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语言训练法

2024-10-15

儿童语言训练法(精选15篇)

1.儿童语言训练法 篇一

家庭中听障儿童的语言训练

在家庭中对孩子进行的语言训练和学校教师进行的语言训练目的是一致的,但在训练方式和训练内容的侧重点上有所不同。在学习过程中,听觉是非常重要的,听力损伤不仅妨碍听觉障碍者与他人进行交流,同时也切断了许多学习的机会。通常,听力正常的人生活在语言环境中,随时随地都在听,知道周围发生的事情,这实际就是学习概念及语言的机会。正常儿童在入学时已经具有相当丰富的词汇量,而且词汇的意义都能理解;而听觉障碍的孩子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他们多半是依靠视觉范围之内的就不知道了,这样他获得的经验是片面的,而且许多事物都见过,却不知道它们的名称。因此,学习说话对孩子的学业及智力的发展有好处。

1、从培养聋儿理解性语言开始。

聋儿理解性语言掌握的多少、理解的程度如何,直接关系着他的表达能力。训练理解性语言一般与听觉训练紧密相关,就是要建立事物与语言之间的联系,使聋儿理解语言所要表达的意义。

2、积累丰富的有声词汇。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材料,聋儿只有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有声词汇,才能逐步进入自如表达的境地。在训练过程中,家长一定要注意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概念,只有掌握了正确的概念才能正确地表达。

① 从叠词教起。“帽帽”、“袜袜”、“球球”都是叠词。正常儿童随着呀呀血雨之后,即出现叠词。聋儿的说话训练也应从叠词开始。

见什么、教什么、说什么。许多家长都抱怨自己没有时间,其实这并不需要花费太多时间和精力。比如带孩子去田间除草时,可以教孩子说草、锄头、土壤等等,给发自洗澡时,可以教他肥皂、水、毛巾、身体各个部位的名称以及干净、脏等词。

③ 利用图片、实物、动作、直观地教聋儿说话。这是指导聋儿学习语言的基本方法。

利用多种感官帮助聋儿掌握词的概念。如颜色、形状、冷热、软硬、光滑、粗糙、生、熟、苦、辣、香、臭等之类的词,可以让孩子亲自去体会,去看、去听、去闻、去尝,加深发自对词语的理解和记忆。教感情方面的一些词,如喜、怒、哀、乐、哭、笑、美、丑、好、坏之类的词要结合情景或孩子的心理感受来教。

⑤帮助孩子总结、归纳,形成抽象概念。如教聋儿把动物一类的图片放在一起,把水果一类的图片放在一起,并教孩子说动物、水果等词,使孩子逐步形成抽象的概念。

3、发展聋儿的有声语言。

① 扩展语言。扩展语言是由词扩展到句,由简单句扩展到复杂句子的一种方法,是发展聋儿语言的重要措施。其做法是由一个中心词开始,逐渐扩展成句。如“苹果棗大苹果棗明明吃大苹果”。

② 利用对话,发展孩子说法的能力。对话是聋儿有声语言交往的开始,也是训练孩子语言运用能力的有效方法。家长可以主动向孩子提问、交谈,也可以鼓励和引导孩子提问。在交谈中,家长要做出良好的反应,不可做出厌烦的表情。

③ 看图说话和讲述故事。利用画面给孩子讲述简短的故事,让孩子复述故事内容,以培养孩子的复述和叙述能力。

在对聋儿进行语言训练的过程中,应该给他们创造有声语言的环境,给予他们参与交往,使用语言的条件和机会。只有坚持不懈地反复训练、反复练习,聋儿的语言才能得到提高。

2.儿童语言训练法 篇二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针对我院2008年收治的儿童失语症9例, 男4例, 女5例, 年龄2~7岁, 平均年龄4.5岁。其中脑外伤7例,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2例。均经头颅CT或MR检查确诊, 病前均智力正常, 语言流畅。

1.2 临床表现

听力理解障碍是失语症的常见症状, 患儿对口语的理解能力降低或丧失。口语表达障碍表现为言语速度减慢, 说话量少而且费力, 声音低弱以及韵律失常, 阅读书写均有不同障碍。失语症也有不同的分类, 例如:运动性失语症, 感觉性失语症, 失写症, 失读症。

1.3 治疗方法

训练场所选定在光线充足、安静的室内, 要避开视觉和听觉上的干扰, 最好是在有隔音设施的房间进行。一般30min~1h/次, 3~5次/周, 3个月为1个疗程。以一对一训练为主, 适当的集体训练, 以增加患者的自信心和兴趣。

1.3.1 听解训练听觉训练;手势训练;实物刺激;图片刺激。

1.3.2 表达能力训练

(1) 命名训练:将实物或图片逐一放在患儿面前, 让患儿命名, 也可给予视觉刺激, 口形提示。 (2) 复述训练:患儿随训练师进行勾述, 根据患儿水平, 选择单词、短句、儿歌、故事等, 注意让患儿观察训练师的口形, 注意听训练师的音准。 (3) 书写训练:从抄写开始, 将字卡放在患儿面前, 让患儿抄写, 听写日记单词或看图片让患儿写出有关单词, 能完成的, 进行短句、长句、短文的听写, 或让患儿看情景画写出内容。 (4) 实用交流能力的训练:以日常交流的内容为训练课题, 选用训练材料接近现实生活。训练师多采用提问式, 引发患儿的交流欲望, 采取综合训练如手势、画图、游戏的方式, 也可将几个水平相等的患儿放在一起训练, 模拟日常生活的场景, 如看电视、乘车等。并扮演各种角色表演游戏, 增加趣味性。

1.3.3 构音障碍以语音训练为主, 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 发音器官的训练: (1) 训练唇运动:指导患儿作反复的张口、鼓腮、伸舌、呲牙以及抿嘴、撅嘴等唇部训练。训练时要面对镜子, 这样会使患儿便于模仿和纠正动作。严重唇运动障碍的患儿, 治疗师可以把左手放在患儿颌下, 右手放在头部, 帮助做下颌上举和下拉的运动, 使双唇闭合。唇的训练是为患儿发双唇音做准备。 (2) 训练舌运动:指导患儿尽量向外伸舌, 反复做伸缩动作, 同时用舌尖舔上下唇、左右唇角, 然后顺向或逆向舔全唇动作, 速度由慢到快, 20~30次/d, 5~10min/次, 可用棒棒糖引导, 严重障碍的可采取被动运动, 治疗师戴上指套或用压舌板协助患儿做舌的各种运动。 (2) 发音训练:患儿可以完成以上动作后, 要让其尽量长时间地保持这些动作, 如:双唇闭合、伸舌等。随后做无声的构音运动, 最后轻声地引出靶音, 先发元音, 后发辅音。辅音由易到难。待能发辅音后, 要训练将已掌握的辅音与元音相结合。这些发音比较熟练后, 就采取元音加辅音再加元音的形式, 最后过渡到单词和句子的训练。 (3) 辩音训练:患儿对音的分辨能力对正确发音很重要, 所以要训练患儿对音的分辨, 首先要能分辨出错音, 可以通过口述或放录音, 让患儿掌握正确发音, 也可充分利用视觉能力, 如:通过画图让患儿了解发音的部位和机制, 指出其主要问题所在, 并告诉他 (她) 准确的发音部位。此外, 也可结合手法准确的发音。 (4) 语调、音量的训练:多数患儿常表现为音调低或单一音调, 训练时指出患儿的音调问题所在, 训练发音由低到高, 利用乐器的音阶变化来克服单一的音调;在调节患儿音量上, 主要调节自主呼吸对音量的控制, 让患儿延长呼气时间, 采用吹气球、吹哨等方法达到训练目的, 增加发音动力。另外, 带有音量控制开关的声控玩具用在训练上也很有效。

2 结果

2.1 上述治疗方法对失语症患者的训练康复治疗起到很大作用,

对失语患者的听、说、读、写等不同形式的语言早期康复综合训练, 有一定效果。

疗效标准:2个疗程后评价其疗效, 出现3个不同的效果。理解、表达正常, 自主交流恢复正常;好转:理解正常, 能表达简单词组, 清晰度欠佳;无效:治疗前后理解、表达无明显变化。显效和好转为有效。

2.2 治疗结果

治愈9例, 好转1例, 总有效率为100%。

3 讨论

失语症是原已习得的语言、功能缺失的一种语言障碍综合征。障碍的形式取决于脑损害部位, 一般分为运动和感知两类, 分别涉及言语生成和言语理解两方面。

3.对智障儿童语言训练的一些思考 篇三

儿童智障语言训练对于幼儿来说,学前时期是他们学习语言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是他们建立对事物认识的关键时期,所以,对智障儿童来说,这同样是学习语言的关键时期,想要尽可能地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就一定要把握好学前阶段的语言练习,通过各种方法的尝试,尽可能地让他们学会一些简单语言的表述,为日后的继续进步做好基础。笔者结合自身的经验,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前时期智障儿童的语言训练进行阐述。

