合并入分母,银行风险资产总量计算不足,会计核算失真和失实,导致监管考核指标被人为调整,进而影响了部分监管指标的真实性。

(三)理财产品风险承担主体错位,加大了理财业务的风险管理难度。对占绝对比重的非保本浮动收益型机构理财产品而言,根据买卖签订的理财合同,购买方应承担产品到期兑付风险,发行方主要承担声誉风险。但如果通过签订“隐性契约”或“阴阳合同”,使理财产品正式合同成为名义合同,甚至在附加合同中注明该基础资产到期时以银行发放的流动资金贷款作为还款来源等情况。一旦产品到期无法兑现本金和收益,银行必须按照隐性条款或合同保证兑付,使银行成为融资方违约风险的实际承担者。同时,银行在配置资产池管理模式下的理财产品资产时,有时需要通过自营账户进行购置,然后再过渡给理财产品销售部门,导致理财业务所持有的资产与自营业务持有的资产缺乏物理性的防火墙,给银行机构利用理财业务资产和自营业务资产之间转移风险或收益提供了方便,导致理财业务的管理难度被加大

三、加强理财业务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明确银行理财产品的法律地位。亟需修改《信托法》,将包括银行理财产品、银行资产计划在内的各类金融机构的资产管理业务,明确定性为信托业务,为确保理财资金稳定、严格独立核算等基础性问题解决打下坚实的法律基础。“要达到此目的,关键是要让投资者意识到不同产品间的风险。亏损是最好的投资者教育,应该引导商业银行发行不同风险属性的资管产品,在商业银行履行了卖者有责的情况下,应该让投资者完全承担投资风险。投资者在实质承担风险后,会理性选择产品,从而达到合理引导理财资金之目的。”

(二)强化资产池理财业务管控力度。要明确开办资产池理财业务的基础条件要求,包括风险管理体系、内部控制制度、业务运作流程、专业人员储备以及其它审慎性准入条件等,督促各商业银行按照“内控先行”的原则,建立科学的资产池理财业务的业务操作流程和风险控制机制。要严格资产池理财产品的发行,确保资金资产的匹配,防止风险在池内蔓延,严防银行利用隐性保证条款实施监管套利。要规范资产池理财产品的管理行为,防止银行通过滚动发行理财和复杂理财交易变相自买自卖和资产不对应情况,防范资产捆绑运作产生的道德风险。要统一资产池产品会计记账,统一资产池产品核算标准和会计科目,防止各银行各自为政,乱入科目,规范商业银行机构理财产品的会计核算。可允许投资结构相同、产品性质相同、品种相同的理财产品实行“资产池”组合管理,但必须做到每期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可计算,否则坚决禁止。

(三)校正银行理财业务经营导向。商业银行绕开监管开发理财产品,拓展理财业务,实施冲时点、稳存款的行为,其深层次原因在于,管理部门虽然要求商业银行改进存贷比考核方法、每日报送存贷比指标,但实际上仍以月末、季末指标考核为主。为此需彻底改进存贷比指标考核办法,监管部门要以每日存贷比替代期末存贷比指标,以强有力的监管指标引导商业银行校正经营导向,规范业务行为,并辅以及时必要的风险提示和监管意见,制止商业银行的违规行为,宣示监管部门的政策意图,督促商业银行树立正确的合规意识,明确理财业务的发展方向。

(四)完善理财业务市场管理环境。规范银行理财业务和理财产品的创新行为,使其或者成为规范的、以资产管理为特征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或者成为商业银行新型的存款类业务或负债类业务。同时还要建立健全理财与资金信托统计监测信息系统,通过对全国商业银行理财数据逐产品进行统计,一方面,发现问题就要及时叫停违规业务,避免风险取积,另一方面,要加大对非现场监管和现场检查中发现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通过严格执法,依法惩戒,达到有效监管的预期效果。在此基础上,适时运用监管、行业自律和内部监管结合的措施,引导和规范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

作者简介:

4.银行卡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四

摘要:信贷业务是商业银行的主体业务,信贷业务的管理在银行经营管理中居于重要的地位。整体上来讲我国商业银行在取得快速发展的同时,自身的内部管理相对滞后,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特别是在信贷管理方面,缺乏贯穿从货款调查到贷后管理整个信贷过程的精细化管理,信贷管理模式相对粗放,风险防范意识低,信贷风险预警不及时,难以有效支持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深入开展和银行的可持续发展。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如:贷前审查不到位;事后资金监控有待完善;对于信贷人员的管理有待强化。为进一步完善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工作,应更新信贷管理理念,树立信贷风险意识;完善信贷管理流程,做好贷前、贷中及贷后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加强信贷队伍的建设。对于我国商业银行而言,实施信贷管理是我国商业银行在激烈的竞争中提高自身实力,成为真正的国际性大银行的必然选择。在信贷管理项目前后,商业银行必须立足自身实际,全盘考虑,放眼未来,这样才能使信贷管理为商业银行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 商业银行;信贷管理;贷前审查;资金监控;信贷人员;对策分析

一、我国商业银行信贷业务

(一)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简述

信贷业务又称为信贷资产或贷款业务,是商业银行最重要的资产业务,通过放款收回本金和利息,扣除成本后获得利润,所以信贷是商业银行的主要赢利手段。

信贷是体现一定经济关系的不同所有者之间的借贷行为,是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运动特殊形式,是债权人贷出货币,债务人按期偿还并支付一定利息的信用活动(通过转让资金使用权获取收益)。信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信贷是指以银行为中介、以存贷为主体的信用活动的总称,包括存款、贷款和结算业务。狭义的信贷通常指银行的贷款,即以银行为主体的货币资金发放行为。

由于放款脱离了银行的控制,不能按时收回本息的风险较大,所以对信贷应在遵守合同法和贷款通则的基础上,建立严格的贷款制度,其主要内容是:建立贷款关系,贷款申请,贷前调查,贷款审批及发放,贷后检查,贷款收回与展期,信贷制裁等制度。

