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社经营与管理心得

2024-11-23

旅行社经营与管理心得(精选8篇)

1.旅行社经营与管理心得 篇一

自考旅行社经营与管理的笔记总结

一、旅行社经营与管理

现代旅游接待的三大支柱产业。其中,旅行社处于中心地位。

旅行社是在旅游活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产物,19世纪中叶的欧美地区。

(一)、工业革命对旅行社产生的影响

1、工业革命导致了旅游者群体的扩大

2、工业革命提供了现代化的旅行交通方式

3、工业革命开阔了人们的视野

4、工业革命强化了旅行者的旅游需要

(二)、托马斯•库克旅行社的诞生

1841年7月5日,托马斯•库克组织了世界第一次商业性的旅游活动。于1845年在莱斯特正式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家旅行社——托马斯•库克旅行社。他本人也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位专职的旅行代理商。

托马斯•库克在旅行社和相关旅游服务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托马斯•库克在世界上第一家旅行社的创建上居功至伟。旅行社产业迅速发展壮大。

②其次,托马斯•库克奠定了现代旅行社的基本经营模式。

③再次,托马斯•库克推动了旅游活动走向大众化。

④最后,托马斯•库克推动了现代导游服务的产生。

IATA(国际航空运输协会),DIS(旅游目的地信系统)

(二)现代旅游和旅行社迅速发展的表现

1、旅游者来源丰富

2、游收入水平提高

3、行社业分化发展

1923年8月15日,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旅行部在上海正式成立,这标志着中国有了自己的第一家旅行社。

1949年10月17日,以接待海外华侨为主旨的厦门华侨服务社成立,这是新中国的第一家旅行社。

1954年4月15日,中国国际旅行社,这是新中国经营国际旅游业务的第一家全国性旅行社。

1979年,中国青年旅行社在北京成立。

旅游产业链就是为了获得社会、经济、生态效益,通过生产旅游产品满足旅游者各种需要形成的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的动态链,是建立在旅游产业内部分工和供需关系基础上的一种产业生态图谱。

旅行社的性质

国际官方旅游组织联盟划分为旅游经营商(Tour Operator)和旅游代理商(Trave lagent)

(一)、营利性

(二)、服务必性

(三)、媒介性

四、旅行社的职能

(一)、组织职能

(二)、销售职能

(三)、分配职能

(四)、协调职能

(五)、信息沟通职能

(一)、国外的旅行社分类

1、按照生产职能分类

(1)、旅游经营商。

(2)、旅游代理商。

2、按照销售职能分类

(1)、旅游批发商。

(2)、旅游零售商。

2、按照客源流向分类

(1)、客源输出旅行社。

(2)、客源输入旅行社。

行业组织既非政府机构,又非营利性机构。

(一)、旅行社行业组织的性质

旅行社的行业组织又称为旅行社行业协会,是全体旅行社为实现本行业共同利益和目标,在自愿的基础上组成的民间组织。特征:

(1)、旅行社行业协会是民间组织,它不属于官方机构或行政组织;

(2)、旅行社行业组织是旅行社为实现单个企业无法达到的目标而形成的具有共同利益的团体;

(3)、旅行社行业加入行业协会的行为纯属自愿,而且可以随时退出。

(1)、世界旅行社协会简写为WATA)。于1949年正式成立,总部设在日内瓦。

(2)、世界旅行社协会联合会,简写为UFTAA,1966年11月22日成立于意大利罗马,总部设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联合会是世界上最大的民间国际性旅游组织之一,是一个专业性和技术性的组织。

三、旅行社业的相关企业

(一)、旅游交通部门

(二)、旅游住宿部门

(三)、旅游餐饮部门

(四)、旅游汽车公司

(五)、浏览部门

(六)、旅游购物商店

旅行社利益相关者的三个基本层次

1核心层(旅游局、投资者、供应商、旅游者、职工、代理商)

2战略层(政府部门、当地社区、旅游市场、旅游目的地)

3外围(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和自然环境)

旅行者是旅行社一切利益的根本来源。

一、旅行社分工体系的类型

垂直分工体系、水平分工体系和混合分工体系。

(一)垂直分工体系

旅行社行业的垂直分工体系基本上是旅行社在市场发展的过程中自然形成的,它是由执行不同职能的旅行社组成,各类旅行社在经营中相互配合,密切合作。

在大多数情况下,欧美发达国家的旅游经营或批发商都摇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他们为消费者提供包价旅游产品,通过从旅游服务供应商那里大批采购获得较低的成本价格,然后可以为消费者提供更便宜的价格。经营商的包价旅游品通过直接销售,或经由旅游零售商贩卖给消费者。在这一过程中,旅游零售商所充当的就是一个中间商的角色,将消费者和旅游经营商联系在一起。

垂直分工体系是适应旅游业中旅游者分布广、需求差异大、售货员流动性强等特点而进行的制度创新。综的优点在于接待规模大、分工明确、便于大量销售,在市场范围较大的环境中游刃有余,且充分发挥了人力资源、旅游资源的优化配置功能。

(二)、水平分工体系

它由执行同一职能的旅行社按照服务的市场和业务范围分化而成。其一般表现形式是,在政府行业管理力量的干预下,旅行社被分为若干等级和类别,原本统一的旅游服务市场也被划分为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等若干子市场,这样每一类别或等级旅行社对应经营相应的子市场。

我国是水平分工体系也是使得旅行社经营活动繁杂,专业化不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可能会使部分旅行社为节约成本而省略个别环节,易产生较多的问题。

(三)、混合分工体系

混合分工体系以日本旅行社业最为典型。

一、旅行社分工体系的差异

计划经济体制国家由于政府的干预,一般发展为水平分工体系;完全的市场经济体制国家则形成垂直分工体系;混合分工只是一种过渡。另一个重要的区别在于投资主体的变化:垂直分工体系生长于完全的市场环境中,它的投资主体处于市场竞争中的企业;而水平分工体系中,政府主导下的主管部门充当主体的角色;在混合分工体系 中,两者均可作为主体加入,但重要的前提是所有投资主本要处于平等的竞争环境中,不存在例外。

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创造利润和对股东利益负责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包括对员工、对消费者、对社区和对环境的责任等。

二、旅行社履行社会责任的作用

(一)、旅行社司履行社会责任有利于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效率。

(二)、旅行社履行社会责任有利于扩大产品的销售量,提高顾客的满意度。

(三)、旅行社履行社会责任有利于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

三、旅行社履行社会责任的方法

(一)端正认识

(二)建立健全监督机制

(三)切实履行旅行社道德责任

(四)重视旅行社的慈善责

(一)、我国旅行社存在的问题

1、市场信用缺失

2、企业违规经营

3、无证从事旅游业务

4、恶性价格竞争

5、非法经营管理

(二)、造成我国旅行社业问题的主要原因

1、市场发育尚未成熟

2、法制建设相对滞后

3、旅游行政监管乏力

4、行业组织作用缺失

(二)规范与整顿旅行社业的途径

1、政府宏观调控

2、行业组织协助监管

3、旅行社自律

4、旅游者参与

5、社会舆论监督

影响旅行社设立的外部因素,是指旅行社自身无法控制而又必须受到其影响与制约的因素。影响旅行社设立的外部因素有三个:经济发展状况、当地旅游业发展状况、国家有关政策和法律的规定。

内部因素分析

资金筹措、营业场所、客源渠道和协作网络等。

(1)资金筹措。

(2)营业场所。

(3)客源渠道。

(4)协作网络。

注册资不得少于150万无人民币;经营入境者缴纳60万元人民币质量保证金,经营出境旅游业务者另缴100成人民币质量保证金。

(二)、设立国内旅行社的条件

注册资本不少于30万元人民币。

国际,国内旅行社每增加一个分社,分别增加注册资本75万元人民币和15万元人民币,增加质量保证金30万元人民币和5万元人民币。

年旅游经营总额达4000万美元以上。

申请设立外商独资旅行社的境外投资方。而且年旅游经营总额应在5亿美元以上。

在内地设立独资旅行社的总额不低于2500万美元,不低于1200万美元。

旅行社产权的定义应该是:旅行社资产所有者对旅行社的资产拥有排他的使用权、独享的收益权和自由的转让权。基本要素有四个,即旅行社资产的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转让权。

