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诗歌

2024-12-02

民族诗歌(精选7篇)

1.民族诗歌 篇一

民族团结情(快板诗)

李春景

尼勒克县乌赞乡塔尔克特村,

有个维吾尔族农民叫亚森。

他与原36137部队军人龙学明,

30年前结下了民汉兄弟情。

亚森原是部队旁边的一户村民,

家里贫困出了名。

部队得知亚森贫困,

接济帮忙是常情。

龙学明当年是排长,

妻子王丽萍从昆明随军到驻地,

住房与亚森不远是近邻。

虽说语言不相通,

但两家相处感情深。

八三年四月的一个黎明,

王丽萍产下儿子腹部疼。

奶水清亮又稀少,

孩子瘦得骨突筋。

亚森与妻子帕提古丽,

知晓此事很同情。

为让王丽萍多补身,

每一天牛奶鸡蛋各备份。

抛下自家的六个孩子照顾邻,

舍己为人献真情。

常言道,

路遥方能知马力,

日久才能见人心。

为加深两家民族情,

亚森还为龙学明之子起个艾买提江的维吾尔族名。

这艾买提江,

常与亚森的六个孩子在一齐,

多在亚森夫妇照顾下长成人。

八八年,

龙学明复员回昆明,

走得匆忙未能与亚森去辞行。

一一年,

龙学明携妻回新疆,

寻找看望亚森一家喜重逢。

兄弟俩见面紧紧拥抱泪淋淋,

感动了在场所有人。

一五年,

昆明医院住着龙学明,

因肝移植手术出险情。

亚森获悉这不幸事心急如焚,

乡党委资助路费奔赴万里去昆明。

重症监护室里灯火明,

亚森抚慰着龙学明。

“扛住哟,兄弟,

我的好兄弟!”

声声鼓励发内心。

亚森夫妇打昆明探望汉族兄弟回到家,

消息像长了翅膀立马传遍乡村。

乡亲们争先恐之后慰问,

亚森成了当地民族团结的“大明星”。

去年八一建军节,

龙学明父子与亚森一家又重逢。

一大家子聚一齐,

热热闹闹特开心。

又聚餐来又合影,

民汉一家叙亲情。

龙学明之子汉族名字叫龙剑,

知情达理又聪明。

为延续这份民族情,

专程做面锦旗送亲人。

上写道:

“弘扬今生新疆母亲大爱,

传承父辈民族团结精神。”

这正是,

民族团结作见证,

不是亲人胜亲人。

胡吉尔台乡有个哈特乌孜尔村,

乔吉力加甫和他的妻子哈扎汗是名人。

义务照顾汉族孤寡老人朱兴德,

十八载孝敬无怨无悔传美名。

12月,

哈扎汗善行得报传喜讯。

“全国礼貌家庭”“榜上登”,

见到了习总书记还留了影。

全家从老到少喜欢腾,

也乐坏了哈特乌孜尔全村人。

故事追溯到1968年,

当年朱兴德只身从甘肃来到新疆此刻的村。

他一无故来二无亲,

靠替人放牧来维生。

朱兴德虽然是粗汉,

手头麻利脑瓜灵。

在与村民交往中,

蒙古语、哈萨克语学得精。

乔吉力加甫的父亲是热心人,

常把朱兴德请到家里喝茶吃饭当亲人。

朱兴德也是勤快人,

常帮他家干干农活看看门。

九七年,

乔吉力加甫的父亲因病去世,

乔吉力加甫没忘记他父亲的好友

――朱兴德这位单身人。

九八年春,

朱兴德老人身患重病,

几日没沾粒米星。

乔吉力加甫看到老人孤苦伶仃心怜悯,

立马召集全家做决定,

把老人接到家中照顾他,

让老人安度后半生。

孝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好传统,

无依无靠的老人必须要孝敬!

乔吉力加甫是小学教师,

知书达理全力支持妻子尽孝心。

常言道,

上辈积德下辈宁,

优良家风要传承。

乔家的四个孩子也孝敬,

常哄年迈的汉族爷爷开开心。

孩子们经常给老人买衣买鞋买点心,

真正把朱老爷子当成了自家人。

零九年的三月份,

乔吉力加甫大宴请。

又杀鸡来又宰羊,

邀请全村老人来为朱老做庆生。

七十大寿寿宴上,

老人感动得热泪滚滚。

夸说乔吉力加甫全家是好人,

还夸乔吉力加甫就像儿子一样亲。

乔吉力加甫妻子也高兴,

说朱老爹为家里带好运。

不仅仅孩子们全都上大学,

还都找了工作事业有成。

现如今,

朱兴德老人已融进蒙古家庭一十八载还挂零。

乔吉力加甫收养孝敬汉族老人的事迹家喻户晓,

传递着人间大爱心。

他们不愧是民汉一家亲的好典范,

他们不愧是全国礼貌好家庭。

衷心祝愿这户民汉组合的大家庭,

和和睦睦、

其乐融融、

幸福美满、

尽享天伦。

2.民族诗歌 篇二

关键词:艺术门类的“基因”,音乐与自然,民族精神,音乐与经济

有史以来所有的艺术都出自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域, 带有不同的风格, 而且按照各民族的信仰、风俗、生活理念和极其复杂的大文化的发展而发展。当这种风格一旦成为一种完善的艺术模式, 这种模式就成为该民族这一艺术门类的“基因”, 从此以后该艺术的发展都是围绕这一基因而发展的, 因此艺术就必然代表了该民族的精神, 该民族也必然以自己的精神去发展自己的艺术。本文就民族音乐的发展作一些探讨。

民族的音乐不能简单地分为先进与落后, 民族音乐的发展靠民族自尊心, 现代美学越来越清晰地验证了这一真理

人类在适应大自然的过程中, 由利用人声和能够发出声响的物体发出声响作为信号, 到运用不同的音高, 按照一定的节奏创造出一种“秩序”, 从此音乐的创作开始了。这种“秩序”是按照人们所在的民族和地域, 按照该民族和地域所面临的大自然对于他们的塑造, 因而长期形成的信仰、社会观念和对于音响、音高、节奏等的象征意义的赋予和理解来进行, 从而形成了该民族、该地域独具特色的音乐。因此, 某民族某地域产生某种音乐几乎可以说是大自然的造化。人类这种由原始的音响的实用, 到动物性的欢娱, 再到美的创造、表现与欣赏, 这中间经历了几千年的生灭与涅槃, 逐渐形成了各自截然不同的音乐体系。它如同“人的精神或人格, 尽管还有待于成熟和发展, 但它一开始就是一个统一体”。它同人格的形成一样, 一旦成为一个“原型”或曰“自性”, 它便如荣格所认为的那样“自性是统一、组织和秩序的原型, 它把所有别的原型以及这些原型在意识和情结中的显现, 都吸引到它的周围, 使它处于一种和谐的状态”。 (1) 音乐体系的形成如此, 各民族音乐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就不足为奇了。把西洋音乐的音阶中各音的关系和汉族调式音阶各音之间的关系进行对比就可看出, 同是七声音阶, 除诞生方法的实际差异外, 其观念上的差异是那么大。在西洋音乐中, “七、六、四、二各度是动音, 它们力求达到回到安静状态”。“动音被最近的静音所引, 故七度上行至主音, 第六度下行至属音, 第四度下行至中音, 第二度上行到中音或下行到主音。” (2) 第三级音和第四级音是半音关系, 第七级音同第八级音是半音关系, 第四级向下和第七级向上的导入性是最基本的概念。但在汉族音乐中“自殷以前但有五声, 自周以来加文武二声, 谓之七声。五声为正, 二声为变。变者和也” (唐杜佑《通典》) 。王仲皋在《琴学概论》中说:“殊不知五正音之外, 有变宫、变徵、清角、清羽 (即闰音) 四个偏音。” (3) 这些说法, 说明我国传统音乐中是以五声为主音。变宫、变徵不过是调式中的附助而已。除雅乐与清乐的音节不一样外, 各种调式音节排列也不尽相同, 而且变徵一般情况下不是向三级音靠拢, 而是有向徵 (五级音) 靠拢的倾向, 变宫也不见得一定“导”向宫音。并且, 变宫、变徵在一些如山西的民歌、河南的豫剧中还有明显的不确定性, 运用“十二平均律”是找不到这两个音的。从西洋乐同汉族音乐的异同, 可以想象世界各民族音乐会有多少根本性的差异。然而, 几千年来, 各个民族都用自己的音乐表述着自己的喜怒哀乐, 他们自己的音乐是其他音乐无法代替的, 当今, 随着现代信息的高速膨胀, 各民族间的音乐正在互相渗透和理解。西方民族的音乐正在越来越多地为东方民族所理解, 风靡全球的通俗音乐———爵士乐、摇滚乐恰恰来自被认为经济最落后、文化最原始的黑人民间音乐。

长期以来, 中国音乐一直被认为是一种“简单的音乐”, 然而谁也无法否认我国早在明代就由乐律学家朱载堉首创了值得骄傲的“十二平均律”;世界著名指挥家小泽征乐听了二胡独奏曲《江河水》后能够感动得流下泪水, 对中国二胡的表现力大加赞赏, 这足以说明中国音乐并不“简单”, 中国音乐作为世界上第一大民族的音乐, 是历史最悠久的文明的一部分, 它的存在就说明了它的合理性, 它的特点、风格和魅力是所有其他音乐都无法用其“复杂”来代替的。我们的民族是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 我们要学习所有民族的音乐艺术成果, 然而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使我们的音乐更加完善, 我们有资格说, 我们的音乐宝库是最博大精深的, 我们的音乐家应有信心、责任和资格使我们的音乐走出国门, 让世界各民族了解我们的音乐。同时努力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真正属于中国的音乐体系, 使我们的音乐成为其他民族学习的典范和攀登的高峰。

文化随经济的渗透而渗透, 我们需要的是民族气节

近百年来, 在我国文化的走向上有一种随经济的流动而流动的现象。经济基础对于“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在音乐的传播过程中显而易见。科学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 促进了艺术的规模化发展, 这是一个事实。然而我们也不能忽视, 很多纯正的民族音乐宝库却往往在苦难中积蓄。布鲁斯音乐的形成如此, 中国的许多著名民歌和优秀歌曲也是如此。我国的《义勇军进行曲》、《松花江上》等都不是出于繁荣盛世, 连年的战争和辱国之痛更是形成了百代流传的越剧。这些都足以证明, 经济的繁荣对于优秀音乐的诞生与发展并非绝对正比。

