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史料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2024-11-15

浅谈史料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共14篇)

1.浅谈史料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篇一

浅谈史料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河北省保定市安新县第二中学 冯涛)

摘要: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开展史料教学,不仅是新课改的要求,也是为了适应高考以材料解析来考核学生自主学习和历史探究能力的发展趋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将多媒体技术与史料教学相结合,不仅可以为学生创造生动鲜活的历史情境,激发其学习历史的浓厚兴趣。还能加深学生对历史的情感体验,进而培养其高尚的情操和正确的价值观。

关键词:新课改 高中历史 史料教学 多媒体技术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自颁布以来,已在中学施行了好几年。这几年来,各地的高中历史教师在吃透新课改要求的基础上,将教材内容和当地的教学实际相结合,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逐渐摸索出适合当地学生学习的历史教学经验,极大提高了当地高中的历史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历史探究能力。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史料教学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青睐和重视,而且其在高考等教学考核中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因此,在新的形势下如何运用新媒体技术提高史料教学的水平,成为高中历史教师不得不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实施史料教学的必然性

史料是构成历史的材料,亦即人类社会历史在发展过程中所遗留下来的痕迹。它承载着人类历史发展的信息,能较为生动具体地展现历史发展的本来面貌,是后人了解和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因此,史料是“历史教学资源的源泉”,以真实的史料为基础进行高中历史教学,不仅是《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高考等考试考核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

首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提出,“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其次,查阅这几年的文综高考卷可以发现,历史部分的试题中,不仅是问答题以几段史料出题,就是选择题中也有一半的试题是靠史料出题。由此可见,高考的出题思路体现和贯彻了《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即通过阅读史料来获取其中的历史信息,通过自主地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思维活动来提炼出其中所隐含的历史发展线索和内在规律。因此,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实行史料教学,不仅是贯彻新课改的要求,而且通过学生对史料的阅读和分析,还可以增进其历史情感的体验,培养学生探究历史的兴趣,激发其求知的欲望,并进而锻炼其自主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其历史素养和人文精神的提高。

二.实施史料教学的必要性

与城市中学相比,县级中学的学生多来自于农村。从小学到初中,农村的学生在课余时间还要

帮助家人下地干活,再加上电脑等通讯媒介的不发达,使得其在社会视野和知识积累上与城市的学生有很大的差距。进入高中后,高中历史的教材编排是以专题的形式构建教学体系,每一个专题涉及的是历史的一个具体领域,而且采用古今中外合编的方式将之以时间的顺序依次贯穿下来,从而打破了以前单纯地将中外的历史事件按时间轴编排的做法。这样一来,它有助于单个历史事件之间的梳理和把握,但同时它又脱离了具体的历史大环境。这就造成了许多学生在按照专题的形式学习时,常常会因历史背景知识的缺乏而理不清历史发展的脉络,面对众多的知识点不知其内在的相互关联。从而造成其学得越多越迷茫,最终只能靠死记硬背来完成学习任务。长此以往,不仅学生的学习成绩会受到影响,而且还会极大地打消其学习历史的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因此,作为一名县级中学老师,只有在课前充分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史料,并将之吃透,在教学过程中将知识点融入其中,以图片或视频的形式将之生动、形象地展示给学生,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使之更加直观地理解历史的发展面貌,并在老师的引导下自己勾勒出历史发展的脉络,寻找出各知识点内在的联系。因此,通过史料教学来培养学生探究历史的能力,是县级中学教师面对现实的生源所必须要认真对待的问题。另外,作为历史教师在选择史料上也要慎重。“真实是历史教学的生命”,不能为了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而不加选择地采用影视剧中“戏说”的成分,或戏曲、小说中虚构的部分作为史料讲给学生听。而且,由于近期电视银屏上穿越剧、宫斗戏的流行,使得很多中学生,尤其是女学生盲目地认为这就是真实的历史,从而使之对历史知识产生了错误的理解。面对这一情况,作为历史教师一方面不能武断地打击学生探究历史的兴趣,毕竟因为对过去历史的不了解才会使之对影视剧中的故事情节感兴趣;另一方面,教师可以以此为突破口,将影视剧中的人物、情节与历史上真实的人物、事件以对比的形式展现于学生面前,这样学生可以更加真切地认识到虚构与真实之间的区别,从而以另一种方式认识了真实的历史。而这需要老师在课下做充足的资料准备,不仅要有文字的说明,还要有图片的展示。由此可以看出,开展史料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各个历史事件发生的时代背景,加深其对内在发展脉络的认识,而且还可以纠正“戏说”影视剧等通俗文化对学生的误导,起到正本清源的效果。

三.历史教学与多媒体运用的结合

历史史料按其表现形式,可分为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和图片史料等。浩繁的史料为我们讲解历史知识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但是如何筛选它们,并将之展现于学生面前则是历史教师需要面对的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为我们生动、立体地展现史料提供了可能。多媒体技术,是指计算机综合处理多种媒体信息,如文本、图形、图像、声音、视频等,使之建立逻辑连接,集成为一个具有交互性的系统的新技术。多媒体教学则是指运用多种媒体设备展开教学,把影像动画、声音、图形、文字等各种信息综合在一起以传递教学内容,开展教学活动。

随着历史研究学术水平的提高,许多历史事件的真实面貌被越来越清晰地展现在世人面前。由于电视制作技术的发展和人们欣赏水平的提高,很多电视机构也纷纷制作了大量关于历史的纪录片和科教栏目,如中央电视台的《大国崛起》、《探索·发现》,北京卫视的《档案》等。他们依据真实的历史史料,通过采访这一领域的专家和走访历史遗迹,将过去大部分以文字记载的历史事件以

较为艺术化的影像方式尽可能真实地展现给当代观众,使得过去尘封的历史鲜活起来,拉近了当代人与过去的距离,加深了当代人对历史的感性认知。因此,对史料教学的认识不能仅仅局限于传统的文献、图片,还应适应时代的发展,将目光投向历史纪录片等这些制作严谨的视频资料。而且从高中生的思维发展水平来讲,虽然其抽象思维有了很大发展,但是形象思维在其思考问题时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选择播放一些优秀的历史纪录片,将枯燥的文字史料转化为形象的影像资料,对于激发学生的历史兴趣,培养其历史的情感都会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

如高中历史必修二中的《第一次工业革命》这一课,教材只是以“从珍妮机到蒸汽机”、“从工场到工厂”、“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三个标题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生、发展和影响作了概括性的陈述,其中有很多历史细节并没有交待。这对于脑海中对工业化大生产没有概念的学生来说是很陌生的。因此只有通过具体形象的展示,才能使学生对什么是工业化大生产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从而再去进一步思考其与原来农业文明的关系以及工业化大生产对人类社会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在讲解《第一次工业革命》这一课时,老师可以先放映一段本届伦敦奥运会上介绍英国经历工业革命的那段演出。通过艺术的表演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之不自觉地进入到历史情境中,对那段历史产生自己的切身感受。从那段演出中我们可以看出,以前宁静的农牧生活被机器轰鸣的工厂所取代。在资本家的驱赶下,农牧民失去了自己的土地,转变为工业时代的产业工人。高大的烟囱竖起,滚烫的钢水浇铸出新的工业产品。这虽然是一场艺术化的广场演出,但是它却真实地浓缩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历程中的很多历史事件,如“羊吃人”的圈地运动,工业资本家和无产阶级两大阶级的出现,城市化的兴起等。

在看完这一段表演后,学生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进程已经形成了感性的认识。接下来老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和刚才的表演提出若干相关的问题,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主动思考。如如何认识圈地运动?工业革命开启了城市化的进程,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一历史进程,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环境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工业革命对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等。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会根据已有的知识和刚才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认识,提出自己对以上问题的理解,并提炼出这一段历史的发展脉络:如圈地运动使得大批农民失去土地,但同时也为工业化大生产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加速了工业化的进程。由于工厂的兴起和交通的发展,城市也因人口的聚集而逐渐繁荣起来,由此开启了城市化的进程。再者,工厂生产出来的大量产品除了满足本国的需求,还要出口到国外,这就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由此可见,相较于单纯地带领学生逐字逐句钻研文字资料和通过零碎的图片资料来进行史料教学,凭借考究严谨、制作精良的视频节目间接地进行史料教学更能宏观地展现历史面貌。

四.结语

史料教学是培养学生运用史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有效教学方式,是未来历史教学的发展趋势。将多媒体技术运用于史料教学之中,创造出生动鲜活的历史教学情境,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培养其对历史的情感,并进一步提高其感知历史,自我探究历史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教育部,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2]刘春治:《史料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探究和作用》,考试周刊,2012第37期.[3]黎璎:《运用史料教学提高中学历史教学的时效性》,《学生之友》,2012(03).[4]罗杰飞:《浅谈新课改下史料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科教纵横》,2011(07).[5]王月:《史料—历史教学的基石》《教学参考(中学版)》,2010(12).

2.浅谈史料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篇二

一、立足课本史料,培养历史思维

历史课本是培养学生能力的载体,现行教材提供了大量丰富的史料,这些史料内容翔实、针对性强、重点突出,具有典型性、情境性、启发性等特点。教师应精心备课,认真做好课本中史料的选择,引导学生做好阅读理解,把握好材料中所蕴含史实的逻辑联系,并掌握史料的学习技巧,拓宽思维空间,培养其历史的真实感。

比如在教学《国际工人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时,教师可以对课本中提供的工业革命、国际工人运动、无产阶级发展状况等史料进行深入解读,展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条件,联系课本设计相关思考题,启发学生思考马克思主义为世界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

新课标下的历史课本以训练学生智力为基础,内容概括性较强,种类丰富,所选史料则经过精心编排,真实性强,是学生了解史料的重要参考。在施教中,教师应立足于教材,引导学生去解读课本中相关的文字、图片、图标,以有效掌握史料中的历史知识。

二、补充原始史料,拓展思维空间

限于篇幅等原因,历史教材不能提供全部史料,然而在讲授过程中很多知识点,教师不能通过单一的理论阐述进行解释,因为只下历史结论而没有事实依据,这样的推理缺乏说服力,学生不仅难以理解、无从思考,而且会质疑结论的可信性。教师在备课中要充分估计到这一点,精密计划好应该在哪些地方补充史实内容,精心搜集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史料来充实教材内容,在讲授过程中结合史实娓娓道来,做到论从史出,从而化解教学难点,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比如在讲述《甲午中日战争》这一章节时,教师为了让学生了解战事的惨烈,补充了以下资料:致远号被日击沉后,邓世昌决心以身殉国,拒绝了他人的救生圈以及爱犬的帮助,带着满腔的悲愤和全体将士沉入海中。其后,光绪帝为他写下“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誓壮海军威”的颂词。此时,邓世昌的悲壮形象就会深深感染学生,增强了学生报效祖国的爱国情感。在讲授的关键处、学生理解的难点处,补充适当的历史资料,就像给学生搭起了一个梯子,有效帮助学生的思维和认识不断进入新的高度,不仅能学习到课标要求的学习内容,还能感受到历史的逻辑性和真实性,在感知中汲取有效信息,并培养其高尚的品格。

三、直观展示史料,提高认知能力

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学生会接触到古今中外的许多史料,由于初中学生的年龄较小、认知水平较低,对隐藏在历史表象下的规律不能够形成深刻的认识。如果所讲知识比较抽象且难以理解,难免会影响到学习效果。而借助直观教具让学生零距离接触历史常识显得尤为必要,像录音、电影电视片段都是直观展示历史情境的重要手段,在历史教学中合理利用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在学习红军长征的内容时,教师就采用了此方法。由于年代久远,学生所处生活学习环境较好,对红军在长征过程中历经了多少艰难险阻,无法形成深层次的认识。假如教师能够将课前所搜集的图片、文字材料以及老一辈红军的回忆录,以多媒体的方式展示,让学生置身其中,犹如身临其境在雪山、草地中,那么学生将会对红军“后有追兵、前有堵截”的危险境地感同身受,从而对红军的艰难、长征的伟大产生深刻认识。

实践证明,史料越直观可感,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就越集中。初中历史教师要有效利用学生的这个特点,为学生准备尽可能直观的史料,帮助学生深刻地理解抽象的历史规律,提高其认识能力。

著名历史学家傅斯年认为“史学便是史料学”,并强调史学研究的重心是对史料的考证和辨析。史料蕴含了大量的历史信息,承载了中华文明的历史文化。在教学中运用得当,将会发挥重大效应,不仅能够有效完成教学任务,更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历史意识和精神品质。由此,历史教师应在教学中不断发扬创新精神,充分发挥史料优势,汲取精华,进而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0.

