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手足口防控预案

2024-11-01

幼儿园手足口防控预案(10篇)

1.幼儿园手足口防控预案 篇一

吴家店镇中心幼儿园手足口病防控工作部署

为了防止手足口病的发生及流行,特制定本预防措施。请全体教职工认真负责的做好每一项工作,齐心协力与传染病做斗争,确保全园幼儿的健康。

(一)班主任必须安排好每天的晨间、午检,对于入园的每一位幼儿必须按规定时间进行检查,不能因任何原因漏过任何一个的检查。发现疑似病人,马上汇报保育主任。加强家长送园时的交流,了解幼儿身体状况。

晨检时间:7:30-8:30(早接幼儿时间段与家长交流)9:30-9:50(集中检查)午检时间:14:30-15:00

(二)加强消毒工作:各班对幼儿的物品进行严格消毒。

物体表面每天用84湿抹30分钟后用清水抹一次;地板每天用84消毒一次;餐巾餐后洗净后放入高压蒸汽柜消毒;擦手毛巾、口杯每天洗干净后放消毒柜消毒一次;棉被定期晒、被套定期洗;教寝室用紫外线照射,并经常开窗通风(班主任先检查保育员执行落实情况,园办每天不定时抽查)。

(三)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确保幼儿衣物、头发整洁、干净;幼儿流鼻涕应及时擦拭,卫生纸应丢于垃圾桶内或便池内,确保幼儿面部清洁;勤剪指甲,不吮吸手指,饭前便后要洗手,毛巾、餐具专用,预防病从口入(班主任对工作进行安排、督查,园办、保育主任随时抽检)。

(四)食堂严格按照既定的制定执行到位。

(五)保洁用品专物专用,并严格执行消毒制度。垃圾桶按相关的要求及时清理、清洗。

(六)需家长配合事项:尽量少让孩子到拥挤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机会;家长也需做好幼儿的体检工作,便于问题的及早发现。幼儿在家时服用板蓝根、抗病毒口服液等(可咨询专业医生)。

吴家店镇中心幼儿园

2014年9月2日

2.手足口病防控预案 篇二

一、领导小组名单

组长:牛玉奇(校长)

副组长:侯社民(书记)

组员:李社民(副校长)

杨志英(副教导)

张亚敏(卫生室负责人)

二、工作原则

防治结合,以防为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快速反应,高效处置。

三、具体措施

(一)坚持预防为主。

1、强化宣传教育,普及预防知识。

(1)及时印手足口病预防知识的宣传资料。

(2)在班主任例会上进行宣传。

(3)全校家长会上进行宣传教育。

(4)联合卫生室,通过板报、宣传栏、标语等形式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2、重视消毒隔离、严防病菌侵入。

(1)重视食堂卫生、食品卫生与餐具消毒,严防病从口入。厕所、洗手池放置必要的洗手消毒用品,教育学生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

(2)坚持对教室、教师办公室及专用教室等活动场所增加通风的时间和强度,教育师生注意劳逸结合、强身健体和注意个人卫生,尽量避免到人口密集度大,人流量集中和发生流行性疾病的地方去。

(3)医务室、隔离室应按规定时间消毒。

3、加强晨检(观察),及时排查隐患。

(1)疾病流行期间,学校要严格执行晨检制度,同时要建立健全全日观察制度。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早汇报,确保学生健康。

(2)要求各班班主任认真做好学生的晨检工作,每日情况及时上报卫生室,卫生老师于午时再上报教导处,分管教导汇总情况于14时前汇报教育局基教科。

(3)班主任为落实晨检的第一责任人,一旦发现有发热伴手、足、口、口腔、肛周皮疹、疱疹性咽峡炎以及发热、精神差等症状者,班主任应在第一时间向卫生室报告,并通知其家长。

(4)一旦发现有疑似患者,根据迅速上报的要求,学校应在第一时间上报,对患儿所涉及的活动场所立即进行隔离消毒,并配合疾控中心做相关的消毒措施。

另外对近日缺勤学生作好调查工作,教育学生及其家长不到疾区,一旦发现疾情及时报告区教育局相关部门和疾控中心。

(二)切实做好保障。

(1)成立手足口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好防控工作。教导处要做好学生宣传教育工作,稳定学校教学秩序,开展正常教育、教学活动。

(2)后勤要保障保证日常宣传教育用品与消毒卫生设施齐全与物资供应,保证应急期间的宣传,消毒器具与药物的供应,提供应急的交通车辆与人员,为开展工作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支持。

(3)卫生室要做好手足口病预防宣传教育工作,如有疑似患者及时安排就医,迅速转移病人所在班级或办公室的师生,并对病人所在班级或办公室进行全面消毒,建立相应的绿色通道,并报告上级有关部门与疾控中心,要求其派人处置。严控外来人员进校。

三、预案启动

3.手足口病防控应急预案及领导小组 篇三

2014年手足口病防治应急预案

在县卫生局统一领导下,成立手足口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统一指挥、协调防控工作。实行手足口病防控工作主要领导负责制、责任追究制,明确任务,目标和责任。

(一)职责分工

1、领导小组职责:负责全镇手足口病防控救治工作的组织领导,指挥、协调、管理镇域内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结合本镇实际制定手足口病应急方案。

3、防保科职责:负责我镇手足口病疫情及监测资料的收集、汇总和上报;检查、督导全镇卫生室手足口病预防控制和监测工作,开展本镇村医,幼儿园园长手足口病知识培训。

4、内儿科:负责每天下午5时至次时8时到本院诊疗的手足口病疑似病例的筛查、诊断、报告、转诊、隔离治疗、院内感染控制等工作。

5、门诊部:负责每天早上8时至下午5时到本院诊疗的手足口病疑似病例的筛查、诊断、报告、转诊、隔离治疗、院内感染控制等工作。

(二)监测报告

1、建立乡、村二级手足口病监测网络。防保科负责制定监测技术方案,并指导各地实施。各相关科室要按照要求开展手足口病日常监测工作。本院执行职务的医护人员、防保科人员、乡村医生、个体开业医生为手足口病的责任报告人。

