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的灭绝课件设计

2024-06-29

恐龙的灭绝课件设计(共14篇)

1.恐龙的灭绝课件设计 篇一

《恐龙的灭绝》教学设计

一、实物导入 认识恐龙

出示恐龙玩具,问:这是什么?(与生交流)师生一起识记“恐”(板书:恐龙)是呀,当我们人类第一次看到恐龙的时候,它带给我们的就是这种„„恐惧、恐怖的感觉。所以,我们给这种动物取名为——恐龙(生接着说)二•交流资料 了解恐龙

师:1•同学们知道的真多(认识了那么多恐龙,),那么,你们还知道有关恐龙的哪些知识?现在把你们课前收集的资料展示出来。

2•同学们收集的资料真多,令老师打开眼界,庞大的恐龙已经有两亿多年的历史,人类的历史却只有三四百万年,人类的历史和恐龙相比那就短多了。(课件:比较两亿和三四百万)

3、让我们坐上时空机,到两亿多年前的地方去看一看好吗?准备好了吗?(播放视频:恐龙的繁盛时代)

4、同学们,刚才你们看到了什么?(生汇报)

师:这些恐龙有的在地上走着,有的在天上飞着,有的在水里嬉戏。在那个时候,恐龙是整个地球的主宰。但现在我们还能看得到这样的现象吗?(生:见不到了。)师:这只不见了,这只也不见了,这一只只恐龙都不见了,最后一只恐龙也不见了,我们再也见不到恐龙了。这就叫“灭绝”(板书:灭绝,补全课题。)

庞大的恐龙在这个地球上称霸一亿多年。可是今天的我们,今天的人类却只能坐在教室里,从电影里观看恐龙,从博物馆和书籍里想象恐龙往日的灿烂•辉煌。这是因为恐龙已经灭绝了。此时此刻,你有什么疑问吗? 师:是啊,“庞大的恐龙为什么会消失了呢?”

(课件:庞大的恐龙为什么会消失了呢?指导读出疑问无奈惋惜的语气)

师:老师看到有的小朋友都皱起了眉头。是呀,恐龙的灭绝这的确是一个谜,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个谜。指导书写。(课件:谜字)

言字旁起笔在左上格中间位置。横折提起笔在横中线上。然后写米。(师边书写“谜”边指导。)

师:写“米”的时候,注意“点”写在言字旁点与横笔之间。竖与言字旁的点同高。好请大家练写一个.谜字我们揭开了,那么同学们想快点了解庞大的恐龙家族灭绝之谜吗?,那就赶快打开课本自由朗读课文,找出有关恐龙灭绝的原因吧 三•初读课文,了解消失之谜 快速浏览课文,看一下课文共给我们介绍了几种灭绝的原因?同时要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四•以读促悟,加强了解

1•师:恐龙灭绝的说法这么多,请同学们默读第一种说法,读后说说从中知道了什么? 课件:(一种说法是,有一段时间,地球上突然变得十分寒冷。恐龙没有冬眠的习惯,它们不能像蛇和乌龟那样,借冬眠来躲避寒冷。加上恐龙身上没有皮毛来保暖,它们耐不住严寒,就慢慢地消失了。)(出示:严寒

躲避

耐不住)生:学生领读词语。

师:关于恐龙灭绝的原因,有种种说法,你能用上这三个词为我们说说吗?

(出示:因为地球突然变得十分寒冷,恐龙无处

,所以就慢慢地消失了。)

谁能找出最关键的一个词(板:严寒)

2•师:同学们,这只是其中的一种说法,还有另一种说法呢?让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来到几千万年前(课件:行星撞击地球)看了录像你有什么感觉?

我们看一下课本是怎么说的(课件:另一种说法是,宇宙行星撞上了地球,尘埃把太阳遮住了,地球上一片黑暗。因为没有阳光照射,植物大量枯萎、死亡,那些以植物为食物的恐龙和其他动物,渐渐地死去了。随着动物的减少,食肉的恐龙找不到足够的食物,也渐渐地灭绝了。)

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师:老师这里有一条生物链,让我们看着它再来说说。课件:

师:瞧,在温暖的阳光下,植物生长得多么茂盛,以植物为食物的恐龙和其它动物,还有食肉恐龙,它们尽情地享受着阳光和食物。可是,有一天,宇宙行星撞上了(地球),尘埃把(太阳)遮住了,地球上一片(黑暗)。因为没有阳光照射,植物大量(枯萎、死亡),那么以植物为食的恐龙也(渐渐地死去)了,那些以植物为食物的其他动物也(渐渐地死去)了。随着动物的减少,食肉恐龙找不到足够的食物,它也(渐渐地灭绝)了。恐龙就是这样在地球上渐渐地(消失)了。

3`师:关于这种说法很多人都认同,但有一些科学家又提出了另外一些说法,是什么呢? 小声读第4段,找出另外3种原因。

师:是不是关于恐龙的灭绝就只有这几种说法呢?你从文中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师:是呀,还有很多很多作者不能一一写出来,所以用了一个省略号。

师:最后的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除了课本上所说的原因,你能想象出还有什么原因造成恐龙灭绝吗?

师:的确,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很多,无论课本上说的还是我们想象的原因,(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又不能完全让人相信,所以恐龙的灭绝至今还是个谜。这个谜同学们想去揭开吗?那你打算怎样揭开?)其实不管是现在的一些说法还是将来同学们研究的说法,有一个事实已经摆在了我们面前,那就是恐龙已经灭绝了,不管是哪种原因都是因为恐龙所生活的环境发生了变化,由此,我想到了我们地球上还有一些濒临灭亡的动物。比如:大熊猫(课件)师:同学们,学了课文,看了图片,让我们深深感到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生灵跟我们人类一样有生存的权利,此时,你有什么话想对他们说: 课件:我想对动植物说。。。我想对大自然说。。我想对人类说。。

同学们说的真好啊!老师也有很深的感受,借这个机会老师给大家送上这样一首诗:为地球妈妈做些什么

2.恐龙的灭绝课件设计 篇二

关键词:三正,趣味,慢写,CAI,评改

教学内容:

掌握9个生字的正确写法。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出正确美观的9个生字。

突破方法:

讲故事、背写字歌、示范写、字帖写“两条腿走路”。

教学难点:

做到“三正”即正确的执笔,正确的写字,写正确的字,写美观的字。9个生字的正确、规范、美观书写。

教学教程:

板块一:寓言趣导,展示写字姿势的“三正”。自编寓言:《蓝孔雀和绿孔雀》

[设计意图:寓意:绿孔雀能把自己最美丽的展示给大家,给大家带来快乐。而我们和绿孔雀一样把自己最美丽的“屏”展示给大家,那就是“正确的坐姿、正确的写字姿势、工整、美观的字体、书写。”引导学生做到“三正”。]

板块二:游戏连线,领出要写的“字宝宝”。

一、玩抽字卡游戏认识写的字宝宝

把本课既要识又要写的字卡给学生,让学生任意抽字,然后领读两遍。让能用一个词说一句话的学生接着再抽第二张字卡,依次把四个字“耐、类、亡、谜”字卡贴吸在黑板上。

[设计意图:游戏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也能培养学生的参与教学活动的能力。轻松愉快中复习了四个既识又写的字。]

二、连恐龙灭绝说法抽出写的字宝宝。

出示习题,让学生连线,再次理解恐龙灭绝的四种说法,并再次和要写的“严寒、传染”两词语见面。

[设计意图:在复习恐龙灭绝的四种说法中,巩固要写的两个词语并和生字见面。]

板块三:趣味慢写,CAI形象直观写规范字。

一、田字格,展示9个生字,引导归类

师:汉字中有长横和短横,今天我们写的9个字宝宝就是这两个笔画比较突出,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观察,哪几个字是长横突出的字,哪几个字是短横突出的字?

