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专业调查

2024-06-13

大学专业调查(精选12篇)

1.大学专业调查 篇一

商务英语学院2011级专业调查工作的通知

根据:商务英语学院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商务英语英语学院2011级所有学生第二学期暑假均要进行专业调查工作,具体要求如下;

一. 专业调查目的通过对本专业现状和发展前景调查,进一步了解本专业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未来专业发展对从事专业工作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要求:找出自己对专业认识上的差距,明确学习目标,确定努力方向。

二、专业社会调查时间安排

2012年7月16日2012年8月20日期间。

三、专业调查的主要内容

为了让学生能对和所学专业相关问题有个充分的了解,学生可以就以下展开调查:

1.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构成调查

2.商务英语专业人才职业道德调查

3.高校商务英语专业的开设情况调查

4.商务英语专业的就业状况调查

5.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市场需求头部调查

6.影响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就业的因素调查

7.用人单位对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所应具备的素质调查等等。

学生可以采用问卷调查、个案调查、访谈调查等多种调查方法展开调查,以上题目仅供参考,学生可在本专业范围绕内自由选题。

四、调查报告写作要求

(一)参考体例

参考体例

调查报告应包括以下部分内容:

1.写明标题:可以是公文式标题,如,《关于……的调查报告》;也可以是观点式

标题,如,《社会是大课堂,实践长真知识》。

2.写出社会调查的参加者、调查的主题、时间、地点。

3.正文,写调查者根据学校要求应该和自己想要报告的内容,例如:活动内容,经验体会,理性思考,问题和建议等。特别要写出自己的体会,思考后的理性

认识,以及对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意见或建议。

4.调查报告完成人落款,写明报告完成时间。

(二)字数不少于2500字。

(三)专业社会调查报告须统一用A4纸打印(字体小四号)、装订。

五、调查报告批阅及成绩评定

学生应于下学期开学初即2012年8月30日将调查报告以班级为单位送交所带班级级辅导员办公室,由学院组织专业老师进行批阅。成绩分为合格和不合格两档。合格者记2学分

商务英语学院二0一二年七月四日

2.大学专业调查 篇二

一、调查结果分析

(一)四级、八级英语水平学生策略运用调查

对于四级水平和八级水平的两类学生所使用的学习策略的数量、频率以及涉及的种类和方面也是各有不同之处。

1. 四级水平的学生对策略运用调查

拥有四级水平学习英语的学生普遍运用的策略多为:(1)深层次思维策略、(2)语言分析与运用策略、(3)语境与词类搭配策略、(4)正确运用参考工具策略等等这些较为普遍的英语学习策略。而基本不用的策略有:(1)双语对比和转换策略、(2)确定和调整学习目标策略、(3)思考反省策略、(4)拓宽和加深策略。然而,这些不被用的策略对英语学习也是很有帮助的。

2. 八级水平的学生对策略运用调查

拥有八级水平学习英语的学生最多运用的策略为:(1)确定和调整学习目标策略以及语言分析与运用策略。而经常使用的策略有:(1)双语对比和转换策略、(2)翻译理论导引策略、(3)审美与鉴赏策略、(4)深层次思维策略、(5)正确运用参考工具策略等等很多十分有效的策略途径。

(二)通过图表进行分析

下表,表1是学生选择和使用学习策略的描述分析根据,笔者通过文教调查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分析。下面的平均值表示某种策略使用的频率、数量,平均值于4.5—5.0能表明学生一直使用一种策略,不进行转变;平均3.4-3.5间能说明学生常常运用某一类策略;平均2.5-3.4间能说明学生偶尔运用某一类策略;平均1.5-2.4间能说明学生基本不用运用某一类策略;平均1.0-1.4间能说明学生一直不用某一类策略;下面是数据的精准显示。

二、学习策略调查结果讨论

英语学习研究能够说明学生选择运用的策略能真实显现出学生的语言学习水平所处阶段范围。明显,初级学习者相对高级学习者运用的学习策略少很多,所用的频率也低很多。而同在一层次上的学习者,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明显比成绩不好的学生用的学习策略多。表1中这两类学生的翻译学习策略运用,从数据上简单明了的印证了这个结论。

三、结论

综上所述,英语教师也要注意将英语学习中学习总结的学习策略理论科学地应用到翻译教学之中。研究的是翻译策略运用是否可以对英语学习的整体水平带来的影响以及对学生翻译成绩的研究。文章分析翻译学习策略的有效使用和翻译成绩间的相关性,期望把学生培养成可以自己总结出有效翻译的学习策略,从而来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果以及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1]文秋芳.英语学习者动机、观念、策略的变化规律及特点[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2):105-110.

[2]秦晓晴,文秋芳.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内在结构[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1):51-58.

[3]韩品.英语专业大学生翻译学习动机与翻译学习策略的研究[D].新疆大学,2015.

[4]程绍彬.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探索与研究[D].延边大学,2007.

[5]刘宓庆.翻译教学:实务与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112.

3.大学专业调查 篇三

关键词:地理科学专业;就业影响因素;调查与分析

一、研究背景

自高校扩招以来,毕业生人数逐年大幅增加,数量呈现跳跃式增长[1],然而对于人才的需求却比较缓慢或者与之前持平[2],大学生就业面临巨大压力,地理科学专业毕业生同样呈现供大于求的现状,加之专业口径较窄,用人单位吸纳能力低及地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与用人单位需求不配套和大学生自身从业素质不高等原因,地理科学专业的就业形式更加严峻[3]。惠州学院作为一所历史悠久的地方院校,其地理科学专业于2009年专升本,本文基于2009级和2010级地理科学专业学生就业情况,综合分析影响地理科学专业学生就业的因素。

二、资料来源

本研究于2014年5月对惠州学院旅游系2009—2010级大部分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形式为网络问卷和纸质问卷,共回收有效问卷211份,内容涉及地理科学的专业认知、就业前景、就业方向、求职压力和竞争力等要素,另对部分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就有关问题进行访谈调查。

三、统计结果

1.实际就业情况

在本次调查研究工作中,笔者从惠州学院旅游系就业部获取2009—2010级地理科学专业学生的就业资料,其中,从事教师行业98人,占总人数的46.4%;读研深造14人,占总人数的6.6%;从事与地理科学专业相关职业的23人,占总人数的10.9%;从事与地理科学专业无关职业的76人,占总人数的26.1%。

2.就业意愿统计

数据表明,被调查的毕业生中选择教师行业的占52.1%,公务员占4.7%,选择与地理科学专业相关职业的占12.8%,而选择与地理科学专业无关职业的占20.2%。图1显示,影响2009—2010级地理科学专业大学生就业意愿的因素中,51.20%是地理就业市场形势,32.57%的学生仍能根据自身主观意愿选择就业,剩余16.23%则受家人朋友的影响。

3.就业认知统计

仅10%的受访者对未来就业持乐观态度,60.1%的人持一般态度,还有29.9%的学生持消极态度。学生对就业前景的态度差异,会对地理科学专业就业的对口度造成一定影响,也从侧面说明就业环境的严峻性。由图2可知,64%的学生认为供过于求是未来求职压力的重要因素;此外,学校专业竞争力、自身素质、学校名气和专业排名以及用人单位待遇分别占59.80%、46.46%、74.60%、46.90%和17.10%,这些数据表明激烈的竞争力严重影响学生未来求职的心情,更是直接导致学生就业压力的重要因素。

如图3,在“地理科学专业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应具备什么竞争力”的问题中,选项分别为教学基本技能、过硬的专业知识、荣誉证书和奖学金、优异的成绩、广泛的人脉关系及其它,比重分别为88.2%、91.5%、48.3%、26.5%、17.5%和10.5%。然而,在图4中受访学生在求职中最欠缺的表现主要为工作或实习经验以及专业知识和技能,所占比重分别为69.2%和63.5%,其中,学校硬件条件不足、求职方法欠缺以及对单位招聘流程和基本要求不了解所占比重较少。

四、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综合分析

1.毕业生自身因素的影响

就业观念影响着毕业生在择业中的态度和行为,目前地理科学专业毕业生在就业中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缺乏就业规划。调查显示学生的就业愿景与就业的现实状况存在差异,对地理科学专业就业的对口度造成一定影响。数据表明2009与2010级地理科学专业毕业生转行的比率较高,相当一部分受访学生在就业时多半受本专业就业形势影响,不仅增加了这部分毕业生的就业难度,也体现了他们在就业规划上的欠缺。

自身素质有待提高。图2的问卷结果显示,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社会供给与需求错位、高校间竞争压力大以及用人单位存在不公正待遇等因素造成巨大的就业压力。然而74.60%的受访学生仍认为最大的求职压力来源于自身素质,充分说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性。并且,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基本综合素质的要求不仅包括思想和道德层面,还应具备过硬的专业技术知识和基本的法律知识等。因此,作为地理专业的学生要明确专业学习目标,理论结合实际,坚持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实现更好就业。

