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医疗机构党组织

2024-09-07

民营医疗机构党组织(精选12篇)

1.民营医疗机构党组织 篇一

民营医疗机构调研统计表

单位:江油康桥医院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林协和

一、资产:(截至2007年底)

固定资产 163.1万元,资金来源(自筹、股份、独资、个人)

业务用房 1600平方米

病床数20张

主要仪器设备:体外电容场治疗仪,LEEP刀治疗系统,电子阴道镜,旋磁电子治疗仪,乳

腺诊断仪,妇科光谱治疗仪,宫腔镜诊疗系统,不孕不育诊断仪

二、人员(截至2007年底)

职工总人数 50人,其中卫技人员数 22人,卫技人员中高级职称 5人,中级职称 2人,初级职称 11 人。

执业医师5人,助理执业医师 4 人,注册护士 8人,药剂师 2 人。检验人员1 人,其他 12人。

三、服务情况(2007年全年)

年门诊量16537人次,年住院89人次,手术 309人次,病床使用率13 % 出院者平均住院日3日

(有可能把建院以来几年列增长比较表)

四、医院收入(2007年全年)

医院总收入154.2万元,其中门诊 146.7万元,住院 7.5 万元

总收入构成中,检查费 2.62万元,治疗费 60.8 万元,药品费70.5万元

床位费 0.04万元,其它20.24 万元

公费和劳保医疗---万元,自费医疗 154.2万元

五、税费负担情况

营业税万元;城市建设附加税 万元;教育附加税 0.8万元;地方养老金 5.15万元;企业所得税万元;其它税费2.08万元;各种税费占业务总支出的 9 % 政府部门收取有关费种类和金额:工会经费,金额1.1万元。

2.民营医疗机构党组织 篇二

但是,作为公共医疗卫生领域的新生力量,民营医疗机构在发展中出现了诸多问题。

一、民营医疗机构自身的问题

民营医疗机构自身的问题可以用十六个字来概括:盲目投资,急于回收,缺乏自律,步履维艰。

民营医疗机构投资者严重缺乏对医院公益性、社会性为第一要素的认识。投资医院,公益性和社会效益是第一位的,投资回报是第二位的。多数民营医疗机构投资者对此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甚至不知道自己是在投资公共产品。这是第一个认识误区。

民营医疗机构投资者对投资回收期的认识存在严重偏差。他们最初的认识是利用医院来进行经济运作,认为这里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金库。他们根本不知道投资公共产品是需要有特殊承担能力的,需要首先承担社会责任和公益责任,其次才是投资的回收期问题。公共产品是长线投资,需要10年以上才能有真正的回收。投资时没有这样的认识,进入医疗行业后才发现这个问题,为了急于收回投资,便目无法律,急功近利,自我迷失,使民营医疗机构生存的大环境在起步时就遭遇“认识的寒冬”。这是第二个认识误区。

民营医疗机构投资者对医院的特殊性缺乏正确认识。医院需要有自己的不动产,医院用房是不可以租赁的。否则,公共产品生产就存在严重的先天不足,医疗成本就会被房屋租赁费用拖累得居高不下,影响民营医疗机构的正常生存。这是第三个认识误区。

二、国家对民营医疗机构的政策问题

国家确立发展民营医疗机构,是基于对公共医疗卫生事业投资不足,希望社会资金来补充。但没有制定放水养鱼的政策,出现了发展与政策不同步的局面。用十六个字来概括:社会集资,补缺填空,缺失涵养,政策失衡。

国家政策长期左右摇摆。民营医疗机构一直处于争论和无序竞争的状态。对医疗机构的管理是按照“依赖国家型”还是“市场导向型”,没有明确结论。这是医疗机构急盼国家出台有关政策,促进正常发展的关键。

民营医疗机构准入问题。医院问题是社会民生问题,在准入方面实行只要有资金谁都可以办医院的政策是不可取的。投资医院不同于投资产品,医院属于特殊服务业,关系到人的健康与生命,也是道德行业。办医院的资金来源选择是准入的关键,忽视了这一点就等于放弃了医疗质量,放弃了医院行业管理的根本。故医院资金来源的选择是保证民营医疗机构质量的根本,是民营医疗机构自身环境建设和发展的根本。

人力资源政策问题。医院人力资源评审条件不平等,国家没有统一的评审标准。我国医疗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和国际医疗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完全不一样,医生行动权属定位是医院管辖。而世界各国的医生行动权属是自己管辖,医生行动权属定位为自由职业者。

行业管理政策问题。国家对医院行业管理政策不统一,不规范。医院管理检查没有统一的标准。监管的力度不够,没有完整的综合性的管理规范。

三、我国医疗机构发展的共性问题

医疗机构立法问题。我国没有医院法,无法就无序。出台的一些法规缺乏严谨性。

医疗机构的总体规划问题。目前我们的医疗机构总体规划无序、混乱、盲目、重复。要避免在国家公共卫生领域搞“大跃进”,这个问题必须给予重视。

政府对医疗服务提供的公平性和可及性问题。为强化整个医疗服务提供的公平性和可及性,国家应该有针对性地加大对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经费的投入,购买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并覆盖全国城市及农村。应根据农村城市化的进程,及时调整投入比例,提升整个医疗服务提供的公平性和可及性。

舆论导向问题。社会舆论对医疗服务行业中公平、效率、质量、价格、服务等方面的认识出现了扭曲,甚至以偏盖全,伤害了广大医务工作者的积极性。

医疗价格问题。社会发展了,医疗成本连年提高,而医疗价格却不升反降。国家应该根据卫生事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每2-3年调整一次医疗价格,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应该与经济发展同步。

四、民营医疗机构发展方向和质量定位

民营医疗机构发展应该按如下方向定位:向高新医疗技术发展;向专科医院发展;在医疗资源缺乏地区向综合医院发展;向社区卫生服务和社区卫生高端服务发展。

五、发展民营医疗机构的建议

政策支持。政府要制定民营医疗机构与高新技术企业相同的优惠政策;对定位在医疗高新技术服务的民营医疗机构要给予非营利医院相同的优惠政策;对优质品牌民营医疗机构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对民营医疗机构实行扶上马送一程的政策。

财政支持。凡定位在高新医疗核心技术服务并能解决地区医疗资源问题的民营医疗机构,可实行民办公助;民营医疗机构按企业待遇,根据项目享受财政贴息贷款;凡定位在高新医疗核心技术服务、定位在二甲医院并解决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公共配套问题的民营医疗机构,政府可考虑给予固定资产投入。

加强行业管理。政府要帮助民营医疗机构建立健全完整的医疗法律保障体系、医疗质量保障体系;监督民营医疗机构的医疗质量、经营的规范化,加强对民营医疗机构医疗经营管理者与医疗服务管理者的培训,以及对民营医疗机构医护人员的培训。

六、结论

3.民营医疗机构党组织 篇三

关键词:民营;医疗机构;市场准入

我国目前处于新医改的关键时期,在此背景下,政府积极倡导社会资本引入医疗服务市场,并陆续出台了多条宏观政策,相配套的市场准入法律制度也日益完善。但相关的法律制度在制定及执行的过程中仍然存在漏洞。

一、民营医疗机构市场准入法律制度的概念

根据卫生部官方定义,按其登记注册类型的不同,医疗卫生机构可以分为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和非公立医疗卫生机构。而非公立医疗卫生机构,也称其为民营医疗机构。笔者认为,民营医疗机构是指在我国境内依法设立,由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以民间资本全资投资或者控股形式而设立的医疗卫生机构。民营医疗机构市场准入的法律制度即为民营医疗机构设立或退出医疗服务市场的法律规范。

二、 民营医疗机构市场准入的相关法律制度

随着新医改的深入,卫生部及其国务院相关部门鼓励民营医疗机构发展的相关政策越来越完善,已经形成了一个基本的框架体系。

从相关的行政法规来看,在《医疗机构管理条例》(1994年2月26日)中规定,设置医疗机构必须与经过行政部门审批,此时并未区分公立医疗机构及非公立医疗机构的准入政策①。

从部门规章及文件上来看,2008年6月修订了《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针对民营医疗机构的市场准入制度开始区别于其他经营性质的医疗机构设立规范。

从政策上看,2010年12,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员会、卫生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②。该《意见》一经发布,便引起了较多社会舆论。中央以其《意见》为中心,陆续颁布了《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意见的通知》等宏观政策。文件精神基本围绕着放宽民营医疗机构市场准入制度,打造公平的医疗卫生服务领域竞争环境等方面展开。并且,从2009年中央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到2015年3月6日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的通知》当中,对民营医疗机构的准入制度及发展均作出规划。

三、民营医疗机构准入的现存法律问题

(1)民营医疗机构的法律定位不明确。医院性质是决定一切经营行为的前提和基础。民营医疗机构从一开始出现,就存在了定性不明确的法律问题,这也是较多后续法律问题出现的源头。我国民营医疗机构有三种定性,一种为企业性质,一种为医院性质,一种是两种属性兼有的定性模式。目前,我国并未出台相应的法律,对民营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法律地位的界定。