我们也应认识到, 世界音乐正在认识到我们的民族音乐有着几千年的文明史, 是一座最为丰盛的艺术宝库, 更重要的是我们是有着崇高的民族自尊的民族, 近年来我们民族风格的音乐屡屡在国际乐坛上获奖, 我们的民族乐团一次次登上国际音乐的圣殿, 获得世界音乐人的赞誉。我们看到, 技术和观念上的学习与引进, 正在像科学技术和体育事业一样, 使我们民族的音乐跃入世界的前列。

健康的民族音乐才可能走向世界音乐之林

改革开放的春风搞活了经济, 也为乐坛带来了新的生机。通俗歌曲的发展, 打破了我国只有美声、民族唱法的格局, 涌现了大批歌颂我们的时代、时代风尚和美好爱情的歌曲。如《亚洲雄风》、《青藏高原》等优美健康的歌曲, 丰富了我们民族的乐坛, 唱出了我们中国的气节。

笔者认为, 在当今这个政治局面宽松、艺术创作自由的大好形势下, 我们可以对艺术作各种尝试, 但作为有志于民族音乐大事业的工作者, 应该有一个明确的民族观念:先要了解你的观众是我们的民族, 你也是这个民族的一个成员, 这个民族真正的音乐内涵是什么, 审美情趣是什么, 他们需要你引导他们走向怎样的审美情趣, 你应该是清楚的。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决定了他们同其他民族一样崇尚高尚、光明、磊落、豪爽、健康, 并具有独特的对于含蓄、羞涩、理智等的审美需求。要弘扬我们的民族音乐、弘扬我们的民族音乐精神, 使我们的民族音乐健康发展才是我们的使命。

早有预言家预言:21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 各个领域都在验证这一预言的正确性, 把握时代的脉搏, 坚持民族的特点, 把一个世界最大民族的、最优秀的音乐体系呈献给世界人民, 这应是处在我们这个时代的中华民族音乐人的自信与自尊。

放马山歌

注释

1 C.S.霍尔、V.J.诺德贝著:《荣格心理学入门》, 三联书店, 1987年版。

2 该丘斯著:《和声学》, 人民音乐出版社, 1962年版。

3.民族诗歌 篇三

关键词:古代诗词 审美教学 语言之美 形象之美 情感之美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1)02-053-01

我国古代文学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从《诗经》到《楚辞》,从陶谢到“建安七子”,从唐诗到宋词到元曲到明清小说,高潮迭起,名家辈出,璀璨夺目,徜徉其间,令人心襟摇动,流连忘返。诗词以其精练的语言,优美的韵律,幽远的韵致,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精髓。

诗歌之美,美在文字,美在形象,美在情感,但是对于少数民族学生而言,由于受到时空和民族的双重阻隔让他们不能完全体察其中的美。加之我们教师的传统教学方法也过于注重语法教学而忽略了文字美的赏读;过于注重内容的理解而淡化了形象美的感动;过于注重固定化的授予而忽视了情感美的感悟,更加拉远了学生与古诗词间的距离,让学生们对古代诗歌的学习丧失兴趣,望而却步。

怎样让学生重拾兴趣,激发审美的感悟呢?我在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现在拿来与各位同仁共同探讨。

一、在朗读中体会语言之美

诗歌首先是语言的艺术,是由凝练生动的词句构建的精美建筑,是由抑扬顿挫的音节谱成的乐曲,是随着和谐悦耳的音韵徐徐展开的画卷。体会诗歌之美,应该先由语言入手。吟诵清唱是古人学习和鉴赏诗歌的常用方法,也可以作为我们引领学生步入诗歌殿堂的门径。

我所在的学校,藏族学生占绝大多说。他们在接受汉文诗歌是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排据,反而兴致很高。究其原因,是诗歌尤其是中国古代诗歌大都音节和谐,琅琅上口,易于记诵。所以教学中我便把朗诵作为基本切入点,起始阶段,齐声读,疏通文意,解决字音;深入学习阶段,边理解边朗读,感知文章内容;总结阶段,反复朗读,入境察情。

朗读也是一种再创作活动,需要通过适当的节奏和韵律,使听众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因此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朗读技巧是非常必要的。如果用单纯的讲授把这些停顿、重音、语气、语调的知识传达给学生,难免会抽象枯燥,建议采用示范美读的方式来贯穿。可以由教师领读,学生仿读;也可以由朗读得特别好的同学进行范读,教师点拨,学生领会;还可以借助著名朗诵家的朗读录音来辅助教学。名家的朗诵示范性强,并且在播放过程中,我们还可以不时提醒学生注意其中所采用的技巧,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朗诵有法多矣,但教无定法。为了让学生深入体会诗歌所传达的情绪,可以根据作品的不同风格配以不同的音乐。诗与音乐本来就有着密不可分的必然联系,很多古诗在创作之初就是为了配合音乐演唱的。恰当的音乐,可以充分调动情感。比如我为《秦风·无衣》选择了一首苍凉的古琴曲,为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选择了节奏急促的琵琶曲,为李清照的《声声慢》选择了曲折哀婉的二胡曲,意在把复杂多变的情感与悦耳动听的音律沟通起来,尽可能地将古诗中的“情”化为可作用听觉的音律,有利于学生披文入境感受语言文字的精妙。

为了促动学生多读多练,也可以引入比赛的形式,激发朗读的兴趣。高中生正处在青春期,大部分都有极强的表现欲,他们强烈的需要别人对他们能力的赞扬、肯定,给学生营造一个良性的竞争环境确实是很重要的。比赛可以以个人、小组的方式进行,由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爱的古诗,并鼓励他们突破课本的限制,选择课本以外的诗歌,同时带动课外的主动阅读。

“读”是古代诗词审美教学中最为关键的方法,它应该贯穿教学的整个过程,以求在朗读中把语言美、形象美、情感美融为一体,融会贯通。

二、借助多媒体设备感悟形象之美

如果说诗歌的语言体现着一种音乐性,那么诗歌的形象就具有极强的画面感。我们在阅读自己喜爱的诗歌时,可能都有过类似的感受,随着字句的流淌,头脑中会映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不自觉的走入到诗歌所营造的意境氛围中。诗歌中的形象倾注着诗人的理想,包孕着诗人的感情,因此只有真正理解了诗歌的形象,才能深入领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把握诗歌的形象,进入诗歌的意境,主要是通过想象。我所教授的大部分学生家住偏远山区,生活接触面狭窄,如何为他们的想象插上翅膀是我考虑最多的问题。

近年来,多媒体设备以其将文字、声音、图像、影像等融于一体,动态感强,信息量大的优势,被广泛应用在各科教学中,也可以成为我们进行古诗教学的重要教育手段。在教学中巧妙运用电教媒体化静为动,变无声为有声,通过绚丽的画面,鲜艳的色彩,悦耳的音乐为学生创设优美的诗境,有助于学生较为迅速、把握形象,探寻意境。

如在教授李清照的词作时,我不仅采用了《一剪梅》和《声声慢》两首词对比讲授的方式,还用多媒体设备展现了两幅对比鲜明的画面:一位少妇独坐楼台,仰首看北雁南飞,明丽清新;一位老妇伏首窗前,听窗外秋雨梧桐,凄楚哀婉。同时为画面配以两首词的现代演唱版本,一首轻快,一首沉重。意在通过视听结合所带来的强烈的对比,冲击学生的心灵,使学生体会到语言背后的感情色彩,并加深他们对作者前后风格变化的理解。

实践证明,在古诗教学中,借助多媒体设备辅助想象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还利于将学生带入诗中所描绘的艺术境界去感受美,领悟美,表达美,极大地提高了古诗教学效果。

三、走近作者感受情感之美

情感是文学作品的灵魂,一个作品可以没有形象,但一定要是作者情感的凝结。诗歌中的情感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所以古人才有了“意在言外”、“言不尽意”的说法。我们在教学中,如果以现代语言、现代思维去“硬译”古诗词,把诗中的“意”直解为“义”,就使古典诗词失去了其本来的韵味,失去其独有的意境及精神价值。

诗只能是凭借自己内在的感悟,通过想象探寻其中的意境,用心灵沟通去体察作者的情感。在教学中我们该如何引导学生去把握那微妙的情感呢?我认为有两种方法可采用:其一,可以以作品为切入点,穿过语言和形象的表层逐步深入,去触摸情感的内核;其二,可以在作家创作历程和创作背景中寻找突破,通过了解作家,跨越时空,去聆听诗人的心声。其中第一种方法应用的比较广泛,每位教师也都有自己独到的经验和心得,后一种方法的使用却往往被我们忽视了。那么我就来谈谈自己对后一种方法的运用。关于作品背景和作家生平的介绍,是每首诗歌的讲授前的必要环节,但我们的介绍经常会流于形式或趋于定式,让诗人留在学生心中的形象只是一串生卒年的数字,或是一个死板的画像,无意中将作者悬挂在学生遥不可及的高度。由于缺乏感性的理解,致使很多作者成了我们“最熟悉的陌生人”,其中就包括李白、杜甫两颗诗歌史上的巨星。

为了弥和作家与学生间的距离,让学生能真正贴近作者感受他们的感受,我采用了以诗人生平串连作品的教授方式。以杜甫为例,我在授课时将大家都耳熟能详的诗作按作者生平罗列出来,以讲故事的方式叙述了诗人坎坷的一生,品读不同时期创作的作品,也曾年少轻狂,有过青年时期积极仕进,无奈生不逢时,中年颠沛流离,晚年贫病缠身,以致病死孤舟。为了让学生获得更细致的感受,我甚至谈到了他对妻子的忠贞,对朋友的真挚。让学生在读诗的过程中体会诗人创作时的情绪,在情感的共鸣中加深对诗作的理解。讲解到《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我看到了学生眼里闪动的泪花,那一刻,我感到我们的心穿越了岁月的阻隔与作者的心贴的很近。

其实,在教学活动中,我们更可以将两种方法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阅读去了解作品中所包含的情感,去走进作品,去同喜同悲、共乐共怒;更进一步,在对人物的生平事迹、写作背景、寫作缘起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之后,更深入地感动于情感之美,产生共鸣,想见其为人。

最后,我要说的是,审美活动是一种最具主体性特征的活动,在进行审美教学中,学生的朗读、鉴赏、审美活动都应该是自主的,是不受拘束的。而教师也不应该只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该充当一个循循善诱的引路人,带领学生共同步入诗歌美的圣殿。

