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的生命历程练习题

2024-07-15

细胞的生命历程练习题(精选12篇)

1.细胞的生命历程练习题 篇一

第1节细胞的增殖

设问:构成生物体的细胞有多大?

课件演示:大多数高等动、植物细胞的直径是( )

a.20~30 μm微米;b.20~30 mm;c、20~30 cm

师:生物体大多数都是由许多体积很小的细胞组成的,为什么细胞生长到一定程度会发生细胞分裂或者不再继续生长呢?

课件演示:细胞为什么不能无限长大?什么因素限制了细胞的长大?

(在学生思考后,进行短时间的对话,肯定其中的合理推测。)

师:也许真的是由于物质运输限制了细胞的长大,那么细胞的大小与物质运输是什么样的关系呢?我们来做一个模拟实验。

(组织学生按课本中的实验要求进行模拟实验,同时要求学生在浸泡琼脂的10分钟里进行一些计算和讨论,将计算结果填入课本的表格中。)

课件演示:

通过计算我们知道:

琼脂块的相对表面积=琼脂块的表面积/体积,随着琼脂块的增大而。

细胞的相对表面积=细胞的表面积/体积,随着细胞的增大而。

在相同的时间内naoh扩散的体积/整个琼脂块的体积的比值越大,可以反映琼脂块的物质运输的效率;同样,在相同的时间内物质扩散进细胞的体积与细胞的总体之比越大,可以反映细胞的物质运输的效率。

(实验完成以后,集体完成下列推测)

课件演示:

通过模拟实验可以看出:琼脂块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小,琼脂块的物质运输的效率;可以推知: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小,细胞的物质运输的效率。

师:这个模拟实验可以证明,“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当然,还有别的限制因素。请阅读正文。

板书:

一、细胞不能无限长大

师:生活细胞,像生物体那样也要经历生长、衰老、死亡。如果只有死亡,没有增殖是不可思议的。那么,细胞是如何增殖的呢?细胞增殖对生物体有何意义呢?细胞的增殖,如何保证亲子代细胞在性质(如染色体的数目、遗传物质dna的含量)上的一致性呢?

板书:

二、细胞通过分裂进行增殖

课件演示:细胞有丝分裂图像资料

板书:

三、有丝分裂

师:这是真核细胞进行的最主要的分裂方式,有丝分裂。周期性地由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子细胞。请同学们读书并请观察图6-1和表6-1,思考问题。

设问:

①怎么理解细胞周期?

②认为一个细胞周期起始点和止点分别在何处?

③细胞分裂期和分裂间期所占的时间一样长吗?

④不同生物的不同种类细胞,细胞周期长短一样吗?

学生得出以下结论:

①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是分裂期,从细胞在一次分裂结束之后到下一次分裂之前是分裂间期。细胞周期包括以上两个阶段。

②一个细胞周期的起始点是:一次分裂完成时。止点是下一次分裂完成时。细胞分裂间期是新的细胞周期的开始。

③细胞分裂期和分裂间期所占的时间相差较大。间期占时间很长;分裂期占时间很短。

④不同生物的不同种类细胞,细胞周期长短不同。

在此基础上,得出细胞周期概念。

板书:

1.细胞周期

(1)分裂间期

设问:细胞分裂间期,为什么需要这样长的时间?

学生推测:是不是为细胞的分裂作充分的物质准备?

师:近代科学研究证实,在细胞分裂间期,细胞内部发生着很复杂的变化,最大的变化特点是,完成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复制的结果,每个染色体都形成两个完全一样的姐妹染色单体,呈长细丝状,由一个共同的着丝点连接。因此说,分裂间期是整个细胞周期中极为关键的准备阶段。

课件演示:模拟的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动态过程,先连续播放,再分段播放。

在分段播放时,一边说明细胞内发生的变化,一边将体现各阶段典型特征的剪贴图展示在黑板上,让学生认真观察比较,说出划分不同分裂期的主要依据(实际就是找出各个时期的主要特点)。

比较:

①看染色体的形态数目变化。

②看核仁、核膜的变化。

③看纺锤体(丝)的变化。

师生共同总结出细胞分裂各期的主要特点(主要由学生说出)。

板书:

(2)分裂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第二课时

要求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阅读课本这的“技能训练”,解释现象。

限制细胞长大的因素主要有两方面。第一,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原生动物细胞中的伸缩泡就是增大膜表面积与体积的比。第二,细胞的核质比,细胞核所控制的细胞大小与核的大小成比例。所以像草履虫这样个体较大的细胞有两个细胞核,保证正常的核质比。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录像和模拟的动态过程,并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进行比较,看看它们有哪些共性,同时也找一找它们有哪些区别。

课件演示: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录像、模拟的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动态过程、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图。一边播放,一边描述分裂过程中的`各种变化。最后,将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图并列投影在屏幕上供学生观察、比较。

板书:

(3)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异同点

设问:

①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②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如何保证亲子代细胞的染色体数目、dna含量的一致性?

在学生回答上述设问的基础上,要求学生以人为例(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46条),填写下列表格:

指导学生建立坐标糸,绘制一个细胞周期中染色体和dna分子数目的变化曲线。

板书:

(4)细胞有丝分裂的意义

亲代细胞的染色体复制之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由于染色体上有遗传物质dna,因而在细胞的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课件演示:蛙的红细胞的无丝分裂模拟动态过程

师:这是真核细胞的另一种分裂方式,请同学们注意把它与有丝分裂过程进行比较,找出最主要的区别。

生:在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

板书:

四.真核细胞的其他分裂方式

无丝分裂、减数分裂

布置第三课时的预习作业:

①为了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要选取植物的什么部位作实验材料?为什么?