生:学生认真观察归类后:

CAI田字格出示:

长横要突出:亡、染、类。

短横宜收敛:谜、传、类、严、寒。

撇捺应伸展:染、类、寒三字下面的撇、捺。

[设计意图:学生观察整个汉字的特点,归类9个字共同的特点,整体上把握其占位、主笔。]

二、“两条腿”走路,师范写,生练写,写规范字

(一)长横要突出:亡、染、类。

1. CAI田字格出示“亡”。

师:请同学们观察,亡的主笔横怎样占位?把你观察到的在字帖上展示出来。

生:练写。

师评价,亡字的横写不到横平,像是弯弓,师引导学生做双手和肩平的动作,感觉横直。

2.CAI田字格出示“染”。

师:猜谜语,九缸水放在木架上。

生:“染”。

师:观察长横画占位点,“九”以前学过应注意哪一笔?

生:横点位点是横中线,“九”的横折钩,钩要写的有力,像是钓鱼的钩子。

师:引导学生在桌上写横折钩感觉用力。然后在黑板上火车上的田字格上范写,学生跟写。

生:练写。

师评价:及时指导横不够长,撇捺不够伸展问题。带学生双手做横像是支架托住上面的“三点水、九”,然后慢慢放下双臂,由横变成撇捺,像大雁的翅膀伸展才能飞翔。

3.师黑板上书写类。

师评改:XXX同学捺变点写得像小蚕,但是横不长,撇捺仍不伸展,像是有病的字。手把手写。然后评出一位“亡”、“类”“染”三字“小小书法家”。

给予奖励:CAI播放王羲之《白鹅换字》的故事。

(二)短横宜收敛:传、严、寒、谜。

1. CAI出示“严”。

师:我们先来看看创造的“严”字是什么样的?

生;上面两上口,中间里面是敢字?

师: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这样造字呢?

生:刚开始人们可能不爱说话,造两个口字,后来又听到人们不说话不,就把口变成一像“八”字的小点,提醒人们说对话。

师:想象很好。师边范写,边强调两点的写法,以及两短横的占位。

生:字帖练写。

生互相评改,美观的字打圈。不正确的标明。

2. CAI出示“寒”。

师:播放多媒体课件,放两次“寒”字的笔顺书写过程,看看今天我们写的最像“寒”的字宝宝,观察先写哪笔,写哪笔?有一个占位点的特殊点,谁能发现?

生:先写两横,再写两竖横。

生:三点在竖中线上,像串起来的水珠。

师范写,学生跟写:寒字宝盖头,像房子屋檐,一人很冷拿了三堆草,两根柱子,还是有点冷。于是他伸开两手去又拿草,结果又有两点冰掉下来了,更冷了。

生:字帖练写。

师评改:有的同学只拿了两堆草,哦,好冷啊,脚都肿了;有的同学三短横都跑到屋檐外去了,不暖和哦;有的同学三点都不一条线上,珍珠洒了一地啊!把“寒”字都冻病了。

生:看自己哪点有“病”了,美容治病。

3. CAI分别投影出示:“耐、传、肉”四个字。

师引导:学生观察并在火车田字格中,请同学自已练写完后在黑板上展示,把范字卡帖上,进行自评、互评美容。

重点指导:谜:先写言字旁,再写“米”,最后写走之,和几个字的短横写法,占位。

[此环节整体设计意图]

教师的范写如一条写字的腿,学生的练写如一条写字的腿,两条腿协作好才能走路,教师先走,即先范写,后放手让学生练写,路走的快而省时。

板块四:优化评改,“三评”美容字宝宝。

1.“三正表争笑脸”。黑板左侧画上三正笑脸表,整体控制写字习惯评价。

2.比范字我来改。这一环节最好是在学生仿写的过程中。当写好一个字后,随时和范字对照,找出不足之处,以便在写下一个字前加以改进。

3.互评我来改。在仿写后,学生在黑板上展示字,请别的同学对“书写是否正确,结构是否合理,主要的笔画是否突出,运笔是否到位,字面是否整洁进行评价,师帮美容、自美容。

4.师评我来改。教师恰当准确点评,捕捉孩子的闪光点,指出不足的地方,让其美容。

板块五:作业赏析,模仿老师作品提升情趣。

大屏幕展示老师写了一幅作品,请大家看看,老师把《恐龙的灭绝》一文编写成了一首诗,你会发现什么特点?(一首诗里包含了本课9个生字)

板块六:

3.行星撞击致恐龙灭绝的质疑 篇三

行星撞击地球导致恐龙灭绝的假说,只是各种恐龙灭绝假说的其中之一,可它却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可。这个假说的内容是:

大约在6500万年前,一颗直径数千米的小行星撞击地球,引发了一串的反应,进而导致恐龙灭亡。撞击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造成当时全球长时间气候冷却。大部分植物由于无法见到阳光而枯萎,于是食草性恐龙因为没有食物而大量死亡。最后,食肉性恐龙也由于食物匮乏,走向灭绝。

虽然缺少科学的证据,但这个假说的可信性还是很高的。有证据显示,之前生命旺盛的恐龙是在短期内迅速灭亡的。而且有一种化学元素,名字叫“铱”。6500万年前,它在地球上的含量突然大量增加,很可能是“某个外来事物”带到地球上的。有了这两个证据,就使得撞击假说非常合理。

可质疑声也从未间断过,一些天文学家就提出了最新的疑点——足以否定撞击假说的疑点!

最近,天文学家用天文望远镜观测后有重大发现。两年来,火星与木星遭到上万次的小行星撞击。它们上面的岩石,并没有什么变化。这表明,小行星撞击对两个行星没什么影响。也就是说,即使地球遭到撞击,也不可能出现漫天灰尘的景象。

还有,天文学家通过分析小行星撞击火星和木星的速度,得出更加惊人的结论。6500万年前,假说中这个地球被撞击的时间或许也有问题!他们发现,那颗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时间大约在8000万年前左右。这与恐龙灭绝的时间是对不上的,这就意味着小行星的撞击与恐龙灭绝并没有什么直接联系。

4.《恐龙的灭绝》教学设计 篇四

教材分析

让我们和孩子们一起带着这些疑问阅读课文,在想象中漫游恐龙王国,在漫游中轻松愉快地朗读课文,同时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好奇心。不久的将来,这些谜团可能会被正在捧读本文的孩子们揭开。

学习目标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积累词语。

3.有对恐龙的灭绝等自然界现象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和愿望。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精美的画面映入眼帘,仿佛把我们带入了中生代时期,漫游在遍布恐龙的世界里。看,不同种类的恐龙,有的在空中飞翔,有的在地上行走,有的在水中戏耍。看到这般景象,人们不禁会想为什么“今天的人类只能在博物馆或者从电影和书籍中,来想象恐龙往日的辉煌了”呢?是地球的突然变冷,使它们耐不住寒冷,还是行星的撞击破坏了它们的食物链?是越来越多的哺乳动物偷吃恐龙蛋切断了恐龙的繁衍之根,还是流行的传染病带来毁灭性的灾难?这都是至今尚未揭开的谜团。让我们一起带着这些疑问阅读课文,在想象中漫游恐龙王国,在漫游中轻松愉快地朗读课文吧!

