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14篇)
1.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 篇一
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学习心得
大山乡沙戈小学:李用琼
通过培训学习,使我认识到作为教师,教书育人是我们的本职工作,不管是教书,还是育人,都要以人为本。要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教学的根本要求和前提条件。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是我的传统美德。帮助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道德理念,我们作为教师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通过学科渗透法制教育的培训学习,使我认识到加强中小学生法制教育,是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及我们教师的法定责任,是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重要基础工作,是落实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必然要求,是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培养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合格公民的重要措施。
我们只要留心观察自己的周围及关注新闻媒体,就会发现近几年来,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现象时有发生,而且呈低龄化、团伙化、危害程度严重化及上升趋势,形式比较严峻。我们只要关注新闻媒体,就会耳闻目睹一件件触目惊心,令人心痛的典型违法犯罪事件发生。这既反映了中小学生法制教育存在一些问题,又反映了加强中小学法制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也反映了我们作为教师的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法制教育重要作用。作为小学教师,要让学生从小了解我国相关的法律知识,并懂得运用法律知识捍卫祖国,保护自己。在教学中,结合各学科教学内容,渗透相关的法制教育,学生既掌握学习内容,又知道国家相关的法律常识。比如,教学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美丽的小路》,在组织学生讨论:美丽的小路为什么不见了?学生回答:因为有人乱丢垃圾,因为有人不讲卫生等。这时教师相机渗透《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的相关内容,教育学生从小懂得爱护公共环境,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这些、纸屑和烟头等废弃物。
可见,做好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必需在学生心中从小就要种下社会主义法治文明的种子,才能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才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培养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合格公民,奠定坚实的基础。
2.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 篇二
一、进行人文性教育
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作文是学生语文素质的综合体现, 语文学科鲜明的人文性在作文教学中应有突出的表现。
1. 追求人性之美
作文教学中, 教师要让学生做真人、求真知、抒真情、吐真言, 就须让学生懂得追求人性之美。为了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发现人性之美, 我让学生在阅读中增加个性化的语言材料。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对于儿童来说, 在大量识字后, 应广泛阅读适合于儿童接受的文学性强的课文, 接触多种语言风格的文章, 了解个性化的语言, 这对于作文有重要意义。它可以让学生懂得教科书不是高不可及的, 它来源于生活, 是人写出来的。因此, 要引导学生学习用个性化的语言表达对周围世界的观察和认识, 避免概念化的思维方式。养成读书、看报、看电视的习惯, 培养学生对社会的关心、对国家的热爱、对别人的关爱、对丑恶行为的憎恨。让学生走出学校封闭的空间, 把社会作为课堂, 饱览祖国大好河山, 领略祖国山河美。深入社区, 感受社会变革;采访人物, 了解人物思想感情, 挖掘人性美;开展调查访问, 感受身边的变化。这些是学生对生活的直接体验, 因此也就不难从文中见“人”。
2. 引导学生充分展示个性
在引导学生追求人性美, 培养学生独立的个性的同时, 还要在作文课堂教学中展示学生个性。写作中, 首先是要求学生有自己的感受, 有独特的见解;在表达中不说套话、假话;有自己的想象, 自己的观察, 自己的真情实感;鼓励学生自主地选择表达的内容和形式, 真切地反映自己的所见所闻, 写出有自己特色的作文。要做到这一点, 就要让学生多写想象作文, 展开想象的翅膀。亚里士多德说过:“没有想象, 心灵就不会思想。”想象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方式, 独特性是它的特点。对于小学生来说, 其思维方式以形象思维为特点, 他们有着敏锐的感知能力和丰富的想象能力。让他们写想象作文, 能使他们自由的天性得到最大的发挥。多阅读充满创造想象的作品尤其鼓励学生有“异想天开”的创造想象。不断激发他们探究的兴趣, 肯定和鼓励他们的点滴发现。
二、培养创造能力
创造是个性发展的动力与源泉。“如果没有创造性, 也就没有新面貌”, 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是十分重要的。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呢?
1. 培养创新意识, 也可以称作创新精神。
写作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教师首先要强化学生求异创新的意识。要让学生在日记中, 把自己每一天的所见所闻、喜怒哀乐、有个性的人和事, 有选择地、有目的地记录下来, 向日记吐露心声, 表达情感。其次要鼓励学生运用课内外知识, 自己去创作。学生有大量课外知识的积淀, 快速多变的信息传递和长时间的练笔, 他们可以尽情驰骋想象, 淋漓尽致地发挥, 进行创作。第三要让学生打破思维定式, 敢想敢写, 进行跨越式写作。画出一个圆, 一个梯形, 一个三角形, 想象出一个美好的事物或编写一个故事, 写成小文。这些作文以童话、寓言、散文的形式展示出来, 既有学生生活的体验, 又有丰富的想象。
2. 培养创新能力。
主要包括创造思维能力和创造想象能力。首先是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它要求在理解中不人云亦云, 有自己的感受, 有独特的见解;在表达中不说套话、假话, 有自己的想象, 自己的观察, 自己的真情实感, 在与众不同中透出新意。其次是创造想象能力的培养。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作文教学既要让学生多阅读充满创造想象的神话、童话、科幻故事, 又要鼓励学生展开想象, 特别是异想天开的创造想象。
3.法制教育与初中语文教学的融合 篇三
关键词: 法制教育 初中语文教学 教学融合
随着经济的发展及社会的不断进步,青少年的违法犯罪率逐年增加。初中作为青少年的教育场所,其中的各个学科都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法制教育可以使学生健全法制理念、宣扬法治精神,同时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能够严格要求自己,规范自身行为。所以,初中语文这一主要科目,有必要与法制教育相融合,以此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
1.法制教育与初中语文教学融合的标准
1.1保证法制教育课程内容风趣。
法制教育想要与初中语文相融合,是离不开教师的作用的。教师在课堂上授课需要具有一定的幽默性,这样才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能够积极配合教师。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在相应的语文教材中找出相关的法制教育内容,并运用诙谐风趣的话语讲授。这样做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教师在讲授法制教育内容时,语气过于僵硬、严肃、死板,使得学生们无法调动学习主动性,导致法制教育没有达到预期的理想效果。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讲授法制教育内容时,应该结合周围有趣事物或者自身经历过的一些故事增强法制教育课程内容的风趣性,这样学生们才能够更好地接受法制观念的教育。
1.2保证法制教育内容深入课堂。
部分初中学校领导及教师为追求学生综合成绩的高排名,将平时课堂上的法制教育时间割舍掉用来让学生们做练习题。这样做其实是并不可取的,虽然说教师将平时的教学重点放到语文知识的基础教学之中,但是学生只有保持身心健康发展才能更多地投入学习中。学生的法制教育观念应当是从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不断灌输到脑海中的,所以教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将法制教育深入到课堂教育中。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上,教师可以找准时机使学生们接受法制教育。尽管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十分必要,但是教学大纲上所布置的教学方向是不可改变的,必须严格遵守,教师应分清教学内容的重要性,这样既可以使学期教学任务圆满完成,又可以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法制教育。
1.3保证法制教育的基本宗旨。
法制教育与初中语文课堂的融合不能脱离根本宗旨,因为语文这一主要学习科目是归属于人文教育的。学生不但要掌握语文的基础知识,而且要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这就需要学生们必须掌握必要的法律素养。这样才能在日常生活中做到懂法、知法、守法,这是优秀的中学生所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素养。教师需要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对学生进行有目的的法制教育,使学生能够稳定长远地发展。
2.法制教育与初中语文教学融合的策略
2.1深入初中语文教学内容,探求法制教育关键点。
在初中语文的日常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采取一定的教学方式,确保法治教育教育的融合工作。在初中语文的相关教材中,一定程度上会与法制教育相联系,这时教师可以深入语文教材中,找出其中的法制教育理念关键的地方,并将其按照不同的分类整合到一起,在课堂上可以进行系统全面的法制观念教育。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布置学习任务,要求学生们在回家后观看或者收听一些著名的法制栏目,并对发生的事件发表一些简单的看法记录下来,在第二天的课堂上进行发言。这样做既可以普及学生的法律常识,又可以使学生在真实的事件下受到感触,使自身更加深刻地了解法制教育观念。
2.2开设初中语文实践活动,融入法制教育知识点。
在初中语文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安排一些符合教学任务的语文实践活动,并在活动内容中融入一定的法制教育观念。这样可以使学生们在进行多种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的同时接受法制观念的灌输,并促进自身健康长远发展。有条件的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小组讨论竞赛,由教师列举一道关于法制教育内容的题目,并设计多个讨论出发点,由学生们按照自身想法自由组织结合到小组之中,在小组之中每个成员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共同讨论。各个小组讨论完毕,由教师进行小组点名自由发言,引导学生们按照相关的法律知识进行述说,最后每个小组发言完毕,由教师进行点评,并对学生们进行正确规范的法制教育。这样可以使得学生们切合实际地感受到法律就在自己身边,而且由于自身的发言讨论,使学生们更加懂法守法,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
2.3加强初中语文写作锻炼,提高法制教育关注度。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写作是学生表达能力的一种升华,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安排一些法制教育内容融入语文写作之中。在写作中由教师根据生活中发生的一些事件布置成作文,使得学生们能够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独立总结,这样可以使学生们深刻地了解法律常识,在提高自身写作能力的同时还可以使自身的行为规范。在学生们完成作文任务之后,教师可以选出写得文章较好的学生在班级中进行朗读,朗读之后由学生们进行自由讨论,得出自己的看法和学生之间的不同点。然后由教师进行统一归纳划分出不同的观点,由学生进行自由组队发言,各自表达出想法。最后由教师为学生进行解答,纠正学生的法律常识,完善学生的法制观念。这样做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都有提高,并且使学生从根本上做到知法守法。
3.结语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因为教师一方面对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教育起着关键的引导作用,另一方面对学生的法制观念教育、身心健康发展作出很大的贡献。教师一定要严格按照教学目标进行教学,不能脱离初中语文教学方向,在此基础上培养出学识渊博、知法守法的高质量学生。
参考文献:
[1]赵淑华.高职院校法制教育实践问题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3):146-148.
