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卫生的工作计划(精选14篇)
1.小学卫生的工作计划 篇一
一、提高认识,健全组织,完善制度,明确责任。
卫生工作是学校的重要工作,它不仅仅是校容校貌的问题,也不仅仅是环境育人的问题,而是事关办学方向、事关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甚至事关学校整体形象、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大事。鉴于这个认识,我校历年来十分重视卫生工作,专门成立了以一把手校长为组长、分管主任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和校卫生负责人、班主任为成员的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全面领导学校卫生工作,并形成畅道无阻的卫生工作网络。根据工作实际需要,分设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健康教育领导小组,除四害工作领导小组,并能合理搭配,及时调整,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使学校卫生工作顺利实施和确保目标的实现,保证学校卫生工作的细致化、持久化、制度化。我校制订了《学校卫生制度》、《传染病预防管理制度》、《学生常见病防治措施》、《传染病应急预案》、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并在工作中逐步加以完善,使学校环境卫生、生理卫生、疾病防控等工作得到了制度上的保障和制约。
二、开展健康教育创新,不断提高健教质量。
学校主要以健康教育课为教育的中心环节。通过不定期举办各类教育讲座、教研活动,集体备课,社会实践等形式促进教育工作的开展。每学期期初,学校都及时制订切合当前形势和实际的《卫生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做到“年初有计划,年末有总结”,使卫生健康教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开展了集体备课和健教研讨活动。所有课任老师都能认真上课,备课,上好上足每周0.5节的健康教育课,做到有计划,有总结,有考核。较好地促进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根据学生和季节特点,我校的健康教育除认真开展日常教育教学常规工作外,还把工作重点放在了“禽流感”“腮腺炎”等传染病的知识和预防教育上,在学生中大力开展了流行性疾病防控的宣传工作,并采取了必要的预防措施。通过宣传、教育,让全体师生都懂得什么是禽流感、腮腺炎等及它们的危害,如何预防等知识,提高师生对此类疾病的防范能力。并通过家访、给家长发宣传材料、家长信等形式,认真做好家校结对教育工作。学校设立了“心理咨询小屋”心理咨询站,卫生健康教育黑板报、广播讲座,传授季节性、流行性疾病的防治知识,使健康教育活动深得人心。
三、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
我校在环境卫生方面是做到了整洁化,对校园建设的规划也逐步趋向科学合理,在校园环境的管理上,做到经常化、制度化。根据各年级学生特点,分区域、分班级、分专用室包管卫生责任区,由校卫生组人员负责检查督促,结合少先队大队部的工作,及时公布检查结果,加强了管理,使环境卫生达到要求。要求做到责任区内无死角,无各类暴露性垃圾,无纸屑、无瓜皮果壳、无其它各种杂物。校园内无乱涂乱画现象,室内物品摆放整齐、墙壁上无蜘蛛网、电灯吊扇无积尘,窗明几净,落实门前三包,管理人员负责制,保持门前“三好”和交通安全。在全校师生中倡导“无烟”校园,“无乱丢”校园,力争保持校园整洁。定期开展了除四害工作,由专人负责,做到定期消杀和突击消杀相结合,厕所定时喷洒灭蝇和灭蟑螂药水,投入灭鼠诱饵,消灭四害孳生地,严格控制“四害”密度在国家标准以内。
我校积极响应争创“卫生城市”号召,扎实开展整治校内和周边环境卫生,开展绿化活动,净化、美化学校环境。积极开展全国爱国卫生月活动,推进学校的整体卫生水平。努力创设整洁、文明、优美的学习环境,陶冶师生的情操。环境卫生实行卫生包干,检查评比,考核管理制度。根据创建办的统一部署,组织部分学生参加了“清除牛皮癣”等公益劳动。加强了学生保持环境卫生的思想教育。
四、抓好个人卫生,提高师生健康水平。
打扫易,保持难,这是卫生工作的常识。所以要搞好卫生工作,必须从源头着手,即提高全体师生的思想认识,养成爱卫生的良好习惯,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养成教育。为养成学生的卫生习惯,各卫生职能部门充分利用橱窗、广播、黑板报、晨会、等各种阵地,开展卫生教育,号召广大学生自觉遵守卫生制度,自觉养成卫生习惯,人人争做文明学生。要求学生认真做到“不乱扔果皮纸屑,不随地吐痰,不破坏绿化及设施,不损坏公物”等规章守则。认真做好两操,注意用眼卫生,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严格控制近视率。不定期组织卫生组成员进行学生个人卫生抽查,以促进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的养成。多次开展学生自我服务性劳动比赛,提高学生的自立、自理能力,以此促进健康行为的养成。长期的教育,使绝大多数同学有较好的卫生习惯。
2.小学卫生的工作计划 篇二
1 总体情况
1994年起,西城区中小学卫生保健所与区卫生防疫站协作,建立了西城区学生常见病防治的基础资料档案,至今西城区中小学生健康档案建档率(包括口腔保健档案)已达100%,健康监测覆盖率为100%。近20 a来,西城区中小学卫生保健所在视力不良、营养不良、超重和肥胖、龋齿等学生常见病防治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2000年通过了北京市教育局和卫生局的终期考评。1995年被评为“全国学生视力监测先进单位”,2004年被评为“北京市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先进集体”,自1994年起至今连续被评为市、区“牙病防治工作先进单位”, 2008年获“北京市窝沟封闭预防龋齿项目质量优秀单位一等奖”,所级领导被评为“全国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先进个人”。
2 视力不良防治
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调研显示,我国7~18岁城男、乡男、城女、乡女视力不良检出率分别达52.9%,37.3%,61.4%和46.2%,其中16~18岁组城男、乡男、城女、乡女分别达76.8%,65.5%,85.1%和76.5%,95%以上属“疑似近视”,将近3/4的在校高中生“疑似近视”[1]。回顾历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资料发现,1985-2005年城男、城女、乡男、乡女各群体视力不良率分别增长了49.1%,53.1%,116.0%和106.0%,疑似近视率分别增长了38.2%,34.2%,67.8%和58.3%。近视发生明显早期化、低龄化[2]。
北京市学生视力不良状况也很严重。西城区2002-2006年中小学生视力检查结果显示,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率上升明显,小学、初中、高中学生分别由2002年的24.01%,62.93%和79.30%上升至2006年的31.88%,76.45%和85.41%;视力不良率与年级成正比,随着年级的增高,视力不良率由小学一年级的19.1%增至高三年级的81.6%[3]。
近视一直是视力不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学生检出率最高的常见病。加强青少年近视防治是当前学校卫生工作最重要的任务之一[4]。
2.1 常规工作,坚持不懈
西城区中小学卫生保健所每学期对所辖学校中小学生视力状况进行2次监测,并及时进行视力不良检出率、新发病率等指标的统计分析。将每天2次眼保健操纳入课表,严格执行。为遏制学生视力不良快速增长的趋势,2008年相关部门对1972年版眼保健操进行了修订,取消“挤按睛明穴”和“干洗脸”2节,增加“按压头部督脉穴”和“按揉耳垂眼穴及脚趾抓地”,将“按揉太阳穴及轮刮眼眶”改为“按揉太阳穴刮上眼眶”。《2008年新版眼保健操》于当年10 -11月在西城区中小学全面推广。保健所多次组织全区性的眼保健操评比,并要求学校每年进行1次全校性眼保健操评比。定时调整学生座位,调整课桌椅高度。每学年利用广播、宣传栏、家长会、家长信等多种形式对学生及家长进行用眼知识教育。每年6月6日“全国爱眼日”,开展丰富多样的宣传活动。上述工作虽然平淡无奇,但贵在坚持。广州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正是靠加强健康教育(包括学生和家长)及眼保健操,使试验组的近视率比对照组降低了27.9%[5]。
2.2 发挥优势,突出重点