一、智障儿童在语言方面的表现情况

智障儿童在语言方面的表现,最明显的就是时间和水平上的滞后现象,在同样的年龄,他们的语言发音速度要比其他孩子慢,表达的内容简单,话语之间逻辑性差,语句不通,在一些简单的生活用语表述上也很艰难,他们通常更习惯运用一些肢体动作,而不是正常人类所使用的语言,除此之外,不仅是在自己的表述上存在障碍,在理解别人的语言的时候也同样存在着一定的障碍。研究发现,智障儿童在言语理解上存在困难是因为他们无法有效地将问题明确化。比如,我们在问他们一个问题“你能把门打开吗?”智障儿童不会把这句话理解为一个问题,而是一个陈述句。

二、语言方面的缺陷对智障儿童的心理影响

语言的畅通与否,不仅对孩子们认识和沟通有关,和他们的心理发展也同样具有非常紧密的关系,根据一些研究表明,在语言方面的缺陷,对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句法和语法能力的获得。Jenkins 和Stergiani Giaouri均发现,一般语言能力与错误信念有很高的正相关,儿童需要达到一定的语言能力水平才能通过标准任务;Shlomo Kravetz也发现,语言理解能力的发展可以促进智障儿童错误信念能力的发展,大多数智障儿童的语言理解发展要先于心理理论发展,并促进心理理论的发展。

三、智障儿童在语言训练方面的一些措施

1.通过观看动画片加强智障儿童的语言训练

对于学前智障儿童来说,他们几乎不会跟身边的小朋友或者家长有一些语言上的沟通,但是他们往往存在着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对动画片的喜爱程度是非常高的。有一些不爱说话的小朋友,由于对某个动画片的喜爱就会慢慢地尝试模仿里面的一些语言,这种现象表明,他们在语言方面还是有一定的提升空间的,老师要抓住他们的这个特点,注意观察,发现他们喜欢的动画片,要经常放给他们看,从而加强他们的语言训练。

2.通过一些音乐游戏来加强智障儿童的语言训练

音乐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不陌生的,其实对于学前智障儿童来说也是一样的,他们对音乐也有着天生的喜爱。老师可以通过音乐来训练他们的语言能力,如让他们学唱一些歌曲,同时伴随着音乐游戏,《找朋友》和《丢手绢儿》都是不错的适合通过音乐游戏来训练语言的歌曲,不仅可以达到一定的训练语言的效果,还可以促进小朋友之间的友谊发展。

3.通过一些活动来康复发展智障儿童的语言

语言的学习是一个连贯性的,在对智障儿童进行语言训练的时候尤其要注意到这一点,他们的语言天分本身就存在着缺陷,就要加强这种语言训练的完整性。对于学前儿童来说,除了在幼儿园,他们所生活的最多的地方就是家庭,因此,老师一定要和家长一起努力,把语言训练完整地投入到智障儿童的整个生活当中。孩子除了在学校接受必要的语言训练,回到家中,家长除了引导孩子复习在幼儿园学习到的内容外,还应该在日常生活的活动中也展开语言训练。比如,在吃饭的时候,家长要引导孩子说“吃,吃米饭,喝,喝水……”还可以在孩子平时穿衣服的时候引导他们说“穿鞋,拖鞋……”总之,就是利用生活中这些必不可少的活动,达到训练智障儿童语言训练的目的。

四、总结

总而言之,智障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我们要把握好他们学前语言训练的这个重要阶段,努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Jessica Paynter,Candida Peterson.Languageand ToM development in autism versus Asperger syndrome: Contrasting influences of syntactic versus lexical/ semantic maturity [J].Research in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2010,4(3):377-385.

[2]Jenkins J W,Astington J W.CognitiveFactorsand Family Structures Associated with Theory of Mind Development in Young Children[J].Developmental Psychology,1996,32(1):70-78.

[3]汪佳.非智力因素对智障儿童教学的作用[J].绥化学院学报,2011,(4).

[4]刘淑慧.智障学生语言障碍类型调查及训练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

4.儿童语言训练法 篇四

新大纲提出语文教学的任务是:必须切实打好听说读写的基础,加强思想教育,发展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从低年级起,就要扎扎实实地加强语言文字训练,注重发展儿童的思维能力。 怎样利用新教材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培养儿童思维能力呢?我们的做法是:

一、创设愉快的教学情境,诱发儿童思维的积极性。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新教材设计精美,图文并茂。为 了让儿童读懂故事,理解课文,达到语言文字训练的目的,并通过训练鼓励儿童积极思维,教学中教师可充分 运用现代教学媒体或运用儿歌、谜语、游戏、课本剧等活动,创设愉快的教学情境,诱发儿童在阅读中思维的 积极性。

如教师在教第一册中《秋天到了》这篇看图学文时,用录像放映美丽的秋景图。用幻灯打映课文中的插图 ,从图入手,教给儿童进行有序观察的方法:先看天空,后看地上;先看近处,再看远处。接着要求儿童边观 察边思考,寻找表现秋天景物特点的画面,并让其说出来。然后结合课文内容学习本课6个生字及新词,理解 “秋天到了”的特征,用录音示范教读课文。课中做“秋天到了”的游戏,巩固练习时让儿童想象还有哪些现 象说明秋天到了,并让孩子们通过想象自画秋景图。最后编出儿歌:“我们爱秋天,秋景实在美。秋季多迷人 ,祖国最雄伟!”儿童边唱边拍手,这堂课在愉快欢乐的气氛中顺利结束。教学中图文密切结合,看、听、读 、说、画多种感官参与,学生情绪始终处于亢奋状态,儿童思维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诱发。

二、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激发儿童思维的自觉性。

儿童好奇心强,对任何事物都喜欢问个为什么。他们的思维往往是从问题开始,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逐步 深入,又在验证答案和应用知识中不断发展。因此,在低年级语言文字训练中,要设计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 学生带着问题读书,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在读的同时质疑问难,大胆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学会解答问题,激发 他们思维的自觉性。

如教第一册中《小小的船》,为了强化文中句子的训练,让儿童结合插图,自觉、主动地化解难点,教师 设计了如下的问题进行分析引导:

1.“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这一句讲的是“弯弯的月儿”像“小小的船”,为什么说月儿像小船呢?( 诗的第一句是理解的难点,要结合插图帮助学生弄清月亮和小船的关系,让学生看月亮图想小船的样子,弄清 月牙儿和小船都是弯弯的,两头尖尖的,它们的形状很相像。)

2.小女孩怎么能坐到月亮上去呢?(结合插图帮助学生弄清小女孩和月亮的关系:因为夜空太美了,小 女孩已经把辽阔的蓝天当作大海,将弯月比作船了,所以才很自然地想象自己坐到船似的月牙儿上去了。)

3.小女孩在月儿上为什么只看到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呢?(要帮助学生弄清这是一个晴朗的夜空才能出 现的景色。同时借助插图帮助学生理解叠词“闪闪”、“蓝蓝”。这两个词,是描绘美丽夜空的情景的:“蓝 蓝”一词,不仅描绘了夜空的颜色,而且给人以广阔而寂静的美感;“闪闪”,又给人以动态的美。从中使学 生领略到夜空不仅美,而且充满情趣。

以上提问,让儿童怀着对星空好奇的心理,自觉地进行思维,主动作答,加上教师的恰当点拨、分析,最 终使学生理解全诗意义。同时教师还鼓励学生大胆提问。有个学生提出一个这样的问题:“这个小女孩是怎样 飞上天坐到月亮上去的呢?”教师对学生的大胆提问给予了肯定和鼓励,同时告诉学生:由于夜空太美了,月 儿很像小船,小女孩是想象自己上了天坐到月亮上去了。这是一个很自然的联想,可以让对儿歌诗意已理解的 学生帮助作答。这样的教学,既能培养学生自觉思考问题的能力,又能消除教师代替学生思维的弊病。

三、分析课文重点词句,培养儿童思维的准确性。

儿童知识少、阅历浅,认识事物往往带有一定的片面性,不能准确地抓住特征。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儿童心 理特征,抓课文重点词句,抓对插图的有序观察及图意口述,充分发挥他们的智能,逐渐培养他们思维的准确 性。

如教第一册中看图学文《小山羊》,教师引导学生找重点词。抓住“小鸡――虫子,小狗――骨头,小猫 ――鱼,小牛、小山羊――青草”等重点词的板书,让学生懂得这几种小动物各喜欢吃什么。抓课文中的文明 礼貌用语――“请、谢谢、您”,对学生进行团结友爱、文明礼貌教育。用比较法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①小鸡请小山羊吃虫子。

②小鸡给小山羊吃虫子。

哪句写得好?为什么?让学生在对句子的比较中做到准确用词,准确思维。

四、启发学生联想、想象,锻炼儿童思维的`深刻性。

《儿童教育心理学》指出:“思维的品质有:广阔性与深刻性;独立性与批判性;逻辑性与概括性;灵活 性与敏捷性。”低年级新教材中大部分是儿歌和短小精悍的文章。这适合儿童学习,发展语言。在阅读教学中 ,要通过语言文字训练来启发他们的联想和想象,使之思维受到锻炼,逐渐具备思维的品质。

