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司法局积极为建设新农村提供法律服务

2024-07-30

县司法局积极为建设新农村提供法律服务(精选7篇)

1.县司法局积极为建设新农村提供法律服务 篇一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司法保障的意见

法发[2006]17号

颁布日期:20060821实施日期:20060821颁布单位:最高人民法院

为了贯彻落实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的战略部署,更好地发挥人民法院审判职能作用,现就进一步做好涉农案件审判工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进一步做好涉农案件审判工作的重要意义

1.各级人民法院要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审判人员和其他工作人员认真学习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文件以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深刻领会党和国家有关政策措施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充分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以及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意义。要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坚持“公正司法,一心为民”工作指导方针的高度,进一步提高对加强涉农案件审判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为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全面发挥人民法院各项审判职能作用建立制度保障机制。

二、加强涉农案件的立案、审判和执行工作

2.对符合立案条件的各类涉农纠纷案件,要依法及时立案,尽量做到当日立案,及时移送。切实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全面加强人民法庭工作的决定》中有关“人民法庭直接受理案件”的规定,真正从制度和机制上为方便广大农民群众诉讼提供保障。

3.落实诉讼风险提示工作,加大司法救助力度,对符合缓、减、免交诉讼费用条件并提出相应申请的农民当事人,应当准许其缓、减、免交诉讼费用。

4.对下列危害农村社会稳定、破坏农业生产、损害农民利益、危害农村民主管理的犯罪,要坚决依法惩处,全力维护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村社会稳定:

(1)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农药、兽药、化肥、种子等农业生产资料犯罪;

(2)利用职权截留、挪用、侵占国家涉农财政补贴、农业生产投人、农村社会保障资金、征地补偿资金和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等各项农业救济款物,侵占农村集体和个人财产的犯罪;

(3)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及黑恶势力团伙犯罪;

(4)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非法占用耕地,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的犯罪;

(5)利用“六合彩”等方式的赌博犯罪;

(6)破坏选举犯罪;

(7)破坏农田水利、电力等生产生活设施的犯罪;

(8)其他严重危害农业生产、农村社会治安或者侵害农民权益的犯罪。

5.针对农民当事人的实际情况,切实加强诉讼指导工作,为涉农案件当事人正确行使诉讼权利、合理实施诉讼行为提供帮助。

6.在审理各类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过程中,严格执行《农村土地承包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等相关法律、司法解释的规定,依法维护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农民各项土地承包经营权益。

7.案件事实清楚,法律关系明确,农民一方当事人申请财产保全但提供担保确有困难且不采取保全措施可能导致申请人利益受损的,人民法院可以免除申请人的担保义务,裁定采取财产保全措施。

8.在审理下列民事案件过程中,对符合先予执行法定条件的,人民法院应当及时裁定先予执行:

(1)因假冒伪劣农用物资造成损失,农民要求赔偿损失的损害赔偿纠纷;

(2)因拖欠农民当事人农副产品货款产生的支付欠款纠纷;

(3)拖欠农民工工资或者劳务报酬纠纷以及有财产给付内容的涉及农民工的劳动争议纠纷;

(4)涉农人身伤害损害赔偿纠纷;

(5)其他符合先予执行法定条件的情形。

发包人与承包人存在结算争议,但拖欠农民工工资或者劳务报酬的事实清楚,经承包人申请并依法提供担保,人民法院可以就工程款中涉及农民工工资或者劳务报酬部分裁定先予执行。但应采取一定措施确保工资、报酬发放到位。

9.因农业生产季节性强等特殊情况需要快审、快结的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尽快审理,及时裁判。确有必要的,可以裁定先予执行。

10.依法慎重、妥善处理涉及农村集体土地征用的民事纠纷,切实保障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对群体性纠纷以及其他涉及面广、影响力大的案件,要做好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防止矛盾激化,在当地党委领导、人大监督和政府的支持下,力争把矛盾化解在当地、化解在基层。

11.在审理婚姻家庭、继承、赡养、抚养以及相邻关系等普通涉农民事纠纷过程中,要切实保护妇女、老人和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和社会关系,促进家庭和睦、邻里和谐、乡风文明,弘扬社会主义道德风尚。

12.在审理各类涉农民事纠纷案件时,应当充分发挥诉讼调解的作用,将诉讼调解贯穿案件审理的全过程。要加大调解力度,按照“能调则调,当判则判,调判结合,案结事了”的原则,努力提高调解工作的效率和水平,尽量促成当事人达成调解,做到消除矛盾、减少对抗、定纷止争,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避免机械办案。

13.充分发挥行政审判职能,正确、及时审理行政乱收费乱摊派、土地确权、集体土地征收、土地征收中的房屋拆迁及安置补偿、行政赔偿等涉农行政案件,依法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行政职权。

14.认真做好涉农案件的执行工作,保障胜诉农民的合法权益尽快得以实现。农民当事人申请执行的,不预收申请执行费用,该笔费用在执行财产清偿债务后予以扣取。被执行人也是农民当事人且经济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其申请适当减免。

15.要加强和充实涉农案件的审判力量,指定业务水平高、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审判人员负责审理涉农案件,必要时可以设立专门合议庭或配备专门人员审理该类案件。

三、加强涉农案件的审判监督和涉诉信访工作

16.对案件尚在审理过程中的上访人员,应当告知其继续参加诉讼,并督促相关人民法院依法及时审判。

17.对符合法定再审条件的申诉或当事人申请再审案件,要依法及时启动再审程序。进人再审程序后,应当依法及时审结。

18.上访老户无理缠诉的,要在当地党委领导、人大监督和政府、村民自治组织的支持、配合下,做好服判息诉工作。

四、继续发挥基层人民法院及其派出人民法庭的重要作用

19.充分发挥民事简易程序及时、简便、快捷的制度功能,提高审判效率,降低当事人的诉讼成本,最大限度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20.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全面加强人民法庭工作的决定》要求,尽快完成人民法庭的各项建设任务,为人民法庭工作面向农村、面向基层、面向群众奠定坚实基础。