[2]刘燕.试论历史教学中的史料教学法[J].考试周刊.2008(8).

3.浅谈史料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篇三

力。所谓“历史信息”,就是各类的历史材料。我们通常说的史料,就是指那些人类社会历史在发展过程中所遗留下来的,并帮助我们认识、解释和重构历史过程的痕迹。人类对历史的认识和研究离不开史料。

一、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运用的重要性

在历史探究式教学中,学生如果只是简单围绕历史课文进行探究,那只是一种对教科书的解读,难以使学生了解真正的历史,不知道如何面对历史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所以,初中生要探究历史,就必须多运用反映历史情境的各种史料。

1.培养学生的历史感觉

没有历史感的人,是无法理解历史的。如果我们获得了对某个时代的历史感,那么,这个时代所发生的一切,在我们的理解中都会是应有之事,是理所当然的。否则,许多历史现象都令人不可思议。而学生的历史感必须从大量真实的原始史料以及古往今来的史迹中去体验、想象和感悟才能获得。

2.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初中历史教材中,不少史料生动有趣,耐人寻味,可以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的源头。东汉末年,袁绍实力雄厚,为什么官渡之战曹操能够以少胜多呢?通过阅读相应史料就能找出曹操实力弱反而取胜的原因,学生学习起来兴趣盎然。

3.增强学生的探究精神

历史教学的目的使学生成为有思想的人,而不是让他们单纯地背诵某种现成答案或某种权威观点。因为史料出现的时间不同,作者的立场不同,阅历不同,对历史上的同一件事,用不同的史料去解释会有完全不同的结果。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直接阅读史料,接触一些历史文献,并向学生介绍比较盛行的各种观点,让学生就同一事件通过分析不同的史料,思考这些史料是何时、何人、因何事而做的,对历史进行直接探索研究,从而使教材中的结论获得论证或者得出新的看法。

二、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史料

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确实很重要,怎样将其教学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以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的三维目标,我认为史料在历史教学运用中应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充分合理利用课本所选取的史料

如何运用历史教科书中的史料,是教师在备课和授课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问题。从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科书看,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编排史料。

第一,引入适量的史料原文作为课文内容的一部分。这主要在课文的正文中,引用一些浅显、典型而又简短的史料,如历史运动中的口号、历史人物的原话、历史记载中对某一现象的概括等。例如,《五四运动》这一课中写道:“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等口号响彻云霄;《抗日战争的胜利》这一课:毛泽东发出“对日寇的最后一战”,体现出把史料原文与课文的结合为一体。

第二,插排一些史料,以印证课文的论述。主要是选用一些文献摘要、诗词段落等。如梁启超在《马关条约》签订后写的“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始。”反映了《马关条约》签订之后的民族覺醒。这种插排的史料,既与课文不同、相对独立,又与课文内容有紧密的联系,是对课文内容的印证和呼应,使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学习的内容。

第三,在课文之后设材料阅读栏目,作为拓展阅读。比如,在《洋务运动》的课后引用李鸿章的话:“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选取较为完整的一段史料,来解释洋务运动的

失败。

在正文中、在版面中插排或在课后用材料阅读的方式加入史料,方便教师和学生即时地通过史料加强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教师教导学生找出课本中的史料,印证所学知识,养成论从史出的好习惯非常重要。

2.恰当补充部分课外史料

受到教材篇幅等因素的限制,有些重点或难点缺少相应的史料做支撑,只有抽象的结论而无具体的史料说明,这就给教师讲解和学生理解增加了难度。教师有针对性地对教学中的重、难点内容恰当地补充一些课外史料,并指导学生借助对史料的分析得出推论,说明自己的观点,这就会促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以及思维能力的提高。

如,在学习新文化运动时,引用毛泽东的日记:“有很长一段时间,我每天除上课、阅报以外,看书,看《新青年》;谈话,谈《新青年》;思考,也思考《新青年》上提出的问题。”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新文化运动激发广大青年追求新思想的热情,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补充课外史料既丰富了课文内容,又帮助学生理解了知识。对于初中生来说,补充图片资料更直观,更能激发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有待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去运用实践。

3.引导学生去寻找史料

虽然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尽量引用原始史料,让学生通过对史料的解读、探究,形成“论从史出”的思维方式,但史料的来源主要是教师,难免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和片面性。尝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下,去图书馆、上网等方式,主动就某些历史问题寻找相关的史料更能加深学生对这段历史的认识。

三、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史料的注意事项

1.把史料与思考历史结合起来

参观历史遗址,观察出土的陶瓶碎片,会使学生觉得很有趣。然而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后,是否能够引导学生朝历史本质的方面思考,决定着史料的运用是否成功。如果学生的兴趣仅仅是喜欢这些历史故事,这其实并不是史料运用的成功,引导学生阅读史料的同时思考历史才能充分发挥史料的作用。

对于教材中的史料,有些教师只是一带而过,学生只是机械地记忆教材中现有的结论,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对于没有搭配思考题的史料,教师可以联系课文内容,设计一些相关的思考题,引导学生认真思考,从而达到史料运用的作用。

2.扎实的历史知识是学生自主运用史料的基础

在现实中,有些教师牺牲历史教学的内容,专注于单纯的史料教学,这对学生的长远发展是不利的。实际上,史料与历史知识是相辅相成的,拥有与史料有关的历史知识,才能处理史料证据相关的活动;如果没有历史知识做基础,鉴别史料,重建史实根本就是无稽之谈。

新课程理念认为教师在教授课本知识的同时,还应教授探究历史知识的方式,这就要求学生自己去运用史料,因为只有通过运用史料的实际经验,学生才能真正掌握探究历史知识的方式。在教学中使用真实的历史材料,能比较真实地反映历史的原貌,既活化了教材,又开阔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了学生对历史的领悟能力。

参考文献:

[1]钟金贵.中学历史教学中史料运用探析[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9(10).

[2]叶小兵.历史教科书中对史料的运用[J].历史教学,2004(7).

4.浅谈史料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篇四

杨振英

何谓史料,据白寿彝先生主编的《史学概论》中的界定,亦即人类社会历史在发展过程中所遗留下来的痕迹”。史料汗牛充栋,从表现形式分有文献(文字)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等,人们对历史的了解和认识就是从这些史料中获得的。因此,史料是历史教学的基础,史料已经成为历史教学必须依赖的重要课程资源。可以这样说,任何一节历史课,都离不开史料教学这一环节。

那么初中历史该如何进行史料教学呢?史料教学中又该注意哪些问题呢?本文现就这些问题谈一点自己的观点。

一、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1.再现历史场景,激发学习兴趣。历史教学必须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但历史教材总是浓缩地反映某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内容,它不可能在每一个历史事件的描述上像具体的史料那样反映得形象生动。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地借助一些史料,再辅之以多媒体手段来体现,可以再现丰富多彩的历史场景,造成生动形象的直观感觉,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对于历史认知的积极性。

2.有效运用史料能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

英国历史教学法专家汤普森认为,历史学习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探究历史的方法。而要让学生掌握探究历史的方法,就必须让他们像历史学家一样,运用史料作为证据来进行历史的研究活动。当然,这并不是要将学生培养成历史学家,只是让学生借着某些运用史料的特定练习,把握历史学家对待史学的一些态度和方法。

3.有利于人文精神的培养

人文精神是指人们在掌握人文知识过程中,对人类文化内在价值和意义的理解、升华,它主要表现为形成了人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人格情感、思维品质,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等精神层面的东西。当今社会人文精神的缺失,已产生了不少社会问题。历史教学应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以符合文科教育的真谛。历史教育不只是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更是生命的对话,心灵的对话。而要做到这一点,不借助于史料不行。因此教师应用具体生动的史实,使学生在头脑中构成立体意境,从而得到陶冶情操的目的。历史学为当代人提供无数因执着于崇高的信仰而使生命放射出光芒的志士仁人的典范。由于课本篇幅所限,他们的社会活动不能具体展开。教师如能适当补充有关史实,将那些志士仁人的典范事例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时候,怎能不使孩子的心灵受到震撼?史料在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方

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史料在历史教学中如何运用 1.充分利用教材中选取的史料

对于课本中的一些史料,有的教师采取的是有时间则讲,没时间就不讲的方式,其实不然因为这些史料基本上都是围绕教材的重点、难点内容选取的,具有情境性、典型性、深刻性和启示性,教师在备课时应该围绕教材的重、难点内容,选取具有典型性、情景性、深刻性和启发性的史料,然后,在备课时将这些史料与教材内容相结合,反复斟酌,使其融入教案之中,以实现重点解决、难点突破。在教学中有目的引导学生在读懂读通的基础上分析史料,最大限度地从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结合内容简明扼要回答思考题,充分发挥史料应有的作用,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例如,教材中有一段史料摘自林则徐上道光皇帝书:“(鸦片)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依据这则史料所提供的信息,教师可以设计以下四个问题:林则徐是针对什么事情向道光帝上书的?他有何主张?根据所给史料,回答他提出这一主张的理由?道光帝因何接受了他的主张?如此设计问题就将课程教学三维目标有机结合起来,既拓展了教材的内容又挖掘了教材的深度。

2.精心准备,恰当地补充课外史料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初中历史教学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课堂上补充一些生动有趣,绘声绘色的史料,可以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诱因。例如,讲甲午中日战争失败时,可以补充一幅对联:“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此联为当时一位爱国人士所撰,题于北京城门,讽刺慈禧不顾民族利益大搞庆典的丑恶嘴脸,从而也认识到清政府的腐朽。还可以补充丘逢甲《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可以此体会当时人民的悲愤心情。补充史料,关键在恰当,恰当的史料关键在选择。这就要求教师广泛阅读,平时注意积累。