2、设置监测点。根据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及防治工作需要,科学设置手足

口病的监测,各相关科室要根据手足口病发病特点和诊断标准开展病人筛查,发现有可疑症状的病人要及时向防保科报告。每日定时报告监测情况及收治病人的动态情况,实行“零报告”制度。

3、在发生手足口病暴发和流行时,进行日报告;诊断的手足口病要在24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一旦出现暴发疫情,达到本预案中规定的疫情分级标准时,要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要求,在2小时内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系统进行网络直报。执行职务的医护人员和检疫人员、疾病预防控制人员、乡村医生、个体开业医生为手足口病的责任报告人。手足口病责任报告单位要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准确地报告手足口病及其处置情况。不得迟报、乱报和隐瞒疫情。

(三)对策措施

1、暴发疫情控制措施

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做好儿童个人、家庭和托幼机构的卫生是控制本病的关键。

⑴控制传染源

①对病人实行隔离治疗,密切接触的婴幼儿实行医学观察,严格管理传染源。该病的潜伏期为2~7天,传染源包括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流行期间,患者为主要传染源。患者在发病急性期可自咽部排出病毒;疱疹液中含大量病毒,破溃时病毒溢出;病后数周,患者仍可从粪便中排出病毒。对于传染源按照肠道传染病处理原则进行隔离;隔离期限为临床症状消失后7天。加强医院消毒和污物处理,杜绝院内感染;对住院治疗的患者,要限制其陪护和接触者人数,强化洗消措施;对居家观察的密切接触者,由乡镇、村街防保人员具体指导落实隔离措施和周边区域的消毒处理措施,每日记录密切接触者有无发热和出疹

情况。

②医疗小组要积极救治病人。要不断总结诊治经验,提高临床救治水平,同时,积极配合疾控部门作好流行病学调查、消毒隔离和各种标本采集工作。要严格掌握手足口病病例治愈标准,防止疫情扩散。完善诊疗记录。各级医疗机构要建立、健全项目齐全的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必须详细、认真填写,必须要有详细的家庭地址、家长姓名和电话,以利于开展流调和传染源追踪。

⑵切断传播途径

认真落实消毒处理措施,切断传播途径。病例发生所在地要及时组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对垃圾、粪便、污水及时清运消毒,整治城乡卫生环境;对于患者的用品、衣物、呕吐物、排泄物及其容器等用含氯消毒剂以适当比例配比进行消毒;使用菊酯类杀虫剂杀灭蚊蝇。严格保护生活饮用水源,尤其对于集中供水的村庄,要整治水源地周围环境,采取保护措施,严防水源污染。

⑶保护易感人群

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易感人群。托幼机构要加大管理力度,认真落实晨检制度,对发现的病人一定要及早隔离治疗。认真落实《消毒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对患儿的粪便、呼吸道分泌物及可能受污染的物品(衣物、被褥、餐饮具、玩具等)要随时进行消毒。必要时依法暂时关闭病例所在的学校、托幼机构及其他幼儿聚集场所,以保护易感儿童。

⑷开展健康教育,提高群众防病知识水平

以多种宣传形式,介绍肠道传染病的防病知识,引导家长纠正儿童不良卫生习惯,对儿童玩具、餐具、衣物、用品要经常消毒,家长要注意孩子的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蒙城县河沟医院

2014年1月

手足口病防治领导小组

长:张朝禹副组长:李

丰成员:

医生:何松峰

护士:曹改改

检验:杨雪利

邵春雷 杨

4.幼儿园手足口防控预案 篇四

江苏省手足口病疫情防控应急预案(试行)总则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世界大部分地区均有此病流行,我国自1981年在上海始见本病。此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肺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少年儿童和成人感染后多不发病,但能够传播病毒。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包括肠道病毒71型(EV71)和A组柯萨奇病毒(CoxA)、埃可病毒(Echo)的某些血清型。EV71感染引起重症病例的比例较大,肠道病毒传染性强,易引起暴发或流行,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1.1 目的和依据

为指导、规范和加强全省手足口病的防治工作,确保我省发生手足口病疫情时,能及时发现、明确诊断、积极救治和有效控制疫情,防止疫情扩散和蔓延,最大限度地降低疫情对公众健康造成的危害,保障公众特别是婴幼儿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江苏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规定,制定本预案。

1.2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我省行政区域内突然发生的、造成或可能造成社会公众特别是婴幼儿健康严重损害且达到本预案规定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级标

— 1 — 准的手足口病疫情的预防和应急处置工作。

1.3 工作原则

1.3.1 预防为主。手足口病防治工作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各地要大力宣传普及手足口病防治知识,不断提高公众的防护意识和全社会防治水平。加强日常监测,发现病例要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迅速控制传染病,切断传播途径,防止疫情传播和蔓延。

1.3.2 依法管理。严格执行国家、省有关法律法规,将手足口病的预防、检测、报告、控制和救治工作纳入法定传染病管理,实行依法管理。对手足口病防治工作中出现的违法行为,要依法查处并追究责任。

1.3.3 分级负责。根据手足口病疫情的发生例数、流行范围、扩散趋势和危害程度,对疫情实行分级管理,发生不同等级疫情时,分别由相对应的卫生行政部门启动应急响应,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1.3.4 加强合作。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积极主动与教育部门加强协调与合作,强化学校托幼机构晨检、消毒等防控工作,发现疑似病例要及时采取防控措施,防止手足口病在学校托幼机构发生与传播。要加强与宣传、公安、检疫、交通运输等部门的沟通,合力做好疫情发布、控制等相关工作。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 2.1 卫生行政部门

