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我的中国心课件

2024-09-11

歌曲我的中国心课件(共11篇)

1.歌曲我的中国心课件 篇一

我的中国心,我的中国梦

每一个民族都有一个传奇,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祖国的梦。我是中国人,我的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尽管说我的梦想有点夸张,有点遥远。可谁又能怀疑我的这个梦?毕竟每个国人心中都有和我同样的中国梦,只是有的人没有明说而已。翻开历史的扉页,我们看到秦始皇麾下的百万秦军以排山倒海的气势杀向东方,花了不到10年的时间就荡平了东方六国,完成了统一天下的大业,使秦国由一个地不过千里的边陲小国,一举变成了天下宗主;把立国500多年的秦国推到了她生命的顶峰。把时光推向唐朝,我们看到李世民率部征战天下,为大唐统一立下汗马功劳,被封为秦王、天策上将。626年玄武门之变夺位登基后,开创了著名的贞观之治,他虚心纳谏,厉行俭约,轻徭薄赋,使百姓休养生息,各民族融洽相处,国泰民安,对外开疆拓土。还记得圆明园吗?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烧杀掳掠,慈禧太后挟光绪皇帝逃奔西安,八旗兵丁,土匪地痞即趁火打劫把园残存和陆续基本修复的共约近百座建筑物,皆拆抢一空,使圆明园的建筑和古树名木遭到彻底毁灭。其后,圆明园的遗物,又长期遭到官僚、军阀、奸商巧取豪夺,乃至政府当局的有组织地损毁。北洋政府的权贵们包括某些对圆明园遗址负有保护责任者,都倚仗权势,纷纷从圆明园内运走石雕、太湖石等,以修其园宅。那侵略者不仅抢夺了那珍贵的历史文物,而且毫不留情地把它化成灰烬。再者,中日法西斯战争使中国面临着家破国亡的境地。但是华夏子孙并没有仍人宰割。举国上下,团结一致,保家卫国,终于在共产党的带领下取得了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人民当家做了主人。

经过了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突飞猛进,一跃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强国。但是我国的居民幸福指数仍然不高,尤其是城乡贫富差距日益扩大。再加之,西方各国纷纷对中国采取敌对的态度,对中国敬而远之。中国虽想成为负责任的大国,却困难重重。

我没有更加伟大的目标和魄力,我的现实就是我成为了一名中国人,就应该有所担当,我的梦想很遥远却又很现实。我的中国梦就是全体华夏儿女的共同心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虽说任重而道远,只要我们共同努力,一定就会实现。

教师评语:小作者的行文体现出了对时事政治的关注和对历史的浓厚兴趣。需要注意的是,历史知识的运用需要尊重历史逻辑。希望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加强这方面的知识储备。我们共同祝愿中国梦的早日实现。

2.我的中国心 篇二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我的中国心”。

“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每当耳边响起这熟悉的旋律,我就会想起那一幕幕:封建落后的清王朝,闭关锁国,英国为了扩大它的海外市场,大肆向我国销售鸦片,从精神上和肉体上侵蚀我中华儿女;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肆意毁坏,烧杀抢掠,火烧圆明园三天三夜,我国的园林瑰宝就这样化为灰烬……

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一批批仁人志士前仆后继,救国救民:狼牙山五壮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把敌人诱上狼牙山和敌人同归于尽;枣宜会战,张自忠将军身先士卒,英勇无畏,和日军战至最后一兵一卒,壮烈殉国;放牛的王二小视死如归,把敌人诱入我军包围圈,最后牺牲在敌人的刺刀下……正是这些先烈不惧困难不怕牺牲、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了今天的和平安定,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在隆隆的礼炮声中,在万千民众的瞩目下,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大阅兵正式开始了。看,那队伍一排排、一列列是那么严整,官兵们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走着,抬头、挺胸、握枪,那么严肃,那么潇洒;看,那女兵,一个个笑容可掬,英姿飒爽,一副巾帼不让须眉的气派;看,抗战老兵也来了,他们虽然已白发苍苍,但爱国的志向依然存在,饱经风霜的脸上,依然洋溢着对祖国的热爱。听,礼炮响彻云霄;听,国歌浑厚雄壮振奋人心;听,习主席慷慨激昂地说:“中国人民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

“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心中重千斤……”让我们一起高唱《我的中国心》,高唱祖国的繁荣昌盛,高唱祖国的伟大复兴吧!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点睛酷评】

这篇习作开篇用熟悉的歌曲《我的中国心》导入,先列举了屈辱的历史,再介绍了救国救民的仁人志士,接着用精彩的语句描述了大阅兵的壮观场面,最后用《我的中国心》再次点题,前后照应。材料的运用,典型突出;语言的组织,慷慨有力。这是一篇催人奋进,振奋人心的演讲稿。

3.《我的中国心》教案 篇三

课题:《我的中国心》

课时:1课时

年级:初一

教材分析:

《我的中国心》是七年级第一单元,爱我中华主题第2首曲目,《我的中国心》黄沾作词,王福龄作曲,1984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香港歌手张明敏为几亿中国电视观众演唱了《我的中国心》,一下子打动了无数炎黄子孙的心,引起了中华同胞的强烈共鸣,本课主要学习演唱《我的中国心》,理解歌词,理解作品,激活学生爱国之情。

教学目标:

1.欣赏并学会演唱《我的中国心》,从中感悟爱国之情,陶冶爱国情操 2.通过身体节奏律动,体验和学习基本节奏

3.学会基本唱歌方法与唱谱知识,能准确有感情的演唱《我的中国心》 4.通过观看《爱国演讲》视频,激发爱国热情

教学方法:节奏律动法,观察法,自组教材法,课堂实践法,游戏法。

教学过程:

1.问题导入

师:同学们好!上课之前来问你们几个问题?我们都是什么人?台湾是属于哪个国家的?钓鱼岛是属于哪里的? 2.转入正题

师:大家都说的非常好,看来大家都有一颗炽热的爱国之心,我们今天来学习《我的中国心》

3.节奏律动游戏和学习

师:好,先来考考大家观察力,等等我会播放啊我的中国心,你们一边欣赏,一边观察我做的动作,等等有几个问题? 师:好,我刚刚划了几个圆······

4.通过身体动作律动引出全音符,二分,四分,八分,十六分节奏的学习并实践体验

5.鼓点学习,增强节奏感

一边敲打节奏一边念:小白兔,白又白········ 6.歌曲演唱学习,歌曲介绍

7.学习基本歌唱方法,并实践练习发声

8.跟着钢琴学习歌曲,并掌握如何表达该曲,如何深情演唱。9.综合表演比赛

律动与唱歌综合表演,分组进行比赛,看哪组表演最好。10.自组教材《爱国演讲》短片欣赏 11.课堂总结

4.我的中国心作文 篇四

一百七十年前,古老的虎门寨前人山人海,海滩上早已挖好两个方形的销烟池,池边搭起一座高高的礼台。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登上了礼台,随着他的号令,在隆隆炮声中,销烟开始……

作为一个官员,他怀着一种鞠躬尽瘁的,死而后已的一种态度尽尽心尽力地为国家办事,为人民服务。作为一个中国人,他有着满腔热血,看见国家处于危险之际;他奋不顾身地与侵略抗站。他就是一代伟人林则徐,一个民族英雄,一个有着爱国主义的中国人。

也许是同于清王朝的政治腐败,道光帝的举棋不定,忽战忽和,任有林则徐和广大爱国官兵,人民群众的英勇抗战,也挽救不了中国战败的命运。

历史已过去,沉封在一百七十年前,但林则徐的精神已印在我的脑海之中,他让我有了一种伟大的爱国情感,使我明白了,一个人活在这个世上就应该像顾炎武一样“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像文天祥一样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像范希文一样先天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个人更应该像林则徐一样,荀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5.2012年《我的中国心》 篇五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说出歌词的具体含义。

2、通过多层次多角度的品读,赏析歌词饱含深情的语言。

3、通过吟诵、演唱来感受歌词中表达的爱国之情,并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教学重点:

理解歌词的内容,品味赏析其饱含深情的语言。教学难点:

联系时代背景理解歌词的内容,调动并强化学生的爱国热情。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984年,张明敏在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文艺晚会上首次演唱了《我的中国心》。歌词一经演唱,立即广为流传。现在,世界上凡是有中国人的地方,就会听到《我的中国心》。是什么让这首歌的影响力如此之大呢?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引起了所有中国人的共鸣呢?让我们一起来感受《我的中国心》。

二、涵泳品味 体悟情感

(一)素读,就是朴素的朗读,不借助任何外在的资料,读出自己的理解即可。

1、教师示范读后,学生激情朗读。

问:读后,你最深刻的感受是什么?通过哪些词、句读出来的?

2、组织学生完成歌词重点词句的理解。

(例如:哪个词最情深意长的表达出我对祖国的思念?——“只”→深深的思念,深深的遗憾;;“虽然”与“依然”是什么关系?——对比,突出了身在异国心系故土;“烙”上中国印如何理解?——祖国与我血脉相连……)

(二)扩读,就是选择文中的一两个名词,将其扩展开去,扩展成一个短语,一个句子,一个段落。越具体越形象越好。

1、教师出示“黄山、黄河、长江、长城”等描写些祖国山川的美文美图,在音乐背景中体会祖国河山的壮丽,学生合作进行扩读,带着对歌词的新的理解和感情再次朗读课文。

(三)联读,就是联想相关的故事朗读。

1、请学生一起来回忆我们曾学过的一位了不起的人物故事——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故事。

2、教师引导学生重点体会钱学森艰难的五年归国路,引导学生想象他当时回国的艰难,在故事情境中反复诵读课文。

(四)比读,就是比较阅读。

1、生自由读唐代大诗人孟郊写的《游子吟》,问:当我们再次吟诵孟郊写的《游子吟》时,你的心里涌动了什么情感?并把你体会到的情感朗读出来。

2、从小我到大我,升华主题。

游子心,赤子情。祖国是每个中华儿女的母亲。

教师总结概括“世界上什么都可以选择,唯独不能选择的是你的母亲、你的祖国。我们的国家现在并不富强,需要发展,正面临着中西部发展不均衡等困难,但我们要以积极的态度正视她,改变她。有一天,一旦你身在国外,请牢记这堂课里你学到的“就算身在他乡,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

三、播放MTV 欣赏《我的中国心》的唱词

拳拳赤子心,殷殷故土情,平实的语言,却因为真挚的感情震撼了多少人的心灵!让我们再次欣赏歌词并学唱。

四、全体演唱《我的中国心》

《黄河颂》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把握诗歌基调,有感情朗读课文,培养鉴赏诗歌的能力。过程和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爱国思想。教学重点:诵读、感悟。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欣赏图片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孕育了五千年中华文明古国的灿烂文化。它以博大的胸怀滋养着勤劳朴实的炎黄子孙,又以惊涛拍岸的气势鼓舞着中华儿女。抗日战争时期,诗人光未然随军行进在黄河岸边。雄奇壮丽的山河,英勇抗敌的战士,使他感受到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不屈的意志。于是,他向着黄河母亲,唱出了豪迈的颂歌!

