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小说环境(共8篇)(共8篇)
1.鉴赏小说环境 篇一
《小说鉴赏》读书报告
摘要:《小说鉴赏》通过反例对比分析法说明了小说是什么及其基本要素,讨论了情节的设置技巧和人物性格的表现以及作品整体的逻辑连贯性和伤感问题。本书中运用的新批评文本细读研究方法有其局限性,主要从创作角度分析和鉴赏小说也有失之偏狭之处。
关键词:小说 要素 情节 人物 技巧 新批评 创作 读者
一、本书简介
书名:小说鉴赏(中英对照.第3版)著者:(美)克林斯.布鲁克斯(C.Brooks)(美)罗伯特.潘.沃伦(R.P.Warren)译者:主万 冯亦代 草婴 丰子恺 汝龙 等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作者简介
克林斯.布鲁克斯(Cleanth Brooks, 1906—1994),美国著名的文学批评家、新批评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创立形式主义批评理论。任教于耶鲁大学,为美国高等教育诗歌教学变革做出贡献。代表作有《现代诗歌与传统》(Modern Poetry and the Tradition, 1939)和《精制的瓮》(The Well Wrought Urn, 1947)。与沃伦合著《诗歌鉴赏》(Understanding Poetry, 1938)和《小说鉴赏》(Understanding Fiction, 1943),共同创办当时美国最有影响力的文学杂志《南方评论》(Southern Review, 1935—1942),推动新批评理论盛极一时。
罗伯特.潘.沃伦(Robert Penn Warren, 1905—1989),美国著名诗人、小说家和评论家,新批评派成员,任教于耶鲁大学。创作并发表大量诗歌和9部长篇小说,其作品经常针对南方传统乡村价值腐蚀下的道德困惑。长篇小说《国王的人马》(All the King’s Men, 1946)和诗集《许诺》(Promises, 1957)均获得普利策奖。《国王的人马》为新批评派的扛鼎之作。短篇小说集《阁楼马戏团》(The Circus in the Attic, 1948)包括著名的《春寒》(Blackberry Winter)。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和博林根诗歌奖等多种奖项,1986年成为美国第一位桂冠诗人。
译者简介(部分)
主万(1924―2004),资深翻译家。主要译著有纳博科夫《洛丽塔》全译本、劳伦斯作品集、狄更斯《远大前程》、海明威《危险的夏天》、亨利.詹姆斯《阿斯彭文稿》,还有美国索尔.贝娄、德莱赛、格林等人的作品。
冯亦代(1913―2005),翻译家、著名作家、出版家和学者。主张以开放的态度译介当代外国文学,并在美国文学的评介研究方面作了不懈的努力。其代表译著有海明威《第五纵队》等近20本书,是最早把海明威引介到国内的人。
丰子恺(1898―1975),现代画家、文学家、艺术教育家。一生译著30多种,多为日本艺术作品,文学作品主要有日本紫式部《源氏物语》和俄国屠格涅夫《猎人笔记》。主张译者要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但不必拘泥于原文的句法与结构;译出的中文自然、流畅。
草婴(1923―),著名翻译家。从事俄语翻译,主要译著有《列夫?托尔斯泰小说全集》、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一个人的遭遇》、《处女地》(第一部、第二部)和莱蒙托夫长篇小说《当代英雄》等。
小说鉴赏是美国新批评派学者布鲁克斯和沃伦合编的一部短篇小说鉴赏集,是新批评理论观点和方法在小说批评与理论领域的体现。选用各种题材和多种风格的短篇小说,加以分析讨论和互相比较,提出鉴别好小说的一些原则,阐述小说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为我们提供了小说批评与赏析的范例;目的是为了加深读者对作品的理解和提高他们的鉴赏力,使读者更接近于成功小说的真谛。
二、读书心得
第一章
第一章的意图与要素试图阐述什么是小说。编者首先告诉我们小说不是什么,通过对比分析出小说的特质。
其一,小说不是轶事只有情节的叙述而对人物及人物行为的动机不作充分涉及。《进攻堡垒》和《格拉米格纳的情人》是在情节处理上的正例和反例。同时着重情节的叙述,《格拉米格纳的情人》能称之为小说而《进攻堡垒》只能是一篇轶事。他们之间的区别在于尽管《格拉米格纳的情人》省略了很多人物心理状态的描写,但在这剧烈的情节描述中却能引发读者对小说人物性格和心理状态的兴趣与思考,同时引起对爱情这一主题的思考,所以这篇小说的情节、人物、主题是浑为一体的,而《进攻堡垒》却没有对人物与主题的过多涉及。
另一方面,小说也不是人物特写只是人物性格的描述而脱离了故事情节。《艾赛亚.塞勒斯船长》和《沃尔特.米蒂的隐秘生活》是在人物描写上的反例和正例,同是着重描述人物性格,《沃尔特.米蒂的隐秘生活》是小说而《艾赛亚.塞勒斯船长》只能是人物特写。《艾赛亚.塞勒斯船长》只是对船长心高气傲而荒诞可笑的形象的竭力描述而未涉及到故事情节,自然也无法得出主题,所以他只能是人物特写。而《沃尔特.米蒂的隐秘生活》虽然故事性不强情节琐细,但它毕竟是通过情节的发展使全文贯穿成一个整体,在情节发展过程中逐渐展示人物性格而不是通过作者直接描述。
其三,小说不是寓言故事把人物与情节最大化压缩只为表现主题。《马可福音》和《年轻的布朗大爷》是在主题表现上的正例和反例。作为寓言体故事,《马可福音》用寥寥数笔的故事阐述引出一大段深刻的哲理,而《年轻的布朗大爷》只是通过富有寓意的情节叙述和丰富的人物心理描写来暗示文章的主题。这样一个主题是说透的,而另一个则是存在于情节与人物交织的心理体验中。
是不是可以这样总结和升华一下,文学不同与哲学和政治学,在作为或说理或社会教化或表明对某一深刻主题思考的目的之外,他同时作为一门艺术给人以审美享受和趣味性所以小说须有其故事性和情节性,通过精彩情节与人物交织中来表现和演绎主题,从而避免了空洞说教论理的枯燥乏味。但另一方面,文学也不只是娱乐的工具,在趣味性之外,它作为一门人学表现出对人类生存状态的思考,有其深沉性与严肃性,所以小说不仅是讲故事,不只是以精彩的情节与惊奇的人物取胜,它必须贯之以小说的主题。所以小说的基本要素显而易见:人物、情节、主题。第二章
第二章情节主要讨论情节的转折的技巧。选的作品前七篇都无一例外在结尾处有令人惊讶的转折。当然有些失败的例子,这种转折的设置只为获取噱头,如《带家具出租的房间》,而有些则推动着情节的变化更有力度地表现了主题,如《战争》。至于最后一篇《国王迷》则是在文章中各部分设置多出转折,使情节引人入胜。
所以我觉得,为了渲染艺术表现力和情节曲折性,设置转折是一种有效的写作技巧,但切不能过度反成卖弄。技巧只是手段而非目的,无技巧不能完成完满的表达,但对技巧的过分关注、刻意把玩,则有本末倒置、喧宾夺主之嫌。第三章
第三章人物性格与第二章一起讨论了逻辑连贯性即人物行为可信性问题和伤感问题。《带家具出租的房间》和《田纳西的伙伴》是两篇人物行为缺乏可信性和伤感泛滥的失败例子。
我个人的想法是作为创作者,首先作者在构思时应对要表现的主题有清晰的把握,围绕主题形成人物情节的大致逻辑思路;其次在具体创作中作者应尽量忘掉自己,尽量少用自己的主观感情和直观评论来代替读者的自我感受。作者的武器只有情节和人物,在情节人物交织融合的发展中,读者自会感受到一种心理状态即文章主题。
三、整体把握
《小说鉴赏》每篇例子后的分析都是通过细读文本获得的,文本的技巧、人物性格、逻辑性及语调蕴含在文本中。这是一种比较客观而切合实际的评析方法,毕竟作者的意图、社会的影响等都只能通过文本本身反映呈现到读者面前。反而一些与反映现实表现作者自我相隔较远的作品,应用作者背景分析法会显得牵强附会。
但是纯粹的文本细读研究方法也有其局限性,编者在每篇作品下附上作者简介即已意识到这一缺陷。具体到《县城的医生》这一文本可明显看出文本分析的短处。为什么医生在叙述中反复强调少女出身贵族,有教养有学识?医生的莫名自卑感源何而来?为什么少女一家不愿和富人来往?这些疑问文本本身显然不能给我们答案,只有还原到作者写作的那个年代的具体语境方能解释。在十九世纪的俄国,伴随着资产阶级的改革兴起了一批出身平民却拥有大量财富的人,封建贵族的传统地位受到强烈冲击。医生在少女面前的自卑感正是源于根深蒂固的等级观念,而这一自卑情绪贯穿全文(对名字的关注即可看出),构成了这场爱情的重要心理作用。也正是由于这种竭力维持贵族尊严、不与穷富人交往的压抑封闭的成长氛围形成了少女敏感自尊而又脆弱的性格,才会在生病期间把对医生脆弱的心理依赖当做爱情。这样通过对写作背景的了解,我们才能充分理解这篇文章的含义,可见有时候适当的背景分析对文本理解是有必要的。
其次,《小说鉴赏》的文本细读法是从创作的角度分析和鉴赏文本,而且十分注重写作技巧的分析。这本书的文本细读,就是带领我们进入小说家的写作背景,体察小说家的写作心机,观摩他们“制作”小说,从而认清小说创作中的各种门道,即写作技艺,进而能在鉴赏中领略到小说家在创作过程中的苦心孤诣,自然懂得一个细节安排的绝妙、某处结构设置的奇巧和一个出人意料的词语运用的创意,才能更深入更细致地分析鉴赏小说的文本。
可是似乎陷入这样一个悖论。为什么一个极会鉴赏小说的人,明白所有的写作技巧和门道,却不能自己创作出好的小说来?可见小说不只是技艺,更需要才气,这份才气是作者天然的艺术感受力和艺术表现力,流于文本自会给读者带来审美的享受。正是这种只从创作角度分析的局限,使这套理论方法很难去分析和鉴赏像李白那样全凭胸中行云流水之气创作出的、全不考虑技巧章法的文学作品。所以有时候,我们应该跳出文本之外,抛开技巧,但从读者的角度体会在接受文本的过程中领略的那份自然天成无法言说的气韵与艺术美。重技巧而少审美
是本书给我的感受。
文学批评的目的就是引导文学创作的走向,而中国现在盛行的新批评也自然影响到中国的文坛。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很奇特的现象,相对而言中国现在重学术研究而轻文学创作(看看现在文坛上寂寂无人即可知晓),在文学理论上重技巧而轻审美(相对而言)。这两点却正是一个时代文化凋敝的标志,想想中国古代诗歌吧。唐诗天马行空各美其美成就了一个绚烂的盛唐,而到了宋代少风韵而重理论技巧的创作,使诗意境尽失、索然无诗味也终于走向了衰落。纵观历史上真正留下来好的作品,往往不是技巧而是以情和气取胜。
参考文献
【1】布鲁克斯、沃伦.小说鉴赏[M].北京:世界图书公司,2008
书名:《小说鉴赏》 编者:布鲁克斯 沃伦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社 双语修订第3版 摘要:《小说鉴赏》采用了英美新批评为教学内容,通过新批评细读法单纯从文本角度对文本的情节,人物,主题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比较,从而打破了以往仅仅从世界联系文本的阅读习惯,对文章的理解能更加深刻而不过度阐释。目前学到的两章半的内容,主要讲述了小说的意图和其个要素如何相互联系并形成一个整体,接下来就是主要细说了情节的变化以及情节是通过各种方式表现出主题的。第三章只开始了一部分,主要是说明人物性格与主题的关系。关键词:英美新批评 人物 情节 主题