[2]任淼.我国中小学法制教育现状及反思[J].现代教育管理,2014(2):53-56.
4.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 篇四
理化初级中学 彭孝忠
我参加学校组织的“中小学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工作培训”。此次培训虽短,但给我留下了非常难忘的印象,整整一天里,我认真聆听了领导人就中国法制社会、职务犯罪、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以及 证据的基本理论等知识的讲解,增强了我的法律应用能力;讲授的在学科教学中如何渗透法制教育均使我受益匪浅。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体会:
一、通过培训,使我进一步认识到法制培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加强中小学法制教育,是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的法定责任,是 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加强公民意识 教育的重要基础工作,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司法部、全国普及法律常识办公室明确规定把学科教学渗透 法制教育作为对学生实施法制教育的主要途径,要求“将法制教育与 学科教学相结合,渗透到相关学科教学中”。这一要求,阐明了今后学校的法制教育实施方式和教学方法,对我们今后的教育工作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性。
二、通过培训,使我进一步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工作能力和方法。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应当遵循尊重教学、科学导入,分量适中、目 标恰当,有机统一、一箭双雕的原则。渗透法制教育要创设适当的情景,要找准切入点,频率不要过高。从具体到一节课的时间占用来看,最简单的,只要求告知学生法律法规名称,最复杂的,占用时间也一般不会超过5分钟。其次,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在方法上有明确的要求,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并作了相应设计。只要坚持这些原则,学生接受法制教育的过程,就是一个主动、快乐的学习过程,甚至于有时是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即已完成法制教育的任务,既不会增加学生的学业负担,也不会增加学生的心理负担,更不会伤害学科本身,达到双赢目的。
三、通过这次的培训,让我深刻认识到当今法制教育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渗透式教学刻不容缓,让我更明白教师“教书·育人”的真 正含义;让我认识到学生不仅知识水平的高低跟我们教师有关,他们 的自身素质、道德观念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我们教师对他们教育了 多少。所以,现代的教师不仅要传授给他们文化知识,还要时时进行 渗透法制教育,将教学与法制教育有机地结合,让我们一起共同努力,创建一个新型法制型社会,从学校开始。
5.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 篇五
《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学习计划
教师:史承艳 继续教育学习是教师不断提高思想素质和综合业务水平,学习新理论新课程新的教学模式,得以正常教学,为国家培育新世纪人才的重要途径。对于教师个人来说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因此,我作为达依乡中心小学的一名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才会不停地收获,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使自己适应社会的发展。教师这一行业更是如此,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老师,就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在学习中成长,在学习中进步。为使十二五期间个人学习能取得成功,特拟定如下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国家教育部有关文件指示精神,县教育局一系列教师继续教育学习有关文件及学校具体的部署为指导。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学习核心,完成党和政府赋予的教书育人的光荣任务。
二、个人情况分析
我自从参加教学工作以来,热爱教育事业,工作努力勤奋,一直身处教学的第一线,不断地努力实践探索,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也得到了学生们的肯定,面对每一双双求知的眼睛,深感任重而道远。
虽然渴望能应用最科学有效的方法使学生获得最多的知识,但有时总觉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更需不断地学习,积累,借鉴别人先进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不断地经历由理论到实践,再由实践到理论的升华过程。使自己的业务能力达到质的飞跃。
三、学习目标及内容
1、加强各科教学活动,切实贯彻“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的相关指导精神。
2、利用课余时间培训《学科教育法制渗透》学科,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力争在不久的将来有所提升,力争“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取得实效。
3、加强师资培训力度,确保教师教学水平得到一定的提升。
四、具体学习措施及方法
1、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
2、积极地认真地参加教研活动,特别是教研组组织的观摩示范课教学,认真学习同事的先进的教学理论和丰富的教学经验。
3、作好学习笔记,做到时时学习,处处学习,把终身学习作为自己的一生的学习目标。本年度计划学习课时达到规定的学时以上。
4、期末认真总结,认真体会,积极撰写小继教学习心得体会或教学经验。
5、不断完善自己,努力打造自己成为新一代的具有新思想新教学理论和丰富经验的合格小学教师;
6、同步完成相应的作业和笔记。
总之,在本期的继续教育学习中,我将本着多听、多想、多学、多做的宗旨,踏踏实实地学习,勤勤恳恳地实践,在终身学习的意识下,切实做一个终身学习的践行者,使自己成为一名更专业、更优秀、更适应社会发展与进步的老师。一名更能为学生的成长输送营养的工程师。
6.教育与教学2 篇六
我们上小学的时候经常听的一个名词就是‘减负’,实际当中不但没减反而加了,上面规定给中小学生实施减负政策,电视上是这么报道的、文件是这么写的,可我们看见的不是减负反而是加负。国家规定法定日放假,为什么有的学校初
三、高三还在补课?直到现在孩子们还是背负着沉重的压力,现在和原先的区别在于:前者是学校执行的后者是家长执行的。英国教育学家研究成果:小学一个班最多不能超过19个学生。否则老师就不可能根据每个学生的独特情况制定适合他的单独的教育方针。从医学角度,教室超过19人,空气质量明显下降,甚至缺氧。很多时候,学生记不住、考试成绩差、上课睡觉是由于班超过19人导致的,和孩子无关!当年你的班级有多少同学?