②如何培养洋葱的根尖?

③为了能够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单个的细胞,可以采取哪些方法?

④为了能够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染色体,可以对实验材料进行怎样的处理?

⑤本实验的操作流程为:。

参考答案:

①选取洋葱根尖2~3 mm(或其他正确部位)。因为根尖的这一部分中有分生组织,可能看到处于有丝分裂时期的细胞。

②略

③用药液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轻轻地按压,使细胞分散开来。(或其他办法,如切片等)

④根据实验材料的特性选用染色液染色。

⑤选取实验材料→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第3课时

请学生代表将预习作业用实物摄影仪展示,并作出相应的说明,师生共同评价,达成共识。

用数码一体化显微镜先将临时装片中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投影,再投影固定装片中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若学校实验室条件不具备,可使用课件)

组织学生完成实验:观察根尖分和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在学生完成实验及实验作业并得出相应结论之后,讨论课本中的讨论题。

课件演示:

①一个小球转动1秒钟,静止9秒钟。

② 10个小球不同步转动,但每个小球都是转动1秒钟,静止9秒钟。

③一个小球转动9秒钟,静止1秒钟。

④ 10个小球不同步转动,但每个小球都是转动9秒钟,静止1秒钟。

师:由于在每个周期中,小球静止的时间长,我们在②中看到多数小球是静止的。由于在每个周期中,小球转动的时间长,我们在④中看到多数小球是转动的。通过观察细胞有丝分裂装片,你有没有办法知道在一个细胞周期中,不同时期的时间长短?

学生:第一,统计5个不同时期的细胞数目,求每个时期细胞数的平均值;第二,计算每一时期的细胞数占计数细胞总数的比例;第三,计算洋葱细胞有丝分裂每一时期的时间:每一时期的时间=洋葱的细胞周期(12 h)×每一时期的细胞数占计数细胞总数的比例。

2.趣谈细胞生命历程(上) 篇二

在胚胎发育的早期,各个细胞彼此相似。通过体细胞的有丝分裂,细胞的数量越来越多。与此同时,这些细胞逐渐向不同方面发生了变化。像这样,在个体发育中,相同细胞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叫做细胞分化。

细胞分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过程大致是:细胞分裂所产生的新细胞,起初在形态、结构方面都很相似,并且都具有分裂能力。后来除了一小部分细胞仍然保持着分裂能力以外,大部细胞失去了分裂能力。在生长过程中,这些细胞各自具有了不同的功能,它们在形态、结构上也逐渐发生了变化,结果就形成了不同的组织。

从分子水平看,细胞分化意味着各种细胞内合成了不同的专一蛋白质(如水晶体细胞合成晶体蛋白,红细胞合成血红蛋白,肌细胞合成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等),而专一蛋白质的合成是通过细胞内一定基因在一定的时期的选择性表达实现的。

细胞分化是一种持久性的变化。细胞分化不仅发生在胚胎发育中,而且在生命体整个生活过程中都进行着,以补充衰老和死亡的细胞,如多能造血干细胞分化为不同血细胞的细胞分化过程。一般来说,分化了的细胞将一直保持分化后的状态,直到死亡。

正常情况下,细胞分化是稳定、不可逆的。一旦细胞受到某种刺激发生变化,开始向某一方向分化后,即使引起变化的刺激不再存在,分化仍能进行,并可通过细胞分裂不断继续下去。

胚胎细胞在显示特有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生化特征之前,需要经历一个称作“决定”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中,细胞虽然还没有显示出特定的形态特征,但是内部已经发生了向这一方向分化的特定变化。

细胞决定的早晚,因动物及组织的不同而有差异,但一般情况下都是渐进的过程。例如两栖类,把神经胚早期的体节从正常部位移植到同一胚胎的腹部就可改变分化的方向,不形成肌肉细胞而形成肾管细胞及红细胞等。但是到神经胚晚期移植体节,就不能改变体节分化的方向。可见,这时期体节的分化已稳定地决定了。

人类骨髓干细胞

受精卵能够分化出各种细胞、组织,形成一个完整的个体,所以把受精卵的分化潜能称为全能性。随着分化发育的进程,细胞逐渐丧失其分化潜能。从全能性到多能性,再到单能性,最后失去分化潜能成为成熟定型的细胞。

成熟动物细胞显然不具备全能性。其原因并非在细胞核,而在细胞质。大量的核移植实验证实,分化细胞的核仍保留完整的基因组DNA。1978年,我国发育生物学家童第周成功地将黑斑蛙成熟的细胞核移入去核的受精卵细胞内,培育出了蝌蚪。爪蟾和小鼠的核移殖、多利羊的诞生都证明了分化细胞具有完整的基因组DNA。

在人的一生中,皮肤、小肠和血液等组织需要不断地更新,这个任务是由干细胞完成的。干细胞是一类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的细胞,根据干细胞的分化能力,可以分为全能干细胞、多能干细胞和单能干细胞。全能干细胞可以分化为机体内的任何一种细胞,直至形成一个复杂的有机体;多能干细胞可以分化为多种类型的细胞,如造血干细胞可以分化为12种血细胞,但它不可能分化出足以构成完整个体的所有细胞,所以多能干细胞的分化潜能称为多能性;单能干细胞来源于多能干细胞,具有向特定细胞系分化的能力,也称为祖细胞。根据个体发育过程中出现的先后次序不同,干细胞又可分为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

