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饮水安全管理情况(15篇)
1.食品饮水安全管理情况 篇一
贾村小学
食品、饮水卫生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职责
一、严格按照《食品卫生法》、《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和文件要求,建立和健全学校食品卫生饮水卫生安全管理与责任制度。
二、加强对食堂卫生饮水卫生安全的监督管理工作,明确、细化学校和承包方在食品卫生安全管理中的职责。
三、督促食堂业主及从业人员落实上岗体检与培训制度,落实食品采购、贮存、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的卫生要求和工作措施。及时检查并结合上级主管部门、卫生执法部门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安全隐患,提出整改意见,督促业主限期整改排除。
四、加强对师生食品卫生和饮水卫生安全的教育管理。加强饮用水及设施的管理,确保供水符合卫生标准。
五、制定切实可行的预防食物中毒的措施和应急预案。
六、坚持好食物中毒报告制度。
七、学校落实专人负责管理食品饮水卫生安全工作。
八、严格执行考核奖惩制度,学校将各责任人在食品、饮水卫生安全工作中的履职情况纳入其日后年末考核,将经营业主在此方面情况为续包考查条件。对资质不合格、卫生不达标的承包者坚决清退。
2.食品饮水安全管理情况 篇二
临河区位于内蒙古河套灌区中部,全区辖11个办事处、7个乡镇,总土地面积2354km2,总人口51.3608万人。根据2005年临河区农村饮水安全现状普查,全区农村29.7976万人全部生活在饮水不安全范围内,其中狼山、白脑包、新华、图克的高砷水区人口17.5058万人, 占农村总人口的58%,面积1430km2。其余乡镇苦咸水及其他待解决人口12.2918万人, 占农村总人口的42%, 面积924km2。
2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情况
保障饮水安全,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临河区自发现群众受高砷高氟地下水危害后,在上级有关部门支持下,努力开展改水工作。从1996年到现在,共实施饮水安全工程36处,累计投资4865.19万元。其中国家2914万元、群众自筹1951.19万元,已解决了9.372万人的饮水问题 (其中砷超标人口有8.9027万人, 占砷超标区人口的51%;苦咸水人口有0.4693万人, 占苦咸水区人口的3.8%) 。截止目前,仍有20.4256万人的饮水不安全。其中高砷水人口8.6031万人,苦咸水区和其他待解决人口11.918万人。
3 采取的主要作法和措施
3.1 科学论证,合理规划,扎实充分做好工程项目前期工作
为了进一步建好、管好饮水安全工程,使全区农民尽快摆脱高砷高氟水及苦咸水的危害,喝上卫生水、放心水,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2004年临河区水务局按照“因地制宜,立足长远”的原则,对全区的饮水安全工程进行了总体规划,计划在全区实施10项集中供水工程,彻底解决临河区农村的饮水安全的问题。为了准确地掌握全区整体的水资源状况,2003年区水务局自筹资金40万元,委托内蒙古水事监理中心对临河区的水资源状况开展了调查评价,并提出了水资源评价成果报告,为全区实施饮水安全工程水源的确定提供科学依据。
3.2 坚持建设程序,强化财务管理
为了按设计标准完成工程建设任务,全区在实施饮水安全工程过程中,严格执行水利基本建设工程三项制度。在资金管理方面,为了发挥好有限资金的效益,确保工程顺利进展,在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中始终注重强化财务管理,发挥资金效益,为此设立了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专帐专户,对饮水安全工程资金实行专款使用,专帐专户管理,工程建设资金严格按基建会计制度执行。
3.3 充分发动群众,投劳筹资,保证工程投入
饮水安全工程投资大、战线长、涉及千家万户,保证足额的投入是工程顺利完成的关键。按照国家投资和地方及群众筹资相结合的原则,在国家投资有限的情况下,充分考虑国家的农村政策和农民收入相对较低的实际情况,坚持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采取多种形式筹资,确保建设资金的投入。对农民投入部分,凡农民投劳可以完成的由农民投劳完成,其余部分发动农民自筹资金解决。同时经与施工单位协调,农民自筹资金由施工单位先期垫付,受益农民群众可分2-3年偿还。通过广泛发动、多方筹资,保证了工程建设的投入和工程的顺利完成。
3.4 加强工程的经营管理,充分发挥工程效益
按照上级部门的要求,临河区集中供水工程建成运行后,由区水务局成立供水公司对供水工程进行管理,实行独立经营、单独核算、有偿供水、计量收费,并制定了《运行操作管理工作制度》、《维修管理工作制度》、《水质监测工作制度》、《用水管理工作制度》、《安全管理工作制度》、《值班人员管理工作制度》等一系列有关的规章制度。同时,急群众之所急,定期上门维护供水设备,确保工程正常运转。充分发挥工程效益,使工程逐步走上以水养水、良性运转的轨道。
4 今后人畜饮水工作的总体思路和重点工作
加快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步伐,尽快创造卫生安全的饮水安全环境,是全面落实胡锦涛总书记的批示精神和实践“三个代表”的具体体现,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基本要求。为此,今后一个时期临河区要把保证饮水安全,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作为全区工作的重点来抓,统筹考虑城乡饮水安全,统筹考虑应急需要与长远要求,统筹考虑水资源的可持续合理利用,全面推进饮水安全工作建设。围绕这一思路,重点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坚持规划以集中供水工程为主要形式,集中成片整体推进。二是保证重点,按照先高砷、高氟水,后苦咸水再其他的顺序依次解决。并保证两年内解决高砷水区的饮水安全问题,“十一五”期间全部解决饮水不安全问题。三是进一步理顺投资渠道,千方百计落实地方各级配套资金,引导受益农户投资投劳,为加快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提供保障。四是加强已建饮水安全工程的运行管理和维护,发挥工程的长期效益。要积极探索已建饮水安全工程的科学合理的最佳运行管理方式,建立适应全区实际的运行管理机制,尽快制定出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价,安排解决工程运行管理维修费用,避免形成短期供水的一次性工程,发挥好人水安全工程的最大效益。
3.食品饮水安全管理情况 篇三
关键词:冷藏设施 隐患性 加工场所 进货渠道 卫生意识 交叉感染 宣传 培训 制度 落实责任
中图分类号:R15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336(2013)14-0030-02
农村食品安全一直是食品安全监管的重点和难点,而农村因红白喜事自办的家庭宴席更是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的重中之重,由于这种群体性聚餐行为存在的安全隐患往往被忽视,导致的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时有发生。因此,加强监管,强化宣传,规范行为,健全制度,落实责任,杜绝农村自办宴席食品安全事件发生,尤为重要。
蒙城是农村城市,有着厚亲重友的传统习俗,全县130万人口中70%居住在农村,致使农村有一个庞大的自办宴席的需求。同时,随着蒙城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家自办宴席的人也在不断增加。针对蒙城县农村自办宴席的现状和问题,笔者做了社会调研,总结出了:
1 蒙城县农村自办宴席现状与问题:
家庭自办宴席的现象在我们蒙城农村由来已久,这样的聚餐活动具有与红白事紧密结合、邻里相聚热闹、家人帮忙方便、自家畜禽随可宰杀、剩菜剩饭利用率高等特点,所以深得老百姓的喜爱。但这种自发兴起的办家庭宴席的活动,也存在着不少食品安全隐患,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农村家庭自办宴席能力不足将会带来食品安全隐患。由于蒙城农村家庭办酒席一般桌数都较多,而且都是几天连办,办事当天往往要办上几十桌,客人分为两三轮就餐,由于时间紧张,剩菜的再利用、炊具的洗刷质量等,都给食品安全埋下了隐患。由于客人较多,临时烹饪显然不能保证用餐速度,得提前将食品制成成品或半成品,半成品、熟食、原料长时间混放,容易引起食物中各种微生物的大量繁殖。特别是高温、蚊蝇乱飞的夏季,更是增加了食品安全的隐患性。
(2)食品加工卫生条件简陋、不完备将带来食品安全隐患。自办宴席场所大都选择在家里,条件十分简陋。炉灶采用地锅,燃料使用煤球或木柴,灰尘较多。食品加工用具一般都是临时租借,没有消毒设备。生产、加工场所不分,加工工具也是生熟不分,交叉污染,存在安全隐患。同时,猫、狗、鸡、鸭、鹅等家禽家畜可长躯直入加工场所,极易污染,成为肠道传染病滋生之源。
(3)食品原料进货的渠道非常复杂。由于考农村卫生意识差,蒙城农村自办宴席在原料进货上本着节约的目的,大部分是从集贸市场上购买的,进货渠道比较混乱,肉制品常常未经有关部门检疫,特别是熟食,就近购买一些无证经营的,导致一些假冒伪劣食品成了农村宴席餐桌上的常客。
(4)健康安全意识淡薄带来食品安全隐患。由于农村宴席所请的厨师均是临时雇用,这些人未经过健康体检,没参加过卫生知识培训,没有领取健康证;由于缺乏卫生意识,其食品生产加工过程和加工方式不规范,如个人卫生状况不佳、烹饪菜肴过程中随手擦汗、用锅铲品尝菜味等,都为宴席的食品安全埋下卫生隐患。
(5)聚餐人员复杂容易带来疾病交叉传播。农村宴席,邀请的人员较多,除亲戚朋友外,还有同事、领导和本村居民,难免有个别人患有肝炎、伤寒、痢疾等传染病,或携带病源菌,增加了发生食物中毒或食源性疾病的机率,传播疾病的可能性极大。
2 蒙城农村自办宴席食品卫生安全督查工作的建议与对策
