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再别康桥》的赏析

2024-11-25

徐志摩《再别康桥》的赏析(共14篇)

1.徐志摩《再别康桥》的赏析 篇一

飘逸可人的潇洒,兴奋热烈的眷恋,清新如画的别离,旖旎迷人的风光,是《再别康桥》传递给读者的美感。那挥手作别云彩的轻柔,蕴涵了多少至真的情丝。静谧的康桥满载丝丝离情是这般的动人,轻轻的,悄悄的,脉脉的,不许一点儿尘世声响破坏此刻的佳境。充满生机的“金柳”“青荇”已将康桥装点得情意绵绵,诗人又超越眼前的景致,将“天上虹”“星辉斑斓”也融入了康河,幻化出天上人间为一体的妩媚,为我们展开了更为广阔的想像空间:秀美的风光,浓浓的情趣融会在一起,在“轻轻的招手”中定格为永恒。

逐节讲析并评价。(播放关于康桥的风光片)

1、第一节,连用三个“轻轻的”,向西天的云彩招手作别,给全诗定下抒情基调既有难舍难离的真情,又有淡淡的无奈与感伤。

2、第二节,写了岸边的柳树,“金柳”是夕阳下的柳树的生动色彩的描绘,它秀美婀娜,好像“新娘”,既喻出其形态的美好,又传达出诗人的无限欢喜和眷恋之情。谁能够舍得离开美丽的新婚呢?“艳影”“荡漾”在“我的心头”,物我合一,情景交融。

3、第三节,写了康河的水草,绿油油的水草在水波中招摇,惬意平静。并有向诗人打招呼之意。“我甘心做一条水草”,不仅物我合一,而且表达了诗人对康河的永久恋情,愿意永远留在康河,“生于斯,长于斯”。

4、第四节,写榆树下的清潭,清泉倒映着天上的彩虹,五彩斑斓,浮藻间好像沉淀着彩虹做的梦境。融情入景,将人带入梦一般的意境中。

5、第五节,诗人的感情达到了高潮。在流连忘返的观景过程中,诗人似乎已经忘了他即将要离开,撑着长篙去寻找那“彩虹”似的梦。到晚上归来时,水波与星光交相辉映,诗人情不自禁地想要“放歌”,快乐的情绪达到了顶点。

6、第六节,物极必反,乐极生悲,诗人由幻想回到现实,情绪低落下来。于是不能“放歌”,只能“悄悄”吹起离别的伤感的笙萧,诗境恢复寂然。连夏虫好像也体会到了离别之情,保持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充满了无法化解的离愁别绪,将诗人沉思默想的心境推到了极致。

7、第七节,与开头呼应。诗人是那样不舍得离去,却“不带走一片云彩”,不愿惊动心爱的康桥,不舍得让康桥与我一同伤感。这一节不是对第一节的简单重复,而是更加深情,更加眷恋。同时也有一种洒脱的韵味。

第一节最引逗我们情思的是那三个“轻轻”,使我们体会到,康桥是美丽,而这美的最集中的表现在一个“静” 字。三个“轻轻”是诗人对康桥之美的观照,即使“作别”一刻还要把这种宁静之美藏于内心,不忍打破这种宁静之美的惜爱之情得以展现,并为全诗确定了情感基调。

第二节至第六节则是作者情感,思绪发展变化的一个全过程的典型概括。

夕阳中幻成的金柳,是这种宁静之美的具体体现,而这金柳在诗人的心中就像是能使他心情荡漾,激动不安的安静、娇美的新娘。那新娘美得让诗人不敢正视,他移开自己的目光。低头却见到柔波之下“招摇”自在的“青荇”。那水草轻柔的随波而摇,像在同诗人炫耀自己的自在。此景之下,有谁不想做一条这样的水草呢?一泓闪亮现入诗人的眼角,使他不由自主的转头观望――那是拜伦谭,可在夕阳的映照下,是揉碎的彩虹在淀滨自己的梦!本来就充满梦幻色彩的虹,却也在寻着自己的梦,这自然使诗人想起以往在河上披星流舟放歌寻梦的情形。此时诗人像又在寻梦,但现实使诗人已不能放歌:离别在即,不能;静美于心,不忍。唯有“悄悄”才是诗人所愿。而此时的康桥,也沉默,似乎也不愿离别。

最后一节,与第一节呼应,又有深入,“轻轻”变成了“悄悄”,物我两眷溢于诗表。

诗人以优美的意象,宁静平和的心态,写了对康桥深深的眷恋之情。

《再别康桥》的艺术形式:

1、形式:四行一节 错落排列 字数相近回环呼应--建筑美 明确:首句连用三个“轻轻的”,使我们仿佛感受到诗人踮着足尖,象一股清风一样来了,又悄无声息地荡去;而那至深的情丝,竟在招手之间,幻成了“西天的云彩。”最后一节以三个“悄悄的”与首阙回环对应。潇洒地来,又潇洒地走。挥一挥衣袖,抖落的是什么?已毋须赘言。既然在康桥涅盘过一次,又何必带走一片云彩呢?--首尾回环呼应、结构严谨,给人以整体之美。

2、语言:节奏感 旋律美 弹跳性--音乐美 明确:如诗歌的第一节,便三次用了“轻轻的”,这个形容词,显得节奏轻快、旋律柔和,带着细微的弹跳性,仿佛是诗人用脚尖着地走路的声音;诗的第2节在音乐上像是用小提琴拉满弓奏出的欢乐的曲子;韵式上严守二、四押韵,抑扬顿挫,朗朗上口。这优美的节奏象涟漪般荡漾开来,既是虔诚的学子寻梦的跫音,又契合着诗人感情的潮起潮落,有一种独特的审美快感。七节诗错落有致地排列,韵律在其中徐行缓步地铺展,颇有些“长袍白面,郊寒岛瘦”的诗人气度。可以说,正体现了徐志摩的诗美主张。

3、意境:金柳 新娘 招摇 彩虹似的梦--绘画美 明确:八节诗,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给人视觉上美的享受。画面表现之一是,诗人使用了色彩较为绚丽的词语,创造了一系列鲜明生动的意境,披着夕 照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荇,树荫下的水潭,一一映入眼底。两个暗喻用得颇为精到:第一个将“河畔的金柳”大胆地想象为“夕阳中的新娘”,使无生命的景语,化作有生命的活物,温润可人;第二个是将清澈的潭水疑作“天上虹”,被浮藻揉碎之后,竟变了“彩虹似的梦”。正是在意乱情迷之间,诗人如庄周梦蝶,物我两忘,直觉得“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并甘心在康河的柔波里,做一条招摇的水草。这种主客观合一的佳构既是妙手偶得,也是千锤百炼之功;第5、6节,诗人翻出了一层新的意境。借用“梦/寻梦”,“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 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四个叠句,将全诗推向高潮,正如康河之水,一波三折!而他在青草更青处,星辉斑斓里跌足放歌的狂态终未成就,此时的沉默而无言,又胜过多少情语啊!。诗人仿佛在悉心呵护一个情人的睡梦,生怕这个梦境有丝毫的残损,轻柔的叹息般的旋律与依依别情离绪完美地统一在一起。画面美表现之二是,诗人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画面变成了动态的画面,给人以立体感。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再别康桥赏析800字

2.《再别康桥》的赏析与评价

3.雨巷和再别康桥比较赏析

4.课文《再别康桥》赏析

5.《再别康桥》分节赏析

6.《雨巷》《再别康桥》比较赏析

7.雨巷和再别康桥对比赏析

8.《再别康桥》全诗赏析及扩写

9.《再别康桥》全诗赏析两则

10.《再别康桥》经典赏析

2.徐志摩《再别康桥》的赏析 篇二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把注意力集中到课题上来,必须设计一个引人入胜的导入情景,以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学生以较好的状态及时地进入课堂教学的情境。

笔者以高中语文(语文版)第一册(必修)中第二单元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为例,引课可设计如下:

1. 投影康桥(即剑桥)、康河的风光图片若干张、徐志摩相片若干张、徐志摩简介及写作背景;

2. 播放一段视频《人间四月天》,让学生了解徐志摩的爱情故事,走进徐志摩的内心世界。

教学实践证明:图片直观性强;视频集声、文、图、像于一体,形象生动而更具吸引力,它诱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习积极性,很快让学生投入到教学课题上来。

二、歌曲渲染、营造情境

音乐巨人贝多芬说过:“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音乐是一种抒情功能极强的艺术形式,它用直感的方式,使人获得比其他艺术形式更为直接、更为丰富、更为生动的感受。让学生聆听音乐对渲染情景是一种重要手段,它能调动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

以《再别康桥》为例,笔者播放由网络下载的蔡琴演唱的《再别康桥》歌曲,创设“先声夺人”审美情境,让课堂教学充满诗情画意,体现出鲜明的抒情格调,让学生接受美的熏陶。此歌曲就像是一根导火线,激发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主动、专注地参与课堂学习,增强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记忆,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使语文课更具魅力。

