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越疯人院赏析

2024-10-30

飞越疯人院赏析(14篇)

1.飞越疯人院赏析 篇一

心理学师范班

2220***

朱春英

《飞越疯人院》观后感

说实话,这部电影刚开始我是没有看懂的,看到后面我才慢慢明白的,后来经过老师对这部剧背景和内容的讲解,感想还是挺多的。这部剧的主要内容讲述的是:主人公麦克·默菲由于厌恶监狱里的强制劳动,装作精神异常而被送进了精神病院。自从他来到后,本来平静的精神病院就发生了一连串的事件。精神病院远非麦克默菲想像中的自由避难所。护士长拉契特制定了一整套秩序,一切都要以此为准则。病人们受到了严格的管制,还不时的受到她的侮辱和折磨。麦克默菲对拉契特的行为十分不满,不时以冷嘲热讽的方式对她加以攻击。在精神病院里,病人们被剥夺了自由地追求自己生存欲望的权力。拉契特处处针k对麦克·墨菲。她用大音量音乐折磨病人,并冷酷地拒绝降低音量的要求。在酷爱棒球的麦克默菲提出看世界锦标赛的实况转播时,拉契特又想方设法拒绝。虽然麦克默菲最后得到了高大的印第安人“酋长”的支持,凑够了表决的票数,但拉契特却又以表决时间已过为借口而拒绝打开电视机。麦克默菲想让病人们打起精神,快乐的生活一天。他把病人们带上了汽车,来到了一个小港口。他们偷了一条船,到远海钓鱼作乐。病人们欣喜若狂,但回来后,麦克默菲受到了惩罚。但不久,他就又把自己的女友和另一个女人弄到了医院,闹得天翻地覆。闻迅赶来的拉契特侮辱了病人比利,使他割脉自杀,而冷酷的拉契特却无动于衷。这使原想要逃离病院的麦克默菲再也抑制不住怒火,他扑上去掐住了拉契特的脖子。拉契特没有死,可麦克默菲却受到了最惨无人道的待遇。

心理学师范班

2220***

朱春英

看完这部剧,主人公麦克默菲最后的结局让我为之惋惜的同时,也对护士长拉契特的一系列嘲讽行为以及精神病院不公平的待遇觉得残忍。下面我想就这部剧,用弗洛伊德的本我理论来分析一下我个人的一些想法。

弗洛伊德的本我理论中,将人格分成了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在我看来,麦克墨菲是人格中自我的隐喻,“酋长”是自我的隐喻,护士长是超我的隐喻。单靠本我的力量是不可能逃脱超我的控制,但是本我可以给予自我力量,促进自我成熟,帮助自我战胜本我和超我。只有自我才能保证更大的成功。

这部剧的男主人公麦克默菲可看作人格中本我的隐喻。对此,剧中的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麦克默菲从农场送到精神病院的原因是:有暴力倾向,经常打架,因斗殴至少被关押过五次;滥交,与未成年少女性交;上课时嚼口香糖等。这些行为可看作本我中的本能的表现。更有趣的是他对此的看法。他自己说不知道为什么会送到精神病院。对暴力倾向的指控他认为是诽谤。对与未成年少女性交的事,他完全承认,但并不认为不应该。“当你看到那样的小骚货„„就那样在你眼前。我一点都不认为那有什么不对。”“没有一个男人能抵挡住那种诱惑。而他们却要因为这样的原因把我关进监狱。告诉我我是个疯子。我实在搞不懂。”“如果那样是疯了的话„„真不知道在街上走路算不算疯。”简单说,在人们看来一些违反道德、悖于常理的事情,在他看来他一

心理学师范班

2220***

朱春英

点也不觉得这样做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自己一点也不认为自己的脑子有问题。”

如果用本我的假设来解释麦克默菲就变得很自然。因为对本我来说,没有道德标准,没有对错与是非,只有即时性的满足。另外提到他逃避工作,对工作不满,很懒也可对应本我寻求快乐,逃避痛苦的快乐主义至上原则。

我们还可通过影片中看球赛的情节设置找到一个有趣的证据。这一情节是:麦克默菲向拉齐德护士提出看全国垒球赛的要求遭遇拒绝后,独自一人恼怒坐在电视机前,突然麦克默菲对着电视机像个体育主持人栏目开始为球赛点评起来,原本已经散退的人群陆续重新聚在一起,大家对着电视机一齐为球赛欢呼呐喊,而当镜头转向电视机时,观众看到的仍是一个未接通电源的屏幕。也就是说,麦克默菲扮球赛解说员向病人们解说一场并不存在的球赛。如果从本我角度我们就可做出如下理 解:本我有靠想象、幻想、幻觉体验及做梦来满足欲望的神奇威力。对本我而言,它能在想象中获取满足,获取快乐。

转到酋长身上。在我的理解中,酋长代表的是自我。从酋长与麦克默菲的关系入手可以来说明这一点。影片中展现出酋长与麦克默菲具有最为亲近的关系。正是这种关系非常富有意味。麦克默菲进入医院时遇到的第一个病人是酋长。当时的酋长是又聋又哑。后来,酋长帮麦克默菲打架后,影片忽然告诉观众说:酋长其实并不聋也不哑。对此,可以解释为:一个个体虽然在年龄上已长大了,但其自我部分是如此弱小,以至于既不能听又不能表达自己的意愿。这种情况下的

心理学师范班

2220***

朱春英

自我可以说既割断了与外部世界的联系,又割断了与内心的交流。后来在麦克默菲的带动下,酋长开始富有了活力也不聋不哑了。对此我们可以理解为:自我的力量来自本我;当自我通过非直接方式满足了本我的要求时,它也从本我那里获得了能量。我们可以认为影片叙述至此,意味着作为自我的酋长已经从作为本我的麦克默菲那里获得了不少的能量,借助于获得的这些能量,它已经开始能够完成与内心的交流并以与外界恢复联系了。

我们还可注意一下在计划逃离疯人院时,麦克默菲与酋长的一段对话。酋长对麦克默菲说:„„你比我强多了。麦克默菲:为什么这样说。你像树干一样强。

酋长:我父亲才是真正强。他想到什么就做什么,只要他喜欢。„„所以大家都不放过他。自从有一天他喝醉酒跑进雪杉林后我就再也没有见到过他。每次他一沾到酒,就停不下来了。直到喝得不成人形为止。当麦克默菲问:是否“他们把他杀了?”时,酋长回答说:他们只是不肯放过他,就像这里的人不肯放过你一样。

这段对话,我们可以作如下理解:由于自我由本我分化而来,所以我们把酋长的父亲看作是酋长原来的本我。酋长对他父亲特点的描述也符合我们的理解。后来,酋长的父亲或者说酋长的本我,因为过于放纵而受到了强有力的压制,虽然没有被杀死,但是被压抑了。上面我们已经提到酋长代表着弱小的自我,弱小的原因可以解释为:自我虽然处在个体稍后的时候,但却由于受到超我的压制与控制,因而变得弱小。来自于超我的强有力压制,导致了酋长或者说自我的弱小

心理学师范班

2220***

朱春英 无力。

最后我们来看一下影片中的护士长拉齐德。我们可以理解她所象征的是超我。最可以说明这一点的是她所表现出来的呆板、固执,喜欢操控一切。这样的情节在影片中多处可见。比如举手表决看球赛的例子。影片中麦克墨菲在世界杯开始后提议改变一下活动内容,看看球赛。护士长说医院的制度不允许这样做。“你所要求的……是改变我们精心安排的工作时间表。”麦克默菲问:“一点点变动没什么吧?”但对护士长来说一点点变动也不行:“这样的要求不能接受。大家都已经习惯了原来的时间表。……现在改变了,会令他们不安的。……无论如何是不可以的。”后来她提出用手表决的方式来决定。不少病人在麦克墨菲的鼓动下举起了手,酋长在举起手后使同意的人超过了半数,但护士长却仍拒不打开电视机,她的理由是我们的会议已经结束了,这一票无效。也就是说,护士长是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这正象严格的超我不允许例外发生一样。

从本影片的结局我们可以理解到:本我虽然具有力量,但它的力量却不足以使他使用各种方式逃出疯人院,即脱离超我的控制,这表明单靠本我是不行的,光靠本我最后的结局只能是像主人公麦克墨菲一样被超我以及自我所泯灭,但是本我却可以帮助自我恢复其自身的力量,促进自我的成熟,从而使自我的力量战胜本我和超我,做回真正的自己,开始新的生活。因此只有自我才能保证更高程度的确定性和更大的成功。影片最后酋长的逃脱也恰恰证明了此点。

心理学师范班

2220***

朱春英

其实现实中的人格都会有这三方面:本我、自我、超我。在我看来,这三个方面一起构成了我们的人格,缺一不可,但是自我却是这三个方面中的一个主体,即是人格的主体。本我和超我是影响自我的两个主要因素。这三个方面一定要维持相对平衡,三方面相互制约但是自我一定是主体,这时,我们才会活出真正的自我,获得更大的成功。

最后,我联系实际去分析本我、自我、超我。我们人一出生都是被本我的力量主载的,随着我们的长大,本我的力量逐渐去促进自我的成熟,从而使我们实现自我。我们年轻的时候,都会随着自己的愿望行事不考虑后果,我们疯狂,我们叛逆,我们不顾一切去追求生理和心理上的欲望,但是这些对我们来说始终都会是浮云,随着时间的冲蚀,我们最终都会真心的接受我们身边的人,接受这个社会,因为人生就是一个顺其自然成熟的过程,就是一个自我逐渐战胜本我的过程。在我看来,这世界上就只有三种人:本我力量偏多的人;本我、自我、超我相对平衡的人;超我力量偏多的人。最终能够获得成功的只是第二种人,第一种人也就是不够成熟的人,做事轻狂,不稳重,随心所欲,往往这种人或是在磨练中发展为第二种人或是在磨练中被无情的抹杀;第二种人之所以成功因为他们是真正的成熟者,他们往往做事有激情,有动力,但他们往往也会控制自己,有责任心;第三种人也就是那种所谓的过于木讷的人,他们往往循规蹈矩,没有创新,没有激情,他们最终注定不会有所成就。

2.飞越疯人院赏析 篇二

社会科学研究中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理性与情感、男性与女性的划分依据是一种相对应的意识形态[1], 正如《飞越疯人院》这部影片所呈现的男性与女性、活者与死亡、正常与疯癫、天使与恶魔、自由与禁锢的二元对立。在表面看似平静其实冲突不断的医院里, 任何人性化的制度都变成非人性化, 而正常人也被扭曲成非正常人。

一、正常与疯癫

疯癫就是精神错乱的人, 俗称“精神病”, 多表现为知觉、思维、情感、智能和行为等方面的失常[2]。法国著名的思想家米歇尔·福柯在《疯癫与文明:理性时代的疯癫史》中分析疯癫不是自然现象, 而是文明的产物, 并且人类疯癫的产物不是属于自然本性的表露, 就是属于自然本性的恢复[3]。

