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税一体化实训实验室(精选6篇)
1.财税一体化实训实验室 篇一
关键词:太阳能,太阳能建筑,集热器,光伏发电,风光互补
1 引言
新能源建筑实验实训系统由新型结构建筑物、太阳能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太阳能热水系统、智能化管理与控制系统组成, 主要满足高职院校新能源相关专业 (包括光伏发电专业、太阳能建筑一体化专业、太阳能光热利用专业及供热制冷专业) 集太阳能光伏发电、风力发电、太阳能热水系统等综合应用的实验实训教学。
2 新型结构建筑物
建筑物设计为一层尖顶结构, 建筑面积150m2, 南侧坡屋顶布置光伏发电阵列系统、太阳能集热器阵列系统, 尖顶处设安全过道供参观测试。南墙采用双层结构, 夹层空间分别与内外墙设进出风口, 在冬季或夏季通过控制各风口的开关可调节室内温度。风力发电设备安装在建筑物旁。室内空间布置成多媒体教室。建筑外观如图1。
3 风光互补发电系统
包括3路供电系统:室外太阳能电池板阵列系统及室外风电系统;室内太阳能光伏及风电控制、储能、配电和布线系统;市电系统 (220/380V) , 并为如下负载供电:室内照明系统、空调系统、热水系统、多媒体教学系统, 如图2。
3.1 室外太阳能电池板阵列系统及室外风电系统
3.1.1 太阳能电池组件 (2kW)
由20块100W的太阳能电池板组成, 正常使用寿命20年。采用多晶硅材料。单块太阳能电池板主要技术参数:最大输出功率100W, 开路电压43V, 短路电流3.28A, 最大输出功率工作电压34.5V, 最大输出功率工作电流2.9A, 最大系统电压50V, 尺寸 (长×宽×厚) 为999mm×823mm×30mm。
3.1.2 风力机 (2kW) 主要技术参数
额定功率2000W, 额定风速9m/s, 启动风速2.5m/s, 工作风速范围2.5~25m/s, 安全风速50m/s, 额定转速360r/min, 工作电压为标准DC48V, 发电机型式为三相交流永磁, 限速方式为机械离心变桨距, 停机方式为手动/电动牵引变桨距, 塔架高度6m, 塔顶主机重量130kg, 使用寿命15年。
3.2 室内控制系统
包括控制逆变系统、储能系统、配电系统及电缆布线系统。
3.2.1 风光互补控制器
包括采用了专为风光互补系统设计的液晶模块, 可以显示蓄电池电压、风机电压、光电池电压、风机功率、光电池功率、风机电流、光电池电流、蓄电池电量状态, 能够控制风机和太阳能电池对蓄电池进行限流限压充电。具有完善的保护功能, 配有专用的远程监控软件, 可实时监控系统的运行状态。风光互补控制器性能参数:卸载开始电压56V, 卸载开始电流50A, 卸载控制方式为PWM脉宽调制, 显示方式为LCD (液晶屏显示) , 显示内容有蓄电池额定电压、风机电压、光伏电压、风机电流、光伏电流、风机功率、光伏功率, 静态电流≤30mA, 工作温湿度范围为-20~+55℃/35~85%RH (但无结露) , 保护类型有太阳能电池防反冲、太阳能电池防反接、蓄电池过充电、蓄电池防反接、防雷、风机限流、风机自动刹车和手动刹车, 尺寸 (宽×深×高) 为425mm×430mm×170mm。
3.2.2 控制逆变器系统
逆变器具有交流自动稳压输出, 过压、欠压、过载、过热、短路、反接等保护功能。整机逆变效率高, 空载损耗低。具有可选市电切换功能, 当蓄电池欠压或逆变器出现故障的状态下, 设备可将负载自动切换到市电供电, 从而保证了系统的供电稳定性。逆变器主要技术参数:额定输出容量5kVA, 额定蓄电池电压48VDC, 逆变器输入过压保护68VDC, 逆变器输入过压恢复66VDC, 蓄电池过放保护电压42VDC, 蓄电池过放恢复电压48VDC, 空载电流1.33A, 输出波形为纯正弦波, 额定输出电压220VAC。
3.2.3 储能系统
