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氨安全技术规范(精选12篇)
1.液氨安全技术规范 篇一
液氨及液氨罐区的安全培训知识
为了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进一步提高全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熟练掌握液氨及液氨罐区的使用与运行安全知识,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充分做好应对液氨泄漏事件的各项准备工作。以人为本,加强监测预警,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最大限度减少液氨泄漏事件造成的损失。我们搜集、整理了部分有关液氨与液氨灌区的安全知识,望液氨灌区维护人员、运行人员及有关人员认真组织学习、熟悉、了解掌握液氨与液氨灌区的安全知识。做到未雨绸缪,防患未然,确保液氨灌区安全稳定运行。液氨简介:
液氨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应用广泛。随着工业化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液氨的储存规模也随之扩大。由于液氨属于有毒、易燃、易爆介质,近几年发生了数起液氨泄漏、中毒事故,造成了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所以保证液氨罐区的安全运行成为一个必须认真重视的课题。
1.1液氨又称无水氨,是一种无色液体,有特殊的刺激性气味,分子式NH3,分子量17,密度0.617;沸点-33.5 ℃;<-77.7 ℃可成为具有臭味的无色结晶。氨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应用广泛,为了运输及储存便利,通常将气态的氨气通过加压或冷却得到液态氨。氨易溶于水,溶于水后形成(NH)4OH的碱性溶液。氨在20 ℃水中的溶解度为34%。液氨在工业上应用广泛,而且具有腐蚀性,易挥发,所以事故发生率相当高。液氨挥发生成氨气,氨气属于有毒、易燃、易爆气体,其爆炸上限27%,下限15.5%,作业场所最高允许浓度30 mg/m3,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泄漏物质可导致中毒,对眼、黏膜或皮肤有刺激性,有烧伤危险。
1.2液氨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氨气的分子式NH3,液氨是一种无色液体,极易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氨气加压到0.7—0.8MPa时就变成液氨,同时放出大量的热,相反液态氨蒸发时要吸收大量的热,所以氨可作致冷剂,接触液氨可引起严重冻伤。
1.3危险性类别:第2、3类有毒气体,8类腐蚀品。火灾爆炸危险性类别为乙类。与氟、氯等能发生剧烈反应。氨与空气混合到一定比例时,遇明火能引起爆炸,其爆炸极限为15.5~25%。低浓度氨对粘膜有刺激作用。高浓度氨可引起组织溶解性坏死、皮肤及上呼吸道粘膜化学性炎症及烧伤、肺充血、肺水肿及出血等。事件分级
根据液氨泄漏事件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划分为重度中毒和轻度中毒。
2.1重度中毒:吸入高浓度氨时,可引起喉头水肿、喉痉挛,发生窒息。外露皮肤可出现II度化学灼伤,眼睑、口唇、鼻腔、咽部及喉头水肿,粘膜糜烂、可能出现溃疡。
2.2轻度中毒:眼、口有辛辣感,流涕、咳嗽,声音嘶哑、吞咽困难,头昏、头痛,眼结膜充血、水肿,口唇和口腔、眼部充血,胸闷和胸骨区疼痛等。液氨罐区安全设施及运行
液氨罐区是液氨的集中储存区,保证它的安全运行是保证企业安全的重中之重。根据《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液氨生产储存运输安全管理规定》及各大公司液氨罐区的多年管理经验,液氨罐区应具备以下安全设施。
2.1 液氨储罐应设防火堤,堤内有效容积应为最大储罐容积的60%,这样氨储罐一旦泄漏,液氨不会四处扩散,为事故的处理提供了便利条件,同时围堤内有下水系统,应设雨水和生产污水两条通道平时均处于关闭状态,个别情况下根据需要选择性打开
2.2 液氨储罐设计应符合《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液氨储罐应设液位计、压力表、安全阀和温度计。安全阀出口应设导气管,压力和温度远传至DCS主控室。这样就可以随时掌握罐内的温度和液位,以便进行调节控制,个别压力异常情况安全阀启跳,有效防止储罐超压。根据《冷藏库氨制冷装置安全技术规程(暂行)》中要求,氨压力表量程应不小于最大工作压力的1.5倍,不大于最大工作压力的3倍,精度≥2.5级。
2.3液氨储罐安全充装量不得超过储罐容积的85%,正常生产时液氨储罐应控制在较低的液位,一般控制在安全充装量的30%之内,这样做是为了避免在储存过程中因环境温度上升膨胀、升压而导致储罐发生超压危险。
2.4室外液氨罐区应设事故喷淋水、排水等设施。这样在储罐发生大量泄漏的情况下,可以用消防水对泄漏的液氨进行吸收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排水应设两条通道,雨水系统和生产污水系统。下水时打开雨水系统的阀门,使之流入雨水系统,事故状态下打开通往生产污水系统的阀门,经环保处理合格后外排,正常情况下两者均处于关闭状态。
2.5为防止夏季阳光暴晒造成储罐超压,球罐外壁应刷凉凉胶,以减少阳光的辐射热,降低传导热,使储罐平安度过炎热的夏季。同时,完好的管线保冷,也是保护管线必不可少的有效措施。
2.6为确保储罐不超装,储罐液位显示应设高报,用以提醒操作人员储罐充装已到安全许可上限。为保障液位计失灵或其他人为因素造成储罐超装情况下储罐的安全,在储罐许可充装范围的液位高度设置液位开关,控制进料线上的快关阀。一旦液位达到该高度触及此开关,则联锁动作关闭来料线上的快关阀,切断进料,确保储罐安全。
2.7液氨罐区及液氨输送泵附近应设置可燃气体报警仪。当氨气浓度接近爆炸下限的10%时,应能发出报警信号。氨气比空气轻,有强烈的刺激气味,其爆炸极限为15.5%~27%。根据集团公司规定或参照《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中的规定,应设置可燃气体检测报警仪,同时相应信号应接至DCS主控室,实现24 h人工不间断监控,有效地填补巡检空闲时间,保证罐区安全运行。
2.8储罐和管道应有导除静电的接电设施,并有专业人员定期检测,参照《小氮肥安全技术规程》中规定及其他相关规定,输送液氨时,由于液氨与管道的摩擦会产生大量静电荷,若不通过接地装置把电荷导走,就会使电荷聚集在储罐上形成很高的电位,当此电位达到某一间隙放电电位时,可能发生电火花引起火灾、爆炸事故。专业人员的定期检测是保证接地装置良好在用的必要保障,同时雷雨季节来临之前的全面检测最为关键。
2.9球罐开口应采用最少化的原则,以确保球罐的整体强度最佳;罐区高处应设置风向标,当出现氨大量泄漏事故时,人员应向上风向疏散;储罐和管线应定期测壁厚,以掌握设备的减薄情况。
2.10液氨罐区应设事故罐和事故泵,事故罐最小储量不得小于最大罐容的1/4。操作岗位同时制定相应的事故预案,配备相关防护器材,建立配备、发放、使用的管理制度。液氨泄漏事故预案应定期演练,确保职工具备较好的事故处理能力和中毒后的救护能力。
3、生产操作注意事项
3.1管线设备投用前吹扫干净,用氮气置换合格。尤其是不能有水的存在,否则液氨遇水产生大量的溶解热,这是极其危险的。
3.2管线的防腐保冷是液氨管线长期安全运行的关键,防腐可以有效地减缓管线腐蚀减薄,而保冷可以避免管线在夏季潮湿季节外壁产生凝结水,从而可以更加有效地提高防腐效果。
3.3管线设备的定期定点测壁厚,可以使管理人员动态了解设备管线的腐蚀减薄情况,及时制定应对措施。但是每个测厚点在每次测
厚结束后,应及时恢复防腐保冷,以避免测厚点成为新的腐蚀减薄处。同时测量点的选取应有代表性,以便能全面反应系统腐蚀减薄状态。
3.4系统垫片应定期更换,并有记录。储罐应按国家规定每6年由专业部门检定1次,新投用储罐首次年检为3年。
3.5液氨排放应通过密闭管道排至火炬线,液氨管线需要动火施工时,一定要将液氨排放干净,并用氮气吹扫后,再用水冲洗,待冲洗水呈中性时,视为冲洗干净。若有需要再用氮气将管线内存水吹扫干净,便可施工。
4、问题讨论
4.1阀门问题液氨中含有微量的触媒催化剂,在液氨的输送过程中这些黑色粉末状物质极易在管道和阀道内沉积,若是闸板阀将会导致阀门无法关严而失效。所以最好选用截止阀或球阀,而且球阀的效果优于截止阀。
4.2液位计问题液氨是一种高度危险的化学物质,液位计的准确好用是保证储罐安全运行的主要安全附件,原设计的液位计是钢带浮盘式的,该液位计的优点是指示准确、误差小。缺点是钢带容易卡住,导致液位计失灵。在实际使用中已多次出现类似事故,致使储罐不能正常使用。由于储罐属于压力容器,液位计检修相当困难,后来换成了雷达式液位计,但因偏差大,不得不放弃使用,后来在有关部门的配合及建议下,改成了差压式液位计。到目前为止已经使用了十多年了,基本能满足生产的需要。该型液位计的缺点是负引压管过长,冬
季管内产生液氨凝结,出现错误指示,需要在进差压表前增设一脱液罐,用于冬季脱液,保证液位计冬季的正常使用。
5、结论 液氨作为愈来愈受各方重视的危险化学品,这个系统的设计、操作过程中都要考虑到防火、防爆、防中毒、防环境污染。
附:发生液氨泄漏的应急处置措施
1、处置措施
1.1 运行人员发现液氨泄漏,首先启动喷淋装置,用水稀释、吸收泄漏的氨气。
1.2 及时向值长汇报,及时停运脱硝系统,并停氨区设备电源。1.3 运行人员在氨区主要路口临时警戒,防止人员进入氨区。1.4 值长接到报警后应立即启动《液氨泄漏事故应急处理预案》。1.5 现场救援人员应穿好全封闭防化服,戴上正压式呼吸器,在消防水幕的掩护下,查找泄漏发生的部位及形态,寻找和抢救伤员。如果设备有爆炸危险须迅速撤离。
2、氨压缩机发生漏氨
2.1氨压缩机发生漏氨事故后,当泄氨浓度较大时(大于50ppm)氨区自动保护系统自动切断压缩机及相关阀门电源,消防喷淋系统自动进行喷淋,同时可手动用水淋浇漏氨部位。
2.2当泄氨浓度降低后(小于20ppm),运行人员可佩戴呼吸器,穿防护服进入事故现场进行漏点处理。
3、压力容器漏氨
处理此类事故,原则是首先采取控制,使事故不再扩大,然后采取措施将事故容器与系统断开,关闭设备所有阀门,当泄氨浓度较大时(大于50ppm)氨区保护系统自动切断压缩机及相关阀门电源,消防喷淋系统自动进行喷淋,容器里氨液及时排空处理。属于此类设备有:液氨蒸发槽A、B、氨气缓冲槽A、B。液氨储罐A、B采取倒罐措施,将发生泄漏的液氨储罐内的液氨倒至另外一储罐。
4、阀门漏氨
发现氨阀门漏氨后,应迅速关闭事故阀门前后两侧最近的阀门,并通过排放管线排空管内的氨。
如容器上的阀门漏氨,应关闭泄漏阀前后两侧最近的阀门,开启排空阀门,向稀释槽进行排放。
5、管道漏氨
如发现管道漏氨后,应迅速关闭事故管道两侧最近的阀门,切断氨的来源,并通过排放管线排空管内的氨。
6、运输槽车漏氨
在卸氨过程中,卸氨装置漏氨,应立即停止压缩机,然后关闭槽车卸氨气、液氨阀门,关闭压缩机出口阀、储罐液氨进口阀,开启排空阀门,向稀释槽进行排放。
7、处理漏氨事故时氨的排放