开展“健康促进学校”活动是北京市西城区学校卫生工作的特色,自1995年起已在全区学校推广普及。保健所与学校互动,将健康工作贯穿于素质教育的全过程中,重点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技能,使学生在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上全面发展。“健康促进学校”实施规范中规定:“健康促进学校”要将学生视力保护工作纳入学校管理、教师管理和班级管理内容,并作为年终考核、班级评优的依据;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书面家庭作业控制在60 min以内,初中各年级不超过90 min;教师要随时纠正学生不良读写姿势,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用眼习惯和行为;教室最前排课桌前缘与黑板距离2 m以上,最后排课桌后缘与黑板的水平距离小学不超过8 m,中学不超过8.5 m;教室采光、照度符合国家标准要求。西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不定期监测教室采光、照明。保健所每年度在“健康促进学校”检查评比中对上述各项进行全面检查。2008年,保健所按上述标准对全区中小学校进行了突击式摸底检查,及时反馈了问题,督促学校整改。
视力不良的防治重点是预防。 2007年10月中国健康教育协会与曼秀雷敦公司捐助的价值约40万元的“护眼工程车”进驻西城区中小学卫生保健所,该车配备了视力检查投影仪、电脑验光仪、电子镜度检查仪等先进设备。保健所眼科医师利用此车每年免费为全区小学一年级学生进行弱视筛查,对中学生进行验光、合理配镜的一对一指导,并利用展板、宣传材料对学生进行保护视力宣传,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截止目前,已检查33所小学一年级学生4 326人,怀疑弱视和已诊断弱视者占学生总数的3.84%,占视力不良学生总数的34.65%。通过“护眼工程”的实施,保健所医师认为,远视力+小瞳孔下屈光检查成本低廉、效果可靠、可操作性强,值得学校卫生保健机构在弱视筛查中推广,并能提高低龄儿童弱视的治愈率,降低未来视力不良的发生率。
深入了解学生视力不良发生、发展的原因,可以为防控提供科学依据。保健所与北京大学医学部视光学中心合作,对西城区部分中小学生的视力、屈光度和眼轴、角膜曲率等眼部屈光结构进行了检查。研究显示,不同屈光度组间眼轴长度和角膜垂直曲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青少年单纯性近视的屈光度与角膜曲率及眼轴长度密切相关,且眼轴长度是单纯性近视眼形成的主要因素[6]。这为近视防控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
保健所一直致力于寻找简便易行、安全有效的近视眼防治方法。1995-2003年保健所推广使用珍视明滴眼液缓解视力疲劳;2000年为每校发放1台“OO眼保健仪”用于治疗学生近视眼;2000-2002年与上海眼科生理研究所合作,利用寒暑假在西城区各学校中使用视功能治疗仪进行治疗。2002-2003年保健所与北京市上上医近视眼防治研究中心合作,进行“双光眼镜防治青少年近视眼”的课题研究。双光眼镜采用雾视疗法和雾视成像的原理,通过上方近视镜片矫正看远时的视力不足;看书、写字时则通过下方的雾视镜片使眼睫状肌放松,减轻看近时眼睛的过强调节。经过1 a观察,配镜组视力提高/不变及屈光度减少/不变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边缘视力的学生佩该镜可减缓近视发生,低度近视青少年则可减缓/减少近视度数的加深。该方法简便易行、安全有效,值得在基层推广。
2.3 借鉴经验,多方合作
全国各地保健所为预防青少年视力不良进行了很多有益的尝试,西城区保健所也在不断学习经验。广州市、沈阳市、锦州市均有中小学卫生保健所自行制定新型眼保健操,相对现行眼保健操以穴位按摩为基础的间接、被动、单途径调节而言,新眼操通过转动眼球、远近交替、旁视与环视等改变视角,规律性收缩、松弛调节肌,直接、主动、多途径调节眼部肌肉, 有效促进眼部血液循环,对视疲劳进行全面调理,对预防近视有明显作用,具有推广价值[5,7,8]。
应用辅助仪器也可以有效改善视力状况。北京同仁医院神经训导康复中心与北京市朝阳区教委、朝阳区中小学卫生保健所合作,采用SU-001型眼保仪进行睫状肌训练,对小学生早期近视的康复有较好的近期疗效。该仪器主要训练睫状肌的调节功能,最终缓解睫状肌的疲劳, 提高睫状肌调节的灵活性。训练组的治愈率(49%)和有效率(98%)充分说明了该训练方法的有效性[9]。
3 营养不良与超重、肥胖的防治
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数据显示,我国7~18岁中小学生肥胖率城男为7.1%,城女为3.6%,乡男为2.8%,乡女为1.9%;超重率城男为13.1%,城女为7.4%,乡男为6.2%,乡女为4.7%。城市小学生男生是肥胖/超重高发群体,省会片流行率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我国已进入全人群儿童肥胖流行阶段[10]。北京市7~18岁学生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在1995-2005年的10 a内增长迅速。2005年7~18岁城市男生、乡村男生、城市女生、乡村女生超重检出率分别为21.8%,10.8%,11.3%和8.6%;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3.7%,8.4%,7.1%和4.8%,均高于1995年、2000年数据。北京市城市和农村中小学生的超重和肥胖均已进入流行的增长期[11]。
与超重肥胖相对应的是,我国也曾是全球儿童营养不良高发国家之一。我国学者以WHO新版国际儿童生长参照值[12]为标准,分析1985-2005年4次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的结果显示,近20 a来城市学生营养状况得到显著改善,生长迟滞率男、女学生分别从9.2%和8.0%下降至2.7%和3.0%,同期消瘦率从20.8%和17.6%分别下降至10.5%和9.7%;消瘦性营养不良依然存在,检出率男高于女,青少年高于儿童[13]。
儿童少年处于生长发育时期,对膳食和生活方式的自控能力较低,受周围环境影响较大。学校是儿童成长必经之处,是其就餐和活动的主要场所,教师具备对儿童进行饮食和运动教育的最有力条件。因此,基于学校的干预应用最多,也最有效[14]。
3.1 健康教育,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
针对学生、家长、教师综合进行健康教育是有力措施之一。在北京市健康促进学校的检查标准中明确要求各学校开设健康课,且每年还要进行不少于20次的宣传活动(包含平衡膳食、锻炼与控制体重等);每学年对全体教师进行相关健康知识培训(至少2次);每学年向家长传授健康知识与技能。事实证明学校教职工健康知识水平和健康行为形成率的提高,以及教职工将知识、态度、行为融入教学并灌输给学生的实际操作,可以产生很好的干预效果[15]。对学生家长进行教育和知识渗透,提高其对控制肥胖的认知度,使家长愿意为控制孩子肥胖承担相应责任。经针对性健康教育后,更多家长认为有责任培养孩子的健康生活方式,并愿意在生活中运用营养知识,支持孩子到户外运动和改变不良饮食习惯。家长的示范效应对于控制孩子肥胖有重要的作用[16]。
3.2 平衡膳食
美国的经验显示,学校供餐计划是进行营养干预的最佳途径[17]。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在城市开始推广学生营养餐。目前北京市已经建立了一批市级营养餐配送中心,自2002年以来,日供餐量达到30万份[18]。推广营养午餐以来,学生营养状况得到有效改善。西城区学生的贫血率已控制在2%左右,营养不良率逐年稳步下降。保健所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采取了经常性巡查,并在每年“健康促进学校”检查中将学校食品卫生作为重点之一,督促学校及时更换不合格的送餐企业,保障学生的营养安全。
3.3 体育运动
体育运动是改善身体素质最好的方式。西城区教委要求学生每天至少有1 h体育锻炼时间,体育课、课间操、课后活动必须保质保量。保证体育运动的趣味性,有助于学生的自觉参与。西城区第二实验小学将运动会选在鸟巢召开,全体教师、学生家长全程参与,学生热情高涨,快乐投入,效果较佳。保健所自身属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国外经验显示:初级保健人员针对青少年肥胖进行干预是有效的[19,20]。2008年以来,“快乐10 min”活动在北京市推广,“快乐10 min”是一种内容丰富、趣味性强、形式多样的活动方式,不受场地和设施的限制。北京市东城区保健所的实践显示,干预组男生肥胖增长速度比对照组低3.65%,女生超重、肥胖增长速度较对照组分别低35.80%和2.09%;干预组肥胖者中19.8%转变为非肥胖状态,对照组肥胖者中17.9%转变为非肥胖状态。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时期,不宜“限食”,体育运动势必成为安全而有效的控制体重的措施,并贵在持之以恒[21]。
4 龋齿的防治
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资料显示,我国7~9岁小学生群体乳龋失补(dmf)率多高于50%,恒龋失补(DMF)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中学生群体大多超过20%。龋补率很低,而龋失率较高[22]。1996-2000年东城区调查资料显示,中小学生龋均呈下降趋势,中小学生的龋齿以窝沟龋为主;充填龋呈上升的趋势,但在年度之间有反弹;活动龋的比例仍很高[23]。
发达国家儿童龋患率逐步下降归因于全民口腔健康宣教、氟化、窝沟封闭等措施“三管齐下”[24]。自1998年开始,西城区全体中小学开展窝沟封闭与氟保护漆防龋治疗,此法一直延用至今,口腔保健水平显著提高。
4.1 健康教育
