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文学启蒙(共11篇)
1.国学文学启蒙 篇一
读《国学启蒙》有感
富川县一小六(1)班蒋梦晗
今天,老师带领我们学习了《国学启蒙》这本书,读完后,让我感触深刻。
《国学启蒙》有很多精彩的内容,例如:有国家的思想精粹、有塑造高尚人格的必读诗文、还有中华的传统美德和国家名词解„„其中最让我难忘的就是传统美德里的一篇文章叫《凿壁偷光》。这个故事发生在西汉时期,一位叫匡衡的人,少年时非常爱读书,可他家里很穷,买不起蜡烛,在夜里无法看书了。匡衡的邻居是位富裕人家,一到晚上就点着蜡烛,把屋子照得通亮。匡衡为了读书,只能鼓起勇气向邻居借一寸之地让他看书,可邻居不愿意,不耐烦地打发了他,匡衡很是生气,就回家悄悄地在墙上凿了个小洞,邻居家的烛光就透过来了。之后,匡衡把家中的书全读完了,有一天,他发现附近有位大户人家,家里收藏很多书,于是他就跟财主说:“我帮你干活,不要工钱,只要您借我家中的书籍就行。大户人家深深地被他求知精神感动,就答应了匡衡的请求。后来,匡衡成为了一位学富五车的学者。
通过这个故事,我受到了启发:如果一个人有了求知的欲望,再困难的条件也不会影响学习,如果没有求知的欲望,再好的条件对学习也无济于事,匡衡他虽家境贫寒,但他能为了学习不惜一切代价。而我们现在有着良好的学习条件却不珍惜,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相比之下,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好好学习呢?有什么理由不珍惜美好生活呢?从今以后,我一定要努力学习,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国学启蒙》给我的启迪真不少呀!
2.国学文学启蒙 篇二
所谓“国学”, 作为名词古已有之, 广义的国学, 即胡适所说的“中国的一切过去的历史文化”, 思想、学术、文学艺术、数术方技均包括其中;狭义的国学, 则主要指意识形态层面的传统思想文化, 它是国学的核心内涵, 是国学本质属性的集中体现, 也是我们今天所要认识并抽象继承、积极弘扬的重点之所在。国学不是一种保守的学术, 而有其开拓性, 其内容是无限的、是扩张的、是推陈出新的、是具有创造性的、是兼容并蓄的、是可以吸收外来文化而融合的。因此, 国学的范围可说是广大而日新的, 包括全部固有的中国学术, 也涵盖现代新的创作和学术研究的成果。国学教育指与国学内容相关的教育活动, 主要包括三个领域:以民族精神的发扬光大、诗词歌赋的继承扬弃、民族技艺的传承发展。国学启蒙教育则是指为了使初学的人得到基本的入门的国学知识而进行的与之有关教育活动。国学启蒙教育是为了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是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深化和体现。
首先, 国学内涵着丰富的民族文明和人类文明, 是认知中华传统美德的窗口。由历史的籍载, 可深察古今之变的道理及天人之际的情态, 由现象中了悟天理人事, 由天理中了悟人事之所以然;中华民族的道德观念, 出自于我们国学中所倡导的忠、孝、仁、爱、信、义、和、平, 一切都出於天理、人性, 使人类生活藉道德实践而臻于完美祥和, 并藉以发扬我们高明、博大、宽厚、笃实的民族精神;国学不仅有崇高的义理, 并具有切身实用的为人、处事、立身涉世的各种方法和道理;国学虽是固有的学术, 也具有现代的精神, 如明条理、辨次序及致知力行和科学方法。
其次, 国学是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纽带和桥梁。每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地域特点, 一种文化的延续和发展本身证明了它的合乎规律性。中国的传统文化经过几千年的发展, 始终影响着中国人, 这就决定了中国人不可能脱离传统文化的滋养而发展, 中国“国学”的精粹是孩子们可以终生享用的精神财富, 在了解这些知识后, 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 这些精神财富会像发酵一样成为他们精神的基石。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说:“从儿童时期诵读历史经典名著, 是我们一贯的基本教育方法, 例如大家所熟悉的孙中山、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诸位先生, 又如吴大猷、苏步青等诸位先生, 都是在幼年时期受过这种启蒙教育, 有了中国文化的底了, 然后又接受新时代的科学思潮, 才影响了这段历史。可是从20世纪20年代以后, 受西方教育思想的影响, 我们逐渐忘失了‘承先启后, 继往开来’的文化教育精神”。国学启蒙教育的目的不在于让孩子看得懂多少典籍, 而在于全方位营造一种崇尚传统文化的气氛, 使孩子从小对国学留有印象。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源远流长, 是世界一笔丰厚文化遗产, 对人类的进步和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更影响着世世代代中国人。由此可见, 弘扬和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对凝聚全民族的意志和力量, 振奋民族精神, 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促进整个民族素质的不断提高,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国学启蒙教育的主要措施
“鉴古以知今”, 综观中国教育思想的历史, 深入探求中国文化的教育精神, 我们得出“以乐教为先导的, 诗书礼乐一体化的立体化国学启蒙教育”的思路和宗旨。其教学内容, 从以中国古典音乐创造清新高雅氛围的家庭及校园背景音乐环境建设, 到坚持每日至少诵读经典一刻钟, 聆听音乐半小时等等, 将所有教学内容巧妙融入儿童日常生活, 使孩子在轻松、愉快, 甚至不知不觉中, 潜移默化、熏陶感染, 从而培植健康身心、良好性情、完整人格, 为日后学会变生存压力为生活智慧, 化琐屑生活为和谐人生奠定一生受用的基础。
“每周一诗、一语、一言”。即倡导孩子们熟读乃至背诵一些经典诗文, 熟记一些名言警句, 积淀大量优秀传统美德方面的诗文, 让孩子们在读中求思, 思中求进, 将古典诗文、名人名言和警句融入自己的生活, 指导自己的言行。同时基于此构建一个诗化的校园生活氛围, 使孩子们耳濡目染中化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生命如画, 有了这些文化的润泽, 生命才会更加美好。文化与美是分不开的, 没有美就不可能有高尚的心灵, 孩子们从诵读里认识了世界, 了解了世界, 真、美的种子便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里开花结果了。
加强环境建设, 营造浓郁的国学启蒙教育文化氛围。一是进行了家庭音乐环境及诗书氛围建设, 把中国古典音乐融入孩子日常生活, 重点在于聆听。我们教育家长选择适当时间如:晨起、睡前、进餐等活动之前, 为孩子放送中国古典音乐, 养成每天听音乐的习惯, 培养注意力集中、能静能动自身协调和优雅性情等。二是加强校园背景音乐环境建设, 即用中国音乐美化孩子的学习环境, 重点在于营造国学启蒙氛围、创造高雅环境, 潜移默化、养成气质。使学习环境减压、减负, 和谐放松。
体现“仁爱”, 实现制度育人。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是“人仁”、“仁爱”的具体体现。在幼儿管理中, 教师要处处体现尊重幼儿, 相信幼儿的理念。在具体操作时, 要求老师怀着对幼儿无私的爱, 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在师生交往中, 在学习活动中, 让幼儿切身感受到“仁爱爱人、诚信守约、谦恭礼让、躬行自律”等传统美德中的价值取向, 并融入他们自身的价值体系中。
三、国学启蒙教育的主要内容
不论是家庭教育方案和还是系统课程计划, 主要包括以下几大方面内容:
第一, 乐教部分。强调歌舞乐一体;第二, 诗教部分。唐诗、宋词的学习;第三, 古文经典传习。包括念诵、书写、熏习、感悟等;第四, 诚敬养成与礼仪规范;第五, 戏剧、影视、美术;第六, 儿童瑜珈与太极拳操;第七, 医道养生启蒙及环保观念培养;第八, 趣味数学游戏与思维方法训练;第九, 自然科学知识与科学探索精神培养。以上各部分相辅相成, 互相渗透结合, 共同构成立体化“国学启蒙”教育体系的有机整体。
3.浅谈国学经典与启蒙教育 篇三
国学经典:对于什么是国学?历来说法不一,但都不外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对于什么是经典?《人民日报》社论中的定义是“经典是经历时间淘漉和历史沉淀的文化精品”。由此对于国学经典我们可以理解为“深入人心,影响深远,永不贬值,千年不朽,世代流传的原创性典籍”,即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国学经典著作之众,涉及内容之广泛,远非读一本两本国学概论所能企及。那么,国学启蒙我们读什么呢?国学启蒙的范本大致包括《三百千弟》、《朱子治家格言》、《笠翁对韵》及《四书五经》等等。