21.高度重视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现实意义,与时俱进地发扬和丰富“马锡五审判方式”的便民精神。大力加强巡回审判工作,特别是对交通不便的地方,以及农忙时节,要尽量下到当地,就地办案,力争起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

五、加强对人民调解组织的指导和支持

22.大力支持人民调解工作,切实加强和改进对农村基层人民调解组织的工作指导,提高指导水平,并积极探索委托人民调解的有效途径。密切协助和配合司法行政机关,因地制宜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人民调解员的业务培训工作和送法下乡等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23.根据当地具体情况,可以安排人民调解员参加庭审前的辅助性工作,也可以通过规定程序任命有经验的人民调解员担任人民陪审员。

24.对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涉农民事案件,应当严格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确认该调解协议的效力。

25.密切配合有关部门,拓宽涉农民事纠纷解决途径,探索和建立多元化的文明、和谐的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

2006年8月21日

2.县司法局积极为建设新农村提供法律服务 篇二

一、目前新农村宣传的几个误区

过多的报道数字,过少的描述过程:大部分的新闻宣传往往为了将成绩表现出来,就采用很多的数字,但是却忽略掉了取得成绩的过程和原因,这样就很容易让受众感到缺乏一定的知识性。有些稿件只是罗列和堆砌一些数字,这样虽然可以充分的新农村建设的成就表现出来,但是因为没有挖掘到新闻的主体,这样的稿件就会降低可信度。

将重点过多的放在示范点上,而忽略了非示范点:大部分报纸在宣传新农村建设的时候,重点往往是一些示范点,比如介绍一些示范点的经验,或者是对示范点的成功做一些肯定等等;很少会有人去报道非示范点的问题,比如非示范点如何发展或者为什么发展比较缓慢等等;这样的话,虽然发出了很多关于新农村建设的稿件,但是却没有真正的发挥指导作用,我想对于一些非示范点来说,他们想要的更多的是一些有着一定指导作用以及具有较强内涵的稿件。

报道开篇多,回访效果少: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新农村建设的数量越来越多,有些部门往往在一些特别的时候会要一些关于新农村建设的宣传和报道,比如上级要求、引接检查或者有重要的客人前来参观等等,这时,就有很多示范点的稿件被各个媒体刊登宣传。媒体及时的将这些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的具体成就给宣传了出去,但是这些事情过了之后,却没有人再去跟踪报道他们的发展过程,从而出现一些不好的情况,比如,农村示范点工作人员因为媒体宣传力度的冷却,热情也逐渐冷却,而导致工作积极性降低;失去了媒体正常的监督和回访,致使相应领导和部门的自我要求也随之下降,导致工作效率不佳甚至有悖新农村建设的初衷;确实必要的回访也会让新农村示范点的农民对媒体产生误解,甚至导致对基层政府生出不信任之感等等。

关注农村建设比较多,但是很少的去关注生产:目前新农村建设宣传中十分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过多的去关注新农村建设,但是却很少的去关注农村的产业发展。新农村要想更好更快的发展,必不可少的就是产业的发展,在目前的新农村建设中,首当其冲的大事就是要发展产业,所以,要想真正的宣传新农村建设,就需要在农村产业发展方面下更多的功夫。

只报道业绩,不提出问题:很多的媒体和记者在很多原因的综合作用之下,在新农村建设报道的时候,往往只将新农村建设的成绩报道出来,却对很多的问题直接忽略,这样的报道仅仅停留在表面,虽然在眼前可能会得到领导的赞赏,但是对于新农村的长远发展来说,是非常不利的。所以,在新农村建设报道的时候,应该提出这些问题,并且对其进行深入的探讨,找出解决的方法。

二、改进舆论宣传的途径

针对上述的这些问题,就需要找出相应的对策,从而对新农村建设的舆论宣传进行改进,将为农民提供帮助的致富信息作为报道的重点,从而探索新农村建设的好办法。在新闻报道的时候,应该在全面准确的同时,还应该采用生动活泼的语言,为建设新农村提供正确的舆论导向。

在报道的时候,应该牢牢围绕二十字方针,将中央精神准确的传达给广大的领导和群众;新农村建设的首先工作就是发展生产力,在发展农村经济,大力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水平的同时,还应该将农村教育、科技、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作为发展的重点来看,为了让农村能够和谐稳定的发展,还需要将基层民主和精神文明建设作为不可忽视的重点;新闻媒体应该积极的引导部分的干部和群众走出错误的认识,并且对于一些错误的做法也应该及时的引导。

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和目标就是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发展生产力应该作为报道的重点,从而有效的促进农民增收。新农村建设宣传的关键就在于报道生产的发展,因此,要将现代农业的建设作为宣传的重点,并且要对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进行有效的提高,还应该对农业产业结构不断的进行优化,具体措施有这些:对农村和农民的发展有价值的致富信息应该多写一些;一些有利于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应该多报道一些,还应该注意写一些可以有效的提高生产力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分析性稿件;要找一些农民典型,对其进行采访,将一些有用的经验或者事情写上去,从而指导其他的农民共同发展。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因此在新农村建设报道中应该以农民为主角,报道一些农民最关心的问题,比如与农民生活紧密相关的农村道路、水、电、沼气等内容,还应该将农村上学难、看病难的问题充分纳入考虑的范围。在新农村建设报道的时候,应该将探索机制作为重点,要紧密的切合实际;搞试点的时候应该采取广泛的范围,并且将那些有效的经验宣传出去,要鼓励落后地区的农民学习先进地方成功的经验,但是在借鉴的时候不能脱离实际。

