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识字教学的心得(15篇)
1.小学识字教学的心得 篇一
小学识字教学心得体会
当我们心中积累了不少感想和见解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有利于培养我们思考的习惯。你想好怎么写心得体会了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识字教学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分享。
中国汉字承载着6000多年来的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和无价的瑰宝。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她以顽强鲜活的生命力,在求变求新中始终保持着自己的表意文字特点。如何让这一瑰宝得以传承呢?这里我想可以套用一句“识字应从娃娃抓起”。对于处于黄金教育阶段的6岁孩童其意义更是非比寻常。那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师该如何去面对“识字教学”这份责任呢?
对于已认字的成人来说谈起这话题似乎不足为奇,而对于一个小学教育来说,识字教学却显得极其重要。全国投入的研究历时几十年、方法也有十多种,效果也利弊兼有,讲究也特别多。当然老法子教教也行,但在创新精神领导人们的今天,不有所完善有所继承有所突破,总也显的守旧了一点。
“创新”是时代的主题,识字教学上的“创新”就是把枯燥无味、抽象、难于理解、难于认识的汉字,变成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生本”环境中掌握知识,掌握汉字规律,减轻学生负担,培养创新能力,保持孩子们强烈好奇心和旺盛求知欲的一种教学方法。
针对小学生天真活泼,好唱好跳,思维活跃的年龄特征,我们应该不失时机地利用儿童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期,积极挖掘教材本身所蕴涵的创新因素,把快乐引进课堂,让孩子们通过积极参与,深切感受到有趣游戏的快乐,思维创新的快乐,互相帮助的快乐,获得成功的快乐……在教学实践中,为了让学生能在短期内识记大量生字,扫清认读障碍,提前阅读写作,更为了让孩子们“人生识字聪明始”,我借鉴和创造了许多“创新识字”的方法,力争营造出一种自主、协作、创新的新型课堂教学情境,寓教于乐。
现将我在“创新识字”教学方面的几点做法总结如下:
一、快乐游戏法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指出:“游戏是由愉快原则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游戏是儿童的天堂,可以满足他们好动好玩的心理,使注意力不但能持久、稳定,而且注意的紧张程度也较高。
我在“创新识字”教学中,经常采用“猜认生字”、“组合生字”、“叫字排队”、“送字回家”、“读词赏画”、“读文找字”、“孪生聚会”、“玩玩字卡”、“找找朋友”、“选难认字”、“眼明手快”、“邮差送信”等等游戏方法进行教学。希望通过各种孩子们喜闻乐见的玩乐方式帮助新入学的.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识记汉字。
例如:“玩玩字卡”:学生小组协作学习,通过玩字卡认读生字。摆--边摆边读,一人一张,不会的可请教小组同学;读--在小组长的组织下,学生齐读自己的字卡,可找出难认字拿在手里或摆在一旁;考--学生互相考认字卡,自己不会的跟人学,别人不会的想法教;收--学生在小鸟声中快速收字卡,边收边读。
又如:“找找朋友”:如在教学“妈”字中,我根据合体字的规律,把它们分别制成偏旁部首、独体字两个部分的卡片,发给学生,要求学生用最快的速度,边跑边说:“我是‘女’字旁,谁来和我做朋友?”到讲台后另一个同学马上也拿着卡片,边跑边说:“我是个‘马’,小马的马,我来和你做朋友。”两个人把“女”字旁、“小马的马”组合成“妈”字。接着让学生说说“妈妈”的“妈”为什么带“女”字旁,有学生说:“如果是单人旁,就成了男的,男人不可以生孩子做妈妈的。因为妈妈是“女”的,所以带“女”字旁。”让学生明白形声字的形旁表义,声旁表读音的识字规律。让学生整体地识记汉字,使其在有了三、四百字的汉字积累后,自己发现和总结汉字的构字规律,通过形声字等提高识字效率。另外,还可鼓励学生区别同音字“妈妈”的“妈”和小马的“马”的相同点、不同点。
还有“选难认字”:各组商量选出本组的两个难认字后,各小组长在本组难认字的字卡上打“√”。先请几个慢生开火车读没有打“√”的生字,再请几个中等生开火车读打了
一、两个“√”的生字,最后,请几个学生读打“√”较多的生字。鼓励学生争做“聪明娃”,开动脑筋想办法记忆难认字,例如记“警”字,有学生说一人违反了交通规则,一位警察走过去,向他敬了一个礼,说了一句话,提醒他以后再也不要这样了,所以“警”是“敬”加“言”,其他学生可补充;记“转”字,有学生说“转”字上“车”加“专”,就是说一个人开车一定要专心,否则在转弯的时候就有可能撞到花台上,要赔钱的;记“豫”字,有学生说“豫”是“予”加“象”组成的,“予”在古语中是给的意思,别人要送给你一头大象,你觉得大象太大了,就犹豫着到底接还是不接呢……
采用这些生动形象、趣味无穷的游戏学习的方法,学生兴趣高昂,记忆深刻,识字效果极佳。
二、自主参与法
《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的识字目标中明确指出: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如果孩子学得主动,肯动脑筋,那么,每个汉字都可以用多种的好方法来识记。这一目标的成功实现与否牵涉到一个有关“教学结构”的问题。
“教学结构”是指在一定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在某种环境中展开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在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结构中,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宰,是施教者,学生处于被动接受教师灌输知识的地位。(有人把一节课上大部分时间教师一个人讲,教师讲得一切都是对的这种课堂教学,称为2/3现象,称为教师的“话语霸权”。)这种教学结构严重地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束缚了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专家认为,即就是成功的课堂教学,积极参与的学生至多只占20-30%。
创新式语文教育以“生本教育体系”为指导思想,以改革旧的传统教学结构,建构“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新型教学结构为目标。郭思乐教授在阐述他的“生本教育体系”时强调,“在现有的教育中,儿童获得意义的过程被拉得十分漫长,教学沿着一个一个局部线性地发展,儿童的学习在大多数情况下是非自觉的。这时,儿童不可能产生真正的学习积极性。事实上,儿童的学习积极性的最丰富的来源,是对于所学材料意义的感悟。他的学习思维的发展过程是‘胚胎式’的。也就是说,所学内容在儿童头脑中形成了‘意义单体’:有相对完整的意义的感悟。传统的离开意义单体的教学,始终使儿童处于被动地位,只调动了儿童的部分精力。”
创新式语文教育在进行试验过程中,坚持以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教育思想,教学活动都围绕着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讨论协作学习而展开,教学的终极目标是要求学习者自主完成对知识的意义建构,使自身思想、情操受到陶冶,并逐步具备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及与他人团结共事合作的能力。
让我们充分相信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把儿童作为教育资源来整合我们的教学过程。重视发挥每个儿童在优化整体中的作用,把儿童之间的差异看作宝贵的资源,看作儿童发展过程中的一个个阶梯,把差异的产生和解决都视为推进儿童发展的契机。
让我们找出一种更好的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独具闲暇、快乐及坚实的进步。从而达到为儿童营造了一个有效的民主、平等、宽松的学习环境。
三、新奇引趣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才能主动、愉快的学习,才能在课堂上发挥主体作用。
低年级儿童喜爱猜谜,如果能让儿童把某些识字内容编成谜语,通过猜谜来巩固所学知识,既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可通过对谜语的综合分析,培养逻辑思维能力。而根据字形的特点用谜语识字,更能激发学生的情趣,活跃学生的思维。如教“坐”字时,教师边板书“坐”字边说:“两人在土上,这是什么字?”学生摇头。再问:“你们现在的动作是站着,还是怎么着?”学生齐声回答:“坐着。”“这就是要学的‘坐’字。”然后让学生再把上面的谜语说
一、两遍,字形和字义就自然而然的掌握和理解了。
“顺口溜”这种形象化的语言是比较受学生欢迎的一种形式,让学生在兴趣盎然、轻松愉快中掌握生字。例如,学习“力”字,先板书“刀”字让学生读,再把“刀”的一撇写透变成“力”,并随口读出“‘刀’字出了头,‘力力力’”,让学生把顺口溜说
一、两遍。然后教师边作动作边问:“我把桌子推动了,用了什么?”“手。”“光有手,手上没一点力气能把桌子推动吗?”“不能。”“这就是‘力气’的‘力’。”最后启发学生组词造句。
另外,还可让学生任意选择课后词语中自己喜欢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进行口头或书面的创新表达,将选择的词语巧妙地组合在一段有意思的句段里,争造“五星句”,激起孩子们强烈的新奇感和创作欲望,既积累了识字量,又锻炼了表达能力。
四、竞赛激励法
这是一种类似“智力竞赛”的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是根据儿童争强好胜、自尊心强,爱表现自己的特点,有意引进竞争意识,激发学习兴趣。“好表扬”是小学生的重要心理特点,鼓励是促进学习的重要手段。因此,在教学中,我随时注意学生心理效应,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加以肯定,使学生产生一种愉快的情感体验,它会有效地支持学生奋力向上,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增添对学习语文的兴趣。
将竞争机制引入课堂教学,特别是发挥有效表扬的促进作用,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以抢答记分或当场评分表扬等形式进行比赛,如“小兔跳高”、“小燕飞到优秀组”、“谁的红花多”等等。如将分插在各组的慢生定为该组“识字代表”,让他们开火车比赛读字卡,让他们为自己组争光,既帮助他们克服了学习困难,又帮助他们增强了学习信心;教学偏旁相同的生字“树”、“桥”、“棉”、“村”等,看谁识字的速度快,就评他为“识字小能手”;教学“眼、耳、鼻、脖、胸、手、腿、脚”等字时,先让学生比赛见字做动作,再让学生像接力赛跑一样,将字卡一边读一边贴到黑板上贴图旁相应的位置。最后评议哪组表现最棒,奖励小红花。
在激烈的竞争中,大家情绪高昂,学习生动,记得牢固。