由8块免维护密封型铅酸蓄电池组成, 单块蓄电池电压12V, 容量200Ah。单块蓄电池技术参数:额定电压12V, 额定电容200/10Ah/hr, 浮充充电电压14.50~14.90V, 均衡充电电压14.50~14.90V, 均衡充电时间约4~16h。
4 全天候智能型太阳能热水供应系统
4.1 装置组成部分
太阳能集热系统包括太阳能集热器 (真空管3套和平板3套) 、支架、储热水箱、上水泵、辅能转换泵、上水管线等;供水系统包括连接专用供水泵、专用自动水位器、温控器、回水管线、回水电磁阀、屋面高位热水箱改造等;智能控制系统包括中心控制总承配电箱、配电电缆、温控器等设备设施。太阳能热水供应系统 (图3) 。
4.2 太阳能热水系统工艺流程方案
源水经集热器上水泵5输送至集热器1, 通过温度控制器9将达到设定温度的热水输送到储热水箱2内。然后再由输水泵7送至用水点。储热水箱内存水温度下降低于设定值的热水可输送至集热器再次加温, 以使储水箱内热水时刻保持在设定温度范围内, 保证用户全天候用水。太阳能热水系统运行原理:储水箱设有温度参考点T2, 太阳能集热器设置温度测点T1, 当集热器温度T1比储水箱水温T2高至设定温差上限时, 太阳能系统循环水泵启动, 提升储水箱内水的温度。当集热器温度T1比储水箱水温T2低达到设定温差下限时, 太阳能系统循环水泵停止, 集热器及系统管道中的水排回储水箱中 (同时达到排空防冻的目的) 。在需要辅助加热时, 当T3温度低于设定值时或水位低于设定水位且水温低于设定水温时, 辅能循环泵启动并通过辅能装置将水加热。当T3等于设定温度时辅能装置及辅能循环泵停止。
4.3 智能控制系统
该系统的工作过程全部由主控箱来完成, 主控箱内中心仪表, 分别接收来自集热器水温探测器、储水箱水温探测器以及储水箱水位探测器的信号, 根据不同的情况分别或联合驱动集热器上水泵、辅助热源上水泵起停, 来达到收集热水、保存热量、应急供水和防冻抗冻等目的, 使系统用户在任何情况下, 任何时间内都能获取设定温度的热水。
5 智能化管理与控制系统
5.1 能源管理系统
计算各种能源的收入、消耗、储存情况。计算能源利用效率、能源价格、折合成标准煤, 以及折合成碳当量等指标。基本管理职能:能源系统主设备运行状态的监视;能源系统主设备的集中控制、操作、调整和参数的设定;实现能源系统的综合平衡、合理分配、优化调度;异常、故障和事故处理;基础能源管理;能源运行潮流数据的实时短时归档、数据库归档和即时查询。
5.2 自动控制系统
测试系统主机是一款功能齐全、操作方便、精确可靠的设备, 应用了最新的显示技术、微电子技术、数据存储和通讯技术, 由液晶屏、按键、ARM微处理器为核心的主板、主电源、外供传感器电源等构成, 包含丰富的显示画面、灵活的操作方式以及强大的记录、运算、控制和管理功能, 大容量数据存储器, 可连续存储数据200d以上, 数据采样速率高于0.2s/通道, 工业控制标准设计, 便携式防震结构, 大屏幕液晶显示屏, 轻触薄膜按键, 操作简单。适合于恶劣工业环境。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风力发电系统、太阳能集热器系统以及负载系统由PLC进行控制。太阳能发电、风电系统均可由通讯实现数据共享。
6 结语
能源发展转换的规律就是从高碳到低碳, 最后走向无碳。在西方发达国家, 建筑用能已占全国总能耗的30%~40%, 建筑节能意义巨大。新能源应用于建筑, 尤其太阳能是当今建筑节能主流方向, 国外太阳能建筑已经发展到主动式太阳房阶段, “零耗能建筑”也开始投入商业化运行。
参考文献
[1]刘鉴民.太阳能利用原理技术工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0.
[2]吴佳梁.风光互补与储能系统[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2.
[3]李钟实.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设计施工与应用[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2.
