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总体城市规划(精选15篇)
1.宣城总体城市规划 篇一
宣城旅游简介
宣城市位于皖东南,和江苏、浙江接壤,地处苏浙皖3省交汇区域,处在沪宁杭大三角的西部腰线上,是中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和资本转移的前沿阵地。2000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地设市,辖宣州区、郎溪县、广德县、泾县、绩溪县、旌德县,代管县级宁国市。2001年元月,正式挂牌。
宣城是皖东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快速成长的区域性交通枢纽。皖赣铁路、宣杭铁路交会于市区,318、205国道穿境而过,申苏浙皖高速公路由东向西贯穿全境。宁(南京)宣(城)杭(州)、扬(州)绩(溪)、宣(城)铜(陵)等多条高速公路正在建设,芜(湖)太(湖)运河宣城段、水阳江航道整治等工程启动。在新一轮国家铁路网规划建设中,途经宣城的合(肥)福(州)高铁,黄(山)杭(州)城铁、商(丘)杭(州)城铁、皖赣铁路扩能双线等多条高速铁路陆续开工。日益完善的公路铁路水路交通网络四通八达,使宣城成为长三角地区连接内陆腹地的重要通道。此外,航空运输也十分便利,宣城周边有6个机场,南京禄口机场宣城候机楼和城市货站于2009年投入使用。
宣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自西汉元封二年(前109)设郡以来,历代为郡、州、府、路所在地,范晔、谢脁、沈括、文天祥等先后任宣城太守。宣城也是诗人梅尧臣、数学家梅文鼎、红顶商人胡雪岩、新文化运动旗手胡适、徽墨名家胡开文、学者吴组缃、书法家吴玉如、书画家吴作人的故乡。宣城境内国家文物保护单位8处、省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0多处,众多的人文遗迹,使得这座古城不仅赢得“上江人文之盛首”的赞辞,更因谢脁、李白、杜牧等人的大量歌咏,而享有“宣城自古诗人地”的美誉。所辖绩溪县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徽文化的核心区,徽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宣城地处江南,雨水充沛,山川秀丽,生态环境优越。长江下游2条一级支流水阳江、青弋江,由南向北奔流,三大湖泊南漪湖、青龙湖、太平湖东、中、西依次分布。境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省级自然保护区1个,国家森林公园5个,森林覆盖率近55%,部分山区森林覆盖率近80%,全年二级以上的空气指数天气达360天以上,是安徽省生态环境质量优良的3个省辖市之一。
宣城市位于皖南山区与沿江平原结合地带,地貌复杂多样,为“六山、一水、二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复杂多样的地貌和四季分明的自然气候条件,孕育了丰富多样的宣城特产。宣城市先后被国家有关机构认定为中国文房四宝之乡、扬子鳄之乡;所辖宣州区是宣木瓜之乡、蜜枣之乡、香菇之乡、河蟹之乡;郎溪县是中国绿茶之乡;广德县、宁国市名列中国竹子之乡,同时广德县又是板栗之乡,宁国市又是中国山核桃之乡、中国元竹之乡;泾县是著名的宣纸之乡、绿茶之乡、木梳之乡;绩溪为中国八大菜系之一的徽菜之乡、蚕桑之乡;旌德是中国灵芝之乡、苎麻之乡。矿产种类较多,尤其水泥用石灰石储量大、品位高,已建成全国重要的水泥生产基地。
宣城是环太湖旅游区和安徽“两山一湖”(黄山、九华山、太平湖)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被称为“天下四绝”之一太极洞、“江南诗山”敬亭山、世界珍稀动物扬子鳄自然保护区,还有新四军军部旧址、旌德江村、绩溪胡氏宗祠等大量人文景观和名胜古迹,境内5A景区1个、4A级景区16处,已成为旅游观光的热点地区。全市初步形成了生态旅游、文化旅游和红色旅游三大品牌,成为在苏浙沪地区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在2007年首届中国旅游论坛上,宣城市被评为全国“最佳旅游休闲城市”。2009年,宣城市被安徽省政府宣布为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被国家旅游局授予“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
2.宣城总体城市规划 篇二
我国的改革开放带来了经济、文化的大步前进, 城市数量及规模的急速增长, 人民的物质精神水平也得到显著提高, 城市产业的调整、人口增加及社会的各种需求都意味着新的城市空间的产生。盲目追求城市建设, 急剧膨胀的空间发展, 使得城市的建设者们无暇过多地思考、谋划城市空间特色。新世代背景下, 如何利用城市现有资源, 引导、塑造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空间, 是其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1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的内容
(1) 特色定位的确立———解决城市特色是什么的问题。从城市自身资源入手, 对城市特色进行定位, 特别是独特型资源。 (2) 特色结构的构建———解决城市特色在哪建、怎么建的问题。首先对现状特色资源进行分析, 结合城市主要景观敏感区进行梳理, 综合后形成城市特色空间结构, 并针对特色结构中的各构成要素提出设计要点。同时对城市的整体形态, 包括开放空间、建筑高度、建筑色彩、风格等进行控制引导。
1.2 研究的方法
城市空间特色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基础资料调研法、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综合比较分析法等。 (1) 基础资料调研法。收集宣城市发展的历史资料, 深入调研宣城市有地域及传统特色的区域, 请相关部门配合, 进一步调取资料, 了解宣城市历史文化变迁。 (2) 文献研究法。从宣城市县志等历史文献中提取有价值的内容进行研究, 结合国内外相关城市空间特色的理论研究, 综合各项结果, 总结出影响因素。 (3) 问卷调查法。加大公众参与度, 利用问卷调查形式全方位的了解广大居民的居住习惯、行为方式及文化素养, 把握大众对城市的审美认识, 提出更有利于生产、生活的空间格局。 (4) 综合比较分析。综合以上成果, 将资料汇总、对比、分析, 寻找最适合宣城市发展的空间特色模式。
2 宣城市城市空间特色解析
2.1 研究的范围及现状
(1) 研究范围:宣城市中心城区规划控制范围约150平方公里, 其中中心城区城市规划建成区约65平方公里。核心研究范围:宣城市主城区范围, 南西至宣杭高速 (含高教园区) , 北至敬亭山, 东至水阳江, 面积约48平方公里。 (2) 现状:宣城是安徽省的东南门户, 面积12340平方公里, 人口近300万, 辖宣州、郎溪、广德、宁国、泾县、旌德、绩溪一区一市五县, 现为中国文房四宝之乡、山水园林城市、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一翼。宣城历史悠久, 物产丰富, 人杰地灵, 与江浙两省接壤, 交通便利。
2.2 现有的空间特色资源
宣城山水资源丰富, 城区内自然山体有敬亭山、铜山、铁山, 自然水体有水阳江、宛溪河, 人工水体有宛陵湖、彩金湖, 绿色生态区有敬亭山风景名胜区、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宣城历史人文资源丰富, 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有广教寺双塔,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景德寺塔、谢脁楼遗址,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有龙首塔。其他还有姜采墓、张果墓、梅尧臣故居、梅尧臣双母墓、烈士陵园、济川桥、凤凰桥、鳌峰赤壁、响山赤壁、响潭。另有新建、在建的很多现代风貌资源, 梅溪公园、鳌峰公园、宛溪河公园等。
2.3 空间特色主题
2.3.1 周边城市特色主题
将宣城市与周边其他城市的进行类比分析, 并对周边城市特色主题进行梳理, 为明确城市空间特色定位提供案例支撑。比如:合肥, 特色主题为绿色城市, 花园城市;芜湖, 特色主题为皖江明珠, 创新之城, 两江两湖, 半城山水;马鞍山, 山水诗都, 等等。
2.3.2 宣城市城市空间特色主题
宣城, 被誉为中国文房四宝之乡、中国扬子鳄之乡、山水园林城市等等, 山水小城, 历史环境与城市化进程交汇的时期。宣城的特色在于深厚的传统文化、优美的自然山水、宜人的城市空间。故建议宣城市的特色主题定为:文房四宝之乡、山明水秀之郡、悠然雅致之城。
2.4 空间特色结构
确定了城市空间特色的主题, 如何利用并提升宣城市城市空间特色资源就成为最核心的问题。 (1) 叠加空间特色资源。根据大众的生活、交通需求与审美习惯, 以宜居、低碳为原则, 将城市主要景观敏感区 (包括城市门户、主要路径、主要中心与开放空间) 与特色资源进行空间叠加。 (2) 构成空间特色结构的要素。叠加之后构建出了宣城市城市空间特色结构, 形成一心、二环、三轴、五区、六射、二十四点的要素。 (图1)
一心:城市绿心。在主城区与其他片区主要联系路径———三条放射形主干道宝城路、昭亭路、梅溪路交汇处的城市级门户核心区。城市绿心位于主城区路网及形态中心, 与城区北部敬亭山遥相呼应, 形成中心绿轴。在对现状地形保留的基础上, 略加改造、利用, 形成市级地标与公共活动场所, 用来进行文房四宝等文化展示。二环:水阳江大道及环城大道。“二环”为城市特色山水景观背景——绕城绿环, 以及主城区内集景观、慢生活体系、特色展示为一体的多元活力廊道———城市绿环。其一为绕城绿环———串联城市周边山体的绿链。其二为城市绿环———镶嵌在城市生活区内的绿廊。三轴:一个城市主轴, 保持并强化从敬亭山至宛陵湖的南北向城市主轴。2个城市次轴, 保护景德寺塔至谢朓楼的老城历史文化视廊、化铁山、铜山公园至彩金湖的政务新区景观轴线。五区:宛陵湖片区、中央绿轴片区、老城片区、敬亭山片区、彩金湖片区。六射:经城市绿心对外放射状城市主干道。二十四点:宣城历史文化特色展示点;主要道路交汇处门户节点;主城区主要公共中心节点。