当容器、管道、阀门大量漏氨时,迅速关闭相关阀门,切断氨泄漏来源,同时系统自动启动消防喷淋系统,稀释后的液体通过集水沟流至废水坑,废水坑通过废水坑泵将废液排至灰场积水池。
8、人员急救措施 8.1 现场营救
(1)现场急救原则要求“三快”即快抢、快救、快送
快抢:迅速将伤员抢救脱离伤害现场,送至安全区域。快救:迅速采取应急救治措施,救治伤员。快送:重者迅速送至医院进行救治。
(2)救护者应做好个人防护,进入事故区营救人员时,首先要做好个人呼吸系统和皮肤的防护,佩戴好氧气呼吸器或防毒面具、防护衣、橡皮手套。
(3)将被氨熏倒者迅速转移出污染区至温暖通风处,注意伤员身体安全,不能强拖硬拉,防止给中毒人员造成外伤。8.2 中毒急救
对病人进行复苏三步法(气道、呼吸、循环): 气道:保证气道不被舌头或异物阻塞。
呼吸:检查病人是否呼吸,如无呼吸可用袖珍面罩等提供通气。循环:检查脉搏,如没有脉搏应施行心肺复苏。将中毒者颈、胸部钮扣和腰带松开同时用2%硼酸水给中毒者漱口,少喝一些柠檬酸汁或3%的乳酸溶液,对中毒严重不能自理的伤员,应让其吸入1-2%柠檬酸溶液的蒸汽,对中毒休克者应迅速解开衣服进行人工呼吸,并给
中毒者饮用较浓的食醋。严禁饮水。经过以上处治的中毒人员应迅速送往医院诊治。
9、身体接触氨处理
(1)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应用2%硼酸液或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清洗后立即到医院就医。
(2)眼睛接触:切勿揉搓,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2%硼酸水冲洗眼并迅速开闭眼睛,使水充满全眼。清洗后立即到医院就医。
(3)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对于鼻腔、咽喉部位,向鼻内滴入2%硼酸水,并用硼酸水漱口,可以喝大量的0.5%柠檬酸水或食醋,以免助长氨在体内扩散。清洗后立即到医院就医。
10、人工呼吸方法
最好采用口对口呼吸式,其方法是抢救者用手捏住中毒者的鼻孔,以每分钟12-16次的速度向中毒者口中吹气。
人工复苏胸外挤压法:将患者放平仰卧在硬地或木板上,抢救者在中毒者一侧或骑跨在中毒者身上,面向中毒者头部,用双手的冲击式挤压中毒胸腔下部部位,每分钟60-70次,挤压时应注意不可用力过大防止中毒者肋骨骨折。
液氨泄漏点已隔离,现场氨气浓度符合标准值;所有液氨泄漏中毒人员全部进行就医处置,身体健康,无后遗症。
附:液氨相关知识:
一、液氨的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第2.3类 有毒气体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低浓度氨对粘膜有刺激作用,高浓度可造成组织溶解坏死。
急性中毒:轻度者出现流泪、咽痛、声音嘶哑、咳嗽、咯痰等;眼结膜、鼻粘膜、咽部充血、水肿;胸部 X线征象符合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周围炎。中度中毒上述症状加剧,出现呼吸困难、紫绀;胸部 X线征象符合肺炎或间质性肺炎。严重者可发生中毒性肺水肿,或有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剧烈咳嗽、咯大量粉红色泡沫痰、呼吸窘迫、谵妄、昏迷、休克等。可发生喉头水肿或支气管粘膜坏死脱落窒息。高浓度氨可引起反射性呼吸停止。
液氨或高浓度氨可致眼灼伤;液氨可致皮肤灼伤。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严重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燃爆危险:本品易燃,有毒,具刺激性。
二、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应用2%硼酸液或大量清水彻底冲洗。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 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
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 入:
三、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氧化氮、氨。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砂土。
四、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行动: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隔离150m,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高浓度泄漏区,喷含盐酸的雾状水中和、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将残余气或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水洗塔或与塔相连的通风橱内。储罐区最好设稀酸喷洒设施。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操作处置与储存
五、操作处置注意事项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
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卤素接触。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六、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应与氧化剂、酸类、卤素、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2.液氨安全技术规范 篇二
氨气,是一种无色,且在常温常压下,会体现出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分子式、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NH3、17.03,在标准状态下,其沸点、熔点、密度、相对蒸气密度分别为-33.33℃、-77.7℃、0.7708 g/L、0.59。其临界压力、温度分别为11.40 MPa、132.5℃,同时在20℃、891 k Pa的条件下,能够液化,释放大量热量。
2 氨的储存和运输
2.1 液氨的储存工艺
针对于常压低温储存,首先要将液氨进行冷冻,控制其在-33℃沸点以内。常压低温储存,大容量容器,容量在5 000~30 000 t之间,此工艺固定成本不高,但是操作成本较高。针对于加压低温储存,借助制冷系统,对其液氨进行冷冻储存,按照《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规范,将其储存容器,设计温度、设计压力分贝控制为20℃、0.95 MPa,可以通过储存容器壁厚降低,从而更好的降低成本。
2.2 液氨的运输
液氨的运输方式包括水路驳船、公路汽车罐车、铁路罐车以及管道运输,其中液氨罐车运输方式,在运输过程中,受到天气、道路等多种客观因素的影响,安全性不高,易发生风险事故;对此对于罐车的检修、押运等,不仅要求较高,且还要时刻进行监督。
长距离管道输方式,是一种常用的运输方式,自身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且运输量大不易受到道路、天气等客观因素的影响。而铁路、公路运输方式,考虑安全因素,多用于短距离运输。但是在采用管道运输时,需要保证管道内的压力,要超过液氨,在常温输送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力,从而更好的避免其出现管道气塞情况;可以借助液化石油气,相关的管道摩擦阻力公式,即∆p=10-6λlu2ρ2d进行计算,从而更好的确定管道不同段的运行压力,再结合其输送温度,对其饱和蒸汽压,进行一系列的判断,从而更好的保证其管道内的液氨运输安全、平稳。
3 液氨储罐的风险性评估
3.1 风险评价方法
常见的风险评价方法,包括DOW法、ICI蒙德法、重大危险源评价法。
3.2 DOW法在液氨储罐区的应用
(1)工艺单元的选择。选择某公司液氨储罐组,该罐组包括3台球式金属罐,物料取自铁路、汽车槽车。罐组的储存能、储存压力,分别为1 800 m3、0.95~1.05MPa,常温操作,3个储罐的容积,分别为1 000 m3、400 m3、400 m3,成本在500万元左右。
(2)物质系数的确定。物质系数是指物质受到客观因素影响,发生爆炸中,能量释放的内在特性,可由物质可燃性、化学活泼型计算得出。经过物质系数值查表,得出液氨物质系数为21。
(3)工艺单元危险系数的确定。一般工艺危险系数(F1)的确定,如表1所示。
特殊工艺危险系数F2,经过对其基本系数、毒性物质等项目,以及相应危险系数范围、采用危险系数的分析,得出本罐组的F2值为1.95。
求出工艺单元危险系数F3,为F1×F2=2.55×1.95=4.973。
(4)火灾爆炸指数F&EI的确定。1~60火灾爆炸指数F&EI,对应的危险等级为最轻;61~96火灾爆炸指数F&EI,对应的危险等级为较轻;97~127火灾爆炸指数F&EI,对应的危险等级为中等;128~158火灾爆炸指数F&EI,对应的危险等级为很大;超过159火灾爆炸指数F&EI,对应的危险等级为非常大。本罐组F&EI值,为MF×F3=21×4.973=104.422,等级为中等危险。
(5)安全措施补偿系数。安全措施补偿系数C=C1×C2×C3,其中工艺控制补偿系数C1=0.823;物质隔离安全补偿系数C2=0.903;防火措施补偿系数C3=0.668;安全措施补偿系数C=C1×C2×C3=0.823×0.903×0.668=0.496。
(6)工艺单元危险分析汇总。暴露半径位R、暴露区域面积S、暴露区域体积V分别为26.73 m、2244.99m2、60 013.06 m3。同时暴露区域内,财产更换价值、基本最大可能财产损失、实际最大可能财产损失,分别为270.6万元、194.832万元、96.64万元。
4 液氨储罐区安全管理措施
液氨储罐区的安全管理,可以从设计、管理、人员等客观因素进行分析和落实,并完全遵从《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规范,进行选址、布局设计,从而更好的保证其合理性。在罐区边缘区域进行装卸操作,及时测定风向,以及处理好防堤、防雷、防静电处理,从而更好的保证其安全性。
摘要:随着我国第二产业的不断发展,对于液氨的储存、运输及液氨储罐区的安全评价,开始逐渐被重视;因为液氨应用的逐渐广泛,同时液氨具有易燃、易爆、有毒的特点,一旦发生的事故后果不堪想象,对此加强此方面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从而更好的保证国家财产安全。
关键词:液氨,储存,运输,安全评价
参考文献
[1]孙伯昌.液氨的运输与储存[J].新疆农垦科技,1984,02:39~42.
