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地产市场2013总结 2014年展望

2024-10-19

中国房地产市场2013总结 2014年展望(精选8篇)

1.中国房地产市场2013总结 2014年展望 篇一

2013年中国土地政策回顾及2014年展望

一、2013年主要土地政策回顾

过去的一年,国土资源工作积极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在各项政策中贯穿“保发展、保红线、保权益”的理念,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保障。

(一)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政策体系基本完善

党的十八大要求“大力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已成为落实节约优先战略,推进科学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多年来,国土资源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把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作为国土资源管理的一条主线,作为服务科学发展的重要平台,会同有关部门,与地方各有关方面一道,积极探索,扎实推进,形成了完整的政策体系,取得了明显成效。

1.建立节约集约用地政策体系

初步形成了横向覆盖土地规划、供应、使用、评价、监管等各领域,纵向覆盖国家、省、市、县等各行政层级的节约集约用地政策体系。

2.强化土地使用标准的执行

在供地环节,严格按照国家发布的《限制用地项目目录》和《禁止用地项目目录》、《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供地,同时不断完善土地使用标准。从土地供应、利用、存量土地挖潜等环节进行了规范,提高了相关节约集约用地政策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

3.促进低效建设用地再开发

4月,国土资源部印发《开展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指导意见》(国土资发﹝2013﹞3号),通过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利用,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主要政策包括:鼓励和引导原国有土地使用权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市场主体开展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规范政府储备存量建设用地开发利用;统筹兼顾各方利益,规范城镇低效用地补偿,加强公共设施和民生项目建设。

(二)耕地保护政策向纵深发展

2013年,国土资源系统持续推进耕地数量、质量和生态“三位一体”的耕地管护措施,尤其着力强化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探索多年的“激励性保护”也有了重大突破;同时,顺应信息化时代发展,适应政府职能和管理方式转变,耕地管理的信息化进程有了重大进展。

1.基本农田数据库系统建设加快,耕地保护管理信息化进程提速。

2.全面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耕地质量保护和建设已成为当前耕地保护的重心。2013年,500个示范县在全国116个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农民参与、整县推进”的新模式,将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推向新高潮。

3.耕地保护补偿机制建设有新的突破,激励性保护探索成效显著

为了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建立保护补偿机制,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有提高”精神,按照“十二五”规划关于“探索建立耕地保护补偿”、“在有条件的地方开展耕地保护补偿试点”要求,国土资源部积极推动有基础、有意愿、有代表性的地区开展试点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补偿试点从市县扩展到省级,并开始逐步向更大

范围推广。各试点地区结合当地实际,选择补偿和激励的方式也逐渐多样,成效显著。具体试点模式有:对承担耕地保护责任与义务的农民或农民集体进行直接补偿;对农民自发开展的小规模基本农田整治给予补助;对基本农田管护和质量建设给予补助,包括对基本农田管护进行补助、对土地整治项目后期管护给予补助、对耕地质量保护和建设进行补助等。

(三)权益保护、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政策继续完善

1.加快推进征地改革制度,依法进行土地征收

2013年5月,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发布《关于严格管理防止违法违规征地的紧急通知》(国土资电发〔2013〕28号),要求处理好“保发展、保红线、保权益”的关系,不得强行实施征地,杜绝暴力征地。征地程序不规范、补偿不到位、安置不落实的地区,必须立即进行整改;存在违法违规强行征地行为地区,要严肃查处;凡整改、查处不到位的地区,不得继续实施征地。

2.加大保障房建设用地供应力度

2013年4月22日,国土资源部印发《保发展保红线工程2013年行动方案》,落实633万套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用地供给,严格目标责任考核。2013年,全国计划改造各类棚户区304万户。截至11月底,已开工323万户,占目标任务的106.2%,超额完成土地供应任务。

3.建立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

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提出,建立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整合房屋、林地、草原、土地登记的职责,由一个部门承担。国务院第31次常务会议进一步明确,由国土资源部负责指导监督全国土地、房屋、草原、林地、海域等不动产统一登记职责,基本做到登记机构、登记簿册、登记依据和信息平台“四统一”。这对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现代市场体系,保护不动产权利人合法财产权,提高政府治理效率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截止目前,全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率达到97%。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也在全面推进中。

(四)加强宏观调控,严格土地市场监管

1.加大房地产市场调控力度

为进一步加大房地产市场调控力度,国务院办公厅于2013年2月26日下发《关于继续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3〕17号),指出当前房地产市场调控仍处在关键时期,要继续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文件要求各地区要根据供需情况科学编制住房用地供应计划,保持合理、稳定的住房用地供应规模。原则上2013年住房用地供应总量应不低于过去5年平均实际供应量。2013年前三季度,我国住宅用地供应9.17万公顷,同比增加28.4%,远超近五年同期均值(6.29万公顷)。商品住宅用地供应7.13万公顷,同比增加37.3%,也超过了近五年的同期均值。

2.重申严管“小产权”房

国土资源部办公厅、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11月22日发布关于坚决遏制违法建设、销售“小产权房”的紧急通知。要求坚决遏制在建、在售“小产权房”行为,建设、销售和购买“小产权房”均不受法律保护。对违法建设、销售的“小产权房”开展一次集中排查摸底,结合实际研究提出分类处理的意见。

3.规范土地储备融资行为

国土资源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下发《关于加强土地储备与融资管理的通知》,文件理清土地储备业务与融资的关系,切实防范可能出现的金融风险,为政府供应“净地”提供有效保障,保障土地储备工作规范健康运行。

4.加强建设用地供后监管

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发出《关于建立土地利用动态巡查制度加强建设用地供后开发利用全程监管的通知》,决定在总结土地利用动态巡查试点城市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土地利用动态巡查制度,对建设用地开发利用情况实行全程监管。土地利用动态巡查制度主要包括八方面内容。从建设项目跟踪、信息现场公示、价款缴纳提醒、开竣工预警提醒、开竣工申报、现场核查、闲置土地查处、建立诚信档案八个方面加强监管。

(五)差别化用地政策进一步细化

对不同行业用地,针对其各自特点,配合相关职能部门,出台差别化的管理政策。出台了促进旅游业发展的用地政策,配合民政部落实保障养老用地的政策,配合国务院关于铁路和公路领域改革,出台盘活铁路用地资源,鼓励土地综合开发利用及优先保障城市公共交通设施用地的政策。在用地计划、供地方式、税费减免等方面实行差别化管理。

二、土地政策的地方实践

(一)开展建立耕地保护补偿机制探索

试点模式主要包括三种:一是对农民自发开展的小规模基本农田整治给予补助。二是对基本农田管护和质量建设给予补助,包括对基本农田管护进行补助、对土地整治项目后期管护给予补助、对耕地质量保护和建设进行补助。三是对承担耕地保护责任与义务的农民或农民集体进行直接补偿。广东省率先在全国建立了覆盖全省的基本农田保护经济补偿制度。广西在全区范围内推广龙州“小块并大块”的耕地保护补偿模式,采取“先建后补、以补促建”方式,对农民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自行开展基本农田建设和土地整治给予补贴。浙江省和厦门市也进行了相关试点。

(二)探索征收存量土地年租金

杭州市和哈尔滨等市出台了土地年收益征收管理办法,探索对划拨土地使用权出租征收土地年租金,杭州市近十年平均每年收取2000多万左右,2012年土地年收益的征收达历史最高为4134万元。通过征收年租金,政府每年可获得一定数量的存量土地收益,加强了对土地二级市场的管理,扩大了有偿使用的范围,避免了国有土地资产流失。弥补土地收益征管的空白,形成一级、二级全面征收覆盖的良好局面。

(三)农民分享土地增值收益

东莞市探索集体土地“统筹开发、利益共享”模式,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更多地向农民倾斜。汕头市潮南区在扣除征地补偿费等相关费用后,将土地出让纯收益的20%返还给村集体,10%留存镇政府。广东在“三旧”改造中注重多目标互惠共利,合理分配土地收益。

(四)探索经营性基础设施和各类社会事业用地的市场配置

深圳市推进国有经营性基础设施和各类社会事业用地的有偿使用,明确划定国有经营性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用地的有偿使用范围和供应方式,实施差别化的地价政策。通过协议和招拍挂方式出让经营性基础设施用地,发挥了价格机制的内在约束作用,体现了经营性基础设施用地的真实市场价值,丰富了土地有偿使用方式,为法律的完善和修改提供政策储备。

(五)开展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试点,探索创新农民的土地发展权

北京市采取政府主导模式,在海淀区唐家岭地区开展利用集体土地建设城市绿地公园、回迁安置房和公共租赁房。上海市采取集体主导模式,以农民集体经济组织为建设主体,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定向用于来沪务工人员等租住。通过试点,增加了农村集体和农民收入,创新集体土地利用方式。

(六)开展旅游用地试点

桂林、秦皇岛两市开展旅游产业用地试点改革。探索农民利用集体土地参与旅游开发、分享收益的模式,让农民不失地、不失业、不失居,分享旅游业发展成果。

(七)安徽全省开展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改革试点

试点的主要内容包括:改革征地制度,推进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探索宅基地有偿退出机制,促进城镇化发展。统筹城乡土地市场,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使用权交易市场。探索耕地保护新机制,统筹推进耕地保护。

三、对2013年土地政策的评价

总体来看,2013年的土地政策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从重审批转向重监管

2013年,国土资源部加强了批后监管,管理工作的重心从重审批转向了重监管。部署建设基本农田数据库,保障基本农田落到实处、低效用地再开发数据库等,加强对试点地区的监管,严格规范试点政策的有效执行。建立土地利用动态巡查制度,加强建设用地批后监管。在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中,加强土地现状调查和用地管理信息的套合,确保了土地利用监管的准确和高效。

(二)从重增量转向重存量和增量并重

按照统筹增量和存量用地的要求,协调安排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城市低效用地再开发等各项试点,积极拓展建设用地新空间,促进了城乡统筹和区域协调发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已在除西藏、新疆外的29个省区市全面推开,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也已在10个省份开展。这一系列的部署,都对建设用地空间的释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土地管理已从重增量向重存量和增量并重转变。

(三)从重出台政策到重政策效果

从2011年起,每年都对已经实施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进行后评估。2013年,对国家和我部安排部署的国土资源改革试点进行总结评估,分析改革试点的进展、问题及成效,提出试点成果转化、深化或调整的意见建议。对征地制度改革试点、节约集约用地试点、采矿用地改革试点、土地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集体土地建设租赁房试点进行评估。

土地政策层面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1.改革试点仅局限于解决一时一地的问题,对制度改革关注不够。

2.改革创新需要从制度层面推进。

四、对未来土地政策基本判断

(一)从基层吸取好的成功做法,上升为政策法律

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应充分尊重地方和群众首创精神,将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成功做法和经验及时上升为政策、制度和法律。当前我国多层次改革试点格局基本形成,国土资源部与相关省区市也联合部署开展了多个领域的改革试点,形成了“全面探索、局部试点、封闭运行、结果可控”的试点运作模式,积累了丰富的试点经验。今后会加强对地方实践探索的总结提升,对其成功的做法上升为政策和法规,固化下来。

(二)推进土地政策的区域化和地方化

国际经验表明,发达国家土地政策大都是地方政策。土地政策具有很强的区域性和地方性。未来土地政策改革的方向,应当按照资源禀赋、人口分布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制定区别对待的土地利用战略和土地管理政策。

(三)土地政策将更好地服务于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中国经济结构正处在重大转型期,土地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对引导经济发展、平衡区域利益、增加地区经济发展活力的作用愈发重要。未来土地政策将围绕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通过市场化改革,使市场在土地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真正得以实现。注重土地政策与财税体制、产业政策、金融政策相互配合,促进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的建立。

(四)2014年土地政策的主要方向

201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改革任务重大而艰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明确了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方向、重点和要求,对于全面建立土地有偿使用制度、缓解城乡建设用地供需矛盾、切实维护农民土地权益、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将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城镇化工作会议又对明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和今后城镇化发展方向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判断,2014年国土资源部重点关注的政策领域为:

1.继续坚持最严格的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

中央提出明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第一条就是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刚刚结束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要求,耕地红线要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仍然必须坚守,同时现有耕地面积必须保持基本稳定。在农地流转不断扩大及建设新型现代农业的新形势下,国土资源部将会继续执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同时探索新形势下的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政策创新,加大基本农田保护力度,坚持数量质量并重,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2.全面推进节约集约用地政策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节约利用土地资源,严控增量,盘活存量,限定城市发展边界,切实提高城镇建设用地集约化程度。明年国土资源部将会全面推行节约集约用地政策,用地规模实施总量控制和减量供应,加大存量建设用地供应,减少新增建设用地。全面开展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细化各类用地标准。

3.推进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

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对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生态空间进行统一确权登记,形成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的要求,2014年,国土资源部将会研究起草《不动产登记条例》、《不动产登记办法》等规章制度,整合建立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做好国家层面有关不动产登记衔接工作。

