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建设的灵魂:班级文化

2024-06-12

班级建设的灵魂:班级文化(精选13篇)

1.班级建设的灵魂:班级文化 篇一

用爱心呵护生命成长、用文化铸就班级灵魂

一、对班级文化的理解

众所周知,班级文化是班集体的灵魂,她承载着班主任老师和学生的共同的美好信念。班级文化的逐渐成熟会不断增强一个集体的凝聚力,竞争力,使一个集体、一支团队健康和谐、积极向上!我想,班级文化应该是师生之间的真正的生活,因此,必须具备和谐统一性和实践性。

什么是和谐统一性呢?我认为有两方面的理解:其一,每个时段的学生却有着每个时段不同的特点,小学、中学、大学时是不一样的,所创设的班级文化要符合学生的特点,尤其是班训,它作为班级文化的核心内容要注意避免空洞、大道理,一定要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其二,班名、班训、班徽、班歌要和谐统一起来,形成一个互相关联的体系。即班训是班级文化的精髓;班徽则是以图案的形式表现班训的内容,寄托深远的意义;班歌即是以音乐的形式表现班训的相关内容。

说到实践性,我认为老师和学生既然每天置身于集体中真正地生活,就应该让班级文化成为师生共同的一种理念,老师要尽可能地将班级文化在学习和生活中进行渗透,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而不是只有活动时才搬出来的口号,要通过日常管理,上课等机会让师生生活在浓浓的文化氛围之中。

基于我对班级文化上述两个特点的理解,接下来我谈谈班级文化的构建和班级文化氛围的打造。

二、班级文化建构 班级文化建构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班名、班徽、班歌、班训

1、班名:满天星

为什么起名满天星呢?有两个原因:满天星开始是一种花草的名字,都说女人最美的时候就是当新娘的那一天,那一天头上除了红玫瑰以外,就是满天星了。这就说明了满天星总是和最美的事物在一起,我希望学生生活中经常有美好的事物出现。第二个原因,满天星同时也是夜空中亮晶晶的各种美丽的星星,是星星,总会发光的,不管什么时候!因此就有了满天星的班名。

2、班训:作真实的自己,做快乐的自己,做闪亮的自己!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首先,我希望学生做一个求真务实、勇于负责的真实的人,从小在孩子心中播下诚信的种子。

以往有一些学生,面对父母过高的期望,面对升学的巨大压力,面对自己多是独生子女的孤单,孩子们知识多了,但并不快乐。既然有了前车之鉴,因此,我特别希望我的新一届学生从小学会承受挫折和打击,犯错误不要紧,改了就是好学生。引导他们热爱生活,快乐地生活,做快乐的自己。心理能健康发展,我想学生是星星就总有一天会闪亮的。

3、班徽:班徽的设计我寄寓着这样的意思:

寓意:坚信每个孩子都有闪亮的地方,坚信通过努力总会闪光的。49个学生充满了整个教室,49双童真的眼睛里闪烁着无限的希望。就像满天的星星在无垠的天宇用渴望的眼神眨呀眨,她们是我心中的希望之星。班徽中最底层的两只小手,这是老师在把满天的星星---学生高高举起!也表示手可摘星辰,为学生摘下美丽的星星。“MTX”是班名的大写,“2”代表2班,最上方五颜六色的星星是老师对学生最真最纯最美的希望:希望他们因真实而快乐者、因快乐而闪亮着!

4、班歌:赞歌要比星星多。(结合班训内容作相关的修改)

三、班级文化氛围的打造

我认为班级文化氛围可以从四方面入手打造:

1、班级管理

通过“小组合作、多向互动”的模式,以评价为主要途径,逐步引导学生自主管理,通过展板“摘下满天星”的形式凸现班级管理文化。以下是根据学生多方面的发展情况设计的评价内容。

展板“天上星、亮晶晶,摘下满天星”是班级管理文化的浓缩。右上角各种颜色的星星代表不同的评价内容,每一个八角形星星上都写有一个学生的名字,在八角星周围的不同颜色的星星是学生通过努力摘到的各种荣誉。等学生名字周围挂满了星星,这个学生就显得很优秀。这块展板的设计旨在引导学生生活在快乐的星星世界,尽力而真实地生活!

2、班主任对学生文化的影响

班主任引导着班级文化,要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尽量每一次与学生交谈,每一节课的表现,每一次在学生面前形象的出现,尽可能的让学生感受到你就是文化的使者,让学生喜欢你。

3、教室内外文化氛围的打造

要在教室最显眼的位置悬挂班徽、班训,还要贴上一些与班级文化内容相关的温馨标语。我将在前门处写上:迎着朝霞,想想今天该怎么做;出门处写上:踏着夕阳,问问今天做了什么。从而引导学生自我勉励,真实地过好每一天。

4、引导学生读书,做真正的文化人

文化离开了读书就变得索然无味!因此要引导学生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展板“读书让你越走越远”的设计就在于打造书香班级,推荐一些好书给学生,这给出的仅是书名,还要通过每一节阅读课一本本地推介,让学生对书产生兴趣。展板上中间这条绿草丛中的用石头铺成的七彩道路寄寓着我对学生深深的希望,希望学生能沿着读书的道路豪迈地走下去,达到曲径通幽的境界,创造闪亮的七彩人生。做闪亮的自己,从而与班级文化一脉相承。

2.班级建设的灵魂:班级文化 篇二

以此可见,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要求教师为班级学生提供优质的精神土壤,重视班级的文化建设。以下是基于高职学生班级德育建设的几点策略:

1.加强高职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识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意思是,真正认识,爱好自己的所学,并为其而快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它。对于高职学生来说,在入学之初就应对本专业学习内容,就业方向,毕业时所应具备的各种能力等有所了解。因此,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教师在应该按照不同专业的培养要求,入学之初就可渗透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就业发展重心、方向。组织学生进行相应的“自我认知”、“就业认知”、和“职业规划”等方面的讨论并开展辅导工作。随着学业的深入,应该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的“职业规划”,开展专业认知讨论、专业学习成果分享等活动,深层次的进行此方面的教育实践工作。

高职生的专业认知工作必须渗透到平常的教学之中并达到教育的目的和效果,使高职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不断学有所得,学有所感,学有所思,赢得专业学习的成就感以促进更深入的专业学习。

2.发挥本专业特长参与优化学校资源

高职院校优美的校园环境本身就是一种有利的德育资源,高职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关爱校园开始,提升自己的专业和道德素养。

例如,动漫或者设计专业的学生可以开拓校园资源,美化校园,小到自己的班集体,参与校园道路美化或设计,指导其他专业的班级环境布置。食品专业的学生可以参与学校食堂的菜品研发,服务于本校师生。旅游商贸专业的学生可以从学生宿舍文化入手,倡导更美丽的宿舍文化和校园一景介绍等...

当然,各种专业开展的活动可以相互整合,相互促进。以园林专业为例,可以与环境专业相整合,配合学校古树名木的保护,外语专业的同学也可以帮助他们翻译树木名称和生长习性,设计专业的同学可以参与设计树木的介绍牌,挂于树上。总之,将学校设计和管理的主权交给学生,不仅能促进他们对专业的热爱,也能帮助他们融入校园,爱护校园。

3.开展有益高职学生身心发展的活动,优化教室环境布置

高职入校生也具备当代青年学生共同的特征,如思想活跃、勤于思考、独立自主、积极上进、具有批判性思维和强烈的自我意识、情感世界敏感而丰富等等。因此,为了提高高职学生的人文素养,班内可以布置具有本班特色的“读书角”,展示一些名著、励志书籍。其次,由于高职学习以专业学习为特征,班级中应当配合专业开辟一部分区域展示本专业动向和培养要求。另外,也可以根据高职学生渴望彰显个性的性格特点,展示学生自己的书画、摄影作品等。在此系列的活动中,征选使用的都是本班学生自己的作品,因此能最大程度的发挥学生的活动积极性。这些活动不但达到了美化教室的作用,也对学生的自信和参与班级建设的积极性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一个成功的教室环境布置应当能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和生活环境,为高职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一个肥沃的土壤,使学生能从中汲取,进一步丰富自身的专业学习。

4.开展有益的班级内活动,关注身边的“正能量”

班级活动是学校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班级集体教育的经常性形式。开展多种形式的班级活动对促进学生发展,加强班集体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上文提到的“读书角”,班级内就可以以此为平台来开展班内的“读书漂流”等活动,使得内容和形式真正的结合起来,形成流动的“养分”,倡导高职学生自主的对自己进行素质提升。

其次,班级可以利用班会课为学生提供美丽的德育素材如名曲、名诗的欣赏,班级内能开展以此为主题的讨论和交流活动,为学生们的课余生活提供一片轻松民主的德育土壤,用“有声的德育”开展“无声的孕育”。另外,高职班级也可以利用一些空余时间进行德育故事展播、用学生身边“优秀学生”的故事来影响学生。或者观看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纪录片、创业片、名人访谈等,促进学生成人的感悟,就业的启示。

对于高职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和熏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来源于其专业学习和技能学习,反之高职学生优秀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个性习惯于专业学习和技能的习得又有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因此,高职学生的德育培育虽在当下,却意义深远。

参考文献

[1]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2.

[2]蔡笑,常婧莹.基于高职生专业认知教育的重要性及其起步最佳时机的再认识[J].职教论坛,2009.

3.让创新成为班级文化的灵魂 篇三

关键词:素质教育;创新型;班集体;环境创新

创新是班级永恒的主题,没有创新就没有超越。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创新是所有优秀班级的文化核心。创新活动的核心是“新”。创新在实践活动上表现为开拓性,即创新实践不是重复过去的实践活动,它不断发现和拓宽人类新的活动领域。把创新理念引入班级管理和教育的过程,就是要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并加以发扬光大的过程。创新关键是能够建立一套与创新教育相适应的班级管理机制,而文化则是这种机制的灵魂。创新的班级文化是指班级的全体同学有共同目标、有组织核心、有正确舆论、有旺盛士气,班集体能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素质和健全的个性。即使是同一个年级内的班级,创新的班级管理机制也会差别很大,而文化则是这种机制的决定因素。比如我校高三级文科实验班与理科实验班,是两个都很优秀、但班级文化迥异的集体。两个班级都注重创新,因为在实验班这种集体,没有创新肯定没法取得突破。理科实验班推崇以目标和成绩为导向的“狼”文化,非常的生猛;文科实验班则倡导以稳健和人本为导向的“牛”文化,也取得了极大的成功。这两种文化的差异与班主任的个性和他们对学生性情的掌握有很大关系,只要做到极致,就都能引领班级的快速稳定发展。要打造以创新为导向的班级文化,主要有三种方法:

一、强化危机意识,营造创新氛围

当我走进我校理科实验班参观的时候,发现在后黑板上张贴着一幅画,畫的内容是一艘即将撞上冰山的巨轮,画的下面还写着一排字:“能拯救这艘船的,唯有你!”危机意识是学校班级文化的重要要素,也是支撑优秀班级走向成功的精神支柱,这种意识也被融入到整个高三年级中,是年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危机意识是打造创新文化的第一步,尤其是目前的高三班级,面临高考风暴的挑战,必须以更强的竞争力来应对危机。危机意识是创新的源动力,作为班主任要经常在各种场合激发大家的忧患意识,并鼓舞大家应对挑战。当然,创新是需要氛围的,很重要的就是要创造坦诚沟通的氛围。我校文科实验班专门打造了面向全班学生的“Think place”网络空间,鼓励大家交流自己的创意和想法。班级也可以从课室环境设计、课室布局、雕塑、走廊等很多地方,营造创新的氛围。

二、制订创新机制,全员参与创新

当然,创新需要一套完善的机制,包括创新的方法、奖励的标准,并能够做到及时、合理兑现。合理化建议制度可以说是创新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班级也都有,但实施的效果并不好,原因就在于忽略了文化的因素。

