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建设中长期规划

2024-10-05

信息化建设中长期规划(精选8篇)

1.信息化建设中长期规划 篇一

乌市第107中学乡村少年宫建设中长期活动规划

“乡村少年宫” 建设是推进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重要抓

一、指导思想

手,也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的重要指标。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深入贯彻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根据市文明委《关于依托农村中小学建设“乡村少年宫”进一步拓宽我市农村未成年人校外活动阵地的实施意见》,进行乡村少年宫项目建设。

我校少年宫建设的总体目标是: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体系为核心,以贴近和服务以未成年人为主的米东区居民为宗旨,以民族化、国际化、信息化理念为指导,以培养创新精神和综合素养为重点,以乡村少年宫为主阵地,逐步构建普及和提高结合、学校与其他单位联点共建、本校教师与社会志愿者携手服务,布局合理、功能完备、资源共享互补,独具特色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体系。实现“三个延伸”:空间上从学校向村庄延伸,时间上从课内外活动向节假日延伸,活动内容上由以往偏重文体活动向注重综合实践活动延伸,尽力促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

二、工作原则

(一)公益性原则

始终把公益性放在首位,明确规定不开展以营利为目的的经营活动,平时面向所有在校学生,周末和节假日向社会开放。

(二)基础性原则

通过开展各种生动活泼、健康有益的活动,对以未成年为主的当地居民进行科技、艺术、心理、体育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普及和熏陶,提高他们的文明素养和综合素质。

(三)共建共享原则

主要依托学校管理和建设,同时,联合周边单位和学校共建,使各类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利于长效运行。

(四)特色发展原则

按照区委区政府“一宫一特色”的要求,结合学校发展特色,根据学生发展需要,努力打造特色项目和优秀品牌。

三、工作思路

(一)成立机构

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由区教育局指导,学校成立乡村少年宫领导小组,负责具体实施,设乡村少年宫办公室,主任由校长兼任,另设管理人员。

(二)统一思想

校内充分利用广播、黑板报、橱窗及班会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宣传,让全校教师、学生、家长深刻领会实施这一工程的重要意义,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创造良好氛围。

(三)服务对象与组织管理

以本校学生为主,辐射周边学校。

(四)开放时间及内容

公益性项目时间安排在周三下午,分三个阶段启动全面活动:第一阶段:只开放部分公益性项目:田径场、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棋艺室、多媒体活动室等。第二阶段全部开放公益性项目。培训类项目时间安排在寒暑假。

总体要求:活动项目全面而有特色,学生参与面广,目标明确,内容有特色,符合学生的实际,课程开设有管理措施。

1、思想品德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结合国内外大事、重大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古今中外名人故事、新时期各行各业英雄模范人物的事迹,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宣传教育活动,对孩子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重点是大力推进“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的道德实践活动、感恩体验活动等。

2、科技创新活动

常规科技教育活动的开展,在低年级学生中开展:种子的发芽、蝌蚪的演变、金鱼的饲养等启蒙性的科技教育活动;在中高年级学生中开展:植物栽培、动物养殖、气象观察等实践活动。通过“模型比赛”、“网页制作比赛”、“科技创新比赛”、“科幻画比赛”等活动的优化组织,探索更加人性化、更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组织形式。开设创新思维团队活动、小发明、科技模型、计算机编程、机器人。

3、体育休闲活动。

积极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含体育课)。开放器械休闲场地,开设篮球、乒乓球、羽毛球、跳绳、踢毽子、围棋。

4、文化艺术活动。

成立学生兴趣小组“童画工作室”,组织不定期的师生才艺展示活动,利用广播操、周会等机会提供舞台,让师生展示,提升师生的艺术素养。重点做好合唱团、鼓号队、书画班等活动。开设声乐、舞蹈、摄影、儿童画、素描、书法。

5、生活劳动与社会实践活动。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建立生活劳动和社会实践基地,通过参加社会公益劳动、社会实践锻炼和以学工、学农、学军等方式,对孩子进行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的教育和生活劳动技能培训,培养自立、自强的品格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提高交往、合作和服务的社会能力。

(五)师资搭建

少年宫有效运转的核心的师资队伍。精心选拔热爱教育事业、思想素质好、有较高专业技能和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任辅导教师。校内根据自愿原则,鼓励本校教师兼职少年宫辅导员,逐步打造一支专职辅导员队伍;校外聘请优质师资、民间艺人、劳动模范、先进人物等担任辅导员。同时,积极整合利用各种社会公益性资源,面向社会招募大学生、“五老”、村官、本地成功人士、专家型领导等各界志愿者,充分发挥社会志愿者的作用,充实师资力量,丰富授课内容。辅导员的授课给予适当生活和交通补贴。校内教师,重在强调奉献的基本生活补助;校外辅导员,强调奉献的同时给予适当的交通、误餐补助。

(六)长效机制

1、制度规范

建立师资保障制度、场地共享制度、管理制度、考核制度、奖励制度等为乡村少年宫长久开放保驾护航。

2、经费保障

为保障少年宫可持续运转,根据区政府、区教育局方案使用经费,同时,多形式、多渠道积极筹措资金,可以采取鼓励个人捐资助学,争取镇、村的资金支持等办法多方筹措资金。保护和支持乡村少年宫运行。

(七)评价系统

建立各类目标管理责任制和考核评议制度。通过考核评价,验证少年宫活动的有效性,寻找改进渠道。建立评价机制,纳入对教师的量化考评体系,考评结果与教师的评优树先、职称评聘等挂钩。

(八)安全保障:

提高安全保障水平,确保中心健康发展。高度重视青少年的安全,由上级部分指派专职保安人员,切实保证活动场地、设施、器材的安

全,不断提升活动中心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

四、硬件和软件建设

我校具备高标准达到建宫要求的硬件条件,学校环境优美,学校根据教学、体育运动、生活等不同功能对校园进行分区,布局合理,整体协调。在教学区,设立了各类教室和活动专室,配备各类教学设备设施,满足了教学需要;学校配备有科学实验室、活动室、体育器材室、美术室、心理咨询室、图书室、阅览室、电脑室。各活动室均配备电脑等电教设备。目前,各活动室结构已经搭建,只是内部设施的建设任务艰巨,其中:

1、硬件方面:需要配置舞蹈室、棋艺室、艺术室等。

2、软件方面:需要配备各室电教系统;电钢琴、民族乐器等乐器类设备若干套,视听设备和音乐软件等电教设备;国画、版画、雕刻、字帖等教学所用的各种教学设备及材料;画架、画板、灯光器材、写生台及各种写生工具;视听设备、投影设备及教具、工具储备橱柜等。开展种植、养殖、手工、制作、维修、烹饪等劳技专用教学设备,开展各种主题教学活动所需要的教具、模型、图表、教学软件等;馆藏图书更新;棋类、牌类等工具。

总之,乡村少年宫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我们将竭尽全力工作做实做细做出特色,力求突破和创新,以自己的优势资源向社会开放,为社会服务。把乡村少年宫作为一项长期的事业来干,办好乡村少年宫,为米东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作贡献,为乌鲁木齐市文明创建添光彩!

乌市第107中学

2014年6月

乌市第107中学乡村少年宫建设中长期活动规划

乌市第107中学

2014年6月

2.信息化建设中长期规划 篇二

一、刚组建时新航培训体系的基本状况

1.各公司原有培训体系参差不齐, 培训工作处于粗放式、零散性、事物性、非系统管理状态。

2.培训师资队伍力量匮乏, 培训课件库建设缺乏系统规划。

3.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来调动员工培训学习的积极性, 员工主动学习意愿不强。

二、新航中长期培训规划的制定过程

为了制定好适合本企业特色的中长期培训规划, 新航一是对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和形势进行了分析, 从企业发展和员工成长两个方面明确教育培训工作的新挑战、新任务、新要求、新课题。二是确立标杆, 找出差距。通过走访先进企业, 学习取经, 从管理体制、制度规范、项目管理、考核监督、效果评估、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基础建设诸方面进行对比分析, 既肯定自身优势, 又找出存在的劣势和不足。

在做了大量工作的基础上, 制订出了《新航集团职工教育培训“十二五”和中长期规划》。

三、从新航的实践看规划对体系建设的引领作用

实践表明, 这个规划的提出, 明确了企业人才发展及教育培训工作的思路和方向。

首先, 这个规划中的总体目标很明确, 就是:着眼于新航集团的长远发展, 构建一个科学、高效、具有新航特色的教育培训体系, 培养一支结构合理、专业配套、适应市场竞争需要的高素质员工队伍。

从实践来看, 规划对体系建设的引领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用“理念先行、制度保证”来构建体系

“理念先行”, 就是要树立企业与员工“同发展、共超越”的人才理念, 营造一种重视学习、重视培训、重视提高的良好氛围。

规划对各级领导提出的要求是从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教育培训的重要性。领导者要明白:只有优秀的员工, 才能制造出优质的产品;只有员工喜欢培训, 有健康的追求和爱好, 才会有品位、有理想, 才会有利于组织和领导。

规划对每个员工的要求是提高对培训价值的认识。员工每天来上班, 不仅仅只是工作, 而是要做三件事:工作、学习、创造。只有通过参加培训, 素质不断提升、能力逐步增长, 为企业做更大的贡献, 才能使自己的职业生涯有更大的发展。

现在, “理念先行”的要求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各单位领导对于培训工作的支持程度已经由“认识到培训重要, 允许员工去培训”提高至“作为教练全程辅导”。员工也已经从起初抵触培训转化为认真参与培训, 由单位“要我培训”向“我自己要培训”的变化中。

在“制度保证”方面, 规划提出, 要通过机制创新, 使新航的培训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系统化。

现在, 以新航集团培训中心为平台, 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培训管理制度, 包括课程开发、师资管理、培训实施、效果评估、员工送培、培训设施管理、经费管理等, 建立培训中心正常运转的工作机制和运营体系, 在共享和共赢的基础上实现了集团内部培训资源的对接。

在培训师体系建设方面, 除必要的外聘以外, 新航内部建立起了以高中层领导干部、技术、技能专家为主体的兼职培训师队伍, 初步形成了领导和专家必须同时是讲师的评价机制, 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善的师资管理流程。

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 新航根据企业的战略要求和实际需要, 按照统一规划、分类实施的原则, 初步形成了从员工技能提升、知识完善到意识觉醒、品格育成的新航特有的培训课件库。