展示自己课前的所得—《黄河颂》的相关知识(光未然、冼星海、《黄河大合唱》、抗日烽火),了解《黄河颂》的写作背景。

二、诵读感悟

1、播放《黄河颂》的录音。

2、再播放录音,学生小声跟读,要求尽力揣摩,读出感情。

3.教师范读其中一节,学生品评:请学生给老师做个点评,要求说出教师读的优点和欠缺之处。你认为应该怎样读,为什么。(互动环节,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把握诗歌的基调和情感)

4、学生选出自己喜欢的一节大声朗读,要求读准节奏、读出感情。

5、展示学生诵读成果。找3~4名同学读,学生互相品评、交流。教师适当的鼓励和表扬。并作重音、停顿指导。

6、你认为谁读的哪一段最好,为什么?(交流)找出一位读的最好的同学,大家模仿他的感情和基调在小组内朗读诗歌。把握诗歌豪迈、激昂的情调和诗人的爱国情感。

7、把握诗歌的基调和情感,齐读本诗。

三、研讨诗歌内容

1、解题:本文题目是《黄河颂》,哪个字最关键?(抓住“颂”字)

2、小组交流:全诗可分为几个部分?分别写了什么?(学生讨论交流,更好的把握诗歌的内容)

3、第二节是主体部分,主要是“颂黄河,这一环节也有明显的外部标志,这就是文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这句话把内容划分为几个层次?每个层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学生分组交流,得出答案)

4、先烈们抛头颅,撒热血,为我们换来了今天的和平幸福生活,我们作为炎黄子孙,满怀着对先人的无比崇敬和对祖国山河的无上热爱。再来颂读诗歌。

四、拓展延伸

1、欣赏《黄河大合唱》,交流你所获得的感悟,并写下来。

2、搜集描绘黄河的图片、文章、诗词、乐曲,欣赏交流。

五、教学反思

《在希望的田野上》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歌词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教育学生爱生活、爱劳动、爱祖国。

2、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体会“我们的家乡”“我们的理想”“我们的未来”在“希望的田野上”的含义。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唱《在希望的田野上》这首歌。

教学重点:

理解歌词内容,体会作者表达思想感情,教育学生爱生活、爱劳动、爱祖国。教学难点:

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体会“我们的家乡”、“我们的理想”、“我们的未来”在“希望的田野上”的含义。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在希望的田野上》是一首优美的歌曲,很好听,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放录音带)

请同学谈听后感,以引导同学对歌词感兴趣。

(这首歌很美,很欢快。从歌词我觉得这首歌讲的是农村的事,反映劳动人民的喜悦。)

具体是什么歌词呢?

(比如歌中唱到“田野”、“冬麦”、“高粱”,还有“纺花”、“撒网”、“播种”、“打场”,以及老人举杯,儿童欢笑,小伙弹琴,姑娘歌唱。这就是劳动人民以不同的方式表达心中的喜悦。)

讲得非常好。这篇课文就是这首歌的歌词,叙述了“我们”在自己的国土上生活、劳动、向往未来的情景。这是一篇阅读课文,在学习方法上与讲读课文有所不同,要求同学们利用本单元学到的读懂一篇课文的方法,以自学为主,解决文中重点、难点。

(二)检查学生自学字词情况。

1、出示投影片辨析字音。

2、出示词语卡片讨论词义。

世世代代:一代又一代,祖祖辈辈。富裕:生活上应有尽有,非常充裕。近义词是富足;反义词是贫穷或者贫困。兴旺:这个词一般和发达连用,表示兴盛,旺盛。

抽穗:发育完全的幼穗随着茎的伸长,从叶剑鞘内伸出。

(三)读课文,了解歌词内容,学习第一节。

这首歌词共三节,分别有三方面的内容,“我们的家乡”“我们的理想”“我们的未来”。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学习第一节“我们的家乡”,其他两节“我们的理想”“我们的未来”让学生用同样的方法自己学习。

1、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节,体会歌词的思想感情。请同学谈。

(描写家乡景象,抒发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

(四)总结第一节学习方法。

第一,读熟,分析内容,质疑;

第二,有感情地读,体会思想感情;

第三,理解,背诵。

(五)自学第二、三节,回答问题。

用学习第一节的方法,启发学生自学二、三节,理解歌词的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教师可提出问题以检验学生的自学情况。

1、为什么说“我们的理想在希望的田野上”?

(禾苗抽穗,牛羊成长离不开农牧民的辛勤劳动,“西村”“东港”“北疆”“南国”东南西北,祖国的四面八方,到处都是“纺花”“撒网”“播种”“打场”忙碌的景象。人们都在祖国辽阔的土地上“为她打扮,为她梳妆”。这里是拟人的手法,实际上是把祖国建设得更好,以实现自己的理想。表达了人们建设家乡、建设祖国的决心和自豪感。)

(六)放《在希望的田野上》录音带,请同学欣赏,并随声哼唱。

(七)总结全文。

师:这篇课文描述了“我们”在自己的国土上生活、劳动、向往未来的情景,用生动的语言赞美了祖国欣欣向荣的美好生活。同学们,我们用一个词来高度概括一下每一节的特点: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体味课文的意境。

2、理解作者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领会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2、背诵积累诗词名句,体会诗词的精妙之处。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展示学习目标:

二、学生自主学习:

(一)初读课文:

1、词的常识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大家看,写在最上面的“破阵子”是题目吗?