[2]许英鹏.谈液氨储罐区的安全运行[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3,04:17~19.
3.液氨罐车驾驶员安全操作规程 篇三
1、液氨罐车驾驶员、押运员须经专业安全培训,取得危险货物从业资格证、危险货物押运证后后方可上岗操作,驾驶员同时持有效驾驶证。
2、出车前认真检查车辆安全技术性能是否齐全有效。
3、严禁酒后驾驶,或将车辆交给无证人员驾驶。车辆载人不得超过核定人数;严禁与工作无关的人员乘坐。
4、通过铁路道口时,应减速或停车,在确认安全后通过。
5、车辆应按交通信号通行,无交通信号时应在确保安全、畅通的原则下通行。同车道行驶时,后车与前车应保持安全距离。
6、上下班期间,车辆不得通行。
7、驾驶车辆时不得拨打接听电话、不得向道路上抛撒物品、下坡时不得熄火或空档滑行。
8、作业前应对周围环境进行安全确认后方可作业。
9、车辆到达装(卸)氨液地点时必须服从岗位操作人员的指挥,将车辆停到指定位置后将车辆停稳并熄火、挡位置于空挡位置、拉紧手制动。驾驶员、押运员应正确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用橡胶掩木将车辆驱动轮前后打掩牢固。
11、等候岗位操作人员连接管路进行液氨装(卸)作业,装卸过程中严禁启动车辆、检查、保养维修车辆。
12、装卸完毕后认真检查车后静电导电带、排气防火罩、罐体管路、阀门有无泄漏、压力表压力是否正常。
10、运输中罐体处于封闭状态,防止途中泄漏。
12、安全阀压力表每年至少校检一次,如发现压力表指针失灵,应立即更换。
13、液氨运输车应配备过滤式防毒面具、空气呼吸机、湿毛巾、化学安全防护眼镜、全密封阻燃防化服、防冻衬纱橡胶手套、工作靴等,运输车车上应备一个储箱或水桶,装满清水,以防操作人员意外事故中皮肤和眼睛内触及氨液后及时冲洗。
14、行驶中发生故障要修理时,应将车拖至安全地方,打好掩木、挂上明显的标志。驾驶时要集中精力,根据天气、路面情况掌握好车速。
15、严禁在运输过程中打开阀门。严禁将易燃易爆物品带入驾驶室内,擦拭过阀门接触过氨液的擦车布严禁带入驾驶室,过做好防火工作。
16、在紧急及事故状态下,严格按液氨运输预案的程序进行。
17、驾驶员离车时应拉紧手闸、切断电路、挂上相应档位,锁好车门。
4.液氨制冷检查表 篇四
1.应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安全职责。
2.应建立安全教育培训、特种作业人员管理、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管理、重大危险源管理、作业安全管理、相关方及外用工(单位)管理、职业健康管理、个体防护装备管理、安全检查、隐患排查治理、消防安全管理、应急管理、事故管理、安全绩效评定管理等规章制度。
3.制冷系统运行应建立交接班制度、巡检制度、设备维护保养制度等;建立配电间停送电操作规程、电气安全操作规程、交接班制度、巡检制度、设备维护保养制度等;建立压力容器操作规程、压力管道操作规程、制冷压缩机操作规程、制冷系统充氨操作规程、制冷系统除霜操作规程制、冷库内商品堆码操作规程、救护设施操作规程等。
2安全生产投入
1.应当具备的安全生产条件所必需的资金投入,由生产经营单位的决策机构、主要负责人或者个人经营的投资人予以保证。
2.应当安排用于配备劳动防护用品的经费。3.应当安排安全生产培训的经费。
3安全管理机构和人员
1.设置安全管理机构或配备安全管理人员。
2.根据有关规定和企业实际,设立安全生产领导机构(如安委会)。
4安全教育培训
1.应定期识别安全培训教育需求,制定全员安全培训教育计划。2.按计划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对安全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和改进。建立培训档案。
3.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取得有效的安全培训合格证书。4.特种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
5.新员工应进行“三级”安全教育。
6.操作岗位人员转岗、离岗六个月以上重新上岗者,应进行车间(工段)、班组安全教育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工作。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设施投入使用前,应对有关岗位操作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教育和培训。
5隐患排查治理
1.应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2.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并做好记录。
3.对隐患治理情况进行验证和效果评估。
4.按规定向政府有关监管部门上报隐患排查治理信息。
6职业健康
1.应向地方安监部门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申报。2.建立健全职业健康档案和员工健康监护档案。
3.定期对职业危害场所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公布、存入档案。4.应以合同、教育培训等方式向员工进行职业危害告知。5.在涉氨操作岗位及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志和警示说明。
7重大危险源管理
1.按规定对本企业的生产设施或场所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估,确定重大危险源(储氨量≥10吨)。
2.对确认的重大危险源及时登记建档。
3.对重大危险源采取措施进行监控,包括技术措施(设计、建设、运行、维护、检查、检验等)和组织措施(职责明确、人员培训、防护器具配置、作业要求等)。
4.重大危险源及相关安全措施、应急措施形成报告,报地方安监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
8事故与应急管理
1.制定液氨泄漏等事故应急预案,重点作业岗位应有应急处置方案或措施。2.建立与本单位安全生产特点相适应的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或指定专兼职应急救援人员。
3.定期组织应急演练,对演练效果进行评估,并做好记录。4.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或者较大涉险事故,企业负责人接到事故信息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上报告地方安监部门。
5.发生事故后,应立即启动相关应急预案,积极开展事故救援。
9相关方管理
1.建立有关承包商、供应商等相关方的管理制度,对相关方资质进行审查,建立合格相关方的名录和档案。
2.应与承包、承租单位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并在协议中明确各方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管理职责。
3.应对相关方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监督管理。
10建设项目“三同时”
1.2010年7月后建设的冷库应由具备冷库工程设计、压力管道设计资质的设计单位按相关标准设计。2010年7月前建设的冷库,应由有资质的设计单位按相关标准复核。
2.冷库应使用具有相关生产资质企业制造的制冷设备。制冷设备应具有合格证。
3.冷库施工单位应具备相应施工资质,竣工应办理验收手续。4.冷库投产运行应办理相关手续。
11制冷设备
1.企业应建立设备管理运行档案,并妥善保存。
2.制冷压缩机应按制造商的要求定期进行大、中、小修和日常维修保养。其它制冷设备应定期维护保养。
3.冷凝器的运行压力不得超过系统设计允许值,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4.气液分离器的存液量不应超过容器容积的2/3,液位高度不得超过高液位报警线。
5.高压贮液器液面应相对稳定,存液量不应超过容器容积的2/3。多台高压贮液器并联使用时,均液阀和均压阀应处于开启状态。
6.低压循环贮液器的存液量不应超过容器容积的2/3,液位高度不得超过高液位报警线。
7.排液桶桶内液面不得超过80%。
8.蒸发器表面霜层及管内油污等应定时清除。冷风机、冻结装置等蒸发器融霜时,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
9.制冷系统进行管路、设备更换维修后,应进行排污及强度试验或进行环向、纵向以及螺旋焊焊接接头100%射线检测或100%超声波检测和气密试验。气密性试验应使用氮气或干燥清洁的空气进行,严禁使用氧气。
10.制冷系统长期停止运行时,应切断电源,并应妥善处理系统中的制冷剂。11.包装间、分割间、产品整理间等人员较多房间的空调系统严禁采用氨直接蒸发制冷系统。