影片中有许多名义上的正常人, 如大护士长瑞秋小姐、精神病院里的医生、比利的母亲等。这些所谓的正常人看起来似乎都有着健全的思维和情感, 然而, 他们的情感和人性都已经被彻底地扭曲了。医院本来是治疗病人的地方, 按常理应该会将病人治好, 但实事并非如此。男主人公麦克墨菲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他本是一个正常人, 却在治疗后变成了真正的植物人。此外, 病人每天被迫要吃各种胶囊, 就连刚进医院需观察的麦克墨菲在没有检查病情且没有医嘱的情况下也要吃胶囊。俗话说“是药三分毒”, 何况不对病症的药物更是毒药。医生对不服管教的病人会进行相应的惩罚, 轻者罚吃药或限制自由, 重者进行电击或脑叶白质的切除, 他们这样不是真正地治疗病人, 而是希望病人永远不要好, 病情越来越严重, 其目的很显然是要控制病人。

在病人休息时间, 大护士长瑞秋小姐还要例行给一些病人进行“心理沟通”, 以治疗的名义把病人聚集起来开会, 让病人互相监视, 说出自己或他人的隐私或缺点, 然后记录在病人日志上, 并且让其他的病人公开讨论。用这种特殊形式获取病人的隐私和弱点, 进而控制病人。在这种情况下病人根本没有得到本质的治疗, 反而使得病人内心更受挫, 对病情起反作用。比如, 影片刚开始一次会议上讨论的是哈丁先生和妻子不和睦的问题, 瑞秋小姐把哈丁先生的私生活, 甚至哈丁的妻子背叛丈夫这种个人隐私搬到公众面前, 这无疑是在病人伤口上撒盐, 她不仅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卑鄙和无耻, 甚至还主动提名让其他的病人说出自己的感想, 当病人吵成一片的时候, 她非但没有阻止, 反而像看戏一样鼓动病人互相指责, 揭露对方的隐私。这里的病人没有知情权, 麦克墨菲曾问医生和护士长自己的住院时间, 并没有得到准确的答案。除此之外, 病人没有自由空间, 正常的娱乐权利也被剥夺。比如, 在吃药的时候, 医生就要放音乐。有一次麦克墨菲委婉地向医生提出希望音乐声音小一些, 但是医生没有丝毫听取意见。

名义上的“正常人”表现了疯癫和病态的做法, 而所谓的“精神病人”却表现出正常人应有的情感和理性。麦克墨菲带领病人们进行海上旅行, 在他的安排下病人们各司其职, 契士威克先生担任船长, 其他病人学着钓鱼。无论是负责执掌船舵的人还是钓鱼的人都将自己的工作完成得很顺利, 更能体现是一个正常人而非精神病人。在这次旅行中, 每个人都很快乐, 体现出了自己的价值, 展示出了真正的自己, 最后都钓了很大很罕见的鱼。其实, 他人眼中的“精神病人”之间一直是团结合作的。以麦克墨菲为首的“精神病人”和医院看护人员PK篮球时, 名义上的“精神病人”打败了“正常人”, “精神病人”的团结精神充分体现了他们的正常。

影片中的男主人公麦克墨菲是一个完完全全的正常人。他没有稳定的工作, 玩弄过未成年少女, 为了逃避去看守所假装精神失常, 进入精神病院治疗。但是从行为举止可以看出, 麦克墨菲本人精神非常正常。他教病友们打牌, 教酋长打篮球, 鼓励大家学会体验生活, 这些正常的行为活动却被医院的看护人员当作“非正常”行为活动而被警告, 他的一言一行也在医院看护人员的监视下进行。他向大护士长瑞秋小姐提议暂时改变病人的作息时间, 为的是让病友看一场世界性的棒球比赛。当提议被否决时, 他没有气馁, 他以想象的独特方式让病友重新获得看球赛的快感。当大护士长瑞秋小姐看到这一幕时, 神经质地大喊, 并制止这种行为。在所谓的正常人眼中麦克墨菲的许多行为都很不正常, 为了治疗这种“疯癫”行为, 他们多次对他进行电击, 最终麦克墨菲真的疯癫了。

此外, 这些所谓的“精神病人”对同类的关心和帮助也比那些“正常人”更有人性。有一次病人晚间开派对, 大家都很开心, 而且此时的他们真正地享受了前所为有的快乐, 达到真正回归人性, 亲身体验了一次正常人的行为。当比利说出自己的想法时, 其他人都鼓励他帮助他, 结果第二天却被医生训责, 大护士长以告诉比利母亲为威胁, 逼迫比利割喉自杀, 病人们看到这样的情景非常难过, 而医生却表现得很冷漠。这些充分说明了影片中所谓的“正常人”才是真正心智不健全的疯子。相反, 那些在“正常人”眼中疯疯癫癫的精神病人却表现出正常人的特质, 他们虽然性情有些古怪, 行为与众不同, 但是他们心地很善良, 内心深处闪耀着人性的色彩。帕斯卡曾经说过, 人类一定会疯癫到这种程度, 即使不疯癫那也是另一种形式的疯癫。人们出于这种疯癫, 用一种至高无上的理性所支配的行动把自己的邻人禁闭起来, 用一种非疯癫的冷酷语言相互交流和相互承认[4]。

二、恶魔与天使

影片《飞越疯人院》中大护士长瑞秋小姐总是以一种强势又邪恶的形象出现在银幕上, 这是典型的体制和权利的化身。作为一名医院护士, 她冷酷无情、残忍恶毒。当病人对自身治疗有疑问或建议时, 她总是用暴力方式解决, 甚至不惜用电击将病人变成植物人。作为一名女性, 她没有传统女性应有的温柔善良, 她甚至不愿体现女性因素, 总是压抑自身性别欲望。不仅如此, 她还剥夺其他人的性别方面的生理需求。作为一名管理者, 她刻板又苛刻, 制定非人性化的制度, 变态式地要求病人。例如, 如她所制定的病人之间小组讨论式“心理沟通”的治疗方式侵犯了病人的隐私权和话语权, 在她的逼迫下病人更加胆怯无助。

哈丁的妻子和比利的母亲也是恶魔的化身。从影片中得知, 比利的母亲和瑞秋小姐是朋友关系, 比利来到精神病院并非因为自己不正常, 而是自己的母亲将其送入医院治疗。比利已有三十岁左右, 从他的口吃和性格可以看出他很少得到家人的关怀, 甚至他还是一个处男, 对男女之事一点都不懂。比利的母亲就是一个不称职的母亲, 她阻挠儿子恋爱, 压抑比利的情感, 甚至使比利逐渐胆小懦弱, 不自信, 最终走向死亡。就比利本人而言, 造成这种不健康状态的表层原因是其自信心不足, 不能正常处理社会人际关系, 不适应外部社会, 但深层原因在于母亲对他畸形和扭曲的母爱, 阻碍和抑制儿子成熟和发展的病态母爱。这种扭曲的情感阻碍了比利的成长, 加之比利被母亲送到精神病院, 经过非人性化的治疗, 最终走向死亡。可以说, 比利的悲剧结局完全是他的母亲和大护士长造成的。

相反, 麦克墨菲的朋友凯蒂自身带有的美丽和温顺给人一种好似“天使”的感觉。她听从麦克墨菲安排, 带着酒和另一位女性友人深夜潜入疯人院参加病人们的狂欢派对, 并且和比利共度夜晚, 以帮助他建立在女性面前的信心和勇气。甚至在海上旅行的时候, 凯蒂始终面带微笑, 对麦克墨菲言听计从, 在男女关系中充当着从属者和被动者的角色, 这一形象和以大护士长瑞秋小姐为首的女性形象形成鲜明的对比。

三、男女两性的颠覆

传统影视剧对女性的一种刻板印象, 是一种强制性的认同, 它将女性置于次要的位置, 把女性作为丧失了自我的形象置于这个世界的某个位置[5], 这不仅仅是身体上的服从, 甚至是精神上听命于男子的一切命令。男性角色被刻画成“阳刚”和“强大”, 而女性角色被刻画成“温柔”和“弱小”。女主人公的形象被刻画成“第二性”或者“他者”的角色形象, 完全是父权制社会下的牺牲品, 没有话语权、选择权和决定权, 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但是, 在电影《飞越疯人院》中, 导演有意识地将男女两性的刻板形象进行本末倒置, 确切地说, 作者肯·克西在小说《飞越疯人院》中彻底颠覆了男女两性的二元对立意识。无论是瑞秋小姐、哈丁的妻子, 还是比利的母亲, 其女性角色的塑造给与其相关的男性形象带来的更多是恐惧而非女性特有的温柔, 她们是制度的管理者, 主宰了男性社会, 以“第一性”的形象展示在银幕上。

(一) 掌控权力的女护士

影片刚开始, 一位穿着黑色风衣, 提着米色提包, 穿着平底鞋的女士出现在银幕上, 她进入精神病院, 经过她身边的男看护都立马给她让路, 并主动地向其问好, 然后她进入值班室换上宽大的护士服, 从这一系列动作和情境不难发现两个问题:第一, 她没有选择更显女性特征的颜色和服饰, 说明她并未为以自己身为女性而自豪, 反而进行必要的遮挡。第二, 医院中的男看护很惧怕她。这个将性别压抑的女性就是大护士长瑞秋小姐, 无论是她的穿着打扮或者言行举止, 还是他人对其的态度, 瑞秋小姐这一形象要表现出来的是一种权威的象征, 是与其性别不符的男性形象或男性气质。看似是女性主义的实现, 女性的威望和地位提升, 其实质是一种“厌女症”或将女性气质隐藏的行为。她对病人进行非人性的治疗, 利用“心理沟通”挖掘病人的隐私或者弱点, 从而满足自己的控制欲望。当病人相互揭短而争吵起来时, 瑞秋小姐反而觉得病人“互动”的气氛很好。她对病人要求苛刻, 没收病人契士威克先生的香烟。她剥夺病人的自由, 每个白天和周末将病房锁起来, 阻止病人回房休息, 史肯隆提议打开房门却遭到拒绝, 美其名曰为病人着想。她禁止病人额外娱乐, 麦克墨菲提议让病友看一场世界性的棒球比赛, 被多次无理地拒绝。当病人对着空电视机进行遐想球赛时, 瑞秋小姐又病态似地疯狂大吼制止病人的娱乐行为。事情结束后, 她又以各种理由“治疗”那些不听她话的病人。