但是,细胞如果异常分化就可能发生细胞癌变,细胞癌变是细胞的畸形分化,癌变后会导致该细胞无限制地分裂下去,从而形成肿瘤组织进而危害人体健康。同时,癌细胞因为糖被的变化,具有易转移的特点,难以根治。因此,癌症一直都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难治之症。

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越差,它的恶性程度就越高。分化好的肿瘤一般生长较慢,而且在治疗后不易复发。从治疗的角度上来说,某些分化程度低的细胞对于化疗和放疗更敏感。换言之,这些分化程度越低的肿瘤越容易通过化疗、放疗来治疗。比如常见的血液恶疾淋巴癌,某些中高分化的淋巴癌通过化疗和放疗的联合治疗方法,治愈率可达40%左右。但大多数慢性淋巴癌(属低分化),病情的发展往往非常缓慢,可持续几年甚至十几年。药物治疗对慢性淋巴癌几乎没有治疗效果,鼻咽癌的诊治中也有类似的情况。

肿瘤细胞分化为神经细胞

对于不同的肿瘤来说,细胞的分化程度有着不同的意义。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是癌症诊断和治疗中一个重要的参考数据,但治疗时还是需要结合癌症的种类、恶化程度、治疗方法等来综合判断。

3.生命的历程 篇三

生命的历程,到底有多长?

一粒小小的种子,静静地埋在泥土的深处,等到来年的春天,当春雨滋润大地,这颗小种子便开始了它生命的历程。从发芽,长叶,到开花结果,这个过程便是它的一生。经历了风雨的洗礼,越显出它的美丽。但是一朵花开的时间,仅仅是几天而已,甚至几个小时,还来不及向世人展现它的娇艳,就已开始凋零,枯萎的花瓣,再返回大地,为大地提供养料,这便是“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生命的历程,就是一个花开的历程,花开花落。现在的我们,正处于青春期,我们开出一个个小花蕾,受尽各种营养,就是为了明天能开出美丽的花。可是,并不是每个人都是这样,有些人现在不努力学习,只是一味浑浑噩噩地虚度光阴,他们的人生不会开出灿烂的花,永远只会是一株无人问津的野草,当没有营养提供,他们便就此枯萎。

一朵花与一株草相比,你更愿做哪一个?当然,你会肯定地回答说做一朵花,可是,要做一朵美丽盛放的花,就要从现在起发奋学习,长大创出一番辉煌的事业,这样你便完成了你的使命,也就无怨无悔了。

4.生命的历程情感散文诗 篇四

昨日的萌童娇小玲珑

日月穿梭,花开花落

今天的青年英姿飒爽

七尺男孩,顶天立地

生命的历程

它日一粒种

今天一棵苗

明日参天树

今天的`卵

明天的胚胎

后天的婴儿

当生命遇到阳光

迎风见长,日新月异

一个帅小伙,一个棒青年

一位学者,一位诗人

或庸俗,或许叱咤风云

也许,是一位小美女

一个白领,一个画家

或小家碧玉,或大家风范

万事皆有可能,奇迹随时再现

万物皆有生命的历程

年轻到衰老,昌盛与衰败

今天的你,就是明天的我

春夏秋冬,四季轮回

光阴不能倒流

来时买张单程票

喊着倒计时的口号

有的人活着,灵魂已死

有的人虽死,却永远活着

有的人活着如蝼蚁偷生

有的人死了似大厦将倾

有的人一生辉煌成就

5.细胞的生命历程练习题 篇五

设题意图:让学生了解文章主要内容。

参考答案:对鲤鱼世界的遐想,使作者感悟到人类观察角度的局限,激发探究未知世界的热情;对爱因斯坦未竟事业的向往,使作者产生对统一场理论的兴趣,好像“侦探”一样急于找到“故事”的线索和结局。由此,作者开始阅读相关书籍,建立自己的实验室,走上了科学探索的道路。

二、苏轼说过:“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物理学家的理论也许过于艰深,但是其中的道理,和日常生活的体验是相通的。文章所讲述的鲤鱼的故事,给了你怎样的启发?你是否也有过类似的奇思妙想呢?

设题意图:引导学生把科学和生活联系起来,激发他们探究科学的热情。参考答案:站在地球上观察,我们觉得地球是平面的,但是在高空,我们就可以看到地球的曲面。这与鲤鱼们观察它们的宇宙,看到的是幽暗的水体是类似的。

三、作者关于鲤鱼“科学家”的幻想十分有趣,如果我们以动物的眼光来观察人类,是不是也很有意思呢?假如有一位动物(狗、猫、鸡、燕子等)“科学家”,专门研究人类的某些行为,它写了一篇“科普文”:人类行为之谜。你替这位动物“科学家”做一回代笔人怎么样?