省内一旦发生手足口病疫情,疫情就命令。根据疫情等级,省及疫情发生地的市、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在建议同级人民政府成立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的同时,要迅速成立防控工作指挥小组。其职责是:在同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指挥、协调辖区内的防控工作;根据疫情控制工作的需要,组织实施各项防控措施;组织对手足口病患者进行医疗救治;做

— 2 — 好手足口病防控的人员培训、应急物资储备和其他保障工作。

省卫生厅成立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指挥小组,由厅长任组长、分管厅长任副组长,厅办公室、疾控处、医政处、应急办、监督处、农卫处、社妇处、中医医政科教处、爱卫办等相关处室负责同志为指挥小组成员。

2.2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在同级卫生行政部门领导下,做好辖区内疫情的收集、监测、报告、分析和管理工作;及时准确掌握辖区内疫情信息,分析疫情趋势,提出防控工作的对策建议;成立疫情防控应急处置专业队伍,做好各项应急准备;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疫点处理、实验室检测和健康教育等工作。

2.3 医疗机构

按照手足口病医疗救治的要求,在卫生行政部门的统一领导下,做好医疗救治的各项应急准备;及时收治手足口病患者,做好医院内感染控制工作;组建医疗救治应急专业队伍,必要时支持其他地区开展医疗救治工作;协助做好疫情的统计,分析和报告等工作。

2.4 卫生监督机构

在同级卫生行政部门领导下,监督检查疾控、医疗机构做好疫情报告、预检分诊、消毒等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实;依法加大对食品、生活饮用水的卫生监督力度;加强对公共场所、托幼机构、学校等单位防控措施的监督检查。疫情分级

根据手足口病疫情的发生例数、流行范围、扩散趋势和危害程度,结合当前防控工作需要,将手足口病疫情划分为特别重大疫情(Ⅰ级)、重大疫情(Ⅱ级)、较大疫情(Ⅲ级)和一般疫情(Ⅳ级)四级。

3.1 特别重大疫情(Ⅰ级)

— 3 — 按照卫生部有关规定确定。3.2 重大疫情(Ⅱ级)

有下列情形之一为重大疫情(Ⅱ级):

(1)在1个县(市、区)行政区域内,1周内发生手足口病500例以上;

(2)在1个县(市、区)行政区域内,1周内出现5例以上手足口病死亡病例;

(3)省内有2个以上省辖市出现手足口病较大疫情(Ⅲ级)。3.3 较大疫情(Ⅲ级)

有下列情形之一为较大疫情(Ⅲ级):

(1)在1个县(市、区)行政区域内,1周内发生手足口病200例以上;

(2)在1个县(市、区)行政区域内,1周内出现3例以上手足口病死亡病例;

(3)1个省辖市内有2个以上县(市、区)出现手足口病一般疫情(Ⅳ级)。

3.4 一般疫情(Ⅳ级)

有下列情形之一为一般疫情(Ⅳ级):

(1)在1个县(市、区)行政区域内,1周内发生手足口病100例以上;

(2)出现手足口病死亡病例。

上述有关数量的表述中,“以上”含本数。4 监测、预警与报告 4.1 监测

— 4 — 4.1.1 建立省、市、县、乡四级手足口病监测网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制定《全省手足口病监测技术方案》,并指导各地实施。各地则按照《全省手足口病监测技术方案》要求开展手足口病日常监测工作。

4.1.2 设置监测点。根据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及防治工作需要,科学设置手足口病的监测点医院(按疫情发生发展需要适时调整监测点的设置),各监测点医院要根据手足口病发病特点和诊断标准开展病例监测,每日定时报告监测情况及收治病人的动态情况,实行“零报告”制度。在重点地区和高发季节,要加大对手足口病的监测力度和重症病例的主动搜索工作。

其它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要按照手足口病发病特点和诊断标准,开展病人筛选,发现有可疑症状的病人要及时向辖区内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4.2 预警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根据医疗卫生机构提供的手足口病监测等有关信息,分析手足口病疫情的发生发展趋势、特点及对公众身心健康的危害程度等,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4.3 报告

各级医疗机构要严格按照《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8年版)》中规定的病例定义进行病例的诊断。发现手足口病患者时,要按照《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的要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中“其他法定管理的重点监测传染病”一栏中填报该病,并注明类别、型别,同时在24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

局部地区发生手足口病流行或暴发,疫情达到本预案中规定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级标准时,要按照有关规定,在2小时内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

— 5 — 5 应急响应 5.1 应急响应原则

当辖区内手足口病疫情达到本预案中规定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级标准时,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分别由省、市、县三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重大疫情(Ⅱ级)、较大疫情(Ⅲ级)和一般疫情(Ⅳ级)的应急处置工作,启动应急响应措施。

5.2 应急响应措施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在同级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通过全面落实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的综合性防控措施,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疫情的发生和蔓延,大幅度降低发病率;同时通过加强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临床救治工作,最大限度地提高重症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减少死亡率。

5.2.1 加强病例的科学诊治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严格按照卫生部和我厅下发的相关诊疗指南和诊治方案,落实首诊医生负责制,注意鉴别诊断,科学诊断手足口病,确保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要严格执行留观指征和住院指征,认真落实转诊制度、定点收治制度、病例筛选制度和分类救治原则,及早发现和救治危重并发症患者,防止出现死亡病例。对住院手足口病患者要严格执行三级医师查房制,提高诊治水平,使患者尽快康复出院。