(二)我国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管理的现状

1、贷前审查不到位

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银行贷款的投放需以市场需求作为其根本导向,因此在审核贷款发放与否,保障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是关键。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统一的社会主义信用体系尚未健全,信息相对于闭塞。商业银行对于申请贷款的企业或其他单位缺乏必要的信息沟通,各商业银行间也缺少一个系统完善的信息交流与共享平台。因此,从一定程度上来讲贷前信息的来源及对其的把握都有赖于信贷人员的业务能力、经验及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

然而单凭个人是难以对于申报材料及受评者经营情况的好坏、发展的前景、信用等级、偿债能力等作出客观全面的评价,因此造成商业银行在放贷时难以对于企业的组织结构和资本情况有充分和深入的了解。部分商业银行也存在着对于中介机构的资信证明或相关审计报告过于信赖的情况而放松了对于企业贷款条件的审查。由于贷前缺少严格的论证,客户和项目评价质量不高,贷时的审查又流于形式,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程度不断提升,前期把关有待加强。另外,风险分析工具较少,缺乏对于信贷风险评估的定量分析,量化标准和风险指标体系建设落后,难以对受评对象的未来偿债能力及特定风险做出有效的评估,对于潜在风险的事前控制和防范能力不强。

2、事后资金监控有待完善

在实际信贷操作流程中,商业银行“重贷轻管”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在贷款发放后缺乏对借款人的持续监控,加上监控能力和手段的有限,商业银行的贷后管理仍流于形式,贷后监控依旧是制约商业银行持续发展的薄弱环节。部分商业银行没有建立起独立的贷款使用管理的岗位,难以有效掌握贷款的实际运用情况,导致存在客户未按照约定用途使用贷款的现象。信贷资金被挪用,甚至违规进入股市房地产等市场,对于信贷资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给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体系带来了危及安全的不良因素。

再者,我国商业银行在发放贷款后,未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贷款企业的整个生产经营中,与客户建立长期的信贷合作关系。同时,对于不良贷款处理的策略上,我国商业银行的普遍作法是清收,而非积极促进其转化。当借款人出现不利于还款因素时,银行往往不是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尽量帮其搞好经营以维护贷款安全,转向依靠处置抵押物或诉诸司法途径以抽出贷款。这样一来,不仅加剧了借贷方的经营困境,另一方面也有可能使不良资产变成真正的损失,不利于商业银行资本的优化和持续运行。

3、对于信贷人员的管理有待强化

作为商业银行信贷业务中最重要的主体之一,信贷人员工作的质量直接关系到银行信贷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因信贷人员个人因素造成银行信贷风险的例子时有发生。部分基层信贷人员由于受业务能力、知识水平等的限制,在贷前对于信息真实性及有效性的把握不到位,难以提供准确可靠的调查资料;有些信贷人员责任心不强,对于贷款者的资质调查,或草草了事,或盲目听从借款人的自我介绍,导致信贷审查的低效率,极易造成大的信贷风险。与国外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用人机制不健全,存在诸多弊端。

对于商业银行信贷人员的管理理念与手段落后,在人员制约方面更侧重于对于人员的控制,激励作用不明显,信贷人力资源流失严重。特别是相当数量的中小城市商业银行仍未建立起完整有效的绩效考核体系,甚至有的激励措施本末倒置,不仅难以保障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顺利和持续开展,同时是以削弱银行信贷管理水平和风险识别能力为代价。

三、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信贷管理的对策(一)更新信贷管理理念,树立信贷风险意识

商业银行作为经营风险的特殊企业,实现对信贷风险的有效管理是促进商业银行正常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只有我国商业银行中普遍存在的不正确信贷管理理念得到纠正,信贷管理理念得到更新,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工作的完善和水平的提高才有进一步的可能。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要认真贯彻“三个办法一个指引”中的原则性规定,重新树立正确的信贷风险观念,自上而下改变传统的信贷思维和信贷营销观念,正确处理好信贷风险管理与提高运作效率的关系,化被动式的风险防范为内在式的主动风险防御管理,提高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水平。

(二)完善信贷管理流程,做好贷前、贷中及贷后管理

通过各部门的全力配合,对于贷款流程进行有效梳理和优化,确定涉及贷款流程的各个环节,包括账户开立、授信审批、发放支付审核等的详细实施细则和操作规程,从制度上为信贷管理打好基础。1. 强化贷前调查。

充分运用风险分析工具和量化的标准化指标体系,按照科学的计算方法,对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未来偿债能力进行分析,全面了解和掌握借贷者的财务及经营状况,有效预测企业发展前景和趋势,实现信贷风险的正确评估。在综合考虑客户守信度、财务风险度、经营风险度的基础上确定对客户的授信等级。推行严格的专家审批制度,强化贷款审批环节,提高发放和支付的审核力度,最大限度地发挥支付审核在控制贷款资金流向方面的作用。2. 做好贷中管理。

建立健全客户信贷的档案管理机制,积极鼓励提倡信贷人员深入客户的日常经营管理活动中,密切关注客户经营状况,帮助客户进行精细化管理、节约财务费用,与客户建立起长期共

赢的合作关系。对于不利于还款因素的出现,要及时采取措施,控制和化解信贷风险,使信贷资产处于优化状态。3. 注重贷后管理。

要充分意识到贷后管理的重要性,克服“重贷轻管”的错误理念,提高对贷后管理的认识。按照“一户一策”原则,制定针对性强的差异化贷后跟踪管理方案,实现贷后管理的精细化。

建立起动态的监控机制,提高对客户的监测频率,变事后管理为超前管理,实现贷款风险管理监控的到位。加强对贷后管理流程中关键性风险点的检查力度,主动查找信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一发现问题,落实好检查整改工作。