笔者认为:作为中国农村传统文化形式,杜绝农村自办宴席是不现实的,也是没有必要的。只要我们加强宣传,因势利导,加强监督,规范管理,就能不断改进农村自办宴席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的被动局面,不断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1)加强宣传,提高农村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的认识。要把农村自办宴席的监管列入政府年度食品安全日常工作要点。大力加强食品安全意识的宣传教育活动,把食品安全宣传当作大事、要事,创新形式,采用小品、戏曲、广播、电视等群众最易接受的宣传方式,细化分解食品安全的各项内容,从广大农民群众日常生活中联系最为密切的肉、菜、粮、油、米、面、豆制品等入手,介绍食品安全科普常识,切实将农村食品卫生安全工作抓紧抓好,抓出实效。
(2)延伸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的监管触角,建立组织。县、乡(镇)人民政府应成立专项工作机构,乡镇一级应当成立食品卫生监管工作领导小组,由卫生、工商、公安等各级派出机构负责人参加。制定食品卫生安全工作实施细则,依托乡镇卫生院这个平台,明确食品卫生安全责任人,加大对农村流动厨师的食品卫生安全培训工作。凡从事农村家宴的厨师,必须到所在乡镇食品办登记备案,每年必须进行健康检查和卫生知识培训,以增强食品卫生法律法规意识,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3)完善制度,加强农村食品卫生安全的监管力度。建立农村宴席所需食品及原材料、佐料检查制度。大实行对农村自办家庭宴席食品采购、加工、制作的全程监管。村食品安全负责人必须在办宴席前一天派相关人员到主办户实地察看,包括对家宴加工场地、卫生条件、采购、厨师健康状况、原佐料、用水等进行监督检查。实行农村家庭自办宴席申报备案管理制度。凡在自家举办5桌以上宴席的,要提前三天报告;食品安全工作的负责人应填好本辖区家宴情况的当月报告备案表,并及时上报所属乡镇人民政府食品安全领导小组;各乡镇人民政府食品安全领导小组办公室应分季度将本辖区内家宴举办的整体情况书面上报县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备案。
(4)落实责任,强化农村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的追究责任。对红白喜事自办宴席的食品安全实行辖区责任制,每季度核查一次,每年要对各级相关部门进行一次严格考核。针对农村自办宴席面广量大,为了保证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县食品安全委员会要建立督查制度,结合“食品放心工程”不定期对准备自家办酒席的家庭进行抽查、检查,并将其检查结果作为年终食品安全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的一项内容。对由于监管不力而造成食品安全事故的或对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隐报、瞒报、谎报、迟报的单位,要严格追究主要负责人的领导责任;如果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4.食品饮水安全管理情况 篇四
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正确指导下,我市学校饮食饮水、食品卫生安全教育工作由于领导重视、制度健全、管理到位,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绩,为确保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主要做了以下一些工作: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建立刚性的管理体系
学校饮食饮水、食品卫生安全工作责任重于泰山。为了把学校饮食饮水、食品卫生安全教育工作抓落实,市局成立了以宋罗星局长为组长的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责任到人,分片包干;全市各单位都成立了学校安全工作专门班子,各单位一把手为学校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
我们把安全工作管理刚性化、系统化,各单位都制订了《学校安全教育方案》,对本单位安全教育工作的任务、目标、领导责任都作了明确的规定。为进一步落实学校安全工作责任,市局与基层各单位法人代表签订了《**市学校饮食饮水、食品卫生安全工作责任状》,将学校饮食饮水、食品卫生安全教育工作纳入**市学校目标管理考核的重要内容,年终评优、评先及晋级实行学校安全工作一票否决制度,从而使各单位的安全教育工作做到有章可循,职责明确。
二、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学生自我防护意识
为加强学校安全教育工作,要求各学校饮食饮水、食品卫生安全教育工作做到有计划、有制度、有检查、有汇报。今年上半年,我们下发的文件、通知有:
1、醴教字〔XX〕10号《关于转发株洲市教育局〈XX年株洲市学校卫生工作督查方案〉的通知》
2、醴教字〔XX〕11号《关于转发湖南省教育厅、卫生厅〈关于印发“湖南省中小学校食物中毒事故责任追究暂行办法”的通知〉的通知》
3、醴教字〔XX〕24号《关于转发株洲市卫生局、教育局〈关于切实做好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通知〉的通知》
4、醴教字〔XX〕29号《转发〈关于加强“五一”期间食品安全工作的通知〉的通知》
5、醴教字〔XX〕30号《转发〈关于印发“**市XX年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要点”的通知〉的通知》
6、**市卫生局、教育局醴卫〔XX〕17号《关于切实加强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的紧急通知》
7、**市教育局《关于组织人员参加株洲市学校卫生与食品安全培训班的通知》
同时,我们要求全市各单位经常性地利用黑板报、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开展符合中小学生特点、寓教于乐的安全教育,增强安全意识,提高学生自我防护能力,很多学校还聘请公安、交警、消防、卫生防疫等部门的领导、专家到学校进行安全工作指导。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市中小学校共出安全宣传板报600余期,举办专题讲座近1000次,开展学校安全教育活动300多次,有的学校还根据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要求和学校工作需要,将安全教育知识编入校本课程中,进一步提高了学校安全教育水准。
三、加强培训、督查,落实管理责任
为贯彻教育部、省教育厅和株洲市中小学校安全工作会议精神,加强学校卫生和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促进学校卫生和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4月22日~23日,市局基教股组织了一支37人的队伍参加株洲市教育局、卫生局联合举办的学校卫生与食品安全培训班。通过培训,大家了解和掌握了有关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知识、食堂量化分级管理评定办法、传染与计划免疫管理、艾滋病防治知识、人口与青春期性教育知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5月30日,我们又对全市各基层单位分管学校饮食饮水、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的负责人进行了集中培训。
为认真贯彻国家《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落实省卫生厅、教育厅联合下发的湘卫疾控发〔XX〕16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学校卫生安全工作实际,5月10日~13日,分五个组,对全市学校食堂、商店、卫生安全工作及防火防盗安全设施进行了专项督查。
通过督查和检查,市局对各单位安全工作有了较全面的了解,并采取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安全工作管理措施:严格保证学校食品卫生安全,严禁“三无”食品和不合格食品进入校园,学校食品实行定点采购制度和索证制度以及责任追究制度,确保学校饮食饮水、食品卫生安全工作不出差错,有效化解学校安全工作风险责任。
经过一系列积极有效的工作,我们欣喜地看到学校食品卫生工作得到了各级各类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工作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目前我市教育教学秩序良好,师生安全意识不断增强,学校饮食饮水、食品卫生安全工作水准不断提高,3月25日至26日,全省学校体育卫生艺术与国防教育工作会议在长沙宁乡召开,会上,湘潭市、**市、宁乡县、长沙县、石门县等5个单位代表作了典型发言,丁国龙副局长代表**在会上介绍了《切实加强学校改水工作,确保学生饮用水安全》的先进经验。
5.卯都乡农村饮水安全自查情况 篇五
按照县委、政府就全县饮水安全等工作会议的要求,我乡对全乡农村饮水安全进行自查。情况如下:
一、通过自查,全乡有集中供水点12处,解决了15个自然村和1处互助幸福院饮用水高氟、高砷、苦碱污染等水质问题,以及部分严重缺水问题。使1099户2471人喝上基本安全卫生的自来水。
二、通过自查,我乡农村饮水安全存在居住和生产生活不良习惯,对周围水源造成污染的问题。
1、农村居民生活垃圾乱堆乱放,人畜粪便不断渗透对分散供水水井造成污染,影响人们的健康。
2、染。
卯都乡政府
6.食品饮水安全管理情况 篇六
对策
[摘要]饮用水的质量和人们的身体健康情况有着直接的关系,由于农村发展相对比较落后,在饮用水安全工程建设上还存在一些问题,我们要根据农村的特点,采取相关的措施来保证农村饮用水的安全。
[关键词]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建设;问题;对策
一、前言
