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双休日作业(共2篇)(共2篇)
1.浅谈双休日作业 篇一
初一历史第三周双休日作业
一年级班,组姓名
一、根据课堂学习,默写下列内容:
(一)祖国境内的远古人类
1元谋人(1)时间:距今年。(2)地点:。(3)生产与生活:会,知道用。(4)评价:我国境内已知的。2北京人(1)时间:;地点:。(2)体貌特征:。(3)生产生活:过着生活,使用和,会保留火种。(4)社会组织:北京人往往住在一起,共同,共同,过着生活。
3山顶洞人(1)时间:;地点:。(2)体貌特征:。(3)生产生活:山顶洞人使用,已经掌握了和技术;会;学会用缝制衣服,懂得爱美;死后要。(4)社会组织:山顶洞人生活的集体,是由关系结合起来的。
(二)原始的农耕生活
1河姆渡原始居民(1)时间:距今年。(2)地点:,流域。(3)生产:种植(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的国家),生产工具有、;饲养,制造。(4)生活:定居,房屋,挖掘。(5)文化:制作简单的和原始的。
2半坡原始居民(1)时间:距今(2)流域。(3)生产:种植(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的国家),生产工具普遍使用;打猎、捕鱼、饲养等动物;纺线、织布、制衣;会制造。(4)、生活:定居,房屋。
(三)华夏之祖
1华夏族的形成:距今
尤。从此,炎黄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汉族的前身,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
2炎帝和黄帝-----“人文初祖”:黄帝建造,制作,还教人们,发明,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他的妻子
嫘祖发明了,他的属下,还编出了等。后人尊称炎帝和黄帝为“”,海外华人称自己为“”。
3尧舜禹的“禅让”:史上称为“”。
4原始社会的终结:①原因:就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②标志:约年,建立。
二:强化训练
1、小华在阅读一本关于我国境内远古居民生活情况的历史书时,了解到有一群距今约三万年的远古人,模样与现代人基本相同,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并且已会人工取火。你认为这群远古人应该是()
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半坡原始居民
2、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过上定居生活的最主要原因是()
A农业生产的出现B火的使用C建造房屋D使用陶器
3、“黄河、长江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半坡原始居民和河姆渡原始居民遗址都在大江大河流域,最主要的原因是()A交通便利。适宜商业的发展B战略位置重要
C适宜于农耕生产D生活用水丰富
4、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该地区原始农耕文化成就的是()
A种植粟B种植水稻C人工取火D住干栏式房屋
5、半地穴式房屋具有冬暖夏凉的特点,已知最早建造这种房屋的是()A元谋人B北京人C河姆渡人D半坡人
6、在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有“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黄帝教民养蚕缫丝”。这些神话传说反映出中华文明的核心是()
A农耕文明B和谐平等的社会秩序
C神话传说D采集、狩猎的游牧文明
2.六年级品社第十五周双休作业 篇二
班级:六年级__班姓名:_____________分数:__________
(温馨提示:先记一遍,然后闭卷答题,认真书写噢!星期一上交)
一、想一想,我会填。(每空1分,共40分)
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社会逐步实现了由_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_的过渡,_____________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
2、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4、我们国家现任国家主席是_____________,国务院总理是_____________,全国人大常委会主人是_____________,军委主席是_____________。
5、在我国农村,每个村都建有_____________,它是村民自主管理、自助服务的_____________组织。我国城市建有_____________,它们都是我国民主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6、我们都是国家的_____________,都想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_____________,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_____________。
7、建国50多年来,伟大的祖国正在走向_____________,勤劳的中国人民正在大步迈向_____________社会。
8、1956年7月13日,我国第一辆“_____________”汽车下线。
9、1964年10月16日,在我国新疆核试验基地,中国第一颗_____________爆炸成功了。
10、党的“十六大”确定的全面建设_____________的奋斗目标,是21世纪头20年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幅宏伟蓝图。
11、我们国家一切权力属于___________。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___________召开,______________________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12、在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的前提下,明确划分国家的___________权、___________权、___________权和___________的领导权。
13、在人民代表大会举行会议的时候,代表能充分发表意见,也可以向本级政府及其所属工作部门提出___________案。
14、___________制度是人民当家做主的真正体现。
15、在我国人一出生便依法享有___________权,享有人身权和人格尊严权,享有受___________、受___________的权利,享有___________的权利,到了入学年龄,便享有接受___________的权利。
16、现在我国人民的生活已逐步转向吃讲、用讲___________、穿讲___________、住讲___________,过去物资短缺时的“___________”、“ ___________”已经成为收藏品。
二、对号入座。(每题1分,共30分)
1.鸦片战争对中国最突出的影响是()
A.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B.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C.中国人民的革命任务发生了变化D.中国历史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2.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在中国的通商口岸深入中国内地,最远到达()
A.汉口B.宜昌C.重庆D.沙市1
3.谭嗣同被慈禧太后杀害后,街头巷尾的人们议论纷纷,你认为符合史实的议论是()
A、他是洋人的密探,卖国求荣B、他甘为变法而捐躯
C、慈禧太后杀的是贪官D、他是没有地方可逃
4.“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幅挽联哀悼的是()
A、关天培B、左宝贵C、邓世昌D、丁汝昌
5.“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捕之学生释;工商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这一充分反映学生爱国精神的事件是()
A、武昌起义B、五四运动C、中国共产党成立D、南昌起义