2.高校教育与就业指导的影响

从图3可以看出,毕业生个人的教学基本技能、专业知识、荣誉证书和奖学金、成绩的高低和人脉关系等在毕业生就业时对提高其竞争力非常重要。从图4可以看出,目前高校在就业指导中存在专业知识和技能达不到学生要求,工作或实习经验严重缺乏,毕业生信息来源渠道不畅,对学校就业政策、单位招聘流程和基本要求不了解等问题,这些问题对于毕业生掌握就业技巧和方法以及提高择业能力将产生不利影响。惠州学院地理科学专业(师范)虽设置了教育实习,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师范生的实践能力,但调查表明学生认为本校的专业实习作用一般,这样的现象暴露出高校教育模式与社会需求的脱节。在用人单位访谈中,一些单位反映高校理论跟不上实践,而用人单位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未在高校的课程和培养中反映出来。一些单位还反映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中普遍强调要使毕业生具有广泛的适应性,但却忽视了用人单位的专业需求,导致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不强,难以培养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高校教育模式与社会需求脱节是影响毕业生就业十分关键的因素。

3.用人单位的影响

伴随社会的深入发展,用人单位在用人机制、观念等方面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对大学生提出更高要求,因而对毕业生就业产生较大影响。无论是地理科学专业的就业市场还是其它专业,大都面临供大于求的状况,这与高校扩招有直接关系。并且,近年党政机关以及事业单位精简机构、改革编制,使毕业生进入机关、事业单位的门槛增高,增加了毕业生就业难度。部分用人单位在引进毕业生时脱离实际需求抬高学历门槛,易造成人才浪费,加大人才引进成本。在毕业生访谈中一些学生反映许多单位都要求应聘者有实际工作经验,以减少单位培训成本,这对应届毕业生就业造成不利影响。

4.就业市场的影响

毕业生就业市场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需要而建立的,它运用市场机制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服务,以达到对毕业生资源的合理配置[3]。毕业生是市场的供给者,如果在就业市场中受到各种限制,不能自由参与市场活动,市场的广泛性、公正性则更难体现。这两个主体的供给和需求数量还使市场处于一种动态平衡,市场供求的基本平衡是市场的最佳状态,供不应求或供过于求都会对市场状态造成影响。

综上所述,地理科学专业大学生就业受到就业观念、高校、就业市场和用人单位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鉴于此,当前大学生势必要认清就业形势,为自己做出一个全面而客观的评价。高等院校可通过改革传统的管理体制,逐步形成和建立起高素质和职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建立大学生就业信息系统致力于提供更充分的就业信息与指导服务。同时,学校应注重提高地理科学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规范市场行为、提高运行效率,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构建更加完善的就业平台。企业及用人单位应树立正确的用人理念,逐步消除专业歧视及少数潜在不公正待遇,增强企业与高校的交流,大力开展地理实习基地建设。

参考文献:

[1]尹力.当前大学生就业分析与研究[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3(4):92-94.

[2]冯建栋.论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背景及就业政策[J].企业导报,2011(1):54-55.

[3]陈岩松.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调查与分析[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7(4):85-90.

4.大学生对专业满意程度调查报告 篇四

一、背景

“世界上本没有蠢材,只是用错地方的天才”,选择正确的专业决定了一个人的发展,只有热爱自己的专业,才有可能为之奋斗终身,才可能有重大的科技突破,才有可能创新。而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一个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一个政党永葆青春的法宝!只有选择的自己喜欢的专业,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才会有目标和追求,才会热爱生活,热爱自己,热爱他人,成为一个完整的人。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

二、调查结果分析

1.学生对本专业的满意程度分析

2.学生选择本专业的原因统计

3.学生入学前与入学后对本专业的了解程度

4.学生对现在所学专业的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满意程度 统计

5.学生对学校的环境及生活条件满意程度统计

6.学生最感兴趣的专业与现在专业的差异分析

7.学生今后的打算统计

三、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1.家长及他人影响

1.有的家长为学生规划好了路,家长权利至上2.家长认为孩子不懂事,请他人决定3.学生受大量错误网络信息影,4不认识什么是“工人”,不想做一线工作,认识扭曲

2.个人原因

1.做人生第一个大选择没有主见2.高中只是学习,不知道自己是谁,在哪里,又要去哪里3.学生不够慎重,凭感觉选择4.心里不够成熟,受外界不良信息影响,好逸恶劳

3.学校原因

1.学校只管学生是否可以考上好大学,没有真正为学生着想2.对学生关于专业方面教育几乎为零3学校没有给学生提供真实的大学资料4,选择专业学校几乎不管

4.选择专业趋热避冷

1.当时热门不等于以后热门2.不明白360行行出状元3.都想找安逸,轻松高新的专业

5.政策原因

1,换专业很困难,学生换专业无门2.政策不注重学生个性发展,没有帮助学生认清自我,这方面可与美国对比3.对学生就业思想不够重视,与美国对比,都希望做高新又轻松的工作4,第二学位很难实现,鼓励程度及方式需要改变5,跨专业考研受到歧视,难度很大,没有支持政策6,报考志愿调剂之后很难更改

6.大学原因

1.对自己大学的实际情况隐瞒,导致学生报志愿时候不能正确判断2,对不满意学生心理教育很少3,选修课范围小,不能真正帮到想转专业或者跨专业考研得学生4,各大学之间间隔很大,不能相互交换学生

四、解决方案

1,倾听自己的内心

美国大学生对专业的选择首先会关注自己的兴趣,学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其实中国有句话叫“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感兴趣才有可能学到最好。可是我发现,中国的大学生在选择专业时对自己兴趣的考虑是少之又少。举个例子,现在的中国学生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学商科的,当然是有对商真正感兴趣的人,可是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这个专业热门而选择的。为了可能好找工作的想法我非常理解,可是为了工作放弃自己的兴趣,真的有些可惜。而且,对于不喜欢的东西机械的学习,就一定能成就一番事业,找到所谓的好工作吗?在专业的选择上,美国人很尊重自己的想法,即使有的时候想法不成熟,美国的同学们也会多问自己几个问题,听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最后主要由自己做决定。

2,换专业之难难于上青天 在中国想换专业真的很难,而跨校换专业基本是天方夜谭。美国大学允许学生入校后换专业,学生换三四个专业是很正常的事,美国大学很宽松,有的专业填一张表就可以转,因为他们觉得多尝试才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自己真正喜欢和擅长的是什么。但每一个专业都有一定的选课要求,如果换了专业,就得重新按新的专业选课,这样可能会耽误一些时间。为了避免这种损失,各大学都允许甚至鼓励高中生以“专业未定”的身份入学,入学以后,再观察、尝试,广泛征求教师和老生的意见,再决定学什么专业,在很多情况下,“专业未定”的学生占新生的大多数,各大学还专门为这批学生指定指导教师,一方面帮助他们选择专业,一方面给他们选课做参谋,为了不让这批学生在选专业之前浪费太多的时间,在这方面美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3,对待专业的心态

美国的同学心态比较平和,对专业的看法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专业,只是一种选择而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由,没什么所谓的好坏。想想在国内,有的同学觉得自己学的是“重点学科”,“重点专业”而不可一世,我觉得真的没有这个必要。而且,在美国换专业就是换专业,没有更好更差之分。而在国内,换专业很大意义上等于“进一步”,也就是说从“冷门”转到“热门”,期间夹杂着对某些专业的不屑于鄙视。这个问题,也是中国文化与美国的不同,全中国很多人都崇拜政府公职人员,有权,有钱。这是三千年古老文化的沉淀,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变的。

4,换专业需要谨慎考虑

美国的同学们虽然换专业相对比较频繁,可是也是有计划有目标的,不是头脑一热就盲目选择。他们换专业以后就开始计划自己将来的发展,包括怎么实习,怎么找工作,怎么发展人脉,这些都是他思考的内容。而中国很多学生是因为课程难学,学不会,就产生讨厌的心理。并不知道自己是谁,自己在哪里,自己要去哪里,这三个问题。在这方面中国学生确实没有主见,这也不是一朝一夕的。对自己负责,认真考虑,换了就要坚持,不能朝三暮四。

5,高中教育要引导学生找到自己的兴趣

在国外,很多高中会做性格测试,之类的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兴趣,让他们明白他们到底喜欢什么,想要什么,也就是人生价值观的培养。而中国高中只是关注学生成绩,不重视学生价值观的培养,这与《大学》中“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南辕北辙了。很多学生不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为什么活着,追求是什么,人生价值是什么。所以跳楼,自杀这种现象很多很多,因为他们迷失了。这不能不说是中国现代教育的悲哀。