1、组织是人人为了达到共同目的而使全体参加者通力协作的一种有效形式,它规定各个组成人员的职务及其相互关系,以职务与职务之间的分工与联系为主要内容。

旅行社组织结构变革的动力

部环境引发组织结构变革

一是竞争,二是市场需求。

①竞争。从竞争的角度来看,旅行社为了应对竞争,巩固或提高自己的市场地位,有可能需要加强某一方面的人员,或增强某些机构。当旅行社觉得可以在竞争中取胜时,就会在自己的优势领域集中资源,加强人员或增设机构;而当旅行社感到它难以应付竞争压力时,也可以将劣势领域的资源转移出来,投入其它经营方向。无论是哪一种情况,旅行社的组织结构都将随之而改变。

②市场需求。从市场需求的角度来看,当整个旅游市场需求趋于下降的时候,旅行社可以采取撤退战略,裁减某些部门或人员。例如:2003年“非典”肆虐期间,我国大多数旅行社采取了缩编减员或关门歇业的对策。不过,也有的旅行社在这时会反其道而行之,加强促销部门的资源以激发市场需求。例如,2004年底的印底洋海啸对泰国旅游业造成了重大损失,许多预定赴泰的旅行社都纷纷退团,泰国旅游局马上组织泰国东部旅行社集体来华开展宣传促销,迅速复兴了泰国旅游业。当特定旅游市场需求趋于上升的时候,旅行社就需要设立专门机构来开拓部分市场。例如,近年来我国公民出境旅游迅速升温,部分国际旅行社随之申请了出境旅游业务许可证,在内部增设了出境部等机构。又如,为开拓国内会议市场,一些饭店也成立了会议服务机构,类似于旅行社的会务部,专门负责开展会议旅游接待。

部条件旨发组织结构变革

首先,当企业需要调整总体经营战略的时候,为了保证其战略的有效实施,就改期要对组织加以相应的变革。

其次,企业所属行业、所经营产品种类的变化也会导致组织结构的变化。

再次,企业管理资源条件的变化也会给企业组织带来变化。

最后,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变动、企业所有者经营理念的转变、企业决策者对客观条件判断的变化,都将导致企业的战略方案发生调整,进而调整部门设置和人员配置,从而带来组织结构的变革。

我国旅行社组织结构基本模式

1、直线职能制

直线职能制的组织结构在中国旅行社为中居于主导地位。

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模式的优点在于:第一,部门分工明确,每位员工都明白自己的工作内容和目标,易于发现和解决问题;第二,组织结构稳定,不同部门之间工作的重合程度低,人员流动率低,有利于培养高水平的专业化人才;第二,发挥人才优势,可以根据各部门荼和员工能力来配备人员,最大限度地挖掘旅行社的人力资源;第四,提高管理者的权威,使各部门都能够得到高层管理者的直接领导,迅速贯彻旅行社决策层的意志;第五,提高工作效率,所复杂的工作流程简单化,便于各部门员工迅速适应工作和熟练操作。

第一,各部门之间缺少及时的沟通与协调,信息交流不畅,企业内部的协作程度不高;第二,各部门都向高层管理者报告工作,要求高层管理者必须熟悉每一部门的具体工作,大大增加了管理的难度和工作量;第二,各部门的员工仅仅能看见自己所完成的任务,却看不到最终的整体成果,难免缺少成功感;第四,各部门之间利益分配不均,可能产生部门内部的不当获益和部门之间的矛盾。

2、事业部门

事业部制是一种适合于经营规模较大或跨地区经营的旅行社的组织结构模式。

3、超事业部

流程再造(BBR),就是指从顾客需求出发,以企业流程为发行对象,对企业流程进行根本性的思考分析,通过对流程的构成要素重新组合,产生出更为有价值的结果,以此实现企业流程彻底的重新设计,从而获得企业绩效的巨大改善。

旅行社业务流程的再造,建立数据库和导入客户关系管理模式将是其中两个重要的环节。

1、建立数据库

2、导入客户关系管理模式

客户关系管理(CRM)

(1)方案定制型。

(2)客户引导型。

(3)业务合作型。

企业经营战略定义为:旅行社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根据旅行社内外环境以及可取得的资源的情况,为求得企业自下而上和长期稳定的发展,对企业发展目标、实现目标的途径和手段的总体策划。

SWOT,即对企业优势、劣势、机会和问题的全面评估分析。

根据战略周期的长短,分为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根据战略层次的不同,为企业总体目标、单位目标和部门目标等。

从旅游经营者的角度来看,旅行社的产品是指旅行社为满足旅游者旅游过程中的需要,而凭借一定的旅游吸引物和旅游设施向旅游者提供的各种有偿服务。旅行社提供的主要是服务形态的产品。

从旅游者的角度来看,旅行社产品是指旅游者花费了一定的时间,费用和精力所换取的一种旅游经历。

团体包价旅游是由10人或更多的人组成的

半包价旅游,扣除中、晚餐费用的一种包价形式。

小包价旅游又叫选择性旅游,由非选择部分和可选择部门构成。非选择部分包括接送、住房和早餐,旅游费用由旅游者在旅游前预付;可选择部分包括导游、风味餐、节目欣赏和参观游览等,旅游者可根据时间、兴趣和经济情况自由选择,费用既可预付,也可现付,一般在10以下。

零包价旅游

旅行社产品开发的原则

(一)市场原则

1、根据市场需求变化的状况开发产品

中年旅游者多数是为了游览,增长见识是他们的主要需求;而年轻人喜欢冒险,运动能够得到他们喜爱。

(二)经济原则

(三)旅游线路设计合理的原则

1、独特性与多样性相结合,要有鲜明的特色,根据景点本身的功能与性质,个性形象。特色鲜明。

2、布局得当

3、食宿、交通安排合理

(四)交通安排合理的原则

(五)服务设施确有保障的原则

(六)内容丰富多彩的原则

旅行社产品开发的流程

(一)寻求创意

第一,旅游者的需求是产品创意的出发点。分析旅游者的建议书或投诉、组织旅游者讨论、向旅游者发放问卷等都可以获取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促进产品创意的产生。

第二,分析竞争对手的成功与失败之处,往往也可以发现新的创意。旅行社要随时注意竞争对手产品情况,观察、分析其销售及游客对它们的评价与反应。

第三,旅行社销售人员及旅游代理商是产品创意的另一个重要来源。施行社的产品销售人员和旅游代理等经常与旅游者找交道,了解市场行情与旅游者的需求与心理,也很清楚竞争对手产品的优势,从他们身上获得的产品创意往往更符合市场的需要。

第四,施行社还可以从咨询公司、旅行社内部员工及有关报纸、杂志等媒介及统计资料了解旅游者的需求、流向及市场的趋势,寻求产品创意。

旅行社人力资源管理的范围

(一)求才,(二)用才,(三)育才,(四)留才

编制人才资源计划是人力资源管理是第一步,这一步又可以细分为三个步骤:评估现有的人力资源;评估未来所需的人力资源;制定一套相适应的方案计划以确保人力资源供需的平衡。

旅行社企业文化是旅行社企业经过一个长期的沉淀过程而形成的既具有物质层面的又有精神层面的企业形象、品牌、诚信、管理机制、服务质量及员工凝聚力等系列因素的综合文化。

旅行社企业文化的特点

(1)服务意识,(2)文化意识,(3)协作意识,(4)经营意识

一般认为,组织文化有三个层次结构,即潜层次、表层和显现层三层。

精神文化

制度文化

物质文化

企业文化结构图

企业形象,是旅行社及其行为在人们心目中留下的印象和获得评价。

激励理论

(一)需要层次理论

美国学者亚伯罕•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在各种激励理论中最具权威。

第一个层次是生理需要。

第二个层次安全需要。

第三个层次社会需要。

第四个层次尊重需要。

第五个层次自我实现需要。

人类需要的五个层次

(二)X—Y理论心理学家道格拉斯•麦格雷戈提出

(三)双因素理论

双因素理论也叫做“激励—保健理论”,弗雷德里克•赫兹伯格提出的激励理论。

三、旅行社员工的激励措施

(一)绩效工资制,(二)分红,(三)员工持股计划

1、营业推广的方式

(1)针对旅游者的营业推广,向旅游者提供刺激和激励。

(2)针对客户旅行社的营业推广,向客户旅行社提供交易折让。

(3)针对销售人员的营业推广,调动推销人员的积极性。

2、营业推广促销管理

首先,旅行要确定营业推广目标。营业推广目标是根据目标市场的购买者和旅行社的营销目的而确定的。对旅游消费者而言,旅行社的营业推广目标应该是配合旅游广告活动,鼓励旅游消费者购买;对客户旅行社而言,旅行社的营业推广目标应该是采取推广津贴、合作广告、购货折扣等优惠条件动员他们积极推广。