小学你是天真的、初中你是叛逆的、高中你是成人的、大学你是自立的。在中国小学你是天才、初中时人才、高中是庸才、大学是蠢才。我们上小学时虽然不像现在的孩子有很多的补习班,但小学期间课程设计的还算全面,老师也教的还算详细。上小学父母把你当天才培养、老师也按照天才的标准培养,平均成绩都在90以上久而久之你自己也觉得自己是个天才。你是人不是神,更谈不上什么天才啊、神童啊,小学更多的是培养你的想象力,让你多一些天真、多一些可爱。上初中相对小学、高中、大学课程初中算是最多的,多不要紧关键是一周内是同时上这么多课程的一上就是三年,不像大学是按学期完成各科的,能在这么多的课程的折磨下坚持三年而且还考上了高中不容易,所以说初中你是人才。高中我们努力三年就是为了高考,高中虽然分文理相对初中课程是少了些,但高三一年所用的精力、做的卷子、写过的字、都比你前面11年所做过的还要多,高三对于你的印象就是写啊写、背啊背、算啊算,先不说考上名校了没,好好的一个正常的孩子就这样被折磨成傻子了,除了看书别的什么也不会,知书达礼光会书不会礼了,所以说高中你是庸才。大学大部分的同学都是无所事事,就这样稀里糊涂过上三四年,大学不像中学那样用脑子了,整天无忧无虑慢慢的就会反应迟钝,所以我说现在的大学就是养老院,除了岁数不一样其他的和养老院没什么区别,所以大学你是个蠢才。
我们上学时每个班肯定有好学生和坏学生,那么什么是好?什么是坏呢?大部分在老师眼里只要成绩好(书本、卷子)就是好学生,不爱学习的、捣蛋的都是坏学生。国家规定培养学生成才目标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而现在呢,大部分注重学习成绩反而忽略了德育上的培养。上学时老师、家长都会对孩子讲不要和坏孩子玩(就是不学习的孩子),俗话说什么样的人和什么样的人交朋友,由此出现了好学生和好学生玩、不学习的和不学习的玩、成绩中等的和成绩中等的玩。事实证明凡是在学校认真学习的、听老师话的,在社会上都是没什么本事的。反而不上学的、半途辍学的、学习成绩不及格的在社会上都是赫赫有名的。好学生看不起坏学生、差等生生瞧不起学习好的,不仅是这样,就连有的老师也对成绩落后的学生看不起。我想对这些老师和所谓的好学生说对于成绩不好的你要多多鼓励他、说不定将来是你的同事;对于半途不上的学生你要多多感谢他、说不定将来会是个慈善家对这所学校捐款;对于不上的学生你应该去尊重他、尊重他的选择说不定将来他是比尔·盖茨或乔布斯。
老师或家长一味的、盲目的注重培养知识和特长,不但看不到你想看的效果反而会适得其反。以牺牲孩子的长远发展为代价,仅获得昙花一现的辉煌。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在你培养孩子时首先看看孩子对哪一行感兴趣,不要当孩子刚对这个感兴趣的时候就被你给抹杀了。抱着自己10公斤重的孩子,你不觉得累,是因为你喜欢;抱着10公斤重的石头,你坚持不了多久。当一个人不喜欢做某件事,就算他才华横溢,也无法发挥;当一个人喜欢上了某件事,他发挥出来的能力会让人大吃一惊。所以,一个人没有成绩,不一定是他没有能力,很可能是因为不喜欢。所以孩子的兴趣爱好很重要。俗话说“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说明素质教育很重要,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智是人才素质的基本内容、体是人才素质的基础、美是人才素质的综合体现。所以要德才兼备、全面发展。避免走入“重智轻德”的误区,有才无德是危险品,有德无才是废品,如果社会上这两种少些的话,那么我们的祖国的强大也不远了。还有一些人,儿童有着成年人的逻辑思维,通常我们会对这些人称为神童,有的家长就利用孩子现在的才智去参加一些电视节目,一是为了显摆显摆自己孩子有多么聪明,二是为了让孩子出名,当然也包括已成名的童星这样对孩子有好处也有坏处。初中大家都学过一篇文言文名字叫“伤仲永”,希望你的孩子长大后不要成为文章中所说的方仲永,现在孩子正是求知的年龄而不是显耀的时候,不然将来孩子长大了别说神童到时恐怕连普通的儿童都不如了。
现在的学生喜欢学校不喜欢上学,喜欢教室不喜欢上课,学生不去学不是他不喜欢学校而是厌学,不去教室不是不喜欢而是对课程不感兴趣。这就是为什么不上学的比上学的多,校园宿舍的人比教室多。从而导致各院校招生难的情况、老师上课没人的状况。我现在所在的这个院校就是这种状况由于招生难的问题,学院专业不管文理只要报就录取;不管分数高低为了突破万人的记录只要报就录取。这样不仅对这个学校不负责,更是对广大学生的不负责。像这样的院校一经发现就该严惩。教育部光改革,别到时改完了学生也没了,应该认真的思考思考这个问题,学生为什么不愿去学不愿走进教室呢?改革不要改表不改本,本质问题很重要,光改表那只是形式主义不是社会主义的要求。
我发现一个不起眼但非常严重的问题,现在有很多人不会正确握笔,人们的握笔姿势千姿百态,我上初中时有一次让班主任签字,我们班主任是毕业不久刚上班的就代我们班班主任,怎么说也是师范毕业的,握笔、写字的姿势那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我就想就这素质怎么被这所学校录取的,不怕误人子弟还好不是教语文的。这个习惯应该是从小养成的,我发现现在很多小学生不会正确的握笔。握笔都不会握就别说写字了,为什么有的小学生就开始带眼睛,就是从小的坐姿不规范而影响的虽然不是主要原因但也是原因之一。
7.课堂教学与情感教育 篇七
一.语文课堂是一艘船, 承载着的首先是一种理想
我们的教育与教学无论有多么高深的理论在支撑, 有一种东西是无法漠视的, 即我们面对的是一颗颗鲜活而不容玷污的纯洁的心!从人性的角度来讲, 心的朔造是第一位的, 许多学者有大量的篇幅来说明这一点。那么, 如何对这个特殊的对象进行有益的打造, 使之朝着更人性化的方面发展呢?最好的方法是, 用先进的思维, 用人类进化了的理想, 用历史证明了的经验, 用人类行为最为崇敬的目标, 以及为这一目标而奋斗不止的崇高行为来进行教育和熏陶。所以, 作为主要载体的语文课堂, 应当义不容辞地担当起这一神圣的使命。
笔者通过教习《行道树》, 获得一些启法。
《行道树》是台湾著名散文家张晓风关注自然、礼赞生命系列散文中的代表性作品。作者以物喻人, 赋予行道树人的生命、人的思想、人的情感, 写出了作为奉献者的行道树真实的心路历程。其中也蕴含着作者对生命价值的思索与感悟。在与学生的课堂对话中, 学生谈得最多的也是散文对自己的启示和教育, 而不是强调过多的语文知识的收获。这种作用是通过树的形象来传递的, 而教育的的着力点则是在学生的心灵上。这也是新课标中情感教育的重要一环, 施教并不能把对作品语言的条分缕析作为重点。
二.语文教学是一柄剑, 刺痛的首先必须是自己
以前我并不懂得国歌中这样的词句:“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总想, 现在早已太平, 该换一换歌词!现在才明白, 这是一种何等明智的用心: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勿忘国耻, 知耻而后勇!这种刺痛, 首先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儿女们才能去体会去承受的, 它的直接作用就是激励每一个中华儿女发奋图强, 振兴我们的国家!这是有声与无声的交融, 是一种潜入内心灵魂的教育与感化。语文教学也是一柄这样的剑, 它要首先刺痛我们每一个学生, 还有老师!它用语言和文字的功力来割开我们也许从未开启过的, 或者是麻木了的细胞, 向里面灌输情感的元素, 让它们共振!生命的鲜活才能从此揭开新的一页!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曾这样说。
为什么小小的行道树会有这样的衷情?因为它对自己的事业看得珍重!张晓风老师把这种细微的感触, 融进字里行间, 让我们的学生去体会、去感受、去反思, 更重要的是去痛苦!正如他在文中所说, “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 正是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理解痛苦并接受痛苦, 把它升华成一种光荣, 这就是行道树的意义所在。我们的语文教学如果忽略了这些, 还能成其为语文吗?“文以载道”的“道”字含义也许正好在此。
三.文以载道, 有“道”才能成“文”
《行道树》中作者对于行道树的讴歌, 对我们有三个方面的启迪:1.生命的价值在于勇于接受命运的挑战;2.生命的价值在承受痛苦与磨难中体现;3.生命的价值在于执著追求和无私奉献。
《行道树》正是通过“行道树”这一平凡物象的描写, 形象地阐释了生命价值的三个层面, 从而使文章具有理性的光辉, 给人一种哲学的美感。
新课程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纬度的有机结合, 在课堂教学中, 本人主张“道”先于“行”。这里的“行”是指对文章进行的除“道”外的各种品析, 否则将会本末倒置, 所谓“皮之不存, 毛将焉附”。而现实的残酷告诉我们, 在众多从业教师的意识中, “道”只是文章品析后的点缀, 是课堂教学的尾声, 殊不知, 新课标同样要求我们以更高的标准来衡量一堂课。课文中有“道”, 并不能说明学生就能悟“道”, 课堂形式与执教理念很大程度上左右着“道”的贯彻。“文以载道”本身就说明了无“道”不足以成“文”。如何更有效更深入地探究与学生心灵的沟通, 是语文教师永远不能放松的环节。
文以载道, 虽是老调重谈, 但或许它能为我们教师不迷失自我, 指一条小径, 或许还能让我们在文本品析的大气候中, 新找一个出气的所在, 当然更希望新课标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观”目标能更深入人心。
附:《行道树》教学设计
一.导入
观看一些城市行道树的图片 (较美方面的课件展示) , 你能为他们写一段文字吗?内容不限。
我们来学习台湾著名作家张晓风所写的有关行道树的文章 (板书课题:行道树) , 了解一下他是如何看待行道树的, 思考行道树对我们有何启发。
二.读、品、悟
1、自由朗读课文, 摘出关键句, 抄录在摘记本上。
2、自主品味。 (1) 学生默读, 把握文章内容。 (2) 相互质疑交流, 讨论辩析, 品读文章, 加深理解。
3.从行道树身上我们能想到什么内容 (展开联想) , 探讨主题。学生谈对行道树的感情, 加深感悟。
4、感情品味。 (1) 请一位学生选读一段, 学生自由评读, 老师指导, 把握语感。 (2) 请学生读 (男女或小组) 体现个性美与整体美, 达到情感共鸣。
三.在实战演练中悟出教育意义
1、请几位学生朗读课前自己的习作, 谈感受 (为肤浅的认识而惭愧, 为行道树的高风亮节而讴歌) 。
8.历史教学与人文教育 篇八
1﹒情感教育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沉淀丰富的文化底蕴,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在历史上涌现的千千万万仁人志士、英雄豪杰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宝库。青少年学生往往崇拜历史上的名人英雄,但现行教材少有对具体历史人物全面叙述,更谈不上什么人格精神,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收集有关历史人物的资料,使人物变得有血有肉,才能引起学生注意。青少年学生最容易接受情感性的东西,易被生动形象的历史人物所感染,易于领悟和模仿。例如,甲午中日战争之后,谭嗣同发出了“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的感慨!情感充沛,寄托诗人无限的惆怅和悲凉,也是激发诗人投身变法,救亡图存,甚至不惜以一死来唤醒世人的伟大品格。用历史人物高尚的品格熏陶学生,用他们的人格魅力去滋润学生,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激励学生学习动力,培养学生追求成功的价值观,推动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2﹒创新教育