5.大学专业调查 篇五

以了解本专业学生情感动态、当代大学生对于情感问题的认知为出发点,河南工程学院会计学院2011级会计学专业于2012年11月5日召开了《11会计学大学生情感问题》主题班会,对全专业同学进行了现场情感问题调查问卷填写活动,共80人(男生32人,女生48人)参与调查,收回有效调查问卷80份。本次活动由班主任XXX老师倡导,班长XX、XX具体展开实施。

该调查问卷共25道题,其中简答题三道,选择题22道,包括多选题。

由此次调查可知,我专业恋爱比率为15%,其中男生占1.25%,从男生恋爱比率较低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女生多的专业或者院系里,通常男生单身率高于女生几倍甚至几十倍(这是男生主观原因);然而在诸如机械学院等男生多的院系里,男生单身率依然比女生高几十倍(男生客观原因)。所占比例最大41.25%的同学选择了目前情感问题仍处于观望状态,想要谈,一旦有了合适的对象也可以考虑恋爱,这说明大学生向往恋爱的比例还是很高的。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同学不打算在大学谈恋爱,这一部分同学占到了21.25%。

针对恋爱的利弊问题,超过50%的同学认为谈恋爱的负面影响是“浪费精力”、“浪费时间”、“浪费金钱”(这三者是按照负面影响的程度排列的);超过77.5%的同学认为谈恋爱的正面影响是“任何事情都会以积极乐观心态去对待,有人一起分担”,超过50%的同学认为谈恋爱“可以减少孤单寂寞的感觉”,同时一大部分同学认为谈恋

爱也可以促进学习。

关于大学生恋爱期间消费问题,45%的同学选择了“AA制”,另有少部分同学选择了“难说”;只有12.5%选择了消费期间由男生买单,其中该部分人仅有10%为女生,这从侧面说明传统的男生买单观念是男生自己建立起来的。

关于大学生恋爱的行为底线是什么,超过47.5%的同学认为恋爱的行为底线是接吻等正常行为,但也有少部分人认为是底线是性爱关系,极少部分认为恋爱双方可以同居,这一部分人中男生比例较大。从这点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思想较为开放,其中女生仍然比较隐晦,男生则比较主动一点。

当失恋了你会选择怎么办?81.25%的同学认为最好的方法是向朋友同学请求帮助,有超过一半的同学也选择了向家人请求帮助。极少部分选择了任由这种情况发展和请心理咨询师,大部分人还是能坦然面对失恋问题,但对于正式询问咨询师却不太能接受。

关于学习与恋爱两者谁更重要的问题上,超过80%的同学认为“学习第一,爱情第二”,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同学认为自己虽然心里把学习放在第一位,但是总是因为谈恋爱耽误了学习,这说明关于恋爱与学习的关系仍然是我们要考虑的重点问题。但是当谈到就业时候在恋人与工作中,你会选择谁的问题上,很多同学没有作答,这表明大家还没有考虑这么多。对未来有一定的迷茫!

通过这次调查可以看出,大学生恋爱观是积极健康的,而且有相当的同学对于大学生恋爱考虑还是比较慎重的。但是仍然存在个别问

题,比如恋爱的目的不是很明确,以及缺少对于恋爱未来的考虑。这次调查不仅了解了本专业的情感问题现状,而且对大家关于正确恋爱观也有积极的引导作用,起到了良好效果。

数据统计 XX

6.大学生法律专业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篇六

法律,是我们国家判断很多事情的依据,可是,在有些地方,特别是在农村,人们的法律意识很淡薄,甚至在他们的心里根本没有法律这个概念。为了提高他们法律的意识,为了锻炼自己,很多法律专业的学生会去农村进行社会实践。下面的是一篇大学生法律专业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大家要是有兴趣的话,不防看一下!

调查对象:农民,开发商,村干部,乡领导。

调查目的:对现在农村土地的现实情况及特点,违法使用土地造成的危害的原因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

调查方法:面谈,实际走访,田间实际考察。

调查地点:XX乡,XX镇

调查时间:20××年3月23日-3月28日

前言

土地是国之根本,没有土地就没有粮食,我国是人口大国没有粮食将是什么样子!但目前违法使用土地,非法占用土地越来越严重,为了进一步了解土地现状,特点和规律,减少土地流失,针对目前的情况进行了一次社会调查,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及特点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违法使用土地,非法占用土地呈上升趋势,主要违法使用土地和非法占用人员是土地承包人和开发商以及政府。

(二)特点

1、违法使用土地主要在广大农村和城乡集合部占现有土地的30﹪。

2、农民在承包地上私自种植非粮食植物(比如载树,)或农田改为鱼塘和建房,政府划地,开发商圈地。

3、外出打工,年纪大的农民违法使用土地的占40﹪,由于左右栽树无法再种植农作物的占20﹪,政府以及开发商占40﹪; 4、违法使用土地、非法占用土地居高不下,据调查由于外出打工的人越来越多,人口老年化越来越重在自家承包地栽树和其它非农业行为的也会越来越严重,政府为了加大开发速度也会不断的占用农田,开发商利益驱使圈地也会越来越大。

二、违法使用土地和非法占用土地的危害

1、粮食减少。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粮食问题始终是关系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的重大战略问题,与自然灾害相比,违法使用土地和非法占用土地是影响我国粮食生产的主要因素,造成的粮食损失更为严重。据统计分析,(按一村民小组)有60亩违法使用土地和非法占用土地按每亩每年500公斤粮食计算,一村民小组每年就减少30000公斤粮食。所以说违法使用土地和非法占用土地是始终困扰着我国经济、社会特别是农业的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2、对环境的影响。

随着城市企业向农村转移,工业废水、废气、废渣的污染向农业环境蔓延。违法使用土地使土地荒漠化,植被减少间接影响气候。

3、粮价飞涨。

由于违法使用土地和非法占用土地使粮食种植面积减少粮食产量减产,直接导致粮食涨价。

三、违法使用土地和非法占用土地原因分析。

1、无法农作物种植,由于承包人土地少种地已不能满足家庭开资,只有离地外出打工,土地要么栽树或挖塘,或托付亲友做非农业用途。

2、不能农作物种植,由于承包人年纪大已不能农业种植。

3、无奈放弃农作物种植,由于承包人的土地左右原因自己的土地已无法再种植农作物。

4、政府划地,由于政府规划。

5、开发商用地,由于利益驱使圈地。

四、对策。

1、法制宣传。

加大土地法等相关法的宣传,做到每个村民及村干部,乡领导,以及政府,开发商,都要知法,懂法,依法。

2、依法执法。

加大打击违法使用土地和非法占用土地力度,严厉打击各种违法使用土地和非法占用土地的个人和集体。

3,优化土地承包,有效合理的利用土地。

根据目前现况让所有进城农民回乡种地是不可能,只有现在把农民的`土地集中成片以承包人名义自愿的情况下转包给他人(不改变种植结构),开发商不开发的地要无常还给原先农民,政府谨慎划地。

4、加大农业投入,

政府要加大农业投入,加大对现在确实还在种植的农民的直补,做好基础农田,道路、水利合理化规划建设,解决农民种地难的一系列问题。

五、社会实践总结

7.大学专业调查 篇七

然而现实状况却是一方面快速发展的进出口行业对外贸类人才的巨大需求常常得不到满足, 另一方面大量国贸类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益艰难。对于这种高需求与难就业并存的矛盾情形, 笔者试图通过对苏南地区高校国贸专业大学生及企业的调查研究, 找到问题的症结。

一、就业现状及问题

通过对苏南地区高校国贸专业大学生及企业的调查研究, 我们发现以下问题:

(一) 外贸人才流失严重

首先, 由于我国进出口行业的大多数企业规模较小, 企业用人机制尚不完善, 加之目前中国的就业市场明显倾向于买方主导, 导致企业出现“人才高消费”的情况。对于一些国贸应届本科毕业生完全可以胜任的岗位, 用人企业一定要求更高的学历或是工作经验, 这些应征者往往要求更高的薪金待遇甚至漫天要价, 而企业本着人才至上的原则往往听之任之, 这样一来不仅增加了企业的用人成本, 也恶化了本科类国贸毕业生的就业环境。

(二) 企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

企业在保障制度方面的不完善也是导致外贸人才供需不平衡的原因之一。目前企业普遍只注重工资薪金而忽视了诸如失业保险、养老保险等各项福利待遇, 毕业生在企业中缺乏稳定感极易导致信心的丧失和工作热情的缺失, 直接影响整个企业的内部环境和员工士气;另一方面由于企业重使用而轻培训, 员工缺乏提升自我水平的机会, 不仅不利于员工素质的持续提升, 也限制企业自身的发展。许多毕业生考虑到诸如以上情况, 不愿意选择相应的工作岗位, 甚至有机会也选择放弃, 直接导致企业人才供给的缺口。