其次,旅行社在营业推广中要注意“天时”、“地利”和“人和”,天时指是要选择恰当的推广时机,“地利”指的是要选择有效的推广途径,“人和”指的是要选择准确的推广对象。

再次,旅行社要根据营业推广的方案决定刺激的规模,以此来筹划营业推广的预算。

最后,旅行社在营业推广的过程上应根据市场的反应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控制,使营业推广的促销手段与其他促销工具彼此配合、互为补充,以促进旅游产品销售和提高市场占有率。

根据旅游公共关系活动各自的侧重点不同,又可以分为宣传型、交际型、服务型、社会型和征询型等五种

在目前中国旅行社业的操作实践中,常用的旅游公共关系方式有以下四种:

(1)制造新闻,(2)借助公关广告,(3)举办专题活动,(4)参与公益活动。

旅行社的促销策略也称为促销决策,是指旅行社根据促销的目的和需要,对旅游广告、旅游公关活动、营业推广和人员推销等促销方式进行选择和组合,使其相互推动,形成整体促销合力,以达到扩大旅行产品销售的目的。

旅行社的促销活动有“推动”与“拉引”之分。推动策略是以中间商(即客户旅行社)为主要促销对象,把旅游产品推进分销渠道,拉引策略是以旅游消费者为主要的促销对象。

施行社产品的价格是旅行社旅游者提供各项服务的收费标准,涉及旅游者的食、住、行、游、购、娱等各方面的费用,主要由成本、利润和税金三部分组成。

2、新产品定价策略

(1)市场撇取定价策略。新产品投放市场时可以制定大大高于产品成本的价格,利用旅游者求新的心理吸引其购买,在短期内获取丰厚利润的定价策略。这种策略风险较大,(2)市场渗透定价策略。新产品制定相对低廉的价格,从而迅速获得尽可能大的市场占有率的定价策略。

(四)旅行社产品的定价方法

1、成本导向定价法

2、需求导向定价法,需求导向定价法以需求为中心,而不是以生产成本为中收制定价格。

竞争导向定价法是指在市场竞争中为求得自下而上和发展,参照市场上竞争,着眼点在竞争对手的价格上,而不管本身价格与成本及需求的变化。

(1)随行就市法,(2)差异定价法。

旅行社的销售渠道策略

旅行社在选择销售渠道时,须遵循两个基本原则,方便旅游消费者购买原则和经济效益原则。

旅行社销售渠道选择策略

(1)销售渠道长度策略。

(2)销售渠道宽度策略。

(2)旅游中间商选择策略。

我国多数旅行社资产管理的重点在流动资产的管理和固定资产的管理两个方面。

流动资产是指旅行社可以在一个营业周期(通常为1年)内将其转变为现金或者耗用的资产。

固定资产是指使用年限在1年以上的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和其他与生产经营有产的设备、器具、工具等。价值在2000元以上,并且使用年限超过2年的物品,也应当作为固定资产

货币资产是旅行社所有资产中流动性最强的一种资产,包括现金、各种形式的银行存款、银行本票和银行汇票等。

(1)信用标准。“5C评价法”,即将客户的资本(Capital)、品性(character)、能力(capacity)、担保(collateral)和外部环境(cycleconditions)作为评判信用风险的依据。

(2)信用条件。是指旅行社要求顾客支付赊销款的条件,包括信用期限、折扣期限和现金折扣。

旅行社的成本管理

(一)旅行社成本的内容。主要是由营业成本期间费用两大部门构成。

1、营业成本,2、期间费用。

旅行社成本控制的内容主要包括制定旅行社成本标准、日常控制和检查与考核三个方面。

旅行社之间的结算业务多采用汇付方式进行,而电汇、信汇和票汇方式的三种主要类型。

(三)风险的类型

1、系统性风险

(1)社会风险。(2)政治风险。(3)经济风险。

2、非系统性风险

(1)经营风险。(2)违约风险。(3)商业风险。(4)财务风险。

旅行社应采取不同的策略来实施风险管理。

1、旅行社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风险管理和策略。

2、旅行社民事责任风险管理的策略。

(1)风险避免技术。(2)损失控制技术。(3)风险隔离技术。(4)控制型风险转移技术。(5)风险自留技术。(6)非保险风险融资转移技术。(7)保险风险融资转移技术。

旅行社风险管理的目标。

(一)损失发生前的目标。损失发生前的风险管理目标是避免或减少损失的发生。

(二)损失发生后的目标。尽快使 企业恢复到损失前的状态,这就是损失后的风险管理目标。

(1)维持生存。

(2)保证生产服务的持续,尽快恢复生产经营水平。

(3)实现稳定的收入。

(4)实现生产的持续增长。

(5)履行社会责任。

旅行社服务质量包含三个方面的指标,即产品设计质量、旅游接待服务质量和企业环境质量。

目前,我国旅行社数量及综合实力的区域分布仍以沿海经济发达地区、重要口岸城市、客源输出地和旅游目的地为主体;中国的旅行社普遍进行了改制,“双百强”旅行社是中国旅行行业的龙头企业,对其他旅行社的发展起着引导和制约的作用。

中国旅行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总量不足,结构不均

所谓结构不均,主要表现在以下向个方面:

(1)截至2004年底,国际旅行社还不到我国旅行社总数10%,且大多同时经营国内的旅游业务,这体现出我国旅行社对国内旅游业务的依赖程度。

(2)从规模结构来看,小型旅行社占绝大多数。小型旅行社规模小,收入少,竞争力弱,难以形成规模优势。同进,管理水平低也是我国旅行社的普遍特点。

(3)从地理结构看,旅行社主要集中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而中西部的广大内陆地区相比之下旅游发展水平很低,旅行社较少,经济收入也很差,不能适应我国“西部大开发,旅游要先行”的形势需要。

2、价格、质量双低现象比较突出

旅行社之间低价竞争的现像非常普遍,甚至出现了“零团费”和“负团费”的现象。这就必然导致旅行社通过其他不正当途径增加收入,这些做法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也破坏了旅行社的声誉。

3、旅行社人员构成复杂,管理人才储备不足。

4、地方保护主义阻碍旅行社的网络化经营。

5、旅行社管理水平和竞争能力有明显差距。

6、产品重复雷同,市场开拓乏力。

7、内部产权不明晰导致旅行社经营效率低下。

1、管理方式更加公开、平等

2、建立和完善社会公共监督和管理

3、旅游市场对内更加开放

1998年6月,云南开办了我国境内第一家中外合资旅行社——云南力天旅游有限责任公司。

2003年7月,日航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在北京成立,这是我国境内的第一家外商独资旅行社。

2.旅行社经营与管理心得 篇二

一、高职院校旅行社经营与管理课程实践教学现状分析

据笔者调查, 目前多数高职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虽然大多数都开设了旅行社经营与管理课程, 但在教学过程中, 实践教学学时数占总学时的比例较小。具体来讲, 该课程存在实践学时较少、实践教学资金和设施缺乏、实践教学时间段相对集中、学生对旅行社实习辨识不清、实践教学成果评估困难、实践教学体系缺乏科学性等问题。目前, 该课程的课堂教学仍主导着传道授业的方向, 忽视了学生实操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无法实现人才供需的无缝对接, 以至于旅游企业对招聘的大学生需要进行重新培养或培训, 使得他们感到高校毕业生没有一线旅游从业人员好用, 这就导致了旅游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局面。

因此, 研究如何建立科学规范的旅行社经营与管理课程实践教学体系, 探讨如何实现学生的职业技能与旅行社的岗位需求之间的无缝对接, 对于该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显得尤为重要。科学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旅行社经营与管理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对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实践能力非常有帮助, 能够使学生尽快适应社会, 缩短学校和企业之间的距离, 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