3.加强学生对史料运用的指导 首先,加强研读,加深辨析理解。

无论是教材史料还是补充史料,无论是文字史料或是图片史料等,教师都应在备课时读透读懂,并在教学中指导学生读透读懂,特别是教材中的重要史料,要指导学生“细嚼慢咽”,对一些冷僻字的读音、字义或难懂的典故,教师要给予讲解,确保学生读懂。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史料所蕴涵的意思,指导学生辨析其中哪些内容可信度较高,哪些内容不太可信,使学生掌握一般的研读和辨析史料的方法。

其次,精心设问,指导信息提取。

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史料,提取有效信息,呈现史料时应同时出示精心设计的问题。问题既是史料研读的目的,也是理解史料的一种途径。教师应指导学生读懂问题,再带着问题去读史料,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寻找史料中相关的内容,尤其是寻找相关的关键词,从而提取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有效信息。

第三,分析归纳,强化史由证来。

在前两步工作的基础上,教师应点拨学生分析、比较不同的理解和认识,并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归纳、概括从史料中获得的认识,最后,结合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整个过程体现的方法就是史学研究的一般方法,给予学生的是“历史”和“证据”不可分的概念,强化了“史由证来”的意识。

4、条件允许的范围内,由学生自己动手搜集史料

例如讲完辛亥革命后,可设计这样的问题:有人说“辛亥革命胜利了”,也有人说“辛亥革命失败了”,你怎样评价辛亥革命?为什么?学生通过自己搜集材料,得出结论,逐步培养其独立判断的能力。当然,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中应该注意向学生传递一些历史学的核心概念,如历史的真伪、史料的价值及研习历史的探究精神等。

三.史料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初中历史史料教学有多种方法,但在实践的过程中我认为以下问题值得关注:

1、史料要真实可信。历史教学要有科学性,我们不能把错误的史实和观点灌输给学生。在教学中我们要确保选择的史料真实可信。教师工作繁忙,不可能去核对大量的原始材料,一般说来我们可以从以下途径搜集较为真实可信的史料:

(1)从不同版本的教材中搜集。新课程下“一标多本”,各地的教材版本所选取的史料侧重点有所不同,完全可以互相参考,为我所用。教材是最重要的史料资源。在课改推动下,历史教材内容丰富多彩,除了正文部分外,新教材还增加了新颖的栏目,如“动脑筋”、“材料阅读”等,还有丰富多彩的图片,有生动的故事、优美的诗歌、通俗的民谣、文物古迹、名人名言等。这一类史料源自教材真实可信,是教师补充史料的首选。它们直观形象,对提高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有一定的作用。在教学中,我们要合理地利用这些史料,潜移默化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

(2)从试题中收集史料。这类史料正是极为代表性的史料,也是最具有实用性的。毕竟教师不做题,不积累题目就难以与中考衔接,只有不断地更新题目,才能获得教学的养分。考试中大量的素材是很好的教学资源,利用考试时出现的史料为学生进行详细的解析,并将其提前地应用于课堂的教学,这对于加强学生的印象和试场应战能力是极为有效的。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有利于史料的收集整理和运用,教师平时也应当悉心整理,适时总结。

(3)从教学刊物、历史书籍中搜集。历史教学刊物、历史书籍中都有大量的史料,教师也可以留心搜集,如斯塔夫里阿若斯的《全球通史》、帕尔默的《现代世界史》等都是很好的

2、史料的选择要精确要有意义

梁启超说:“史料为史之组织细胞,史料不具或不确,则无复史之可言”。由此可见,史料是研究历史和从事历史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恰当的史料选择有助于突破历史教科书编纂的局限性,最大限度地还原历史本来的面目。但是,面对众多的历史材料,选用哪些史料才适合于中学生的接受水平,才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展开,就需要历史老师进行认真的考虑。如何选择最有价值的史料,反映出一个历史老师的文化底蕴和历史功底,也渗透了历史老师对这段历史的理解和感悟。一个优秀的历史老师首先要搞清楚自己所要讲授的历史,然后再思考怎样传授历史。这就首先要求历史教师博览群书,以增加自己的文化底蕴。其次,要善于思考,“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形成自己的一套比较完整、系统、精深的专业理论。再次,要做一个有心人,“处处留心皆学问”。

3、史料教学要加强学生参与

在历史教学中运用历史资料,其意义并不只是教师把史料拿来进行解释和阐述,而是要提供给学生,让他们进行分析、比较、说明、论证,解决具体的历史问题,进而习得并掌握一定的历史研究方法,形成一定的历史观和价值观。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对史料的解读精彩新颖、分析透彻。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不是很高。如果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和储存,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失去学习历史的本来意义,甚至会加重学生的负担,使学生对历史感到厌倦,丧失学习历史的兴趣,实际教学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如何调动学生在史料教学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首先要选用适合中学生认知水平的史料,考虑到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和知识储备水平等。其次要“搜集、编排一些以史料为基础的问题,让学生在解答过程中运用所学的历史知识和方法,自己去进行判断,得出结论。

5.浅谈史料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篇五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丰富的信息资源,在教育领域里用信息化教学手段逐渐被人们所认识。传统的以书本为中心的教学,远远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初中历史的教学不仅以书本为基础,而且要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创新历史教学,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掌握知识向深度和宽度发展,大大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水平,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创造能力,希望他们在未来的国际多元文化里,丰富独特的中华历史文化。为此,就信息技术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创新运用作以下浅谈:

一、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以书本为基础,充分运用信息资源服务教学。初中历史书本知识,突出体现了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应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进入和适应社会打下基础,为学生进一步接受更高一级学校教育打下基础。为了在教学中让学生产生兴趣,利用网上的视频、图片、电子书等历史资料服务教学,把抽象的知识转化成图文并茂的历史教学资源,吸引学生注意力,这是传统历史教学课无法达到的教学效果。如:学习川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课《鸦片战争 》,老师下载《 鸦片战争》的影视、鸦片毒害中国人的图片等服务于教学中,通过老师的精讲、图片展视、视频展视,学生觉得开阔了眼界,加深了印象。打破了在传统历史教学中,教师对历史知识的描述是通过粉笔、黑板进行“单一”的教学活动。在新的历史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展视网络资源的图片、视频,演示具有形象生动性,动听悦耳的音响效果,给学生以新奇感,调动了学生的视觉、听觉,从而使学生在教师设计的“质疑——创设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各个环节中保持兴趣,其学习效果明显提高,也进一步丰富了历史教学新内涵。

二、在新的教学中指导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深入了解相关的、感兴趣的历史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我们知道,传统的历史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以传授历史知识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长期如此,学生失去自主学习能力,创造能力,倚赖性太强,这样不利于学生未来发展。反之,在新的历史教学中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指导学生阅读、感受、感悟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让其独立思考、认识、体会,老师起到解惑、组织教学、服务学生的作用。

三、在新的教学中利用网络搜集历史课文相关信息、整理信息、应用信息、彼此交流信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信息化教学的组织和实施突破了地域和时空界限,学生可以充分运用信息资源在课外随时完成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的难易、进度,并随时与教师、同学进行交互,摆脱了传统的教师中心模式,在学习历史基础知识的过程中更多地主动获取知识、处理信息、促进发展。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兴趣利用网络信息搜集历史课外资料,以丰富教材。由于初中历史教材的特点是史论结合,脉络清晰,跳跃感强,但内容不详。因此组织适当的素材,丰富历史教材内容,对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兴趣非常重要。收集历史素材的任务由学生完成,再交由教师审核、组织,然后返回给学生。

四、利用网络信息手段,变革传统教学模式,在新的历史教学中为学生组建丰富多彩的栏目,培养学生的自主创造能力。

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被限定在“特殊认识活动”的范围之中,教师执行“预定教案”,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形式化,缺少生气和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刺激,更缺乏自主创造,使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中得不到充分的发挥,无视学生的要求、爱好,使历史课堂成为学生生厌的对象,进而挫伤教师的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尊重学生的自由选择、独立思考、个性发展。在网络信息条件下,大部分课堂时间,学生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教学资源库进行自主性学习,教师主要职能应从传授者转变为对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帮助者和知识建构的合作伙伴。在这阶段,教师引导学生对初步结论开展相互交流、补充和完善,从而总结出较为严谨、正确的认识。学生可以凭借兴趣学习相关内容,并按自己的爱好把所学到的知识通过制作幻灯片、网页等形式进行归纳、总结,采用不同的方式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无疑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创造能力。

五、利用信息技术,在新的历史教学中教师让学生创造出有价值的历史文化成果。

在新的历史教学中利用网络信息手段让学生大胆地对知识进行质疑,勇于提出自己的新看法、新见解,有利于促进学生心智开发。在历史课堂上,有时学生提出的观点显得科学、先进,有证据和说服力,他们把课文中的历史知识领域拓展得更宽、更实在。教师鼓励学生拥有独到的见解,也就是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大胆去探索新领域、新观念、新思维。通过这一思索过程,不仅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而且其见解有新意。然后及时让学生学会记录自己及别人的新见解、新看法、新观念等,最终要让学生有创新能力,学会创作出新的历史知识成果,发挥出学习的价值性,打破传统的以分数评价体制,改为以创新历史成果评价人才。打破了高分低能的怪现象,追求人才创成果价值最大化,这是新课堂历史教学价值最后所追求的结果,而不是看分数的高低。运用这一创新成果教学法,从而实现学生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成果,使每个学生的创新成果由少到多,成果价值由小到大转化,由无价值向追求价值最大化转变。

6.史料教学在中学教学中的运用调查 篇六

史料是进行历史思维的基本素材和对象。在历史教学中引进史料,有助于学生真实地、近距离地感知历史,有助于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观点。通过学生阅读、教师讲述和精心设计的思考题拓展教材,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本文试对洛阳市第二实验中学学生对史料教学情况的调查分析,旨在思考新课改的实施过程中史料教学的更好运用,最大限度地利用史料教学的优势,发挥历史教育功能,提高历史教学质量。

【关键词】:史料 史料教学 历史思维 运用

何为史料?所谓史料,就是构成历史的材料,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的痕迹。从本次调查中,有75%的学生能准确的理解史料的含义。历史上的史料汗牛充栋,有各种典籍、图表、笔记、碑文、民谣等等。史料是历史教学的必要前提和基础。历史教学要做到言之有据,就必须从史料出发。在实践过程中我们越来越体会到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这样规定“知识与能力”目标中“历史技能”培养(节选):

○阅读历史材料的技能,包括阅读文字或图表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等;“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主要有以下目标:(节选)

○能整理零散的历史材料并按一定的逻辑关系组成一个完整的历史过程;新教材中多了一些和主体课文相关的“历史纵横”、“资料回放”、“学思之窗”等栏目,这些就是史料;对它们的恰当运用将直接关系到以上目标的实现。那么,史料教学有什么作用?我们应该怎样在高中历史课堂中运用史料教学?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⒈再现历史场景,激发学习兴趣