第一章节向我们阐述了英美新批评的核心工具——小说的意图和要素,也就是从小说的情节人物主题等方面对文本进行分析。这个思想和我们之前所学的文学评论完全不同,我们习惯于从文章与世界的关系对文本的意图进行分析,常常是在文章看个大概之后就自然地套用所谓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将文本归纳为某种社会现实的客观反映,这很容易被某种权威所利用成为歪曲文本意图而辅佐某种意识形态的工具,而我们经过预设的思维方式却很难从中逃离出来,若不得到纠正,在理解文本时,就只能在那权威的阴影之下顺从而心服地呼喊着某种口号,无知而愚钝,却真实地给与了权威某种力量。(如《1984》中的“无知即力量”)所以我们开始完全不同于过去的学习方式,单纯从文本角度进行分析,我们所判断的依据从文本中来,从情节,人物的安排和技巧上,来对主题进行分析。而且本书的特色是把精华和有瑕疵的作品都搬上了黑板,让读者从两个方面去考虑从而加深理解。如《进攻堡垒》这篇文章虽然情节生动连贯,但是看完了之后,读者只是得到了一个空荡荡的小故事,除了知道剧情和吉姆的各种战斗手法外,没有任何收获。我们无法得知作者写这个故事的意图,所以这样的所谓小说,不成功。而马克吐温在书写时则有所想法,塞勒斯船长的人物形象,是通过他对自己过往经历的炫耀和故作高深来“挽留”他人的尊敬,但这种行为本质上和那些对新人大吹大擂的水手们却没有任何不同,这个人物在塑造时,读者就已经对他哑然失笑了,但在细细品读之后,发现这其实就是老人用自己所能做的,去获得曾经的一点点荣耀与尊严,在这个不属于自己的时代,能给自己的心一点小小的安慰。由此产生的对个人价值存在感的苦苦挽留的痛苦,则是这篇文章所要表达的
隐藏主题。尽管某些时候,因为它是一部长长故事的一个章节,所以它的内涵容易被忽略。像《格拉米格纳的情人》中爱情的复杂和不确定性,以及《年轻的布朗大爷》中对人性的不予回答的展现,都是通过新批评分析出的文本所要表达的主题,也就是作者所抛给读者的某种思想或是困惑。我们可以对比看出,这种思维方式能够更加贴近作者本身,而且主题已经脱离了过去的所谓马克思主义分析所带来的单一扁平易于套用的特点。由于这种分析方法的来源是文本,若掌握好则能根源上避免某种权威对文本分析产生的干扰与预设。
第二章是这个学期学习的最主要内容,主要是讨论情节,以及情节是如何表现主题的。上一章若是总括,那么这一章就是对其中的情节进行详细地说明。情节是对小说的动作流程的富有意义的安排,一方面这些情节必须具有生动性,足以吸引读者,另一方面,它还必须作为文章发展的线索,并且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如欧亨利的《带家具出租的房间》,虽然塑造了一个寻找恋人的痴情而痛苦的男子形象,并在结局令人意外的揭示二者死在同个房间的凄惨故事,但由于逻辑上的缺陷使得这个故事让人读起来有刻意的生硬感,那种凄惨感觉则是由各种令人不安的语调和描绘让读者潜意识地感觉到,尽管这在推敲之后就毫无感觉。所以,无论小说真实与否,情节的安排必须符合一般逻辑,否则会让人产生强烈的牵强附会感与作者为了摆脱困境而忽略读者智商的不适感。打个比方,一片侦探小说在塑造了无数矛盾和不可能之后,作者在无法自圆其说的情况下,比如罪犯的罪案时间和不在场证明恰好适用,他若将情节变成“罪犯制造了时光机器,回到那个时间,杀死了被害人”,那么读者肯定会大骂“坑爹啊!”。在推动情节的生动性和表现主题上,情节的取舍和顺序起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万卡》在情节顺序上的安排很成功,传统的悲剧习惯从时间顺序来说阐述苦难与悲哀,但很显然这样的悲剧除了剧情非常令人痛心外,已经无法刺激人们的同情,因为读者们已经见惯了各种悲剧,同时依据经验敏锐的嗅到任何潜在的悲剧因素而做好了心理准备,使得情感效果大打折扣。而作者让万卡的回忆和当下现状穿插交错地出现,围绕着写信这个核心,省却了顺序导致的冗长和乏味,在一个短短的写信的过程中选择性地交代了整个故事来龙去脉,同时让读者无法察觉到即将到来的悲剧点,仿佛通过毫无恶意并且不让人劳累的诱惑将读者渐渐引进一个精神陷阱一般。在表现主题上,《万卡》留给读者的期待是他写信这个行为有可能将他拯救出来,在这个陷阱的诱惑下读者毫无察觉地走了进去,直到万卡写下“寄交乡下祖父收”,并由醉醺醺的车夫带走,然后万卡坠入甜蜜的梦境,这时读者所寄托的最后一丝希望就被无情扼杀了。对于现在处于全知视角的读者来说,这是一种悲哀的深化,读者明白他爷爷将收不到信,而万卡确满腔热情地期待着,因此,读者能够预见万卡的热情被硬生生冷却的残酷过程,正所谓“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小万卡的热切注定他将要承受残酷的冷落与“丢弃”。从此以后,他依然要承受着靴匠铺的人的虐待,还要为爷爷的“不理不睬”而承担巨大的精神恐慌和悲哀。这篇小说的冗长破题,虽然在描绘着一个孩子痛苦的生活与怀念,但是情节上仍向着好的方向发展,这给了读者一种宽慰,让读者心中产生万卡不再受苦的错觉。结果在最后一点点笔墨中,将这个宽慰狠狠破坏,之前准备非常充足的心理安慰被瞬间无情抛弃,对读者来说,会因为这突如其来的变数而产生不可抑制的同情与悲悯。这种同情,通过情节的合理的有创意的安排而更加有冲击力,从而惊醒人的怜悯。《万卡》,《埋葬》,《进入波兰》等文章,都是通过情节的某种让人信以为真的走向被一个转折点突然打破,由此转折让之前人们心中的预期走向突然扭曲而产生新的意义,并在这个过程中强烈地表现出某种主题。
第三章是通过对人物的性格分析,并由此推出人物性格是如何表现主题的。小说的人物性格同情节一样,必须具有逻辑性。就比如什么样的人会作出什么样的事,必须具有说服力。因为有时候同样的情节发生在不同性格的人的身上,恐怕会产生不同的结果,主题恐怕也会随之消失或改变。在书写人物性格上有多种技巧,对于主角人物的书写必然是下最大功夫的,而且一般来说他们都具有复杂的内心性格,而路人甲乙丙丁则更显扁平。我们可以通过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方式委婉地将人物性格表现出来,并且让这性格特征具有多义性,更显高深。《阿拉比》就是一个很典型的故事。主人公的孤独与日俱增,他具有敏感多愁,热爱幻想并且感觉孤独的性格特征。爱情让他走上摆脱孤独的道路,阿拉比成为他心中女神的化身,但在阿拉比遭受的冷漠和抗拒姿态,让孤独隔离之感更加鲜明强烈地展现在眼前,这种感觉必然只有主人公那样的敏感内心才能捕捉到并且呈现在读者面前。所以人物性格的塑造在表现主题方面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由于本章仍在学习之中,暂时还不能说明更多。
本书给了我们一个新的视角去体察文本,但它的优点即是它的缺点。它的所有分析全部来源于文本,那么也就意味着它脱离了世界,作者的经历,以及读者的感受。《进入波兰》如果能从作者的战地记者身份,以及他生平的经历考察,我们更能发现他的小说对战争的反对以及对其正义性的考量。这考察推进了主题的深入。所以能运用多种方法进行分析,也是很有价值的。此外,本书的翻译总体一般,很多文章的翻译太过生涩难懂,不符合中文的阅读习惯,看着十分痛苦。这是必须要改正的。
摘要:本文通过对《小说鉴赏》这本书的内容结构进行细致的分析,总结其研究的方法、问题、内容、结论,以及笔者对本书的思考和总体评价。
关键词:文本,研究,分析,价值。一,本书简介
书名:小说鉴赏(中英对照,第3版)
著者:(美)克林斯•布鲁克斯(C.Brooks)(美)罗伯特•潘•沃伦(R.P.Warren)主要译者:主 万 冯亦代 草 婴 丰子恺 汝 龙 等 字数:1300千字 出版时间:2006.12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美国新批评派学者布鲁克斯和沃伦合编的这部短篇小说鉴赏集,是新批评理论观点和方法在小说批评与理论领域的体现。选用各种题材和多种风格的短篇小说,加以分析讨论和互相比较,提出鉴别好小说的一些原则,阐述小说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为我们提供了小说批评与赏析的范例;目的是为了加深读者对作品的理解和提高他们的鉴赏力,使读者更接近于成功小说的真谛。
作为新批评派细读式批评和理论阐述的名著,本书帮助新批评派在美国大学的文学讲坛中确立了“文学批评”的地位,对文学教学与批评实践影响深远。
二,作者、译者及审阅者简介
本书作者:
克林斯•布鲁克斯(Cleanth Brooks, 1906—1994),美国著名的文学批评家、新批评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创立形式主义批评理论。任教于耶鲁大学,为美国高等教育诗歌教学变革做出贡献。代表作有《现代诗歌与传统》(Modern Poetry and the Tradition, 1939)和《精制的瓮》(The Well Wrought Urn, 1947)。与沃伦合著《诗歌鉴赏》(Understanding Poetry, 1938)和《小说鉴赏》(Understanding Fiction, 1943),共同创办当时美国最有影响力的文学杂志《南方评论》(Southern Review, 1935—1942),推动新批评理论盛极一时。
罗伯特•潘••沃伦(Robert Penn Warren, 1905—1989),美国著名诗人、小说家和评论家,新批评派成员,任教于耶鲁大学。创作并发表大量诗歌和9部长篇小说,其作品经常针对南方传统乡村价值腐蚀下的道德困惑。长篇小说《国王的人马》(All the King’s Men, 1946)和诗集《许诺》(Promises, 1957)均获得普利策奖。《国王的人马》为新批评派的扛鼎之作。短篇小说集《阁楼马戏团》(The Circus in the Attic, 1948)包括著名的《春寒》(Blackberry Winter)。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和博林根诗歌奖等多种奖项,1986年成为美国第一位桂冠诗人。
部分主要译者:
主万(1924―2004),资深翻译家,原名叶治,安徽桐城人。曾入复旦大学授翻译课,后转华东师范大学任教授,兼任中国美国文学研究会及上海翻译家协会理事;为上海外文学会、上海作家协会会员。
冯亦代(1913―2005),翻译家、著名作家、出版家和学者,原名贻德,浙江杭州人。主张以开放的态度译介当代外国文学,并在美国文学的评介研究方面作了不懈的努力。其代表译著有海明威《第五纵队》等近20本书,是最早把海明威引介到国内的人。
丰子恺(1898―1975),现代画家、文学家、艺术教育家,浙江崇德人。主张译者要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但不必拘泥于原文的句法与结构;译出的中文要自然、流畅,为中国读者所习惯、爱读。
草婴(1923―),著名翻译家,原名盛峻峰,浙江镇海人。原上海翻译家协会会长,现任中国译协副会长。审阅者简介:
曹文轩,著名作家、小说理论家,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导师。李文俊,著名翻译家,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教授、中国译协理事、《世界文学》主编。
三,主要内容
全书分为七章,包括三篇序文、一篇附录与一篇后记。共选51篇短篇小说,每篇小说大都附有作者简介、讨论与思考题。而在每一章的开头都附有作者写的引文。第一章讲述了小说的意图与要素,是全书的一个总纲。引文部分即谈到了小说的源头与发展——并成为一门综合性的艺术,以及这门艺术所包含的三个要素:情节、人物与主题。所选的5篇文章则各侧重于某个方面,或是注重情节描述,或是注重人物刻画,或是重在揭示主题。以此来说明小说三要素之间的不可分割的关系。第二章与第三张则是分别从小说的情节与人物的角度对小说进行分析。第二章的引文部分主要谈到了小说情节与现实生活的关系、作为相似概念的动作与情节之间的区别、情节事实的选择及安排——小说统一性与旨趣问题。并
给出小说情节构成的四个部分(破题、开展、高潮、结局)以及本章研究的主要目的。而接下来所选的8篇文章则集中讨论了一个问题:小说情节的合理性与连贯性。至于第三章,在引文部分讨论了小说人物形象刻画的技巧及人物形象内在统一性的问题。所选的5篇例文则是同时给出了正反两方面的例子:人物行为是否与人物心理、性格相一致,由此又会给文章的连贯性与真实性带来哪些问题。
四,研究方法
正如在介绍本书成书背景时所提到的,新批评的文学批评法盛极一时。因此本书的研究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新批评的某些理论,但又不仅仅局限于此。
首先谈谈贯穿在全书中的几种理论背景。一是文学本体论,即文学作品是一个完整的多层次的艺术客体,是一个独立自足的世界,文学作品本身就是文学活动的本源。而本书对每篇作品的分析,便是直接针对文本,探讨其内在的艺术技巧与价值。二是结构——肌质理论。与文学本体论一样,同样由新批评的主将兰色姆提出。具体运用到文学艺术上便是:文学艺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是不可分离的。而本书中对小说各要素的分析始终是在作品的内容与形式这两条线索下进行的。三是语境理论。包括两个方面,上下文语境与大的社会坏境语境。而这正是本书中论证到的文章连贯性的问题及作品与现实世界的关系问题。这便是贯穿于全书的三种研究理论。
再来看看作者所使用的研究方法。一共有三点:假设法、对比论证法和逆向思维法。假设法常常是作者针对文中已有的现实,假设另一种情况的出现,又会收到不同于文本已有的何种效果,或是会在其它哪些方面产生何种影响,以此来引导读者进行思考,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如本书在17页《格拉米格纳的情人》一文后所提出的思考题的第三题:“如果要你用较长的篇幅来写这篇小说,你将在省略掉的神秘的‘中间部分’增加什么内容呢?”即假设读者来写这篇文章的情况,引导读者思考被作者省略掉的内容,是否能从已有的文本中找到线索,有所依据,从而考察文本的连贯性与真实性问题。也就涉及到小说的表现技巧与缺陷了。逆向思维法则是提供一个与已有事实情况相反的思维过程,来体会原方法的妙处或是缺陷。正如本书第四页中的讨论部分提到的:“倘若帕克曼不用事实,仅仅凭想象虚构出来,这篇轶事会成为一片受欢迎的小说吗?”旨在强调小说与真实生活之间的关系,从而表现作者的意图。这也是全书在引文中多次强调的问题。而对比论证法的运用则使读者对文中某些情节的处理有了多角度的认识。作者往往提出一个悖论,通过对悖论的对立面也给予支持性的说明,再从正面一一进行反驳。如本书第三页关于《沃尔特•米蒂的隐秘生活》的讨论中提出的,如果构成这篇作品的主要部分的米蒂先生的幻想只是个性方面的一种体现,而不是像我们已经分析到的那样,它们都是与情节相关的,那么是否可以否认这篇作品是小说呢?接下来引导读者对其对立面反驳的过程,也就是加深读者对小说的要素与意图的理解的过程。在小说作者的精心安排中,读者们去寻求蛛丝马迹,运用书中已介绍的理论方法去论证自己的观点。而这也是本书作者希望达到的目的:加强学生分析文本的能力。这三种方法贯穿于全书始终,不断引导读者从多角度进行思考。其提供的透彻的分析更是给初学者做了很好的指导。
五,研究角度与研究内容
全书每章节的标题就显示了作者研究小说的角度。即是从小说的三要素——情节、人物与主题这几个角度对小说进行研究。具体说来,前三章研究的问题有:
小说与现实生活的关系;小说不可或缺的三要素及其相互间的联系;情节的选择、安排,真实与虚构的问题;情节合理性问题;人物行为与思想的连贯统一;人物心想塑造的方法与技巧。而这所有的问题都围绕着一个中心来展开:如何理解、欣赏小说这门艺术。对于每一个问题,作者都通过对所选取的小说进行讨论分析给予启发性的提示或是直接解答。
六,本书研究结论
明确了作者的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就不难得出次此书的研究结论了。由于前三章主要研究小说这门艺术的情节与人物,因此研究的结论便是与之相关的一组命题了。首先,小说的本源,“小说是行进中的生活的生动体现”(布鲁克斯、沃伦《小说鉴赏》),即小说的内容实际上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与扩展;其次,构成小说的三要素:情节、人物、主题对于一篇成功的小说来说缺一不可;再次,对情节的处理,必须显示其合理性,文章要有其内在的连贯性。同样,人物形象的刻画也必须遵循其行为与心理、个性的一致性;最后,小说三要素间一定是密不可分的,互相联系,互相表现,而且往往是通过对小说情节与人物的分析推导出主题。这便是两位作者在前三章中试图告诉给读者的知识。
七,本书的优缺点分析
该书从整体上来讲,所选的51篇作品,以适配每章重点阐述的内容为原则,优劣均有,在列举优秀作品的同时,也选取有某些缺陷的作品,从而使读者更形象的理解理论知识。另外,综观作者对文本的分析,牢牢把握世界——作者——作品——读者这条线进行阐述(不同于新批评),既注重作品的时代背景(如《年轻的布朗大爷》一文后提到的,“这篇小说的背景——17世纪末叶的塞勒姆村„„”、“早期的清教徒认为树林是一个自然与超自然邪恶的渊薮”等),又注重作者与文本的关系(如本书81页有“你觉得作者对犹太人,特别是对那个女人,持什么样的态度?试想作者持同情的语调,这么一来又会使小说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更是注重读者对文本的理解与参与(如本书第17页中“你是如何评价她所期望的一切的?”、“如果要你用较长的篇幅来写这篇小说„„”),这样,就避免了各种不同的理论的偏颇之处,以综合全面性的观点对小说进行文本解读,对于刚入门的初学者来说,是很有益的指导。同时,全书结构清晰,章节标题即概括显示了本章的主要内容。每章前的引文更是对即将用到的分析性概念进行解说以及对阅读本章可能出现的误区予以说明指导。附在每篇小说后面的讨论部分,则有效地引导了读者对小说中细节、各要素及其关系、写作技巧、如何发现并改正缪误等方面的探讨与理解。逐步提高读者的小说鉴赏能力。正如本书作者所写的序文中提到的“事实上,如果一册教科书达到了加深了理解力和提高学生鉴赏力这一目的,那么它最终应该可以比普通选集提供更多的乐趣。”
大概是由于文化的差异,这本书中所选录的作品及其所用到的理论均是西方文化背景下的,而受中华文化培养的我在阅读这本书时,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有些不适应。毕竟文学的文化性决定了文学不可能毫无阻碍的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群中通行。另外,两位作者由于自身已具有十分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理论修养,在他们所撰写的讨论的分析性文字里,由于起点较高(即对小说的分析一开始便基于一定的理论修养和认知水平之上),再加上带有文化色彩的语言的习惯,常常使人难于准确无误的理解其内容。还有一点,便是其思考题部分,有时对某些请节和细节的过分关注使问题反而变得更加复杂而显得没必要(例如《沃尔特•
米蒂的隐秘生活》一文后第三题提到的“考虑一下下列这些项目在产生幽默效果方面所起到的作用:米蒂喜欢用‘扑克嗒-扑克嗒’这样的音节来表示某种声音;‘长官,中士说’这类短语里所包含的头韵„„”),对某些细节的过分关注很容易使读者陷入文本分析的一个很复杂的境地。有时,有些问题则过于大而空(如在《田纳西的伙伴》一文后所提出的问题,“讨论”《万卡》里的伤感问题„„),这是笔者认为的本书中存在的几点不足。
八,个人感受及思考
“《小说鉴赏》将小说放置在文学而不是社会学的范畴中来加以分析——这样一种分析实在已经久违了。它感兴趣的问题是人物、叙述、结构、场景、情节、细节,在这里,小说是被当成艺术品来鉴赏而不仅仅是被当成社会学的一份材料来加以利用的。”这是曹文轩先生在《小说鉴赏》这本书的序文中谈到的一点,同时也是我阅读此书最大的感受。没有中学式的主题、中心思想概括,没有揭示了“黑暗的旧社会”云云。文学不再与社会学、政治学等挂钩,而是专注于这个纯领域里的一切要素、技巧、价值。作者的理论介绍以及对小说文本的透彻分析,让我洞窥探究小说艺术的理论技巧的成熟与魅力,赞叹于先贤们对文学这块领域辛勤探索做出的精彩的贡献,折服于他们提出的各式各样的文艺理论,感动于他们的这种精神。同时,对小说的品评也不再仅仅停留于它给人的第一印象(内容、主题等),而是学会了用书中所介绍的方法去评价一篇小说的优劣,知道对于一篇小说来说,应从哪些方面入手,用哪些方法,注意什么问题等等。这不得不说是自己在文学鉴赏这一领域取得的进步。更让人欣喜的是,《小说鉴赏》里的分析与思考题,让我培养了诸多思考评论小说的方法与习惯,而这个系统的、多角度的思考的习惯对于我将来做其它的学问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这便是读罢这本《小说鉴赏》的感受与收获。
总的来说,这本书通过对小说诸细节的分析,开启了我们的视野,更加锻炼了我们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了思考的好习惯,滴水藏海,让人受益匪浅。
参考文献:
[1] 布鲁克斯、沃伦.《小说鉴赏》[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
2.鉴赏小说环境 篇二
钱钟书先生曾经说道:“不爱好诗而爱好小说戏剧的人们大半在小说和戏剧中见到最粗浅的一部分, 就是故事。所以他们看小说和戏剧, 不问他们的技巧, 只求它们里面有有趣的故事。他们最爱读的小说不是描写内心或是社会真相的作品, 而纯粹是福尔摩斯侦探案之类的东西。爱好故事本来不是一件坏事, 但是如果要真能欣赏文学, 我们一定要超越原始的童稚的好奇心, 要超越对于福尔摩斯侦探案的爱好, 去求艺术家对于人生的深刻的关照的技巧。第一流小说不尽是会讲故事的人, 第一流的小说中的故事大半只像枯树搭成的花架, 用处只在撑持住一园锦绣灿烂生气蓬勃的葛藤花卉。这些故事以外的东西就是小说中的诗。读小说只见到故事而没有见到它的诗, 就像看到花架而忘记架上的花。”读小说要达到高品位, 达到最高境界就像钱钟书说的那样要见到它的“诗”, 它的“诗”就是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人物是小说的核心, 情节是小说的骨架, 环境是小说的依托, 所以我们要鉴赏小说就要从小说的三要素入手进行鉴赏。