如第一册新教材《雪地里的小画家》,是一篇讲读课文,作者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孩子们喜闻乐见的韵文 体裁描写了雪地里的一群“小画家”画画的事。课文语言生动活泼,简单含蓄,但学生却难于理解小动物在雪 地里踩出的脚印就是它们画的画。教师可以引导儿童看图联想、想象:“什么叫小画家?谁是雪地里的小画家 ?它们都画了什么?青蛙为什么没有参加?”通过联想、想象,学生弄清了如下三个关系:

1.下雪和雪地的关系。学生联想到下雪地上才有积雪。

2.小画家和雪地的关系。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想象:“在雪地里小画家是怎样展现它们的才能的?如果没 有雪,小动物不用颜料,不用笔还能画出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呢?”通过想象冬天的积雪,再比较现实生活中小 朋友画画用的颜料和笔,结合朗读训练,学生就会理解:只有在雪地里,这群小画家才能施展自己的绘画天才 。雪地是小画家们做画的必要条件。

3.小画家爪(蹄)与画的形状的关系。要弄懂这层关系,可以通过观察实物(竹叶、枫叶、梅花、月牙 的图形)进行类比联想,这些小动物在雪地里走过,留下的脚印与竹叶、梅花、枫叶、月牙很相似。为挖掘课 文深意,可提出这样的问题让学生想象:小动物们在雪地里走,为什么画的画不一样?青蛙为什么不参加?让 学生发散思维,得出结论:因为小动物爪(蹄)形不同,雪地上踩出的画也就不同了;青蛙与小鸡、小狗、小 鸭、小马的生活习性不同,是冬眠动物,所以没有参加绘画。最后可让学生想象讨论:你还知道那些动物的爪 (蹄)是什么样的?它们可以在雪地里画出什么样的画来?这样教学,指导学生想象、联想,使儿童的认识深 刻了,思维深化了。

五、设计创新、求异练习,开拓儿童思维的创造性。

创造性思维包括集中思维和发散思维,它的特点主要是求异性、独特性。在低年级语言文字训练中,应注 意从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求异思维能力,对问题敢于提出独立的见解,使思维具有一定的创造性。要做 到这一点,在语言文字训练中必须安排创新的练习,巧妙进行一些议论、争议,充分发扬民主,让儿童认真讨 论、各抒己见。

如教第二册第21课《跳伞》以后,教师设计了这样的练习:把课题“跳伞”改为“伞”可不可以?让学 生独立思考,说出独立见解。经过短时间的酝酿,学生发言了:有的说改“伞”是可以的;有的说不可以,只 说“伞”谁知是什么伞呢?是雨伞还是降落伞?还有的说这一课主要写跳伞经过,“跳”是重点,“跳”字不 能丢。这样就发生了争论。老师肯定了后者的见解后进一步问:用“跳伞”作标题好在哪里?于是争论又出现 了热潮。最后大家统一意见:课文采用“跳伞”作标题好,能表现姐姐胆子大,敢从蓝天跳伞下来的勇敢精神 。这种讨论使主题思想在求异思维练习中得到概括。

思维能力不是一下子就能形成的,要从低年级起经过长时间的反复训练才能形成。要利用各种教学手段给 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要精心设计集中思维(又叫聚合思维、收敛思维。功能:求同)和发散思维(又叫求异 思维、分散思维。功能:求异)的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进行创造性思维。

5.儿童语言训练法 篇五

1.“三不读”现象突出

一是“不习惯自读”,即学生习作完成之后数数字数够没够,然后交作业完事;二是“不乐意给人读”,即写完了不愿给同伴、家长看看,不愿听听别人的建议;三是“不关注老师评语”,即对老师的评析全然不顾。

2.“三不会”现象突出

一是“不会深入发现”,评鉴同学的习作时,不会从布局谋篇、遣词造句、创新等全局全面深入发现同学的习作优缺;二是“不懂评价方法”,读同学的一篇习作不知道该从哪些方面入手评价;三是“不会分享建议”,即读完同学的习作,不会提建议。

3.“三不做”现象突出

老师对学生交上来的习作只限于笼统的如中心明确、条理清楚等寥寥几字的“场面话”;不会做针对性评价。

二、“五读递进”习作促进儿童习作语言发展的实践

(一)一读是纠偏,习作者制定纠偏目标

1.由广到深,纠正表达性偏差

习作者自读习作在广度上改字、词、句、段、篇、选材、组材、布局、谋篇、立意、创新等样样涉及。“广度”上的自改要求据学生习作的原有水平而定,可由窄到广逐步拓宽;在深度上改遣词造句的精确,改主题的深化,改立意的创新等。“深度”上自改的要求据习作训练目标而定,小步走,逐步深化,螺旋提高。如写动物外形的习作,先修改外形描写是否具体,再修改外形描写是否有个性,然后修改外形描写是否提升了主题。总之,每次习作都要从广度与深度上去自读自改,实现习作者在自己原有习作水平基础上有增量的目标。

2.有法可依,纠正规律性偏差

自读自改就应掌握修改的一般规律,使学生能更科学地去自改作文。具体操作法:

(1)按纲修改法。学生完成习作草稿后,可要求他们按照习作前所列的写作提纲逐项进行检查、对照,删除与提纲不吻合的材料,补充遗漏的.内容,充实应突出的重点部分。如,学生写“珍爱生命的主题作文”时,一名学生的提纲是这样列的:①我对生命的认识。②具体叙述珍爱生命的典型故事。③我要怎么珍爱生命。他对照提纲修改时却发现写珍爱生命的作文却写成了珍惜时间的事,这样与提纲不符,于是删这部分的材料,重新写了一件关于珍爱生命的动物故事。这种按纲修改法对选材进行了筛选,增强了习作的逻辑性。

(2)对比修改法。对比课本上学过的范文或对比课外阅读的文章,或对比教师的下水文和其他同学的优秀习作,学生自己修改作文。通过修改,让学生懂得各类习作都有其写作的内在普遍规律,循着规律再加创新就能写出较高水平的作文。

(二)二读是分享,促进学生习作的动力

1.分享精彩的内容

一可分享闪光点:遣词造句的精确;布局谋篇的精妙;选材新颖;组材有序;炼材精当等等。二可分享作品中的“败笔”给大家带来的提示;三可分享建议:如写“由一张旧照片想到的”,重点使用“联想与想象”的表现手法,由第一位执笔者说说自己打算写什么内容,会展开哪些联想与想象,其他的组成员谈谈自己会选设什么内容写,会展开怎样的想象。然后讨论筛选比较合理的建议为执笔者所用。

2.五步分享,共享成果激兴趣

以一组习作的训练重点为指导纲领,围绕训练目标进行分享,分享的时候要遵循尽量多发现优点,以激发兴趣、适当鼓励为主的原则。具体操作方法:(1)习作者自己读习作,说说自己觉得写得最好的地方,可以是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也可以是某个片段,构思、选材、组材、谋篇都行;(2)同组组员说说自己觉得作者写得好的地方,字词句段篇、构思选材、创新都可,要求说明理由;(3)同组组员说说如果自己学会怎样写,与之对比,讨论各自的优点;(www.fwsir.Com)(4)当天的执笔者说说自己打算写什么,打算怎么写;(5)同组成员分别提出建议,大家共享,并且可以由执笔者筛选大家的建议并记录下来。

(三)三读是引导,点明习作方向和目标

1.评语引导

有针对性的适切的评语引导是学生习作语言提升的支撑点,能让学生有修改自己习作的抓手,有习作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如,下面一段习作:

每个人眼里都有一个世界,有的幸福,有的快乐,有的坎坷。

(评语,这段话简洁朴实,“有的幸福,有的快乐,有的坎坷”并列句式连用概述了人生百态。好!)

我每天都背着书包,到学校为了考个好成绩,每天作业辛辛苦苦地写好,结果批出了一个不理想的分数,到了家又要被爸爸和妈妈给训斥。

(用再平常不过的事例说明自己“坎坷”却恰恰最能引起读者的共鸣,相信看了这几句简简单单的话,很多同学想跟你拥抱一下,感谢你说出了大家的心声。精辟之言!)

