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发展报告(共11篇)
1.中小企业发展报告 篇一
中小企业发展全景调查报告
作者: 佚名 | 发表时间:2013.04.08
刊发于总2005期《中国经营报》[融易]版 0条评论 被5次查看 收藏
报告显示
1.企业经营中最大的困难来源于经营资金和经营管理方面。用工成本增加、原材料价格上升是经营困难的主要原因。
2.企业融资困难主要是因为在企业经营过程中,政府对中小企业融资方面的支持性政策不足(经营环境方面);融资审批时间长、手续复杂(融资机构方面);企业自身金融知识不足(企业自身方面)。
3.当前中小企业在品牌形象塑造上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为了今后企业进行品牌推广,多数企业选择通过在销售渠道开发上的投入,进而扩大企业品牌的影响力。
4.中小企业正逐步迈入规范化、信息化经营的时代。不过,企业信息化建设往往受到领导层意识的影响,导致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和相关技术人员的配备等方面不尽如人意。
5.由于中小企业的营销推广投入资金有限,投入小、见效快的网络营销成为了中小企业最主要的营销手段。微博营销是当下最为流行的网络营销方式,企业使用的较为广泛的微博营销服务提供商为腾讯微博和新浪微博。
样本说明
调研样本为我国26个省市的3306家中小企业。从企业年销售收入来看,调研企业年销售收入集中在500万~5000万元之间,其中年销售收入在1000万~5000万元之间的比例最大,占44.9%。分行业来看,生产/市场服务业比例较大,为23.7%,其次是重工业和个人消费服务业,分别为20.9%和19.2%。
数据来源于中国经营报社和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联合拓索(中国)咨询公司成立调研课题组发布的《中国中小企业发展全景调查报告(2012)》(以下简称《报告》),《报告》针对中小企业投融资、品牌建设、信息化建设和网络营销等情况进行了系统的专题调研。企业经营管理
此次调研发现,企业经营中最大的困难来源于经营资金和经营管理方面。
从不同产业类型上来看,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及优秀的管理人才导致了第一产业企业在经营中困难重重;前期的投入及经营过程中的资金垫付导致第二产业企业的经营困难;小型企业在吸引优秀管理人才方面天然地存在着弱势,缺少优秀的管理人才是第三产业企业的主要经营困难。
企业资金来源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以银行贷款为主要融资渠道,占45.9%,其次是通过员工集资。说明银行融资渠道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是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
在向银行融资的期限上,近三分之二的企业会选择一年以内的短期贷款。其中,微型企业在中期贷款和长期贷款上的比例高于中型和小型企业。说明微型企业在资金上的需求程度会更高,并且在还款周期上的要求比中型和小型企业都要长久。
49.3%的企业表示银行金融产品太少,不利于企业融资;贷款审批速度慢也是大多数企业选择短期贷款的主要原因。
六成企业融资为扩大经营规模
在企业融资成功后,主要的资金用途为扩大经营规模,占63.0%。其中,东部地区企业小型和微型企业资金用在拓展新兴市场上的比例高于中型企业,属于发展策略上的进入新兴市场;而西部地区中型企业资金用于拓展新兴市场的比例要高于小型和微型企业,属于发展战略上的进军新兴市场。
企业融资的资金用途
投资银行理财产品依然具有一定风险,小型和微型企业的临时性闲置资金从数量上无法与中型企业相比,承担投资风险的能力自然不如中型企业,因此更多地会选择活期存款。企业融资困难主要通过企业经营环境、融资机构及企业自身等三方面因素形成融资难点。在企业经营环境中,主要原因为政府对中小企业融资方面的支持性政策不足;在融资机构方面,主要原因为融资审批时间长、手续复杂;在企业自身方面,主要原因为企业自身金融知识不足。
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
企业最希望政府改善行政服务效能、提高办事效率,完善担保体系、设立更多的政策性担保机构,以帮助中小企业更好地完成融资、开拓市场。
在融资过程中,融资额度和融资利息是企业较为关心的两大问题。其中,第一产业企业更为关注融资利息和融资速度,而第二三产业企业更为关注融资的额度。
由于中小企业的营销推广投入资金有限,投入小、见效快的网络营销成为中小企业最主要的营销手段。
微博营销作为2012年最为流行的网络营销方式,采用最为广泛的是大型企业,中小型企业采用微博营销方式还处于初级阶段。
2.中小企业发展报告 篇二
一、发展现状
中小企业量大面广, 已经成为推动国家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 又是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的生力军, 还是稳定就业和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担当者。截至到2011年底, 全国工商登记实有企业1253.1万户, 个体工商户3756.5万户, 其中绝大多数是中小企业。根据新的中小企业划型标和第二次经济普查数据测算, 目前中小企业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7%。中小企业提供了80%的城镇就业岗位, 其中小型微型企业占55%以上;创造了60%的国内生产总值、59%的税收和60%的进出口;完成了65%的发明专利以及75%以上的新产品开发。从工业来看, 截止2011年底, 全国规模以上中小企业 (销售收入2000万以上) 占全部工业企业总数的98.8%, 从业人员占75.2%, 工业总产值占69.2%, 主营业务收入占67.4%, 利润占67.3%, 上缴税金占55.2%。
二、存在问题
近几年来, 我国中小企业总体上仍处于正常发展水平。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 党中央、国务院积极应对, 我国经济发展率先实现企稳回升。但是, 受当前国内外经济大环境影响,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确面临比以往更多的困难, 尤其是小型微型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这些困难主要表现为:市场需求下行压力加大;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不断上升;融资难没有得到明显缓解。
三、政策措施的新进展
2011年6月, 经国务院同意,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向社会公布了新修订的中小企业划型标准。新标准增加了微型企业标准, 突出了国家扶持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的政策取向。
2012年4月19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 (国发[2012]14号, 又称国发14号文件) , 文件针对当前小型微型企业经营压力大、成本上升、融资困难和税费偏重等问题, 在加大财税支持、缓解融资困难、推动创新发展、支持开拓市场、提高管理水平、促进集聚发展、加强公共服务等八个方面, 提出了29条政策措施。这个文件是国务院第一个专门针对小型微型企业的综合性文件, 对于推动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国家及相关部委还纷纷出台了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支持政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财政支持政策。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的规定, 2003年中央财政预算设立了中小企业科目。目前, 中央财政安排的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专项资金 (基金) 主要包括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资金、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发展专项资金、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等几个方面, 主要用于支持中小企业专业化发展、与大企业协作配套、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技术改造、公共服务平台和体系建设、国内国际市场开拓、改善中小企业发展环境等。2011年资金规模由最初的10亿元增至128.7亿元, 增长了11.9倍。国发14号文件专门提出, 2012年中小企业专项资金总规模由128.7亿元扩大至141.7亿元, 以后逐年增加。国发14号文件还要求, 中央财政将安排150亿元资金专门设立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 主要用于引导地方、创业投资机构及其他社会资金支持初创期的小型微型企业等;同时, 政府采购要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发展。负有编制部门预算职责的各部门, 应当安排不低于年度政府采购项目预算总额18%的份额专门面向小型微型企业采购。各省 (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 级财政也陆续设立了中小企业发展资金或非公 (民营) 经济发展资金, 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了财政支持。
二是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税收支持政策。在税收政策方面, 对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 分别减按20%和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对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征收率统一下调到3%。出台了创业投资企业股权投资税收优惠政策。此外,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 国家先后出台了多项减轻中小微企业税费负担的扶持政策。如提高小型微型企业增值税、营业税起征点;延长小型微利企业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政策, 并扩大了覆盖面;规范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经营服务性收费和社会团体收费等;支持金融机构加强对小型微型企业的金融服务等。
三是出台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政策。近年来,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为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 出台了大量的政策措施。