二、识字写字

1.识字指导。

本课生字较多,涉及的新词语也较多。除了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认记外,主要要把生活识字与根据生活经验理解词语结合起来。如,“遮住、偷吃、书籍、躲避、死亡、孵出”等都是二年级学生生活中比较熟悉的词语。要通过反复朗读词语,认识词语中生字的读音和意义。“枯萎、尘埃、耐不住、庞大、哺乳、或者”等带有生字的词语不容易感悟,则需要学生自己结合上下文理解,或者查字典理解字义、词义,教师也可作一些简单的解释。

读音方面,注意“类”()不读,“哺”()不读,“或”()不

/ 3

读。

2.写字指导。

(1)写正确。

“染”九缸水放在木架上,“九”别写成“丸”。谜:先写言字旁,再写“米”,最后写走之。“寒”字下边是两点。

(2)写美观。

长横要突出:亡、染、类。

短横宜收敛:“谜”字右边的短横,“传”字上边的短横,“类”字上边的短横,“严”字的上下两横,“寒”字中间的三横。书写“寒”字要特别注意,三个横都不能太长,以不超出宝盖为准。

撇捺应伸展:“染、类、寒”三字下面的撇、捺。

结合“类”字的书写,再次强调“一般情况下,一个字中不要写两个捺;如果出现,就将其中的一个捺变成点”。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交流小朋友们在课下了解到的有关恐龙的资料。

二、朗读感悟

1.教师可提问导入:你想知道恐龙灭绝的原因吗?看看课文里告诉了我们几种说法

2.朗读全文,整体感知。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看谁最先知道课文中告诉我们的几种说法。这样处理是顺应学生想了解恐龙的急切心理。

3.自由交流,引导学生感悟课文中的几种说法。为了引导学生仔细研读课文,可让学生先正确、流利地读一读介绍某种说法的段落,教师随机检查学生生字的学习情况,相机感悟理解一些重点词语。然后要求学生用一句简单的话概括恐龙灭绝的一种说法。

4.引导学生质疑。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

5.认识第四自然段末尾的省略号是什么意思,启发学生帮助科学家再想出一些可能的原因。可在小组里开展讨论。

三、积累运用

/ 3

1.除课本后面“读读抄抄”中列出的词语外,建议再积累如下词语:庞大、冬眠、躲避、耐不住、尘埃、遮住、枯萎、哺乳动物、偷吃、传染病、孵出、雄性、书籍。

2.在科学探究中,发现与揭示事物之间的联系非常重要,阅读教学中理解感悟一些科学小品文需要弄清楚有关事物之间的关系。学完本课后可让学生用线条将下列事情之间的关系连起来。

地球上的条件变化

引起一些事物的变化

结果

地球变得十分寒冷

偷吃恐龙蛋

宇宙行星撞上地球

恐龙耐不住严寒

恐龙灭绝

地球上哺乳动物增多

尘埃遮住太阳,动植物大量死亡

全球气温下降

不能孵出雌性的恐龙

四、实践活动

课后收集一些有关恐龙的资料、图片,在教室的一角举办一个小型展览。

5.关于恐龙的灭绝优秀教案设计 篇五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借助关键语句体会科普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的逻辑性。

3、对恐龙灭绝之谜产生兴趣,并有继续探究的渴望。

教学重点、难点:能借助关键语句体会科普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的逻辑性。

一、谈话导入

1、今天这节课呀,我这个大朋友要带大家认识更多更大的朋友,他们是谁呢?认识吗?叫出来。(出示恐龙的图片)

2、你们真了不起!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恐龙。

看老师写。(板书:恐龙)一起亲热地打个招呼吧!

3、对于这些大朋友,你了解多少?你是怎么知道的?(学习“庞大”:看这个“庞”字,“广”表示大,“龙”也表示大,这个“庞”就表示——非常大。再加上一个大字,就——更大了。)

4、老师也带来了一些有关恐龙的资料。(课件出示:我们人类只有三四百万年的历史,恐龙却在地球上生活了大约两亿年。)

(1)指名读。

(2)读得真……(出示卡片:人类。)你能再读一下这个词吗?(指名读,领读)

(3)你知道三四百万年有多长吗?那么两亿年呢?

(4)如果人类生活的时间是一小格,那么恐龙生活的时间就是……(课件:简易的坐标图,上升效果)你为什么“哇”地叫起来?是啊,人类的历史与恐龙的历史相比,可就短多了!

(5)再读这句话,你肯定能读得更好。(齐读)

5、让我们坐上时空飞机,到两亿多年前的地方去看一看吧!(课件:恐龙繁盛时期的图片)

6、看到了什么?天上飞的,地上走的,水里游的都是恐龙。这是一个恐龙的世界。但是现在我们还能看到这样的情景吗?这只不见了,这只也不见了,这一只只恐龙都不见了,最后一只恐龙也不见了,我们再也见不到恐龙了,恐龙都——灭绝(消失、死亡)了。(板书:灭绝。补全课题)

7、此时此刻,你最想问的是什么?

是啊,恐龙到底是怎样灭绝的?(出示句子:庞大的恐龙为什么会消失了呢?)

谁来读一读?(有点遗憾;你心情怎么样?)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科学家有哪些说法呢?让我们走进课文,一起去研究一下——恐龙的灭绝(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课件)

(1)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想想课文介绍了哪几种恐龙灭绝的说法。

2、小朋友们读得真认真!恐龙的灭绝到底有几种说法呢?谁先来读读第一种说法?

(1)读得怎么样?老师听出来你这个词读得特别好——出示卡片:躲避,个别读,齐读。

还有一个词可难读了:耐不住。齐读,中间要读得轻而短,指名读,齐读。

(2)谁愿意来读读第二种说法?

出示句子:因为没有阳光照射……渐渐地死去了。

这段话能读好,可真不简单!尤其是这个句子特别长,要读好它先要读好两个生字。出示卡片:枯萎。个别读,指名读。看看这两个字,你就应该知道是什么枯萎了?你怎么知道的呀?你从字形发现了字义的秘密,真了不起!原来是植物枯萎了。

出示卡片:死亡。个别读,齐读。

把这两个词送到句子里,自己先读一读。指名读,齐读。

出示卡片:尘埃。这段话里还有一个词特别有意思,点名读。观察一下,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吗?你能看着这两个字说说它的意思吗?你真能干,马上就能根据字形来知道它的意思了。尘埃就是漂浮在空中的小土粒。

(3)刚才这两种说法都说得比较具体,还有几种说法就比较简单了。(出示第四段。)谁愿意来读一读第三种说法?(你为什么读到这里停下来了呢?)(观察一下开头和结尾,你一定会有新的发现。)

(4)第四种、第五种

3、也就是说,书上讲了几种恐龙灭绝的说法?那是不是只有这5种呢?你发现什么秘密了?省略号说明恐龙灭绝的说法还有——很多很多。你从这六个小点当中知道了秘密,看来呀,读书不仅要读文字,还要读标点。把掌声送给他。

4、老师把你们刚才读的五种说法都写了下来,你能连一连吗?(课件)

三、以读促悟

1、你们真会读书!恐龙灭绝的说法这么多,让我们先来看看第一种——寒冷说。(出示第二自然段)这一种说法认为,恐龙是耐不住严寒而灭绝的。庞大的恐龙为什么耐不住严寒呢?指名读,另外小朋友想一想。

2、读得真流利!庞大的恐龙为什么会耐不住严寒啊?

板书:没有冬眠

没有皮毛

把恐龙耐不住严寒的原因连起来说一说。

看来恐龙耐不住严寒有它自身的原因,可老师觉得很奇怪,恐龙一直以来都没有冬眠的习惯,也没有皮毛,为什么以前好好的,偏偏在这个时候灭绝呢?再找找原因看。

3、(出示:有一段时间,地球上突然变得十分寒冷。)

谁能读好这句话?

什么叫做“突然变得十分寒冷”?

是呀,正因为天气变得这么快。恐龙来不及——,来不及——。

原来书中的这个词是十分重要的。(板书:突然)有了它就准确多了。

4、复述:现在我们知道了,原来是因为天气突然变得十分寒冷,恐龙没有——冬眠的习惯,没有——皮毛来保暖。所以——

5、第二种“撞击说”,这种说法认为恐龙是怎样灭亡的呢?(出示第三自然段。)请大家自由读一读,想一想。

6、读得很认真。读懂了吗?那你能把恐龙灭亡的过程有顺序地排一排吗?(一生上黑板排列)下面的小朋友认真看,想想他有没有排对。你为什么这么排列?

是啊,课文就是这样一步一步有条理地介绍了“撞击说”。(看黑板引读复述)因为……所以……

7、让我们一起去看看。(课件)

四、复习巩固、书写、总结

1、(课件)庞大的恐龙为什么会消失了呢?学到这儿,我们知道了一种说法是因为恐龙()不住()。另一种说法是因为宇宙行星撞地球。这里有两个生字比较难写(严寒)。指导写严寒。

2、给“严寒”找一个好朋友?——寒冷。你发现没有,“寒”和“冷”也是一对?

3、(黑板上词卡:寒冷、庞大、死亡、躲避、枯萎、尘埃)一起读。又有什么发现了?