宣传新农村建设的时候,要摆脱急功近利的思想,应该实事求是、全面客观的报道;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程,它不是很短时期就可以完成的,因此就需要长期奋斗。在报道中应该真实的将新农村建设的过程给宣传出来,不能够将正在的事情宣传为已经完成的功绩,要准确适度的报道新农村建设的功绩和农民的增收情况,避免出现一些以偏概全的情况。如果在报道新农村建设的时候,发现了一些问题,不能对其弃之不顾,应该对其如实的报道,并且深入的调查,找出有效的解决措施。

对报道形式进行创新,从而提高宣传的效果:要想了解最真实的情况和第一手的资料,媒体记者就应该深入到第一线中去,认真倾听的农民的意见,对实地进行调查和研究,还将一些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创造性做法给报道出来,还应该将一些有着普遍适用性的经验宣传给广大的人民群众,在报道的时候,应该追求生动鲜活的特点,对报道形式进行丰富和创新,将媒体的优势给发挥出来,要使新闻报道充满魅力,吸引大家的眼球;可以报道一些目前各地新农村建设的进展,也可以回顾一些过往新农村建设的经验。

三、结语

目前的新农村建设宣传中还存在着一些误区,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希望可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参考文献

[1]郭学旺,贾绘泽.我国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机制创新的思考[J].山东社会科学,2012,4(11):44-46.

3.县司法局积极为建设新农村提供法律服务 篇三

一、充分认识服务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当前检察工作的重要使命

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2009年全党全国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也是检察机关服务大局的首要任务。检察机关要履行好服务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任,必须对检察工作服务经济发展重要性、必要性和必然性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一)服务经济发展是检察工作的重大政治任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服务于经济基础。检察机关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使命就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进步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和服务。同时,根据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要求,检察机关服务大局是其政治属性、人民属性和法律监督属性的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的重要价值所在。因此,增强大局意识,服务经济发展,是新时期党和人民对检察工作的新要求,是检察机关与时俱进、开创工作新局面的客观需要,也是检察机关的根本政治责任。检察工作只有放在党和国家大局中来谋划、部署和推进,服务于党和国家的根本任务和共同目标,才能跟上时代步伐,顺应广大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

(二)服务经济发展是践行检察工作主题的重要途径。服务经济发展与“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检察工作主题是有机统一的。检察机关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能,是检察工作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重要手段,检察机关在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中践行检察工作主题。尤其是当前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经济发展遇到了新世纪以来最为严峻的挑战,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全党全国工作的首要任务。检察机关只有紧紧围绕首要任务,认真践行“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检察工作主题,从改革发展全局出发,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能,惩治预防犯罪,化解矛盾纠纷,维护司法公正,促进社会和谐,才能切实有效的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三)服务经济发展是检验检察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作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检察工作的方向和重点是由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所决定的,它们又是检验检察工作质量和效果的尺度。检察工作成效如何,关键就是看检察职能是否发挥得充分,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切入点是否准确,服务措施是否有效,服务成效是否明显,党和人民群众是否满意。30年的实践证明,检察工作只有找准服务大局的立足点、出发点和着力点,贴近大局、融入大局、服务大局,检察工作才能让党和人民满意,才能赢得党和人民的信任与支持,才能体现检察工作的应有价值。

二、检察机关服务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主要途径

当前,要把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检察机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实践,充分发挥检察职能,拓展服务职能,在服务经济建设上出实招、做实事,努力做到办案与服务并行,惩治与保护并举,打击与防范并重,实现法律效果、政治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一)着重于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创造安定的社会环境,充分发挥惩治犯罪、维护稳定的职能。社会治安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经济发展的进程。检察机关要立足本职,依法履行批捕、起诉等职能,坚决打击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活动,依法严惩黑恶势力犯罪、严重暴力犯罪、多发性侵财犯罪和毒品犯罪,坚决遏制严重刑事犯罪的高发势头。依法妥善处理流动人口犯罪以及由经济纠纷引发的暴力讨债、绑架、哄抢等“民转刑”案件。着眼于维护稳定、保障发展、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用足用好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稳妥处理各类矛盾纠纷,把化解矛盾、定纷止争、案结事了贯穿于执法办案全过程。加强涉检信访工作,继续深入开展涉检重信重访专项治理,完善和落实控告申诉首办责任制,妥善处置发生在经济发展中的告急性、群体性信访案件。认真落实检察环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积极参与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建设,及时化解社会矛盾纠纷。

(二)着重于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创造有序的市场环境,积极参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坚决打击在经济运行中发生的妨害公司、企业管理秩序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和走私贩私、商业诈骗、制假售假、偷税漏税等危害市场经济秩序的各类犯罪活动,切实维护经济活动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依法打击职务侵占、挪用资金、侵犯商业秘密、破坏生产经营等损害企业利益的犯罪活动;加大打击侵犯商标权、专利权和著作权等犯罪的力度,加强对知识产权的司法保护;依法打击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盗伐滥伐林木、非法采矿、破坏性采矿等犯罪活动,加强对环境资源的保护;坚决打击侵害农民合法权益、危害农业生产的犯罪活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与行政执法部门的联系,完善和落实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相衔接的工作机制,督促行政执法机关及时移送涉嫌犯罪案件。