从间接融资看, 为引导商业银行加大中小微企业信贷支持力度, 监管部门出台了相关规定, 要求商业银行确保对小微企业贷款总量持续倾斜, 并提出了具体的差别化监管和激励政策。从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角度出发, 国家积极鼓励和支持金融机构在风险控制范围内, 结合有关政策, 依照商业化原则, 向中小企业提供信贷支持, 优化贷款审批流程, 完善内部考核, 创新金融产品, 提高金融服务水平。
从直接融资看, 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配套政策措施, 培育和发展中小企业板、创业板、场外交易市场、各类产权交易市场等多层次资本市场, 以及私募股权投资和创业 (风险) 投资等进行融资;大力发展债券市场, 推动发展中小企业集合债、中小企业集合信托、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公司债、短期融资券、中小企业私募债等金融工具进行融资, 主要目的是积极推动中小企业直接融资。
四是建立健全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2011年, 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 提出了培育服务队伍、加快服务平台建设、创新服务机制和加强措施保障等方面的意见。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包括大力实施中小企业银河培训工程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工程、推动创办中小企业工作、搭建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等。
五是促进中微企业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中央财政扩大技术改造资金规模, 重点支持中小企业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完善企业研究开发费用所得税前加计扣除政策, 支持企业技术创新。2011年, 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工业中小企业技术改造资金30亿元。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教育部、科技部、财政部等12个部门下发了《关于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若干政策的通知》。国发14号文件提出, 支持创新发展和调整结构, 中央预算内投资扩大安排用于中小企业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资金规模, 实施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建设计划、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工程和信息化推进工程, 完善企业研究开发费用所得税前加计扣除政策;综合运用法律、财税、金融、环保、土地、产业政策等手段, 引导和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加快淘汰落后技术、工艺和装备。
六是促进中小企业开拓市场。国家进一步加大了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开拓市场的力度, 创新营销和商业模式, 改善通关服务, 提高企业通关效率, 降低通关成本, 简化加工贸易内销手续。
四、发展展望
2012年, 世界经济仍然处于再平衡的过程。世界各国更加注重结构调整, 发达国家进一步采取措施以降低主权债务危机的影响, 更加注重实体经济的发展。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进一步刺激内需, 促进国际收支平衡, 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但是, 未来一段时期, 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的不利因素依然较多, 主权债务危机的影响将持续存在, 贸易摩擦不断加剧, 特别是缺乏新的经济增长点。2012年, 世界经济继续延续2011年低速增长局面, 经济下行的压力不减。
2012年上半年, 我国经济实现了7.8%的增长率, 高于今年国民经济增长7.5%的预期目标。但是, 季度GDP增速仍然在下滑, 目前还未企稳。2012年以来, 突出的问题是, 出现了内需、外需双双下降的局面, 产能过剩问题较为突出。内需方面, 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 (不含农户) 150710亿元, 比上年同期增长20.4%, 同比下降5.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8222亿元, 比上年同期增长14.4, 同比下降2.4%。外需方面, 上半年, 进出口规模18398.4亿元, 比上年同期增长8%, 同比下降17.8%;其中, 出口增长11.3%, 增速回落12.7个百分点。从工业看, 上半年工业增加值增长10.5%, 增速回落3.8个百分点, 季度呈现回落趋势。我国产能过剩问题较为突出, 在传统产业中, 产能过剩已经从钢铁、电解铝、水泥和汽车等行业, 扩展到焦炭、电石、铁合金、铜冶炼、纺织、化纤等行业;新兴产业产能快速扩张, 部分新兴产业如碳纤维、风电、多晶硅、锂电池、光伏等, 先后出现产能过剩。
近期经济运行出现的新变化, 表明经济下行压力继续加大, “稳增长、调结构”已经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对此,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 要求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大力发展实体经济, 加快改革创新, 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正在采取一系列措施, 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强调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 在优化投资结构的同时扩大有效投资, 落实促进民间投资的政策措施, 加大对国家重大项目建设的支持;不断改善居民消费能力和环境, 积极促进绿色产品和服务消费。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 强化创新驱动作用, 促进产业升级, 毫不放松抓好节能减排, 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镇化。促进对外经济稳定发展, 落实和完善稳定外贸政策, 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 积极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深化财税、金融、价格、医药卫生、教育文化等领域改革, 为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更大的动力。
3.中小企业发展报告 篇三
【关键词】创业投资;中小企业;税收政策
创业投资,是指创投机构向具有成长潜质的创业企业主要是未上市的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进行股权投资,提供创业管理等等一些增值服务,并通过股权转让的方式来完成高资本增值的一种新型投资。创业投资对提高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比重、拓宽未上市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以及改善中小企业治理结构、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都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作为一种新的投资力量,创业投资在我国潜力巨大、市场广阔,需要政府尽快完善和落实扶持政策,促进其持续健康规范发展。
1.建立创业投资机制是促进中小企业自主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
随着民营经济和个体经济的兴起,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已快速增加,中小企业已构成我国国民经济主要的组成部分。中小企业在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促进市场竞争和技术进步、增加就业等方面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但中小企业的发展也遇到了不少困难,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体系还不够完善,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特别突出,这其中,有企业自身的一些问题,也有政策、体制上的一些障碍。因此政府应积极采取政策措施,支持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创业投资作为一种新的投资工具,已成长为我国民间投资的重要主体,成为企业的创业和并购的重要资本力量。从国际经验看,创业投资基金通过主要支持中小企业创业,对于加大社会就业机会、促进创新和产业的升级、创造计税标准以及提升整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都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据美国创业投资协会(NVCA)的统计表明,创业投资在发达国家对经济贡献的投入产出比例为1:11,创业投资对于技术创新经济作用的增量占当代技术创新经济增量的70%。在今天的知识经济时代,一个国家科技水平的高低最能反映其综合国力的强弱。我国的创投业目前看虽然还只是一个刚起步的行业,但它在经济社会中的贡献却十分的显著。我国的创投企业通过支持企业的创业活动,在增加就业岗位、提升企业的研发水平、推进创新产品产业化、支撑GDP增长和推动税收增长等方面,都做出了很显著贡献。
2.我国创业投资机制建设不能满足中小企业的发展需求
我国创业投资的发展刚刚起步。目前虽然已经初步的建立了创业投资体制,但我国的创业投资方面的机制建设比较滞后。在2006年前,我国创投企业只能采取公司形式 ;2007年《合伙企业法》修订案实施后,还可采取有限合伙企业形式,但是,公司型创投企业占比例一直高于95%。从国外情况看,公司形式和有限合伙形式都可以采用。从资本形成看,除了投资者的出资,还借助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债权融资等多种方式积聚投资资本。由于缺乏必要的的扶持引导政策和激励机制,拓宽创业投资资本来源狭窄,不能引导更多民间资本进入创投业。与国外相比,我国在各类创业投资机构数目、创业资本规模等多方面仍然存在比较大的差距。