2.用“面线结合、成长路径”来培养队伍

所谓“面”, 就是要围绕集团战略目标要求和员工职业发展规划的需求, 开展形式多样、注重实效的“全员培训工程”。

现在, 新航培训的内容根据企业和员工的需要, 分成公共课、专业课和实践课三个板块, 对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员工实施区别化的培训。做到了优秀人才加强培训, 紧缺人才抓紧培训, 骨干人才重点培训, 后备人才超前培训。

除了理论培训以外, 新航加大了实践课的分量, 在基层单位增加了更多的岗位练兵、技术攻关、质量案例研讨等现场培训, 使员工“干中学, 学中干”。

所谓“线”, 就是对管理、技术、技能队伍的培养分别提出不同的目标和要求。

规划对管理人员培养的目标是政治思想水平较高、管理知识深厚、综合素质强、具有开拓创新能力、既懂技术又懂经营管理的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实践中, 新航通过骨干认证班、班组长学校、优秀员工训练营等特色培训, 培养了一大批基层管理骨干。新航通过与郑州大学联办工商管理硕士班, 培养出一批高层次的企业管理人才。

规划对技术人员培养的目标是具有深厚专业技术知识, 市场反应能力强, 具有较强的技术创新和研发能力的科技人才。实践中, 新航采用“请进来”、“送出去”的办法。“请进来”包括与高校合作办班、邀请专家学者讲学等。“送出去”包括组织参加展览会、学术交流会, 有计划地送到上海研发中心或科研院所学习深造等。

规划对技能人员培养的目标是思想素质高、创新能力强、技术精湛、作风过硬的高技能人才。从实践来看, 新航以岗位练兵、技能鉴定、技能大赛为平台, 鼓励操作类员工学习操作技术, 努力成为复合型技能人才的做法比较成功。基层单位侧重岗位练兵, 集团层面侧重技能鉴定和技能大赛。

所谓“成长路径”, 就是将培训纳入到员工成长路径中。

现在, 新航通过员工成长路径等制度的设计, 进一步健全了教育培训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为了更好地激励干部员工参与到培训中来, 新航把组织开展的学习培训与提干、升职、工资、奖金挂钩, 使参加培训成为每一名新航员工成长进步和获得更高收益必不可少的条件, 通过制度保证让“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

参考文献

[1]林豹.基于胜任力模型的企业培训体系建设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5, (5) :53-54.

[2]高宝森.加强企业员工培训体系建设[J].经济师, 2009, (8) :207-208.

3.信息化建设中长期规划 篇三

一、发展目标

——人才总量稳步增长。到2015年,专业技术人才总量突破100万人,到2020年,专业技术人才总量突破124万人,人才年递增率达到3.5%左右。

——人才素质大幅提高。2015年,专业技术人才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比重提高到82%,2020年提高到85%;每万名劳动力中研发人员分别增加到2015年的13人和2020年的20人,重点培养造就一批高层次领军人才。

——人才结构趋于合理。专业技术人才逐步向重点发展产业、向基层和生产一线、向非公有制企业和新社会组织流动,实现人才分布与产业布局发展基本协调。高、中、初级专业技术人才比例,2015年达到1∶3.8∶5.2,2020年达到1∶3∶6。

——人才竞争比较优势明显增强。在全区优先重点发展千亿元产业和新兴产业等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建成一批人才小高地,增设一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工作站,营造创新活力强、创业成本低、服务管理优、人居条件佳的人才发展环境,形成人才竞争比较优势。

——人才使用效能显著提高。到2015年,专业技术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达到18%,科技进步贡献率接近50%;到2020年,专业技术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达到26%,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0%。发明专利授权量在全国排位稳中有升,各项科学技术成果数量特别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掌握核心技术的成果数量大幅度增加。

二、主要任务

(一)着力提升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素质能力

全面把握专业技术人员的类型特点和成长规律,建立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素质能力建设为主题的人才培养体系,有效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实践能力、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改革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实践和实验教学,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骨干企业建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基地,发挥项目、基地在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强化专业技术人才的实践能力。以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为龙头,整合继续教育资源,完善专业技术人才教育培训网络,大力开展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全面提高专业技术人才的学习能力。实施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发展创新创业载体,推进创新创业团队建设,努力提高专业技术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全面加强学风建设与职业道德建设,支持专业技术人才进行国内国际学术技术交流,提升专业技术人才的社会影响力和学术技术影响力。

(二)着力扩大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总体规模

经济社会的快速持续发展需要大量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供给。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扩大高等教育规模,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加强专业技术人员源头建设。加快建立学校教育和实践培养相结合、国内培养和国际交流相衔接的开放式培养体系,促进专业技术人员队伍自然增长。大力推进人才引进计划,把引进急需紧缺人才作为重要补充。重点在食品、汽车、石化、有色金属、造纸与木材加工、电子信息、医药制造、纺织服装与皮革、生物产业、修造船及海洋工程装备、海洋产业等经济发展重点领域和教育、政法、医药卫生、宣传思想文化、社会工作、防灾减灾等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形成一批人才高地,急需紧缺人才基本得到满足。

(三)着力优化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整体结构

围绕我区支柱产业和重点产业发展,适应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西江经济带和桂西资源富集区的发展布局,以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和工业产业专业技术人才为重点,统筹不同层次、区域、行业、领域、所有制专业技术人才开发,形成各类人才持续成长、协调发展的局面。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及时调整高校学科与专业设置,调整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结构。统筹专业技术人才区域开发,引导和鼓励专业技术人才面向基层、面向农村、面向企业、面向重点开发地区流动集聚。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专业技术人才发展,引导专业技术人才到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中创新创业,支持高校毕业生到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中就业。

(四)着力构建专业技术人才高端引领格局

充分发挥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以及对人才队伍建设的带动作用,着力构建以八桂学者为引领、以各行各业特聘专家为骨干、以人才小高地团队为基础、以海外引进人才为补充的专业技术人才开发格局。利用5-10年的时间,累计选聘100名左右“八桂学者”,吸引培养400-600名科研技术骨干;选聘200名左右“特聘专家”,带动培养1000名左右中青年科研技术人才;培育70个左右自治区级人才小高地团队,形成一批在国内有影响力的品牌人才团队;引进并有重点地支持100名左右海外引进人才来桂创新创业,构建有广西特点的专业技术人才开发新格局。

(五)着力建设专业技术人才发挥作用载体

依托重点产业发展、重大项目建设和优势企事业单位发展等实践平台,在重点抓好人才小高地平台建设的同时,积极推进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努力扩大博士学位授予点、博士后流动站和工作站等培养平台建设,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大学科技园、留学人员创业园、企业孵化器等创业平台建设,为更多更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来桂创业兴业提供载体。

三、重点工程

(一)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引领工程

目标任务:选聘100名左右八桂学者,建设100个左右以八桂学者为核心,400-600名中青年科研技术骨干为中坚力量的高水平科研创新团队,建成一批富有广西特色的研发中心、技术创新基地、成果推广基地和优势学科;选聘200名左右各行业各领域的自治区特聘专家,带动培养1000名左右中青年科研技术人才;重点引进并支持100名左右海外高层次人才来桂创新创业。

主要举措:以培养高层次领军人才和紧缺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为重点,从自治区重点产业、重大项目、重要科研创新平台和优势企事业单位发展建设需要出发,面向海内外公开选聘八桂学者,通过大力度投入、大力度支持,使八桂学者及其团队保持和赶超国内外先进水平,持续提升本行业本领域在国内外的地位和影响力。设立特聘专家岗位,面向海内外公开选聘高层次拔尖人才,对特聘专家及其团队给予重点扶持,支持其组织申报和主持实施自治区重点课题、科技攻关项目、工程技术项目,促进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提高所带科研团队的科研技术水平。在全区各类科研创新平台、重点产业骨干企业、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主的各类园区等,引进并有重点地支持100名左右海外高层次人才来桂创新创业。建立一批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加快留学人才创业园建设,继续开展“海外留学人才八桂创业行”、“海外留学人员创业周”、“外国专家广西行”等活动。

(二)人才小高地建设提升工程

目标任务:提高人才小高地建设水平,扩大人才小高地引领范围,促进自主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到2015年,力争自治区级人才小高地总数达到50个,2020年达到70个以上,形成一批在国内有影响的品牌人才团队。

主要举措:充分发挥人才小高地集聚、培养和承载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特区”功能,打破所有制、部门、地域界限,进一步扩大引领范围。在自治区千亿元产业、新兴产业中打造一批产业人才小高地,鼓励自治区千亿元产业研发中心设立人才小高地。强化人才小高地项目化管理,用聚集人才、促进科研、辐射产业、推动发展的成效来检验小高地建设的成效,提高小高地建设水平。建立专项资金随人才小高地数量增长而增加的投入机制,提高小高地建设资金使用效益。鼓励和支持人才小高地申报设立八桂学者、特聘专家岗位,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

nlc202309040256

(三)院士后备人选培养工程

目标任务:以提高原创能力和发展科学事业为核心,在科学技术和工程技术领域,遴选培养具有世界前沿水平、可提名推荐参加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评选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到2020年,力争累计选拔、培养院士后备人选30名。

主要举措:结合八桂学者的选聘培养,实施“青年英才开发计划”,采用个人自荐、单位推荐、组织考核和专家评审相结合的办法,在全区企事业单位中遴选一批在科学技术领域取得创造性成就,达到国际国内领先或先进水平,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优秀中青年科研骨干人才作为院士后备人选进行重点培养,5年为一个培养周期,定期考核,动态管理。优先支持院士后备人选培养对象担当国家和自治区重大科技项目、重要科研课题、重点学科和科研基地以及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项目的主要负责人;鼓励和支持他们自主组建团队,自主选题开展创新性研究。

(四)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培养工程

目标任务:按照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紧贴产业发展规划、具备较大发展潜力、引领学术技术发展方向的总体要求,大力加强专业技术人才梯队建设。力争用10年的时间,培养选拔100名左右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学术技术带头人;1000名左右具有区内先进水平、在各自领域具有一定学术造诣、成绩显著的优秀人才;4000名左右在各学科、专业、工程、项目中起到骨干作用,有较好发展前景的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

主要举措:与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相衔接,分层次、多渠道选拔和培养“十百千”人选。对人员严格筛选,定期考核,重点培养。多渠道筹措资金,根据人选的实际情况,定向投入,重点支持。鼓励和支持“工程”人选通过竞争承担国家或省区市、部门的重大科研工作和重大工程项目,委以重任,并赋予他们充分的科研自主权。有计划、有重点地选送“工程”人选到国内外一流大学、科研机构、知名企业从事研修工作。加强以“工程”人选为核心的人才群体建设,形成一批具有专业优势、学科互补、创新能力强的优秀人才群体。