制订一套机制并不难,难的是让学生充分参与进来,并且充满了激情和热情。有一个班主任总跟我抱怨,她说她最近发现,学生的创新动力没有以前强了,以前在探究性学习课堂上,学生总是有很多的想法,积极举手发言,但现在,往往是说一些表面的话。因为我跟她班级的很多学生有过沟通,了解情况,所以告诉她原因:“是因为你忽略了及时的反馈和奖励,学生分享了自己的想法,却得不到响应,时间长了,大家就有点麻木了。”所以说,班级要鼓励全员参与创新,要有及时的奖励,要能够树立先进的人物事迹。。

三、班主任以身作则,完善激励机制

在创新文化打造中,班主任的作用是决定性的,再完善的制度如果没有好的领导,实施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首先,班主任要能够给予学生一定的权限和空间,不要管得过多过严,这样会压抑学生的创新热情。很多班主任由于害怕学生出错,所以喜欢事无巨细地管理,时间长了,学生也会形成一种依赖的心态,凡事请示汇报,结果班主任忙得焦头烂额,一个劲儿抱怨学生能力没有锻炼出来,其实是他们没有给学生锻炼的机会。虽然学生在独立学习生活时,可能会出一些差错,但如果班主任不能容忍,这样的班集体是无法具有创造力的。

其次,创新的源泉是班级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不管是学生成绩的下滑,还是班级班风的不正,这些问题的解决本身就是一种创新。所以班级要有良好的沟通渠道,同样的,很多班级由于缺乏有效的班级内部学生之间的沟通渠道,所以总感觉创新无处着力。

4.建设班级文化,构建和谐班级 篇四

南宁沛鸿民族中学韦燕智

班级文化是指围绕班级的教育、教学活动所建立起来的能够影响学生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语言习惯、生活态度、班级风气等方面的集体意识。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无论是种植花草树木,还是悬挂图片标语,或是利用墙报,我们都将从审美的高度深入规划,以便挖掘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并最终连学校的墙壁也在说话。”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是显而易见的。班级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形成班集体凝聚力和良好班风的必备条件。和谐的班级文化熏陶,不但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与实践的兴趣,更重要的是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品德,塑造积极向上的班级面貌,提高班级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新课程改革要求学校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环境,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有文化才有境界,有境界自成高格。我的班级文化建设,追求的“五种境界”,我称之为“境界文化”。第一境界是“敬”,即“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仁者爱人,心存敬畏,是做人之根本,也是治班之根本。一个班级,人人有爱心,人人会感恩,才能进入第一境界。第二境界是“静”,即“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有远大的理想,并潜心执著地追求,这是一个班级的内驱力,只有淡泊而且宁静,戒骄戒躁,班级才能走得远,才能到达每个同学的“远方”。第三境界是“净”,即“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学生耳根清净,心清入水,能精诚合作,推心置腹,班级才能有和谐之音。第四境界是“镜”,即“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班级形成自我反省、自我教育的内在文化,成为一个能自我净化的有机体,班级才能发展,才会充满活力。第五境界是“竞”,即“在对手的帮助下提升自己的聪明度”。班级中的竞争,必须是在学会与人合作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双赢,助人自助。

这五种境界从为人处事、立志治学、陶冶情操、自我教育和合作竞争五个方面构建班级文化内涵,教会学生互敬互爱、志存高远、感恩敬畏、心清如水、专心致志、精诚合作,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共同进步。

怎样构建和谐的班级文化,优化班级管理呢?

一、以学生成长为根本,创建温馨的班级文化环境。

班级环境的布置是班级文化建设基础,它不仅体现了班级的精神面貌,而且能构造和谐的文化氛围,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和谐的文化环境能让学生耳濡目染,在自然而然中受到熏陶、暗示和感染。因此,让教室的墙壁和设施也会说话是我追求的目标。教室的布置,要根据学生特点,使其温馨舒适,又令人立志奋发。

1、创设以“五境”为主旋律的班级学习环境

在教室的四面墙壁张贴学生绘制的“五境”标语,每一种境界用一句名言加以诠释和渲染。学生每天耳濡目染,逐渐形成统一追求的境界。

2、建一个以“民族文化”为主题的图书角

利用教室的壁橱或小柜建立一个迷你型图书室,营建一种文化气息,发挥教室的文化功能。

首先我发动学生把家里闲置的书捐出来,把自己的好书献出来。图书室就一下子多出几百本书,而且完善图书的分类、借还制度,执行无人借阅图书漂流活动,形成一个爱读书、读好书的班级文化氛围。在此基础上,开展一系列的专题读书活动,每月底班会课进行读书交流讲座活动,这样不仅能把闲置的资源利用起来,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和共享交流意识。

3、设一个以“成长的烦恼”为话题的心语园

孩子们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那么他们的心灵更需要老师来哺育。一片绿油的草地,那一朵朵小花就是每一个学生;蓝茵茵的夜空,那一颗颗闪烁的星星就是每一个学生;温馨的心语园地,让学生互相倾诉成长的烦恼,让老师分享学生成长的烦恼与快乐。

在黑板上角挂一本心语册,不能加强同学、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而且能发挥教室的情感功能。因为孩子们有亲和的动机及归属的需要,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关心、尊重、爱护。那么在心语册中大家可以无拘无束,畅所欲言,可以互相激励和赏识,可以是表达歉意,还可以倾吐心里的烦恼„„

4、立一个以“如火的青春”为舞台展艺台

设立一个才艺展示场地,展示的内容没有划一的标准、苛刻的要求,人人能行。这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才能的发挥创设良好的机会,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找到一份自信,并在集体的鼓励下,扬其所长,以个性特长促进全面发展。

5、架一个以“理解和沟通”为平台的班级网络

首先,开通学生喜闻乐见的QQ群,让学生周末有交流的园地,甚至可以在上面讨论学习问题,交流思想,也方便学生“当面”与老师交流,畅所欲言。

然后,开通一个班级同学录,让学生在同学录上留言,互相鼓励,珍惜情谊。

最后,建设一个班级站点,开通论坛,构建学生的网络精神家园。

6、做一个以“陶冶情操”为背景的音像角

在教室的多媒体平台中,为学生提供20世纪经典民歌精选,引导学生用高雅音乐、经典民歌占领学生的MP3、手机等设备,同时在课间播放民歌,教唱民歌。

在音像角我还为学生提供名著影片光盘、感动中国颁奖晚会录像、科学家文学家等文化名人传记或访谈录,以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

二、以自我教育为核心,丰富班级文化底蕴

1、建立民主和谐的班级文化氛围,形成有自我教育功能的班级核心。

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优秀的班级应该有集体正义感,有自我净化的功能,而这种净化功能来自班级和谐民主的文化内核。

科学、民主、健全的班级管理体制是班级文化重要内容,是良好班级文化得以形成的有力保证。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班级是学生成长的熔炉,一个良好的班集体要形成自我教育功能,需要合理的运行机制的依靠。班级与社会相似,却不同于社会。社会以法律和道德约束民众,班级不需要惩罚性的律法,更需要道德监督和激励机制。因此我让学生自己制订班级公约。但不包含任何惩罚性条款,更多的是激励性条款;没有扣分条款,只有加分条款;不规定违反公约如何惩罚,只规定模范遵守公约者如何奖励。班级公约是全班的共同信念,包括文明礼仪、学习常规、生活常规、行为规范、习惯养成等方面。

学生是班级管理的主人,将学生组合成班级合作运行小组,竞选班委作为班级监管组织。让学生教育学生,每周表扬对班级贡献最大的学生和进步最大的学生,因此班委不会与同学发

生冲突,却赢得同学的好评。

2、建立互助合作的班级文化生活方式,形成自我教育的运行机制。

新课程提倡“小组合作”的新型学习方式,在班级管理中我也采用了这种管理方式,促使学生逐步由“他律”转变为“自律”,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由“教我学”变成“我教学”。

首先,科学地编定座位,合理地组建小组。编定座位前要考察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能力特征、学习习惯、性格、成绩等因素。每小组包含各个层次的学生,并且都包含班委成员,让最需要接受监督最需要鼓励的学生担任组长,以便开展组内互助和组间竞赛活动,充分接受班委会监督。组长的成绩往往直接影响小组的成绩,组长的进步就是小组的进步,从而在合作学习中提高学生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同桌的编排可把相反性格的或相近近性格的排在一起,考虑成绩互补,以利于合作。全班分四组,座位排成四个方块,调整座位只需进行板块移动。

其次,开展组内互相合作和组间竞争。我的班级活动是以小组为单位的,每个月四周,每个小组承包一周的班级活动主持和管理工作,包括班级学习、生活、卫生、体育、文艺、文明礼仪监督等方方面面,并接受班委会的监督。每月评比一个优胜小组,全班表扬奖励,并通报家长,将他们的活动成绩刻入班级纪念电子相册(为了加强与家长的通沟,让家长了解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情况,激励学生,我每学期期末都给学生制作一期班级活动电子影集)中。

小组竞争,可以盘活班级文化生活。根据自己班的实际情况,开展一系列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竞赛项目,如作文竞赛、古诗背诵小组PK大赛、古诗文知识竞赛、阅读竞赛等等,以小组计成绩,小组的每一成员都必须努力,还必须密切团结协作、互相帮助、互相促进,从而增强集体意识。大家好,才是真的好,是班级小组竞争的文化核心。

在组内充分发挥小组长的积极作用,从小组长不耻下问做起,营造出浓厚的取长补短、互帮互助的小组学习气氛。

在比赛中奖励优胜组和先进组长。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自觉性,又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达到学生自我教育的目的。

3、培养勇于探究的班级精神,提高自我教育的文化品位。

新课程提倡合作探究的研究性学习方式,只有用于探究,不断创新,班级才能永葆活力。有探究精神的班级,才是有创新意识的班级,才是力争上游的班级,才是有文化品位的班级,才是有境界的班级。

为了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我在班上以科代表为骨干,以小组为运行机制,成立班级“讲师团”,利用课余时间探究学习中的难题,为班上同学在学习上进行专门辅导,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讲师团由有学科特长、热心助人的同学组成,每周将小组收集到的难题集中起来,集体钻研攻坚,然后在班上进行讲解,解决同学们在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也弥补了教师班级授课制中无法顾及所有学生的不足。

当然,这种探究精神也表现在文体活动中,在学校的文体活动中,我的班级总是能出奇制胜,与他们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有密切的关系。

4、建立新型师生关系,为和谐的班级文化活动奠基。

在新形式下,学生的自我意识增强,班主任也必须打破师道尊严的传统,与学生建立合作伙伴型师生关系,班主任给自己“降格”,作学生的合作伙伴。

首先,我把班会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选择并组织班会,过他们的“民主生活”会。班主任只是班会的参与者和指导者,班会选题到设计、组织,都由值周小组承担,由班委会评比。最了解班级的人是学生自己,这样开班会,生动活泼,针对性强,形式多样,深

受同学好评。

其次,班主任以伙伴关系参与学生活动,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自我教育。比如在艺术教育活动中,我和学生一起唱,一起跳,一起闹,一起笑,一起排练,一起演出,虽然我们班学生个体艺术水平不高,但在每次学校演出活动中,各类演出项目都取得了第一、第二名的好成绩。

另外,班主任深入学生生活,也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关键。我加入班级学生QQ群,和学生一起聊天,一起玩游戏,这都是很好的师生伙伴关系的基础。

5、强化理想教育,提高班级自我教育境界。

我的班级理想教育以王国维人生追求三境界为主线,突显理想的文化内涵。

第一境界:立志,即“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要求学生进入班级就定下远大的理想,并为实现理想描绘蓝图。然后在班上选两位同学作为监督者,互相鼓励,共同进步。

第二境界:奋斗,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让学生将理想分解成可视化的步骤,为实现理想不懈努力。

第三境界:超越,即“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理想的实现不是达到而是超越,在奋斗的路上只有超越理想,超越自我,才能实现自我价值。