设题意图:引导学生换向思维。狗、猫、鸡、燕子等动物都是生活在人类身边的动物,它们可以说对人类很“熟悉”;可联系《动物游戏之谜》,扩展学习内容。

6.细胞因子研究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篇六

关键词:细胞因子;白介素;受体;免疫调节趋化性;造血作用

1 细胞因子定义、特点及分类

1.1 细胞因子的定义及特点。

细胞因子是指由机体多种细胞分泌的小分子蛋白质,通过结合细胞表面的相应受体发挥生物学作用的一类小分子可溶性蛋白。它具有以下特点:

1.1.1 低分子量蛋白或糖蛋白:以单体形式存在。IL-5、IL-10、IL-12、M-CSF、TGF-β等少数细胞因子以二聚体形式存在,TNF则呈三聚体形式。

1.1.2 必须与受体结合才发挥作用。

1.1.3 细胞活化过程中产生。

1.1.4 同一细胞因子可由不同细胞产生,多种细胞因子可由同一细胞产生。

1.1.5 细胞因子功能网络。

1.2 细胞因子的分类。

根据功能,可将细胞因子大致分为六大类:白细胞介素(IL)、干扰素(IFN)、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TNF)、集落刺激因子(CSF)、趋化因子(chemokine)、生长因子(GF)。

2 细胞因子研究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要精确确定开始研究细胞因子的时间很难,因为在1970年之前只通过现象学方法检测其生物学活性方法就已经可行了。第一个可溶性因子调节宿主反应来自于Menkin [1]的“净化”因子——发烧引起的炎性渗出液,并称之为致热素。这些因子随后被证实污染了细菌的致热源(内毒素)。Bennett 和 Beeson [2]于1953年从急性炎性渗出物的内毒素中分离到了内源性致热物(EP)并且他们甚至从外周血白血球中提取了EP。紧随EP的鉴定之后的是由Levi-Montal-cini和Hamburger [3]于1953年发现类似的细胞间的信号,即神经生长因子(NGF)。Isaacs和Lindenmann [4]于1957年发现干扰素(IFNs)。

Gowans [5]于1959年鉴定了主要的正常免疫功能的淋巴细胞,Nowell [6]于1960年发展了运用组织培养的技术体外在试管内研究了恶性淋巴肿瘤对多克隆刺激物的反应,也就是植物血凝素,它开启了免疫学家们通过可溶性介质衍生淋巴细胞展开基础研究。Pearmain [7]等人于1963年发现只有来自结核菌素敏感的捐赠人的白血球能够通过对结合抗原做出反应发生淋巴细胞胚细胞样转变,Bain [8]等于1964年证实同种异体白细胞混合培养也会导致淋巴细胞胚细胞样转变,从而证明了体外试管培养的免疫学特异性。他们的演示充分地证明了这些临床的观察。这些从1964-1967年依次获得发现开启了免疫学家对细胞因子的研究。Kasakura和 Lowenstein [9]于1965年首次检测到白细胞有丝分裂的存在,也就是抗原上清液中存在的母细胞形成因子,利用异体抗原培养白细胞。紧随其后的是David [10]于1966年和Bloom与Bennett [11]于1966年在上清液中发现了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MIFs)。Ruddle 和Waksman [11]于1967年, Granger和Williams [12]于1968年发现了被称为淋巴毒素的细胞毒素因子。这三项发现被认为是可能会引发特异性免疫反应及令免疫学家非常感兴趣的非特异性淋巴组织增生因子及宿主防御效应器的体外细胞免疫。

免疫学家对LMF/BF作为淋巴细胞应答的调节者很感兴趣。Kasakura 和 Lowenstein [13]于1965年报道,受了双向同种异体混合白细胞刺激(MLR)的白细胞能够分泌BF。MLR上清液中比没有受刺激的白细胞中含有更多的有丝分裂原,然而细胞提取物中的完全没有活性。Gordon 和 MacLean [14]于1965年证实,在MLR中用嘌呤霉素抑制母细胞化反应或者5-氟二氧嘧啶也能阻止BF的产生,这表明BF是由淋巴母细胞合成的。Kasakura 和 Lowenstein [13],通过证明自体的和同源供体的未受刺激的白细胞受到BF刺激合成DNA和RNA进入到细胞周期中,于1967年第一次证实,特异性异体抗原刺激培养的白细胞可以产生非特异性的促细胞有丝分裂因子。Dumonde等人于1969年报道,这些非抗体促进分泌的促有丝分裂原是抗原活化的白细胞的分泌产物,并且把淋巴源性调节因子称为“淋巴因子”。

Kasakura [13]于1970年发现了迄今为止仍不明确的“特殊的”促有丝分裂原。他声称,用低水平的由未受刺激的白细胞产生的BF去刺激别的同源细胞,然而由MLR诱导产生BF是不均一的,它能刺激比自体的细胞多的异体细胞。Kasakura于1971年通过证实,在由一个供体的经辐射致死的白细胞和另一个供体的未经辐射的白细胞组成的混合物组成的MLR中产生的BF对经过辐射处理的白细胞的刺激活性要比未经辐射处理的白细胞弱。Gery [14]等于1971年和1972年在一个独立而收敛的研究中报道称,活化的巨噬细胞能分泌一种促有丝分裂因子激活胸腺细胞,这种因子称为淋巴细胞的活化因子(LAF)。由于LAF和EP生化和生物活性的重叠,Rosenwasser [15]等于1979年首先提出这些活性可以归结于同种分子。后来报道说许多细胞因子是致热性的,也就是IFN,白介素(IL)-1,IL-6和TNF。

然而随着IL-3的命名,最初为了规范使用细胞因子免疫学术语是非常有限的,这个因子主要扮演一个多群落刺激因子,它对造血干细胞而言是一个生长因子(Ihle 1981) [16]。其他的许多种细胞因子包括TNF,LT-α(也包括TNF-β),干扰素家族和集落刺激因子(CSF)没有被重命名。