(2)民营医疗机构准入的主体资格审批制度不统一。在审批的标准方面,一些地方政府以税收为导向,社会办医的准入门槛较。相反,有的地方准入设定严格的审批制度,采取“重准入”原则,规避社会资本进入的风险,结果却是限制和挫伤了民营医疗卫生事业的积极性。在审批权限分配的单位方面,非营利性的民营医疗机构由民政部门按照民办非企业主体性质进行登记。而营利性民营医疗服务机构却是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按照企业法人进行登记。这就造成了审批权的不稳定性,使得审批制度混乱,准入的法律制度在地方上很难进行统一的实施和规范。

(3)民营医疗机构准入制度中缺乏合理有效的退出机制。市场主体退出机制也是市场进入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健全的民营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市场退出机制,将会大大促进医疗服务领域的健康发展。一些民营医疗机构因出现各种经营问题而扰乱了医疗服务市场秩序,若无明确的退出机制,将会使得医疗服务领域更加混乱。以市场竞争为導向,辅之以相应的退出政策,将会使得医疗服务领域更加规范。

四、完善民营医疗机构市场准入法律制度的建议

(1)确定民营医疗机构的性质及准确的法律地位。民营医疗机构的性质和其法律地位,一直是中国医疗服务市场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民营医疗机构的性质不确定,准入政策在执行的过程中就无明确的法律依据,政策将无法保证一个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政府经常会对民营非赢利性医疗机构予以政策优惠。而民营营利性医疗机构的定位问题,则更为复杂,政府通常较少给予其政策优惠,使得其发展更为缓慢。因此,只有明确民营医疗机构的性质及其法律地位,民营医疗机构准入的相关制度才有明确的法律依据,也才能营造公平的医疗服务市场竞争环境。

(2)简化和规范民营医疗机构市场准入的审批程序。国际上法人的设立有很多原则,我国民营医疗机构的设立一般采取核准主义,即行政许可主义,需要相关的行政部门进行审批,而后注册登记。我国对于民营医疗卫生机构审批制度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但大众舆论常偏向与认定其审批程序过于复杂。应适当简化其审批程序,并应通过网络公开详细的审批程序来加强对审批执行机构的监督。

(3)建立和完善民营医疗机构市场退出机制。国家允许设立民营医疗机构,放宽其市场准入的条件,本就是将社会资本引入医疗服务领域,激发医疗服务领域的“鲢鱼效应”,更好的提高我国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因此,建立以市场竞争为主导的退出机制才能更好地体现国家政策的初衷。民营医疗机构因市场原因可自行决定退出医疗服务市场,而后由相关部门进行社会公告,理清其债务关系。公告期满后,进行民营医疗机构的资金和物质清算,而后由登记注册部门进行注销登记。

注释:

①《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九条,“ 单位或者个人设置医疗机构,必须经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审查批准,并取得设置医疗机构批准书,方可向有关部门办理其他手续。”

4.民营医疗机构党组织 篇四

为进一步增强民营医疗机构依法执业法律意识,促进执业行为规范、人员配置科学、服务功能健全、服务水平提升,严格准入与退出机制,根据《执业医师法》、《传染病防治法》、《母婴保健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广告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以及《市卫生局转发XX省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记分管理办法的通知》(X卫规[2012]2号)要求,2012年,我局继续多次组织区卫生监督所以规范有证医疗机构执业行为,打击非法行医、违规医疗广告以及非医学需要胎儿性别鉴定和人工终止妊娠(简称“两非”)违法行为为重点,对辖区民营医疗机构进行了执法检查,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全区现有区管民营医疗机构378家,其中医院22家,门诊部61家,诊所293家;取得母婴保健技术服务资格的机构12家;涉及放射诊疗单位44家。

为强化监管,2012年我局在以会代训、医疗机构自查自纠的基础上,组织执法人员989人次、车辆353台次,依法检查1094户次,对存在超出登记范围执业、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医疗卫生技术工作、违规发布医疗广告,特别是“两非”等违法违规行为的30余家医疗机构予以了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责令立即停止违法行为、没收非法所得、罚款等行政处罚,对涉案医生予以吊销《医师执业证书》、《母婴保健技术服务考核合格证》等处罚。

二、主要成效

1、执业行为明显规范。大多数机构依法执业意识及执业行为均长足进步,能严格按照考核标准和要求开展自查自纠,强化内部管理,规范执业行为。超出核准登记范围执业等违法违规行为大为减少。

2、内部管理日趋完善。多数机构建立了内部管理制度,留有工作轨迹,医护人员知晓和掌握医疗核心制度,现场抽查能较为熟练回答;多数医院和少数门诊部设置了相应职能部门或指定人员具体负责,明确了工作职责,确保了制度落实。XX医院等机构将核心制度上墙,内部管理制度印刷成册。

3、主动整改意识增强。对我局执法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多数机构都能按要求主动、及时整改,达到了“以监督检查促规范发展”的效果。

三、主要问题

1、医废处置污水处理不规范。医疗废物未按照规定进行分类收集、存放,XX口腔门诊部等机构未将医疗废弃物按照类别分置于专用包装容器;多数机构医疗废物暂存间不符合卫生要求;XX中西医结合医院等机构污水处理系统未正常使用;部分机构未安装污水处理装置。

2、医疗广告发布不规范。违规医疗广告的发布呈现新特点:从违规的电视广告和接头广告转移到以新闻媒体、人物专访、专题报道、健康讲座等形式违规进行踩线广告宣传。XX中西医结合医院未取得《医疗广告审查证明》违规在《XX日报》、《XX晚报》等报刊发布“胃肠检查、不插管、无痛苦”广告;XX中西医结合肛肠医院未按照《医疗广告审查证明》核准的广告成品样件内容与媒体类别,违规在互联网发布医疗广告;XX医院、XX中医医院等机构也存在违规发布医疗广告的行为。

3、卫技人员管理不规范。主要表现为医师从事本专业以外的诊疗活动;护士从事B超检查等不具备相关资质的人员从事医疗技术工作;使用取得资质,但未经注册的医师、护士从事医疗技术工作。XX西医妇科诊所使用非卫技人员从事医疗卫生技术工作。

4、执业证照及科室挂牌不规范。部分诊所未按规定悬挂《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及相关人员资质证书。XX中医医院等机构内设科室未按照核准的诊疗科目挂牌。

5、医疗文书使用不规范。部分机构未按照规定使用医疗文书或使用的医疗文书为非本医疗机构标识。

6、医护人员佩戴胸牌不规范。部分门诊部及诊所医护人员未按规定佩戴胸牌上岗。

7、消毒产品使用不规范。主要表现为使用未经国家和有关部门批准的消毒产品;使用的消毒产品未索证、不登记。部分机构消毒产品是从药店购买,未索证。

8、“两非”案件作案更加隐蔽。主要表现为医护人员利用职务之便私自开展非医学需要胎儿性别鉴定,医疗机构不知情。

四、下一步要求。

2013年,各机构应进一步提高依法执业意识,完善各项制度,加强内部管理,对存在的问题举一反三,认真整改,严禁超出登记范围执业、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医疗卫生技术工作、违规发布医疗广告、“两非”等违法违规行为的出现。未取得《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证》的机构一律不得开展终止妊娠手术,取得《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证》的二级以下的民营机构不得开展中期以上终止妊娠手术。

5.民营医疗站医疗保险管理责任状 篇五

民营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疗保险管理责任状

根据宁波市政府令第138号《宁波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规定》及甬劳社医﹝2005﹞72号“关于印发《宁波市城镇职工医疗保险费用结算暂行办法》的通知”的文件精神,特制定直属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疗保险管理责任状:

一、在排除既无挂号费又无诊疗费的自助挂号和人为分解门诊人次的前提下,对门诊有挂号而无费用的人次,只有1条的予以保留,2条以上的(含2条)扣除1条。

二、对于医保中心核减的人数,医院每季度反馈给各社区卫生服务站,并在内网上公示。

三、各卫生服务站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中心医保办视情节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整改、罚款或停止6个月以下的医疗保险服务费用结算:

1.擅自提高收费标准或增加收费项目,将未确定收费标准和不属于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的医疗费列入医疗保险基金支出的;

2.将本服务站有条件诊治的病人借故推诿给其他医疗机构的; 3.诊治过程中不验证或采取弄虚作假手段,或者将未参保人员的医疗费列入医疗保险基金支出的;

4.不因病施治,超量开药,分解门诊人次,串换药品、医疗服务项目的。

四、医疗保险经办人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中心医保办责令其限期改正并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1.违反财经纪律造成医疗保险基金损失的; 2.擅自更改医疗保险待遇标准的; 3.不按规定执行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的;

4.利用职权和工作之便徇私舞弊、索贿受贿、牟取私利的; 5.其他违反医疗保险规定的行为。

五、本服务站内门诊浮动医疗费用按下列办法结算: 1.在当年定额100%(含)以内的,按实际支付;

2.在当年定额100%至105%(含)的,在按定额支付的基础上,再补助超过部分的70%;

3.在当年定额105%至110%(含)的,在按定额支付的基础上,再补助超过部分的50%;

4.超过当年定额110%以上部分,不予支付。

六、本服务站医保人均费用一季度超过医保定额标准的,按照以上结算标准给予结算并扣除超出部分;若年终(每年4月30日)统计未超定额者,返回原扣除部分!