中国文化背景下,读自己民族的文化经典不是能不能的问题,而是该不该的问题。由于几十年来传统文化被人们所忽略,使得广大民众对于国学或传统文化缺乏起码的正确态度及认识,极易受到教育实践者的引导,所以我们认为如果没有一个正确的指导思想来指导国学启蒙教育实践,则容易流于偏颇,甚至走上歧途。
为什么又要强调启蒙呢?在此需要特别指出,蒙书虽浅易,但大多成于古代大学问家之手,它们集中了历代中华先贤的智慧,而且文采斐然,成书之后又经过了长时间的考验,因此说采用这样的读本来发蒙启智是极为必要的。关于《四书》则因其是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重要经典之作,故亦在此列。
作为一位小学语文教师,我认为自己也可以把这种现实思考植入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因为语文本来就是与国学密切相关的一门学科,而小学这个特殊时期更是一个建立国学基础的一个黄金时期,纵观古代的大儒和近代的几位大学者,他们都实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接触到了国学经典的熏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最后独成一家之言。这些人往远有郑玄等人,往近有章太炎等人,细数每个人,根本就没有一个“半路出家的和尚”。因此我想我们如果不让孩子从小就开始有这方面的基础,我们就根本别想在将来有什么大师级的是人物,即使是有,也不过是一种牵强附会而已。
但是,毕竟现在我们的社会还是和以前的那个社会存在很大的区别,首先就是文化语境的一种天壤之别,为此,我们应该结合现在孩子的实际进行这方面的启蒙教育,争取通过我们的引导,让孩子能在小学的学习阶段对国学有个基本认识,可以借此进入国学这扇大门,同时还应该注意要培养孩子们的国学兴趣,让孩子们真正喜欢上我们的祖宗留给我们的这些瑰宝,并学会自己去发掘其中蕴藏的丰富宝藏。
另外,这一阶段的启蒙教学一定要让孩子打下良好的国学基础,这一点到具体落实上就应该体现为让孩子多背点古文,多背点诗词,童年和少年应该是一个人一生记忆力最好的时刻,同时也是最不容易遗忘的一个时期,但是由于小孩都喜欢贪玩,为此,就需要老师多一点督促,让孩子多一点基础的积累,这对于他将来无论是哪一个方面来说都是极为有利的,而对于国学的培养来说,这应该就是必备之事了。
除了上述方面,還有一个方面我觉得是每一个小学老师,乃至是每一个老师需要注意的,就是不能仅仅把目光集中在上课的40分钟,当然这并不是说课堂时间就不重要了,相反,无论什么时候,课堂时间仍然是学生最为主要的学习时间,但是鉴于课堂学习时间的有限性以及效率的局限性,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学会用课外的一些时间来弥补这些不足,这并不是说我们就可以侵占学生的休息时间,相反,我们首先必须确保有足够的时间可以尽情的玩耍,对于小学生的教学更是把这一点作为重要的依据,因为我们不能破坏孩子美好的童年时期,而在童年的玩耍中学到的东西,例如团结,勇敢等都将会成为孩子受用一生的好品质。正是基于这种现实情况,这要求我们应该学会把学习融入到孩子的游戏玩耍之中,让孩子玩的更加的有意义,其实历史上有许多文人的小游戏都可以拿来与孩子们的活动结合起来,相信孩子们对于他们陌生的游戏方式也会倍感兴趣的,这样我们就在无形当中让孩子在玩耍中学到了他在课堂上学不到,或者也是不愿意学的知识。
此外,在我们的国学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各家的前辈为我们留下的丰富多彩的思想方式,虽然对于小学生来说这一层太深,以至于他们的理解力还不至于到那那个层面。但是我们还是可以通过一些方式进行思想上的一些思想启蒙,例如,我们可以通过讲述古代典籍中的许多仁孝德信的故事,让孩子们去直观的感受代表这些具体思想的行为方式,也可以通过讲述庄子的那些寓言让孩子有对于道家思想的模糊印象,也可以通过向孩子讲述商鞅与韩非的人生经历让他了解法家思想的轮廓。如果我们可以通过对于孩子的那些仁孝故事的教育让孩子在自己的生活学习中从小就形成了一颗“仁义礼孝”之心,我想这应该是我们教育成功的最好证明,同时这种学习获取也会让孩子的一生受益无穷。国学经典要成为有用的东西,尤其是在幼儿阶段,如果单靠孩子的机械记忆的话,其中的教育价值将大打折扣,尤其是那些关于做人礼仪的方面,故而国学启蒙教育要靠教师、家长和幼儿的三方互动式教习才能实现。凡是十分在意孩子背诵的成绩或成果者,乃是由家长“欲速”与“见小利”的心态所致,在此弘毅学堂敬请诸位家长牢记孔夫子的一句名言“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4.小学声律启蒙国学教案 篇四
珙泉中心校 邹 丹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正确、有韵味地朗读课文。2.过程与方法:初步了解声律启蒙的特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国学经典的魅力。
二、重难点
重点:了解声律启蒙的特点。
难点:培养学生对诗词的兴趣和领悟能力,教会学生欣赏。
三、教学方法:阅读 讲授 讲故事
四、教学过程(一)对对子导入
1.大家还记得我们二年级学过的对子歌吗?一起来背一背。下面我们再来对几组对子,看看哪些孩子反应最快。(出示对子)
2.看你们对的这么开心,接下来老师要带大家一起学习《声律启蒙》“一东”这一课,它也是很多对子组成的对韵歌。(指板书)
(二)互动合作
1.初读韵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顺韵文。2.齐读韵文,注意节奏与停顿,读出对仗的感觉。3.师正音,难的地方多教读几遍。
4.多种方式练习读(打节拍读,同桌对读,唱读)
5.品读解意,参考课文译解,边读边试解释内容,教师相机点拨,体会词语的意境。
(三)初识声律启蒙
1.刚才大家已经熟读了韵文,那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一则韵文有什么特点?(生说)孩子们可真会发现,对的《声律启蒙》的第一个特点(板书:韵)每一句最后一个字的韵母都相同,这就是押韵。最后一个字叫做韵脚,文章押韵,读起来就会使人觉得像旋律般优美(板书:律)律就是节奏。
2.听了我的介绍,下面我们再来读一读,这次就要特别注意押韵。
(四)创作交流
1.完成我会填:小组评议,然后推荐出最佳作品参与小组竞赛,看哪个小组完成得又快又好。2.成果展示
(五)巩固拓展
1.对于我们的国学,我们不仅可以用通俗的方式来朗读、朗诵,我们还可以把它编成歌儿唱出来,请大家欣赏一段不一样的吟唱法。(放音乐)大家可以小声的跟唱。2.课下我们来比一比,看谁背得快。(五)课堂小结
5.我的国学启蒙老师作文 篇五
最近老师们让我们大家来学习“国学知识”,然而也有了中午的诵读时间,我们班级选自诵读经典的《弟子规》。
孔子说过这么一句话:“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我们学校内,每周四是五年级下午最后一节课是自由上课,可以上:美术、音乐、象棋、书法……其中就有诵读这门课,这门课的授课老师是杨老师,也是我的国学启蒙老师,是她让我懂得做人处事的道理,在学习上,我有什么不会的或是不懂该怎么处理的事、学习,杨老师就会给我解答,这也让我知道,每一个做人处事的方法都不一样。
学了这门课,我的改变很大。记得有一次,妈妈做饭,家里没有盐了,妈妈叫我去买,我在写作业,就故意推辞,“妈,今天作业特别多,我正写着呢!难道你想看我第二天交不上作业是吗?”妈妈摇摇头,自己出门去买了。回头想一想,我做的一点都不对,就算作业很多,抽出10分钟去买盐又怎么了,难道这点小事我都不会办吗?我的心里充满了愧疚,也许我对妈妈是口是心非吧!
自从我的启蒙老师教我们《弟子规》后,妈妈都说我长大了,不用她操心了,我的心里想打破了调味罐一样,有酸甜苦辣,四种不同的味道:酸,酸是因为妈妈说我长大了,我很欣慰,但我也会想到往事,更对不住妈妈对我的爱;甜,妈妈,我不再让您操心了,我的付出得到了回报;苦,有些是我真的很想去做,但有些事不好,我时刻控制着自己,心理并默默的说“我不去做!”最后,心里的那个魔鬼总是被我打败,逐渐我的心里那个魔鬼消失了;辣,在成功的背后,我吃尽苦头,“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的各种毛病已经一干二净了!“入则孝”让我懂得怎样去孝顺父母……
6.少儿国学启蒙一起诵读弟子规 篇六
我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几千年光辉灿烂的文化、优秀的“国学”中蕴含着现代教育的精髓。为了让洪坡小学的小朋友们养成知礼、学礼、懂礼、用礼的好习惯,“星星之火”社会实践队特推出国学开讲之《弟子规》,以德育为出发点培养孩子自我思辨的能力、与人融洽相处的能力、科学的学习方法、从容的生活态度等。
“人之初,性本善……”校园里响起了一阵阵朗朗的读书声,犹如春风袭来,让人神清气爽。而此时小朋友们正端坐在课室当中,目光认真地跟随着小老师的教学用棒在黑板上滑过的《弟子规》板书,大声地朗诵《弟子规》。在《弟子规》国学课堂上,小老师首先以故事吸引小朋友的注意,进而结合《弟子规》再阐释故事中蕴涵的道理,给小朋友们留下了深刻的记忆。从小朋友们大声朗诵《弟子规》这一表现来看,这一种以兴趣引导小朋友学习的教学方法显然得到了不错的成效。除此之外,在课堂外,小老师会给小朋友们每人发一张《弟子规》例行表,它要求小朋友们对自己一天的`行为按照表上的《弟子规》指示的行为规范去划分等级,表上分为三个等级,分别为优秀,一般,较差;每一个小朋友都要在第二天上交《弟子规》例行表,让小老师根据小朋友们对自己行为的等级划分做好总结,然后在接下来的课堂上加强培养小朋友们缺乏的方面。在小朋友的积极配合下以及