历史教学必须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但历史教材总是浓缩地反映某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内容,它不可能在每一个历史事件的描述上像具体的史料那样反映得形象生动。

在实际的历史教学中,多数教师都能够恰当的运用书本上的史料,但对地图、影像的运用较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地借助一些史料,再辅之以多媒体手段来体现,可以再现丰富多彩的历史场景,造成生动形象的直观感觉,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对于历史认知的积极性。

记得在讲《古代希腊民主政治》一课的时候,希腊特殊的地理环境对城邦民主政治的产生单靠讲来描述学生并不能很全面的理解,这时候可以放映古代四大文明古国大河文明的图片,然后和希腊四周多海的地理位置进行对比,再加上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的一句话:“我们环绕着大海而居,如同青蛙环绕着水塘,”这时候,学生更容易理解独特的海洋文明对希腊小国寡民、独立自主的民主政治的影响。也能起到很好的激发学习兴趣的效果。

⒉增强历史感,体验论从史出

任何学科的教学都应突出本学科的自身特点,历史教学应该有的特点便是浓郁的历史感,这是历史教学中必须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适当引用原始材料,可以增强历史感,也可通过对原始材料的分析,让学生确立一个信念,即历史的结论并不是武断的,也不是强加的,而是以充分的史料为依据的。讲述史料,有时看似增加了难度,实质上却是简化了教材内容,能起到更好的效果。例如,在讲述西汉削藩问题时,若引用晁错关于“削藩”的建议:“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反迟,祸大。”能把西汉王国分裂割据的情形凸现在人们面前,使人有身临其境的历史感,也有助于帮学生理解削藩的必要性。再如在对明代八股取士制度的危害理解上,我选取了清代俞樾的一篇八股文《不以规矩》让学生传阅,让学生真切地看到八股文的格式及写作规范的机械、枯燥、繁琐,产生了相应的历史感,再在讨论的基础上自然得出八股取士制度束缚思想,扼杀才智这一历史结论。

3.培养探究精神,体会自主学习

历史教学的目的是要使学生成为有思想的人,大部分的教师只是对让学生简单地记住一种答案或一种权威的解释,而没有很好的引导学生思考。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地让学生直接阅读一些史料,接触一些历史文献,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介绍各种学术观点,让学生有可能对历史进行直接的探索研究。如,让学生通过分析甲午中日海战中李鸿章要求北洋水师“保船避战”考虑、中日之间的力量对比和双方的准备情况并思考:李鸿章为何会有这样的考虑?这一考虑是否符合当时的历史?这一决定带来了什么后果?等等,让学生通过这种类型的探讨,加深对历史的了解,开阔思维,体会自主探索学习的乐趣。

二、史料在历史教学应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然史料教学在历史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发挥史料在教学的功能和作用,充分实现教学目标,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就更显得意义重大。而选择史料、认知史料、分析理解史料和得出结论是史料在教学中应用的基本过程,那么,怎样才能组织好这个完整过程呢?以下几点是必须注意的:

第一,应慎重地选用史料。在具体的历史教学过程中,无限制地使用史料,会无形中加重学生的阅读负担,学生也提不起兴致。所以面对大量的史料,应该注意合理取舍,围绕教材的重点、难点、内容和课程标准的要求,选用那些最具情境性、典型性、深刻性和启发性的材料作为问题素材,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历史思维能力培养和主动创新实践能力的训练。

第二,应有区别地运用史料。不同年级,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由于心理特征、思维发展水平、知识储备程度的不同,所以对史料的接受能力也不一致。这就要求选取史料时应注意层次性和渐进性。层次性:低年级学生应多用一些直观形象的、通俗易懂的、间接的史料,高年级学生可以用一些理论性较强的、第一手的、原始的史料;低年级的可以重点培养阅读和概括能力,简单的分析综合能力,而高年级学生则要求发展思维能力,和自主分析问题的能力。渐进性:即用史料多设置一些梯度型问题,逐渐增加难度,等到某个阶段,学生的思维有了明显的发展,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再提出进一步的能力要求。

第三,恰当的对材料进行取舍。有些材料内容冗多,艰涩难懂,如果放一大段话,密密麻麻的排列在PPT上,学生眼花缭乱,看都看不及,理解效果肯定也不好。这时候,可以有着重的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层次分明的排列在黑板上,也可以用加粗或者显眼颜色标注出关键字,使学生更好的对史料进行理解和与把握。

三、史料教学在历史课堂中的运用方法

1、立足课本,充分利用教材中选取的史料

在高一两册历史教材中,史料带有思考题的有31处,多在课后习题部分。对于这些史料,有的教师采取的是有时间则讲,没时间就不讲的方式,其实不然因为这些史料基本上都是围绕教材的重点、难点内容选取的,具有情境性、典型性、深刻性和启示性,教师在备课时应该分析史料,结合教材内容,精心推敲,预先做出简明扼要的答案,把史料、思考题有机融合进教案之中,以促进难点和重点内容突破,在教学中有目的引导学生在读懂读通的基础上分析史料,最大限度地从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结合内容简明扼要回答思考题,充分发挥史料应有的作用,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

有时教材选取的史料并没有所设置问题,此时史料的运用上就需要教师精心设问。只有这样,才能用好用足史料,激发学生认真阅读,积极思考。促使学生思维向新情境的纵深推进,以更好地理解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内容。如《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4页有一段史料引自林则徐上书道光帝的言论:“鸦片[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根据材料的信息可以设计这样几个小问题:林则徐针对什么事情上书道光帝?他的主张是什么?结合材料,简要说明他提出这一主张的理由?道光皇帝接受他的主张的原因是什么?这样的提问和回答就把知识传授和思想教育、能力培养有机结合一起,对教材内容有了更进一步拓展。所以教师要更多思考推敲,对没有思考题史料也是十分重视,不轻易放过,分析史料,设计出精彩而又是切实的思考题,促进对历史教学和教学内容的丰富。

2、精心准备,恰当地补充课外史料

由于篇幅等原因,高中历史教材重点和难点内容并不是都有史料及思考题的,但是教材中有些重点内容教师一下子难以说明,或者只有历史结论而没有说明的过程,使学生难以理解,所以需要史实说明,做到论从史出。教师在备课中要充分估计到应补充史实的内容,并精心搜集补充史料来充实教材,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补充史料,关键在恰当,恰当的史料关键在选择。这就要求教师广泛阅读,平时注意积累。在必要的时候教师还可以自己着手编写第二手材料。编写史料有二种方法:一是概述史料,对原始材料进行编辑和改写,删除所有无关的内容,提取材料中最重要的信息,形成文字或图表;二是转述史料,把一种类型的材料转换成另一种类型,比如可将文字材料转换成图表、图解,或反之,也可将深奥的古文翻译或转述成通俗易懂的文字,等等。

还有一些历史知识,光靠教师讲述,学生很难有直观、全面的认识。这时教师就应该及时地补充史料,而今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更是为教学提供了便利。如在学习秦始皇兵马俑、敦煌壁画、战争场面、人物形象等知识时,通过多媒体将这些内容再现于大屏幕上,就能极大的培养学生的兴趣,延伸人体感官,突出个性发展,激发思维活跃,从而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打下良好的基础。

3、不要忽视历史地图、插图的运用

图文并茂是中学历史教科书的一大特色,除了前面举例的文字资料外,还有历史人物画像和照片、地图、名胜古迹照片、漫画等。这些也是史料,灵活的运用它们,能形象生动地补充说明教科书中的有关内容,调动学生的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感知历史、理解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发掘地图中的隐性知识,如在《清朝疆域图》中,我们要注意两个知识点:一是新疆(伊犁将军辖区)首府在伊犁。二是在东北的三个将军辖区是黑龙江将军、吉林将军、盛京将军,其中管辖今天黑龙江下游、库页岛一带的是吉林将军。在历史插图的运用中,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要根据课文的重点和难点选择;②不能喧兵夺主,仍要以课本的文字部分为主,插图只是辅助资料。

4.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可由学生自己动手搜集史料

例如,讲完辛亥革命后,可设计这样的问题:有人说“辛亥革命胜利了”,也有人说“辛亥革命失败了”,你怎样评价辛亥革命?为什么?学生通过自己搜集材料,得出结论,逐步培养其独立判断的能力。当然,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中应该注意向学生传递一些历史学的核心概念,如,历史的真伪、史料的价值及研习历史的探究精神等。

总之,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史料教学给高中历史教学带来了无限生机,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思考和发挥的空间。在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有效地运用史料教学,仍将是许多教师值得研究的课题。

史料教学在中学中的运用情况调查

您好,这是一份关于史料教学在中学中的运用情况的调查问卷,希望您根据真实情况填写我们的问卷调查,请您在符合情况的□下面画√,您的想法对我们很重要,所以诚挚的希望您把您的真实想法填写到问卷上,谢谢您的合作。

1.你对史料的理解是? □史料就是历史 □史料是认识历史的中介 □史料是学习的资源

2.你对教科书中史料的看法是?

□枯燥无聊,毫无兴致 □一般,可以作为教材内容的补充和发展 □非常有意义,引导转变历史学习方式,促进历史学习能力提高 3.你的老师呈现史料的主要方式是什么 ?

□教科书 □教科书和PPT □音像、影视等多种方法

4.你的老师对史料的处理方法是以下哪一个?

□直接讲解

□小组讨论后再讲解

□课下讨论,学生提出质疑后再讲解

5.对于教科书中导入部分的史料你的老师的教学方法是?

□很少使用,从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直接进入本课学习

□让学生自己阅读

□有针对性地讲解从而引出本课的课题

6.对于教科书中的图文资料你的老师的主要做法是?

□很少使用

□简答讲解一下

□教师提出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探讨

7.你的老师是否给学生补充过教科书以外的史料? □从不补充 □偶尔补充

□ 经常补充

8.你的老师.在课堂上对所补充的历史史料主要做法是?

□只是简单给学生展示,让学生看看或听听

□ 将史料设计成材料解析题,促进学生更好掌握教科书内容 □ 和学生一起从多角度多层次研究、充分利用

你的老师在课堂中运用的难度如何?

□浅显易懂

□艰涩难懂,完全不知道材料

□据关键字能推出材料大概意思

10.你认为当前中学历史教学中运用史料最主要的问题是什么?

□资料难找

□不知该如何利用

□提不起兴趣

11.你认为史料的运用于学习历史有很大的帮助吗?

□没有帮助

□有些帮助 □帮助很大

12.你在史料题中解题是按照以下哪种思路?

□不看史料,直接答题

□ 找关键字,着重分析

□仔细阅读,认真斟酌每一个字

13你使用的史料通常来源于(可多选).?

