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江南》唐诗赏析

2024-12-15

《忆江南》唐诗赏析(精选4篇)

1.烟花三月 忆江南 篇一

昨日,身处三而环海的大连,感受到祖国北方之海的辽阔、壮美,让我想起了我的南国、深圳的海湾,必也是“默默的春潮已开始鼓动起夏的浪花,强大的暖流正铺天盖地地砸向礁石,涌入海滩,春叶的幼稚也转入夏的成熟……。”

而在这烟花三月,在这迷人的季节,我童年的故乡,杭州,又该是怎样的胜景啊!白居易的千古名词日:“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我生命中最美好的记忆都是在出生地杭州。她就像如今深圳家中躺在角落里那个时间的储物柜,天天在身边,那里锁着我的过去,存放着我的回忆。每每回来,会打开那把只有我能打开的锁,河坊街有多宽,苏堤、白堤有多长,杭州的历史就有多重。在这里,我闻着那些杭州的味道,想那烟花三月的鸟语花香,让我想家。

我想念,杭州苏堤春天的柳绿桃红,白娘子许仙的传说,带给少女的我最纯真的爱的憧憬;我想念在灵峰,和小伙伴们拿着手电筒去无名深洞探险的经历;我想念西湖上的泛舟,在大学读书时,周末与好友租一小船,在船板上看书聊天,或任小船儿飘荡,或摇船于六吊桥桥洞下遮阴、小憩;我想念保傲山,那是记载下了我的初恋,在保俶塔旁的山顶上,我和他骑坐在石凳上晃着脚儿,远眺春烟雨雾中的西湖,怀着那份朦朦胧胧的幸福;我还忘不了在黄龙洞上的葛岭山,小时候初春三月,毛昭晰叔叔带我上山识辨、摘采草药,如今荒芜的老家花园里,还留有当年移栽的白芨和益母草…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是啊,何日再重游,我真想再重游儿时杭州家中的花园。记得当时院子里种满了从各地移植来的花木,小时数过有四五十个品种之多。两百多平米的院子里,春夏秋冬四季,花事不断,甚是醉人。难忘的是那株有两人高的黄、红双色双瓣腊梅树,每年都是她带雪催春,率领群花迎接春天的到来。现在,又是三月天了,梅树的枝头该已是满眼嫩绿了吧。喜花的我,在外这么多年从未找见这么雅贵的腊梅品种。那时最欢乐的时光,是绵绵春雨过后的初夏,每天从里屋浴室接上根长长的塑料管给满园的花树浇水,姐妹们边浇水边嬉戏打闹……

我更想念在岳坟的岳飞墓前,父亲为我们讲述岳母刺字、岳家精忠报国的故事,如今,父亲长逝已整二十年,但岳庙依旧。我也无法想象,杭州,若是没有公元1126年的那场靖康之乱,这座城市的命运将会怎样地延续,可现在她的的确确已成为可以和西安、南京相提并论的古都,可这不应该是她的角色,她承担了太多的历史误会。建炎元年,建康失陷,逃难的赵构第一次来到了杭州,一来,他就不想走了,因为他被这“三秋桂子,十里荷香”迷住了,只是形势所迫,在短暂停留后,又不得不继续南逃,但他已经忘不掉杭州的倩影。所以,自建炎二年,这座城市实际上成为了南宋半壁江山的心脏,但在名义上,她还是只能被称作“行在”。这一叫,就叫了将近半个世纪,到了宋孝宗手里,1175年前后,也许真是“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君君臣臣的北伐之心,早已被风花雪月销蚀得干干净净,杭州作为南宋都城的名分,也终于被扶正。南宋定都杭州后,皇城外围,天街两侧,那些皇亲国戚们买地修房,将一条街道妆点得如花似锦,这就是河坊街。河坊街的前世,就叫做“御街”、“皇城根儿”。

杭州,这个做过王朝的都城,却不见兵戈之气,北方大漠胡沙,到此也化为如水温柔。马可·波罗称她为世界上最美丽华贵的“天城”,这个从意大利来的冒险家,被这个城市所惊呆了,他留下的游记里,极尽对这个繁华天城的描画,引动整个西方对东方的渴望。杭州之美,主要在西湖边。杭州城内西湖边,五步一个古人,十步一个故事,好挤也。好在有西湖一池水,这一池水容下了千年恩怨,容下了佛道儒隐,容下了儿女情爱,容下了兴亡悲欢。美人书生、才子佳人的故事,为杭州平添了几分妩媚、宽容。

去年初春三月去杭州,重游保俶山,遥望孤山东北面“放鹤亭”旁的梅山上,黄、绿、金本应分时节轮流斗艳的腊梅,因去年春早天暖,竞同时开放,美不胜收,那暗香铺满了整个西湖。想那隐士林和靖悠然持杯,吟着“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乐得以梅为妻,以鹤为子。当真是隐逸了吗?书生十年寒窗,真的是为着放弃、逃离?既有今日,当日何必苦苦执着追求?又想那千古传唱的钱塘苏小小歌“妾乘油壁车,郎跨青骢马。何处结同心,西陵(即今西泠)松柏下。”最后是“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临终遗言说:我生于西泠,死于西泠,今愿埋骨于西泠,庶不负我苏小小山水之瘾也!