4.民族的精灵的诗歌 篇四

天上布满了乌云,

乌云翻卷成浪峰。

云碰雾撞隆隆的雷声,

随着一道闪光吐出蛇信。

大地黑暗一片混纯,

像似世界末日来临。

飞鸟也不知所踪,

野兽躲在家里不敢出门。

一切生命都不敢出声,

这暴风雨来的太凶猛。

要把世界全部铲平,

这时却有一只精灵在飞行。

她上下翻飞毫无畏惧,

象利箭刺破云层。

又象刀一样割开乌云,

她大声呼唤声音划破长空。

一道光焰划破夜空,

就像毒蛇吐着蛇信。

毫无遮拦地刺向远空,

要舔掉所有的星辰。

来吧你是什么凶神,

看你有多大的本领。

想把万物吞进,

我偏要和你抗争。

闪光被惊得口呆目瞪,

不知是什么样的大神。

马上又请来雷翁,

共同对付这扑来的精灵。

雷翁只吼了一声,

这精灵仍在破雾穿云。

闪光羞退雷翁心恐,

从未见过这不怕死的精灵。

她的叫声震松乌云,

又一次向闪光冲锋。

并和雷翁比着声音,

谁和我来个高低分清。

接着是一阵暴雨倾盆,

银河决堤也未有那么凶猛。

每道雨箭钢刺般刺身,

就像万箭穿心。

这精灵眼也不眨,

登展翅膀翻卷飞腾。

雨线碰成飞雾不见踪影,

纷纷躲避四散偏行。

暴雨未停冰雹又临,

大小雹蛋数量无穷。

纷纷砸向精灵,

要把精灵毁在空中。

精灵展翅翱翔不停,

迎着冰雹直冲。

展翅飞扑迎雹突进,

把冰雹撞成细沙四溅无影。

一会儿云消雾散天空放晴,

一切消失的无影无踪。

只有那小小的精灵高叫着,

5.民族诗歌 篇五

民族平等

民族平等体现在治国方略的每一个细节中。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人民政府就发布了《关于处理带有歧视或侮辱少数民族性质的称谓、地名、碑碣、匾联的指示》,将带有歧视或侮辱少数民族意思的称谓全部予以禁止、更改、封存或收管。

“旧中国,我们瑶族被称作‘猺’,被蔑称为‘动物’;解放了,我们被称作‘傜’,变成了‘人’;民族识别后,我们被称作‘瑶’,变成了‘玉’,是共产党让我们实现了从‘动物’到‘人’再到‘宝’的转变。”一位瑶族干部曾做过如此形象的比喻。

如果说民族解放、民主改革是实现民族平等的基础,那么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则为少数民族平等权利提供了制度保障。

1947年5月,在新中国即将诞生的曙光里,共产党领导的第一个省级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宣告成立。从此,民族区域自治这个解决民族问题的“中国模式”,开始在中华大地普遍实施。如今,我国共建立了155个自治地方,55个少数民族中有44个建立了自治地方,实行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少数民族人口总数的75%,民族自治地方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64%。

56个民族是一家。自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来,少数民族代表所占代表总数的比例,均高于同期少数民族人口所占全国人口的比例。虽然是全国人口最少的民族、总人口只有3000多人,但十届、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晓红每年都来到人民大会堂,代表珞巴族在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上履行议政和建言的职责。

“宪法赋予了我们当家做主的权利,选举法也明确规定人口再少的民族也至少有一名代表,切实保障了少数民族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晓红说。自当选人大代表9年来,她提出的20多份有关农村建设和民生发展的议案都得到了回应。

当家做主,干部是基础。现年85岁高龄的次仁拉姆6岁开始在领主家里当朗生,当了33年的农奴,西藏民主改革后,次仁拉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带着11户朗生在山南地区乃东县结巴乡组织了第一个朗生互助组,成为百万翻身农奴的榜样,并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和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像次仁拉姆一样,全国少数民族中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已超过500万人。

在党的培养下,无数像次仁拉姆一样的少数民族干部成长起来,承担起领导自治区人民发展进步的重任。以西藏为例,截至目前,西藏各级人大代表中,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占94.4%;自治区现职省级领导干部中,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干部占70.42%;县、乡两级主要领导中,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占86%以上。

民族团结

事例一:

无分别心无隔阂心--银川塔桥村促进民族团结纪实

盐能不能感觉到自己在海里?鱼能不能感觉到自己在水里?

人能不能感觉到自己在空气中?

民族之间的平等团结对银川市兴庆区大新镇塔桥村,就如同氧气对人一样,无所不在到难以描摹。记者请村民们说说民族团结的事例,大家都懵了半晌:“我们这个村就不分啥回民汉民,从来不闹不团结的事。” 和而不同的塔桥人 不同民族的人群,互相平等、互相尊重、互相包容,在塔桥村是常态。而这样开阔的胸襟和毫无隔阂的态度,为塔桥村的民族团结奠定了基础。

塔桥村的社火队,敲锣打鼓的是头戴白帽的回族老汉。为全村人助兴,他们也很高兴。

塔桥村人婚丧嫁娶,回汉邻居会互相帮忙。回族村民小杨娶了个汉族媳妇,他的媳妇在产后三天就过世。家里生活困难,媳妇又没了,小杨精神受到严重打击。

让小杨感动的是,在村委会的动员下,全村回汉乡亲向他伸出了援手。

生产生活中更要守望相助。

“摘西红柿的时候,几家人合到一起干活,头天先给老马家摘,第二天再给老李家摘……”回族村民老杨说,“分啥回汉,都是一个队上的邻居。”

今年夏天,塔桥村组织党员到泾源县小南川活动。70岁的回族老党员王军在山上摔倒,人事不知。同去的几个小伙子立刻把王军背下山。送到泾源县医院时,王军已经大小便失禁,28岁的汉族小伙子庞玉虎毫无怨言地为王军反复擦洗。王军转到固原市医院后,小庞又不眠不休地陪护了王军3天。

现在王军已恢复了健康。说起庞玉虎,不善言语的老王再三重复:“比儿女还强呢。” 小庞则说:“都是一个村的人,我做的都是应该做的事。” 塔桥人,真的没啥分别心、隔阂心。

样样走在前的塔桥人

事实上,在老一辈村民的记忆里,上世纪70年代的塔桥村是出了名的吃粮靠返销、生产靠贷款、生活靠救济的穷村。人穷志短,别说不同民族了,就是亲兄弟也会为蝇头小利隔三差五打架扯皮。

为什么现在塔桥人这么团结?“一是现在都有钱了,二是人的素质都提高了,肯定就团结了。”村民马文斌对塔桥村形成如今氛围的总结,简洁而又实在。

改变的推手来自一届接着一届的村委会班子和一群踏实肯干的党员。

上世纪90年代,塔桥村村委会先后抓住机遇走出了几步漂亮的好棋,把塔桥带出了贫困的泥淖。

他们先是抓住银古公路建设和长庆石油公司生活基地建设的机遇,发动群众拉土方挣钱,为后来的扩大再生产奠定了经济基础。接着带动全村跳出单纯种粮的老路,大力发展蔬菜种植。目前,该村建成高效节能日光温棚4万间。2008年,他们认识到银川市区周边的蔬菜种植业达到饱和,又带领村民发展花卉产业,将塔桥村建成宁夏最大的花卉生产基地。2010年,该村农民人均收入达8451元,在全区名列前茅。

塔桥村的精神文明建设也全面展开。该村先后有210户农户被评为“十星级文明户”,占全村总户数的24%;有自治区、银川市级“五好文明家庭”5户;有全区第一支农民女子军乐队…… “我们村啥都强,样样走在前头。”塔桥人很自豪。确实,这个村有很多荣誉——全国文明村镇、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巾帼示范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自治区先进基层党组织、敬老模范村、第一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第二批生态村、优秀创业基地…… 众多荣誉,犹如一匹光彩闪闪的锦缎,民族团结是其中一根晶莹的丝线。(记者陈华)

来源:宁夏日报

事例二:

天津新疆共同救助哈萨克族女学生阿依努尔纪实 http://

2009-11-30 15:10

内容提要:2009年9月30日,南开大学哈萨克族女生阿依努尔被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突如其来的恶疾,让这个如花般年轻美丽的生命风雨飘摇,让远在祖国西北边陲阿勒泰牧区她的父母心急如焚,几近崩溃。救治这个花样年华女孩的生命,成为所有人的共同愿望。【专题】从渤海到天山 用爱心托起生命的飞虹

病前,阿依努尔在宿舍里学习。

阿依努尔病前是一个热心助人的女孩。2007年,阿依努尔(右二)和同学一起为患白血病的老师募捐。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的医护人员鼓励阿依努尔战胜病魔。

“十一”期间,南开大学同学为阿依努尔募捐,众多市民献爱心。

昨天,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的师生代表受到阿依努尔一家的盛情邀请,在他们天津的临时住所欢度古尔邦节。

今年的冬天来得特别早。就在这个冬天,爱让津城沸腾。这种人类最伟大、最美好的情感,因为一个名叫阿依努尔的哈萨克族女孩,将天津、新疆以及全国各族人民的心凝聚到一起,共同谱写着一曲托举生命的民族团结友爱的颂歌。

2009年9月30日,南开大学哈萨克族女生阿依努尔被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突如其来的恶疾,让这个如花般年轻美丽的生命风雨飘摇,让远在祖国西北边陲阿勒泰牧区她的父母心急如焚,几近崩溃。救治这个花样年华女孩的生命,成为所有人的共同愿望。

从渤海之滨到天山脚下,社会各界迅速行动起来,展开了一场生命大营救和旷日持久的爱心接力:学校师生四处组织募捐、社会各界纷纷解囊相助、医院投入最好的医疗救护力量……大家的爱心为阿依努尔重新点燃生的希望。目前,阿依努尔第二期化疗接近尾声,各项身体指标良好,并且初步找到了骨髓配型相合的供者。

《今晚报》有关阿依努尔的报道引起了市委书记张高丽同志的关注。他高度评价社会各界积极捐款献爱心救助阿依努尔的感人事迹,充分体现了各民族之间团结友爱、互相帮助、休戚与共的骨肉亲情。他要求全市各部门密切配合,为阿依努尔的治疗提供帮助。

危难见真情。这一切,让所有中国人都深切体会到,56个民族团结友爱、休戚与共,是血脉相通、生死与共的一家人。一家人相亲相爱,就一定能战胜困难,创造奇迹!

