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关键路径

2024-12-15

课程设计关键路径(精选14篇)

1.课程设计关键路径 篇一

室内设计课程教学革新路径分析的论文

通过案例分析、实地考察、方案确定、表现手法等,与每一个项目环环相扣,进行“实题再做”或者“实题实做”。以一个“餐饮空间设计”项目为例,学生应掌握如下知识内容:设计任务书的解读、分析,与甲方交流沟通;对现场的勘测、记录,对相关项目进行市场调查与研究;分析、归纳、总结,大胆设想,形成符合设计任务要求的创意构思;运用图形语言视觉化表达,制作模型或小样,反复讨论,形成方案;设计方案在获得甲方签字确认后,进行施工图设计,将方案具体化;配合施工单位设计交底,协助监理公司和甲方有效监督,选材定样。由此看来,光靠课堂教学是达不到企业人才培养要求的。这几年,我们在课程进行到适当环节时,聘请校外实习基地的设计师或项目经理给学生上课。我们把工地、市场变成课堂,充分运用社会资源进行课程教学,如针对居住、商业、办公等空间的不同设计要求,有针对性地带学生去宜家、百安居、红星美凯龙、金盛装饰市场参观调研,为设计前期做准备。学生反映学习效果明显。

以“赛”促教,鼓励并组织学生参加多层次专业竞赛并多次获得奖项。这对于提高学生的方案设计能力和设计表达能力很有帮助。如级杨文凯等七位同学参加了“CIID江苏省青年学生室内设计竞赛”,作品全部入选展览,这个比赛,全国很多艺术类高校都组织学生参加,从起,这个比赛已经纳入室内设计专项课程设计的常规必做内容;级徐静等同学5件作品入选(第九届)南京国际车展“大学生汽车外观设计大赛”;2008级李斌和级刘长安分获20和两届全国ITAT技能大赛分获一、二等奖,多名学生获优秀奖。以“项目”促教,有效地提高学生正确绘制施工图和效果图的能力。室内设计原理、居住空间设计、商业空间设计、办公空间设计等相关课程中的课题大部分来自公司的真实项目。基于时间关系,或者“真题再做”,或者跟着公司完成项目的一部分任务。学生在二年级学完室内设计原理课程后,基本都学会了方案设计、方案表现、CAD、效果图绘制等。其后,老师会推荐其中比较优秀的学生参与完成一些公司项目。如级两个班参加南京富海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水资源实验室”装修施工图的绘制;2007级邵玉等参加南京视创装饰设计制作有限公司的济南媒介生物科普展前厅效果图绘制;2008级两个班参与江苏广电网络汉中门旗舰店平面设计方案的设计;2009级陈倩等为广东星艺装饰集团苏商集团项目绘制施工图、客房效果图等。

在当下的设计市场中,很多项目往往由一个设计团队共同完成。在室内设计课程教学中,将3至5名学生组成设计小组,学生可自由组合,也可由教师根据学生特点进行搭配组合,共同完成一套大作业或设计项目,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承担相应部分,同学间相互协作共同完成。这样的教学实践,可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如:我系的《民国文化老城景观改造——以“津浦铁路浦口火车站”地区》团队和20的《秦淮文化的旅游开发——以夫子庙街区为例》团队分别获得了江苏省教育厅优秀毕业设计团队奖。这和我们平时对学生设计团队的训练培养是分不开的。该课程考核方式根据实际教学情况需要进行了改革,变传统的考核方式为多层次考核评价方式,重视实践能力考核,注重职业能力培养。开放性考核方式,即理论考核与实践能力考核相结合,笔试、口试、操作相结合,开卷、闭卷相结合,不以一张卷子定输赢。项目化考核方式,即以项目过程化考核与作品效果考核相结合,以项目具体要求为考核标准。工作规范考核方式,即知识技能考核与工作态度考核相结合,注重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表现的考核。形式多样考核办法,即以考证通过与技能竞赛获奖相结合,采用多种渠道认定学生课程成绩。三位一体考核方式,即校内老师评价与企业、社会评价相结合,学生之间自评、互评相结合,多重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

206月,学院立项了一批省级质量工程培育项目,室内设计课程和《室内设计》教材名列其中,通过一年多的努力,教材已经由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并被下学期室内设计课程使用、另外还被焦作大学等三家院校征订使用。这本教材囊括了室内设计原理、居住空间、商业空间设计、办公空间设计等内容。这是一本校企合作的教材,参与单位为南京视创装饰设计制作有限公司、南京金鸿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南京星艺装饰集团分公司、南京澳华装潢工程有限公司等。参与企业提供了大量的案例和设计师访谈内容,其中有3位设计师为我院往届优秀毕业生。对于学生来讲,可以从书本上直接了解到公司所需,为学生更加有兴趣地学习提供了很好的帮助。这本书介于我院多届环艺专业和建装专业学生的平台而生,是一本知晓该两个专业学生需求的室内设计教材。

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高职教育的实践性本质,要求教师具备职业背景和掌握职业技能,理解并把握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同时又要不断提升自身素质,提高教学设计、教学改革和科研能力。几年来,课程组坚持从企业引进和在职培养相结合的原则,逐步建立起一支以高级职称教师为带头人,中青年教师为骨干,“双师型”教师为主体的专业教师队伍,其中“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60%。年8月,课程组教师全部取得室内设计考评员资格。近三年,教师发表本专业论文28篇,并在全国、省级各类专业比赛中获奖16项;立项与课程有关的各级科研课题10项。8.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成效显著实训基地的建设,是实施室内设计课程项目化教学的基础和保证。我们通过走访数家高职院校,经过五轮的方案设计,投入百万元建成了艺术设计与建筑工程实训基地。学生可以在其中边看材料、边看结构、边上课、边理解、边画图;还可以动手操作,体验实际设计空间中的家具、陈设等物件的摆放;还可在灯光实验室感受不同的照明设计。同时,学院与南京红牛装饰工程公司、南京澳华装潢工程有限公司、阿尔泰克(南京)建筑设计规划咨询有限公司等多家签订协议,为学生开设室内设计实际项目讲座或现场讲解。学院还与南京九正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江苏盛名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签约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顶岗实习、培养职业技能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通过校企合作多种渠道推进室内设计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逐步建立起基于校企合作,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的颇具特色的项目化教学的室内设计课程体系,成效显著:

1.室内设计课程2009年通过学院重点课程验收,并被评为优秀课程;2.修订后的培养计划和教学大纲已经被运用于2010、2011级学生;3.引用大量校外实训基地公司的案例,完成《室内设计》教材编写并被征订使用;4.室内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成果被教师的9项各级课题及23篇论文中运用;5.2011年12月,环艺和建装学生苏晴等15位同学为学院绘制部分教学楼及公寓楼CAD图纸;6.2010年5月,接受江苏盛名实业有限公司的项目委托,084501班和084301班全体同学参与某办公空间的设计;7.2010年4月,084301班和084501班全体同学参与江苏广电网络汉中门旗舰店平面设计方案工作;8.2010年4月,084302班和084303班全体同学参加了南京市博爱庇护工场改造设计项目,刘鹏等16位同学获得了最佳设计奖,学院获得优秀组织奖;9.2009年8月,084302班陈倩等3位同学利用暑假参加广东星艺装饰集团分公司新世界花园项目的.设计施工图绘制工作;10.2009年5月,074302级邵玉等5位同学参加南京视创装饰设计制作有限公司“济南媒介生物科普展前厅”效果图绘制;11.2009年3月,064302班董成燕等3位同学参加了广东星艺装饰集团“苏商集团”施工图、客房效果图的绘制;12.204月,064303班邓一方等参加南京富海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水资源实验室”装修施工图的绘制。

在教学中以设计项目为导向,以设计过程为路径,以设计内容为理论知识节点,以项目实践运用为驱动,在设计任务完成过程中用实践反证理论,并以小组为单位运行“项目—实训—理论—项目”的课程教学方法。这是本课程探索、改革、创新的基本思路和基本实践。其创新点具体表现在:

1.惠及多门课程,带动教师团队建设。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基本上都是一些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这一特点决定了项目教学必须注重教学过程中的理论性与实操性、创新性的结合,必须注重专业课程之间的衔接与联动。而室内设计、3dsmax、AutoCAD、flash动画制作、Photoshop平面制作、计算机辅助艺术设计、家具设计、项目管理、装饰材料与构造、装饰工程定额预决算、市场营销等课程在一个室内设计项目中均能够得到体现,因此,室内设计课程的项目教学改革涉及多门课程,牵一发而动全身,必然带动其他课程实行改革联动;同时,课程改革实施过程,需要多名教师共同承担和引导项目的实施,改变了传统的一门课只有一名教师的情况,带动了教师团队的建设。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力。兴趣是学生全身心投入项目制作的前提,在实施项目之前必须对学生进行适当引导,充分调动学生兴趣。在让学生设计之前,可以先展示一些优秀作品引导和启发学生。在项目实施之后,注意项目的梯度,即项目难度逐步增大,让学生由简入繁,由浅入深。