(三)着重于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创造廉洁的政务环境,加大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力度。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是检察机关服务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措施。要集中力量查办大案要案和党委关注、群众反映强烈、影响稳定、阻碍发展的案件,促进国家工作人员严格依法行使权力。要把保障政府投资安全作为检察机关服务中央扩大内需一系列政策措施顺利实施的重中之重,促进中央积极财政政策的落实。严肃查办国家工作人员利用经济监管权、行政审批权、行政执法权实施的贪污受贿、渎职侵权等职务犯罪。突出查办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在证照颁发审验、项目审批、土地征用、税收征管、贷款发放等过程中索贿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追诉、报复陷害等犯罪案件,以及国有企业工作人员利用企业转型之机贪污、挪用、私分国有资产的重大案件,促进国家工作人员依法办事、廉洁从政。坚决查办发生在基层和农村、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职务犯罪案件,维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认真执行中央《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创新工作方法,拓宽工作领域,积极构筑具有检察特色的惩防腐败体系,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职务犯罪的发生。

(四)着重于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强化对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司法公正是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法治保障。要切实加强对各类破坏市场经济秩序和侵害企业利益犯罪的立案监督工作,防止和纠正有案不立、有罪不究、以罚代刑,以及违法立案、滥用刑事追诉权插手企业经济纠纷等问题;依法行使侦查活动监督职能,重点监督纠正侦查机关对“涉企”案件违法冻结、查封、扣押款物和划拨企业财产、滥收保证金、违法取证、滥用强制措施等问题;依法行使刑事审判监督职能,重点监督纠正重罪轻判、轻罪重判、有罪判无罪等问题;加强民事行政检察工作,及时监督纠正因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司法人员徇私枉法等导致的错误裁判,以及虚假訴讼、虚假调解等以司法形式掩盖违法经济活动的行为,保障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和市场秩序正常运行;依法查办司法和行政执法不公背后的职务犯罪,维护国家法律的统一正确实施。

4.水利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保障 篇四

洪湖市作为农业大市,服务好“三农”始终是水利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农业命脉的水利在新农村建设中更是责无旁贷。要充分利用中央及省对新农村建设的扶持政策,强化责任意识,抢抓快干,求实创新,扎实抓好六项工作,不断增强水利工程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使水利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一、抓好防汛抗旱工作,提供安全保障

洪湖地处长江中游和四湖流域最下游,三面环水,是个水旱灾害频发的地区。长江、东荆河、洪湖的防洪工作历来是全市的头等大事,没有一个安居的外部环境,建设新农村便是空谈。1998年长江大洪水后,国家投入巨资对洪湖市135公里长江干堤进行了全面综合整治,堤防抗洪力明显增强,但与长江相连的91.05公里的东荆河堤抗洪标准不高,至今尚未加固,一遇大水,险情不断。2005年汛期东荆河发生的两次秋汛,多处堤段发生险情,给全市人民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威胁。另外,93.14公里的洪湖围堤矮小单薄,一遇大汛,险象环生,尤其是33公里的低矮堤段更是难以抗御“96.7”型洪涝灾害,洪湖围堤的防汛工作一直是全市人民的心腹之患。在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该市正积极主动地争取东荆河堤防整治工程列入全国推进汉江中下游水利现代示范工程建设项目。目前,洪湖围堤整险加固工程列入全省水利基本建设项目,部分堤段开始建设,将会较好地解决洪湖内垸防洪保安的问题。

今年入汛以来,该市密切注视水雨情,科学调度水利工程。在3月上旬至4月中旬洪湖发生春旱时,及时请求荆州市防指,从四湖上游调水,并控制沿江沿湖涵闸,防止水源流失。在4月中旬和5月中下旬,洪湖两次遭受暴雨时,根据洪湖旱情和洪湖水位,及时启开张大口闸、小港湖闸、调度洪湖水位。在进入主汛期时,该市将洪湖水位控制在24.00米左右,既腾出湖容,又保证抗旱水源,同时又适时调度涵闸,让湖水流动,增强水体的置换和净化能力,从而达到防汛抗旱、环境保护、船舶航运等多种效益,为工农业生产提供安全保障。

二、抓好水利建设工作,提供丰收保障

党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和湖北省委、省政府在《关于认真做好2006年农业和农村工作,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在搞好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的同时,不断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加大大型排涝泵站技术改造力度,配套建设田间工程。”“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夯实

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为响应党中央和湖北省委省政府的号召,扎实推进洪湖市新农村建设工作,去冬今春,全市掀起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热潮。在政策的制定上,该市积极推行“政府引导,村级协作”办水利,实行“一事一议”办水利、大力提倡“民营水利”;在资金筹措上,积极争取公共财政支持,政府以奖代投办水利,采取拍卖沟渠土地经营权、“一土多用”、以土换资的办法吸收社会资金办水利;同时本着“民主决策,群众自愿”的原则,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民对直接受益的田间排灌工程等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工投劳。2007,全市累计完成土石方840万立方米,占计划的90%,其中土方838.5万立方米,石方0.15万立方米。挖扩洗骨干渠道58条,长170公里;维修泵站,涵闸230处,进行了石码头泵站10千伏3公里线路改造。在水利建设中,还坚持做到“四个结合”,即坚持水利建设与血防灭螺相结合,与植树造林、交通建设相结合,与重点项目建设相结合,与工程管理相结合,实现了“疏好河,灭好螺,栽好树,修宽路”的目标。如燕窝镇疏挖扩洗骨干渠道19.4公路,有效地解决了过去“有旱灌不上,遇涝排不出”的问题。同时,本着“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原则,结合农业结构调整,高产农田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积极做好各项水利规划设计的前期工作,使其水利工程规划科学化、合理化并切合各地实际。该市制订了全市中长期水利建设规划和农田水利建设实施方案,提出了十年一个周期,每年按10万亩农田建设速度整片推进,整体推进,当年施工,当年受益,使全市农田水利建设十年后再来一个循环,使水利建设和水利工程为洪湖农业发展提供丰收保障。