想起前日在大连与带我们出行司机的一番闲谈,禁不住莞尔。这位开旅游公司的司机一听说我是杭州人,就打开了话匣子。说他刚从杭州回来,女儿和太太都迷上了杭州,女儿在北京大学毕业竟到杭州找工作,并住了下来。在中国北方人眼里大连是最美的是最适宜居住的地方,而他家有临海靠山的大套房,就这样的条件,妻儿竟还跑到杭州不回大连,他前天刚从杭州探亲回来。问起他的感受,他朗朗地说:去了二十天,竟然下了整整十八天绵绵的细雨,真是受不住。我笑着说:“你真好运气,那可是杭州最有诗意和情调的时节。”

当晚回深,难以入梦,躺在身边记忆的储物柜又打开了。杭州三月的烟雨如雾如梦般笼罩了整个房间。在我的梦忆中,春天里的杭州,时有蒙蒙烟雨,给周围景物罩上淡淡的光晕,那雨丝柔化了杭州的景致,一切宛如少女披上了薄薄的面纱。在湖边苏堤,伴着隐现的桃红及如烟柳丝,更增添了江南独有的意境和韵味,那北方大汉所说的十八天绵绵细雨正是我追梦已久的西湖印象。我想,杭州的烟雨神韵还未销蚀这个粗犷的北方男人,大约是他认识杭州时间不长吧。杭州是诗,杭州是画。她的美,是经过岁月的沉淀,慢慢浸润到骨子里去的,需要慢慢去发现,细细去体会。杭州,是座了解了就不想走的城。

烟雨柳絮,梦醉江南。让我们相约吧,烟雨三月下江南,去感受江南那份甜美迷人的春的气息,去领略杭州苏州的都城柔情、徽州歙县的菜花清香、乌镇周庄的水乡写意,这一切,也许都会令我们如醉如痴,留连而忘返………

2.《江南春》唐诗鉴赏及赏析 篇二

唐代: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江南春》译文

辽阔的江南到处莺歌燕舞绿树红花相映,水边村寨山麓城郭处处酒旗飘动。

南朝遗留下的许多座古寺, 如今有多少笼罩在这蒙胧烟雨之中。

《江南春》注释

莺啼:即莺啼燕语。

郭:外城。此处指城镇。

酒旗:一种挂在门前以作为酒店标记的小旗。

南朝:指先后与北朝对峙的宋、齐、梁、陈政权。

四百八十寺:南朝皇帝和大官僚好佛,在京城(今南京市)大建佛寺。这里说四百八十寺,是虚数。

楼台:楼阁亭台。此处指寺院建筑。

烟雨:细雨蒙蒙,如烟如雾。

《江南春》译文及注释二

《江南春》韵译

辽阔的干里江南春景美如画,莺歌燕舞绿叶映衬鲜艳红花。

水村山郭酒旗在春风中招展,南朝佛寺有多少笼罩烟雨下?

《江南春》散译

千里江南,到处莺歌燕舞,有相互映衬的绿树红花,有临水的村庄,有依山的城郭,到处都有迎风招展的酒旗。昔日到处是香烟缭绕的深邃的寺庙,如今亭台楼阁都沧桑矗立在朦胧的烟雨之中。

《江南春》注释

莺啼:即莺啼燕语。

郭:外城。此处指城镇。酒旗:一种挂在门前以作为酒店标记的小旗。

南朝:指先后与北朝对峙的宋、齐、梁、陈政权。四百八十寺:南朝皇帝和大官僚好佛,在京城(今南京市)大建佛寺。据《南史·循吏·郭祖深传》说:“都下佛寺五百余所”。这里说四百八十寺,是虚数。

3.忆江南温庭筠译文及赏析 篇三

【注释】:

①帆:指挂着风帆的船。

②斜晖:偏西的阳光。

③脉脉:相视含情的样子。后多用以寄托情思。

④肠断:形容极度愁苦。

⑤白蘋洲:长满了白色蘋花的小洲。蘋,多年生水草,叶白色。

【译文】:

梳洗打扮完毕,独自一个人倚靠在望江楼上凝望着江面。已经过去了上千只船,都不见心上的人儿,只有夕阳的余辉含情脉脉凝地视着悠悠的江水,真是让人日夜柔肠寸断于白蘋洲头。

【赏析】:

这首词刻画了一个倚楼望江盼夫归来而又一再失望的妇女形象。

开篇“梳洗罢,独倚望江楼”二句,抓住人物的动态描写,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睡醒早起,梳头洗脸打扮完毕,就独自一人倚着望江楼的`栏杆向江面凝望。词人抓住妇女的特有动作情态“梳洗罢”,点明了人物的身份,是一位年轻的思妇。略事打扮装饰,急切地就“独倚望江楼”,表现了人物那种急切地盼望丈夫归来而又信心不足的心情。一个“倚”字写了思妇倚楼而望久久地等待的神态,更有信心不足之意。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这二句与其说是写景,更不如说是写情,从字面上不难看出,这事词人用笔的高妙之处,寓情于景,隽永含蓄。眼望着江面上千帆已经过尽,仍不见丈夫归舟,时近黄昏,江面上只剩下斜阳的余晖含情脉脉,静静的江水悠悠东流。意境写得如此悠远凄清,在于着力渲染思妇的离愁。一个“尽”字不仅把天色已晚,江面空无一船,空旷凄凉的意境描绘出来,而且把思妇独倚望江楼时间之长,又一天盼夫归来之愿望被隔断时的愁苦与无助的心情表现得入木三分。

“肠断白蘋州”作为结句,是思念的极致,描写思妇又见到江边的白蘋州,回忆起当年在此分手时的情景,本来已经望不见归舟已是心灰意倦,又见分手之处,怎能不肝肠寸断、伤心至极呢?直写心境,揭出题意,余味深长。

4.能不忆江南 篇四

如果用人来比方,她应当是一位清秀的女子,安静地坐在一艘窄窄的乌篷船上,轻轻地吟诵着“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她绝非美得令人惊艳,却能让你觉出杜牧笔下那位娉娉袅袅、豆蔻梢头的少女的灵动与清新。她会让你一路沉醉,沉醉在那个特定的、只属于江南的境域。她曾经承载了一个时代的繁华,之后又仿若一位迟暮的美人渐渐沉淀在历史的长河里,唯有那些瑰丽的诗句可以证明那段曾经的风流繁盛。

今夏,我带着无限的憧憬去了历代文人墨客口中笔下盛赞的江南。自然,我没有“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江南”的奢望,也没有“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的艳遇,更没有“十年一觉扬州梦”的恍然。当一切风流繁华被雨打风吹去,我初次踏上了这片曾经让无数的才子佳人流连忘返的土地,在满眼的白墙黑瓦、渌水微荡间,已经很难再嗅到它昔日绮丽与凄迷的气息,却意外地发现了一座座精致的石拱桥,它们依然安静地伫立在江南密布的沟河港汊之上,伫立在逝者如斯的时间河流之上。它们犹如一个个忠于职守的守护神护卫着江南的山水田园——纵然沧海桑田,纵然孤独寂寞。我想,它们才是江南的灵魂。

画家陈逸飞用一幅画让周庄走向了世界,也让江南的桥有机会在各种颜色的眸子下展示出它们无尽的魅力。江南的桥,它的美不在于四通八达,不在于雄伟壮硕,它呈现出的是一种精致的美。它沿袭了乌篷船、黑瓦白墙的一贯的简朴与典雅。从任何一个角度看,江南都像是一幅没有边框的画——房屋在渌水中的倒影一直向你视力所不及的远方延伸,远处小如墨点的乌篷船不紧不慢地划来,甚至你可以想象到江南女子的吴侬软语渐行渐近。小桥、流水、人家,石桥……怎不令人荡魄销魂!

江南的每一座桥都有着令人敬畏的资本,每一座简朴的石拱桥都承载着数百甚至上千年的历史。岁月如水一般冲刷尽琐屑的过往,那青色的石板在亿万次的抚摩和踩踏下变得光滑润洁。偶遇一座刻字的石桥,都不禁让我浮想聯翩:这又是哪一位墨客在此留下的感叹?可是石桥上见不到任何文人的名字,唯有典雅光洁的桥身亭亭玉立,怀抱着一湾清水。水与桥相伴相依,相濡以沫,直到永远。

伫立桥前,我陷入了遐思。其实,我们真正顾念的并不是我们所见的,而是我们所不见的。因为所见的都是暂时的,哪怕它历经千年也终归消弭,所不见的才是永恒。

能不忆江南?

【王淦生老师点评】作者以清新、诗意的文笔,抒写了自己游历江南时的所见所闻以及对江南的独特的感受。江南,在很多人的笔下和心里,已经不只是一块具体的区域,而是一种文化,一段历史,一种寄托。在本文中,作者借江南的桥,展示出了许多看得见和看不见的东西,有无尽的赞美,有一丝丝感伤,更多的则是一种倾慕与向往。无论我们的经济如何发展,我们的社会如何变迁,请留住江南这特有的美吧,别让它仅仅成为一种记忆!

(编辑/杨逸)

上一篇:连锁超市服务管理下一篇:个人房屋维修协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