3.项目展示。可以尽一切可能,通过多种方法和渠道展示作品,例如校内橱窗展示、艺术节展览、校内小挂件拍卖、向其他师生赠送作品等,以达到宣传项目教学的目的;还可以向社会、相关企业或中小学学生进行项目作品展示;选择优秀作品作为小礼品赠与来访领导和同仁,宣传学校和项目教学法。这是对学生成绩的肯定,是对学生最好的成功教育,是对学生兴趣的最好的激发和鼓励,也是项目教学得以延续和发展保障。

4.坚持多样化评价原则。学习活动由学生、教师、企业技术专家及学生小组共同完成,让学生参与进来,提高他们的兴趣。学习评价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作用、变化和团队合作情况,坚持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教师点评相结合,客观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

5.校企合作开发教材。吸纳一部分大、中型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参与内容的编写,即“教师+工程师”共同编著。这样可以将实际工作中所需的技能与最新知识引入到教材中,增加一些工艺流程、企业技术标准、操作规程、安全知识和实习指导、设计师访谈等内容,使教材内容更切合生产实际,避免纸上谈兵。

6.发挥学社作用。使学社成为学生和教师互动交流的平台。教师在学社中引导带领学生共同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竞赛,让学生的技艺得到发挥和提升。室内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除了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以外,对于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提升择业竞争力,缩短岗位适应期都具有重要作用。环艺专业4届毕业生年内就业率一直保持100%,专业对口或者接近的,占80%以上,许多优秀毕业生在企业中担任了主案设计。积极探索室内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新模式,为学生参与设计实践提供了良好平台,实现了学生毕业前与毕业后在设计实践与设计能力等方面的“无缝衔接”。同时,也促进了教学与科研的有机结合。

2.课程设计关键路径 篇二

关键词:《机械设计基础》,关键问题,知识点,解决方案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与壮大,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重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整体内容板块的改革与建设。各学科、各行业必须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来加强和丰满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内涵, 以更好地适应技术应用型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需求。《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是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中培养学生对常用机械和通用零件的认知能力、应用能力及创新能力的一门主干技术基础课, 是学习专业课程和从事专业技术活动工作的必备基础。通过多年来的教学与实践及学生的反馈, 我认为要想搞好《机械设计基础》这门课的教学工作, 就必须对以下一些关键问题 (知识点) 要特别引起注意。

一、关于机构特性问题

常用机构这部分内容的特点是:“各章节自成体系, 内容互不相干。”学生最头痛的也是这部分内容, 咎其原因就是教材与教师讲解的问题。也就是说教材本身没有明显地提供一条解决“各章节自成体系, 互不相干”这一问题的思路, 再加之这部分内容本身就很抽象, 教师的重视程度又不够。这就给学生的学习、理解带来很大的困难;对学生学习的巩固、发挥造成较大的障碍。所以在讲解这部分内容时, 教师应引起特别注意。要抓住一条主线, 找出问题中的主要矛盾, 去解决、去突破。常用机构这部分内容中的主要矛盾就是机构特性问题。对教材仔细、认真地进行分析, 可发现教材中都暗藏着一条贯穿整个这一部分的主线—“几何因素决定了机构的特性”。抓住这条主线去挖掘、去讨论, 就可将这部分内容有机地联系起来。帮助学生理解记忆, 而且使学生悟出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1. 平面四杆机构中:

(a) 铰链四杆机构的三种基本类型是:曲柄摇杆机构、双曲柄机构、双摇杆机构。类型是根据它的运动特征—有没有曲柄、有几个曲柄来命名的。而运动特征又是由各杆的几何长度 (格拉肖夫判别式) 来决定的。 (b) 平面连杆机构中, 往复运动的从动件, 往返速度不同的性质称为机构的急回特性。急回特性的实际意义是:压缩非生产性时间、提高工效、提高工作质量。而机构有无急回特性, 则仅取决于极位夹角θ, 即摇杆位于两个极限位置时, 曲柄与曲柄之间所夹的锐角称为极位夹角。有极位夹角则有急回特性, 极位夹角越大, 急回特性越明显。 (c) 对机构而言, 要求机构具有良好的传力性, 即运转轻松、省力、摩擦小、效率高、运行成本低。传力性的好坏, 则仅取决于压力角的大小, 而与其他力的大小、速度、加速度、角速度的大小、高低没有任何关系。机构中主动件通过中间件作用在从动件上的力的方向与力的作用点的速度方向之间所夹锐角α称为压力角。压力角越小, 传力性越好。 (d) 死 (止) 点位置问题, 亦取决于压力角 (α=90°) 。此位置处, 机构自锁。

2. 凸轮机构中:

从动件不同的运动规律会引起刚性冲击、柔性冲击等。这些冲击、振动是由s=r-r0所决定的。另凸轮机构传力性的好坏, 取决于压力角的大小, 而压力角的大小又是由基圆半径来决定的。凸轮机构中, 结构尺寸 (基圆半径) 的大小与传力性的好坏是一对矛盾。

3. 齿轮传动中:

(a) 正确啮合条件:基节相等, 既“Pb1=Pb2”; (b) 连续传动的条件:实际啮合线长度K1K2≥Pb。这里基节与实际啮合线长度均为几何长度。

4. 螺旋副中:

(a) 圆周力F的大小取决于λ和ρv; (b) 能否自锁取决于λ<ρv是否成立; (c) 效率的高低亦取决于λ和ρv。凡是能自锁的机构, 效率总是小于50﹪.这里λ和ρv均为几何角度。

5. 带传动中:

传动带的疲劳破坏与最大应力和绕转次数有关。而最大应力和绕转次数主要是由小带轮的最小基准直径ddmax决定的 (弯曲应力占最大应力的80﹪强) 。

6. 链传动中:

传动 (滚子) 链在工作过程中, 不可避免所产生的冲击、振动及噪音 (动力不均匀性) , 以节距p大小的影响为主要。节距越大, 冲击、振动及噪音越显著, 反之亦反。所以实际使用中要重视对节距的控制。现场实践活动中应采用“小节距, 多排链, 多齿数, 低转速”的使用方法。以上分析主要说明一个问题——“几何因素决定了机构特性”。这里的“几何因素”是指几何长度或几何角度。按照这一思路对机构特性分析进行切入、分析、讲解, 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真可谓事半功倍。

二、关于中心距可分性问题

由于某些因素的影响, 齿轮传动中心距略有变化 (理论与实际有所不同) 并不会影响传动比的恒定性, 渐开线齿轮传动的这种特性称为中心距可分性。中心距可分性是渐开线齿轮传动的独特特性。其他像摆线齿轮传动、圆弧齿轮传动等都不具备这一特性, 所以这类齿轮传动在使用时就受到了诸多的限制。正因为渐开线齿轮传动具有这一独特的特性, 所以对渐开线齿轮的设计、加工、安装、使用、维护、保养提供了方便, 降低了成本, 从而才使得渐开线齿轮传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关于这一问题对于一般学生来说都只当做一条结论一记了之, 但善于思考的学生就要问:“为什么中心距变化传动比不变?”传动比是否恒定是与节点有关, 节点固定, 传动比才恒定, 这是学生的理解。那么你简单地用传动比与基圆半径有关, 基圆半径不变传动比就不变, 这样回答就满足不了学生的求知欲, 应给一个信服的证明。

证明: (1) 可先求出标准中心距时的传动比:

(2) 中心距变化后, 画出新的位置, 这时节点变到了P′点,

通过以上两次同一种方法的证明就可更圆满地说明渐开线齿轮传动具有中心距可分性, 也可对齿廓啮合基本定律 (Willis定律) 做更进一步的解释。

三、关于传动比的问题

机械设备为什么要减速?我国电动机转速序列为:3000、1500、1000、750、600rpm。转速越低、磁极对数越多、电动机结构尺寸越大、质量越大、工作时温度、价格越高。所以工程应用中1000转以下的电动机一般不用。为了获得较大的力或力矩, 工作机的速度或转速一般是较低的 (石油抽油机冲次一般是3~5次/分) , 这就需要在电动机和工作机之间设置减速装置。传动比是传动装置的特性参数。传动比说起来很简单, 即为:

再仔细问一下:传动比的含义是什么?这一问题对机械类学生而言应该是一个基本常识问题, 但没有几位学生能回答上来。这就说明教材中没有重视这一问题, 再就是教师讲解时没意识到。传动比的含义: (a) 反映了两轮转速相差的程度 (减速或增速) 。 (b) 反映了两轮尺寸相差的程度 (对齿轮传动还反映了中心距的大小) 。 (c) 反映了降速增矩的程度。 (d) 对齿轮传比还说明了两轮的转向问题。以上就是传动比的含义, 学生一定要知道, 这也是一个“门面”问题。

四、关于轴的结构设计问题

3.课程设计关键路径 篇三

【关键词】高校 设计专业 素描 教学 创新路径

传统素描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基本造型能力,而设计素描则更侧重于对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引导,有助于学生对于专业课程的选择及学习。现阶段高校设计专业素描课程,多沿用传统教学思路和模式,学生的素描技艺和设计能力提高幅度较低。因而,对于素描课程的改革有其必要性和紧迫性。

1 设计素描的课程特征

1.1 创意性

设计素描作为一个过程是对事物的表象进行取舍,然后经过整合将一个新形象再表现出来,设计者的意图应该得到清晰的表达。然而在进行设计素描的学习时,我们所要考虑的内容应该是,在面对一个物体时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现它。高考素描是直接将物体搬到纸上来,但设计素描并非如此,它要求我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通过运用构思线条等的表现形式来进行思考,对自己的画面尽可能的加以丰富,它是对设计内容的体现而非再现。

1.2 方向性

作为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素描课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方向意识,增加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平面设计专业学生所应注重的是画面造型能力及创意性的培养;动漫设计专业学生则应注重的是对人体运动规律的了解;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则应当注重空间透视能力方面的培养。在设计素描教学中,一个必须研究的问题即如何将各种设计专业结合来对素描课程内容进行调整。

1.3 应用性

在设计素描作品时传达出设计理念是设计素描应用性的主要体现。学习素描课程不仅是造型训练的基础,同时作为一种有效方法培养设计师的表现能力和形象思维,它作为一种重要途径将意图和想法视觉化。大众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对形象有着不同的要求,许多形象是非常规的或超现实的,在现实生活中不能直接找到。这决定了设计者一定要有丰富的想象力和默写能力,能够凭借自己的想象设计出所需要的形象。

2 创新高校设计专业素描课程教学的路径

2.1 培养设计专业学生造型能力

具备熟练的造型能力,才能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感受认识和构想造型包括具象造型。造型有三类,即具象造型、意象造型和抽象造型,这三者应该密切结合在一起。具象造型是后两种造型的前提,是造型中最基础的部分。在训练具象造型时,应该将其同纯艺术性的绘画素描区别开来,对于客观物象不能机械性的照搬和摹写。比如,在具体表现某一常见实物时,可以采用不同甚至反常的视角和视距,对一些比较有特色的局部或者细节进行画面的构成,形成独具特色的素描画面。总体来讲,在进行素描时应逐渐的渗入一些创造性思维,尊重学生的创作,并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个性,使每个学生的创造潜能得到发挥,树立起专业设计的意识。

2.2 加强形态重构造型的能力训练

自然界中的每一个物象本身都蕴含着其潜在的图形刺激,我们应该细心观察,对其加以特殊关照。要打破原来常规的视觉视角,发挥丰富的想象力,产生一些新颖的想法,创造一些标新立异的视觉形象,对具有图形意味的视觉形象提供一些新的理解和发现。要提高重构造型的能力,也即将某一形象打破之后进行重构的能力。只要敢于改变事物的自然形态并捕捉新意向,事物新的生命和形态就会被不断的创造出来。

2.3 培养具备创造性和设计意识的装饰能力

装饰素描有它自己的语言及表现形式,它不仅应该使设计者的主观感情得到表达,还应该使人们内在的普遍情思得到反映。训练时应该围绕一个根本问题展开,即发现美、创造美以及表现美。采用新的思维方式,求奇求变,根据表现自然形态以及情感抒发的需要,对事物采用夸张的手法进行创造和重构,如概括、提炼、取舍和压缩等,从而使装饰效果得到简洁鲜明的状态。装饰能力的训练,就是采用绘画的手段进行重新诠释世界,目的在于将世界表现得更好。

装饰素描训练包含的内容广泛,不仅仅是画好几幅装饰画,具体来讲有以下几点:一要改变传统的思考及观察方式,呈现开放性、动态性及多样性,超脱于物性规范之外,发现一些新颖的构思方式;二要采用对物写生的方式提高审美能力;三要通过不断的实践,促进具有装饰意味的手段及技巧;四是通过写生促进具有装饰意味的造型能力的提升。

2.4 材料媒介的综合应用能力训练

在素描教学中必须注意培养学生对材料媒介的综合应用能力。要注重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和发挥各种材料媒介的物理特性和美学价值,有创造性地探索运用不同的材料媒介去设计构建不同题材内容的新型画面。在素描训练中,学生可以由一个预先想好的观念去选择某种材料作为媒介,也可以在画的过程中,从材料的性质上得到某种启示,从而产生新的观念。

在进行素描训练时应紧紧把握一条主线,即不断提高设计能力和造型能力,四种训练应该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形成一个整体的素描教学模式。通过诸多训练,尤其是不同层次和性质的训练促使学生多方位接触自然,对自然进行不同角度的思考和分析,采用多种形式表现自然,对新形态加以设计,从而不断地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设计能力及素养。

参考文献

4.教师素养是实施新课程的关键 篇四

教师素养是实施新课程的关键

新课程以来,我们呼唤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学内容的更新。我们的教学思想也从来没有过这样的活跃、这样的创新。大家普遍感到的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里,有惊喜、有收获、有困惑、有阵痛……这教育究竟是怎么了?

课程不管怎么改,都是人来操作了,教师的整体素养上不来,新课程等于纸上谈兵。回顾我们启动新课程的过程,新的教育理念不知道灌输了多少遍,可是为什么出现“穿新鞋走旧路”或“穿旧鞋走新路”呢?课堂教学还是达不到预想的生态。我们没有理由去责怪教师,“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就培训过程来看,虽然抓得紧,开得足,但是由于体制、资金、条件等原因,不能不说走了许多过场。另外一个严重的失误,过于注重了理念的更新,而忽视了影响教师素养的最基本的东西――文化、心理、技能。

在知识日异更新、信息突飞猛进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如果教师没有文化内涵,怎么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呢?现在的问题是,我们有了新的教学方式却没有新的.文化素养。在实际的教学生态中,有多少教师被学生问的张口结舌;有多少教师能解读教材,重新建构教材;有多少教师能跳出教材教教材;有多少教师能创建出自己的课程。不难发现有的语文教师却写不出一篇下水文来,让他出口成章,佳句连绵就更谈不上了,更可甚者口语迟钝,错话连篇,可想这样的教师怎么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来。我参加了英特尔未来教育的培训,这是个大型的国际合作项目,是教育理念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在培训中,我发现教师的知识是那么的残缺,有的教师却不能做一个完整的教学计划,对信息技术的掌握还不如一个小学生。他们怎么能完成党赋予他们的教育事业呢?

教师没有文化素养是多方面原因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从上到下重视的不够。我们张口新课程,闭口新课程,好像领导不谈新课程就不能是领导了,老师不谈新课程就不是老师了,新课程再新不会实施又有什么用呢?同样是一节课,有文化内涵的教师,能充分挖掘出教材的价值,并且能多元的引导学生来理解教材,知识联系广,方法点子多,教学的组织游刃有余,你能不说这是教师的文化内涵吗?而有的教师,生硬的套着理论,机械的模仿着,不仅造作,而且用词干瘪。上课是走程序,说话是背台词。这有什么诗意可言。我曾经听过一位农村教师的课,他们条件很不好,但是,在讲蒙古风情的时候,教师临机一动,用自己圆润的歌喉演唱了一首蒙古族歌曲,并且边唱边舞。课堂教学一下充满了生机。可见,教师的文化素质多么重要。一个教师在讲《世纪宝鼎》一课,就知道让学生读书,找句子,积累词语。对世纪宝鼎的文化内涵一无所知。另一个教师同样也讲《世纪宝鼎》,但没有就教材讲教材,把知识延伸出去了,学生深刻地体会了世纪宝鼎的价值意义,增强了爱国情怀。教师为什么能挖掘教材,延伸教材呢?而且敢于大胆创生课堂,关键教师自己有文化底蕴。对于教材教师自己都理解不好,怎么能引导学生?所以,我们关注新的教学方式的同时,一定也要关注教师的文化底蕴如何?