七、出现处方药违规、非医保支付范围、超医保支付标准等医保扣款时,门诊病人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并承担扣款额的100%。连续两个月出现相同情况扣款者,承担比例上调至110%。

八、确定2012年度职工医保参保人员在本服务站就诊时的普通门诊次均定额为95元,居民医保参保人员门诊次均定额为95元,统筹医保参保人员门诊次均定额60元。

九、其他违反宁波市医保管理规定的行为,中心医保办视情节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整改、罚款或停止6个月以下的医疗保险服务费用结算。

十、本责任状一式二份,一份本服务站保存,另一份由中心医保办保存。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社区卫生服务站

责任人: 责任人:

6.浅谈民营医院医疗风险管理 篇六

上个世纪80年代,民营医院已经在中国医疗行业中出现。但中国民营医院真正大规模的发展,是在2001年以后。由于中国对医院实行国有管理,公立医院由当地卫生部门直接管理,而民营医院的建立必须经当地卫生部门批准。虽然政策没有限制民营医院的建立,但卫生部门出于对公立医院的保护,在审批时对民营医院卡得很严,民营医院在这样的环境下,很难得到发展。2001年9月中国开放医疗市场,鼓励发展民营医疗机构,民营医院开始在社会上大量出现。

2003年,民营医院的发展进入了最好的时期,由于公立医院资金投入不足,地方政府将医疗资金的投入来源盯向了民间资本。许多地方政府改革卫生医疗体制,允许公立医院通过委托经营、股份合作、股份制等形式,或整体出让的办法,引进社会资本,并对民营医院实行3年免税制度。

民营医疗机构是市场经济的产物,通过改善服务质量提高效率,加强管理降低成本,多数民营医院都以比公立医院更低的价格提供服务,降低了病人的负担。以各类专科和中医、民族医药为主的民营医院实际上补充了公立医院的空白医疗市场。

民营医院的发展打破了医疗市场公立医院一统天下的垄断局面,竞争机制给医疗服务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

民营医院与公立医院区别

资金来源不同:民营医院的资金来自于投资方,公立医院则为国家或地方有关部门。管理体制不同:民营医院实行企业化管理,上至院长、下至员工均为聘用合同制,从管理体制上确保人员配置合理化、潜能发挥最大化、社会效益最佳化。

经营方式不同:民营医院可根据病人需求和医疗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服务项目和服务价格,让病人得到更好的服务和更多的实惠。性质

《关于城镇医疗机构分类管理的实施意见》规定:“城镇个体诊所、私立医院、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和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一般定为营利性医疗机构。”正因为如此,绝大多数民营医院都被定位为营利性医院,因而托管、合资、并购成为许多社会资本迂回进入公立医院取得非营利性医院资格的方式。尽管以这种方式进入医疗市场的难度比新建一座医院更大,但不少民间资本却乐此不疲,因为这样不仅可以取得医保定点资格,而且可以享受非营利性医院免税的政策。目前,并没有相关政策硬性规定,公立医院通过以上方式转化成民营医院后,一定要转为营利性医院。医院投资大,回报周期较长,前期开销大,后期回报稳定,虽然正规的投资者不少,但不排除社会资本投资医院的趋利性,如果社会资本没有很好的退出渠道,将迫使其追求短期效益,选择“一投入就要盈利,一盈利马上又准备退出”的方式。

目前,我国民营医院的管理者从整体上讲,还缺乏现代医院经营管理的理念,缺乏运作现代医院的经验,大多数经验丰富的管理人才仍集中在公立医院。所以,民营医院在管理的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方面尚显不足。部分民营医院内部管理体制落后,保留着家族式管理,用人及报酬待遇方面个人说了算,随意性大,管理缺乏规范,影响职工积极性的发挥。部分民营医院的管理以经济效益为主轴,一切由收入说了算,定经济指标,动辄罚款,员工压力极大。部分民营在薪酬上不是根据岗位的责任、风险和业绩,而是用学历资历来决定报酬,不能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民营医院风险的应对策略民营医院要想持续经营,必须加强以上各个方面的风险管理,不断探索预防风险的管理制度和应对策略,有效地缓解和规避医院发展中的技术、人才和管理等风险,使医院能够持续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取得长久发展。

1、强化品牌战略

民营医院要着眼长远,打造优势品牌,才可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高起点、高标准办医院,民营医院要以品牌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通过差异化来发掘比较优势,要从技术、服务、基础设施和自身形象等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民营医院要坚决贯彻“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服务模式,提高其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切实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专科,开展高新诊疗技术项目,向社会提供有特色、高效优质服务,不断提高医院知名度,只有这样,才能够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其次,民营医院应发挥自身的特点,坚持比公立医院具有更好的服务优势。服务态度和落后的管理模式是公立医院的主要弊病,民营医院具有灵活的企业化运作模式、亲切周到的医疗服务及“随行就市”的特点,只有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才能扩展生存空间。服务人员应不断提升自身素质,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积极满足患者对高品质、多元化的服务需求,使患者在就医过程中充分享受到“顾客就是上帝”的待遇。推行“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服务理念,给患者以全身心的医疗和护理,不仅身体上的疾病能得到很好的治疗,还应该在生活起居、心理疏导上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

第三,加强环境和设备投入

民营医院首先要在硬件设施上取得与公立医院的比较优势。要加强医疗环境建设,为病人提供一个高雅、舒适的就诊环境,同时要加大设备投入,引进国际最新诊疗设备,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医院是否有品牌吸引力,环境非常重要。为患者提供舒适、温馨、颇具人性化的就医环境,可以吸引更多的患者前往就医。第四,开展科研,力争在学术领域占据一席之地

如同一个缺乏研发机构的企业注定缺乏生命力一样,一个没有科研的民营医院也永远都不会被医学界的主流所认可,因此,民营医院的决策者应该高瞻远瞩,确立长远的规划,将每年收益的一部分投入到科研中去,确立和巩固自身的学术地位,力争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进行国际学术交流,邀请国际知名学者参观交流,这样既能提高医院的医疗技术,又能扩大医院的知名度。

最后,树立良好形象。民营医院可以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对医院的概况进行宣传,提高知名度,但宣传的内容应该实事求是,让更多的患者认识自己,放心地选择这所医院就医。同时,也应大力开展公益活动,承担一定的社会预防保健义务,对特困病人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另外,还要狠抓医德医风建设,杜绝红包、回扣、乱开药和检查的不正之风,适当降低收费,让患者明白消费。

2、加强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已经成为现代医院经营管理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民营医院甚至整个医疗服务体系都处在过渡阶段,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亦逐步提高,一种全新的医患关系正在形成,各级医疗机构都将面临前所未有的责任与风险。因此,加强医院风险管理的必要性是勿庸置疑的。风险管理首先要有危机意识,要有“先见之明”。风险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医院的决策者、管理者以及工作人员必须保持清醒头脑,警惕风险隐患。

(1)设立风险基金,购买保险。首先,医院可以根据科室风险大小,从各个科室的个人奖金中提取一定的比例,再根据各科室提取的金额进行配套设立医疗风险基金;涉及到民事赔偿时,由医疗风险基金和责任人共同承担。其次,医院应为医务人员向保险公司购买责任保险,医疗责任保险被公认为既能降低医院风险,又能保障患者权利的“良方”。

(2)加强制度建设,强化职业风险意识。管理者要再结合法律和实践的基础上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对这些规定,医务人员均应认真执行。重点抓好制度落实,强化职业管理意识。

(3)依法行医,维权自律。在全民法律意识日益增强的今天,医务人员应学会用法律来保

护自己的权利,同时严格自律,用法律、法规约束自己的行为,履行医生对患者应尽的义务,做好本职工作。

(4)提高业务技术水平,强化职业训练意识。教育医务人员从日常工作点滴做起,规范自己的医疗行为。努力钻研业务技术,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增强责任意识,预防和规避医疗风险的发生。提高医务人员素质,强化职业道德意识;防范医疗风险,较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医疗风险的判断,对预期的或潜在的医疗风险作出评估;在完成这样一个分析后,将有关风险告知患者,令其有所了解或作出选择,这对化解医疗风险、缓解医患双方之间的矛盾就有积极作用。

(5)加强沟通,耐心解释。有很多医疗纠纷是由于医患双方缺乏沟通造成的,医务人员在具体工作中应加强与患者的交流、沟通,认真对待患者及其家属对病情提出的疑问,对预期或潜在的医疗风险要能够做出评估,并将评估确认的有关风险告知患者。

(6)认真处理医疗纠纷,及时总结经验教训。要重视病人的权利,从根本上转变医疗作风,平等地对待患者,重视患者生命权、健康权、平等医疗权、疾病认知权、知情同意权等权利。加强自身修养,积极融洽医患关系,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意识,多和患者进行有效的交流,认真履行医疗活动中的各种义务,在融洽医患关系中起积极、带头作用。

3、实施人才战略,保障持续发展

人才战略在民营医院发展的战略中具有重要的位置。稳定的人才队伍是确保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可靠保证。民营医院要立足于引进和培养人才,确保医院有一支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才能够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首先,要注重引进优秀的专业人才,提高技术档次。应建立一整套严格的人才招聘、试用、正式聘用考核制度,用人制度要建立在注重个人技术能力、适者生存的激烈竞争基础上,既重文凭,又不仅仅重文凭,对医技人员采取低职高聘、高职低聘制度。保证人才质量和技术队伍的稳定性。