不过,到了星期六时,晚上我都会到西湖边玩捉迷藏,躲猫猫,红绿灯……我每次都很快乐。

(评语:一个“不过”自自然然地从“坎坷”过渡到“快乐”而“捉迷藏、躲猫猫、红绿灯等游戏充满童趣,恰到好处地把你的”孩子特性“凸显了出来,你真会选材)

人生,在成长当中都会有许许多多的坎坷,等到了坎坷的尽头,会有非常快乐的快乐降临到你的身上,这就得看你是否有耐心。

(评语:结尾很简短,却能找出很多优点,尤其是”等到了坎坷尽头,会有非常的快乐降临到你身上,这就得看你是否有耐心。“这一句富有哲理,让人深思又童趣无限,看到了一个乐观向上的你,点明了中心。)

习作中的评语,给学生的习作点评有较强的针对性,不露痕迹地引导学生步步落实习作训练目标,真正达到”用我手写我心的“境界。

2.共享引导

共享引导有两种,一种是点评:发现一篇优秀的习作,就从布局谋篇到选材组材,从立意到创新等各方面进行正面引导;发现某篇习作存在问题,就在班上集体讨论修改方案。这种反例点评作者一定要保密。另一种是编作文集。每学期或每学年编一本作文集,先制定收编作文的具体要求,然后让学生按要求写,符合要求的就收编在班级作文集中。如,毕业班编一本习作集:《特殊的毕业照》。让学生写一个最喜欢的老师或者自己印象最深的同学,文中只准写某老师或同学的个性特征,写好了在班里读,让大家猜猜是谁,猜不出就再写再修改,改到大家很快就猜出是谁了,这篇习作就算优秀,就允许收编到《特殊的毕业照》里。以此种方式敦促并引导每个学生不断地创新、自读自改,达到发展学生习作语言的目的。

(四)四读是提升,有效提升学生习作语言

具体操作:(1)积累提升。把老师、同学给予高度评价的好词佳句摘录到采蜜本上,后面附上老师、同学的评价。(2)推敲润色提升。根据老师的评语提示,对词、句, 篇章结构、标题、选材、组材、立意、创新等进行再度推敲;(3)二度创作提升。即根据同学评价建议,老师的评价引导,充分利用这些资源重新创作构思一篇同题材的习作,然后与之前的那一篇进行对比。

(五)五读是共生,促进学生语言发展

经过四读后的习作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再把这篇”四稿“后的习作与全组、全班二次分享,一可以分享优于第一稿更多、更亮的、更新的闪光点;二可以在分享中再次分享更多、更合理、更新颖的建议,互补共生;三可以生发出更多思考、更多探究的点;四可分享老师的引导带来的新的启示。此时,习作者、全体小组成员、全班同学在发现语言规律及掌握语言规律方面无疑会生发”共振“效应,这对每个学生的语言发展来说都是质的提升。

”五读递进“习作法的习作训练形式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使习作动力长效保持,这种习作训练方式聚焦习作语言发展,以让学生经历思、写、说、评、品、享的心路历程和合作探究的语言实践过程,正是符合语言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规律。另外,这种训练形式充分利用了第一读者、第二读者、第三读者的智慧,形成许多的触发点,”纠偏“触发学生全方位去考查自己习作中的不足,有目的地去修改;”分享“触发学生以欣赏者的眼光和发现者的眼光去读习作,取长补短,共生共长;”引导“可触发学生更规范地习作,更合理地选材组材,更生动地表达,更加突出主题,为学生习作语言发展提供了良好服务。

参考文献:

[1]王鸿。构筑图书赏读与儿童写作的桥梁[J].小学语文教师,2012(12)。

[2]王小毅。语文教学目标的确定与教学内容的选择[J]语文教学通讯,2012(01)。

6.儿童语言训练法 篇六

一.创意

(一)什么叫“333式”?

“333式”是进行语言创新训练的一种构想。其具体含义是:

第一个“3”,任选课本中的三篇文章题目。(也可以是三件事、三种景物或三个人物等)第二个“3”,根据以上三个题目,自设三个比较点,例如作者、重要句子、艺术特点等。第三个“3”,根据三个比较点,围绕一个中心,各写一段文字,共三段。

(二)示例第一步: 课题陈情表赤壁赋滕王阁序 1作者 李密苏轼王勃 2朝代晋宋唐 3文体 奏章赋序

4.主旨 忠孝抉择人生知己难遇 5.语言悲恻动人 骈散结合骈俪藻饰 6.人文情感(孝)态度愿望

第二步:重要语句

陈情表赤壁赋滕王阁序

臣无祖母惟江上之清风杨意不逢无以至今日 与山间之明月 抚凌云而自惜 祖母无臣„„钟期既遇

无以终余年而吾与子之共适 奏流水以何惭

第三步:创新实践

根据以上内容,围绕一个中心,练习语言表达。

第四步:示例

1、李密陈情,悲恻动人 苏轼作赋,慨叹人生 王勃为序,难遇知己------人生竟如此的动人

2、李密的奏章,悲恻动人 苏轼的词赋,骈散结合 王勃的语言,典故翻新------自古为文各有所长

3、李密痛陈忠孝情 苏轼作赋叹人生 王勃为序叹知己 我生为何不作为

4.没有王勃的班门弄斧,哪有知己难遇的人生叹息;没有李密的艰难抉择,哪有忠孝难全的美好史话;没有苏子的清风明月,谁知豁达乐观是何等情结

5.讲孝心,李密以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的诚意,感动过多少至诚的心;论豁达,苏子以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吾与子共适的乐观,慰藉了无数矛盾的灵魂;叹知己,王勃以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的期冀,震撼过古往今来多少读书的人。

第五步:学生创新练习提示

单句类::陈述 祈使感叹反问倒装 复句类::因为„„所以„„

只有„„才„„ 只要„„就„„ 与其„„不如„„

请以以下几组课文为例进行比较阅读并练习语言表达 1 六国论 伶官传序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2 祭十二郎文 祭妹文项脊轩志 3 阿Q正传陈奂生上城长亭送别 4 致橡树琵琶行并序七律-长征 第六步:总结

课本知识是创新的基本要素,要努力学好 任何文体任何作家都可以对比解读 要善于挖掘课内的人文因素 要敢于尝试不同语言形式的创新 要善于运用多种修辞手法 要与考试中的语言表达联系起来 要与写作联系起来 三.借鉴实例

(一)1.三篇文章:《阿Q正传》《墙上的斑点》《将进酒》 2.比较点:作者,主旨,内容。3.语言创新:

——鲁迅的呐喊,伍尔夫的遐想,李白的豪放,他们各显英雄本色。

一双犀利的锐眼,洞察国民的劣根,一枝不朽的笔杆,唤醒沉睡的国民;一次意识的流动,展示内心的真实,一串自由的联想,表现真正的生活;一声惊人的呐喊,吐净心中的悲愤,一腔旷达的情怀,书写人生的精彩。因为这,让风颤抖,让云止步,让花朵绽放,让人惊叹。

一部《阿Q正传》是一段缩剪的历史,是对国民弱点的警示。阿Q,微乎其微而又千千万万,精神胜利法让人忍俊不禁,更让人深思反省。区区几千字,悲哀始至终,至今振聋发聩,震撼心灵。

不经意的一瞥,引起一串串的漫无边际的遐想。这是意识的流动,是内心的独白,更是生活的真正状态。

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化作心中深沉的悲愤,放歌纵酒,是抒发自己满腹的郁结,是重拾人生,是“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是“会须一饮三百杯”的豪气!

(二)1.三篇文章:《人是什么》《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 2.语言创新

——留守那份孤独的美,憧憬那个晶莹的梦,打拼那种传神的真:人生原来如此之美丽。——回忆是暮霭,希望是晨光,我愿走出暮霭,步入晨光;作官得威福,守月得闲福,我原抛舍威福,尽享闲福;丰满是现实,飘渺是虚灵,我原超越现实,捕捉虚灵。

——要走一条路,就走一条对得起自己又对得起别人的路,要做一件事,就做一件既值得做又做得器的事;现在的自己总是最好的自己,如果没有曾经的失去,就没有最好的现在;出来喜欢把发生的事看作命中注定,心中就多一些坦然和超脱,把未来的事扭做命运在握,心中就多一份希望和信念。

(三).三篇文章:《蜀道难》《阿Q正传》《兵车行》 2.语言创新

——是谁说“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渡愁攀缘”就是人类之最艰辛,青藏铁路的竣工不就打破了传统的神话吗?是谁说精神胜利法是愚昧的胆怯的自我安慰,试看历史上具有博大胸襟的人哪个不是借助这种精神给理想插上腾飞的翅膀。又是谁说“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是对生命的亵渎与浪费,倘若没有忠贞爱国将领的舍己为国,中华民族怎么能绵延五千年灿烂文明。

——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吟诵李白的“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渡愁攀缘”,我们的心灵是否会为远古人的生活之艰和现代人的生活之美而感到忧伤和自豪?躺在母亲的怀里,耳边传来杜甫的“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我们是否会感到阳光般的温暖?走进鲁迅的《阿Q正传》,品味阿Q的“得得,锵锵!毁不该,酒醉错斩了郑贤弟”,我们的心情是否会从悲痛的阴影中走出?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饶林间”,这是太白沉甸甸的忧民之心,“得得,锵锵!毁不该,酒醉错斩了郑贤弟”,这是阿Q永不凋谢的笑声,“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这是杜甫忧国忧民的哀叹。

(四)1.三篇文章:《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谈中国诗》《人生的境界》 2.三个比较点:语言,人文,思想感情。3.语言创新

——鲍鹏山用精练而又铿锵有力的语言将庄子剖析得有血有肉,呼之欲出;钱钟书借诙谐简练

且富含哲理的语句把中国诗描绘得唯善唯美,美不胜收;冯友兰驾朴实但不乏庄严端重的言辞把人生的境界解说得淋漓尽致,通晓易懂。

——不事污浊,远离黑暗,坚守节操的人生态度像潺潺流水由鲍鹏山的笔端缓缓淌过我们的心房;相信自己,保持自我,发扬传统的精神观念像蒙蒙细雨自钱钟书的神采轻盈盈洒向我们的脸庞;崇尚哲学,争创天地,挚争上流的人文思想像闪闪光芒从冯友兰的太阳沸腾腾地闯进我们的胸膛。