(二) 拥有话语权的母亲

比利天生口吃, 在需要母爱关怀的时候, 他的母亲却将他送往精神病院, 不仅放弃了母亲的责任, 而且剥夺了比利的话语权。比利的所有事都由母亲决定, 这不是母爱, 而是一种控制欲望, 一种扭曲的情感, 一种病态的心理。比利很不自信, 尤其在异性面前, 他更是不敢敞开自己的心扉。而他的母亲不仅没有帮助比利正确地认识男女两性的关系, 反而阻止他与异性接触, 压抑他对异性的正常情感, 让比利在异性面前更加自卑。而比利终于开始尝试和异性之间的关系时, 瑞秋小姐却扬言要把比利身为男性正常的生理需求当作“丑事”告诉他的母亲, 这对丧失权利的比利来说无疑是沉重的打击, 最终比利割喉自杀。瑞秋小姐不仅将自己女性气质深深压抑, 抑制自己作为女性正常的生理情感或身体反应, 还阻碍了他人正常的成长。可以说, 是比利的母亲和瑞秋小姐最终将比利推上了死亡的绝路。福柯认为, 生命权力是以身体为中心, 把人的身体整合在知识和权力的结构之中, 成为符合各种规范的主体[6]。

(三) 无法撼动地位的妻子

另外, 在肯·克西的同名小说中还突出了一位女性, 即布罗登酋长的母亲。在这个立场上, 不仅布罗登酋长是受害者, 布罗登酋长的父亲更饱受了女性的压迫。布罗登酋长和其父亲一直采用布罗登酋长母亲的姓氏, 通常情况下, 在父权社会下, 妻子和孩子必须采用丈夫的姓氏, 这是一种家庭权力和地位的象征, 而这里刚好相反, 这说明布罗登酋长和其父亲对布罗登母亲, 或者说是对女性的妥协和退让, 是弱势群体对强势群体的示弱与妥协。小说还介绍了布罗登夫人未向其丈夫和儿子妥协和退让, 最终将男女两性对立面颠覆, 布罗登夫人成为众人眼中的“敬重者”, 而将布罗登酋长送到精神病院进行治疗, 布罗登酋长的父亲终日借酒消愁, 被他人利用, 而后折磨至死。

(四) 权力不能自主的“他者”

影片中的男性隐藏了他们男性气质的一面, 无论是病人还是医生, 他们缺乏男性的掌控权, 反而一切听从女性的支配。在病人进行海上旅行之后, 精神病院院长和医生们一起商量麦克墨菲是否精神有问题时, 男性和女性的意见发生了分歧。四位男士一致认为麦克墨菲精神上有严重的问题, 最好还是将其送回看守所或者监狱, 而唯一的女士瑞秋小姐, 觉得应该将麦克墨菲留在精神病院继续治疗。最终, 以院长为首的四位男士竟然同意了唯一女性的观点。这并不是说院长或其他男医生尊重女护士的意见, 这只能说是一种妥协, 就连院长对女护士都是妥协, 甚至惧怕。而瑞秋小姐将麦克墨菲留在精神病院继续进行治疗这一举动说明她只想着控制别人, 强势地让别人服从她, 无论采取任何手段。她不仅将自己禁锢在非人的制度里, 而且还要把一个正常人禁锢在这个所谓的制度下, 满足自己的控制欲望。最终将一个正常人“治疗”成植物人, 她不仅仅是颠倒黑白, 更甚将女性和男性的二元对立面颠倒过来。

影片中大护士长瑞秋小姐、比利的母亲等这些女性角色都缺乏女性本身的温柔、善良和贤惠, 她们将女性特征掩藏, 压抑自己的情感, 享有话语权、选择权、决定权甚至他人的生死权, 从身体到心灵、从物质到精神都使周围的男性产生一种过分的权威和恐惧。如果说疯人院是一所权力机构, 那么这种缺少女性美反而带男性特征的人群扮演了制度管理者或统治者的这一角色。相反, 哈丁、比利等病人和医院的男医生都丧失了男性应有的阳刚之气、男子气概, 甚至有些男性还丧失了自身的性别特征, 他们惧怕对立面的女性, 他们除了妥协、退让, 就只有屈服, 这种男女两性二元对立的颠覆注定是女性的扭曲, 男性的悲剧。比利和麦克墨菲就是颠覆男女两性二元对立下的悲剧结果。比利不堪重担割喉自杀, 麦克墨菲从一个正常人被折磨成植物人, 最终也死在了精神病院的病床上。

四、结语

《飞越疯人院》通过颠覆传统二元对立意识形态的手法, 深刻地讽刺了当时美国社会这个大权力机构对人性的压制。影片以酋长布罗姆登逃跑的远景结尾, 或许是麦克墨菲变成白痴这一事件刺痛了他, 让他摆脱了心中一直存在的恐惧, 重新找到自我。为了完成麦克墨菲逃出疯人院的心愿, 他用盥洗池砸开铁窗, 带着麦克墨菲的灵魂逃出了医院, 最终实现了对疯人院的“飞越”, 对自由的向往。

摘要:《飞越疯人院》这部电影表现出了另类的二元对立意识现象, 本文将从“正常与疯癫”、“天使与恶魔”、“男女二性的颠覆”三个方面分析该影片中的二元对立意识形态, 从而体现出不同于以往影视作品中男女两性意识形态的新认知, 进而削弱对女性的刻板印象。

关键词:《飞越疯人院》,权力,疯癫,女性主义,二元对立

参考文献

[1]郑丹丹.女性主义研究方法解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1:9.

[2]夏征农等.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79:1936.

[3][4]米歇尔.福柯.疯癫与文明:理性时代的疯癫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3:263, 1.

[5]罗伯特.C.艾伦.重组话语频道[M].麦永雄, 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

3.飞越疯人院 篇三

JR,有一本书对你而言肯定是意义非凡的,那就是肯·克西的经典之作,描写精神病院生活的小说:《飞越疯人院》。那里面的主角到底疯了没有?我们不知道——而这也正是世界人民对你的认知。当你还在丹佛和纽约,甚至是在中国效力的日子里,想必你肯定知道“精神病院”的感觉吧。是的,你有你的问题,最终你逃离到了一片广袤的草地上……又或者,还没有。

在小说中,兰德尔·麦克墨菲是一个像你一样充满“色彩”的人物。他在监狱里待了一段时间,为了找乐儿做了一些傻事,他被送进了精神病院,在那里,他遇到了其他古怪的家伙。那里有印第安人酋长,比利·比比特,戴尔·哈丁,乔治·索伦森,每个人既是可怕的家伙,又是可爱的。这样的人,和你在丹佛,纽约,甚至是新奥尔良和克利夫兰中的某些队友可是很像的哦。

当然了,你必须要有对手,那就是“护士拉奇特”。她为规则而生,她压制个体的独立与包容,她压制的就是你憎恨的。兰德尔与她抗争,就像你与那些试图压制你的教练,各位官员以及规则抗争一样。或许在你到联盟打球时,你已经听说了球队就是“精神病人运作的精神病院”,而这就是兰德尔·麦克墨菲所期待的。

想想吧,当一个世界不再是由勒布朗和卡梅洛在战斗中发号施令,不再是由他们来推翻冷酷体系——而是由你来做这一切时……就像小说中写的那样,兰德尔在生活中有苦有乐,但是他却在激励他人的过程中给自己带来了最大伤害。不想搞砸结局,那过程就非常艰辛,就像你曾如此接近总冠军戒指一样。

这一切在电影版中呈现的更是惟妙惟肖。湖人超级粉丝杰克·尼克尔森扮演了麦克墨菲。如果你还想在当今时代找一支“神经病院”格调的球队,那就是湖人了。我们都知道,你觉得世界那么大,想出去看看。我们也知道你在外面过得不错,你在Instagram上晒了很多美好时光的照片。史密斯,你最重要的举动,应该是留出时间来做点文学创作。当然,大家恐怕永远看不到这一天,而且你最新的冒险就是即将开始的,真实的新赛季。不过,你依然可以在夏天好好读读《飞越疯人院》,把它当作一个模板,当作你在新赛季做出各种疯狂之举的模板。 ——Sam Rubenstein

4.飞越疯人院影评 篇四

关于墨菲的手术,搜来的资料:这部电影对五六十年代的美国精神病院能够算是很真实的描述,病人完全没有人权,虐待时有发生,治疗方式十分单一,最有力的工具就是电影里所有人都害怕的电击治疗。而对精神分裂症的终极治疗方式就是墨菲最后所理解的额叶切除手术(lobotomy)。大脑每个半球分为四个叶,额叶是其中最大的一个,大约占1/3体积,切除以后人会失去很多功能,包括很大一部分的性格(personality)。这在此刻看来绝对是极端不人道的手术,但是当年手术的创始人Moniz却因此获得了1949年的诺贝尔医学奖。

在电影中疯人院一向黑暗、暴力,和监狱一样,是剥夺了自由的人,和监狱不同的是,监狱里的人有无辜、有实际真的有罪的人,而疯人院关的那些病人,他们被认为是不是病人,并没有什么很确实的证据,就是根据医生的判定而已。片中在对墨菲是否有精神病的判定,有医生说他是正常人,有医生说他是有病,而护士长这个代表说墨菲有病得很,需要她的治疗。就是因为墨菲不安于社会,反抗社会,就被定性为了精神病人。是否有精神病的判定的权利就在某些卫道士手上,不服从社会的人,她就认定你是精神病,要改造你。这个和现实的社会何其相似!

每个病人都是美国工业社会的病态象征,每人代表着一个特征,拉奇德护士长就是代表着权威和约束,镇压着每个人的一言一行,束缚着他们追求自由,每一天的交流会,她让大家袒露内心,透过这样她掌握了每个人人的弱点,不让人有保密。据说片中的病人有人是演员,有几个就是真的精神病人,所以才能够将精神病人演的十分真,扮演者确实是真的。片中有个很讽刺的片断,墨菲带着那些病人出海的时候,船主问这些人都是什么人,墨菲说他们都是精神病院的高级医生,病人们也一个个装得很象,这些病人这时候看起来都很正常,船主也相信了他们确实是医生,疯人院和现实社会究竟哪里才是真的有病?

