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专业《美术基础》编写计划纲要(精选2篇)
1.学前教育专业《美术基础》编写计划纲要 篇一
教师专业知识:《基础教育改革纲要》重点知识80问(10)
教师学习《基础教育改革纲要》有助于更好地把握教育方式、方法与手段,更深入了解,提供教学的能力与教学效率。
37、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这种作用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可以扩大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率;二是可以使学生对知识或问题的认识更深刻,趣味性和直观性更强。
38、学生评价改革重点是什么?
答:① 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指标体系。
② 重视采用灵活多样、具有开放性的质性评价方法,而不仅仅依靠纸笔考试作为收集学生发展证据的手段。
③ 考试只是学生评价的一种方式,要将考试和其他评价的方法有机的结合起来,全面描述学生发展的状况。
39、请你说出新课程改革的总目标是什么?还有哪六个方面的具体目标?
答:总体目标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共六项具体目标:① 课程功能;② 课程结构;③ 课程内容;④ 教学模式;⑤ 课程评价;⑥ 课
程管理
40、什么是综合性学习?它的特点是什么?
答:综合性学习是一个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
特点:开放性、自主性、实践性、探究性。
41、在教学中,除了有效地使用教科书以外,还可利用哪些课程资源?答:直观教具(含图片)和实物、录音、录象资料、广播影视节目、各种形式的网络资源、多媒体光盘资料、报刊杂志、幻灯、自制图片报纸等等。
2.学前教育专业《美术基础》编写计划纲要 篇二
一、突破程式
突破传统教学程式, 是实现健康合理教学方式的前提。
在教学之初, 我们要明确教学目的。此类教学不是单纯为了传授技能或培养写实性能力为教学目的的。作为实用美术的基础教学, 我们需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 而非描绘能力。从施教对象自身去分析, 他们不同于提前批次招生的美术专业学生, 没有经过艺术高考的考前培训, 从而没有所谓的美术基础。此外, 由于我国中小学阶段艺术教育资源严重不足, 造成了他们在入校之前对美术知识知之甚少, 对自身美术素养重视不够。同时, 他们往往文化课相当优秀, 有较强的自尊心。由于此学科的突然介入, 上述诸多原因使他们中的一些学生对美术基础教学不是充满兴趣, 而是存有戒备心理, 进而产生恐惧, 更甚至产生厌学情绪。
综合上述现象, 我们深入分析得出:技术上短期内的不可逾越是造成学生自卑心理的致命因素。并且针对此类专业的美术训练课程设置时间较短, 往往通过十几次课就要解决很多实际问题。但在短时期内, 我们往往不能使他们达到技术熟练的程度, 因此我们要避免单纯运用考前培训的模式来提升学生技术。这种“有所为”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往往是学生产生抵触情绪的根源。
因此, 我们在教学之初, 要解决这些问题, 使学生自我战胜已形成的心理戒备, 通过欣赏大师作品、观看本专业优秀学生作业等合理方式, 树立学习目标, 明确学习目的, 圆满完成教学任务。这才是教学的关键。
二、建立体系
建立合理的教学体系, 是实现教学的主体。
“不知看画, 学必差矣”[1]P22, 任何人在学画之初都要依靠大师, 从大师作品中吸取精华。优秀的艺术作品往往能够震撼心灵, 塑造崇高的灵魂。因此, 在每节课开始时, 我们可以介绍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大师作品进行赏析, 使学生了解美, 发现美, 从而创造美。作画之初就使他们在心中树立起正确的审美体系。另外, 要充分利用周围的一切可能因素, 培养学生的综合认知能力, 利用博物馆、美术馆等资源, 通过参观、临摹等, 丰富各方面相关的知识信息, 使形象感知与美感创造紧密联系在一起。在教学过程中, 使学生通过融合中西方优秀艺术作品的学习与临摹, 积累本专业所必需的审美要素, 达到自身素养与艺术品位的双重提升, 实现个人的长远发展。
告诉他们依靠眼睛, 相信自己。这些学生基本都是理科生。他们在平时应对问题中, 往往运用理性思维, 而忽视了自己真实的感受。这种先入为主的观察思考习惯使之在作画的过程中不免主观推理臆造, 运用常规解题的方式观察与表现, 从而忽视了自己的肉眼和真实的感受。针对这种现象, 我们要防止主观臆断, 运用一些司空见惯的母题, 让学生切身地发现美、表现美, 通过欣赏最普通的事物产生最深刻的艺术体会。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教学过程中诱发学生的童心, 使其用单纯的眼光观察世界, 重新认识世界, 并采用自己擅长的语言主动地表达自己的所见所感。很多学生在这之前是从来没有碰过画笔和颜料的, 这也决定了他们第一次往往不知从何做起。能够放下思想包袱, 真正动手去做相当重要, 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喜欢上这门课。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让他们自己选择兴趣所在, 是他们动手去做的源动力, 也是完成教学的第一步。
三、发挥优势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 长处与短处往往只是一线之隔。
在常人看来, 由于此类学生没有经过艺术高考考前培训, 因而没有所谓的美术基础。这往往被认为是他们学习美术的不足之处。而认为, 这恰是此类学生自身的优势所在。林风眠说过, “美不分区域, 不分派别, 只有真和假”, 只要真诚地去表达, 并没有那么多所谓的技术。“绘画的技巧成分越少, 其中的绘画成分就越多”。[2]P333在没有技术的前提下, 学生们会更用心地去表达眼前所见、心中所想, 较少地被一些表面的技术成分所迷惑, 而这些正是其艺术表达方式的可贵之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觉, 而技术的非程式化, 往往使这些感觉的表达更加强烈而直接。这种直接性远离了表达方式的技术层面, 而更接近于艺术表达的层面。在以往常规的教学中, 所谓的专业技术化的强调, 往往抑制了学生们的想象力与创造性。因此以“无为而无不为”[3]P146的思想为指导, 发挥学生自身最原本的表达能力, 缩短了冗长的熟练技术的阶段, 直逼教学目的。对于防止教学中的千人一面, 调动学生创作表达的兴趣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四、全面提高
教学相长是永远不变的真理。
在教学过程中的全面提高, 不仅是指学生表达能力与感受力的进步提高, 更是教师自身艺术修养的升华。在“无为而为”的氛围中, 通过健康自由的教学形式, 不但减轻了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心理压力, 增强了他们学好、教好此门课程的自信心, 而且在健康自由的氛围中达到了教学相长的目的。不但启发了学生最原本的艺术表达方式, 而且丰富了教师创作表现的艺术生命力。一些优秀的学生作业和出乎常规的表达方式对于教师自身的艺术创作也能够带来很多的启发与借鉴。
综上所述, “无为而为”健康自由的教学方法, 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意识, 培养了学生较高层次的艺术审美创造能力, 不但激发了学生与教师的艺术冲动, 更实现了教学效果与教师自身艺术修养的双重提高。在“无为而为”的教学过程中, 能够实现各方面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柯文辉.龚贤画论臆解[M].北京:荣宝斋出版社, 2008.
[2][法]布拉萨依.毕加索谈话录[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 2000.
【学前教育专业《美术基础》编写计划纲要】推荐阅读:
学前教育专业基础知识09-28
学前教育专业个人能力提升计划书09-30
学前教育专业概论08-31
学前教育专业汇报12-22
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纲要》心得体会10-18
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总结07-26
学前教育专业主要课程10-01
学前教育专业顶岗实习方案07-06
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08-01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大纲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