《弟子规》国学课堂采用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7.国学文学启蒙 篇七
一、关注生命体验, 实现阐释者视界与文本视界的融合
所谓生命体验是指作为一个存在着的活生生的生命个体, 在不停地用眼观察这个世界、用脑思考这个世界、用心体验这个世界时所积累和建构的对世界的认识、体验。从学理上说, 生命体验既是一种生命活动形态, 是个体在当下的一种悟解、领会、观照、神思状态;又是一种高度澄明的心灵境界, 是主体心灵与外部世界发生联系的一个张力场, 在主体“神与物遇”、“神与物游”的过程中, 通过悟解、想象、移情等多种因素的交融、碰撞、互汇, 使相对凝固和静态的知识经验在个体心灵之中被激活、催化起来, 赋予新的意义, 产生出更强烈、更深刻、更高妙的生命活力。从实践的意义上说, 体验的过程是外部世界和自我生命的存在状态向心灵内部展开和演讲的过程, 即通过生命活动中的感受、理解、领悟、欣赏活动, 对以往的知识经验进行再发现、再加工、再创造, 超越具体的对象与事实, 生成更深刻的意义世界, 成为和个体生命融为一体的精神力量。这种原初的生命体验对于文学文本解读而言意义重大。阐释学认为读者对文学文本解读的过程绝不是对文本消极、被动的接受, 一定会融合了自我生活经验、情感经验、欣赏经验的, 读者的感受能力、艺术趣味以及已经具有的对于社会生活、对于人生以及对于艺术本身的认识, 读者已经具备的关于文学文本的相关知识, 都将被运用于他对某个文学文本的解读之中, 并从自己的理解出发对文本进行“补充”甚至“改造”, 从而丰富文本的内涵。
中学生作为生命个体, 虽然阅历不丰富, 但是也在用自己个体独特经历、探究、体验、感悟、阅读、思考中形成知识, 在不知不觉中建构着生命体验。学生自身的这些独具个性的生命体验, 对于文学作品的解读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介入因子。它既可以使文学文本内容更为具体生动, 又可以生成文学文本无限丰富的意义, 提升文学文本的当下意义。因此, 将文学教育内容和学生的生命体验有机融合、交汇在一起, 实现生命体验与文本世界的融合, 成为文学教育的特征之一。如果在中学语文教育中教师忽略学生的生命体验, 而只讲缺乏学生生命体验基础的标签性的理解, 那无疑是对文学教育价值的扼杀。而事实上, 中学文学教育一直滑行在这样的轨道中。中学文学教育“缺乏微观基础的空话、套话、大话、胡话乃至黑话, 本是由来已久的顽症”。[1]文学教学要走出忽视学生体验的困境, 既要关注学生外显的活生生的生命崭露, 又要关注其内隐的、活泼的、流动的生命情感, 实现学生的生命体验与文学文本视界的有机融合。
二、微观挖掘, 解读语词缝隙中可能的多重意义
文学语言是描述性语言, 文学文本无论将对象描述得多么详尽, 都只能是给读者提供了一个多重图式化面貌, 其中有着更多意义的不确定性与空白。正如叶燮所言:“诗之至处, 妙在含蓄无垠, 思致微渺, 其寄托在可言不可言之间, 其旨归在可解不可解之会;言在此而意在彼, 泯端倪而离形象, 绝议论而穷思维, 引人于冥漠恍惚之境, 所以为至也。”[2]叶燮推崇的最高审美境界是那种“言在此而意在彼, 泯端倪而离形象, 绝议论而穷思维”的“冥漠恍惚之境”。就是指“言有尽而意无穷”或“含不尽之意而在言外”的境界, 即是有限的言辞含蕴丰富而多义的状态。含蓄无垠是指修辞以暗示的方式去蕴含无限丰富的意味。“文艺作品往往不是倾筐倒箧地说的, 说出来的只是一部分罢了, 还有一部分所谓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没有说出来, 必须驱遣我们的想象, 才能够领会它”。[3]文学文本中的这种意义的不确定性和意义空白就成了文本的基础结构或审美对象的基础结构, 有待于读者品味、把握、填空、挖掘。如果没有解读者的补充、丰富, 文本事实上无法在解读者那里获得真正的反映和实现, 也即文学的价值不能真正得以体现, 而正是有读者的补充, 文学作品所传达的无穷韵味和情趣也才能真正凸现。正如德国接受美学的重要理论家伊瑟尔认为由于文本中“未言部分在读者想象中成活, 所言部分也就‘扩大’, 比原先有较多的含义, 甚至琐碎的小事也深刻得惊人”。[4]这些理论给予中学文学教育的启示就是要引导学生通过微观挖掘, 解读语词缝隙中可能的多重意义。
然而在中学语文教学中, 由于种种原因, 语文教师很难引领学生进入文本内部结构, 揭示出深层的、丰富的、多重的文本意义。例如在中学语文课堂上“霜叶红于二月花”、“二月春风似剪刀”、“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等经典诗句的妙处很难解读得令人心服口服。这些诗句究竟好在哪里?讲了多少年了, 还是古典诗话中那些印象式语言, 如抓住了景物的特点来写, 语言简洁、感染力强之类的解释。这种解释只是玄妙而空洞的赞美, 缺乏货真价实的、系统、深入的分析, 至于抓住了景物的什么特点就不得而知了。要摆脱这样的文学教育缺陷, 需要引导学生走进文学文本内部, 对之进行微观分析。所谓微观分析也就是文学教育要引导学生层层剥离, 把握文学文本语词缝隙中的可能的多重意义。
三、飞扬灵性, 走进美的历程
美是动情的、醉人的, 是千姿百态、绚丽多彩、变幻莫测的。就文学作品来说, 以反映人类的生活、净化人的灵魂为己任的文学家, 当然要在自己的作品中追求至真、至善、至美, 并以之作为自己创作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当人们面对古今中外无数文学作品时, 复杂多样的美让人心动神驰、流连忘返。“文学的至真至善至美就是达到文学的极致, 就是一切文学创作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终极目的。……我们的文学仍然是在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种种矛盾中, 描绘真善美与假恶丑, 人性与兽性的斗争景象, 从中弘扬真善美, 张扬人性, 揭露假恶丑, 批判兽性, 以求人类能在精神上提升自己, 净化自己的灵魂, 以帮助构建一个和谐社会。”[5]正是由于文学文本这样的审美属性, 可以引领人走进美的世界, 可以给人以美的享受。中学生正是审美观养成的关键期, 文学这一特性不能不在中学文学教学中得到充分体现, 通过文学教学, 让学生在文学殿堂里得到美的濡养和培育, 进而养成学生高尚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趣味。怎样实现这样的目的呢?中学文学教学不是仅仅停止于让学生知道作品说的是什么事情, 或者仅仅停止于被它写到的人、或抒发的情感所打动, 应构筑起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平台, 引领学生够透过文本的字面意思去领悟那含蕴的情趣、妙味, 亲近美、感受美、品味美、评价美, 在进行审美享受的同时获得思想的启迪, 带学生走进一个美的历程, 让学生在文学作品中荡漾出各种轻柔优美的愉快感受, 让学生在文学殿堂里欣赏自然美、社会美和人情美。如朱自清的《春》是一篇经典美文, 融会了美的文字、美的意境、美的情思、美的精神。让学生一边诵读文章, 一边想象自己心目中美丽的春天, 并对文本进行再创造:在作者原有描写的基础上再进行拓展, 用带有文学色彩的语言把自己所看见的和所理解的春天描绘出来, 与大家分享, 感受文章行云流水的美。总之, 可以让学生跟随着作家创造的美把灵性飞扬起来, 使每一节文学课、每一篇课文就像一朵美丽的花儿一样, 带着一股幽幽的清香, 飞入每一个学生的心田。如让学生通过语文课堂可以得到种种美的体验:可以登泰山看日出的绚丽多姿, 可以去海边听海潮的私语, 可以上天山看奇景, 可以顺长江游三峡, 可以到丽江看绿之韵……通过学生的想象和联想, 对课文有一个敏锐的审美感知, 达到“思接千载, 视通万里”的审美境界。
文学作为一种审美意识形态一直是人类文化与人类精神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总是在字里行间渗透人类最美好的思想情感, 以丰富的诗意与情意对人的心灵进行潜移默化的陶冶, 对人类精神领域进行净化、升华和拓展。在人文主义之光的照耀下, 纯技术主义的语言训练正面临着越来越多的质疑, 新修订的《语文新课程标准》赋予语文学科工具性以新的内涵, 是“负载文化的交际工具”, 规定教材“要注重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理解和尊重多样文化”, 关于课程目标的论述是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富博大, 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 尊重多样文化, 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文学教育成为国际教育的大势所趋。
参考文献
[1]孙绍振.名作细读——微观分析个案研究.自序.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6.
[2]王一川.文学理论.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3.
[3]龙协涛.鉴赏文存.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4.
[4]蒋孔阳.二十世纪西方美学名著选 (下)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988.