以上境界的追求,既是学生个体的自我教育,也是班级以合作竞争为基础的集体自我教育。

三、以班级活动为舞台,提升班级文化品格。

班级活动是学生学校生活的基本形式,也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班主任要善于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且活动形式和内容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意愿,力求贴近学生生活和已有经验,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发展,通过活动与竞争打造奋发向上、团结拼搏的班级精神。

1、感恩教育活动,能提升班级文化品格。

有爱就有未来。学会感恩,带着爱上路,学生懂得该怎样努力学习,感恩父母,报答母校,报效国家。

我利用各种节日开展各种感恩教育活动。如教师节让学生给老师写感谢信、慰问老师等;中秋节国庆节举行“爱我家乡,爱我中华”主题演讲或原创诗朗诵比赛;春节与父母观看班级相册,分享学校喜悦,汇报学校生活;“三月三”中华传统文化寻根活动;“三八节”、母亲节、父亲节为父母写颁奖辞,为父母颁奖、献礼活动等等。

感恩教育让班级充满爱,爱的教育让同学从身边做起,学会感恩,学会合作,学会文明礼仪,心存仁爱,使班级更加和谐。

2、好习惯养成教育,能提升班级文化品格。

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将终生受益。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长期训练的过程。组建班级,我首先进行行为习惯教育。列出影响一个人成功的三十六条好习惯,让学生小组讨论,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从而选出每个人需要重点培养的好习惯。

在生活中,以集体宿舍为单位进行生活习惯考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习惯考评,以班委会为监督进行人际关系和文明礼仪习惯考评,每学期评出最具有“绅士”风度和最具有“淑女”风范的男生和女生。

每学期末进行一次行为习惯盘点活动,以消灭坏习惯,促进良好习惯的养成,以人为

镜,让每个学生都作“心清如水”的学生。

3、进行珍爱生命教育,能提升班级文化品格。

人文关怀是文化的高级境界,而人文关怀莫过于珍惜生命。关爱自己的生命,进而关爱他人的生命,是爱惜生命教育的目标。

比如利用安全教育日进行交通、消防、地震、洪水以及其他灾害到来时的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救和救助能力,进而提高学生对生命的感悟。

珍爱生命,还要珍爱生命的质量,学会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才能提高生命感悟的境界。我每年都让学生反复观看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并写出对生命感动的感悟,提高学生对生存与生命的理解。

4、进行合作竞争意识教育,能提高班级文化品格。

学会与人合作,是当代人生活的基本能力,也是班级和谐文化的基础,是和谐竞争的关键。

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使班级充满活力。所谓竞争,就是在与对手合作的基础上,在对手的帮助下提高自己的聪明度的过程。培养对手,然后超越对手,是班级合作竞争的口号。

竞争意识教育的最好方式莫过于开展各种竞赛活动,在竞赛培训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合作心态和竞争意识。

只有良好的班级内部竞争机制,才会形成有强烈竞争力的班级团队。

5.班级建设的灵魂:班级文化 篇五

摘要:班级是高校的基本组织细胞和主要活动载体,班级文化对于高等学校校风学风建设具有重要的辅助和促进作用。本文基于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理学院开展的“班级文化节”活动实践,通过系列活动的整合,凝练精品,打造品牌,推动形成优秀班级文化,进而促进形成优良校风学风。

关键词:班级文化节;高校班级文化;实践探究

班级是高校的基本组织细胞,也是大学生在校学习的主要载体。班级文化是班级建设成果的直接体现,同时又反过来影响班风学风,进而影响班级里每一位同学的学习与发展。如何通过一定方式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发挥优秀班级文化对班级同学的涵养作用,应成为当前高等教育工作者思考的重要问题。本研究基于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理学院所开展的“班级文化节”活动的尝试,结合其他高校开展的相关实践,进一步探讨班级文化建设的有效方式。

一、高校班级文化的内涵及其重要性

1.高校班级文化的内涵

“班级”(Class)是当前国内外教育的一个基本单位,其思想萌芽最早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时期,从当时著名教育家昆体良(M.F.Quintilanus,约公元35-95)到文艺复兴时期的埃拉斯莫斯(Erasmus,1469-1536),再到后来的夸美纽斯(J.A.Comenius,1592-1670),班级和“班级授课制”才被真正奠定下来[1]。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1657)一书中将儿童按年龄划分为六个班级,分别配备适合的教科书,并提出与这些教科书相适应教学方提案。[2]

“文化”(Culture)一词在西方源于拉丁语,是指通过劳作获得成果的意思。后来,英国人类学家泰勒(E.B.Taler)在所著的《原始文化》(1871)中指出,“文化包括作为社会一名成员的人所获得的全部能力与习惯,包括语言、思想、信仰、风俗习惯、礼仪、仪式及其他有关成分”,是“人类知识、信仰和行为的整体”[3]。后来的许多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和历史学家也基于自己的认识和研究对于文化一词进行了界定。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本研究倾向于对“文化”做如下界定,即:文化是人类知识、信仰和行为的整体,是人创造出来的一切生活方式的总和。

基于对以上两个概念的理解,我们对高校班级文化的概念做如下界定:高校班级文化是高校中以班级为单位,由班级全体成员参加而共同形成的班级各类规章、制度、语言、习惯、礼仪及方式等文化成果的综合。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第一,班级文化是校园文化中的亚文化,受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的影响;第二,班级文化是班级全体师生在一定规范下所创造的各种精神和物质财富的总和;第三,班级文化是一种具体的生活方式。

2.高校班级文化的重要性

首先,良好的班级文化是高校各项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基础。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各种组织决定,最终都要通过班级这一最小组织单元来落实。班级文化好,各项规章制度制定的完善,学生们就容易拧成一股绳,工作的落实就会顺利而有序;班级文化不好,各项规章制度不完完备,则学生们之间就容易相互掣肘,工作的开展就会遇到阻碍。

其次,良好的班级文化是培育高校优良校风的重要基础。当前,优良学风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条件,是衡量一所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学风建设归根到底要靠良好的班风,而构建班风的核心,是建立一个有凝聚力和归属感的班级文化。有研究将班级文化分为三个层次:表层文化、幔层文化和深层文化。“在高校,随着学分制的实施,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科目有了很大的自主性,班级的表层文化几乎没有意义,而班级文化的内容侧重于深层文化。”[4]如果说中学和小学的班级文化,其作用主要在于约束和规范学生的行为的话,那么,大学的班级文化则更加侧重于一种深层文化的构建,即更加侧重于班级同学一致认可的价值观和统一行为准则的塑造,诚信、友谊和互相关爱等要素是一个良好班级文化的应有之义,而这些正能量对于高校良好班风学风,进而对于良好校风的塑造都具有着重要意义。一个班级,只有形成了你追我赶、诚信正直和全员向上的良好班级文化和风气,才能凝聚班级共识,带动班里每一位同学共同努力学习,一起成长和提高。

最后,良好的班级文化是培育全面发展人才的必要条件。大学所培养的人才应该是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一个合格的大学生,不应只是学习好,更应该具备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积极向上、乐于奉献等品质,而这些优秀品质的获得必须要在一定的集体生活和学习环境中才能实现。好的班级文化对于班级内部每一个同学都起着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影响作用。在大学里,最为最小组织单元的班级即是这种能够培养学生各类优良品质的最佳环境。

二、以“班级文化节”为平台开展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

基于以上对班级文化重要性的认识,我校在创建优秀班级文化方面进行了积极尝试,经过近三年的不断摸索和总结,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以“班级文化节”为品牌的特色活动平台,这项改革尝试正在对校风、学风建设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正向引领作用。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理学院“班级文化节”活动是结合学院日常教学、党建和团学工作而开展的一项品牌创建的尝试,于每学年的第一学期进行,持续时间一般为1-2个月,班级文化节开展时间段内一般包含4-5项活动,内容上争取做到既有传承又有创新,会根据每学年学校和学院主要工作以及教学、党建和团学工作的实际情况而定,以发挥“班级文化节”在推动形成优秀班级文化和促进形成优良学风方面的重要作用。如2013年,根据学校创建“平安校园”的实际工作要求,结合日常教学工作中发现的实际问题,本届班级文化节侧重于打造班级优良学风,活动内容则包括寝室创意设计大赛、班长论坛、优秀学长报告会以及班级文化展演等。

1、“班级文化节”提出的背景

之前,学院围绕班级文化建设开展的活动较为零散,缺乏统一规划,目的性和针对性不强,重点不突出,容易造成各班活动重复开展效率较低。基于这种现实情况,我们在对前期工作进行反思总结的基础上,尝试提出班级文化节的概念,在我们的初步规划中,班级文化节是对围绕创建优秀班级文化而开展的系列活动的整合和提升,是一系列围绕班风、学风建设的精品活动的凝练。对于优秀班级文化的创建,班级文化节至少应在以下三个方面发挥作用:一是凝聚班级共识,形成班级合力,提高班级同学间的团结合作和互帮互助意识;二是改善班级风气,促进班级同学之间的互动交流;三是通过活动活跃班级气氛,用文化涵养学生的成长成才。

经过三年的积极尝试,我们从班级文化节的实践过程中凝练出了“班长论坛”“班级文化展演”等多项精品活动成果,理清了班级文化建设工作的思路,有利于进一步推进班级文化建设效果,提升班级文化建设的质量。

2、“班级文化节”平台的打造

“班级文化节”是一项打造班级文化建设平台的新尝试。在“班级文化节”建设的过程中,我们遵循“制度化、长效化、品牌化”的基本工作原则,努力将其培育成一项各班同学广泛认可和接受并愿意为之付出努力的品牌项目。

首先,以“制度化”为基础,创设好“班级文化节”开展的制度环境。制度是任何一个团体良好发展的必要保证,是前提条件。班级文化建设中制度也是不可缺少的关键。[5]这里所指的制度,不光是就“班级文化节”本身而言的各项规章制度,同时也包括以“班级文化节”为催化剂而形成的各个班集体的各项规章制度。其中,“班级文化节”的制度建设主要包括“班级文化节”建设的目的、组织机构、开展方式、效果评价等方面,制度规定,学院“班级文化节”的开展目的是为各班搭建班级文化建设和学习的平台,以更好的推动班级文化建设,组织机构由学院一把手和主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以及相关辅导员和班主任组成,开展方式可根据实际教学、党建和学生活动等工作灵活安排,文化节建设效果评价由学院“班级文化节”建设领导小组统筹安排。

其次,以“长效化”为中心,注重特色活动的凝练。这是活动能够取得实效的关键。任何一项活动成果的取得,都需要尝试将其“长效化”,即发挥他们的长线影响作用,对于诸如班级学风建设这类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取得实效的工作而言更是如此。我们很难奢望通过一届两届“班级文化节”的开展即可取得实效,必须要做好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逐渐将一些好的做法积累、凝练、沉淀,并逐渐的将其反哺到良好班级学风建设当中去。

最后,以“品牌化”为目标,增强“班级文化节”的号召力和吸引力。通过三届班级文化节的开展,我们逐渐将“班长论坛”、“优秀学长报告会”和“班级文化展演”三个活动形式固定下来。其中,“班长论坛”主要内容是由高年级各班主要负责人(主要指班长)结合班级活动开展的情况和取得的成绩,向学弟学妹们讲授班级建设和管理的经验,活动的主要目的在于充分调动班长这一班级领头人的积极性,发挥他们在凝聚人心、推动形成优秀班级文化方面的重要作用。在实践中,我们发现,一个班级学习风气的好坏和以班长为首的班委的作用发挥有着最为直接的关系,班长和班委们学习态度端正,学习积极性高,则班级同学就会向他们看齐,模范他们的行为,整个班级的学习积极性就高,反之,整个班级的学习风气就差,充分调动和发挥班长这一角色的重要作用,对于学院班级学风建设的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优秀学长报告会”这一形式的主要目的则在于发挥往届优秀学长的影响作用,形成“传帮带”的工作模式,我们尤其注意邀请往届同学中当过班委,且已经取得已经成绩的学长返校报告,这样不光对一般同学具有影响作用,在校的各个班委也会从他们身上学到一些班委工作开展的方法和技巧。“班级文化展演”主要是和团学活动结合而开展的活动,通过晚会联欢的形式,每个班都形成一个单独的节目上台表演,这样,不光激发了同学们的班级荣誉感,也让班级同学在合作中凝聚了力量,深化了共识,加深了友谊。