2.5 整体形态控制
2.5.1 特色开放空间体系
一心是指特色城市绿心公园。一轴是指特色城市绿轴 (敬亭山-中央绿轴公园-城市绿心-梅溪公园-宛陵湖景区) 。二环是指特色水系内环 (宛溪河-梅溪河-清溪河城市绿环) , 特色山水外环 (敬亭山山脉-高速公路绿带-夏渡森林公园-水阳江生态绿带) 。廊道指串联各特色开放空间与城市其他片区的纽带, 包括主要河流泥河、道叉河等及其滨水绿带, 主要道路如宝城路、昭亭路、梅溪路、水阳江大道等道路绿化, 公路、铁路防护绿带。节点指结合其他历史文化遗存点、城市门户节点设置的城市公园。城市广场指结合城市主要公共中心设置的市民广场。
2.5.2 主城区建筑高度控制
主城区整体形成“南高北低、敞心环抱”的空间形态格局, 建筑高度按6级控制。
环城市绿心地区、宛陵湖北岸地区是宣城主城区内最高的区域。环城市绿心地标建筑控制100-110米, 建筑高度向外围逐渐跌落, 形成对绿心开敞空间呈环抱趋势的城市界面;宛陵湖北岸地标建筑高度控制170-200米, 其他商务办公建筑高度控制在140米以下, 由此构成北岸高层簇群, 构建北岸天际线。城市主轴南段 (自城市绿心至宛陵湖北岸地区) 轴线控制范围内 (180-300米) 建筑高度控制不超过15米, 保证山体通廊可视性;沿轴线两侧建筑高度控制不低于35米, 与轴线内低矮建筑形成对比, 突出主轴空间。城市绿心以北沿中央绿轴两侧高度由南至北逐级跌落;山南片区高度普遍控制在10米以下;工业区高度整体控制24米以下。老城片区建筑高度应与历史文化遗存相协调, 除现状及在建高层建筑外, 建筑高度整体控制在24米以下。沿城市绿环构建历史文化风情展示带, 环带建筑高度一般控制在10米以下。
2.5.3 建筑风格引导
(1) 地域建筑风格控制区。主要为老城区历史文化景观视廊及周边地区、沿城市绿环地区、敬亭山南地区以及沿宝城路重要节点地区, 以传统地域建筑风格为主导, 其中建议对宛溪河沿岸风貌不协调的建筑进行整治。 (2) 地域建筑风格协调区。主要为宛溪河沿岸约150-800米范围地区, 由传统地域风格形式逐渐过渡至具有地域文化底蕴的现代建筑形式, 鼓励使用传统地域建筑符号。 (3) 简化地域风格引导区。主要为敬亭山南部地区, 以简化的地域特色风格形式为主, 注重建筑第五立面设计, 宜采用坡顶形式为主。 (4) 现代主义风格引导区。主要为中央绿轴-城市绿心-梅溪公园-宛陵湖两侧城市区域, 以及火车站核心地区、彩金湖片区, 以现代主义风格为主导, 地标建筑提倡个性与原创性。 (5) 建筑风格一般控制区。主要为城西工业片区、城东火车站周边地区, 要求建筑形式符合基本审美原则, 注意建筑风格的整体性、协调感。 (图2)
3 结语
城市空间特色规划是在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一种新的技术科学。本文以宣城市为例, 对宣城市空间特色问题进行研究, 总结出空间特色评价、结构、整体形态控制等, 也希望通过此文能为国内其他城市的空间特色塑造提供有益的借鉴。
摘要:随着城市发展的目标从扩大规模转向提升品质, 塑造城市空间特色, 打造城市的整体形象, 已成为城市发展的必然。文本通过对宣城市的现状资料的分析, 总结出宣城市城市空间特色的问题及对策, 并提出实施与管理建议, 以期为其他城市的城市空间特色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城市空间特色,规划,初探
参考文献
[1] (美) 凯文·林奇, 方益萍.城市意象[M].何晓军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1.
[2]段进.城市空间特色的认知规律与调研分析[J].现代城市研究, 2002 (1) .
[3]段进.城市空间特色的符号构成与认知——以南京市民调查为实证[J].规划师, 2002, 1.
[4]邹德慈.人性化的城市公共空间[J].城市规划学刊, 2006, 165 (5) :9-12.
3.宣城总体城市规划 篇三
关键词:气候因子;差值;变化;病虫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 S4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13-0147-03
气候变化是指气候平均状态统计学意义上的巨大改变或者持续较长一段时间(典型的为30a或更长)的气候变动。据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报告,如果温度升高超过2.5℃,全球所有区域都可能遭受不利影响,发展中国家所受损失尤为严重;如果升温4℃,则可能对全球生态系统带来不可逆的损害,造成全球经济重大损失。研究发现,气候的变化越来越朝着有利于病虫害发生的方向发展。
本文根据宣城市1971—2000年及1981—2010年前后两个30a的旬、月平均气温及月平均降水量,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它们的差值及变化,分析其对本地农业生产的影响,并且针对本地的实际情况,对农业生产及病虫害的无公害防治提供一些参考性的建议。
1 资料来源
资料来源于宣城市气象局的1981—2010年与1971—2000年的2个30a的地面观测资料统计。
2 资料分析
2.1 平均气温资料分析 通过以下的数据图表来进行逐项分析。其中包括,表1为1981—2010年与1971—2000年30a旬(月)平均气温对比差值表。
从图1~图4平均气温线性图表的分析来看,总体上呈现西高东低,也就是说,从1—12月,它们之间的差值是逐渐减小的。从月平均值差线性值来计算,基本上是以0.027 5℃/月的速度递减。上旬的波动梯度最大,下旬最小,中旬介于两者之间。比如,在较冷的2月份的增温最明显,在较热的8月月差值却是0℃,在8月上旬竟然还是-0.2℃。从这一分析来看,未来的暖冬和凉夏会时有发生的。
2.2 月平均降水量分析 从平均累计降水线性图表的分析来看,总体上呈现西高东低,也就是,从1—12月,它们之间的差值是逐渐减小的,从月平均值差线性值来计算,以0.233 3℃/月的速度递减(表2、图5)。
2.3 平均气温及平均降水量差值和均值所占百分比分析 由于每月的气温和降水的基数是不一样的,如果单从具体的差值分析,还不能更准确、更全面地解释数据变化的现象。下面我们试着用前后两个30a的差值与前后两个30a的均值的所占的百分比来分析,表3和表4及图6和图7中的Tq30和Rq30分别代表前30a(1971—2000年)的累年月平均气温和月平均降水量;Th30和Rh30分别代表后30a(1981—2010年)的累年月平均气温和月平均降水量,它们彼此之间的差就是表中第四行的差值;Tjz和Rjz分别代表前后两个30a的累年月平均气温和累年月降水的平均值;T%和R%分别代表累年月平均气温和累年月平均降水量前后30a的差值与前后30a均值的百分比,如下式所示:
3 结论及建议
3.1 结论 从以上4个图表分析发现,气温还是西高东低,和前面分析基本一致,其中2月份的增温现象最明显;降水却是两头偏高,中间偏低,分别是1月最高,12月与11月及7月次之;9月最低,10月次低,5月和3月再次之。从以上分析来看,首先,气温升高月份与降水增多月不是明显的线性相关,比如2月份就比较明显,虽然2月份的气温升高最明显,但2月份的降水增长率在全年来看却是倒数的。其次,全年的降水量有趋于均衡方向发展的趋势。比如,冬季的12月和1月降水增速加大,而夏季的6月降水增速在减少,7、8月份的降水增速不及冬季增速的50%。值得注意的是,秋季9、10月份降水减少明显,还有春季的3—5月份,降水也有减少的趋势。通过以上的分析发现,在未来的农业生产中,不仅要注意日趋严重秋旱还要注意春旱,同时还要防止冬季的降水增多趋势所带来的冬季防涝以及病虫害的频发现象。
3.2 建议 冬季的增温和降水的变化,给农作物的生长带来了更多的病虫危害,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农作物的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仍然是农业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而病虫害的发生与气候的变化密不可分,因此,要密切注意气候的变化情况,随时分析气候的变化规律,同时关注当地病虫害的发生发展趋势,提前做好病虫害的科学防治,为确保当地的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农作物的产量稳中有升提供有效的保证。
无公害的生物病虫害防治体系的建立,是离不开气候的变化影响的。因此,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变化规律和特点,通过试验研究出适宜当地生态环境的无公害生物病虫害防治体系。逐步形成在病害发生时做到以菌抑菌,在虫害发生时做到以虫治虫的无公害的技术防治体系。病虫害生物防治与化学农药防治的机理不同,它构建了良性发展的生态环境;病菌和害虫不容易产生抗药性,更重要的是没有药物残留,对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无公害的生物病虫害防治体系的建立,目前在宣城市还是新兴的生物科技,要普及和推广还需要一段时间。首先,需要得到相关政府部门的重视、指导、引领和支持,并且要大力宣传普及。其次,在科技研发方面要有所投入,加大科技人员的培训,同时要不断引进有关这方面的先进技术和方法,为农业生产提供强有力的科技保障。再次,要让广大农民理解,接受并能应用到平时的农业生产中。做到以上几点,就能初步完成无公害的生物病虫害防治体系的建立。
参考文献
[1]张玉芳.近50年四川省水稻生长潜力变化特征分析[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4,22(7):813-820.