8.国学文学启蒙 篇八
《三字经》、《弟子规》等传统启蒙读物和《论语》等国学经典,作为文化符号和传统文化价值系统,在当今时代的认识和取舍,笔者认为至少应该从几方面加以思考。
一、 对于经典文本的阅读和诠释是否需要完整性
《道德经·二章》有云:“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1]这说明“美”和“善”是一种规定,按照老子的辩证法思想,“恶”和“不善”是反规定的,因此它作为“美”和“善”的对立面而向其普遍规定性发出挑战。人们知道“美”、“善”与“恶”、“不善”都不具备完整性,都处于相对之中。这样的省思会告诉我们:只知道“美”与“善”的人性其实并没了解到真正完整的人性。“恶”和“不善”站在另一面,令人时时感到是生命“美”和“善”真正的镜鉴。这至少有两方面蕴涵:一则“美”、“善”与“恶”、“不善”皆因对方的存在而存在,所谓相辅相成;二则通过对“恶”、“不善”的探询和致思,考察“美”、“善”的习惯性审美判断的落空,进而开拓人们更加广泛的认知空间和审美视野。回到传统文化的经典文本世界,“精华”和“糟粕”对应了《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等文本中的“美”、“善”和“恶”、“不善”,我们应该给出的方法是:为学生提供有美丑和善恶的完整世界,并且通过教师的批评性阐释引导学生理解,最终经由学生自己的人生经验进行解读和给出评断,而且这才是学生真正的自主性学习和创造性理解。因为,对于任何事物的认识理解均须经理性的探寻而得到,而不是人云亦云,毫无己见。从这一角度看,删节经典文本的做法确实不妥,不仅是对历史和传统经典文本的不尊重,更是忽略了教师对学生辨识能力的充分训练。
二、 传统经典文本在当下语境如何实现“现代转换”
传统经典文本是历史产物,已经先于我们的时代而存在,我们只有继承权而无变更权。如台湾著名文化学者李亦园先生所言:“传统文化系统的精致美妙,并不能说是完美无缺的,何况环境的变迁、不同文化价值的互相冲击,固有文化的缺点终于是要暴露出来的。”[2]有学者担心,目前风行的《三字经》、《弟子规》、《神童诗》等等童蒙读物深含着儒家思想观念,长期念诵浸润其中,必受其害。问题的关键是,我们如何来合理继承这些“历史产物”?无疑,时代脚步始终前行,谈对历史的继承,首先要深刻理解,再则结合时代发展,作出符合当代价值的“转换”,这既是选择,更是一种优化组合。例如,过去人们谈到儒家思想中的“孝”,由于历史的原因,对其真正的意涵缺乏积极认识,对孝之“道”和孝之“行”常常混为一谈,更有与“忠”紧紧联系在一起,从而导致长期以来不能正确深入地了解“孝”之精义。何为“孝”?清人李毓秀在《弟子规》中以《论语·学而》的“弟子入则孝”为核心具体讲述在家应该恪守的规范行为。确切地讲这是孝行而非孝道之论。《论语·为政》:“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於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3]孔子将真正的孝道归结为“无违”。“无违”非无违于父母,而是无违于“礼”(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又孔子回答孟武伯问孝言“父母唯其无忧”,说孝是使父母无忧;回答子由问孝时说不仅“能养”还加之以“敬”。在《论语·里仁》中,孔子说:“事父母,几谏。”[3]意即可以用委婉的方式对父母提出自己的意见,这个意思在《弟子规》中也进行了描述和阐发。因此,我们可以推知,孔子认为的孝道是事父母以礼,使他们无忧虑,并且奉养尊敬他们。至于后来衍生出的诸如“父母之命”的理解、屈从父母的行为,其实也并非原义。孔子所言的孝道不仅不是单向的顺从或命令,恰恰很重视双方的融洽关系,而且根据实际的生活情况在动态的调整中(如“几谏”)达到融洽。如果双方不能融洽相处,子女过度顺从父母,陷入虚假的屈服状态,超出“事父母以礼”的“礼”范畴,就是不孝了。孔子所论孝之道的真义,也是能够很好地适合现代社会的伦理规范。[2]这种孝道的“现代转换”,对于今天的家庭生活来说绝对是大有裨益的。推诸社会,孔子的孝道因为注重人伦双方关系的相互规范和明辨是非准则可得到绝对认可,那么,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现代意义的民主和科学精神。在现代社会的语境下,我们要的是民主状态的孝亲,而非绝对的威严和服从;要的是富有科学精神的孝道,执守于明辨是非,懂得自我的角色地位和自觉的责任担当,艺术性地解决问题而不固守成规。
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应当向学生诠释经典,并且是面向当下的生活环境为学生作出更加积极的解读和“现代转换”。回归到如何对待小学生启蒙教育中的国学经典读物的话题,其实更应从上述角度去鼓励教师融合当下语境对经典文本进行现代转换,塑造学生崭新的道德理念和思想价值,让古老的历史读物在今天可以重焕青春。所以,我们与其去使用经过简单节减过的文本,倒不如深刻钻研国学经典文本的深刻内涵。
三、 传统经典文本在世界文化语境中的自我审视
近代以来,我国传统的文化观念屡经西学洗礼,伦理型的儒家文化传统在文学文艺和社会思潮中成了被批判和清算的对象。儒家文化传统不分精华和糟粕,一时间统统被当作阻碍社会前进、思想发展的绊脚石。因此,在今天的语境中,我们真正的文化省思和文化重建提上日程。中华文化的复兴以及与世界文化的融合,理应成为我们着力开展的任务。与西方民族的优秀思想经验相比较,我们的传统文化资源中有许多是伟大而具备普世价值的。这些传统文化中的核心思想和观念价值是能够推己及人进而影响到世界其他民族的,也最有可能代表中华民族的优秀经验进入到世界民族融合的潮流中。所以,我们当前最重要的使命是寻找、审视具有普世价值的传统文化资源,并且作出符合世界发展潮流的现代阐释和有效转换。置于世界文化的语境中,我们的文化传统应该发出积极的建设之音,这种实现就是在对比审视中提取普世价值,而非对传统文化文本和经典读物进行简单粗暴的否定和节减。所以,对于传统经典读物和文化文本的节减和加强传统文化资源的阐释转化是南辕北辙的。
四、 从当下的文化境遇和生存处境审视国学经典
当下传统文化观念表面风行,实际则是日渐消亡,而指向将来的文化世界还未成形,我们正存在于文化嬗变的“断层”中,这决定了我们的任务是给文化断层作出修复。节减童蒙经典读物中的所谓“糟粕”,意欲呈现给学生的是不完整的破碎式文化文本,是一种当代文化断层的状态下充满隔断、裂痕的绝妙隐喻。它暗示了当前文化传统的支离破碎,所以必然形成不完整的呈现。这种无可奈何的遭遇不仅映现了教育教学资源内部失调的尴尬,也象征着现实境遇中传统文化的衰落和破碎。
综上所述,不管是从经典读物的文本解读需要完整性的立场,还是传统经典文本在当下语境要实现“现代转换”的分析,再到传统经典通过世界文化语境的自我审视和提取进而参与到世界文化潮流的融会过程来看,都同时说明了缺乏学理探讨和理据支撑的简单否定和节减童蒙教育中的国学经典读物之举是不正确的,而这种文化和教育现象的背后,也隐喻了我们当下的文化境遇和生存遭际的支离化、碎片化。因此,我们应该指出,任何简单的否定与处于主观想象状态下的曲解童蒙经典读物之举,都要让位于批判性地继承和发展一切传统文化和思想观念。
参考文献
[1] 朱谦之.老子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4.
[2] 李亦园.文化与修养.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9.国学文学启蒙 篇九
我校“小学国学启蒙教育综合实践活动研究”课题经市教育科学研究学术委员会评审,经市教育局批准,于2007年1月被立项为市“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四年来,学校课题研究在市教科所、区社会事业处、区教师进修学校等部门领导的关心帮助下,扎实有效开展教科研相关活动,促进了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在此,我代表学校对一直以来关心扬子第四小学教科研工作的各位领导表示衷心地感谢,同时借此结题申报之际,就学校“小学国学启蒙教育综合实践活动研究”课题所开展的工作向各位领导、来宾做如下汇报。
一、组织管理
1、成立课题研究小组。
一支高素质的课题研究队伍是课题研究取得成功的基本保证。早在“小学国学启蒙教育综合实践活动研究”课题酝酿阶段,我校就成立了课题研究小组,研究小组成员由组织管理能力强、科研意识浓、具有丰富教育教学经验及一定研究理论水平的老师担当。研究小组由季红兵校长担任组长,钱淑云校长担任副组长,学校骨干教师张远钧、胡玲、李哲南、赵海燕、李玉梅、徐久云、何光霞、林晓霞等为研究小组成员。这是一支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队伍,是一支团结协作的队伍,是一支乐于奉献的队伍,他们的努力确保了“小学国学启蒙教育综合实践活动研究”课题研究的顺利实施并取得了喜人的成果。
2、制定课题研究管理规定。
学校领导在教科研工作中达成的共识是以教科研兴校,因此日常工作中,学校领导重视教科研各项工作的开展,实施校领导教科研负责制。目前学校自上而下形成了领导重视、教师支持的教科研格局。我校“小学国学启蒙教育综合实践活动研究”课题立项之时,学校就出台课题研究管理规定,从制度上保障课题研究的开展,规定对科研具体时间安排,研究小组成员的培训学习、奖励政策等职责与义务作了明确规定。制度规定每周三下午进行教科研研讨等活动,学下在期初课务安排时充分考虑研究小组成员研究需要,在教科研活动期间不安排任何课务,从而确保教科研质量。