12.设于室外的冷凝器、油分离器、贮氨器等设备,应有防止非操作人员进入的围栏。设于室外的制冷压缩机组、贮氨器除应设围栏外,还应有通风良好的遮阳设施。
12安全设备设施
1.制冷压缩机安全保护装置除应由制造厂依照相应的行业标准要求进行配置外,还应设置下列安全部件:活塞压缩机排出口处设止逆阀;螺杆压缩机吸气管、排气管处设止逆阀。压缩机冷却水出水管上应设断水停机保护装置。应设事故紧急停机按钮。
2.冷凝器应设冷凝压力超压报警装置,水冷冷凝器应设断水报警装置,蒸发式冷凝器应增设压力表、安全阀及风机故障报警装置。
3.制冷剂泵应设置液泵断液自动停泵装置;泵的排液管上应装设压力表、止逆阀;泵的排液总管上应加设旁通泄压阀。
4.所有制冷容器、系统加液站集管、以及制冷剂液、气体分配站集管上和不凝性气体分离器的回气管上,均应设压力表或真空压力表。
5.制冷系统的采用的压力表或真空压力表均应采用制冷剂专用表。高压侧不低于1.5级,低压侧不低于2.5级,量程不得小于工作压力的1.5倍。
6.贮氨器、低压循环桶、气液分离器和中间冷却器均应设超高液位报警装置。并应设有维持其正常液位的供液装置。
7.贮氨器、低压循环桶、气液分离器、中间冷却器、排液桶和集油器等均应设液位指示器,其液位指示器两端连接件应有自动关闭装置。
8.安全阀应设置泄压管。
9.液氨储罐上方应设喷淋装置。10.制冷系统应设置监控报警系统、氨气浓度报警器、事故排风机连锁装置、紧急泄放装置等。
13特种设备 电瓶车、锅炉、氧气瓶、乙炔气瓶、贮液器、低压循环桶、气液分离器、中间冷却器、排液桶和集油器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天车、起重机械设备等特种设备:
1.应当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包括特种设备的设计文件、制造单位、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使用维护说明等文件以及安装技术文件和资料;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和定期自行检查的记录;特种设备的日常使用状况记录;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的日常维护保养记录;特种设备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高耗能特种设备的能效测试报告、能耗状况记录以及节能改造技术资料)。
2.应当向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登记。登记标志应当置于或者附着于该特种设备的显著位置。
3.应当对在用特种设备进行经常性日常维护保养,并定期自行检查。4.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应由具备相应资质的机构进行定期检测检验。
14管线
1.管道应无裂纹和渗漏,管道应保持畅通,密封良好,无跑、冒、滴、漏现象。管线外保温层无结霜现象。重点应检查热氨除霜集管。
2.管道上的阀门应启闭灵活,关闭严密不漏。自动旁通阀、恒压阀、安全阀等均应完好,无泄漏现象。
3.架空管线应有限高警示标识设置。
4.管线表面应有介质名称和流向等标识设置。
5.管线及设备所涂敷色漆的色标应符合规定。制冷高低压液体管,淡黄;制冷吸气管,天酞蓝;制冷高压气管、安全管、均压管,大红;放油管,黄;放空气器,乳白;油分离器,大红;冷凝器,银灰;贮液器,淡黄;气液分离器、低压循环贮液器、低压桶、中间冷却器、排液桶,天酞蓝;集油器,黄;各种阀体,黑色;截止阀手轮,淡黄;节流阀手轮,大红。
6.凡制冷管道和设备能导致冷损失的部位、能产生凝露的部位和易形成冷桥的部位,均应进行保冷。
7.穿过墙体、楼板等处的保冷管道,应采取不使管道保冷结构中断的技术措施。
8.液氨管线严禁通过有人员办公、休息和居住的建筑物。
9.安全阀应设置泄压管。氨制冷系统的安全总泄压管出口应高于周围50m内最高建筑物(冷库除外)的屋脊5m,并应采取防止雷击、防止雨水、杂物落入泄压管内的措施。
15电气系统
1.氨制冷机房的控制室和操作人员值班室应与机器间隔开,并应设固定密闭观察窗。
2.变配电所与氨压缩机房贴邻共用的隔墙必须采用防火墙,该墙上应只穿过与配电室有关的管道、沟道,穿过部位周围应采用不燃材料严密封塞。
3.变配电所的门应采用平开门并向外开启。
4.氨制冷机房、变配电所和控制室之间连通的门均应为乙级防火门。5.穿过库房隔热层的电气线路,应采取可靠的防火措施。6.低于0℃的库房内动力及照明线路,应采用适合库房温度的耐低温绝缘电缆。
7.库房内应采用防潮型照明灯具和开关。
8.冷间内照明支路宜采用AC220V单相配电,照明灯具的金属外壳应接专用保护线(PE线),各照明支路应设置剩余电流保护装置。
9.应定期检查备用电源的可用性。
10.应详细填写运行值班记录,运行值班记录应至少保存5年。
16作业场所
1.库区内所有应急通道保持畅通。
2.机房内外应保持整齐、清洁、通道平坦、畅通。3.进、出口外应根据机房通道情况和作业区域情况设置安全标识。压力容器、非专业操作人员免进区域、关键操作部位等应设置安全标识。
4.作业区的场地应整齐、防滑,无凹陷、凸起和严重油污现象。5.机房内不准搭建简易建筑物,如果情况特殊必须搭建,应经有关部门批准,并规定使用期限,用完后立即拆除。
6.机房内主要操作通道的宽度应不大于1.3米,制冷压缩机突出部位到其他设备或分配站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1米。制冷机与墙壁以及非主要通道不小于0.8米,并留有足够的检维修操作空间。
7.设备间内的主要通道的宽度应为1.2米,非主要通道的宽度不应小于0.8米。
8.机房、设备间内应设置一般照明、局部照明和事故照明,应有良好的自然通风。
9.冷库外应设置氨警示标识。
10.在厂区内显著位置应设风向标。
11.液氨车间、仓库不得与员工宿舍在同一座建筑物内。液氨厂房与民用建筑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25m。
17消防设施与应急设施
1.采用氨制冷系统的机房、速冻加工车间内应安装氨气体浓度报警仪。氨气体浓度报警仪应由法定计量鉴定机构或厂家每年进行复检,确保安全有效。
2.冷库库区及氨制冷机房和设备间门外应按有关规定设置消火栓。
3.氨制冷机房、设备间及采用速冻装置的房间(靠近速冻装置)门外应配备移动式喷雾水枪。
4.消防灭火器、防毒器具和抢救药品等应急物品应放在危险事故发生时易于安全取用的位置,并由专人保管,定期校验和维护。淋洗器、洗眼器等卫生防护设施,其服务半径应小于15m。构成重大危险源的液氨场所应配备长管式防毒面具、重型防护服。
5.库区应设有消防安全疏散等指示标识,严禁关闭、遮挡或覆盖安全疏散指示标识。保持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严禁将安全出口封闭、上锁。
6.应保持应急照明、机械通风、事故报警等设施处于正常状态,并定期检测、维护保养。
7.氨制冷机房应设置防爆型照明设施及开关;氨制冷机房和配电室及采用速冻装置的房间应设置防爆型应急照明灯具,应急照明持续时间不应小于30min。8.在正常照明因故障熄灭后,在易引起工伤事故或通行时易发生危险的场所,应装设人员疏散用的事故照明。
9.在正常照明因故障熄灭后,事故照明电源应自动投入,在有专人值班时,可采用手动切换。
10.消防设备设施应由具备相应资质的机构进行维修保养和定期检测。11.库区视频监控系统应设立专管员负责安防监控系统的日常管理与维护,确保视频监控系统的安全运行、视频质量清晰。视频资料应至少保存3个月。
12.消防设施日常使用管理应由专职管理员负责。专职管理员应每日检查消防设施的状况,确保设施完好、整洁、卫生。
18污水处理
1.应设置污水收配备提升水泵。
2.应制定污水池清理等有限空间作业规程。
3.有限空间作业应当严格遵守“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的原则。
19作业安全
1.应建立检维修作业、危险区域动火作业、有限空间作业、高处作业、临时用电作业等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5.液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 篇五
(1)液氨的理化性质 分子式NH3,分子量17.03,液氨是N2H2高温高压合成NH3,它是一种无色液体,当压力减低时,则有氨气化而逸出,同时吸收大量的热量。气氨为无色气体,有强烈的特异刺激性臭味,有毒,人体接触气氨易引起口、眼、鼻黏膜水肿,吸入气氨易引起肺水肿。水溶液呈碱性。
(2)液氨的爆炸范围 空气中氨蒸气浓度达15.7%~27.4%时,遇到火星会引起燃烧爆炸。
二、目的
为保证企业职工生命财产的.安全,避免或者减少社会影响和损失,防止突发性重大事故并能在事故发生后,迅速有效控制处理,本着预防为主、自救为主、统一指挥、分工负责的原则,制定本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在平时根据预案的内容进行演练,遇有突发事故发生后,按本预案的内容执行,将事故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