4.继续深化征地制度改革

征地制度改革,2014年将会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在全面总结各地征地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现行征地制度,缩小征地范围,进一步规范征地程序,着力于建立完善多元保障机制。

5.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

改革的方向是进一步扩大权能,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切实保障宅基地的用益物权,针对现在农村宅基地在使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完善好宅基地管理制度,同时要探索宅基地上的农民住房的财产性收益的路子。

6.继续深入推进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改革

逐步缩小划拨用地范围,以公平、公开、有偿的方式配置土地资源,全面推进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用地有偿使用,清理存量划拨用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针对不同产业、不同用地类型提供不同的有偿使用方式,弥补一次性收取地价款单一方式的不足。提高工业用地价格,减少工业用地,适当增加居住用地供应。

以上仅是《2013年中国土地政策蓝皮书》涉及到的部分内容。此外,本书还包括了2013年我部出台的土地规划计划、耕地保护、节约集约用地等政策的回顾评价及展望,同时还对今年我部重点关注的征地制度改革、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管理、农村宅基地管理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深入阅读。

2.中国房地产市场2013总结 2014年展望 篇二

一、经济增长——冷暖交错

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全球经济体基本上处于疗伤补创阶段, 其整体情势呈现为“弱复苏”特征;而且, 由于各经济体经济结构存在明显差异, 宏观经济政策也不尽相同, 同时, 经济肌体对政策的敏感程度不一, 各国经济增长又表现出明显的非均衡性。总体轮廓是, 2013年全球经济显露出“西强东弱”的态势。

抖落了金融危机尘垢的美国经济肌体格外矫健, 而且步步加速。资料显示, 美国2013年前三季度实际GDP环比折合年率分别为1.1%、2.5%和4.1%, 全年实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1.6%的增长目标已毫无悬念。重要的是, 经济增长带动了美国就业率的走高, 失业率从2013年年初的7.9%下降至11月的7%, 且为金融危机以来之最低。不仅如此, 美国国内通胀率一直控制在1%左右, 与美联储划定的2.5%的红线相距甚远。

积压于欧洲经济上空的厚厚冰雪从2013年第二季度开始消融。欧盟统计局数据显示, 欧盟前三季度环比增长率为-0.1%、0.4%和0.2%, 欧元区前三季度环比增长率分别为-0.2%、0.3%和0.1%。欧元区终于摆脱长达6个季度的经济萎缩。重要的是, 除德国等核心国家维持正增长外, 受欧债危机影响最严重的“欧猪五国” (葡萄牙、意大利、爱尔兰、希腊、西班牙) 经济也明显改善, 其中爱尔兰成为五国中首个退出欧盟和IMF援助计划的国家。虽然IMF预测2013年欧元区经济增长几近为零, 但这一庞大经济身躯将从此迈步前行。

拜“安倍经济学”所赐, 2013年日本经济前三季度环比增长4.5%、3.6%和1.1%, 虽然季度增速不断放慢, 但全年实现2.0%的经济收成已是铁板钉钉。让安倍政府欣喜的是, 自下半年后, 日本CPI已连续上涨5个多月, 为此, 日本官方在最新月度经济报告中放弃使用“通缩”一词, 此举为四年多来首次, 彰显日本正在接近摆脱长期以来的通货紧缩状态。

金融危机以来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年均超70%的新兴市场国家在2013年中出现了整体疲软的态势。其中, 2013年前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速只有7.7%, 印度为3.67%, 巴西为2.39%, 俄罗斯为1.37%, 而且同期南非经济增长率降至5年来最低, 失业率高达25%。“金砖五国”似乎褪色不少。据IMF预测, 包括以上五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2013年GDP总体增速为4.5%。受新兴市场经济走弱的影响,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 全球经济在2013年将增长2.9%, 低于2012年的3.5%。

二、货币政策——从宽入流

宽松的货币政策 (QE) 刺激着全球经济体尤其是发达经济体在后危机时代维系着软而不倒的生存状态, 正是如此, 进入2013年以后, 全球货币政策并没有出现实质性收紧的迹象, 更没有回归常态的打算。虽然美联储在最后一年议息会议上作出了每月削减100亿美元购债规模的决定, 但也是从2014年1月开始, 同时, 美联储强化了保持低利率的前瞻性指引, 强调近于零的利率水平将延续相当长时间。美国QE的脚步在2013年中依然格外坚实。

在将基准利率维持在0.0%~0.1%区间的同时, 作为QE鼻祖的日本央行推出了开放式宽松工具即无限买债的计划, 将QE演绎至极致。根据日本央行的决议, 2013年4月央行当月购买6.2万亿日元日本国债, 而自5月份起每月购买约7.5万亿日元日本国债。这样, 全年日本央行购债规模达到了66.2万亿日元, 同期日本央行的货币基础翻倍, 膨胀到200万亿日元, 同比增长45%。

在英国中央银行保持了0.5%利率以及3750亿英镑的资产购买不变的同时, 欧洲央行进一步踩大了宽松货币政策的“油门”, 2013年中先后三次降息将基准利率压至0.25%的历史最低点。与欧洲央行一样, 波兰、澳大利亚、智利和韩国等国中央银行也先后将本国利率调至历史最低点。公开资料显示, 全球有70多个国家先后在2013年中作出降息和下调存款准备金的政策决定。

当然, 由于受制于美元升值以及本国通货膨胀的压力, 新兴市场国家不得不收紧货币政策的“闸门”。其中巴西央行连续第六次上调基准利率至10%, 印度央行行长连续两次上调利率至7.75%, 印尼央行连续五次上调基准利率至7.5%。中国央行则更多地通过数量工具调节货币流动性, 总体政策仍表现为中性偏紧的特征。

三、财政政策——松紧互现

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 财政政策往往保持着与货币政策的紧密共振与相互匹配, 只不过不同国家对二者运作方向与关联力度的把握略有差别。在美国, 由于受制于共和党的压力, 奥巴马政府从2013年年初就启动了每月减赤850亿美元的财政紧缩计划, 其紧缩力度为过去30年来之最大。财政紧缩虽拖累美国经济增长0.5~0.7个百分点, 但2013财年美国联邦政府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却降至4.1%, 同比下降4.4%。

由于长达三年的预算削减给欧元区经济复苏产生了愈来愈多的掣肘, 并受到越来越多的诟病, 加之债务危重国平均预算赤字水平已经有所下降, 在IMF的建议下, 欧委会开始考虑适度放宽对受援国财政紧缩的标准。根据欧委会的决议, 欧盟对法国、西班牙、波兰、斯洛文尼亚可宽限两年实现将赤字占GDP比重降至3%以内的目标, 而荷兰和葡萄牙则可宽限一年。按照欧委会的推算, 2013年欧元区整体赤字削减任务从2012年GDP的1.5%降为2013年的0.75%。

并不像前两年齐刷刷地推出扩张性财政政策以应对金融危机那样, 为抑制高通胀和实现初级财政盈余目标, 不少新兴市场国家在2013年开始收紧财政政策的口径。其中巴西政府全年减少公共投资165亿雷亚尔 (约合92亿美元) , 印度为实现本财年的5.3%的减赤目标, 公共投资同比降低3%, 俄罗斯受到石油天然气出口收入减少的影响将2013年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调低了1.9个百分点。不过, 中国依然推行着积极财政政策, 全年中央财政赤字规模达到了1.2万亿元。与此同时, 还有部分新兴市场国家推出扩张性财政政策, 如埃及启动了规模为537亿埃镑 (约合78亿美元) 的刺激经济计划, 越南政府全年用于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达到了183.5万亿盾 (约合87亿美元) 。

四、债务危机——波澜不惊

从年初到年终, 的美国“财政悬崖”如同阴影一直伴随着世界经济的前行脚步, 期间美国共和党和民主党进行了多次谈判, 甚至出现美国联邦政府非核心部门17年来首次关门的惨状。虽然两党博弈之后联邦政府获得了临时拨款, 同时调高了其公共债务上限, 但美国公共债务总额膨胀到惊人的17万亿美元已是事实。美国政府财政违约的风险警报还会随时拉响。

虽然爱尔兰和西班牙已经先后宣布退出救助计划, 同时仍在接受国际救助的希腊、葡萄牙等国的债务风险出现可控的转机, 但地中海小国塞浦路斯所演绎出的“黑天鹅”事件让人们对欧债危机再次绷紧了神经。由于塞浦路斯银行和大众银行两家塞国最大的银行持有大量希腊债券, 希腊的减记直接削弱了两家银行的信贷支付与盈利能力, 并出现严重亏损, 塞国政府于是考虑征收银行存款税, 最终引致储户疯狂挤兑和大量资本外逃。在塞国政府无力自救的情况下, IMF、欧委会和欧洲中央银行联手救助, 作为向塞国提供信贷100亿欧元援助的条件, “三驾马车”要求塞国自筹资金70亿欧元, 同时只对超过10万欧元的大额储户征收10%左右的存款税, 塞国也由此成为欧元区第一个开征存款税的国家。

受到无限制QE的直接影响, 日本国债国规模在2013年中急剧膨胀, 日本财务省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 日本包括国债、短期证券等在内的政府债务已达到1011.1785万亿日元的历史最高纪录, 占GDP之比突破了240%, 为发达国家中最高。根据《福布斯》杂志计算, 如果计入企业和私人债务, 日本整体债务水平为国内生产总值的500%。对于全球经济与金融体系而言, 日本巨额的债务包袱如同一颗随时可以引爆的“定时炸弹”。

中国政府的负债在2013年引起了国际社会的特别关注。资料显示, 目前中国各级政府的债务总额为为28万亿元, 占GDP的53%, 其中, 地方政府债务达20万亿元。虽然负债比重远远落后于许多国家, 但以“土地财政”为主要来源的地方政府还债能力却受到了人们的广泛质疑。对此, 中央政府破天荒地将控制和解决地方债务问题列入到了来年的主要工作目标之中。

五、区域合作——方兴未艾

虽然受到贸易摩擦与纠纷的影响, 2013年国际贸易仅增长2.9%, 仍低于过去20年的5.3%年均增长, 但地区间所展开的双边与多边合作却高潮迭起, 从而构成了全球经济方阵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美国扮演了区域经济合作的领头羊角色。其中美国正式启动了与欧盟的《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 (TTIP) 谈判, 并且双方先后进行了三轮正式磋商, 一个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区正式酝酿开来;与此同时, 美国还加快推动了由其主导的《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 (TPP) 谈判进程, 而伴随着日本和韩国宣布加入TPP谈判, TPP成员国数量增至12个。

亚洲地区围绕自由贸易协定 (FTA) 所进行的谈判也如火如荼。除了日本与澳大利亚在自由贸易双边谈判中就农产品达成广泛协议, 从而清除了双方最终签署FTA的历史障碍外, 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也先后举行了三轮正式谈判。与此同时, 由东南亚国家联盟 (ASEAN) 10国发起, 邀请中国、韩国、日本、印度等16国参加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 (RCEP) 举行了首轮协商。

新兴市场国家间的合作在2013年进入“蜜月期”。在南非举行的“金砖五国”领导人第五次会议上, 各国领导人同意建立一个新的开发银行。据悉, 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先期规模500亿美元, 五国分别出资100亿美元。与此同时, 金砖五国就创建1000亿美元应急基金达成了广泛共识, 应急基金中, 中国出资410亿美元, 巴西、俄罗斯和印度各出180亿美元, 南非出资50亿美元。

的确, 尽管双边与多边安排会使国际贸易规则出碎片, 但仍然难以阻挡全球化趋势。在第九届WTO部长级会议上, 159个成员打破了多哈回合谈判12年来的僵局, 达成了首个全球性贸易协议, 即“巴厘一揽子协定”, 协定实施后, 每年将为全球创造1万亿美元的收益。

六、银行监管——大刀阔斧

欧美银行金融机构虽然在2013年都拿到了不错的成绩单, 但作为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 监管层从来没有对其放松警惕的目光。除了巴塞尔委员会按照银行业新资本协议Ⅲ的要求推动实施流动性监管、资本监管、系统性重要金融机构监管等方面的国际标准外, 欧盟财长会议正式批准欧洲央行成为欧元区银行业单一监管机构, 行使监管欧元区银行的权力, 从而为推动建立欧洲银行业联盟迈出了实质性步伐。不仅如此, 欧美国家对于银行金融机构的违规处罚力度空前加大。

由于涉嫌操纵银行间利率 (Libor) , 欧盟委员会对德意志银行、法国兴业银行、苏格兰皇家银行、摩根大通、花旗等8家金融机构作出了数额不同的处罚决定, 处罚总额达到30多亿美元, 创出历史最高纪录;其中德意志银行吃到高达7.25亿美元的最大罚单, 紧随其后的是法国兴业银行, 领受罚金6.06亿美元。

七、资本并购——风起云涌

从投资时代发展为并购时代是2013年全球资本运动的主要脉象, 特别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潮中, 跨国并购正成为资本市场的主流。据投资咨询企业Dealoaic统计, 2013年, 全球企业并购共有27200多桩, 涉及金额达2.81万亿美元, 同比增长5%, 创近5年来最高规模, 并已接近2008年3.17万亿美元的水平。