二、高职院校旅行社经营与管理课程实践教学中的问题

本研究是实证性的, 资料收集以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为主。笔者在所讲授旅行社经营与管理课程的班级和上海其他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 采用实地发放和网络发放两种途径, 总共发放调查问卷200份, 回收178份, 回收率89%, 问卷调查所得资料采用SPSS17.0软件处理。其中男生占46%, 女生占54%。主要考虑到由于实践教学体系中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管理和保障等需要在几年的学习时间范围内得到初步体现, 因此问卷、访谈等实际调查的对象以基本参与完成课程全部实践教学的高年级毕业生为主, 以期调研所获数据资料能更全面地反映该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整体情况。在问卷调查和访谈过程中, 年级分布如下:2011级66%, 2012级28%, 2013级6%。通过问卷调查方式, 了解到上海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对该课程实践教学的教材、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的看法和评价。

在教材方面, 仅有8%的同学表示非常满意, 22%的同学表示比较满意, 52%的同学认为一般, 16%的同学表示不满意, 仅有2%的同学表示非常不满意。因而, 从总体上说, 学生对教材基本上不满意。在与学生的个别访谈中发现, 不满意的原因主要是教材中理论部分比重较大、案例较少且陈旧、内容死板、实用性差、缺乏趣味性等。

在教学手段方面, 基本上都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对于多媒体教学的评价如下:24%的同学表示非常有用, 68%的同学认为基本有用, 而8%同学对是否运用多媒体表现出无所谓的态度。总体来讲, 学生对该课程实践教学中多媒体的使用持认可态度。

在教学方法方面, 18%的同学表示非常满意, 36%的同学表示比较满意, 27%的同学认为一般, 11%的同学表示不满意, 8%的同学表示非常不满意。总体看来, 学生对教学方法基本认可, 但尚达不到满意的程度。不满意的原因主要是教学方法单一、互动性差、缺乏趣味性等。

在考核方式方面, 基本采用期末闭卷考试与平时成绩综合评定的方式。试卷中涉及到实践环节的主要是问答题和案例分析题。大多数同学反映考试中需要识记的东西太多, 难度较大;也有同学建议平时成绩多考虑课堂演练和问答的评分。

总体而言, 学生对该课程实践教学的满意度为一般, 尤其是对于现有教材、教学方法和考核模式较为不满意。

三、高职院校旅行社经营与管理课程实践教学改进对策

(一) 完善该课程实践教学教材建设。

目前市面上流行的旅行社经营与管理教材多是将理论环节与实训环节融合在一起, 较少有专门的实训教材。一些出版社对教材进行了更新, 但也只是将原来的章节形式换成了模块形式, 在每个模块前面增加案例, 后面增加了一些练习题而已。现有教材没有从根本上满足课程实践教学的需求, 因此旅行社经营与管理课程需要专门的实训教材。对于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而言, 该课程的实践教学教材需要从技能和文化两方面来满足综合技能培养的需要, 最终实现学生基本职业素质、专业职业技能和综合技能的养成。一是在技能培养方面, 内容应涉及旅行社的设立 (设立条件、程序、选址) 、组织机构设置、人力资源管理 (招聘、选拔、培训、薪酬、奖惩) 、市场营销 (市场调查、定价、促销) 、产品设计 (线路设计、计调) 、接待、投诉处理和旅行社信息化管理等。二是在文化培养方面, 作为旅游企业的从业者, 需要具备丰富的文化知识。在该课程实践教学中要体现出中国历史文化、地方文化、地理知识教育, 让学生学会诗词、美文的欣赏, 让学生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

(二) 注重实践教学中教学方法的多元化。

调查显示, 目前该课程的实践教学多采用案例分析和课堂演练的教学方法。除此之外, 还借助传统的视听教学方式, 依托电脑、投影仪或幻灯片。在课堂演练方面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来感受旅行社工作的实际气氛, 加强学生对本行业工作的感性认知。

上述案例分析法、课堂演练法和视听教学法虽均属实践教学方法, 但都在校内进行, 缺乏社会实景状态下的真实感。在旅行社经营与管理课程的实践教学中, 还应采用“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一方面可以组织学生去旅游企业参观、学习, 即现场教学法。在参观学习时不能仅停留在表面上的走马观花, 要有具体的参观学习计划, 计划中要明确参观目的、内容、步骤和要求。参观学习后要组织学生讨论并总结, 实现岗位认知的教学目标。另一方面可以邀请旅游企业的管理人员或常年在一线工作的经验丰富的基层员工来学校为学生开展行业背景和专业技能等方面的专题讲座, 使学生在踏出校门之前就能对旅行社行业有较直观的认识。

另外, 可以引导学生关注一些旅行社经营与管理方面的案例, 采用研究教学方法, 鼓励学生走出课堂, 实施企业调查。通过小组调研, 获得丰富的案例资料, 对学生了解和掌握旅行社的营运和管理有直接的帮助。

(三) 改进实践教学的考核评定方式。

针对旅行社经营与管理课程实践教学的考核方式, 可以作出如下改进:一方面要增加日常学习环节的考评比例。目前多数学校采用的是平时成绩占期末总评的30%, 期末卷面成绩占期末总评的70%。也有的学校采用的是20%和80%的比例。考虑到实践教学平时学生的参与性较强, 期末卷面成绩难以全面衡量其实践学习效果。因此可以将比例调整为对半开, 甚至平时成绩所占比例更大。另一方面, 考核主体除了老师评分之外, 还可以引入旅行社指导老师评分、旅行社顾客评分和小组成员互评等方式。这种多元化的考核机制可以全面反映学生在实训环节的学习表现, 但在操作上应当注重评分标准的精细化和客观化。

四、高职院校旅行社经营与管理课程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高职旅行社经营与管理课程体系由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部分构成, 其中理论教学是实践教学的依托, 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深化。理论教学主要解决学生对于行业和专业岗位知识的了解, 实践教学主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管理能力。笔者认为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应当在知识、素质和能力方面都有所提升, 因此需要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设施、教学资源、专业师资等方面。

其中教学内容主要是教材建设, 主要采用模块化设计, 内容涵盖旅行社的设立、组织机构设置、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产品设计、接待和投诉处理、旅行社信息化管理等多个模块。教学方法包括视听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模拟教学法、现场教学法、研究教学法、旅游体验法、论文撰写法和课题参与法等。教学设施包括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 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增强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的融合程度。比如美国纽约新大学旅游管理学院与航空公司合作, 实现高校对航空票务的运营;我国香港和台湾的一些旅行社与旅游学院合作, 将一部分运营部门搬到高校, 高校成为旅行社市场运作的平台。教学资源包括旅行社经营与管理案例、旅行社和旅游相关的法律法规、旅游报纸和杂志、旅行社信息管理软件和合作旅行社员工等。专业师资包括提升双师型教师比例、聘请企业员工担任兼职教师、鼓励教师为企业和社区服务、重视教师的继续教育等。

当然, 除了上述几项体系构成要素之外, 学校的实践教学管理体系也比较重要, 为该课程实践教学提供了制度保障。学校可以通过管理人员监管、规章制度执行、实践教学考核标准制定、专项费用开支和时间保障来实现实践教学的组织和管理。作为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旅游行业, 其所需要的也是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而旅游高校只有建立好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才能培养出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因此, 高职院校的旅游专业应该站在战略发展的角度, 解放思想, 切实发展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 才能使我国的旅游行业有较强的竞争力。

摘要:本文通过实地调查和分析, 针对目前高职旅行社经营与管理课程实践教学中存在的实践教学方法单一、考核方式针对性弱等问题进行探讨, 并提出改进对策, 以期构建科学规范的旅行社经营与管理课程实践教学体系。

关键词:旅行社,实践教学,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 .郭伟峰.新形势下旅行社实践教学探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2] .孙月婷.《旅行社经营与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时代经贸, 2012

[3] .应月芳.提升高职院校导游专业学生职业技能的教改实践[J].机械职业教育, 2011

[4] .林龙飞.论高校旅行社管理专业方向的课程体系优化[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

[5] .郑荣, 黄烁.旅行社管理课程实践教学模式探索[J].价值工程, 2011

[6] .汪京强.高等学校经济管理类旅游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J].嘉兴学院学报, 2005