教育部曾于1994年对口腔健康教育提出明确要求:在中小学校健康教育教材中增加口腔卫生内容,提高学生的龋齿防治知识,改善其态度,从小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目前,北京市学校健康教育课和每学年的健康宣传活动中均已包含口腔知识。2002年全国学生常见病防治综合评估结果表明,各地中小学生早晚刷牙并正确刷牙的人数比1995年增长1.7倍;城市70%以上的小学生、83.5%的中学生能正确选择牙刷,使用含氟牙膏。参加“爱牙日”等社区宣教活动的人数也不断增加[23]。2000年西城区学校牙防工作实行规范化管理,保健所设计印制了“学生口腔保健卡”,为全区每个学生建立口腔保健档案;每学年均对全区中小学生进行龋齿检查, 12岁学生进行龋均监测, 15岁学生进行牙周病监测。针对西城区以往15岁学生牙周病高发情况,通过校医会、家长信等途径宣传牙周病防治知识,使学生掌握简单易行的自我保健方法。利用“9·20爱牙日”,加大对中小学生及家长口腔卫生知识的宣传力度。借《学校卫生通讯》平台,着力进行口腔健康知识宣传。
4.2 氟化物防龋
氟化物防龋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泛、最有效的防龋手段,多用于儿童和青少年。含氟牙膏已在全世界广泛应用。氟化泡沫、氟保护漆安全有效,防龋效果明显[25,26],氟保护漆不易导致恶心、呕吐等,学生更容易接受。西城区保健所每年2次对全区所有小学生进行氟保护漆防龋,2008年全区小学生氟保护漆受治率已达78.42%。
4.3 窝沟封闭
窝沟封闭是在易患龋牙的牙合面窝沟上涂布一层粘结性材料,保护牙釉质不受细菌及代谢产物侵蚀,达到预防龋病发生的一种方法,是安全、有效的防龋措施[27]。西城区自1998年在部分中小学开展窝沟封闭、氟化泡沫和氟保护漆等龋病防治措施,2000年窝沟封闭、氟保护漆防龋措施已成为防治常规在小学中普及。特别是2003年后,区属各医院均参与学校窝沟封闭防龋工作,使接受窝沟封闭的小学生迅速增加。保健所还与几家医疗单位合作开设学生口腔优惠门诊,切实提高了该区学生的龋齿充填率和窝沟封闭率。2005年保健所承担了西城区小学一~三年级免费窝沟封闭项目的管理并组织实施。保健所自身承担20所学校的入校治疗,完成了全区近50%的工作任务。2008年全区小学生窝沟封闭率达到45.43%,较5 a前有了明显提高。
回顾西城区1995年以来的资料可以看出,龋齿数及龋均呈下降趋势,10 a间龋均总体下降了32%,龋均明显低于第2次全国口腔流行病学调查报告的12岁年龄组龋均(1.1)。特别是从2000年大面积采取窝沟封闭、氟保护漆等干预措施之后,龋齿患病率明显下降。
5 其他常见病防治
在学生其他常见病防治中,成绩显著的是肠道蠕虫、贫血和沙眼。肠道蠕虫感染率一直控制在1%以下,贫血率已控制在2%左右,沙眼患病率从20世纪90年代初的百分之十几降至现在的百分之零点几。这与该区开展健康教育以及人群生活质量的改善密切相关。
6 结语
3.浅议中小学体育教育中的卫生要求 篇三
在中小学阶段,学生的身体发育正处在最旺盛的时期,其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尤其是进入青春发育期,身体变化更加明显,因此体育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体育教育时,必须符合学生的卫生要求和身体机能特点,采用合理的手段和方法,才能有效增进学生的健康,促进学生身体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身体体质。
一、中小学生体育教育的卫生要求
1.培养学生正确的坐、立、行的姿态,并经常变换体位。体育锻炼应侧重于基本姿态和基本技能练习,避免脊柱弯曲、肢体发育不均的现象,特别是儿童阶段更应重视正确的体态培养。
2.加强学生眼保健操练习,可消除眼睛疲劳,促进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提高眼睛生理机能,避免近视。
3.注意学生身体的全面发展,如田径、球类、武术、游泳等练习,教师要有计划、有组织的教学,使学生在速度、力量、耐力、柔韧、灵敏等素质上均衡发展,不能偏颇。
4.要了解学生各年龄段的生理特点,注意敏感期素质的重点发展。一般来说,儿童10岁是发展柔韧素质的最佳时期;5—6岁是体操、武术、游泳等项目发展的最佳时期;10—12岁是发展速度、力量素质的最佳时期;7—14岁是耐力素质发展最佳时期。只有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培养学生各项的身体素质。
5.教学时,教师要慎用负重练习和过多的跳跃练习,时间不宜过长,次数不宜过多,避免下肢负荷过大,从而使骨化提前,影响身高,而应多做一些悬垂和引体向上练习。
6.教学中,教学内容和形式应多样化和具有趣味性,多穿插一些小型比赛,时间不宜过长,避免过度疲劳。
7.由于学生的心肺功能和呼吸系统发育不成熟,教学时应发展有氧能力为主的活动,如跑步、一般性球类活动等,运动量安排适宜,心率控制在125—155次/分之间,并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节奏等。
8.加强学生膳食指导,强调膳食要全面,并多吃含钙、磷的食物,有利于身体骨骼的生长发育。
9.由于学生神经系统具有可塑性大、模仿能力强的特点,教学时教师应运用明确的语言和正确的示范,增进教学的直观性。
10.教师应注意对青春期女生经期锻炼的指导。在此期间,不应完全停止锻炼,量不宜过大,时间不宜过长,避免剧烈运动和腹部运动。
二、中小学体育教育的运动卫生要求
1.个人卫生要求:上课时教育学生讲卫生,不随地吐痰,以免附着在球上或其他物体上,沾在手上;不乱丢乱扔,保持运动场清洁卫生。运动时穿运动服和运动鞋,随身钥匙、小刀之类物品放好,避免发生损伤。
2.场地器材卫生要求:教学前检查场地有无石块、瓦片、碎玻璃等杂物,以防运动中发生损伤。此外,夏天运动场注意洒水,以免尘土飞扬;冬天及时清理场地积雪,避免上冻结冰,滑倒造成伤害。
3.运动卫生要求:(1)运动前做好准备活动,使身体机能处于最佳状态,准备活动以轻微出汗为宜;运动前不宜大量饮水,避免增加腹部负荷,影响呼吸,不利运动。(2)运动中不宜停下大量饮水,因为水不能立即吸收,宜导致肚子难受,加重心脏负担,造成身体不适。如因出汗过多,运动中可采用少量多次补水法,补充体内流失的水分。(3)运动后也不宜大量饮水,因为运动后身体消耗大量能量,人体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而大量饮水会冲淡胃内的消化液,影响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另外,运动后不宜饮用大量的冰水,这样会刺激肠胃道,引起腹痛或腹泻,同时运动后不要立即用冷水冲洗,会使扩张的皮肤、血管收缩,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4)运动结束后,要做好放松活动,不要立即停下,特别是中长跑后,骤停可使扩张的血管失去肌肉的挤压作用,加之重力作用,使大量血液滞留于下肢,造成心输出量减少,血压下降,易导致重力性休克。(5)运动后不宜马上就餐,要等循环机能和呼吸机能恢复稳定后,即30分钟后才能进餐,剧烈运动后40分钟再进餐,否则会引起消化系统紊乱。另外让学生注意进餐后不要马上去运动,更不能做剧烈活动,这会损害消化系统功能,同时增加胃肠道和心脏负荷,造成身体不适。(6)夏季运动要选择早晚凉爽时期进行,不宜在炎热的天气下进行,以防中暑;此外夏季是游泳运动的好时机,要教育学生下水前做好准备活动,如慢跑、伸展运动,用水浇脸部、胸部、关节处,防止突然下水身体受刺激发生抽筋现象,教育学生患有红眼病、沙眼等传染病和心肺、肾脏疾病的不能参加,以防传染别人,加重自己病情。游泳结束后,立即用干毛巾擦干身体。如果耳朵进水,采用蹦跳法排出,即右(左)进水,将头偏向左(右),双脚原地跳几下,就可将水排出。(7)冬季运动注意防寒保暖,出汗时要逐渐减衣,不可立即脱下穿单薄衣服。运动结束后,要立即穿衣,防感冒。另外,冬季运动不宜张大口呼吸冷空气,可采用鼻吸口呼或微张口呼吸方式,减少冷空气对呼吸道的刺激。
4.白塔小学卫生工作计划 篇四
2012年9月
一、指导思想
落实《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立足学生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培养,推动学生身体和心理素质的不断提高,加强对学生的健康状况监测,及时做好传染病、常见病的预防和救治工作,促进学校卫生工作再上新台阶,创出新业绩。
二、主要目标和任务
1、切实加强学校卫生安全工作(如饮用水卫生、食品安全卫生等),及时发现处理各种卫生安全隐患,从源头上彻底杜绝卫生安全事故的发生。
2、结合 “整脏治乱综合治理”活动,切实加强以“除四害”为重要内容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扫除卫生死角,优化、美化校园育人环境。
3、以规范学校卫生常规工作为重点,不断提高学校卫生工作质量,力争在学期末使本校卫生工作成为学校的一大亮点。
三、具体措施
1、提高认识,加强管理
创建卫生校园是我校每一位师生的责任和义务,学校上至领导,下到学生都要把它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落实,尤其是要加强校园环境
美化、绿化、净化工作。学校要利用相当一部分资金加强校园环境的美化、绿化。
2、开展宣传,强化清洁卫生意识(1)健康教育课纳入课表正常运行。
(2)利用校园广播、黑板报等多种宣传媒介开展卫生知识宣传、举办卫生知识专题讲座。注重对学生身体、心理健康知识的辅导,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个人心理素质和卫生习惯,努力达到知识知晓率95%以上,行为养成率90%以上,力争在学校卫生工作评比中不失分。
3、加强卫生监督
(1)协助上级领导和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强对教学卫生、环境卫生、食品卫生的监督工作。
(2)坚持每天检查校园内各责任区卫生清扫、保洁情况。经常检查学生眼保健操、读写姿势,重视对学生饮水卫生的监督,切实保障师生身体健康。