病发突然所有人惊呆了

9月28日,南开大学2006级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系的很多同学经历了一个不眠之夜。

当天上午,阿依努尔感到腰痛,回宿舍休息,以为贴上膏药睡一觉就会好起来。晚上8时左右,同窗好友曲赛男、马蕊、杨伟伟到宿舍看望她,躺在床上的阿依努尔说腰痛得不能动。事不宜迟,几个同学赶紧将她扶下楼,送到学校附近的医院,随后转到天津市中医一附院。骨科大夫初步检查发现阿依努尔腰部骨骼没有异常,考虑到她高烧39.4摄氏度,建议转诊到发热门诊。

此时已经晚上11点多了,中医一附院发热门诊的值班大夫黄浩接诊后,马上对阿依努尔进行了血常规检查。结果发现她的白细胞和淋巴细胞指标异常高,但是又没有任何感冒症状,如鼻塞、咳嗽等,只是体温特别高。

这是怎么回事?是不是检查出了什么问题?为稳妥起见,黄浩又对阿依努尔反复做了几次血常规检查,结果还是一样。黄浩预感不好,估计患者可能有血液方面疾病,立即建议她去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进一步确诊。

在赶往血液病医院的出租车上,几个女孩有点沉默。奔波了一晚上,她们觉得有点累,以为等到血液病医院看完病就可以回宿舍休息了。她们没有意识到,一个惊人的噩耗和更大的考验正在等待着她们。

9月29日凌晨,阿依努尔到血液病急诊科就诊。血常规化验检查显示:在阿依努尔的血液中充斥着大量的幼稚细胞,经验丰富的值班医生聂能初步判断,眼前这个哈萨克族姑娘很可能患的是白血病。他又把化验结果复核了一遍,果然没错。出于对患者保护的考虑,聂医生没有把诊断结果告诉阿依努尔,而是告诉了她的同学。听到这个消息,奔波了半宿的几个女孩子霎时惊呆了。马蕊告诉记者,当时她的第一反应是害怕极了,眼泪刷地就流下来了。“我们该怎么办?”三个女孩手足无措。

“这么大的事情,赶快通知你们的老师和她的家长吧”,在聂医生的提示下,三位姑娘擦干眼泪开始通知学院的老师。凌晨2时左右,辅导员张洋和郑飞北老师先后赶到医院,郑飞北老师掏出钱来垫上医药费,并安排阿依努尔住进急诊观察室。马蕊来自新疆乌鲁木齐,跟阿依努尔不仅是老乡,还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她悄悄打电话把情况告诉了阿依努尔在北京上学的表哥阿依塔尔。

此时,距离国庆长假只有不到2天时间。必须在放假前确诊,拿出确定的治疗方案,才能保证在长假期间的治疗,留给医生的时间不多了。29日上午,在急诊科医生的多方联系下,阿依努尔住进了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2病区,医生当即给她做了骨髓穿刺检查,以便进一步确诊病情。30日下午,最终的检查结果出来,阿依努尔被确诊为急性B型淋巴细胞白血病,并伴有比较严重的乙型肝炎。

据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何祎大夫介绍,急性B型淋巴细胞白血病是一种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发病率在3-4/10万左右,一般发病突然,而且十分凶险,如果不及时治疗,患者生命只有3个月左右的时间。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突破许多个关口,每一关都存在巨大的风险。

阿依努尔在第一时间入院,医院及时确诊,为之后控制病魔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就觉得天要塌下来了

阿依努尔的家在中国最西北的边境城市阿勒泰市60公里外的阿克吐木斯克牧场。父亲胡马台已经退休,母亲巴合旦古丽微薄的工资是这个家庭的唯一收入来源,而且父母亲身体都不太好,一年光吃药就要花6000多元,家庭经济十分困难。四年前,这个普通牧民家庭飞出了一只金凤凰,他们的女儿阿依努尔以606分的高分考入天津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

上大学期间,阿依努尔一直依靠助学贷款来支付每年5000元的学费和住宿费。她在生活上也格外节俭。同学李飞记得,很多大一时的衣服,她大四了还在穿。杨伟伟告诉记者,阿依努尔的“秘诀”是通过记账来控制花费,在她的小账本上,每个月的花费都被很好地控制在600元以内。

阿依努尔是个品学兼优的学生,老师们都非常喜欢这个写一手漂亮钢笔字的新疆女孩。阿依努尔大二因为面瘫曾休学半年,但是她回来以后抓紧时间补课,不仅没有落下课,而且每门功课的成绩都不错。

9月28日晚,巴合旦古丽和往常一样忙完家务后早早地上床休息了。再过两天就是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看到别人的孩子都放假回到父母身边,她非常想念千里之外的宝贝女儿。29日凌晨3点,尖锐的电话铃声将巴合旦古丽从睡梦中惊醒。“姑姑,阿依努尔病了!可能是白血病!”电话里传来侄儿阿依塔尔着急的声音。听到这个消息,老两口顿时感觉天旋地转,仿佛天快要塌下来了。挂断电话后,老两口再也睡不着了,流着眼泪等待天亮,心里盘算着家里有什么可以拿去卖了换钱。

突如其来的变故,让这个偏远牧区的家庭陷入焦灼、混乱,甚至绝望之中。29日,巴合旦古丽带着东挪西借凑来的5万元钱,踏上前往天津拯救女儿的路。在来天津的途中,她曾四次晕厥,想到凶险的病情和巨额的费用,只剩下了绝望和无助。由于巴合旦古丽不会讲汉语,阿依努尔的三舅布林别克特地请假陪妹妹一块儿赶往天津。

募捐:跟时间赛跑与死神抗争

时间就是生命。在死神面前,时间显得如此宝贵!

9月30日下午3点,巴合旦古丽和布林别克赶到医院。但是他们带来的5万元钱,只能维持阿依努尔第一期化疗的开支,而后续治疗还需要上百万元。高昂的治疗费对连学费都靠助学贷款的阿依努尔和她的家庭来说无异于天文数字。

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奚先来和辅导员郑飞北、张洋以及女生班长杨伟伟紧急开了一个会。他们知道,拯救阿依努尔的使命才刚刚开始。“募捐!”大家不约而同地想到了这一点。这个在学校各项评比中屡获第一的班级,以惊人的速度开始策划和实施一系列的募捐活动。后来,当记者翻开这份长达17页的策划书时,不由为阿依努尔庆幸:庆幸她有这么多爱她的老师和同学,庆幸她的班集体如此具有战斗力!

9月30日晚,郑飞北召集全班同学制定详细的募捐计划,并进行细致的分工:女生轮流排班陪床看护,保证24小时不离人;其他同学兵分三路,分别在校内、滨江道和图书大厦进行募捐;火速联系学校其他社团和天津市其他高校加入募捐行列,并在网上发起募捐活动。

10月1日,男生班长李飞带着两名同学,为人生地不熟的阿依努尔家人租房,最后在血液病医院旁边的甘肃路上为他们找到一处临时住所。

10月3日晚,当大多数人还沉浸在国庆长假的节日气氛与休闲生活中时,阿依努尔所在班的28名同学却在通宵忙碌着,他们在互联网上发布她的病情,向全国各地发出饱含深情的倡议书,开设博客、制作相关内容的视频……一时间,阿依努尔急需救助的消息在互联网上迅速传播开来。身处祖国四面八方的网友感受到了这份浓浓深情,也在更多网站、更大范围内转发相关信息,呼吁更多的爱心援助。

10月5日,在南开大学第二食堂门前,一场救助阿依努尔的爱心行动火热进行着。一笔笔带有师生体温的捐款化作一股股涌动的暖流,注入红色捐款箱内。在捐款的同时,师生们还在现场的“爱心港湾”心愿墙上写下自己对她的美好祝愿:“你的身后,是爱的长城”、“勇敢面对每一天,早日康复”……

用爱拯救新疆“月光”

10月6日,天津发行量最大的报纸《今晚报》在头版显著位置以《用爱拯救新疆“月光”》为题刊登了新疆女大学生阿依努尔患白血病急需救助的消息,引起了市民的广泛关注。同一天,在天津最繁华的商业街,在写有“渤海-天山用爱心托起生命的飞虹”的条幅前,聚集了许多热心人,他们纷纷往捐款箱中投入对阿依努尔的一片爱心。据滨江道现场募捐活动的组织者、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学生刘发全介绍,仅两天时间,就收到了来自热心行人的捐款上万元。

“月光”怎么样了?配型有着落了吗?家住天津市河西区绍兴道的刘奶奶每天下午都在门口等着《今晚报》红报箱的送报人,追问阿依努尔病情的最新进展。从那天起,每天守候“月光”的消息,成了很多天津人的习惯。

今晚报社从总编辑到要闻部和出版部,都对此高度重视,一方面要求记者每天进行追踪采访,另一方面加强稿件的后期编辑和版面保障,所有关于阿依努尔的报道全部保证在头版刊发。“十一”长假期间,《今晚报》又连续刊登了《津城百姓情牵“月光”》、《援助新疆“月光”善款已超10万》等报道,为关心阿依努尔的津城百姓及时送上她治疗最新进展的消息,报道捐款救助情况,呼吁更多市民加入救助新疆“月光”的行列。

从《今晚报》的报道中,天津市民及时了解了阿依努尔病情发展和最新治疗情况,大家为她在病床上还坚持学习备战考研而钦佩,为她正等待配型结果而一起焦急,为她初步找到骨髓低分辨配型相合的供者而喜悦,为她曾无私帮助患白血病的湖南老师徐瑞钧而感动。

天津市慈善协会10月初获得消息后,立即为阿依努尔设立了捐款专用账号,10月14日又破例开设“阿依努尔医疗紧急救助基金”,接受更大范围的捐款。

之后,天津电视台等其他媒体也对阿依努尔进行了报道。

一场空前规模的爱心救助和生命接力在津城迅速展开。

阿依努尔就是咱天津人的孩子

人间自有真情在。在突如其来的疾病面前,正是爱,让人勇敢前行。

阿依努尔住院后,天津市委常委、市委教育工委书记苟利军要求天津相关部门密切配合,为阿依努尔的治疗提供帮助。10月12日,天津市原副市长、市慈善协会会长陆焕生来到医院看望慰问阿依努尔。80多岁高龄的陆老对阿依努尔的母亲和舅舅动情地说:“阿依努尔在天津学习,就是我们天津的孩子,我们绝对不会因为钱的问题,让阿依努尔失去救治的机会。”随后,陆老拄着拐杖来到阿依努尔的病房,鼓励她要积极配合治疗,勇敢地面对病魔。

募捐过程中,从耄耋老人到幼齿孩童,从街头小贩到企业家,都自发地加入拯救阿依努尔的行列,大家共同用爱和奉献,去诠释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互相帮助、同舟共济的传统美德,演绎出一曲民族团结、大爱无疆的时代赞歌。

南开大学2007级社工班的王共明把自己的1500元奖学金全部捐出,这几乎是她两个月的生活费用。滨江道街头,一位卖新疆特产的维吾尔族大叔推着人力车掏出一把钱放入募捐箱;一位初中生从口袋里捐出一把一元、一角的零钱;崇化中学新疆内地高中班的同学们纷纷捐出自己的生活费;养老院的老人和搀着他们的儿女、不同民族的市民、外国友人……都在慷慨解囊。据天津慈善协会工作人员介绍,不到一个月,天津市民个人捐1万元的就有8笔;有1家不愿透露名称的爱心企业捐了5万元;天津安达集团一次就捐了10万元。一位市民已经通过银行给阿依努尔捐款账户汇去1000元钱,在滨江道看到募捐的大学生时又掏出200元投入募捐箱。他说,阿依努尔跟他的女儿一样大,正是花一样的年纪,在她面前人生的美丽画卷才刚打开,“我们一定要救她!”