目前,创业资本金还存在渠道不畅的问题:创新基金在引导、调动金融资本投向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渠道还不很通畅;创业资本与创业投资机构结合还不够,还没有彼此相互衔接起来;创业资本与科技金融中介机构之间的结合还不够,彼此不能形成合理且高效的分工体系。在目前极度有限的创业投资资本中,用于中小企业投资的不到三成,对满足中小企业发展的需求还差很远。要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除了要促进金融体系改革和金融工具的创新,建立完善的信用制度,还要注重发展资本市场,建立和完善创业投资机制,拓宽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创业投资在运作过程中,不但面临所投资企业的经营风险,同样也面临所投资企业的道德风险,这需要政府给予政策扶持。
3.积极发展创业投资,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建议
3.1完善税收扶持政策
首先,对公司、合伙等各类创投企业实行公平税负。我国现行税法规定对公司制法人企业可以按照《企业所得税法》有关规定,享受相应的税收优惠;而合伙制企业无法享受《企业所得税法》所规定的相应税收优惠。我国民间资金充裕,适合发展私募基金,鼓励发展创业投资企业以有限合伙制方式运行,有利于发扩大创业投资的资金来源。因此,应该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完善相应税收政策,对公司形式和合伙形式等各类企业实行公平税负。
其次,及时修改标准,提高税收政策的效果。2007年2月发布的《关于促进创投企业发展有关税收政策通知》指出,创业投资企业采取股权投资方式投资于未上市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2年以上(含2年),可按其对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投资额的70%抵扣应纳税所得额;凡当年不足抵扣的,可在以后纳税年度延续抵扣等。但是,在2008年新的企业所得税法中,高新技术企业标准被大幅度提高,导致创投企业所投资企业能够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比例也相应大幅度降低,从而使创投税收政策效果大幅度的减少,原因是部分企业没有进行申报和部分税务部门没有切实贯彻税收扶持政策,但是最根本的原因是用“中小”和“高新”双重标准作为申报应纳税所得额的标准,确实过于苛刻。在2006年制订税收政策时,起草组经测算,当时创投企业投资高新技术企业的比例在70%以上。
4.中小企业发展报告 篇四
浅议中小企业如何保持可持续发展
摘要: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任何一个中小企业都有优势,因而具有成为“百年老店”和成长为大型企业的可能条件,但并不是必然条件;同时任何一个中小企业也都有劣势,极有可能在残酷的竞争中被市场逐渐消磨掉。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要想保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比组建一家新企业更难的事情。中小企业要保持可持续发展,可从掌握行业的先进技术和工艺、保持合理的产品结构、建立稳定的合作网络、实施有效的成本控制等若干项较基础的经营管理工作着手,练好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功。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先进技术和工艺 产品结构合作网络 成本控制
0 引言
据有关资料显示:就国内注册企业总数而言,中小企业占全部注册企业总数的90%以上;就总产值、销售收入、实现利税占比而言,中小企业也堪与大型企业抗衡;近年来我国的出口总额,有60%以上是中小企业提供的;另外,中小企业还为全国城镇提供了近五分之四的就业机会。因此,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所以我们讨论中小企业的经营之道有着十分现实的社会意义。
中小企业的优势与劣势
1.1 优势
中小企业的显著优势是:经营方式灵活、组织成本低廉、转移进退便捷等,因而比大型企业更能适应当今瞬息万变的市场,更能满足消费者追求个性化、潮流化的要求,因而在我国乃至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中,中小企业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正因为如此,我国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中小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地迅速增多起来。
1.2 劣势
规模上的“中小”给企业带来的劣势有以下几点:
其一,企业员工人数少,经营管理、技术、生产等各类人才的相对不足或整体水平相对不高。
其二,企业资本不充足,在产品研发方面的投入过小、甚至无力投入,而使产品先进性不高。
其三,企业经营规模小,社会知名度低,就企业个体而言,销售领域狭窄、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低。
中小企业保持可持续发展的着手点
2.1 掌握行业的先进技术和工艺
中小企业获取产品技术的方式有以下两种:
2.1.1 纯技术性的合作。中小企业与社会上具有科研能力的团体(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等)或个人(专家、学者等)建立技术合作关系,或者委托科研方搞产品设计、或者双方联合搞产品开发,企业付
出(有可能是相对低廉的)科研经费,科研机构、专家、学者提供技术,企业掌握产品的销售权。
2.1.2 技术经济合作。中小企业与科研单位、个人或是同行的企业建立包括产品开发、产品销售在内的合作关系,合作双方不仅仅是技术的出让和受让关系,还在产品经营上保持着一定的利益关系,如参股分红、销售分成等。由于采用这种合作可以使双方的经济利益较长远地联系在一起,不仅在产品的研发、技术完善方面更为有利,而且还会因为合作使得销售渠道拓宽,实现双方在经营上的共赢。
另外,在工艺技术方面,获取的方式亦同。但是,值得企业注意的是,由于产品工艺技术具有复杂、繁琐等特点,还由于工艺问题经常在日常生产中出现,而且即使有好的产品图纸,也要靠过硬的工艺条件来保证,所以企业最好有自己的工艺技术人员,切切不要舍不得在这方面投入。
2.2 保持合理的产品结构
相当多的中小企业经营范围覆盖着不同的行业,或者其全部产品不属于同一个行业门类;即使其全部产品属于同一个行业,也可能各种产品并不完全处于相同的档次;另外,在任何一个行业中,流通的产品(包括服务)均有上中下的档次区别。所以一家企业在经营活动中经常会遇到三类选择问题:①行业类别选择和定位;②产品类别选择和定位;③产品档次选择和定位。行业选择和定位、产品选择和定位往往是伴生的,一旦介入了某类产品也就介入了一个确定的行业。企
业一旦进入了某一个行业,产品档次选择和定位,或称为产品结构便成为企业必须慎重考虑的实际问题了。
企业的产品结构往往与企业的经济实力以及经营者的认知程度与偏好程度有关。一般而言,任何档次的产品都具有一定的市场,而且只要不存在垄断,那么在任何一个产品档次上都必然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市场竞争。
一个正常成长的企业,大抵都会经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过程。在企业创建初期,由于人员、技术、生产、资金等条件的制约,企业往往会将技术含量低、容易制造、因而成本低、价格低的产品做为首选,然后进入激烈的、残酷的、甚至是缺乏理性的低端市场竞争之中,去追逐微薄的利润。
当企业经历了一定的发展历程,形成了一定数量的原始积累之后,必须认识到产品结构应该向拥有技术含量较高、有一定制造难度的产品方面转变,从低端市场竞争中跳出来,进入一个崭新的市场竞争层面。这个转变对于一个尚不成熟的中小企业而言,关系到其今后是否能够保持可持续发展,是十分重要的抉择。实现了这个转变,就可以拥有合理的产品结构,就会使企业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否则,企业就极有可能被残酷的市场竞争蒸发掉。
社会是不断发展的,人类的物质需求是不断提高的,产品是应该不断升级的,因而合理的产品结构也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几年前合理的产品结构到了今天有可能是落后的,因此,企业的产品结构必须适
时调整。笔者以为,企业的产品只要能够顺应市场的发展潮流,并且始终保持产品档次处于市场同类产品的中上水平,产品结构就是比较合理的。
2.3 建立稳定的合作网络
企业在市场上的物质功能就是把购入的原材料或半成品变成产品,然后销售给客户。所以任何一个行业都有它的上游行业和下游行业,任何一个企业也都有供方(上游)和需方(下游),有的企业还与一些合作伙伴具有互为供方和需方的关系,双方的产品或服务有一定的互补性,因此经常在产品上或服务上互通有无,可以在不同的条件下分别视为供方或需方。
企业对于需方必须视其为上帝,为其提供质量良好的产品和服务,这是企业家们极其明白的,因此毋庸多论。然而如何使自己与上游企业和具有互补性的企业(可以称之为横向合作伙伴)保持良好、可靠的合作关系,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网络,也是企业生存发展至关重要的问题。
建立稳定的合作网络有以下几点意义:
2.3.1 可以帮助中小企业实现较快的发展
衡量一个企业快速发展最显著的标准是它的经营总量逐年大幅递增,然而由于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自身的生产能力永远是有限的,如果企业的经营被制约于自身的生产能力,其发展必然是缓慢的,与其它发展较快的企业相比甚至相当于在倒退。市场的容量与一个企
业的生产能力相比几乎是一个无限大的量,所以凡是运行良好的成功企业,多数是经营总量大于内部生产总量的。笔者曾长期就职于机械制造行业,就以所熟悉的一家机械制造公司为例说明这个问题:该公司以往多年的主要业务是加工某种辊筒零件,所以其机床设备基本上都是为了辊筒加工工艺而配备的,并不具备生产整机的常规加工条件。但是其在某年获得了几项整机制造技术之后,便先后与数十家机械制造企业展开了协作,根据自身和这些合作伙伴各自的加工条件,把图纸分散到了各家企业去加工,然后收回零件自己安装成整机。这样,该公司在几乎没有增加工作母机和投入资金较小的前提下,借用众多伙伴的合力,仅用几个月的时间就造出了档次较高的样机,随后滚动着扩大生产规模,次年的经营收入便接近翻番,不仅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还使其经营规模实现了快速扩大。
2.3.2 可以适度转移企业生产的压力、缩短产品生产周期
5.县中小企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篇五
一、我县中小微型企业总体发展现状
目前,我县中小微型企业占全部企业总数的99.7%,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占全县经济总量的60%以上,提供了80%左右的城镇就业岗位,中小微型企业以其灵活的运行机制和市场适应能力,成为推动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我县中小微型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由小生产走向大生产,从小产业走向大产业,从小市场走向大市场,逐渐呈现出规模庞大、布局合理、集聚力增强等特点。一是群体规模不断扩张。我县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发展环境的日益优化,进一步激发了创业者的创业热情,中小企微型业发展迅猛,到2011年底,预计全县中小微型企业发展到3370户,同比增加567户,其中工业企业676户,同比增加155户;二是产业布局不断拓宽。近几年,中小企业的发展由最初的商贸餐饮业、交通运输业、社会服务业逐步向农副产品加工、矿产品资源采掘、化工、机械、建材等行业发展,由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迈进。我县的农副产品加工业独树一帜,已成为安徽小麦加工第一县。三是对社会贡献显著。中小微型企业的发展不仅促进了地方财政增收,而且扩大了就业空间,增加了群众收入,维护了一方和谐稳定。2011年预计全县中小微型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50亿元,利税8亿元,创造就业岗位24980个。
