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舞曲教学经验及教学反思(精选11篇)
1.青春舞曲教学经验及教学反思 篇一
反思这节音乐课,我感受颇深。
这节课是一节信息技术融合课,运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引领学生走进本节课的教学情境中,让学生不仅能感受音乐的魅力,也能体会民族的风情。
导入部分我用极具民族特色的音乐图片导入,引出少数民族维吾尔族的音乐。
节奏感知部分,我让学生找这首歌曲的节奏型,并进行练习,让学生熟悉维吾尔族的音乐特点和节奏的特征。
听唱部分,我让学生反复聆听自主学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虽然这一节课安排的还算井井有条,但是也有很多的遗憾,比如节奏型学生没有掌握,还有就是老师灌输的太多,学生参与度不高等等,在教学手段上还应该再多样化等等。
2.青春舞曲教学经验及教学反思 篇二
【教材分析】《青春舞曲》是一首新疆维吾尔族民歌, 全曲节奏轻快、跳跃、充满活力, 具有维吾尔族民间舞蹈和模拟手鼓演奏的风格。曲调上下流动, 偶有跳跃, 显得十分欢快流畅。这首歌的歌词用富于哲理的现实生活告诉年轻人:青春一去不复返, 我们应该珍惜大好的青春时光。这首歌曲在日常生活中比较流行, 所以学生对这首歌曲并不陌生, 学习起来相对比较简单, 但也有一定的弊端, 就是由于平时的学习过于随意, 因此有很多地方需要改正, 相对新学歌曲来说, 花费时间会较多。
【教学目标】
1.能够利用口风琴的辅助自主学唱歌曲。
2.能够用自然、活泼、圆润的声音背唱歌曲。
3.能够了解青春一去不复返, 要珍惜时间的道理。
4.能够了解新疆民歌具有舞蹈性的风格特点并积极参与歌曲的舞蹈活动。
【教学重点】
1.利用口风琴辅助学会歌曲。
2.感受歌曲的风格, 能根据歌曲的情绪速度, 让学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来表现, 并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教学难点】附点十六分音符的准确歌唱;歌曲风格特点的准确体验。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节奏卡、口风琴、打击乐器、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音乐问好
师:1 2 3 4 5-|生:i 5 0 i 5 0|5 4 3 2 1-||
同学们好!您好您好李老师您好!
师:请同学们抬起笑肌, 扬起眉毛, 与我的口风琴比美! (老师用口风琴伴奏问好)
二、节奏游戏
1.口风琴模奏。
师:同学们, 看谁有一双灵敏的耳朵和一双灵巧的小手, 能把老师拍出的节奏在口风琴上用第一手位的第二个手指模仿出来?
【设计意图】此三条节奏已涵盖歌曲的所有, 用口风琴模奏既是节奏训练, 又是歌曲学习, 还是班级口风琴练习的好素材, 达到一举多得的目的。
2.学习新的节奏型:×·×××。
(老师在黑板上粘贴节奏卡:××××××××·××××××·×××××)
师:今天来了一位新的朋友, 看谁最先找到它? (×·×××) 它长得像谁? (××××) 谁能开动脑筋准确地跟它打招呼?
【设计意图】这一系列的探究性问题, 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经验出发, ××××是相等时值的, 而×·×××是前长后短的附点节奏, 个别聪明的学生还探究出是“×·×××”的紧缩版, 使音乐知识的学习生动有趣, 不再枯燥。
3.游戏———抢凳子。
在台前整齐摆放四张板凳, 八人一组, 每人抽取一张节奏卡, 老师拍读四张节奏卡的长度两次。拿到相应节奏卡的学生以最快的速度按顺序坐在板凳上, 没有抢到的或错抢的学生用口风琴二手位任意指法弹奏此节奏组合。
第一轮:××××××××××××
第二轮:×××××××××××
第三轮:×·××××·××·××××
【设计意图】这是学生非常喜欢的一个游戏, 既可以很好地锻炼节奏, 也可以让学生集中精神地随着课堂走, 还可以熟悉口风琴的指法, 一举三得。
三、快乐口风琴 (点弹法)
师:请听标准音6, 老师写什么就请你唱什么。 (老师一个一个地写出音符, 注意每次的顺序不能一样, 要让学生注意力集中并动脑动口)
板书:1 2 3 4 5 6 7 i
找到一手位 (C调) 和二手位 (F调) 管辖的音符, 要求右手放在二手位上, 四指弹黑键, 左手三、二、一指对应一手位的1 2 3音。
1.全班集体弹奏, 老师点到哪个音就弹到哪个音。
2.一个小组弹奏, 另外几个小组随着老师的点弹, 听着口风琴弹奏歌唱谱子, 每个小组轮换弹奏一次。
【设计意图】点弹法是音乐课中学习口风琴的好办法, 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眼、手、脑功能, 非常直观, 学生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弹奏了歌谱, 既提高了口风琴演奏技能, 又学习了歌曲。
四、学唱歌曲
1.配典型律动听唱。
师:老师昨天跟舞蹈老师学了几个非常有特色的舞蹈动作, 同学们看看是哪个地方的? (老师把最具新疆特色的翻腕、托帽、点肩、移颈, 编成四拍子律动)
师:请同学们用你们喜欢的一组动作随音乐律动。
2.配打击乐器听唱。
师:谁能用三角铁为歌曲伴奏呢?请一个同学到台前伴奏。其他同学随他作伴奏手势。 (建议:X---)
师:谁能用铃鼓为歌曲伴奏呢?请一个同学到台前伴奏。其他同学随他作伴奏手势。 (建议:0X 0X 0X 0X)
师:谁能用双响筒为歌曲伴奏呢?请一个同学到台前伴奏。其他同学随他作伴奏手势。 (建议:XX XX XX XX)
【设计意图】学生用听唱法学会歌曲的同时, 还学会用打击乐器伴奏, 使歌唱教学变得简单了。有的学生不甘心从头到尾一样的伴奏音型, 往往在特别之处自主创造出具有智慧的节奏音型, 让音乐有了变化, 使课堂气氛非常热烈。
3.深情歌唱。
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首新疆民歌《青春舞曲》!请听范唱。
(以上各项活动都围绕歌曲进行, 学生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听会了歌曲)
师:同学们, 你们觉得最有特色的是哪一句?有疑问吗? (“别得那哟哟”这一句是衬词, 本身是没有什么意思的, 但有了它就能够更好地烘托气氛, 让歌曲更加有风味) 我们来唱唱这一句, 唱的时候, 一定要得意一点, 注意眼神, 老师示范。
师:我们能不能设计一个动作边唱边律动, 衬托出青春的气息。 (两生相对捻指抖肩的律动伴唱, 正适合五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唱得很带劲)
学生随着范唱、钢琴伴奏、伴奏带完整歌唱, 老师随时调整气息、声音位置、歌唱状态等。
五、卡拉OK擂台赛
1.分组练习。分成八人小组, 每组的小组长负责按个人特点分配任务, 推荐本组的卡拉OK歌王歌后。 (老师到各组指导, 如:每组可挑选几名口风琴吹得好的学生伴奏, 也可用打击乐器伴奏。注意提醒学生唱歌的状态和位置, 表情丰富)
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擂台赛。通过老师点评、学生之间的点评, 教育学生如何当好演员、如何做一名文明的观众, 极其重要。在表演以后老师常常鼓励学生互相握手、拥抱, 以示合作的成功并表达对同学的感谢。
六、拓展———欣赏不同版本的《青春舞曲》
师:这么好听的一首歌曲, 谁写的呢?王洛宾, 他可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 号称西部歌王, 一生有700多首作品;他的歌曲很多都流传很广, 许多歌手都竞相演唱。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另外两种唱法的《青春舞曲》, 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首先我们来欣赏罗大佑演唱的摇滚版的《青春舞曲》;然后再听一段黑鸭子组合的小合唱。
师:同学们可以自由组合, 唱出自己的风格。
七、总结
师:老师在这节课当中收获到了快乐, 你们收获到了什么呢?从这首歌曲当中你们明白了一个怎样的道理呢?