三、抓好工程实施工作,提供基础保障

去冬今春,该市利用国家资金狠抓了工程项目实施,在险工险段整治、泵站更新改造、农村安全饮水、小型农田水利“民办公助”试点四个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在险工险段整治方面,针对去年汛期出现的险情,该市多方筹资190万元,对全市部分险工险段进行了整治。对洪湖围堤东湾段崩岸进行应急处理;对下内荆河六零垸3500米堤段和小港1000米堤段进行整险,完成土方9万立方米;对新堤老闸更换了3台启闭机,对白庙闸更换了3块闸门,确保其险工险情的度汛安全。在泵站更新改造方面,一是完成了总装机7200千瓦南套泵站的6KV母线更换及3号机大修;二是完成了装机3100KW的大沙泵站更新改造,主要是更换2台1250KVA变压器及其它电器设备,确保大型泵站在今年汛期安全运用。

在农村安全饮水方面,该市正进行洪狮中心水厂建设工作。该水厂设计受益村4个,受益人口6600人,目前已完成厂区建设,完成200T/D清水池一座,混凝澄清池一座,正进行管道安装。

在小型农田水利“民办公助”试点方面,该市在瞿家湾联合垸进行了小型农田水利试点,治理面积8000亩,现已完成土方8.5万立方米,完成投资60万元。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该市严格按基建程序办事,遵照“四制”的要求,专款专用,严把质量关,切实为受益区域新农村建设提供水利工程设施基础保障。

四、抓好项目争取工作,提供活力保障。

洪湖市在认真做好各项水利工作前提下,积极向国家和省争取有关项目,为新农村建设提供项目支撑。目前,重点向国家和省争取以下4个项目:一是大型泵站大沙泵站更新改造项目。该泵站总改造规模78台12840千瓦,概算总投资8600万元,涉及乌林、新堤、龙口、燕窝、新滩、大同、大沙7个乡镇区。该项目已列入湖北省财政专项计划。二是隔堤北灌区第一期改造工程项目。该项目计划资金3000万元,重点对峰口、万全两镇17万亩农田的排灌设施渠道进行配套改造,该工程可研已通过评审,有望在今年开工建设。三是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该项工程由于国家卫生部确定今年荆州市重点是荆州区、江陵县、公安县三县市区,洪湖市明后年才有可能大规模开展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但仍努力争取今年湖北省安排解决

1.5万人的饮水安全资金。四是申报周坊节水灌溉示范项目。该项目计划资金259万元,拟定将该村3870农田建成全省节水灌溉的示范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大棚蔬菜滴灌系统、大田喷灌系统、渠道硬化三种形式。该项目正在积极申请评审。总之,通过争取国家和省里的水利工程项目资金,解决洪湖市水利工程设施老化,排灌效益减退的问题,为全市的农业生产提供活力保障。

五、抓好水政执法工作,提供和谐保障

水政执法是搞好水工程管理的基础,是全市人民共同享有水资源建立和谐社会的保障。为了搞好水政执法工作,保证水工程设施的正常运行,2005年,洪湖市人民政府颁发了《洪湖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水政执法工作的意见》文件。同时,以“世界水日”、“中国水周”、“12.4法制宣传日”为契机,以《水法》、《防洪法》、《水土保持法》为主要内容,开展水法规宣传活动。为加大水法规的宣传力度,在滨湖办事处举办了30人参加的村干部水法规知识培训班,使这些村长、村支部书记提高对水法规的了解、认识,带动村民学习水法规,遵守水法规。此外,还加大执法力度,严肃查处水事纠纷案件,维护正常的水事秩序,相继处理了汊河

镇村民破坏南港河堤案,螺山镇村民跨渠违章建房案等几处大案,在全市影响很大,为营造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提供了保障。

六、抓好三项改革工作,提供发展保障

5.发挥司法行政职能服务新农村建设 篇五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部署,意义非同一般。湘西州司法行政机关要发挥自身的优势,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致力于全州新农村建设。

一、农村的社会变化对司法行政工作提出新的要求

一是改革发展的力度加大,对法律服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社会转型的深化,城乡差距逐步扩大,农村社会经济发展较城市相比相对缓慢,社会各项事业和基础建设与城市相比相对薄弱。因此,党中央的一系列决议都把农村的经济发展作为重中之重。从中央的决策看,整个“十一五”期间,国家对“三农问题”的投入不断扩大,这些投入将主要集中在村以下,农村各项建设将不断升温,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全面展开。因此,律师、公证等法律服务工作如何面向基层发展,找准服务的位置,为基层建设服务,为新农村建设服务,已成为司法行政工作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的新课题。

二是人民内部矛盾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特别是农村生产方式、农民从业方式的转变,农村的矛盾和问题与过去相比出现了较大差异。由原来的村民之间、村民与集体之间的矛盾扩展到村民与社会的矛盾,而且矛盾纠纷呈现出主体多元化、内容复杂化、调处疑难化等特点。2005年我州调解民间纠纷10507件,从纠纷构成情况看,婚姻家庭2346件、劳动纠纷1040件、土地承包纠纷1359件,房屋宅基地纠纷1139件。这些新的变化对司法行政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是如何把解决当前社会矛盾作为人民调解工作的着眼点和立足点,从这一点出发,不断探索解决新形势下社会矛盾的办法和措施。