——没有你对庄子酣畅的敬畏与追慕,哪有我们对庄子由衷地佩服与推崇;没有你对中国诗刻骨的热爱与博大的关怀,哪有我们对中国诗沸腾的自豪与滚烫的骄傲;没有你对哲学沉默的炙爱与人生的无声的积极向上,哪有我们对哲学的理解和对人生境界的彻悟。

(五)1三篇文章:《蜀道难》《将进酒》《兵车行》 2.三个比较点:语言,主旨,人文素养。3.语言创新

——道尽蜀道之难,看透人之悲欢,愤诉兵役之苦——人生的道路竟如此曲折坎坷!——《蜀道难》,人生道路坎坷的写照;《将进酒》,仕途曲折不达的反映;《兵车行》,战乱残忍无情的诉说——人生的感叹与百姓的疾苦尽显其中。

——蜀道之中见豪迈,觥筹之间显豁达,咸阳桥上露真情——演绎一副壮与悲的图景。

(六)1.三篇文章:《人是什么》《阿Q正传》《变形记》 2.三个比较点:作者评价,文中修辞手法,人文素养。3.语言创新

——一本书,一个世界,我自酣品精神的魔力;一个人,一种思想,我享受思考的满足;一句话,一种慰藉,我获得最美的人生感悟。

——“人是什么?”赵鑫珊问天问地问读者,问得一千个的一千个回答,他说,人是对往事的追忆对现实的把握和对未来的憧憬;阿Q,鲁迅先生的“孩子”,勤勤苦苦,终其一生,凭空冤死。虽未成家,却“子孙满堂”延绵不息;一夜之间的甲克虫,卡夫卡没有了亲朋家人,孤独地走向死亡的深渊。——不同的人,不同的笔,书写丰富的人生悲喜,展现深刻的个人才情。

——设问引用,《人是什么》给我们自斟自酌,读书解疑的空间,充分认知熟悉而又陌生的“人”;讽刺双关,《阿Q正传》向我们展示一个脆弱的生命被倾轧,一个愚昧的人要付出何等昂贵的生命代价;想象对比,《变形记》使我们明了一个残暴的世界了,无论是多么受排挤遭唾弃。

三、写作练习

1、从所学的文学作品中任选三个主要人物,自设比较点,写一组句子。

2、从现实生活中选择三个有代表性的人物,自设比较点,写一组句子

7.儿童语言训练法 篇七

音调偏高是音调异常的一种, 是指患儿在言语时平均言语基频显著高于同年龄同性别的正常人。音调的客观测量指借助声学手段来完成对声带振动频率的测量, 主要参数包括声带振动的平均基频、基频标准差、最大基频、最小基频以及基频范围等。基频是声带做周期性振动的频率, 单位是赫兹 (Hz) , 指一秒钟内声带振动的次数, 一般来说, 9岁正常男童的基频在205Hz—315Hz之间。如果患儿平均言语基频高于同年龄同性别组正常儿童的常模, 通常会声音单薄刺耳、响度偏高、言语可懂度低、构音清晰度低等, 在听障儿童中音调异常障碍表现比较突出, 约55.00%的听障儿童存在这一问题。音调异常障碍不仅使患儿言语音质单薄、单调、刺耳, 更导致其构音清晰度偏低等问题, 严重影响患儿的正常交流。因此, 音调异常障碍的解决对听障儿童言语康复十分重要。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

XXX, 男, 9岁, 该儿童双耳听力损伤均在100 d B以上, 言语语言发育迟缓。2012年9月做助听器佩戴效果评估, 左耳助听器补偿后平均听力45d B, 右耳助听器补偿后平均听力50d B。从听感上就可以感觉出该生的言语基频偏高。通过用S1实时言语测量仪对该生进行平均言语基频的测量, 所得数据远远高于同年龄同组别儿童的平均言语基频常模。由此认定该患儿言语基频偏高。

2.2 测试材料

本研究采用“启音博士言语测量仪” (Dr.Speech TM) 进行录音及分析参数“言语平均基频、基频标准差、最大基频、最小基频、基频范围”。录音材料为对话材料, 要求儿童回答复述“妈妈爱宝宝, 宝宝爱妈妈”。

2.3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单一被试单基线A-B实验设计。实验周期为8周, 其中, 前7天为基线期, 剩余时间为处理期。在基线期内, 每天下午采集一次数据, 共得到7次数据;在处理期内, 每天对被试进行半小时音调训练, 每4次训练后采集一次数据, 获得7次数据。

2.4 训练方法

通过主客观评估, 在得出该生音调偏高的基础上, 采用“启音博士言语矫治仪 (S2) ”对该患儿进行康复治疗。具体方案如下:

在治疗前应该让学生建立音调概念。在建立音调概念的游戏中, 利用S2, 利用学生的听觉和视觉, 通过让学生听到、看到自己的音调变化对卡通人物动作的影响, 并通过音调变化诱导来认识音调。

“乐调匹配法”指根据患者现有的音调水平, 选择乐器的不同音阶, 对其进行音调的模仿匹配训练, 以逐步建立正常的音调, 提高其音调控制能力。

(1) 哼唱乐调:应根据学生对应的基频参考标准确定目标音调, 并根据当前学生的言语基频确定本次学生使用的音阶, 音阶数目的多少根据学生的能力决定。 (2) 哼唱后发单元音:老师弹琴的同时哼唱, 并稳定在最末一个音符的对应的音调上, 然后过渡到发单元音/a/、/o/、/e/、/i/、/u/、/ü/。 (3) 哼唱后数数:同样应根据患者的言语基频选择阶段目标音调, 根据其能力决定音阶的多少, 数字的多少, 以及降调。 (4) 哼唱后说词语:当学生能很好地完成上面的发音时, 让他先唱音, 然后练习说词语。同样应根据学生的言语基频选择阶段目标音调, 根据其能力决定音阶的多少, 词语的难度。

采用“启音博士言语矫治仪” (Dr.Speech TM) 进行训练时, 也要遵循小步递进、分阶段、分步骤原则。首先, 要根据患者的音调水平确定训练的起点和目标。其次, 根据患者控制音调的能力来设置音调升降的斜率;再次, 决定目标实现的步骤;最后, 设置音调训练模式。

3 结果与分析

通过使用单一被试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如表1, 两期数据均非自相关, 符合做一单一被试统计的数据要求。

3.1 平均言语基频的对比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 对该儿童在音调训练前后的平均言语基频进行t检验, t=6.978, p<0.01, 说明平均言语基频存在极显著性差异, 训练后的平均基频比训练前低出约114Hz。从图1可以看出, 处理期回归线呈下降趋势, 说明提示乐调匹配训练法对降低患者音调是有效的。

4结论

本研究采用“乐调匹配训练法”对听障儿童音调偏高障碍有显著的康复效果。在使用乐调匹配训练方法的时候, 首先应当让患者明白音调高低及其变化的意义, 只有在此基础上, 才能让患者懂得如何以乐调匹配的方法升降音调。此外, 对于儿童患者, 还需要利用患儿感兴趣的图片作视觉的提示。

参考文献

[1]黄昭鸣等.言语治疗学.

8.儿童语言训练法 篇八

一、生活化教育,获得丰富、真实的声音刺激

日常生活中蕴含着各种各样美妙的声音,把孩子拉进生活的每个情景,让他们去感受、体验,获得丰富而又真实的声音刺激。将“全语言教育”和“生活教育”的理念,运用到智障儿童的生活活动之中,让智障儿童的语言学习置身于完整的情景,真实的言语实践中。选用生活化的教学内容,从学生的生活入手,将教学融入学生生活。同时要求家长和生活阿姨配合课堂教学,复习巩固智障儿童课上所学内容的同时,还请他们在实际生活中结合情景引导学生说话,发展他们的语言。如吃和喝时,引导智障儿童学说“吃,吃饭,吃肉,吃菜,吃鸡蛋;一块饼干,二块饼干、我吃饼干;水,喝水,我在喝水……”起床时,引导智障儿童边穿边说:“穿,穿衣服;鞋,鞋子,穿鞋子”等等。总之,利用生活中一切可利用的机会,对智障儿童进行语言康复训练,发展智障儿童语言。李某,在校一年依然不会说话,家长十分着急,笔者主动与家长沟通,请家长与老师配合,从孩子的生活入手,利用李某特别喜欢吃和喜欢玩某样东西的契机,有目的地进行语言训练,逐步培养其说话的信心。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再一年的训练,现在当拿出他喜欢吃的水果时,他就能说“好吃”、“果”。同时,他也学会了说一些生活礼貌用语。当他看见老师的时候,他主动说:“好”;周末放假,他总是会对老师挥挥手,说:“再见”。可见,他的进步与日常生活中的有意训练是密不可分的。