教师的心理也是影响教学的重要因素。一个教师必须做的落落大方,情态自然,举止文雅。一个教师眼里必须有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生态。教师要以朋友的身份出现在学生面前,以高尚的品质去感化学生,尊重、理解、体贴切忌讽刺挖苦,冷眼相待。有的教师,特别在上公开课的时候,表现的非常紧张,脑子里总是想自己怎么教,却忘记了学生怎么学的,一旦课堂有意外的生成,就表现出急躁或不耐烦。前几天我带一个老师去上课,面对刚入学的学生,他们的课堂常规都不懂,教师组织课堂有难度。可是,如果教师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也是无关紧要的,课堂多次出现需要组织教学的问题,可是孩子小,有的就是不听,教师出现了急躁,不仅影响了自己的情绪,学生也不喜欢了。由于过于关注教学内容与进度,以至于忘记了教学的时间。这说明,一个好教师,心理素质也很重要的。心理素质多表现在心智上,每节课都是自我的挑战。只有战胜了自己,才能运筹帷幄。

教学技能也是不可缺少的。我觉得一个教师首先应该具备演员的素质。情感能丰富多变,说话能流利中听。写字能漂亮美观。画画能顺手拈来。提问能切中要害,反应能灵敏机智。可以说,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都在展示着教师的技能。我听过多次这样课,教师在演示课件时候,不会操作,一不小心,不是没声,就是没影。既影响情绪,又影响进度。有的教师根本看不见板书,取代的是事先准备好的字条、黑板、课件。课堂教学除了提问和组织教学的语言外,再也找不到精彩的地方。有人说现在教学难教,我看那样的教师比谁都容易了。因为什么都以学生为主体了,教师反而没什么可做的了。教师成了课堂的串客,当然也没有必要展示什么技能了。新课堂,如果新到了如此地步,我看教育也好不哪去了。教学技能应该常抓不懈,严格的要求,这样,才能跟上新课堂的步伐。

5.课程设计关键路径 篇五

如何提高创业类课程的教学质量,需要完善创业教育体系,而这取决于创业教育课程的体系是否完善。中国高校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大量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将课程体系进行创新改革,使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能够具备多元化的性质。如何正确落实优化课程体系,从三个方面去思考研究,其一是在课堂上主要是以教师讲授的方式作为基础;其二是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业知识、意识和素养全方面发展;其三是在创业教育实训课堂里,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创业活动中去,如创业计划大赛、创业经验论坛讲座、创业模拟实践等,这些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3.2革新课程理念,树立开放式创业教育课程观

纵观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整个发展历程,在这20年的发展里,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依然处于落后的状态,整个课程的体系设计依旧是封闭、老套的教学模式,课程的内容与实际的创业过程处于完全的脱轨状态,这些都是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处于落后的问题所在。因此,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革新是我国的创业教育的首要解决的问题。如何创新改革创业教育,可以从创业类课程的理念革新的方面去深入分析研究,与社会上的各种不同的组织建立良好的关系,对创业课程带来新的思想理念,这样才能有效发挥出创业教育的核心价值,从而可以提升学生对创业的兴趣,鼓励他们去大胆的创业。

3.3加强创新创业课程师资队伍建设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主体就是指导教师和学生,只有大力加强教师资质的力度,才可以确保大学生对创新创业的学习得到很好的实施,所以高校要针对建设创业课程的师资队伍提出相关的要求措施,鼓励高校的教师积极参与创新创业导师的训练,同时也要聘请一些外校教师和相关的企业专家到学校与学生和校内导师进行很好的交流,达到互相学习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匡中芹.应用型经贸类高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3(11):180-182.

[2]黄兆信,郭丽莹.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核心问题[J].教育发展研究,2012,32(19):81-84.

[3]胡宝华,唐绍祥.高校创业教育课程设计探讨——来自美国百森商学院创业教育课程设计的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10,(7):90-91.

6.课程设计关键路径 篇六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要让党员干部“红红脸、出出汗、排排毒”。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一直以来,不少传统观念束缚了党员干部思政课的开设,因为忙业务,机关不够重视,草草了之,甚至视之为假大空的“洗脑课”,横幅拉、姿势摆、照片一发就算完成任务。党员干部要上好思政课,经常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不断改造自我、提高自我、完善自我。不能轻描淡写,不能“温良恭俭让”,不能一般性谈谈认识,必须真正做到“红红脸、出出汗、排排毒”彻底亮思想,深刻剖析问题,认真整改,切实做到正视问题、触及问题、解决问题,切实达到“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效果。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让党员干部“带头学、带头讲、带头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经师易求,人师难得’,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名干部就是一个标杆。”于党员干部而言,自己就是最好的老师,“给学生一杯水,老师要有一桶水”,思政课学习不能空喊口号、流于形式,要有行动、有声势、有效果。只有党员干部“带头学,带头讲”,才能立起标杆、树好榜样,真正起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作用,让全党更好地坚守初心、担当使命,更加坚定对党忠诚的信念。党员干部在思政课学习上要作表率,带头学、带头讲、带头干,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扎扎实实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

7.课程设计关键路径 篇七

1 预案的演练评估

实际工作中, 部分预案编制完成后便被束之高阁, 既缺乏对预案的宣传和培训, 也缺少对预案的演练和评估, 使预案形同虚设。演练是使相关人员加深对预案理解、强化对预案掌握的有效途径。在实践中, 预案管理部门在组织定期演练和综合演练的同时, 适时组织突击演练, 最大限度模拟突发事件的紧急性和威胁性, 同时进行实时评估, 检验组织指挥机制、联动协同机制和应急保障机制的运行情况, 检验救援力量投入与救援效果的对应关系是否满足救援需要, 检验辅助决策系统的信息支持能否基本涵盖现场各种突发情况, 进而对预案进行修正和补充, 以达到真实客观的演练效果。

应急预案演练主要有全面演练、功能演练和桌面演练等类型。针对不同预案种类, 其适用的演练类型也各有侧重。政府综合应急预案及跨区域、跨部门应急预案应以全面演练为主, 重点检验组织指挥体系的联动协调能力和综合保障能力;专项预案及重大活动应急预案应以功能演练为主, 重点检验预案的功能设置是否符合应急需求, 辅助决策系统能否提供应急救援所需的技术和信息资源支持等;所有预案均应进行定期的桌面演练, 形成新的政策, 对新程序概念化, 达到进一步明确职责任务并定期修订预案等目标。

评估是避免演练流于形式的重要途径, 未经评估的预案是无效的预案, 在实际工作中应将演练与评估同步进行, 在演练之前有目的地对一些重要问题进行明确, 并针对这些重要问题确定评估要素,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实现同步评估, 确保演练切实达到预期目标。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演练的重要问题, 见表1所示。

评估的一级指标包括先期处置、处置准备、现场处置、外部协调、社会动员、扩大应急、后期处置、信息管理、应急保障、辅助决策功能等, 并根据预案种类确定下级指标和评估方法。演练结束后, 形成评估报告, 对提高预案针对性和实效性提出改进建议, 对影响救援力量快速高效处置的应急准备缺陷等问题进行修订, 对可能影响应急救援效能的应急准备缺陷等问题进行改善。通过落实培训—演练—评估—修订的预案管理程序, 特别是通过实战演练和同步评估可以增进预案的可操作性和针对性, 提高预案的实效性。

2 预案的稳定更新

预案编制是一个动态的状态, 必须不断重新评估潜在风险, 执行再评估—再编制—再评审—再修订的过程, 通过不断循环更新确保预案达到最佳准备状态。评审修改是完善预案的重要环节, 按照先后顺序, 主要有内部评审、同行评审、社区评审、上级评审和政府评审等。

内部评审是预案编制人员对预案完整性的初步评估, 评审的标准是应急功能、应急过程和适应范围等是否完整;同行评审是预案专业编制人员对预案规范性的专业评审, 评审的标准是预案组成要件是否完备、层次结构是否清晰、适应事件性质及种类是否准确等;社区评审主要针对预案的可操作性, 评审的标准是预案是否简洁易懂, 提供的处置程序和措施是否具有实践性, 普通民众在执行预案时是否具有把握性等, 避免预案出现纸上谈兵的问题, 一般由社区公众和媒体等进行评审;上级评审是对预案有监督职责的组织主要就预案的准确性进行评审, 通过审查预案中应急职责、辅助决策信息等是否准确, 确定预案是否准确反映了应急需求, 以及所提供的应急资源能否满足应急需求等;政府评审主要由政府部门有关专家对预案的符合性和兼容性作出评审, 即预案是否符合法律法规、标准和政府规定, 是否与上下层级预案对接、与其他预案一致等。

在实践中, 要结合预案种类对几种评审类型采取重点选用的方法。政府综合应急预案的评审要以同行评审、上级评审和政府评审为主, 确保预案的规范性、准确性和兼容性;企事业单位应急预案的评审要以内部评审和同行评审为主, 使预案针对特定突发事件时, 具备完整的应急功能和应急过程, 且组成要件完备;重大活动应急预案要以上级评审为主, 确保突发情况下应急资源能够满足应急需求;社区应急预案则以社区评审为主, 达到促进普通民众对预案加深理解和熟悉, 并具备实际可操作性的目的。