(五)博士后“两站”建设工程

目标任务:着眼于引进和培养高层次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的需要,加快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博士后工作站建设。到2020年,力争全区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总量从目前的12个增加到30个左右,科研工作站总数从目前的31个增加到50个左右,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达到300人左右。

主要举措:根据全区经济社会和重点优势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事业单位申报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工作站,重点加强我区重点优势产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设站申报工作。用足用好现有支持人才发展的各项政策,多渠道筹措资金,为博士后科研项目和日常生活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发挥好博士后“两站”的纽带作用和孵化器功能,把人才培养、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有机结合起来,加快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进程。实施“博士后留桂”计划,鼓励掌握核心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或具有高成长项目的博士后,出站后继续留在我区工作。

(六)基层专业技术人才开发工程

目标任务:围绕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各项经济社会建设,制定加强科教文卫和社区、农村等各类基层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措施,引导专业技术人才深入基层、充实一线,造就培养一支扎根基层的高素质教育工作者、医务工作者、文化工作者、工程技术人员、科技推广人员等基层专业技术人员队伍,为基层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提供人才保障。

主要举措:以提高基层专业技术人员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为重点,结合国家“万名专家服务基层行动计划”,制定“广西千名专家服务基层行动计划”,动员和组织专家到县乡农村、城镇社区、中小企业等基层一线,转化科技成果,推广使用技术,解决技术难题,普及科学知识,培养基层专业技术人才。以岗位管理为抓手,构建科学合理的基层人才发展阶梯,制定和完善基层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倾斜政策,为基层各类专业技术人才提供在本职岗位发展进步的职业台阶。进一步完善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科技特派员、“三支一扶”等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到基层服务的制度。

(七)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

目标任务:推进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制度建设和基地建设,全方位、多层次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全面提升专业技术人才的整体素质。每年选派50名左右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赴国外企业学习深造,每年举办30期高级研修班,培训300名左右工业专业技术人才。重点在汽车、钢铁、石化、工程机械、电子信息、海洋工程装备等领域,培训10万名紧跟科技发展前沿、创新能力强的高层次、急需紧缺和骨干专业技术人才。

主要举措:建立以自主培养与借力培养、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脱产培训与自学成才、院校进修与实践锻炼相结合的培训培养体系,对专业技术人才开展以“新理论、新技术、新技能、新信息、新知识、新方法”为主要内容的继续教育。实施公需科目培训计划,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基本需要,开设相关的继续教育公共课程。整合各类资源,强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的对接与互动,加强产学研合作培训专业技术人才。拓展服务领域,积极为非公经济组织和基层专业技术人员提供继续教育服务。

(八)专业技术人才国际交流与合作工程

目标任务:加强专业技术人才的国际交流合作,努力把广西建设成为中国—东盟合作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基地、东盟问题研究与咨询服务中心,面向东盟国家输送汉语教师的培训基地,东盟国家青年学生出国留学的首选地之一。

主要举措:以全区优势产业为切入点,以优势科研院所为载体,加强与以东盟国家为重点的国际交流合作,构建区域性国际人才交流合作平台。建立中国—东盟专业技术人才交流中心,办好多种形式的留学人才和项目交流会、留学人员服务团等活动。鼓励和支持企事业单位根据项目、技术发展需求,与国(境)外签定人才合作协议。鼓励和支持区内专家参加高水平的国际学术技术交流活动,积极引导专业技术人才走上国际舞台。

(九)专业技术人才公共服务系统工程

目标任务:建设一批公益性人才服务机构、专家服务基地、继续教育基地、实践基地,搭建便捷高效的专业技术人才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均等化、多样化的专业技术人才公共服务体系。

主要举措:大力发展专业技术人才公共服务事业,健全专业技术人才信息服务体系,完善市场信息发布制度,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类别专业技术人才特点和专业需求,制定和发布相关信息,为专业技术人才和用人单位提供人才供求信息服务。完善人才资源配置公共服务平台,充分发挥人才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上的基础性作用,建立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资源大市场,为专业技术人才的合理配置服务。适应市场经济发展与政府职能转变的双重需求,加快社会中介组织和行业协会的培育发展,建立政府购买服务的制度,创新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加快建设自治区级考试评价基地。

四、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

(一)创新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机制

建立健全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建设为核心的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开发机制。坚持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突出培养创新型人才,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统筹规划继续教育,鼓励各行业各单位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大规模的专业技术人才培训。根据全区产业布局和区域功能定位,整合资源,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的专门人才培养基地。

(二)创新专业技术人才使用机制

坚持“以用为本”,创新专业技术人才选拔使用方式。把人才的素质能力与岗位的实际需求结合起来,做到用当适任。注重在基层一线,在重点、难点工作中去培养和选拔使用人才,坚持在“用”中发现、培养和选拔人才。落实企事业单位用人自主权,建立灵活多样的能岗匹配制度,让专业技术人员有职、有权、有责。深化企业人事制度改革,建立企业聘用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和培养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的政策支持体系。

(三)创新专业技术人才评价机制

坚持以职业分类为基础,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创新和完善职称评价手段和方式,完善重在业内和社会认可的专业技术人才评价机制。规范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准入制度,依法严格管理。加强专业技术人员职业水平评价制度建设,提高科学化水平和社会化程度。推进职称制度改革,调整功能定位,健全分类体系,实现科学管理。建立专业技术人才评价与培养使用、激励保障相衔接的制度。

(四)创新专业技术人才流动机制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专业技术人才配置上的基础性作用,加快建设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不断提升专业技术人才配置服务尤其是高端服务的水平。鼓励建立行业人才库,定期发布中高层次人才需求,促进人才供需对接。深化“广西人才居住证”制度改革,鼓励专业技术人才流动。鼓励和引导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科技人员进入市场创新创业。鼓励专业技术人才通过成果转化、有偿技术开发、学术交流等方式,实现专业技术人才“柔性流动”。引导高校毕业生到企业就业,鼓励高校与企业共同培养专业技术人才。

(五)创新专业技术人才保障机制

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建立政府投入为引导、用人单位投入为主体、社会和个人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建立与人才贡献相适应的人才激励机制,实施人才优先投入的激励保障政策。完善专业技术人员收入分配制度,建立完善事业单位岗位绩效工资制度,探索专业技术人才成果转化效益分配办法,对在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实行政策倾斜。完善专业技术人才生活福利保障制度,支持用人单位为关键技术岗位和重要的专业技术人才建立补充养老、医疗保险。综合采用资金配套、创业支持、分配激励、税收优惠等措施,提高社会各方面投入专业技术人才开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信息化建设中长期规划 篇四

为了更好地适应现代教育技术在我校的普及和运用,使我校软硬件建设有计划、按步骤地稳步发展,根据《郴州市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建设实施方案》的相关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特拟订信息技术建设三年规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现代教育思想和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以加强应用为主线,巩固省优秀教育网站成果。切实加强网络建设和管理,重视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和研究,大力促进我校教育思想、教育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变,全面推进我校的素质教育,使我校教育进一步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二、主要目标

不断完善信息化硬件设施,建成有较高服务功能的校园网络体系及高质量的学校网站;全校100%的教师能较熟练地使用校园网和互联网进行教育、教学和管理,校园网将成为校内外交流的重要平台;全面实现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观念的转变,深入开展现代教育技术实验研究;创建能高效地服务于教育、教学和管理并能满足学生自主性学习的信息资源库,初步实现信息教育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无纸化;逐步完善学科教学与教育信息技术整合的教学模式,积极推进样本学校的新课程改革。

三、重点工作

(一)软硬件建设

在我校原有教学设施的基础上,加大信息化软硬件建设的投入。在硬件方面,按照市实验中学的标准装备校园网、语音室、多媒体教室、电子阅览室和图书管理系统、电子监控系统。在软件方面,通过“市场购买、网上下载、广泛征集、自主开发”等多种渠道,加快本校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加强学校网站建设,充分发挥校园网的主阵地 1

作用,努力把校园网打造成为集学校管理、信息发布、资源共享、网络教研、互动交流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信息化应用的综合平台。

(二)加强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工作

要加快学校的信息化进程,必须加强教师的信息化培训。根据“培训先行、按需施教、讲求实效”的培训原则,把信息技术纳入在职教师必修的继续教育课程。所有中青年教师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能利用多种软件,制作出高质量的多媒体课件,上好高质量的计算机辅助教学优质课,并能在市、地级以上的比赛中获奖,使多媒体教学成为我校的一大亮点。同时通过培训,积极促进具有一定信息技术操作技能的部分教师,在校园网上建立自己的平台,以此来带动一大批教师。通过教师的信息化培训,来推动学生的信息化进程,使我校真正成为以任务驱动模式和合作探究学习为结合体的新课程改革的样本学校。

(三)加大投入力度,确保信息化建设计划的顺利实施

投入巨额资金,用于软硬件建设,装备中心机房等相关设施,进一步完善校园网;改造闭路电视网、演播室和直播系统,更换部分电脑,合理配置现代化教学设备。建立校电子音像资料库,重视软件开发,实现资源共享,为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供丰富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从而加速教学手段现代化和教育信息化步伐。

(四)进一步营造良好的现代教学氛围

全校教师进一步转变观念,全面深刻认识现代教育技术的功能和作用,明确我校教育现代化和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树立现代化教育新理念,营造一个良好的现代教学氛围。积极创造条件,通过制度化、规范化和信息化的教研活动,引导教师努力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刻苦钻研教学业务,不断探索教改路子,实现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向前移位。构建“三课体系”,积极进行学科教学和信息技术整合、研究性学习和信息技术整合的实践和探索,追求教育效率与教学质量的最大化和最优化。积极开展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实验研究活动,努力搞好立项课题的研究,把科研实验工作与学校教研活动结合起来,要求既出成果,又提高学校整体教育水平。

(五)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艺术环境。

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和内容,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包括:艺术类课程教学,课外、校外艺术教育活动,校园文化艺术环境建设。

四、实施步骤

本着“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突出特色”的原则,在上级领导和有关专家的指导下制定分步骤实施的方案,有计划地逐步实施。

2011-2012学年:继续做好教师信息技术的培训工作,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和工作作为在职教师的职业技能。要求学校青年教师在校网站建立课堂教学系统的个人主页;重视学校网络系统的管理和维护,改造学校计算机网络,建立防盗监控报警系统;对学校校园网页作进一步的设计、改版和布局,不断提升学校网站的服务能力和应用水平;管理并使用好电子屏幕,向学生开放电子阅览室,优化学校信息化环境。