三、配乐朗诵、催化体验

配乐诵读是文学、音乐、有声语言三位一体的艺术传播形式,它更符合人的审美心理,给人以三合一的艺术享受,带给人愉悦共鸣之感。

以《再别康桥》为例,笔者的设计是:1.学生默听教学专用配乐朗诵磁带一遍(也可网络下载,但教师要事先挑选、备好),让学生边听边默默跟读;2.教师配乐范读(对学生的引领效果会更好,当然前提是教师的范读要有“范”);3.鼓励学生单个踊跃朗诵(尽可能让多名同学分节朗诵,形成“朗诵比赛”情状会更好)。学生朗诵完毕,教师要提出指导意见,提醒学生注意诗歌的节奏、语气、停顿及饱含的深情,认真体会《再别康桥》的三美: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

教学实践证明:在以上活动中,学生情绪高昂、积极参与,从听觉上引起学生审美的兴奋,获得审美的愉悦。由音乐布景所产生的艺术情境的吸引力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文章中去感受思想情感的流动,从而把握文章的总体气韵和基调。

四、拓展延伸、自主探究

在教师的指导、点拨下,让学生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根据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层次较自由地去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和创造思维能力,极大的发挥学生学习的非智力因素的能动性,激发学生“我要学”“我能学好”的潜意识,积极融入丰富多彩的“大语文”社会环境。

以《再别康桥》为例,笔者设计的小课题研究或课外作业有(学生分组选做):

1. 网上搜集整理古今离别诗,并归类、比较其异同;

2. 课余上网搜索、观看电视剧《人间四月天》,之后写一篇观后感,在班内交流。

五、风采展示、交流成果

教学生运用多媒体技术,通过收集、分析、综合信息形成自己的学习成果。一段时间后,每组派代表使用电脑及投影仪展示本组成员学习的成果,师生共同评价,并及时将成果(学生小论文)编订成册、加以展示。这一阶段,实际上是学生探究性学习成效的巩固。当学生看到自己辛勤劳动取得的成果时,学生就会获得发自内心的成就感,这种成就感能增强学生学习运用多媒体技术的积极性,强化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动机。

总之,在信息时代的今天,我们利用网络资源开展语文学习已经成为一种新的学习理念。作为新时期的语文教师,一方面要大胆转变观念,增强改革意识、发展意识,另一方面也要不断学习使用网络的技术,不断提高处理网络资源与教学的整合的能力,增强实效意识,使丰富的网络资源成为师生学习的基本工具。教师不仅在课堂上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来优化教学,而且在课外指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自主探究、拓宽知识面,把语文由原来的“以本为本”扩展为“大语文”“社会语文”,实现学校内外、课堂内外和书本内外的沟通,努力与火热的社会生活接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摘要:为了优化语文课堂教学,要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景、引入新课;歌曲渲染、营造情境;配乐朗诵、催化体验;拓展延伸、自主探究;风采展示、交流成果。大大提高语文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把语文由原来的“以本为本”扩展为“大语文”“社会语文”,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徐志摩《再别康桥》的赏析 篇三

徐志摩,这位现代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在22岁至26岁几年间先后留学美国、英国,学习银行学、政治经济学,并获硕士学位,学有所成。1921年春天至1922年10月他在英国剑桥大学学习,又于1925年、1928年两次重访故地,并于1928年11月他第三次游欧的归国途中写下了著名诗歌《再别康桥》,表达了对康桥的敬重、热爱之情。康桥即剑桥,是剑桥大学的名胜,景色幽雅优美。诗人把它视为“难得的知己”、“生命的源泉”、“精神依恋之乡”,认为“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由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可以说他来这里留学就是为了探寻自己的理想之梦。

探寻事物得谨慎小心,因为通向理想之路并非都是光明的平坦大道,有很多可能是坎坷曲折的。所以诗人到剑桥大学来学习是抱着崇敬的态度来的,自己是很谦虚礼貌的。故诗的一开头就定了情感的基调,“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连用三个“轻轻的”表明诗人的姿态,他是那样地敬重游地,一个优雅潇洒、彬彬有礼的华人形象展现在我们的眼前,动作轻盈而眼光高调,天高地阔,神清气爽,西天的云彩该是如何的绚烂多姿、美妙动人,景象在人、天之间恢宏拉大,是那样地飘逸。

开篇即引人入胜,有谦谦君子之风。接下来诗人把目光收回,投向康河的河畔,那河畔夕阳中的柳条被镀上一层富丽而又妩媚的金色,在微风里轻轻摇摆,婀娜多姿的影子倒映水中,仿佛一位美艳绝伦的新娘,这新娘的艳影,在水中荡漾,也在诗人的心中荡漾。诗人在这里以人喻物,把人性美与物性美完美地融合起来,由物想到了人。对美丽女性的追求可以说是男性的人生梦想之一。柳树在古诗词中是一个有着很多寓意的物象,“柳”谐音“留”,在柳树下告别,有留恋不舍的意蕴,我们可以想象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句词里的凄凉与诗人把柳树比作新娘有着截然不同的氛围,带给人的感受是不同的。能够找到一个美丽如意的新娘该是男性寻找爱情婚姻梦的情结,那倒映在波光里的艳影,在作者心头荡漾,仿佛这个梦已经寻到了。这由景人情的甜蜜快意,作者表达得是多么浪漫,多么动人心弦。

然后,诗人把目光进一步投到河内,看到“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它们是那样的自由自在,随意而为,让人不禁联想到了毛泽东词中“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美好追求。追求自由,不仅仅是物,人也是一样,古往今来,有多少人投身于革命活动,致力于打开物质抑或精神上的枷锁,以获取新生和自由,追求幸福和美好。作者睹物思人,自己甘心在康河的柔波里做一条水草。这充分表达了诗人追求“自由梦”的思想情结。

接着,诗人的目光再往深处探寻,看到了“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虹出清潭,水天相连,有着红、橙、黄、绿、蓝、靛、紫七彩组合的虹,似桥幻发于水上,而那康桥不正是一记绚丽的彩虹吗?让人感到是多么美丽和稀有。有道是:“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虹作为一种自然现象,是雨后出现的彩色圆弧,是空中的小水珠经日光照射发生的折射和反射作用而形成的,是罕见的空中奇观。幻想中,诗人仿佛看到虹被大气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诗人把梦比作彩虹,可见作者之梦是多么绚丽多彩,多么地神圣美妙,也表明作者的梦是不断变幻的,是复杂交织的。“虹梦”,这也许是梦的最高境界,即便有时会破裂破碎,但经过时空的沉淀,会更永久、更华丽、更玄奥。到此作者由对景物的传神描写转到主要的思想情感的抒发上。

“寻梦”?笔者不禁反问,我们有没有梦。“梦”作为一种生理现象,是睡眠时由于大脑皮层的一部分没有完全停止活动或受其他刺激而引起的脑中的表象活动。梦境有美妙如意的,也有惊诧凶恶的,无论是美梦还是噩梦,都与人的思想有关,是人的思想意识在睡眠状态下的表象活动。而通常所说的梦想是指一个人在清醒状态下追求的理想,到梦里也能表现和实现,是谓“梦寐以求”。一个人从诞生下来伴随着感性和理性的发展会有成长成才梦、家庭美满梦、事业成功梦、生活幸福梦、健康高寿梦,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则有文明富强梦、繁荣振兴梦,不同的阶层、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团体、不同的人士都有自己不同的梦想,徐志摩当年也有自己的梦想,当然要勇敢地去探寻,“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表明作者不断地往更高的境界去寻找,且最后有很大的收获,“满载一船星辉”,这一船星辉就是那一个又一个的梦焕发出来的,有这些丰富的收获,该是多么自豪和高兴。所以诗人想在星辉斑斓里放歌,这寻梦之后的收获,那梦想一个一个地实现,就像夜空里闪闪发光的明星,是那样的壮观,那样的精彩,寻梦情结结出了一个个硕果,特别是想着自己学业有成,收获丰硕,不禁想要高声放歌。作者的思想感情在这里达到最高潮,豪情满怀,淋漓尽致。

“但我不能放歌”,念头又陡然一转,因为就要离开康桥,要告别了,“悄悄是别离的笙箫”,恭敬不打扰这里的美景,不去损坏每一个梦想,这种“沉默是金”的无言告别仪式,连夏虫也来主持,“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这一内敛的沉默情结,表达了诗人对康桥最隆重的告别礼。达到声息、神灵上的相通,人、物、景相合为一,默契而通达,作者对康桥的敬爱之情表达到了极致。

最后,“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和开头相照应,诗人洒脱、利索、干净的举止,再次展示了他的君子之态,表达了一个异国赤子对康桥的极大尊重和爱戴,圆了君子之梦,达到了人生之梦,的至高境界。