北美洲成为并购金额发生最高的目标地区, 除了美国航空公司和全美航空公司合并组建成全球最大的航空公司外, 来自北美地区的并购资金达2146亿美元, 涉及并购交易有11550多桩, 总金额为1.14万亿美元。从行业上看, 电信、房地产和医疗产业位居并购金额最多的前三大产业, 其中电信业并购交易资金2660多亿美元, 位列第一, 房地产业的并购交易案最多, 共有1814桩。最大的一笔并购案是美国的电信企业Verison并购Verison Wireless, 涉及金额达1300亿美元。

在欧美经济肌体尚未彻底痊愈的背景下, 亚洲的并购力量正在异军突起, 2013年全年亚洲国家企业对外展开的并购达7700多起, 其中以中国和日本两国企业的跨国并购最为活跃。如在斥资216亿美元获得了Sprint控股权从而顺利进入美国电信市场后, 日本软银集团又斥资190亿美元收购了美国移动运营商T-Mobile旗下的德国电信股权, 形成与美国电信市场第一和第二名的Verizon和AT&T的掎角之势。与此同时, 中国双汇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出资70亿美元收购了美国Smithfield Foods Inc, 创下了本国的最大年度收购记录。汤森路透数据显示, 2013年中国参与的跨境并购的总金额达到964亿美元, 较去年同期增长2.1%, 创下了自2008年 (971亿美元) 以来的年度并购交易最好收成。

八、大宗商品——高台跳水

几乎出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 2013年初黄金价格在1700美元/盎司关口开市, 从此以后一路下挫, 截至年末跌至1204美元/盎司左右徘徊。其间4月15号, 纽约商品交易所黄金期价大跌9.27%, 单日跌幅创下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的最高纪录;11月金价累计下跌5.5%, 创下35年来历史同期最差纪录。全年黄金价格下跌30%, 创下近30年来的最大跌幅。持续了12年之久的黄金牛市在2013年戛然而止。

跟着黄金大幅跳水的还有白银等大宗商品, 其中白银全年累计跌幅达35.4%;玉米、黄金、镍、小麦跌幅均超过20%;铝、铂、铜、铅、锌跌幅超过10%。分析师认为, 实体经济需求不足, 全球通胀预期走低, QE退出预期上升是大宗商品价格下跌的重要原因。

原油是惨淡的大宗商品市场中唯一硬扛的产品。尽管美国页岩气的大量开发彰显出对原油的替代性能量, 但由于伊朗受到联合国制裁, 石油出口量受到严格限制, 叙利亚国内军事冲突不断升级, 石油产量大幅下降, 原油供给受到不利影响, 加之欧洲原油库存量的快速下降等因素哄抬, 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在过去一年中并没有出现大幅下跌, 伦敦布伦特、纽约原油市场全年原油平均价格为108.60美元/桶, 较年初仅下降2.4美元/桶。

九、全球股市——此起彼伏

承接着上一年度姹紫嫣红的行情, 发达国家的股市进入2013年后依然凯歌高奏, 股市作为经济的“晴雨表”的功能在发达经济体身上得到了最完美的印证。资料显示, 2013年中, 道琼斯指数累计上涨24.83%, 标准普尔指数累计上涨28.55%, 纳纳斯达克指数累计上涨37.62%, 其中道指50次、标普44次创出历史新高, 三大指数在过去一年中均呈现出50年以来的最好表现。

经济复苏的曙光将欧洲股市映照得格外敞亮。全年欧洲斯托克600指数累计上涨15.92%, 其中德国DAX指数累计上涨24.65%, 法国巴黎CAC40、英国富时100指数分别累计上涨15.86%和13.5%。即便是欧债危机发源地的希腊, 其股市全然不顾该国从“发达国家”下移到“新兴市场”的结果, 全年飙涨34.5%。与美国和欧股相比肩, 日经指数首次突破16000点, 创下6年来新高。

相比发达国家而言, 新兴市场的股市则黯然失色了许多。数据表明, 2013年中先锋富时新兴市场ETF下跌了4%, 其中经汇率调整后的巴西股市全年下跌28%, 俄罗斯下跌7.67%, 中国股市下跌7.56%。在全球股市中, 巴西惨淡垫底。聊以自慰的是, 作为新兴市场成员国的伊朗股市奋力拔高, 全年累计133%, 不仅创下历史新高, 而且击败了彭博社追踪的全球93个主要股指的表现而独占鳌头。

十、货币市场——起落沉浮

货币价值反映着一国经济的基本生态, 二者往往同向而行, 但值得注意的是, 尽管美国经济一路高歌, 而且美联储也宣布开始退出QE, 可美元没有在诸多唱多声音的鼓噪之下步入升值周期。相比开盘时80.43的点位, 年终美元收于80.54的关口, 小幅上涨0.13%。。当然, 在发达经济体中, 美元表现不是最糟糕的是, 日元以全年对美元下跌15.7%而垫底。

同样出人意料的还有欧元, 这一被欧债危机反复侵蚀的货币不仅没有像许多人预测的那样溃不成军, 相反格外坚挺。资料显示, 欧元兑美元全年上涨2.65%, 由于丹麦央行采取让丹麦克朗与欧元挂钩的政策, 丹麦克朗成为欧洲货币阵营中表现最为抢眼的货币, 而在彭博整理的过去一年16种主要货币中, 欧元仅次于丹麦克朗位居第二。与欧元一样, 作为欧洲地区主要货币的英镑也表现不俗, 年终以1.65的相对美元点位登上5年来的最高点。

受到美联储退出QE的侵扰, 新兴经济体不少国家的货币在过去一年中大幅贬值10%-20%左右, 其中南非兰特贬值17.5%, 度卢比贬值20%, 阿根廷比索全年贬值22%, 印尼盾贬值27%。值得庆幸的是, 在汇丰总结的世界各国货币价值排名中, 以色列新谢克尔获得了全年涨幅第一名的成绩, 而作为第四名的人民币更是威风不减。国际清算银行发布的全球外汇交易统计报告表明, 人民币在每日全球外汇交易量中占比2.2%, 在所有币种中排名第九。而在环球银行金融电讯协会公布的国际贸易融资货币中, 2013年中人民币已取代欧元, 成为仅次于美元的全球第二大常用货币。

值得关注的是, 作为一种虚拟货币, 比特币进入2013年后如同被注入鸡血般狂奔不停, 从年初时的1:14美元左右一度飙升至11月份:1:1200美元上下, 疯狂飙升8471%。不过, 伴随着中国、印度等国监管层凌厉警示声音的发出, 被人为地炒作的比特币随后掉头向下, 并在年末接近腰斩。

十一、2014:丰满的期待

过往一年的基础积淀与健康生态使得人们对2014年世界经济前景增添了更多的期待与祝愿。联合国刚刚发布的《2014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指出, 2014年全球经济增长率将达到3.0%, 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 的预测更加乐观, 认为世界经济在2014年会增长3.6%, 显著高于2013年2.1%的经济增长结果。

除了日本经济因受到消费税提高3个百分点影响, 从而经济增长率较2013年可能出现小幅回落外, 发达经济体经济尤其美国经济所扮演的全球经济“引擎”作用将在2014年进一步增强。IMF预计, 2014年美国经济将增长2.6%。当然, 支撑与维系美国经济持续劲升的已经不再是扩张性的货币政策, 而是已经逐渐康健起来的国内消费动能。据美联储最新季度资金流向报告, 2013年三季度美国家庭部门的债务自金融危机以来首次实现正增长, 这意味着美国家庭不再都是净偿债, 增加负债加杠杆的过程又重新开始了。不仅如此, 美国的失业率已从2013年年初的7.9%下降到了年底的7%。不难想象, 家庭消费杠杆的增加, 外加失业率的降低, 双重力量必然强力撬动消费这一美国经济增长主动力作出更大改善。

已经从“重症病房”转移到“普通病房”的欧洲经济无疑将在未来一年中得到进一步的康复。观察发现, 2014年堪称是欧盟的“改革年”, 除了欧洲央行将对欧元区规模模最大的130家银行展开全面压力测试从而制定出问题银行的统一解决框架, 进而有效恢复金融机构的信贷功能外, 欧盟还将敦促债务国家经济结构改革, 启动投资预算达770亿欧元 (1053亿美元) 的欧盟“地平线2020”科研规划, 建立预计带动90万个就业岗位的“单一数字市场”, 为经济打造新增长点。不仅如此, 对外欧盟将推进欧加、欧日、欧美自贸协定谈判, 与中国也将开启中欧投资协定谈判, 而且前三项自贸谈判都有可能在2014年瓜熟蒂落。据欧盟预计, 若未来谈判的数项自贸协议生效, 将给欧盟带来每年2.2%的经济增长。由此, IMF预测, 2014年欧元区将逆转实现1%的正增长。

新兴市场而未来止跌企稳将是大概率事件。由于中国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巴西促进消费增长的同时释放出更大的投资能量, 同时印度进一步推进市场化改革, 俄罗斯推动经济均衡增长战略, “金砖四国”借助经济结构调整所培植出来的内向性经济增长动能显著增强。不仅如此, 新兴市场中的其他国家经济也将与“金砖四国”并驾齐驱, IMF预测结论是, 非洲国家2014年经济增速为4.7%, 拉美地区达到3.2%。整体来看, 2014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长将上升到5.1%。

比较而言, 未来发达国家经济复苏将快于新兴市场国家, 而且新兴市场因前期透支, 以及发展方式转型等原因, 经济增长将适度放缓, 由此, IMF推算, 2014年发达国家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升到54% (按美元汇率计算) ;不过, 若以购买力平价计算, 发达国家的贡献率降到35%, 新兴市场的贡献率仍达65%, 作为整体, 新兴市场经济增长仍高于发达国家 (IMF预测2014年为2%) 。因此, 并不像许多人所作出的全球经济增长将主要由发达国家来驱动的结论那样, 2014年世界经济将凭借“双速引擎”一路快行。

在各大经济板块竞相拉动的同时, 世界经济增长所能获得宽松货币政策 (QE) 能量并不会得到全面的稀释或根本性松动。虽然美联储从2014年1月开始逐渐缩减购债规模, 并有可能到年底彻底结束购债计划, 但超低利率的延续仍然可以对美国经济增长形成进一步的呵护与支撑。重要的是, 欧盟、英国、日本等这些拥有国际货币发行权的经济体不仅不会退出QE, 而且有可能因势继续加码, 发达经济体因为货币政策局部适度收紧所产生的冲击非常有限。

的确, 美联储缩减或退出QE对新兴市场形成的负面影响不言而喻。资料显示, 在过去5年时间里, 美联储的宽松措施总计向金融市场注入了2.75万亿美元, 而且至少有近2万亿美元流向了新兴市场国家, QE的退出就意味着资本将加速回流美国, 新兴市场国家会承受“抽血”之苦, 甚至不排除金融市场动荡。但必须看到, 如今新兴经济公共和私人部门的资产负债表比10年前要稳健的多, 而且金融市场的审慎监管机制也有所改进, 其协同抗御金融风险的能力也大大提升。从这个意义上而言, QE的渐次退出不会打乱新兴市场经济增长的脚步。

3.中国房地产市场2013总结 2014年展望 篇三

2014年的互联网

一、中国迎来互联网20年,大众创新成就了互联网

中国自从1994年4月20日全功能接入互联网,到今年为止,互联网已经走过了20年的历程。中国互联网的20年,是创新驱动的20年。第一,在中国经济整体以物质驱动的背景下,互联网这个局部坚持了20年的创新驱动,弥足珍贵。未来中国经济走什么路?互联网之路,给了我们从局部创新走向全面创新的启示。第二,中国互联网的创新驱动有自己的特点,它是以大众创新为基础的创新驱动。在各种官本位的20年成功经验总结之外,我们补充最重要的一条:中国互联网发展是人民群众的伟大创新精神和伟大创造实践的结晶。大众创新为中国趟出了一条走向大繁荣的大国崛起新路。

2014年是中国互联网国退民进的战略转折点,草根互联网整体市值第一次超越正规军传统电信企业整体市值。互联网实现了从国富到民富的伟大历史转变。2011年3月25日,在工信部电信经济专家委员会上,申江婴请大家预测“十年后,互联网整体市值是否将超越传统电信企业的整体市值”,我预言4年就会超过。2011年《互联网周刊》在《数量级的革命》一文中预言,“五年以后,随着民营互联网总市值接近和超过国有电信运营商的总市值,技术革命,将从批判的武器,变为武器的批判。”年初互联网企业对电信运营商的OTT(越顶传球)说明了这种“武器的批判”。而提前超车的一刻,发生在9月19日。这一刻,用我在15年前的预言形容,叫《互联网是“民”的绝对理念的显现》。互联网发展充分说明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真实性。