二、多感官参与,开展语言综合主题活动

语言综合主题活动,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形式,能充分调动智障儿童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提高教学效率。针对低年级智障儿童学习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差,极易遗忘及以“直觉行动思维”“直观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遵循“小步子,多循环,直观形象,多感官补偿”的教学原则,选择富有刺激和能激发智障儿童学习兴趣的主题活动,以提高智障儿童的兴趣度和反应度。降低教学内容难度和坡度,从极简单的常用字词,逐渐发展到极简单的常用句子,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按照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使处于不同发展水平的智障儿童语言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如语言活动《小鸡》,A组(语言能力强一点)教学目标在此基础上增加了逐渐会说词组句子:“小鸡叽叽叽,小鸭嘎嘎嘎”“两只小鸡”。B组(语言能力弱一点)教学目标位:认识小鸡,会说 “鸡”,逐渐会说 “小鸡”,学习模仿小鸡“叽叽叽”的叫声;涂色小鸡,进一步感知小鸡的外形特征;学习模仿小鸡叽叽叫和小鸡吃米的动作;激发幼儿热爱关心小动物情感。C组(重度智障儿童)教学目标为:能参与活动,发出“鸡”的声音或者模仿发“鸡”的口型。

三、借助律动活动,激发说话动机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的认识来源于动作,知识来源于活动,活动是思维发展的基础。”笔者设计了一些律动操来帮助智障儿童学习理解语言。如《请你跟我这样做》是一个经典的律动,深受低年级智障儿童的喜欢。“请你跟我跺跺脚,我就跟你跺跺脚”;“请你跟我拍拍手,我就跟你拍拍手”;“请你跟我转转圈,我就跟你转转圈”;“请你跟我踢踢腿,我就跟你踢踢踢” ……智障儿童在轻松活泼的律动活动中体能得到了锻炼,学会了与同伴友好相处。教学律动《动物》时,教师边问边做动作,学生边回答边做动作。师:小羊怎样叫?生:小羊这样叫。师:小鸡怎样叫?生:小鸡这样叫。师:小狗怎样叫?生:小狗这样叫……,智障儿童在一问一答和相应的动作中认识有关小动物,并能模拟动物的声音。

四、快乐体验,音乐游戏中巩固语言

每个人与生俱来都拥有音乐的天赋,音乐是孩子们愿意接受的声音刺激,音乐可以成为任何教育环境的一个重要部分,智障儿童也很喜欢音乐。为此,笔者借助于音乐游戏帮助智障儿童学习语言,让智障儿童在唱说中学习语言,在音乐游戏中巩固语言。如音乐游戏《找朋友》:“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敬个礼呀握握手,某某某,你是我的好朋友。”在儿童初步学会介绍自己名字及同伴名字的基础上,通过音乐游戏《找朋友》这种轻松活泼的形式,边唱边表演找朋友,敬礼!握手!并说出某某某是我的好朋友。不仅培养智障儿童间亲密、团结友爱的良好品质,同时也“巩固了会说同伴名字”的教学目的。通过《找朋友》的音乐游戏形式,戴上小动物头饰,将同伴名字替换成某动物名字,从而迁移认知了鸭、鹅、羊、猫、狗等动物,知道它们也是人类的好朋友。鼓励他们一起边舞动,边哼唱,在快乐舞动中获得对音乐的感知,对语言的刺激。

五、巧借儿歌动画,因势利导发展语言

低年级智障儿童特别爱看动画片,可谓是百看不厌。教师巧借动画片,因势利导,选择了幼儿熟悉的《我有一双小小手》、《小兔乖乖》和《手指变变歌》等儿歌动画片进行教学,说、唱儿歌,发展智障儿童语言。如吴同学,上课坐不住,很不安静,什么都不会说。通过《我有一双小小手》儿歌动画片教学,渐渐地能安静听看,虽然上课不跟说,也不跟唱,但放假回去后在家能自言自语表演儿歌中的“我有一双小小手,一只左来一只右,小小手小小手……”这一句,很有韵律,百说不厌。在家也会和家长扮演教师上课的游戏。他的语言好像突然顿悟了,语言的话匣子突然打开了。这一现象表明,一些智障儿童平时上课时虽然不发言,那是他还不会说或者没有胆量说,但他课上注意听了,积累储藏起来了,教师决不能因他当时不说而不教他放弃他,反而要多说,多训练,多引导,就有可能打开他语言的话匣子。一些平时多动的学生如王某,在看动画和唱游课上也相对变得安静了,因为有了图文并茂的声像画面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只要观看《我有一双小小手》《小苹果》等动画片歌曲,他们就能安静下来,看,听,说,唱,有的还跟随动画片做动作。

9.儿童口才表演训练 篇九

2、培养孩子故事的编创能力,丰富想象力。学习说话的连贯性,表达的含义要清楚有条 理。

3、掌握语句朗诵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感情表达。

4、上台表演的基本功:鞠躬环视、眼神交流、手势手位、表情动作、

由于幼儿园孩子的年龄比较小,同时要根据不同年龄段孩子的特点制定不同的训练计划:

如小班,以儿歌表演、童谣表演、绕口令、重要训练儿童气息、发音

中班,看图说话、儿童故事表演为主。训练幼儿大胆上台、朗诵、普通话等内容。

大班,学习散文、古诗的朗诵;儿歌创编,故事表演、小品表演等,锻炼儿童勇于表演,大胆开口。

10.如何进行儿童思维训练 篇十

儿童的思维训练可以通过游戏、专门的课程来进行,但是也可以通过日常学习和生活来进行思维训练。家长应当关注儿童的每一个细节来引导儿童进行思维训练。

1、全方位观察。对于任何问题,都要认真考虑它的利和弊。更深一层的思考能使儿童认识到显而易见的答案未必就是最佳答案。

2、找出规律。教育的基础就是将一点一滴的知识聚沙成塔。把知识分类之后,我们就可以避免反复不断地学习同一内容。

3、养成质疑好习惯。人类进步的历史就是一部推翻定见成规的历史。儿童在许多方面尚未定型,总喜欢质疑以往的做法,为人家长应当鼓励他们养成终身质疑、不满现状的良好习惯。

4、说话准确。准确的用词不仅能避免误解,而且有助于思维敏捷。

5、倾听他人的意见。儿童们往往只管发表自己的意见,不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这不利于他们扩展视野。家长们应当培养儿童学会考虑他人的观点,请儿童旁边的人或其他小朋友对同一件事发表意见,是训练儿童倾听的好方法。

6、写日记。鼓励儿童坚持写日记,因为写作也是一种思维。

7、提前思考。鼓励儿童对短期、中期、长期的后果进行提前思考,虽然这并不容易。不过,今天对明天可能发生的事情有些准备,还是可能的。

8、学习。知识不能代替思维,思维也不能代替知识,学习能使人在更高的层次上思考。

9、坚持不懈。儿童并不能一夜之间就养成逻辑思维的好习惯,应鼓励他们坚持不懈。

孩子进行思维训练的好处

中国有句古话,“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给孩子现成的知识和技能,不如让孩子学会自己获取这些的能力。思维训练就是要交给孩子正确的思维方法,发展孩子的思维能力。通过适当的思维训练,借助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一些材料,可以帮助孩子学会如何思考、如何学习,例如:如何进行分析、分类,如何进行比较、判断,如何解决问题等。掌握了正确的思维方法,就如插上了一双翅膀,使孩子的抽象思维能力得到迅速的发展和提高,从而大大提高孩子的知识水平和智力水平。

1、科学研究表明后天的环境能够显著影响孩子大脑神经元细胞的相互铰链,从而影响孩子的智力发育。经过思维训练,孩子的思维能力有显著提升的空间。

2、“幼儿英语”、“音乐艺术”、“奥数”等知识技能型的训练不能替代思维训练。思维训练的重点是“全面”和“均衡”。必须是精心设计的系统化的专门思维训练课程方可达到这个效果。

3、思维能力直接关系到孩子的学习能力,直接影响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因此,投资思维能力这个“万能钥匙”,具有很高的回报率。

11.儿童语言训练法 篇十一

关键词:学前听力障碍儿童 语言训练 生活中学语言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8(c)-0000-00

学前听力障碍儿童听觉语言训练是一项长期、细致、艰苦而又紧迫的工作。在此谈谈我从事学前听力障碍儿童语言训练的尝试与心得。

1 听觉语言训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众所周知,3—7岁是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我所训练的是3—7岁的带助听器的儿童,在有限的几年时间内能否使他们学会听、说简单的词句,并学会与人交流,是决定他们能否进入普通小学,享受义务教育的关键。因此,学前听障儿童的听力及语言训练工作也被康复界视为抢救性工程。

2 生活中学语言

学前听障儿童学语言,一定要注意直观并与日常生活语言紧密结合起来综合进行,使学习语言变成聋幼儿自身的需要。

2.1教学中直观演示为主,加深对事物的认识

教具的直观演示,便于儿童理解认识事物的重要元素,从多种角度认识理解语言的含义。例如学习n的发音,学说“牛……”,很多从小就生活在城市的孩子,可能没见过真实的牛,不了解牛有多大,为此,我在图画中画了一个小孩子,抱着小兔,骑在牛背上,儿童很容易理解,不会再把牛想成是很小的动物,明白大小是比较而言的。同时了解两个动词“抱、骑”的含义。在直观教学中,实物演示具有重要作用。例如认识萝卜,给听力障碍儿童看实物,带缨子的青、红两个萝卜。教儿童学说“青萝卜、红萝卜”。然后去掉缨子,洗净,切开,去皮,切片、切块,让儿童观察,可让食堂配合教学,午餐吃牛肉炖萝卜,保育员教儿童认识熟了的萝卜块儿。教儿童认物时尽量做到多个层面及类型的展示。