总之,整篇诗歌以追梦、寻梦为主旨,抓住典型景物进行描绘寄托,展现了人的梦幻情结,达到情景相融,人物相通的境界,难能可贵,不愧是经典的别离之作。

4.徐志摩《再别康桥》讲稿 篇四

《再别康桥》写的是诗人的离别愁绪,突出的感情是一个“别”字。诗歌重点写的“境”,则是康桥的康河。

一、说教材地位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再别康桥》,《再别康桥》是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第一册第一单元第二篇课文《中国现代诗三首》中的第一首。《再别康桥》是徐志摩最重要的代表作品,这首使诗人获得巨大声誉的诗作,感情真挚,形象生动鲜明,语言优美洗练。它以美的语言,美的旋律,美的物象表达了诗人对康桥的无限眷恋和那似清烟如微波般是离情别绪,犹如一首忧伤的小夜曲,轻柔舒缓,令人回味无穷。鉴于本诗的这些特点,我制作了带有蓝天白云,岸边垂柳,潺潺小溪等画面的课件,再配上轻柔的具有欧洲田园风情的曲子,首先为学生营造出自然景物与个人自由天性相融合的氛围,并以诵读法贯穿教学全程,使学生通过反复诵读感受其别具一格的意境之美,进而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二、说学生

作为高一学生,他们往往对那种纯粹的、原始的、本真的感情体会较肤浅,并且缺乏一定的鉴赏诗歌的能力,常常拿着这样一首诗歌,他们觉得很美,却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诗意美,无法品味诗歌的意境,所以我将训练学生诵读、鉴赏诗歌的能力,使得他们能够把握诗歌的独特意象,品味诗歌的意境,领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中对学生的素质要全面发展的要求,我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德育目标。

知识目标:

1. 了解徐志摩的生平简介和这首诗歌的写作背景

2. 咀嚼诗歌语言,把握诗歌意象,体会诗人感情

3. 感知《再别康桥》的建筑美、音乐美、绘画美

能力目标:

1. 继续训练学生诵读诗歌的能力

2. 培养学生通过意象鉴赏诗歌的能力

3. 通过学习这首诗歌,了解现代诗的特点

德育目标:

1. 鼓励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活中的人情美

2. 培养学生发现美,感知美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读诗趣味

四、说教学重点

1.感受《再别康桥》内容上的诗意美和人情美,品味其艺术上的“三美”即:绘画美、建筑美、音乐美

2.把握意象的含义和作用,品味诗歌的意境

3.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五、说教学难点

1.从诗歌的意象和形式等方面入手赏析诗歌

2.把握诗歌的意象,品味诗歌的意境

六、说教学方法

诵读法:诗歌是情感的艺术,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多诵读将有助于学生很好的把握诗歌内容,理解诗人感情,从而使学生获得自我的情感体验,与诗人发生情感上的共鸣,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同时,诗歌的语言是独特的、优美的、精练的,诵读也有助于学生品味诗歌的语言美。

拓展阅读:《再别康桥》扩写

我轻声慢步的离开,犹如我轻声慢步的来;我轻轻的挥着手,任由衣袖在风中摆动,彷佛在跟那西边的云彩道别。

金光闪闪的柳树,我在那河畔边,像是那夕阳中娇柔的新娘,波光里映着那柳树倒影之美,在我的心头如水流波动般的荡漾!

绿油油的荇菜,实湿软的泥土上,水草再水中随波款摆!在康河柔柔的水波里,我跟心只是那其中的一条水草,只因能深深得受到它的浸润…….

那榆荫下的一水池,不是清澈的泉水,而是天空中那美丽的彩虹,揉碎在浮藻间,将沉淀着那代表一国游子般彩虹似的梦!

阿~寻找那梦想!就好像称着一只长长的竹竿,向青草更青绿的地方往上游撑去,又好似满满的星辉载满于整船,并在闪耀的斑斓空中吟曲唱歌…….

但是,我难过的不能一同唱歌,悄悄就像代表别的音乐;仲夏的虫儿不再吱吱啼叫,好似为我沉默,沉默笼罩了整个康桥…….

我轻声慢步的离开,犹如我轻声慢步的来,我挥了挥那随风飘逸的衣袖,布袋走任何充满回忆的云彩…….

第三度来到了康桥,心境不同,立场也有了不同…….

傍晚时刻,独自一人来到康河河畔,未通知任何一人,就像当初的我一样,抛下一切地、孤身一人地、毫无预警地闯入这美丽的康桥.漫步康河的河畔,沿着时间的脚步,脑中浮现着记忆中的康河的美…,一直回想着,品尝着那似彩虹的回忆、那短暂又绚丽的美梦…,如果可以,我愿我是康河中的一条水草,沉醉康河的柔波里,永远在也不要醒来.如果可以,就让我在榆荫下醉倒,梦着我还是从前的我、那潇洒的我、不顾一切最真的我…,永远再也不要醒来…….

「梦」,不再完整,而是破碎的梦,沉淀在康河河底,沉淀在我心底,似沉封的.美酒般,酝酿愈久愈美,而康河的美、康河的回忆,永远都令我深深地眷恋.

在一次的因缘际会下,那是偶然,却是上天的注定,注定我的快乐是如此的短暂.夜晚到来了,我是否该走了,离开这充满回忆的康桥,星光满天,在这寂静的康桥夜晚里,一切是那么地和谐,听不到一处虫鸣声,好似为我的别离而庄重,今晚的康桥是悲伤的,为我的人生感到惋惜,而我带着这份惋惜,即将告别这回忆的康桥.

再次与康桥相见.

岁月流逝,人事已非,景物依旧.

康桥是这样优美,康河是如此温柔.河畔低垂的金柳,像新娘,在夕阳中娇羞的不敢抬头;那一抹艳影,荡漾在波光里,更荡漾在我的心头.康河的柔波,那似母亲的包容,情人的爱抚,抚慰我的身心.我甘愿做一条水草!在软泥上,随波摇摆起舞.而浮藻间,沉淀的是,揉碎的彩虹,名叫「梦」的彩虹.

傍晚,我独坐在舟上,那满天的星辉辉映在舟上,我不禁放声高歌.但现在,我不能,因为我即将离别.那悄然的沉静是别离的笙萧,似乎在演奏一首无言的乐曲.树上的夏虫也随之沉默,只为我的离别.倘若,惟有沉默方能将我的深情诉说,那么我愿意沉默.康桥啊!今晚的你是否也是沉默的呢?为我.

伴随着黑夜寂寥,最后一次,我回头凝望.

5.徐志摩再别康桥课件 篇五

语文课件中,徐志摩《再别康桥》是重要的一课,也是值得赏析的一首诗作。

再别康桥

作者: 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

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赏析

徐志摩是代末到30年代盛极一时的“新月派”主将。他的诗,流动着内在的韵律和节奏,情感真挚充沛。诗人闻一多20年代曾提倡现代诗歌的“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建筑的美”,《再别康桥》,可谓是“三美”的范本,堪称徐志摩诗作中的.绝唱。

《再别康桥》是一首委婉柔美的抒情诗,一曲优雅动听的轻音乐,无不感动着每一个赏诗者。徐志摩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其间他于婚外爱恋林徽音。1928年秋,徐志摩再次旧地重游,千缕柔情、万种感触,涌上心头。看到这康桥美丽的景色和从前一样,而自己苦苦追寻的恋人,却不能相伴在一起,这种“桃花依旧,伊人不见”的缕缕情思,顷刻间融汇在康河里,也驰骋在诗人的想象之中。康桥,不仅是诗人求学的场所,更是诗人冲破封建婚姻的束缚,追求真正爱情的地方,他在这里和林徽因相恋,渡过了他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而康桥时期正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诗人在《猛虎集·序文》中曾经自陈道:正是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他后来曾满怀深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康河在徐志摩的心中,永远是不能忘怀的爱河,与其说康桥给了他诗的源泉,不如说是爱情打开了他诗的闸门。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起笔就用了一句倒装句,“轻轻的”放在句首,看似淡淡地起笔,却蕴藏了诗人深深的“康桥情结”,诗人对康桥的爱恋,对昔日爱情生活的回忆,以及对眼前无奈的离愁,表现得真挚、浓郁、隽永。给人以及其深刻的影响。诗人再次面对康桥美丽的景色,林徽音那纯净优雅、婷婷玉立的形象,久久地在心头荡漾,就像眼前“那河畔的金柳”,也是他梦中的新娘。有情人终究未成眷属,而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隐喻中,我们感受到了诗人对真挚爱情的渴望,想象着诗人携恋人一同泛舟康河,柔情似水的情景,萌生甘愿做一条水草,静静地享受在爱的柔波里。诗人在康河边的徘徊,不正是这种追寻的一个缩影吗?