2013-2014学年:探索建设我校特色资源库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实现资源共享;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利学习工具;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电脑竞技水平,组织学生参加上级有关部门举行的各类信息技术竞赛活动;通过优秀课件的展示参评及网络交流,以点带面,建立一支适应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教师队伍。

2014-2015学年:完善学校信息化建设,促进网络教育资源的高效搜集、应用研究、保存管理和交流使用;重视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在普及的基础上抓提高;在教师中形成“把学会 使用计算机深化为利用计算机学习”的教育教学现代化氛围,要求教师处理好“现代教育技术”中的“现代”、“教育”、“技术”之间的关系,以课题研究和课程改革为着眼点,不断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和管理中的普遍应用。

五、保障措施

(一)组织领导

教育信息化工程是一项具有开拓创新的工程,是需要广大师生共同参与、锐意进取的一项新的事业。这就决定了教育信息化工作必须是“一把手”工程,组织领导必须有力到位。为此,学校专门成立了以校长为首的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李运根,全面负责规划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环境建设与教育资源建设工作。

副组长:史廷亮、林志颖,指导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的创建工作,协调各部门做好全校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的创建工作。

成员:刘进军、冯昌盛、胡昱、欧兰军、江伟、邓先念、胡本磊、邝良琪、邓明清

林志颖:监督分管的各部门做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的创建工作,做好创建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的计划和总结。

欧兰军:负责学校政务处的资料整理。

冯昌盛、邓先念:负责学校教务处的资料整理。

林志颖、陈新:负责学校教研室及全体教师的资料整理。

胡昱:负责学校财会、总务处的资料整理。

林志颖:负责学校信息中心的资料整理。

(二)经费投入

高举教育现代化旗帜,加大教育投入。我校信息化建设的经费以政府的财政投入为主,学校预、决算时,安排专项经费用于教育信息化建设、维护和发展。

(三)建章立制

制定相关制度,明确管理人员的职责、权限;定期做好设备的清查核对和保养维修工作,科学、合理、规范使用信息化教学设备;完善电教器材的管理制度(出借制度、使用制度和赔偿制度);保障多媒体教室、智能广播、闭路电视、电子阅览室等系统使用率高;学校教师和行政管理人员分权限参与网站建设和管理。不断完善管理制度

和评价体系,有具体应用的评估、考核和奖励机制,以保证规划目标的实现。

永兴二中

5.信息化建设中长期规划 篇五

为进一步推进和深化我社区建设,构建和谐文明社会氛围,根据办事处的要求,特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抓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发展社区服务为龙头,以方便群众生活、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为宗旨,进一步整合社区规模,健全治理体制,完善工作机制,强化服务保障,推进基层民主,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区建设健康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一)以人为本,服务居民。不断满足社区居民物质和文化生活需求,提高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把为社区居民和单位服务作为社区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扩大民主,社区自治。科学合理划分社区,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治理、民主监督,实现社区居民的自我治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

(三)资源整合,共驻共建。整合社区资源,充分调动辖区单位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形成共驻社区、共建社区、共享社区资源的良好态势。

(四)责权统一,治理有序。健全社区组织,明确职责和权利,依法加强治理,寓治理于服务中,逐步增强社区凝聚力。

(五)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勇于创新,培育特色,树立典型,有计划有步骤地实现社区建设的发展目标。

三、主要目标

1、以社区服务为龙头,不断丰富社区建设的内容,发展社区服务项目,建立社区服务网点,解决社区的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建立社区图书室;让社区有居民文化体育活动场所;让社区达到绿化美化的要求;加强社区治安,为社区居民提供安全保障。

2、以转变政府职能、理顺社区治理关系为突破口,合理配置和利用社区资源,完善社区功能,建立健全社区党组织领导、社区居委会主办、社区居民参与、有关部门指导服务的工作运行机制。

3、坚持扩大基层民主,完善居民自治,真正实现社区居民自我治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加强公民道德教育,提高社区居民素质和整个社区文明程度。

4、坚持政府指导和社会共同参与相结合,动员各方面的力量支持社区建设,努力建设治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美丽、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现代化社区。

四、基本任务

(一)健全社区组织体系。

1、加强社区自治组织建设。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建立健全社区居民会议、社区居民代表会议、社区居民委员

会、社区议事协商委员会等自治组织体系。规范和完善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治理、民主监督”为特征的社区基本治理制度,健全社区居民自治机制,强化社区依法自治功能。

2、积极发展社区服务性组织。大力培育和发展公益性、服务性的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二)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

1、树立先进典型。积极开展争做“优秀社区工作者”活动,营造“热爱岗位、情系社区、乐于奉献、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广大社区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

2、搞好业务培训。通过学习座谈、工作研讨、经验交流、授课培训和外出参观考察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社区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

(三)拓展社区服务领域。

1、深化改革,健全体系,规范治理,拓展服务,加快发展。建立和完善面向失业人员的社区就业服务,面向老年人、残疾人、优抚对象、贫困户的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服务,面向社区居民的便民利民服务和面向辖区单位的社会化服务网络,逐步实现老有所养、幼有所托、孤有所抚、残有所助、贫有所济、难有所帮、需有所应。

2、广泛开展科技、文体、法律、卫生、计生进社区活动,建立社区居民、辖区单位干部职工与志愿者参加相结合的社区服务队伍,促进社区服务的党员参与率、居民参与率和辖区单位参

与率明显提高。

(四)繁荣社区文化、教育、体育事业。

1、结合城市建设,积极创办市民学校,不断完善社区公益性文化体育设施,形成包括舆论阵地、文化场站、体育场馆、休闲场所和青少年、老年活动室等在内的各种文化体育活动网点,不断满足居民群众学习、娱乐和健身活动的需要。

2、以社区党校、市民学校、家长学校为阵地,努力提高市民素质。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教育,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教育,形势政策、民主法制和维护稳定教育,不断提高居民思想政治素质和文明程度。

3、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发展广场文化、企业文化、楼院文化、家庭文化,利用社区和社区内单位的图书室、影剧院、文化馆、俱乐部等各类活动场所,经常组织具有社区特色的文化、体育、科普、教育、娱乐等活动,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反对封建迷信活动,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4、深入开展社区共建活动。增强社区辖区单位、社区各类组织和社区全体成员的地缘意识、参与意识、公共服务意识,形成“共驻社区、共建社区、共享社区资源”的良好态势。

5、深入开展以“讲文明、树新风”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把社区思想政治工作放在突出位置,通过组织群众开展争做“文明市民”、争创“五好文明家庭”和“文明楼

院”等活动,引导居民热爱自己的城市、社区,共同建设美好家园,自觉维护城市和社区的良好形象,推动文明社区、文明街道、文明城市的创建工作。

(五)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搞好社区计划生育工作。

1、做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规划,调整、利用现有卫生资源,实行行业治理。引导医疗卫生气构进行结构调整和功能转型,鼓励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个体投资者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满足广大居民群众的基本医疗保健需求,努力提高居民健康水平。

2、健全计划生育治理服务体系。完善社区三级计划生育工作网络,配备好社区专(兼)职计生干部,落实好计生工作责任制,开展经常性的计划生育和生殖保健咨询服务。建立健全社区计划生育协会和协会小组,组织社区群众实行计划生育居民自治。

(六)加强社区治安,美化社区环境。

1、积极开展安全社区创建活动,提高创建水平。深入开展“四五”普法教育,落实普法措施,建立流动普法站,开展经常性、群众性法制教育,有条件的基层法律服务组织要在所辖社区设立接待站,为社区居民提供便捷的法律服务。

2、积极开展“美化人居环境,改善生活质量”活动,培养社区成员的环境意识、公德意识,逐步实现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储存和无害化处理,广泛发动群众治理“脏、乱、差”,不断改善社区居民的生活环境。

3、加强市容、环境治理。落实社区环境绿化养护治理制度,扩大公共绿地面积,优化美化社区环境。

(七)深入开展社区建设示范活动。

确立创建目标,落实创建措施,积极开展创建社区建设示范城和示范街道、示范社区活动,促进社区建设向高标准、规范化方向发展。城区要在推进民主自治、深化社区建设上狠下功夫,推动社区建设再上新台阶。

XXX社区

6.信息化建设中长期规划 篇六

战 略 规 划 纲 要

(2010-2020年)

一、定义、现状与形势任务

二、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三、战略目标与总体部署

四、主要任务

1、操作序列

2、专业技术序列

3、管理序列

晋城煤业集团中长期人才队伍建设

战 略 规 划 纲 要

(2010—2020年)

当前,集团公司正处于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亿吨基地,千亿规模,百年企业,能源旗舰”的战略愿景已成为企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战略定位目标高远、事业宏大,除了资金、技术外,对人力资源的需求显得更为迫切,人才资源匮乏的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如何打造一支能够引领和支撑企业转型跨越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是摆在集团公司面前的重要战略任务。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以及山西省委、省政府对企业人才工作提出的具体要求,大力提高员工队伍整体素质,持续增强人才竞争的比较优势,以人才队伍建设为企业改革发展提供强力支撑,集团公司结合实际,编制了中长期人才队伍建设战略规划纲要,以指导企业的人才建设工作,实现人才强企。

一、定义、现状与形势任务

(一)人才的定义

人才是指企业战略发展所需要的、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能够为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创造价值并作出贡献的人,是企业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人员。人才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

员工只要取得了岗位所需要的资质,进入了一定的岗位,熟练掌握了岗位技能,在岗位上为社会创造价值,就是人才,企业的每一名

员工都可以成为人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就是对人才的开发利用工作,就是把人才作为财富来管理的工作,就是鼓励和支持人人都做贡献、努力提升各类人才整体素质的工作。

(二)现状与形势任务

1、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显著

多年来,集团公司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在生产建设和改革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在人才培养、使用、管理、开发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先进的理念、政策、措施,为企业培养造就了一大批各个领域的人才,经过50多年来的努力,已经从人才资源相对匮乏的企业发展成为人才资源具有相对竞争优势的企业,各类人才在企业生产经营中大显身手。人才强企的基础较为扎实,人才强企的作用不断显现,人才强企的格局初步形成。主要表现在:

(1)人才总量显著增加,人才结构渐趋合理。截止2009年底,集团公司共有员工11.4万人,其中省内6.7万人,省外4.7万人。按照业务板块划分,煤炭板块4.46万人,煤层气板块0.28万人,电力板块0.16万人,煤机板块0.23万人,多经板块0.77万人,煤化工板块4.7万人,集团机关总部0.12万人,其它0.68万人。按照学历结构划分,本科及以上学历0.8万人,占总人数的7%;大专学历2万人,占总人数的17.5%;高中、中专、技校以下学历8.8万人,占总人数的75.5%。