二、我县的中小微型企业在发展中快速成长
我县中小微型企业经过了多年的发展,特别是在国家、省、市出台相关政策大力扶持下,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取得显著成效,成就一批成长性较好的创业成功典型,积累了丰富的创业经验,吸纳安置了相当一部分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就业,促进了我县经济的健康发展。如萧县金昱混凝土有限公司、萧县东方玻璃有限公司、安徽金玉米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恒泰纺织有限公司等,特别是恒泰纺织有限公司,成长速度尤为突出。恒泰纺织有限公司于10月开始建设,4月投产,时为4200纱锭;新增4200纱锭,达到8400纱锭;进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序列。
的全球金融风暴对我国纺织行业形成强烈冲击,萧县恒泰纺织有限公司也不例外。公司抓住回纺纱原料价格降低的优势,将回纺纱价格定在低于当时普通纱1500元/吨左右的价格冲击我国以高阳县为中心的河北保定地区一举成功,产品很受欢迎,供不应求,经常出现用户先汇款后带车到恒泰等货的现象。在我国纺织业普遍感到迷茫、绝大部分企业在低谷中挣扎的情况下,恒泰率先跃出低谷,成为“一枝独秀”。到20底,回纺纱仅生产3个月时间,不但弥补了前8个月因金融危机造成的亏损,还实现利润124万元。
,企业开始实施新增21600纱锭的技术改造工程。该项目被列入宿州市重点调度的技术改造项目。同年,企业还被列入宿州市经济运行重点调度企业。
恒泰的发展归结于掌门人思维活、理念新,舍得花巨资进行技术创新,促进产品调整和转型升级,实现了2008-三年翻翻。生产规模由2008年的8400纱锭扩大到30000纱锭,工业产值、利润、税金分别由2008年的2868万元、124万元、29万元增加到年的15635万元、506万元、159万元。
三、园区建设,为承接产业转移,促进中小微型企业发展搭建了平台
园区建设是工业经济发展的载体,是承接产业转移的大平台。经过多年努力,我县经济开发区“以区带园”的工业经济主战场作用日益突出。化轻、食品、皮革、姬村、循环经济等特色工业园区、4个新兴乡村工业园和3个农民工返乡创业园进展顺利。目前,各园区签约入园企业合计已达105家,总投资111.1亿元,其中在建30家,投产21家,特别是我县4个新型乡村工业园试点园区的建设成效尤为显著,实施一年多来,建设面积已达到1206亩,累计投入资金总额30767万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6707万元,入驻企业投资24060万元,建设厂房37340平方米,铺设道路总长6637米,架设供电、通讯线路8000米,累计入园企业19家,投产企业11家,吸纳就业人员1400人,实现工业产值23000万元,利税1600万元。
县委、县政府为优化产业布局,坚持立足长远,规划先行,制订了全县“一区四园”(即经济开发区、张庄寨镇、杨楼镇、丁里镇、龙城镇四个新型乡村工业园)。新型乡村工业园建设的基础是依托当地产业基础、传统工艺、资源等。在园区建设中,县政府积极帮助各园区认真搞好规划,突出产业特色、扩大集聚效应。张庄寨园区根据本地外出务工人员多为从事服装加工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引进服装加工业和纺织业,引导外出人员回乡创业,已入园投产的隆盛制衣项目就是本地外出务工人员从常熟引进的。杨楼园区充分利于棉产区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纺织业,引进的萧县金宏地毯纱有限责任公司、萧县金利达地毯纱有限责任公司,已经投产。丁里园区发展的重点是服装加工和家居用品。各个园区各具特色,有利于资源、能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节约,有利于技术、信息资源的共享,有利于市场的交流和拓展。
四、中小微型企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及原因
我县中小微型企业发展总体上是正常的、健康的,长期向好的趋势和基本面没有改变,仍然处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但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很多,这些问题既有一些长期制约中小微型企业发展的老问题,如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还有待改善,融资难问题还很突出,技术装备、科技水平不高等,又有经济运行中的新问题,如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给中小企微型业带来新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企业规模偏小。虽然近年来我县中小微型企业在数量上有一定改观,但由于初创时就遇到资金量小的.问题,而且一直未能很好得到解决。大部分企业规模较小,设备落后,产品质量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骨干企业的比重小,真正能起到辐射、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不够多。融资渠道不畅。中小微型企业的发展基本上依靠自身的原始积累,一些企业由于受资金困扰,生产形不成规模,产品上不了档次,企业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制约。造成中小微型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金融机构信贷支持力度不大。尽管国家和地方制定了一系列改善对中小微型企业金融服务的法规和政策,但银行认为中小微型企业经营状况复杂,信贷风险过大。二是企业自身条件欠缺。不少中小微型企业财务管理不够规范,企业的信誉度欠佳,可供抵(质)押的资产少,缺乏融资的基本条件,进一步加剧了融资的难度。三是抵押贷款手续繁杂,时间长,成本高;四是中介机构发展缓慢,缺少从事信用担保、互助担保、商业担保的机构。企业人才缺乏。多数中小微型企业缺少技术和管理人才,加上大部分中小微型企业只重视对人才的引进使用,而轻视对人才的培养。目前在全县中小微型企业中,具有中高级技术职称以上的人很少,制约了企业的发展。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不足。我县中小企业以劳动密集型的传统行业为主,企业对科技研发投入较低,缺乏创新人才,在自主创新、产学研合作等方面进展缓慢,产品依然存在“量大质低”的现象,抵抗市场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薄弱。政策落实不够。国家、省、市虽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鼓励中小微型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但有些政策仍未得到很好的落实,扶持、鼓励措施不到位,企业发展外部环境仍有待改善。
五、促进中小微型企业发展的措施及建议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发展理念。
发展离不开创新,而创新必先解放思想,创新思维。必须树立加快发展意识,用思想上的大解放、观念上的大更新、政策措施上的大突破,促进中小微型企业的大发展、快发展;要不断推进制度创新,树立现代经营管理理念,加大中小微型企业转型力度;推进发展模式创新,树立集群化发展理念,按照中小微型企业重点发展工业、工业重点发展支柱产业、支柱产业突出发展龙头企业的思路,着力打造重点产业集群,大力推进特色经济发展,为中小微型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二)努力营造优良的发展环境。
近几年来,为优化企业发展环境,我县在落实优惠政策、提高服务质量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也必须看到,发展环境方面还存在着许多不尽人意的问题。今后,政府还必须继续坚持为中小微型企业发展提供优惠政策、优质服务和优良环境,推进中小微型企业快速健康发展。
1、优化政策环境。要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国家、省市有关扶持中小企微型业各项政策,一方面要从放宽市场准入、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完善社会服务、维护企业和职工的合法权益、引导企业提高自身素质、改进政府对中小企业的监管和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等方面完善扶持中小微型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2、优化服务环境。对中小企业的收费项目进行全面清理,实行统一收费政策,统一收费标准,向社会和企业公布,让企业清楚明了,坚决杜绝乱摊派、乱罚款、乱收费、乱拉赞助。政府部门要搭建为非公企业服务的平台。一是发挥服务平台的作用。要充分发挥行政服务中心的服务平台作用,进一步减少审批项目、简化审批程序、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效率。二是建立企业培训和人才引进的平台。政府一方面要积极开展面向中小微型企业员工的培训工作,把中小微型企业家培训纳入全县企业干部培训计划,鼓励企业家参加有针对性的理论培训、管理培训和技术培训。另一方面要积极引进人才。有关部门要根据中小微型企业的发展需求,制定人才需求计划,帮助企业引进紧缺人才。
(三)进一步完善融资体系,加大信贷力度
充足的资金是企业经营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一直以来,很多中小微型企业都面临着严重的资金短缺问题。资金不足,已成为困扰我县中小微型企业发展的“瓶颈”因素。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解放思想,大胆创新,不断完善融资体系。
1、着力解决贷款抵押难、担保难问题。
鼓励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大力推进信贷方式创新,积极开办创业贷款、应收账款质押贷款、无形资产抵押贷款等信贷业务品种,以扩大贷款的抵押担保范围,帮助解决中小微型企业因缺乏不动产而面临的抵押难问题。大力推进多元化信用担保体系的建设,从市场准入、税收、资信共享等方面为担保业的发展提供支持,鼓励企业间金融互助,吸引民间资本参与组建各种形式的担保机构,包括商业担保公司和互助担保基金,构建由政府政策性担保、社会商业担保、民间互助性担保等组成的多层次、多形式担保体系。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贷款担保难问题。