3.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群建设探析 篇三

【关键词】 课程群;课程群结构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8-000-02

一、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群建设的必要性

随着旅游业集团化、国际化的高速发展,对旅游管理人才的职业素质、职业技能、可持续发展的潜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旅游高等教育对人才的培养模式也开始从“精一门”转向“通全面”,教学目的也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就业去向也更加强调宽口径。在这种大背景下,很多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相继将课程内容与学时进行大量缩减,这种做法使得课程设置出现孤立现象,在这种课程设置方式下,教师只负责主讲1-2门课,注重单门课程的深挖、细化和完备,不关注相关课程之间的关系,不同课程老师之间沟通比较少,各自完成教学任务,专业所需知识难以系统化;课程设置的属地现象导致课程间界限分明,知识相对封闭,课程内容重叠、陈旧,课程之间难以相互支撑,前承后续,这样一来,大专业知识链条被割裂成知识碎片,学生学习起来往往顾此失彼,对专业知识难以形成宏观体系的概念,导致学生的知识面过于狭窄而且无法有效将知识转化成能力。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设置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课程群建设有利于课程之间知识的融合,将具有相互影响、相互关联、课程内容相互衔接紧密的课程进行重新规划、整合,形成一个有机课程群体。

二、课程群的界定

我国最早提出课程群的是北京理工大,1990年,北京理工大学在“在课程建设中应当以教学计划的整体优化为目标”课题中首次提出“课程”一词,此乃课程群的早期称谓。此后国内许多学者对课程群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和探讨。以龙春阳、吴开亮等为代表的学者从课程间的关系对课程群进行了研究,龙春阳在《课程群建设:高校课程教学改革的路径选择》一文中指出:课程群是以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为理论指导,对教学计划中具有相互影响、密切联系、互动有序的相关课程进行重新规划设计和整合构建的课程集合;吴开亮在“关于高师院校课程群建设的探讨”一文中指出:课程群是以一门以上的单门课程组成的一个结构合理、层次清晰、课程间相互衔接、相互配合、相互照应的连环式的课程群体。陈文山从课程系统论的角度对课程群进行了研究,他在《组建课程群打造学科优势》一文中则指出:课程群是在内容上具有密切相关、相承、渗透、互补性的几门系列课程组合而成的有机整体,并配备相应的教学素质,按大课程框架进行课程建设,进而获得整体优势,打造学科优势。另外一种观点是建立在学科专业与课程基础关系之上的,如范守信在《试析高校课程群建设》一文中指出:课程群应该是指从属于某个学科、相互之间有着合理分工、能满足不同专业教学要求的系统化的课程群体;李慧仙在“高校课程群三论”中指出:课程群是为完善同一施教对象的认知结构,而将本专业或跨专业培养方案中若干门在知识、方法、问题等方面有逻辑联系的课程加以整合而成的课程体系。张瑞民从课程群建设的框架设立,层级关系,课程群内容等方面对课程群建设进行了论述。李慧仙对课程群的评审指标和评审程序做了进一步的研究。

尽管我国许多学者对课程群的界定和研究有所不同,但至少有以下几点是可以肯定的:一、课程群的建设课程应当包括3门或3门以上的课程;二、课程群应当有一个共同的培养目标;三、课程群应当属于某个学科或某个专业,至少是二级学科;四、课程群所含课程之间具有相互关系的一个有机整体。旅行社经管理的课程建设也不应当将眼光关注在一两门课程的建设和修改上,应当以旅行社经管理课程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手段和师资队伍建设为基础,将重心放在课程之间内容的整合上。从专业理论知识要求,学生培养目标定位,职业发展趋势入手,对课程建设进行宏观设计和规划,将内容上具有密切关系、相承、渗透、互补的课程重新整合,形成一个相互贯通、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的旅行社管理课程体,从而达到适应当今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三、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群结构分析

当前大部分旅行社管理培养方案中课程基本上是以模块化进行设计,包括:必修课、限选课和选修课,其中必修课又包括公共能力课、专业核心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六个小模块。可归入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群的课程共十门,包括三门专业基础课,三门专业课,四门专业核心课,具体如表1:

从表1中看出,原有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的设计不能体现出各课程间直接的关系,每门课程的设置只是根据其课程性质和培养目标设置成核心课、专业课或基础课,但由于不同的教师担任不同课程的建设,相互之间缺乏沟通和了解,造成个课程间知识的重复,学生学习起来感到困扰,有的在知识在两门课程都要学,有的知识所有课程中都没有。例如导游业务、模拟导游和出镜领队业务三门课中都包含有游客日常事故处理的知识部分,管理学、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都有激励知识点,旅游产品设计、旅游市场学都有市场调研知识的讲解,这些不单单是造成了学时的浪费,而且达不到课程整体优化的效果。

旅行社经营管理是一个实操性很强的专业,其人才的培养应当以基本理论知识为支撑,以技能训练为手段,以能力培养为目的,在此理念基础上,对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群进行重新调整,将模拟导游、出镜领队业务和导游业务合并成一门课导游操作实务,旅游产品设计和旅行社业务操作实务合并成一门课,导游实务操作、旅行社业务操作实务、管理学、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旅游市场学,删去中国出入境旅游地概括,管理学中的激励理论放在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结合旅行社特点讲解,调整后的课程及课程关系如下: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调整后的课程群,形成了一个以管理学、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和旅游市场学作为基础理论知识支撑,以导游操作实务,旅行社业务操作实务为技能训练,以旅行社岗位实训为能力培养的完整的课程群体系。新方案按课程群将原有的十门课合并成五门课,并增加了旅行社岗位实训环节,这些调整丰富了课程群的层次,去掉了课程间的重复内容,与培养目标更为契合,从课程设置结构上达到了最佳的整体效果,在课程的建设中,课程群中所有课程一个教学团队共同建设,一起确定课程性质,探讨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这样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仅可以透彻讲述本课程知识,而且能照顾到其他课程的内容,使得学生学习起来更加清晰而高效。

四、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群建设关注点

1、注重课程群建设的融合性

现行的旅行社课程设置当中,大部分单科性课程较多,课程内容过细,课程培养目的过于狭窄,相互关联的综合性课程较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单科知识的遗忘会直接影响后续课程的学习,教师在授课中,为了保证其授课质量,需要进行重复讲解,授课内容重复。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群建设过程就是要在旅游管理专业诸多课程中将与旅行社经营管理有关的课程列出来,对各门课程重叠、过时的内容进行删除,对同类知识点进行梳理整合,调整课程性质授课方式和考核方法,以此进行各课程的重新建设,以专业培养目标为核心将各课程融合在一起,实现课程群的有效融合。

2、注重课程群假设团队完整性

现有的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群的课程不仅属地性强,相互间关联性弱,共享性差,而且多为理论性课程,各门课程的实验和实训缺乏统一协调和规划,教材建设滞后,教学内容陈旧。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群的建设与设计应当与实际紧密结合起来,避免课程设计与当前岗位实际需求相脱节,有效保证课程群整体目标的实现,这就要求课程群建设必须有一个合理的团队结构,不仅要有学校教师,还要有企业专家,不仅要有科研型人员,还要一线课堂教师,引入课程群负责人制,在负责人的统一协调下,统筹教材的选用,教学内容的编排,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的设定,技能手册的编写等工作。

3、关注课程群建设的特色性

在对现有课程的分解和融合过程中,应当从专业建设的高度着眼,有效整合师资队伍、实验室、教学内容、实习基地等资源,如创建符合旅行社实务模拟操作实验室,在使用同时教材的同时,编写具有专业特色的教材、教学手册、实习技能指导手册等,另外对教学内容及时调整,提高教学效果,切合人才培养目标,将课程群建设落到实处,体现专业办学特色。

参考文献:

[1]李慧仙.高校课程群三论[J].煤炭高等教育,2006,(4)

[2]范守信.试析高校课程群建设[J].扬州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3,(3)

[3]郭必裕.对高校课程群建设中课程内容融合与分解的探讨[J].现代教育科学,2005,(2)

[4]应用型本科数学基础课课程群建设的探讨[J].现代教育,2015,(16)

4.旅行社经营管理 篇四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本课程是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的必修专业课,是酒店管理专业的选修专业课。它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具有很强的应用性的课程。

二、与其他专业课程的关系

《旅行社经营与管理》是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旅行社与饭店和旅游交通部门构成了旅游业的三大组成部分,因此它与《景区管理》、《饭店管理》等课程有着同样重要的地位和密切的联系。而《旅游学概论》、《旅游经济学》、《旅游市场营销》、《管理学》等是学习本课程的基础。

三、选用教材

郑州大学出版社《旅行社经营管理》陈锡畴主编的高职高专教材。学时32学时。该教材注重把握国内旅行社经营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还通过一些的案例为我们提供了行业发展的信息和理念,符合高职高专培养技能型人才的要求,比较适合高职高专学生的学习。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旅行社经营管理的基本职能、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2、能力目标: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使学生了解旅行社各个岗位的操作技能和基本业务,能够胜任旅行社的管理岗位。