5.小学学校卫生工作计划 篇五
以十七大会议精神为指导,以教育局卫生工作要点为依据,认真落实《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加强健康教育、卫生工作的管理,创新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方法,以“我健康,我快乐”为主题,努力提高全体师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促进学校健康、和谐发展,小学学校卫生工作计划。
二、工作目标:
为全面贯彻实施《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确保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学校积极做好常见疾病的群体预防,重视学生心理和生理健康教育,做好学生卫生监督检测工作,加强学校的饮食、饮水、食品卫生检查力度,防止和杜绝食物中毒,积极开展传染病的防治宣传教育和预防接种工作,切实抓好学校卫生工作。
三、具体工作及措施:
(一)日常卫生
1、划分卫生包干区,责任落实到班级。保持校园环境整洁美观,教室窗明几净。教育学生自觉遵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营造健康优美的育人环境
2、作好日常检查巡视工作。坚持一天一早扫,一周一次大扫除,大扫除有重点、有要求,值周、值日教师及时检查、记录、反溃
3、各班做好教室、包干区清扫,做到教室、包干区无纸屑、无垃圾。发现有以上现象,值日老师、学生及时向班主任反馈,并及时清理,学校工作计划《小学学校卫生工作计划》。
4,专用教室卫生责任落实到人和班级,要求做到整洁美观。由专用教室负责老师管理日常保洁工作。
5、搞好学生个人卫生。学校每月进行不定期的学生个人卫生检查,检查内容:头发、指甲、坐姿、衣着等,检查情况由校值日生记录和反溃
(二)学生健康教育、预防保健
1、开展各种活动,大力宣传卫生知识。利用夕会、板报、宣传橱窗、录象等大力宣传有关卫生知识。对高段学生进行生理心理卫生保健知识方面的教育,正确对待青春期的身心变化。通过开展各种体育活动、竞赛,向学生宣传勤锻炼有益身体健康。根据不同季节,开展季节性卫生知识教育,按规定开设卫生健康教育课。
2、加强保护视力的教育,督促近视学生进行治疗。落实检查,组织学生正确地做好眼保健操,监督学生做到读写姿势的“三个一”,保证学生有足够的课间休息时间。
3、培养学生个人卫生、学校卫生、公共卫生的好习惯。不定时抽查个人卫生,做好“龋齿、沙眼、肠道蠕虫、营养不良、贫血”等预防工作。
(三)常见病防控工作:
1、开展卫生保健活动,卫生知识宣传活动,做好学生预防接种及学生常见病的防治工作。
2、加强学生疾并常见病的防治工作。教育学生经常注意天气变化,做好保暖防冻工作,保持教室通风,防止流行病的传染。密切关注流感、水痘、肠道传染病等疾病的发生发展,加强日常的卫生监督与管理,便于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治,以防传染病的传播。
3、学校制定《传染病防治应急预案》,遇到学生中出现有传染病的紧急情况及时与家长联系给予隔离治疗,并上报疾病防疫中心,对各室及时消毒。
4、配合土城乡卫生院做好学生的卫生防疫接种和体检工作。对于卫生院的反馈情况,及时联系学生及其家长,给予及时治疗。特别对一些先天有生理缺陷的学生(如先天心脏病),还联系其任课教师,注意不要他们参加各种剧烈刺激的活动,避免偶发事件的发生。
5、配合医疗机构做好新生的预防接种登记工作,进一步做好学生的预防接种工作,继续开展学生预防接种的查漏补种工作。
(四)、学生饮食、饮水卫生
1、协助后勤做好食堂、小卖部各项卫生工作,杜绝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
2、做好学生的饮食健康营养工作。不定期的对食堂的卫生情况、菜谱进行检查、监督与指导,保证食堂的环境整洁,用具卫生,学生营养多样化。
3、学校供应学生饮水必须充足、安全、卫生,以满足学生的健康需求,有专人负责,定期做好清洁消毒、严格把好饮食、饮水卫生关。
6.小学春季卫生工作计划 篇六
1、有针对性地持久地开展常见疾病预防工作,如近期常见的红眼病和流行性感冒,发现病症及时治疗,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学生完全健康率。
2、坚持眼保健操制度,教育好学生用眼卫生,降低学生近视率。
3、保证用水卫生,提倡学生自备开水,尽量少喝有颜色的饮料。
4、加强学生常见病、传染病的预防,每学年学生体检一次。
5、注重女生青春期卫生,组织五、六年级女生观看女生青春期的知识讲座。
6、加强对食堂饮食卫生的管理,由周海潮老师专人负责。
5、对全校师生进行发动宣传,请环保局同志进课堂讲课。
6、聘请环保局团支部书记程飞为校外辅导员,定期为学生讲保护环境的必要性,遵守卫生公德的重要性。
7、全校大扫除,彻底清除卫生死角。
8、发动高年级段学生进行环保社会调查,撰写调查文章,增强环保意识。
9、大队部组织各中队刊出有关“讲究卫生,保护环境”为主题的黑板报。
10、开展校园周边环境大扫除活动,组织学生清除墙上牛皮癣;上人民大道捡废弃物。
7.小学卫生的工作计划 篇七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连云港市灌云县南岗小学、穆圩小学、伊北小学学生271人。
1.2 方法
在连云港市灌云县随机抽取3所学校, 在学校中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 抽取部分班级学生为调查对象, 干预前后共调查学生271人。调查内容主要为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 日常卫生知识以及相关卫生行为。
1.3 质量控制
问卷由学生本人独立完成并当场收回, 调查员进行问卷把关, 筛出无效问卷。
2 结果
2.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调查对象271人中男性137人, 占50.6%;女性134人, 占49.4%。年龄在8~14岁, 其中8岁3人, 占1.1%;9岁22人, 占8.1%;10岁95人, 占35.1%;11岁78人, 占28.8%;12岁44人, 占16.2%;13岁27人, 占10.0%;14岁2人, 占0.7%。
2.2 日常卫生知识知晓情况
卫生知识培训和行为干预前后, 相关情况见表1。
2.3 卫生行为改变情况
2.3.1 每天饮用生水习惯
行为干预前不喝生水的占70.4%, 喝一二口的占11.8%, 喝半杯的占10.0%, 喝一杯的占7.7%;行为干预后分别为83.0%、7.4%、5.9%、3.7%。
2.3.2 每天刷牙习惯
行为干预前不刷牙者占2.2%, 早上刷12.5%, 晚上刷1.8%, 早晚都刷83.4%;行为干预后分别为0.7%、5.5%、1.1%、92.6%。
2.3.3 牙刷更换习惯
干预前后更换牙刷的分别为14.8%、74.9%。
2.3.4 吃零食前洗手
行为干预前不洗、用井水或自来水洗、用肥皂水洗分别为 1.8%、26.9%、71.2%, 行为干预后分别为0.4%、18.8%、80.8%。
2.3.5 吃瓜果前洗手
行为干预前不洗、用井水或自来水洗、用肥皂水洗分别为12.2%、44.3%、43.5%, 行为干预后分别为1.5%、31.0%、67.5%。
3 讨论
有些传染病是通过粪—口、接触途径传播感染, 感染的人群多为青少年、儿童[1], 常引起局部的暴发。有调查表明, 饭前便后洗手和多吃瓜果对预防某些疾病有保护性意义[2,3], 因此对重点人群如幼儿园、学校的学生卫生知识培训和行为干预项目, 改变学生不良卫生习惯, 让群众掌握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对保护其身体健康避免发病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共调查小学学生271名, 年龄分布主要在10~13岁, 通过对部分学校儿童开展卫生知识和行为干预可以看出, 健康教育效果明显, 对卫生知识的知晓情况均有改善, 尤其是影响因素之一的便后洗手, 7.0%的学生改变了原来不正确的认知。由此而产生的卫生行为改变也有显著改观, 有饮用生水习惯的人数明显减少, 而养成科学刷牙习惯、定期更换牙刷情况、吃零食、瓜果前洗手等习惯均有所改善提高, 尤其养成吃瓜果前洗手习惯的学生增加了10.7%。
可见对学生应经常开展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 倡导使其养成勤洗手、洗净手的好习惯把住病从口入关, 提高学生的防病抗病能力, 使其健康成长。
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前后连云港市小学生卫生知识掌握情况和卫生习惯的改变情况。方法随机抽取3所小学的学生271人, 年龄8~14岁。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了解学生的卫生知识和习惯, 并进行健康教育前后的对比。结果通过卫生知识行为干预, 学生对便后洗手的认知率提高了7.0%;卫生行为改变也显著改观, 有饮用生水习惯的人数明显减少, 而养成科学刷牙, 定期更换牙刷, 吃零食、瓜果前洗手等习惯的学生增加, 尤其是养成吃瓜果前洗手习惯的学生增加了10.7%。结论健康教育效果明显, 应对儿童及时开展经常性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 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有效预防病毒性脑炎的发生。
关键词:健康教育,卫生知识,行为变化
参考文献
[1]王小云.南通市崇川区2003年病毒性脑炎96例流行病学分析.南通大学学报 (医学版) , 2005, 25 (2) :142-144.