1 小说中人物形象的鉴赏
小说的创造中心就是塑造人物形象, 小说人物形象塑造讲究的是技巧、方法, 最常见的塑造人物方法有: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 环境描写, 正面、侧面描写, 细节描写等。鉴赏人物形象的关键就是鉴赏人物形象描写的方法。比如《故乡》里闰土的形象, 运用的就是肖像描写, 少年的闰土:“十一二岁, 紫色圆脸, 项带银圈, 有一双红活圆实的手, 手捏一柄钢叉, 向一匹猹尽力刺去……”;中年的闰土:“身材增加了一倍, 脸色灰黄, 很深的皱纹, 眼睛周围肿得通红, 头戴破毡帽, 身上只有一件极薄的棉衣, 浑身瑟缩着, 手提一个纸包和一只长烟管, 手又粗又笨, 而且开裂, 像是松树皮了”。这两段肖像描写给我们留下老人深刻的印象:少年的闰土活泼、勇敢、英俊, 中年的闰土饱经忧患, 受尽劳累、饥寒交迫、麻木迟钝而又自卑。通过以上对比的描写, 表现出了闰土性格的巨大变化, 揭示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给人民带来的巨大苦难生活。再如《项链》里玛蒂尔德的心理描写:“她一向就向往着得人欢心, 被人艳羡, 具有诱惑力而被人追求, 她陶醉于自己的美貌胜过一切女宾”这一段细腻的心理活动描写表现出了玛蒂尔德一心想要摆脱寒酸、黯淡、平庸的生活, 而置身于上流社会, 成为生活优裕、受人奉承的贵夫人的梦想。通过上面两个例子说明, 要想很好鉴赏人物形象, 就要分析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 只有认真分析人物塑造的方法, 才能深刻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
2 小说中环境的鉴赏
小说作为一种时空艺术, 环境是其不可或缺的要素, 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环境是人物活动的舞台, 是情节展开的场景。
自然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就是是交代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 渲染作品的气氛和烘托人物心情;社会环境描写指的是故事发生的时代特点和时代背景。如:《荷花淀》的自然环境的描写“月亮升起来了, 院子里凉爽的很, 干净的很, 白天破好席子的苇眉子潮润润的, 正好编席。”这一段描写交代了人物活动的具体自然环境, 再如《药》的开头:“秋天的后半夜, 月亮下去了, 太阳还没出, 只剩下一片乌蓝的天;除了夜游的东西, 什么都睡着。”这一段也是自然景物描写, 勾勒出了黎明前最黑暗时刻的阴暗、凄清、恐怖的特征, 渲染了夏瑜就义时沉寂、肃杀的气氛。“太阳也出来了, 在他面前显出一条大道, 直到他家中, 后面也照见丁字街头破匾上“古亭口”这四个黯淡的金字。”这一段景物的描写又烘托出了老栓拿到药后的高兴心情, 以及他的愚昧、麻木、落后、不觉悟的思想。《祝福》里的鲁镇祝福的场面、鲁四老爷书房的摆设、是社会环境的描写、为祥林嫂的出现提供了时代活动的背景。《故乡》开端部分对故乡凄凉环境描写, 不仅向我们展示了一个落后封闭的农村小镇, 为小说情节的展开创造了一个典型环境, 还向我们展示辛亥革命十余年后中国广大农村依然如故的社会现实, 封建思想、封建秩序依然占据着统治地位, 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状况没有得到丝毫改善, 闰土就是生活在这样的生活社会环境里、这就揭示出了闰土悲惨命运的必然性。
3 小说中的情节鉴赏
小说主要是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现人物性格, 表现主题的。情节是作品中所描写的事件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 它由一系列具有矛盾冲突的具体事件组成, 矛盾的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局就构成了情节。高尔基说, 情节“即人物之间的联系、矛盾、同情、反感和一般的相互关系, 某种性格、典型的成长和构成的历史”。因此, 情节的构成离不开事件、人物和场景。小说主要是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现人物性格, 表现主题的。鉴赏小说的情节,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分析小说的结构。小说的结构是有情节组成的, 情节大体由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几部分组成。如《项链》:序幕———借项链, 开端———丢项链, 发展———赔项链, 高潮结局———发现假项链; (2) 弄清小说的线索。线索是情节发展中的脉络, 有时还是矛盾冲突的焦点。寻找线索不仅有利于掌握情节, 更有利于抓住小说的矛盾冲突, 便于把握主题。如《药》的情节线索:明线 (华家) :老栓买药———小栓吃药———茶馆谈药———药的效果;暗线 (夏家) :血的献出———血的治病———血的由来———血的代价。明线通过华家的悲剧, 写出了老百姓的愚昧;暗线通过夏家的悲剧, 写出了革命现状的悲哀, 从而深刻的挖掘了小说的主题。
总之, 小说的三要素构成了完整的小说的艺术世界, 小说鉴赏一定要从小说的三要素入手, 这样不仅能读到小说的故事, 还能读到小说的诗。
摘要: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 小说的三要素构成了完整的小说的艺术世界。人物是小说的核心, 情节是小说的骨架, 环境是小说的依托, 所以我们要鉴赏小说就要从小说的三要素入手进行鉴赏。
3.如何鉴赏小说 篇三
人物形象是作者的情感和写作动机得以展示的具体对象。阅读中分析人物形象,主要是指能分析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及其典型意义。所谓人物的性格特征,是指作品中所描写的一定时代、阶级或社会环境中人物身上所体现出来的独有的思想、品质、行为、习惯等特征,即人物鲜明的个性,符合人物自身性格逻辑,区别于其他人物的特性。有些人物形象性格比较复杂,他们的性格不只有一个侧面,而是由不同的甚至是相互矛盾的侧面组成,但无论性格怎样丰富复杂,总有一个主导的方面规定着人物形象的本质,这是我们在对人物作分析的时候必须注意的。所谓人物的典型意义,是指人物性格所具有的广泛的代表性,如时代的、民族的、阶级的乃至普遍性方面的“共性”。作品中的人物性格都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如阿Q、祥林嫂、夏瑜、老葛朗台、孔已己等。
小说的人物是虚构的,是作者把现实生活中不同原型的某些特征加以糅合熔铸而成,所以分析人物形象还包括对形象塑造、刻画方法与技巧的领会和分析。如分析肖像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侧面描写等;还可以通过情节感受人物形象,通过环境描写来分析人物形象。
情节是小说中由人物的相互关系而产生的生活事件的过程,是人物性格发展的历史,是故事变化、发展的文体。情节的展开,是现实生活矛盾展开的反映,是一个过程。作品安排情节的方法千变万化,但一般总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开端(矛盾的提出)——发展(矛盾的展开)——高潮(矛盾达到尖锐的顶点)——结局(矛盾的解决)。阅读中分析情节,也就是理出这几个不同阶段有机组合的脉络。情节是表现人物性格的艺术手段,它的展开是为了生动地展现人物的一定性格,有利于议题的表现。分析情节只是手段,其目的有助于鉴赏人物、理解作品的主题。如《药》一文的双线结构,明写的是华家的情节,暗写的是夏家的情节,通过夏瑜被反动统治阶级杀害及华老栓们对他牺牲的反映,揭示了旧民主主义革命脱离群众的致命弱点,显示出唤醒民众,使其摆脱封建阶级精神毒害的重要,启示人们去探求疗救中国病态社会的良药。
环境卫生描写,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常由日星辰、山川原野、树木花草、节令气象等构成。自然环境描写包括景物描写、建筑描写、陈设描写等。社会环境包括时代背景、民情风俗、房舍陈设以及社会、家庭、阶级、职业等,实际上就是存在于一定环境里的人物之间的关系。作品中的环境描写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总是直接、间接地为表达主题服务的,只有对作品中人物所处的特定环境有比较深入的了解,才能把握住这个环境中形成的具有独特个性的人物形象,进而理解主题。如《祝福》一文中的环境描写具有多种作用而又极富艺术感染力。小说中关于旧历年种种景象的描写,反映出主人公所处的社会环境,隐隐透出了造成祥林嫂悲剧的社会原因,而年底“祝福”的欢乐忙碌气氛更与祥林嫂穷困孤寂的境遇以及随即悲惨死去的结局形成鲜明的对照,给读者以极大震动,激起读者的深切同情。鲁四老爷书房陈设的描写则写出了鲁四老爷的为人。而祥林嫂就在这样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的主人家中做女工,自然不能不受到憎恶、斥骂,在鲁四老爷特别重视的祭祀时受到摈斥和羞辱。文中关于祭祀的描写,更是直接突出了祥林嫂所受的歧视、排斥,以及由此给她造成的极度精神痛苦,让我们看到了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对劳动人民的毒害之深、为害之深。
由此可见,只有抓住小说的三要素,把创作者在作品中提供的势能转化为动能,对作品的“留白”进行补充,才能更好地鉴赏小说。
4.小说鉴赏方法点拨 篇四
(一)分点解说
(1)人物形象塑造的考查 解题思路应分四步走:
首先总体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确定作者的感情倾向是褒还是贬,是颂扬还是讽刺。
然后画出小说中关于这个人物言行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接着看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类概括。最后选择恰当的词句表述出来。
(2)重要情节(细节)作用的分析,解题时要注意其思考的方向: ①是对表现主题的作用。其作用一般来说是点题或突出主题。