(三)提高管理水平,加强信贷队伍的建设

商业银行信贷管理的核心是对人的激励,切实积极落实以人为本、激励与约束并重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提高商业银行的信息经营管理水平。建立长效的信贷培训机制,定期组织相关的培训,内容涉及业务能力、知识水平及职业道德建设各个方面等,提高信贷人员的综合素质,防止由于个别信贷人员的个人因素而产生错误的贷款决策。

加强信贷人员的选拔工作,为信贷队伍不断地注入新鲜的血液,提高其活力。同时可通过考试选拔的方式挑选专业的评估人员,保障评估人员队伍的专业性。再者,建立健全合理有效的信贷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使得信贷工作人员的工作价值得到肯定和回报,充分调动信贷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四)强化内控制度执行的有效性

商业银行内控制度再好再严密若没有得到认真的贯彻执行,或是执行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偏差都会直接影响内控机制建设的进程和效果。在进一步加强商业银行内控制度建设的基础上,加快银行内部组织机构的改革,各部门间逐步形成权责明确、相互牵制的统一体,为内控制度的贯彻实施做好组织基础,确保内控制度落实到每个个体避免有令不行,行而不严的现象。对于违反相关内控规章制度规定的不良行为,根据其情节严重程度做出处罚决定,并做好系统内部典型负面事件的宣传以起到警戒作用,保障制度的严肃性和提高制度执行的有效性。(五)强化监督职能

商业银行内控机制的建设及完善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内控机制监管部门,对银行各项经营活动进行有效监控和实时监控,才能真正建立起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长效内控机制。商业银行要逐步推进自身改革的不断深入,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公司治理结构,实现董事会、监事会的双重监管。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在内控机制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利用计算机辅助系统对于各项业务前、中、后过程进行全过程的时时监控,特别是要实现以补救为主的事后检查向以预防为上的事前防范的转变。明确确立内部稽核工作的权威性地位,实现稽核监督的独立性、超脱性和超前性,对银行内控机制的建设进行经常性的检查评价,并及时检查情况进行反馈。

参考文献:

[1]沈琨.BCG矩阵在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中的运用[J].征信,2010(1).

[2]魏晓娜.商业银行信贷管理的信息不对称研究[J].经济论坛,2009(22).

[3]肖杰,杜子平.金融危机下我国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度量方法新探索[J].时代金融,2009(11).

[4]雷龙龙.金融危机对我国商业银行信贷管理的影响[J].东方企业文化,2010(3).

[5]胡贵.我国商业银行信贷管理探讨[J].总裁,2009(5)[6] 彭琳. 加强银行内控机制防范金融风险[J]. 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2).

[7] 张波. 银行业的双重转型与全面市场风险———以次贷危机中的花旗集团为例[J]. 金融论坛,2008(5).

[8] 田爽. 我国商业银行内控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中国经贸,2010(10).

[9] 杨小丽. 关于商业银行操作风险防范管理的几点建议———基于内部控制视角[J]. 中国集体经济,2009(30).

5.银行卡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五

(一)提高对发展中间业务重要性的认识

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奉行传统的经营理念,对发展中间业务的认识不足。这也与我国利率由人民银行统一制定、利差幅度较大有关。有了存款,不论是发放贷款还是上存人民银行,就有利润,这就形成了我国银行业普遍存在追求资产规模、以存款立行的经营思想。而发展中间业务,其收益不明显、不直接,造成了基层行对发展中间业务的自我激励不足。把中间业务作为商业银行经营辅助性产品让其自然发展,以至中间业务缺乏内在的发展动力,缺乏整体性及规模性市场营销,影响了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良性发展。

(二)完善中间业务的组织管理体系

目前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品种都是由总行统一推出,逐级授权办理,基层行没有专门机构主动地研究市场和客户需求,对上级银行推广的中间业务,只强调一个“有”字,散地分布在对公信贷、个人信贷、国际业务、会计等不同的职能部门。开展业务存在自发性、随机性特点,各职能部门往往只能各自开发、自成体系,不同业务之间难以衔接,缺乏对中间业务统一的规划和管理,在一定程度上使中间业务的管理缺乏统一性、连贯性以及业务推动的有效性。因此,必须尽快完善中间业务的组织管理体系。在中间业务的拓展上,要以效益为中心,全面整合中间业务,制定统一的鉴定、核算和综合效益评价体系。

(三)加大技术支持,优化服务手段

中间业务是一项集科学技术、电子智能和服务质量为一体的现代化金融服务业务,它的发展必须要有相应的“软硬件”为依托,虽然我国商业银行近年来在电子化建设方面步伐较快,但这远跟不上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在计算机联网、软件的开发与应用及服务功能上尤为突出。中间业务,尤其是中高级的中间业务,需要一系列技术的支持,附加值越高,对技术的要求就越高。

(四)完善人才培训机制,加快专业人才培养步伐

目前,国内商业银行从事中间业务的人员较为匮乏已成为我国银行业不能开展技术含量高的品种业务的“瓶颈”。比如理财顾问,就要求对银行、保险、证券、房地产、外汇、国内外经济形势都有较全面的掌握,这方面的人才在我国金融界非常稀缺。因此,壮大中间业务队伍,一要立足于现实,采取多渠道、多形式的办法对现有员工进行业务培训,二要在内部公开选拔,挑选精通业务、年富力强、善于钻研且具有开拓意识的人安排到中间业务岗位上来。三要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从国内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其他金融机构等引进一些具有较高理论知识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专门人才。四要建立相应激励机制,(五)调整并制定收费标准,提高中间业务收入

为规范收费行为,维护商业银行和客户的合法权益,建议尽快出台《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费管理办法》,对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收费方式及其他相关事项作出具体规定。商业银行以此为据,实行中间业务收费明码标价,自觉接受人民银行监管以及客户和社会公众的监督。在中间业务收费标准的调整制度上,应坚持收入与支出匹配、风险与收益对等、向国际惯例靠拢的原则,坚持以成本费用为基础,加上法定税金和合理利润,并考虑市场状况和客户承受能力。在调整策略上,本币类中间服务收费标准(包括新增收费项目)采取分步调整、逐步与国际惯例接轨,外汇中间业务采取与在华外资银行同类业务收费标准接轨的办法。在收费标准类型的选择上,采用固定价、指导价和市场定价三种形式。在费率制定主体的选择上,在存贷利率完全放开前,可由银监会统一管理,中国银行同业协会协助,在存贷利率放开后可由中国银行同业协会制定基础费率,各商业银行自主浮动。