五、尽早阅读法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凡是没有学会流利地、有理解地阅读的人,是不可能顺利地掌握知识的。”阅读能力形成得早,理解能力则发展得快,学生自学的能力就强。只有学生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时才能提高教学效率,从实质上减轻过重的学习负担。阅读能力是学习的基础,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因此,学生的阅读能力形成得越早越好。
“生本”教育体系认为,儿童阅读是他们形成自学能力,主动发展的基础。为此,应当大力发展能使儿童尽早阅读,进入意义场的语文教育,并且把这种语文教育看作是提高人的智力素质的突破口。
在学习过程中,强调学生会念、会读、会朗诵,强调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因为不要求学生对所有生字都会用手写,孩子们很快就能做到会认、会读、会组词,可顺利朗读课文。
2.小学识字教学的心得 篇二
—创设比赛机制, 培养识字兴趣
众所周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一旦对某种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 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 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对于刚入学的学生来说, 培养他们的识字兴趣非常重要。于是我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 开学伊始, 在教学识字时充分调动识字多的学生的积极性, 让他们当小老师, 来教其他学生。由于孩子们都乐于当小老师来教读, 所以他们会努力地认识生字, 来展现自己。经过一段时间后, 再定期举行“识字大王”比赛, 孩子们的兴趣非常浓厚, 在交流中, 既分享了成功的喜悦, 又对学习生字有了兴趣。
二借助形象思维, 授之识字方法
“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在识字过程中, 学生记得快, 忘得也快。因此, 学生不仅需要有识字兴趣, 还应有一定的识字方法。在尝试教学中, 我常常让学生根据熟字换偏旁这类字的特点, 让学生用加减法识记生字。如“跟”与“很”, “跑”与“泡”, “眠”与“眼”等等, 通过对比记忆, 学生不仅能较快地掌握新字, 而且还能在对比中与以往的熟字多次见面, 进一步巩固了旧字, 可谓一举两得。
另外, 在尝试识字教学中, 我还通过让学生“拼”“摆”“书空”生字笔画、部件的方法, 给学生以直接、立体的感官刺激, 从而调动他们进一步尝试的兴趣, 促使他们在自学、自悟、自得中不断探索, 达到巩固识记生字的目的。例如, 发给学生一些卡片 (“大”“人”“干”“木”) 和分别写在卡片上的几种形态的“点”, 请学生自己动手摆一摆, 说说这些字加上“点”后会变成什么字。如“大”可变成“太”“头”, “人”变成“火”, “干”变成“平”, “木”变成“米”……
还可根据低年级学生想象力丰富这一特点, 引导学生想象识字。在识字教学中, 学生们常常能根据每个汉字的特点, 运用讲故事、编口诀、猜字谜等方式识记生字。和谐的氛围使学生的想象力得以激活, 思维闪现出创新的火花。如区分“爪、瓜”二字, 学生经过一番考虑后, 说出了精彩的想象:“瓜”, 大家都吃过西瓜, 也肯定见过, 竖提就相当于西瓜顶上的“秧”, 点就是里面的“籽”;“爪”, 就是老鹰的爪子, 老鹰在空中飞翔寻找食物时, 它要张开自己的爪子才能捉到食物, 所以“爪”字下面什么也没有。多么富有童趣的自由的想象力的杰作啊!此时的课堂是活跃的、充满创造力的。
三联系生活实际, 拓宽识字途径
语文新课标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 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 引导学生利用课外各种机会主动识字。”低年级学生好胜心、荣誉感极强, 他们希望自己的成绩能得到同学、教师、家长的认可。针对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 我采用让学生走出课堂, 在各种课外实践活动中识字的方法, 拓展了学生自主识字的空间,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如小学生对儿童食品情有独钟, 为迎合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 我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留心观察食品包装纸上的字并进行识记, 这种识记过程充分刺激了学生的感官,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这样, 拓展了学生的识字范围, 提高了识字效率。
四开展课外实践, 巩固识字
新课标指出, 语文课程应继承语文教育的优秀传统, 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根据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较强, 观察分析问题能力较弱的特点, 我试着在识字教学中放手让学生依靠自己的能力运用新知,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自由发挥, 如利用假期开展找错别字活动, 让学生把在路边或公共场所见到的错别字记录下来并改正, 既巩固了汉字又接触了生活。久而久之, 既培养了学生善于观察的能力, 又提高了学生的识字兴趣。
五结束语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一切有效的活动须以某种兴趣作为先决条件。”学生一旦对识字产生了兴趣, 就会视识字为一种快乐、一种需要, 就会满腔热情地去识记, 就会为整个小学阶段的阅读及作文教学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正如语文新课标指出的:“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因此, 在识字教学中, 只有当学生们有了浓厚的兴趣, 运用一定的方法, 主动去探索、求知、运用时, 记忆才会敏锐和牢固。
参考文献
3.低年级识字方法教学心得 篇三
一、编儿歌识字
儿歌是孩子最喜欢的一种文体,不仅韵味强,读起来朗朗上口,而且便于记忆。比如在学习“攀”这个字,它结构很复杂,总体分上、中、下结构,而上部分又可分为左、中、右结构,识记时光靠字形分析是很困难的,用编儿歌的方法来识记却有意想不道的效果。上边林中间的部分就像两条交叉的路,我和孩子们一起编儿歌“上边树木长得茂,林中两条交叉道。下边伸来一大手,攀字生得真奇妙。”多么形象、生动的比喻!我常常对孩子们编的儿歌赞不绝口。借助这样的形式,可以增强学习的趣味性,从而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汉字,提高识字的效果。
二、归类识字
从汉字的造字法来看,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几种,都有一定的规律,教学时,如果能够帮助学生进行适当的归类,既能提高学生识记效果,又能让学生举一反三,扩大识记的范围。例如:教学“树、松、柏、杨、梨、枝、材”这些字,它们都是形声字”。我先引导学生观察,从中发现这些字的共同点,最后得出结论:“这些生字都带有‘木’,都跟树木有关系”。归类识字法在学生识字方面有重要的作用,既有助于学生新旧知识的衔接,又有助于学生触类旁通拓宽识字面。
三、情境中识字
在识字教学中,单纯的识字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这时创设一个教学情境就显得十分重要。例如;在教学《做什么事最快乐》一文中,配合课文内容,我制作了生动的课件:一只可爱的青蛙,正要过河呢!河中间有一片片碧绿的荷叶,荷叶上是这一课要认识的生字。当学生被吸引时,我适时地说:“这只小青蛙想过河,可是遇到了困难,同学们愿意帮帮它吗?”“愿意!”学生的回答十分响亮,他们的热情被调动了起来。“好,让我们一起行动吧!只要你能记住荷叶上的字,青蛙就能跳过河了。”接下来,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识记的方法多样,看着因为自己的帮助青蛙一步一步地跳过河,学生脸上的喜悦不喻言表。整个识字的过程,学生的情绪始终很高,这主要得益于良好情境的营造。
总之,我们只有因地制宜、灵活多变地选择恰当的识字方法,才能使学生更加热爱语言文字,真正享受到语言文字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快乐。
4.《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读书心得 篇四
识字教学一直是小学的重要教学任务,但究竟识字教学如何教才能高效却是每一位教师需要研究的课题。
“创新”是时代的主题,识字教学上的“创新”就是把枯燥无味、抽象、难于理解、难于认识的汉字,变成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生本”环境中掌握知识,掌握汉字规律,减轻学生负担,培养创新能力,保持孩子们强烈好奇心和旺盛求知欲的一种教学方法。
小学低年级是识字教学的关键阶段,是学生从口头语言过渡到书面语言的桥梁,所以识字教学的质量关系到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那么,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我们应该如何更有效的进行识字教学,提高学生识字能力呢?我想从以下几方面浅谈:
一、培养兴趣,激发学生的识字愿望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我在识字教学中尽量让学生有识字的兴趣,这样才能有学习的动力。
1、编字谜识字,这种方法既开动学生脑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很容易掌握字音、字形。如:王老师白老师坐在石头上写字,“碧”;一口咬断牛尾巴,“告”;一人屋里躲,“闪”;二“木”“目”不成林,“相”。
2游戏中识字,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这种方法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使学生的记忆深刻。如宝宝找妈妈的游戏:我班三十人分成五组,五个小组选出一个代表头戴头饰卡片,每张头饰卡片上分别写上一个偏旁部首“氵”、“扌”、“木”、“讠”、“亻”代表妈妈。其余的25人到老师的盒子里每人拿一个识字卡,代表宝宝。看看卡片上的字的偏旁是什么找到与自己卡片上的字的偏旁相同头饰卡片如:第一组头饰偏旁是“氵”手持“洗、河、江、沙、海”字卡片的同学就到这个同学的面前。字宝宝就找到了妈妈。速度快的给予鼓励,通过游戏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提高了学习效率。
由于汉字自身确有难记、难写的一面,加上长期以来的教学并未遵循或并未完全遵循汉字的科学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增加了汉字入门的难度。也许是这个原因,低年级突出识字重点一度被误为思维发展的杀手。直到现在,违背汉字科学的教学方法依然大行其道,这种误解依然没有完全消除。我们认为,把“思维的杀手”强加于低年级识字,失之武断,既没有事实依据,也缺乏合乎逻辑的演绎。