2、提高企业自身经营管理水平。一要建立规范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二要建立明晰的法人治理结构,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三要积极主动地和银行、担保公司建立信息沟通机制。
3、创造良好的信贷融资条件。
政府积极搭建银行和中小微型企业对接的“融资平台”,建立中小微型企业贷款信用评级制度和项目风险评估制度,加快推进中小微型企业资信等级的评定工作,为银企之间的合作提供信息服务,抓好银企合作项目执行落实、监督、检查和协调,促进资金发挥效益,规避风险。
6.xx县中小企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篇六
为深入推进工业强县战略,帮助我县中小企业克服当前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促进中小企业和全县经济平稳健康发展,近日对全县中小企业发展状况开展了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截至到年底,全县共有中小企业户,占全县企业总数的%以上;从业人员人,占全县就业人数的%;2010年中小企业增加值占全县GDP的%;上交税金占全县财税收入的%;解决就业人;产业结构方面,工业实力不断增强,全县纺织服装、机电制造、现代物流、农产品加工业等支柱产业中中小企业占%以上。今年前三季度,全县中小企业完成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上交税金万元,同比增长%,安臵下岗失业人员人。预计到年底,中小企业增加值可达亿元,仍将保持%左右的增速。中小企业的地位及其作用日益凸显,已成为支撑全县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二、存在问题
近年来,我县深入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大力开展“企业服务年”、“小老板培育工程”等活动,中小企业发展速度较快,势头较好,但要进一步做大、做强,还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在相对偏紧的货币环境和新一轮通货膨胀的压力下,1
中小企业运营压力加大,再加上近期凸显的用电、用工、用地等要素制约,部分中小企业应对措施不足,影响了日常经营活动。
(一)融资“难”,“钱荒”问题突出。中小企业融资难、贷款难成为制约其发展的最大瓶颈,并且突出表现为规模越小,融资越难。据不完全统计,全县中小企业资金缺口达%。目前,中小企业融资主要依靠银行借贷、民间借贷和中介机构担保借贷三种渠道。由于民间借贷利率过高、中介机构担保数额太小,企业希望能通过银行借贷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但受商业银行贷款审批权限上收、门槛过高、手续繁杂,获取资金时间长、使用期限短、融资成本高等因素影响,许多企业难以如愿获得融资。加之部分中小企业有效抵押资产有限、管理不规范、信誉度不高,符合金融机构贷款要求的项目和企业比较少,导致中小企业的短期贷款不到全县金融机构短期贷款总量的%。从银行贷不到款,许多企业转而从民间高息融资。而民间融资的利率在10%以上,甚至有的高达30%,中小企业的金融风险和经营成本也随之增加。即便如此,一些规模较大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农副产品流通企业,在生产收购集中,所需流动资金量大的季节,加上民间融资,也不能及时融到所需资金,致使大量生产原料和产品订单流失,给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带来严重的影响。
(二)招工“难”,“人荒”问题突出。一直以来,我县作为中部欠发达地区,劳动力富余,最不担心的就是劳动力。但随着
招商引资工作打开工业发展新局面后,用工需求量逐年上升。“十一五”期间全县累计引进省外资金亿元,实际利用外资亿美元,利用外资水平居全省县级前列,连续两年获浙商省外最佳投资城市称号。在强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加快承接产业转移的同时,我县大力实施“小老板培育”工程,激发广大群众创业热情,中小企业迅速发展。在“外引内扶”的强力推动下,全县企业的总数大幅度上升,需要的劳动力也越来越多。与此同时,尽管我县企业工资待遇比以前有所提高,但由于劳动环境不优,一些企业住宿伙食条件差、环境污染严重、缺少人文关怀、文化生活单调;制度环境欠佳,一些企业对法律框架内规定的各种福利、社会保险等落实不到位;信息环境不畅,相当一部分民工对本地企业知名之甚少,不知道哪里需要人、哪里有活干,于是随波逐流盲目外出打工,造成了本地劳动力大量“外流”,劳动力供求矛盾日趋紧张。
(三)运营“难”,“要素”问题突出。近年来,随着“企业服务年”、“项目建设年”等活动的不断推进,我县软、硬件环境建设有了一定改善,但还存在用电、用地等一些要素制约。一方面软件环境有待改善。中小企业发展缺乏政策指导,上级一些有关中小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有待进一步落实,地方性优惠政策不多,一些职能部门服务企业的主动性不高,没有站在全县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认识扶持中小企业发展重要性;中小企业市场信
息网体系、技术市场体系、职工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尚不健全;个别部门检查多、取费多,服务意识不强,办事效率不高,影响了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硬件环境有待改善。“用地荒”问题凸显。近年随着全县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加大,县经济开发区及各乡镇工业园区工业用地十分匮乏,如今年签约的个项目,还有部分项目用地指标未能落实。“供电荒”问题凸显。供电部门在生产用电分配中实行 “差别对待”,优先保证大企业用电,对中小企业造成很大影响。园区管理机构不够健全。工作人员少事情多,部分企业入园办理诸如土地证、规划等相关手续都由企业自己办,企业耗时又耗财,加大了负担。园区建设滞后于中小企业的发展,招来了企业,水、电、路等基础设施跟不上,影响了企业基建和生产经营,挫伤了创业者的积极性。
三、意见建议
市场经济的主体是企业,企业是县域经济的微观细胞。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县经济活不活,在一定程度上就看中小企业能不能真正搞活,我县经济要实现新跨越,就是要在拿好大项目建设的同时,不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壮大、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强化服务,创优发展环境。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相比,在市场、融资、人才等方面都处于弱势地位。特别是在创业初期,中小企业遇到的困难往往更大,政府必须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好“有形之手”努力营造有利中小企业发
展的环境。一是转变政府职能。建立中小企业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中小企业发展遇到的各类问题。全面推行“一站式”服务,在产业准入、市场开发、土地使用、用电保障、税费管理以及资源配套等方面,给予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同等的待遇。全面清理整顿涉及中小企业的收费,严肃查处乱收费、乱罚款及各种摊派行为,进一步减轻中小企业社会负担。二是构建服务平台。积极为中小企业搭建产业规划、政策咨询、市场拓展、技术服务、资金融通等综合服务的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决策指导和信息咨询服务。引导中小企业建立各类商会、行业协会、中介服务组织,为中小企业提供社会化、专业化和规范化的服务,推动中小企业加快发展。三是完善统计制度。建立健全规模以上中小企业统计分析和微小企业抽样调查制度,加强对中小企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及时掌握发展动态,不断提高市场预测和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四是完善设施配套。统筹规划工业园区布局,吸引工业项目向园区集中;坚持节约集约用地,排查统计乡镇七站八所和学校占地面积及房屋使用情况,整合土地资源,优化用地布局,盘活存量土地;加强全县一区六园基础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建设一批设施配套、功能齐全、服务完善的创业基地。
(二)拓宽渠道,创优融资环境。从现实来看,要化解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必须建立多元化的融资渠道,这样才能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一是加强企业管理。认真做好中小企业信
用评级,引导其从注重财务信息透明开始,着力加强经营管理,规范财务报表,逐步建立企业诚信管理体系,提升企业诚信额度,优化金融环境,改善银企关系,促进银企合作。二是提升融资能力。充分发挥县中小企业担保公司的融资功能,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健全完善信用担保市场。逐步形成以企业互助性和商业性担保为主体,政府风险补偿为支撑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鼓励民营资本设立商业性信用担保机构,积极引导中小企业采取会员制等形式建立互助性担保组织。创立多种担保方式,弥补中小企业担保抵押物不足的问题。三是丰富融资方式。积极协调金融部门综合运用授权授信、房地产抵押、设备抵押、股权抵押、应收账款质押、动产质押等多种方式扩大信贷投放;有关部门积极帮助企业向上争取贷款贴息、中小企业发展资金的支持,组织协调金融部门不断推出适合中小企业需要的金融产品。
(三)强化管理,创优用工环境。从宏观上看,我县“招工难”是件好事,从某种程度上折射出我县经济快速发展的喜人态势。但从微观上看,“招工难”又是一个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新问题。这个问题处理不好,将直接影响招商引资工作,制约全县经济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解决“招工难”问题决不仅仅是企业的事,政府更是责无旁贷。一是畅通劳务信息。充分发挥政府部门在就业信息方面的权威性,构建完善的就业信息供求平台,及时收集、更新岗位需求和求职信息,畅通就业信息渠道,消除
7.中小企业发展报告 篇七