三、范围
装置区内有液氨储罐15个,最大总容量75m,根据本公司生产、使用、储存化学危险物品的品种、数量、危险性质及可能引起化学事故的特点,确定以下3个危险场所(设备)为应急救援危险目标。
(1)1号目标液氨储槽(单个容量5m)。
(2)2号目标压缩机厂房(压缩机8台)。
(3)3号目标蒸发间(蒸发器6台)。
NH3(气、液)发生事故部位,可能波及的范围835岗位周边界区。
四、职责权限
1、指挥机构
车间成立化学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由车间安全、设备、技术等有关人员组成。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办公室设在车间安全组,发生重大事故时,以指挥领导小组为基础,即化学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车间主任任总指挥,有关生产主任任副指挥,负责车间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和指挥,指挥部设在车间调度室。
注意:若车间主任和生产主任不在车间时,由值班长和安全员临时任总指挥和副总指挥,全权负责应急救援工作。
2、职责
(1)指挥领导小组 其职责包括:
1)负责本单位“预案”的制定、修订;
2)组建应急救援专业队伍,并组织实施和演练;
3)检查督促做好重大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
(2)指挥部其职责包括:
1)发生事故时,由指挥部发布和解除应急救援命令、信号;
2)组织指挥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
3)向上级汇报和向友邻单位通报事故情况,必要时向有关单位发出救援请求;
4)组织事故调查,总结应急救援工作经验教训。
(3)指挥部人员分工分为以下几项。
1)总指挥:组织指挥全车间的应急救援工作。
2)副总指挥:协助总指挥负责应急救援的具体指挥工作。
3)安全员:协助总指挥做好事故报警、情况通报及事故处置工作。
4)岗位负责人:负责灭火、警戒、治安保卫、疏散、道路管制工作。
5)值班长:①负责事故处置时生产系统开、停车调度工作;②事故现场通讯联络和对外联系;③负责事故、现场及有害物质扩散区的洗消、监测工作;④必要时代表指挥部对外发布有关信息。
6)设备员:协助总指挥负责工程抢险、抢修的现场指挥。
7)工会:负责现场医疗救护,调度车辆、运送应急救援物品。
8)综合管理员:负责抢救受伤、中毒人员的生活必需品供应。
(4)救援队伍的组成及分工 车间各职能部门和全体员工都负有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的责任,救援队伍是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的骨干力量,其任务主要是担负本车间化学事故的救援及处置。
五、NH3(气、液)化学事故的处置
我车间制冷系统中存在大量的NH3(气、液),泄漏事故的主要部位如前所述1#、2#、3#目标,其泄漏量视其漏点设备的腐蚀程度,工作压力等条件而不同。泄漏时又可因季节、风向等因素,波及范围也不一样。事故起因也是多样的,如操作失误、设备失修、腐蚀、工艺失控、物料不纯等原因。
NH3一般事故,可因设备的微量泄漏,由岗位操作人员巡检等方式及早发现,采取相应措施,予以处理。NH3重大事故,可因设备事故、氨系统的大量泄漏而发生重大事故、操作人员能及时发现,但一时难以控制。毒物大量泄漏后,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伤害,波及周边范围,当发生NH3泄漏事故时,应采取以下应急救援措施:
1)最早发现者立即向工厂、车间调度室、安全科报警,并采取一切办法切断事故源;
6.应用CAD技术标定液氨贮槽容积 篇六
某厂新建100m3卧式液氨贮槽两台, 为考核各生产车间的产量与消耗, 需对该贮槽进行准确标定。以前对贮槽标定均采用往槽内注水并计量加水量的方法, 本次因生产急需, 未来得及标定贮槽容积即充入了液氨, 加水标定方法已无法实行。
笔者根据“AutoCAD是一个只要你能画出来, 它就能算出来的辅助工具”, 首先创建液氨贮槽三维实体模型, 并对该实体模型在不同高度进行剖切并求出体积, 从而实现了对液氨贮槽容积的标定。本人所用软件版本为AutoCAD2006。
1 创建液氨贮槽三维实体模型
1.1 卧式液氨贮槽基本参数
筒体直径3m, 圆柱形筒体长度13.2m;两端为标准椭圆封头, 直边高度50mm, 封头总高800mm。
1.2 液氨贮槽三维实体模型
在CAD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按上述尺寸画出液氨贮槽的下半部分并形成面域, 将此面域绕中心轴旋转360度即得液氨贮槽三维实体模型。
1.3 利用CAD软件查询液氨贮槽容积
工具→查询→质量特性, 得液氨贮槽整体体积101.08m3。
1.4 手工计算液氨贮槽容积
查《最新压力容器规范标准汇编》得上述尺寸封头容积 3.89m3, 故整体贮槽容积为:
3.1416/4×32×13.2+3.89×2=101.08m3
上述两种结果符合得很好。
2 在液氨贮槽实体模型不同高度进行剖切, 求算不同高度下的体积
2.1 剖切步骤
(1) 将液氨贮槽实体模型复制30份。
(2) 利用UCS命令将座标原点移至贮槽底部。
(3) 执行“绘图→实体→剖切"命令, 选贮槽为剖切对象, 选ZX平面为剖切面, 当要求指定ZX平面上的点时, 所输入点的Y值即代表了贮槽充装液面高度。
(4) 保留剖切后的下半部分, 将上半部分删去。
(5) 对上述30台贮槽模型, 按100mm为液面间隔进行剖切, 即得30个不同液面充装高度的实体模型。
2.2 液氨贮槽不同液面高度时充装容积表
查询上述剖切后所得到的30个实体模型, 即得30个不同液面充装高度时对应的容积, 数值见表1。
3 求算不同整数容积下所对应的液面高度, 实现液氨贮槽的标定
对表1中30组数据进行线性回归, 即可求出液氨贮槽充装容积与液面高度的关系式, 从而可以计算出不同整数容积下所对应的液面高度。或用坐标纸描绘充装容积与液面高度的关系曲线, 由图上查出不同整数容积下所对应的液面高度。
笔者仍以AutoCAD为辅助工具,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以液面高度为横坐标、充装容积为纵坐标描绘出其样条曲线, 并将横坐标轴以1为间隔向上偏移100次, 查出各偏移线与样条曲线的交点, 即得出100个整数容积所对应的液面高度, 做为该液氨贮槽标定结果, 见表2。
3 结 语
7.液氨泄露应急救援预案演练方案 篇七
关于液氨泄漏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演练方案
为有效预防、控制和及时消除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危害,提高环境污染事故救援应急处置能力,建立健全环境预警和应急机制,保障奥运期间环境安全,根据《永年县突发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应急预案》要求,制定《液氨泄漏事故应急救援演练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落实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保障奥运期间环境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保障群众身体健康及正常生活秩序,促进社会全面、可持续协调发展。
二、演练目的
检验我县现有应急救援队伍和应急救援装备的充分性及合理性,进一步明确应急救援有关部门在应急救援工作中的职责任务,提高各部门在应急救援中的相互配合能力,提高参与救援人员的相关技能,提高对危险化学品事故的认知程度,增强事故预防能力,维护社会稳定及环境安全。
三、组织机构
组 长:永年县政府领导
副组长:永年县政府领导
永年县环境保护局局长
永年县化肥厂厂长 成 员:永年县安监局
永年县消防大队
永年县公安局
永年县交警大队
永年县卫生局
永年县工业促进办公室
永年县广播电视局
四、参加单位及职责
环保局:组织协调有关部门落实应急处置各项措施。救援小组:参与事故救援与调查。监测小组:负责对事故现场污染情况进行监测。
安监局:协助有关部门对突发环境事故进行调查和处理,防止引发安全生产事故。
消防大队:参与对污染事故的救援,防止引起火灾。
工业促进办:协助事故单位及有关部门做好人员疏散工作,参与救援及调查事故原因。
公安局:负责维持事故现场秩序,防止引起厂群冲突,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治安稳定工作。
卫生局:做好污染疏散区域人员疾病的预防和伤员救治工作。
交警大队:负责对107国道化肥厂路口、东召庄路口等进行交通管制,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事故区(应急救援车辆、人员除外)。
新闻部门:负责对事故进行客观、真实报道,营造有利于处置工作深入开展的良好舆论氛围。
永年县化肥厂:负责对事故的报告及事故初期的救援处置工作。
