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螟生物防治的技术和效果

2024-07-14

玉米螟生物防治的技术和效果(共20篇)(共20篇)

1.玉米螟生物防治的技术和效果 篇一

柠条和玉米秸秆饲喂滩羊效果研究

柠条在我国三北地区具有数量大、分布广,但是,柠条中木质素含量高,动物难以消化利用.本试验将柠条粉和玉米秸秆粉分别按不同比例与混合精料制成颗粒饲喂滩羊,测定供试羊只育肥效果.表明:柠条颗粒料较玉米秸秆颗粒料育肥效果显著.

作 者:张学礼 王玉平杨刚 王思成 作者单位:张学礼,王玉平(宁夏吴忠红寺堡农牧局,751100)

杨刚,王思成(宁夏农垦干部学校,750021)

刊 名:中国畜禽种业英文刊名:THE CHINESE LIVESTOCK AND POULTRY BREEDING年,卷(期):5(2)分类号:S8关键词:柠条 滩羊 加工

2.玉米螟生物防治的技术和效果 篇二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试验地设在黑龙江省双鸭山农场试验站, 地势平坦, 土壤类型为草甸黑土, 有机质含量4.74%, pH值为6.9。耕层35cm, 前茬作物为白芸豆, 春耙、春起垄。参试作物品种:南瓜为红岭1号, 玉米为绥玉7号。

试验采用条田对比法, 不设重复。南瓜每小区面积78m2, 设2个处理, 处理1用NEB-26生物拌种剂260mL, 对水4~5L, 拌100kg南瓜种子;处理2为对照, 不用种衣剂拌种。采取大垄隔垄种植, 三铲两趟, 人工种植, 株距50cm, 公顷保苗1.5万株, 基肥每公顷施N、P、K纯量150kg, 追肥在南瓜伸蔓期公顷追施尿素75kg。玉米每小区面积130m2, 设2个处理, 处理1用NEB-26生物拌种剂130mL+八一农大玉米种衣剂2kg, 拌100kg玉米种子;处理2为对照, 用八一农大玉米种衣剂2kg, 拌100kg玉米种子。采取机器精量点播, 株距25cm, 三铲三趟, 公顷保苗6万株, 基肥每公顷施尿素90kg、磷酸二铵150kg、硫酸钾75kg, 追肥在玉米6叶期公顷追施尿素150kg。

拌种方法如下, 南瓜将计算好的量装入塑料袋, 拌种剂用注射器取, 进行混拌, 种子与拌种剂混拌后阴干;玉米也是将计算好的量装入塑料袋, 拌种剂用注射器取, 进行混拌, 种子与拌种剂混拌后阴干。2007年整个生育期内, 6月上旬至7月下旬严重干undefined

旱, 降水量比历年同期减少90~110mm, 而且土壤水分蒸发量较大, 在南瓜出苗期-伸蔓期-开花期-坐果期-膨大期严重缺水, 造成南瓜坐果率低, 瘪粒率增加, 影响了南瓜子粒数量和饱满度。玉米在喇叭口期, 孕穗抽雄至开花期, 即需水的“临界期”严重缺水, 造成小穗、秃尖长, 影响了子粒数量和饱满度。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1 病害调查结果

2.1.1 生育期病害调查

南瓜苗期调查, 南瓜白粉病在8月10日初发生, 在8月20日南瓜坐果膨大期盛发。经调查, 处理与对照发病程度相同, 没有区别。玉米各个处理也一样, 无区别。

2.1.2 收获期病害调查

南瓜疫病调查, 调查面积78m2, 对照总瓜数118个, 疫病瓜数12个, 病瓜率10.2%, 裂瓜数2个;处理1拌NEB-26的总瓜数121个, 疫病瓜数6个, 病瓜率5%, 防效51.0%, 无裂瓜。玉米收获期调查, 处理与对照无区别。

2.2 生育性状调查结果

2.2.1 南瓜

经苗期调查, 处理与对照无区别, 但到了南瓜伸蔓期, 处理1拌NEB-26的长势较好、叶色较绿, 优于对照。

2.2.2 玉米

经苗期调查, 处理1拌NEB-26的生长健壮, 株高比对照高10cm左右, 叶色较绿;对照长势较差, 叶色淡绿。

2.3 缓解药害情况调查结果

2.3.1 南瓜

前茬喷施金利多灭草剂, 农药残留对后作有影响, 通过调查对比可知, 苗期处理与对照无区别, 均受到抑制生长, 但到了南瓜伸蔓期, 处理1拌NEB-26的长势较好, 叶色较绿, 而对照的长势较矮, 叶色淡黄。说明南瓜种子拌NEB-26有缓解药害的作用。

2.3.2玉米

前茬喷施金利多灭草剂, 农药残留对后作有影响, 通过调查对比可知, 苗期处理与对照无区别, 均受到抑制生长, 但到了玉米拔节期, 处理1拌NEB-26的长势较好, 叶色较绿, 而对照的长势较矮, 叶色淡绿。说明玉米种子拌NEB-26有缓解药害的作用。

2.4室内考种及产量结果

从南瓜田间长势看, 处理1拌NEB-26的苗期表现不明显, 在南瓜膨大期间调查, 处理1植株长势旺, 叶色深绿, 抗旱。从产量结果可知 (见表1) , 处理1的板大、粒宽、百粒重较高, 处理1的百粒重比对照高0.8g, 瓜粒数比对照多12粒。处理1的公顷产量1147.5kg, 比对照增产8.4%

从玉米田间长势看, 在拔节期调查, 处理1拌NEB-26的植株长势高大粗壮, 叶色深绿, 抗旱, 且活秆成熟。从产量结果可知 (见表2) , 处理1的株高比对照高13cm, 穗长比对照高1.7cm, 秃尖比对照短0.4cm, 行数、行粒数均比对照多, 穗粒数比对照多31.8粒, 百粒重比对照高0.5g。处理1的公顷产量8001kg, 比对照增产6.7%。

3小结

3.水稻和玉米缺锌的症状及防治技术 篇三

关键词 水稻;玉米;作物缺锌;症状;防治技术

中图分类号:S511;S513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21.025

作为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营养元素之一,锌在作物体内的含量比例仅仅为正常干物质质量的百万分之一。虽然其含量非常微小,但其发挥的作用非常大。锌能够缓解植株自身出现的失绿情况,在实际作用过程中,促使蛋白质不断生成,提升粒籽中蛋白质的含量,从而促使植株的健康生长。

1 锌在植物生长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第一,锌能够强化作物的光合作用。锌是作物体内形成碳酸酐酶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碳酸酐酶最主要的生存部位为叶绿体,主要作用就是促进二氧化碳的光合作用,不断提升碳水化合物转化速率,增强光合作用的实际强度[1]。第二,锌元素对于吲哚乙酸等物质的形成具备一定的促进作用。作物锌含量较高的部分,其所蕴含的生长素含量也较高。因为锌元素能够促使作物体内的丝氨酸合成转变为色氨酸,同时吲哚乙酸的前身就是色氨酸。当锌元素处于缺乏状态时,吲哚乙酸的含量也就会不断减少,作物体内蕴含的生长素也就不断减少,致使植株矮小。第三,锌能够起到氮素代谢这一作用。植株体内锌含量不足,导致氮素代谢发生紊乱,抑制蛋白质积累,导致氨在植株体内积累过多,影响植株的生长。

2 水稻、玉米缺锌的症状

2.1 水稻缺锌的症状

当水稻处于缺锌状态时,其秧苗的下部位置会开始形成许多小面积褐色斑点。而这些斑点将随着时间变得越来越多,同时朝两边位置不断延伸。若水稻已经处于严重缺锌状态,其叶子颜色将逐渐变淡,且水稻叶面会变得更窄,相较于正常植株,缺锌的植株更加弱小。在根部的表现为新根不断变黑,而老根停止生长,如此就直接导致该水稻植物变为死亡。

水稻产生缺锌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大量钙质土区内都存在紫色页岩,因此普遍呈现碱性特征。而部分水稻都直接种植在上述钙质土区内,如此就会导致土壤内锌对应的有效性更低,不能达到水稻生长的要求。

2.2 玉米缺锌的症状

若玉米处于缺锌状态的时候,大约3 d就会表现出较为明显的症状,即叶脉位置产生白色条纹或是浅黄色条纹;同时,这些条纹将不断向外延伸,最后将导致植物坏死现象。在部分情况下,玉米缺锌对应的叶面也会呈现出半透明现象,后来生长的新芽是白色的,因此也可以将其称之为“白芽病”[2]。在植株相对较大时,不仅在新叶上回出现上述症状,老叶叶脉位置也会存在条纹。

玉米产生缺锌现象的主要原因包括三点:第一,土壤中锌含量较低;第二,耕作者大面积使用磷肥;第三,则是经常应用高产品种。当前,种植玉米较多的土壤类型包括风沙土壤、盐碱土壤及石灰性土壤,但这些土壤对应的有机质相对较低,仅仅只有1%,因此保肥保水的能力更差,其中有效锌含量不超过1.5 mg/kg。在大多数情况下,锌和磷两者间有着较强的拮抗作用。当两者间比值超过400时,整个植株将极有可能产生较为显著的缺锌现象,其具体原因是由于磷酸根与锌可以产生磷酸锌沉淀,进而降低锌与磷在土壤中的有效性。根据实验能够知道,若土壤不施磷肥,那么对应的锌浓度更高;若土壤施磷肥,那么对应的锌浓度则更低。由此也能够进一步说明磷肥会抑制土壤内部的锌浓度。

3 水稻、玉米缺锌防治措施

3.1 水稻缺锌防治措施

根据大量科学实践可知,当土壤处于缺锌状态时,向其中施加锌肥,最后得到的水稻将具备穗长、粒多、株高等特征,其对应的产量也将提高10%~15%。但当前,施锌肥具备较强科学性质,若使用不当,不仅会造成材料浪费,还会产生减产现象。所以,在水稻中施锌肥需要注重下面内容。

第一,确保种植水稻的土壤缺锌。保证水稻生长最合理的有效锌临界值应该为0.5%/kg。若土壤锌浓度低于该值,那么使用锌肥将可以得到更好效果。在大多数情况下,石灰性土壤具备较多钙质,同时对应的pH值的要求也相对更高。有效锌可以直接与氢氧根、碳酸盐通过反应形成沉淀,因此常常会造成缺锌现象;若稻田还原性强,那么也极有可能产生缺锌现象;长时间使用磷、氮化肥的稻田,其有效锌也普遍更低。第二,施加适量锌肥。当前,大多数稻田施加的锌肥都是以硫酸锌形式存在,且合适的施用量是1.5 kg/667 m2。因为锌肥具备较强的后效作用,第一季度使用的锌肥也可以帮助第二季度达到增产目的,所以锌肥的使用效率普遍为2~3 a。

3.2 玉米缺锌的防治措施

为了预防出现玉米缺锌这一情况,玉米在施用锌肥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下述内容。第一,确保锌肥的施用量足够。当前,在玉米缺锌防治过程中,所施用的锌肥种类主要为氧化锌、硫酸锌等。其主要作为追肥及基肥施用于作物。在幼苗根部施肥时,其所施用的硫酸锌浓度控制在0.01%~0.05%;在作物拌种时,以500∶1的比例将种子与硫酸锌肥料进行混合。第二,科学地施用肥料。在作物施肥过程中,尽量避免让磷肥与锌肥混合施用。磷肥作用下的玉米缺锌症状在诊断过程中,一般观察植株内部锌与磷之间的比值,当比值达到一定程度时,缺锌症状就会展现出来。不过由于磷肥自身移动性较为缺乏,在施用过程中往往选用条施或穴施,从而达到集中施肥,大大降低肥料与土壤之间的接触面积[3]。在提升肥料利用率的同时,减弱了磷与锌之间发生化学反应的概率,从而使锌肥发挥相应的作用。此外,若将磷肥料与农家肥料混合一起施用,最后呈现出的效果最为优质。最后,可以合理增加农家肥的施用量,因为其具备很好的补锌效果,且高效,实际肥料效期极强。而农家肥的施用加量能够很好地满足玉米对锌的需求,此外对土壤进行优化,强化土壤的锌释放能力。相关实验数据结果显示,增施农家肥的玉米地没有再出现缺锌现象。

4 结语

锌作为植物生长过程中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对作物内部生长素的合成造成间接或直接性影响。若作物生长过程中缺锌,会直接导致芽与茎中生长素含量不断减少,导致作物生长停滞,最终呈现矮小状态。而水稻与玉米作为日常重要的食用性作物,其缺锌防治技术具备重要性。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对水稻、玉米的种植提供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倪卫东,成少华,迟金和,等.玉米种植过程中缺锌症状及其防治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4(1):93-94.