4.安徽宣城市宣州区简介 篇四
江南鱼米之乡——宣州,为宣城市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紧邻富庶的长三角洲,距上海260公里,距南京180公里、距杭州243公里。全区面积2533平方公里,户籍人口85万人。境内山川秀丽、景色宜人,水阳江玉带相连,既有皖南山区的苍劲风骨,也有着江南水乡的钟灵毓秀。宣州,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厚,明清老街、宋代花戏楼、三国龙溪塔映影出古邑的历史沧桑;圣母堂的悠悠钟声让枣乡水东扬名海外,还有那相看两不厌的“江南诗山”——敬亭山。区内人杰地灵,谢朓、李白绝唱天下;沈括、文天祥太守宣州;梅清、石涛神笔生花;陈毅、粟裕东进序曲;还有梅尧臣、梅文鼎、梅庚、梅鋗、梅立本……可谓宣州梅开树树花。宣州,物华天宝,历史的繁荣和昌盛曾多次在这里交汇,“南宣(州)北合(肥)”名振五洲四海。这里是“蜜枣之乡”,畅销海内外的历史传统果脯“水东蜜枣”就出产于此。这里还是著名的宣木瓜之乡,茶叶之乡,香菇之乡、中华绒鳌蟹之乡、黄酒之乡……宣州还是文明遐迩的文房四宝之乡,在古宣纸遗址的附近,延续了千年 的宣笔的制作还渊源流传。
宣州区人民检察院简介
宣州区人民检察院成立于1951年8月,1978年恢复重建。现有编制65人,实有在职干警54人,其中检察长1人,副检察长3人,检察员36人,助理检察员6人,书记员7
人,司法警察3人。在职干警中大学本科以上学历41人,占在职干警的76%,其中研究生学历2人。院内设机构14个,分别为办公室、政治处、反贪污贿赂局、反渎职侵权局、侦查监督科、控告申诉监察科、职务犯罪预防科、公诉科、民事行政检察科、检察技术科、司法警察大队、法律政策研究室、监所检察科、监察室。
几年来,全院上下紧紧围绕“建一流队伍,创一流业绩”的工作目标,牢固树立“团结立检、业务兴检、争创活检、和谐安检、人才强检、文化育检”的工作理念,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务实创新,实现了从“市先进”到“省先进”再到“全国先进”的历史性跨越。
5.宣城市绩溪龙川景区导游词 篇五
《荷花图》有三层意思:1,荷与“和”、“合”谐音,暗喻合族和睦,以求兴旺发达。,2莲与“怜”、“恋”谐音。子孙们恋恋不舍地时常怀念祖先。3大莲花代表长辈,小莲花代表小辈,而莲花出淤泥而不染象征着清白,道出美好祝愿。希望家族每一个都洁身自爱,做一个清白的人。
荷花、芦苇、桂鱼组图意为“和为贵”的谐音,荷花、螃蟹组图意为“和谐”。。。。。
这些雕板的艺术价值不仅在内容上,而且在画面形式上,还有其独到之处,特别是在“构图”和刀法技巧上,堪称绝品,叹为观止。构图上,在中国画传统中称为“章法”。
一是主、宾关系。《荷花图》有二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中,荷叶和荷花为主,飞禽水族和芦苇水草为宾。第二个层次,荷花为主,荷为宾。你们看,三十多朵荷花、花蕾和莲蓬,仅有三四个被少部分遮挡。不管被安排在什么位置,都很显目。
二是动静关系。《荷花图》花和叶是静态主体,就用飞禽水族的动态来衬托;在花与叶这个层次中,主体的花是相对的静,宾体的叶,就表示得千姿百态、上下翻卷。。
三是疏密关系。总体上看《荷花图》重于密。分开看《荷花图》中,不仅在大面积荷叶复布中间,每朵荷花都按这原则被安排在适当的位置上。而且下部的荷茎也有疏有密地成组合型排列。
东西两厢是荷花的世界,花有“含苞、初绽、盛开、并蒂”之别,叶有“平铺、翻卷、舒展、低垂”之分,千姿百态,无一雷同,就连枯荷败叶,发育不良的莲蓬也跃然画中,真是应有尽有。
6.宣城总体城市规划 篇六
1 宣城市蔬菜生产概况
宣城市常年菜地面积近9 100 hm2, 但设施蔬菜比率低, 钢架大棚面积1 313 hm2, 仅占常年菜地总面积的14.4%。棚内耕作基本实现机械化, 但起垄机、大型植保机械普及率不高, 设施化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蔬菜生产基地整体条件较差, 道路、沟渠不配套, 具体表现为大部分基地内支路多为土路、石子路, 路面狭窄, 沟渠未进行清理及合理规划, 大部分蔬菜基地抗旱、排涝能力弱, 大棚蔬菜喷灌、滴灌设施普及率不高[1]。
2 宣城市二代棚种植成本收益
2.1 二代棚的特点
二代棚是一种新型双层覆盖钢架大棚, 宽9.5 m, 高4.0 m, 双膜覆盖, 相比单层覆盖钢架大棚 (宽6.0 m、高2.5 m左右) , 复式日光温棚保温性能佳, 蔬菜生长空间大[2]。就宣城市具体气候条件而言, 二代棚具有可冬季育苗、可立体栽培、蔬菜产品提早上市、延长生产收获期增加产量与效益等优势。
2.2 宣城市二代棚建设情况
宣城市强富蔬果种植专业合作社于2012年9月新建20个复式日光温棚12 000 m2, 种植茄子、黄瓜、番茄等蔬菜品种, 同时利用二代棚育辣椒越冬苗。
2.3 宣城市二代棚成本效益分析
为了解二代棚的具体收益情况, 选取1个大棚, 以全年为周期进行成本效益分析。
2.3.1 冬季育苗降低成本。
强富基地2012年底, 利用二代棚培育辣椒苗, 用于开春后种植。经测算, 自育苗成本 (包含固定资产折旧、人工等) 约为0.2元/株, 而以前外购辣椒苗成本达0.5元/株, 育苗成本大大降低。
2.3.2 辣椒提前上市抢占市场。
强富基地利用二代棚从3月开始种植辣椒, 4月底辣椒采摘上市, 较以往辣椒提前15 d上市。提早上市, 往往价格较高, 可获得很好的收益。通过对2013年辣椒市场价格调查, 3—6月市区辣椒批发价分别为11.0、5.6、3.2、2.4元/kg, 呈下跌趋势。利用二代棚提早蔬菜产品上市期, 抢占市场份额, 也是影响利润大小的重要因素。
2.3.3黄瓜高产增加收入。
强富基地在7—11月种植黄瓜, 对黄瓜种植的成本、收益进行了调查分析, 具体情况见表1。与一代棚相比较, 黄瓜产量高出2.25万元/hm2, 产值增加4.05万元/hm2, 成本约增加9 750元/hm2;扣除成本因素, 效益增加30 750元/hm2。据强富蔬果合作社负责人介绍, 仅按照1年“育苗+2季种植”模式, 预计全年收益约22.5万元/hm2。
3 宣城市二代大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二代棚是蔬果种植的硬件, 而应用技术则是不可缺少的软件。宣城市二代棚种植刚刚起步, 品种搭配、茬口安排以及茄果类蔬菜的授粉点花技术等田间管理还处于摸索阶段, 符合宣城市实际及二代棚特点的应用技术有待总结。
注:1生产成本中, 固定资产指二代棚建设成本, 含材料及安装费, 为40.05万元/hm2, 按10年折旧, 每年3季分摊。2人工成本为雇工费用, 用工约825个/hm2, 雇工工价70元/d。
4 宣城市二代棚推广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4.1 蔬菜供求缺口大
全年来看, 宣城市1/2的蔬菜消费需要依赖从外地购进, “春淡”、“伏缺”期间蔬菜缺口更大, 存在严重的结构性矛盾和季节性矛盾。这不仅导致当地蔬菜市场占有量少, 经济效益差, 同时也加重了消费者的经济负担。
4.2 蔬菜供应不确定性强
宣城市蔬菜种植多是露天或第一代大棚种植, 设施化水平低, 抗灾能力弱。如遇自然灾害, 蔬菜生产将受严重影响。
4.3 蔬菜供应品种单一
宣城市蔬菜品种较少, 季节性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对于蔬菜供应的多样性和持续性要求越来越高, 传统的种植方式越来越难以满足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
5 宣城市发展二代棚的对策
5.1 引进先进技术, 加大宣传力度
目前大部分基地和农户对二代棚的优点、种植模式、种植成效和使用方法均不了解, 建议选择1~2家蔬菜基地作为二代棚试点单位, 市区财政给予资金扶持, 大力开展茬口安排、品种搭配、越冬育苗、点花授粉等技术试验示范, 并加以宣传推广, 探索建立适合宣城市实际的蔬菜种植模式[3]。
5.2 完善批发市场, 畅通销售渠道
批发市场作为流通的基本平台, 是保障蔬菜种植收益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加快宣城市双桥物流园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的建设并及早投入使用, 要合理规划布局城区蔬菜零售市场, 在城区范围内重点居住小区实行“菜篮子”零售市场布点或设立便民店、连锁店, 加快原有菜市场升级改造步伐;建立“生产基地+专业批发市场+零售市场+社区便民店”一体化的市场体系, 确保蔬菜销售渠道畅通[1]。
5.3 加大政府扶持建立长效机制
二代棚作为一项新的实用技术, 一次性投资较大, 建设成本为一代棚的3倍左右, 约为40.05万元/hm2。据了解, 和县对于新建的二代棚由县财政补助15万元/hm2, 马鞍山市财政补助4.5万元/hm2。建议宣城市政府参照和县的补助标准制定全市二代棚建设的补贴政策, 提高基地和农户建设二代棚的积极性, 并建立长效扶持机制。
摘要:介绍了宣城市蔬菜生产供应基本情况, 对复式日光温棚种植蔬菜的成本效益进行分析, 指出复式日光温棚在宣城市使用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复式日光温棚蔬菜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并提出发展对策, 以供参考。
关键词:蔬菜,复式日光温棚,成本,效益,问题,安徽宣城
参考文献
[1]郭卫勇, 张志鹏, 汪恭智.宣城市蔬菜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 2013 (21) :334-336.