1982年5月,心理学家查德·林博士在英国著名的科学杂志《自然》上发表文章,报告了他的研究成果,他对英、美、法、德、日五国儿童测查表明,欧美四国儿童智商平均为100,日儿童平均为111,原因是日本儿童学习了汉字。日本汉字专家石井勋博士多年的测查结果是:开始学习汉字的当年,智商可由100提高到110,第二年提高到120,第三年提高到130。美国有人对华裔学生为何数学成绩出类拔萃进行了研究,发现那是因为古老的汉字比起拼音文字有更大优势。脑科学家根据人用脑方式的不同将人们分为左脑型、右脑型、平衡型三类,左脑型的人擅长语言表达和理解、计算和发现等逻辑思维活动;右脑型的人则擅长绘画、音乐、直观、综合等形象思维活动。而平衡型的人左右脑功能发展和运用比较协调,兼取二者长处,一般地说,他们思维能力更强,更富有创造能力。人们对拼音文字的认知属于左脑优势,而对汉字的认知则表现为左右均势,识汉字可以促使儿童左右脑的协调发展,开发人脑中巨大的创造潜能。
从语言与思维的`关系看,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也是思维的现实。既然低年级识字利于语言的发展,那么,语言的及早快速发展就必然直接有力地推动思维的同步发展。
同时,汉字有它的特殊规律,只要遵循规律,在低年级突出识字重点,对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就会有独特的优势。
汉字以类相从,具有科学性、逻辑性。如,从“草字头”的字与草本植物相关,从“贝”的字与财货相关,从“言”的字与言谈相关,等等。以“分”作声旁的字如,粉、份、纷、盆、贫、扮,韵母分别是en、in、an,都是前鼻韵母:以“”作声旁的字,除“掐”外,其余如,阎、焰、馅、陷,韵母都是ian;以“舀“作声旁的字,如,蹈、稻、滔、韬,韵母都是ao。把一组具有内在联系的字呈现给学生,让学生从中有所发现,进而进行类推、迁移,经过这样由“举三反一”到“举一反三” 的归纳和演绎过程,不仅提高了识字能力和识字效益,而且思维能力也得到有效的培养和切实的发展。
当然,识字教学方法的科学与否,决定了识字对思维发展促进作用的大小。对汉字的种种偏见必须克服,对识字教学的种种误解必须消除,相沿成习、俘于汉字科学的教学方法必须改革。低年级教学突出识字重点,才有助于吸引更多的仁人志士投身于识字教学研究之中,探索更为科学的,既符合认知规律,又符合汉字规律的识字教学体系,为学生思维的发展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二、掌握方法,培养学生独立地轻松地识字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1—2年学段识字任务相当繁重而且汉字又难学难记,但是汉字却有规律可循,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其独立识字能力。如:我在教学“跑”、“肚”、“苗”字时,可用熟字加偏旁组成新字包—跑、土—肚、田—苗。再学“饱”、“抱”、“胞”时可用换偏旁成新字。利用熟字加熟字后生成新字如:日+月=明、大+小=尖、小+土=尘。这样学生掌握了方法就能轻松的识字了。
三、掌握规律引导学生进行归类识字
教学中学生的字经常写错,我们可以把容易错的字进行比较记忆。如:鸟-乌、木-禾、土-士、钩-钓。理解字义进行记忆如言字旁的字都与说有关:话、讲、讨、议、记;提手旁的字都与手的动作有关:打、扫、抱、抄、扔;犬字旁的字都与动物类有关:狗、猫、狮、狼;这种归类识字,即识记了字形,理解了字义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借助语言环境进行识字。
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就是在识词中识字,在学句中识字,在阅读中识字,使识字结合一定的语言环境进行,而不是离开语言环境孤零零地识字。如:学习“折”时,教师提前布置学生利用星期天去商场参观打折商品,学生组词时就组了打折,教师随机问,打折是什么意思?你在什么地方见过打折,学生七嘴八舌的说出商场的衣服打折了,还有许多好玩的打折了。这样学生即学会了生字又了解了字义,同时还练习了说话,为以后的阅读和作文打下了基础。有利于发展语言,发展思维,能产生综合效益。
五、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以生活为课堂扩大学生的识字量。很多生字的认识渠道来源于生活。生活中经常看到的事物,如车站名,商店牌匾,食品包装袋,只要有一个学生提出,其余学生会相继回忆起来,并在日后自发加强对生活用字的注意。如学习“公”学生会说公园的牌子上有,也有的同学说是公交车的公,外公的公,在这里,我让学生通过自主回忆,慢慢迁移到参与同学回忆,到自我积累,最后有新的发现。通过这一过程使他们尝试发现的喜悦,识字的快乐。从而让学生逐步养成细心的人,在生活中主动识字,扩大积累。
在识字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心理特点,调动学生积极的、主动的进行识字,发挥想像。学生就能获得成功的喜悦。更加热爱识字,真正享受到语言文字带来的快乐。这样才能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5.小学识字教学的心得 篇五
----参加“名师之路”(语文)培训心得
2016年3月25日至27日,在县教育局教研室的组织安排下,我们一行19人有幸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参加了“名师之路”之“全国小学语文低段识字、阅读教学研讨会”。会上,名师们经典的课堂教学艺术、精深的教学思想和精湛的教学技艺贯穿始终,科学、巧妙且富有创意的教学设计,简单、务实、高效的教学活动,切适、有效的课堂激励评价,深厚的教学素养自然地展示于课堂,使所有在场教师享受其中,受益匪浅。
对于刚执掌语文科目教学的我而言,三天的“名师之路”全国小学语文低段识字、阅读教学、课堂教学观摩会虽然是短暂的,但留给我的思索却很深很长。我从这些名师的课堂上看到了课改的又一次华丽转身,看到了汉字的历史美、形象美,看到了语文课堂“洗尽铅华见本色”的自然美,生态美。
现在的教学应该是朝如何掌握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阅读教学的方法和教学策略,从而增强个人执教能力这个方向去实践努力。此次的西安观摩之行所取得的收获,用来改进自身教学现状是非常及时可行的,下面我就来谈谈我对于本次观摩后的感受体会:
1.把课堂变成童话世界,孩子们就是主人公。
我们不仅要学习名师的教学方法,更要学习他们对教育一生的执着与修养,要学会从教育中获得快乐与成就。听了雪野老师的《花儿朵朵》,给了我拨云见日的感觉,为我打开了一扇探索的窗。教师是教学中的客体,把课堂还给学生,可爱的孩子会给我们很大的温暖。雪野老师在课堂中为小朋友们即兴创作的诗歌很美,课堂氛围充满童趣,儿童诗的特点一应俱全。他走进了儿童的情感,通过意境的层层切换,把一个个不同的场景描绘出来,孩子们在童话般的课堂中学习儿童诗的吟诵、甚至于创作。他爱孩子,觉得爱学生和爱读书一样重要!努力做一个智慧的有心人,阅读、创作,从一首童谣开始,从大声朗读开始,为了儿童,同时,也为了自己诗意的栖居。2.利用汉字规律,促进学生主动识字。
汉字大多在音、形、义方面有一定的规律。由于儿童认知不多,所以在教学中要重视引导学生自己发现生字的规律,体验发现的快乐,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和独立识字的能力,并且教导学生把学到的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学习中去进行自主识字。王振会老师的课《识字4》,让小朋友通过观察生字词,字图辨一辨的方法,训练他们的反应能力与记忆能力,另外,她将追溯字源适当地渗透到识字教学中,讲汉字之美,渗透历史(仓颉造字)与地方文化之美,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听说读写的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3.有效朗读:自然、个性
小学低年级的阅读教学应以读为主。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指导学生读出感情,这种感情不是教师强加给学生的,而是在教师指导学生读书的过程中学生自悟。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入境,入情,例如:在学习《池塘边的叫声》一课时,在指导阅读教学中,我让学生扮演“小鱼”“青蛙”,在这样一种情境中,学生把那种对朋友关心、感谢的语气读得非常之好。这其实又是借助了学生自己的情感体验获得的成功,让学生自己去模仿,去演去学,去切身体会,这种效果事半功倍。语文教学中讲解是对文本的解剖,而朗读是活的,是赋予作品生命。从某种意义上讲,朗读比讲解更重要。可是怎样的朗读才最有效?这是我们年轻教师常常困惑的问题,而这次我在赵志祥老师的课堂《一分钟》中找到了答案,主人公元元多睡了一分钟,带来了20分钟的迟到,一路上焦急地等待和不停地叹息,步行的辛苦和脸红的尴尬,带来了深深的后悔和宝贵的教训,要让学生想到“分秒必争”,应该年年如此,一生坚持。如何使孩子们体验这种感情变化,那就是自然的渗透文本的朗读,这也符合本次课改对朗读评价的要求,即:“朗读要提倡自然,要以对内容的理解把握为基础,摒弃娇柔做作的腔调。”不能一味的口头强调“有感情的朗读”,否则将无法正确的体现文本的特点和文本的个性。自然地朗读就应该像说话一样,用恰当的语气表达思想感情的语调,语势。朗读应该以不同的文体作基础,先把握好课文的总的感情基调,然后让孩子去“自然、个性地朗读”。
作为教师,我们肩上的担子是沉重的,面对如此重大的革新,我们要做什么?关注未来,放飞希望。首要的是我们要更新观念,要敢于打破传统教学中的条条框框,在教改的路上敢于创新。继而走上务实之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讲求实效。弃繁就简,走简单之路,返朴归真。直至把每一个孩子培养“成人”
总之,这次的观摩会深深的触动了我,我想名师之所以成为名师,既是时代使然,更可以超越时代,因为他们的教学艺术着眼的是学生生命的发展。名师们魅力的课堂,是生命的课堂,这是我要毕生的精力去追随的。这次西安观摩学习的时间虽短暂,收益却很多。但打铁还得自身硬,只有自己不断地学习,与时俱进,练就过硬的基本功,不断的提升自己的整体素质和语文素养,才能适应语文教学新的发展需要!正所谓“古都学艺如酿蜜 博采众长炼新己”。
6.识字写字教学心得 篇六
识字与写字的教学贯穿了整个小学阶段,它是阅读与写作的基础,是学生语文终身学习的前提。对于我们一年级的语文老师来说,识字、写字教学犹为关键,国培中,听了吕老师和陈老师的“基于汉字学的识字写字教学”片段,受益匪浅,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实践,我有这样一些体会:
1、低年级学生应“多认少写”
低年级学生少写一些字。可以腾出时间多认字,以便尽快的凭借汉字阅读。同时,低年级学生手指还很稚嫩,少写一些,更有利于学生的正常发育和健康成长。另外,低年级学生多写还可能影响握笔姿势的正确,影响写字的速度,进而影响识字写字的兴趣。
2、“识”与“写”要分开
以前在识字教学中有“四会”的说法,学生每一个字都要会读、会写、会讲、会用。要作到“四会”同步,其实很难,也没有必要。学习汉字,贵在运用,第一次见面时认清字形,读准字音,知道大体的意思和用途,有的字还会写,就很不错了。不必每一个字都要“四会”,以后经常见见面,多用用就会了。这是被大量实践所证明了的。
3、识字写字要符合“心理”和“字理”