3、“班级文化节”成果的巩固与推广

高校里各个学院间情况具有很多相似点,基于此,我院的“班级文化节”建设已经获得各兄弟愿意的认可,我院也正进一步总结经验。一方面,我院将活动中形成的好的做法进行总结和梳理,同时也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整理,尝试寻找更好的替代方案。

二、“班级文化节”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班级文化节”的品牌认同度需进一步加强

在我校,虽然对于班级文化的重要作用的认识已经形成共识,但试图通过“班级文化节”来推动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却较少,老师和同学对于“班级文化节”这一概念的理解和接受需要一个过程,在此期间,容易出现同学参加活动积极性不高、重视程度不够等现象。尤其对于刚刚策划出来还不成熟的活动而言,同学们参与度不高的现象更为普遍。这种情况的出现,要求我们一方面要及时调整和丰富活动内容,从根本上提升活动的吸引力;另一方面,也需要我们及时通过各级学生组织加强组织工作,并且注意通过人人网、QQ群等渠道广而告之。

2.“班级文化节”作用发挥的程度受客观因素的制约

在推动形成班级文化建设的过程中,“班级文化节”活动的开展需要一定的经费和人员支持,对于学院而言,这容易成为制约班级文化节作用发挥的关键影响因素。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正在积极推进“班级文化节”与学校大的品牌活动的融合,积极谋划与其他学院合作办活动。

3.“班级文化节”中的精品活动需进一步凝练

“班级文化节”的品牌活动是在多次的实践中积累出来的,目前,我院已经初步形成了“班长论坛”、“班级主页设计大赛”和“班级文化展演”等三个大的精品活动。但这些活动相对于学生的需求而言还远远不够,需要我们在实践中进一步拓宽视野,开发和凝练出更多更有意义的精品活动,以充实到“班级文化节”当中来。

[参考文献]

6.班级建设的灵魂:班级文化 篇六

――莘庄镇小学北校区举行班级环境设计大赛

班级文化是一个班级的灵魂所在,是一种无形的教育课程,具有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有利于班级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为进一步推进莘庄镇小学“一班一品”的班级特色文化建设,3月24日莘庄镇小学北校区举行了班级环境设计大赛,22位班主任老师参加了活动。

本次大赛前,班主任老师带领班级同学按照比赛要求,从“特色班牌”、“班级特色”、“行规评比”、“班级小岗位”等10个方面进行设计,体现了学生良好的精神面貌、班级的个性特色和班主任老师的班级管理理念、工作亮点。同学和老师们匠心独具,或在文化内涵上运筹帷幄,或在版面设计上巧夺天工,或在班级特色上独辟蹊径。培养孩子们良好行为习惯的文明礼仪特色、让孩子们体会语言之美并丰富语汇的绘本阅读特色„„在一个个教室参观评比的过程中,大家啧啧称赞的同时,心中早已被折服。

通过此次比赛交流活动,有效拓展了莘庄镇小学“一班一品”的班级特色文化建设。相信镇小的特色班级文化建设活动会有越来越丰富的内涵,相信镇小的班主任老师们定会努力营造一个个有着良好的班级风貌、丰富的班级生活、优美的班级环境、浓厚的班级文化氛围的班集体,使我们的孩子在班级大家庭中健康、快乐的成长!

7.班级建设的灵魂:班级文化 篇七

一、利用各种游戏活动, 培养学生团队意识

所谓班级和谐文化, 主要指的是班级内部师生、同学之间建立起良好的关系, 彼此尊重, 相互配合, 实现共同进步。建立这种以和谐为核心的班级文化时, 首先需要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避免以个人为中心, 自私自利的行为。为此, 老师可以通过组织不同形式的游戏活动, 强化团队意识。

比方说, 老师为了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 体验团队精神, 设计组织了一次《无敌风火轮》的游戏, 在这个游戏过程中, 把全班学生分成了4 队, 每个队的人数相等, 游戏需要的材料是废旧报纸和胶带, 由每个组学生相互配合制作一个可以把全队成员全部容纳进去的封闭圆环, 最后队员们合力把圆环竖立起来, 按照事前画好的路线滚动到目的地, 先完成的一队获胜。老师首先明确了游戏的规则, 然后由学生自由地完成游戏。学生们在游戏过程中, 每个队先推选出一个小队长, 对于制作圆环的任务进行分工, 学生们之间密切地配合, 有负责圈报纸的, 有负责粘连的, 而且非常细心, 但开始没有经验, 粘接好的圆环会断掉, 面对这种情况, 学生们在小队长的指挥下, 积极地寻找原因, 重新粘接, 完成圆环的制作之后, 每个小队就小心翼翼地滚动圆环, 孩子们非常聪明, 让个子高的同学扶住圆环的上边, 个子矮的同学扶圆环的下边, 慢慢地把圆环向前滚动。最后四个队都先后到达了终点, 顺利地完成了游戏。老师引导学生们反思游戏过程, 寻找输赢的原因, 总结在游戏中的收获。有学生说“小队长的指挥很关键“”团队的配合最重要”。学生们在反思过程中, 认识到了合作的重要性, 理解了团队精神。

由此看来, 小学生对于游戏活动是没有抵抗力的。选择一些体现团队精神, 需要同学配合才能完成的游戏, 让学生在玩乐中体会团队的力量, 体验合作, 激发团队意识, 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

二、组织班级集体活动, 促使学生关心集体

学生作为班级的一员, 只有真正意识到自己是班级的主人, 才会发自内心地关心集体, 关爱同学, 从而形成一种融洽和谐的班级氛围。因此, 为了建设和谐班级文化, 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 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关心集体, 形成强烈的集体荣誉感。

比方说, 老师为了培养学生关心爱护集体的意识, 除了平常组织全班学生进行大扫除之外, 还结合小学生的特点, 精心组织了一些集体活动, 例如, 让学生们一起装扮教室, 组织学生进行爱心募捐活动等。在学生们美化教室的过程中, 老师充分地尊重学生们的想法, 一起来思考怎么把教室装扮得更加美丽。有学生出了很多好主意, 主要包括:在教室墙上开辟各种专栏, 从家中带废弃物品自己动手制作装饰品, 用来美化教室, 建立班级图书角等。学生们不但群策群力, 集思广益, 积极地为集体活动出谋划策, 并且亲自动手实践。学生们在参与集体活动的过程中, 不但体验了劳动的快乐, 美化了教室, 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也增强了对班集体的热爱之情, 增进了与同学、老师之间的情谊, 从而形成了一种和谐的班级风气。

由此说明, 班级是学生的第二个家, 学生通过亲身参与集体活动, 激发集体意识, 学会爱护集体, 把集体利益放在第一位, 与同学携手, 积极地为集体争光添彩, 逐渐形成健康和谐的班级文化氛围。

三、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增强学生亲身体验

社会实践活动不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 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技能, 还是一种班级活动的组织形式, 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建设和谐班级文化, 需要培养学生的爱心。老师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关注的焦点等设计社会实践活动的主题、内容, 增强学生对班级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体验。

比方说, 为了培养学生爱心, 学会关心他人, 老师组织学生开展了“我是家长好帮手”的实践活动, 让学生在家里帮助家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进行记录, 看哪个学生做得最多, 最好, 并且与家长沟通, 请家长配合, 给学生提供机会。经过一周的实践活动, 学生们做了很多事情, 在丰富自身的生活技能的同时, 最重要的是亲身感受到了父母长辈的辛苦, 学会了从小事做起去关心身边的人, 懂得了感恩。家长们反映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 孩子变得懂事了。

由此发现, 学生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主体, 在主题各异、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中, 学生对于和谐文化加深了理解, 增强了友好互助的亲身体验, 最终形成以和谐为灵魂的观念体系。

8.班级建设的灵魂:班级文化 篇八

关键词:班级管理;和谐文化

在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鼓舞下,大中小学纷纷提出和实践构建和谐校园的设想。学生是校园的主人,是教育的主体,而班级管理则是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基础。班级管理看似简单,但要想打造一流的班集体,特别是在校内外有影响力的班级就需要班主任煞费苦心了。笔者从教十多年,担任了十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在平时的工作中有些自己的思考:构建和谐校园首先要将班级建设好,而管理好班级建设和谐文化是关键。

一、制订班级管理的目标

作为一个集体,应当有一个共同的目标,这样才会不断引领我们前行。所以,一个班级组织,主要的目标就是不断扩大班主任的影响力,把班级建设成全年级乃至整个学校最具影响力的班级。

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适应一种管理方式。一样的老师,有的学生原本学习不怎么样,但换个班级环境也许就变了个样,主要原因在于能否激起学生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以及在此基础上尽可能克服人的惰性,因为按照康德的理论,人都是具有惰性的,但对待这种惰性的态度决定了人的发展程度。作为一名班级管理者,班主任首先要意识到这种惰性的存在,即假设每个学生都可能偷懒,有懈怠的想法,然后针对这种假设,考虑到每一个学生的特点,通过方式多样化和方式转换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是设计者和指挥者,对班级的管理方式应该是动态的发展的,给学生创造一个日新月异的适应学生心理动态的学习生活环境,以此消除惰性,发挥积极性,抵消学生对于“枯燥”课程的消极情绪。

二、准确的文化和价值定位

一个组织的文化和价值观是它的精神,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是全体成员在日常活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行为规范的价值观念。所以,班级管理过程就体现着文化建设。Google创始人佩奇·布林给Google股票持有人的公开信中说道:“把Google建设成为这样一个机构——它令世界成为一个更美好的地方。”这就是一个组织的文化和价值观,这种文化的作用不可小视。经济学家于光远说:“管理的关键在于文化。”一个业已形成的逐步内化到每个人心中的组织文化所产生的凝聚力和动力是难以想象的。虽然一个班级的主体是学生,但班主任在一个班级文化与价值观的形成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然而笔者发现,在实际管理中,很多班主任一些偏颇的想法或多或少地渗透到其中,如通过掌控班委来监督学生,通过挤压学生课余时间来减少学生发生意外伤害等。如果班主任是民主的、开明的人,这个班级往往气氛活跃,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如果班主任倾向专制、不愿与学生沟通,那么这个班级往往死气沉沉,缺乏朝气。所以要建设一个好的班级,班主任首先要把自己锻炼成一个好的班主任,把自己融入到班集体中去,与班级学生良性互动,最大限度地让学生管理自己,这样才构成了成为一个好班级的前提。

班主任与学生的沟通与互动是十分关键的。在西方,即使是校长也常以邀请学生喝咖啡聊天的方式创造与学生沟通的机会,从而更深入地了解到学生的心理活动。中国的学生一般没有自主的集体活动,特别是与班主任共同参与的各类活动。因此,相互之间总是表现得很含蓄,不愿吐露自己的心声。若班主任在场,学生总会显得拘谨。因此,班主任首先要把自己树立和蔼可亲的如慈祥的父母一般的个人形象,使班主任和学生没有距离感,以魅力吸引学生而不是用“棍棒”吓唬学生,以真诚感召人而不是以利益诱导人。

未来社会是一个广泛需要通才型、合作型人才的社会,这些人才的培养需要教育机构与时俱进,转变教育理念,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真正把培养经得起时代考验的优秀人才作为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己任。班主任的作用就越发体现得重要了,因为班主任不像任课老师那样只注重本学科教学,班主任要关注学生全面发展,要让学生体验集体生活,创造让他们共同合作的机会和平台。