诗人的心是浪漫的,而现实终究是现实。我们不能不惊叹,诗人的想象力和丹青妙用的笔力,“那榆荫下的一潭,”明明是清泉,诗人却用了远取譬的手法,偏说是天上虹。清泉是清纯的、伸手可触的意象,而天上虹是斑斓的、永远是渴望不可及的形象,而此刻的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即便如此,诗人并没有放弃,而是“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胡适说:“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梦想这三个理想的条件能够会合在一个人生里,这是他的‘单纯信仰’。他的一生的历史,只是他追求这个单纯信仰的实现的历史。”(《追悼徐志摩》)

6.徐志摩再别康桥读后感 篇六

母校微笑着拥抱着一代又一代青年人的梦想,激励着一届又一届学子的抱负,也抚慰一年又一年桃李开落的惆怅,母校永远年轻。

今天,我挥着激动的心情阅读了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这首诗徐志摩作于1928年11月第三次欧洲之行的归国途中。当年7月底,作者重游康桥,往日在那里度过的幸福时光又重新回到心头,但是因为当时要急于见一个英国朋友,没有时间记录自己的感受。直到11月他从法国马赛归国,才记下了这段精神之旅。全诗以优美绝伦的意境,清新华丽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幅流动的画面,再现了剑桥的柔美,细致入微地表现了诗人对母校的深深爱恋。其中的诗句更是让人深有感触。

《再别康桥》开头的几句,它就把我的三魂六魄都摄了去。感怀着它给我的清幽的美和伤感的情绪。诗人的才情,诗人的多愁善感就如徐徐飘来的杨絮,平素中夹着深蕴,浑然天成。在你随心所欲中体味它的空灵、轻快。作者对剑桥大学的爱,对那读书生活的印象,挥之不去,萦萦于心,此中真情,此中真意,如何表达?这就莫过于康河了。“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康河周围的一草一木,成了作者感情发泄的寄托物。正因为作者情之所致,所以就连河畔的金柳也成了新娘,“自己”还情愿做水草。写到这里诗人心头“荡漾”起了一阵阵不可抑制的柔情。“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诗人澎湃的感情,在此达到了高潮。你看,“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做一条水草!”永留在他心爱的康河。

“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此处的那一潭水,不再仅仅是一潭水,而是诗人美好情怀的溶合物。是斑斓多彩的,是有丰富内涵的。“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多么美好的意象,多么炙热的表白。“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现实与梦想,现在与过去,已如过眼烟云,飘然而逝。“我”极力的追怀,“我”想拥有那烂漫、甜蜜的生活。然而,当年的快乐、欢欣如今却化作了一片沉默,是再也找不回来了。早期热烈的罗曼蒂克,如今已变成了轻烟笼罩般的伤感。不用送行,不用洒泪告别,甚至也“不带走一片云彩,”只是“轻轻的来,”“悄悄的走“,但是,康河的美妙、清幽,将永远在诗人的心胸里长存,诗人的灵魂早已经和康桥融为一体了。

徐志摩作为伟大的诗人,对于自己的母校都那么热爱,我们作为母校中平凡的一员,我们应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好好学习,为母校争光,让母校以我们为荣。

7.《再别康桥》的解读角度 篇七

一、课例互鉴:鉴赏的多元角度

(一)目标:生成主题和预设主题

郑逸农的教学目标是依据其“非指示性”教学理念而设定的,由学生来设定学习目标可指出教学内容存在很大程度的不可预设性。表面上来看,他的确未设定教学目标,但实际上,教什么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可以预设的。从教学过程中我们看出学生最终确立的学习目标也基本围绕着诗歌的意境与情感两个方面展开的:如学生确定的学习主题是“语言,意境,情感,构思”,重点讨论的五个问题是“开头的‘轻轻’与结尾的‘悄悄’能不能对换?”;“为什么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有什么深意”;“作者留恋康桥,为什么‘不带走一片云彩’?”;“笙箫是一种乐器,为什么‘悄悄’会成为‘别离的笙箫’?”这些主题词的确立与教学过程的的展开都是为品味诗歌所表达的情感与意境服务的。

说到《再别康桥》就不得不提新月派的三美(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理论,徐志摩作为新月派的主将,将这一诗歌主张完美融合在诗歌之中,不少教师以此为核心确立教学目标。目标基本确定为:“大三美”即诗歌美、诗人美、诗情美;“小三美”即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让学生在读美、谈美和品美中真切地走进康桥,体味徐志摩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感情。[2]如此确定教学目标,较为常规,也易于达成,但封闭了学生阅读的“原初体验”,忽略了郑逸农教学中与之配套的重要措施即“抓住转身即逝的灵感”。

(二)方法:生本主线和理论主线

郑逸农的教学方法体现了其“把人当做人”的核心命题和“二不”和“四自”的精神内核。从学生提问,学生解答,学生作课堂总结,教师提供阅读体验作为学习参照到谈自己的收获与感受。从学生的心得体会当中可以看出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在哪,教学目标是否达到,学生的学习兴趣侧重在哪些方面等,这一环节既不占用过多的课堂时间,又可以很有效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也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郑逸农认为其“非指示性”教学的最大价值,或许就在这里。它是对学习个体的最大尊重,是对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最大激发。它缩小了教师的指示性,扩大了学生的自主性。以“三美”理论作为教学主线也有其优势,能更深刻地体会到《再别康桥》一诗的格律体特征、音乐化的追求以及徐志摩诗中所显现出的“完美的形体”以及“完美的精神”。但这种单向指示的教学方式和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不免埋没了学生自定主题时展现出的“完美的自我”。

(三)环节:认知递进和板块并行

环节的设置要突出教学重点,每个环节都有所要完成的任务,环节之间要有承接关系,有梯度,充分串联教学重点,使教学过程向着纵深方向发展,也就是教学过程。对于诗歌的教学过程,很多教师会分为背景介绍、诗歌鉴赏、朗诵等几个环节。郑逸农这节课的教学步骤为:学生自读进行原初体验;确定学习主题,根据学习主题,进行研讨欣赏;学生提出问题进行讨论,教师补充提问,课外迁移;学生做课堂总结。大体脉络可以概括为学生从零认知到深入分析文本。例如在“初读体验”环节中,先用备用纸记录,要求做到真诚、细腻、个性化(三个要求逐级提升),培养了学生对文本的感受力,也锻炼了学生有感即发、真情行发的能力。格律诗的特点对学生的文学素质可以说是一种极大的挑战和锻炼,在“三美”教学的过程中,使学生发现并体会诗歌的意境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进而唤起学生的审美需求,能够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再别康桥》的形式、意蕴以及音乐性是完美统一的,音乐、意境、绘画、建筑几个板块教学之间也应是平行并重的,体现在课堂结构中,就更倾向于并列的板块式教学。

(四)朗读:有梯度的和有针对的

在郑逸农《再别康桥》教学案例中,共进行了四次朗读,并且每次老师都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朗读:前两次是初读,问题是用一句话概括原初体验;第三次是思考学习主题;最后一次研读,分析学习主题,这次阅读用了整整十分钟。虽然这节课的朗读次数相对较少,但每一次的朗读都伴随着问题,比较有效。而且从所提出的问题来看,问题是带有梯度的,所以四次朗读也是有层次有梯度的朗读。在以“三美”为切入点的教学设计中,朗诵环节毫无疑问是针对于“音乐美”研读时的重要元素。《再别康桥》这首诗在整体上体现出一种柔缓、和谐的音乐性特征,读到“轻轻”“悄悄”“油油”等叠词时,诗歌的韵味油然而生,依依之情跃然心头,对于诗歌的韵脚,注意诗歌排列上回环复沓的特点,诗歌四行一节,诗行音节和谐,参差中押韵错落有致,在唯美的朗读中,音节的律动感敲打着每一个倾听者的心扉。不论是有针对的引读还是有梯度的悟读,都旨在学生感情得到升华,体验自我感知与特定文本的交往过程。

二、彰显人文:选择的价值导向

(一)基于选文定角度

“非指示性”阅读教学主要呈现的是生成性目标的取向。由于“非指示性”阅读教学的课时多、耗时长,教师不可能将每篇课文的各个环节上足、上满。应根据选文类型的不同、教学目标取向的不同而定。即对于诸如《再别康桥》这样语言优美、意蕴深厚的“定篇”类选文,教师可以按照“非指示性”阅读教学的“二不”常式流程上。如学生在确定学习主题的过程中:“首先把作品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值得学习的主题都列出来,内容如(真挚的)情感、(深刻的)主题等,形式如(优美的)语言、(巧妙的)构思等。”[3];而承载着传授基本知识、基本概念的“例文”类选文,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则由教师来明确设定和直接传授,但是仍然要坚持“非指示性”阅读教学的理念中师生平等、真诚对话、自主成长的核心原则。新月派则始终主张本质的醇正,技巧的周密和格律的谨严,《再别康桥》完美的诠释了新月诗派的美学观点,因此,对于本诗的鉴赏角度,“三美”理论与“非指示性”可以互相参照,融为一体,各补所短。

(二)基于动态去指示

“非指示性教学”在关注学生的自发体验的同时要加强教师对课堂教学的介入,即教师要适时处理好“有为”和“无为”的关系,基于动态去指示。“无为”就是尽量的少为,以至不为而达成目标。然而追求少为、无为必先始于有为,有为是追求无为的过程。“不指示教学目标”、“不指示问题答案”,强调了教学的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动态产生,强调了学生的体验性和理解的多元性。王荣生先生认为:“‘教学目标’从操作上讲,关键倒不在于由谁提出,甚至也不在于怎样提出,关键是要合适,要具有较高的语文教学价值。什么是合适,什么是不合适,取决于老师在现场作怎样的判断。这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有很高的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讲,老师的确要关注语文教学非预设的一面,但整体方向,应该是努力扩大预设的范围”[4]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无为和有为的智慧,课堂上,教师可以是一个用星火来燎原的火把,可以是一个穿针引线的向导,但绝不是庖丁解牛的操作者。无为并不是放任自流,不是事事无为、时时无为,而是要抓重点、抓主要矛盾,于大处、要处显其为,该有为时则有为,该无为时则无为,教师在课上该启发时就启发,该纠正时就纠正。