2.模具专业实训一体化教学探讨 篇二
关键词:模具专业 实习指导教师 一体化教学
随着工业现代化的发展,模具设计从手画图发展成CAD绘画工业图样,模具制造从钳工、机器加工出发,发展成数控加工。当前模具加工运用广泛,已经拓展到高铁、航运、船舶等领域,对于促进我国工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社会对模具人才需求越来越大,对模具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对技工院校模具专业实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训一体化教学已经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因此,本文详细阐述技工院校模具专业实训一体化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实施方案。
一、模具专业实训一体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1.一体化实习指导教师缺口比较大
模具专业实训一体化教师学历比较低,实训操作缺乏理论指导,难以系统地向学生讲解实训操作方法以及注意事项,对于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难以给出系统合理的解答。
2.实训场所以及实训设备满足不了一体化教学需要
有些技工院校虽然有模具实训设备,但是没有一体化教室以及教学设备。比如笔者学院模具专业就没有建立一体化实训教室,缺乏现代化教学模具设备投入,在模具教学改革推进出现停滞,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因此,学院模具专业实训一体化教学改革应在适应以企业需求为办学宗旨的基础上,加大对模具专业实训设备的投入,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
3.人才培养方案不符合一体化教学要求
很多技工院校对模具专业实训一体化可行性没有进行深入研究,不清楚人才培养方案哪些方面符合一体化教学条件、哪些方面不符合其要求。特别是一些技工院校存在课程设置安排欠缺科学性、专业教学大纲安排随意的现象。
4.缺少适合能够组织实训一体化教学的教材
不同技工院校模具专业实训一体化改革推进程度不同,在设备与人才安排方面各不相同,很难找到符合大部分技工院校情况的教材。很多技工院校在教材选择方面存在许多误区,并没有基于本学校实际情况以及教学需要选择教材。
二、模具专业实训一体化教学的前提条件
1.建立健全模具专业实训一体化教学体系
学校领导的重视、资金投入的多少以及一线教师的配合等是模具专业一体教学体系建立的关键。模具专业实训一体化教学体系应该从师资力量、教材选择、一体化实训设备等方面不断提高和完善。
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信息技术,将模具专业理论课、实验课以及技能课等教学模式一体化,同时将教室、实验室以及实训基地等一体化,从而能够对学生进行知识、技能一体化训练,逐步形成学中做、做中学的一体化教学体系。
2.打造强有力的模具专业实训一体化指导教师队伍
(1)提高一体化实训指导教师基本要求。技工院校模具专业一体化实训指导教师至少需要本科文凭学历、技师以上职业资格、五年实习指导教师经历。
(2)加强一体化实训指导教师的培养。当前大多技工院校一体化实训指导教师严重不足,还存在理论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两极分化的情况。学校应该加强对一体化实训指导教师的培养,鼓励实训指导教师多参加学历提高和专业培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理论水平。
(3)完善一体化教室和教学设备配置。模具专业实训一体化教室设置时除要符合开展一体化教学需要,满足消防安全以及通风需要外,还需要注意如下几方面的要求:第一,教室要有较好的隔音效果,保证一体化教学组织过程中互不干扰和影响;第二,在一体化教室进行分区,比如划分为模具钳工教学区、普通铣床技术教学区以及数控铣床技术教学区等,每个教学区要有一定的设备配套,比如配备多媒体、电脑应用软件等。
三、技工院校模具专业实训一体化教学实施
1.向学生下达任务书
教师向学生下达任务书,学生接到任务书后就着手完成任务,对任务图样进行分析,确定加工工艺计划,然后下料进行机械加工,最后进行产品验收与评价。
2.采用模块化教学方法
采用模块化教学方法,学生分在不同教学项目中进行训练,规定时间内可以完成不同组的项目任务,从而使得学生掌握更多技能。
3.一体化教学课程安排
一体化教学课程安排合理,是一体化教学顺利进行的关键。模具专业一体化教学课程包括模具钳工技能训练、机械加工技能训练、模具数控加工技能训练、模具CAD/CAM技能训练、模具拆装调试技能训练、模具制造技能训练等。
4.一体化教材建设
技工院校模具专业实训一体化教材建设,应该听取一线实习指导教师的意见,选择最合适的教材,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组织教师编写校本教材。
3.浅谈一体化实训课程的教学评价 篇三
关键词:实训课程;学习评价;虚拟工资法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6-142-001
实训课程是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的主要教学内容。实训课程的学习评价则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且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既可以检测学生掌握实训课程(包含知识和技能)的实际状况,又可以检查教师对实训课程的教学效果,还可以反馈实训课程教学项目及其内容、教学要求和方式方法等多方面信息。学习评价所特有的评定、反馈、导向和预测等功能,是其他教学环节所不能替代的。笔者根据多年的职业教育经历,从阐述学习评价的功能人手,评析实训课程当前的考核方式及其问题,探索性的提出实训课程学习评价的指导原则及其具体模式,以供同仁讨论指正。