[2]朱磷扬, 张廷禄, 朱凤东, 等.连云港市一起Echo30病毒性脑膜炎暴发流行病学调查.疾病监测, 2007, 22 (6) :384-387.
8.幼儿卫生保健工作的重要性 篇八
时代在进步,社会医学不断发展,大家对健康和疾病的认知概念不断加深,现代化的心理、生理社会综合性的医学模式已经取代了传统陈旧的医学模式。医学研究对象立足于整个完整的健康的人,即是指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以及对现代社会良好的适应能力和具有优良的品质修养及高尚的道德情操的整体健康。作为幼儿园校医, 其服务对象是幼儿,校医要求全面的掌握医疗技术和专业的幼儿卫生保健知识,还必须要有良好的素质修养和高尚的职业道德精神。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既包括教育科学、预防医学,又要保障幼儿的安全成长,是一门综合类学科,不同于医院工作。幼儿卫生保健工作主要在于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注重幼儿的健康教育,提高幼儿的自我保健意识,培养幼儿科学文明的生活习惯,增强幼儿的体质,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并且对环境、教学、体育锻炼、食堂、个人卫生经常监督并给予指导,在这里,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的内容和采取的措施。
一、注重改善幼儿伙食,提高膳食营养
幼儿园领导要特别注重幼儿园的伙食,为了提高伙食质量,幼师与伙管员要对幼儿制定科学营养的膳食搭配组合,做出代量的营养食谱,根据不同季节做出色、香、味、营养丰富的多样化食品,进而增加幼儿的食欲,增强幼儿的进食量,保证幼儿成长中所需的膳食营养。
幼儿在春季生长发育得比较快,为了适应春天多风干燥的气候,幼师和家长在安排孩子的饮食方面,要特别注意补充钙的营养,一是药补,二是食补。最好采用食补法,含钙丰富的食物有芝麻、黄花菜、虾皮等,再就是排骨汤和骨头汤。最好让孩子少吃巧克力糖果和糕点,因为里面含有较多的磷酸盐,能阻碍钙在体内代谢。春季多风,气候干燥,易引发出血症,维生素C对防止出血有很好的作用,必须及时补充供给,保证幼儿成长过程中所需的营养吸收,从而健康快乐的成长。
二、坚持严把入园检查关、晨检关、消毒隔离关
首先对新生入园时严审体检表和《预防接种证》,体检合格才能入园;二是进一步加强晨检工作,把好幼儿入园第一关,每天对幼儿进行口腔消毒和健康检查,做到“一摸二看三问四查”,如果发现身体健康状况异常的幼儿,及时通知家长带走就医;三是坚持消毒隔离制度,带班老师每天对幼儿的餐具、口杯进行常规消毒,园医隔天用紫外线灯对宿舍空气进行消毒,厕所、教室地面及幼儿活动场所每周消毒一次,并进行登记。
三、预防、控制多发病和传染病
幼儿的常见病是极为平常的事情,可是传染病一旦发生,本园的全体教职工和家长都要高度重视,包括卫生局、教育局和疾病控制中心等几个有关部门。期间要经常对班级教室严格消毒,及时切断传染源,这是预防传染病发展的最好方法。对于幼儿的传染病的发生,我们必须做到五早;即“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早康复”,达到我们对传染病控制的最佳目的。
四、做好健康监测, 掌握健康动态
幼儿园定期体检,建立幼儿的健康档案,及时统计了解幼儿的身体状况,并对每个幼儿进行追踪观察, 做出统计分析。开展幼儿园卫生监测, 建立健全幼儿园卫生档案。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咨询活动,普及卫生保健知识, 提高幼儿的卫生素质和自我保健能力, 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上好健康教育课,根据不同年龄的幼儿,坚持每天一个半小时左右的户外活动,开展各种户外游戏,能让幼儿能充分接收阳光的照射,增强幼儿体质。
五、强化安全意识,消除隐患
“安全无小事,责任重于山”,安全是幼儿园的重中之重,必须常抓不懈。园内的各种活动器材、玩具、电器、管线等,要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检查,这也要求幼儿园内的所有教职工在保健工作中必须细心观察,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处理。强化幼儿园的安全防范意识,消除幼儿事故隐患。幼师要精心的去呵护照顾幼儿,做好平日的安全管理工作,努力为幼儿撑起一片安全的晴空,让幼儿保持良好的心态,营造愉快的成长环境。幼儿不像成人有自我保护能力,他们需要老师细心的照料,全身心的呵护,为幼儿努力创设“家庭式”的教育氛围。更值得一提的是,老师的情绪直接影响着班里孩子的情绪,幼儿园领导也要关心教师的心理健康,从关心教师的生活、营造良好的同事关系入手,增强教师的职业素养,让幼儿园的每一位教职工都有一个愉快的心情、平和的心态,从而让幼儿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健康快乐地成长。
幼儿园医务室工作,必须认真贯彻《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和预防工作,防治结合的卫生工作方针,根据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坚持树立“以人为本”、“健康”、“安全第一”的指导思想。做好常见病的防治工作,加强健康教育,不断增强幼儿的卫生保健知识,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幼儿自我保健意识。
9.小学卫生室工作计划 篇九
卫生室工作计划
新的学期即将到来,为了在能够更好的为全校师生服务,在此新学期来临之际,制定好2014年的卫生工作计划,以明确新学期的工作任务。
一、主要工作:
1.为了美化校园环境、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开学之前制定各项卫生,划分包干场地,督促各班责任到位。
2.建立学校卫生检查小组,对各班教室、包干区、学生个人卫生进行突击检查,并且记入班级星级考核之中。
3.对学生进行卫生习惯的规范教育,找好材料、备好课,利用校园板报、广播、等形式多样健康教育宣传阵地。同时根据我校具体情况和当前形势以及不同季节等变化,针对性地开展健康促进工作。
4.抓好学生眼保健操,尤其是抓好新版眼保健操的教学,开学初一个月作为爱眼月,对学生重点进行指导,并进行眼保健操比赛。
5.抓好卫生员队伍,对学校的各项卫生检查要及时反馈,做好星级评比工作
6.利用各班卫生角,学校黑板报开展常见病传染病等防治宣传。
7.做好爱牙宣传及正确刷牙方法宣传。
二、常见病的防治:
1.加强学生常见病和传染病防治工作。结合传统卫生月、卫生周、进行卫生宣传教育。对病人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隔离。
2.开学初对新生进行查漏补种工作。对于查出有问题的学生及时告家长。
3.做好每日晨检,及时上报,重点抓好学生传染病防治工作,发现病情及时上报。
三、卫生监督、其它工作
1、重视学生的饮食饮水的管理,每天对食堂进行卫生监督检查,经常提醒他们保持食堂内外环境卫生,要求从业人员上班时应穿戴工作衣帽,并保持个人清洁卫生。凡没有健康证一律不能进入食堂工作。以及做好验收、验发并做好记录,杜绝学校食物中毒事件发生。
2、做好新生的凭证入学工作。
3、关心学生健康,做好学生病情统计。
4、配合工会搞好妇女工作。
5、整理好学生健康档案,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检查工作。
学校卫生工作任务多,责任大。为了学校的声誉,为了全校师生的身心健康,为了能使全校师生能够在一个干净、整洁的校园里工作、学习,在新学期里,我一定努力工作,争取获得更大的成绩。
肖家湾小学卫生室 2014.2.16
第六小学卫生室工作制度
一、学校卫生工作人员在校长的领导下,接受上级卫生主管部门和卫生防疫部门的指导,根据《学校卫生条例》开展工作,为全体学生服务,每学期初制定学校卫生工作计划,期末作出工作总结。
二、热情为全体教师、职工和每个学生服务;定期组织学生体格检查,对学生发育和健康状况做出比较评价分析,建立健全学生健康档案。
三、、有目的有计划的向学生进行卫生知识宣传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好卫生员的培训工作。
四、加强传染病防治管理,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控制蔓延,负责学生预防接种和组织工作。
五、做好教学、体育、劳动、设备、环境、饮食、饮水及个人等各项卫生监督监测;积极开展脊髓灰质炎、麻疹、流脑、流行性腮腺炎、水痘、中暑、风疹疾病等学生常见病的防治。
六、非医务室人员进入医务室后保持安静,未经同意不得擅自动及器械或药品;保持室内整洁、整齐,任何人不得在室内吸烟。
七、对学生常见并多发并流行病采取得力的防治措施。配合当地卫生防疫部门对学生定期进行体格检查,建立学生健康卡片。定期向学校主管校长汇报学生健康状况和存在问题,以便及时解决。
八、根据上级有关规定,定期购置常用药品和必备器械,以便实施简便治疗;定期检查药品,注意失效期,医用器械消毒求及时,防止交叉感染。
九、借用医务室物品,使用完毕应及时归还,如有损坏酌情赔偿。
十、做好学校卫生档案内容的分类、统计、分析、报表工作。
和硕县第六小学卫生室
2011.9..1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第六小学卫生室
工作总结