在农村饮用水的质量广泛受到人们的关注,饮用水的质量和人们的身体情况有着严重的影响,因此,我们在饮用水工程建设过程中要采取相关的措施保证农村饮用水的安全。
二、国农村饮水安全的现状
饮用水是人们日常生活所必须的,所以饮用水的质量和人们的身体健康有直接的关系,如果饮用水的质量不达标,将会对人体造成各种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村的饮用水中,如果含氟量过高,将会引发多种疾病,如果长期饮用高氟水,甚至会出现氟中毒的现象,威胁到人们的生命。饮用高氟水的人口主要分布在我国的长江以北,在华北、西北以及华东地区分布较为广泛,在这些地区因为长期饮用高氟水,而出现了氟斑牙和氟骨症,对骨质密度有极大的影响,严重的会造成半身瘫痪,丧失自理能力,对人们的身心造成巨大的伤害,影响到农村的发展。
2、用水中,如果含砷量超标,会造成砷中毒,引起皮肤癌和内脏器官的衰竭癌变,含砷量高的饮用水地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山西、新疆以及宁夏等地。在我国的华北、西北和华东等部分地区,饮用水中还有苦咸水,长期的饮用苦咸水将会引起肠胃功能的紊乱,致使免疫力低下,容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威胁到广大农民的身体健康。
3、饮用水的水源被污染,会形成致病微生物,直接威胁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如果水源被污染,会造成地表水或者地下水的污染,如果污染严重的情况下,将会造成伤寒以及霍乱等重大传染病的发生,目前在我国的部分地区因为饮用水受到污染,致使癌症的发病率居高不下。
4、段时期,我国的南方部分地区因为血吸虫所引发的病疫有回转的迹象,因为在疫区的人们因为生产生活所需,会饮用含有血吸虫的饮用水,导致病情的反复感染,对人们的健康存在巨大的威胁。
三、存在的问题
淮安区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在工程建设和建后管理上,还存在一些困难和亟需解决的实际问题,主要表现在:
1、宣传工作不够到位,群众参与度不高 由于宣传工作不够到位,农民安全用水意识和参与、支持项目建设与管理的积极性还不是很强。有些地方老百姓把看上去清洁的水等同于安全、合格的饮用水,特别是对老年人而言,他们认为用自来水不但要交钱,还不如井水好喝,前辈人生活在这里没有自来水一样过。
2、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任务仍十分艰巨 淮安区农村人口基数大,虽然前几年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但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仍达40~50万人,且分布较散,遍及全区各村,无法实现整乡整村推进。饮水工程实施后的乡镇,真正实现并村联网规范管理的水厂数量较少,还有相当部分的水厂因管网改造没有到位,饮水不安全问题仍然存在。
3、农村饮用水水质监测和卫生评价工作未能正常展开 目前,虽然淮安区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卫生监督机构已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农村饮用水卫生监测督和卫生评价体系,但由于开展监测
和卫生评价的费用在政策保障上未得到有效解决,导致大多数农村饮用水工程未能开展水质检测和卫生评价工作。
4、农村饮水环境较差
农村供排水、生活污水及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畜禽养殖粪便、污水等废弃物大量直接排放,对农村局部地区水环境造成广泛的面源污染,导致地表水、浅层地下水中农药、氨氮严重超标,饮水安全受到威胁。
四、如何提高项目工程的施工质量
由前文可知,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施工质量往往受到环境、材料、方法、机械、设计、人员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必须着重把握上述影响因素,采取措施实现项目工程施工质量的提高。除增强项目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外,本文认为也必须从下列方面进行控制:
1、全面落实责任制。实践证实,责任制的全面落实要求明确具体工作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的责任,同时明确项目负责人及单位领导,实现责任制的层层落实,保证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质量保证体系的正常运转和发挥保障作用,同时完善相应的监督与检查工作。根据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施工技术要求与施工规范,本文认为有必要实施项目工程质量终身制,以确保项目工程当事人始终对项目工程质量负责。
2、全面实施项目工程建设“三制”。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必须全面实施项目工程建设监理制、招投标承包制、项目法人责任制,此乃提高项目工程质量的根本保障。若想确保项目工程始终根据市场经济规律进行组织建设,项目工程法人必须承担着项目建设的所有责任,即把项目工程质量控制贯穿到项目工程建设的全过程;项目工程招投标过程,必须落实好资质审查工作,其中投标单位的资质与实际业绩均应纳入审查范围,此外也必须高度关注项目工程的资源配置问题,注意严禁层层转包行为的出现,即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严禁分包建设。
3、全面加强施工质量控制。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有必要采取“三控制”,即事前、事中、事后控制,其中事控制要求事先对施工单位的技术措施、技术方案、管理制度、质量保证体系进行严格审核,尤其应严格控制项目工程技术人员的素质与数量,同时对项目工程的机械设备、原材料、成品、半成品进行严格控制,注意质量不达标的材料构配件严禁进入施工现场。总体而言,事前控制能够把项目工程质量问题控制到萌芽状态,进而确保项目工程施工质量的提高。事中控制(又称工序控制)要求采取“二级三检报验制”,其中“二级”具体包括:施工单位建立“班组初检、施工队复检、施工企业终检”的质检制度,以实现项目工程质量监理的既定目标;施工单位内部检查合格后,再以报验申请的方式请求项目工程指挥部进行复验,若复验合格,监理工程师再组织进行终验,以确保上道工序合格后再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注意评定表内必须有单元工程师与监理工程师的验收意见及评定质量等级,同时上述检验过程质检人员必须全程监督。事后控制要求对那些已完成的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单元工程进行后期观察或检测,同时对项目工程的运行情况进行收集整理,此外再组织相关人员对项目工程运行情况进行检查验收。
五、农村饮水工程的建设思路和建后管理
1、规范前期组织建设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层层签订责任状。把责任落实到相关部门和人员。由具有一定资质的规划设计单位,组织好前期工作和水源地保护,落实项目计划和资金。
(二)结合新农村建设要求,抓好示范村建设 因地制宜做好饮水安全工程的规划。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工作量大面广,任务艰巨,做好这项工作要抓好典型,以点带面。每个乡镇抓好3~5个不同类型的农村饮水安全典型示范村建设,加强对示范村的指导,示范村要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饮水安全发展模式、技术路线、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等方面创造经验,树立样板,辐射带动条件类似地区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和管理。
2、加大投入,引导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农村公益性基础设施,项目所需资金由中央、地方和受益群众共同负担。积极筹措资金,加大投入力度,足额落实地方配套资金,并安排相应比例的资金用于农村饮水安全项目的技术审查、专题研究、人员培训、技术推广、检查评估、水质检测和监测等项目管理工作,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同时,引导和组织好受益群众投工投劳并自筹部分的投资。
3、精心组织、规范运作,加强质量监控
完善农村饮水安全监管体系,确保水质安全。施工前,进行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实施方案、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明确施工质量负责人和施工安全负责人,经批准后方可实施。施工过程中与监理单位、有关镇乡村相互配合,做好技术指导,协调各方关系,督促施工进度,严格施工质量,作好材料设备、隐蔽工程等中间阶段的质量验收,设计变更验收等记录。施工单位按照设计图纸和技术要求进行施工,需要变更设计时,需征得建设单位及设计单位同意,由设计单位负责修改。通过层层强化管理,确保工程质量。
4、资金管理
饮水解困是德政工程,社会效益显著,但经济效益大多不明显,因而缺乏足够的基金积累,为实现滚动发展带来了一定难度。为解决这一问题,建立农村供水工程基金制度十分必要。一方面,对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工程建成后要明确工程折旧费和大修费的提取、管理、使用办法及有关规定。对于基金管理,各项目县将各工程所提取的基金,全部交由水利局下设的农村供水站进行专户储存,统一管理。在基金使用上,规定大修标准,依照“谁的费、谁使用”的原则,在各级供水协会的监督下,严格按照规定程序专款专用。基金制度的建立拓宽了两费渠道,确保了工程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对高扬程工程,供水成本偏高,一般每方水成本价在5-6元,个别地方高达8-9元,而这些地区群众生活困难,水费标准与群众的经济水平不相适应,个别工程建成后,群众因承担不起水费而不愿意用水,影响了工程效益的正常发挥。对这类工程,在水价核定中,只计基本运行费用,而对折旧和大修等费用,笔者建议政府设立农村饮水安全高扬程工程补贴基金,用于补贴贫困地区高扬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费用,确保工程正常运行。