人类发展史,就是人类不断创新,勇于探索的历史。通过具有创新意义的历史史实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从教学内容看,如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就是民族创新的表现,它们传入欧洲以后,使欧洲进入了近代资本主义文明;在近现代史上,林则徐的“师夷”,康有为的“上书”,毛泽东的“欲与天公试比高”及十年的探索,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一国两制”,等等,都是中国人民为改变落后的面貌而勇于开拓创新的举措。用一个个鲜活的历史实例进行教育,其说服力强,感染力大,立足点高,是其他学科所无法比拟的,能使学生认识到如果没有开拓创新精神,社会就停滞不前,国家就会落后,历史就会倒退。“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就要求我们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从研究性学习的角度来看,综合学习和实践探究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个性的创造。从不同角度、不同的视角可以提出不同的课题,得出不同的结论,他们都会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带上自己的个性,每段历史的掌握都有个人的见解。这都体现着学生个性自由,有利于创新教育。
3﹒审美教育
美不仅能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其人文素质,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学历史教学由于其学科特点,在实施美育方面可以说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比如历史人物崇高的思想境界、高尚的道德情操、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是无形无声的处于内部世界的东西,把历史人物内在的美挖掘出来,用美的意识向学生介绍讲解历史人物,使学生在学习历史中欣赏美、感受美、并且学会在生活中创造美。
教师讲述语言的美妙是激发学生审美的开端。一堂成功的历史课往往贯穿着教师美丽的语言。从历史教学内容看,无数生动的历史画卷中,用鲜活的方式向我们展示人类社会发展的美。如教学“充满魅力的中国书画”时,我提示学生不同时期的书画能表现出各个时期的历史进程和特征。通过启发引导,可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审美能力。如隋唐时期的绘画艺术,题材廣阔场面宏大,人物造型生动,色彩瑰丽;处处显示出靓丽、浓艳的色彩,各种造型都很丰满,雍容华贵之中展示着富庶,这些无一不说明这一时期社会经济的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绘画艺术呈现出包容、开放、自由、进取的人文精神。又如精美的青铜器,雄壮的万里长城……让我们感受到美不仅仅是青铜器的精工,万里长城的雄壮,更应该是无数劳动人民智慧勤劳和先辈们保家卫国所付出的艰辛。通过教学,使学生从内心确立了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用真实的情感去理解他们、感受他们,丰富了精神世界,陶冶了人格情操,从而学会在生活中创造美。从教学方式看,适当引用一些与历史有关的诗句、对联、典故创造美的情境,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并在不知不觉中享受了美,提高了人文素养。
9.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 篇九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
任科教师:黄俊学
本学期我担任六年级的英语教学,对教学工作不敢怠慢,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教法,虚心向同行学习。在教学中我研究教学理论,新课程标准,充分应用空中英语和远程教育资源,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我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特别是教育教学工作政策,能够在教育理论指导下从事英语教学,有针对性地应用于教学活动当中。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获得了很多宝贵的教学经验。以下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总结:
一、基本情况分析:
六年级的大部分学生对英语有着较浓厚的学习兴趣,但也有少数学生由于遇到困难,学习兴趣会随之减弱。尤其从这学期开始,对学生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培养听、说、读、写的技能。所以教师应该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始终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首位,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思想政治工作
继续搞好思想政治学习,认真学习理论知识,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和法律意识。坚持依法执教,廉洁从教。
三、教学工作
六年级英语要求学生能够保持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并能用简单的英语表达自己的意思,能够看图说话,简单的写作。
根据各班学生的身心素质和学科水平,以及新课标要求,学期初,我让学生自定目标,自我加压,让学生在自己身边找榜样,结对子。在平时的学习中,相互帮助,相互合作,以优带后,共同进步。使其增强了竞争意识与合作学习的能力,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由于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自觉性和自我管理能力,大部分学生能够坚持每天读英语,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口语水平也有所提高。但也有一部分学生没能坚持下来,缺乏必要的监督。英语作为一种语言要多在实际中运用,因此,除了课堂练习外,还需要让学生在平常生活中多读、多讲、多练。因此,在班上设了英语领读员和纪律监督员;每天早上坚持到班了解早读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课后发现学生作业有问题及时讲解;让学生及时消化。另外,对部分不自觉的同学还采取“一对一”的监督方式,确保他们不落后,提高他们的朗读能力。
四、不足之处
1、无法照顾的全体学生,设计适合所有学生的教学方式。
2、要防止过分强调模仿、死记硬背,机械操作的教学倾向
3、对学生估计不足,或考虑不周。我在平时的训练中,只注意了大方面的情况,没能充分考虑学生个体因素。盲目的认为已经是六年级的学生了,有能力自己解决问题,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出错的问题及时纠正。只强调了学生的优势,忽略的其薄弱方面的及时补差。
4、对学生自觉性没有盯上靠上。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总是强调对学生自觉学习的习惯的培养,对他们抱有过高的估计和评价,因而没有对其具体的学习情况和效果做出及时准确的验证和审查。
5、对待优生的帮扶不利。本学期,由于主客观因素,我对班内的10余名优生的辅导没能落到实处。
五、法制教育
认真学习法律法规,遵守法律法规,家校合作,要求家长不但要学习法制知识,在家庭中自己的言行要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在孩子面前不要有不文明、不道德的言行。更不要在家里传播不健康内容,让他们在良好的育人环境中健康成长。
总之,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中,我紧紧围绕新课改的要求,贯彻落实新课标,以学生为主体,以人为本开展各项工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努力填补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力争在今后的英语教学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10.减负与物理教育教学 篇十
摘 要
本文论述了提高教学效率,向45分钟要质量,减轻中学生课业负担。针对当前存在的中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本文以如何提高教学效率,减负增效谈了我在教育教学中的体会与心得。一,在教育方面要摆正几个关系。二:
1、在授课前以学生,教材,课标为本,设定明确的教学目的。
2、以爱为基点,面向全体学生采用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
3、以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强化教学的效果,开创教育教学的新天地。
4、以定时,定量,定质,定查为准则,精选习题训练,以求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
5、以效率为原则,在教学中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
总之,企以上述方法的融会贯通的使用,使物理的课堂教学真正做到高效高质。关键词:课堂教学,教学方法、减负、高效率。