三是不稳定因素不断增加,对安置帮教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经济大发展,社会大开放,人员大流动这是当前社会的重大变化。由此而引发的违法犯罪因素不断增多,而且越是农村这种现象越突出,尤其是城乡结合部更显突出。2005年全州刑满释放人员497人,解除劳教人员35人,如何做好这些重点人员的教育改造和安置工作,已成为司法行政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四是农村管理体制不够完善,对法制宣传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从实际工作情况来看,现行的农村管理模式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农村行政管理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部分村“两委”班子不和谐,“两委”争权,相互拆台;再加上少数村干部做事不民主,村里的事个人专断或少数人说了算,致使党群干群关系紧张甚至对立,引起各种上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些问题必须逐步加以解决。因此,如何加大《宪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以及村民自治、民主管理、依法行政等有关法律知识宣传的力度,如何加强民主法治示范村的建设是对我们司法行政工作和法制宣传工作提出的新的要求。

二、司法行政工作服务新农村建设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经过近20年尤其是“十五”时期的发展,我州司法行政工作得到长足发展,但是与新形势和新任务的发展远远不相适应。

人民调解工作方面:面对矛盾纠纷增多、纠纷类型复杂、纠纷主体多元化、调处难度不断增大的新形势,人民调解工作明显有许多的不适应。一是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发展不平衡。我州企事业、行业性、区域性民调组织建设明显处于滞后,对涌现出来的新类型的矛盾纠纷缺乏相应的调解机制。二是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衔接、协调不紧密,未形成真正的“大调解”格局,多元化的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尚未建立,人民调解作用发挥不明显。三是人民调解队伍整体素质偏低,我州70的调解人员只有高中文化;同时调解方法简单,主要靠个人经验和威信,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化解矛盾纠纷的需要。四是州县尤其是基层缺乏经费保障,制约了人民调解工作的开展。

安置帮教工作方面:安置帮教工作机构现有人力、物力、手段和措施均不足,帮教质量很难保证;同时,安置帮教工作机构衔接手段相对落后,许多刑释解教人员释放后,直接流散于社会,造成脱管失控,直接威胁着社会的安全与稳定。在我州,安置工作手段单一,加上刑释解教人员缺乏一技之长,社会就业形势严峻,安置就业难度增大;部门之间缺乏联系、协调和配合,安置帮教工作整体优势未真正发挥,导致安置帮教工作开展不力。

基层基础建设方面:我州虽然国家投资建设了一批司法所,但基层司法所人员紧缺、经费不足,司法所办公、交通、通讯设施装备还十分落后,司法所干警队伍整体素质还不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司法行政职能的发挥。基层司法所以现有的工作能力、资源、水平,直接或间接地导致有些工作无法开展。

6.县司法局积极为建设新农村提供法律服务 篇六

服务“三农”探新路丹心一片播书香

___省___县地处大别山南麓,是明代伟大的中医药学家李时珍的故乡,全国闻名的教授县,全国文化先进县,然而又是全省29个国家级贫困县之一。成立于五十年代的___县新华书店,经过几代新华人的艰苦创业,已将一个简易的图书门市

部发展成为一个传播精神文明、提供文化科技知识的重要窗口,担负着全县15个乡镇(办)2398平方公里的工农业生产和97万城乡居民的图书销售任务。在去年进行身份置换后,书店现有返聘干部职工38人,下设有三科一室、9个图书门市部、5个发行点,营业面积9770平方米,是___省黄冈市发行网点建得最早又最多的县(市)级新华书店。

改革使___县新华书店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出现了超常的发展态势。近年来,曾以图书销售、文明创建、多种经营、企业化改革这四项历史性突破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表彰与业内关注。特别是图书销售,近八年每年都是在2000万元以上,今年截止到11月份止,销售额已达到2360万元,比去年的2150万元净增210万元,增幅为10。更为可喜的是,在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该店情系“三农”,狠抓改革促发行;积极探索服务新路,丹心一片播书香,较好地促进了当地农业发展和农民素质提高,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好评。

一、根据新农村的时代特点,变被动型服务为主动型服务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的召开,吹响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角,这是党中央解决“三农”问题,带领亿万人民奔小康的根本大计,描绘了新农村的美好蓝图,那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是时代赋予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特点。面对新形势下带来的新机遇、新挑战,该店一班人不等不靠,积极行动起来,分析市场,找准切入点,变被动型服务为主动型服务。

1、积极为新农村建设鼓与呼。一是通过拉过街横幅、办宣传栏、发宣传单、打电视广告等形式宣传新农村建设、发展新农村义务教育、繁荣新农村文化事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办公室主任张名玉同志还发挥自己的音乐创作特长,为县委组织部、宣传部发起的“庆七一,颂党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文艺作品征集评奖活动”鼓劲加油,创作歌曲三首,分别获得了一、二、三等奖。二是通过各种途径向上级主管部门反映、呼吁,争取各种优惠政策,培植和发育农村图书市场。政协委员、原任经理卢贤恩同志还利用政协会议和政协提案的机会与形式,及时反映图书发行情况,声援新农村建设。