疯人院里面到处是规矩,作息时间、吃药、开会,都是规矩,墨菲无疑是外来者,透过种种努力去打破这个牢笼。墨菲问拉奇德护士长可不能够改变一下,奇德护士长回答,以前定下的,不能改变,还用种种手段压制了大家的意愿,尤其是墨菲的不同意见。用自身的行动去鼓励大家的觉醒,他在护士长不让看球赛的时候,用自己激情的现场解说来对抗护士长,病人们一齐喝彩。在他的激励下,医院的气氛已经不一样,病人的情绪也不同了。在墨菲能够轻易逃出去的时候,为了比利能够体验生活,他让女友陪他。这个行为有象征好处,在伊甸园,亚当和夏娃吃了禁果,才真正了解了人的真谛,而比利透过这样的成人礼,找到了自信,在以前他说话结结巴巴的,第二天他能够流利应对拉奇德,完全成长了,但是亚当和夏娃吃了禁果是受到了上帝的惩罚,而拉奇德也扮演着这样的主角,她明白比利内心最大的弱点,用让他妈妈明白来攻击他,比利一下子崩溃了,最后自杀了。而墨菲因此疯狂攻击了护士长,导致了惨无人道的脑切除手术。

墨菲没有逃走是表面是因为帮忙了比利,喝酒醉了,实际上是因为当一个人,去反抗、去应对整个世界,在体制面前的巨大力量,碰得头破血流甚至失去了生命这样的例子实在是太多了,有这样的结局几乎是必然的结果。酋长本来是装作痴呆,因为父亲因为力量被别人利用身亡,自己不想如此,才混迹其中。墨菲是代表者自由,而疯人院是代表着束缚。墨菲用自己的行动、热忱激发了酋长,墨菲这样的人真的失去了人格,无疑是行尸走肉,如果他有选取还不如死了,作为已经准备一齐逃走的酋长,是了解他的意愿的,所以酋长在杀死墨菲的时候,是说要和他一齐逃出去,奔向自由。最后酋长举起墨菲努力过而又没有能够成功的水槽,砸开窗户,带着墨菲的期望逃出了疯人院。

疯人院多么象现实社会,僵化的社会容不得异己,吃人和杀人的体制,片中的护士长相信每个人都能够在自己的记忆中找到差不多的人,她就是卫道士的代表,不服从的人在她眼里就是精神病。向往自由的人,在这些人、这些体制下,反抗只会头破血流,之后很多人或许就屈服了,成为象其他精神病人一样的人,但是墨菲不是,他说他至少努力过了,只是整个社会的力量,一个人又怎样对抗得了,最后只有付出生命为代价。片子里,墨菲虽死,还有酋长带着墨菲的期望飞越了疯人院,而现实里社会就是最大的疯人院,你又能够飞越到哪里?

5.飞越疯人院观后感 篇五

麦克墨菲冒着被瑞秋护士责怪的风险带着医院里的朋友们出门郊游;费力地拉票只为去看世界大赛...这些种种事情都能看出他是一个真性情的人。反而瑞秋护士并不这么认为,反而和医院里的东医生们一样认为他即使不是疯子,也一定是个危险人物。了麦克墨菲做错了什么?他只是希望活的自由。倒是瑞秋护士和医院的医生们才是真正的疯子,而医院里那些被称为病人的人都有自己的思想,都有自己想要去做的事。

医院的医生们强迫麦克墨菲做额叶切除手术后,麦克墨菲几乎失去了他曾经所拥有的那种渴望自由的心。以至于最后麦克墨菲死在了医院,他和酋长日夜策划的逃离医院去加拿大的计划失败了。但没有关系,因为最后酋长逃离了医院,他带着麦克墨菲的愿望离开了医院。这也许就是精神上永远的自由吧。

6.《飞越疯人院》观后感(范文) 篇六

第一节的心理电影鉴赏课我们看的是《飞越疯人院》,开始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我还以为电影的主要内容是讲一些人从疯人院逃走了而已,但是当看完之后,我发现我错了。电影的主人公麦克默菲是笑着走进了疯人院,但是最后的离开却是死着离开的。

其实很打的程度上来说医院里住着没几个是疯子。而是住着一些为爱所伤、为情所困、暂时失去生活方向的人而已。他们是一群迫切希望得到救赎,想要回归正常人的弱势群体。而这个疯人院的大部分病人是自愿进来的。我想,也许他们来到这里很大程度上市想得到这里的医生和护士的保护,希望找回对生活的信心,但是他们错了。他们走进了一个无视人道,压抑人性的医院,无论是号称最优秀的护士还是看护都是冰冷的嘴脸,冷酷的行为举止简直是令人发指。他们通过一次次的挖开患者的伤口来“治疗”患者,根本就没有为患者考虑过。医院里,没有自由、没有人权,患者们象一群畜生一样活着。但是麦克墨菲的到来,给医院带来了新鲜的空气。患者们麻木的神经被激活了,久违的笑脸重新回到了脸上,生活又重新有了乐趣。他给医院的体制带来的冲击是不言而喻的。他通过挑战医院传统作息表、私自出海钓鱼。他所做的一切似乎干扰了医院的日常管理,但却是对医院缺乏人文化关怀的强烈抗议。但是他的行为惹怒了医院。在医生眼里,麦克默菲就是一个“疯子”,就是一个“异类”。他的思想、他的行为简直不可理喻。麦克默菲本来是有机会逃离医院的,但是为了同伴,他组织了一次集体舞会,最终错过了逃离的最佳时机。与自由失之交臂。影片最后一幕是大个子酋长望着奄奄一息的麦克默菲心酸不已,不想让失去自由的他痛苦地活在这个世界上,只好送他离开人世。

麦克默菲死了。但是他的死却是对当时社会的控诉,为什么一个好好的人会被怀疑成精神病人,为什么一个精神病人得不到其他人的尊重,麦克默菲向往自由,但是他的性格太张扬了。影片一开始就预视着他注定要失败了。

7.飞越疯人院赏析 篇七

电影《飞越疯人院》海报

拍摄于1975年的《飞越疯人院》曾获1975年第48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奖,是美国电影历史上经典的电影之一。迄今为止,对于主人公麦克·墨菲的悲剧结局,分析者更多是从社会背景层面着手,相信是代表西方社会缩影的疯人院所具有的一整套压制人性和束缚自由的制度导致了他的毁灭。这一解读无疑具有合理性。然而,如果我们将视角拉回到主人公麦克·墨菲本身,以洞喻理论对他的心理和行为进行分析,则会发现,影片展示的不仅仅是一个社会悲剧,同时也是一个性格悲剧,即麦克·墨菲性格中的激情不仅是支撑他追求自由的力量,同时也是导致他毁灭的重要原因。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作过这样一个比喻,他假设有一个洞穴式的甬道,只有洞口有微弱的光透过来。有一群人从出生就被囚禁于此,他们的头和手脚都被捆着,身子不能走动,头也一点不能转,视野范围极其有限,他们唯一能看到的就是洞穴后壁。在他们背后的上方远远燃起一堆火,在火堆和被捆绑的人之间,有一条道路,同时垒起一堵矮墙。在墙后面,向着火光的地方,有一群别的人,手持假人或怪兽等道具高举过墙,做出各种动作并时而伴有说话声时而静息。于是,被捆绑的人就只能看到投射到洞穴后壁上的影像,他们认为这些影像就是真实的事物,并把洞穴里的回声当成影像所发出的声音。此时,假如给其中一个人松绑,他抖掉缰绳,可四下走动,猛然他看到眼前的真实景象却以为是出现了幻觉,看到的是一些幻象。继而假如再有人把他领出洞穴,对于一个囚居斗室的人,阳光把他的眼睛刺得金星乱跳,他对外界的视觉冲击很不适应,认为此举有碍他看清真实的事物。不过柏拉图认为,凡事有个适应的过程,他的视力在慢慢恢复。从最初只能看阴影,到能看水中呈现的倒影,到再次能看事物本身,及最后可以看太阳本身了。视野被打开后,他宁可忍受痛苦也不愿再回到洞穴。假如让他重回洞穴,把自己的见闻告诉其他人,他的同伴不会接受他所描述的外在世界,也不想跟着他出去,觉得他出去一趟眼睛就坏了,甚至会把他杀掉。这就是洞喻理论的基本内容。

疯人院是现代版的柏拉图式洞穴,疯人院里的病人是洞穴里的囚徒,麦克·墨菲就是解除了桎梏的囚徒。影片开篇,有这样一个场景:服药时间一到,大家都乖乖的排队轮流取药,并当着护士的面听话地吞咽下去。与柏拉图洞喻理论中所描述的不同之处在于,疯人院的病人并非出生就在这里,他们是从外界来到这个环境。但相同的是,他们在疯人院呆久了,已经适应了这个环境。正如被捆绑起来的洞穴囚徒,疯人院病人的正常生活被这里的制度捆绑牢靠,他们的思想和视野也都被禁锢起来,已变得对这里的制度没有任何异议。因此,我们暂且可以把疯人院的病人当成久居洞穴的囚徒。而男主人公麦克·墨菲虽然也不是严格意义上从洞穴里走出又重回洞穴的人,但从一个自由环境到一个完全封闭环境的他,对于疯人院里的囚徒们来说是一个异类。从刚进疯人院时大家都用异样的眼光打量他对疯人院里种种不近人情的制度大惊小怪的反应,到后来大家欣然接受他从洞穴外世界带来的一些新鲜玩意儿及小恩惠。因而,从某种程度上说可以把麦克·墨菲当作重回洞穴的人。较之洞喻理论中解除了桎梏的囚徒的结局,麦克·墨菲很幸运,没有被立即杀掉,他向疯人院的囚徒们描述外面的世界并从视觉、听觉、触觉等全方位地拨动他们的神经,激活他们体内向往自由的细胞,大家愿意跟他走出洞穴去瞧瞧外面的世界。翻过高高的疯人院钢丝围栏,他劫走院车,带病人到海边兜风捕鱼。最终,在他的带领下疯人院的囚徒们开启了对外在自由向往的激情之旅。

对于被解除桎梏又重回洞穴的麦克·墨菲来说,他再也不能像洞穴里的其他囚徒一样适应这里的生活。基于对自由的无限向往及对解除洞穴桎梏的无比自信,麦克·墨菲决定身体力行地去诠释他为走出洞穴是如何从激情向疯癫跨越的。

可以试着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分析:一是麦克·墨菲满怀激情对自由的追求,他很欣慰地看到大家在他的激情感染之下做出的一些改变。二是麦克·墨菲虽然在激情之下努力的同时不断受挫,但他对自由的追求没有冷却反而越发疯狂,达到一种近乎疯癫的程度。

麦克·墨菲自从加入这个群体后总能给大家带来点儿新鲜玩意儿。他成功带领大家出逃,出海捕鱼,大家调动起各种感觉器官充分享受着这神赐一般的盛宴。麦克·墨菲在感到欣慰的同时他更希望疯人院的囚徒们在他的带领下去追寻自由从而实现真正的飞越。例如麦克·墨菲在例会上第一次提出要求看职业棒球赛,这个大胆的提议让在场所有的人震惊,但继而又纷纷响应。虽然第一次投票表决最后被护士莱基德无情的制度打压,但麦克·墨菲看到很多人能勇敢地举起手,这对他来说无疑是很大的心灵慰藉。于是第一次投票失败后,麦克·墨菲的激情并未有丝毫减退,在又一次例会上再次提出投票表决。经历了上次事件,大家体内的自由细胞被瞬间激活了,这次很多人都不假思索地举手赞同,麦克·墨菲看到这一改变,心里由衷地高兴。尽管第二次投票仍以失败告终,但在绝望之际,酋长正缓缓地把手臂抬起来。酋长作为一个洞穴土著民的代表,从一个无知无觉的人瞬间变得有了血肉。麦克·墨菲成功地让酋长举手,因为他接受了新鲜的东西,并同意做出些细微的改变。