当前,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已成为基础教育方面的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要改变这一现象需要诸多方面的努力。其中教师方面尤为重要,要达到既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教师就得从课堂教育入手,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彻底改变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怎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就成为我们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现在学生负担重,表现在:一是课业负担重。有的学校和教师不按教育规律办事,为提高升学率,把作业留得过重,学生作业时间长,搞的精疲力竭,精神不佳。二是学生心理负担重,校长、教师、家长、亲友见到学生先问在班上排第几名,得多少分,考好了就奖励,考不好就讽刺挖苦,甚至打骂造成学生心理压力大。三是全面提高教师素质。
一、摆正“减负”的几个关系。
1、“减负”与全面发展:
学生负担减轻,效果要体现在全面发展上,减轻学生负担就要大力推进素质教育,让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得到发展。一是要切实把德育摆在全面发展的核心地位,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二是要教育学生刻苦学习,立志成才,优化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落实,有利于智力开发和能力培养。三是认真抓好体育工作,健康的体魄是建设现代化的保证,是人生存的首要条件。四是加强美育,现在有的学校的学生不会唱歌,不会跳舞,不会审美,问题在于有的学校不按课程计划上课,随意将音、美课改学语、数、外等,学生得不到艺术教育,影响的全面发展。五是加强劳动教育,学校要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和劳动技能,组织学生参加劳动和社会实践。
2、“减负”与提高质量
减轻学生负担,不是不要质量,而是为发更好的提高质量,现在一提“减负”就是少留作业或不留作业,这不仅是错误的,而且是违背教育规律的,我们讲减轻负担,减的是不按教育规律办事,不按教学要求教学,用作业变相体罚学生等造成的负担,这种违背教育规律的作法不仅不会提高教育质量,而且影响了学生身体健康和全面发展。因此,减轻学生负担,就要严格按教育规律办事,严格执 1 行教学计划和课程要求,优化课堂教学,所中说,减轻学生负担不是不要质量,而是为了更好的提高质量。
3、“减负”与家长
要使家长在“减负”中发挥促进作用,重要的是解决家长的思想认识问题,使家长认识到过重的课业负担对孩子健康成长造成的影响,使家长认识到,“减负”就是解放孩子,让他们生动活泼充分地发展,其次,也应让家长懂得“减负”不等于使孩子没有压力,而是要变学习压力为动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苦学为乐学,在家庭中少以显性教育的形式出现,而更多地潜移默化地对孩子施加影响。
总之,“减负”不是一朝一夕能奏效的,这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努力做好“减负”工作,才能使之真正减下来,教育教学才能搞上去,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的有用人才。
二、课堂教学
1、教学目的要明确。教师要认真地学习新课标,认真地研究教材的编写意图。坚决杜绝课堂教育的不明确,随意性大,浪费时间,徒耗精力,完不成教学任务随便增加课时,挤占自习课,活动课,甚至利用星期
六、日和节假日。这样势必造成恶性循环,对社会也会造成恶劣影响。总之,无目的的教学会给教育教学带来很多负面影响。教师一定要克服教学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加强教学过程的针对性。这样就要求教师不但要认真备课标与教材,还要认真地备学生。备课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上好课的前提,更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保障。
在备课和讲课中要特别注意面向过程、面向全体的教学。要重视引导学生对知识过程的理解,以及研究规律的过程和思维方法。
如:初中物理第一册中研究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时,提问学生:小车从斜面上滑下时的长短(或运动路程的长短)与哪些因素有关呢?给学生留有时间,让他们去想、去猜,通过学生的讨论和有关自然现象得出他们的猜想——①与小车离开斜面时的速度有关;②与小车受到的阻力有关。并让他们简要地说出理由或举实际例子,然后通过实验和控制变量逐一验证。这样学生对研究规律的过程理解了,也学会了研究的方法,从而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总之,要让学生体会和参与研究的过程并学会研究的技能技巧,总结规律并运用于实践。
2、要教法得当。教师不管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首先注意与学生感情要融洽,要多表扬少批评。教师要常常提醒自己“教育应该是有童心的人从事的最人道的事业,爱是教育的营养,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要善于站在孩子的心理上体情察物,与学生相通相容,形成良好的人际心理空间。因为良好的心理气氛胜过任何教育技能。“情通则理达”,没有情的滋润,没有教师良好的心理品质,没有教师德行的感召,就没有学生健全的人格发展,也就没有教育和教学的成功。教和学是同步进行的,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坚决杜绝满堂“灌”,你教他学,甚至他不学,你就将采取多加时间或利用节假日补课,多留作业,或一遍一遍得提问。然而煞费苦心。很少产生期望的效果。因为受教育者感到他是作为无能、无用的角色而受到特殊的待遇的。他没有主体人格的心态,只有失败的自我意识。不论孩子还是大人,都是人格的顶峰。无兴趣已是苦役,强制学习更是一种处 2 罚。这种苦不堪言的外部强制性的教育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导致教师的关系的紧张,学生一个个落伍、厌学,学生甚至认为他在给你教师学习,因而他就不给你学,双差生和辍学生越来越多。使教育教学陷入了误区。
教学过程是一个认识过程,要使学生掌握好科学文化知识,学会必要的技能和技巧,最根本的问题在于教师的主导作用下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怎样才能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呢?无疑“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好”和“乐”而产生的求知欲与探索知识的迫切心理是直接影响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内部动力。因此,在教学中应采取生动的富有感染力的适应学生心理特征的教学方法。
如:初中物理第一册绪论的教学是学生对物理是否产生兴趣的关键一节,因而教师在这一节一定要通过实验和如何解释一些自然现象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例如:把刚刚从火焰上拿下、水已停止沸腾的烧瓶塞好,倒过来向瓶底浇水(冷水),介绍完此实验,教师提出问题:当将冷水浇到瓶底后,瓶内的水为什么又会沸腾呢?学生感到新奇,急于知道其原因,即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对物理产生深厚的兴趣。不管学生的程度如何,教师都应倾注满腔热情,关心每一个学生,一句表扬的话语,一个友好的动作,甚至一个肯定的眼神,都可能使学生感动而亲其师信其道。如:我们在批作业中注意用鼓励的评语:“你很聪明,只要再细心点就更好了”。在上课时说:“看谁聪明,只要再细心点就更好了”。在上课时说:“看谁能想出更好的方法”。引导全体学生的注意力,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给学生动手、动脑探索、研究的机会和时间。
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并不是教师有没有讲清楚、讲透而是看学生有没有参与教学过程,主动接受知识,乐观探究。因此教师应把活动权交给学生,把发言权留给学生,就是说把学习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的学习热情的亲自动手探究,主动交流,讨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得到极大的满足。
物理概念不仅是定性的反映客观事物的属性,而且有一些还定量的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因此,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从本质上理解个掌握物理概念,避免形式主义的了解和机械背诵概念的定义,如果概念还不清,就不可能真正掌握基础理论知识,更谈不上运用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学习物理概念和定理有一定的心理过程,这一过程基本上是建立在进行实验、观察现象的基础之上的,在观察物理实验中,我们更多的需要有意注意。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关于浮力的实验,重点观察的现象是物体在水面、水中的状态,排开液体的量与弹簧称的读数变化间的关系,通过指导,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我们所需要研究的现象方面来,使学生由消极的观看者变为积极的参与者,由盲目的观看者转化到密切地观察各种物理现象,成为有目的的研究者。利用实验的直观性,易于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观察又可搞活实验,促进学生的兴趣转变为积极思维,产生对观察到的物理现象进行研究的欲望。
3、教学手段要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注意让80%以上的学生掌握当堂课80%以上的信息量。这就需要教师利用好各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如:投影、录音、多媒体等先进教学手段。既可节约大量教学时间,又可作用于学生的各种感官,使生动形象直观性强的内容便于学生储存记忆,不仅提高了教 3 学活动的效率,而且使得教学活动本身产生了重要变化,扩展了教学活动空间,达到了过去无法达到的广度和深度。目前,教师们还不够重视或不善于利用这些先进的教学设备。我想,若教师们尝到现代教学手段带来的甜头时那将是另一番天地。