(三)基于素养来反思

如果说从“三美”理论角度进行文本解读有益于学生系统地学习《再别康桥》作为新格律诗的经典性,即其音节的抑扬顿挫,声调的回环反复,格式的整合对称,词藻的柔美精炼,获得语文素质的提升,那么,“非指示性”教学不仅仅是语文素质的培养,还涉及心理品质的完善。面对我国中学生语言表达薄弱、词汇贫乏、积累不够的现状,“非指示性”教学的背后,隐藏着每一个学生语言能力的自我提升,从初读体验的有话想说、确定主题的整合语言、研读欣赏的言语训练到反省结语时的斟酌取舍,形成了从感性到思维到语言到素养的提升。那么,究竟什么样的课才是语文课,究竟什么样的解读角度才是最好的解读角度,首先,必须要有扎实的语言学习,在《再别康桥》中,无论哪一种角度,都要求学生分析品味“轻轻的”、“悄悄的”、“沉淀着彩虹似的梦”等语言以及诗中的众多值得玩味的意象;其次,要学到“运用语言的本领”,不论是“三美”理论的创作技巧还是从初读体验到最后总结的自主流程,都应该让学生学习掌握文章技法,通过创作环节来学习运用语言,不能“集中于文本内容和精神层面,却始终徘徊于文本语言之外。”“语文教育,首先要把学生教育成有语文特质的人”[5];最后,聚焦文本解读的语言表达形式,品味格律诗中完美浑融的艺术表现形式,了解徐志摩的诗美主张与单纯信仰,体会他在感情潮起潮落中所表现出的爱、自由和美。

文本解读角度的选择不是随意的,而是一个由选文、学情、价值取向交互影响着的多元机制。在《再别康桥》“三美”理论与“非指示性”两种课例的对比关照下,基于二者各自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环节以及侧重点,需要凸显出二者从不同解读角度所呈现出的优势与特点。“彰显人文是‘非知识性’阅读教学在内容选择上的根本价值导向”[6]。因此应力求将文学理论融合到张扬学生的自我需求、唤醒真我的教学过程、实现自我的教学目标中,让学生立足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学到“运用语言的本领”,并聚焦于文本艺术性的表达,把学生教育成真正“有语文特质的人”。

参考文献

[1]郑逸农.“非指示性”语文教育初探[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5.

[2]韦丽.离歌一曲笙箫意情牵三美荡涟漪——浅谈《再别康桥》新“三美”教学[J].语文建设,2012(4):27.

[3]郑逸农,周晓天.《荷塘月色》“非指示性”教学设计[J].语文建设,2009,(11):31-33.

[4]王荣生.听王荣生教授评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74.

[5]郑逸农.对“泛语文课”的严峻现实应该有清醒的认识——兼答杨先武老师《究竟什么样的课才是语文课》[J].语文教学通讯,2013(6):28.

8.徐志摩《再别康桥》的赏析 篇八

《再别康桥》是徐志摩最有影响的作品之一。

这首诗意境优美,情感深挚含蓄,诗思精巧别致。诗人以康桥的自然风光为直接抒情对象,采取间接抒情的方式,寓情于景,人景互化。通读整首诗,无一处不是在写景、又无一处不是包含着诗人那淡淡的离别愁绪。诗的第一节:“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轻轻地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行文看似洒脱,实则是无奈与惆怅:诗人知道,康桥的美景是永存的无法带走的,改变的是人的心境,失落的是曾经的梦想,而带走的只是那份似淡实浊的眷恋与忧愁。往下,诗人运用比喻,将金柳看成是荡漾自己心头的新娘,甚至他甘心做康河里的一条水草,“油油的在水底招冶。第四节中,是清泉倒映了天上的彩虹,还是天上的彩虹融入了清泉?那种“月光如水水如天”的意境开阔而悠远,正如诗人那淡淡的却又无处不在的愁情。那绚烂如虹的梦早已揉碎、沉淀在其间诗人轻轻地吟哦也许正是对往日康桥理想的一种悼念?情感在每一个意境中不断升华至高-潮。如果说诗的前四节描写的是自然之景,而到了第五节则回忆人的活动。诗人仿佛看到往日的自己长蒿漫溯,在康桥寻梦的情景,那时的自己是怎样的意气风发啊,现实中的诗人禁不住也要放歌了——但他不能放歌,因为要离别,因为离别时是满心的不舍与惆怅。唯有沉默才是今晚的康桥,诗人的心境,如一张拉满弦的弓,箭未离弦,便被人活生生的抢了去,那淡淡的思绪曾有瞬间的高涨,但这高涨又在瞬间消失了,正如他悄悄地来,呼应了开头。诗作的情绪线索是:淡淡的.哀伤——逐渐升华——高涨瞬间——回复淡淡的哀伤,在这样的线索中,整首诗情与景浑然一体。而诗人构思之精妙体现于取裁的巧妙。诗的开头:“轻轻地,我走了”诗的结尾:“悄悄地,我走了”两个一前一后的“我走了”,说明诗人截取的是“走”这一瞬间,而并非从来到走这一个较长的过程。这一瞬间已在诗人心中永远定格,诗人的一系列情感与他所描绘的康桥的一切意境都在瞬间中完成。瞬间便是永恒。也许,这也正是《再别康桥》这首诗在众多的离别抒情诗中脱颍而出,为世人所喜爱,经久不衰的原因。

风平浪静,踏上归国的船只,行驶在浩瀚的大海上。这时候徐志摩会想些什么呢?

毕竟那是他曾留学的康桥,留下了他美好的回忆。在夕阳下,他走在河畔,看着那柔情似水的柳树,似乎如同夕阳中的新娘,望着水中的倒影,荡漾在心头。在徐志摩眼中那康桥的柳树是如此娇媚,而那柔波里的水草又是如此动人,那康桥的一切都是如此美好。在那里徐志摩又留下了七彩的梦。不远万里踏上征途,到康桥留学,为的就是学有所成,提高自己的水平。但奔赴康桥后,却发现康桥如同梦幻一般美丽,“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的彩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康桥的一切事物就连那榆荫下的一潭,都沉淀着作者彩虹般的梦。可见作者对康桥是情有独钟。

但作者此刻不是奔赴康桥,而是远离它,带着对康桥美好的梦,渐渐离去,回首康桥,渐渐远去。美好的梦,轮廓渐渐模糊,只变成了一点,便也不久消去。回想起曾在康桥度过的那段美好时光,现在却要骤然远去,留下的是无比的惋惜和忧愁。

或许作者不是为了写愁,只是为了安慰自己,留下纪念而写下这首诗。但从文中却表现出那样的洒脱和宽广的境界。挥手作别,那是作者的不舍。“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又是何等洒脱,没有儿女情长,没有泪沾衣裳,有的只是挥手告别云彩的潇洒与自然。

9.《再别康桥》分节赏析 篇九

《再别康桥》这首诗较为典型地展现了徐志摩诗歌的这种风格特点,表现了一种带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下面是《再别康桥》分节赏析,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再别康桥

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第1节,点明全诗的主旨,这一次“再别康桥”,不是告别母校,不是告别友人,旨在“作别西天的云彩”。

连用三个“轻轻的”,反复吟咏自己只身悄悄地来到康桥,想要悄悄地和“西天的云彩”话别。“云彩”是美丽的,也是虚无飘渺的,诗人临别康桥有什么悄悄的话儿不事张扬,只能独自向“西天的云彩”倾吐衷肠?诗开头即把我们带进了一个虚无飘渺、迷茫朦胧的境界。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第2节,写柳树的倒影。

在那四、五月间的艳丽的黄昏,夕阳的余辉把康河岸边的垂柳镀上了一层金色,那婀娜多姿的柳条儿随着柔风轻轻地摇晃,宛若一位娇艳柔美的新娘。美丽的倩影倒映在粼粼的波光中,这波光里的艳影在水中荡漾,也在诗人的心头荡漾。

这一节写的是诗人对往昔美好的回忆,在文字里,在诗句中,浸透着诗人甜蜜的眷恋和无限的喜欢。这是什么样的一种情感呢?诗人没有明白地告诉读者。但从“金柳”、“新娘”、“艳影”这几个词来看,那一定是一段非常美好的回忆,也许或多或少和女性有关联吧。

软泥上的青荇(1)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注](1)青荇:绿色的水草,荇,xìnɡ。

第3节,写康河的水草。

在康河细腻光滑的软泥上,散布着绿油油的充满生机的水草,它们随着清粼粼的水波在水底招摇,“招摇”即“逍遥”,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绿油油的水草在清澈的水底,自由自在地摇晃着身子,乐吱吱、笑呵呵,好像天真活泼的小精灵快乐逍遥!在这仙境般的地方,诗人心为物役,物我两忘,情愿做一条康河清波里的水草。作者通过“招摇”一词,把水草人性化了,生动地写出诗人理想中的自由,而“甘心”两字,也正写出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留恋。