5、规范档案管理
建立项目专项档案,将项目踏勘、设计、立项、批复、招投标、合同、施工、验收、监理总结及交接证书、财务结算报告和审计报告等文字图片资料全部归档,并责成专人进行规范管理,做到随时调用和检查。
6、加强技术培训和工程建后管护 加大技术培训力度,全面提高技术人员和项目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组织技术人员不间断进行指导。抓紧培养水处理、供水系统运行管理等方面的技术骨干,特别要做好对农村水厂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的岗前培训和业务考核工作,逐步推行持证上岗制度。同时,建立健全长期有效的运行管护机制,责成有关镇乡村成立项目管护小组,确定专人负责,做到齐抓共管,保障工程建一处、成一处、效益一处,长期有效地发挥其应有的经济、生态以及社会效益。
六、结束语
我们通过有效的管理不断提高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筑的质量,保证农村饮用水使用的安全,为人们的身体健康提供保证。参考文献
7.食品饮水安全管理情况 篇七
2014年第三季度,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共监测Ⅰ级食品(每月监测1次)10大类34小类,共1 760件样品,涉及278个监测项目,共计90 299项次。
样品来自17个监测点,涉及34家生产加工企业、37家批发市场、88家集贸市场、205家卖场超市、8家食品店、5家超市配送中心、2家网站、2家仓库以及73家公共餐饮单位、46家集体配送单位、4家中央厨房和2家集体食堂。
监测的食品样品中,粮食及其制品、蛋及其制品、蔬菜及其制品、水果及其制品、乳及其制品、特殊膳食食品等6大类食品合格率均为100%。对其他大类中的不合格(问题)食品,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按规定开展后续核查处置工作,落实下架停售、督促整改和行政处罚等措施。具体情况详见表1。
Ⅱ级食品监测情况
2014年第三季度,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共监测Ⅱ级食品(每季度监测一次)16大类64小类,共1 082件,涉及220个监测项目,共计34 907项次。
样品来自17个监测点的295个采样点。涉及51家生产加工企业、189家食品流通企业(包括10家批发市场、2家配送中心、46家集贸市场、129家卖场超市、1家食品店和1家网站)以及55家餐饮服务企业(包括52家公共餐饮单位、1家中央厨房、1家集体配送单位和1家集体食堂)。
1 082件样品中有60件不合格,样品总体合格率为94.2%。不合格率较低的食品主要是豆类及其制品中菌落总数和(或)大肠菌群超标,蔬菜及其制品中酱腌菜防腐剂超标。
给消费者的建议
1.豆类及其制品、水产品、畜禽肉等食品及原料应在低温条件下贮存,避免受到致病菌污染。
2.尽量采购新鲜的贝蟹类水产品,并在低温下保存,食用时要烧熟煮透,谨慎生食贝蟹类水产品。
3.鲜禽肉(含内脏)和熏烤肉制品等食用时应烧熟煮透,以防食物中毒。
4.保持加工操作环境清洁,避免食物在储存、加工等过程中交叉污染,做到生熟分开。
8.食品饮水安全管理情况 篇八
肥城市总面积1277.3平方公里,辖10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和1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605个村(居),总人口99.2万。全市已建成集中供水工程328处,受益群众71.44万人。其中,千吨万人以上联网供水站16处,实现供水287个行政村、35.84万人;单村集中供水站312处,覆盖供水人口35.6万人。76个省市级贫困村全部实现通自来水,全市自来水入村率达到99%。
1、加强组织领导。全市成立了市长任组长,分管市长任副组长,水利、发改、财政、国土、卫生、环保、审计、供电等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农村饮水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落实了多部门参与的联席会议制度。水利局成立了扶贫工作小组,将贫困村的饮水安全工作目标任务细化分解,确保了贫困村群众的饮水安全。
2、科学规划设计。聘请具有设计资质的单位对全市农村饮水工程进行规划设计,综合考量饮水类型、分布、经济条件、水源条件和地形条件,以优质水源为依托,合理布局区域供水设施,尽可能实现“单村变联网、小网变大网”规模化供水,提升供水水质。特别是在解决贫困村饮水安全方面,把涉水资金和项目向贫困村倾斜。组织人员对全市15个镇街区的76个省市级贫困村,逐一进行了走访调研,摸 清了贫困村在饮水安全方面急需解决的有关问题等基本情况,修订完善了帮扶实施方案和计划,逐步推进实施。通过移民帮扶项目和农村饮水安全提质增效项目,加大对贫困村饮水安全建设的帮扶力度。
3、争取项目资金。全市开展扶贫工作以来,市水利局积极争取资金和项目,重点对76个省市级贫困村倾斜,解决贫困村和贫困人口的饮水不安全的问题。2016年,借助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总投资300多万元,为五个省级贫困村和三个泰安市级贫困村,建设供水管网,通过联网扩网、改建村内管网等方式来解决饮水安全问题。项目完成后,集中供水管道到达贫困村村头,实现全时段供水。同时,积极协调和整合移民帮扶资金,争取上级资金200多万元对部分库区移民村的村内自来水管网工程进行改造,对老城、石横、湖屯等部分饮水困难的山区村,开展打井、更换隐患的主管道等工程措施,实现安全供水,进一步提升全市贫困村的供水保证率。
4、严把工程质量。坚持把饮水工程建设质量作为“百年大计”,严把三大关口,精心组织实施。水源选定关。每处水源的选定,都组织水利专家充分论证,并进行水质化验,确保达到国家饮用水标准。制度落实关。按照“四制”要求,实行了项目法人制,项目法人对项目策划和实施全程负责,并承担投资风险;实行了招投标制,对施工单位和主要材料设备,分标段向社会公开招标,优选有经验、有资质的专业 队伍施工;实行了合同管理制,逐一签订合同,严格控制工程建设的投资、工期和质量;实行了工程监理制,聘请资质适合的监理单位对项目施工全程监理,落实工程质量终身负责。材料准入关。委托有资质的质量检测单位,对设备、管材、水泥、混凝土等产品及原材料进行严格检测,使设备材料质量合格率达到100%。
5、强化运行监管。在全省率先出台了《肥城市实施<山东省农村公共供水管理办法>细则》,对工程管理、水源管理、供水管理、资产管理、监督管理等都作出了明确规定,通过成立机构、建章立制、改制改革,使农村饮水步入了有法可循、有章可依的良性发展轨道。目前,全市千吨万人以上规模供水站已全面进行了改制,运行状况良好。同时,围绕工程长期发挥效益、群众长期得到实惠,建立了三项运行管理机制。行业准入机制。凡是从事农村供水的企业、单位或个人,必须在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并有卫生防疫部门的卫生许可,否则一律不允许从事农村供水工作。水价形成和水费征收机制。水利与物价部门出台文件明确规定,按照“保本、微利”的原则核定农村水价。千吨万人以上规模供水企业由政府定价,对小规模、单村供水实行政府指导价,对供水区域,实行统一水价、统一抄表、统一核算和水量公开、水价公开、水费公开的“三统一、三公开”制度,做到了群众放心、企业舒心、政府省心。水质检测机制。自2013年以来,投资377万元,在全省率先建设了农村水质检测站,具备了43项饮水指标的检测能力,为保障农村饮水水质安 全提供了条件。每年对千吨万人以上供水企业和部分小规模供水单位进行枯水期、丰水期两次检测,对水质不达标的,采取更换水源井或新上消毒处理设施进行整改,确保了“源头”水质安全。
存在的问题:
一是部分山区村村内供水管道老化严重,且年久失修,跑冒滴漏造成供水不及时。目前,上级资金没有涉及对村内管网的补助和更换,加之村级经济差,无力更换村内管网。
二是多数实行单村供水的村无消毒处理设施,给群众饮水安全带来隐患。同时,部分村无专门的饮水供水泵房,且与灌溉用水泵房混用。
工作建议:
9.食品饮水安全管理情况 篇九
调研报告
宣城市位于安徽省东南部,地跨北纬29°57'~31°19',东径117°58'~119°40'。东接浙江,北连江苏,南靠黄山,西通芜湖。全市辖区五县一市一区,南北长150km,东面宽161.5km,总面积12340km2。人口275.34万。其中:农村总人口228.47万人,建制镇54个乡31个,行政村852个,自然村10279个,2008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411亿元,增长13%,财政收入48亿元,增长28.6%,全社会固定投资416亿元,增长4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0.7亿元,增长23%,人均消费水平居全省前列;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809元,增长13.2%,农民人均纯收入5103元,增长19.1%,高出全省平均水平。外贸进出口总额5.6亿美元,增长48%,其中出口4.98亿美元,增长51%。
自然条件
宣城市属于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与皖南山区过渡地带,境内黄山山脉,天目山余脉、九华山余脉纵横交错,形成南高北低东部抬起的复杂地形,境内最高峰为南部绩溪县清凉峰,海拔高程1787米,北部圩区最低高程只有7米,高差达1780米,全市地面平均坡降达11.9‰。自然的地形条件将宣城市分为北部河网平畈区、中部丘陵区和南部山区三种地貌类型。
宣城市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全市年平均气候在15.4℃~15.9℃之间,多年平均降雨量在1200~1500毫米,自北向南递增,呈现山区多、丘陵少的地方差异。年际分配不均是本市降雨一大特点,1978年与1954年宣州站降雨之比高达1:2.78,广德县两年降雨之比为1:2.83。年内降雨分配不均是本市降雨又一大特点,6~8月份降雨占全年总量的40%左右,有些年份甚至超过全年的一半。8月份以后,又易受登陆台风的影响,形成台风暴雨,诱发山洪。伏秋季节,往往雨量偏少,容易出现干旱。