目前,现代教育技术在学校得到了快速地推广,多媒体课件以其强大的表现力、感染力和吸引力,通过形、声、色、光的传播,已经成为一种高效有力的教学辅助手段,对于优化教学过程和强化教学效果是有积极的影响的。例如:在探索两个分运动的性质,分运动和合运动的关系上,课件的展示可使教学中的难点得以突破,重点得以强化,给学生以深刻的印象,再加上教师的演示教材中的双球落地实验,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把课件和实验有机的配合起来。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通过信息技术与物理的整合,优化课堂教学,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既增大课堂教学容量,也丰富学生的视野,学生学得生动、活泼。
4、要精选练习,提高能力。在加深理解巩固记忆的基础上注意进行应用能力的训练。通过应用实践提高应用能力是培养应用能力的唯一途径,做习题则是训练应用能力的主要办法。通过做习题运用所学知识;通过做习题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做习题掌握总结解题方法; 通过做习题理清不同类型题目的不同解法;通过做题举一反三,提高解题效率。
做题的原则是多演各种类型的试题,并注重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不能笼统的说多做习题,应科学地安排做好各种类型的习题。把中学生所做的题进行分类,可分作四种类型,那就是:A基础题B综合题C能力题D难题。所谓基础题是指运用概念、定理、公式、法则解题演算的基本习题。所谓综合题是指几项基础习题类型的合并性题,所谓能力题是指明显地体现智力、能力因素的综合题,所谓难题,则是指综合性、能力性更高或演算更复杂,程度式更多变化的习题。
一般中学生,做各种类型题的时间分配如下图。
(1)按学习过程先后,从易到难,处理习题类型的次序是:A→B→C→D。(2)按习题所用时间、精力的多少来比较,依次是A>B>C>D。
A是基础题,看去简单,做起单调,但它是基础,所以要在熟练地运算基础题的前提下,再考虑其它类型题。
(3)要提高综合应用能力,提高解题运算能力,当然不能只停留在基础题上。因为那样做,解题能力就得不到提高,智力开发,能力培养就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当然它也就不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更不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
所以,我在安排作业时间时,一方面强调A>B 和A>C,但另一方面,则应该是A<(B+C)。就是说,综合题和能力题的总量,应该,也必须超过基础题的总量。这就为达到“能力强”,在做题量、做题时间两个方面加以保证的相应安排。
(4)在做各种类型题的过程中,都是由“理解+记忆+应用”共同参与进行的。所以,做习题过程也就是理解、记忆、应用共同参与和深化学习的过程。
(5)对于学习基础,学习状况不同的学生,不同类型题的比例,应从实际出发相应调整。基础的同学,如下图,特点是进一步做基础题的比率,而不必勉强去作难题。
(6)基础强的同学,其时间分配可如下图。特点是明显增强综合题和能力题的比例,但基础题仍不可忽视,可以按A∶B∶C=3∶3∶3的模式安排。难题当然要有,但仍不能作为攻克的主要方向。
不论哪一种基础类型的学生,在做习题中,都要讲究质量四定原则,定时,定量(做题数量),定质(准确率),定查(自己验算考查或者教师组织考查)。
在做题中,也要追求做题高效率原则:准确率高×速度快。
5、要教会学生学习。高效地学习,离不开教师的辅导,但指导只是手段,指导必须把学生导向学会学习的境地。只有学会学习,学生才会真正具有一种参与到教学过程中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最好给学生留下归纳、整理、记忆、练习的时间和机会。教师要精心设计练习题,数量不要过多,质量要高,作业要有启发性,不机械、不重复、不留惩罚作业,而要追求做作业的高效率。
高效率=准确率高×速度快。要明确提出“定时、定量、定质”的三定自我要求,就是获得作业高效率的具体办法。每次作业都有这样的要求,每次考试也都有这样的要求,效率要求就变成了习惯要求。习惯要求形成习惯行为,作业效率就会得到保证。作业效率要求是在日常的作业中得到提高。要求学生要对自己提出要求“一遍做对,一遍做好”的硬性要求,并力求次次落实。学生对自己要求就愈高,学生的上进精神就愈强。学生的思维就活跃,学生的学习状态就愈积极,所以加强演题训练的实践和要求是提高作业效率的唯一途径和方法。
总而言之,使我们的教育教学步入“高效率”“高质量”是教师的天职,是教师的师德所在。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把学生放在首位,注意加强对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培养。在教学设计时,努力结合学生特点实实在在,精益求精。帮助同学对物理这门学科建立起学习兴趣,这对我们更深入的开展教学有大利而无小僻,更能督促我们努力将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主探索,主动发展的天地。使学生成为真正的知识主人,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喜欢,探索物理世界!感受物理的乐趣,力量!
参 考 文 献
1北师大编写的九年义务教育四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2002年5月第三版物理第一册、第二册和高中物理课本。
2刘君圣,概念教学初探,牡丹江大学学报 1998(3-4)。
3冯毓安,实验观察与教学初探,阴山学术自然科学版 1998(1)。
11.化学教学与环保教育 篇十一
环境污染是当代一个全球性的问题,环境保护问题已越来越为世界各国所关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把生态教育列为主要工作,并推行了一系列环境教育计划,将1990~1999年作为“环境教育十年”。我国已把环境保护列为基本国策,国家教育部也从1990年起把环境教育纳入九年义务教育大纲,并在《关于普通高中教学计划的调整意见》中指出:“把环境教育渗透到有关学科教学中去。”然而,当今全球十大环境问题中有八大环境问题与化学化工生产有关。由此可见,寓环保教育于化学教学,是人类生存、社会发展所赋予每一位化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为了教育学生强化环保意识,在化学教学中,我从以下几方面做了一些工作。
一、结合教材内容,进行环保教育,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阵地
在课堂中,我们讲授环境化学的一些重要内容,它是研究化学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变化规律,即在分子、原子的水平上用物理化学等方法去研究环境中化学污染物的来源、迁移、转化过程中的化学行为,以及反应机制、积累和归宿等。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来调动学生的主体性的情感,巧妙地创造成功情境,使学生能够了解环境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和情感。在初中化学中,结合教材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也是每位化学老师的义务。为此,我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探讨和尝试,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在化学实验中渗透环保教育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观察到用语言难以表达清楚的清晰的实验现象,增强直观的感性认识,而且能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实验必定会涉及到有害、有毒的物质,从某种意义上讲学校中环境污染主要来源于化学实验。因此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是非常必要的,而且更加直观,更现实,更生动,其效果更显著。具体做法可以是:
1.做实验离不开化学药品,要让学生认识到药品的保存方法,从而体验环保的意义。例如:易挥发的药品要密封,并用钟罩封闭贮存,对剧毒品如砒霜、汞、白磷等用专柜上锁保存,定期检查,对见光易分解的药品要用专柜避光保存。
2.正确处理废弃物,尾气的吸收处理,使学生养成自觉保护环境的行为。在化学实验中,不仅要少用药品减少废度物,同时对其废弃物也要妥善处理,决不能随意倾倒,造成环境污染,有的还可以变废为宝。在初中化学教材上有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教材中所给装置的不足之处,可能造成的后果,然后讨论如何改进装置,在师生讨论、评价的基础上,教师演示,让学生亲眼看到尾气的燃烧,尾气中存在一定量的一氧化碳,总之要让学生在化学实验中,增强环保体验。
3.在学生动手实验时,要让学生体验环保。学生做实验时,严格要求按规定量取药品。否则,量多,不光会造成浪费,更重要的是可能会污染大气或水源。如做硫燃烧实验时,硫磺取得过多,就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硫,污染空气,若实验不在通风橱内进行,实验室内污染会更重。
三、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让学生积极参与环保行动
环境保护教育仅靠课堂讲授是不够的,首先可充分利用课外活动,联系实际,联系社会强化环保教育。把环保实验安排在课外活动中进行,既可补充课堂教学上因时间限制而造成的不足,又可使学生加深认识,充分理解污染物对环境的危害。课外活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例如组织学生测定大气污染物浓度、周边水的酸碱度,到污水处理厂参观污水处理,利用课余时间到野外收集废电池等等,让学生亲身体验环境污染的程度及其危害性,在进行环境保护教育的同时,也增强和提高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环保教育的课外活动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组织环保专题讲座。中学化学教师不妨把环保知识讲座列入教学计划,结合“世界环境日”、“国际保护臭氧层日”或全球的环境污染事件,既可由化学教师作专题讲座,也可邀请环保部门的工程技术人员就本地的环境保护现状组织讲座。通过这些专题讲座,能够较好地丰富学生的环保知识,加深学生的环保意识。
2.开展环保课题调查。如组织学生对家乡的河流湖泊的水质污染情况或附近乡镇企业的废水、废渣排放情况进行调查,就调查情况写好调查报告,进行讨论,并向有关部门反映,呼吁社会来关心我们的生活环境。