(六)正确评价和有效防范中间业务风险

中间业务虽然风险较低,但绝不是没有风险。开办任何一种中间业务都会存在风险,只不过是风险度的大小和表现形式不同而已。因此,从开始就要将风险防范放到重要位置来抓,不能因为强调业务发展而忽视风险防范。

第一,严控市场准入关,稳妥谨慎开放中间业务市场。由于商业银行中间业务风险“非零性”的特性,监管机构应严控中间业务市场准入关。即金融监管当局要根据市场发展变化以及客户的需求,做好有关中间业务审批或备案工作,推动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开展。首先,对中间业务的风险监管实行“分类指导”的原则,根据商业银行开办中间业务的风险和复杂程度,分类制定不同的风险系数和费率系数。其次,要根据审慎原则,加强对中间业务的风险监测和控制,从市场特点和产品特点出发,适时调整有关风险系数,做到动态监管风险,改善金融监管方法,提高金融监管水平。第三,建立有效的监控、预警制度,通过先进的电子化手段,建立可靠的预警体系,提高金融预测及化解风险的能力。第四,随着中间业务广泛深入的开展,商业银行逐步向证券、保险等多种业务渗透,这就要求我们实行监管体系的改革,以适应监管国际化的需要。

第二,建立完备的中间业务监管法规,增强可操作性。随着金融创新活动的增加,使得金融机构之间的业务区分日益模糊,业务交叉逐步增多,这就对金融监管体制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保证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平稳发展,需要建立更加完善的中间业务法规。如:《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实施细则》等,增强基层央行监管的可操作性,加大现行分业监管的协调力度,统一有关政策法规要求,促进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的共同发展,充分发挥金融业的整体功能。

(七)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推进金融业经营模式的转变

6.银行卡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六

小额贷款仍是最有市场前景的业务

现在小贷市场竞争性不足,需求旺盛,这为我们业务发展提供了宽裕的空间。我国微小企业数(含个体工商户)不下4000万个,此外还有更大量的各类农村“专业户”,构成了我们业务开发的主要对象。以往这个市场,为农行、信用社“两分天下”;随着邮储银行、城商行、小额贷款公司等加入,这种局面被打破了,现已形成包括大型商业银行在内、互为补充、各具特色、有限竞争经营的格局。

大型商业商银行涉足微小企业市场,多属监管驱动,内在的需要并不迫切。小贷公司则是在竞争形势下选择了“被遗忘的角落”;其产品和市场与邮储银行的小贷业务并不趋同或重叠。这些可视为邮储银行崛起的机遇。邮储银行网点众多,分布广泛,贴近市场,具备从事微小企业信贷的优良条件;因而管理经营妥当,可以实现跨越式发展。

突破管理瓶颈成为“跨越式发展”的关键环节

邮储银行从传统邮政企业脱胎过来,身上不可避免地带有旧体制的基因,因循守旧,急功近利,华而不实;加上经验欠缺,人才匮乏,以至在起步期盲目发展,资产质量不高。2009年初,邮储小贷出现了大面积逾期。总行调研决策以“合规化”作为治理信贷工作的轴心;与此同时采用“休克疗法”关停了部分机构的信贷业务。

这样一来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关停机构愈多,逾期愈严重;被关停信贷业务的机构,其负债和中间业务亦呈下滑趋势。另一方面,从客户逾期来说,违约传染情况并不因催收强度增加而缓解,相反还逆势上升。“休克疗法”其实类似极端情景下的“压力测试”,它验证了邮储银行风险管理能力的脆弱或无奈。

就这种逾期现象而言,本质上属于小贷市场风险的“庐山面目”,其与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转化的过程存在密切的关联。观察、分析逾期情况,一般在贷后第三、或第五个月开始,即在正常还款二至三次后出现逾期。应该说客户是有守信意识的。问题或者是银行调查、授信有误,导致还款计划难以执行;或者因市场情况变化,影响了客户资金周转;或者是逾期的示范效应,客户持观望态度。

如果是第一种情况,则有必要就剩余贷款重新调查、签约,以使还款计划与其还款能力相匹配;如果是第二种情况,则需要申请展期;至于第三种情况,须要保持警惕,务必尽快消除疑虑。然而基层在对待客户违约问题上,往往不加区别和分析,以“零容忍”态度,“得

理不饶人”,结果恶化了银企(客户)关系,在社会上造成了一定负面影响。这是我们应该引以为戒的。

小贷的“门槛”不符合产品的市场定位

2009年是邮储信贷工作的一个转折点,经过治理、整顿,操作管理比较规范,风险意识普遍增强,业务发展趋于平稳。但是仍然存在较大问题。主要是增长速度过缓,规模没有做大,贷款余额仅相当于他行(中、农、工、建)一年的息差收入,就是说我们放的贷款还不如人家赚的钱多。

小贷业务较快发展的前提条件,是业务“门槛”(准入条件)必需符合产品的市场定位。为此需清晰认识自己产品的特色,市场需求的边界,客户身份的特征。与市场同类产品比较,邮储小贷额度较小,起点较低,利率较高,具有普惠金融性质。因为起点低,“门槛”接近于零,市场相对广阔;但是实践中我们预设了较高的“门槛”,因而抑制了市场需求。这无疑是我们目前业务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

一定金融产品适合一定客户群体,无形中要求有一定“门槛”,这是合符逻辑的。问题是,如果这个“门槛”与产品的效用不匹配,就会使业务发展偏离市场方向,导致需求不足。从我们的准入条件来看,基本要求与其他金融机构的小企业贷款并无差别。但是额度偏小;手续更其繁琐;一些规定增加了客户交易成本;还款方式上偏向于自身风险控制。