(不是,和我们已经学过的“沁园春”、“卜算子”一样是词牌名;“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才是题目。)

2、“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结合注释1,我们知道这首词是辛弃疾赋闲时写给他的好朋友陈亮的。我们知道,要理解诗必须先要了解作者。那有谁能给我们大家介绍一下这首词所涉及的辛弃疾和陈亮两个人?

3、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他出生在北方。他在青少年时代就立下了恢复中原、报国雪耻的志向。同时,由于辛弃疾是在金人统治下的北方长大的,他也较少受到使人一味循规蹈矩的传统文化教育,在他身上,有一种燕赵奇士的侠义之气。

陈亮,为人才气超迈,喜谈兵,论议风生,下笔数千言立就。隆兴初,与金人约和,天下忻然,幸得苏息,独亮持不可。

4、这首《破阵子》是辛弃疾赠给他的好友陈亮的,二人均为南宋著名词人,又都坚决主张抗金,收复中原,这共同的志向使他们成为知心朋友。

辛弃疾作这首词时,已辞官在江西上饶农村闲居,但心中时时不忘杀敌立功,统一祖国。

(二)整体感知

我们知道文章有“文眼”,诗有“诗眼”,就是那篇文章或诗歌中最重要最核心的字词或句子。对与词来说,我们姑且称之为“词眼”。这首词的“词眼”就在题目里,谁能把它找出来?

“壮”。这个字是本词的“文眼”,整首词都是围绕这个字来写的。大家能找出课文哪些地方表现了“壮”,这个“壮”字的含义又是什么呢?这两个问题我们梳理了课文后再来回答。

1、首先,先听一下录音,大家在书上注音;然后我请几位同学试着为我们朗读一下。

2、学生朗读,理解这首词的含义。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回:醒。

沉醉中挑亮灯光抽出剑来细看,梦醒后各个营垒接连响起号角之声。这时候作者回想梦中之事想到了下面的景象。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八百里:牛。(典故)。八百里分麾下炙是一个倒装句,正常的顺序为“分麾下八百里炙”的倒装,分给部下烤牛肉,以犒劳出征的士卒。

五十弦:瑟,泛指乐器(典故:以前都有50弦,因三皇之一的泰皇受不了它发出的悲哀之音,才下令改为25弦)。

翻:演奏。

“秋”仅仅表示这时是秋天吗?不,既点明了战争爆发的季节,也为战士出征增添了肃杀的气氛。

把烤牛肉分给部下饱餐一顿,琴瑟演奏出北疆苍凉的乐曲。在肃杀的秋风中,战场上军队正在检阅准备出征。

“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这两句是宽泛对偶,这样看来与“如”字相对的“作”字是什么意思?

作:像。这个字古今词义不同要注意。的卢:额部有白色斑点的马。霹雳:弓弦的响声。

战马像的卢那样飞奔,放箭的弓弦如雷鸣使人心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多想完成君主完成统一国家的大业,自己也赢得一世乃至死后的英名。可惜白发已现两鬓。

3、我们梳理了整首词后,大家能否找出文中表现“壮”的地方?

这些句子表现出来的“壮”的内涵是什么?

壮:

点兵出征、飞驰敌阵——壮观而激烈 雄壮

统一国家、名垂青史——雄心壮志

本词的文眼“壮”,仅仅是雄壮吗?

不是,最后一句壮和悲,理想和现实,形成强烈的反差。而当翱翔天际之时,陡然下跌,这里的“壮”还有为“悲壮”的含义。

作者化“雄壮”为“悲壮”,由理想回到现实,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作者有抗金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却只能在沉醉后的梦里驰骋沙场,心中有壮志未酬的悲情。

“壮词”意即激昂奋发的壮行言辞,有壮怀激烈之意。词中描绘的军营生活以及激昂奋进的战斗生活就是具体的体现。而末尾两句更为突出,它把描写大功告成后的喜悦,把收复中原,统一祖国与个人杀敌立功的心愿统一在一起,字里行间充满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4、作者为什么会发出“可怜白发生”的慨叹?

明确:作者一生抗金收复失地,连梦中也不忘抗金的战斗生活,但由于朝廷的无能,自己的理想难以实现,当看到两鬓新生的白发,感到自己已入暮年,空有一身凌云壮志,“报国欲死无战场”只能在沉醉后驰骋沙场,心中不由涌起壮志未酬的悲情。

5、作者写这首词有什么用意?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明确:这首词托名为安慰朋友,实则是抒发词人自己对青年时代抗金的战斗生活的念念不忘之情,以及坚决恢复中原,建功立业的壮志,还有壮志难酬的悲愤。

6、如何理解这首词?

明确:这首词是词人爱国词篇中的代表作之一,虽是为鼓舞爱国壮士、好友陈亮而作,但更是自己心志的流露。词人以早年战斗生活为基础,融梦境幻觉为一体,描绘了一幅爱国将士驰骋沙场,雄伟壮阔的场面,全词内涵丰富,造语豪壮,结构谨严,构想奇特,以梦境贯穿上下片,自出机杼,情感雄奇高昂。末尾“可怜”一句将感情一落千丈:词人的功名只能是在醉里和梦中实现。理想和现实形成极大的反差,有力地突出了词人的悲愤。

7、齐读课文

(三)小结全文

全词从想象着笔,描绘了理想中的抗金队伍和战斗场景。全词在感情基调上是雄壮高昂的,而结句又是悲凉低沉的。前后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这种抑扬法赋予了本词特有的艺术魅力,有力地表现了词人满怀壮志而志不得伸的苦痛。

三、小组合作交流:

各小组内交流上述问题,展示基础学习成果,并记下小组学习中的疑难点

四、师生析疑解难:

学生提出交流中未能解决的难题以及生成的疑问,师生共同解决达标检测训练。

五、达标检测训练:

六、课外学习指导:

1、朗读、背诵这首诗。

2、把读完该词后的感悟用一段话表达出来。

附:板书设计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沙场秋点兵——豪迈场面(志士热情)

可怜白发生——冷酷现实(朝廷冷漠)

《现代诗二首》教案

教学目标:

1、品味、感悟两首诗的形象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2、了解两首诗运用的修辞手法,体会其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3、品析诗歌凝练的语言。教学重点:

1、品味和感悟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2、欣赏作者在表达感情时的特点。教学难点: 通过自主、合作等方式,积极主动地品味、感悟、欣赏诗歌情感和表达特点。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实践。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教学要点:品味、感悟、欣赏《回延安》的思想感情及表达特征。教学步骤:

一、展示学习目标:

二、学生自主学习:

(一)导入

同学们,民歌为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养分。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由当代诗人吸收民歌营养而创作的一篇优秀作品《回延安》。

教师安排交流课前学习成果(学习途径:图书资料、网上资料等)。学生自由发言。

1、作者简介。

2、诗歌创作背景。

诗歌写于1956年。诗人从1940年至1946年,一直在延安学习工作。1956年,在久别10年之后重返延安,写出了这首诗。

3、说说“信天游”的艺术特点。“信天游”:两行一节,一般是一节一韵,也可以几节押同一个韵;多用比兴方法。比,即比喻;兴,先写其他事物引起要写的事物。不少时候,兴中兼比,比和兴融为一体。比兴,一般用在诗节的首句。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诗歌形象和思想感情。

1、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初读全诗。教师引导学生思考:

⑴诗歌主要表现了哪些内容?

⑵主要流露出了什么样的感情?

学生自主阅读思考后,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发现。

全班交流,教师引导明确:

⑴主要内容有;回到延安、回忆延安生活、亲人团聚、延安新貌、歌颂延安历史。(不必拘泥于先后顺序)

⑵诗人流露出来的情感主要表现为激动、难忘哺育恩情、热情歌颂、眷恋热爱等。(只要说出整体印象)

2、从五个部分里选择自己喜爱的内容朗读给同桌听。

3、师生共同评价学生的朗读。从音准、节奏、情感三个方面评价。

(三)品读欣赏,体悟诗歌表达特点。

1、学生小组讨论:诗人为什么能将情感充分地表达出来?

全班交流讨论结果。

明确:运用拟人、比兴、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将诗人的情感充分地表现了出来;运用凝练的词语表现情感。

2、学生活动。从诗中任选三处(其中有一处是关于词语凝练性特点)进行赏析。

教师引导赏析要点:既要写出语言的表达特点,又要指出其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比如:

“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挡住了”:“莫要”,表现出心脏的剧烈跳动;“莫把”,表现出急欲望见延安的心情;抒发了急欲回到延安、行近延安万分激动的感情。

“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就在这里”: “千声万声”的夸张,“母亲”的比喻,抒发了回到延安时无限欢喜激动的感情。“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兴中兼比,以“树梢”、“树枝”、“树根根”的一体关系,引起并喻写出自己和延安山水、延安人民密不可分的关系。

3、全班交流活动成果。

4、听朗读录音,进一步体悟情感。

三、小组合作交流:

各小组内交流上述问题,展示基础学习成果,并记下小组学习中的疑难点

四、师生析疑解难:

学生提出交流中未能解决的难题以及生成的疑问,师生共同解决达标检测训练。

五、达标检测训练:

六、课外学习指导:

拓展延伸,进行比较阅读。

可以发讲义或投影贺敬之的另一首诗《三门峡——梳妆台》与《回延安》进行比较。

教师指导比较要点:写作目的、诗歌内容、手法运用等特点,可在课后完成。附:

三门峡──梳妆台

贺敬之

望三门,三门开: “黄河之水天上来!” 神门险,鬼门窄。人门以上百丈崖。黄水劈门千声雷,狂风万里走东海。望三门,三门开: 黄河东去不回来。昆仑山高邙山矮,禹王马蹄长青苔。马去“门”开不见家,门旁空留“梳妆台”。

梳妆台呵,千万载,梳妆台上何人在? 乌云遮明镜,黄水吞金钗。

但见那:辈辈艄工洒泪去,却不见:黄河女儿梳妆来。

梳妆来呵,梳妆来!──黄河女儿头发白。挽断“白发三千丈”,愁杀黄河万年灾!

登三门,向东海: 问我青春何时来?!何时来呵,何时来?……

──盘古生我新一代!举红旗,天地开,史书万卷脚下踩。大笔大字写新篇: 社会主义──我们来!我们来呵,我们来,昆仑山惊邙山呆: 展我治黄万里图,先扎黄河腰中带── 神门平,鬼门削,人门三声化尘埃!望三门,门不开,明日要看水闸开。责令李白改诗句: “黄河之水„手中‟来!”银河星光落天下,清水清风走东海。走东海,去又来,讨回黄河万年债!黄河女儿容颜改,为你重整梳妆台。青天悬明镜,湖水映光彩── 黄河女儿梳妆来!梳妆来呵,梳妆来!