师:看来大家今天的收获还真不少!我相信只要大家珍惜时间, 努力学习, 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会有越来越多的收获。我们今天的课就上到这, 请同学们随着欢快的音乐把我们的快乐带出教室, 带回你们的家!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总结这节课的收获, 并明白青春一去不复返, 要珍惜时间的道理, 让学生能够在玩得尽兴的同时, 还有些回味。
【课后反思】通过学习本课, 学生对新疆歌舞特色有了一定的了解。课堂中我运用口风琴进行了一系列的活动, 学生比较喜欢。同时利用口风琴的辅助, 让歌曲学习在节奏上和旋律上得到了满足。
1.在课程设计中, 我利用口风琴的辅助, 让学生从节奏上、旋律上都进行了充分的练习, 基本做到了学生自主学习, 并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让他们主动而不是被动地参与活动。
2.在难点的解决上, 我也是利用口风琴的指法、手位等不断变换来熟悉节奏;还设计了抢板凳的游戏, 让学生对难点节奏反复练习, 因此掌握得比较扎实。
3.分组自主学习这一环节, 学生很喜欢, 每个学生都很认真地在学习, 真正成为了自己学习的主人;经过老师的检验, 完全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这一个环节在以后的音乐课上应加强细化。
4.在歌曲演唱方面, 我尽量从声音的规范、感情、力度、速度几个方面来感染学生, 力求让这首歌曲的演唱收到最理想的效果。
5.完整表现歌曲的时候, 气氛还没有达到顶点, 老师应该继续调动情绪, 再来一遍, 效果会更好。
【教学点评】李陈陈老师是福田区口风琴特色教师工作室的优秀成员, 她教学基本功扎实, 教学方法生动灵活, 敢于尝新, 勇于创新, 她的录像课曾获福田区一等奖。本课的主要特点———
1.充分发挥口风琴的辅助教学作用, 精心、巧妙地设计了口风琴与歌唱教学的有机结合, 使学生的节奏、音准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口风琴点弹法更是精彩呈现了歌曲旋律学习的简易高效, 能使学生直观地把眼、口、手、脑联通起来, 专注于弹琴, 在不知不觉中弹会歌谱, 丰富了教学内容, 培养了学习兴趣, 提高了学习效率。
2.节奏游戏 (抢凳子) 设计新颖, 扣人心弦。学生在紧张刺激的游戏中真正体验到快乐参与、自主探究的精神。而卡啦OK擂台赛则是学生自信表演的乐园。作为歌唱教学, 榜样示范、让学生模仿是不可缺少的手段。卡啦OK擂台赛的教学环节让所有学生都有机会独立登台, 展示自我, 是发现、培养艺术人才的好办法。
3.紧紧围绕“音乐是听觉的艺术”的教学理念, 采用多种形式的听唱法教学歌曲。教师结合翻腕、托帽、移颈、点肩等动作, 编排了四拍富于特色的新疆舞律动, 学生和着歌曲尽情舞动, 颇感情趣, 尤其是“两生相对捻指抖肩”配合“别得那哟哟”的边唱边律动, 学生唱得起劲, 舞出青春的活力, 正适合五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
3.青春舞曲的课后教学反思 篇三
音乐教学是引导学生审美感知和审美发现的过程,在学唱《青春舞曲》时,我紧紧抓住音乐的本身特点,围绕一系列审美活动----感受《青春舞曲》、歌唱《青春舞曲》、表现《青春舞曲》,引导学生在听中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并表现音乐,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在学习《青春舞曲》的时候,完全是由学生随旋律独立完成的,几乎没有老师的一句教唱。学生唱的积极主动,教师教的愉快轻松,真正体验到“解放”的感受。《青春舞曲》这首歌曲之所以产生这种效果,首先是因为歌曲贴近学生的生活,表达学生的心声,蕴含着美好的寓意。这种立意与情境之美对学生有着深刻的感染力。同时,歌曲“动听”“耐唱”,曲调优美,具有动人、感人的艺术魅力,使学生听了还想听,唱了还想唱。百听不厌,百唱不烦。这种曲调和音韵的美磁般的吸引着学生,久而久之,自然形成了“润物细无声”的审美功效。
我还注重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角而不只是观众,教师是策划人和欣赏者而不是裁判员或评委,把音乐学习的主动权给学生,让他们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接受学习为探索学习,使学生热爱音乐,使音乐课成为发自学生内心的需求。
4.青春舞曲教学经验及教学反思 篇四
活动目标:
1、幼儿能通过欣赏音乐,感受乐曲的意境,尝试用优美协调的动作来表现,情绪与乐曲相吻合。
2、在老师的启发下,能听辩出乐曲的曲式结构是ABA结构,并能根据结构用不同的动作表现出来。
3、体验乐曲的优美和随音乐表演的快乐。
4、体验自主替换歌词的愉悦情绪。
5、初步感受歌曲中亲切的情绪,用亲切的语调唱歌。
活动准备:
瑶族的服饰图片或实物;有关光碟
活动过程:
一、播放光碟,幼儿观看
1、瑶族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都穿什么衣服?
2、全体小朋友学一学瑶族舞蹈的典型动作
二、欣赏:瑶族舞曲
1、整首欣赏后提问
① 你听了这首乐曲有什么感觉?
② 这首乐曲有几段?每一段的旋律一样吗?哪些一样,哪些不一样?