[2]王世祥.安徽省和县地区复式日光温室搭建技术[J].中国果菜, 2012 (6) :30-32.
7.宣城总体城市规划 篇七
关键词:城市规划;土地规划;编制
1 总体规划编制中存在的问题
1.1 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下简称“两规”)的约束力度不强,政府有关部门均可以根据当地土地性质等进行自我调整。在实际实施过程中政府易受客观因素影响进行大范围的调整,导致建成建筑与规划功能、结构严重不符。当然,不排除规划结构本身有不合理的地方。
1.2 两规的衔接不够。城市总体规划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是对城市内的建筑用地结构、布局、功能等进行规划,可以说仅仅是部分用地的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全面性的,是对该区域内所有土地结构、布局、功能等的规划,对各部分用地均有规划、制约作用。两规规划时参考的依据不同,在规划范围、用地规模、规划结构等方面具有冲突,衔接困难。
1.3 两规总体规划编制审批所依据的规范、标准和程序过于僵化,不能适应当前形势的需要。例如,以城市人口为参考依据进行城市总体规划时,会忽略城市人口的流动、分布、构成等,规划建筑的设施不能满足城市居民的需求,做不到城乡统筹,在公共设施容易引发冲突。
2 总体规划编制如何改进
2.1 应满足社会的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经济结构重心由農业化变为工业化,对城市以及所属区域建筑需求增大。城市总体规划应主要注重中心城市的规划,然后关注城市周边及相邻乡村的规划,城市规划的主要内容是小区规划及各个小区之间的联系。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区域内的所有土地资源应合理规划,城市、乡镇、农村规划要有一定的协调性,各个区域土地规划的结构、功能等要关联和谐,为人们工作生活提供便利。
2.2 增强总体规划编制的灵活性 两规编制的审批均需要一定的时间,而且受法律法规的限制需要按规定更改,也易被政府审批人员因各种因素打回,而在这期间,区域内的可利用土地资源可能会发生变化,因此,制定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时需具备一定的灵活性,方便更改。另外,两规编制的格式、内容等应根据制度、政策的更新,以及城市的发展状况及时进行修正。
2.3 精简规划内容 两规的内容主要是针对城市内、区域内对土地资源的利用,包括建设的建筑类型、结构、功能,交通道路如何分布,居民住宅建设区域等。例如住宅、办公楼、公交站、旅游景点是城市的主要建筑,所以在进行城市总体规划时应注重这几点的协调、规划,对不必要的建筑可以排除在规划内,在城市内形成住宅、商业集中区,具有一定的结构性,布局合理,做到对城市土地资源的最大利用。
2.4 增强两规的兼容性 城市总体规划涉及到很多方面,但是核心内容是对土地的利用,而且城市总体规划各项内容落实到实处都归于对土地的利用。城市总体规划对城市的建筑用地进行规划,注重城市建筑的结构,规划注重细节,有一定的局限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区域内所有土地资源进行规划,规划注重大局观对细节要求不高,而且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兼容性强。同时城市总体规划还应注意对城市内自然资源的保护,发展城市绿色经济,减少城市内空气、噪音污染,降低对城市资源的浪费,从细节方面着手构建节能环保城市。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除了要包含城市总体规划的内容,还应注重区域内其他地域的土地资源规划。
2.5 缩减两规编制时限 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对城市土地资源的规划日益严谨。我国两规编制一般以20年为时限,但是20年间社会发展迅速,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的内容、结构等适应不了市场的变化,无法顺利实行。缩减两规编制时限,如将时限由20年缩至5年,可确保两规编制内容在有效时限内均符合市场变化的需求以及法规制度的要求。
2.6 简化两规编制的审批
两规编制的审批机制应该是灵活的、可随机应变的,以确保两规编制的适应性。两规编制的审批程序一直是固定不变的,程序繁琐复杂,耗时久、效率低,例如乡镇的土地规划除了乡镇规划、审批外还应由市级政府有关部门审批通过才可实施,但是经过多级审批耗时久,还易发生变故,但是简化两规编制的审批后可以减少审批时间,规避一些因审批人员、时间等引起的变故,为两规的顺利实施提供便利。
3 两规如何协调
3.1 两规编制同时进行 城市规划部门工作人员应与土地规划部门工作人员协商,为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制定统一的规划限期、制度等,使两规编制同时进行,而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对两规的时限进行统一,两规同时进行、同时结束,使两规内容衔接更为顺畅。
3.2 对人口调查结果进行协调 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人口规模的预测关系到建设用地规模的预测。两规编制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人民服务,不管是城市内土地资源利用还是城外土地资源利用,所筑建筑均离不开人的衣、食、住、行四方面,所以,在两规编制前都需要进行人口调查,而两规协调也应注重对人口调查结果的协调。两规调查应在调查渠道、方式、区域等进行协调,确保人口调查结果尽量一致,更有利于两规编制内容的协调。
3.3 两规编制目标统一 两规编制均是对国有建设用地的规划,两规编制对规划用地规模的衡量均是通过人均占有建设用地的面积大小确认的,但是这种衡量方式忽视了城市旧城改造、扩建等因素对两规编制的影响,达不到两规编制预定的目标。两规编制对土地资源的规划均受到人口调查、社会经济发展等因素影响,城市总体规划注重城市内部建筑结构、布局、功能等,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注重城市、郊区、乡村等区域内所有建筑结构、布局、功能等,但是两规编制目标是统一的,对土地资源规划的最终目标都是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
4 结语
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具体内容虽有所不同,但是基础内容、规划重点等却有一定的相似性,而规划的根本目的更是一致的。对两规进行详细了解,根据问题提出对策,并对两规编制进行改革,增加两规的协调性,可以为城市的建设提供坚实的基础,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岩松,王巍.关于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改革的思考[J].城市规划,2004,12:15-18.
8.宣城市高毒农药管理自查报告 篇八
省农委:
根据•安徽省农业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高毒农药管理专项检查的通知‣(皖农办植„2014‟32号)的精神,我市组织开展了高毒农药管理专项检查。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切实落实高毒农药管理有关要求
根据省农委高毒农药定点经营试点工作文件精神,我委于2013年7月制定下发了•关于推行高毒限用农药定点经营的实施意见‣,对高毒限用农药管理提出了定点经营,加强监督管理的指导意见。
2014年,我委决定全面推进此项工作,要求年底前完成任务。今年上半年,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率先在宣城市城区批发市场开展了高毒农药定点经营管理工作。我委于5月19日印发了•关于在宣城市城区实行高毒农药定点经营管理的通知‣(宣农办„2014‟80号),公布了6家定点经营(批发)门店,规定城区批发市场高毒农药定点经营(批发)门店只能向各县市区高毒农药定点经营门店销售。宣州区、郎溪县、泾县经过充分调研、科学规划,已经确定了定点门店,开始施行高毒农药定点经营管理、实名销售工作,而且在蔬菜、瓜果、茶叶和中草药等产区禁止销售高毒农药,不设高毒农药定点经营门店。宁国市、旌德县、绩溪县正在出台方案、大力推进,年底有望在全市范围内实行高毒农药定点经营管理。
二、认真开展高毒农药管理专项检查
(一)开展农药生产环节检查。我市现有农药生产企业8家,只有泾县安徽天恒农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福〃克20%悬浮种衣剂(福美双10%、克百威10%)登记为高毒农药。经检查,该企业2014年未采购高毒农药原药,未生产福〃克。其他企业未采购高毒农药原药,也未违法生产禁用高毒农药。
(二)开展农药经营环节检查。我市现有农药经营单位(门店)1400余家,未发现经营33种禁用高毒农药的行为,未发现违法销售19种限用高毒农药的行为。通过施行挂牌销售、备案核销、专柜经营、专账记录、实名销售、责任追究、摘牌退出的高毒农药定点经营管理制度,宣城城区高毒农药经营定点单位每周上报电子经营台账,监管部门能较快掌握高毒农药的来源、去向。
(三)开展农药使用环节服务指导。我委于2013年6月6日出台了•关于印发†宣城市农业投入品台账和农产品生产记录管理办法‡的通知‣(宣农„2013‟44号),把建立健全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台账和农产品生产记录作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重要内容,纳入农产品质量安全目标考核。今年以来,通过对全市重点蔬菜、茶叶、中草药、水果生产基地、“三品一标”企业农产品生产企业和基地的质量安全检查,重点查看生产记录,未发现高毒禁用农药等进入生产环节,各生产基地和企业均能严格执行休药期制度,按安全生产的标准开展工作。同时各地大力开展专业化统防 统治工作,以点带面,以片促面,推进示范片建设,推广无害化病虫防治技术,绿色控害技术,减少防治次数和化学农药的使用量。
三、存在问题和建议
目前,我市的高毒农药经营管理正逐步走向正规。但由于缺少经费、缺乏经验,高毒农药定点经营管理制度设计尚不完善,管理效能还显不足。恳请省农委在规划指导、项目支撑等方面给予扶持!