[2]曹淑萍,冯鑫,周艺敏.天津市黄庄洼土壤缺锌原因及施锌效果[J].天津农学院学报,2005,12(3):34-38.

[3]郑秋玲.冀东稻区水稻缺锌缩苗原因与防治[J].安徽农学通报,2009,15(23):74-75.

4.玉米螟生物防治的技术和效果 篇四

利用微生物农药白僵菌防治玉米螟虫技术

为了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农民生产生活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生产出无公害农产品已是迫在眉睫的一件大事.因此,利用生物农药和仿生农药取代化学农药已势在必行,微生物类生物农药防治作物病虫害将会起到主导作用.白僵菌就是一种理想的微生物农药,利用白僵菌防治玉米螟前景广阔.

作 者:王喜印 王艳春 黄慧光 徐静华 张宇  作者单位:辽宁省昌图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辽宁,沈阳,112500 刊 名:杂粮作物 英文刊名:RAIN FED CROPS 年,卷(期): 29(2) 分类号:S435.132 关键词: 

5.医学检验生物芯片技术的效果 篇五

生物芯片技术包括三类:基因芯片、蛋白质芯片和微缩实验室,前面两种是核酸序列和蛋白质的固定技术,后一种是用硅或玻璃作载体,制作微芯片毛细管电泳体系,主要用于分离和信息检测。

生物芯片技术具有高度微型化、平行性、多样性和自动化的特点,现代医学检验中生物芯片正朝着标准、集约、智能的方向发展,其检测效率非常高,但是由于检测花费也大的缘故,因此到目前还不能得到大范围的推广[3]。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前来我院病毒进行肝炎病毒检测、艾滋病毒检测和鳞癌检测的患者各50例,这些患者的年龄包括各个阶段,有男有女,进行肝炎病毒检测和鳞癌检测的年女性患者居多,进行艾滋病毒检测的男性患者居多。

在这些患者中有的是直接进行疾病的诊断检测,有些是已经进行过诊治,接着在通过生物芯片技术进行进一步确认和定位检测。

这些患者在进行生物芯片检测时临床表现正常,影响检测的干扰因素也进行了排除,因此其检测结果具有临床意义。

1.2方法 将这些前来就诊的患者,采取他们的血液或是病变部位的细胞组织作制作成待检测的标本。

然后用相应的生物芯片对这些标本进行基因的分型检测和筛查。

与一般的诊断进行比较,就能够得出生物芯片的诊断率和优点了。

1.3统计方法 对得到的结果进行整理,然后制作成表格,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分析

经统计,下面是进行分析,生物芯片技术的应用范围分析,见表1。

进行病毒的检测时,一般采取的标本是血液,在进行生物芯片检测时同样也是采取血液。

乙肝病毒有多个亚型,运用生物芯片可以辨别突变点,对合理用药具有指导意义。

对鳞癌的检测,运用生物芯片技术可以进行区域阶段性的检测,优于组织学诊断。

而且标本采取部位的不同,检出率也有差异,生物芯片检测偏差较小,检测的敏感性大大提高。

3讨论

在临床医学检验中,生物芯片技术的检测率非常高,在早期就能对疾病进行检测。

生物芯片技术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在每个领域都有不同的应用范围和检测意义。

基因芯片的应用除了疾病检测外,环境检测、食品卫生安全以及基因食品等都有应用[5]。

生物芯片技术的应用在各领域的检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医疗卫生领域,生物芯片技术对细菌、病毒以及遗传性疾病都有很好的应用效果[2]。

因为病原微生物的基因组计划已经有了很大的进展,再加上生物芯片技术的日渐成熟,在临床疾病的`医学检验中生物芯片技术的作用于效果逐渐显现出来,不仅能够做到定性的分析,还能进行定量的检测,从而进一步提高疾病诊断的诊断率和准确性。

在环境卫生领域,生物芯片技术的免疫芯片及酶芯片等具有十分有效和快速的检测效果。

在环境污染物的检测、监测以及评价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这些生物芯片技术的应用,我们可以对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对环境中的污染物和致癌物等进行分布与转归的研究,在治理效果和环境改造上发挥作用。

在食品安全卫生领域,目前生物芯片技术应用还不是很广泛,但是在这一领域的潜在前景和应用价值是很高的。

因为生物芯片具有的快速、准确、多样性、微型自动化等特点,在研究疾病发生发展与营养因素的关系时,生物芯片技术能为揭示这些疾病的分子机制提供可能性。

生物芯片技术运用在临床医学检验上已经具有一定的经验,但是任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运用生物芯片技术对细菌、肿瘤、病毒、药物的毒理作用以及遗传疾病等的检测上时,样品制备和标记过程显得复杂,生物芯片的特异性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而且芯片的信号检测灵敏度也没有也许增加。

因为进行生物芯片检测的花费是很大的,在临床疾病的检验上还不能够得到推广,因此在未来,生物芯片研究的方向应该朝着低成本的方向完善。

总之,生物芯片技术是近年来才发展起来的新技术,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技术的不断完善,生物芯片技术的前景十分广泛,在临床医学检验中的应用会越来越多的[4]。

参考文献:

[1]刘晓梅.生物芯片及其在医学检验中的应用[J].临床输血与检验,,6(1):75-77.

[2]李喜莹,李珊珊.生物芯片技术及其在临床检验医学中的应用进展[J].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3(1):62-67.

[3]廖启洪.生物芯片技术在医学检验中的应用[J].广西医学,,25(1):30-32.

[4]农朝赞.生物芯片技术在医学检验中的应用进展[J].广西医学,2011,33(8):1038-1042.

6.鲜食玉米如何防治玉米螟 篇六

鲜食玉米如何防治玉米螟

鲜食玉米在我省一般都采用扣膜栽培的方法,鲜食玉米和普通大田玉米相比植株长势较旺,玉米螟成虫对其具有趋向性,特别是甜玉米对玉米螟成虫更有诱致力,所以鲜食玉米的玉米螟危害相对较重.在吉林省玉米螟1年发生2代.成虫多在株高0.5米以上的玉米内产卵,孵化后到3龄前的.幼虫,主要集中在幼嫩心叶处危害,4龄以后由心叶向下转移,钻入茎秆或穗轴咬食髓部,破坏植株体内水分、养分的运输,并造成倒折,使粒重降低,一般年份可减产5%~15%.

作 者:苏群山 张兴启  作者单位:松原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刊 名:吉林农业 英文刊名:JILIN NONGYE 年,卷(期):2009 “”(21) 分类号:S4 关键词: 

7.玉米螟生物防治的技术和效果 篇七

关键词:特制高压汞灯,玉米螟成虫,防效

玉米是双辽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 播种面积达8万hm2, 约占总耕地面积的60%, 由于玉米螟的危害产量损失一般在10%左右, 大发生年份达20%以上, 特别是近3年来玉米螟连续大发生, 平均受害株率达50%以上, 严重受害株率达100%。如果减产按10%计算, 产量损失达3.2万t, 玉米按1.0元/kg计算, 经济损失达3 200万元。为了做好玉米螟的综合防治工作, 双辽市于2005年引进特制高压汞灯防治玉米螟技术, 通过2年试验, 防效达60%~70%, 而且该项技术操作方便, 无污染, 成本低 (约18元/hm2) , 劳动强度小, 效果比较理想[1]。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点设在双辽市王奔镇呈祥村, 试验地比较开阔, 村屯玉米秸堆放比较集中, 电源比较方便 (注明障碍和标志, 以防人畜危害) , 而且种植玉米地块宜集中连片, 面积较大, 为连续2年玉米螟大发生的区域。

1.2 试验材料

供试材料:400 W特制高压汞灯, 电线 (2.5 mm胶质线) , 灯头引线 (大于0.75 mm多股铜塑软线) , 大三通防水灯头, 电源闸 (室内装250 V, 5~10 A) 单项刀闸开关, 捕虫水池 (盒) 。

1.3 试验设计

采用大批对比试验, 设2个处理, 分别为:设灯区;以不设灯的空白区作为对照区, 不设重复。试验区面积为66.7hm2, 设4盏灯。

1.4 试验实施

将配套诱虫灯安装在固定木制三角架上, 灯间距150 m, 并且尽可能把灯设在村屯附近较开阔的地方[2,3]。在灯下地面上修水池, 直径1.2 m, 高12 cm, 在一侧留1个半块砖大小的放水口, 灯泡距捕虫池的水面15~16 cm。6月4—7日, 每天20:00开灯, 第2天4:00闭灯[4]。水池加水6~8 cm, 内加洗衣粉50 g, 3 d换1次水 (换水时加洗衣粉) , 每天早晨将螟蛾捞出, 白天盖好水池[5]。经常检查, 发现漏水及时修理。

1.5 调查方法

1代成虫调查从6月4日开始至7月6日结束, 每天调查玉米螟雌雄蛾量, 按设置灯数逐日记载;调查田间落卵量, 每块地随机取5点, 每点100株, 对照区距设灯区300 m以上, 每隔3 d调查1次。6月25日前调查, 在设灯区及对照区内各随机取5点, 每点20株, 调查田间玉米螟危害花叶率。设灯区及对照区各随机取5点, 每点100株, 调查其上被害株数、穗上折、穗下舍、舍雄、蛀孔、穗被害、百秆活虫, 计算防效[6]。于秋后调查设灯区与对照区产量, 并计算投入产出比。

2 结果与分析

2.1 诱虫效果

诱蛾量调查时间为6月4日至7月6日, 4盏灯总诱蛾量为12 422头, 最高诱蛾量达到1 035头, 平均每盏灯诱蛾3 105.5头, 其中雌蛾1 563.8头, 雄蛾1 541.7头。调查对田间落卵量的影响发现:设灯区平均落卵为0.70块, 比对照区田间平均落卵量2.55块降低了1.85块, 减少72.5%。设灯区田间花叶率为21%, 比对照区的57%降低了36个百分点, 减少63.2%。设灯区与对照区相比较, 被害株率、穗被害、蛀孔、折雄、百秆活虫、茎折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被害株率、穗上折、穗下折、折雄率、蛀孔、穗被害率、百秆活虫分别减少17.3%、48.3%、84.1%、68.7%、55.5%、9.2%和52.6%。

2.2 效益分析

高压汞灯防治玉米螟66.7 hm2, 百粒重38.4 g, 穗粒数599.20粒, 产量为10.01 t/hm2;对照区百粒重36.9 g, 穗粒数585.68粒, 产量为9.40 t/hm2;设灯区比对照区增产610 kg/hm2, 增产率6.5%, 成本为18元/hm2, 纯收入按玉米价格1.0元/kg, 挽回粮食81.33 t, 增收8.133万元, 扣除成本2 400元, 纯增收7.893万元。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 特制高压汞灯对减少田间落卵量防效为72.5%, 可使田间落叶率减少63.2%, 百秆活虫上减少52.6%。因此, 在虫源地设置特制高压汞灯来诱杀羽化的玉米螟成虫技术可减轻玉米植株上的产卵量, 从而控制和减轻被害程度。该技术不但省工、省力、省成本、简便易行, 而且还非常环保, 值得大面积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武予清, 段云, 蒋月丽.害虫的灯光防治研究与应用进展[J].河南农业科学, 2009 (9) :127-130.