3、情感目标:通过加强学生与企业的交流,增加对企业的感性认识,提高其与人交往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增强对未来就业的认识,树立良好的就业自信心,增强其学习的动力。

五、教学方法

课堂理论讲解、案例分析、旅行社实践、模拟操作。

六、教学内容

本课程包括以下主要教学内容:

1、旅行社基本知识:旅行社的产生与发展、旅行社设立;

2、旅行社的经营管理管理知识:旅行社产品设计、旅行社销售管理、旅行社促销管理、旅行社采购管理、旅行社接待管理、旅行社质量管理、旅行社人力

资源管理及旅行社财务管理;

3、旅行社未来的发展:中国旅行社业的发展趋势。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旅行社的设立与旅行社的经营管理知识。

2、难点:旅行社的产品设计、销售与服务采购知识。

八、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我准备按以下四个环节展开教学。

1、理论讲解。通过课堂的理论讲解让学生逐步认识旅行社的基本业务与管理知识与方法。具体做法就是在课堂上通过讲解与案例分析把理论知识讲透,让学生消化理解。

2、企业走访。在各章内容的讲解后让学生以组为单位,带着问题走进旅行社,通过实际的接触感受旅行社的企业氛围,了解旅行社的经营与管理,然后进行小组总结。

3、模拟实操。通过一些假设的旅行社业务,让学生模拟操作,最后进行小组总结。如替旅行社设计旅游线路、模拟旅行社的接待工作等,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培养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旅行社经营与管理中出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4、作品展示。学生通过对旅行社的多次走访与模拟实操,都会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书面总结整理(也可以是课件形式),最后在课堂上分别展示其成果,由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点评总结,让学生充分享受学习的成果与乐趣。

九、课程考核

1、考试成绩=闭卷考试(50%)+过程学习(50%)。

5.旅行社经营管理真实案例 篇五

之路

【字体:大 中 小】 【日期:2014-01-07】 【编辑者:】

2013年 10月1日《旅游法》实施以来,旅游行业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旅游执法和旅游市场治理整顿,全国各地旅游主管部门处理了一批违法违规旅游企业和从业人员。近日,国家旅游局通报了六起旅游违法违规典型案例(旅办发[2013]207号),希望我市各旅游企业认真学习,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引以为戒,进一步强化对《旅游法》的学习,增强自觉遵法守法意识,促进我市旅游市场规范有序发展。

以下为被通报的六起典型案例:

一、上海华夏国际旅行社虹桥营业部超范围经营被处罚案

【案由】上海华夏国际旅行社虹桥营业部于2013年10月22日在新民晚报刊登“韩国好客山东-A车、客轮串线游日照、韩国首尔豪华客轮6日游1980元/人”广告。国家旅游局暗访组和上海市旅游局以游客身份电话咨询上海华夏国际旅行社总部,未获明确答复,怀疑该营业部超范围经营,并涉嫌以不合理的低价组织旅游活动,诱骗旅游者。

【调查经过】根据新民晚报的线索,国家旅游局暗访组会同上海市旅游局、上海市文化执法总队于10月24日对该营业部进行了突击检查,现场发现了6份已签订的旅游合同,和要求游客签字表示自愿前往韩国当地5家购物场所的补充合同。

据调查,该营业部在未取得总部授权情况下以上海华夏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名义与山东海峡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签订委托接待协议。案发后,该营业部已作出退团处理。上海华夏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事后积极整改,关停虹桥路营业部,并向文化执法总队和上海市旅游局递交了整改报告。

【处理】因该团尚未出团,无法查证是否通过安排购物获取回扣,不予认定为违反《旅游法》第三十五条。上海华夏国际旅行社虹桥营业部从事招徕咨询以外的活动,违反《旅行社条例》第十一条第二款,根据《旅行社条例实施细则》第十八条和《旅行社条例》第四十六条的规定,上海市文化执法总队对其处以责令改正,处以罚款十万元。

《旅行社条例》第十一条第二款:旅行社服务网点应当接受旅行社的统一管理,不得从事招徕、咨询以外的活动

《旅行社条例实施细则》第十八条:旅行社分社及旅行社服务网点,不具有法人资格,以设立分社、服务网点的旅行社的名义从事《条例》规定的经营活动,其经营活动的责任和后果,由设立社承担。

《旅行社条例》第四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或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10万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违法所得不足10万元或者没有违法所得的,并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未取得相应的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经营国内旅游业务、入境旅游业务、出境旅游业务的;

(二)分社的经营范围超出设立分社的旅行社的经营范围的;

(三)旅行社服务网点从事招徕、咨询以外的活动的。

二、湖南财信环球国旅张家界分公司指定购物点擅自变更行程被处罚案

【案由】2013年10月,国家旅游局组织暗访组,对湖南旅游市场进行了暗访。暗访组报团参加长沙到张家界、凤凰四日三晚游。随团暗访中,地接社“湖南财信环球国旅张家界分公司”导游带领旅游团前往多处购物店购物,并擅自减少了旅游景点,暗访组向湖南省旅游局提供了相关违法违规线索。

【处理】经湖南省旅游局调查,“湖南财信环球国旅张家界分公司”存在指定购物点、擅自变更行程等违法违规问题,违反了《旅游法》第三十五条、第六十九条之规定。湖南省旅游局拟依据《旅游法》第九十八条、第一百条之规定对湖南财信环球国际旅行社给予停业整顿两个月,处以罚款六万元。

《旅游法》第三十五条旅行社不得以不合理的低价组织旅游活动,诱骗旅游者,并通过安排购物或者另行付费旅游项目获取回扣等不正当利益。

旅行社组织、接待旅游者,不得指定具体购物场所,不得安排另行付费旅游项目。但是,经双方协商一致或者旅游者要求,且不影响其他旅游者行程安排的除外。

发生违反前两款规定情形的,旅游者有权在旅游行程结束后三十日内,要求旅行社为其办理退货并先行垫付退货货款,或者退还另行付费旅游项目的费用。

《旅游法》第六十九条旅行社应当按照包价旅游合同的约定履行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旅游行程安排。

《旅游法》第九十八条旅行社违反本法第三十五条规定的,由旅游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责令停业整顿,并处三万元以上三十万元以下罚款;违法所得三十万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没收违法所得,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并暂扣或者吊销导游证、领队证。

《旅游法》第一百条旅行社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旅游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三万元以上三十万元以下罚款,并责令停业整顿;造成旅游者滞留等严重后果的,吊销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并暂扣或者吊销导游证、领队证:

(一)在旅游行程中擅自变更旅游行程安排,严重损害旅游者权益的;

(二)拒绝履行合同的;

(三)未征得旅游者书面同意,委托其他旅行社履行包价旅游合同的。

三、武当山游散拼经济团违规经营被处罚案

【案由】国家旅游局暗访组参加武当山汽车两日游,发现合同中未注明地接社信息;地接人员未佩戴正规导游证;行程延误后,未采取补救措施,致使南岩官景区中的主要景点未参观;武当山景区琼台中观讲解员以送平安符、盖平安印为借口,诱导游客烧高价祈福香和莲花灯。经查,该团为湖北省中国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组织的散拼经济团,地接社为武当山康泰旅行社,地接人员为地接社安排的景区讲解员。

【处理】武汉市旅游局依据《旅游法》第九十六条和第六十条,拟对湖北省中国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处以罚款五千元,并责令该社立即整改。同时要求其按照《旅行社服务质量赔偿标准》第十条规定,向游客进行一定的经济赔偿。

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旅游局依据《旅游法》第三十五条、第九十八条和《导游人员管理条例》第二十二条、第二十四条规定,对武当山康泰旅行社处以罚款三万元;对该社安排的讲解员处以罚款一万元,暂扣景点讲解员证。

十堰市旅游局将琼台中观内涉及经营性项目的情况,转武当山特区管委会进行统一清理整顿,并责成文物宗教局、景区管理局进行严格管理。

《导游人员管理条例》第二十二条 导游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旅游行政部门责令改正,暂扣导游证3至6个月;情节严重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旅游行政部门吊销导游证并予以公告:

(一)擅自增加或者减少旅游项目的;

(二)擅自变更接待计划的;