预案实现稳定更新的另一个重要环节是修订完善。目前, 从国家层面尚未对应急预案修订条件和程序进行专门规定, 各地、各部门和单位多是对预案修订作出原则性规定, 缺少实施细则, 在实践中预案的定期修订更新制度并不健全, 且落实不到位。因此, 需要从国家层面对预案管理制度进行完善, 详细规定预案修订的条件、程序和需要修订的内容, 使预案动态更新达到制度化和常态化。

预案修订应坚持“即时修订与定期修订相结合”的原则。即时修订是指编制对象的实际情况和救援力量的执勤实力发生变化或者通过培训、演练和实战发现预案规划与实际不符的时候, 及时对预案进行局部修订和完善;定期修订是指每季度或半年组织一次预案修订或重新编制, 主要是对预案的事件情景预设、组织指挥、力量调集部署、现场处置、应急保障、应急资源数据库等进行重新评估, 并进行相应的调整, 确保各项处置措施更加符合应急救援的规律和要求。

定期修订中需要检查和修改的信息有:预案完整性;组织指挥系统运行是否畅通;救援人员确认和联系方式;救援人员准备情况与救援技能;救援器材、装备、物资的准备情况与储放位置;信息传递是否畅通;联动互助单位与部门的合作情况;增援力量、物资等应急资源的提供、准备情况;重大危险源的名称、数量、性质及所处位置;重点场所结构地形图的变化;道路交通等城市环境的变化;应急服务和保障机构的变化;应急资源的变化;新增重点场所和居民区等;国家或地方有关应急法律法规的变化等。

即时修订中需要检查和修改的信息主要有:培训和演练中发现的问题;重大灾害事故的救援经验与教训。

3 预案的辅助决策功能

在预案编制中存在两种看似截然相反实则相辅相成的观点, 一种是主张一张纸预案, 突出应急处置过程的简明快捷, 这是由预案需要具有查阅迅速、操作便捷的特点所决定的;另一种是主张系统化预案, 突出预案的体系性, 以全方位的辅助决策系统来支撑预案内容, 实现预案切实有效地指导和辅助应急救援行动的目标。这两种观点实际是在不同层面对预案提出了不同要求, 两者并不相悖。

由于突发事件现场处置的紧急性, 要求预案应当具备简单明了的处置指示流程, 以此保证预案实施的最高效率。过分强调细节是预案编制中需要避免的倾向, 有学者指出了过分强调细节导致的几个问题:一是非常具体的预案包含了过多的细节, 以至于所有的应急功能几乎同样重要, 导致响应先后次序不清晰或响应混乱;二是越详细的预案就越复杂, 使得救援人员更难明确自身在整体响应中的角色, 导致不能有效实施预案;三是具体细节会随时变化或很快过时, 导致不得不频繁更新预案。此外, 预测到所有突发事件是不可能的。因此, 预案编制要注重应急处置过程的简明快捷, 实现对应急处置工作的统筹规划。在实践中, 为了提高预案的可操作性, 应当简练预案编制, 在主体内容设定上实行一张纸预案, 将核心内容———处置程序、部门职责和操作流程简明扼要地表述出来, 发挥预案提纲挈领的总体性指导作用。这是在预案主体内容层面提出的要求, 且避免过分强调细节是对设定处置流程而言。完备的决策支持功能和详尽的决策支持信息, 实则是在预案辅助系统层面提出的要求。

由于突发事件具有各种不确定因素的耦合性以及信息不对称性, 需要强大的、合理完备的辅助决策系统来应对瞬息万变、复杂多样的现场情况, 进行科学决策, 避免出现指挥者依靠有限信息进行经验决策的问题。因此, 预案在注重简明快捷的同时, 还要注重必要组成构件的完整性, 针对实际情况进行事件假想、风险分析和应急资源调查, 在界定相关部门和应急救援力量的职责任务时, 提出具体、可操作性的要求, 避免过于原则性和宏观性的弊病。同时, 遵循“全过程”的应急管理理念, 将次生灾害等衍生情况纳入辅助决策系统。

美国国家应急预案 (NRP) 包含了大量的辅助决策信息, 其中的应急支持功能附件 (ESF) 包括交通运输、无线通信与信息技术、公用事业与工程、灭火救援、应急管理、大众关怀、资源支持、公共卫生与医疗服务、城市搜救、危险化学品救护、农业与自然资源、能源、公共安全与安保、社区安全与经济稳定和应急公共信息与外交等部分。结合我国实际, 加强预案辅助决策系统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风险分析附件。包括重大突发事件类型及影响范围、重大危险源及重要防护目标登记表与分布图、事件后果预测与评估、其他风险分析资料等。

(2) 法律法规附件。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 专项、部门、地方等预案体系和相关法律法规, 相关衔接预案等。

(3) 应急资源附件。包括应急救援专业力量、专兼职消防力量、后备和志愿救援力量、医疗救护能力信息及救护机构等的分布, 救援装备、应急设施及物资的数量、储存地点和获取方式, 通信系统情况, 警报系统分布及覆盖范围, 人员疏散、避难、安置场所分布等。

(4) 技术支持附件。包括应急信息管理系统、应急决策支持系统、重大危险源信息数据库、事故案例库、急救手册、防护手册、其他技术支持附件等。

(5) 通信运输附件。包括应急救援机构、人员、专家名录, 广电、新闻媒体名录, 周边地区应急机构、上级部门名录, 应急服务、物资供应单位名录, 公路、铁路、民航、航运交通信息等。

(6) 联动程序附件。包括与相关救援力量和部门建立的联动协议, 与邻近城市或地区以及与社会专业技术服务机构、物资供应企业等建立的互助协议。

(7) 公共信息附件。包括国家、城市交通运输信息、地质地形信息、气象信息、人口信息;重大危险源和重要防护目标的地理信息、建筑结构信息及人员分布等必要信息。

4 结论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 市场化、城镇化和信息化等发展新趋势的交织, 致灾因素明显增多, 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突发事件发生几率和防控难度也相应增加, 防灾减灾工作任重道远, 这些决定了编制与修订应急预案是政府以及全社会的长期工作。因此, 一方面应以立法形式对预案建设相关问题予以规定, 通过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和管理机制, 将应急预案建设提升到战略地位, 将完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作为维护国家公共安全、保障社会和谐稳定的长期性、基础性工作。另一方面, 应抓住应急预案建设中的关键因素, 在实践中有针对性地加强预案演练评估、稳定更新、辅助决策功能等方面的工作, 切实解决预案难以发挥实际效用等突出问题。

摘要:针对当前应急预案存在的现实问题, 将加强预案管理的制度化和法律化、预案功能的符合性和拓展性作为应急预案建设的发展方向。相对应, 在实践层面, 应急预案建设的关键因素主要是预案的演练及对演练的评估、预案的稳定更新、预案的辅助决策功能等。介绍应急预案演练应注意的问题, 以及应如何确定预案评估的指标。详细说明预案评审的不同类型及如何修订完善预案。总结预案的辅助决策功能及如何加强预案辅助决策系统建设。

关键词: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预案建设,应急救援

参考文献

[1]王宏伟.应急管理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

[3]陈安, 陈宁, 倪慧荟.现代应急管理理论与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9.

[4]夏一雪, 郭其云.公共危机应急救援力量预案体系建设[J].消防科学与技术, 2012, 31 (7) :739-742.

[5]郭铁男.政府公共危机管理与消防综合应急救援力量建设[J].消防科学与技术, 2007, 26 (1) :1-8.

[6]姜平, 贾洁萍, 孔庆兵.公共危机管理与突发事件应对[M].北京:红旗出版社, 2011.