2.2抓住时机实地教学,生活中学语言

学前听障儿童学语言,离不开具体事物及情景的示范,日常生活中,教师、保育员或家长要有意识引导孩子学习语言,见到不认识的就教,如在餐厅进餐前认识餐具及食品,游戏的时候练习相关的语言,见到放鞭炮、下雨、闪电、雷声、彩虹等,抓住时机,强化生活环境语言,孩子往往比较有兴趣。教学内容安排上要灵活,例如今天学语言有设置好的内容,但恰逢瑞雪突降,可以让孩子观察下雪的过程,他们会异常活跃,有许多话要表达,教师可加引导、补充、纠正语病,然后进行个别训练,最后再以学句或儿歌形式进行集体教学。等雪停了、天晴了,可带儿童到室外扫雪,培养他们热爱劳动,服务他人的良好品质。堆个雪人,打打雪仗,可边做边教,回到教室再加深整个内容的学习、表达。在不同的场合,“逢做必说”的方法,促使听障儿童去认识事物,理解语言,进而达到语言交流的目的。

2.3情境教学便于听障儿童理解语句及正确表达

情境教学,在听障儿童的语言训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例如“谢谢”一词的教学,儿童学了所有礼貌用语之后运用中出现过这样的错误:老师的教具掉在了地上,儿童拾起来送还给老师,老师微笑点头,说了声“谢谢”,孩子也跟着说“谢谢”。针对这一情况,我设置了同一个情节,与一位同事合作演示了一遍。我说“谢谢”,同事说“不用谢”。重点突出我们所说的礼貌用语,让儿童明白,受到帮助后说“谢谢”,帮助了别人说“不用谢”或“不客气”。不能一味模仿教师的话。同样又设计了“做客”和“就医”两节情境教學课,教学效果非常好。通过互换角色,调动了儿童学语言的积极性,加深了对所学语言的理解。

2.4丰富的教学手段,更能激发听障儿童学习语言的兴趣

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发展差异,设计训练方案,训练内容和难度做到因人而异。每一节训练课都要尽量做到丰富多彩,并且调动儿童多种感官参与训练,让他们充分用眼、动手、听音、模仿相结合,穿插小游戏,激发儿童参与的热情,调动学语言的积极性。例如认识萝卜,设计成一堂主题训练课。认识了实物青萝卜和红萝卜,学了两种颜色:红、绿,学习了动词:洗(萝卜)、切(萝卜)、尝(萝卜),学了数量词:一片(萝卜)、一块(萝卜),复习了两种味道:甜(萝卜芯)、辣(萝卜皮),用课前准备好的萝卜丝拌糖、醋给儿童吃。每个儿童做一幅主题为“萝卜”的彩纸手撕画,然后听一首熟悉的儿歌“拔萝卜”,做音乐游戏“拔萝卜”。在一堂训练课上调动儿童多种感官参与,儿童情绪高涨,注意力集中,主动配合训练,掌握知识点较为牢固。

3 心得

12.儿童语言故事 篇十二

人们只要得到花边姐姐编织的一条花边,就马上缝在衣衫上或袖筒上,他们总是高兴地说:“唔,你看,我身上有花边姐姐织的花边呀!”花边姐姐编织花边的名声,立即传开了。

各村寨的姑娘部来向花边姐姐学编织花边,花边姐姐也尽心地教她们。

可是,学来学去,都不如花边姐姐编织的好。花边姐姐说:“耐心学呀,我一定要教会你们!”

花边姐姐的名声越传越远了,一传传到皇帝的耳朵里啦!皇帝把大臣臭骂一顿,说:“有这样一个又美又巧的姑娘,你们为什么不早告诉我!”他立刻派大臣带了一队人马,翻山越岭来抢夺花边姐姐。

花边姐姐哪里愿去呢,她说:“我要教姑娘们编织花边啊!”

大臣说:“皇帝要你去,你怎么敢抗拒不去?”

姑娘们也紧紧地围着花边姐姐,不让她被那些豺狼们抢去。大臣喝令兵士们动手,便把花边姐姐塞进一乘小轿里。花边姐姐在轿子里还不住声地对姑娘们哭喊着说:“我就是死了,也要想法子教你们织花边啊!”

一队人马嘿喝乱嚷地抬着小轿走远了。

小轿抬到皇宫卫,花边姐姐死也不肯走出轿来。

皇帝喝令宫女,硬把花边姐姐拖了出来。

皇帝说:“你来到这里,永远也不能回去了。”

花边姐姐想到自己那美丽的寨子,想到一群群亲爱的姑娘,她恨透了皇帝。恰好皇帝来拉她,她狠狠地咬了皇帝一口,把皇帝的手指咬破了。皇帝恼差成怒,把花边姐姐关进监牢里。

第二天。皇帝走到监牢门口对花边姐姐说:“你跟了我,有享不完的福,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你莫蠢啦!”

花边姐姐大声说:“我只爱我那寨子,我只爱我那寨子里的姊妹们。我死也不在这里!”

一个大臣听了,对皇帝说:“把她杀了吧。”

皇帝脸色一变,对那大臣说:“我费心费力好不容易才把她弄了来,你不给我想个好办法,反倒劝我把她杀了,要你有什么用!兵士,砍了他的头!”

兵士们一声吆喝,把那大臣推出去杀了。

臣子们吓得脸也青了。另一个大臣凑近皇帝的耳朵说了几句,皇帝点点头,咧开嘴笑着对花边姐姐说:“听说你的花边编织得很好,不知是真是假?你只要在七天内在花边上编织一只活公鸡,我就放你回家;要不,你就到永远跟随着我。”

花边姐姐流着眼泪在监牢里日夜赶织那只公鸡。到了第七天,果真一只公鸡编织成了。她咬破手指把血滴在鸡冠上,又把眼睛一眨,一滴泪水象珍珠样滚迸公鸡嘴里;只听“噗啦”一声,公鸡便站起来了。

皇帝走进监牢,一抬头,看见那只活蹦乱跳的公鸡,不禁惊呆了。他说:

“这是家里跳出来的公鸡,不是你编织的。从今天起,再限你七天之内,给我编织个野鹧鸪吧,要是办得到就送你回家!”公鸡突然跳起来,飞到皇帝的头顶上,竖起颈毛叫道:“我可怜的花边姐姐啊!我恼恨皇帝!”臣子们忙来赶公鸡,公鸡用脚爪在皇帝额上抓了几下,飞到花园里,不见了。

皇帝的额头鲜血流淌,又恼又羞地走开了。

花边姐姐流着眼泪在监牢里日夜赶织那只野鹤鸽。又过了七天,鹧鸪编织成了。她咬破指头把血抹在鹏妈羽毛上,羽毛染得红斑斑的,又把眼睛一眨,一滴泪水象珍珠一样滚进鹧鸪嘴里;只听得“噗啦”一声,鹧鸪便站立起来了。

13.语言表达能力训练 篇十三

《“说得美”——语言表达能力训练》教学设计 【设计说明】职业学校的学生与普通高中学校的学生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职校生毕业后要直接面临社会的选择。他们能否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占有一席之地,语言表达是他们不可或缺的能力之一。所以我在语文课堂上专门开设了语言表达能力训练序列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本教学设计是这个训练序列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学情分析】“说得美”这一训练序列主要目的是训练学生在表达过程中能用生动、形象、优美、富有表现力的词语表情达意。要达到这一目标,学生必须具备清楚、准确、流畅表达的基础。因为在此之前已经进行了“说得清”、“说得准”、“说得巧”的训练,大部分学生在表达上已经能做到声音响亮,口齿清晰,流畅准确,条理性强,巧妙得体,所以通过本次训练学生应该能掌握表达的要领,提高他们语言表达的感染力与表现力。【教学目标】

1、在对古典诗词的鉴赏中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的感染力与表现力。

2、提高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高雅的文化品位。【教学重点】

通过对古典诗词的鉴赏提高学生生动、形象地表达的能力。【教学难点】

运用精当、丰富、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强化表达效果。【教学关键】 加强词汇积累 【教学方法】

1、学生把感受、想象到的“美”用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表达出来。

2、多媒体直观性强,生动、形象,易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所以运用多媒体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

3、在鉴赏过程中用关键问题引导学生鉴赏、表达。【学习方法】

1、学生运用朗读诗词的方法(把握基调、注意断句、节奏、重音等。)朗读诗词,感受美。

2、在形成语言表达之前需要先用想象的方法把诗词中美的意境在头脑中再现出来。

3、合作教学既有助于发挥每一个学生的能动性,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在运用想象进行表达能力训练时采用了这种方法。【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课前训练 现在进入夏季了,天气也逐渐热起来了,请同学们用一句话表现出这种“热”,但不能说出“热”字,否则罚讲故事或笑话。

[教师指导] 可从周围的环境变化或人的着装变化上入手。

三、导入新课

语言表达能力是当代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美国著名教育家、演讲理论家卡耐基曾说过:“一个人的成功,约有百分之十五取决于技术知识,百分之八十五取决于人类工程——发表自己意见的能力,担任领袖的能力,激发他人热忱的能力。”同学们想一想,这三种能力哪一种能离得开口才?良好口才的表现特征是敢说、有说、会说。为达到这个标准,我们除了要具备准确表达,条理性表达,恰当、得体表达的能力之外,还应该具备生动、形象表达的能力。下面要进行的口语训练就要教我们怎样把话说得“美”。

四、片断想象、表达训练

多媒体出示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要求学生初读,整体感受画面;然后播放多媒体的音配画朗读,让学生边欣赏边领会其意境美。

[教师指导] 这首诗一共描绘了几幅画面?这几幅画面美在何处?