2、分段欣赏
第一段(A段):旋律优美柔和,速度较慢,表现了瑶族姑娘翩翩起舞的景象。
第二段(B段):旋律欢快跳跃,富有动感,是瑶族的小朋友在狂欢。
第三段(A段):回到全曲开始得意境。
① 每一段欣赏完后,幼儿了解了旋律后,随音乐用动作表现。
② 幼儿进一步了解ABA段落结构的形式。
三、幼儿随音乐表演
1、不要求动作到位,只要能随音乐节奏表现,情绪与乐曲吻合即可。
2、感受瑶族舞曲的民族风格,进一步感受ABA结构特点。
教学反思:
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感受与鉴赏式重要的音乐学习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幼儿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教学中应激发幼儿听的兴趣,养成良好的聆听习惯,并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幼儿积极参与音乐体验,鼓励幼儿对音乐作品有自己的独立见解与感受。
通过对瑶族舞曲的学习,弘扬民族音乐文化,让幼儿感受音乐、鉴赏音乐,用音乐教育来培养幼儿热爱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正确的道德观念与高尚的生活情操。
5.青春舞曲教学设计 篇五
题:《青春舞曲》 授课教师:樊晓美 授课年级:七年九班 课
型:唱歌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过程与方法:通过音乐活动,了解新疆民歌的风格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唱歌曲,使学生懂得青春易逝的道理,启发学生珍惜光阴。增强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教学重点:歌曲情绪的体验和实践
教学难点:感受歌曲的风格特点,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创造力 教具准备:电子琴、手鼓、铃鼓、自制打击乐器、多媒体课件。
教
法:创设情境法、谈话法、讨论法、表演法、问答式等。
学
法:整体感知法、视听法、讨论法、小组合作法、自主探究法、实践法。教材分析:
本课是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七年级第二单元天山之春的一首演唱歌曲。这首民歌是由有“西部歌王”之誉的著名作曲家王洛宾先生在20世纪40年代从一个维吾尔族高级知识分子口中学得,并加以整理而成。本首歌曲是一首富有教育意义的民族歌曲。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利用多媒体展示几个民族的舞蹈动作,让学生分别说出是哪个民族的舞蹈动作。
二、导入新课:
1、师:这里是某某学校(如:建平县第一中学)开往美丽的葡萄之乡的特快专列,为了使你的路途愉快现在播放一首当地歌曲 《掀起你的盖头来》。
学生聆听后说出这是哪个民族的歌曲并说一说歌曲的音乐情绪是什么样的?
2、教师播放一组新疆人文风情的图片引入新课教学《青春舞曲》 学生认真观看。
三、讲授新课:
1、介绍作者。
作者简介:王洛宾
中华民族音乐家,1913年出生北京。1931年在北京师范大学学习声乐和钢琴。1934年任中学教师。1949年参军入新疆,抗日战争时期他创作了大量的音乐小说、诗歌及大量的西部题材音乐,被誉为“西部歌王”。
2、让学生了解王洛宾的主要作品。师:课前老师给大家布置任务去搜集一些王洛宾先生的作品,请同学和大家分享一下,会唱的可以唱一两句。
3、突破难点:(1)、教师示范边拍节奏边朗读歌词。(2)、学生找出歌曲的主要节奏型并拍出来。(3)、教师引导学生为歌曲伴奏。(4)、学生按节奏朗读歌词。(边拍边读)
4、师:请同学们聆听这首歌曲,边聆听边思考这首歌曲的情绪以及速度是什么样的?
生:回答问题,教师归纳小结。
5、学唱歌曲(1)、学生随电子琴跟唱歌曲旋律。(2)、学生跟录音学唱歌词。(3)、教师弹旋律、学生唱词。
教师根据学生在学唱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分析、纠正。(在学唱过程中容易将第四句和第五句唱错,易唱成一样应该重点纠正。)(5)完整演唱歌曲。
(要求唱出欢快的情绪和节拍的韵律感)四音乐活动——探究表演 展现自我
1、全班同学自由分成演唱组和节奏组进行唱、奏的表演。
2、轮换角色进行表演,并运用不同的速度、力度来表现歌曲。
五、拓展
感悟歌词寓意: 师: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同学们来说一说歌词里面蕴含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呢? 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进行归纳总结。
六、小结
师:老师从你们的歌舞中感受到了青春的活力,同时也让我们感悟到,“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同学们让我们把握青春、珍惜时光、刻苦学习,因为只有在充实的人生中青春才会流光溢彩。老师真诚地祝愿同学们《明天会更好》。(放音乐)
学生随音乐走出教室
七、板书设计:
青春舞曲
6.《青春舞曲》教学设计 篇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可以感受到时间的珍贵,从而逐步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过程与方法】
完整而充分聆听音乐,以小组探究、合作的方式,探究音乐的音乐风格,提升演唱的能力。
【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鱼咬尾、重复的创作手法,并能够完整的演唱歌曲。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完整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难点】
鱼咬尾、重复创作手法的掌握。
三、教学用具
多媒体,钢琴。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老师播放具有浓郁的新疆民族特色的图片和视频片段,来进行导入。
老师设置问题:同学们猜一猜这些内容都是表现我国哪个少数民族的特色的?
学生自由回答。
2、老师归纳总结:新疆维吾尔族是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位于我国新疆地区,这个民族的人民能歌善舞,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服饰和舞蹈特色,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和这个少数民族有关的歌曲,它是用来告诉大家要珍惜时间、珍惜生活的,这首的名字叫做――《青春舞曲》。
(二)学唱歌曲、感受体验
1、欣赏歌曲
(1)老师设置问题:歌曲分几个部分?分别是什么内容?
学生讨论回答。
(2)以小组的形式回答刚才老师提出的问题,并说明划分的理由。
2、介绍歌曲相关知识
(1)介绍“鱼咬尾”的创作手法,并展示相关的谱例。
①引导学生先根据字面意思,理解创作手法的特征;
②再根据相关谱例,找出乐谱的写作特点,并尝试自由根据“鱼咬尾”的创作手法进行旋律编创。
(2)了解重复的写作手法。并以小组的形式讨论和思考,还有哪些大家熟悉的乐曲是采用了重复和“鱼咬尾”的旋律发展手法进行创作的。
3、学唱歌曲
(1)学生先在教师的电子琴伴奏中视唱旋律。
(2)学生跟随视频音乐哼唱旋律(老师引导学生一边哼唱,一边用手拍击节奏)。
(3)难点突破,注意情绪和节拍的准确掌握,要演唱出活泼、欢快的乐曲风格。
老师设置问题:你们认为哪个地方不太好唱?
学生讨论回答
(4)播放音乐视频,学生体会旋律的旋律特点,采用通俗音乐的创作手法。
(5)老师将难点范唱,学生模唱。
(6)学生随视频齐唱歌曲(加深情感体验)
(三)拓展延伸,角色扮演
1、观看相关的舞蹈视频,学习具有浓郁特色的维吾尔族舞蹈动作。
2、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舞蹈创编,并能够为歌曲进行伴舞。
3、小组分别进行舞蹈展示,其他同学进行歌曲演唱,教师并对各个小组的表演做出评价。
(四)课堂小结,点题升华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已经初步了解了旋律的创作手法――鱼咬尾、重复,并且能完整的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课下请同学们搜集其他劝勉人们珍惜时间的歌曲,下节课可以与其他同学进行分享。
7.青春舞曲教学经验及教学反思 篇七
教学目标:
1.初步运用图谱感受乐曲的曲式结构及乐曲中强弱、快慢的变化。
2.通过故事理解乐曲内容。
3.体验欣赏活动的乐趣。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教学准备:
乐曲《匈牙利舞曲第五号》、图谱,故事《小矮人挖宝藏》。
教学过程:
1.初步欣赏音乐,感受乐曲内容.教师放音乐,幼儿欣赏.“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乐曲,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提问:你听了这首乐曲心情怎么样?想干什么?或者想到了什么事情?