同时,要注重人才培养,民营医院可以与医学院建立联系,争取成为医学院的附属医院,可以送员工参加各种培训,提升他们的业务水平,要善于培养年青人才,尽量避免技术骨干流动过于频繁,要做好“引才、留才、用才、育才”四篇文章,为创特色品牌奠定组织基础。管理者自身也要不断学习先进的市场理论和管理理念,以更好地管理和培育人才。最后,要控制人才流失。应强调以人为本,通过待遇留人、情感留人和事业留人,给医生们一个宽松的行医环境,不压硬性经济指标,不恶性竞争。建立良好的人际氛围,倡导团结友爱精神和爱院如家的奉献精神、主人翁精神,塑造积极向上的心理行为文化。

4、建设医院文化,增强凝聚力

一个团队要有竞争力,就必须保证这个团队的团结。民营医院一定要注意建设自己的医院文化。医院文化是决定医院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民营医院的发展尤其需要形成自己的医院文化。医院文化是在一定的规章制度体系框架下经历过时间的积淀逐步形成的。医院文化作为一种软环境,对员工心态的影响很大。良性的医院文化是建立在合理的制度体系之上的,只有建立了这种制度,才能形成最终的核心价值观和医院文化,医院才能够实现良性的扩张和发展。

另外,很多技术人员或者骨干不只看重钱,很多时候声誉对他们更为重要。所以,投资方在给他们分配利益的时候,也必须考虑到怎么让他们获得声誉。而这对他们不但是一种尊重,更是吸引和团结他们的好方式。

7.民营医疗机构党组织 篇七

1 材料与方法

1.1 菌株

压力蒸汽灭菌器指示菌株为嗜热脂肪杆菌芽孢 (ATCC 7953) , 菌片含菌量为5.0×105~5.0×106cfu/片, 购自北京四环卫生药械厂。

1.2 监测对象及项目

抽取12家民营医疗机构 (包括3家综合医院和9家专科医院) 为监测对象。监测项目为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医疗用品、医护人员手、灭菌器压力灭菌效果、使用中消毒液、紫外线辐照强度等7项。

1.3 评价标准

依据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 (2002版) 、GB15982-1995《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1-1995《消毒与灭菌效果的评价方法与标准》相关规定, 对监测结果进行评价, 并计算合格率。

1.4 统计分析

应用SPSS13.0进行χ2检验。

2 结果

2.1 概况

2年共计采集样品1 026份, 合格997份, 平均总合格率97.2%。其总合格率分别为:室内空气96.9%, 医务人员手98.6%, 物体表面96.2%, 使用中消毒液97.0%, 医疗用品99.1%, 压力蒸汽灭菌器95.8%, 紫外线灯90.0%, 以医疗用品合格率最高, 紫外线灯合格率最低。不同样品间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4.92, P<0.05) 。 (表1)

2.2 不同年份合格率比较

2010-2011年南京市民营医疗机构的消毒质量监测合格率分别为96.1%和98.4%, 其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96, P<0.05) 。

2.3 不同类型医疗机构合格率比较

综合医院2010年合格率为100% (265/265) , 2011年合格率为98.0% (196/200) ;专科医院2010年合格率为92.2% (248/269) , 专科医院2011年合格率为98.6% (288/292) 。综合医院总合格率为99.1% (461/465) , 专科医院总合格率为95.5% (536/561) , 二者总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1.971, P<0.01) 。

3 讨论

3.1 南京市民营医疗机构消毒效果总体水平较好, 且有逐年增长趋势

通过与珠海市报告的民营医疗机构消毒监测合格率比较[1], 南京市民营医疗机构消毒监测合格率略高。消毒质量监测报告中, 主要是紫外线灯、压力蒸汽灭菌器合格率偏低。调查发现, 紫外线灯安装的高度、数量、位置、灯管表面不清洁、使用时间等方面存在问题, 没有按照《消毒技术规范》要求来具体实施。建议室内空气消毒使用更方便的高强度循环风紫外线消毒器或静电吸附式空气消毒器等设施切实改善室内空气质量[2]。

3.2 压力蒸汽灭菌器是医疗器械灭菌的主要手段, 也是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3]

本次监测中, 压力蒸汽灭菌器采用生物方法进行监测, 监测合格率为95.8%, 情况不是很理想。调查发现, 部分民营医疗机构压力蒸汽灭菌器负责维护管理的人员, 对其原理和正确操作了解不足, 以及对医疗物品包装、摆放位置、保存等专业基础知识掌握不足, 这些都可能影响到压力蒸汽灭菌器的灭菌效果[4]。建议民营医疗机构重视压力蒸汽灭菌器的管理, 配备专业人员, 系统学习专业基础知识和相关规章制度。

3.3 建议

各医疗机构认真落实医院感染控制管理工作, 开展消毒管理工作培训, 重点培训消毒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 提高医院感染控制能力。此外应加强民营医疗机构消毒质量监督和监测工作, 使民营医疗机构医院感染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长效化。

参考文献

[1]陈瑞丽, 王松, 罗蕾蕾, 等.珠海市民营医疗机构消毒质量监测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 2012, 6 (12) :170-171.

[2]吴永林, 海鹰.固原市原州区2010年31家医疗机构消毒监测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 2012, 39 (13) :3479-3480.

[3]郑丽芳.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的质量考核[J].中华医药感染学杂志, 2008, 18 (1) :811.

8.民营医疗机构党组织 篇八

关键词:金融共生;民营金融机构;民营企业;金融共生模式

近五年来,随着中央作出支持福建加快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福建省经济发展面临重大历史性机遇,国家各部委支持力度前所未有;闽台经济融合进一步深化,平潭综合实验区开放开发和福建省自由贸易试验区获批、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中,福建省被确立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福州新区获批为国家级新区,“两岸金融创新合作示范区”建设成为重点推进的项目之一,发展的动力活力进一步增强。在“十三五”期间,如何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探索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新途径,是当务之急。

本文从金融共生视角出发,深入福建省民营经济和民营金融相互促进的实际状况,探索金融服务如何更好的服务实体经济,构建民营金融机构与民营企业、民营金融机构和其他金融机构共同发展,互惠互利的良性循环机制。

本文所研究的福建省民营金融机构,主要指由福建省民间资本投入设立,为民营经济的发展进行融资的民间金融机构,目前主要有城市商业银行、城市信用合作社、村镇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农村合作基金会、融资担保公司,信托公司等。

1 金融共生关系文献综述

随着金融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国内外学者及政府部门开始寻求避免单纯恶性竞争的解决方法,金融机构的合作机制研究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如金融战略联盟机制研究,金融产业集群发展研究,可持续合作发展研究等。随着共生理论引入金融学领域,相关研究表明,基于演化经济学的共生理论是研究金融机构竞合问题的有效途径。如Choietal等(1986,2002)对全球的14个主要的金融企业集聚区进行实证分析,从金融中心集聚吸引力到金融共生现象的动因等进行实证和系统分析。

袁纯清(2002)研究金融机构与厂商之间关系,基于改善两者共生关系的角度提出了地方商业银行所需要进行的改革和制度更新。丁焕强(2006)基于共生理论,从突出共生单元、健全共生模式及促进共生环境建设等各方面建议构建我国农村金融和谐共生体系的制度安排。何自力等(2006)构建了我国银行业与客户企业共生关系的测量模型,认为我国银行业与客户企业共生的模式是非对称性互惠型共生模式。龙会芳(2010)等在对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研究时,运用金融共生理论,指出村镇银行应该依靠合作机制与其他商业银行进行合作,积极创新合作方式。

以上研究表明,金融企業与客户、金融企业与其他金融企业之间是处于一定的共生环境中,以某种的共生关系相互依存,是可以相互补充与促进,它们之间可以通过共同发展与共同适应来达到创新、激活与进化。而且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金融共生理论能对区域金融体系和谐共生的制度安排提供有效的方法论。

2 福建省民营金融机构与民营企业共生现状分析

根据金融共生理论,金融共生关系建立的基础是共生单元,金融共生关系构成的关键要素是共生模式,金融共生环境是外部条件。因此,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称为三大要素。

2.1 福建省民营金融的共生单元分析

构成金融共生体或共生关系的基本能量生产单位和交换单位的是金融共生单元,具体包括了资金供给者如银行类金融机构、信托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资金需求方主要包括中小微企业与私人个体和各种中介机构(如各种担保、信用评级等中介机构)。共生单元中,反映共生内在性质的称为质参量,其中起主导作用的质参量被称为主质参量。民营金融和中小民营企业作为共生系统里两个相互作用的共生单元,都以利润最大化为各自目的。福建省民营金融机构作为资金借贷部门,其主质参量主要为金融资产总额,贷款数量与贷款户数等,而福建省中小微民营企业需要借入资金以维持发展,是资金需求方,其主质参量主要为营业收入、利润额与生产总值等。从金融共生的角度来看,福建省民营金融机构和中小民营企业间存在着天然的共生关系,具体表现如下。

福建省民营金融机构发展快速。2014年末,福建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为59748.9亿元,增长20.5%。其中,民营为主的银行类金融机构资产为39032.9亿,占65.3%,其中包括城市商业银行4家,小型农村金融机构68家,新型中小金融机构48家。中小商业银行拓展社区银行服务,已开业超过200家,提供错时金融服务,晚间客流量占比达40%,个人户均金融资产约为传统支行的4倍。福建省银行类金融机构已建立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超过300家,拥有小微企业专属金融产品超过200种。