改革开放以来, 从产业组织结构的角度看, 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和良性发展的主角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国有大企业, 而是包括乡镇企业在内的广大中小企业。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数量已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8%。中小企业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占60%, 上缴税收占50%, 就业人数占75%, 进出口总额占69%, 开发新产品占82%以上。从带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三要素——投资、消费和出口方面看, 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推动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同时, 刘定平 (2004) 基于“中国中小企业发展问题”调查数据, 任胜钢、王伟 (2008) 基于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小企业统计数据对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中小企业发达程度的关系进行的定量分析均表明,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该地区中小企业发达程度之间高度相关。方中权 (2007) 还进一步采用1995—2004年广州各区私营经济和个体工商户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广州民营经济与区域经济的发展高度相关, 民营经济发展缓慢的地区其区域经济相对较弱。
吕勇斌 (2006) 从经济总量、规模效益、盈利能力和成长性四个指标, 邹贻方 (2009) 从经济总量、规模效应、盈利能力、成长性、科技水平、融资方式等六个方面, 比较了东中西部三大地区中小企业发展的差异状况, 结果均显示, 中小企业发展水平呈现东部发达、中部次之、西部落后的梯度发展态势, 东部地区明显优于中西部地区。我国中小企业的地区发展差异十分明显。
中小企业发展的区域不平衡性是导致中国区域发展差距的重要组织因素。因此, 从理论上阐明中小企业在区域经济增长和运行中的作用机理、中小企业发展的空间差异性、经济落后地区中小企业发展的战略选择等问题, 对推动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区域背景下中小企业发展现状与问题
1、区域金融发展不平衡, 中小企业融资难
我国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基本相适应, 其特点就是区域金融的不平衡性, 即差异性。目前已形成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塘三个核心金融区, 整体金融发展水平高, 而其他区域则呈现无差异的平面状或相对比较落后的散点状, 西部省区还处于金融抑制阶段。 (蒋海玲等, 2009)
湖北省企业调查队抽样251家中小企业进行问卷调查, 72.5%的企业表示资金短缺、融资难是影响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究其原因, 一方面在于其信用度低, 难以找到合适的担保人, 可供抵押物又少, 加之折扣率高, 收费高昂、手续烦琐, 导致中小企业贷款难。另一方面, 由于中小企业财务及管理制度不健全, 经营管理水平低, 产品结构不合理, 对市场信息反应迟缓, 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抗风险能力不强, 导致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2、区域竞争环境不公平, 中小企业遭遇不平等
长期以来, 我国的经济政策总体多向大企业倾斜, 在地区政策上也多向东部发达地区倾斜。因而在金融、财税、产业组织和科技教育政策等方面, 对欠发达地区有失公允。加之欠发达地区地方政府也多对大型企业团的组建和发展感兴趣, 在财政支出、税收优惠、技术开发等方面多考虑大企业, 中小型企业很难获得政策上的支持。
即使在发达地区, 民营及中小企业发展仍然存在着待遇不公平的问题。比如在银行贷款方面阻力重重, 在审批立项、招投标等方面缺乏竞争机会。如在市场准入上, 我国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受到较多限制, 目前我国80多种社会行业中, 允许国有资本进入的有72种, 允许外资进入的有62种, 而允许私营企业进入的只有41种。
3、人才匮乏, 中小企业发展受阻
在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过程中, 人才起着关键的作用。大型企业可以凭借自身的卓越和雄厚的实力网罗各种人才, 相比之下中小企业则要艰难许多。深圳市2010年关于中小企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显示, 人才匮乏是大多数受调查企业面临的头号问题。受一线城市房价快速上涨、个人生活成本增高等因素影响, 人才流失现象严重。这些中小企业往往成了人才的入职培训场和职场中转站。
缺乏人才更是制约我国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我国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及生活水平相对不高, 加之中小企业规模较小以及传统的家族式管理模式、社会对私营和集体企业的认识偏差等因素使得人才缺失问题相当严重。
4、区域创新能力不平衡, 中小企业发展后劲不足
广东省省情研究中心2009年发布的报告称, 中小企业已经成为广东东、西、北部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主体, 自主创新能力有明显提升。以惠州为例, 2007年全市民营经济总户数达18.79万户, 增长44.1%。同时, 欠发达地区的中小企业主动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和技术扩散, 通过利用政府专项扶持资金、产学研合等途径, 创新能力有了明显提升。
但报告同时指出, 与珠三角发达地区相比, 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创新能力仍显落后。产业与资源硬性约束较多, 政府扶持力度不够, 企业缺乏创新意识, 投入、人才、产出不足等问题仍然突出。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低是导致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不快、经济活力不足的根本原因。
5、社会服务体系不完善, 中小企业发展空间不足
发达国家中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具有广泛的社会参与性, 从政府机构到民间组织, 各种服务提供者扮演着各自的角色, 相互协调共同构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尚处于初级阶段, 为中小企业提供的信息资讯、诊断咨询等社会化服务体系尚未形成。欠发达地区的中小企业由于在生产经营中缺乏足够的资金建立技术研发机构并拥有先进发达的信息网络, 所面临的市场条件相对更不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不健全使得我国欠发达地区的中小企业发展缓慢甚至停滞。
三、区域协调背景下促进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建议
1、构筑金融支持体系, 为中小企业畅通融资渠道
有学者认为, 要突破中小企业发展中资金的瓶颈, 最关键还是要加强区域性资本市场的建设。林毅夫 (2001) 则认为, 我国的资源禀赋特征决定了发展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是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里发展经济的最佳选择。利用资本市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方案是不可行的。惟一的方法是大力发展中小金融机构。蒋海玲等 (2009) 认为, 地方政府应营造良好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 使金融机构能够以市场为导向自主发展、自主创新, 从而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及时有效的金融支持。
2、完善外部法制环境, 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我国2003年起开始正式实施《中小企业促进法》, 但总体来看, 我国的中小企业立法还远不完善。有学者认为, 在遵循国家对于中小企业管理的基本方针、政策前提下, 欠发达地区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适应本地区中小企业发展的地方性的法律法规体系, 以更好地为当地企业服务。同时, 要立法规范政府在中小企业开创、融资、税费、出口等方面的行政行为, 以确定中小企业的地位, 维护中小企业的合法权益。
3、搞好各种配套措施, 为中小企业吸引人才创造条件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要素, 如何更好地吸引人才是企业面临的关键问题。有学者认为, 政府应该通过放宽中小企业各种人才就业的户口限制, 制定高新技术人才补贴政策, 鼓励人才租赁、技术承包、技术入股等多种方式吸引人才到中小企业就业。姜奇平则认为, 校企合作是中小企业吸引人才的理性选择。校企合作模式的特点在于企业早期介入学生在校培养和实习, 学校早期介入就业推介, 达到双方定向匹配效果, 有效避免高不成低不就现象。校企合作可以为中小企业吸纳人才创造有利条件。
4、构建企业协作网络, 促进中小企业联动创新
中小企业的组织机构安排灵活而富有弹性, 在竞争压力下易于接受创新, 在创新效率和创新时间上明显优于大企业。在推动技术创新的作用方面, 中小企业的作用可能更大。全世界发达国家或地区都非常重视中小企业的创新发展, Cornett, Andreas P. (2009) 即通过丹麦中小企业区域创新措施的绩效分析指出, 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是区域发展的关键因素。技术创新的不同阶段不同规模企业的作用不同, 大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的技术协作网络的建立尤为重要。
5、整合区域内外要素、资源, 实现区域经济协调互动发展
中小企业发展的路径差异根源于区域间的非均质性。只有区域内外要素、资源进行有效整合, 才能使中小企业优势得以最大发挥。目前我国东部发达地区正在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 借此发达地区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时机, 欠发达地区应积极承接东部地区转移过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大力发展“来料加工、来样加工和来件装配”等中小企业。发达地区专注于技术研发、品牌培育、市场营销等工作, 欠发达地区专注于加工制造, 实现两类地区经济发展的协调、互动发展是推动我国整体经济的健康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综上所述, 中小企业发展的区域不平衡性是导致中国区域发展差距的重要组织因素。政府、行业、企业可以分别从构筑金融支持体系、完善法律制度、创新人才吸纳制度、搭建企业间技术协作网络、整合区域内外资源等方面大力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参考文献
[1]方中权:广州民营经济区域协调发展研究[J].热带地理, 2007 (6) .