(三)擅自中止导游活动的。

《导游人员管理条例》第二十四条 导游人员进行导游活动,欺骗、胁迫旅游者消费或者与经营者串通欺骗、胁迫旅游者消费的,由旅游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处1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旅游行政部门吊销导游证并予以公告;对委派该导游人员的旅行社给予警告直至责令停业整顿;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四、广东珠海泰申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经营出境旅游业务被处罚案

【案由】国家旅游局暗访组发现广东珠海泰申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口岸营业部店内广告及宣传单均有“港澳游”字样,且2013年10月21日为2名游客提供了出境游服务,经查该咎在并无经营出境旅游业务资质,且未办理完备的委托代理招徕出境游业务的手续情况下,开展出境旅游的宣传、招徕等旅游业务,违反了《旅游法》第二十九条的规定。

【处理】珠海市文体旅游局依据《旅游法》第九十五条第二款的规定,对其处以罚款五万元,责令停业整顿十天;对直接负责人陈楚丰处以罚款五千元。

《旅游法》第二十九条旅行社可以经营下列业务:

(一)境内旅游;

(二)出境旅游;

(三)边境旅游;

(四)入境旅游;

(五)其他旅游业务。

旅行社经营前款第二项和第三项业务,应当取得相应的业务经营许可,具体条件由国务院规定。

《旅游法》第九十五条第二款旅行社违反本法规定,未经许可经营本法第二十九条第一款第二项、第三项业务,或者出租、出借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或者以其他方式非法转让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的,除依照前款规定处罚外,并责令停业整顿;情节严重的,吊销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

五、旅游社擅自转团、变更行程、诱导购物被处罚案

【案由】国家旅游局暗访组在成都中国旅行社有限公司金牛顺风分社报名参团,签订了“九寨沟、黄龙三日汽车金钻纯玩团”旅游合同,附有行程单(列有三个赠送的自费项目),团费为每人900元。三天的行程中,该团存在诱导购物、变相强迫消费、擅自变更旅游行程等违法违规行为。四川省旅游执法总队在调查处理中,发现该社还存在未征得旅游者书面同意,擅自委托四川雁南飞旅行社有限公司履行合同的行为。

【处理】四川省旅游执法总队对成都中国旅行社有限公司违反《旅游法》第六十三条第二款的规定,作出责令改正,罚款十二万元,责令停业整顿三天的决定;对四川雁南飞旅行社擅自变更行程,违反《旅游法》第六十九条第一款,作出责令改正,罚款十二万元,责令停业整顿三天的决定;对导游张某在带团过程中存在多次诱导欺骗旅游者消费的行为,违反《导游人员管理条例》第十六条,依照《导游人员管理条例》处两千元罚款;对川主寺镇五彩九顺超市无证经营药品的行为,当地工商、物价、食药监局已立案调查,并对所售药品已经进行了登记和暂扣,对商品价格明显高于普通店铺的情形,当地物价局已要求其下调商品价格。

《旅游法》第六十三条第二款:因未达到约定人数不能出团的,组团社经征得旅游者书面同意,可以委托其他旅行社履行合同。组团社对旅游者承担责任,受委托的旅行社对组团社承担责任。旅游者不同意的,可以解除合同。

《旅游法》第六十九条第一款旅行社应当按照包价旅游合同的约定履行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旅游行程安排。

第十六条 导游人员进行导游活动,不得欺骗、胁迫旅游者消费或者与经营者串通欺骗、胁迫旅游者消费。

六、海南远通国际旅行社诱导游客参加自费旅游项目案

【案由】2013年lO月24日至28日期间,国家旅游局暗访组参加由海南远通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组织的4天3晚海口散拼旅游团,价格为950元/人。游览过程中导游极力推荐、诱导游客观看兴隆红艺人表演和参加夜游三亚湾等自费项目。最后,该团38人中有9人观看红艺人表演,15人参加夜游三亚湾,并全部签订了书面意见书。据调查,夜游三亚湾项目的散客票价为165元/人,游客按此价格交给导游费用,而导游实际支付给夜游三亚湾售票口100元/人。

【处理】海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依据《旅游法》第三十五条和第九十八条之规定,对海南远通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作出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责令停业整顿,处以罚款三万元。

6.大学生旅行社的经营管理 篇六

一、旅行社可行性报告

近年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的安定团结,为中国的旅游业开劈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中国幅员辽阔,南北跨度大,东西纵横长,民族众多,地方文化差异大,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中国人口众多,正在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的,国民收入的增加,为旅游市场的发展和旅游业的繁荣奠定了丰富的物质基础。目前,我国旅游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发展机遇。首先是扩大内需已被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一项长期战略发展。目前实施的扩大内需战略已取得了显著成效,以“假日经济”为代表的旅游经济在拉动内需中的突出作用为全社会所瞩目,发展旅游将继续成为扩大内需的重要手段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发挥重要作用。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充分认识到发展旅游的重要性,并在政策、投资方面给予更多实质性的支持,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的地位得到不断巩固和提升。而且

二、选址和目标市场的需求状况

旅行社选址于清河西路,有着良好的地理位置和优良的客源环境。这里是阜阳市旅行社最为集中地地区,虽然竞争强烈,可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机会客源。与其他旅行社有所不同,我们的旅行社主打个性化服务,根据我们的调查和统计,绝大部分消费者对我们的产品还是很有兴趣和客观需求的。此外,我们旅行社的成立将给更多的消费者提供更多富有特色的选择空间,同时提升接待旅游者的能力。所以,在这里组建一家国内旅行社是必要和可行的。

三、资金来源

现阶段在我国设立旅行社的基本条件。

1、有固定的营业场所。

2、有必要的营业措施。

3、有符合《条例》规定的注册资本和质量保证金。其中国际旅行社要不少于150万的注册资金,经营入境的要有60万的质量保证金,出境的要100万的质量保证金。国内的旅行社要30万的注册资金,并交纳10万的质量保证金。然后要进行开办审批,审核合格以后,得到业务许可证,到工商局领营业执照。但是由于刚刚大学毕业,资金不足,我们准备挂靠在其他旅行社名下,以解决现阶段资金不足的困境,待资金充足后再独立出来,这样需要向被挂靠旅行社每年交纳两万元费用,尽管费用不菲,但是可以尽可能的在创业初期利用别家旅行社

7.旅行社经营与管理心得 篇七

《旅行社经营管理》是高等职业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核心课程, 而高职院校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技能操作能力。总结这门课以前的教学过程, 课程设计过于“大学化”, 教学过程中缺乏系统的技能训练和现场操作, 因此造成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较差。本课程模块化教学改革就是以旅行社行业需求为出发点, 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技能和职业素养能力为教学目标, 对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的整体教学设计思路、课程内容、考核方式、课堂教学手段、实训体系等方面进行系统地改革实施, 从而使学生能达到以一名熟练进行旅行社业务操作的人员进行从业选择的效果。

1《旅行社经营管理》模块化课程改革实施

1.1 进行市场调研和专家论证, 制定新的可行性的教学目标

模块化教学是以行动导向, 任务驱动为主的一种教学模式, 重新对课程的教学目标进行设定, 首先是专业教师到相关的国内和国际旅行社进行调查研究, 深入了解旅行社的具体工作程序和情景, 来分析他们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综合职业能力。同时也多次召开专家座谈会, 包括旅游行业的经营者、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管理者等, 听取旅游行业专家意见和建议, 使课程的设计思路和教学目标更加标准和细化, 具体如下: (1) 学生通过学习能够独立进行旅行社产品设计、旅行社产品生产、旅行社产品销售, 并适应旅行社的各种角色, 如组团计调人员、地接计调人员、同业计调人员、旅游产品销售人员、外联等。掌握旅行社的工作标准程序, 能基本完成旅行社的经营管理。 (2) 学生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培养旅游职业人的职业意识, 塑造旅游职业素质。 (3) 旅行社工作过程中良好的应变能力和处理突发问题的能力。 (4) 与旅游行业、各部门良好的交流和沟通、协调能力。 (5) 具备创新能力和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6) 更加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良好的健康的职业形象、敏捷的思维、良好的表达、热情的态度、积极的生活热情等, 符合旅行社工作队伍的现实要求。