小贷融资一般具有“短(时间)、频(次数)、快(效率)”等特点,这就要求贷款程序灵活,手续简便,服务高效。如果我们按图索骥进行处理,虽然可能减少引起风险的可能性,但是未免影响了效率。另一方面,从微小企业的成长性来看,新存代谢活跃,市场反应灵敏,基础管理薄弱,资信状况欠佳,这些情况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依据审慎经营、防范风险的原则,加以灵活把握。如果我们试图凭借“门槛”来阻挡风险,只会事与愿违,丧失发展机会,甚至有可能“大意失荆州”。

灵活性是小额贷款的生命力所在小贷融资要求“短、频、快”;“快”是核心。微小企业是经济体的“毛细血管”,灵敏度高,其融资需求直接来源于市场贸易的需要。这种需要频繁发生,目标清晰,过程简单;因此其为投资机会,风险性并不大,而且比较直观,这就从根源上保证了贷款资金的安全性。这是小贷业务优于一般贷款业务的地方。

问题是金融机构如何适应这种小额融资需求,建立相应的快速反应和运行机制。

从比较情况来看,一笔小贷从申请、派单、调查、审查、审批到放款,一套程序走完,邮储银行平均需5天;农行、建行需12—15天;城商行需2天;信用社不需1天。按额度管理权限,邮储小贷大约是农行的1/6,城商行的1/3。如果把获得贷款的繁难程度交由客

户打分,邮储银行的排名还将靠后,原因是他行一般对老客户设置了“绿色通道”,适用简易程序,从而提高了效率。

再从技术上分析,小贷资产扩张依赖持续增加劳动投入的方式来推动。根据邮储贷款平均情况,一笔贷款约6万元,按操作流程和业务管理,信贷员管户100户差不多是上限。那么小贷做大做强的目标,应使余额达到市场同类产品的平均水平,约5000亿元的规模。如此,需信贷员近10万之众。这显然不够现实。首先管理上如何跟进?其次是审贷如何把关?此外还有系统的升级和扩容等基础条件的支持,均需统筹规划妥善安排。

这样分析可能有种误导,以为我们真正的问题在于产品。有一种非主流观点,认为我们只需增加贷款的额度便可以实现资产快速扩张。这样认识其实是有害的;因为它混淆了邮储小贷与其它中小企业贷款的质的差别。而这种质的差别正是邮储银行赖以生存发展的根基。因为我们以一般中小企业贷款的“门槛”,提供微型金融服务,势必在操作规程和管理上陷于僵化和繁琐,从而影响了效率,也就相当于使产品丧失了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从需求的对象来看,一般处于资本原始积累时期,企业没有定型,经营管理不够规范,财务信息缺失,主体资格难以确认。特别是在县域范围内,半数以上微小企业(含个体工商户)存在证照资料不全,或年检缺损等情况。这既有经济组织规避各种税费的主观意愿,也有政府部门“无为而治”的利民思想,总之是客观存在。但是,实践中我们把“证照齐全”作为申请贷款的前提条件;并往往因信息不对称等原因轻率拒贷。这样,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小贷客户资源日益枯竭。

内控管理需要为风险资产构筑一道安全屏障

在小贷市场开拓和业务发展上,要有一种灵活性,这对我们管理系统提出了较高要求。实践表明,逾期基本上属于小贷市场的一种常态。根据这一情况,需要对逾期有一定容忍度;否则,如果内控和风险管理部门只知做“加法”,不知做“减法”,结果只会作茧自缚,使操作系统陷入繁杂琐碎的泥坑。另一方面,考虑等额本息产品内含的风险减消机制有可能对客户经营周转资金产生冲击,影响其正常还贷,需要进一步寻求缓释风险的技术措施。事实上,逾期并不意谓着损失。在监管条件下,商业银行如果不具备缓释风险的手段,其经营发展将寸步难行。大型商业银行一般通过资产公司转移风险暴露,信合机构则以“转据”方式处理风险资产,都是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缓释风险的具体措施。邮储银行经营产品有限,以微型业务为主,对逾期风险资产适宜分散处理,分别缓释、消化、吸收,以免引起局部震荡。对待金融风险可能“如烹小鲜”,急功近利有害,平稳过渡立功。

现在,小贷展期的通道实际处于封闭状态;上文所述的“重新签约”方式似有“贷新还旧”的嫌疑,而与“贷款新规”有些冲突。似乎普惠金融实践还没有引起监管层足够的注意,所以在制订“新规”过程中大家的思维仍局限于一般中小企业贷款或消费性贷款的原则要求。应该清醒的是,当邮储小贷遇上经济下行周期,难免再次出现类似2009年初的大面积逾期

7.银行卡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七

私人银行业务 (private banking) 由19世纪初的瑞士银行家们推出, 通常被定义为向高净值客户专门提供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 包括存款、贷款、资产管理、个人信托、遗嘱处理、资金转移、开立转付账户、在外国银行开立账户, 以及其他向一般公众普遍提供的金融服务。私人银行业务面对的客户位于财富金字塔的塔尖, 具有进入门槛高服务个性化、私密化、品牌效应大等特点。

在中资银行中率先推出私人银行服务的是中国银行, 于2007年3月和战略投资者苏格兰皇家银行合作推出。随后, 中信银行、招商银行、交通银行的私人银行业务也正式开张。2008年3月, 中国工商银行正式成立私人银行部门, 这标志着中国最大的商业银行拉开了向私人银行业务进军的序幕。2008年10月, 民生银行私人银行业务正式开张。目前, 光大、浦发、深发展等中资银行也在紧锣密鼓着手准备推出私人银行服务。与此同时, 越来越多的外资银行如花旗银行、渣打银行和瑞士友邦银行等早已启动私人银行业务。在目前已开展私人银行业务的外资银行中, 各私人银行都设置了不同的门槛;从区域布局来看, 各私人银行均选择了上海、北京、深圳这类经济金融中心城市作为其首家私人银行的“主战场”, 具体见表1。