[2]王彬, 程雪.单色光谱LED灯在温室害虫诱杀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 2010 (15) :8216-8217.

[3]张舒, 熊桂云, 杨立军, 等.DM-15电子灭蛾灯对水稻害虫的诱杀作用[J].安徽农学通报, 2010 (17) :135-136.

[4]曾明森, 刘丰静, 何玉仙, 等.茶园主要害虫种群灯下监测及频振式与LED式杀虫灯的效果评价[J].中国农学通报, 2010 (19) :246-252.

[5]寸待菊, 马艳清, 徐双金, 等.频振式杀虫灯对蔬菜害虫的杀虫效果[J].云南农业科技, 2010 (2) :45-46.

8.玉米螟生物防治的技术和效果 篇八

[关键词]生物茵肥;玉米;应用

玉米是双城的主栽作物,年种植面积在280万亩以上,平均亩产在650kg以上,总产在182万t,几年来,随着栽培技术和各项配套技术的集成组装,玉米产量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在肥料的应用上尚存在着不足之处,一是盲目施肥,买啥肥用啥肥,不根据作物的需肥规律和土壤的供肥性能科学合理施肥,造成施肥量偏高或不足;二是对新型肥料认识不足。为此,我们开展生物菌肥的试验,该生物菌肥是山东省农业大学生产研发的,为验证该肥料在玉米上的施用效果,在双城市进行田间试验。目的是为该肥料产品的登记、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一、试验材料与方法

1.试验地点及土壤类型和理化性状

试验地点:双城市同心乡同德村农户张继利试验地。

土壤类型和理化性状:该地土壤类型为黑钙土,土壤质地为重粘壤,土壤有机质2.846%,全氮0.152%,有效磷33.5mg/kg,有效钾117.6 mg/kg,pH7.8,前茬玉米。

试验地点:双城市幸福乡久援村莫大洪试验地。

土壤类型和理化性状:该地为黑钙土,土壤质地为重粘壤,有机质2.868%,全氮0.144%,有效磷46.6mg/kg、有效钾112.5mg/kg、pH7.6。前茬作物为玉米。

2.肥料种类

磷酸二铵(贵州宏福)、尿素(大庆尿素)、氯化钾(美国产60%)、生物菌肥(山东省农业大学生产研发)。

3.指示作物

供试作物,玉米,品种,郑单958。

4.试验方法

本试验采用大区直接对比法,无重复试验,试验面积为1亩。

处理1:亩施磷酸二铵12kg、氯化钾4kg,做种肥一次施入。亩追尿素20kg。

亩施生物菌肥2kg,与磷酸二铵、氯化钾,混办均匀做种肥一次施入。

.

处理2:(ck常规施肥区):亩施磷酸二铵12.5kg、氯化钾4.5kg,做种肥一次施入。亩追尿素20kg。

二、田间管理及调查

1.田间管理

2个点次试验的田间管理均为两铲两趟。肥料的施用方法为机播,施于种子下方7~12cm处,与种子同时施入,尿素做追肥在苗.期施用。在播种时进行坐水,坐水量为4t/亩。

2.田间调查

从田间调查结果分析,双城市同心乡同富村5月15日播种,处理区与对照区,出苗时间和拔节时间相同,抽雄期提前1d,吐丝期提前2d,成熟期提前2d;双城市幸福乡久援村5月16日播种,处理区与对照区,出苗时间和拔节时间相同,抽雄期提前2d,吐丝期提前2d,成熟期提前2d。(详见表1)

三、结果与分析

1.对玉米生物学形状的影响

从考种表看出,双城市同心乡同富村试验区,处理区较对照区,在穗长上增加0 4cm,在穗粒上增加17.2粒,在百粒重上增加0.5g,在秃尖上减少0.28cm。.

双城市幸福乡久援村试验区,处理区较对照区,在穗长上增加0 9cm,在穗粒数上多33.0粒,百粒重增加0.86g、秃尖减少0.18cm。

表明生物菌肥具有增加穗粒數和减少秃尖的作用。(详见表2)

2.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从玉米考种表看出:双城市同心乡同富村,处理区平均亩产703.2kg,对照区平均亩产669.0kg,亩增产34.2kg、增产率5.1%;双城市幸福乡久援村,处理区平均亩产638.1kg,对照区平均亩产583.5kg,亩增产54.4kg,增产率9.3%。

四、结论

生物菌肥,做为新型肥料,在玉米上应用,具有较好的效果。

1.生物菌肥能够促进生育进程,抽雄期提前1~2d,吐丝期提前2d,成熟期提前2d。

2.生物菌肥对玉米生物学形状有一定影响。生物菌肥与对照相比,在穗长上增加0.4~0.9cm,在穗粒上增加17-2~33.0粒,在百粒重上增加0.5~0.86g,在秃尖上减少0.18~0.28cm。

9.玉米螟生物防治的技术和效果 篇九

2.2纳米颗粒能提高化疗的效果 Majoros等将甲氨蝶呤附着于树枝纳米颗粒中,制作成靶向纳米微粒。研究表明靶向药物制剂能提高药物在病灶组织中的蓄积浓度,从而提高药物的疗效,降低药物对其他正常组织的.损伤及全身毒副作用。

2.3纳米颗粒能提高肿瘤热疗的效果 热疗是通过加热治疗肿瘤,使肿瘤组织温度上升至40-43℃,既使肿瘤缩小,又不损伤正常组织的一种治疗方法[3]。纳米颗粒提高了热疗靶向性和疗效,降低了毒副反应。

2.4生物纳米管治疗癌症 由细胞核心部位的部分自身结构制作的纳米管,可作为纳米级胶囊传递基因和药物进入人体。Miguel等将抗癌药物泰素掺入到蛋白质-脂质混合体,可使药物到达癌细胞的同时减少化疗的副作用。

2.5纳米壳能杀死肿瘤细胞 纳米壳是外壳涂金的微小珠子,科学家设计这些珠子吸收特定波长的光,纳米壳吸收光能可产生一种强热,纳米壳吸收所产生的热能成功地杀死肿瘤细胞,而邻近细胞却完好无损。

总之,纳米科技正在以迅猛的势头快速发展,而且越来越渗透到各个学科和研究领域。纳米医学技术为基础和临床医学研究提供了重大的创新机遇和巨大的市场前景,同时也带来了风险和挑战。有一些关键的问题有待解决,如纳米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生物分布、毒副作用以及安全性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物理学家、化学家、生物学家及临床医生共同努力来完成。

参考文献:

[1]刘金剑,刘鉴峰.纳米材料在核医学中的应用.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34(6):326-329.

[2]季亚男,沈成兴.纳米技术在心血管医学中的应用.医学综述,,15(4):546-549.

10.玉米螟生物防治的技术和效果 篇十

(一)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争论 :

(1)基因生物与食物安全:

反方观点:反对“实质性等同”、出现滞后效应、出现新的过敏原、营养成分改变 正方观点:有安全性评价、科学家负责的态度、无实例无证据

(2)转基因生物与生物安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反方观点:扩散到种植区之外变成野生种类、成为入侵外来物种、重组出有害的病原体、成为超级杂草、有可能造成“基因污染”

正方观点:生命力有限、存在生殖隔离、花粉传播距离有限、花粉存活时间有限

(3)转基因生物与环境安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反方观点:打破物种界限、二次污染、重组出有害的病原微生物、毒蛋白等可能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

正方观点:不改变生物原有的分类地位、减少农药使用、保护农田土壤环境

(二)生物技术的伦理问题

(1)克隆人:两种不同观点,多数人持否定态度。

否定的理由:克隆人严重违反了人类伦理道德,是克隆技术的滥用;克隆人冲击了现有的婚姻、家庭和两性关系等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克隆人是在人为的制造在心理上和社会地位上都不健全的人。

肯定的理由:技术性问题可以通过胚胎分级、基因诊断和染色体检查等方法解决。不成熟的技术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使之成熟。

中国政府的态度:禁止生殖性克隆,不反对治疗性克隆。四不原则:不赞成、不允许、不支持、不接受任何生殖性克隆人的实验。

(2)试管婴儿:两种目的试管婴儿的区别两种。不同观点,多数人持认可态度。

否定的理由:把试管婴儿当作人体零配件工厂,是对生命的不尊重;早期生命也有活下去的权利,抛弃或杀死多余胚胎,无异于“谋杀”。

肯定的理由:解决了不育问题,提供骨髓中造血干细胞救治患者最好、最快捷的方法,提供骨髓造血干细胞并不会对试管婴儿造成损伤。

(3)基因身份证:

否定的理由:个人基因资讯的泄漏造成基因歧视,势必造成遗传学失业大军、造成个人婚姻困难、人际关系疏远等严重后果。

肯定的理由:通过基因检测可以及早采取预防措施,适时进行治疗,达到挽救患者生命的目的。

(三)生物武器

(1)种类:致病菌、病毒、生化毒剂,以及经过基因重组的致病菌。

(2)散布方式:吸入、误食、接触带菌物品、被带菌昆虫叮咬等。

11.浅谈玉米螟综合防治技术 篇十一

鸡东县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东经130°52’~131°11’,北纬44°52’~15°08’。常年有效积温2400~2600℃,总耕地面积124万亩,其中玉米种植面积达30万亩左右。是我县重要的商品粮之一,与大豆、水稻形成我县三大主导产业。近年来,随着玉米价格的上涨,玉米种植面积也在逐年扩大,玉米品种多样,种植结构复杂,加之全球气候变暖,玉米螟安全越冬基数增高,导致玉米螟发生呈加重趋势,成为限制我县粮食生产,玉米产量提高的主要因素。一般年份的被害株率达30%~60%,减产5%~10%,严重时高达15%以上,每年因玉米螟造成玉米减产1800万kg左右。因此,有效的控制玉米螟的危害是保证我县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关键性措施。根据我县实际情况,我们采取以生物防治、物理防治为主导,化学为补充的绿色防控技术,进行综合防治技术体系的优化,组装与配套,提高防治效果,建立玉米螟综合防控长效机制。