识字教学要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识字教学要加强与学生生活的联系。有些事物和概念已成为学生的心理语汇,他们只是不认识表示这个语汇的符号。我们应先满足学生的这种学习需求,满足他们生活中表达与交流的需求。通过识字激发他们对汉字学习、对生活的兴趣,扩大他们的视野,引导他们建立事物、概念与符号之间的联系,发展他们的思维。学生生活在汉字世界中,他们可能在生活中已认识了好多汉字。因此,应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新鲜感,灵活处理教材,保持学生识字的兴趣。汉字是表意文字,汉字中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学生对这些都会很有兴趣。要恰当利用这些因素,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提高学习的效率。
识字教学要符合字理。要根据汉字的造字规律,解释字的结构,但不应一味地为了好记,不顾字理,乱解汉字。许多字一目了然,很容易学会,就不必去讲字理,字字究理的做法是不可取的。要把符合学生心理与符合字理结合起来,探索提高识字效率的新路子。
4、识字教学要综合运用多种识字方法。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教师们创造出了多种多样的识字方法,如集中识字、分散识字、随文识字、韵语识字、转转盘识字、归类识字、注意识字、谜语识字、图画识字、生活识字、游戏识字、环境识字、情境识字、计算机辅助识字等。这些识字方法都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我们应博采众长,灵活运用多种识字方法组织教学,不应囿于一种方法。能够在生动活泼的教学中,让学生多认字,是我们最好的选择。
7.小学趣味识字教学的研究 篇七
关键词:小学,趣味识字,识字教学
识字是语文学习的起点, 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识字效率和质量是众多学者不断探究的热点课题, 在此背景下, 趣味识字教学应运而生。
一、趣味识字教学的概述
近些年来, 大家积极探索, 试图使趣味识字教学法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教学体系。
二、趣味识字教学的原则
俗语道“无规矩不成方圆”, 在整个识字教学过程中, 趣味识字教学也有其自己的原则。
1、以趣激趣原则
以趣激趣原则是指通过趣味性的识字活动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2、遵循科学原则
汉字是音、形、义三维合一的“图画”文字。趣味识字教学遵循科学规律, 兼顾汉字的音、形、义的同时, 还讲求对待不同的汉字, 要有不同的侧重点。教师需要根据汉字的特点和侧重点采用科学、恰当的趣味教学手段进行识字教学, 切不可一味追求趣味, 而忽略汉字本身的特点和教学重点。
3、循序渐进原则
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科学知识的内在逻辑顺序和学生认知活动发展顺序进行, 让学生掌握系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4、授之以渔原则
授之以渔原则是指教师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识字方法, 鼓励学生大胆发现、大胆创新, 并及时给予肯定和赞扬。
三、小学识字教学的现状
1、小学识字教学的现状调查
在走访过程中, 笔者访谈了20位语文教师, 向110名小学生发放了问卷, 回收问卷107份, 回收率为97.3%, 有效问卷100份, 有效率为90.9%。通过调查, 基本掌握了目前小学识字教学的现状。
在整理、统计调查问卷的过程中, 笔者发现小学生喜欢的识字方式大多是充满趣味性的识字活动, 其中42%的学生喜欢在有趣的游戏活动中识字, 27%的学生喜欢通过想象来识字, 22%的学生喜欢通过观看演示活动来识字, 6%的学生喜欢阅读课外书识字, 3%的学生喜欢借助广告等其他方式识字。
在与教师的交谈中, 笔者发现, 教师选用的识字方法主要有:集中识字法、分散识字法、字理识字法、机械记忆识字法, 其中, 机械记忆识字法的选用率最高。而且在日常教学中, 只有15%的教师选用过三种以上的识字教学法, 可见, 在目前的小学识字教学中, 大多数教师采用的识字教学方法比较固定、不注重探索新的识字教学方法。
此外, 笔者了解到小学生的实际识字量与被要求的识字量和《课标》规定的识字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多数小学对学生识字量的要求高于《课标》的规定, 而小学生的实际识字量却低于规定。那么要想符合规定、达到要求, 势必会增加小学生的课业负担。
2、小学识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上述调查结果显示, 目前小学识字教学中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
一是识字任务重, 学生负担大。每册语文教材后面都会出现两类生字, 其中一类生字要求会认、会写, 另一类生字只要求会认。但是多数教师迫于升学考试的压力, 往往要求学生记忆两类生字, 使得识字任务多了一倍、学生负担重了一倍。此外, 有些学校还要求增加学生课外阅读的识字量, 致使一些学生对识字产生了厌倦心理。可见人为增加的识字任务不仅让学生背上了沉重的包袱、还降低了学生识字的效率和质量。
二是教学方法固定, 学生缺乏兴趣。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多数教师习惯于根据自己的想法和愿望选用教学方法, 以致形成了“教师教、学生学”的识字教学格局。虽然有些教师能够根据新课改的要求, 使用1-3种教学方法, 但是在方法的选用上, 有时过于固定、不够灵活。现行的识字教学格局最终导致学生无法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识字, 同时也使得一些学生对识字丧失了兴趣。其实, 没有兴趣就相当于没有记忆, 识字兴趣是提高识字质量的前提条件和根本保证。
四、改进小学趣味识字教学的方法
针对目前小学生缺乏识字兴趣、识字效率低的现状, 笔者认为改进识字教学现状, 可以借助于趣味识字教学, 即创设灵活多样的趣味识字方式, 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为此, 笔者提出了几种改进小学趣味识字教学的方法。
1、奇妙联想法
奇妙联想法是通过分析汉字的音、形、义, 寻找出三者之间的联系, 并展开奇妙的联想, 在脑海中浮现相应的物象, 从而识记生字。在教学中, 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观察、想象、分析等各种能力, 把所学的汉字联想成故事、歌谣、画面等。
例如, 教认“休”字,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想这样一幅画面:一个人走了很长时间的路, 感觉到很疲惫, 于是来到一棵大树下, 靠着它休息休息。
2、趣味游戏法
在教学中, 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精心设计识字游戏, 促使小学生自发地产生积极、愉悦、浓厚的识字兴趣。
例如, “找拍档”游戏。教师可以事先准备三种不同颜色的贝壳卡片, 每种颜色的贝壳组合在一起可以分别构成以下三种情况:一是偏旁部首与独体字组成生字, 二是生字与生字组成词语, 三是拼音与生字或词语配对。然后教师创设情境, 把学生引入游戏中, 让学生帮助贝壳找拍档, 并准确地念出每对贝壳上的字。
3、形象演示法
形象演示法是指在识字教学中, 教师采用实物、图片、动作、实验等演示法, 辅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向学生展示汉字的形和义, 帮助学生快速、准确记忆。
例如教认“灭”字, 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实验:先点燃一张纸, 然后将点着的纸放入玻璃瓶中, 通过观察, 学生会发现瓶中有一团火, 这时教师再用一块木板猛地盖住玻璃瓶口, 瓶中的那团火会瞬间熄灭。
总之, 小学趣味识字教学能够大大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提高小学识字教学的质量。因为它是在综合考虑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兴趣爱好以及汉字特点的基础上, 通过一系列富有趣味性的识字活动来迎合小学生的喜好、并教给他们识字方法、提高他们的识字效率与质量。
参考文献
[1]杨九俊、姚烺强:《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概论》,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8年。
8.小学识字教学的策略 篇八
关键词: 识写 构字规律 蒙学
在一段时间里,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片面强调识字要合乎儿童兴趣,贴近儿童生活,造成识字量锐减,每课只学三五个字,即所谓的“三五观点”。结果两年下来,学生识字量不到一千字,造成识读矛盾,识字拖了阅读后腿。即以两年识950个字计,识字覆盖率仅90%。下面谈谈小学语文教材中三个识字策略。
一、识写分流,多识少写
一是与汉语拼音同步安排的“认一认”。每单元安排16个字,5个单元共80个字,要求只识不写。最后整合成“生字表(一)”,实际上是一篇四字韵语,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儿童复习记诵。收入的主要是部首字,先学80个“只识不写”的字,解决识字教学中的不合理现象。因为排生字是据文定字的,会有一些排序不合理的现象。如先学了“妈”、“姐”、“妹”等字,还没有学“女”。先学了“向”、“问”、“听”等字,还没有学“口”。先出一批部首字让学生认一认,问题就解决了。其次可以让小学生提早认字,小学生进入小学,认字积极性很高,家长希望孩子在进校时多认一些字。现在学汉字与学拼音同步,满足孩子与家长的这一要求。二是专门安排的“识字”课文。每册两个单元,每单元3—4课。三是随课文识字写字。课后生字按“识写分流”方法排。要求“能识会写”的字排在田字格内,要求“只识不写”的字用较小字体排在两条绿线内,意思是“绿色信道”,识了这些字,读课文就可以畅通无阻了。
二、揭示汉字构字规律
揭示汉字的构字规律,教材呈现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1.看图会意明字理。主要是就象形字、会意字讲的。课文类型是“看图会意识字”,即让学生通过看图体会构字原理。如一年级下册“识字7”:人、从、众、木、林、森。为“人、从、众”所配的图是一个小朋友、两个小朋友、三个小朋友。为“木、林、森”所配的图是一棵树、两棵树、三棵树。学生看了图,就能悟出这两组字的构字原理。再通过诵读为识字提供语境的韵文加以巩固与深化:“二人从,三人众。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二木林,三木森。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
2.转盘识字辨形声。形声字在汉字中占到80%以上,让学生掌握形声字的规律,对他们学习汉字十分有用。如一年级下册“识字8”就属于这种类型的识字。声旁“青”不动,转转盘换形旁,带出一串字。学生可以悟出:这几个字声旁相同,故读音相近;形旁不同,表示的意义不一样。“清”是表示水的清澈透明,所以从水。“晴”是雨过天晴,太阳出来了,所以从日。“睛”是眼睛,所以从目。“请”是请求,请求与说话有关,所以从言。“情”是感情,人有七情——喜怒哀乐爱恶欲,这些都表示心理状态,所以从心。“蜻”,蜻蜓是昆虫,所以从虫。