三、以构建和谐班级文化为中心,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一个优秀的班主任不是依靠个人的努力,而是通过民主的方式组建一个富有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班委,通过对班委工作的指导来引导学生的学习生活。班级管理的主体是学生,即让学生自己管理好自己,如何实现这个目标,首先就是培养一个好的班委团队,树立一个价值理念——就是班委的一切工作是为了班级的声誉以及班级中每个同学的利益而不是班主任管理班级的工具。班主任原则上不干涉班级学生具体事务,而是由学生自己解决。建立一个参与式的、开放式的班级管理模式是实现班级管理目标的关键。所谓“参与式”是指班级管理不仅仅是班委的事,而且是每个学生的事。每个人都应以把班级建设得更好为己任,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班级各项活动中,积极拥护和支持班委的决策,并协助班委做好实际工作。所谓“开放式”是指班委的整个工作过程都是透明的,接受大家的监督,广泛听取同学意见,及时修正方案。另外,保证信息的公开性。

而这一切之根本,首先在于班级的民主形式。邓小平同志说:“积极性是最大的民主。”民主在形式上是每个人表达意愿的途径,在心理上则是每个人对个人利益得到平等维护和实现的体验。因此,让大家以一种积极的,愉快的心情去完成组织目标的方式即是这个组织的民主形式。

对此,笔者认为:每个月的最后两天由班委集中搜集每位同学对下一个月班级主题生活及活动的想法,然后进行统计,根据每个月的情况,合理安排一些活动,最好是班委首先提出一个月的生活主题。在每个月的第一个星期首先召开班委会议,对上一个月的工作进行总结,并对当月工作进行部署,做到让大家心里有数。这样一来,可以充分集中大家的智慧,体现民主精神。

此外,笔者并不完全认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比如说一个由40 人组成的班级(其中男生21人,女生19人),如果男生建议一项体现男生利益的活动创意,而女生并不愿意,但民主投票21:19通过了,这能否算是民主呢?即使是39:1的时候又算吗?我们很难获得一致通过,但我们并不是说要采用一些非正规的手段达到这种一致同意的目的——那反而是不太正常的。我想说的是,这需要班委做些什么——班委应当在赞成与反对的双方之间寻求利益的平衡,在尊重民意,按民意做事的同时,也要考虑到反对者的利益,尽可能地予以弥补,同时听取他们的反对意见——也许这些意见是改进班委工作、避免失误的重要意见。

制度和规范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在班主任的关心和班长的领导下,通过不断总结经验,把好的适合班级管理的方式规范起来,把班级中形成的良好的精神风貌规范起来,把班级中形成的文化规范起来,因此这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

第一,挖掘本班丰富资源,把班级变成理论的实践场所。由于当今社会和学校条件所限,学生没有足够的参与社会实践的时间和机会,以至于他们很难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也就造成了有人对所学学科缺乏兴趣,在一种类似于强迫的流水线型教育方式下只能培养出失去了个性的所谓“高分低能”的人。那我们为何不把这个集体变成试验田呢?比如说,数学问题中的统计学知识,班委可以组织全班模拟一些如民意调查、抽奖等活动,让大家亲身体验统计学的奥秘。

第二,建立各种学习小组。学生以学习为己任,但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爆炸的社会,学生每天学习的科目繁多,建议建立一种每人专攻一项,然后通过交流,达到互通有无,触类旁通的学习模式。具体做法为:以个人兴趣爱好为基础,分为若干兴趣小组,如语文小组、数学小组、英语兴趣小组、体育娱乐兴趣小组等。依据个人精力,允许一人参加几个小组。各小组独立活动,然后定期召开全班交流会,由各小组指定人员对本小组最近研究成果进行汇报,或由其中优秀学生对近一段时期学习心得进行讲解。

第三,做好沟通工作。班委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保证信息渠道通畅,既要及时准确把班主任的精神传达给同学,同时与班主任及其他老师、机构、保持密切联系,把同学的想法传递给他们。特别是班主任要与班委保持紧密联系,通过班委了解班级每个人的发展情况。

第四,构建思想交流的平台。笔者认为,合作源自信任,信任源自了解。同学之间只有相互了解,才会打破彼此的隔阂,才能敞开心扉,畅所欲言。从目前情况看,这一点做的是远远不够的。因此,班委首先要做的是给大家创造一个充分表达自己意愿的平台,让每个人都认识自己,也认识他人。大家为何不愿说,一方面是除了学习之外交流少,另一方面是心中有所顾忌,而这就影响了学习方面的交流有序开展。

由此可知:管理好一个班级,建设班级和谐文化是关键,一切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中心,让学生做自己的主人,通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学有所乐,学有所长。

(作者系广东省茂名市体育运动学校教师 )

9.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 篇九

临挑二中

师玉萍

班级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学校的学习和对学生的管 理工作是通过班级来进行的。班级是学生在校的主要活动场所,是学生良好的品德、健全的人格、积极向上精神状态形成的主要 阵地。所谓班级文化是指班级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形成的价值 观,共同思想,作风和行为准则的总和,它是班级的灵魂所在,对于中学生的教育和学习行为、成长和成才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而中学的班级文化建设,必然要摆在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 位置上,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班主任是自己所在 班级文化建设的主要设计者和实施者。广辟溪径,切实有效地进 行班级文化建设是班主任义不容辞的职责。在实践中我主要从以 下三方面进行精心设计和具体实施班级文化建设,并取得初步成 效。

一、构造文明的学习环境,加强物质文化建设。

杜威指出“学校是一种特别的环境,它用专门的环境来教育 孩子。”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无论是种植花草树木,还是悬挂 图片标语,或是利用墙报,我们都将从审美的高度深入规划,以 便挖掘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并最终连学校的铁墙壁也在说 话。”教室是学生学习、生活、交际的主要场所,是老师授业,育 人的阵地,是师生情感交流的地方。整洁、明丽、温馨的教室环 境可以激发性情,陶冶情操,增添学生学习生活乐趣,养成文明 行为习惯,培养正确审美观,它从一个方面体现着一个班的精神 风貌以及教育和教学的主旨。

我要求班级的教室必须是窗明几净,整齐有序,地上没有纸 屑,墙壁保持洁净,创造一个文明的环境。要做到这一点,它要求班级的师生必须要有文明的观念,文明的规范行为和社会公德心,必须要有高度的“环保”意识,必须要持以恒地与乱丢、乱吐、乱扔的不文明行为作斗争。为了养成这一文明习惯,我让学生用纸箱制做了一个废品箱,中间一分为二隔开,一半放废纸,一半放学生准备丢弃的食物,放置在教室后面清洁工具区,由当天值日生负责,把食物交给楼区清洁工,带回家去喂猪;废纸收集起来交给收购站,收入补充到班费里。教育学生尽可能不浪费粮食,不浪费资源。实施这一要求的过程,不仅是一个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过程,而且是一个教育的过程,是一个创造新的文化和文明的过程。

踏进我们班的教室你会发现黑板上方正中有一大钟,两侧书写着“永远向前”、“时间第一”,时刻提醒同学们必须要有高度的时间观念,要珍惜时间,从现代观念来看,一切的价值和效益都体现在时间的价值和效益上。黑板的右侧是醒目的《学生在校一日常规》。右侧是流动红旗,它时刻在提醒学生:我们是红旗班应保持发扬。教室右壁悬挂名言警句,一幅是马克思的“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可走,只有那些在崎岖山路上不畏劳苦向上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另一幅是雷锋的“青春啊,永 远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属于那些力争上游的人、永远忘我劳动的人、永远谦虚的人。”名言警句的教育犹如春雨,对学生有“润物细无声”之妙,对学生思想教育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右侧悬挂着《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让学生了解一些地理知识,胸怀祖国,放眼世界。教室后墙壁开辟了一块学习园地,利用这个阵地,不定期地展示不同专题,不同形式的园地专栏。这里时而展示班级活动剪影,时而粘贴学生日记佳作,时而展示学习获奖作品,时而刊出丰富精干的剪报。一张张反映学生学习,生活的剪影经过学生的文字说明编辑能勾起甜美难忘的回忆;一篇篇反映学生思想火花的日记经过学生电脑版面设计,图文并茂,在受到艺术陶冶的同时激起学生对电脑学习和应用的强烈兴趣;一期期集百科知识,国事要闻,于一体的手抄小报,设计精美,别出心裁,使学生开阔了视野,了解社会;一份份研究性学习的课题报告,融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于一体„„小小的一块墙就是一片广阔天地,它成了班级信息交流、师生互相勾通了解、培养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媒体。此外,在教室窗台上养植盆花,讲台上适时摆放鲜花即给教室增加了温馨感,又可以培养学生生活美感,创造和谐美好的生活,提高生活品位。实践证明健康和谐,文明优雅的班级物质文化,对学生具有枯燥呆板的说教所无法奏效的教育影响力和感染力。

二、以人为本,注重精神文化建设

我在班级的精神文化建设中特别注重班级的凝聚力和集体荣 誉感,培养学生如何做人,以及培养学生积极创新的精神。

(一)培养班级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

班级向心力的形成是一股强大的、无形的力量,会对每一个 学生的个体发展起着巨大的潜移默化的教育,激励和制约作用。

首先,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是班级凝聚力形成的主要形式。通过组织各式各样的活动,参与竞争,提高学生思想修养,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参与,促进学生之间彼此尊重理解和相互协作,增进彼此友情,进而深化为集体感情。学校组织的校运动会是最能调动学生情感的,虽然我们班缺乏体育人才,但我绝不会马马虎虎的放过加强集体凝聚力的这一绝好机会。报名前进行充分的动员,强调重在参与,班主任积极参与校运动会的策划组织,充分依靠学生,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学生摩拳擦掌,踊跃报名,所有项目不空一个名额报满。运动会期间组织“竞赛组”、“后勤服务组”、“宣传摄影组”,提出“积极进取,永不言败”的口号,操场内同学们为场上运动员同学助威呐喊声一浪高过一浪,广播播出我班学生的报道文章,一篇赛过一篇,场内场外齐心协力,平时一些唯我独尊或漠不关心集体或不太合群的学生在这项集体活动中被大家的热情所感染,很快融入这个集体中来,增进了学生间团结协作,加强了班集体的凝聚力。把校运动会做好的标准不是一定要赢,而是要挖掘全班的潜力,调动全部积极因素,众人一心,众志成城,在比赛场上敢与强手一决高低,把班级进取性的心理文化培养起来,因为体育的本质就 是竞争、进取。在各类活动中我都要求大家尽自己的所能,提出目标,不断超越自我,为班级争取荣誉,这些活动增进了同学间的友谊,培养了班级具有竞争、进取性的心理文化,也培养了学生们强烈的集体荣誉感。

其次,在班级管理中,组织一支团结、积极、进取的班干部队伍,增强班级凝聚力。“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一支有组织能力有威信的班干部队伍对班级凝聚力的形成有着至关的重要作用,在班干部的人选上要知人善任。刚开始组建新班,学生来自不同的学校,或同一学校不同的教学班,师生间、生生间先有一段时间的接触了解,特别通过一些集体活动,如新生军训,即是对学生意志的磨练,也是对学生做人、做事言行习惯的展示,新班组建后召开一次学生自我介绍的主题班会,学生们通过对自己家庭情况、个人特长爱好、学习状况和对未来的设计等等万面情况介绍,增进同学们彼此的了解。在班干部的任用上,我本着个人自愿,同学推选,老师把关,把工作能力强,同学中威信高,又乐意为集体服务的同学选上来。用人上应扬长避短,并非一定是学习尖子来担任班干部,往往学习突出的同学,因学习踏实用功,对班级工作不太热心。对班干部应严格要求,并给他们以自主权,放心让他们去做工作。应该说,好的班委会是认真挑选后精心培养出来的,以搞一些集体活动为切入点。例如:学年一开始不久,就要组织学生参加学校艺术节,班级文艺节目人选、组织编练等,我和新班委会成员坐下来认真研究,精心策划,民主协 商,引导班干部,挑选人员并由文娱委员挑起大梁,负责编练。经过班委会成员的精心组织,同学们抽时间积极训练,我班的军舞《军中姐妹》获学校一等奖。更大的收获应该说是班干部领导核心的逐步成熟和在学生当中威信的树立。类似于此的大大小小的集体活动是锻炼班干部、培养班干部的好机会,班主任绝对不要图省事,草率了事,只要用心,用不了太长时间一支朝气蓬勃、奋发问上、团结协作的班主干部队伍会建立起来的。事实证明,较高的班干部队伍的整体实力,使同学之间的关系更加团结,更能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从而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