一、玉米螟的特征及发生规律

1.玉米螟的特征

玉米螟属鳞翅目,螟蛾科,俗称箭杆虫。玉米螟是世界性大害虫。它的寄生范围很广,危害玉米、高粱、谷子、糜子、马铃薯、豆类、向日葵、甜菜、茄子、番茄等。玉米螟以幼虫钻蛀作物茎部,谷、糜受害后造成枯心苗,玉米、高粱受害后不但影响营养,水分的运输,而且易折雄、折穗、折茎,对产量影响很大。

2.发生规律

玉米螟成虫可在夜间羽化,羽化后第2天就开始产卵。白天一般潜伏于杂草及矮秆作物田中,夜间到玉米田产卵。成虫对产卵环境寄主生育状况以及株高等,都表现出一定的选择性,长势好,叶色浓绿,小气候阴郁湿润的低洼地块,落卵最多。每头雌蛾产卵10块-20块约300粒~600粒。玉米螟成虫有较强的趋光性,并有一定的迁飞能力。据研究,玉米螟绝大多数迁移,距离在4km范围内。

在玉米上,玉米螟卵于植株的上中部叶片背面的叶脉附近,卵期4~5d。幼虫孵化后向四周爬行分散,吐丝下垂飘至邻近植株,在雄穗未抽出之前(心叶未期),幼虫向心叶内集中,取食尚未展开的叶肉,残留表皮,龄期稍大则直接穿孔蛀入内部取食幼穗。所以玉米受害后,叶片可出现透明小孔和成排的连株状孔。抽穗后,幼虫则向下转移分散在叶鞘苞叶等处,4~5龄则蛀入茎内,凡受害的茎秆极易风折。

二、综合防治措施

采用田内与田外防治相结合、越冬时期与生长季节相结合、农药防治与生物防治相结合、重点防治与一般防治相结合,也就是说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物理、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1.农业防治

(1)选用抗虫品种。因地制宜选择抗虫、耐虫的叶片直立型玉米品种。事实证明,采用抗螟品种是理想的治螟途径。

(2)消灭越冬虫源。一是秸杆还田,我们在综合防治区采用机械灭茬还田,既能降低虫源基数,又能培肥地力;二是烧掉剩余秸杆。三是积极处理越冬寄主,对玉米螟幼虫,在5月中、下旬玉米螟蛹羽化期,因地制宜采取各种办法降低越冬幼虫数量,减轻1代发生程度。

(3)科学的种植方式。合理的间、混、套种能显著减少玉米的被害株数,天敌明显增多。玉米套间大豆、间花生等。

(4)人工去雄。在玉米抽雄初期,玉米螟多集中在即将抽出的雄穗上为害。人工去除2/3的雄穗,带出田外烧毁或深埋,消灭一部分幼虫。

2.生物防治

用赤眼蜂和白僵菌防治玉米螟,可以减少环境污染,降低农药残留量,提高粮食的产量和品质,是目前主要的生物防治措施。

(1)赤眼蜂防治。用赤眼峰防治时在玉米螟产卵始期、盛期、末期各放峰1次,盛期放蜂量加大;

释放时间:当越冬代玉米螟化蛹率达20%时,后推10天,为第一次释放蜂适期,间隔5~7d再放第二次。

释放数量:每亩释放赤眼蜂1.5万头,第一次释放0.7万头,第二次释放0.8万头。

释放点数:每亩设置1个释放点,在释放时根据风向、风速设置点位。

释放方法:首先按照放蜂量、放蜂点数及有效赤眼蜂头数,将赤眼蜂成品蜂卡撕成小块,用秫秸皮或针线别(缝)在放蜂点玉米植株中部叶片的背面距基部1/3处。

(2)用白僵菌防治。在5月中旬越冬代玉米螟老熟幼虫开始复苏活动前,把白僵菌喷施到玉米秸秆垛中,按秸秆垛每立方米用白僵菌原粉100kg,用喷粉机喷粉,使幼虫感染白僵菌后死亡。

3.物理防治

在成虫盛发期,利用螟蛾的趋光性,使用高压汞灯对玉米螟成虫进行诱捕。选用450W自镇式高压汞灯在田外村庄每隔150m装一盏高压汞灯,用三通防水灯头,2mm的多股软灯头线,2.5mm的防风雨电源线,5~10A的单项开关刀闸。灯下修直径为1.2m的圆形水池,诱杀玉米螟成虫,将汞灯安装在捕虫水池上方中央,并用支架固定,灯泡距水面0.15m。灯间距为150m。捕虫水池内径1.2m,高0.12m,水池下面留一放水孔。水池中注入0.06m深的水,加入0.1kg洗衣粉,每三天换一次水。高压汞灯每天20点开灯,次日凌晨4点关停,同时将虫子捞出。高压汞灯选择在村屯外围,且庭院较为开阔的住户院内安置,避免建筑物和树木对灯光的影响。开灯期为越冬代玉米螟羽化始盛前,开灯期一个月,将大量成虫消灭在田外村庄内,减少田间落卵量,减轻下代玉米螟危害,又不杀伤天敌。

4.化学防治

药剂防治。敌敌畏与甲基异硫磷混合滞留熏蒸一代螟虫成虫,能有效控制玉米螟成虫产卵,减低幼虫数量;防治幼虫可在玉米心叶期,使用1.5%辛硫磷颗粒剂,以1:15的比例与细煤渣拌匀,使用点施器施药,沿垄边走边点施,每株点施一下,将药剂点施于喇叭口内,在玉米抽穗期,用90%敌百虫800~1000倍液,或50%甲胺磷乳油1500倍液,每株5~10mL,滴于雌穗花柱基部,灌注露雄的玉米雄穗。也可将上述药液施在雌穗顶端花柱基部,药液可渗入花柱,熏杀在雌穗的幼虫。

三、结论

12.玉米应用百泰微生物菌剂效果 篇十二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试验于2014年在黑龙江省引龙河农场科技园区和第三管理区9-2号地同时进行, 科技园区肥力中等, 黑土层20~30cm, 前茬玉米, 秋翻地, 春整地, 春起垄, 大垄垄距110cm;第三管理区9-2号地肥力中等, 黑土层20~30cm, 前茬玉米, 秋翻地, 春整地, 春起垄, 三垄垄距68cm。供试玉米品种为德美亚2号。

试验采取大区对比法进行, 每处理面积100m2。试验共设3个处理, 采用2次喷施, 处理1每公顷喷施百泰生物菌剂7500mL, 对水1500kg;处理2每公顷喷施百泰生物菌剂1125mL, 对水225kg;处理3为对照, 不喷施百泰微生物菌剂。

科技园区5月20日播种, 常规施肥比例为纯N150kg、P2O5127.5kg、K2O45kg/hm2, 种肥施磷酸二铵60kg/hm2, 公顷深施磷酸二铵157.2kg、尿素69kg、硫酸钾90kg。追肥每公顷施尿素150kg, 设计公顷保苗9万株。田间管理:深松1次, 中耕1次, 化学除草, 玉米苗期用硝磺·莠去津550g/L悬浮剂1995mL/hm2, 对水150kg进行茎叶处理。收获期9月28日, 每个处理取4m2实收测产。

第三管理区5月23日播种, 常规施肥比例为纯N150kg、P2O5127.5kg、K2O45kg/hm2, 种肥施磷酸二铵60kg/hm2, 公顷深施磷酸二铵157.2kg、尿素69kg、硫酸钾90kg。追肥每公顷施尿素150kg, 设计公顷保苗9万株。播后机械镇压, 田间化学除草用40g/L烟嘧磺隆悬浮剂1995mL/hm2, 玉米拔节期进行化控处理, 深松1次, 中耕2次, 收获期9月29日, 每个处理取4m2实收测产。

喷施时期:采用人工两次叶面喷施, 第1次在玉米拔节期进行, 于6月25日下午17时至19时30分进行叶面人工喷施;第2次在玉米大喇叭口期进行, 于7月12日下午17时至19时进行叶面人工喷施。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1 对水稻生育进程的影响

玉米应用百泰生物菌剂生育期调查:科技园区播种期5月20日、出苗期5月30日、拔节期6月24日、抽雄期7月22日、成熟期9月16日、收获期9月27日;第三管理区播种期5月23日、出苗期6月1日、拔节期6月25日、抽雄期7月24日、成熟期9月18日、收获期9月29日。经试验各生育期无显著差异。

2.2 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水稻室内考种及产量结果如下, 科技园区:处理1株高281cm, 穗长17.4cm, 穗行数15.5行, 行粒数27.9个, 百粒重27.1g, 产量9921kg/hm2;处理2株高281cm, 穗长16.9cm, 穗行数15.2行, 行粒数27.7个, 百粒重26.9g, 产量10030.5kg/hm2;处理3株高281cm, 穗长17.7cm, 穗行数14.8行, 行粒数27.1个, 百粒重27.1g, 产量9303kg/hm2。第三管理区:处理1株高259cm, 穗长16.2cm, 穗行数15.1行, 行粒数27.9个, 百粒重24.5g, 产量9310.5kg/hm2;处理2株高247cm, 穗长17.0cm, 穗行数15.5行, 行粒数29.8个, 百粒重24.4g, 产量9270kg/hm2;处理3株高245cm, 穗长16.7cm, 穗行数15.3行, 行粒数27.5个, 百粒重24.7g, 产量8661kg/hm2。应用百泰微生物菌剂处理穗行数、行粒数比空白对照有所增加。

3 小结

13.玉米螟生物防治的技术和效果 篇十三

点击次数:1533 发布时间:2009-8-2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新兴学科、交叉学科不断涌现,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的影响作用日益广泛和深刻。伴随着信息科技革命方兴未艾的浪潮,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也正在展现出未可限量的前景。越来越多的人们已经预见到,一个生命科学的新纪元即将来临,并将对科技发展、社会进步和经济增长产生极其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党的十六大指出,对于我国来说,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集中力量,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应当说,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为我国提供了一次实现科技创新和社会生产力跨越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

无论是科技界还是产业界,都基本认同这样一个重要判断:在新的世纪里,生命科学的新发现,生物技术的新突破,生物技术产业的新发展将极大地改变人类及其社会发展的进程。日益成熟的转基因技术、克隆技术以及正在加速发展的基因组学技术和蛋白质组技术、生物信息技术、生物芯片技术、干细胞组织工程等关键技术,正在推动生物技术产业成为新世纪最重要的产业之一,深刻地改变人类的医疗卫生、农业、人口和食品状况。尽管世界各国对高科技领域范围的界定不完全相同,但几乎无一例外地将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放在重要位置。特别是近二十年来,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获得了飞速发展,为世界各国医疗业、制药业、农业、环保业等行业开辟了广阔发展前景。

作为“对全社会最为重要并可能改变未来工业和经济格局的技术”,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和重视。进入新千年后,生物技术产业显示出强劲发展势头,成为当今高技术产业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2001年美国生物科技投资占到风险投资总额的11%,2002年美国在生物技术领域投入研究开发资金已高达157亿美元。日本政府2002年已明确提出生物技术立国战略,强调把“科研重点转向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并计划五年内将政府在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研究预算增加一倍,达到8800亿日元,力争使日本生物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欧盟已成立生物技术委员会,继在第四个研究开发框架计划对生物技术研究大量投资后,又在第五个研究开发框架计划中专门制定了“生命科学计划”,进一步加强在这一领域的努力。在软件领域成就斐然的印度,早在1995就提出“人类基因组——印度起点”研究计划,明确提出通过发展生物产业实现经济结构的多元化。这些都表明,世界上许多国家已把发展生命科学、生物技术及其产业作为赢得未来竞争的战略选择。目前,生命科学的研究热点仍然集中在基因组学、蛋白质学等领域。继2000年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之后,水稻、疟原虫、蚊子和老鼠的全部DNA序列测定也在2002年完成,这