6.8月1日是我国的建军节,这是因为我党的第一支人民军队在这天诞生于()
A、南昌起义中B、秋收起义中C、广州起义中D、井冈山会师
7.当年在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到处传唱的《松花江上》,它写在()
A、“九一八事变 ”后B、“一·二八事变”后
C、“ 七七事变” 后D、“八一三事变” 后
11.汇集了东西方建筑艺术精华的“万园之园”圆明园毁于()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中法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3.下面关于西安事变的说法正确的是()
A、张学良和蒋介石争夺国民党领导权B、张学良和杨虎城逼蒋抗日
C、通过武力的方式解决地盘划分问题D、导致国共两党长期对峙
14.武汉的“首义路” “首义广场” “首义中学”等名称会让我们联想到()。
A.戊戌变法B.武昌起义C.五四运动D.北伐战争
15.1912年,孙中山自豪地说,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这里的“变局”和“创举”是指()。
A.辛亥革命爆发B.清朝统治被推翻
C.中华民国成立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16.青岛市有一座标志性雕塑“五月的风”,是为纪念一次伟大的学生运动而修建的,在这场运动中,爱国学生喊出了“还我青岛”的口号。以此判断这次运动是()。
A.新文化运动B.五四运动C.戊戌变法运动D.南昌起义
17.“革命声传画舫中,诞生共党导工农。重来正值清明节,烟雨迷蒙记归踪。”这是董必武重访嘉兴南湖后题下的诗句。该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南昌起义B.遵义会议召开
C.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D.秋收起义
18.毛泽东点燃“星星之火”、创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名称是()。
A.广东革命根据地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C.中央革命根据地D.延安革命根据地
19.明明在阅读毛泽东诗词时发现一首写于1927年的词: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他判断这首词所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A.南昌起义B.井冈山会师C.秋收起义D.广州起义
20.“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一“远征”最后胜利的标志是()。
A.井冈山会师B.会宁会师C.吴起镇会师D.遵义会议
21.以下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中国共产党成立②五四运动③红军长征④南昌起义
A.①②③④B.④①③②C.②①④③D.③④②①
22.“打一场禁毒的人民战争”是中国政府在扫除毒品中的响亮口号。172年前,一位民族英雄在广州已经用行动表达了中国人民禁烟的决心和勇气,他就是()。
A.左宗棠B.林则徐C.魏源D.邓世昌
23.中国有一座城市,它因近代史上有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冠上自己的名字受辱,它是()。
A.南京B.天津C.北京D.上
海
24.”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侧。致远鼓楫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请根据所学历史知识,在下列选项中指出与此诗相关的历史事件()。
A.辽东半岛战役B.平壤战役C.黄海海战D.威海卫战役
25.北京大学的前身是1898年设立的()。
A.燕京大学B.京师同文馆C.太学D.京师大学堂
26.近代史上,实际掌握清朝最高统治权力时间最长是()。
A.咸丰皇帝B.慈禧太后C.光绪帝D.道光帝
27.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要去实地考查辛亥革命的首发地,他们应该去()。
A.南京B.上海C.北京D.武昌
28.董必武于1961年写了一首怀念战友的诗:“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董老诗中写的“四十年前会上逢”是指哪一次会议?()
A.八七会议B.遵义会议
C.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29.“鸦片流毒天下„„,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这应是哪位大臣给皇帝的上书?
A.林则徐B.关天培C.左宗棠D.李鸿章
30.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的是()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义和团运动
三、阅读分析题:(30分,第一题8分;第二题8分;第三题14分。)
1.材料一1998年5月4日,江泽民总书记在人大会堂举行的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的大会上,向北大同学,所有学校学生,全国各界青年提出四点希望: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和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从祖国人民需要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
材料二北京大学生的游行队伍照片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北京大学”的前身是近代,它诞生于运动之中。(2分)
(2)材料二中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2分)
(3)简述材料二中所反映运动的意义?(4分)
(4)联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答案:我们应当学习他们以天下为己任的优良品质和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在现阶段要勤奋学习,振兴中华。
2.学唱革命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完成下列各题: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辛劳为民族,共产党他一心救中国,他指给了人民解放的道路,他引导着中国走向光明,他坚持了抗战八年多,他改善了人民生活,他建设了敌后根据地,他实行了民主好处多。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请回答:
(1)中国共产党在何时诞生?(2分)
(2)到2011年,她走过多少年历程?(2分)
(3)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展的革命活动有哪些?(至少举四例)(4分)
(4)唱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回顾中国革命的历史,你有哪些感想? 答案: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走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共产党一心一意为人民。
3、勿忘国耻甲午中日战争之黄海海战 日军投降
中国近代史上,日本曾两度发动侵华战争。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抗日战争中国取得了完全胜利。请分析这两次战争为什么会产生不同的结局。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8分)
【浅谈双休日作业】推荐阅读:
第一周双休日作业11-08
第五周双休日作业(答案)07-09
六上语文双休作业09-26
双休日写事随笔09-16
在双休日里初中作文02-02
我可怜的双休日小学作文07-21
在双休日里优秀作文550字12-10
小学生五年级范文 双休日 500字12-30
大学生双休日自主安排情况问卷调查01-26
通知双休范文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