2、推出新农村建设新书目。今年该店共打印、散发新农村图书宣传征订单3000份,推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书目共六大类,每类20册,对充实农村图书室、活跃农村图书市场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3、成立新农村建设图书推销专班。该店以中心门市部为基础,以办公室为牵头组织,成立了“___县新华书店新农村建设图书展销队”,开年以来,展销队跑遍了全县15个乡镇(办)以及部分中心学校、高中,展销码洋26万元,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4、热忱为中小学生服务。一是积极发行好每年春秋两季的中小学课本,特别是认真做好免费教材的发行工作,把党的温暖及时、准确地送到所有贫困生手中,向上级主管部门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二是积极发行好青少年主题教育读书活动用书。近几年来,该店开展的读书活动有声有色,要订数有订数,要活动有活动,如知识演讲竞赛、作文竞赛,常办常新,两个效益明显。特别是今年,春秋两季共发行《长征精神代代传》、《学会感恩》两书20.8万册、96万码洋,其中对贫困学生实行免费赠送。所举办的全县青少年“学会感恩,共创和谐”演讲竞赛活动非常成功,对中小学生起到了很好的革命传统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

5、热心公益事业,扶贫问暖送爱心。为了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决策,回报社会、回报读者对书店工作的支持,近两年来先后为驻点村组、文化中心户、危房倒房学校、贫困学生、弱势群体等单位和个人捐款11万元,捐助课本、图书近万册,捐助衣物400多件,捐助音像器材、书台书柜等设备多套。其中为扶贫助残捐款3.71万元,为聋哑学校捐款累计达1.4万元,为“关心下一代”捐款5000元。今年还一次性为“关爱女孩”行动捐款1.05万元,发动职工为身患重病的职工家属捐款4千多元。拳拳爱心活动,受到了社会的普遍赞誉。

二、根据新农业产业化特点,变“蜻蜓点水式”服务为全程式跟踪服务

“文化三下乡”是书店服务“三农”的最直观体现。然而“三下乡”虽好,却是“蜻蜓点水式”服务,“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缺乏经常性的全程式服务,难以满足群众要求。现在形势变了,农业已经初具产业化特点,过去那一套服务方法难以适应产业化的要求,只有变“三下乡”为“常下乡”、变“蜻蜓点水式”服务为全程式服务,才能适应新形势、新要求。

1、主动积极地为援建村级图书室服务。一是配合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先后启动“百村书库”、“万村书库”工程,发行《中国农村文库》第一批、第二批共计500多套、码洋近20万元,建起村级图书室390多

个;二是今年初配合县委宣传部、县文明办开展的“城乡手拉手,合力建三村”活动,发行《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库》、《八荣八耻宣传挂图》等200多套,码洋5万多元。由“送”文化变“种”文化,发展和丰富了农村文化信息共享资源。

2、满腔热情地为农业产业化服务。___县是医药大县,是全国17个中药材集散地之一,中药材的种植、加工、销售已成一条龙规模。近年来,该店先后发行《中草药种植技术》、《中药材加工技术》、《中草药彩色图谱》、《伪劣中草药鉴别》等中药材图书4500多册,为___县的医药产业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3、一如既往地为专业户提供跟踪式服务。该店在几年的农村图书发行中,与一些种养大户保持着友好的业务往来,如赤东镇三渡的个体图书户郑顺南、张榜镇,草莓种植大王张叶明,八里湖农场养鱼专业户田贵生等,他们需要什么技术图书,一个电话打来就能解决问题,因此,该店被群众誉为专业户的技术后盾。

7.浅谈气象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篇七

一、存在的问题

多年来,沈丘县气象部门紧紧围绕三农工作的中心和重点,发挥气象科技优势,在防灾减灾决策服务、农业气候资源普查区划和论证、防御雷电灾害、人工增雨作业、农业气象科普宣传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较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为粮食增产、农、林增效、农民增收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面对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当前,气象信息服务还远远未能达到农业管理、经营者和农民的要求,还存在以下问题:

1. 气象信息产品针对性不强。

气象要素包括温度、雨雪、光照(太阳辐射)、风、湿度、蒸发量、冰(霜)冻等等,这些要素从不同的侧面、非线性地影响植物和动物的生长发育。处于不同的生长发育季节,对外界气象环境变化的敏感度相差很大,在某个关键的季节,某个气象要素值的变化甚至会对动植物生长发育产生决定性的作用。当前我们气象部门公开发布的气象预报信息,只包含晴雨、气温和风等三个要素,这与越来越精细化的农业生产管理要求极不相适应,更不能反映种植业类气象信息产品和养殖业类气象信息产品的不同特点。过去,农业结构单一,气象服务需求简单。农业结构调整后,随着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对气象服务的产品种类要求更多,不仅需要提供防灾减灾预报,而且需要提供各种农业气候论证、评价,并提供具体的防范措施。有些农民希望得到长期天气预报甚至是年景展望,以便于调整种植结构和安排农业生产,可我们的长期预报、年景展望等还不够准确,农事建议指导性不强,寥寥数语,服务人员的相关知识面跟不上农业发展的要求;气象信息的适用性、针对性与农业生产发展的需求还有差距,前瞻性和指导性不强,削弱了气象信息产品对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参考或指导作用。

2. 气象信息准确性不够。

气象信息的准确性主要是指预报或预测未来气象变化状况的能力。在县气象局,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不可能像市级以上气象台一样,去建立人机交互、数值分析预报等天气预报流程,只能在上级气象台的指导下,订正制作当地天气预报等气象信息。由于预报区域小、局部小气候反作用明显,预报准确性与预报员的工作经验和责任心有很大关系。这就决定了气象信息不可能达到非常高的准确性。而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推进,不少乡镇开始出现规模化经营,对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和时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突发性气象灾害(冰雹、雷雨大风等),若能提前得到准确预报,损失就会大大减少,若时效太短,及时性不够,对于大面积瓜菜种植根本来不及去防御,这样的信息再准确也失去价值。气象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与现代农业规模化生产需求有差距。