些研究成果都直接与粮食生产和人类健康有关。老鼠和河豚鱼基因序列的测定,将可能为人类提供关于脊椎动物进化的重要线索。特别是科学家们已经把目光投入到功能基因组学(Functional Genomics)和蛋白质组学(Proteomics)这两个极富挑战性的领域,这将带来更多与人类自身发展密切关联的重大研究成果。

生物技术方面的进展则更为迅速,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与发酵工程、组织工程、蛋白质工程、抗体工程、干细胞研究、克隆技术、转基因技术、纳米生物技术、高通量筛选技术等等,将大大加快基因工程药物和疫苗的研制,以及推进对重大疾病新疗法的研究进程。总体来看,生物技术目前仍主要应用于医药和农业,但在食品、环保、化工、能源等行业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据统计,全球生物药品市场规模1997年为150亿美元,2000年为300亿美元,预计2003年将达到600亿美元。在转基因技术方面,尽管人们对基因改造生物的讨论和疑虑仍然存在,但2002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仍然比上年增加了600万公顷,达5867万公顷。据有关资料分析,转基因食品市场的销售额2010年将达到250亿美元。随着人类基因组图谱的破译,将有力地促进生物药物的研究与开发。到2020年,利用生物技术研制的新药可能将达到3000种左右。这将对提高人类的医疗水平和健康水平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

值得强调的是,当代科学技术发展正在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技术融合趋势。特别是生物技术与其他高技术的融合,形成了生物芯片、生物信息、生物材料、生物能源、生物光电、生物传感器等高技术领域,产生了生物技术群。比如,生物芯片技术的开发和运用,将在生物学和医学基础研究、疾病诊断、新药开发、食品、农业、环保等广泛领域中开辟一条全新的道路,改变生命科学的研究方式,革新医学诊断和治疗。据GoldmanSachs最新技术报告显示,美国的IBM、Sun、康柏和摩托罗拉等公司都已与生物技术公司达成了广泛合作意向,内容涉及到DNA敏感基因芯片、通过计算机模拟药效等各种技术领域。据有关专家估计,到2010年全球仅生物芯片的市场就将达到600亿美元。科技发展的这一突出现象以及由此带来的产业深层次变革,已经引起许多国家的高度关注。

14.玉米螟生物防治的技术和效果 篇十四

朱祺琪 社科1003 3100104077

【摘 要】我国是世界上环境污染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从城市到乡村,我国的大气、河流、湖泊、海洋和土壤等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本文针对我国目前生态环境状况,论述了现代生物技术在治理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中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关键词】现代生物技术 生态环境 环境保护

【引言】当前我国社会经济仍然保持着高度发展的态势,环境保护的压力将进一步加重,由人类活动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环境质量的恶化已成为制约我国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如何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控制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以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之目标是我国目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现代生物技术不但在净化环境,减少污染和改造传统产业等方面发挥出重要的作用,还可以为保护人类生存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在环境治理中,生物技术因其投资少,处理效率高,运行成本低等优点而得到广泛的应用。

【正文】

一、我国生态环境现状

目前我国由于工业“三废”污染、农用化肥和农药的污染以及废弃塑料和农用地膜的污染,严重的影响了我国的生态环境,使得水污染日益加剧,水资源严重短缺,全国600多个城市中已有一半城市缺水,农村则有8 000万人和6 000万头牲畜饮水困难;土壤污染严重,耕地面积锐减,近10年来每年流失的土壤总量达50亿t,土地荒漠化日益加剧;森林覆盖面积下降,草场退化,每年减少森林面积达2 500万亩;人们的身体健康受到严重威胁,疾病发病率急剧上升。因此,加大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力度,加快应用高新技术,如现代生物技术来控制环境污染和保持生态平衡,提高环境质量已成为环保工作者的工作重点。

二、现代生物技术与环境保护

生物是构成生态系统的要素,生态系统内物质循环主要是依靠生物过程来完成的。科技的发展也充分证明生物技术是环境保护的理想武器,这一技术在解决

环境问题过程中所显示的独特功能和显着优越性充分体现在它是一个纯生态过程。生物技术在处理环境污染物方面具有速度快、消耗低、效率高、成本低、反应条件温和以及无二次污染等显着优点,受到了高度重视。随着生物技术研究的进展和人们对环境问题认识的深入,人们已越来越意识到,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为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提供了希望。

目前生物技术应用于环境保护中主要是利用微生物。生物技术已是环境保护中应用最广的、最为重要的单项技术,其在水污染控制、大气污染治理、有毒有害物质的降解、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废物资源化、环境监测、污染环境的修复等环境保护的各个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应用环境生物技术处理污染物时,最终产物大都是无毒无害的、稳定的物质,如二氧化碳、水和氮气。利用生物方法处理污染物通常能一步到位,避免了污染物的多次转移。特别是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和酶工程等生物高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应用,大大强化了上述环境生物处理过程,使生物处理具有更高的效率。美国环保局(EPA)在评价环境生物技术时也指出“生物治理技术优于其他新技术的显着特点在于其是污染物消除技术而不是污染物分离技术”

三、现代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具体应用

1、污水的生物净化

污水中的有毒物质的成分十分复杂,包括各种酚类、氰化物、重金属、有机磷、有机汞、有机酸、醛、醇及蛋白质等等。微生物通过自身的生命活动可以解除污水的毒害作用,从而使污水中的有毒物质转化为有益的无毒物质,使污水得到净化。当今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技术处理污水就是生物净化污水的方法之一。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技术是酶工程技术。固定化酶又称水不溶性酶,是通过物理吸附法或化学键合法使水溶性酶和固态的不溶性载体相结合,将酶变成不溶于水但仍保留催化活性的衍生物,微生物细胞是一个天然的固定化酶反应器,用制备固定化酶的方法直接将微生物细胞固定,即是可催化一系列生化反应的固定化细胞。运用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可以高效处理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无机金属毒物等。

2、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

重金属污染是造成土壤污染的主要污染物。重金属污染的生物修复是利用生物(主要是微生物、植物)作用,削减、净化土壤中重金属或降低重金属的毒性。其原理是:通过生物作用(如酶促反应)改变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化学形态,使重金属固定或解毒,降低其在土壤环境中的移动性和生物可利用性,通过生物吸收、代谢达到对重金属的削减、净化与固定作用。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过程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激发微生物的活性,由此可以改善土壤的生态结构,这将有助于土壤的固定,遏制风蚀、水蚀等作用,防止水土流失。

3、白色污染的消除

“白色污染”是指被抛弃在环境中的废塑料包装物及废农膜对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据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土壤、沟河中塑料垃圾有百万吨左右,约45000km2面积的废农膜残存在土壤中,若再不采取相应措施,将会严重影响我国生态和环境,研究和开发生物可降解塑料已迫在眉睫。而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消除白色污染的途径有:

(1)利用生物工程技术可以广泛地分离筛选能够降解塑料和农膜的优势微生物、构建高效降解菌。

(2)利用生物工程技术可以分离克隆降解基因并将该基因导入某一土壤微生物(如:根瘤菌)中,使两者同时发挥各自的作用,将塑料和农膜迅速降解。

(3)大力研发可降解塑料和地膜。降解塑料具有与普通塑料同样的使用功能,但在完成其使用功能而被废弃后,其化学结构可以在某些条件下发生变化,使高分子分解成分子量较小的分子,最后,被自然环境所同化。降解塑料有三类:光降解塑料、生物降解塑料及双降解塑料。目前在世界上降解塑料还远远没有得到大规模使用。开发使用降解塑料也只能作为解决白色污染的辅助措施。

4、化学农药污染的消除

一般情况下,使用的化学杀虫剂约80%会残留在土壤中,特别是氯代烃类农药是最难分解的,经生态系统造成滞留毒害作用。因此多年来人们一直在寻找更为安全有效的办法,而利用微生物降解农药已成为消除农药对环境污染的一个重要方面。能降解农药的微生物,有的是通过矿化作用将农药逐渐分解成终产物CO2和H2O,这种降解途径彻底,一般不会带来副作用;有的是通过共代谢作用,将农药转化为可代谢的中间产物,从而从环境中消除残留农药,这种途径的降解结

果比较复杂,有正面效应也有负面效应。为了避免负面效应,就需要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对已知有降解农药作用的微生物进行改造,改变其生化反应途径,以希望获得最佳的降解、除毒效果。要想彻底消除化学农药的污染,最好全面推广生物农药。

5、其他污染的治理

除了上述污染,现代生物技术还衍生出了城市有机垃圾的处理技术、生物曝气滤池处理生活污水及资源化利用技术、含油污高新生物处理技术等等。

四、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生物技术是环境保护广泛应用和十分重要的技术,其在污水的生物净化、工业清洁生产、工业废弃物、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有毒有害物质的降解、废物资源化、环境生物监测、环境修复和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的清洁生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全球范围内对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和越来越严厉的环境法,市场对环境生物技术的需求会越来越广泛,且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运用现代生物技术预防和治理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具有巨大的潜力和优势。

【参考文献】

《环境生物学》孔繁翔

《现代生物技术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冯玉杰

15.海洋生物肥在玉米上应用效果 篇十五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试验地于2012年设在黑龙江省八五三农场第一管理区第一作业站。土壤类型为白浆土, 前茬红小豆。有机质含量40.29g/kg, 碱解氮207mg/kg、速效磷45.94mg/kg、速效钾249mg/kg, pH值为5.84。采取联合整地, 秋起1.3m大垄。供试玉米品种为合玉24号。

试验共设2个处理, 处理施用海洋生物肥, 对照不施用海洋生物肥。海洋生物肥粉末状用于玉米种子包衣, 公顷用量1500g, 包衣后置于阴凉处晾干待用;颗粒状用于与种肥互混后施入土壤, 公顷用量15kg。

种子处理:播种前1周人工粒选种子, 用35%多克福种衣剂对玉米种子进行包衣, 用量为玉米种子量的1.2%, 包衣后成膜良好, 光滑度好, 没有脱落现象。在播种前按每公顷玉米种子用海洋生物肥1500g对水均匀包衣, 要求用海洋生物肥包衣后的种子在3d内播到地里。肥料准备:公顷施化肥纯量300kg, N、P、K比例为2∶1∶0.3。其公顷施化肥商品量为:尿素292.5kg、磷酸二铵180kg、氯化钾75kg。种肥公顷施尿素112.5kg、磷酸二铵180kg、氯化钾75kg。以上化肥混拌均匀后同播种一次施入土壤中, 种肥分两层施入。施肥位置以玉米种子的相对位置为基准, 1/3量的种肥侧5cm、深3cm;2/3量的种肥侧5cm、深8cm。余下的尿素, 当玉米7~8片叶时, 结合第2遍中耕追施。

5月11日播种, 选用气吸播种机, 公顷有效下种粒数6.75万粒, 播深4~5cm, 播后及时镇压。化学药剂封闭灭草:播种后采取土壤封闭灭草, 配方为宝收49.5g、乙草胺1650mL/hm2, 公顷喷药液量525L。