9.宣城总体城市规划 篇九
宣城市强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 提高用地水平一是把节约集约用地纳入今年县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内容。为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加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工作的通知》,综合评判各县市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年初,市委组织部采纳市国土资源局建议,将“节约集约用地”纳入到2011年县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内容中。重点考核“土地供应率”、“工业用地投资强度”、“土地产出率”。
二是起草完成了《关于切实推进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若干意见》。市国土资源局年初代市政府起草了《关于切实推进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全市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目标任务。力争经过三年的努力,使我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在全省排序向前递进1-2位;各县市区单位非农建设用地面积GDP、税收额每年分别增长8% 和10%以上。该意见通过市国土资源局内部审定,已报市法制办进行合法性审查。
三是坚持有保有压、保障重点的原则,对限制类项目用地严格把关。认真执行用地定额指标,提高土地投资强度,加强了用地批前、批中和批后的监管工作。积极开展城区闲置土地清理工作,共清理15宗,其中闲置房地产用地10宗。针对闲置土地成因复杂的现实情况,按照“区别对待,分类处置”的要求,结合市政府有关会议精神,拟协议收回建设用地使用权4宗,责令限期开工建设5宗,征收闲置费3宗,重新调整规划继续开发利用3宗。
10.乡镇总体规划编制要务 篇十
关键词:乡镇;总体规划;编制
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乡镇公共建设投资力度的加大,作为乡镇建设引领性工作的总体规划编制就显得尤为突出和重要。
一般来说,乡镇规划层级比较简单,总体规划是其规划体系中最重要的一环,鉴于乡镇规模相对较小,乡镇总体规划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的多种规划管控作用。因此其作用不得小觑。
一、乡镇总体规划包括的主要内容及其深度分析
1、区位分析。区位分析不能仅仅是简单的地理位置的描述,还应该包括附近交通环境、产业环境、发展机遇等多方面的描述。
2、镇域现状分析。现状分析是进行总体规划的根本,应该透彻的了解地下(暗沟、地震带、过境管线等)、地上(土地利用情况、村庄社区分布及等级、人口分布、产业分布、道路河流情况、物质文化遗存分布、公共资源分布等)、空中(高压走廊情况、飞行区限高情况等)等全方位各类讯息。不仅仅要明晰个现状要素的存在事实,还要对其存在的量进行基本了解,对其影响方向影响范围有基本的预估和匡算。
3、镇域体系规划。镇域体系规划主要是确定乡镇村庄社区等级分布问题(包括各类公共服务设施的合理分布),要结合居住人数、居住习惯、产业发展契机、交通发展契机等综合确定村庄社区的等级规模。分级不应太多,应将有效公共资源集中布置,发挥其拉动辐射作用,避免小而全。适当的合村并点应该考虑居民的实际心理感受和乡土人情,避免生硬的割裂式搬迁,应该允许特殊情况下个别村庄社区分散性存在。需要强调的是,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应该严格按照其服务人口和服务半径布设,不能单纯的扩张规模以满足需要,要充分考虑到量变与质变的不同。
4、镇域公用设施规划。公用设施规划应该与体系规划相协调,注意不同公用设施服务半径而合理布设,既要满足功用还要避免资源浪费。要综合考虑输变电站等级与输送距离的经济关系,每个集中居住点都应该具备匹配的垃圾处理设施,布置数量足够的垃圾收集器具,可以有条件的发展沼气、污水处理等市政设施。公用设施规划应该着眼长远,在情况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预留出位置、空间。
5、产业结构布局规划。在目前的乡镇产业规划中存在一种误区,那就是除了具有良好工业、商业、服务业基础的乡镇重视产业规划意外,以第一产业为主的乡镇大多忽略产业规划。这种思想极大的制约乡镇发展,作为城市反哺农村的特殊时期,特色农业以及优势农业的重要性尤其突出,结合周边区域大的农业产业环境,突出自身特点,走精、专、强的农业发展之路是产业发展必然。传统的规划只是注意地理空间布局而忽略经济成长发展谋虑,产业结构规划就是解决后者重要途径,作用不容小觑。
6、镇驻地规划。镇驻地是镇域范围内最重要的一部分,一般首位度系数都是特别大。镇驻地无论人口规模、公共服务设施数量都应该是镇域范围内最突出的。做好镇驻地规划,是对全镇规划的一个示范、引领和带动。
7、发展用地评价。土地与规划的关系及其紧密,既相互制约又互相联系。要明确土地利用与规划的关系,明晰那些土地资源是可以利用哪些是禁止开发的。同时,规划应提出一个建议性发展方向,以供土地规划调整时有意图的进行靠拢契合。土地与规划要相互尊重相互体谅,彼此脱离独自发展都有违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8、各类工程专项规划。良好地用地分类和布局是为乡镇规划打下一个良好地轮廓基础,那么各类水、电、热、气等专项规划则是提高各个地块使用舒适度的重要手段。
9、规划时序。规划不是一个最终的平面,而是实现最终平面的一个过程。如何调整工作思路、工作手段,解决规划目标实现过程中的各个问题,这才是规划的关键。良好地规划时序安排可以有效促进整个规划进程的现实,相反则会制约规划发展,使规划目标流于形式。
二、乡镇总体规划编制思路上应注意的问题
1、用地分类和指标。乡镇总体规划的用地分类和城市分类有所不同,有些虽然名称一样可内涵覆盖上也有些许差异。特别是指标数据上,不能拿城市规划指标评价体系来衡量乡镇规划。
2、基础资料收集。应该承认乡镇一些工作人员的工作方法侧重于实践而非理论,他们提供的数据更多的是经验数据和感官数据。应该尽量将这些数据信息数字化,找到确切的出处来源,或者扩大问卷调查范围和数量进行数据佐证,以确保资料的准确性。
3、重视程度的培养。由于规划工作是一种隐形效益,它所带来的利益效应会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段内释放出来,而且,涉及产业转型、土地调整等问题还会有现实的阵痛阶段。所以规划工作被忽略也是不争的事实。作为编制单位和专业人员,应该有理有据的将乡镇总体规划的重要性明晰的展现出来。
4、既成事实与突破制约的平衡。乡镇现状有其形成的基础,可能有关地域生活习惯或者民俗风情。存在即理由,规划中不能簡单套用成品理论,无视现状,盲目刻板的约束更改。可以在承认保留现状的前提下进行延续规划。当然,尊重并非妥协,完全背离规划基本常识的自发松散型现状应该得到有效约束。尊重与制约的评判标准就在于居民的使用感受和心里预期。
三、结束语