一、实训课程学习评价的功能及特点
评价原指对货物的论质评价,后被广泛用作对事物或人物价值的衡量。学习评价就是多方面收集学生学习信息、采用系统论的方法、科学地为学生学习的态度、过程及其效果给予评价。实训课程是中职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实训课程学习给予科学而又恰当的评价,有利于学生正确了解自己、把握自己,有利于用人单位准确核查和选用毕业生,有利于学校获取真实反馈信息,以不断改进实训教学,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
学习评价作为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以下功能:
(1)评定功能,能够评价、鉴定学生实训课程的知识和技能掌握情况,并判断是否达到了教学大纲的要求。
(2)反馈功能,通过分析、研究每个学生的评价结果,能够反映学生在知识和技能掌握上的欠缺及其形成原因,能够提供改进实训教学的信息。
(3)导向功能,学习评价的指标体系可以告诉学生需要学什么、应当达到什么程度,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具有导向作用。
(4)预测功能,是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学生的能力发展倾向。
正确地发挥学习评价的功能,会对实训教学产生促进作用;反之,则可能给实训教学造成困扰和阻碍。实训课程学习评价应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学习评价是一个过程,而非一个环节,更非教学终点。
第二,评价过程要遵循一定程序,该程序须在评价之前制定并向学生公开,让学生知道其实训课程最终成绩是怎样评定的。
第三,评价活动包含一定方法,比如信息的采集与分析、技能的考核与评定等。
第四,评价方案具有可行性且行之有效。使得评价过程遵循程序而不呆板、讲究方法而不繁琐,评价结果反映共性而不雷同、描述个性而不复杂。
二、工学一体化实训课程评价方式
在工学一体化课程改革过程中,对教学及其效果的评价是人们所普遍关注的。
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方法,一般采用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三个层次来进行。
学生自评就是学生要思考自己在整个活动过程中的表现,谈认识,谈体会,谈收获,同时能够明白自己在工学一体活动过程中的不足,明确自己今后的努力方向。学生的自我评价可以通过让学生自己填写学习工作过程评价表的方法,反映出自己学习工作过程中的情感、态度、困难和经验,反映自己的学习工作情况。使学生全面了解自己的学习工作过程,感受自己的不断成长和进步。
小组互评是在学生自我评价的基础上,进行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评价。互评时,主要从参与是否积极、合作是否友好、工作是否认真负责等方面进行,要求学生之间相互找出优、缺点,最后由小组长根据大家的意见,记录评价结果,交给任课教师。目的是在同学之间形成良好的心理环境,营造团结合作、互相勉励、共同提高的氛围。在小组学习过程评价中要注重对学习过程中小组成员的合作态度、合作方法、参与程度的评价,要更多地去关注大家的倾听、交流、协作情况。同时还要开展组际之间的互评。
教师评价对激励学生的参与合作,提高合作学习的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的评价一定要有鼓励性、指导性和全面性。教师要尽力让学生感受、体验成功和收获的乐趣。所以,在重视学习过程评价的同时,也要重视学习结果评价。要注重个人评价和小组集体评价相结合。要重视对后进生的鼓励,对表现突出的小组和个人及时给予充分肯定。
三、用“虚拟工资法”对一体化实训课程进行评价
针对工学一体化课程的实际情况,对工学一体化课程的评价也要有所创新。要改革传统的对学生的评价手段和方法,采取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多元性的评价,结合引导作业、作品展示以及小组考核进行评价,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组内评价与教师整体考核相结合。既注重学生在工作中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又注重创新、团结合作、全面综合能力的考核。
为此,我们设想一种适合于工学一体化课程评价的“虚拟工资法”。
“虚拟工资法”是接近企业工资发放的一种方法。企业中小组作业的场合很多,工作完成后,小组成员将按贡献取得自己应得的工资。“虚拟工资法”是把班级看成是一个工厂车间,老师的角色变成车间主任,各学习小组就是工厂里边的生产班组。工作时按每人每学时20元的“工资标准”发放到各班组,由各班组制订相应的“分配制度”并下发到个人。班组负责统计个人的“工资数”,期末个人用所挣工资购买学习分数。
例如某课程计划180学时,按每学时20元计算,全部完成学习工作任务可得工资3600元。按45元,每学习分数,可购得学习分数80分。若能得到奖金,则购得的学习分数在80分以上,最多100分。若工资被扣,则购得的学习分数在80分以下,甚至低于60分不及格。
4.财税一体化实训实验室 篇四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 创新项目 创新思维
一、前言
为了加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各高等学校已初步形成了一整套合理的培养体系。创新教育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人类最根本的任务是将知识、技能应用于创造性的活动,将社会不断推向前进,以获得更好的生存、发展环境。在本科教育中,建立机电一体化创新制度,凸显了应用型本科培养的新型模式。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社会调查,证明了通过机电一体化实训制度的建立,对于促进学生技能培养,完善各类人才的培养层次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创新实验室的建设