[2]吴兴豹:区域经济环境变化与中小企业发展[J].中国商贸, 2010 (22) .
[3]吕勇斌:中小企业发展的区域差异性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博士论文, 2006 (6) .
[4]邹贻方:中小企业发展的区域差异性分析[J].中国商界 (上半月) , 2009 (7) .
[5]毛骏、李鑫、张鑫:中小企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分析研究[J].中国商界, 2009 (10) .
[6]蒋海玲、胡杰:论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区域金融环境[J].现代金融, 2009 (12) .
[7]王超奇:发展区域资本市场拓展中小企业融资渠道[N].证券日报, 2005-02-20.
[8]林毅夫、李永军: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J].经济研究, 2001 (1) .
[9]Cornett, Andreas P.Aims and strategies in regional innovation and growth policy:A Danish perspective[J].Entrepreneurship&Regional Development, 2009 (21) .
8.助力中小企业发展 篇八
随着我国政府采购事业的发展和完善,政府采购助力中小企业发展的作用日益增加。陕西省省级政府采购中心针对许多中小企业在面临跨入政府采购大门时出现的 “先天不足”问题,认真扶、热心帮,使中小企业在陕西省省级政府采购市场的参与度和中标率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经过十余年的采购实践,陕西省省级政府采购中心發现,制约中小企业参与政府采购的因素主要有三点:一、获取采购信息的能力不强;二、经营范围过小,难于满足政府采购的资质要求;三、资金不足,履约能力差。为此,近年来有针对性地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政府采购信息的透明度。通过对政府采购网络的不断建设,使中小企业在获取政府采购信息的能力上可以与大企业处在同一个水平上。二是尽量扩大和细化定点及协议采购的范围,增加定点企业的数量,使更多的中小企业能够参与到政府采购市场的竞争中来。目前,陕西省省级单位的定点和协议采购已从最初的车辆保险和几种办公设备发展到现在的汽车维修、印刷、办公家具和大部分的办公设备和耗材。这样就可以使仅仅经营打印墨盒的小企业也能参与政府采购。三是注重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信息。借助各个银行出台的一些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这一契机,积极给银行提供在政府采购中信誉好、履约能力强的中小企业名单,供银行选择,缓解一些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四是针对陕西省中小企业主要以服务型为主,生产性企业所占比重很小的情况,在制订标书的过程中尽量与采购人沟通,在满足需求的情况下,尽可能降低对投标企业的资质要求,使更多的中小企业能够参与。
通过以上举措,中小企业在陕西省省级政府采购市场的参与度和中标率都有了明显的提高。据统计,2010年陕西省省级政府采购中标企业中,中小企业所占的比重达到了70%左右。
9.中小企业发展报告 篇九
怀远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7年6月26日
今年,省委、省政府从当前我省民生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着手,启动实施十二项民生工程。其中农村卫生服务体系是其重要内容之一,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这项工程由我委牵头会同卫生、财政等部门抓好落实。日前,我县农村卫生服务体系民生工程建设规划项目获省发改委、省卫生厅、省财政厅核准并予以公示,我县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2007─2011年分年度建设计划最终确定。
一、公示确定的项目投资计划
2007-2011年,总投资1660.8万元,重点扶持19所乡镇卫生院和178个村卫生室业务用房新建、改扩建并加强设备配置。按照土建由中央、省承担80%、地方承担20%以及设备由中央、省按标准填平补齐的原则,总投资1660.8万元中,申请中央、省专项1427万元(土建935.2万元,设备491.8万元),其它233.8万元自筹。(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分年度投资计划见附表。)项目按照省级为主、地方配套;整合资源、填平补齐;完善功能、满足需求;统一标准、规范建设;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建设。项目建成后,将实现我县现有乡镇卫生院的全覆盖,近一半左右的行政村卫生室实现标准化建设,医疗服务和农民健康水平明显提高。
二、我县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面临的机遇
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由县、乡、村三级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组成,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农村群众就医、预防保健等任务,是保障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这项工程即将进入实质性启动阶段,我县农村卫生基础设施改善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
一是宏观政策机遇。继2005年我县16所乡镇卫生院得到中央国债820万元支持、2006年县中医院获得中央国债180万元支持后,未来5年中央和省对全省1230所乡镇卫生院、10000个村卫生室投入专项建设资金9.36亿元,是近年来对农村基层卫生投入最大的一次,切实关系到百姓生活福祉。
二是形势要求。根据县卫生部门摸底调查,去年末我县农村每千人拥有乡村医生和床位数等指标,与国家标准还有一定差距。我县现有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业务用房也严重不足,基础设施建设未达省标准,村卫生室大部分还是租赁用房。现在群众医疗卫生需求在不断提高,农村卫生医疗机构所承载的任务量越来越大,形势上也要求必须加大建设投入。
三、已开展工作和下一步工作计划
10.中小企业发展 篇十
在反抗军营地雷多克,你遇到一名穿着火焰法师服装的炼金术士塞巴斯蒂安(Sebastian),原来他以前确实是一名火焰法师,只是因泽拉达斯摧毁了魔法石,导致他失去了火焰魔法的能力,因此不得不转行研究炼金术。由于火焰魔法能力的失去,大部分火焰法师都死于战火之中,幸存的火焰法师都隐居在深山或密林里。在交谈中,塞巴斯蒂安提到了远古神器,这是一种能够让法师拥有强大魔法的神器,幸存的法师们都在寻找这些神器来提升自己的魔法能力,其中火焰圣杯是远古神器中的一种,在很多年前就遗失在世界各地,塞巴斯蒂安希望你能找到这些火焰圣杯,并将它们交给诺达莫尔大陆的同胞。之后,你通过传送之石进入大陆首都文加德,在宫殿二楼见到高等火焰法师卡里波特(Karrypto),并从他那里了解到更多关于圣杯的消息,火焰圣杯一共有十二个,分布在世界各地,而在诺达莫尔大陆修道院(Monastery)的法师们需要通过圣骑士和火焰圣杯来修复损坏的魔法石,因此卡里波特也拜托你收集齐十二个圣杯,将它们带到修道院。
第一个圣杯:在灰望角(Cape Dun)内的兽人尤卡拉斯(Urkrass)手中,花费金钱从他手中购得
第二个圣杯:在蒙特拉(Montera)城内的奴隶本拉德(Bengerd)手中,需要劝说农场的奴隶利昂(Leon)来顶替本拉德的工作
第三个圣杯:在反抗军营地欧卡拉(Okara)南边的火焰法师拉库斯(Rakus)手中,需要护送他安全离开洞穴,并清除洞穴里所有的召唤怪物
第四个圣杯:在首都文加德寺庙里的圣骑士马尔库斯(Markus)手中,需要你将圣杯交给位于宫殿二楼的高等火焰法师卡里波特
第五个圣杯:在塞拉登(Silden)镇内的兽人监狱长扎波特科(Zapotek)手中,需要你趁他不注意时潜入屋内偷取
第六个圣杯:在格勒登(Geldern)城内的金矿山洞的深处
第七个圣杯:在特勒里斯(Trelis)城内的圣骑士肯拉德(Konrad)手中,与他交谈即可获得
第八个圣杯:在反抗军营地恩莫拉(Nemora)的火焰法师特斯洛特(Treslott)手中,需要帮他摘取五朵珍贵的植物