5.2.2 严格疫情信息报告管理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发现手足口病病例要按照丙类传染病的管理规定进行网络直报。各级疾控机构要对疫情报告信息进行逐级审核,并保证审核的及时性。要保证每日上网浏览的次数,及时对报告的病例进行审查、查重等订正工作,查重条件可按姓名、性别、现住址、病种及其它项目认真审核,保证网络直报数据的质量。

— 6 — 5.2.3 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发现手足口病报告病例明显增多、病例呈聚集性分布、重症病例比例较大或出现死亡病例时,应组织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填写手足口病个案调查表(见《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8年版)》)。在病例个案调查时,要详细了解一般情况、流行病学接触史、发病就诊过程、临床表现、实验室监测结果、危险因素等情况。调查的同时,要对收集的信息及时进行分析,主要分析病例分布特点,时间、空间聚集性,病例就诊医院变化情况,病例就诊间隔的变化情况,发病趋势等。

要对聚集性病例和托幼机构首发病例的密切接触者逐一登记,并进行流调和密切观察。

5.2.4 规范标本采集检测

在手足口病高发季节,省疾控中心要组织开展对手足口病病例的实验室监测。发生本病流行时省疾控中心每周至少采集5~10例患者的标本进行检测。如有重症病例,应尽量对所有重症病例进行标本采集及实验室检测。如有暴发疫情应采集部分病例的咽拭子、双份大便、双份血清和水疱液标本进行病原检测;患者出现神经系统症状时,可采集脑脊液标本。采集标本时应注意收集病例的相关信息,填写个案调查表。各种标本的采集、保存、送检等有关要求见《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8年版)》。

5.2.5 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1)认真执行预检分诊制度。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切实落实预检分诊制度,设立发热与疱疹病例专门诊室,防止手足口病与其他常见病混合就诊,避免医源性感染。对危重病例按照《肠道病毒(EV71)感染诊疗指南(2008年版)》要求,组织专家全力救治。

(2)严格落实消毒隔离措施。对于传染源要按照肠道传染病处理原则

— 7 — 进行隔离,医院门诊和病房要保持清洁卫生,严格消毒制度,重点加强儿科和感染科等科室门诊和病房的消毒,对患者粪便排泄物及其污物等及时进行消毒处理。医院感染管理科每天要加强对门诊和病房的检查、指导,对住院治疗的患者,要限制其陪护及接触者人数,强化陪护和医护人员的洗手、消毒措施,切实落实各项防控措施,防止医院内感染。对居家治疗的病人及其接触者,由乡(镇、社区)防保人员具体指导落实隔离措施和疫点、疫区的消毒处理措施,以防止疫情扩散。

(3)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疫点、疫区所在地要及时组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切断传播途径,对垃圾、粪便、污水及时清运和消毒处理,整治城乡卫生环境;对于患者的用品、衣物、呕吐物、排泄物、盛排泄物的容器以及污染的场所等用含氯消毒剂、生石灰进行消毒;使用杀虫剂等方法杀蚊、蝇。严格保护生活饮用水,尤其对于农村地区集中供水的村庄,要整治水源地周围环境,采取保护措施,严防水源污染。

(4)切实强化托幼机构和学校防控措施。在手足口病流行时,托幼机构要落实晨检制度,并对缺课者进行登记。教室和校舍等场所要落实通风、消毒制度,对玩具、用具等物品每日进行清洗消毒。各学校和托幼机构发现患有发热或疱疹的患儿,应立即动员家长对其进行家庭隔离治疗或到医疗机构就诊、治疗,直至病愈方可返校。

根据卫生部规定,凡托幼机构1周内在同1个班级发生2例以上(含2例)手足口病例,或出现1例重症/死亡病例时,应视托幼机构具体情况采取部分关闭或全部关闭2~3周,以防疫情扩散。

(5)完善各项诊疗纪录。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包括村卫生室要建立健全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要详细、认真,尤其要详细登记患者的家庭住址、家长姓名等,以利于开展流调和传染源追踪。

— 8 —(6)大力开展健康教育。以广播、电视、网络、报纸、宣传单等各种宣传形式,开展肠道传染病防病知识宣传,告诫家长不要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不要与患病儿童接触;纠正儿童不良卫生习惯,餐前便后要经常洗手,特别是托幼机构课间要对儿童的玩具、餐具、衣物、用品要经常消毒;家长要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全社会卫生防病意识和水平。

(7)加强卫生监督检查。各地要加强对餐饮业、食堂、生活饮用水的监督检查。餐饮业单位要进一步落实原料进货索证和验收制度,严格原料采购,严禁采购、使用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畜、禽及其制品、劣质食用油、不合格调味品、工业用盐或非食品原料和滥用食品添加剂。食品加工要严格遵守操作规范,无凉菜间的餐饮单位不得制作凉菜。严格餐具、用具的清洗消毒,保证洗刷消毒设施正常运转,确保餐具等公共用具的消毒效果。供水单位要严格按照制水工艺制水,加强饮水消毒,确保出厂水和末梢水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二次供水单位要严格执行《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同时加强水质的监测。桶装水生产企业要加强日常性管理和水质监测。

督促疾控、医疗机构做好疫情报告和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实,加强对公共场所、托幼机构、学校等单位防控措施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应急响应终止及事后评估 6.1 应急响应终止

应急响应终止坚持“谁启动、谁终止”的原则。疫情发生地区最后一例病例治愈后,经过该病最长潜伏期(7天)后无新发病例出现,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疫区终末消毒合格,由启动应急响应的卫生行政部门组织专家进行分析论证,提出终止应急响应的建议,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并