福建省2014全年小微企业贷款(含个人经营性贷款)增加1125.7亿元,占企业贷款增量的49.4%,比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增速有所下滑。2014年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465.68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0.0%。人民币个人消费贷款余额7489.61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3.7%。福建省银行业金融机构创新续贷模式,有效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

中小微民营企业是福建省工业企业的主体,共约6万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中小微民营工业企业13833家,占福建省工业企业总数的99%以上,工业增加值的80%、工业利税的75%、就业岗位的85%、出口的70%。2014年,福建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1万亿元,其中民营经济占生产总值的67.2%。这意味着,2014年,福建民营经济创造了逾1.6万亿GDP,企业直接融资1404.45亿元。

福建省自贸区成立之后,福建省民营金融共生单元出现了新的变化,金融企业集群共生效应凸显,截止2016年3月,金融及类金融企业已超过340家入驻福建自贸试验区福州片区,并有4家台资银行和4家台资保险公司落户福建。2016年,多家大型金融企业拟联合信托、租赁等公司在福建自贸区设立投资管理公司和融资租赁公司,自贸区内的海西金融超市就将为中小微企业和金融服务企业在跨境贸易金融、小微金融和互联网金融等各类专业化金融服务领域牵线搭桥,为存在跨境投融资需求的企业和个人提供一揽子的金融信息服务,形成金融共生的典型集群关系,有效缓解省内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2.2 福建省民营金融共生模式分析

金融共生模式是指金融共生单元之间相互结合的形式和相互作用的方式。金融共生模式能够体现共生单元之间即金融机构与其他部门的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具体方式。金融共生模式可以根据共生组织模式的不同分成点共生模式、间歇共生模式、连续共生模式和一体化共生四种类别。根据共生行为模式的不同,可以分成寄生模式、偏利共生模式、非对称互惠共生模式和对称互惠共生模式四种类别。

2.2.1 共生行为模式。从行为模式来看,现阶段福建省民营金融与中小民营企业的共生模式介于偏利共生和非对称互惠共生模式之间。从共生单元之间关系来看,福建省民营金融和中小民营企业合作能够促进双方资产增加,产生共生利润,具有互惠性,但共生利润的分配呈现非对称分配现象,属于非对称互惠共生模式。在经济周期的上升期与繁荣期,民营金融机构与民营企业均能获得贷款产生的额外收益,又因不同行业景气度差别,两者获得收益分配比例有所差别,具有非对称互惠共生模式;在经济周期的衰退期与萧条期,福建省民营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的贷款呈现风险高于收益的特征,不良贷款率和不良贷款余额双升,产生的增量收益主要向民营企业倾斜,呈现偏利共生的行为模式。根据金融共生理论,最理想的共生行为模式为对称性互惠共生,目前离此还有一定差距。

2.2.2 共生组织模式。福建省民营金融机构和中小民营企业的合作具备从间歇共生模式向连续共生模式过渡的基本特征。连续共生模式的定义为:企业间建立的是一种长期合作关系,是多角度、全方位的合作关系,并且在企业共生系统内部为这种合作关系建立了相应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使企业间共生合作关系得以常态化和制度化。福建省民营金融机构针对中小微民营企业先后推出“连贷通”、“税易贷”、“诚信贷”、“续贷宝”、“房贷通”等金融服务特色产品,推动无还本续贷业务等等,可见两者合作范围在不断扩大,合作内容在不断深化。但目前福建省民营金融机构缺乏网络平台和科技支撑,缺乏复合型人才,这些较大阻碍了共生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因此福建省民营金融机构和中小民营企业的合作已经具备连续共生组织模式的基本特征,离理想的一体化共生模式还有较大差距。

2.2.3 福建省民营金融共生环境分析

共生系统存在着正向、反向和中性三种环境形式。一是正向环境,对共生体的作用是积极的,会促进金融共生关系的发展;二是反向环境,对共生体的作用是消极的,会起着抑制金融共生关系的作用;三是中性环境,其对共生体的作用表现为惰性,对共生关系既没有积极作用也没有消极作用。

现阶段,福建省正在逐步構建正向积极的民营金融共生环境,促进金融共生关系的良性发展。福建省2013年出台了《关于加快村镇银行组建和发展的指导意见》,推动符合条件的产业资本、民间资本参与发起设立村镇银行提供多项配套优惠政策;对新设立的村镇银行,给予开办补助,对村镇银行每设立一家支行可给予10万元补助,为实际到位注册资本金1%-3%的,补助金额不超过1000万元等等推动民营金融机构大力发展的政策措施,截止2015年底,福建省已有55家村镇银行获银监会备案批复组建,覆盖全省90%的县域。

金融服务改革正在成为福建省自贸区建设的重要推进内容,福建自贸区福州、厦门片区共同打造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和两岸金融创新合作示范区,有助于建立两岸金融共生合作的良好环境,可以为自贸区企业提供新的融资渠道,进一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福建省近两年推出了122个项目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建设运营,实施PPP试点项目32个,对东盟投资同比增长93.7%实际利用台资11.9亿美元,台湾地区4家银行在闽设立分行,实现零的突破。

但福建省仍然存在着不利于金融共生的环境,抑制着金融共生关系的纵深发展。首先,针对新兴中小金融机构的法律还不够完善,监管存在缺陷。其次,福建省金融改革步伐依然跟不上中小企业转型升级所需的各种金融支持,有所滞后,导致福建省中小民营企业融资困境问题依然突出。由于近两年经济下行,民营企业亏损面较大,大中型金融机构对中小民营企业惜贷现象依然严重。第三,福建省民营金融和中小民营企业的借贷关系缺乏足值抵押,主要建立在长期信用关系之上,联合担保也主要是依靠联保成员之间的相互约束以及中小民营企业的自律来维系,共生环境不稳定,具有脆弱性。

3 福建省民营金融机构与民营企业共生关系的优化机制

3.1福建省中小民营企业的信息披露优化机制

3.1.1 财务会计信息的披露

民间金融机构需要以中小民营企业披露的企业经营状况作为是否放贷的基础,只有改善双方信息不对称现状,才能根本改善福建省民间金融机构与民营企业的共生关系,促使双方共生关系稳定健康发展,解决中小民营企业融资困境、产业空心化等难题。中小民营企业要规范披露财务信息,也要披露企业现金流等相关信息,使民营金融机构能掌握企业资金管理情况和筹集资金的流向,使两者共生关系向着更高层次发展。

3.1.2 构建专门的信息披露平台

政府应积极引导建立专门的中小微民营企业信息披露平台,可以降低金融机构信息搜寻成本,由专门人员管理中小民营企业信息的上传和披露,保证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可以降低政府监管部门的监管成本,促进民营金融机构信息需求与民营企业信息披露质参量相容,从而改善两者的共生关系。

3.2 增强民营金融机构间的共生合作机制

目前,以村镇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小贷公司等为代表的新型中小型民营金融机构普遍社会认知度低,筹集资金困难。许多新兴中小金融机构普遍没有参加人行的大小额支付清算系统,金融基础服务体系不健全,征信系统不完善,给客户带来诸多不便,导致高端客户流失,阻碍了金融业务的拓展。

3.2.1 加强横向金融合作。民营金融机构如村镇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等还要积极和发起行以及其他的商业银行合作,通过货币市场交易,如票据转贴现,回购交易和信贷资产转让来解决资金需求问题,还可利用大行的品牌提升自身信用。

3.2.2 加入其他金融机构支付系统,解决支付清算问题。通过同其他金融机构的合作,间接加入支付系统。新兴中小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发起行解决资金清算问题,也可通过农村信用社、城市商业银行或邮政储蓄银行间接加入支付系统。在现有支付环境条件下,农村信用社网点和邮政储蓄银行网点较多,汇兑系统较健全,可以通过合作代理其资金清算业务。

3.2.3 共同授信,联合贷款。很多小型民营金融机构资本金不足、放款业务受限,很难满足规模以上民营企业大额信贷资金需求,而通过与其他商业银行的业务合作,共同对项目联合放款,或者为同一产业链上的多家企业共同授信,扩大金融合作规模。农商行与村镇银行等中小金融机构还要加强与保险机构的合作,分散贷款风险,探索建立金融服务新模式。

3.3 实现金融加科技的升级,创新网络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模式

新技术的运用正在改变金融行业的生态格局。随着IT技术整合与云运算、移动运算能力、物联网、大数据分析、社群媒体等为代表的智慧科技的飞跃发展, 金融产业正兴起一场金融科技革命。其中,以第三方支付、P2P网络借贷、股权众筹为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典型代表,互联网金融经营模式和价值创造方式对传统银行业务已经形成直接冲击甚至具有替代作用。传统金融产业也顺应这一趋势,加快步伐发展数字金融,并从利用大数据分析客户的交易行为,寻找客户最需要服务项目去发展商业模式。

互联网金融模式通过打破金融资源在时间和空间配置的局限,使中小金融機构的信贷范围大大扩展,在互联网层面建立起更广泛的共生关系,提供了与小微企业新的共生环境。民营金融机构应抓住这一契机,建立起与互联网金融相互合作的小微企业服务新模式,加强电商合作贷款模式,加强物流供应链金融合作,利用大数据分析,形成“信息流 + 金融流” 的新型运作模式,在互联网平台上建立更稳固的共生机制。

未来5-10年,金融技术与产品创新在民营金融领域的应用会更加综合化和多元化。综合运用信贷、租赁、保理、众筹等多种金融服务手段为客户提供综合化服务,将成为未来民营金融机构和民营中小微企业演化共生发展的主流方向。

参考文献:

[1]袁纯清.金融共生理论与城市商业银行改革[M].北京:商务印务馆.2002,9.