玉米苗出齐后进行垄沟深松。要求使用工作部件单杆尺, 深度30~32cm。深松后土块要小, 不埋苗, 不压苗。深松两周后进行第1遍中耕, 依据降水及土壤干湿情况, 以后每间隔20d左右中耕一次, 全生育期中耕3~4遍, 最后一遍中耕要起碰头大垄, 起垄高度22~25cm。起的土要松散细碎, 土要碰头, 不能挤歪压倒玉米植株。

2 结果与分析

玉米产量调查结果如下, 处理的株高305cm, 公顷收获株数5.82万株, 穗位高107cm, 穗粒数506粒, 百粒重41.11g, 子粒水分30.1%, 公顷产量12106.5kg;对照的株高305cm, 公顷收获株数5.82万株, 穗位107cm, 穗粒数492粒, 百粒重40.23g, 子粒水分30.5%, 公顷产量11518.5kg。从以上调查结果可知, 应用海洋生物肥的处理与对照相比, 每公顷增产588kg, 增产率为5.1%。

3 小结

16.玉米非生物灾害的减灾技术措施 篇十六

一、大风、暴雨灾害

玉米多在夏季种植,夏季是多大风暴雨的季节,我国各地的玉米生产几乎年年都受到程度不等的大风暴雨灾害,往往发生倒伏和涝灾。而此时玉米正处于雌雄穗开花的关键期,也是雌雄穗授粉的关键期,若授粉效果不好,容易使小花退化不结实,也会造成雌雄花期不育,影响玉米结实;空秆数增加、缺粒、早衰现象严重,最终影响玉米产量。对此类灾害应采取以下几项技术措施。

1. 提前做好化控 化控的目的,主要是降低玉米植株高度,增强植株抗逆能力。应提前在玉米植株有7~11片叶时进行化控,亩用30毫升玉米抗倒抗逆增产剂抗伏灵,对水15~20千克进行1次叶面喷施。如果7月份阴雨寡照,苗期又没有进行第一次化控,可在田间发现有极少数玉米雄穗露尖时化控,每亩用20~30毫升玉米健壮素,对水15~20千克均匀喷施叶面。

2. 及时排水 一般情况下,玉米根部淹水不超过24小时,只要能迅速地排干积水,玉米就不会受到太大影响;如果根部淹水时间达到24小时以上,玉米就会发生涝害,表现为叶片发黄、枯萎,严重的会逐渐死去。因此,对暴雨、大雨后田间积水过多的地块,要及时排干积水,防止根系因过分缺氧而导致腐烂,引发病害侵染,导致玉米死亡。同时要增施肥料,特别是根外追肥。一般配成0.5%尿素+0.2%磷酸二氢钾溶液进行叶面喷施,间隔7~10天喷1次,连续喷施两次。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确保尿素和磷酸二氢钾完全溶解;喷施也要均匀,以免因局部浓度过高而引起叶片灼烧,加剧灾害程度。

3. 采取扶起等相应的技术措施 拔节前后,即玉米营养生长时期出现的倒伏,不用扶起,两三天后即能自动折起。因玉米植株自身有恢复直立的能力,靠近地面的茎节向下扎根生长,不会发生二次倒伏,不影响将来正常的开花授粉,对产量也没有大的影响;一旦扶起,反而会引起伤根,使根不再下扎,不仅影响到将来的玉米产量,而且很容易发生多次倒伏。抽雄授粉前后倒伏的玉米,因植株高大、叶片茂密,倒伏后植株间必然相互叠压,其自身直立功能受到影响且很难恢复,不仅直接影响正常开花授粉,还影响到叶片的光合作用,所以必须人工扶起,扶起要早、慢、轻,并结合培土进行。如果倒伏3天后仍未达到扶正的目的,则考虑放弃或割除处理。灌浆后倒伏且倒伏程度较轻者,不要随意扶正,让其慢慢自行恢复直立生长。

4. 适当晚收 由于受光照少、阴天、气温低等因素影响,玉米的光合效率低,造成干物质积累不足。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适当晚收7~10天,延长玉米生长周期,以提高产量和品质。或在玉米抽雄期,实行隔行去雄技术,雌穗散粉后把雄穗穗部去完,也有一定的防倒增产效果。

二、药、肥使用不当的影响

特别是使用除草剂时,一旦使用技术和药剂种类不佳,玉米便表现出失绿、干枯,出现坏死斑点,叶茎轻微皱缩弯曲,根系发育不良,严重者甚至表现植株畸形扭曲,茎秆脆且易断,根系短、少、老化等,导致植株停滞生长,对产量影响极大。生产上应采取以下措施缓解补救。

1. 施肥浇水 及时进行浅中耕,疏松土壤,增强根系活力,减轻药害。喷施0.5%~1%的尿素溶液,提高玉米的生长速度,能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

2. 喷施赤霉素 赤霉素粉剂不溶于水,使用时先用少量酒精溶解,再加水稀释到所需浓度。配好的水溶液容易失效,所以最好现用现配,且不能与碱性农药混用,以免失效。一般使用浓度为10~15毫克/千克。还要注意,赤霉素只有在田间肥水条件较好的情况下才能发挥优势,但不能取代肥料。

3. 割除心叶 对药害较重的植株,将鞭状扭曲的心叶割除,再进行化学方法处理,也能起到很好的减轻药害作用。

三、早衰

要注意氮、磷、钾肥的搭配使用,及早补追穗粒肥,缺钾地区要特别注意增施钾肥,以增强茎秆强度,提高茎秆抗倒伏能力和防止早衰。每亩追施磷酸二氢钾8~10千克,可有效增加玉米产量。

17.玉米螟生物防治的技术和效果 篇十七

第一条 地测防治水工作是煤矿安全生产过程中的一项基础工作,也是矿井质量标准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进一步提高地测防治水工作质量和管理水平,适应当前质量标准化建设要求,更好地为矿井安全生产服务,特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技术管理

1、设立地测防治水机构,矿长是矿井防治水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总工程师具体负责地测防治水技术管理工作。

2、建立健全各项地测防治水规章制度、各级岗位责任制、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并认真组织落实。

3、每年1月底前上报上一地测防治水工作总结和本工作计划。

4、每月下旬组织召开地测防治水专题会议,总结本月工作并对下月工作做安排。

5、地测防治水资料要分门类保管,有索引、有目录,装订成册,帐、卡相符,文字部分与基础数据要一致。

6、每年对地测防治水方面的知识进行专业培训,制定培训计划,做好培训记录。

第三条 矿山测量基础工作

1、建立健全测量控制系统,精度符合《煤矿测量规程》规定要求;井下基本控制导线和采区控制导线,按《煤矿测量规程》规定及时延长。

2、井下各等级导线延伸前的检查测量必须符合规程规定的要求后方可继续向前延伸。

3、巷道中、腰线标定及时、准确,无责任工程事故。

4、坚持巷道开口、贯通、停头、复工、停采及工程进度等通知单制度。其中贯通通知单要求岩巷必须提前20—30m、煤巷必须提前30—40m、突出煤层必须提前60m、机掘提前50—100m发送到矿分管领导及生产技术、调度、安全、通风等部门。

5、巷道贯通后,重要方向的误差(中、腰线闭合差)必须符合规程规定的要求并能满足工程设计的有关规定。

6、大型贯通测量工程(贯通距离3000m以上)必须进行贯通测量设计(含贯通测量误差预计),并将设计(含误差预计)报吕梁公司审批。贯通后必须进行技术总结。经过审批的贯通测量设计(含误差预计)和技术总结必须进行归档。

7、煤矿八大基本矿图:井田区域地形图,比例尺1:2000或1:5000;工业广场平面图,比例尺1:500或1:1000;采掘工程平面图,比例尺1:1000、1:2000或1:5000;井上下对照图,比例尺1:2000或1:5000;主要保安煤柱图,比例尺1:1000或1:2000;井筒断面图,比例尺1:200或1:500;井底车场平面图,比例尺1:200或1:500;主要巷道平面图,比例尺1:1000或1:2000。内容必须齐全,填图必须及时。矿图的比例、内容、精度必须按《煤矿测量规程》第六篇第二章第230条—第238条的要求进行绘制和注记。

8、采掘工程平面图每月填绘一次,其他矿图每季度填绘一次,图面表达和注记无矛盾;数字化底图至少每季度存盘备份一次。

9、必须具备以下计算成果资料或台帐

①地面等级控制网、近井点、井筒和绞车十字中线坐标计算成果及台帐

②井上、下水准测量计算成果及台帐 ③井上、下导线测量计算成果及台帐 ④联系测量成果资料及台帐 ⑤全站仪定向计算成果台帐 ⑥贯通测量导线计算成果台帐

⑦中、腰线标定及其他工程标定计算台帐

10、测量日常用图(4种):生产施工进度图(比例尺1:500~1:2000)、重要巷道施工放样图或工程标定设计图(比例尺1:100~1:500)以及地面控制网和近井点平面图、井下控制导线网图,必须及时填绘。

11、必须使用正规的、专业的地面、井下外业记录本,具体包括如下:

①经纬仪导线测量记录本 ②水准测量记录本 ③联系测量记录本

④井巷施工标定记录本(普通巷道标定放线可与合用,但必须详细抄录标定数据并记录标定结果;地面重要工程标定工作,必须使用专门的标定记录本)

⑤陀螺定向记录本 ⑥其它专项记录本

12、测量资料的管理必须符合档案管理的相关规定。必须符合防火、防水、防盗、保密等要求。各种等级的坐标结果、高程结果,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含井田区域地形图、井上下对照图等)均应严格保密,严格保管,任何人不得私自外借。

13、测量资料的管理必须建立具有矿分管领导签字批准的发放登记、借阅登记等完善的资料管理制度。

14、所有测量资料(含图纸)必须有编号、有目录、有索引,查找方便、快捷,并且内容完整、不缺页、外观整洁。

15、所有计算台帐(含标定计算台帐、坐标计算台帐、高程计算台帐等)本身除有编号、目录外,还必须具有起算数据来源、原始记录来源(或计算数据来源),测量(或标定)地点、测量日期、计算者签名、计算日期、校对者签名、校对日期、示意图等内容。

16、所有结果台帐,除有编号、目录外,还必须具有成果来源、地点、测量日期、整理者签名、整理日期、校对者签名、校对日期、示意图等内容。

17、所有原始记录本本身除有编号、目录外,还必须具有测量(或标定)地点、测量人员签名、记录者签名、记录本检查人员签名、测量日期、使用的仪器、工具型号(或编号)、示意图等内容。

18、具有内容齐全的仪器检校台帐或卡片,卡片必须详实记录仪器目前的状态、各种精度指标、维修、送检或常规项目自检自校后的结果。

第四条 矿山地质基础工作

1、必须具备建井地质报告、矿井地质报告及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并且按照规定期限进行修编。

2、采区地质说明书、掘进工作面地质说明书和回采工作面地质说明书必须按《地测防治水质量标准化标准》要求编制,由生产设计部门提交并经总工程师签字批准的“委托书”要求的时间完成编制工作。