第一种细胞因子,TNF-β1,于1980年被Taniguchi和他的同事们克隆后,很快Nagata及其合作者克隆了IFN-α。迄今为止,已经由大概有16~20种IFN-α已经得到确认,这些IFN-α通过相同的细胞表面受体起作用,并且能提高抗病毒能力。随后,Gray和他的Genentech的团队(1982)克隆了IFN-γ。Taniguchi 和Ajinimoto 公司的同事克隆了IL-2。这种重组的IL-2使用激励着许多研究者坚信这种细胞因子对于T、B、NK细胞是一种主要的淋巴组织增生因子。IL-2通过诱导产生大量其他免疫刺激因子诸如IFN-γ,TNF,IL-1,来直接或间接提高免疫细胞活性。其他在LMF/BF准备过程中的淋巴细胞增生因子IL-4,IL-6,IL-7,IL-9,IL-10,IL-13,IL-15也已经被确认了。

Leonard及其团队于1984年克隆了IL-2的受体的三条链中的第一条IL-2Rα,开启了细胞受体时代。在1984年,两种细胞毒素因子被克隆和表达了,Pennica(1984)克隆和表达了LT(后被重命名为TNF-β), Gray (1984) [17]克隆和表达了TNF(特定的TNF-α)。新技术的发展能够产生定向删除TNF或LT基因的老鼠品系,彻底地改变了我们的常识。缺乏LT的老鼠不能产生外周淋巴细胞,并且能引起脾组织生发中心功能的紊乱,从而导致免疫缺陷。这些研究首次显示出,LT不应该被定义为细胞毒素因子,因为它在外周免疫组织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与之形成对照的是,TNF缺乏的老鼠的外周免疫组织只是有限的紊乱和对疾病感染的有限抵抗力。这些研究显示TNF是一个关键免疫调节因子而不是抗癌因子。TNF的抗癌作用不是基于它的细胞毒性活性,而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TNF引起血管内皮组织产生凝血因子导致新生的血管阻塞而是肿瘤的坏死的能力。TNF和LT的区别也引出了他们必须利用除了TNF-R1和TNF-RII以外的受体。因此,LT的特异性受体被确定为LTβR,因为是由LTα和LTβ2形成的异源三聚体。FAS、TNF家族的另一名成员,已经被确认是蛋白性细胞毒性因子。Ward和他的团队的一篇关于抗原诱导淋巴细胞产生单核细胞的趋化物(1969)报告引起了人们对细胞因子的趋化作用的兴趣。至今,人们已经克隆了超过45种结构上有明显区别的对各种体细胞和许多非免疫细胞有趋化作用的细胞因子超家族。这些趋化性细胞因子现在被简称为趋化因子。趋化因子被证实具有调节白细胞对内皮组织吸附,促进血细胞渗出和白细胞渗出向炎症部位迁移,调节血管再生、造血功能和促进树突细胞和T、B细胞向淋巴组织中适当位置迁移的作用。Hirano等和Zilberstein等发起的克隆IL-6家族和其他趋化因子对T、B的作用已经超出了本文的讨论范围。Mosmann首先提出存在CD4+T细胞产生的不同的淋巴因子家族。他和他的团队报道,过量刺激产生不成熟的幼稚T细胞(Thp)只能产生少量的IL-2。这些Thp细胞发展成为Th0细胞,Th0细胞经活化后能产生少量的许多种淋巴因子,诸如IL-2,IFN-γ,IL-4。由于持续用适当的抗原和细胞因子刺激Th0细胞,这些细胞分化为CD4+辅助细胞T1细胞或Th2细胞,Th1细胞能产生IL-2,IFN-γ和LT,它们能促进细胞免疫,Th2细胞能产生IL-4,IL-5,IL-6,IL-10,它们能促进抗体的产生和体液免疫。这些由T细胞亚群产生的细胞因子能够相互调节,例如IFN-γ能够抑制Th2细胞的增殖和功能,然而Th2细胞的产物,IL-4和IL-10能够抑制Th1细胞和单核细胞产生细胞因子。尽管这些T细胞亚群可以被克隆并且在体外稳定存在,但是它们在表型上并不明显或者差别明显。这些T细胞亚群的的识别是通过他们分泌的淋巴因子来实现的。但是,这些区别最近变得不是很明显是因为最近的结果表明IL-10是由人的Th1,Th2,CD8+T细胞和B细胞及单核细胞产生的。此外,由B细胞和单核细胞分泌的IL-12对促进CMI其主要作用,因为IL-12能诱导IFN-γ的表达并且能使Th0细胞发育为Th1细胞。近来,按照类似的方式IL-6被认为是Th2细胞响应的一种诱导物。因此,这些能够产生不同表型来源的具有免疫调节功能的细胞因子的细胞应该被给予比这些细胞因子更少的关注。这些假设的关键因素在于诸如IL-12和IFN-γ的第一类的细胞因子类似于CMI,并且实际上妨碍了体液免疫。相反的,第二类诸如IL-4,IL-6和IL-10的细胞因子通过降低CMI产生的炎症因子的产生促进B细胞分泌合成抗体。

3 細胞因子的作用

3.1 在免疫细胞发育、定位及免疫应答中的作用。

3.1.1 淋巴细胞生成与归巢。

淋巴细胞在骨髓中生成,继之分别在骨髓和胸腺中发育成熟,然后移行到二级淋巴组织定居,细胞因子在骨髓血细胞生成中起关键作用,体外实验发现至少有25种趋化因子可以调节骨髓祖细胞增殖。细胞因子还参与次级淋巴器官的发育和组建。

3.1.2 抗原提呈与T、B细胞活化。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是目前发现的功能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APC)。趋化因子通过作用于具有不同趋化因子受体表达谱的DC,控制和调节DC完成其迁移过程。