□教科书

□教学参考书

□网络

□图书馆

7.浅析图文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篇七

一、利用插图直观信息, 巧设问题激活课堂

教师要善于利用插图, 激发学生的兴趣, 进行直观教学, 巧设问题激活课堂。例如讲述《张骞通西域》时, 我首先请学生欣赏课本《张骞出使西域》壁画, 然后请几个学生即兴表演壁画中的人物活动, 之后提出问题: (1) 张骞出使西域的初衷是什么?历时多久?出使的任务是什么?主要经历有哪些? (2) 张骞在途中遭遇了哪些困难?如果你是张骞, 当遇到想不到的艰险时, 你会怎么做? (3) 张骞为什么又要第二次出使西域?这一次又带来了什么影响?他第二次出使西域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同时结合《张骞出使西域示意图》, 提出这样的问题: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他疏通西域之后会带来什么影响呢?分析张骞出使西域的意义, 并分析评价张骞。通过巧用课本插图, 这一演二看三问, 学生便增强了求知欲, 提高了学习的兴趣。

二、恰当选取图文史料, 精心设置问题

历史插图使用方法的选择, 要结合教材内容而定, 不可不讲亦不可全讲。恰当选取图文史料, 应注意使用科学的方法指导学生阅读课本插图、史料、自由阅读卡, 学会从历史材料中获取历史知识与信息的方法。

例如《鸦片战争》中, 笔者恰当选取课本的历史图片《虎门销烟浮雕》 (局部) 、《南京条约》签订场景, 指导学生通过观察, 并思考从中得到了哪些历史信息。学生饶有兴趣地认真观察, 并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之后, 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 (1) 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走私鸦片? (2) 道光帝为什么要采纳林则徐的禁烟主张?虎门销烟的起止时间、意义等。 (3) 结合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请你分析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危害。 (4) 中国为什么会在鸦片战争中失败?通过步步设问, 加上点拨、引导, 学生的思考也逐渐深入, 他们通过观察插图就可直观回答问题, 将插图具体化、问题化。再如讲到“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时, 教师在介绍区徽知识的基础上, 设计了这样的思考题:紫荆花、荷花图案是何时正式使用的?它们的主要寓意是什么?它们的使用有什么历史意义?教师以图为依据, 因势利导, 分析史料, 设计出精彩而又恰当的思考题, 丰富历史教学内容。

有时教材选取的史料并没有设置问题, 此时在史料的运用上就需要教师精心设问。例如史料引自林则徐上书道光帝的言论:“鸦片流毒于天下, 则为害甚巨, 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 是使数十年后, 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 且无可以充饷之银。”根据材料的信息可以设计这样几个小问题:林则徐针对什么事情上书道光帝?他的主张是什么?结合材料, 简要说明他提出这一主张的理由。道光皇帝接受他的主张的原因是什么?这样的提问和回答就把知识传授和思想教育、能力培养有机结合在一起, 是对教材内容的进一步拓展。所以教师对没有思考题的史料也要十分重视, 要分析研究、恰当使用史料, 使其为历史教学服务。

三、利用历史地图, 引导学生思考隐性知识

在所有的历史插图中, 历史地图是最重要的插图, 有些隐性知识隐藏在历史的地图和图片里, 我们应挖掘和充分运用这些隐性的历史知识。“左图右史”是我国学人治史的优良传统, 我们要引导学生用好教材上的地图, 细心研读地图, 把隐含在其中的知识挖掘出来。学习历史地图时, 要教学生学会“一看二想”:“一看”是学生通过“看”这幅历史地图并从中获得知识, “二想”即是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来读图思考并作答。教师要让学生学会从地图中读出隐性知识, 历史地图有时空结合、具体形象和激趣化难的功用。例如在《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中利用教材所配《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示意图》进行教学, 让学生从历史地图中理解我国的对外开放格局:从1980年建立深圳等4个经济特区———1984年国家进一步开放上海、天津、福州、广州等14个沿海开放城市———设立沿海经济开放区———开放内地, 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8.浅谈史料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篇八

【关键词】图文史料;初中历史;史料教学;运用

史料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在历史教学方面可以有效的提高历史教学效率,给学生的学习带来更多的帮助。为了图文史料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发挥出更好的作用,需要对图文史料的运用进行分析,总结图文史料在运用时需要注意的地方。这样才能给老师的教学带来更多的帮助,节省更多的时间,同时提高学生的知识视野,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因此,在现在初中教学中加入图文史料是十分必要的。

一、图文史料的内涵

图文史料是指利用图片的形式进行保存史料的一种形式,相对于文字、图标等形式的史料,图文史料具有更直观形象的特点,能够真实的反映历史的事件和面貌。图文史料包括了原始性图片史料和再造性图片史料,其中原始性史料具体的可以指原本遗留下来的照片,如文献、遗址的照片。而后者是指再现出来的图文史料,是前人或现在人根据当时的历史事件或情景进行再造出来的图片史料,包括了历史人物画像、历史画面等。两者相对比,原始性图文史料比再造性史料更具有历史价值。

二、图文史料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的注意事项

(一)协调好课本知识和补充资料的关系

由于现在图文史料的大量使用,很容易造成教师认识上的误区,就是过度的注重图文史料的运用而忽略教科书知识。为了让图文史料在历史教科书中发挥出更好的作用,教师需要协调好课本知识和补充图文资料的关系,充分挖掘教科书图文史料。具体的措施,要以教科书图文史料为基础,充分挖掘教科书的史料。这样就可以解决图文史料来源的问题,不会让学生觉得知识的陌生。另外过多的使用课外图文史料会让学生产生错误的认识,认为课外的图文史料不是历史史料而是教学课本中附加的部分。这样就很容易让学生将史料和历史认识分离,从而不能发挥出图文史来的作用。

(二)遵循真实、适度的原则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对于图文史料使用要遵循真实、适度的原则,不能随便的引用。因为现在学生的历史认识能力有限,不真实的图文史料会给学生带来历史认识上的误区。教师在使用图文史料时要根据当时的历史背景,结合学生的历史认识,适时选择合适的历史图片资料,帮助学生理解。此外,图文史料的运用要适度,将图文史料运用到初中历史教学中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加深学生知识点的印象,并不是意味着每个知识点都需要引入图文史料。过多的图文史料会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抓不住知识的重点。因此,在运用图文史料时要适度,不能过分的运用,不然会产生相反的效果。

(三)正确处理基础知识与学习能力的关系

图文史料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方式,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初步运用的时候,曾出现过这样的现象。很多教师过分的注重图文史料分析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基础知识的积累。这样就很容易给学生造成学习的困难,因为没有了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就不能够有效的进行分析。所以对于二者的关系要有个正确的认识,知道这两者都是历史教学中的重要内容,都需要重视,不能有任何的偏向。图文史料能够帮助学生进行更好的知识理解,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同时还能够传达着历史的知识和概念。但这一切都需要学生有个良好的基础知识,否则对于学生的学习没有实际的帮助。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良好基础知识学习,然后以图文史料为凭借,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实现基础知识和能力共同的发展。

三、图文史料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一)利用插图巧设问题,活跃课堂气氛

图文史料的运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历史知识,因此教师在使用图文史料时,要结合图文史料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同时活跃课堂气氛。如教师在讲解郑和下西洋的历史知识点时,就可以结合郑和下西洋图片进行讲解,根据图片史料的人物活动适时的提出相关问题。可以让学生进行思考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任务是什么,在途中经过了哪些国家,经历了什么困难。再如假设你是郑和,在遇到困难时会怎样做,此外思考这次出行的历史意义等。这些都可以让学生进行有效的思考,同时也可以进行一定的活动表演,加深学生知识的印象。因此,通过历史知识点里提问,结合图文进行相应的表演等,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兴趣,活跃课堂的气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选择合适的图文史料,设置恰当的问题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结合课本的知识,选择正确的图文史料进行讲解。在讲解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可以通过设置一些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相关思考。同时培养学生识图能力,让学生学会从历史图文中获得有用的信息。如教师在讲解鸦片战争时,可以结合虎门销烟图文史料和南京条约签订的图片场景进行讲解,引导学生去思考。可以通过设置一些层层递进的问题进行引导,如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走私鸦片,当时的政府为什么要采纳林则徐禁烟的主张。然后结合南京条约签订的场景,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什么危害。教师可以通过层层问题的设置来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点的探索,培养学生观察和选取图文史料的能力。如果选取的图文史料没有合适的,教师就需要自行的探索,把图文史料有机的结合起来,寻找其中存在的关系,再将这些图文联系起来就可以很好的形成知识体系。因此,正确的选择合适的图文史料是十分关键的。

(三)通过历史地图,引发学生思考

历史地图作为图文史料中常见的一种史料,其中隐藏着非常关键性的知识,需要认真的探索和研究。在观察历史地图时,学生要仔细的观察图文,根据其中的内容进行思考。教师要引导学生去研读历史地图,并通过提问来了解学生对于这个图文史料的理解程度。历史地图的呈现可以让学生更直观的理解,如教师在讲解我国改革开放知识时,就可以结合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示意图,给学生展示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让学生了解到我国对外开放是从东部向西部逐渐递进的过程,理解先富带后富的理论。在历史地图中,可以清晰的看到我国是在深圳、珠海等地区现对外开放,然后慢慢的开始对上海、广州等沿海城市进行对外开放,最后在逐步的向内地延伸。所以,历史地图作为图文史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隐藏着很多隐性的知识,需要充分的挖掘和探索,从而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理解的加深。

四、结论

随着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图文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相对其他的史料,图文史料具有更加直观、生动特点,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课堂的学习气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为了更好的发挥图文史料在教学中的运用,教师在运用图文史料要注意基础知识和能力关系,遵循真实、适度的原则。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图文的史料进行相应的引导,通过问题的设置帮助学生进行更好的知识理解。

参考文献:

[1]姜厚叶.史料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文教资料,2011(35):148-149.

[2]王亚琴.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知识的有效运用[J].读书文摘,2015(8):210-211.