8.路径创新是精准扶贫的关键一环 篇八

弃“大水漫灌”而强调“喷灌”“滴灌”,基于对当下贫困人群现状的准确把握,全国范围内贫困面已经大幅缩小,但现在面对的是那些底子最薄、条件最差、难度最大的“硬骨头”。七千多万贫困人口能否跟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节奏,未来五年,创新扶贫开发路径是关键。

以产业扶贫为重点的分类扶持战略将给五千万贫困人口带来巨大影响。《决定》按照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等要求,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有五千万人通过产业扶持等措施实现脱贫。转移就业让不甘等靠要者自食其力,产业扶持为有能力有主意的带头人搭建平台,教育支持让贫困青少年有平等成长并获得自立技能的环境。此间各地政府要因地制宜,用好政策、用准资金,在脱贫征途上持续校准方向、保驾护航。多达七分之五的贫困人群只要动起来就有发展生机,造血强身、授之以渔,方向对路则必定生机勃勃,市场看好则产业生生不息。

引入“互联网+”理念,电商扶贫工程将创造新的发展机遇。《决定》要求实施电商扶贫工程。加快贫困地区物流配送体系建设以构建活血管道,贫困地区农产品网上销售平台建设以破解供销信息不畅难题,贫困地区电商人才培训不但能提升个人致富技能,电商人才还将助力升级贫困地区的特色产业。扶贫搭上电子商务快车,各方跨界融合营造渔场,不但能使得有鱼可渔,更能确保好鱼卖好价,正如人类迈向太空的一小步带动了无数重要产业突破发展,中国式电商扶贫也必将为促进人类减贫事业发展提供新模式,带来新变革。

强化金融扶贫,城乡融合发展将激活贫困地区的内生发展动力。按照《决定》部署,金融扶贫是下个阶段贫困人群增收和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机构创新基于贫困地区各类产权的金融产品,支持贫困地区企业扩大债券融资,探索通过发行地方债、金融债等方式筹集扶贫资金。与财政扶贫等其他方式相比,金融扶贫立足于开发式扶贫,既讲资金投入,又讲风险防控;不是慈善救济,又不是纯粹商业行为,而是通过信贷投放,启动示范和带动效应明显的扶贫项目,着眼点在于增强扶贫对象的自我发展能力,激活贫困地区的内生发展新动力。

不能忽略的是,欲使扶贫方案落地,须引入第三方评估机制,随时监控脱贫成效。《决定》要求加强对扶贫工作绩效的社会监督,开展贫困地区群众扶贫满意度调查,建立对扶贫政策落实情况和扶贫成效的第三方评估机制。评价精准扶贫成效,既要看减贫数量,更要看脱贫质量,不提不切实际的指标,对弄虚作假搞“数字脱贫”的要严肃追究责任。与此同时,脱贫绩效还将与干部选拔任用挂钩,完不成减贫任务,主要领导将被约谈。

9.课程设计关键路径 篇九

近日,《求是》杂志刊发了习近平总书记《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的重要文章。文章强调,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少年教育最重要的是教给他们正确的思想,引导他们走正路。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笔者认为,思政教师要充分发挥“温度”的关键作用,让学生心灵真善美的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用内心“温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心的深处。”青少年正处于人生关键期和黄金期,其在生理、心理方面不断成长,思想纯洁如白纸,热情像火焰,容易迷茫失措,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思政教师要自然而然地走进学生的心灵,用内心的温度关怀、体贴学生,让学生深切感受到关爱和期望,学会善待和宽容,体验自信和成功。从而激发学习兴趣,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用语言“温度”激励学生努力奋斗。“好话一句三冬暖”,思政教师语言是“立德树人”的一张名片,在教学中要换位思考,交心交友,尽可能多一些理解与尊重,少一份训示。要注意场合、时间、语气和方式,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做孩子们的“标杆”。要讲究策略,能够巧妙地加上微笑、点头、抚摸、鼓掌、拥抱这些形体语言,增强思政教师的亲和力、感染力。让学生将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用情感“温度”激活学生内在潜能。思政课教师要“以情育人”,引导学生立德成人,立志成先。只有打动学生,才能引导学生,学生才会喜欢你。如果思政教学方式上要摒弃“填鸭式”和“满堂灌”,改变简单的历史回顾、空洞的价值观说教,才能引导学生在价值情感上有所升华。有共情,才会有共鸣。就要求思政课教师要胸有家国情怀、传道情怀、仁爱情怀,把这些情感融为一体,用真情实感的温度温暖学生,触动学生心灵。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和谐的师生关系所产生的教育效果是不可估量的。

10.课程设计关键路径 篇十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发展,教师为本。教师是学校发展之本,也 是学校持续发展的关键 所在。语文课程建设的成败关键在语文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新课程改革能否顺利实施,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能否适应新 形势的 要求,教师的观念是否 能 统一到新课程的层面上来,因此每位教师要加深对新课程的理解,提高实施新课程的水平,使自己走进新课程,有利于语文课程建设的成败。只有这样,才能 促使自己的教育教学角色的转 变,从过去的导演加演员,发展到现在的导演角色,做 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思维 的 培养者,教学的组织者,这一角色的转 变,保证了新课程的顺利进行。

一、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素养

改变了 教师 观念,就 意味着 教 师成为 了 新课程的 推动 者,但并不意味 着 是新课程的实践者。作为一 名 实践者,主 要是 要具有 专业 的 知识素养。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 必 须有丰富的文化底蕴,高超的教育教学智慧,广 阔的视野,远大的职业境界。教学实践也表明了对语文教师的学科知识素养、教学素养、科学素养、美学素养、创新实践素养等诸方面的要求。

二、具备强烈的教育改革意识

教师是新课程理论的执行者,这就要求教师要适应语文新课改,必须转变教学理念。教师 理念的转变,是适应语文新课改的根本前提。语文新课改不仅仅只是单一的教材 的 改革,还有教学方法 的 改革,教学模式、评价方式的改革等等。面对语文新课程改革。语文教师要尽快转变传统教学理念,确立适应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如 : 师生平等观、终生学习观、大语文教学观等等。

三、具备主动的教学探究能力

11.课程设计关键路径 篇十一

一、影响大学生创业的关键因素

通过对大学生的创业环境、创业现状、创业者的特征、创业者接受的教育、创业过程中的普遍问题进行分析后, 笔者认为, 影响大学生创业和创业成功的主要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大学生创业者自身因素

首先, 大学生由于长期接受应试教育, 不熟悉经营的“游戏规则”, 缺乏必要的创业基本知识和技术 (包括网络技术、营销、财务、人员管理、物流等) 。第二, 大学生创业者普遍缺乏社会经验和工作体验, 对创业通常处于理论认识阶段。[2]第三, 创业心态没有摆正。很多创业者具有很高的创业热情, 对创业结果的期望很高, 但在挫折和困难面前容易退却言弃。[3]

2. 创业文化因素

不同地区的风俗和文化对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态度产生了较大影响。例如, 江浙沪的个体商人较多, 创业氛围浓厚, 这有利于大学生萌发创业意识, 使其树立创业目标。另外, 这样的学生更容易在创业过程中得到周围亲戚、朋友等的支持, 对其心理的影响无疑是一种正面的支持。而且, 具有创业意识的人容易集群, 并形成创业团队。众所周知, 大部分创业者都是通过团队的形式实施创业活动的, 团队成员间的交流讨论能使创业项目向更好的方向发展。相反, 在创业氛围较淡的地区, 创业者孤立无援, 不能得到有效的支持和帮助, 即使有了良好的开端, 要想坚持下去, 不论从心理支持角度还是实践角度看都很困难。

3. 创业教育因素

教育 (主要包括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 对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和引导、创业能力的形成与提升起着重要的作用。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不完善和创业教育经费投入的不足, 往往使创业教育的效果没有达到理想状态。[4]虽然创业辅导教育在各个高校已经实施, 但在具体开展过程中, 辅导范围过窄、可持续性不够、辅导内容过泛且可操作性不强、配套的咨询和服务措施没有跟进等问题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质量。

4. 创业政策因素

政策导向和具体政策措施是大学生创业的前提和保障。为支持大学生创业, 各级政府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 涉及融资、开业、税收、创业培训、创业指导等诸多方面。对打算创业的大学生来说, 了解并善于利用这些政策, 有助于其更稳更快走好创业的第一步。目前, 政府和学校的政策扶持在一定程度上给了大学生创业支持和鼓励, 使很多大学生创业者投入到创业热潮中来。

5. 创业资金因素

资金落实问题是阻碍大学生创业的一大门槛。[5]创业必然需要启动资金, 而绝大多数大学生自己没什么积蓄, 因此, 大部分创业项目的起步都是靠父母支持。有调查显示, 有四成大学生认为“资金是创业的最大困难”。的确,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没有资金, 再好的创意也难以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因此, 大学生要开拓思路, 多渠道融资, 除了政府、学校的大学生创业资助, 还可以通过与其他企业或个人合作, 进行技术入股、前期兼职收入积累, 利用银行贷款、民间借贷、自筹资金、风险投资、创业基金等各类融资渠道。

6. 创业人脉因素

人脉的积累和利用是大学生创业者的又一大难题。由于创业前期的起步难度很高, 通常最初的一段时期内盈利较少, 甚至未见盈利, 因此应善于开拓、积累和利用家人、同学、朋友或亲戚等的人脉关系。在创业之初, 大学生创业者必须学会整合资源, 利用人脉获得一定的便利, 并借此为企业创造利益。因此, 要想创业获得成功, 创业者必须懂得如何运用人脉关系。如果有亲戚朋友做相同的行业, 一开始可以跟着学跟着做, 不必急于创业, 等积累了一定的人脉再开始创业, 肯定能提高创业的成功率。