3.1.3 T细胞极化。

T细胞极化成TH1或TH2是T细胞应答的重要特征,TH1特征地表达INF-γ,而TH2则特征地表达IL-4。细胞因子能通过诱导TH0细胞定向分化为TH1或TH2,CCL3(Macrophage in-flammatory protein-1α,MIP-1α)与活化的T细胞孵育可导致向TH1的极化,增加IFN-γ的表达水平,下调IL-4表达;而CCL2与活化的T细胞孵育后则导致向TH2的极化,增加IL-4的水平,下调IFN-γ水平。

3.2 調节造血。

3.2.1 趋化造血前体细胞,调节骨髓造血功能。

3.2.2 促进B前体细胞的发育。

3.2.3 促进Eos前体细胞发育成熟。

3.2.4 促进血管生成ELRCXC、CCL2促进血管生成;CXCL10、CCL21/SLC抑制血管生成。

3.3 病毒感染。

一方面细胞因子及其受体是宿主抵抗微生物侵入的重要防御分子,另一方面一些细胞因子受体可被病原微生物利用作为侵入宿主的途径。病毒可以通过表达与细胞因子同源或与细胞因子受体相似的蛋白质产物来破坏细胞因子网络的正常功能,目前已发现至少有30种病毒编码与细胞因子及其受体相似的蛋白分子。

3.4 肿瘤生长、转移、治疗。

细胞因子对肿瘤生物学的影响是很复杂的。一方面,有些细胞因子能影响肿瘤细胞的存活,刺激肿瘤细胞生长和血管形成,进而促进肿瘤的生长和转移。另一方面,有些细胞因子可通过趋化免疫活性细胞以及抑制血管形成来抵抗肿瘤的生长和转移。

肿瘤转移是一个严密的、非随机的、器官选择性的过程,其特异性转移取决于它所表达的细胞因子受体及靶器官所表达的细胞因子。用不同方法中和这些细胞因子受体,不仅能降低肿瘤细胞的转移能力,而且也能抵制转移瘤的生长。

针对细胞因子及其受体在肿瘤侵袭和转移中的作用,通过细胞因子来调节血管生成细胞因子和血管稳定细胞因子之间的平衡来达到抗肿瘤的目的。最新的抗肿瘤治疗策略是进一步开发中性粒细胞的功能,在临床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治疗中,可有意义地提高中性粒细胞抗胶质细胞瘤、卵巢癌和乳腺癌的抗肿瘤作用。

3.5 介导炎症反应。

炎症反应以以下环节为特征:炎症细胞对损伤部位的识别,特异白细胞亚群的招募,侵入的病原微生物的清除,对损伤细胞/组织的“清创术”和损伤修复。细胞因子通过促进炎症细胞在损伤和感染组织的浸润和活化参与炎症过程。

3.6 生殖免疫。

细胞因子在生殖过程中也发挥独特作用,与生殖系统内免疫微环境的维持密切相关。在母胎界面通过趋化滋养细胞和免疫细胞的迁移介导的母胎耐受;在男性生殖系统内,细胞因子参与精子发生过程,睾丸感染。

3.7 胚胎种植。

胚胎种植从受精卵定位、黏附于子宫内膜开始,经在蜕膜化基质中迁移,直至侵入母体血管。近年来随着对细胞因子及其受体的研究,发现在母胎界面各种细胞之间存在一个联系网络,而细胞因子及其受体对这个网络起重要调节作用,同时,其功能上的紊乱将导致妊娠早期的流产和胎盘形成异常。

参考文献

[1] Menkin V. Chemical basis of fever[J]. Science. 1944;100:337-338.

[2] Bennett IL Jr, Beeson PB. Studies on the pathogenesis of fever. II.Characterization of fever-producing substances from polymorphonuclearleukocytes and from the fluid of sterile exudates[J]. ExpMed. 1953;98:493-508.

[3] Levi-Montalcini R, Hamburger V. A diffusible agent of mouse sarcoma producing hyperplasia of sympathetic ganglia and hyperneurotization of the chick embryo[J]. Exp Zool. 1953;123:233-388.

[4] Isaacs A, Lindenmann J. Virus interference. I. Interferons[J]. Proc R Soc Ser B Biol Sci. 1957;147:258-267.

[5] Gowans JL.The recirculation of lymphocytes from blood to lymph in the rat[J].J Physiol. 1959;146:54-69.

[6] Nowell PC. Phytohemagglutinin: an imitator of mitosis in cultures of normal human leukocytes[J]. Cancer Res. 1960;20:462-467.

[7] Pearmain G, Lycette RR, Fitzgerald PH. Tuberculin induced mitosis in peripheral blood leukocytes[J]. Lancet. 1963;1:637-638.

[8] Bain ML, Vas M, Lowenstein L. The development of large immature mononuclear cells in mixed leukocyte cultures[J].Blood. 1964;23:108-116.

[9] Kasakura S, Lowenstein L. A factor stimulating DNA synthesis derived from the medium of leukocyte cultures[J]. Nature. 1965;208:794-795.

[10] David JR. Delayed hypersensitivity in vitro: its mediation by cellfree substances formed by lymphoid cell-antigen interaction[J].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1966;56:73-77.

[11] Ruddle NH,Waksman BH. Cytotoxic effect of lymphocyte-antigen interaction in delayed hypersensitivity[J]. Science. 1967;157: 1060-1062.

[12] Granger GA,Williams TW. Lymphocyte cytotoxicity in vitro: activation and release of a cytotoxic factor[J]. Nature. 1968;218: 253-1254.

[13] Kasakura S, Lowenstein L. DNA and RNA synthesis and the formation of blastogenic factor in mixed leukocyte cultures[J]. Nature.1967;215:80-81.