[2]李良贤.基于共生理论的中小企业竞合成长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1,5.

[3]张平.合作战略[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1.

[4]刘沛林,卜华白.金融共生理论及其实际运用价值[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7).

[5]张志元.金融企业共生能力评估及其集群发展的总体态势[J].改革.2011(9).

[6]李俊武,刘祖德.中小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发展作用的实证分析[J].改革与战略.2009(8).

[7]丁焕强.基于金融共生理论的农村金融体制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6(10).

[8]王雨舟.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金融共生路径选择[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0.(7)

[9]杜朝运,李滨.两岸银行业合作发展:基于共生理论的研究[J].福建金融.2013.(1).

9.民营医疗机构党组织 篇九

康瑞医院

存在问题:

一、科室管理:

1、科室没有一类医疗技术目录;

2、制定核心制度14条,但执行不到位;

3、医务人员对工作职责及相关制度不熟悉,医院未定期进行培训;

4、科室未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二、门诊医疗质量与持续改进

1、门诊科室缺首诊负责制

2、无门诊突发意外情况的处理预案;

3、手卫生规范未掌握;

三、病区医疗质量与持续改进;

1、未实行临床路径;

2、核心制度执行情况:

有交接班记录,内容不全面;无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有医患谈话表,家属签字的缺患者授权委托书,谈话内容欠规范,存在安全隐患;

3、用药不规范,抗菌药物使用时间过长;

建议:

加强管理,整理一类医疗技术目录;

加强对医务人员工作职责及相关制度的培训,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加强核心制度的培训力度,所有人员要知晓并严格执行,尤其是医患沟通制定的执行要到位; 加强手卫生规范培训考核;

实行临床路径;

规范合理用药培训,尤其是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黄河源慈善医院

存在问题:

门诊医疗质量检查

1、门诊规章制度不健全

2、无门诊突发意外情况的处理预案

3、手卫生规范未掌握;

建议:

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制定突发意外情况的处理预案;

10.民营医疗机构党组织 篇十

昨天,国家发改委、卫计委、人社部公布放开非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鼓励社会办医的一揽子政策措施——《关于非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实行市场调节价有关问题的通知》。对非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实行市场调节价,同时加强监督,研究制定价格行为规范。通知要求,对符合医保规定的非公立医疗机构,应按程序将其纳入基本医保等社保服务,并执行与公立医院相同的支付政策。

一、官方释疑

政策对民营医院有何影响?

1.发改委:目前,我国公立医疗机构都是非营利性医疗机构,非公立医疗机构包括营利性和非营利性两类。营利性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已实行市场调节价,这次是进一步放开了非营利性的民营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这项措施可以充分发挥价格杠杆作用,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加快进入医疗卫生领域,扩大医疗服务供给,推动多元化办医格局的形成,有助于缓解当前群众看病难的矛盾,还有利于满足群众多样化的医疗服务需求。

民营医院服务价格如何定?

2.发改委:放开非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后,非公立医疗机构将根据市场供求及竞争情况,按照公平、合法和诚实信用的原则自主制定价格,并保持一定时期内价格水平相对稳定,政府不进行不当干预。政府鼓励非公立医疗机构在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同时,根据自身特点提供更多满足群众多元化、个性化需求的医疗服务,其收费方式可以灵活多样,可以按服务项目收费,可以按病种打包收费,也可以按服务人次等确定收费方式。

民营医院看病医保报销吗?

3.发改委:医疗保险对非公立医疗机构执行与公立医疗机构相同的支付政策。凡是符合医保定点相关规定的非公立医疗机构,各地都会将其纳入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农合、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的定点服务范围,执行与公立医疗机构相同的支付政策,不得区别对待,保证群众在医保定点的非公立医疗机构看病就医费用能够及时报销。

民营医院会有集中涨价吗?

4.发改委:目前,我国非公立医疗机构提供服务的市场占有率较低,在与公立医疗机构竞争中仍处于弱势地位。放开价格后,由于在基本医疗服务上与公立医疗机构存在竞争,其基本医疗服务的价格会与公立医疗机构基本衔接,不会出现集中涨价局面。医疗保险也将发挥费用控制作用,保证基本医疗服务价格水平基本平稳。非公立医疗机构提供的个性化、特色化等非基本医疗服务价格,将根据市场供求、支付能力等因素自主确定。

政府应如何监管医院价格?

5.发改委:放开价格的同时,要加强监管,既要通过价格杠杆促进非公立医疗机构发展,也要通过制定规则规范其价格行为,防止滥用定价权。首先要求各地制定医疗机构服务价格行为规范,并要求非公立医疗机构建立健全内部价格管理制度,合理约束价格行为。同时,非公立医疗机构也要严格执行明码标价和医药费用明细清单制度。政府还将加强诊疗行为和医疗质量监管。

二、政策发布

定性

公立医院名录外均为非公立医院

通知要求,今年6月底前,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根据审批权限,向社会发布辖区内公立医疗机构名录,并依据公立医疗机构开业、更名、停业等变化情况及时进行调整,名录之外所有医疗机构均为非公立医疗机构,其提供的所有医疗服务价格实行市场调节。

发改委要求,各地要督促落实这项政策,不得以任何方式对非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进行不当干预。同时非公立医疗机构服务价格也不能违法违规,各地要研究制定价格行为规范,督促医疗机构建立健全内部价格管理制度。

收费

定价须相对稳定价格违法将处理

通知要求,相关医疗机构应按照公平、合法和诚实信用的原则合理制定价格,并保持一定时期内价格水平相对稳定;要按规定执行明码标价和医药费用明细清单制度,通过多种方式向患者公示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一旦发生价格违法,将依法严肃处理。

发改委表示,鼓励非公立医疗机构积极探索实行有利于控制费用、公开透明、方便操作的医疗服务收费方式。属于营利性质的非公立医疗机构,可自行设立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属于非营利性质的非公立医疗机构,应按照《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设立服务项目。

医保

凡符合医保条件支付政策应相同

此外,通知还规定要建立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与定点非公立医疗机构的谈判机制。凡符合医保定点相关规定的非公立医疗机构,应按程序将其纳入职工基本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保定点服务范围,并执行与公立医院相同的支付政策。

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应按照医保付费方式改革的要求,与定点非公立医疗机构通过谈判确定具体付费方式和标准,提高基金使用效率。

三、专家解读

昨天,著名医院管理专家王健康向京华时报记者解读这一政策时,将其称为“医改三十年来最大动作”。将有效引导社会资本注入医疗界,在确保各项政策调控到位的情况下,广大市民将是医疗机构市场化的最终受益者。

早期局部涨价调控后平稳

王健康介绍,我国公立医疗机构都是非营利性的,非公立医疗机构也包括营利性和非营利性两类。实际上非公立营利性医疗机构已实行了市场调节价,这次是进一步放开了非营利性的民营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

他进一步解释,近年来,我国注入医疗服务行业的资金虽有所增长,但仍呈现短缺不足的状态。价格放开后,非公立医院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定价,从而获取利益回报,这一情况会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注入医疗服务行业,增强市场竞争,群众的选择范围将大大增加。

王健康说,目前我国非公立医疗机构的市场占有率较低,在与公立医院的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他认为,在政策实行早期,可能会出现部分非公立医院涨价的情况。相应的监管到位后,长时间的市场价格调控会使非公立医院的价格平稳下来。

社会办医仍存在三大瓶颈

王健康表示,近年来,社会办医是政府鼓励方向,但仍有着难以突破的瓶颈,面临三大难题。首先,虽然国家鼓励,地方也有实际政策,但落实起来却有困难,比如税收、用地、医务人员晋级等政策保障方面,没有实际话语权。目前一些非公立医院生存比较艰难,人才的格局是老的老,小的小,医护专业队伍青黄不接,与公立医院有着看不见的区别和差异。

其次,很多市民一直持有“公立医院医资强、民营医院主要靠服务”的传统观点,使得非公立医院的发展不充分。

此外,国家处于对部分药品、大型医疗设备价格的趋向性调低阶段,社会资本注入医疗领域后往往得不到相应的回报,社会资本办医的有效投入可能受限。政府可以考虑在大型医疗设备引进、免税、培训方面给予优先。

须及时出台对接医保措施

王健康介绍,目前,部分非公立医院已与医保对接,患者可以进行医保报销。但如果价格放开的政策落实后,消费者报销的医保部分,必须与公立医院的相应服务同等价格。按照目前规定,如不及时出台配套措施,民营医院的医保报销项目可能全面退出,势必影响这几年发展的成果。

王健康称,民营医院如申请医保定点单位,资质应符合相应的医保政策。除了必须经过医保审核,在设备硬件上和人员配备上则需和公立医院一样达到一定标准。目前,30%以上的非公立医院可以使用医保报销,而这一比例仍在扩大。