9.浅谈史料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篇九

一、确定学习目标,诱导学生思考探究。

二、根据学习目标,进行自学探究。

三、引导学生讨论,质疑解疑。

四、当堂检测,反馈并总结学习效果。

关健词:三勤四环节、积极性、主体性、学习兴趣、全面发展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旧的教学观将教师视为知识的传递者、能力的培养者、思想认识的教育者。教师以自己为中心,讲述时间过长,学生主要是听教师讲,处在被动地位。其结果是学生对历史课不感兴趣,课堂教学质量得不到真正提高。市里推广的典型教学方法“三勤四环节教学法”则改变了旧的教学模式,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三勤四环节教学法”,即教学中教师和学生要互动,教师的主导性,学生的主体性同时得到发挥。是通过“定向·诱导”“自学·探究”“讨论·解疑”“反馈·总结”四个环节的教与学,促使学生养成“勤动脑、勤动口、勤动手”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三勤”是学习习惯和能力,“四环节”是学习方法和途径;“三勤”是内核,“四环节”是载体;两者相互依存,相辅相成。“三勤四环节教学法”的提出,旨在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确立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改进学习方式和学习行为;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形成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习态度。

一、确定学习目标,诱导学生思考探究。

目标的确定,或由教师确定,或大家讨论确定。既要确定一篇课文、一个单元的目标,每个课时也都要提出具体明确的学习目标。这样,指向性更强,学生学习的目的性更明确,学习的驱动力更易发动。

诱导学生思考探究,要注意创设问题情景,循循诱导,点明方法,促进学生独立思考探究。在“定向·诱导”环节的运用上,常出现的问题是,“定向”做得比较好,但“诱导”就要稍微欠缺一些。其实“诱导”的方式有很多种,比如: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来设置教学的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现在的中学生大都喜爱唱歌,所以用歌曲诱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易于被学生接受,例在讲《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时我给学生放《七子之歌·澳门》学生的情绪很快被感染,也跟着情不自禁地唱起来,课堂气氛活跃了。这样,由歌曲很自然地过渡到要讲授的新课文,水到渠成。一堂课下来,既让学生学到了新的知识,又对学生进行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二、根据学习目标,进行自学探究

根据学习目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读书、学习,发现问题,充分思考,找出答案。

自学探究环节是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教学环节,关系到学习目标能否完成和完成的质量,应该引起我们充分的重视。

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教师不但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而且要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品质。所以,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注重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品质的养成。鼓励学生多思、多问,善思、善问,培养学生勤于动脑、动口、动手的习惯,训练正确的记忆方法、思考方法和探究方法,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自学探究环节教师要从实际出发,为学生提供一份自学提纲,提纲可以是多

样化的(如,填空、选择、简答、列表等),应按照由浅入深、逐步递进的原则设计。学生依据提纲自学,发现问题,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与同桌小声讨论。教师巡回辅导,及时了解学情,启发点拨,发现个性问题个别指导,共性问题共同启发。在巡回辅导过程中,要鼓励学生提问,鼓励学生养成善疑、善问、善于分析问题和勇于追根究底的学习习惯。同时,要特别关注中下等学生的自学探究情况和疑难问题,从方法上给予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在教学中,对于学生在探究时那种“违反常识”的提问,在争辩中某些与众不同的见解,考虑问题时“标新立异”的构思,以及别出心裁的想法,哪怕只有一点点新意,都应充分肯定,并对其合理的、有价值的一面,教师还应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扩大思维中的闪光因素。学生的探索精神往往是出自于敢于提出问题发现矛盾,为解决矛盾寻找突破口,探索的过程也往往是思维创新的过程。展示自学探究成果时, 教师要讲究提问的方式,提高课堂提问的效果。如:我们从朴素阶级感情和民族感情出发,对西方殖民主义侵略中国,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这种侵略行径深恶痛绝,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是从正面角度去考虑,它往往使学生认为“中国在鸦片战争后,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主权遭到了破坏,人民受到了奴役,这是一种倒退。”为此,提出问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代替封建社会到底是社会的进步还是历史的倒退?我们到底应该怎样评价西方殖民者的入侵?问题提出,学生必然会去思考,于是,他们的潜在意识也就被挖掘出来了。只有适度的提问,才能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撞击出思维的火花。

三、引导学生讨论,质疑解疑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意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质疑,主动发言;培养学生勤于动口、善于思考的习惯,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的精神;提高语言表达、善于提问、善于交流沟通的能力,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创新思维的能力。

学贵有疑,有疑才有所思,有思必有所得。“疑”,在心理学中称之为“怀疑感”,它是对客观真理的探求,并加以评价的体验。“怀疑是发现的设想,是探索的动力,是创新的前提。”创造良好的问题意识环境,让学生提出不同的看法、见解。学生具有一定的问题意识,能否表露和发展,取决于是否有一个适宜的环境和气氛,教学活动应充分爱护、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让他们积极思维。美国的布鲁巴克也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 适时激励评价,使学生“乐问”。利用积极科学的评价激励学生提出问题,提得好的,让其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提出疑问后,简单的问题提问学生解答,有一定思维强度的问题交由小组讨论回答,经小组讨论仍然没能解决的问题,提交全班同学答疑。

对于学生答不出的问题教师的讲解要适量、要精、画龙点睛,主要讲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教师的教学职责,不仅要鼓励学生提出疑问,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

四、当堂检测,反馈并总结学习效果

教师指导学生当堂检测,反馈并总结课堂学习效果,以巩固知识,形成运用能力和勤于动手的习惯,实现课始揭示的学习目标。对检测中反馈出的问题,教师要做有的放矢、有针对性的解疑,通过教师导向性信息的引导和学生的主动探究、总结,达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最终形成和优化知识的网络与结构。

课堂总结是课堂教学的必要环节,它既要看学生学会了哪些知识,又要看完成了哪些目标,掌握了哪种方法。它应该是全课主要内容的浓缩和概括;提出的问题得到阶段性的结论;展开的思路得到相对的集中;师生的教学活动得到阶段性的成果。课堂总结的水平,将会影响整节课的教学效果。课堂上可采取多种多样的总结方式。例老师总结、学生总结;复述课文、列表总结;等等。我在教学

过程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总结出了“边学新课边总结”的教学方法:每学过一课后有小结;每学过一个单元后,每个学生总结出本单元的知识结构,全班同学再一起找出本单元总结最好,最便于同学们记忆的一种,在全班加以推广。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及时检测,及时反馈,及时巩固总结,并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学生就会产生成就感,提高学习兴趣。

“三勤四环节教学法”在我校正是实验阶段。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只要把握住历史学科的特点,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三勤四环节教学法”运用起来将会越来越得心应手。那么,历史教学的春天就会常在。

参考文献:

《中学心理学》

10.初中历史 史料教学之我见 篇十

一、史料研究在历史学科学习中的重要地位

“历史可以让我们知道自己从哪里来,明天向何处去”,读史使人明智。历史是前人经验教训的总结,在今后我们还要面临很多的新挑战。纵观历史那些伟人无不是精通历史。我们今天的很多政策措施其实在历史上也有一些相似的影子,但是我们更加完善了。而今天,我们的身份是“继承者”,也是“思考者”和“规划者”„„ 从长远的角度来说,我们应该学习历史。而学习历史就需要从学习史料开始着手。

学习史料可以让我们知道过去,了解发生在每一个时代的大事小事,可以让我们从历史中找出社会未来的发展方向,人类的发展方向,乃至于个人未来的人生道路该如何去定位,如何才能更好的向前走,都能从史料中找到答案!

另一方面,从更好地在学习中取得好成绩,并赢得中考的成功角度来看。环顾近几年各地的中考,我们发现主要的题型包括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大类型,而这也是今年我们中考的题型。在这两类题型中都出现了很多的史料需要学生读懂、理解和分析才能解题,尤其是按照08年中考佛山卷中选择题占24分左右,非选择题占16分,其中非选择题没有严格的材料分析题和问答题的界限,这就从另一个侧面告诉我们史料的分析在整场考试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如果我们能够清楚地认识到并且很好地抢占这一高地,那么我们有机会力图重围,取胜于中考

二、史料,想说爱你不容易

我们了解历史的重要依据和来源主要包括古迹、遗址和文物、文字记录。学生学习历史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史料和一些图片等。因此,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把握好史料是学好历史的重要环节。这也是很多老师和学生的共识,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有这样的同感:史料,想说爱你不容易。这可能是在初一时学生刚刚开始接触中国古代史,历史本来就是一个全新的学科,很多学生会有新鲜感,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快地就要碰到很多史料,尤其还有不少是文言文,往往历史老师对初中学生所学历史非常熟悉,对其中涉及到的史料往往烂熟于胸,认为学生也能够读懂接触到的史料,因此就对此缺少关注,再加上我们的学生在学习上缺乏主动性,在遇到不懂的问题不是缠着老师一追到底,而是不懂就算。这样就形成了读不懂史料,无法做题,就乱做甚至不做,以后见到史料就头脑发胀的恶性循环。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学习习惯养成后到了初

二、初三虽然接触的是现代文为主的史料,但是很多人对它已经敬而远之,不愿意去读史料,更不可能很好地分析和作答,这就学生觉得历史难学、不好考的主要原因了。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我们在教学中会遇到很多的史料,学生有困惑、有害怕的心理是正常的,但是我们需要鼓励他们,并带领他们克服遇到的困难。比如我们在学习新文化运动的时候就会遇到这样一些材料:

材料一:人之生也,应战胜恶社会,而不可为恶社会所征服;应超出恶社会,进冒险苦斗之兵,而不可逃遁恶社会,作退避安闲之想。呜呼!欧罗巴铁骑,入汝室矣;将高卧白云何处也?吾愿青年之为孔墨,而不愿其为巢由;吾愿青年之为托尔斯泰与达噶尔(R.Tagore印度隐遁诗人),不若其为哥伦布与安重根!

——陈独秀《敬告青年》

从这则材料可以分析出当时的世界潮流和对社会的要求,学生一方面通过阅读了解了新文化运动发展的历史背景,也从另一方面了解到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敬告青年》发表在《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敲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为学生学习相关的知识打下了基础。

再如材料二: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

——《〈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很多同学看到这段材料,就觉得难以理解,不想也不愿意去阅读和理解,更造成了学生学习的困难。因此我们需要引导学生克服惧怕的心里,抓住德先生和赛先生这两个关键词,并且联系上下文和当时的历史背景,从而能清晰地看到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科学”两面大旗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是在思想、文化方面学习西方,推动社会的发展和国人思想的转变,从而为思想的解放和接受马克思主义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再如:“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一也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

这段材料选自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这是一篇反封建的战斗檄文,小说中的“狂人”象征着一代还不能够被多数民众理解的文化先觉者,是一个英勇孤独的战士。他通过痛苦的反思,得出一个振聋发聩的结论:封建宗法制度“吃人”。在小说的结尾,鲁迅说“将来的社会容不得‘吃人的人’”,借狂人之口,揭示了封建传统思想给人们造成的精神创伤,暴露社会病根,以引起国民的注意。非常形象地展现了积贫积弱的中国和先进中国人苦苦追寻救国救民真理的努力,给学生心灵很大震撼!

通过以上的材料,学生们就能够更好地了解到20世纪初,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广泛传播,资产阶级革命派与保皇派之间围绕要不要以暴力推翻清政府,要不要实行民主政治,要不要改变封建土地制度等问题展开了论战,使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形成了中国近代又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化运动兴起在20世纪初兴起,它提倡民主、科学、新道德、新文学,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

三、授之以渔,让史料助学生成功 如在学习如何评价隋朝的大运河时,往往会遇到很多的史料:

材料一:“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银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胡曾《汴水》

材料二:“尽道隋亡是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 材料三:“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达江都之传输,其利也博哉。”

问题可以这样出:

1、材料一中的“河”是指什么?是谁在位时开通的?

2、简要说说胡曾和皮日休对隋朝开凿大运河的看法。你同意谁的观点?为什么?