2.听故事
这首乐曲很好听,老师也非常喜欢,听里这首乐曲不但心情很好,想唱想跳,而且老师还要告诉小朋友一个秘密,在这首乐曲里还隐藏了一个有趣的故事,你们想不想听隐藏在这首音乐里的故事?
教师讲故事:
故事:小矮人挖宝藏 很久以前,森林里住着一群小矮人,每天他们都要出去寻找宝藏。这一天,小矮人又要出门去找宝藏,他们翻过一座山又一座山,在一个山脚下挖了起来。挖呀挖呀,挖呀挖呀,累的汗都流出来了,小矮人轻轻拭去汗珠。挖呀挖呀,挖呀挖呀,突然,他们发现了宝藏!挖呀挖呀,挖呀挖呀,汗珠又流了下来,小矮人也不休息。终于,他们挖到了宝藏。小矮人围着宝藏跳起舞来,一圈,两圈,三圈,四圈......小矮人把宝藏装在一个袋子里拖着回家,宝石好重啊!他们每走四步都要蹲下休息一下。拖呀,拖呀,谁知把装宝石的袋子拖破了,他们什么也没得到。第二天,小矮人又出门寻找宝藏,挖呀挖呀,挖呀挖呀,累的汗都流了下来,小矮人轻轻拭去汗珠。忽然,他们又发现了宝藏!挖呀挖呀,挖呀挖呀,汗珠又流了下来,小矮人还是不肯休息。终于,他们挖到了宝藏,回家了!!
提问:(1)故事里讲了一件什么事?
(2)小矮人第一次挖到宝藏后发生里什么事?
(3)最后他们挖到宝藏没有?
3.师出示图谱。
师:这个故事和刚才我们听到的音乐老师画了一张图谱,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带幼儿观察图谱,说一说这些图谱里有些什么)
4.师带幼儿观看图谱,完整欣赏音乐。
提问:(1)图谱是不是和音乐里的故事一样?
(2)你听到的乐曲里速度有什么变化?
(3)你看着图谱听完音乐后发现了什么?
5.分段欣赏。
师:好,我们再来段欣赏一次,小朋友仔细听听音乐哪些地方强,音乐哪些地方弱,听听有没有一样的地方。
(1)听第一段音乐,感受A段乐曲的速度强弱变化。
提问:你听到这段小矮人在干什么?[本.文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创编动作挖)那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小矮人挖宝藏.(听音乐让幼儿学,找出问题,再进行一次,主要体现出乐曲的强弱快慢的变化)
(2)听第二段音乐,感受和第一段音乐的区别。
提问:这段小矮人在干什么?我们一起来学医学吧.(创编动作“圆圈舞”)
(3)听第三段音乐,“想一想这段音乐和前边听到的哪一段音乐
相同?是小矮人在干什么?那我们一起来学一次吧.”
师小结:我们听到乐曲有三段,第一段和第二段是不一样,而第三段又重复了第一段的音乐.6.完整欣赏音乐,感知乐曲结构:ABA.7.师和幼儿听音乐用动作表现乐曲。
“我们现在也变成小矮人,一起去挖宝藏。”(过程中要提醒幼儿音乐强弱的变化)
“刚才我们听到的这个小矮人挖宝藏的音乐是德国著名作曲家勃拉姆斯的作品,叫匈牙利舞曲第五号,这个乐曲还可以讲成其它的故事,你可以回去再听一听看你能把这个音乐讲成什么故事,来了表演给大家看.”
8.幼儿听音乐集体表演。
结束部分:小矮人又要去挖宝藏了,我们也跟他们一起去寻宝吧!(师带幼儿随音乐出教室)
教学反思:
音乐欣赏是幼儿园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内容属于ABA三段体,适合大班幼儿欣赏。大班的音乐欣赏我选择了这个内容,但是音乐是一种抽象文学,对于直观形象思维占优势的幼儿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那么我们就要化抽象为形象,故事是幼儿乐于接受的一种形式,所以在欣赏活动活动中,老师都会为音乐编故事,画图谱,这都是为了让幼儿更好的理解音乐内容。在本次开放的音乐欣赏《匈牙利舞曲》活动中,我也为其编了故事《小矮人挖宝藏》,经过活动,首先自己认为这个故事似乎没有文学美感,其次在评课中大家认为故事的笔墨太重,似乎音乐成为了辅助,那么对于一节音乐欣赏活动来说,似乎是本末倒置了。孩子们在活动的过程中玩的比较开心,能够听着音乐来活动,大部分孩子对活动感兴趣,能够听音乐做动作,只有两个孩子似乎是在开始时没有听懂音乐,所以只是在跟着老师无目的的做动作,常规习惯不太好,所以针对这两名幼儿要在平时的活动中注重常规习惯的培养,多交流,了解幼儿的心理世界,多鼓励,在活动中多注意观察这两名幼儿的表现。
8.《瑶族舞曲》教学反思 篇八
从实际的教学活动看,形象性图谱与符号性图谱有时是难以严格区分开来的,相互交融的情况会经常存在。小班的幼儿,将符号转换为相应动作的能力不如中、大班的幼儿,所以在设计图谱时,教师可直接采用形象化的符号。如将上图中的“太阳”换成“脚丫”图案,“月亮”换成“手掌”的图案,给幼儿以更直观的印象,使幼儿一看就明白“脚丫”就是跺脚,“手掌”就是拍手。再如,在打击乐活动中,就可以直接用乐器的形象让幼儿一目了然哪一个地方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特别在轮奏或多声部演奏中运用更广,也更有效。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幼儿能自然地迁移学习经验,在教师使用的各种符号与相应的动作要求之间建立某种联系,对符号的知觉能力加强,反应速度变快。
9.小狗圆舞曲教学反思 篇九
《小狗圆舞曲》是一首欢快,诙谐的钢琴曲,演奏速度极快,整首乐曲在一分钟左右的时间内完成,所以又被成为《一分钟圆舞曲》。
因为演奏速度快,所以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就大大增加了难度,怎样使学生能够更准确的把握音乐的旋律呢,我采用了放慢速度分段聆听的方式,首先让学生整体聆听,感受音乐的大致形象,学生能够准确的在笨重的大象和轻盈的小狗之间做出正确的选择,并能够根据音乐的速度,灵巧的感觉得出小狗的答案。乐曲是A+B+A1的结构,我采用了画旋律线和舞蹈以及用乐器为乐曲伴奏的三种方式让学生在不同的方式中感受音乐。因为乐曲速度快,即便是放慢听起来也很难把握,第一段画旋律线本来在我预想下应该对二年级的娃娃来说是有难度的,可是聆听下来效果还不错,只要将旋律线每个部分细化,再用拟人的方式告诉给学生,接收效果还是不错的,比如说旋律线一上一下,我可以引导学生说小狗在上山下山,这样,学生就能够很准确的把握了。
第二部分是采用舞蹈的方式,因为这段旋律速度较慢,舞蹈起来不会显的慌张,但是舞蹈动作对于孩子来说较难,动作难了,我讲解的地方用时就较多,忽略了聆听这一部分,应该让动作和音乐相结合,一边听一边学做动作。最后一部分是A段的重复再现,学生基本上已经对旋律很熟悉了,加乐器对于他们来说并不是很大的问题,但是,第三段的速度和第一段的速度有些不同,要学生准确的把握拍子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学生知道这个乐器过了该轮到自己打击乐器了,但是音乐的拍点还不能准确的把握,只有在老师的指挥下完成,但是如果最后展示的时候老师一味的带着学生走又会给人不敢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表现的感觉。
除了三部分的讲解之外,我还给学生在聆听的过程中穿插了乐曲的创作背景以及圆舞曲的定义这些知识,让学生对乐曲有一定深度的了解。四个班上下来,参差不齐,有的班能够掌握,有的班掌握起来还是比较吃力,整堂课给我的感觉就是乐曲难,教学内容设计难,学生不一定能很好的掌握。这学期是我第一次上欣赏课,在很多方面还存在不足,希望能在这方面有所提高,多听课,多模仿,把握欣赏课的上课要领,在今后的教学中取得好的成绩。
小狗圆舞曲教学反思2
教学目标:
1、感受圆舞曲流连贯、转动的旋律的特点,创作符合圆舞曲特点的旋律,并合作表演, 巩固音乐知识。