从两次投票的情况看,麦克·墨菲所做的努力已使大家做出不同程度的改变。第二次投票,着实让麦克·墨菲大为欣慰和振奋,但同时他的希望和热情又被护士莱基德不近人情的规则“投票已结束”所浇灭。虽然他一度彻底无望了,但很快又振作起来。作为一个正常人,看着生活在不正常生活中的病态的人们,他一定要为他们做点什么。合法的途径在现实面前显然是一种无望的对话,于是他决定使用暴力。他试图挪开水龙头固定的基座来砸破封闭的铁窗带大家逃出牢笼,没能挪动的他气愤地拿起水龙头朝大家乱射,他无法忍受心中的不满,要以疯狂的方式发泄出来,以近乎癫狂的方式对这种牢笼体制发出怒吼。他甚至对着关着的电视机,假装里面正在热播着职业棒球赛,进行激情的实况演说。麦克·墨菲的激情以近乎疯癫的方式释放,他要带动大家都疯癫起来对这个体制施以暴力的抗议。在他的带动下连平时最听话的切斯威克先生都变得异常不听话起来,开始质疑所处的生活环境并抗议起这种生活,大声疾呼要求归还他一些基本的权利。如果说以上麦克·墨菲的种种疯癫行为还属于可以控制的范围,那么比利之死,麦克·墨菲或许是真的疯了,他死命的去掐护士莱基德的脖子,他要替无辜的比利报仇。他再也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以前的种种积恨和不满,必须以极度疯癫的形式发泄出来。

像一只困兽在牢笼中咆哮,麦克·墨菲最终没能挣脱牢笼的枷锁。激情给了麦克·墨菲追求自由的力量,但是他的激情中包含着疯癫因素,正是这样一种力量驱动着他朝激情的极限跨越,等待他的将是作为一个疯癫病人的彻底毁灭。

麦克·墨菲在疯人院这个体制牢笼中一再反抗,最终导致了悲惨结局。他不但没能救出这些受尽折磨的囚徒反而把自己也搭了进去。在比利自杀后,他想要掐死护士莱基德,但莱基德没死,他却成了被切除脑白质的白痴。影片极具讽刺意味的地方也在于此,作为疯人院中唯一清醒着的麦克·墨菲,却最终被成为了一个白痴。如果说麦克墨·菲最终成为牺牲品是源于体制的悲剧,那么其他那么多人都同在这个体制之下,为何先拿他开刀?如果他能够像《肖申克的救赎》中男主人公安迪一样收敛自己的锋芒,心中怀揣着最美好的希望同时学会隐忍,而不是在这个体制牢笼中无望地咆哮,他要给外人一种很适应这个体制并过得悠然自得的假象,在这个保护伞之下默默努力以等待成功逃亡的时机。由此看来,麦克·墨菲的悲剧结局更多是源于他自身的性格弱点,是一个性格悲剧。

麦克·墨菲性格中的双重性——激情和疯癫在激情现象之下由于剧烈的交互性运动,两者实现跨界。笛卡尔身心二元认识论认为,剧烈的情绪运动是疯癫行为的基础。疯癫被认为是由激情产生的一系列神经和肌肉运动,是一种摆脱了人的理性并因粗暴、麻木和无意义的扩散而变成一种非理性的灵与肉的剧烈运动。可见疯癫的可能性也就隐含在激情现象之中,若激情达到难以抑制直抵歇斯底里的程度,就完成了激情向疯癫的飞越。

以极度疯癫的方式对禁锢他的体制进行反叛,麦克·墨菲无疑把自己的行为排除在理性的范畴之外。法国哲学家笛卡尔提出:我思故我在!自此,人被抽象为意识和精神,至于身体及其需求、冲动、激情和疯癫都会扰乱理性对真理的寻找,因此身体及其与之相关的一切非理性体验都要受到谴责和压制,疯癫首当其冲。麦克·墨菲作为追求自由的主体,想要成功飞越疯人院他必须是理性的主体,而他没能控制住自己,先发疯了,那将意味着自己把自己踢出了局。到纵欲而不是简单获取自由的程度,这无疑会使他忘乎所以,进而导致最终的失败。索瓦热早就概述了激情的基本作用,认为它是导致疯癫的更恒在、更顽固、在某种程度上更起作用的原因:“我们头脑的错乱是我们盲目屈从我们的欲望、我们不能控制和平息我们感情的结果。由此导致了迷狂、厌恶、不良嗜好、伤感引起的忧郁、遭到拒绝后的暴怒,狂饮暴食、意志消沉以及引起最糟糕的疾病——疯癫的各种恶习。”[1]因而麦克·墨菲疯癫的野性危害是与激情的危害、激情的一系列致命后果相联系的。

疯癫的结果不但不能解决任何问题,麦克·墨菲反而要为激情的冲动买单,疯癫是对激情的惩罚。他的疯癫正中疯人院管制者的下怀,因为他们可以有充分的理由把麦克·墨菲当作一个真正的疯子处理。“希腊——拉丁传统的道德家们宁愿把激情定义为暂时的、轻微的疯癫。把激情本性作为疯癫妄想的基础。它认为激情决定论仅仅是提供了使疯癫进入理性世界的机会。而且,如果说灵与肉的无可怀疑的结合显示了人的激情的限度,那么它也同时使人面临着摧毁他的无限运动。”[2]麦克·墨菲歇斯底里地发泄之后,等待着他的将是无尽的毁灭。

疯癫属于既脆弱和注定要毁灭的灵与肉的统一体。激情可以造成多种结果,但不一定会出现疯癫。“有很多灵与肉的统一造就了疯癫,但疯癫却转而反对这个统一体,并一再地使之受到怀疑。激情使疯癫成为可能,但疯癫却以一种特有的运动威胁着使激情本身成为可能的条件。”[3]“疯癫属于这样一类统一体:在这种统一体中规律受到损害、歪曲和破坏,从而表明这种统一体既是明显的和确定的,又是脆弱的和已注定要毁灭的。”[4]影片悲剧之处不是男主人公麦克·墨菲肉体的毁灭,而是主人公追求自由精神的彻底破灭。说明追求自由走出柏拉图式洞穴的艰难历程,是人类无法逃离的精神困境。

8.电影飞越疯人院观后感作文 篇八

是什么样的生活凝结能够写出如此细腻的“人性”。看了一些豆瓣影评知道是小说改编。

简直无法用言语来形容我内心的感受。

我国电影这么些年,剖析人性的作品也有很多,如经典的红高粱等。

但是对于人性的观察和把控还未看到与世界持平的作品。

男主的形象很贴切,尤其是笑容令人影响深刻。

主角进入医院的目的就是我想告诉那些家伙自己是正常的。

“我比他还要聪明。”

几乎这句话印证了电影的核心,对待自己的追寻我有自己的方式,虽然主角的行为在我们观念看来属于“坏人”。

但是这样的“坏”我打心底感到痛快。曾几何时我们何尝不是一样如他这般“疯狂”,如他这般“洒脱”。

护士的台词给我的感觉就像社会的枷锁,规则就是规则,不可逾越。

逾越了会有什么后果,那位和美女翻云覆雨后第二天被护士告知要通知他母亲后了断自己的小哥就是逾越的后果。

其实他的死亡还是算是比较“自由”的一种,虽然惋惜但也是自己的选择。

但是男主最后的“手术”,就凄凉很多。原本一副坏样,痞里痞气的活物最后形同木偶,“酋长”见了男主的样子潸然泪下,最后亲自送了男主一程。

这个时候另外一个世界的男主会不会说“酋长,你这个婊子养的,干得漂亮!”

9.飞越疯人院赏析 篇九

墨菲没有逃走是表面是因为帮助了比利,喝酒醉了,实际上是因为当一个人,去反抗、去面对整个世界,在体制面前的巨大力量,碰得头破血流甚至失去了生命这样的例子实在是太多了,有这样的结局几乎是必然的结果。片子里,墨菲虽死,还有酋长带着墨菲的希望飞越了疯人院,麦克墨菲的死,其实并不让人

悲痛,一具没有任何思想肉体死亡,代表了灵魂的解脱,酋长的逃跑,实际上已经把麦克墨菲的思想民主和自由主义所带走,传播到远方去。当一个病人被巨大的声音所吵醒,看到酋长的逃跑,从心底发出了真正的呐喊和尖叫,这个尖叫,让我们看到了看到希望的喜悦,看到了恐怖社会的最后一丝光明。然而看到末尾的时候,即为酋长的飞越感到欣慰,又为他以后的生存而担忧,他要生存,必然要接触社会,而现实里社会就是最大的疯人院,他又可以飞越到哪里?

10.张杨父子联手“飞越老人院” 篇十

鲜为人知的是,在这群年过花甲的老人中,有一位正是张杨的父亲张华勋。多年来,父子俩矛盾重重,两人都对此充满了失望与抑郁,不过,在一种血浓于水的亲情里,父子俩终于在《飞越老人院》里真诚联手,共同解开了这段本不该有的心结……

南辕北辙,导演父子矛盾不断

2004年5月的一天,老艺术家许还山来张华勋家里做客。许老刚刚坐下,张杨便从外面风风火火进来,与许老打过招呼后,张杨直截了当地对张华勋说:“喂!我的那件灰色的风衣放哪儿了?我出差要用!”

张华勋指了指里屋的一面柜子,张杨立即奔到那里,打开柜门倒腾起来。两三分钟后,张杨找到了那件衣服,他走到客厅,拎着风衣对张华勋说:“哎,我走了,你和许老师慢慢地聊吧!”