(二)培养学生如何做人

教育的根本功能是促进人的成长和全面发展,对于学生的教育,应该说学会做人是头等重要的,在培养学生如何做人上,我这是这样去做的:

1、注重学生责任感的培养。应用各种形式,如就某一社会问题进行讨论、或参加先进事迹报告会、或看录像、观看图片资料宣传等教育学生具有民主与法制观念,有责任感,遵守社会公德,关心他人。关心他人首先从关心父母做起,关心身边的人、关心集体,进而关心国家的强盛和民族的兴旺,关心人类的前途和命运,关心环境污染,生态平衡。把学生培养成有开放的、宽阔的视野,博大的胸怀,高远的志向,富有责任感的新一代。除了平时言谈当中的说教外,更注重在一些具体事务中培养学生责任感。如本校高三级某班有一学生患有血液病,学校团委号召全校团员 青年伸出援助之手,“奉献一点爱心,送上一片真情”。我告诉同学们要做一个拥有美好情感的、关心他人、拥有爱心的人。就此事召开“关心他人,关爱生命”主题班会,同学们以此为话题畅所欲言,有一位同学朗诵自己摘抄的一段雷锋日记“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份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雷锋关爱他人乐于奉献的精神感人至深,最后大家达成共识:伸出援助之手奉献爱心。同学们积极勇跃,慷慨解囊,多者10元,少者五角,虽然钱不多,但是它是我们这个集体的一片关爱之心。授人玫瑰,手有余香,同学们付出关爱的同时,收获了一份丰富的情感财富,懂得了在这个社会大家庭中应该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关心他人其实就是关心自已。我要求同学们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从身边做起、从我做起,无论在教室还是在校园里不随手乱仍垃圾,看到纸屑要随手拾起。注意关好水龙头,及时关灯。凡要求学生做到的我都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如此这般的耳闻日染,久而久之就能达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心灵沟通。

2、注重诚信教育。当前学生中诚信度降低,影响学生心灵的因素较多,我引导学生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强化“诚信光荣,不诚信可耻的道德观念”。道德是被感染的,不是被教导的,班主任自身的行为必须悟守诚实守信的道德原则,成为 学生的榜样。所以我在班级管理中决不会因为考虑的班级考评分数受影响而掩盖班级的问题,决不因为学校要检查、工作认真完成,不检查、工作马马虎虎,不会因为评优质课而无数次操练。诚信教育是一个细水长流,润物细无声的过程,只要我们持之以恒,诚信教育一定能大见成效。

3、注重提高学生与人合作和人际交往能力

当代中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这一客观现实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这一代中学生缺少人际交往技能和合作意识。人是社会的人,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协作。为了促成学生间的互动,我努力改变传统班级管理中班主任专制型和命令式的方法,实行民主的管理作风,促进班级师生间,生生间的交流与合作,以学生为主体;在班级管理申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合作意识,教育学生养成豁达大度,谦和热情,正直诚实等优良个性品质。尽可能地开展集体活动,给学生提供实际交往的机会,让学生在集体活动中真正感受乐趣,加深相互间的情感联系,获得交往技能,增强合作意识。

(三)培养创新精神,鼓励学生超越自我

创新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是时代的主旋律。从国家来说,实现四个现代化不能跟在人家后面爬行;对于一个人来说,学习不能是接受式学习,只有具备创新精神才能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创新人才的培养取于创新教育,发掘学生创造潜能,培养创新人才,是班级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我首先培养学生自己制定 目标、制定行动计划,根据自己的目标,把计划落实到行动当中,每次目标的实现就是一次自我超越。给学生充分发展自己兴趣的机会从而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关注学生成长与发展的每点进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肯定自己超越自己。

其次,我设计、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其内容要有助于拓展学生视野,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有助于学生思想觉悟的提高,培养学生优良品质,形式要生动活泼。中学生正值青春期,精力旺盛,活动量大,求知欲强,多数学生不满足学校单调,甚至有些枯燥的课堂生活,他们向往和追求一种多层次、多色彩的立体生活。正是由于课外活动内容与形式的变化,让学生产生新鲜感,激发他们参与和尝试的欲望,诱释出他们的青春活力,开发他们创造发展的潜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智慧和才能。使其个性得到全面发展。

三、班级制度文化建设

如今是法制社会,班主任不应以权压人、以势压人,我们应以制度来管理班级,养成学生良好的法制意识和社会公德。根据中学生行为规范和学校对中学生的德育要求,制定班规,以便具体实行对本班学生的常规管理。在班级的制度文化建设万面主要是制定和实施了《学生在校一日常规》、同时建立一套监督机制,《常规》的内容如下:(1)、按时到校、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2)入校应衣着整齐、仪表端庄,男生不留长发,女生不佩戴首饰;(3)参加周一开国旗仪式集合要迅速、列队要整齐、严格遵守升国旗 规定;(4)课前预各铃响后立即进入教室,准备好本节课所用的课本、笔记本和文具,静候老师上课;(5)上课自觉遵守课堂常规,专心听讲、认真思考,积极回答老师提问,按时完成课堂作业;(6)自刀课要自觉维护课堂秩序,保持良好的学马环境,形成良好的学风风气,做到老师在与老师不在一样;(7)早操、课间操集合迅速、列队整齐、动作到位;

(8)积极参加课外活动;(9)当天值日生要保证早、中、晚两扫一拖教室卫生,负责关闭电灯、门窗;(10)遵纪守法、讲文明、讲礼貌。这十条常规与学生品德评定挂勾,便每个学生时时都在一定的规则、规范下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言行,“无以规矩,不成方圆”,有了制度作保障,班级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班级制度文化的本质内涵是“实施、监督”,是要培养学生的法制意识和法制精神,养成遵纪守法的自觉性。这是一项难度颇大的工程,法制意识和法制精神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素质,要养成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总之,班级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中心,它是知识的集散地、是人格的熏"陶地、是体质的培养地、是心灵的归宿地,班级文化建设因而显出其复杂性和重要性。“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班级文化建设仅靠全班同学和班主任的努力是不够的,需要社会、学校、家长支持,形成教育合力才能促进班级的文化建设。

从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班级文化建设效果和质量与班主任自身修养和处理班级问题的艺术有直接关系,班主任要提高自身 涵养、加强道德修养,以积极的态度,创新的工作万法,进行耐心细致的教育,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

10.班级建设的灵魂:班级文化 篇十

和谐班级是和谐社会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班级和谐既是我们素质教育的一个本质属性,也是全班师生为之奋斗的重要目标。和谐班级的创建过程,应十分重视班级文化的建设。小学班级文化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它需要师生共同努力建设。而小学班级文化主要包括小学班级物质文化、小学班级制度文化、小学班级精神文化,因此小学班级文化建设应从这三个方面入手:以美化班级为内容的物质文化建设,以班级组织与规章制度为内容的班级制度文化建设和以班风、学风为主要内容的班级精神文化建设。

一、重视班级物质文化建设,构建良好的育人环境

苏霍姆林斯基说:“无论是种植花草树木,还是悬挂图片标语,或是利用墙报,我们都将从审美的高度深入规划,以便挖掘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并最终连学校的墙壁也在说话。” 教室是学生学习、生活、交际的主要场所,是教师授业、育人的阵地,是师生情感交流的地方。因此,班级文化建设首先要抓好教室的环境布置。美化班级物质文化,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注重黑板报设计。在形式上注意了与教育环境的和谐,注重了对衬美和结构美,并且力争做到与黑板上方的标语搭配,相互映衬,再者从内容上,墙报的设计更是注意了对学生的影响,做到不流于形式。墙报的内容从各个学科的学习到思想教育,从趣味知识到文体内容,可谓丰富多彩,使黑板报充分发挥它的教育作用,并成为锻炼学生能力的一个有效平台。

2、精心装点教室。我们努力让每一面墙壁都说话,都能微笑,都能育人,催人进步,让整个教室洋溢着文化的气息;我们让教室的面面墙壁都散发出孩子们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气息,创设极具人性化教室环境。因此,我们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教室的每一面墙壁开设一个个充满情趣的小栏目,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学生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能力。

例如:学海泛舟——可以把学生优秀的习作、漂亮的图画、精心制作的手工等成果展示出来,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作为展示他们才能的一个小舞台。还有的学生以剪报的形式,把一篇篇优美的文章及一些丰富的知识让全班同学共享。

我最牛——结合班级的班规,比一比谁得的星最多,然后满十颗星爬一个台阶,看看谁先能到顶峰,谁最棒,激发学生的上进心,促进良好班风的养成。

我们齐努力——把学生的获得的荣誉、学习上的点滴进步通过生动活泼的图表形式展示出来,让部分优秀的学生带动其他学生不断进步,不断提高,形成一种浓浓的竞争、向上的氛围。

3.加强图书角的管理。书是知识的海洋,我们给学生营造一个充满情趣的书香班级,激发学生读书的愿望,让书籍伴随学生的成长,书成为学生的精神食粮,成为学生 的知心朋友。因此,我们充分挖掘课外阅读的资源,鼓励学生捐献自己家里的书籍,不断充实班级图书角,扩大学生的阅读面。为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读书竞赛活动:如交流读书心得,课外知识大擂台,评比“读书金童娃”等,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让学生的阅读充满生机,充满情趣。

二、加强班级制度文化建设,落实班级自主管理

制度是用来管人的,这是制度的强制性;但制度也是用来教育人和引导人的,这是制度的教育性。有什么样的班级规章制度,就有什么样的学生及其相应的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在建设班级制度文化上,应把工作重点放在“把班级还给学生”上,体现自主性,培养自主性,发挥积极性。

1、拟订班规,体现自主性。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班规对学生是一种约束,一种引领,是学生发展的方向。由于班规是由老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制定,因此大家都比较乐于遵守。班规制定的原则是多奖励,少惩罚,允许学生犯错,允许“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偶尔“糊涂”,留给学生更多的自由发展空间。学生犯错后我们的对策是先提醒、后警告,或罚以娱乐节目,让学生有“反省”“吸收”“接纳”的一段“反冲”时间和空间。小学生性格品质的可塑性强,易受环境影响,因而这种人性化的班级管理制度,充满“人情味”的管理氛围,能潜移默化地指导学生的行为,让他们学会团结友爱,宽以待人。

2、定岗定责,培养自主性。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岗位职责分配,做到知人善任,激发每个同学的学习和工作热情,组织团结、积极、奋发、向上的班级管理队伍。通过角色配置,让每个学生在集体中都担当一定的管理角色,从而调动了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了班级凝聚力。为了调动全员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班级实行“值日班长”制度,让每位学生在班级里既是被管理者,又是管理者。

3、竞争激励,发挥积极性。在班级管理中引进竞争机制,小组与小组,个人与个人开展各类竞赛与评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激发主观能动性,推动班级更好地向前发展。当然,除了激发学生个体的积极性,还在班级中进行小群体间既有竞争还有合作的活动,激发学生群体的积极性,让学生在班级活动中不断地受到自我激励和对比激励,最终实现现有水平的超越。