学校卫生工作是教育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健康的体魄、健全的人格是一个学生顺利接受教育的先决条件。身体和心理的健康,是学生成长的两根支柱,它关系到学生的生存、做人、求知和发展。一学年来,在学校领导的直接指导和亲切关怀下,学校医务室围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认真落实学校卫生工作计划,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努力为提高师生的健康水平服务。回顾一学年来的工作,作如下总结:
一、认真做好日常工作。干净、整洁的校园环境是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客观条件,为了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卫生室协助值周老师做好卫生检查、评比。按照学校安排定期对学校环境进行灭菌消毒工作。保持学校的校园环境的洁净,切断传播途径,避免传染病的发生。
二、积极进行健康教育。向学生普及卫生知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加大了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本学年利用橱窗健康教育专栏、广播站、学校网站等多渠道进行健康教育,在体育与健康课上,对学生进行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解决了学生在成长道路上的困惑,让学生能全身心的投入学习。
三、做好传染病、流行病防治及晨检、上报工作。为预防传染病、流行病的流行,在换季期间提醒老师和同学们注意预防事宜。并通过板报、宣传单和广播等媒体介绍传染病预防知识、保健知识以及眼保健操的揉按方法等。
四、配合防疫部门做好学生体检和疫苗的注射。组织全校学生进行一年一次的体格检查,为预防学生疾病,确保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提供了保障。在查漏补种方面和脊髓灰质炎疫苗注射之前,先让班主任发放宣传单,宣传到位,防种前后,配合防疫部门分别进行询问、注意事项等事宜,不让学生有任何顾虑和疑问,让他们以健康的身体和健康的心理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
五、及时处置教师和学生的偶发伤病。学生活泼好动,意外伤害在所难免;校园中也会出现一些偶发疾病,这也是无法避免的。校卫生室配备了一些常用的药物以供应急之用,校园里发生和发现的小伤小病能够得到及时的医治,也维护了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回顾一学年来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还存在不少问题。在新的一年里,在学校的领导和指导下,要进一步加强卫生室的建设,增强计划性,坚持科学性,突出教育,着眼预防,为促进全校师生的身体健康做出新的贡献。
和硕县第六小学卫生室
10.岔口示范小学卫生工作计划 篇十
2012---2013学年
为了认真贯彻《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加强学生健康知识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搞好学校的卫生保健工作,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加强对传染病、常见病的预防和防治,切实做好学生的防近防病工作,特制定学校卫生工作计划。
一、开展好健康教育。
(1)课堂健康教育,做到“五个有”:即有计划、教材、教师、教案、课时,保证每周一课时。
(2)开设心理健康讲座,培养少年儿童提高调控情绪的能力,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具有预防心理障碍和保持心理健康的能力,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合作精神。
(3)提高预防疾病的意识和能力,让学生了解艾滋病等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了解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肝炎、细菌性痢疾等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二、着力搞好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
(1)在硬件上,校舍、采光、厕所、桌椅配置等均达到标准。在软件上,制度到位,急救、防灾有预案,卫生服务优良,档案资料齐备。
(2)通过宣传教育,让全体师生懂得环境对身体健康的影响,避免在不利于身体健康的环境(如大雾、灰尘、噪声等)中进行体育活动等。
(3)学生个人卫生做到头发整洁、无异味;指甲勤剪;面、耳、颈干净;衣服鞋帽整洁、无异味。教育师生逐步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自觉注意合理的营养和饮食卫生,较为合理地安排作息时间。
(4)搞好健康教育宣传橱窗,利用学校媒体加大宣传教育力度,组织教室、办公室消毒等工作。
(5)开展环境卫生评优活动。各班划分包干区。每天亲自检查,当日整改。检查结果公布。学生每周开展流动红旗竞赛。积极开展“讲卫生、增进健康”的知识活动。使我校的健康教育工作持之以恒、不断深入。
三、做好预防工作。
(1)建立健全小学生体质健康制度,分析体检数据,做好统计报表。
(2)做好常见病的防治工作,以取得好的效果。
(3)加强学生视力保护工作。每学期第二周为“防近周”,检查学生的用眼卫生,努力提高眼保健操的质量,各班进行眼保健操的检查评比,保证教室有良好的采光和照明。
(4)做好传染病控制工作。积极配合疾病控制中心抓好传染病监测控制,落实好校园消毒、杀虫、灭鼠和注射相关疫苗等预防措施,严防烈性传染病传入我校。如发生疑似传染病疫情,应立即向疾控中心和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以便及时调查处理。
四、具体活动安排:
3月份:
1、制定学校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2、出好第一期健康卫生知识版报。
3、“预防春季流感”宣传活动
4、“预防近视,保护眼睛” 讲座、征文、手抄报、班队主题活动。
5、进行第一次学生个人卫生检查。
6、评选3月份“讲卫生爱劳动积极分子”
4月份:
1、“预防肝炎” 宣传活动。
2、出好第二期健康教育知识版报。
3、组织一次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4、进行第二次学生个人卫生检查。
5、评选4月份“讲卫生爱劳动积极分子”
5月份:
1、开展“5.15”补碘日活动。
2、开展“5.20”营养日活动。
3、组织“5.31”世界无烟日活动
4、全校学生进行一次卫生知识测试。
5、评选5月份“讲卫生爱劳动积极分子”
6月份:
1、“6.5”世界环保日广播宣传活动。
2、“6.6爱眼日”眼保健操比赛。
3、评选6月份“讲卫生爱劳动积极分子”
4、评选“优秀卫生干部”
11.社会政策视角下的精神卫生工作 篇十一
【关键词】精神卫生工作;社会政策
一、我国对精神健康政策保护的历史沿革
我国精神健康卫生政策自1958年制定以来,主要经历了起步—发展—全面开展三个阶段,其工作的核心思想也由由“积极治疗”逐步转变为“治疗为主,防治结合”。1958 年在南京召开的全国第一次精神病防治工作会议拉开了我国精神疾病防治工作的序幕。根据会议提出的“积极防治,就地管理,重点收容,开放治疗”的方针,这一时期的精神卫生工作建立了我国精神卫生体制的大体框架,精神病三级防治网在城乡初步建立。从世界范围看,精神卫生的发展,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的重点是保护社会,其对象主要为重性精神疾病的收治。我国的精神卫生工作的主要方针自1958 年后的20多年大致与此相适应。
“七五”(1986—1990年)规划明确提出发展社区精神卫生保健的方向。结合世界精神卫生发展第二阶段的要求,为保护患者,扩大精神卫生服务,促进健康。我国的精神卫生工作,兼顾两个阶段的需求,既要重视预防,又要加强治疗。根据城乡工业不同发展,家庭结构、人口结构的改变,精神卫生保健工作的发展进入到了第二个阶段。城市精神病三级防治网由依靠初级卫生保健组织,发展为以专业机构为中心或以社区为中心开展的精神卫生工作。农村则以家庭为单位开展防治工作。这一发展的核心目的是为了减少心理卫生和行为问题的发生。
《全国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八五”实施方案》着重强调提高人们对精神卫生重要性的认识,特别是社会、心理和行为因素在健康和疾病中重要作用的认识。至2000年,我国的精神卫生工作进入到了全面发展的阶段。2006 年10 月11 日,党的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广泛开展和谐创建活动,形成人人促进和谐的局面”的部分中,提出“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保健,健全心理咨询网络,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这标志着心理健康成为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维护精神健康更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工作。随后,我国的精神卫生真正进入到了政策实施阶段。