(三) 国贸类毕业生预期偏高

首先, 国贸类毕业生的预期偏高。较高的预期不仅表现在对工资薪金的要求上, 也表现在对工作地点、工作环境以及工作时间的要求上。在我们的调查中, 国贸类毕业生对薪金的要求渐归于理性, 近80%的毕业生选择2000-3000元, 15%左右的被调查者选择1000-2000或是没有最低限制。但对工作环境、工作地点、时间以及工作的前途有了更高的要求。

在工作地点的问题上, 尽管目前国家出台各项措施鼓励大学生到中西部发展, 但依然有60%的学生选择大城市作为发展目标, 选择中西部地区或是乡镇基层的不到10%。并且, 调查显示:女毕业生不论是在对薪金的要求上还是对工作地点的要求上都比男毕业生苛刻, 这也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女生的就业率比男生低8.7%左右的现实情况, 加上国贸专业本身的特点使得本专业女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要比男生更加艰巨。

(四) 专业认同感不强

国贸毕业生对本专业的认同感不强。在调查中只有40%左右的本专业学生会把外贸类工作作为自己的第一顺位职业选择, 35%和20%的学生表示无所谓和不愿意从事本专业的工作, 较低的专业认同感直接导致的问题就是学生对本专业专业知识掌握的欠缺, 更不用说进行深入的探究。缺少专业核心竞争力使得毕业生毫无专业优势可言,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和大众化, 国贸类毕业生与其他毕业生一样, 都将作为一名普通的工作者投入整个社会的经济建设中去, 如果此时仍然抱着天之骄子的心态去寻找工作, 必然会遇到种种挫折。

(五) 毕业生的能力与企业要求不符合

另外, 随着中国逐渐跻身于世界发展的前列, 世界范围的激烈经济竞争使得从事国贸类的人员不仅要具备完善的外贸类知识, 而且要熟悉英语商务谈判、微机处理、国际法律等相关方面的知识。而按照目前高校的培养方向和培养方式, 应届国贸类毕业生很难满足企业对员工的要求。毕业生的能力与企业要求不符合直接导致毕业生就业的艰难。

二、就业现状成因剖析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 高校的培养制度

首先, 国贸专业设置门槛较低, 导致许多高校盲目增设, 渐渐呈现出一种泛滥的趋势, 而事实上并不是所有高校都具有开设国贸专业的必备条件, 例如相应的师资力量、经典教材及硬件设施的支持等。如此低标准设置的专业很难培养出高水平的国贸专业毕业生, 而这类毕业生的能力同样也很难取得企业和社会的认可。

其次, 专业设置的“市场化”与教学内容的“非市场化”之间的矛盾突出。经济部门划分的日益细化, 使得高校的贸易专业数量设置也进入了一个爆发式的增长阶段, 如一些随着经济发展而产生的国贸、电子商务、商务英语等新兴专业。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却没有随之进行有效地变革, 而是依然沿袭老的教材、老的理论和老的教学方式。显然这种“老黄瓜刷绿漆”的教育制度培养出来的毕业生, 必然满足不了新兴产业对人才的需求。

再次, 课程设置的不合理。大学本科教育致力于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性型人才, 这就会导致一个极端:什么都学, 却又什么都不精。从目前国贸类专业的课程的设置来看, 国贸大学生在一些与本专业不相关的课程上耗费了大量的时间, 却因课时等原因, 对真正与本专业联系密切的学科一知半解。同时, 国贸类专业非常注重实际操作, 学生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 来了解进出口过程中的各项事宜, 但鉴于学生人数众多、学校硬件条件有限、课程设置等原因, 国贸专业学生很难有机会参与实践, 由此严重限制了该专业学生的能力扩展。

(二) 社会整体经济结构及配套措施

首先, 国贸类大学生乃至整个大学生群体的就业困难, 除了上述的一些原因, 根本上则是由我国的基本经济结构所导致的。由最新的三大产业结构数据得知, 我国三大产业的比重分别11.3%、48.6%和40.1%, 可见第二产业的比重依然相对领先, 以至于现今的中国只能成为世界“工厂”, 而非世界“办公室”、“研究室”, 同时也就导致了中国生产技术熟练的蓝领工人需求旺盛, 而真正拥有专业知识的白领阶层却面临着就业瓶颈。

其次, 大学生选择就业方向和地区受限。一方面, 由于中国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大量大学生流向了东部、南部的发达地区, 使该地区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另一方面, 在广大中西部地区, 由于人才的缺乏, 经济发展水平同发达地区相比, 差距日益拉大。尽管目前政府采取各项措施鼓励大学生前往中西部地区发展, 但依然存在许多隐性的问题, 例如目前的优惠政策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局限, 很多大学生最终难以享受到真正的优惠;而且这种“志愿者式的支援”很难使大学生真正的扎根到中西部, 最后就业压力又会重回发达地区, 可见这项举措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另外, 社会上对于大学生一些刻意的污蔑、丑化, 也成为影响大学生社会形象及就业环境的无形黑手。

三、就业对策与建议

针对目前国贸大学生就业面临的上述问题, 我们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建议:

(一) 企业制度

对于企业而言, 应该完善自身的人事管理制度。一方面, 建立“人尽其用”的用人观念, 不仅仅以学历论人, 以经验论人, 而是要看毕业生是否真正适合企业长期发展的战略目标。另一方面, 加强对员工的在职培训, 使毕业生能力得到提高, 帮助他们更好的做好职业生涯的规划。同时, 完善企业的保障制度, 使毕业生真正愿意在企业中扎根, 这也有利于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二) 学生自身

对于国贸专业学生而言, 除了要端正自己的就业观念和正确进行自我定位以外, 最重要的是加强对所学专业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通过各种途径努力提高自身专业能力, 从而符合国贸类从业人员的各项要求。

(三) 学校培养

在学校方面, 要使专业设置真正地面向市场, 而不仅仅局限在专业名称上, 要对专业进行彻底的变革, 在全面发展的同时要有所侧重, 比如采取增加专业课时等方法, 从而不断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同时, 加强师资力量和硬件设施建设, 使国贸类专业的学生能够更多地参与到专业的实践活动中。

(四) 社会宏观

在社会宏观的角度, 应该进一步推动整个社会的产业结构转变。政府除了继续鼓励大学生到中西部工作的政策, 提供更有吸引力的条件, 还应该加强对大学毕业生优惠政策落实的力度, 使大学毕业生真正的扎根中西部, 为中西部的发展贡献力量。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 逐年增加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已经成为一大问题。尤其是自2008年以来全球经济出现了剧烈的波动, 国贸类毕业生的就业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本文基于对苏南地区近百家外贸及金融类企业和江苏五所211重点高校国贸类大学生的调查, 将从国贸类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存在的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一些建议来展开分析。

关键词:国贸大学生,就业环境,分析

参考文献

8.大学专业调查 篇八

【摘要】促进大学生就业,提高就业率已经成为全社会的普遍共识。基于对河北省部分高校法学专业大学生的调查,总结、分析其就业时呈现的个人趋向,根据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法学专业;大学生就业;建议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毕业生本人的切身利益,而且还会影响到产业结构的调整,国家人才战略的实施,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秩序的稳定。这一问题需要引起国家、社会、学校和个人的高度重视。

从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高校毕业生人数呈现急剧增长的态势。2009年,我们国家大学毕业生的人数更是首次突破了600万, 2013年接近700万,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伴随着国内经济发展的放缓和国际经济形势的持续低迷,大学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然而,对于法学专业大学生来说,就业情况更为糟糕。《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调查数据显示,连续三年,法学专业成为“红牌专业”,2012年就业率87.2%,排名倒数第一。这就意味着,法学专业的大学生,就业率较低,失业量较大,月收入较低且就业满意度较低的专业,为高失业风险型专业。

河北省也是人才大省,2013年有35.5万大学生毕业,毕业形势不容乐观。旨在了解高等院校法学专业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及存在的问题,课题组通过问卷调查、实际走访和师生深度访谈的形式,对河北省多所高校法学专业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包括就业心态、就业途径、就业技能、就业取向、专业素质等问题进行了调查和研究。课题组针对四所高等院校2012届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问卷下发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89份),并就有效问卷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一、法学专业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

根据我们的问卷调查,分别从就业率、就业单位去向、就业区域、就业途径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

(一)就业率

根据统计,到2012年低,2012届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为88.5%,基本维持在全国平均水平上。由此可以看出,法学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确实不容乐观。