②是对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的作用。或是发展了人物性格,或是表现了人物性格。③是对整个故事情节的构成上的作用。一般来说是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3)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首先找到环境描写的语句在文章中的位置。处于不同的位置的环境描写其作用将会是不同的。然后再概括所描写的环境。
分析环境描写作用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①借环境描写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 ②增添或烘托某种气氛;
③衬托或突出人物的性格、心理等。④有时有推动故事情节向前发展的作用 ⑤揭示主旨
(4)思想内容(主题)和写作技巧的鉴赏和评价。
理解主题主要看重要情节和主要人物;而小说主要的写作技巧也表现在重要情节的安排和主要人物形象的塑造上。
把握主题时,不从作品的客观实际出发,不能避免认识上的偏见和情感、情绪上的偏激,没有认真阅读原文,拿自己已知的道理去硬套,评价作品缺乏针对性,这是学生做这类题最大的误区。
鉴赏评价小说思想内容和写作特点时的误区是,过分拔高小说所表现的主题和哲理;偏激地看待创作技法的成败,认为一发表的文章总是好的,不敢提出批评的意见;以自己头脑中固有的观念看待作品和作者,要求作品和作者符合自己先入为主的思想观念;以自己的兴趣爱好作为评价小说的标准,合自己口味的则说好,否则,就说不好。
(5)重要词语、关键语句的理解克借鉴散文的阅读方法。
(二)分类解说 小说的开头和结尾
小说常用的开头
1、设疑法(悬念法):提出疑问,然后在行文过程中或结尾才回答疑问。作用是造成悬念,引出下文,并引起读者的思考,吸引读者把小说读下去。
①引起读者的思考。②引出下文的情节。③突出人物形象。④揭示小说的主题。
2、写景法。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小说的结局
1、分析出人意料的结局。(思维方向)好处:
①从结构安排上看,它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然生出波澜,如石破天惊,猛烈撞击读者的心灵,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②从表现手法上看,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使人觉得又在情理之中。③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
2、分析令人伤感的悲剧结局。
①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②从表现人物性格看,能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③ 这种结局令人感动,令人回味,引人思考。
3、分析令人喜悦的大团圆结局。
这种结局符合人们的阅读心理。人们阅读小说,目的是要得到快乐;因为真实的人生,如同月亮一样缺多圆少,所以才希望文学的梦境结局是圆满的,以寄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①从表达效果上看,小说喜剧结局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耐人寻味。②从阅读者的情感体验看,喜剧性的结尾与主人公、作者的意愿构成和谐的一体,给人以欣慰、愉悦之感。③从主题上看,这样的结局凸显出的美好人性超越了战争,反映出人类向往和平美好生活的愿望。
4、分析戛然而止,留下空白的结尾。它留下了 “空白”给读者想象,让读者进行艺术再创造。常见表现手法的分析
①铺垫。②衬托。③细节描写。④对比。⑤象征。⑥渲染气氛。⑦制造悬念。⑧照应。除上面介绍之外,还有抑扬法、虚(联想、想象)实法等。小说的环境描写
1、自然环境描写作用。
①推动情节的发展。②烘托人物感情,表现人物性格。③衬托主题。④渲染气氛。⑤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2、社会环境(人物活动、事件发生发展的社会背景、时代特征、社会风貌等)描写的作用:渲染气氛、为情节作铺垫、推动情节发展,突出小说主题。
四、小说的情节(小说中用于表现人物性格发展变化的事件,它是生活片断的有机剪辑,又是矛盾发生、展开、发展的过程)。
1、情节的组成:(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2、情节安排评价
①就全文来说有一波三折式。作用是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②就开头结尾来说有首尾呼应式。作用是使结构紧密、完整。③就开头来说有倒叙式(把结局放到开头来写),起到制造悬念
④就结尾来说有戛然而止,留下空白式。此外还有出人意料式、悲剧、喜剧式等。
3、贯穿情节的线索。可作线索的有:事、物、人、情、时间、空间。
4、看情节的发展如何表现人物性格.(答题思路:按顺序归纳情节,然后指出性格)
5、看情节的发展如何表现主题.(答题思路:先归纳情节,后点出主题)小说的人物形象
1、分析环境描写,把握人物性格。
2、分析故事情节,把握人物性格。
3、分析塑造人物的方法,把握人物性格。
①抓肖像;②抓语言;③抓动作(所做的事);④抓神情;⑤抓心理;⑥抓人物之间的关系。
4、人物形象表述的方法:(答题思路: 是一个怎样的人+性格、品质特征+形象的意义)
5、人物形象描写的方法。
①直接表现:肖像、语言(对话/独白)、动作、心理、细节。
②间接表现(侧面描写):如正衬、反衬等(以人衬人、以景衬人、以场面衬人)小说的语言(有表现力、感染力)
①描写要如见其人、如听其言、令读者仿佛亲临其境。
②人物语言个性化,即显示性格。③叙述语言要简洁、传神。④语言风格:幽默风趣、典雅庄重、含蓄凝练等。小说的主题(写作目的)
1、主题的评价:以小见大,立意深远。
2、归纳主题的方法 ①抓人物形象;②抓情节发展; ③抓写作背景。
(三)表达技巧分析术语归纳
一、叙述人称
1.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2.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3.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二、叙述方式
1.顺叙:能按某一顺序(时间或空间)较清楚地进行记叙。2.倒叙: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3.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4.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
5.平叙:俗称“花开两枝,各表一朵”,(指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三、描写
总体来说,描写有以下一些作用:①再现自然风光。②描绘人物的外貌及内心世界。③交代人物活动的自然及社会环境。
1.人物肖像、动作描写、心理描写: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2.景物描写:具体描写自然风光,营造一种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3.环境、场面描写: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写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渲染气氛,更好地表现人物。
4.人物对话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也可描摹人物的语态,收到一种特殊的效果。
5.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正面直接表现人物、事物;侧面烘托突出人物、事物。
四、修辞
1、比喻:
“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第向船尾跑去了。”
①这个句子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②用“踊跃的铁的兽脊”来比喻“淡黑的起伏的连山”,③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看社戏途中的奇特感受。
2、拟人:
如“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
①这个句子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②把杜甫川、柳林铺和红旗人格化,③生动形象地将延安人民的欢迎场面展现出来了。
3、夸张:
“整个老城像一座烧透了的砖窑”。
①这个句子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②把整个老城热的程度夸张地说成“像一座烧透了的砖窑”,③更好地突出了天气热的程度。
4、排比:
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纯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①这个句子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②增强了语言的气势,③把作者对志愿军战士热爱的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1.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2.比拟:给物赋予人的形态情感(指拟人),描写生动形象,表意丰富。3.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
4.夸张: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5.对偶:便于吟诵,易于记忆,使词句有音乐感;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6.排比:节奏鲜明,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长于抒情。
7.反复:写景抒情感染力强;承上启下,分清层次;多次强调,给人以深刻的印象。8.对比:使所表现的事物特征或所阐述的道理观点更鲜明、更突出。9.设问:自问自答,提出问题,引发读者的思考。10.反问:强调语气,语气强烈,强化情感。
五、结构安排