王健康称,目前,仅公布了政策的框架内容,而政府方面应进一步制定详细的、可操作的监管措施。

本版采写京华时报记者周宇龚棉平亦凡综合新华社

医院观点

对于放开非公立医疗机构价格的政策,一些民营医院的经营者也有自己的看法。除了表示对政策欢迎,希望尽快落实外,也有一些民营医院经营者表示,即使价格放开,民营医院提价也要谨慎,否则更无法与价格低廉的公立医院竞争了。

欢迎好政策尽快落地

四川省最大民营医院——成都市西区医院郝士权说:“放开民营医院医疗服务价格对民营医院发展肯定有好处。让我们发展更有信心了。如果价格不放开,一些个性化的特色服务等业务就没法做。”

“我们欢迎这些好政策,期待尽快让我们纳入医保报销定点医院。”首都第一家大陆与台资合办的民营医院——北京宝岛妇产医院董事长杨文秀说。

来自福建莆田的杨文秀在全国还投资了9家皮肤病专科和多家综合性医院及产科医院。

谨慎看待“放开价格”

作为一家非营利性和事业编制的民营医院,浙江省萧山医院是政府和民资合办的一家综合性医院。“在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十分低廉的情况下,民营医院是不会提价的。否则,病人会用脚投票,到区内7家公立医院看病。”院长商炜炜表示。

11.民营医疗机构党组织 篇十一

关键词:党组织建设;民营企业;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渐完善,非公有制企业发展迅猛,民营经济得到了大力发展,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取得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民营企业内外因素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影响了民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所以建设企业基层党组织,发挥其在民营企业中的作用,成为了新形势下民营企业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党的十七大指出,“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在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建设好民营企业党组织对民营企业生产的促进;对政治参与的加强;对企业文化的提升;对社会和谐的促进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党组织建设对于民营企业生产的促进

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社会组织团体,如何更好更快的促进生产就成为了企业的第一要务,也是企业发展的核心问题。民营企业基层党组织必须关心和支持企业生产经营,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基层党组织的建立对民营企业的经济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当企业进行一次新的技术革新时,党组织要安排好党员进行模范带头作用,要带动广大的职工群体进行技术上的创新,共同为企业的经济发展奉献力量;当企业的生产面临危机时,党员干部要有果敢的承担精神,勇于接受有难度的工作,带领企业员工、带领企业走出艰难的困境;当企业面临重大的决策时,党组织应从广大职工的利益为出发点思考问题提出建议,确保职工的权益得到保障,才能更好的促进职工的生产积极性,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动力;当企业发展形势良好时,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居安思危,不断进行生产技术与管理模式的创新,才能使企业的生产能力不断提高。

二、党组织建设对于民营企业政治参与的提高

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以人民群众的利益為第一位。民营企业作为一个非公有制团体,其也有政治需求。有序、公平的政治地位,不仅对于民营企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对于国民经济的平稳增长更是意义重大。基层党组织的建设不仅可以及时的将党和国家的最新政策与方向传达给企业业主,帮助民营企业管理层更好的响应国家政策的号召,制定符合国家政策要求并且适合企业发展的政策,还可以帮助民营企业主获得合理的政治地位。随着民营企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地位的不断提高,民营企业主必然伴有强烈的政治参与意识与需求。承认民营企业在经济上存在的合理性,就必须给予民营企业主相应的政治地位,基层党组织的建立,极好的解决了这种矛盾,让广大的民营企业主有机会以合理的方式提出自己的政治诉求。

三、党组织建设对于民营企业企业文化的增强

现在企业的竞争已不仅仅只是单纯经济与政治实力的竞争,更是企业文化的较量。将经济、政治、文化三方面同等重视起来,共同发展的发展模式将使企业在竞争中更加具有优势。民营企业基层党组织的建立,一方面可以解决民营企业经济体制与公有制经济体制之间存在的矛盾,另一方面也可以提升民营企业的企业文化,为其加入党的先进思想与文化,使党的性质、宗旨与制度以及企业的文化有机的结合起来,使企业的文化实力得以加强。民营企业通过建立党组织,将党的指示与党的宗旨融入到企业文化中,使企业的经济、政治文化得到同步的提升,最终实现企业文化实力的增强。为企业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四、党组织建设对于民营企业和谐发展的促进

我国是公有制国家,其基本经济制度也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民营企业基层党组织的建立从内部看可以正确的引导民营企业的发展方向,在企业内部形成良好的风气,帮助调解问题和困难,使企业成员更好的凝聚在一起,促进企业的发展。从企业外部来看,还可以解决民营企业发展中利益分配体制存在的矛盾,让更多员工得到与他们的付出相对应的报酬,帮助企业建立良好的内部环境,解决好企业员工与员工之间、员工与企业之间、企业与社会之间存在的矛盾,让企业员工主动担负起自己的责任,获取相对应的利益分配,构建起和谐的社会环境。

衡量一个企业对社会的贡献,不仅是看它所能带来的经济效益,更体现在它是否有能力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与此同时,党组织的作用就显现出来了。基层党组织人员可以通过一些适当的指引,以及提供渠道,让民营企业家承担起更大的社会责任,在某些领域共同问题上,贡献出自己的绵薄之力,比如说,可以提供一些有利的平台、扩大就业、加强宣传教育、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等,进而实现社会与民营企业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丽江.中国私营企业家的政治参与[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2] 迟洪强.浅谈基层党组织在民营企业中的作用[J].社会科学战线

[3] 晋江市委组织部.《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运行机制研究》.

[4] 郑文杰.党组织在构建和谐民营企业中的作用[J].当代经济,2009(1).

[5] 林尚立.基层组织:执政能力与和谐社会建设的战略资源[J].理论前沿(京),2006(9).

[6] 郭少华.民营企业党的基层组織建设若干问题论析[J].江西社会科学,2006(1).

12.民营医疗机构党组织 篇十二

1 广州市民营医疗机构党建工作现状

1.1 党组织建设情况

广州市由市卫生局和区(县级市)卫生局发证的民营医疗机构共1059家,包括65家民营医院、949个诊所和门诊部、45个民营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按照《党章》有关“凡是有正式党员三人以上的,都应当成立党的基层组织”的要求,截至2010年,有14家市卫生局发证的民营医院建立了党组织,包括党总支1个、党支部13个,实现了应建尽建的目标;由区(县级市)卫生局发证应建党组织的单位有74个,已经建立党组织的有14个,均为党支部,占18.92%,尚未建立党组织的单位有60个,占81.08%。党组织隶属关系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隶属于单位所在的街道党组织,占82.14%;二是隶属于所在区(县级市)卫生局或公立医院,占10.71%;三是隶属于企业或社团组织党工委,占7.14%。

1.2 党员队伍建设情况

据不完全统计,广州市由市卫生局和区(县级市)卫生局发证的1059家民营医疗机构共有职工13 690人,党员总数为719名,仅占5.25%。但由于种种原因,民营医疗机构中不少的党员不愿意亮出身份或把党组织关系转入所在单位,所以党员统计结果不够准确。党员组织关系归属有四种情形:一是党组织关系转入了单位党组织,能正常参加组织生活;二是组织关系留在原工作单位或户籍所在地,这种情况较为常见,尤其是离退休党员一般都把组织关系留在原单位,参加原单位离退休支部的组织生活;三是流动党员,组织关系挂靠在街道党工委或人才交流中心的临时党组织;四是有“门袋党员”现象存在。

1.3 党建工作开展情况

根据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发现,广州市理顺了“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管理体制,民营医疗机构党组织能按照上级党组织的部署开展活动,党组织和党员能发挥一定作用。

1.3.1 组建“两新”组织党工委,党建工作管理体制比较清晰

2010年初,广州市成立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工委,设在市民政局。各区(县级市)也相应成立了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工委,由专门的机构和人员指导“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市委组织部同时明确了“两新”组织党组织隶属关系要按照“分级负责、分级管理”的原则,形成“党委领导,组织部门抓总,统战部门、工商联等部门共同参与”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新格局和“党委领导,组织部门抓总,登记管理机关牵头、业务主管各负其责”的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新格局,改变了以前“两新”组织党组织隶属关系混乱、管理职责不清的局面[1]。

1.3.2 民营医疗机构党组织具有一定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

近年来,已建立党组织的民营医疗机构能按照上级党组织的部署,参加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实践活动等主题教育活动,并按要求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党员参加组织生活,将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以及重要理论学习教育内容传达给党员。大部分民营医疗机构党组织强化了责任意识,自觉立良好的行业形象,例如不少民营医疗机构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多次组织义诊和健康咨询活动,为困难群众免费送医送药。在为2008年四川汶川和2009年青海玉树地区抗震救灾过程中,不少民营医疗机构党组织、党员积极捐款、奉献爱心,仅广州复大医院一个单位就捐款了950万元,体现了民营医院的社会责任感。

1.3.3 党员能坚持理想信念,在本职岗位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大部分民营医疗机构党员具有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在不同的岗位发挥着先锋模范作用。本次调研问卷统计结显示,69.6%的党员认为所在单位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好”或者“比较好”。大部分党员对自身政治身份是比较自豪的,能坚持正确的入党动机,58.8%的人员认为“当党员很光荣、很自豪”,55.6%的人员对参与党组织生活“积极主动、热情很高”,41.6%的人员“党组织有要求就参与”,80.8%的人员认为入党的主要原因是“对党的信任和向往”。