天津市政协于10月15日在天津市古文化街举办“书法家书画作品义卖活动”,为阿依努尔募集善款。天津科贸街邮局精心设计了《用爱心托起生命的飞虹》的主题邮政贺卡,将贺卡收入捐赠给阿依努尔,并计划将2010年邮政贺卡销售收入的一部分也捐献出来。

涓涓细流,汇成江海。一笔笔善款,凝聚着社会各界的爱心,为这个22岁的生命重新点燃希望。社会各界的爱,为阿依努尔与病魔抗争构建起一道最坚强的壁垒。

病床上的温暖生日

阿依努尔怎么也没想到,在她生病住院期间也能过生日,而且是一个温暖而又意外的生日。

10月18日一早,血液病医院移植二科的医护人员像往常一样忙碌着,但不同以往的是,不值班的人也来了不少。原来,在护士长的精心策划下,过一小会儿,在这个病房将会有两个人一起过生日。

刘倩是移植二科的一名护士,是个回族姑娘,阿依努尔是她主管的病人。频繁的接触使这两个人之间有了更多的共同语言。早在阿依努尔刚刚住院时,细心的刘倩就发现阿依努尔的生日和她仅差2天。于是,就有了护士长为她们精心策划的一幕。

10:30,一辆摆着生日蛋糕的车被护士们推到了阿依努尔的病床边。护士长代表移植二科全体医护人员送给阿依努尔一块粉红色头巾,这是刘倩在伊斯兰用品商店精心为她挑选的。刘倩说,“过几天阿依努尔化疗完,头发可能就会脱落,女孩子都爱美,带上这头巾就会很漂亮了。”随着22棵生日蜡烛的点燃,医护人员和阿依努尔的家人一同唱起了生日歌。带着生日花冠的阿依努尔和刘倩相视微笑着,歌声中她看到了护士长、主治医师还有好多熟悉的笑脸。歌声结束,阿依努尔和刘倩一起许愿。当问及刘倩的愿望时,她轻声告诉我们:“我许的愿是让阿依努尔早点恢复健康,重返校园。”

当天,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2006级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阿依努尔的同学们也在医院大厅为她唱起了生日歌,同学们捧着亲手为她制作的蛋糕,通过手机的传递,给她带去了生日的祝福。

窗外的津城充满深秋的凉意,而血液病医院移植二科的病房中和阿依努尔的心里却荡漾着一阵又一阵的暖流。

渤海天山共同托起生命飞虹

10月中旬,天津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杨桂华从医院看望阿依努尔回来以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多年从事教育工作的他意识到,这是多么生动感人的民族团结的事例啊!于是,杨书记提笔给老朋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副主席靳诺写了一封信,信中介绍了阿依努尔的病情及治疗方案,以及《今晚报》等天津媒体对阿依努尔的病情进行连续报道后,社会各界为阿依努尔捐款的情况,并附上了南开大学的募捐倡议书。这封信引起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王乐泉,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努尔·白克力的高度重视。

10月29日,受王乐泉书记和努尔·白克力主席的委托,自治区党委常委尔肯江·吐拉洪一行专程到天津看望阿依努尔及家人,赠送了慰问金,并代表自治区党委、政府向南开大学捐款50万元,设立“困难学生医疗救助金”,用来帮助更多像阿依努尔一样身患重病又经济困难的学生。

在向南开大学捐赠50万元“医疗救助金”仪式上,尔肯江·吐拉洪向南开大学师生深深地鞠了一躬。他说,阿依努尔患病是不幸的,但又是非常幸运的。她生活在祖国温暖的大家庭里,在人生出现磨难的时候,天津市委市政府、南开大学广大师生、天津各族市民,向她伸出了援助之手,让她得到了最好的救治,用浓浓的爱心托起生命的希望,给予她战胜病魔的勇气。在得知此消息后,新疆各族人民非常感动,这充分体现了祖国大家庭的温暖,体现了天津、新疆各族人民心连心的兄弟情谊,谱写了一曲民族大团结的赞歌。

几乎同时,天津人民无私救助阿依努尔的消息通过另外一条途径传回了位于天山脚下、祖国西北边陲的阿依努尔家乡阿勒泰。

天津人民的无私关爱,深深地感动了阿依努尔的三舅布林别克。这个在阿勒泰地区残联工作的汉子,曾见过许多人间的悲欢离合,但是到天津以后,他无数次感动得热泪盈眶。布林别克跟妹妹商量,必须把天津人民古道热肠、大爱无疆、像对待亲人一样救助阿依努尔的事,告诉远在千里之外的家乡父老。10月17日,布林别克将精心留存的《今晚报》关于阿依努尔的3篇报道,以及南开大学等天津各界踊跃捐款的情况,寄回了阿勒泰。

几天后,这份盛满人间真爱和民族团结亲情的材料,送到了阿勒泰地委副书记杨雅芳手中。杨雅芳立刻做出批示:向天津人民学习,为阿依努尔捐款献爱心!10月26日,阿勒泰地区工会、团委、妇联共同发出倡议书,呼吁社会各界共同救助阿依努尔。11月1日,地区行署副专员木合亚提专门到天津看望慰问阿依努尔,感谢付出艰辛努力的南开师生和中国科学院血液病医院的医护人员。

随后,新疆各界也积极行动起来,加入救助阿依努尔的行列,与天津人民携手,共同继续这场感天动地的生命接力。

媒体搭建友谊桥梁

天津各界救助阿依努尔的消息传回新疆后,在新疆各族人民中引起强烈反响。

能不能天津、新疆媒体联动,通过媒体在相距千里的渤海与天山之间搭建一座友谊的桥梁。尔肯江书记一行离开后,本报记者拨通了《新疆日报》记者陈丰、新疆电台记者李刚、《阿勒泰日报》新闻部主任易永林等同行的电话,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这一建议立刻得到了他们的赞同。之后,两地媒体间建立起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这场感天动地的生命接力。

通过当地媒体的报道,新疆人民了解了阿依努尔在津接受捐助和治疗的过程,感人的故事流传在新疆的街头巷尾、城镇牧区。11月3日的《新疆日报》,在头版头条刊登了题为《渤海天山用爱心托起生命的飞虹》的长篇通讯,记录了天津、新疆社会各界救助阿依努尔的情况。《阿勒泰日报》11月5日在头版刊登评论《民族团结大家庭凝聚的爱》,其中写道:天津人民用无私的爱,温暖着患重病的哈萨克族女大学生阿依努尔,体现了全国人民对新疆各族人民的关爱。同时,让我们每一个阿勒泰人都感受到了全国民族大家庭的温暖,这种暖流像草原的风,像额尔齐斯河的鲜花,像哈萨克族牧民的冬不拉琴声,迅速传遍阿勒泰的山山水水,凝聚成一种精神力量,渗透到我们每一个人的血液里,世代传承。

11月25日,得知阿依努尔治疗费用还有缺口,今晚报、每日新报、城市快报、渤海早报、北方网等天津5家媒体联合发出倡议,呼吁天津各界继续伸出援手,为阿依努尔捐款献爱心,掀起救助募捐的又一个高潮。

民族团结是我们的命根子

11月28日是伊斯兰教重要的传统节日古尔邦节。阿依努尔一家在天津的临时住处充满了节日的喜庆气氛。阿依努尔的父母、三舅准备了炸油香、馓子、麻花、馕、果仁和麦粥,煮好了羊肉,邀请在天津结识的新朋友一起庆祝节日。“我们要把最好的食物,献给最尊贵的客人,感谢所有帮助阿依努尔的好心人!”阿依努尔的父母说。

回想起在天津的两个月,阿依努尔的父母和三舅感慨地说,他们初到天津时,人生地不熟,整天以泪洗面,为巨额医疗费发愁,甚至做好砸锅卖铁的打算。他们做梦也没想到,阿依努尔生病了,会有这么多素不相识的人为一个来自祖国边疆的少数民族女孩慷慨解囊,没想到古道热肠的天津人民像救助自己的兄弟姐妹一样去帮助阿依努尔。“我们在天津,感觉就像在家里一样。这件事让我们一家人深切地体会到民族团结大家庭凝聚的爱,民族团结是我们的命根哪!”他们由衷地感叹道。

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贵州省将承办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2007年07月09日

来源:国家民委网站

经国务院批准,同意国家民委、国家体育总局主办,贵州省人民政府承办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将于2011年在贵州举行。

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是增进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一项重要文化和体育活动。

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自1953年首次在天津举办以来,至今已成功举办了七届,第八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今年11月在广东省举行。

新疆学前“双语”教育受各族群众青睐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2009年10月20日

来源:新华社

新疆伊宁县愉群翁回族乡托乎其于孜村“双语”幼儿班的孩子们正在课堂学习(10月19日摄)。目前,新疆伊宁县140多个行政村全部设立了学前“双语”幼儿班。多年来,新疆把“双语”教学作为提高少数民族教育质量的突破口,大力培养“民汉兼通”的少数民族人才,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近年来,学前“双语”教育日益受到新疆各族群众青睐,2008年全疆接受学前“双语”教育的少数民族幼儿达到21.2万人。新华社记者 贺占军 摄

新疆伊宁县愉群翁回族乡买买亚村“双语”幼儿班的孩子们正在做游戏(10月19日摄)。新华社记者 贺占军 摄

回良玉参观西部大开发十周年生态人居环境成就展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2010年07月12日