那榆阴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第4节,写榆阴下的清潭,即拜伦潭。

康河的上游,河身曲折多弯,那里有闻名的拜伦潭,传说当年英国著名诗人拜伦常在那儿游玩,诗人在剑桥读书时也常来这里游玩。在这一节诗里,诗人完全超脱了现实而进入了幻境:那浓阴覆盖着的潭水,不是纯净无色的清泉,而是五彩缤纷,斑斓多姿的“天上虹”;可惜它“揉碎在浮藻间”,这“彩虹”,就是“沉淀”在诗人心灵深处的“梦”。这“梦”像“彩虹”,很美;但是它“揉碎”了,又很凄楚。

读这一节诗要注意“沉淀”一词。“沉淀”,意即这是过去的而且积淀在心灵的最深处,那“彩虹似的梦”就是长久以来隐藏在诗人心灵深处的秘密。读到这里,我们终于明白,原来,《再别康桥》是诗人心灵的“放歌”,是诗人“隐私”的“曝光”。诗人的“隐私”是什么?是美好的理想破灭了,还是绚丽的爱情化为了泡影?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第5节,写康河泛舟。

康河是美的,在夕阳西下的时刻,驾一叶小舟,撑一支长篙,穿过垂柳榆阴,划破水中的霞光彩虹,船儿便缓缓地向着青草更青处漫溯。那“青草更青处”是一个什么样的神奇梦幻般的境界?为什么令诗人那么神往?诗人没有明说,让我们展开想象,同诗人一道去尽情地享受吧。当晚上归来时,天上星光灿烂,水中星火闪烁,连小船儿也载满了一船星辉。波光与星光交相辉映,诗人满载而归,情不自禁地要“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读这一节诗要特别留意“寻梦”二字,它是本节诗的“眼”,也是全诗的“眼”。此时此刻,诗人的心灵也在康河里“泛舟”,追寻着当年在康河里度过的美妙时光。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意即向心灵的更深处追忆,他终于寻回了那“沉淀”在心灵深处的彩虹似的“梦”。诗人在梦幻中、在回忆中“满载一船星辉”,那“揉碎” 了的梦“破镜重圆”,诗人陶醉了,忘情了,他沉浸在斑斓的梦幻里,情不自禁地要放声高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1);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注](1)笙箫:shēnɡxiāo,管乐器,这里代指乐曲。

第6节,在“追梦”中诗人忘情了,以至于高声“放歌”,但诗人由梦幻回到现实,猛然觉醒“我不能放歌”。

为什么“不能放歌”?这是“沉淀”着的“梦”呀,这是积淀在心灵深处的隐私呀。“悄悄是别离的笙箫”,诗人要“别离”什么?要“别离”这“揉碎”了的“梦”。现在诗人把“梦”“寻”回了,那是甜甜的,他要独自享受,那是酸楚的,他只能独自吞噬。这静悄悄好比“别离的笙箫”,一个人静悄悄地沉思默想,在沉默中体味着别离的滋味。就连青草丛中的夏虫似乎也体会到了这离别之情,也为他保持沉默。往日欢愉喧哗的康桥,也与他心气相通,今晚沉默了,一切的一切都为诗人别离那“揉碎的梦”而沉默了。“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无声胜有声,诗人无声的告别胜似有声的笙箫。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第7节,跟开头呼应。

首尾两节节奏相同,语意相似,仅变换几个词语,形成一种回环美。“不带走一片云彩”呼应开头“作别西天的云彩”。“云彩”是什么?读到末尾,我们不难看出,“云彩”就是诗人追寻的“梦”,“不带走一片云彩”或者说“作别西天的云彩”,就是不带走这个“梦”,就是要“别离”这个“梦”,去追寻他的新的“梦”。

拓展阅读:《再别康桥》读后感

暑假,悠闲中重拾徐志摩诗集,真的是给人一种美的享受,更是一种情感的释放,一种灵魂的洗涤,特别是那首《再别康桥》。“康桥”的清新淡雅,“康桥”的美仑美奂,饱醮深情的志摩以无限的眷恋,描绘的是一个令人神驰心往的清幽家园。那片片西天的云彩也是作者的挚爱。

“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轻轻地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这朴实无华的句子,带给人的是一种飘逸洒脱的感受。别具一格的用词,使诗的意境更为精妙地体现,贴切而生动三个轻柔的动作加上“轻轻地,轻轻地,轻轻地”,诗中淡雅的忧伤像毛毛细雨,润物细无声地渗透人的心肺。

再读《别了康桥》,开头的几句,它就把我的三魂六魄都摄了去。感怀着它给我的清幽的.美和伤感的情绪。诗人的才情,诗人的多愁善感就如徐徐飘来的杨絮,平素中夹着深蕴,浑然天成。在你随心所欲中体味它的空灵、轻快。作者对剑桥大学的爱,对那读书生活的印象,挥之不去,萦萦于心,此中真情,此中真意,如何表达?这就莫过于康河了。“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康河周围的一草一木,成了作者感情发泄的寄托物。正因为作者情之所致,所以就连河畔的金柳也成了新娘,“自己”还情愿做水草。写到这里诗人心头“荡漾”起了一阵阵不可抑制的柔情。“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诗人澎湃的感情,在此达到了高潮。你看,“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做一条水草!”永留在他心爱的康河。

“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此处的那一潭水,不再仅仅是一潭水,而是诗人美好情怀的溶合物。是斑斓多彩的,是有丰富内涵的。“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多么美好的意象,多么炙热的表白。“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现实与梦想,现在与过去,已如过眼烟云,飘然而逝。“我”极力的追怀,“我”想拥有那烂漫、甜蜜的生活。然而,当年的快乐、欢欣如今却化作了一片沉默,是再也找不回来了。早期热烈的罗曼蒂克,如今已变成了轻烟笼罩般的伤感。不用送行,不用洒泪告别,甚至也“不带走一片云彩,”只是“轻轻的来,”“悄悄的走“,但是,康河的美妙、清幽,将永远在诗人的心胸里长存,诗人的灵魂早已经和康桥融为一体了。

10.《再别康桥》考场版 篇十

正如我傻呼呼的来;

我悻悻的抬头,

作别校园的云彩。

那试卷上的题目,

是互联网中的新娘,

天书般的文字,

在我的心头荡漾。

精神抖擞的钢笔,

静静的在桌上睡觉;

在考场的宁静里,

我甘心做一条死狗。

那来回走动的身影,

不是梦中丽人, 是火眼金睛。

扫描在考场的每一个空间里,

粉碎着投机倒把的梦。

偷窥?写一张纸条,

向同窗里的弟兄求援,

满载一纸问号,

在患难与共中思考。

但我不能思考,

思考是勤奋者的爱好;

钢笔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天的考场!

灰溜溜的我走了,

正如我傻呼呼的来;

我发出一声感慨,

11.《再别康桥》原文和赏析 篇十一

原文: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树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赏析:

此诗是徐志摩最著名的诗篇之一,抒写了诗人故地重游,再别康桥时的情感体验。诗人在剑桥留学的两年中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追求个性解放的人生理想,追求“爱、自由、美”的生活理想,追求英国式资产阶级民主的政治理想。然而回国后,诗人屡屡受挫,曾经似“快乐的雪花”般的诗人,变成了“卑微”的“残苇”,发出了绝望的叹息。理想的幻灭更激起诗人对往昔康桥岁月的回忆与珍惜,诗人以这样的心绪再次漫步康桥上。因此诗歌反映的情感是复杂的,既有理想幻灭的感伤,更有对母校的挚爱、依恋,以及淡淡的离情别绪。全诗以三个“轻轻的”起笔,将至深的情怀幻化为西天的云彩,用虚实相间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幅流动的画面,构成了一处处美妙的意境,细致入微地将诗人情感表现得真挚、隽永。

12.《再别康桥》的解读角度 篇十二

《再别康桥》是徐志摩的一首经典诗歌,关于《再别康桥》的解读角度是如何的呢?