总之,村镇总体规划要以解决建设矛盾为目的,以尊重历史遗传与现状实际为前提,以提高村民实际生活质量为目标,充分运用各种技术手段协调内外环境因素,构建一个和谐的、贴近自然的生存空间。(作者单位:1.聊城市恒信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2.聊城市星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3.聊城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参考文献:
[1]《小城镇规划与建设原理》骆中钊,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2]《小城镇规划与设计》王宁,科学出版社,2001
11.宣城总体城市规划 篇十一
1 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种子市场多、乱、杂的现象仍然存在
近几年来,由于各级农业执法力度的加大和良种良法配套等惠农政策的开展,宣城市水稻等农作物种子市场多、乱、杂的现象有了很大改观,大部分种子经营户基本能做到守法经营。但由于种子经销门槛太低,种子经销商群体庞大,各级经销商专业水平参差不齐,加上少数种子经销商为了单纯追求利益等原因,种子未审先推、表里不一、夸大其词、不含区域推广等现象仍然普遍存在。
1.2 播期不当,抽穗扬花期易遭受高温热害
由于多年种植习惯,宣城市水稻播种时间不统一,相差较大,如宣州区、郎溪、广德县大部分地区在4月底至5月初播种,而南部山区县,如绩溪县、旌德县、泾县部分地区旱育抛秧4月初采用薄膜覆盖与早稻同步播种,宁国市部分地区5月10—20日播种,宣州区北部乡镇午季作物收获后撒直播要到5月底至6月初播种。由于播期不一,导致抽穗扬花期也不一致。而宣城市7月20日至8月10日为每年的高温时段,常出现连续多天35℃以上的高温,因此这个时段抽穗扬花的水稻结实率及千粒重(高温逼熟)常会受到一定程度影响,以致严重影响产量[1,2]。
1.3 普遍存在基本苗不足现象
宣城地区杂交水稻种植面积占80%以上,杂交稻具有根系发达、分蘖强、穗型大等多种优势。稀植栽培,可以充分发挥杂交水稻的个体优势。但近几年来,生产上往往出现过度稀植,一般田块密度仅在15万~18万穴/hm2,部分田块甚至不足12万穴/hm2,基本苗不足导致有效穗不足,从而影响产量,此现象已成为影响杂交水稻单产提高的重要因素。
1.4 管理滞后,影响穗粒数和结实率
目前水稻生产过程中,不少农户往往忽视前期管理,主要表现在水稻生长前期(苗期至有效分蘖临界期)长期灌水或灌水过深,后期发现生长不理想时,又过度施肥,同时烤田推迟,由此造成的结果是秧苗素质差,根系发育不良,低位分蘖少,迟发、高位及无效分蘖增多,导致穗粒数减少。同时后期氮肥过重,造成田间郁蔽,通风透光差,诱导纹枯病、稻瘟病、稻飞虱病虫危害加重。过迟烤田,又会影响水稻幼穗分化,造成结实率下降。
1.5 后期倒伏,造成严重减产
宣城市属自然灾害多发地区,水稻生产季节经常会遭受突发性自然灾害如台风、强降雨、洪涝灾害等,造成水稻倒伏。同时由于品种选择不当、管理不善,如长期灌水造成根系发育不良、氮肥尤其是后期氮肥施用过量,造成营养生长过剩,通风透光差,头重脚轻;稻飞虱暴发、防治不力等都会引起水稻倒伏,从而导致严重减产。
1.6 不重视水稻病害的预防
农户在整个水稻生产上往往只注意防治虫害,而忽视对病害的预防,经常导致大面积减产甚至绝收的现象发生。近几年来,由于预防不及时,水稻常发病害如恶苗病、稻瘟病、稻曲病、稻飞虱侵染引发的病毒病(条纹叶枯病、黑条矮缩病)等都曾大面积发生,造成严重减产,给农户及农业生产带来了严重损失。
2 对策
2.1 科学合理选择品种
宣城市地处沿江平原与皖南山区过渡地带,北部为平原畈区,土壤肥沃,而中、南部为丘陵山区,昼夜温差大、土壤相对瘠薄,且稻瘟病易发。因此,宣城市水稻种植品种选择除要注意品种的合法性(是否审定)与品种的质量指标(水分、净度、发芽率、纯度)合格外,还要充分注意品种的适应性,如北部平原畈区应选择种植粳稻或耐肥抗倒、增产潜力大的籼稻品种,而中、南部丘陵山区应选择种植米质优、产量适中、抗稻瘟病强的籼稻品种。
2.2 确定适宜播种期
水稻抽穗扬花的适宜温度为28~32℃,遭遇连续3 d以上35℃以上的高温时易发生高温热害,导致结实率明显下降。根据宣城市气候特点,常年7月20日至8月10日为35℃以上高温易发时段,因此将水稻抽穗扬花期尤其是盛花期安排在8月中下旬,可以有效避开高温热害,确保水稻安全抽穗扬花。据此根据不同品种生育期及播始历期,合理安排适宜播种期。如丰两优一号在宣城市种植全生育期约135 d,播始历期100 d左右,盛花期安排在8月20日左右,在宣城市适宜的播种期应为5月10日左右。
2.3 适当增加密度,保证基本苗
适当提高种植密度,保证基本苗数,增加有效穗数,是提高水稻产量的重要技术环节。根据宣城市土壤肥力状况及分布特点,杂交稻适宜的栽培规格应为16.5 cm×26.4 cm或19.8 cm×26.4 cm,插足18.75万~22.50万穴/hm2,要求基本茎蘖苗在90.0万~112.5万根/hm2以上,有效穗不少于240万~270万穗/hm2。常规稻栽培适宜规格应为16.5 cm×23.1 cm或19.8 cm×19.8 cm,插足22.5万穴/hm2以上,要求基本茎蘖苗在112.5万根/hm2以上,有效穗数300万~330万穗/hm2。北部平原畈区种植密度可适当减小,南部山区种植密度可适当增加。
2.4 加强前期管理,争取早发分蘖成穗
加强前期(苗期至有效分蘖临界期)管理,争取早发分蘖是争取有效穗数和穗粒数的关键。一是加强早期水管。掌握“浅水勤灌,干湿交替”的原则。水稻前期水管除移栽返青期和施肥需灌寸水外,基本不灌水,做到寸水返青、薄水施肥、自然落干、干湿交替、通气发根。二是加强前期肥管。苗期“少吃多餐”(断奶肥、分蘖肥、送嫁肥),大田重施底肥、早施分蘖肥,有效分蘖期以后不施或少施肥。三是适期适度烤田。过迟过度烤田不仅不能控制无效分蘖,而且会影响幼穗分化,造成颖花分化退化而影响结实率。适期适度烤田即在总茎蘖数达到预期穗数的80%时左右烤田,采取多次轻烤(白根外露,脚踩不陷脚)的方法[3,4]。
2.5 稳量氮肥、适当增施磷钾肥,促进群体稳健生长
要充分发挥水稻的增产潜力,同时为增强其抗倒伏能力和防止后期早衰,施肥上应掌握“稳量氮肥、适当增施磷钾肥”的原则。根据宣城地区土壤肥力的特点,按水稻产量9 t/hm2以上目标,施肥标准一般要求施氮量控制在180~210 kg/hm2,磷、钾肥的施用量分别为90 kg/hm2和165 kg/hm2左右,氮、磷、钾配比约为2.0∶1.0∶1.8。具体用法:氮肥40%作基肥、40%作分蘖肥、20%作促花肥(促花肥的适宜施用时期为幼穗分化2~3期);磷肥全部用作基肥;钾肥60%用作基肥,40%用作穗粒肥(钾肥穗粒肥适宜施用时期应在幼穗分化5~6期)。
2.6 加强病虫害预防
一方面根据当地植保部门的预测预报,及时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同时生产中病害预防还应注意:药剂浸种,预防恶苗病,麦区水稻育秧应加强预防稻飞虱,防止因其危害而使水稻感染病毒病,稻瘟病重发区抽穗前7 d及破口期应防治稻瘟病2次,易感稻曲病品种应在抽穗前10 d(剑叶与倒2叶叶枕平期)用高效井冈霉素防治稻曲病1~2次。
参考文献
[1]石纪成,李超高,许谓清,等.长沙地区水稻生产中的新问题及对策[J].农业与技术,2009,29(1):31-33.
[2]冯德清,邢建国,朱德华.水稻生产中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J].现代化农业,2008(10):30-32.
[3]彭守华.浅议水稻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7(1):99-100.