3.抓住部首带一串。“标准本”小学语文教材注重抓常见部首。“部首”好比一个部队的队长,抓住了“队长”,就可以解决属于这个部的一大批字。一年级上册安排了部首62个,是看图识字。先让学生认识常见部首,以后通过多种形式进一步复习巩固,使学生认识这些部首的意义。不仅有助于学生查字典,而且有助于学生理解大批同部首字的字义。如“页”,学生知道是人头的象形,就知道凡从“页”的字(如顶、项、颈、颅、颧、颌、颞等)都与头面部有关。
三、吸收传统蒙学经验
1.韵语识字的经验。在识字教学阶段,如果让儿童学一个个不能表音的单字,那是十分困难的,而且枯燥乏味,缺乏学习兴趣,勉强学了,也不容易记住。这是学习汉字不利的一面。另一面正是由于汉字是单音节的,非常容易构成整齐的词组和短句,也非常容易押韵合辙。相形之下,要比多音节的拉丁文字容易得多。整齐押韵,念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既合乎儿童的兴趣,又容易记忆,显然比学一个一个的单字好,比一上来就念参差不齐的句子好。启蒙识字课本差不多都是韵语,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因为非常有效,所以一直流传下来。凡是不采用这个办法的,不管你是多大的权威(如朱熹的《小学》),都不能收到好的效果,甚至会被淘汰。“标准本”小学语文教材充分吸收了这个经验。如“词串识字”(骏马秋风塞北/杏花春雨江南/椰树骄阳海岛/牦牛冰雪高原),“认一认”(人口手足/舌牙耳目/金木水火/山石田土/虫贝鱼鸟/羊犬龟鹿……),“成语歌”(金风送爽/雁过留声/秋色宜人/天朗气清)。
2.读书识字的经验。传统蒙学最主要的识字方法是读书识字(即所谓随文识字)。即便是开始阶段的集中识字,也是在诵读韵文的过程中实现的。这条经验对我们今天的识字教学仍有现实意义。识字是为了閱读,儿童认识了生字,是不是就能阅读课文了?还不能这么说。小学生读书的时候如果把每个字的细枝末节看清了才能识别,那就无暇把这个字放到上下文中领悟语义,也就是说不能顺利阅读。因此,阅读对汉字识别的要求不仅是能识别,而且要达到“自动化”的整体认知。也就是说,不必看清字的每一个细节,只要看到字的轮廓或特征,就能准确无误地加以识别。只有达到这样的程度,儿童才有可能联系上下文体会语义,从而顺利阅读。由此看来,孤立地教儿童识字方法是不可取的,只有坚持识读同步、寓识于读才能有效提高识字教学质量。
3.重视写字的经验。前人十分重视写字,可是所写的不是按“三、百、千”的顺序,而是另有一套方法,即“上大人孔乙己化三千七十二尔小生八九子佳作仁可知礼”。分几个步骤:第一步写大字。首先描红(有的还先把腕)、仿影,进一步写米字格,再进一步临帖。大字写得有点基础才写小字。识写是不同步的。
9.识字教学心得体会 篇九
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素质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面对社会发展的需要,小学生识字教学就显得非常的重要。而要想让小学生识字多、用时短,记性好,就必须探讨具有兴趣高、规律强、口诀化、印象深;在学中玩、玩中学的教学技巧;让小学生牢记更多的汉字,这其中的关键在于小孩的学习感悟程度。在识字教学上,如何才能让小学生入心入脑地感悟呢?本人认为,必须做到以下四点教学心得:
其一:通过兴趣设计感悟。
英国教育家约翰.洛克说:“教师的巨大技巧在于集中与保持学生的注意。” 学生的注意力是学习与记忆产生的前提,而小学生的注意力必须靠兴趣靠“好奇”。“好奇”可以促使儿童更多地去观察世界,观察社会,而与外界频繁地接触和交往,又反过来增强儿童的好奇心和观察力,并且促进他们创造性的发展。教师应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兴趣点,促使小学生有兴趣地学习汉字。如生字卡片传递,既是对字的认识与巩固,又是词语的积累;课中畅游“游戏世界”,积极主动学习新知,这样的游戏多运用于生字的认、写学习中。如拼装部件成字等游戏,让孩子在欢乐中学习,在游戏中教学。在不知不觉中掌握知识,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兴趣感悟往往能通过学生的眼视、耳闻、口念、手动、脑记综合利用,循环往复,回忆再现,快速认、读、背、拼、写,有很强的兴趣感悟设计,平时“贪玩”的孩子就会多快好省地识记汉字,当孩子比同龄人认识的字多,记得更牢的时候,就能提早领略阅读的无穷乐趣。其二:通过分析设计感悟。
在识字教学中,应充分调动学生思维,激发他们的丰富想象力,去分析感悟后记住汉字。比如根据生字的结构编谜语就是分析感悟的方法之一。如:“一个女子很不错”猜一个字,大家猜一猜,是什么字呢(好);还有“天鹅飞了鸟也不见了,又是什么字呢(我)等。又比如学“马”字时,要启发学生展开想象怎样去记住“马”字。学生的灵气顿显出来,有的说,“﹁”是马的头,“ㄅ”是马的身躯,“ — ”是马的尾巴。大家就这样记住了“马” 字。有的说:妈妈走了,我就去骑马。(妈去掉女字旁,就是马)„„就这样,一石激起层层浪。激活思维,联系生活,让学生通过分析充分感悟汉字,记住汉字。其三:通过直观设计感悟。
一些心理学家的教学实验研究证明:在小学时期,那些容易引起学生兴趣的、形象生动的、带有实际操作的内容易引起学生的认识动机。如在教学字母时,除念准其音、讲清发音要领外,还可用手与手指拼成与字母相近的形状,或让学生用肢体做一做字母,或几个同学共同表演,用他们的形体表现一个音节一个字母。比如我在教小学生声母“M”时,安排了三个学生来到讲台,把高个子排在第一个,两个在后面搭肩膀,组织字体,然后问学生象什么字?这样化枯燥为形象,不仅学生学得轻松,更使学生通过直观集中注意力,以兴趣帮助记忆,达到巩固、熟练的目的。运用插图,启发想象是直观感悟设计的又一方法。“图画不单是文字的说明,且可拓展儿童的想象。”根据小学语文教材文图并茂的特点,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插图,或启发学生绘声绘色地叙事,或栩栩如生地状景,或神形兼备地写人,或身临其境地谈感受,通过这些启发,引导小学生认字造句。目前,有些老师上课时,面孔冰冷、语言呆板,一讲到底,整个课堂死水一潭,毫无感情,更无生气,使学生积极的思维和美好的向往消失殆尽。教学中,要启开小学生的心扉,吊起他们的学习情感,老师首先放飞童心。比如教师体态语的运用非常重要。“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 ”,面部表情是情绪的 “ 晴雨表 ”,有时一个眼神会使学生激动不已,一个手势会使学生专注认真,一个微笑会使学生心花怒放,一个动作会使学生开怀大笑„„
其四:通过实践设计感悟。
10.小学识字教学的心得 篇十
首先感谢高主任组织针对低年级随文识字与阅读教学的教研活动。
本人今年是第二次执教一年级,对于低年级随文识字与阅读教学有过困惑,但没有进行过深入的思考,教学中就像高主任提到的先是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把要认的汉字找出来,借助汉语拼音读字音,带着拼音读,去掉拼音读,连着词语读。然后,老师开始问一问词语的意思,指导学生通过字形分析、部件拼组等识字方法来记忆汉字的字形,指导学生书写难写的生字。最后,指导学生把课文读上几遍,按照自然段提出“理解”的任务,抓住重点词语,体会词语的意思,针对句子和段落,提出“是什么、怎么样、什么意思”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读书,看图,“读懂内容”,再通过提出问题,让学生体会的思想感情。在此基础上,朗读课文。
读了这段话,就像看到了自己上课的影子,当时并不觉得有什么问题,可是当出现“在”和“再”、“进”和“近”这两组同音字时,问题出现了,我发现单独理解每个字的意思时孩子们并没有真正掌握与理解,才会在选字填空时出错,我想如果随课文阅读时理解字义及用法效果必定会好些。
今后的教学中本人一定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取长补短,并结合高主任中提出的五个步骤,来指导学生“随文识字”和“阅读”。
五个步骤是:
一、读准字词音。
让学生借助汉语读课文,或者直接读课文,圈画出自己原来不认识的汉字,了解读音,在对照课后的生字表(要求认识的汉字表),把要求认识的与自己不认识的相互对照,明确本课书学习中,要求认识哪些字。然后,借助汉语拼音,反复读诵。这个环节,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由小组长组织小组同学互相提问,互相矫正,达到不借助汉语拼音也能准确读准字音的程度。同时,小组提出读音掌握比较困难的汉字。
教师了解学生小组自学生字读音的情况,引导学生认识生子所带的词语,要求学生圈画,朗读。
二、文中辨义理。
学生会认要求会认的汉字之后,请学生把生字和词语放到课文当中,随文了解字义、词义。
让学生反复读诵课文,把课文读熟。读熟的标准是把每一句话中的字音都能读准确,词语能够读连贯,句子读通顺。
在此基础上,分段落(或小节)读课文,体会要求认识汉字的字义。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汉字单独成词,那么,要读懂这个汉字在句子中的意思,如果汉字是与其他汉字联合成词,要引导学生结合课文,读懂词语的意思。有些汉字的意思,学生原本已经了解,教学可以不作为重点,作为重点的,是那些原本并不清楚、不熟悉的汉字及组成词语的意思。通过读懂汉字的字词义,顺便读懂句子的意思。
三、朗读悟情感。
低年级的“课文”,一般都浅显易懂。学生读懂了词语的意思,大致就能读懂句子的意思,内容大致也就读懂了。所以,我们在低年级的课文教学中,不宜“深挖思想”,不用“逐句段串问”,“文中辩义理”之后,我们可以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这些词语和所在的句子。有些学生实在难懂的,可以引导他们联系一下生活实际,联系一下上下文,读懂句子的意思和句子之间的关系即可。读懂了字义词义之后,主要是针对性的朗读。引导学生体会关键词语与标点的关系,读出问号、句号、叹号的不同语气。
这是第一层次的朗读。
第二层次的朗读,是教师指导学生把生字词的意思读懂,同时读懂了句子意思、段落意思之后,对全文的各个部分进行梳理,这个梳理,主要是教师进行,梳理之后,把“条件呈现给学生”,让学生依据条件,用推想、联想的方式,来体会表达的思想和情感。在此基础上,朗读重点段落或者全文,表达自己对作者情感思想的体会。
除了对内容进行梳理体会感情,还可以根据课文的语言特点,梳理出来的关键词语和句子,进行赏析,体会,通过朗读,体会词句运用的精妙,朗读,深入体会感情。
针对梳理出来的
如果短小,经典,在朗读的基础上,安排背诵。
背诵,可以通过提示“关键词语”的方式。
四、多法记字形。
课文读懂、读熟、读出情感和韵味之后,教学进行到“记字”。记字,是在音、义都掌握了的基础上进行的。首先是抓住重点字。有些汉字,学生日常多见,记忆也比较容易的,教师不作指导。需要知道的,是那些那些难写难记的。
教学可以先放给学生在小组内自己探讨——哪些汉字比较容易记忆?哪些汉字记忆有困难?能够想出什么好办法来史记?哪些字大家都容易记而我却识记困难?请小组同学帮忙。
小组探讨的基础上,针对“不容易掌握”的字,全班交流各小组讨论的方法,教师针对学生提出的方法,组织学生辨析方法有略,全班归纳记忆方法。有些汉字,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做字理分析。
分析之后,教师指导学生在田字格内书写。书写,遍数要少,强调汉字在田字格内的的位置,强调笔顺笔画要求。标准是写“好”。教师可以针对学生书写过程中的问题,做矫正性指导。
五、组词扩积累。
11.小学识字教学的有效探索 篇十一
关键词:识字;教学;情境;方法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语文教学的重点。”识字教学的有效性,直接影响着语文教学的质量,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至关重要。如何提高语文识字教学质量呢?