2、说、演等多种感官的体验,自主总结出圆舞曲的旋律特点,并能在音乐活动中创作音乐,表现音乐。
教学难点:准确把握听赏乐曲中音乐所描绘的动物形象。
教学重点:感受圆舞曲的特点及乐曲中不同的音乐情绪。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猫的头饰、小狗的头饰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带学生听音乐,模仿各种小动物动作进入课室按坐位依次坐下。(音 乐:《小狗圆舞曲》 A 段)。
二、
1、导入:
师:嘘,你们听,谁来了!(师生在学生中开始上课)
老师有个要求,请你静静的听,如果谁猜出来千万不要说出来,等音乐完了之后告诉 大家。
生:初听乐曲,并做抢答。
师:原来这是一只可爱的小狗,你平时观察的小狗它有什么样的特点?
2、复听乐曲:
师:这只小狗,美这还不是一只普通的小狗,接下来我们再来听一遍,当你听到乐曲有变化的时候,想象小狗的形象是什么样子的。老师也和小朋友一起来欣赏。
复听乐曲,老师用图谱法诱发学生想象。
师:同学们你们在欣赏的时候,老师也和你们一起欣赏了一遍,我还画了一幅美丽的画,你看看哪幅图能表现乐曲中小狗的形象,说一说为什么。
3、感受乐曲
师:想一想:这只可爱又活泼的小狗伴随着乐曲的情绪变化,会有什么样的表情,动作?
(老师演奏时用表情、语言提示)
三、小结下课。(随着音乐,学生结伴律动出教室。)
小狗圆舞曲教学反思3
教学中有小鸟失去家园这一环节,通过引导,学生的心马上为小小鸟担忧起来,学生自己开始想办法?怎么帮?从而教育学生保护环境,保护绿化。最后总结遇到困难要膺任而上。当然,本课设计还有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比如说教室的安排应做到更加情境化,头饰应做到人手一个,师生应当配合的更加默契等等。在今后教学中应做到尽善尽美。
通过以上反思和总结,我明确了今后应采用的办法:一、抓好常规工作,平时课堂的点点滴滴都要强化,规范。二、以学生为本去设计教案教学。三、多关注男同窗,多激励表扬进而激发其学习音乐的兴趣。
小狗圆舞曲教学反思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作为教学引导者和组织者的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设良好的条件。前几天的语文课上,《穷人》一课的教学给了我很大的启示。
《穷人》是俄国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篇文章,主要写桑娜和丈夫在自家十分艰难贫穷的情况下,收养因病去世的邻居西蒙的孩子,反映了旧俄时代人民的悲惨生活和穷人的善良。本文对人物的心理活动描写细腻,感人至深。因而在教学中,我努力抓住这一主线,通过创设情境进行感情朗读,深入分析人物内心,此时感觉学生的情感已融入到文章角色之中,我认为已到了学生练笔的最佳时机,便不失时机地安排学生续写渔夫一家今后的生活状况,期待通过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真正理解课文,体会当时社会的黑暗,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然而当学生的小练笔呈现在我眼前时,却让我大失所望,内容空洞、单一、学生的理解过于肤浅。我静下心来细细思考,发现之所以如此,主要是,教学本课,我采用抓重点词语进行品析、指导朗读来解决重难点;启发学生在弄清主要人物性格特点、思想品质及故事情节的基础上,进行合理想象。使学生进一步领悟到主人公美好心灵,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体现。
小狗圆舞曲教学反思5
值得高兴的是在幼儿跌倒时,我以“呀,这只小狗转晕了,他都跌倒了。”来解释孩子躺在地上的表现,不是手足无措、视而不见。同时难过的是没有引导孩子如何使自己不跌倒,致使许多孩子跟着纷纷跌倒。有些老师说我后面的课有点急,这是由于意外的发生引起的紧张造成的,她们建议我在备课时预先想好幼儿的反应,这样当出现意外情况时,不会很紧张。最令我意外的是:我会那么温柔的对待孩子。说实话,我一向是一个大嗓门,我一说话,十步远的人都能听到,但这次我却……可能是自己意识到了这个情况,怕吓坏孩子吧。
我了解到:不管上什么课,不管是小班、中班、还是大班,老师的引导语言、动作、眼神,甚至是说话声调,都能深深影响孩子的情绪,不同年龄层的孩子要用适合于他们年龄特点的方式对待,不能一视同仁。活动内容要富有悬念,语言要精练,有时孩子比我们以为的聪明多了,我们也能从孩子身上学到很多东西,正所谓“教学相长”也。
小狗圆舞曲教学反思6
《孙中山破陋习》这篇课文以鲜活的文字叙述了孙中山亲眼目睹了姐姐被迫缠足的痛苦和母亲疼爱而又无奈的情景,因而在辛亥革命成功后,他首先废除缠足陋习的事。故事旨在让学生学习和体会孙中山对缠足这一封建陋习的憎恨和他敢于同封建势力作斗争的精神。刘老师的课对这一难点的把握十分到位。
一、线索十分清晰
刘老师从:姐姐为什么会由原来活泼开朗的女孩变得再也没有笑脸和歌声“入手,在学生充满疑问的时候,引出”缠足“,体会这一陋习的“陋”之所在。接着引出孙中山和妈妈的对话,通过朗读,让学生走进了人物的内心世界,体会到了妈妈的伤心和无奈,也了解到了孙中山的心痛和愤怒。最后回到文章结果,孙中山破陋习,感受人物之伟大。刘老师整节课的教学走的是一条情感的主线,学生也很入情,也能悟情。
二、结合课后练习中的句子比较训练,培养学生写作能力渗透其中。
句子的比较法是语文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刘老师很好的抓住了这一点,让学生感悟语言文字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了如何把句子写具体的训练。
如:“这件事刺痛了他的心。”与“这件事深深地刺痛了他的心。”两句话的比较,问学生哪一句话最能反映此时孙中山的内心。让学生体会到“深深地”、“幼小的”两词说明他虽然年纪小,但永远不会忘记的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了,把句子写具体,可以写出人物的心理活动,这是一种很好的写作方法,一举两得。
三、充分朗读,感悟人物性格特征。
本文主要是孙中山与他妈妈的人物对话,感情真挚动人。在教学中老师指导学生默读,分角色朗读,师生朗读;以不同的形式,花了很多时间进行朗读训练;再通过读来表达自己所体验的情感,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体会妈妈的伤心和无奈,了解孙中山的心痛和愤怒。
四、练习说话,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和搜集资料的能力。
刘老师在教学中,设计了让学生讲讲回去了解的缠足的事,想一想孙中山当时的心情,还有让学生看看小鞋的图片,自己谈谈感受,到最后出示孙中山图象,请学生用孙中山爷爷,我想对您说:“…………”的句式来说话练习。这些说话练习,结合图片,激发学生发挥丰富的想象,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语言文字表情达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五、借助多媒体,画龙点睛。