2 广州市民营医疗机构党建工作有待解决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民营医疗机构党组织虽然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存在的问题还比较多,究其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2.1 党建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2.1.1 党组织覆盖面小,组织机构不健全

广州市由市、区(县级市)卫生局发证的民营医疗机构应建党组织的有88家,已建党组织28家,占31.82%,尚未建立党组织的单位有60个,占68.18%。在部分已经建立了党组织的民营医疗机构中,也存在着党组织机构不健全、未能按时进行换届选举的情况。

2.1.2 党员流动性大,归属感比较差

民营医疗机构中党员普遍存在着关系转不来、分布广而散、流动转走快、人员组成杂等问题,对党员教育管理造成一定难度。党员流动性大的实际情况,使党员较难对党组织产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也日渐淡漠。

2.1.3 党务干部素质不高、缺乏培训和学习

广州市民营医疗机构的党务工作者都是兼职,投入到党建工作的时间和精力有限,绝大部分既缺乏党建工作的经验,又没有参加过专门的学习和培训,党务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不高,54.8%的党员认为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中最应加强的工作是“加强并改进教育培训,提高工作水平”。

2.1.4 党建工作落实不够,组织生活不正常

民营医疗机构重业务、轻党建的倾向性比较严重,党建工作处于被边缘化的状态,党建工作的时间、地点、经费、人员等方面都难以落实,42.8%的民营医疗机构的党员认为党组织活动经费不能满足需要[2]。不少单位党员组织生活不正常,36.4%的党员“偶尔参加”或“从来不参加”党组织生活,61.20%的党组织党课教育是不定期的,78.4%的党支部“不定期召开”、或者“很少召开”支部会议。

2.1.5 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突出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部分民营医疗机构党组织没有找到党建L作在民营医疗机构中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党建工作流于形式,与单位中心工作脱节,战斗堡垒作用不明显,没能有效发挥政治核心作用。不少民营医疗机构的党员缺乏荣誉感和归属感,主人翁意识不强,抱着做一天算一天、做好业务工作就行了的想法,不愿在其他方面“出头”、争当先进。

2.2 影响党建工作成效的原因分析

2.2.1 主观上存在对民营医疗机构党建工作的错误认识

民营医疗机构负责人对党建存在“淡化论”和“可有可无论”,认为民营医疗机构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经济组织,最重要是发展好业务,做到依法经营、照章纳税,没必要建立党组织,打上“政治色彩”,同时怕受上级党组织的监督和制约,削弱自己的权威。即使建立了党组织,也认为党组织的主要职责就是管理好党员,只需抓好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不必介入机构的生产经营活动、参与单位重大问题决策,党务人员应该兼职化、组织生活应该业余化。

2.2.2 客观上影响民营医院党建工作的主要原因

一是目标不一致。民营医疗机构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目标,而党建工作的目标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这种工作目标表面上的不一致,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民营医疗机构党建工作处于尴尬的处境[3];二是政策支持不够。虽然党和政府近年来对“两新”组织党建给予了高度关注,但对其党建工作的具体指导不够,民营医疗机构等“两新”组织党组织的职责、功能和工作目标仍然不清晰,缺乏政策上的支持;三是管理机制不健全。民营医疗机构的法人治理结构,与公立医疗机构党政工“三驾马车”的管理格局不同,党组织的领导地位和政治核心作用缺乏保障,对不是共产党员的经营者,党纪的束缚也无法实施,党组织监督作用难以发挥。

3 加强民营医疗机构党建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3.1 强化对民营医疗机构党建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3.1.1 加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是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党的建设的主要任务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换以及社会结构、社会关系的急剧变化,加强“两新”组织党建成为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强调,要全面推进各领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其中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中建立党组织是重点[4]。民营医疗机构党建工作做得扎实,就能更好地发挥党联系广大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巩固党在这一领域的执政地位。

3.1.2 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推进,民营医疗机构将在保障人民健康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国家不断出台鼓励和支持民营医院发展的政策与措施。200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提出:“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积极促进非公医疗卫生机构发展,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元化的办医体制。”同年,广东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广东省民营医疗机构发展的意见》,提出支持和加快民营医疗机构的发展的目标、要求和措施。随着我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进,民营医疗机构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期,必将在保障人民健康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1.3 加强民营医疗机构党建是支持和引导民营医疗机构健康发展的需要

民营医疗机构党组织担负着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引导和监督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团结凝聚职工群众、维护各方合法权益、促进健康发展的重任,只有加强民营医疗机构党建,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才能团结凝聚员工积极进取,引导院方遵纪守法、诚信经营,才能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到民营医疗机构的各项工作中去,推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顺利开展,促进民营医院走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5]。

3.2 加强民营医疗机构党建的具体方法

3.2.1 扩大党组织覆盖面

推进民营医疗机构党建工作要因地制宜、大胆的创新,灵活的采取多种形式。可以采取“单独组建、联合组建、挂靠组建”等常见形式建立党组织。对于规模较大、人数较多,但党员人数缺乏,暂不具备成立党支部的民营医疗机构,可选派党员联络员和政治指导员,指导其开展党建工作。对于民营医疗机构数量较少、规模较小的区(县级市),可以由区(县级市)社会组织党工委牵头、卫生局协助,建立辖区内民营医疗机构联合党工委,对民营医疗机构党员进行统一管理[6]。组建党组织的同时必须理顺党组织的隶属关系,使党建工作在上级党组织的领导和指导下开展。

3.2.2 加强党员教育和管理

要完善党员接转程序及工作制度,采取“进出必登,凡登必核”的工作制度,对于愿意转组织关系的,要严格按照工作程序办理相关手续,将其组织关系转入工作单位,争取对每个党员组织关系的接转情况都能做出详细的书面记录;要建立党员名册并及时上报,最终实现在全市建立民营医疗机构党员信息库的目标,同时要定期更新党员信息的制度,及时掌握党员动态,指导党组织组建工作;要健全发展党员和党费收缴管理制度,严格按标准收缴党费,督促党员履行义务;要做好经常性发展党员工作,特别是要将业务骨干发展成为党员;要加强对党员的宣传教育,向所有党员配送学习资料;积极开展各类主题教育活动,加强党性锻炼,选树先进典型发挥示范作用,不断提高党员素质,强化党员意识,增强组织归属感[7]。

3.2.3 创新组织生活形式

一方面要结合民营医疗机构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党组织的活动内容、活动方式和工作方法创新,变大呼隆式的大张旗鼓的行动为潜移默化的行动,变大型集中的活动为小型分散的活动,甚至可以尝试网上宣传教育等形式,坚持灵活多样,注重实效[8]。另一方面是要将党建工作与单位中心工作密切结合、相互促进,要通过宣讲党的方针政策、国家法律法规,积极参与重大问题的决策,引导民营医疗机构遵纪守法、诚信经营,发挥监督保障作用;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倡导技术革新、岗位技能竞赛,加强对技术骨干的培养,提高职工的医疗技术水平;坚持以人为本,维护各方合法权益,帮助解决职工实际困难,维护职工队伍的稳定性;发挥党员模范示范作用,团结凝聚职工群众为单位建设贡献力量,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程中找到有利于民营医疗卫生机构健康科学发展的道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参与各种公益性质活动,利用行业优势服务群众,努力树立良好的行业形象[9]。

3.2.4 建设党务干部队伍

全面开展民营医疗机构等“两新”组织党务工作者调查登记,通过公开招募、组织推荐、双向选择的方式,督促配优配齐党务工作者;各级社会组织党工委和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大对民营医疗机构党建工作的指导,帮助民营医疗机构党务工作者转变角色、熟悉业务,可以采取集中培训和上门培训相结合和以行业为单位培训相结合,以论坛讲座与外出参观相结合的形式,对民营医疗机构党务工作者开展轮训,培训合格颁发资格认证证书,促进党务干部专业化;加大对民营医疗机构党组织负责人的管理和考核,使其明确工作职责和任务,按照党建工作责任制的有关要求将工作落到实处。

摘要:通过对民营医疗机构党组织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发挥情况、党员队伍管理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掌握其党建工作基本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提出加强党建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民营医疗机构,党建,研究

参考文献

[1]许艳明,丁杰民.姜堰市民营医院党建工作探讨.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7,27(6):442-443.

[2]陈允钰,王庆民.对加强非公有制经济党建工作的再认识.实事求是,2002,1:26-28.

[3]孙锦善,张建军.加强县(市)非公有制经济党建工作的建议.企业党建,2010,11(3):27-28.

[4]杨爱兵.民营医疗机构党建工作的思考.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10,1(21):89-90.

[5]柳杨.基层医院党建工作现状与思考.现代医院管理,2007.5 (9):34-36.

[6]孟令国,高飞.民营企业党员组织观念探析.鸡西大学学报, 2008,8(2):75-77.

[7]张雪娇.加强民办高校党建工作的思考.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4):24-27.

[8]杨久华,郑伟.论私营经济党建制度创新的理论与制度建构.理论学刊,2008,(1):27-30

上一篇:学校校本课程总结下一篇:打开语文教改一扇窗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