(二)就业单位去向

根据统计,进入国家机关工作的15人,占8%。进入事业单位工作的35人,占19%;进入国有企业工作的16人,占8%;进入私营企业的41人,占22%;进入律师事务所工作的18人,占10%,个人创业的有18人,占10%,考研的有32人,占20%,从事其他职业的14人,占有7%。调查数据显示,法学专业学生就业单位呈现出多样化、分散型的特点,其中,考研和进入公司就职的较多,比例占50%。但是,这也从侧面证明了就业比较困难,学生不得不扩大范围,放弃本专业方向,进入就业门槛较低、要求不高的公司。

(三)就业单位地域分布情况

据统计,工作单位在大城市的有53人,占28%;在中小城市工作的有102人,占54%;回家乡工作的有22人,占12%;到偏远地区工作的有6人,占3%;到其他地区工作的有6人,占3%。数据显示,从就业区域来看,法学专业大学生在中小城市工作的居多,比例近五成多,其次是留在大城市工作的近三成。而回家乡和去偏远地区工作的人非常少,还不足两成。这一现象说明,大学生愿意去经济条件好,生活质量高,发展潜力较大的大城市和中小城市,主要是北京、天津、石家庄及省内的地级市,而不愿意去经济落后、交通不便、生活条件艰苦的偏远地区。

(四)就业途径

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全面建立,我国大学生就业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开始全面实行以市场为导向,用人单位与大学生双向选择、大学生自主择业的就业模式,就业途径呈现出多元化、多渠道的特点。因此,大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利用现代化的信息化手段和人际关系资源,来谋取就业机会。就业途径包括参加公务员考试、招聘会,考取研究生,学校推荐,通过网络自己投简历,利用亲戚朋友关系等等。

二、法学专业大学生就业趋向之解读

(一)成功就业的关键因素

在以市场为导向,大学生自主择业的就业模式下,毕业生加强“修炼内功”成为必然趋势。专业、学历和社会实践经历成为求职中最重要的因素, 而大学生自身全面素质的高低越来越成为人才市场上获胜的决定性因素。

在回答“哪些问题将成为您成功就业的关键因素”时,大约60%的同学选择了综合实力(包括社会实践能力、职业道德及专业素质等),20%的同学选择了知识储备,10%的同学选择了社会关系。这一择业态度符合科学发展观,符合我国现实情况,符合未来国际趋势。可见,自身的综合素质是人才竞争的关键,人才的竞争就是个人的综合实力的竞争。

(二)理想职业规划

据调查,在我国最受欢迎的职业是公务员(包括检察官、法官)律师、高校教师等等。由此可见,工作稳定、社会地位高、福利待遇的职位受到人们的青睐,公务员和通过继续深造成为科研人员成为大学生的首选目标。

公务员成为我校大多数毕业生的首选职业。在问卷调查中,有两道题就能够证明这一观点。1:大学毕业,您打算如何就业?65%的同学选择考取公务员,15%的同学选择考研究生,12%的同学愿意通过亲缘关系进入国企或公司,7%的同学愿意应聘私营企业。2:如果您毕业时没有考上公务员,您会怎样?67%的同学选择继续考公务员,30%的同学选择考研究生,而只有3%的同学选择自主创业。

(三)就业薪酬期望值

问卷结果显示,被调查的毕业生在选择岗位时,约有40%的人会首先考虑工资待遇问题。关于薪酬的数额,不同学生的期望值是不同的。在回答“您心中理想的工资待遇”时,有18%的同学选择2000-3000元,有45%的同学选择3000-4000元,37%的同学选择5000元以上。可以看出,现在的毕业生对职位薪酬的期望值还是比较高的。

(四)就业区域的意愿选择

在被调查的四所院校,其学生主要来自于本省境内。调查结果显示,在就业时,大概30%的学生会优先考虑地域问题。

受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影响,大学生更倾向于到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福利待遇好、发展潜力大的东部沿海地区就业(尤其是大城市),而不愿意到经济落后、环境较差的中西部地区工作。

三、法学专业大学生就业问题之不足

近几年,面临全国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一直很低,法学专业成为“红牌”专业。出现这样的情况,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下面仅从学生和学校的角度来分析其原因。

(一)学生方面

1、就业倾向单一化。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我校毕业生心目中最理想的工作单位就是国家机关单位,成为法官、检察官,而现实情况是,每年报考公务员的人数不断增加,招考岗位数量日趋减少,公务员考试竞争激烈,有的岗位录取比例达到几千比一的程度。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愈发明显。受就业倾向单一化思想的影响,大部分的法学专业毕业生都梦想成为法官、检察官,进入公务员队伍,而较少考虑其他的就业岗位和就业途径。而最后,学生去企业或其他单位,都是无奈之举和权宜之计。

2、缺乏开拓创新精神。现今,不论是国家还是地方政府,甚至是一些企业团体及高校都提供了很多创业机会和平台。一方面,国家、社会鼓励创业,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而另一方面有很多毕业生瞻前顾后,担心失败,认为自己缺乏经验、资金和社会资源。因此,很多学生都希望进入机关单位工作,抱着“铁饭碗”,谋取一份稳定的工作。问题症结之所在,并不是法学专业学生没有创新能力,而是受过时观念束缚,缺乏开拓创新的精神和坚韧的创新意识。

3、实践能力不强。由于受就业观的影响,为了成为法官和检察官,为了通过公务员考试,学生将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司法考试和公务员考试上,而忽视了自己司法实务知识的增长、司法实践能力的提高。受这一思想的影响,大多数学生从大三的时候就开始准备公务员考试和司法考试,而忽视了参加社会实践,接触司法实务部门。尤其是到了大四阶段,学生为了准备公务员考试,不重视毕业论文的写作,造成了毕业论文写作质量下滑、时间过长、积极性不高等问题,甚至有的学生因为毕业论文不合格而影响到毕业。

(二)学校方面

1.缺乏指导学生就业的意识。部分院校对大学生就业问题不够重视,认为学生就业是学生自己的事,和学校自身没有关系。在课程设置上,更没有开设就业指导的相关课程。

2.课程设置缺乏针对性。学校没有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没有真正融入到市场经济中去。虽然我国大学生就业体制改革已进行了多年,但是,很多高校仍停留在过去的象牙塔内,没有考虑市场经济和实践对人才的需求,而只是闭门造车培养自己的学生,这就造成培养的学生与司法实务部门脱节的问题。

3.师资力量不强。法学是一个高度专业化的学科,需要高度专业化的人才培养。随着国家扩大招生规模的同时,很多高校也纷纷建立自己的法学专业。几乎每个高校都有自己的法学院(系),这就导致学校的师资力量不强。

四、提高法学专业大学生就业水平的几点建议

影响法学专业大学生就业的因素是多面而复杂的,既有来自国家和社会的宏观因素,又有学校、老师和学生的微观因素。为了使大学生成功就业,需要国家、社会、学校、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面仅仅从大学生个人和学校的角度出发,谈几点建议。

(一)法学专业学生自身方面

1.理性面对,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大学生要理性、冷静的看待我国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就业难,是当今世界各国共同面对和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具有普遍性和时代性。在我国,造成就业难的原因是客观的、多方面的,受国家体制、政策方面的影响,更是国家进行市场经济改革的必然产物。大学生不要惊慌和胆怯,要用理性、积极的心态去坦然面对。

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健康的择业观。公务员虽是现在比较理想的一种职位,但不是唯一的就业选择。法律行业是一个门槛高、口径宽的领域,除了做法官、检察官、律师之外,我们学生还有更多选择,可以从事公共治理、社会工作、经济管理以及自己创业等等。

2.加强专业知识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是提高综合素质的首要问题。我们大学生要认真学习专业知识,把基础功打扎实,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才有机会和能力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避免一门心思去准备公务员的考试,而忽视了专业知识的学习。同时,还要提高司法实践能力,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提高自己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学校方面

学校要转变观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人才资源配置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作为培养人才的基地,学校就需要转变过去的老观念,要着眼于市场需求,设置相关的能满足市场需求的实践课程,传授市场急需的专业知识,培养能够满足市场需求、实践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的法学专业大学生。

学校要为学生开设相关的就业指导课程。通过开设相关的就业指导课程,老师应该向学生灌输正确的择业观念,倡导“为社会做贡献,实现个人价值”的理念,制定客观、实际、理性的职业规划,并通过自己的努力,有计划、有步骤的实施。

参考文献

[1]李家华,吴庆.2000 年北京地区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J].青年研究.2001(3):26-31.

[2]张文海,牧小霞.河北省大学生就业状况与趋向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1):88-91.

[3]李发军,张宏旺.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及对策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7):55-60.