— 9 — 报上一级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6.2 事后评估

疫情处置结束后,负责应急处置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在本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组织有关专业人员对疫情处置情况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包括疫情概况、现场调查处理情况、患者救治情况、所采取措施的效果评价、应急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取得的经验及改进建议等,评估报告应报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卫生行政部门。疫情发布与通报

按照“公开、透明、及时、准确”的原则和《卫生部法定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发布方案》的规定,经卫生部授权,省卫生行政部门在省人民政府的统一指挥下,及时向社会发布我省的手足口病疫情信息,确保公众的知情权,同时配合省宣传主管部门做好舆论宣传和引导工作。保障措施 8.1 技术保障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建立健全统一指挥、功能完善、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协调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要不断改善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和装备条件,要加强技术队伍建设,提高医疗救治、现场调查和实验室检测检验能力,要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形式、组织开展手足口病突发疫情的应急处置演练。

8.2 人员保障

8.2.1 成立手足口病防治专家组。其主要职责是:

(1)了解掌握国内外卫生应急处理技术的相关知识和信息,为公共卫生政策、法律、法规的实施提供咨询,对培训计划、技术规范、技术标准和应急预案进行技术评估;

(2)对手足口病疫情进行评估,预测其发生发展趋势,提出启动和终

— 10 — 止应急响应的建议;

(3)对手足口病医疗救治和防控措施进行技术指导、培训、调整和评估。

(4)参与手足口病疫情的事后评估并提交评估报告。8.2.2 组建手足口病防治应急专业队伍。其主要职责是:

(1)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消杀、样本采集、健康教育等工作;(2)参与并指导手足口病患者的医疗救治、院内感染控制等工作;(3)监督指导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实。

8.2.3 组织开展培训。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开展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培训,进一步提高防治队伍的能力和水平。一是开展预防控制技术培训,提高疾控队伍的流调、采样、检测、监测、消毒和健康教育等疫情处置水平,确保防控措施落实到位;二是开展诊疗技术培训,加强对医务人员手足口病的诊断、治疗、隔离消毒等知识的培训,使临床医生特别是乡村医生尽快熟悉手足口病的诊疗技术,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8.3 物资保障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卫生机构要做好应对手足口病暴发流行的各类物资储备(包括诊断试剂、治疗药物、消杀药械,检测检验设备等)。发生手足口病暴发流行时,应根据应急处置工作需要调用应急储备物资,应急储备物资使用后应得到及时补充,以确保应急所需。

8.4 经费保障

有关部门要落实医疗卫生机构的财政补助政策,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积极向政府争取,保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医疗救治、流行病学调查、消杀检测、培训演练、物资储备等应急处置的各项经费。

— 11 — 9 附则

本预案由省卫生厅组织制订,根据全省手足口病疫情形势的变化和实施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更新、修订和补充,并按规定公布。

5.幼儿园手足口停课通知 篇五

根据xxxx年5月8日江苏省卫生厅下发的《江苏省手足口病疫情防控应急预案(试行)》(苏卫应急〔xxxx〕11号)规定:“凡托幼机构1周内在同1个班级发生2例以上(含2例)手足口病例时,应视托幼机构具体情况采取部分关闭或全部关闭2-3周,以防疫情扩散。”目前我园中(1)班1周内已发生2例手足口病例,根据xx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通知要求中(1)班应关班至少10天,时间从xxxx年04月17日-xxxx年04月26日。4月27日幼儿来园上课。(4月27日本是周六,但“五一”调休,27、28上课)

为了孩子们的健康,我园采取以下预防控制措施,请家长积极配合:

⒈加强防病知识宣传,教室、寝室加强通风、消毒。

⒉幼儿在家期间请家长注意安全,确保孩子有专人看护。不到人多的公共场所,尽量不与外界儿童接触。

⒊督促孩子务必做到:经常用肥皂洗手,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家里经常开窗通风;对玩具、餐具做好消毒工作。

⒋停课期间,老师会和家长联系,了解孩子在家情况。若您的.孩子手掌、口腔粘膜、足的指及趾背部出现米粒大小疱疹,或伴有低热,请及时带孩子到xx市人民医院传染科就诊。

幼儿期是手足口传染病的多发年龄,每年都有散发病例。因此,请家长不要惊慌,但需重视,重在预防。

在此期间给您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祝您全家健康!

xx市城厢镇幼教中心新毛幼儿园

6.幼儿园预防手足口病应急预案 篇六

-----首车镇能文幼儿园

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学校传染病的发生、流行,保障学校、幼儿园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永顺县教育局、卫生局《关于加强学校和幼儿园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精神,以及永顺县卫生局、教育局的有关规定要求,特制定本工作预案。

1、成立传染病防控小组 组 长:彭杰 副组长:王承全 何万波 成 员:各班主任老师

2、建立健全疫情报告制度

幼儿在校期间内如有传染病发生要及时、准确地报上级领导。传染病疫情报告人要利用晨午检及时了解学生的出勤、健康情况,一旦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①班主任应该马上告知卫生教师和领导,②卫生教师和这个患者都戴口罩到隔离室,③幼儿园传染病疫情报告人马上上报乡总校。④并由班主任通知家长立即带学生到市级以上正规医院医治。⑤根据诊断结果按照程序进行处理。