五、化肥厂液氨储罐的情况
永年县化肥厂主要产品:液氨、甲醇。根据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品种、数量、危险性质以及可能引起火灾和化学泄漏事故的特点,依据重大危险源辩识,甲醇库、液氨槽、气柜为重大危险源点,确定甲醇,液氨和气柜三个应急救援危险目标。
三个液氨储槽为卧式地上储罐,容积为3200×28×19401,总最大储量为360m3,罐体体质为16mnR,设计压力为2.2MPa,允许使用温度为-18度至50度,使用压力为1.6MPa,使用温度为20度。正常工况下,总储量为:100m3至150m3。如发生泄露事故,防火堤内可全部容纳;罐体上和装氨处,设有喷淋水装置,同时可启动此装置进行用水吸收挥发的氨气,喷淋吸收废水通过回收管沟可收到480m3的应急池内,但挥发气体会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对周围居民造成一定影响。
六、情景设置
(一)假设事故
某日,永年县化肥厂液氨储罐发生泄漏,造成环境污染,有人员轻微中毒,造成一定经济损失。
(二)现场布置
由一名员工负责释放烟雾,模拟液氨罐阀门泄漏事故现场;由两名员工负责开启喷淋装置,喷水吸收液氨;由两名员工穿防化服,带防毒面具,寻找液氨泄漏源;由一名员工假扮中毒人员。
(三)集结时间、地点 参加演练单位务必于 年 月 日 点 分前到指定地点集结,并利用通讯工具向指挥部报告。
(四)设立现场指挥部
指挥部设在永年县化肥厂,由组长担任指挥长,由副组长担任副指挥长,成员为各参加单位主要负责人,全面负责事故的救援处理工作。
七、启动预案
(一)事故发生单位向县政府、环保局报告液氨泄漏情况,说明时间、地点、人员伤亡等其他有关情况。
(二)永年县环保局接到报告后,迅速赶到事故现场,查明事故危害情况,进行初步评估,确定预警级别,向县政府主要领导进行报告,经同意后,启动应急预案。
(三)县政府通知组织机构各成员单位带领人员、装备立即赶赴现场。
八、事故救援
(一)单位自救
1、永年县化肥厂液氨储罐管理人员在液氨泄漏第一时间要采取果断措施,切断、关闭泄漏容器阀门,防止氨气继续外泄。迅速开启喷淋设施,吸收氨气,防止空气污染,同时,向厂领导和县领导进行报告。
2、永年县化肥厂启动应急预案,派救援小组进入事故现场,迅速组织抢救人员,疏散人群;对于已经扩散出来的氨气采取自备消防水栓进行喷水吸收氨气减轻氨气污染,并及时消除一切火源,防止空间爆炸。
(二)成立现场指挥部,在指挥部的指挥下,各成员单位迅速进入事故现场进行救援。
1、环保局应急救援小组参与救援,监测小组对事故现场进行监测,并随时向指挥部报告监测结果。
2、工业促进办协助化肥厂迅速疏散职工及其他人员。
3、消防大队迅速到事故现场喷水防止氨气扩散,并参与现场救援。
4、卫生部门对现场受伤人员进行及时救治。
5、公安局迅速将职工或人群控制在安全地带,并维持好秩序。
6、交警大队迅速对各个交通路口进行交通管制。
7、安监局参与救援并调查事故原因。
8、新闻部门对事故救援处置情况进行及时报道。
九、演练结束
指挥部根据事故现场监测结果,氨气含量达到正常状态时,宣布救援结束。各参加演练单位根据指挥部明令撤出演练。
十、演练讲评
8.液氨安全技术规范 篇八
液氨储罐事故性泄漏扩散过程模拟分析
摘要:液氨是化工企业常用的原料,而每年因为液氨储罐的`泄漏造成的事故也十分频繁,液氨属于高度危险性物质,一旦泄漏极可能造成灾难性后果.本文探讨了描述液氨储罐事故性泄漏及扩散过程的数学模型,并用所建模型针对某市化学园区某化工公司液氨储罐工程建设项目进行模拟分析.从模拟结果来看,采用数学模型的方法对事故后果进行预测和分析具有一定程度的可靠性,对于救灾、重大危险源编制应急事故预案以及对新建项目进行危险性预评价都具有一定程度的指导意义.作 者:丁晓晔 蒋军成 黄琴 DING Xiao-Ye JIANG Jun-cheng HUANG Qing 作者单位:南京工业大学,南京,210009期 刊: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ISTICPKU Journal: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年,卷(期):,3(3)分类号:X928.02关键词:液氨 泄漏 扩散 模拟
9.液氨泄漏应急处置 篇九
危险性分析
在常温常压下, 氨是一种无色且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如加压易被液化为无色液体。氨分子量为17.03, 其气态比空气稍轻, 易扩散, 易溶于水。
1. 液氨的危险性类别
根据GB 12268—2012《危险货物品名表》和《危险化学品目录 (2015版) 实施指南 (试行) 》 (安监总厅管三〔2015〕80号) 的分类信息表, 液氨属于第2.3类毒性气体, 急性毒性-吸入, 类别3*;其次, 危险性为腐蚀/刺激性, 皮肤腐蚀/刺激类别为1B, 严重眼损伤/眼刺激类别为1;氨还属于2类易燃气体, 但参考GB 12268—2012《危险货物品名表》附录B, 氨的易燃危险性只是在满足密闭有猛烈火烧的条件才显示出来。
2. 易扩散特性
氨常温下为气态, 一般通过常压冷却到-33.4℃或常温加压到1.554 MPa, 转化为液态。通常是常温加压, 液态储存。液氨泄漏到空气环境中, 迅速膨胀气化, 随风飘移并扩散, 在下风向形成有毒气团。当液氨在密闭空间泄漏后不易扩散, 并可能在密闭空间内积聚, 达到爆炸极限。
3. 毒害特性
根据原卫生部《高毒物品目录》 (卫法监发〔2003〕142号) , 氨属于高毒气体, 主要通过皮肤、呼吸道进入人体。潮湿的皮肤或眼睛接触高浓度的氨气能引起严重的化学灼伤。人体吸入氨气后, 对其鼻、喉和呼吸道都有刺激性, 严重的可能出现喉头水肿和发声困难, 以及呼吸道黏膜脱落, 可造成器官阻塞, 导致窒息。如吸入高浓度的氨气, 还可能直接影响肺毛细血管的通透性, 引起肺水肿。不同质量浓度的氨气对人体的急性毒害影响见表1。
4.燃爆特性
氨气在空气中浓度达到11%~14%时, 遇到明火即可燃烧, 当空气中氨浓度达到15.7%~27.4%时, 遇到点火源会发生爆炸。实际上, 由于氨的易扩散特性, 其在敞开的环境中, 很难达到爆炸极限。但如果氨气泄漏后并在密闭空间积聚, 遭遇明火点燃, 可能引起火灾、爆炸事故, 如2013年6月3日, 吉林省长春市宝源丰禽业有限公司生产厂房发生火灾事故, 当火势蔓延到氨设备和氨管道区域, 燃烧产生的高温导致氨设备和氨管道发生物理爆炸, 大量氨气泄漏, 并介入了燃烧, 引起了氨气火灾事故。
5.环境危害
液氨泄漏会迅速气化, 严重污染空气。液氨泄漏应急处理生成的氨水大量流散到土壤中, 会对土壤造成污染, 破坏土壤的酸碱度, 严重影响耕种。氨水流散到河流、湖泊等, 还可造成水体污染。
防护与隔离
1.初始疏散的隔离距离
抢险人员没有到达事故现场前, 被困企业应疏散无关人员撤离事故区域, 并禁止车辆通行, 隔离区域应严禁烟火。液氨泄漏的初始疏散隔离距离见表2。
2.防护区、隔离区的设置
抢险人员到达泄漏现场后, 可根据液氨的泄漏量, 救援现场的气候条件, 如风向、风力大小, 以及地理位置, 并尽快设立隔离区, 隔离区一般分为初始隔离区、防护区和安全区, 防护区和隔离区的初始设置可参考表2给出的数据, 并根据事故现场的具体情况及侦测结果做出适当调整, 其调整依据可以AQ/T 3046—2013《化工企业定量风险评价导则》附件H给出的参考数据。同时, 在防护、隔离区要设置警示标志牌, 并设立警戒人员, 禁止车辆以及与事故无关的人员进入。
3. 人员疏散参考标准
安全标准AQ/T 3046—2013《化工企业定量风险评价导则》的附件H给出了现场救援中实时浓度监测的划分原则, 其包括3个浓度范围限值, 以此作为人员疏散撤离的标准。表3是氨气的3个浓度限值。
其中, ERPG-1是人员暴露于有毒气体环境中约1 h, 除短暂的不良健康影响效应或不当的气味之外, 不会有其他不良影响的最大容许浓度;ERPG-2是人员暴露于有毒气体环境中约1 h, 不会对身体造成不可恢复的伤害的最大容许浓度;ERPG-3是人员暴露于有毒气体环境中约1 h, 不会对生命造成威胁的最大容许浓度。
此外, 液氨泄漏时, 人员疏散可以按照4种浓度限值实行:空气中氨气浓度的侦测数值超过ERPG-3, 作为严重危害区域, 立即组织该区域内人员疏散, 采取隔离措施, 只允许有完善防护措施的少量消防特勤官兵和抢险队伍进入;侦测空气中的氨气浓度在ERPG-2与ERPG-3之间, 作为轻度危害区域, 要发布警戒管制区及疏散警报, 并紧急疏散公众, 禁止与应急抢险救援无关的人员进入;侦测空气中氨气浓度介于ERPG-1与ERPG-2之间, 立即划定警戒管制区及发布就地避险警报, 疏散公众, 禁止与应急抢险救援无关的人员进入;侦测空气中氨气浓度数值低于ERPG-1时, 救援人员可暂时不进行疏散。
应急处置
发生液氨泄漏时, 事故单位的应急救援组织应立即启动本单位的应急救援预案, 并根据事故的等级和紧急程度, 形成第一时间的救援力量实施救援, 如有必要, 事故单位还应及时对外报警并向当地安全生产监督部门报告, 以寻求外部救援力量的支持。例如, 当地政府应急救援指挥机构组织安监、环境保护、公安、消防、医疗等部门形成外部救援力量, 共同实施救援。需要注意的是, 应急救援指挥部应设置在事故上风向的安全区域, 以便于观察事故现场和人员调度的场所。
1.应急救援人员的个体防护