目前,我校工程实训中心有以下实验、实训、实习室——金工有:数控加工实验室、电加工实验室、数控雕刻实验室、CAD/CAM实验室、数字化车间实验室、精密测量技术实验室、机械加工实习、训室、铸造实训室、焊接实训室等;电工有:电工技术实验室、电子技术实验室、数字技术实验室、单片机应用实验室、PLC应用实验室、EDA实验室、电子器件制作实习、实训室、电器拆装实习、实训室、电气故障排除实习、实训室、电气制作实习、实训室等。
就目前而言,以上实验、实训装置基本能满足教学大纲规定的全校学生的金工和电工教学任务,并为学生进行机电一体化创新实训提供了强有力的设备保障。
三、创新教学改革
工程实训中心的实践教学是在金工实习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如果不跳出原来金工固有的圈子,将车、钳、铸、焊等传统工种为绝对主体组成的金工实习向现代工程实践教学的方向转变,就很难实现新型的工程实训教学目标,也就很难适应培养21世纪所需要的“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和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1.由比较单一地强调动手能力的培养向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的方向转变。
2.由传统工种的技术和技能训练逐步向先进制造技术发展的方向转变。
3.由传统工种的单机训练向部分实现局域网络条件下的综合性训练方向转变。
4.由较单一的学习知识和进行技能训练向部分实现创新实践教学的方向转变。
5.由较单一的理工类学生参加工程实践教学逐步向文理交叉融合的方向转变。
6.由单纯的本科教学逐步向以本科教学为主体,兼顾指导研究生教学的方向转变。
7.创新项目由机电单独向机电一体化方向转变。
工程实训中心作为我校国家级实验示范中心的一块基础实践教学基地,一切工作都应该围绕着完成实践教学环节,建设好机电一体化创新项目,围绕着建设好国家级实验示范中心这一根本目标。
四、创新教学作品
现在我们已完成學校立项的五个机电一体化学生创新项目,詹海瀚同学的《一种基于太阳能驱动的机械机构的创新性设计》、严浩南同学的《无舵双螺旋桨微型船舶设计与制造》、许嘉悦同学的《可操控航拍遥控微型直升机研制》、苏佳胜同学的《可开启式塔桥控制装置结构设计与制造》以及孙裴光同学的《强跟随系统的开发与设计》等项目都已通过学校验收。
五、结束语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掌握创新规律;以一到两个案例来体现如何使学生了解创新的内涵、规律和体现形式的;通过亲自动手完成一定的作品,获得对现代工业生产方式和工艺过程的基本认识。作品必须在制作过程中适当保留传统设备实习项目基础上,将增加综合性、创新性的实习项目和现代加工制造技术项目,并要求机、电、计算机、数控技术相结合,突出先进制造技术的作品的同时有动作、转动。工程训练中心以大工程教育思想为指导,以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综合工程素质为主线,遵循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的认识规律,按照“模块化、组合化、开放型”的思路,构建多个训练平台,体现“分阶段、多层次、模块化、全方位、开放式、综合性”的特点,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培养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陈言俊.创新实验室的建设与创新教学的效果[A].华东高校工程训练论文集[C].2008.
[2]白培康.新型实践教学模式的探讨[J].金工研究,2008,(2).
5.财税一体化实训实验室 篇五
摘要:随着职业学校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各个学校都积极投入到课程改革的进程中,都在尝试不同专业课程改革的思路和方案。本文重点探讨数控加工技术专业的数控车实训课程的改革构想与实践经验,目的是为专业技能实训教学和数控加工技术专业的全面课程改革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课程改革数控车实训一体化教学构想实践
0.引言[STBZ]
国家对职业学校课程改革的有关文件精神指出,需要对以往职业学校的课程体系作出一些改革。因此,应紧密地结合国家职业学校课程改革精神,即为“三以一化”精神,积极构建新的课程体系。不可否认,数控车床实训在数控加工技术课程体系中具有比较高的地位。笔者结合“三以一化”精神,谈一下对数控车床实训一体化教学的构想与实践。
.1.数控车床实训一体化教学的师资准备[STBZ]
目前,影响数控实训教学质量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数控实训指导老师所具有的数控加工技术水平;第二,数控实训教学指导老师的教学能力。因此,在数控实训教学中,为改善实训老师的实践水平以及传授知识的能力,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下准备工作:第一,结合数控加工技术实训学生的多少,应合理安排一些课程,包括那种非数控加工专业的选修课程,以供数控加工老师学习,提高其数控车床实训一体化方面的知识水平,使其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第二,为更好地提高老师的实践操作能力及其理论水平,可以合理处理下面两个工作:首先,为老师安排一系列“四新”培训活动;其次,加强老师在校内的普通车床的实践操作;第三,可以在普通车床指导老师中安排具有扎实的文化功底以及理论知识储备的老师,去学习关于数控加工技术理论知识;第四,安排优秀的青年教师进行数控实训教学;第五,结合数控车床实训一体化教学得内容,选择具有不同能力的教师来对重点实训项目进行攻坚;第六;当第一轮数控车床实训一体化教学内容结束后,可以调整各个教师去教其他内容,以使数控车床实训知道老师更好地了解数控车床实训一体化教学;第七,指导老师应加强车床操作,老师还需要处理好学生需要做的课题,此外,学校还应多多开展一些活动,并鼓励老师积极参与这些活动,以使指导老师将自己的理论与实践操作水平更好地展现出来。