利用文学理论来关照语文教学是新课改呈现的特点之一,但用印证文学理论的方式来处理教学,不免局限了学生的想象空间和初读体验。在课堂的开始阶段介绍闻一多的“三美”理论,然后直接或间接地引导学生从语音、意向画面、诗歌结构来分别印证音乐美、建筑美和绘画美。这种教学安排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我们还应该注意到,在众多符合“三美”理论的诗歌中,《再别康桥》的独特性在哪里?这就需要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动态产生,需要体验和理解在文本解读中自主建构。特级教师郑逸农的“非指示性”教学回应了上述问题。其具体内涵是:“不指示学习目标,不指示问题答案,引导学生根据文本特点(内容特点和形式特点)和自身特点(认知特点、情感特点和心里动作特点),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确定学习目标,自主(或独立或共同)探究问题的答案,强调学习目标的自主性和差异性,强调问题答案的自主性和理解多元性。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观点去判断,用自己的思维去创新,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其核心命题是“把人当做人”,精神内核是上述的“二不”和“四自”。

一、课例互鉴:鉴赏的多元角度

(一)目标:生成主题和预设主题

郑逸农的教学目标是依据其“非指示性”教学理念而设定的,由学生来设定学习目标可指出教学内容存在很大程度的不可预设性。表面上来看,他的确未设定教学目标,但实际上,教什么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可以预设的。从教学过程中我们看出学生最终确立的学习目标也基本围绕着诗歌的意境与情感两个方面展开的:如学生确定的学习主题是“语言,意境,情感,构思”,重点讨论的五个问题是“开头的‘轻轻’与结尾的‘悄悄’能不能对换?”;“为什么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有什么深意”;“作者留恋康桥,为什么‘不带走一片云彩’?”;“笙箫是一种乐器,为什么‘悄悄’会成为‘别离的笙箫’?”这些主题词的确立与教学过程的的展开都是为品味诗歌所表达的情感与意境服务的。

说到《再别康桥》就不得不提新月派的三美(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理论,徐志摩作为新月派的主将,将这一诗歌主张完美融合在诗歌之中,不少教师以此为核心确立教学目标。目标基本确定为:“大三美”即诗歌美、诗人美、诗情美;“小三美”即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让学生在读美、谈美和品美中真切地走进康桥,体味徐志摩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感情。[2]如此确定教学目标,较为常规,也易于达成,但封闭了学生阅读的“原初体验”,忽略了郑逸农教学中与之配套的重要措施即“抓住转身即逝的灵感”。

(二)方法:生本主线和理论主线

郑逸农的教学方法体现了其“把人当做人”的核心命题和“二不”和“四自”的精神内核。从学生提问,学生解答,学生作课堂总结,教师提供阅读体验作为学习参照到谈自己的收获与感受。从学生的心得体会当中可以看出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在哪,教学目标是否达到,学生的学习兴趣侧重在哪些方面等,这一环节既不占用过多的课堂时间,又可以很有效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也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郑逸农认为其“非指示性”教学的最大价值,或许就在这里。它是对学习个体的最大尊重,是对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最大激发。它缩小了教师的指示性,扩大了学生的自主性。以“三美”理论作为教学主线也有其优势,能更深刻地体会到《再别康桥》一诗的格律体特征、音乐化的追求以及徐志摩诗中所显现出的“完美的形体”以及“完美的精神”。但这种单向指示的教学方式和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不免埋没了学生自定主题时展现出的“完美的自我”。

(三)环节:认知递进和板块并行

环节的设置要突出教学重点,每个环节都有所要完成的任务,环节之间要有承接关系,有梯度,充分串联教学重点,使教学过程向着纵深方向发展,也就是教学过程。对于诗歌的教学过程,很多教师会分为背景介绍、诗歌鉴赏、朗诵等几个环节。郑逸农这节课的教学步骤为:学生自读进行原初体验;确定学习主题,根据学习主题,进行研讨欣赏;学生提出问题进行讨论,教师补充提问,课外迁移;学生做课堂总结。大体脉络可以概括为学生从零认知到深入分析文本。例如在“初读体验”环节中,先用备用纸记录,要求做到真诚、细腻、个性化(三个要求逐级提升),培养了学生对文本的感受力,也锻炼了学生有感即发、真情行发的能力。格律诗的特点对学生的文学素质可以说是一种极大的挑战和锻炼,在“三美”教学的过程中,使学生发现并体会诗歌的意境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进而唤起学生的审美需求,能够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再别康桥》的形式、意蕴以及音乐性是完美统一的,音乐、意境、绘画、建筑几个板块教学之间也应是平行并重的,体现在课堂结构中,就更倾向于并列的板块式教学。

(四)朗读:有梯度的和有针对的

在郑逸农《再别康桥》教学案例中,共进行了四次朗读,并且每次老师都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朗读:前两次是初读,问题是用一句话概括原初体验;第三次是思考学习主题;最后一次研读,分析学习主题,这次阅读用了整整十分钟。虽然这节课的朗读次数相对较少,但每一次的.朗读都伴随着问题,比较有效。而且从所提出的问题来看,问题是带有梯度的,所以四次朗读也是有层次有梯度的朗读。在以“三美”为切入点的教学设计中,朗诵环节毫无疑问是针对于“音乐美”研读时的重要元素。《再别康桥》这首诗在整体上体现出一种柔缓、和谐的音乐性特征,读到“轻轻” “悄悄”“油油”等叠词时,诗歌的韵味油然而生,依依之情跃然心头,对于诗歌的韵脚,注意诗歌排列上回环复沓的特点,诗歌四行一节,诗行音节和谐,参差中押韵错落有致,在唯美的朗读中,音节的律动感敲打着每一个倾听者的心扉。不论是有针对的引读还是有梯度的悟读,都旨在学生感情得到升华,体验自我感知与特定文本的交往过程。

二、彰显人文:选择的价值导向

(一)基于选文定角度

“非指示性”阅读教学主要呈现的是生成性目标的取向。由于“非指示性”阅读教学的课时多、耗时长,教师不可能将每篇课文的各个环节上足、上满。应根据选文类型的不同、教学目标取向的不同而定。即对于诸如《再别康桥》这样语言优美、意蕴深厚的“定篇”类选文,教师可以按照“非指示性”阅读教学的“二不”常式流程上。如学生在确定学习主题的过程中:“首先把作品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值得学习的主题都列出来,内容如(真挚的)情感、(深刻的)主题等,形式如(优美的)语言、(巧妙的)构思等。”;而承载着传授基本知识、基本概念的“例文”类选文,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则由教师来明确设定和直接传授,但是仍然要坚持“非指示性”阅读教学的理念中师生平等、真诚对话、自主成长的核心原则。新月派则始终主张本质的醇正,技巧的周密和格律的谨严,《再别康桥》完美的诠释了新月诗派的美学观点,因此,对于本诗的鉴赏角度,“三美”理论与“非指示性”可以互相参照,融为一体,各补所短。

(二)基于动态去指示

“非指示性教学”在关注学生的自发体验的同时要加强教师对课堂教学的介入,即教师要适时处理好“有为”和“无为”的关系,基于动态去指示。“无为”就是尽量的少为,以至不为而达成目标。然而追求少为、无为必先始于有为,有为是追求无为的过程。“不指示教学目标”、“不指示问题答案”,强调了教学的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动态产生,强调了学生的体验性和理解的多元性。王荣生先生认为:“‘教学目标’从操作上讲,关键倒不在于由谁提出,甚至也不在于怎样提出,关键是要合适,要具有较高的语文教学价值。什么是合适,什么是不合适,取决于老师在现场作怎样的判断。这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有很高的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讲,老师的确要关注语文教学非预设的一面,但整体方向,应该是努力扩大预设的范围”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无为和有为的智慧,课堂上,教师可以是一个用星火来燎原的火把,可以是一个穿针引线的向导,但绝不是庖丁解牛的操作者。无为并不是放任自流,不是事事无为、时时无为,而是要抓重点、抓主要矛盾,于大处、要处显其为,该有为时则有为,该无为时则无为,教师在课上该启发时就启发,该纠正时就纠正。

(三)基于素养来反思

如果说从“三美”理论角度进行文本解读有益于学生系统地学习《再别康桥》作为新格律诗的经典性,即其音节的抑扬顿挫,声调的回环反复,格式的整合对称,词藻的柔美精炼,获得语文素质的提升,那么,“非指示性”教学不仅仅是语文素质的培养,还涉及心理品质的完善。面对我国中学生语言表达薄弱、词汇贫乏、积累不够的现状,“非指示性”教学的背后,隐藏着每一个学生语言能力的自我提升,从初读体验的有话想说、确定主题的整合语言、研读欣赏的言语训练到反省结语时的斟酌取舍,形成了从感性到思维到语言到素养的提升。那么,究竟什么样的课才是语文课,究竟什么样的解读角度才是最好的解读角度,首先,必须要有扎实的语言学习,在《再别康桥》中,无论哪一种角度,都要求学生分析品味“轻轻的”、“悄悄的”、“沉淀着彩虹似的梦”等语言以及诗中的众多值得玩味的意象;其次,要学到“运用语言的本领”,不论是“三美”理论的创作技巧还是从初读体验到最后总结的自主流程,都应该让学生学习掌握文章技法,通过创作环节来学习运用语言,不能“集中于文本内容和精神层面,却始终徘徊于文本语言之外。”“语文教育,首先要把学生教育成有语文特质的人”;最后,聚焦文本解读的语言表达形式,品味格律诗中完美浑融的艺术表现形式,了解徐志摩的诗美主张与单纯信仰,体会他在感情潮起潮落中所表现出的爱、自由和美。

13.再别康桥的写作手法 篇十三

《再别康桥》是徐志摩最重要的代表作品,这首使诗人获得巨大声誉的诗作,感情真挚,形象生动鲜明,语言优美洗练。

(一)、形神兼备,以形传神。

诗歌的第二节把金柳比作新娘,形似神肖,别致新巧。河畔垂柳,冰清玉洁,柔曼飘拂、夕照霞辉,给她镀上了一层金光闪闪的颜色,她多像一位长发飘逸、风姿绰约的新娘。她的玉树临风、婀娜多姿的倩影倒映在康河里,也荡漾在诗人的心河中,并激起层层的情感涟漪。面对此情此景,诗人怎能不心动神摇呢?爱恋康桥的一草一木,如同迎亲娶新一般,深情痴迷,徐志摩在这里决不仅仅是绘形摹态,他是传情达意,表达一份对康桥风光,对失落情意的眷恋、追恋。他爱康桥,更爱遗失在这里的情真意切的美梦!