布局谋篇的技巧:开门见山、首尾呼应、卒章显志、伏笔照应、层层深入、过度铺垫、设置线索;结构严密,完整匀称;烘托铺垫,前后照应;设置悬念,制造波澜,起承转合,曲折有致。材料和中心的关系的处理,主次详略是否得当;材料是否典型、真实、新颖、有力。
记叙文常以时间推移、空间转换、情景变化、思维逻辑顺序等来安排层次。散文构思的线索,一般常见的有如下几种:以情为线索;以理为线索;以物为线索;以空间位置为线索。
从结构上明确不同位置的句子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1、首句——统领全文、提纲挈领、引出下文,为后文做铺垫、埋下伏笔;
2、尾句——总结全文,深化主题,照应上文,前后呼应,言有尽而意无穷,回味深长。
3、转承句——承上启下,过渡,承接上文,引出下文;
4、中心句——点明中心、揭示主旨;
5、点睛句——点明全文中心,统领全文;句子含义深刻,耐人寻味,读后能给人以启迪。
6、情感句——抒发强烈内在情感,直抒胸臆;
7、矛盾句——从字面上看自相矛盾,但作者却寄寓了深刻的用意。揭示深刻内涵,表达深刻见解。
六、表达方式入手分析句意:
1、记叙文中的议论往往起画龙点睛、揭示记叙目的和意义的作用;
2、议论文中的记叙往往起到例证的作用;
3、说明文中描写、文艺性笔调起到点染作品使之更加生动形象的作用。
4、夹叙夹议,记叙与议论交叉运用的写法,使文章在轻松活泼之中,阐发议论,读来饶有兴味,深受教益,文章中的记叙是为议论服务的,而议论又以记叙为基础,叙为议提供了事实依据,使立论有根有据,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七、语言
1、语言是否准确、简练、生动、形象;
2、具有怎样独特的语言风格(幽默、辛辣、平实、自然、简洁明快、含蓄深沉等);
3、运用了什么独特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通感等)。
八、表现手法
1、象征,借助某一具体事物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特点是利用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某一特点(内容)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现,增强文章的表现力,象征手法的“托义于物”也就是“借此言彼”,主旨含而不露,隐而不晦。
2、衬托,是指不直接地对主要的人物或事物进行描写,而是对其背景、与之相关的人或事物加以描绘,使其形象突出,这种写法除了利用反差对比使主要形象更加鲜明外,还会使文章曲折含蓄,独具风格。
3、先抑后扬,引发好奇,感情铺垫,引发好奇。
4、托物言志,作者在对事物的进行描绘的过程中,非常巧妙地寄托作者个人的情感和理念,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事物中,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含蓄、哲理和暗示性,使读者在欣赏中获得独特的美感享受。
5、借景抒情,通过景物的描写,来衬托作者或喜或悲的情感。
6、虚实结合,可以抓住重点,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更鲜明的刻画人物的性格,凸现事物、景物的特点,更集中地揭示题旨。结构紧凑,笔墨集中。
7、动静相衬,动衬静,静衬动,生动的烘托作用,相得益彰。
8、以小见大,由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题,突出表现中心,更有震撼力。
9、渲染烘托,渲染,是指作者通过对人物的外形、行为、心理、语言或事件、环境、景物等作多方面的挥洒铺陈,集中描写,突出人或事物的本质特点,用以加深主题的一种表现手法。衬托是指不直接地对主要的人物或事物进行描写,而是对其背景,与之相关的人或事物加以描绘,使其形象突出。这种写法除了利用反差对比使主要形象更加鲜明外,还会使文章曲折含蓄,独具风格。比较一下,我们就可以发现二者的不同点:渲染在于对某种事物的有意重彩泼墨式的描写;衬托却是通过与之有关的其他事物的描写,对该事物起到映衬作用。二者也有相交叉的地方,那就是作者有时用渲染的方法意在起到烘托的作用;对用来衬托的其他事物也可以用渲染的手法来描写。
5.沈从文《边城》小说鉴赏 篇五
——读沈从文《边城》有感
摘要:沈从文的《边城》是一本隽永清新的书,描写了湘西凤凰小镇的美丽风景和真挚的人性美。
关键词:边城 风情美 人性美
手捧一杯热茶,静静品读沈从文的《边城》,让人心灵颤动、浮想联翩的,是小说展现在我眼前的那一幅幅山灵水秀、天人和谐的风俗画。这些画洗尽铅华,返璞归真,让我想起那袅袅炊烟的村庄,想起那落日映红江水的隽秀,让我不自禁沉醉其中,不能自拔。
沈从文先生是湖南凤凰县人。湖南凤凰县也就是川湘交界的茶峒一带。在作者的笔下,那里似乎还停留在原始社会,山是自然的山,水是自然的水,人是自然的人,民情风俗还没有为儒家道统文化所熏染,淳朴正直的人情人性还没有被现代都市文明所扭曲。它确实显得落后、蛮荒、愚昧、闭塞了一些,但自然的神力与人们美好的天性却依然蓬蓬勃勃地生长。
沈从文先生的行文如潺潺流水,给人一种诗意。没有扣人心弦的悬念,也没有惊心动魄的氛围,更没有曲折跌宕的情节,但沈先生能够深入到人物的内心深处,以简练而又细腻,散淡而又自然的笔法刻画出人物的心理,使你情不自禁地融进人物的心灵世界。《边城》隽永的文字弥漫着边地山村的浓郁气息,沈先生给我们展示的是湘西世界
和谐的生命形态。正如他谈及《边城》时所说,“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边城》中的美体现在两方面,一是风情美,一是人性美。如诗如画的湘西风景,仿佛把我带入了一个美丽的世外桃源。在《边城》的开篇,有这样一段描写:“小溪流下去,绕山岨流,约三里便汇入茶峒的大河。人若过溪越小山走去,则只一里路就到了茶峒城边。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远近有了小小差异。小溪宽约二十丈,河床为大片石头作成。静静的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皆可以计数。小溪既为川湘来往孔道,水常有涨落,限于财力不能搭桥,就安排了一只方头渡船。”寥寥数笔,勾勒出一幅明丽的图画,边城里的文字是鲜活的,处处是湿润透明的湘楚景色,处处是淳朴赤诚的风味人情。美丽的湘西凤凰的风景是动人的,山城凤凰,山水环抱,常年深翠绿色的细竹,逼人眼目。
确实,湘西很美,凤凰也很美。凤凰,湘西的这座小城,在沈从文先生的笔下,令无数人魂牵梦绕。
在这样美丽的山水中,养出来的人,当然也是很美的。有人说沈从文先生笔下的湘西生活是一种世外桃源的意境生活。那里没有纷争,没有城市的喧嚣,甚至连那青楼女子也楚楚动人。那里的风景,那里的人们,那里的事,在他笔下,灵动的湘西河畔充满着真、善与美。
边城的人民是“一群未被近代文明污染” 的善良人,他们保
持着昔日宁静和谐的生活环境与纯朴勤俭的古老民风。透过字里行间,我们能感受到沈先生努力建构了一个充满自然人性的世外桃源,创造的人物闪烁着人性中率真、美丽、虔诚的一面,边城的人民就是人性美的代表。
沈先生所描绘的人性美首先体现在老船夫和孙女翠翠身上。老船夫自甘贫苦而生性达观、洞悉世情而信守天命。他有重重的心事,他牵挂翠翠的将来。他的后半生是为翠翠而活,他的惟一的生活目标就是要使翠翠快乐。“他从不思索自己的职务对于本人的意义,只是静静的很忠实的在那里活下去。代替了天,使他在日头升起时,感到生活的力量,当日头落下时,又不至于思量与日头同时死去的,是那个伴在他身旁的女孩子。”他和翠翠相依为命,对翠翠的挚爱展示了淳朴、善良的人性。而翠翠呢,这个天真无邪的小女孩,是全书的灵魂人物,她从小和青山绿水为伴,“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湘西的清风、丽日给了她一个壮健的躯体;茶峒的青山、绿水给了她一双清明如水晶的眸子;撑渡船的简单生活赋予了她一颗毫不世俗的心。她和老船夫不贪财、不嫌贫、不偷懒,乐于助人,在这两人身上我们看到了勤劳、善良、淡泊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随着年龄的增长,翠翠也多了一份心思,多了一份忧愁,对爱情的羞涩和不解增添了她的烦恼。从小时候的学羊叫、学牛叫,到在头上戴小花再到后来有了少女的心事„„她和傩送之间的爱情没有山盟海誓,没有骇人之举,有的只是原始乡村孕育下超乎自然的朴素纯情,洋溢着含蓄之美。沈先生正是
通过他们的爱情表达了人性美。
书中这种处处洋溢的自然、纯洁、真挚的人性美,同样体现在天保和傩送两兄弟身上。沈先生既写出了他俩对爱情的忠诚、坚贞,又表现了他俩自我牺牲的美德。他们爱翠翠,都是以感情为重的。在他们心目中,爱之所在,与世俗的钱财、地位毫不相干。傩送不选择碾房而宁愿撑渡船;天保先是选择车路(指托人提亲),后选择马路(指唱三年零六个月的歌以夺得心上人的芳心)。同样爱上翠翠,但“兄弟两人在这方面是不至于动刀的,但也不作兴有‘情人奉让’如大都市懦怯男子爱与仇对面时作出的可笑行为”。爱情本身有“排他性”,但他们却都以互助互爱的德性,以一种优美健康而自然的“人生形式”,演绎出一曲平凡而崇高的爱情之歌,不能不让人为之动情。《边城》的人性美还表现在边城人民的邻里之爱上。这里的人民质朴,不存在尔虞我诈的奸险用心,邻里之间和睦相处,患难与共。他们朴实无华:像老船夫拒收过渡人塞来的钱;到集市买肉时卖肉的老板给他多称一些;还有船总顺顺也总是尽力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在老船夫过世时,面对无依无靠、孤苦伶仃的翠翠,顺顺尽释前嫌,忙前忙后„„这就是湘西的风土人情,这就是质朴的边城人民之间浓浓的一份真情。良好的民风世代相传,造就了边城的山水情。沈从文先生是以自己故乡的真人真事为素材来完成《边城》的写作的。他在《题记》中说,“就我所接触的世界的一面,来叙述他们的爱憎与哀乐,即或这支笔如何笨拙,或尚不至于离题太远。因为
他们是正直的、诚实的。”正是这种诚实的笔风,使得他笔下的人物个个逼真鲜活,就像是镜头记录下的一段历史,完全真实。而这座边城,由于远离繁华的大世界,所以至今依然保存着原始的、自然的生活习惯和风俗。这又使《边城》中的故事没有了时间的约束,可以亘古不变,可以留传千载。因为,这里的人,一代一代,永远生活在美丽纯洁的自然山水中,他们的爱情与人生也同样自然、真诚、朴实。上辈子,他在溪中撑船,她在茶园采茶,他们纵情对歌,忘乎所以,这辈子,他在河滩抹桨板,她背着竹篓踩着台阶来赶集,他们照样纵情对歌,在这个世界里,光阴只是承载生命的一种形式,人们从小到大,从生到死,演绎着同样美丽、纯洁的人生,经历着同样朴实、直爽的情感。
。《边城》的语言像是一幅清丽淡远的画卷。画卷里巍峨着山,清澈着水,挥舞着和谐动人的画卷。〈〈边城〉〉里的小城故事犹如流淌的小河一样,船浆划过,波痕徐徐攒动,却又平静缓和。〈〈边城〉〉里的纯朴民风仿佛如失传的秘色瓷般纯净澄明
看了《边城》,你除了会为故事中的人物所感动,更会为故事发生的场地,人物所处的环境所感动。云贵高原的边界,美丽的湘西,层峦叠嶂如画屏,溪流潺潺如明镜。在这样秀丽而洁净的天堂里,什么样的故事不是美丽的,什么样的人物不是如画的呢?