我想,学生水到渠成的感悟除了老师引领学生感悟课文的语言文字比较透彻外,多媒体的运用,不可小看,这是文字所没有办法所表达出来的信息。这篇文章所说的陋习离我们学生的时代比较久远,刘老师就利用多媒体让学生看到当时封建社会妇女穿的小鞋,女人被缠足后的畸形的小脚,加上她声情并茂地解说,学生就加深了对缠足的了解,深切地感到缠足这种陋习对中国妇女的残害实在是太深了,从而到最后在交流感悟时,学生自然而然地说出孙中山的伟大,孙中山破缠足陋习真的是解放了广大中国妇女。
小狗圆舞曲教学反思7
诗句浅显易懂,并涉及到家喻户晓的神话传说故事《牛郎织女》,表达了少女们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美好心愿。
1、借吟诵悟情,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为了提高学生阅读古诗的兴趣和能力,在教学中,我对读的设计有范读,吟诵,个别读,齐读,师生合作读,引读,边读边议,边读边评,边读边想象。有的地方为了突出诗情诗境,强化读,采用“一读、再读、三读”,让诗情在学生心中产生共鸣,从而受到感染,激发浓厚的情趣,体味诗中的意境和作者的感情。
一切景语皆情语。每首诗都有某种情调的表达。《乞巧》这首诗就表达一种喜悦的情绪,所以,问题“牛郎织女日盼夜盼,终于盼到了相会团聚的时刻,你觉得他们此时的心情会如何?”的提出会使学生自主的去读,读出心情,也会读得更动听,读得更动情,读得更感人。这样也势必会提高学生阅读古诗的效果和能力。
2、借画面补充,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要想提高阅读古诗的实效,就得让学生理解古诗的背景。教学时,我首先由以前积累的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古诗引入新课,为了达到补充资料、丰富阅读信息、了解古诗的背景的目的,我播放了学生喜爱的神话传说《牛郎织女》动画片,让学生走进与乞巧相关的一个家喻户晓神话传说,领悟“牵牛织女渡河桥”的来由,体会它千古传颂的魅力,继而出示织女的资料,一步一步深入孩子们的内心,感受七夕节又叫乞巧节的原因及盛况,品味对幸福的向往之情。
小狗圆舞曲教学反思8
钢琴独奏曲《小狗圆舞曲》是波兰音乐家肖邦在世时最后发表的圆舞曲。乐曲以快速进行,在很短的瞬间终止,因此又被称为《瞬间圆舞曲》或《一分钟圆舞曲》。全曲为简单的三段体,在四小节引子过后,主旋律以反复回转的形态出现,速度很快让人目不暇接,中段是优美抒情的旋律,一、二两段形成明显的对比,第三段为第一段的反复。
在教学时,我先播放音乐,让学生通过聆听初步感受音乐的情绪变化;再次聆听时,引导学生通过乐曲速度的变化为乐曲分段,然后指导学生辨别哪两个部分是基本相似。分段聆听时,分析比较一、二两段在旋律进行及节奏上的各有什么不同。听赏过程中重点引导学生配合音乐的情绪与节奏、速度等音乐元素进行小狗的模仿表现。通过这样的欣赏教学,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同时也激发学生对音乐听赏的兴趣。
小狗圆舞曲教学反思9
音乐对学生的美育作用是潜移默化的,其中蕴涵着道德哲理和丰富的情感体验,因而在欣赏教学中,通过让学生仔细地聆听乐曲,张开想象的翅膀,在广泛的时间,空间里遨游,用心去感受,体验音乐的美,从中找出最佳的答案。
如在欣赏课《小狗圆舞曲》中,我是这样设计的:初听时,让学生初步感受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再听时,让学生按节奏的变化区为乐曲分段,并辨别哪两个部分基本相似;分段听时,分析比较两个主题在旋律进行及节奏上的特点,联想这两个主题各描写了小狗怎样的形态,并随着音乐模仿小狗的不同神态,动作;接着分小组讨论,可用哪些形式来表现乐曲 于是学生们充分发挥想象,有的创编故事,有的创编小品,有的用绘画等形式惟妙惟肖地表现乐队员后出示一条旋律,学生仔细观察后找出提示中的旋律进行及变奏规律,进行创编乐曲,然后分别视唱改编前后的乐曲,再次体验旋律,节奏等因索与乐曲情绪的关系。
这样经过在不同层次上的反复聆听及亲身体验,合作参与后,使学生在体验,内化的基础上得出音乐的旋律进行及节奏变化与音乐所表现的情绪之间的内在联系,并通过再次合作,让学生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通过这样的欣赏教学,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及实践能力均有提高;思维及反应能力较前敏捷;自修心增强;研讨气氛形成。
小狗圆舞曲教学反思10
新课程的改革,使得小学的知识要体现与初中更加的接轨,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解简易方程”中进行了一次新的改革。要求方程的解法要根据天平的原理来进行解答,也就是说要通过等式的性质来解方程,这一方法虽然说让方程的解法找到了本质的东西,但是也让我感到了许多困惑
1、从教材的编排上,整体难度下降,有意避开了,形如:45—X=23等类型的题目。把用等式解决的方法单一化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求学生较熟练地利用等式的方法来解方程,但用这样的方法来解方程之后,书本不再出现X前面是减号或除号的方程题了,学生在列方程解实际应用时,我们并不能刻意地强调学生不会列出X在后面的方程,我们更头痛于学生的实际解答能力。在实际的方程应用中,这种情况是不可避免的。很显然这存在着目前的局限性了。对于好的学生来说,我们会让他们尝试接受——解答X在后面这类方程的解答方法,就是等号二边同时加上X,再左右换位置,再二边减一个数,真有点麻烦了。而且有的学生还很难掌握这样方法。
2、内容看似少实际教得多。难度下降后,看起来教师要教的内容变得少了,可以实际上反而是多了。教师要给他们补充X前面是除号或减号的方程的解法。要教他们列方程时怎么避免X前面是除号或减号的方程的出现等等。
小狗圆舞曲教学反思11
3月20日下午,按区继教中心的安排,我在所带教学班,上了《沁园春·雪》这节课。为了上这节课,我虽然作了比较充分的准备,但为了保证这节课的“原生态”,我既没有在本班提前预演,也没有在平行班级进行试讲。这一节课上下来,我认为整个教学过程基本是按课前的教学设计在推进,也基本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教学设计往往是一种理想状态下的设计,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更多的问题。
反思这节课,我认为还存在这样一些问题:
1、学生的调动不尽人意。
因为是下午最后一节课录课,考虑到学生的精神状态可能不会太好,因此,我特意在上课之前,换上平时不爱穿的本装,一走进教室,就听到学生的一阵惊呼,加之平时与学生的关系比较融洽,我以为学生会因此而亢奋,在教学过程中会有积极的表现。但事实上,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并不尽人意。我想除了因为学生没有见过这种架式有些胆怯外,可能还另外的原因:一是问题的设计,二是学生的活动设计。在设计问题时,我注意到尽可能只设计一些对学生体悟诗词感情的问题,而且尽可能使问题指向明确,但在实践中,有些学生的回答却与我的问题相去甚远,我想这也许是高估了学生的理解领悟能力所致。在学生的活动设计上,设计得不够丰富,导致学生大多数时间都是在思考或回答问题,使课堂气氛显得有点沉闷,学生的参与度不够高。
2、学生诵读指导不够细致和充分。