.2.数控车床实训一体化教学内容的确定[STBZ]
教学内容仅仅是数控车床实训一体化项目的一个分支,也是实习训练的重要内容之一。提高实训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要把“三以一化”精神很好地落实到这个分支的确定工作中。结合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计划等文件精神,根据学校教学的实际情况,可以安排以下五个方面的学习:第一,数控编程与工艺;第二,数控仿真;第三,上机操作;第四,CAD绘图软件教学;第五,数控系统。数控编程与工艺是数控车床实训教学中的一个基础性的课程,它可以使得学生更好地掌握数控操作这一套理论知识,这一课程的教学在整个实训教学过程中都会有它的影子,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并与其他课程相结合。数控仿真主要目的是解决实习工位不足的问题,在实训教学中起着缓冲和调节的作用,还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自觉性,从而使得数控车床实训一体化教学工作顺利展开。CAD绘图软件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绘图能力,以较好地适应市场的需求,还可以加强学生对新内容法人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学习新内容的能力。数控系统能够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从而可以提高学生的操作水平,此外,还能够为下一阶段的学习提供一定的基础。
.3.数控车床实训一体化教学计划安排[STBZ]
根据中、高级职业资格考核要求,在数控车床实训一体化实训教学过程中,可以设置五个实训方面,实训时间为70到100天之间。数控车床实训一体化教学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3.1初期根据课表教学
初期的主要工作是让学生初步地了解实训教学五个方面的情况,积极做好学生的引导工作,为学生自觉学习提供了一定的条件。
3.2中期教学内容应适当灵活安排
在数控车床实训一体化教学度过初期阶段之后,应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实训工位,并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来安排,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也是数控车床实训一体化教学本着以学生为本的思想的表现。此外,教学内容的安排不应受到课程表的影响,而需要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安排相关课程的授课时间,使各个课程协调进行,让学生更好地学习。
3.3实训后期的教学内容更加灵活
这个阶段中,指导老师的主要任务就是给学生提出一定的课题,并每隔一段时间,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监督与指导。学生可以灵活地安排自己的时间,以更好地完成指导老师布置的课题作业。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指导老师以及相关设施起着辅助的作用,并使三者相互协调。这样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合理地分配自己的时间,更好地与同学加强合作与学习交流。最重要的是,指导老师可以有充足的时间加强对学生的辅导工作,可以结合学生的自身情况,提出有帮助的建议,促进学生的学习。
.4.数控车床实训一体化教学体现“三以一化”的课改精神
4.1以能力为本位
在数控车床实训一体化教学实践中,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始终是非常重要的,因此,需要将其放在重要的战略位置上。在实际的教学中,应把学生置于主体的位置,以留给学生较多的自主支配时间,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此外,还要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从而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4.2以职业实践为主线
数控车床实训一体化教学工作一定要突出职业实践,并在这个思想的基础上,灵活安排教学的内容以及课程的教学时间。在最后阶段的实训中,还得牢牢地把握住“以职业实践为主线”的思想,合理安排课题。
4.3以项目课程为主题
结合国家职业资格考核要求,合理设置课程体系,需突出项目课程的主体地位,做到各单项课程合理安排,增强课程的协调效果。
4.4课程体系综合模块化
在安排课程课题时,需把握住上机实训课程的主体地位,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中心,因此,课程体系综合模块化建设势在必行,从而可以达到最初的教学目标。
.5.数控车床实训一体化教学效果与经验[STBZ]