[14] Gery I, Gershon RK, Waksman BH. Potentiation of cultured mouse thymocyte responses by factors released by peripheral leukocytes[J]. Immunol. 1971;107:1778-1780.

7.植物细胞练习题 篇七

新的学期大家又要开始学习新的知识了,不断地做练习才能让知识掌握的更深刻。

1.切片机切取洋葱的根尖,经过染色,制成可供日后多次使用的玻片标本,则这种玻片标本属于……………………………………………………………………………………

A.临时装片B.永久装片C.临时切片D.永久切片

2.橘子呈金黄色,味道甘甜,橘子的颜色和味道主要来自细胞的哪一部分…………()

A.细胞膜内B.细胞质内C.细胞核内D.液泡内

3.在显微镜下,观察用碘酒染色的洋葱表皮细胞时,细胞中染色最深的结构是………()

A.细胞壁B.细胞质C.细胞核D.液泡

4.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的时候,被观察材料必须是…………………………………………()

A.薄而透明的B.新的C.干燥的D.完整

5.制作临时装片时,应用镊子夹起盖玻片,将其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水滴,再轻轻盖在水滴上,这样做主要为了防止………………………………………………………………()

A.碰碎盖玻片B.压坏细胞C.产生气泡D.弄脏载玻片

6.下图是制作临时装片的四个步骤,这四个步骤的正确顺序应是……………………()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④②①③ D.②④③①

7.根据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回答下列问题:

(1)成熟植物细胞的结构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其中在光学显微镜下不容易看清的结构是_________。

(2)这些植物细胞是在显微镜的.目镜12.5×,物镜是10×的情况下所观察到的,这些细胞被放大了______倍。

(3)若所观察的某个洋葱表皮细胞在视野的左下方,要使这个细胞位于视野的中央,移动玻片标本的方向是_________。

8.地球上生命的起源练习题 篇八

资料分析

1.现在的大气成分中有氧气,而原始大气的成分中没有氧气。

2.原始地球上不存在生命。因为原始地球上没有生命存在的环境条件。

3.根据米勒以及其他学者的实验结果可以推测,原始地球上尽管不能形成生命,但能产生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因此,生命的起源从无机物生成有机物,这一阶段是完全能够实现的。

4.陨石中含有构成生物体所需要的有机物的事实,可以推测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能够从地球以外形成并被带到地球。

练习

1.在现在的地球环境条件下,地球上不会再形成原始的`生命。因为不存在原始生命形成时所需要的环境条件,如原始大气、高温、持续不断的雷电等。另外,现在的海洋的成分也发生了改变。

9.细胞生活环境的练习 篇九

A.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

B.人体的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C.人体内的所有液体统称细胞外液

D.人体内细胞通过细胞外液与周围环境交换物质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B.在人体的体液中,细胞内液约占1/3,细胞外液约占2/3

C.组织液是体内所有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D.血浆和组织液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淋巴中蛋白质较少

3、人体内环境中,与组织液成分最接近的液体是()

A.血液B.血清C.淋巴D.原尿

4、人体剧烈运动时,肌肉产生的大量乳酸进入血液,但不会引起血浆pH发生剧烈的变化。其中发挥缓冲作用的物质主要是()

A.碳酸氢钠B.碳酸C.三磷酸腺苷D.钾离子

5、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90%以上来源于()

A.K+B.Na+C.C1—D.Na+和C1—

6、正常情况下,当人体局部组织活动增加时,代谢产物增加,此时该组织中的()

A、组织液增加,淋巴增加B.组织液减少,淋巴增加

C.组织液增加,淋巴减少D.组织液减少,淋巴减少

7、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血浆成分渗出毛细血管就成为组织液B.组织液渗入毛细血管就成为血浆

C.组织液渗入毛细淋巴管就成为淋巴D.淋巴渗出毛细淋巴管就成为组织液

8、人体血液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A.纤维蛋白原B.激素C.淋巴细胞D.纤维素

9、下列何种情况与发生组织水肿无关()

A.毛细淋巴管堵塞B.组织液中蛋白质增多

C .血浆中蛋白质含量增多D.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10、对人体内环境中pH及调节途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人体血液的pH通常维持在7~7.45之间

B.血液中乳酸过多时,就与NaHCO3反应生成乳酸钠和碳酸

C.血液中Na2CO3过多,就与H2C03结合成NaHCO3

D.血液中C02过多时会刺激神经中枢促进呼吸运动将CO2排出

11、下列属于哺乳动物和人体“内环境”的是()A·肺泡腔内的气体B.小肠内的消化液

C·心室腔内的血浆D.膀胱腔内的尿液

12、大气中的氧气要与人的血红蛋白结合,需要穿过几层磷脂分子?()

10.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练习题目 篇十

1.细胞和构成人体四种基本组织,即()组织、()组织、结缔组织和()组织.

2.人体内的脂肪属于()组织,血液属于()组织?

A上皮组织B肌肉组织C结缔组织D神经组织.

3.

(1)请将科学家与相应的研究成果用线连接起来

林奈DNA分子双螺旋结构

达尔文生物分类系统

哈维物种起源与生物进化的.理论

沃森和克里克血液循环

(2)请把下列各组织与它们的功能用线段连接起来

上皮组织收缩和舒张

结缔组织产生兴奋,传导兴奋

肌肉组织保护、分泌

神经组织支持、连接、保护和营养等.

4.()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细胞群.人和高等动物体主要有四种基本组织:()、()、()、().