12.宣城总体城市规划 篇十二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行政区域内食品安全监管责任追究工作。
第三条食品安全监管责任追究,应当坚持实事求是、有错必究、过责相当、教育与惩戒相结合的原则。
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地区食品安全负总责,统一领导和协调本地区的食品安全监管和整治工作,研究解决食品安全重大问题。
食品药品监管、农委、水产、质量技术监督、商务、工商、卫生等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应当按照“一个监管环节由一个部门监管”的原则,采取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的方式,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完善监管制度,强化监管措施,确保食品质量安全。
第五条各级人民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和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及管理权限,负责追究食品安全监管责任人的行政过错责任。
市政府可以责成有关部门负责食品安全监管过错责任调查,依法实施责任追究。
第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进行食品安全监管责任追究:
(一)在实施行政许可、行政执法检查,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处罚等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过程中,违反法律法规规定,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的;
(二)不及时受理和调查对食品生产经营违法行为的举报;对应当追究食品生产经营者责任的违法行为不及时进行处理的;
(三)在填报、汇总食品安全监管信息、材料工作中,瞒报、迟报、谎报的,发生食物中毒、食品安全事故时,未按照有关规定及时报告或者瞒报、谎报的;
(四)依据食品安全监管各部门制定的行政执法人员行为规范,应当追究监管责任的;
13.宣城总体城市规划 篇十三
日前,宣城市委组织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青春成长计划”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村官工作的实施意见》,从完善多层次岗位责任机制、构建多方位关心服务机制、拓展多途径培养锻炼机制、健全多元化选拔使用机制等四个方面,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村官工作的具体措施。
一是完善多层次岗位责任机制,进一步营造大学生村官的争先氛围。规范岗位职责,落实工作任务,明确大学生村官主要履行“6+1”岗位职责,并根据其成长规律,按照“适应调整阶段”、“能力提升阶段”、“干事创业阶段”不同阶段的特点,分层次及时给大学生村官交任务、压担子。强化管理考核,建立大学生村官成长档案、落实工作日志制度,推广量化积分考核办法。严格提醒告诫制度,对工作作风不扎实、任务完成不及时、自我要求不严格、党员群众有意见的大学生村官,及时进行提醒谈话,指明问题、限期整改。
二是构建多方位关心服务机制,进一步激发大学生村官的.创造活力。拓展帮带培养,建立领导干部联系帮带制度,完善“3+1”工作导师制度,继续推进离退休党员干部联手大学生村官共建美好乡村主题实践活动,同时引导大学生村官结对帮扶农村贫困户,力所能及帮助村民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搭建交流平台,坚持和完善县级季度例会、乡镇每月例会制度,创新小组活动制度,举办村官论坛,创设工作刊物,积极发展大学生村官志愿服务队、艺术团等社团组织,组织开展主题实践、志愿服务活动,促进大学生村官了解互动、交流经验、展示自我。
三是拓展多途径培养锻炼机制,进一步提升大学生村官的整体素质。加强教育培训,根据大学生村官特点和岗位需求,采取菜单选学、跟班体验、基地实践、案例教学、网络互动等方式,增强培训实效。注重实践锻炼,按照“到村工作为主,多岗锻炼为辅”的思路和要求,创造条件,有计划地选派任职1年以上的大学生村官到信访、司法、民政以及党群部门跟班学习和轮岗锻炼。扶持自主创业,扎实推进大学生村官“带贷款下乡进村”活动,纳入“创业富民”邮储银行小额贴息贷款活动范围,享受政府或财政贴息政策,市级将成立大学生村官创业指导组,开设创业讲堂,建立不同类型的创业富民实践培训基地,为大学生村官提供现场教学和实习、实训场所。
四是健全多元化选拔使用机制,进一步形成大学生村官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局面。鼓励留村任职,每年至少公开选拔村党组织20名第一书记或书记。完善招考制度,逐步提高面向大学生村官考录公务员、选调生、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比例,畅通期满大学生村官直接补充进入乡镇或县级事业单位渠道。加大选拔力度,定期开展公开选拔乡科级领导干部工作,注重选拔优秀大学生村官进入乡镇和县(市、区)直部门领导班子。建立跟踪培养制度,市级重点掌握一批副科级以上干部和一批担任村“两委”主要负责人的人员,继续加大培养使用力度。引导多样发展,拓宽大学生村官发展渠道,鼓励和支持自主创业或继续学习深造,积极向企业、社会组织等各行各业输送优秀人才,形成大学生村官有序流动、多样发展的职业发展机制。
14.宣城总体城市规划 篇十四
关键词:灰飞虱,发生规律,防控对策,安徽宣城,宣州区
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e(Fallen)),除为害水稻外,还为害小麦和玉米[1]。自2004年以来,其传播的水稻条纹叶枯病和水稻黑条矮缩病在宣城市宣州区相继发生,给当地粮食生产造成了一定的损失,严重的甚至失收。为做好灰飞虱防治,控制其传播病毒病的流行,通过几年来的调查和监测,对灰飞虱在宣州区的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进行了研究和探索。
1 发生现状
由于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耕作制度的变化,以及气候条件等多方因素的影响,特别是近些年来,宣州区小麦面积迅速增加(由以往常年的4 000 hm2,增长到现在稳定的1.87万hm2左右),使灰飞虱越冬基数提高,发生量增大,大大增加了水稻病毒病的初侵染源,使其传播的水稻条纹叶枯病和水稻黑条矮缩病在该区为害加重。
1.1 灰飞虱发生情况
一是近几年冬后越冬代和稻田1代灰飞虱虫量。2008—2010年,每年的3月中旬调查,冬后麦田和杂草上越冬代高龄若虫均较多,2008年麦田和杂草上虫量最高,平均达78.58万头/hm2,2009年和2010年麦田和杂草上虫量平均分别为16.25万、7.67万头/hm2。5月下旬调查,稻田1代灰飞虱以成虫为主,且虫量高,仅有极少数高龄若虫。2007年5月23日调查,虫量平均为3 659.2头/百丛,高的已达7 787.5头/百丛;2008年5月31日调查虫量平均为5 055.2头/百丛,高的已达14 274头/百丛;2009年5月27日调查,虫量平均为43.9头/百丛,高的达121.5头/百丛;2010年5月31日调查虫量平均为87.8头/百丛,高的只达110头/百丛。2007—2008年田间虫量高,2009—2010年田间虫量大大降低,2009—2010年田间1代灰飞虱虫口密度低与防治和气候有明显的关系。二是灯下1代灰飞虱成虫的初见期和累计诱虫量。2010年灯下5月20日初见,比2009年迟12 d,比2008年迟4 d。1代灯下累计诱虫量2009年(370头)和2010年(182头)低于2008年(12 303头),2010年最低。三是条纹叶枯病灰飞虱带毒率测定情况。经检测宣州区灰飞虱的带毒率相当高,2008—2010年5月上中旬送到安徽省植保植检总站进行检测,检测结果:2008年灰飞虱带毒率为7.5%,2009年达10.5%,已接近水稻病毒病大发生和流行值(带毒率12%),2010年为8.3%。
1.2 病害发生情况
一是水稻条纹叶枯病。据田间调查,2005—2008年是宣州区条纹叶枯病发生最重的4年,2009—2010年条纹叶枯病的发生在该区有所减轻。发生和危害重的水稻品种主要是粳糯稻,籼稻虽能感病,但对产量损失小。2005—2008年6月上中旬调查,发病田块病株率平均分别为2.0%、2.9%、4.2%和3.5%,发病重的田块病株率有的已达70.0%以上。二是水稻黑条矮缩病。宣州区水稻黑条矮缩病最早发生在2007年,朱桥(该区是小麦种植区)中稻品种丰两优4号发病田块的病丛率达8.3%。2008年发生地点由小麦种植区扩大到周边的非小麦种植区,如寒亭、文昌,2009年和2010年已扩大到全区所有乡镇水稻种植区,发生品种也有所增加。发生和为害的品种主要是籼稻。2009年主发品种有香优207、澳优28、皖稻153和岗优188等,发病田块病丛率平均为12.1%,高的达15.0%;2010年发生感病的品种有资优299、香优207、新两优6号、皖稻203、丰两优系列等,发病田块的病丛率平均达16.8%,部分田块的病丛率高达90.0%以上。
2 灰飞虱发生规律
灰飞虱在宣州区一年发生5~6代,以3龄、4龄若虫在本地麦田、绿肥田、田边、沟边、塘边杂草和落叶下越冬。越冬若虫在翌年3月中旬至4月上中旬羽化为成虫。随后,将卵产入小麦或禾本科杂草上繁殖。5月下旬至6月上旬,第1代若虫羽化为第1代成虫,随着小麦的收获,成虫大量迁入到水稻田传毒为害。自第2代起,在各类型稻田中辗转为害,以第5代迟孵若虫和第6代若虫在晚稻收割前转移到越冬场所。灰飞虱抗寒力和耐饥力强[1],冬季低温对越冬若虫影响不大;夏季高温对其极为不利,成为虫量增长的限制因子。
3 存在问题
一是在稻飞虱的防治上,重视褐稻虱和白背飞虱防治,轻视灰飞虱防治。灰飞虱习性为耐低温怕高温,其发生的高峰期在5—6月和9—10月,正值水稻的生长前期和后期,直接对水稻的危害没有褐飞虱和白背飞虱明显和严重。而农民对其传毒的水稻条纹叶枯病和水稻黑条矮缩病认识时间短,重视程度不够。二是重水稻生产,轻午季生产。由于以前宣州区小麦面积小,农民忽视了对小麦上病虫害的防治。而灰飞虱的防控重点首先是在午季小麦上,随着近年来小麦面积的扩大,越冬代灰飞虱在小麦田大量繁殖,成为后代灰飞虱虫口基数猛增的主要原因。三是在水稻品种的选择上存在两难。不同水稻对不同病毒病有不同抗性,一般籼稻类型较抗条纹叶枯病而易感黑条矮缩病,粳糯稻品种较抗黑条矮缩病而易感条纹叶枯病。目前,还没有对2种病兼有抗性的品种在生产中应用的报道。四是农民重化学防治,轻农业防治。由于化学防治具有效果好、见效快、方法简便等特点,农民易于接受。但它也会破坏生态平衡,污染环境,并造成害虫的抗药性。相比之下,采用农业防治可以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条件下,利用害虫天敌等措施控制灰飞虱为害。
4 防控对策
4.1 加强宣传与系统监测
通过向处于生产第一线的农民普及防治知识,提高他们对灰飞虱和其传播病毒病危害性的认识,提高他们开展防治的主动性。科学指导农民进行农作物合理布局,还要指导他们合理用药,以及科学的防治技术和方法。另外,相关科研部门要加强抗病品种选育和防治药剂的研究,农业部门应在生产上大力推广防治新技术新成果。按照有关灰飞虱监测和调查办法,对本地越冬灰飞虱虫源,于越冬前、越冬时、越冬后进行全程系统调查和监测,准确掌握越冬虫源的动态[2,3]。在越冬后加强对小麦及禾本科杂草等的虫情调查。科学预测发生程度和时期,并于越冬后对1代灰飞虱携带的条纹叶枯病毒和黑条矮缩病病毒进行带毒率检测,为有效防控灰飞虱及其造成的病毒病为害提供依据。
4.2 狠治灰飞虱
针对灰飞虱对水稻、玉米等作物具有直接和间接的双重伤害,且传播病毒病的特点,抓住有利时机,狠治灰飞虱。在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结合小麦田蚜虫和穗期病害防治,狠治第1代若虫,以压低虫口基数;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抓好第1代成虫防治。防治主要策略:“切断毒链,治虫控病”,采取以农业防治、物理、化学等综合防治措施[4,5],最大限度地减少灰飞虱的发生量和迁入稻田的数量,避免灰飞虱传毒危害。农业防治上,一是破坏越冬场所,清除早春寄主。越冬期间,对灰飞虱越冬场所如田埂和沟边杂草进行清除,销毁枯枝烂叶,使其失去越冬场所。在早春3月之前,通过喷施除草剂或化学药剂,消灭沟埂边杂草寄主,从而减少虫源。二是耕翻灭茬和灌水,压低灰飞虱基数。小麦、油菜收获后,要尽早进行耕翻和灌水。对暂不能及时耕翻的农田要及时上水,灌深水,尽可能淹没灰飞虱的滋生寄主。三是调整耕作制度和作物布局。水稻秧田应可能选择远离麦田,避免稻麦共生,防止灰飞虱直接从麦田转移到秧田危害。相同熟期的水稻品种,尽可能连片种植,防止灰飞虱在不同品种间迁移传病。四是调整播种期,覆盖育秧。直播一季稻田适当推迟播期,避开灰飞虱迁移高峰,减少灰飞虱1代成虫在大田的迁移数量,减低传毒几率。育秧田采取无纺布育秧或防虫网覆盖,阻隔灰飞虱接触秧苗,传播水稻条纹叶枯病和水稻黑条矮缩病。化学防治上,一是麦田防治。于4月下旬至5月上旬1代灰飞虱低龄若虫期,结合防治小麦穗蚜和穗期病害,防治麦田灰飞虱。5月中下旬,根据小麦病虫害和灰飞虱发生情况进行补治。麦田防治药剂可选用吡蚜酮和菊酯类复配。二是秧田防治。在秧苗一叶一心期应用毒死蜱或仲丁威进行1次防治;隔7~10 d,用吡虫啉或吡蚜酮进行第2次防治;移栽前3~5 d,用噻嗪酮喷雾,打好“送嫁药”,用水量750 kg/hm2。三是大田防治。直播稻大田,在一叶一心期,用速效药剂进行1次防治;隔7~10 d用速效性药剂与持效性药剂混配后,进行第2次防治,药剂品种同秧田。移栽稻大田,在移栽活棵后,进行第1次用药防治;用药后7~10 d,进行第2次防治。后期结合防治水稻螟虫和其他病害,兼治灰飞虱。
参考文献
[1]丁锦华,苏建亚.农业昆虫学(南方本)[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203.