数控车床实训一体化教学是以课改精神为原则的,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既提高了学生的理论知识储备,又增强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在新的形势下,数控车床实训一体化教学是势在必行,可以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和储备具有高技能的人才,还为其他一些领域的教学工作提供了寶贵的经验,更为下一阶段的数控加工教学改革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6.结论[STBZ]
随着国家不断推进职业学校的课程改革,各个职业院校都在筹划新的课程体系,并制定了各种课程方案。为更好地落实职业院校的课改精神,学校应在数控车床实训一体化教学的师资准备、内容确定等环节投入一定的精力。此外,学校还应在实际的工作中积极总结经验,加强与其他兄弟院校的交流与合作,以更好地推进数控车床实训一体化教学的实践。
参考文献:
6.财税一体化实训实验室 篇六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 职业情景化 一体化实训室建设
【中图分类号】TH-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079-02
现代先进的职业教育理论认为,学生学习是一个连续不断同化新知识,构建新概念的过程,学生只有通过自身的情感体验,仔细观察,动手操作,交流讨论,思维才能得到培养,知识才能转化为能力。我校《机电一体化》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电子电气类专业核心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职业技能课程,该课程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实践活动,实施了“一体化课程”的教学模式,通过长期实践教学的验证,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
而“一体化课程”的特征是:体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融通合一,专业学习和工作实践学做合一,能力培养和职业工作岗位对接合一的特征。课程的实施主要通对以“典型工作任务”为教学主线,采用以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方法,实施工学结合、理实一体化的课程教学模式,最终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而教学目标和任务的完美实现,很大程度上依托实训场所这个载体的建设和管理。
一、实训室的建设目标
基于“一体化课程”的特征,为了更好的实施一体化教学,我们必须努力打造符合教学的学习环境,它是“一体化课程”实施的硬件基础保证。
(一)准确定位实训室建设
实训室建设准确的定位将是实践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保障。实训场所的建设应定位为“理实一体化”的教学环境,所谓“理实一体化”的教学环境,旨在为综合提高学生的技能而设计,这类实训室主要为专业项目教学服务;它混合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专业教师与实践指导教师、教室与实验室的界限,形成一体化混合实践教学模式。
(二)满足“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要求
“理实一体化”教学环境下的实训设备建设也要符合“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教学设计理念。要以学习者为中心,体现学习者自主学习的教育理念而设计,要满足在角色定位上要体现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实训内容应对接职业岗位所必须的技能要求,并紧密围绕“典型工作任务”的载体开展学习,实训装备要体现与实训项目匹配,才能满足行动导向教学方法,突出一体化教学优势,培养综合实用型技能人才。
(三)形成一体化综合型教学环境
对于实训室的建设,还要体现综合应用功能,实现三个一体化:即“教、学、做”一体化,“实验、实训、生产”一体化,“教、学、研、产”一体化。因此对实训环境建设要有体现企业真实工作环境特征,建设需进行“职业情景化”设计;同时还应积极扩大社会服务功能,可对外开展技术研发、技能培训及职业资格认定。
二、实训室的建设实施过程
为确保《机电一体化》课程的实施,按照教学环境职业化的要求,与企业合作共同研发教学设备,提供技术服务等活动,共建了机电一体化实训室,构建了专业文化与企业文化交融的教学环境,营造“明理强技、精业励新”专业文化氛围。
(一)实训室建设完成后的主要功能与特点
机电一体化实训室可定位为电子电气专业工业自动化控制学科类综合实训室。主要承担专业的《机电一体化设备安装与调试》、《现代工业自动控制技术》、《可编程控制技术》、《可编程控制器、触摸屏及变频器综合应用技术》等课程的教学与实训;同时还联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为兄弟学校、合作企业、社会人员提供《可编程序控制系统设计师中级》职业资格认证和专业技能的培训服务;还兼有为企业提供订单式技能培训服务。
实训室作为理实一体化的实训室,包含了集中教学区,工具存放区和实训区。其中实训区设计有30个工位,每两个工位配备有一台实训设备,共15台,设备型号为“(SX-815N型)可编程序控制系统设计师考核台”,该设备为我校与广东三向教学仪器设备有限公司共同研发的,是一种综合性能极强的机电一体化仿真实训设备,是一体化教学典型工作任务的实训载体,该设备既能够满足典型工作任务的技能需求,又能够实现一体化教学工作情境全过程;创设工作任务既方便与教学进度相同步,还能结合职业资格认定要求,形成具有独立功能的培训模块,满足职业资格培训与鉴定的需要。
同时实训室配套有多功能示教控制系统一套,配置了计算机网络及多媒体的教学系统,实训设备的气动控制系统用气采用集中气源供给。如此先进优良的实训室环境,完全具备“理实一体化”“工学结合一体化”的教学实施,更体现应有的前瞻性及综合应用的功能。