在教学设计中,我是计划通过关键字的品读,让学生领悟诗歌的感情,进而指导诵读,但在实际操作中,还是未能将二者很好地结合起来。例如在品读上阕“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的滔滔”中的“惟”和“顿”字时,品读了作用情感,但没有即时指出该如何读。在品读下阕“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几句中的“略”、“稍”、“只”几个字的作用和蕴含的感情时,也没有及时指出应该如何处理朗读时的重音与语速等问题,使朗读指导的效果大打折扣。
针对这些问题,我认为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改进:
1、进一步缩减教学内容,重点放在朗读上,并将朗读与关键词的品味有机结合起来。例如在问题设计上少提一些问题,也没有必要引导学生从上阕说到下阕,而是将上下阕的品读任务分配给各小组,由他们先品再读,在这个过程中进行必要的引导的指导,我想这样的.话,品和读会结合得更好,既将课堂还给了学生,又能提高课堂的效率,效果可能更好。
2、让学生充分地活动起来。可以先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先读先品,让学生先在小组内进行品和读的实践,谈朗读处理,这样学生的参与度会提高,学生由于有了说的实践,课堂发言可能也会积极和精准一些。
小狗圆舞曲教学反思12
新课标对文言文教学提出了如下要求:“要重视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要有助于学生增强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热情,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对于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增加学生的传统文化积淀有很大的作用。在这样一种新的形势之下,如何有效地开展文言文教学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对于文言文教学,我曾经以教师讲解为主,不重视学生诵读,因为文言文有讲头,其中的实词、虚词、句式、情感、理趣等等,都可以讲出很多“东西”来。这种教学方法并不是不受学生欢迎,不少学生还很爱听老师“侃”,但这种做法却不能使学生真正喜欢文言文本身,他们喜欢的只是其中的所谓文化。发现这个问题后,我在教学中感到了一种“舍本逐末”的尴尬。
于是我参照新课标精神尝试改变文言文教学思路,从由教师讲解变成让学生诵读,从重视翻译到重视感悟。我把自己的思考设计为“文言文四步诵读法”:一读,读准字音,二读,读懂句意,三读,读出情感,四读,品味评价。《兰亭集序》的教学,基本上就是按照这一思路进行的。
《兰亭集序》是一篇文言散文。文章写景语言简洁,议论语言深刻。作者借助富于韵味的文言语言,极富魅力地表达了当时人们的生存体验。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带着任务去读书,每一遍诵读都有目的,每一遍诵读都有任务。通过诵读,使学生身临历史的情境,直入文本深处,切身体验“此景此情”,与作者进行面对面地沟通与交流,产生心灵之间的感染与共鸣,从而在更深的层次上感悟文本、感悟人生。
采取诵读的教学方法后,我发现,许多过去需要讲解的知识在诵读中就解决了。比如实词的意思,这节课中,有学生不懂“俯察品类之盛”的“俯察”的意思,就另有学生告诉了她自己总结的规律:文言文句式整齐,通过和上文“仰观宇宙之大”中“仰观”二字对比,就可以很容易地理解“俯察”的意思。再比如虚词的用法,如果让教师来讲解“也、哉、夫”表达不同语气的知识,哪里比得上在诵读中感受“信可乐也!”“岂不痛哉!”“悲夫!”三句话中的情感更自然呢?
可以说,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一把钥匙,一把重要的钥匙,一把不可替代的钥匙。学生在诵读中就能够有所感知,就能够增加积累,就能够形成语感。当然,这节课还有很多缺憾,而我感到最大的缺憾,就是因为时间原因没有展开更充分的诵读活动。
在以后的文言文教学中,应该还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最终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文言文。
小狗圆舞曲教学反思13
教学内容:
聆听《小狗圆舞曲》。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表演和创编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心与观察能力。
2、解歌曲的内容,有感情的演唱,能填创歌词,并能发挥想象力编创动作表演。
3、能选择适当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点:理解歌曲的内容,有感情的演唱,能填创歌词,并能发挥想象力编创动作表演。
教学难点:分小组进行填写游戏,要求边说边做小动物的动作。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无规范动作要求,但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复习前课内容:表演及唱。
3、小练习:节奏练习
二、新课学习:
1、欣赏乐曲《小狗圆舞曲》。
1) 初听,启发学生边听边引导学生辨别乐曲中听唱的内容;想到什么?(可从标题入手去分析、去想象;
2) 复听,鼓励学生进入角色地进行表演,(教师可稍作引导性动作引导学生参与即兴表演)
2、通过自编动作表演歌曲《小狗圆舞曲》, 录音、学生的伴奏、歌表演结合起来表演。
三、小结下课。(随着音乐,学生结伴律动出教室。)
小狗圆舞曲教学反思14
尽管许多学生对字母有了一定的掌握,但大多数学生都没有进行过系统的字母学习,中间难免存在着许多似是而非的现象。例如学生对“Gg、Jj、Hh、Ll、Qq、Rr、Uu、Ii”这几个字母存在着一定的错误发音,我就在教学中加强这几个字母的训练。“Gg”和“Jj”强调[dэ]的发音。“Hh”注意[ei]的发音。“Ll”要讲清结尾两种发音的不同用法。“Qq”和“Rr”要让学生能辨清与语文课中音序表发音的区别。“Uu”和“Ii”要让学生把音发到位。
把字母按读音进行分类是字母读音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也是学生觉得有一定难度的一项内容。如何使学生能较为轻松地得到较好的掌握?通过比较实践,我采用游戏的方法,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得到掌握。可以采用“摘苹果”、“找朋友”、“钓鱼”等各种形式各异的游戏方法。让学生充分地动起来,动手、动脑、动脚。也可以同时进行小组竞赛,既能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又能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学习兴趣,可谓一举多得。
小狗圆舞曲教学反思15
本节课,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改革,以新理念为指导,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自主创新的学习积极性,注重调动学生多种感官进行学习,注重借助多媒体进行合理情境的创设,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从而学好语文。