在员工队伍中,各类人才总量54700人,占人员总量的48.1%,其中:岗位技能人才28400人,占人员总量的24.9%;专业技术人才13200人,占人员总量的11.6%;经营管理人才10800人,占人员总-45

建立了比较规范的干部继续教育机制、干部考核激励机制和比较固定的干部选拔任用流程,初步实施了干部交流制度。

(5)人才工作的方式方法不断创新,人才强企的格局初步形成。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市场经济形势和企业改革形势,集团公司不断调整人才工作策略,主动创新工作方法,积极适应企业改革发展的需要。成立了内部人才交流市场,变被动接收大中专毕业生为主动走出去选聘、引进企业需要的人才;实行了变招工为招生政策,推动集团公司在用工制度上由招收劳务型员工向培养技能型员工转变;推行了干部聘任、推荐制,努力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选人用人环境;实施了派出产权代表、高管人员制度,维护了集团公司的股东权利;建立了一个博士后工作站,吸引博士进站为企业进行科研项目攻关;开通了晋煤职教网,为员工学习培训创造了良好条件。

(6)人才强企的作用不断显现,人才整体推进的时机已经成熟。通过长期的努力,特别是“十一五”以来的创新和实践,集团公司形成了六大产业板块人才均衡发展的新格局,有力促进了集团公司多元化快速发展,为中长期人才工作建设打下了深厚基础,积累了经验,找到了不足。企业知名度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2010年,企业位列中国企业500强第106名、中国煤炭企业100强第9名,开启了“亿吨级地、千亿规模、百年企业、能源旗舰”的新征程。

2、人才队伍建设任重道远

虽然我们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集团公司人才队伍建设与发展的水平同先进企业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与集团公司转型跨越发展的要求相比还有许多不适应的地方。主要体现在:一是人才立企、人才兴企、人

才强企的理念还需要不断创新,集团公司仍然停留在传统煤炭生产企业对于劳动力的认识、配置、管理阶段,没有上升到多产业结构、大型能源企业集团转型跨越发展需要的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高度;二是用工渠道传统陈旧,职工子女、复转军人被动接收和安置,市场化招聘规模有限,限制了企业所需人才的引进;三是由于“行政命令、垂直对口”的管理方式以及人员编制标准的缺失,造成了劳动力管理“总量失控、结构失衡、冗员较多、人才匮乏”的现象;四是长期基于“干部”、“工人”身份管理造成的“官路一条”,职业资格管理上的“评聘未分”,客观上对人才的成长和发展形成了机制性障碍;五是计划经济时代留存的陈旧僵化的用工体制和用工形式,使人才工作更多地还是依靠审批、调配等方式,不利于人才的流动、培养和使用,不利于市场手段的有效发挥;六是培养开发与绩效考核相分离,使得员工学知识、学文化、长才干的积极性不高,制约了人才的培养和成长;七是人才选拔使用机制僵化,选拔任用渠道单一,职数、任职标准缺失,多年来一直沿用任命制,缺乏能上能下的竞争、退出机制,不利于人才的脱颖而出;八是外派产权代表选派程序不规范,外派期间缺乏硬性的制度约束和有效的考核监督措施,跨区域联合企业在用人权的划定上缺少体现控股方意图的相关规定;九是吸引与激励政策缺失,各产业重点领域专门人才不足,创新型高层次、高技能人才紧缺。总的来看,人才涌出来的机制缺失,引进来的政策不活,留下来的空间不大,用得上的人才不多,人才结构不尽合理,人才创新创业的能力不强,人才成长与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并未真正消除,等等。

为此,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和危机感,积极应对日趋激烈的人才竞争,主动适应转型跨越发展需要,坚定不-89

万人,较2009年底增长116%,人才资源占人力资源总量的比重提高到56%,基本满足企业发展需要。

——人才素质大幅度提高,结构进一步优化。到2015年,岗位技能人才49000人,占人力资源总量的29%;专业技术人才22500人,占人力资源总量的13%;经营管理人才15500人,占人力资源总量的9%;政工人才2400人,占人力资源总量的1.4%;产权代表600人,占人力资源总量的0.4%。到2020年,岗位技能人才66000人,占人力资源总量的31%;专业技术人才30000人,占人力资源总量的14%;经营管理人才19000人,占人力资源总量的9%;政工人才2800人,占人力资源总量的1.3%;产权代表700人,占人力资源总量的0.3%,人才的分布、类型等结构趋于合理。

——人才培养、吸纳、引进取得显著成效,紧缺状况逐步改善。在煤炭、煤层气、煤化工、煤机制造、煤电、金融、现代物流、贸易等重点领域培养、吸纳、引进急需紧缺的技能人才、创新型技术人才、复合型人才和领军人才10000人以上,建成一批人才培养基地。

——人才使用效能明显提高,成为推动企业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人力资本贡献率达到12%,人才贡献率达到40%。国家专利达到240项,国家级科技进步奖达到6项,国家级管理创新成果达到4 项。

——人才开发利用体制机制全面创新,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环境基本形成。打破传统的以“事”为中心的人事劳资管理模式,着力构建与现代企业公司制相适宜的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以高效的组织能力推动企业总体战略的实现。

(二)总体部署

1、加强和改进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完善党管人才格局,创新

战略规划的各项目标任务,使企业各类人才的创新智慧竞相迸发。

(一)创新完善党管人才领导体制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发挥党委核心作用,结合企业生产经营实际,建立党委统一领导的、党管人才与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有机融合的领导体制,统筹人才发展,切实履行好管原则、管机制、管标准、管监督的职责,以事业凝聚人才,用实践造就人才,靠机制激励人才。党政主要负责人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善于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团结人才、用好人才、服务人才。

1、创新党管人才方式方法,确立以产权关系为纽带的党管人才主体地位,人才管理与资产管理始终并行,把党管人才的政治规范取向与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价值取向融为一体,把党管干部原则和董事会依法管理人才以及经营者依法行使用人权结合起来,从根本上保持党管人才与法人治理结构的一致性,从实质上实现党管人才与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高度统一。

2、深化党管人才领导体制改革,完善党管人才的工作格局,推行党委和董事会领导下的专人分管制度,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协调机制和督促落实机制,形成统分结合、上下联动、协调高效、整体推进的人才工作运行机制。

3、完善党管人才管理职能,健全部门间的协调配合机制,解决好“职能交叉、政出多门”的现象,组织和人力资源部门要建立各有侧重、分工明确、密切配合的人才工作机制,要强化“组织保障”和“综合管理”职能,落实好“路线教育、组织培养、思想建设”的任务,运作好各类人才的“引进、培养、使用、评价、流动、激励、保障”等工作,各有关部门、各单位要各司其职、层层落实,形成党管

直接管理。

集团公司对三大序列人员按五支人才队伍统筹推进建设工作,操作序列要抓好岗位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专业技术序列要抓好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管理序列要抓好经营管理人才队伍、政工人才队伍和产权代表队伍建设:

1、操作序列

岗位技能人才队伍。岗位技能人才是指直接从事生产操作、生产辅助、后勤服务等工作性质,具有中级职业资质以上的人员。

岗位技能人才是企业安全生产的支撑和基石,适应企业生产建设的需要,以提升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为核心,以重点工种、重点工艺的高级技师和技师为重点,培养一支爱岗敬业,技艺精湛,具有专门技能,善于解决现场问题的规模庞大的岗位技能人才队伍。到2015年,岗位技能人才总量达到49000人,占人才总量的54%,到2020年,岗位技能人才总量达到66000人,占人才总量的56%,其中技师、高级技师比例达到5%,在全国各产业系统叫得响的技能人才达到20名,形成以高技能人才传帮带、中初级技能人才岗位创业的浓厚的劳动氛围。

2、专业技术序列

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专业技术人才是指在集团公司专业技术岗位上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技术水平的人员。

技术是企业发展的源动力,适应企业自主创新、技术进步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需要,以提高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为核心,以专业领域带头人、技术专家为重点,打造一支规模合理的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

力推动政工人才与经营管理人才的“交叉任职”,促进政工人才与经营管理人才的合理流动,培养复合型政工人才。到2015年,政工人才总量达到2400人,到2020年,达到2800人。以数量充足的复合型政工人才为集团公司战略愿景的加快实施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3)产权代表队伍。产权代表是指集团公司作为出资者,通过一定的法律程序以董事、监事、财务总监等身份派驻到其出资公司的代表。

在母子公司管理体制日趋完善的形势下,现行的兼职产权代表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集团公司股权管理的需要,难以发挥代表集团公司监管国有资产的作用,直接影响集团公司战略意图的实施。为此,集团公司决定建立专职产权代表管理制度,着重从企业中高级经营管理人员中培养选拔专职产权代表,努力培养一支综合素质高、战略决策能力强、能够忠实代表和维护集团公司权益的产权代表队伍。到2015年,专职产权代表队伍人数达到600人,到2020年,达到700人。以专职产权代表的履职到位,促进集团公司权益资产的保值增值。

(三)全力实施四大人才工程

集团公司对当前重要而紧迫的人才工作,以专项工程的形式予以特别推动。

1、高端创新型人才引进工程

在集团公司多元化发展的形势下,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出现了一些不被认识、靠自有人才队伍有时难以解决的管理和技术难题,影响和制约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急需引进能够突破关键技术、提升产业水平、发展高新产业的高端创新型技能、管理和技术人才,抢占人才竞争的制高点。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企业,到2020

料详尽的信息档案,确保引进人才的学术水平和项目质量;制定引进人才的跟踪考核及绩效评估制度。

2、主导和新兴产业紧缺人才开发吸纳工程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集团公司的主导产业将继续做大做强,同时还要进入一些过去所不熟悉的新兴产业领域,现有的人才队伍从质量和数量上已不能满足企业多元化发展的需要,急需在资本运作、煤炭、煤层气、煤化工、煤机、现代物流、贸易等重点领域开发和吸纳一批紧缺的专门人才。到2020年,要在重点领域开发吸纳紧缺人才10000人,自主培养人才比例要达到60%以上。

(1)制定主导和新兴产业紧缺人才开发吸纳管理办法和人才培养计划。明确开发吸纳的对象、标准、方式方法及激励保障措施。

(2)加大紧缺人才的自主开发力度,一方面积极与科研院所和相关高校提前进行对接,建立定向、委托培养协议,设置奖学金,合作培养企业紧缺人才;另一方面盘活现有的培训资源,对紧缺人才进行有针对性地培养,重点加大对中高级技能人才、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和中高级管理人才的培养力度。