一、创设教学情境,在兴趣中识字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才能在课堂上发挥主体作用。作为教师一定要通过多种手段来营造识字的教学氛围,以充分调动起学生的识字兴趣,只有这样,学生才喜欢识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多媒体展示、简笔画应用、小游戏、小竞赛、讲故事等,创设良好的识字情境,使生字直观生动并富有趣味,这样学生就会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从而激发识字的兴趣,同时交给学生识字和记字方法,对于提高学生的识字效果是十分有效的。
二、联系生活实际,在体验中识字
语言文字来源于生活,最终还应回归于生活。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识字教学,不仅可以加深学生的识记效果,而且对于生字的实际应用也有很大的帮助。在教学《操场上》时,利用课件將学生在操场上活动的画面展示出来,让学生说说都有哪些活动,随着学生的回答点击出示相关的词语,并配上声音动画,这样的情境再现使枯燥的词语变得形象、有趣,学生注意力特别集中,识字效率大大提高了。平时我还让学生留心生活中出现的汉字,主动认识出现在身边的字,如:标语、广告牌、店名、食品上的名称等,并结合学生的识字量开展“识字大王”评选活动,让学生对识字产生深厚兴趣并实现自主识字。
三、掌握识字方法,在字谜中识字
掌握一定的识字方法,就能提升学生的识字能力和兴趣,学生对字谜非常感兴趣,恰到好处地运用字谜帮助学生识字,也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在课堂上经常使用的方法是字谜识字法。如:“工人水边洗洗手——江”“七人头上长了草——花”“牛走独木桥——生”“王子和白雪公主坐在石头上说悄悄话——碧”……这些谜语形象生动,简明易记,学生在猜字谜、编字谜的过程中,既识记了字音、字形,又理解了字义,同时学生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得到了培养,更重要的是学生对这类字将永记不忘。
汉字是音、形、义三要素构成的统一体,教学中我们应该尽量使用学生感兴趣的方法识字,让学生学有乐趣,受益终生。
12.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有效策略 篇十二
1. 遵循小学生的认识规律
识字教学的对象是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这一年龄段的孩子共同的心理特征是:好动、爱玩,有意注意大约为20分钟,喜欢接触形象的、具体的、有趣的东西,记忆力比较强,但容易忘……即使是那些“神童”也同样是通过与他们的心理特征相适应的内容和方法而获得、产生兴趣的。
小学生识字,切不可忽略这一普遍的、规律性的特点。识字教学要从内容、形式、方法等方面为儿童接受新知识提供方便。比如识字教学的内容要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浅入深,教学形式要生动活泼,教学难点要分散,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使儿童喜闻乐见,易于接受,易于记忆。
教材内容虽符合儿童认识规律,但教材要靠教师贯彻实施。如果教学中不遵循儿童的认识规律,则仍然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影响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机械地读、抄、写,小学生从精神到肉体都会感到疲倦厌烦,影响他们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因此,越是在低年级,越是在学龄初期,越要讲究教学方法的灵活多样,越要善于组织小学生学习,调动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要根据教材和小学生的实际,尽可能地采用实物、标本、模型、图画、幻灯片、录音、动作、表情或语言描绘等手段,把生字词的第一印象深深印在学生的脑海里;还要引导学生的眼、耳、舌、手等感观参与获得新知识的活动。瞧瞧、听听、闻闻、摸摸、尝尝、做做,有时候远远胜过单纯地听、记、背。因为这样做,不仅能强化汉字音、形、义的联系,而且符合儿童爱动、好奇、容易接受具体形象的事物等心理特点,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加强写字指导
写字是一项重要的基本功,是巩固汉字的手段。《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生要“书写规范、端正、整洁,能感受汉字形体美”。因此,教师指导学生写字时,一方面要耐心细致,另一方面要特别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喜欢写字,才能达到写字的要求。
2.1 加强写字技能的训练,确保写字规范。
教学生写字要靠指导,更需示范,教师要平时练出一手好字,在黑板上写字更应注意规范,凡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自己要首先做到。还要注意教会学生写字姿势,包括怎样执笔、运笔,以及汉字的笔画、偏旁、结构的写法。学生书写时,教师要巡回指导,随时提醒学生的写字姿势,提醒学生注意整个字的结构特点和各部分的比例,发现共性问题重新指导,及时矫正。
2.2 重视写字的批改。
写字批改是识字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识字教学的继续。部分教师对学生写字的批改存在一种简单化的现象,只看学生写得对不对,不看学生写得好不好,忽略了字的间架结构、笔画神韵等是不是符合要求,这种做法严重影响了学生写字水平的提高。教师的不认真批改导致学生作业中错字、别字现象屡见不鲜。因此在写字批改上,我们不仅要看学生写得是否正确、端正,而且要从字的结构、笔画方面研究品味,引起学生对写字的重视。
2.3 营造浓厚的写字氛围,把写字教学推向新的高度。
写字不仅是写字课,它伴随着小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注重写字氛围的营造,是提高写字水平的有效途径,如:在教室内开辟写字专栏,每天安排10—20分钟的写字课时间,定期展出学生的优秀作品,鼓励先进,营造比较浓厚的写字教学氛围,充分发挥其对学生写字素养的培养作用。
3. 识字教学的内容和要求
汉语识字教学的主要内容是识记汉字的字音、字形和字义。对于不同的学习内容,应明确相应的学习要求。
3.1 字音。
对于生字的读音,一要读准字音,二要准确地拼读音节,三要准确地拼写音节。在学习字音时,要多读。教师要先范读、领读,学生听读、跟读,然后过渡到学生独立识读。对于同音字、多音字,要联系已学过的知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教师给予必要的辨析和讲解。联系字形、字义的学习,或者同音辨形析义,或者同形辨音析义,将单个字的读音放在词、句中辨析,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分析。
3.2 字形。
对于生字的字形,一要明晰汉字结构,二要弄清字的笔顺,三要了解构造特点,四要字形书写正确,努力做到端正、整洁、美观。分析生字字形时,教师要讲清汉字方块特点及偏旁、部首组合汉字的造字特点。必要时结合具体生字的学习,了解一些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造字方法方面的知识,对一些典型的汉字进行拆分,了解其构造特点,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加深学生对汉字的了解。
教师要加强写字指导,做好写字示范,一笔一画地引导学生正确书写,做到笔顺正确,笔画规范,字形美观,执笔方法、写字姿势合乎要求。还要注意汉字手写体与印刷体在字形方面的细微差别。
3.3 字义。
对于生字的字义,一要明确生字的基本义、常用义,二要了解其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在辨析字义时,宜将音、形、义三者结合起来整体把握,加强组词、造句练习,在多种语言环境中比较字义的差别,求得对字义全面准确的理解。
4. 多渠道拓展识字资源
学生很难通过40分钟的课堂教学完成识字学习任务,所以教师要多渠道地开发识字资源,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充分利用课内外的一切资源帮助学生识字。如发动家长写一些器具名称的卡名,贴在相应的实物上,让学生进行实物识字;收集学生吃零食的包装,认识包装袋上的汉字;让学生轮流当小老师,将自己在课外看电视、看课外书时认识的字教给全班同学;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开发识字课件……这些都是好的识字方式,会取得令人意想不到的识字效果。
参考文献
[1]史美花.小学识字教学的途径.
[2]秀容.小学低年级如何进行识字教学.
13.识字写字教学心得体会 篇十三
一、张扬个性,尊重学生的个体体验,培养自主意识
人的发展是绝对有差异的。一个班几十个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性格不一,所受教育各不相同,有的学前已经认识几百个字,有的则连姓名都不认识;学生自身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也有差异,有的读几遍就熟记了,有的读几十遍也记不住。若是忽视了学生的差异性,整齐划一地同等要求,结果只对一个层面的学生有效,对其余两个层面的学生来说,要么太深奥,要么太浅显。因此,教师面向全体,尊重差异,分层教学,才能共同提高。如:我们学校试行星级家庭作业,一星题是基础,二星题是提高,三星题是能力训练。学生自主选择练习,教师根据实际采用激励性评价,使孩子有一种满足感、成就感,似乎感到自己的精神、智慧在增长,让每个学生有实实在在的进步。
课堂中的主角是学生,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学,不可能高质量、高效率。心理学认为:只有经常性启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学生处于积极探索的最佳学习状态中。教师让学生不受约束地去探究、思考、异想天开,鼓励学生敢想、敢说、敢争论,真正放飞学生的心灵,尊重学生的个体体验。如:要最快记住汉字,学生可选择喜欢的方式识字:有的基础好,好表现,就让他当小老师,教大家识字;有的喜欢找伙伴一起识字,交流合作;有的爱在读故事中巩固;有的喜欢抄写;有的喜欢联想,能给“田”编字谜:1+1=?,我不禁为她的发言与众不同喝彩!
二、启迪灵性,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增强感悟能力
儿童的认知规律表明,直观形象思维占优势,他们学习的过程就是在情景中亲身经历,感觉、知觉、表象、联想的过程。新课标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知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景。”卡罗琳说:“孩子们的工作就是游戏,在游戏中激发他们的思维是他们最愿意接受的。”在教学中,我以学生的生活体验为出发点,努力变抽象字符为直观形象,变枯燥的识字为趣味的活动,把识字和学词、学句、口语交际、课外阅读、写字等语文实践结合起来,重视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
1、巧假设,悟字形。
小学生爱童话,好直观。我便将生字人格化,引导学生把字看作人,一个部件一个笔画就可看作人的肢体,使字也有头肩腰腿,眼耳口鼻,衣帽鞋袜等。如:“禾”像个女孩穿裙子,书写时别让裙子拖到地;“夏”的“▔”像帽子,夏天外出记住给自己戴上大草帽;“立”字“丶”像头,“一”像肩,“丷”像手脚,“一”像地面。头正肩平,手脚并拢,立于地上……把抽象的符号变生动、形象、真切,孩子们犹如走进童话世界,倍感亲切,非常愿意认识并记住这些“朋友”,而且,用这种方法记住的字,错误率极低。
2、多实践,明字义。
小学生记忆特点是无意识记强于有意识记,记得快,忘得也快。只有充分调动他们的眼、耳、口、鼻等感知器官,加强实践体验。
(1)把识字和学词、学句、口语交际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组词、说句解意,把文本转向生活实践,培养学生多种语文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如教学“美”字,教师展示四个不同的生活画面,引导学生说句理解外表美、心灵美、高兴、赞美等不同含义的美,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引导学生阅读课外读物,使学过的字反复出现,久而久之,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同时,通过语言实践,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培养了爱读书的习惯。我们还要引导学生利用好身边的识字教材,如:同学的姓名、路标、广告牌、电视中的对白等。
(3)通过讲故事、找朋友、编(猜)谜语、编儿歌、简笔画等有趣味的`游戏活动加强识字。
(4)根据汉字的特点有重点地进行书写训练,促进认字的精确性,发展知觉的稳定性、主动性,加深记忆,养成良好的习惯。
3、善发现,知学法。
古人说:“授人以渔,受益终身。”为了给学生打下扎实的、可持续发展的识字基础,教师应在识字过程中渗透识字方法,形成自主识字的能力。
(1)可根据汉字规律和儿童认知规律进行识字写字教学。如果是象形字,可引导学生观察字和图,产生联想,发现规律:字和图很相象。如果是形声字,利用旧知悟出声旁表音,形旁表义的特点。还有会意、联想、比较等方法。
(2)也可用加减法、字谜法等趣味记忆法。如:你有什么法子记住“美”?学生:羊不露尾巴+大;顺口溜:大王大王真好看,两朵花儿戴头上;大羊没尾巴,照样人人爱。
三、提升理性,把握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审美情趣
新课标指出:语文学习过程中,要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我们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品味,体味汉语的抑扬顿挫的音律之美。汉字有一字多音、一字多义、一音多字的特点,我们要随时点拨,帮助理解。如:当说完四个有关美的句子时,教师点明:同一个字在不同的句子中有不同的意思,这就是我国语言文字的精妙之处。久而久之,哪个孩子的心中不涌动自豪感?