3、工作面回采结束后要在一个月内完成采后总结,并报总工程师审批后归档。采区结束后要在6个月内进行采区结束总结。

4、地质基本矿图(6种):矿井地质地形图或基岩地质图,比例尺1:2000或1:1000;矿井可采煤层底板(或顶板)等高线及储量计算图(急倾斜煤层加绘立面投影图), 比例1:2000或1:5000;矿井地质剖面图,比例1:1000或1:2000矿井水平地质切面图(适用于煤层倾角大于25° 的多煤层矿井),比例1∶ 2000或1:5000;矿井煤系地层综合柱状图,比例1:200~1∶ 500;矿井煤岩层对比图1:200~:1:500;矿井地质构造纲要图和陷落柱分布图,比例1∶ 5000~1∶ 25000。要求每3个月更新一次。

5、采区日常工作图(3种): ①采区地质剖面图,比例1:500~1:2000;

②采区分煤层底板(或顶板)等高线图(急倾斜煤层加绘立面投影图),比例1:1000或1:2000;

③采区水平地质切面图(单一煤层或缓倾斜煤层除外),比例1:1000或1:2000。

每月必须及时对相关图件根据井下实际收集到的地质资料,及时填到图纸上。

6、要求地质技术成果资料不准缺项,内容齐全,图文数字一致。

7、原始记录要有专用记录本,有目录、索引、页码,记录内容齐全,字迹、草图清楚,数字无涂改。

8、地质预报要有年报和月报,必要时应做临时性预报,有文字和附图,附图应清晰直观。并以年为单位装订成册,归档保存。年报、月报必须经总工程师审批后,发至安全生产有关部门。水情水害预报通知书下发及时,内容全面、准确,满足矿井安全生产需要。

第五条 水文地质基础工作

1、必须具备以下水文地质图纸

①矿井充水性图,比例尺1:2000或1:5000 ②综合水文地质图,比例尺1:2000~1:1000 ③水文地质剖面图,比例尺1:1000 ~1:1000 ④综合水文地质柱状图,比例尺1:500~1:1000 ⑤主要含水层等水位(压)线图,比例尺1:2000~1:1000 ⑥矿井涌水量与各种相关因素动态曲线图,⑦矿井排水系统图,比例尺1:2000~1:1000 各种图纸必须图面清洁、层次分明、线条均匀、色泽准确适度,符号、注记等要求符合《煤矿地质测量图例》要求,图纸内容必须符合《煤矿防治水规定》。

2、水文地质工作必须具备以下台帐 ①矿井涌水量观测成果台帐 ②气象资料台帐

③地表水文观测成果台帐及地表水体渗漏台帐 ④钻孔水位、井泉动态观测成果及河流渗漏台帐 ⑤抽水试验成果台帐 ⑥矿井突水点台帐

⑦井田地质钻孔综合成果台帐 ⑧井上下水文地质钻孔台帐 ⑨水质分析成果台帐

⑩水源水质受污染观测资料台帐

⑾水源井(孔)资料台帐

⑿封闭不良钻孔资料台帐

⒀矿井和周边煤矿采空区相关资料台帐

⒁防水闸门(墙)观测资料台帐

⒂井下超前探测(钻探、物探等)基础台帐

⒃矿井、采区、工作面排水系统台帐

台帐要有专人管理,内容要齐全并与原始记录相对照,观测成果要及时填写。

3、井上、下和不同观测内容原始记录要有专用记录本,有目录、索引、页码,记录内容齐全,字迹、草图清楚,数字无涂改。

4、建立水文观测系统,定时观测。水情水害预报必须有文字和图纸,预报要评价突水危险性,提出水害处理意见。应做到年有年报,季有季报、月有月报,及时下达。并按年装订成册,遇到情况发生变化,预计有突水危险时,要及时进行临时性预报并送达有关单位。年报、季报、月报必须经总工程师审批后,送达有关单位。水文地质预报通知书(临时性预报)下发及时,内容全面、准确,满足矿井安全生产需要。

第六条 资源回收及储量管理

1、储量计算图纸(4种):

①采区储量计算图,比例尺1:1000或1:2000; ②矿井储量计算图,比例尺1:1000~1:5000;

③工作面损失量计算图,比例尺1:500、1:1000或1:2000; ④分煤层“损失量”计算图,比例尺1:1000、1:2000或1:5000。绘制内容应符合《生产矿井储量管理规定》的要求。矿井储量计算图要求每年更新一次。采区损失量计算图和工作面损失量计算图要求每月5日前更新一次。

2、煤矿应具备的台帐:分月分工作面损失量分析及回采率计算基础台帐、分月分采区分煤层损失量分析及回采率计算基础台帐、全矿井分煤层损失量分析及回采率计算基础台帐、矿井期末保有储量计算基础台帐、矿井“三下”压煤台帐、矿井永久煤柱及损失量摊销台帐、矿井储量增减、变动审批情况台帐、矿井储量动态数字台帐、“三量”计算成果台帐;地质及水文地质损失台帐、报损煤量台帐,具备的台帐必须全部有电子文档,按要求及时填报,内容齐全不矛盾。

3、分工作面须有正规的储量外业专用记录本,并且要有目录、索引。原始记录应包括收尺、丢煤、探煤厚度等记录内容,要求内容齐全,按时间保存,便于查找。

4、矿井储量损失情况清楚,日期、数量、构成原因等都必须准确无误。

5、管理人员当发现工作面丢煤或即将丢煤时,应立即报告有关领导,并及时填写“预防丢煤通知书”,报总工程师签署意见,迅速采取措施。“预防丢煤通知书”要归档保存。

6、每个工作面或采区结束后,一个月内要写出采后总结,重新核实储量、采出量、损失量。分别计算出工作面回采率和采区回采率。每半年进行一次全矿井回采率分析,找出存在问题,并写出回采率分析总结报告。

第七条 防治水工作

1、建立地下水水文动态观测系统,按规定时间坚持观测和分析水情变化。

2、矿井防、排水系统健全、设施完善。

3、每年雨季前进行一次联合排水试运转,并有联合排水试运转报告。

4、要有适合本矿井的防、堵、疏、排、截等综合防治水措施。

5、矿井必须有防治水中长期规划和防治水计划,由总工程师审核后上报上级单位批复。

6、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应当按照《煤矿防治水规定》的要求编制。

7、建立专职的探放水队伍,探放水队伍必须持证上岗。

8、防治水工程有方案设计、施工设计,并按规定程序审批,工作结束后有总结报告。

9、坚持“预测预报,有掘必探,有采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防治水原则和“探掘分离”管理规定,坚持“物探先行、钻探验证、化探验证”的综合探测手段,并有相关探测资料和记录。实行牌板管理制度。凡不清楚或有怀疑的地段,都必须安排探放水,并有探放水工程设计及技术措施。

10、警戒线以外的区域,掘进工作面钻孔验证时,掘进中心水平上不得少于3个孔,回采工作面在物探资料可疑点已进行钻探验证基础上,延顺槽方向每50米应保证1个钻探验证孔。

11、探放水工程设计有单孔设计,设计必须符合《煤矿防治水规定》的要求,并将探放钻孔参数及时如实填绘在相关图纸上。

12、对矿井内的采空区及其周边相邻矿井采空区积水范围、积水量、积水标高、积水线、探水线、警戒线,应在采掘工程平面图和充水性图上标明,对相邻生产矿井旧巷道积水区和开采范围必须清楚,存在问题及时上报煤矿主管部门。

13、对采掘工作面上覆采空区和相邻同层采空区积水影响安全开采时,必须在采、掘之前进行探放,及时下达停采、掘通知书。

14、矿井应当根据本单位的主要水害类型和可能发生的水害事故,制定水害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每年对应急预案修订完善并至少进行一次演练和总结评价。

15、工业广场防洪排涝措施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254、255、256条规定,必须有防灌井措施。

16、水害应急预案和防排水设备的储备必须设专用仓库,并由专人负责。

17、每半年对井田范围内井上下的所有水文钻孔进行一次全面排查,并作详细记录,建立井上下水文钻孔巡查管理台帐。

18、防隔水煤(岩)柱留设必须符合《煤矿防治水规定》要求,并按规定程序审批。

19、井上下防治(探)水工程、防水闸门、防水闸墙、探放水钻孔等工程质量必须符合《煤矿防治水规定》要求。

第八条 探放水工作

1、矿井必须成立专业探放水队伍。探放水作业人员按规定经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

2、矿井必须配备不少于3台专用探放水钻机,并有一台钻进能力在200m以上的钻机;配备直流电法仪和瞬变电磁仪各1台以上。严禁使用煤电钻、风煤钻等非专用设备进行探放水。

3、矿井必须把煤矿探放水工作纳入矿井整体生产组织中,在安排生产计划时,必须首先安排探放水计划,在开拓、掘进、回采等设计编制及实施中,要有地测科的审查意见,确保达到优先介入,优先施工。

4、探放水设计方案与安全技术措施由地测科提出,矿总工程师组织调度、安全、通风、机电、地测科、队组、探水队等部门会审同意后报总工程师审批。

5、必须严格按批准的探放水设计进行探放水作业,坚持使用物探仪对采掘工作面进行超前探测,根据探测结果综合分析采掘工作面水害程度后进行钻探验证。

6、探水队接到探水通知单后,对钻探设计和施工措施进行贯彻学习,做好钻探前的检查准备工作。首次开钻前由地测科牵头,组织安全、生产、机电、通风、调度等部门进行开钻验收(验收内容主要包括钻场支护、钻机固定、排水设施、供电、供水、通讯联络、图牌板等),以后由探水队负责做好开钻前的检查准备工作。地测技术人员按设计要求对施工钻孔进行现场标定。探水队按标定的钻孔位置、方位、角度进行钻探施工。

7、钻探过程中,探放水队专人负责做好原始记录,地测科安排技术员(地测科或探水队技术员)跟班,及时检查监督现场钻探施工和记录情况,与当班验收员一同对每个钻孔的施工质量和钻探进尺进行验收,并在钻探原始记录上签字确认。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汇报矿调度室和地测科。当班验收员按照统一格式做好钻探原始记录和“有掘必探”管理牌板中关于钻探情况的内容填写。

8、地测科负责对钻探全过程进行监督检查,完成钻探设计任务后,由地测科组织相关科室对钻探质量和钻探进尺以及钻探效果进行联合验收。

9、钻探结后,由地测科及时对物探、钻探成果进行分析总结,提出掘进工作面探放水工作落实和分段安全许可评价,确认前方无水害威胁后,下发允许掘进通知单和防治水安全许可牌,移交掘进队进行掘进作业。

10、掘进队接到允许掘进通知单后,按照允许掘进通知单的要求,填写“有掘必探”管理牌板中钻探有效距离、允许掘进距离等内容,将防治水安全许可牌同“有掘必探”管理牌板一同悬挂在规定位置,开始组织掘进作业。当班验收员负责填写“有掘必探”管理牌板中的当班掘进进尺、累计掘进进尺、剩余允许掘进距离。掘进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时,要立即报告调度室,剩余允许掘进距离为20米时汇报地测科,由地测科和探水队做好下一循环的钻探工作。掘进队按照地测科下发的停掘(探水)通知单停止掘进,由地测科将防治水安全许可牌收回,开始下一循环物、钻探。

11、探水队对每循环的钻探位置进行现场标定、统一编号管理。探放水原始记录经跟班人员签字确认后由探放水队归档管理,作为考核工程量和资料分析整理的依据。

12、矿井要加强对职工防治水知识的教育和培训,使职工了解防治水的基本知识,掌握井下透水征兆,每年组织开展一次水害应急救援演练,提高职工防治水工作的技能和抵御水害的能力。

第九条 关闭废弃煤矿调查

建立关闭废弃煤矿调查分析台帐,对关闭废弃煤矿进行调查、分析,记录在案。对其分布、开采范围、对生产矿井的危害程度等情况,必须掌握清楚,资料图纸齐全。

地测防治水技术规程实施 细则和技术补充规定

18.除草剂产生药害的原因和防治技术 篇十八

除草剂产生药害的原因和防治技术

阐述了除草剂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药害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除草剂的安全使用方法和除草剂药害的.主要救治措施.