(二)实训室企业情景化设计,营造与专业教学相匹配的企业氛围
我们将企业环境进行教学化处理,教学场地模拟企业的真实环境,体现企业真实工作环境特征,融工作与学习于一体,为学生提供一个体验实际工作过程的学习条件,使学生在企业化模拟环境下进行工作实训。以此潜移默化地熏陶、引领学生培养增强职业素养和价值导向,从而在学校就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实训室主要有以下几项设计:1.企业环境的打造:将场所划分为集中教学区、示教区、工作实操区、讨论区、资讯区、工具存放区、物料区、清洁区、通道等;2.定制管理系统:广泛应用现场标识,如注意安全、当心触电、区域分界线标识等;3.建立管理制度、安全规范和标准流程:引入企业真实管理规程和制度。通过多种形式,使真实生产场境的再现或实际生产过程的模拟,营造企业氛围,让学生身在学校,心系企业,做到动脑启迪智慧,动手强化技能。
(三)加强专业文化建设,营造职业环境文化氛围
1.实训室环境专业文化建设旨在营造职业文化氛围,主要做法有,一是实训设施按照企业真实工作环境和职业氛围进行布置;二是按行业标准张贴安全标语、生产流程、安全操作规程、实训设备管理条例、现场8S管理等;三是主要产品介绍;四是张贴职业规范、岗位职责、工作守则、工作程序、工作标准等;五是张贴体现企业精神、专业精神的标语;六是张贴体现实验实训室典型功能特性的张贴板。
采用这种图文并茂方式的文化宣传来教育、熏陶和规范学生的言行,鼓励或警示学生在实验实训室的行为,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专业文化的熏陶。在“润物细无声”之中使专业文化内涵与“中职性”并存,使实训室更具有独特的“中职性”。
2.实训室设置综合宣传档,图文并茂地介绍专业精神文化,主要内容有,一是介绍专业培养目标、专业理念、专业特色、专业在学校的发展历史,专业名师、优秀毕业生、校企合作单位等;二是行业的新技术新工艺及发展趋势介绍;三是本专业的人才需求信息和趋势;四是专业发展历史和取得主要成果;五是专业领域的名人格言警句;六是张贴体现精神文明以及职业道德具有专业特色的励志格言,营造和谐氛围,或张贴利于营造团结友爱、团队协作、关心尊重宽容别人、善待自己的人际文化的标语。
三、规范科学管理实训室
实践教学体系执行得好与坏,不仅取决于实践教学实训室的建设,也关系到实践教学实训室的管理与实训考核。必须制订操作性较强的实训管理制度,督查制度,考评制度,对各实训室进行科学管理,使其充分发挥了自身的功能。具体抓好以下三个环节的管理:
(一)宏观上强化各种管理规章制度
针对本课程实训室特点,引入企业管理规程,建立对应的实训设备管理条例;根据实训设备的状况和实训内容,制定相应的实训管理条例;依据实训性质,制订安全教育规章制度,认真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做到用制度规范行为,用行为提高实践能力;做到用规章维护设备设施,用设备设施保障实践教学。
(二)微观上严格各环节的管理
依着精简高效,职责分明,运转协调的原则,严格各环节的有效管理。如每学期末各教师就要提前为下学期需开出的实验实训课和实训耗材进行计划,报教务科的备案汇总,杜绝了实训课的随意性和实训器材耗材重复申报以及不必要的浪费。在实训前,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强化学生的安全操作意识,杜绝产生安全事故的隐患,同时以此引导学生树立责任意识、环境意识、效率意识。
(三)创新半开放式的管理模式
中职学校培养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学习的能力尤为重要。利用学生专业协会平台,积极开展第二课堂,以技能竞赛和兴趣爱好推动实践教学,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技能竞赛和创作,扩大兴趣爱好,对实训室采用了封闭与半开放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管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为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提供了极好的平台。
四、实训室建设的成效分析
机电一体化实训室的建设,符合现代职业教育教学理念和规律,经过多次实践教学的验证,有明显良好的教学效果,促进了有效教学,得到全体师生的认可。
(一)改善了教学环境,提高了教学质量
打造一个符合一体化教学的优良实训场室,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能营造和加强课程技能训练的良好学习氛围,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以使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参与度、学习兴趣、积极性明显提高,课堂气氛活跃,并以完成工作任务为主要学习方式,无论是学生的学习或老师的教学都倍感轻松、教学质量效率大大提高。
(二)强化学生知识技能训练,提高综合职业能力
《机电一体化》课程的教学是以“工作过程系统化”为导向,通过引导学生完成“任务项目”,让学生“做中学,学中做”,获得“工作过程知识”;在一体化教学环境和模拟的生产性实训室里,努力营造真实的工作场景和教学情境,完成实训教学与职业素质训导,实施全过程的生产性综合实训,通过一个一个的项目课程,强调学生“会学”了,而不是“学会”了什么,使学生获益不浅,大大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财税一体化实训实验室】推荐阅读:
机电一体化实训安全10-05
教学案一体化实验回顾09-04
财税流通部门08-06
财税10-05
财税英语专业词汇12-16
全省财税工作会议讲话10-10
常年财税顾问协议10-12
财税理论与实践考试11-24
财税系统党建工作总结06-30
财税库银三方协议书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