3、确定课题研究重点。基于国内外国学启蒙教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我校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侧重于将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结合起来,以“综合实践”作为出发点,注重国学启蒙教育综合性实践性的研究。研究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对国学的兴趣,在兴趣的基础上,让学生主动亲近国学,积累国学文化基础,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国学的魅力,深入理解国学真谛。我们将研究的目标定位于既要让国学启智,又要让国学育人,让每一个儒香学子“启智、养正、博雅”。
4、研究小组成员培训。
学校重视研究小组成员培训,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形式让研究小组的成员了解更前沿的研究资讯,掌握更先进的研究理念。
(1)邀请知名专家来校指导研究工作。
学校先后邀请马来西亚国际经典情商教育专家钟积成教授,南京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专家教授来校指导课题研究工作,对研究方向、研究策略等给予了卓有成效,富有建设性的指导。
(2)组织研究小组成员外出学习取经。
我校先后联系“中华传统文化与青少年素质教育研究”、“基于学生需要的主体育德范例研究”等课题组,参与他们的子课题研究,参加他们的课题研究活动贴,丰富研究理论资料,提升实践研究水平。研究小组成员先后参加了“中华传统文化与青少年素质教育研究”青州论坛、成都论坛,“基于学生需要的主体育德范例研究”南京学习交流等多次活动,带回宝贵的研究经验、研究理念。
(3)组织国学普及教育活动。
学校定期开展国学普及教育集体活动,每月一次利用政治学习时间学习国学,通过观看大师国学讲座录像、拜读国学经典作品、论坛学习国学体会等形式让更多的教职工理解国学教育,提高国学素养。如我们先后聆听了蔡礼旭、翟鸿燊等国学大师对于国学的理解,阅读了王蒙等大家关于国学的著作,采用论坛的方式互相交流阅读国学经典作品的感受等活动促进了教职工对国学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
5、课题研究经费保证。
学校有独立的教科研经费预算,对外出学习培训等教科研各项开支,学校学校课题研究经费全力保障。
二、具体工作
1、构建课程系统。
国学精神要在学生生命中扎根,国学课程化是必由之路,我校国学研究打造的正是鲜活的、灵动的,有着持久生命力的国学教育课程体系。学校以环境、学科、活动为三大课程群,集成“专题课程、隐形课程、微型课程、实践课程、综合课程”等多重课程形态,构建我校国学教育课程系统。
(1)环境课程。
不仅建设浓厚国学文化氛围校园环境,更重要的是将“隐形教育”的潜移默化功能有效放大,使其显性化、课程化,让学生品味、感悟、内化。在国学环境创设上,体现主题性、系列性和儿童性,建立国学教育长廊,以“走进经典”为主题,以“名家、名言、名篇、名作”为内容,包括主题墙报(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梅兰竹菊系列、经典诗词系列、经典格言系列)、造型设计(体现传统文化主题大门、围墙等)、大型壁画(“少年自强”主题宣传画)、景观景点(国学浮雕小品等)、设施陈列(厅堂、走廊、教室的布置文化)、专用教室(建设国学教室,营造安定、祥和、富于浓郁文化的氛围)。学校还将“无声语言”绘形绘色,把教育长廊的内容编成教材,进入课堂。采用由国学小书院小院士担任国学导游进行讲解的形式,让学生耳闻目睹,加深理解。
(2)学科课程。
①创造性地使用经典蒙学教材:《三字经》、《弟子规》、《成语典故》、《三十六计》、《古文观止》等。
②重视国学经典传统文化的学科渗透。数学学科中传统数学思想元素;音乐课堂上欣赏民族经典乐章;美术课堂上民间工艺的欣赏与制作,欣赏赏心悦目的唐装等;体育课堂上渗透传统体育项目的教学,让孩子零距离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悠远流长。
③着力开发国学经典传统文化校本课程。现在我校已成功开发《论语》、《经典古诗词》《德行教育》三本教材。如《经典古典诗词》以“四季、四节、四经、四君子”为主题,每一单元涵盖古典诗、词、文。四个单元:秋蕴絮语、冬日印象、春天的歌、灿若夏花,通过追本溯源、诗词欣赏、摇橹引渡、余音袅袅四个部分及单元综合练习将中华优秀诗歌作品及其相关知识呈现在好学、勤学的儒香学子面前。追本溯源旨在让学生了解更多经典轶事,激发学生对于经典的兴趣;诗词欣赏则直接将最美最醇的经典作品呈现在学生面前;摇橹引渡给了学生一枝拐杖,凭借所附的材料学生能够享受到跳后成功的欢愉;余音袅袅则让不朽的文化盛典通过一扇窗让学生探寻更多„„
(3)活动课程。
①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系列(“忠、孝、雅、诚”主题教育)。充分利用国学经典中传统文化美德资源进行德行教育。如在低年级以《三字经》、《弟子规》为蓝本,创编了一些以古典文化为内容游戏活动,将学习与生活与课间活动联系起来。
②开展“我们的节日”中华传统节日教育系列。我国有许多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节日,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关于这些节日流传下来的诗词歌赋有很多为我们耳熟能详,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教育学生从善的经典范例。如清明祭祖,中秋回家探望家人,重阳慰问老人等告诉我们孝的要义。在学生唱、说、舞、奏的过程中自觉领会,达成教育。
③开展国学素养综合系列教育活动。每学年举办一次“儒香文化节”和“儒香文化论坛”,是国学教育活动的盛事,全体师生在一系列的活动中能够全方位感受到国学芬芳,提高综合素养。学校第三届儒香文化节在扬子体育馆举行,全校师生及数百名家长参与的大型互动活动,整场活动由求真、求善、求美三部分组成。求真篇中动人心弦的经典、脍炙人口的佳作让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璀璨的文化生动再现;求善篇中亲情、友情、爱国情通过演员生动演绎,感人至深、催人泪下;求美篇中华服饰的故事让我们深入远古、走向未来,大红的绸子下美仑美奂,一千多师生齐声诵读《礼运大同篇》告诉我们关于美最好的解释。
④社区家庭国学教育活动。在家庭开展“同读国学经典,建设儒香家庭”活动,学校每周发一条国学短信,推荐国学经典家庭读本,举办“亲子诵读经典”和写同题“读经感悟”等活动。
2、落实子课题研究。(1)参加重点课题研究。
结合“小学国学启蒙教育综合实践活动研究”课题研究的实际特点,学校课题研究小组同时加入并承担了“中华传统文化与青少年素质教育研究”子课题研究,学校成立德行研究小组,加入了“基于学生需要的主体育德范例研究”课题研究并承担了子课题“基于学生需要的传统美德主体育德范例研究”的研究任务。通过这些研究,我们积累了丰富宝贵的研究资料,充实了“小学国学启蒙教育综合实践活动研究”课题的研究。
(2)分设子课题,全面铺开研究。
针对学校教职工的特点,结合国学启蒙教育研究的实际需要,学校通过设立子课题或教师申请子课题两种方式,在国学教育大课题下增设近二十项子课题,从不同角度多渠道多手段开展研究工作,补充课题组研究,全面推进国学启蒙教育综合实践活动研究。
3、开发校本教材。
研究初期,我们采用的是吉林摄影出版社“国学小书院”丛书。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走出了一条学、教结合的国学教育思路,也形成了自己国学教育学案并逐步整理出“古诗词”、“德行教育”、“论语”“金陵文化”等校本教材。值得一提的是,我们所有校本教材的开发均经过了几个阶段的磨砺,均来自于课堂实践。比如我们的“论语”校本教材的开发,课题组成员首先确定所选《论语》语录的分类,诸如诚信、治学等,接着将所选语录结合现代教育特点现代教育元素整合备教案,然后课堂实践,再研讨修改第二次进入课堂实践,在不断调整的过程中得出《论语》学案,同时得出教案。因此,我们的校本教材是与教案同时呈现的,是可以直接应用推广的。
4、课题推广应用。(1)参加文化传播活动。
由于我校注重综合实践研究,注重活动研究,学生学习渠道之一就是活动,学生活动、社团活动丰富多彩,在区域内形成一定影响,多次应邀参加各级演出活动。如我校国学经典诵读类节目曾参加了南京市经济广播电台、南京市少儿频道举办的“儿童古诗文经典诵读音乐会”,参加了南京市图书馆组织的“国学的天空”等多次演出活动。通过活动让更多有识之士了解了国学教育,推广了国学教育。
(2)社区经典诵读班开办。我校课题研究小组有一批志愿者,他们利用业余时间免费开办了“社区经典诵读班”,面向社区学龄前儿童传授国学经典,得到社区及家庭的广泛好评。
(3)承办区语文年会,展示国学研究成果。
我校先后两次承办区语文教学年会,通过国学课堂、国学活动、国学研究汇报等形式将国学经典教育与阅读教学紧密结合,既诠释了语文教育教学的新理念,又宣扬了传统国学经典启智、养正的效用。