作 者:于雨生 YU Yu-sheng  作者单位:天津市原种场,天津,301505 刊 名:天津农业科学 英文刊名:TIANJIN AGRICULTURAL SCIENCES 年,卷(期):2009 15(2) 分类号:S482.4 关键词:除草剂   药害   救治措施  

19.玉米螟生物防治的技术和效果 篇十九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供试玉米品种为绿单2号,供试肥料为战氏生物农残降解剂(北京绿色太阳零农残研究所)。

供试仪器设备有山东卫士牌NS-16型背负式手动喷雾器,药液喷洒均匀。施药喷雾压力为2~3个大气压,流量0.6 L·min-1,喷液量225kg·hm-2,喷头高度距地面1 m,使用喷头为扇形喷头。

1.2 方法

1.2.1 试验地概况及气象条件

试验地设在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红兴隆管理局二九一农场试验站,土壤类型为草甸黑土,土壤质地粘重,土壤有机质32.16g·kg-1,pH8.43,全氮1.66g·kg-1,全磷0.6 g·kg-1,全钾10.96 g·kg-1,速效氮155.10mg·kg-1,速效磷28.32 mg·kg-1,有效钾192mg·kg-1。2013年全年积温2 885.5℃,终霜期5月3日,初霜期9月25日,全年无霜期144d,作物生长期内,月平均气温较历年偏高,在作物生长期降水较多,比较适合玉米生长。

1.2.2 试验设计

试验设3个处理,即处理1为发生药害时采用战氏生物农残降解剂900mL·hm-2兑水叶面喷施一次(6月15日);处理2为发生药害时采用战氏生物农残降解剂60mL·hm-2兑水进行第1次叶面喷施(6月15日),间隔7d进行第2次喷施战氏生物农残降解剂60mL·hm-2(6月22日);处理3为空白对照,不用药剂。

采用大区对比试验,每个处理面积1 333m2,选择的是当年喷药加大药量制造药害的地块,药害种类是硝磺草酮和莠去津,属于急性药害症状[1,2]。基肥尿素150 kg·hm-2,磷酸二铵80kg·hm-2,50%硫酸钾80kg·hm-2,其它田间管理措施同常规。

1.2.3 测定项目及方法

田间调查:在9月20日每区随机取5株,测量株高,穗位高,于9月26日每小区定3点(每点10m2)收获测产。室内考种:于10月5日随机取20穗,测量穗长、穗粗、秃尖长度、行数、行粒数及百粒重。

2 结果与分析

喷施战氏生物农残降解剂的处理能使植株株高增高,田间空秆率降低,增加穗长,缩短穗的秃尖长度,增加粒重,籽粒饱满,提高产量。

2.1 对作物生育期的影响

根据调查结果可知,各处理在生育进程上一致,没有明显差异(见表1)。

2.2 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从表2可看出,和对照处理比较,喷施战氏生物农残降解剂的处理能使田间空秆率降低,植株株高增高,说明战氏生物农残降解剂能活化植物细胞[3],在抑制有害菌的同时,促进正常细胞的分化,使受害植株快速恢复,迅速生长[4,5]。

从病害调查结果看出,2013年各处理均未发病,没有受到病害的影响。

2.3 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从表3看出,喷施战氏生物农残降解剂均可增加穗长,缩短穗的秃尖长度,增加粒重,籽粒饱满。其中喷施1次战氏生物农残降解剂的增产2.5%,喷施2次战氏生物农残降解剂的增产5.1%。

3 结论

20.玉米螟生物防治的技术和效果 篇二十

关键词:玉米螟;为害状况;防治措施;桦甸市

中图分类号:S435.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6)02-0016-02

玉米螟是为害玉米的主要害虫之一,直接影响我国玉米产量和经济效益[1-2]。桦甸市玉米常年播种面积在12万hm2以上,是该市的主要粮食作物,也是该市重要的主导产业和农村经济的主要来源,在农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玉米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最突出的一个问题是玉米螟对玉米生产为害严重,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对玉米产量影响较大,已成为制约玉米产量的主要因素。为此,桦甸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于2010—2015年对当地玉米螟发生为害情况和发生规律进行调查分析,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综合技术措施,为桦甸市有效控制玉米螟为害、减少玉米螟为害带来的损失及提高玉米产量提供技术指导。

1 桦甸市自然资源概况

桦甸市位于吉林省东南部,属于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一年四季明显。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秋高气爽,冬季严寒漫长。年平均气温3.9 ℃,10.0 ℃以上有效积温2 730.0 ℃,日照时数2 378 h,降雨量748.3 mm,降雨主要在7—8月份,无霜期125 d。

2 玉米螟发生和为害情况

2.1 调查地点

调查地点为桦甸市3个乡镇6个村,分别为横道河子乡文华村、荒山村、桦郊乡新政村、永隆村、金沙乡民隆村、密胜村。

2.2 调查方法和内容

采用对角线5点取样方法,每个村调查3块地,每块地每点双行调查20株以上,调查总株数为100株,调查内容包括活幼虫数、被害株数、茎部蛀孔等指标。

2.3 调查结果

2010—2015年6 a调查结果表明:桦甸市玉米被害株率为31%~89%;茎蛀孔数为30~282个;2010年平均百株活幼虫为26.2头,2011年为99.4头,2012年为25.9头,2013年为34.6头,2014年为31.6头,2015年为32.0头,其中2011年为偏重发生,其他年份为中等发生。

3 玉米螟为害严重的原因

3.1 品种单一

从2008年开始,桦甸市主推玉米品种为先玉335,种植面积占玉米总种植面积85%以上。先玉335是紧凑上冲密植型品种,植株较大,而玉米螟成虫恰恰喜欢在这种类型的玉米植株上产卵,该品种的大面积种植为玉米螟繁殖提供了便利条件。

3.2 作物布局不合理

作物布局不合理、种植作物单一对玉米螟发生有着明显的影响。东北地区大豆种植面积逐年减少,长期以单一的玉米连作为主,为玉米螟发育提供了丰富的营养条件。

3.3 天敌数量减少

玉米螟的天敌有70多种,而且种类很多,例如赤眼蜂、草蛉、寄生蝇、白僵菌、步行甲等。但近些年,随着除草剂的大面积应用,农药(而且多是剧毒、高毒农药)残留加剧,致使玉米螟的天敌数量明显减少,破坏了生态平衡,天敌对玉米螟幼虫和蛹的生物抑制作用效果降低,导致玉米螟为害频频发生。

3.4 秸秆处理不及时

由于桦甸市地处吉林省山区,木材资源较为丰富,而玉米秸秆又不是农民取暖的主要来源,加上该区域人少地多,秋收时间较长,秸秆很难及时处理,大部分秸秆堆放在田间地头、林下空地等处,致使冬后虫源基数大增。越冬幼虫存活率较高,是玉米螟大面积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3.5 农民防治不主动

玉米螟属典型的钻蛀性害虫,其为害较为隐蔽,多数农民并没有意识到玉米螟为害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很少主动采取防治措施,任其为害,导致玉米螟为害逐年加重。

3.6 气候条件适宜

玉米螟发育各阶段适宜温度范围为15~30 ℃,最适宜温度为17~22 ℃,桦甸市的气候条件正好满足玉米螟各阶段发育要求。另外,该地区降雨量较大,湿度成为玉米螟发生的另外一个重要影响因素。通过6 a调查发现,玉米生育苗期玉米螟化蛹率为2.2%,拔节期羽化率为5.7%,抽雄期化蛹率已达72.7%、羽化率为63.6%,与该地区降雨量正好吻合。

4 综合防治措施

防治玉米螟的原则是: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村屯联防,统防统治。具体包括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措施[3-4]。

4.1 农业防治

4.1.1 处理秸秆,减少虫源 在春季玉米螟化蛹前,对玉米秸秆采取多种方式处理,如秸秆还田、打包成捆等,以减少冬后幼虫基数。

4.1.2 选用抗玉米螟品种 利用玉米品种自身的抗性可以有效预防玉米螟的发生和为害。例如,硬粒型品种抗螟性较强,可以有效减轻玉米螟的为害程度。

4.1.3 合理轮作 随着我国北方地区农业生产“调结构、转方式”政策的实施,鼓励农民积极种植大豆等作物,改变玉米长期连作的局面,实现玉米、大豆合理轮作,能够有效减少玉米螟发生。

4.2 生物防治

4.2.1 赤眼蜂防治 共放蜂2次。一般当越冬代玉米螟幼虫化蛹率达22.0%以上时,再后推10 d左右为第1次放蜂时间;在玉米封垄后,间隔5 d左右进行第2次放蜂。每667 m2需要释放赤眼蜂1.5万头左右,共分2次进行,第1次释放0.7万头,第2次释放0.8万头。每667 m2设置1个释放点。

4.2.2 苏云金杆菌(BT)乳剂防治 每667 m2用BT乳剂150~200 g(每克含孢子100亿以上)加细砂粒(20~40目之间为宜)3.5~5.0 kg,制成颗粒剂,在玉米心叶末期投心,每株施用量为2~3 g颗粒剂。

4.2.3 白僵菌防治 1) 白僵菌封垛。每立方米秸秆用每克含孢子50~100亿的白僵菌粉100 g兑水,在化蛹前向垛内分层喷撒封垛。2) 白僵菌颗粒剂。用每克含活分生孢子50~100亿的白僵菌粉1 kg,兑煤渣颗粒10 kg,在心叶中期施入玉米心叶中,施用量为2 g/株。

4.3 物理防治

利用玉米螟成虫趋光性的特点,设置太阳能高压汞灯或频振式杀虫灯在玉米螟产卵前进行诱杀,可以有效防治玉米螟的发生,一般在5月末进行。

4.4 化学防治

4.4.1 颗粒剂防治 在玉米心叶末期(6月末—7月初),用0.3%辛硫磷颗粒剂或2.5%西维因颗粒剂进行防治。每株施颗粒剂2~3 g,施于喇叭口内。

4.4.2 喷雾防治 在玉米心叶末期或抽穗前后(7月份左右),每667 m2用25.0%灭幼脲悬浮剂40 g或2.5%溴氰菊酯乳油20~40 mL,兑水喷雾防治。

参考文献

[1] 朱秋云,丛斌,赵江雷,等.不同玉米品种的抗螟性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2):624-625.

[2] 胡志凤,孙文鹏,李洪波.等.黑龙江省玉米螟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技术[J].农技服务,2009,26(3):84-85.

[3] 贾秀海,耿军.玉米螟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J].农技服务,2010,27(12):1 587-1 589.

[4] 赵秀梅.2011年齐齐哈尔市亚洲玉米螟发生为害及其防治对策[J].中国植保导刊,2012,32(4):26-28.

上一篇:桂花香飘飘作文下一篇:处理信访的一般程序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