原来这些词都是由意思相同的两个字组成的。黑板上还有吗?(黑暗、灭绝)

6.恐龙灭绝,鸟类为何幸存? 篇六

一开始,恐龙的体型也很小。大约2.3亿年前,体重也不过是1 0千克至3 5千克,如一只中型犬。但许多物种的体型很快飙升到牵引式挂车那么大,不到3 0 0 0万年就达到1 0吨。后来,一些恐龙,比如强大的阿根廷龙,从鼻子到尾巴长到约3 5米,重量达9 0吨。

数百万年以来,许多恐龙长得越来越大。为了确定恐龙尺寸在它们种族历史上的变化,英国牛津大学的古生物学家罗杰· 本森带领一个科研团队,估算了4 2 6种不同物种的尺寸。

他们用恐龙石化的后腿骨骼的厚度来衡量其整体重量。该研究小组人员发现,虽然所有的恐龙群体在恐龙进化之初会迅速改变大小——主要是变大,但这种趋势在大多数群体中有所放缓。在大多数情况下,大恐龙变大的速度放慢。唯一的例外是手盗龙,在一段长达1.7亿年的时间里,不断变得更大和更小。

该研究小组在在线期刊《PLoS Biology》上发表文章称:6 5 0 0万年以前,当一个小行星撞击地球时,只有那些体重在1千克左右的手盗龙(或所谓的鸟)能够生存下来。这可能是因为它们体重轻,能够更容易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研究人员认为,较小的体形更容易适应更广泛的栖息地,而其他恐龙受它们巨大的身体和大量粮食需求的拖累,根本无法做到。

7.恐龙的灭绝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篇七

本文是由语文教案工作室上传的:恐龙的灭绝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简说:

打开课文,精美的画面映入眼帘,仿佛把我们带入中生代时期,漫游在遍布恐龙的世界里。看,不同种类的恐龙,有的在空中飞翔,有的在地上行走,有的在水中戏耍。看到这般景象,人们不禁会想为什么“今天的人类只能在博物馆或者从电影和书籍中,来想象恐龙往日的辉煌了”呢?是地球的突然变冷,使它们耐不住寒冷,还是行星的`撞击破坏了它们的食物链?是越来越多的哺乳动物偷吃恐龙蛋切断了恐龙的繁衍之根,还是流行的传染病带来毁灭性的灾难?这都是至今尚未揭开的谜团。让我们和孩子们一起带着这些疑问阅读课文,在想象中漫游恐龙王国,在漫游中轻松愉快地朗读课文,同时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好奇心。不久的将来,这些谜团可能会被正在捧书读本文的孩子们揭开。

设计思路:

1、本课生字较多,涉及的新词语也较多。除了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认记外,主要要把生活识字与根据生活经验理解词语结合起来。如“遮住、偷吃、书籍、死亡、孵出”等都是二年级学生生活中比较熟悉的词语。要通过反复朗读词语,认识词语中生字的读音和意义。“枯萎、尘埃、耐不住、庞大、哺乳、或者”等带有生字的词语不容易感悟,则需要学生自己结合上下文理解,或者理解字义、词义,教师也可做一些简单的解释。

2、本课是一篇科学知识小品文。朗读课文时,重点要求学生读正确、读通顺;要在朗读中感悟理解一些词句和课文介绍的科学知识;学会积累并运用语言;同时能对书上的解释提出一些疑问,或者自己能提出别的猜想。

教案设计(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会认15个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理解、积累词语。

3、有对恐龙的灭绝等自然界现象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和愿望。

二、教学重点

学会生字新词,正确朗读课文。

三、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等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展示恐龙模型,学生谈对恐龙的认识。

2、欣赏课文插图。

3、理解课题,认识“恐”字。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新词

1、自由读课文,要求:标出自然段,读通每句话,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划出生字新词,并多读几遍,记住。

2、以小组为单位做“生字拼词”游戏。

3、各小组派代表领读词语。

4、开火车认读词语。

5、引导学生理解词语:耐不住、尘埃、枯萎、哺乳。

(三)细读课文,积累语言

1、学习第1自然段。

(1)投影出示第1自然段。指名读,其他同学仔细听一听,看一看,说说自己了解到哪些知识?

(学生说)

(2)最后一句话是什么句子?(问句)你能读出问的语气吗?

2、学习第2、3、4自然段。

(1)默读课文,了解恐龙灭绝的几种说法。

(2)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

(4)认识省略号……,拓展思维。

(5)语言练习,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把自己最赞同的一种恐龙灭绝的说法说出来。

3、学习最后一自然段。

投影出示最后一句话,学生齐读,谈感受。

4、有感情地齐读课文。

(四)激情升华

板书:

31恐龙的灭绝?!

地球变寒冷

行星撞地球

偷吃恐龙蛋

流行传染病

孵出雄恐龙

8.恐龙的灭绝 篇八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理解,积累词语。

3.有对恐龙的灭绝等自然界现象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和愿望。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1.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一位大朋友,看看它是谁?(课件出示恐龙图)。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恐龙。现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恐龙的存在吗?它们哪去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恐龙为什么灭绝了。来,伸出你的小手跟老师一起板书。(板书题目)

2.你们对恐龙有什么了解?(指名说)

它们与生活中的小动物相比有什么感觉?对,它们的体型非常的庞大(引出词语:庞大)出示课件 庞大

庞大:看“庞”的字形,你有什么感觉?(庞就是很大的意思,大也是大的意思,庞大就是很大很大的意思)

3.老师也为你准备了一段关于恐龙的资料,你们自己先读读。出示课件 课文第一段

你知道了什么?(课件阿拉伯数字标红:三四百万年、大约两亿年)谁大?大多少呢?(课件演示)看了图式你有什么感觉?人类的历史与恐龙的历史相比确实是短多了!相信再读这段话,同学们会读得更好!(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4.看,这就是恐龙生活的年代——草地上有恐龙、森林里有恐龙、水中有恐龙,天空中也飞着恐龙!现在我们还能看到这样的景象吗?你有什么想问的吗?(指名问)对啊,庞大的恐龙为什么会消失了呢?

5.下面就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生字多读几遍,开始吧。

二、以读代答,整体感知。

1.课文读完了吗?看,老师把生字朋友都请到了一起,你还认识它们吗?(出示带拼音生字,齐读)恩,读的真不错,谁能来说说你是怎么记住生字的?(交流识字方法)再齐读,开火车读。(恩,火车开的真好,又快又准,下面这个字不仅要求我们认读,还要求我们会写,出示课件“类”,这个字是什么结构?上面是一个米,下面是一个大,注意米要写在横中线上面,伸出你的小手跟老师一起写。会写了吗?在你的课本的生字表上写一遍。

三。研究课文

1.生字学的这么棒,课文能不能学的更棒?老师要提问了,课文中介绍了好几种恐龙灭绝的说法?今天我们重点来研究第一种和第二种说法。

2.我们先来看第一种,看这段话,谁能来读一读?(出示课件 课文第二段)其他同学认真听:他是不是读正确、读通顺了?(学生读,及时正音)

2.恩,你读的非常好。庞大的恐龙为什么会耐不住严寒呢?(指名说)

出示句子:恐龙没有冬眠的习惯,它们不能像蛇和乌龟那样,借冬眠

来躲避寒冷。加上恐龙身上没有皮毛来保暖,它们耐不住严寒,就慢慢地消失了。

板书:没有、没有(边板书边说:因为恐龙没有冬眠的习惯,也没有皮毛来保暖,所以它们耐不住严寒,就慢慢地消失了。)

3.老师有个问题不明白了!我们知道,恐龙在地球上生活了大约两亿年,每一年都会经历寒冷的冬天,为什么这一次就耐不住严寒了呢?(引出词语:突然,课件出示句子:一种说法是,有一段时间,地球上突然变得十分寒冷。怎么样是“突然变得十分寒冷”?(一下子,没有准备的情况下)

4.我们来看看恐龙面临的是怎样的寒冷!(课件出示)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指名说)这就是十分寒冷,这就是严寒。

5.同学们,地球上突然变得十分寒冷,如果恐龙有冬眠的习惯,或者它有皮毛来保暖,也许它就不会这么快就灭亡了!