二、大学生创业教育路径

针对上述因素, 笔者认为, 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 可从下述几方面入手。

1. 完善大学生创业教育指导体系

要提高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 就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创业教育指导体系。一方面, 扩大教育覆盖面, 开展针对性个别指导。目前创业教育仅针对少部分的学生群体, 持续时间不长。因此, 指导面向对象的覆盖率要提高, 将短期教育转变为贯穿大学生活甚至延续至毕业后一定阶段的长期教育。另一方面, 以往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内容是走过场, 主要停留在唤起创业意识和基本的政策解读上, 对于如何准备创业、怎样创业、创业成功的关键要素和具体实践方法等没有详细阐述和分析。因此, 教学内容的设置要达到开放性和灵活性、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统一。另外, 学校要构建并优化专门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 为创业教育的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 学校或教师在充分整合社会创业资源方面也有待加强, 只有与社会企业等合作, 才有可能实现创业教育指导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2. 提高大学生创业者自身的创业素质

首先, 培养积极、进取的心态对于大学生创业者成功创业很重要。通过学校的培训教育和创业指导, 大学生萌发自我就业意识, 积极地做调研准备, 在创业的初期和困难时期能坚持并积极寻求问题的解决之道。在遇到困难时, 还要有应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其次, 要培养随机应变的能力。对于一个成功的创业者而言, 他必须学会在复杂社会环境中能够随机应变, 敏锐地发现并抓住机遇, 将风险和各种不确定性因素转化为对自己有利的因素。这就要求大学生创业者持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为创业奠定基础。再次, 要提升大学生创业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水平。具体地讲, 创业者要主动汲取知识和创业经验技巧。创业者要掌握各个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 包括营销、法律、金融、人力资源、管理、政策法规等知识。另外, 由于社会经验、实际管理经验、投资经营实践等等是可以间接习得的, 因此, 大学生创业者要不断学习前人的经验和做法, 以弥补认识和能力上的不足。这样, 大学生创业者就可以对创业有基础的认识, 在创业过程中能少走弯路。

3. 营造大学生创业文化氛围

学校应努力营造浓厚的创业文化氛围。在保证正常教学秩序的前提下, 鼓励在校大学生进行创业交流, 参加创业协会, 做创业尝试, 还可以参与创业比赛等。学校可以搭建创业平台, 开办创业园并规范管理;设置勤工岗位或提供实习机会, 帮助真正有创业想法的学生挣得一些收入以作创业启动资金, 并积累一定人脉;要求大学生在学校期间, 通过参加学生组织, 例如学生会、创业协会等, 扩大交际面, 结交在创业方面志同道合的朋友;还有, 为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或创新项目等提供指导和服务。[6]

[编辑:苏慧]

摘要:在分析影响大学生创业关键因素和困境的基础上, 提出了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者的创业教育路径, 以期为高校加强创业教育、政府鼓励创业教育和创造良好的大学生创业环境, 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创业能力提供一定借鉴。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创业成功,关键因素,创业教育

参考文献

[1]李研.大学生自主创业探析[J].中国电力教育, 2009 (4) :173-174.

[2]陈捷.高校大学生自主创业状况研究——以杭州下沙大学城高校为例[J].才智, 2009 (1) :240.

[3]邹社校.大学生创业品质及培养[J].长江大学学报, 2009 (4) :101-103.

[4]张心悦.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创业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商场现代化, 2009 (27) :196-197.

[5]王宏伟.高等职业教育市场营销专业自主创业能力培养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 2009 (24) :94-95.

12.鞋类设计之关键点 篇十二

信息来源:一览鞋业英才网

思想

设计必须有思想,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构思或概念,与其它设计一样,我们现在所说的鞋样设计也如此。要怎样设计表达的是怎样的风格怎样的概念,用的是什么楦形、大底与搭配材料等等心中要先有数,是设计前必须考虑的问题。明确思路把握之,使其贯穿于整个设计之中,这样才能保持系列设计的一致性和连惯性,保持鞋款之间的变化,风格却能使终一致。可以说有了思想才有成功的可能。

信心

固有的思想与经验的积累,鞋款设计时自我意象会控制你能做那些事,那些不能做,那些对你来说很难,那些容易。甚至会影响别人对你有何反应并给你职位上的定位。在自已固有的思想上你认为你行或是不行,都会按照这一类人的特点去行动。不能跳脱原来思维接受新的思维,那怕你有意识地努力或咬紧牙关努力想做好设计却事与愿违。其根源不在于意志不坚定,而在于自我意象的管理,也是我们的心理建设。建立起自信可以更从容地设计各类鞋款。在企业接受任务时所反应的态度可见一斑自已的心理态度如何,也直接影响企业对你个人的看法。成功是由内而外,而不是外向内。建议去除旧的思想观念接受新的思想,可以看些激励的书籍帮助自已建立自信。

美感、整体感、空间感

设计的过程中,很容易犯的一个毛病就是某个点或位置设计均做得很丰富,运用很多的手法与元素,以至于堆得满满的让人喘不过气来。忽略整体空间的效果而显得其它地方空荡荡,孰不知学会整体感的表现很重要。另外设计要从二维到三维的空间去考虑,脑里勾画出整只鞋款的立体感,想像出成品后的样子,好不好看,在整体的美感如何,消费者能否接受。还有线条间的位置关联,比例关系都应该想到,鞋款设计的是一个整体的空间设计而不是各自独立的平面,如何抓住该空间的重点也是关键。

尺度

尺度的把握也是关键,成品的尺度:很多设计在图纸上看起来很漂亮,但实际做出来就不是那么回事。这关系到款式/工艺/材料的拿捏如何。把握得准鞋款的设计到成品才会到位。还有设计的方向的尺度:个人设计不可避免的必需跟着整个国际脉络及市场需求动走。

学习

刚开始做鞋类设计时,款式风格把握不住不知怎样设计,也常觉得材料不知如何运用,不知如何表现设计的意图。这也许是每个初入鞋途曾有的困惑问题。在职的话公司就是一个相互学习的环境,不管个人或他人设计得好坏,均是学习的场所。看看别人画稿如何处理、如何收口。款式如何构思来的,用什么材料等等。好,好在那里,差,又差在那里。自己都认真分析一下,从中可学到不少东西。还有花时间对于资料的收集与整理与看款式观察鞋子的款式/工艺/用料/卖点/配色等等都可以自我成长,以增加设计时的思想。

修养

13.LED智能照明设计 创新是关键 篇十三

鞋合不合适,只有脚知道,同理,照明设计做得好不好,要用实践来检验。一个好的照明设计,既要是理想的,也要是现实的。而往往很多好的设计方案或成为空中楼阁,或内涵不足。如何实现“理想和设计、技术和创意”完美的结合,还需要打破专业的壁垒,知识和思想的跨界与碰撞。

跨界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不同时期不同行业都有跨界的需求。照明设计随着人的思想认知的提升,内涵也在不断提升,当如今的思维模式满足不了其内涵的提升需求时,跨界就随之被人们所关注。江门市蓬江区凯鸿灯饰有限公司认为现在照明的内涵表达被认为是“光环境”的表达,照明只是“光环境”概念下的一个具体功能表现。一个良好的“光环境”包含艺术的氛围、功能的完善、人与环境之间的参与,所以它实质上包含的是很多新的知识点和跨界内涵。满足这些,不仅仅需要做光源、做产品、做设计的人士参与,更多的可能需要艺术家、环境策划家、创意人士的参与。这样一个光环境下各因素的组合,实质上是各个思维方式的组合。

当然,我们为什么要“跨界”?不仅仅是思维的碰撞,在如今的照明设计中,需要的不再只是一个工程、技术人员,而是需要一个导演、一个场景设计人员,灯光和灯具只是用来创作的工具。在这样一个平台下,照明设计的内涵变丰富,技术手段变多样,给甲方提供的价值空间也变宽。社会消耗LED产能的机会拓宽了,照明产业也才产生新的活力,如果我们仅仅局限于灯具、光源、照明这些产品上,势必发挥的空间会仍旧逼仄,跨界的影响力也不会形成。

从展会看照明设计的端倪

法兰克福国际照明展上,照明的场景化、细分化已占主流,不同场景的模拟包括智能控制十分人性化,这是国际上的趋势和潮流,相信也是国内照明领域的发展方向。而前不久的广州国际照明展览会上,国内企业的展示依旧大部分停留在产品的开发与研究上,智能化控制和情境化模拟虽已出端倪,但依旧处于萌芽状态,江门市蓬江区凯鸿灯饰有限公司认为,这跟国内观念的转变、消费者的接受程度都有一定关系。