第九个圣杯:在米尔塔纳大陆与瓦伦塔大陆交界处的盗贼首领库尔特(Kurt)身上,需要将他杀死
第十个圣杯:在莫拉苏尔(Mora Sul)城内的商人玛斯勒(Masil)手中,需要完成他给予的工作
11.信息技术与中小企业发展 篇十一
一、信息化经济带给中小企业发展的机遇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普及,人们获取信息的能力越来越强,获取的信息量越来越大,获取信息的费用越来越低,传统的生产、交易行为逐渐被改变。大量占用资源少、成本低、善于把握时代潮流的中小企业开始显示出独特的优势,具体表现在:1、信息化使中小企业的产业领域大为拓宽。利用信息技术不仅可以使中小企业涉足高新技术产业,发挥其灵活的反应机制较快地获取高科技成果,更快地更新产品和服务,而且在传统领域中中小企业也可以借助“信息高速公路”同大企业展开竞争,弥补中小企业原有营销力量、开发创新力量的不足,使中小企业的低成本优势得到充分发挥。2、中小企业更能适应信息时代的消费需求特点。信息时代的消费呈现多样化和个性化的特点,需求的多变性使得企业不能仅就一种产品长期生产,而应当经常变换品种。更重要的是企业不能仅根据市场已有的产品种类进行生产,还必须不断地进行产品创新,不断地推出满足顾客新需要的新产品。这对拥有标准化生产线的大企业来说一时难以适应,而中小企业面对市场需求变化的反应则要快得多。3、信息技术使中小企业参与全球竞争成为可能,大大拓宽了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以往的中小企业只能以本区域市场作为生存空间,要想参与全球竞争,往往要依附于大企业,否则难以克服时空障碍。如今只需要一台微机、一部电话并联上互联网就可以实现与全球市场的沟通。
二、运用信息技术实现中小企业创新
在知识经济的背景下,技术更新的速度加快,市场竞争更趋激烈,个性化消费导致产品生命周期大大缩短。当企业面对知识经济的时候,经济规模不再是行业的“进入壁垒”,企业间的竞争更多地表现为创新能力的竞争。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缩短了中小企业与大企业之间的信息差距,使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大大增强。中小企业要牢牢把握这个机遇,借助信息技术的发展努力实现自我创新。
信息技术是产品和技术创新的有力工具,这已是不争的事实。由于Internet的发展,使全球信息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跨地区、跨国界流动。信息的流动创造了无限商机,缩短了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极大地改变了企业获取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方式。新方式给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消费的机会,也给企业提供了更多开拓新市场的机会,使企业能与消费者建立高效、快捷的联系,提高企业把握市场和消费者的能力,不断向市场提供更有价值的产品。同时,现代各种企业信息技术,如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辅助工艺编制(CAPP)等,不仅可以使企业降低新产品的设计和生产成本,还可以大幅度降低对现有产品进行改进以增加产品新价值的费用。
信息技术的应用能为企业管理创新提供新的思路。企业实施信息化战略改进和强化了企业物资流、资金流、人员流及信息流的集成管理,极大地增强了管理者的信息处理能力以及方案评价和选择能力,拓展了管理者的思维空间,增强了决策的科学性,提高了决策的效率和效益,对企业固有的管理模式和经营思想产生了强烈冲击。此外,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改善企业内部的信息沟通,优化企业的组织结构,推动企业组织的扁平化和团队化,拉近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距离,促进团队文化的建设,而这些都有利于充分发挥企业员工的创造性。
信息技术还能为企业竞争方式的创新提供新途径。例如联盟型虚拟企业是一种由多家企业通过高效的信息网络连接在一起的松散型联合体,它打破了传统企业结构的层次和界限,由一些独立的企业本着自愿的原则暂时结合在一起,并可根据市场机会灵活调整组织结构,一旦市场使命完成,联合体即告解散。联合体中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得到虚拟企业的好处——它们即具有小公司的灵活性,又具有大公司的规模。各成员充分信任和相互合作,通过分享技术和分担成本迅速融集资金、综合技术实力,从而实现优势互补,不仅能快速响应复杂多变的市场,而且能充分利用现有的资金、技术、设备、人力及信息资源,节约产品开发费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售后服务水平。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虚拟企业这种战略联盟形式成为可能,从而为企业提供了全新的竞争方式,尤其是中小企业能通过这种战略联盟赢得超常竞争优势。
信息技术也为中小企业的市场创新提供了有力的支持。首先,信息技术能为中小企业营销战略的制定提供可靠的信息支持。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使企业能够对大量的客户信息以及竞争对手的信息进行深入分析和全面管理,了解并掌握客户的购买行为和消费模式,及时判断竞争对手的动态,为企业制定营销战略提供依据。其次,信息技术能弥补中小企业在销售渠道及市场拓展方面的劣势。如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使网络营销成为一种新兴的营销方式。采用网络营销可以使中小企业获得低成本、高竞争力的优势,建立起与大企业相媲美的市场营销系统,从而缩小与大企业的能力差异。此外,通过电子商务系统可以优化中小企业与上游供应商和下游客户的供应链管理,实现资源更有效的配置,提高市场创新的水平。
三、对中小企业实施信息化战略的建议
随着信息技术的集成化和信息网络化的不断发展,国外包括中小企业在内的越来越多的企业将信息技术作为支持企业战略目标和增强竞争力的有力武器。我国不少中小企业由于观念落后,缺乏IT知识和创新意识,以及资金、人才等方面的原因,信息技术的应用始终处于相对落后状况。缺乏信息技术强有力的支持,将使我国中小企业在新的竞争环境下很难与国外企业处于同一起跑线。因此,我国中小企业应当具有长远的眼光,及时更新观念,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在支持企业的发展战略、帮助企业获取竞争优势、增强企业竞争力等方面所能发挥的巨大作用,从战略的角度规划信息技术的应用,使中小企业能在新的竞争环境中不断拓展生存空间,获得持续发展。为此,中小企业的管理者首先应当转变观念,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因为企业信息化是一个艰巨的过程,可能涉及到企业业务流程的再造、组织机构的重组、企业内部权力的重新分配以及人员的精简等很多方面的问题,如果管理者缺乏远见和决心,企业信息化的进程将很难取得成功。其次,中小企业应当加强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积极引进和培养掌握信息技术的专门人才,使企业具备在一定范围内开展信息技术应用的能力。最后,中小企业由于在资金、人才和技术方面的困难,很难一次性地在所有领域全面开展信息技术的应用。因此应当采取逐步推进的策略,找准信息技术应用的切入点。中小企业可以对自身的业务流程进行分析,从中找出最能实现其产品价值的环节,建立相应的信息系统对该环节提供支持。此外,还可以对各种竞争因素进行分析,找出最适合自己采用的竞争战略,并建立相应的支持系统。
【中小企业发展报告】推荐阅读:
论中小机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06-17
中小企业发展问题研究10-02
深化中小企业发展策略12-11
成长型中小企业发展报告07-13
中小企业平台发展规划10-24
中小企业要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与发展08-28
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财税政策建议07-02
财务公司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汇报08-20
中小企业的生存发展状况分析09-25
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