二、我国现有精神健康康复的现状
回顾我国有关精神卫生保护政策的发展,不难看出政府对于精神卫生的认识,尤其是对于精神健康障碍患者的认识是逐步深入的。从起步阶段的以治疗为主,到“治疗为主,防治结合”,对于预防精神健康问题的重视逐渐加深。对于精神健康障碍患者的管理和照顾,从最初避免患者过激的行为对社会造成危害,转变为对其权益的探究与保障。但从具体来看,我国精神健康障碍患者的康复在政府投入力度以及专业机构服务水平等方面获得了一定程度的支持。但由于政策投入及专业水平的限制,逐渐增加的精神障碍患者在康复过程中仍然面对着巨大的挑战。
(一)政府对精神健康障碍患者康复的投入
从财政方面来看,中央对精神疾病的管理、治疗投入逐渐加大,但对与精神健康障碍患者康复相关的医疗、社区的整体投入不足。国家根据2003年“非典”的防治经验,决定要切实加强公共卫生建设。为此,国家开始了第一个三年的中央补助地方卫生经费项目。这次投入对加大了公共卫生投入力度,但主要集中在对传染病的预防控制领域。2004年中央开始实施补助地方精神卫生项目(686项目),“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作为当年唯一的非传染病预防控制项目列入了中央补助地方卫生经费项目。其核心内容是以保护社会稳定和提高重性精神疾病的治疗可及性为切入点、以探索医院社区一体化的全程服务模式为目标。该项目为进一步降低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肇事肇祸率起到一定作用,但对精神卫生机构的整体投入未有增加。
从立法方面看,我国的精神卫生立法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直至2012年10月26日,《精神卫生法》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最终对权益保障、预防康复制度、住院医疗制度等内容做出了规定。首先,该法对精神健康障碍患者的格尊严、人身和财产安全保障做出了规定,并对他们的劳动权作出了规定。在精神健康障碍患者康复的过程中,对家庭及其监护人的义务进行了说明。其次,在预防康复方面,强调了身心健康方面的预防,尤其是对公共突发事件的心理干预,并强调家庭在精神健康疾病预防中的重要作用。旨在为心理健康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工作及学习环境。该法重点在于预防,但对于康复过程中患者可能面临的风险并未作出保障承诺。最后,在住院医疗制度中,对医务人员的疾病诊疗服务,提出按照诊断标准和治疗规范的要求,并对心理咨询人员的技术水平进行了规范。但是对于与精神疾病预防康复的相关机构建设,人才培养以及工作内容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二)医疗卫生机构专业化康复服务水平
现行对精神疾病治疗的主要方法包括: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电痉挛治疗、音乐治疗、工娱治疗等。其中,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是普遍应用的基本治疗方法。对于轻度神经症患者,一般以心理治疗为主;中重度神经症患者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需同时进行;精神病患者则是以药物治疗为主,在康复期辅以心理治疗。在精神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并不仅仅使用这两种治疗的方法,专业人员还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决定是否辅以其他的治疗方法以及辅以何种方法。
自20世纪以来,医学界对健康和疾病的定义和诊断由传统的单因素向多因素以及多因素多结果发展。在整体与整合的观念下,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认为社会与心理因素在人的健康或疾病方面,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这一模式下,医疗工作由单纯的病理取向向人本取向转。医疗工作的对象从针对个体,发展为结合家庭与社区的照顾系统。医疗工作的这些变化能够使得医生的专家角色逐渐淡化,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服务。
nlc202309011706
然而就目前我国的精神卫生康复工作而言,主要的治疗方法以病理取向为基础,认为精神健康障碍患者与普通人不同,他们是有疾病和缺陷的人。他们的康复需要被与社会隔离,他们的潜能、优势等基本的社会心理需要被忽视。因此,精神健康障碍患者的康复,需要建设更全面具体的社会服务方案,为患者提供除病理康复之外的心理、社会系统功能康复服务。
(三)患者对精神健康障碍康复服务的需求
根据国际疾病分类法第十卷(ICD210),精神紊乱分为10 类78亚类。精神分裂症,抑郁、酒精依赖、药物依赖、阿尔茨海默氏病和青少年行为问题是最常见和最危险的心理疾病和行为紊乱。其中,在中国,精神分裂症是最普遍的精神紊乱。调查结果和统计结果均显示精神分裂症呈上升趋势,分别从1982年的4.75‰和5.69‰上升到1993的5.31‰和6.55‰根据新的疾病分类和诊断系统,最近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中国的精神抑郁发病率为15‰—15‰,与发达国家的发病率相似。另外酒精依赖、药物依赖、阿尔茨海默氏病和青少年行为等问题在我国的发生率也日益增加。但就目前我国的精神健康康复机构的规模而言,面对这日益壮大群体,其接受及治疗的能力非常有限。将现有的专业康复资源与家庭、社会资源相结合,必是我国精神健康障碍患者康复体系建设的发展趋势。
四、建立健全精神障碍患者康复保护体系的对策与建议
精神健康障碍患者的康复问题是精神卫生服务的重中之重,也是重大的社会焦点。进一步做好精神卫生服务工作,精神健康障碍患者的康复服务水平内容涵盖面广,涉及整个社会服务的方方面面。为了全面的促进精神健康工作的发展,政府在制定公共卫生政策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政策对精神障碍患者康复的支持,也要将建立健全的康复服务体系纳入考虑。
(一)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注重合理的投入机制建设
精神卫生服务是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单纯的医疗服务不同,它不能由市场去解决,只能由国家财政来投入。因此政府将精神卫生工作纳入社会发展整体规划是十分必要的。重新划分各级政府的精神卫生的投资责任,加大中央和省级政府在精神卫生发展中的公共投入比例,能够从财力上形成不断增加的长期有效的神卫生精投入保障机制。同时,对治疗环境的建设及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也需要相应地财力支持。
(二)加强精神卫生防治体系建设
精神卫生工作不仅影响着患者的康复水平,也影响着国民的整体精神状况。我国政府应巩固已形成的基本精神卫生体系,拓展防治范围,建立完善的医院—社区治疗体系,使得不同阶段的病人能够获得不同层次的全面康复服务。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国家和各级政府应当通过一系列配套政策,科学防治精神疾病,依法保障病患群体的基本人权,为精神健康障碍患者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
(三)将社会工作引入患者康复服务体系
精神疾病的治疗和恢复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如果能够在这个过程中及早的发现患者情况并做相应的处理,发病率会大大的降低,治愈率也会显著的提高。因此,将社会工作者纳入精神疾病的防治体系不仅能够为患者提供社会支持,协助家庭和社会与病人建立新的关系助其面对困难,也能够为精神疾病的防治提供具有现代精神病学与相关学科支持的支持,协助社会为病人提供治疗设施与环境治疗环境。与此同时,将社会工作者纳入精神卫生工作领域,有助于建立健全的社区精神疾病防治网,提高个体与社会面对精神疾病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徐唯,李玲,李文咏,崔玄,李雪.我国现有精神卫生体制的历史沿革[J].公共政策,2011,(6).
[2]孙立忠.政府的公共卫生政策对精神健康的促进[D].长春:吉林大学,2008.
[3]周小杭.社会工作在精神疾病领域的干预研究[J].社会工作,2008,(10).
[4]邹自英,胡晓莉,黄海,赵碧.我国精神健康的现状、预防和控制进展[J].西南军医,2004,(6).
[5]陈昌惠,张维熙,沈渔笛.精神分裂症的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86,(19).
[6]陈昌惠,沈渔笛,张维熙.中国七个地区精神分裂症流行病学调查[J].中华精神科杂志998,(19).
[7]Xiao SF,Yan HJ.Community services of depression.China/ WHO Mental Health Awareness Raising Conference,1999,Beijing.