来源:新华社

西部大开发十周年生态环境与人居环境成就展在京开幕

回良玉出席并参观

7月12日,西部大开发十周年生态环境与人居环境成就展在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宣布展览开幕并参观展览。新华社记者金良快摄

新华社北京7月12日电(记者赵超)西部大开发十周年生态环境与人居环境成就展12日在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宣布展览开幕并参观展览。

参观过程中,回良玉对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10年来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生态环境与人居环境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予以充分肯定,希望西部地区认真贯彻落实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在加快发展的同时,切实抓好生态环境与人居环境建设,为建设山川秀美的新西部、保障国家生态安全作出更大贡献。

全国政协副主席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出席开幕式。

成就展由国家民委、环境保护部、国家林业局、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共同主办,西部12个省(区、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及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协办。展览分为16个部分,由序厅和西部12个省(区、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以及乌梁素海展厅组成,用近3000张图片生动地展示了西部地区10年来生态环境与人居环境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

10年来,西部地区先后实施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和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等一系列重大林业和生态保护工程,森林覆盖率从10年前的10.32%上升到17.05%,生态环境明显改观,人居环境大为改善,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稳固,一个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生活安定、民族团结、山川秀美的西部地区正逐步展现在世人面前。

刘延东在内蒙古调研 会见内蒙古优秀教师代表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2009年08月18日

来源:新华社

刘延东会见内蒙古优秀教师代表时强调 边疆民族地区必须将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新华社呼和浩特8月18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18日在内蒙古调研时强调,教育是边疆民族地区推进现代化的根本大计,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要增强责任感、荣誉感和使命感,为国家和人民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刘延东亲切会见了内蒙古优秀教师代表,并向广大教师和教育战线的同志们致以诚挚问候。她希望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要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把全部精力和满腔真情献给教育事业,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指引方向。要加强师德修养,努力做受学生爱戴、让人民满意的教师。要践行改革创新,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创新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要引领社会风尚,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以自身的模范行为影响社会。

她强调,各级政府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广大教师办实事、办好事,为教师教书育人创造良好环境。要大力宣传优秀教师先进事迹,弘扬高尚师德,让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

6.民族学校与民族文化的传承 篇六

1. 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内容未添加到学校课程中。

“课程是人类文化的精华, 是人类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 课程设置对学校教学非常重要, 学校教育的文化传承主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实现。

目前我国各学校的课程设置情况, 反映主流文化的国家课程在总课程中所占的比例为88%~90%, 而主要反映民族性的、地方性的文化知识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占总课程的比例为10%~12%。[2]在现实的学校教学当中, 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 比如学校的硬件设施、教师的知识构成、面临的升学压力等致使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很多学校都没有开设反映民族文化的地方知识课程。在中学阶段, 特别是高中阶段, 学校尽量压缩非高考科目的教学时间, 甚至将会考科目都压缩到极少的课时, 至于民族课程、地方文化课程更是形同虚设。

在一些相对发达的民族地区, 由于升学压力相对较小, 有些学校会开设部分民族文化课程, 但是很少按照新课程标准进行。少数民族文化课程更多的是被考试课程所取代, 主要放在选修课中来完成。所以只是在形式上具备了传承少数民族文化课程的特征, 但不能完成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现实需要。

2. 课外活动内容单一, 未为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创造条件、搭建舞台。

把学生放在广阔的背景下实施素质教育,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蓬勃向上的课外活动, 使各类学生都能找到自己喜欢并擅长的领域, 在快乐成长中全面提高素质。通过丰富的民族文化传承实践和课外活动来完成文化传承内容, 这是许多教育者的共同愿望。将文化传承的两种方式 (直接方式、间接方式) 相结合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在很多民族学校的实践活动中, 更多提倡的是和现实生活接轨的课外活动内容, 忽视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内容。如很多民族中学会定期举办艺术节、电影节、文化节、体育节等校园系列文化活动, 但在活动里面, 很少涉及少数民族文化内容。体育节时会开展篮球赛、足球赛, 但不会开展一些特色的少数民族运动项目;文化节会组织管乐团表演, 但很多学校却从根本上放弃了少数民族地区丰富的文化内容, 民族音乐、民族歌曲根本没有纳入活动内容之中。过多地强调强势主流文化的价值取向, 使得本就处于弱势的少数民族文化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面临着被同化的风险。

3. 长效的民族文化传承机制尚未确立。

文化的传承机制是指文化运作的内在规律和方式。每个民族在其产生之后都会自发地产生传承本民族文化传统的教育形式, 有的是和宗教联系在一起, 有的是和风俗习惯联系在一起。这些传承方式都是源于本民族的生产生活实际, 符合本民族的文化生态环境, 属于最初的、原生态的传承机制。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进行, 教育作为一个单独的领域开始从生产生活中分离出来, 学校教育逐渐成为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当前, 所有的国家都无一例外地将民族文化传承的重任交到学校教育当中。以学校教育为中心建立民族文化传承的长效机制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 很多民族中学都在开发民族文化校本教材或者依托学校大型活动或常规活动开展民族传统文化教育。这些活动开展之初受到了学校领导的重视, 教师和学生也报以极大的热情。然而, 从现实状况来看, 这些文化教育活动的延续与发展不容乐观, 许多学校现在已放弃使用民族文化的校本教材, 各种民族传统文化活动也被忽略, 主要原因在于考试升学的压力。民族传统文化游离于学校体系之外, 虽然学校管理者和大部分教师对学校开展民族传统文化教育表示赞同, 但观念上的认同不等于实践中遵循这样的价值取向。与管理者和教师“热情支持”相反的是, 在实际教育活动中, 民族传统文化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学校所开展的民族传统文化活动大多“昙花一现”, 学校也缺乏相应的制度保证这些活动长期有效地实施。

4. 忽视民族文化传承教育的师资培训。

教师的专业化大概可以划分为职前、实习、职中三个不同的阶段。就职前培训而言, 目前民族中学的教师主要由民族院校或者综合大学的民族班来完成。从各个学校的培训课程设置来看, 普遍重视各个具体学科的教学, 而体现民族文化类的课程几乎没有, 根本不存在系列课程。同时, 无论师范大学还是综合大学里的教育学院, 都处在经济发达的中心地区, 教师对民族地区的实际缺乏了解, 培训的内容稍显理论性过强, 不符合少数民族地区的教学实际。因此, 民族文化传承教育的职前培训就无法得到时间上和质量上的保证。

就职中培训而言, 主要是由各个地区的教师进修学校来完成。无论在民族聚集区还是散居区, 少数民族学校在当地的学校总数中都是少数。教师进修学校在指定教学培训计划时, 很少会将民族文化传承的内容放入培训内容之中。在加之各种考试评比的压力, 致使民族中学的教师无法准确掌握和了解民族文化传承教育的知识和教育方法。民族文化传承教育的职后培训是否能搞好是民族文化传承教育的重要环节。现实当中, 此环节迫切需要加强。

二、民族学校促进民族文化传承的思考

1. 立足本校实际, 加强校本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开发。

地方课程是不同地方根据特定地域或社区社会发展及其对学生发展的特殊要求, 以及特定的课程资源设计的课程。[3]校本课程则是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对而言的课程形式, 是学校自主决定的课程计划或方案。我国的教育政策规定:少数民族地区课程设置是国家课程+民族语言课程。政策规定的重点在于民族语言和民族文字的学习, 以学习民族文字和民族语言作为载体来传承少数民族文化。随着民族地区教学实际的不断变化, 这种模式也需要加以改变。需要将民族文化的课程加入课程设置当中, 应该在语言课程之外增加民族文化课程的比例, 进而形成新的课程模式:国家课程+民族地区地方课程+校本课程。通过这种模式的改变, 将课程扩展到整个少数民族文化的范围之内, 包括民族的语言文字、文学、历史、地理、艺术、生产生活、科学、民风习俗等。[4]通过构建多元的民族特色的地方、校本课程体系 (如选修课、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等) 使得少数民族文化内容加入到教学当中, 多元文化的融合、多元活动的承载, 调动一切积极性。需要指出的是,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个庞大系统的工程, 它需要教育管理部门、教育科研部门及教师在内的多种人员的参与, 同时还要考虑各地的实际情况, 在实施过程中逐渐完善。

2.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相结合。

民族学校是多元文化相互交流、碰撞的场所。既存在着优秀的外来文化, 同事也有社会主体文化, 另一方面还存在少数民族的文化。如前所述, 主要反映主流文化的国家课程在总课程中所占的比例为88%~90%, 而主要反映民族性的、地方性的文化知识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在总课程的比例仅为10%~12%。[5]因此, 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仅仅靠学校教育难以完成的, 必须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结合起来, 比如一些家传技艺、民族歌曲、民族舞蹈等。学校若是必要也可讲学生家长邀请入课堂之中, 是学生和家庭成员形成良性的互动, 发挥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同时, 在民族文化的传承方面, 民族学校还可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组织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可以组织学生去民族博物馆, 让学生参与民族文化的讲座等。这样不仅可以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 同时也可以使学校教育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 促进教育向生活世界的回归, 强化了家庭和社区的教育功能, 提升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的水平。

3. 培养创新意识, 增强学生传承的主动性。

任何一种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都不是消极、被动等待的结果, 需要文化主体积极主动地加以完善、创新, 增强文化本身的现代性和适应性, 只有如此少数民族文化才能愈久弥新, 被广大群众所接受和认可。正如某些学者所认为的那样:民族文化传承从本质上来说是“文化与主体的有机结合, 是文化的生产和再生产, 是对人的教育和再教育”[6], “文化传承不是简单的文化元素传递, 而是按照文化适应的规律和要求作有机的排列组合, 为新的社会秩序的建构作必要的文化要素积累。”[7]因此必须提升文化主题对该民族文化的创造更新能力。学校作为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重要场所, 对人的思维形成起着非常大的作用。作为民族教育, 一定要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能力和文化创新精神, 使其对本民族的文化充满好奇和信心, 热爱本民族文化, 只有将传承民族文化作为内心的潜在需求时, 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才具有源源不绝的动力和源泉。

4. 加强民族中学的师资培训。

教科文组织《1998年世界教育报告———教师和变革世界中的教学工作》中指出:“大多数国家的师范教育虽然仍把重点放在教师的前期培养上, 教师的在职培训或进修在最近30年显得日益重要。某些国家在使用‘继续教育’一词。人们逐渐认识到, 教学同其他职业一样, 是一种‘学习’的职业, 从业者在职业生涯中自始至终都要有机会定期更新和补充他们的知识、技巧和能力。”[8]因此, 教师的在职培训是非常重要的。目前教师专业化过程中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教师培训机构与民族学校相互脱节。前者不了解民族教育的基层情况, 所提出的理论多为意识流的堆积;后者埋头于具体教育教学工作, 无暇对已有的教学经验和成绩加以梳理和总结, 因此迫切需要民族教育的理论作为指导。针对这种情况, 应该加强两者的沟通和合作, 理论工作者到田野了解情况, 民族教师从对方获得理论指导, 引入多元文化教育观念促进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

摘要:多年来, 民族文化的传承大多依赖于民族群体自发的教育活动, 例如民族节日、民族习俗、民族宗教活动等。这种原生态的、内生的教育活动在民族文化传承的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使少数民族儿童适应了本地区的文化生活, 同时也实现了民族文化的延续和传承。但是,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 在多元文化相互碰撞的今天, 在主流文化的巨大冲击之下, 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面临着巨大的威胁。只依靠少数民族自发地传承活动是不够的, 同时还需要专门化的学校教育来完成。当前, 学校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 民族学校是少数民族儿童社会化的主要场所, 本文主要探讨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民族学校教育和传承民族文化的关系。

关键词:民族学校,民族文化,文化传承

参考文献

[1]哈经雄, 滕星.民族教育学通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236.