三、推动班级精神文化建设,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班级的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它主要是班级成员认同的价值观念、价值判断、价值取向、道德标准和行为方式,它是班级中全体成员的群体意识、舆论风气、审美观念和精神风貌的反映。班级精神文化弥漫在班级的各个角落,时时刻刻撞击着学生的心灵,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与实践兴趣,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塑造积极向上的班级精神,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1.形成积极舆论,树立优良班风。班风是班级风貌体现,是全体学生学习、生活、文明、道德等各种观念汇聚而成的群体意识。这种意识一旦形成,对学生就会产生无形的教育力量和巨大影响。良好的班风是无声的命令,是不成规章的行为准则,它不仅制约着学生的个体行为,而且左右着学生品德发展的方向,决定着集体成员的个性发展。优良的班风,能在班级成员的心理上产生一种内在的激励因素,从而增强班级集体的向心力和归宿感。在关系和谐、正气上升的氛围中,优秀的学生感到自豪,暂时落后的学生奋起直追,每个人的创造性、积极性都得到赞扬和呵护,主体性得到充分发展。通过班徽、班歌、班训、班级公约等集体标志的设计,形成积极向上的班级舆论,使得班级中的每个人都精神振作,身心愉快,相互之间高度信任,人际关系十分和谐,班集体焕发了无穷的力量和生机。

2.依托感恩活动,创建班级特色。班级管理应该走有自己特色的路,建设班级品牌。根据班级学生对家长的辛苦没有感受,对老师的苦口婆心的教育置若罔闻的实际,创设了以“感恩”为主题的班级特色文化,让学生的心灵在充满“感恩”的氛围中接受洗礼,使学生有情感、有爱心、有灵性、有责任心、有怜悯之心、敬畏生命、知耻知荣、知恩报恩。为了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要求学生给家长写一封感恩信,实践一次感恩行动,召开一次感恩主题班会;为了感谢老师的教诲之恩,开展了向老师献真情活动,自选“八个一”(写一封信、谈一次心、做一张贺卡、献一束鲜花、提一个建议、表一个决心、送一句话、写一首诗歌等)来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为了感谢自然界的赐予,全班学生开展了爱护自然,爱护环境活动,每一个学生都主动植一棵树,养一盆花,保护一片绿地,自觉成为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自愿者。还将“感恩”活动迁移到爱社会、爱党爱国上。开展爱心捐款活动,为敬老院老人送温暖,课余时间清扫“白色垃圾”,清除非法广告纸等,以此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社会、爱党爱国的情怀。班级还开展以“感恩”为主题的故事会,使学生们认识到“孝心、爱心”是“立人之本”,是一切德行之源;创办“感恩”版报,用新颖的排版、立意鲜明的内容,刊出有关“感恩”的个案,使学生亲眼目睹“孝星”的形象,从而受到感染;设计“感恩”广告语,编排“感恩”节目,让学生将文化艺术融入“感恩”活动中,从中受到熏陶。总之,营造浓厚的“感恩”氛围,使学生去亲身体验,感悟人生,领悟真理。

3.打造“书香班级”,营造和谐氛围。温馨、和谐的班级氛围,如春风化雨般悄无声息地滋润着学生的心田,每期的主题班会,学生选择自己喜爱并乐于接受的形式,轻松活跃的问题活动有利于愉悦心情、陶冶情操、发展特长。运动会、艺术节、歌咏比赛、诗歌朗诵会、小小演讲赛等颇受学生的欢迎。这些富有教育意义的班级活动,为集体成员提供一个良好的互动情境,为学生提供了展示才艺的舞台,促进他们成长、成才。

而“书香班级”的打造,为学生精神的成长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平台,培育出一个出色的、大写的“人”。阅读经典美文,可以增加底蕴,可以提升品位,让生命的旅程充满书香,每一个人会因为文字精灵的滋养而更加饱满充实。将一篇篇重在人性开发与启蒙的美文呈现于学生面前,采用班级读书会形式引领学生自主阅读中外名著,让学生在书籍中体味人生真味,激励学生追求真、善、美。还向学生推荐《智慧背囊》系列丛书,影响人一生的一百个母爱(父爱)的故事等,让学生在欣赏中思考,在思考中发现,在发现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此外,“好书推荐会”、“读书沙龙”等活动的开展,为班级营造了浓浓的读书氛围,为学生打造亮丽的精神底色。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特别是对正在成长中的少年更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实践证明,生动、活泼、富有人文气息的班级文化氛围能使师生心情愉快,使班集体和谐有序地发展。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把教育思想渗透于整个文化环境,充分发挥班级文化的育人功能,有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有助于和谐班级的创建!

天津市河北区金沙江路小学

11.加强班级建设 构建班级特色文化 篇十一

关键词:班级文化;班级制度;班级品牌;构建

班级是高等学校学生的基本组成形式,是发挥组织育人功能的有效阵地,是学生共同成长的温暖集体。班级文化是一个班级的灵魂,是每个班级所特有的。它渗透于班级建设的方方面面,贯穿于班级成员始终。班级文化建设是提升组织品味和境界的关键。高校辅导员要发挥班级的重要作用,要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构建班级文化。

一、正确认识班级文化、把握班级文化的实质是构建班级文化的前提

班级文化,是一种个性文化,代表着班级的形象,体现了班级的生命;班级文化是班级全体师生共同创造的财富,是全体师生共同劳动的结晶;班级文化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系统工程,它的主体是学生。班级文化是班级在建设实践过程中,由班级管理者倡导的,在大部分学生中逐渐形成的共同的价值观念、行为模式、感觉氛围、班级形象的总和。共同的价值理念决定着班级的发展方向,支撑着班级的发展目标,是全体学生共同努力的目标指引。价值观、价值主张的实现是通过班级学生的具体行为模式来体现的,正是由于全体学生几年形成的行为习惯、支撑班级生存发展的行为结果,才形成全体学生认同并习以为常的心智模式,才使得班级文化得到真正的体行、固化和延续,成为支撑班级生存和发展的组织凝聚力。共同的感觉氛围是组织群体共同的心理契约,形成了大家习惯的感觉氛围,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在带来支撑班级发展目标的有效行为的同时,也使得班级内部的学生之间建立起共同的思维习惯、学习习惯,甚至是生活习惯,形成大家舒适的、喜欢的感觉。在共同的价值观、行为模式和文化氛围的作用下,班级的组织特征也会以其特定的班级形象向外部展示。班级形象同样是班级的价值理念、班级学生行为模式的结果和表现,是学生共同感觉氛围的外在延伸。班级文化是一个班级的灵魂,是每个班级所特有的。正确认识班级文化,把握班级文化的实质,是班级管理者构建班级文化的前提。

二、掌握班级学生价值观的特点,整合不同学生的价值观,形成正确的共同的价值理念是构建班级文化的基础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客观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是人们对价值和价值关系的理解和追求,是影响人决定行为目标、选择行为方式以及解释行为结果意义的核心因素,主要包括经济价值观、政治价值观和文化价值观。整合不同学生的价值观,形成共同的价值理念重点放在一年级的第一期。一年级第一期是学生适应大学学习生活的阶段,在从中学到大学的转折点,各人原有的心理准备不同,适应力不同,学生的价值观也不同;同时这在个特定时期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正处在不断嬗变的过程中,它需要在大学时期进一步自我完善和自我校正。在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共同的价值观念过程中,高校辅导员快速准确把握这一关键时期,完成体现在思想政治领域,即对青年大学生的政治态度、价值取向和道德品质的导向作用。高校辅导员在其日常管理和思想教育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政治倾向、价值观念、道德水准等,都将成为青年学生发展和塑造自我的重要“社会参考系数”。辅导员应及时整合学生的价值观。学生群体价值观的整合,实质上就是每个学生个体的思想态度、价值观念重新结合和安排的过程。整合目的就是形成正确的共同的价值理念,保证整个学生集体的稳定、协调、有序、团结、奋进等,为班级文化的构建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建立一支素质过硬、精诚团结的学生骨干队伍是构建班级文化的关键

学生班级和党团组织干部是学生骨干队伍,是协助辅导员处理学生事务的助手,更是学生、班级与学校之间沟通的桥梁,是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中坚力量。一支素质过硬、精诚团结的学生骨干队伍对于建设班级文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班级文化的产生,首先要在学生班级和党团组织干部中形成;班级文化的发展和完善,更需要学生班级和党团组织干部的共同努力。班级共同的价值观念的形成,共同行为模式的真正体行、固化和延续,共同感觉氛围的舒适、融洽和和谐,良好班级形象的展示,班级文化的制度化体现,离不开学生班级和党团组织干部这支核心力量带领全班同学长期共同奋斗。没有一支素质过硬、精诚团结的学生骨干队伍,班级凝聚力不可能形成,班级文化建设将成为空谈。

四、加强制度建设,实行制度管理是构建班级文化的保障

班级和党团组织的健康发展离不开行为规范和约束的制度保障。群体中必定存在行为准则,把班级文化中共同的价值观念、行为模式、感觉氛围、班级形象等采取容易被学生接受的、用柔和形式规定出来,形成班级的管理制度,会令我们工作更加规范。完善的班级制度将使班级文化建设有规可依、有章可循。制度的制定是基础,执行是核心。制度的落实需要控制好几个环节:1.是树立制度的“外在”权威。通过奖惩手段来加强制度权威。2.是对制度执行进行有力监控。可以通过强制手段将学生行为引向制度规范的轨道,甚至可以邀请全体同学参与到制度执行监控中来,通过舆论压力推进制度的贯彻,3.是对制度进行评价与调整。对于已投入“市场”的制度,应该对其进行定期反思,并做出相应调整,以保证制度的公正性,增强制度的现实效用。

五、结合班级特色,打造班级独特的品牌文化是构建班级文化的目标

1.建立班级独特的视觉识别系统,班级结合自身特色,设计自己的班级目标、班级口号、班徽、班歌等,将它们应用室内布置、宣传栏、旗帜等方面,成为班级的标志,达到传播文化理念、塑造集体形象、增强集体归属感。

2.人人参与班级文化建设。班级成员要承担起责任才会更爱这个集体,才会有主人翁的感觉,才会认同班级文化,才会因为班级文化氛围的不够理想而做出积极努力。

3.以学生为本。班级最重要的文化精神应当是“以学生为本”。只有以学生为中心的班级才能成为优秀的集体,只有真正关注于“人”才会赢得人心的凝聚。

4.体现快乐、和谐和奋进。只有快乐、和谐和奋进的班级文化才会成为每位同学都认同的文化,每位同学都遵守的文化,每位同学都乐于接受的文化。

学生一旦置身于班级集体的文化氛围之中,他们的思想观念就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日积月累就会形成一种与班级文化相融合的价值观。班级文化弥漫在班级的各个角落,时时撞击着学生的心灵。学生经过长期的耳濡目染,班级文化不断地得到提高。因此,班级文化最大可能地成为了塑造学生心灵的栖居地。

参考文献:

[1]杨振斌,冯刚.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12.班级建设的灵魂:班级文化 篇十二

“我的地盘我做主!”这句广告理念年轻霸气、冲击力强, 使“动感地带”这一品牌获得无数年轻人的认同。同样, 在学校班集体建设中, 如何增强集体的凝聚力、确立好的班风, 用无形的精神力量引领学生, 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在班主任工作过程中, 我尝试了设立“班级图腾”作为班级的崇拜物和标志。实践证明, 它比过去我使用过的口号式的班风、学风更符合初中学生的心理, 更能得到同学们的认可。眼睛是一个人心灵的窗口, 班级图腾则是一个班级的窗口, 它是班级的灵魂和象征, 把班级成员的心紧紧地连在一起, 激发学生们的归属感、自豪感和奋斗热情。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人的自律神经通过大脑皮层来支配身体, 大脑通过自律神经将想法传达到身体的各部分, 从而操纵它们, 把人的想法变成现实。人类历史上几乎所有的发明, 都是因为人类在考虑“我要达到怎样的效果”“我就这样尝试”等等, 历经若干探索后最终得以实现的。人, 对自己的心理暗示很重要, 心理暗示通常会给人指明方向。班级图腾, 就如同自动引擎一样, 只要心中坚定这样的想法, 它就一定能把我们的学生带到目的地。