3、加强晨午检工作

班主任老师每天应密切关心幼儿的健康状况,详实统计出勤人数。晨午检中严格执行《学校及托幼机构预防控制流感、手足口病措施》,发现学生身体不舒服或有摄氏38度以上高热学生必须迅速隔离,及时通知其监护人带其去医院看病,并在家休养。若有一个班出现1例病例。1)若这个幼儿在幼儿园查出,园领导根据上报传染病的程序上报,之后隔离室按照手足口病的消毒方法由专门的消毒人员进行消毒。如5.5%的84消毒液,配备比例:10毫升药液兑1升水的比例进行消毒。2)若这个幼儿在家中被家长发现感染上此病,则告知家长马上去医院医治。对患病医治离校的幼儿,班主任老师用通讯工具和家长进行联系,卫生老师发放手足口病学生家庭消毒宣传材料,对消毒情况进行指导。3)消毒:幼儿园要在卫生防疫部门专业的指导下,严格按规定做好该班的消毒防治工作(包括发病及相干有关班级、食堂、厕所、公共场所、共用教室等)消毒工作。

4、病愈后复课要求

首先根据不同的传染病隔离时间来决定是否来校上课,病生必须要有正规医院出具的幼儿痊愈的证明并经过疾病控制中心鉴定才能进教室上课,反之仍作为病末愈不能来校上课。

5、做好传染病防治原则

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落实公共场所物品和环境消毒制度,保持室内通风、整洁、干净和卫生,改善幼儿学习和生活场所条件。

6、幼儿园做好传染病宣传工作。

要组织做好师生传染病防治等卫生知识的培训。充分利用讲座、广播、电视、家长会、家长学校等形式,集中开展一次以预防传染病重点要针对手足口病、麻疹、流脑、结核、流行性腮腺炎、风疹、霍乱、伤寒、细菌性痢疾、病毒性肝炎和食物中毒等肠道传染病等传染病进行防病知识宣传,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防止病从口入。

7、建立考核及责任追究制度

幼儿园传染病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强对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工作的督查和管理,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将学校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工作纳入工资,有违反相关管理制度的扣工资。并将目标完成情况予以通报。未履行职责或履行职责不力,造成传染病疫情暴发流行,将追究主要领导及相关人员责任。

7.幼儿园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方案 篇七

一、组织领导

幼儿园是人群聚集的场所,园行政领导和各部门负责人要高度重视手足口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做好园内卫生保健工作。

1、成立领导小组:

(略)

2、成立工作小组

(略)

二、防范措施

1、建立报告制度,幼儿有异常症状,各部门负责人要及时报告园领导;病情报告分工,园负责人白艺娟,分管负责人井改红,病情报告人张琼玉。

2、坚持幼儿入园晨检及全日健康观察制度,认真做好一摸:是否发烧。二看:咽喉、皮肤和精神状况。三问:饮食、睡眠、大小便情况。四查:有无携带不安全物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保健医生每周一次对全园进行室内外大面积消毒。

4、班上教师在每餐前就用84消毒液兑水擦洗幼儿餐桌,保证餐桌卫生清洁。

5、各班用84消毒液清洗幼儿玩具、用具,每天并对教室进行消毒,保健医生负责督促落实。

6、把好食品采购关,不买无检验合格证的食品,蔬菜、水果保证新鲜。

7、食堂炊事员认真清洗幼儿餐具及食堂用具,严格执行饮食卫生“五四”制,做到生熟菜板、生熟食物分开,食具一餐一消毒。

8、炊事员要坚持上灶前洗手,入厕前脱工作服,便后用肥皂洗手。

9、炊事员应保证餐具、用具的消毒温度及消毒时间。

10、对园内饮用水源经常抽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11、注意园内教室、环境的卫生保洁工作,保持通风,定时打扫消毒,清扫积水、尿垢、粪便,确保厕所清洁。

12、教师应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常规,养成游戏后及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

13、班上教师要勤晒幼儿被褥,注意清洗幼儿被套和床单。

14、幼儿园召开家长会,向家长传达有关防治手足口病的知识,以及幼儿在家应注意事项。

8.幼儿园流感防控应急预案 篇八

4月16日,省教育厅发布应急预案,要求我省教育系统加强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工作。记者昨日从市教育局获悉,全市中小学、托幼机构全面实施晨午检防控工作已是常态化。“不是说因为有了H7N9禽流感,我们才临时要求实施晨午检。”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H7N9禽流感未发现之前,三亚就已制定了“早发现、早隔离、早报告、早治疗”等预防控制措施,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工作常态化。一直以来,全市各中小学、托幼机构每天都坚持全面实施晨午检,并将此防控工作纳入学校日常工作范畴。该负责人还表示,在落实好各项防控工作的同时,三亚将建立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工作报告制度和手机短信平台制度,保障学校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据悉,我省发布的应急预案要求,中小学、托幼机构要全面实施晨检,对缺勤的师生员工逐一登记,并查明缺勤原因,发现疑似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要在第一时间(2小时内)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要重视疫情监测与报告工作,做到传染病病人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对隐瞒、谎报、缓报疫情而造成疫情扩大、流行的,将依法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的行政和法律责任,严肃处理。

预案还确定了具体措施,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加强健康教育宣传工作;加强与当地卫生部门联系;积极组织应急处置演练;加强疫情监测,对患有流感样症状(如发热、流涕、鼻塞、咽痛、咳嗽、头痛、肌痛、乏力、呕吐和(或)腹泻)的师生,要劝其及时就医,并遵照医嘱进行医学观察。

9.幼儿园流感防控应急处置预案 篇九

园长先传达了关于近日流感防控工作的严峻形势和最新指示,对下一步幼儿园如何应对疾病防控提出明确要求,号召广大教职,面对当前形势,要从患想上高度重视,从行为上积极应对,确保防控工作落到了外。强调指出了针对预防“甲流”我们一要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二要加强晨检报告,严格零报告上报制度;一是要有效准备,有序应急;四是要强化培训,做好准备面临当前甲型流感疫病严峻的形势,幼儿园采取以下措施:

一、密切关注流感的流行趋势,根据疫情发展情况,制定预防甲型流感的应急预案。

二、加强晨、午检工作;对于缺勤幼儿,电话追访缺勤原因,并做好缺勤幼儿的登记工作积极开展户外活动,保证幼儿每天有足够的户外体育活动时间和充足的休息时间,增强体质,提高幼儿机体抵御疾病的能力。

三、做好各项消毒工作并认真记录

1、幼儿餐具、杯子、毛巾每天消毒柜消毒。

2、幼儿桌椅、大型玩具、门把手、楼梯扶手、厕所等每天用84擦试消毒。

3、幼儿玩具除每天进行紫外线消毒外,增加一周一次的84浸泡消毒。

4、教室每天臭氧消毒,定期开窗通风,保证室内空气新鲜,温度适宜。

四、加强宣传和预防,根据近日甲流疫情的最新严峻形势再出“甲型流感可防可控”新展板。

五、利用家园联系板块及“致家长的一封信”“保健之窗等形式,向家长宣传传染病的发病症状、预防措施、传播途径等方面的知识;通过教育让家长了解甲型流感可防、可控、可治,避免产生不必要的恐慌心理六、园里为每班购置了非接触式电子体温计,要求做好幼儿体温记录

七、要求行政人员及各班班主任需24小时开机,手机不离身

10.幼儿园手足口防控预案 篇十

一、总则

(一)编制目的 为提高我乡小学、幼儿园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疫情的能力和水平,指导和规范全乡小学各校、园手足口病疫情的应急处置工作,普及防治知识,完善应急处置机制,减轻直至消除危害,保障全体教职工、学生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和校园稳定,制定本方案。

(二)编制依据 本预案编制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广教办〔2009〕95号、广教办〔2009〕113号、广教办〔2009〕123号文件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

(三)运用范围 全乡小学、幼儿园。

二、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常抓不懈

宣传普及手足口病防治知识,提高全体教职工的防护意识和校园公共卫生水平,加强日常管理与检测,一旦发现疑似病例及时与卫生部门联系,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迅速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疫情的传播与蔓延。

2、统一领导、分工负责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手足口病疫情的预防、疫情报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实行依法管理,对违法行为,要依法追究责任。各校、幼儿园成立防控领导小组,实行分级管理,负责组织、指挥、协调与落实学校手足口病疫情的防控工作。各学校校长、幼儿园园长是本单位手足口病疫情防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3、快速反应、高效处置

建立预警和医疗救治快速反应机制,强化人力、物力、财力储备,增强应急处理能力。按照“四早”要求,保证发现、报告、隔离、治疗等环节紧密衔接。一旦发生手足口病疫情,做到快速反应,及时处置。

三、工作职责

(一)乡中心小学

乡中心小学成立卢村乡中心小学防控手足口病疫情应急工作领导组,成员名单如下:

组长:黄兴发

副组长:王晓光 刘峰

成员:陈以群 马良 曾庆安 任开智 龚传志 任开晖 胡良峰 汪忠彪 唐玉玲 周立新 胡连斌 唐汝义 林兴岳

乡中心小学防控手足口病疫情应急领导组负责启动本预案,具体职责为:

1、检查、汇总和收集学校预防手足口病疫情的信息和防治工作情况,分析、研究防治工作形势,提出防治手足口病疫情的对策,组织各校、园开展防控工作。

2、切实加强对各校、园预防手足口病疫情工作的领导和管理,指导、落实并督查各校、园防治手足口病疫情的具体措施落实情况。

3、定期开展预防手足口病疫情专项督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总结和推广预防手足口病疫情的经验和做法。

4、启动三线报告制,一旦发现疑似病例,组长立即向教育局、卫生局、乡政府报告,并配合做好送治、治疗工作。

(二)各校、园职责

成立由校长、园长负责的本单位手足口病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职责如下:

1、制订本单位防控手足口病疫情应急预案。

2、建立健全手足口病疫情防控责任制,检查督促本单位各部门防控措施的落实。对现有的相关物质和设备配备情况进行一次清点,及时补充配备,并在乡中心小学和卫生部门指导下,认真落实好相关的防控措施。

3、按照“客观、科学、准确”的原则,强化健康教育工作。向学生及家长做好手足口病基本常识和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维护校园稳定。教育学生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通过教育让学生了解手足口病可防、可控、可治,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防病能力,避免学校师生产生不必要的恐慌情绪,普及科学防范知识。通过适当的形式对家长进行宣传,提醒家长一旦发现孩子有流感、发烧症状,应尽早带孩子到医院就诊治疗,并及时让学校了解掌握情况。

4、建立学生因病缺课登记制度和传染病流行期间的晨检制度,及时掌握学生的身体状况,发现手足口病相似症状的学生,及时带领或通知家长带领其到医院就诊,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5、切实落实措施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增加学生室外活动的时间,鼓励学生多到户外进行体育锻炼,注意均衡饮食,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提高免疫能力。

6、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大对校园环境的整治力度,保持学校教学和生活场所空气流通、清洁卫生。对学生宿舍、食堂、教室、图书室等重点场所要定期进行消毒,要落实专人负责宿舍、教室等重点场所的通风工作,保证空气流通。

7、在必要的情况下及时向乡中心小学防控手足口病疫情急工作领导小组报告。

四、突发事件监测和报告

(一)、突发事件监测

1、建立防控手足口病疫情监测系统,在学校建立晨检、午检制度及学生因病缺课监测制度,指定专人对教职工的缺勤进行逐一登记,查明缺勤原因。对因健康原因缺勤者及时了解病因,必要时采取进一步措施,并做好相关记录和上报工作。