多令人感到可惜呀!(出示第一段课文)谁能带着自己的感受再读一读这段话?恩,读的不错,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指名读,齐读)

四、研究第二种说法。

1.这是关于恐龙灭绝的一种说法,另一种说法是什么呢?(播放课件)你看到了什么?课文中的第几段介绍了这种说法?

2.谁愿意把这种说法读给大家听?其他同学认真听,他们是不是把这种说法读清楚、读明白了!

3.老师也想和你们配合读一下行吗?老师读第一句,女生读第二句,男生读第三句!

1.同学们,我们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还认识了这么多词语,.真好。(出示尘埃)刚才你们还读准了这个词:尘埃——看看字形,你有什么发现吗?(我们把飘浮在空中的小土就叫做尘埃!)枯萎——看看字形,又有什么发现?(植物快要死了就叫做枯萎)

2.出示阳光被遮住的图片,看,阳光被遮住了,植物和动物都无法生存了,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个句子(出示句子)看这个句子:枯萎、死亡中间有一个顿号,读到这里的时候要稍稍停顿一下,(范读)我们再来一起读一读。

5看,老师这里有几张小卡片,请你根据这段话的意思给小卡片排排队,再说说这样排的理由(出示“阅读提示”)

7.是呀,课文就是按照这样的顺序,非常有条理地向我们介绍清楚了恐龙灭绝的这种说法,7.我们现在研究了几种恐龙灭绝的说法了?(2种)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这两种说法?(教师引导说)恩 说的非常好。

8.再看看这段话里,也给我们简单的介绍了几种恐龙灭绝的说法,谁能来读一读?恩 读的非常流畅。这段话里介绍了几种说法?(自由回答,可能发生分歧)好,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第一种是。。第二种是。。第三种是。。一共讲了几种?(3种)加上前面介绍的两种,一共是5种。

除了课文介绍的几种说法外,还有其他的说法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借助“省略号”知道还有很多说法。

四.延伸拓展

看 老师还搜集了几种恐龙灭绝的说法,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还有更多更多的说法,等着你们长大后去研究,好吗?

五.结束

9.再探——恐龙因何灭绝 篇九

如今学术界关于恐龙灭绝原因的猜测很多,有“大碰撞理论”、“气候变迁说”、“物种斗争说”、“大陆漂移说”、“铱元素致病说”、“地磁变化说”、“被子植物中毒说”、“‘复仇女神’说”、“酸雨说”等等,而“大碰撞理论”无疑是其中的主流。

通常,一个科学论点的提出,必须要建立在充分、翔实的科学论据基础上,要能以理服人。而“大碰撞理论”之所以能得越来越多的拥趸,似乎已成为大多数人心目中关于恐龙灭绝原因的定论,在于它绝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故事,因为支持这一观点的科学家手中掌握了很多支撑这一论点的实据(图1)。但是,另一些对于这一说法心存质疑,又一直难觅新说的学者,却通过自己的研究,在支持“大碰撞理论”的诸多所谓实据中发现了——

一个破绽

破绽与一些几乎遍布于整个北美洲的很小的岩石球——小球体有关。那么,这些岩石球到底是如何生成的?又为什么说它们出现在了不应该出现的地方呢?科学家从中究竟获得了什么信息呢?

这还要从“大碰撞理论”的诞生说起:

恐龙,曾是地球这个已知惟一存在生命的星球上最庞大的家族,统治这个星球达1.3亿年之久,其霸主地位从未受到过任何挑战。但是在距今6500万年前,亡族灭种之灾突然降临,一下子它们从地球上全都消失了。为了搞清其中真相,科学家们首先从调查6500万年前形成的岩石层着手,试图获得有价值的发现。这一时期形成的岩石层在地层剖面上看起来是一条很薄、很明显的线,被学术界称为第三纪界限(图2)。它遍布于世界各地裸露地表的矿藏和岩石中,其下面埋藏着许多恐龙化石,而上面却没有。

历经10多年的苦苦寻觅,1979年,科学家在第三纪界限中发现了浓度极高的铱元素。铱是一种微量元素,在地壳中极为罕见,多来自于外层空间。于是,人们推测:在地球的某个地方一定发生了由小行星或者彗星造成的大碰撞。而且外来星体一定很大,直径至少有10公里,大碰撞释放的能量相当于100亿枚“二战”中美国投放到日本广岛的原子弹。人们发现的小球体应该就是这次大碰撞的产物:大碰撞产生了一个巨大的火球,大火球蒸发了数十亿吨岩石。在外层空间,岩石蒸气遇冷凝成很小的液滴,然后固化成白色的、灼热的小球体,最后落回到地面(图3)……

此外,科学家在第三纪界限中还发现了另外的线索:大量的烟灰,其范围遍布从美国到新西兰的第三纪界限中。这表明当时曾发生过一场波及面积极大的森林大火,而如果没有600℃~1000℃高温的诱发,这样规模的大火是烧不起来的;再有遍布世界同一地层中的蕨类植物穗。与竹子一样,自知大限将至便要开花结子以求延续物种,蕨类植物如果遇到不利于其生存的异常环境,便会将其用于传宗接代的孢子以穗的形式保护并保存起来,以待环境条件许可时再度萌发;等等。

这样,“大碰撞理论”似乎已经有鼻子有眼了。有了这个前提,恐龙的灭亡便顺理成章了:单单是爆炸的冲击波就能消灭方圆数百公里内的所有生命,继而是一场空前绝后的大火。烟尘遮住了阳光,导致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地球连续几个月甚至几年包裹在极度的严寒之中,在大火中侥幸逃生的恐龙不是死于寒冷,就是死于饥饿……此外还有一些推论,如前面提到的“铱元素致病说”,小行星带来的铱元素使恐龙蛋发生病态变异,导致繁殖终止,最后恐龙家族因后继乏人而退出历史舞台;还有“酸雨说”,浮尘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形成酸雨,雨量非常大,雨水的PH值非常低,就像电池酸一样。除一部分恐龙被直接灼伤致死外,酸雨还使土壤中包括锶在内的微量元素被溶解,水源被严重污染。幸存下来的恐龙通过饮水和食物直接或间接地摄入锶,出现急性或慢性中毒,最后一批批死掉了;等等。

于是,只待找到那个直径至少应在200公里的陨石坑,这个“地球历史上最大的杀戮案”便可成功告破了。

根据越接近陨石坑,小球体就应该越多这一常识,科学家们开始追寻小球体的踪迹。在加拿大西部,第三纪界限层中的小球体平均有1厘米厚,在美国的科罗拉多和新墨西哥,小球体层的厚度增加到了2厘米~2.5厘米,而到了海地,小球体层的厚度达到了约有半米……这说明陨石坑应在北美洲和南美洲之间的某个地方。最终,科学家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岛上一个叫作奇克斯伦伯的小村庄附近,发现了一个独特的马蹄铁形地貌(图4)。它凹陷部分约有180公里宽,正好符合科学家事先对陨石坑大小的预测,而这里残留的火山喷出物也表明了陨石坑的存在。于是执“大碰撞理论”的部分科学家认为:眼前的发现可能就是导致恐龙灭绝的那个陨石坑。

当执“大碰撞理论”的科学家在发现陨石坑并认为此说已成定论的时候,另一些对于这一说法心存质疑但一直难觅新说的学者也接踵而至,他们同样试图从这个陨石坑中找到能够否定上述说法的反证实例。但是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由于位于奇克斯伦伯的这个陨石坑被埋在地下1公里的深处,在地面上根本不可能有什么有价值的发现。因此,要想进一步调查大碰撞,就得另辟蹊径,通过勘察其他地方与奇克斯伦伯陨石坑年代相同的地表岩石以求找到相关的线索。

探寻的足迹几乎踏遍了整个墨西哥,终于在距离奇克斯伦伯陨石坑约1000公里的一个地方找到了一块与奇克斯伦伯陨石坑形成的时间处于同一个年代的裸露在地表的巨岩,并在这块巨岩上发现了一些不对劲的地方:虽然巨岩上同样存在着记录那次大撞击的铱元素层和小球体层,但正常情况下这两个层面应是紧密相邻的,而在这块巨岩上人们看到,就像一块夹心饼干一样,铱元素层和小球体层之间还存在着大量的沙岩(图5)。

这就怪了,小球体层上这些按常理需很长一段时间通过沉积才能形成的砂岩到底从何而来呢?换句话说,这些小球体呆的不是地方啊!