液氨泄漏事故发生后, 应急救援人员在事故现场实施救援时, 必须采取可靠的个体防护措施。应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地点穿戴个体防护用品, 一般应在进入救援现场前的安全区域内进行, 避免因穿上重型防护服后行走不便和体力消耗, 导致救援工作的延缓。同时, 应急救援人员进入严重危害区域, 须采取一级防护措施, 并采取开花水枪或雾状水枪掩护;进入轻度危害区, 应急救援人员须采取二级防护;凡在现场参与应急处置的人员, 最低防护等级不得低于三级, 其防护标准见表4。
2.泄漏源控制
一是要断源。当液氨泄漏发生在储罐等设备以外的管道、法兰等部位时, 应考虑关闭上下游阀门或紧急切断阀门的方式来阻止泄漏。当阀件出现冰冻现象时, 可用温水对阀件进行解冻处理。切断泄漏源时, 应急处置人员必须采取可靠的个体防护措施, 在开花水枪或雾状水枪掩护下, 从上风向接近并关闭泄漏源上、下游阀门, 需谨慎操作。
二是对泄漏氨气进行捕消。当发现液氨泄漏时, 事故单位应远程开启泄漏源周围的固定式消防喷淋水吸收泄漏的氨气, 如必须近距离人工开启喷淋吸收装置, 应急处置人员必须采取妥善的防护措施, 从上风向接近操作地点。固定式消防喷淋装置宜布置在氨区四周的靠上部, 并靠近潜在泄漏源, 以便于喷雾状水。应急处置人员到达事故现场后, 应根据液氨泄漏情况, 采用移动式消防水枪辅助洒水吸收泄漏到环境中的氨气, 消防水枪头宜选用开花水枪或雾状水枪。救援人员在进行氨气捕消时, 不能使用直流水直接冲击泄漏源, 以免导致液氨受热快速蒸发, 对泄漏源点造成损坏。由于氨气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的条件不易出现, 且氨气用水稀释效果明显, 不应考虑在切断泄漏源困难时, 人为点火以防止泄漏气体燃爆。
三是堵漏。应急救援人员应针对泄漏容器、储罐、管道、槽车、钢瓶等具体情况, 选用合适的堵漏器材。根据液氨泄漏的情况, 宜采取如下措施:当罐体、管道等发生微孔或称为砂眼泄漏时, 救援人员可在罐体或管道砂眼泄漏处, 采用竹签或木签打入砂眼内先止漏, 或采用螺丝钉加聚四氟乙烯胶带旋进泄漏孔的方法进行堵漏, 并采用粘贴式堵漏密封胶加固;当罐体或管道发生孔洞状泄漏时, 救援人员宜采用堵漏锥堵漏, 或采用各种耐碱堵漏夹具堵漏, 并用高压的粘贴式堵漏密封胶加固;当罐体发生缝隙状泄漏时, 救援人员宜采用耐碱的外封式堵漏袋外部包裹及电磁式堵漏工具组等实施堵漏, 并采用适用于高压的粘贴式堵漏密封胶、堵漏夹具等加固;当管道发生缝隙状泄漏时, 宜采用外封式堵漏袋、封堵套管、电磁式堵漏工具组或堵漏夹具实施堵漏;当阀门发生泄漏时, 宜采用耐碱的阀门堵漏工具组、注入式堵漏胶、堵漏夹具实施堵漏;当法兰盘垫片损坏发生泄漏时, 宜采用耐碱的专用法兰夹具、注入式堵漏胶等实施堵漏;当钢瓶发生泄漏时, 应参照上述罐体泄漏处置方式进行堵漏, 不应优先考虑将钢瓶推入应急水池, 避免水池内的钢瓶在其内在泄漏气体推力作用下翻转, 以致泄漏口朝向空气继续泄漏, 或当钢瓶中液氨泄漏殆尽时, 钢瓶上浮继续在空气中泄漏;已经成功堵漏的钢瓶, 也不应再推入水池中, 防止泄漏的液氨钢瓶受到池水加热后, 其内压升高冲开堵漏器材而继续泄漏。
四是倒罐。当储罐无法堵漏或止漏后储罐仍存在再次泄漏的隐患, 则应考虑将泄漏储罐进行倒罐处理, 将泄漏罐中的液氨转移至应急罐。液氨倒罐必须采用氨泵倒罐, 不得利用压差进行倒罐。当应急储罐容量不足时, 应及时寻求外部协助, 由外部液氨槽车的槽罐来充当应急罐。槽车储罐的材质、设计压力必须符合相应要求, 且静电接地良好, 不得使用不符合防爆要求的电气设备。槽车进入事故区域时, 如在必要情况下, 应采用开花水枪或雾状水枪进行掩护。
3. 洗消处理
当应急处置结束后, 应对应急救援人员、应急处置器材和场地进行洗消。
人员洗消凡是参与应急处置的人员, 都要进行洗消。如应急人员的眼睛接触, 应用生理盐水冲洗或大量清水冲洗15 min以上;皮肤接触应脱去被污染的衣物后, 用大量清水或2%的硼酸溶液彻底冲洗, 尤其需要注意对腋窝、裆部等潮湿部位的充分冲洗。必要时, 救援人员还应喝新鲜牛奶, 对消化道进行保护。
应急处置器材洗消凡是进入事故危害区域的应急救援器材, 均应进行洗消后保存备用。
10.液氨安全技术规范 篇十
为认真吸取翁牌冷藏实业有限公司“8〃31”重大氨泄漏事故教训,强化源头治理,依据国家、省、市县安全生产相关文件精神,结合《关于印发临泉县涉氨制冷企业液氨使用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临安【2013】8号)和全国、全省专项治理视频会议精神,鲖城镇从10月初至11月底深入开展涉氨制冷企业液氨使用专项治理行动。
依据安全生产、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特种设备等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对辖区涉氨制冷企业液氨使用情况全面开展大检查、大治理,实现安全培训全覆盖、隐患排查治理全覆盖、执法检查全覆盖。取缔关闭一批不具备安全生产基本条件的非法违法企业;治理整改一批存在安全隐患的企业;提升一批安全管理基础较好的企业。通过以下措施,有效地遏制了事故的发生,全面提升了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一是宣传发动,组织学习(10月上旬至10月中旬)。1.对辖区内的企业进行一次全面调查摸底,特别是涉氨制冷相关生产行业,摸清基本情况,建立基础台帐,明确工作责任。2.结合实际,制定本地区专项治理实施方案,深入企业大力宣传液氨使用安全知识和有关安全法规标准,动员企业制定方案认真开展专项治理。3.以村(社区)为单位,实行属地管理原则,加强镇村干部的安全生产责任意识,并对村主要负责人进行业务知识培训,重点培训学习《冷库设计规范》、《冷库安全规范》和危险化学品使用管理、特种设备、消防管理等有关法律法规,明确本次专项治理的工作要求。二是自查自改、治理整改(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1.涉氨制冷企业要按照相关法规标准的要求,组织全员安全培训,对照企业自查自改表,认真进行自查自改,并于11月20日前将本企业开展自查自改的情况报送镇安全生产办公室。2.组织镇安全生产执法大队和各有关部门检查人员深入企业,按照液氨使用的有关法规标准和专项治理的要求,帮助指导和推动企业落实全员安全培训和自查自改工作。同时,按照执法检查表要求,对辖区内企业进行全覆盖的检查,做到不留死角、不留盲区。
三是检查验收、全面总结(11月下旬)。按照安全大检查工作的要求,镇督查组采取明查暗访、随机抽查等形式深入开展专项治理工作,监督工作进度和工作实绩。以高度负责的责任意识对各地专项治理情况进行督查,形成通报及总结材料。
11.液氨储存方案的比较和选取 篇十一
1 氨库工艺流程简介
本次设计的库区的流程图如下:
本次氨库设计中主要设备有液氨储罐、冷凝压缩机组、液氨泵等。
2 设计方案比较和选取
2.1 液氨储存方案
液氨的储存一般采用压缩、低温或两者结合的方法,因此有三种储存工艺,即加压常温、加压低温和常压低温。
国内通常将氨的这三种储存工艺称为全压力储存、降温储存和常压低温储存[1]。
2.1.1 液氨的全压力储存
液氨全压力储存工艺就是液氨在储存时的温度与环境相同或相近,按照TSG R0004-2009《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中对常温储存液化气压力容器的设计压力的规定,取液氨储罐的设计温度为50 ℃,对应的设计压力为2.07 MPaG 。
2.1.2 液氨的降温储存
液氨降温储存工艺是利用制冷系统将液氨适当冷冻储存,相应降低了储存设备的设计压力以减薄其壁,从而降低储罐的投资。例如:将液氨的储存温度降到20℃时,液氨储罐的设计压力降至0.95 MPaG。
2.1.3 液氨的常压低温储存
常压低温工艺,则是将液氨冷冻至不高于它的沸点,使得液氨对应的气相压力与大气压力相同或相近,从而可以采用常压容器装盛储存,以最大限度降低储罐投资。
2.1.4 液氨三种储存工艺的经济、技术比较
在液氨的三种储存工艺中:全压力储存的工艺流程最简单,操作及运行费用最节省,公用工程依赖程度最低,但工程投资最高;常压低温工艺虽其工艺流程最复杂,对公用工程的依赖程度也最高,但其工程投资最少;降温低压储存工艺的各项指标介于全压力储存与常压低温储存工艺之间[1]。
三种液氨储存工艺对制造液氨储罐的钢材用量有很大影响,随着储罐的工作温度降低,储罐单位钢材用量可储存的液氨量显著增大。常温储罐每吨钢材用量可储存液氨2.75 t;若温度降到0 ℃,则每吨钢材用量可储存液氨10 t,储罐容量可达250~4000 t;若储存温度为-33 ℃,则每吨钢材用量可储存40 t液氨,储罐容量可达20000 t以上。
按照工艺计算,本次设计的液氨储罐容积为10000 m3,采用常压低温液氨储存方案,液氨储罐操作温度为-33 ℃。
2.2 低温氨罐类型
常压低温液氨储罐可分为单壳壁罐,复壳壁罐及复壁整体罐(即内杯胆壳罐) 3 种基本类型。
从安全观点论,上述前两种即单/复壳壁罐是相同的,复壳壁罐的外壁仅起支撑及保温层的作用;若其内壁一旦破损即无法保证氨不发生外泄。复壳壁罐和复壁整体罐(即内杯胆壳罐)又都被称为双层常压低温液氨储罐。
2.2.1 单层常压低温液氨储罐
单层常压低温液氨储罐由低温钢内壁、外保冷层和保护层构成。该罐与普通立式拱顶罐结构相似,施工方法也相似。其结构简单,施工容易,投资费用小,但保冷效果不好,罐内温度一般为-5~-45 ℃。