一、尽可能体现新的课程标准。
1、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学习的过程应是学生认知逐步提高的过程。
在设计读书环节时首先是读通,其次是读懂;再次是读好;最后要求尝试背诵。要求逐层提高,学生的学习逐步深入。
2、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新课程标准还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学生说荷花的姿态三种,教师就顺势引导,以便学生更自主地理解“一朵有一朵的姿态”。
再比如作业的设计:“如果你觉得有更合适的作业,也可以自主选择完成另外的作业,还可以将你认为很有价值的作业推荐给老师或同学!”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
3、重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领会
新课程标准还明确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10.小狗圆舞曲教学反思 篇十
对于小班,我可以说是不熟悉的,我不知道自己应该用怎样的方式去面对他们,第一次上小班的课,心中紧张极了。
本次活动我犹豫了很久,一遍一遍地听着《小狗圆舞曲》的音乐,却不知从何处下手。后来通过寻找相关资料、请教老教师,最后就出现了大家所看到的这堂课。原本,我想让孩子坐在垫子上上课的,这样便于孩子的活动,但何老师说小班是孩子形成生活常规的重要时期,坐垫子不合适,因此我打消了这个念头。原本的游戏导入,也因考虑到孩子的能力而取消,改为开门见山,直捣主题。
这是一堂欣赏课,我却将重心偏向了游戏上,忽略了让孩子安静地欣赏音乐的重要性(一般需安静地完整欣赏三遍),以至于虽然孩子的表现、课堂的气氛十分活跃,但对于音乐的理解以及所表达的内容的掌握就比较欠缺,与欣赏课的目标背道而驰,这是我将在以后内容定位时所要注意的。
11.青春舞曲教学设计 篇十一
教学内容 歌曲《青春舞曲》
教学准备 钢琴、录音机、磁带、手鼓等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演唱歌曲《青春舞曲》,正确把握歌曲的情绪,体会歌曲的旋律特点。
2、能力目标:通过音乐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培养节奏感和创造力。
3、情感目标:通过学唱歌曲《青春舞曲》,使学生懂得青春如小鸟一般不复返的道理,启发学生珍惜时间。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青春舞曲》,体会作品的情绪;在教师的点拨下学生自行创作出表现歌曲的方法。教学难点
1、《青春舞曲》这首歌属于小型作品,在教学中要通过各种活动使学生掌握应学的知识,又要使课堂气氛活跃,充满“青春气息”,同时还要发掘“青春”的思想含义。
2、合理安排教学时间,调控好教学活动,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我国疆域辽阔,民族众多,拥有着各具特色,灿烂辉煌的民族文化。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两首歌曲片段,想一想,它是我国哪个地区的民歌? 课件播放新疆民歌《阿拉木汗》、《掀起你的盖头来》
今天这节课要我们要学的也是一首著名的新疆维吾尔族民歌《青春舞曲》。
二、学唱歌曲:
1、初听《青春舞曲》,感受歌曲的情绪。师:现在我们一起听赏《青春舞曲》这首歌。听完后,说说这首歌曲的旋律、节奏各有什么特点?
(播放《青春舞曲》,学生听完后讨论、回答)板书:旋律——优美
节奏——明快
情绪——欢快、活泼、充满青春活力
2、复听《青春舞曲》,学生进一步感受歌曲的风格特点,提问:它表现了什么样的情绪?。
3、简单分析歌曲。
歌曲以“太阳”、“花儿”、“鸟儿”等的变化为借喻和依托,抒发了维吾尔族青年赞美青春,珍惜青春年华的欢乐情绪。歌曲具有维吾尔族音乐载歌载舞的特点。歌词既通俗又富有哲理,寓意深刻。告诫人们青春如小鸟一样不复返,我们要珍惜青春、珍惜时间。
4、教师教唱歌曲旋律及歌词。
5、完整演唱歌曲。要求唱出与欢乐情绪和节拍的韵律感。
三、音乐活动
(教师引导学生用准备好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1、节奏练习:练习用手拍击课本第3页的节奏。
2、节奏练习:乐器敲击体验
3、角色分配:铃鼓敲击节奏、沙锤敲击节奏、学生表演时教师引导学生按歌曲情绪做到自信,有感情地演唱。
4、让学生了解并教给学生一些维吾尔族舞蹈的基本动作。
5、学生分组练习一边唱歌一边用打击乐器为歌曲《青春舞曲》伴奏,请会跳新疆舞的学生上台表演。教师带领一块完成表演。
四、拓展延伸
1、了解“西部歌王”王洛宾的概况及主要作品
师:王洛宾是北京人,曾在法国留学学习音乐,他特别喜欢新疆民歌。为了民族的音乐,他一生扎根新疆,在那里生活了近60年。他的作品大都吸取了新疆民歌的素材,一生整理、创作、收集了700多首作品,把新疆的民歌介绍给了全国以及全世界。这首歌就是他根据新疆维吾尔族民歌整理创编的。除这首《青春舞曲》外,他还创作了《半个月亮爬上来》、《在那遥远的地方》等歌曲。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青春舞曲》这首歌曲,也对祖国美丽的新疆有了一些了解,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要热爱我们的祖国,热爱我们的民族,喜爱我们的民歌,只有继承和发扬具有我们民族特色的文化,中华民族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歌曲《青春舞曲》结束本节课。
教学反思:
在这次区上组织的“中小学音乐教研”观摩示范课的活动中,我担任了音乐课的公开课教学,课上完后,意识到了许多不足的方面:
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学生较为熟悉的歌曲,掌握起来较为容易,因此,我在备课时设计了很多环节,教学中就显得重点不够突出,没有凸显出是一节唱歌教学。教学内容多而繁,因此,对各个环节教学内容的学习犹如蜻蜓点水,没有深层挖掘。视唱曲谱的教学还要多探索教学方法,让学生更快得学会唱谱。在进行节奏训练时,应该由简到难,学生容易掌握,以后要注意这点。本节课学生的表现还是值得肯定的,我没想到他们的打击乐器合奏能完成得那么出色,以后可在课堂教学中多给他们展示的机会,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学习音乐。
【青春舞曲教学经验及教学反思】推荐阅读:
音乐《青春舞曲》教案06-13
唱歌课 《青春舞曲》12-15
初中音乐《青春舞曲》教案09-05
《竖笛演奏 青春舞曲》教案12-18
音乐《瑶族舞曲》教学设计08-01
“青春期”教学设计及反思12-01
《四小天鹅舞曲》教学设计修11309-27
小学音乐欣赏《瑶族舞曲》教学案例12-19
瑶族舞曲反思06-18
小步舞曲 教案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