2、重视信息的收集。要及时收集本地及周边地区的手足口病疫情的情报,密切关注其动态变化,以便做好预防工作。

(二)、手足口病疫情报告

1、发现手足口病疫情期间,学校实行24小时值班制,中心小学将开通疫情监控联系电话,确保信息畅通。

2、严格执行学校手足口病疫情报告程序,出现疑似手足口病病例时,各校、园领导小组必须在第一时间向中心小学领导组报告,中心小学及时向县疾控中心报告,同时向乡政府、县教育局报告。

3、各校、园和个人都不得隐瞒、迟报、谎报手足口病疫情,对有违反者将追究该校、园领导及当事人责任。

4、建立手足口病疫情举报制度。任何部门和个人都有权和义务向学校报告手足口病疫情隐患,有权向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举报有关不履行手足口病疫情应急处理规定和职责的情况。

五、手足口病疫情的应急响应

(一)、三级响应:学校未发现手足口病疫情(在全乡小学、幼儿园未发现手足口病疑似或确诊病例)。

1、启动“晨检”(由班主任和授课教师在每日学生到校时及时开展)、“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各校、园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因病缺课登记追踪制度,加强疫情防控报告。(每日晨检后由各校校长、园长统计后第一时间将情况报告乡中心小学校长室、本部由班主任统计后第一时间将情况报告当日行政值日,再由行政值日将全乡情况报告领导组)

2、学校严格执行出入校门管理制度,控制校外人员进入校园,实行封闭式管理,住校学生不得离开学校。

3、加强校园环境卫生的管理、生活部的卫生管理及通风和消毒。

4、利用校园广播、黑板报、家长信等形式开展相关的健康教育、卫生教育和手足口病的防护知识的宣教活动。

(二)二级响应:学校出现非校内感染病例(在学校内发现手足口病疑似或确诊病例,但传播链清晰,病例感染来源为学校外部手足口病确诊病例或其污染的环境,疾病危害尚不严重)。

1、立即启动“晨检”、“午检”(由班主任和授课教师在每日午餐后及时开展)、“住校生夜检”(由生活指导完成,生活部负责人负责统计上报)、“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各校、园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加强疫情防控报告。(每日各项检查后第一时间将情况报告乡中心小学当日行政值日,周六、周日直接报告组长)

2、配合卫生部门对疑似手足口病病例和与疑似手足口病病例多接触人群做好隔离、医学观察、送检等相关工作。

3、要做好对发热病人及高危人群的追踪管理工作。

4、及时做好教室、图书室、食堂等公共场所的通风换气、消毒工作。

5、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印发宣传资料,在校园张贴宣传标语和宣传画,提高师生员工的自我防护意识和防护能力,外出进入公共场所要采取必须的防护措施。

6、做好健康人群的宣教工作,保证教学秩序和校园稳定。

7、疫情严重时,中心小学将报请政府批准后,对出现病例的幼儿园实施全园停课7天(或7天以上)的措施。配合卫生部门加强放假儿童的校外管理,避免其在学校外的相互接触和聚集。复课后,应继续加强晨检和病例报告,并每日报告全园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健康状况,至少持续14天。

8、各小学加强对学校人员出入的管理,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进入校园。

9、如疫情传播风险较大,中心小学将报请政府批准,按照由班级到年级的原则采取临时停课措施。

10、按照国家和当地政府有关规定,在卫生部门的具体指导下落实其他应急处置措施。

(三)一级响应:学校出现校内感染病例

第一类情况,在学校一个班级内发现散发的感染来源不明的手足口病确诊病例,或由输入性病例引起的二代病例。

第二类情况,在学校内出现多起感染来源不明的手足口病确诊病例,形成学校局部疫情暴发,且有流行趋势。学校局部疫情暴发,指在同一学校同一个年级两至三个班级,14天内,出现多个手足口病校内感染病例的确诊病例,且病例呈现明显的聚集性。

第三类情况,在学校内出现手足口病流行,疫情迅速在全校扩散,且有波及学校周边地区的趋势。学校流行,指在14天内,在同一学校不同年级或同一年级三个班级以上,出现多起手足口病学校局部疫情暴发,且有持续传播现象。

1.学校停止举办校内各种大型师生集会和会议等活动。2.在卫生部门指导下,学校加强宣传教育工作。

3.根据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决定,学校采取由班级到年级,由年级到全校,由一个学校到全乡小学临时停课或暂时关闭措施。

4、停课前,应告知学生、家长及教职员工手足口病相关知识外,应让学生、家长及教职员工与学校保持联系,报告其是否出现流感样症状。停课后,学校检查、追踪、报告制度仍然继续进行

5、停课后,各校、园要全面掌控人员的流动情况,教职工外出必须向所在部门请假。外出学生和疫区的人员返校后,必须进行医学观察。对缺勤者要逐一登记,及时查明缺勤原因。发现异常者劝其及时就医或在家医学观察,暂停上学或上班。

6、复课前,必须对教室、阅览室、食堂、厕所等场所进行彻底清扫消毒;因手足口病暂时停课的学生,必须在恢复健康,经有关卫生部门确定没有传染性并出具有效的复课证明后方可复学。

7、复课后,各校、园仍保持应急一级响应状态,直至通知解除应急响应。

8、按照国家和当地政府有关规定,在卫生部门的具体指导下落实其他应急处置措施。

六、保障措施

乡中心小学和各校、园应适当安排经费预算用于手足口病疫情的宣传及防治工作,确保处理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

七、责任追究

实行责任追究制,按照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责任人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教育不放过的“四不放过”原则,对玩忽职守、疏于管理,造成学校手足口病疫情大面积爆发者,乡中心小学将报请教育行政部门视情节轻重,给有关责任人以相应处分,触犯刑律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上一篇:镇巩固和深化“平安XX”创建工作汇报材料下一篇:关于讲述幸福的话题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