二、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的客观必然性

1. 我国富裕阶层已成规模, 为私人银行业务提供了客户源。

根据美林-凯捷公布的《2008亚太区财富报告》, 至2007年底中国拥有100万美元以上可投资资产的富裕人士达到41.5万人, 比2006年增长20.3%;富裕人士的平均资产达到510万美元, 远高于340万美元的亚太地区平均值, 中国已成为仅次于日本的亚洲第二大财富管理市场。2007年底, 中国大陆富裕人士拥有的财富总值达2.12万亿美元, 占亚太地区财富总值的22.3%, 仅次于日本所占的40.1%。同时, 中国富裕人士的财富集中程度也非常高, 拥有3000万美元资产的超富裕人士已达6000多人, 70%以上的富裕人口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以及其它沿海发达城市。

2. 快速发展的金融市场为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提供了现实基础。

私人银行业务的开展离不开金融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的支持。我国的资本市场虽然起步较晚, 但发展却很快。现在我国的资本市场上已经有了股票、基金、QFII、QDII、权证、国债、企业债、可转换公司债、分离债、商品期货等。除了产品的不断丰富外, 分层次的市场也在建设中, 股票市场除了主板市场外, 还有中小企业板。经过多年的发展, 我国已经逐渐形成了一个由货币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和期货市场等构成的, 具有交易场所多层次、交易品种多样化和交易机制多元化等特征的金融市场体系。这些都为私人银行业务的开展提供了所必需的产品和交易市场。

3. 私人银行业务利润较高。

私人银行业务因其服务于财富高端客户, 因而管理这些富裕私人客户资金的业务利润丰厚, 而且盈利主要来自较为稳定的费用收入, 受市场波动的影响不大。于是在追逐利润的过程中, 以高净值客户为对象的私人银行业务得到迅速发展, 成为国际银行业最赚钱的业务之一。美国的私人银行业务过去几年平均利润率高达35%, 年平均利润增长12%~15%, 其中资产管理费占收入的45%, 净利息收入占25%, 远优于一般零售银行业务的盈利表现。以2006年为例, 全球私人银行业的权益利润率几乎均在20%以上, 超过了两大全球金融集团——汇丰集团 (ROE14.9%) 和花旗集团 (ROE18.6%) 的整体水平。

三、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1. 受中国的传统文化影响大, 财富管理理念的单一。

中国目前的高收入者有一部分是灰色收入, 加上中国人历来讲究财不外露, 这种文化背景和收入结构也是导致私人银行业务在中国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改革开放30年来, 个人财富的拥有量随同经济总量的持续增长而不断增长, 但社会各方面往往更多地关注财富增长问题, 财富管理理念相当单一, 理念缺失是当前私人银行业务举步维艰的基础性障碍因素。就需求方而言, 尽管具有高净资产值的个人财富积累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 其财富管理需求事实上已经从单一的财富积累转向了财产保护与传承等综合性需求, 但是普遍的理念单一导致私人银行客户对自身的财富问题不够敏感, 难以主动提出需求;就供给方而言, 由于服务理念过多关注财产增值, 使其漠视了私人银行客户的其他特定需求, 尚未形成全方位综合财富管理的服务理念和能力。

2. 专业人才和经验匮乏。

据统计, 2007年中国注册理财规划师 (CFP) 人数为1448名, 同年富裕人士达41.5万, 富裕人士人均CFP数量为35位CFP/万人。而2007年中国香港富裕人士人均CFP数量为292CFP/万人, 美国富裕人士人均CFP数量为222CFP/万人。与一般的客户经理不同, 私人银行需要的是理财专家, 不仅熟知国内外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 而且精通法律、信托、保险、外汇的规则和运作, 甚至对艺术品和奢侈品也有足够的知识;不仅具备深厚的理论功底, 而且有相应资格和资历, 一个出色的私人银行家通常都有10年以上的专业经验;而我国目前的本土私人银行客户经理大多二三十岁, 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还不能适应高端客户财富管理的需求, 也谈不上经验, 且流动性大。

3. 私人银行产品存在局限性。

虽然我国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产品已逐渐繁多, 但量身定制投资规划和产品的能力上仍有欠缺。当前的私人银行市场上, 产品大多大同小异, 无法形成差异。以中国银行和中信私人银行业务中心为例, 曾分别推出过一些针对私人银行客户的产品, 但产品的主要形式集中在打新股产品和投资于基金、股票市场上的信托产品, 除了门槛高达数百万外, 并未能体现出其特殊高端性。

4. 私人银行业务风险管理不足。

目前国内私人银行在风险管理一方面对客户风险揭示不足, 另一方面对银行风险定价能力不足。风险管理不足的产生与部分私人银行的交易型盈利模式有关, 私人银行以佣金为主要收入来源, 依赖销售产品获得中间业务收入, 这促使销售出现短期行为。在中国, 具备开展私人银行业务能力的金融机构只有商业银行, 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和信托公司等机构虽然在资产管理方面有专长, 但缺乏客户资源和综合服务能力不足使它们难以独立开展私人银行业务, 这也加大了业务风险。2008年国内富豪购买私人银行产品后对其销售中对风险揭示不足和违规销售的投诉比较多, 这向刚刚起步的国内私人银行发出了警示。

5. 缺乏有效的营销服务体系。

随着信息化、电子化进程的加快, 个人金融产品尤其是私人银行产品往往具备一定的技术含量, 由于国内银行缺乏有效的营销服务体系, 宣传方式及营销手段落后, 产品相关的业务咨询、功能介绍、金融导购等售前、售后服务严重滞后, 也使得富裕人士对相关金融服务项目一知半解, 无法真正享有高端服务。目前国内银行业的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普遍还处在初始阶段, 结构化数据的存储、挖掘和处理技术仍未得到根本性解决。