[2][4][5]王鉴.我国民族地区地方课程开发研究[J].教育研究, 2006, (4) .

[3]宝乐日.地方课程——少数民族地区实施多元文化教育的载体[J].民族教育研究, 2006, (2) .

[6][7]赵世林.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沦纲[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 2002:19-20

7.文化民族还是民族文化 篇七

关键词:文化认同;文化民族;非功利性

中图分类号:I516.0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60(2009)04-0001-05

在我主编的五卷本《德国文学史》中详细记述了德国文学在18世纪的发展轨迹以及它如何从世纪初的落后状态到世纪末达到欧洲顶峰的过程,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在政治、经济、社会均处在落后状态的德国包括文学在内的文化会有突飞猛进的进步?在我们这部文学史的第二卷和第三卷对这个问题做了一些分析,提出了我们的见解。现在我想将这些见解归纳整理一下,向大家报告,请大家指正。

一、18世纪末德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基本状况

18世纪末,英国革命已经过了半个世纪,英国已经基本完成了向工业化的转型,法国大革命也进行了十年,1799年的雾月政变结束了旷日持久的纷乱局面,拉开了拿破仑时代的序幕。可是,这时的德国尚未进入真正的市民社会,还保持着17世纪中叶三十年战争结束时的社会结构,甚至——按照马克思在《黑格尔哲学批判》一书中的说法——到1848年德国的发展水平才相当于法国大革命前的水平。这就是说,到了18世纪德国在政治、经济和社会方面没有多大变化和发展。整个国家仍然处在四分五裂的状态,所谓的神圣罗马帝国是个大杂烩,由众多名义上从属帝国,实际上是由独立分治的王国、诸侯国、主教教区、藩邑和自由城市组成。18世纪末,这样的大小邦国多达340个,另外还有1400个骑士的领地。从经济方面看,神圣罗马帝国一直到19世纪崩溃时,基本上还是个农业国,产业、手工业落后,贸易也极不发达。北部汉萨同盟的航海优势,随着荷兰、英国的兴起已不复存在,南部的商业城市如奥格斯堡、纽伦堡等也随着意大利一些商业重镇地位的下降而日渐式微。各邦国之间的币制和度量衡不统一,成为自由贸易的严重障碍,再加上各邦国之间的关卡林立,贸易几乎无法进行。诸侯割据使物流阻滞不通,这既是政治经济保守封闭的表征,同时也是社会结构僵化、缺乏生气的缩影。各个诸侯国实行世袭的封建制,社会等级森严,贵族把握统治机构,市民不能参与政治。由于版图不统一、生产贸易不发达、社会结构死板、缺少竞争机制,市民不仅数量小,而且无论在政治上还是在经济上在社会中都没有多大影响。总之,18世纪末的德国在政治、经济和社会方面完全是一个落后国家,不仅落后于英国,而且也落后于荷兰、比利时等国。

二、18世纪末德国的文化状况

18世纪的德国虽然在政治、经济和社会方面没有多大变化,但它的文学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8世纪初没有一位德国作家在德国以外产生过影响,那时的德国文学不是模仿法国的古典主义戏剧,就是写《鲁宾孙漂流记》式的小说。到18世纪中叶,两位德国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高特舍德和莱辛还在争论德国戏剧究竟应该走法国古典主义戏剧的道路还是走莎士比亚化的道路。可是到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国文学不仅拥有了歌德和席勒这样世界级的文学大师,而且还有一批进入世界文学之林的作家,如浪漫作家施雷格尔兄弟、诺瓦利斯、蒂克等以及虽不属于浪漫文学但与浪漫文学有诸多关联的作家荷尔德林、克莱斯特、让·保尔。有了这样一个作家群,德国文学就顺理成章地登上了欧洲文学的顶峰。18世纪末的德国,不仅文学界群星璀璨,哲学界也是大师辈出。在康德之后,费希特、谢林、黑格尔几乎在同一时段推出了他们的经典著作。在短短二三十年的时间里同时出现四位哲学大师,这在德国哲学史上可以说是空前绝后,在世界哲学史上也实属罕见。如果我们再想到以贝多芬和莫扎特为代表的音乐,我们就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包括文学、哲学、音乐在内的德国文化到18世纪末19世纪初达到了无法超越的高度。

其实,18世纪末,德国不仅在文学、哲学和音乐方面雄踞欧洲之巅,在教育的普及和文化设施的建设方面也优于英国和法国。18世纪末,在英国,工业化引发了绝对贫困化和相对贫困化,从而导致文盲骤增,而在德国据统计,到1800年六岁以上的人当中,有阅读能力的人就占了人口总数的四分之一。由于教育的普及,18世纪末德国出现了“读书热”,图书出版的数量急剧增加。据统计,1740年、1770年和1800年出版的书目分别是775种、1144种和2569种;其中增长最快的是文艺类书籍,1740年为44种,1770年为188种,1800年为881种。另外,到18世纪末,读书已经不再是知识阶层的特权,而是成为了各阶层人的共同需求。维兰德1784年在他主编的《文学汇报》上写道:“对启蒙的渴求和对知识的喜爱,不知不觉地扩展到几乎所有等级和阶层。”德国的读书热不仅体现在读者数量上,而且也体现在阅读的态度上。著名法国作家斯泰尔夫人(Madame de Stael)在她的《论德国》(De Allemagne)中指出,在法国,书是沙龙里的谈话资料,在德国,书则是人在寂寞中的伴侣。德国人在休闲时总是爱打开书本,从中汲取知识,了解时事,提高修养,以极大的兴趣欣赏文学作品,常常沉湎于小说而不能自拔。

18世纪德国不仅普通教育的普及程度很高,高等教育也很发达。18世纪末英国有六所大学,而德国就有四十四所之多。正是这些大学培养出了具有人文主义思想、掌握各种知识、精通多种外语的学者和作家。自17世纪以来,德国的著名作家都是所谓“学者型”作家,因为他们都受过高等教育。

18世纪德国在文化方面的另一景观是,虽然没有全国性的文化中心,却有众多地方性的文化中心。在德意志境内,邦国林立,自然不会出现全国性的文化中心,就像中央集权国家法国的巴黎那样。但是,在启蒙运动的推动下,一些邦国的宫廷出于竞争意识想竭力炫耀自己的文化品味,不仅纷纷兴办学校,而且还修建图书馆、画廊、音乐厅、歌剧院、话剧院以及博物馆等文化设施。这样,德国虽然没有像巴黎那样的文化荟萃之地,但也没有出现像巴黎以外的那些省份在文化方面一片空白的局面。

总之,18世纪的德国虽然政治保守,经济落后,社会停滞,但它的文化却是蓬勃发展,一派繁荣景象。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局面,是德国的特殊历史条件造成的。

三、文学与政治脱节

文学与政治脱节是18世纪德国的一种特殊现象。德意志各邦国普遍不重视文学,像普鲁士这样大的邦国甚至鄙视本土文学,认为它根本不是文学。除魏玛公国外,其他的德意志邦国也都没有扶植过文学,没有对文学的发展起过积极作用。这些邦国不重视文学的原因是,它们不觉得文学对于维持其统治、推行现实政治有什么帮助。其实魏玛宫廷招揽维兰德、歌德、赫尔德等人到魏玛,也不是要他们通过他们的文学活动诠释宫廷推行的现实政治,为巩固宫廷的统治服务,而是为了别的目的:请维兰德来是要他当

尚未即位的公爵的教师,请歌德来是要他做卡尔·奥古斯特的陪同,并兼做行政工作,至于赫尔德则是看重了他的牧师身份。德意志各邦国的宫廷虽不支持文学,但也不干预文学。这样,就给从事写作的作家留下了自由的天地,他们除了为宫廷创作娱乐节目时需要考虑宫廷的需要和要求外,其他的创作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进行。所以,宫廷不支持甚至鄙视本土文学反倒有利于本土文学的创作。为此,施雷格尔感叹道,倘若腓特烈威廉二世论文学的风格和趣味的著作用的是德语而不是法语,那就可想而知,对德国文学会产生多大的伤害。另外,由于诸侯割据,出版社分布在各个邦国,在梅特涅制定的复辟政策颁布以前,德意志各邦国没有统一的书报检查制,因而几乎所有的著作都可以找到出版商。

文学与政治脱节不仅表现在当权者不要求文学直接为他们的现实政治服务,而且还表现在从事文化工作的学者也不关心政治,不涉足现实政治,更不屑于批评时政,他们常常超越现实和实践直接进入抽象的理论王国。就文学而言,作家们关心的不是直接面临的实际社会问题,他们不关心本民族的现实命运,关心的是人以及与人有关的普遍问题。邻国法国爆发了大革命,德国作家反应强烈,但他们首先关注的不是这场革命与自己的国家有什么关系,首先思考的也不是自己国家面临的问题,他们首先关注和思考的是这场革命与人类的普遍问题有什么关系,是人以及与人有关的问题。18世纪德国的大作家莱辛、赫尔德、席勒和歌德等都有强烈的全人类意识,不大关心本民族的现实问题。因此,18世纪的德国文学对德国本身的影响不大,但对整个人类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18世纪的德国文学是超功利的、非功利的,它不追求直接的政治效果,也许正因为如此,它才有长远意义,它的作品才成为经典。