百花任你戴,春光任你采,万里锦绣任你裁!三门闸工正年少,幸福闸门为你开。并肩挽手唱高歌呵,无限青春向未来!1958年3月

第 二 课 时

教学要点:教学《再别康桥》。引导学生感受康河柔美秀丽的风光,体味作者对康桥深深的依恋之情;品味语言,感悟徐志摩诗歌独特的风格。教学步骤:

一、导语

同学们,你们知道世界名校有哪些吗?(哈佛、牛津、剑桥)唱出“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诗句的诗人是谁吗?

由此引出剑桥大学,引出徐志摩,同时播放剑桥大学图片。教师引导学生交流课前活动成果:徐志摩个人资料及有关背景。

二、初读诗歌,感悟诗中情感。

1、学生朗读诗歌。教师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小节朗读,其他同学从音准、节奏、对情感的初步理解等方面作评价。

2、欣赏配乐朗读,感受名家对诗歌感情的演绎。思考:诗中主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讨论后明确:表达了作者依依惜别之情。

三、品读诗歌,深入感受诗歌的情感美、意境美、语言美。

1、引导学生思考:

诗中主要表现对康桥的依依惜别之情,你能把握诗的感情变化吗?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表达感情的关键词语。全班交流讨论结果。明确:

⑴能够体现作者感情脉络的关键词语:作别——荡漾——甘做——寻梦——别离——沉默

⑵诗人的感情从惆怅到热烈再到怅惘,经历波澜。这种变化源于对康桥的爱恋。

2、齐读诗歌,注意体会情感的波澜起伏特征。

3、思考:作者通过哪些意象表达情感的?

教师指导:意象是融入诗人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学生用笔划出诗中的意象。讨论后明确:西天的云彩、河畔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荇、榆荫下的一潭、一支长篙等。这些事物浸透了作者对康河的永久的恋情,也构成了诗歌柔美的意境。

4、学生自由朗读,感受诗歌清新的语言、和谐的韵律、丰富的想像和优美的意境。同座两人交互读与听,评一评谁更能读准诗的节奏和韵律。

四、尝试背诵。在配乐声中齐背全诗。

五、课后语文活动,深化对诗歌的理解,训练思维能力。

1、文字投影或讲义印发徐志摩的另一首离别诗《沙扬娜拉》,在比较诵读中体会徐诗风格。

2、学写一首借景抒情的小诗,同学之间交流朗读。

3、积累:收集大家比较熟悉的古人咏离别的诗句。附:

沙扬娜拉

——赠日本女郎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6.我的中国心主题演讲 篇六

大家好!

粱启超曾说过:“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屹立于世界,则国屹立于世界!”我们是祖国的骄子,是新时代的宠儿。风华正茂的一代啊,怎样用钢筋铁骨支撑起共和国的大厦,怎样迈开走向世界的步伐?同学们,祖国在我们心中,和谐家园在我们心中,我们就应该为之而付诸努力。努力学习吧,把我们的祖国建设的更加美好,让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中国,在二十一世纪这个崭新的年代里屹立于世界之林!

掀开摞摞发黄的历史,在白骨累累的中国近代史上我们看到一个个举着明晃晃钢刀的刽子手,一只只满口鲜血的吸血蝙蝠,一头啮着血淋淋心肺的豺狼,一群群叼着头颅的鹰犬和一淌淌鲜艳刺目的血!

这是民族的耻辱。让受苦受难,受辱受虐的中国人的血不再白流,是老一辈仁人志士的不懈追求,他们奇迹般地走过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经历了八年抗战,迎来新中国的建立„„

历史又翻到今日。新的仇恨,新的血泪又涌现在我们眼前:5月8日一对新婚不久的中国青年夫妇倒在南斯拉夫的血泊中;XX年4月一位出色的中国飞行员为了祖国尊严血洒南海上空„„

同学们,我们能无动于衷吗?我们能让鲜血再洒在中国历史的十字架上吗?我们能让闪着寒光的刺刀再刺向中国人吗?

不!决不!血、泪、仇。我们记住了,永远地记住了。让我们化作冬雨,将南斯拉夫的血场刷清。让我们化作精卫,将汹涌的大海填平!

雪耻复仇,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这一代中国青少年责无旁贷! 然而,我们许多少年人将自已民族的新仇旧恨忘掉了,将“五四”青年匍匐喋血,在血泪中仍高喊祖国万岁的那一刻忘记,将日本刽子手在南京城中狞笑着举起钢刀的那一刻忘记了„„同学们如果我们沉溺在享乐之学习荒毁了,将前程荒毁了,将民族兴衰抛置脑后„„这是一种毁灭,一种自我毁灭。 鲁迅先生穷其一生智慧,“我以我血荐轩辕”唤醒了刀俎上的中国人,我们的前辈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理想,以天下安危为已任,前仆后继,建立了新中国。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我们怎能放任自流,荒毁一生置民族大业于不顾?否则,枉为炎黄子孙!

梁启超曾高瞻远瞩地指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屹立于世界,则国屹立于世界!