(二)、情景交融,借景抒情。

诗歌的第三节描绘了一个意象“青荇”,是对第二节的补充和深化。在作者的心目中,康河的这些水草油光翠嫩,浓绿欲滴,充满着蓬勃向上的生机,它们似乎挥动着绿油油的手臂,向昔日的老友热情致意,又似乎在向人们炫耀它们生长环境的美好。表达着抑制不住的幸福感和喜悦感。它们能与这里的蓝天白云、绿树黄花、和风柔波、霞光桥影长久厮守,难怪诗人流连沉醉,心甘情愿做康河柔波里的一条水草。物我一体,物即我情,我情即物,诗人简直就是一条会思想、有情意的水草!这种描写类似于庄周梦蝶,物我两忘的情景,给人一种情真意切,不能自已的兴奋和喜悦,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三)、虚实结合,以实衬虚。

诗歌第三四节写“青潭”,先实后虚,虚实相生,青荇浮藻之间,荡漾着绚丽多彩的晚霞,波光潋滟、水天一色,如梦似幻,亦实亦虚,怎能不让人心向神往,如醉如痴!于是诗人乘兴撑篙荡舟,披星戴月,漫溯康河,去追寻遗失的美梦,去重温夕日的欢乐。星汉灿烂,星辉点点,诗人大有东坡泛舟赤壁时那种“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的感觉。他心花怒放,陶醉在这星辉迷人的夜色当中,禁不住引吭高歌,一吐回到过去,情不自禁的喜悦心情。这两节诗文围绕“青潭”展开行文,先把清潭想像成绝彩斑谰的梦,再由“梦”联想到以前寻梦的浪漫。眼前所见为实,联想、想像为虚,由实到虚,借潭写梦,融情于梦,借梦发感,以实衬虚,虚实相映,诗意地表达了诗人的浪漫情怀。

(四)、动静结合,以静衬动。

诗歌首尾两节都写到了“作别云彩”这一细节。前者显得飘逸高洁,依依难舍;后者则见感伤落寞,无奈决绝;“云彩”这一意象以静衬动,精妙入微的折射出诗人隐秘难言的复杂心理。云彩高洁秀美、宁静祥和,诗人视作朋友、知已,与他作心的交流:当年你或许飘浮在碧绿的草坪上空,装点着蔚蓝的天空,为我遮挡炎炎烈日,见证我痴迷康河、回归自然的诗心画意。如今,你远举飘飞,离我而去,我也带着割舍不下的眷恋,惆怅远你而去。永别了,飘逸的云彩。永别了,静美的康桥!

诗人具有深厚的古典诗词修养,深得“意象”三味。新诗写得象古诗一意象纷呈,韵[味无穷。的确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学习的好范本。立足诗歌,知人论诗,扣住意象展开联想分析,不仅可以体察诗情,洞悉诗人心声,还可以强化感情,提升我们诗歌鉴赏品味,这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拓展阅读:《再别康桥》赏析

这首《再别康桥》全诗共七节,每节四行,每行两顿或三顿,不拘一格而又法度严谨,韵式上严守二、四押韵,抑扬顿挫,朗朗上口。这优美的节奏象涟漪般荡漾开来,既是虔诚的学子寻梦的跫音,又契合著诗人感情的潮起潮落,有一种独特的审美快感。七节诗错落有致地排列,韵律在其中徐行缓步地铺展,颇有些“长袍白面,郊寒岛瘦”的诗人气度。可以说,正体现了徐志摩的诗美主张。

14.徐志摩《再别康桥》的赏析 篇十四

【学情分析】

现代诗歌较之于当代诗歌,思想内容比较容易把握。因为《再别康桥》是新诗中的名作,特别适宜朗诵,所以课堂上应少作分析,多多朗诵,进而把握诗歌的感情变化流程。

【教材分析】

对这首诗的理解有两种说法:一是作者为了躲避与陆小曼的感情纠缠,再次到英国寻找以前与林徽音的旧梦,聊作排遣,另一种是说此诗就是表达对康桥的留恋与热爱。教学中,可以根据文本写景抒情的特点,采用第二种说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徐志摩及本诗歌的写作背景;体会诗歌的意境,理解诗歌的主题;了解现代派诗歌的语言特点。

2、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感受作者对母校的眷恋之情和如烟似波的离情别绪。

【教学方法】

在熟读和背诵的过程中,深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欣赏诗歌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搜集徐志摩的生平资料。

【教学过程】

一、交流了解作者及时代背景(5分钟)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新月诗派的代表人物。他的不少诗作,神秘、膘胧、感伤、颓废的倾向明显,但也不乏语言清新、比喻贴切,具有轻柔明丽风格的佳作。选自《猛虎集》的《再别康桥》就以音节和谐、意境优美,备受读者们的青睐。

1931年11月19日,他搭“济南号”飞机从南京到北京,在距济南50里的党家庄,忽遇大雾,飞机触山着火,不幸遇难。

康桥=剑桥,想到了英国的剑桥大学,牛津大学以及美国的哈佛大学等世界名校。

作者徐志摩出身于富商家庭,笔名云中鹤。曾经在美国、英国留过学,回国后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与胡适等人成立了新月社,为新诗代表人物。用他本人的话说,在英国剑桥大学研究文学期间是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日子。这首《再别康桥》是作者在1928年第三次来到康桥后的归国途中写下的切身感受。很可惜,诗人在他35岁时乘飞机从南京去北平,途中飞机失事,不幸遇难,死于泰山脚下。

(设计意图:对徐志摩的个人经历的了解是感知诗歌真情的前提。)

二、整体感知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说说各自的初读感受。(2分钟)

(述说感受:只身悄悄来到和离开康桥时的情景,同时透露了难分难舍的离情,并且以轻微跳跃的节奏,衬托了缓步飘然而去的形象,……)

2、指名朗读,交流诗歌内容:

全诗以离别康桥时感情起伏为线索,抒发了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

第1节,连用三个“轻轻的”,实写只身悄悄来到和离开康桥时的情景,同时透露了难分难舍的离情,并且以轻微跳跃的节奏,衬托了缓步飘然而去的形象,给全诗定下抒情的基调。

第2节,写岸边柳树倒影在康河里的情景,浸透诗人无限欢喜和眷恋的感情。

第3节,写康河的水草,道出了诗人对康桥永久的恋情。

第4节,写榆树下的青潭。诗人融情人景,将留恋全都融入康桥的风光中。

第5节,诗人感情达到了高潮。他幻想着撑一杆长篙,泛舟到青草更青处寻他“彩虹似的梦”,“向星辉斑斓里”放声高歌。

第6节,诗人由幻想回到现实。悄悄吹奏别离的.签萧,在沉默中体味别离的惆怅。诗境依旧复归和沉浸于寂然。

第7节,跟开头呼应。“云彩”本来是不能带走的,然而诗人却说“不带走一片云彩”。这种夸张手法,表露出诗人不愿惊动他心爱的康桥的一片情意。这里,节奏相同,但以词句的变换融入更多的不得不离去的哀愁。至此,诗人把对康桥的“浓得化不开”的感情,于“沉默”、“轻轻”、“悄悄”中表现了出来。

(设计意图:了解诗歌内容的目的在于为下一步分析诗人抒发感情的方式、技巧,以及进一步理解诗人的感情夯实基础。)

3、自读诗歌初步感知诗人情怀。

(设计意图:初步立即基础上的再朗读可以加强学生对诗歌感情的理解。)

4、欣赏配乐诗朗诵。

5、自由朗读。

6、读交流诵读感受。

(感情变化:依恋──欢欣──陶醉──执着──激动──沉默──平静)

(设计意图:欣赏的同时学生会不自觉地与自己的朗读进行比较,从而进一步体味诗歌的感情为进一步研究诗歌的“三美”创造条件)

三、再读诗歌

完成练习:字词注音(青荇

榆阴

漫溯

斑斓

笙萧)

四、分析鉴赏──引导学生感受意象美

预设问题:

1、读了许多遍课文,大家除了能感受到诗人依依惜别的深情外,对于作者所描写的康桥有什么印象?

风光如画。

2、诗中的哪些景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

云彩,金柳,艳影,青荇,潭水,长篙,星辉。

这些事物都是柔美而抒情的事物。它们都已超越了它们的自然属性,浸透了作者对康河的永久恋情。而是融入了作者主观情意的意象。

五、再次朗读

找一位朗读水平较高的同学配乐朗诵,全班深入体会。

六、作业

上一篇:农业系统优化机关作风建设实施方案下一篇:2024年咨询工程师考试心得体会必过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