中国互联网20年发展,可以说在市场作用与政府作用相对较好结合方面,为中国经济树立了一个标杆。除了市场作用之外,中国政府在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电信改革,宽容互联网创新等方面,对互联网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积极作用。

互联网不仅是信息技术乃至新商业模式的集大成者,也将更加立体化、全方位地推动社会的进步。互联网给传统企业、行业带来的是一场由内而外的思想意识上的变革。

二、阿里巴巴上市显示了电子商务增量带动经济转型发展的强大力量

9月19日,阿里巴巴在美国上市,继超过全国GDP第四名深圳市(14500.23亿元)后,短短两个月内又超过了第三名广州市(15420.14亿元),并一度达到3000亿美元(18373.2亿元),逼近第二名北京市(19500.6亿元)。大有把北上广,变成北上阿,北阿上,阿北上之势。

继作为经济特区的深圳之后,阿里巴巴的强势崛起,正在成为一种新的世界级现象。第一,阿里巴巴正接过中国增量改革的大旗,成为中国转型发展的新增量。阿里巴巴的体量已远远超过深圳,对改革的带动力也超过了深圳。阿里巴巴以电子商务改造传统产业、转型计划经济、发展现代服务经济的实践表明,只要找出一个带动力足够的新增量,不用休克疗法也可以促成旧的经济存量的转型与升级。第二,阿里巴巴正接过中国民生的大旗,通过分享型经济,将生产资料(网上店铺和柜台)直接分享给普通劳动者,在第一次分配中,就绕过垄断者,直接让劳动者实现自己的梦想,为改善民生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阿里巴巴证明,只要真正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中国的,也可以是世界的。

三、最高法院判决垄断案,在全球率先树立互联网平台的普世游戏规则。

2014年10月16日,最高人民法院在第一法庭公开开庭,对奇虎公司诉腾讯公司垄断纠纷上诉案进行宣判,判决驳回奇虎公司的全部上诉请求,维持一审法院判决。最高法院判决不宜以市场份额直接判定垄断,确定了互联网平台的法律地位。

在终审判决书中,最高法院详细阐述了互联网领域反垄断法意义上相关市场界定标准、市场支配地位认定标准以及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的分析原则与方法等一系列具有重要意义的法律问题,明确了反垄断法律适用的多个重要裁判标准。

最高法院判决改变了芝加哥学派的反垄断法理基础。芝加哥学派的观点认为,企业自身的效率,才是决定市场结构和市场绩效的基本因素。但中美互联网平台企业突破了“企业自身”,与增值服务企业建立起商业生态网络。平台通过免费占有较大市场份额,提高了众多增值服务企业彼此竞争的效率。反垄断法面临从判断企业局部效率到整个商业生态网络综合效率的转变。

如果判决平台占有较大市场份额即为垄断,将使中国的平台环境劣化,甚至走向“巴尔干”化,失去得来不易的国际竞争优势,而且降低互联网企业联合体整体效率。在互联网平台化还是小农化(欧洲化)的重大抉择面前,中国做出了支持平台化的选择,从而选择从小生产的信息社会,走向大生产的信息社会。

此案也是中国首次在互联网重大游戏规则上,领先美国制订游戏规则。对国际互联网格局具有深远影响。

四、“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成为共识,信息经济全面发展时代到来

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的建立,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大事件。习近平提出,“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2月27日,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召开,提出要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

中国工业化将在6年后基本完成,“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的认识,来得非常及时。站到工业化完成之后现代化的新高度指引方向,需要领导者具有远见卓识。

领导小组成立以来,信息经济全面发展成为各方关注的热点。围绕十三五规划,发挥市场与政府作用,推进信息经济全面发展,成为2014年官产学各界热议主题,各方蓄势待发。

五、互联网+迈出信息经济全面发展第一步,互联网思维受到热捧

2014年,随着互联网的崛起,一批新型的有别于传统行业的新生企业开始成长并壮大,也给整个市场带来全新的概念与发展模式,打破了固有的市场格局。互联网思维受到热捧,各行各业开始了在互联网领域的各种“创新”、“突破”之举,以求实现真正的突破。

在传统工业经济向互联网经济转型过程中,旧有的社会经济规律、行业市场格局、企业经营模式等不断被改写,不可思议地叠加出新的格局。在制造业领域,工业智能化、网络化成为热点;在服务业领域,个性化成为新的方向;在农业领域,出现“新农人”现象。互联网正在催生出新的业态、新的经济增长点、新的产业。

六、互联网金融迅猛发展,探索前行

2014年互联网金融得到迅猛发展,对传统产业、用户和制度都发生深刻影响。2014年3月11日,银监会公布了首批5家民营银行试点方案,阿里巴巴和腾讯成功入选为发起人。这标志着互联网企业不仅站在金融业的门口,而且开始挺进金融腹地。2014年9月29日,银监会公告全国首批5家获得民营银行牌照的银行都已获批筹建,其中由腾讯和阿里两家互联网企业发起设立的民营银行备受关注。

与此同时,阻碍普惠金融、利率市场化的一些深层障碍仍然存在,清算支付领域的垄断现象仍然存在,如何发挥互联网金融为民生、中小微企业服务的作用,仍有待进一步探索。从互联网企业方面来说,如何通过信息透明化在化解金融风险中承担社会经济责任,如何发挥数据业务在互联网金融中的主导作用,仍在破题之中。

七、智能化成为互联网热点,产业落地与市场认可仍存在问题。

2014年是大数据年。大数据不仅是互联网业热点,也成为各行各业直至全社会热炒的概念。大数据不仅受到投资者的热捧,而且吸引了众多城市的关注,把大数据作为地区发展的新增长点。

2014年的可穿戴设备是移动智能领域的热点。不仅成为各种媒体、会展的热宠,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已开始走向市场。但随着谷歌眼镜受挫遇冷,国内可穿戴设备也暴露出虚火上升的症象。例如智能手环从数百元迅速跌至几十元,但由于缺乏核心技术,难以满足用户更高体验要求,在市场上沦为低档产品,有待提高。智能手表技术不成熟,出现“早产”迹象,引发部分消费者吐槽。可穿戴设备如何提高技术与体验,成为待解决问题。

八、政府择善而从,促进出租汽车电召服务有序发展

7月17日,交通部发布《关于促进手机软件召车等出租汽车电召服务有序发展的通知》,打车软件正式纳入政策规范程序。

与征求意见稿相比,最终稿听取各方意见,择善而从,做出了促进出租汽车电召服务有序发展的明智选择。

政策改动核心要点在于,原来是:“出租汽车电召服务应当最终实现统一平台、统一终端、统一调度和统一管理。乘客通过人工电话召车、手机召车、网络约车等各种方式提出的召车需求信息,应当通过统一的城市出租汽车电召服务平台运转,并推送至统一车载服务终端播报,但应同时播报召车需求信息的来源渠道;驾驶员通过统一车载终端应答成功后,可通过手机召车软件或统一车载终端与乘客进行联系。”最终稿改为:“手机软件召车需求信息可在城市出租汽车服务管理信息平台运转后推送至驾驶员手机终端播报,但平台运转不得影响手机召车软件正当功能和良性竞争。”交通部的做法体现了现代治理的精神。

在现有专业司机打车软件外,7月14日,美国用车应用Uber正式宣布进入北京市场。对于非专业司机参与电召服务,如何在安全与商业之间把握平衡,继续考验有关部门的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

九、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纳入日程,信任服务仍待激活

2014年7月,国务院发布《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要求按照“政府推动,社会共建;健全法制,规范发展;统筹规划,分步实施;重点突破,强化应用”的原则有序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建立健全社会诚信制度的要求,是互联网经济与信息社会发展的基础工程。

如何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进一步完善信用信息保护和网络信任体系,特别是小世界网络条件下,建立与互联网对等透明相适应的信任网络,重建社会信任关系,仍待破题。

十、“宽带中国”战略走向实施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工信部等14部门提出《关于实施“宽带中国”2014专项行动的意见》,提出了2014年宽带网络能力持续增强,新增FTTH覆盖家庭3000万户,新建TD-LTE基站30万个,新增1.38万个行政村通宽带的主要引导目标。这意味着宽带中国政策进入了年度细化和落实阶段。

2014年10月9日,39个城市(城市群)列为2014年度“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城市群),比《意见》提出的示范规模扩大近一倍。表明各地对“宽带中国”战略实施热情高涨。加大投入力度,加快改革步伐,将成为战略落地关键。

2015年的互联网

对互联网的展望不同于算命,我们希望在展望中体现对未来本质的探索,探究最优秀的创新以及创新背后的精神源泉,在给行业带来启发的同时,又为企业指点新的机遇,同时关注和引领因网络而重生的新经济产业的未来,社会精神发展的未来!

一、2015年将成为互联网“新引擎”年

2015年是十三五(2016至2020年)规划确定大盘之年,也是工业化基本完成之前的最后一个五年规划。把互联网确定为工业化之后的新引擎,驱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就成为非常现实和紧迫的事情。

浙江省长李强说的好,在互联网时代,通过互联网在各个行业的融合、渗透、颠覆,能够催生新兴产业的转型,现在中国经济已经步入到新常态,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经济,将为浙江下一轮的发展插上新翅膀,互联网也将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引擎。这一点应该提高到整个中国经济的高度来认识。

以往的教训是深刻的,部分地区产业规划政府意志太强,没有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而互联网是在市场打拼中发展起来的,是在许多规划之外,无心插柳的结果,是自下而上涌现生成出来的。当一个互联网企业的市值已经大到相当于苏格兰GDP的时候,把互联网作为新引擎,更加适应时代要求,更加符合“用科技创新、大众创业增添经济发展新动能”的要求。

新引擎代表着信息化驱动工业化的驱动力,代表着以大众创新走向大繁荣的新路。

二、唱互联网+主旋律,讲服务化的故事

2015年是信息经济全面发展的迈步之年。在中国服务业产值第一次超过工农业产值后的第一年,信息经济全面发展,将始于以下新迹象:从互联网向互联网+发展,从产业化向服务化发展,从信息产业向信息经济发展。在互联网带动下,各行各业将联合起来,推动中国经济从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发生质变。

当“春天的故事”再次响起时,人们发现,这将是一个服务化的故事。

首先,互联网+将唱响制造业智能化、服务化的主题,从同质化的中国制造,向差异化的高端发展。汽车不再是只是钢铁,而是智能移动终端,成为钻得进人的大号手机。房间不再只是水泥,而成为智能家居。

其次,互联网+将唱响服务业个性化的主题,电子商务将带动传统服务业走向现代服务化,就业将增加,但新增的不再是患有“成本病”的修脚、理发者,而是由移动智能设备武装起来的新一代服务者。

第三,互联网+将唱响农业服务化的主题。在电子商务带动下,一批“新农人”将涌现出来,他们一方面继承着中国5000年来个性化定制的传统,另一方面吸收着工业化30年来社会化大生产包括农业产业化的精华,成为大规模定制这一新生产方式的实践者,进而成为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人。

三、分享型经济将成为主流模式

以租代买的潮流,从大洋彼岸开始冲击太平洋的堤坝。通过“从所有权到使用权的转变”,一个物联网、合作共赢的新经济时代正在到来,它引导我们走向零边际成本社会。

当然,不光是物联网,车联网也将成为分享型经济的天下(Uber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当然,不光是车联网、移动互联网,整个互联网都将成为分享型经济的天下;当然,不光是互联网,凡是可复制资产占总资产比重50%以上的实体经济,也将逐渐接受的云模式(Airbnb就是他们的代表)。

以支配权-使用权分离为标志的这场产权革命,是人类继法国大革命以来,产权制度的又一场巨大变革。它以“基础平台-增值应用”分离的形式,正在碾碎全产业链经营之梦,把世界变成价值网络;它以“产品免费-服务收费”的模式,正在把人类从产品业升级到服务业,获得比版权模式大一个数量级的收益;它以“投资人-合伙人”双重投票权制度,正改变资本所有者与创新者之间的权力关系,把资本驱动变为创新驱动。

在分享型经济下,资本的稀缺性由于分享而流失,具有多样性优势的创造性劳动重新登上历史舞台。

四、大众创新驱动微经济发展

微经济是指脱离组织生产所创造的经济,微经济不需要复杂的企业和车间厂房,凭借第三方服务平台,可以直接一对一进行交易和服务往来。在当前,是指以微博、微创新、微应用、微产品、微电影、微健身、微旅游等为代表的“微”经济。

大众创新成为微经济的源动力。按照费尔普斯2014年提出的大众创新学说,大众创新的条件是获得风险投资和知识产权的保护,最终走向做大的经济。但是在中国,大众创新正在形成自己的特色。一方面,大众创新正在变为零门槛的创新,大众不需要上市和版权,同样可以进行创新,并获得回报;另一方面,大众以个性化的微需求为目标进行创新,追求成为隐形冠军,因小而美。

2015年,将有越来越多的80后、90后,利用群智感知(crowd-sensing),自服务如crowdfunding,以及众包(crowdsourcing),加入到微经济中来。他们不就业,但有工作,通过创造性劳动,获得利润,过着自尊、自豪的资本家生活。