单层常压低温液氨储罐会出现雨水渗到壁板外面的保冷层,或者会结露而腐蚀壁板,使保冷效果下降。因此这种罐还比较少见。
2.2.2 双层常压低温液氨储罐(复壳壁罐储罐)
双壁式低温储罐其内壁储存低温介质物料,必须选用低温钢。外壁保护保冷层,一般选用普通碳钢,设计压力一般不超过17.5kPa(表压)。双壁式常压低温液氨储罐的两层壁间采用珍珠岩颗粒保冷层,保冷效果良好。
2.2.3 双层常压低温液氨储罐(复壁整体储罐)
复壁整体储罐亦称内杯胆壳罐,这种罐体外壳具有较高的强度,足以保证在其内杯胆壁一旦破裂的情况下氨无泄漏而逸入大气。此外,此复壁整体罐设计上留有较大的蒸气空间以利于安全运行,即为操作人员在发生断电、事故及(或)大气压力波动等情况下提供足够的应变处理时间,为抢修、点燃火炬等留下回旋的缓冲余地,避免或极大缓减严重灾难性的事故。
综合考虑投资成本和施工难度,本次设计选取的液氨储罐为双层常压低温液氨储罐(复壳壁罐储罐),外层为普通碳钢,内层为低温钢,两层壁间采用珍珠岩颗粒保冷。本次设计储罐为10000 m3双层低温常压液氨储罐。参考国外同类项目,设计储罐直径为25000 mm,高度23000 mm,拱顶高1200 mm。该储罐体积为11290.10 m3,总面积2837.25 m2,有效容积10161 m3。
2.3 冷凝压缩机的选择
冷凝压缩机主要有活塞式压缩机和螺杆式压缩机两大类。
活塞式压缩机由运动机构、工作机构与机身三大部分组成。此外还有三个辅助系统,即润滑系统、冷却系统及调节系统。
活塞式压缩机具有各类制冷压缩机难以取代的一些突出优点:①压力范围广,不随排气量而变,能适应比较宽的冷量要求;②热效率高,单位电耗相对较少;③无需耗用特殊钢材,加工比较容易,造价也较低廉[2]。
活塞式压缩机采用曲柄连杆结构,活塞做往复运动,存在着惯性力,因而机器转速受到一定限制。容量大式活塞直径大,机器体积和重量都较大。并且由于存在易损零件较多,维修工作量大,运转时震动较大等缺点,所以在大容量范围内逐渐被螺杆式压缩机所取代。
螺杆式压缩机一般即指双螺杆压缩机,主要用于中低流量、中的压力的场合,适用于含尘、湿、脏的气体。螺杆式压缩机属于容积式压缩机,其流量基本不随压力的变化而变化。
螺杆式压缩机按运行方式可分为无油螺杆压缩机、喷油螺杆压缩机和喷水螺杆压缩机。
螺杆式压缩机具有结构简单,几乎没有易损零件,体积小,制冷量大等特点。可实现能量控制的无级调节,工作性能可靠,一般运转4万小时才大修一次,运转时输气均匀,气流没有脉动[2]。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螺杆制冷机的转子型线不断更新,新结构型式螺杆制冷机的出现,是螺杆制冷机的效率得到提高的基础,在相同的使用条件下,其功耗已低于活塞式制冷机。因此,螺杆制冷机的应用范围日益扩大。
根据工程实际应用,本次设计使用的是单机双级螺杆压缩机组。
2.4 低温液氨泵的选择
由于液氨操作温度为-33 ℃,因此,在设计时就必须考虑低温工况的特殊性。输送这种介质的泵就要求易于保冷,不能产生较大的温度波动,并且要具有有效措施提高有效汽蚀余量,以保证不会产生汽蚀。同时总体结构应力要求对称,以便在冷态下能均匀变形,泵体也应具有较高的强度。
现在使用的低温液氨泵主要有容积泵、卧式离心泵和立式筒袋泵。
2.4.1 容积泵
滑片泵是适用于低温液氨输送的一种容积泵。
滑片泵的工作原理:滑片装在开槽的转子中,转子偏心的装在泵体内。转子转动时,滑片自转子内滑出,紧贴泵体内表面滑动,转子、滑片、泵体所形成的腔体随着转子的转动其空间大小呈周期性的变化,腔体增大时吸入介质,腔体变小时排出介质,周而复始,完成介质的输送过程[3]。
目前国内厂家生产的液化气滑片泵就是主要用于输送液化石油气、丙烯、液氨。输送介质温度为-40~40 ℃。其汽液混输比可达50%,可以有效解决系统降压后产生的气阻现象。
2.4.2 卧式离心泵
卧式离心泵的泵轴为水平方向,对于该类型泵,可以采取长短叶片相间的复合叶轮和提高泵的工作转速(即提高比转速)的方法,来提高低温泵的效率以避免低温介质因吸收能量而汽化;由于低温泵在运行时和停机时的温差很大,因此必须采用补偿性能很好的金属波纹罐密封;对于间歇运行的低温泵,可采用不用专门润滑系统的传动方式如采用耐磨的聚氨酯同步齿轮带传动方式。
2.4.3 立式筒袋泵
立式筒袋泵进出口接管在上部同一高度上,有内外两层壳体,内壳体由转子、导叶等组成,外壳体为进口导流通道,液体从下部吸入。
立式筒袋泵可输送各种清洁的污染的、低温或高温的、化学中型或腐蚀性的液体。主要用于炼厂、石油化工、低温工程、管线调压或海上平台、能源工业冷凝液抽取、液化气工程[4]。
立式筒袋泵的泵体部分在安装时埋于地下,因此不受电机热风、空气温度、日照的影响,易于保冷,同时降低了泵入口的安装高度,增加灌注头,提高有效汽蚀余量。而且该泵整体结构十分对称,在温度变化时变形也是均匀的,不会造成结构的损伤。双层壳体的内层承受泵压,内外壳之间承受介质吸入压力,相对的压差减小,有利于提高整体的强度。
综合考虑比较结合现场的实际应用情况,立式筒袋泵应用较多。项目选用的就是立式多级筒袋泵。
3 结 语
通过对不同方案比较,最终确定本项目设计方案如下:
选择低温常压储存工艺;
储罐形式选择双层常压低温液氨储罐(复壳壁罐储罐),外层为普通碳钢,内层为低温钢,两层壁间采用珍珠岩颗粒保冷。
氨压缩冷凝机组选择单机双级螺杆压缩机组。
液氨输送泵选择立式多级筒袋泵。
参考文献
[1]马朝玲.液氨储存设计分析[J].硫磷设计与粉体工程,2004(1):20-22.
[2]袁恩熙.工程流体力学[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86:87-130.
[3]王松汉.石油化工设计手册:第4卷[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632-646.
12.液氨泄漏事故应急救援演练总结 篇十二
为了评估我厂液氨泄漏应急准备状态和应急能力,发现并及时修改应急预案、执行程序、行动中的缺陷和不足,明确部门和人员的应急职责,加强我厂劳动用品防护使用培训,减少或避免生产事故后造成严重后果,提高应急响应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能力,2018年4月25日上午,由安全生产科组织开展我厂储氨区液氨泄漏事故应急救援演练活动。
本次应急演练活动是假想储氨区液氨储罐阀门发生泄漏,造成氨气迅速向四周扩散,现场一片烟雾,一名巡检员中毒晕倒,周边环境受到影响,情况万分危急。值班员发现氨泄漏仪报警后,立即拨打“119”,并汇报值长,值长汇报生产厂长杜建光、总指挥王秀福宣布启动“储氨区液氨泄漏应急预案”命令后,值长立即安排通知各应急小组成员,各应急专业组长接到命令后立即带动人员出动,赶赴事故现场,按照预案和演练方案迅速展开应急救援。
消防行动组迅速把两辆消防车开到事故现场,身着正压式呼吸器的四名消防人员进入现场进行抢险,全力搜救泄漏现场中毒被困人员,迅速将中毒晕倒的一名职工救出,然后用水雾对泄漏出的氨气进行稀释洗消,尽量减少液氨扩散范围。治安保卫组到场后,迅速对现场进行警戒,维持现场秩序,并对附近路口进行封闭,严禁无关人员进入,确保附近人员紧急疏散与撤离。运行控制组十几人随后也赶到现场,值班员迅速穿戴好正压式呼吸器进入现场进行漏点位置确认和隔离系统。专业救护人员及时对中毒伤者采取保暖措施后进行就地人工呼吸抢救。设备抢修组银仪检修维护部对漏点制定处置方案,抢险人员穿好防护服戴好呼吸器后进行紧固和堵漏,……,现场紧张而有序,大约30分钟后,泄漏的“液氨”被基本稀释控制,泄漏点消除,空气中氨气浓度合格,总指挥宣布演练结束,工作人员开始清理现场。整个演练过程,各专业组人员反映及时、行动迅速有序,成功完成了演习任务。
此次应急演练取得预期效果,演练结束后,杜厂长、李总组织了应急演练总结会,各参演人员就此次应急演练的开展情况给予点评。会议总结了演练取得的成绩,提出“氨区”目前安全设施存在不足,提出对特殊劳动防护用品配置、使用和安全管理等要求,同时强调在周末、节假日期间如何应急响应。储氨区是我厂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液氨有毒,飞溅到皮肤上会造成冻伤,氨气具有强烈的刺激性臭味,对人体有危害,在空气中氨的浓度达到0.5-0.6%(按体积计算)时,人在其中停留半小时即可中毒,浓度超过0.6-1%时可能会造成死亡事故,达到11-14%时可以点燃,达到16-25%时如遇明火会引起爆炸。其挥发气体会对环境造成造成污染,对周围居民造成一定伤害。厂部非常重视液氨泄漏事故应急演练,希望以此次演练为契机加强安全知识宣传和培训,进一步提高全厂职工安全防护意识。
存在问题如下:
1、每个应急小组未清点参加救援人数
2、氨区声光报警完善
【液氨安全技术规范】推荐阅读:
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07-27
粉尘爆炸安全技术规范11-18
开滦(集团)公司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修订说明08-28
施工安全规范07-12
煤粉生产防火防爆安全技术规范07-20
车辆安全技术检验06-21
安全技术交底电工07-06
冲床安全作业规范07-14
公共安全技术防范08-06
安全技术防范论文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