一串疑问

对此,执“大碰撞理论”的学者解释为:这个地方在当时还是海洋,大碰撞引发了大海啸。当时的情况是,来自陨石坑上空被熔化了的岩石蒸气很快就弥漫到了这个地方,并在此遇冷凝聚成小球体堆积在海底;接下来是海啸从海岸上卷起了数十亿吨的沙子以每小时数百公里的速度推进到这里,沉积在了小球体层的上面;最后结成了晶粒的含有大量铱元素的物质用了几天甚至几个星期的时间渐渐沉积到海底。于是,在非常短的时间内这个层次结构便形成了。天长日久,沙子变成了沙岩,当海平面下落时,“夹心饼干”般的岩石便暴露出来。

但这个基于假设可能出现的海啸所作出的解释并不能令所有人信服,那些试图从中找到反证的学者通过对巨岩细致的研究,发现了诸多疑点,如沙岩中存有生命活动的印记,一种靠吃沉积物为生的生物的进食通道以及螃蟹的巢穴散布在沙岩中的多泥沉积岩层;这些由结晶体组成的沉积岩只有通过相当长的时间才能逐渐形成;还有,在地表岩石的底部附近发现了石灰石层,而石灰石层的积累也是需要相当长时间的……这一切证明这块巨岩的形成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不像执“大碰撞理论”者所说的非常短的几天或几个星期,当然这还不足以彻底推翻“大碰撞理论”。

探索、发掘工作仍在继续。

全面质疑

工夫不负有心人,奇迹终于出现了:科学家在地表岩石下面8米多深的地方发现了另一层小球体。通过化学成分分析,这些小球体只可能来自形成奇克斯伦伯陨石坑的那次大碰撞。这是个令人振奋的发现,预示着其后的研究将进入一个崭新的局面。

通过对厚达8米多的掘面进行研究:在形成奇克斯伦伯陨石坑的那次大碰撞发生后,小球体在几分钟内沉入了海底。之后是近8米正常淤积的泥层,再往上依次是石灰石层、沙岩层等,最上面才是符合恐龙灭绝原因的铱元素层。其中,根据泥层的厚度可估算出需要27万年的沉积时间,石灰石层的形成大致需要几千年的时间,沙岩的形成又需要几个世纪,微生物占据一些地层也要用几个月甚至几年……这样算下来,从形成奇克斯伦伯陨石坑的那次大碰撞形成的地下8米的小球体层到地表含铱岩层这一过程所用的时间需30万年。这说明:在形成奇克斯伦伯陨石坑的那次大碰撞30万年后,又一个小天体再次造访了地球并留下了铱元素。而可能正是这第二次撞击导致了恐龙的消失。

不仅如此,其它方面的研究结果同样为质疑“大碰撞理论”提供了佐证:如当科学家借助透镜观察他们认为在两次碰撞之间地层中的石灰石的时候,注意到形成石灰石的结晶体非常完好。而这,应是在相当平静的条件下经过漫长的时间沉积下来的;又如人们还在其间发现了一种被称作海绿石的粘土矿物,这种物质同样需要漫长的时间才能形成。这说明:在石灰石的沉积过程中出现过很长时间的中断;还有,按“大碰撞理论”的说法,很多物种与恐龙在同一时间消失,其中包括一种极为罕见的名为“有孔虫”的浮游生物。而这次,科学家竟在形成奇克斯伦伯陨石坑的那次大碰撞后形成的岩石中找到了它们的化石……

以上发现足以说明:形成奇克斯伦伯陨石坑的那次大碰撞一定发生在大规模物种消失的30万年前。也就是说:“大碰撞理论”所认为的形成奇克斯伦伯陨石坑的那次大碰撞,其威力还不足以造成一场短时间内的生物物种大灭绝,其中自然也包括恐龙。

自成一体

基于上述疑点,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大碰撞理论”,也自然包括构成并支撑这一论点的诸多细节:

一是那场为其后诸多推论作为依据的空前绝后的大火。要证实这一点,只要在不同地方的第三纪界限中找到木炭即可。但是,科学家几乎找遍了整个北美洲(撞击点所在地区,如是产生大火,也应先从这里烧起),从8个分布有第三纪界限的地点采集了大量的样本,却难觅“炭”踪,多是没有烧焦的植物残留。而根据“大碰撞理论”的说法,那场波及全球的野火是不可能将这么多没有烧焦的物质留在岩石层中的。因此,所谓全球大火纯属无稽之谈。

再说强酸雨。如果当时已出现的小型哺乳动物有些侥幸在地洞中逃过这一劫,像小树蛙这样的两栖动物,还有海龟、鱼类以及恐龙的近亲短吻鳄等这些与恐龙同时代的冷血动物(图6),现在都还活得好好的,并没有因酸雨而灭绝。这就说明,在白垩纪晚期根本没有出现像电池酸那样的强酸雨。

还有遭遇冬天的猜测。“大碰撞理论”认为:碰撞激起的灰尘笼罩了地球,挡住了阳光。它使全世界陷入数月甚至数年的冰冻之中,致使冷血的恐龙因无法应对气温突然下降的环境而消亡。但是,面对仍存活至今的许多当时已出现的、同样是冷血的两栖、爬行动物又如何解释呢?这只能说明地球历史上并没有发生过长时间的降温,上述说法显然也站不住脚。

……

鉴于“大碰撞理论”存有诸多硬伤以及如上一些新的发现,学界对于恐龙的灭绝开始在已获得科研成果的基础上探寻一种更具说服力,更符合进化论的观点:

在第三纪界限前大约1千万年,恐龙的生存环境开始显著恶化。主要体现在因海平面的急骤下降,它们赖以生存的沿海植物开始变得匮乏,从而导致它们的自然栖息地消失了。这对于只对某种环境具有适应性的恐龙来说,当这种能够被适应的环境逐步消失的时候,它们也就大限将至了。化石记录显示:在第三纪界限之前的1000万年至300万年间,恐龙的数量开始急骤下降,40%的恐龙物种灭绝了;而到了白垩纪晚期前大约300万年到100万年之间的时候,恐龙的处境已是岌岌可危,随时都有可能灭绝。

在第三纪界限之前的50万年间,世界经历了最具破坏性的火山活动时期。当时,印度的西部是火山活动的中心,熔岩覆盖了广阔的土地,受灾面积达数千公里,全球平均气温上升了8℃。这种极具破坏性的环境变化到底对已经相当脆弱的恐龙群体造成了什么样的伤害,在取证还不足以作出结论之前,人们可从一种与恐龙同时期的动物——菊石的身上找到推测的线索:在第三纪界限之前的600万年,世界的海洋中大约生活着20种菊石属;在第三纪界限之前的300万年,只剩下15种左右;而到了第三纪界限之前的100万年,幸存的还不及最初的一半,只有不到10种。其实不仅仅是菊石,化石证据显示:这一时期的生命物种灭绝事件一直就没有间断过,其中包括虽尚未灭绝但遭受到沉重打击的蕨类植物,那些孢子穗就是最好的证明。而植物的大量消亡,彻底颠覆了已形成的生物链,草食恐龙因没有了食物而消亡,肉食恐龙势必也一齐完蛋(图7)。

……

可见,即便是小行星没有碰撞地球,持续恶化的环境足已使恐龙难逃灭绝的噩运,何况在30万年间又有了接连两次的大碰撞。于是,恐龙这种曾不可一世的庞然大物,便在多种外因的联合打击下成为历史。