6. 国内私人银行业务存在制度环境欠缺。

在制度环境上, 国内和国际也有很大差别, 分业经营限制、仍较严格的外汇管制以及法律、法规的尚不完善都给私人银行业务的开展带来了实际困难。

四、国内商业银行开展私人银行业务的对策

1. 积极进行本土化的创新, 使产品本土化。

中资私人银行的产品本土化主要体现在积极的股票投资。针对部分私人银行客户高风险偏好的特点, 中资私人银行推出了一些追求高收益的高风险专属产品, 海外投资尝试和结构型产品以及另类投资类创新产品的尝试。中资私人银行在一年多的业务实践中为私人银行客户开发了一大批本金保护类结构性产品。同时, 使产品和服务本土化。在开展私人银行业务过程中, 国内各银行除推出大量创新类产品, 还推出了一系列创新类服务, 主要包括以投资咨询为主的专家咨询服务和以教育、医疗为主的非金融增值服务, 能对塑造私人银行品牌起到重要作用。

2. 积极与外资私人银行进行合作。

本土私人银行业务的开展必然免不了与外资私人银行的竞争, 在当前形势下, 本土私人银行必然处于弱势。主要原因是因为私人银行业务的客户需要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进行跨国投资, 国际化一直是该业务的特色。而在我国, 诸如外币管制、资金流动、法律管辖等等都是非常棘手的问题, 而一个成熟的私人银行业务市场必然要与国际资本运作接轨。因此, 刚起步的本土私人银行与成熟的国际化私人银行合作:中资机构的优势是熟悉本土市场和法律法规, 有基础客户的信息和人脉关系, 外资机构则在经验、产品及对海外市场的了解等方面占优, 因此开展合作应是双赢的现实选择。

3. 注重业务和产品的研发。

在研究竞争对手及国际先进银行私人银行业务产品类型的基础上, 首先, 要结合自身实际, 针对客户的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 积极开发具有市场潜力的金融产品, 开展产品组合和功能整合, 向客户提供复合性产品, 以满足客户的多元化需求。其次, 要注重业务和产品的品牌建设, 通过业务和产品的品牌建设, 可以提高高端客户的忠诚度和银行的社会形象。

4. 注重专业人才的培养。

对我国银行来说, 当务之急是应该加快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私人银行业务从业队伍。各家商业银行应高度重视培养这方面的专业人才, 在学习和引进国外先进经验的同时加大培训力度, 积极抢占私人银行业务的人才高地。要积极引入和完善国际个人理财规划师 (CFP) 资格认证制度, 并通过多种途径培养一批具有现代管理意识, 负有责任感, 并且熟悉各种金融产品功能和具有较强市场研究和客户开发管理经验的个人客户经理队伍。

5. 注重防范风险。

我国商业银行需要完善私人银行业务风险管理架构和职责, 同时不仅要充分了解客户, 防范法律风险, 还要更加重视非财务风险 (数据安全性、保密性及声誉等) , 对客户做到充分揭示风险。另外要建立风险限额管理制度, 限额一旦突破要采取各种措施, 使用衍生品或证券化等工具降低风险暴露水平。

6. 构建高效的信息管理系统, 推广协同效应的营销方式。

私人银行服务的有效开展有赖于高效的管理信息系统。高效的管理信息系统有利于采用先进的数据挖掘技术, 加强对客户信息数据的整理与分析, 从而将私人银行客户与其他客户有效地区分出来, 深入了解私人客户需求, 为其提供量身定做的高质量的资产管理等精品服务。大型商业银行发展私人银行业务时应当充分发挥公司或集团内部各业务单元的协同效应, 这种协同效应主要来自客户转移和产品交叉销售。在客户转移方面, 国内商业银行有覆盖范围非常广的网点, 深厚的客户基础, 尤其是理财客户中有大量优质客户, 从分支行和理财中心挖掘和转移客户是私人银行迅速扩大客户群的有效方式;在交叉销售方面, 银行综合化经营和金融控股公司的实践使交叉销售成为可能。

7. 健全和完善私人银行业务的制度环境。

如打破国内存在分业经营限制, 促进银行、证券、保险、信托领域的融合, 逐步放开外汇管制, 允许投资于商品类衍生产品及对冲基金, 解除对股票投资的很多限制。同时,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出台《个人隐私保护法》和明确针对私人银行业务的监管法规, 对一些相关中间服务的收费问题、相关费率的标准等进行确定。

摘要:伴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繁荣发展和居民财富的大幅增长, 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得到了快速发展, 文章对我国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 并针对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发展对策。

关键词:私人银行业务,财富管理,发展对策

参考文献

[1].范东君.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发展前景分析.浙江金融, 2008 (2)

[2].姜学军.从供需角度看我国的私人银行业务.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2008 (6)

8.银行卡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八

关键词:商业银行;业务创新;问题;对策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已成为国际银行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在世界范围内活跃发展的金融创新,给金融业乃至全球经济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在金融创新的实践过程中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新工具、新技术和新市场,这在很大程度上革新了传统的业务活动和经营方式,改变了金融总量和结构,促进了金融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推进商业银行业务创新刻不容缓。

一、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创新存在的问题

(一)金融创新发展不平衡。目前银行创新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区域间发展不平衡,一方面,从全国银行业整体发展状况看,东部地区发展相对较快,中西部地区发展相对滞后;国有或国有控股的大银行、中等规模的股份制银行业发展较快,小银行发展相对滞后,影响了银行业金融创新整体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从国内银行业金融创新的基本情况看,银行业在创新业务种类的选择上缺乏规划性。具体而言,国内银行的金融创新主要是对传统业务的重新包装及有限延伸,创新产品缺少系统性、针对性和高附加值。为创新而创新、重数量轻质量、重包装轻内涵等现象比较普遍。因此,创新目标与市场定位、目标客户的选择、整体营销等全面性的发展战略是否协调一致,是金融创新中需要考虑的重大问题。