张杨的三言两语,让许还山看出了端倪,望着张杨的背影,他责备张华勋说:“你对孩子怎么教育的?他对你的称呼不是‘喂’,就是‘哎’,连一声爸爸也不叫,这孩子太不象话了!”许还山的话,让张华勋的心情黯淡下来,一时间,他的心里五味杂陈——

1936年出生的张华勋是四川彭县人,童年时他卖过蔬菜,擦过皮鞋,后来,他考入北京电影学院,参与了《小兵张嘎》《风雨里程》等片的拍摄,慢慢地走上了影视道路。1980年,张华勋第一次尝试当导演,独立拍摄了影片《神秘的大佛》,紧接着,他又先后拍摄了《五台山奇情》《白衣侠女》《铸剑》等影片,开创了中国武打片的先河,也奠定了自己在影视圈里的独特地位。

由于张华勋的档期安排得很满,他与儿子张杨团聚的时间极少。张杨8岁时,张华勋将他接到北京定居。然而到了北京,张杨还是很少见到父亲的面。心存愧疚之下,张华勋每次外出拍片回家,都会带给儿子各种小礼物。可是,这些礼物带给儿子的快乐总是短暂的。等到下次张华勋再次回家时,迎接他的还是儿子那张不冷不热的脸。

非但如此,张华勋还发现,自打将孩子接到身边后,小张杨变得越来越叛逆,每每批评他一句,他总有五六句在那儿等着,丝毫也不肯认错。

一次,张杨和几个小伙伴疯玩到下半夜,害怕父亲责备,在同学家躲了一夜,却没有告诉父亲。

第二天,张华勋到学校去找儿子,老师告诉他,张杨根本没来上课!这下张华勋急了,他动用了一切可以动用的力量,在儿子可能去的地方展开地毯式搜索,却音信杳无!直到两天之后,两个好心的建筑工人将张杨送了回来,原来,张杨竟然躲到了建筑工地的水泥管子里,白天向工人们要几个馒头充饥,晚上在管道中垫上稻草睡觉!张华勋得知情况后,十分恼怒,扬起手来就准备打儿子一个耳光,不料张杨竟然连头也不缩,反倒脖子一梗:“打吧!我才不怕你呢,我离开你照样能行!”看着儿子那执拗的眼神,张华勋的手无力地垂了下来。

上高中之后,张杨执着地迷恋上音乐,和几个朋友组建了一个小乐队。张杨的做法与张华勋“苦读书”的想法大相径庭。一次,张杨向父亲要了一笔“资料费”,那天,恰好张华勋休息在家,他便留了个心眼儿,悄悄地跟在儿子后面。果然,儿子根本没去学校,而是去了一家乐器行。原来,这段时间以来,张杨频繁地找他要钱,其实全都“截留”,准备买吉它和架子鼓!

为了迫使张杨屈服,早日走上“正道”,张华勋硬着心肠把儿子赶出了家门,让他住到学校里去,每月只给他40元的生活费。张华勋想,这样一来,看你还怎么胡闹去。

可是,张华勋完全打错了算盘。一天,他突然接到一位朋友的电话,说张杨正在西单的地下通道卖唱。张华勋吓了一跳,跑去一看,只见张杨果然和另外几个年轻人正扯着脖子,对着几个观众吼得起劲。张杨脚底下还有一个木匣子,里面散落着几张零钞和硬币——这哪里是一个著名导演的儿子,分明是个乞丐嘛!张华勋不由分说,扯着张杨的耳朵将他拎回家,把他暴打了一顿。

由于父子间的隔阂太深,1988年,张杨从广州中山大学毕业后,没有和父亲进行任何商量,便转往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学习。儿子的举动,令张华勋更加气愤,多年的导演生涯,张华勋深知其中的艰辛,他早告诉过儿子,不同意他踏上与影视有关的道路。没想到,儿子的倔劲儿这回也上来了,他不再回家,也不给张华勋打电话,偶尔回来一次,也是来去匆匆……

得知这些情况后,许还山对张华勋说:“父子间的感情血浓于水,你俩闹成这样,对谁都没好处。你得多想点办法,和儿子好好聊聊,或许,可以解开这段心结呢!”张华勋深深地点了点头。

用心融解,化去冰冷与严寒

2005年1月的一个晚上,张华勋意外读到了儿子张杨的一部剧本,这部即将开拍,名字叫《向日葵》的影片,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画家父亲因为种种原因,在儿子长到9岁时才回到家乡,父亲的突然回归打乱了儿子习惯的生活,儿子从心里排斥父亲,叫不出爸爸两个字,父子两人出现了连续不断的争吵与对峙。直到有一次,两人在森林中迷路,与父亲失散的儿子才不由自主地大声喊出了“爸爸”这两个字 !

剧本的末尾,张杨特地写下了这样一段心灵独白:“对于孩子来说,父亲就是太阳,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需要父亲阳光的照射与温暖。真正的父亲,他张开的臂膀,像初阳般温暖舒坦;他赞许的微笑,像夕阳般入人神髓。一生沐浴在父亲的阳光下,生命之路一定是亮堂而坦荡的。只是我们很多人,都缺少这样的父亲。”这段独白,看得张华勋心悸不已。

放下剧本后,张华勋突然意识到,自己与儿子的关系不正像《向日葵》中写的那样吗?其实,儿子也同样爱着自己,只不过他不善于表达而已。“森林迷路”中的桥段,其实正是儿子内心的一种写照:人在最危难的时刻,最需要的是给予自己生命的父亲,所以,最先强烈呼求的是他们;同样,父亲在这样的时刻,也最惦念自己的儿女,这种情感同样需要表达出来。

想到这一节,张华勋有了与儿子交流的强烈渴望,不过,多年来父子俩互不理睬,如何才能有效沟通呢?

张华勋想到了写信的方式,写信虽然传统,却有两个好处:一是可以完全表达出自己的感情,二是儿子可以反复阅读,也便于他进行“感情保存”。说写就写,张华勋拿起钢笔,连夜给儿子写了一封情深意切的信。

此时,正是《向日葵》开拍的第一个月,在片场上紧张工作的张杨突然收到父亲的来信,他十分诧异,马上拆开看了起来:“很多父母都努力给儿女一个金色的童年,让他们回忆起来的时候,有很美好的时光,可是,我不是个好父亲,你也没享受过像样的父爱……我从现在起发誓,一定要为你去努力,让你知道这世界上,最爱你的人是你爸爸……”

当时,恰好扮演父子的那对演员无法入戏,张杨便捧起这封信,当众念了起来。念着念着,他的眼圈红了,喧闹的现场变得鸦雀无声,抬头一看,只见在场的所有人员都在擦眼睛,那对父子演员更是热泪盈眶……凭着父亲的这封信,张杨顺利地完成了这场戏。

此后,只要一有时间,张华勋便会给儿子写信,信的内容也是多种多样,有时候,是对张杨小时候的回忆,有时候,是对张杨所拍电影的看法。更多时候,是对父子间关系的一种希冀。饱含着真情的字句,终于冲刷掉了张杨心中多年的孤单感,也彻底改变了他对父亲的看法。

两人的关系缓和之后,张杨为张华勋精心挑选了一双名牌运动鞋。张华勋欣喜不已,只要出门就穿着,走起路来更是精神百倍。一次,张华勋和几个朋友去爬香山,他健步如飞地走过铺满青石的山道,连一些年轻人都赶不上他。有人好奇地问:“张老,你的脚劲儿怎么这么足啊?”张华勋得意地指了指脚下:“你们知道我穿的是什么鞋吗?我儿子买的鞋!穿在脚上,感觉特带劲!” 朋友将张华勋的话转告给了张杨,张杨听后既羞愧又感动。父子间的隔阂就像是一层窗户纸,就这样被轻轻地捅破了。

2008年3月,从云南旅游回来的张华勋感染了皮肤病,背上长满了豆粒大小的水疱,挑破之后又奇痒无比。张杨立即把他带到积水潭医院诊治,然后按照医嘱买回来许多膏药。每天晚上,张杨都将黄油一样的药膏一点点地抹在张华勋的后背上,弄得两只手、指甲里都沾满气味难闻的膏药。张华勋抱歉地说:“儿子,你为我干这活,真是太委屈你了!”张杨截住了他的话头:“爸爸,你千万别在意,儿子摸着你的后背,心里有一种从未有过的踏实感!”张华勋回过头来,看到张杨的眼眶里,溢满了不能掩饰的泪光,更看到他心里久远而深刻的渴望……

亲情回归,父子联手“飞越老人院”

2011年4月,张杨创作的《飞越老人院》蓝本完成,他将文稿拿给父亲看,请他指点一下。张华勋阅读后,惊讶地发现,这竟是一部近年来极其少有的专门描写老年人喜怒哀乐的专题电影:故事发生在一个民营的老人院里,这里所有的老人生活得如同一潭死水,直到有一天,一位性格开朗的老人加入其中,他努力改变着眼前的一切,不断组织着有意义的事情,唤起大家对生活的激情。

在这位老人的组织之下,所有的老人准备参加文艺比赛。老人们开始充满热情地集体排练,设计逃离老人院,驾车“飞越”驰骋公路。人生的热情再一次被点燃,生命的层层意义也被逐步揭开……

儿子文稿中独特的角度、积极向上的风格,深深地打动了张华勋。他对儿子说:“确实,老人的生活并不意味着悲凉,老人也可以像青年人一样充满着活力与激情,因为不管是什么年纪,你都可以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张杨对张华勋说:“那您觉得将其拍成电影,效果会好吗?”张华勋不断地点头。张杨笑了:“爸爸,其实《飞越老人院》就是为您而写的,我想让您来参与,换一种生活方式,同时也和老朋友们叙叙旧!”

张华勋彻底怔住了,他万万没想到,儿子竟会为自己送上这样一份大礼!而父子联手打造一部作品,也正是他内心里久久的渴望!张华勋说:“儿子,这部片子我不但全程参加,而且还要演好,不让你失望,也不让观众失望!”张杨笑着和张华勋击掌道:“那就一言为定!”

投拍电影需要票房保证,演员阵容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利用自己多年的人脉关系,张华勋首先与葛存壮取得了联系。面对张华勋的邀请,83岁的葛老十分重视,他不但应承下来,还特地要去了《飞越老人院》的本子,每天对着镜子琢磨自己的造型。此外,张华勋还给一些老艺人打电话,请他们在身体许可的情况下,尽可能加盟儿子的电影

由于是一部非商业性的电影,《飞越老人院》的融资很困难。看到儿子一家一家地跑赞助,张华勋很是心痛。有一次,著名演员徐帆被邀前来试镜,得知徐帆参加此片竟是零片酬,张华勋现场为徐帆写了一幅《洛神赋》,徐帆很是欣慰地说:“张老的书法在圈子里赫赫有名,虽然没片酬,但有了您的墨宝,这比片酬还贵重啊!”寥寥数语,说得父子俩相视而笑。

这年7月,《飞越老人院》正式投拍,这部片子云集了几乎中国影坛所有的著名老艺术家,许还山、吴天明、王德顺、田华等悉数登场,所有的老演员年龄相加超过3000岁!许多人息影多年,但为了给张华勋捧场,全都赶来了。张华勋笑着对张杨说:“依我看,这部片子应该改改名,就叫做《千岁军团》!”

虽然在影片中的戏份不多,但张华勋表演得格外卖力。拍摄老人们集体出逃老人院,在草原上坐着大巴飞奔时,张华勋竟像个顽童一般手舞足蹈起来。这场戏演完后,张杨好奇地问:“爸,你演得太好了,你是怎么找到这种状态的?”张华勋得意地回答:“在那一刻,我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打开所有封闭的东西,放下所有的辉煌与悲伤,让心灵自由地驰骋在草原上!”