10.恐龙的灭绝作文 篇十

・ 恐龙怎么灭绝的,这个问题一直缠绕人们许多年。直到公元30世纪才知道。

公元30世纪,科学家发明了时光机发现能穿越时空,以后便广泛运用。那时,大部分的人都到恐龙时代来了。恐龙赖以生存的家园不得不和人类对半分了。

・ 起初,人类只是不打扰恐龙,人类慢慢把恐龙捉进动物园公开观看。后来,一些人确捕杀恐龙,后来越来越多的人猎食恐龙,恐龙越来越少了。因为都被食用或当宠物养。

・ 终于,恐龙适宜不了当前的环境,逐渐灭亡了。

11.《恐龙的灭绝》说课稿 篇十一

记得有位教学专家说:阅读教学,要加强初读,延时开讲。这对于低段的阅读教学更是重要。为此在这个板块中,我设计了两个层次的读:先请学生感知文本尝试读,要求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随后以检查词语和难句朗读的形式进行检查反馈。

在这里,词语的呈现是精心预设过的。第一组的六个词语是由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词组成的,这样的构词结构可以引导学生发现;第二组其实是动宾结构的词组,而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出示这样长长的词语不是让他们认识结构,而是给予一定的朗读指导,停顿记号的出现就是给学生一种意识,以后碰上这样的长词语也能学着停顿。讲到停顿,这里还有就是一个长句的停顿,特别是低段的学生,读长句对他们来说是一个难点,如果我们能在课堂上有意识地给予帮助,经常性地给予指导,相信对他们阅读能力的提高是很有见效的。

同时还运用各种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词意。课题中的“灭绝”让学生猜意思,随后一个追问“一只恐龙死了可以叫灭绝吗?”从而让学生对灭绝的意思有了准确的理解;“孵”字通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说说母鸡怎样孵小鸡,再告诉学生“孵”左边的“卵”字就是蛋的意思,通过理解构字特点理解字意;“哺乳动物”这一专有名词的解释,做的就更加感性了,像小狗那样一生下来就是小狗,小时候还要喝妈妈的奶水这样的动物叫哺乳动物,随后让学生用一句话说什么也是哺乳动物。相信只要我们有意识地多关注一些语言,学生自然就能多夯实一些基础。

二、巧释说明方法,品味语言精妙

课标指出:在学习说明文时能抓住要点,了解说明方法。但对于低段学生来说,不必作理性讲解,让学生在阅读文本时有所领会即可。

课文第一自然段中把人类的历史和恐龙的历史进行比较,使恐龙灭绝之谜更是引起人们的好奇。所以我在教学时让学生关注这两个表示时间的词语“三四百万年”和“两亿年”。尽管学生知道两亿年要比三四百万年表示的时间长,但是到底相差多少呢?学生释没有概念的。针对二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我用了统计图的形式直观地将其进行对比,随后小结“把这两个表示时间的词语这么一比较,怪不得说人类历史跟恐龙的历史相比可就短多了。”再让学生齐读这两句话。这样就淡化了说明方法的传授,可在学生心中已经留下了痕迹。

同样,我们在教学科普文章时,更应该引导学生品味其丰富的具有表现力的语言,即怎么个准确,怎么个简明,怎么个科学等等。这篇课文中也有很多这样的语言,我在教学第2自然段时就采用比较的方法让学生来品读。

“加上恐龙身上没有皮毛来保暖,它们耐不住严寒,就慢慢地消失了。”如果把“慢慢地”这个词语去掉,你再读一读,意思有什么不一样?学生很快就感受到如果真从句子中删去,就会与实际相悖。而且学生在对语言的比较和揣摩中,感知到了语言的精妙,领悟到了文本中用词的准确性,长期以往,将会对加强学生对语言的敏感度,并滋养学生精确运用语言的能力。

三、精心设计语言训练,发展逻辑思维能力

提高语文能力的基本途径是语文实践,即在阅读中学习阅读,在写作中学习写作,在听说中学习听说。可见,语文基本功训练,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科普文的教学要引导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了解某些科学常识,更要学习作者怎样表达说明这种常识,即说明的语言、说明的方法和说明的顺序。而说明文的说明顺序一般都有严密的逻辑性,是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最好的依托。

课文第3自然段关于星球相撞引起恐龙灭绝的这一说法在表达时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因此我抓住这个特点,精心设计了一系列语文化的训练。

先标一标有几个句子,想一想每句话在讲什么;再师生进行对一对的游戏,知道每句话的意思;接着排一排5个句子的顺序,理清顺序;最后用上“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说,理清其因果关系。就在这一步步精心的预设下,学生不仅读懂了句子意思,理清了事物间的因果关系,发展了逻辑思维能力,更是对他们以后如何读懂一段话做了方法指导,授他们以“渔”。

12.恐龙没有灭绝,它们只是变成了鸟 篇十二

北京地铁系统中有两条伟大的线路,一条是环绕东西的10号线,它把北京就业最集中的几个地区和公司人居住最集中的几个小区群连接了起来;另一条是历史悠久的1号线,它是最能反映北京旅游消费荣衰的晴雨表。如果1号线很拥挤,那就说明北京的社会消费情况还不错。

整个1号线里最为恐怖的一个站点是西单站。每到周末,从西单站上下的人流量大概要占到整个车厢人数的40%。西单是北京最大的“烧瓶猫”集聚地,也自然成了年轻的公司人们购物、娱乐、约会的主要选择地。

不过,如果你还有点“互联网思维”,而且又不会人云亦云,就会在这个司空见惯的现象中觉察出一点问题。那就是,如果真的像阿里巴巴的董事长马云所说的并且也是很多人认为的那样:网络购物正在逐渐代替人们到实体店的购物行为,那么去西单这种“烧瓶猫”聚集地的人更应该是那些不习惯在网上购物的人群。他们本该是那些提着从某个展销会上面获得的购物袋的60多岁的人,但是事实却恰好相反。我对身边的购物达人们做过小调查,那些喜欢去“烧瓶猫”的人碰巧也喜欢网上购物,并且是最频繁的那种。大家既喜欢在和陌生人群一起拥挤在大悦城里,也喜欢守着电脑在每年的11月11日熬夜“秒杀”。

对于社会的发展,人们会难以摆脱“替代”的理念,在这个理念的支配下,社会发展似乎应该是齐刷刷的,就像有个上帝喊着“左右左”往前行进。所以,在很多时间点上,即使被所有人公认的科幻作品所描述的未来,都和后来真正的未来差距非常大。

在大多数时候,“替代”并没有发生,第一个原因是社会整体形态的发展是无意识的,这有点像生物演化过程,草履虫们并不知道它的同时代近亲们会演化成人—如果真有这个愿望存在,那谁又愿意去做草履虫呢—另外一个原因是,人们的很多行为其实内涵是非常复杂的。技术发展让互联网上的交易成为可能,但是这可能只满足了人们原来购物行为的一部分需求,而其他的部分,人们还需要去实体店来满足。

其实类似的“假”替代情况在以前也出现过很多次。比如,电视对电影院的冲击。从表面上分析,电视似乎是完全可以替代电影院的,无论从价格、观看舒适度和易得性来说,电视都要胜电影院一筹。

但是,一个你结识不久的女孩可能接受和你在黑暗的电影院里一起吃爆米花,但你试试让她和你回家拉上窗帘看电视?效果恐怕明理人都清楚。所以,从电视被发明出来到现在已经好几十年了,电影院线类公司不但没有被替代,在中国它们似乎比电视机制造商还要赚钱。

从另一方面看,我们的行为的确被技术分解了。在某项新技术发明前,人们的一项行为包含的意思可能是很复杂的,在新技术应用之后,人们的行为的目的会因此变得简单,但是,因为科技所带来的更多行为选择,人们的总体行为却变得更多样化。

这个问题也同样延伸到了投资领域。正是由于技术对人们行为的重新结构化,给投资者对行业变化的分析带来了不少困难—因为人们行为的复杂性,造成在很多情况下投资者都难以断定类似电影院线和电视制造这些行业谁会变好谁会被替代,特别是长期投资者就更是如此。

不过,从好的角度想,也正是这样,我们的生活才因为科技的发展越来越有趣。一些古生物学家有一个假说,恐龙并没有灭绝,它们只是变成了鸟。我想这可能是真的。

13.恐龙的灭绝教学反思 篇十三

《恐龙的灭绝》这篇文章可说图文并茂,形象生动逼真,展现了在中生代时期,遍布恐龙的神秘世界。最后更引起人们反思:为什么今天的人类只能从电影、书籍或者博物馆里,来回忆恐龙往日的辉煌呢?