五、移动互联网向纵深发展

首先是移动智能将获得长足发展,可穿戴设备、人机接口甚至意念控制电脑等技术,将从不成熟,逐步走向成熟;从概念产品,走向商品化。2015年的主要进展,将是加大技术研发,加速技术成熟;重视用户体验,提高服务;丰富增值应用,更好吸引消费者。

移动互联网+将兴起。随着互联网与各行各业融合的深入,移动设备与行业业务的结合也将开始。企业用户以及政务、交通、警务、烟草、医疗卫生、教育、体育等行业用户,将成为移动互联网+的最先应用者。

六、抓应用支撑,促大数据发展将成趋势

在大数据内部,热点主要集中于数据中心建设、数据源建设、数据分析服务、数据应用以及数据安全方面,与美国相比,在跨领域基础设施、数据库、可视化、服务平台建设方面,存在明显空白。如何从大数据技术开发,转向广泛应用,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云计算将向商务云服务方向发展。目前的数据中心更多定位于技术服务(IT或CT云服务),随着各行各业数据业务主营化的兴起,数据中心将开始发生从技术服务向商务服务的转型升级。

4.中国房地产市场2013总结 2014年展望 篇四

我校现有教师44人,学生620人,开设18个教学班。一年来在上级教育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强化教育教学研究和常规管理,深入实行改革,执行教育行政的各种准则,理论、规章、制度,继续深入“严师工程”,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调动全体教师、学生的积极性和高度热情,发扬光大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上下一致,团结协作,以认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加强教学研究,不断解决教学中的新问题,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在今年的六年级毕业考试中,数学在同类学校全县排名第二,全镇第一;语文全镇第三;戴文权、邓集群、肖雁等同学进入全县50名;在全县抽考中三年级语文全镇第一,五年级数学全镇第一。欧海兰和陈明清老师在全县教学比武中荣获第一,彭尹莺老师在全镇教学比武中获得第一;在全县“学习先辈精神,立志成才报国”征文比赛中我校学生荣获4个一等奖,我校数学教研组被县优秀教研组。结合本校实际,现就以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充分发挥班子的主导作用

学校领导班子老中青搭配,十分合理。校长周新国是县级优秀校长,张小萍副校长具有多年的基层领导经验,陈实副校长是年富力强且沉着稳重,教导主任肖辉庆工作扎实,政教主任陈娟年轻又有激情。我们通过学习,提高本人领导管理业务水平,经常请教一些兄弟学校的校长,学习一些好的经验和有效的管理方法。学校领导还经常带着问题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学习学校管理,学习外校先进办学经验和管理经验,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管理能力。

一年来,领导班子团结一致。上学期初,领导深入分析学校的教学情况,制订出各项工作计划,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心中有数。教导处能指导教师制订出切合本班实际的班务计划,行之有效的班级工作计划,并热心帮助、指导年轻教师工作,大胆进行了课堂教学尝试。一学年来,在领导的直接指导下,全校教师业务能力及教学热心有所提高,教学风气等方面受到上级和周边村民群众的肯定和好评。学校领导有强烈事业心和高度责任感,每天都是早到校、晚离校,以校为家,总务主任朱初勇虽然是唯一的高级教师,却以工作为重,把学校的后勤管理得井井有条。学校领导班子凡事能主动与当地党政联系,经常向村委反映、汇报学校工作开展情况。学校也要求和组织教师家访,深入了解家长对我校的工作意见,及有关教师的教学态度等情况,做到有机的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加强教学管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领导义不容辞的职责。学期一开始,领导带头完 1

成各项常规任务,带头担任主课,特别是政教主任陈娟,因教师少,任务大,既有语文科的教学,还担任了班主任。领导班子深入课堂听课,了解教学动态,掌握教学第一手材料,为课堂教学作依据,在领导的带动下,教师相互听课已蔚然成风,大家实实在在地研究课堂教学微观领域经常面临的问题,发表意见,交流困惑,提高了教研组的凝聚力和研讨能力。

二、重视队伍建设,培养优秀师资

师资力量的雄厚与薄弱,直接影响学校的教学水平。一年来,我校注重对教师队伍的建设。首先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开展教师政治业务学习,继续深入“严师工程”。在教师队伍中,也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个别教师喜欢玩牌,加上一心想向外调,对教学没兴趣。一年来经过学校领导的深入谈心了解,个别进行了思想教育。特别是对新进的特岗教师的培养和指导,从而使全体教师树立起正确人生观、价值观,明确肩负责任,真正做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再有以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为重点,鼓励教师自学,为老师提供各种学习机会,使青年教师迅速成为教学骨干和学科带头人。在教师管理上,学校把教师的管理制度落到实处,坚持坐班制、考勤制,出勤与绩效工资直接挂钩,杜绝了以前班级缺人及教师上班时间外出娱乐闲谈逗留等不良现象。学校涌现出了大批爱岗敬业的、以校为家的老师。

三、加强德育工作,建设文明校风

德育是五育之首,本学年度我校成立了德育工作领导小组,专门制订了学校德育工作计划,并开展一系列活动进行德育教育。

1、通过校会、主题班、队活动开展各种教育:

2、坚持升旗仪式,在国旗下进行五爱教育。

3、充分利用纪念日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4、优秀班级评比制度中把学生德育作为评比的一项内容;

5、要求教师认真上好品德社会课,强调教师应细致耐心做好后进生、顽皮生的转化工作。

6、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的作用,开展各种活动,以红领巾广播站为阵地,开展主题教育、慰问活动、雏鹰争章等进行德育教育。

7、学校教导处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夏季大课间时间为晨读课后进行阳光礼仪训练,并制定了计划和细则,并准备以此编写德育校本教材。

8、发动学校师生及家长积极应对省、市、县的“民调”工作。

四、狠抓教育教学。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我们通过抓教研、教改和教学常规,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开学初,我们召开教研组长会议,共同商定一学期中的教研组活动,并把活动落到实处。

1、积极开展了教研活动。全年开展教研课20堂,全体教师参与听课和研讨交流,并就教学中的问题探讨出解决办法,真正起到了教研的作用。

2、教学常规是教师开展日常教学工作的准则,良好的管理体制是我们顺利实施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因此,我们始终抓实抓好,重点做了几点工作。

(1)、严格按《新课程设置方案》,开齐、上足,教好每一门课程,不随意增减,严禁语数科占用艺体科。每一科到期末都有考核并把成绩上交教导处。

(2)、做好学籍管理工作。

(3)、进一步规范和强化教学常规检查工作。本学年,教导处每月底进行一次教学常规检查。不同年级,不同科目有不同要求,每次检查前教导处提出各项常规工作量,要求老师做到有质有量地完成各项常规工作。每次检查后,教导处针对在检查教案、作业批改中存在的问题,在周前会上公布,表扬优秀,指出不足,面对面提出整改意见,真正做到服务于广大师生。

(4)、以“学生”为中心点,规范学习行为着力抓好学生的“规范”教育。从学生的基础文明行为,养成教育的训练抓起,抓纪律,抓常规,抓行为。本学年狠抓学生早读及午自习、班主任跟班及文明班评比。效果非常好。

(5)、积极开展各项竞赛活动。通过竞赛有利于提升一所学校的办学层次,从侧面可以看出一所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有朗读比赛,写字比赛,作文比赛,讲故事比赛,数学竞赛,手抄报比赛,书画比赛、大型的六一文艺汇演等。通过以上一系列竞赛活动,培养了一批具有一定特长的学生,为今后参加高一层次的竞赛活动奠定了基础。

(6)、加强毕业班的教学管理力度。一个学校的教学水平,无不从毕业班展现出来。自上学期以来,学校提高对毕业班科任的要求,同时又给予支持鼓励。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加强毕业班的思想教育、召开毕业班学生座谈会、加强毕业班的毕业模拟考核等以提高毕业班成绩。

(7)加强寄宿学生的管理。第二学期我校开始寄宿,虽然寄宿生不多,但学校仍然制定了制度、管理办法,安排了管理表,并把抓好寄宿生的安全及成绩放在首要位置,克服困难做好学生的生活管理。以争取今后的寄宿生工作开展的更好。

(8)结合本校实际,每期由教导处组织编导一本主题为展现师生风采及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的学校刊物《花蕾》,现已出刊三本,得到了上级领导的一致好评。

(9)对学生学籍实名制进行认证登记;认真组织学生进行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与上报工作。

五、加强家访和安全管理工作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协调学校与家庭的教育步调,统一学校与家庭教育对学生的要求,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为加强学校管理,增强师生的安全意识,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我们加强了家访和安全管理工作。

1、学校期初发放告家长书,就学生要注意的学习、安全等要求家长管理教育孩子,加强了学校与家庭、社会的联系,增强了学校的教育合力。

2、学校做好封闭式教学管理,严格学生外出请假制度。各班做好学生名册的登记和上报工作,做到学生上课,各科任老师做好点名制度、有事先请假制度,做到时时查学生勤。

3、做好家访工作。家访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学校教学的重要手段,学校要求每学期各班主任必须全面家访一次。我校采用了走访、电话访、个人与群体教师访等多种方式,严格家访内容要求,要求做好家访记录,发现学生学习成绩有明显进步或退步、旷课、学习上有较大困难,产生畏学情绪等情况的,及时进行家访,使得家庭与学校保持紧密联系。

4、加强对学生的安全管理工作。安全教育,刻不容缓。我校一年来利用升旗仪式及班会课、品德课对学生进行教育,结合社会安全事故和当地的安全事件,教育学生以防范为主,做到安全第一,构建安全无事故的和谐校园。

5、利用庆六一的机会,召开“特邀领导嘉宾茶话会”,和各周边村领导共同协商学校大计,以及希望通过村上的支持配合,学校安全工作抓得更加完善。

6、学校积极应对彭玉姣与我校劳资纠纷一案。

六、坚持财务制度,积极开展勤工俭学。

⒈学校严格按照三局文件标准规范收费,严格执行《邵阳市义务教育学校财务管理制度》。

⒉学校坚持财经纪律,勤俭节约,努力改善学生的学习环境、教师的生活条件及待遇,保证教师安心工作。

⒊学校广辟门路,积极争款消除安全隐患,改善办学条件。

4.学校开展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创建平安和谐校园。

5.学生营养中餐的帐务按月结算,及时公开,按时上报。

七、存在问题

回顾一年来,我校本着“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扎实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加强教研组建设和教学常规管理,促进了教师队伍建设。但是,在本学年度,存在问题还是有的。

第一,学生校外学习氛围差,学生无心向学,家长对子女管理不够位。

第二,教师队伍中,个别教师思想素质较低,无心教学。

第三,学校领导管理能力有待更加提高。

第四,加强对寄宿学生的管理及对寄宿学生管理教师的管理。

第五,学校教室黑板破旧,厕所粪满为患,学校操场等课间活动场地狭窄有待改建、改善。

八、2014年学校工作展望

1、以教学为中心,狠抓教学质量,使教育教学更上一个台阶;

2、安全常抓不懈,确保校园平安和谐;

3、努力改善学前教育的办学条件,新建一栋学前班教学楼,争创省农村合格幼儿园;

4、积极开展第二课堂,丰富师生的校园生活,努力把《花蕾》校刊办得更有特色,争创市级优秀校刊;

5、民主、文明、公开地完善学校各项制度,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主人翁的积极性,完成教职工代表换届选举;

6、加强与外校的学术交流活动,让广大教师扩大眼界,提高专业业务素质。

回首过去,成绩有所提高,面对未来,倍感压力很大,我们相信,在中心学校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教师的大力支持下,面对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我们将进一步树立信心,理清思路,突出重点,勤奋工作,讲究实效,为西岩镇花桥中心小学努力谱写教育新篇章!