[2]张俊喜,仇彩云,陈德舫.盐城稻区灰飞虱成灾机理及防治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08(8):67-69.
[3]王维屯,李毅,徐宗进,等.越冬代灰飞虱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07(20):96.
[4]敖成光,朱晓群,王金良,等.灰飞虱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J].上海农业科技,2008(4):109-110.
15.宣城总体城市规划 篇十五
摘要:本文在分析新一轮土地利用规划与城市规划之间产生的问题的基础上,根据规划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则,探求两者衔接和协调的基本途径。
关键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城市规划 协调
1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存在的矛盾
从目前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施情况看,二者在很多方面还存在相互不一致,脱节甚至冲突的情况给规划的审批管理和实施工作带来诸多不便,更为严重的是土地资源没有依照规划得到合理开发利用和有效保护。两项规划的矛盾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1 负责两种规划编制的行政主管部门不同 当前,我国许多城市的土地利用管理由两个不同的部门负责。国土资源部门管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建设规划部门负责城市规划。虽然国务院对两个部门的职责作了明确分工,但在实际工作中,许多方面又存在着职能交叉。两个部门从各自的利益出发,在用地功能布局、用地规模等重大原则问题上缺乏交流、信任和支持,使两种规划出现相互不一致、脱节甚至冲突的情况,规划的编制和实施也存在“两张皮”现象,给实际工作带来很大影响。
1.2 两大规划的目的、内容不同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国土规划的组成部分,是国家根据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土地本身的适宜性,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整理、复垦、保护等在时间空间上所作的总体安排。城市规划,包括城市规划、分区规划、详细规划,比国土规划低一个层次,是城市建设的具体规划。从规划的内容上看,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国土规划、区域规划中对土地利用进行综合考虑的专业规划,包括进行土地资源与土地利用现状分析、进行土地需求预测、确定土地利用的目标和方针、进行土地利用分区、编制规划方案和实施规划措施。城市规划是综合考虑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以规划范围内土地资源为载体,对空间布局进行综合考虑和全面安排。
1.3 编制规程和工作路线不一致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一般采取从总体到局部、从上到下逐级进行的方法,而城市规划采用的是从上到下与从下到上相结合的工作路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强调土地尤其是耕地的保护,耕地占用和保护指标的分配采取自上而下层层下达的方式,不得突破,带有很强的计划性。城市规划侧重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规划编制一般从各行业用地需求的角度进行各种土地利用的时空安排。由于工作思路和路线不同,往往造成两种规划在建设用地指标方面互不一致的情况,一般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分配计划指标要比城市规划的需求预测指标偏小。
1.4 规划期限不一致 根据《土地管理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规划期限由国务院确定。具体是由国家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正式发文,对全国各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规划基期规划期及规划基期数据做出明确的规定。新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要求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期限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期规划的期限相适应,一般为10-15年,近期规划一般为5年。而城市规划,其规划期限一般都由编制规划的政府部门根据城市的发展条件、发展趋势等自行确定,规划期限确定的随意性较大,城市规划的期限一般为20年,而且起始年差异很大,规划期限不同,制定的规划目标则不一致。结果出现两种规划在期限上的差异,使规划的可操作性降低。
2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规划协调的途径
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关系到城市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的两项重要规划,两者必须协调,这既是法律的要求,更是促使两项规划顺利有效实施,发挥其应有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作用的根本需要。要达到两者的协调和衔接,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2.1 正确认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城市规划的指导作用 根据我国土地利用现状特点和土地资源的实际情况,城市规划必须正确对待和解决土地的供求关系—供给引导和制约需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较城市规划更全面、更具体的对行政区域内的全部土地进行分析和研究后编制的,因此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对城市规划起指导作用,决定城市规划的城市用地规模;另一方面,城市规划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所确定的规模起验核和反馈作用,补充和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控制指标。这样,两者才能相互衔接和协调,真正发挥规划的指导作用。
2.2 逐步完善相关法规,保持规划期限、用地分类等方面一致 建议修改现行的城市规划法和土地管理法,修改造成两种规划编制方法和程序不一致的环节,如建设用地控制指标的确定等;建议制定国土规划法,强化和保障城市国土规划和区域规划编制,指导和协调两个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工作。两者的规划期限最好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5年计划和长远规划的期限保持一致,以便与地方国民经济发展目标相协调。在用地分类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宜将与城市有密切联系的近郊农村居民点和工矿企业用地纳入城市范围。在土地利用分类中,还宜将风景名胜等从特殊用地中分解出来。因为特殊用地指有特殊使用和管理要求的用地,如军事外交用地和陵园等,一般要求单独设置。而名胜古迹和风景旅游用地是供居民参观游览的地方,城市近郊的风景点和名胜古迹可以作为城市绿地纳入城市用地。当然,两者用地分类不一致的地方很多,这里不一一列举。
2.3 明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城市用地的管理内容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城市用地的管理不是对具体用途的管理,而是对城市用地总量规模和占地规模的控制,在新增城市用地数量和城市发展方向上应与城市规划协调。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预测城市用地规模时,应综合考虑城市现状人均用地规模,城市历年的开发规模和未来地方的投资能力和上级下达的规划控制指标,选择合适的规划期内人均用地标准。根据预测的城市人口规模,求出合理的城市用地规模;根据保护耕地的原则,在选择城市用地时,尽量少占耕地。
2.4 协调人口和用地的统计口径,使两者相一致 城市人口的本意是指居住城市之中,享受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人口,即城市驻地范围内的人口,具体应包括城市及其周围工业区的非农业人口,城市周围的农村人口和城市内居住1年以上的暂住人口。城市人口的预测应以城市体系规划和城市规划的预测为主,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可以对城市规划预测的人口规模进行验证,若两者差距较大,应找出原因,加以协调。现行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用地数据是以行政区划(如区、县)为范围进行统计的,而城市规划以规划区作为统计各类用地的范围。用地统计范围的不一致,造成两者中同类用地量的不同和不可比性。因此,两者必须以统一的口径统计各类用地。建议以行政区划作为统计各类用地的范围。统计各类用地的范围保持一致了,要统计某类用地量时,只需将各个行政区划内的同类用地进行累加即得。这样两者的城市用地规模才真正具有可比性,从而实现两者用地规模的控制和反馈。
总之,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侧重点不同,但二者都是以土地作为主要规划对象,其核心内容都是为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其根本目标是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宪平.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突出五个重点[J].国土资源导刊.2009. (01):20-21.
[2]屈援,王雪莲,汪波.城市土地利用及规划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城市问题.2007.(03).
[3]杨子生.试论土地利用学[J].中国农学通报.2009.(01):229-236.
【宣城总体城市规划】推荐阅读:
宣城市历史文化背景08-22
宣城市地方税务局个体工商户09-09
宣城市人民医院党委组织承诺书10-14
宣城市宣州区人事局文件12-14
面试例题(安徽省宣城市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面试真题题解)09-29
城市总体规划09-10
城市总体规划任务08-24
城市总体规划修改09-02
城市总体规划动员大会06-24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划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