【作者简介】
卢思含(1989— ),女,云南昆明人,云南大学2011级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研究方向:发展社会工作、青少年社会心理及福利。
12.小学卫生的工作计划 篇十二
全球卫生(Global Health)也称为全球健康,以全球范围内人群的健康为关注点,而不是个别国家人群的健康。它重点关注那些超越国界的或者具有全球政治经济影响的健康问题与重大争议,而联合行动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最佳办法[1]。每个国家都有义务重视对卫生系统的建设并为此完善国家政治体系[2]。过去60年间,全世界在促进人类健康中取得了卓越成绩[3]。 在全球本土化(glocalization)形势及HIV流行、SARS恐慌、禽流感肆虐、核生化恐怖事件威胁下,各国逐渐认识到,一个国家的卫生并不再仅仅是自己的事务。
2全球卫生与中国国境卫生检疫的关系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是全球卫生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为保障口岸区域卫生安全、防止传染病在口岸传入传出所做的工作与全球卫生目标一致。卫生检疫机关对艾滋病等传染病及因交通工具尤其是国际邮轮的食品和饮用水安全所致腹泻的防控,是全球卫生的一部分。全球关注的精神疾患及污染的水、空气等引发的疾病,体现在口岸的工作即对严重精神疾病患者的入境限制,及微小气候监测、对造修船工人职业病的关注、口岸公共场所的控烟行动。卫生检疫机关通过预防接种和体检,结合宣传,促使出入境人员行为改变,并根据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结核病、疟疾等行动计划,加强国际国内合作,制订疾病防控措施,促进健康,切合全球为实现MDGs目标的努力方向[4]。
3卫生检疫工作与全球卫生理念的差距
3.1健康促进规划能力不足全球卫生的实现需要科学的健康促进规划。质检总局无明确的口岸结核病 (TB)、鼠疫防控规划,仅有相应行业标准或预案,缺少执行力。有些传染病如霍乱、黄热病、中东呼吸综合症等,在国内不是防控重点,但在口岸却是需要密切关注的传染病,卫生检疫机关应如何制定科学的健康促进规划,值得思考。健康促进需要资金支持,目前口岸资金投入存在不合理现象。MDGs的Goal8的实现,需首先建立一个开放的、基于规则的、可预测的和非歧视的交易和财政系统,明确最不发达地区的需求,上述原则适用于卫生检疫工作。
3.2伦理学运用能力不足IHR2005对卫生检疫工作中应遵循的人权、平等、透明、不歧视等原则有明确规定,但在《卫生检疫法》其《实施细则》中没有相应的文字说明。加之部分卫生检疫人员在受教育过程中没有了解机构审查委员会 (Institutional Review Board, IRB)的运作方式、人权的来源及其与健康的关系、科研和政策制定中的伦理学议题等,导致其在工作中伦理学观念模糊。全球卫生伦理学七大基本原则包括尊重、人权和责任、平等、自由、民主、环境伦理、团结[5]。 在卫生检疫人员中,可能存在对患者资料安全存储和保密重要性认识不够的思想。当出入境人员被检出HIV时,是否应告知或规劝患者告知其配偶或性伴, 如何对待患者的隐私权[6],考验着卫生检疫机关的伦理学应用水平。
4将全球卫生理念运用到中国卫生检疫中
4.1口岸防控思路转变为保持卫生检疫的口岸地位,在做好HIV/AIDS等传统传染病防控的同时, 要研发新型快速检测技术,注重新发和热带传染病、 核生化因子的监测检测,加大航空器和国际邮轮检疫力度,探索更方便出入境人员的检疫查验方式,重视人权保护。
4.2更多伦理学考量卫生检疫工作者在工作中应注重运用伦理学框架的权力、角色、关系、责任(Rights, Roles, Relationships, Responsibilities)分析并解决问题[7]。 应本着自愿和保密原则,对出入境人员检测AIDS,但是HIV的高发病率使得人人监测成为必然要求。应平等对待出入境旅行者,对患者所居住地区的社会、 文化、宗教保持敏感,对检出的HIV/AIDS患者保密、 不歧视。保护公众不受传染病威胁,但是这些措施的执行应建立在预期结果内。在活动暂停期应重视关注民众权力,在适当时尽早恢复民众权力。科研应遵守纽伦堡宣言(Nuremberg Code),确保参与者知晓实验程序,有自愿选择和随时终止实验的权力。
4.3优化系统架构系统架构的优劣决定着执行效率的高下。各国对卫生系统的投入体现了对人权的尊重,占GDP的比重从阿富汗的1%到美国的13%不等。卫生系统的三大目标即良好卫生、对人群期盼的回应、财政的公平[9],适用于卫生检疫。在如何优化系统架构上,修订《卫生检疫法》,制定合理的健康促进规划。公平透明投入,通过研究各口岸经济政策、卫生情况来确定其卫生覆盖差距,明确哪些口岸应享有投入优先权;优化管理机制,专攻一项,提高成功率;利用清晰的指南、规范、算法指导工作,培养一批具有专业视野和监管方法的人才。通过“计划—预估—执行—测试—反馈”的总体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方法和卫生保健的六西格玛应用(Healthcare Six Sigma applications)[10],优化卫生检疫系统架构。
4.4口岸核心能力维持机制的建立建立动态管理制度,对核心能力监控、复验,以期不断提升。随着可能新发传染病的出现,今后继续投入资金很有必要, 但是同等重要的是投入时的态度[8],投入要建立在良好的口岸需求数据和证据分析上。
4.5构建中国特色口岸公共卫生体系中国特色口岸公共卫生体系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形成的,是全球卫生体系的组成部分。坚持“预防为主”,依托理论、技术、队伍创新和保障,致力于建成国境口岸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口岸卫生监督管理体系、国际旅行健康服务体系和口岸核生化反恐体系。卫生检疫机关制订了口岸公共卫生体系2014-2019年五年规划,将有效推动卫生检疫工作融入全球卫生框架的进程。
摘要:全球卫生概念逐渐被各国接受。中国国境卫生检疫工作是全球卫生的组成部分,其防控传染病在国境传入传出的职责与全球卫生促进全球人群健康的目的是一致的。卫生检疫机关努力做好传染病防控和国际旅行卫生保健等工作,但是在健康促进规划能力、伦理学意识等方面与全球卫生的要求存在差距。卫生检疫今后的工作应该注重转变口岸传染病防控思路,更多考量伦理学,优化系统架构和人力资源,加强合作,维持口岸核心能力,构建中国特色口岸公共卫生体系,使卫生检疫工作深度融入全球卫生中。
13.小学卫生室工作计划 篇十三
一、具体工作任务
1、加强学生良好用眼知识教育,积极开展起始年级专项教育活动。
2、加强学校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做好全省标准化卫生室迎检工作。
3、加强学校饮食、饮水管理,严查学校食堂食品采购程序,特别油料进货渠道。
4、为争创全省卫生标兵区和全国慢性病防治示范区检查做好各项基础工作。
5、加大中小学生文明养成习惯的教育,针对学生文明素质、文明习惯搞好科研,积极探索有效的教育途径和方法。
6、加强中小学生近视防控工作,积极推广翻转拍防治近视的方法,加大科学用眼方法的普及教育。
7、配合保健所积极推广新的国家体质健康评价方式,科用各项数据指标。
二、具体内容
1、注重起始年级学生的良好卫生习惯养成教育,利用入学一个月内加强起始年级学生,特别是小学低年级的眼保健操、读写姿势用眼习惯的知识教育普及。
14.南侨小学卫生健康工作计划 篇十四
学校卫生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在市教育局和卫生局的正确领导下,在学校领导和校卫生工作小组的共同配合下,开展工作,继续积极贯彻“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搞好学校卫生室建设,积极创建健康促进学校,加强学校健康教育,充分发挥卫生室的作用,做好学生常见病的防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提高学生健康水平。现将本学年学校卫生工作计划如下:
一、认真参加理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
继续认真贯彻实施国家教育部和卫生部联合颁发的《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加强卫生室建设,积极创建健康促进学校,扎实搞好学校健康教育,开展学生常见病的防治和监测工作,提高学生健康水平。为教育服务。
二、工作要点:
1、认真贯彻汕头市教育局颁发的《学校卫生工作评估细则》并认真组织学习,广泛向师生进行宣传,年底开展自查自评。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意见》的文件精神,牢固树立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2、加强学校卫生工作,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并按章办事,重视硬软件建设。
3、继续开展好学校健康教育活动。
健康教育开课率达100%,根据教育局要求,使用统一备课本,结合健教课贯彻好《健康行为实际操作项目》内容,认真开展《学校
健康教育考评》的自查自评工作。开展口腔保健活动及血防“四个一”活动,在教师中开展健康教育课教案评比,提高健康教育的质量。同时根据上级要求,在中高年级进行青少年性健康教育与预防艾滋病知识的教育,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平时注意健教资料积累和整理工作,积极搞好台帐建设。
4、认真做好健康卫生知识的宣传工作。
我校要充分利用广播、黑板报、宣传橱窗等宣传阵地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宣传日、纪念日等对师生进行健康卫生知识宣传。另外学校还要加强对师生进行春季呼吸道传染病(非典、腮腺炎、水痘、等)的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了一些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知识,同时,教育学生注意经常洗手,搞好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引导师生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让学生在宣传中受到了教育,使学生提高了健康意识,具有保护自己、预防疾病的能力。
5、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教育部、卫生部颁发的《全国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方案》,并按《方案》要求做好各类学生常见病的防治工作,对发病率较高的学生常见病,学校组织或督促家庭进行治疗工作。根据学生身心特点,配合上级教育、卫生、防疫等部门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主要有:1)血寄地防健康教育活动。由镇卫生院防保组和学校卫生室配合做好工作。2)视力不良防治。向学生广泛宣传用眼卫生,建立了学生视力档案,对视力不良学生进行了跟踪防治,学生近视新发病率控制在1%以下。每天一次眼保健操。3)龋
齿防治。向学生宣传用牙卫生,使用保健牙刷和含氟牙膏,并教会学生正确刷牙方法,学生保健牙刷和含氟牙膏使用率在95%以上。发现龋齿督促学生治疗。宣传碘缺乏病防治知识,动员学生及家长购买碘盐,正确识别合格典盐,拒绝伪劣典盐,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6、继续做好每日晨检和因病缺课网络直报工作。
7、继续做好健康促进学校的相关工作。
8、加强学校卫生保障,健全学校卫生工作体系,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
【小学卫生的工作计划】推荐阅读:
小学卫生工作方案09-03
新庄小学卫生工作计划11-29
中小学卫生工作计划09-15
小学卫生防疫工作计划10-29
小学卫生教师工作总结11-25
2015小学卫生工作总结12-13
樟古小学体育卫生工作计划10-06
泉园小学2011卫生工作计划11-20
小学体育卫生工作巡查汇报材料09-02
镇泰小学食品卫生安全工作计划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