自古英雄出少年。在当今世界的残酷竞争中,中国青少年能否肩负起民族振兴和洗刷国耻的任务,直接关系到中国将来的命运。

我们的老师学识渊博、温文尔雅、谦和真诚、勤奋敬业、任劳任怨。 我们青春焕发、热血沸腾。摆脱幼稚走向了成熟,不再藏到父母宽大的羽翼下避风躲雨,而是如那高傲的海燕,渴望暴风雨,敢于战斗。我们虽然无需面对国土的沦丧,无需承受战火硝烟,但是我们可能要阻挡不期而来的洪水,抗击非典,预防禽流感,我们的飞船要上天,我们的足球要获胜,我们要研究转基因,我们要征服沙尘暴,我们要保护环境、维护世界和平„„毋容置疑,我们这些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肩负重担、义不容辞、任重道远。为了祖国的繁荣、民族的兴旺,今天的我们用激情点燃希望之火,用青春汗水浇灌成功之花。勤奋学习、奋力拼搏,是我们初中生活不变的主题。“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也许会受挫,也许会失败,但是,“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远航的水手告诉我们“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问,至少我们还有梦。”

7.我的中国心教学反思 篇七

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我思考该如何让学生通过演唱、学习了解体会世界各地华人华侨对中国的深厚情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于是,我设计了四个上课环节,期望能达到较好的教学目的。

1、激情导入:这首歌是台湾著名歌星张明敏的成名作。在1984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张明敏成功地演唱了这首歌,打动了海内外亿万中华儿女的心。有人说,世界上凡是有华人生活的地方,人们都熟悉《我的中国心》这首动人肺腑的歌曲。在激情导入后,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就提高了,接下来的聆听过程也完成得很好。

2、歌词深读,感受“我的中国心”。 我先来导读:河山只在我梦萦,祖国已多年未亲近,可是不管怎样 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在导读后,学生反复通过朗读再次深深感受到这首歌词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浓浓爱国情感。

3、歌曲传唱:《我的中国心》这首歌唱红了大江南北和华人世界,歌曲旋律优美,易于传唱。学生较为熟悉,很快能进入角色唱好这首歌。我把这一环节重点放在多次聆听模唱,歌曲感情处理上,让学生以饱满的热情学习歌曲同时去感受浓浓的爱国之情。

4、交流讨论:华人分布在世界各地,勤劳刻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共同品质。那么,走遍世界的中国人表现出的是怎样的特点呢?帮助学生认识到:

(1)海外华人、华侨以他们的勤劳、刻苦不懈地创建和开拓着,为所在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2)海外华人、华侨把中华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并发扬光大;

(3)海外华人、华侨都有着割舍不断的中国情结,只要有条件,他们就会为祖国的建设、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由于学生体验海外游子的爱国主义情感较为困难,所以让学生了解海外华人一些爱国事迹加深对歌曲的理解尤为重要。我设计了交流讨论环节,启发学生用生活中知道的,以及亲友中关于海外华人华侨情况交流,同时引导学生提前一周查阅体现中华志士爱国情怀的相关资料,特别是搜集从海外归来的中华赤子的资料。但是很遗憾,由于我校的学生地处农村,家里条件有限,所布置的搜集任务没能很好的完成,还好我做了大量的搜集工作,列举了不少学生们熟知的例子,学生参与交流讨论的效果尚好。

8.我的中国心演讲稿 篇八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

大家好!

在这金色的季节里我们迎来了祖**亲63周岁的生日。曾经,我们的祖国饱经沧桑,历尽磨难,她成了帝国主义倾销鸦片的场所,成了军阀混战的战场,成了帝国主义瓜分世界的赌场。此时此刻,孙中山,在黑夜里开始规划治国略;毛泽东,在贫瘠的土地上,支撑民族的血肉和骨骼;邓小平,站在时代的浪峰,指引多灾多难的祖国。

历史给我们启迪:一个走向世界的民族,必须自尊自立,自信自强;未来给我们召唤:一个走向世界的民族,必须胸怀宽广,博彩众长,才能以昂然身姿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今天,我们是祖国的希望;明天,我们就是祖国的栋梁。祖国永驻我心,我心属于祖国!我爱你,祖国!爱你的草青木秀,爱你的鸟鸣蛙唱;爱你的山山水水,爱你的城城乡乡;爱你的风花雪月,爱你的丽日艳阳。祖国我爱您!

谢谢大家!

9.我的中国心教学设计 篇九

【教材分析】

本框内容是九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第一课“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第二框《我的中国心》,本框主要内容有二:一是国家统一是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二是树立国家利益至上观念。国家统一的意义及要求,一国两制方针,是本课重点;如何使学生理解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重要性并掌握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的具体行动方针是本课的难点。把“理解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重要性和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的具体行动方针”作为教学难点,是因为让这些内容是帮助学生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并付诸实际行动的重要前提。【教学目标】

1.明确国家统一的重要意义,理解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的重要性。2.明确自觉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原因及做法 3.树立国家利益至上观念,以实际行动维护国家统一。【教学重点】

明确国家统一的重要意义,理解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的重要性。【教学难点】

树立国家利益至上观念,以实际行动维护国家统一。【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香港和澳门回归视频导入。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说明了什么?

二、国家统一是中华儿女共同的心愿 1.思考:

(1)“一国两制”在解决什么问题上已经取得重大成功?

(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简单了解香港回归的步骤:

(3)香港、澳门是在什么方针的指引下回归的? 2.呈现中菲黄岩岛事件资料 讨论:

在中非黄岩岛事件中,维护国家统一的要求是什么? 3.课本第七页探究活动

“画是如此,人何以堪”,表达了两岸同胞怎样的共同心愿? 4.展示台湾海峡两岸资料:

(1)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台湾问题的由来。(2)通过以上图片,你有哪些启示?

(3)如何完成祖国的完全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5.祖国统一资料

讨论:怎样维护国家统一?