3.组织环保科技活动。我们可以通过成立兴趣小组,开展与环保有关的科技实验活动。如设立废物回收箱,常年回收废电池、废弃塑料等对环境危害较大的生活废弃物。又如常年观察并记录学校或家乡的空气污染(或水污染)情况,并积极参与保护空气质量(水质)的活动。还可以设计一个专题,为治理附近中小型工厂的污染出谋划策。
12.化学教学与素质教育 篇十二
长期以来,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初中化学教学中的片面追求考试分数、题海战术, 无原则地赶进度, 延长复习时间等等违反教学常规的现象大量存在。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不能正常发挥, 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严重脱节, 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教师不能完成教育所承担的社会职能。改变这个局面, 实行向素质教育转轨, 初中化学教育应从课堂教学, 实验教学, 习题教学, 活动课教学, 育人环境等方面按照不同的教学目标进行。
一、优化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应是教会学生对化学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的真正掌握, 发展学生的基本素质, 而不应全部以解题的技能训练来代替它, 防止淹没在题海中。
教学中要注意不能简单地从化学原理及概念入手来讲授, 可以从化学的实际应用途径出发, 再深入至化学原理及概念, 以致再分类, 解释, 做练习, 从而使学生在接受化学新知识时学得实际些, 理解得深刻些。只有针对不同的概念和知识, 将化学和社会实践紧密地融合在一起, 才会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并形成深层次的认识, 从而使学生能对现代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作出积极的响应。也只有把“由旧知识发展成新知识的方法”教给学生, 才能促使学生由“学会”变得“会学”, 从而适应发展的要求。
二、化学教育靠实验育人
化学实验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对学生的观察能力、规范操作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的训练上。
实验能力, 包括按实验步骤进行实验的能力;基本操作能力;实验设计能力;观察、测量、分析和判断能力;选择仪器、试剂、技术和条件的能力。通过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在实验中, 要求学生有目的、有计划、有顺序地观察。
三、习题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综合能力
习题教学应通过学生自学和开展典型习题的课堂讨论, 加强和检查学生的自学效果, 活跃课堂教学的气氛, 形成自学能力和思维能力, 适应信息迁移式试题。
在习题教学上, 要“精讲多练”, 作为教师, 应有“精品意识”, 精讲精练, 适应教学的改革。因此, 选择的练习题应编些问答、分析推断和一些综合题, 注意概念异同的比较、理论的交叉、综合等。这样才能更好地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接受新的信息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四、化学活动课教学是培养人才、促进人才成长的基本途径
化学活动课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对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 以及学生动手、动脑能力的训练上。化学活动课要紧扣教材, 使活动课联系教材内容、扩大知识面, 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 让学生亲手操作、熟练掌握常用仪器的安装、使用。 (2) 结合课堂学过的知识, 进行深入探讨, 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如实验室做过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 为什么不用浓盐酸?为什么不用硫酸?可以让学生通过活动课亲手实验, 得出结论。 (3) 利用活动课组织学生参观, 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 (4) 掌握某些生产原理,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创设良好的化学育人的物质环境、社会环境以及文化环境等, 也是实施化学教学素质教育不可忽视的方面
13.语文教学与闲暇教育 篇十三
闲暇对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闲暇教育正越来越引起重视。语文学科与闲暇联系最密切,语文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决定着一个人的闲暇生活的质量;丰富而充实的闲暇生活对语文素养的提高也具有重要作用。笔者思考:就从课堂入手,在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的闲暇生活,这样让课堂教学松绑,还学生精神自由,也还语文教学以常态。
一、语文与闲暇,密切的联系
语文学科与闲暇的关系,可以从语文学科课程性质看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它的基本功能决定了与闲暇教育关系的密切。
⑴语文的基础工具功能。主要表现为它着力于培养学生的读写听说能力。一个爱读书、善于读书的人,其闲暇生活一定是充实而美好的;而一个不仅爱读书,而且爱写作、善于写作的人,其闲暇生活则更充满创造的快乐。另一方面,一个善于倾吐自己心声并长于倾听别人发言的人,定能与别人很好沟通并受到别人的欢迎,进而比一般人拥有更充实的闲暇生活。
⑵语文的文化传承功能。因为祖国语言是祖国文化的载体,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过程就是学习祖国文化的过程。语文教学可以提高人的文化素质,这对于提高闲暇生活的品味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文化素质高的人精神生活一般都很丰富,往往爱好旅游、收藏、阅读等有益身心的活动并能自主地、合理地安排自己的闲暇时间。
⑶语文的审美教育功能。语文教育的过程相当程度上是学生感悟文学形象、陶冶审美情感、提高审美能力的过程。语文教学最有利于人们“为了欣赏自然、文学、艺术的各种形式作好准备”,有助于人们在闲暇中从事欣赏自然、文学、艺术等各种形式的活动。
⑷语文的思想品德教育功能。语文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闲暇价值观和闲暇道德观。它能使学生明白闲暇在人的全面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会科学地选择闲暇方式,自主地安排闲暇生活;树立高尚的闲暇道德观,不做有损于他人和社会的事情。
⑸智力开发功能。这是所有学科共有的功能,当然也与闲暇有密切联系。
二、教学与教育,有意地渗透
语文学科虽然与闲暇有密切关系,但如果语文教师不具有闲暇教育的意识或不重视在教学过程中渗透闲暇教育,语文学科的闲暇教育功能也必然大打折扣;闲暇对语文教学的巨大促进作用也必然发挥不出来。我们认为,无论采取什么样的实施策略,以下几个问题应引起小学语文教师的注意:
首先,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加强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树立正确的闲暇价值观。一方面要相信学生具有自我发展、自我教育的可能性,一方面要重视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要给学生留出足够的闲暇时间,要尽量少布置、不布置语文课外作业。只有硬性规定的课外作业少了,学生才有可能享受闲暇,在闲暇中学习语文,在闲暇中发展包括语文能力在内的多种能力。知名语文教育专家程红兵先生说过:“……事实上学生的成长,不仅仅限于学习上,学生们的正事不仅仅限止在课业上,而且‘三闲’(闲话、闲事、闲思-笔者注)特别是我们老师所认为的‘胡思乱想’里面就很可能孕育了创造的细胞,一遇时机,它就将萌芽破土,迅速成长,有句话说得很好,需要是创造发明的母亲,那么玩耍则是创造发明的父亲……”
其次,在不忽视小学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的同时,要充分重视它的人文性。通过加强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审美能力。其中,审美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因为审美活动是高质量的闲暇生活的主要内容,无论是欣赏自然、文学还是其他各种艺术,都需要比较强的审美能力。在这方面,我们的语文教育做得是远远不够的,总体上是重视实用性,忽视发展性;重视语言教育,忽视文学教育。有鉴于此,语文教学中应尽可能少些分析,多些感悟;少些讲解,多些诵读;少些实用,多些审美。
第三,要将语文教学和生活结合起来,和娱乐结合起来,和休闲结合起来。语文来自生活,反映生活,服务于生活,语文教学理应与生活相结合。对小学生来说,他们的注意力尤其容易为丰富多彩的娱乐、休闲活动所吸引,语文教学如能和学生娱乐、休闲相结合,必将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并使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浓厚的学习兴趣反过来又会影响学生的闲暇生活,使语文学习向闲暇延伸。具体来说,有这样几个方面值得一说:
1.要引导学生写自己的闲暇生活、说自己的闲暇生活,表达自己对闲暇生活的感受,在说和写中帮助学生提高在闲暇中的自我决断能力,树立正确的闲暇观念。例如,着眼于对学生进行闲暇教育并提高其语文能力,我们可以让学生说、写如下话题:“怎样度周末”、“快乐的双休日”、“难忘的一次旅行”、“我的业余爱好”、“我最喜爱的一种动物”、“第一次做饭”、“我学会游泳了”、“我爱唱的一首歌”、“我最喜欢的一部电影”等等。
2.语文教师应特别注意观察、了解学生当下的闲暇生活,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闲暇生活的引路人。如教师在了解学生闲暇生活的基础上可组织学生对正在热销的少年儿童读物进行评论,对正在热播的电视剧、动画片展开讨论,对即将播映的精彩影视剧进行介绍,对即将举行或正在举行的体育比赛进行预测或发表观感等。