5.总结2013展望2014计划 篇五

经过了两年时间的工作锻炼和学习,我对农村的工作已经比较了解,进入了村官的角色,参与到村里的多项工作中去:环境整治、远程教育、秸秆禁烧、台账完善,协助会计做好账目工作等。农村的工作是繁琐具体的,目前村民们获取信息的手段还相对比较年缺乏,甚至会出现一些让我们觉得不能理解但却是有其存在理由的事情。比如,每年国家发放的小额扶贫贷款,利息很低,手续也复杂。但是,以前我们村一边是每年小额扶贫贷款的可贷额度都没有用完,一边却还有不少村民在向私人高利贷借钱。开始我对这种情况很不能理解,为什么这些村民会宁愿去借需要更高利息的钱。经过调查,我了解到他们很多人都只是扶贫贷款的政策了解地比较模糊,不清楚怎么去操作才能贷到款,更有的人听别人以讹传讹的说法,认为操作手续很复杂,甚至于银行会克扣钱款等等。知道了以上的情况后,我就联合村里其他干部一起加大了对小额扶贫贷款政策的宣传,充分利用了广播、传单、版画等多种形式。经过努力,今年我们村的小额扶贫贷款额度全部用完,虽然在过程很累,但在看到村民拿到贷款时的笑脸,我心里也很开心。

在正常参与村里的工作的同时我也参与了乡里的多项工作比较落后,由于对电脑打操作的熟悉,对农经、民政部门的数据录入,办公室的文稿打印,违章建房情况的统计工作等都参与到其中。同时,我还与我们乡其他三名大学生村官共同,投资与老板合作创立西圩金地园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占地1500亩,建日光温室400余幢。蔬菜示范园建成后,年可亩产蔬菜4万公斤,亩经济效益达5万元;提供300多个工作岗位,并带动当地农户1000余户一起发展,人均年纯收入将可增加XX元以上,工程在实施过程中采用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分户作业,集中销售,形成“公司+基地+大学生村官+农户”的模式,带动当地及周边农民一起发展蔬菜生产,形成山东寿光日光温室蔬菜生产模式特色产业。

一年来,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思想上也成熟了很多,但同时我也还存在有不足的地方,自己的业务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在即将到来的XX年我计划:

1、继续加强学习,学好知识是干好工作的前提,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继续向身边的同志学习各种工作的经验,同时在工作实践中总结和积累自己的经验。

2、是继续干好创业,利用好这个平台,争取为村民树立一个创业成功的标杆,带动他们一起创业致富。

6.中国房地产市场2013总结 2014年展望 篇六

国研网行业研究部

发布时间:2013-11-2

2013年4季度及2014年汽车行业发展趋势展望

3.1 宏观经济形势预测

全球经济有望保持微弱复苏。世界经济目前仍处于复苏轨道之上,但基础不稳、速度不均,且存在较多不确定性。2014年,世界经济仍将处于危机后的恢复期,总体态势趋于稳定。欧洲经济走出衰退将增强全球经济的增长动力,但需要高度关注美国量化宽松政策(QE)退出对美国经济复苏的影响和对新兴经济体的冲击。我们预计2014年全球经济增速将略高于2013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13年10月8日发布最新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下调了2013、2014两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报告指出,全球经济增长模式正在发生转变,发达经济体的增长逐渐增强,新兴经济体却面临增长放缓和全球金融市场收紧的双重挑战。该报告认为全球经济仍处于低速增长状态,经济下行风险持续存在,预计2013、2014两年全球经济分别增长2.9%和3.6%,较7月的预测分别下调0.3和0.2个百分点。

美国复苏的情况较为乐观,但债务上限和QE退出会增加美国经济的不确定性。根据IMF的最新预测,2013年美国经济增长将达到1.6%,2014年将提升至2.6%。欧盟经济总体来看正逐步走出债务危机引发的经济衰退。2014年或将实现正增长,并推动全球市场信心改善,但由于高企的失业率和结构调整缓慢,欧盟经济增速超过1%的可能性仍较小。IMF最新预测的2013、2014年欧元区经济增长率分别为-0.4%和1.0%。日本经济短期有望保持复苏态势,但“安倍经济学”的短期效应将逐步缩减。受非常规宽松货币政策、刺激性财政政策的支撑,以及汇率大幅贬值效应的影响,2013年日本经济逐步走出通缩,IMF预计其全年增长2.0%。但三大支柱中的结构性改革难以短期见效,加上2014年4月消费税率由5%提高到8%,对消费增长形成抑制,“安倍经济学”的短期效应缩减。根据IMF预测,2014年日本经济增速可能会下降到1.2%左右。对于新兴经济体来说,相对减速的增长格局将维持不变。IMF预计2013和2014年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经济增长率分别为4.5%和5.1%。图24 2013、2014年世界经济增长趋势预测

数据来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13年10月《世界经济展望》,国研网行业研究部加工整理 我国经济将保持整体稳定,内需增长面临一定下行压力。宏观政策效果显现、市场预期改善,是当前经济回升的主要原因。但受需求回升不稳固和结构性矛盾制约,经济运行中风险因素较多,可持续性仍面临挑战。在三季度GDP增速小幅回升后,预计四季度有所回调,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预测,全年增长将达到7.6%左右;物价上涨整体温和,全年涨幅在2.8%左右。总体上看,我国经济运行处在合理区间,预期目标能够如期实现。

2014年,我国内需增长仍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首先,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略有下降。房地产投资增长将呈回落态势,基础设施投资增长也将有所下降,而受终端需求不振、产能过剩及利润偏低等因素影响,制造业投资增长将继续分化。相对于基建、房地产和传统制造业,成长性行业支撑作用尚不足,预计2014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左右,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略有下降。第二,消费增长保持基本稳定。2013年以来,消费增长降中趋稳,既反映了“三公”消费泡沫被挤出、大众网络消费蓬勃兴起的积极一面,也体现了居民收入增幅下降、企业效益不佳、结构性就业困难等对消费增长的直接影响。预计201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左右,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略有上升。第三,物价温和上涨,农产品、服务与工业品价格分化。当前,我国物价总体处于温和上涨周期,加上存量货币偏多、劳动力成本

上升和房价上涨、实施水资源和土壤保护计划等,食品、服务和居住类价格总体仍看涨。有关要素价格改革在三中全会后若能顺利启动,也会对物价上涨形成一定压力。PPI涨幅有望缓慢变正,但产能过剩会继续抑制工业品价格上涨,CPI和PPI仍存在一定幅度背离。2014年整体物价上涨压力比今年略高,但仍处相对温和状态。

3.2 产业政策环境预测

2013年4季度及后期,预计汽车行业政策主要方向将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2014年起,车辆购置税将实行最低计税价征税;第二,已经运行了八年之久的《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正在加快修订,最快将于2013年4季度获批;第三,我国分别于1994年和2004年出台过两版汽车产业政策,2014年前后,新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有可能被推出;最后,汽车产业的飞速发展,给环境、交通和资源都带来了巨大问题,已经实施限行限购的城市,未来限制措施将更加严格,而限行限购城市的数量也有可能大幅增加。

车辆购置税2014年起将实行最低计税价。为了方便纳税人,加快核定车辆购置税最低计税价格,提高征收效率,税务总局近日发布公告,决定将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有关数据导入机动车合格证电子信息系统,并上传税务总局。税务总局自动采集机动车出厂价格信息,并按规定审核下发车辆购置税最低计税价格。公告规定,自2014年1月1日起,机动车生产企业销售本企业生产(改装)或进口的机动车,使用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开具增值税发票后应导出发票信息,通过“合格证信息管理系统-车辆票据关联子系统”将发票信息与所售机动车的合格证电子信息或进口机动车车辆电子信息(以下简称合格证电子信息)进行关联。已关联发票信息的合格证电子信息,将通过“合格证信息管理系统”自动上传至税务总局,税务总局实时采集每台应税车辆价格(增值税含税价格)信息。机动车生产企业未关联发票信息的合格证电子信息,自2014年1月1日起,将不能上传至税务总局。自2014年1月1日起,税务总局根据应税车辆价格(增值税含税价格)信息,按照车辆购置税最低计税价格核定的规定,实时核定每台应税车辆最低计税价格并下发各地执行。

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即将调整。自2005年开始实施以来,《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已经运行了8年,对规范市场和发展汽车行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市场的发展,新的问题、新的矛盾也不断出现,因此政策本身也要不断地完善。在2013中国汽车流通行业年会上,商务部市场体系建设司规划处处长陈跃红透露,《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正在加快修订。新《办法》将对供应商的一些强势做法进行必要的限定。据介绍,针对汽车流通行业的现状,商务部等主管部门对《品牌管理办法》的修订工作于近日全面启动,最快有望于2013年4季度获批,并择机对外公布。

新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或将出台。为了推动我国汽车工业在2010年前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我国曾先后出台过两部汽车产业政策。1994年,我国出台《汽车工业产业政策》,旨在尽快解决汽车工业散乱问题,实现规模经济,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进一步增强企业开发能力,提高产品质量、技术装备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到2004年,为适应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以及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内外汽车产业发展的新形势,推进汽车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全面提高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满足消费者对汽车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促进汽车产业健康发展,我国再次制定并出台了《汽车产业发展政策》,推动汽车工业进一步发展壮大。按照前两个产业政策出台的时间推算,2014年前后,我国可能将推出第三个汽车产业发展政策。而在新的政策中,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自主品牌汽车的发展等内容可能将有进一步的体现。

汽车限行、限购政策措施将更加严格,范围将继续扩大。汽车业的飞速发展,使得大气污染、交通拥堵和能源问题越来越严重。机动车作为大型城市主要污染源之一,未来其数量的增长将进一步被遏制。而已有车辆在使用方面,也将因为交通拥堵问题而受到更多限制。目前,我国已有上海、北京、广州、贵阳和西安五个城市采取了针对汽车的限购、限行政策,未来,这些城市的限行、限购措施或将更加严格,而新的一批城市也将加入到限行限购的行列中来。2013年6月14日,在上海市政协重点督办“改善本市空气环境,建设健康生态城市”提案专题协商座谈会上,上海市环保局透露,上海市外环线黄标车限行方案拟从2014年3月1日起实施,并将进一步考虑黄标车在全市范围实施限行的可行性,而在机动车登记注册环节中,将会同公安部门实施环保预审,对达不到上海市准入要求的外省市机动车一律不予转入,从源头上防控黄标车增量的产生。

9月2日,《北京市2013-2017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重点任务分解》正式公布,文件从机动车、工业、建筑施工等多方面开展大气环境治理。其中在机动车治理方面,文件提出了六个方面的具体措施。一是研究制定征收拥堵费政策,研究制定提高用车成本、降低机动车使用强度的相关办法。二是加快完善北京市车辆和外埠车辆分区域、分时段限行政策,力争2014年实施。三是积极推进新的排放标准,2014年底前,新增重型柴油车全部实施机动车第五阶段排放标准,力争2016年实施第六阶段机动车排放标准。四是黄标车违反禁行要扣分,2015年淘汰全部黄标车。六是补贴混动车和小排量车,积极推广使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汽车。文件要求2017年底前,全市机动车保有量将被控制在600万辆以内。2013年底前研究出台鼓励更换混合动力汽车和1.6升及以下小排量客车的相关补贴政策和措施,2014年实施。第六是,北京市力争到2017年全市机动车用燃油总量比2012年降低5%以上,减少机动车污染排放,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此后的10月16日,北京市委常委会还通过了《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其中规定,当北京市发布空气污染红色预警时,即预测未来持续三天出现严重污染时,机动车将实施单双号限行措施。10月29日公布的《北京市2013-2017年机动车排放污染控制工作方案》任务分解表中也提到,从2014年起至2017年,配置机动车指标每年都是15万辆,和现在的24万辆配额相比减少9万个,缩水近4成。并且非新能源车的配比数量也逐年减少。

河北省会石家庄市于2013年上半年召开大气污染治理攻坚行动动员大会,并制定下发了《石家庄市大气污染治理攻坚行动实施方案(2013-2017年)》。对今年及今后五年省会大气污染治理工作进行专题部署。针对省会机动车保有量猛增的现状,石市提出自2013年起限制家庭购买第三辆个人用小客车,借鉴外地经验,研究制定《石家庄市小客车数量调控规定》,自2015年起实行小客车指标摇号配置,此外,自2014年市区内实行机动车单、双号限行。到2015年底,全部淘汰2005年底前注册营运的黄标车;到2017年底,淘汰全部黄标车。

此外,在北京、上海、广州等限购城市的示范左右下,西安、兰州、大连、南京、唐山等城市逐步出台大气污染防止工作方案,对于机动车总量的控制、以及限行方案分列其中,限制机动车的购买和使用,成为全国治理污染的重要手段。从以上几个城市的政策导向不难看出,未来几年,汽车在购买和使用上,都将受到更多的限制,而这也将对我国的汽车产业发展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

3.3 主要运行指标趋势预测

3.3.1 景气指数或将稳中小幅走弱

2013年3季度,汽车行业景气指数较上季度略有下降,预警指数保持在“绿灯区”内运行,总体来看行业运行状况基本良好,稳中略有下调。预计4季度,我国汽车行业运行将延续这种趋势,稳中小幅走弱。从中长期来看,我国汽车刚性需求持续存在,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化建设带来更多的用车需求,汽车行业稳定较快增长将是未来一段时间的主基调,这决定了景气指数将总体保持平稳运行态势。但目前我国汽车出口表现不佳,宏观经济仍存在不确定性,汽车行业增长存在前高后低的可能。因此,4季度行业景气指数存在继续小幅回落的可能。

3.3.2 产销保持平稳增长 全年增速将在10%左右

从保有量来看,尽管我国已跃居世界第一大汽车生产国和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并且民用汽车总保有量也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但人均水平不仅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甚至低于一些相同发展阶段的国家,说明我国汽车市场从中长期来看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增长仍是未来一段时间的主要趋势。

2013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基本稳定,保障了汽车市场的平稳增长。我国正在着力扩大内需、推进新型城镇化,经济将持续增长,居民收入水平也将不断提升,这些都为汽车市场提供了稳定发展的基础。前3季度汽车产销均保持了超过12%的增长率,呈现出相对较快的增长趋势。但未来国内宏观经济仍存在不确定性,受需求回升不稳固和结构性矛盾制约,经济运行中风险因素较多,可能会对汽车行业增长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而汽车限购等消费抑制政策也有继续出台的可能,这些政策同样将会影响汽车行业复苏进程。