水资源 河流、水系
宣城市地跨长江、新安江流域,包括青弋江、水阳江、新安江、太湖等水系。
青弋江纵贯泾县南北,经县城流向宣州、南陵、芜湖入长江,在我市境内全长96.0km,面积3428km2。
水阳江为我市第一大河,境内流域面积7956km2,绩溪县,流经宁国、宣州,从当涂贯入长江。
太湖流域在宣城市有240km2,主要集中在郎溪、广德东部。新安江流域,主要集中在绩溪县,境内流域面积716 km2(含汾水江91 km2)。
地表水资源
由于地理条件优越,本市水资源相对较为丰富,年平均径流总量达90.86×108m3,人均拥有水资源3318m3,亩均拥有水资源2114m3,高于全国和全省水平。全市平均地表径流深为736mm,径流深分布与降水分布基本同步。
地下水资源
我市丘陵、平原主要地质分布大多为红砂岩,岩层厚度较大,含水率低,地下水埋藏较深,一般在200m以下。山区河流坡度较陡,切割较深,谷坡土层相对较薄,地下水都补给河流,形成山丘河川基流。
根据有关资料,我市浅层地下水资源模数为11.74万m3/km2,属于地下水贫乏地区。
社会状况
全市辖宣州区、宁国市和郎溪、广德、泾县、绩溪、旌德五县,2005年底共有98个乡镇811个行政村(居委会),全市总人口273.5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42.76万。2005年,全市国民生产总值251.53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87.54亿元),人均生产总值9749元。
我市于2005初,对辖区内的农村饮水状况进行了摸底。全市饮水安全和基本安全的人口为161.39万人,饮水不安全的人口81.37万人,占全市农村人口33.5%,其中水质不达标57.58万人(氟超标3.83万人、砷超标0.055万人,苦咸水超标4.07万人,污染严重的地表水28.88万人,污染严重的地下水7.14人,其他饮水水质超标问题13.60万人),水量、方便程度、保证率不达标23.79万人。根据我区实际情况编制了《宣城市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十一五”发展规划》,在此基础上,2007年修改完善了《农村饮水2007-2011年规划》。2009年完成了《宣城市2010-2013年新增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规划》。
一、工程基本情况
1、工程建设进展情况(1)计划下达情况
2005年项目解决3.7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由省发改委、水利厅以发改投资„2005‟1249号文下达了投资计划,下达投资1314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592万元,地方配套722万元。
2006年项目解决5.16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由省发改委、水利厅以发改投资„2006‟1028、1029、1073号文下达了投资计划,下达投资1978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893万元,省级投资289万元,地方配套796万元。
2007年项目解决16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由省发改委、水利厅、财政厅以发改投资„2007‟941号文下达了投资计划,下达投资6352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2860万元,省级投资1028万元,地方配套2464万元。
2008年项目解决11.84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由省发改委、水利厅、财政厅以发改投资„2008‟392号文下达了投资计划,下达投资4618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2055万元,省级投资821万元,地方配套1742万元。
2008年第二批项目和2008新增项目解决5.23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由省发改委、水利厅、财政厅以发改投资„2008‟1030、1320号文下达了投资计划,下达投资2476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1660万元,省级投资323万元,地方配套493万元。(2)地方配套投资落实情况
2005~2008年项目全市共落实地方配套资金6217万元,其中2005年项目722万元,2006年项目796万元,2007年项目2464万元,2008年项目1742万元,2008年第二批项目和2008年新增项目493万元。
(3)前期工作经费落实情况
2005~2008年项目全市共落实前期工作经费98万元。(4)任务、资金完成情况
2005~2008年项目全市共解决饮水不安全人口41.93万人,完成投资16738万元,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426处。
2、工程运行管理情况
为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工程建设后明晰产权,搞活经营权。各县市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办公室根据农村饮水安全情况制定本县的管理制度,各工程根据其工程特点具体制定管理制度或乡规民约。我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后管护主要有以下三类管理模式:一是以私人投资为主新建的股份制水厂或原有个体水厂管网延伸工程,按照投资比例确定股份,在明晰产权的基础上,由投资人或原水厂个体私人管理。二是对以国家投资为主、集体和受益群众投资投劳为辅建设的小型供水工程,通过受益群众代表会议推选管理人、承包人或成立用水协会,制定具体的运行管理制度,明确专人管理。三是以投入一定比例的资金可获得一段时期的经营权为条件,公开竞争招聘经营人管理。
二、工程建设取得的成效
截止目前,全市2005-2008年共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点426处,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41.93万人(含2008年新增5.23万人)。其中2005年项目建设工程64处,已全部完工,进行了县级自验和市级验收,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3.7万人。2007年(含2006年)项目建设工程156处,已全部完工,进行了县级自验和市级验收,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16万人。2008年项目建设工程147处,已全部完工,完成县级自验92处,旌德县19处工程完成了市级验收,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17万人。2008年新增项目建设工程57处,已全部完工。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实施,使民生工程成为“民心工程”、德政工程,使饮水不安全的地区永远告别了“吃水难”的历史,随着饮水水质的改善,受益区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卫生状况得到明显改善,文明程度逐步提高。
此外,随着农村饮水工程建成运行,农村劳动力也将得到极大地解放,将有更多的时间用于地方建设和发展家庭经济,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主要经验和做法
1、建立领导机构,制定管理制度
市政府于2005年批准成立了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各县市区也于2005年成立了以县长或分管县长为组长,发改、财政、卫生、物价、审计、监察、水务等部门为成员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各县市区水务局,为具体办事机构,并配备了专门的办事人员。
2005年,我市制定了《宣城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办法(试行)》,率先在全省实行。2007年参照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实施方案》制定了《宣城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实施方案》,各县市区全部制定了《实施方案》或《实施意见》。宣州区、广德县、宁国市、绩溪县参照省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办法》结合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指导本县市区的工程建设和管理。广德县还出台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办法(试行)》和《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保护管理办法》,以保证水源水质和工程的长效运行。
2、明确目标任务,层层实行考核
为了明确责任、落实任务,接省政府考核目标后,我市及时将目标任务分解下达各县市区,签订目标责任书。各县市区政府明确了领导组各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在此基础上将责任目标下达到各乡镇进行考核,与乡镇签订目标责任书,纳入政府考核指标。市民生办不定期组织有关部门进行考核,推动了工作进程。
3、按照下达计划,严格项目审批
我局根据省发改委、水利厅下达的计划和可行性研究报告,要求各县市区及时编制项目实施方案(初步设计),由市水务局、发改委、卫生局、财政局联合组成专家组审查,提出修改意见,由各县市区进一步修改后,再由市水务局和发改委联合审批。项目实施过程中,对因前期工作不够扎实或者已经通过其他渠道解决了饮水安全等情况需要变更的,需县级提供有关证明材料并到项目点调查确认后,及时严格审批,以确保工程顺利实施。