当学生书写汉字时,要求有一定的标准,最基本的就是笔画正确,间架结构合理,用新课标的话:必须规范、端正、整洁。一句话,学生要感受汉字错落有制的形体美。郭沫若曾说过:“培养中小学生写好字,不一定使人人都成为书法家,总要把字写得合乎规格,比较端正、干净、容易认,这样的习惯有好处,能使人细心,容易集中意志,善于体贴人。草草了事,粗枝大叶,独断专行是容易误事的。写字可免除这些毛病。”在书写时,要指导学生根据不同的结构把握笔画的轻重缓急,部件的高矮胖瘦,注意谦让或穿插,尽量做到正确、端正,得到美的熏陶。
14.整体识字教学研讨学习心得 篇十四
XX年12月18日,我跟韩XX老师、郎XX老师在张XX主任的带领下,到XX英才学园学习。本次学习的是关于低年级整体识字教学的研讨。一天时间,听取了来自XX多个学校共五位老师的授课,感受颇多。
现在我们一年级语文教学中的难题就是识字,学生识字量很少,学习积极性较弱,如何提高这一现象,确实是语文老师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那么,五位老师教授的整体识字课,能够很有效的带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学生带入种种情境之中,特别是在听秦皇台杨光涛老师执教的《回声》一课时,更是为之一振,杨老师很有才华,他非常注重学生的说话练习,整堂课下来,杨老师在学生回答问题是总是不忘纠正:孩子,请把话说完整。这在无意之中锻炼了孩子的说话能力,也打开学习思维。在学习生字时,把生字放到不同的语境中,让学生反复读句子,在读中认识生字。那么,上午的三节课,XX四小的张XX老师,则带领孩子们在短短四十分钟认识44个生字宝宝,这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存在一定困难,学生一节课的集中注意力也就20分钟,那么整堂课在不停地认,学生的认知能力是否达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又有多少?向专家讲到的,我们的课堂做到以学生为主了吗?是不是还在牵着学生走呢?很明显,学生对于很多句子都还比较陌生,然后就进入下一环节,那我们这堂课的具体目标又是什么?秦皇台侯XX老师的课堂相比较而言,显得有些单调、乏味,课堂开始用了18分钟来读课文,反复读,男女生读,齐读等多种形式。随后,在认识生字时,同样把生字放在语境当中,还鼓励学生自己说句子,课堂最后一环节是书写汉字,这堂课看起来与一般的课堂教学流程相差不大。那么,授田李XX老师执教的是分段式单元整体识字课,整堂课设计思路很好,课堂伊始,老师带领学生们走进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丽风光,在欣赏中与生字宝宝开始接触,这里对生字有一个初步印象,那么在下一环节的学习中,老师将生字编成儿歌、顺口溜等,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生字的印象,还鼓励学生运用生字自编句子,课堂学习氛围较浓。授田赵XX老师的单元整体识字课后的读写对授课是既李慧娟老师的课堂延伸,她以《清澈的湖水》为课题,教授了一堂以文代文课。在生字的处理上也是以整体识字为主。五节课都非常精彩,从中学到很多。
15.小学识字教学的心得 篇十五
一、识字教学不懂而教的现状
提高小学识字效率一直是教育界追求的目标。多年来识字教学高耗低效, 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最主要的, 笔者认为, 是执教者们掌握的汉字科学知识太少, 使汉字教学总体上处于不懂而教所造成。
1. 不懂而教的汉字教学。
所谓“掌握的汉字科学知识太少”是指执教者们仅掌握了极少部分汉字的科学知识, 当执教这极少部分汉字时, 基本上能遵循汉字科学来解析生字, 教学的有效性比较明显。比如教师解说上小下大是“尖”字、用板压火教“灭”字, 字理清楚, 形象生动, 使学生识记深刻。再如讲解部首“犭”表示动物义, 部首“氵”表示水、液体等义, 准确明了, 学生因此容易系统地理解和掌握常用字 (3500个) 中“猫、狗、狼、狮、狐狸、狼狈”等近30个字和“汁、污、江、汲、池、汤、汪、沐浴、沉没”等150余字的形义。
所谓“总体上处于不懂而教”是指广大执教者能够熟练掌握和教授的汉字知识太少了, 对教学中许多必备的汉字知识没有掌握而在施教。以部首为例, 笔者曾对厦门某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班做过调查, 吃惊地发现, 国家颁布汉字部首201个, 绝大多数教师只掌握了约40个部首的知识, 如“氵、犭、艹、扌、牜、忄、木、石”, 对约160个部首在构字中的作用就不清楚了, 如“阝、彳、廴、卩、十、八、又、大、寸、歹、尸、户、王、又、攴 (攵) 、殳、白、业、页、艮、聿、麻”, 比例高达80%, 甚至不知道约50个部首的音义, 如“冖、彡、阝、卩、廴、廾、尢、攴 (攵) 、釆、髟”。部首构字的系统性很强, 执教者对绝大多数部首知识不懂, 就意味着对绝大多数汉字的构形原理不清楚。即使对那些形音义清楚的部首, 对其部中许多字的形义关系也不一定清楚, 比如“红、绿、紫、绝”为何用“纟 (糸) ”作意符?“独、杨、茶”三字的形音义关系怎样?
执教者们对汉字教学的必备知识, 如对汉字的起源与演变规律、汉字的性质与特点、字形的拆分与分析、笔顺的原理与作用、偏旁与部首的区别、部件与偏旁的区别、新老“六书”分析法、汉字的构形规律与系统, 汉字与词的关系等等, 也很缺乏。要说明的是, 厦门的这种现象绝非个例, 乃是全国识字教学的缩影。这调查使我们吃惊地发现, 多年来的汉字教学, 从总体上说, 竟然是执教者们对汉字不懂而教!
2. 不懂而教的两种主要教法。
一是教师不解析字形, 让学生机械摹写, 死记硬背。此教法使小学生对汉字构形不知其所以然, 陷入了艰难而痛苦的死记学习之中。其实, 不解析字形是拼音文字的学法。拼音文字, 其字母仅数十个 (如英语字母仅26个, 且笔画最多的仅3画, 如A、H) , 认记并不艰难。但是对于数量3千以上且大多笔画繁多的汉字 (现代汉字以九画、十画的字数量最多) , 即使小学生记忆力特别好, 这样无趣艰难的学习, 也难以持久。此教法造成学生不爱识字, 厌学汉字, 其低效是必然的。
另一教法是, 执教者为了解脱学生机械识记之苦而“解析”字形, 以便让学生做到“理解”识记。这又分为教师解析与小学生自主识字两种。由于师生们汉字科学知识不足, 所解字形绝大多数不合汉字科学, 造成了又一种高耗低效。
如“照”字, 常见的教法是:拆分为“日、刀、口、灬”四构件, 解析为“一个日本人拿了一把刀, 杀了一口人滴了四点血”;又如“喜”字, 拆分为“十、豆、口”三构件, 解析为“十豆落口中”。这样的解析明显违反了生活逻辑和汉字科学, 荒唐而可笑。汉字因义构形, 又因形表义。请问, 祖先造“照”字时与日寇杀人何干?“十豆落口中”与“喜”义有何关系?