3.教师尤其应注意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激发学生对课外读物的兴趣。对于课外读物的兴趣,其意义不仅仅在于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更在于提高人的修养、品味,丰富、充实人的闲暇生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许多作家在回忆自己如何走上创作道路的时候,都特别提及幼时看过哪些课外书,如何从这些书中得益。作家们的成功经验值得每一位语文教师参考。
第四,在坚持以教师为主导的情况下,要设法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变讲堂为学堂,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要加强自学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叶圣陶语);要重视好的语文习惯的培养,使在语文课上学到的种种方法成为终身以之的习惯。强烈的主体意识、过硬的自学能力、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对语文学习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而且也对一个人能否拥有丰富而充实的、自主支配的闲暇生活起决定作用。
总之,小学语文学科与闲暇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语文教学是实施闲暇教育的主渠道。语文教师应树立现代教育观念,重视在语文教学中渗透闲暇教育,充分发挥小学语文学科的闲暇教育功能,进而发挥闲暇教育对语文新课标教学的促进作用。
14.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 篇十四
主管单位:山西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山西省教育学会 邮发代号:22-135 创刊时间:1981-01-01 周期:月刊 开本:16开
业务类型:杂志征订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期刊省级期刊
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小学教育教学版杂志基础信息:
《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小学教育教学版》创刊于1981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山西省教育厅主管,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山西省教育学会联合主办的教育类学术刊物。本刊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双百方针”,理论联系实际,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和学科基础理论研究,交流科技成果,促进学院教学、科研工作的发展,为教育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主要反映教育理论及教育改革方面的研究成果。读者对象为教育理论、教学、教育管理工作者及师范院校学生。
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小学教育教学版杂志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基本理论、教育决策与管理、思想品德教育、教学理论、课程论、教育心得、比较教育、教师论坛、青年论苑、学术动态等。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小学教育教学版杂志社简介
1.来稿要求论点明确、数据可靠、逻辑严密;图表应具有自明性。学术论文不超过6000字,综述性文章不超过7000字,研究简报在3000字以内。论文的格式顺序:题名、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及通讯地址、第一作者简介、中英文摘要、中英文关键词、中图分类号(可不写)、正文、结论、致谢(可不写)、参考文献。
2.题名应紧扣主题,简明概括文章的主旨,字符限于20个字内。题名应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缩略词、字符、代号和公式,必要时可加副题名。
3.来稿文责自负。署名应署真实姓名。多位作者署名之间用逗号“,”隔开;不同单位的作者,应在姓名右上角加注不同的阿拉伯数字序号,并在其工作单位之前加与作者姓名序号相同的数字,以便于建立作者与其单位之间的关系。中国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采用姓前名后,中间为空格,姓氏的全部字母用大写,复姓应连写,名字的首字母大写,双名中间加连字符,姓氏与名均不缩写。
4.姓名(出生年-),性别,籍贯(××省××市(县)),学历,职称,主要从事的研究方向。5.作者单位必须用单位全称,所在省市名及邮政编码。多个作者单位之间用“;”隔开。通讯地址应尽可能详细,便于与作者联系。投稿联系发表编辑扣2014148452 6.一般要求作者提供报道性摘要。它用来报道论文所反映的作者的主要研究成果,向读者提供论文中全部创新的内容和尽可能多用定量或定性的信息,尤其对试验研究和专题研究类论文。摘要中要写的内容一般包括研究工作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而重点是结果和结论。篇幅以200~300字为宜。写摘要一般用第三人称,在文中不出现如“本人”、“笔者”、“我们”等术语。摘要中应排除本学科领域中已成为常识性的内容;切忌把应在引言中出现的内容写入摘要;一般也不要对论文内容做诠释和评价;不得简单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7.以短语为主要形式,尤其以名词短语最常见。即题名基本上由1个或几个名词加上其前置和(或)后置定语构成。英文题名应与中文题名相吻合,一般以不超过10个实词为宜。8.要求英文摘要简洁、准确,字数一般为150~180个词为宜。常用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其他时态较少用。语态有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尽量使用短句。
9.应选取3~8个能表达论文主题概念的自然语言词汇作为关键词,尽可能从题名、摘要、层次标题和正文中选。
10.若是省、部级以上基金资助产出的文章,请在首页地角处注明基金项目名称(项目编号)和批准文号,文章将被优先发表。
11.前言以简短的篇幅介绍论文的写作背景和目的,以及相关领域内前人所做的工作和研究的情况,说明本工作与前人研究的关系、目前研究的热点、存在的问题及作者工作的意义,引出本文的主题给作者以引导。引言也可以点明本文的理论依据、实验基础和研究方法,简单阐述其研究内容;简单预示本研究的结果、意义和前景,但不必讨论;不必插列图表和公式,不分段。
12.正文是科技论文的核心部分,分析和解决前言中提出的问题,一般都应包括:研究的对象、方法、结果和讨论等几个部分。实验与观察、数据处理与分析、实验研究结果的得出是正文的主要部分,应予以重点论述。正文的章和条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一级标题:1,2,3„;二级标题:1.1,1.2,1.3„;2.1,2.2„;三级标题:1.1.1,1.1.2,„;2.2.1,2.2.2,„。正文内容务求客观、科学、完备,可借用图表说明问题。所有的物理量皆应符合国家标准(GB3100~3102-93)。
13.图表都应在5幅(个)以内。图应绘在白纸或硫酸纸上,集中附在文后,文中还应随文字每图留出四行距的图空,并在图空下方注明图号和图题;只用黑白照片,不用彩色照片。图件大小不得超过16开纸,最好在7cm×7cm以内。表格宽不超过16cm,长不超过20cm,一律使用三线表(无竖线,横线仅保留顶线、底线及栏目线,个别加辅助线)。全文统一编图、表序号。若用计算机制图,图中的字用6号宋体。图表“标目”中量和单位采用“物理量/单位”的形式标出,如速度为“V/(m·s-1)”。绘图软件用Coreldraw9.0和Photoshop6.0。14.结论是在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的基础上,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而得出的富有创造性、指导性、经验性的结果描述。它又以自身的条理性、明确性、客观性反映论文或研究成果的价值,结论应与前言呼应。
15.参考文献不少于5条,综述性论文不少于30条,同时应在文中引用的地方标出序号。参考文献中的作者为1~3位时应全部列出,多于3位时只写前3位,后面加“等”即可;多位作者之间用逗号“,”隔开。请参考以下格式:
①专著:[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②会议论文:[序号]作者.题名[A].会议名称,会址,会议年份。
③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序号]作者.题名[A].论文集编者.论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投稿联系期刊之家辅助发表职编辑扣3070266983 ④期刊中析出的文献:[序号]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号(期号):起止页码。⑤学位论文:[序号]作者.题名[D].保存地:保存者,年份。
⑥专利文献:[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⑦技术标准:[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⑧电子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16.邮寄稿件要求
①标明作者详细通信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
【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推荐阅读:
学习《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心得10-25
三年级法制与安全教育教09-20
学科渗透法制教育简报06-17
法制教育教学计划12-18
语文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学设计10-03
深入开展青少年法制教育的做法与体会11-01
学科渗透法制教育培训的简报12-01
学科渗透法制教育工作计划12-31
一年级数学法制教育渗透学科教学教案08-30
小学生法制教育教学总结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