三、研究反思
1、研究成果。
通过课题研究,学校师生对国学启蒙教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研究的过程中,教师不断总结,撰写了不少关于国学启蒙教育的论文,在各级报刊及各类比赛中均有所斩获,此次结题也形成了教师论文集。学校建设积极、健康的少年君子文化,形成学生笃学善思的学风,厚德尚行的习性,博爱自强的品格,学生在国学教育的熏陶下,国学素养明显提升,逐步达成活泼文雅的目标。目前,多数孩子能够独立创作诗词,《乐游园》正是他们勤奋学习的成果体现。此外,我们还征集了很多由孩子独立设计或家长孩子共同设计的传统节日活动方案等,有些已经被搬上舞台。这些成果的取得说明了国学教育研究深得人心,社会、家长的支持也是我们研究的原动力。
2、发现问题。
进步就是在不断的总结经验,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了许多不足。如我们重视了过程的研究,老师和学生在国学经典教育与学习的过程中均收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我们重视总结反思,但是还没有形成科学的评价模式体系。对于研究效果,我们看到了学生的成长,但是如何用数据分析,如何让效果得以显性表现还需要不断总结不断思索。
10.启蒙策略的调整与文学的变迁 篇十
关键词:启蒙策略;《安徽俗话报》;《新青年》;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54X(2007)11-0127-05
中国20世纪初期的两份重要报刊《安徽俗话报》①和《新青年》皆由陈独秀主创,且都以启蒙为职志,但是不同的历史语境却使之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历史风貌,并产生了不同的历史效应。因此,由同一位文化革命先驱所创办的这两份杂志,可以历史性地透视出中国现代启蒙策略的调整以及由此给文学带来的巨大变迁。
一、从“开启民智”到“唤醒青年”:启蒙策略的历史性调整
有感于“外患日亟,瓜分立至”的亡国局势,陈独秀认为:“谓中国人天然无爱国性,吾终不服,特以无人提倡刺激,以私见蔽于性灵耳。若能运广长舌,将众人脑筋中爱国机关拨动,则虽压制其不许爱国,恐不可得。”陈独秀在第一期便开宗明义阐明了办报的“两大主义”:“第一是要把各处的事体,说给我们安徽人听听,免得大家躲在鼓里,外边事体一件都不知道;第二是要把各项浅近的学问,用通行的俗话演出来,好教我们安徽人无钱多读书的人,看了这俗话报,也可以长点见识。”由此,《安徽俗话报》预设了相应的读者群体:读书的、教书的、种田的、做手艺的、做生意的、做官的、当兵的、女人、孩子们……几乎遍布社会的各个阶层。这样的一个读者拟想范围显然大大超出了不识字或少识字的“下层民众”,而是体现出极为广泛的读者诉求。与《安徽俗话报》同时的《中国白话报》,在记者与读者的通信中曾经对同一时期相关报刊的读者群做了一个比较性的定位:“我这报并不是一直做给那般识粗字的妇女孩子们看的,我还是做给那种比妇女孩子知识稍高的人看……所以说话不免高些。 ……而且那程度可以合着妇女孩童的报,如今也有好几种了,譬如杭州白话报,宁波白话报,安徽俗话报,江西新白话,那思想浅近一点的人,都可以一看便懂。”②这也恰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安徽俗话报》的实际读者群显然是“庸众型”的中下层社会民众。作为一个历史个案,《安徽俗话报》却正体现出了中国20世纪初期的总体启蒙特征——“开启民智”作为社会变革、历史进步的症结性内容已经被提到了议事日程。启蒙先驱梁启超对这一时期的历史性课题也有过阐述:“夫群治之进,非一人所能为也,相摩而迁善,相引而弥长,得一二之特识者,不如得千百万亿之常识者,其力愈大而效愈彰也。”③ 所以自清末以来的各类白话报,尽管在读者设定上略有差异,或宣称以蒙童妇孺为主;或声称要开通下层社会,为中下等人说法;或者干脆以开通妇女界为指归,但从整体上却构织了一种以“普及常识”为基本启蒙策略的历史景观,而“启牖民智” 与“白话报”的历史血缘关系也由此生成:“前者着眼于中下层社会,更焕发全体民力,是目的;后者用其方便,重其效果,是方法。”④ 对于《安徽俗话报》而言,除了这一共有的总体历史责任承担之外,还体现出创办者自身独特的启蒙导向。陈独秀一再申明:“这报的主义是要用顶浅俗的说话告诉我们安徽人,教大家好通达学问明白时事。”但是,综观全部《安徽俗话报》,“瓜分危机”才是记者积潴胸中不吐不快的块垒,而诸如“日俄战争”、“洋人开矿筑路”等时局也自然成为报刊重点关注的“要紧的新闻”。被瓜分的亡国危机是一个时时被提及,一次次被强化的启蒙关键词,因此,尽管《安徽俗话报》宣传旨在使当地人“通达学问明白时事”,实际属于单纯的“知识启蒙”的范围非常小,而且就这些地理、历史、天文、卫生、兵事、实业等知识而言,也往往是作为“亡国危机”和“爱国救亡”的延伸性话题出现的,因此,向民众宣传亡国与救亡的道理才是其启蒙的实质性内容。
从《安徽俗话报》到《新青年》,一个最为显著的变化是启蒙策略的调整:启蒙对象由下层民众移向了“敏于奋斗、勇于自觉”的青年知识分子。《青年杂志》自2卷1号起,改名为《新青年》,虽是一字之差,却历史性地突显了这一杂志的精神新质——“青年”成为启蒙的关键词。陈独秀在“社告”中宣称:“国势陵夷,道学衰弊,后来责任,端在青年。本志之作,盖欲与青年诸君商榷将来所以修身治国之道。”启蒙者这一瞩目于青年的启蒙理念根源于以历史进化论为依托的社会有机体理论。“青年”被认定为中国社会肌体健康发展,免于淘汰的新鲜细胞。因此,“唤醒青年”,培养先觉的精神界战士,成为此一时期启蒙者的共识。这一具有历史预见性的启蒙策略事后也得到了很多先驱者的认同。基于对“个性”与“自我”的推崇,鲁迅就曾多次表述过对于“少数”的期待:“与其抑英哲以就凡庸,曷若置众人而希英哲?”⑤ 虽然在为《新青年》“呐喊”之前,鲁迅也向“金心异”(钱玄同)表达了自己对于“铁屋子”的忧虑和犹豫,但最终还是认同了“唤醒少数,毁掉这铁屋子”的希望。直到1925年鲁迅还坚持这一启蒙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我想,现在的办法,首先还得用那几年以前《新青年》上已经说过的‘思想革命’……而且还是准备‘思想革命’的战士,和目下的社会无关。待到战士养成了,于是再决胜负。”⑥ 1939年,毛泽东在评价“五四运动”时也对这一启蒙策略给予了肯定:“在中国的民主革命运动中,知识分子是首先觉悟的成分。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都明显地表现了这一点,而五四运动时期的知识分子则比辛亥革命时期的知识分子更广大和更觉悟。”由《安徽俗话报》时期面对广大民众的“运广长舌,开启民智”,到《新青年》时代瞩目于少数青年的思想觉悟,表明中国近代以来的启蒙运动已经被推向了一个新的历史境界。
从《安徽俗话报》到《新青年》所展示出的启蒙策略的历史性调整,其根本动因源于中国自身的历史境遇和知识分子的不断觉悟。作为这一历史转捩点的关键性人物——陈独秀,正是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分辨出了自己的历史角色期待”。辛亥革命的挫败使陈独秀进入更深刻的历史性反思,并对中国思想界自明中叶以来受西方文化冲击所产生的“七次觉悟”有了更深刻的历史洞见,按照陈独秀的这一分析,《安徽俗话报》的出现大致处于觉悟的“第四期”:“清之末际,甲午之役,军破国削,举国上中社会,大梦初觉。稍有知识者,多承认富强之策,虽圣人所不废。康梁诸人,乘时进以变法之说,耸动国人,守旧党泥之,遂有戊戌之变。沉梦复酣,暗云满布,守旧之见,趋于极端,遂成庚子之役。虽国几不国,而旧势力顿失凭依,新思想渐拓领土。”以“戊戌变法”为核心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所激发的历史性觉悟,促成了清末以来以开启民智为核心的启蒙浪潮,梁启超的“新民”思想可以说是这一启蒙浪潮的思想光源。而由《安徽俗话报》到《新青年》,中国历史再次发生了急剧的变动,辛亥革命推翻了专制帝制并建立了共和。陈独秀洞见出中国历史的症结:“三年以来,吾人于共和国体之下,倍受专制政治之痛苦……然自今以往,共和国体,果能巩固无虞乎?立宪政治果能施行无阻乎?以予观之,此等政治根本解决问题,犹待吾人最后之觉悟。”《新青年》的创办正是处于保存“共和”还是复活“专制”的历史飘摇期,这将取决于新旧思潮大激战的最终结果,《新青年》所加于自身的历史责任正是力图促成这第七期觉悟,使“共和”这一现代制度得到真正实现,而问题解决的根本症结则在于国人的最后觉悟——伦理的觉悟:“伦理思想影响于政治,各国皆然,吾华犹甚”,“三纲之根本义,阶级制度是也。……近世西洋之道德政治乃以自由平等独立之说为大原,与阶级制度极端相反,此东西文明之一大分水岭”⑦。所以在陈独秀看来,复辟帝制,毁弃共和仅仅是“恶果”而非“恶因”,主张别尊卑、重阶级、压抑民权的纲常礼教才是制造专制的根本原因。因此,由《新青年》所发动的思想启蒙,其最终关怀虽指向根本的政治制度,但却落实于伦理思想的层面,而能充当思想变革先锋的,只能是具备新思想的“新青年”。因此,塑造“新青年”、“倡扬新思想”成为此一历史时期的启蒙主题。而正是由这一代倡导新文化运动的青年知识分子们,共同开创了一整套的现代思想文化价值体系。从《安徽俗话报》到《新青年》,“启蒙”的对象由普遍意义上的广大民众转向了少数精英知识分子,看似是一种思想的退守,而实质上却实现了重大的历史性跃迁,正是这次启蒙策略的调整也终于造成了文学的革命性变迁。