4、推行项目“六制”,加强建设管理
为贯彻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实施方案》,做好项目实施管理,我市各县市区大力推行“六制”,投资较大的规模水厂严格实行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和工程监理制,对山区分散的单村工程根据工程特点,采取不同的建设方式。绩溪县委托受益村负责工程建设管理。宣州区、郎溪县、广德县、宁国市、泾县、旌德县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选择具有相应资质的施工队伍参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各县市区均在水利部推荐的产品目录中采取集中采购管材和净化设备,其中郎溪县、绩溪县、旌德县实行了政府采购。宣州区、郎溪县、广德县和宁国市公开选择了工程监理单位。旌德县委托监理单位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质量、进度、投资进行监理,并实行局领导包片负责和技术干部包乡(镇)负责的工作机制。为确保项目资金专项使用,各县市区基本都建立农村饮水安全项目资金专户,将各级财政补助资金纳入专户,资金使用实行报账制,由财政部门审核把关,确保了资金使用安全。
5、实行项目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各县市区在实施水利民生工程中,采取各种措施,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政策、工程措施等技术指标、项目地点、资金使用、计划任务等在当地媒体上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旌德县在县电视台连续播报《旌德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实施方案》,广泛接受社会监督。郎溪县从人大、政协、监察局聘请6名监督员,全程参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监督,在项目村村务公开栏进行了公示。广德县将2007~2010年全县农村饮水安全拟解决到村人数、工程点在《今日广德》上进行了公示。泾县、绩溪在工程建设地对工程情况进行公示。宣州区由建设乡镇采取广播会、受益群众代表会和在《宣城日报》发布公告等多种形式进行了公示。
6、积极建章立制,注重运行管护
为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走“建得成、用得起、管得好、长受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工程建设后明晰产权,搞活经营权。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办公室指导各县市区根据其工程特点具体制定管理制度或乡规民约。在农村人饮工程实施中,各县市区始终把供水工程水源的可靠性、安全性作为项目第一要素来考虑,从水源调查、选点、水质化验等方面作了大量前期工作,保证了工程所在地水量、水质符合农村饮水安全标准。为确保已建工程的供水安全,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在饮水水源地显要的地方设立“水源保护区”标志牌,划定保护范围,实施水源涵养林保护、严禁家畜进入保护区以及严禁在保护区从事对水源有污染影响的一切人为活动等。特别是宣州区、郎溪县较大规模的水厂,将水源保护区的上游、下游的四址位臵进行了明确。各县市区卫生部门对集中供水的水厂出厂水、末梢水进行定期监测,以确保饮水安全。
四、存在的问题 1、2005~2008年项目我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平均每人投资390元,国家和省级补助合计约240元/人,地方财政和受益群众负担150元/人,2008年新增项目人均投资496万元,国家和省级补助合计约362元/人,地方财政和受益群众负担134元/人。根据《安徽省农村饮水安全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受益群众自筹人均不得大于10%,市县两级财政都很困难,难以足额配套到位。
2、原规划时,确定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为总人口的1/3,且插花布臵,既不符合饮水不安全人口分布实际状况,又造成群众之间矛盾,致使几乎所有工程规模都较小,覆盖能力有限,为解决这些矛盾,具体实施时又不得不扩大工程规模和受益范围,造成资金缺口。
3、项目建设管理费用及建设监理费用较少,难以满足项目的建设需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主要特点是点多面广、单个工程量小、工程均位于偏远山区,交通不便,二次搬运费用较高。且每处工程从前期工作、开工建设、重点单元验收、分部工程验收到工程竣工验收均需按建设程序管理,增加了大量的建设管理费用。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所列的建管费用较少,仅为建安工程的2%,建管费用难以满足工程建设需要。
4、山区小型工程参照基本建设程序进行招投标比较困难。项目工程点分散,点多面广,工程规模小、单项工程投资少、地形复杂、交通条件差,材料运输费用高造价难以估算,一般施工队伍不愿冒风险承建,经常会出现流标。
5、计划下达时间与工期要求存在矛盾。编制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方案一般需一个月左右时间,公开招投标至选定施工单位最少需一个月时间, 工程从开始编制实施方案到正式施工至少需两个月,有时需近三个月时间。且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较分散,施工难度增大,若计划下达迟了,无法保证按计划完成时间完成建设任务。
6、小型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护难。少数受益群众建后管理意识淡薄,部分村民代表和用水协会管理较为松散,没有按规定提取工程折旧费,只是按运行成本收取水费,水价较低,还有部分由村集体代管的工程没有收取水费,不利于工程的长效运行。
我市旌德、绩溪、宁国等山区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分散、点多,位于偏远地区,有的工程仅解决一个自然村或几个自然村,解决人口仅100~200人,对于运行管理成本低的引泉工程,每年按10-30元/户收取维护管理费用尚可保持运转,但对于提水工程,虽然用电电费按农业用电进行收取,每吨水按1.5元进行收取,但农村群众用水较节约,每户用水量较小,平均每户每月用水量不足3吨,按80户的村庄进行计算,每月收入仅360元,扣取电费、管网损失量、管网维护等各种费用,管护人员每月工资仅几十元,因此小型饮水安全工程运行存在难以良性循环的问题。
五、加强工程建设及运行管理的政策建议
1、建议提高上级财政投入比例,减轻地方配套负担,切实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好。
2、建议今后编制农村饮水工程规划时,尊重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分布实际状况,成片安排布臵,便于集中推进。
3、建议提高工程建设管理费用及监理费比例,以满足工程建管需要。
4、建议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程序适当简化,如选择土建工程施工单位可在原有招标的基础上,直接选择重质量,信誉好的施工队伍续签合同承建饮水安全工程,或者委托受益乡镇村组织实施。
5、建议尽早下达项目投资计划,在每年的2~3月份下达项目投资计划,便于早动手编制实施方案,计划下达后及时到位建设资金,以便工程及时开展建设。
6、积极探索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长效管理体制。对以国家投资为主、集体和受益群众投资投劳为辅建设的小型集中供水工程,通过受益群众代表会议推选管理人、承包人或成立用水协会,制定具体的运行管理制度,明确专人管理。鼓励引入市场机制,优先选定符合一定条件的承包人进行管理,以利于工程的长效运行。
10.大旱,警惕饮水安全! 篇十
大旱之际,难免“渴不择水”,饮水的卫生与安全就越显得愈发重要。本期“热点关注”,我们特地邀请到水资源与环境卫生方面的专家,与大家共同关注——
为探访西南大旱期间居民饮水的现状,记者走进云南重旱区一个普通的村庄。在村民李绍荣的家,他和老伴正吃午饭,上次喝汤的时间是三四个月前了,他们每天每餐只吃简单的米饭、腌菜和几小片萝卜。屋子里布满灰尘,毛巾又干又硬,像硬纸板。老人舍不得浪费有限的“生命水”,每天只用几滴水湿润一下眼睛。
洗菜、刷碗、喂牲口……水在这里要经过数次使用,家家户户都配备了各式各样的盛水工具。在平班镇岩晚村腊岩、胆红两屯共用的一处泉眼,密密麻麻摆放了35只水桶,排队等候舀水。在村庄另一头的一个山坳里,许多居民正在一个快要干涸的泥塘里舀水。但村民们舀出的,基本都是浑浊的泥水,在记者看来,这样的水是根本不能饮用的。
上面引用的,是《长江商报》的一篇报道。可以看出,旱区的饮水已经到了十分危急的境地。在这种情况下,旱区群众想尽一切办法找水,山泉水、地下水、溶洞水、沟渠水、堰塘水……无暇顾及水质的好坏,凡是能找到的水,都成为宝贵的饮用水。然而,旱灾造成水源减少,生活饮用水匮乏,清洁、消毒条件受限,水质易受到污染,易引起痢疾、甲肝、伤寒等肠道传染病的暴发!因此,大旱期间,与找水同样重要的,是饮水的安全!
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WHO) 的一份统计报告指出,印度每年有将近80万人死于不干净的饮水和恶劣的卫生条件。其中因霍乱、伤寒和痢疾等相关疾病引发的腹泻死亡人数就超过40万,最为严重;其次是饮水和卫生不洁间接造成的营养不良,死亡人数超过21万人。报告还指出,孟加拉和阿富汗的情况更为恶劣,居民因饮水和卫生不洁而死亡的比例超过印度。
水是生命之源,水的卫生状况与人的健康和生命息息相关。
如何变“脏水”为饮用水
干旱地区的灾民由于饮用水奇缺,往往“渴不择水”,一切能找到的水源都能成为灾民的饮用水。那么,如何将达不到饮用标准的“脏水”变成安全、放心的饮水呢?