让张杨惊喜的是,通过拍摄这部戏,他明显感到父亲变得更加阳光了,白天他忙于拍戏,晚上写字作画,生活安排得有条不紊。对于父亲的书画爱好,张华勋自然不遗余力地予以支持,他甚至请来美工师和摄影师帮忙。于是,在《飞越老人院》杀青后不久,张杨专门为父亲举办了个人书画展,画展上有近30幅作品都是张华勋在剧组里完成的。

2012年5月,《飞越老人院》在全国影院正式上映,仅仅一周时间,该片便成为微博上的最热门话题。很多网友表示:“直到看罢这部电影之后,才知道如果父母还有20年的生命,儿女和他们的时间加在一起,也不足20天!因此,爱父母,要趁早。”

著名情感专家李萍诠释了《飞越老人院》的热播现象,她表示:日益严峻的老龄化问题,是该片引起巨大关注的重要原因,电影中表现出来的对于老年人精神生活层面的关注,引起了中年人和年轻人的反思。

这部影片之后,父子俩已经完全化开了过去的心结,相互之间的理解更深了。张华勋动情地说:“以前总觉得我们父子间的代沟太深,其实张杨对我的爱,超越了普通意义的爱,是一种大爱,我为他感到骄傲!”

(责编/陶仁友)

11.飞越老人院影评 篇十一

剧情梗概

老葛在与亲生儿子的矛盾和第二任妻子死后无处可去的境况下无奈住进了他多年的好友老周呆的关山老人院。在老人院里等待着老人们的是孤独,寂寞,无聊,压抑,日出日落,落叶满地,树渐枯老。没人照料,大小便失禁,无奈的老葛选择了自杀,老周的及时发现,才挽回了悲剧。身患重病奄奄一息的的老葛是个生活态度乐观的老人,他组织大家一块参加有意思的游戏活动,让影片开头一个个死气沉沉的老人们脸上重新焕发了生命的光彩,但是院子永远是个无形的牢笼,既然没有亲人关怀,那么何不为了继续人生的梦想,为了在生命的最后的时时光里活的自由,过的精彩,而做出更有意义的事。就这样在一个精神病老人的嘴里不停地念着飞呀,飞呀的暗示下,老周带领带领大家,偷偷开始了一段开着破旧巴士去天津参加表演的精彩飞跃旅程。。

在旅程中导演为我们呈现了老人们开着巴士在美丽的草原上与年轻小伙子飙车,在蒙古包里尽兴的表演的唯美画面,老人们的脸上写满了年轻时的激情,昂扬,和自己曾经的青春。

电影最后以老人们在台上的精彩表演,获得了儿女们的肯定,同时也已老周走向生命的尽头而在一轮更似夕阳的的日出场景下落下了帷幕。

影片主旨

影片本身不仅反映的是当下中国老无所养,老无所依的现实状况,也同时为我们展示了,老人同样可以继续自己的梦想,同样可以让自己活得自由,乐观。既有温情,同情的一面也有励志的一面。导演张扬曾说:“其实这不是一部关于老人养老题材的电影,它应该是一部描述老人晚年重新寻找梦想的电影。它有点小幽默。”所以他更像一部喜剧片。

我想这部影片给我们印象最深刻的人物应该是老周了,身患绝症,每天病痛缠绕的他,脸上永远写满了乐观,快乐。是他带领大家飞越老人院,到天津参加演出,其实老周更让我们感动的是,他不仅是为了活出乐观,活出年轻的自己,更是为了在生命的最后,能通过演出让失散多年的女儿能看到他,女儿永远在他心中,亲情永远最珍贵。经典台词

1,当老葛儿子来给老葛退回20万块钱时,说了一句“这20多年你欠我们多少债”。此时,精神不太正常的老高立刻爆发,朝老葛儿子扔去瓶子,并大声喊道:“只有你们欠我的债,哪有我们欠你的债”。这句台词无非是表明,父子之间并不简单是一种生命的延续关系,而是父辈对子辈有着养育之恩,这种恩情债要靠子女对年老的父亲赡养来还清。短短一句话,中国传统宗法制的伦理思想尽显。,2,一对父子在树下坐着,儿子看着报纸,老父仰头问儿子:“树上是什么呀?”儿子看着报纸说:“那是麻雀”,过了一会父亲又问:“儿子,那树上是什么呀?”儿子不耐烦的说:“不是说了吗,那是麻雀”,一会父亲又问:“那树上是什么呢?”儿子生气了,扔掉报纸:“都说了好几遍了,麻雀麻雀的,你是不是有病呀?”。父亲呆住了,好一会用发抖的手从袋子里面拿出一个破旧的日记

本递给儿子。上面写着几十年前,也有一对父子在这个树下,小儿子问着年轻的父亲::爸爸,树上是什么?“父亲高兴的回答:“那叫麻雀”,过了一会孩子又问:“树上的是什么呀?”,父亲还是笑着回答:“那是麻雀,会叫的麻雀。”儿子又问了几十遍那树上是什么东西,父亲既高兴又激动,每次都回答:“那是麻雀,会飞会叫的麻雀,记住了吗?”当我看到这里是不仅是影片中的主人公泪流满面,我也是热泪盈眶,让我想起父母这些年来对自己是多么的疼爱,从出生,到小学,高中,即使到了大学,父母的关爱一直都在,大学后每次电话都是父母的嘘寒问暖,钱够不够,在学校要吃好.......而我们呢,我想很多的我们连自己的父母的生日都不知道哪天。我们对父母亲要做的太多,而她们的对我们的需求就那么一点点。

特色场景 1恰逢节假日,小朋友和企业家们来探望关山老人院的老人们。导演特意给了小朋友满嘴的口红和企业家送出的鲜红色的钞票两个明显的特写,暗示出这种所谓的关爱只是一种社会化的例行公事,是社会体制的一部分;老人们真正需要的,不是这种每逢节假日作秀和运动式的探望,而是长久的陪伴和关爱。

2另一个场景是老人们驾着旧巴士飞驰在蓝天,骏马奔腾的草原上,与年轻小伙子飙车,那种不服输的心态,乐观的表情,不仅与老人院那种张眼就是墙,狭小的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给我们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和内心冲击。

12.《飞越老人院》观后感 篇十二

纵观整部电影,那一段爷爷与孙子见的对话直击心底。“父亲老了,父亲和儿子坐在大树下,儿子翻看着手中的报纸。父亲指着大树上面问儿子:树上是什么呀?儿子回答:是麻雀。过了一会儿,父亲又问儿子:树上是什么呀?儿子有些不耐烦的回答:是麻雀。过了一会儿,父亲又问儿子:这个树上,都是什么呀?儿子把手中的报纸一扔:你是不是有病啊,都跟你说了,那是麻雀,是麻雀。父亲从兜里摸出一个日记本,静静地说:你三岁的时候,我们也是坐在这颗大树下,你指着树上问我,那是什么呀?我回答说:那是麻雀呀。你又问我:那树上是什么呀?我回答说,那是麻雀,会飞的麻雀,就这样,他问了我几十遍,每一次我都高兴得不得了,我都不厌其烦地跟他说:那叫麻雀,会飞的小麻雀,记住了吗?”

《飞越老人院》整部电影由一群老戏骨,老艺术家来担任主演,没有现在所谓的流量明星、小鲜肉,通过他们所刻画出来的孤独,没有安全感却又拼劲全力开心活着的老人,可说是让观影人留下大把眼泪的一群人。

这是一群或无儿无女、或儿女不孝、或有经济纠纷、或有家庭矛盾,被迫进入老人院的的老人们,老人院对他们而言,就像井底之蛙的井,他们看到的永远只有这方天地,在这里度过自己的余下时光,等待死亡的来临。

在《大道之行也》中就已经提到了“老有所养”的概念,而我国在全面步入老龄化社会后,也日益完善了有关养老方面的政策,推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但依旧存在三个大方面的问题,分别是医疗保障、养老制度和老年照顾。

在公众的认知中,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是老年人接触最多的保障政策,在城乡日益缩小差距的大背景下,养老模式进入了瓶颈期,新的养老机构不被大众所接受,就像片中的老人们,他们或出于无奈、或被迫接受、或无路可走,才会选择进入老人院这样的养老机构中。在中国人的认知中,可能赡养父母是每一个子女应尽的责任,而不是把老人们寄养在养老机构中,所以无论是在道德层面,还是舆论压力,都不允许子女这样对待父母。而父母们,除非无路可走,也不会选择相对而言更专业、更温馨、设施更完善的养老机构。

对我们社会工作者来说,我们并不能替子女们决定是否要把老人送到养老机构中去,但或许在其他的方面能做一些专业方面力所能及的事情。针对不同类型的父母,我们可以在社区中开展不同的小组,让父母们在孤独的老年生活中能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寻找到自己的精神寄托,会让他们过得更舒适和惬意一些,也会使子女们的生活相对轻松一些。

在电影中,老人院的老人们为了消遣自己的业余生活,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但这些活动在子女们看来是危险的。但换位思考,老年人就不该有精彩的生活吗?老年人就不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吗?老年人就不能做游戏了吗?我们的答案肯定是,可以呀。但如果真的发生在自己家的老人身上时,就会像影片中的子女们一样,百般阻止,甚至给出各种冠冕堂皇的理由来,却忘了最关键的问题是,在拒绝了老人们的自发行为后,并没有提出可行的方案,只是为了给自己添加麻烦罢了。这样的子女们,真的心安理得吗?

人老了,却如同我们一般,依旧向往快乐,向往自由,依旧有着梦想,是多么可贵的一件事情呀。这充分说明了这群老人对生的渴望,而不惧怕死的到来。为什么老年人的一切行动和想法都要由子女负责呢?

人越老,对子女越是依赖,这种依赖不仅体现在行动上,也在心理上。我们为了生活而忙碌的时候,父母不希望因为他们而造成我们的负担,增添我们的烦恼,选择自己承担所有,心理上却无时无刻不期盼着一家人能平安,快乐的一起生活。小时候的我们,总会因为同样一个问题,反复追问父母,而父母也总是不厌其烦一遍又一遍给我们答案。现在,我们能否耐心倾听父母的唠叨,心平气和与因年纪大而容易健忘的父母交流?惭愧的是,我没能做到。我总是嫌父母唠叨,总是将其归为甜蜜的“负担”!但,当有一天你仔细观察父母的时候,你会发现,他们真的老了。

13.飞越老人院的观后感 篇十三

当老人们在排练节目响起动画片《西游记》的配乐的时候,脑海里浮现出唐僧师徒还有白龙马历尽千辛万苦去西天取经的形象,再联想起这些老人们,心里莫名有种酸楚的味道。看着这些老人,给我的感觉,除了以上的遗憾和不满,更多的是对他们有自己的追求,完成和实现自己心愿的那种精神。

我们有什么可以埋怨父母的呢!我们总是苛责身边的人,对陌生人却很宽容,这让我难掩痛心。当他们晚景凄凉、茫然的坐在老人院的太阳地儿里放空,接受模式化的探望和慰问,他们是谁,曾经做过什么,都已经不在重要了。他们是模糊的,已然淡出人们的视野。

《飞越老人院》在讲一群老人们故事的同时,不乏对现实社会的一些令人心寒的事实的揭露。儿孙满堂,子女绕膝,曾经的多么令人向往和羡慕的事情啊!现在这些老人身边,除了自己的影子,和一群同龄人,没有一个家人儿孙的影子了!我想,除了家人之间的关系问题,还有一个就是社会对老人的关怀问题。很多人认为,把老人往老人院里一送,然后想着以后有空了再来探望探望,这样就算是尽了一片孝心了,甚至送了,根本就忘记还有老人在老人院这一回事儿了!这还像话吗?他们根本不关心老人心里真正想要的是什么。老葛在给他的孙子讲故事的时候,哭了;所有人都哭了。只是一个麻雀的故事,就已经让我们感到如此悲哀!