因此,综合以上分析,结合前3季度的产销情况,我们认为,2013年全年我国汽车产销增速将在10%左右,全年产销量或将超过2100万辆。其中,乘用车增长率将略高于汽车行业整体,而商用车由于目前需求增长依旧较为缓慢,增速水平将主要取决于宏观经济环境及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低速增长的可能性较大。

3.3.3 汽车价格将稳中小幅下降

2013年4季度,库存压力与激烈的竞争,将使稳中下降成为汽车价格走势的总基调。

从库存方面来看,进入10月份,随着市场的好转、三包政策的实施以及年末季度性冲量,预计厂家也将逐渐加大经销商的销量任务目标,经销商库存压力将有所升高。库存压力的增加,迫使经销商通过降价来释放库存,规避风险。而通过往年的季节性特征也不难看出,随着年底的临近,厂商有资金回笼的压力,汽车促销力度往往会加大,降价促销将导致汽车价格走低。此外,通常年底新车上市以及车展因素,会使得消费者持币观望、预期降价的心理增强,也会对汽车价格造成短期影响。

除了上述因素外,原材料价格的低位运行也为汽车价格的走低奠定了基础。目前钢材价格偏低,年内偏弱的可能性仍比较大,较低的原材料价格也将给汽车降价提供了空间。

3.3.4 汽车出口恐将延续下滑趋势

2013年前3季度,我国汽车出口表现不佳,整车出口量、出口金额均出现下滑。4季度,预计这种下滑趋势仍将继续。

一方面,从我国总体出口形势来看,情况并不十分乐观。目前外需复苏仍不确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0月8日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连续第6次下调2013年全球增长预期;世界银行10月7日也将东亚发展中国家今年与明年的经济增长率分别下调;世贸组织更下调今明两年全球贸易量的增速预期。而国内综合成本也不断攀升。人民币的快速升值对出口企业利润形成较大影响,劳动力等成本的上升也给出口企业带来很大的压力。

另一方面,从我国汽车出口的发展环境和发展条件看,我国汽车出口面临的贸易环境和贸易条件已经发生很大变化,全球汽车贸易的环保和技术壁垒不断增强,中国汽车产品进入发达经济体的难度加大,主要市场仅能集中在拉美、西亚及非洲的发展中国家。此外,受到消费市场低迷、制造成本高企和销售壁垒等因素的制约,也使得汽车出口更多以海外设厂和零部件出口(特别是成套散件出口)等方式实现。这些都对汽车出口形成了巨大的压力。

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外需低迷可能会成为常态,因此我国汽车出口在短时间内或将延续下滑趋势,4季度恐怕仍难实现增长。

7.中国房地产市场2013总结 2014年展望 篇七

(1)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有望达到60%。

中国农机化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近10年来一直保持年均两位数的增长,2012年较之2011年提高了2.2个百分点,预计2013年将达到60%(见图1)。

(2)农机工业领跑机械行业。

截止到2013年8月,农机行业累计实现业务收入2 355亿元,同比增长17.6%,高出全国机械工业销售产值(12.2%) 5.4个百分点,增幅位居13个行业之首。

(3)经济效益保持较快增长。

从主要生产企业的经济效益分析,2013年前8个月,全国机械工业企业累计实现利润78 060亿元,同比增长13.3%;其中2 091家规模农机企业利润143亿元,同比增长16.7%,高出平均增幅3.4%,仅仅次于汽车工业。说明我国农机工业在2013年全国经济增速趋缓的大形势下,仍然保持良好的经济效益。

(4)主要农机具产销量稳步攀升。

从前三季度我国主要农机具产销量分析,多数产品呈现出稳中有升的发展特点,除耕整地机械和畜牧水产机械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外,其他行业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增长,年初为大家看好的插秧机、玉米收割机两大热点市场呈现出较大增幅,排灌机械受南方旱情的影响,大幅增长,拖拉机市场稳健运行。

(5)农机市场价格稳健运行。

从我国部分农机产品价格指数走势分析,基本面走势平稳,波动较小;拖拉机价格走势呈现出逐月走低的特点,预计这种走势将会贯穿全年;与之相反,场上作业机械逐月攀升,预计第四季度将有所回落;收获机械全年小幅波动,企稳趋势突出,预计第四季度将出现小幅下滑。

(6)农机出口小幅上扬。

2013年农机出口市场呈现出小幅增长的特点,截止到8月底,累计实现进出口总额78.8亿美元,同比增长1.13%。高出平均增幅0.24%。其中出口增长2.66%,进口下降3.76%,出口保持43.1亿美元的顺差。

出口情况,耕整、播种、农用车出口均呈现出较大幅度增长,收获、拖拉机、挤奶机出现较大幅度下滑。值得注意的是拖拉机出口金额出现增长,说明该品类出口向大型化方向发展。进口情况,除播种机小幅增长外,其他品类均出现较大幅度下滑。从进口金额看,耕整机械出现较大幅度增长,说明该机械进口趋向大型化。

从出口月度环比走势分析,呈现出跌宕起伏的特点,其中农用自装或自卸式挂车及半挂车、挤奶机、播种机械月度起伏很大,其他品类相对较为平稳(见图2)。

农机市场进入转型深水区

1需求转移,农机市场迎来新契机

(1)随着我国土地集中以及山区丘陵地区农机化水平很低,催生出农机市场“哑铃型”需求模式。

即从需求量分析,呈现出两端大,中间小的形态。一方面,市场需求趋于大型化。这种变化主要发生在土地资源丰富的平原地带,随着土地集中、规模化经营的快速推进以及农业合作组织、家庭农场的迅猛崛起,在一些经济发达区域,将出现类似于欧洲庄园经济模式的新的农村模式,这种模式直接推动我国农机需求向大型化、复式作业方向发展,中小型农机将彻底回归田间管理的角色。另一方面,作为农机化薄弱环节的山区丘陵区域必将成为我国政府关注的焦点和热点,惠农政策将进一步为之倾斜,这些区域将迎来快速发展的机遇期。而适合该区域需求的小型机械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2)“大众产品”向“小众产品”转移。

由共性需求向个性需求转移,从未来农机市场基本发展方向分析,我国农机市场的个性特点将更加凸显,突出表现为由过去的“大众产品”向个性突出的“小众产品”转移。“小众产品”突出特点,第一,需求数量较小,不像过去那样少则几万台,多则几十万台,上百万台,而可能是数万台,甚至是数千台。但质量、性能、配套等均具有特殊要求。第二,配置高、自动化程度高、作业效率高,譬如适合大型农场需要的大型复式作业机械,一次性完成深松、镇压、播、施肥、喷药等项功能,起到保护性耕作之目的。第三,价格高,利润丰厚。目前我国农机生产企业利润差距较大,普通小型产品的利润率不足10%,甚至更低,而高端产品的利润率高达20%,有的甚至更高,这种差距在今后农机市场将变得更加普遍和突出,蓝海与红海的差异将进一步彰显。第四,大型化,随着农村土地集中,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将成为历史的选择,与之相对应的农机市场需求将进一步向大型化方向发展,譬如大型拖拉机、收割机等产品。第五,节能型。我国人均能源资源拥有量在世界上处于较低水平,石油、天然气人均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5左右,美国媒体惊呼,中国能源消费已经上升为世界第一。节能将成为我国今后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由此决定了节能产品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将成为政府重点推广的产品。

(3)低端产品向高端产品转移。

在大型农场、家庭农场,高端产品将更受青睐,所谓高端突出表现为产品高端化,诸如拖拉机将进一步向机电液一体化、电脑智能、故障诊断监控系统、地头自动管理系统、GPS定位系统、变速箱、全负荷动力换挡、巡航系统一能自动调节速度、挡位、油门、高压共轨系统等方向发展。随着经济生活状况的提高,消费者除关注产品的高端化外,他们更加关注舒适性,譬如在作业过程中要尽量减少弯腰、走动等容易消耗体力的操作、驾驶室应舒适豪华并配有空调等。这些变化已经不是几年的梦想,越来越逼近现实。

2竞争日趋激烈,市场洗牌成为趋势

(1)业内竞争呈现以下特点,品牌竞争将成为市场竞争的关键;

市场竞争层次将进一步提高,随着国际农机巨头、工程机械、汽车工业及社会资本的纷纷涌入,农机市场竞争的层次正在提高;集中度分散,近10 000家农机制造企业中每年生产3 000多亿元的农机工业产值,产值排名前5位的大型农机企业产值之和仅仅占24.6%;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又某种程度上削弱了竞争的强度。

(2)供应商讨价还价能力偏弱。

农机质量很大程度取决于供应商的制造水平,农机制造分工越来越细,许多企业实际上完成装配工作,而我国农机产品质量与国外的差距在很大程度上与供应链及其管理有关。

(3)消费者讨价还价能力增强。

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组织的崛起,成为农村改革的主色调,并且发展迅猛,统计显示,2012年,农机服务组织16.7万个、其中农机专业合作社3.4万个;农机户4 192.34万个,占农户15.76%。组织起来的农村组织颠覆了传统的农机购买方式,他们往往批量购买,同时他们要求享受更低的价格,消费者购买能力增强(见图3)。

(4)农机行业的新进入者也加速了这种洗牌趋势。

工程机械企业开辟农机板块,成为进军农机的急先锋;汽车企业进军农机行业,如奇瑞、北汽等;内燃机行业不断向农机行业渗透,潍柴、玉柴等原来以配套汽车为主的内燃机行业早于多年前即进入农机,目前已经形成配套规模;房地产大亨青睐农机行业。

3散乱弱小局面积重难返,流通创新4大模式同行

2012年,我国农机流通企业10 739家,从当年所占业务收入比例可看出,我国农机流通业集中度很低,决定其竞争十分激烈。流通领域的4种商业模式分别是农机连锁、农机大市场、农机品牌(专卖、专营、4S)店和农机电子商务,4大典型业态中呈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交织的特点。

2014年农机市场生态环境分析

1农业环境对需求的影响

(1)农业现代化处于成长阶段。

1978—2010年,农业科技贡献率由27%提高到52%,农产品商品率由40.5%提高到84.3%,农业综合机械化率由不足20%提高到52%。2013年我国农机化水平或将达到了57%,据此判断,目前我国的农业现代化总体上处在成长阶段。

(2)工农业劳动生产率差距大。

农业劳动生产率与工业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差距总体上呈扩大趋势,2010年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已达第一产业的5.8倍,比20世纪90年代初期扩大了35.5%,工农业发展不平衡,造成了农业比较效益低,影响了农业现代化的顺利推进,削弱了工业化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将成为今后我国政策的方向。

(3)机械化、良种化将成为中国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

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更接近日本模式,日本农业选择了改良品种和改良土壤在先,机械化在后的道路,具体路径是,土地改良一一化学化一—良种化一一机械化。我国在走过了化学化之后,将更加注重机械化、良种化的发展。

(4)土地新政为农机市场发展带来先机。

中国农村劳动力现状决定了土地流转,集约化经营将成为今后发展的基本方向。在农村土地改革已经滞后城市土地的情况下,未来农村土地改革的力度将更大,将在保障农民既得利益不损失的前提下,借鉴城市土地的有偿使用办法,引入市场机制,建立农村土地使用权的经营流转制度。未来5~10年我国农村土地使用权将实现全面流转,农机行业快速发展的“触点”已经启动。

(5)政策红利成为发展的助推器。

与我国农机市场息息相关的农业依然是我国今后工作的重中之重,2013年中央1号文件继续聚焦“三农”,成为自2004年以来的第1 0个与农业有关的1号文件。由此决定了我国农机市场政策红利依然成为拉动市场的第一驱动力。

2行业环境对农机市场的影响

(1)农机在农业产业链中的地位。

农机在农业产业链中处于上游,直接关系到中国农业现代化;而在农机产业链中,农机处于中下游,受上游钢铁、柴油等影响,又直接影响种植业和农民。

(2)农机购置补贴继续拉动农机市场快速发展。

2004—2013年中央财政共安排补贴资金961.6亿元,带动地方和农民直接投入4 183亿元。成为拉动农机市场的第一动力。2014年,农机购置补贴预计达230亿元,将拉动1 000.5亿元投资。农机购置补贴呈现新的特点:第一,补贴持续高位,增幅逐年放缓;第二,补贴操作方式变化,差额-全额-普惠制;第三,补贴边际效应递减;第四,补贴动力区域差异较大;第五,补贴方向悄然变化,逐渐向经济作物与山区丘陵区域机械转移;第六,补贴方式与区域分配亟待进一步的改良。