然而,在现今的时代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显得是那样的陌生和功利。为了自身的利益,大家似乎都卷入你争我夺的潮流当中。在建筑物空间越来越狭小的同时,人与人的心灵同样显得狭窄;在交通便利的今天,人与人来往的途径是那样的便捷,但人的沟通却是那样的艰难。一道墙,不单是隔绝了人与人之间的居住场所,也同时隔绝了人心灵的来往;一扇防盗门,似乎避免了外人的闯入,但同时也囚牢了自己与外界的联络。
《边城》里的纯朴民风,像是在这个物欲纵横的社会里难以找寻。边城,那是一片思想的净土,洗涤着人们浮躁的心灵
6.小说鉴赏《带上她的眼睛》 篇六
—刘慈欣《带上她的眼睛》小说赏析
作者:文院非师1305班2013213834沈莉娟
联系方式:*** 邮箱:***@163.com 摘要: 刘慈欣的短篇科幻小说《带上她的眼睛》,为读者探测了奇幻神秘的未来科学前景,也展示了浓厚深刻的人文关怀,于科幻中结合现实,在小说里表露沉思。关键词: 小说 科幻 现实 文明 人性
刘慈欣的科幻小说《带上她的眼睛》,作为荣获1999年第十一届中国科幻银河奖一等奖的作品,以其生动奇幻的内容、浓烈深重的情感、朴实简晰的笔法,在科幻小说中熠熠生辉。
这里,先从小说的故事与人物谈起。
作者以第一人称“我”为故事的讲述托口,采取“内聚焦叙事”的视角,半开半阖地将整个内容缓缓铺陈开来。
“我”是“连续工作了两个多月”的航天工作者,在感到“实在累了”的情况下,“便请求主任给我两天假”,“出去短暂旅游一下散散心”。小说开门见山,直奔故事,没有多余的笔墨导引,简洁清晰地对背景稍作交代,即刻开宗明义。应主任要求,“带上她的眼睛”,便开始了草原之行。在 “她”的请求下,“我”赏花看草,玩水观月,感受“她”的感受,也找回了一些“我” 被“灰色的生活”“磨钝了”的“感觉”。在两天的假期结束后,回归正常工作的“我”,在“上班时”“走进航天中心高大的门厅”,见到一幅巨大壁画后,对心中关于“她”的身份的猜测,豁然开朗。这是小说的转折,关于“落日六号”的失事,既是背景在插叙,也是高潮在翻涌。发展至此,悲剧全部浮现,疑窦全部解开。明白了一切的“我”,所有情绪都被巧妙略去,只是听着“她”传递回地球的最后之声。而小说,也在“我”之后的变化中走向尾声,以一个安慰着“我”的想法收束全篇—“不管走到天涯海角,我离她都不会再远了”。
理清整篇小说脉络,不难看出,故事起于请假旅行,在目标地点的商量中缓慢发展,在草原游览中迎来首个小高潮,在回归时归于沉寂,又陡起于一次看壁画的偶然,于人类的对地幔的探测背景中展示真正高潮,又悲凉无奈却温暖感人地于伏地倾听里交代出结局。以“我”的经历见闻转变为主线,以“她”的故事回述为暗线。时间一个向前发展,一个往后推移,又同在最后交叉融合回到同一平面。故事的精彩在于“我”的疑问得不到解答而始终萦绕脑际,“她”对外界敏锐细腻的观察、对自然深沉热烈的痴爱,“我”得知真相的无能为力,“她”于孤单封闭中的接受事实、无可奈何下坚定工作的抉择,和“我”最后在繁忙的地球生活里做出无关工作的俯身。而就是在这样的情节发展中,人物形象也得到最大限度的突显。
作者在人物的塑造上无疑是高明的。在高强度工作中的“我”是广大宇航工作者中的一员,也是未来世界里,只忙碌于工作的劳动者中的一员。这样的“我”有着这类人的共性—在工作压力下疯狂追逐—“连续工作了两个多月”,内心却孤独麻木—“我孤独寂寞的精神沙漠”;而“我”也有着属于“我”的性情—还能休假(请求主任给我两天假),能做自愿者(“一点都不,我很高兴有个伴儿的。你想去那儿?”我豪爽地说),能尽量满足“她”的要求(应她的要求,我又把手在溪水中打湿),在“她”伤心时会自责自省(从眼睛中听到了她低低的抽泣声,我的心一下子软下来),会猜测好奇,寻求答案。而“我”的转变,由对自然的漠然,到感觉的复苏(她教会了我某种东西,一种说不清的东西,象月夜中草原上的光影一样朦胧,由于它,以后我眼中的世界与以前会有些不同的);由对“她”的厌烦,到对“她”好奇、同情、敬佩、想念;由只是汲汲于工作,到用欣赏的眼睛看着脚下的地球。这些,都是“我”人性的回归。便不防揣测,作者对于“我”,寄托着厚望,没有沉溺于工作,重新以新的视角看探世界,便带有了一种希望。“我”是一个有缺点的人物,如在“她”的不断要求里感到不胜其烦,在工作中又屏蔽对自然的触角;也是一个有优点的人,又如,会好心带上“她”的眼睛,也认真地感受她的感受,会在得知真相时“发疯似地跑上楼”。“我”,是一个在退步,又在进步的有血有肉的“真实”的存在。
而小说里的另一个主角,“她”,因飞船失事而误闯地核,在地心处的封闭中一个人活着。这本是个悲剧色彩浓厚的角色,却在与地球表面的同类的联系削减时,唯一所求便是再看一次外边的风景。对自然的无限热爱、沉醉(这世界能给人多少感觉啊!谁要能说清这些感觉,就如同说清大雷雨有多少雨点一样。看天边那大团的白云,银白银白的,我这时觉得它们好像是固态的,象发光玉石构成的高山。下面的草原,这时倒象是气态的,好像所有的绿草都飞离了大地,成了一片绿色的云海。看!当那片云遮住太阳又飘开时,草原上光和影的变幻是多么气势磅薄啊!),细腻的感官(呀,天啊,这是什么?草原的风?不,别动,这就是天国的风呀!),敏锐的感受(这是今天的第一声鸟叫,雨中也有鸟呢!),无穷的兴趣(她陶醉于其中,没完没了地进行下去,忘记了一切),活跃的思维(“我们给这朵小花起个名字好吗?嗯……叫她梦梦吧。我们再看看那一朵好吗?)和丰富的情感(当我拾起草地上的背包时,又听到了她的惊叫:“天啊,你把小雪踩住了!”),在读者对于其身份一无所知时,欣赏她的单纯,可爱,深情,自然。而看至她的虚弱的声音时,便佩服于她的坚强,勇敢,乐观和善良(今后,我会按照整个研究计划努力工作的。请你们放心,我会在这里安排好自己生活的)。弱小的身躯与厚重的宇航服的不协调画面,显示出楚楚可怜的外在;困于地心而无法返归地表的沉重苦难与对人间美丽的留恋和自愿按照原计划努力工作的选择,彰露出的人格魅力。这样的对比与反衬,在无情冷酷的高科技探索背景下,打动人心最柔软的神经,进而引人深思。
仅仅出现两次的主任,也有着值得一说的地方。他对小说的作用更多的表现在结构上。他是给“我”“她”的眼睛的人,对于“我”的好奇,他只是“脸色很阴沉”,而这些恰恰显示了“她”身份的不凡,和导引出“我”的好奇。而小说末,他 “眼睛还看着屏幕”,预料到“我”已经得知真相,和最后一锤定音的确定,都推动着故事的进展。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一个话语不多、沉着镇定,但关心下属、富有同情心与爱心的人物形象。
那么,小说是如何让情节变得生动,人物形象变得丰满的呢?这便得对小说的写作手法与语言特色进行分析。而这二者的选择又与文体息息相关。这是一篇科幻小说。科幻小说是一翻译过来的名词,原意是科学小说,是一种带有科学虚构性的文学作品。它是基于人类的社会或宇宙的一种设想,在现以现有科技为基础的创造。具有其独特的科学预见性。《带上她的眼睛》中,“眼睛”是一副戴者所看到的一切图象均可由超高频信息波发射出去而被远方的戴同样传感眼镜的人接收到的传感眼镜。这个20世纪的幻想,已经为21世纪的人类所实现。但离能够感同身受,我们的科技又还有一定距离。而上百万人“长年在月球和小行星带工作”的图景,不再飞往太空而是潜入地球深处的探索,基于现代科技,尚不能够及。这些便典型地表明了其科幻小说的本质。作者没有刻意炫耀未来世界里奇特的技术与高超的技艺,但想象与创造性是科幻小说成为建立于科学基础上的通俗文学的最主要条件。在对“落日六号”的细致刻画中,作为一名娘子关发电厂的电脑工程师,作者不但没有因大段的叙述而出现科学依据单薄的漏洞,表现出中国科幻小说普遍存在的逻辑思维缺乏严谨的敝拙,而是以绚丽的想象(《落日六号》一节)为外衣,以地质科学(地幔、地核、莫霍界面与古腾堡界面等)与航天技术(飞船、雷达、中子材料与中微子通讯系统等)为依托,通过专业术语与精确数字对探索失事经过进行了客观清晰周密详实(“落日六号”如何潜入地底,怎么运作,如何失事,现处状态等)的描绘,展示出一种悲壮的宏伟大气,表现出科学的内涵。而这样的想象,又让我们明确的感受到,它是一种中国特色的科幻文学样式,异于西方科幻。同样的宏大瑰丽的想象,刘的写作笔法来得朴实。这个世界里塔克拉玛干可以由沙漠变成草原,“人口控制”又让其“人迹罕至”,“我”和“她”的眼睛可以“在三小时内可到达地球的仍何一个地方”,只用一个“迟钝的老式机器人”照看着旅店,“长年在月球和小行星带工作的人已有上百万”,回地球度假有惊人的费用,太空飞行已达一个半世纪,“人类开始了向相反方向的探险”,尝试着潜入地球深处。总之,这是闪电变幻疯狂追逐的时代。作者在浓厚的技术味儿里,体现出这样漫无边际而汪洋恣肆的奇特想像,却选择日常、普通的角色(“我”),以质朴的文字来支撑情节的曲折起落,完成整篇小说的表达,在故事节奏中贯穿紧张生发震撼,在人物选择中表现出生的激情,而后都归于明白(叙述),止于朴素(用语),又延绵于厚重(主题)。宏大世界反衬出生命的孤独而弱小,这样的强与弱,无可奈何与深重痛苦中,渗透出对宇宙的敬畏。简洁的笔法与奇幻的想象本身的对比在这样的运思遣字中相得益彰。
除去细节刻画与对比反差,作者善于运用巧合去达到最佳的艺术效果。“我”是在万般疲乏中带上“她”的眼睛,而“她”的独特,恰好可以给长久麻痹于物质活动的“我”深刻的影响。尽管作者只是用了一个看似轻描淡写的比喻—“在我的意识深处,也有一棵小小的种子留了下来”。所去的地方正好是“她”离开地表的源地,这便有了可以联想的故事,传达出她对地球更深的感情。而在最深的地心,整个“落日六号”存活下来的就只有一个“她”,表现出的悲戚孤独便至绝然。“我”在平凡的工作快要淹没旅游的记忆时,又在一幅壁画的涌入眼界时,幡然领悟,恰好,知道一切真相的主任在办公室“等待”“我”的到来。等等情节,无形的巧合让情节发展更为水到渠成。《乡村教师》中刘说“宇宙的最不可理解之处在于它是可以理解的;宇宙的最可理解之处在于它是不可理解的。”天马行空的故事,正如“落日六号”在一切正常后突然失事一样,正是依托于这些似清又惑的巧妙转折。同时,巧妙的照应让文章情感的抒发与深化度大大提升。“她”唱的《月光》,“旋律同月光一起从太空降落到草原上”,音乐让草原变得梦幻,“那轻柔的乐声一直在我的梦中飘荡着”,具有强大的感染力。而“我想象着金色的阳光和银色的月光透射到这个星球的中心,我听到了那里传出的她吟唱的《月光》,还听到她那轻柔的话音”的末尾,却以月光自古引发愁思的典型诗歌物象,加上歌曲的旋律与声音的清澈中,表达出“我”的思恋,以及动人的无望的美。
而对词句的锤炼,同样为小说添色。文题中“眼睛”本为一种仪器,却不用“眼镜”来表现器物性,而是直接选用人体器官名词“眼睛”,这便在引发读者好奇的同时,表现出一种意象的灵动幻化。“我豪爽地说”中“豪爽”显示出“我” 的性格,“但我立刻感到两个异样的地方”中“立刻”展示思维反应,反衬“异样”之明显,为后文真相埋下伏笔。“这个决定对她很艰难”与“我不由笑出声来”,一“艰难”,一“出声”的笑,情绪色彩鲜明,人物内心的异然跃然纸上。“她沉默了,似乎连呼吸都停止了”,夸张的“呼吸停止”在“似乎”修饰下合乎事理,又很好的表现了“沉默”之深。“没完没了地进行下去”中“没玩没了”显示出“我”的不耐烦与“她”的醉在其中。“从那以后,在这个星球的最深处,在“落日六号”上,只剩下她一个人了”中,一个“最深”,一个“只剩”一个“一个人”,尽显“她”孤绝一人独处地心的凄惨无望。“落日六号内部已完全处于失重状态中“已”“完全”最大程度的肯定,表现这已是不可挽回的事实。“我到过很多地方,每到一个处,我都喜欢躺在那里的大地上”,出去夸张成分,“每”和“都”均显示出“我”的转变之大。如此读来,不难找到言语的严格精致。
他的科幻是慈悲的,不仅满足于内容想象的恢弘,笔法写作的讲究,真正打动人心的更多的是小说透露出的作者的思考,情怀和文章的主题。
小说里于角落处总是潜藏着这样的文字:
“在时间上,这个时代的人都是穷光蛋。”(因为少有时间属于自我。)
“我笑着摇摇头,这是一个闪电变幻疯狂追逐的时代,女孩子们都浮躁到了极点,象这样的见花落泪的林妹妹真是太少了。”(时代走得太快,人变得也太快。)
“灰色的生活把我这方面的感觉都磨钝了。”(“灰色生活”怎可能孕育出灵敏的“感觉”?)“我感到,她对这个世界的情感已丰富到病态的程度。”(丰富的情感原是人性本态,却成未来的“病态”。)