二、从“旧调谱新词”到“文学革命”
启蒙运动与文学新思潮相濡相嬗、相互促动的关系自近代以来已经形成了一种特定的历史景观,但是这种笼统的共识却遮盖了不同历史时段的启蒙给文学带来的变化。身兼革命家与启蒙者双重身份的“第一代中国近现代知识分子”实际上始终担负着救亡与启蒙的双重历史重任,因此,他们始终是把政治革命、思想觉悟、文学变革等多重内容作为整体救亡的一项综合性工程来对待的,这也赋予了“启蒙”一种复杂而包容性的历史品格。虽然在不同历史时段基于迫切的时代需求会凸显不同的维度,但是“文学”始终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在以《安徽俗话报》和《新青年》为标志物的不同启蒙阶段中,“文学”始终占据着相当重要的位置,但是不同的启蒙方略却使文学从形质上到价值设定上产生了巨大的差异,而正是启蒙策略的历史性调整才使文学在《新青年》时代获得了革命的动力,独享了历史创生点的辉煌。
1. “开启民智”对旧有文学资源的倚重
清末以白话报为手段、以开启民智为核心内容的启蒙浪潮,虽然也倚重“文学”对于启蒙的便利功效,但是面对见识短浅的中下层民众,必然调动能被民众理解、接受的旧有文学资源。《安徽俗话报》在“章程”中把第八门设置为小说,其定位是:“说些人情世故,佳人才子,英雄好汉,大家请看,包管比水浒、红楼、西厢、封神、七侠五义、再生缘、天雨花还要有趣哩。”第九门设置为诗词:“找些有趣的诗歌词曲大家看得高兴起来,拿起琵琶弦子唱唱,倒比十杯酒、麻城歌、鲜花调、梳妆台好听多了。”这其中透露出两个重要信息,一是《安徽俗话报》中所设计的文学性内容并没有区别于旧有的小说戏曲与民间小调,甚至有意与之接轨;二是以“有趣”相标榜,以赢得读者。标榜“娱乐和消闲”是白话报招徕读者的必然选择。要想切实收到启蒙效果,关键是要有人看,而要想使普通民众看得懂,就要使内容有趣,能够和底层民众的审美经验相契合,取代他们既有的娱乐形式,诸如手中的鸦片烟,庙里的说书等等,但是又不能陈义过高,曲高和寡,白话报中的小说和诗词等文学类内容的设置正是力图起到这样一个替代性作用。
出现于《安徽俗话报》中的“文学”,共有两大类:第一类是小说和戏曲。小说从形式到内容的一个共同特征是以白话章回体的通俗样式服务于当下鲜明的启蒙主旨——晓谕被瓜分的民族危机、激励爱国意识,所以其中大多数作品都是以当时的日俄战争作为主要内容,连小说中人物的名字都具有鲜明的政治隐喻色彩,如闵自强、朱先觉、张国威、扬国光、夏振武、华勃兴、宁立群、李自立、张阃权(女)、张无谓(女)等等。作者更是毫不掩饰地借这些符号式的人物大讲爱国救亡的大政方针,在这一点上,《安徽俗话报》与稍前时期梁启超所倡导的“政治小说”从功能上毫无二致,文学几乎完全成了宣讲政治观念、批判时事的工具,小说的趣味性可想而知。而戏曲也是以皮黄戏为主的传统旧戏。与稍后《新青年》同仁对中国传统皮黄戏的彻底掊击截然相反,《安徽俗话报》时期的陈独秀竭力为传统戏曲辩护:“现在的西皮二黄,通用当时的官话,人人能懂,便容易感人;你要说他俚俗,正因他俚俗,人家才能够懂哩!”其实这番话并非表明陈独秀真心欣赏这些传统戏,不过是作为启蒙者看到了戏曲对民众的巨大感染力。与此一历史时期的启蒙对象和启蒙内容相对应,戏曲内容也多是以岳飞、文天祥、史可法等古代民族英雄的事迹来激励民众的爱国心。《安徽俗话报》中的第二类文学——“诗词”,更是一种“旧调谱新词”的民间俚俗样式。以“民间歌谣”为启蒙工具并不是陈独秀的首创,在梁启超创办的《新小说》中就设有“杂歌谣”一栏,本着“弃史籍而采近事”的创作方针,梁启超、黄遵宪等人创作了“新乐府”、“歌”、“行”、“粤讴”等多种形式的歌谣,借以宣扬启蒙思想,但是强烈的文人旨趣毕竟与原生态的民间歌谣相去颇远。《安徽俗话报》虽然以颇具文人色彩的“诗词”命名,但却与文人的创作大相径庭,基本是流行于当下民间的原生态的俚曲俗调,诸如五更调、十二月曲、十送郎君、十杯酒、梳妆台等,只不过都置换上了启蒙性的内容,却保留了原有的说唱形式,因此更接近民间艺人的时事说唱。可见,在开启民智的启蒙阶段,民间通俗文学样式是必然的而且也是最有效、最便捷的启蒙工具。综观《安徽俗话报》中的“文学”,全部都是以旧有的文学样式导入时代性救亡内容,启蒙者正是要借助这种民间传唱的通俗样式与普通民众相沟通,以达到启蒙的最大效果。但是面向民众的启蒙对于旧有文学样式的倚重,必然使文学自身受到禁锢,甚至使文学深陷于“准文学”的泥淖,无法获得革命性变革的契机和动力。
2.“思想革命”时代文学与民众的疏离
从《安徽俗话报》到《新青年》,由时代所促成的启蒙理念的调整和启蒙策略的变迁促成了新文化运动的出现和一代青年知识分子的觉醒,并由这一代知识分子建构起了一整套思想、政治、文化的现代图式,尤其催生了“文学革命”的发生,可以说“思想革命”构成了“文学革命”的内在动力,而“文学革命”又成为“思想革命”的同一表述方式。因此,从《安徽俗话报》时期专注于民众启蒙而采用的趋俗、悦俗的文学方式,到五四思想启蒙时期一变而为知识分子专意于营造个性化的艺术世界,致使“革命”后的新文学在与五四“思想共同体”达成高度精神和谐的同时却疏离了普通民众。
在《新青年》创办者的最初构思中,“文学”并非一开始就是作为一个“革命性”的话题出现的,尽管陈独秀也提及西方文学潮流和作家,但所谈都非文学自身,而是意在抽绎文学背后所隐含的思想性内涵,尤其是文学在“科学”的光照下所发生的精神巨变:“十九世纪之末,科学大兴,宇宙人生之真相,日益暴露,所谓赤裸时代,所谓揭开假面时代,喧传欧土,自古相传之旧道德、旧思想、旧制度,一切破坏。文学艺术亦顺此潮流由理想主义再变而为写实主义,更进而为自然主义。”可见,与“科学”相伴生的“写实主义”才是被强调的重点。在启蒙者眼中,“写实主义”主要不是被作为一个文学流派或创作方法来对待的,更是一种人生观和世界观,是一种时代精神的表征。在《欧洲文艺史谭》中,陈独秀一再称道的现代三大文豪:左拉、易卜生、托尔斯泰,都是以“诚实描写世事人情”见称的自然主义大师。但是陈独秀所关注的并不是这些大文豪的文学艺术,而是其思想的力量:“西洋所谓大文豪,所谓代表作家,非独以其文章卓越时流,乃以其思想左右一世也。”这一切都表明,陈独秀此时所谈及的文学,皆别有怀抱,文学不过是被拿来作为现代科学思想的有利佐证,“写实主义,自然主义乃与自然科学、实证哲学同时进步,此乃人类思想由虚入实之一贯精神也”。五四“文学革命”显然是内生于“思想革命”的一个重要维度,因此,革命后的 “新文学”在与“思想者”达成精神共振的同时也与普通民众产生了巨大的疏离。尽管五四新文学是以“引车卖浆”之流所使用的“白话”取代了传统士大夫认为“古今之至美”的文言,但是新文学并未就此弥合与贩夫走卒之间的鸿沟。“白话文”实际是把五四新文化倡导者们导入了一个启蒙的思想共同体,这个思想共同体既疏离了口语白话的实际运用者,更抛弃了抱着古文字残骸的传统士大夫。作为启蒙思想共同体的一种表述方式,以白话创造的新文学显然也与底层社会的审美经验难以搭界。
文学与普通民众的心理距离实际很难找到一个具体的量度,只能做一种证据式推定。《青年杂志》1卷5号“国内大事记”栏目中曾经刊载了“教育部协办注音字母传习所”一事,公布了一项统计结果:“国之强弱文野,以教育之能否普及为衡,即以全国识字人民多寡为标准。据各国统计,以德居首,英法美日次之,大都逾百分之九十。我国则千人中仅得七人而已。”由此可以推断,以千分之七的识字人口,能于文学上有所造诣,再更进一步能够弃旧图新,勇于提倡新文学的“新青年”,显然都是社会中居于思想金字塔顶端的“精英分子”。以《狂人日记》为代表的五四新文学以“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所体现出来的先锋性、探索性和思想冲击力,只能激动这一部分青年人的心,对于普通民众而言则成为“存在着的无”。新文学与普通民众的疏离更可以通过启蒙对于旧戏的排抵乃至废弃作为另一有力反证。在所有文学门类中,戏曲之于民众的关系最为直接,也最为密切,因此,从启蒙先驱梁启超到《安徽俗话报》时期的陈独秀都不曾小觑戏曲的作用,并以之作为“开启民智”的有效方式。而在五四启蒙时期,中国旧戏(主要是影响最大的“皮黄”)则遭到了彻底否定,而且这些新文学倡导者们都一再申明自己对这种大众通俗化的娱乐方式既没有兴趣,也没有精深的研究。最早主张旧戏改良的刘半农在提出改良方案后立即声明:“然余亦决非认皮黄为正当的文学艺术之人,余居上海六年,除不免之应酬外,未尝一入皮黄戏馆。”而另一批判旧戏的新文化人傅斯年也表明:“我对于社会上所谓旧戏、新戏,都是门外汉。”由这些“门外汉”而倡导中国戏曲改革,当然只有否定一维。傅斯年认为“中国旧戏实在毫无美学价值”;钱玄同更是不容分说,直指旧戏为“野蛮”;就连曾经对于旧戏的启蒙效用极端看好的陈独秀也一改从前的言论,一方面自然表明了陈独秀文学观念的转变,但另一方面也不能否认,作为知识分子和“新青年们”的启蒙导师,本能地要远离这种浅俗的大众文化娱乐形式。
可见,新文学倡导者是不屑与这些大众化的俗文学相沟通的,自然对于旧戏也毫无改良的诚意,只是一味要推翻。新文学家们这种不容辩解的批判,显然是急于要为西方话剧的泊入清理场地,因此,几乎所有新文学倡导者都众口一词,建设的途径“只有兴行欧洲式的新戏一法”,但是这一西方现代话剧究竟属于民众还是属于这些倡导新文学的知识分子呢?演出便是最好的试金石。“上海新舞台开演《华伦夫人之职业》,狭义的说来,是纯粹的写实派的西洋剧本第一次和中国社会接触;广义的说来,竟是新文化底戏剧一部分与中国社会底第一次的接触”,而接触的结果则是一个大大的失败。演出失败的结局方使新剧家们重新认识到“娱乐性”——这一被指认为通俗文学的“堕落性”标志——应该在“新文学”领域重新得到认识。这一失败的尝试也显示,被新文学倡导者们所钟情的“新文学”实际上与民众是颇为隔膜的。由此也可以反证,五四启蒙所催生的文学革命,以及由此创生的新文学,实际上是纯粹运行于知识阶层的一场运动。