学生自主识字。课堂上教师列出一些生字, 问学生:“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字?”学生观察后举手解说, 比如将“腰”字解析为“‘要’‘月’亮”, “姿”字解析为“每‘次’下课都会看到‘女’生”, “雹”字解析为“‘雨’中做‘包’子, “愿”字解析为“高‘原’的人都有一颗善良的‘心’”。学生的联想可能很好, 但这些解析同样违背了生活逻辑和汉字科学。此四字实是形声字, “腰”从月 (肉) 要声, 本义是人身体中部;“姿”从女次声, 本义是女人的形态;“雹”从雨包声, 本义是冰雹;“愿”从心原声, 与心理活动有关——解析本可如此科学而简明, 学生的解析不但复杂化了, 而且没有将字的形、音、义的关系联系起来, 反而增加了理解和识记的难度。小学六年, 错别字泛滥, 与这种违背汉字科学的自主识字法有很大关系。
教育科学要求“一个称职的教师”“要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 精通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 并要在教学中传授科学的文化知识。因此, 在识字教学中, 教师掌握所教字的科学知识, 传授科学的汉字知识, 不仅是教育之必须, 也是教学有效性的基础。但是现在汉字教学却几乎是不懂而教的境况, 这不仅是对教育科学和汉字科学的严重违背, 而且对识字教学、语文教学产生了一些严重的负面影响。
二、识字教学不懂而教的负面影响
1. 破坏汉字系统, 降低识字效率。
汉字具有很强的系统性, 内部有着许多相互联系而纵横交错的系统, 如部首系统、偏旁系统、意符系统、音符系统、记号系统 (如“又”在“邓、双、权、圣、聂、轰”中是既不表音又不表意的简化符号) 、本义与引申义系统、同源字系统、假借系统, 每个字都与其他的字产生着纵横交错的字际关系。科学地讲解每一个字、每一个偏旁的形、音、义及联系, 小学生不但容易理解和掌握, 更容易以简驭繁地系统地识记一串字, 达到事半功倍之效。比如, 汉字科学指出:“灬”是“火”字做下偏旁的形变, 因此“照”字是会意兼形声字, “灬”在这里表示光, 昭 (从日召声) 表示日光明亮, 昭兼表声, 合起来, “照”的本义是光明照耀, 如“照射”。学生明白了“灬”是“火”义, 就容易理解和识记“灬”部里的几十个字 (“燕”的四点是燕尾形变, 属特例) 。“喜”字上部是“壴” (音zhù) , 不是“十、豆”合体, 而是独体字, 像古代竖立的乐鼓, 是“鼓”字初文 (有教师在教学中图示, 使低年段学生轻松理解) 。“喜”字是“壴”加“口”, 以敲乐鼓开笑口会意为“喜悦”。这样科学解析“喜”字, 有利于发挥“壴”的构字系统。比如, “鼓”从壴从支 (手持枝干) , 表示敲鼓 (“鼓”的本义是动词) ;“彭”从壴从“彡” (表示鼓声) (教师图示) , 本义是鼓声, 此义后造“嘭”字表示, “彭”也在“膨、澎”等字中作声符;“嘉”从壴 (奏乐) 加声, 本义是尽情欢乐, 引申为美好、善;“壴”还在繁体字“樹 (树) 、廚 (厨) ”中做声符。汉字的这种系统性使我们知道了:科学解析一偏旁, 便于识字一大帮。
不会解析生字而一字一字地教学, 客观上是对系统化识字的放弃, 必然是高耗低效。但是错误地解析生字 (包括谜语识字中的错误解析) , 对识记单字或许有效, 却在客观上破坏了该字的相关系统, 不仅无法发挥系统识字之效, 反会进一步降低了识字效率。将“照”的“灬”旁解说成四滴血, 学生举一反三, 就可能对“热烈、烹煮、煎熬”等字的“灬”犯迷糊;将“喜”的“壴”旁解析为“十豆”, 则可能疑惑“鼓、嘉、彭、膨、澎”等字的“十豆 (壴) ”“落”何处?教师错解一字而乱一系统, 学生学了一字反迷糊一片。一字一故事, 一偏旁诸说法, 汉字系统破坏得越多, 学生理解得就越乱, 识记效果就越差, 识字效率就越低。
有人认为将“壴”解析为“竖鼓”小学生不易理解, “‘壴’还是一个冷僻字, 甚至是非现代字, 现代文化人终生不认识者大有人在”, 因此, 还是教成“十、豆”为好。此见解很片面。且不说多所小学的教学实验已经证明, 低年级的小学生对“壴”的“竖鼓”形义和“喜、鼓、嘉、彭、膨、澎”等系统字理解得很好, 即使从理论上讲, “壴”虽属偏僻字, 却是学生在认读和书写“壴”系统诸字时所无法回避的常用偏旁。从系统化识字的角度看, 将“壴”解析为符合科学的“竖鼓”还是不合逻辑的“十豆”, 哪个效果好, 哪个更有利于学生高效地学习汉字和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2. 传承错误文化, 误导学生认识。
识字教学高耗低效的另一个表现是对汉字文化传承的耽误。语文教学追求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汉字不仅是语言交际的重要辅助工具, 其本身还蕴含着博大的文化, 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宝贵资源。科学地解析汉字, 学生识字与汉字文化兼得;不解析汉字, 浪费宝贵的教育资源;错误地解析汉字, 则传承错误的汉字文化。
识字教学中传授的汉字文化,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汉字本身的文化, 即汉字学知识, 二是汉字反映出来的文化。
(1) 汉字本身的文化。汉字从甲骨文演变至今, 历经3400多年, 形成并完善了“汉字学”这一门学科, 使汉字成为了科学的体系, 蕴含着丰富的科学知识, 其中有不少适宜小学生学习和掌握的知识, 比如, 汉字的表意性质、汉字是形音义的统一体、部首在系统识字和检字中的作用、汉字的构形知识和方法、汉字的字体演变、同音字与同形字、分析汉字的方法。教师如果能够科学地解析汉字, 学生就能在识字中获得这些知识。比如, 学生能在学习“大、川、目、果”等字时明白了象形字, 学“刃、天、上、下”时懂得了指事字, 学“看、灭、喜、侃”时掌握了会意字, 学“狼、恳、嘉、膨”时学会了形声字, 学“照、鼓、娶”时了解到汉字构形还有会意兼形声字, 学习“江、缸、杠、肛”等字时理解到, 曾经表音的“工”由于音变, 已成为不能表音的“记号”, 并且在学习这些字的过程中, 逐步积累而感悟到汉字的表意性质。所以, 教师教学识字是遵循汉字科学, 就是在同步传授着汉字学知识, 在提高识字教学效率的同时增添了知识量。
(2) 汉字反映出的文化。汉字因义构形, 其“义”是古代自然界、社会活动、艺术创作等在汉字“形”中的反映。科学地解析汉字的形音义关系, 经常会涉及到古代文化知识, 这使学生
在学字的同时, 又学到了古代的有关知识。比如“卩”, 音jié, 在“节、疖”二字中作声符;甲骨文形“”, 是古人屈膝跪坐脚后跟上之形, 反映了上古人坐的方式;“卩”在“即”字中作意符, 甲骨文写作, 是人跪坐着凑近食具 () 吃饭之形, 是上古人吃饭的写照 (“即”本义是凑近, 引申泛指接近、靠近, 如“不即不离”) 。再如“教”字, 右旁“攵”是“攴” (音pū) 的形变, 攴是人 (手) 持带杈棍轻击之形 (比如“敲”) ;“攵”与“孝”合体, 反映了古人棍棒之下出孝子的教育理念 (“教”的古文字“敎”, 会意为持棍棒督教小儿学习, “×”是“爻 (yáo) ”的省写, 表声。) 如此教学汉字, 在传承汉字文化的基础上, 进一步传授了文史知识, 学生既掌握了“工具”, 又得到了“人文”熏陶, 反过来, 学生在体会到古代文明的博大时, 更体会到汉字构形的科学性。如此教学汉字, 简洁明了, 知识量大, 逻辑性强, 语文味足, 在相同的教学时间里, 体现了语文教学的高效。
遗憾的是, 长期以来, 由于错误地解析汉字, 其教学效果是, 给学生传授了错误的汉字知识, 降低了识字效率, 浪费了珍贵的教育资源, 耽误了宝贵的师生时间。特别是, 学生不能从中体会到汉字的科学、文化的博大, 祖先的聪慧, 反误以为汉字是祖先无规则编成的符号, 是可以随意解析的组合, 只是工具而无人文。
这里要特别提到小学生自主识字的问题。据说, 提倡小学生自主识字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从实践情况看, 学生随意解析字形, 能否培养出创新精神尚需继续观察, 但识字教学质量的不断下降, 引起了各方的强烈不满却是不争的事实。这不能不使人质疑: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 一定要以牺牲识字效率和汉字科学为代价吗?特别是, 学生随意解析汉字, 反而容易形成创新就是不顾客观规律, 不需科学根据地随意想象、信口开河的认识, 这种认识对其思维的科学发展是否有利?是否会对小学生的终身学习和成长带来更多更大的负面影响?
3. 其他的负面影响。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特别关注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学生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 这里强调了“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语文学习五个方面的“影响”, 关键词是“特点”。这里需要提出:汉字的特点主要有哪些?起主导作用的是什么?可以肯定, 为数不多的老师是不很“懂”的。《语文课程标准》的这一要求就难以落实, 教学就可能产生负面影响。比如, 汉字的一个主要特点是形音义的统一, 教学汉字自然应该形音义一起教。可是多年来因不理解汉字的这个特点, 使得教学汉字多为拼拼音, 记字形, 少有字义的讲解, 更少讲解字义对汉字构形的重要作用。其结果不但使识字效率低下, 也因师生对许多字的字义不明而妨碍了阅读的理解和深化, 特别是无法使学生对义字通过本义和引申义系统迅速地积累词汇, 轻松掌握, 反而要在阅读中一个义项一个义项地去死记, 这就是没有掌握汉字形音义统一特点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综合起来, 没有掌握汉语言文字的诸多特点, 就会极大降低整个语文学习的效率。
三、对识字教学不懂而教的纠正方法
1. 引导管理者们高度重视汉字科学。
识字教学不懂而教现象, 表面上看, 是由我国师范教育课程设置的失误造成的。从中师到师专, 再到当今的本科小教专业, 有哪几所学校为了识字教学而专门开设过有关汉字学的课程?所以, 纠正的方法当然是加强教师汉字学有关知识的培养, 一是在职教师的系统培训, 二是师范小教专业增加“汉字学基础”课程, 使师范生上岗教学前就具备此学科知识。
从实质看, 识字教学不懂而教的根源在小学语文教育的管理者们。百年师范在引进欧美先进的教育理念时, 忽略了汉字教学的特殊性, 加上曾有不少著名学者坚决否定汉字 (比如鲁迅就有“汉字不灭、中国必亡”之语) , 主张走世界共同的拼音化之路, 使得汉字科学的传播和应用研究长期受到冷遇, 更少有师范院校开设汉字学课程 (徐特立先生在长沙第一师范曾开设过《说文解字》课) 。到上世纪80年代初, 虽有一些有识之士重新认识汉字, 汉字学研究重兴, 汉字的应用研究也得到了重视, 但已造成了中国几代人对汉字知识了解不多的现象, 其中就包括当今许多语文教育管理者。由于他们不清楚汉字有着严密的构形系统, 字“义”在构“形”中的关键作用, 误以为字形只是由笔画、部件所构成的无道理的符号, 于是将识字教学当成了简单的“形、音”教学, 重视的是“如何教”, 并以此指导和评价识字教学。
管理者们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此, 引导他们了解和重视汉字科学, 对积极培训在职教师、在师范小学教育专业设置汉字学课程、促进该项目的研究, 彻底纠正不懂而教的现象将起到决定性作用。
2. 引导一线教师努力学习汉字科学。
教育科学认为教师的专业素养中, 首要的就是具备学科专业知识。纠正不懂而教的现象, 最终是由掌握了汉字科学知识的广大教师来完成。其实, 一线教师们对识字教学的高耗低效最为痛心, 对高效的识字教法最为向往。当他们体会到掌握汉字科学的重要作用时, 往往会不辞劳苦地接受培训, 如饥似渴地学习相关知识, 并在教学中积极实践。所以, 要向广大教师宣传汉字科学知识, 引导他们自觉而积极地参与到识字教学科学化的教研中。
小学语文教学是应用性很强的学科, 识字教学尤其如此。引导管理者和教师的一个重要方法是以事实说话, 即展示几节遵循汉字科学的识字教学课, 用教学的实际效果来证明该理论的科学性、该方法的可行性和高效性。在小学教育中, 实践证明往往比理论宣传更有效。
3. 编写符合汉字科学的教学资料。
多年来, 有不少学者撰文呼吁识字教学要遵循汉字规律, 却至今未能落实。究其原因, 是教师们没有合适的教材和资料可资遵循。汉字的构形规律是由汉字学家所揭示和阐明, 教师限于科研条件, 掌握汉字规律只能学自汉字学, 所以, 教师所遵循的实际上是汉字科学。若使执教者遵循汉字科学施教, 除了培训, 更重要的是要给他们提供按照汉字学解析的汉字教学用书或教参, 便于他们查检施教。没有这样的书, 无论怎样呼吁要遵循汉字规律, 或者遵循汉字科学, 都只能是一句空话。
4. 研究出相适应的识字新教法。
【小学识字教学的心得】推荐阅读:
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体会06-24
小学识字教学教案10-12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识字与写字07-03
浅议小学识字教学09-19
小学一年级识字教学初探10-05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探究06-27
小学低年级趣味识字教学07-11
浅谈提高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有效性09-28
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方法研究07-27
浅谈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方法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