作者简介

张庆林(1980—),男(汉族),河北衡水人,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专业博士生,中央司法警官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民法、婚姻家庭法研究。

栗军(1983-),男(汉族),河北衡水人,衡水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大学生就业相关问题研究。

基金项目

9.针推专业大学生实践教学调查报告 篇九

【关键词】 针推专业;大学生;实践教学;调查报告

加强实践教学是中医药高素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和21世纪对高素质中医药专业人才的基本要求,如何不断提高实践教学水平,直接影响到高等中医药教育的未来。为此,我们向本校针推专业本科生,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就实践教学问题展开调查,并将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调查对象与方法表1显示,认为实践操作较适用于技能教学(86人,87.8%);认为实践操作较适用于临床课教 学(83人,84.7%)。表3显示,大部分(86人,87.8%)认为临床实习岗前培训有必要。表4显示,认为临床实习中遇到的最大困难为理论知识不扎实(52人,53.2%),其次为临床辩证思维能力差(25人,25.5%)。

表5显示,认为较适用于实习教学的教学方式为临床案例(83人,84.7%)。

3 讨论3.1 强化教学环节,培养基本技能

目前中医以技能为主的课程及临床课程,尤其是一些操作技巧、检查手法、临床实例、解剖部位等,很难用语言表达清楚,单纯用讲授法教学不利于学生理解领会,不便于记忆,不能激发学习兴趣。调查表明,针对技能教学运用实践操作为主的教学方式,可以很快的使学生将书本上的间接经验转化为自己的直接经验,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为临床实习乃至以后的临床工作打好基础。

临床课程的教学,案例教学法作用也不容忽视,它不仅有助于学生汲取诊疗经验,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的临床辨证思维能力,强化正确辨证方法,从而将理性认识转化为感性认识,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究精神很有帮助。技能培养是实践教学的重要内容,其基本技能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即获得较扎实基础,而不应在实习过程中完成。调查表明,适当减少理论教学时间,增加实践教学时间,能使学生得到更多的技能训练机会,提高实践教学效果。目前,教学中技能性课程理论和实践教学时数比例约为3:1~4:1,显然不能满足技能教学的要求,应进一步调整。调查表明,改革技能课考试办法,摒弃以往的以笔试问答为主的考核方式,采用以临床实际操作或实验操作为主、笔试为辅的考核方法,可以提高对技能学习的重视程度。而技能课考试中笔答试卷和技能考核较合适的分数比例为1:1。3.2 加强临床实习,提高临证辨析诊疗能力

学生进入毕业实习前,缺乏对医院的了解,临诊思维、动手操作能力差,进入新的角色迟缓。针对这种情况,在课程结束后,可安排短期的临床基本操作训练和中医临诊技巧训练,以强化学生的临床基本技能,并加强 学生医德医风及各项规章制度的教育,使学生在正式实习前,对临床工作能有大概印象和充分的心理准备。调查表明大部分学生认为实习前进行岗前培训是必要的,但目前仅有部分专业开展,需要进一步推广。针对临床实习时进行出科考试必要性的调查,认为必要和没有必要的大体相同,但根据实际情况分析,部分学生对考试的恐惧心理使他们作出了否定的选择。实行出科考试制度,可以达到促进实习积极性目的,但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考核方式的灵活性并避免流于形式。针对临床实习中所遇到困难的调查,感到理论知识不扎实的比例较大,这说明,实践不能脱离理论的指导,要求我们加强基本理论的教学,同时在教学中注意理论与临床实际的结合。另一个困难是临床辩证思维能力差,这是每一个刚接触临床的学生必然要面对的问题,也只有通过不断临床经验的积累才能逐渐提高,因此我们要提高学生对临床实习的重要性认识,促进实习的积极性。关于实习教学所适用教学方式的调查显示,多数认为临床案例教学效果良好,生动直观,易于理解,通过病例讨论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是实习带教中值得提倡的教学法。而实践操作可以面对真正的患者,进行真正的治疗,体验并逐渐提高疗效,对技能水平的提高有极大地促进。专题讲座可以就临床适用经验、突出问题、新型疗法等有针对性的进行,突出实践性和实用性,使学生获得第一手材料。

10.大学专业调查 篇十

一、调查原因

当今社会,随着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许多高考考生和家长特别重视专业的“前景”,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茫然自己今后的就业方向以及就业难易程度,同时越来越多的专业的出现也让选择变得更加困难,很多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后,很多人对自己专业的满意程度呈逐年下降趋势。为了了解在校大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满意情况,我对部分大学进行了知识问卷调查。本次问卷调查的主要目的是调查昆明各学校各专业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是否满意,通过调查找出满意或不满意的原因,使大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特长、性格和专业的未来前景等方面来选择专业,使其更好地成才,也使学校及相关教育部门能了解到学生的意愿并采取相关措施来解决此问题。

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的形式,随机抽取在校大学生的200位进行调查。调查问卷回收率100%,有效问卷100张。本次调查包括对所学专业的满意程度,及其影响因素(主要是报考专业方面),以及转专业和学习第二专业的意向和动机等几个方面。

大学生对所学专业满意度的调查问卷

1.请问您今年是()

A.大一学生B.大二学生C.大三学生D.大四学生

2.您的性别是()

A.男B.女

3.请问您是否是“专升本”学生()

A.是B.不是

4.您目前所学专业是__________________

5.请问您对所学专业的满意程度为()

A.很不满意 B.不满意C.一般D.满意E.非常满意

6.您报考前对所学的专业有多少了解()

A.很了解B.比较了解C.一般D.比较不了解E.很不了解

7.您当初填报此专业是由于()[多选]

A.父母的意愿B.亲朋好友的建议C.报纸杂志等媒体的报道D.该专业非自己填报的E.其它,请填写______________

8.您选择专业时考虑的首要因素是()

A.兴趣爱好B.父母或他人的建议C.就业率高D.热门专业E.好录取F.其他__________

9.您填报志愿时对决策影响最大的是()

A.自己B.父母C.老师D.朋友E.其他_________

10.您现在对所学专业的了解程度()

A.很了解B.比较了解C.一般D.比较不了解E.很不了解

若您对所学专业满意,则第11-15题无须作答

11.您有没有想过转专业?()(选A的同学请跳到第16题)

A.没想过B.想过C.已经做过

12.您最希望就读的专业是__________________,请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您想转专业的主要原因是()

A.自己不感兴趣B.就业前景不好C.专业学习困难,与报考前想象的不同D.其它,请填写______________

14.您认为您所选专业的前景()

A.很好B.比较好C.一般D.不是很好E.很不好

15.如果您对所学专业不满意,而又没有可能转专业,您会选择()

A.通过考研,转变所学专业B.通过出国留学,转变所学专业

C.将就着学D.其它,请填写______________

16.您是否打算学习第二专业(双学位)?()(选B的同学请跳到第18题)

A.有打算B.没有打算

17.您打算选择第二专业的原因是()

A.感兴趣B.就业率高C.补充知识D.转专业未成功E.其他__________

18.请问您对目前学校关于转专业的政策有何意见或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调查结果分析

1.总体较为满意

有63%的被调查者认为较为满意:其中有占总体32%和5%的同学认为“满意”和“非常满意”。其实这个结果也在情理之中,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选择了学校特色专业的学生,大都高考分数较高,加上他们对学校专业的了解程度较高,从而选择了较好的专业,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对专业越了解,在选择专业时就越理性。

2.一些热门专业较受欢迎

通过结果分析,因为市场和社会的需要,近几年,会计、电脑、土木工程等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或励志或盲目的选择这些专业。

3.填报专业不科学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同学在填报志愿时对专业方面的信息了解的很少,而且容易受父母、亲友、媒体等的影响。据调查,大约15%的同学对自己所选专业很不了解,28%的同学对所选专业比较不了解,38.5%的对专业一般了解,17%的比较了解,而只有大约3%的同学对自己所选专业表示很了解。另外,有22%的同学认为填报志愿时对决策影响最大的是自己,有21%的同学

在选择专业时考虑的首要因素是“自己的兴趣爱好”,有23%的同学目前所读专业不是高考填报的第一志愿。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考生对高考的招生信息了解不够,自我认识不全面,没有合理权衡学校、社会、个人等因素,又缺少必要科学的指导,往往只凭个人经验或简单了解就盲目做出专业选择,以致于学校招生计划与专业实际招生情况不相符,只能通过专业调剂来解决,但这种调剂的结果往往并非学生心目中理想的专业。

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有些大学生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专业的,但是,到了大学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发现自己对学习的专业还是不满意。那么,为什么根据自己兴趣选择的专业后来却还是不满意呢?这主要可能有两方面原因:

首先,学生本人对自己兴趣的把握可能不准确。高中学生对大学某专业的兴趣往往来自于自己对中学相关学科的成功体验,或者是受到这些专业未来发展前景的吸引,等等,严格地说,这些都不是对专业的直接兴趣。为了能较好地把握自己的兴趣所在,以便给选择专业提供较科学的参考,建议考生在填报志愿之前去参加一些高考填报志愿的测评,这样选出来的专业应该比较适合自己。