自近代以来由“开启民智”的启蒙运动所聚拢起来的“文学”与“民众”的亲密关系在“五四新文学革命”后再度分裂:新文学为新知识分子所拥有,而旧戏、通俗文学仍旧在最广大的民众阶层占据着市场。新剧家余上沅后来也不得不承认:“近十年来旧剧尽管受着不断的打击,但毫无影响,虽则写实主义,也会光顾到我们程式化的剧场,无何,旧剧仍是屹立不动,纵使西方的戏剧,要想和我们苦战,也休想成功的。”新剧家颇为深切地意识到:“一个国体的变换,固然容易,但艺术的兴趣是逐渐养成的。”启蒙者对于“旧戏”的废弃,同时对于西方话剧的引进,实际上使“戏剧”这一原先与普通民众紧密相连的艺术样式纯化、升格为现代知识分子所认同的新文学门类,同时也使之与民众严重疏离,这不仅仅是“戏剧”,也是五四新文学的共同情状。但是并不能就此否定五四启蒙和五四新文学的历史性价值,若以“脱离民众”的陈词滥调来判定五四启蒙的失败,更是对于历史的严重误解。
“启蒙”的长远目标和最终指向显然是最广大民众的普遍觉醒,但是从逻辑上讲,“启蒙”却首先应该在知识阶层展开,由他们建立起一套全新的价值体系,而后才能使启蒙的光芒逐渐照耀到整个社会。五四新文学与民众的疏离状态正是启蒙思想共同体的凝聚期和现代价值的建构期,这也正是五四启蒙的巨大历史价值之所在。新文学与大众之间的距离是一个长时期的历史调试过程,此后一浪接一浪的“文学大众化运动”正是二者不断寻求最佳契合点的努力。
注释:
①《安徽俗话报》1904年3月在安徽芜湖出版,半月刊,每期40页。至1905年8月停刊,共发行了22期。
② 林獬:《通信》,《中国白话报》第11 期,1904年5月15日。
③ 梁启超:《新民说·论进步》,《饮冰室合集》,中华书局1989年影印版,第58页。
④ 陈万雄:《五四新文化的源流》,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62页。
⑤ 鲁迅:《文化偏至论》,《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52页。
⑥ 鲁迅:《通讯》,《鲁迅全集》第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2页。
⑦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青年杂志》1916年第6号。
11.国学文学启蒙 篇十一
中国先锋文学的出现有着历史的合法性价值。从政治层面而言, 伴随着“思想的解放”、“拨乱反正”等一系列自上而下的政治反思, 广大民间和知识分子有了反思“文革”和“极左”政治的契机。他们纷纷从文学的维度探索使个体主体重新回归家庭伦理、个体情感、自我表达以及反思社会的“正常人”功能。那么当此种诉求以“激进”的态势呈现出来之时, 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原则也就必然让位于“现代主义”的原则, 一个逻辑相对混乱的、时空相对自由的审美场景得以出现; 从文化层面而言, 随着1980年代市场经济意识的觉醒和面向西方“译介热”与“文化热”的产生, 相对统一规范的价值体系已经被拆解, 取而代之的更加面向西方现代性、存在性、人性化特质, 在形式上不拘一格, 实现“新的美学原则”。文化领域从“大我”到“小我”的转型促使先锋文学的出现与成熟。我们则主要立足于先锋文学的审美原则和审美呈现, 来探索其在中国文化启蒙线索中的重要作用。
一、先锋文学的“审美革命”
从宏大的结构体例而言, 先锋文学实现了宏大的时空建构。时间和空间在先锋文学笔下得以解放, 真实与虚拟之间的泾渭分明的关系得以拆解。“许多年以前”和“许多年以后”构成了先锋文学惯用的叙事话语。它其实是给读者设置了一个潜伏的“圈套”, 当我们采用惯用的思维方式来审视文本的时候, 肯定会感觉逻辑上的混乱; 而当采用总体性的宏观视野和主体性的心理分析来进行阐释的时候, 往往就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苏童在《一九三四年的逃亡》《妻妾成群》等文本中, 叙述人、叙述视角和叙述方式完全沉迷于文本中的“真实”和故事之中的内在衔接之中。由此呈现出与现实生活极为相似的“冷漠”场景。女主人公颂莲作为接受新知识的女性青年, 无奈中嫁到陈佐千的封建大家庭中, 由此展开了压抑、阴郁的生活场景。颂莲对爱情和生活的失落、陈佐千能力的丧失以及整个大院中蕴藏的秘密都让颂莲感到绝望。而从文本的叙事艺术而言, 整个作品基本是围绕颂莲的第三人称“内视角”完成的。她的精神体验和内心矛盾都真实传达出来, 给予读者以独特的审美感知。如果说苏童是在冷漠中完成了具有一定情感指向和时空指向的叙事的话; 那么余华则是在完全的“冷漠”的时空架构中完成了“不动声色”的叙述。在《现实一种》之中, 他完全剥离了所谓的“情感性”“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只是以“无意义”的“屠杀”彰显了人性在特定时期的冷漠。而整个文本完全实现了哲学“观念性”对文学的渗透, 这也可以视为启蒙理念直接渗透的结果。二兄弟之间互相虐杀以及他们的孩子的故事更是将人物兽性的一面表现得淋漓极致。整个故事框架表征出荒诞的时空意识和完全丧失道德感的形象逻辑, 而正是在血淋淋真相的揭露中, 才完成了先锋文学的审美革命。
与此同时, 从先锋文学的审美风格和内涵层面, 也突破了传统的典型论、意识形态论和崇高论等形态, 而是通过西方“存在主义”文学中找到了理论资源。萨特的《苍蝇》《死无葬身之地》, 加缪的《局外人》等都彰显的主体存在的“无意义”状态。在他们的笔下, 作为主体的“人”已经伤痕累累、面目全非。主人公完全丧失了自我进行主动选择和前进的意志, 而是以冷漠和决绝的姿态生活在无边的悲剧和痛苦之中。而萨特和加缪在文学中增强主人公的苍凉意识, 恰恰是为主体性的“存在先于本质”等理论做反向推动。从而进一步在资本主义异化的场景中找到主体生存的脉络和价值, 通过“审美现代性”的呈现来对抗“启蒙现代性”。秉承存在主义文学对主体意义的追寻、对荒诞生存状态的关注以及“虚无”中的精神探索, 先锋文学也试图从不同维度来积极面向现实, 真实地揭露出主体当下生存的境界刘索拉的《你别无选择》、马原的《错误》、格非的《褐色鸟群》等等, 都体现了审美的批判功能。不同作品笔下的人物往往生活在不同的社会语境中, 无论是年轻气盛的大学生, 还是家庭生活中的不同个体; 无论是对死亡冷静描绘, 还是对庸俗生存的彰显, 都透露出现代作家独特的生存焦虑与审美焦虑, 他们以“直指内心”的方式再现了现代人的生存状态。残雪的《山上的小屋》就如同萨特的《恶心》, 前者以大量的、令人作呕的意象呈现于外, 体现出个人在生活中的独特感觉; 而《恶心》中的主人公也是面对“他者”时刻以敌对和“恶心”的面貌出现, “他人即地域”的思想呈现于内。先锋文学剥离了宏大意识形态的规训, 转向了对个人主体的关照和审美的启蒙。当我们“悬置”先锋文学血淋淋的内容之时, 其实审美现代性的“反叛”意味已经内蕴其中了。
二、先锋文学的审美现代性启蒙
审美启蒙作为从中国“五四”时期延续的知识现代性工程, 一直占据重要的地位。1980 年代的文学实践和文学创作不仅仅是文学自身话语功能的释放, 更是以“现代性”的视角表征了新时期启蒙的焦虑与激情。所谓启蒙, 是知识分子以自上而下的姿态、以自身独特的学科素养和文化知识对大众进行教导, 使其脱离蒙昧的状态。启蒙的最终目标还是恢复作为人的主体功能, 实现人性的自由与解放功能。在1980 年代, 知识分子获得了一定的话语权, 于是再次展开了审美现代性的启蒙工程。从伤痕文学到反思文学, 从朦胧诗到新历史小说, 文学家们纷纷从语言、形式、话语、内容等多个角度来确证主体自身存在的意义与价值。试图恢复主体的自我价值。而先锋文学恰恰是审美现代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众所周知, 启蒙可以分为众多学科领域, 比如理性启蒙、知识启蒙、科技启蒙等等, 而审美和文化启蒙只是构成了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改革开放以来, 知识分子在多个领域展开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而文学和美学以其特有的感性价值、自由力量和文本形象, 成为“思想的解放”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再加上“美学热”和“文化热”的推动, “文学救世”的功能被凸显出来。这也正是“审美现代性”的重要功能之一。先锋文学中处处呈现出多元化的表达技巧和极端化的主体体验, 作家们正是以“决绝”的审美手段试图“唤醒”人的正常良知和存在价值。
先锋文学无论是从内容的丰富、形式的变异, 还是精神的探索或者方法的求新, 都成为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其背后被主体性生存的关注和强烈的审美现代性精神, 则在“悲剧”的背后呈现出审美救世的温暖情怀。
摘要:先锋文学不仅仅是一种既定的文学形态, 更是处于历史流动中的变异性体现, 是创作主体以探索的激情和审美权力的认知完成审美的公共性启蒙。无论是对历史时空的重构, 还是叙事方法上的革命, 都呈现出对主体性生存的关照。它的审美原则也具有了现代性意味, 从而为主体的解放注入活力。
关键词:先锋文学,现代性,审美,主体,反思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