[学生活动1] 稍作讨论后明确:描绘了空山、明月、清泉、竹喧、莲动这几幅画面。

[学生活动2] 学生自选一幅画面在头脑中进行想象,并把想象到的美用生动、形象、优美的语言表达出来。

示例:空山美在清新、凉爽的空气。

明月美在松树衬托下的皎洁月色。

清泉美在清澈的潺潺水声。

竹喧、莲动美在淳朴的劳动生活。

这幅画面还美在山水相映,明丽洁净。

五、整体想象、表达训练。多媒体出示杜牧的《江南绝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学生活动3] 朗读然后在头脑中进行想象;最后,用生动、形象、优美的语言把想象到的美表达出来。

[教师指导] 该诗所描绘的画面上有哪些形象?诗人是如何为这些形象着色的?哪些形象是动的?该诗所绘的画面背景是什么?

示例:这是一幅明丽的江南春景。一片葱绿的大地,万紫千红的花树,形形色色的酒旗,金碧辉煌的寺庙,雕梁画栋的楼台,真是色彩缤纷,炫人眼目,美不胜收。但这异彩分呈的美景却笼罩在一片迷蒙的烟雨中。这正是江南春景独特的特色。

六、拓展训练

多媒体出示张志和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雨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和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学生活动4] 四人一组合作学习,想象画面,然后用准确、生动、传神、优美、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表达“美” 要求:

1、语言准确、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与感染力。

2、表达流畅、条理性强。

3、声音响亮、口齿清晰、速度适中。

4、仪态大方、充满自信。

5、自如使用普通话。

七、总结

怎样把话说的美,关键在于选用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与感染力的语言,这就需要我们平时要注意积累词汇。

八、作业

阅读美文佳作,积累美词佳句。

【教学反思】

因为古典诗词的语言凝练、优美,在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表达中易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现力与感染力。从课堂教学来看,大部分学生知道了如何才能使自己的语言表达精当、丰富、富有表现力。但是语言表达能力的最终提升不是通过

一、两次训练就能实现的,这次训练只

14.语言训练总结 篇十四

本学期我校对康复训练模式进行改革,语言训练方面实行了“1+X”训练模式,改变了以往的单纯一对一的训练方式,在刚刚接触“1+X”训练时,我把小组训练模式就当做是班级课堂教学来进行。

首先,我眼中的“1+X”小组训练,是一种充满活力的教学模式,在我的教学中体现出了以下优势:

1、给孩子提供了课堂学习的锻炼机会,提高了孩子学习的主动性,在以往的一对一训练中,大多数是因为老师得关注过多给孩子造成一定的心里压力所以孩子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得不配合老师,不得不配合训练。而在小组训练中,老师的关注对象从一个变成多个,从学习气氛上就显得轻松自由,所以能够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给孩子提供了语言交往的锻炼平台,提高了孩子语言交往能力;在以往的一对一训练中,训练情景比较单一,在小组训练中有同学的参与,给孩子创造了更多与同学交流的机会。在对孩子提高语言理解方面也有很大帮助。

3、提高了孩子之间的合作以及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的活动意识。在小组训练中,老师可以设计孩子之间合作的教学环节,改变一对一训练中都是老师和孩子互动的现象。制造孩子们离开老师独立交往,独立学习的机会,增强了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使孩子离开了过去只能是在老师发出指令学生来完成指令的毫无自我的机械世界里。

小组训练还有很多优点,在课堂中体现出来,提高了训练效果。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比如我的学生阮畅在通过小组训练以后,说话的积极性有了明显的提高,说话声音也大了起来。有时候还会和其他同学抢着来回答问题。但是在小组训练中也存在一些疑惑在我目前的训练中仍没有得到解决。

1、语言发音的清晰度得不到充分的纠正。正音是一个比较漫长而且相对来说比较枯燥的环节,而且必须是一对一进行的,因为孩子程度不同,发音障碍点也是不一样的,很少有哪两个孩子都是在某一个相同的地方需要纠正。

2、在学生层次不同的兼顾上也很难把握,在小组训练课上如果对某一个学生进行强化,另一个学生必然是要等在那里的,在一定程度上浪费了一些程度较好的学生的时间。例如在同一节课上,有的学生的训练目标是句子而有的却只能是词汇,这个时候如果着重训练那个学生的句子时就会忽略另一个学生的词汇。

通过一个学期的小组课训练,我觉得语言训练应该是单训和小组训练穿插进行,以小组训练课为主配合单训进行,例如在小组训练中记录孩子们在哪些方面存在不足,需要强化进行,这样在这个学生下次的单训课上就可以着重训练了,小组训练和单训各有各的优势,单训对正音以及发音部位的纠正方面有独特的优势,而小组训练在语言的运用,人际交往方面又独具一格,所以我觉得在今后的训练中要统筹安排训练时间以及训练计划,合理的分配时间让每个孩子既能有正音的训练又有语言运用的巩固。

周晶晶

15.儿童体能训练计划 篇十五

越来越多的实验证明,在儿童、青少年时期经常参加运动的人群的智力平均水平高于同龄人群。参加体能训练能为少儿学习提供充沛的体力与精力,为智力发展创造良好的物质基础。同时体能训练少儿可获得良好的情绪体验、使其更加乐观、自信、精力更加充沛,还能够刺激大脑皮层使其产生兴奋,从而消除细胞疲劳。

少年儿童的身体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体内新陈代谢旺盛,但肌肉组织的增长往往落后于骨骼生长,肌肉发育不平衡,再加上骨骼的骨化尚未完成,弹性和柔韧性较大,极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啊,稍不注意便可能发生肢体畸形,影响骨骼的生长发育,因此要科学性的对少儿进行体能训练。通过体能训练能使少儿肌肉活动能力提高,促进骨骼的生产发育,使骨骼增长、变粗,使韧带更坚固、关节更灵活其次,由于体能训练改善了血液循环,骨组织得到了更多的营养,同时,运动对骨骼起着一种机械刺激作用。所以,促使骨骼生长加速,使孩子的身高增长。

研究表明经常运动的儿童、少年身高明显高于同龄儿童。儿童、少年时期,骨骼正在快速发育,不能够承受较大的力量练习。少年、儿童的力量练习主要通过克服自身体重来进行。如俯卧撑、仰卧起坐、两头起、靠墙倒立等。但也可以进行“小力量练习”,进行力量练习后与跑跳结合。儿童、少年要均衡的发展灵敏、协调等不能一味的追求力量练习。

简单的练习方法

在幼少儿时期应形成正确的运动方式,调整肌肉平衡,矫正不良身体姿态等方面来进行练习。幼少儿时期应从最初的基本动作开始进行练习

【第一个阶段16种基本动作模式】

走、站、跳、跑、攀、爬、抛、投、推、拉、拍、踢、钻、转、滚、平衡。

【第二个阶段三种基本技能】

1.身体平衡技能:直立、弯曲、伸展、转动。

2.身体移动技能:爬行、翻滚、行走、跑步、蹦跳、跨越。

3.物体移动技能:抓握、拿捏、拍击、传接、投掷、踢蹬。

【第三个阶段三种基本能力】

1.综合运动能力:爆发力、灵活、灵敏、力量耐力、速度耐力、协调毅力。

2.身体运动能力:速度、力量、平衡、稳定、柔韧、耐力。

3.感知运动能力:定位、定量、反应、预判、节律、操控、定向。

【婴儿爬】

趴在地面,两腿伸直并拢。手臂在身体两侧撑地向前爬行。面部朝下,腿部保持并拢放松,靠手臂撑地前行。

【小白兔跳跃】

团身屈膝,双臂放置双膝外侧手掌着地,臀部翘起,重心前移,脚跟翘起,双臂伸向前方手掌缓慢落地,腿部发力向双臂靠拢连续蹬

【直体翻滚】

身体平直俯卧,双臂向上伸直,双腿并拢,用髋部的扭转力,至身体左右翻滚。

头部微抬,防止面部触碰到地面造成损伤

【平板爬】

双手掌与双脚尖着地与肩同宽,支撑身体保持平行状态,微顶臀,进行侧向行走,或者进行原地转圈手脚配合式爬走。

【平衡木爬】

宽15cm,长5M的长方形木板。练习者只能有手和脚接触木板。若果身体其他部位接触木板以及接触地面则任务失败。

【高抬腿练习】

上一篇:场面作文300字下一篇:新学期开学第一周班主任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