(3)继续实施“变招工为招生”政策,结合企业用工需求,增设急需专业,扩大招生范围。

(4)启动专业对口深造政策,从近年来接收安置在井下作业专科以上学历但专业不对口的人员、中专或技校毕业的人员及复转军人中每年选拔输送一批到相关煤炭院校进行煤炭等产业主体专业对口深造。

(5)改变员工子女接收政策,根据企业的发展方向,每年发布企业未来3—5年需求的人才专业和数量,引导员工子女报考院校,9

改造和重点科研项目的负责人或骨干力量,促进青年英才快速、健康成长。

(3)做好青年英才的职业发展生涯规划,注重在生产经营管理实践中锻炼技能,承担任务,增长才干。

(4)通过外出深造、岗位轮换、内部兼职、在职辅导、专项培训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青年英才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4、人才队伍素质提升工程

以建立学习型企业为目标,以为员工创造岗位成才的条件为出发点,完善在职员工继续教育制度,分类制定在职员工定期培训办法,开展人才终身学习活动,倡导干中学,提高人才队伍整体素质。

(1)实施岗前教育培训制度,做到先培训后上岗、先持证后上岗。

(2)按照国家、行业及集团公司对各级安全管理人员、特殊工种、特种设备作业人员以及一般从业人员安全资格培训的要求,做好安全资格培训工作。

(3)推进岗位技能人才的岗位技能培训,开展适合企业特点的岗位技能竞赛和职业技能鉴定活动;加强对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的继续教育工作。

(4)抓好各类人才的后续学历教育工作,重点突出对急需专业研究生、博士生的培养。适时建立瓦斯治理、煤化工、煤层气、煤机制造博士后流动站。

(5)创新培训模式,开发一套能够填补国家空白的职业标准和培训鉴定课程。

(6)将“煤炭远程教育培训网”、“互联网”、“企业局域网”、“企

(1)岗位技能人才的培养,主要采取理论培训和实际操作技能提升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大力开展岗位练兵、技能竞赛、技术比武、技术交流、名师带徒等活动,营造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不断提升技能人才岗位操作中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通过加强技能等级培训,实施职业资格准入制度,拓展职业技能鉴定工种范围,增强技能人才的职业成就感;通过建立首席技师、高级技师、技师等岗位体系,拓宽技能人才的成长途径。

(2)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要围绕岗位基础、专业资质、专业拓展、应用研修等内容不断优化提升知识结构;要通过搭建创新平台,促进进入企业技术项目研发团队或独立承担专项课题研究,推动广泛参与内外部重大项目联合攻关、重大工程技术改造和国际国内技术合作与交流等实践,以技术项目为载体带动其技术创新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的提高;要鼓励创新,注重成果,宽容失败,通过实施专业技术职称评聘分离制度,建立适应企业发展需要和人才工作需要的首席技术专家、高级技术专家、技术专家等职位体系,赋予专业技术人员技术方面的决策权,畅通专业技术人才的发展通道,增强专业技术人员的归属感。

(3)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要坚持做好任职基础、任职资格和在职研修三个阶段的培训学习,特别要围绕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进一步加大法律、财会、金融、工商、资本运营等知识的培训力度,适当时机可选送优秀经营管理人才到国内外知名大学和著名企业进行培养和深造。继续鼓励经营管理人才攻读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参加国际公认、知名度高的职业经理人执业资格认证。要完善对高层、中层、基层管理人员的职位管理体系,加强职位交流,提高任职水平;

定各类人才的薪酬、培训、晋级等,发挥绩效考评“指挥棒”与“航向标”的作用。

(1)针对不同序列人员,确定不同考核评价内容。对操作人员,主要评价其实际操作技能以及解决现场问题、掌握运用新技术新工艺的能力和实效。对专业技术人员,在突出项目成果和参与项目实践经历的基础上,主要评价其科技攻关能力、技术创新能力、成果转化能力以及实际效果。对管理人员,围绕“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主要评价其综合素质和经营业绩,对于总部机关处室的人员,还要结合管理转型的要求,增加管理和服务两个方面的内容,管理、服务不到位都是失职。对于产权代表,侧重评价履职情况、经营成果、管理状况、资本运营、资本保值增值等内容。

(2)针对不同层级人员,采取不同的考核评价方式。对三大序列高层人员围绕关键业绩指标和岗位贡献,采取结构化述职的方式进行多维度评价;对操作序列中、基层人员围绕当班工作任务完成的数量和质量,采取计件或评分形式进行考核评价;对专业技术和管理序列中、基层人员围绕工作业绩、工作态度和工作能力设置考核指标,采取多角度评分的形式进行考核评价。

3、人才选拔任用机制

本着“以德为先、德才兼备、业绩选人、群众公认”的用人理念,根据集团公司改革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三大序列中高层人才选拔任用制度,构建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选拔机制,创造公开、公正、公平的选人用人环境,畅通各类人才的发展通道,调动各级人员把工作当成事业来干的积极性,把企业的发展与个人的成长融为一体。

的渠道,实现与外部人才市场的有机对接,促进人才在企业内部的合理有序流动。

(1)围绕重点领域开展人才信息采集和供需预测及规划,定期发布紧缺人才目录和各单位人才需求信息。举办专场人才招聘活动,主动参与人才竞争,从各类高等院校、人才密集城市和兄弟企业,积极吸纳优秀人才。

(2)拓宽人才吸纳渠道,与有劳务输出资质的人才交流市场、相关大学合作,建立实习基地和实习生考评选拔制度,从源头上保证人才的质量和数量。

(3)发挥鲶鱼效应,在子女接收,员工上岗、培训、分配,农合工转正等方面引入竞争制度,推行内部用人公开招聘,建立起公开、公正、公平的人才配置机制,实现人岗匹配,为人才内部流动提供良好的环境。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一线工作,在实践中锻炼成才。

(4)创造更多的岗位安排职工子女就业,凡是与外部企业合作的项目,要通过协商,解决一定数量的职工子女就业,内部的临时工岗位,也要腾出来安置一些职工子女。

(5)改进企业内部人才流动办法,探索内部柔性流动机制,鼓励人才向更有利于发挥作用的岗位流动,促进人才多方位发挥作用。

(6)适应信息时代对人才工作的新要求,拓展网络服务,建立首办负责、限期办结、投诉受理、责任追究制度,提高人才工作服务水平和效率。

5、人才激励保障机制

坚持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健全完善人才的分配、激励、保障制度,形成一整套支持人才成长、激发人才活力的激励保障机制。

励人才、留住人才,促进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

(3)情感激励。树立“尊重知识、尊重技能、尊重人才”的理念,通过领导亲自谈话、生日祝贺、帮助解决生活难题等各类渠道和方式,传递企业对员工的感激与关怀,体现对人才的尊重和信任,提高人才在企业中的地位,以感情留住人才。

(4)文化激励。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作用,增进企业与人才之间的沟通了解,将企业文化融入各类人才的思想意识中,使其成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勤奋创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5)环境激励。建立人才申诉通道,为人才提供安全、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和平等、公平的政策环境。

五、组织实施

(一)组织领导

为了加强对《纲要》实施工作的领导,确保《纲要》各项目标和对策措施的全面实现和有效落实,集团公司成立《纲要》实施工作领导委员会。

任:董事长、党委书记 副 主 任:集团公司领导班子其他成员

成员:集团公司机关各处室负责人、各二级单位负责人 领导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对《纲要》的实施进行统筹协调和宏观指导,对人才工作重大事项和重大工程进行领导决策。

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心。

办公室的主要职责是制定《纲要》分解计划,督促检查各项对策措施的实施进度,评估《纲要》目标的实施效果,调研《纲要》

同各单位、各部门负责人的年薪进行挂钩。

4、建立《纲要》实施的监督检查机制。集团公司要制定《纲要》分解实施的监督检查办法,对各单位、各部门落实《纲要》的过程进行监督检查。

(三)营造氛围

人才队伍建设和《纲要》的有效实施,需要广大员工的理解和支持,需要营造良好的实施氛围。集团公司和各单位要加强舆论宣传和导向工作,采取多种形式宣传党和国家人才队伍建设的战略思想和方针政策,宣传企业实施《纲要》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对策措施,宣传科学的人才观和人才强企战略,宣传人才队伍建设成就和优秀人才典型,努力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舆论环境和氛围。

(四)基础工作

1、规范用工行为,严格控制用工总量,建立起科学的劳动用工机制。

2、制定组织机构设置标准、编制标准、岗位标准、用人标准和定额定员标准。

3、根据实际需求开展定岗、定编、定员、定机构“四定”工作,各单位在册员工属编制之内的,可自行安排;超过编制的,对超编的人员要有退出的政策,新进入人员由集团公司进行审批。

4、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为集团公司开展人力资源管理提供数据支持平台。

六、配套制度

7.信息化建设中长期规划 篇七

一、高级专家政策体系

我国高级专家政策体系所包括的范围较广, 既有针对高级专家的人事、人才政策, 也有适用于高级专家的专业技术政策, 以及能推动高级专家队伍建设的其他公共政策。国家各部委、各地方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文件 (见表1、表2) 。

二、《纲要》颁布以来高级专家的培养进展和成效

“十一五”期间, 我国高级专家队伍不断壮大, 截至2010年底,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累计评选出16.2万人, 其中高技能人才786人, 累计选拔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5200多人, “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100多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总数达到2158个,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总数达到2148个。截至2012年, 中央企业拥有两院院士226人, “千人计划”、“百千万人才工程”等国家人才计划人员937人, 一大批青年科技人才在实践中快速成长, 成为科研工作的主要力量。民航总局先后选拔了25名在国内外有影响的民航特聘专家、47名中青年技术带头人。海洋局已经形成拥有一批以科学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为核心的海洋科研队伍。交通运输部已选拔118名交通行业第一层次人选和282名交通青年科技英才。国家重点实验室围绕各实验室既定的研究方向, 集聚和培养了一支总量规模达到1248人的高层次创新型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其中学术带头人171人, 形成了行业科技研发的中坚力量。

1. 高级专家培养开发

(1) 国家科技计划

在国家重点实验室上, 凝聚了一批高层次的人才和优秀团队 (见表3) 。国家重点实验室新增中国科学院院士28人, 中国工程院院士15人, 分别占新增院士的39.0%和14.9%, 新增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20人, 获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资助66个。