首先一定要避免直接喝生水,煮沸(把水烧开)是最常见并且非常管用的水消毒方法。
煮沸消毒法:是一种最简便而有效的消毒方法。一般细菌在水温80℃左右就不能生存,将水煮沸几分钟后,可以将水中绝大部分细菌、病毒杀死。
如需要远距离运水时,要注意防止运水过程造成饮水的污染。送水工具在使用前必须彻底清洗消毒。如果是很浑浊的水,需要先经过沉淀处理,可采用3罐(缸)储水法。有条件的地方,可往水中投加适量的碱式氯化铝、明矾等混凝剂促进沉淀。水的过滤也可以有效改善水质,最好能修建沙滤池,让水通过沙子和石砾的过滤以去除水中的污染物,也可使用纱布、毛巾等物品进行简易过滤。
3罐储水法:第1罐中的水经过1天的沉淀后,取上面清水转至第2罐中,再经过1天的沉淀后转入第3罐储存备用。
有条件的地方可以使用优氯净、漂白粉等消毒剂进行水的消毒。
氯化消毒法:常用的氯制剂有漂白粉、漂白粉精片(有效氯60~70%)等。方法是先将漂白粉精片捣碎,调成糊状,倒入水中,半小时即可达到消毒目的。
对桶水、缸水消毒,一般使用含氯消毒片(如漂白粉精片)等进行消毒,投药量按每50千克水加入漂白精片1片或漂白粉1~2克。对井水消毒,投药量为每立方米(1000千克)井水加漂白粉精片10片或漂白粉10克;公用井水投药每日2~3次,家庭井每日1次。
即使采取了各种措施,干旱造成生活饮用水匮乏,还是很容易引起痢疾、霍乱、甲型肝炎、伤寒及其他感染性腹泻等疾病的传播。因此,如出现身体不适,应请及时到当地医院诊治。
节水,随时随地
如今,水资源节约利用的呼声响彻地球的每个角落。节约用水是缓解是水资源缺乏的重要措施,在干旱缺水地区,更应该重视节水。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小窍门可以节约水的使用。
(1)一水多用。这种方法可以使水得到充分利用,节约大量的生活用水。比如洗脸水再用来洗脚;清洗蔬菜时,不要在水龙头下直接进行清洗,应将水放入到盛水容器中,先清洗叶类、果类蔬菜,再清洗根茎类蔬菜。在家里放置一个废水桶,将各种生活用水(洗菜水、洗衣水、洗脚水)收集起来,用来冲厕所或浇灌蔬菜和花草。
(2)减少水的白白流失。洗手、洗脸时应在打肥皂时关闭龙头。刷牙时,应在杯子接满水后,关闭龙头。洗澡时不要长时间开启喷头,应先打湿身体和头发,然后关闭喷头,再使用浴液和洗发水,最后一次清洗。衣物要集中洗涤,且尽量减少洗衣的次数;小件、少量的衣物提倡手洗;洗涤剂要适量投放,过量投放会造成水的大量浪费。
水源珍贵,怎样选择与防护
常见的水资源包括降水(雨水、雪水等)、地表水(江河水、湖泊水、水库水、山泉水、池塘水、沟渠水等)和地下水(浅层地下水和深层地下水)。水源选择的原则主要是水质良好、水量充足并且便于防护。
一般情况下,来源于地下水的井水水质较好,是优先选择的水源;其次是流动性比较好的山泉水和江河水,湖泊水和水库水的水量比较充足,也是经常可采用的水源;在干旱缺水地区,雨雪水、池塘水和沟渠水也可充分利用。
11.食品安全自查情况报告 篇十一
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防止学校发生集体食物中毒事件,保障师生员工身心健康和安全,维护正常教学、训练秩序,我校对食品安全工作进行了全面的排查,消除了食品安全隐患,对存在问题进行了整改。现将我校食品安全工作总结如下:
一、学校食品安全整治工作组织机构健全 建章立制 措施到位
1、学校成立了由曹海龙任组长的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定期、不定期地组织人员对学校食堂食品安全进行检查,加强了对学校突发事件工作的领导、监督和检查。学校“预防”工作制度完善,制定了一系列学校食堂安全工作制度、管理制度、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安全教育制度等。
2、完善健全领导机构和有关规章制度,层层落实责任,各项工作安排专门管理人员,坚持“日查登记制”、“值周领导、值周教师双查制”,定期分析学校的隐患,加强研究,及时发现和处理有关问题,把事故隐患消除在萌芽之中。
3、和班主任签订学校管理责任书,班主任为本班 食品,不容许过期、变质食品进入校园,防止食物中毒及各类突发事件、事故的发生。
5、加强了对学校食堂、水源等重点场所和部位的安全监管工作,并定期对水源进行消毒处理。
二、严格按照《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整治自查表》的要求检查食堂工作
1、确保了饮食从业人员持证上岗。
学校每期要求从业人员开展健康检查,及时审查和办理健康证,对检查中发现问题且不能从事该行业的人员学校按相关要求及时办理辞退。
2、注重食堂的环境卫生
学校值班人员每天负责对食堂环境卫生进行检查,及时消除老鼠、蟑螂、苍蝇和其他有害昆虫,有防护其滋生条件的措施,保证学校食堂有足够通风,排烟的设施,垃圾和废油脂的处理一律按要求处置。
3、把好四个关,杜绝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
(1)、把好采购、加工关:采购做好验收工作,加工做到烧熟煮透,认真做好了食品留样、食品试尝工作。
(2)、把好“消毒”关。厨房里所有的餐具、用具都高温蒸煮消毒,学生餐具每天按时放入消毒柜进行消毒。
(3)、把好“个人卫生”关。做到身体不适的职工不能进入食堂工作,从业人员必须取得健康证及经过食品卫生培训合格才能上岗,工作人员进入食堂必须做到“三白”。
(4)、把好使用食品添加剂关。学校食堂除了在做馒头、包子时按标准使用外,其余食品在烹饪过程中均未有添加非食用物质及滥用食品添加剂行为,食堂人员每天做好添加剂使用情况的详细记载。
三、整改措施:
为有效的控制学校食物中毒事件发生,做好各类事故隐患监控,切实保障学校师生员工健康安全。我们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
(1)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增强学生的食品卫生、安全意识。学校卫生室、食堂要通过课堂教育、板报、知识讲座等多种形式加大教育力度,使食品卫生安全方面的知识深入人心,自觉抵制假冒、伪劣产品,维护自身健康。同时,也使食堂的工作人员自觉按照《食品卫生法》进行操作。
(2)加大管理力度,杜绝校门流动摊点的食品流入学校;食堂生产加工加强卫生监管,严格操作规程。加大奖惩力度。
(3)学校通过健康教育,告诫学生不吃霉变食品,不买“三无”产品,不喝生水冷水,教育学生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利用校园广播、黑板报、专题讲座,开展健康和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倡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生活习惯。加大对学校周边饮食摊点的监控力度,禁止学生到无证摊点就餐或购买副食、饮料等商品。
四、存在的问题
(1)、学校经费不足,导致学校食堂的设施设备不够标准。
(2)、学校食堂人员都是临时工,待遇少,工作积极性低。
总之,要持之以恒做到上述几条,才能杜绝食堂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我们一定在以后工作中再接再励,把本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做得更好。
东南镇中心小学
12.食堂食品安全检查情况汇报 篇十二
根据上级的有关指示精神,我校成立检查工作小组,陪同县局领导对辖区内的食堂食品安全进行检查。检查工作根据通知要求,有效地、认真地、负责地逐一过关,达到检查目标。
一、各校(园)着重地提高对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的认识,着力地把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落实到位,坚定地保障食堂食品的安全。
二、各校(园)高度重视学校食堂食品的安全工作。对各项设施、条件逐一整改,有效地把安全措施下放到部门监管落实。
三、各校(园)进行全面开展学校食堂食品的安全自查制度,彻底对学校食堂食品的隐患全力预控,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四、各校(园)全面强化在开学前对辖区食堂食品的安全监督检查,加强食堂负责人的有关培训,加强食堂设施设备的检查,提高了各项能力。
五、各校(园)能按相关规程进行严格把关,责任到人,层层落实。
六、各校(园)强化学校食堂食品安全责任制度,落实各项工作和有关人员参加培训工作,依法依规执行相关的安全工作。达到了相应的效果。
在检查过程中,发现个别不规范的问题,就不规范问题,即时提出相应的整改方法,强调要正视问题,把安全工作做到更好、更完善,不让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师生的整体安全。
13.饮水机防烫伤安全开关 篇十三
工具及材料:
一个红色的饮水机热水开关、一个牙膏开合盖子、502胶水
操作步骤:
1.将牙膏盖用502胶水安装在饮水机的热水出水口,从而改变普通饮水机出水口没有闭合开关的现状。一般的牙膏盖耐高温性能较差,所以我选用的是高露洁用料比较坚硬的、耐高温的牙膏盖;
2 .当饮用热水的时候,只要将开关打开,热水就可以流下来了。由于只是在饮水机热水出水口的外侧用了502胶水,所以流出的热水不会经过粘合的部位,这样就保证了饮用水的卫生、安全;
3.当不需要饮用热水的时候,只要将开关合上,即使扳动红色热水开关,热水也不会流出来。
经过性能测试,我发现饮水机防烫伤安全开关与普通饮水机热水开关相比,具有密封性强、安全性高的优点。由此可见,只要在普通饮水机的热水出水口增加一个可以开关闭合的牙膏盖,即使小朋友扳动热水开关,只要将牙膏盖关闭就可以确保热水不会流出来了。这个小发明简单有效,不需要对饮水机进行任何改造,既环保又实用。
14.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情况汇报 篇十四
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汇报
汝阳县实验小学有学生近3千人,是我县的一所窗口学校。学校的食品卫生安全工作,关系到全县人民的安全稳定工作。学校领导认识到这一点,所以对学校的安全工作非常重视,始终把抓好学校安全工作当作是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大事来抓。依据县教育局整体部署,结合我校实际,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食品卫生安全专项整治”活动,现将我们在抓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汇报如下:
一是领导重视,强化责任