恐龙是已经不存在的生物了,然而“恐龙”却是孩子们非常感兴趣的一个话题,文章从题目到内容吸引着学生的好奇心。课文的内容和主题,更加引起孩子们的探究心理,从这个角度说,它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是对学生进行用智慧的目光去观察、发现身边的科学,培养学科学、爱科学、发现科学的极好范例。

在《恐龙的灭绝》的教学中,我贯彻“以读为本,读中感悟积累”的教学思想,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读准字音,读懂词句的含义,读通句子,读出自己的感受与理解,在此基础上积累词句。本课我着力以探究性学习为主。通过探究的方式来学习,以训练学生的语言和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通过探究性学习方式,师生一起带着疑问阅读课文,在想象中漫游恐龙王国,在漫游中轻松愉快地朗读课文,达到正确、流利的程度;同时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好奇心,有对恐龙的灭绝等自然现象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和愿望。接下来我就我在教学中几个环节拿出来和大家一起交流一下:

在本课的识字教学后,我将重点放在了冻死和饿死的两种说法之上。两种说法我均采用从整体入手找段,你是从哪里读懂恐龙是被冻死或是被饿死;再进入细节找句子,究竟是什么原因致使恐龙被冻死或是饿死;最后细化从词语体会,你还能从这些句子中读懂些什么,学生讲到十分寒冷,突然,一片黑暗等等。这样教学非常的扎实,清晰。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让学生能进行自主地思考和感悟。如在讲到恐龙被冻死的一个原因:有一段时间,地球上突然变得十分寒冷。当学生讲到突然和十分寒冷这两个词时,就马上让他们读,通过读来体会到他们独特的感受。当讲到一片黑暗时,就马上用运用图像资料,让学生直观感受,再通过读将自己的感受表现出来。这里我们一般采用先通读文字,再看画面的方式呈现,防止用看画面代替课文学习,所以这个先后顺序有讲究,我在写教案初稿时,就反过来了,先看画面,再来文字,当然效果是不佳的。合理运用生动的课件去冲击学生的视觉,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这也体现了现代信息技术对教学的服务。饿死之说,通过这一研究,需要理清与认识事物之间的联系,还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合作意识,提高探究能力。我的备课第一稿,感觉上条理不清,好象怕学生理不清思路,自己拼命说很多,最后好像还是没有说清楚。那么现在我采用引读的方法,尘埃将太阳遮住了,正是因为没有阳光的照射,所以生──植物大量枯萎,死亡。

师:正是因为植物大量的枯萎,死亡,所以生──那些以植物为食物的恐龙和其他动物,渐渐地死去了。

师:正是因为这些动物的减少,所以生──食肉的恐龙找不到足够的食物,也渐渐地灭绝了。并结合多媒体,很清楚,很有条理性,学生也很容易从这个结构图中去理清事物之间的联系,我也不用多说什么,很简单地过去了,也节约了时间,这样的方法我觉得是一举多得。遇到有类似结构的文章,在教学时我想这样的方法还是可取的。

在阅读教学中应让学生充分地读,在我的识字教学环节中的设计中,充分地体现了这一点。先由学生自由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获取直觉信息,再让学生带着“恐龙为什么会灭绝?”这个问题朗读,边读边思考,最后我以问引读,学生以读代答,如:

师:恐龙为什么会灭绝,请你快速找找课文中对恐龙的灭绝有哪几种说法。

交流反馈:你们找到了哪几种说法呢?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吧!

生便将相关内容读了下来,以读代答。而我便作相应的总结,冻死,饿死──既反馈检查了学生的朗读情况,又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了有关恐龙灭绝的几种说法,有了一个整体上的把握,而且形式新,学生兴趣高。这样的形式还包括我后面出现的:你是从哪里读懂恐龙被冻死或饿死,学生都可以以读代答。这体现了一个“构建以朗读感悟作为主线推进的阅读教学新模式。”以读为主,纵向推进,将朗读感悟作为一堂课的主线来推进阅读教学的进程。无论是全篇课文还是一个段落,均从读入手,以读为主来组织教学。以读代讲代问,学生以读代听代答,以读书促思促悟,通过准确到位的朗读来感悟语言文字,感悟课文内容,感悟事物事理。

14.恐龙的灭绝的评课稿设计 篇十四

《恐龙的灭绝》作为一篇科学小品文,相对而言语言准确、严密,科学性较强,趣味性不足。可杨老师却敏锐地捕捉到意象丰富的词眼,让学生积极体验,为教学内容的纵深处延展推波助澜。任老师为我们带来了一节语文味十足的科学小品文阅读教学课例,让我们受益匪浅。

下面就谈谈我对这堂课的一些感受和看法。

一、激趣——未成曲调先有情

在导入新课前,任老师出示了一些有关恐龙的图片,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上来谈恐龙,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师引导:这些朋友外形千奇百怪,性情迥然各异,食物的种类也各不相同,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恐龙。随机教学“恐龙”。同时师又通过地震龙的资料,用学生身边的事物进行参照,把数字具体形象化,让学生真切地体悟恐龙的“庞大”,惊叹它们历史的漫长。可就在此时,教师话锋一转,用低沉的语气说到:可是,这只不见了,这种消失了,这许多许多的恐龙都死去了,当最后一只恐龙死亡,我们再也见不到恐龙了。这就叫“灭绝”你带着怎样的感觉来读?为什么?孩子们的情感立刻被唤醒,不解,好奇,惋惜,期待等等各种情感随之被激活,求知的.欲望被激发,为下文的学习铺垫了低沉的情感基调。。

二、词语感悟促情感

王尚文先生一再强调,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要使语文教学回到语文的本位上,坚守语文教学,教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显然任老师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本,且不说“恐龙”“庞大”等词设计的精妙,单以“严寒说”教学为例。“严寒”“突然”“耐不住”一词的教学,教师通过创设情境:读到了“严寒”,你想到了什么?让学生想象“严寒”的画面,用学生自己的语言把“严寒”具象化,从而再现恐龙在寒风中瑟瑟发抖,渐渐死亡的情景。词语教学与阅读教学水乳交融,相得益彰。

紧接着,师问:“可是其他动物也经历了严寒,但他们活了下来 。和它们相比,恐龙缺少什么来帮助它度过严寒?”从而引导学生用(用如果……就……)的句式说话。理解和运用紧密结合,语言的习得和内化相得益彰。引读:可是,很可惜,恐龙没有冬眠的习惯帮助它们躲避寒冷,(它们耐不住严寒,就慢慢地消失了。)很不幸,恐龙也没有厚厚的皮毛来保暖,于是(它们耐不住严寒,就慢慢地消失了。)以读促悟,以悟带读。

可是经历了多少次的寒来暑往经历了多少次的考验,为什么这次就挺不过去了?这一句话中,你读到了那一个重要的词?引导学生发现“突然”一词。师点拨

这个词用得真准确。在不经意处渗透了科学小品文的准确、严密的语言特点。于细节处见功力啊。

正所谓“不是锤的敲打,而是水的轻歌曼舞才使鹅卵石臻于完美的。”任老师就用这水样的艺术灵动地诠释着词语教学的真谛。恐龙的灭绝评课稿设计

三、体验感悟有深度

任老师在教学“撞击说“时,敏锐地捕捉“撞”这个词眼,“撞”的体验逐层深入,先通过学生对撞车画面的想象,感受“汽车变形,玻璃粉碎,人员伤亡”等后果,再连接行星撞击地球的视频,结合教师激情的语言描述,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在语言的积淀中体验文本。使学生感悟“尘埃,黑暗,枯萎,死亡从而使恐龙的灭绝走向必然。

上一篇:水利工作汇报材料下一篇:搞好信息技术教学提升学生综合素养论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