5.连线题:

(1)将下列植物的可食用部分和对应的器官名称相连.

花菜根

菠菜叶

胡萝卜花

黄豆果实

桃子种子

(2)将下列器官与构成的主要组织相连.

胃上皮组织

唾液腺肌肉组织

股骨神经组织

11.冰心《谈生命》阅读练习题 篇十一

阅读冰心的《谈生命》(节选),完成文后的问题。

生命又像一颗小树,他从地底聚集起许多生力,在冰雪下欠伸,在早春润湿的泥土中,勇敢快乐的破壳出来。他也许长在平原上,岩石上,城墙上,只要他抬头看见了天,啊!看见了天!他便伸出嫩叶来吸收空气,承受日光,在雨中吟唱,在风中跳舞,他也许受着大树的荫遮,也许受着大树的覆压,而他青春生长的力量,终使他穿枝拂叶的挣脱了出来,在烈日下挺立抬头!他遇着骄奢的春天,他也许开出满树的繁花,蜂蝶围绕着他飘翔喧闹,小鸟在他枝头欣赏唱歌,他会听见黄莺清吟,杜鹃啼血,也许还听见枭鸟的怪鸣。他长到最茂盛的中年,他伸展出他如盖的浓阴,来荫庇树下的幽花芳草,他结出累累的果实,来呈现大地无尽的甜美与芳馨。秋风起了,他的叶子,由浓绿吹到绯红,秋阳下他又有一番庄严灿烂,不是开花的骄傲,也不是结果的快乐,而是成功后的宁静和怡悦!终于有一天,冬天的朔风,把他的黄叶干枝,卷落吹抖,他无力地在空中旋舞,在根下呻吟,大地庄严的伸出臂儿来接引他,他一声不响地落在她的怀里。他消融了,归化了,他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也许有一天,他再从地下的果仁中,破裂了出来。又长成一棵小树,再穿过丛莽的严遮,再来听黄莺的歌唱,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宇宙是一个大生命,我们是宇宙大气中之一息。

江流入海,叶落归根,我们是大生命中之一滴,大生命中的.一叶。在宇宙的大生命中,我们是多么卑微,多么渺小,而一滴一叶的活动生长合成了整个宇宙的进化运行。要记住: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好比水道要经过不同的两岸,树木要经过常变的四时。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

1..一棵小树经历了哪几种生命状态?(3分)

2..画线句给人深刻的启示,下列各项中对其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揭示生命的真谛,生命的活力只有在奋斗中才能体现。

B.生命的意义在于不断进取,克服一切困难,排除一切干扰。

C.成了死湖和空壳,也是生命存在的一种形式,不必遗憾。

D.只有不断流动,生命之水才有活力;只有不断生长,生命之树才能长青。

3..怎样理解“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3分)

4..结合全文,你领悟到生命的本质是什么?生命的规律又是怎样的?(3分)

5..在全文中,冰心把生命比作一江春水,一棵小树,你还可以把生命和人生比作什么?写出两个形象的比喻句来。(4分)

6、下列词语中,加线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岩(yán)石 覆(fù)压 嫩(lùn)叶 B、枭(xiāo)鸟 荫(yìn庇 芳馨(xīn)

C、云翳(yì) 空壳(qiào) 呻(shēn)吟 D、茂(mèng)盛 怡(yí)悦 绯(fēi)红

7、对“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是第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这句话理解冰心《谈生命》阅读答案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揭示出生命的真谛——生命的活力只有在奋斗中才能体现。

B即使成了死湖和空壳,也是生命存在的一种形式,不必遗憾。

C只有不断流动,生命之水才有活力;只有不断生长,生命之树才能常青。

D生命的意义在于克服一切困难,排除一切干扰,勇往直前,不断进取。

8、仿照“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用相同的句式和修辞手法另写一个句子。(2分)

9、下面对这篇散文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本文融景、情、理于一体,用充满哲理的语言,对生命过程作了形象的描述,抒发了一位世纪老人对生命的独特感悟。

B文章借小树长成大树,最后落叶生根的生长过程,来比喻一个人从童年、青年、中年到老年直至死亡的生命历程。

C文中说“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流露出人生苦短,应珍惜光阴,及时行乐,享受今生的思想。

D本文结构严谨,注意前后照应,如末段中“一滴一叶的活动生长合成了整个宇宙的进化运行”,就与前文江流入海、叶落归根的叙写相照应。

10、古今中外不乏“谈生命”的名著。请根据提示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品名。(2分)

(1)通过一个被困荒岛28年的冒险者以惊人的毅力,克服万难,最终生还的故事,展示生命的顽强和伟大:。

(2)通过英雄战士保尔 柯察金以钢铁般的意志,挑战生命,献身理想的故事,诠释生命的价值意义:。

12.生命同步的练习题 篇十二

1.读拼音,写词语。

sāorǎozhènhànzāotàduǎnzàntīnɡzhěnqì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近义词:跳动——干扰——震动——

反义词:浪费——柔软——长久——

【句段集锦】

1、四年级语文下册《生命》同步练习题:“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塌它。”句中“它”是指________

___。“好好地使用”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白地糟蹋”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这句话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修改病句。

(1)夜晚,我在灯下写稿,一只飞蛾不停地连续不断地在我头顶上飞来飞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飞蛾那种求生的渴望令我震憾,我忍不住放了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墙角的砖缝中掉进一粒香瓜子,过了几天,竟然冒出一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文链接】

本课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总领句,用举事例依次阐述的`方法来论述主题。依次举的事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篇:银行会计主管年度总结下一篇:浅谈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基本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