3、根据材料三分析,此“河”开通后有什么作用? 要答好这类的题目关键要把握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如:千里长河、隋、涿郡等等与大运河紧密相关的词语,结合我们所了解到的大运河概况、开通的影响、对它的评价等知识才能很好地解题,否则如第2题就不知所措了,而在答第3小题的时候就会出现不能简单、准确地回答的情况。又如,在2006年海南中考题中有这样一道题:

材料一:未经议会的同意,(英国)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未经议会的同意,国王不能征税„„

材料二:康熙皇帝说:“今天下大小事件,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任于他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巨细,朕必躬自断制。”

请回答:

1、从材料一分析断定,英国确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

2、材料二体现了当时中国政治制度有什么特点?与英国相比,两国政治制度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要解好这一题目首先要求学生把握好材料一中“议会限制王权”这一关键,从而准确地判断出这发生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断定这一制度是君主立宪制。这才能为解决第2问主要区别奠定基础。从以上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只有很好地读懂材料才能为分析、作答作准备。因此,我觉得应该在以下几方面努力:

1、帮助学生增强信心,让他们相信通过多学习多分析多做练习可以取得进步。尤其是近几年来的中考或者其他试题中都出现了大量的史料,包括出自书本中的,也包括了不少的新材料、新情景,其实看似繁杂的史料中隐含着很多的历史信息,丰富了学习并且为解题提供了很多帮助。反复地引导学生可以增强学生的自我暗示,让学生充满读懂史料解好题的信心。

2、教会学生一些解答的方法和技巧,如:关键词法、带着问题读材料法、推敲法、反证法、排除法等。通过长期的努力,我们的学生拿到材料已经不是措手不及,而是懂得写写划划并从中分析。

3、多做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及时提点学生,引领他们一步步了解史料,运用史料解决遇到的问题,从而品尝成功的滋味。

4、及时进行总结,让学生掌握方法,并学会归纳解题方法。

11.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思考 篇十一

【关键词】历史教学;史料;运用;思考

历史教学中运用史料教学是一种新型教学理念和方法,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史料教学在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和优势越来越凸显,已成为世界各国历史教学的发展趋势。史料教学的理念是学生不能被教导固化的知识,要被教导探究历史知识的方式。目前,史料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得到了广泛使用,很多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积极的探索这种新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改进,如史料教学中的材料错误、滥用材料、仅采用史料论证历史教材中的观点等,这其实是运用史料教学的误区,与史料教学的理念相差甚远。那么,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史料运用到底有那几大误区,又如何有效进行史料教学呢?

一、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史料的误区

误区一:选用史料未加甄别

史料种类多样,主要是直接史料和间接史料两种,直接史料是未经中间人修改或者转写的,间接史料是经中间人省略或转写的,这两类史料都是高中历史教学中所用史料的主要来源。高中历史教学中所用的史料必须是第一手的、经考证后的史料,但如果教师选用史料时不加甄别,直接选用互联网上的资料,很容易出现误读史实的现象,把错误的史料传授给学生。如教学“商鞅变法”时,有教师用图画《废井田开阡陌》来证明商鞅推行土地私有制度,是不科学的,因为图画中的文字是楷书,楷书是在汉末才形成的,可见这不是原始史料,是后人画的,难免会带有主观性,所以选用史料前要甄别。

误区二:选取史料忽视学情

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史料要结合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进行,选取恰当的史料,能让学生在短时间内,通过研读史料掌握历史。但目前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选取脱离目标、忽视学生的学习兴趣、知识与能力的现象时有发生。如教学“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原因及历史评价”时,选用了《礼记·礼运》中的两则材料。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是谓大同。材料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是谓小康。然后教师提出一些问题:这两则材料描写了什么社会现象?两则材料选用的实质问题是什么?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得出相应的结论。对“世袭制”的问题,学生了解的较少,没有进行过系统的学习,并且历史时间较远,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吃力。同时学生虽然掌握了一定的解决历史问题的方法,但他们的思维还以形象思维为主,比较感兴趣直观化的材料。上述教学选用的材料符合教学内容,但是晦涩难懂,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误区三:史料运用停留表层

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史料多停留在表层,多是教师出示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史料,让学生根据史料得出结论,即史料的作用只是论证历史教材中的观点和看法。如教学“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中的“1787年美国宪法”内容时,教材中只是简单列出了宪法体现的三大原则,学生不了解宪法的内容,也就无法评价宪法。有教师在教学中引入了《美利坚合众国宪法》中的第一条、第二条、第三条原文材料,让学生结合材料分析:美国政府是如何组成和分权的?美国确立了什么样的政权?简要评述1787年美国宪法。像这样的史料教学,只是把史料作为生动的例证,来说明教材所载内容的真实性,史料起辅助作用。这说明教师没有真正理解史料教学的实质,还没有摆脱传统教学的影响,没有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材料,与新课改的要求不相符。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史料的策略

策略一:尽量选取直接史料

直接史料是原典性的材料,客观真实性高,教师要尽量选择准确无误的历史材料,多在原典性材料上下功夫,不能将错误的材料传授给学生。如教学“抗日战争”内容时,教师可以搜集到很多教学案例。有关抗日战争的直接史料有历史照片、个人回忆录等,还有一些间接史料如影视、小说等。从史料的性质来看,图片、日记都有明确的出处,属于原典性史料。影视材料虽然反映的也是客观现实,但有艺术加工的成分,与原典型材料相比,说服力稍低。所以,从史料的性质来看,原典型材料说服力强,更符合选用。

策略二:结合学情选择史料

史料教学是一种教学方法,它的选用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进行,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到历史课堂活动中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教学“开辟新航路”时,为了达到新课程倡导的三维目标,教师可以选用一些新航路开辟的史料。有关新航路开辟的史料很多,教师要选取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史料。如介绍“新航路开辟与地理大发现”的影响时,教师可以引用T&O地图、托勒密地图、欧洲人绘制的世界地图等,让学生通过三幅地图感受新航路开辟带来的变化。

策略三:史料运用增强深度

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史料不是为了说明已有的观点,教师要传给学生的是运用史料探究历史的方法。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也不是教师灌输给学生的,而是让学生通过大量的史料去认识历史、评价历史。如教学“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时,有教师选用了制宪会议代表麦迪逊的看法、宾夕法尼亚5000农民签名要求拒绝这一宪法、美国历史学家查尔斯·A·比尔德的看法,这三则史料都涉及的范围广,有会议代表、农民、历史学家,有肯定宪法,也有否定宪法的,出现了不同的声音。其实这三则材料没有对错之分,教师要引导学生在不同观点的冲击下开启思维,呈现多元的视角,那么真理会越辩越明,从而利用史料重构历史,这才是历史教学的真正目的。

【参考文献】

[1]梁敬党.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运用的几点思考[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3(4)

[2]谭英.浅谈史料教学法在高中历史中的应用[J].中学课程辅导,2013(4)

12.浅谈史料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篇十二

一、图像史料的基本概述

所谓图像史料主要是指可视史料或者影像史料, 主要是在历史教学中所采用的图画或者影片, 其中主要包括图画、漫画、地图等。如果从广义角度分析, 图书史料还包括各类文物遗址、建筑遗产、摄影等;从形式角度分析, 图像史料主要包括两种类型, 分别是图片史料以及影像史料, 图片史料包括各类人物图像、地图、艺术品图等。影像史料则主要包括纪录片、历史剧情片等;从来源角度分析, 图像史料同样分为两种类型, 分别是原始性图像史料与再造性图像史料, 前者主要包括了能够反映历史的各类图片, 后者则是后人根据相关历史情节所想象的漫画等。在本文中笔者主要选取图片史料作为研究对象, 对其运用策略进行探究与分析。

二、不同图像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1. 历史照片。历史照片是对历史的定格, 在图像史料中历史照片是最具代表性、最具真实性与最具客观性的图像史料。在高中历史课堂上, 教师可通过大屏幕将历史图片进行展现并讲解, 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比如, 在学习“大跃进”一文的时候, 可以选择适当的图片, 像《农田中的“小土群”》 (图略) 。根据这个图可以看到整个画面呈现出凌乱感, 并且有一群劳动的人民与土堆。如果还没有学习课文学生则难以对这副照片理解, 在经过历史教师的简单讲解之后, 学生能够清楚这是农民在炼钢铁, 这种水平以及方法所炼出的钢铁质量不会很高, 并且在大跃进时代家家户户需要将锅丢到炉子里炼钢铁, 这种情况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实际需求。

另外, 历史教师在选取历史图片进行课文讲解的时候, 需要把握好提示性语言, 并且紧紧抓住学生的基本思维, 引导学生能够通过照片对历史信息有所认识。比如, 在讲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时候, 可以选取“1900 年八国联军攻陷北平城, 在进入紫禁城之后慈禧太后与光绪帝出逃, 侵略者坐到皇帝的宝座之上”这一图片作为图像史料为学生讲解。根据这一图片, 学生会思考为什么会发生侵华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目的是什么, 所造成的影响与后果是什么。带着这一系列的问题, 学生与教师可再深入文章内部, 探索历史真相。

2.历史漫画。众所周知, 漫画主要是采取夸张、比喻以及象征的手法, 将比较简单的事物进行扩大化, 属于一种艺术形式。一般而言, 漫画对历史事件以及历史人物的批判要比历史照片更加具体与形象。所以,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使用漫画进行教学, 将漫画的内涵进行深度挖掘, 将漫画的寓意剖析出来, 这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比如, 在讲解“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原因”的时候, 可以参照漫画进行讲解 (图略) 。学生可以从漫画中人物的服饰、发型以及武器对人物有所了解, 并且能够清楚地认识到一个强大、一个落后, 可以对清政府战败的主观原因有所了解。但是该漫画的本质含义并没有完全得到分析, 之所以造成两国实力悬差的原因是由于国家的性质, 清政府的腐朽更是导致战败的主要原因, 并且清政府当时所实施的封建主义制度与英国的资本主义制度相比较, 相差甚远。所以, 在漫画中学生能够对历史事物的本质进行分析与了解。

3. 历史地图。历史地图是利用地图语言表达历史现象的一种形式。历史地图的主要优点便是地图的语言简洁性能够将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发生的区域、位置反映出来, 是当前学习历史的重要工具。历史地图不仅简洁直观, 并且其中会包含非常多的隐性信息。

13.浅谈史料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篇十三

两年前我接到8年前一个学生的电话,“老师,黎平会议是什么时候召开的?”“1934年12月18日”我回答了他,当问及原因才知这天他去参加一家央企的面试,就是这道题把他拦到了。打完电话后作为历史老师的我陷入了冥思苦想之中,乡土历史是乡土教育的组成部分,是祖国悠久历史、灿烂文化、民族灵魂的一个缩影,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具体的素材,然而,长期以来受到考试大纲的影响,在教学中总处于被忽略的地位。诚然,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学家杜威和中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都提出了“教育即生活”的主张,将教育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独立能力。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把身边带有着芬芳泥土气息的人、事、物等资源融入课堂中,让学生从身边的历史获取知识,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又丰富历史教学的内容,培养爱国主义情操。故本文是近两年来我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引入乡土历史的体会。

一、乡土教材引入课堂的原因

1、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推动学生学习思维的转变

初中历史教材的知识比较简单,能力要求主要集中在了解和记忆的层面,因此在在初中的历史学习中,学生往往更赖性教师传授知识,让学生喜欢上初中的历史课程,从学生的身边入手,以身边的历史引导学生,引起学生的兴奋点和注意点,由浅入深,由近及远,从形象具体的历史到理解历史,让学生学习事半功倍。