2006年国际科技合作计划总计投入研发人员4458人。其中国内投入3122人, 国外合作投入1336人。国内参加人员中有47.3%为高级职称研究人员, 29.5%具有博士学位 (见图1) 。2006-2009年, 通过国际合作培养博士后540人。浙江工业大学与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开展的“大规模定制的农机产品可重构模块化设计新方法及其应用”科技合作项目实施以来, 不仅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 还成功开发出可重构模块化小型农业作业机并实现批量试产, 系列产品出口欧美及东南亚地区。同时, 参与该项目的团队成员中, 有1人成为浙江省特级专家, 1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 1人当选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3人入选浙江省“151”人才培养计划。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十一五”期间, 自然科学基金年度经费投入快速增长, 资助63.3万余次, 人才资助成效显著。在2010年度国家科技奖励中, 国家自然科学奖全部获奖项目都曾获得过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 国家技术发明奖35项获奖成果中有34项曾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

在重大研究计划上, 遵循“有限目标、稳定支持、集成升华、跨越发展”的总体思路, 针对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重大科学前沿两类核心基础科学问题, 结合我国具有基础和优势的领域进行重点部署, 凝聚优势力量, 形成具有相对统一目标或方向的项目群, 并加强关键科学问题的深入研究和集成, 以实现若干重点领域和重要方向的跨越发展。“十一五”期间重大研究计划受资助项目翻番增长, 资助经费也成倍增长。

在重点项目上, 2006年到2012年获得重点项目资助的科技人员中高级职称所占比例维持在1/3左右, 资助人员中中青年科技人员占到了90%, 高等院校获资助比例是科研院所的2倍 (见表4) 。

在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上,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支持在基础研究方面已取得突出成绩的青年学者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创新研究, 促进青年科学技术人才的成长, 吸引海外人才, 培养造就一批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带头人。2006-2012年期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中获资助人员教授居多且集中在高等院校, 比例占到65%左右, 99%以上为博士学历, 男女比例为9:1 (见表5) 。

在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方面, 2012年国家优秀青年基金成立并立项400项, 资助期限为3年。共有81所高校获得310项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 (占78%) 资助。

在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上, 2000年-2009年期间, 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资助创新群体225个;其中有139个群体获得第二期延续资助, 22个群体获得第三期延续资助。获得资助的225个研究群体中, 102个群体来自中国科学院所属研究单位, 占总数的45.33%, 101个来自教育部所属高等院校, 占总数的44.89%, 8个来自解放军系统的研究单位, 14个来自其他部委所属研究单位。

(3) 创新人才推进计划

2012年根据《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实施方案》规定, 科技部对地方和相关部门推荐的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技创新创业人才、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和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进行了专家评议, 共产生了140名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64名科技创新创业人才、46个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和18个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4) 各学科进入世界TOP100的中国科学家

按照ESI的学科对世界排名前100-200名的科学家进行分类统计 (认为只要作者单位中有中国的科研机构和大学, 就认为是中国科学家) , 统计结果如下图2所示。

2. 高级专家选拔任用

(1) 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

截至2011年, 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共计1569人, 其中通过引进国外杰出人才计划和项目“百人计划”引进海外优秀人才1122人, 通过国内“百人计划”和项目“百人计划”引进国内优秀人才243人, 并有204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受到“百人计划”经费支持。通过“百人计划”的支持和培养, 上述入选者中已有20人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93人走上了中科院或国家其他部门所局级以上领导岗位;有339人入选“百人计划”后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占中科院杰青获得者总数的48.2%;占全国杰青获得者总数的16.8%。在职的932位引进国外杰出人才入选者均为中科院创新岗位研究员, 占全院正高级职称总人数的17.7%;他们入选时的平均年龄为37.1岁, 2011年平均年龄为41.8岁, 以45岁以下年龄段为主体, 占总人数的80.8%。

(2) 教育部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

2006年以来, 高校有128位专家当选中科院和工程院院士, 占总数的50%以上。2007年高校有34位专家当选中科院和工程院院士, 占总数的54%以上;2009年, 高校有39位专家当选占总数的46%以上;2011年, 高校有55位专家当选, 占总数的53%以上。2009年, 国家创新研究群体高校共获18项, 占2009年资助总数的64.3%, 2010年获18项, 占资助总数的62.07%;2011年获20项, 占资助总数的66.67%。2012年获22项, 占资助总数的73.33%, 是自国家创新研究群体设立以来高校获得资助最多的一年。2012年有141人获得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占当年杰青总数的66.83%;获得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312项, 占资助总数的78%。创新团队计划实施9年来, 共遴选资助778个团队, 涵盖全国31个省市 (自治区) 170余所高校。团队计划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领军人才的成长。截至2011年, 教育部支持的创新团队中, 已有60多个团队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多位团队带头人被评为两院院士;一大批团队成员入选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等。“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计划实施9年来共资助全国高校优秀青年教师9815人。入选者涵盖来自全国31省市自治区的400余所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的实施有力推进了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计划入选者成为学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层次和人才储备。在计划的支持下, 一批入选者成为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带头人、国家杰出青年;入选人事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 并获得国家科技奖励等 (见表6、表7) 。各地、各校已逐步按照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和“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的模式, 制定实施了本地本校的人才发展计划, 与教育部人才计划相互配合, 形成了定位准确、层次分明、衔接有序、实施规范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3) 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

2012年根据《关于印发〈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的通知》规定, 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万人计划”专项办对科技部初选推荐的“万人计划”第一批杰出人才进行了复评, 共产生6名杰出人才、72名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201名青年拔尖人才。2013年“万人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99名入选。

(4) 百千万人才工程

2006年530名中青年优秀专业技术人才被选评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9年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共选拔国家级人选806人。许多人选是国家重大科技项目首席科学家或主要负责人。绝大多数人选已列入各地区各部门人才培养计划。2010年末, 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累计4113人。同时, 全国大多数地区和部门都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了高层次中青年人才培养规划, 实施了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工程。目前, 以“工程”为龙头的、分层次、多渠道培养造就人才的工作体系已经基本形成, 促进了学术、技术梯队的合理结构和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

(5) 高层次科技管理专家

以科技部机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中科院院机关为对象, 统计分析了2008-2013年新一届领导班子中, 部级以上领导的专业、年龄和工作经历情况。如图3、图4、图5所示。

3. 高级专家评价发现

(1) 院士制度

在中国科学院院士方面, 2006年末, 中国科学院院士共692人, 其中女性41人。数学物理学部130人, 化学部121人, 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123人, 地学部117人, 信息技术科学部79人, 技术科学部122人, 外籍院士51人。截至2011年12月底, 中国科学院院士共727名, 其中女性44名。数学物理学部139人, 化学部126人, 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128人, 地学部119人, 信息技术科学部83人, 技术科学部132人。中国科学院现有外籍院士64名。

在中国工程院院士方面, 2007到2011年工程院院士增选有两个特点:一是当选人数有所增加, 即2007年33人, 2009年48人, 2011年54人;二是60岁以下 (含60岁) 的人数所占比例有所增加, 即2007年占42.4%, 2009年占66.7%, 2011年占70.4%。2011年新当选的54名院士平均年龄为56.7岁, 其中60岁以下 (含60岁) 的38人, 占新当选人数的70.4%;年龄最小的46岁, 最大的74岁。来自高等院校的有25人, 占46.30%;研究院所21人, 占38.89%;厂矿企业 (含改制后研究院所) 8人, 占14.81%。6名新外籍院士中有美国籍4名 (其中1人同时具有德国籍) 、澳大利亚籍1名 (2005年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 、日本籍1名。

(2) 博士后制度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我国形成了学科专业齐全、部门和地区分布广泛的博士后工作体系, 造就了一支富有活力的博士后研究人员队伍, 取得了一批有较高水平和重要影响的科研成果。截至2011年,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总数保持2158个,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总数达到2148个, 全年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1.15万人。2011年, 编制印发《博士后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启动实施“香江学者计划”, 与香港著名高校共同培养博士后研究人员。举办了15期不同学科的全国博士后学术交流活动。全年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1万多人。此外, 还加强博士后国际交流与学术交流, 举办多次博士后专题学术交流研讨会。

(3) 政府特殊津贴制度

2008年选拔了3997名政府特殊津贴人选, 首次将400名高技能人才纳入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范围。2009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累计评选出15.8万人。截至2010年年底,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累计评选出16.2万人, 其中高技能人才786人。

4. 高级专家激励保障

2006-2012年,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共授奖2480项成果, 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三大奖平均每年奖励不到340项 (见表8) 。2012年共评出国家科学技术奖337项 (人) :三大奖项目比2011年减少11.8%, 其中科技进步奖减幅25.1%, 自然科学奖增幅13.9%, 技术发明奖增幅40%, 奖励数量逐步精减, 三大奖结构进一步优化。2006年至2012年, 45岁以下的中青年科技人员占获奖人员 (通用项目) 总比例达到54.6%。一大批优秀海外留学归国人员先后获得了国家科技奖励。共有2736名海外留学归国人员获得国家科技奖励 (通用项目) , 占获奖人员总数的16.2%, 其中第一完成人为归国人员的占比每年均在35%以上。科技奖励制度对青年人才的重视和奖励力度不断加强, 多年来, 培养造就了一批中青年科技领军人物, 促进了一流科学家、科技领军人物以及一线科研人才不断涌现。

5. 地方培养高级专家

自《纲要》颁布以来, 各地方纷纷出台了一系列培养造就世界水平高级专家的政策和举措, 实施了选拔、使用高层次科技领军人才和中青年专家的工程和计划。

如北京市启动实施“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培养工程, 2011年首批入选27名领军人才及团队, 2012年33人入选, 覆盖了首都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深化“科技新星计划”建设战略性青年后备人才队伍, 自1993年实施以来, 新星计划共选拔培养了19批1700多人, 很多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有的成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甚至入选两院院士。

三、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纲要》和配套政策及其实施细则出台后, 各部委和地方纷纷落实响应, 制定发布了一系列培养造就世界水平高级专家的政策和举措, 实施了选拔、使用高层次科技领军人才和中青年专家的工程和计划, 均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但是从国内各部门及地方出台的高级专家的政策来看, 仍存在以下问题:

1. 关键领域的高层次科技领军人才数量短缺且分布失衡

海洋局指出海洋高层次人才短缺, 创新能力不足, 特别是受国外技术封锁的影响, 在高附加值船舶设计制造、深海油气勘探开发技术装备和高端海洋监测技术装备等尖端技术领域, 缺乏能够实现突破的人才;测绘局、交通运输部、林业局、环保部、气象局均提出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层次科技领军人才相对不足;铁道部指出中国高速铁路发展虽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但有关单位创新成果总结工作相对滞后, 铁路行业内院士等高层次领军人才涌现过少, 高端人才的引领作用没有充分显现。