(二)金融创新效益核算不准。传统的财务会计以地理区域和业务单位为标准进行核算,无法以某项业务或客户作为成本核算对象,因此造成银行业对金融创新的成本效益无法准确核算。由于缺少量化的效益考核指标,银行对金融创新的考核重点放在了市场份额和业务量上。尤其是中间业务创新,由于无法科学核算出各项新产品、新业务的固定成本、变动成本以及机会成本,因此很难确定合理的收费标准,不利于创新效率的提高和创新效益的追求。

(三)是吸纳性创新较多,自主创新少,缺乏应有的创新动力。创新层次较低,缺乏长远、战略性眼光。创新活动的原动力局限于保持和扩大市场份额,规模扩张的惯性思维仍然主导业务行为,粗放型扩张的欲望强烈,忽视了通过对创新的深入挖掘而有效提高盈利能力和服务水平。具有银行自身特色和独特优势的创新产品缺乏,模仿式创新多,自主式创新少,核心技术对创新活动的支持薄弱,产品的技术含量和服务含量较低,同质化现象严重。

(四)金融创新信息技术支撑不够。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越来越依赖于技术的进步。比如,建立现代化的计算机通信网络;建立健全金融系统计算机安全体系,提高防范计算机犯罪的能力,确保金融资金和信息的安全。然而,基层银行业的信息处理能力相对较差,信息分享程度相对较低,只有尽快赶超全国以及发达国家金融业的信息化水平,才能真正提高各级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能力。

(五)业务创新人才短缺。金融产品研发、交易和风险管理是个很复杂的过程,是需要有精通多个行业、多个领域的金融复合型人才作为坚实的后盾的。例如,银行业务部门与信息技术部门的沟通合作是需要依靠既精通信息技术,又要懂得银行业务的人才,为客户提供个I生服务,量身定制理财产品需要有专业的个人理财师。另一方面来看,银行现有的人力资源部门各项激励约束机制尚不健全,对人力资源的运用观念淡薄。人力资源管理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金融产品创新的进程,影响着金融产品创新的发展。

二、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对策

(一)培养和引进专家型人才,发展中坚力量。金融创新产品的交易与传统的银行业务有本质的区别,具有较高的技术陛和复杂生,需要专家型人才从事创新产品的研发管理、交易管理和风险管理。金融创新产品的风险管理人才需要具有高素质和复合型的知识结构,这样才能对创新产品的风险进行识别、度量和控制。金融市场发展之关键是专业人才,正如21世纪发展之最终竞争力是人才的竞争。坚持自主培养与引进来相结合,培养一支具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丰富经验的,熟悉国际市场运行规则,了解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特点的专业人才队伍,为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广泛的智力支持和坚实的人才基础。

(二)变“单一设计”为“全面策划”。客户既然是商业银行的合作伙伴,就不能单纯向客户推销银行设计好的金融产品。而是要以帮助客户解决问题为出发点。为客户量身定做个性化的金融服务方案。真正让客户感觉离不开银行。财富中心私人银行业务是大势所趋。怎么强调都不过分。“28定律”显现出越来越强的效果.高端客户群体成为各大商业银行争抢的对象。拓展和维护高端客户、提高高端客户的忠诚度和贡献度成为商业银行的主要工作之一。为了提高核心竞争力。建行建立了专业的财富中心和理财中心。配备了专职客户经理,理财团队根据客户的实际情况为他们作出合理的分析和建议。定制长期甚至终身的理财规划.定制大额的财富产品。从引导客户改变理财观念到用实际收益向客户证明理财的必要,从为客户办理附加的理财服务以提高客户忠诚度.到最后将专业理财转变成建行一项重要业务,在这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客户感受到了建行细致而专业的服务,从中得到收益。银行也能培养客户的忠诚度并在销售理财产品的过程中获得利益补偿,实现双赢。

(三)房地产金融业务产品的创新。房地产金融业务应以个人住房贷款业务为重点产品,逐步推出以个人住房贷款为主体,住房装修、汽车消费、耐用品消费等多种消费信贷品种组合的系列产品;进一步加大委托住房资金归集力度,通过整合公积金业务及其衍生业务,使归集范围覆盖到住房公积金、住房补贴、住房基金账户等各个领域,形成独具特点的住房金融产品系列和服务组合。同时,积极探索住房储蓄业务、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等住房金融产品的创新。

(四) 加快商业银行机制、法制建设。只有具备了合适的土壤、温度等外界必要条件,创新才可能萌芽。因此,为了推动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应营造良好的外界条件。首先,早日实现混业经营,一方面便于通过资本证券化、负债证券化、资产证券化和证券投资等业务创新来优化资产负债结构,提高资产的流动性和收益性,防范和化解非系统性风险;另一方面为商业银行开展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相联结的表外业务、投资银行业务扫除了主要障碍,扩大了商业银行的收入来源,有利于实现商业银行的多元化经营和规模效益;其次,调整商业银行的传统结构,通过适当地归并相关部门、取消不必要的中间层次等手段来建立更具适应性的组织结构方式,并加强部门协作与沟通,优化行业分工和职能分工,以便向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提高商业银行的整体工作效率和对经济形势、危机的反应能力;再次,优化银行的产权结构,改变产权结构较为单一的现状,这既有利于利润最大化目标的实现,也使银行更愿意承担经营风险,从而有意识地进行业务创新、防范、化解风险;此外,选择

性地吸取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金融业法制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加速法制建设,完善商业银行业务创新与发展所必需的法律环境。

因此,在我国的具体国情下,加大商业银行制度业务创新迫在眉睫。在21世纪,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将为我国商业银行改革和发展创造广阔的天地,使我国商业银行的竞争力步人国际先进行列。

参考文献:

[1] 李艳玲.银企合作开拓新市场渤海银行创新闲置物资再开发业务[J].中国经济周刊.2009,(2)

上一篇:教育咨询员合同下一篇:2023年度印刷年终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