(3)中国农机化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

从我国农机化发展现状分析,我国与发达国家尚存在较大差距,由此决定今后我国将继续加大对农业和农机产业的补贴力度,同时我国农机产业发展正处于成长期。

(4)中国农机市场需求规模将稳步增长。

在农机补贴政策的持续推动下,中国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将由目前的60%提升到2020年的75%。届时农业装备市场价值规模将达到1 100亿美元。巨大的规模价值为农机市场的快速扩张提供了可能。

(5)农机发展将迎来黄金十年。

按照农机发展“十二五”规划,2015年,我国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将达到60%,50%~60%是我国农机化发展的关键时期,我国农机行业将迎来发展的黄金十年。我们认为,60%的目标将提前至2013—2014年实现,2012年,我国农业综合机械化率已经基本达到了60%,到2020年,预计将达到75%左右。

3持续增长的农机购置投入拉动市场

作为影响农机市场“三驾马车”之一的投资,对2014年的市场将产生重大影响,近年,我国农机购置投入呈现两个重要特点,第一,政府财政、单位和集体、农民个人3大购机投资,呈现出稳中趋升的特点,预计2013年3项投资将分别增长14.6%、25.7%和14%;第二,农民个人购置农机投资依然是整个农机投资的火车头,2012年占69.4%。

此外,农机经营收入不断提高。消费者经营收入的增加与减少对2014年市场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从近年农机化经营收入分析,呈现逐年增加的特点,预计2013年经营收入将达到5 200万元,同比增长8%左右,将进一步刺激消费者购机的积极性。

4农机出口环境利好。

(1)全球农机工业产值将稳步增长。

2013年全球农机总产值预计将达1 250亿欧元,中国首次位居第一。全球农机工业产值走势基本稳定,沿着上升的通道运行,产值增幅趋缓成为全球农机工业的必然结果。

从全球农机工业的发展趋势分析,自2006—2013年,全球农机工业产值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2006—2008年,逐步上升的阶段,2008年达到顶峰,当年实现产值1 010亿美元,之后经历了灾难性的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产值跌入低谷,同比下降17.82%,之后开始缓慢复苏,至2012年,再次恢复到2008年的发展水平,全年达到实现产值1 100亿美元,同比增长12.24%。预计2013年,在欧美等国经济逐渐复苏,新经济体快速发展的拉动下,全球农机工业产值将沿着上升通道运行,可望实现9%左右的增长。

(2)农业机械行业仍是可持续发展的朝阳产业。

全球农业机械化主要前景在于亚洲、非洲农业机械化提升,其他地区主要是结构升级。从这个角度看,农业机械行业仍是可持续发展的朝阳产业。从全球耕地面积开发看,全球可供开发面积潜力有限,但仍处于增长状态。

(3)产业转移、技术革命和区域一体化为农机市场发展注入正能量。

国际产业转移和重组给我们带来了新机遇。国内企业面临承接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革命转移的新机遇,而且国际产业在这次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正在进行重组,现在我们可以借机进入国外的一些高端技术产业企业重组兼并,实现自身技术实力的跨越式发展。

新一轮全球性的技术革命正在取得突破,也给我们带来了新机遇。每一次经济危机都会引起一轮新的技术革命,新能源、环保、信息技术等正在酝酿一场新的变革,我们可以借机实现后发赶超。

8.中国房地产市场2013总结 2014年展望 篇八

关键词:成品油 消费 特征 展望

2013年国内经济环境整体疲软,成品油消费需求增速放缓,消费柴汽油比持续走低,成品油出口快速增长,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实现了国内油价调整市场化。2014年,国内炼油产能过剩问题将逐步显现,一些制约行业经济发展的瓶颈难以实现根本性突破,国内成品油消费市场总体将平稳增长,国际油价稳中有降,替代能源保持较快增长,油品质量升级步伐加快,资源供给将相对宽裕,成品油消费市场将面临重大机遇和挑战。

一、2013年国内成品油消费市场回顾与特点

2013年国内成品油消费市场化改革稳步推进,油品消费税政策进一步完善,油价调整基本实现市场化。受市场消费需求疲软和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突出因素等影响,成品油消费市场呈现出新的特征:

(一)成品油消费增速回落,消费柴汽油比持续走低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2013年我国石油和原油表观消费量分别达到4.98亿吨和4.87亿吨,同比分别增长1.7%和2.8%,增速较2012年下降2.8和1.7个百分点,与上年基本持平,全年原油实际加工量完成47858万吨,同比增长了3.3%,成品油表观消费量2.86亿吨,同比增长3.5%,大幅度低于“十一五”期间成品油消费平均7.1%的年增长率。

2012年开始实行的节假日高速通行免费政策以及近几年高速公路里程平均10%以上的快速增长,对鼓励汽车出行、扩大出行半径和带动汽油消费持续旺盛有很大作用,汽油消费获得较强支撑;柴油消费则受到工业生产放缓、采掘业低迷以及商用车销量延续负增长、货车出行率下滑、货运企业节油、替代能源快速发展等因素抑制了市场需求,成品油消费结构产生了显著变化。国内柴油市场消费在2005年出现峰值后呈现波浪下行趋势,2012年首次在近十年来下降至2∶1以下,2013年消费柴汽比降更是下降至1.82,创近年来最低水平,后期柴汽消费比有继续下降趋势。

(二)成品油价格调整频率加快,整体走势先抑后扬保持稳定

根据2013年3月27日出台的新成品油定价机制,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周期由22个工作日缩短至10个工作日,调整挂靠国际市场原油品种,并取消4%的调价幅度限制,但当汽、柴油的涨价或降价幅度低于每吨50元不作调整。2011年国家仅调整3次油价,2012年调整8次油价,而回顾2013年,国内共经历“8涨7跌”,年内15次调价累计汽油上涨1365元/吨,柴油上涨1315元/吨,累计汽油下调1360元/吨,柴油下调1330元/吨,全年汽油整体上调5元/吨,柴油整体下调15元/吨,年内国内油价变动比较频繁,走势先抑后扬,年度价格基本稳定。

随着2013年成品油定价机制出台,国内油价调整朝着市场化方向迈出的重要一步,成品油市场价格也摆脱了前期调价滞后、只涨不跌、市场投机行为较为严重的被动局面,消费市场油价调整频率加快将更加灵敏反映国际市场变化。新的定价机制更灵活,更加贴近市场,更便于消费者产生预期,有利于引导市场参与者理性应对价格波动,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由于投机造成的油价大起大落。2013年国内油价调整对下游消费群体影响有限,对国内经济运行未带来太大的成本压力。

(三)炼油能力大幅度提升,成品油实现全面净出口

根据2013年《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指出,2012年我国炼厂新增产量为31.2万桶/天,同期全球原油加工增长量为48万桶/天,中国新增产能占全球增量的65%。《2012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称,2012年中国炼油能力达到6.54亿吨/年,2013年新增炼油能力3950万吨,较2000年2.76亿吨炼油能力猛增137%,稳居世界第二。目前在建、拟建和规划中的炼油项目如全部建成,预计到2015年国内炼油能力将超过8亿吨/年,2020年将达到9亿吨以上。

“十一五”期间我国成品油需求快速增长,再加上下游行业扩张、投资拉动等因素推动了国内炼油能力大幅度扩大。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国内成品油市场需求增速减缓,前些年困扰市场的“油荒”局面将很难再现。2012年我国实现了自2007年以来成品油全面净出口,2013年成品油市场供应总体宽松,全年汽油净出口468.75万吨,同比上升60.5%,煤油净出口917.45万吨,同比增加23%,柴油净出口278万吨,同比增加49%。随着中国化工、延长集团及以山东地方炼厂为代表的多种市场主体进军石油炼化产业,国内炼油加工能力不断扩大,成品油产量大幅度增加,终端消费市场竞争将越来越激烈,竞争主体越来越多元化。

二、2014年国内成品油消费市场展望

(一)消费需求增长稳中有升,汽柴油消费结构继续分化

综合考虑当前国内经济形势和主要用油行业变化,按照国家统计局口径,初步预计2014年全国成品油消费需求2.99亿吨,同比增长约4.8%,增速较2013年上升1.3个百分点,其中汽、柴、煤油预计分别为1.01亿吨、1.73亿吨、0.25亿吨,同比分别增长8%、2%和12%。全年汽柴油消费结构继续分化,消费柴汽比继续下降,预计全年约为1∶72,同比下降0.1。2014年一季度全国表观消费量约为0.25亿吨,同比增长4.2%,环比增长1.4%,而受经济中速增长,工业生产恢复有限等因素影响,柴油表观消费量约为0.43亿吨,同比增长0.36%,环比下降约2%。

根据一季度运行情况,预测2014年我国石油和原油净进口量将分别达到3.04亿吨和2.98亿吨,较2013年增长5.3%和7.1%,石油对外依存度约为58.8%。受经济结构调整多因素影响,消费柴汽油分品种结构进一步分化。导致汽柴油消费结构分化的主要原因在于汽油消费与经济走势相关性相对较小,乘用小汽车稳定增长支撑汽油刚性需求,而柴油市场消费受工业生产、固定资产投资增幅降至十年最低,政府对楼市严格调控,以及货车出行率下滑、替代能源快速发展等因素影响生产型柴油消费需求,柴油增速预计将进一步下滑。

(二)市场资源供需基本平衡,市场价格走势稳中有降

2013年世界原油价格总水平维持在100美元/桶上方,这是自2011年突破100美元后,连续第三年保持高位,其中WTI原油年均价为97.8美元/桶,同比涨幅3.6%;布伦特原油年均价108.6美元/桶,同比跌幅2.7%;大庆原油均价104.1美元/桶,同比跌幅8.4%。三地原油平均价格为103.5美元/桶,同比下跌2.9%,是2009年以来的第二次下跌。BP能源报告显示,2012年世界原油消费量41.31亿吨,增幅1.2%,2013年世界原油消费量在41.71亿吨上下,增幅1.0%。根据当前市场消费形势预判2014年全球原油消费将保持低速增长,全年全球原油消费增幅约为1.2%,全球石油消费增长进入一个相对较缓、平稳的时期。

2014年全球原油供需继续保持大致平衡,支持国际油价上涨的主要因素是世界经济逐渐好转带来的石油需求增长,欧佩克限产保价、基金市场资金炒作、地缘政治风险等,而导致油价下跌的主要因素是非欧佩克产量增幅上升、供需基本面依然比较宽松、欧债风险仍存在较大波动、美元将逐渐进入强势周期等。预计2014年全国原油加工量将达到为5.09亿吨,较2013年增加0.25亿吨,同比增加5.1%;成品油产量将超过3.1亿吨,同比增5.7%,将高于国内成品油消费需求增速,如国内成品油出口不能继续大幅度增加将导致国内成品油消费市场可能出现较为明显的供过于求的市场格局,较为宽松的供需关系将使得2014年国内汽柴油市场消费价格小幅度承压。

(三)替代能源保持较快增长,天然气替代成品油消费趋势加速

2013年全国天然气表观消费1676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3.9%,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上升至5.9%,全年天然气进口量530亿立方米,同比增25%。按照这一数字,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三大天然气消费国。成品油替代能源发展迅速,其中用替代燃料代替常规汽油、柴油消费约1280万吨,同比增长17%,尤其是车用燃气仍然是替代主体,约占73%左右,尤其是优势明显、清洁环保的天然气消费稳步增长,替代成品油消费趋势加速。

我国的天然气消费占比非常低(世界平均水平是25%左右),按照治理空气污染的规划,国家将进一步提升天然气以及清洁能源所占比重。按照有关研究机构预测,中国2014年天然气消费量将达到1947亿立方米,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国内天然气产量将达到1310亿立方米,其中页岩气生产量15亿立方米,煤层气(煤矿瓦斯)抽采量180亿立方米。我国将加快推动西气东输三线、陕京四线、新疆煤制气外输管道、庆铁三四线等油气管道建设,同时完善天然气输配管网,大力推动LNG接收站及应急调峰储气设施建设等措施,一系列政策出台将加速天然气替代成品油消费趋势进程。

(四)成品油质量升级步伐将进一步加快

随着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汽车尾气排放对大气污染的影响日益增加,由雾霾引发的燃油品质争议将进一步推动了国内油品标准升级的步伐。2014年1月20日,国家能源局印发了2014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通知,明确年内将出台成品油质量升级行动计划,即以2014年为起点到2017年的3年,将作为全国车用汽柴油达标国五标准的时间节点,国家能源局规划的“国五时代”分两步走:2015年年底前,确保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内重点城市供应国五标准的车用汽、柴油,2017年年底前全国供应国五标准的车用汽、柴油。我国政府将在2014年继续按照合理补偿成本、优质优价和污染者付费的原则合理确定成品油价格,完善对困难群体和公益性行业补贴政策,并加强油品质量监管,加大成品油质量违法处罚力度。

参考文献:

[1]张斌.前三季度国内成品油市场行情回顾及展望[J].中国石油和化工经济分析,2003(11):18—21

[2]郭一凡,金云.2013年四季度中国成品油市场分析及2014年一季度展望[J].国际石油经济,2003(12):80—85

上一篇:西师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下一篇:人防门制作和安装工程施工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