此次专项整治关系全体师生生命健康安全和切身利益,学校对这项专项整治活动十分重视。食品安全大如天。为了让这一观念深入人心,学校专门召开了食品安全会议,部署食品安全工作,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来并加强领导。学校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层层分解,强化措施,加强监督。学校由常明君校长担任组长,副校长董会强、禹艳红、王志成为副组长,政教主任、后勤主任、教导主任及年级组长为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下设两个工作组:即校园卫生安全组,由董会强校长任组长,主要负责学校校园的卫生安全;学校周边食品卫生安全组,由王志成校长任组长,负责学校周边食品安全。通过统一部署,学校上下形成了一致意见,树立了食品安全第一,服务师生健康的观念。
二是建章立制,强化管理
为了加强对学校食品卫生管理,确保师生教学安全。学校还建章立制,强化管理。对学校的食品安全方面的管理制度进行修订,并在工作中不断地改进和完善,用行之有效的制度,科学地、规范地管理学校。由于学校领导重视,工作措施落实到位,几年来,学校的各项工作始终是有条不紊地进行。
三是加强教育,强化防护
食品安全不仅仅是靠几次专项活动就能够高枕无忧。因此,学校将食品安全纳入《健康教育》课程。学校通过板报、学校广播多渠道来宣传食品卫生知识。同时,学校根据季节变化来教育孩子吃什么样的食品最安全。学校定期举行食品安全讲座,将食品安全的相关知识告诉孩子。让孩子自己学会分辨什么样的食品是安全的,什么样的食品是三无食品,什么样的食品不可使用。在夏季,我们结合夏季肠道病、传染病多发的特点,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在冬季,我们又给学生传授防寒保暖知识、防火知识。总之,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在不同环境、不同季节、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卫生、法制知识教育,以确保广大师生的安全,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四是加强督查,强化落实
为了使孩子们能够吃到最安全的食品,学校领导多方与卫生系统、城市管理单位进行联系,对校外小商小贩进行了有力的整治,检查其食品是否有QS标志,是否有“三无”食品。
学校食品卫生专项整治小组每天派人深入到学校周边300米地段进行巡查,监督学生在校外的饮食行为。同时,学校食品卫生专项整治成员定期到班级里边检查孩子们的食品。一旦发现食品存在安全隐患,则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不留后患。
总之,在这次整改活动中,由于领导重视,措施得当,活动成效非常明显,未出现一起食品安全事故。在今后的工作,我们将继续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切实搞好学校食品卫生工作。
15.食品饮水安全管理情况 篇十五
告
7月底,市政协副主席xx带领提案委员会和经济企业界部分政协委员,对全市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进行视察调研。调研组一行先后实地察看了石梁、汊涧、釜山等地自来水厂和自来水管道铺设施工现场以及釜山水库备用水源地,召开了座谈会,听取市水利局负责同志关于我市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情况的介绍。在实地察看、听取通报的基础上,与会委员就如何更好地推进我市农村安全饮水工作,提出了意见建议。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之前,我市农户供水以分散式为主,普遍存在苦咸水、水质污染严重、供水量不足等问题,根据XX年普查结果,全市农村不安全人口约占农村总人口的80%。自XX年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以来到XX年底,全市共完成各类供水工程81处,其中:新建地表水厂6处、机井集中供水工程27处、管网延伸工程计48处;新增供水能力3.9万m3/d,解决饮水不安全人口41.65万人,完成总投资1.78亿元。
XX年,是“十二五”期间全国基本解决饮水不安全问题的关键一年。本,我市计划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 8.16万,涉及7个镇、32个行政村、449个自然村及集中居民点;计划新建管网延伸工程6处14个供水片,投资4080万元。目前,6处管网延伸工程进展顺利,完成总工程量的80%,基本达到省、xx市的序时进度要求。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工程缺乏合理规划。我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前期是以上级每年计划解决的不安全饮水人口为依据,各镇街大多是通过集镇小型水厂,实施管道延伸,完成下达任务。目前,全市农村共有水厂58个且规模小、生产工艺落后,致使工程设计与实际运行效果相差很大。随着城镇化步伐加快和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原先实施的工程,很难与新一轮规划相衔接。
2、饮水安全难以保障。农村及集镇的大小水厂主要由个人承包或买断经营,管理能力和技术水平低,不同程度存在水质不达标、水压低、水量小和供水保证率低等问题。水质检测不够规范,虽有自检设备,但检测能力有限,且没能全部按要求使用。安全生产漏洞大,一些水厂厂区、生活区没按标准隔离,有的甚至没有围墙。水源水质存在隐患,大部分饮用水源为地表水,水源地附近的农业、工业污染也不同程度存在,影响饮用水源质量。同时,县市级水质监测中心没有成立,水质监测缺乏常态化。
3、工程运行投入不足。目前,依靠收取水费能正常运 转的水厂仅有几家,且主要是依靠企业用水弥补。其他大多数水厂,由于入户率低、售水量少,基本处于亏损状况。一些水厂能勉强维持运营,主要依托收取的新增入户材料费,但随着工程延续,新增入户不断减少,这些水厂终将难以为继。
4、水质监管主体不明。目前,水利部门负责项目的建设管理,住建部门负责农村水厂的规划与日常监管,环保部门负责水源地的保护和水源监测,卫生部门负责出厂水和末梢水的检测,价格部门负责制定管网配套费和水费价格指导政策,而入户安装和管理则由乡镇人民政府与水厂共同负责。这些部门和镇街政府看似各司其职、分工明确,但遇事容易推诿扯皮,水质监管常态化机制难以形成。
三、意见和建议
市委、市政府已将城乡供水一体化作为全市“十大工程”项目,提出力争到XX年底,实现城乡居民饮用水“同源、同网、同质、同价”。为此,我们建议:
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是一项涉及千家万户的系统工程,任务艰巨、工作难度较大,各级、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解决农村安全饮水问题的重要性、紧迫性,把工程建设作为各级政府强化农村公共服务的重要任务抓好抓实。市委、市政府要加强对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工作的领导,统筹协调好各相关部门;镇街也要 成立相应领导组织,做好行政区域内农户安全饮水工作,层层落实工作责任制。针对农村饮水入户率低的问题,有关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
2、科学规划,分类实施。要根据我市水资源分布情况,结合城乡供水一体化的要求和各镇街实际,做好规划。依据规划按照先急后缓、突出重点的原则,分类分批推进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建议全面整合水利资源,创新水资源管理体制,对农村现有自来水厂进行整合,可采取由政府按市场价收购或统一并入管网作为供水网点保留使用的方式。要按照城乡一体化的要求,依托城镇管网向农村幅射,逐步形成集中连片供水体系,尽可能实现农村饮水与城市同网、同质、同价。
3、多措并举,保护水源。建议各镇要将大中型水库作为水源地。对作为水源地的水库,要建设铁丝网、监控探头等保护设施,安排专人看护。各镇街和相关部门要强化责任意识,建立健全保护水源水质制度;对工业相对集中地区的供水要考虑建设污水处理厂;对污染水源的畜禽养殖要重点整治;要严格执行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把好水库水面集中开发准入关。加强水环境保护执法检查,定期公布检查结果,对造成危害的要加大处罚力度。卫生防疫部门要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加强对饮用水质的日常监管,定时公布水质数据。积极引导群众养成良好的生产生活习惯,不乱倒垃圾、不随 便处理人畜粪便。
4、多元筹资、加大投入。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是公益事业,要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扶持,尤其对大型饮水工程,要多方争取国家、省市惠农政策和资金。各镇街可以通过土地出让等形式,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予以支持。要尽可能降低门槛,在征地、青苗补偿、入户费、管网对接、电费等方面,给予适当补贴。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采用市场化运作,积极鼓励民间资金参与投资,做好工程建设的后续投入。
【食品饮水安全管理情况】推荐阅读:
关于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有关情况的调研报告09-15
饮水安全工程07-29
饮水安全演讲范文06-21
学校饮水管理制度10-01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贵州10-09
饮水安全建设工作汇报11-02
浅谈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09-03
福建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验收办法10-13
审计局加强农村人口饮水安全资金审计09-30
某县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建设及运行管理办法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