其次,影响专业学习的因素,除了专业兴趣外,还与从事某一专业或职业的生涯动机,个人学习某一专业或从事某一职业所应具备的能力,以及个人的个性特点等有关,这些都是专业选择

和职业选择中应该重要考虑的方面。

4.选择专业趋热避冷

相当多的考生有一种只凭分数填报志愿的倾向,他们没有自己的主观愿望。另一部分考生则受从众心理的影响,自己拿不定主意,左右观望,最后随大流,看大多数人报什么专业,自己也报什么专业。他们既不考虑自己的优势,又不知道社会的需求和发展趋势。出现“热门”专业不足为奇。因为社会也许在某一时期对某种专业人才处于紧缺状态,大量需求。因此,很多人都报考此专业,从而形成热门。这样形成的热门不是坏事,它既满足了社会对某类专业人才的需求,也使毕业生各得其所。这种热是正常的,理性的热,这对社会,对个人都有良性导向作用。但是,有时候在起始尚属正常的“热”,由于大多数人不断推波助澜,会走向极端,使这种“热”,脱离社会需求,产生种种弊端。盲目争挤热门,势必造成严重后果。一方面可能失去升学的良机,另一方面即使考上了热门专业,也可能因为不适应该专业的学习,而给本人造成很大的痛苦。

三、解决方案

1.填报志愿方面

考生应充分了解自己的兴趣所在,以便找到适合自己的专业,同时也要利用网络、电视等多种途径了解报考政策、各高校招生情况等信息,理性地填报志愿。对高中学校来说,应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填报志愿。高等院校则要加大对招生信息

和相关政策的宣传力度,让考生对之有比较细致的了解,避免教学资源的浪费。而社会应及时、准确、多途径地为学生提供相关的资料。

2.专业设置的政策方面

建议学校在专业设置方面采取更加灵活的措施:实行辅修、修双专业、双学位等措施,借鉴部分高校在一、二年级按大类对学生实施综合培养,三、四年级再分专业学习的做法。使学生可以在两年里通过逐步学习,结合个人兴趣,了解到相关专业的情况,然后重新选择专业。这样的选择更科学,更理性化,既能满足学生心愿,也能有效地协调专业。而且,两年的综合培养增强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向一专多能和“通用型”人才方向发展。面对将来激烈竞争的社会就业状况,这些学生将会拥有更大的竞争优势。努力激发大学生学习动机

要重视对大学生学习方面的辅导和学习适应性的指导,使他们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处理好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之间的关系。大学生也要学会自觉激发学习动机,合理制订学习计划,科学使用学习方法,以逐步提高自已的学习能动性。

5.指导大学生适应就业市场需求

高校应明确专业与就业的关系,以市场需求为本,分类规划,拓宽就业渠道,将规划就业、指导就业、自主就业相结合,从整

11.大学专业调查 篇十一

关键词:英语专业;自主学习;学习方法

现今社会是一个要求人们接受终身教育、不断自我发展与提高才能生存的社会,而终身教育要求人们能够具有独立于教师和课堂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了真实了解高校大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通过问卷形式,我们对华北地区三所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的三年级学生进行了自主学习状况调查。本次问卷调查设计客观选择题40道,主观问答题4道,内容覆盖学习目标、动力、方法、策略、建议等各个方面,共分发问卷330份,回收有效问卷300份。

一、理工院校英语专业学生在自主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问卷数据的客观统计,总结出理工院校英语专业学生在自主学习方面主要有以下三个问题:

1.缺少自主学习动力

调查显示,有67%的被调查者因为喜欢英语而在大学选择了英语专业,但随着系统而密集的专业学习,71%的学生丧失了对英语的兴趣,不愿再多花时间去学习英语。在学习过程中,能在不同阶段有意识地寻找新的兴趣点并保持学习英语动力的学生只有30%,仅有20%的学生会阅读有关英语国家背景知识、文化以及文学的书籍、报刊或浏览网站等,保持学习专业知识的热情,只有18%的学生能找机会将自己学到的语言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并用成功的体验激励自己继续学习。

2.自主学习内容单一

71%的学生在完成作业之余,自主学习时还是以背单词、做真题为主,59%的学生表示大部分时间都用于准备各类考试,而没有机会运用英语提高实际能力。能做到课前主动预习和课后主动复习的人分别只有9%和30%,而课下会主动寻找学习资料充实自己的人只有27%。绝大多数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比较淡薄,只有15.4%的被调查者认为自主学习很重要,而有68%的学生在学习中感到很迷茫,希望教师告知怎么学、学什么。

3.自主学习计划落实情况差

被调查者中,每天课下学习时间在3个小时以上的占55%,但70%的人还是感觉自主学习时间不够充裕,因为完成作业占用了大量的课余时间。65%的学生表示经常制订自主学习计划,但能按时完成学习计划的只有30%。仅有25%的学生表示能对自己的学习计划与方法进行反思和有效改进,但大部分学生承认,由于缺乏有效监控,加之自身的惰性,不能完成学习计划,如坚持阅读和听英语新闻。52%的学生对英语作为一门专业应采取什么样的学习方法很疑惑,不是盲目效仿别的学生,就是机械记忆,导致事倍功半,自主学习效率低下。

二、理工院校英语专业学生自主学习效率低下的原因

1.不了解何为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作为新的学习模式,是对传统教学观念的一种挑战。Holec(1981)最早提出,自主是“对自己学习负责的一种能力”。而Lee(1998)将自主学习定义为“学习者自己确定学习目标,自我监督,自我评估以及在学习中发挥积极作用”。结合我国英语教学的特点,大学生自主性学习意味着学生在了解教师教学目标与要求的基础上,能自己确定学习目标与制订学习计划,有效使用学习策略,有效地自我监控英语学习的过程。问卷调查中所显示的结果,可以证明大多数被调查者不了解自主学习的必要性与重要性,究其原因,学生大学前所经历的传统基础教育模式,即长期的应试教育对他们的影响最大。

2.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与策略

Rampillion(1995)认为,学习方法是以学生为出发点的,由学生有意识、有计划地运用方式和方法,通过学习方法对外语学习进行准备、调控和检测,而学习策略是指为有效地达到某一学习目的而对学习方法进行的选择。通过问卷,我们了解到被调查的学生学习英语的方法多是大学前已经习惯使用的方法,形成于应对中学英语各级考试的学习经验中,即学习英语过于依赖教师课堂教学,过于依赖母语,过于依赖字典,习惯脱离语境学习记忆单词,不注重开口说等。

3.缺少实践应用

无论哪一门学科,只有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中去才算真正掌握,学习英语更是如此。英语学习有它独特的一面,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都强调实际能力。这四项如果不加以实际的联系与应用,其他一切皆为纸上谈兵。可以说,实践是学习外语最有效的方法。问卷调查显示,仍有71%的学生停留在只背单词的阶段,70%的学生不善于抓住与外国人交流的锻炼机会,而总是找机会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的只占到28%。这些数据证明,不能学以致用的学生仍为主流,这也是学生学习效率低、英语水平不能提高的原因之一。

参考文献:

[1]Holec, H. Autonomy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M]. Oxford: Pergamon Press, 1981:3.

[2]Lee, L. Supporting Greater Autonomy in Language Learning[J].ELT Journal,1998 (4).

[3]Rampillion,U. Lernen leichter machen[M].Ismaning: Max Hueber Verlag,1995:53.

12.商贸类专业大学生就业满意度调查 篇十二

本文以已经和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的商贸类大四毕业生为研究对象, 对其就业满意度进行调查和分析, 并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提升就业满意度的建议和对策。

1 调查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本文对已经和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的商贸类大四毕业生共162人进行了问卷调查, 其中男生60人, 女生102人。为了能够更加客观地反映大学毕业生就业满意度的状况, 除问卷调查外, 还对部分毕业生进行了访谈, 以弥补问卷调查法的不足。

1.2 调查工具

在参考明尼苏达工作满意度量表 (MSQ) [3]等同类测量工具的基础上, 自编15个项目的就业满意度问卷, 涉及工作地点、薪酬、晋升机会、福利、同事、工作环境、社会声望等15个方面。采用5点评分, 1分表示非常不满意, 5分表示非常满意, 计算所有项目的平均分, 分数越高表示工作满意度越高。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工作地点满意度调查

调查结果表明, 对于工作地点“非常不满意”的4人, 占2.5%“;不满意”的7人, 占4.3%“;一般”的86人, 占53.1%“;比较满意”的55人, 占34.0%“;非常满意”的10人, 占6.2%。其中男生得分 (3.43±0.77) , 女生得分 (3.33±0.78) , 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薪酬待遇满意度调查