与发达城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比, 东部地区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数量仍显不足, 前沿、重点领域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人才紧缺。中西部地区纷纷指出与东部发达城市相比, 其高层次科技领军人才相当匮乏, 高层次中青年科技专家流失严重;四川省指出其科技力量在很大程度上来自国家的战略布局和部署, 呈现“中央强、地方弱”、“国防强、民口弱”的特点, 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难以吸引留住高层次人才。江苏省指出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高层次人才总量相对不足且分布不均, 目前高层次人才主要集聚在苏南和南京地区, 苏北地区较缺。

2. 科技资源配置、激励措施和收益分配模式有待完善

以民航总局为代表的部委指出现有的科技创新支撑和条件都难以达到世界水平专家的要求, 科技研发投入相对不足;中东西部地区纷纷提出科技项目经费仍然不足, 配套的优惠政策力度不够。科技资源配置和收益分配模式不利于激励高级专家, 根据现行政策规定, 科技经费大部分用于基本建设、设备购置等硬件方面的开支, 相比于其他国家和地区, 用于人员劳务费、教育培训、创新激励等方面的开支比例仍然不高。在收益分配上, 高级专家个人从科研成果中获利的比例较低, 人才的价值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不利于激励人才、留住人才。

3. 高级专家计划定位趋同、偏重任务导向

我国出台的一系列培养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的政策往往出自不同的政府部门, 人才计划种类过于繁多, 且很多计划彼此交叉重叠, 缺乏统一协调的能力。同时, 这些高层次人才制度大都属于规范性政策文件或部门规章, 法律约束力不强, 难以获得应有的实施效果。而且目前的高级专家政策和法规在内容上普遍偏重于科技人才管理, 习惯于依赖政府部门的行政命令, 而没有充分发挥企业、科研机构、民间组织在人才政策制定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四、关于高级专家政策的调整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各部委和地方纷纷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调整方案, 即建立一流的教育制度、人才培养制度和人才使用制度。

1. 改革、完善高层次科技人才管理制度和评价制度

要改革和完善高层次科技人才管理制度和评价制度, 改变过去以论文、项目、经费等标准来评价人才的方法。关键在于‘去行政化’, 逐渐取消科研院所、学校、医院等事业单位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 加快探索建立理事会、董事会等形式的法人治理结构, 逐步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人才管理制度。改进当前技术职称评定机制, 建议将全国通用的职称评定交给专业社团 (学会) 进行, 政府只履行监管职责, 从而真正实现管办分离、评聘分离。

2. 建立、健全高层次科技人才激励、奖励机制

首先是物质激励, 要为最优秀的人才提供足够、稳定的科研基金支持和国际通行的科研设施, 提供在国际上有竞争力的包括住房和薪酬在内的生活条件, 提供配套的子女入学、配偶工作安排及医疗保健的良好机会。其次积极建设留住人才、使其发挥作用的软机制, 包括单位内部浓厚的学术氛围、人事聘任及考评制度、行政服务体系等。改善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政策环境, 加大实施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的力度;推动“一流人才一流成绩一流薪酬”的模式, 对于有突出成绩的创新人才给予重奖。

3. 深入推进高层次科技人才培养计划, 向重点领域、地区倾斜

针对高层次科技人才计划种类过于繁多, 且很多计划彼此交叉重叠, 不利于资源的有效分配问题, 建议加强高层次科技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 合理规划, 形成一个层次分明, 归属清晰, 重点突出的较为系统的人才选拔和培养体系, 同时加强各部门间的协作, 分工明确, 为高层次科技人才提供较为完善的全方位配套优惠政策, 进一步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在制定高层次科技人才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政策时遵循科技人才成长本身固有的规律, 通过重点投资, 培养国家重点领域所需人才, 在国家层面推进高层次科技人才建设的过程中, 向中西部地区倾斜, 扭转“孔雀东南飞”的人才流失局面。

总之, 在高层次科技人才遴选、待遇、考核政策的制定以及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过程中树立人本观念, 科学规划与合理使用相结合;科学培养人才, 全面评价与择优录用相结合;以市场为导向, 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健全考核机制, 绩效考评与薪酬待遇相结合。

注释

8.电网规划中长期负荷预测技术研究 篇八

关键词:电网规划;中长期负荷;负荷预测

一、电力负荷预测概述

科学的电力负荷预测能够保障电网的安全、经济运行,并指导电网的规划与建设,对于电网发展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要研究电网规划与中长期电力负荷预测的关系,首先应对电力负荷预测的类型、原则及方法有所了解。

(一)电力负荷预测的类型及原则。电力负荷预测的类型众多,根据负荷预测的内容可以分为电量预测与电力预测,根据负荷预测时间的不同,则又可以分为超短期预测、短期预测、中期预测以及长期预测,本文主要研究的即为中长期负荷预测。电力负荷预测是一项复杂的活动,需要保证其准确性与科学性,负荷预测方案的执行必须遵循可知性原则、可能性原则、可控制原则、连续性原则、相似性原则、系统性原则、概率推断原则、反馈原则等一系列原则,并建立完整的电力负荷预测模型,最终得出电力需求的发展趋势。

(二)电力负荷预测的方法。电力负荷预测的方法较多,较为常用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四种:一是负荷密度法,即根据电力负荷数值在单位面积上平均值来得出某地区的电力负荷,该方法较为直观,易于计算;二是GDP产值电耗法,指通过观察GDP产值与地区电耗的变化规律来预测某地区的未来电力需求;三是分产业产值电耗法,在负荷预测中分别计算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电耗,并根据一定时期内综合电耗的变化规律预测电力负荷;四是人均用电量法,该方法以地区人均用电量为基础,通过人均用电量的变化趋势及人口增长速度来进行电力负荷预测。

(三)中长期电力负荷预测的特点。中长期电力负荷预测是指预测年限在5到10年以上,与短期预测相比,中长期预测的不确定性更高,其负荷预测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特点。一方面,中长期预测的样本数据较少,预测模型的构建更为复杂;由于我国地区级的电力负荷预测尚处于发展阶段,5到10年的预测样本数据极为有限,在预测模型的构建中应充分考虑地区特点。另一方面,预测时间较长,必须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进行科学的预测;由于电网建设的特殊性,还必须考虑该地区地区的地理、气候、自然灾害等影响因素。

二、电网规划与中长期负荷预测的关系

(一)电网规划的基本内容。电网规划是电网建设的前提,科学的电网规划是保障地区电网安全可靠运行、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科学的电网规划需要保障设计电网在规定期限内满足地区用电需求以及电网发展要求,输电方式的确定、电网电压的选择、电网网络结构的确定、变电所的布局都属于电网规划的内容。具体而言,电网规划的基本内容可以细化为大型电站的接入规划、大区电网的主干电网规划、大区电网间的联网规划、城市电网规划、大型企业的供电规划等五个方面。

(二)当前电网规划工作中存在问题。当前,我国电网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但是由于地区级的电力负荷预测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在电网规划中暴露出诸多问题。首先是城市建设速度的加快造成土地规划变动频繁,电网规划中建设用地得不到保障;其次,电网规划工作忽略了配电网规划,由于缺乏有效的理论支撑,配电网规划的整体质量较低,配电网规划的科学性亟待提升;另外,分布式能源消纳问题日益突出,在用电高峰期,常规能源电站的供电压力骤增,而新型能源的装机数量却居于高位。

(三)中长期负荷预测对电网规划的影响。面对电网规划工作中的不足,必须通过引入中长期电力负荷预测来提升电网规划的科学性,从设计阶段解决电网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当前我国的社会经济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电网建设的不确定因素增加,短期电力负荷预测已经难以满足我国现代化发展的需要,需要借助中长期预测来推动智能电网建设。借助长期电力负荷预测模型,能够得出电网建设的最优规划方案,降低电力系统的建设与运行成本,提升配电网的稳定性与安全性,最终实现电力资源的最优配置。

三、电网规划中中长期负荷预测的实证分析

(一)地区发展概况。该县级市面积12320km2,人口103万,辖区四分之一为山地,平原面积约占二分一,地质矿产资源较为丰富。该市经济在矿产开发产业的带动下,进过十几年的粗放式发展,逐步形成了以矿产、冶炼、水泥为支柱产业的经济发展结构。而矿产、冶炼、水泥均为电力负荷密度较大的生产企业,该市工业用电约占总耗电量的85%,且各项负荷特性指标优,平均负荷率保持在90%左右。近年来,该市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第二产业所占生产总值比重也逐年提高,地区配电网的日平均负荷率出现一定波动,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有必要借助中长期电力负荷预测进一步优化电网规划。

(二)中长期电力负荷预测。该地区的电网规划需要对2015年至2025年电力负荷进行具体预测,借助地区电力负荷的历史数据,基于地区经济发展趋势,分别使用回归法、时间序列法、产值单耗法、弹性系数法、分区预测法等常规预测方法,建立了电力负荷预测数学模型,并参考历史年均增长率,对电网规划期的全社会和统调用电量进行了预测。而全社会和统调符合的预测则采用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法、分区负荷预测、自然增长加大用户法等。在得出初始结果后,通过确定高、中、低三种方案的预测结果,并考虑规划期内可预见的电负荷,对预测结果进行修正最终得出该地区的中长期电力负荷预测结果,见表1。

(三)地区电网规划。根据中长期电力预测结果可以发现,伴随着该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其统调电量与统调符合呈现逐年增大的趋势,值得注意的,其最大负荷利用小时经历从下降到增长再到下降的曲线发展趋势,这与地区经济结构的调整是息息相关。参照以上预测结果,需要对地区配电网进行科学的调整,在保障城市用电的基础进一步提高工业用电标准。配合省级电网规划,积极建设特高压输电网,不断提高电网装机容量及电网负荷,推动地区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

结语:伴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电网规划在电网建设的重要性不斷提升,而科学的电网规划需要以中长期电力负荷预测提供参考数据,从而选择电网建设的最优方案。与短期电力负荷预测相比,中长期负荷预测的样本采集更加困难,预测方法也较为复杂,且影响因素众多,在具体的预测过程中,必须联系到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现状,最终得出科学的中长期电力负荷预测结果。

参考文献:

[1] 冯光,王文博.浅谈中压配电网网架结构优化[J].中国电力教育,2013(36):226,240.

上一篇:公司消防安全主要目标责任书下一篇:课堂教学解说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