班级图腾, 一般要选择那些能够代表某种向上精神的事物, 来引领学生的精气神。如:我们可以选择“狼”来表达一种对团结合作、机智刚强性格的向往, 可以选择“牛”来激发踏实勤奋、牛气冲天的前进热情, 可以选择“鹰”来表达雄鹰展翅、志存高远的憧憬, 可以选择“海燕”表达傲视困难、无惧风雨的勇敢, 可以选择“青松”来表达立志坚定、风雪无畏的信念, 可以选择“梅花”表现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

在尝试的过程中, 我发动全班学生讨论确定班级的图腾标志, 最终我们选择了“虎”———这一集绅士、勇士、义士于一身的精灵, 并在班级围绕“虎图腾”开展了各种形式的系列主题活动:解读图腾, 思考涵义, 谱写班歌, 评品人物……引领学生从多方面来探究“虎”, 先习其形, 后得其魂,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召开一次主题班会, 探究虎精虎魂

确定好班级虎图腾后, 我们召开了一次《我要向老虎学什么》的主题班会。经过同学们多方搜集资料和热烈的讨论, 全班得出如下结论:

虎为百兽之王, 是力量和威严的象征。它是雄据一方、凛然大气的豪杰, 它立如松行如风, 奔如闪电卧如洪钟, 既使是倒下也不倒威。因此, 我们虎班的同学也应该是身体虎头虎脑、精神虎虎生威般的健康阳光, 要有虎的大家气质, 举手投足应时时折射出阳刚之美, 不能精神萎靡气质猥琐。

虎有坚韧不拔的毅力、泰然自若的风范。它的勇猛威严能激励着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自强自信、一往无前, 激发我们舍我其谁的气概和誓死一战的决心勇气。这种精神是班级自强自立的脊梁, 是班级团结凝聚的粘合剂, 它会激励大家即使处在艰难困苦的逆境中也奋发图强。

虎遇到猎物时会伏低身体寻找掩护, 慢慢靠近猎物, 到攻击距离内后就突然跃起, 攻击猎物的背部。这样既可准确有力地进攻, 又可避免遭到猎物反抗带来的伤害。这就提示我们讲究学习的方法和效率, 不能一味死学、苦学, 要巧学乐学, 找到每门学科的最佳学习方法, 力求以合理的代价获得最大的学习效益。

同时, 虎又有相亲相爱、侠骨柔肠之时, 它受人恩德终生相偿, 是令人钦佩的真情义虎。我们虎班的学生也应该懂得相爱与相助, 懂得感激与感恩, 懂得同情与怜悯, 应该众虎一心, 团结一致, 应该是相亲相爱一家人!

共同谱写一首班歌, 唱出虎声虎势

虎图腾是一种象征, 给学生以归属感;而虎班歌, 就是让学生用最嘹亮的歌声唱出自豪:我们班多么与众不同!我们是全校最棒的!在校时唱班歌, 能点燃奋斗的豪情振奋人心, 毕业了唱班歌, 能勾起美好的回想温暖记忆。

多方筛选后, 我们最终选定军旅歌曲《咱当兵的人》激越高亢的旋律, 根据实际情况 (我们班的孩子全部为农村寄宿学生) 共同谱写了一首真正表达出我们虎班同学心声的班歌———《咱虎班的人》, 我们时常一起高声合唱, 唱出青春如火的激情, 唱出花季如霞的梦想!

《咱虎班的人》

作词:东台市实验初中初二 (20) 班 (虎班) 全体同学

咱虎班的人, 有啥不一样?

只因为我们都穿着, 朴实的服装!

自从离开家乡, 就难见到爹娘!

说不一样, 其实也一样,

都是青春的年华, 都是热血儿郎!

奋斗的足迹, 只为了放飞梦想!

咱虎班的人, 就是不一样!

勇敢地踏上那征途, 无悔地闯荡远方!

不论前方多少风霜, 我们笑声最爽朗!

说不一样, 其实也一样,

都在渴望辉煌, 都在赢得荣光!

一样的风采在实验初中的旗帜上飞扬!

咱虎班的人, 就是这个样!

发动多次全班评选, 品出虎将虎威

“教者也, 长善而救其失也。”对于学生, 罚其数过不如奖其一长。教育的艺术在于善激励, 采用科学的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适时满足学生渴望得到肯定的心理需求, 对于班级的良性发展大有裨益。

根据学生各方面的综合实力, 我们定期评选出四个等级的虎将:五虎上将, 五虎中将, 五虎少将和五虎副将;同时, 这几个级别之间也可以根据表现级级晋升。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把这些“优秀虎”的事迹和姓名合编成活泼的小快板, 让大家以一种幽默诙谐的方式把身边楷模快乐地吟诵, 在敬佩之余萌发学习的愿望, 从而调动全班学生的积极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人就是教育他对未来的希望。”我坚信:适时适当适度的激励, 定能使我们的虎班朝着预期的目标发展, 成为蓬勃向上、团结奋进的大家庭!现在, 虎华贵的气质、坚韧的品质、斗争的意识、效率观念、团队精神已经深入同学的内心。我们虎班人的信念是:身体虎头虎脑, 精神虎虎生威, 学习猛虎下山, 集体众虎一心, 争做人中龙虎。

当然, 在用图腾建设班级文化时, 要注意防止流于形式, 或者走向低俗化, 成为学生插科打诨的用语, 从而导致班级正气不足。

13.初中的班级文化建设研究 篇十三

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卢龙镇总校 石文政

班级文化建设其实是在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思想指导下,通过班主任和班级成员的理解和认识,围绕班级的教育、教学活动所建立起来的,能够激励全班同学奋发向上的一整套价值取向、行为方式、语言习惯、制度体系、班级风气等的集合体。

班级文化建设的内容包括班级物质文化建设、班级制度文化建设和班级精神文化建设。班主任的管理也应该与“年级”俱进,是一个动态的协调过程,根据渐进性原则,不同年级采取不同的管理模式。

一、物质文化建设

物质文化是指通过对所在班级环境的设计、布置以及在此过程中的相关要求而形成的一种文化形态。它是一个班级精神面貌的具体反映,也是衡量班级文化的最基本尺度,它能使学生不知不觉、自然而然地受到熏陶。这正像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无论是种植花草树木,还是悬挂图片标语,或是利用墙报,我们都将从审美的高度深入规划,以便挖掘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并最终连学生的墙壁也在说话。”本着实用美观的原则,对班级环境进行精心布置,使教室具有良好的育人功能。

一年级的学生刚刚进入初中,班级刚刚建立,可以向学生征集班徽、创作班刊,对班级的墙报进行精心的艺术设计,使学生对新集体产生参与感。

二年级的班级物质文化建设侧重于培养学生的理想、陶冶学生的情操。可以在教室墙上设置若干个专栏:“心与心愿”专栏中可以写上同学们的远大志向和近期的努力方向,及班主任对同学和老师的美

好祝愿;“向知园”中可以张贴一些学生们搜集的课外知识,丰富着他们的业余生活;“文馨苑”中可以展览同学们的一篇篇美文佳作,也可以是班主任收集的一些启智小品文,使学生在鉴赏中受到美的熏陶与感染,心灵得到了净化与滋养。

三年级的班级物质文化建设侧重于简洁、朴素、启智。通过精心设置班级标语来达到励志和心理辅导的目的。可以先向学生收集自己最欣赏的名言,然后全班投票选出得票最高的三、四条,在教室里张贴。如“让别人因自己的存在而感到幸福”、“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凡事预则立,不豫预则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士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等,这些名人名言无不启发着学生的心智,抒发和谐的情感,使他们感悟着美好的人生,塑造着健康的人格,最终心灵得到了净化与滋养。

二、班级制度文化建设

班级制度文化是指那些以规章制度、公约、纪律等为内容的,班级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并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形态。因此,班主任在制定规章制度时不仅要注意制度本身的科学发展,还要赋予制度以文化色彩,使其具有浓厚的人文气息。

一年级要真正还学生以主体地位,班主任必须有民主思想,实行民主治班。在开学之初的第一次班会课上可以开展一次“班规征集”活动。先由同学们自行讨论列出了本班“班规”,然后挑出全班呼声最高的十条,作为最终全班同学都要遵守的本班班规,以后针对班级

新问题进行不断的补订和健全。从学习到作息,从生活到活动,就能够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生活步入正轨,进入良性循环循环,逐步形成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让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步入快车道。

二年级可以实行全员参与班级管理,增强每个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可以实行轮值班长制度,每位同学都有任班长的机会,每一任轮职班长期一个月,在上任之前,需全面提出自己的施政纲领,工作设想,每个人的工作设想要有新意,要有鲜明的个性,又要切合本班实际,便于实施,这样可以极大调动广大同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学们会提出许多富有创造性的设想,包括一些主题鲜明、有时代特色、形成新颖活泼的主题班、团会。

三年级班级管理已制度化,可以实行“班务日记”,并相应配套实行班干部轮岗制、德育量化考核制,可以调动学生积极性,发挥学生自主性来管理班级。班务日记制度能让班主任改变婆婆妈妈式的管理为遥控式管理,从而充分尊重学生并解放自身。

同时,以一个月或两个月为单位时间,结合学校的班级考核结果和班级民主生活会考核班干部工作,“论功行赏”,以激励学生参与管理的积极性。

三、班级精神文化建设

班级精神文化是指班级所形成的价值观念、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道德标准、行为方式、人际关系、集体舆论以及各种认同意识所表现出的文化形态。班级精神文化的主体是班风,良好的班风能增强班级集体的向心力,使班级的每一个成员精神振作,团结友爱,关系和谐。

一年级着眼点倾向于肯定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通过一系列活动,使学生在成长中不断感受到“自主、超越”的快乐。目前出版市场的假冒伪劣屡禁不止,那些矫揉造作、无病呻吟甚至充满色情、凶杀的精神鸦片危害匪浅,真正适宜年轻一代的精神食粮短缺。初中生的生理渐渐成熟,但他们的心智还不成熟,易满足于感官刺激,而忽视了道德熏陶与人格升华,出现饥不择食而消化不良病症,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与身心健康,而且学生在课后或校外不便于家长和老师管理,防不胜防。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广泛开设各类讲座,或由学生唱主角开展辩论赛,聚焦热点话题;配合重大时事组织知识竞赛,推动读书活动及各科竞赛、征文活动,重在参与;利用书刊作为奖品予以激励,例如《读者》、《心灵鸡汤》等深受欢迎;每周确定两天的读报活动,轮流指定三人快速阅读后当众介绍,养成每天饭后时间浏览当日报纸习惯,引导学生阅读健康向上的书刊。

努力建立正确的班级舆论。班级舆论中心的形成离不开班主任的正确引导,班主任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学生,以大量优秀的事例鼓舞学生。选拔责任心强,学习认真的学生做班级干部,他们本身就具有的一定的影响力和号召力,班主任首先要紧紧的抓住班级中这些优秀的个体,让他们能够在问题的认识上和班主任达成一致,在处理班级的日常事务中和正确站在一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带动其他同学,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其他同学。从而,形成班级认识问题的正确的舆论基础。

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有意识的让学生关注文化的精髓:如“春节这一传统节日的起源、发展”,通过摄影、书画、征文等形式出一期特刊,使学生们了解了民族文化、民俗文化,从而更加

热爱自己的祖国,热爱自己的民族文化;“中外庆新年的异同”活动不仅使学生关注自己国家的民族文化,更让他们了解世界各国的民族文化;“父亲节”“母亲节”组织学生搜集相关的资料,了解这两个节日是怎么来的和我们的“九九重阳节”有何异同。

开展人生与理想主题系列教育活动。如“人才成长百例思考”漫谈会或笔谈会,也可以出相关墙报;开展“拼搏,人生的劲歌”班级体育友谊赛;召开“共同扬起理想的风帆”班级联谊活动、“理想——指路的明灯”读后感演讲比赛等,进一步教育和引导学生自觉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从学生身心发展来看,他们认知能力趋向成熟,能独立而正确地解决某些问题,自律性增强,思想负担重。所以班主任应该以“成年”为支点,对学生进行反思和生存教育。

上一篇:班主任暑假工作总结下一篇:关心自己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