1.2 整合教学内容, 打破原有的学科体系

打破传统的知识为主的理论学科体系, 实施模块化教学改革。改革前的课程是以旅行社管理的理论为全程教学, 尽管学生能获得大量的知识, 但是有些知识在旅行社实际操作过程中用到的却很少, 甚至是用不到, 而老师把大部分的时间都用到这些无用或者用之很少的知识的讲授上。改革后的课程是以旅行社实际工作岗位及过程来划分为四个学习项目:旅行社的设立、旅行社产品的设计、旅行社产品的生产、旅行社产品的销售。这四个项目是按照旅行社实际工作中用到的知识、出现的问题、处理的技巧、原则等知识逐步递进、由单一到综合的原则加深学习的难度和综合性, 从而锻炼学生的实际职业操作能力。

1.3 改革课程教学方法, 多种方法并用

传统的理论讲授为主的授课方式, 使高职学生不习惯或不擅长思维和演绎式为主的学习模式, 脱离了旅行社职业情景的学习。而模块化课程教学方法则采用灵活多样的授课形式,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动手操作能力。在授课过程中, 视具体情况, 采用灵活、集中方式相结合的授课方法, 如可采用情景模拟、案例分析、角色扮演、思维导图、视频展示等多种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1.4 变革课程考核方式, 采用灵活的考核方法

改变传统的闭卷考试的单一考核方式, 采用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评价模式, 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小组评价等多种形式对学生的技能进行考核。小组内互评主要考核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团队合作精神、负责意识、协作能力、协调能力、完成任务及时准确等。小组内职责分工不同, 评价内容不同, 打出分数, 汇总计算每个成员的最后分数。 (表1-表4)

2《旅行社经营管理》项目化课程改革的课程效果显著

2.1 活跃了课堂气氛

模块化课程教学改革, 改变了以往的枯燥的授课形式和方法, 在课堂上让学生更多地投入到旅行社实际工作的情景中去, 学生表现出了很大的积极性, 参与的程度与热情空前提高, 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2.2 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

模块化教学加大了学生在课下的准备及动手能力, 学生需要在课下做市场调查, 完成旅行社产品设计的资料搜集与创作、旅行社采购对象等, 这些需要学生亲自去景点才能获得, 有的学生为了不给自己小组抹黑, 都表现出很大的热情和兴趣, 积极主动地完成教师制定的课下任务。

2.3 增加了学生参与度

《旅行社经营管理》的模块化教学改革, 使学生在分组模拟情景演练、旅行社服务采购、地接突发问题处理等方面提出了自己小组的解决方案, 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 在做中学、学中做, 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全员参与度。

3《旅行社经营管理》模块化教学改革实施的教学和社会效果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想跟上社会的发展, 必须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社会阅历, 否则在社会上很难立足。必须充分调动旅游行政部门、旅游院校和旅游企业等多方面参与人才培养与开发, 形成旅游教育的格局, 提高旅游人才的供给数量和质量。而鉴于此基础上的《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的模块化教学改革的实施取得了明显的教学和社会效果。

3.1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上, 本课程适应了高职院校“双证书”制度, 改革教学课程设置, 建立了课堂模拟-校内实训-校外顶岗实习为一体地课程实训体系, 加大了校外顶岗实习环节。

3.2加强校企合作, 取长补短, 推动旅游管理专业与社会接轨的深度。现在的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五一”、“十一”黄金周、寒暑假均可以到国际旅行社进行顶岗实习锻炼。

3.3旅行社管理的学生参加了黑龙江省旅游线路设计大赛、哈尔滨市社区文化导游、邻里携手逛冰城活动、湿地文化节启动活动, 表现突出, 备受社会的关注与认可。

3.4毕业生跟踪调查表明, 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表现优秀, 而且大部分成为旅行社的骨干和核心力量。

3.5旅行社经营管理模块化教学改革的实施, 对于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职业道德的培养、服务意识的增强、职业生涯规划的形成与发展形成了良好的循环。

总之, 《旅行社经营管理》模块化课程改革是需要不断地摸索, 反复实践, 才能逐步地走向成熟, 适应不断地变化的新时期旅游市场需求和国际旅游市场形势。

摘要:课程改革已经成为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改革的深入, 模块化课程的改革已经进入实施阶段。本文以高职《旅行社经营管理》为例, 在课程的教学目标设计、模块化体系设置、教学手段的运用、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实施, 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旅行社经营管理,模块化教学,实施与效果

参考文献

[1]何贵香.高职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模块化教学探讨[J].广西教育, 2010.6.

[2]臧新颖.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 2011.

8.旅行社经营与管理心得 篇八

CDIO体系主要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主要基于产品从研发到生产的整个生命周期,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实践性,善于立足课程间的内在联系,完成预期学习目标。在这种教学理念中,将学生能力素质主要划分为基础专业能力、个人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等四个不同层面的内容,为了使这些层面都达到应有的水准,该教学体系要求采取综合系统性的培养框架,促使学生能够按照预定目标不断发展。

此种教学模式最初是在西方国家工科专业使用,随着社会发展,作为旅游管理专业的某些应用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也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用了此种模式,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结合旅游管理专业的《旅行社经营管理》这门课程,我们进行探索和研究。

还原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地位

CDIO模式的的最核心的内容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自身的努力,从构思开始到最终形成产品,全程参与,而在这个其中将专业能力、个人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结合起来,但是在中国传统的教育体制下,我们的学生绝大多数是被动学习的,是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课堂讲授为中心的,即使目前我们在高职教育中大量融入了实践教学的内容,但是这一体制还是没有从根本上打破。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生内在的学习潜力,笔者在此门课程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亲自设计旅游线路,在整个旅游线路的设计实施过程中,不仅要有书面数据,同时要逐项落实,例如:出行时间,住宿地点,住宿价格,住宿标准,交通费用,餐饮费用,景点门票,每项活动的所需费用,哪些文娱活动,真正做到学生设计的旅游行程与旅行社行程计划没有区别,另外小组成员要不同分工,谁负责食、住、行、谁负责游、购、娱,谁来讲解导游词等内容,同时各个小组通过讲演和辩论的方式,决定班级最终去哪条旅游线路旅行,本门课程结业考试就是采用以获胜小组的旅游计划进行实地旅行的方式,小组成员自己打分、全班各个小组互相打分,老师给小组打分,决定成绩高低。

教师指导和学生构思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在具体设计旅游线路和旅游行程过程中,学生会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和论调,例如:有同学提出全班同学到国外旅行或者国内较远的景区景点旅行。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在鼓励其有思想的同时,有必要给予正确的引导,可以建议先从近距离的1-2日短途旅游开始。为了使学生将学习知识落到实处,处必要的理论指导以外,强调其提供材料的来源和真实性,由于存在最终旅游环节是真实可靠的,而且有可能被实际落实的, 学生就必须亲自调研市场,比如旅游目的地的房价(包括淡旺季价格),房间标准,房间类型,与旅游景点距离等相关因素。

将能力素质在实际工作中得到锻炼

由于课程本身实践性强,加之本门课程考核的主要方式就是:实地旅游(一般选择近距离,费用较少的旅游景区景点),因此,无形之间就增大了设计小组的压力,因此学生在这门课程考核前后,就要主动在小组间进行有针对性的规划,工作分工,例如:谁负责订车、订房、谁负责导游讲解、谁负责支付费用,费用使用统计和公布,谁负责意外情况发生,谁负责跟保险公司联络,支付人生意外伤害保险、谁负责制作PPT上台演讲和辩论以期获得老师和其他小组的认可,成为真正的旅游线路等事项。这些工作的布置和落实都是又学生自行完成,在无形当中,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思考问题系统、全面能力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强化实践深入企业实习

学习的目的是学以致用,因此在本门课程结束后,利用假期时间为学生提供相关旅游企业进行实习,在实习过程中,不断查找问题,找到自己的不足,另外在企业中实习,可以得到相关有经验的专家进行指导,时间的紧凑性和业务的连续性保证了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巩固和提高。

结束语:运用CDIO模式目的是培养具有扎实技术基础、宽广专业知识、综合工程系统能力和良好团队协作能力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改变以往重理论轻实践、重视个人能力而忽视团队协作、重视专业知识而忽视创新能力培养的教育模式。关于这种教育模式的深度和广度探索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化,才能真正为旅游专业找到一条适合的发展之路。

【基金项目】本文系黑龙江省综合教改试点专项《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旅游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性研究》项目成果,项目编号:JGZ201302130

上一篇:小学少先队主题队会“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方案下一篇:勤工助学部个人工作总结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