三、树立国家利益至上观念

1、爱国名将和叛国汉奸图文资料

思考:为什么要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2、教材第8页探究活动

3、图片展示 讨论:

怎样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4、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做法。

四、小结

10.我的中国心的作文 篇十

二十余年在回首间弹指而过,那些熟悉而又模糊的往事逐渐消逝在岁月的河流里,什么应该记住、什么应该忘记成为心中永远难以回答清楚的回声------总在快乐与喜悦中遗忘那些本该记住的痛苦和艰辛。

小的时候,认为世间的一切都是美好的,认为那些自己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会让自己感觉到自己的存在、会让幼稚而又天真的内心感到无比温馨:翩飞的蜜蜂、蝴蝶会将我带到一个开满鲜花、有着无限浪漫和趣事的乐园;矗立千年的古树会让自己感到成长的真实和那些不朽的传奇、绿草鲜花证明着美好永远伴随着长不大的痴心------ 但人终究要长大、终究要遗忘那些熟悉而又模糊的美好。

希望撒满了成长的每一个脚印,梦想装满了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少年情怀,每天都有梦想,每天都有希望,每时每刻都活在幻想的摇篮里,虽然不经意间会撕下一页有着梦想蓝图的单薄纸张,但接下来又会挂上一幅可望而不可即的美梦。每一个脚印里都有着辛酸苦辣,只是程度大小不同而已,每一天都会有所感想,只是让它变成现实并不是我的脑力与体力所能完成的,让它变成现实并不是我这个年纪所能承担得起的。就像让你在痛苦与快乐中做出选择一样,既然做出了选择,就得放弃另一个选项------不管他是有意义的、有价值的,还是一文不值、毫无意义。不管是梦想还是希望,无论是现在、过去、还是将来,没有什么比自己的心更重要的了。有了心,才会有梦想、有希望,才会懂得应该记住什么、应该忘却什么,才会思考、反思、回忆,才会在不断成长中认知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世界。我的.心告诉我,存在就要去追求和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和未来;存在就要在反思、反省、学习中超越昨天的自我,让今天为明天留下一个好印象,让自己不要在明天对今天的所作所为感到后悔和难堪。

我的中国心告诉我存在就要有所作为,活着就要有所突破,收了别人的恩惠以后必须得回报------这是关乎一个人的尊严与信誉的大问题,这更能让自己拥有并保持清醒的良心与良知。不管人生如何变化,也不管自己成熟与否,有些事情并不是永远都能回避的,帮与被帮将伴随我的一生,报恩与回报也将伴随我的一生,我的良心与良知告诉我:这将持续到我生命的终结。

11.音乐教案《我的中国心》 篇十一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首歌曲的学习和演唱激发同学们的爱国情怀。

【过程与方法】

通过演唱、聆听、分辨等方法,指导学生用连贯,平稳的气息唱出优美舒展的旋律,做到音准和谐,音量均衡,音色统一。

【知识与技能】

掌握4/4拍的击拍方法和指挥方法,并完整有感情地背唱歌曲。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音乐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积极主动的体验与感悟音乐的过程。因此我把本课的重点确定为体验歌曲的情绪上(聆听和感受音乐)。

【难点】

掌握4/4拍的击拍方法和指挥方法。

三、教学用具

钢琴、多媒体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全体起立,听国歌,行注目礼。

(师:每当你听到国歌、看到国旗起时,你心情是怎样的?)

2、介绍歌曲创作背景以及词、曲、演唱者。

(每当我们看到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听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时,我骄傲我是一名中国人。因为我们的身体里流淌着华夏儿女的血液。1982年秋天,日本文部省在审定中小学教科书时,公然篡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历史,激起了中国人民及港澳同胞极大的愤慨,黄露和王福龄合作创作了《我的中国1984年,张明敏成为第一个登上央视春晚的香港歌手。他以一首《我的中国心》唱响华夏我大地!使国人爱国情怀空前高涨,海外赤子眷恋祖国的深情与民族自豪感得以体现,让这首歌传唱至今!

3、导入课题《我的中国心》

(二)感受体验

1.初听歌曲

在聆听歌曲之前提出问题: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学生自由回答后教师进行总结:这首歌曲在演唱时要用坚定、抒情的感觉去演唱。

2.复听歌曲并设问:“歌曲的拍号是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介绍4/4拍的击拍方法和指挥方法。跟随音乐指挥或者击拍为歌曲伴奏。

(三)学唱歌曲

1.教师请学生模仿“啦啦啦”的声音,进行发声练习。

2.教师弹琴范唱,学生跟琴轻声哼唱曲谱。教师请学生边哼唱边观察谱例,找出不同的节奏型。

3.教师带领学生演唱谱例,请学生观察歌曲中切分音有什么特点。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讲解:老师手里有大苹果和小苹果,同学们想要哪个?大家都说要大大的,我们的切分音也是这样打的“哒哒哒”)

4.教师引导学生准确的演唱旋律,注意切分音节奏。

5.教师与学生共同视唱课后谱例,找出切分音,并巩固练习。

6.教师请学生完整的演唱谱例,熟悉旋律与节奏。

7.教师引导学生带节奏朗读歌词,请学生说说歌词表达了什么情感?

学生小组讨论,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歌曲通过描述春天的情景,表达了人物对于春天的喜爱与赞美之情,抒发自身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8.填词演唱歌曲,并提醒学生注意切分音节奏。之后分小组演唱,分为两组学生,由一组学生演唱,另一小组演唱“刷刷刷刷”部分。教师进行指挥,全体协作。

9.教师请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表现作品,演唱时注意声部之间的和谐。

10.集体坚定、抒情的情绪演唱歌曲。

(四)巩固提高

教师请学生自由分小组用打击乐器为歌曲创编伴奏,提醒学生打击乐器要根据歌曲的强弱进行选择。

创编完成后请各组进行表演,而后进行生生评价、教师评价。

(五)小结作业

上一篇:人事专员试用期转正工作总结下一篇:地下工程穿越交通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