四、有教养的市民阶层

18世纪的德国作家均出身市民阶级,因而18世纪的德国文学就与德国市民阶级的特殊处境有关。18世纪英法等国已经有了强大的市民阶级,他们在经济上占有主导地位,国家政权也由他们支配。可是,18世纪德国的市民阶级既无经济实力可以在经济领域大展宏图,也无政治实力可以提出自己的诉求。因此,18世纪德国的市民阶级不关心政治,也不过问政治。但是,经过启蒙运动,市民阶级特别是受过高等教育接受了人文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也有了实现自我的强烈愿望。既然在政治和经济领域,他们无法实现自己的才能,精神和文化领域就成为留给他们实现自我的仅有的空间,他们特别重视精神、文化和教育。此外,他们试图在精神、文化和教育领域发展,这也没有受到来自宫廷的阻扰,相反,还得到了支持。神圣罗马帝国境内诸侯国林立,每个诸侯国都需要一套完整的管理机构和文化教育设施,这就需要一大批低层行政官员、教师、律师以及各个行业的专业人士,因而这些人在人口中占的比重大大高于英法等国。这些职业要求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个人才能,一般都是由市民阶级出身的人担当。这部分市民从事这些工作靠的不是他们的门第,而是他们的知识和技术能力。因此,这部分市民要实现自我、证明自己的价值就得积累知识、增强本领、提高修养。这样,在18世纪的德国就形成了一个名为“有教养的市民阶级”。

这个“有教养的市民阶级”虽无经济实力,也无政治影响,却主导着当时的精神文化领域,知识和文化不仅是他们谋生的手段,更是他们自我认同的基本内容。他们除精通自己从事的那个行业的知识和技能外,还特别注意个人的教育和文化修养。他们崇尚艺术,热爱文学,这样,他们就为艺术和文学的繁荣创造了有利的客观环境。更主要的是,18世纪在德国文坛有相当影响的作家几乎全都出自这个“有教养的市民阶级”,他们的作品反映了这个阶级的思想和要求。

五、文化民族

神圣罗马帝国以及后来成立的德意志联邦,不论在政治上还是在经济上,都不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维系德意志民族的真正纽带是它的文化,或者说,德意志民族仅仅是在文化意义上才存在的民族。在拿破仑打败普鲁士军队以前,德意志的民族意识主要表现为一种文化意识。这一点在席勒于1797年或1800年写的诗《伟哉,德意志》(Deutsche Gr6Be)的未完成稿中说的非常清楚。当时,神圣罗马帝国饱受英国和法国的欺辱,帝国行将崩溃。面对这种颓势,席勒斩钉截铁地写道:德意志仍旧可以“为自己的名字自豪欢欣”,仍旧可以“昂首挺胸,充满自信地跻身各民族之林”,因为“德意志帝国与德意志民族是两回事”。“德意志的威严和崇高从不建立在王侯们的头上,德意志人建立了一种自己的价值,它与政治无关。”因此,“即使帝国覆灭,德意志的尊严依然不受侵犯。”那么,什么是德意志的尊严呢?“它是道德的伟大”,这种道德的伟大“存在于文化之中,存在于与民族政治命运无关的民族的性格之中”,因而“政治帝国摇摇欲坠,精神帝国却更加坚固,更加完善”。

席勒这首题为《伟哉,德意志》的诗的中心思想是:德意志民族的灵魂和力量就是它的文化,而且这种文化与政治无关。将德意志民族看做是一个文化民族,以文化认同代替国家认同,这是18世纪德国文化精英的共识。在这里,文化成了将民族凝聚在一起的力量,成了民族的象征。认为德意志民族是个文化民族,这是18世纪到19世纪初德国历史上的一个特殊景观,是社会发展不平衡的曲折反射,是政治与文化脱节且渐行渐远的必然结果。

由于18世纪德国的文化精英将自己的民族看做是一个文化民族,因而他们特别重视文化,将文化摆在很高的位置。弗·施雷格尔将法国大革命和费希特的《知识论》以及歌德的《迈斯特》称之为他那个时代的三大倾向,把当时在德国最有影响的思想和文学成果与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政治事件法国大革命相提并论,凸显了文化在施雷格尔这类文化精英心目中的地位。正是由于十分看重文化,德国的文化精英都背负强烈的文化使命感,他们认为,弘扬德意志民族文化,吸收和保存其他民族、其他时代的文化精华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职责。温克尔曼重新发现古希腊以后,从莱辛、歌德到荷尔德林都致力于继承和发扬古希腊文化的精神和传统。这里,古希腊文化不仅仅指希腊这个民族的古代文化,而是将它理解为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类文化,是整个欧洲文化的始祖,德意志民族要做它的合格的继承者。除继承和发扬古希腊文化外,18世纪德国的文化精英也虚心学习和接受欧洲其他国家的文化以及包括阿拉伯、波斯、印度和中国文化在内的东方文化。总之,由于德国的文化精英认为德意志民族是个文化民族,他们看重的是文化本身,而不是看重该文化属于哪个民族。因此,他们视野开阔,能博采各民族文化之长,在兼收并蓄的基础上创造出光彩夺目的文化,使得文化民族这个称号名实相符。随着康德、费希特、谢林、黑格尔这样的哲学大师的出现,随着歌德、席勒、荷尔德林这样的大文豪的出现,随着贝多芬、莫扎特这样音乐天才的出现,18世纪末德国文化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而且无法超越的黄金时代。

六、民族文化

18世纪形成的文化认同的传统在德国并没有完全传承下去,到了19世纪“文化民族”就被“民族文化”所取代。1806年拿破仑占领德国是德国知识界民族意识的转折点。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虽然

对德国知识界造成一定的冲击,但他们尚持静观态度。他们关心思考的还不是狭隘的民族利益,而是整个欧洲乃至人类的问题。在他们看来,德意志作为文化民族的使命就是对普遍人性的关怀和张扬。拿破仑占领德国以后,德国知识分子的民族意识才开始高涨。这时,民族的内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原来广义的文化认同转变为具体的族群认同,民族由文化概念变成了政治概念。知识分子放弃了超然的世界公民的立场,坚决地站在此时此刻遭受异民族侵略和统治的祖国一边。

以前德国的思想家和作家强调文化民族,其重点是文化,现在强调民族文化,其重点是民族。他们竭力渲染德意志民族的种种特质和在世界历史进程中扮演的角色,以此来激发民众的爱国热情,鼓励他们加入抗击侵略者的行列。为此,他们将德意志民族在历史中形成的某些特质绝对化、神圣化。费希特为唤醒德国人的爱国热情发表十四篇《告德意志民族书》(Reden an die deutsche Nation,1807/1808),他强调,德意志民族是唯一未受褊狭的罗马拉丁文化扭曲的“始祖民族”(Urvolk),它比任何其他民族都优秀;德语作为始祖民族的财富,具有承载世界文化的包容性和原创性;只有德意志人身上才有使人类臻于完善的萌芽,故而他们肩负引领人类进步的使命;德意志人民的沉沦就意味着人类的沉沦。值得注意的是,费希特认为,永恒不朽的不是艺术而是爱国主义思想。德国的体育之父雅恩(FriedrichLudwig Jahn,1778—1852)写了一本书,名为《德意志人的民族性》(Deutsches Volkstum,1810),他生造了Volkstum这个词,用它来表现德意志人的特征,因而这个词就成了德意志民族的专称。作家阿恩特(Ernst Moritz Arndt,1789—1860)为了突出德意志民族的优越性,不惜贬低其他种族,煽动仇恨。他说:“让我们憎恨法国人吧。”

“民族文化”取代“文化民族”是民族主义兴起的结果。在爱国主义的旗号下,除歌德以外德国知识分子几乎众口一词礼赞反拿破仑的解放战争。在这种氛围中,文学不再是文学,变成了“雄辩术”。奥·施莱格尔在1806年3月12日致富凯的信中就表达了这一思想。他说:“事关德意志民族的存在,文学的地位应该让给雄辩术。”事实也是如此,从文化民族到民族文化的转变,对文学而言,就是它变成了宣传鼓动的工具。也就是说,文学从超功利的美学追求蜕变成追求实效的政治鼓动,文学从追求思想的深刻蜕变成追求影响的广泛。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产生的文学作品,实际更多属于社会现象而不是文学现象。1806年到1830年所谓的“解放战争文学”对民众的影响,在社会上引起的反响,可以说前所未有。无名之辈诺纳(Johann Gottfried Christan Nonne)因写了《烈焰升空》(Flamme empor)而名噪一时,这首诗也像民歌一般流行开来。至于像阿恩特、克尔纳这样的诗人所写的诗影响就更大了,在军营和民间广为流传,激励无数德国人奋勇抗战,像克尔纳的《吕措军团的勇猛剿猎》(Ltitzows wilde Jagd)经韦伯谱曲以后更成为德国热血青年最喜欢咏唱的战歌。

单就影响而言,一些经典之作,如歌德的小说、荷尔德林的诗歌和克莱斯特的戏剧,根本无法同解放战争诗人的诗歌相比。当这些诗人的诗造成了轰动效应的时候,他们的作品几乎无人问津,更谈不上有什么影响。但是,由于解放战争诗人将自己的文学活动直接与现实政治挂钩,追求直接的功利效果,因而他们的诗虽有宣传鼓动功能,但缺乏审美价值。现实政治总是在不断变化,一旦时过境迁,那些为配合现实政治而产生的文学作品就失去了它们的价值和影响,阿恩特和克尔纳等解放战争诗人的创作命运就是这样。所以,文学一旦与现实政治纠缠在一起,沾染上功利色彩,就会蜕变,不再像文学。所谓的解放战争文学如此,从1830年到1848年的“三月前文学”又何尝不是如此。

从文化民族到民族文化对文学产生的影响可以看出,是重文化还是重民族,文学是远离政治还是与政治挂钩,文学是功利的还是超功利的,文学是追求审美价值还是追求影响的最大化,文学是追求长远的价值还是追求眼前的实效,文学是着眼人类长远的普世价值还是追求一时一地的效果,所有这些都是关系到文学作品能否成为传世经典的根本因素。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的德国文学,由于历史的原因,享有以上这些对文学发展有利的条件,因而登上了后世难以企及的顶峰。

上一篇:企业文化知识竞赛流程下一篇:工程技术主管工作总结