擦擦湿润的眼眶,给远方的奶奶、爸妈打个电话。电话那头开心的笑声让我心酸:对老人来说,需要的只是那么一点点关爱。有一位父亲曾说“我们给孩子打电话,其实就是想听听孩子的声音,知道他们一切都好就行了。”没错,做父母的要求就是这么简单,只要你好,他们就感到放心、安心,不是有这样一句话吗——“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有这样一则广告,讲一群老年人不顾年事已高,带着朋友及妻子的遗照,骑着摩托车环岛,最后到海边看日出,打出的广告词是“人为什么活着?”这个问题的答案谁也没有办法给出,或许它的意义就在于寻找我们活着的意义本身。一群老年人为了实现自己的价值而设法偷走出老人院,“超级变变变”的舞台表演,就在这样一场路途和表演的过程中,化解了家庭几代人之间的怨结。

在他们去天津的那一段,路边大片大片的金黄色原野,蜿蜒的河水,蓝天和白云,奔跑的马群。海边看日出时,老人并排着坐在沙滩上,初生的太阳映红了海水,老周就在这样的安详的景色中离世。生命的浮与沉在这一刻交汇,宁谧之间流露出的情怀无法用言语表达。老太太那饱经风霜的脸上和眼神却都清纯得如同初生的生命,沧桑的岁月仿佛完全被遮蔽,一切在他们的眼里都已经无法言语。

14.飞越疯人院赏析 篇十四

一、故事情节:

飞越疯人院是1975年导演米洛斯.福曼根据肯.西克的小说《飞跃布谷鸟巢》改编而成。故事的主人公叫麦克墨菲,由尼克尔森饰演,由于他生性好斗犯了法,被抓去了农场改造,由于他不堪农场的残酷装疯,所以他便被送去了电影中所讲述的那家疯人院里。当墨菲来到这里以后他发现,这里的环境比在农场里好不哪去,而且更遭。每天所谓的疯子病人们,在医生的“巴浦洛夫摇铃”的提示下吃药,而且要在被盯视的的情况下把药服下去。作息时间一成不变,没有电视娱乐节目,处处是极度压抑的气息。

主人公墨菲于是在这种压抑的环境中开始了抵抗。首先,由于墨菲喜欢棒球,而且美国棒球大赛直播在即,所以墨菲在病人讨论会议上把晚上看棒球电视直播的提议说了出来,但是参加的九人会议中只有三人同意,另六个人惧怕着院长瑞秋小姐的眼神。会议以麦克墨菲的失败告终。在休息室里,病人们在那里玩着无聊的纸牌,有的在那里发呆,墨菲不甘,又一次怂恿大家逃出疯人院去市中心的酒吧看棒球直播比赛,大家都认为这是儿戏。墨菲指着旁边的沉重的金属水筒说:“我打赌,若我能举起这个大桶,大家就跟我出去看棒球比赛。”大家以为根本不可能,从来没有人举起过它,所以便跟注。最后,墨菲使尽平身的力气,尝试了多次,那只金属筒在那里岿然不动。墨菲气愤的瞅着大家,眼神里透着几丝失望,说:“但是我试了,对吧!至少我试了!”疯子们都认为他疯了。

故事的情节又转到了潮湿的体育场上,墨菲望着铁栏网外面停着一辆客车,于是会心一笑。他借高大的“酋长”的肩膀越过了铁网,自己开着这辆客车载着疯子们兜风,然后偷了一艘渔船让大家感受海洋的浩瀚,天空的蔚蓝。他想让大家明白外面的世界其实很精彩。电影的镜头从疯人院的小视角转到了广阔的海洋的大视角,视角明亮、广阔。

然后电影进行到了高潮,墨菲把两位应召女郎引入疯人院,墨菲把医院的一名看护收买,深夜里,开了一次疯狂的party,把疯人院搞得一塌糊涂。墨菲把医院的的门窗打开,坐在窗前陷入沉思,表情多次变换,有甚慰、有迷茫、有憧憬,亦有无奈。但是他没有逃走,第二天的早晨,他躺着在打开窗子边旁的地板上。院长瑞秋很是愤怒,她把故事里的一位名叫比利的人叫过来(故事中比利被发现和一位应召女郎赤裸的睡在一起),无情的揭示了他的弱点,扬言这次绝对不会饶恕。比利由于害怕,割喉自尽。这次墨菲无法忍受,暴怒的用手死死地掐着院长瑞秋的脖子,最后墨菲被一名医院的看护砸晕。

故事到最后,医院里凡是认识墨菲的都说墨菲逃走了,真正的“飞跃疯人院”了。但是故事里的那位高大“酋长”在夜里看见了被送到病床上来的墨菲,这时墨菲表情呆滞,不能言语,头上有两道手术伤疤,他被医生实施了脑前叶手术。这种手术曾被用来治疗那些性格异常的慢性精神分裂症和严重强迫症的患者,经过手术后,这些患者无不变得非常驯良和温顺。酋长看着痛苦的墨菲,用枕头把墨菲捂死了。他走到墨菲生前没有举起的大水桶旁,吃力的把它举了起来,然后走到窗前扔了出去。然后酋长爬过窗户,逃走了,镜头切换,又由近变远。他的前方是葱郁的树林和蔚蓝的大海。酋长说要带墨菲的灵魂飞越疯人院。故事结束。

二、剧中人物:

老头子哈定:留着绅士胡子,带着老教师们带的大眼镜,始终认为他的妻子要出轨的精神病人。剧中哈定是个见风使舵的老滑头,他既不敢惹怒另类的墨菲,也一如既往的阿谀奉承院长瑞秋。在墨菲打赌要举起那只水桶的时候,他坚定地压了20美元。他是疯人院里认为精神最正常的人,医生是这么认为的。最后当酋长破窗而逃的时候,镜头里是他隔着铁窗望着逃出去的酋长,意味深长。他代表着社会的中上层人物,中高收入阶级

矮子马提尼:剧中一位善良淳朴憨厚的矮子,他喜欢墨菲的特立独行,墨菲所有行动想法他都大力支持。在剧中,他是医院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被极度压抑的人物。打赌的时候,他赌5美分,而上面的哈定老头则是20美元,是马提尼的400倍,可见疯人院里也是有贫富差距、两极分化的。他代表着社会的被剥削压抑的底层劳动人民。

口吃的比利:剧中是一名口吃严重的年轻人,而且患有恋爱狂想症。最后他被院长瑞秋发现赤裸的躺在场上,当他被叫来训话的时候,比利的口吃症状突然好转了不少。但是当瑞秋直揭他的弱点的时候,他的症状有严重起来。最后他害怕被电击等残酷的惩罚,割喉自杀。他代表着社会的青年阶层,有憧憬,有弱点。

契士维克:里面一位带着大眼镜秃顶的老头,有着倔强的性格,也有着一腔充满自由梦想的老头。在剧中,他坚定的站在墨菲的那边。一次在讨论会上发脾气搞乱,被医生拉到特殊医疗室进行可怕的电疗。他代表着社会有良知的知识分子,有自由梦想,有自由意志,但处处被压抑。

院长瑞秋:剧中的一名道貌岸然的的白衣天使,她处处压抑着病人们,利用固定的作息时间让所有的病人遵从臣服。若有的病人抵抗自己的意志,便会受到对待精神病人残酷的惩罚。瑞秋差点被墨菲掐死,最后给墨菲进行了残酷的“脑叶切除手术”。她代表着统治阶级,冷酷无情,看上去正义凛然,但是处处反对着人民的意志。

卷发看护:剧中里一名冷酷无情的医院看护,以暴力维持着疯人院的秩序。他代表着统治阶级的统治工具。

高人酋长:剧中喜欢拿着笤帚扫地的大个子,大家都叫他酋长。疯人院里的人都以为他又聋又哑,但是麦克墨菲在和他交往中慢慢发现酋长既不聋也不哑,他不在沉默,不再静观着医院里的非人制度。篮球场上,墨菲让酋长不再麻木,能把篮球放到篮筐里,这是对墨菲的良苦用心的回应,他不想让墨菲这样的人绝望。最后酋长把已被医生弄成植物人的墨菲捂死,他不想让墨菲就这样行尸走肉的活着。最后他搬起了那沉重的水桶,破窗而出。他就是社会上的沉默的大多数。

三、影音之外

被称为红色罗宾汉的切.格瓦拉一生为共产主义信仰奋斗着,最后却被反动派用子弹洞穿了胸膛。在给他妻子的绝笔诗中他写道:“再见了我的唯一,不要再饿狼面前颤抖,也不要在思念的草原上冷得发抖。”

电影《勇敢的心》里面的英雄威廉华莱士,为了抵抗外族入侵苏格兰,率本土的人民发起抗

争。在剧中他说了一段话激励了战场上无心恋战如羔羊的苏格兰人民,他说:“如果战斗,你们可能会死。如果逃跑,至少还能多活一会儿。年复一年,直到寿终正寝,你们愿不愿意?用这么多苟活的日子,去换一个机会,就一个机会。回到这里,告诉我们的敌人,他们也许能夺走我们的生命,但他们永远夺不走我们的自由。”最后华莱士没有完成自己的自由梦想,被侵略者肢解分尸示众。但是后来的人民开始觉醒,开始团结抵抗外侮。

疯人院的人们在墨菲未来之前生活似乎很平淡、很正常。但是有人说一直处于苦中就不觉苦了,这就是在强权统治下被压抑出来的奴性。故事中的酋长是沉默的,直到墨菲的出现,他找了希望,最后破窗而出,寻找他的梦想去了。

一个被压抑的社会,会有麦克墨菲的出现,也会有沉默的大多数不在沉默的破窗而出。

【飞越疯人院赏析】推荐阅读:

飞越老人院 观后感08-21

让爱飞越的作文600字08-15

上一篇:喂出来续写作文900字下一篇:微机原理试题A(答案)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