调查结果表明, 对于当前的薪酬待遇“非常不满意”的2人, 占1.2%“;不满意”的7人, 占4.3%“;一般”的91人, 占56.2%;“比较满意”的58人, 占35.8%“;非常满意”的4人, 占2.5%。其中男生得分 (3.33±0.71) , 女生得分 (3.35±0.64) , 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3 晋升机会满意度调查

调查结果表明, 对于晋升机会“非常不满意”的3人, 占1.9%“;不满意”的11人, 占6.8%“;一般”的90人, 占55.6%“;比较满意”的52人, 占32.1%“;非常满意”的6人, 占3.7%。其中男生得分 (3.37±0.71) , 女生得分 (3.25±0.74) , 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4 福利待遇满意度调查

调查结果表明, 对于福利待遇“非常不满意”的3人, 占1.9%“;不满意”的7人, 占4.3%“;一般”的71人, 占43.8%“;比较满意”的74人, 占45.7%“;非常满意”的7人, 占4.3%。其中男生得分 (3.68±0.65) , 女生得分 (3.33±0.75)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3.01, p<0.01) 。即男大学毕业生对福利待遇满意度显著高于女大学毕业生, 表明男生对福利待遇满意度更高。

2.5 主管领导满意度调查

调查结果表明, 对于主管领导“非常不满意”的3人, 占1.9%“;不满意”的5人, 占3.1%“;一般”的70人, 占43.2%“;比较满意”的73人, 占45.1%“;非常满意”的11人, 占6.8%。其中男生得分 (3.50±0.68) , 女生得分 (3.53±0.79) , 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6 同事满意度调查

调查结果表明, 对于同事“非常不满意”的1人, 占0.6%;“不满意”的6人, 占3.7%“;一般”的59人, 占36.4%“;比较满意”的80人, 占49.4%“;非常满意”的16人, 占9.9%。其中男生得分 (3.75±0.75) , 女生得分 (3.58±0.72) , 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7 工作本身满意度调查

调查结果表明, 对于工作本身“非常不满意”的1人, 占0.6%“;不满意”的6人, 占3.7%“;一般”的67人, 占41.4%“;比较满意”的77人, 占47.5%“;非常满意”的11人, 占6.8%。其中男生得分 (3.63±0.66) , 女生得分 (3.52±0.73) , 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8 沟通满意度调查

调查结果表明, 对于沟通“非常不满意”的2人, 占1.2%;“不满意”的4人, 占2.5%“;一般”的56人, 占34.6%“;比较满意”的82人, 占50.6%“;非常满意”的18人, 占11.1%。其中男生得分 (3.77±0.72) , 女生得分 (3.63±0.77) , 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9 人际关系满意度调查

调查结果表明, 对于人际关系“非常不满意”的1人, 占0.6%“;不满意”的9人, 占5.6%“;一般”的50人, 占30.9%“;比较满意”的80人, 占49.4%“;非常满意”的22人, 占13.6%。其中男生得分 (3.72±0.78) , 女生得分 (3.69±0.81) , 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10 工作环境满意度调查

调查结果表明, 对于工作环境“非常不满意”的2人, 占1.2%“;不满意”的8人, 占4.9%“;一般”的67人, 占41.4%“;比较满意”的65人, 占40.1%“;非常满意”的20人, 占12.3%。其中男生得分 (3.57±0.89) , 女生得分 (3.58±0.78) , 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11 工作时间满意度调查

调查结果表明, 对于工作时间“非常不满意”的3人, 占1.9%“;不满意”的14人, 占8.6%“;一般”的66人, 占40.7%“;比较满意”的56人, 占34.6%“;非常满意”的23人, 占14.2%。其中男生得分 (3.47±0.96) , 女生得分 (3.53±0.88) , 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12 假期满意度调查

调查结果表明, 对于假期“非常不满意”的3人, 占1.9%;“不满意”的17人, 占10.5%“;一般”的66人, 占40.7%“;比较满意”的50人, 占30.9%“;非常满意”的26人, 占16.0%。其中男生得分 (3.57±0.96) , 女生得分 (3.45±0.94) , 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13 成就感满意度调查

调查结果表明, 对于成就感“非常不满意”的1人, 占0.6%;“不满意”的16人, 占9.9%“;一般”的70人, 占43.2%“;比较满意”的57人, 占35.2%“;非常满意”的18人, 占11.1%。其中男生得分 (3.48±0.83) , 女生得分 (3.45±0.85) , 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14 安全感满意度调查

调查结果表明, 对于安全感“非常不满意”的1人, 占0.6%“;不满意”的10人, 占6.2%“;一般”的71人, 占43.8%“;比较满意”的66人, 占40.7%“;非常满意”的14人, 占8.6%。其中男生得分 (3.48±0.75) , 女生得分 (3.52±0.78) , 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15 社会声望满意度调查

调查结果表明, 对于社会声望“非常不满意”的1人, 占0.6%“;不满意”的10人, 占6.2%“;一般”的80人, 占49.4%“;比较满意”的56人, 占34.6%“;非常满意”的15人, 占9.3%。其中男生得分 (3.57±0.77) , 女生得分 (3.40±0.77) , 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研究结论

3.1 大学生就业满意度处于中等偏高水平

研究发现, 大学生就业满意度得分主要集中于“一般”和“比较满意”。说明大学生就业满意度处于中等偏高水平。本研究从15个方面对当前大学生就业满意度现状进行了调查, 结果发现, 当前大学生对就业满意度在非常不满意和非常满意这两个维度上的得分都很低, 多数都集中在一般和比较满意上, 造成此现状的原因可能是因为毕业生能够非常清楚地认识到社会现实。另外, 这些毕业生在与他们处境相似的人比较后发现大家目前都是这种水平, 刚刚毕业时, 大家的分歧不是很大, 所以就没有感受到谁现在特别好, 或者特别差, 大家面临的都是共性现象, 这自然会让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心安理得地接受了现实。

3.2 福利待遇满意度男生得分显著高于女生

研究发现, 大学毕业生在福利待遇这项得分上男生得分显著高于女生。虽然性别平等, 工资公平这个理念一直在我国备受推崇, 但在实际的工作环境之中, 男高女低是个不争的事实, 也是大家接受了的“潜规则”。由于两性的生理、心理差异, 男性在工作的机遇、发展空间上都相对来讲具有优势。而且在工作环境之中, 大家会自然地发现, 男性确实占主导, 这自然有利于男大学生;而女大学生毕业后, 会面临着更多的困扰, 来自婚姻、家庭和人际关系等。

4 对策思考

4.1 继续加强职前教育, 做好职业规划

本研究结果表明, 当前多数大学生对刚入职工作满意度水平处于中上等, 此结果令人欣慰。在当今工作竞争日益加剧的背景条件下, 大学生难以找到“好”工作早已成为大家熟悉的话题。但此研究结果表明, 当今的大学生对工作的认识在认知观念上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比起研究预期来讲, 他们能够接受现实, 而且降低了自己的期望程度, 在某种程度来讲应归功于学校提供的各种就业辅导课程。这类课程帮助学生认清了现实环境, 并让他们对自己的水平及自己的将来生活状况有了一个非常实际的了解, 这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刚入职大学生的心理冲突, 因为在课程中他们已经接受了类似的思维锻炼, 自然不会产生大的冲突。但仍需要我们注意的是学生在接受事实的基础上, 如何运用积极的思维, 提升自我, 进行更高层次的职业规划。

4.2 不断充电, 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

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外界永远只是一种助推力。大学生角色转变的过程是一个充满了各种冲突、矛盾、烦恼、变化的历程, 应如何较为平稳地“着陆”, 需要大学生来进行“内功”的修炼。过硬的专业知识、良好的沟通技能、宽厚的人格特质、善于学习的能力这些是任何一个单位都希望的人才特征, 也是大学生作为一个“职业人”应努力追求的理想境界。但要想, 达到此境界, 需要借力, 但更需要的是自身的努力。

就业与学习是两种环境、两种思维, 但学习是境界的“能量源”。在校学习为将来就业提供了营养元素, 此处的学习不单单是指的课本知识, 而是人生的学习。知识不仅是用来“学”的, 更主要是用来“用”的, 在校期间是学习的黄金阶段, 在校大学生不要认为大学是个休息、娱乐的园地, 其实大学更是一个巨大的“充电站”, 能充多少电, 不是大学教师的问题, 也不是大学校园环境的问题, 更不是学校层次的问题, 而是大学生的自我磨砺、自我提升、自我激励的问题。

摘要: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 对已经和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的商贸类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 其就业满意度处于中等偏高水平。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就业满意度,调查

参考文献

[1]赖雪芬, 董洋, 史惠瑄.大学生就业满意度的调查[J].理论前沿, 2014 (1) .

[2]岳昌君.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分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3, 2 (4) .

上一篇:未来的家乡作文200字下一篇:小学语文自由阅读课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