“这个时代,得到太容易了。物质的东西自不必说,蓝天绿水的优美环境、乡村和孤岛的宁静等等都可以毫不费力地得到;甚至以前人们认为最难寻觅的爱情,在虚拟现实网上至少也可以暂时体会到。”(人的生活状况的小汇,物质与精神,环境与情感,失去式的获得。)
“所以人们不再珍视什么了,面对着一大堆伸手可得的水果,他们把拿起的每一个咬一口就扔掉。”(优裕的生活已然让人们遗忘了节俭的品德。)
„„
这些,表现出一种客观世界的物质化,也是人的物化。机器式工作,机械式生活。在我们感到悲凉时,刘却以三个正面式人物,去异于麻木与冰冷,悲天悯人的建立起希望。在对人类探索付出沉重代价的事实中引发深思,无限的绝望处,又埋有光明——“她”选择孤独的好好工作,“我”习惯于伏地倾听。对技术、对工业文化崇拜到癫狂忘我的人类,或许都需要一场男主人翁式的深切体会而蜕变,或者回归。神圣的宇宙,诱惑不会永存,当人类把触角伸到地底,或者,真的离悲剧更近。因为在科学提供的数据迷乱眼睛时,自然便再无敬畏可言。刘在一次采访中说:人类对于宇宙毫无意义。小说关注现实问题、人类的困境和人性的极限,唤起对欣赏美的欲望,展现出对人类整体命运的深切关注与思考。
他说“生命对前面漫长而莫测的人生之路,他毫无准备,因而准备好了一切。” 意外让“她”承受的绝望与然起的希望,让小说的主题,在一种沉甸甸的悲壮里鲜明深刻—“对于生命和文明在宇宙中的前景,任何想像都是软弱无力的。”牺牲对自然的欣赏、滥用自以为是的科技的后果,便是绝望和黑暗。
“我们都是一个超级骗局的牺牲品!这个骗局之巨大之可怕,上帝都会为之休克!看着那蓝色的星球,我像在看着母亲的瞳仁,泪水在我的眼中打转。”引用刘慈欣在《超新星纪元》 的一段话作为总结的引子,《带上她的眼睛》将对文明与人性的思考,寓于奇思妙想的科幻,极端的空灵和厚重的现实在朴素的表达与生动的情节中交融,娴熟的写作手法与简洁的语言表达展示出极强的可读性,而在深重的慈悲中又展现出作者思想的光辉。
参考篇目:刘慈欣《带上她的眼睛》
刘慈欣《文明的反向扩张》
王先霈 王耀辉《文学欣赏导引》高等教育出版社
《浅析科幻小说在中国的发展与现状》 姚海军(《科幻世界》副主编)语录
7.谈谈现代小说的阅读和鉴赏 篇七
一.中国现代小说是承继了中国古典小说, 但同时又是在现代生活的土壤上汲取营养的产物, 所以它既是民族的又是现代的“新”小说。因此, 要在这个认识前提下建立起分析评论作品的思想性标准。一切显示了反帝反封建倾向的创作, 不管是何种流派, 何种风格, 不管是倾向于社会主义的还是民主主义的和爱国主义的, 它们都是现代进步文学大潮中的一部分。只有这样看问题, 我们才会避免在思想上苛求于前人的偏颇, 才能看清现代小说发展的丰富多彩, 才能理解接受在小说创作上, 在形成从鲁迅到茅盾直到赵树理的现代小说主流的同时, 又有“京派”小说, “新感觉派”小说的发展, 还有“鸳鸯蝴蝶派”小说, 民族主义小说家创作的兴衰。
二.当我们分析一篇具体作品的时候, 对于其创作方法特点的把握是很要紧的, 甚至常常成为体察作品思想内涵和感受作品艺术美的关键。在中国现代小说创作中, 各种文艺思潮包括各种创作方法, 如浪漫主义, 自然主义, 现实主义, 象征主义以及其他现代主义都曾产生过影响并且呈现出融合渗透的趋向。如沈从文的《边城》写的是一个世外桃源, 那里没有尔虞我诈的倾轧, 没有争名夺利的纷扰, 当然更没有如火如荼的阶级斗争。照有些理论批评家看来, 它脱离了现实生活, 它的背景和人物都是不真实的。但是, 我们应该注意到, 《边城》所用的不是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 它是一部带有明显理想色彩的象征性抒情小说。在这个“理想世界”中, 民风恬静、和谐, 民情古朴、淳厚, 生活在那里的人物也是重义轻利, 正直热情。可以说, 这是在一个深刻的层面上表现作品的真实性。
三.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 是一个思想和艺术的复杂整体。现实生活的多样性, 感情世界的丰富性, 社会环境的复杂性, 艺术审美的创造性, 形成了结构的复杂性。在叙事性作品中, 结构的中心环节是故事情节的安排。而现代小说的艺术结构, 则呈现出了千姿百态多样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短篇小说采取了横断面切割的剪裁方式, 就是长篇小说也常常运用穿插倒叙等等更富有跳跃性富有表现力的结构。更有一些小说的结构突破了时空限制与事物发展的自然顺序, 仅随心理情绪的波动而随意拼接。以郁达夫的《沉沦》为例, 其情节叙事因素不过是“我”的所见、所闻、所遭、所感的印象式片断的连缀, 不仅量少而且结构也松散随意, 但却恰到好处地表现了一个既承袭着传统文化伦理价值观念, 又渴望和追慕现代文明、现代生活方式的知识分子那种矛盾困惑的感伤心理。
四.作家沙汀指出:“一般地说, 一个作家的作品, 最能引起读者关心, 对读者影响也最大的, 首先总是人物。作家也每每在人物塑造上付出他的绝大部分精力。”在现代小说中, 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是比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更具有价值的基本要素。因此, 对小说的分析、鉴赏也要特别重视人物的分析。例如, 《阿Q正传》中的阿Q, 他所处的具体环境, 就是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江南的一个小镇———未庄, 这里纠结着封建社会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 阿Q正是在这张人际关系网中的一个特殊的网结。正是在这种具体生活环境中, 才形成了阿Q既痛苦屈辱, 又麻木不仁, 热衷于“精神胜利法”的复杂的性格特点。
五.我们强调要把作品作为一个艺术整体来认识, 但是艺术鉴赏又不应放过作品中任何有意义的细节描写。小说里的细节不是无关紧要的细微末节, 而是构成艺术整体的细部, 是构成情节链条的一个又一个环节。鲁迅是运用细节的高手。《风波》中的九斤老太的口头语“一代不如一代”, 活画了一个贫穷愚昧而又顽固守旧的形象;赵七爷头上那根放下来的辫子, 不但揭示了这位封建遗老的反动本性, 而且借此掀起一场偌大的风波;六斤的饭碗打破了一个大缺口, “七斤直跳起来, 拾起饭碗, 合上检查一回, 也喝道:‘入娘的’, 一巴掌打倒了六斤。”表现的是七斤在贫穷中养成的吝啬的粗俗习性。
8.小说中人物形象的鉴赏 篇八
【摘要】人物形象是小说的重要组成,鉴赏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也是小说鉴赏的重要内容。对于人物形象,我们可从人物的外貌、语言、心理、动作等不同方面去进行分析,挖掘其蕴涵的审美因素。
【关键词】小说 人物形象 鉴赏
高中课本中小说的篇目较多,这两年高考中,也时常出现鉴赏小说的阅读题。鉴赏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是小说教学的重要部分,那么,如何鉴赏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呢?可以从人物的外貌、语言、心理、动作、环境等方面去把握。
一、从人物的外貌去分析
“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
“她仍然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祆,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
“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会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
这是鲁迅的《祝福》中祥林嫂初到鲁镇,再到鲁镇,临死之前三个时期的外貌。初到鲁镇的外貌,表现出她忠厚老实,年轻。再到鲁镇的外貌,表现出她精神备受刺激,内心极度悲伤,临死之前的外貌,说明祥林嫂已经走到了人生的尽头,成了垂死的人。小说的外貌描写不仅表现了人物性格,还表现了人物命运的变化。
“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这是《林黛玉进贾府》中对王熙凤的外貌描写,对王熙凤的服饰描写,暗示她的贪婪、俗气,从侧面反映了她内心的空虚。三角眼、吊梢眉、含春威不露的粉面,未启笑先闻的丹唇,表现她的刁钻、狡黠。
二、从人物的语言去分析
“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
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意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
这几处语言描写出王熙凤善于察言观色、机变逢迎。
又见二舅母问他:“月钱放过了不曾?”熙凤道:“月钱已放完了。才刚带着人到后楼上找缎子,找了这半日,也并没有见昨日太太说的那样的,想是太太记错了?”王夫人道:“有没有,什么要紧。”因又说道:“该随手拿出两个来给你这妹妹去裁衣裳的,等晚上想着叫人再去拿罢,可别忘了。”熙凤道:“这倒是我先料着了,知道妹妹不过这两日到的,我已预备下了,等太太回去过了目好送来。”王夫人一笑,点头不语。
这几处语言描写出王熙凤果断、能干、精明。
三、从人物的动作分析
“把花枪挑了酒葫芦,将火炭盖了,取毡笠子戴上,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门拽上。出到大门首,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带了钥匙,信步投东。”
“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搬开破壁子,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
这两处动作描写,说明林冲细心、缜密。
四、从人物的心理去分析
“她一向望着得人欢心,被人艳羡,具有诱惑力而被人追求”。
这是《项链》中玛蒂尔德的心理活动,表现出她希望摆脱平庸的生活,置身上流社会成为高贵夫人的梦想。
五、从人物所处的环境去分析
豹子头林冲本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胆识过人,武艺超群,也有相当的社会地位。其父作过提辖,岳父亦是教头。家有贤妻,侍有丫环,虽非万户之侯,却是殷实之家。这样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决定了林冲不会一下子走向本阶级叛逆的道路。他性格既有耿直的一面,又有软弱的一面。
六、鉴赏小说中的人物形象还要分析作者塑造人物的目的
林冲以自己的生活道路揭示了封建社会官逼民反和逼上梁山的生活真理。民反是逼出的,梁山是迫上的。在林冲这一人物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加害于他的封建统治阶级的残酷、阴险、卑鄙和狠毒。八十万禁军教头的林冲,虽然安分守己,忍辱求全,也被逼得走投无路,愤然而起;至于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普通百姓;他们所受的迫害,他们所承受的痛苦就可想而知了。在风云激变的阶级斗争形势中,我们可以看到激烈进行的阶级分化和阶级关系的变动,我们还可以认识到在封建社会中只有奋起反抗才是唯一正确的斗争道路。这就是林冲这一艺术形象的社会典型意义。
【鉴赏小说环境】推荐阅读:
浅谈小说教学中如何鉴赏人物形象09-01
高考小说环境描写练习07-25
2000字小说06-24
在线伦理小说06-27
古代小说研究06-28
感情微小说07-06
小说大纲知识07-17
课外小说阅读07-20
小说笔名08-15
老人与海小说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