3. 气象信息服务及时性不够。

时间性强是气象信息最重要的特征之一,不能将气象信息及时传递到使用者手中,再准确的气象信息也是枉然。一些气象灾害,例如雷雨大风、龙卷等,其预警时间较短,将预警信息迅速传递出去是关键。目前,基层气象台站普遍的只是每日定时若干次发布天气预报,即使监测到雷雨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也以报告政府领导为止,没有向公众发布的机制和载体,气象信息发布体系不健全;电台、电视台等大众传媒播放气象信息都只能在规定的时间段内,气象信息产品使用者一旦错过了收听收看时间,就有可能延误或错失避让、防御气象灾害时机。近几年,虽然气象短信发展迅速,但是使用者多数是城市公众,在我县农村,仍有多数农民没有能力使用。因此,如何最好最快的将气象信息及时的传递到田间地头广大农民手中,解决气象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4. 雷电安全知识普及不够。

不少农民对雷电灾害认识不足,缺乏雷电防护基本知识。气象部门在广大农村广泛普及雷电安全常识,保障农民生命财产安全,满足新农村建设中大量房屋建设选址、规划以及防雷技术指导的需求等方面还存在差距。

二、健全农村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做好气象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县气象局必须以需求为导向,以满足服务对象的要求为目标;以科技创新为主线,完善服务机制,完善气象信息传递渠道;坚持气象现代化建设,不断提高天气预报的精度、时效和针对性,不断拓展气象服务领域,积极做好以农业为主的综合信息服务。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今后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眼,进一步健全农村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做好新时期气象为新农村建设服务工作。

1. 积极扩展服务领域,提高农村气象信息产品的针对性。

气象局加强与涉农部门的合作,保持与农村、农民和农业管理者的联系,拓宽农业信息获取和收集的渠道,及时掌握本地最新农业发展的趋向和变化特点及对气象服务的需求。在做好常规气象预报服务同时,对每一个农事关键时段都要提供专题气象分析和预报,并根据预报的结论不同提出相应的实用性强的应对措施。对本地的农业产业结构进行细致的分析,分别建立种植业类和养殖业类各种作物(养殖动物)新品种生长发育、产量形成与天气气候条件的关系以及各品种生育期最适宜和致害农业气象指标,分阶段、有步骤地建立当地各主要作物发育期业务预报系统,以提醒农业生产者提前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以躲避重大农业气象灾害的影响。加大特色农产品生产、保鲜、储运等方面与环境气象条件关系的研究力度,开发特色农产品气象保障服务技术,并形成业务能力。对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新作物(植物和动物)品种引进进行气候可行性论证,以提高农业结构调整的科学性,根据区域农业生产特点,对外向型、城郊型现代化农业开展针对性服务。通过对农业气象灾害发生规律的研究,建立全面的农业灾害预警业务体系。

2. 完善农村气象监测体系,提高气象信息准确性。

完善沈丘县农村气象监测体系建设和气象灾情收集工作,尽快合理布点建设多要素区域自动气象站,加强我局管理水平和业务能力建设,提高预报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和业务技术水平。加强短时和临近天气预报技术和方法的研究,以补救12小时以上短时天气预报的可能失误。加强灾害性天气的监测与联防,特别是做好干旱、暴雨、雷电等重大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通过加大气象现代化建设力度,提高天气预报等气象信息准确率。

3. 健全农村气象信息服务体系,提高气象信息服务及时性。

如何能让气象预警信息在第一时间内传递到农业生产经营者手中去,也就是解决信息传输“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一要通过“送气象科技下乡”、气象科技扶贫活动和新型农民科普培训,向农民讲授气象灾害应急防御知识,增强农民气象科技意识。二要通过各种载体传递气象信息,增强避灾减灾的提前量,加强电视天气预报服务,增加播出次数,改定时预报为连续监测、滚动发布,扩大覆盖面;加强“12121”气象自动答询系统,专设农业气象信箱免费为农民服务;加强手机短信气象服务,做好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工作。三要建立健全村级组织为民服务代理制度,确定人员兼职气象员,负责收集气象信息,并及时通过高音喇叭和黑板报等载体告知当地农民,为村民提供及时气象信息服务。

4. 积极开展农业气候区划和农村建设项目气象评估,提高农业气象资源开发利用水平。

随着科技的进步,农村产业结构会不断的调整和变化。气象部门要积极开展农业气候区划,针对山区气候特点,及时分析气象变化规律,不同时期光、热、水等各种气象条件的变化,分析作物新品种的适应性和引进的可能性,充分利用农业气象资源,为决策部门提供科学的依据。要积极开展农村综合开发、农村房屋建设选址、农村建设项目气象论证和评估。

5. 继续加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科学利用空中云水资源。

科学开展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继续做好抗旱人工增雨和降低高森林火险等级人工增雨工作,获取空中云水资源,缓解旱情和森林火险等级。

6. 加强农业、生态、国土资源气象方面的研究。

联合农业、林业等部门开展作物、森林病虫害发生发展气象条件与防治研究,科学防治病虫害;与国土资源部门合作,开展地质气象灾害研究,总结地质气象灾害发生规律和相关的气象条件,研究相应的防范措施。

摘要:沈丘县是一个农民占大多数人口的贫困县, 农业生产受天气、气候影响较大, 各类气象灾害对广大农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农村社会稳定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 了解新农村建设对气象服务的需求, 建立和完善农村防灾减灾气象服务体系, 充分发挥气象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 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通过深入农村走访、思考和查阅有关资料, 分析总结了沈丘县气象为新农村建设服务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今后做好气象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主要方向和任务。

上一篇:电气控制实训室安全操作规程下一篇:中学民主生活会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