情境照明模式已经在展会中开花,模拟商场、酒店、办公楼、会议室,根据现场情景,自动调节色温,营造氛围。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相应的服务越分越细,所有环境都以人的需要为根本要求,照明设计也不再以简单的照明为出发点,也终将会成为未来照明的一种形态。

照明设计师的理想主义与物质需求

很多设计师都会对设计作品理想主义化,这种理想主义来源于对艺术的尊重和对其本质的思考,而在设计过程中,许多设计师往往会得到不断修改的反馈,业主根据自身喜好随意要求改动,设计作品的完整性不能得到保证。在这种情况下,照明设计的艺术性与其商业性和社会性有待平衡。江门市蓬江区凯鸿灯饰有限公司认为,照明设计行业首先是一个服务行

业,是服务业主、甲方需求的行业,所谓的不平衡实际上是设计师自身的主观意愿与甲方投资价值之间的差距,甲方,不管是政府还是商业地产的业主对照明环境的投资实质上都是一种投资回报行为,而往往这里面处于最边缘的效益就是艺术,但不能越俎代庖,主体还是价值、功能的体现。

理想主义是促进照明设计发展的一个基本动力,没有理想,这个行业会变得平庸。同时,这种理想主义应该是结合社会需求的理想,照明设计之所以能够发展,实质上应该是设计师把酒店工程灯具与社会价值提升相结合构成的一个价值平衡体系,实质上是工程设计、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共同营造的一个环境价值设计。过于理想主义化也就是设计师没有很好脱离自身专业背景的限制和桎梏,关系体之间价值取向相冲突,这也是为什么亟需一个专业的跨界交流平台所在。

设计师为什么一直存在与甲方之间巨大的鸿沟?会抱怨甲方,会对自认为好的创意被抹去心存芥蒂?这是很多设计师没有很好定位自身的角色,即一个价值创造体。做好关系体之间的平衡,首先要有一个底线,那就是满足基本功能需求,在艺术审美上满足大多数人的需求,理解甲方、业主的投资汇报需求,梳理好各方的层次关系。

照明设计的发展需要注入更多的元素

一幅再美的画一直在看,早晚会审美疲劳,同理,这也是当前照明设计越来越不“值钱”的原因。客户的审美观在不断提升,对设计的额外心理需求也在不断加码,而照明设计的标准和观念却一直停留在当初的状态,这也是国内照明设计的现状。

14.课程设计关键路径 篇十四

关键词:关键路径,检修,识别,优化

关键路径法是一种解决复杂项目管理的技术方法。为了进一步优化长北天然气处理厂年度停产检修的管理水平, 将关键路径法加以简化, 并运用到处理厂停产检修的管理中。识别并优化关键路径, 改进管理方法, 合理安排人力等各种资源, 提高了工作效率, 缩短了整个检修工期。

1 关键路径法的基本原理

关键路径法 (Critical Pathmethod, 简称CPM) 是一种基于数学计算的项目计划管理方法, 是网络图计划方法的一种。关键路径的本质是, 在项目管理中关键路径的工期决定了整个项目的工期, 因此, 关键路径有以下几个特点:

1) 关键路径上所有活动的工期加起来就是项目的工期;

2) 关键路径上的任何一个工序都是关键工序, 其中任何一个工序的滞后都会推迟整个项目的完成时间;

3) 关键路径是从始点到终点的项目路线中耗时最长的路线;

4) 关键路径的持续时间是可以完成项目的最少的时间;

5) 关键路径上的工序是总时差最小的工序。

2 关键路径的确定和识别

工程项目管理主要完成项目监督和项目计划这两个模块, 运用关键路径法实现项目计划管理有以下几个步骤。

2.1 绘制逻辑网络图

这个步骤是按照工序的先后顺序将一个项目的具体工作进行排序, 并绘制网络图。一般网络图由三部分组成, 即箭头、结点和线路。以箭头表示工序, 结点表示事件 (一般为一个工序的开始或是结束) 。简化的CPM法用方格代表每道工序, 而用箭头表示工序之间的联系。

2.2 确定工序工时

这个步骤是对每个工序的完成所需要的时间进行确定。由于在具体工作进行过程中会有不确定性, 所以, 在进行工时确定的时候要以实际情况为准。一般可以综合同类工作的经验和已有的工时标准, 并结合人工等资源的利用进行综合确定。

2.3 确定关键路径

要确定关键路径, 首先要找出关键工序。关键工序指的是总时差为零的工序。关键路径即是由关键工序连接而成的线路。在确定关键工序之前, 需要确定每一道工序的最早开始时间、最早完成时间、最晚开始时间和最晚完成时间。其中, TB1为工序X最早开始时间;TB2为工序X最晚开始时间;TF1为工序X最早完成时间;TF2为工序X最晚完成时间。则有TB1+n=TF1;TB2+n=TF2, 且当TF1=TF2时, 工序X为关键工序。

每一个项目的最晚开始时间和最晚完成时间的确定要依据项目完成时间逐项逆向计算。

3 针对长北天然气处理厂年度停产检修作业管理的分析

3.1 关键路径的识别

本年度长北天然气处理厂停产检修作业主要分为4个阶段:①停产前的准备阶段;②停运阶段;③检修工作执行阶段;④投运阶段。在检修过程中, 以上四个阶段必须等前一个阶段完成才可进行下一个阶段;而这4个阶段本身也包含许多细节工序。所以, 在运用关键路径法进行工序优化时, 需要将整个项目分成4个子项目, 再分别运用关键路径法进行分析。

由于停产前准备阶段工序较少且装置未停车, 本文不做分析。另外检修工作执行阶段工序较多, 本文不对电气、仪表、动设备、静设备等作业进行分析, 只针对长北处理厂各单元装置的常规作业、安全阀更换、动火作业工作加以举例分析。按照各工序的相对独立性, 将停运、执行、投运3个阶段分别划分工序。

3.2 关键路径的作用

1) 长北天然气处理厂停产检修项目中, 每个步骤的工期主要是由各个工序的执行情况决定。

2) 关键路径法用于控制整个停产检修工期, 从每个步骤的执行情况反映整个检修的计划完成情况。

3) 关键路径法同时可以帮助预估停产检修成功实施的概率, 为领导层决策提供参考。

3.3 关键路径的优化

由于整个停产检修的用时多少是由关键路径决定的, 而整个停产检修的整体资源是有限的, 因此关键路径的优化实质就是将休资源的优化。

优化方案一:重点工作, 优先资源配给。

由于工序-安全阀更换为关键路径是本工程的重中之重, 因此增加此工序的施工资源 (包括劳动力、机械、设备、材料等优先满足) , 适当通过增加成本来缩短此项工序的工期;而路径 (06罐区清洗-动火作业) 完成所需12天, 为次关键路径, 如果出现工作延期的情况, 此路径有可能升级为关键路径, 所以也要以优先的资源来保证次路径的工期。

优化方案二:视工作进展, 合理调配资源。

在安全阀更换和06罐区清洗-动火作业路径施工的冲刺阶段, 可以抽调部分非关键线路的其他单元的施工资源增援, 确保关键路径的工期不延误;

优化方案三:项目内部资源合理调配。

在保证关键路径的同时, 通过合理安排组织, 适当的调整某些工序的开始时间, 使整个执行阶段对人员、设备、工具的需求平均化。这样有限的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 即提高了效率, 又降低了成本, 同时还保证了停产检修的工期。

通过以上三套方案, 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现有的各种资源, 完成对停产所有资源的重新调配并最终通过合理有效的手段, 实现关键路径的优化和改进。同时使用专业的项目管理软件Microsoft Office Project, 对整个项目进行计划协调, 做出合理的工作安排。

3.4 效果评价

2013年长北天然气处理厂年度停产检修原计划工期20天, 运用关键路径法的科学管理, 资源物资优先保证关键路径, 特别是后期抽调人力资源突击完成关键路径, 使关键路径安全阀更换工作从13天缩短至12天。整个项目完成时间缩短至16天 (停运2天+执行12天+投运2天=16天) , 比原计划提前4天完成。

4 结论

运用关键路径法, 引入了科学的管理方法, 提高了长北天然气处理厂停产检修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提高了工作效率。既平衡了各个阶段的资源需求, 又缩减了停产检修的费用支出。在运用关键路径法管理2013年停产检修后, 整个项目比原计划提前4天完成。结果表明笔者使用关键路径法对整个停产检修工序调整和进度安排的改进是成功的。

参考文献

[1]秦大明, 王慧, 余菁, 等.关键路径法在卫勤指挥管理中的应用[J].实用医药杂志, 2010 (9) :851-852.

上一篇:别样烟花秀作文下一篇:美术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