2、培养学生乡土意识,做好情感价值观教育

在新课程的要求提及到“要充分利用乡土教材”,在历史课堂中融入乡土历史,可以让学生更加了解自己的家乡,热爱自己的家乡,从家乡的历史认知中国的历史,从家乡的变化感受祖国的巨变,培养学生的乡土意识与乡土情怀,实现新课程标准要求中的情感与价值观的教育。

黎平是一座历史悠久、具有深厚人文底蕴的城市。从明末何腾蛟支撑明末一主三王到曙光之城黎平会议文化,从天下第一侗寨到万人侗歌,从精妙绝伦的刺绣和织锦到惊心动魄的斗牛节黎平的每一处都让你感受到了厚重的历史气息“月是故乡明”,在初中的历史课堂中引入这些乡土历史,将让学生更深入认识黎平,自觉爱护和守护自己的城市,提升公民道德素质。

3、依靠乡土,扩展历史教学的方式,丰富历史课堂内涵

将乡土历史与历史课堂相结合,通过对教学课堂的创造性设计,利用材料、图片、视频、音频等形式展现,用题目训练等方式形象呈现,可以也改变单一的历史教学方式,扩展历史教学手段,丰富历史教学内涵,活跃课堂氛围,让中学的历史课堂更多元化,更充满魅力。

二、乡土历史在历史课堂的运用

(1)作为课程的导入素材

布鲁纳曾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而乡土地理材料就在学生周围,既为学生所熟知,又为学生所喜爱,学生时常接触的素材,让学生投入大容量的高中历史课堂,将乡土历史形成为新课的导入素材是适合的方式。如讲述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的时候,我利用大家喜闻乐见的侗家房屋一般为木结构的外廊式“干栏”楼房,屋的下层饲养家畜,二楼三楼住人引起学生兴趣,让学生体会长江流域河姆渡遗址的生产、生活情况。同时使学生联系、比较等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

(2)乡土历史资源既能加深对历史知识的印象,也能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惯。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我们既不可能把所要讲的事物和现象都搬到学生眼前,因此我们只有充分利用客观存在于学生周围的,为学生所熟知的乡土历史资源,能够加深学生对所学的历史知识的印象和理解,从而逐渐培养学生对生活观察的习惯。如在讲红军长征时,可引导学生参观黎平会议会址,中央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经湘江战役后,部队锐减过半。红军在敌人重兵前后追截堵截的情况下,处境异常危险。1934年12月14日,中央红军长征由湖南通道近入贵州,红军攻下黎平。18日,中共中央在黎平召开了红军长征途中的第一次政治局会议,史称黎平会议。当我介绍到此时,看到学生目不转睛的盯我,于是因势利导地问“黎平会议争论的焦点问题是什么?”“它与遵义会议有和联系呢?”细心观察的陆同创同学从展厅中找到了答案“焦点是关于红军进军方向问题,采纳了毛泽东提出的西进贵州、建立新的苏维埃根据地的建议…”没等说完宋晨宇抢着回答“黎平会议是党和左倾错误作斗争的重大胜利,从思想路线上为遵义会议的召开作了重要的准备,从而揭开了伟大历史转折的序幕。”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在争先恐后的回答中,观察、感受、体会、感悟这段历史,使学生加深对红军长征的印象。可见学生不仅知识理解更加深刻,思想境界也得到升华。学生不仅对家乡充满了自豪感,而且对历史这门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乡土教学收到了双重效果。

14.浅谈史料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篇十四

摘要:

在新课程改革思想理论的指导下,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教学情景,变静为动,变抽象为具体,可以大大活跃课堂气氛,呈现在学生眼前的不再是教师枯燥的讲解、死板的历史概念,合理的应用教学策略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引发学习兴趣,诱发强烈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关键词:

历史教学 信息技术 自主高效学习

在新课程改革以及教材体系的变化下, 仅仅依靠一支粉笔和一块黑板的传统教育方式已远远不能满足培养现代社会高素质人才的需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更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历史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庞大的信息世界,中国有着悠久文明的历史,世界历史则更为浩瀚。同时,历史又涵盖了人类社会生活的政治、经济、法律、宗教等方方面面。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对推动历史教学的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有着广泛的实际意义,也必将呈现出与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不仅能够开拓学生视野,更能促使学生主动学习、乐于学习,进而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在此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合理整合、开发课程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新课程改革扩大了历史课程的开放性,力求改变过分依赖教科书,以教科书为中心的课程设计的形式。因此,教师自主开发课程资源尤为重要。现代信息技术具有检索方便和交互性强、传输质量高、速度快、信息量大,使用方便等优势,大大拓展了教育和教学的资源。具体到历史学科,现代信息技术教学以其信息量大、简洁灵活、动态感强、传递迅速、形象直观、声画皆备等特点被越来越多的历史教师所采用。以往教师获取资料的渠道狭窄、手段落后,引用的资料往往陈旧、滞后,不仅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还可能因为与现实不符而让学生对教材知识产生怀疑。现代信息技术教学,可以使久远陌生的历史人物形象化;使纷繁复杂的历史事件趣味化;使深奥难懂的历史哲理明晰化。网络不仅能提供鲜活的材料,而且资源信息量大、内容丰富,有利于教师筛选并链接相关背景,对开拓学生的学习视野,形成创造性思维有利.例如在探究学习《对外开放》一节课时,为了让学生加深理解邓小平实行和坚持改革开放政策所做的伟大贡献,我利用课件展示一段情景材料:播放《春天的故事》歌曲,学生低声跟着伴唱的同时,屏幕展示下列几个问题(1)歌词中的老人指的是谁?举例说明他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贡献有那些?(2)第一个“春天”和第二个“春天”的含义各是什么?(3)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学生的思绪飞回到了二十多年前的改革开放时代,同学们仿佛看到了邓小平挥手微笑的伟人丰姿,在伴唱声中使课堂气愤达到了高潮,1

欣赏完歌曲后,经过几分钟的热烈讨论,结合以前所学知识同学们对这节课形成了自己的看法。通过运用多媒体软件给学生以视觉、听觉的强烈刺激,有效地增强了生动性、真实性,给学生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从而成功完成教学任务。

现代信息技术可以优化历史教学,提高史料的充实性、加强历史教学的直观性、体现历史教学的时效性。利用这些资源和多媒体技术结合虽不可重复历史,但可以再现历史。利用影视资料、自制动画、文物图片、地图等显示某个历史时期或历史事件、人物的形象等内容,为历史教学营造声、像、图、文并茂,形象、生动、逼真的历史情境,再现历史场面,变抽象为形象,变静态为动态,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通过内心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通过学生积极参与教学,使其成为学习的主体,激发其学习的兴趣,从而激活思维,发挥其最大的能动性。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清晰的图象信息、丰富的声音素材、形象生动的动态演示,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器官,刺激其大脑皮层的细胞,使其对所学知识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些特点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应注意选取恰当的教学内容,不能滥用现代信息技术。应注意多种新教学手段的交替使用,以发挥最佳的教学效果。同时注意节奏,合理安排,避免哗众取宠、走马观花。也就是说合理整合课程资源,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优化课堂结构,提高学习效率

多媒体教学课件集声、像、色于一炉。其直观性是任何传统的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丰富多彩的视频图像,优美动听的声音。色彩鲜艳的图片。生动活泼的文本文件。都是能吸引学生听、看、动手和思考问题的兴奋点。对这些因素加以综合运用,使学生运用各种感知器官对新知识多角度、多渠道地交叉吸收,变抽象的说教为形象的演示。定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再如洋务运动、北伐战争、长征、人民解放军的战略反攻、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第二次世界大战等内容.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对基本史实的落实和一些课堂上较难表达的历史知识、历史事件、基本概念等,可以分专题到有关网站上查找相关资料,搜集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图、文、声、像材料,然后制作成多媒体课件来组织课堂教学.这种多媒体课件不仅能将大量的资料呈现给学生,大大拓宽学生的视野,而且在说明历史事件、概念、史实时材料集中,简明准确,省时省力,从而达到大容量、高密度、快节奏的现代课堂教学要求。可见,恰当地应用信息技术制作课件来辅助教学,能使学生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使其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好的媒体资源可增强历史的可信性,缩短了现实与历史的距离,又能启发思维,促进理解。它还可根据教材需要使声像并茂的历史画面多次重复,营造出课堂的历史氛围,同时渗透德育和美育,陶冶情操。它表现力丰富,信息呈现性强,能显著地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优化了课堂结构,能够有效的提高学习效率。

三、突出重点,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

开发每一个学生的个性潜能是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旨在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随着素质教育的推广,历史学科的考试内容也变得灵活多样,这就使得教师原先的教学模式必须改革。现代信息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这种教学方式。教师在使用信息教学时,可以对学生提出更多的问题,向学生展示更多的材料,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思考、讨论,教师通过多媒体把学生的不同意见展现给所有学生,让学生去评判,教师和学生共同分析找出最佳答案。教师在上完一节课之后,可以通过多媒体向学生显示具有归纳性、比较性的题目,培养学生的概括、比较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多媒体教学的功能——教学达到最优化。譬如,教师在指导学生比较两次工业革命时,可以利用多媒体将两次工业革命的背景、内容、特征和影响通过表格逐一显示的形式来与学生共同学习,最终达到教学目的。这样既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就是要把学生从“学会”中转变到“会学”中来。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络既为学生提供众多的信息,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扩展思维空间,又为学生比较辨别、思考、分析、综合提供了有利的工具。

在新课改中,强调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要求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积极结合的能力等。在多媒体辅助教学之下,学生和老师有了平等的享受参考知识的地位,在正常的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贯彻研究性学习,在全体学生共同参与下,既可以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又可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具体到历史学科,多媒体教学以其信息量大、简洁灵活、动态感强、传递迅速、形象直观、声画皆备等特点被越来越多的历史教师所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使久远陌生的历史人物形象化;使纷繁复杂的历史事件趣味化;使深奥难懂的历史哲理明晰化。这些特点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一直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过去传统的教学手段践行时有一定的约束和阻碍,而多媒体电教手段的运用则能更好地达到提高学习能力的目的。它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积极性,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处在高昂兴奋的状态;能有效创设历史情境,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促进学生历史思维的发展,加强历史学科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再加之教师的循循善诱和适时点拨,便为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搭建了极佳的平台,在这样轻松愉悦的环境下学生的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必然会步步提升。

实践表明,教学中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恰当地将反映教材内容的背景资料展示出来,精心设计,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合理优化教学环节,学生在对比、分析、判断和重组的认知过程中,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会得到逐步的提高。

由此可见,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合理地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展现知识的内在规律,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使学生充分感受认知知识脉络,开拓视野,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使初中历史教学的课堂效率得到优化。21世纪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作为历史教师,要勤于学习,敢于探索,勇于实践,善于总结,相信一定能够开创出新的局面,使历史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新课程有效教学疑难问题操作性解读:初中历史》王树清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

上一篇:个性化作文教学下一篇:关于母爱主题活动个人讲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